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建设生态城市(共12篇)
青岛建设生态城市 篇1
摘要:文章对照生态城市的标准,分析了青岛市建设生态城市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青岛市,生态城市,存在问题,对策
1 生态城市的衡量标准
生态城市,是人、自然、社会协调发展的城市。生态城市是现代城市规划发展的高级形式,是一种全新的城市发展模式,是当今世界最先进的城市发展模式之一,也是我国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和方向。其本质特征是和谐的宜人环境,核心思想是系统的自然观、以人为本的社会观和综合效益最高的经济观。生态城市的衡量标准可以分为自然生态标准、经济生态标准和社会文化生态标准。
1.1 自然生态标准
一是要保护并高效利用一切自然资源与能源,调整产业结构,实现清洁生产;二是要提升人口环境与自然环境的融洽,达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提高环境质量,符合生态平衡要求。
1.2 经济生态标准
经济生态标准主要内容是节能减排(节约能源、降低能源消耗、减少污染物排放)、发展循环经济,并应用生态学原理规划建设城市,合理规划城市结构,对所在区域提供持久支持能力,与区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相适应。
1.3 社会文化生态标准
城市应建立完善的、动态的生态调控管理与决策系统,提高其自我组织、自我调节能力。提高居民的生态意识(包括资源意识、环境意识和可持续发展意识等)和环境道德观,倡导生态价值观、生态哲学和生态伦理,创造一个平等、自由、公正的社会环境。
2 青岛市建设生态城市所面临的主要问题
青岛市政府积极建设生态城市虽然取得了显著的效果,但调查发现,青岛市在建设生态城市方面还存在一定的问题。
(1)生态环境的破坏制约了青岛“蓝色经济”的发展。
青岛市海洋资源丰富,但是伴随着丰富的海洋资源的开发,环境和生态也遭到极大地破坏。尤其是在旅游旺季,公众环保意识淡薄,随手乱扔垃圾,沙滩中垃圾丛生,严重污染海洋环境,由于向海洋中排泄垃圾、废水不当,造成海洋中次生植物疯长,每年夏季,浒苔严重,影响海洋环境。
(2)青岛市城市地面过度硬化。
地面过度硬化导致地面雨水难以下渗,造成大面积的积水,导致交通拥堵甚至瘫痪,地下水得不到补充,城市树木生长受到威胁;雨水下渗减少,使城市土壤的环境净化和水库功能不能有效发挥。
(3)立法滞后,缺乏体系,执法不严,难以保障生态建设的高质量完成。
青岛市明确提出建设生态城市是在2001年,2004年通过了《青岛生态城市建设规划》,较其他国家和地区发展较晚,而且支持生态城市建设的法律和政策不成体系,也没有提到应有的高度,配套制度并不健全,环境执法力度也不够,难以保障任务的完成。
(4)青岛市在公共交通建设和城市规划仍然存在很多难题。
尤其是隧道开通以后,交通拥堵问题更明显;青岛市的城市规划中,很少考虑到公交导向,这也为现今的公共交通问题埋下了隐患,不符合生态城市建设的要求。
(5)青岛市在加强公众环境教育方面比较欠缺。
青岛市没有专门的环境大学,在普通的大学教育中,也仅有少数的专业涉及环境教育,而且,学生课程中生态教育部分较少。
(6)缺乏节约型项目,节约意识淡薄,在可持续发展技术的利用方面仍需努力。
青岛市的资源消耗水平和污染物排放强度都较高,当前面临的节能减排任务很艰巨。青岛市在建设过程中,忽视了节约意识的贯穿,而且在可持续的技术研制方面投入较少。
3 青岛市促进生态城市建设的对策
3.1 对海洋资源的开发与养护必须落实到制度化的层面上来
可借鉴美国在海洋保护方面的做法,建议政府建立“海洋政策信托基金”,加大资金投入,增设海洋委员会,以保护海洋资源免遭海洋资源开发及工业污染带来的危害。加快海洋重大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在海洋生物、海洋化工、新材料、海洋装备制造技术等优势领域组建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强化企业技术创新体系建设。支持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建立多种模式的产学研合作创新组织,推动企业与科研机构建立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完善海洋科技信息、技术转让等服务网络,规划建设青岛国家海洋技术交易服务与推广中心。加强海洋专业学院建设,构建门类齐全的海洋学科体系。
3.2 针对地面硬化,建议将地面改为透水地面
居民区、公园和街头广场应采用实心砖铺设,并且砖与砖之间应留出一定空隙,使天然野草可在空隙中生长,或者人工播撒草种,造就地面的绿化功能。
3.3 建立完善的法律政策和管理体系
生态城市的保障体系包括自然基底、经济实力、科技、文化、社会稳定、法律、政策和管理体制等多个方面。国外成功的生态城市建设案例中,也极为重视这几项保障因子的建设,从国家层面到地方层面,对立法工作极为重视,一些国家通过立法,已经为生态城市建立了一套绿色(或生态)法律保障体系,即绿色秩序制度,包括自然资源产权制度、绿色市场制度、绿色产业制度、绿色技术制度等;绿色产销制度,包括绿色生产制度、绿色消费制度、绿色贸易制度、绿色包装制度、废物回收利用制度等;生态激励制度,包括绿色财政制度、绿色金融制度、绿色投资制度、绿色税收制度、绿色统计制度、绿色审计制度、绿色会计制度等;绿色社会制度,包括绿色教育制度、绿色信息(宣传)制度、绿色行政制度、绿色采购制度、公众参与制度等。
3.4 优先发展公共交通事业,增开公共交通线路,缓解城市交通压力
位于巴西南部的库里蒂巴被认为是世界上最接近生态城市的城市,该市制定的可持续发展的城市规划受到全世界的赞誉。在城市开发中,库里蒂巴采用了公交导向式的城市开发规划,沿着5条交通轴进行高密度线状的内城改造,以人为本而不是以小汽车为本来确定优先发展的内容,改进公共交通。
鉴此,结合青岛市情况,从以下方面改进:①提高认识,增强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的责任感和紧迫感。②确定目标,强化城市公共交通的主体地位。③科学组织,加快城市公共交通专项规划的落实工作。《青岛市城市交通综合规划(2002-2020年)》及《近期实施纲要(2004—2010年)》已于2004年5月25日经市政府批准,《青岛市城市公共交通专业规划(2004—2020年)》已通过国家级专家组织的评审,城市公共交通规划作为城市公共交通发展的依据,建议市政府有关部门按规划确定的城市公共交通场站用地范围,保证城市公共交通基础设施(枢纽站、停车场)建设的用地需求,规划的执法部门定期对规划的实施情况进行监督检查,确保规划的各项工作落到实处。④加大投入,进一步完善城市公共交通基础设施。⑤突出重点,加大科技投入,认真研究建立城市公共交通专用道或公交优先道的道路系统,保证城市公共交通车辆对道路的专用或优先使用权。加快智能交通系统建设,主要包括综合交通信息平台,智能交通信号控制系统,交通流信息采集、处理、分析、发布系统等,使主要交叉路口的信号灯进入智能交通信号控制系统,扩大公交车辆在交叉口进入绿灯的概率,减少信号等候时间。⑥制定政策,大力支持城市公共交通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是社会公益性事业,其发展要纳入公共财政体系统筹安排,重点扶持。⑦深化改革,稳步推进城市公共交通行业市场化。青岛市应积极稳妥地推进城市公共交通市场化的进程,按照“打破垄断、适度竞争、规范服务、便利于民”的原则全面推行城市公共交通特许经营制度和经营权管理制度。⑧强化监管,依法规范城市公共交通企业经营行为。⑨依靠科技,全面提高行业服务水平和服务质量。⑩加强领导,统一协调,确保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工作的落实。
3.5 城市开发规划重视环境因素
青岛市应将城市环境规划纳入城市开发规划的内容,要处理好城市经济发展和环境建设的辩证关系。注意保护和改善城市生态环境,防止污染和其他公害,加强城市绿化建设和市容环境卫生建设,保护历史文化遗产、城市传统风貌、地方特色和自然景观;不能因片面追求经济效益,而以污染环境、破坏生态平衡、影响城市发展为代价,避免重复“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而要使城市的经济发展与环境建设同步进行。人与环境是相互依存的有机整体,保持人与自然相互协调,既是当代人类的共同责任,也是城市规划工作的基本原则。
3.6 大力发展低碳经济,建设资源节约型城市
深圳着手建设节约型园林绿化,推进“资源型”节约、“技术型”节约、“管理型”节约和“生态型”节约,这种节约不是减少园林绿化投入,也不是简单地降低绿化档次和水平,而是按照生态优化的原则,从资源集约利用、技术进步、规划设计和改善管理入手,最大限度地发挥城市绿地的综合生态效益,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青岛市建设低碳生态城市,必须树立和落实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性转变;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为核心,进行经济结构调整;以制度创新与技术创新为动力,实现以较少的资源消耗和废物排放达到较好的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对政府、教育部门、企业、新闻媒体、个人的行为进行科学生态观的约束。在制度方面,制定生态建设规划,健全完善法规措施;加强金融对低碳经济的支持,积极发展低碳金融市场。要积极鼓励技术创新,鼓励低碳友好型技术的研究、开发、推广与应用。以低能耗、低污染为基础的低碳经济,一个重要的支撑就是低碳技术,因此发展低碳技术成为低碳经济的必然选择。要因地制宜,加快发展新能源产业;重视碳捕集与封存技术(CCS)的研发;针对不同排放源,采用不同技术和手段,以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
参考文献
[1]杨晓燕.从生态城市论看城市公园建设的必要性[J].黑龙江社会科学,2005(2).
[2]韩忠祥,孟宪红,胡学聪.关于大庆市建设生态城市的思考[J].黑龙江环境通报,2005,25(1).
[3]黄肇义,杨东援.国外生态城市建设实例[J].生态城市,2010(4).
[4]陈迎.温室气体减排的主要途径与中国的低碳经济转型[J].科学对社会的影响,2010(1).
