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察合肥汇报材料

2024-08-14

考察合肥汇报材料(精选7篇)

考察合肥汇报材料 篇1

考察合肥(蜀山)国际电子商务产业园的汇报材料一、三元集团简介:

三元集团成立于1993年3月8日,总部位于西安。20年以来,多元化业务领域并行发展,共同促进了企业的良好发展。所涉足的产业现已形成了创业投资及企业孵化服务、园区招商及运营管理、软件外包、IT教育、产业房产等多个领域的业务群组。

合肥三元联创投资管理公司是三元集团的全资子公司,2009年落地合肥。公司所涉及的服务有:区域产业策划、产业链打造、产业政策的研究和修正、产业投融资平台建设、产业招商等。该公司已经为多个城市提供了产业战略咨询等服务。先后策划并成功组织打造了西安互联网企业孵化器、合肥高新区国家级动漫和服务外包基地、合肥滨湖国际服务外包产业园、合肥蜀山国际电子商务产业园等。

二、蜀山国际电子商务产业园简介:

合肥(蜀山)国际电子商务产业园是合肥市蜀山新产业园区管理委员会投资建设的。园区总规划总占地719亩,总建筑面积122万平方米,总投资逾50亿。分五期建设。目前一、二、三期279亩、建筑面积42万平方米(含公共租赁房)、投资10亿的的产业平台已全部建成投入使用,一、二期企业全部入驻,满负荷运营。三期已经有多家企业签约,正在装修入驻。四期已开工建设。五期正在规划设计。项目规划有集中办公中心、集中仓储中心、物流配送中心、培训中心、咨询顾问中心、会议中心、呼叫中心产业基地、企业电子商务外包基地、电子商务配套服务基地等多个功能区。

目前,已引进北京联拓天际、北京讯鸟软件、香港派蒙国际控股 1

集团、宝葫芦集团等国内外知名电子商务和呼叫中心企业60多家,签约建设呼叫坐席5万余个,已建成呼叫坐席1万余个,增加就业岗位2万个,初步形成了以电子商务产业为核心,呼叫中心、云计算为支撑、人才服务、物流服务为配套的上下游相关联产业集群。

三、园区的招商模式:

2011年10月20日,合肥市蜀山新产业园区管理委员会与合肥三元联创投资管理公司签订合作协议,联手打造合肥(蜀山)国际电子商务产业园。这就意味着园区的招商既不是政府自主招商,也不是企业独立招商,而是政企合作共同完成的招商。这种招商模式就是典型的合作招商模式。

四、关于我县与合肥三元联创投资管理公司合作的几点思考:

1.我县发展电子商务产业,合作招商的模式值得借鉴。该公司代为园区招商,按照招来企业的类别、数量等情况,由政府部门按照事先签订的协议给予他们一定的奖励。表面上看,政府掏了钱付给了公司,但随着招商来的企业逐步入驻园区,政府财政收入会稳步增加,最终的结果是政府不但没掏一分钱原始招商费用,招满了企业,还增加了就业和长久的税收,可谓政企双赢。因此,合作招商的模式对于我县发展电子商务产业是值得借鉴的。

2.我县发展电子商务产业,项目和配套必须同步进行。从合肥蜀山国际电子商务产业园的成功案例上来看,完善的配套设施是企业选择投资落户的一个重要因素。该园区从建成的一期项目到正在建设的四期项目,所有的建设都是项目与配套同时进行的,厂房建好了,配套设施也能立刻投入使用。而配套设施除了基本的住宿、餐厅、超市外,还拥有健身房、电子竞技室、茶吧、咖啡室、瑜伽室等公共设施,可以说是全方位的为企业考虑、为员工考虑。因此,我县在开发区或工业集中区的基础设施建设时,完善的配套设施的建设投入是至关重要的。

3.我县发展电子商务产业,要关注劳动力资源。我县的劳动力资源相对较充足,但由于劳动力分布不均、固有的生活习惯等种种原因导致很多的县内企业对于固定的劳动力问题比较担忧。从这次参观的几家呼叫中心企业来看,现在的年轻人更多的原意待在写字楼里工作,而不是进工厂。因此,我县发展电子商务产业,可以考虑在县城周边相对比较繁华的地方,让员工觉得工作的地方有面子,让员工更方便的生活。同时,由于电子商务企业的用工量很大,我们除了可以委托县职教中心定向培养外,还可以主动和周边职业学校建立合作伙伴关系,为我县发展电子商务产业培养充足的人才。当然,如果能吸引专业的职业院校来我县设立分校,专门为我县及周边电子商务企业培养人才,那是最好不过的。

4.关于合作招商的费用问题。合肥三元联创投资管理公司的收费较高,每10000平方米的招商服务费是80-120万元。虽然给政府保证每1000平方米的税收是30万元,但对方不负责建厂房。若政府投入这么一大笔钱用于建设厂房和配套设施,虽然对方承诺把商招满,但政府如何去约束那些企业将是一大难题。

组织考察汇报材料 篇2

东街小学XXX

各位领导,大家好:

XXX,男,生于1980年1月,34岁,大专学历,小学高级教师,1999年8月中师毕业分配至红川小学工作,2004年9月调入东街小学任教,2008年9月起但任东街小学教务主任。先后被评为甘肃省第四届青年教学能手,陇南市名教师,陇南市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陇南市教育科研先进个人,县级优秀教师、教学能手。

在我的意识里,一直认为自己是一名普通而平凡的教师,没有显赫的战功,没有骄人的业绩,只是在教育这块沃土上默默地耕耘着。如果说有什么追求或目标的话,那就是努力要求自己能成为一名学生喜爱、家长尊重、同事信任、领导放心的“好教师”。基于对自身的这种定位,一直以来,我坚持以“勤学、善思、求实”为指南,认真、务实地走过每一天。因此,今天用文字记录下来的也不是什么个人总结,而是这些年工作中的一些想法与做法。

一、完善自身建设,提高师德修养。“爱校、爱生”是我多年来坚持的信念。而“对每一个学生负责”,并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情感,更是我作为教师的基本准则。我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去感染他们、影响他们,让他们不仅学会知识,更学会做人。对学校的各项活动,我都倾尽全力,尽我所能。

二、不断努力奋进,提升业务水平。过去的几年,是我在小学数学教坛上不断探索,摸爬滚打的几年,同时也是我不断进步的几年。

在一次次听课和培训研讨中,我发现了自己的不足,找到了自身发展的方向。因此,我经常向其他教师请教教学上的问题,多次积极参加省、市、县、学校组织的现场教研活动、培训等,利用现代网络技术参加远程教育培训,每学期都认真完成上级领导分配的各项任务;及时归纳总结培训学到的知识。结合自身的情况,我努力探索,大胆尝试,逐步摸索出一套适合自己的教学方法和思路。

在备课方面,不断学习新课标,刻苦钻研教材课标,积极摸底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个体差异,制定切实可行的教学方案,做到既备教材教参,又备学生;在课堂教学方面,更新教学方法,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合作探究,建构知识发生发展的过程,切实履行新课标提倡的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位置;在课外辅导方面,耐心细致,培养优生,帮扶后进生,使每个学生都拥有自信、拥有成功,在快乐中学习,从快乐中得到发展,我也多次承担市、县公开课任务。

三、与班主任、家长密切配合。经常与班主任互相沟通,反映学生平时的学习、活动、生活情况,共同管理好学生;积极主动地与家长联系,了解学生在家里、在社会、在假日的情况,并向家长报告学生在校的表现,互相沟通,共商教育孩子们的方法,使学生能健康发展。发现个别学生问题时,主动与家长联系,并力争家长的理解、支持和配合,向家长宣传科学的教子方法,使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同步,共同培育好青少年一代。

