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维度英语词汇教学

2024-09-23

多维度英语词汇教学(精选12篇)

多维度英语词汇教学 篇1

构筑语言的基本材料是词汇, 词汇是语言的三大要素 (语音、词汇、语法) 之一, 如果离开了词汇, 那么就无法表达思想。语言教学离不开词汇教学。面对浩瀚无垠的英语词汇, 很多学生感到记忆单词效率低, 而且很容易遗忘。因此, 对于英语教师而言, 如何有效地设计与组织英语词汇的教学, 让学生记牢单词, 掌握和理解词义, 将直接关系到英语教学的整体质量。

一、英语词汇教学存在的问题

纵观当前初中英语词汇教学情况, 还存在着词汇意义的认识与词汇的识记教学两个突出的问题。

1. 词汇意义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1) 有的教师在讲解词义过程中, 明显地使句子和课文内容与词义脱节, 进行单独的讲解。这种完全抛开句子和课文内容孤立地讲解词义的词汇教学方法, 使学生难以真正掌握和理解这个词的确切含义和用法。 (2) 教师在教学中无法辨清、也不能正确有效处理词汇中心意义和具体意义的关系。 (3) 对词汇教学不分主次, 不分孰轻孰重, 教学力量均衡分配。

2. 词汇识记教学存在的问题

(1) 词汇教学中暴露出脱离句子、脱离课文内容、脱离学生学习实际的“三脱离”形象, 识记效率十分低下, 收获甚小。 (2) 教师没有遵循记忆的原则和规律而进行有效合理的复习和检测词汇。 (3) 教师采取非科学、积极、有效的错误补救措施, 要求学生死背词汇表。

二、词汇有效教学的方法

众所周知, 直接影响一个人英语听、说、读、写能力发展的关键因素是这个人拥有词汇量的多少。因此, 学生必须具备充足的词汇量。唯有如此, 才能读得熟练和听得明白, 而且可以为说和写打下良好的基础。学生要提升交际能力, 其中至关重要的一环就是要培养语言能力, 而词汇则是交际能够顺利进行的语言能力的核心部分之一。

1. 词汇与词块教学方面

词汇法 (lexical approach) 的观点认为, 词汇是由许多词块 (chunk) 的整合和集合而成的。因此, 教师要将词汇教学的重点放在怎样使学生掌握大量的词块或语块上, 并且运用这些词块或者语块构成完整的句子和篇章, 而非教给学生独立的词语。教师把词块教学搞好了, 学生就会提升表达能力, 这是当前初中学生英语学习中亟待解决好的问题。

2. 联想教学方面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充分利用联想和分类的方法, 促使学生把词汇的记忆置于一个大的意义环境之中。而且学生联想的组合越紧密, 他们对词汇的记忆就越牢固。

3. 用词造句教学方面

学生在造句之前, 首先要搞懂所学词汇的解释, 认真研读教材或词典的例句, 然后利用模仿例句来灵活而有规律地变化部分句子成分, 这样就可以造出富有创造性的句子了。每一个句子都是词汇所包含意义和句子语法结构所显示意义的载体。学生在学习中记忆典型例句并辅以造句等进行实践训练, 永远要比单纯地记忆孤立的单词效果好得多。这样的益处在于既辨明了各自的词性, 又掌握了它们各自的用法。学习词汇旨在能用外语进行交流。因此, 从学习语言到应用语言的有效途径就是造句练习。造句是记忆、积累和掌握单词的最佳方法。

4. 加强作文练习巩固词汇教学方面

作文是锻炼和检测作者遣词造句和有章法地表达思想与情感的最有效方法之一。英语教师在英语作文教学中应运用好这一原理。当前的英语作文教学存在着基本词汇教学的时间分配与效率的问题。作文教学非常耗费精力、耗费时间, 然而它能有效地丰富学生的词汇量和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这一点早已被无数的事实所充分证明。

在教学新词或词组中, 如果这个词或词组与以前所学的词组意义相同或相近时, 教师就可经常采用作文的形式进行比较辨析和进行教学。这样的教学方式通常是以语义和句型作为主线, 进行系统的分类、归纳、比较和辨析, 以克服混淆不清、达到灵活运用的目的。这种以语义为教学核心、以句型为教学主线的词汇教学方法, 摒弃了孤立学习词汇的弊端, 把词与句有机地结合起来, 有时还把句子组成文章, 使词汇前后有序联系, 纵横交错, 有条不紊。例如新教学动词watch (观看) ,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联想到watch, look, look at, see, read等词义相近的词或是词组, 进行比较与辨析, 并要求学生将这些词或词组运用在一段话中。就作文的本质而言, 它是语言应用的一种方式, 所以说作文既是教学手段, 也是教学目的。

综上所述, 英语词汇教学要充分地揭示词汇的音素、结构、性质和搭配的内在规律;教师要引导学生善于在词义不同的语境中应用词汇, 让他们有效地感知和认识其不同的意义;教师应根据学生交际的需要和生活实际, 开展相应的语言活动, 培养和提升他们运用语言的能力。教师要指导学生利用单词的音、形、义正确发音, 注意拼写规则和构词法等;提倡读、写、听结合, 以及利用词汇的内在联系组织识记材料, 增强学生的记忆效果;在改变单纯知识传递、优化词汇的教学方式中提高教学质量。

词汇教学在英语教学中的作用举足轻重, 教师要潜心研究词汇教学的规律和策略, 指导学生科学掌握记忆词汇的规律。如果忽视了词汇教学, 那么就是忽视了语言教学的本质。词汇教学一定要结合词汇的意义, 教师要在为学生提供有意义的语言材料的同时, 为学生创造一定的语言环境, 让他们在语境中接受词汇知识并将把所学得的词汇运用到实际中去, 如此反复实践, 学生的词汇能力和交际能力一定会有很大的提高。

实践证明, 当学生具备了一定的拼读能力之后, 采取单词音形结合训练是培养他们快捷长久记忆单词的有效途径。音形结合训练具体分为熟音、音意联系和音形联系。熟音, 即要求学生在准确拼读的基础上, 反复进行发音训练, 直至能不假思索脱口而出。音意联系, 即要求学生根据发音准确判断出单词的基础意义和根据基本词意熟练读出单词的正确发音, 建立好单词音意之间的初步联系。音形结合, 即要求学生把单词划分成音节拼读和记忆, 养成按照音节来拼读、尝试回忆和强化拼写的良好习惯, 用规律指导记忆。要强化不规则读音音节的训练, 掌握记忆的重点。教学实践充分证明, 随着单词量的不断加大和学生音形结合水平的不断提高, 这种单词记忆的效果会越来越凸显。

参考文献

[1][英]Michael McCarthy.英语在用剑桥初级英语词汇[M].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1.2.

[2]王星华.英语词汇习得的方法[J]胜利油田职工大学学报, 2007.1.

[3]杨阳.词汇教学方法新探 (三) [J].中小学外语教学, 1999.5.

多维度英语词汇教学 篇2

内容摘要: 在当前新课程教学改革的背景之下,教师们基本拥有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理念,掌握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和技术。同时教师们也意识到英语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受到不同因素的制约。如学生的学习状态,学习动机;教师对学科本质的理解,对教材的把握及处理等等,并对此加以重视、处理、解决。在此基础上,我们更应该认识到教学不单单是一个认知的过程,还是一个情知的过程。本文浅显地对情知教学的几个维度加以阐述,从“关注知识”到“关注情知”两者相辅相成,双剑合璧,更好的提升课堂的效率。关键词:课堂教学 情知教学 有效性

美国著名的教育家、心里学家布鲁姆说过,“有效教学是让有准备的教学达到一定的目标。目标是一切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教学要建立以目标为导向、以反馈矫正为核心的目标控制体系。”而现代教学论研究证明,学生的学习心理存在两个过程。一个是“知”过程:(感觉--思想—知识、智慧的过程,一种认知过程,是智力活动。另一个是“情”过程:(感受--情绪—意志、性格的过程,是情感过程,是非智力活动。所以教师应在课堂教学中注重着眼于学生学习的意向,关注学生实际参与学习的程度,实现良好的课堂管理方式与技巧,优化课堂环境,给予恰如其分并能激起学生学习兴趣的评价语等,这些都是有效教学的重要体现和有力保障。关注课堂教学中的情知过程往往能在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上占得尤为重要的地位,起到“得来全不费工夫”的黄金作用,那么如何让这种“黄金作用”发挥出更夺目的光彩呢?笔者在教学的过程中做了如下的尝试:

1、挖掘辅助资源的“再利用”优势,回归情感

多媒体作为我们教学的辅助手段在我们的教学实践中被大量广泛地使用,已被我们广大师生所熟悉与接受。我们教师使用媒体技术对文本、声音、图形、图像、动画等进行综合处理,创造出一个图文并茂,有声有色,生动逼真的教学环境,为教学提供了形象的表达工具,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真正的改变传统教育单调模式,使快乐落到实处。在使用这样一个作用突出的辅助手段的同时教师可以物尽其用,充分挖掘其“再利用”优势以期达到更上一层楼情知教学的功效。比如我们时常需要一些图片来进行新授内容的呈现,作为教师的我们可以做一个有心人,平时收集一些学生真实生活,学习,活动的图片与影像,在需要的时候可以以他们自己作为载体呈现新授内容,这样学生在情感上更亲近目标语言,从而更大程度的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提高他们开口说英语的欲望。笔者曾经利用 一款手机软件为学生进行不同风格的形象设计,然后以多媒体的方式呈现教授七年级下册“Unit7 What does he look like?”中对人物外貌描述的句式。因为使用的人物载体是本班同学已然是学生兴趣大增,再加上是对学生原来面貌的重新设计,更加激发学生的兴趣,整堂课高潮迭起,对句式的掌握可谓是水到渠成,手到擒来。

