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生态型城市

2024-10-07

建设生态型城市(精选12篇)

建设生态型城市 篇1

前言:1971年,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第16界会议上, 提出了“关于人类聚居地的生态综合研究”, “生态城市”概念应运而生。这一崭新的城市概念和发展模式一提出, 就受到全球的广泛关注。到20世纪后期, “生态城市”已经被公认为是21世纪城市建设模式。1999年10月, 美国世界观察研究所在其调调查报告《为人类和地球彻底改造城市》中指出, 无论是工业化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 都必须将规划本国城市放在长期协调发展战略的地位, 而其大方向只能选择走生态化的道路。

1 生态型城市的概述

1.1 生态型城市概念

生态城市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起的“人与生物圈 (MAB) ”计划研究过程中提出的一个概念, 是城市生态化发展的结果;是社会和谐, 经济高效, 生态良性循环的人类居住形式, 是自然、城市与人融合为一个有机整体所形成的互惠共生结构。简而言之, 生态城市是一类生态健康的城市。

1.2 城市的主要特点

1.2.1 和谐性。

生态城市的和谐性, 不仅反映在人与自然的关系, 自然与人共生, 人回归自然, 自然融于城市等方面, 更重要的是反映在人与人的关系上。

1.2.2 高效性。

生态城市能提高一切资源的利用效率:物尽其用, 地尽其力, 人尽其才各施其能, 是物质能量的到多层次分级利用, 废弃物循环再生, 使各行业、各部门之间共生关系得以协调。

1.2.3 可持续性。

生态城市是以可持续发展思想为指导的。同时兼顾不同时间, 空间, 合理配置资源。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 有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 保证其健康、持续、协调的发展。

1.2.4 整体性。

生态城市不是单纯追求环境的优美或自身的繁荣, 而是兼顾社会、经济和环境三者的整体协调的秩序下寻求发展。

1.2.5 区域性。

生态城市作为城乡统一体, 其本身即为一区域概念, 是建立于区域平衡基础之上的。而城市之间是相互联系, 相互制约的, 只有平衡协调的区域才有平衡协调的生态城市。

2 建设生态城市的意义

大力提倡建设生态型城市, 这既是顺应城市演变规律的必要要求, 也是推进城市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需要。

2.1 抢占科技制高点和发展绿色生产力的需要。

发展建设生态型城市, 有利于高起点涉入世界绿色先进领域, 提升城市的整体素质、国内外的市场竞争力和形象。

2.2 推进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党中央把“可持续发展”与“科教兴国”并列为两大战略, 在城市建设和发展过程中, 当然要贯彻实施好这一重大战略。

2.3 解决城市发展难题的需要。

城市作为区域经济活动的中心, 同时也是各种矛盾的焦点。城市的发展往往引发人口拥挤、住房紧张、交通堵塞、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等一系列问题这些问题都是城市经济发展与城市生态环境之间矛盾的反映, 建立一个人与自然关系协调与和谐生态型城市, 可以有效解决这些矛盾。

2.4 提高人民生活质量的需要。

随着经济的日益增长, 城市居民的生活水平也逐步提高, 城市居民对生活的追求将从数量型转为质量型、从物质型转为精神型、从户内型转为户外型、生态休闲正在成为市民日益增长的生活需要。

3 建设生态城市的措施

3.1 制定科学合理的城市规划。

以可持续发展的方针为指导, 科学合理的制定和完善城市规划, 是实现“生态城市”的前提和条件。城市规划要按照城市各个不同区域功能要求进行划分, 制定相应的环境质量标准。

3.2 强城市基础实施建设, 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

城市基础设施是城市为顺利进行各种经济活动和其他社会活动而建设的各类机构设施。城市的新区开发和旧区改造, 要从城市的总体效益出发, 遵循客观规律, 与经济发展水平和市场发育程度相适应, 循序渐进, 逐步形成合理体系, 在政府的引导下, 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 加强城市生态建设和污染综合防治, 全面提高管理水平, 形成各具特色的城市同风格, 为居民创造一个整洁、宁静、高雅、舒适、便利的工作和生活环境。

3.3 加快产业结构调整, 大力推行清洁生产。

工业污染是城市环境污染的主要根源。但是, 城市化又离不开工业化, 要顺应国际潮流和时代需要, 大力发展无污染产业, 积极引进高新技术项目。同时要坚持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三统一”的原则, 加大的环境污染的治理力度, 对新办企业实行环保“一票否决制”, 决不走先污染、再治理的老路;对传统产业进行技术改造, 对污染企业限期治理达标。企业不能消灭污染, 就消灭污染企业。

3.4 加强城市绿化建设, 创造良好的人居环境。

3.5 大力发展高效生态农业。

3.6 改进和完善城市发展考核及指标。

目前在城市发展考核中存在着片面强调经济增长, 忽视或轻视生态环境保护的问题。

4 实证研究———以大连市为例

4.1 大连城市建设现状

作为一座老工业城市, 近年来大连市成功地进行了工业污染治理和产业结构调整, 实施了污染企业搬迁改造, 同时大力开展植树造林的绿化活动。大连市环境质量和面貌的改善, 带来了城市文明程度的提高, 同时也带来了源源不断的投资项目和外资以及旅游业的飞速发展, 使大连经济、社会、环境步入协调发展的轨道。

4.2 大连生态城市建设存在问题

4.2.1 城市绿化建设中的“造假化”问题。

4.2.2 城市景观建设中的“奢侈化”问题。

4.2.3 城市生态建设中的“急进化”问题。

4.2.4 城市生态建设中的“崇洋化”问题。

4.3 大连城市生态环境建设的对策与建议

4.3.1 制定城市总体规划的同时, 做好城市生态建设规划。

这个规划必须以满足城市可持续发展需要为目标, 立足城市市域范围, 综合考虑城市周边地区及所在区域生态环境的影响因素。生态环境建设规划是生态建设的依据, 各级政府应高度重视。要把城市生态建设贯彻到城市规划设计、规划建设、规划管理的全过程中。

4.3.2 建设生态城市, 走城市生态建设与可持续发展之路。

生态城市的建设必须遵守的五个原则。

系统原则:城市是一个区域中的一部分, 城市生态系统也是一个开放的系统, 必须与城市外部其他生态系统进行物质、能量、信息的交换。用系统的观点从区域环境和区域生态系统的角度考虑城市生态环境问题。

自然原则:城市规模及结构功能等都受自然条件限制, 城市生态环境建设必须充分考虑自然特征和环境承载能力。

经济原则:经济的发展是城市发展的前提条件, 发展经济的同时必须保护环境, 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相协调的原则。

生态原则:维持城市人工生态系统的平衡, 必须注意城市生态系统中结构与功能的相互适应, 使城市能量、物质、信息的传递和转化持续进行, 处于动态平衡。

阶段性原则:发展生态城市, 不能急功近利, 要根据城市社会经济水平、科学技术水平相结合, 分阶段定目标, 持续发展。

4.3.3 加强城市生态绿地建设, 改善城市生态环境。

4.3.4 维护和建立城市绿色廊道, 保护野生生物栖息环境。

4.3.5 保护乡土植物, 维护生物多样性。

4.3.6 拓展城市绿化空间, 增加城市绿化面积。

结束语:如果逐步实现了思想的转变、意识提高、观念更新、理论深化、标准统一, 就有了扎实的思想基础和理论基础;再通过实施明确目标、科学规划、完善体系、协调监控、推进市场、公众参与、营造风尚、城区合作等有力措施, 生态城市建设将会稳健有序的进行。尽管任重而道远, 面对挑战, 只要坚持不懈地努力, 一个个繁荣和谐的生态城市将会在中国出现。

摘要: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的协调是人们花了巨大的代价才选定的一个理想的会经济形态。其根本特点是既尊重客观经济规律的作用, 又尊重客观自然规律的作用。生态化社会基本模式提供了社会经济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客观可能性, 但要把这一客观可能性变为社会经济发展的现实性, 还需要做大量的工作。

关键词:建设,生态型城市,大连

建设生态型城市 篇2

摘要 生态城市是一个经济高度发达、社会繁荣昌盛、人民安居乐业、生态良性循环四者保持高度和谐,城市环境及人居环境清洁、优美、舒适、安全,失业率低、社会保障体系完善,高新技术占主导地位,技术与自然达到充分融合,最大限度地发挥人的创造力和生产力,有利于提高城市文明程度的稳定、协调、持续发展的人工复合生态系统。

城市生态系统是人类生态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之一,城市生态规划是与可持续发展概念相适应的一种规划方法,它将生态学的原理和城市总体规划、环境规划相结合,同时又将经济学、社会学等多学科知识以及多种技术手段应用到其中,对城市生态系统的生态开发和生态建设提出合理的对策,辨识、模拟、设计和调控城市中的各种生态关系及其结构功能,合理配置空间资源、社会文化资源,最终达到正确处理人与自然、人与环境关系的目的,体现“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真正价值。

关键词:城市生态系统;城市生态规划;可持续发展

一、什么是城市生态系统

“生态系统”一词最初由英国植物群落学家A·G·坦斯利于1935年首先提出,他根据前人和他本人对森林动态的研究,把物理学中的“系统”引入生态学,提出了生态系统的概念。生态系统是一个相当广泛的概念,任何生命系统及其环境都可以称之为生态系统,在空间边界上是模糊的,其空间范围很大程度上是依据人们所研究的对象、内容、目的或地理条件等因素而确定,是一个完整而复杂的生态综合体。

“城市生态”由美国芝加哥学派创始人帕克于1925年提出后,得到了迅速的发展。与自然生态系统成为生态学的研究中心一样,城市生态系统也成为城市生态学的研究中心和重点。城市生态系统是指特定地域内的人口、资源与环境(包括生物的和物理的,社会的和经济的,政治的和文化的)通过各种相生相克的关系建立起来的人类聚居地或社会、经济、自然复合体。

城市生态规划则是运用系统分析手段、生态经济学知识和各种社会、自然信息、经验,规划、调节和改造城市各种复杂的系统关系,在城市现有的各种有利和不利条件下寻找扩大效益、减少风险的可行性对策所进行的规划。包括界定问题、辨识组分及其关系、适宜度分

析、行为模拟、方案选择、可行性分析、运行跟踪及效果评审等步骤。

在城市生态系统中,以人为核心,是一个融合了自然、经济与社会的人工生态系统。城市生态系统是人类生态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在人类生态系统的发展过程中,经历了自然生态系统到农业生态系统的演变,最后才产生了城市生态系统。在工业革命以后,农村人口开始向城市转移,出现了大规模的城市化。尽管城市生态系统的发展历史在整个人类发展史中只占了很小的一部分,但是城市生态系统却对整个人类生态系统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已经成为人类生态系统的主体。

二、城市生态系统的组成要素

关于城市生态系统的组成要素有很多种不同的观点,不过有一点是一致的:城市生态系统是一个以人为中心的复合型的人工生态系统,它具有很强的人工性。除了人这一主体之外,还包括自然系统、经济系统与社会系统。这种划分是一种广义生态系统观,是把整个城市当作一个巨大的生态系统,按照这种组成方式可以从整体上研究城市的生态机理,进行城市生态建设。