四、抓实教务常规,规范教学工作。加强课堂教学管理。学校以课堂教学为着力点,通过对课堂教学全过程的变革,进一步促进学生

健康全面的发展,完成课改的目标和任务。要重视各项教学常规的研究,把课改工作落到实处。各校从解读课标、研究教材、备课、撰写教案、上课、评课等每一环节都提出具体要求。抓好听课、评课活动。学校领导经常深入课堂听课、评课,帮助和指导教师改进教法、提高教学业务水平。经过听课、评课活动,教师执教能力有了一定的提高。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在学校领导、其他教师的无私帮助下,我也取得一些成绩,先后在省级刊物发表论文2篇,参与省级重定课题4项并通过甘肃省教育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鉴定,其中一项被省教育厅评为甘肃省第七届基础教育科研优秀成果三等奖;参加国家、省、市、县优质课竞赛获奖8次;教学论文、教学设计在国家、省、市竞赛评选活动中获奖9项;多次担任省市各类教师培训工作。所带班级教学成绩一直名列前茅,在学校统考中多次获得第一名,6次带六年级毕业班,参加全县毕业统考,成绩优异,受到县委政府表彰。

江苏名校考察活动汇报材料 篇3

此次江苏一行考察,不论是与同行的领导老师交流,还是赴名校听课考察,对于我个人和我的集体来说,都是一次开心的学习,一次丰盈的收获。愿意与大家分享。

一聆听专家声音,明确办学方向。

我们这一行20人,以张勇校长刘景顺主任为团长的队伍南下苏名校,是带着明确的考察目标而来的,或者说是心怀泰来教育的梦想而来的:那就是要从江苏名校中汲取营养,然后去思考我们的“自主学习,高效课堂”到底怎么搞的问题。我们要在全国都在搞高效课堂的大气候中找到我们自己的方向。我们需要聆听专家的声音。

1江苏省教育教研院专家王铁军为我们做了一个上午的报告。教院附中校长为我们做了两个小时《生涯教育》的主题报告。这些讲座,朴实无华却有着对教育真理最深的思考,有对办学方向最质朴的回归。

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体,让学生有序有体的去表达去合作去交流,这样动起来的课堂还教育一片生机,还校园一片苍,学生快乐学习,教师阳光工作。这不就是我们希望走进的生命课堂吗?

王铁军教授讲:北京十一学校,就是这样一所学校。在李希贵校长的带领下,十一学校沉默了多年却在沉默中升华,前不久教育部组织一个关于办学方向的现场会就在十一学校召开,央视新闻联播还专题进行报导。这是向全国基础教育传达一个响亮的声音。十一学校的课堂倡导:把别人讲明白就是自己在提高。这是非常明确的提出:

一定要让学生积极主动的去表达,成为课堂的副主讲。

教研院副中的课堂让我们眼前一亮,那是我们期待的课堂。小组合作,快乐学习,自信展示,师生一同体验学习的快乐。校长说,每一个搞这个教学模式研究的校长都痴迷,这是一个让教师找回职业幸福感的课堂。

我们全县各试点校在搞“自主学习高效课堂”研究实践,我们的课堂究竟会是什么样?这位校长说:搞课堂改革谁都绕不过杜郎口。用李镇西的话:美国也在学杜郎口。

我们学校刚开始搞这方面课堂研究时,有老师问我,咱们研究这个有自已的特色吗?

我说:还真没有。我们的研究不是为了特色,而是为了最本质教育的回归,生命课堂的回归。

我说:我们不是为了出名,为了有特色,而是从善如流。

二繁荣文化,特色立校。

几所学校参观考察中,我们感慨于名校繁荣的校园文化,优美的校园环境的同时,我们更加钦佩名校多年来积淀而成的办学特色。而这些办学特色无一不是直指教学质量,这正是名校务实作风所在。质量是学校生存的第一前提:“没有质量马上死,只有质量慢慢死”,更是对学校办学的深刻解读。

三最可怕的事:走在前面的人,还在向前走。

教育的发展是何等的残酷?江苏名校多年前就走在我们前面。

最可怕的是:走在前面的人,还在向前走。

王铁军教授谈起:江苏正提出“办精致教育”的办学方向,这无疑是专家办学的又一个大动作。教育不是车间,产品不大可能批量生产。江苏提出小班制度,不超过30人。这样的“精致教育”就是为了学生的个性发展,为了更好的组织合作学习活动。

可以看出:江苏教育正在进行二次创业。

江苏归来,越发觉得我们深处于强烈面残酷的竞争之中,越学习越觉得压力巨大。

四学苏者死,悟苏者生。

江苏几所学校课堂教学各具特色,同时也存在不小的风格差异,于是他们几乎异口同声的说“我这才是高效课堂”,甚至一再的“文人相轻”。把我们慕名而来的学习者搞的是“云里雾里”。

我个人在斗争和挣扎之后觉得,我们学习江苏,不是让自己变成江苏,是做最好的自己。

学苏者死,悟苏者生。张校长也说:悟,才能创新。

五用坚持成就自我,有恒心自有特色。

正是带着“悟”这个字,我和我的战友虽历经坎坷却艰难前行。有个案例与大家分享:去年农村教研基点校落户我校,研究过程中出现一个不小的隐忧,那就是我们校型小,教师团队研修有困难,尤其是学案设计困难太大,八名实验教师只有三四人胜任。当时我就在心里想,这下完了,我们死定了。然而,我们用不服输的精神去“悟”,我们首先在理科组提出:提前一天在黑板上提示当天自主学习任务,用这个代替第二天的“学案”以此开展我们课堂的“合作学习”和“展示活动”。这一想法很快得到落实并取得了初步的成功,于是在与我们老师闲谈的时候,我说“没事,咱们又活过来了”。正是因为我们没有放弃而是不断的想办法,才有了继续走下去的理由和可能。

再难,我们要坚持。用坚持成就自我,有恒心自有特色。

回顾一年多的工作,有困难我们想办法,再难我们在坚持。当时我们学生表达素质差,我们坚持每周开展“朗读比赛”,现在我们还坚持,上学期完成华丽身改进为“师生讲坛”活动,还在坚持完善。其中有一次我们为了模拟播音专项开展了一次活动,花十元钱定制一张图板,模仿电视中央一新闻的背景。那次活动,开展很很成功,我的感受是:孩子玩得很开心很优雅。

我们的粉笔字比赛,我们的社团活动,我们的“读书雅行”活动,我们的“乐学之星”评比活动,这些工作都是为我们提升学生综合素质服务的,都是课堂强有力的支撑。还是那句话:再难,我们要坚持!

