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城市的建设

2024-09-16

生态城市的建设(精选12篇)

生态城市的建设 篇1

1 引言

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同时也带来了生态环境的问题。随着社会经济和环境发展的矛盾日益突出, 对生态保护的重视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党的十七大提出建设生态文明的战略任务, 把生态文明建设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1]。为使城市自然、经济、社会和谐共存、持续发展, 我国政府提出了“生态城市”的发展模式。目前所倡导的建设“生态城市”, 进一步促进了从高碳城市向低碳城市的转变, 是中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

生态城市的概念是在20世纪70年代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起的“人与生物圈” (MAB) 研究计划中首次提出的。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 国内外不少学者对生态城市的内涵提出了不同的看法。目前, 国内外对生态城市的共识概念是:生态城市是运用生态学原理和方法, 指导城乡发展而建立的空间布局合理, 基础设施完善, 环境整洁优美, 生活安全舒适, 物质、能量、信息高效利用, 经济发达、社会进步、生态保护三者保持高度和谐, 人与自然互惠共生的复合生态系统[2]。生态城市的发展目标是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生态城市与传统城市相比, 主要有以下几大特点:包括和谐性, 生态城市的和谐性重要的是反映在人与人, 人与自然的关系基础上, 具有合理的生态结构, 城市体现出生态系统的健康与和谐;可持续性, 体现为自然、社会和经济的持续发展, 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 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高效性, 生态城市能提高一切资源的利用效率, 最大程度的减少资源的消耗, 使有限的物质和资源循环利用, 降低能耗, 最大限度获得效益;整体性, 不单独的追求经济效益或是环境的优良, 注重整个生态系统的整体效益, 谋求经济、社会、环境协调统一与同步发展。

2 生态城市建设的现状

我国生态城市的建设与发达国家相比, 起步较晚但是发展较快。在1984年, 江西省宜春市就进行了生态城市的规划与建设, 经过20多年的发展历程, 截至2011年2月有230个地级以上城市提出了以“生态城市”为建设目标, 占全国比重的80.1%[3]。但我国的生态城市建设存在着很多问题, 由于前期的发展经验不足, 意识落后和政策上支持不到位, 过度强调发展经济, 导致城市的发展结构单一, 生态基础差, 城市的环境污染严重, 生态环境脆弱, 环境容量超出承载负荷, 形成总体环境的低质性。这就为后续的生态建设带来很大的不便。我国生态环境的基本状况是总体在恶化, 局部在改善, 治理能力远远赶不上破坏速度, 生态赤字逐渐扩大。

3 生态城市的建设途径

3.1 加强宣传教育, 提高公众的生态意识

通过加大宣传的力度和方式, 提高公众的生态意识使人们知道自己在环境

中的位置和环境责任, 改变传统的消费方式, 倡导绿色低碳消费模式, 推进全社会厉行节约, 节能减排, 提升居民参与环境保护、生态建设的自觉性。逐步引导到居民日常的生活方式, 增强自我调节能力, 从而保障城市生态系统的运行[4]。

3.2 发展生态经济, 调整产业结构

城市化和工业化的发展带动了经济的快速增长, 但同时也带来的严重的环境问题。以前粗放的传统经济模式, 造成产业结构不合理, 资源、能源消耗高, 形成生产系统的弱势性和低效性。因此建设生态城市必须注重循环经济和低碳发展理念, 调整城市的生产结构和消费结构, 大力发展生态工业、生态农业、生态旅游业, 从根本上改变城市旧有的粗放发展模式。

3.3 发展生态技术, 增强产业持续发展能力

生态城市建设中要始终注重科技创新, 以新能源技术、生物技术、信息技术、新材料技术和海洋技术等为主要内容的新的生态技术革命正在兴起和发展, 对资源和能源进行可再生利用, 投入少量的能量, 产生较低的污染或无污染, 要与高新技术企业、高等院校研究所建立好良好的合作机制, 共同研发生态技术对废弃物集中回收处理和资源化再利用再循环技术攻关。此外还要吸收、合作、直接引进国外先进环保技术, 提高资源循环利用率, 逐步走上清洁生产、绿色消费之路, 给生态城市建设以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3.4 科学规划, 合理布局

科学的规划要考虑经济、社会、环境的各个方面, 要把生态建设、资源保护和污染防治综合考虑。确保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要根据发展需要和资源条件。完善规划, 确保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 避免无序发展, 资源浪费, 污染恶化。合理布置居住区、商业区和工业区的位置, 以人为本, 统筹城乡规划建设和城乡环境治理, 建设现代化生态城市[5]。

3.5 环境污染综合整治

环境质量是生态城市建设的基础和条件。实施区域内污染源的综合整治, 对高能耗、高污染、低产出的企业要责令限期整改或关停, 加大处罚力度。严格限制“高耗能、高污染”的工业准入门槛。要求企业采用能耗低、污染少的清洁生产工艺, 保证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合理利用。以建设清洁舒适、环境优美的生态城市。

3.6 重视城市间、区域间的合作

加强城市间、区域间的合作和交流, 努力促进实现技术与资源共享的跨区域流动、优化重组和互惠共生。城市在发展过程中应承担相应的生态义务和责任, 实现整体区域生态系统的稳定与协调发展。

4 结语

生态城市是依据生态学原理提出的社会、经济、自然协调发展的城市, 必须以科学、发展和变化的观点, 来探索生态城市建设问题, 不断探索、研究生态城市建设的理论与实践, 努力推动城市稳步、合理的朝着低碳、生态、绿色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梅红霞.生态文明视野下的生态城市建设-以淄博中心城区为例[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 24 (8) :31~32.

[2]于洪存, 贾玉鹤.沈阳市生态城市建设的必然性研究[J].环境科学导刊, 2011, 30 (2) :12~14.

[3]李迅, 刘琰.中国低碳生态城市发展的现状、问题与对策[J].城市规划学刊, 2011 (4) :23~29.

[4]陈文革.生态城市的规划设计浅析[J].中华民居, 2011 (9) :109~110.

[5]宋俊峰, 周爱萍.浅谈生态城市的规划与建设[J].甘肃科技, 2011, 27 (11) :151~152.

生态城市的建设 篇2

1、搞好生态城市规划和设计

生态城市建设是在参与或改造原有城市生态系统的过程中,建立新的人工生态系统。应着眼于“生态导向”的整体规划,其实质是从生态学的思想出发,把自然生态规律和经济发展规律结合起来,把人与自然看作一个整体系统进行规划,从而使生态城市向着更加有序、更加稳定的方向发展。其内容主要包括:①建立合理的生态城市建设目标体系,合理协调自然、社会、经济等方面的要求,实现对生态城市调控和管理的高效运作。②要把城市、区域规划和国家不同层次的规划结合起来,使城市发展与区域经济的发展相协调,达到与区域共存、与自然共生。③把空间环境和生态经济体系规划相结合,寻求区域复合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的途径和整体最优化方案,追求整个城市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的最佳效益。

2、更新观念,实现三个转变

生态城市的建设,必须正确认识和处理人与自然的辩证关系,摒弃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低效益的外延性的经济增长模式,实施城市可持续发展战略,实现三个转变:一是人对自然的统治关系转变为和谐统一的共生关系;二是向自然单纯的索取转变为补偿与索取相结合;三是统一人对自然的权利和任务,包括利用自然,也包括保护自然。只有实现三个转变,才能使城市有限的资源得到充分的利用和保护。

3、创新技术,使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相协调

建设生态城市,必须进行技术创新。运用现代的生态技术,优化产业结构,并建立生态化产业体系,从而使城市经济发展向“生态化”方向转变,以实现城市生态系统的供需平衡,使自然生态环境的生产能力、自我恢复能力和补偿能力始终保持较高的水平,实现经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

4、不断完善城市基础设施,加强城市园林绿化建设

生态城市的建设必须重视对城市基础设施的完善。要把城市的能源系统、污染处理系统、食物供应系统结合起来,从而使完善的基础设施能够修复经济发展对环境的破坏。同时,要加强城市园林绿化建设。首先应遵循生态原则。从最大限度的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出发,因地制宜,选择绿化树种、灌木的搭配及花卉的点缀等;其次是遵循文化原则。充分考虑不同城市的文化特点、历史脉络、地域风俗,并将其融入园林绿化之中,使城市园林绿化向着充满人文内涵品位的方向发展。