在社会学中,将城市生态系统分为城市社会和城市空间两部分。城市社会包括了城市居民和城市组织,城市空间则是人工环境和自然环境的集合。将城市生态系统的组成要素重新分析,可分为两部分:一是生命系统,指城市人群和自然生物(包括野生动植物和人工栽培或饲养的动植物)。二是环境系统,包括次生自然环境、人工环境和广域环境。次生自然环境就是一些自然要素和自然资源;人工环境又分为物质环境和精神环境,广域环境是在更大的范围上来说的环境,包括城市周边的郊区环境以及整个区域环境。这种组成形式严格遵循了生态系统的要素构成,人与环境之间的关系是城市生态系统中的主导关系。在城市中,自然生物的生长、发育和分布在很大程度上都是由人安排的,在人的干预下,城市生物种群单一,优势物种突出,群落结构简单,空间分布也受到人为的限制。

三、如何实现城市生态的可持续规划

(一)生态城市与可持续发展

现代城市作为一个多元化、多介质、多层次的人工复合生态系统,各层次、各子系统之间和各生态要素之间的关系错综复杂,城市生态规划坚持以整体优化、协调共生、趋适开拓、区域分异、生态平衡和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原理为指导,以环境容量、自然资源承载能力和生态适宜度为依据,有助于生态功能合理分区和创造新的生态工程,其目的是改善城市生态环境质量,寻求最佳的城市生态位,不断地开拓和占领空余生态位,充分发挥生态系统的潜力,促进城市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保持人与自然、人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和协调共生。城市生态规划是与可持续发展概念相适应的一种规划方法,它将生态学的原理和城市总体规划、环境规划相结合,同时又将经济学、社会学等多学科知识以及多种技术手段应用其中,对城市生态系统的生态开发和生态建设提出合理的对策,辨识、模拟、设计和调控城市中的各种生态关系及其结构功能,合理配置空间资源、社会文化资源,最终达到正确处理人与自然、人与环境关系的目的。在生态规划中,体现着一种平衡或协调型的规划思想,综合时间、空间、人三大要素,协调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促进人类生存空间向更有序、稳定的方向发展,实现人和自然的和谐共生。

首先,城市生态规划强调协调性,即强调经济、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这是规划的核心所在;其次,强调区域性,这是因为生态问题的发生、发展及解决都离不开一定的区域,生态规划是以特定的区域为依据,设计人工化环境在区域内的布局和利用;第三,强调层次性,城市生态系统是个庞大的网状、多级、多层次的大系统,从而决定了其规划有明显的层次性。城市生态规划的目标更强调城市生态平衡与城市生态发展,认为城市现代化与城市可持续发展依赖于城市生态平衡和城市生态发展。

(二)城市生态规划需遵循的设计原则

1.社会生态原则。这一原则要求生态规划设计要重视社会发展的整体利益,体现尊重、包容和公正,生态规划要着眼于社会发展规划,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等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公平是这一原则的核心价值。

2.经济生态原则。经济活动是城市最主要、最基本的活动之一,经济的发展决定着城市的发展,生态规划在促进经济发展的同时,还要注重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持续性。这一原则要求规划设计要贯彻节能减排、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以及优化产业经济结构,促进生态型经济的形成。效率是这一原则的核心价值。

3.自然生态原则。城市是在自然环境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这一原则要求生态规划必须遵循自然演进的基本规律,维护自然环境基本再生能力、自净能力和稳定性、持续性,人类活动保持在自然环境所允许的承载能力之内。规划设计应结合自然,适应与改造并重,减少对自然环境的消极影响。平衡是这一原则的核心价值。

4.复合生态原则。城市的社会、经济、自然系统是相互关联、相互依存、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规划设计必须将三者有机结合起来,三者兼顾,综合考虑,使整体效益最高。规划设计要利用这三方面的互补性,协调相互之间的冲突和矛盾,努力在三者之间寻求平衡。协调是这一原则的核心价值。

以上这些原则都是普遍性的,但城市是地区性的,地区的特殊性又受自然地理和社会文化两方面的影响。因此,这些原则的具体应用需要与空间、时间和人(社会)的结合,在特定的空间中有不同的应用。

(三)城市生态规划的主要内容

1.高质量的环保系统。对不同的废弃物按照各自的特点及时处理和处置,同时加强对噪声和烟尘排放的管理,使城市生态环境洁净、舒适。

2.高效能的运转系统。包括畅通的交通系统,充足的能流、物流和客流系统,快速有序的信息传递系统,相应配套有保障的物质供应系统和城郊生态支持圈,完善的专业服务系统等。

3.高水平的管理系统。包括人口控制、资源利用、社会服务、医疗保险、劳动就业、治安防火、城市建设、环境整治等。保证水、土等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和适度的人口规模,促进人与自然,人与环境的和谐。

4.完善的绿地生态系统。不仅应有较高的绿地覆盖率指标,而且还应布局合理,点、线、面有机结合,有较高的生物多样性,组成完善的复层绿地系统。

5.高度的社会文明和生态环境意识。应具有较高的人口素质、优良的社会风气、井然有序的社会秩序、丰富多彩的精神生活和高度的生态环境意识,这是城市生态建设非常重要的基础条件。

从生态规划内容可以归纳出一些具体的城市生态规划目标:从人类的角度来说,城市中具有合理的人口规模,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关系和谐;从土地的角度来说,城市用地结构合理,开发有序,土地资源得到优化配置,城市功能获得适宜的生态区位;从空间的角度来说,城市空间与其承载的城市功能相适应,具有高效、低耗的空间分布特征,城市空间的多样性和异质性使得城市既呈现动态发展的态势又保持稳定有序的结构;从环境的角度来说,城市功能的发挥不超过其环境容量的限制,促进城市健康、持续发展。

归根到底,城市生态规划最主要的目的是实现可持续发展,城市居民作为城市中的主体,在生态规划中要体现出“以人为本”的精神,围绕主体——人来展开各种规划措施。城市生态规划的对象主要是城市中的各种生态关系,这种生态关系又集中体现在以土地为基础的人与环境的关系上,处理好人与环境的关系,不断优化城市建设、利用保护城市资源、保护好生态环境。这样才能实现城市生态规划的主要宗旨,体现“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真正价值。

结语

大力提倡建设生态型城市,这既是顺应城市演变规律的必然要求,也是推进城市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需要。

一是抢占科技制高点和发展绿色生产力的需要;发展建设生态型城市,有利于高起点涉入世界绿色科技先进领域,提升城市的整体素质、国内外的市场竞争力和形象。

二是推进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党中央把“可持续发展”与“科教兴国”并列为两大战略,在城市建设和发展过程中,当然要贯彻实施好这一重大战略。

三是解决城市发展难题的需要;城市作为区域经济活动的中心,同时也是各种矛盾的焦点。城市的发展往往引发人口拥挤、住房紧张、交通阻塞、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等一系列问题,这些问题都是城市经济发展与城市生态环境之间矛盾的反映,建立一个人与自然关系协调与和谐的生态型城市,可以有效解决这些矛盾。四是提高人民生活质量的需要;随着经济的日益增长,城市居民生活水平也逐步提高,城市居民对生活的追求将从数量型转为质量型、从物质型转为精神型、从户内型转为户外型,生态休闲正在成为市民日益增长的生活需求。

城市生态规划的发展目标是要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包括人与人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自然系统的和谐三方面的内容。其中,追求自然系统和谐、人与自然和谐是基础和条件,实现人与人和谐是生态城市的目的和根本所在,即生态城市不仅能“供养”自然,而且能满足人类自身进化、发展的需求,达到“人和”。

[参考文献]

论水生态修复与生态城市建设 篇3

关键词:环境工程学;两型社会;生态城市;水生态修复

2012年4月8日,长株潭试验区官网发布《湖南省“十二五”环长株潭城市群发展规划》,益阳市中心城区被纳入了长株潭都市区范围。另根据《益阳市城市总体规划修编(2004—2020)》,益阳市区被定位为现代化新型工业城市,宜居山水生态文化旅游城市,工业发展对水资源的质和量提出了具体的要求,而生态旅游则在水文化,水景观方面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下面结合益阳市的实际情况,探讨益阳在生态城市建设中,如何发挥好水生态修复技术的优势。

1.水资源状况

益阳分属长江流域,境内水资源丰富,有流程5公里以上的大小溪河283条。资水是流经市内最长的河流,流长239公里,流域面积6350平方公里[1]。益阳境内资水的主要一级支流有伊溪,沂溪,志溪河。但由于降水在时空上分布不匀,过境水影响以及受水利、生态环境等条件制约,水资源同样存在着时多时少的问题。

根据《益阳市城市总体规划修编(2004—2020)》,益阳市在2020年总用水量将达到72.5万m3/日,用水缺口较大,采用水生态修复技术处理生活污水,出水可作为城市第二水源回用,大大缓解了水厂建设资金压力和水资源供水压力。

2.水污染现状及原因分析

资水干流全年,汛期和非汛期水质类别Ⅱ、Ⅲ类河长为228公里,占总评价河长的92%,Ⅳ类水质占8%。总体看来,益阳境内整体水质较好,资江干流区段达到或优于Ⅱ类水质,33个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全部达标,部分河段污染较严重[1]。目前在水污染治理中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2.1 认识不够深入

受重城市经济建设、轻生态文明建设的观念影响,折射到河流整治工作,一方面表现为部分污染企业环保投入不够,治理标准偏低;另一方面表现为水资源保护的活动开展幅度不够、内容单一。

2.2污染源头需治理

由于环保的历史欠帐,志溪河和兰溪河流域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问题十分突出,“两河”流域内的8个乡镇155个行政村,总人口42万,规模化畜禽养殖场147家,养殖专业户2624家,矿山企业44家,工业企业1203家,企业内缺少或没有治污设施,偷排乱排情况严重。

2.3 资金问题

受国家和省政府政策的限制,所规划的项目难以马上实施,加上益阳市和桃江、赫山区、高新区财力不足,缺少配套资金。因此河流流域综合治理项目上马较少,开工不足。

2.4水处理配套措施不完善,与生态修复脱钩

目前,兰溪、泥江口、谢林港、新市渡和灰山港镇都没有建成污水处理厂和垃圾中转站,90%以上的养殖场和专业户都没有环保设施,工矿企业环保措施标准低,防范环境污染和化解环境风险的能力十分脆弱,同时城市内河道水网生态景观支离破碎,没有形成体系,生态修复功能不能有效发挥。

3.生态修复技术

城市水体由于流动性小,自净能力差,形成了一个具有内在动力学的密闭系统,城市水体的污染物质主要包括水体沉积物、溶解性有机物及氮磷等溶解性营养盐[2]。

目前国内外常见的城市水体水质改善技术主要有物理修复,化学修复和生态修复[3]等方法。生态修复因其投资少,效益高,发展潜力大而受到人们重视,但全依靠自然生态修复是远远不够的,必须采用人工的生态修复技术。