我们一路走过来,有成功,也有不少问题需要改进完善。总结起来,我发现学生变了,他们自信阳光,敢于表达,他们成为课堂学习活动的主人了;我也发现:老师变了,大家再也不怕有领导来听课了,因为自己的研究得到更多人的认可了;我发现校园变了,大家闲谈的话题更多是谈课堂谈学生,虽然也有困惑也有抱怨,但大家更多的在积极的想办法。

我总结,我们期待的“乐教乐学会教会学教会学会”的“幸福课堂”离我们越来越近了。

最后,用我尝试填写的一首浪淘沙来表达名校考察的体会:

浪淘沙南京考察

五月江南行,再访金陵,名校考察醉笔耕。

秦淮河畔曾把盏,谈笑风生。

课改沐东风,秣马厉兵,泰州杏坛立明星。

高效课堂功成日,更显豪情。

宁姜中心学校

2014年6月

江苏名校考察汇报材料

学江苏,悟江苏,做最好的自己

宁姜中心学校安仲皎

教师外出考察学习汇报材料专题 篇4

一、对校园文化的理解

非常感谢学校这些年给我多次外出考察学习的机会,让我从狭隘的圈子里走出去开拓眼界,并身临其境的感受不同学校的文化氛围。

多看才有比较,比较才有反思,反思才有收获。这次外出考察学习我最大的收获就是加深了对校园文化建设的理解。就像一个人一样,他有外在得体的衣着打扮加上由内而外散发的气质才能彰显他的品味,一个学校的校园文化就是校园精神的内涵与内涵所呈现的模式进行完美的结合。这种文化是一种气质,是你从校园的一砖一瓦,一草一木,师生的一举一动,一笑一颦就能感受得到的。所以我要说,我们学校要打造鲜明的校园文化,就需要每一位教师,每一个学生共同努力,将“乐以贯之”的校训变成我校师生共同的价值观和行为模式,以用别具匠心的方式呈现出来,让每一个来我校的人受到鼓舞,受到感召,这才是我们要打造的文化。

二、眉山考察学习的感受。

这次去眉县考察了等几所学校,这几所学校各有特色,每到一处我都感慨颇深,在这里我将我觉得感受深刻的学校特点说一说。

眉县中学

眉县中学很大气,校园占地150多亩,62个教学班,240多名教职工,4700多名学生。是一所充满现代化气息的花园式学校。走进校园首先看到的是眉县中学“育一片林,成万种材”的醒目的办学宗旨牌,充分体现了国家、社会对教育的要求,也体现了尊重学生个性发展的规律。眉中校园文化建设坚持“主题鲜明、内涵丰富、简洁明快、别致新颖”的原则,按照“一区一主题,一楼一主题,一层一主题”的思路,精心打造文化主题板块,他们将校园文化细化为“管理文化、环境文化、教育文化、教学文化、教师文化、制度文化、班级文化、生活文化、阳光健身、社团文化、”。此外,校园里绿树成荫,繁花锦簇,建筑群与绿化区错落有致,花草树木与镶嵌其中的文化小品相映成趣,“晨读”、“支点”雕塑充满了现代气息,关学大儒张载的塑像及其关学理念又彰显了学校深厚的文化底蕴。现代风格的建筑与清新高雅的色调结合,到达怡情益志的效果。

眉县金渠明德小学

金渠明德小学是一座新建的明德学校,是我此行关注的重点。首先我关注到这所学校的校徽。整体由蓝色、绿色、红色组成,中间的叶子是由“金”衍变而来,中间红色的花朵由“明德”首字母衍变,寓意明德小学在金渠镇这个绿叶里成长的更红更艳。他们的校园文化建设设计的理念是“让校园的墙壁能说话,让自然陶冶学生的情操,突出明德乐学的理念。”在校园外面的墙壁上我们就看到了关于“明德、乐学”的阐述橱窗,我觉得这种将校园文化精神外延到社会也应该是我们的责任意义所在。走进校园,看到的是沉稳厚重的砖红色明德楼建筑群,色调温暖而不张扬。校园内墙壁、走廊、过道、楼梯处处都有画面文字,墨绿的色调、竹简或中国卷轴的样式,再加上校园里修剪整齐的花草,和特有的明德楼建筑使整个校园显得沉稳中透着活泼,简约但不失大气。有些我没办法描述,就请大家欣赏一组照片。

眉县示范幼儿园

听说眉县示范幼儿园是一座五千万打造的幼儿园,我马上想到的是奢华,老师们该多幸福呀,就像高端定制一样,只要坐享其成就行了。但走进幼儿园,我的观点马上改变了。校园的硬件设施自然是不用说的,但让我深受启发的是校园里处处可见的师生自己动手的成果。有老师们自己做的照片墙,有毛线编织的中国地图,有爱心组成的国旗,有师生共同设计的班级文化。我想只有自己参与了学校的文化的建设,体验了学校的一步一步成长,才能更爱自己的学校,才更能以一个主人翁的身份来分享学校成功的喜悦吧。这是我参观示范幼儿园最大的感受。

三、对我校校园文化的思考。

本来想说对我校校园文化的构想,但是觉得现在无论是思想上、理念上、还是在自身的素养上还没有达到一定高度,没有深入的思考,不能形成完整的思路和体系,所以就说说我对我们学校校园文化的一点思考。

1、校园文化是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展现学校教育理念和学校品位的重要平台,是学校健康稳定发展的动力。因此,我们的校园文化的打造一定要是为学生终身发展和幸福人生奠基的。这一点我们“乐以贯之”的校训不仅体现了尊重人的发展目标也符合国家、社会大教育观。

2、校园文化是学校全体师生共同价值观和行为模式,是学校的内涵和气质。校园文化是一种氛围,是一种精神,也是一种教育磁场。所以它既需要有制度来约束行为,又需要价值观念指导行为。所以它是校园内涵文化和外在物质、环境文化的相结合。校园建筑、绿化、和文化传播方式都必须处处体现校园精神,洋溢着浓厚的育人氛围,使校园的一草一木,都成为育人的载体,陶冶人的情操,激发人的上进心和高尚情操。

3、校园文化的外在呈现载体要体现文化品质。我们已经有了“乐以贯之”校训,“向真、向善、向上、向美、向乐”校园精神,向日葵标志的校花,但这只是一个打造文化的方向。在将来新的校园里要怎样有品位,有特色的呈现,还需要细细思考,更需要我们共同的智慧。可能有一天我们寓意深远的校徽,催人奋进的校歌,个性鲜明的校园也是别人前来参观学习的榜样。

山东考察教学组汇报材料大全 篇5

2011年3月13日,喀什二中教育考察团一行18人在肖副校长的带领下,来到了百年名校济宁一中和育才中学,开始了为期40天的考察活动。本次的活动的安排紧凑、周密而充实。参观学校所有系统均向我们开放,他们毫无保留地传授、详尽的介绍、知心的交流,使我们对当地中学有了较为全面的了解。先进的办学理念,一流的精细化管理造就了一所所特色显著的名校。解答我们新课程实施以来困扰在高中教师心中的疑惑。尽管行程的任务颇重,但是大家为领导给提供的如此难得的机会而倍加珍惜。参观考察后内心深受震撼,特别是他们优越的办学条件,先进的教学设施,凸显的文化氛围,全面而富有特色的办学理念、办学策略等都值得我们去推敲、学习、借鉴。通过在先进学校的观摩、听经验汇报、与名师名校长的经验学习中,找到了很多解决学校发展与名校创建工作中一些难以解决的题目的答案,引发了我更深层次的思考。在此,仅将我此行的所见、所闻、所感、所悟真实的写出来,做为我们不断学习、借鉴先进学校办学经验,探求我校发展的一个参照。

一、教学管理方面

教育教学质量是学校发展的生命线,是学校工作重点,我们所参观的学校成功的做法是:教务处协同三个级部贯彻“质量立校”精神,坚持“以人为本”理念,依靠以学科备课组长为中心的教学管理和以班主任为中心的学生管理体制两条线,加强教学环节督查与指导,本学期教学工作重点:

