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体系建设

2024-07-25

生态体系建设(共12篇)

生态体系建设 篇1

党的”十七大“把“建设生态文明”作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一个新的要求提出, 这充分体现了我们党的高瞻远瞩、巨大勇气和对人类的责任感, 它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生态文明是社会主义文明体系的基础。社会主义的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离不开生态文明。没有良好的生态条件, 人们就不可能有高度的物质享受、精神享受和政治享受。没有生态安全, 人类自身就会陷入不可逆转的生存危机。早在2003年, 党中央、国务院在《关于加快林业发展的决定》中就提出, 要“建设一个山川秀美生态文明社会”的目标。

生态文明是在全球环境危机背景下提出的, 是人们对可持续发展问题认识的又一次深化。环境危机实际上是人类对自然无节制索取、不加恢复与保护的必然结果。爱因斯坦讲过:“科学是一种强有力的工具, 怎么用它, 究竟给人类带来幸福还是带来灾难, 完全取决于人自己, 而不取决于工具。刀子在人类生活上是有用的, 但也能用来杀人。”近代工业所造成的人与自然的分离、对立必须转为人与自然的和谐, 改造自然和保护自然是人类同等重要的战略任务。

人类文明的发展经历了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 目前正处于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的过渡时期。生态文明是人类对传统文明形态特别是工业文明进行深刻反思后的成果, 是人类文明形态和文明发展理念、道路和模式的重大进步。

工业文明时期, 人类在追求利益最大化的同时, 将环境成本外部化, 因此带来了资源破坏、环境污染、荒漠化和“城市病”等遍及全球的环境问题。在不断的反思中, 人类逐渐认识到, 生态文明是实现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基础, 是人类构建和谐世界理想的境界。

建设能源生态体系

作为能源工作者, 我们清楚地知道, 自然界是保护包括人类在内一切生命的摇篮, 是人类赖以生存发展的基本条件, 保护自然, 就是保护人类自己。所以, 长期以来在实际工作中, 我们倍加爱护和保护环境, 尊重自然规律。充分考虑环境承载能力, 努力建设和维护生态文明。生态学家告诉我们, 面对工业化带来的高能耗、高污染, 借助现代科学发展出现的新技术, 人类有条件重新反思对待自然的态度, 反省自身生存的方式, 调整与自然的关系, 自觉实现人与自然的有机统一, 使人类创造的物质文明与自然融为一体, 使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1 9 3 6年, 英国学者坦斯利 (A.G.Tansley) 提出生态系统的概念, 强调在一定自然地域中生物与生物之间, 生物有机体与非生物环境之间形成一定的生物链, 存在物质循环和能量循环, 在功能上形成一个有机整体, 构成生态系统。

改革开放以来, 党中央采取一系列重大政策措施, 环境保护工作取得了显著成就。但我们应当清醒地认识到, 我国的生态环境形势相当严峻, 一些地方环境污染和生态恶化问题相当严重, 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已超过了环境的承载能力, 重大污染事故不断发生, 环境保护仍然没有摆脱先污染、后治理的被动局面。尤其是目前, 我国正处在工业化、城镇化加快阶段, 高耗能、高污染的重化工行业发展迅猛、比重上升, 所以我们必须充分认识节能减排的重要性、长期性和艰巨性, 坚持节能优先, 效率为首, 科学用能, 保护生态的原则, 把“十一五”规划节能减排任务一个行业一个行业、一个地区一个地区、一个企业一个企业、一个家庭一个家庭地落到实处, 以确保“十一五”节能减排目标的顺利完成。

关于生态系统, 目前一般认为有四个基本特点:

1、整体协同, 动态平衡。生物为了生存和繁衍, 一方面, 必须从环境中摄取物质与能量, 如空气、水、光、热和其他营养物质;另一方面, 需要不断向自然排泄废物、残渣。这样循环往复相互影响构成一个和谐的统一体。

2、相克相生, 相互依存。生态环境经过长期的变迁和演变, 通过食物链、生物链形成了在生态环境中相对稳定的结构和功能, 达到了生态平衡。

3、生生不息, 循环演进。物质在自然界的生生不息和循环不止, 是大自然不停演化的基础。植物、动物和微生物组成的生产—加工—分解转化过程, 是生态系统的基本代谢过程, 也是生态学的基本规律之一。正是由于自然界有了这种功能, 人类才有可能根据生态规律, 合理利用再生资源, 并在一定条件下实现物质代谢和循环。

4、自我调节, 创造再生。生态系统具有自我调节和自我修复能力, 在受到外来影响后, 通过自身调节可以维持相对稳定的状态。但生态系统的这种自我调节能力是有限度的。

所谓现代能源生态系统, 是以生产、消费活动链条为主题的人类能源生态体系。作为人类社会生产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现代能源生产和消费活动不仅涉及一次能源资源的开发利用, 而且涉及包括土地、水资源、大气、环境等公共资源的占用和再分配。与传统概念相比, 现代能源生态系统不仅强调开发和利用系统自身的平衡状态, 而且更强调资源开发和利用与生态环境的和谐平衡。这是现代能源生态系统的基本内涵。

现代能源生态系统的发育是以国家或地区的社会发展为基本前提, 通过科学规划、合理安排能源勘探开发、能源生产、能源加工转化、能源消费、废物的消纳与利用等环节, 形成一个循环经济的生态有机体。

从生态学的角度出发, 任何生态系统的发育环境均取决于当地的自然资源环境 (生态) 及其演进状态。根据这一原理, 能源生态系统的发育环境主要取决于两个方面:一是当地自然资源基础;二是自然资源基础的开发状态, 或者说人文生态系统发育状态。就两者的关系而言, 前者决定着能源生态系统发育的可能性, 后者决定的是能源生态系统发育程度 (规模和方式) 。

促进能源生态文明

2007年, 在科学发展观统领下, 我国能源发展各个方面都取得了令人可喜的成绩。突出的特点是, 积极推动能源立法, 重点狠抓节能减排, 主动应对气候变化。尤其是节能减排工作, 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 全民动员, 人人参与, 全年实现了能源消费强度、环保污染指标双双下降的好势头, 为2008节能减排工作创造了良好的外部条件。在能源持续快速发展的同时, 也带来了这样那样的矛盾和问题, 气候、环境和资源的约束越来越突出, 已经成为我国能源实现可持续发展不可逾越的鸿沟。前进中的矛盾, 要用辨证的眼光来看待;前进中的问题, 要用发展的办法来解决。解决前进中的矛盾和问题, 根本的出路是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上, 继续解放思想, 坚持改革开放, 推动科学发展, 促进社会和谐。

人类社会是一个不断发展的历史过程, 我们党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也是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2002年, 党的”十六大“提出了政治文明的新概念, 把以往的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的“两个文明”, 发展为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三个文明”。2007年, 党的”十七大“又提出了生态文明的新概念, 再次将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的“三个文明”进一步发展为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和生态文明的“四个文明”。这是我们党在实践中成功地把握客观规律, 不断开辟认识客观真理道路, 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一个新成果。遵循生态发展客观规律, 根据生态文明建设目标, 党的”十七大“对我国能源发展提出了新的目标和要求, 即“加快发展现代能源产业”、“建设科学合理的能源资源利用体系”、“提高能源资源利用效率”、“发展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可再生能源比重显著上升”、“积极开展国际能源资源互利合作”、“建设生态文明, 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 “使生态文明观念在全社会牢固树立”。

按照党的”十七大“关于我国未来能源发展的要求, 能源生态文明建设这一艰巨任务已经摆在了我们面前。半个多世纪以来, 国内外社会经济发展正反两个方面的经验证明, 能源生态文明不但是全社会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而且是全社会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前提条件。建设能源生态体系, 促进能源生态文明, 既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 也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同时它又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块试金石。

35年前, 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提出一个口号:“Only One Earth” (只有一个地球) , 警示人们保护唯一的家园, 免遭污染破坏。保护资源、保护环境、保护气候、保护生态, 关系到整个人类和地球的命运。我们知道, 环境意识和环境质量如何, 是衡量一个国家和民族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努力把握人与自然的关系, 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是保障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所谓可持续发展, 就是要实现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 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保证一代接一代地永续发展。所以, 我们应当牢固树立节约意识、环境意识、气候意识、生态意识, 转变传统的能源发展观念, 一方面不但充分考虑能源对社会和经济发展的支撑作用, 另一方面更加注重能源对社会和经济发展的制约作用, 坚持科学发展、清洁发展、节约发展和安全发展, 促进我国能源事业真正走上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轨道。面对未来, 面对世界, 面对现代化, 面对能源生态文明建设的光荣任务, 每一个能源工作者都应当自觉地把推动生态文明建设作为己任, 努力做生态文明建设的积极的宣传者、热情的倡导者和忠实的实践者。

学习永无止境, 实践永无止境, 创新永无止境。胡锦涛同志指出:“解放思想是党思想路线的本质要求, 是我们应对前进道路上各种新情况、新问题、不断开创事业新局面的一大法宝”。只有紧紧抓住解放思想这个法宝, 才能真正实现我们思想上的与时俱进。在新世纪新阶段, 我们要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 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针, 继续解放思想, 坚持改革开放, 朝着建设能源生态体系、促进能源生态文明的方向, 努力“呵护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家园”, 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构筑经济、稳定、安全、生态的能源保障体系, 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更多更好的清洁能源、绿色能源、生态能源。以自身的实际行动, 推进全体公民的生态文明教育, 在全社会牢固树立生态文明观念, 为创造21世纪的生态文明努力奋斗!

生态体系建设 篇2

主要介绍新城森林生态网络体系建设的指导思想、原则、目标以及总体布局等,以期对我国县级城市森林生态系统建设起到示范作用.

作 者:黄庆丰 吴泽民 王嘉楠 黄成林 吴文友 李宝 钱泥苗 作者单位:黄庆丰,吴泽民,王嘉楠,黄成林,吴文友(安徽农业大学森林利用学院,合肥,230036)

李宝,钱泥苗(安徽怀宁县林业局,怀宁,230036)

生态体系建设 篇3

[关键词]绿色发展;生态山东;制度体系

[中图分类号]F2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372(2015)03-0029-04

Promoting the ecological construction of Shandong with the green development system

WANG Jin-sheng

(School of Economics, Party School of Shandong Provincial Committee of CPC, Jinan 250103, China)

Abstract: In the transforming of green development all over the world and the promoting of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construction in China, Shandong province puts forward the construction strategy of “ecological Shandong” in 2012. Constructing ecological Shandong should promote Shandong economy to green transformation; build up a complete system of green development system. And there are some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system of green development of Shandong, such as more mandatory system and insufficient spontaneous system, more strips and departmental system and relatively less integrity system, more concrete system and less comprehensive conception. Therefore, we should pay attention to construct the green education system, the green development appraisal system, the market guiding system and the overall planning, and should focus on perfecting the laws and regulations to construct the green development system of Shandong.

Key words:green development; ecological Shandong; system

2015年3月24日,中央政治局审议通过的《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中,首次把“绿色化”与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上升到“五化协同推进”的高度,这使发展绿色经济,实现绿色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早在2012年,山东省就提出建设生态山东的目标,而构建绿色发展的制度体系,实现绿色发展成为推动生态山东建设的重要路径和必然选择。

一、系统完备的绿色发展制度体系是促进山东绿色发展,建设生态山东的必然要求

山东省是我国经济大省、人口大省,但也是人均资源小省,经济社会发展中的资源环境瓶颈越来越严峻,根据研究,2012年山东省的资源环境承载潜力在参与测算的全国30个省市中排名仅为第28名[1]。在这样的背景下,山东省要想在全国“率先发展、走在前列、提前实现全面小康”,建设生态山东就成为破解资源环境压力、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资源环境生态问题实质上是经济问题,根源于经济发展方式。要建设生态山东,必须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从传统的粗放式发展向绿色发展转型。2012年山东省第十次党代会报告中也指出要“提高生态山东建设水平,增创绿色发展新优势”[2],绿色发展已经成为建设生态山东的重要目标和实现形式,并成为山东公共政策制定者的共识。

绿色发展作为一种新的发展模式,也是一种新的资源配置方式以及由此决定的更高效率的配置绩效。由于任何新生事物的发展和壮大都离不开相应制度的引导和规范,任何资源配置主体的决策行为都受到一定制度的影响,都是在一定的制度约束下进行的理性选择,而不同制度规范背景下行为主体的差异也必然会带来资源配置效率的不同,因此,从资源配置方式的视角来看,绿色发展必然受到相应的制度规范的影响。正如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指出的,“建设生态文明,必须建立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3],这就突出强调了制度体系对于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绿色发展是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路径,是体现生态文明理念的具体实践和探索,所以,推进绿色发展也必须建立系统完善的制度体系。

山东经济作为中国经济的一个“缩影”,无论是面临的资源禀赋状况,还是经济发展水平、经济结构形态以及面临的资源环境约束,都与中国整体形态具有高度相似性。如资源总量大但人均资源水平较低;经济快速发展,工业化、城镇化快速推进,但经济结构有待优化等问题比较突出。在此背景下,山东省委省政府作出了“建设经济繁荣、人民富裕、环境优美、社会和谐的生态山东”的战略部署,努力实现山东的绿色发展。尽管山东省也在不断探索生态文明的制度体系,但在具体的绿色发展实践中,既缺乏系统完备的国家层面的绿色发展制度体系,也缺乏山东省域层面的具体规章制度。在全面深化改革和中央不断简政放权的条件下,山东省应该努力争取全国层面的绿色发展制度在山东试点试验,也需要结合山东的具体实际,大胆探索具有山东特色的区域性的绿色发展制度设计,以此推动山东绿色发展,促进生态山东建设。

