合肥生态城市建设研究(精选3篇)
合肥生态城市建设研究 篇1
1 前言
合肥市是安徽省省会, 位于中国中部, 长江淮河之间、巢湖之滨, 通过南淝河通江达海, 具有承东启西、接连中原、贯通南北的重要区位优势。合肥市气候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 四季分明, 气候温和, 雨量适中, 春温多变, 秋高气爽, 梅雨显著, 夏雨集中;年平均气温15.7℃, 年降雨量约1000mm, 年日照时数2100h左右。2011年合肥市行政区划调整, 新合肥市辖瑶海、庐阳、蜀山、包河4区, 巢湖1市, 长丰、肥东、肥西、庐江4县;土地面积11408.48km2, 人口约708万人。国内外专家学者对生态承载力在城市建设中的应用已进行了众多研究, 大多数是通过采用定量化的分析方法来度量生态承载力, 为城市建设提供生态分析, 其中生态足迹法被大量运用到城市建设分析中。生态足迹法实现了用定量化指标来表示和评价生态承载力的可能, 具有直观明了、操作性强的优势。
笔者以合肥市为典型的研究区域, 从生态承载力的角度, 借助于生态足迹法、变化速率分析法剪刀差分析法等多种分析法对合肥市多种生态指标进行了计算和比较分析, 在探讨合肥市生态足迹和生态承载力动态发展趋势基础上建立了人均生态足迹和生态承载力的动态模型。
2 研究方法
2.1 生态承载力
生态承载力是在土地承载力、环境承载力、资源承载力等研究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其目标旨在解决人口、资源、环境及可持续发展问题。生态承载力具有自然和社会双重属性, 内容丰富全面。它是自然体系调节能力的客观反映[1], 其概念一经提出就引起学术界的广泛关注和重视。生态承载力的计算公式为:undefined。式中, Ec为人均生态承载力;Ai为不同类型生态生产性土地面积;EQi为等量化因子;N为总人口数;yi为不同类型生态生产性土地产量调整系数, 是区域单位面积生物生产力与全球生物生产力的比值[2]。
2.2 生态足迹
生态足迹是指生产性陆地和水域的总面积, 该面积提供给人类不断生产所消费资源的需要, 同时也提供给人类不断生产废物吸纳的需要[3]。生态足迹法从全新的角度给出了生态承载力的评价指标, 其计算依据两个前提条件:①人类能估算出自身消耗的能源、资源和所产生的废弃物数量。②这些能源、资源和废弃物可通过折算成生物生产性土地面积进行计算[4]。同时基于“空间互斥性”的假设, 我们就能对各类生物生产性土地进行加总[5]。
生态足迹计算的数学模型为:undefined。式中, EF表示总生态足迹;EPi表示生态生产力 (全球平均) ;Ci表示资源消费量;Pi表示资源生产量;Ii表示资源进口量;Ei表示资源出口量;i表示生态性土地类型, 人均生态足迹为总生态足迹除以区域总人口[6]。
2.3 变化速率分析法
生态足迹法是基于静态的分析, 反映区域某一时刻的生态状况, 为一个时间变量。为了更全面地反映生态足迹和生态承载力的发展和变化, 本文将时间这一尺度纳入了生态承载力数据分析中, 提出了变化速率这一定量评价指标来分析其动态发展趋势。采用以下多项式来描述:y1=y1 (t) =a0+a1t+a2t2+…+antn;y2=y2 (t) =b0+b1t+b2t2+…+bntn。式中, y1、y2为因变量, 分别表示生态足迹 (EF) 和生态承载力 (EC) ;t为自变量, 表示时间变量;y'i (t) (i=1, 2) 为时间t的导数, 表示生态足迹和生态承载力在给定时刻的变化速率, 即曲线斜率。
2.4 剪刀差分析法
