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生态保护体系论文

2024-06-01

区域生态保护体系论文(精选12篇)

区域生态保护体系论文 篇1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 传统的单个产品竞争变成了品牌竞争, 原来的企业间竞争也正向区域间竞争拓展, 区域品牌正是在这一背景下产生并越来越受到关注的。曾经被抢注的“鄱阳湖”这一响当当的“金字招牌”历经艰难的“夺标”路途才回归故里。防止商标被抢注、防止他人搭便车分享无形资产, 防止区域品牌受损、无形资产贬值是区域品牌建设与维护过程中值得关注的问题。

一、预防品牌株连

区域品牌属于公共物品, 有一个难以克服的问题是“搭便车”现象, 即人们可以自由地享受公共物品带来的好处, 而不需要支付任何费用。对于已经建立的“鄱阳湖”区域品牌良好形象, 如果缺乏强有力的管制措施, 会不可避免地出现某些使用该区域品牌的经济主体, 禁不住机会主义利益的引诱, 铤而走险, 利用区域品牌形象进行掠夺性经营, 生产、贩卖假冒伪劣产品。由于消费者并非专家, 难以在优品、次品与劣品之间做出判别, 于是消费者就倾向于购买较低价格的低质量产品, 从而损害区域品牌在消费者心目中的形象、声誉, 使该区域内所有共享该区域品牌的经济主体无辜地受到或多或少的牵连, 产生“多米诺骨牌”式的品牌株连危机。

建立健全原产地域产品保护制度, 在规定的原产地域范围内生产, 对于非原产地域范围内的企业冒充原产地域产品的, 以及原产地域产品生产企业其他地域的产品冒充原产地域产品的, 要依法予以禁止。对共享品牌主体执行年检制度, 使资质认证在动态中管理。一旦发现有危害区域品牌形象声誉的本区域内共享品牌主体, 要无情地进行曝光并进行整改, 整改不到位的就取消其共享权利, 勒令其终止有害行为, 否则追究法律责任。培育相应的子品牌, 改变品牌的单一化现状。一般而言, 品牌单一会面临更大的市场风险, 应该注意培养和扩展区域品牌的二级品牌, 以增强区域整体品牌的安全性。

二、注册防御商标

防御商标是指商标所有人在该注册商标核定使用的商品 (服务) 或类似商品 (服务) 以外的其他不同类别的商品或服务上注册的若干相同商标。原商标为主商标, 其余为防御商标。注册防御商标的目的, 并非是要立即使用这些商标, 而是限制他人在某些其他相关类别的商品或服务上使用或注册与主商标相同或相近似的商标, 起到一定的防御保护作用, 同时又能为未来企业发展预留“伏笔”。市场上曾经出现傍品牌而误导消费者的“五娘液”酒、“拉芬”洗发水、“青鸟”啤酒等令所有知名商标持有者不寒而栗。所以说, 注册防御商标对创立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驰名品牌形象来说, 具有实质性的战略意义。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在注册防御性商标时应注意以下问题: (1) 商标必须具备独特的显著特征——突出鄱阳湖牌绿色生态特征; (2) 注册与主商标 (“鄱阳湖”) 相同或相近似的一系列商标——注册“翻阳湖”、“波阳湖”、“博阳湖”、“波湖”、“鄱湖”、“阳湖”等商标; (3) 不要遗忘未被使用的防御商标——记得每隔三年重新注册一次; (4) 将商标跨行业、跨种类分别注册——目前“鄱阳湖”商标仅在涵盖所有农产品的三大商品类别 (29类、30类、31类) 注册, 必须延伸到其他产业; (5) 充分考虑国际竞争, 防止商标在国外被抢注——在马德里进行“鄱阳湖”主商标及系列防御商标的国际注册。

三、构建预警机制

牌预警机制包括信息情报收集机制、分析处理机制。预警机制的关键是建立在信息收集分析基础上的进行预测和告警, 所以在政府各级相关部门、行业协会、企业之间建立起良好的信息沟通和交流、处理机制至关重要。通过详尽调查进行充分的情报收集是应对市场不确定性, 消除信息不对称的必不可少的机制。如果缺失信息情报收集环节, 企业在信息高度不对称的情况下所做出的决策和行动必然是片面的、不科学的。对已获得的信息情报按重要性分级, 从类中提取原型来对新获取的情报进行分类, 然后集中和规范地管理这些信息资源, 实现对情报的实时、科学系统评估, 分析营销内外环境中的优势、劣势、机会、威胁 (SWOT分析) , 形成对企业营销政策和销售行为有直接指导意义的方案、措施和建议。这样避免了信息的重复、离散、滞后, 增强了信息的准确性、时效性、针对性、共享性, 从而提高信息资源的利用率, 降低情报处理成本, 减少重复费用支出, 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

构筑鄱阳湖区域品牌防御体系, 降低决策风险, 必须重视市场调研和情报收集, 设立专人、专门机构追踪同行对手、监控市场, 了解国内、国际市场标准、法规、市场营销动态、行业状况, 及时发现国内国际贸易环境变化、商标是否被侵权、区域品牌共享者是否遵守协定等情况, 以免毁坏“鄱阳湖”商标的声誉, 导致品牌无形资产价值降低。还需建立起与国家、行业预警机制相配合的内部组织流程, 并通过聘请国际和国内顶尖的律师事务所、咨询公司、知识产权代理机构为区域品牌专门管理机构提供专业咨询和服务, 形成以政府主导、行业辅导、企业实施的运作机制, 为区域品牌保护提供保障。

结语:保护“鄱阳湖”区域品牌知识产权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构建品牌防御体系实施“保牌”战略将是创建区域品牌、提升环湖区域整体经济实力和竞争力的最有效办法。

摘要:随着现代经济的发展, 区域品牌成了提升区域整体经济实力和竞争力的最有效名片。随之而来的假冒伪劣产品危害知名区域品牌事件时有发生, 导致受害区域品牌声誉下降、无形资产贬值。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建设与发展举世瞩目, 因而必须从预防品牌株连、注册防御商标, 以及构建预警机制出发, 构建环鄱阳湖区域的区域品牌防御体系, 解决“鄱阳湖”区域品牌知识产权保护问题。

关键词:鄱阳湖,区域品牌,品牌株连,防御商标,预警机制

参考文献

[1]陈秋红赵瑞安:区域品牌的特性与发展策略[J].商业时代, 2008 (13) :31~34

[2]杨敬波:我国原产地域品牌株连防范之研究[D].苏州大学, 2005年

[3]彭靖里刘建中王洪林:论竞争情报在企业品牌管理中的应用及其案例[J].现代情报, 2005 (12) :159~161

区域生态保护体系论文 篇2

基于景观的区域生态环境质量评价指标体系与方法研究--以塔河中下游典型区为例

当前对区域生态环境质量评价的研究工作尚处于探索之中.在景观生态学理论与方法得到长足发展的今天,从景观生态角度对其进行综合评判有着一定的.科学依据.在探讨基于景观的生态环境质量评价理论方法基础上,以新疆塔里木河中下游典型区域作为研究案例,利用选建的评价指标体系和相应评价方法综合评判了该地区2000年生态环境质量状况.研究认为,2000年该区域生态环境质量总体上处于一般状态,但有向良性化发展趋势,而恶劣的自然条件,特别是水资源贫乏是制约该区域生态环境质量良性演化的主要因素.