二、山东省绿色发展制度体系存在的不足

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和绿色发展战略正在逐步地开展,包括山东省在内,全国各省市也都正在积极地探索。尽管世界环境治理、资源保护与经济发展关系的处理可能具有一些规律性,但考虑到各个国家经济社会发展阶段、资源禀赋、文化理念、法制环境等的差异,各国在绿色发展制度建设方面也各具特点。综合国内外先进地区的情况来看,山东省在推进绿色发展制度体系建设方面仍存在一些不足。

(一)具体的强制性制度较多,而自发性制度相对不足

随着生态文明和绿色发展理念的逐步兴起,山东省也在积极探索绿色发展的制度体系,但总体来看,强制性制度较多,而自发性制度相对不足。正如我国著名经济学家、世界银行前首席经济学家林毅夫指出的,“制度不是某种自然资源,而是要人为的去进行创造和规范,当目前的制度因维护的成本增加或相对收益较小而不能再满足需要,就会产生一种动力去改变和替代它。”[4]283人们创造和规范制度的过程就是制度变迁的过程,制度变迁分为两种方式,一种是强制性制度变迁,即依赖于政府的强制力(如政治力量)进行的制度变革,第二种是自发性制度变迁,即当一种制度的不均衡会导致效率损失的时候,制度变迁中会有自发的力量来提高效率[4]287。绿色发展作为一种新的发展模式,也是在传统的粗放的“黑色”或“褐色”经济基础上进行的制度变革,在这一变革过程中,制度就起着引导和规范的作用。

山东省在不断加强环境管制和建设生态文明的过程中,也制定了一系列进行资源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如污染物排放、清洁生产等方面的法律法规。但利用市场机制等引导社会主体自发地进行资源环境保护的制度规章相对还比较少,如在西方发达国家早就实行的一些环境经济政策在山东省还没有真正地完全实行。现有的规章制度中更多的是依靠环保部门、物价部门、公安部门等行政部门的强制性手段来约束违规企业,而调动企业、居民等市场主体自觉地参与资源环境保护和污染治理方面的公共政策和制度供给不足。

(二)条块的、部门性的规章制度较多,系统性、整体性的制度相对较少

由于我国行政体制的特点,山东省和全国其他省市一样,都采取条块式的行业管理模式,不同的部门分别制定本部门、本行业的相关法律法规。但绿色发展作为一种社会发展模式,不是由单个行业、单个部门所能协调决定的,必须是全社会共同参与,各部门协调配合,形成一些系统性、整体性推进绿色发展的规章制度,绿色转型的努力才能取得成效。

山东省在2003年开展生态省建设以来,特别是2012年推进生态山东建设以来,也出台了一些系统性的带有全局性影响的政策文件和规章制度,如对各地市的科学发展观考核政策等,但受制于行政体制的制约,山东省的公共政策供给仍然呈现出条块性、部门性的特点,过去“铁路公安,各管一段”“五龙治水”的特征还比较明显。比如,污水治理需要涉及环保局、市政局、水利厅等不同的行业和部门,每个部门都针对本部门分管的行业出台一些政策措施,但仍然难以避免环境污染问题。再比如,渣土扬尘是造成空气污染的重要来源之一,但渣土在工地上时属于建设部门管,出了工地的围挡就属于市政城管管,在公路上还要受到交通等部门的管理等。推进经济结构转型,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鼓励循环、低碳、绿色经济发展和生活方式的规章制度仍然缺乏,绿色生产制度、绿色营销制度、自然资源资产的核算和交易制度等仍然欠缺或有待完善。

(三)具体的技术和器物层面的制度供给相对较多,而综合性的理念和意识层面的制度供给相对较少

根据制度规范和约束的对象不同,可以分为技术和器物层面的制度以及理念层面的制度。在绿色发展制度中,技术和器物层面的制度主要是约束资源配置方式和配置状态的制度规范。理念层面的制度主要是引导和规范人的思想观念、价值诉求、意识形态、道德标准等精神层面的制度规范。向绿色发展转型既应包括生产绿色产品、开发绿色技术、提供绿色服务、进行绿色包装、开展绿色生产等看得见、摸得着的具体形态的转变,也应包括人们思想观念、价值诉求等精神层面的转变,而且根本性的是精神层面的转变,只有精神层面上、理念上、意识上真正实现了转变,各社会主体才能在自觉的生产生活中按照绿色发展的要求进行决策和行动,绿色发展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为了限制传统的高污染、高耗能、低效益的传统产业和技术的应用,山东省也制定了许多包括污染物排放标准、材料标准、环保标准等在内的制度规定,但在引导人们绿色发展理念,绿色生产、绿色生活理念的培育和传播等方面的制度相对较少,由于精神层面的制度不太容易考核,所以既有的制度贯彻落实地也不太理想。比如,即使中央提出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建设生态文明等政策和理念传播了很多年,山东省在2003年就开展了生态省的试点,但一直到现在仍然有部分官员、企业家、民众对建设生态文明理念的意义了解不清,甚至持怀疑态度,或者是口头上天天喊生态文明重要,但在具体的工作和实践中却往往漠视或忽略。

三、加快构建绿色发展的制度体系,助推生态山东建设

任何新生事物的产生和壮大都离不开制度的引导和规范。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建立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标志着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已经从理论探讨转变到具体制度构建和实践探索的新阶段。绿色发展的本质是全面协调人的发展与自然的发展的关系,实现经济—自然—社会的协调,这就需要改变传统发展模式下的人的生产生活方式。正如马克思指出的,“一切生产都是个人在一定社会形式中并借这种社会形式而进行的对自然的占有”[5]24,而制度则正是“个人之间迄今所存在的交往的产物”[5]。因此,制度的构建和对制度尊严的敬畏是改变人们行为方式的决定性因素。

(一)构建绿色发展的教育制度

思想决定行为,用绿色发展的教育制度解决人们的思想理念和意识问题。只有转变人们的思想意识,树立绿色发展的理念,人们才能真正把绿色发展作为思考问题和进行决策的出发点[6]79。一是要加大各级各类学校中生态文明理念、绿色发展理念的教育内容和投入,通过系统完整的绿色发展教育,在全社会形成绿色发展共识。二是要加大对政府公务员和企业家群体的宣传教育。政府公务员掌握着社会资源的配置权力,企业家群体掌握着企业组织内部资源的配置权力,而且企业(厂商)是社会生产的最主要主体。在社会资源配置中政府和企业成为主要的决策者,因此,需要在这两个群体中加大绿色发展教育力度。三是加大绿色教育基础设施建设。要加大投入绿色学校、环境保护教育中心、展览馆、绿色社区、绿色企业等建设,为提高绿色教育水平提供物质保障。

(二)完善绿色发展的考核评价制度

考核评价制度是影响人们决策的指挥棒,是人们的行为指引,也是政府凭借政治权力履行国家治理能力的重要抓手。只有不断完善绿色发展的考评体系,在干部考核评价过程中,不仅考察地方经济发展的能力,而且要看这种政绩是否以牺牲资源环境为代价,是否以牺牲地方可持续发展能力为代价。尽管中央组织部2013年12月下发了《关于改进地方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政绩考核工作的通知》,山东省也在2008年和2014年分别公布了《关于健全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考核监督体系的意见(试行)》和《山东省委、省政府关于改进完善17市科学发展综合考核工作的意见》等规范性文件,但还没有形成切实有效的绿色发展考核评价体系。在绿色发展的考核评价体系方面,要注意协调绿色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关系;要进一步淡化GDP考核,要增加生态效益考核和生态审计的力度,建立体现绿色发展的目标体系、考核办法、奖惩机制;在考核评价体系中要避免片面强调资源环境保护而牺牲经济发展的倾向和片面追求经济增长而牺牲资源环境的倾向。

(三)构建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绿色发展的经济制度体系

现代经济学表明,市场往往是资源配置最有效率的方式。绿色发展作为一种新的发展模式,也必须建立在充分发挥市场作用的基础上。因为,在交易成本较低的情况下,纯粹的“科斯手段”可以替代靠较强政府干预的“庇古手段”[7]。所以,只有让各市场主体在绿色发展的过程中通过市场机制获得收益,绿色发展才能保持旺盛的生命力,才能转变为各市场主体的行为自觉。要尽快建立操作性强的资源有偿使用制度、排污权交易制度、水权交易制度、生态转移支付制度、生态保险制度和生态补偿制度,探索体现资源稀缺程度的要素和产品价格形成机制。

(四)尽快研究出台推动山东绿色发展的整体性规划和配套政策

系统完备的整体性规划和配套政策是推动一项战略取得成功的重要条件。尽管2012年山东省出台了《中共山东省委 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建设生态山东的决定》,科学总结了生态省建设取得的成就,阐释了生态山东建设的重大意义、总体要求、奋斗目标以及具体的配套政策。但山东省目前还没有出台关于绿色发展的整体性规划和配套政策,尽管在山东省“十二五”规划以及其他的政府文件中有相关的内容,但大多是宏观性的,是不具体的,而且缺乏针对性,不是着眼于绿色发展的专门规划。

今后要抓紧研究制定推动山东绿色发展的整体性规划,并结合国际绿色发展的机遇、我国的相关政策和山东省的实际,出台系统完备的配套措施,包括基于绿色发展视角的环境保护规划、资源保护与开发规划、绿色经济发展规划、林业发展规划等。在整体性规划的基础上,通过出台相应的财税政策、货币政策、产业政策、价格政策等配套政策,促进经济结构调整、经济发展方式转型、生产和生活方式转变,共同推动山东绿色发展,建设生态山东。

另外,贯彻绿色发展的理念,还需要在贯彻落实中央决定的基础上,全面审视和反思当前经济制度、政治制度、文化制度、社会制度、生态文明建设制度的内在关系及其组合架构,形成与我国社会主义社会性质,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与中华民族,特别是山东文化特点相契合的整体制度架构。

(五)加强和完善法律法规等强制性制度体系建设

从西方发达国家的经验来看,用强制性的法律法规不断提高环保标准,加大严惩破坏资源环境的违法违规行为,确保生态补偿者获得收益,让生态破坏者付出代价是进行生态治理和生态文明建设的普遍性做法。尽管我国已经出台了30多部环境保护方面的法律,但实践效果不理想,对绿色发展的针对性不强。今后要借鉴美国、欧盟、日本、韩国等发达国家的经验,不断加强和完善促进绿色发展和生态山东建设的法律法规体系。要以贯彻新的《环保法》为契机,加强环境保护相关法律法规的调整和完善工作。探索建立地方性的《绿色发展促进法》,培育绿色发展的法制化环境。尽快用法律法规的方式建立起山东省自然资产产权确权、自然资产用途管制、生态红线划定、环境损害赔偿制度。用法律确保环境保护部门依法进行环境监测、责任认定、行政处罚、行政强制、民事赔偿和刑事处罚的权利和职责,建立顺畅的环境损害救济途径,保护民众的环境权,落实企业的环境责任。

四、小结

绿色发展作为一种新的发展模式,需要在系统完备的制度体系的规范和引导下才能发展壮大。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协调发展、绿色发展既是理念又是举措,务必政策到位、落实到位。”[8]山东省委省政府作出建设生态山东的重大战略部署,其根本出路在于通过建立系统完备的制度体系,破解制约山东绿色发展的制度性约束,用系统完备的制度体系来规范和引导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以实现山东绿色发展和建设生态山东的目标。

北京师范大学科学发展观与经济可持续发展研究基地,等.中国绿色发展指数报告—区域比较[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5.

姜异康.加快建设经济文化强省谱写山东人民美好生活新篇章[N].大众日报,2012-06-01(1).

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52.

林毅夫.解读中国经济[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蒋秧生.绿色发展:“两型社会”的强力引擎[J].湖南财政经济学院学报,2011(12):31-35.

沈满洪.生态文明制度的构建和优化选择[M].环境经济,2012(12):18.

抓住机遇立足优势积极作为系统谋划“十三五”经济社会发展[N].人民日报,2015-05-29(1).

