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生态文化建设

2024-09-23

城市生态文化建设(共12篇)

城市生态文化建设 篇1

摘要:生态文明城市是人类社会进入后工业化时代的发展方向, 在和谐、高效的生态文明城市中, 生产和生活都得到了巨大的改善, 生态、空间和环境得到不断优化, 将社会建设和人们生活工作纳入到了一个合理而科学的轨道。应该利用城市生态化建设的基本思想和手段, 实现生态文明城市的构建, 发挥出城市生态化的优势, 形成生态文明城市的基础, 在建设好城市生态、环境和空间的同时, 为生态文明城市的发展提供不竭的动力。

关键词:城市生态化建设,生态文明城市,特点,目标,规划,进程

在人类的发展中, 城市的出现是文明诞生的重要标志, 在农业文明时代和工业化时代城市发展建设更集中于规模与速度, 这虽然加快城市化的进程, 但是也带来了环境污染、生态恶化、发展空间越来越小的“城市病”, 成为了社会和经济建设的瓶颈。当前应该将城市生态化作为一个发展的重要理念融合在生态文明城市的建设中, 使城市的建设更加和谐、稳定、高效, 改变那种单纯发展的建设观念, 形成生态化、综合化的生态文明城市。

1 相关概念的论述

1.1 城市生态化建设

城市生态化是当前城市建设的趋势, 是指通过科学地调整与全面地协调使城市建设达到经济、社会和自然的全面发展, 有机地达到生态化目标的进程和状态, 城市生态化已经成为当前城市建设和发展的主题。具体的城市生态建设中可以将建设过程划分为如下几个子系统建设:一是社会生态化建设, 这是人们在生活质量提高、健康水平提高和社会进步的同时, 进行的社会环境建设, 是城市建设必要的保障措施, 创造全面的权利维护系统, 促进教育与自由目标实现的主要建设内容与过程, 是城市生态化的重要基础。二是经济生态化建设, 通过城市中各项经济方式和行为的调节, 使城市生产、城市生活、城市交通更加符合经济规律的需要, 也更加具有经济方面的效益, 形成最少能源、资源和资金消耗下的最大经济效果。三是自然生态化建设, 城市建设应该以合理开发与保护自然为基本出发点, 要在城市建设中充分考虑到环境的因素, 在最大程度地保护环境的同时, 使生态和文明成为城市建设的核心, 达到在建设中保护, 在发展中开发的自然目标的实现。

1.2 生态文明城市

生态文明城市是当前城市与社会发展的主要方向, 也是建设未来可持续发展城市的重要途径与方法。生态文明城市是指在城市的运行和建设中以生态系统为基础, 充分考虑系统的支持能力和承载水平, 运用生态学、经济学、社会学和生物学等基础学科知识, 在更好地利用系统工程和环境工程基本措施的条件下, 挖掘出城市建设、经济发展和生态维护的潜力, 通过对城市消费活动、生产活动、环境活动的有效维护, 建立生态文明、经济发达的文明城市, 将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和经济发展做到有机结合和高效统一。

2 生态文明城市的基本特点

2.1 生态文明城市的和谐性

生态文明城市讲求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生态之间和谐的发展, 要让城市的发展充满着生机与活力, 在浓郁文化气息和人文特点的基础上, 形成生态高度发展的现代型文明化的城市, 在有效实现各种关系协调发展的基础上, 促进城市的和谐、生态、文明等综合发展目标的实现。

2.2 生态文明城市的高效性

生态文明城市的构建过程中要强调对资源的高效利用, 要争取物尽其用、人尽其才, 通过多层次, 多结构的体系使城市的行业、部门达到有效整合, 实现生态文明城市的高效发展。

2.3 生态文明城市的持续性

可持续发展思想是生态文明城市建设的指导理念, 合理配置资源, 不因眼前的利益而用“掠夺”的方式促进城市暂时的“繁荣”, 保证其发展的健康、持续、协调。

2.4 生态文明城市的整体性

生态文明城市作为城乡统一体在发展的过程中应该兼顾社会、经济和环境三者的整体效益, 不仅重视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协调, 更注重对城市生产和生活的质量提高, 形成生态文明城市的整体发展。

3 构建生态文明城市的基本方法

构建生态文明城市的过程中离不开城市生态化建设, 为了将城市生态化建设落到实处, 应该对生态文明城市进行全面分析, 实现对城市生态化的全面落实, 这样才能够确保生态文明城市的建设质量。

3.1 创建生态文明城市的目标

生态文明城市建设应该以生态产业为龙头走出一条新兴工业化的道路, 在生态文明城市的创建中要以财富、健康、文明为核心, 建立起实现生态文明的城市发展目标体系, 促进生态文明与长远发展的高度统一。

3.2 创建生态文明城市的规划

生态文明城市规划包括自然和人文生态规划, 通过有效地规划和科学地设计使生态文明城市的目标得到有效保障。

3.3 控制生态文明城市的创建进程

一是以水安全为基础, 将生态安全作为重点进行生态文明城市创建的控制, 确保生态文明城市建设中对水资源的使用, 也达到对生态文明城市建设的基本控制。二是以产业为基础控制城市的发展速度, 以产业的振兴计划实现企业、产业与城市的协调发展。

4 结语

生态文明城市是城市建设的高级阶段, 也是全面实现城市生态化建设的根本表现, 生态文明城市表现为从系统上、理念上、结构上对生态建设和环境建设的关注, 对于城市未来的发展和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生态文明城市是倡导城市生活生态化与发展建设科学化的重要基础。新时期要对城市生态化建设进行进一步解读, 要在生态化城市建设过程中把握生态文明的要点, 形成对生态文明城市特征的有力突出, 探讨出一条目标明确、规划科学的生态文明城市建设进程, 使城市发展走向生态、文明、全面、系统的建设轨道。

参考文献

[1]于久宏, 任庆国.浅析城镇的生态化建设与发展[J].黑龙江科技信息, 2007, (15) :26-27.

[2]黎海彬, 张挺.建设生态文明城市的实践研究[J].广州城市职业学院学报, 2009, (03) :89-91.

[3]王光谦.生态文明城市建设的途径和措施[J].环境保护与循环经济, 2008, (12) :47-48.

城市生态文化建设 篇2

摘要 生态城市是一个经济高度发达、社会繁荣昌盛、人民安居乐业、生态良性循环四者保持高度和谐,城市环境及人居环境清洁、优美、舒适、安全,失业率低、社会保障体系完善,高新技术占主导地位,技术与自然达到充分融合,最大限度地发挥人的创造力和生产力,有利于提高城市文明程度的稳定、协调、持续发展的人工复合生态系统。

城市生态系统是人类生态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之一,城市生态规划是与可持续发展概念相适应的一种规划方法,它将生态学的原理和城市总体规划、环境规划相结合,同时又将经济学、社会学等多学科知识以及多种技术手段应用到其中,对城市生态系统的生态开发和生态建设提出合理的对策,辨识、模拟、设计和调控城市中的各种生态关系及其结构功能,合理配置空间资源、社会文化资源,最终达到正确处理人与自然、人与环境关系的目的,体现“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真正价值。

关键词:城市生态系统;城市生态规划;可持续发展

一、什么是城市生态系统

“生态系统”一词最初由英国植物群落学家A·G·坦斯利于1935年首先提出,他根据前人和他本人对森林动态的研究,把物理学中的“系统”引入生态学,提出了生态系统的概念。生态系统是一个相当广泛的概念,任何生命系统及其环境都可以称之为生态系统,在空间边界上是模糊的,其空间范围很大程度上是依据人们所研究的对象、内容、目的或地理条件等因素而确定,是一个完整而复杂的生态综合体。

“城市生态”由美国芝加哥学派创始人帕克于1925年提出后,得到了迅速的发展。与自然生态系统成为生态学的研究中心一样,城市生态系统也成为城市生态学的研究中心和重点。城市生态系统是指特定地域内的人口、资源与环境(包括生物的和物理的,社会的和经济的,政治的和文化的)通过各种相生相克的关系建立起来的人类聚居地或社会、经济、自然复合体。

城市生态规划则是运用系统分析手段、生态经济学知识和各种社会、自然信息、经验,规划、调节和改造城市各种复杂的系统关系,在城市现有的各种有利和不利条件下寻找扩大效益、减少风险的可行性对策所进行的规划。包括界定问题、辨识组分及其关系、适宜度分

析、行为模拟、方案选择、可行性分析、运行跟踪及效果评审等步骤。

在城市生态系统中,以人为核心,是一个融合了自然、经济与社会的人工生态系统。城市生态系统是人类生态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在人类生态系统的发展过程中,经历了自然生态系统到农业生态系统的演变,最后才产生了城市生态系统。在工业革命以后,农村人口开始向城市转移,出现了大规模的城市化。尽管城市生态系统的发展历史在整个人类发展史中只占了很小的一部分,但是城市生态系统却对整个人类生态系统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已经成为人类生态系统的主体。

二、城市生态系统的组成要素

关于城市生态系统的组成要素有很多种不同的观点,不过有一点是一致的:城市生态系统是一个以人为中心的复合型的人工生态系统,它具有很强的人工性。除了人这一主体之外,还包括自然系统、经济系统与社会系统。这种划分是一种广义生态系统观,是把整个城市当作一个巨大的生态系统,按照这种组成方式可以从整体上研究城市的生态机理,进行城市生态建设。

在社会学中,将城市生态系统分为城市社会和城市空间两部分。城市社会包括了城市居民和城市组织,城市空间则是人工环境和自然环境的集合。将城市生态系统的组成要素重新分析,可分为两部分:一是生命系统,指城市人群和自然生物(包括野生动植物和人工栽培或饲养的动植物)。二是环境系统,包括次生自然环境、人工环境和广域环境。次生自然环境就是一些自然要素和自然资源;人工环境又分为物质环境和精神环境,广域环境是在更大的范围上来说的环境,包括城市周边的郊区环境以及整个区域环境。这种组成形式严格遵循了生态系统的要素构成,人与环境之间的关系是城市生态系统中的主导关系。在城市中,自然生物的生长、发育和分布在很大程度上都是由人安排的,在人的干预下,城市生物种群单一,优势物种突出,群落结构简单,空间分布也受到人为的限制。

三、如何实现城市生态的可持续规划

(一)生态城市与可持续发展

现代城市作为一个多元化、多介质、多层次的人工复合生态系统,各层次、各子系统之间和各生态要素之间的关系错综复杂,城市生态规划坚持以整体优化、协调共生、趋适开拓、区域分异、生态平衡和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原理为指导,以环境容量、自然资源承载能力和生态适宜度为依据,有助于生态功能合理分区和创造新的生态工程,其目的是改善城市生态环境质量,寻求最佳的城市生态位,不断地开拓和占领空余生态位,充分发挥生态系统的潜力,促进城市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保持人与自然、人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和协调共生。城市生态规划是与可持续发展概念相适应的一种规划方法,它将生态学的原理和城市总体规划、环境规划相结合,同时又将经济学、社会学等多学科知识以及多种技术手段应用其中,对城市生态系统的生态开发和生态建设提出合理的对策,辨识、模拟、设计和调控城市中的各种生态关系及其结构功能,合理配置空间资源、社会文化资源,最终达到正确处理人与自然、人与环境关系的目的。在生态规划中,体现着一种平衡或协调型的规划思想,综合时间、空间、人三大要素,协调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促进人类生存空间向更有序、稳定的方向发展,实现人和自然的和谐共生。

首先,城市生态规划强调协调性,即强调经济、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这是规划的核心所在;其次,强调区域性,这是因为生态问题的发生、发展及解决都离不开一定的区域,生态规划是以特定的区域为依据,设计人工化环境在区域内的布局和利用;第三,强调层次性,城市生态系统是个庞大的网状、多级、多层次的大系统,从而决定了其规划有明显的层次性。城市生态规划的目标更强调城市生态平衡与城市生态发展,认为城市现代化与城市可持续发展依赖于城市生态平衡和城市生态发展。

(二)城市生态规划需遵循的设计原则

1.社会生态原则。这一原则要求生态规划设计要重视社会发展的整体利益,体现尊重、包容和公正,生态规划要着眼于社会发展规划,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等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公平是这一原则的核心价值。

2.经济生态原则。经济活动是城市最主要、最基本的活动之一,经济的发展决定着城市的发展,生态规划在促进经济发展的同时,还要注重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持续性。这一原则要求规划设计要贯彻节能减排、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以及优化产业经济结构,促进生态型经济的形成。效率是这一原则的核心价值。

