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中考动向

2024-08-17

合肥中考动向(精选6篇)

合肥中考动向 篇1

专家解析:2010年中考作文命题新动向

年年岁岁话中考,岁岁年年感受新。2009年中考刚一结束,笔者搜集到来自全国各地的110道中考作文试题,进行了仔细分析研究。思来想去,觉得套用北京市中考作文试题来表达心中的感受非常合适:中考还将进行,命题探索并没有结束。

题型:成就两大阵营

近年来,中考作文全命题、半命题、话题、材料和选题作文题型进进退退、起起落落,反映出命题者不同的命题取向。下面,我们不妨先来看看近四年来中考作文试题变化情况。

2006~2009年中考作文题型一览表

题 型

2006年【111道】

2007年【126道】

2008年【119道】

2009年【115道】

全命题作文

8.1%【9道】

19%【24道】

26.9%【32道】

40%【46道】

半命题作文

11.7%【13道】

17.5%【22道】

18.5%【22道】

14.8%【17道】

话题作文

28.9%【32道】

12.7%【16道】

10.1%【12道】

10.4%【12道】

材料作文

8.1%【9道】

5.6%【7道】

10.1%【12道】

3.5%【4道】

选题作文

43.2%【48道】

45.2%【57道】

34.4%【41道】

31.3%【36道】

从上述表格可以看出,选用全命题和选题作文题型的考区,2008、2009连续两年共计超过60%,且两种题型每次都接近或超过30%。这说明全命题和选题作文都是中考作文命题中的强势题型。需要指出的是,选题作文在整个考区中所占比重,在2005~2007三个连续超过43%之后(2005年是45.2%),接连两年出现下滑,直至2009年让出已坐稳四年的第一位,退居第二。全命题作文从2007年起一路走红,2009年更是一举登顶,成为第一。或许有人不解,为什么课标提出“提倡学生自主拟题,少写命题作文”,而我们的命题者却要选用全命题形式?其实,包括选题作文在内的开放式题型大量减少的原因,就是命题者更注重统一阅卷标准,更重视提高考试信度,要努力减少由于题目过于开放而带来的宿构等现象,减少由于题目过多而出现评卷标准不够统一的情况。当这样的指导思想成为主流,我们可以预见,全命题作文肯定会继续“领跑”今后几年的中考,选题作文所占比例会进一步减少,且其中备选题型也会不断进行相应的调整。

如果说全命题和选题作文处于强势阵营,那么,半命题、话题和材料作文都是处于弱势阵营。其中,话题、材料作文已经并且将会在较长时间里处于谷底坚守期。半命题作文由于具有宽严适度、可调可控的优势,加之它从2009年起受到高考作文命题者的青睐,所以,笔者认为它的走势会趋好、上扬。我们还可以从另一个视角来看待这几种试题:2009年全部36道选题作文试题中,备选题为72道,其中全命题作文22道、半命题作文24道、话题作文14道、材料作文12道。这说明半命题作文很受命题者重视。

需要指出的是,在题型选择上,2009年出现了一种地域趋同的新动向。具体来讲,就是以地级市为考区命题的同一个省里,各考区选用的作文题型大多相同。笔者手头资料显示,江苏13市中,12市是单一题,只有淮安市是延续往年的选题作文,其中有全命题作文10道,高达76.9%;浙江10卷中,全部是单一题,其中有全命题9道,高达90%;广东4卷中,全部是单一题,其中全命题3道,高达75%;四川8卷中,选题作文5道,高达62.5%;等等。这种现象说明,省级主管部门在下放命题权的同时,对于命题指导思想和原则进行了一定的统筹和规范。所以,某些地方的老师同学们在今年的复习备考中,对这类现象也要给予一定的注意。

内容:聚焦五大热点

综观2009年中考作文试题,在内容指向上,以下热点较为明显:

(一)时间热点:立足“今天”。我们所指的“今天”,不仅仅是指今日这一天,也是指当前、现在。在具体表现上,一是文题中直指“今天”的,比如“今天真好”(南京题)、“今夜无眠”(乌鲁木齐题)就聚焦今天,眼望当前;二是站在今天回忆过去的,比如“又是一年风起时”(济南题)、“亲切的怀恋”(大连题一)、“从那一刻开始”(温州题)、“印象”(宁夏题二)、“感受节日”(桂林、百色合卷题)等,都需要考生回顾往事,叙写真实感受;三是站在今天展望、畅想未来的,比如“假如初三不再补课”(吉林题一)、“中考后,我最想 ”(南充题二)、“ 并没有结束”(北京题)等,需要我们写未来的生活,但是其中必有今天生活的投影和延

续。

(二)地点热点:面向身边。比如,“喜看家乡新面貌”(达州题一)、“这里风光好”(眉山题一)、“沉醉在的世界里”(贵阳题)、“走在的小路上”(荆州题)、关于本地留守学生生活及经历的材料作文(怀化题)等,都是在深入挖掘本地文化和自然资源的基础上命制出来的好题,它们鼓励考生观察生活,表达真情实感。这类题目,具有较强的人文特色。

(三)人物热点:以“我”为主。大量全命题和半命题作文文题中都出现了“我”这个字眼。比如,“刹那间,我发现了自我”(深圳题)、“我发现了的美”(茂名题)、“在我的世界里,一切都很美好”(陕西题)、“那一刻,我迈上了新台阶”(兰州题)、“我们一起走过”(南通题)、“那次,我和他(她)都是好样的”(义乌题)、“谢谢你,为我助跑”(丽水题)、“我和一起”(广东题)、“ 触动了我”(海南题一)等等,其中有的要求考生站在“我”的角度写“我”,有的要求站在“我”的角度写“他(它)”、写社会,总的特点是聚焦同学们的日常生活,说真话,抒真情。以“我”为命题着眼点的试题,肯定还会大量存在于2010年的中考作文试题中。

(四)事件热点:聚焦经历。与2008年考前出现的抗击雪灾、抗震救灾、喜迎奥运等重大事件不同,2009年中考前出现的抗击国际金融危机、五四运动九十周年等大多不直接进入同学们的生活。或许正是这样的原因,像2008年中考出现的“当地震发生后„„”“战胜自己,坚强起来”等直面时代热点的试题,今年相应地少了很多。2009年各地中考作文题,要么是把时代热点安排在导语中,比如江苏泰州试题就用抗击甲型H1N1流感中的一个故事引出了全命题作文“懂得责任”;要么是暗含时代热点,比如“取暖”(台州题)、“伸出自己的手”(潍坊题)、“传递”(常州题)、“不走寻常路”(嘉兴题)、“春风吹又生”(长沙题二)等,既可以写考生自己的生活经历,也可以从一个或大或小的角度折射时代热点。而大量试题指向的是考生的人生经历,比如,“生日快乐”(淄博题)、“难忘的经历”(济宁题)、“放假了”(漳州题一)、“我们初中生的故事”(三明题)、“师生之间”(安徽题)等,考生一看就能联想到自己的诸多经历,找到大量素材。总之,命题者努力做到最大限度地调动考生的生活积累,便于他们找到得心应手的写作素材,鼓励他们“说真话、实话、心里话,不说假话、空话、套话”。

(五)情操热点:健康向上。中考是人生的重要经历,其作文命题在考查毕业生写作能力的同时又要引导考生思想和人格的提升,这是命题者的一大追求。所以,命题者在文题内容要表现的思想情操方面,必然是健康向上的。比如,“,太棒了!”(山西题)、话题作文“自信”(荆门题)等试题,鼓励考生自信乐观地面对生活、面对他人;“我很幸运”(江西题),传达出知足、感恩等心理感受;话题作文“团队精神”(青岛题二)、“伸出自己的手”(潍坊题)等,让考生懂得与人相处,合作共赢;“我还缺少什么”(佛山题),勉励考生要正确认识自己,不断进取,完善自我;“逆耳忠言助我行”(河南题一)、话题作文“走出自我小天地”(临沂题)、材料作文“尽力而为就好”(武汉题)、写信劝慰同学正确对待挫折和压力(天津题)等,着眼的是在解决好生活问题的过程中不断成长,走向成熟。