教师也可利用媒介的普遍性,做一些有意义的日常渗透。比如笔者尝试着利用每天课间的五分钟时间播放英语歌曲(一个周期内都是同一首歌曲),起先是对学生不做任何要求的纯粹的歌曲欣赏,等到学生能够跟着旋律做无意识哼唱的时候,可以要求学生填歌词的missing words。从最简单的人称代词,you, me, he ,she 等,逐步提升到填一些名词,然后动词等,到最后可以让学生填一些连词或者吞音较多的词。这样对听力循序渐进的训练其实都是在学生的无意识状态之下完成的。可以说是不费一兵一卒,不仅让学生学会了演唱一首英语歌曲,还很好的提升了听力的能力,并且还让学生对这个环节念念不忘(因为现在的学生对音乐都是比较喜欢,也可谓是投其所好吧),也为学生上英语课的兴趣保了鲜。

2、注重激发学生的思维参与,灵动情感

美国教育心理学家斯腾伯格认为智力是分析性思维、创造性思维和实用性思维的平衡。三种思维发展平衡的越好,则人的智力水平就越高。在我们的教学和评价体系中,过多的强调了分析性思维的培养,而忽视了创造性思维和使用性思维的培养。斯滕伯格还认为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运用不同的策略发展学生的三种思维。事实也告诉我们,知识只有被用于解决实践问题时,才能转化成为人生智慧的力量。所以,我们课堂教学的使命是在传递知识和训练技能的同时,关注学生的“发展性学力”和“创造性学力”,使学生为发展自己的思维而学,使教师为发展学生的思维而教。我们教师在平时设计课堂提问的时候要尽可能的创造一些真实的information gap,让学生在真实有效的情境中真正地用自己的思维去思考问题解决问题。例如笔者曾在一篇课外阅读课中设计提问主人公Jack为何十分喜欢piano,却在中途放弃,让学生小组讨论原因,并从文章的伏笔中找出真正的答案。这样的information gap不但真正的让学生有讨论的欲望,而且有效的锻炼了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并通过线索找出最终答案终而解决问题,发展了实用性思维。笔者也曾见识过一位特级教师所展示的他的学生仿写的关于“Love” 2 的英语短文,其中不乏漂亮的句子来自学生的原创。而这些原创句子的背后实为学生自身的创造性思维的发展体现。所以很多时候我们都不要禁锢学生的思想,任其天马行空并对其进行大胆鼓励,我们会看到意想不到的收获。笔者带过一届学生,从初一起就鼓励学生畅所欲言(在一些原则问题上加以引导),让思想的火花尽情的碰撞。这些学生的思维就相当敏捷,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很强。当然这也不一定是这个做法完全的作用,但是保护学生创造性思维以及激发学生的思维参与却是我们教师该时时铭记的一条首要纲领。

3、让教学回归现实生活,亲近情感

学生是生活中的人,是生活在世界中的人,因此,要想达到最好的教学效果,就必须面向学生的生活,面向他们的生活世界,也只有这样,课堂才会充满生命的活力。课堂教学是师生共同的生活,不仅指向未来,也正在经历当下。学生是课堂的主人,教师应该是学生课堂生活的伙伴与导师。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尽可能的做到创造生活化的教学场景。《英语课程标准》倡导的任务型教学的宗旨就是,是学生能够在动态,自然的情景中,自始至终通过完成具体的,生活化的任务来学习的。例如,笔者一直以来都在实行课前五分钟的daily report。让学生利用身边的素材实例,来向其他学生做口头演讲。一方面材料来自学生生活,能吸引同学们的注意力;另一方面,也能很好的锻炼学生的英语口头表达能力。这个report 的形式是以班级“电视台”为载体,每个学生都要轮流当主持人,用英语报告身边的“新闻”。笔者曾经试过让每个学生都把天气预报报了个遍,从最初的一两句话,到后来的一个小短文;从一开始的我们当地的天气情况到后来涉及周边城市的天气状况,学生对天气的表达可以说掌握的很是到位。当然笔者还利用班主任的职务之便,让学生把当天的一些简单的通知,(比如第四节课之后开会,比如明天穿校服等)也用班级电台的英语播报形式,并且把它作为唯一的通知途径。虽然刚开始的时候有学生不习惯,或者因没听懂而犯了一些错误,但是只要坚持一下,学生都能习惯并且接受。在这类源于生活的真实交际中,学生不仅会积极的尝试使用所学的词汇,并且还会自主的去探究学习课堂不曾教授,但是自己又必须在这个主持中所用到的语言项目,当然更值得一提的是学生还会在运用的过程中反思自己在生活中的行为与个性。

4、关注每个学生的生命成长,升华情感

教学过程不仅是一个传授知识,培养能力的量化过程,还是师生情感交流,彼此感染的过程。成长中的学生渴望沟通,理解,支持和帮助。教师学会关注学生心灵,培养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这将在教学过程中发挥特殊,奇妙的作用。教学是一种互动的过程,要让知识真正转化为能力,需要学生内心的接受与感悟。要做到这一点,教师必须意识到学生不是生产流水线上的产品,而是一个鲜活的生命,需要我们持续给予爱的滋养。笔者平时喜欢收集每个学生的生活信息,特别是一些独特的信息。比如Jack家养有一条宠物狗Bob,是条很漂亮的牧羊犬,很多学生都看见过并且都很喜欢;小丁的钓鱼水平是很棒的,更难得的是他每次都会亲自烹饪自己钓上来的鱼,而且味道一流;陈涛的父亲是个乒乓高手,还受邀参加过学校的运动会;李福的生日礼物是一只乌龟等等。在英语课堂上,笔者会将这些信息有机的融入于学生的对话及操练中,如: What do you often feed your dog Bob? 或者What are you going to cook for us ? I miss your fish so much!在新授课的导入时,我常常会以“调侃”Jack家的宠物狗来进行对话操练。这种小技巧常常可以让看似机械的语言操练充满情趣,洋溢着生活的气息。

5、打出减时增效“组合拳”,夯实情感

本套Go for it 教材每个单元的阅读量都较大,知识面宽,信息十分丰富,若是要在大量的教学资料及指导材料中再融入一些个人特征的话,对于不少教师来说,课时不足便成了一个十分突出的问题。并且在这套教材的不同时期会重复出现前几册出现过的同样的话题。这样的安排固然是提高知识的复现率以及对该个知识点的巩固与拓展,但与学生而言难免有“炒冷饭”之嫌,自然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相对不高。针对这样的状况,教师在把握教材灵魂的前提下可以自主的进行教材上的重新组合,优化教学内容。

笔者曾经尝试把Go for it 七年级下册Unit 4 I want to be an actor,八年级上册Unit 10 I’m going to be a basketball player以及八年级下册Unit 1 Will people have robots? 中对于未来生活的畅想部分进行整合,备了一节名为“Life plans”的教学内容。把这套新目标教材中对于职业话题,未来生活话题以及将来时态的教授与操练进行有机删选组合,既可以让教授的内容不会显得单薄,重复,又很好的让这几个话题有了完整的顺延性,一气呵成。在对将来时态的操练上也是有了更多的话题可讲,也得到了很好的拓展,而不会像以往单独教授一个单元时所 4 讲话题那么单一。比如在未进行整合之前,教授八上Unit 10 的时候,学生一直讲的就是对未来职业的畅想,所用的句型也显得单薄,一直都是“What are you going to be ? I’m going to be a …”。而教材组合之后对未来职业的句式就丰满很多,除了原先的“What are you going to be ? I’m going to be a …”,还增加了“How are you going to do that?” “I’m going to wear a …”等,知识的延展性和学生的兴趣性都的到了很好的保护。当然这样跨越不同时期教材的组合在教授的时机上需要一定的斟酌,太早的出现整合教材的教授,会让学生在难度上以及量度上吃不下来,太晚的话又觉得有炒冷饭之嫌内容也相对简单,所以何时进行整合内容的教授显得尤为重要。当然在作业的体现上也需要教师精心准备,切不可简单的让学生完成练习本里的作业了事,作业也需要教师进行整合优化。像这种“跨界”的组合算得上是一个大动作,在实践的过程中有一定的难度,但是针对整一册的教材内容进行整合,或者是一单元的内容整合却能很好的体现减时增效的作用,坚持整体教学,打破课与课的界限,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备课备单元,或者备整册教材。

结束语:

有效课堂作为一种理念,更是一种价值追求,一种教学实践模式。我们要根据实际情况,以“以生为本,学为中心,能力为重”为指导思想,从素质教育的目标出发,合理运用控制论的原理,更多的关注落实情知教学,使我们的课堂教学建立在有效的基础上,而这有效的基础便是巧用学生的情感,达到老师和学生所共同希望的愿景,从而让“黄金作用”更显其光彩。

参考文献:

多维度英语词汇教学 篇3

【关键词】 小学英语;阅读教学;多维度;对比与分析

【中图分类号】 G623.3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4772(2014)01-042-01

一、实现情感教学,以轻松氛围激发学习兴趣

小学生由于年龄小,受到外界的干扰性较大,为此针对小学英语的阅读教学来说,主要的还是要靠英语老师的引导。对于小学的教育来说,还是以鼓励为主,不可过于严厉和中规中矩。要想提高阅读教学的效果,需要活泼宽松的课堂教学环境和良好的师生关系。我们在调查发现,如果在课堂上,师生关系很和谐融洽,学生就会对阅读教学持有浓厚的学习兴趣,并且学习效果比较好;教师在课堂上也会轻松自如,很有激情为学生讲课,由此可见,小学英语阅读教学要实现高效益就必须实现轻松课堂,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带动学生参与到教学中来。

二、创设环境,突出阅读教学的生活化场景

学习任何语言都离不开良好的环境,没有环境的支撑,再好的方法也不会产生良好的效果。比较母语和英语学习,主要差异在于英语学习缺少语言环境和氛围,因此,将“死”的英语知识放到灵活的语境中教学,将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具体可采取活动法、图式法、情境对话法等方式。要想提高小学英语阅读教学的效率,必须结合小学生的实际,然后重新整合教学内容,做到化繁为简,化难为易,以生活化的场景去学习英语阅读。在阅读教学时,如下面这段材料:阅读短文,判断下列句子是否符合短文意思,如符合请打√,否则打×。

Today is February 3rd. The weather is windy and cold. I get many cards today. They’re birthday cards. They’re from my friends. Can you guess why? I wear my new red coat and blue jeans. They’re very pretty. My mother take me to the zoo.I can see many animals. I’m very happy today.