3.自然生态原则。城市是在自然环境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这一原则要求生态规划必须遵循自然演进的基本规律,维护自然环境基本再生能力、自净能力和稳定性、持续性,人类活动保持在自然环境所允许的承载能力之内。规划设计应结合自然,适应与改造并重,减少对自然环境的消极影响。平衡是这一原则的核心价值。

4.复合生态原则。城市的社会、经济、自然系统是相互关联、相互依存、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规划设计必须将三者有机结合起来,三者兼顾,综合考虑,使整体效益最高。规划设计要利用这三方面的互补性,协调相互之间的冲突和矛盾,努力在三者之间寻求平衡。协调是这一原则的核心价值。

以上这些原则都是普遍性的,但城市是地区性的,地区的特殊性又受自然地理和社会文化两方面的影响。因此,这些原则的具体应用需要与空间、时间和人(社会)的结合,在特定的空间中有不同的应用。

(三)城市生态规划的主要内容

1.高质量的环保系统。对不同的废弃物按照各自的特点及时处理和处置,同时加强对噪声和烟尘排放的管理,使城市生态环境洁净、舒适。

2.高效能的运转系统。包括畅通的交通系统,充足的能流、物流和客流系统,快速有序的信息传递系统,相应配套有保障的物质供应系统和城郊生态支持圈,完善的专业服务系统等。

3.高水平的管理系统。包括人口控制、资源利用、社会服务、医疗保险、劳动就业、治安防火、城市建设、环境整治等。保证水、土等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和适度的人口规模,促进人与自然,人与环境的和谐。

4.完善的绿地生态系统。不仅应有较高的绿地覆盖率指标,而且还应布局合理,点、线、面有机结合,有较高的生物多样性,组成完善的复层绿地系统。

5.高度的社会文明和生态环境意识。应具有较高的人口素质、优良的社会风气、井然有序的社会秩序、丰富多彩的精神生活和高度的生态环境意识,这是城市生态建设非常重要的基础条件。

从生态规划内容可以归纳出一些具体的城市生态规划目标:从人类的角度来说,城市中具有合理的人口规模,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关系和谐;从土地的角度来说,城市用地结构合理,开发有序,土地资源得到优化配置,城市功能获得适宜的生态区位;从空间的角度来说,城市空间与其承载的城市功能相适应,具有高效、低耗的空间分布特征,城市空间的多样性和异质性使得城市既呈现动态发展的态势又保持稳定有序的结构;从环境的角度来说,城市功能的发挥不超过其环境容量的限制,促进城市健康、持续发展。

归根到底,城市生态规划最主要的目的是实现可持续发展,城市居民作为城市中的主体,在生态规划中要体现出“以人为本”的精神,围绕主体——人来展开各种规划措施。城市生态规划的对象主要是城市中的各种生态关系,这种生态关系又集中体现在以土地为基础的人与环境的关系上,处理好人与环境的关系,不断优化城市建设、利用保护城市资源、保护好生态环境。这样才能实现城市生态规划的主要宗旨,体现“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真正价值。

结语

大力提倡建设生态型城市,这既是顺应城市演变规律的必然要求,也是推进城市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需要。

一是抢占科技制高点和发展绿色生产力的需要;发展建设生态型城市,有利于高起点涉入世界绿色科技先进领域,提升城市的整体素质、国内外的市场竞争力和形象。

二是推进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党中央把“可持续发展”与“科教兴国”并列为两大战略,在城市建设和发展过程中,当然要贯彻实施好这一重大战略。

三是解决城市发展难题的需要;城市作为区域经济活动的中心,同时也是各种矛盾的焦点。城市的发展往往引发人口拥挤、住房紧张、交通阻塞、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等一系列问题,这些问题都是城市经济发展与城市生态环境之间矛盾的反映,建立一个人与自然关系协调与和谐的生态型城市,可以有效解决这些矛盾。四是提高人民生活质量的需要;随着经济的日益增长,城市居民生活水平也逐步提高,城市居民对生活的追求将从数量型转为质量型、从物质型转为精神型、从户内型转为户外型,生态休闲正在成为市民日益增长的生活需求。

城市生态规划的发展目标是要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包括人与人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自然系统的和谐三方面的内容。其中,追求自然系统和谐、人与自然和谐是基础和条件,实现人与人和谐是生态城市的目的和根本所在,即生态城市不仅能“供养”自然,而且能满足人类自身进化、发展的需求,达到“人和”。

[参考文献]

浅析城市河道整治与生态城市建设 篇3

摘要:随着城市化的不断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生态城市建设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特别是对于常年生活在“水泥森林”的都市居来讲,河道成为一个城市最富有灵性的自然景观,拥有一个优美和谐的水环境更是一种强烈的渴望。河道整治在生态城市建设中占有重要地位。河道整治应从美化景观、保护环境和可持续发展等方向出发,进行综合整治,从而保持城市资源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建设人与水和谐的生态城市建设。本文主要论述城市河道存在的问题,并且结合生态化城市建设原则,提出了几点整治措施,最后简要表述了生态城市河道整治的未来发展方向。

关键词:城市河道;整治;建设;发展

引 言

人类文明不断发展,在物质文化与精神文明发展日益迅猛的21 世纪,人类对于自然的认识也日益深入,对人与自然的关系的理解也不断升华。但与此同时,工业科技的快速发展对自然资源的伤害也日益加剧,环境问题、能源问题成为了21世纪全球亟待解决的问题。在这样的时代发展背景下,生态城市建设的概念被提上了人类社会发展的日程。为了进一步的推行城市生态建设,我国拟定了一系列以人为本的环境治理、城市开发以及资源可持续利用的体系。而城市河道生态系统作为城市的水环境生态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城市生态化建设工作占有重要的地位。本文拟从国内外河道污染与政治现状出发,结合具体城市生态化建设方案,探讨城市河道政治的有效方式以及生态建设的发展方向。

1 城市河道存在的问题

河道是城市水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城市行洪排涝,交融航运,是城市的生活源头,然而,在许多城市早期的城市规划中,往往忽视了河道规划,成为了现阶段生态化城市建设的障碍。

1.1河道水体污染严重

城市内的一些工厂、企业、个体作坊等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污水,附近居民的生活污水及 牲畜粪便直接排放于河道之中,形成了严重的污染,黑水臭水横流,而部分村镇河道河面上固体漂浮物泛滥,岸边垃圾随意丢放,同样使水体受到严重污染。

1.2 河道生态平衡破坏严重

许多城市在早期的城市规划中将河道整齐划一的笔直走向,以谋求现代都市的时代感,然而这一规划却完全摒弃了河流自然发展的规律。自然环境中河道必然是迂回婉转的,水流在弯转过程中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增强水流动力,加快水体代谢的速度,保证水体环境的生态平衡。然而现阶段许多城市内的河道网络缺乏合理规划,使得河道部分地方水流不畅,使得水体代谢速度变缓,破坏力河流的生态平衡。如表1所示,为2012年黄浦江上下游干流及支流水质评价表,由此可以看出河道污染的剧烈程度。

表1 2012 年黄浦江上下游干流及支流水质评价表

1.3 河道岸堤生态环境退化

由于城市的不合理的河道规划方案,一定程度上割断了河道与土壤、水体之间的联系,某种程度上破坏了河流的自然生物流。同时人工河道护岸大多采用混凝土桩板结构,严重破坏了河流的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造成河岸附近的生态环境退化。

2 生态化城市河道整治

从20世纪70年代生态城市的概念提出至今,世界各国对生态城市的理论进行了不断地探索和实践。经过40多年的深入发展,我国对于生态化城市的内涵也有了更好的认识。生态化城市建设是推进可持续发展的需要,是提高人民生活质量的需要,是解决城市发展难题的需要,提升城市的整体素质的需要。

2.1 生态化河道整治原则

人类文明的发展需要遵循自然本身的规律,在此基础上进行一定的人工改造,这样才能达到既创造了文明,又顺应自然的科学发展观社会发展理念。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城市也需要在把握可持续发展的理念,贯彻“和谐”的概念。现阶段,对于城市河道整治规划不仅仅只有经济意义,同时也有一定的社会意义。在人文视角下,城市河道整治应该遵循自然与人和谐发展的基本原则,站在经济、人文、自然互相和谐的角度上看待问题,深入贯彻可持续发展理念,才能真正的造福于人民。

2.2 城市河道生态化整治的具体措施

城市生态化建设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进一步改善城市居民生活环境,强化城市水体环境整体协调,建设人水和谐的生态城市。河道整治规划的具体措施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种:

(1)人工生态堤岸建设

如上文所述,许多城市在建设生态堤岸时候,往往只是考慮到建设的简便性和经济性,大多忽略了工程给河流带来的生态影响,这种做法对于城市河流会产生较为恶劣的影响。因此,采用人工生态堤岸建设的方案是很有必要的。人工生态堤岸建设过程中最需要考虑的是工程的实施对于水体的污染,基于这个考量,在选材方面,应尽量减少刚性结构,对于必要的刚性结构设置时候,应尽量选择自然材料。与此同时,建设生态堤岸还必须要设立亲水设施,但必须注意设置亲水水位与亲水台阶相适宜,且水位变化不宜过大,让人们能够更多的、更安全的与水接触。

(2)改善水体污染,保护水土生物多样性

工业污染和生活垃圾污染是现阶段许多城市合理水体最主要的污染物来源,因此,想要更好的改善水体污染,城市管理者必须狠抓城市污水处理,对于相关化学工厂、企业,要敦促改善污水排放体系,严格按照国家排放标准进行定时检查。同时应该做好城市精神文明建设,提高居民素质,尽量避免生活垃圾队河道的污染。

河道整治的最基本任务就是改善水体水质,因此,城市规划者需要定期对河道沉积的淤泥进行处理,青黑除臭,畅通水流通道。同时还需要抓好截污治污工作,应将排放至河流的污水全部截留并网,削减进入河道的污染物总量,保护水体环境。

(3)规范河道建闸,抓好防涝泄洪工作

在生态化河道建设工作室,需要注意到河道建闸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在注重城市风貌的同时还需要注意到河流本身的自然定律。现代生态学表明弯曲的水流能够更有利于本地生物多样性发展,能够有效降低洪水的灾害性。因此,在河道建闸的过程中需要顺应河道自身的地势特点,保证水流通畅 确保水体自身代谢正常。

(4)优化河岸生态配置

河岸建设不能一味考虑经济性,还需要考虑到河岸建设的生态学。在河堤建设过程中,人工刚性材料或多或少会造成一定的水土流失。为了更好的降低河堤建设的水土流失影响,应该在河岸建设周边优化植被配置,涵养水源,保持水土。可以同时配置花卉、草坪、景观树,还能够增强河道的亲民性,一定程度上发挥人文效应,改善城市风貌。

3 城市河道整治以及生态化城市建设方向

城市河道整治是建设生态化城市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河道作为城市发展的生命之源,其规划与整治工作必须得到高度的重视。城市河道整治应与生态城市建设紧密结合,河道规划建设应以生态学原理为指导,强调生态优先与整体优先的原则,协调好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使河道生态环境呈良性循环。同时河道整

治应标本兼治,做好排污治污工作。利用非工程性措施改善城市河流生态是研究的新方向。建设生态型河堤将会是现代城市河流整治的主要发展趋势,融合现代水利工程学、生态学、环境科学等学科新型水利工程,一方面利用河堤布置的植物来涵养水源,避免水土流失,另一方面,通过河道底部所产生的微生物来净化水土,提高水土自净能,改善水环境。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城市中的河道,不但是防洪排涝的重要通道,也是城市景观建设的重要要素和城市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建设生态城市过程中,必须要做好城市河道整治工作,需要多方面的专家、学者、工程师共同努力,才能完成打造良好的生态系统,创建良好的城市水文化风貌,既保持城市资源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又能够恢复城市生态系统,打造出亲水型的宜居生态现代都市。

参考文献:

[1]季永兴,刘水芹,张 勇.城市河道整治中生态型护岸结构探讨[J].水土保持研究,2001,8(4).

[2]汪恕诚.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是破解中国水问题的核心理念[J].中国三峡.建设,2004(05).