以上五大热点,都贯彻了《教育部关于深入推进和进一步完善中考改革的意见》中“学业考试的命题要严格依据学科课程标准,加强试题与社会实际和学生经验的联系”的文件精神,也都落实了课标“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的精神。我们可以预见,在未来的中考中,以上热点还会继续热下去。

备考:坚持全面训练

中考作文复习备考,从内容上准备,就是要从自我成长、生活热点、品德修养、情感体验、思辨感悟、想象创新等方面阅读和揣摩一些优秀作文,看看它们都有哪些地方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同时从这几个方面储备一些名人名言和新闻时事等相关素材;从题型上准备,就是要根据本地考区的常用题型(至少两种),研究它们的应对方法,认真训练。比如,应对全命题作文,一定要对题目(包括其中的导语部分)进行仔细分析,对组成题目的各个语素和词语,都要明确其意思,从而准确把握题目规定的写作范围和内容。应对半命题作文,要认真研究文题中的引言和要求,吃透已经给出的题目词语的含义,补出合乎语法规范的短语作为题目。补题时,要根据自己的人生体验和生活积累,打破思维定势,补出自己熟悉的题目、最有把握的题目、感悟最深的题目、最容易写出新意的题目。只有这样,才能扬己所长,掌握主动。应对选题作文,要在较短的时间里确定写作试题,为自己的考试赢得主动。挑选的原则应该是选熟不选生、选易不选难。如果选择的是材料作文,关键是要读懂材料的内涵(涉及的主题和相关内容),然后以此为话题展开写作。从方法上准备,我们要注意搞好下列训练:一是开展全程训练。可以按照老师的复习规划,从作文评分的若干方面(如审题、构思、立意、选材、表达、修改等),逐一进行训练,每一项都要落到实处,取得实效。二是开展局部训练。主要是开头、结尾等影响中考作文评分的关键部位和个人劣势方面,不妨重点训练几次。三是开展创新训练。作文最忌平淡无奇,千篇一律,平时要加强对“精”“深”“活”“新”等方面的训练,以便收到平中见奇、同中见异的效果。四是开展速度训练。这是为了避免在考场上因时间不够而导致无法完卷的遗憾。平时应训练自己快速审题、快速构思、快速行文的能力,养成“快”的习惯。

除此之外,在应考过程中,如果我们面对的是偏难的作文题目,在写作中应该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一是准确理解题意。准确理解题意包括对材料、题目、提示语和写作要求等内容的理解。要仔细推敲材料,弄清材料的内容及命题者隐含的意图,确立自己的观点;要看清、想清、吃准题目的含义及它涉及的范围;要领会提示语透露出来的信息。做到这些,就可以有效避免偏题离题。

二是善于转化话题。在准确理解题意的基础上,要善于将题目设定的要求转化到便于我们把握的范畴之内。比如,浙江台州市的全命题作文“取暖”,我们知道它有别于“温暖”一题。一个“取”字,表示出一种动作行为,需要施动者主动地付出一定的努力。“取暖”者,是缺乏温暖者的行动,而“暖”的比喻义,可以是关心、理解、爱护、教育、亲情、友情等等。这样一来,“取暖”这道题目就可以转化为“我追求母爱”“我为爷爷送去关爱”“相互激励”等话题。也就是说,找到跟题目要求相关的词语,对比辨析,可以帮助我们化解偏而难的试题带来的审题难度。