青岛建设生态城市 篇2
2012年6月30日至7月5日,我有幸参加了区委组织部组织的全区各村居主要负责人赴青岛的学习考察培训班,7天里,专家教授的精彩讲课让我受益匪浅,我们还参加了对青岛市市南区、市北区下辖的两个社区的考察学习。两个社区在加强社区党建、开展为民服务、日常管理和文明创建等方面通过紧密结合自身实际,积极探索,取得了很大的成效。通过学习我们真切感受到了在深化村居建设方面我们存在的差距,青岛的社区管理方面特色鲜明,效果显著,我的考察心得如下:
一、青岛社区建设的特色——四个结合1、坚持社区建设与党的建设相结合。
坚持共产党的领导是社区建设工作健康发展的政治保证,社区党组织是社区各种组织和各项工作的政治领导核心。青岛市自社区建设开始,就确立了党的领导在社区中的领导核心地位,并推动社区党建工作的发展。
2、坚持社区建设与经济建设相结合。
经济建设是全党、全社会的中心工作。青岛市的社区建设也是紧紧围绕着经济中心工作而展开:社区服务的广泛开展是担负经济改革成本、减轻社会震动的有效手段;社区服务、社区环境和社区卫生等建设为投资者提供了良好的投资环境;社区治安综合治理也为经济的发展提供了稳定的社会基础;街道体制改革、政企分开为企业和个私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3、坚持社区建设与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相结合。
青岛市在社区建设中一直将社区自治作为重点,如逐步
实行社区的“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实现社区中与居民利益相关的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的“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实施居务公开;尝试居委会直接选举;落实社区自治权。
4、坚持社区建设与精神文明建设相结合。
青岛市一直将建设“管理有序、服务完善、环境优美、治安良好、生活便利、人际关系和谐”的新型文明社区作为社区建设的目标,并提出了“建设学习型社区”的口号;在街道办事处和社区居委会层面建立文化站;支持、引导专业文化团体参与社区文化活动;创办“市民学校”、“家政学校”等;组织开展特别是针对做好老年教育和青少年校外教育的社区教育活动;在社区建设中唱响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的主旋律。
二、对我村今后工作的启示
1、加强学习,完善自我。一是做到“以人为本”和“党要管党”的方针,进一步加强对村干部、党员政治思想教育和业务知识的培训,提高全村党员干部的思想政治素质及业务能力,着力打造一支思想好、能力强、懂经济、精业务、会管理的干部队伍,增强村两委的凝聚力、战斗力,不断增强党员、干部的先锋模范作用;二是做好后备干部的培养、教育,及时注意发现人才,积极向党委、政府推荐人才,不断优化干部队伍;三是结合网格长配备,把一些在群众中有威信、有能力、敢于任事、能与村两委保持一致的人配备到网格长职务上去,更好把村两委布臵安排的工作宣传好、贯彻好、落实好,为群众服务。
2、加快推进新村级活动中心建设。为加强基层组织阵地的建设,为广大党员开展组织活动提供了场地,为群众全程代理服务拓展空间,积极推进新村级活动中心建设成为当
前工作的重点之一。目前主体建设已结束,内部装修完成后即可投入使用。新的村级活动中心暨合肥市少数文化活动中心建成以后必将丰富周边少数民族的文化生活,改善村级办公环境,更好的服务村民。
3、做好服务。按照“以人为本,服务村民”的工作理念,坚持从群众需求出发,不断增强为群众服务的意识,真正做到管理与服务相结合。一是以转变观念为突破口,以“要我服务”变为“我要服务”,只有为村民提供贴心的服务,才能换来广大群众对村两委工作的认同与信任。结合民族村特定环境,增进民族间的团结,发挥群众建设和谐村居的积极性、主动性。
青岛建设生态城市 篇3
摘要:
当前我国基础设施建设和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发展中所引发的生态环境问题也收到了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基于生态文明理念来进行生态城市的建设已经得到越来越多人的认可。生态城市是一个高效、和谐、生态的适合人类聚居的新环境,是一个物质循环良好、能量流动畅通、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系统。
关键词:生态城市理念;生态城市建设;问题;对策
十七大后我国明确提出了建设生态文明,这是基于当前我国发展过程中面临的环境问题和生态危机,通过对以往发展模式中的弊端进行反思后作出的理性的选择。不合理的城市建设使生态环境进一步恶化,人们也面临着严重的生存危机。良好的生态环境的规划设计、生态住区、生态建筑以及生态城市逐步成为未来城市发展规划建设的主题。当前我国处于城镇化建设快速推进的阶段,顺应时代潮流,建设生态城市是我国城市发展的不二选择。
一、建设生态城市面临的主要问题分析
自上世纪80年代,我国就开始了对生态城市建设的探索,进入90年代后,一些地方的生态城市建设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规模,但是在建设和使用的过程中依旧存在很多问题。
(一)经济基础薄弱,产业结构不合理
经过三十多年的改革开放,我国的经济获得了很大的发展,产业结构也逐渐得到优化。但是,产业结构中的矛盾依然十分严峻。对于农村来说,经济基础薄弱,没有在根本上解决生产率低下的现状,人均耕地少,剩余劳动力十分多;工业所占的比例相当大,但是内部结构组成结构依然十分不合理,各种高耗能、高污染的企业占到了很大的比例;第三产业的发展相对缓慢,从整个结构上来看依旧属于粗放型增长的经济模式。
(二)城市地域空间的恶化
在以往进行城市建设的过程中,往往过于重视非开放空间的营造和布局,而忽略了对开放空间的保护和可持续利用。当前很多城市中,开放空间逐年减少,其具备的生态效益也逐步弱化,导致当前很多城市的生态质量下降,严重制约了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三)城市发展中存在诸多矛盾
当前城市发展中存在着诸多的矛盾,严重制约了城市的生态建设。比如,城市数量的急剧扩增与城市建设发展规律之间的矛盾,城市人口的迅速增长与人口素质、就业、医疗等资源发展不平衡的矛盾、城市不断扩张与城市生态资源承载力有限之间的矛盾等。
(四)伪生态现象突出
在进行生态城市建设的过程中,由于自身经济能力的束缚,很多城市往往只注重市区的生态环境建设,积极营造清洁卫生的环境,大量进行生态绿地建设,多数只停留在城市内部外观层次上的生态建设。而对于城市以外的乡村,基本上没有做过生态环境的规划建设,这样不利于城乡一体化建设的推进,也就无法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生态城市。
二、我国生态城市建设的基本对策分析
(一)建立生态环境绩效考核机制,提高环保意识
在对干部进行考核时要摒弃以往只对经济绩效进行考核的模式,这种模式会使得干部在其任期内片面追求经济发展而忽略了对环境的保护。在考核制度方面进行改进,将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纳入到考核的体系之内,倡导绿色GDP。同时,要提高公众的环保意识和生态意识,认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提高城市生态系统的运行质量。
(二)编制城乡综合生态区,做好城乡生态规划
在生态城市建设中要必须依据生态学原理来进行规划设计。要把生态建设中的每一个单项规划进行必要的汇总和综合,这样便于在生态层面上去考虑土地利用规划、区域规划或者是景观规划等更高一级的规划。同时,还要考虑每个单项规划之间的交叉联系,在生态学的角度对每个规划提出具体的意见和建议。做好生态城市规划不能离开城乡综合生态区划的进行,依据城市生态系统中的相互关系与发展特点来划分成不同的地理单元,统筹推进生态城市建设。
(三)推进生态社区和生态工业园区的建设
社区是市民生活的地方,作为城市组成的基本单元,其生态建设和人们居住环境的质量有着直接的关系。社区的建设应当强化社区的自然生态环境和人文生态功能,从整体来考虑社区的生态建设,使其成为现代化的可持续发展的聚居地。同时,要加快城市的生态工业园区建设,工业生产中产生的废水、废气、废渣和粉尘等对生态环境构成了重大的威胁。在城市建设中,要积极发展生态产业,从生态层面对城市的工业结构进行优化,并对各个产业进行一个科学合理的组合,使生产中产生的废料废品能够实现循环利用,减少废物的产生和排放,推进城市的生态环境建设。
(四)遵循生态经济规律,调整产业结构
城市产业的发展关系到了城市的整体发展定位。不同区域、不同工业化水平的城市在产业结构上将会出现明显的不同。到本世纪中叶,我国将进入全面实现现代化的新时期。实现发展目标,首先要实现工业化,同时为了也要顺应世界的潮流,赶上新技术革命。这就要求在城市建设上积极进行产业结构的调整,用新技术来改造传统的产业并积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
(五)加强城市间和区域间的经济合作
城市是一个区域的核心,而区域则是城市发展的基础。两者密不可分,互相依存。区域与城市间不断进行着物质和能量的交换,城市的发展可以带动整个区域的发展。因此,在进行生态城市建设的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城市与区域之间相互依存的关系,在整个区域的层面来进行城市的规划,实现生态建设中的协调发展。
三、结语
城市化建设中出现的种种生态问题使得人们对生态城市失误建设越来越重视。在进行生态建设的过程中,要进行全面协调的生态规划设计,正确处理城市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建设出更多适宜人类居住的绿色城市、花园城市。
【参考文献】
[1]孙建国,吴克昌.基于生态城市理论的我国生态城市建设研究[J].特区经济,2007(02):132-133
[2]李力,宗跃光,胡道生.复合生态网络体系在生态城乡规划中的应用——以常州新北区生态规划为例[J].城市发展研究,2011(07):67-73
[3]徐涛.生态文明下的生态城市建设刍议[J].吉林化工学院学报,2008(05):110-113
青岛建设生态城市 篇4