论生态城市文化 篇4

生态文化的基本内涵

生态文化作为一种潜在的状态, 从某种程度上说是人类与生俱来的, 自古就有之。无论是在蒙昧野蛮社会, 还是在科学文明社会, 它始终伴随着人类。但生态文化的具体概念的提出则始于近代, 来源于罗马俱乐部创始人佩切伊。他指出, 人类创造了技术圈, 入侵生物圈, 进行过多的榨取, 从而破坏了人类自己的生活基础。如果我们想自救的话, 只有进行文化性质的革命, 站在地球上特殊位置所产生的内在的挑战和责任以及对策略和手段的理解, 进行符合时代要求的那种文化革命。这种文化转向或文化本质的革命必然形成一种新的形式的文化, 即“生态文化”。生态文化是建立一种以生态学为核心的文化体系, 建立起符合生态学原理的价值观念、思维模式、经济法则、生活方式和管理体系, 改变以往那些不良观念, 以生态学的思想与方式来认识世界、观察世界。

具体讲, 生态文化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生态文化是一种生态价值观, 或者说是一种生态文明观, 它反映人类新的生存方式, 即人与自然和谐的生存方式。这种定义下的生态文化, 包括物质层次、精神层次和制度层次三个层次: (1) 在物质层面上, 它强调社会物质生产的技术、能源形式、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等都朝生态保护、生态协调的方向发展; (2) 在制度层面上, 强调生态环境保护的制度化, 使环境保护及协调问题在经济、政治和法律制度上切实得到保障; (3) 在精神层面上, 主张确立自然价值观, 摈弃“反自然”的文化, 走出人类中心主义;建设“尊重自然”的文化, 按照“人与自然和谐”的价值观, 实现精神领域的一系列转变。狭义的生态文化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 是以生态价值观为核心理念的社会意识形态。它是在人类重视自身生存生态环境保护的过程中, 逐渐产生的一系列的环境观念、生态意识, 以及在此基础上延伸发展起来的一系列有关生态环境的文化科学成果, 它展现为环境教育、科技发展的生态化和生态哲学、生态伦理学、生态传媒、生态美学等多领域全角度的延伸和发展, 从而真正使人们在思想观念的深处形成共同的生态价值趋向, 这是生态文化建设的基本内容, 也是我们日常生活中最常用的生态文化的涵义。

生态文化是生态城市建设的精神主导

生态文化作为一种社会文化现象, 具有广泛的适用空间, 是一种世界性或全人类性的文化。这是因为, 生态文化是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之上一种社会意识形态, 它没有区域和国界限制, 能为所有的人提供正确认识的理论基础。生态自然环境本身具有物质性, 是一种客观存在, 它对所有的人都同样起作用, 并且人类的生存发展需要相适宜的生态环境, 而生态文化既是这种状态的产物, 又是维护这种状态的精神和物质力量。生态文化作为一股符合历史发展潮流的思想文化, 它本身具有广泛的适应性和扩展性。

城市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也是人工手段改造自然最彻底的地方。虽然工业革命确立了城市在世界上的主宰地位, 但这种以人类中心主义为行动哲学、建立在掠夺式利用资源基础上的工业革命, 引发了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在城市化进程中出现了环境污染、资源紧缺、城市人口爆炸、交通拥挤等一系列生态问题和负面影响。例如:随着天津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 天津的土地、水、能源、原材料短缺的矛盾已非常突出。天津要进一步繁荣发展必须解决资源能源需求量显著增加, 与资源能源短缺之间的矛盾。为此, 人们不得不寻求城市发展的新模式。

伴随生态文化的发展, “生态城市”思想的出现和形成, 为城市的持续繁荣与发展带来了曙光。正如《经济日报》1999年4月8日《生态城市:城市发展的大趋势》一文所指出的, “为使城市化给人类带来更充分的物质享受、便利的生活设施和高效的信息交流, 避免环境污染、交通拥挤、住房紧张等城市问题, 我们唯一的出路就是建设生态城市”。

生态城市是一种按照生态原理建立起来的, 自然和社会相互协调发展, 人与技术充分融合, 经济高效、环境友好、生态良性循环的人类居住形式, 是自然、人类和城市融为一个有机整体的互惠共生的城市结构。它是一种理想的新型的城市发展模式, 它强调城市建设和发展要充分融合社会、文化、生态和经济等因素, 通过物质、能量、信息的高效利用, 实现城市生态的良性循环和人居环境的持续改善, 达到人与人、人与自然、自然与自然的充分和谐。由此可见, “生态城市”建设蕴涵了生态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而且生态文化作为一种倡导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先进文化, 也是生态城市建设的精神灵魂和原动力, 它的建设和发展将极大地促进生态城市的建设进程, 提升生态城市竞争力和吸引力。

公民生态意识是生态城市文化建设的核心

生态意识亦称环境意识。环境意识作为一种思想和观念自古就有之, 但生态意识的觉醒和现代生态意识的发展却是近代的事情。

(一) 公民生态意识的内涵

1983年前苏联学者B.基鲁索夫明确提出“生态意识”的定义, 认为“生态意识是指根据社会和自然的具体可能性, 最优解决社会和自然关系问题方而反映社会和自然相互关系问题方面的诸观点、理论和情感的总和。我国学者则认为, 生态意识是指在人与人类社会不断地作用于自然界的过程中, 不合理的实践必然造成或导致生态环境的破坏、污染和失衡。对这些活动和现象, 作为生态主体的人和人类社会, 总是做出这样或那样的反应和认识。这些反应和认识的总和构成我们所说的生态意识, 它是人和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可见, 生态意识则是指人们为谋求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而形成的一系列思想观念和认识, 它包括生态保护意识、能源节约意识、消费简约意识、亲近自然意识、环境优化意识等主要内容。在这些内容中它们的基本价值观与信念是一致的, 提倡:自然界是一个有机共同体, 人类只是这个系统中的一部分。不管人类的科学技术发展到什么水平, 人类终归要依赖自然而生存。尽管人的主观能动性对自然界具有重要的影响, 但人必须尊重自然规律, 自觉控制自己的行为, 合理地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 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 才能使人类继续生存和进一步发展成为可能。

(二) 公民生态意识产生的条件

当前生态意识的产生, 不仅仅是“人类困境”的反映, 它还有其深刻的自然历史背景和人类意识自身发展的逻辑因素。

1. 生态意识产生的自然历史条件

生物圈的产生和发展曾被看作是大自然的杰作, 它不仅造就了五彩缤纷的生物世界, 而且孕育了闪烁理性之光的人和人类社会。人类作为生物圈的一个组成部分, 在其数百万年的发展演变中, 逐步掌握了科学和理性, 进而从自然的状态下解放出来, 成为自然的主人。人类运用知识, 特别是运用科学技术, 改变了自然界进化的轨迹和速度, 使自然界按人类的愿望和理性的要求发展。从旧石器时代到现代信息时代, 短短的五千年间, 人类社会更经历了狩猎、采集→农耕、放牧→农业→前工业→工业→后工业社会的进化序列。在这个过程中,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 人类对自然的改造能力迅速增强, 人类的实践范围迅速拓宽, 人的主观能动性得到充分发挥, 同时也导致了自然的全面人化和全球性生态危机的产生。

2. 生态意识产生的社会逻辑条件

人类意识的发展是随着人类生产和社会实践活动的扩展和发展而不断发展的, 不同时代人与自然相互作用的层面不同, 意识的表现形式也不同。生态意识的产生和发展是人类意识自身发展的一个高级阶段, 它是人类意识经历了自我意识和社会意识阶段之后, 产生的人与自然和谐统一关系的全新反映。同时, 生态意识的产生也是人类对人与自然相互作用反省的结果。人类改造自然获取利益, 不可避免的要遭到自然界的报复, 特别是日益严重的生态危机迫使人类产生了趋利避害的忧患意识和环境保护意识。

(三) 公民生态意识是生态城市建设的核心

生态意识是根据社会和自然的具体可能性, 最优地解决社会和自然关系问题方面所反映的观点、理论和感情的总和, 它对于生态城市建设和发展是至关重要的。利奥波尔德在其《大地伦理学》一书中就曾指出, “没有生态意识, 私利以外的义务就是一种空话”。这也意味着, 没有生态意识, 生态城市的建设将无从谈起。

生态城市的提出和建设本身就是人们生态意识觉醒的一种表现, 而且自觉的生态意识也是实现城市生态化发展的关键。从物质层次上看, 生态城市是以现代生态科学和技术手段为支撑的;从精神层次看, 生态城市则是以自觉的生态价值和生态意识为基础的。只有广大城市居民充分认识到目前生态环境问题的严重性和生态环境在现实生活中的极端重要性, 树立人与自然同演化、共发展的意识, 全面、正确地把握环境与发展的关系, 才能认同生态城市的建设, 积极投入到生态城市的建设中;才能唤起市民生态城市建设的激情和热情, 自觉遵守生态城市建设的各项环卫、环保等社会准则, 促进生态技术、循环经济、清洁生产的实施为生态城市建设创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四) 重视公民生态意识的培养

生态意识作为一种科学的意识, 它是可以通过培养和塑造形成和发展起来的。而且生态意识的培养有多种方法和途径, 其中主要有加强生态市民教育, 开展生态科普活动, 建立生态城市公众参与机制等。

1. 加强市民生态教育。

市民是生态城市建设的主体, 他们的生态意识如何将直接影响生态城市建设的进度和成效。生态教育是提高人们生态认知、生态意识最直接有效的方式。因此, 要把生态教育作为市民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 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生态教育, 以提高和普及广大市民的生态意识。

2. 广泛开展生态科普活动。

生态意识来源于生态实践, 也需要在生态实践中加以提升和推广。因此, 可以结合“世界地球日”、“世界环境日”、“世界土地日”、“世界水日”等节日开展丰富多彩的绿色科普实践活动, 并通过报刊、广播和电视等媒体, 积极引导市民参与其中。开展群众性生态科普教育活动还需将生态示范区建设、生态科普基地建设结合起来, 建设具有集生态教育和生态科普、生态旅游、生态保护、生态恢复示范等功能于一体的生态城市景区。

3. 建立生态城市建设的公众参与机制。

生态城市的建设不仅需要依靠政府、企业、组织, 关键还在于依靠公众。城市的建设要通过推行城镇生活垃圾的定点分类堆放、组织资源回收利用活动、义务植树造林活动、环保义务劳动和志愿者行动、设立公众举报电话、奖励举报人员、建立环保问题公众听证制度等公众参与活动, 培育公众的生态意识, 激发公众保护生态的积极性和自觉性, 在市民中形成提倡节约、爱护生态环境的社会价值观念、生活方式和消费行为。

摘要:生态文化既是一种生态价值观也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它是以生态价值观为核心理念的社会意识形态, 它没有区域和国界限制, 作为一股符合历史发展潮流的先进思想文化, 它具有广泛的适应性和扩展性, 在生态城市中也是如此。生态文化是现代生态城市建设的精神主导和原动力, 渗透到生态城市建设的每个方面。在生态城市文化建设的诸多内容中, 核心是公民生态意识的培养。

关键词:生态文化,生态城市,公民生态意识

参考文献

[1].赵宗彪.论生态文化与建设.新乡教育学院学报.2006年第12期.

[2].王杏玲.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现代生态文化建设.江南大学学报. (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4期.

[3].侯天琛, 董小香.城市生态转型与生态城市建设.中国科技信息.2006年第4期.

[4].B.基鲁索夫.生态意识是社会和自然最优相互作用的条件.哲学译丛.1986年第4期.转引自包庆德.论生态存在与生态意识.北京林业大学学报.2005年第1期.

[5].包庆德.起源与变迁:人类的生态和生态意识扫描.内蒙民族师范学院学报.1998年3期.