1、强化过程管理,提高管理水平

(1)明确目标,制定工作计划。学期开始要求各学科组、各处室讨论制定本学期工作计划,计划要结合本科室特点,注重科学性、可操作性、实效性及创新性。

(2)加强教学环节监督检查,落实教学常规。教务处、年级组织多种形式的听课活动,促进教师间相互学习、交流、研讨,对课堂效率如何提高进行系列探索,主要措施是①优秀备课组评选(教案、作业检查,测试批改、集体备课、备课组文化、理论学习手册)②课堂教学检查(教学基本功大赛、级部随堂听课)③学生评教活动(师德评价、教学评价)

(3)严格规范学生评价,充分发挥评价功能。

对教师的教学及学生的学习情况的了解评价离不开考试,它是教学常规不可或缺的环节。积极开发评价多样化:①通过单元测试、学生自测,全面、准确、科学地把握教学效果及学习效果,对测试结果进行网络一对一查询。②、继续深化学分认定工作,以班主任、任课教师为主体团队,对学生学习过程(出勤、课堂表现、作业质量)、日常行为表现有记录跟踪,结合模块测试成绩认定学分。③、充分发挥《学生发展报告的管理与使用研究》课题的带动作用,利用发展报告对学生综合素质多元评价及科学、有效的管理。④本学期由信息技术组老师开发的《济宁一中网上家园》,开通了班主任家校沟通平台“三人行”,对每位学生的成长进行动态跟踪和科学、全面的评价。

2、坚持教研活动,提高教学水平

(1)集体备课制度化:每周各学科根据统一安排,分别进行一次集体备课活动,定时、定点、定人、定内容,本学期将加大检查力度,将研究、探讨学习落到实处。

(2)平时教研经常化:除集体备课外,倡导同班不同学科间教学交流,同学科不同年级间经验交流,丰富教师的立体化教学,增进了解,促进班级管理及教研组团结协作。《济宁一中网上家园》设置了教师网络工作室,登陆后可发表日志,上传课件,为老师们提供了一个随时交流、资源共享的平台,开拓教学视野,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3)公开教学多样化:举行教师教学基本功大赛,为配合此项活动,促进中青年教师成长,加强教师间交流、学习、监督、了解。各年级成员走进课堂,开展系列听课活动,随听即评,增强实效性,为教学水平整体提高发挥作用。

3、完善选课走班制度

具体做法是依据《学生选课指导手册》,学生根据本人情况及家长、指导老师意见,选修了适合自己未来发展的课程。行政班坚持平行班,教学班坚持走班教学。这里的“走班教学”又分为两类:一是必修课程或模块的“分层走班教学”,二是必修课程选修模块或学校选修课程的“分类(不同课程门类或模块)走班教学。受教师人数、教室规模的限制,无法满足少数同学的选修愿望,对不能达到50人的选修课程,建议同学改选其他课程。根据学科和教学内容的层次不同,实行固定教室和教师,学生流动听课的方式;又通过不同课程的不同教学形式,实行不同班级学生的组合教学,增强学生的互助合作。课堂之外的学习生活则采用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为了确保学生完成选修课程,上课教师要严格考勤,按时检查学生的学习心得和学习笔记,为完成课程时的学分认定提供参考依据。对50人以上的选修课程,教师根据自身学识及能力报名选择,然后以备课组为整体调整分配。对报名比较集中的选修课程,可安排多名教师集体备课统一授课,一段时间后,再让学生根据教师授课情况二次选择,引入竞争机制,优胜劣汰,从而提高授课水平。

4、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理论素养及业务水平。

在新的时代背景下,老教师所拥有的知识及教学手段有些不乏陈旧、古板,跟不上学生发展变化及时代要求,而青年教师热情高、干劲足、观念新,可塑性强,但缺乏教学管理及教学方法,针对这种情况,济宁一中采取的办法是(1)讲座(2)导师制(3)听课评课

(4)理论学习(5)外派交流等多种形式,促进全体教师的均衡、健康、持续发展。

二、学校管理方面有序、规范、精细

精细化管理体现在学校管理上就是“学校无小事,事事皆教育”。当我们一踏进邹城一中校门,校园内干净整洁,景观布置错落有致,学校校园环境建设十分突出,整体形象大气壮观,格调高雅。教学区、办公区、生活区、运动区布局公道,综合设施高档、齐全。校园环境集科学性、文化性、审美性于一体,亭榭、画廊、雕塑,相映成趣;绿地、假山、人工湖,触目皆春。校园网、多媒体教室、微机室等现代化教学装备完善,图书馆藏书丰富。在垦利一中、潍坊一中我们看到,图书科技楼、教学楼、实验楼、行政楼、报告厅、体育馆、田径运动场宏伟漂亮;多媒体教室、电子阅览室、计算机房、语音室和心理咨询室等现代化教学设施设备先进,校园网络四通八达;学生公寓、教师宿舍楼和食堂等生活辅助设施齐全;校园内环境幽雅,河、湖、桥、路纵横交错,绿化景观令人赏心悦目。就让你感觉到他们各方面管理的到位。各项接待工作安排得井井有条,精细化管理要求在日常管理中每一个步骤都要精心,每一个环节都要精细,每一项工作都是精品,精心是态度,精细是过程,精品是成绩。从中我们看到责任的落实、分工合作,每一项工作由牵头科室起草方案,具体各项工作分到各科室,有具体责任人,各项要求非常细致。学校各项工作有计划、有检查、有落实,奖惩分明。全体教职工各负其责,分工明确,人人知道自己该干什么,不该干什么,心往一块想,劲往一块使,配合默契。

另外,实实在在推行的全面发展与特色办学相结合的新课该理念引发出我们许多新的思考。我们所参观的学校几乎占地面积均在百亩以上,教室、办公室、功能室、运动场所设施一应俱全,活动区、教学区、休息区条块分明,总体布局一目了然、科学合理,其教育教学设备的时代性和教育投入的力度的确值得我们感叹和欣赏,特色学校,如构建诗意校园的曲阜实验中学迄今为止,均举办有书法、舞蹈、绘画等20多个兴趣小组,且经常在各级各类的比赛中取得骄人的成绩。校园文化氛围浓厚。名人画像、雕塑、格言警句随处可见。学生的绘画作品、书法作品、小制作、工艺品等在细微之处体现着教育者为学生才能的展现和拓展所做的努力与良苦用心。教育的精彩源自教育的细节,同时明显勾勒出他们的质量观已经

逐步从“单向应考型”向“综合特色型”转变,这种转变更符合最新课改精神理念。以发展学生素质为本的”教育理念是学校育人的一面鲜明的旗帜。这些做法对我们都是一种启发和提醒,如果我们在这些方面进入了一种常规教育的话,那么对学生身心的健康成长、才能的展现无疑是一种促进。我从中体会到特色学校的领导老师教育观念的重大转变,他们已从传统的应试教育转为素质教育。从单一课程向学科综合转变,从被动学习向主动建构转变,从单纯认知向社会交往的合作学习转变,从分数至上向多元评价转变,从“黑板加粉笔”向现代教育技术转变,从“苦学”向“乐学”转变。从长远角度来看,这种发展趋向才是今后我们教育教学的主流,因此,“请进来、走出去”,“多角度、多渠道”的办学模式确实值得我们认真学习、探讨。

