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碳生态城市的内涵和空间应用研究

2024-10-18

低碳生态城市的内涵和空间应用研究(精选2篇)

低碳生态城市的内涵和空间应用研究 篇1

低碳生态城市的内涵和空间应用研究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能源消耗的压力和环境压力日益突出,因而低碳生态城市的重要性也是越来越高,本文通过对低碳生态城市的内涵、特征、存在的问题以及低碳生态城市在空间上的落实,对低碳生态城市进行进一步的研究。

关键词:低碳生态城市;内涵;基本特征;空间布局 前言

城市的发展伴随着物质的流动、空间的扩大和能源的大量消耗,在工业革命后,能源的消耗量急剧上升。这也就意味着,要解决当前世界的环境问题,就首先要解决城市问题,最有效的手段就是控制城市的能源消耗、提高能源利用率,以达到在不影响城市发展的前提下,尽量降低能耗的目的。正如科学发展观所说,科学发展的第一要务是发展,所以我们就更应该利用好有限的资源,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低碳生态城市的内涵

2.1 内涵的含义

内涵是指“概念所反映的对象的特有属性和本质属性”,在“逻辑学上指一个概念所反映的事物的本质属性的总和,也就是概念的内容。”

2.2 生态城市的含义

低碳生态城市,首先是属于生态城市的范畴,其次是在降低碳消耗量的角度对生态城市中的“生态”一次进行诠释。低碳生态城市事实上是生态城市的第一阶段,即首先从最容易入手的硬指标来控制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破坏,从而最终达到生态城市的标准。在这个过程中,“低碳”是手段,“生态”是目的。

要解释低碳生态城市的内涵,就要从多个角度来进行说明,通常的角度为哲学、功能、经济、社会、空间等多个层面。如表2-1所示,低碳生态城市在哲学方面表现为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在功能方面表现为通过将城市转变为自然系统的有机组成部分,来减少大自然对城市的“排异”;在经济方面,生态化体现了循环,低碳化体现了高效;在社会方面,通过减少碳的排放,即减少小汽车等高能耗交通工具的使用,不仅缓解了道路交通问题,还使邻里关系得到了促进,从而加强了社会之间、自然与社会间的融合;空间层面主要体现了紧凑和符合。

表2-1低碳生态城市的内涵

2.3 低碳生态城市的基本特征 2.3.1复合性

“低碳生态城市”,也就是“低碳型生态城市”的简称,其既具有低碳城市的特征,也具有生态城市的特征,更确切的讲,就是在低碳这一角度切入的生态城市,其落点最终还是生态城市。具体而言,“低碳城市”主要体现在低污染、低排放、低能耗、高效能、高效率、高效益为特征的新型城市发展模式;“生态城市”则主要体现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居住适宜、运行安全、经济健康发展和民生持续改善等方面。于此同时,在名词内涵上,“低碳生态城市”既体现了通过“低碳”手段来减少城市发展对自然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又体现了创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关系。因此,无论从概念上还是内涵方面。低碳生态城市都具有明显的复合性特征。

2.3.2 多样性

低碳生态城市作为一个有机整体,具有与生物相类似的多样性,表现为城市社会、经济、文化等的发展状态及其相关行为活动主体的复杂程度,它们共同决定了城市空间的多样性,是城市具有多样性的根本原因之一。

低碳生态城市倡导土地资源的集约使用,必然促进城市用地上多种功能的混合,从而体现和提高城市多样性水平。城市“生态系统”多样性表现为城市内外具有生态学意义的各类子系统的独立性和丰富性程度,是各子系统发挥各自功能的基础条件之一。城市“生态系统”多样性在相当程度上受到城市网络的多样性,即城市各物质要素之间的联系程度的影响,它 同时也反映了城市生态系统的整体性。

2.3.3 操作性

在“低碳生态城市”中,“低碳”与“生态”这两个概念都是在日益严重的环境威胁下提出的。如果说,“生态”的含义比较宏观、抽象、模糊,“低碳”的含义则更明确、更具有可操作性。也就是说,低碳生态城市的所有操作性特征,更多的是由更为容易达到的“低碳”一词来体现和实施的。低碳生态城市的“低碳”,作为一个数据化的硬指标,与一些空泛的软环境指标截然不同,直接为人们改善城市生态环境质量的行为指明了方向——即减少碳排放量,也就是降低能耗或底稿能源利用率。这种指标相对更容易量化和衡量,因而也更有操作性。