林业生态经济体系建设研究 篇4

1 我国林业生态经济体系建设现状——以广州为例

随着我国林业生态经济体系建设情况的快速发展,纵观全国各个地区,每个地区由于气候和环境的不同,其林业生态经济体系的建设现状也有着比较大的区别和差异,下面本以广州为例,了解到广州林业在近年来实施了“森林围城,城在林中”的林业生态发展战略。同时也按照了一种林业+林区+园区的一种发展模式,以便促进城市中林业生态经济体系发展。据调查显示,广州市林业在2014年末期,总的占地面积达到了299784.8hm2,其中生态公益林地的占地面积达到了159457.4hm2,占林地中总面积的50%以上,商品林地的占地面积达到了132134.2hm2,占林地总面积的40%以上。由此可见广州市经济情况逐渐以原来的劳动资源向土地资源转化,这也是林地在城市中经济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

2 我国林业生态经济体系建设存在的问题

在近些年来,尽管我国的林业管理部门在林业生态经济体系的建设方面,投入了比较大的资金和精力,并且取得了非常显著的成就,但是因为多方面因素所产生的影响,林业生态经济体系在建设的过程中依然存在着比较多的问题,这种情况也严重的影响我国林业生态经济的快速发展。如:由于很多地区的地址情况和气候情况的影响,对于不同种类林木所能够适应的生活环境了解不足,因此并不能够被放置在同种环境之下。还有很多地区的群众为了能够在林业中获取经济效率,因此大量的砍伐树木,这些情况都严重制约了我国林业生态经济的发展。

3 促进我国林业生态经济体系建设的对策

3.1 提高对林业生态的认识

在建立我国林业生态经济体系长远发展的过程中,不断提高人员对于林业生态发展重要性的认识,准确的定位我国林业生态经济体系的发展情况,对于林业经济体系建设有着非常重要的促进作用。同时在建立林业生态体系发展的阶段,林业管理部门还需要掌握林业的发展情况,并且尊重和保护大自然,保证自然环境能够和经济环境相融合。同时在林业生态经济体系的建设过程中,林业的生态管理部门还应该明确其经济体系建立的主要目标,根据林业发展情况具体制定出合理的生态发展计划。

3.2 改善并创新林业生态经济发展效益

改善和创新生态经济的发展模式,对于林业生态经济体系的建设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所以,在建立林业生态经济发展的阶段,还应该把政府和机构的力量作为促进我国林业生态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除此之外,还需要利用市场的发展情况促进林业的产业模式发展。如:可以在建设林业经济体系发展的过程中,引进比较先进的林业管理模式,并且把先进的新型技术应用到林业生态经济的管理中。同时在应用这种情况的过程之中,按照林业经济体系的发展情况,适当的对林业发展模式进行改革和创新。

3.3 改善林业生态经济发展项目计划

我国的林业生态资源非常丰富,所以林业生态经济管理部门还需要进行彻底的规划,以保证林业生态部门的快速发展。如:选择水条条件比较适合的地区,大力的实施防护林的建造,并且把生物建造措施和人工措施相结合,同时了解到生态树林中相对比较薄弱的环境,对于这些环节进行重点的保护。除此之外,还需要改进和完善生态经济的发展体系。针对林业发展相对比较弱的地区制定合理的补偿机制,同时在林业生态经济发展的项目中,对林业产业进行再一次的规划和申报,保证林业发展以生态经济一体化为最终的方向。

3.4 完善森林生态经济效益补偿制度

林业环境的保护具有非常显著的经济性,林业的生态经营能够为社会创造出非常有益的生态社会效益,但是却不能够在市场体系中获取相应的报仇,而生态效益的受惠者也不能够为此付出代价。因此在这种情况下,即便是具有比较完整的竞争,市场中也没有完善的工程建设领域。森林中的经济特性决定了林业生态效益的补偿,这一点还需要通过国家建立的森林生态效益作为补偿。

3.5 加强科学技术支撑体系

现代林业一般情况下是以现代的科学技术为基础,这样也能够追求孙林的多功能和多目标产出,以及经济效益的最优化情况。随着现阶段林业的快速发展,不仅仅需要运用整体的协调方式,这样也能够良好的解决宏观性问题,同时还需要现阶段高新技术和传统技术的综合应用,这样也能够有效解决其中存在的微观问题。随着现阶段我国现有的人员在森林发展中的培训,能够全面提高林业科技队伍的素质建立,同时也能够实现一体化和智能化的技术体系,进一步建立起林业发展的科技网络推广,加大林业科技成果的发展。

3.6 建立健全法制保证体系

林业生态安全对于经济的发展以及未来资源的合理利用有着非常关键的作用。想要保证林业生态经济发展,还需要建立起健全的法制保证体系,这样能够有效的拨正生态系统的安全情况。为了保证林业的法律和法规具有非常充分的理论依据,还需要建立起林业生态经济的预警机制,正确的分析现阶段我国林业生态经济的运行轨迹,预测;林业经济的发展情况,在这样的条件下还应该重点进行林业的执法情况,以便于能够有效的保护林业绿化的成果,维护林业的稳定发展,为林业生态经济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同时也能够促进林业生态经济的快速进步。

4 结论

根据以上内容能够看出,随着我国社会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显著提高,我国的林业生态经济体系建设过程中还存在着很多问题,严重制约着我国林业生态经济建设的发展,因此改革和完善我国林业生态经济体系是我国现阶段面临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所以有关部门还需要针对这一问题提高其关注的程度,制定与林业生态经济体系建设有关的法律规定,同时针对不同地区,鼓励其因地制宜的建设林业生态经济情况,选择适合当地的发展情况,这样才能够全方面的保证我国林业生态经济体力快速发展,维护林区治安的稳定,为我国林业生态经济体系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发展基础。

参考文献

[1]党普兴.林业生态工程综合后评价指标体系与定量评价方法研究——以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四期工程第一阶段为例[J].西北林学院学报,2014(01).

[2]祝松华.县域林业生态体系建设面临的问题与对策——以福建省浦城县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14(11).

[3]叶坦.中国经济学术史的重点考察——中国经济思想史学科创始与发展优势论析[J].中国经济史研究,2003(04).

[4]宗福生,魏德胜,李庆会等.黑河流域中游地区生态环境与林业产业体系建设[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03(05).

[5]高喜荣,王齐端,沈植国等.鄢陵县城乡一体化林业生态体系建设框架与规划研究[J].河南林业科技,2003(01).

生态旅游城市建设指标体系 篇5

摘要:建设生态旅游城市是为了保证旅游城市的可持续发展的必经阶段,也将是泰安市未来计划的新目标,本文通过分析生态旅游城市的内涵,初步提出了建设生态旅游城市所需考虑的评价指标,并通过德尔菲法和层次分析法计算了各指标的权重,对泰安市生态旅游城市的建设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生态旅游城市;评价指标体系;层次分析法

随着人口、资源与经济的矛盾日益加剧,国家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发展等工作被提上日程。作为一个旅游城市,建设生态城市具有先天的优势,在泰安市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上,泰安市也提出泰安市要打造北部依山、南部傍水的山水生态旅游名城。虽然政府对生态旅游城市的建设已经高度重视,但是理论研究仍然处于探索阶段,在生态旅游城市的评价指标体系上仍然没有明确的标准。

一、生态旅游城市概念

综合目前生态旅游城市的概念,本人认为生态旅游城市的建设是针对以旅游作为支柱产业的城市进行的生态型城市的建设,其发展目标是基于生态学经济学和旅游学原理,实现城市中经济与人口、资源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她的实现途径有很多,最重要的是发展生态旅游产业,即结合当地的资源优势发展各种既愉悦消费者身心又能保护资源的特色旅游方式,比如文化旅游,探险旅游等。

二、生态旅游城市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和内容

(一)生态旅游城市评价指标在选取上主要按照以下几个原则设定

1、科学性原则:第一在选取指标时,采用德尔菲法采用专家的意见,此外要求各个指标之间既不具备相关性,又涉及面广;第二在对指标权重的确定上,通过科学的综合评价技术来计算。

2、可获得性原则:最终选取的指标能够容易获得相关的数据或有重要资料的支持。

3、定性和定量相结合原则:有的指标可以通过调查或资料等确切的数据来对比,同时我们还会接收到一些由于无法定量只能定性的分析数据。

4、基于城市建设原则:只考虑城市建设过程中涉及的指标,不将先天优势,比如已有的自然资源等作为指标。

(二)生态旅游城市指标体系的内容

根据生态旅游城市的概念,参考了其他城市建设的评价指标,经过资料的搜集和整理,将指标体系分成三大类:

1、生态环境质量指标:反映了空气、水等生态环境质量。

2、生态旅游经济效益指标:反映了旅游业的发展情况及旅游业对环境的影响。

3、生态文明建设的指标:反映开展生态文明各项活动的建设的情况。

在这些指标中既有有定量指标也有定性指标,在此基础上采用德尔菲法将具有相关关系的指标去掉;在评价方法的选择上选择了层次分析法。

三、生态旅游城市层次分析法模型

层次分析法是一种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多准则决策方法,该方法通过将问题条理化、层次化,构造一个层次结构模型,利用线性代数的数学方法为分析、决策等进行定量分析。层次分析法的步骤主要包括:

1、建立目标层、准则层和方案层

其中目标层是决策者的终极目标,在生态旅游城市建设中,建成生态旅游城市是终极目标即目标层。中间为准则层,即建设生态旅游城市从几个角度着手的准则,本文中包括保护生态环境质量、实现生态旅游经济效益、建设生态文明的长效机制三个准则。最下一层为方案层,即按照三个准则建设的具体方案,此处指具体指标。最终建成的层次分析结构如下:

2、构造判断矩阵

针对各层元素的两两对比,借助于专家丰富的知识构造出判断矩阵,将定性分析转化为定量分析。我们两两分析形成判断矩阵C=(Cij)n?wn,其中Cij表示因素i和因素j的相对目标的重要程度。通常这种重要程度我们采取一定的标度(根据Saaty的1-9标度法)将判断量化,然后将赋值写在矩阵内。

针对前面的指标内容,根据调查结果,目标层对准则层的重要性见下表形式:

3、判断矩阵的一致性检验

专家在对判断指标赋值时,有时会出现前后矛盾的情况,因此要进行一致性检验。我们用CR来对满意一致性给与一个度量即满足CR=CIRI<0.1。其中CI=λmax-nn-1(λmax为判断矩阵的最大特征根),RI表示与矩阵阶数有关的平均随机一致性指标。当阶数为3、4、5时RI分别为058,090,112。

4、层次单排序

计算出与上一层次中的某元素有联系的现层次各元素重要性的权重值。即求解判断矩阵的特征向量。经过对表一给出的判断矩阵A来说,其特征向量W=(04161,04579,01260)T;此为各元素权重值。同时可以计算出λmax=30092;CI=00046;RI=058;得到 CR=00079<01,因此该判断矩阵符合一致性检验。同理,根据专家访谈结果,对各准则层对各方案层的重要性赋值、权重的计算以及一致性检验的结果如下:

5、层次总排序

根据前面所求的单排序求解出层次总排序,最后经过计算得出层次总排序权值。

生态旅游城市评价是非常复杂的系统性工程,由于各个城市具有的资源优势不同,咨询的专家不同,生态旅游城市评价指标既有共同的指标也有因城而异特色的指标。

四、结论与建议

根据专家打分评估最后综合计算的结果,增加旅游收入仍是重中之重,因此想尽一切办法吸引游客、挽留游客。比如开展民俗旅游、历史文化旅游、探险旅游等。其次地方政府要将对环境的不利影响与经济收入放在同样重要的高度。要严格对各种旅游项目进行评估,一定要考虑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再次是空气、水的质量是生态城市是否达标的基本因素,因此环保部门在生态城市的建设上要发挥很大的作用,控制企业废水废气的排放,并强制要求企业安装并使用废水废气处理设备,完善环保法律,有法可依执法必严。再次是消费者对旅游地点的评价。要想是消费这评价高要从旅游项目、旅游产品以及提高服务质量下手。除了以上这些,节约人均用水量并鼓励城市水资源的循环再利用的技术创新。建立或生态文明教育基地,投资景区的生态保护,提升景区人员知识素质以及引导市民参与生态文明的等都非常重要。

参考文献:

[1]周丽莎.贵阳市生态旅游城市指标体系评价模型研究[J].资源与产业.2010(11)

[2]李志梅.泰安市建设生态旅游城市之思考[J].现代经济信息.2014(09)

生态体系建设 篇6

关键词:广西工业企业;生态补偿机制;保障体系建设

保障体系是为管理活动提供物质和精神条件的制度系统。保障体系的建设需要成立相关的机构,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组织相关的人员,对各项管理活动事务进行计划、组织、协调、控制和监督,以确保组织目标的顺利实现。当前,在森林、河流、煤矿等领域建立生态补偿机制已处于实践之中,但在工业企业这一相对微观的领域探讨生态补偿机制的建设问题,仍然较为罕见。事实上,在工业企业内部建立生态补偿机制,具有必要性和紧迫性。这主要是因为工业企业是环境污染的主要制造者,是降低民众生产生活环境质量的“罪魁祸首”。由于工业企业生态补偿机制的建立过程也是不同利益群体相互博弈的过程,生态补偿机制能否建立以及能否正常运行,关键在于能否建立完善的保障体系,基于此,笔者以广西工业企业为例,从法律、政策、制度、人才、资金以及技术等方面探讨生态补偿机制的保障体系建设。

一、广西工业企业生态补偿机制的法律保障

生态补偿是指政府通过颁布政策法律、投资及引导投资、税收及财政转移支付等方式,支持生态保护地区及保护者,约束调整资源利用,合理引导社会及公众行为。建立生态补偿机制是一项需要各级政府、各个企业和社会广泛参与的系统工程。目前,全国各地正在开展各种生态补偿实践,但还缺乏完善而有力的法律支持。例如生态补偿立法远远滞后于生态问题的出现和生态管理的发展速度,许多新的补偿模式缺乏相应法律法规的认可和支持,一些重要的法规在生态保护和补偿方面没有发挥真正的作用。然而,环境财政税收政策的稳定实施,生态项目建设的顺利进行,生态环境管理的有效开展,都必须以法律为保障,从法律上明确生态补偿责任和各生态补偿主体的义务,为生态补偿机制的规范化运作提供法律依据。因此,在广西工业企业内部建立生态补偿机制,必须重视法律法规的科学制定。例如:以法律法规的形式明确广西工业企业生态补偿机制的具体内容,包括补偿主体、补偿标准、补偿办法、环境质量评估方法以及环境税收政策等,制定广西工业企业《环境保护法》、《废气废水排放标准》等。通过完善环境污染整治法律法规,统筹协调工业企业周边的生态、经济与社会的良性发展。