剪刀差分析法是一种度量指标, 反映给定时刻 (t=t0) 生态足迹和生态承载力两者变化趋势的差异。剪刀差测度是生态足迹和生态承载力动态趋势的曲线 (y1 (t) ) 之间的夹角, 单位为“弧度”。其计算模型为:undefined。即undefined。式中, y'1 (t0) 和y'2 (t0) 分别为生态足迹曲线y1 (t0) 和生态承载力y2 (t0) 在t=t0时的变化速率;α为两者的夹角, 其值即为生态足迹和生态承载力发展的剪刀差值。
1.5 生态协调系数和生态承载缺陷度
为了更好地计算与分析合肥市生态承载力, 笔者引入人均生态协调系数和生态承载缺陷度指标[7]。生态协调系数的计算式为:undefined。式中, DS为区域生态协调系数;EF、EC分别为生态足迹与生态承载力。一般生态承载缺陷度的计算公式为:undefined。式中, DLEC为人均生态承载缺陷度指标;EC、EF含义同上。
3 分析结果
3.1 基于生态足迹的生态承载力分析
基于生态足迹的生态承载力分析方法, 考虑到合肥市人口的不断变化, 为更为准确地反映生态足迹和生态承载力的变化, 本文采用人均生态足迹和人均生态承载力及其动态发展变化趋势来进行探讨。
按照以上的计算方法和历年《合肥市统计年鉴》[8,9,10,11,12,13]的统计数据, 我们对合肥市2005—2010年的生态足迹和生态承载力进行了实证计算, 计算结果见表1。其中, 产量因子通过《国际统计年鉴》[14]中2005—2010年世界各类生产性土地的平均产量与《合肥市统计年鉴》中获取的2005—2010年合肥市各类生产性土地的产量求得。由于受到资料的限制, 草地生产能力采用全国平均生产能力进行计算, 求得合肥市历年的产量因子见表2 (计算中减去了12%的生物生产性土地面积) 。
由表1可知, 合肥市人均生态足迹由2005年的1.59hm2增加到2006年的1.73hm2/人, 而人均生态承载力则由2005年的0.274hm2/人减少到2006年的0.272hm2/人;生态赤字增加显著, 2007年出现好转, 人均生态足迹有所下降, 人均生态承载力降低幅度减少;2008年开始, 合肥市人均生态足迹又呈上升趋势, 由1.58hm2/人增加到1.73hm2/人, 生态承载力总体呈上升趋势;2005—2010年合肥市人均生态赤字在2006年的基础上出现了一个小高峰, 整体呈上升趋势。生态赤字的不断变大说明, 合肥市人口对自然资本的利用超出了自然系统的生态承载力。根据能源与生物资源数量, 按照上述方法计算出合肥市各年度各类资源与能源的生态足迹见表3, 表4。
根据合肥市生物资源的多年平均消费数据 (表4) , 整个生物资源的多年人均生态足迹为1.13hm2/人, 其中农业的消费量占73.91%, 表明合肥具有典型的农业社会特征。从2005—2010年人均生态足迹的平均变化来看, 合肥市近年来产业结构较稳定。从合肥市多年的能源平均价消费来看 (表3) , 原煤人均生态足迹最大 (0.35hm2/人) , 占多年能源平均消费的62.12%, 表明合肥市近年来生产和生活中最主要的能源是原煤, 且需求还有不断增加的趋势。此外, 从多年人均生态足迹来看, 汽油、柴油、燃料油的人均生态足迹呈逐年上升趋势。随着合肥市经济的增长, 民商用电设施、车辆等增加, 这一趋势将会进一步持续增长。
从表5可见, 占总人均生态足迹比例最大的为耕地生态足迹 (30.11%) , 其次是草地和化石能源用地 (分别为27.84%和28.24%) , 反映了合肥市农业在当前的经济结构中仍占较高比重;化石能源用地人均生态足迹为0.46hm2/人, 且呈现逐年增长的趋势, 表明近年来合肥市工业经济的迅速发展, 工业消费逐年增加。建筑用地人均生态足迹为0.06hm2/人, 虽然比例较小, 但呈逐年上升趋势, 说明合肥市近年来城市建设稳步发展 (图1) 。
>
3.2 生态协调系数和生态承载缺陷度分析