建设生态园林城市专题 篇5

今年年初,省委书记苏荣莅临我市考察调研,对我市提出了“两个率先、一个努力”的发展目标。建设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的生态园林城市,是在园林城市的基础上利用环境生态学原理,规划、建设和管理城市,实现城市生态的良性循环和人居环境的持续改善。去年我市成功创建了国家园林城市,城市基础设施、园林绿化和生态环境建设迈上一个新台阶,城市面貌发生深刻变化。但是对照国家生态园林城市标准,我市还存在很大差距,建设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的生态园林城市任重道远。

一、建设生态园林城市存在的主要问题

1、城市绿化水平不高,难以满足人民对高品质人居环境的要求。通过开展国家园林城市的创建工作,我市城市园林绿化有了较大的改观,但是问题仍然不少:一是城市绿化缺乏特色,园林精品不多。城市绿化没有很好地与自然山水相结合,没有有效整合城市历史文化资源,地方特色不鲜明,精品力作甚少。放眼市区,只有近两年来建成的孔目江湿地公园、新欣北大道等称得上精品力作,大部分绿化项目档次品位不高。二是城市绿化布局失衡,绿量依然不足。城市绿化没有跟上城市快速扩张的步伐,绿地率、绿化覆盖率、人均公园绿地面积与国家生态园林城市标准差距很大。城市绿地分布不平衡,城北新区特别是孔目江核心区绿化面积较大,城南老城区、新钢公司辖区等绿化严重不足,尤其是规划控制面积40平方公里的经济开发区居然没有建一处公园,深受市民喜爱的街头游园、小公园太少,很难满足市民出行500米步入公园的要求。

2、城市基础设施不配套,难以适应城市对高标准承载能力的要求。近年来,我市城市规模扩张快,城市建设工程多、投入大,城市框架已经突破了70平方公里,一座中等城市的架构已经形成。但是,在高楼大厦、景观大道的周边,特别是老城区、城中村市政设施老化和不配套,出现路不平、灯不亮、排水不畅、市民停车难、如厕难等问题,严重影响群众生活和城市形象。城区排水系统设置紊乱,远不能满足城市发展和人口增长的需要。垃圾存放、收运设施落后,造成垃圾“二次污染”严重。城市生态环境建设滞后,污水处理厂、垃圾处理场实际处理量远没有达到设计负荷,环境状况堪忧。

3、城市管理合力未形成,难以应对市民对高效能管理服务的要求。近年来,尤其是开展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工作以来,我市城市管理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市容环境得到优化,城市形象得到改善。但是,由于一些单位、部门和干部群众城市管理意识不强、部门协调联动机制不健全、城市管理运行机制不完善、城市管理合力未形成等原因,我市城市管理仍然存治脏不彻底、治乱不到位、治差不明显、工作不到位等问题,造成许多管理上的被动,薄弱时段、薄弱环节问题没能根本解决,城市形象提升较慢,脏乱差和回潮现象依然严峻,降低了人民群众的幸福感和满意度。

二、建设生态园林城市的对策

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生态园林城市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也是城市建设和管理面临的一项紧迫任务。要以成功创建国家园林城市为新起点,以开展“城市管理年”活动为契机,进一步加快城市绿化,加强生态环境建设,完善市政公用设施,提高城市管理水平,努力把我市建设成为生活舒适、生态优美、环境优雅、充满活力、富于人文关怀的城市。

(一)精心规划建设,构建生态园林系统。要坚持以人为本,科学规划,尊重自然,突出特色,按照“城市园林化、郊区森林化、道路林荫化、庭院花园化”的要求,营造城市园林景观,统筹城乡生态建设,积极探索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存方式,努力塑造生态良好、景观优美、植物多样、清新舒适的绿地系统,促进人居环境的持续改善。

1、坚持规划建绿,塑造地方特色。城市绿化要坚持规划先行,以保证城市绿化建设的先进性和超前性。一要修编城市绿地系统规划。随着城市总体规划的修编调整和城市规模的加速扩张,我市2002年编制的《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已经不能适应城市建设的需要,不能满足人民群众对优美人居环境的需求。要以建设生态园林城市为目标,策应“一城五区、两江四岸”城市建设构想,本着生态化原则、系统化原则、个性化原则,编制一个科学的、超前的、高起点的城市绿地绿化规划,以指导和调控城市绿化建设。二要严格执行城市绿线管制制度。进一步规范建设项目联审联验工作程序,着力加强附属绿化规划的审查、质量监管和竣工验收,完善易地绿化补偿机制,维护规划的法定性和权威性,从源头上把好绿化建设关。严格控制绿线范围内的用地进行非绿化建设、破坏绿化规划用地的地形地貌、水体和植被,加大侵占绿地、非法砍伐、破坏绿化行为的查处力度,切实加强绿线管制。

2、实施项目推进,提高园林品位。依托我市的历史人文资源和生态自然资源,全面提升城市绿化建设品位,使城市绿化建设与彰显城市个性、延承城市文化脉络、提升城市形象相适应。一要树立精品理念,提高园林绿化设计水平。依托自然山水,贯彻节约型绿化方针,大力倡导“以植物为主体、水土为要素”的园林设计思想,坚持“适地适树”、“以乡土树种为主”、“物种多样性”原则,将园林绿化与我市的历史文化、城市景观和城市格局有机结合。二要大力推进城市绿化建设,增绿量出精品。大手笔实施“两江四岸”绿化建设,高标准完成抱石公园、北湖公园改造,适地建设一批街头游园绿地,启动仰天岗森林型生态新城区建设,完善城市公园体系。坚持城市道路建设与绿化同步,实施城市新(改)建道路绿化,重点抓好城市出入口和节点绿化,形成城市道路绿化网络。实行工程建设项目绿化一票否决制度,做到同步规划、同步设计、同步建设、同步验收,推进单位(庭院)和小区绿化。实施城郊山体保护和复绿工程,启动渐赣线两侧绿化,完善城市绿色屏障。

3、注重长效管理,巩固绿化成果。一要加快城市园林绿化制度建设。尽快出台以城市园林绿化工程质量安全监管、竣工交接验收、城市绿地养护招投标、养护考核等为重点的一系列配套标准和规范,为我市城市绿化行业管理提供依据和保证。二要引入市场机制。实行绿地建设和养护作业公开招投标,建立城市绿化养护长效管理机制,变“花钱养人”为“花钱买服务”。按照“建一片,管一片,绿一片”的原则,不断加大城市园林绿化养护的力度,严格管护标准,加强督促考核,实现绿化管养由过去粗放型向精细型转变,努力提高城市绿化养护管理水平。三要拓宽绿化投融资渠道。坚持政府投入为主,发动全社会力量参与城市绿化,按照“先造景后卖地”的思路引导开发商建设公共绿地,形成市场化、多元化的城市绿化投入机制,为城市绿化筹集资金。

(二)注重城市内涵,完善市政公用设施。要强化市政公用设施的基础地位观念,更加注重城市内涵发展,按照突出重点、攻克难点、打造亮点的思路,对市政基础设施工程做到精心策划、精心设计、精心施工,建一处工程,留一处精品,完善城市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增强城市综合承载能力。

一要着力完善基础服务功能。要多渠道筹措城市建设资金,按照适度超前的原则,完善以城市路网、给排水、供电供气、垃圾处理以及公共交通、医疗设施等为重点的城市基础设施,大力发展教育、卫生、文化、体育等公共服务事业,让市民享受到工作和生活的便利。要对城市空间布局和地下发展等各项建设综合规划,减少建设的反复和浪费。特别是地下管网建设应本着先地下、后地上的原则,每拓宽和新建一条城市道路,就应同时铺好各种城市地下和预留将来发展管线的地下穿孔,避免城市道路上的“拉链”现象。

二要着力增强设施配套能力。要实施城中村改造,创新模式和机制,下大力气推进四眼井、万家山、桥背等城中村和城南旧城区的改造,全面提高旧城区的基础设施建设水平。要实施小街小巷市政设施的配套建设,重点实施小街小巷硬化、亮化,解决老城区路不平、灯不亮、排水不畅等市政设施老化和不配套问题。要实施城市建筑风格改造,按照一街一特色的原则重点对劳动路、长青路、科环路等道路临街建筑物进行“穿衣戴帽”,增强临街建筑物外观美和立体美。要实施人行道建设工程,拓宽融资渠道,改革人行道建设模式,把握建设标准,突出解决新建道路设施不配套问题,消除黄土裸露。要实施农贸市场升级改造,规划建设停车场,改造和建设一批环保型公共厕所,切实解决公用设施短缺和档次低下问题。

三要着力提高生活垃圾、污水无害化处理能力。加强生活垃圾处置监管,推进城市生活垃圾处置一体化进程,推进驴脚岭生活垃圾填埋场规范作业,将新钢公司等区域生活垃圾纳入无害化处理范围,实现市区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100%。按照新城区“雨污分流”、老城区逐步“雨污分流”的原则,加快污水收集管网建设,促进城东污水处理厂达到设计负荷,提高城市生活污水处理率。

(三)强化城市管理,营造优美市容环境。要加强城市管理,建立良好的城市管理运行机制,通过高效能的城市管理来巩固城市规划建设成果,营造良好城市秩序,充分发挥城市的服务功能。充分发挥城管执法作用,做到标准化执法、人性化服务,强化责任、提升标准、工作前移、坚韧严管,全面打造整洁、优美、文明、雅致的市容环境。

一要在城市管理运行机制上做文章,提高管理效能。要推进管理运行机制、管理方式的创新,重点在城市管理的法制化、市场化、社会化、现代化等方面有突破,实现市容环境长效管理。要加强城市管理规范化工作,制定操作性强、权威性强的法规、规章,使城市管理工作由过去的“行政约束型”向“法制约束型”转变。要在环卫清扫保洁“管干分离”改革的基础上,加快市政设施维护、城市绿化养护、垃圾收集清运、公厕管理等作业工作的市场化进程,提高养护效率和质量。要加大公共参与力度,建立公众参与机制,把传统的以政府为唯一主体的城市管理转到政府主导,社会、企业、公众多元主体共同参与的现代城市治理上来,着重发挥居民委员会在社区管理中协调利益、化解矛盾、排忧解难的作用,夯实城市管理工作的基础。要按照“统筹规划、分步实施,应用主导、资源共享,突出重点、务求实效”的原则,积极推进“数字城管”,实现对城市基础设施和管理活动的实时监测与动态控制,应对城市管理工作新情况、新问题。

二要在城市环境卫生上下功夫,实现城市天天洁净。加大环卫基础设施的投入和建设,优化城区环卫保洁网络,推进环卫作业市场化改革,提升环卫作业的科技含量和机械化水平,实现环卫保洁全地域覆盖不留死角、全时空覆盖不漏时段。抓住道路清扫保洁这一中心环节,积极探索与大建设相适应的作业管理模式。推行生活垃圾袋装化管理,严控垃圾收运过程中的二次污染,确保生活垃圾不落地。加大向薄弱区域和薄弱时段的延伸力度,全面加强夜间环境卫生管理,开展城市出入口、铁路沿线、背街小巷、居民小区环境卫生整治。大力推进建筑垃圾专业化密闭化运输管理,实行全天候、全方位、全过程监控,将污染降到最低程度。

浅析中国生态城市建设 篇6

摘要:党的十八大提出“我们一定要更加自觉地珍爱自然,更加积极地保护生态,努力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把生态文明建设及其生态城市的建设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生态城市建设是我们实现经济与资源良性循环、协调发展的历史必然选择,而生态文明建设是实施科学发展观战略的题中应有之义。建设生态城市则是建设生态文明的具体实践,是党的十八大精神的具体要求,对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阐述了生态城市的基本内涵,建设生态城市的重要意义;提出了促进城市生态化发展的途径,为中国生态城市的建设指出了发展方向和理论依据。

关键词:生态文明;生态城市;对策

中图分类号:X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04-0028-02

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随之而来的城市生态环境问题成为人类生态环境的重中之重。城市问题不仅严重制约了城市社会、经济的有序发展,更给人们的身心健康带来不容忽视的危害。2010年到2020年是我国城市化高速发展的重要阶段,而中国作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之一,环境问题是否得当处理,直接关系到全球环境问题是否得到改善。因此,如何实现我国城市社会经济与生态环境的全面协调发展,使城市、政府摆脱两难的窘境,成为一个不可忽视的课题。

一、生态城市建设的内涵与特点

生态城市建设通过促进环境质量的提高以及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是综合运用可持续发展和生态经济学的原理,协调人类经济社会活动与资源环境之间的关系,进而实现社会经济与资源环境的良性循环、协调持续发展的高效组织形式。生态城市概念中的“城市”,不单指城市化地区,还包括城市所有的乡村,既包括城市规划区的生态环境建设,也包括市域内农村区域生态环境建设,应强调城市与其周围地域之间动态的统一性,生态城市的系统性观念决定了建设应该全面协调发展[1]。

生态城市的构建是人类最合理地利用资源与环境,寻求人与自然良性循环发展的新的突破,追求人与自然、建筑环境与自然环境、经济社会发展与自然环境保护之间的和谐共生,乃至高效有序发展。生态城市是由自然、社会、经济等诸多因素整合而成的人工复合生态系统,强调整体效益运作,重视环境质量,追求区域之间的协调发展,全面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城市环境设计规划原则。可持续发展是生态城市建设所要追求的长期目标,建立生态竞争机制,通过自生和再生原理调节系统,进而更加充分合理地配置有限的自然资源,以适应系统协调有序发展的目标。

综上,生态城市建设具有高效和谐性、整体有效性、追求可持续性的特点,这些特点更加系统地证明了当下城市建设选择生态城市这条道路的必然性。

二、生态城市建设的意义

大力推进建设生态型城市,这既是顺应城市演变规律的必然要求,也是推进城市的持续、健康发展的必经道路。生态城市建设是改变传统粗放型经济发展模式和建设现代化集约型城市的一个重要环节,对于实现社会、经济、环境的协调发展具有重大战略意义。

1.建设生态城市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

生态城市的建设,有利于提高城市整体素质,只有走建设生态城市的道路,才能丰富建设小康社会的内涵,才能进一步促进城市、社会环境质量与现代化进程的全面协调发展,进而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2.建设生态城市是推进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建设生态城市为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提供了新载体,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提高人民生活质量,改善人居环境;促进人们生活方式和消费观念的转变,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的进一步发展。