随着城市化、工业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市经济、资源和环境的矛盾也在持续加剧,“生态城市”是实现城市经济增长和环境保护协调发展的有效途径。近年来,我国生态城市的评价指标体系研究取得了较大进展[1,3]。吴琼、王如松(2002)以扬州市为例,通过社会- 经济- 自然系统的状态、动态和实力3个方面提供了生态城市评价的指标框架[4]。2003年,国家环保总局从经济发展、环境保护和社会进步等3方面发布了生态县、生态市和生态省的建设指标,为我国生态城市的规划和实施提供了参考依据[5]。李海龙(2011)以生态城市指标分类框架为指导,综合运用多种方法确立了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经济持续、 社会和谐和创新引领5个目标层的生态城市评价指标体系[6]。
“环湾保护,拥湾发展”,作为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的龙头城市以及2014年世界园艺博览会的承办城市都对青岛市生态环境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是,近年来,青岛市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对生态环境的压力与日俱增,资源短缺、生态环境恶化已经成为制约青岛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针对这一情况,本文在国家环保总局生态市的建设指标体系的基础上结合地域特色及实际发展情况构建了青岛市生态市建设评价指标体系,分析青岛市生态城市的建设情况及存在的问题,为青岛市的合理建设规划及综合管理提供依据。
二、生态城市的指标体系建立及评价方法
(一)指标体系的建立
城市生态系统是一个社会- 经济- 自然符合生态系统[7],因此生态城市的规划要遵循复合系统原则,即自然生态原则、经济生态原则和社会生态原则。根据这一规划思路,本研究建立的青岛市生态城市评价系统分为环境友好、经济持续和社会进步三个方面。基于生态城市的内涵,遵循指标体系构建的科学性与综合性、可获得性与可测性、动态性与相对稳定性等原则[8],在国家环保总局生态市的建设标准基础上,构建了反映青岛市生态城市建设的指标体系,该指标体系由3个1一级指标、11个二级指标和27个三级指标构成。
(二)评价方法的确定
在生态城市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中,由于涉及的评价指标较多,因此确定各评价指标的权重至关重要。AHP (层析分析法) 是一种将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用于解决多目标、多准则或无结构特性的复杂决策问题的建模方法[9]。根据青岛市的生态特征分析和各评价指标对生态化水平的贡献,综合运用层次分析法(AHP法)、问卷调查法以及德尔菲法确定各子系统和指标层的权重值。在构建完评价指标体系后,采用层次分析法在yaahp平台上确定各指标权重,将搜集整理后的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用线性加权法实现生态城市的综合评价。
(三)数据收集与标准化处理
本文所用数据来源于2006- 2012年的《山东省统计年鉴》、《青岛市统计年鉴》以及青岛市环保局、青岛市规划局等的相关公示文件,部分数据是从相关文件直接获得,部分数据是对统计资料进行整理计算后的结果。2015年数据来源于《青岛市“十二五”国民经济发展规划》、《青岛市“十二五”循环经济发展规划》等规范文件。
为了消除评价指标量纲、性质上的差异,从而使数据具有可比性,必须对搜集数据进行无量纲化处理。在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过程中,涉及到两类指标,即正向指标和逆向指标,对这两类指标本文分别运用不同的方法,进行标准化处理,计算公式如下:
其中,Iab是指标进行标准化处理后的值;Jab为a年b指标的原始数据;Jmax和Jmin分别表示所在年份中指标的最大值和最小值。
(四)城市生态指数计算
本文采用城市生态指数这一指标来测度青岛市的生态化水平,城市生态指数(CEI)是将各子系统经过标准化处理的单指标运用线性加权法叠加后[10],得出各子系统的分指数,再进行一次加权后得出的,其计算公式如下:
其中,X为各子系统指数,Im是各子系统所属的次级的指标数值,Wi为m指标的权重,m为该次级所属指标项数。
其中,CEI表示城市生态指数,Xm表示各子系统指数,Pm表示各子系统的权重值。城市生态指数数值越大, 表示生态城市发展水平越高;反之亦然。
计算出各级指标的指标结果后,将城市的生态化情况分为5类:高生态化城市(>0.75),较高生态化(0.75-0.60),基本生态化(0.60-0.45),较低生态化(0.45-0.30),弱生态化(<0.3)。
数据来源:2005、2010、2012年青岛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公报青岛市生态市建设规划(2004-2020);青岛市“十二五”社会事业发展规划;青岛市“十二五”循环经济发展规划;青岛市“十二五”生态建设规划指标体系。
三、青岛市生态城市水平结果分析
由上图可以看出,一是青岛生态城市综合发展能力不断增强。青岛市生态化水平由2005年的第III等级上升至2015年的第II等级,说明近十年的生态建设取得了较大进展,复合生态系统不断增强,二是青岛市城市各子系统发展不平衡。从发展指数来看,青岛市自然、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存在明显的差异,各子系统发展水平依次为:自然子系统> 经济子系统> 社会子系统。从发展速度来看,各子系统的增长速度也存在着较大差距, 各子系统发展速度依次为:经济子系统> 社会子系统> 自然子系统。
青岛市生态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绿化水平较低、收入分配不均以及医疗保障水平不完善等问题依然较为严峻,因此青岛市的生态城市建设必须持续下去, 整体发展水平仍有待进一步提高。
四、推进青岛市生态建设的建议
(一)坚持生态优先,构建可持续发展的资源保障和环境承载体系
统筹考虑生产生活需求与资源承载和生态环境保护,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和产业结构,科学规划城市扩展强度和增长速度。加快清洁生产技术的推广和能源结构的调整,积极开发和利用清洁能源与可再生能源,加强对饮用水源地、近海岸水域以及大气污染的综合整治,努力建设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型城市。
(二)空间分区管制,合理引导城市功能布局
坚持科学布局,对城市空间进行合理区划和管制。严格控制生态资源保护区、生态资源利用区以及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区的建设活动,确保城市整体生态结构空间要素的完整。同时,科学引导城市空间拓展,对中心城市空间结构以及联动区域进行系统规划,有序推进城市整体建设。
(三)树立生态城市经营理念,倡导生态生活方式
积极落实“环湾保护,拥湾发展”的战略,高度重视生态城市的建设,政府要进一步健全完善保障生态文明建设的法律法规。同时,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宣传教育,大力宣传环保和节能知识,培养公众的环保意识和生态文明理念,引领居民转向绿色生态的生活方式。
摘要:通过构建青岛生态城市建设评价指标体系,综合运用AHP、问卷调查、德尔菲法等方法对青岛市生态建设水平进行评价研究,结果表明:青岛市生态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城市生态化水平不断提高,但存在各子系统发展不协调以及发展速度不均衡等问题。青岛市应坚持生态优先,构建可持续发展的资源保障和环境承载体系;进行空间分区管制,合理引导城市功能布局;树立生态城市经营理念,倡导生态生活方式。
青岛建设生态城市 篇5
在城市生态化建设的起步初期,要大力宣传生态环境的重要性,倡导人们及时的形成生态价值观,激发人们对生态城市建设的重视;同时,要制定合理的计划,开展有针对性的行动,在建设其工程过程中,要能做到示范性,加强生态化建设基础能力建设,要对城市建设组织结构进行调整,将其功能应用到生态建设的过程中,为建设阶段打下基础。然后在建设阶段,要重视对社会经济组织结构的调整和改善,提升居民的生活质量,改善人们的生活环境;同时,加强生态的构建和生态的恢复,进一步提升人们的保护生态的观念。最后在成型期要能使人们自觉参与到生态化城市建设过程中,有效地管理、研究,实现自我组织、自我调节,在这一过程中,生态城市不可以形成僵死的状态,而是要通过各种科学技术和行政管理,引导人们寻找切实的解决方法,实现生态化城市建设的平衡和可持续发展。目前,我国大部分城市的生态建设已经开始,在研究中,要针对不同城市因其发展水平,做出不同的计划,从而使城市建设不会出现参差不齐的状况,在每一环节中,也要考虑其建设的时间也各不相同,此时要将基础环节与中心环节有效的结合在一起,从实际发展情况人手,这才是建设生态城市的最高境界[3]。
4结语
只有采取合理的城市生态化建设方法,城市的建设才能符合历史的发展趋势。生态化的城市不能离开合理的设计方案,因此要针对不同城市的特点,制定有针对性的计划,只有这样才可以在城市发展过程中,实现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共赢。
浅谈生态城市的建设 篇6
生态城市是城市生态化发展的结果,是社会和谐、经济高效、生态良好循环的人类居住形式,是人类住区发展的高级阶段。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城市建设和环境建设也在急速发展,人们对城市生活环境的要求也日渐提高,发展城市森林是满足人们对生态城市要求的必然趋势。
一、城市中森林的作用
在钢筋水泥组成的城市里,四周森林环绕,城市内错落有致地分布着以林木为主组成的绿地,是人类所追求生态城市的模式。
1、天然氧吧:林木在进行光和作用时,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释放氧气。由于林木叶量大,生物量高达34kg/m2,放氧量为31.2t/ha/a,草本植物的生物量只有1.6kg/m2,放氧量为7.8t/ha/a,林木远高于草本植物的生物量和放氧量。因此,城市里栽植大量的林木,就等于建立了一座天然氧吧。