4.城市水生态修复

4.1 水岸带生态修复应用

水岸带生态修复就是充分利用岸边结构与岸生、水生动植物、微生物之间的交互净化作用,控制水面的无效蒸发转化为植物的有效蒸腾,提高水土环境的自净功能,使水体水质、水量得以保持,土地与生物的过滤净化作用保障了地下水的持续安全补给,使水循环始终处于良性状态。

4.1.1 土地处理技术

可以用卵石、砾石等作填料,在河滩或者河岸构筑渗土地生物膜净化床。土地生物膜净化床因填料的材料和粒径不同,除了利用生物膜降解有机物外,还能产生物理吸附、过滤、沉降等作用,可用来去除悬浮物和氮、磷、重金属等污染物质。

4.1.2 稳定塘处理技术

可以利用河边的洼地构建稳定塘,对于中小河流,还可以直接在河道上筑坝拦水,充分利用了自然地形,避免了占地面积大的缺陷。

4.1.3 生态浮岛技术

把高等水生植物或陆生植物,以高分子材料等作为载体,种植到受污水体中,主要针对水体的富营养化问题。

4.2城市生态公园建设

城市生态公园依据生态学设计原理,通过以土和水为主的自然环境差异性,构建多样并具地域特色的环境类型,充分利用城市生物多样性,逐步形成一个自然、高效、稳定和经济的景观结构。

益阳可按照《水功能区的划分》,结合生态修复技术,打造生态公园,既可以处理水进行回用,又可作为景观欣赏,教育参观之用。 4.3建筑小区中水回用

2013年以来,益阳房地产发展进入黄金时期,小区景观成为购房者的一个重要参考因素,但绿化需要大量用水亦给城市用水带来压力,在小区内采用水生态修复技术一方面处理水回用节约了水资源,另一方面也形成了景观,成为有力卖点。

5.结论

水是城市的生命之源、活力之源。随着城市发展,人们对环境品质和城市生态环境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城市水环境系统作为城市生态环境重要的子系统,已经成为城市系统的绿色生命线,对高品位亲水宜居生态文明城市的建设具有重要意义,通过水生态修复技术改善了生态环境的同时缓解了城市的用水压力。

在进行生态修复工程的同时,要注重种植适宜的经济植物、观赏植物,设置与城市风格相符的附属设施,着力打造城市水景观;在对城市原有历史、文化风格进行继承下,注意营造新的生态水文化氛围,使其成为城市经济文化的热点区域,从而带动城市生态系统建设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 《益阳市水环境容量核定分析报告》益阳市环境保护局,2004,07.

加强城市雨洪利用建设生态型城市 篇4

阿拉善左旗地处西北内陆腹地, 属亚欧大陆腹地、中温带干旱荒漠区, 远离海洋, 降水稀少, 水资源贫乏。水资源以地下水为主, 地表水较少, 除过境黄河外, 基本无地表径流, 但在三大沙漠区有许多湖泊和时令湖。是严重缺水地区之一。

黄河从宁夏回族自治区石嘴山市进入阿拉善左旗, 沿乌兰布和沙漠东缘, 经乌素图和巴彦木仁北下, 由内蒙古自治区巴彦淖尔盟磴口县二十里柳子出境, 行程85公里, 流域而积30.9l平方公里, 多年平均过境径流量315亿立方米, 最大年径流量556亿立方米 (1967年) , 最小年径流量166亿立方米 (1929年) , 是阿拉善左旗的主要水资源之一。阿拉善左旗境内黄河水利用潜力巨大, 但由于技术经济等原因, 旗内对黄河水利用很少, 只是利用黄河水发展饲草料基地灌溉, 已开发巴音毛道自流引黄灌区、巴彦木仁乌素图黄灌区、漫长滩、孪井滩扬黄灌区等几个黄灌区, 每年由黄河取水2000万立方米左右, 占过境水量的万分之六。

阿拉善左旗一方面存在着严重的缺水问题, 另一方面又存在着水资源浪费现象。由于缺乏对城市雨水收集及综合利用的研究, 缺乏诉规划设计和工程设施, 没有形成城市集雨的理念和做法, 天然降雨没有得到很好的利用, 不仅给城市防洪带来压力, 也增加了排水设施的费用。

城市地表水主要是汛期降雨, 高强度、短历时的降雨, 加之城市不透水面积的增加, 使地表在短时间内产生大量径流, 这部分降雨主要是通过城市排水管道排掉了。从而造成水资源的浪费。

雨水利用一方面可以减少城市地面径流, 减少排水系统投资, 减轻城市防洪压力, 另一方面可以缓解城市用水紧张的的状况, 减轻城市供水压力, 同时还可以回灌地下水, 维护生态平衡。因此城市雨洪利用不仅有利于节约水资源, 而且也是改善生态环境, 建设生态型城市的一条有效措施。

二、城市可利用雨水量测算

城市可利用雨水量可采用下公式计算

式中:A为城区面积 (m2) ;α为城区不透水面积比;β为多年平均降雨量 (mm) ;ρ为径流系数, 混凝土和沥青路面等不透水表面一般取0.9。

阿拉善左旗多年平均降雨量为208.5mm, 已建城区面积达13×106 m2, 城区不透水面积比按0.7计算, 则W=13×106×0.7×208.5×10-3×0.9=1.71×106m3。

三、城市水资源利用措施

1. 雨水蓄积措施

(1) 利用城市道路、广场收集雨水

城市道路、广场等不透水地面均是良好的径流收集面, 雨后地面均会产生径流, 只需修建收集和蓄存工程, 即可将雨水资源化, 用于城市清洁、绿化、维持城市水景等。

(2) 利用屋顶收集雨水

屋顶在城市的不透水下垫面占较大比重, 在50%以上, 设计屋顶蓄水, 可蓄积大量的雨水。把屋顶排水与暴雨下水管或蓄水池相连, 也可实现雨水资源化。将收集好的雨水经处理后即可用于日常的生活及庭院绿化等。

2. 雨水利用过程

(1) 雨水就地入渗生态利用

城市绿地一般都具有良好的入渗性。将雨水径流拦截入渗于此, 就可以减少进入到排水管道中的径流量, 进而减轻了排洪压力。同时避免了路面积水, 路基破坏, 又能节约灌溉设施。降低城市绿化成本。

城市雨水生态处理技术主要依靠土壤、植物、微生物组成的生态系统净化雨水, 避免了人工处理雨水带来资源及能源消耗, 降低了城市建设对自然环境的破坏, 保持了城市的自然生态性, 构建的生态处理系统创造了良好的生态自然景观。雨水生态处理技术好的将雨水利用工程同城市已有的水体系统相结合, 在提高城市生态景观建设的同时处理并利用雨水, 从而促进了生态城市的建设。

(2) 雨水回灌地下水

雨水人工回灌, 是补充地下水, 提高地下水位, 增加孔隙压力, 增大浮托力, 使土层产生回弹, 起到控制地面沉降, 回灌储能, 改善地下水水质, 降低矿化度的作用。进行雨水人工回灌, 是保护和扩大地下水资源的有力措施。其一方面可以减少地面径流量, 减少径流的流速, 可以实现对地下水的的有效调控, 改善区域的地下水循环系统, 而且可以保持地面清洁、干爽, 方便行人, 美化环境。一方面, 另一方面又以充分利用当地的水资源, 增加生态用水, 维护区域的生态平衡。

其利用的途径:对于城市的部分地段, 如人行道, 其面积相对较小, 分布较分散, 收集雨水较为困难, 可以采取铺设透水性铺装材料, 增加雨水入渗设施。增加雨水回灌量。

(3) 雨污分流、集中蓄水

目前城市中将雨水与污水排在同一沟渠或排水道, 这些渠道得不到足够的清水补给, 在不断的污水补给下, 使水质相对较好的雨水出现流失及浪费现象。大暴雨期间会出现大量污水未经处理就与雨水混合后直接排走的情况。为了更好的利用雨水资源, 实现城市雨水资源化, 城市排水应实施雨污分流制, 分流后的雨水经排水管道排至集中排泄点, 用于维持和改善城市的生态环境。

(4) 雨水的处理

由于城市雨水在降落过程中, 携带了一定浓度的溶解性气体、悬浮物及溶解性固体, 而且在形成过程中受到屋面材料、道路路面等因素的影响, 致使水质变差。在产生径流的过程中会携带地面物质, 因此雨水初期径流水质较差, 含有一定量的悬浮颗粒和杂质。如果雨水利用为生活杂用水, 则在用前必须经过处理。主要处理措施为:对房屋屋顶蓄积的部分污染严重的雨水进行弃除, 在地面蓄水池的上方设置沉沙池, 入口处设置过滤设施, 同时对雨水进行消毒处理。

收集雨水的水质比一般回收的水质好, 水质比较稳定, 且悬浮固体含是量较低, 因此比一般的水处理过程简单。其过滤的形式, 一是压力滤池过滤, 二是利用人工土壤自然净化。通过沉淀、过滤、消毒后的雨水, 可以满足《生活杂用水水质标准》。

四、结语

生态宜居城市建设 篇5

建设生态宜居城市,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也是21世纪新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最佳模式。近年来,面对日趋激烈的新一轮城市竞争,市委、市政府高瞻远瞩,在我市相继获得“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国家园林城市”等众多殊荣的基础上,又吹响了向生态宜居城市进军的号角。可以说,打造生态宜居城市,创建以人为本、可持续发展的舒适居住环境,不仅成为市民热议的话题,也成为决定我市竞争力和提升城市魅力的重要砝码。

雾霭中,霞光初现,我们所在的城市仍在宁静和优美地沉睡。

但苏醒即将到来。

伴随着一场巨大的城市变革,张家口,这片古老的土地必定会热血沸腾,热潮涌动,如一轮红日那般喷薄而出。

2008年是伟大的一年。不仅仅是奥运会的快步走近,对于张家口人来说,更多令人期待让人欣喜且值得赞叹的伟大变化就要发生在自己身边,出现在自己眼前。

如果说“增绿添彩”,清水河一、二期综合治理以及快速路等重大城建工程的实施,让我们嗅到了张家口向“生态宜居城市”发展的讯息,为我们勾勒了张家口“生态宜居”景象大致轮廓的话,那2008年,张家口的“生态宜居”则将完全从纸上走下来,挟裹着浓浓的建设热潮,以前所未有的168亿元的历史投入,实施主城区“三纵、十横、十四路、三十二条小街巷,一河、三桥、十二立交,一门、三网、十游园”的惊天之笔,创造一个属于张垣人民的城建奇迹!至此,张家口打造“生态宜居城市”的建设大幕全面启帷,开始向着建设北方现代化城市的目标全力迈进。

“三纵、十横、十四路、三十二条小街巷,一河、三桥、十立交,一门、三网、十游园”工程的总体实施,将有效地融合张家口“山、水、城”三大城市要素,使“大好河山”成为张家口名副其实的城市名片。经过这一系列工程建设,张家口‘山水城市’的特征将愈加明显。