( ) 1. My birthday is February 3rd.

( ) 2. I can see many trees at the zoo.

很明显这段材料主要是讲解自己生日的事情,小学生对自己的生日比较敏感,在教学中,老师可以采取各种方法,针对生日进行生活化的教育,让学生回忆自己的生日片段,这样就会大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自然也会提高学习效率。

三、发挥主体作用,实现体验式教学

按照新课改和素质教育的要求,现在的教育教学必须改变以往的灌输式教育和讲授式教学模式,需要把课堂还给学生,发挥他们的主体作用,让他们参与教学,逐步培养他们自主学习、主动探究、敢于动手的学习习惯,真正促进他们知识、能力和情感价值观的发展。针对小学英语的阅读教学来说,主要的是老师给学生讲授方法而不是内容,让学生学会阅读,把学习变成学生的主体性、能动性、独立性不断生成、发展和提升的过程,实现体验式教学,激发学生的主体作用。如根据短文的意思,在所给的词中选择合适的填在相应的空格中,使短文完整,每格一词。

四、讲究阅读策略,依靠常识和经验做出判断

对于小学生来说,他们对英语文章的理解不可能考虑到英美国家的一些具体的人情世故及风俗习惯,这是他们这个学习阶段的一个拐角。为此,我们的英语老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告诉学生,中西在文化、习俗等方面的差异。对于小学英语阅读来说,难度系数较大,但内容都比较具体化、生活化,没有很抽象的内容,这就要求我们的老师,要教给学生一些阅读的策略,让学生内化到常识及经验去判断,这样就会大大提高阅读的效率。

针对小学英语阅读教学来说,教学的方法很多,并且各有千秋。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充分考虑学情、教学内容及其他因素,运用最恰当的方式,实现教学的最大收益。

[ 参 考 文 献 ]

[1] 杨蓓.浅谈小学英语阅读教学的有效策略[J].江苏教育研究,

2012(14).

[2] 张小兵.英语语篇阅读理论多维度分析[J].教学与管理,2010

多维度英语词汇教学 篇4

关键词:中国文化,英语词汇,模因理论,强势模因

0 引言

16世纪, 随着英国的对外扩张, 英语在全球范围内传播, 逐渐成为一种世界混合语, 英语地方变体随之出现。在中西方交流的过程中, 英语中受到中国文化影响的词汇不断增加。本文拟借用模因理论来论证中国文化英语词汇存在的合理性和发展的必然性。

1 各个历史时期中国文化影响下的英语词汇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 历史悠久。自黄帝共主起, 五千年华夏史册斑斓浩繁。而英语在短短近五百年的时间内借由其强大的包容性繁衍壮大, 演变成一种国际通用语。

蜚声海外的丝绸之路 (Silk Road) 开辟了中外交流的新纪元, 自此中国与外界关系日趋紧密。博大精深的汉语文化对英语的影响深厚而久远。据统计, 牛津词典中以汉语为来源的英语词汇数达致一千多, 其中silk是文献资料记载中最早进入英语的汉语词汇。丝绸之路上贸易往来, 中国茶文化与陶瓷文化等传入西方, 出现了tea、china等相关的汉语词汇。随着中外文化的频繁交流, 进入英语文化的汉语词汇日趋增多并蓬勃发展, 渗透着浓浓的东方古国之文化色彩。

词汇蕴含着一个国家或民族特有的思想内涵、文化底蕴, 极具浓厚的民族文化色彩与强烈的时代特性。纵观中国泱泱五千年历史, 每一个不同的历史时期的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都对英语文化英语词汇产生一定的影响, 这在英语词汇上有着深刻的体现。

先秦时期中国开始了有文字可考的信史, 此时的文化代表有Oracle bones script (甲骨文) , celador (青铜器) 。百家争鸣时孔子Confucius创立的Confucianism (儒家思想) 反映了中国古代最主流思想文化特征, 极具这个时期的民族文化特色。在英语词汇中衍生了诸多与此阶段相关的明显带有古代中国特色的词汇, 如:Deep clothing (深衣) , Ru skirt (儒裙) , Bei clothes (褙衣) , Tao (道) , Four books (四书) , Five Classics (五经) , Family head (家长) , Three cardinal guides (三纲) , Constant virtues (五常) 的Benevolence/Humanity (仁) 、Righteousness (义) 、Propriety (理) 、Wisdom (智) 和Fidelity (信) , Imperial examination system (科举考试制度) , Tricolored glazed pottery (唐三彩) , Fu (赋) , Jueju (绝句) , Ci (词) , Yuju (豫剧) , Huiju (徽剧) , Dan (旦) , Sheng (生) , Chou (丑) , Qinyi (青衣) , Eightlegged essays (八股文) , Xiucai (秀才) , Yamen (衙门) , Ministry of Defense (军机处) , Literary inquisition (文字狱) 等。

到了风雨飘摇的中国近代史, 走向复兴与腾飞的现代中华民族, 又出现了诸多受特定历史时期的中国文化所影响而进入英语的汉语词汇。如:Taiping Rebellion (太平天国运动) , The Three People’s Principles (三民主义) , The Northern Expeditionary Army (北伐军) , Long march (长征) ;文革时期的Big leap forward (大跃进) , The Cultural Revolution (文化大革命) , Red Guard (红卫兵) ;改革开放时期的Special economic zone (经济特区) , open-door policy (开放政策) , One country, two systems (一国两制) , Planned commodity economy (计划经济) , Township enterprise (乡镇企业) , Fairly comfortable standard of living (小康水平) 等。

更多具有中国文化特色的现代表述还有:Iron rice bowl (铁饭碗) , Jerry-built project (豆腐渣工程) ;the Five Merits focus on decorum, manners, hygiene, disciplines and morals (五讲:讲文明、讲礼貌、讲卫生、讲秩序、讲道德) ;the Four Virtues are golden heart, refined language, civilized behavior and green environment (四美:心灵美、语言美、行为美、环境美) ;Night people/Night-owls (夜猫子) , This animal year of sb. (本命年) 等。

全球化不断演进的大环境下, 英语正在经历前所未有的深刻的改革, 其中有一部分原因是受到中国文化影响而产生的中国英语的强烈冲击。上世纪90年代, “中国英语”开始流行。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提高, “中国英语”的范围从以往单纯的反映中国某些特定事物扩大到了反映中国的文化内涵。此类词汇逐渐地被英语国家认同并接纳。例如前文提到的道家之道 (Tao) , 现今国外直呼其名Dao;harmony (中和) 精神历来是我国传统文化的核心范畴, 如今亦可直接写成zhonghe;等等。这些受中国文化影响的词汇日渐融入英语中, 并被广泛使用。

2 模因论精要

模因论 (memetics) 是一种根据达尔文进化论的观点解释文化进化规律的新理论, 以模因为核心概念[1]。牛津大学动物学家Richard Dawkins认为, 我们生活的世界里有两种复制因子, 可以不断复制、进化并世代传播:一种是生命复制因子———基因;另一种是文化复制因子———模因[2]。作为复制因子, 模因之间存在激烈的相互竞争, 最终在自我复制中胜出的复制因子则为强势模因。

3 强势模因理论及中国文化对英语词汇的影响

根据Heylighen的模因理论, 模因过渡到强势模因要经历同化、保持、表达和传播四个阶段, 而每个阶段都有一定的选择标准, 包括客体标准、主体标准、主体间标准以及以模因为中心的标准[3]。如下表1。一个模因若满足了表1中的某些标准, 就可能通过上述四个阶段, 得到复制和传播, 从而成为强势模因[1]。

3.1 同化阶段

同化阶段对中国英语词汇而言是最重要的。在此阶段, 一个模因必须能够感染新的宿主, 进入到宿主的记忆中。在这一阶段, 客体应具有独特性, 主体应具有新颖性、简易性、一致性, 主体间应具有权威性、明晰性, 以及以模因为中心的标准自我维护性[1]。

中国英语词汇多数都具有以上的某些特点。中国人通常将红豆视为相思、爱情的象征, 人们多采用其直译名red bean。因为在众多译名中, red bean让中国人或者熟悉中国饮食文化的外国人一下就联想到红色的豆和牛郎、织女以红豆寄相思的故事。这种表达简洁、易懂, 满足了此阶段选择标准中的简易性和明晰性。相对于其它译名的竞争, red bean脱颖而出, 成为强势模因。另外, 还有一些词汇是接触宿主或是传播媒介的权威性来获得人们的认可和采用的。例如, 邓小平提出“一国两制”伟大构想, 随后one country, two systems流行起来;十六大产生的新词汇the three represents, well-being society等正是凭借《二十一世纪英语报》此类较权威的传播媒介广为流传[1]。

3.2 保持阶段

保持阶段是指模因必须储存在宿主大脑中一段时间, 其中只有少数模因能够存活下来。在这个阶段的模因能否成功存活, 往往取决于便不便于记忆。那些依附于被记住的行为之上的模因则更易成功, 即使是在经过长时间的延搁之后, 它们也易于被表现出来[1]。极具中国特色的英语词汇多采用音译, 且相对于其他解释性的用法, 国人更倾向用汉语拼音或其谐音来表达这些汉语词汇, 满足了主体间标准的一致性。如kungfu (功夫) , wushu (武术) , taichi (太极) , xiucai (秀才) , yaman (衙门) , yang ko (秧歌) , feng shui (风水) , qigong (气功) , cheongsam (旗袍) , kylin (麒麟) , eight legged essay (八股文) , five classics (五经) , soy sauce (酱油) , long march (长征) 等等。此类词汇简短易记, 能在人们的大脑中长时间停留, 并且满足保持阶段主体标准的一致性。

3.3 表达和传播阶段

表达和传播实质上是同一的, 表达的过程就是在传播。一个模因如果更易于表达, 相对于其它模因来说则更有优势, 更有可能被宿主表达出来并传播给下一个体。继而进入模因复制的又一循环。例如cadre (干部) 在英语国家指的是由经过培训的个人组成的核心, 不带有政治色彩;而中国文化中的“干部”指的是国家机关、军队、人民团体中的公职人员或担任一定的领导工作或管理工作的人员。虽然两者在意思上所指不同, 但由于cadre直译名就是“干部”, 人们便习惯在实际交流中用cadre来表述干部。可见, cadre满足易于表达的选择标准, 被人们广泛接受和使用, 顺理成章地成为中国英语的一部分[1]。

4 结语

虽然中国英语从提出到现在都备受争议, 但是通过用模因论和强势模因理论来分析, 中国文化影响下的英语词汇顺应了语言使用的规律, 经历时间的考验而存留下来, 确实有其存在的道理, 这也证明了中国英语的前途是光明的。相信随着中西文化交流的加强, 中国英语会增多并被大家广泛接受和使用。

参考文献

[1]胡丹, 刘爱真.从中西文化的角度阐释模因论与中国英语词汇[J].安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10 (1) .