2、净化空气:城市中的工厂、汽车、生活垃圾等每天都排放出大量的有害气体。低浓度范围内,林木能吸收各种有毒气体,使污染的环境得到净化。据测算松林每天可以从1立方m的空气中吸收20毫克二氧化硫,1ha柳杉林每年可吸收720kg二氧化硫。二氧化硫通过一条高15m,宽15m的法国梧桐林带,浓度可降低25%—75%。垂柳、加拿大白杨、女贞、刺槐等也有较强的吸硫能力。
林木能够过滤尘埃,森林吸附粉尘的能力比裸露的大地大75倍。此外,一些林木还能杀灭细菌。据调查,闹市区空气的细菌,比绿化区多7倍以上。原因之一就是有些植物能分泌强大的抗生素。1ha的松、柏树林,一天一夜能分泌30kg杀菌素,能杀死肺结核菌、白喉、痢疾等病菌,可以清除一个小城市的细菌。如橙、柠檬、圆柏、核桃、梧桐等植物,都有较强的杀菌力。
3、降低噪音:成片的树木能吸收、阻挡声音,噪声通过40m的林带可减少10~15db。
4、调节空气温湿度:照射到森林的太阳能有80%被吸收,一些热量被植物的蒸腾作用消耗了,另一些被光合作用利用了,因此,森林不会因太阳的照射而急剧升温。相反,在夜晚或寒冷的季节,层层叠叠的树叶又能阻止热量从地面散发,所以气温也不易急剧下降。森林冬暖夏凉,与非林区相比,夏季日平均气温低2℃左右,冬季日平均气温高2℃左右。同时,林木还可提高空气湿度。所以,森林是“空调器”,同附近建筑物地区相比,有林木的绿化区气温低、湿度高、空气凉爽。
森林还有减弱风速、做大气污染的报警器等功能。
国内外的研究证明,如果一个较大的国家或地区,森林覆盖率达到30%以上,而且分布比较均匀,那么这个国家或地区的生态环境就比较优越。
二、城市绿化的合理布局及配套政策
森林因其物种的多样、结构的复杂性、功能的综合性和抵抗外力的稳定性,而影响和改善一定区域内的生态环境。城市森林的营建及保护,需采取前瞻性的规划理念及科学的规划措施。建设生态城市,是利用环境生态学原理,规划、建设和管理城市,进一步完善城市绿地系统,有效防治和减少大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噪声污染和各种废弃物,实施清洁生产、绿色交通、绿色建筑,促进城市中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1、合理的城市土地利用规划
城市建筑及城市公路等基础设施扩建,改变了城市的土地利用类型,减少了城区绿地的面积。在新建城市或城区时,规划绿化地预留面积比例应达到50%,实际绿化面积应达到45%,其中以乔木为主的森林覆盖面积应达到30%。旧城区改造绿化地面积不少于30%。
2、科学的绿化设计
按照沿山休闲带、沿江(河)景观带、沿路有林带、厂宅有绿化带的标准,做好显山露水的绿化设计。形成完整的城市绿地系统,使自然地貌、植被、水系、湿地等生态敏感区域得到有效保护,绿地分布合理,生物多样性趋于丰富。大气环境、水系环境良好,并具有良好的气流循环,减低热岛效应。
利用“3S”技术和生态安全格局理论,分析城市绿化的干扰类型、作用机制和扩张路线,通过科学的景观规划和设计,控制干扰的发生及扩散,达到建造城市绿地的目。
设计理念上追求遵循自然规律、自然地理、地形和生长状况的近自然经营法则。在城区依据自然地势设计公园、街心绿地,在主要街道栽植行道树,在城郊建造大面积的环城森林。
3、出台扶持政策,保护城市绿地
制定城市绿地发展与保护政策。在城市发展规划中,规定绿地的面积和绿化覆盖率,制定保护绿地及植被的法规政策。在加强法治建设的基础上,注重国土绿化和生态建设的宣传与教育的力度。政府在加大城市绿化投入的同时应大力培育和引导社会上的私有资金投入到城市绿化中,采取绿地认养、建设纪念林等方式,鼓励社会资金对绿化的投入。开放城市里的森林、公园和绿地,人人可以自由进入森林、公园游憩,享受绿色环境带来的舒适与和谐。
三、城市森林的营造
1、因地制宜、适地适树
在郊区及城乡结合部,应根据山形地貌并结合环路建设,营建以乔木为主的环城森林带,乔灌结合的公路绿化带和农田林网带,在城区,建设以乔木为主,乔灌花草相结合的各类绿地,营建社区森林,在城市各功能区之间营造隔离林带,通过这些层次的建设,使城内、城外的森林体系相连,气势相应,实现城乡绿化一体化。
根据绿化地块的地形和土壤条件,适地适树地营造相应的树种和灌木,在水土保持地段,应选择萌芽力强或种子自我繁殖能力强、耐干旱耐贫瘠的树种,如刺槐、黑松等;公路绿化地段,应选择花、叶、干具有较高观赏价值,景观特点突出,能够在绿化空间相互衬托,在季节上相互补充的树种,如松柏类、杨树、柳树、槐树等;库渠绿化地段,应选择树形优美、易整枝、防尘好的树种,如刺槐、垂柳、黑松等。农田防护地段,应选择树干坚韧、生长迅速、抗风力强、枝叶茂密、冠幅紧凑、根幅较小、对夏收影响小的树种,如窄冠杨、柳等;
2、运用多种栽培模式,充分发挥森林的功能
搞好混交林栽培,如林草间作、林果间作、林粮间作、林药间作、果树林混交等。注重森林的功能开发,调整种植结构,增加种植景观。从城市发展以及人们对森林功能的不同需求,建设有一定规模的、多种功能的各种核心林地。做到春有花、夏有绿、秋有果、冬有姿。让森林不仅成为都市的景观,都市的“绿肺”,更成为市民的“菜园子、果园子”,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双丰收。
3、社会办林业、全民搞绿化
建立城市生物多样性的森林体系,出台推进城市森林建设的优惠政策,增强城市森林建设的活力。实行全社会办林业、全民搞绿化,充分依靠广大群众的力量来搞城市森林的建设。 城市森林建设发展过程,也是一个土地生态化、增值化的跃迁过程。城市森林建设需在因地制宜、适地适树、体现生物多样性,还要注重体现“以人为本、人与自然和谐”的建设主旨。合理搭配景观植被,营造多种模式的城市森林配置类型,满足城市森林建设需要。使城市绿化朝着可持续的“园林化”、“生态化”的城市方向发展。
(作者单位:吉林市松花江苗圃)
作者简介
李慧,女,吉林省吉林市人,吉林市松花江苗圃助理工程师,从事造林绿化苗木培育工作。
青岛建设生态城市 篇7
1 青岛市生态农业建设存在的问题
1.1 农村经济高速增长, 资源消耗过快, 环境质量压力大
青岛市地处山东半岛南部, 属温暖大陆性季风气候, 年均降水量662.1 mm, 属严重缺水城市。每年夏秋季节雨量充沛, 但春、冬2季降水少。近十几年来, 伴随着农产品生产的迅速发展, 农业用水量猛增, 造成地下水位下降, 同时农家肥使用减少, 化肥使用量急速增长, 但其利用率不高, 不仅造成严重浪费, 而且使土壤板结, 地力下降, 使农作物种植过程中病害发生严重, 同时也加大了农药的使用量。这些因素造成农作物生长环境的污染, 也造成农产品质量下降。
1.2 农民环保意识仍需加强
近几年, 为了提高农民环保意识, 在提高产量、增加收入的基础上, 为加强农村生产生活环境的建设, 青岛市开展了农业技术人员到村到户宣传活动, 对提高生产效率、改善生态环境进行了大量宣讲, 但覆盖范围不足, 使得一些先进生产技术未能得到有效推广, 在有的地区无法贯彻实施, 这在一定程度上也阻碍了农民环保意识的提高。
1.3 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相对滞后
长期以来制约我国生态环境保护进程的主要因素之一就是没有配套的生态文明制度建设。在环境目标的建设上没有统一的要求和规范, 这样就无法正确对当地的生态环境建设进行准确的评价, 也就谈不上对破坏环境的行为进行惩罚。同时, 对农产品的日常检测机制也有待提高。
2 青岛市生态农业建设采取的措施
2.1 加强生态文明意识教育
首先要从源头做起, 加强环境保护的宣传教育, 普及生态环境保护知识, 使广大农民认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在农村营造良好的生态文明氛围, 尤其应注重在学校中进行环保教育, 建立良好的生态文明教育机制, 最好能从小学生抓起, 从小培养其保护环境的意识。
2.2 找出重点, 强化农业生产资料监管
针对近几年市场上经常查出有农药残留超标的农产品, 青岛市开始大力整治农产品的生产质量, 对国家明令禁止使用的高毒高残留农药加强监管, 实行定点销售, 以确保农产品质量。同时, 开展农药、种子、化肥农资打假护农行动。
2.3 建立无公害农产品基地, 生产高标准农产品
青岛市制定和实施了多项无公害农产品生产标准, 并严格执行国家农业标准, 建成市级农产品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203处, 国家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 (县、场) 13处, 标准化生产示范带动面积达14万hm2, 各类优质无公害农产品年生产总量达到100万t以上[4]。在强化生产的同时, 在各级农产品批发零售市场对上市的蔬菜、水果、茶叶等农产品进行抽查检验, 每年平均抽检各类样品2 000批次以上。各生产基地生产的农产品在上市前要进行自检。
2.4 加强制度建设, 明确责任
迄今为止, 青岛市已经制定地方农业标准100余项, 制定并推广无公害生产技术规程187项, 包括粮、油、果、菜、茶;其次加强农产品质量检查体系、监管体系, 建立起一支由市、县、镇、基地人员组合的四级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查监管队伍, 明确责任目标, 加大考核力度。
3 生态农业建设取得的成效
随着生态农业建议工作的扎实推进, 不仅改善了农村生产生活的条件, 提高了农村环境质量, 而且也提升了青岛市农产品质量。目前为止, 全市已有现代农业园区695个, 共有著名农业品牌166个, 其中国家级名牌13个, 省级名牌17个, 市级名牌136个, 中国驰名商标10个, 省市著名商标31个。胶州大白菜等3个产品成为我国首批认定的中国名牌农产品。大泽山葡萄被评为“有较强影响力的果品区域公用品牌50强”, 胶州湾蛤蜊等农产品也享誉全国。今后还应加强对农业地理标志性产品的进一步挖掘及发展, 加快研究推广, 才能进一步推进青岛生态农业发展。
摘要:从生态农业的角度出发, 总结了青岛市生态农业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并指出了采取的措施, 对已取得的工作成效作了总结。
关键词:生态农业建设,问题,措施,成效,山东青岛
参考文献
[1]黄国勤.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与探索[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2009.
[2]张志强.生态文明建设的现状与对策建议[J].湖南农业科学, 2013 (11) :117-120.
[3]秦静.天津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现状及路径研究[J].天津农业科学, 2014, 20 (1) :40-44.