3.建设生态城市是解决城市发展难题的必然选择

生态城市建设全面强调注重经济效益、注重人类福利、注重生态整体效益。建设生态城市有利于减少生态破坏和社会环境污染,缓解环境压力,提高资源利用效率,进而提高经济效益,实现经济、社会、环境的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三、生态城市建设的具体措施

1.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知识经济

产业结构是一个城市发展的重要问题,关系到城市经济发展是否稳定、健康、快速,关系到城市定位和整个城市发展目标的确定。我国正处于从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向集约型经济增长方式过渡的重要时期。如果要摆脱高污染、低产出的产业结构的窘境,必须从产业结构着手,坚持合理布局,以此促进城市经济的持续、健康、快速发展。

把发展知识经济作为城市经济发展的重中之重来抓。城市作为人才和科技的聚集地,为知识经济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条件。只有大力发展知识经济,才能更好地促进我国产业模式的进一步改革,进而促进我国城市、社会、自然的有序、和谐发展。

2.提高生态意识,牢固树立可持续发展观念

公众是生态城市建设最根本的受益者,但公众对生态城市的建设不冷不热,处在“受约束的尝试”层次,以被动为主,但参与的积极性不断提高[2]。树立生态文明观,靠教育宣传和法律法规,强化全民生态环境意识。教育是人力资源开发的必经途径,教育不仅能提升群众的文化素质,还能调整人的智力乃至技能结构。只有群众的生态环境意识得到强化,才能促进生态城市的发展,整个国家的生态环境才能得到改善。提高公众的生态意识,就是使人民群众认识到自己在自然中所处的位置和应该承担的环境责任,进而改变传统的消费方式,维护城市生态系统的高质量运行。

因此,必须逐步提高全民的生态环保意识,更新传统思想观念,深化生态保护理论研究,总结历史经验教训,明确实施目标,做好科学系统规划,完善产业管理体制,吸引公众参与热情,营造生态环保新风尚,加强区域合作。通过以上有力举措,使我国的生态城市建设稳健有序地进行。

3.加强政策引导,健全生态城市发展机制

建设生态城市,必须加强政策引导。政府部门在政策制定方面,必须把生态城市建设和生态经济建设放在突出位置,加大城市建设过程中绿色技术的比例,用科学的发展观统筹经济和社会发展。其次,必须加大环境保护的执法力度,建立、健全行之有效的执法监督机制,通过立法、执法营造环境保护的良好氛围。“保持规划的权威性,依法定的程序编制和修改,而不是一任领导一个规划。”[3]再次,必须确定领导政绩考核制度。“许多城市应该解决又能够解决的环境问题放着不管,却奢谈什么如何使城市生态化,甚至在有些领导的思想中只是要生态城市这块牌子装装门面,并没有真心打算去实施。”[4]针对于生态城市建设,政绩考核强调不仅要有经济发展的提高,更强调对生态环境的保护,科学设置绿色GDP,进而使政绩考核成为生态城市建设的有力助推器。

4.因地制宜,建设各具特色的生态社区

生态社区是城市生态建设的基础单元,其核心内容是社区生态关系的整合和生态服务功能的提升,强调居民家庭、建筑、基础设施、自然生态环境、社区服务等要素的有机融合[5]。因地制宜地建设生态城市,不仅能够更充分发挥本城市的区域优势,更能全面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完美统一。

建设生态城市,走生态文明之路,是我国城市化道路的正确选择,也是我国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更是当今世界的大势所趋,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所以,生态城市建设必须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积极主动应对环境污染,努力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双赢、社会发展成果人人共享、群众幸福指数不断攀升、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目标。

参考文献:

[1]高静,李爱莉,芦玉敏.关于我国生态城市建设的理性思考[J].特区经济,2011,(2):298-299.

[2]李丽红.政府主导型公众参与生态城市规划的难点及法律解决途径[J].现代财经,2009,(8):79-82.

[3]都沁军.论生态城市建设的内容及策略[J].当代经济管理,2005,(6):82-85.

[4]王玉庆.当前生态城市建设中的几个突出问题[J].求实学刊,2011,(4):55-57.

城市生态文化建设 篇7

关键词:资源枯竭,城市转型,山水生态城市,复合生态

1 建设生态城市的重要意义

城市是一个以人为主体、自然环境为依托、经济活动为基础的社会联系极为紧密和按其自身规律不断运转的有机整体是人类创造的自然—经济—社会复合系统。淮北市是全国十三个重点煤炭基地之一, 是一个典型的资源型城市。经历了半个世纪的发展, 综合实力不断增强, 城市功能持续提升, 累计生产原煤8亿吨, 在为国家经济建设作出巨大贡献的同时, 也不可避免地因资源开发和工业污染带来一定的生态环境压力, 因此, 加快城市转型、建设生态城市, 既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 也是事关淮北未来发展的历史抉择。

2 淮北市山水生态城市建设的现状条件

2.1 优势

(1) 具有建设山水生态城市的自然资源。淮北市山水资源丰富, 特别是在城市规划区内, 山体、河流、湖泊分布占总面积一半以上。这些山水资源共同形成了“群山抱六湖, 九河穿煤 (美) 都”山水格局。

(2) 具有浓厚的历史人文资源优势。柳孜码头遗址、古岩画群、石山孜新石器时期文化遗址见证了淮北市的悠久历史与灿烂文明。

(3) 建设山水生态城市取得一定成效。淮北市已先后被评为全国卫生城市、园林城市、科技工作先进市, 三次跨入全国创建文明城市先进行列, 还被确定为国家循环经济试点市。

2.2 劣势

(1) 城市空间发展与煤炭资源开采之间矛盾凸显。地面的反复沉降, 严重制约了城市的向外拓展。

(2) 现状湖泊水源不能长期保证, 山体绿化覆盖率偏低。现状湖泊水源补给为矿井疏干排水, 煤矿若停止开采, 水源难以长期保证。

2.3 机遇

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 胡锦涛总书记指出:“建设生态文明, 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 报告强调要使“生态文明观念在全社会牢固树立”。

2009年3月, 国务院确定淮北市为第二批32个资源枯竭型城市之一, 中央财政将给资源枯竭城市财力性转移支付资金支持。未来3~5年将是淮北市转型发展的最佳历史机遇期, 我市经济社会正步入加速发展阶段, 为转型发展提供了千载难逢的战略机遇。

2.4 挑战

2010年1月, 国务院批准成立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 皖北地区将成为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重要功能补充区。面临这一政策机遇, 作为安徽北部的能源型综合性城市, 如何发挥区位优势加快发展, 拓展城市发展新空间, 是当前面临的新挑战。

3 淮北市山水生态城市建设的路径探索

3.1 注重提升环境品质, 促进城市均衡发展

建设山水生态城市必须坚持以人为本, 改善城市环境品质, 提升城市服务功能, 为市民创造一个宜于居住和工作的优美环境。老城区通过对现有资源的整合, 注重功能与环境的提升, 合理调整用地结构, 严格控制开发强度。新城区应注重市政及公共配套设施建设。通过广场绿地和街头游园的建设及医疗、教育等公共服务配套设施的完善, 增强集聚能力, 使新区开发和老城区建设相得益彰。

3.2 通过山水资源整治, 培育生态城市特色

近期须加大绿化力度, 禁止开山采石, 对裸露山体区域进行植被恢复, 恢复自然植被景观, 涵养水土, 丰富山体景观内容。淮北作为内陆平原城市, 优势在山, 特色在河流及塌陷湖泊湿地。对市区纵贯南北的河流沟渠, 开展以沿河布绿、围桥造景、设景建园、开辟绿洲为主要形式的绿化美化工程, 高标准建设融文化、旅游、休闲、生态于一体的沿河景观带;应用自然生态演替理论和生态工程方法, 结合生态评估分析结果, 对湿地进行生态功能区划, 分空间分时段安排生态修复工程。通过对规划区域内不规则的零星塌陷水面的整合, 对水面驳岸的有效整治, 并辅以园林绿地景观的塑造, 形成丰富的滨水连续景观线及优美的水面对景效果, 促进城市山水格局的形成, 为淮北新型山水生态城市的建设打下牢固基础。

3.3 坚持综合推进, 构筑高标准生态安全体系

加速城市绿色生态走廊、城市森林公园、郊野公园、湿地公园、河流滨岸缓冲带公园建设, 推进城市绿地森林化改造, 形成完善的城市绿地系统。实施城区河网清淤、生态恢复、生态补水及水体流动工程。加强危险废物安全处置和综合利用, 提高城市垃圾处理及再生资源的循环利用水平。

4 当前建设山水生态城市亟需开展的工作

4.1 坚持规划引导, 科学编制山水生态城市建设规划

城市建设中, 规划是关键, 设计是灵魂, 它们决定着城市发展的方向和质量。生态城市规划应着眼于“生态导向”的整体规划, 通过生态规划对城市及毗邻地区的自然、资源、经济、环境进行综合调查, 全面分析环境资源的生态潜力与制约因素, 评估人与自然的和谐度, 从而科学制定山水生态城市建设的指导依据。

4.2 加大宣传力度, 强化公民和政府的生态环保意识

普及对市民的环境教育是创建生态城市的重要保障, 也是生态城市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必须通过城市系统意识教育和环境意识教育, 使广大公民认识到生态环境建设的长期性和复杂性, 明确自身在生态建设中肩负的责任和义务, 积极投身到环境建设和城市生态建设中去。另外, 要加强政府决策者的生态环保意识, 以有效完成对生态环境的宏观保护。

5 结语

建设山水生态城市, 标志着淮北市将由资源型城市开发模式向复合生态城市开发模式转变, 它扬弃了只注重经济效益不顾公众福利和生态后果的唯经济的工业化发展模式, 转向兼顾人口、社会、经济、环境和资源持续发展的, 注重复合生态整体效益的发展模式。生态城市发展模式是人们对人类进入工业文明以来所走过的道路进行深刻反思的结果, 这意味着一场破旧立新的社会变革, 因为它不仅涉及到城市物质环境的生态建设、生态恢复, 还涉及到价值观念、生活方式、政策法规等方面的根本性转变。淮北市将依托山水自然资源, 创新发展理念, 转变发展方式, 凸显城市特色, 全力推进山水生态城市建设, 积极探索新型工业化、城市化与生态化融合发展、和谐统一的新路。

参考文献

[1]国际生态城市论坛——资源型城市转型与生态城市建设方法.

[2]《淮北市主城区生态城市建设规划》中期成果.

建设生态型城市 篇8

1 生态型城市的概述

1.1 生态型城市概念

生态城市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起的“人与生物圈 (MAB) ”计划研究过程中提出的一个概念, 是城市生态化发展的结果;是社会和谐, 经济高效, 生态良性循环的人类居住形式, 是自然、城市与人融合为一个有机整体所形成的互惠共生结构。简而言之, 生态城市是一类生态健康的城市。

1.2 城市的主要特点

1.2.1 和谐性。

生态城市的和谐性, 不仅反映在人与自然的关系, 自然与人共生, 人回归自然, 自然融于城市等方面, 更重要的是反映在人与人的关系上。

1.2.2 高效性。

生态城市能提高一切资源的利用效率:物尽其用, 地尽其力, 人尽其才各施其能, 是物质能量的到多层次分级利用, 废弃物循环再生, 使各行业、各部门之间共生关系得以协调。

1.2.3 可持续性。

生态城市是以可持续发展思想为指导的。同时兼顾不同时间, 空间, 合理配置资源。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 有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 保证其健康、持续、协调的发展。

1.2.4 整体性。

生态城市不是单纯追求环境的优美或自身的繁荣, 而是兼顾社会、经济和环境三者的整体协调的秩序下寻求发展。

1.2.5 区域性。

生态城市作为城乡统一体, 其本身即为一区域概念, 是建立于区域平衡基础之上的。而城市之间是相互联系, 相互制约的, 只有平衡协调的区域才有平衡协调的生态城市。

2 建设生态城市的意义

大力提倡建设生态型城市, 这既是顺应城市演变规律的必要要求, 也是推进城市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需要。

2.1 抢占科技制高点和发展绿色生产力的需要。

发展建设生态型城市, 有利于高起点涉入世界绿色先进领域, 提升城市的整体素质、国内外的市场竞争力和形象。

2.2 推进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党中央把“可持续发展”与“科教兴国”并列为两大战略, 在城市建设和发展过程中, 当然要贯彻实施好这一重大战略。