二、广西工业企业生态补偿机制的政策保障

保护工业企业内部、周边及下游生态环境,保障企业内外有关人员的身体健康,这是广西工业企业建立生态补偿机制的根本出发点。但从生态补偿机制在其他领域的实践来看,我们发现在生态保护方面还存在着严重的政策缺位,特别是生态经济政策严重缺失。这种状况使得生态效益及相关的经济效益在保护者与受益者、破坏者与受害者之间存在不公平分配,生态破坏者未能承担相应的责任,生态保护者和受害者得不到应有的赔偿。因此,在广西工业企业生态补偿机制的建立过程中,各级政府应加强对工业企业环保政策的制定,从地面环境、空气质量、污水排放、噪音控制等方面协调发展生产与保护环境之间的关系,做到发展生产与防止污染同步。具体而言,广西工业企业生态补偿机制的政策体系包括纵向财政转移支付政策、生态建设和保护投资政策、地方同级政府的财政转移支付政策、税费和专项资金政策、税收优惠政策、扶贫和发展援助政策以及经济合作政策等。总之,通过制定相应政策,可以为广西工业企业生态补偿机制的建立和实施提供有力保障。

三、广西工业企业生态补偿机制的制度保障

管理的前提是建章立制。制度资源不足、制度环境缺乏,必定会降低管理的效能。目前,大部分已经建立的生态补偿机制主要采用“政府为主导、企业为主体”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行业协会和企业的参与度低,存在管理绩效不高、各方利益协调困难等缺陷。因此,在广西工业企业生态补偿机制的建立过程中,必须从制度建设入手,强化管理。首先,要健全各类管理制度和运行机制,如工业企业安全生产制度、环境保护制度、清洁生产制度、监督与激励制度、谈判与仲裁制度等。其次,政府部门及工业企业要树立“制度至上”的理念,通过创新职能定位、协作关系及管理模式,加快体制改革的进度,真正使制度创新、体制保障成为工业企业生态补偿机制的坚强后盾。最后,各级各部门领导还要增强工业发展的大局意识和责任意识,抓好政策落实,提高服务效率,理顺和完善管理体制,克服多部门分头管理、各自为政的现象,整合各种生态补偿资源,共同推进生态补偿机制在工业企业领域的建立与实施。

四、广西工业企业生态补偿机制的人才保障

生态补偿机制的建设,人才是关键。没有人才做保障,一切都无从谈起。广西工业企业建立生态补偿机制,必须在政府的引导和支持下,结合企业自身的实际情况进行相应的机构建设和人才队伍建设。对于机构建设,广西工业企业要成立专门的生态补偿部门,处理一切有关生态补偿的工作,专人专职,同时注意加强与政府机构特别是政府环保部门的沟通和联系。对于人才队伍建设,广西工业企业要注意环境检测人才、环境评估人才、能源水利人才、清洁生产人才、生态补偿管理人才以及园林绿化人才、卫生人才、除尘人才等各类人才的引进或培养。通过有效的机构设置和人员组织,可以使广西工业企业在环境保护方面获得更大成效,在企业内外实现大气、水资源和土地资源的环保和净化。

五、广西工业企业生态补偿机制的资金保障

目前,中国生态补偿机制建设,主要采取以政府投入为主、全社会参与的投资融资体制。即既要坚持政府主导,努力增加公共财政对生态补偿的投入,又要积极引导社会各方积极参与,实现生态补偿的市场化和社会化运作。对于广西工业企业建立生态补偿机制的资金保障而言,一定要扩宽融资渠道,努力形成多元化的资金筹集格局。首先,政府有关部门要制定生态补偿资金的筹集办法,通过多种渠道获取生态补偿资金,例如通过成立环保基金、设置生态税收、建立环境财政以及利用国债资金与开发性贷款、国际组织和外国政府的贷款或赠款等进行资金筹集。其次,广西工业企业要争取中央和地方政府的财政扶持,例如可以通过申报环保项目、淘汰落后产能等方式争取有关政府部门的财政拨款。此外,还要注重发挥各类社会团体以及民众的力量,共同建设美好的地球家园。

六、广西工业企业生态补偿机制的技术保障

生态补偿标准的评估与确定是生态补偿机制必须要解决的一个核心问题,也是最难解决的问题。目前,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方法为制定生态补偿价格提供了较好的量化标准。然而,广西工业企业建立和实施生态补偿标准时,必须依靠一些科学的技术手段和技术工具加以衡量。例如:在估算工业企业破坏环境所带来的损失时,要充分运用环境监测技术、环境影响评估技术、人体损害程度评估技术等技术来评估受损程度;在估算工业企业为保护环境所付出的代价时,要充分运用计算机统计技术、机会成本核算方法等计算相应的损失。此外,广西工业企业要想实现经济与环境的双赢,必须依靠科技进步,采用无害或低害的新工艺、新技术,例如环境保护技术、绿色技术、清洁技术、排污技术等,大力降低原材料和能源的消耗,尽可能将环境污染物的排放消除在生产过程之中,这也是在工业企业中推行生态补偿机制的根本目的。总之,广西工业企业生态补偿机制的建设,技术保障是不可或缺的条件。

参考文献:

[1]潘少兵:生态补偿机制建立的经济学原理及补偿模式[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2006(10).

生态城市建设的指标体系研究 篇7

关键词:生态城市,指标体系,权重,沈阳市

1. 生态城市的概念

生态城市的概念是在20世纪70年代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起的“人与生物圈”研究计划中首次提出来的。有关生态城市的概念和内涵先后出现过三种观点。第一种观点将生态城市进行简单化和现实化, 第二种观点将城市完美化和理想化。目前, 国内外学者普遍接受和认同的是第三种观点。该观点认为生态城市是自然和谐、社会公平、经济高效且具有美感的复合生态系统, 强调自然、社会和经济三者互惠共生、协调发展。

2 我国现行生态城市建设指标体系存在的问题

(1) 指标体系不全面, 层次结构不合理

生态城市建设体现的是一种广义的生态观, 其指标体系的构建应基于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理论。国家生态城市指标体系分为系统层和指标层, 系统层包括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生态环境保护三方面。而其中反映资源和能源利用状况的仅有关于能耗和水资源消耗与利用的4项指标, 且分属于不同的子系统。生活垃圾和工业固体废弃物等二次资源的利用化程度, 在指标体系中并没有体现。另外, 城市的社会发展涉及住房、居民收入水平与分配以及科教文化等多方面, 而国家生态城市指标体系只列出了城市化水平、采暖区集中供热普及率和公众对环境的满意率三个指标, 不能全面反映城市社会发展状况。

(2) 指标体系未分配权重

权重是反映某一指标在整个评价体系中相对重要程度的定量分配, 而国家生态城市指标体系中并没有考虑各指标对实现生态城市总目标的权重, 并且指标权重的分配得当与否, 关系到整个指标体系能否客观反映考核对象的实际。

(3) 指标体系不能体现各城市的特点

国家颁布实施的指标体系虽能够反映城市发展的共性, 但却体现不出城市发展的特性。例如主要污染物排放强度指标均以万元GDP为基准, 只有新鲜水耗是以单位工业增加值为基准, 不能很好的体现沈阳市这种以装备制造业为主的全国重工业基地的工业发展状况及发展过程中环境污染程度和资源利用率。

注:*表示国家生态城市考核约束性指标;#表示国家生态城市考核参考性指标;★表示本研究提出的推荐性指标

(4) 生态市创建考核方案不合理

现行的生态市创建考核方案是环办[2005]137号文件《关于印发全国生态县、生态市创建工作考核方案的通知》, 该考核方案存在两个问题。一、方案中的指标体系是环发[2003]91号文件《生态县、生态市、生态省建设指标 (试行) 》中提出的, 而2007年已经对原指标体系进行了调整, 现执行的是环发[2007]195号文件《生态县、生态市、生态省建设指标 (修订稿) 》, 而新的指标体系颁布实施后, 仍没有针对该指标体系的考核方案出台。二、现行考核方案中对基本条件和各项指标的赋分方法是“达标满分, 不达标零分”, 无法体现考核年度指标值与标准值的差距或者达标后的先进程度。

3 沈阳市生态城市建设指标体系研究

生态城市已成为世界城市发展的主流。然而, 生态城市的建设是一个十分复杂的过程, 需要时刻对其进行严格的管理和监督。因此建立一套完整、系统的评价指标体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研究一方面旨在建立一套设计合理、操作性强的评价指标体系, 使生态城市建设过程可量测、可监督, 让城市管理决策部门明晰生态城市发展方向, 掌握城市发展阶段和不足之处, 以期为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决策提供数据支持;另一方面旨在运用该指标体系对沈阳市生态城市建设进展进行评价和测评。

3.1 生态城市建设指标体系的建立

基于对生态城市概念和内涵的理解, 本研究将生态城市建设指标体系分为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环境保护和资源利用四个系统。通过查阅和收集国内外现有评价指标体系, 采用频度分析法, 选取出现频率较高的指标, 在此基础上进行优选, 得到初步的指标体系, 然后采用专家咨询法对初步指标体系进行筛选, 确立最终的生态城市建设指标体系, 见表1。

3.2 指标体系权重的确定

对于一个包含多因素的评价目标来说, 各指标对目标实现的贡献程度是不同的, 为了表征这一差别, 需要引入“权重”的概念。评价指标的权重是对各个评价指标在整个指标体系中相对重要性的数量表示。科学合理的确定指标权重是评价方法的重要环节之一, 权重的大小是否合理, 直接影响到综合评价的结果。常用的权重确定方法有专家调查法和层次分析法等。

本研究对子系统权重采用专家调查法, 经济发展、社会发展、环境保护和资源利用四个子系统的权重依次为0.2、0.2、0.35和0.25。对专题层和指标层的权重, 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层次分析法是美国著名运筹学家Saaty T.L.提出的一种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决策分析方法, 该方法通过两两比较重要性建立判断矩阵, 通过判断矩阵的特征值确定各指标的权重值。根据以上方法确定的指标体系权重见表1。

结语

基于对生态城市概念和内涵的理解, 针对我国现行生态城市建设指标体系及考核方案存在的问题, 本研究以沈阳市为例建立了生态城市建设与评价的多层次分级指标体系, 该指标体系的建立可使生态城市建设过程可量测、可监督, 也可以运用其对沈阳市生态城市建设进展进行测评, 从而推动沈阳市生态城市的建设和发展。但同时也应指出, 该指标体系还有待在生态城市建设与评价的实践中接受检验和不断完善。

参考文献

[1]孙忠英, 姜华.基于生态城市理论的城市发展方向探析[J].环境保护与循环经济, 2012, 01:24-26.

[2]文宗川.生态城市的发展与评价[D].哈尔滨:哈尔滨工程大学, 2008:51.

发展碳汇林业建设大生态体系 篇8

森林生态系统在全球碳循环与平衡中具有极为重要和不可替代的作用, 随着《京都议定书》于2005年2月正式生效, 森林碳汇问题已经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国的重视。森林碳汇是指森林具有的吸收和储存二氧化碳的作用, 森林碳汇使森林成为自然界中的碳的寄存体, 可以说森林起到了储存碳的“库”的作用。森林碳汇作用使森林能够吸收并储存大气中大量的二氧化碳, 从而减少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 并起到抑制和减缓温室效应的效果, 因此在应对气候变化中, 森林生态系统占有特殊地位。森林碳汇在森林诸多生态效益中将占绝对主要的地位。森林碳汇贸易将成为实现森林生态效益价值补偿的一种重要途径, 为林业发展提供新的投融资渠道, 同时森林碳汇还是涉及经济、社会、政治、外交等多个方面的综合性问题。从某种程度上讲, 森林碳汇将会扩展一个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空间。

黑龙江省森林资源丰富, 巨大的“碳汇”既具有重要的生态功能, 也蕴藏着潜在的巨大经济利益。全省森林碳汇价值近1000亿元。黑龙江如何由生态资源大省变成经济强省, 如何由林业大省变成碳汇强省, 这个转型摆在林业工作者面前。如何发展碳汇经济, 强化林业在陆地生态主体功能的作用, 对黑龙江省经济的转型和生态大省建设, 对落实好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 对推进十二五规划的宣传和落实, 都有着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为此, 林业大省应切准省情, 适时启动大小兴安岭生态功能区和第二期“天保工程”, 探索以碳汇经济为新的增长点, 推动黑龙江省林业工作的改革和发展。

一、森林碳汇的内涵和意义

什么叫森林碳汇?森林碳汇就是森林在生长期的吸碳、储碳和固碳的功能和价值。它包括三个层面:一个是森林植被的吸碳功能;二是林木生长的贮碳功能;三是森林土壤的固碳功能。吸碳、储碳、固碳加起来叫碳汇。但是哪些可以交易呢?存量不可交易, 加不上汇字, 增量可以变成碳汇, 可以交易卖钱。这就给我们带来了新理念、新思路、新方向

森林碳汇是一个新词汇、新概念、新理念, 是黑龙江林业大省今后发展的新方向和新的增长点。具体体现在以下这“五新”。

第一, 森林碳汇是林业生态的新理念。过去林业生态主要集中在调节气候、涵养水源和制氧库上, 现在看森林更重要的价值是吸碳和储碳功能。森林是两库, 即制氧库和储碳库。引入森林碳汇的理念, 延伸大家对森林碳汇功能的认识。把过去我们无偿使用的森林的生态功能, 今后通过森林碳汇的提出, 把它有价化、产业化、金融化、市场化。这对森林生态功能是一个全新的认知和诠释。

第二, 森林碳汇是低碳经济的新视角。过去我们研究低碳经济更多的是从企业的节能减排, 在减法上研究低碳经济, 怎么节能和怎么开发清洁能源, 怎么减排二氧化碳。通过森林碳汇的研究, 我们开拓了新视角, 在加法上研究低碳经济, 即如何多造碳汇林去吸收二氧化碳, 怎么把温室气体中的气体碳转化为林木的固体碳, 通过多培育碳汇林更多地去吸碳, 减少温室气体在气候变化上的危害作用, 这是低碳经济的新视角。