操作性的特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第一,从某种意义上而言,这种可操作性反映了低碳生态城市的阶段性特征,即,低碳生态城市是生态城市的前期,是阶段性的目标,是实现生态城市的最基本切人点;第二,操作性表现在低碳生态城市的量化和表征,规划和建设需要具体的、明确的方法和技术体系,低碳这个标准就完全迎合了这种需求,给无论是企业民众,还是政府部门以努力的方向和目标,同时也让宣传部门有了更为响亮的口号。这种方法和技术体系至少包括:低碳生态城市发展指标体系、低碳经济技术和低碳能源技术和生态技术等。

2.3.4 高效性

低碳生态城市的高效性具有自身的特色,主要体现在如下方面: ①城市能对于源利用上的高效;②城市内部自身转换系统的高效益。低碳生态城市在“自然物质一经济物质一废弃物”的转换过程中,自然物质投人少,经济物质产出多,废弃物排泄少,从而实现了城市转换系统的高效益(然而实际生产生活中,这必须需要一套完整的衔接性产业链的支持,并要尽量使上一环节的废弃物成为下一环节的原料,这种情况在生产中即使能够实现,也会由于部分原料的低质量而影响产品的质量,但是由于原料是废弃物,所以在采购成本和总体环境成本上将会有极高的竞争力);③城市流转系统的高效率。低碳生态城市以生态化的城市基础设施为支撑,为物流、能源流、信息流、价值流和人流的运动创造必要的条件,从而在加速各种流动的有序运动中,最大限度地减少了经济损耗、碳排放和对生态环境的污染。

低碳生态城市的高效性还特别表现在城市的生产、运行和维护成本的能耗减少并趋于最小化。在此过程中,城市物质与能量得到了更为高效的利用,城市生态系统的可持续性将大大提高。虽然或许会提高一定的管理和行政成本,并且这种高效除了大型集团化公司以外,其他多个企业联合是很难协调和协商的,但是这些成本足以用能耗的降低和环境成本的降低来弥补,因而在整体上是可行的。

2.3.5 循环性 低碳生态城市的循环性体现在其是良性循环。所谓良性循环,至少包括如下五个方面: ①改善自然系统的循环。低碳生态城市通过自身生态系统的完善,对改善整个自然生态系统的循环起积极的作用;

②循环层次及内容的全面性。即,城市循环的内容涵盖方面的全面和完整,具有一定的系统性;③循环速率合理,循环系统平衡。即,城市各个系统以及整体的城市系统的循环速率比较合理、且保持了整个城市的循环系统的平衡;

④循环机制明确。即,城市各系统的循环机制(制)已经明确,并且选择了正确的循环模式;⑤解决关键问题。即,阻碍城市生态系统良性循环的主要制约因素都已经被识别出来,并已经进行了针对性的处理。

以上的良性循环仍然存在一个协调问题,这个问题集中体现在多个企业形成“零排放”的有效产业循环链条,在这其中,为了使得排放的废弃物完全成为原料,对于这些企业的生产规模和产能都要求相对均衡,否则某一企业的产能过高必然会导致其他企业无法完全接收其废弃物,从而最终导致链条崩溃。所以所谓“零排放”是基本没法实现的,企业总是要扩大规模,如果不是同属于一家公司的下属企业,根本没法做到一致的扩张步调,因而,这种循环是一个动态的循环,应该对少量的额外废弃物进行处理预案的应对。

低碳生态城市的循环性特征具有积极的意义:①提高了物质资源利用的生态效率,减少了城市对自然生态环境的不良影响与破坏,从而实现城市功能的生态化,使低碳生态城市作为子系统能够更好地融人到自然生态这个大系统中。②提高了城市的自立性,大大减少城市外部地理环境的物质能量输人,使得整个循环自给自足。