2.3 解决城市发展难题的需要。

城市作为区域经济活动的中心, 同时也是各种矛盾的焦点。城市的发展往往引发人口拥挤、住房紧张、交通堵塞、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等一系列问题这些问题都是城市经济发展与城市生态环境之间矛盾的反映, 建立一个人与自然关系协调与和谐生态型城市, 可以有效解决这些矛盾。

2.4 提高人民生活质量的需要。

随着经济的日益增长, 城市居民的生活水平也逐步提高, 城市居民对生活的追求将从数量型转为质量型、从物质型转为精神型、从户内型转为户外型、生态休闲正在成为市民日益增长的生活需要。

3 建设生态城市的措施

3.1 制定科学合理的城市规划。

以可持续发展的方针为指导, 科学合理的制定和完善城市规划, 是实现“生态城市”的前提和条件。城市规划要按照城市各个不同区域功能要求进行划分, 制定相应的环境质量标准。

3.2 强城市基础实施建设, 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

城市基础设施是城市为顺利进行各种经济活动和其他社会活动而建设的各类机构设施。城市的新区开发和旧区改造, 要从城市的总体效益出发, 遵循客观规律, 与经济发展水平和市场发育程度相适应, 循序渐进, 逐步形成合理体系, 在政府的引导下, 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 加强城市生态建设和污染综合防治, 全面提高管理水平, 形成各具特色的城市同风格, 为居民创造一个整洁、宁静、高雅、舒适、便利的工作和生活环境。

3.3 加快产业结构调整, 大力推行清洁生产。

工业污染是城市环境污染的主要根源。但是, 城市化又离不开工业化, 要顺应国际潮流和时代需要, 大力发展无污染产业, 积极引进高新技术项目。同时要坚持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三统一”的原则, 加大的环境污染的治理力度, 对新办企业实行环保“一票否决制”, 决不走先污染、再治理的老路;对传统产业进行技术改造, 对污染企业限期治理达标。企业不能消灭污染, 就消灭污染企业。

3.4 加强城市绿化建设, 创造良好的人居环境。

3.5 大力发展高效生态农业。

3.6 改进和完善城市发展考核及指标。

目前在城市发展考核中存在着片面强调经济增长, 忽视或轻视生态环境保护的问题。

4 实证研究———以大连市为例

4.1 大连城市建设现状

作为一座老工业城市, 近年来大连市成功地进行了工业污染治理和产业结构调整, 实施了污染企业搬迁改造, 同时大力开展植树造林的绿化活动。大连市环境质量和面貌的改善, 带来了城市文明程度的提高, 同时也带来了源源不断的投资项目和外资以及旅游业的飞速发展, 使大连经济、社会、环境步入协调发展的轨道。

4.2 大连生态城市建设存在问题

4.2.1 城市绿化建设中的“造假化”问题。

4.2.2 城市景观建设中的“奢侈化”问题。

4.2.3 城市生态建设中的“急进化”问题。

4.2.4 城市生态建设中的“崇洋化”问题。

4.3 大连城市生态环境建设的对策与建议

4.3.1 制定城市总体规划的同时, 做好城市生态建设规划。

这个规划必须以满足城市可持续发展需要为目标, 立足城市市域范围, 综合考虑城市周边地区及所在区域生态环境的影响因素。生态环境建设规划是生态建设的依据, 各级政府应高度重视。要把城市生态建设贯彻到城市规划设计、规划建设、规划管理的全过程中。

4.3.2 建设生态城市, 走城市生态建设与可持续发展之路。

生态城市的建设必须遵守的五个原则。

系统原则:城市是一个区域中的一部分, 城市生态系统也是一个开放的系统, 必须与城市外部其他生态系统进行物质、能量、信息的交换。用系统的观点从区域环境和区域生态系统的角度考虑城市生态环境问题。

自然原则:城市规模及结构功能等都受自然条件限制, 城市生态环境建设必须充分考虑自然特征和环境承载能力。

经济原则:经济的发展是城市发展的前提条件, 发展经济的同时必须保护环境, 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相协调的原则。

生态原则:维持城市人工生态系统的平衡, 必须注意城市生态系统中结构与功能的相互适应, 使城市能量、物质、信息的传递和转化持续进行, 处于动态平衡。

阶段性原则:发展生态城市, 不能急功近利, 要根据城市社会经济水平、科学技术水平相结合, 分阶段定目标, 持续发展。

4.3.3 加强城市生态绿地建设, 改善城市生态环境。

4.3.4 维护和建立城市绿色廊道, 保护野生生物栖息环境。

4.3.5 保护乡土植物, 维护生物多样性。

4.3.6 拓展城市绿化空间, 增加城市绿化面积。

结束语:如果逐步实现了思想的转变、意识提高、观念更新、理论深化、标准统一, 就有了扎实的思想基础和理论基础;再通过实施明确目标、科学规划、完善体系、协调监控、推进市场、公众参与、营造风尚、城区合作等有力措施, 生态城市建设将会稳健有序的进行。尽管任重而道远, 面对挑战, 只要坚持不懈地努力, 一个个繁荣和谐的生态城市将会在中国出现。

摘要: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的协调是人们花了巨大的代价才选定的一个理想的会经济形态。其根本特点是既尊重客观经济规律的作用, 又尊重客观自然规律的作用。生态化社会基本模式提供了社会经济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客观可能性, 但要把这一客观可能性变为社会经济发展的现实性, 还需要做大量的工作。

浅谈城市生态建设 篇9

关键词:城市生态,建设,生态环境,发展对策

目前,我国进入了城市化快速发展阶段。2000年,全国城市数量达到了667个,其中200万以上人口的超级城市13个,此外还有2万个建制镇。大面积的城市建设已经带来了许多问题,如何协调城市发展与城市生态的关系成为重要的一方面。

目前的工业文明取得了很大成就,但因其固有问题的严重化,已经开始走向衰退,当前一种新的文明,作为工业文明的替代力量正在兴起,这就是说现在面临着工业文明向一种新的文明的过渡,这种新文明即为生态文明。生态化发展模式是人们对人类进入工业文明以来所走过的道路进行深刻反思的结果。这是人类文明进化的历史性的重大转折,是人类改变传统发展模式和开拓新文明的一个重要的里程碑。

1 我国城市建设与生态环境的现状

我国生态环境的基本状况是:总体在恶化,局部在改善,治理能力远远赶不上破坏速度,生态赤字逐渐扩大。主要表现为:水土流失严重;沙漠化迅速发展;草原退化加剧;森林资源锐减;生物物种加速灭绝;地下水位下降,湖泊面积缩小;水体污染明显加重;大气污染严重;废渣存放量过大,垃圾包围城市;生态破坏、环境污染本身就构成经济损失和财富流失。生态指标恶化已经直接而明显地影响了现期经济指标和预期经济趋势。

造成目前我国生态环境不断恶化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也是复杂的。它主要来自于三大压力:人口压力、工业化压力和市场压力。

2 城市生态建设的目的和意义

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但在其发展过程中面临生态环境恶化等不可避免的严峻问题。进入21世纪,城市发展进入生态化发展阶段,城市生态建设成为城市建设的重要内容。城市生态建设可以有效防止污染,提高资源利用率,改善城市环境,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3 城市生态建设的原则、内容和目标

3.1 城市规划工作中生态建设应该遵循的原则

1)生态优先,体现以人为本。

2)师法自然,注重生物多样性。

3)系统优先,强调整体效果。

4)因地制宜,突出本土特色。

3.2 城市生态建设的内容

3.2.1 规划的框架

鉴于城市土地的宝贵性,“用土地换生态”是城市发展过程中必须要走的道路。从目前城市生态环境与城市建设的现状分析,迫切需要建设生态问题相对突出的道路、河流、水源涵养、农田的土地利用;同时从城市发展以及人们对城市功能的不同需求,有序推进具有一定规模的、多种功能的城市生态系统结构布局。

3.2.2 规划模式的配置

城市生态环境规划模式的6种配置模式如下:

1)水系城市生态环境:充分发挥强大的生物排水、固土护堤作用,建设具有固土护堤、水源涵养生态功能的水系生态类型;

2)山川城市生态环境;

3)丘陵城市生态环境;

4)平原城市生态环境;

5)重点城市生态环境;

6)核心城市生态环境。

3.3 城市生态建设的目标

1)城市绿地达到国内和国际先进水平,覆盖率达到40%以上。

2)实现区域范围内生态城市环境网格化,形成布局合理,各具特色的城市生态系统,成为区域城市总体格局“中心城—新城—中心镇—集镇”相匹配的区域生态城市系统。

3)以培育、发挥城市生态功能为核心,城市人和自然的生态群落设计体现自然生态系统的层次性、整体性、多样性和稳定性,既有利于人们居住和工作又能促进城市的健康成长、保证城市发育和自我维持及更新。

4)水源得到良好保护,污染得到控制,生物多样性得以合理保护,初步实现“林荫气爽,鸟语花香;清水长流,鱼跃草茂”的良好生态环境。

4 城市生态化及发展对策

所谓城市生态化简单地说就是实现城市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整体协调而达到一种稳定有序状态的演进过程。这里“生态化”已不再是单纯生物学的含义,而是综合、整体的概念,蕴含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的内容,城市生态化强调社会、经济、自然协调发展和整体生态化,即实现人—自然共同演进、和谐发展、共生共荣,它是可持续发展模式。

以下几点建议对促进城市生态化发展是重要的。

4.1 加强宣传教育,普及和提高公众的生态意识

实现城市生态化发展,首先必须宣传、普及生态意识,倡导生态价值观,使公众特别是领导决策层的观念转变过来,树立人与人、人与自然和谐的生态价值观。只有改变原有的价值观,人们的态度和行为才会改变,自觉的生态意识是实现城市生态化发展的关键。

4.2 制订行动计划,实施符合城市生态化发展的政策

城市生态化应作为我国城市今后发展的重要目标和内容,并与《中国21世纪议程》结合起来,把这种思想贯彻到政策、计划中去。改变以前不符合生态要求的政策、计划,制订城市各领域、各行业生态化发展的战略、步骤、目标等,并确定优先发展领域,制订一系列鼓励政策,加快城市生态化发展步伐,使城市逐步走上生态化发展道路。

4.3 加强生态立法

建立适应城市生态化发展的法规综合体系,使城市生态化发展法律化、制度化,是保证其战略、政策顺利实施的有效途径,这样城市生态化发展得到法律保证,有法可依,对不符合生态化发展的行为采取必要的行政和经济手段,保证计划的顺利实施。

4.4 设立适应城市生态化发展的职能机构

在城市各机构中可通过联合设立综合的、跨部门的生态化发展管理决策机构,组织、协调、监督城市生态化发展战略的实施。同时也作为城市生态化发展的宣传、咨询、交流和推广中心。

4.5 重视生态技术的开发与应用

凡是破坏生态平衡,导致环境污染、社会异化、经济非持续发展的技术,都是与生态化发展相违背的,解决的根本出路在于依靠现代科学技术,结合生态学原理创造新的技术形式——生态技术。城市生态化发展必须重视增加科技投入,研制、开发生态技术、生态工艺,积极选择“适宜技术”,推广生态产业,保证发展过程低(无)污、低(无)废、低耗,提高资源循环利用率,逐步走上清洁生产、绿色消费之路,是实现城市生态化的基础。

4.6 重视城市间、区域间的合作

城市仅仅注重自身繁荣,而掠夺外界资源或将污染转嫁于周边地区都是与生态化发展背道而驰的。城市间、区域间乃至国家间必须加强合作,建立公平的伙伴关系,技术与资源共享,形成互惠共生的网络系统,城市在发展过程中应承担相应的义务和责任,确保在其管辖范围内或在其控制下的活动不致损害其他城市的利益。

5 生态城市创建策略

普及与提高人们的生态意识;致力于疏浚城市内部、外部物质与能量循环途径的技术和措施研究,减少不可再生资源的消耗,保护和充分利用可再生资源;设立生态城市建设的管理部门,完善生态城市建设的管理体制;对城市进行生态重建(Ecological Rebuilding),力求为居民创造多样的自由生存空间;建立和恢复野生生物的生境;调整和完善城市生态经济结构;加强旧城、城市废弃土地的生态恢复;建立完善的公共交通系统;取消汽车补贴政策;制订政策,鼓励个人、企业参与生态城市建设。

这十项计划比较全面地反映了西方国家生态城市建设的热点和发展趋势。当然中国城市不可照搬,只有借鉴国外的成功经验,从国情和城市实际出发来寻求适合自身发展的建设生态城市道路。

6 结语

城市规划与建设是人类在地球生物圈的重要活动,生物圈为人类提供了生存和发展的环境。生物圈中的各种生态系统都与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息息相关。我们在城市规划和建设中利用自然资源的同时,要尊重自然、善待自然、按生态学规律办事,才能使大自然赐予人类的宝贵财富能够被人类持续永久地利用,才能使人类与大自然和谐共处,持续拥有这美好的地球家园,实现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邹德慈.城镇化和城市发展的科技问题研究[J].城市经济、区域经济,2005(2):18.