第三, 森林碳汇是林业转型的新思路。30年计划经济时代, 林业单纯采木取材, 独木支撑的产业结构面临着深层次的转型。这次针对大小兴安岭生态功能区建设, 国家着重提出林业转型的问题。过去天保工程投入大量资金, 花钱买减产, 花钱买生态, 花钱买稳定, 花钱买和谐, 现在是花钱买转型、买机制。通过天保工程的投资, 使林业经济真正从传统林业的旧模式中走出来, 真正把独木支撑的产业林业转向生态林业, 下步集中转向碳汇林业。生态林业是无界、无价、无形, 碳汇林业是有价、有形、有偿。这是今后林业转型的新思路。

第四, 森林碳汇是林业产业的新亮点。黑龙江省林业产业面临着深层次的结构调整。林业产业过去是独木支撑的采伐林业, 后来又提出发展多种经营、林产工业。下一步新的增长点就是碳汇林业, 综合起来今后林区发展五个新的替代产业:一是林产工业深加工;二是林中多种经营;三是生态旅游;四是林区矿业经济, 地下矿产开发;五是碳汇林业。把林业碳汇作为一个产业去抓, 立足把它做大做强, 把它变成林业转型中新的替代产业和新的经济增长点。

第五, 森林碳汇是林区发展的新财源。林业过去资源上重采轻育, 资金上重取轻予, 一直面临着资金投入不足的困境, 过去靠向上面要政策来钱、靠砍伐木材卖钱, 以后要停伐了, 林区从哪里来钱、林区怎么发展、怎么养人保稳定谋发展?应该说森林碳汇使我们柳暗花明又一村, 为我们林区发展开创了新的财源。从过去砍木头卖钱到今后碳汇交易换钱, 如果算一下账黑龙江省国有林区碳汇价值超过1000亿元人民币。这一项要是做大盘活真正交易变现, 得到的收益远远高于砍木头卖木材的收益。给林区开辟了新的财源, 开辟了新的生存和发展空间。

综上所述, 把森林碳汇这个新生事物扩展到五新, 形成新的共识。森林碳汇是森林生态的新理念、低碳经济的新视角、林业转型的新思路、林业产业的新亮点、林区发展的新财源。今后林业要加大力度培育碳汇林, 在提高森林储碳的增量上下功夫, 这样才能向碳汇经济靠拢。林区过去的成熟林在储碳功能上没有增量是零增长, 纯自然生长量带来的增长碳量大概不能交易。按照京东协议书, 它是指人工措施造林再造林形成的林地生产力可以作为碳汇。还有一个新的问题需要我们来研究。“天保工程”二期停止主伐, 但是给了一些抚育伐的政策。抚育伐可以像碳汇经济靠拢, 通过人工抚育的措施, 提高林地生产力, 多生长的这部分储碳功能可以变成碳汇。所以林业工作者要研究造林再造林, 增加林地的储碳功能变成碳汇。人工措施加进去, 通过再投入, 提高林地生产力的部分可以进入碳汇, 老存量不能进入碳汇, 交易不了。这是一个新的研究方向, 将来向碳汇经济靠拢, 二期“天保工程”多造碳汇林为碳汇交易提前做工作上的准备。

黑龙江省是经济欠发达的省份, 落后的真正原因是思想观念落后和体制落后, 老是跟不上形势, 凡是能抓住机遇的事, 总是醒得早起得晚, 这是历史惯病。现在碳汇经济也在起得晚之中, 但是现在晚不起了。南方发达省份多为少林省份, 森林碳汇已经搞起来了, 黑龙江作为林业大省过去守着青山要饭吃, 现在守着青山睡大觉, 起得太晚, 实在等不起了。如果再早醒晚起, 这次碳汇经济的新潮流将再次把我们甩到后面, 被边缘化。因此, 我们在发展碳汇经济方面应该吸收经验教训, 增强发展的紧迫感, 利用好林业大省和资源大省的优势, 把森林碳汇经济做大做强。

二、发展碳汇林业的思路和对策

我们应通过理论研讨, 联系实际探索思路和对策, 进一步认识到发展碳汇经济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但同时也体会到了推进碳汇经济工作的长期性和艰巨性。真正把林业碳汇工作发动起来, 并取得成效是一个系统工程。因为黑龙江省林业受计划经济影响, 观念落后, 体制和机制陈旧, 所以, 发展林业碳汇, 必须由政府搭台, 林业唱戏, 企业参与, 全民支持。我们要抓住契机, 着手制定全省森林碳汇经济发展总体规划, 积极向省委、省政府建议出台相关政策措施, 推进黑龙江省林业碳汇发展。在推进过程中应加大五个方面工作力度。

一是加大林业碳汇的宣传力度。林业碳汇对于百姓来讲是一个新概念, 对于林业工作者来讲也是个新生事物。通过科普宣传, 在全社会形成一个发展碳汇经济的浓重氛围, 对于推进此项事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黑龙江省森林碳汇工作刚刚破题起步, 各级政府应该为其发展打造声势, 特别是林业部门, 更应担负起责任, 利用一切宣传手段和媒介力量, 加大对森林碳汇的宣传力度。让民众认识到发展林业碳汇的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 让经济界、金融界、法律界等社会各界认知和支持碳汇林业发展。

二是各级科技主管部门要加强对林业碳汇发展的科技支撑。应该扎扎实实抓好三件事:第一, 林业碳汇, 科技先行。今后要组织东北林大、东北农大和各级科研院所等专家, 集成智慧和力量, 针对林业碳汇发展问题进行科技攻关, 要在科研课题设立和管理等方面向林业碳汇倾斜, 给予大力支持。第二, 林业科研人员在科研方向和课题选择上, 以及与林业主管部门的沟通上, 应多向林业碳汇倾斜, 形成围绕林业碳汇研究的浓烈氛围, 多出科研成果, 给予科技支撑。第三, 黑龙江省是全国的林业大省, 有东北林业大学等全国知名的高校和科研院所, 要集成力量, 加快林业碳汇人才的拉练和培养。在招生上, 适时增设林业碳汇测量和计量、碳汇经济管理和运作等人才培养方向, 前瞻性地培养人才, 力争在碳汇经济发展新潮流到来之时, 向社会和企业输送这方面的紧缺人才。

三是建立全省碳汇计量和监测体系, 加强相应的基础设施建设。碳汇计量是个基础性工程, 这方面的计量标准、计量方法、监测网点、计量手段和路线还需建立和完善。只有将基础工作做好, 未来发展碳汇经济和碳汇交易才有依据和支撑。建议黑龙江省的森林碳汇计量应纳入各级资源管理部门之中, 在计算林木生长量和蓄积的同时, 计量森林储碳量和碳汇指标, 为将来进行碳汇交易做好信息和技术上的准备。只要为碳汇林业架构相应的体系和标准, 培养大量计量人才, 才能全面准确的评估计价森林中植被吸碳、林木储碳、土壤固碳的作用和价值。

四是建立健全碳金融支持体系。林业碳汇和碳汇交易需要金融系统搭架平台提供支持, 作为林业大省的金融系统需要更多向林业碳汇倾斜, 如建立碳汇银行等问题需要抓紧破题操作, 如果这个问题解决了, 今后的碳汇交易就顺畅了。另外, 碳金融交易体系还包括把森林固碳和储碳功能有价化, 提供抵押贷款, 西方国家在这方面已经开始有所动作, 黑龙江省金融系统对林业碳汇的支持应该尽早尽快破题。建立绿色碳基金, 吸收企业和社会资金, 对林业生态建立补偿机制, 对林业碳汇建立投入机制等。伊春和大兴安岭已经开始了这方面的工作, 建议森工总局、林业厅等部门是否可以分别建立绿色碳基金, 在本系统和本战线, 发动企业和民众加大对森林培育和再造林的投入, 增加碳汇功能, 把绿色信贷拓展到碳汇信贷的层面和高度, 把碳汇林业做大做强。

五是创造条件逐步建立碳交易市场体系。森林碳汇关键是建立碳交易体系, 通过交易才能变现, 通过变现才能形成财源, 解决林业再发展的投入机制问题。当然, 建立碳交易市场体系是一个很艰难和繁重的系统工程, 通过信息网络建立交易平台, 大兴安岭已经建立了北方碳交易所, 黑龙江省的碳交易机构也应该着手筹建。鼓励企业投资造林, 形成自己的碳汇指标, 抵扣超排的指标。由于计划经济影响, 我国碳交易体系建设推进很慢, 如南方在“十一五”末期, 为完成节能减排能耗量, 强行拉闸限电, 解决超排问题, 企业偷开柴油机发电, 又导致了柴油紧缺, 这都是我们过去片面、机械的环保生态概念带来的弊端。这个问题不解决, 不进行碳交易, 就会限制南方的发展问题。同时, 北方落后地区经济发展慢, 财政收入低, 可以通过交易碳汇资源, 变现形成新的财源, 加快发展, 这对全国南北方的发展都有利。这是一个深层次的结构调整问题, 建议黑龙江省政府率先启动碳交易体系建设, 争取林业大省在这方面抢前抓早, 把林业资源优势和生态优势变成社会价值和经济优势。

市场体系结构完善与生态文明建设 篇9

1 自然生态环境的市场保护功能“失灵”

人类活动对自然生态环境的损害主要分为两个方面:污染与破坏。污染主要对应的是乱排乱放等;破坏对应的则是滥采滥伐等。污染和破坏不是泾渭分明的,而是相互作用的。对环境的污染会引起生态的破坏,对生态环境的破坏也会引起不可逆的环境污染。

自然生态环境的破坏引起的损害相较于污染更为严重,其影响也是更加深远的。对污染的治理总是滞后的,污染的源头更大程度上是自然生态环境的破坏。相较于污染来说,自然生态环境的破坏带来的损害更为严重,应该是损害的要矛盾,更应该引起重视。然而在对自然生态环境的保护上,我们国家包括其他一些国家和地区都将资金和技术等投入到了污染的环节上,对自然生态环境的破坏环节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

全球在自然生态环境的保护方面,对于环境的污染和破坏存在着重视环境污染治理忽视环境破坏的现象,尤其是在我国为代表的发展中国家中,对于自然生态环境的保护方面,更为侧重的是对于自然生态环境被污染后的治理上。本身这种治理就存在着滞后效应,而且,因为很多的污染的根源没有找到,就会产生“边治理边污染”的问题,甚至是“越治理越污染”,治理和自然生态环境恢复的速度远远赶不上污染的速度,使得对自然生态环境的损害在有些地区呈现进一步恶化的趋势。在现有的一些市场和行政手段下(例如排污许可证制度、排污收费制度、环境税等等),自然生态环境无法得到有效的保护,使得大众包括很多经济学者认为,在自然生态环境的保护方面,市场是无法起有效作用的,换而言之,市场在这一领域是“失灵”的。但是,通过对相关具体市场和市场整体的体系结构的分析来看,我们的市场是一个不完整的市场,与自然生态环境等资源要素相对应的市场结构存在着缺失,必然导致市场对自然生态环境等调节和保护功能的缺损。在一个市场体系部分结构缺失的条件下,判定市场在自然生态环境保护中的“失灵”是不科学的。

自然环境的损害和生态系统的破坏是人类长期对自然生态环境破坏和污染的累积效应,并呈现逐渐恶化的趋势。表面上看来,这是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忽视造成的损害,是一个社会现象,而这一社会现象的起始则是不文明的经济现象。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研究经济现象,必然离不开市场的范畴。在市场范畴内进行对经济现象的解释和研究,必须首先对市场本身进行一个合理的定位。被亚当·斯密称之为“看不见的手”的市场,发展到现在,已有几百年的历史,在面对在自然生态环境方面,市场的“失灵”,我们首先需要认真思考的是我们所熟悉的市场的结构和功能是否完善。市场并不是万能的,其本身的功能和作用上肯定存在不足之处。市场对于自然生态环境的保护,并不一定具有先天的功能完整性。但是,现在的市场体系,经过几个世纪的发展,在西方等欧美国家,其体系结构已经比较完备,但仔细分析,并不一定会得出其市场体系的发展已经达到了完美无暇的程度。而在我们国家,市场体系的发展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市场体系的发展,我们现在的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在自然生态环境保护中遇到的各种难题,更大程度上应该先从市场本身来分析问题找原因。只有真正在作为经济活动载体的“市场”本身没有结构缺陷的基础上,才能分析其是否存在所谓的功能“失灵”,才能判定其在自然生态环境保护方面“失灵”的源头所在。造成自然生态环境严重损害的因素很多,究其根源,首先还是要回到市场范畴内寻求解决之道。

2 市场体系的结构组成与结构缺失

市场是商品交换关系的总和。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是配置资源(包括自然资源和社会经济资源)的一种手段和方法,并且市场处于社会经济运行的中心地位。市场机制有效地发挥着合理配置生态经济要素的重要作用,并不断促进生态经济结构优化,从而达到提高生态经济效益的目标。对市场体系结构组成的分析主要是通过微观经济学的观点来进行的。

首先通过微观经济学的观点来分析市场体系的结构组成。

加里·阿姆斯特朗和菲利普·科特勒从购买者角度,把市场定义为“一个产品的当前购买者和潜在购买者的集合”。既然是集合,那就是一种有机组合体,市场其本身是由不同功能系统通过市场规律有机组合而成的,也肯定受到市场体系以外的各种因素的影响的有机组合体。

威廉·诺德豪斯和保罗·萨缪尔森认为市场则是一种把买卖双方汇集在一起交换物品的机制。他们把市场看作是一种物品的买者和卖者的相互作用,以决定价格和产量的机制。这种定义中,市场更多的是作为一种机制存在的,这种机制通过市场主体和客体的互相作用来实现资源的配置,这种配置可能是有效的,能够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也可能是无序的,导致资源配置的浪费。