表2-2 低碳生态城市基本特征分析 3 当前城市规划中存在的问题

当前城市规划中,只是在文本中强调低碳和保护环境,却很少落实在图纸上。比如很多新兴的小城镇规划,文本上都在强调环境的和谐性,但实际上却从未在土地利用方面来考虑这些问题。城市规划的一切问题,包括目前城市中出现的种种难题——交通问题、环境问题、治安问题、社区问题等,其实最终都可以归结到空间布局和土地利用上。就拿交通问题来说,真正能解决交通问题的,不是修多少条道路。尽管,满足道路的刚性需求是一种方式,但最有效的方式仍然是通过有效的土地利用和空间布局,从源头上减少人们的出行,或者使长距离出行变为短距离出行,从而鼓励人们使用步行或者自行车出行这种便捷、环保、低碳的出行方式。其实这种土地利用的问题最终会归结到政府部门的利益问题上。之所以长距离出行导致小汽车激增,很大程度上就是严格的分区规划所造成的,然而问题是,只有这种规划才容易得到批准实施,因为这种布局迎合了政府高价卖地的需求,迎合了政府部门的利益,因而,从源头上改变政绩与GDP完全挂钩的评价模式,并且将政府的大部分收入通过产业转型而从土地转让金中“解救”出来,才是解决这些问题的根本办法。

交通问题本身就是低碳生态城市需要解决的重大问题之一,倘若从土地利用和空间布局上降低了交通能耗,那么低碳城市的指标就会很容易达到了——产业链方面的协调与企业利益在很大程度上是一致的,因而相对容易解决,政府所要协调的就是重复建设和低水平的恶性竞争。低碳生态理念在空间上的落实

4.1 交通方面

首先,减少完全严格的功能分区是必要的。

尽管功能分区有其无可替代的优势,但在空间布局上仍然要考虑多种土地利用方式的结合,以达到减少出行、缩短出行距离的目的——即首先考虑步行系统的建设,其次是考虑自行车交通系统,然后是公共交通导向的城市布局,最后才是小汽车出行。功能分区并不是在每个区域只进行单一的功能布局,部分的功能混合是必须的,尽管这种混合也无法避免长距离出行,但会有很大程度的改善。

4.2 绿地布局方面

楔形绿地在综合方面要优于环形的绿带,实际上,这是因为楔形绿带促进了城市的指状发展,这种发展模式往往与TOD密不可分,而且其实际绿地面积总是要大于环形绿带的情况——在TOD为主导的情况下,各个公交站点才是发展点,这使得楔形绿地所受到的城市扩张压力要远远小于城市外围的绿带,而这种绿带往往很难承受城市“摊大饼”扩张的压力,会最终湮没于城市发展之中。4.3 住宅用地方面

所有的住宅区都要有相应的配套设施,尤其是高质量的配套设施,这样即使有跨区择校的情况出现,也会极大程度上减少居民为了日常生活而进行的长距离出行。一个典型的例子就是铁路学校,这种学校主要是建在铁路局或其附属单位旁边,方便铁路职工在中午照顾孩子吃饭,但这种情况就导致每日早高峰和晚高峰时的巨大交通压力,虽然孩子也可跟随职工班车上下学,但时间并不是完全统一的,而且孩子的长距离出行本身就带有危险性。结语

低碳生态城市是一个综合型的课题,笔者在前文的分析下有如下建议:

1、公交导向的城市布局

2、鼓励土地的混合利用

3、改变政府当前的盈利模式

4、从绿地结构上,配合TOD进行空间布局

5、住宅区要有高质量的、方便的配套设施。

参考文献

[1]潘海啸.中国“低碳城市”的空间规划策略[J].城市规划学刊.2008,6 [2]沈清基.低碳生态城市的内涵、特征及规划建设的基本原理探讨.城市规划学刊.2010,5

低碳生态城市的内涵和空间应用研究 篇2

关键词:低碳生态城市,空间规划,生态社区

0 引言

目前,我国发展低碳生态城市已成为共识,关于低碳生态城市建设也已是学术研究的热门话题。但是从实践层面看,大部分城市尚处于起步阶段,仅东部地区的少数城市走在了前面,开始规划建设低碳生态城市。

从严格意义上讲,低碳生态城市的规划与低碳生态理念下的城市规划并不具有相同的内涵[1]。作为规划师,更为关注的是城市规划在低碳生态方面能有何作为,在空间和建设上如何促进低碳生态城市的实现[2]。2008年上海被国家发改委和世界自然基金会共同确定为中国低碳城市发展项目的两个试点城市之一,在城市规划实践上开展了低碳生态方面的研究与探索,积累了不少的经验。

1 崇明陈家镇低碳国际实验生态社区

1.1 区域及生态社区概况

地处崇明岛最东端、毗邻国际重要湿地——东滩保护区的陈家镇被确定为全国发展改革试点镇之一。陈家镇规划面积224 km2,其中分为两个部分:陈家镇中心镇区及外围功能区。中央部分是由4个功能组所形成的中心镇区,包括国际实验生态社区、国际论坛商务区、教育研发区和裕安中心社区。