围绕打造生态宜居城市,张家口市主城区正在按照以老城区为主的商业居住区、以新区为主的行政办公区、以西山为主的工业聚集区“三大板块”进行建设。目前,修河蓄水,穿城而过的清水河已经完成两期工程,总长20公里的河道年内将全部完工蓄水;扩城上山,全长34公里环城快速路今年将全线通车,将有力拉动快速路两侧的城市开发;中心南移,将实现以行政办公为主的新兴城市中心;工业外迁,在建的三个工业聚集区已经形成90平方公里的工业发展平台,既定激励政策结合企业技改扩模工程实施,正促使着城区老企业和新上企业向西山工业区聚集;以绿化市区周边荒山为主的增绿添彩工程,正在建设着10个景区、40个生态公园。

城市建设就像一枚硬币,一面是现在,一面是过去。目前,所有的城市建设都是一方面大力进行现代化建设,一方面高度重视城市文化根脉的传承和保护。绝不能在城市建设中把历史的重要的文化遗存毁灭。一个城市文化的积淀能反映其未来发展的空间,而许多大的投资商往往对此十分看重,这对于增加城市的吸引力都是极为重要的“城市是生产要素聚集、经济社会发展、人民安居乐业的载体,而路则是一个城市的脉。”有关部门表示,2008年张家口市政府工作报造中围绕优化功能布局、完善基础设施、改善人居环境、强化城市管理方面的一系列举措,堪称张家口历史上的大手笔。其中仅改造城市道路一项,总长就达80公里,占城市道路现有设施量的39%,将带来张家口历史上最大规模的拆迁。

高起点规划。今年我市对规划建设中的每条道路,每幢建筑物都要统筹考虑,形成既富个性,又和谐一致的城市景观,把特色作为城市的名片,作为城市的文化标志,将现代化建设与山水环境及文化根脉保护结合起来。

多渠道融资。我市通过采取充分利用土地开发收益、金融机构贷款、社会资本投资以及制定旧城改造优惠政策等措施,解决城市建设融资难题。

人性化拆迁。为确保回迁到位,我市在严格执行拆迁政策的同时,制定优惠政策,加大对浅山区廉租房、经济适用住房建设力度,并及时兑现安置资金,调动拆迁居民的积极性。规范化管理。今年我市将在城市建设过程中,严格建设标准,并积极引进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使工程保质保量完成。同时将科学安排,精心施工,尽最大可能做到少扰民、不扰民,确保交通道路通畅,确保不发生较大的安全生产事故。

2008年我市还继续加大了城市绿化、亮化、住房、公交以及公厕等民心工程的建设和改造力度,进一步改善人居环境,提升城市品位,提高居民生活的舒适度。

继续实施“增绿添彩”工程,再启动11.5万亩周边荒山绿化工程,对市府西大街、清水河、盛华东西大街等实施两侧绿地、绿化升级改造工程,并做好城市快速路、张宣公路、五一大街等配套绿化工程,进一步扩大城市绿化覆盖率。同时在中心城区新建3到5块规模绿地,完成加密种植树木100万株丛,进一步提升城市绿化水平。

重点实施“1122”工程,即:完善一条滨河街景亮化(从清水桥起延伸两岸夜景建设至建设桥),改造一条道路照明(对西坝岗路亮化设施进行改造),改造二十条小街巷路灯,亮化二十座高层建筑,力争使城市的夜景更亮更美。

居继续经济适用住房和廉租房建设,全年竣工住宅面积100万平方米,其中经济适用住房及拆迁安置住房80万平方米,建设廉租房8万平方米,重点解决拆迁安置户和城市低收入家庭的住房问题。

高新区纬四路停车场要具备开工条件;盛华西大街公交停车场、水母宫公交停车场完成项目前期工作;购置64部公交车,用于开通新线和更新车辆;配合“三纵十横”道路改造工程,谋划中心城区公交小环线思路,使中心城区公交路网结构更加合理。

继续加大了公共厕所的改造力度,进一步缓解市民入厕难问题。

2008年,张家口市计划完成城镇建设投资168亿元。其中,主城区的建设投资将达到95亿元。在主城区,该市年内将重点实施“三纵、十横、十四路、三十二条小街巷,一河、三桥、十二立交,一门、三网、十游园”建设和改造工程,拆迁面积将达到300万平米。列为“一河”的清水河综合治理三期工程,将对商务桥至京包铁路桥、大境门至清水桥全长7.4公里的河道进行治理,共建设橡胶坝11道,并根据景观要求进行绿化、岸墙加固及河滩整理和生态修复,工程计划总投资10.45亿元。年内95亿元城建投资完成后,张家口市快速路环内100平方公里的主城区,生态宜居城市的基本架构即告形成。

首先,城市建设发展本身是经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城市建设好了,不仅能为市民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而且能够提升城市形象,加快对外开放步伐,使城市起到辐射带动作用;其次,省委七届三次全会提出了“每年一大步,三年大变样”的要求,为了落实好这一要求,市委、市政府决定对主城区进行大动作改造和扩建;三是满足广大市民的期盼,我市广大市民盼望有一个好的居住环境,好的居住空间,在改革开放30年,我们加大城市的改造,是理所当然的,是张家口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四是实现张家口更好更快发展的重要任务。但是生态宜居城市建设必须以经济发展为前提。只有经济发展了,人民富裕了,才能够真正安居乐业。生态宜居不仅要有诸如环境、收入、社会治安、人与人和谐相处等等条件,还要有好的的商务条件,让人们感觉在这个城市里办事方便、快捷、省事,感到这个城市适于发展,感到这个城市充满发展的生机和活力。因此,我市必须通过加快经济发展,使宜居条件更好;通过改善环境,使宜居环境更温馨;通过改善投资环境,使商务成本更低廉„„可能说,建设生态宜居城市不仅是一个目标,也是加快城市经济增长的一种手段。

进一步理顺和完善城市管理体制,实现城市管理的长效化、制度化、法制化。一是必须理顺市、区的关系。按照“职责与事权相统一”和“重心下移,立足基层”的原则,深化城

市管理体制,立足于属地管理,进一步明确区政府和街道办事处在城市管理中的职责和事权,理顺市、区、街在城市管理中的关系,市对区进行业务指导,区是市的助手。二是必须理顺条与块的关系。要赋予街道办事处及社区居委会在加强城市社会管理、维护辖区稳定、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强化社会管理和服务方面的职能。同时,在明责分权,给予区、街更大的责任和职权的前提下,实行“费随事转”、“条随块转”的经费拨付办法,加大投入,拨足经费,充分调动区、街管理城市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三是实现由突击型到长效型、由粗放型到精细型的转变。真正意义上的城市长效管理,必须从被动迎检和突击型、运动式的环境整治转向经常化、制度化、规范化的管理,并由粗线条、低层次、低水平的徘徊转向注重打造精品、塑造形象的高级阶段的管理。

建立广泛的社会参与机制和监督机制。一是深入开展群众性创建活动,不断提高市民文明素质。首先要进一步增强市民的城市意识。“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人民管”是我们一贯遵循的工作方针,因此,在生态宜居城市建设中,必须树立群众观点,充分认识人民群众在城市管理中的巨大作用,要通过办好文明市民学校,使大家认识到“漯河是我家,管理靠大家”,“人人是窗口,个个是形象”等简单的道理,从而促其从思想上、行动上做一个热爱城市的好市民,变职能部门的“独角戏”为全体市民的“大合唱”。其次要树立“群众至上”的观点,通过宣传教育,充分调动市民参与管理的积极性。城市管理是一项群众性的工作,在工作中必须调动社会各界力量广泛参与,如组织万人治脏、万人护绿等“全民动手日”活动;在居民区推行社区服务和物业管理,发动市民自己动手改善和维护工作、生活环境。逐步培养市民自我规范、参与管理的良好习惯,形成共同遵守城市公共卫生秩序的良好氛围。二是充分发挥社会监督和舆论监督的作用,通过政务公开、市民投诉、媒体曝光等,对城市管理工作实施有效的监督。

浅谈生态城市的建设 篇6

生态城市是城市生态化发展的结果,是社会和谐、经济高效、生态良好循环的人类居住形式,是人类住区发展的高级阶段。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城市建设和环境建设也在急速发展,人们对城市生活环境的要求也日渐提高,发展城市森林是满足人们对生态城市要求的必然趋势。

一、城市中森林的作用

在钢筋水泥组成的城市里,四周森林环绕,城市内错落有致地分布着以林木为主组成的绿地,是人类所追求生态城市的模式。

1、天然氧吧:林木在进行光和作用时,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释放氧气。由于林木叶量大,生物量高达34kg/m2,放氧量为31.2t/ha/a,草本植物的生物量只有1.6kg/m2,放氧量为7.8t/ha/a,林木远高于草本植物的生物量和放氧量。因此,城市里栽植大量的林木,就等于建立了一座天然氧吧。

2、净化空气:城市中的工厂、汽车、生活垃圾等每天都排放出大量的有害气体。低浓度范围内,林木能吸收各种有毒气体,使污染的环境得到净化。据测算松林每天可以从1立方m的空气中吸收20毫克二氧化硫,1ha柳杉林每年可吸收720kg二氧化硫。二氧化硫通过一条高15m,宽15m的法国梧桐林带,浓度可降低25%—75%。垂柳、加拿大白杨、女贞、刺槐等也有较强的吸硫能力。

林木能够过滤尘埃,森林吸附粉尘的能力比裸露的大地大75倍。此外,一些林木还能杀灭细菌。据调查,闹市区空气的细菌,比绿化区多7倍以上。原因之一就是有些植物能分泌强大的抗生素。1ha的松、柏树林,一天一夜能分泌30kg杀菌素,能杀死肺结核菌、白喉、痢疾等病菌,可以清除一个小城市的细菌。如橙、柠檬、圆柏、核桃、梧桐等植物,都有较强的杀菌力。

3、降低噪音:成片的树木能吸收、阻挡声音,噪声通过40m的林带可减少10~15db。

4、调节空气温湿度:照射到森林的太阳能有80%被吸收,一些热量被植物的蒸腾作用消耗了,另一些被光合作用利用了,因此,森林不会因太阳的照射而急剧升温。相反,在夜晚或寒冷的季节,层层叠叠的树叶又能阻止热量从地面散发,所以气温也不易急剧下降。森林冬暖夏凉,与非林区相比,夏季日平均气温低2℃左右,冬季日平均气温高2℃左右。同时,林木还可提高空气湿度。所以,森林是“空调器”,同附近建筑物地区相比,有林木的绿化区气温低、湿度高、空气凉爽。

森林还有减弱风速、做大气污染的报警器等功能。

国内外的研究证明,如果一个较大的国家或地区,森林覆盖率达到30%以上,而且分布比较均匀,那么这个国家或地区的生态环境就比较优越。

二、城市绿化的合理布局及配套政策

森林因其物种的多样、结构的复杂性、功能的综合性和抵抗外力的稳定性,而影响和改善一定区域内的生态环境。城市森林的营建及保护,需采取前瞻性的规划理念及科学的规划措施。建设生态城市,是利用环境生态学原理,规划、建设和管理城市,进一步完善城市绿地系统,有效防治和减少大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噪声污染和各种废弃物,实施清洁生产、绿色交通、绿色建筑,促进城市中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1、合理的城市土地利用规划