[2]Richard Dawkins.The Selfish Gene[M].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6, 3.

英语词汇教学反思 篇5

英语词汇教学反思篇1

英语学习的基础是词汇,如果词汇欠缺,或掌握量不足,那么在听、说、读、写等各个方面都会受到限制。也不能和他人进行有效地沟通,不能正确地表述自己个人的观点和想法。甚至在考试中,陷入因缺乏词汇量看不懂题意而无法作答的困境。

因此,一个人掌 握词汇的程度,直接影响他的语言交际能力。词汇教学的有效实施就显得尤为重要了。我想,就如何有效地进行英语词汇教学,让学生真正理解掌握英语词汇学习,切实提高学生词汇语用能力和大家谈谈个人的感悟。

认真研读新课程标准词汇教学要求后,领悟到:词汇的教学不仅仅是词汇识记问题,更重要的是词汇的运用。即能运用词汇理解表达不同功能、意义、态度等。实际上,这是英语词汇习得的最高和最根本的目标。传统的词汇教学更多是词汇的背诵记忆,较多地脱离语境,这很容易导致义务段学生语言学习兴趣的降低,并且学生缺乏词汇本质、深入理解,易造成汉式英语的思维形成。执教教师要走出一个误区:词汇量的大小并不一定决定英语水平的能力,并不一定和语言运用能力成正比。词汇的学习重要的是词汇实际运用能力。

英语词汇教学反思篇2

一.教授学生词汇分类法,胜于教会单个词汇本身

科学合理地对词汇分类,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学习、记忆和巩固、运用词汇,同时可以发展学生心智,培养他们思维能力。有不少学生反映,“单词学得越多越容易混淆”。基于这种教学现状,我们教师有必要教给学生归纳总结事物的规律。比如初中英语词汇classroom, blackboard,welcome,bathroom,altogether等,按合成记忆法来学习,就比较轻松。luck,lucky,luckily,engine,engineer,enginery等,以同根词方法归类比较方便。还有前缀后缀法等

二.视觉刺激学习词汇法

运用实物及图片主观视觉感受,结合句子进行单词教学。对于每个单元单词较为具体的一些单词,可借助实物、挂图、以及身势语等进行直观情景教学,使学生眼看实物、听到声音、口头拼读出来,做到音、形、义三者相结合,这样不仅使单词教学具体、生动、形象、而且能激发学生学单词的兴趣。语言的应用单位是句子,从教学法的角度看,整句学习,学生可以学会单词的意思和用法,能逐步学会流利自然的语音和语调。

英语词汇教学反思篇3

在词汇学习时,结合初中生心理生理发展特点以及认知规律,教师可适当采用韵句、歌谣、歌曲等形式,选择学生真正喜欢、乐于记忆的内容和曲调,并且给予一个语境来帮助学生练习、记忆和运用词汇。

小学英语复习教学需把握三个维度 篇6

一、重新定位,准确更新目标

小学英语复习课不同于新授课,目标的制订也与新授课大不相同。因而,在进行复习环节就要从目标这个要素着手,重新进行分析和解读,进行再次定位,更新原有的内容和要求。与新授课的目标大为不同的是,复习课的目标是要对新授课上习得的内容进行梳理,进行系统性的综合归纳和概括,其目的是让学生对这些知识进行再理解,从而获得内化,提高英语综合运用的能力。基于此,教师在确定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的时候,需要备足学情,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重新规划和更新,确定复习教学中最适宜的教学内容。

如在教学“Review and Check”一课时,我将教学目标做了重新设定,这里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其一,采用多种复习形式,帮助学生巩固单词知识,进行口语交际用语的检测。其二,让学生熟练运用交际型礼貌用语。并展开口语对话,学会简单的应答;其三,对重点句型要牢固掌握,进行重点句型检测。教学目标被更新和确认,让学生在目标指导下展开检测等复习活动,学生将所学的知识重点梳理后打包,然后积极拓展,这个环节中,针对一些重点句型或者是词汇的训练,都要深入到难点和关键点,不停留在表面,找到学生真正容易犯错误的地方,在这个基础上展开复习。这才是复习的真正功效。通过对知识点的归纳和概括,将容易犯的错误进行整理和分析,学生深刻理解复习的作用,从而养成良好复习的习惯。

二、变换形式,保持内容新颖

复习课的教学形式通常是不停地做练习,或者是教师反复讲授,这些枯燥的方式会让学生失去兴趣。因而,在复习教学中,教师要多加钻研,花一些心思,投入一些耐心,改变复习形式,变化一些教学形式,保持教学内容的新颖度,让学生乐于复习,并能够从看似新鲜的教学形式中获得一些新鲜的内容。复习教学中,最重要的是要进行知识整合,找到一个新的接入口。复习的内容大多都是一些散乱的知识,这就是需要将零散的难点链接成一个整体,变成具有丰富营养的食物,让学生吃起来好吃,还要有功效。那么,该如何整合这些知识呢?一个载体能将知识关联起来,这个载体是一个活动,或是一个小小的知识点。如教师可以设计有趣的游戏,让学生采用闻一闻,尝一尝,猜一猜的方式,使用课文中学过的句型,操练课文中的主要句型。采用游戏这个载体,学生们在课堂上既能够获得旧知的巩固,又能够集中对重点句型进行实际运用。学生从复习中提升了综合运用英语知识的能力,也有了投入英语复习的热情,可谓一举两得。

三、精心设计,加强情境练习

教师可以根据小学生的特点,进行情境练习。众所周知,小学生自制力较差,在课堂上注意力难以长久集中,尤其对于复习而言,学生更是容易走神。这就需要教师设计有趣的语言环境,让学生集中注意力。如在复习“Review and Check”的Part B时,我组织学生展开了讲故事的活动,一个学生说出一个句式来,另一个学生则根据这个句式说出相关的故事,大家可以讨论这个故事。如学生说出词语fish,我拿出一条鱼来,大家看到马上就兴奋起来,我开始说出游戏的规则来,然后学生说出The fish is on/in/…等句式,学生就接续下去,讲述鱼儿的故事。在这个游戏中,通过大家七嘴八舌的编故事,学生们对单元中的英语单词及句型的运用渐渐熟悉,并由此复习并掌握了之前学过的句型,能够将所学过的英语运用在实际中,并且有效掌握副词和介词的用法。

在整个教学环节中,学生的热情一直没有减少,他们在非常高涨的情绪中进行知识巩固,这种有效的复习方式也使英语课堂教学有了显著的效果。

小学英语复习课不能仅仅停留在让学生识记单词,背诵句型这样的教学层次上,而是要通过有效的课堂复习,让学生对所学旧知进行系统规划,从而帮助学习端正复习态度,养成良好的复习习惯,使复习课充分发挥复习的功效,走出创新的路子来。

初中英语教学多维评价分析 篇7

一、评价主体多维化

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学评价应重视评价主体的多维性。评价的方式可以是学生自评, 也可以是生生互评、师生互评、家长评价等, 将评价融入学习生活, 使评价无所不在, 使其成为学习者自身的一种需要。

(一) 自主评价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他们最了解自己的学习状况。所以, 教师有必要引导学生进行自主评价, 而且, 自主评价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必要条件。如果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是积极的学习者, 他们就会构建自己的学习目标, 并随时反思、检查和评价自己的学习状况。例如, 在测试学生背诵情况时, 可以设计以下评价表 (见表1) 。

学生可以根据上表中的各项提示来评估自己的学习效果, 作出评价。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后, 学生需要独立思考来反思学过的内容, 并检验自己的学习效果, 通过评价、反思、再评价、发展的过程来达到自主学习的目的。

(二) 生生互评

学生之间的互评, 有利于培养学生互相监督、合作学习和竞争意识, 且益于相互间取长补短, 共同进步。如在检查学生表演对话时, 可就以下两方面加以评价:1.语音、语调和节奏是否自然, 是否能使对方听懂;2.信息组织是否合理, 表达与交流是否流畅。同时, 要求各组组长详细记录考核的过程, 及时反馈给教师。

(三) 教师评价

教师评价一直在教学中占主要且又重要的地位, 是课堂教学评价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主要包括课堂评价和期末评价等。

首先, 课堂评价要本着客观、可接受的原则, 避免评价的随意性, 真正使教师的评价“内化”为学生自己的行为准则, 在学生内心引起共鸣, 使学生树立起坚定的信心, 并经过努力以达到预期标准。课堂评价包括口头评价和书面评价。如对于回答好的学生进行口头评价时, 可以用“Wel done!”“You did a good job!”“You deserve the highest praise!”“I’m very glad that you make progress every day.Congratula-tions!”等话语来鼓励学生再接再厉。对于还在犹豫自己的答案是对还是错的学生, 可以用“It doesn’t matter whether your answer is right or wrong, and just try to say something.”加以鼓励。对于答得不够好或答错的学生可以说“I hope you will do better next time.”“Try again.”“Good, but...”等来消除学生的自卑和恐惧心理, 使之树立信心, 从教师的评价中感受到温暖和亲切的鼓励与期望, 有所收益。