作 者:刘新卫 周华荣 LIU Xin-wei ZHOU Hua-rong  作者单位:刘新卫,LIU Xin-wei(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北京,100101)

周华荣,ZHOU Hua-rong(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乌鲁木齐,830011)

刊 名:水土保持研究  ISTIC PKU英文刊名:RESEARCH OF SOIL AND WATER CONSERVATION 年,卷(期):2005 12(2) 分类号:X826 X171.1 关键词:区域生态环境质量   景观生态   塔里木河中下游  

四大“品牌”架构区域德育体系 篇3

“护界碑活动”是防城区四大德育品牌之一。多年来,该城区始终把学生德育工作放在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防城区区委书记莫小林告诉记者:“防城区地理位置比较特殊,既沿边又沿海,还聚居着壮、瑶、京等19个少数民族。对外我们要树立良好形象,对内我们要做好民族团结工作。这些延伸至教育方面,就要求我们在育人、立人上下功夫,培养人格健康、健全的学生。”据介绍,重视德育是防城区的优良传统,但在过去“学校都是单打独斗,不成规模、不成体系,核心不明、效果不显”。有鉴于此,防城区于2008年对城区各学校的德育工作进行了梳理、整合,加大对学校各方面工作的资金、政策的支持力度,推进德育工作的常态化、规范化、系统化。

由于各学校的发展历史及地理位置不同,各学校的实际情况存在较大差异。因此,在打造“德育品牌”之路上,防城区坚持常规、特色两手抓:常规方面,该城区要求各学校充分挖掘学科教学的德育价值,课堂上通过实践、练习、讲解、游戏等方式,进行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的品德教育;特色方面,该城区以片区为单位,按照“学校自主、全局把控、求同存异”的原则,积极打造沿边、沿海、城区、山区4大“德育品牌区”,并使之发挥辐射、带动作用,架构起区域德育体系。

滩散小学:开展护界碑活动,打好“爱国教育牌”

两年前,防城港市防城区那良镇滩散小学(以下简称滩散小学)六(1)班学生廖思宇怎么也想不到,自己能见到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华人民共和国副主席李源潮。回想起那一幕,她掩饰不住内心的激动:“李源潮爷爷那么和蔼可亲,他轻轻抚摸我们的头,告诉我们要好好学习,将来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我不会忘记李源潮爷爷的话。”

2013年10月11-13日,廖思宇作为“全国优秀少先队员”前往北京参加表彰活动,受到了李源潮副主席的亲切接见。

廖思宇的成长得益于滩散小学开展的“护界碑活动”。该校地理位置特殊,与越南隔河相望。作为“国门学校”,该校于2001年自发成立“假日护碑小队”,开展“跟随边防军叔叔共护界碑”体验活动。通过“你说我说大家说”“界碑知识你知多少”“边防军叔叔为了谁”“界碑天天见”“争当文明小使者”“护界碑我能行”6个小活动,让学生懂得护界碑的知识和意义,并带动家长、群众也参与其中,形成了良好的爱国主义教育氛围。

“过去只是去清洗界碑、清除杂草,而且也只是五、六年级的学生参与。开始时学生很积极,但几年之后就没那么积极了。”滩散小学校长廖远斌说。为此,该校围绕“护界碑活动”开展了一系列活动。如“六一”儿童节,举行“护界碑队”老队员告别仪式,给老队员颁发荣誉证书,并由老队员为新队员讲解护界碑的做法和分享收获;“八一”建军节,与边防军一起巡逻界碑,听边防军讲保卫祖国的故事。各年级也开展了相应的主题教育:一年级开展“我们家乡多美好”教育,通过听、看、说感受家乡的变化,培养学生的爱家之情;二年级开展“祖国祖国了不起”教育,让学生收集祖国壮丽山河的图片、欣赏赞颂祖国的歌曲等,激发学生的爱国之情……

丰富的活动,让滩散小学的师生爱上了“护界碑活动”,一届又一届学生积极参与其中,传承和延续着护界碑的精神。该校六(1)班学生郑德逸告诉记者,这个学期结束后,他就要告别“护界碑队”了,心里非常不舍,“我在护界碑活动中学到了很多东西,锻炼了自己承受挫折和沟通交流的能力,更收获了深厚的友谊”。

在防城区教育局的引导下,滩散小学还通过媒体、墙报、标语、发宣传单等方式为“护界碑活动”造声势,引起了强烈的社会反响,防城港市边境一线的20多所学校纷纷效仿该校的做法,开展了符合校情的“护界碑活动”。凌宗民局长笑称:“这是当地教育界的‘蝴蝶效应’。”

江山中心校:保护红树林,打好“环保教育牌”

“红树,俗称‘海榄’,有海桑、红榄、木榄、海漆等70多个品种。它是净化海水的‘加速器’、气候的‘调节剂’、防风固土的‘卫士’,更是一道保护沿海居民生命财产的天然屏障……”防城港市防城区江山乡中心小学(以下简称江山中心校)六(2)班学生谭秋华如数家珍般向记者介绍红树林。

1989年,因周边群众的过度砍伐,江山乡一带的红树林遭到严重破坏,面积逐年缩减,因海浪冲击而造成财产损失的事故时有发生。时任江山中心校少先队总辅导员的唐上强有感于此,便提出了成立“红领巾护林队”的设想,得到全体师生的一致赞同。不久之后,该校“红领巾红树林防护林带”“红领巾劳动实践基地”建立起来了,护林行动由此开始。

工作中,江山中心校安排了专门教师,为学生讲解有关红树林的知识;开设《我爱海洋》校本课程,在学科教学中也渗透了红树林防护知识的教学;组织“小记者团”深入沿海村庄进行采访,收集相关资料、印发宣传资料,号召全体学生开展“环保进家庭”“环保进社区”活动;利用海洋物产、潭蓬古运河、新石器时代的亚婆山贝丘遗址等资源,开展“三色教育”——绿色教育、蓝色教育和红色教育……26年来,防城区教育局给予了资金支持,帮助该校扩种了红树3 000多亩。目前,该校的护林活动影响逐渐扩大,受到国内各大媒体和联合国环境署、世界环境基金会的关注。

“荣誉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这个活动能锻炼人、培养人。”该校校长李日君说。该校的“全国十佳少先队员”裴铁威原本是一个性格内向的学生,他曾经的班主任凌艳娟说:“铁威是在护林活动中成长起来的。种红树的时候,他不怕累、不怕脏,干活认真,种得最好,老师和同学都对他刮目相看。渐渐地,他变得开朗起来了。护林活动锻炼了孩子们坚强的意志和吃苦耐劳的精神。”

防城区二小:解除烦恼助成长,打好“心理教育牌”

nlc202309051516

防城港市防城区第二小学(以下简称防城区二小)包童(化名)身有残疾,加上父母忙于生计很少关注他,因此性格比较孤僻。班主任陈彩燕看在眼里疼在心上:“这孩子整天躲在自己的世界里,不敢出来,我心里很难受。”可如何帮助他?刚开始陈彩燕也没有更好的办法。一次,陈彩燕看到包童一个人在操场上玩乒乓球,这激发了她的灵感。于是,她举办了班级乒乓球大赛,鼓励包童积极参赛。包童在比赛中一显身手,拿了第一名。此后,乒乓球成了包童和同学熟络起来的载体,从中他找回了自信。2014年,包童获得了“防城港市十佳海疆好少年”称号。

包童的改变在防城区二小绝非个案。十年来,该校通过“解除烦恼,找回快乐”系列活动,累计为65 700余名学生解决了心理问题,让学生快乐生活、快乐学习。“现在,独生子女、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多,由于种种原因,这些孩子或多或少存在一些心理问题。我们曾做过一个全校性的心理健康调查,数据显示,有心理问题的学生比例高达85%。而事实上,这个数据可能会更高。”该校校长李清华告诉记者。