生态协调系数:根据生态协调系数公式, 计算出合肥市6年间的生态协调系数 (表6) 。衡量生态协调的重要指标为DS, 从其数学值域范围说明地区生态的可持续性状况。当DS越接近1 (极小值) 即生态足迹与承载力相差越大, 说明协调发展程度越差;反之, 当DS越接近1.414 (极大值) 即生态足迹与承载力相差越小, 说明区域发展程度越好。从表6得出合肥市的生态协调系数基本接近极小值1, 说明协调发展程度较差。根据2005—2010年生态协调系数的变化总体呈下降趋势, 表明随着合肥市经济的发展, 可持续发展压力越来越大。
生态承载缺陷度:为了充分利用所取得的数据进行不同区域间的比较, 本文引入生态承载缺陷度。从表6可见, 近年来合肥市的生态承载缺陷度值较稳定, 与近年来经济不断增长一致。为了进一步明确合肥市在全国经济发展的相对位置, 选取了河北、新疆、山东等省市2006年数据进行比较。从表7可见, 2006年合肥市的生态承载缺陷度高于所列的几个区域, 说明合肥市的经济发展程度较高。
4 生态足迹与生态承载力的时间动态模型
通过利用变化速率、剪刀差等指标对合肥市生态足迹和生态承载力在时间尺度上的动态发展趋势进行了定量化研究和分析。经过统计分析, 得到合肥市2005—2010年生态足迹与生态承载力的时间动态模型为:y1 (t) =-0.0182t4+0.2594t3-1.2464t2+2.313t+0.288, R2=0.9159;y2 (t) =-0.0009t4+0.0118t3-0.0518t2+0.0862t+0.2279, R2=0.9496。式中, t表示时间变量, 单位为年 (如当日历年为2005年时, t0=1, 依次类推) 。R2为决定系数, 表示趋势线的估计值与对应的实际数据之间的拟合程度。当R2等于或者接近1时, 其可靠性最高。R2=0.9159、R2=0.9496, 为合肥市人均生态足迹和人均生态承载力趋势线的决定系数, 表示与实际数据拟合较好。合肥市人均生态足迹的变化速率为:y1' (t) =-0.0728t3+0.7782t2-2.4928t+2.31;人均生态承载力的变化速率为:y'2 (t) =-0.0036t3+0.0354t2-0.1036t+0.0862。
根据剪刀差的公式、人均生态足迹变化率和生态承载力公式计算得到2005—2010年合肥市人均生态足迹变化速率、人均生态承载力变化速率、剪刀差值α (表1) 。从表1可见, 2006年、2007年、2010年合肥市人均生态足迹、人均生态承载力的变化率均为负值, 表明这一阶段人均生态足迹、人均生态承载力呈下降趋势。合肥市人均生态足迹和生态承载力剪刀差值α在2005年为0.4695182, 表明人均生态足迹和生态承载力两者变化趋势间的差异较大;2006—2009年期间合肥市剪刀差值α有所降低, 说明两者差异较小, 到2010年又回升到0.3011197, 两者变化趋势又急速增加, 生态足迹和生态承载力之间的矛盾加剧, 因此需要采取措施, 以缩小两者的差异。
从图2可以发现, 2005—2006年期间合肥市人均生态足迹与人均生态承载力的趋势呈反向发展的趋势, 2006—2009年期间合肥市人均生态足迹与人均生态承载力的趋势呈正向发展趋势, 然而2009—2010年期间又出现反向发展趋势, 说明到2010年合肥市人均生态足迹增加, 人均生态承载力却有所降低, 生态赤字增加到-1.439002586, 总体上合肥市处于不可持续发展状态。
图3显示了2005—2010年合肥生态承压度的变化趋势。从图3可以发现, 2005—2010年合肥市生态承压度大于1, 表明期间合肥市生态承压力的供给始终小于需求, 生态系统处于超负荷状态。在2006年合肥市生态承压力供给出现了一个小高峰, 2007年有所降低, 但之后便再次攀升, 表明近年来合肥市的生态承载力的需求超过了供给, 处于超负荷状态, 情况不容乐观。