城市建筑及城市公路等基础设施扩建,改变了城市的土地利用类型,减少了城区绿地的面积。在新建城市或城区时,规划绿化地预留面积比例应达到50%,实际绿化面积应达到45%,其中以乔木为主的森林覆盖面积应达到30%。旧城区改造绿化地面积不少于30%。

2、科学的绿化设计

按照沿山休闲带、沿江(河)景观带、沿路有林带、厂宅有绿化带的标准,做好显山露水的绿化设计。形成完整的城市绿地系统,使自然地貌、植被、水系、湿地等生态敏感区域得到有效保护,绿地分布合理,生物多样性趋于丰富。大气环境、水系环境良好,并具有良好的气流循环,减低热岛效应。

利用“3S”技术和生态安全格局理论,分析城市绿化的干扰类型、作用机制和扩张路线,通过科学的景观规划和设计,控制干扰的发生及扩散,达到建造城市绿地的目。

设计理念上追求遵循自然规律、自然地理、地形和生长状况的近自然经营法则。在城区依据自然地势设计公园、街心绿地,在主要街道栽植行道树,在城郊建造大面积的环城森林。

3、出台扶持政策,保护城市绿地

制定城市绿地发展与保护政策。在城市发展规划中,规定绿地的面积和绿化覆盖率,制定保护绿地及植被的法规政策。在加强法治建设的基础上,注重国土绿化和生态建设的宣传与教育的力度。政府在加大城市绿化投入的同时应大力培育和引导社会上的私有资金投入到城市绿化中,采取绿地认养、建设纪念林等方式,鼓励社会资金对绿化的投入。开放城市里的森林、公园和绿地,人人可以自由进入森林、公园游憩,享受绿色环境带来的舒适与和谐。

三、城市森林的营造

1、因地制宜、适地适树

在郊区及城乡结合部,应根据山形地貌并结合环路建设,营建以乔木为主的环城森林带,乔灌结合的公路绿化带和农田林网带,在城区,建设以乔木为主,乔灌花草相结合的各类绿地,营建社区森林,在城市各功能区之间营造隔离林带,通过这些层次的建设,使城内、城外的森林体系相连,气势相应,实现城乡绿化一体化。

根据绿化地块的地形和土壤条件,适地适树地营造相应的树种和灌木,在水土保持地段,应选择萌芽力强或种子自我繁殖能力强、耐干旱耐贫瘠的树种,如刺槐、黑松等;公路绿化地段,应选择花、叶、干具有较高观赏价值,景观特点突出,能够在绿化空间相互衬托,在季节上相互补充的树种,如松柏类、杨树、柳树、槐树等;库渠绿化地段,应选择树形优美、易整枝、防尘好的树种,如刺槐、垂柳、黑松等。农田防护地段,应选择树干坚韧、生长迅速、抗风力强、枝叶茂密、冠幅紧凑、根幅较小、对夏收影响小的树种,如窄冠杨、柳等;

2、运用多种栽培模式,充分发挥森林的功能

搞好混交林栽培,如林草间作、林果间作、林粮间作、林药间作、果树林混交等。注重森林的功能开发,调整种植结构,增加种植景观。从城市发展以及人们对森林功能的不同需求,建设有一定规模的、多种功能的各种核心林地。做到春有花、夏有绿、秋有果、冬有姿。让森林不仅成为都市的景观,都市的“绿肺”,更成为市民的“菜园子、果园子”,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双丰收。

3、社会办林业、全民搞绿化

建立城市生物多样性的森林体系,出台推进城市森林建设的优惠政策,增强城市森林建设的活力。实行全社会办林业、全民搞绿化,充分依靠广大群众的力量来搞城市森林的建设。 城市森林建设发展过程,也是一个土地生态化、增值化的跃迁过程。城市森林建设需在因地制宜、适地适树、体现生物多样性,还要注重体现“以人为本、人与自然和谐”的建设主旨。合理搭配景观植被,营造多种模式的城市森林配置类型,满足城市森林建设需要。使城市绿化朝着可持续的“园林化”、“生态化”的城市方向发展。

(作者单位:吉林市松花江苗圃)

作者简介

李慧,女,吉林省吉林市人,吉林市松花江苗圃助理工程师,从事造林绿化苗木培育工作。

对生态型城市建设规划的思考 篇7

1.1 适用性

城市作为居住和生活的场所, 城市生态型建设需要解决的主要矛盾等是城市建设规划和生态改造, 如果离开了城市建设的目的性, 生态型城市规划就失去了它的实用性, 也就不具备可行性。城市规划涉及的生态发展目标既要有战略上的, 同时也要与城市的承载力相适应。

1.2 科学性

生态型建设与规划科学在大的目标上总体是一致的, 但在具体的措施和行动上往往产生矛盾, 特别是在环境、资源的开发方面往往有很深的矛盾会凸显。因此, 生态型城市的规划政策, 设计思路与规划制度必须符合, 而且规划内容要具备可操作性。

1.3 整体性

生态型谋求协调统一与同步发展, 要求城市物质循环对环境危害减小到最低程度, 而且针对不同地区的自然条件制订不同的建设计划和对策。生态城市规划首先要以协调发展为中心, 区域建设的产业结构与基础设施的合理匹配相适应, 也就是说生态建设要具有明显的层次性。

1.4 辐射性

在原生态的基础上, 形成一城多心的组团结构, 从而达到地区全力的自由式城市形态, 这也是未来大中城市发展的方向。将城市分解成若干单元, 单元之间留有绿色空间, 拓宽了城市和自然界的接触面, 形成相对独立平衡的社会活动综合区, 使生态型城市建设富于辐射性。

2 生态型城市建设规划的策略

2.1 建立生态型城市的规划体系

城市生态规划领域内的一切活动需要具有明确的法律法规依据, 第一, 明确生态规范自由裁量权的执行范畴, 并能够使城市规划管理执行能够合理化。第二, 保证生态规划组织方案的法制化和高效化, 合理协调生态规划的公共性与开发商利益间的矛盾, 避免片面追求经济效益, 而忽视生态建设。第三, 不断完善生态规划技术监督机制, 全面提升生态规划水平和服务质量, 规划管理体系要有利于生态规划建设的新突破和新发展。

2.2 生态型城市的规划设计

2.2.1 城市与自然环境的协调与配合。

提高植物配置水平, 保持有地方特色的植被, 形成配置合理的植物生态群落, 生态群落有利于改善城市人文环境, 创造有地方特色的城市风格。建设绿化景观, 满足不同环境下的生态要求, 满足居民对绿地的需求, 体现以人为本的规划思想。

2.2.2 建立可循环利用的产业结构。

生态城市规划的理论是源自城市规划思想观念的转变, 城市规划要遵循顺从自然并有效利用自然条件的思想。建立循环利用产业结构能够减少对城市环境的破坏, 城市规划规定了城市基本的活动形式和空间分布, 城市产业结构建设要充分考虑城市在区域中的生产力布局和资源的开发利用程度, 遵循生态工艺原理, 使综合利用的资源成为首尾相接的有机统一体, 从而形成多样性的产业链接。

2.2.3 加强城市绿化生物多样性保护。

在尽量保护城市自然遗留地和自然植被的基础上, 构建合理植物群落物种多样性, 不断开发绿地生态系统功能, 逐渐恢复多样性的物种, 建立自然保护地形成绿色生态网络, 减少城市内生物分布的阻力, 给不同物种提供便利的生境空间。

2.3 城市旅游规划要考虑这个城市的个性化需要

首先要保护自然, 工业文明加快了人类疯狂的开掘自然资源, 对自然环境的破害, 导致了人类与生态环境的失衡, 要纠正人类对自然所犯的错误, 谋求人类未来的发展, 就必须坚持生态型城市建设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工业发展带来了社会自身建设发展的不平衡, 人类面临诸多的社会环境问题, 要继续健康稳定的发展, 就必须体现自然和谐平衡发展的生态学, 生态城市的建设需要制定更加合理的规划方案, 使城市结构这个复杂的复合生态系统实现良性循环。首先, 补充新的生态点。随着城市居民数量的增多, 需要补充新的生态增长点, 满足人们休闲需求。为保证城市绿地的健康发展, 必须根据城市的范围和实际需要而把绿地功能定位列入城市生态规划的范围

2.4 用新资源观来开创城市的新境界

新资源观的提出已经成为国际社会动荡的主要根源, 随着区域经济发展的不断拓展, 城市生态资源越来越少。城市要继续保持快速的发展态势, 就必须从生态建设上确定新的增长模式, 确保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新资源为生态资源缺乏的地区开辟了更为广阔的天地。同时很多城市规模在不断扩大, 人口快速增多, 大多数城市的发展处于被动介入经济全球化的状态, 必须充分利用城市品牌的生态资源, 构建以城市为中心的发散式、扩张式的规划策略, 不断增强资源配置能力。

总之, 城市要在生态循环中占据战略高地, 必须增强城市在生态配置体系中的控制能力,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城市新貌, 树立新的资源观, 增强城市的生态建设, 这也是城市规划发展的必由之路。

参考文献

[1] 邹振扬.城市生态与城市环境[M].重庆大学出版社

城市河道整治与生态城市建设 篇8

1 城市河道现存的主要问题

1.1 河道水体污染严重

城市内的一些工厂、企业、个体作坊等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污水, 附近居民的生活污水及牲畜粪便直接排放于河道之中, 形成了严重的污染, 黑水臭水横流, 而部分村镇河道河面上固体漂浮物泛滥, 岸边垃圾随意丢放, 同样使水体受到严重污染。

1.2 河道岸堤及河底生态环境退化

城市河道护岸主要采用施工快, 寿命长的混凝土桩板结构, 它的坚硬结构使湿地面积减小, 割断了土壤和水体的联系, 同时岸上生物与水生生物无法直接接触, 又割断了自然河流的生物链。甚至, 有的城市在河道里铺上水泥板, 严重破坏了河流的生态环境和可持续发展性

1.3 规划河道破坏了水体代谢功能

很多城市中的河道被整齐划一走向笔直, 这的确富有现代都市的时代气息, 然而却与生态化河道的理念背道而驰。自然环境中的河道迂回婉转, 除了美观外更为重要的是其在弯转的过程中加大了水流动力, 加快了水体代谢的速度。而现今城市市区内的河道网络无论从河道走向还是建闸设计方面都缺乏合理规划, 造成河道水流不畅, 降低了水体自净的能力。水体在人工河道中得不到即时的代谢交换, 严重的破坏了河流的生态系统。