面对如此严峻的学生心理健康问题,防城区二小采取了一系列措施,2005年组建了“解烦恼”志愿服务队,利用解烦恼信箱、“快乐成长”活动室和“成长无烦恼”板报三大“阵地”,通过解烦问答会、“师生结对帮帮帮”、解烦家庭专访行、知心家长讲座等11种方法,为学生解除学习、家庭、生理等方面的困惑、苦恼。

十年来,防城区二小的“解烦恼活动”收效显著,不仅为学生解开了心锁、带来了快乐,还培养了一批“小小心理辅导员”。五(2)班学生钟元英是班里的“优秀心理辅导员”。可在四年级时,她自己也有一些心理问题:“学校—家”二点一线的生活,每天不是写作业就是吃饭、睡觉,感觉这样的生活很无聊、很没有意义。在心理辅导教师的疏导下,她开始学养花、学民歌、学写作,生活一点点丰富起来,还找到了一套有效的心理调节方法。如今,她在班里“推广”这套方法,帮助不少同学解决了烦恼。

防城区二小的“解烦恼活动”产生了“磁效应”,吸引了不少区内外学校前来观摩学习,学校也因此赢得了全国青少年爱国主义读书教育活动示范基地、全国少年儿童平安行动示范学校、全国红旗大队、全国雏鹰大队、自治区文明学校、自治区红领巾示范学校、自治区德育工作先进集体等荣誉。

米丰小学:“红旗”护归程,打好“安全教育牌”

1996年的一天,防城港市防城区大菉镇米丰小学(以下简称米丰小学)的一名学生在上学途中,擅自到江上划竹筏,那时大雨刚过,江水暴涨,该生被大水冲落江中,幸得路过的村民发现并合力救起。

“因为我们这里地处靠海山区,溪流较多,学生的安全问题很严峻。”米丰小学校长廖振玮说。为此,该校于1997年组建了“红旗归程队”,每个小队安排一名辅导教师,并由高年级学生担任正、副队长和旗手。每天上学,队员们在指定的地点集合,队长清点人数,并对缺席队员及缺席的原因做好记录,到校后向辅导教师汇报;每天中午、下午放学,各小队先在操场列队,校长或值周教师进行相关安全教育后,由各队队长带领队员离校回家,队长要保证每一名队员都安全到家。

“红旗归程队”不仅保障了学生的安全,也锻炼了学生的应变能力。采访中,米丰小学教导处主任刘钧鹏说起一个在当地广为流传的故事。2009年6月的一天,上学途中的那棍小队正要趟过一条小溪,可由于突下暴雨溪水猛涨。该队队长唐国铭见此危险情形,果断阻止了未过溪的队员,并让已过溪的队员继续前往学校,把情况报告给老师,自己则带着未过溪的队员原路返回,避免了事故的发生。

2010年秋季学期,防城区推广了米丰小学的经验和做法,大菉镇全镇19所小学纷纷组建了“红旗归程队”,一面面红旗飘扬在学生归家的路上,守护着学生的安全。2014年,米丰小学又把国学经典教育融入到活动中,要求各队队员在上下学途中一起诵读国学经典。六年级的廖纪晖是子罕队的队长,他经常和队员们一起诵读《子罕篇》,他告诉记者:“有了‘经典诵读’活动以后,那些平时比较调皮的队员都变得听话了,大家都认认真真诵读,整个路程都是很快乐的。”

……

防城港市防城区教育局党组书记、局长凌宗民说:“如今,我们每一个片区都有一所领头学校,我们首先集中力量建设好领头学校,然后组织片区学校到领头学校参观学习,并定期组织领头学校的团队到片区学校进行培训,充分发挥领头学校的示范引领作用。”通过城区教育局的统一协调,现在越来越多的学校加入到片区队伍中,如与滩散小学情况类似的防城港市防城区那良镇南里小学开展了“边境哨所一日体验”活动,防城港市防城区那良镇民生小学开展了“争当护碑爱国好少年‘三个一’”活动,防城港市防城区那良镇范河小学开展了“护界碑好少年”活动,防城港市防城区那良镇里火小学开展了“五语护碑我能行”活动……

在城区政府的重视和支持下,防城区的德育工作经历了从一校到片区、从常规到特色、从传统到现代化的过程,德育体系越来越完善,逐渐形成了“品牌效应”。今后,防城区将在巩固既有成绩的基础上,努力寻求新的突破。“唯有不断改变,只有持续创新,我们的工作灵感才会源源不断,我们的发展道路才会越走越宽。”凌宗民局长说。

(责编 黄雯丽)

区域生态保护体系论文 篇4

一、授之以渔, 整合知识

因为区域地理复习面广量大, 加上课时有限, 只有让学生掌握了学习方法, 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区域地理复习的一般思路是:

明确区域地理位置—分析区域地理特征—探究区域发展方向。

首先, 明确区域地理位置, 包括经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及相对位置等。区域空间定位能力是区域地理考查的第一能力, 也是目前学生的薄弱环节, 因此空间定位变成了地理考试的“门槛”, 树立空间意识, 准确空间定位是读图解题的关键。在区域定位中, 经常用到的方法有以下几种:经纬线定位法、根据地理事物的轮廓和形状定位法 (如我国重要行政区的轮廓、重要河流的轮) 、根据地理事物的相对位置定位法等。虽然近年来, 随着新课改的全面推广与深化, 高考中对空间定位能力的要求整体上呈现下降趋势, 但是准确定位可以增加对该区域的认知, 从而为探究区域特征打下基础, 所以最基本的空间定位方法一定要掌握。

其次, 分析区域地理特征, 包括区域自然环境特征和区域人文环境特征。在复习区域地理前学生要先掌握区域特征的描述方法, 在分析区域特征及其成因时, 要注意区域内各地理要素之间的相互联系。例如根据经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可以推断某地的气候类型及其特征;结合气候和地形可以分析该区域的河流水文、水系特征、植被类型以及农业类型等;综合考虑自然环境要素, 可以推断人口、城市、交通线的分布。

最后, 探究区域发展方向, 是分析区域特征的最终目的。在区域特征分析的基础上, 确定区域发展的优势以及存在的问题, 扬长避短, 制定区域优势的开发方向和问题的治理措施, 从而实现区域的可持续发展。复习思路如下图:

该复习思路应贯穿整个复习过程, 尤其在课前自主学习部分, 教师应指导学生遵循这个思路在课前自主构建知识网络, 并找出主要的问题和疑惑在课上探究。

二、以点带面, 深入探究

虽然区域地理复习课知识覆盖面广, 但作为高中地理教学的载体, 复习的关键是要抓住区域的主要地理特征进行深入探究, 在整合教学内容的同时要选取有代表性的“点”在课堂上重点探究, 而不是面面俱到。如学习“南亚—印度”一课时, 通过对学生课前自主学习的检查, 我精选两大问题在课堂上重点探究。

1.南亚气候的特征及其成因分析

(1) 读图甲说出南亚冬夏季季风的风向, 解释其形成原因并分析夏季风的强弱变化对水旱灾害的影响。

(2) 读图甲思考印度半岛东西两侧沿海地区的降水量有何差异, 形成的原因是什么?印度降水量最多的地方在哪里, 形成的原因是什么?