1.2 低碳生态社区规划建设的实践

1.2.1 总目标与指标分解

根据上海地区既有建筑的低碳技术水平,结合目前崇明碳源情况,合理考虑低碳技术创新能力,初步确定陈家镇低碳国际实验生态社区碳减排总体目标为:在2005年崇明当地同等建设水平上碳排放量减少30%以上。

1.2.2 空间规划与功能布局

社区规划与建筑设计部门应充分重视社区内各建筑群的布局形式与朝向,东南方向设置社区主入口,以便利用夏季东南主导风向自然通风,将新鲜海洋季风引入社区,社区西北部应尽量减小开口,必要时利用植物或其他自然景观进行遮挡,防止冬季西北季风直接通入社区。短距离出行应优先发展慢行交通(如自行车、步行等),建设自行车出行示范社区。采用“地面与地下相结合,公共与专用相结合”的方式设置停车场(点)。

1.2.3 控制与引导性要素

规定区域能源供应系统一次能源利用能效比不宜低于1.0。可再生能源利用量占整个社区能源利用量的20%以上。社区内道路无障碍化设置率达到了60%以上。智能交通方面,建立社区范围内的交通信息采集、道路交通监控系统,完善社区道路出行信息服务。

1.2.4 管理体系与机制

崇明县人民政府组建崇明陈家镇低碳生态社区建设管理委员会,是陈家镇国际生态社区建设管理的行政审批及监管部门,其成员单位主要包括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建设和交通委员会、规划和土地管理局、房屋和住房保障局、环境保护局和绿化及市容局等。

2 虹桥商务区核心区

2.1 区域及核心区概况

虹桥商务区位于上海市中心城西侧,沪宁、沪杭发展轴线的交汇处,是服务我国东部沿海地区和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大型综合交通枢纽,规划范围为商务区一期启动区,面积约1.4 km2,是商务区商务功能最为集中的区域,也是上海“多中心”中央商务区的重要组成部分。

2.2 商务区核心区规划建设实践

2.2.1 规划目标与低碳商务社区设计理念

确定的规划目标为:形成建设功能多元、交通便捷、空间宜人、生态高效、具有较强发展活力和吸引力的上海市第一个低碳商务社区。

规划借鉴国内外的先进经验和实践,着重在城市空间布局、交通组织、能源利用及建筑设计4个方面突出低碳设计理念。

2.2.2 低碳设计控制性指标

规划确定虹桥商务区核心区(一期)2020年可再生能源达到一次能源总量的20%,单位GDP能耗小于0.2 t标准煤/万元。

2.2.3 规划布局与城市设计

规划布局上,采取混合渗透、有机结合的高效模式。无论在二维平面还是三维空间,均体现多元混合的特点。功能业态的多元混合构成低碳商务社区最为重要的特点。空间尺度上,突出小尺度、高密度、低高度的特征。街坊尺度一般在150 m~200 m,街坊建筑密度大多控制在40%~60%,建筑高度控制在43 m以下。交通组织上,以构建绿色交通系统为目标,整体考虑商务区公共交通网络,设置内部环形公交线路,设置自行车租赁点,形成“地铁+公交+公共自行车”的绿色交通模式。

2.2.4 管理体系与机制

2010年1月6日,上海市政府颁布《上海市虹桥商务区管理办法》。作为市政府的派出机构,虹桥商务区管理委员会被赋予较多的职责。26.34 km2主体功能区的开发建设、交通管理、协调应急和重大行政审批事项等主要由管委会承担,相关区政府和专业管理单位主要负责属地管理。

3 经验与启示

3.1 低碳生态城市规划理念

3.1.1 低碳生态城市规划是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空间响应

事实证明仅通过节能减排技术并不能解决减少CO2排放的问题,还需要以更加多元的标准衡量城市规划与建设,城市规划作为一种土地和空间资源的配置手段,应该在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中起重要作用[3]。

3.1.2 低碳生态城市规划是构建低碳生态城市的必由之路

低碳生态城市是生态城市实现过程中的初级阶段,是以“减少碳排放”为主要切入点的生态城市类型。低碳生态城市规划是将低碳城市空间目标——紧凑型和复合型及生态城市空间目标——多样性和共生性相融合,实现“人—城市—自然环境”和谐共生的复合人居系统。