结合其他经济学家对市场的解释,按照西方微观经济学的观点,狭义的市场是指供买卖双方从事某一种或者若干种商品买卖的交易场所或接触的聚集点。同时,市场既可以是一个有形的商品买卖的交易场所,也可以是一个利用各种现代化通讯工具(例如网络、电话等一系列传统或者新兴的通讯工具)进行商品交易的接触点或者接触方式的集合。任何商品都对应着一个具体的市场,有多少种商品,就有多少个市场。

市场的体系结构组成方面,西方经济学的普遍观点是市场体系可以分为两个子系统,一个是要素市场,可以细化为生产资料市场、劳动力市场、资本和货币市场;另一个是最终产品和劳务市场(或简称为产品市场)。按照西方经济学的观点,市场体系的结构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来划分。从市场交换的对象来看,它主要包括商品市场和生产要素市场,文化及特殊市场。商品市场主要包括消费品市场和生产资料市场。生产要素市场主要包括金融市场、劳动力市场、技术市场、信息市场、房地产市场。

市场体系与生产力体系的耦合是相当片面、存在结构缺陷的。在这两大市场上形成的价格体系,还仅仅度量着各种生产要素和产品的稀缺程度,而未能反映自然资源日益明显的稀缺性质。简单来说,就是自然生态环境要素资源在市场中没有得到充分的价格体现,其成本没有或者仅仅部分成本计入了生产过程。

从静态角度看,市场体系是商品、资金、技术、劳务、信息、房地产等各类市场的统一;从动态角度看,市场体系还包括各类市场及其构成的统一体运动、变化、发展的运行机制和管理调控机制。人口数量在持续增加,经济总量也在增加,市场中个人消费也在增长,只有从整体上完善市场经济体系的结构,动态协调市场体系中的要素市场体系、产品市场体系以及与之相对应的产权结构和经济体制,才能真正建立一个良性的市场体系。

从要素市场来看,缺少了自然生产要素市场,其中包含三个部分。(1)自然生产要素市场:自然物质、能源以及生态等资源都是不可再生的,这一系列的因素在市场中并未得到真正的体现或者没有进入市场经济的范畴,其对应的是环境的破坏问题;(2)排污市场:生产中排污产生的危害主要针对的是环境对污染物的容量,对应的是环境污染问题;(3)排污和废品市场:这个市场在市场中表面是存在的,例如某企业排放的废气作为原料供给其他企业使用。但是这个市场的发展并不完善,还处于初级阶段,远远达不到完善的程度,这个市场的产品,也是自然资源(能量或者物质形态)的一部分,是自然生产要素的重要组成部分。

从产品市场看,缺少了一个完善的副产品市场。现有市场体系中存在着废品回收交易市场,但是这不等同于完善的副产品市场,因为不论从规模还是整个副产品市场的组成来说,现有的废品市场都是发展不健全的。从整个市场体系来看,废品市场仅仅是一个完善的副产品市场的初始不完备部分,甚至于雏形都算不上。完整的副产品市场不仅仅是生活消费阶段的副产品的回收利用,更包括生产阶段本来可作为生产要素的污染废弃物的循环利用,还包括了自然资源开采过程的副产品等。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水、废气、废料等,很多都是可以作为再次生产的原料的,但是因为自然生产要素市场的缺失,这一部分本来可以作为自然生产要素资源的原料被直接作为污染物排放到自然生态环境中了,成为了污染物,更消耗了自然生态环境的纳污容量,不仅仅是资源的浪费,更是自然生态环境的破坏。从市场体系的结构上,不论产品市场还是要素市场,都存在明显的缺失。结构上的缺失,必然导致功能的缺损。在一个结构缺失的市场体系中,是无法科学地讨论和研究市场是否存在“失灵”的。

西方主流经济学家认为,在整个市场体系中,商品市场是决定和影响其他市场的主体和基础,其他市场都是在商品市场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整个市场体系的运转是以商品市场为中心的。而对于要素市场来说,还存在着一个在市场体系中有着举足轻重地位的部分:自然生产要素。这部分的作用异常巨大,但是在建模之初,因为量化分析的困难和这些要素市场发展的不完备,就被排斥在模型之外了。自然生产要素包括生态环境中的各个要素,例如大气的物理成份以及纳污容量,土地,森林,河流湖泊海洋等水体等等,基本上所有的要素都直接或者间接受到人类的经济活动的影响,但是与这些要素在市场中的经济作用,并未得到体现或者是一种片面的体现。

其次,产品市场中,不论是何种消费品,都无法避免会出现消费品的残留,这种残留很多时候都是作为废品处理。同时,在要素产品经过企业的生产过程中,因为自然生态环境要素并未作为市场的要素组成部分,尽管它们作为不可或缺的原料参与了生产过程,但是更多的是作为公共物品在市场体系中并没有得到充分的重视,这就必然导致了所谓的“公地悲剧”现象的产生。

从西方经济学观点来看,市场价格机制是解决资源的短缺问题的一个有效途径:资源的短缺必然会引起此类资源的价格上升,迫使使用此资源的生产者通过技术创新来节约使用日益昂贵的资源,或者通过科学研究寻找替代资源。如果按照这种逻辑思路来分析的话,通过价格体制的调节就能实现生态环境与市场经济之间的物质流朝着科学、理性的方向运动,但是价格机制起作用的前提是存在使价格机制能正常运行的结构和功能均成熟市场,如果市场体系本身缺失了相关的部分,那么生态法则和市场经济规律的矛盾就无法避免了。

3 生态文明建设的必要前提:市场体系的结构完善

美国的生态政治学家科尔曼在反观人口、技术和消费等原因对于环境危机的影响之后,指出工业化以前的社会一般都重视广义的生命(包括社群和自然环境的存续),但是这一价值观制约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与之相反的工业文明高度重视的是利益机及与之共生的效率、经济量的增长等价值观,这些价值观以至于会最终摧毁地球。环境危机产生的体制性和历史性根源是不合理的生产方式和发展模式。人们要重建一种视野宽广、尊重生命的社会价值观来取代追求经济增长的狭隘价值观,以参与型民主来对抗集权的弊端,在生态框架内理解合作与社群,最终建设一个绿色社会。科尔曼更多的是从生态政治的角度来探寻生态环境损坏危机背后的根源,而从市场经济本身的角度来看,市场体系结构的真正完善才是所有其他改革实现的经济运行基础,离开了完美的市场体系的支持,所有的改革都不异于无本之木。

我们经济社会中现有的市场经济体系,与生态环境整体系统的关联是不协调的;作为全人类赖以生存的全球自然生态环境系统,人类经济社会系统在其中只占很小的一部分,这一部分只有作为全球生态环境系统的有机构成才能正常运行。但是,按照工业文明以来的经济和社会实践来看,人类对发展的认知并没有顾及自然生态环境发展规律的限制,在生产实践和消费生活中都忽视了经济系统与自然生态环境系统的关系,经济系统的运转过程,并不是仅仅依靠经济规律和物质基础,更受自然生态环境等外部要素的影响。人类本身的主观能动作用并不是无限制的,在没有经济系统以外的自然生态环境系统的支撑下,经济运行是无法做到持续发展的。

在我国,自然生态环境要素资源的所有权实现形式是存在特殊性的。在我们国家,自然生态环境要素资源应该而且必须是公有的,但不能作为不需要任何代价都能获得的公共物品来对待,否则,必然导致类似“公地悲剧”现象的发生。必须将本身参与了生产过程的自然生态环境要素内化为市场体系结构的一部分,其经济价值才能真正地在市场中得到充分的体现。

如果不能从根本上扭转经济社会与其外部生态大系统的“错位”关系,依然置资源于“既定”的地位而不是经济增长的内涵因素,不把生态环境等自然要素作为市场体系的内生部分,那么提高环境资源“生产率”方面的考虑,在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问题上也会同样变得无足轻重而无所顾忌。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经济发展事实证明了这样的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是不科学的,无法长期继续下去,其最终结局必然是以牺牲资源环境作为最终代价的。而市场体系的健全往往和资源生态环境系统没有联系起来,在我们国家很多学者和政府官员的认知中,生态环境等是和发展市场经济无关的,甚至于与保护生态环境资源是对经济发展的束缚。不能不看到,由于长期以来由于传统的增长理论的束缚,自然生态环境要素变量不能进入生产函数,不能内生为市场体系的一部分,事实上,前不久全国各地经历的严重雾霾天气凸现出的不仅仅是燃煤数量攀高以及机动车尾气排放标准的低下等问题,也反复深刻地暴露着自然生态环境要素被剥离市场体系的本质。完善市场体系结构,将自然生态环境要素作为内生变量进入生产消费的总过程,则是建设生态文明的必要前提。

摘要:党的十八大报告首次单篇论述生态文明,首次把“美丽中国”作为未来生态文明建设的宏伟目标,把生态文明建设摆在总体布局的高度来论述。自然生态环境的破坏是和经济生产密不可分的,虽然制定新形势下节能减排政策.严格环境保护政策的落实等措施,能够加强对自然生态环境保护,但是更重要的是,通过完善市场体系结构,才能进一步完善市场对自然生态环境的保护,实现市场途径对生态价值的补偿。

关键词:生态文明,市场,结构缺失,自然生态环境,要素变量

参考文献

[1]加里·阿姆斯特朗,菲利普·科特勒.俞利军译.市场营销教程(第六版)[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4(16).

[2]威廉D.诺德豪斯,保罗.A.萨缪尔森.胡代光等译.经济学(第十四版)[M].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1996(65).

[3]高鸿业主编.西方经济学[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1996.

[4]张克难.作为制度的市场和市场背后的制度[M].上海:立信会计出版社,1996.

[5]陈运春.丹尼尔·A·科尔曼生态政治思想述评义[J].邢台学院学报,2008(3).

生态体系建设 篇10

一、金融信用缺失对经济运行的影响

近年来,金融生态环境中信用缺失的现象越来越严重,导致了金融生态环境的恶化,破坏了社会经济活动的正常进行,提高了金融市场的交易成本,加大了银行的经营的风险,降低了国家宏观经济政策调控效应,影响到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一)加大了银行经营的风险

金融信用的缺失,不但破坏了金融生态环境影响,而且严重破坏银行的正常经营秩序,给银行业发展带来很大风险隐患。当前,我国银行信用执行着80%以上的社会融资功能,由于金融信用的缺失,严重阻碍银行业的发展。表现在:一是恶化了信贷资产,加剧了经营风险。金融信用的缺失使银行的不良资产居高不下,生息资产严重不足,财务亏损严重;同时使银行资产的流动性降低,金融风险空前加大。二是制约了银行的融资手段,降低了资产盈利能力。金融信用缺失使银行融资方式保守、领域狭窄,不但资产收益率极低,而且直接形成信用、经济的双重萎缩。三是束缚了金融产品的创新。银行产品创新突出表现在产品的科技化、组合化和信用化,但由于存在大量的失信行为,信用功能运行受阻,阻碍了业务的有效拓展,削弱了银行的创新能力。

(二)降低了政府宏观调控政策执行效果

基础货币的供需调控是政府宏观调控的一项重要职能,但金融信用缺失导致金融市场秩序的混乱,市场信息失真,很可能造成国家货币政策的制定与实际情况不符,政策实施后的信息反馈也并不能真正反映政策效果,使得政策调整滞后于金融发展的实际,降低了货币政策的实施效应。

(三)加剧了信贷投入的不平衡

金融信用缺失迫使商业银行从效益和信贷安全性出发,更加着眼于对能够从资本市场融资的股份制企业和国有大型、特大型企业的信贷投入,贷款集中度日益增加,使信贷资金供给与需求结构发生严重偏差。同时,作为我国经济主体不可分割的众多中小企业,由于长期得不到银行信贷资金支持,严重影响到我国中小企业的发展。

(四)影响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众所周知,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发挥着“第一推动力”和“持续推动力”的重要作用,它作为一种战略性的稀缺资源,在一定的制度和技术条件下,金融资源如同自然资源一样,并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要想金融在经济的持续发挥作用并推动经济的持续发展,必须遵守信用原则。忽视金融运行的信用原则,必然导致金融资源配置效率低下,导致金融资源枯竭和流失,破坏金融生态环境,最终影响金融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二、金融信用缺失原因探究

造成当前金融信用缺失的主要原因在于:

(一)人文环境的影响

虽然中国有良好的传统信用观念,但是又由于几千年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把人与人之间的经济关系更多地限制在非信用领域,造成社会缺乏按信用规则办事的经济环境、经济基础及的信用意识。同时,在体制转轨过程中,一部分人片面强调以经济利益为中心,“拜金主义”、“功利主义”至上,忽视了建立在诚信基础之上的公平竞争和等价交换的现代市场经济的原则,使得市场参与者之间缺乏普遍一致的经济行为规则和伦理评价标准。当前为了经济利益,漠视道德、不顾他人利益和社会利益的现象大量涌现,导致金融信用的大量缺失,危害了经济的发展。

(二)制度供给不足的影响

首先从产权制度上看,我国的产权制度不健全是影响金融信用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对于国有企业来说,经过产权制度的改革,“所有者”缺失状态有了很大的改变,但随着国有资产使用权的强化却使得所有权被弱化,再加上国有企业委托代理的多层次性和复杂性造成的责任不明,加大了信息的不对称,失信行为随之发生。对于私营企业来说,虽然保护私有产权明确写入宪法,但在现实生活当中,我们对私有产权的保护意识还是相当缺乏。在产权得不到充分有效的保护下,企业缺乏安全感,他们自然容易放弃对维护企业金融信用所需的成本,不再注重长远利益,转而注重由于失信行为带来的追求眼前利益和短期利益。正因为如此,目前企业信用能力急剧下滑,银企信用关系恶化,企业存在大量逃废银行债务现象,致使银行信贷资产大量沉淀,风险累积,金融风险加剧。