(3) 5月份是印度最热的月份, 请结合图乙分析其原因。

(4) 印度半岛冬半年气温比同纬度其他地区气温偏高, 试分析原因。

前两个问题的设计是围绕南亚降水的时间分配和空间分布展开的, 后两个问题是关于南亚最高气温出现的时间及冬温与同纬度其他地区的比较, 全面考查学生对气温和降水的时空分布特点及成因的掌握。南亚气候的特征及其分析主要涉及必修一的内容, 分析问题时要帮助学生构建气候成因分析的知识网络, 并归纳总结影响气候的因素, 得出如下图的知识结构图:

2.印度的工农业

(1) 读印度的农业分布图, 说出主要农作物的分布特点并分析主要分布原因。

(2) 读印度工业分布图, 找出印度的主要工业区并分析其区位条件。

该部分内容主要涉及必修二农业区位分析和工业区位分析, 通过探究能看出农业的分布主要受自然环境的影响, 而工业的分布则与矿产资源、技术等密切相关, 而且要强调在进行区位分析时一定要抓住主导区位因素, 不能面面俱到。

三、潜移默化, 提升能力

2016年山东高考文综将使用全国新课标Ⅰ卷, 全国卷的试题更注重考查考生的地理思维能力, 即运用地理原理和规律分析地理问题的能力。另外开放性问题的探究也是全国卷的一大亮点, 能够充分考查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及运用地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例如全国新课标Ⅰ卷2015年第36题围绕“美国大盐湖的卤虫产业发展”分析“大盐湖盛产卤虫的原因”, “说明早年卤虫产业规模较小的原因”, “推测20世纪80年代以来, 水产养殖业快速发展的原因及其对大盐湖卤虫产业发展的影响”, “你是否赞同继续在大盐湖发展卤虫捕捞业。请表明态度并说明理由”。前三个小题的设计从卤虫的生长环境到卤虫产业发展的条件再到卤虫产业发展产生的影响, 要求考生从题干和文字材料中准确获取信息, 调动运用影响产业发展变化的条件等相关知识进行分析, 层层递进式深入考查与之相关的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知识, 很巧妙地渗透了地理问题研究的思路与方法。最后一问是开放性题目, 落脚在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上, 考查学生对学科问题的判断表述能力及可持续发展观。

加快构建区域粮食安全保障体系 篇5

为摸清***市粮食生产现状,市粮食局以粮食安全保障为课题,组织相关人员,对全市粮食余缺情况进行了调研。

一、***市粮食生产和粮食安全现状

1、粮食播种面积持续减少

***市气候温和,雨量充沛,适合粮食种植,特别是稻谷的种植。近几年随着全区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国家退耕还林政策的实施,农村种植结构发生了根本变化,***市由种植粮食变为以经济作物和粮食相结合的种植模式,但经济作物种植面积逐年增加,稻谷等粮食作物面积却逐年减少。全县稻谷种植面积由2000年的115万亩降低至2010年的88万亩,降幅达23.5%,粮食的生产形势日趋严峻。

2、粮食消费量增加、供需矛盾日益突出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均口粮消费有所降低,但***市是生猪产销大县,饲料用粮、转化用粮等粮食需求量逐年增加,85%的农户都要购买饲料用粮,平均每户购买饲料用粮高达1500斤,粮食供需矛盾日益突出。

3、粮食储备数量呈急剧下降趋势

(1)农村储备粮大幅度减少。由于粮食种植面积的减少和总产量降低,全区粮食储备量急剧减少。经调查发现,前几年农村家家户户储备满仓粮食的情况已不存在了,农户储粮观念发生改变,普遍存在有钱就有粮的错误认识,表现在很多新修房子的农户已经不再修储粮仓,而采用编织袋装粮,农村粮食储存量急剧下降,主要是受种植面积的影响,每年收获的粮食数量较少,储粮仓已经失去

了作用。根据调查统计,有65%的农户储存的粮食只能够当年产新前吃,基本没有余粮,35%的农户需要购买口粮。

(2)国有粮食企业库存降至历史最低水平。国有粮食企业是***市粮食储存的主体,自粮食购销市场放开以来,国有粮食购销企业收购量逐年减少,库存不断降低,***市国有粮食企业商品粮食库存由2000年的50000吨急剧下降到2010年的7000吨,降至历史最低点。如果遇到市场粮价大幅度波动,政府对于粮食市场的调控将会力不从心。虽然***市国有粮食收储企业现储有各类粮食30000吨,但多数为代储粮,县级储备仅5200吨,加之全***市仓储设施均为上世纪七、八十年修建已老化陈旧,“5.12”地震后虽进行了紧急维修,但仓容设施仍然非常落后,若不加快仓储设施建设,今后将很难承担粮食安全所必须的粮食储备。

(3)城镇居民基本不存粮。由于***市是产粮大市,在城镇居民的心里总以为是不会缺粮的,因此他们都不储存粮食,习惯了吃多少买多少,没有粮食风险的意识。

二、影响***市粮食安全的主要原因

1、对粮食安全形势认识不足

粮改以后,粮食安全形势发生了很大变化。由于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广大群众对新时期粮食安全形势没有清醒的认识,普遍存在有钱即有粮的错误认识,粮食安全意识淡薄。粮食供需矛盾没有引起高度重视,放松了对粮食生产的指导和服务。在调研中我们了解到由于***市地处丘陵,土地比较分散,作为公共性的水利基础设施设入不足,造成部分农民想种粮却无水的局面,只能抽水灌溉,既增加了农民种粮成本,也挫伤了农民种粮的积极性,从而造成粮食种植面积不断减少,粮食产量不断降低的局面。

2、种粮收入的低效益使很多农户放弃种粮

***市是劳务输出大市,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大多数外出务工,留下的劳少劳力耕种土地能力有限,加之农业种植结构调整,一些交通方便的乡镇大力发展经济作物和养殖业,农民一亩田种粮只能收入300元左右甚至亏损,因此农民种粮积极性很低,除了留很少部分土地种有口粮外,其余的都种经济作物,还有的农户基本不种粮食。由于农户种粮积极性低,导致对粮食生产投入不足,粗耕粗种,或是将土地转给他人种植,粮食单产普遍降低。

3、国有粮食购销企业主渠道作用面临着很多困难

随着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粮食市场化进程加快,粮食收购主体增加,国有粮食企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竞争。由于受资金和粮源等因素的影响,近几年企业出现收粮难,粮食收购量逐年减少。国有企业本地粮食收购从2000年收购56000吨减少到2010年的5000吨。企业经营量也逐年下降,全***市供需矛盾日益突出。由于受信贷政策限制,企业收购粮食数量有限,没有更多的储存,不仅增加了对外地粮食的依赖程度,而且造成本地粮价偏高。

三、对策

1、稳定粮食种植面积,提高粮食单产

加强对基本农田的保护,稳定粮食种植面积。政府在指导农民进行产业结构调整的同时应加强对粮食生产的指导,在产业导向上应本着宜粮则粮、宜经则经的原则,稳定现有粮食的种植面积;加大对种粮农民的综合补贴,让种粮农民有利可图;积极推广科学种粮技术,大力发展优质粮食品种,依据科技提高单产,增加农民的种粮收入,保证农村的口粮自给率达到80%以上。

2、进一步完善粮食储备体系

建立高效、灵活的粮食储备调节体系是政府调节粮食供求关系,平抑粮食市场价格波动的主要手段,也是保证粮食安全的必要手段。作为销区建立合理的储备体系尤为重要,依照粮食安全省长、市、县长负责制,地方储备粮最低不得少于人口三个月粮食消费量。按此要求应建立5万吨地方储备粮,而***市原有县级储备粮5200吨,如果发生大的自然灾害,县级政府将无法对粮食市场进行调控。因此建议政府加大仓储建设力量,增建粮仓储备4.5万吨、食用油罐2000吨,作为***市粮食宏观调控的重要载体,恢复和增加县级粮食储备,强化区政府对县域内粮食流通市场的宏观调控管理力度,有效解决突发性粮食短缺,以及荒年、军事应急所用,确保全县粮食安全。