青岛建设生态城市 篇8
一、“帆船之都”城市定位的缘起
(一) 青岛城市的自然景观特质和文化创意元素
青岛是中国著名的滨海旅游城市, 它依山傍海、气候宜人, 兼具风韵独特的自然景观特质和深邃浓郁的历史文化内涵。悠久的齐鲁儒家文化环境使青岛积淀了深厚的人文历史情怀, 开放的西方文明为青岛注入了别具一格的欧陆风情, 上世纪30年代的文人荟萃, 更赋予了青岛鲜明的城市性格。加之青岛独特的城市风貌、风格迥异的建筑群体以及驰名中外的旅游资源, 使得青岛成为了我国名副其实的最具文化特色的海滨城市。
文化是城市的灵魂, 也是一座城市规划和建设的灵感来源, 它在城市新兴产业的发展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特别是当创意产业成为现代城市发展的重要议题之后, 城市文化元素的挖掘和创意再造对于城市未来建设的重新定位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纵观青岛城市的自然景观特质和历史文化脉络, 我们可以提炼出青岛最富特色的八种文化创意元素:以传统儒家文化为基脉的历史文化, 以道教文化为特色的宗教文化, 以秀丽风景和宜人气候为特质的旅游文化, 依托青岛啤酒品牌形成的啤酒文化, 以港口经济为支柱的海洋文化, 以海尔、海信家电集团崛起为代表的特色工业文化, 以提升软实力为亮点的会展文化和以奥帆赛的成功举办为切入点的城市奥运文化。
(二) 北京奥林匹克运动会为青岛城市发展带来的新契机
青岛是承办2008北京奥林匹克运动会帆船、帆板项目比赛的城市, 奥运会的举办给这座城市的发展带来了新的契机。
二、“帆船之都”发展战略的建立
早在2003年青岛被确定为奥帆赛举办城市之后, 青岛便开始着手于编制建设“帆船之都”的发展规划和定位。2004年5月15日, “帆船之都青岛”徽标在北京中华世纪坛正式发布, 标志着青岛市以迎办奥帆赛为契机全力打造“帆船之都”城市品牌的工作全面启动。随即, 青岛“帆船之都”的标志性建筑──青岛国际帆船中心在5月25日正式开工建设。现在, 青岛国际帆船中心因为奥帆赛的顺利举办, 已经成为了全球知名的海上运动基地。2004年的7月13日, 一艘印着“帆船之都”徽标的“青岛号”大型帆船, 作为青岛市的出访使者, 从青岛奥帆基地启航, 开始了为期四年的沿海航行。这艘帆船在2008北京奥林匹克运动会举办之前, 顺利完成了环球旅行, 在一路传播奥林匹克精神的同时, 成功地宣传和推介了青岛“帆船之都”的城市新形象。随后, 借雅典奥运会刚刚落幕之机, 青岛组织了代表团赴日本举行了“2008相约奥运扬帆青岛”大型巡回展。同样主题的“帆船之都”城市品牌推介活动先后在全球各主要国家和地区举办了近50场, 极大地提升了青岛作为“帆船之都”的全球知名度。不仅如此, 在2006年青岛市还启动了“相约奥运扬帆青岛──帆船之都走遍中国”的城市品牌巡回推介活动, 辅以主题明确、节奏明朗的“帆船之都”城市形象宣传片, 在临近奥运的时刻, 让全国各地的人们都感受到了青岛的奥运情怀, 领略到了青岛的欧陆风情。2006年4月2日, 05~06克利伯环球帆船赛经过近7个月的航行到达青岛奥帆基地, 自此拉开了青岛承办大规模、高水平的国际帆船比赛的序幕。随后, 2006全国帆船帆板锦标赛、2006青岛国际帆船赛、2007好运北京国际帆船比赛、2 0 0 7中国石化杯国际帆船邀请赛乃至2008年北京奥林匹克运动会奥帆赛的成功举办, 让青岛“帆船之都”的称号实至名归, 这些比赛对于青岛打造“帆船之都”城市品牌有着重要的意义。
北京奥运会之后, 青岛对“帆船之都”城市品牌的建设进行了更深入的探讨和更详细的规划, 青岛市民也对“帆船之都”的建设给予了热情的支持, “帆船之都”的称号也逐渐走入了市民的生活之中。值得一提的是, 青岛市政府在后奥运时期, 对于国际帆船赛事的承办不遗余力, 并取得了骄人的成就。2009年1月, 航海界最为知名的沃尔沃环球帆船赛组委会与青岛市政府联合宣布, 青岛将正式被列为环球比赛中的一站, 成为全球帆船比赛联盟城市中的重要成员。至此, 青岛已经全面跻身于世界最著名的三大帆船赛事之中。
借由山东省政府在2009年9月刚刚出具的《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城镇体系规划》, 依据区域产业布局、城镇发展现状等有利因素, 作为龙头城市的青岛将被规划成为我国东部沿海区域的经济中心、现代化服务中心、文化中心, 以及国际滨海旅游度假胜地等等。因此, 我们有理由相信, “帆船之都”的建设, 将成为青岛未来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对青岛经济、文化和社会发展都将产生深刻的影响, 可以极大地促进青岛现有城市文化的相互融合, 促进现有产业的创意再造和升级。
三、“帆船之都”建设的策略选择
(一) 与全球其他帆船之都的比较分析
青岛在“帆船之都”的建设上并不是唯一的, 这也为其发展提供了可以借鉴的宝贵经验和参照。当下, 全球知名度较高且帆船城市建设相对完善的城市有丹麦的哥本哈根、德国的基尔、阿联酋的迪拜、西班牙的巴塞罗那、挪威的奥斯陆和新西兰的奥克兰等。这些帆船城市的建设模式对青岛“帆船之都”的创意建设有着极大的意义。其中, 最具参考和指导价值的城市当属巴塞罗那和奥克兰。
巴塞罗那同青岛一样, 都是借奥运会的举办, 成功地将城市建设为一个全球知名的帆船之都。巴塞罗那在帆船城市的软件建设方面取得了极大的成就, 从而促进了城市帆船产业的崛起与发展, 使其在帆船资源相对匮乏的情况下, 短短几年便成为了全球著名的帆船旅游城市, 居民的生活质量也因此得到了提高。奥克兰在帆船城市建设的自然环境方面与青岛非常相似。奥克兰是全球最负盛名的传统帆船之都, 它拥有全球最佳的港湾, 海岸线狭长, 风力充沛, 气候温和, 最适合帆船的停泊和航行;奥克兰腹地又是全球知名的旅游度假胜地。这些因素使得奥克兰成为了全球公认的帆船之都。这对于青岛在“帆船之都”硬件建设方面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二) “帆船之都”建设的创意策略
一个城市的创意开发与建设往往需要涵盖很多方面的内容。对于城市定位已经非常明确的青岛市来说, 其“帆船之都”的创意开发与建设, 更需要从多个方面来综合考虑, 尤其要充分利用青岛市业已存在的各种文化资源, 使“帆船”这一主题不断与其文化元素相互融合, 相互促进。
因此, 我们认为, 青岛在“帆船之都”的创意开发与建设过程中, 要引入城市形象识别系统 (City Visual Identity System, 简称CVI) , 并将其导入帆船城市的软件环境建设和硬件环境建设中。这样, 不仅可以在视觉上直观地赋予青岛市“帆船之都”的城市新活力, 还能够激发出市民对于“帆船之都”城市建设的热情。这样的一个步骤, 还可以带动城市创意产业的蓬勃发展, 最终使得青岛“帆船之都”的建设在原有良好的城市人居环境的基础上, 得到进一步地提高。我们可以用一个很直观的图表 (见表1) 将其表示出来。
对“帆船之都”城市形象识别系统的导入, 可以有机地融合帆船城市的软硬件环境建设, 让“帆船”元素融入到城市的每一个层面, 为城市与市民之间的对话搭建一个优秀的平台。
四、“帆船之都”产业开发的创意策划
综上所述, 在软硬件环境的建设中, 城市形象识别系统的导入是一个桥梁, 维系着“帆船之都”城市建设的各个方面。而“帆船之都”建设的首要目标是打造一个“市民与城市和谐互动的空间”, 即优质的人居环境。优质的人居环境能够使市民在城市中舒适地生活, 每个人都能够在城市中找到自己的定位, 同时城市也能够提供大量的就业岗位。因此, “帆船之都”建设的显性利益在于对城市相关产业开发的积极引导和促进作用。文化搭台, 经济唱戏。青岛“帆船之都”的建设需要在政府培育的良好环境下, 使城市相关产业得到有效的发展。如果不能形成良好的产业发展链, “帆船之都”永远只能是一个称号, 更谈不上为城市的发展提供动力了。
针对青岛市的特质, 紧紧围绕“帆船之都”这一主题, 我们对于其帆船产业的创意开发, 设定了十二大要素, 这十二个要素包含在三大层面之中, 即“帆船节事行销”、“帆船体验经济”和“帆船产业开发”, 如表2所示。当然, 这些要素之间不是互相独立的, 各个层面之间也有所融合。
通过上述图表中帆船衍生产业的发展, 能够使青岛“帆船之都”的建设得到良性的发展:由城市基本定位到城市品牌宣传, 再到城市产业发展, 最终达到改善人居环境的城市建设目标。
五、“帆船之都”建设的远景和诉求
随着青岛“帆船之都”在全球知名度的提升, 青岛市将以崭新的面貌成为全球的投资热点城市和著名的滨海旅游城市, 从而带动青岛旅游产业的升级和第三产业的快速发展。在全球创意城市的建设浪潮中, 青岛也必将会以“帆船之都”的闪亮姿态, 以和谐美好的城市人居环境特色, 屹立在世界知名城市之中。
参考文献
[1]王永盛.2008年奥帆赛对青岛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影响[J].东方论坛, 2005 (6)
[2]陈维民等.奥帆赛对青岛发展总体影响及预测分析[J].青岛科技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5 (21:2)
[3]张胜冰、马树华.青岛文化的历史文脉对城市文化精神的影响[J].中国海洋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7 (4)
青岛建设生态城市 篇9
关键词:青岛财富管理城市建设,高职金融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一、引言
2014年2月10日, 中国人民银行等11个部门联合向山东省人民政府下发《关于印发青岛市财富管理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总体方案的通知》。标志着青岛市财富管理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正式获国家批复, 青岛市成为我国以财富管理为主题的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
在财富管理试验区的带动下, 青岛金融业迎来良好的发展势头。截止2015年末, 青岛市金融业增加值、金融机构数量、上市企业数量等主要金融指标较“十一五”末均实现了翻番增长:全市金融业增加值达588亿元, 占全市生产总值6.3%, 为“十一五”末的2.5倍, 银行、证券、保险类金融机构达到221家, 是“十一五”末的1.5倍。基金等各类金融类企业近500家, 为“十一五”末的2.5倍。全市外资金融机构总数增加到34家, 小额贷款公司、融资性担保公司和民间资本管理公司等地方准金融机构总数达到119家, 同时, 海尔消费金融公司、海尔财务公司、青岛港财务公司、中路财产保险公司等的出现也逐渐填补了青岛市金融业态的空白。