假设合肥市在未来一段时间保持2005—2010年的发展趋势, 利用公式和趋势外推法, 本文对合肥市未来5年 (2011—2015年) 人均生态足迹、生态承载力、生态盈亏和生态承压度进行了预测 (表8) , 表明2011—2015年合肥市生态可持续发展的整体趋势 (图4、图5) 。由图表8和图4、图5可知, 合肥市人均生态足迹总体呈趋势增加, 人均生态承载力基本持平。合肥市生态赤字仍然明显, 生态承压度大于1, 生态系统仍然处于超负荷状态, 未来几年合肥市仍处于生态赤字发展状态。
5 结论
从合肥市近年来生物资源消费的人均生态足迹平均变化来看, 合肥市具有典型的农业社会特征, 产业结构较稳定, 城市化进程的初始动力强劲。从合肥市近年来能源的人均生态足迹的平均变化来看, 原煤是生产和生活中最主要的能源, 汽油、柴油、燃料油的人均生态足迹呈逐年增长的趋势, 表明合肥市城市化进程的根本动力强劲。
从合肥市近年来生态承压度的数据分析, 结果表明, 合肥市生态系统处于超负荷状态。从合肥市近年来生态协调系数和生态承载缺陷度分析, 合肥市的经济发展程度较高, 但随着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合肥市的可持续发展压力越来越大。 本文对未来5年 (2011—2015年) 合肥市人均生态足迹、生态承载力、生态盈亏及生态承压度进行了预测分析, 表明合肥市人均生态足迹仍将继续增加, 人均生态承载力基本持平, 生态赤字仍然明显。
合肥生态城市建设研究 篇2
究
摘要:近几年来合肥经济发展形势良好,且2015年国家将合肥规划为一带一路战略下重要的节点城市,合肥经济发展迎来的新机遇。经过考察与研究,本文总结出合肥市经济发展的优势以及现状,讨论了合肥市在发展中出现的问题,并针对其问题提出合理化建议,以促进其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合肥市;一带一路;节点城市;经济发展
合肥自从被设立为安徽省的省会,经济一直快速增长。近年来随着国家的“中部崛起”的战略的实施,合肥市在慢慢成长为中部经济快速发展城市的领军城市。2015年3月28日,外交部、国家发展委员会、共同发布《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新疆、福建成为“一带一路”核心区,合肥与武汉、南昌、长沙等10个城市被定位为“节点城市”,在安徽省内引起强烈反响。着眼于合肥市的优劣势,研究合肥如何履行好重要“节点城市”的使命,并如何利用好这难得的发展机遇具有极大的理论与经济意义。
一、合肥市经济发展的优势
1.地域优势
首先合肥位于安徽中部,是安徽省省会,市域面积1.14万平方公里,常住人口752万元,坐拥800平方公里的璀璨明珠--巢湖。合肥名人辈出,历史上出现出现过比如宋朝著名的清廉的官员包拯,包拯孤立就是坐落在合肥。其次在合肥方圆500公里范围内,包括了中国东中部地区7省1市102万平方公里疆域、5亿多人口,占据中国50%的GDP和40%的消费市场。等到合肥到南京,合肥到武汉的高速铁路建设完成后,南京到合肥只需要45分钟左右,而从合肥到上海和武汉只需要大约两个小时。最后水上运输通道途中经过安徽巢湖连接至海上,正在处于启动阶段的江淮运河项目也在紧张建设中,这一系列的规划将会让合肥成为沟通长江和淮河重要水运枢纽。另外合肥新桥国际机场还在紧张的规划建设之中,建成之后的新桥国际机场将会达到国际4E级标准。由此可以看出合肥极为有利的地域优势将为合肥市的经济增长提供巨大的潜力。
2.政策支持