5、运用法规体系

城市生态体系建设指标的分析 篇3

关键词:城市生态体系建设指标生态环境

1. 引言

目前在城市中面临着很多方面的问题,譬如空气质量差,绿化面积较少以及污染较为严重等,严重破坏了生态环境,而城市的经济发展与该城市的生态环境又是相互统一的,因此很多城市都在大力提倡建设城市生态体系进。

2. 城市生态体系建设的重要意义

城市生态体系的建设顺应了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潮流,也顺应了提高生活质量的要求,是城市下一个奋斗目标,这也是因为城市生态体系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

(1)有助于营造绿色、和谐的生活环境。城市化进程速度加快,不可避免的产生与生态环境相抵触的问题,比如交通堵塞、环境污染等方面,因此城市建设生态体系将会引进“绿色”、“环保”以及“节能”等思想理念,从而改善人们的空气质量,给城市注入更多有活力的因素,并能将经济发展与生态体系建设进行统一发展,提高城市的整体形象。

(2)有助于城市乃至整个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一直以来都是我国党领导所提倡的,而生态建设往往是通过使用多使用可再生能源、不任意排放污染物影响水资源等,从而能达到大大提高能源的使用寿命的目的,也能达到我国提倡可持续发展的需求。

(3)有助于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由于经济的发展,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要求有所提高,不再满足于基本的温饱问题,也不再追求数量的多少,而是渐渐开始追求生活品质和精神文明,因此很多家庭在休假时都选择户外活动。城市生态建设恰恰就能通过宣传生态建设意识、环境质量的改善以及加强环境管理等方面,从生态的角度满足人们在生活质量方面的需求。

3. 城市生態体系建设指标的分析

由于城市生态体系建设不仅对人们的质量质量,而且对社会的发展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城市需要对生态体系进行建设,其建设指标的分析是本文研究的重要。依据指标选取所应遵循的合理性、可操作性以及客观性等方面,本文对城市生态体系建设的指标进行分析,包含了一级指标3个,二级指标8个,三级指标23个。

3.1 生态建设的意识

生态建设的意识作为1级指标之一, 有人口和生态建设教学以及人们的生态行为三个2级指标。

(1)人口方面。人口包含了人口的数量、人均收入以及可支配收入。因为人口越多,越需要进行生态体系的建设,并且建设的难度也越大。而人均收入是用来衡量该城市的经济发展水平,可支配收入则体现了人们对生活质量需求的高低,通过这些衡量指标可以大致了解人们对生态体系建设的重视程度,以及需要解决的方面和操作的难度。

(2)生态建设教学方面。这一项指标包含了城市的生态知识宣传普及度、对生态环境知识受教育程度以及现阶段人们对城市生态建设的满意度3个方面。这些指标的选取主要是为了衡量现阶段城市在生态建设方面所采取的行为是否达到让人们有生态建设意识的要求,以及人们对所制定的措施是否满意,根据这些可以了解到现阶段人们对生态建设的了解程度,以及政府相关部门需要采取相关措施进行建设。

(3)人们的生态行为方面。这一方面包含了人们的环保意识、节约意识以及可持续发展意识3个方面,通过这三个指标,可以了解到人们现阶段是否具有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3.2 人们居住的生态环境

人们居住的生态环境作为1级指标之一,包含了空气质量、城市绿化以及污染物的处理三个2级指标。

(1)空气质量方面。空气质量主要通过二氧化碳在空气中的浓度,PM值,以及空气中总的悬浮颗粒浓度3个方面,通过这3个指标的衡量来考核现阶段城市空气质量的好坏,从而能了解是否需要加强改善空气质量的措施。

(2)城市绿化方面。城市绿化包含了个人在生活区域所占有的绿化比例、公共场合的绿化比例以及整个城市的绿化覆盖比例这3个方面。根据调查或是有关数据的显示来了解城市绿化,可以大致掌握城市绿化情况是否达到生态建设的要求,如果没有的得到,则是下一步需要改进和加强的方面。

(3)污染物的处理方面。城市污染物处理包含了城市居民生活垃圾处理、城市居民污水处理、城市工业废弃物处理3个方面。这3方面的指标可以了解城市居民如何处理生活垃圾和污水,以及是否存在污染环境的现象,尤其是工业是否存在任意排放废弃物的现象,以及相关部门是否将这些方面落到实处。

3.3 生态建设制度

生态建设制度作为城市生态体系建设1级指标之一,包含了环境管理制度和政府部门环境规划工作两个2级指标。

(1)环境管理制度。环境管理制度包含了环境管理能力和环境管理执行力2个方面。这两个指标可以考察环境管理制度是否齐全,以及相关部门是否对环境管理采取了很好的规划,而且制作的规划是否能提高工作的执行力。

(2)政府部门的工作效率。这方面包含了生态环境的维护是否作为政府部门的绩效考核中,政府部门的工作是否得到了人们的认可,以及政府部分制定的规划、制度以及措施的数量3个方面。这3个指标可以看出有关政府部门对城市生态体系建设所作出的努力,以及还存在的不足之处。

通过上述指标的建立,可以通过有关调查了解到现阶段的现状情况,也可以根据现状,来改进和加强城市生态体系建设,从而满足城市对生态的需求。

4.结语

从城市生态体系建设的意义出发,了解到城市生态体系建设有助于营造绿色、和谐的生活环境、有助于城市乃至整个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以及有助于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因此对城市生态体系建设指标进行分析是有必要的,本文将主要分析了态建设的意识、人们居住的生态环境、生态建设制度3个一级指标,8个二级指标以及23个3级指标,对改建和完善城市生态体系建设提供一定的指导性意见。

参考文献:

[1]王贯中,王惠中,吴云波,黄娟,生态文明城市建设指标体系构建的研究[J],污染防治技术,2010(1):55-59.

[2]郭秀锐,杨居荣等,生态城市建设及其指标体系[J],城市发展研究,2001(6):54-58.

[3] 王福玉,生态城市建设指标体系定位的探讨[J],科技资讯,2007(6):245-246.

青岛建设生态城市的思考 篇4

关键词:青岛市,生态城市,存在问题,对策

1 生态城市的衡量标准

生态城市,是人、自然、社会协调发展的城市。生态城市是现代城市规划发展的高级形式,是一种全新的城市发展模式,是当今世界最先进的城市发展模式之一,也是我国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和方向。其本质特征是和谐的宜人环境,核心思想是系统的自然观、以人为本的社会观和综合效益最高的经济观。生态城市的衡量标准可以分为自然生态标准、经济生态标准和社会文化生态标准。

1.1 自然生态标准

一是要保护并高效利用一切自然资源与能源,调整产业结构,实现清洁生产;二是要提升人口环境与自然环境的融洽,达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提高环境质量,符合生态平衡要求。

1.2 经济生态标准

经济生态标准主要内容是节能减排(节约能源、降低能源消耗、减少污染物排放)、发展循环经济,并应用生态学原理规划建设城市,合理规划城市结构,对所在区域提供持久支持能力,与区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相适应。

1.3 社会文化生态标准

城市应建立完善的、动态的生态调控管理与决策系统,提高其自我组织、自我调节能力。提高居民的生态意识(包括资源意识、环境意识和可持续发展意识等)和环境道德观,倡导生态价值观、生态哲学和生态伦理,创造一个平等、自由、公正的社会环境。

2 青岛市建设生态城市所面临的主要问题

青岛市政府积极建设生态城市虽然取得了显著的效果,但调查发现,青岛市在建设生态城市方面还存在一定的问题。

(1)生态环境的破坏制约了青岛“蓝色经济”的发展。

青岛市海洋资源丰富,但是伴随着丰富的海洋资源的开发,环境和生态也遭到极大地破坏。尤其是在旅游旺季,公众环保意识淡薄,随手乱扔垃圾,沙滩中垃圾丛生,严重污染海洋环境,由于向海洋中排泄垃圾、废水不当,造成海洋中次生植物疯长,每年夏季,浒苔严重,影响海洋环境。

(2)青岛市城市地面过度硬化。

地面过度硬化导致地面雨水难以下渗,造成大面积的积水,导致交通拥堵甚至瘫痪,地下水得不到补充,城市树木生长受到威胁;雨水下渗减少,使城市土壤的环境净化和水库功能不能有效发挥。