二、青岛财富管理城市建设背景下对高职金融人才的要求
青岛市金融业的飞速发展为青岛高职金融专业的发展带来了重大的机遇, 同时也对人才的培养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一) 人才需求趋势
随着越来越多的金融机构瞄准青岛财富城市建设的发展机遇, 各类新型金融机构大量涌现, 青岛金融业态和金融格局正逐步完善。特别是非银行类新型金融机构、第三方理财机构的大量出现为高职金融专业学生提供了相当数量的就业岗位。这类岗位的基本要求为取得相关职业资格证书, 具备金融基本知识, 具有较强的营销能力和业务创新能力。此外, 随着银行、证券、保险机构的增加, 对柜员、客户经理、经纪人、操盘手、保险代理人等基层一线岗位人员的需求量也逐渐增多。这些岗位, 主要要求具备熟练和精通业务, 取得相关职业资格证书, 具有良好的沟通能力和执行力。
(二) 职业素质要求
1. 具备良好的职业素养。
由于金融行业高风险的特殊性, 要维护金融业良好信誉, 促进金融业健康发展, 从事金融行业的人员就必须具备较高的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准, 具体包括:爱岗敬业, 诚实守信, 办事谨慎, 廉洁自律, 言行谦恭, 长于协作。将良好的职业素养记于心, 融于实践, 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从而远离违法犯罪, 维护金融行业健康稳定发展。同时, 遵守职业道德, 自觉提高素养, 更是每位金融从业人员的基本义务和事业成功的保障。
2. 具备复合金融知识。
随着财富管理的专业化、多元化成为我国财富管理的主流, 要求金融专业毕业生能够适应金融混业经营的大趋势, 顺应互联网金融的发展方向, 因此必须具备综合的金融知识, 熟知各项金融产品, 熟悉、了解金融市场的总体情况, 能够综合运用不同行业的金融知识满足客户的金融需求。
3. 具备熟练业务操作技能。
金融行业属于服务性行业, 追求更高效的为客户服务, 更准确的满足客户需求, 这要求金融从人员具备熟练的业务操作技能。具体包括基础的业务处理。比如, 柜员等一线员工应当掌握点钞、传票算等基本技能, 客户经理等基层人员应当具备开发客户、产品营销技能等等。熟练掌握金融行业相关业务的操作技能, 进入工作岗位后才能够快速上手, 从而在竞争中更具优势。
4. 创新能力。
金融业的灵魂是创新, 创新能力是金融专业人才的核心竞争力, 在激烈的金融行业竞争中取得一席之地, 需要从业人员能够快速分析市场环境, 把握客户需求, 设计出有针对性的创新产品。因此培养“适应速度快、创新能力强”的金融人才显得尤为必要。
三、基于青岛财富管理城市建设下高职金融专业人才培养方向
(一) 以市场需求为导向, 动态调整人才培养方案
首先在培养目标的定位上, 紧跟青岛财富城市建设步伐, 以经济的国际化、一体化, 金融混业化为背景, 明确高职类金融人才的培养目标。即将高职金融专业的培养目标定位为以服务银行、保险、证券、新型金融机构、第三方金融中介机构的金融营销人员和一线岗位从业人员为主的应用型金融人才, 并在此基础上动态调整人才培养方案, 进行职业岗位分析, 定位人才培养目标和创新人才培养路径。
(二) 深化“课证融合”, 深入推进“双证书”制度
金融行业一般要求持证上岗, 职业资格证书往往与职业岗位的具体要求密切结合, 并能准确反映特定职业实际工作的技术标准和操作规范的能力, 具备职业资格证书是进入金融行业的门槛, 根据这一现实情况, 要求学生毕业时取得一门职业资格证书, 即实行双证书制度。同时, 在日常教学设计上, 将银行、证券、保险、基金、理财从业人员资格考试科目融入教学内容, 同时采取“以证代考”的方式。取得证券、银行、保险、理财资格证书后可免修相关科目考试。要求学生在毕业前至少获得一本职业资格证书, 方可取得毕业证书, 实现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的对接。
(三) 深化“课赛结合”, 强化专业技能培养
通过以赛促教的方式, 如在校内组织金融技能大赛、证券投资大赛、金融产品知识和营销大赛等比赛, 邀请金融行业机构和专家来做评委并做专业点评, 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并积极参加全国大学生银行技能大赛、投资理财技能大赛等活动, 一方面带动师生的专业技能水平提升, 另一方面也进一步扩大了专业影响力。
(四) 加强实践教学, 提升专业素养
金融学专业的实践教学主要分为校内实践和校外实践两部分。由于金融行业对安全性往往要求较高, 所以较难实现经常性带学生在校外金融机构实习实践, 因此实践教学的重点就放到了校内。通过在校内设立投资理财咨询公司, 为全校师生提供投资理财咨询服务, 一方面解决了金融专业学生实践难的问题, 另一方面, 通过在校内开展的咨询业务实践, 分析解决真实案例, 学生可以充分锻炼实践能力, 并在此过程中提升专业素养。此外,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 加大实践操作占比, 比如在《金融营销》课程中, 分小组完成任务, 通过小组合作完成市场调研, 最终由每个小组推选1~2名同学到台前来用PPT演示其调研内容, 同时聘请行业专家进行评价打分。在这种实践教学模式下, 充分调动学生探索未知领域的积极性, 挖掘他们的创造潜力。
参考文献
[1]青岛市金融工作办2015年终述职报告.
[2]马翠莲, 财富时代来了, 上海金融报, 2014.
青岛建设生态城市 篇10
关键词:城市生态化建设,生态文明城市,特点,目标,规划,进程
在人类的发展中, 城市的出现是文明诞生的重要标志, 在农业文明时代和工业化时代城市发展建设更集中于规模与速度, 这虽然加快城市化的进程, 但是也带来了环境污染、生态恶化、发展空间越来越小的“城市病”, 成为了社会和经济建设的瓶颈。当前应该将城市生态化作为一个发展的重要理念融合在生态文明城市的建设中, 使城市的建设更加和谐、稳定、高效, 改变那种单纯发展的建设观念, 形成生态化、综合化的生态文明城市。
1 相关概念的论述
1.1 城市生态化建设
城市生态化是当前城市建设的趋势, 是指通过科学地调整与全面地协调使城市建设达到经济、社会和自然的全面发展, 有机地达到生态化目标的进程和状态, 城市生态化已经成为当前城市建设和发展的主题。具体的城市生态建设中可以将建设过程划分为如下几个子系统建设:一是社会生态化建设, 这是人们在生活质量提高、健康水平提高和社会进步的同时, 进行的社会环境建设, 是城市建设必要的保障措施, 创造全面的权利维护系统, 促进教育与自由目标实现的主要建设内容与过程, 是城市生态化的重要基础。二是经济生态化建设, 通过城市中各项经济方式和行为的调节, 使城市生产、城市生活、城市交通更加符合经济规律的需要, 也更加具有经济方面的效益, 形成最少能源、资源和资金消耗下的最大经济效果。三是自然生态化建设, 城市建设应该以合理开发与保护自然为基本出发点, 要在城市建设中充分考虑到环境的因素, 在最大程度地保护环境的同时, 使生态和文明成为城市建设的核心, 达到在建设中保护, 在发展中开发的自然目标的实现。
1.2 生态文明城市
生态文明城市是当前城市与社会发展的主要方向, 也是建设未来可持续发展城市的重要途径与方法。生态文明城市是指在城市的运行和建设中以生态系统为基础, 充分考虑系统的支持能力和承载水平, 运用生态学、经济学、社会学和生物学等基础学科知识, 在更好地利用系统工程和环境工程基本措施的条件下, 挖掘出城市建设、经济发展和生态维护的潜力, 通过对城市消费活动、生产活动、环境活动的有效维护, 建立生态文明、经济发达的文明城市, 将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和经济发展做到有机结合和高效统一。
2 生态文明城市的基本特点
2.1 生态文明城市的和谐性
生态文明城市讲求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生态之间和谐的发展, 要让城市的发展充满着生机与活力, 在浓郁文化气息和人文特点的基础上, 形成生态高度发展的现代型文明化的城市, 在有效实现各种关系协调发展的基础上, 促进城市的和谐、生态、文明等综合发展目标的实现。
2.2 生态文明城市的高效性
生态文明城市的构建过程中要强调对资源的高效利用, 要争取物尽其用、人尽其才, 通过多层次, 多结构的体系使城市的行业、部门达到有效整合, 实现生态文明城市的高效发展。
2.3 生态文明城市的持续性
可持续发展思想是生态文明城市建设的指导理念, 合理配置资源, 不因眼前的利益而用“掠夺”的方式促进城市暂时的“繁荣”, 保证其发展的健康、持续、协调。
2.4 生态文明城市的整体性
生态文明城市作为城乡统一体在发展的过程中应该兼顾社会、经济和环境三者的整体效益, 不仅重视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协调, 更注重对城市生产和生活的质量提高, 形成生态文明城市的整体发展。
3 构建生态文明城市的基本方法
构建生态文明城市的过程中离不开城市生态化建设, 为了将城市生态化建设落到实处, 应该对生态文明城市进行全面分析, 实现对城市生态化的全面落实, 这样才能够确保生态文明城市的建设质量。
3.1 创建生态文明城市的目标
生态文明城市建设应该以生态产业为龙头走出一条新兴工业化的道路, 在生态文明城市的创建中要以财富、健康、文明为核心, 建立起实现生态文明的城市发展目标体系, 促进生态文明与长远发展的高度统一。
3.2 创建生态文明城市的规划
生态文明城市规划包括自然和人文生态规划, 通过有效地规划和科学地设计使生态文明城市的目标得到有效保障。
3.3 控制生态文明城市的创建进程
一是以水安全为基础, 将生态安全作为重点进行生态文明城市创建的控制, 确保生态文明城市建设中对水资源的使用, 也达到对生态文明城市建设的基本控制。二是以产业为基础控制城市的发展速度, 以产业的振兴计划实现企业、产业与城市的协调发展。
4 结语
生态文明城市是城市建设的高级阶段, 也是全面实现城市生态化建设的根本表现, 生态文明城市表现为从系统上、理念上、结构上对生态建设和环境建设的关注, 对于城市未来的发展和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生态文明城市是倡导城市生活生态化与发展建设科学化的重要基础。新时期要对城市生态化建设进行进一步解读, 要在生态化城市建设过程中把握生态文明的要点, 形成对生态文明城市特征的有力突出, 探讨出一条目标明确、规划科学的生态文明城市建设进程, 使城市发展走向生态、文明、全面、系统的建设轨道。
参考文献
[1]于久宏, 任庆国.浅析城镇的生态化建设与发展[J].黑龙江科技信息, 2007, (15) :26-27.