[2]俞孔坚,李迪华,吉庆萍.景观与城市的生态设计:概念与原理[J].中国园林,2001(6):12-13.

[3]俞孔坚,李迪华,潮洛蒙.城市生态基础设施建设的十六景观战略[J].规划师,2001(6):13-16.

[4]沈基清.论城市规划的生态思维[J].城市规划汇刊,2000(6):23-26.

谈生态城市转型建设 篇10

生态城市的建立是实现生态文明的重要措施, 也是实现生态文明的重要保障, 它不仅可以优化现行城市的行政管理体制、形成一种理想的组织形式, 亦可通过对经济结构的生态调整, 形成一种全新的生态环保型效益经济的发展模式, 最终达成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这一目标。生态城市如何去建设, 我们应该着重关心哪些问题。城市建设规划先行, 合理的生态城市规划对生态城市建设尤为重要, 不仅如此, 生态城市的设计也要精益求精, 规划设计与城市建设过程中也要建立在充分利用自然生态的基础之上。

然而城市生态系统又明显区别于自然生态系统, 它是一个蕴涵社会、经济、自然协调发展和整体生态化的人工复合生态系统。如何处理好城市人类和城市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是它建设发展的重中之重。

其中, 城市自然环境系统是以人类为主导作用的生态系统, 它包含了城市中密集的人类活动对所在地域城市基本自然生态系统, 如大气环境、土壤环境、植物植被、自然景观等产生的或积极、或消极的影响, 以及城市所在地域地理环境和生物环境对城市人类的作用。

城市经济生态系统包括生产、分配、流通和消费的各个环节, 城市自身代谢的过程和物流能流之间的相互转化及其利用效率等是研究的着重点。

城市社会生态系统包括城市居民社会、经济以及文化活动的各个方面, 其研究重点是城市人工环境对人的心理和生理的影响和作用。主要表现为个体与个体之间、个体与群体之间、群体与群体之间的各种关系。

这三大系统之间通过高密度的物质流、能量流、信息流、人口流和货币流相互联系, 人类在中间发挥着主导作用, 进行管理及决策, 其中城市生态规划起着决定性的调控作用。城市生态规划在城市规划层面, 着力解决保障城市生态质量、引导城市科学布局、营造城市生态景观、提升城市发展质量等方面的问题, 促进城市发展与自然环境之间和谐, 力图宏观层面上指导总体规划的修编。

生态城市规划应遵循生态优先、转变传统生活方式、改变传统产业结构的原则。在城市规划过程中, 最大限度的利用现状环境, 合理的保护、积极改善现状生态环境, 全面提高其共享性、景观效应和生态效益。同时, 在遵循自然自我调节、循环再生、生态制衡规律的前提下进行绿地系统、交通系统以及城区建筑建设, 以实现节能、减排、无污染的目的。在进行城市产业结构规划时, 应当以生态城市建设作为引导, 将市场发展与城市建设相结合, 逐步实现由过去能源消耗性增长向着依靠科技进步增长的转变, 促进低能耗产业、现代文化产业等绿色高收益产业的发展和落地。

现在我们以转型城市马尔默为例。马尔默坐落于瑞典南部的厄勒海峡地区中心, 总面积3 351 km2, 其中水域面积1 796 km2, 总人口25万人 (2006年数据) , 是瑞典第三大城市, 10年间, 马尔默从老工业城市到现代化生态城市实现了完美的转型。马尔默曾是瑞典一个老工业城市, 以造船业为主, 由于造船业的衰弱, 工厂相继关闭, 失业率达30%, 整个城市变得萧条。曾经的马尔默烟囱林立, 装吊机和大型机械处处可见, 杂草布满废弃的码头, 自然环境糟糕, 房屋局促, 土地高度污染。

面对如此的困境, 1995年, 马尔默提出要将废弃老码头改造成节能的生态友好型住宅新区的计划, 并借此与其他欧洲城市竞争2001年“欧洲城市住宅博览会”的举办权, 政府决定以西港区作为实践区, 从区域规划、建筑以及社区管理等方面对该区域的可持续发展进行了超前尝试, 首期项目名为“明日之城”Bo01 (30 hm2) 住宅示范区应运而生。马尔默市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有效的措施。

1大力发展绿色产业技术

马尔默市非常重视清洁技术、废物利用和资源再生等领域的科学研究和教育实践。通过设立可持续学校、开设“绿色技术”相关学科、发展研究机构等方式, 许多从事高等教育、研究和发展的机构开设了跟“绿色技术”有关的学科, 通过大学、科技园区和公司三方的广泛合作, 马尔默找到了在自然资源使用方面追求高效的富有创造力的发展方向, 涵盖了能源、建筑、交通和消费各个领域, 吸引了众多知识密集型企业在此生根发芽, 培养了大批清洁能源、清洁技术和环保技术等领域的应用人才, 为城市低碳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智力支持。

2大力倡导绿色出行

马尔默交通发展重点在于鼓励使用公共交通系统或自行车, 最大限度减少对汽车的依赖。多条公共交通线路将市中心和城市边缘地带连接在一起, 铺设了400多千米自行车道, 鼓励市民尽量利用自行车出行。在马尔默, “5公里之内出行不骑车是可耻的”, 40%的市民选择骑自行车上学或工作。

3大力提高垃圾处理率

马尔默对垃圾实行分类回收、分级处理和生物转化, 区域内95.8%实现了回收或转化, 只有4.2%的垃圾需要进行填埋处理, 通过回收和分级70%的化学废料得到分解。

4净化土壤、节能建筑、建设公园绿地

西港区本由工业废渣填海而成, 土壤中存在重度工业污染, 为此, 马尔默将大量的财力投入到土壤净化中去, 为城市后续建设打好基础。同时, 马尔默几乎所有建筑屋顶都采用绿化装饰, 既美观又环保, 可吸收雨水并能起到防汛和吸收热量作用, 使得整个夏天基本不用开空调;此外每幢房屋墙根下还设有水渠, 可以将雨水汇聚到小区中央并形成自然的池塘。此外, 马尔默还大力建设城市生态公园, 有效地改善了这里曾经被污染的自然环境。

5推广使用可再生能源

Bo01城区100%使用可再生能源, 并实现了100%能源自给, 所有的能源都来自当地的太阳能、地热能、潮汐能和风能。其中, 电力主要来自于海上发电厂产生的风能, 供暖则主要靠太阳能电池板和热泵。马尔默用高科技为城市生产、生活打造了一套复杂的能源系统, 突破应用清洁能源来源不稳定的瓶颈问题。

6政策管理

马尔默市政府要求每座建筑物必须贯彻节能环保要求, 并与开发商签订严格的质量契约, 要求采用多样的绿色技术, 且100%采用新能源。同时, 给予各项目30%~70%不等的政府补助, 来鼓励企业投资新能源技术。

现在, 马尔默的西港新区已变成了一个居住面积和绿地面积各占50%的示范区, 它的高新科技产业的发展吸引了全世界各地的大量的年轻人来到这座城市寻求发展机遇, 使得在这座城市中40岁以下的人口所占比例非常高, 打破了存在于全球范围的人口老龄化的困扰, 成为现代城市的榜样。城市化是城市发展的必要阶段, 虽然快速城市化也给区域经济、社会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带来了一系列的矛盾, 但这不应该完全归罪于城市化本身, 科学合理的城市规划的理念, 以及及时有效的实施这些理念, 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所在。马尔默市产业的成功转型提示我们一个好的生态环保型城市必需有好的公共交通或慢行系统来连接。可持续发展的城市, 不仅可以环保, 而且可以创造财富。

摘要:通过对马尔默由老工业城市到现代化生态城市的完美转型的研究, 从自然资源、历史文化资源、自然生态格局等多方面出发, 对其成功转型的措施进行了分析, 总结了一些生态城市转型建设的经验, 以供借鉴。

城市建设彰特色 农村文化显生态 篇11

关键词:贵港市;农村;生态文化;建设

中图分类号:F323.2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0432(2011)-11-0038-2

生态文化,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生态文化是一种生态价值观,或者说是一种生态文明观,它反映人类新的生存方式,即人与自然和谐的生存方式。狭义的生态文化是一种社会文化现象,即以生态价值观为指导的社会意识形态。生态文化的核心思想是人与自然和谐,生态文化建设的主要任务是科学认识、积极倡导和大力推动实现人与自然和谐。

1 建设农村生态文化的意义

1.1 建设农村生态文化是新农村建设的根本要求

2005年10月,党的十六届区中全会指出,全国各地要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推进新农村建设。

新农村建设的“生态阶梯”由农村生态安全、农村生态卫生、农村生态产业和农村生态文化构成,农村生态文化建设在新农村建设中有着重要的作用。生态阶梯的最底层是农村生态安全,包括饮水安全、食物、居住区安全、水灾和生命安全;第二层是农村生态卫生,通过生态工程方法处理和回收污水、垃圾和生活废物,减少空气、噪声污染,为居民提供整洁、健康的环境。第三层是农村生态产业,主要是指资源上的再生和利用,强化资源的再利用。生态文化建设是构筑各层生态阶梯的护栏,在各个生态建设的环节发挥支持与协调作用,农村生态文化是新农村建设实现与否的关键。

1.2 建设农村生态文化是建设我市实施“农村文化致富工程”的重要内容

2007年12月贵港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印发了关于贵港市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致富工程实施方案的通知。通知提出,要按照“农业生态文化型”的标准,以生态农业为特色,积极改善农村生态环境质量,建设尊崇自然的人文文化,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

“农村文化致富工程”提出后,在市委市政府的带领下,我市先后建立了中西村、西山村、满村、陈村等12个生态文化重点工作村。其中,把桂平市石咀镇小汶村、港北根竹乡、港南瓦塘乡设为休闲文化旅游型试点村,把覃塘区黄练镇设为农业生态文化型试点村。

“农村文化致富工程”取得成效而后,我市循序渐进全面展开生态文化建设,先后在2009年11月评审通过平南鹏山生态文化旅游区规划、2010年3月对港南区的木格、君子垌作出《贵港市垌民俗生态文化旅游区总体规划》和在2011年5月对港北区石牛水库进行《壮天下.八桂文化生态旅游产业园概念性规划》的新规划。通过发展生态农业和休闲文化旅游业,我市农村经济得到发展,农民的经济收入也得到极大的提高。

1.3 建设农村生态文化是满足我市农民多层次的精神文化需要的有效途径

当前,农民的精神需求发生了深刻变化。一是农民精神需求日益现代化、多样化。当前农民精神文化需求呈现出以广播电视为主,报刊、网络传播为补充;二是农民对精神文化生活的质量要求与城市日趋接轨。我市大部分青壮年农民由于外出务工,吸取了城市的先进文化,对精神文化生活提出了更高要求。近年来,市委市政府大力实施文化建设工程,实现电视“村村通”工程,建设了一批乡镇文化中心(文化站)和村级农家书屋,条件有了一定改善,但仍不能满足需要,还存在一些需要改进的地方。

建设农村生态文化是农村文化建设的深化和补充,也是带领农民致富、进一步满足我市农民精神文化需求的有效途径。

2 贵港市市农村生态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2.1 农民文化素质偏低,生态文化意识薄弱

由于近年来青壮年农民进城务工现象普遍存在,使得留守农民多是老人,他们的思想观念陈旧、满足于现状、不思发展,给新知识传播、新技术推广带来困难,即便能接受也是无能为力。

例如,贵港市覃塘区是个农业大区,全区共有54多万人口,农村人口就达到了50多万人,农村劳动力仅20多万人,其余均流出外地打工。外出务工农民30岁以下的占55%左右、30至45岁的占33%左右、45岁以上的占12%左右。外出务工农民年龄和文化程度都较为偏低,中小学以下文化程度占18%左右,初中文化程度占55%左右,高中和中职占26.5%左右,大专以上占0.5%左右。

外出务工均为青壮年,留于家中的老人更是文盲半文盲。受传统观念、小农意识的影响,农村村民整体意识缺失,缺乏全局观念,对生态文化没概念、不了解,公众参与程度低。

2.2 生态文化建设管理体制缺位

生态文化建设需要有完善的管理体制作为保障。由于我市实施生态文化建设时间还不长,农村生态文化建设才刚刚起步,对生态教育、生态宣传、生态保护团体及生态文化普及等各方面都缺乏经验和相关制度,使得生态文化建设管理工作落实难度加大。