三、行之有效的教育质量监控体系,教育质量处在全区前列

精细化管理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环节。除了刻苦学习、锤炼素质、积极工作之外,只有在精细上下功夫。在教育教学的每一步骤、每一环节上都表现出业务素质精、教学手段精,课堂环节细、耐心辅导。学校已经形成“家长社会协控,学生发展中心、教师发展中心和后勤服务中心调控,年级组、教研组和备课组互控,以及学生和教师自控”的教育质量监控网络。制定校本化教师课堂教学常规,强化“六查”制度,深入一线听课推出教育教学监控“三机制”。形成“出卷——阅卷——数据统计——质量分析会——年级学生大会——家长会”的规范流程机制。学校自主开发了中学网络质量分析系统软件,强大的软件分析系统,可以看到每位学生三年的成绩情况、班级的各科成绩情况、与区里成绩对比情况、教师教学诊断等等,做到底子清,情况明,工作有的放矢。建立“学生作业个性化制”。正视了学生之间的差异,要求教师在练习题的设计上分基础层次、巩固层次、拓展层次三个层次的作业,让不同程度的学生练习。基础层次作业是对基本的概念和原理的了解,查阅书本知识即可完成,主要供后三分之一学生做;巩固层次作业是需要在理解基本的概念和原理的基础上掌握相应的技能才能完成,主要供大部分学生做;拓展层次作业是需要在理解和掌握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的基础上全面综合才能完成,主要供学习成绩好的学生做。这样不仅满足了不同学生的不同需求,而且为学生提供了展示独特自我的空间,有利于学生创造性的发挥和合作意识的培养,使每一个学生的潜能得到充分的发展。有效的质量分析会、课堂诊断专题研讨,教师满意度测评考核奖励机制对教学教育质量实行了有效动态监控。

四、科学的备课及课堂教学模式。

山东所有学校均采用学案制教学,我们参观的学校教师均采用集体备课,实行分工负责制,每个教师负责备课一个单元,首先自己拿出一定的思路,然后参加备课的教师对这个思路进行分析、总结、补充、完善,形成一个完整的、切合学生自身实际和特点的教学思路,然后挂在学校网络主页上,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可以打开网页调出这些资料,这些资料不仅自己可以使用其他学科教师也可以使用,做到了资源共享。

我们可以结合我们现有的经验,参照、学习这种作法把同一学科的教师组织起来,以单元为单位,将其分解到每个任课教师,由他们自己拿出具体的思路和意见,然后大家进行分析、总结、补充、完善,形成的教学思路挂在学校局域网或学校网站上,在教师授课的过程中根据实际需要到学校的网页上调出这些资料,即减轻了教师备课的强度,又增强了教师备课的质量,同时也避免了教师说课忽视实效性而走过场。

济宁一中的课堂教学是“先学后教,当堂训练”。这种也就是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过程。符合新课标的要求,是一种前瞻的教学思想。它抛弃了课堂上满堂灌,教师讲,学生听,把“练”压到课外的传统做法,课堂上学生主动参与,发言积极,大部分作业当堂完成,老师讲得很少,只是对学生的自学进行点拔,指导,释疑。凡学生通过自己学会的内

容就大胆地不教,学生的主体地位,合作精神,和探究能力得到充分的体现。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以学定教”——根据学生的学情确定教学内容、教学策略。他们抓住了课堂教学改革这个中心环节,通过优化课堂目标、优化课堂结构、优化课堂作业,做到了课堂教学的素质化。

他们的经验很值得我们学习研究,联系我们的教学实际取他人之长补己之短,从而提高自身的教育教学水平使目前我们紧迫任务。当我们走到微山一中时,眼前的一切更使我们感到非常惊讶,教室没有讲台,只有一个多媒体教学系统,三面都有黑板,学生的课桌不像我们的纵横摆布,而是背靠背摆成六个长方形,学生也不像我们的统一面向讲台而坐,而是围着六个长方形面对面而坐,在三面黑板上,每个小组都占有一小块,并写上自己的名字,上课时,学生分组讨论、研究,把要解决的问题自己解决,并在黑板上展示,这样促使学生主动学习,刻苦钻研,大大提高课堂的学习效果。反思我们的教学,教师都应教什么?我们应该在尊重学生主体地位的教学理念指导下,尝试把握“先学后教,当堂练习”的课堂教学,不少教师在教什么的题目上依然是捉住大纲、教材中提出的重点内容反复讲,实在质仍然是“以教为本”,未必适合学生的需要。“以学为本”则不然。学习是学生自己的事,教师只是随机点拨,即便重点也不是教师包办,而是指导学生自己往学习。基本过程一般是:揭示课堂教学目标,进行自学前的指导;加强督查,为后教做预备;运用多种形式帮学生释疑解难。对学生通过自学能把握的,尽量不教。即使是大部分学生难以把握的内容,也不一定是教师直接教。可以启发学生,独立思考,独立解决;也可以让学生讲,学生讲对了,教师不必重复;学生讲的不完整,教师补充完整;学生讲错了,教师给予更正。微山一中实行的小组研究式学习,有效地缩小了学生间的差异,他们由班主任同科任教师协商,把学生分成六个小组,每组六、七个学生,而且固定人员,做到兵帮兵、兵练兵、兵强兵。好差结合,男女结合。开展人与人、对与对、组与组之间公开、公平竞争,鼓励学生互教、互学。考试时看二人的平均分,组与组之间看小组平均分,分数高的为优胜者。这样有效缩小尖子生与学困生之间的差距,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培养学生大胆发言、各抒己见、板书展示等方面,老师更是千方百计给予他们充分的自由,而且是给以学生充分的表扬的鼓励,较好地激发了他们的表现欲望,树立了学习的自信心。科学严密的调控机制。既有备、讲、改、辅、考的过程治理目标,也有学生巩固率、合格率、毕业率、优秀率的“四率”指标,更有学生德育、教师业务进修和传、帮、带的工作要求。考试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热门,也是实践教学责任制考核的主要内容。他们以从进步教学质量的目的出发,改进考试方式,控制考试频率,讲究考试效果。另外,每位教师都有一本考核簿,功过得失逐一记载,据此量化打分,以分计奖,奖罚分明,这样敢抓善管,把制度规定中的教学全程、常规,逐步内化为教师学生的习惯尽快形成了好的教风、学风、校风。

五、有效地激励机制

我们所参观的学校均建立了一整套教师量化考核评比及奖励机制,对教师日常工作量、教学成绩、参与教研、获得奖励等进行综合量化,与所参观的学校相比,我们现在的教育教学常规治理的各项制度还不够健全和完善,某些具体操纵要求上还不够细化。今后一段时间内,我们要结合我校具体情况的基础上,充分的发扬重新审查或制定各项制度及要求,如骨干教师和星级教师等级评定制度、课程结构设置优化制度、尝试调整教师分配机制,利用活工资部分,初步实现多劳多得、优劳优酬,打破均匀主义和职称工资级别终身制等不利于教师发展的机制,进一步激发和调动教师的工作积极性。逐步改善教师工作和学习条件,立足校本培训和教研,进步教师队伍综合业务素质,积极立足校本教研和培训,加强教师间的横向学习,提升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积极尝试山东一些中学的成功做法。

浓郁的学习氛围,一流的教学设施,雄厚的师资力量,完善的后勤服务,为一中教育教学教研年年取得超常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山东注重学校文化建设,我们也应更好的弘扬民族文化,使学校处处彰显出西域文化气息,着力打造出一个整洁、优雅、环保、精致的文化校园。近段的考察学习,使我再次深深地体会到,知识经济时代呼唤创新型的教师,教师只有以学生为本,以发展为本,以知识转化为能力并提高能力为本,敢于并善于放权给学生,才能培养具有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有用人才。通过考察学习,我再次认识到,在今后的工作和学习中,要进一步更新教育教学观念,树立终身学习的思想,激发自我发展的动力,扬起创新教育的风帆,掌握教育科研方法,发扬合作互助精神,借喀什大发展的东风,向着以人为本的教育教学的更高的目标迈进。尊重学生个性,充分创造条件,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无论教学管理和生活管理,我们处处要体现以学生为中心,以岗位责任为基准,以优质服务为己任。

尽管此行非常短暂,尽管大家仍不尽兴。但是我们的收获是充实的,能够促成此次山东考察,首先要感谢二中党委的正确决策和的支持,让大家能够从繁重的日常工作中脱出身来,梳理自己的思想,抖去身上的浮尘,站在课改的高度,欣赏名校的成果,最后清醒了自己的头脑,重新鼓起高中新课改远航的风帆。其次感谢山东济宁援疆指挥部的领导,没有他们的积极努力,没有他们的精心谋划,没有他们对新课程的浓厚感情,也不会有此行的收获与成长,谢谢!