[2]黎海彬, 张挺.建设生态文明城市的实践研究[J].广州城市职业学院学报, 2009, (03) :89-91.
延庆 低碳建设生态城市 篇11
生态城市延庆得天独厚
延庆县具有良好的低碳发展基础,没有重化工业,化石能源消耗少,工业结构轻型化,生态农业、生态旅游业发达。延庆在北京市功能定位中,属于生态涵养发展区,是首都的生态屏障和重要水源保护地。近些年来,延庆通过产业结构调整、能源结构调整、科技创新和制度创新等方式,开展了多项低碳建设基础工作。
通过林业碳汇措施来实现对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吸收与固定,是目前应对气候变暖最经济、最现实、最有效的手段。多年来,延庆致力于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建设,实施风沙源治理、清洁小流域、水源保护综合整治、荒山荒滩绿化等造林工程,营造了树种多样和功能完备的森林生态体系,不断增加森林碳汇的储量。
延庆还通过保护和恢复湿地进行固碳。森林固碳和湿地固碳互相补充形成整体优势,延庆成为北京名副其实的碳汇基地。藉此延庆县成为一座名副其实的生态绿洲、北京西北一道绿色生态屏障。近年来先后荣获全国绿化模范县、国家园林县城和国家生态县荣誉称号。
地区实现由“高碳”向“低碳”的转变,必须调整传统产业结构。2009年延庆县“一二三产业”结构比为13.625.660.8,产业结构已初步实现低碳化转型。
作为北京市的农业大县,延庆从2006年启动了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农产品的基地建设。目前,延庆县已经形成了以有机农业、特色农业、循环农业为特色的都市型生态农业体系。初步形成三大农业观光带。结合建设国际旅游休闲名区的发展目标,延庆通过打造三大农业观光带,将一产和三产有机地融合,创造了跨产业的低碳经济增长点。
旅游业作为服务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三产的龙头,与环境密切相关。具有低碳发展的巨大优势。近年来,延庆县通过大力升级改造传统景区,开发高端休闲商务功能,积极发展文化创意产业,打造特色民俗旅游品牌等手段,全面推进旅游事业整体质量的提升和综合能力的发展。
延庆绿色有机农业发展迅速,农产品的生态品牌初步形成。同时,延庆观光农业也浮出水面,初步形成了妫河生态走廊精品农业区、北山观光农业带、八达岭快速路沿线设施农业带三大农业观光带。
低碳生活从改变习惯开始
延庆作为国家生态县、全国控制农村面源污染示范区、IS014000环境管理体系运行国家示范区,近年来积极改变能源消费结构,建设北京市可再生能源示范区。延庆县积极倡导群众低碳生活方式,广泛开展日常工作生活节约水、电、纸、粮、油活动和绿色机关、绿色社区、绿色家庭、绿色学校和绿色企业创建活动,并在农村大力开展生态文明乡镇、生态文明村、生态文明户评选活动。
2003年以来,延庆利用自身海拔高、光照充足的优势,大力推广太阳能灯、太阳能日光温室和阳光浴室的应用。
生物质气和沼气是农村节能减排、发展新能源的主要途径。目前,延庆通过建设大型生物质气化站、大中型沼气池,为农民提供清洁的炊事能源,每年节约燃料投入50%,减少二氧化碳排放3200吨。德青源养鸡场发电场利用鸡粪产生的沼气发电,除了每年向电网提供1400万度的绿色电力外,还产生相当于4500吨标煤的余热用于供暖,并且减少了8万多吨的温室气体排放。被列为联合国“全球大型沼气发电技术示范工程”。
延庆县通过开发浅层地能和深层地热,夏天制冷、冬天供暖,有效地利用地区丰富的地热资源。目前,地热供暖面积达到59万平方米,约占全县供暖面积的14%,实现节煤1.2万吨。
另外,延庆县还在风能发电、新能源汽车应用以及智能电网示范区建设等方面开展了大量工作。2005年,延庆县开发新能源仅为1万吨标煤,占能源消费总量比重仅为2.2%,到2009年,延庆县新能源开发利用量达到6万吨标煤,占全县能源消费总量的15%,比2005年翻了近7倍。预计2010年末,全县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利用率将达到20%以上。
环保能源低碳经济重中之重
延庆县把发展新能源环保产业作为建设低碳经济示范区的重中之重,积极探索新能源环保产业发展的新思路,全力打造国际一流的低碳经济发展示范区。
近年来,延庆县紧紧围绕“首都生态涵养发展区”的功能定位,积极推进新能源开发利用,大力发展新能源产业,探索出了独特的发展模式,并取得一定成效。由于坚持统筹生态涵养和经济发展,生态环境质量和管理水平不断提升,新能源开发利用和产业化进程不断加快,延庆县已成为北京市新能源、可再生能源示范区和循环经济示范区。目前,延庆县新能源产业项目初具规模,新能源利用覆盖面不断扩大,新能源产业效益大幅提高,新能源产业发展基础良好。
新能源广泛的应用与示范,为延庆县新能源产业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2009年“八达岭新能源产业基地”在延庆正式挂牌。落户在该基地的企业同样享受中关村相关政策待遇。由于看好该地区资源优势和新能源发展的前景,大批企业和科研院所与延庆签约新能源项目。目前延庆县新能源产业已进入了规模化发展阶段。以“八达岭新能源产业基地”为平台,以太阳能、风能发电、生物质能源和智能电网等为中心,新兴的低碳产业集群正在构建。
2009年延庆县审议通过了《延庆县生态文明建设三年行动纲要(2010─2012年)》。在此基础上,又分别制定了《延庆县低碳经济社会示范区建设规划》、《延庆县群众性生态文明创建三年行动方案》、《延庆县有机农业中长期发展规划》、《延庆县有机循环农业三年行动方案》、《延庆县新能源和环保产业三年行动方案》、《延庆县乡村旅游三年行动方案》等。随着这些政策的逐步实施,延庆将进一步迈进打造国际一流低碳经济社会示范区的既定目标。
青岛建设生态城市 篇12
2011年, 《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发展规划》 (以下简称《规划》) 获批, 成为我国第一个以海洋经济为主题的区域发展战略。根据《规划》, 半岛蓝色经济区内各城市将大力发展海洋经济, 到2020年, 经济区将建设成为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现代海洋产业集聚区和海洋科技教育核心区。区域经济的发展离不开科技创新和高素质人才的培养, 同时也需要广泛吸纳世界各国优秀人才, 充分发挥外籍人才在城市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根据2010年进行的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资料显示, 山东常住外籍人口为33098人, 多分布在青岛、烟台、威海等沿海城市。随着蓝色经济区建设的稳步推进, 半岛沿海城市的国际化程度将不断加深, 届时会吸引到更多的世界人才和跨国公司。这些外籍人士带来了国际化的视野和各领域的先进经验, 同时带来了不同的文化习俗和生活方式, 使城市本地文化和外来文化的交流与碰撞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 为城市的管理带来了压力和挑战。
在此背景下, 如何化挑战为机遇, 增强城市的跨文化沟通能力, 创建开放包容的城市文化氛围, 并使多元文化的融合成为城市创新发展的驱动力, 对于加速城市国际化进程, 促进半岛蓝色经济区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跨文化视角出发, 介绍了欧洲跨文化主义理念和跨文化城市建设, 并以青岛为例, 探讨了城市建设中文化多样性治理与城市创新发展的关系, 以期对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内各城市的建设起到启示作用。
2. 跨文化主义与跨文化城市
2.1 跨文化主义与多元文化主义
在跨文化主义思想兴起之前, 多元文化主义曾是欧洲多国处理本国族群构成多样性和文化多样性的官方政策。多元文化主义承认不同文化的独特性和差异性, “倡导尊重少数族群保持其特有文化认同的权利”[1], 并强调不同文化群体享有平等的地位和机会。但多元文化主义“片面地认为一个社会的文化是由多种文化相加而组成的”[2], 它没有很好地融合各类文化, “反而过分强调少数族群的独立性, 将不同文化群体的特立独行和自我隔离合法化, 形成了社会分化”[3]。因此,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 多元文化主义受到了广泛的批评。直到近期, 欧洲多国的领导人先后宣布多元文化主义政策在本国实践失败。
针对多元文化主义存在的问题, 跨文化主义理念应运而生。该理念认为一种文化无法在孤立中得到发展, 而是应尽可能地与其他不同文化进行沟通与交流, 增加不同文化族群之间的互动与融合, 从而成为城市中文化创新和经济发展的源泉。跨文化主义明确认识到文化多样性的价值, 主张通过加强不同文化族群之间的互动和交流减少误解与猜疑, 实现在差异中和谐相处。跨文化主义打破了城市中旧有的多元文化相互隔离的局面, 开启了不同文化群体之间交流和沟通的新路径。
2.2 跨文化城市的兴起及其发展历程
跨文化城市建设是跨文化主义理念的重要实践。该概念最早由英国Comedia智库提出, 旨在探索文化多样性的价值以及跨文化对话与交流对城市发展和创新的作用, 并寻求更好的城市多元文化管理方法[4]。2008年, 欧洲委员会与欧盟委员会联合发起了“跨文化城市”项目, 希望通过一系列的跨文化活动激发城市中不同文化背景族群之间意见的交流与创新观点的融合, 并通过跨文化对话的方式建立不同文化社区和群体之间沟通与互动的平台[5]。
经过近年来的不断发展, 跨文化城市项目的影响力日益扩大, 参与的城市也扩展到了亚洲和美洲, 数量从最初的11个增加到了现在的70余个。2012年, 来自日本、韩国和欧洲多个城市的市长先后参加了在日本东京和滨松举办的跨文化城市论坛和峰会, 并通过了跨文化城市之间伙伴关系的《东京宣言》和《滨松宣言》, 标志着日本和韩国迈出了建设“跨文化城市”的重要步伐[6]。