2 生态化河道整治原则

2.1 坚持科学发展观的原则

在历史发展的进程中, 人类文明的任何一次进步都是顺应自然, 改造自然的结果。老子认为:天法道, 道法自然。正是说明人们应当遵循自然本身的规律并对其加以应用, 从而达到改造自然, 为我所用的目的。科学发展观即是在当今时代对“道法自然”的现代化诠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需要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 要重建人与自然的和谐, 人们需要在正确认识和利用自然的同时, 更为有效地保护自然。这是站在生态环境的总体高度对河道整治规划所确立的指导性原则。

2.2 贯彻“人水和谐”、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上善若水。古人曾将最高的伦理标准赋予水。由此可见, 水资源对于人类的价值早已不局限于具体使用功效, 而是上升到了精神品格的层面。在当今时代, 对于河道整治规划同样不应仅从经济, 社会效应方面考虑, 而应在人文背景的支撑下深入的对其进行重新审视。“人水和谐”的统一理念, 是站在更高的层面对人与水的关系所作出的深刻思考。只有深入的贯彻这一理念, 才能使城市河道真正造福于百姓。

3 河道生态化整治规划的具体措施

生态化城市河道的整治, 主要是为了改善人们的居住、生活、休闲环境。同时也应强化其在防洪排涝, 城市水环境整体调节方面的作用, 建设人水和谐的生态城市

3.1 顺应河道自然地势, 抓好防涝泄洪;改善水质, 保护生物多样性

现有城市河道的弊端在于其早期建闸规划不合理, 由此产生了水道代谢缓慢, 水流不畅的问题。因此在生态化河道的整治与规划过程中, 应当注意顺应河道自然的地势特点。现代景观生态学的研究表明:弯曲的水流更有利于生物多样性的保护, 有利于减少洪水的灾害性和突发性。因此, 本着“人水和谐”的原则, 在生态化河道的规划上应该注意其自身的合理性。河道整治的基础任务, 就是改善水质, 也是生态化河道建设的前提。所以一方面要对河道沉积的淤泥进行清理, 清黑除臭, 畅通水流通道, 给洪水以出路。同时禁止在河道保护管理范围内搭建建筑物和阻水设施、填堵河道, 加强河道及沉砂池等设施的养护管理, 对涉及河道的建设工程强化防汛排涝要求, 确保河道畅通和行洪安全。

另一方面, 要突出抓好截污治污。河道污染主要来自于城市污水大量排放, 导致水质恶化, 因而恢复河清水澈, 截污治污是根本手段。应将所有排河污水全部截流并网, 削减进入河道的污染物总量, 保护水体环境。

3.2 建设生态堤岸, 设立亲水设施, 严把材料关

在人工型生态护岸的建设中, 要注意选材的问题, 最大限度的避免水体污染。采用人工护岸时, 要尽量减少钢性结构, 增强其在护岸中的“软效果”, 即达到防止水土流失的作用, 同时还能促进水道的自身修复能力。在必要的钢结构工程设置时, 尽量使用自然材料, 避免二次污染。

亲水设施则必须保证两点, 一是亲水台阶适宜;二是水位变化不宜太大。同时为了让人们能更多的接触水体, 可以结合周围的景观, 适当安排一些水上喷泉, 地面喷泉等娱乐设施。

3.3 优化河岸植被配置, 遵循植大树, 配小树、布花草, 建草坪的原则

植树有涵养水源, 保持水土的作用。大树雄壮, 小树秀丽。二者参差而立, 不仅美观, 更加拉近了人与河道的距离。随着植被树木的增加, 河道周围的生态环境将得到极大的改善。

同时, 布置花卉, 草坪, 可以增强城市河道水体系统的亲民性, 最大限度的发挥其人文效应, 改善城市生态环境。花卉经典布置应以几何图案为主, 植物种类不宜过于单一。可以根据植物特定的习性及作用, 综合搭配, 达到视觉上错落有致的效果。期间可以配以草坪, 草坪面积约占总绿化面积的30%左右。

3.4 理顺机制, 落实职责, 坚持长效, 细化管理

对市区河道的管理责任分工进行调整和理顺, 建立健全河道管理长效机制, 对市区范围内河道防汛清淤、卫生保洁、排污整治、河岸景观绿化和设施维护管理等全面实施环境管理, 并建立日常检查考核机制和责权利相统一的投资分担机制在河道管理中借鉴城市园林绿化、环卫等管理模式, 全面落实河道管理目标责任制, 成立专业化队伍, 分区、分河、分段, 定岗、定点、定人, 每天由河道保洁人员对所负责的区域进行全方位巡视检查和管理, 并做好巡查纪录, 将巡查发现的有关情况及时通报管理和执法部门处理。广泛开展河道管理有关法律、法规的宣传, 增强全社会维护河道生态环境的意识, 广泛发动群众参与河道管理, 最终在齐抓共管的大环境下, 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 市民齐心共建文明生态城市。

总之, 城市中的河道, 不但是防洪排涝的重要通道, 也是城市景观建设的重要要素和城市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直接影响着一个城市的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平衡, 关系着广大市民的生存环境和生活品质。建设人水和谐的河道生态系统, 打造水生态良好、水景观优美、水文化丰富的亲水型宜居生态城市已成为众多城市的发展目标。

参考文献

[1]汪恕诚.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是破解中国水问题的核心理念[J].中国三峡建设, 2004, (05)

[2]李淑杰.浅析生态化河道整治规划[J].陕西水利, 2010 (4) .

浅谈城市生态建设 篇9

关键词:城市生态,建设,生态环境,发展对策

目前,我国进入了城市化快速发展阶段。2000年,全国城市数量达到了667个,其中200万以上人口的超级城市13个,此外还有2万个建制镇。大面积的城市建设已经带来了许多问题,如何协调城市发展与城市生态的关系成为重要的一方面。

目前的工业文明取得了很大成就,但因其固有问题的严重化,已经开始走向衰退,当前一种新的文明,作为工业文明的替代力量正在兴起,这就是说现在面临着工业文明向一种新的文明的过渡,这种新文明即为生态文明。生态化发展模式是人们对人类进入工业文明以来所走过的道路进行深刻反思的结果。这是人类文明进化的历史性的重大转折,是人类改变传统发展模式和开拓新文明的一个重要的里程碑。

1 我国城市建设与生态环境的现状

我国生态环境的基本状况是:总体在恶化,局部在改善,治理能力远远赶不上破坏速度,生态赤字逐渐扩大。主要表现为:水土流失严重;沙漠化迅速发展;草原退化加剧;森林资源锐减;生物物种加速灭绝;地下水位下降,湖泊面积缩小;水体污染明显加重;大气污染严重;废渣存放量过大,垃圾包围城市;生态破坏、环境污染本身就构成经济损失和财富流失。生态指标恶化已经直接而明显地影响了现期经济指标和预期经济趋势。

造成目前我国生态环境不断恶化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也是复杂的。它主要来自于三大压力:人口压力、工业化压力和市场压力。

2 城市生态建设的目的和意义

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但在其发展过程中面临生态环境恶化等不可避免的严峻问题。进入21世纪,城市发展进入生态化发展阶段,城市生态建设成为城市建设的重要内容。城市生态建设可以有效防止污染,提高资源利用率,改善城市环境,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3 城市生态建设的原则、内容和目标

3.1 城市规划工作中生态建设应该遵循的原则

1)生态优先,体现以人为本。

2)师法自然,注重生物多样性。

3)系统优先,强调整体效果。

4)因地制宜,突出本土特色。

3.2 城市生态建设的内容

3.2.1 规划的框架

鉴于城市土地的宝贵性,“用土地换生态”是城市发展过程中必须要走的道路。从目前城市生态环境与城市建设的现状分析,迫切需要建设生态问题相对突出的道路、河流、水源涵养、农田的土地利用;同时从城市发展以及人们对城市功能的不同需求,有序推进具有一定规模的、多种功能的城市生态系统结构布局。

3.2.2 规划模式的配置

城市生态环境规划模式的6种配置模式如下:

1)水系城市生态环境:充分发挥强大的生物排水、固土护堤作用,建设具有固土护堤、水源涵养生态功能的水系生态类型;

2)山川城市生态环境;

3)丘陵城市生态环境;

4)平原城市生态环境;

5)重点城市生态环境;

6)核心城市生态环境。

3.3 城市生态建设的目标

1)城市绿地达到国内和国际先进水平,覆盖率达到40%以上。

2)实现区域范围内生态城市环境网格化,形成布局合理,各具特色的城市生态系统,成为区域城市总体格局“中心城—新城—中心镇—集镇”相匹配的区域生态城市系统。

3)以培育、发挥城市生态功能为核心,城市人和自然的生态群落设计体现自然生态系统的层次性、整体性、多样性和稳定性,既有利于人们居住和工作又能促进城市的健康成长、保证城市发育和自我维持及更新。

4)水源得到良好保护,污染得到控制,生物多样性得以合理保护,初步实现“林荫气爽,鸟语花香;清水长流,鱼跃草茂”的良好生态环境。

4 城市生态化及发展对策

所谓城市生态化简单地说就是实现城市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整体协调而达到一种稳定有序状态的演进过程。这里“生态化”已不再是单纯生物学的含义,而是综合、整体的概念,蕴含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的内容,城市生态化强调社会、经济、自然协调发展和整体生态化,即实现人—自然共同演进、和谐发展、共生共荣,它是可持续发展模式。

以下几点建议对促进城市生态化发展是重要的。

4.1 加强宣传教育,普及和提高公众的生态意识

实现城市生态化发展,首先必须宣传、普及生态意识,倡导生态价值观,使公众特别是领导决策层的观念转变过来,树立人与人、人与自然和谐的生态价值观。只有改变原有的价值观,人们的态度和行为才会改变,自觉的生态意识是实现城市生态化发展的关键。

4.2 制订行动计划,实施符合城市生态化发展的政策

城市生态化应作为我国城市今后发展的重要目标和内容,并与《中国21世纪议程》结合起来,把这种思想贯彻到政策、计划中去。改变以前不符合生态要求的政策、计划,制订城市各领域、各行业生态化发展的战略、步骤、目标等,并确定优先发展领域,制订一系列鼓励政策,加快城市生态化发展步伐,使城市逐步走上生态化发展道路。

4.3 加强生态立法

建立适应城市生态化发展的法规综合体系,使城市生态化发展法律化、制度化,是保证其战略、政策顺利实施的有效途径,这样城市生态化发展得到法律保证,有法可依,对不符合生态化发展的行为采取必要的行政和经济手段,保证计划的顺利实施。

4.4 设立适应城市生态化发展的职能机构

在城市各机构中可通过联合设立综合的、跨部门的生态化发展管理决策机构,组织、协调、监督城市生态化发展战略的实施。同时也作为城市生态化发展的宣传、咨询、交流和推广中心。

4.5 重视生态技术的开发与应用

凡是破坏生态平衡,导致环境污染、社会异化、经济非持续发展的技术,都是与生态化发展相违背的,解决的根本出路在于依靠现代科学技术,结合生态学原理创造新的技术形式——生态技术。城市生态化发展必须重视增加科技投入,研制、开发生态技术、生态工艺,积极选择“适宜技术”,推广生态产业,保证发展过程低(无)污、低(无)废、低耗,提高资源循环利用率,逐步走上清洁生产、绿色消费之路,是实现城市生态化的基础。