2.3 农村生态文化建设人员、机构等基础设施薄弱

截止十一五规划结束,由于各种原因,目前全市74个乡镇还有33个边远乡镇文化站有站无址,无法开展正常工作。现有47家乡镇公办电影院,设施简陋,有90%以上无法运转,甚至有三分之一的乡镇电影院被乡镇政府变卖,使文化阵地丢失严重。全市有700多个村没有文化活动场所,占村总数63.91%,绝大部分村没有图书室(文化室),仅有的村级图书室藏书数质量都很低,无法满足农民朋友的需求。

生态文化建设需要有健全的机构作保障。由于我市农村文化基础设施简陋、人员机构缺少,使农村生态文化工作无法普及落实。

3 推进我市农村生态文化建设的对策和措施

3.1 加强宣传,提高全体农民生态文化意识

要充分利用农村现有的宣传设施,如广播电台、墙体文化、露天电影、环保主题公园、娱乐区等,整合这些宣传资源,设计宣传计划和主题活动,进行全方位、多形式的宣传活动。此外,要不断创新宣传类型和宣传渠道,如要在村中大小活动、娱乐团体中加入环保节目,对环保知识进行宣传,增强农民生态文化意识。

3.2 建立健全农村生态文化建设机构,完善生态文化管理体制

第一,建立相关管理制度,制定生态文化建设考核标准,严格考核评议制度,规范生态文化建设的管理工作,促进农村生态文化建设持续、健康发展;第二,配备专业人才,上级部门设立农村生态文化建设领导小组,负责农村生态文化建设的研究部署、组织协调、检查督促、考核评议工作等;第三,建立健全农村生态文化建设机构体系,从上到下,形成连贯体系,长期有效进行农村生态文化建设。

3.3 完善生态文明村的硬件建设,确保农村生态文化建设的顺利进行

创建生态文明村,必须具备良好的文化设施,因此各级领导必须提高重视,加大投入。如我市港北区根竹乡泗民村,该村以村民小组为试点,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效能管理进行生态家园建设。村中127户农户,人口450多人,一是经多方面筹集前后共投入资金40多万元,基本完成生态家园建设,使农户住宅楼统一规划,基本上统一走向;扩建和水泥硬化主干道,对道路进行绿化、美化;改造厕所、猪栏、疏通排水沟等,杜绝了脏、乱、差现象,净化了卫生环境,提高了群众生活质量;建成沼气池76座并投入使用,改变了农户早晚炊烟四起的状况,保护了生态环境;目前,泗民村全村75%农户已建楼房;65%农户已进行庭院美化、绿化、硬化;50%村道已硬化、绿化。

3.4 建立示范点,以点带面,推动工作全面开展

可以选择一些实验成功,取得良好效果的村做榜样示范,以点带面,带动全市农村走生态文化道路。由于农民的知识水平不一、富裕的程度不一、受益的程度不一,参与的积极也就不一样。因此,我们在开展用生态文化引导农民持续致富这一项工作中,注重了积极培养生态文化建设的引领人和示范户。

2003年以来,我市就加强了对引领人和示范户的培养,第一是村中外出工作的有为人士联结起来,组织他们回村做宣传、领导工作,要求他们每人培养至少一至二名的引领人和或示范户;第二是把新农村指导员派到村屯建立联系人和联系户,不间断地做培养工作;第三是充分挖掘村屯的文化能人、文化骨干和村干部才能,把他们作为引领人和示范户进行扶植和培养。目前在全市12个工作重点村中已经建立起了内联引领人368个,外联引领人146个,建立了示范户68户。通过培养引领人和建立示范户,我市的生态文化观念在农村农民中得到极大的普及和推广。

总之,借助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东风,农村生态文化建设在新农村建设中的地位应该提高全新的高度上来认识,农村生态文化建设必须从制度、从资金、人力、物力上进行保障。同时,全体农民都必须切身投入到农村生态文化建设中,使我市农村逐步走向生态文明,最终实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目标。

经济建设与生态城市建设 篇12

21世纪是人类与自然开始走向和谐的世纪, 在推进城市化进程中, 实现经济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已成为城市发展的必然选择。生态环境问题是由于人类长期的生产和生活等社会经济行为所引起的生态环境破坏而对人类社会经济生活产生的不良影响, 其实质是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人与自然关系失调。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和生态环境问题的日趋严重化, 人们越来越注重城市生态环境的质量, 生态环境问题的全球化使当今城市竞争日趋生态化。

2 国外生态城市发展情况

早在古希腊和古埃及时期, 城市的建设就主张从城市的环境因素来考虑其选址、形态和布局。至16世纪欧洲文艺复兴时期, 人文主义的先驱英国人托马斯.摩尔设想的理想城市“乌托邦”, 17世纪初意大利思想家康柏内拉提出的“太阳城”模式, 1898年英国人霍华德建立的“田园城市”等城市都反映出建设者追求人与自然和谐的朴素的生态学思想, 1984年, “人与生物圈” (MAB) 计划组织提出生态城市规划的五项原则:生态保护战略;生态基础设施;居民的生活标准;文化历史的保护;将自然融入城市。这些原则从整体上概括了生态城市规划的主要内容, 成为后来生态城市理论发展的基础。1990年至2002年间举行的五届国际生态城市会议, 探讨了生态城市建设的各个方面。同期, 还有其他国际会议关注人居环境的生态建设问题, 如1992年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召开的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和斯德哥尔摩和赫尔辛基举行的欧洲生态建设会议, 1994年在保加利亚首都索非亚举行的INTERARClH会议, 1995年在苏格兰的苏德.霍恩举行的生态村庄会议, 以及1996年在伊斯坦布尔举行的人居 (II) 大会等等。五届生态城市国际会议和有关人居环境的各种生态建设会议促进了生态城市理念的普及与传播, 进一步推动了生态城市在全世界范围内的建设实践。

3 中国生态城市发展情况

中国古代城市强调城市与自然的结合, 显然是受到“天人合一”思想的影响。由“天人合一”思想演化而来的阴阳五行、相土、风水等学说, 也对我国古代城市建设产生较大影响。五行强调城市建设的方位取向, 相土学说侧重于对地形、地势、地质、水文等自然条件的分析, 风水学说则被认为是古代环境选择的学问。“天人合一”的思想对我国古代城市选址具有很大的影响。国内关于城市生态的研究正式起步于20世纪70年代。1972年中国参加了MAB计划的国际协调理事会并当选为理事国, 1978年建立了中国MAB研究委员会, 1979年中国生态学会成立。1984年12月, “首届全国生态科学研讨会”在上海举行, 1987年l0月在北京召开了“城市及城郊生态研究及其在城市规划、发展中的应用”国际学术讨论会, 标志着我国城市生态学研究进入蓬勃发展时期。1990年钱学森提出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山水城市”设想, 1996年, 王如松和欧阳志云提出了灭城合一的中国生态城市思想以及生态城市建设的控制论原理和原则, 2002年, 黄光宇和陈勇所著的《生态城市理论与规划设计方法》是我国第一部全面阐述有关生态城市理论和规划设计方法的专著, 对建立我国的城市生态体系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4 国外生态城市建设过程的一些成功经验

国外生态城市建设过程中的一些成功经验可以总结为以下六个方面: (1) 利用生态学方法建设“都市型农业”不仅维护了城市中的自然生态, 而且由此促进了经济的发展, 如滨海城市伯克利的生态城市建设。 (2) 积极解决城市问题, 重视郊区建设, 如美国波特兰市被认为是成功地避免和解决许多城市问题的范例城市。 (3) 注重城市中自然保留地和野生动植物的保护, 如英国大伦敦议会发表的大伦敦发展规划修改草案强调城市中生态保留地的重要性。 (4) 优先发展公共交通体系, 巴西库里蒂巴城通过土地利用与公共交通一体化, 实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被认为是世界上最接近生态城市的城市。 (5) 高效利用资源。由于提出了“地区整体的废弃物排放为零”的生态城市建设构想, 日本北九州市被国际组织认为是从灰色城市转变为绿色城市的典范。 (6) 注重公众参与。公众参与可以说是国际上生态城市建设中最为普遍的一种方式, 同时也是生态城市建设中政府和建设者最为关注的内容之一。

5 中国城市面临的生态问题

(1) 城市环境污染严重:环境质量有待进一步提高。随着城市燃气的普及, 城市大气污染得到了有效控制, 大气总悬浮颗粒物年日平均值呈逐年下降趋势。其污染源主要来自以燃动油为燃料的机动车尾气和燃烧散煤排放的烟尘, 成为市区居民生命健康的大敌。

(2) 城市污水和垃圾处理是直接影响市民生活质量、损害城市形象的大问题:城市污水几乎全部向江河直接排放, 严重污染水体和环境。由于城市规模扩大, 垃圾的产出量高, 而垃圾处理厂都是简单的、填埋式的处理、按照国家无害化处理要求几乎是“零”, 不仅直接危害市民的身体健康, 也损害了城市形象。

(3) 工业污染严重, 清洁化生产程度低:城市中心地带往往是工业企业的城市环境污染源, 现代一些城市工业企业科技含量低, 工艺设备、技术路线落后, 传统的先污染、后治理阻碍了城市生态环境建设进程。近些年, 各市采取措

施治理工业对现代城市生态环境的影响, 但力度不够, 不能彻底的改变“三废”对城市发展的影响。但又不能让污染源离开城区又去污染郊区, 无论是城区还是郊区的工业企业都应推行清洁生产, 重抓技术改造。如何将技术改造与清洁生产有机结合起来, 将污染预防贯穿于生产的全过程, 是推行清洁生产必须解决的问题。

(4) 城市“高层建筑”影响环境质量:随着人类的进程, 不断开发和城市发展、开始出现高层建筑。它的出现, 一方面标志着人类建筑技术水平的进步, 另一方面也是城市人口密集、用地紧张所出现的必然结果。当前我国城市环境正面临着经济浪潮的冲击, 过多的高层建筑“透支”着城市生态环境。高层建筑一旦建起来, 街面上正常的微风轻拂可能会变成险恶的狂风。这在严冬季节是令人不堪忍受的, 两幢高楼之间所形成的峡谷效果会使正常风速增强3-4倍。由于高度的关系, 超高层建筑易受到巨大的侧向风力。有些塔楼可能在其底部造成强力的下行风和不舒服的旋风, 是很令人讨厌的。在高层建筑的设计阶段最好进行风洞实验, 以便用协调其形式的方法尝试保持最小的环境干扰性。

6 中国生态城市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 形成以生态型产业替代生态破坏型产业的产业置换机制:

生态建设与经济发展互动机制的关键, 在于如何从依赖生态资源消耗才能发展的传统落后产业中解脱出来, 把产业发展、经济建设与生态建设结合起来, 实现生态建设产业化、产业发展生态化。所选产业不仅要适合城市实际情况, 而且要具备形成产业链的潜在空间, 带动与之相关的生态产业的发展, 形成一种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化产业体系。

(2) 建设城市生态林业:

“城市林业”一词自1965年加拿大EriKJorgensen首次提出, 现代城市林业内涵至少体现4点思想内容:一是体现了服务城市, 带动周边农林地区, 取大林业、园林之所长, 补其之所短, 达到持续发展、共同进步;二是体现了市区、郊区及远郊区一体化绿化体系的指导思想;三是体现了有别于大林业和乡村林业的不同特点, 特别是融合了园林、园艺的优势与长处;四是体现了大都市林业的典型性、示范性、生态性、服务性的特点。因此.城市林业是园林与林业融为一体的多功能林业, 是城郊一体化、林园融一体的高效林业。它既是园林的扩大, 又是林业的提高与升华。

(3) 大楼及其住宅的生态学:

住宅区可被定义为城市的子社区, 虽然社区生态与城市生态的功能有共同的一面, 但居民更关注社区的好坏对他们生活的直接影响。居住区生态建设规划在不同的建设阶段和今后的管理中都可介入, 根据居住区的发展状况, 调整和改善居住区的生态环境, 提高居住区可持续发展能力。

7 结语

建设生态城市是推进城市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需要:城市生态规划可分成两种, 一是作为生态规划的方法去指导其他一些具有很强操作性的规划, 使其成为贯穿生态学原理的规划;另一种是在生态系统水平上对城市生态系统所做的规划。制定科学的城市规划和建立城市循环经济体系是建设生态城市的重要手段。我国当前的城市化建设与生态城市的建设目标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差距, 生态城市建设需要强化生态意识、科学制定城市规划、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健全生态城市发展的有效机制。

摘要:就我国城市发展中城市生态问题进行分析和探讨, 并提出一些相应解决办法。

上一篇:课外篮球活动下一篇:多维度英语词汇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