二中考察团教学组

考察合肥汇报材料 篇6

xx1956年建县,因湖设置,借湖得名,是新兴的湖滨生态旅游城市、典型的苏北水乡。现有人口38.1万人,水陆总面积1396平方公里,其中水域面积757平方公里,现辖12个镇、1个省级经济开发区。2010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05.8亿元、财政收入20.2亿元、地方一般预算收入10.66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30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7760元,2009年、2010年连续两年荣获“中国全面小康成长型百佳县(市)”称号。

全县现有幼儿园18所(含3所民办)、小学15所(含1所民办)、初中7所(含1所九年制学校)、普通高中3所(含1所民办)、中等职业学校、特殊教育学校各1所,拥有在校生4.96万人、在职教职工4105人,其中专任教师3180人。多年来,xx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教育发展,坚持实施教育优先发展战略,特别是2009年以来,我们以办好人民满意教育为目标,以教育现代化建设为抓手,不断加大经费投入,深化改革创新,优化师资队伍,强化学校管理,致力谋求并较好地实现了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先后荣获省两基巩固提高工作先进县、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先进县、师资队伍建设先进县、规范教育收费示范县等称号。

一是优先规划导向明。建立健全“以县为主”的办学体制,将教育现代化建设纳入全县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纳入全面小康社会建设目标,作为重点项目写进党代会和政府工作报告,认真有效地落实了“三个优先”,即:优先落实教育财政预算经费,优先落实学校建设用地,优先落实教师福利待遇。

二是建设经费投入大。坚持“预算保、多元投”的原则,不断加大教育现代化建设投入,2009年以来,共落实建设经费近6亿元,总投入预计突破10亿元,年建设经费占地方一般预算收入比重均超30%。

三是完成建设标准高。省定16项指标全面达标,学前教育毛入园率、初中毕业生升学率等10项指标超过省定标准,其中,初中教师本科以上学历比例、中等职业学校“双师型”教师比例等指标超省定标准12个百分点以上。

四是均衡发展举措新。大力实施“小学生进镇、初中生进城”工程,2009年全面完成村小、村教学点撤并工作,所有农村小学生全部进镇就读;2010年6所镇级初中学生撤并至县城入学,2012年除偏远的老子山镇外,农村初中生将全部进县城读书,城乡优质教育资源的集中度和共享度进一步提高,2010年被列入全省首批、全市唯一的义务教育优质均衡改革发展示范区创建县份。

五是关爱留守儿童工作影响大。构建了家庭监护、村居管护、学校帮护、社会呵护、法律维护等五大网络,关爱留守儿童工作成效显著,得到了联合国儿基会和国务院妇儿工委的鼓励、表扬和推广,2009年作为全省唯

一、全国6个直播点之一,通过新华社、美联社、路透社等800多家媒体向全球直播。

在教育现代化建设过程中,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一、政府主导,健全机制,着力加强教育现代化建设保障

教育现代化建设,是提升教育事业发展水平的有力抓手和重要支撑。我县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质量实施,全面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着力打造教育强县。

(一)强化组织领导。成立了由县主要领导为组长,分管领导为副组长,各镇、各相关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教育现代化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统筹组织和指导全县教育现代化建设。将建设工作纳入各镇、各成员单位目标,签订目标责任状,并实行严格的建设责任追究制。各镇、各有关单位认真落实“一把手”负责制,建立了每项工作都有“一套班子负责、一套方案落实、一套制度规范”的工作机制,确保了任务明确到人、责任落实到人。

(二)制订实施方案。组织人员先后赴南京、无锡等地区学习先进经验,在省市教育部门领导和专家的精心指导下,经过多次深入调研、反复论证,结合xx教育实际,制订出台了切实可行的建设方案。方案确定了“典型引领、分步实施、全面推进”的工作思路,以各校现代化建设为重点,平稳有序地推进全县教育现代化建设。

(三)坚持齐抓共建。通过悬挂过街横幅、设立固定标语牌、开设专版专栏等方式,全方位、多角度地宣传教育现代化建设工作,营造出人人关心建设、个个支持建设的浓烈氛围。各成员单位各司其职、合力共为,教育部门抓好建设工作的组织实施,财政部门认真落实预算资金,纪检监察部门加强建设工作跟踪督查,公安部门扎实开展校园周边环境治理和法制教育,全县上下形成了部门联动、齐抓共建的良好格局。

二、突出重点,统筹兼顾,全力加快教育现代化建设进程

坚持持续加大教育投入,积极整合优化教育资源,努力改善城乡办学条件,全力促进了各级各类教育协调发展。

(一)加强硬件建设,改善学校办学条件。一是切实加快校舍建设。近三年来,累计投入8.87亿元,高标准地新改扩建高良涧镇中心小学、xx湖实验小学、xx中学等18所学校、建筑面积37.5万平方米,基本形成了“最美的地方是学校,最好的建筑是校舍”的独特景象。二是不断优化教育装备。按照省定标准,全面升级城乡中小学教育技术装备,添置了各类实验设备仪器、音体美器材和图书,全县初中生和小学生人均图书拥有量分别达40册、32册。三是全面提升信息化水平。中小学校实现“三个全部”,即:全部建有多媒体教室、网络教室、多功能演播教室、网络电子备课平台和网络管理中心;全部班级实现千兆光纤连通,配备数字式电子交互白板,专任教师每人一台笔记本电脑;全部安装校园安全网络监控、数字化校园广播和校讯通家校联系系统。全县城乡学校办学条件差距逐步缩小、不断趋于优质均衡。

(二)完善教育体系,促进教育协调发展。力促学前教育品牌化。以省优质园建设为抓手,配齐配足幼儿教育教学设备,全面提升学前教育办学水平。目前,已创成省优质幼儿园9所,接受省优质园现场评估4所。力促义务教育均衡化。积极实施“小学生进镇、初中生进城”工程,组建以县实验中学、县实验小学等名校为“龙头”的教育集团,实行统一管理,实现资源共享,较好地促进了义务教育教育公平。力促高中教育优质化。普通高中学校全部达到“三星级”以上标准,建成三星级高中2所、四星级高中1所,本地户籍初中毕业生升学率达98.09%、19周岁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53.15%。力促职业教育多样化。按照省四星级标准,大力推进县职教中心建设,建成省级示范专业、省紧缺人才实训基地、省课改试验点等。整合电大、卫校、技校等职教资源,积极推行校企合作,努力形成多层次、广覆盖的职业教育格局,毕业生就业率达100%。力促社区教育终身化。积极建设省级社区教育实验区,构建县、镇、村(居)三级社区教育培训平台,建成省、市、县社区教育中心12所、省级农科教结合示范基地2个,社区教育基本实现全覆盖,有效地满足了不同层次、不同年龄从业人员的教育需求。