4.6 重视城市间、区域间的合作

城市仅仅注重自身繁荣,而掠夺外界资源或将污染转嫁于周边地区都是与生态化发展背道而驰的。城市间、区域间乃至国家间必须加强合作,建立公平的伙伴关系,技术与资源共享,形成互惠共生的网络系统,城市在发展过程中应承担相应的义务和责任,确保在其管辖范围内或在其控制下的活动不致损害其他城市的利益。

5 生态城市创建策略

普及与提高人们的生态意识;致力于疏浚城市内部、外部物质与能量循环途径的技术和措施研究,减少不可再生资源的消耗,保护和充分利用可再生资源;设立生态城市建设的管理部门,完善生态城市建设的管理体制;对城市进行生态重建(Ecological Rebuilding),力求为居民创造多样的自由生存空间;建立和恢复野生生物的生境;调整和完善城市生态经济结构;加强旧城、城市废弃土地的生态恢复;建立完善的公共交通系统;取消汽车补贴政策;制订政策,鼓励个人、企业参与生态城市建设。

这十项计划比较全面地反映了西方国家生态城市建设的热点和发展趋势。当然中国城市不可照搬,只有借鉴国外的成功经验,从国情和城市实际出发来寻求适合自身发展的建设生态城市道路。

6 结语

城市规划与建设是人类在地球生物圈的重要活动,生物圈为人类提供了生存和发展的环境。生物圈中的各种生态系统都与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息息相关。我们在城市规划和建设中利用自然资源的同时,要尊重自然、善待自然、按生态学规律办事,才能使大自然赐予人类的宝贵财富能够被人类持续永久地利用,才能使人类与大自然和谐共处,持续拥有这美好的地球家园,实现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邹德慈.城镇化和城市发展的科技问题研究[J].城市经济、区域经济,2005(2):18.

[2]俞孔坚,李迪华,吉庆萍.景观与城市的生态设计:概念与原理[J].中国园林,2001(6):12-13.

[3]俞孔坚,李迪华,潮洛蒙.城市生态基础设施建设的十六景观战略[J].规划师,2001(6):13-16.

[4]沈基清.论城市规划的生态思维[J].城市规划汇刊,2000(6):23-26.

谈生态城市转型建设 篇10

生态城市的建立是实现生态文明的重要措施, 也是实现生态文明的重要保障, 它不仅可以优化现行城市的行政管理体制、形成一种理想的组织形式, 亦可通过对经济结构的生态调整, 形成一种全新的生态环保型效益经济的发展模式, 最终达成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这一目标。生态城市如何去建设, 我们应该着重关心哪些问题。城市建设规划先行, 合理的生态城市规划对生态城市建设尤为重要, 不仅如此, 生态城市的设计也要精益求精, 规划设计与城市建设过程中也要建立在充分利用自然生态的基础之上。

然而城市生态系统又明显区别于自然生态系统, 它是一个蕴涵社会、经济、自然协调发展和整体生态化的人工复合生态系统。如何处理好城市人类和城市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是它建设发展的重中之重。

其中, 城市自然环境系统是以人类为主导作用的生态系统, 它包含了城市中密集的人类活动对所在地域城市基本自然生态系统, 如大气环境、土壤环境、植物植被、自然景观等产生的或积极、或消极的影响, 以及城市所在地域地理环境和生物环境对城市人类的作用。

城市经济生态系统包括生产、分配、流通和消费的各个环节, 城市自身代谢的过程和物流能流之间的相互转化及其利用效率等是研究的着重点。

城市社会生态系统包括城市居民社会、经济以及文化活动的各个方面, 其研究重点是城市人工环境对人的心理和生理的影响和作用。主要表现为个体与个体之间、个体与群体之间、群体与群体之间的各种关系。

这三大系统之间通过高密度的物质流、能量流、信息流、人口流和货币流相互联系, 人类在中间发挥着主导作用, 进行管理及决策, 其中城市生态规划起着决定性的调控作用。城市生态规划在城市规划层面, 着力解决保障城市生态质量、引导城市科学布局、营造城市生态景观、提升城市发展质量等方面的问题, 促进城市发展与自然环境之间和谐, 力图宏观层面上指导总体规划的修编。

生态城市规划应遵循生态优先、转变传统生活方式、改变传统产业结构的原则。在城市规划过程中, 最大限度的利用现状环境, 合理的保护、积极改善现状生态环境, 全面提高其共享性、景观效应和生态效益。同时, 在遵循自然自我调节、循环再生、生态制衡规律的前提下进行绿地系统、交通系统以及城区建筑建设, 以实现节能、减排、无污染的目的。在进行城市产业结构规划时, 应当以生态城市建设作为引导, 将市场发展与城市建设相结合, 逐步实现由过去能源消耗性增长向着依靠科技进步增长的转变, 促进低能耗产业、现代文化产业等绿色高收益产业的发展和落地。

现在我们以转型城市马尔默为例。马尔默坐落于瑞典南部的厄勒海峡地区中心, 总面积3 351 km2, 其中水域面积1 796 km2, 总人口25万人 (2006年数据) , 是瑞典第三大城市, 10年间, 马尔默从老工业城市到现代化生态城市实现了完美的转型。马尔默曾是瑞典一个老工业城市, 以造船业为主, 由于造船业的衰弱, 工厂相继关闭, 失业率达30%, 整个城市变得萧条。曾经的马尔默烟囱林立, 装吊机和大型机械处处可见, 杂草布满废弃的码头, 自然环境糟糕, 房屋局促, 土地高度污染。

面对如此的困境, 1995年, 马尔默提出要将废弃老码头改造成节能的生态友好型住宅新区的计划, 并借此与其他欧洲城市竞争2001年“欧洲城市住宅博览会”的举办权, 政府决定以西港区作为实践区, 从区域规划、建筑以及社区管理等方面对该区域的可持续发展进行了超前尝试, 首期项目名为“明日之城”Bo01 (30 hm2) 住宅示范区应运而生。马尔默市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有效的措施。

1大力发展绿色产业技术

马尔默市非常重视清洁技术、废物利用和资源再生等领域的科学研究和教育实践。通过设立可持续学校、开设“绿色技术”相关学科、发展研究机构等方式, 许多从事高等教育、研究和发展的机构开设了跟“绿色技术”有关的学科, 通过大学、科技园区和公司三方的广泛合作, 马尔默找到了在自然资源使用方面追求高效的富有创造力的发展方向, 涵盖了能源、建筑、交通和消费各个领域, 吸引了众多知识密集型企业在此生根发芽, 培养了大批清洁能源、清洁技术和环保技术等领域的应用人才, 为城市低碳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智力支持。

2大力倡导绿色出行

马尔默交通发展重点在于鼓励使用公共交通系统或自行车, 最大限度减少对汽车的依赖。多条公共交通线路将市中心和城市边缘地带连接在一起, 铺设了400多千米自行车道, 鼓励市民尽量利用自行车出行。在马尔默, “5公里之内出行不骑车是可耻的”, 40%的市民选择骑自行车上学或工作。

3大力提高垃圾处理率

马尔默对垃圾实行分类回收、分级处理和生物转化, 区域内95.8%实现了回收或转化, 只有4.2%的垃圾需要进行填埋处理, 通过回收和分级70%的化学废料得到分解。

4净化土壤、节能建筑、建设公园绿地

西港区本由工业废渣填海而成, 土壤中存在重度工业污染, 为此, 马尔默将大量的财力投入到土壤净化中去, 为城市后续建设打好基础。同时, 马尔默几乎所有建筑屋顶都采用绿化装饰, 既美观又环保, 可吸收雨水并能起到防汛和吸收热量作用, 使得整个夏天基本不用开空调;此外每幢房屋墙根下还设有水渠, 可以将雨水汇聚到小区中央并形成自然的池塘。此外, 马尔默还大力建设城市生态公园, 有效地改善了这里曾经被污染的自然环境。

5推广使用可再生能源

Bo01城区100%使用可再生能源, 并实现了100%能源自给, 所有的能源都来自当地的太阳能、地热能、潮汐能和风能。其中, 电力主要来自于海上发电厂产生的风能, 供暖则主要靠太阳能电池板和热泵。马尔默用高科技为城市生产、生活打造了一套复杂的能源系统, 突破应用清洁能源来源不稳定的瓶颈问题。

6政策管理

马尔默市政府要求每座建筑物必须贯彻节能环保要求, 并与开发商签订严格的质量契约, 要求采用多样的绿色技术, 且100%采用新能源。同时, 给予各项目30%~70%不等的政府补助, 来鼓励企业投资新能源技术。

现在, 马尔默的西港新区已变成了一个居住面积和绿地面积各占50%的示范区, 它的高新科技产业的发展吸引了全世界各地的大量的年轻人来到这座城市寻求发展机遇, 使得在这座城市中40岁以下的人口所占比例非常高, 打破了存在于全球范围的人口老龄化的困扰, 成为现代城市的榜样。城市化是城市发展的必要阶段, 虽然快速城市化也给区域经济、社会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带来了一系列的矛盾, 但这不应该完全归罪于城市化本身, 科学合理的城市规划的理念, 以及及时有效的实施这些理念, 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所在。马尔默市产业的成功转型提示我们一个好的生态环保型城市必需有好的公共交通或慢行系统来连接。可持续发展的城市, 不仅可以环保, 而且可以创造财富。

摘要:通过对马尔默由老工业城市到现代化生态城市的完美转型的研究, 从自然资源、历史文化资源、自然生态格局等多方面出发, 对其成功转型的措施进行了分析, 总结了一些生态城市转型建设的经验, 以供借鉴。

延庆 低碳建设生态城市 篇11

生态城市延庆得天独厚

延庆县具有良好的低碳发展基础,没有重化工业,化石能源消耗少,工业结构轻型化,生态农业、生态旅游业发达。延庆在北京市功能定位中,属于生态涵养发展区,是首都的生态屏障和重要水源保护地。近些年来,延庆通过产业结构调整、能源结构调整、科技创新和制度创新等方式,开展了多项低碳建设基础工作。

通过林业碳汇措施来实现对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吸收与固定,是目前应对气候变暖最经济、最现实、最有效的手段。多年来,延庆致力于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建设,实施风沙源治理、清洁小流域、水源保护综合整治、荒山荒滩绿化等造林工程,营造了树种多样和功能完备的森林生态体系,不断增加森林碳汇的储量。

延庆还通过保护和恢复湿地进行固碳。森林固碳和湿地固碳互相补充形成整体优势,延庆成为北京名副其实的碳汇基地。藉此延庆县成为一座名副其实的生态绿洲、北京西北一道绿色生态屏障。近年来先后荣获全国绿化模范县、国家园林县城和国家生态县荣誉称号。