课堂书面评价主要是将学生的课堂表现以量化的形式记录下来 (见下页表2) , 由此分析本阶段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方法, 并以15%纳入学生的期末总成绩 (见表2) 。

其次, 期末评价可以全面评价学生在整个学期中的学业状况。为了使期末评价更客观、更全面, 笔者设计了期末测试评价表 (见表3) , 包括课堂参与情况 (Class Participation) (详见表2) 、单元测试 (Unit Tests) 和期末测试 (Summative Tests) 三部分, 其中单元和期末测试里包括口试 (Oral Tests) 、笔试 (Written Tests) 和做事测试 (行为、性能) (Performance Tests) 。这样, 既避免了纸笔型测试 (paper and pencil tests) 不能全面考查学生听、说、读、写的四种技能, 又通过要求有真实环境 (real-life situation) 或者近似于真实环境、设计任务型活动 (task-oriented activities) 的做事测试, 使我们的教学摆脱应试教育的不良影响 (见表3) 。

(四) 家长评价

有些家长由于工作忙或对子女的教育不够重视, 无暇关注子女的学习情况, 对学生的作业或考试试卷随便签名应付了事。针对这一情况, 教师在设计《学生在家听读情况表》时, 尽量减少家长的负担, 由家长根据学生实际听读情况填写。然后, 在家长会上, 将小组活动情况向家长通报, 并把学生小组合作的作品向家长展示。

(五) 互评

从建构主义理论出发, 新课程评价应该把学生作为评价主体, 因为真正的主体性评价不是靠外部力量的督促和控制, 而是每一个主体对自己行为的“反省意识和能力”。由此, 设计此“成绩报告单” (见右栏表4) :

以此, 充分体现评价主体多元化的思想。教师不仅要填写总分, 还要填写三个方面的分数, 写出评语, 父母也要从家长的角度写评语, 使学生比较全面地了解教师和家长的意见。学生自己也参与评估, 肯定自己的成绩, 找出问题。这样, 既可提高被评价者的主体地位, 又可将评价变成了被评价者主动参与、自我反思、自我教育与自我发展的过程。

教师签名______学生签名_______家长签名_______注:此表根据高兰生的设计修改

二、评价方法应多样

多元评价不单纯采用标准化测验, 而要强调学习在真实情境下和实际生活中进行, 如可采用观察、记录, 让学生完成作品或任务, 团体合作计划, 实验、表演、展示、口头演说等多种方式。[4]《标准》也明确提出, 教师应注意根据学生的差异采取适当的评价方式, 设计出不同层次的评价目标, 并允许学生自主选择适合自己的评价方式, 以利于学生充分展示自身的优势, 让水平不同的学生都能体验成功。关于具体评价方法, 可从以下两个方面实施:

(一) 要注重形成性评价

形成性评价要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 这样既能关注结果, 又能关注过程, 而以形成性评价为主。[2]关注结果的终结性评价, 是面向“过去”的评价;关注过程的形成性评价, 则是面向“未来”、重在发展的评价。为此, 教师在引导学生进行一次考试后的反思时, 应先提出以下问题: (1) 你认为这次考试成功吗?为什么? (2) 在本次考试之前的复习中, 你最满意的一点是什么?最不满意的一点是什么? (3) 针对这次考试中发现的问题, 下一步的学习你将如何做?经过讨论、反思后, 有的学生会说:“我觉得这次考试我可以考得更好。没考好的原因是因为我在考前忽略了听力。我掌握最好的是课文和对话里的习惯表达方式, 所以单项选择和情景交际这两大题我一分没丢。下一阶段我应该注意加强听力训练。”也有学生会说:“我对自己的复习还算满意。考试时答得很顺手。总共丢了8分, 失分的主要原因是粗心所致。”通过考试后的这样反思, 引导学生淡化终结性评价, 关注学习过程, 注重知识和能力的形成过程学会修正学习策略。

(二) 要注重质性评价, 关注发展

传统的教育评价过于关注学生的鉴定与选拔, 常常通过对学生知识技能的考核来判断学生学习活动的合格与否、优劣程度如何, 而忽视了教育评价的诊断、改进等目的。几个世纪以来, 世界各地的教育均强调其选拔功能, 教育与行政人员的许多精力都用于确定在教育计划的每个重要阶段应淘汰的学生。[5]对于各个阶段被淘汰或即将被淘汰的学生而言, 他们很少能体会到成功的喜悦, 因此对自己和未来都缺乏信心, 直接影响了他们的创新欲望和创新能力的形成。因此, 要实现评价的促进发展的功能, 评价方法必须多样化, 即除了纸笔测试等量化方法外, 还要注意运用面谈、调查问卷、行为记录、成长记录袋、学习日记和情景测验等质性评价方法。如建立“英语班级报纸”, 以小组的形式, 创办《周刊英语班报》, 设计“新闻”“表扬栏”“才艺展示栏”等版面, 让全班学生对每期班报进行评价, 根据各科教师的建议和推荐, 定期公布表扬、展示学生在不同方面取得的成绩和作品。家长会时集中展览所有班报, 让家长了解孩子的才能和进步, 并对所有班报做文字评价。

这种质性评价的方法, 是学生开展自我评价的一种重要方式, 能够反映出学生发展和进步的历程。通过展示学生才艺, 使学生和家长都能看到自己和孩子成长的足迹, 从中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增强信心, 激励他们的创新欲望, 帮助他们更好地成长。

参考文献

[1]霍华德·加德纳.多元智能[M].沈致隆, 译.北京:新华出版社, 2004.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普通高级中学英语课程标准 (实验稿) [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

[3]高兰生.English language testing and the writing of test items[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2.

[4]李风华.多元智力理论与多元评价[J].教学与管理, 2003, (6) .

大学英语教学互动维度探析 篇8

关键词:大学英语,互动教学,互动维度

由于大学英语的教学目的在于帮助学生在英语方面的就业, 因此在大学英语的教学活动中更注重学生实践应用能力的培养。为了学生能够在未来的工作岗位中适应语言环境, 形成良好的语感, 互动教学是必不可少的环节, 能够使学生广泛参与到英语沟通的情景中来, 使口头表达能力得到锻炼。由于互动本身是一种多维度的教学形式, 因此在互动式教学方法的具体实施过程中必须对互动的多维度特性进行充分利用, 开展符合实际需求的教学活动, 从而提高大学英语教学的质量与效率。

一、主体之维

在英语教学活动的全部过程当中, 教学主体始终由教师和学生两部分构成, 缺少任何一个主体都无法开展互动式的英语教学。但这两大主体在教学活动中扮演的角色又有所区别。对于教学内容的组织安排方面, 教师无疑是其中的唯一主体, 但在教学的参与和思考方面, 主体则换成了学生, 二者作为主体的角度并不相同。在认识到这一点的基础上, 才能使互动式英语教学活动的开展更加合理有序。主体地位的区别对待, 有利于教师主导作用的正确发挥, 使教师能够清晰认识并把握互动教学应出现在何种场合, 怎样出现等一系列问题, 这样才能使互动教学取得真正的效果, 最大程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1]。有些高校虽然也在积极采取互动式的英语教学, 但并未收到预期中的理想效果。究其原因, 主要是互动中教师主导作用的错误定位造成的, 使得互动教学流于形式, 教师和学生之间未建立起融洽的合作沟通关系。因此往往会看到在教师在课堂中表现极其活跃, 充满热情, 学生却与之相反, 缺乏主动性, 表现懒散, 参与兴趣不浓。这种形式的互动由于只停留在表面上, 而未能对教学内容进行深入思考并制定出相应的教学目标, 因此对教学质量的提高并无益处甚至影响教学进度的正常开展。笔者通过对众多高校的互动教学进行观察研究后发现, 这种形式主义的互动教学并非个例, 而是普遍存在于庞大的教学体系当中[2]。值得注意的是, 这种形式至上的互动教学法的缺陷尚未得到重视, 不仅没有得到批评, 反而屡屡获得奖励, 这不得不引起人们的反思。首先应对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进行分析, 可总结为以下几点:第一, 在长期的大学英语教学活动当中, 互动式教学一直未成为教学主流, 教师主动讲解、学生被动接受的模式在短时间内很难得到改观。一旦采用了新颖的互动教学模式, 教师出于对以往互动学习法缺失的弥补, 往往会出现矫枉过正的行为, 为了尽快将课堂气氛活跃起来而采取了一些急功近利的教学方法。但可以看到教师们的出发点是好的, 为互动教学的开展进行了大胆的尝试;第二, 教师本身对互动教学的理念理解不到位, 没有对互动教学的维度进行认真考察, 更没有对互动教学的本质和应该包括的内容进行深入的认识, 因此在实施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带有局限性;第三, 教师在互动教学课堂的组织方面缺乏主体构建的意识, 对主体作用和作用发挥的时机掌握不清[3]。

二、时空及形式之维

目前关于大学英语的互动教学讨论虽然十分活跃, 但大多仍局限于课堂内的互动, 研究和应用范围比较狭窄。虽然课堂是进行教学活动最主要的场合, 因此可将其作为互动教学的研究核心及切入点。但同时不应忽略其他场合互动教学的研究, 应将互动教学作为一个系统化的整体进行综合研究。如果将互动教学的领域和开展机会限制在课堂这一相对固定的狭小天地内, 不但很难收获明显的教学成果, 而且也会在互动教学的正确发展道路上形成严重阻碍, 长期实施不利于互动教学的可持续进行[4]。由于我国的语言环境并不会主动为学生提供接触英语的机会, 不具备锻炼英语能力的适宜条件, 因此给我国学生学习英语造成了较大困扰。为了减少这一困扰带来的负面影响, 从教学互动的层面来说, 就应尽量拓展课堂以外的学习空间, 将课堂学习与课外应用结合起来, 为高校学生精心打造英语学习的第二课堂。教学的空间只有超出了课堂的界限和教学中的互动, 才能将自身的作用发挥到极致, 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参与的积极性。这样一来, 课外互动的开展就涉及了时间之维与形式之维的衔接问题。