(3)立法滞后,缺乏体系,执法不严,难以保障生态建设的高质量完成。

青岛市明确提出建设生态城市是在2001年,2004年通过了《青岛生态城市建设规划》,较其他国家和地区发展较晚,而且支持生态城市建设的法律和政策不成体系,也没有提到应有的高度,配套制度并不健全,环境执法力度也不够,难以保障任务的完成。

(4)青岛市在公共交通建设和城市规划仍然存在很多难题。

尤其是隧道开通以后,交通拥堵问题更明显;青岛市的城市规划中,很少考虑到公交导向,这也为现今的公共交通问题埋下了隐患,不符合生态城市建设的要求。

(5)青岛市在加强公众环境教育方面比较欠缺。

青岛市没有专门的环境大学,在普通的大学教育中,也仅有少数的专业涉及环境教育,而且,学生课程中生态教育部分较少。

(6)缺乏节约型项目,节约意识淡薄,在可持续发展技术的利用方面仍需努力。

青岛市的资源消耗水平和污染物排放强度都较高,当前面临的节能减排任务很艰巨。青岛市在建设过程中,忽视了节约意识的贯穿,而且在可持续的技术研制方面投入较少。

3 青岛市促进生态城市建设的对策

3.1 对海洋资源的开发与养护必须落实到制度化的层面上来

可借鉴美国在海洋保护方面的做法,建议政府建立“海洋政策信托基金”,加大资金投入,增设海洋委员会,以保护海洋资源免遭海洋资源开发及工业污染带来的危害。加快海洋重大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在海洋生物、海洋化工、新材料、海洋装备制造技术等优势领域组建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强化企业技术创新体系建设。支持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建立多种模式的产学研合作创新组织,推动企业与科研机构建立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完善海洋科技信息、技术转让等服务网络,规划建设青岛国家海洋技术交易服务与推广中心。加强海洋专业学院建设,构建门类齐全的海洋学科体系。

3.2 针对地面硬化,建议将地面改为透水地面

居民区、公园和街头广场应采用实心砖铺设,并且砖与砖之间应留出一定空隙,使天然野草可在空隙中生长,或者人工播撒草种,造就地面的绿化功能。

3.3 建立完善的法律政策和管理体系

生态城市的保障体系包括自然基底、经济实力、科技、文化、社会稳定、法律、政策和管理体制等多个方面。国外成功的生态城市建设案例中,也极为重视这几项保障因子的建设,从国家层面到地方层面,对立法工作极为重视,一些国家通过立法,已经为生态城市建立了一套绿色(或生态)法律保障体系,即绿色秩序制度,包括自然资源产权制度、绿色市场制度、绿色产业制度、绿色技术制度等;绿色产销制度,包括绿色生产制度、绿色消费制度、绿色贸易制度、绿色包装制度、废物回收利用制度等;生态激励制度,包括绿色财政制度、绿色金融制度、绿色投资制度、绿色税收制度、绿色统计制度、绿色审计制度、绿色会计制度等;绿色社会制度,包括绿色教育制度、绿色信息(宣传)制度、绿色行政制度、绿色采购制度、公众参与制度等。

3.4 优先发展公共交通事业,增开公共交通线路,缓解城市交通压力

位于巴西南部的库里蒂巴被认为是世界上最接近生态城市的城市,该市制定的可持续发展的城市规划受到全世界的赞誉。在城市开发中,库里蒂巴采用了公交导向式的城市开发规划,沿着5条交通轴进行高密度线状的内城改造,以人为本而不是以小汽车为本来确定优先发展的内容,改进公共交通。

鉴此,结合青岛市情况,从以下方面改进:①提高认识,增强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的责任感和紧迫感。②确定目标,强化城市公共交通的主体地位。③科学组织,加快城市公共交通专项规划的落实工作。《青岛市城市交通综合规划(2002-2020年)》及《近期实施纲要(2004—2010年)》已于2004年5月25日经市政府批准,《青岛市城市公共交通专业规划(2004—2020年)》已通过国家级专家组织的评审,城市公共交通规划作为城市公共交通发展的依据,建议市政府有关部门按规划确定的城市公共交通场站用地范围,保证城市公共交通基础设施(枢纽站、停车场)建设的用地需求,规划的执法部门定期对规划的实施情况进行监督检查,确保规划的各项工作落到实处。④加大投入,进一步完善城市公共交通基础设施。⑤突出重点,加大科技投入,认真研究建立城市公共交通专用道或公交优先道的道路系统,保证城市公共交通车辆对道路的专用或优先使用权。加快智能交通系统建设,主要包括综合交通信息平台,智能交通信号控制系统,交通流信息采集、处理、分析、发布系统等,使主要交叉路口的信号灯进入智能交通信号控制系统,扩大公交车辆在交叉口进入绿灯的概率,减少信号等候时间。⑥制定政策,大力支持城市公共交通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是社会公益性事业,其发展要纳入公共财政体系统筹安排,重点扶持。⑦深化改革,稳步推进城市公共交通行业市场化。青岛市应积极稳妥地推进城市公共交通市场化的进程,按照“打破垄断、适度竞争、规范服务、便利于民”的原则全面推行城市公共交通特许经营制度和经营权管理制度。⑧强化监管,依法规范城市公共交通企业经营行为。⑨依靠科技,全面提高行业服务水平和服务质量。⑩加强领导,统一协调,确保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工作的落实。

3.5 城市开发规划重视环境因素

青岛市应将城市环境规划纳入城市开发规划的内容,要处理好城市经济发展和环境建设的辩证关系。注意保护和改善城市生态环境,防止污染和其他公害,加强城市绿化建设和市容环境卫生建设,保护历史文化遗产、城市传统风貌、地方特色和自然景观;不能因片面追求经济效益,而以污染环境、破坏生态平衡、影响城市发展为代价,避免重复“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而要使城市的经济发展与环境建设同步进行。人与环境是相互依存的有机整体,保持人与自然相互协调,既是当代人类的共同责任,也是城市规划工作的基本原则。

3.6 大力发展低碳经济,建设资源节约型城市

深圳着手建设节约型园林绿化,推进“资源型”节约、“技术型”节约、“管理型”节约和“生态型”节约,这种节约不是减少园林绿化投入,也不是简单地降低绿化档次和水平,而是按照生态优化的原则,从资源集约利用、技术进步、规划设计和改善管理入手,最大限度地发挥城市绿地的综合生态效益,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青岛市建设低碳生态城市,必须树立和落实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性转变;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为核心,进行经济结构调整;以制度创新与技术创新为动力,实现以较少的资源消耗和废物排放达到较好的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对政府、教育部门、企业、新闻媒体、个人的行为进行科学生态观的约束。在制度方面,制定生态建设规划,健全完善法规措施;加强金融对低碳经济的支持,积极发展低碳金融市场。要积极鼓励技术创新,鼓励低碳友好型技术的研究、开发、推广与应用。以低能耗、低污染为基础的低碳经济,一个重要的支撑就是低碳技术,因此发展低碳技术成为低碳经济的必然选择。要因地制宜,加快发展新能源产业;重视碳捕集与封存技术(CCS)的研发;针对不同排放源,采用不同技术和手段,以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

参考文献

[1]杨晓燕.从生态城市论看城市公园建设的必要性[J].黑龙江社会科学,2005(2).

[2]韩忠祥,孟宪红,胡学聪.关于大庆市建设生态城市的思考[J].黑龙江环境通报,2005,25(1).

[3]黄肇义,杨东援.国外生态城市建设实例[J].生态城市,2010(4).