2.3 国内“跨文化城市”研究现状
“跨文化城市”在中国还是一个新兴的概念, 目前国内从跨文化交际视角对城市建设和文化管理进行的研究还比较少。庄恩平在著作《欧洲跨文化城市战略实践与启示》中介绍了“跨文化城市”概念的源起及发展历程, 分析了跨文化城市的基本要素、建设步骤和评估标准, 并结合具体的跨文化城市建设案例, 对中国国际大都市目前所面临的文化多样性挑战进行了思考。杨剑龙描述了伦敦、纽约、东京和巴黎四个世界级城市文化建设与发展的措施与经验, 总结了全球城市文化交往的规律, 指出了上海在城市跨文化交往中依然存在的问题, 并提出了提高上海城市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措施。王甜甜指出跨文化敏感性是跨文化沟通能力的重要方面, 也是城市文化开放所需要培养的重要能力。她对上海城市开放和多元城市文化的发展历程和现状进行了描述并提出了相关建议。
3. 跨文化背景下青岛城市文化与经济发展
城市的发展离不开坚实的经济基础和持续的科技创新, 更离不开文化的支撑和引导。文化是城市发展的灵魂, 也是其核心竞争力所在。当今全球经济环境下, 文化与经济的融合已经成为必然的趋势, 文化创新将成为城市经济发展的重要驱动力。以享誉世界的阿根廷探戈舞为例。探戈舞最早起源于非洲, 16世纪末到17世纪初随着黑奴贩卖进入美洲, 在与当地民间舞蹈不断融合的基础上形成了舞步豪放优美的阿根廷探戈, 随后传入欧洲并发展至今。近年来, 阿根廷政府大力扶持和推广探戈舞这种文化形式, 并不断拓展以舞蹈表演、演员培训、音像制品和书籍出版为主体的探戈舞文化产业链, 有力推动了城市经济的增长, 也使城市的国际影响力和吸引力得到了进一步提升。阿根廷探戈舞的发展正是多元文化融合促进城市发展的有力见证。
青岛是我国著名的海滨城市, 也是一座有着深厚海洋文化底蕴的城市。应该说, 青岛的地方文化就是海洋文化。海洋文化并非孤立的文化, 而是开放、包容和创新的文化。随着城市中外籍人口比重不断增加, 城市文化日趋多元化, 青岛应该保持积极开放的心态, 深入挖掘和大力发展自身特色文化, 加强对城市历史文化遗产、传统节日习俗和民间艺术的保护, 利用自身丰富的海洋文化历史资源和雄厚的海洋科研优势, 充分发挥本土文化的主导作用。同时, 应展现出海纳百川的广阔胸襟, 将外来文化元素与自身独特的文化资源有机结合, 实现多元文化的兼容并蓄和不同文化群体的和谐共存, 形成独特的城市精神和城市文化, 推动城市经济不断发展, 提高城市的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
4.青岛跨文化城市建设相关建议
作为全国首批沿海开放城市, 多年来青岛一直不断拓展全方位的国际合作交流, 目前有外国企业驻青机构约2100家, 每年来青岛工作的国 (境) 外专家超过5000余人次, 常驻青岛一年以上的有1500余人。据不完全统计, 青岛常住外籍人口有20多万[7]。随着蓝色经济区的发展和“一带一路”战略的全面落实, 将会有更多的外籍人士涌入青岛。在此背景下, 如何增强青岛的城市跨文化沟通能力, 营造开放包容的文化环境, 让不同文化背景的国际人才感受到生活的舒适和人格的尊重, 为岛城的发展贡献力量, 是青岛建设国际化城市的首要任务。
1.制定跨文化战略, 完善城市跨文化公共服务体系。
城市公共服务是指政府为了满足城市居民生活、工作和娱乐等生存和发展需要而提供的各种设施与服务, 其规范化和国际化程度决定着生活在这座城市里的各文化群体的幸福度和认同感[8]。随着城市中外籍人口比例的不断增加, 政府应充分意识到文化多样性治理对城市建设和发展的重要性, 通过制定跨文化政策和策略, 不断提升城市中各文化群体的认同度与幸福感。例如, 设立专门的跨文化服务机构, 为外籍人士提供信息咨询和培训, 调解跨文化纠纷和冲突, 帮助解决其生活中的困难使其尽快了解城市环境并融入社区生活。同时, 进一步完善城市跨文化公共服务系统, 采用双语或多语的城市交通、旅游线路及医疗设施公共标识, 以方便外籍人士了解城市交通系统、旅游及医疗服务状况。此外, 充分发挥媒体宣传在跨文化城市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加强外文媒体和网站的建设。目前青岛主要的旅游和政府公务网站都设有英文版, 但普遍存在内容匮乏、语言表达欠规范和更新缓慢等问题。因此, 政府应规范各级单位的外文网站设计, 丰富网站内容并保证信息及时更新。网站语言除了通用的英语外, 还应适当增加日语、韩语和法语等多语种版本, 以形成兼容并序的国际语言环境和海纳百川的城市精神。
2.加强语言培训, 营造顺畅的交流环境。
语言是人际交流的工具, 更是文化传播的重要载体。城市居民的语言交流能力是衡量城市跨文化能力的重要指标。在国际化城市中, 外籍人士所使用的语言往往各不相同, 本地居民由于语言的限制, 通常难以与外籍人士进行有效交流, 有时甚至因为语言障碍导致沟通不畅, 给彼此留下“难相处”和“不友好”的印象。因此, 政府应对市民进行语言培训, 一方面, 使本地居民尽可能掌握英语日常用语, 方便与外籍人士进行交流互动, 加快青岛本地文化的传播。另一方面, 可以针对外籍人士开设汉语培训, 帮助他们掌握汉语和青岛本地方言, 以更好地了解青岛城市文化, 尽快融入城市生活。
3.强化市民公共空间意识, 树立良好的城市形象。
公共空间通常指供市民日常生活的室外和室内空间, 如街道、广场、公园和图书馆等。管理良好、富有生气的公共空间是城市中不同阶层和群体进行交流互动的重要平台, 也是城市活力的重要来源。市民在公共空间里展现的文明素养, 不仅是公民个人的基本素质, 更是衡量城市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尽管不同国家和民族文化习俗各有不同, 但崇尚文明、注重礼貌是全球共通的。像乱扔垃圾、随地吐痰、大声喧哗、乱穿马路等不文明的行为不仅会给外籍人士留下不良印象, 而且会降低城市的吸引力。青岛要树立良好的城市形象, 提高城市跨文化能力, 不仅需要坚实的经济基础和完善的公共设施, 更需要提高公民的文化素质和城市公共文明水平。因此, 政府应加大宣传力度, 通过报纸和电视和网络等公众媒体对市民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和培训, 增强市民的公共空间意识, 使市民认识到公共空间是城市形象的体现, 良好的公共空间意识是公民的基本素质, 破坏公共空间最终损害的是每个人的利益。同时, 要制定相关规定, 对城市的公共文明水平进行监管和考核。
4. 展开跨文化培训, 促进城市多元文化融合。
随着城市国际化程度加深, 市民中具有多元文化背景的群体不断增加。文化背景的差异往往会导致沟通障碍乃至文化冲突, 从而产生不必要的误解和摩擦。因此, 开展跨文化培训, 有助于提高城市管理者和本地居民的文化差异意识和跨文化敏感性, 使其学会理解并尊重不同文化, 消除“文化偏见”, 增强跨文化沟通能力。为此, 政府可以通过新闻媒体进行跨文化知识宣传, 并充分利用网络和手机社交媒体, 设立跨文化培训网站和跨文化交流平台, 向市民传播国外的人文地理, 政治文化、历史文化、风土人情和文化习俗等内容, 以增强市民的跨文化意识, 提高跨文化敏感度。此外, 还可以针对外籍人士宣传青岛地方文化习俗以便其尽快适应新环境, 快速融入社区生活。
5. 结语
跨文化城市建设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需要城市管理者, 城市原住居民和新移民等多方面不断地探索和努力。多元文化的碰撞为城市发展带来挑战, 更带来机遇和动力。只有用全球视野审视多元文化, 不断提高自身的跨文化意识和能力, 把城市建设成为品牌鲜明、环境友好、跨文化沟通能力强的国际化城市, 才能吸引和留住更多优秀的海外人才, 为城市的不断发展提供创新驱动力, 从而促进半岛蓝色经济区海洋经济的发展和国际化进程。
参考文献
[1]姜亚洲, 黄志成.论多元文化主义的衰退及其教育意义[J].比较教育研究, 2015 (5) :26-29.
[2]冯寿农, 赵宁.文化管理:从多元文化主义到跨文化策略—由法国政府驱逐罗姆人事件引发的思考[J].法国研究, 2011 (4) :81-86.
[3]Nagle, J.Multiculturalism’s Double-Bind:Creating Inclusivity Cosmopolitanism and Difference[M].Ashgate Publishing, Ltd., 2009.
[4]http://www.coe.int/t/dg4/cultureheritage/culture/Cities/origin_en.asp.
[5]http://ec.europa.eu/culture/policy/strategic-framework/intercultural-dialogue_en.htm.
[6]庄恩平, 张珊珊, 虞怡达.欧洲跨文化城市战略实践与启示[M].北京:时事出版社, 2014.
[7]青岛新闻网.青岛常住外国人达20万, 2013.
[8]陆建非.城市跨文化:“民族故事”, “全球传播”[N].社会科学报, 2015-1-8 (006) .
[9]杨剑龙.全球城市视阈中上海跨文化交往能力研究[J].科学发展, 2015 (2) :93-102.
【青岛建设生态城市】推荐阅读:
青岛财富管理城市建设11-13
青岛财富管理城市建设11-23
1青岛地铁工程建设安全风险及管控措施06-15
青岛城市文化09-29
高考报考热门城市青岛05-24
青岛市城市总体规划07-23
青岛城市发展史-演讲稿10-18
青岛市商务局 青岛市财政局 关于做好2014年跨境贸易电子商务公共服务平台建设项目资金管理工作的通知08-26
生态城市的建设09-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