在交通建设规划方面,2014年9月,在国务院交通规划发展计划中,首次明确了合肥作为中部重要省会城市的交通枢纽地位。2015年1月,合肥市城市交通规划经过了国务院的评审,并最终获得批准。在国家层面首次明确支出:合肥将成为联接东西、承南启北、覆盖长江、淮河流域的国家级重要交通枢纽城市,以合肥为中心,努力打造60分钟生活圈和工作圈。在国家级城市发展规划方面,2014年国务院分布《关于依托黄金水道长江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的指导》,在这份指导指导意见中将合肥定位为长三角城市群副中心。将和南京、杭州一起,助力长三角经济带一体化进程,促进长三角经济进一步发展。2015年2月7日中午,长江中游城市群省会城市第三届会商会媒体见面会举行,签署《长江中游城市群省会城市第三届会商会合肥纲要》,合肥、武汉、长沙、南昌四城市合作开启新篇章。2015年3月28日,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中国外交部、中国商务部共同发布《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新疆、福建成为“一带一路”核心区,合肥与武汉、南昌、长沙等10个城市被定位为“节点城市”。
3.科教文化优势
早在1999年,北京与成都、合肥、西安共同被指定为国家四大科教基地,“国家同步辐射实验室”、“超导托卡马克装置”等多个国家级重点科学研究实验室均坐落在合肥;还有结构生物学、结构分析、等多个省部级重点科学研究实验室,还有以中国电子科技集团38所、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所等为首的科研院所共计72个之多。知名高校如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合肥工业大学、安徽大学、安徽医科大学,教学科研实力强劲,为合肥经济发展奠定坚实的科学文化基础。
二、合肥市经济发展现状
合肥经济迈入新的发展阶段,总量突破5000亿大关。首先,2014年合肥市生产总值同比增长10%,合肥市GDP达到惊人的5158亿,GDP增长幅度远远大于全省其他各市,GDP总量也遥遥领先全省其他各市。在这其中,第一产业增长257.6亿元,增长幅度为4.8%;第二产业快速增长2872亿元,增长幅度高达11.4%;第三产业(服务业)快速增长2028.3亿元,增长速度高达8.5%。合肥市人均GDP超过1万美元。其中,如果依照合肥市常住人口来计算,合肥市全年人均GDP达到67394元,如果将其折合为美元第一次超过1万美元,合肥市人均GDP达到了10971美元的新高度;如果依照可比价进行计算的话,比2013年增长9.1%。其次,经济总量不断扩大,工业呈现出强劲爆发趋势。此外,合肥投资也获得新突破。去年全年,固定资产投资突破5000亿元,达5385.17亿元,同比增长18.1%;其中,工业投资1910.1亿元,同比增长12.6%;现代服务业投资1448.24亿元,增长20.4%。从上述数据可以我们可以发现合肥经济发展现状良好,发展潜力巨大。
三、合肥经济发展的不利因素
合肥经济发展即将步入快车道,对于经济发展即将步入快车道的合肥目前还存在一些有待解决的问题和有待克服的劣势。除了全球金融危机带来的大环境的负面影响外,以下因素也成为了合肥经济发展的严峻挑战。
1.中小企业资金短缺,融资困难
中小企业普遍存在资金紧张、融资难,是一个长期存在的经济发展难题。中小企业资金紧张、融资难的问题一直存在于世界经济发展过程中。其中,存在中小企业融资困难的现象的原因是多个方面的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不同的省市、地区产生的这种现象的原因和变现形式存在差异的,即使在同一个地理区域,在不同的历史条件下其表现形式也是千差万别的。不管其原因是什么,最终的结果均导致了合肥市的中小企业普遍存在资金短缺、融资极为困难的现象,二这一现象无疑对合肥市经济可持续发展无疑市不利的。
2.城市规划不足