倡导生态文明・建设生态城市 篇5

倡导生态文明・建设生态城市

摘要: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转变是人类社会文明一次质的飞跃,它意味着一场社会革命,这场革命是全球性的,包括文化、思想、信仰、科学、技术、产业、行为、教育、伦理等内容,这将深刻改变人类社会的政治、文化、经济格局以及导向新的人类聚居模式--生态城市.作 者:马腾  作者单位:赤峰学院,环境与资源系,内蒙古,赤峰,024000 期 刊: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Journal:JOURNAL OF CHIFENG UNIMERSITY 年,卷(期):, 26(3) 分类号:X2 关键词:生态文明    生态城市    循环经济    生态文化    生态治理   

 

生态城市的建设 篇6

关键词 水土保持 生态建设 生态安全 可持续发展

随着城市化的迅猛发展,大量基础设施建设、开矿采石作业和房地产开发破坏了原有地貌和植被,致使水土流失,造成了严重的环境问题,加强城市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成为当今首要问题。水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和作用,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应从维护国家安全、全球安全,维护人类自身安全的角度出发,建立与健全水环境安全的法律制度和保障系统,进行环境风险识别、评价、预报、预防、控制、消除,保护人類在生产、生活与健康等方面不受水环境污染和破坏等影响,为社会、经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必需的基础。

一、城市水土流失现状

(一)当前城市水土流失的特点

和研究山区水土流失和防治一样,城市水土流不容忽视,其特点水土流失速度快、流失面广、流失点多等。由于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建设速度提高,各种新科技、新技术的运用导致水土流失的加快;这些特点给水土流失的治理带来相当大的难度。因此,治理水土流失是一个系统的工程,它势必成为一场持久的攻坚战。

(二)治理城市水土流失的措施

首先,要完善政策制度法规,不仅严厉查处各种无视环境的开发行为,而且还要提高地方政府的积极性,加入到水保队伍中来;其次,要加大宣传力度,调动城市市民参与水保的积极性;三是要做好规划,在规划上充分体现经济社会发展、城市景观、美化环境与水土保持的结合,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处;四是要多渠道增加投入,各城市应坚持贯彻“水土保持,人人负责”的原则,国家、个人、企事业单位及社会团体共同参与,多渠道筹集建设资金,通过多种形式组织开展城市水土流失治理。只有做到以上几点,城市中水土流失的状况才能从根本上扭转。

城市水土保持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作,且各个城市情况不一,城市水保重点也不一样。有的城市重点开展城市水系整治,提高城市防洪标准和防洪抗灾的整体能力,保护城市生态环境;有的城市则把城市基础设施和开发区建设过程中的水土流失治理作为重点,禁止随意倾倒建筑渣土和生活垃圾,防治水土流失危害,避免水土乱流、地面裸露,减少泥沙淤积;有的城市对市区周边的开山、采石、挖砂行为进行监督管理,对城市周边采石取土、矿山开采清查整顿,要求按照水土保持方案进行治理;有的城市将城郊接合部的水土流失防治纳入了城市水土保持范畴,城郊产业开发与小流域综合治理相结合,为市民提供一个健身、休闲、游览观光的活动场所。

二、城市水环境的生态安全问题

(一)城市水环境生态安全的概念与内涵

生态安全一词。在1987年,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发表了具有历史意义的《我们共同的未来》,其中首次正式使用了“环境安全”,之后,“资源安全”和“生态安全”相继出现,并且生态安全越来越受到关注,并逐步代替了环境安全和资源安全。

水环境生态安全问题的内涵包括两个方面:一个是水安全的自然属性,即干旱、洪涝、河流改道等自然型的水安全和水体自身的安全状况,以及水环境与周围生态环境如土地、城市生态系统之间的关系;一个是水安全的社会属性,由于人类对自然水循环的大量干预所形成的二元水循环模式导致了水安全在具有自然属性的同时还具有社会属性,如水量短缺、水质污染、水环境破坏、水生态系统功能丧失、水分配不公、水资源浪费、水管理混乱等。

(二)水环境的安全问题

水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和作用,水既是生命的源泉,又是经济发展的重要资源。在城市水土保持治理中水环境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的根本重要性主要表现为:水是一切生命的要素,水环境是必不可少的生命维护系统,关系人的生命健康和安全,对人具有生命价值;水是一种环境要素水环境是人类环境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水是人类生存的基本条件,对人具有生态价值;水是一种珍贵的自然资源,水环境是人类发展的物质基础,为人类提供了从事生产和消费活动所必需的最基本的物质,水环境对人具有经济价值;水环境对人还具有景观、文化等价值。没有水,就没有人类,随着水环境系统受到人类活动的日益严重的影响,人们开始认识到水环境安全这一危及人类本身安全的问题。

水环境生态安全问题的内涵包括两个方面:一个是水安全的自然属性,即干旱、洪涝、河流改道等自然型的水安全和水体自身的安全状况,以及水环境与周围生态环境如土地、城市生态系统之间的关系;一个是水安全的社会属性,由于人类对自然水循环的大量干预所形成的二元水循环模式导致了水安全在具有自然属性的同时还具有社会属性,如水量短缺、水质污染、水环境破坏、水生态系统功能丧失、水分配不公、水资源浪费、水管理混乱等。环境安全是作为人类生命支撑系统的生态环境受到威胁与破坏的程度以及这种威胁破坏人类个体、人类社会和国家的生存发展所带来的直接和间接的不利影响。水环境安全包括饮用水安全、水环境质量保护、水资源安全等内容。我国的水环境问题严重,水形势严峻,水资源短缺、水环境恶化、水旱灾害频繁等问题日益突出,水环境安全己成为21世纪制约我国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而造成我国水环境安全的出现严峻形势的局面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现行环境法律制度因功能单调、适用范围窄、研究严重不足,缺乏有效的环境安全保障机制、原则和制度是一个重要原因。因此,需要从维护国家安全、全球安全,维护人类自身安全的角度出发,建立与健全水环境安全的法律制度和保障系统,为社会、经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必需的基础。

(三)水环境安全的法律保障的主要内容

水不仅是一种自然资源,也是一种环境要素。水资源的价值既体现在经济利益上又涉及环境利益。随着社会的高速发展,水资源的多元价值日益为人们所认识。水资源在具有非常重要的经济价值的同时还具有巨大的生态环境价值,并且水资源的经济和生态环境功能相互依存、影响。只有在不破坏水生态系统的平衡的前提下进行开发,才能保证水资源的持续利用。因此,首先应明确基本安全利益应当满足的原则,建立基本安全利益的保障机制,规范人们与环境有关的行为,保护整个生命支撑系统和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和持续性,不损害支持地球生命的自然系统,不能超越水资源与环境的承载能力,将人类行为对水环境的影响控制在一定的损失和不产生不可逆性有害影响的界限内,保持水环境安全。为加强水环境安全的法律保障,应建立环境风险识别、评价、预报、预防、控制、消除的法律制度。

三、结束语

生态园林城市的建设探析 篇7

关键词:生态园林,生物信息,发展途径

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经济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社会面貌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现在已经进入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时期。在这种形势下, 党和国家对生态环境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 把“实施可发展战略, 保持资源环境和加强生态建设作为一项基本国策”。在国土整治、农村发展、城市建设中都把生态建设作为一项重点工作, 作为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良好的生态环境也是生产力, 已经成为共识。

1 国内中小城市生态园林建设存在问题

工业革命以来, 随着人口的迅速增长和人类生活水平的提高, 人类经济活动不断加剧, 对自然资源和环境有着前所未有的压力, 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日益严重, 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尤其是城市, 面临着严峻的破坏。国内城市园林系统是决定城市各项功能是否完善、协调, 是否能够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是城市各功能区块在空间上协调、过渡、有机融合的纽带, 为城市环境可持续发展提供了一条有效途径, 因此必须从区域和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高度来构筑城市的园林系统。随着“生态园林城市”目标的提出, 城市园林系统作为城市的还原组织, 已受到普遍的关注;随着各地省级园林城市或县城创建工作的推动, 中小城市园林系统规划工作也全面展开。

2 中小城市园林系统规划方法

2.1 中小城市园林系统结构布局

城市自然条件是形成城市园林系统的基础, 地形地貌是1个城市的骨架, 它在城市布局上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可以说是1个城市的血脉。对于一些中小园林城市来说, 应该充分利用其自然地貌的神韵, 进行城市园林建设、美化城市、展示城市特色风貌与文化底蕴。综上分析, 建议中小城市园林系统结构布局以外围自然生态基质为依托, 以山势、水系、道路生态廊道为轴线, 以城市公园、广场、街头游园等为结点, 构建网络化有机城市园林系统。依托自然地貌、营造大环境绿色生态基质, 中小城市山清水秀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本色, 那么在实施城市园林系统规划的关键就是突出两种基本色调:“绿”、“蓝”。绿就是指依托市区自然地貌, 形成点、面结合的绿色网络;蓝就是结合全市大大小小的自然水系, 组成有序列的蓝色链珠。园林规划从基质着手注重更大范围的规划背景区域研究, 超越行政边界考虑生态环境的区域联动性。以景观生态学观念完善城市。自然景观的整体园林系统布局, 使城市园林建设的范围从建成区向近郊区、远郊区扩展。以山势、水系、道路生态廊道为轴线绿色廊道的相互连接就构成一个有机的绿化网络, 理想的绿廊应顺应常年风向, 以河道、山势、道路为主干廊道的建设规划。