3.1.3 低碳生态城市规划需要因地制宜、分阶段推进

实现低碳生态城市的目标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在建设低碳生态城市的过程中要摒弃简单冒进、急功近利的思想,通过分析城市的生态本底、资源禀赋、产业特征和环境状况等,因地制宜的制定切合实际的分期低碳生态建设目标[4]。

3.2 低碳生态城市规划技术

3.2.1 空间规划——空间结构紧凑、土地利用多元混合

上海大都市区规划了1个中心城、9个新城和60个左右的新市镇组成的城镇体系,避免了城市规模过度扩张和功能的单一化,形成了中心城—新城—新市镇—中心村功能互补的都市区空间格局。

3.2.2 交通规划——交通体系绿色化、公共交通可达性高

城市规划作为公共政策,最能影响碳排的是交通领域[5]。上海采用了公共交通优先的交通系统,基本实现了地铁与公交的零换乘,积极倡导公交与自行车的零换乘,正逐步形成“地铁+公交+公共自行车”的绿色交通模式。

3.2.3 生态规划——以绿色基础设施为基础的生态安全格局

由于东滩国家湿地的生态敏感性,崇明生态社区的生态规划通过利用原有水系、湿地、森林、防护林带、公园等生态要素形成了以绿色基础设施为基础的基本空间格局,构建基质—廊道—斑块的生态安全最优格局,最大限度发挥生态系统的碳汇作用。

3.3 低碳生态城市规划控制

3.3.1 区域碳减排总体目标控制

崇明生态社区根据上海和崇明碳源情况,确定了“在2005年崇明当地同等建设水平上碳排放量减少30%以上”碳减排总体目标,通过对总目标分解,计算了主要减排要素的贡献率。

3.3.2 低碳生态城市设计导则控制

虹桥商务核心区通过对建筑高度、建筑密度、街巷布局、建筑形态等传统的控制要素进行控制外,还增加对建筑贴线率、公共开放界面、建筑重点处理位置等要素的引导与控制,形成了细腻丰富的城市肌理,连续统一的界面,树立起特征鲜明的城市地域形象。

3.3.3 低碳生态建设指标体系控制

《崇明陈家镇低碳生态社区建设导则》中对能源、资源、交通、绿化和环境等方面提出了具体控制性与引导性指标,应对规划建设和后期运营中主要减排要素的减排目标。

3.4 低碳生态城市规划管理

3.4.1 管委会管理、审批和监管模式

崇明县人民政府组建崇明陈家镇低碳生态社区建设管理委员会,是陈家镇国际生态社区建设管理的行政审批及监管部门,其成员单位包括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建设和交通委员会、规划和土地管理局、房屋和住房保障局、环境保护局及绿化和市容局等。

3.4.2 指标约束、全程监管的约束体系

崇明生态社区建设包括:低碳社区(涵盖能源、交通、资源、绿化、环境、地下空间、智能和人文)、低碳建筑(居住建筑、公共建筑)、低碳施工和低碳运营4个方面,具体技术要求和措施按照《崇明陈家镇低碳国际生态社区建设导则》执行。

3.4.3 目标管理、效果评估机制

建设项目立项可研阶段,建设单位需向管委会提交低碳建设方案进行论证;建设项目设计阶段,设计方案中应包含具体的低碳建设技术和措施;项目施工阶段,建设单位应按照进度计划向管委会报告低碳建设情况。

参考文献

[1]仇保兴.中国特色的城镇化模式之辨——“C模式”:超越“A模式”的诱惑和“B模式”的泥淖[J].城市发展研究,2009(1):2-7.

[2]顾朝林,谭纵波,刘宛,等.气候变化、碳排放与低碳城市规划研究进展[J].城市规划学刊,2009(3):38-45.

[3]陈飞,诸大建.低碳城市研究的内涵、模型与目标策略确定[J].城市规划学刊,2009(4):7-13.

[4]张泉,叶兴平,陈国伟.低碳城市规划——一个新的视野[J].城市规划,2010(2):13-18.

[5]潘海啸,汤裼,吴锦瑜,等.“低碳城市”的空间规划策略[J].城市规划学刊,2008(6):57-64.

上一篇:中学生放飞梦想演讲稿下一篇:大学生安全用电调研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