合肥市城市建设呈现的“二元结构”特征没有根本改变导致城市发展空间结构性缺失。城市化滞后于工业化,制约城市的整体协调发展。城市交通结构的根本诟病没有消除,在城市拓展以及机动化交通的迅猛发展的过程中不堪重负,继续进行结构转型与梳理。由于合肥城市高速发展导致合肥市公共服务基础设施和合肥市政基础设施规划建设严重不足,而且服务设施在全市范围内分布不均匀,问题极为复杂亟待有关部门解决。城市建成区周边地区开发压力较大,呈现出无序发展的趋势和苗头,需要及时有效地进行控制引导。行政区划严重束缚城市发展与建设管理,从市域到市区设置到各区及乡镇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和制约,需要规划给以统合和有机地协调。合理的城市规划有利于合肥市经济的长远发展,也是有利于提高合肥市民的生活水平。
四、促进合肥经济进一步发展的建议
1.充分发挥地域交通优势
合肥市应当积极摸索探究开放性的的发展新思维,积极为相关企业进入合肥搭建开放型经济发展新平台,以此吸引东部沿海企业入驻合肥,带动合肥经济发展,全力推进开放型经济跨越式发展。成为“节点城市”,使得合肥企业走出去将更加便捷化,外资进驻合肥也更顺畅。合肥是“合新欧”货运班列上的重要城市,此次跻身国家“一带一路”节点城市,有利于合肥转移优势产能,提升开放型经济水平。除了陆路开放以外,目前合肥市政府正在研究编制合肥国际化都市区的行动纲要,其中“一带一路”肯定会是重要组成部分,合肥会利用自己通江达海的资源,更多地参与到海上丝绸之路的国际合作中去。这样就能最大化合肥地域交通优势,将合肥打造为中部物流枢纽城市。
2.解决中小企业资金短缺,融资难的问题
首先,首先鼓励中小金融机构为中小企业解决资金短缺,融资困难等问题提供便利。政府应当鼓励中小金融机构为相关中小企业提供融资,这个政策可以结合当前阶段正在进行的国有商业银行改革进行。其次政府应当积极推动中小创新性企业上市,为优质的中小企业登录新三板,创业板进行融资提供政策便利。如能登录新三板、创业板进行融资的中小企业,政府应当给予税收优惠,土地优惠政策,从而使中小企业直接登录资本市场获取资本。最后鼓励政府为优质的中小企业提供融资担保,从而进一步释放中小企业活力,促进合肥经济进一步向前发展。
参考文献:
合肥城市休闲供给系统研究 篇3
合肥市现辖瑶海区、庐阳区、蜀山区、包河区、长丰县、肥东县、肥西县、庐江县, 代管县级巢湖市, 但是由于笔者能力、时间和项目资金所限, 无法对合肥四区及所辖县市的休闲供给一一统计, 因此在本课题的研究中, 暂时只统计合肥四区的城市休闲供给情况。
1 合肥公益型休闲供给
公益型休闲供给指政府部门、社会团体, 为满足当地居民日常休闲生活需要, 从政府财政预算、团体募捐和筹集经费中拨款建设的各种类型的休闲娱乐设施、设备、休闲场所, 休闲项目以及各种公益性服务, 也可以称为福利休闲供给, 主要包括城市公共休闲空间和公共活动场所两大类型。
1.1 城市公共休闲空间
城市公共休闲空间是城市居民和外来游客休闲娱乐和交流的城市公共空间, 主要包括公园、城市广场、商业休闲街、城市集中绿地、滨水绿地空间等。它们不仅为城市居民的日常休闲生活提供了场所, 而且改善和美化了城市环境, 在城市的规划建设中占有重要地位。
合肥现有生态公园、瑶海公园、逍遥津公园等9处城市公园, 面积达310余公顷;拥有明珠广场、和平广场、市府广场、胜利广场等6处公益性广场;拥有天鹅湖、翡翠湖、南艳湖等开放式湖景公园;合肥自获取国家园林城市称号后, 连续十年造林160万亩, 2014年9月25日, 合肥城区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12.9平方米, 摘取国家森林城市的称号;拥有中国著名商业街——淮河路步行街;安徽最大惠民特色美食街区——罍街;2014年4月合肥首席城市怀旧人文休闲街区, 素有合肥版“田子坊”、“宽窄巷子”之称的中隐于市, 正式与消费者见面, 为合肥市民又增添了一个休闲的好去处。
1.2 公共活动场所