3、充分发挥国有粮食企业的主渠道作用

多年以来,国有粮食企业在完成退耕还林粮食供应、保证军粮供给和确保全县粮食安全中做出了很大贡献。今后国有粮食购销企业应该更好地发挥主渠道作用,通过对国有企业资产、人员的重新组合,使企业走上健康发展的快车道。一是企业要充分利用现有仓房设施、经营网点、人员等方面的优势,通过扩大购销、搞活经营、增加储备、开设粮食便民超市等方式,满足市场供应;二是利用***市国有粮食企业与产区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通过政府搭台、企业唱戏,按照市场方式运作,在政企间达成长期的合作关系,保证有稳定、充足的粮源。

4、加强监管,建立良好的粮食市场秩序

加强粮食市场管理,更好地发挥粮食行政机关依法管粮的作用。随着《粮食流通管理条例》的颁布和实施,粮食政策管理部门成为了行政执法机关。而粮食行政执法是国家全面放开粮食市场后维护正常粮食流通秩序、增强粮食宏观调控的一项重要工作,也是确保***市粮食安全的一项重要工作。要解决好依法管粮,一方面应该建立一支政治合格、纪律严明、业务精通的“粮食流通行政管理执法队”,这是提高粮食行政执法能力的基本保证;另一方面政府应解决执法经费,配备相应的设施,确保执法工作的正常开展。

5、完善粮食安全预警机制,确保粮食应急安全

粮食安全应急反应体系是一个通过预警、防范、处理,以实现避免、减少危机所产生的危害和损失,并从危机中开拓出发展机遇为目的的过程。粮食安全是动态和变化的,没有永久的粮食安全。而粮食波动是经常的,公共突发事件也是难以预料的,“5.12”汶川大地震,给我们敲响了如何做好应急状态下粮食供应保障的警钟。这就需要建立一个预报准确及时、反应灵敏、措施得力的预警体系和应急处理网络。这不仅要求我们粮食部门要有一支高素质的人才队伍,还要有先进的信息采集技术、粮食应急加工与分销技术、仓储技术等等。而要使粮食安全应急体系能够跟上不断变化的形势,政府应增加在这方面的持久投入,以确保各种应急措施在紧急时刻能够发挥作用,确保***市的粮食安全。

浅析林业生态工程与区域生态环境 篇6

关键词:林业工程;造化绿林;科技兴林

中图分类号:F326.2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673-890X(2015)21-0-02

1 林业生态系统概况

1.1 林业生态系统的形成

林业生态系统是一个抗逆性和稳定性相对较强的自然生态系统。在自然环境的优胜劣汰中形成的稳定、和谐,生物与环境共同存在的生态系统[1]。林业生态系统虽然存在着可恢复性,但生态系统的恢复需要很长一段的时间[2]。

1.2 林业生态系统的现状

现阶段,我国进行的绿化造林工作就是一个林业生态系统人工恢复与复原的过程。但认为只要是种上了树就是建造了林业生态系统的想法是不完善的。林业生态系统的创建应当包含建造生物群落、生态环境的改善以及生物与自然相互依存的协调。林业生态系统虽有较强的抗逆性,但也不可忽视外界对林业生态系统的干扰。随着人类活动地域的不断扩大以及生产力的不断提高,林业作为重要的生产材料,也不可避免第遭到人为的破坏。

1.3 林业生态系统工程

林业生态系统工程的目的在于改善、保护与持续利用环境与自然资源,是各项科技设施有条理的结合在一起形成的完善流程,是从环境、生态以及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不同角度研究林业发展,通过人工来改善林业生态系统环境[3]。这样的目的不仅考虑了经济效益,更是结合当前林业发展的现状,能够更好地保持林业生态系统的不断发展。林业生态系统工程根据不同的理论科学形成的,能够最大限度保持林业生态系统的发展,将不同项目有序合理的组织在一起。

1.4 林业生态系统的森林资源

林业生态系统中的森林生态系统的完善和加强是林业生态系统建设的重点。森林资源种类丰富,以武汉市为例,林地面积最为辽阔,森林覆盖率21.72%,但林业用地占地总面积比例和森林覆盖率较低,和实现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性的要求并不相称。同时,与改善居住环境、提高人民生活质量要求不相符[4]。而增加林业用地,大力改善森林生态环境,保证森林生态系统的持续发展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

2 林业生态系统基本原理

2.1 生态系统的原理

生态工程的主要目的在于人工生态系统的建造调控。稳定有序的生态系统必然是一个和谐的整体,不同部分之间存在着协调的分工关系,是由相互依赖和相互依存的各个部分相互结合协作形成的特有整体,且分工明确,各部分都按照相应的规则运转。只有这样才能顺利完成信息、物质、能量的转换功能,确保系统能够准确、合理的运行。

2.2 环境综合作用的重要性

值得注意的是,在林业生态系统工程中,众多环境因子都会有自己的计算单位,但是单个因子的作用相对于整体的综合作用存在着差异,每个不同的单个因子就会对系统中的生物产生影响。因此,对于日后林业生态工程的研究是起到至关作用的是对多个因子综合评价。

2.3 林业生态系统中食物链的存在

食物对于所有生物都是至关重要的,是生存的必需品。食物链中的绿色植物被称作为“生产者”,动物中有部分动物以食草来维持生命,绿色植物被食草动物所食,食草动物又会被食肉动物吃掉,食肉动物又会被其他动物所食[5]。这些生物之间存在着共同制约,共生共荣的生存关系。以这种吃与被吃的关系称之为食物链关系,但是他们之间的关系是自然和谐以及统一的。

2.4 林业可持续发展布局

结合近20 a林业森林资源的动态变化,充分利用这次国家森林契机,对武汉市林业可持续发展性进行了远景的规划。以武漢市空间景观特征来看,可以分为3个生态圈层,城近郊区景观圈、垅岗平原生态圈、低山丘陵生态圈。这些生态圈的建立极大的促进了林业生态的发展,提高环境的质量。并且生态圈的建立可以大大协调林业生态分布不均等现象,维持林业的可持续发展。

3 林业生态系统的发展

3.1 修正我国传统林业概念

林业系统的发展就是要把林业作为一个完整的系统,归还林业的本来面目,发挥林业系统的综合功能。多年来,很多属于林业范畴之内的东西,如食用菌、中草药、野生动植物、香料植物、果树等都被排除在林业之外。因此,当务之急是使农民认识到这种思想的片面性,认识到林业的重要性,提高种树造林的积极性[6]。

3.2 林业生态系统的趋势

在林业生态系统未来的发展计划中,大部分国家林业发展都做出了新的选择,不论是提供林产品,还是保持森林的生产力增长和稳定都进行了深刻的反思。林业对环境有着无可替代的作用,林业发展的重要性在于林业对环境的影响,对现有的森林进行管理经营以及持续发展都需要有一个完整的林业生态系统。林业生态系统的发展决定着人类的未来,因此,在未来的发展中,必须重视维持林业生态系统的良好运行[7]。

3.3 信息技术在林业生态系统的作用

根据社会主义市场的发展趋势,运用信息手段,建立全国林业生态系统信息网,由数字来驱动林业的发展,以林业活动的数字化为主要的特征,建立一个智能林业系统,集合数据传输、数据采集、数据处理、数控设备为一体,实现林业活动的自动化、数字化和网络化。目前,“数字化林业”已经在国内开始实施,森林防火等级的预报、林业灾情的监测,对植被面积进行数字化分析,更有利于林业发展完成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完善林业生态系统,维持林业生态系统的平衡。同时,通过明确的信息材料督促相关部门对林业政策的实施,使我国林业有良好的发展环境,为林业现代化的发展提供良好的基础。