其次,从法律制度上看,法律对失信行为的约束力不够。法律是社会信誉与公平的一道防线,其目的是让守信者因守信而获得回报,让失信者因失信而受到惩罚。而我国当前金融信用缺失现象严重的一个重要原因则是法律的约束力不够。这首先在于我国信用法制制度建设不完善,针对信用方面的立法滞后。我国目前涉及信用管理的法律法规大都散见于各部法律、法规当中,如《民法通则》、《合同法》、《担保法》和《反不正当竞争法》等,但只是规定了诚实守信的原则,仅对部分金融信用行为的债权提供保证,不能涵盖全部信用行为。其次在于对失信行为缺少有效的惩罚机制。在现实经济生活中,失信行为往往不能受到应有的惩罚,失信成本低,这就助长了失信者的气焰。此外一些法院受当地企业和政府的影响,在司法过程中有意偏袒本地企业,审判的公正性受到了质疑,法律的正义性受到了歪曲,也成为金融信用缺失的重要原因之一。

(三)市场经济体制不完善的影响

目前市场机制还未完善,尚未形成一整套有效的机制来保证信息的公正、公开、准确和有效传递,经济主体之间信息不对称现象大量存在。主要表现在:第一,信用中介市场不发达。就信用中介市场而言,整个信用中介服务行业的培育缺少健康发展的市场环境,中介服务的市场化程度低。一方面社会信用服务行业的社会需求不足,金融机构和企业对信用产品的需求十分有限。经济主体使用信用产品的意识普遍淡薄,缺乏利用信用产品保护经济交往中的利益;另一方面,就信用服务的供给而言,信用中介机构规模较小,人才缺乏,不能提供高质量信用中介服务。第二,市场信用监督机制的不健全。由于我国尚未建立起有效健全的监督机制,使市场参与主体无法及时获取别人的信用状况,从而无法判断是否提供信用,在利益驱动下,信用缺失者为了获得额外收益,不讲信用就成为其最优选择。

三、加强金融信用体系建设的若干建议

金融信用作为社会信用体系的核心一环,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到社会历史、文化、经济发展的方方面面。当前着重要加强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进一步完善金融信用法律制度

金融信用从表面上看是个道德问题,但本质是一个法律制度问题可以这样认为,法律制度环境是影响金融信用最直接、最重要的因素。当前要着重加快推进两方面的信用立法工作:一是尽快建立金融信用法律主体框架,主要内容包括信用记录、征集、调查、评价、中介等方面。二是修改、完善金融信用行为法规。主要是规范市场主体在金融信用交易过程中产生的一系列行为的法律、法规,它包括信用交易前的社会征信法规,信用交易过程中的信用控制法规和信用交易完成后的失信惩罚法规等。

(二)进一步加强征信体系建设

征信体系是现代金融的基石,是维护金融稳定的基础。加快建设征信体系,对促进金融信用环境和金融生态的改善,发挥着重要作用。征信体系的主要功能是通过独立的第三方机构采集和提供专业化的信用信息服务,促进企业和个人积累信用记录,帮助解决金融交易中信息不对称和逆向选择问题,使债权人在充分了解债务人信用风险的基础上自主做出信贷决策,促进金融交易的顺利进行。当前着重要做好以下两方面的工作:一是进一步加强企业和个人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的建设,统一关键技术和业务标准,促进信息共享,这对于金融机构防范信贷风险有重要作用;二是要加快推动征信立法,形成有法可依、依法规范的征信市场。

(三)促进信用中介机构的建立和规范发展

目前我国的信用中介机构都是采取公司制的市场运营方式,但由于还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存在着市场需求不足,业务量相对较少,特别是政府对信用信息的利用程度低的问题。同时由于竞争激烈,如何从制度上保障信用中介机构能够客观、公正、独立地运营也是亟待解决的问题。就信用中介机构的管理来看,根据国外的经验和我国行业发展现状,对于企业征信咨询类机构可以采取通过竞争的方式,使其业务逐步向有规模、有影响的征信公司集中;对于资信评级机构和个人信用信息征询机构,应当要有比较明确的进入退出机制的办法加以规范。

(四)强化政府在金融信用供给中的管理和监督

现代市场经济环境中,政府在金融信用建设中处于特殊地位,它既是信用行为的实践者,也是信用规则的制定者、维护者。政府的信用形象和维护信用的能力如果出现偏差,社会整个信用状况就恶化。在当前要努力规范政府行为,发挥政府的信用监管作用。首先要建立信用政府,做到“办事有章,言而有信”,转变职能,政务公开,依法行政。其次要颁布法规,制定政策,确立基本的信用制度;同时,要支持守信,惩戒失信,行使广泛的监督职能,保障社会信用的健康发展,进而促进金融信用体系的建立。

参考文献

[1]、郭文义《加强金融信用环境建设的思考》、《福建金融》2002年8月

[2]、杨占虹、林月兵《从现实银企关系论信用缺失治理》、《国际金融研究》2006年8月

生态体系建设 篇11

关键词:重庆三峡库区;林业生态文明;评价体系

中图分类号:S718.5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020(2016)05-0012-04Research on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of Forestry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of Three Gorges Reservoir in ChongqingMeng XiangjiangLi LingzhiWang Lei Ma ZhengruiShi Hexiong

(Chongqing Academy of Forestry,Chongqing Wulingshang Forest Ecosystem National Research StationChongqing400036)

Abstract: Based on forestry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analysis,We constructed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of forestry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of Three Gorges Reservoir areas in Chongqing. The index system includes target layers and the third grade indicators. The first level indicators was constituted by ecological resources, ecological economy, ecosystem services, ecological culture and ecological construction, and further subdivided into 20 second grade indicators, 38 third grade indicators. The construction of forestry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of it is great significance for scientific evaluation on the effect of the Three Gorges Reservoir areas forestry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construction, exploring the important role of forestry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in the construction of Three Gorges Reservoir areas, and also providing decisionmaking for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construction and other relevant policies and measures of the Three Gorges Reservoir areas in Chongqing.

Key words:Three Gorges Reservoir Areas in Chongqing; forestry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evaluation system

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式,建设生态文明,关乎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符合经济发展和人类文明发展规律和趋势,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必然要求。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先后出台了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取得了重大进展和积极成效。党的十七大首次提出“生态文明建设”这一顺应时代发展要求的全新理念。党十八大进一步提出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2015年4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制定并发布了《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要求应充分认识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切实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牢固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理念。在十八届五中全会上,生态文明建设更是首次进入“十三五”规划。在政府越来越重视生态文明建设考核的背景下,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客观评价显得尤为重要\[1\]。

三峡库区是中国乃至世界最为特殊的生态功能区,其水土保持、水质保护和生物多样性维护等功能对于三峡工程的长期安全运行、长江中下游的防洪与生态安全具有特殊的意义[2]。随着天然林资源保护、退耕还林、岩溶地区石漠化综合治理等国家林业重点生态工程以及长江上游绿色生态屏障建设和长江两岸绿化工程等市级林业生态工程的实施,重庆长江两岸生态系统得到有效维护,库区生态环境有了明显好转,保障了三峡库区的生态安全和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在经济新常态下,国家对库区生态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提出了更高要求。以重庆三峡库区为研究对象,构建重庆三峡库区林业生态文明建设评价指标体系,对科学评价重庆三峡库区林业生态文明建设成效,探索林业在库区生态文明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可以为重庆三峡库区和全市生态文明建设以及生态补偿制度等相关政策和措施的制定提供决策参考。

nlc202309091130

1研究区概况

重庆三峡库区位于长江上游,全长683 km,西起江津区、东至巫山县,南起武隆县、北至开县,地理范围在东经105°49′~110°12′、北纬28°28′~31°44′之间[3]。长江流经重庆22个区县,重庆长江三峡库区土地面积461万km2,占全市国土面积的559%。与此同时,三峡库区重庆段面积约占整个三峡库区面积的856%,因此,库区生态区位十分重要,也是重庆生态文明建设的主阵地。重庆三峡库区植被类型丰富,主要植被类型有亚热带常绿阔叶林、落叶阔叶林、常绿落叶阔叶林、暖性针叶林和温带暗针叶林,其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类型物种密集程度最高,生态效益最显著,是库区内最珍贵的地带性植被。近年来,随着国家级和市林业重点工程的建设以及三峡库区生态屏障建设,库区两岸森林覆盖率显著提高,库区两岸森林覆盖率已达到49%。

湖北林业科技第45卷第5期孟祥江,等:重庆三峡库区林业生态文明建设评价指标体系研究2研究方法

为了真实反映重庆三峡库区林业生态文明建设成效,评价指标的选取主要参考联合国《千年生态系统评估》\[4\]、《英国国家生态系统评估》[5]、中华人民共和国林业行业标准《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估规范》(LY T 1721-2008)[6]和《森林生态系统定位观测指标体系》(LY T 1606-2003)[7]等国际、国内相对成熟且被广泛认可的生态系统评估体系,在满足代表性、全面性、简明性、可操作性以及适应性等原则基础上,结合重庆三峡库区实际情况,采用专家打分等方法,确定本研究中相应指标。

A5林地面积B1森林面积B2活立木蓄积B3森林覆盖率B4林业产业B5创造就业机会B6水源涵养B7土壤保育B8固碳释氧B9净化环境B10农业防护B11景观游憩B12维持生物多样性B13防灾减灾B14森林服务于宗教B15森林服务于教育B16森林服务于科研B17森林灾害控制B18生物多样性B19干扰强度B20林地面积C1/hm2森林面积C2/hm2活立木蓄积C3/m3森林覆盖率C4/%林业产值对GDP贡献率C5/%林业出口创汇率C6/%改善投资环境效益C7/万元直接就业效益C8/万元间接就业效益C9/万元林业在岗人员年均工资C10/万元调节水量价值C11/万元净化水质价值C12/万元固土价值C13/万元保肥价值C14/万元固碳价值C15/万元释氧价值C16/万元吸收有害气体价值C17/万元阻滞降尘价值C18/万元释放负离子价值C19/万元降低噪音C20/万元释放萜烯类物质价值C21/万元农田防护价值C22/万元防风固沙价值C23/万元防止石漠化价值C24/万元景观游憩价值C25/万元生物多样性保护价值C26/万元防止山体滑坡损失价值C27/万元防止泥石流灾害价值C28/万元森林服务于宗教的价值C29/万元森林服务于教育价值C30/万元科技进步贡献率C31/%森林服务于科研价值C32/万元森林火灾面积控制率C33/%森林病虫害面积控制率C34/%森林生态系统多样性C35/万元森林植物物种多样性C36/万元破坏性干扰强度C37/%增益性干扰强度C38/%3重庆三峡库区林业生态文明建设评价体系构建重庆三峡库区林业生态文明建设评价体系分为目标层和指标层2个部分,目标层为重庆三峡库区林业生态文明建设建设评价综合指标,即总目标:指标层分为Ⅰ级、Ⅱ级和Ⅲ级指标,其中Ⅰ级指标包括生态资源、生态经济、生态服务、生态文化、生态健康5个方面,Ⅱ级指标20个,Ⅲ级指标38个(表1)。

3.1生态资源

生态资源是三峡库区林业生态文明建设的基础和重要保障,是生态环境和经济系统实现协调发展的关键,并直接和长远地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产生持续性影响,森林生态资源是林业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保障。指标中森林覆盖率对于抗御自然灾害具有较大功效,同时也是森林碳汇能力重要体现,森林覆盖率越高越符合低碳经济的要求。研究选取林地面积B1、森林面积B2、活立木蓄积B3和森林覆盖率B4等4个反映重庆三峡库区生态资源情况的Ⅱ级评价指标作为评价依据。

3.2生态经济

生态经济指标反映了一个地区生态经济的贡献和重要性。推动经济发展是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的核心与关键。指标中林业产值对GDP贡献率这一指标反映的是林业经济的发展水平,它直接体现了林业在当地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林业产值比重大说明林业已成为当地的支柱产业,林业经济的发展比较好;林业的出口创汇率用于表明林产品的竞争优势强弱,同时还能说明林业产业在各个产业中的竞争力。因此研究选取了林业产业B5和创造就业机会B6这2个Ⅱ级指标,同时进一步细化为林业产值对GDP贡献率C5、林业出口创汇率C6、改善投资环境效益C7、直接就业效益C8、间接就业效益C9、林业在岗人员年均工资C10等6个Ⅲ级指标。

3.3生态服务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是指生态系统与生态过程所形成与维持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条件与效用。主要包括森林在涵养水源、保育土壤、固碳释氧、积累营养物质、净化大气环境、森林防护和森林游憩等方面的功能\[8-10\]。因此选取水源涵养B7、土壤保育B8、固碳释氧B9、净化环境B10、农业防护B11、景观游憩B12、维持生物多样性B13、防灾减灾B14等8个Ⅱ级指标,并进一步细化为18个Ⅲ级指标。

3.4生态文化

生态文化是林业生态文明的基础。生态文化是人与森林、人与自然之间建立的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相互融合的关系以及由此创造的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的总和。通常,宗教活动选址于风景秀丽、环境优美地区,常与森林密切相关,森林还能够提供有价值的教育、科研资源和场所,有助于创建位置感和文化认同,可通过相应活动中所创造的价值表征。研究选取森林服务于宗教B15、森林服务于教育B16、森林服务于科研B17等3个Ⅱ级指标,并进一步细化为4个Ⅲ级指标。