根据王寿春《城市休闲经济的规模与产业结构构建研究》, 公共活动场所是指人群经常聚集、供公众使用或服务于人民大众的活动场所, 是反映一个国家、民族物质条件和精神文明的窗口, 如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科技馆、群众艺术馆等。
合肥市现有图书馆4处, 分别为:安徽省图书馆、合肥市图书馆和合肥市少年儿童图书馆, 共藏书640.9万余册;拥有合肥市文化馆、安徽省文化馆和合肥市工人文化宫;拥有安徽省博物院 (安庆路旧馆和怀宁路新馆) 、安徽省农业博物馆和安徽省地质博物馆 (暨古生物化石博物馆) 等3座博物馆;拥有合肥市少年宫1座 (分为芜湖路、西区、中区和东区4处) ;拥有合肥科技馆1处。
2 合肥城市商业休闲供给
城市商业休闲供给是构成休闲供给最主要的部分, 是营利性机构按照消费者的休闲需求开发出的各种休闲活动场所和设施及有偿性的服务, 如电影院、戏院、酒吧、体育康健场所等。根据城市商业休闲供给的概念, 可以将城市商业休闲供给划分为四种类型。
2.1 休闲旅游业
旅游在休闲发展中居于主导地位, 无论是文化休闲、体育休闲, 还是其他类别的休闲, 都呈现出与旅游深度融合的特点。2013年, 合肥旅游共接待国内游客5950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524亿元, 同比分别增长11.02%、14%。作为首批中国优秀旅游城市, 合肥不仅有丰富的旅游资源, 景区、景点20余家, 同时旅游接待服务设施日趋完善, 拥有旅游星级饭店55家, 其中五星级饭店9家, 四星级饭店16家;旅行社160余家;旅游车船公司10余家。 (数据来源:合肥市旅游局)
2.2 文化传播业
文化传播产业是指为满足人们娱乐、休闲、健身、求知、审美、交际等精神需求和智力需求而生产特殊产品, 并提供场地、环境、服务或组织活动的企业群体或事业群体的总称。
合肥市在2011年出台了《合肥市承接产业转移促进服务业发展若干政策 (试行) 》, 其中涉及文化产业发展的扶持政策有13条, 为文化产业和项目提供全面服务。合肥现拥有三国文化产业园、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园、国家级动漫产业基地、合肥创意文化产业园、合肥1912文化休闲特色街区、全球音谷文化创意产业基地等文化企业。在合肥“十二五”规划中, 合肥的文化产业增加值在“十二五”末将达到600亿元, 要培育一批强势文化企业集团, 形成一批文化产业基地、特色文化产业区和知名文化品牌, 重点建设国家动漫产业基地、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园、合肥文化创意产业园等项目。截至2012年底, 合肥市广播人口覆盖率100%, 电视人口覆盖率98%。2012年合肥市共出版图书8430种, 杂志127种, 报纸27种。
2.3 体育健身业
体育是一种群众广泛参与的社会活动, 它不仅可以增强人民体质, 而且对于促进友谊、增强团结、改善人际关系、创建文明和谐的社会环境都起着显著的积极作用。截至2011年6月, 合肥共有体育用品经营单位314户, 每年销售额可达6000万元左右。据不完全统计, 合肥共有600多家各类体育经营场所, 从业人员队伍4000多人, 经营项目涉及台球、保龄球、网球、乒乓球、羽毛球、游泳、射击、溜冰、健身、健美、武术、体育舞蹈、高尔夫球、卡丁车、攀岩等近50个项目。在众多经营项目中, 最多是台球、健身、健美。合肥市体育局系统下属5个事业单位, 拥有5个体育运动场馆, 现全部向社会开放, 可以满足大众健身的一般要求。
2.4 休闲娱乐业
休闲娱乐业是指电子游戏游艺、台球娱乐、健身康体按摩、KTV迪厅、桑拿水疗、棋牌、健康睡眠、水上运动以及钓鱼用品等。合肥名为棋牌室、棋牌会所的共有53家;洗浴中心、足浴店、养生馆、汗蒸馆共有940余家;KTV210家;影剧院65家;酒吧58家;茶馆150家。 (数据来源:根据网络资料和实地走访整理得到)