在时间之维方面, 成功应用的课外互动教学应该保证课堂上课时间与课外学习时间的不断线, 使两种互动教学做到融会贯通, 从而实现互动学习的连续性和频繁性。在形式之维方面, 涉及的是具体采用何种教学手段的问题。随着电子信息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 现代化的信息通讯已经覆盖了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在教学互动的开展过程中, 也应积极利用信息网络技术完成互动英语教学活动。网络教学的好处在于不受时间地点的限制, 方式灵活自由。无论是教室、宿舍、图书馆或其他学生经常出入的场所均具备使用网络技术的条件, 由于没有固定的时间安排, 因此师生完全可以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在方便的时候进行。

例如, 可以组建班级内部的QQ讨论群或网上论坛, 学生在遇到英语方面的难点或获得学习方法上的启发时, 就可以通过网络的方式与教师或其他同学进行交流, 在师生间的互动讨论中解决学习中的困难, 推广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5]。对于教师而言, 可根据自己教学过程中的心得体会, 在论坛上提出具有讨论价值的中心话题, 要求学生用英语表达自己的想法, 随后可以进行学生之间的互评, 发现彼此间的优点和不足, 实现共同提高。

课堂上的教学互动则应将集中性、实时性及情景性作为首要的追求目标, 互动形式要多样化。教师可定期组织学生进行课堂上的辩论赛、互动讨论及演讲等活动, 促进互动教学的全方位展开。还可以要求部分学生对另一部分学生的作业进行批改, 做到互改互评。但应注意的是, 互动的形式虽然多样, 但其目的都是一致的, 就是要切实提高大学英语的教学质量, 否则就算形式新颖, 对学生的学习却没有太大的帮助, 也是不应得到提倡的。

三、互动质量评判之维

为了使互动式的大学英语教学真正取得实效, 就必须使其成为一个良好运行的体系, 体系当中应不仅只包括合理的准备方法、实施方法, 还要设计出科学的考核评价方法, 只有对目前实施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理念进行严格的审视, 才能及时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 并针对暴露出的问题查找原因, 同时也可对实施过程中的成功经验进行总结, 这样才能使互动教学的展开逐渐步入正轨, 使其中的具体教学措施得到改进, 最终使大学英语教学的互动体系更加完善, 顺利实现教学质量的提高。

目前, 关于互助质量评价之维的研究讨论并不是十分活跃, 有针对性的探讨还相对缺乏。在大学英语教育的实践活动当中, 大学英语教师作为前线工作者也未对此类问题进行太多深入的研究。这样就导致了许多英语教师对互动教学的理解有失偏颇, 无法对互动教学所要求的内容和原则进行全面认识, 甚至有不少教师固执地认为互动教学就是开放式教学或课堂气氛活跃的教学, 并将课堂上的话语量和热闹程度作为互动教学的评判标准。按照这一理解, 只要课堂气氛热烈, 就会被认为是互动教学的成功运用, 并对这一课堂效果自觉满意, 或发现其他教师带动的课堂有类似气氛就会高度评价。这样的心态虽不能完全认为是错误的, 但不得不指出持有这种想法的教师没有认清互动教学的本质, 对互动教学的工作目标缺乏了解, 在一味追求课堂气氛等表面功夫的同时忽略了互动教学当中更为关键的要素。因此, 在互动教学体系当中重视对质量评判之维的强化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以上是从宏观的角度对大学英语教学的互动质量评断进行思考, 我们应努力反思其中的认识缺陷等问题。若从微观的角度来观察, 大学英语教学的互动质量评判应继续以教师和学生作为主体并发挥主要作用。作为教师应善于发现自己在教学工作中的不足, 对自己的教学经验形成清晰的认识, 努力找到最适合自己的教学方法, 从而对教学互动做出实时的检验和评估, 还可以与经验更丰富的教师一起探讨并汲取其中有价值的建议。作为学生, 应明确自己参与学习活动的最终目标, 教学质量的好坏与自身利益直接挂钩, 因此学生应积极对课堂互动进行评价, 提供自己的意见, 教师应充分重视学生提出的意见, 将其作为互动评判的参考依据并进行相应的调整[6]。从这一角度看, 必须对学生在互动质量评判之维的主体地位给予充分保证, 使学生评价贯穿于互动教学活动的始终。

四、结论

本文通过对大学英语教学互动维度进行深入探析, 指出了加强大学英语教学的互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能够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 并最大程度地培养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本文提出了互动教学的维度概念, 并将互动教学分为主体之维、时空及形式之维以及互动质量评判之维共三个层次进行分析, 强调了要想实现互动的大学英语教学, 必须强化学生在其中的主体地位。

参考文献

[1]张莲.问答、交互与课堂话语——一位高校英语专业教师的课堂话语个案分析报告[J].中国外语教育, 2013 (02) :118—119.

[2]王爱琴, 任念新.走出大学英语课堂互动教学的误区[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0 (03) :129—130.

[3]张金海, 孙红卫.互动式教学在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应用[J].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学科版) , 2010 (08) :267—268.

[4]邓跃平.可理解性输入对大学生英语词汇习得的作用[J].青海师范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12 (01) :105—108.

[5]张小玲.大学英语互动教学模式的构建与创新[J].长沙铁道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2 (04) :150—351.

高职英语多维教学模式的探索 篇9

一传统英语教学存在的问题:

1.教学方法单一, 教学模式陈旧在高职英语教学中, 由于受到学生英语基础比较差, 学习兴趣不浓等因素的影响, 多数老师还是采取传统的黑板+教材+录音机的教学模式。在这种单调的教学模式中, 教师只注意知识的传授, 而忽视了能力的培养。

2.教学的实践性不强, 应用能力差教育部新颁布的《高职高专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明确指出:高职英语教学是培养学生实际使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 特别是使用英语处理日常和涉外业务的能力。因此, 英语课堂教学必须根据现行高职英语教材的特点、学生的心理特征和认识规律, 以及高职英语教学“实用为主, 够用为度”的原则, 开展互动式英语教学这一科研课题, 逐渐摸索出一套以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能力、交往能力和自学能力为主的“提示导学—学生自学—小组活动—小组间的交流—总结评价”的互动教学模式。

这种模式是以小组形式进行学习, 它有利于同学之间的取长补短, 共同研讨, 也更便于师生之间的交流, 从而实现多向交流, 多维互动, 达到高职教学大纲中着重培养学生交际能力的目标。

二多维互动式英语教学模式的探讨:

(一) 教师的指导作用

多维互动的教学模式不可以忽视教师的主导作用, 指示导学是教师主导作用的体现。教师要从下面几个方面进行导学;确定目标, 指出重点难点, 提出教学要求。

1. 确定目标;

提出认知目标;在讲新课文之前要求学生预习课文内容, 能用英语说出课文的大意, 主题思想, 以及能从课文中得到什么启示。

提出重点和难点

提出教学要求:要求学生会用词汇特别是词组, 学会分析理解长句, 在写作中能够模仿文章中的句子, 并体会作者的语言风格。

(二) 学生的自学模式

在多维互动教学的课堂中, 学生是主体, 要想进行交流, 互动, 学生必须在课前预习学习内容, 要查字典, 查出生词, 找出派生词, 同义词、反义词、与之相关的常用词组, 惯用语, 习语等以扩大词汇量。复习相关的词汇, 句法结构等内容, 发现新的语言点, 尝试着在听、说, 读, 写, 译等方面用这些新的语言知识, 要学会归纳, 总结。在预习完课文以后要作课后练习, 自查自检, 尤其是疑难问题要拿到小组上进行讨论, 寻求正确的答案。对于课后的主观翻译题要试着用多种方法进行翻译, 在小组讨论时大家互相评判, 得出最佳方法。

学生的自学是互动多维课堂模式不可或缺的一个环节, 是小组学习的基础和必要准备。

(三) 。小组学习的模式

小组学习是多维互动课堂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能否进行学生之间, 师生之间互动的关键

小组一般由4-6人组成, 按宿舍组成小组有助于同学们更好的沟通。小组设有组长、记录员, 组长负责整个小组的讨论活动, 并敦促每个学生发言, 记录员负责记录当天讨论的题目及每个小组成员的发言内容。

小组活动的方式:教师导入课文之前提出讨论的题目, 例如, 我讲“My First Job”一课时提出的讨论题目是:

1.What dreams do you have in your life?

2.What kind of a person do you think is a successful person?

3.What a person must do in order to be successful?