2.2 城市园林建设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发展

从建立城市林业园林生物信息系统, 加强乡土植物资源的保存、开发利用, 根据植物的生态习性进行绿化配置, 发展林业园林的生物多样性, 主要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2.2.1 建立城市园林生物信息系统。

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和发展, 首先要调查各城市本地物种资源情况, 对城市及其区域内的生物资源进行调查、分类、监测和评估, 建立本地生物资源档案;其次调查确定本地植被的建成种、乡土树种及野生植物品种, 建立城市园林系统生物多样性信息系统。这是物种多样性和遗传多样性保护的基础性工作。

2.2.2 加强乡土植物资源的保存利用, 开发野生植物利用。

乡土植物是适应本地区生长而长期留存的植物, 反映了区域植被的历史, 也是植物多样性就地保护的内容之一。城市园林建设中, 应充分利用乡土植物资源, 不仅能形成地域性植被特色的景观, 而且具有生态学上的意义。开发野生种质资源, 培育优良品质。我国一些地处中亚热带的城市, 其植物资源十分优越, 在城市园林系统规划过程中应该充分利用其资源优势, 加大野生种植资源引种驯化, 将其运用到园林系统建设过程中。

2.2.3 根据植物的生态习性进行配置。

对于生态系统多样性保护与规划, 主要是指生物的多样性、生物群落的多样性和生态过程的多样性的保护与规划。虽然城市中与当地的气候相比, 会有些变化, 但基本上仍带有明显的地带性特色。在城市园林系统植物配置方面应该借鉴地带性群落的种类组成、结构特点和演进规律, 遵从“生态位”原则, 模拟自然群落结构。因而要探索各城市本地区自然植被分布规律、种群结构、种间结构、种间关系变化规律等, 不仅有利于生物多样性的保护, 更主要的是利用自然群落特征和种间关系服务于城市园林的需要, 使独具特色的城市景观效果得以表现出来。

2.2.4 发展立体园林城市。

1个生物群落中物种的丰富度对该群落的稳定性有相当的贡献。群落中的物种越丰富, 种群结构越复杂, 该群落就越稳定。而现状调查分析表明, 目前, 国内的中小城市建成区的园林无论是从选用的绿化植物种类上还是植物配置上都过于简单, 因此, 在中小城市园林建设中要适当地增加园林植物景观的层次和物种的丰富度。对于城市建设用地非常紧张的城市, 建议在有限的土地资源上, 大力发展立体绿化, 使得城市园林系统建设向三维延伸和补充, 如屋顶花园和垂直绿化, 这也将是未来城市绿化的一有效途径。

3 结语

随着中小城市园林系统规划工作的全面普及, 城市园林系统规划理论的研究也在逐步深入。本文通过对中小城市园林系统现状及中期和远期规划的数量、质量进行综合分析, 建议我国中小城市园林系统的规划建设应该根据城市的园林现状基础、地理位置、自然条件、城市性质、城市规模进行因地制宜的构建, 而不是拘泥于国家园林城市建设的标准。希望本文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促进中小城市园林系统可持续发展的研究的进一步深入。

参考文献

[1]周维权.中国古典园林史[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1990

[2]李德华.城市规划原理[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1

[3]俞孔坚, 李迪华, 段铁武.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景观规划途径[J].生物多样性, 1998 (3)

生态城市的建设 篇8

1创建生态城市的一体化格局, 提升城市生态设计水平

作为城市自然生产力的主体, 城市生态绿化应成为城市生态系统的核心。因此, 城市生态绿化应贯彻生态优先准则, 同时参与城建项目规划和建设过程, 而不是工程建设的最后补漏和修饰。其思路包括:

在实施城市生态绿化建设中尽量保留原有的自然和人文景观, 把城市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干扰和破坏降低到最低程度。

完善城市绿地规划布局能有效协调城市居民与环境的关系;根据城市气候效应特征和居民生存环境质量要求, 搞好城市绿化布局并进行城市绿化系统设计, 提出城市功能区绿地面积分配、品种配置、种群或群落类型方案。

根据生态功能区建设理论, 建立环境生态调节区, 在此区中, 自然生态系统的特征和过程应被保留、维护或模仿。

绿地在城市生态环境中担负着环境净化的重要功能, 防止城市污染。根据城市不同分区的空间异质性, 贯通城市内的绿廊结构, 其中绿廊穿越外环绿带、楔形绿地和中心区园林绿地, 将城市周边的清洁冷湿的空气经过高绿量的森林群落引入城市内部, 缓解热岛效应, 改善空气质量。

2加强城市绿地生物多样性保护, 构建合理植物群落

物种多样性是促进城市绿地自然化的基础, 也是提高绿地生态系统功能的前提, 所以, 生态绿化应恢复和重建城市物种多样性。我们应尽量保护城市自然遗留地和自然植被, 建立自然保护地, 维护自然演进过程;修建绿色廊道和暂息地, 形成绿色生态网络;增加开放空间和各生物斑块的连接度, 减少城市内生物生存、迁移和分布的阻力, 给物种提供更多的栖息地和更便利的生境空间。

城市要尽量保存适应野生动植物生存繁衍的栖息地。保护和建立半自然栖息地是生态绿化实现自然保护的重要途径。“半自然”是指人类干扰之前保留自然植被痕迹的地方, 但又被人类深刻改变, 不能视为真正意义上的自然。如遗留的林地、湿地、草地以及废弃的深坑、水库和人工湿地系统, 它们是水生动物良好的栖息场所, 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大量自然生境的丧失。生态公园是模仿自然生境、保护城市生物多样性的理想途径。

绿地群落是一个有序而渐进的系统发育和功能完善的过程。生态绿化应改变绿化的事后管理和末端管理为源头的管理, 改善种植结构, 提高绿地自身的稳定性和抗逆性。生态绿化所用植物应尽量选用与当地气候、土壤相适应的物种, 利用绿地凋落和绿肥等土壤适应物, 进行再循环和再利用, 形成群落自肥的良性循环机制, 从而减少施肥、除草和修剪等非再生资源的使用, 降低绿地建设、维护费用。

重视绿地水体的建设, 为有益昆虫和两栖动物提供适宜生存的环境, 形成绿化植物-病虫害-天敌及其周围环境相互作用和制约, 实现城市绿地植物无公害控制。把握地带性群落和种类组成、结构特点和演替规律, 合理选择耐荫植物, 充分开发利用绿地空间资源, 丰富林下植被, 改变单一物种密植的做法, 使自然更新物种具有生存和繁衍空间。

3提高植物配置水平, 体现城市地域人文特色

城市生态绿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合理的植物配置。首先要求我们提高对植物品种的认识, 加强地带性植物生态型和变种的筛选和驯化, 构造具有乡土特色和城市个性的绿色景观;同时慎重而节制地引进国外特色物种, 重点还应是原产我国, 但经过培养改良的优良品种。目前大多数城市的绿化植物种类不够丰富, 这与对绿化植物的要求太高, 过于追求完美或轻易否定有关。如片面追求“四季常绿”, 使适应性强、色彩丰富的落叶植物遭冷落;“一次成型”等急功近利的做法, 也导致慢长植物和缺乏大规格花木的植物被随意抛弃和轻易否定。在城市绿化中, 我们应利用不同物种在空间、时间和营养生态位上的差异来配置植物, 最终形成乔灌草结合、层次丰富、配置合理的复合植物生态群落。

绿量是城市绿地生态功能的基础。目前城市绿化中的绿地率、绿化覆盖率等指标往往不能真正体现出绿地的生态效益。生态绿化不仅要提高绿地率, 最主要的是提高绿地的叶面积指数。鉴于此, 我们应尽量选用叶面积大、叶片宽厚、光合效率高的植物, 提高群落光合效率, 创造适宜的小气候环境, 降低建筑物的夏季降温和冬季保温的能耗, 提高市民与自然环境的连接感;选择耐污染和抗污染植物, 能发挥绿地对污染物的吸附和同化作用, 降低城市污染, 促进城市生态平衡。

城市生态绿化建设的探讨 篇9

1城市生态绿化建设的涵义与主要内容

1.1城市生态绿化建设的涵义

城市生态绿化,就是在生态学原理的指导之下,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构建完整的人工植物生态体系,提高某一区域的植被覆盖率与该区域的生物多样性,最终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1.2城市生态绿化建设的主要内容