3 合肥城市休闲供给存在的问题
从上面的统计结果来看, 合肥所辖四区的城市休闲供给类型相对齐全, 基本涵盖了休闲产业的所有类别, 但从中也可以发现合肥城市休闲供给目前存在的几个问题。
3.1 作为休闲主导产业的旅游业旅游资源整体品位不高
休闲旅游业是休闲产业的主导产业, 但目前合肥市所辖四区的景区、景点中尚没有5A级景区, 4A级景区7家, 占单体资源总数的36.8%, 没有具有全国影响力的旅游吸引物, 反映出当前合肥旅游资源整体品位不高。
3.2 部分休闲项目人均数量偏小
2013年末合肥四区常住人口450余万人, 市内公园仅有9个。在走访过程中笔者发现, 很多小区居民步行很远的距离仍然无法到达离家最近的公园或广场, 另外合肥市民人均占有公益性广场面积仅有0.067平方米, 因此城市公园、广场数量还远远无法满足市区居民的休闲需求。
3.3 城市休闲供给以中低端消费居多, 尚没有形成自身特色
当前合肥的城市休闲供给类型相对齐全, 涵盖的供给项目以中、低端消费为主, 如网吧、棋牌室等, 高端休闲消费如马术、划艇、高尔夫等项目偏少。2014年合肥将建成第一家马术场;长江中路367号百大CBD购物中心4楼的REGATTA CLUB划船俱乐部是当前合肥惟一一家划船俱乐部;合肥市近郊拥有元一国际高尔夫球场和紫蓬山美好高尔夫庄园。另外国内一些休闲城市往往特色显著, 如杭州的茶馆休闲、成都处处透出历史底蕴的消闲与舒适, 但合肥还没有形成自身特色。
3.4 缺少对弱势群体休闲需求的关注
合肥现有城市休闲设施的消费对象主要是追求新奇的青年人和具有一定经济实力的中年人, 对老年人休闲需求考虑较少, 可供老年人休闲的项目少。另外, 无障碍设施得不到保障, 如车辆随意占用盲道、公共场所无障碍设施缺乏等, 为残疾人的外出休闲造成很大的障碍。
3.5 老城区休闲空间质量较差
通过笔者的实地考察可以发现老城区的休闲空间面积小, 绿化带缺乏管理, 休闲设施因年代久远而破败不堪, 而且由于老城区人流量大, 来往车辆多, 噪声大。
4 合肥城市休闲供给发展的对策
为了加快合肥城市休闲业的发展, 推动合肥向“休闲城市”的转变, 应着手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第一, 对城市休闲空间进行科学规划, 合理布局, 加快城市公园、广场建设, 同时改善城区休闲空间质量, 尤其是老城区休闲空间的绿化、防噪声等。第二, 文化性是休闲旅游产品的灵魂, 而旅游是休闲业的主导产业, 因此休闲旅游产品的开发应充分挖掘合肥包公故里、三国遗址以及独具特色的徽州文化等文化内涵, 塑造特有的城市休闲文化氛围。第三, 休闲权是被国际公认为人权的内容之一, 因此应该通过改善无障碍设施、开发针对性的休闲产品等举措来保障弱势群体休闲需求的实现。
参考文献
[1]华钢, 楼嘉军.城市休闲系统研究[J].旅游论坛, 2009 (3) .
[2]王寿春.城市休闲经济的规模与产业结构构建研究[J].财经论丛, 2005 (3) .
[3]赵倩, 叶小群.合肥市老城区户外休闲空间布局研究[J].皖西学院学报, 2010 (2) .
[4]严根华.合肥市居住区老年人休闲空间调查分析研究[J].政治与社会, 2011.
【合肥生态城市建设研究】推荐阅读:
合肥水泥研究设计院12-16
合肥市城市总体规划11-14
合肥市城市排水管理办法06-03
生态城市建设研究07-19
城市生态系统研究06-22
合肥市城市房屋租赁管理办法08-25
林业生态建设思路研究07-16
扬州生态建设实证研究11-03
建设高校学术生态研究11-19
城市绿地生态效益研究1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