(三)关注弱势群体,促进教育权利均等。关爱贫困学生。认真落实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两免一补”政策,大力实施春蕾计划、爱心“1+1”等帮扶活动,积极拓宽济困助学资金渠道,近三年来,累计筹集517.85万元,资助学生6171人,全县无一名学生因贫失学、辍学。关爱残障儿童。建成感统训练室、体育康复室、个别语言训练室等,配足配齐特殊教育学校教学设备,坚持文化教育、康复训练与技能培养为一体,注重做好向学前和职业教育延伸工作,全县特殊教育水平不断提升。

三、注重内涵,创先争优,大力提升教育现代化建设质效

坚持以人为本理念,深入实施素质教育,坚持走内涵发展之路,大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教师专业成长、学校品位提升。

(一)以创促优,不断提升学校管理水平。大力开展管理示范学校建设。深入开展城乡学校管理推进年、提升年、示范年系列活动,切实增强科学管理意识,规范办学行为,全县中小学管理水平逐步提升。深入开展平安校园建设。不断健全校园安全监管体系,配齐配足中小学、幼儿园保安,切实加强学校及周边环境整治,几年来未发生一起校园安全事故。定期组织开展疾病预防、卫生防疫检查,强化传染性疾病的预防和控制,确保校园师生健康安全。广泛开展防火、防震演练,不断提高应对突发事件和自然灾害的能力。切实开展明星学校建设。出台了农村中小学建设明星学校活动意见,加强对农村学校发展的综合考核,不断提升农村中小学管理水平,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二)培德育能,不断提升师资整体素质。加强师德建设。坚持把师德作为教师考核、聘用和评价的重要内容,深入开展师德教育活动,不断提高全县教师师德水平。加强业务研修。在全市率先成立了教师研修中心,统筹规划、系统安排教师培训工作,落实培训经费220万元,今年举办各类培训班28个,累计培训8720人次,全县教师素养得到整体提升。加强骨干培养。举办骨干校长、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加强骨干教师培养,滚动评审县级“五类骨干”教师,发放骨干教师教研补贴,进一步激发了骨干教师教育教学动力和活力。全县现有省人民教育家工程培养对象1名、省特级教师6名、市县级骨干教师530名。

(三)严守规范,不断提升学校办学质量。坚持规范办学行为。严格执行“五严规定”,深入实施素质教育,建立了县运动会、艺术节、科技节、读书节“一会三节”定期举办机制,建成了20个市级以上“周恩来”班、22所国家省市优秀家长学校、青少年宫、10个社会实践基地。健全学生综合评价机制,不断丰富学生课外活动,增强学生综合能力。坚持有效教学。以教学为中心,以课堂为主阵地,强势推进课堂教学改革,大力推行“自主、合作、探究”的有效教学模式,积极开展课例研究、微型课研究,全县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升。坚持文化引领。按照“以文化促发展、以特色铸品牌”的办学宗旨,立足“一校一品牌、一校一特色”,全面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力求用优秀的主题文化引领学生健康成长,“成长文化”、“尚美文化”、“国学文化”等校园主题文化在省市颇具影响。

各位领导、各位专家,我县教育现代化建设工作尽管取得了较好成效,但和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优质教育需求相比,还存在着一定差距。我们将以此次现场考察评估为契机,创新教育体制机制, 拓展教育内涵品质,努力推动全县教育事业再上新台阶、再创新辉煌,为加快实现“率先全面达小康,迈向基本现代化”,建设“美丽xx、美好幸福”的新家园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考察合肥汇报材料 篇7

信息化建设情况的汇报

州局党委为大力推行公安信息化建设,经研究决定于2009年元月9日至元月20日委派州局党委委员、副局长张xx同志带队,率各县市局刑侦、治安、法制、派出所等一行13人前往江苏南京、淮安、常州等三地进行公安信息化建设考察,通过近10天的考察,经考察组集体研讨我们将南京等地推行信息化建设的成功经验概括为一句话:“基础工作信息化,信息工作基础化,基础信息一体化”。现将我们一行的体会向局党委和同志们做一简要汇报:

一、信息化建设催生了一场深入的警务机制改革,为公安事业注入了勃勃生机。

我们一行先后对南京市局、南京市局六合分局、秦淮分局白鹭洲派出所、淮阴分局王营派出所、淮安市局、淮安市局刑侦支队刑科所、市局机房,常州市局、常州市局天宁分局、常州市局刑侦支队等展开了调研,他们在信息化建设和应用方面的做法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们无一例外的都经历了推进信息化实施警务改革的阵痛。

早在上世纪90年代初,南京市公安局就针对社会治安形势日益复杂、警力严重不足的情况,率先提出了建立警务信息综合系统的构想,但由于当时各警种各部门业务条块分割,信息不能有效整合,而作为基层实战单位和基本应用力

量的派出所,警务运行机制不畅,民警职责不规范,成为影响信息化建设推进的瓶颈。2002年底,有着优良传统和辉煌历史的南京市公安局在全市各单位行风评议中排名靠后,这引起了当时市局党委班子的高度重视,为了解决这一难题,2003年初,南京市局借公安部“解放思想大讨论”的契机,召集全体万余名民警,针对公安体制改革和信息化建设,开展了大讨论活动,分析梳理了长期以来制约公安工作发展、影响警民关系却得不到解决的诸多问题,并查找了根本原因:一是警力配臵不合理,机关职能部门多,管理人员多,基层所队实战警力少;二是工作职责不清晰,所队民警工作打乱仗,基础工作薄弱;三是勤务方式不科学,派出所存在机关化倾向,民警往往坐堂办公;四是管理手段方式落后,信息化应用滞后于现实斗争需要。对此,南京市公安局经过深入调研,对各部门、各警种特别是派出所民警的工作职责进行定位,提出了以成立派出所三队两室为标志的警务机制改革思路。经试点成功后在全市公安局推广,撤并了业务处室和分县局内设的37个科级单位和 12个派出所,精简出350名警力全部充实到一线。在此基础上推行警务综合平台的建设和应用,目的是向警务改革要警力,向信息化要效能。基层派出所民警业务工作的标准化、规范化为推进信息化建设铺平了道路。

随着对警务信息综合平台应用的深化,民警们经历了从

刚开始的抱怨和抵触,到对平台爱不释手的转化,并利用平台海量的信息和强大的功能屡建功绩。平台强大的数据整合功能为民警日常工作带来了极大的便利,改变了以往查询不同的信息要进入不同的系统,实现了“一点输入,多库查询”。平台使民警尝到了“甜头”,平台成了民警离不开的“好帮手”。

南京、常州等地通过信息化建设推动警务改革,突破体制和机制的瓶颈,走出了一条“以平台为基础,以实战为核心,以机制为保障”的信息化创新发展之路,最终实现了“信息化提升应急处臵能力,实现扁平化指挥”、“信息化提升核心战斗力,实现精确化打防”、“信息化提升队伍素质,实现规范化执法”的三大效能,并在实践中取得了辉煌的成绩。

二、思路清晰、定位准确、重点突出是信息化建设应用成功的关键。

通过对南京市局、淮安市局、常州市局等信息化建设应用的考察,我们发现他们各有特点:南京起步早,信息化建设大而全、技术程度较高,各种软件纷繁复杂,让我们眼花缭乱;淮安市局把技防工作与信息化有机结合,突出图像监控在日常警务工作中的应用;常州市局,善于总结和研发,信息化建设的思路更清晰,结构更合理,操作更简单。他们的主要做法是:

(一)准确定位、分步推进

南京市局提出建立“三大基础工作平台”(即“行政管理与队伍建设综合应用平台”、“警务综合应用平台”、“社会信息综合应用平台”)和“三大高端应用平台”(即“警用地理信息综合应用平台”、“情报信息综合应用平台”和“移动警务综合应用平台”)。

常州市局则更简单明了,提倡打造“三大平台”(即“警务工作平台”、“实战应用平台”和“应急指挥平台”)。

他们有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在推行信息化建设和应用的过程中把警务综合平台的建设和应用放在重中之重的位臵。他们均在2006年前后开始推广“警务综合平台”的应用,用了约2年左右的时间进行修改和完善,待成熟后才在2008年7、8月份开始推广“高端平台”的建设和应用,他们把“警务综合平台”定位为整个信息化建设的基础,将其称之为信息化建设的“航空母舰”。平台建成后,具有六大特点: 综合性、关联性,灵活性、实用性、安全性、简便性。特别是“简便性”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平台界面清晰,字典内容充足,信息提示明显,录入方便简单,民警只要熟悉公安业务和平台界面,会简单打字就能上网使用。

(二)自主研发、贴近实战

南京和常州等地在信息化建设应用之初,特别注重平台建设与公安业务工作的衔接,从各业务部门抽调业务专家与技术部门的技术专家一起组成研发小组。首先对各部

门、各警种的业务工作和流程进行准确定位,围绕“业务部门提需求,技术部门提供技术保障”的思路,把平台建设与各项公安业务紧密衔接。在对“警务综合平台”的建设和应用中实行“拿来主义”,搞自主产权。比如南京、常州围绕“警务综合平台”借助他山之石,相继研发了笔录软件、信息化工作考核监督软件、信息质量监督软件等一系列微型软件。常州市局根据警务督察的需要还研发了“警务督察软件”,在实践中把“警务综合平台”与各项公安业务连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有效的减轻了民警的工作压力,提高了民警网上办公的积极性。

(三)注重细节、把握关键

“细节决定成败”。南京、常州等地经验表明:在推行“警务综合平台”建设和应用的过程中,信息录入质量是关键中的关键,没有大量鲜活、准确的信息,信息化建设只能是一句大话、空话。

他们的主要做法是:一是从技术上把关。针对业务工作特点制定必填项,必填项不填写,进不了下一个程序;二是实行信息录入三级审核把关制。比如一个行政案件录入后,第一个审核关口在派出所内勤处,治安大队内情为二级审核,治安支队内情(或情报员)为三级审核,遇有不符合录入条件的,可以直接点击退回,该案件就直接退回至录入民警界面中;三是把信息录入纳入奖惩机制,实行双奖制,即

利用信息研判破案的民警和录入信息的民警同奖,做到信息“一朝录入,终身享受”;四是实行信息质量倒查追究责任制度,对信息虚假的分县局实行年终不得评优的惩罚,对信息质量每月通报,排后三名的分县局一把手到市局向局长做出合理解释等等。

(四)建立机制、提供保障

各项规章制度的建立和完善,犹如涓涓细流汇成了大海,形成了良好的运行机制,为信息化建设和应用提供了有力保障。

南京和常州等地围绕信息化建设先后制定出台了《 “金盾办”标准监督组工作规则》、《金盾工程领导小组办公室工作规则》、《信息化工作考核办法》、《基层所队信息采集室建设规范》、《警务综合平台数据质量管理规定》、《警务综合平台运行管理规定》等一系列规章制度,有效保障了信息化建设和应用的顺利推进。概括起来主要就是三项制度(考核奖惩制度、责任主体制度和应用推广制度):

1、考核奖惩制度

一是制定信息化应用考核办法,围绕数据质量、网上信息访问量、民警应用技能、网上作战和安全管理等方面每月对辖市(区)局、分局的信息化应用工作进行考核。

二是出台科技创新和信息化应用奖励办法,每年设立专项奖励经费,每月评出信息化应用奖。仅常州市截止目前已

奖励信息化应用集体104个、信息化应用先进个人53名。

三是突出对信息质量的奖惩。建立信息应用双奖制,不仅奖励破案有功人员,同时奖励采集信息有功人员;建立数据质量倒查制,对信息采集维护不及时、不准确,导致后果的,追究相关人员责任;建立信息采集管理技术手段,开发数据质量控制管理系统,提高数据自动报错能力等。

2、责任主体制度

明确各业务条线是推进本业务条线信息化建设和应用的责任主体,建立部门责任主体制度。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内容:(1)当好建设主体,积极参与信息化建设,扎口组织开展本警种的应用需求分析;(2)健全应用规范,及时总结提炼应用技战法,研究制定本警种网上作战基本战法和操作规范;(3)落实常态管理,制定本警种信息录入的量化任务,提高本警种应用系统的数据质量;(4)强化网上考核,完善本警种业务绩效的网上考核机制,对本警种业务工作主体指标进行在线考评;(5)注重典型选树,及时发现和总结本警种的应用典型,推动本警种信息化应用工作的开展。

3、应用推广制度

(1)组织活动推广应用。积极组织“科技应用巡回宣讲演示”、“警营开放日暨科技练兵展示”等活动,以“科技和信息化应用比武竞赛”、“信息化应用专项行动”、“科技强警四十佳评选”等多种形式推广宣传信息化建设和应用,使

广大民警对信息化建设的好处入脑入心,最大限度的减少和消除民警对推广信息化建设应用的抵触心理。

(2)选树典型引导应用。

一是始终坚持做好对科技应用典型的发现、培育、推广工作,分层次、分警种选树各级各类科技应用典型。截止目前,常州市局已选树各类科技应用典型69名,其中1人入选公安部信息化应用宣讲团,2人入选省公安厅科技应用工作法宣讲团。其做法得到了公安部、省公安厅的充分肯定。

二是组织编写科技应用成果汇编,以民警姓名命名工作法,在全局推广“十佳典型案例、十佳应用能手、十佳技战法、十佳小发明”等,切实把肯钻研、在平台应用中成绩突出的同志树为全局典型,推动全局信息化建设和应用走向新的高潮。

(3)加强培训促应用。

一方面,坚持把信息化培训列入“三个必训”重要内容,建立信息化应用考核一票否决制,将信息化应用技能作为干部竞聘和提拔任用的第一道环节,提出一个响亮的口号:不懂信息化的领导将失去指挥权,不懂信息化的民警将失去岗位。2008年在推行信息化建设和应用的过程中,仅淮安市局就有三名拟提拔的中层领导干部被暂缓提拔,9名基层科所队领导离岗培训。

另一方面,建立了市局和分局两级科技培训中心,编写

培训教材,开设网上科技学校和在线考核系统,选拔兼职教官,为每个基层所队培养小教员。

依托各项制度的保障,南京和常州等地公安部门逐步建立起网上作战机制、网上管控机制、网上研判机制、网上监督机制和网上考核机制等五大工作机制,警务综合平台的建设和应用步入了有序化的轨道,基本实现了“基础工作信息化、信息工作基础化、基础信息一体化”的工作目标,各警种职责更加明确,工作更加规范,有力的推进了公安队伍的正规化建设。

上一篇:style的用法和例句下一篇:无锡市“十一五”机械装备产业发展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