3.5生态健康

nlc202309091130

生态健康是林业生态文明追求的目标,生态环境与人类生存息息相关,可以给人类带来舒适的生存空间,也因受经济发展中带来的负面效应影响,从而威胁人类生存环境\[11,12\],一个健康的生态系统可以为人类带来福祉,生态健康是林业生态文明的追求。因此,森林生态系统健康对林业生态文明显得尤为重要。研究选取了森林灾害控制B18、生物多样性B19和干扰强度B20等3个Ⅱ个级指标,同时进一步划分为森林火灾面积控制率、森林病虫害面积控制率、森林生态系统多样性、森林植物物种多样生和破坏性干扰强度、增益性干扰强度等6个Ⅲ级指标。

4小结与讨论

(1)林业生态文明所具有的各种价值体现在不同的森林生态系统的组分及不同的生态功能上,如何确认这些价值的载体以及划分其界线,是全面、科学地进行林业生态文明建设体系构建的基础。在借鉴国内外生态文明建设体系最新的研究成果,构建了重庆三峡库区林业生态文明评价体系,为科学评价三峡库区林业生态文明提供了技术支持。林业生态文明建设是一个动态的、复杂的系统工程,因此在对林业生态文明发展规划或者构建评价指标的时须结合当地的实情和林情,适时调整,以满足社会高速发展中对林业生态文明的需求。

(2)通过对重庆三峡库区林业生态文明建设体系研究,有利于人们正确认识林业对国民经济的贡献,有助于促进林业生态文明的发展,同时也可以为推动生态GDP核算的探索积累重要经验。在满足科学性和可操作性前提下,以定量指标为主,结合定性指标,综合考虑多方面因素,尽量构建能够全面反映重庆三峡库区林业生态文明建设成就的评价指标体系,为库区和全市生态文明建设与评价提供科技支撑。

(3)研究所构建的重庆三峡库区林业生态文明建设指标体系较全面的反映了林业在生态文明中的价值。但需要指出,本研究是一项具有探索性、前瞻性工作,需要在理论和实践上有重要的突破。森林生态系统调节小气候、降低噪音、修养身心、疗养康复等功能是人们能够真实感受到的服务,限于目前人类理论认知能力和科技发展水平的局限,这些生态服务类型还无法进行定量评价,有待于进一步深入研究。随着今后理论研究的深入和先进仪器的开发,林业生态文明建设指标体系将会更加全面和细致。尽管采用真实值的一部分来体现林业生态文明整体价值带有一定的局限性,但已经可以说明三峡库区林业对于库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严耕.中国省域生态文明建设评价报告\[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4:130.

[2]陈万志,刘绍德,袁兴中.三峡库区生态环境研究\[M\].重庆出版社,2010:3.

[3]申娅,王爱文.重庆市三峡库区生态环境建设与可持续发展的思考[J].能源与环境,2014(4):6263,69.

[4]Millennium Ecosystem Assessment. Ecosystem and Human WellBeing: Biodiversity Synthesis \[M\]. Washington DC: World Resources Institute, 2005:130.

[5]UK National Ecosystem Assessment. The UK National Ecosystem Assessment Technical Report. UNEPWCMC, Cambridge. Oxford: Information Press, 2011:1100.

[6]国家林业局.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估规范:LY/T 17212008\[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8:36.

[7]国家林业局.森林生态系统定位观测指标体系:LY/T16062003\[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3:49.

[8]赵同谦,欧阳志云,郑华,等.中国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及其价值评价[J].自然资源学报,2004,19(4):480491.

[9]余新晓,鲁绍伟,靳芳,等.中国森林生态系统价值服务功能价值评估[J].生态学报,2005,25(8):20962102.

[10]王兵,任晓旭,胡文.中国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及其价值评估[J].林业科学,2011,47(2):145153.

[11]肖风劲,欧阳华.生态系统健康及其评价指标和方法[J].自然资源学报,2002,17(2):203209.

[12]袁兴中,刘红,陆健健.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概念构架与指标选择[J].应用生态学报,2001,12(4):627629.(责任编辑:郑京津)

生态体系建设 篇12

生态建设的宏观管理是当前崇明生态岛建设工作的中心环节, 管理评价可以促进生态岛建设的宏观管理效能。这取决于生态建设的内涵、进程及评价特点。从建设内涵看, 生态建设是基于生态承载力的走向可持续发展的自适应过程, 必须通过政府引导、科技催化、企业兴办和社会参与, 促进社会、经济和自然复合生态系统的协调发展。为此, 除了社会和谐、经济发展、环境友好、生态健康、资源节约, 生态建设还包括管理科学这一重要的建设目标和内容, 构成六大有机联系的建设领域, 进而可以体现为生态建设的评价指标体系。在我国, 生态建设采用政府主导型的建设模式, 因此, 生态建设的宏观管理及评价工作具有战略主体性、战略主导性和战略总控性。从建设过程看, 生态建设工作在规划、实施和运行的各个阶段都离不开宏观管理和综合评价。宏观管理和综合评价工作可以引领生态岛建设的规划方向, 调控生态岛建设的实施进程, 规范生态岛建设的运行行为。从建设评价看, 在“压力-状态-响应”模型下, 生态建设的社会、经济、环境、资源和生态的评价及响应具有单一性;作为生态建设的宏观管理工作的再管理活动, 管理评价及响应具有整体性和综合性, 可以总控整个复合生态系统的各个层面。崇明生态岛建设的宏观管理及评价工作的关键是研究并建立起一套科学合理的评价指标体系, 用以规范生态建设的综合管理, 实现生态建设的管理创新, 增强生态建设的宏观管理效能。目前, 国内外生态建设的管理评价尚不多见, 缺乏相对独立的系统研究。因此, 科学而系统地构建生态岛建设的管理评价指标体系, 在理论和实践上都具有先进性, 意义重大。

二、构建管理评价指标体系需要满足系统性科学原则和宏观性应用要求

设计生态岛建设的管理评价指标体系必须有明确的评价目标, 同时还要符合科学、系统、可比、实用和前瞻的要求, 符合系统性评估的要求。不仅如此, 构建评价指标体系还需要结合上海市生态型城市建设和崇明生态岛建设的现状水平和发展特点, 需要坚持以下几个方面的宏观要求和实践准则。其一, 战略性原则。服务于崇明生态岛建设的战略规划与战略管理, 引领崇明生态岛建设中社会、经济和资源环境等方面的生态化建设与发展领域的综合发展管理和宏观治理。其二, 现代化原则。按照上海市率先实现现代化建设的要求, 以崇明生态岛的城乡二元分离为起点, 以城乡关系的现代化重构为切入点, 通过生态文明建设促进并实现城乡统筹。其三, 时代性原则。反映科学发展和与时俱进的时代追求, 反映依法治国的发展趋势, 反映科教兴国和科教兴市的大政方针, 反映网络化、国际化和知识化的发展背景。其四, 务实性原则。结合上海市生态型城市建设和崇明生态岛建设的现状水平和发展特点, 反映崇明生态岛建设与管理的本底和核心管理需求。

三、构建管理评价指标体系需要面向生态岛建设工作的核心管理需求

构建管理评价指标体系要贯彻科学发展观。崇明生态岛建设的总体目标是按照科学发展观的思想和要求建立起来的。2000年以来, 通过规划编制、环保行动、财政税收、组织协调、行政区划、科技支撑, 以及创建国家级生态县等一系列措施, 崇明生态岛建设的宏观管理工作初步展开, 正在有序推进, 成为落实科学发展观的生动实践。作为上海市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建设生态文明的试点区域, 崇明建立起一套生态建设的管理评价指标体系, 发布科学的评价结果, 不仅有助于促进上海市生态型城市建设及崇明生态岛建设工作, 也有助于培育生态型发展的创新区域, 为国内其他地区的生态建设提供借鉴。

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 构建管理评价指标体系要面向生态岛建设工作的核心管理需求。基于政府主导型的生态建设模式, 崇明生态岛建设也是在政府决策高层的领导下逐步推进的, 为此, 崇明生态岛建设的管理评价指标体系, 需要围绕政府主导生态建设工作的核心管理要求加以构建。在崇明生态岛建设中, 政府主导生态建设工作的核心管理需求是: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 建立生态建设的核心管理能力和宏观管理机制, 并引导社会公众广泛参与;实施综合导向管理, 既要防止片面追求经济增长而导致的生态与环境危机, 也要防止单一的生态主义导向而导致的社会经济衰退或持续贫困倾向;实施综合发展管理, 协调社会、经济、环境等方面的生态化发展战略, 促进崇明生态岛的复合生态系统的协调发展。

四、采用“能力-机制-参与”和“支撑-执行-保障”的系统交互模式构建指标体系

1、“能力-机制-参与”模式。

“能力”指生态岛建设的管理能力, “机制”是指管理机制, “参与”是指公众参与。从生态建设的管理基础及实现方式来看, “管理能力”本质上是一种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是“可持续发展能力”的体制性思想性的发展基础, 是“可持续发展能力”的管理表现。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 (里约大会) 1992年通过的《21世纪议程》指出:一个国家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该国的生态状况与地理条件下的人民与体制的能力。这说明了管理能力构成了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基石。相应地, 管理机制则是可持续发展的“管理能力”的运行机理和实现方式。它可以分为内在机制和外在机制;内在机制属于政府内涵式管理的范畴, 是狭义的“管理机制”, 外在机制属于政府外延式管理的范畴, 主要是指“公众参与”。因此, “管理机制”和“公众参与”分别是内涵式权威型与外延式民主型的生态岛建设的管理实现方式 (如图1) 。

2、“支撑-执行-保障”模式。

生态建设的宏观管理除了可以按照“能力-机制-参与”模式加以评价, 还可以按照“支撑-执行-保障”模式加以评价。“支撑”是生态岛建设的“管理支撑”, “执行”是指管理执行, “保障”是指管理保障。从管理的结构和效能关系分析, 由“支撑-执行-保障”所构成的生态建设的宏观管理系统中:“管理支撑”反映了崇明生态岛建设与管理的组织属性和有序化水平;“管理执行”反映了崇明生态岛建设与管理的行为属性和文明水准;“管理保障”反映了崇明生态岛建设与管理的果属性和效率水平 (如图2) 。

3、“能力-机制-参与”和“支撑-执行-保障”的系统交互模式。

完整而系统的管理评价指标体系既要反映生态建设的宏观管理基础和实现方式, 也要反映生态建设的宏观管理体系的结构和功能属性。为此, 崇明生态岛建设的管理评价指标体系可以采用“能力-机制-参与”和“支撑-执行-保障”的系统交互模式 (如图3) 。该模式既可以充分反映崇明生态岛建设的体制性思想性基础, 按照民主集中机制建立的生态建设的实现机制, 以及内外兼治的社会化建设模式, 也可以系统地描述崇明生态岛建设的宏观管理体系结构及其综合管理工作的组织有序性质和水平、行为文明性质和水平, 可靠保障程度与有效实现水平。

五、按照上海生态型城市建设阶段实施动态化的系统设计

1、按照上海生态型城市的建设阶段设计指标体系。

崇明生态岛建设是上海建设生态型城市的有机构成和重点区域, 并纳入了上海市“十五”生态环境建设重点专项规划。上海实现生态型城市建设目标的时限为15年, 设立了框架期 (2006-2010年) 、发展期 (2010-2015年) 和成型期 (2016-2020年) 的分阶段目标。这是构建崇明生态岛建设的管理评价指标体系的基本依据。

2、实施动态化的系统设计, 兼顾核心管理需求和数据可得。

依据上海市建设生态型城市的框架期工作安排, 结合崇明生态岛建设的核心管理需求和现有的数据条件, 可以分别形成核心需求型和数据可得型的框架期管理评价指标体系方案, 并以此作为构建发展期和成型期的管理评价指标体系方案的基础依据, 实现指标体系的动态化的系统设计。核心需求型方案中各个指标可以表征的生态岛建设的管理基础与实现方式及其管理结构功能属性, 具有理论合理性, 但其部分指标缺乏数据条件 (见表1) 。为此, 在维持指标的表征意义的前提下, 核心需求型方案可以改进为数据可得型方案。该设计可以兼顾核心管理需求和数据可得, 既实现了“能力-机制-参与”和“支撑-执行-保障”有机结合的交互型系统评价模式, 又强化了指标体系的可操作性。前述缺乏数据条件的指标不仅可以作为框架期参考指标使用, 还可以纳入发展期和成型期的管理评价指标体系方案, 在创造数据条件的情况下逐步加以采用, 促进指标体系的动态化的系统设计。

六、结束语

管理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研究是增进崇明生态岛建设的宏观管理效能的关键工作。该研究不仅要符合系统性科学原则, 还要满足宏观性应用要求, 譬如, 面向生态岛建设工作的核心管理需求。研究表明, 可以采用“能力-机制-参与”和“支撑-执行-保障”的系统交互模式, 按照上海生态型城市的建设阶段, 能够实现崇明生态岛建设的管理评价指标体系的系统构建和动态化设计。

(注:本文是上海市科委科技攻关计划项目崇明专项的阶段性成果, 项目编号:08DZ1205604。)

参考文献

[1]张文辉:崇明生态岛建设的管理评价需求分析[J].当代经济, 2009 (9) .

[2]王如松、林顺坤、欧阳志云:海南生态省建设的理论与实践[M].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4.

[3]马成樑:崇明东滩生态化建设高层论坛文集[M].同济大学出版社, 2005.

上一篇:加工工装下一篇:变革中的S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