三是理清行文思路。写作前,我们要养成列提纲的习惯,列提纲可以针对文章层次、段落、先后主次等做一个统筹安排。写作时就可以按照提纲有步骤地展开,确保文章思路流畅、条理清晰。

合肥中考动向 篇2

试卷结构:旧貌换新颜

从试卷的基本内容看: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综合应用四部分, 它们的权重大致是47%、35%、12%、6%。形成初中数学的主干线仍是考查的重点, 一元二次方程、四种函数的性质及图象、垂径定理、切线的性质及判定、概率与统计等构成本试卷的主体。特别是二次函数更是重中之重。试卷难易度适中, 主要以基础知识为主线, 没有偏、怪、难的题目。新课程教材的四大板块内容相互交织在一起共同出现, 你中有我, 我中有你。试卷的构成把这一点体现得淋漓尽致, 每一道题至少也有两个知识点, 最多的有十多个知识点。试卷中有不需计算, 只经过分析很快就可以得到答案的题, 如1、2、3、4、7、9、11、16题;有运算量较大的题, 通过计算找规律, 如20题;也有方法得当便能很快得出答案的动手操作题, 如14题。

试题特点:数学在你身边

本试卷咋一看:难。总体感觉是文字多, 图多。但仔细再看就会发现, 只是题目情境新颖而已, 实质考查的仍然是《中考指导纲要》中的知识点。如, 第7题, 紧密结合国际形势, 以2008年世界金融危机为载体, 考查一元二次方程的增长率问题;第24题, 以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端午节为主题, 以概率知识为模型, 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同时嗅到了淡淡的粽香味, 第2小问“模拟实验”又将学生拉回到了现实, 放回与不放回事件看你分清了没有;第25题的独到之处是数形结合, 用图象法解方程、解不等式是知识的延伸和拓展;第26题, 是一道结论开放题, 学生如果抓住题目的关键所在———四个中点, 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就不是难事了;第27题, 是直线与圆的关系问题, 第3小问中整体思想的运用怎一个妙字了得;第28题, 是一道常考常新的题目, 但想得满分却不是易事;第29题, 是运动型问题, 是本试卷的综合题, 4个问题层层递进, 将数、形、动融为一体, 重在检测学生以静制动、全面分析问题的能力。

对今后复习的启示

从试卷看, 夯实基础是重点, 抓住教材是关键。教材是学生学习数学基础知识, 形成数学基本技能的“蓝本”。扎实的基础是对课本中的概念、定义、定理的透彻理解, 对图形、性质的灵活变通。中考复习必须真正回到课本、回到基础中去, 引导学生理清知识发生的过程, 帮助学生构建起初中数学的知识网络, 帮助学生克服小看基础知识的心理, 纠正他们对基础知识不屑一顾的做法。即注重基本运算过程的完整性、准确性, 要求学生会做必对, 而非一看就会, 一做就错, 从而纠正他们眼高手低、好高骛远的毛病;注重文字语言与符号语言的转化训练和常用的数学符号的语言表达训练, 做到熟能生巧;注重通法的教学, 使学生掌握常用的解题方法, 引导学生把精力放在基本知识的灵活运用和推广上;注重有代表性的综合类题型的训练, 帮助学生克服畏惧综合题的心理……教师只有在课堂教学中潜移默化地引导学生学会思考、学会质疑、学会反思, 学生才会有所感悟、有所体验、有所提高。

对今后教学的启示

现代数学教学注重的是:引导学生用内心创造和体验的学习方法来学习数学, 鼓励学生寻求解法, 而不是记住步骤;探索模式, 而不是模仿题型。教师在教学中只有不断提升对数学知识、数学教学的认识, 反复学习和体会《新课程标准》, 才能探索出一条适合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可行之路。因此, 教师在教学中要抱有“滴水穿石”的精神, 鼓励学生用学到的知识去修正原有的观念和想法, 鼓励学生挖掘自身具有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潜能, 把自己的能力充分发挥出来。同时,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转变自己的角色, 要成为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和探究者。