(1)最重要的就是利用先进技术,构建多层次、结构功能多样的植物群落,充分利用生物技术,实现绿化系统内的自体循环,保证其自我更新、修复能力,提高长岛地区绿化系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降低后期维护成本;(2)充分利用生态绿化系统的调节能力,改善周围环境,调节气候,最终形成一个良性的循环体系,让长岛地区人民享有更优良的生活环境;(3)充分利用园艺艺术,努力将长岛建成园林花园城市,提升长岛的文化内涵与居民幸福感,为长岛未来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2现阶段生态绿化面临的难题

2.1低下的生态环境建设效率

诸多因素的共同作用导致了这一现象的产生。首先,前些年,大部分城市都是以环境换GDP,都是以破坏环境为代价来求得经济的快速发展,选择性忽略了环境保护的重要性。而粗犷的发展模式,也注定了资源利用效率的低下,这就致使生态绿化建设的基础薄弱。其次,在生态绿化的设计阶段,缺少站在战略层面的综合考量,更多的只是为了提高绿地覆盖面积缺少长远的规划,使得绿化建设缺乏延续性,最终导致无法获得整体效益。最后,没有考量长岛地区的现实情况,花大力气铺设了大量美观却不实用的草坪,其绿化周期较短,10年左右就需要重新铺设使得后期成本居高不下,同时,过于单一的体系使得抵抗病毒虫害的能力极低,进一步降低了整体的资源利用效率。

2.2后期维护成本的居高不下

近些年来,长岛地区持续上涨的人工价格对城市生态绿化建设带来了极大的影响。与此同时,盲目引进外来树种,却并未考虑树木的适应能力与抗虫害能力,使得维护的难度大大提升,相对应的,设计时并未全面考虑树种的梯级分布,单一的种植模式使得其抵抗风险的能力极低,这就导致绿化全过程中居高不下的成本。

2.3形式主义与功利主义的盛行

绿化项目更多的是在政府部门的主导下进行的,而过于官僚化的运作方式使得绿化过程存在极大的不稳定。以长岛地区为例,曾有过因为更换部门主管使得某一区域重新种植新树种的先例,并且,更多的官员是出于提升政绩的目的加入绿化大军,这就导致他们做绿化事业只是浮于表面。

2.4民众绿化环保意识的匮乏

生态绿化观念并没有深入老百姓心里,只会坐等享受绿化成果,却不愿意为生态绿化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并且很多百姓法律意识淡薄,甚至出现偷偷移栽公共区域名贵树木至自家花园的事件,由此,政府部门急需加强宣传,强化人民对政府决策的认同感与参与度,要努力使得保护生态绿化成为人们的共识。

3城市生态绿化建设所必须遵循的原则

3.1坚持生态优先

城市生态系统是地球生态系统中的一部分,并且城市生态系统又有其特殊性,其特殊性主要表现在构成整体的要素———人类在其中占据主导地位,而自然生态系统的核心却是植物。正是由于人类的主导地位,城市系统的复杂性、不稳定性、能动性都大幅度提高。只有综合考量生态学原理并辅之以生态学原理,才是构建宜居环境的理想之道。在长岛县生态体系建设过程中,正是将生态保护摆在了突出位置。在项目的立项过程中,充分考虑社会各界,走一步,看百年,不仅仅考量当代人的利益,更是将子孙后代的利益考虑在内。

3.2坚持建设的经济可持续

可持续发展战略是我国的基本国策,落实到城市生态绿化建设的过程中,也需要对整个过程进行合理分析,找出最优建设路径,确保前期建设与后期维护质量,真正造福于人民。下述做法可以作为借鉴参考:(1)减少成片种植的绿化方式。成片种植的初试效率很高,能迅速增加绿地覆盖面积,然而却与植物生长的客观规律不相适应,是绿化部门只顾眼前利益的体现。就长岛县而言,成片种植绿化使用较少,在种植之初就进行了合理规划;(2)草木种植时,要充分考虑颜色的跳跃,可以使用多种颜色的花草进行搭配,但与此同时,成本的控制也就尤为重要,需要综合考虑多个方案,采取最优法;(3)综合考虑树种的搭配,将本地树种与外来树种进行高低搭配,保证绿化效果;(4)在前期建设过程中,减少建筑垃圾、生活垃圾的使用,保证土地活力;在后期维护过程中,减少化肥的使用,尽量采取生物方法实现绿化体系的自给自足;(5)减少草坪的使用,大量种植草坪与中国国情相违背,被利于生态绿化的可持续建设,放之于长岛县,严格控制草坪种植面积应当为绿化管理部门所考虑。

3.3坚持精品原则

生态绿化建设,就是为了提高城市内涵造福于人民,这就要求长岛县在绿化建设的全过程,要秉持精品原则,不能只是为了绿化而绿化,将各种艺术手法融入建设过程中,达到让观赏者赏心悦目。绿化的优美,也体现着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是对古代先进文化的继承。

4总结

生态绿化体系是美化城市的一种方式,可以增加城市的生物多样性,而长岛县的生态绿化建设离不开每个长岛人的共同努力。在建设生态绿化体系的过程中,科学的设计、明确的指标、易于评价等特点都应被考虑在内。要积极运用生态学的最新成果,对不同功能区的评价、植物选择的地域性、生态结构等进行重点关注。与此同时,加强宣传,提高长岛人民的环保意识,营造出更为和谐、美好的新长岛。

参考文献

关于生态城市建设的思考 篇10

关键词:生态城市,意义,措施

党的十七大提出要“建设生态文明, 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 把生态文明建设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生态文明建设是践行科学发展观的应有之义, 是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理念的升华。建设生态城市则是建设生态文明的具体实践, 是党的十七大精神的要求, 对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生态城市建设的基本内涵

生态城市建设是运用可持续发展和生态经济学原理, 通过综合协调人类经济社会活动与资源环境之间的关系, 促进改善环境质量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实现社会经济与资源环境良性循环、协调持续发展的一种有效组织形式。生态城市建设包括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全面发展, 它不仅是一个生态环境保护问题, 更是一个经济社会发展的问题。

建设生态城市, 就是立足于正确处理经济社会发展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用生态经济理念指导和规范区域内的经济和社会活动, 在更高层次上进行产业结构和经济结构调整, 创新发展机制, 寻找发展动力, 拓展发展空间, 培育发展环境。以最小的资源环境代价谋求经济社会最大限度的发展, 以最小的经济社会成本保护资源和环境, 实现区域内环境保护、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的良性循环和可持续发展。

综上所述, 生态城市建设的基本原理是可持续发展和生态经济学理论, 基本出发点是保护环境和改善生态, 核心是生态经济发展, 目标是实现社会经济与资源环境的全面、健康、持续发展。

二、生态城市建设的重大意义

从生态学的意义上讲, 城市是以人为主体, 由经济、社会和自然环境三个子系统构成的复合生态系统。生态城市建设是基于可持续发展的资源观、效益观、消费观而提出的一种全新的可持续发展模式, 强调经济、社会、自然的协调发展和整体生态化。生态城市建设是改变传统发展模式和建设现代化城市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对于实现社会、经济、环境的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建设生态城市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

生态城市是在卫生城市、园林城市、森林城市和环保模范城市等基础上发展形成的更高一级的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模式。生态城市建设不仅需要营造健康怡人的自然环境, 还要具有生态高效的经济环境;不仅要有和谐高效的社会环境, 更需要积极向上的人文环境。因此, 建设生态城市丰富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内涵, 有利于促进环境质量与现代化进程协调发展, 引导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前进方向。

2、建设生态城市是实践科学发展观的载体。

生态城市建设不仅注重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 更注重人类生活的提高、注重生态文明的培育。因此, 建设生态城市为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提供了新载体, 能够推动生产力发展, 加快产业结构调整、优化产业布局和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促进人们生活方式和消费观念的转变, 增强生态保护意识, 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 改善人居环境, 实现自然资源的永续利用。

3、建设生态城市是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生态城市建设不仅注重经济效益, 更加注重人类福利、注重复合生态整体效益。建设生态城市有利于减少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 缓解可持续发展的压力, 从根本上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弥补自然资源的结构性缺陷, 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和经济效益, 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三、生态城市建设的具体措施

建设生态城市是一项庞大而复杂的系统工程, 是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在生态城市建设进程中, 要注意处理好两个关系, 把握好四个方面。