地区实现由“高碳”向“低碳”的转变,必须调整传统产业结构。2009年延庆县“一二三产业”结构比为13.625.660.8,产业结构已初步实现低碳化转型。

作为北京市的农业大县,延庆从2006年启动了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农产品的基地建设。目前,延庆县已经形成了以有机农业、特色农业、循环农业为特色的都市型生态农业体系。初步形成三大农业观光带。结合建设国际旅游休闲名区的发展目标,延庆通过打造三大农业观光带,将一产和三产有机地融合,创造了跨产业的低碳经济增长点。

旅游业作为服务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三产的龙头,与环境密切相关。具有低碳发展的巨大优势。近年来,延庆县通过大力升级改造传统景区,开发高端休闲商务功能,积极发展文化创意产业,打造特色民俗旅游品牌等手段,全面推进旅游事业整体质量的提升和综合能力的发展。

延庆绿色有机农业发展迅速,农产品的生态品牌初步形成。同时,延庆观光农业也浮出水面,初步形成了妫河生态走廊精品农业区、北山观光农业带、八达岭快速路沿线设施农业带三大农业观光带。

低碳生活从改变习惯开始

延庆作为国家生态县、全国控制农村面源污染示范区、IS014000环境管理体系运行国家示范区,近年来积极改变能源消费结构,建设北京市可再生能源示范区。延庆县积极倡导群众低碳生活方式,广泛开展日常工作生活节约水、电、纸、粮、油活动和绿色机关、绿色社区、绿色家庭、绿色学校和绿色企业创建活动,并在农村大力开展生态文明乡镇、生态文明村、生态文明户评选活动。

2003年以来,延庆利用自身海拔高、光照充足的优势,大力推广太阳能灯、太阳能日光温室和阳光浴室的应用。

生物质气和沼气是农村节能减排、发展新能源的主要途径。目前,延庆通过建设大型生物质气化站、大中型沼气池,为农民提供清洁的炊事能源,每年节约燃料投入50%,减少二氧化碳排放3200吨。德青源养鸡场发电场利用鸡粪产生的沼气发电,除了每年向电网提供1400万度的绿色电力外,还产生相当于4500吨标煤的余热用于供暖,并且减少了8万多吨的温室气体排放。被列为联合国“全球大型沼气发电技术示范工程”。

延庆县通过开发浅层地能和深层地热,夏天制冷、冬天供暖,有效地利用地区丰富的地热资源。目前,地热供暖面积达到59万平方米,约占全县供暖面积的14%,实现节煤1.2万吨。

另外,延庆县还在风能发电、新能源汽车应用以及智能电网示范区建设等方面开展了大量工作。2005年,延庆县开发新能源仅为1万吨标煤,占能源消费总量比重仅为2.2%,到2009年,延庆县新能源开发利用量达到6万吨标煤,占全县能源消费总量的15%,比2005年翻了近7倍。预计2010年末,全县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利用率将达到20%以上。

环保能源低碳经济重中之重

延庆县把发展新能源环保产业作为建设低碳经济示范区的重中之重,积极探索新能源环保产业发展的新思路,全力打造国际一流的低碳经济发展示范区。

近年来,延庆县紧紧围绕“首都生态涵养发展区”的功能定位,积极推进新能源开发利用,大力发展新能源产业,探索出了独特的发展模式,并取得一定成效。由于坚持统筹生态涵养和经济发展,生态环境质量和管理水平不断提升,新能源开发利用和产业化进程不断加快,延庆县已成为北京市新能源、可再生能源示范区和循环经济示范区。目前,延庆县新能源产业项目初具规模,新能源利用覆盖面不断扩大,新能源产业效益大幅提高,新能源产业发展基础良好。

新能源广泛的应用与示范,为延庆县新能源产业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2009年“八达岭新能源产业基地”在延庆正式挂牌。落户在该基地的企业同样享受中关村相关政策待遇。由于看好该地区资源优势和新能源发展的前景,大批企业和科研院所与延庆签约新能源项目。目前延庆县新能源产业已进入了规模化发展阶段。以“八达岭新能源产业基地”为平台,以太阳能、风能发电、生物质能源和智能电网等为中心,新兴的低碳产业集群正在构建。

2009年延庆县审议通过了《延庆县生态文明建设三年行动纲要(2010─2012年)》。在此基础上,又分别制定了《延庆县低碳经济社会示范区建设规划》、《延庆县群众性生态文明创建三年行动方案》、《延庆县有机农业中长期发展规划》、《延庆县有机循环农业三年行动方案》、《延庆县新能源和环保产业三年行动方案》、《延庆县乡村旅游三年行动方案》等。随着这些政策的逐步实施,延庆将进一步迈进打造国际一流低碳经济社会示范区的既定目标。

建设生态型城市 篇12

关键词:资源枯竭,城市转型,山水生态城市,复合生态

1 建设生态城市的重要意义

城市是一个以人为主体、自然环境为依托、经济活动为基础的社会联系极为紧密和按其自身规律不断运转的有机整体是人类创造的自然—经济—社会复合系统。淮北市是全国十三个重点煤炭基地之一, 是一个典型的资源型城市。经历了半个世纪的发展, 综合实力不断增强, 城市功能持续提升, 累计生产原煤8亿吨, 在为国家经济建设作出巨大贡献的同时, 也不可避免地因资源开发和工业污染带来一定的生态环境压力, 因此, 加快城市转型、建设生态城市, 既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 也是事关淮北未来发展的历史抉择。

2 淮北市山水生态城市建设的现状条件

2.1 优势

(1) 具有建设山水生态城市的自然资源。淮北市山水资源丰富, 特别是在城市规划区内, 山体、河流、湖泊分布占总面积一半以上。这些山水资源共同形成了“群山抱六湖, 九河穿煤 (美) 都”山水格局。

(2) 具有浓厚的历史人文资源优势。柳孜码头遗址、古岩画群、石山孜新石器时期文化遗址见证了淮北市的悠久历史与灿烂文明。

(3) 建设山水生态城市取得一定成效。淮北市已先后被评为全国卫生城市、园林城市、科技工作先进市, 三次跨入全国创建文明城市先进行列, 还被确定为国家循环经济试点市。

2.2 劣势

(1) 城市空间发展与煤炭资源开采之间矛盾凸显。地面的反复沉降, 严重制约了城市的向外拓展。

(2) 现状湖泊水源不能长期保证, 山体绿化覆盖率偏低。现状湖泊水源补给为矿井疏干排水, 煤矿若停止开采, 水源难以长期保证。

2.3 机遇

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 胡锦涛总书记指出:“建设生态文明, 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 报告强调要使“生态文明观念在全社会牢固树立”。

2009年3月, 国务院确定淮北市为第二批32个资源枯竭型城市之一, 中央财政将给资源枯竭城市财力性转移支付资金支持。未来3~5年将是淮北市转型发展的最佳历史机遇期, 我市经济社会正步入加速发展阶段, 为转型发展提供了千载难逢的战略机遇。

2.4 挑战

2010年1月, 国务院批准成立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 皖北地区将成为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重要功能补充区。面临这一政策机遇, 作为安徽北部的能源型综合性城市, 如何发挥区位优势加快发展, 拓展城市发展新空间, 是当前面临的新挑战。

3 淮北市山水生态城市建设的路径探索

3.1 注重提升环境品质, 促进城市均衡发展

建设山水生态城市必须坚持以人为本, 改善城市环境品质, 提升城市服务功能, 为市民创造一个宜于居住和工作的优美环境。老城区通过对现有资源的整合, 注重功能与环境的提升, 合理调整用地结构, 严格控制开发强度。新城区应注重市政及公共配套设施建设。通过广场绿地和街头游园的建设及医疗、教育等公共服务配套设施的完善, 增强集聚能力, 使新区开发和老城区建设相得益彰。

3.2 通过山水资源整治, 培育生态城市特色

近期须加大绿化力度, 禁止开山采石, 对裸露山体区域进行植被恢复, 恢复自然植被景观, 涵养水土, 丰富山体景观内容。淮北作为内陆平原城市, 优势在山, 特色在河流及塌陷湖泊湿地。对市区纵贯南北的河流沟渠, 开展以沿河布绿、围桥造景、设景建园、开辟绿洲为主要形式的绿化美化工程, 高标准建设融文化、旅游、休闲、生态于一体的沿河景观带;应用自然生态演替理论和生态工程方法, 结合生态评估分析结果, 对湿地进行生态功能区划, 分空间分时段安排生态修复工程。通过对规划区域内不规则的零星塌陷水面的整合, 对水面驳岸的有效整治, 并辅以园林绿地景观的塑造, 形成丰富的滨水连续景观线及优美的水面对景效果, 促进城市山水格局的形成, 为淮北新型山水生态城市的建设打下牢固基础。

3.3 坚持综合推进, 构筑高标准生态安全体系

加速城市绿色生态走廊、城市森林公园、郊野公园、湿地公园、河流滨岸缓冲带公园建设, 推进城市绿地森林化改造, 形成完善的城市绿地系统。实施城区河网清淤、生态恢复、生态补水及水体流动工程。加强危险废物安全处置和综合利用, 提高城市垃圾处理及再生资源的循环利用水平。

4 当前建设山水生态城市亟需开展的工作

4.1 坚持规划引导, 科学编制山水生态城市建设规划

城市建设中, 规划是关键, 设计是灵魂, 它们决定着城市发展的方向和质量。生态城市规划应着眼于“生态导向”的整体规划, 通过生态规划对城市及毗邻地区的自然、资源、经济、环境进行综合调查, 全面分析环境资源的生态潜力与制约因素, 评估人与自然的和谐度, 从而科学制定山水生态城市建设的指导依据。

4.2 加大宣传力度, 强化公民和政府的生态环保意识

普及对市民的环境教育是创建生态城市的重要保障, 也是生态城市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必须通过城市系统意识教育和环境意识教育, 使广大公民认识到生态环境建设的长期性和复杂性, 明确自身在生态建设中肩负的责任和义务, 积极投身到环境建设和城市生态建设中去。另外, 要加强政府决策者的生态环保意识, 以有效完成对生态环境的宏观保护。

5 结语

建设山水生态城市, 标志着淮北市将由资源型城市开发模式向复合生态城市开发模式转变, 它扬弃了只注重经济效益不顾公众福利和生态后果的唯经济的工业化发展模式, 转向兼顾人口、社会、经济、环境和资源持续发展的, 注重复合生态整体效益的发展模式。生态城市发展模式是人们对人类进入工业文明以来所走过的道路进行深刻反思的结果, 这意味着一场破旧立新的社会变革, 因为它不仅涉及到城市物质环境的生态建设、生态恢复, 还涉及到价值观念、生活方式、政策法规等方面的根本性转变。淮北市将依托山水自然资源, 创新发展理念, 转变发展方式, 凸显城市特色, 全力推进山水生态城市建设, 积极探索新型工业化、城市化与生态化融合发展、和谐统一的新路。

参考文献

[1]国际生态城市论坛——资源型城市转型与生态城市建设方法.

[2]《淮北市主城区生态城市建设规划》中期成果.

上一篇:安全隐患下小学体育下一篇:5-三甲基-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