2013年中考英语新动向 篇3

2013年北京市中考,英语听力要求提高,将增加两分。中考《考试说明》日前出版,将陆续发放到考生手中。明年中考,各科考试要求略有微调。

听力理解部分第三大题增加1道小题,增加2分,而单项填空减少2道小题,减少2分。同时,英语还适当增加了主观题的比例。

重庆:2013年中考英语变难

根据日前出炉的《重庆2013年初中毕业生学业暨高中招生考试说明》(以下简称《考试说明》),今年中考各科考试时间和方式不变。其中英语时间120分钟,满分150分。

英语:阅读难度上升

重庆文理附中英语教师杨勇说,英语阅读部分增加了一篇文章,由3篇增至4篇。“一下子占30分,分数比例达到1/5,难度有所提升。”

阅读是对综合能力的考察,除了需要一定的词汇量,还要有过硬的语法基础。不仅要会认词汇还要会写。语法更要反复理解,多看例子。这都需要平时的积累。

当然,阅读还有些小窍门。杨勇指出,阅读文章的排列一般是由易到难,头一篇阅读可从文章里直接找出答案,但后面几篇则需要理解。

合肥:中考外语引入人机对话,测试口语

近日,合肥市教育考试院召开新闻发布会,发布2013年中考外语口语听力考试的相关信息。

记者从合肥市教育局获悉,合肥市将逐步改革中考外语听力考试项目,拟将人机对话引入外语听力考试,并将外语口语考试成绩作为中招录取参考。

安徽合肥中考化学试题点评 篇4

没有高难题目计算容易抓分

【化学篇】

2018年安徽省初中毕业考试化学试卷的命题符合新课程标准和安徽省初中毕业学业考试纲要,试题内容注重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考查,同时体现了化学关注科学探究,联系生产、生活实际的风格,还关注了学生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的发展,为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实施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起到了正确的导向作用。

试卷结构保持稳定,题型、题量、赋分、考查方式不变。整张试卷考查了学习化学必备的知识,强调基础的重要性。例如物质分类、化合价计算、化学用语、反应类型区分、常见物质的性质、化学方程式书写、金属活动性顺序、基本计算等化学的主干知识都进行了较全面的考查。另外试题选材侧重体现化学与生活、生产、社会、环境、科技中的实际问题,精心设计符合学生知识和技能水平的试题背景,体现了化学源于生活、源于社会,又服务于生活、服务于社会的时代主题。如1、3、8、12等题分别涉及低碳、汞污染、煤气中毒、酸雨等环境保护热点问题;第4、5、13等题关注人体健康。

试题知识点覆盖面较广,难度适中,没有偏题、怪题和高难度题,其中选择部分难度有所加大;例如第8、9题。简答部分中的化学方程式书写比去年减少一个,难度也略低。探究性试题重视学习能力测试,注重学科知识的迁移,提倡用化学视角观察社会生活实际。但今年实验探究题较去年难,如14题根据表格数据推断物质燃烧能否产生火焰的影响因素,强化能力考查。要求考生抓住规律充分挖掘题中隐含信息,充分体现知识与能力的融合。15题对铝和稀盐酸反应后灰黑色固体成分的探究,强调基础实验,着重对解读化学事实,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合理推测,验证假设等探究方法与能力的考查,并利用试题的开放性,着重给学生提供一个很好的思维空间。尤其是加分项目考查学生的表述能力,增大了试题的区分度;计算部分和去年难度相当,由于题目中提供了反应方程式,使学生得分更容易。