1、在生态城市建设进程中, 要注意处理好两个关系。

1) 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坚持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相统一、互促双赢, 是生态城市建设的应有之义。如果一味地追求经济发展指标, 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换取经济的发展, 资源和环境将难以支撑, 环境安全将面临严峻的挑战,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也就无法实现。保护生态环境也不能脱离经济发展去谈, 必须靠发展解决生态环境保护中的问题。因此, 既要努力克服重发展轻环保的问题, 也要坚决防止一谈到环保就放慢发展、甚至不要发展的倾向, 真正做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协调并进。

(2) 正确处理循环经济与传统经济的关系。循环经济本质上就是一种生态经济, 可以使资源能源得以充分利用, 最大限度地减少废物排放, 保护生态环境。传统经济对资源的利用常常是粗放的和一次性的, 造成资源能源的巨大浪费, 也致使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之间的矛盾日益尖锐。循环经济根据减量化、再利用和资源化三个原则, 使得整个经济过程最大限度地减少末端处理, 基本上不产生或者少产生废弃物。建设生态城市, 一条最基本的原则就是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促进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

2、在生态城市建设进程中, 要注意把握好四个方面。

(1) 培育生态文化是源动力。要培育和弘扬生态文化, 开展多形式、多层次的生态知识普及教育, 包括科学的资源观、消费观和发展观, 努力提高全社会可持续发展意识。要充分发挥舆论宣传和政府引导的作用, 搭建各类宣传和创建载体, 大力倡导破坏环境就是破坏生产力、保护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的理念, 提倡节约和循环利用, 把循环理念和生态意识渗透到千家万户, 成为全社会的自觉行动, 努力在全社会形成提倡节约、循环利用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和消费行为。

(2) 发展生态经济是核心。建设生态城市, 关键是走节约型、循环型的经济发展道路, 也就是大力发展生态经济。发展生态经济是在发展中解决环境问题的根本对策, 是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相统一的有效途径。在经济发展过程中, 要注重用循环经济理念抓好产业发展和项目建设, 加快调整产业结构, 发展先进生产力、淘汰落后生产力。大力发展生态工业、生态农业、生态旅游和现代服务业, 最大限度地开发利用资源、减少废弃物的排放和保护生态环境, 推动循环经济的自主发展, 努力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路子。

(3) 保护生态环境是前提。生态建设重在保护, 要坚持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建设, 以确保生态资源的永续利用。要把保护生态环境的着力点放在推进节能减排上, 使经济发展建立在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础上。一是抓好工程节能减排。大力实施节能技改、循环经济、清洁生产和环保型资源综合利用项目。二是抓好结构节能减排。加强对耗能高、污染重的重点行业、重点企业整治, 严格控制高污染行业扩张, 坚决淘汰工艺落后、污染严重、资源消耗高的产品和产业, 从源头上解决污染问题。三是加强监管力度。强化目标责任制, 严把项目准入关, 严格实行节能减排一票否决制和问责制。

生态城市的建设 篇11

关键词 生态城市 方案 问题 措施 意义

城市是一个以人类生活与生产活动为中心的、 由城市环境与居民组成的自然、社会、经济的复合生态系统。这个复杂而又庞大的复合生态系统,可分为自然生态、社会生态和经济生态3个系统。我国668个城市中,生态城市建设虽然起步较晚,但发展势头迅猛。经国家正式批准的生态城市建设如长春、北京、上海、阜新等进展很快。为了使生态城市建设健康稳定地发展, 必须深入研究生态城市的内涵、基本特点、主要内容,建设生态城市的重要意义及其主要对策。

一、 生态城市的概况

(一)生态城市的概念

迄今为止,国内外学术界对生态城市的概念还没有一个明确的界定。美国著名生态学家理查德.雷吉斯特提出的定义是:生态城市追求人类和自然的健康与活力。这个定义十分概括;我国学者黄肇义和杨东援认为: 生态城市是全球或 区域生态系统中分享其公平承载能力份额的可持续系统, 它是基于生态学原理建立的自然和谐、 社会公平和经济高效的复合系统。这个定义强调整个系统是内部协调的一个可持续系统,具体提出了建设生态城市的目标指向。

(二)灵石建设生态城市的方案

灵石县地处晋中南端,地下煤炭蕴藏面积占县域总面积的 71.3%,是全国重点产煤地区;工业经济占全县经济比重的 80%以上。长期的资源依赖性发展造成了地面塌陷、植被破坏、环境污染等诸多问题。近年来,灵石借助林改的推动,成功走出了一条由从生态失衡到生态平衡、从煤炭富县到生态兴县、从单一绿化到综合治理、从粗放经营到精品实施的科学发展、绿色发展之路。

1、明晰产权,确立农户作为集体林地的承包经营主体,是建设生态灵石的制度基础。

2008 年 9 月,我县林改工作正式拉开序幕。县委、县政府两次召开林改工作会议,林改领导组组长、县委书记郭燕平多次深入乡村调研。在吃透县情、民情、林情的基础上,确定了林改实施方案。在改革中,我们坚持把知情权、参与权、决策权、监督权交给农民。

2、转变发展模式,促进灵石生态建设

环保治理、生态修复工程使灵石生态环境出现了多年来未曾有过的根本性转变,实现了由“黑色”向“绿色”的转型,通过节能减排和生态文明建设走出一条产煤大县节约集约绿色发展的路子,得到省、市各级领导的高度评价。2007 年,灵石县城区空气质量二级以上天数比 2006 年猛增 147 天达到 236 天,退出全省重点监控县后十位;2008 年,城区二级以上天数突破 300 天,达到了 321 天,并出现了多年未曾出现的一级天(全年达 17 天)。

3、通过反哺修复生态和谐

灵石是典型的资源县,煤炭企业既是资源开采的受益者,又是生态破坏的主要责任者。据统计,全县 80%以上的集体林地靠近煤矿,这部分林地也被列入此次改革范围。由于治理难度大、经济效益低,短期内无法得到有效治理,必须用优惠的政策和灵活的机制,调动社会反哺林业。

二、生态城市建设存在的问题

(一)资源短缺制约生态发展

灵石县的生态城市建设缺乏生态资源,使得生态城市建设和城市生态经济发展不协调。从总体上看,生态资源最为短缺的是湿地,湿地是生态城市的心脏,是促使其他生态资源再造和加快生态经济循环的载体。灵石县几乎无湿地资源,构成了对生态城市建设的严重约束。其次是森林资源和海洋资源的短缺,从客观上使生态城市的发展受限制。湿地资源、森林及海洋资源的短缺,制约了生态城市的建设。

灵石,作为一个煤炭资源大县,多年来为全省乃至全国经济和社会发展做出巨大贡献,但伴随资源的无序开采也出现许多矛盾和问题。

(二)资金投入量很大

山西灵石国泰宝华煤业有限公司60万吨/年 ,矿山生态环境恢复治理方案见表1。

生态城市建设无论从技术设备还是基础设施建设都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由于资金的限制难以引进新方法、新技术来建设生态城市。要在灵石建一个水处理厂就得上千万资金,因而有限的资金难以解决现有的问题。仅一个煤炭企业的生态建设更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上千万,众多煤炭企业的生态建设投入给灵石县的发展带来一定的压力。

(三)地的规划欠合理

灵石县绿地面积虽然每年都有所增加,但由于规划的不合理,仍有许多地方继续进行绿地的建设。

山西梅园华盛能源开发有限公司位于灵石县城西南方向直距18km处的南关镇董家岭村一带,行政划分隶属于灵石县南关镇管辖。根据山西省煤矿企业兼并重组整合工作领导组办公室晋煤重组办发〔2009〕101号文的批复,该矿由原山西梅园华盛能源开发有限公司以及原山西梅园董家岭煤业有限公司兼并重组整合而成,整合后企业名称为山西梅园华盛能源开发有限公司。

据测算,以乔灌草结构的绿地其综合效益约为单一草坪的4~5倍,而培育单位面积、草坪的成本则为乔灌草结构绿地的3倍以上;同时,草坪需要经常浇水,水源消耗大,给原本水资源短缺的灵石县造成供水困难。

三、 生态城市建设的对策

(一)资源管理带动可持续发展

灵石是典型的重丘陵山区县,全县国土面积1206平方公里,含煤面积860平方公里,占国土总面积的71.3%,地质储量91亿吨,具有埋藏浅、易开采等特点,且品种齐全,是全国首批61个重点产煤县和全省35个重点产煤县之一。