3.4 困难立地特殊造林与林业恢复技术

由于现实情况的差异,林业工程区都会面临一些困难,如石质地、退化草牧场、岩溶土地、干旱河谷、工矿管线等土地,都是林业生态建设的难点问题,但最重要的是抗旱。抗旱林业技术包括蓄水、应用保水剂、径流林业、造林苗树规格、选择抗旱的植物等技术,这些技术主要原则是提高水的利用率,促进植被的恢复;土壤缺乏的石质林改造技术等,通过人工促进了植被的恢复,进行不同地质的环境改造。

4 林业科技服务基层工程

4.1 开展林业科技入户工作

广大林农和基层林业生产部门是林业发展生产建设的主力军和组织者,他们对林业技术的掌握程度决定了林业建设的效果。林业科技人员开展科技进村,深入生产第一线是帮助林农脱贫致富和提高林业工程建设质量的急切需要。林业厅利用已经组建的林业专家团队进万村入万户通过引发科技资料、科技讲座、发放声像资料、现场科技资讯等形式上下联动、分级组织,产生效果、形成声势、见到效果,对县乡村进行全覆盖[8]。

4.2 实施农民林业技术培训计划

为提高村级农民技术员科技知识以及专业素质,推进林业金属的普及,使其成为农村的“乡村专家”,大力推广先进的实用技术,提高林业种植水平和经营管理能力,造就和培养一批会经营、有技术、懂政策的林业新型农民。组织林业教学、科研、推广等方面的技术人员对示范户帮扶,与村庄共建等多种形式,努力提升基层技术人员的业务水平,提高广大劳动人民的科技意识[9]。

5 结语

林业生态工程可以有效改变生态脆弱性,加快促进生态环境的恢复,准确、及时掌握林业生态工程建设的动态,对可能产生的社会效益与生态效益进行准确的评估。目前,我国在林业方面取得了很大的进展,但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对林业建设的技术要求也在不断更新。因此,从林业生态系统持续发展的长远角度来看,还需要进一步完善各项制度,及时调整方略,以促进林业工程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安乐平,李茹虹.甘肃天水市南廓寺景区水土保持生态旅游建设模式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4(19):6295-6299.

[2]宋彦会.塞罕坝机械林场林业野生资源保护探究[J].中国农资,2013(40):33,34.

[3]王濤,周琼.浅析林业生态工程与区域生态环境[J].农业与技术,2015(6):85.

[4]谢朝柱.打造生态环境实现绿色崛起[J].林业与生态,2013(11):18.

[5]赵凤君,王立中,舒立福.火烧对寒温带湿地生态系统的影响[J].西北林学院学报,2013,28(2):136-142.

[6]国政,臧润国.中国极小种群野生植物濒危程度评价指标体系[J].林业科学,2013,49(6):10-17.

[7]梁琴,陶建平,邓锋,等.喀斯特山区9种常见树木叶片在防火期的阻火性分析[J].林业科学,2015(3):102-108.

[8]苏毅,曾立雄,肖文发,等.综合治理前后兰陵溪小流域生态系统健康格局与动态[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13,22(11):1498-1505.

[9]张鹏修,罗仕伦.林业生态工程及发展前景探析[J].北京农业,2013(6):59.

区域创新体系理论综述 篇7

1.1 国外学者对区域创新体系概念的界定

区域创新体系英文表述为Regional Innovation Systems (简称RIS) 。英国卡迪夫大学的库克 (Philip Nicholas Cooke, 1992) 教授首先提出了“区域创新体系”的概念, 他将RIS定义为“主要是由在地理上相互分工与关联的生产企业、研究机构和高等教育机构等构成的区域性组织系统, 该系统支持并产生创新”。瑞典的Asheim和Isaksen (2002) 认为, 区域创新体系是由支持组织围绕两类主要行动者及其相互作用组成的区域集群。第一类主要行动者是域内产业集群及其支持产业的公司;第二类主要行动者是制度基础结构, 包括科技机构、高等院校、技术中介机构、职业培训组织、产业协会、金融机构等, 它们具有支持区域创新的重要能力。荷兰乌德勒支大学的Jan G. Lambooy (2002) 认为, 区域创新体系是由区域生产中的合作者组成的互动的、动态的结构, 这些体系能使区域经济各主体充分发挥和扩展其才能, 它们也能引导那些致力于建立认知能力 (如学习、研究等) 和构筑企业间网络的政府和组织。加拿大的Doloreux (2002、2003) 认为, 区域创新体系是相互作用的私人与公共利益体、正规机构和其他组织的集合, 其功能是按照组织和制度的安排以及人际关系促进知识的生产、利用和传播。

1.2 国内学者对区域创新体系概念的界定

目前, 国内学术界对区域创新体系定义存在众多分歧, 主要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1) 对区域创新体系中“区域”的理解不同。有学者认为是经济区域 (陈浩, 2006;李虹, 2004) , 有学者认为是行政区域, 更多学者认为是技术区域 (张斌等, 2004;陈德宁等, 2004;方旋等, 2000) ; (2) 对区域创新体系定义的角度不同。大多数学者是从区域创新体系的构成要素及组织结构去定义, 但也有学者是从区域创新体系的运行方式 (温新民等, 2002) 、目的 (陈德宁等, 2004;李虹, 2004;王子龙等, 2003;顾新, 2001) 去定义, 还有学者是从区域创新体系的功能和作用定义 (陈琪等, 2007;梁凯2005;邱红等, 2002) ; (3) 对区域创新体系的构成要素认识不同。一般认为区域创新系统是由企业、大学和科研机构、政府、中介机构等创新主体构成 (冯之浚, 1999;胡志坚等1999) , 但对主体数量的认识不一 (梁凯, 2005;周亚庆等, 2001;张斌等, 2004) ;还有观点认为区域创新系统的构成要素不仅包括不同的主体要素 (创新的机构和组织) , 而且还包括非主体要素 (创新所需要的物质条件) (陈浩, 2006;李虹, 2004;刘友金等, 2001) , 以及其他新要素 (包括新要素组合) (冯根尧, 2006;邱红等, 2002) ; (4) 对区域创新体系功能的认识不同。一般认为RIS的主要功能是技术创新 (周亚庆等, 2001;温新民等, 2002, ) , 但也有观点认为RIS的功能包括知识创新、知识扩散和知识应用 (中国科技发展战略研究小组, 2001) , 还有观点认为RIS的功能应包括制度创新 (梁凯, 2005) 等; (5) 对区域创新体系的性质认识不同。有的人认为区域创新体系是一个技术体系、复合系统 (刘友金、黄鲁成, 2001) 、社会系统等 (陈光等, 1999;潘德均, 2001) , 它的性质是一个系统;也有人认为区域创新体系是制度、政策网络 (陈浩, 2006;刘友金等, 2001) , 制度、组织网络 (中国科技发展战略研究小组, 2001;方旋等, 2000) , 制度、机构网络 (柳卸林, 2003;潘德均, 2001) , 关系集合 (王核成、宁熙, 2001) 等, 它的性质是一种关系;还有人认为区域创新体系是一个状态空间整体等, 它的性质是一种空间结构 (温新民等, 2002) 。