合肥中考动向 篇5

合肥2013中考英语测试口语 2014或有新变化近日,合肥市教育考试院消息,2013年市区中考又有新变化了:英语考试将增加口语测试部分,满分5分,不过成绩不计入中考总分,供录取时参考。测试将采取“人机对话”的方式进行,由电脑判断考生水平并打分。到2014年可能还会有新变化:听力考试可能会跟口试同时进行,全部采取“人机对话”的测试方式,与笔试部分分开。中考新政策增加英语口语测试

2013年合肥市区的中考将有一个重大变化,那就是英语测试中将在全省率先开始进行口语测试。“之所以要增加这一测试项目,主要就是希望学生们在学习中都能张口说英语,告别过去那种‘哑巴英语’的现象”,市教育考试院主要负责人分析说,省教育厅也有这方面的要求,合肥作为省会城市理应率先进行探索,为保证能顺利开展,明年英语口语测试暂时还只是在市区推行,其他县(市)暂时还不开展。

此次创新性地开展口语测试还只是一个开始,今后在中考英语听力测试上也会有创新。“今后会考虑把听力与口语测试放在一起,跟英语笔试分开进行”,该负责人介绍说,初步的设想是一年进行两次,取其中较高一次的成绩计入中考总分。如此一来,考生应考的心理压力会相对小一些,而且在听力考试的组织上,也大大减少了不确定因素造成的潜在风险。此处提到的“今后”到底是什么时候?“如果准备工作一切顺利的话,不排除2014年中考就实施这一做法”,该负责人如此预测。

合肥中考动向 篇6

湖南长沙一考生

蝴蝶注定飞不过沧海,但,只要勇敢面对,沧海并非无垠,那前方,即是彼岸……

——题记

我被困住了。

层层银丝将我围困,一缕微淡的阳光透过厚厚的茧渗进来,搅乱了茧内昏暗的光影,我轻轻喘息着,微微移动着……但动不了。出不去,我出不去了,我充满疑惑:我为什么钻不出这厚厚的茧?重生的羽衣化为狰狞的牢狱,而我,被困于此,一股死亡的气息向我袭来。困在茧中的蝶,是的,我是蝶——彩虹蝶,但,我却再也见不到春天了。

我知道我会死,因为我怀疑这层茧足足有几米厚,我钻不透它,所以,我必死无疑。一想到我的同伴已在花间翩翩起舞,我的心便滴血般疼痛。“每一只蝴蝶都是从前一朵花的灵魂回来寻找它自己的”,是吗?我也是花的灵魂吗?那么我的轮回,就是为了今生的誓言吗?越思考,我的心越痛,我觉得自己的心中也结了一个茧,且越结越大,越结越厚,遮蔽了我的心灵,我看不见……

我不想这样。

雨……

雨水轻轻撞击茧的声音,再次将我唤醒,我聆听着大自然的声音,如泣如诉。

突然,我心中的茧层层展开,对,我要出去,我要起舞,我要完成今生的誓言……于是,我睁开重燃激情的双眼,我要钻透这层茧。

一天,两天……

我仍旧没有钻出这层茧,我几次想放弃,我想放弃这撕心裂肺般的疼痛,但是,一次又一次,我坚持了下来。

我看到了自己的翅膀,它们如此轻盈。

我冲击着这一层又一层的茧。

我的心已在滴血,那是历尽千辛万苦的血。

我已经伤痕累累。

我仍在坚持……

我触动到了一层柔软的东西,幻觉一般,我想确定一下,我努力使自己清醒着。这是最后一层,我兴奋起来,浑身又充满了力量,全然忘记了身体的疼痛。

终于,终于……我感受到了大自然那清新的气息,是的,我终于出来了……我舞动了一下自己美丽的翅膀,它折射着七彩的阳光。

一个声音传入了我的耳朵:“蝴蝶要经历破茧而出的痛苦才能得到令人羡慕的美丽,人要面对挫折才会体味生活的美好,生活中固然有许多无奈,但更多的却是美丽和精彩……

上一篇:自我介绍仿写下一篇:小班关于午睡的教案:睡觉的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