资源整合情况,2007年完成首轮整合,09年严格按照省委、省政府“资源资产化管理、企业股份化改造、区域集团化重组”的要求,全力推动资源整合,建大关小、联合改造、优化结构。机械化开采、信息化管控,煤矿装备水平获得大幅度提升,安全生产技术和安全保障水平得以极大提高,安全状况明显好转。

(二)健全和完善煤炭资源重组的法律法规

1、应该从思想上提高认识。

以灵石为例,小煤矿的发展同全省全国其他地区一样,是在特定历史条件下形成的。矿业权获得方式不同,既造成了多轨制的严重不公问题。煤矿主一旦占有资源,在利益驱动下,一些煤矿不注重安全投入,实行破坏性开采导致事故频发,腐败案件常发,资源严重浪费。

2、重组整合是积极主动地贯彻国家产业政策的举措,符合法律法规。

促进中小型煤矿重组联合改造,与国家对煤炭产业发展的宏观政策是一致的。整合的方向就是以建设大型煤炭基地,大型煤炭企业集团、高标准现代化矿井为着力点,以建设新型能源和工业基地为目标,切实做到合理利用和有效保护矿产资源,最大限度地维护资源。

3、重组整合中环境治理的法律问题。

实施兼并重组涉及到的法律政策很多,解决不好不仅会影响煤炭企业的做大做强,而且会影响社会和谐稳定。实施兼并重组后,地质灾害谁来买单?如何促进当地经济发展的长效机制等一系列问题。这是包括灵石在内的资源型县份所面临的,也是必须破解的难题。

(三)建设生态住宅,研究人类居住环境和建筑可持续发展

生态住宅是指运用生态学原理,遵循生态平衡和可持续发展的原则,设计、组织建筑内外空间中的各种物质因素,在建筑系统内有序地循环转换物质和能源,以形成一种高效、低耗、无废弃物、无污染、能保持生态平衡的建筑环境。旨在寻求自然、建筑和人三者之间和谐统一。其特点是舒适、健康、高效和美观。遵循可持续发展战略,探索生态住宅之路,已成为规划师、建筑师和广大居民的共识。建设生态住宅,要因地制宜,循序渐进,要有重点,不能面面俱到;政府在产业政策上应采取扶持措施;调动开发商、消费者及有关各方面的综合作用,使城市的生态住宅建设步入持续健康的发展道路。

浅议我国生态城市的建设 篇12

上世纪70年代,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起了名为“人与生物圈(MAB)”的计划,在其研究过程中提出了生态城市的概念,这是生态城市概念的最初形态。生态城市可以被定义为一种理想城模式,其中技术与自然充分融合,人的创造力和生产力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而居民的身心健康和环境质量得到最大的保护,建立生态、高效、和谐的人类聚居新环境。也可以认为生态城市是根据生态学原理综合研究城市生态系统中人与“住所”的关系,并应用科学与技术手段协调现代城市经济系统与生物的关系、保护与合理利用一切自然资源和能源,提高人类对城市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修复、维持和发展的能力,使人、自然、环境融为一体、互惠共生。

2我国建设生态城市的意义

(1)新时代要求生态城市的建立。

(2)生态城市建设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相适应。

(3)生态城市建设可促进经济结构的优化发展。

(4)生态城市建设可促进资源的可持续开发利用。

(5)生态城市的建设是生态文明实现的必要条件。

3我国生态城市建设的原则

(1)坚持以“人和自然”为本原则。

(2)统筹规划原则。

(3)多样性原则。

(4)环境承载力原则。

(5)城市生态位最优化原则。

4我国生态城市建设可行性措施

我国生态城市建设处于发展慢、底子薄的状态,与发达国家相比,建设生态城市的经验相对比较欠缺。因此想要建设好生态城市,我们必须扎实地学习生态城市建设的相关理论并借鉴国外发达国家生态城市建设的宝贵经验,通过在小范围内进行试点成功后再进行推广建设。我国生态城市的建设也应统筹规划采取行政、法制、经济、技术等多种手段,进行360度全方位的管理。

(1)通过加快理论研究,构建科学的生态城市指标体系

生态城市指标体系是生态城市定量化的表征,其评价结果可为城市发展提供决策的定量依据。指标体系的建立就是将生态城市的理念变成实际的内容指标的过程,进而可以评价和检测生态城市各方面的发展趋势,综合衡量整体和部门之间的协调程度。生态城市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应体现地域性和多样性。朱兴平、曹荣林就给出各指标标准值的选取建议:

◆凡已有国家标准或国际标准的指标,尽量采取规定的标准值;

◆参考所研究相关城市中某项指标最优者作为标准值;

◆对于一些目前统计中使用定性描述的指标,可将所研究相关城市中最优者确定为100分,然后其余城市可根据该城市标准进行专家打分进行,再进行定量化以确定其指标值。

而笔者认为组成城市生态大系统的三个子系统应分别为:城市社会生态系统、城市经济生态系统和城市文化生态系统。

(2)大力发展循环经济,通过产业结构的调整以促进生态城市的建设

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包括发展生态农业、生态工业、生态旅游业和提倡低碳消费,大力发展低碳建筑。发展生态农业必须以区域特征和市场导向为基础,合理区域分工,建立符合城市自身特色的生态农业,实现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赢。发展生态工业必须以分析区域的生态为起点,同时考虑工业系统、生态环境以及社会经济等多种因素,在此过程中兼顾区域层面的生态空间模式与生态流动过程。发展生态旅游需建立的主要项目包括:野营地、静养场、足道馆、运动和平衡神经锻炼场、森林健康医院、负离子呼吸区、小木屋区、登山区、水上娱乐区、森林浴场等。但需要注意的是,在建设的过程中应避免生态的二次污染。低碳建筑的设计目标在满足功能和空间需要的同时,必须强调实现资源额度集约和减少对环境的污染。政府也要以低碳建筑为推手,全面普及绿色建筑的通用技术,不符合节能标准的新建建筑一律不得使用,对既有的建设进行绿色改造,尽快完成节能监测平台的建设,实施能耗的实时监测。低碳建筑在整个生命周期内的基本目标包括:尽可能减少资源能源的消耗;把环境和建筑的污染降到最低;保护自然生态环境;创造健康舒适的室内外环境;使建筑功能质量目标统一;使建筑生态、经济取得平衡。

(3)通过发展政府公共服务职能,促进我国生态城市的建设

政府的公共服务职能主要包括城市绿色交通体系、城市生态景观、城市自然生态功能区。绿色交通体系与传统交通体系相比具有节能、低碳、环保等特点。它是生态城市建设过程中的重要内容,也是生态城市建设的保证和需要。城市生态系统是自然生态系统中一个特殊的组成部分,在建设城市自然生态功能区的过程中,必须把城市生态系统与区域生态系统视为一个有机体,建立城市自然生态功能区时也应对功能区的选择、面积、类型、形状、物种多样性等内容加以确定。城市卢瑟交通体系的建设可参考学者周民良、周群提出的建立绿色交通体系八大原则:

◆加强绿色交通的规划与设计;

◆采用分类调控的方式引导交通运输市场;

◆实施公交优先的政策,在私人交通与公共交通模式的选择上,应该更加鼓励使用大众化的交通运输工具;

◆对新能源汽车的发展予以补偿,鼓励新能源汽车参与国内外城市交通市场的竞争;

◆用经济和管制手段调节交通流量;

◆促使各级政府部门在绿色交通体系建设中发挥示范带头作用;

◆把绿色交通纳入生态城市的考核指标体系;

◆完善城市绿色交通的规章制度。

(4)生态城市的建设需要加大宣传力度,以此建立生态文化和提高全民生态素质

民众是生态城市建设的主力军。政府的宣传教育可以使民众能够认识到环境建设的长期性和复杂性,明确自身在生态城市建设中应肩负的责任和义务,积极投身到生态城市的建设中去。政府在调动民众参与生态城市积极性的过程中应提供制度的支持和参与的便利。重视城市居民的积极作用,也要引领企业的参与,同时也要加强管理经济、社会、自然生态关系的体制、机制等保障制度的建立,积极培育公民的生态意识。这样便营造出一种良好的心态和社会气氛,提高民众的环保和生态意识,这一过程也是生态文化建立的过程。

(5)完善法规制度、提供政策的支持与资金的保障

上一篇:政府-市场互动下一篇:电厂建筑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