2 区域创新体系的类型

关于区域创新体系的类型, 国外学者已经从不同角度做了一些研究。

Ashceim和Isakson (1997) 根据社会的根植性把区域创新体系分为区域性的国家创新系统和根植于特定区域的创新系统。Cooke (1998) 从“治理结构” (governance structure) 和“商业创新” (business innovation) 两个关键维度将区域创新系统分为六种类型。首先, 基于治理结构, 可以将RIS分成基层式 (grassroots) 、网络式 (network) 和统制式 (dirigiste) 三类;其次, 基于商业活动模式, 又可以将RIS分为地方式 (localist) 、交互式 (interactive) 和全球式 (globalist) 三类。Howell (1999) 根据地域临近性和空间集聚在创新中的作用, 将区域创新系统分成了两类模式:一类是从属于国家创新系统的自上而下的区域创新系统;另一类是自下而上具有独立的内部特征和内部联系的区域创新系统。Isaksen (2001) 通过对区域壁垒和创新阻力的分析, 也把区域创新系统分成三类:缺乏组织的、零散的和封闭的区域创新体系。Cooke (2004) 根据技术转移的管制类型, 归纳了三类区域创新体系:即草根类 (grassroots type) 、网络类 (network type) 、管制类 (dirigiste type) 。Doloreux (2005) 根据Braczyk、 Cooke等人的研究, 区分了两种区域创新体系:新经济系统, 称为“企业家的区域创新体系” (ERIS) ;传统的区域创新系统, 称为“制度的区域创新体系” (IRIS) 。Asheim和Coenen (2005) 还根据各种产业和经济部门的知识基础描绘了两种区域创新体系:基于分析知识的区域创新体系 (the analytical knowledge base regional innovation system) , 以及基于综合知识的区域创新体系 (the synthetic knowledge base regional innovation system) 。

我国学术界对区域创新体系类型的研究相对较晚, 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观点有:

张斌等 (2004) 从区域的经济实力和科技实力这两个维度, 把RIS的模式分为四种: (1) 价值网络型的区域创新体系; (2) 企业主导型的区域创新体系。 (3) 高校——科研机构主导型的区域创新体系; (4) 政府主导型的区域创新体系。涂成林 (2005) 在研究国外区域创新体系类型时, 从动力角度将其归纳为市场牵引型、研发驱动型、政府主导型、重点扩散型四种;在对国内区域创新体系不同模式的比较与借鉴时, 涂成林基于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大背景, 选取了四种有代表性、有成效的区域创新模式进行比较, 即原始创新主导型 (北京模式) 、全面综合协调型 (上海模式) 、企业主体主导型 (深圳模式) 、政府推动主导型 (苏州模式) 。林迎星 (2006) 从两个角度对区域创新体系类型进行了划分。首先, 依据区域优势产业维度, 把区域创新体系分为高技术产业型区域创新体系、传统产业型区域创新体系和混合产业型区域创新体系;其次, 依据创新资源的配置机制, 把区域创新体系分为政府主导型的区域创新体系、政府与市场共推型的区域创新体系、市场主导型的区域创新体系。毛艳华 (2007) 依据治理结构、社会根植性、创新主体、创新环境以及主体互动程度等将区域创新系统区分为三个类型, 即地域根植性区域创新体系、区域网络化创新体系和区域化国家创新体系。

3 区域创新体系的构成要素与基本结构

3.1 区域创新体系的构成要素

区域创新体系的构成要素是指那些在特定区域内, 参与、影响创新活动的要素主体, 它们通过不同方式对区域创新体系的运转产生作用 (胡凯、尹继东, 2007) 。自弗里曼 (Freeman, 1987) 对国家创新体系组成单元进行研究后, 波特、伦德瓦尔 (Lundva11, 1992) 、帕威特 (Pavitt, 1994) 等进行了进一步探讨, 企业、大学、科研机构、教育部门和政府部门被认为是创新体系主要构成部分。目前, 国内外学者已取得基本共识, 认为RIS的主体要素包括企业、大学和科研机构、中介服务机构、政府部门等。其中, 企业处于中心地位, 是区域创新活动的执行者;大学和科研机构是知识创新的来源;中介组织是连接区域创新体系各要素的纽带;政府是区域创新政策的制定者, 是区域创新体系的特殊要素, 是联系组织要素与制度要素的纽带。

3.2 区域创新体系的基本结构

区域创新体系的结构是指区域创新体系构成要素的组合形式或关系模式 (林迎星, 2006) 。

Erkko Autio (1998) 认为, 区域创新体系有两个子系统构成, 即知识应用和利用子系统和知识产生和扩散子系统。Cooke等 (2000) 指出, 任何起作用的区域创新体系有两个子系统:知识应用与开采子系统和知识生产与扩散子系统。Andersson等 (2002) 认为集群在RIS中处于极其重要的位置, 并提出了以集群为中心的RIS结构图。此外, 从实证分析角度, 学者们也得出了同样的结论。

从国内研究看, 由于各地的优势特色和创新制约因素不同, 各学者和地方科技管理部门对构成区域创新体系的子系统的提法也不同。如王丽丽 (2000) 认为RIS主要包括制度创新、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和服务创新等体系。潘德均 (2001) 认为RIS主要包括知识创新系统、技术创新系统、创新技术扩散系统等三个主体系统和创新人才培育系统、政策与管理系统、社会支撑服务系统等三个支撑系统。黄鲁成 (2002) 从系统论的角度进行分析, 认为RIS由组织创新系统、制度创新系统、政策创新系统、运行创新系统、基础条件创新系统五个方面构成。张斌等 (2004) 指出, RIS主要包括知识创新系统、技术创新系统、知识传播系统和知识应用系统。陈琪、徐东 (2007) 认为RIS主要包括六个子系统, 即投融资系统、知识创新系统、技术创新系统、政府调控系统、知识技术流转系统、知识与技术应用转化系统。

4 区域创新体系的运行机制

区域创新体系的运行机制是指区域创新系统内部创新活动各主体之间及其与创新环境之间相互作用过程的原理 (林迎星, 2006) 。

Cooke (1998) 认为, 区域创新体系是企业及其他机构经由以根植性为特征的制度环境系统地从事交互学习的地方。这里, 他引入了三个重要的概念:“交互学习 (interactive learning) ”、“根植性 (embeddedness) ”和“制度环境 (institutional milieu) ”。Doloreux (2002) 将“内部机制”描述为区域创新系统内部的基本动力 (principal internal dynamics) , 认为正是这些基本动力解释了区域创新体系的效率和成功。他认为, 区域创新系统的内部机制有四个:互动学习 (interactive learning) 、知识生产 (knowledge production) 、邻近性 (proximity) 和社会根植性 (social embeddedness) 。

冯之浚 (1999) 根据世界经济发展的新特点和我国区域创新的国情, 认为区域创新体系的运行机制主要包括:利益驱动机制;学习培训机制;决策信息机制;竞争协作机制。张敦富 (2000) 等人也持类似观点, 认为创新主体、研发、融资、中介、管理等各系统之间的关联, 是依照内在的利益机制和外部的竞争压力机制, 相互依存、相互约束、相互作用。其中基本的机制包括:利益驱动机制、决策信息机制、竞争协作机制、学习培训机制。李虹 (2004) 认为, 研究区域创新体系的运行机制, 应从微观创新机制入手, 着重分析区域创新的动力, 进而研究创新在区域中的扩散机理, 目的是希望通过人为的干预和调控, 提高区域创新的整体效率。区域创新过程是一个复杂的过程, 其中交织着多种动力, 区域创新行为的产生是外部动力 (市场需求、区域竞争、国家创新引导等) 和内部动力 (企业利润、区域创新瓶颈、地方政府推动) 共同作用的结果。陈广胜等 (2006) 认为, 区域创新体系运行机制应包括:交互学习机制、知识创造机制、空间聚集机制、社会网络机制。

区域创新体系的运行机制是区域创新体系最主要的方面, 也是区域创新体系区别于其他体系的本质特点。在某种意义上讲, 区域创新体系的内部运行机制描述了区域创新体系内部动态性的原则, 而这种动态性说明了区域创新体系的效率和成功的源泉。因此, 区域创新政策主要是要促进区域创新体系内部运行机制的形成和发展。