在学生对上述问题进行讨论之后, 小组的每个成员要提出在预习时遇到的问题, 以供大家进行讨论;再者, 组内成员就某种观点或见解的正确性展开讨论, 提出质疑或补充意见;最后由主持人总结小组达成的共识, 不同的意见及尚未解决的问题, 并整理成纲要, 以便在组际交流时发表见解, 提出问题。

在小组讨论期间教师不要过多的干涉, 可以督促, 旁听, 巡视各个小组的活动, 可以在词汇、句型方面给予帮助, 注意聆听学生们的发言, 了解各组共同的疑难问题, 以便统一在课堂上进行解答。

小组活动是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的重要一环, 它也为下一步小组之间的交流创造了条件。

(四) 小组之间的互动

小组之间的交流互动是小组活动的延伸和发展, 是培养学生言语技能及交际能力的重要环节。小组活动所营造的生动活泼、轻松自然, 畅所欲言, 积极主动的教学氛围, 已激发起学生的学习热情、兴趣和参与意识。在这基础上, 教师应因势利导, 进一步组织小组之间的交流和互动, 为学生的交流、研讨提供更大空间和更活跃的情境与机会, 从而有利于师生间、学生间、小组间等方面的互动。小组之间的交流可采用组际研讨、组际互查和组际辩论等形式进行:

组际研讨;教师随意抽出两个小组发言, 提出本组在学习本课时所遇到的疑点和难点, 以及本组认为应该掌握的本课的重点, 然后由其他小组进行解答, 补充, 提出疑问, 最后由教师进行归纳总结, 点评。

组际互查:各组之间互相检查对方的学习情况, 可以针对课文的内容、语篇、词汇、句意、作者的用词、写作风格以及课后的练习, 互相提问题, 也可以互相检查作业的完成情况, 也可以进行小组间的互考, 包括听写单词, 翻译句子, 用重点词汇造句等, 全面检查对本课的掌握情况。

组际辩论:由教师提出问题, 让小组进行辩论。例如我在学习“My First Job”一课时, 提出的辩论问题是:“Chanceis the most important factor in one’s success”

小组分成正反两方, 利用课文中所学到的语言知识、思想内涵、结合同学们所了解的成功人士的经历进行辩论, 锻炼提高了运用语言进行交流的技能。

组际交流时, 教师事先对组际交流的方式, 活动程序做出规划和安排;要提出重点、难点或关键的问题, 引导各小组围绕中心、突出重点、抓住关键地开展研讨交流, 并适时进行讲评;要牢牢把握时间, 对各个环节的活动效率及时做出调控, 使组际交流高效进行。

(五) 教师的总结评价

在组际交流结束后, 教师要对各小组之间的互动做出全面、客观、准确的评价, 表扬好的表现, 指出存在的问题, 并对所研讨交流的知识进行归纳总结、答疑解惑, 通过课文复述, 重点词汇造句, 归纳段落大意, 总结中心思想等方式检查和巩固学生在本课所学的知识, 深化了对所学知识的运用。

多维度英语词汇教学 篇10

根据我们多年的《高级英语》的教学经验, 造成学习困难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原因:一是学生自身的知识面较为狭窄, 语篇分析、文章鉴赏、个体思辨能力远远达不到高级的要求。二是很多词汇或短语无法转化成长期记忆, 不会使用, 导致写作内容空洞, 表达不地道等问题。很多学生误以为:这些高级词汇或者短语在未来的工作和生活中不常用, 因此不能给予足够的重视, 导致高级词汇量匮乏, 演讲、辩论或者写作中几乎没有高级词汇。三是中英文互译能力差, 翻译的语言不地道、语法错误频出等。

鉴于以上三个方面的主要问题, 在《高级英语》课程的教学中, 首先, 要强调学生练好听、说、读、写、译等各项基本功, 打好语言功底, 才能很好地分析、欣赏不同体裁, 不同风格的文章;其次, 在掌握五项技能的基础上, 要进行百科全书式的英文原文阅读, 内容应包括语言、文学、教育、社会、文化、地理、科普、金融、外贸等多个方面, 扩大知识面, 保证学生综合技能的提高。最后, 注重讲练结合, 真正提高学生的综合运用英语的能力。

二、《高级英语》课程的教学改革

1. 教学内容上的改革:

在内容上, 除了背景知识介绍、词汇、精彩段落分析、文章结构分析、修辞的使用及效果分析之外, 增加了文体分析、语篇分析的比重, 补充了与课堂教学内容相关的知识, 使得学生的体裁分析、语篇分析、语篇的衔接与连贯的能力明显提高。在要求学生阅读与课堂教学相关的背景知识的同时, 还要求开展网上阅读和利用校图书馆浏览英文报刊杂志等。教学内容的纵向与横向延伸, 提高了学生的英语综合能力, 扩大了学生的知识面, 使学生的演讲、辩论、写作等方面的水平有了明显地提高。

教学中, 具体来说, 教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第一, 强化文化教学, 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高年级精读课的文化教学, 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背景知识、语言中的文化知识、文化传统、价值观念、思想变迁等较深层次的文化内容、制度文化等。根据课文内容, 师生共同讨论、归纳出较为系统的文化内容, 消除文化障碍、甚至文化冲击。

第二, 开展语篇教学, 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语篇分析与语言运用能力。高年级精读课中的语篇教学, 重点是提高学生的篇章能力及交际能力。在课文教学中, 师生应把重点放在文章的整体把握和理解上。重点引导学生进行语篇分析, 弄清文章的体裁、语篇段落结构、衔接手段、连贯方式等, 以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第三, 引入文体教学, 提高学生运用得体的英语的能力。不同文体在遣词造句、修辞甚至语篇等方面都具有各自的特点。这些在精读课的课文中都有所体现:如从运用情景看, 既有大量的书面语体, 又不乏口语语体;既有正式语体, 又有非正式语体。文体教学一般包括: (1) 词汇的辨析与选择; (2) 修辞格的运用与分析; (3) 句法结构的安排; (4) 各种文体变体的特点及适用场合; (5) 各种体裁文章的风格以及个人的写作风格等。

第四, 渗入百科知识, 尤其是科技知识, 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与翻译技能

在进行内容教学时, 可以适当扩展, 组织学生开展讨论, 各抒己见, 对涉及知识较多的课文, 重点自然是百科知识。在重点突出的前提下, 适度地调整教学的侧重点。同时, 课下可布置一些科普翻译作业, 提高学生的翻译技能等。

2. 微观课堂教学方法改革:

通过学习和借鉴国内外英语教学研究的最新成果并用新的理论视角解读教学内容;从低年级那种机械性的“词汇-语法-练习为主”转移至高年级“创造性的分析和评价文章的体裁特点、写作风格、修辞技巧等为主”;“从逐段讲解为主”转移至“课文讲解分析后综合解释为主”;“从死记硬背英语单词、段落为主”转移至高年级的“积极地讨论、辩论为主”。

3. 宏观教学模式的改革:

高年级英语教学应该从传统的师生之间的主从关系演变成相互合作的关系。合作式模式强调外语教学应由教师创造环境, 由学生构筑知识、发现知识、转变知识和扩展知识;教师重点培养学生的才能, 人际交流的能力和协作能力。教学中兼顾教师的指导作用和学生的能动性、自觉性和创造性, 注重教与学之间的互动。

4. 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

将多媒体技术引入《高级英语》教学过程, 能够使学生真正进入视觉、听觉与触觉等感官并用的境地, 将抽象逻辑思维与具体形象思维融为一体, 使之变为共同参与学习过程的多维动态方式, 突破抽象逻辑思维的难点和局限, 使教学活动更加符合人的思维特征, 从而获得更好的学习效果和更高的学习效率。

《高级英语》的课文内容都很有深度, 作者们提出的观点, 耐人寻味。具体来说, 对于教师和学生们不是很熟悉的政治、军事、社会教育与文化等方面的背景知识, 师学生共同去寻找一些相关的视频资料, 有助于正确把握作者的写作观点、写作意图等。鼓励学生积极阐述自己的观点, 编辑、录制视频短片, 进行节目策划与编排等。

结束语

综上所述, 《高级英语》精读课的教改主要包括四个方面:教学内容的改革, 微观课堂教学方法改革, 宏观教学模式的改革和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高年级的学生, 具有了一定的思辨能力, 教师应该开展启发、开放式教学、讨论式教学, 注意提高学生的综合运用英语的交际能力。

同时, 在以后的教学与实践过程中, 应更加侧重教学理论与方法的研究, 以便教学理论能够更好地为教学服务。同时, 通过文献阅读、电影赏析等, 鼓励学生撰写学术论文, 提高了学生在科研过程中的信息获得和筛选能力。

参考文献

[1]陈淑华.英语修辞与翻译, 北京邮电学院出版社, 1990.

[2]Black, M.Models and metaphors[M].Cornell University Press.1962.

从五个维度反思英语有效课堂教学 篇11

关键词:维度;有效;反思;课堂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2831(2013)05-0115-4 doi: 10.3969/j.issn.1006-2831.2013.02.031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反思”(reflection)一词在西方发达国家被人们越来越多地加以引用,并很快影响到世界各国的教学。我国自20世纪90年代引入“反思性教学”以来,也进行了一系列的理论与实践的研究。各国的教育改革的大量实践证明:教育改革的成功必须有教师的积极参与拥护,必须使教师在教学与课程方面拥有更多的自主权与责任,而反思性教学认为教师“能提出并解决与他们教育教学实践有关的问题”。有效的英语课堂需要教师不断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是否体现新的教学理念,是否有利于学生的发展。

1 . 当前英语课堂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1 . 1 教师的教学理念陈旧

先进的教学理念是有效课堂教学的方向盘和营养剂。很多成功的课例告诉我们:一堂成功的课不在于教师为学生播种了多少种子,而在于教师能成全了学生多少学习的愿望以及能够引发学生产生多少思考。教师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习结果,更要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教师应通过广泛的理念学习,不断探索反思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改变传统的教学理念——教师独占课堂,学生被动接受单一的教学信息;建立以学生为中心,以活动为中心、互动的教学模式。

1 . 2 教学媒体运用失当

教师在课堂上大量地运用多媒体,忽视了课堂教学最重要的媒介——学生。这使多媒体赢得了天空,却失去了大地:表面精彩的课却显得内容贫乏,学生的注意力放在了多媒体课件的制作效果上,而忽视了知识点的记忆与思考。

2 . 英语有效课堂教学的五个维度

课堂教学过程包括教师、学生、教材三个要素,它们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制约。教师的教学观、教学设计、教学过程、教学效果、教学反思和评价决定了课堂教学是否有效。

2 . 1 维度一:一堂好课的标准——教师的教学观是有效课堂的思想保证

一堂好课的标准是什么?对教师来说,这显然是一个很难找到答案的问题。教师备课时的“有意设计”,与学生课堂上的“无意呈现”,教学各环节就好像一门艺术,让人无法用单一的标准去界定它的优劣。但是,一堂有效的英语课,应该有四个要素:

教师的教学观直接影响他能否上好一节课,它与教学设计、教学实施、教学效果、教学反思这四个要素是相辅相成的,它们形成了有效课堂教学的框架。

2 . 2 维度二:教学设计——合理的教学设计是有效课堂教学的首要条件

很多教师在这个维度有这样的误区:他们为了一堂公开课,用了很多高科技手段,埋头书写教案设计,很显然,这是为教师本人设计的一堂课。Rick, a teacher from The University of Birmingham said, “Dear friends, please bear in mind that your teaching design is designed for your students, not for yourself.” 是的,教学设计是为学生而写的!教师在教学之前需要经过“设计”,教师上课的教案也就是教学设计所形成的教学方案,它必须建立在学生的需求与不同的水平维度上,因为它是教学的重要依据之一,也是打开成功课堂之门的门匙。课堂上可能发生的一切,不是都能在备课时预测的,这需要教师反思。教师明确了目标、确定了教学内容后,再根据教学重点、难点,围绕教学目标进行教学环节的设计。通过分层设计任务、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差异、学习需求,有效整合课堂教学的重点、难点,让学生学会提炼知识点,巩固“双基”;通过presentation—questioning—discussion—improvement等教学步骤,让学生参与课堂,达成教学目标等。教师只要思想上真正顾及了学生多方面成长、顾及了学生活动的多面性和师生共同活动中多种组合和发展方式的可能性,就能真真正正为学生设计出一堂好课。总之,科学合理的教学设计是有效课堂教学的前提条件。

2 . 3 维度三:教学过程——检验有效课堂教学的重要依据

教学过程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相互整合。有好的教学设计并不意味着有好的课堂。教师一旦进入真实的课堂,就必须根据课堂的情况调整事先设计好的教案。现在,有的课堂往往成为一种“演教案”的活动:学生根据老师课前的前置任务,大量搜索材料,到上课时先讨论一下怎么演示这个材料,然后就演起来……这离有效课堂的距离相去甚远。有效的教学过程应该体现在几个方面:首先,学生是课堂的学习主体,课堂教学中学生的主体地位主要是通过学生的学习意向与学生的参与度体现的。其次,学生根据教学要点,参与到课堂教学中的各个环节,进行有效的合作、探究、交流。第三,小组成员根据学习任务,学会真正“合作”,而不是“合坐”,共享学习资源,主动分享观点,提炼要点,表达己见和组见;积极思考并参与课堂学习,提升合作学习的质量,最终达到提高学习效果的目标。

教学过程的真实推进及最终结果,更多由课的具体行进状态以及教师当时处理问题的方式决定。从这个意义上说,一个教师尽管教同一门课,面对同一批学生,但他在每节课上所处的具体情况和经历的过程都并不相同,每一个都是唯一的、不可复制的、丰富而具体的综合。有效的教学是依据“教案”又不完全受“教案”牵制,这种教学将不断“生成”新的教学问题和新的教学主题。在这个过程中,教师的倾听起了很大作用,善于发现学生回答中的观点成了教师能否组织好动态课堂教学的重要条件。

2 . 4 维度四:教学效果——检验有效课堂教学的重要体现

在有效课堂里,教学效果体现在:学生掌握新的知识和语言技能,学会运用;学生通过合作学习,养成良好的思考和学习习惯;学生有成功的学习体验。叶澜教授说过:“好的教育不是播种希望,因为希望的种子已经在那里生根发芽;好的教育是成全希望,好的教育是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焕发生命活力。”“Tell the students, they will forget, show the students, they will remember, involve the students, they will learn.”这说的是:把课堂交给学生、让学生学会合作、学会参与、学会分享;这是英语有效课堂的必由之路和目标。好的课堂教学也应该是成全了学生学习的期望,延续他们学习的生命。具有良好教学效果的课堂,是教师引导学生有效地参与课堂学习、享受学习者自主的学习权利,乐于接受挑战性的学习任务、积极思考并主动参与课堂学习、提升合作学习质量、最终达到教学目标的课堂。

2 . 5 维度五:教学反思和教学评价——实现有效课堂教学的有效途径

教学“反思”,一般指“回头思考”,它指教师以及合作研究者在“行动”结束后回头思考解决问题的整个过程,查看所设计的方案是否能够有效地解决问题;在行动过程中发生了哪些有意义的教学事件;如果问题没有很好地被解决,需要进一步清理究竟是由于所设计的方案本身不合理,还是因为方案的执行发生严重偏离,如此等等。当教师“反思”自己在教学及其研究的过程中发生的一系列“教育事件”时,教师的“经验性教学”转化为“反思性教学”(reflective teaching)或“研究性教学”,这是教师提升英语课堂效果的有效途径。

“反思教学”的支架:

(1)学生的满意度

①学生是否喜欢这样的教学设计?②学生是否有学习的成就感?

(2)让教师说出自己不满意的地方

①教学过程总是……;②教学效果反映了还有很多地方值得提升……。教师进行教学叙事,必须从“反思教学”的评价支架开始:

Assessment Form of Teaching(教学评价表)

(For the lecturer and observers上课者与听课者用)

Circle or check each item in the column that most clearly represents the evaluation:

4=excellent,3=aboveaverage,2=average,1=unsatisfactory, N/A=not applicable. Comments space is below.

教学设计、教学评价既要关注学生英语学习的结果,也要关注他们的学习过程;既要关注学生英语学习的水平,也要关注他们在学习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态度的变化。在英语教学中评价应多元化,关注学生个性与潜能的发展。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必须是基于学生、用于学生以及为学生服务的。

教师讲述自己的教学故事,记录在教学中碰到的问题,从中总结经验,这使教师自身获得了提升和发展。对教师而言,以“反思教学”的方式化解教学中发生的教学事件,这是判断教师专业化程度的一个标志。

约翰·杜威说得好:“思考即研究,研究即生活,生活即教育。”有效的英语课堂教学是以解决教学实际问题为基点,不是简单的课后回顾;是以发展英语教师能力与学生素质提高为直接目的的教学,是不断追求英语教学实践合理性并最终达到“学会教学”与“学会学习”的教学。教师在教学中不断反思、总结、写好教学叙事、教会学生愉悦写作,就能和学生一起创设有效的英语课堂。

参考文献

蔡汀.苏霍姆林斯基选集[M].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82).

刘良华.外语教学中的“文化倾听”与“任务叙说”[J].教学与管理,2003(8).

刘良华.“行动研究”的故事[J].教育研究(大陆版),2003(9).

刘良华.做“思想型”的教师[J].人民教育,2003(15-16).

熊川武.反思性教学[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3-223.

叶澜.让课堂焕发出生命活力[J].教育参考,1997(4).

小学英语复习教学需把握三个维度 篇12

一、重新定位,准确更新目标

小学英语复习课不同于新授课,目标的制订也与新授课大不相同。因而,在进行复习环节就要从目标这个要素着手,重新进行分析和解读,进行再次定位,更新原有的内容和要求。与新授课的目标大为不同的是,复习课的目标是要对新授课上习得的内容进行梳理,进行系统性的综合归纳和概括,其目的是让学生对这些知识进行再理解,从而获得内化,提高英语综合运用的能力。基于此,教师在确定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的时候,需要备足学情,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重新规划和更新,确定复习教学中最适宜的教学内容。

如在教学“Review and Check”一课时,我将教学目标做了重新设定,这里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其一,采用多种复习形式,帮助学生巩固单词知识,进行口语交际用语的检测。其二,让学生熟练运用交际型礼貌用语。并展开口语对话,学会简单的应答;其三,对重点句型要牢固掌握,进行重点句型检测。教学目标被更新和确认,让学生在目标指导下展开检测等复习活动,学生将所学的知识重点梳理后打包,然后积极拓展,这个环节中,针对一些重点句型或者是词汇的训练,都要深入到难点和关键点,不停留在表面,找到学生真正容易犯错误的地方,在这个基础上展开复习。这才是复习的真正功效。通过对知识点的归纳和概括,将容易犯的错误进行整理和分析,学生深刻理解复习的作用,从而养成良好复习的习惯。

二、变换形式,保持内容新颖

复习课的教学形式通常是不停地做练习,或者是教师反复讲授,这些枯燥的方式会让学生失去兴趣。因而,在复习教学中,教师要多加钻研,花一些心思,投入一些耐心,改变复习形式,变化一些教学形式,保持教学内容的新颖度,让学生乐于复习,并能够从看似新鲜的教学形式中获得一些新鲜的内容。复习教学中,最重要的是要进行知识整合,找到一个新的接入口。复习的内容大多都是一些散乱的知识,这就是需要将零散的难点链接成一个整体,变成具有丰富营养的食物,让学生吃起来好吃,还要有功效。那么,该如何整合这些知识呢?一个载体能将知识关联起来,这个载体是一个活动,或是一个小小的知识点。如教师可以设计有趣的游戏,让学生采用闻一闻,尝一尝,猜一猜的方式,使用课文中学过的句型,操练课文中的主要句型。采用游戏这个载体,学生们在课堂上既能够获得旧知的巩固,又能够集中对重点句型进行实际运用。学生从复习中提升了综合运用英语知识的能力,也有了投入英语复习的热情,可谓一举两得。

三、精心设计,加强情境练习

教师可以根据小学生的特点,进行情境练习。众所周知,小学生自制力较差,在课堂上注意力难以长久集中,尤其对于复习而言,学生更是容易走神。这就需要教师设计有趣的语言环境,让学生集中注意力。如在复习“Review and Check”的PartB时,我组织学生展开了讲故事的活动,一个学生说出一个句式来,另一个学生则根据这个句式说出相关的故事,大家可以讨论这个故事。如学生说出词语fish,我拿出一条鱼来,大家看到马上就兴奋起来,我开始说出游戏的规则来,然后学生说出The fish is on/in/…等句式,学生就接续下去,讲述鱼儿的故事。在这个游戏中,通过大家七嘴八舌的编故事,学生们对单元中的英语单词及句型的运用渐渐熟悉,并由此复习并掌握了之前学过的句型,能够将所学过的英语运用在实际中,并且有效掌握副词和介词的用法。

在整个教学环节中,学生的热情一直没有减少,他们在非常高涨的情绪中进行知识巩固,这种有效的复习方式也使英语课堂教学有了显著的效果。

上一篇:城市生态文化建设下一篇:儿童消化道溃疡与食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