摘要:介绍了国内外学者对区域创新体系概念的不同的界定和区域创新体系的创类型, 分析了区域新体系的构成要素与基本结构, 说明区域创新体系的运行机制是区域创新体系的主要方面, 也是创新体系区别于其他体系的本质特征。

区域生态保护体系论文 篇8

对于宏观金融体系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 国内外都已经有了大量研究, 学术界普遍认为, 一个运行良好的金融体系对于经济的长期增长有促进作用。因此, 如何构建及完善金融体系以促进经济发展在学术界也引起了热烈讨论, 甚至衍生了很多研究金融体系的学派, 如结构学派、功能学派、生态学派、要素学派等。在对金融体系的研究过程中, 人们逐渐发现, 在一个国家内, 特别是在中国这样一个地区经济发展差异很大的国家, 很难或者根本无法建立一个可以适应各个地区不同经济发展情况的统一的金融体系, “区域金融体系”便应运而生。对于区域金融体系的定义, 在此采用焦媛媛、王琦 (2007) 在《区域金融体系理论研究综述》一文中的表述, 即:区域金融体系是指在一定行政区域范围内设立的, 具有区域社会经济产业发展特色的执行服务功能的动态的有机整体, 由区域金融组织、区域金融市场、区域金融调控和区域金融监管四个子体系构成。一个区域的金融体系必须依据该区域经济发展状况、资源要素禀赋、产业结构、市场发育程度及文化等因素来构建, 以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综合来看, 区域金融体系对区域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主要体现在资本形成与导向、企业监督与激励、风险防范与管理等方面。文章将从这几个方面具体分析以一个结构合理、功能完善的健全的区域金融体系对区域经济发展的意义。

二、健全的区域金融体系对区域经济发展的意义

(一) 健全的区域金融体系能促进区域资本形成

金融体系不仅拥有以银行为中介的间接储蓄和以多种金融工具为媒介的直接储蓄, 还能提供多样化的投资途径, 降低资本形成过程中的交易成本, 促进经济中的储蓄和投资以更有效率的形式运作, 使得社会上闲散的资金转化为支持经济发展的长期资本。

一个区域经济发展的资金来源渠道主要有:企业自身积累、政府财政投资、金融机构贷款、资本市场融资和引进外资。企业自身积累耗时太长, 政府财政能力也有限, 依靠这两个渠道获得资金并不现实, 尤其是那些经济欠发达的区域。后面三种渠道都是通过金融市场进行融资的, 因此, 构建一个健康高效的区域金融体系, 高度发展区域金融, 才能有效融通区域内外资金, 充分发挥金融体系集结资金的能力, 促进区域资本形成。

(二) 健全的区域金融体系能有效引导资本流向, 合理配置资源

良好的区域金融体系能提供有效的投资评估和筛选机制, 从而引导资金流向高效率的领域, 实现跨时间、空间、行业对经济资源进行合理配置。金融体系对经济资源的这种配置功能为区域高新技术产业提供了资金支撑, 有助于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目标的实现, 进而优化区域经济结构。对区域内的单个企业而言, 区域金融体系提供的投资评估以及金融中介机构搜集的价格信息使企业能够自行决策, 对价格信号做出及时有效的反应, 对企业的各种资源进行合理配置。

(三) 健全的区域金融体系能够提供有效的监督和激励机制, 提高资金利用效率

健全的区域金融体系内, 投资监督体系将银行、资本市场、社会中介力量共同纳入监督管理机制, 充分发挥资本市场的信息披露机制和接管机制, 使监督更有效率。融资结构由单一的债权融资变为债权与股权并重, 激励企业治理结构变革, 有利于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和有效的企业内控机制。提高资金利用效率。

(四) 健全的区域金融体系有利于防范和化解区域金融风险

高度发展的区域金融体系可以通过风险的集聚、交易和转嫁在全社会重新配置风险, 降低或化解那些具有高生产效率的产业或部门的风险, 促进产业升级和技术进步。同时, 区域金融体系还可以通过分散化投资、建立风险退出机制和金融保险机制来降低风险, 促进风险资本的良性循环。这些都能使区域经济在一个较低的风险水平下朝着更科学、高效的方向发展。

综上所述, 健全的区域金融体系对区域经济发展的意义在于:使区域经济发展获得长期资本;提高区域资本的使用效率, 合理配置资源, 实现区域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提供更有效的监督激励机制, 促进域内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分散或化解投资风险, 降低区域经济发展中面临的金融风险。

摘要:区域金融体系对区域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主要体现在资本形成与导向、企业监督与激励、风险防范与管理等方面。健全的区域金融体系能促进区域资本形成, 引导资金流向更具生产效率的部门, 提供有效的监督激励机制并防范和化解区域金融风险。

关键词:区域金融体系,区域经济

参考文献

[1]张建政.加快东北区域金融发展的意义[N].吉林日报, 2006, 09.

[2]焦媛媛, 王琦.区域金融体系理论研究综述[J].工业技术经济, 2007, 07:148-151.

[3]刘明笑.我国产业转型中的金融体系构建问题研究[J].货币银行, 2011, 10:14-18, 24.

区域生态保护体系论文 篇9

这些年, 我国的城镇化建设正紧锣密鼓地进行着, 但其背后诸如经济持续健康增长与自然资源相对匮乏以及生态环境破坏的问题也日渐凸显和加剧。目前, 虽然城市人口比重不断增加, 但城镇居民的文化素质、生活质量、思想观念、消费习惯却难以跟上城镇化的步伐。中国的城镇化面临着结构失调、质量不高、土地资源短缺、土壤污染严重、资源消耗过快和生态环境被破坏等诸多问题。

长江三角洲地区作为中国综合实力最强的区域之一, 其表现出来的经济增长能力和社会发展活力为世界所瞩目。但近年来, 长三角区域生态环境不容乐观, 在城市快速扩张的进程中, 诸多生态环境问题日益暴露。首先, 在土地污染方面, 长三角地区的湿地生态系统受损严重, 生态系统全面衰退, 湿地生态服务功能严重下降;农药污染已是长三角地区最常见的土地污染问题之一, 其中最严重的是“持久性有机物污染和有毒重金属”污染;该区域地面下沉现象也很严重, 苏锡常和杭嘉湖地区的地面已经形成了最大的沉降中心, 沪宁铁路带和太湖流域也出现地面严重下沉。其次, 来自酸雨的污染也严重威胁着该区居民的健康。据调查显示:江苏沿江八市均为酸雨控制区, 酸雨对土壤和建筑也存在不同程度的危害。再次, 长三角地区总体水质逐年下降, 长江和钱塘江基本能保持在地面水II类水标准, 但南京、上海、南通、镇江等江段均存在着明显的岸边污染带, 一般市区河流水质远低于V类标准, 郊区和农村河流水质均低于IV类标准, 该区域居民用水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最后, 长三角地区许多生物的栖息地受到威胁, 生物多样性锐减甚至濒临灭绝。该区域因受到城市化加快、工业化和产业集聚的影响, 空间开发的生态适宜性受到严重破坏。该区农村生态环境恶化趋势尚未得到有效控制, 郊区农村基础设施环境建设相对滞后, 尤其是城郊结合地区的环境脏乱差现象普遍存在, 人居环境总体欠佳。

2013年6月, 新一轮城镇化规划已制定, 城镇将会是中国经济持久稳定增长的内生动力, 城市群作为未来城镇化发展的主体形态将会更受关注。长三角区域作为国家级的城市集群, 不仅要重经济, 也要重生态。在新型城镇化进程快速推进的时期, 要确保城镇化质量, 不仅要敢于面对中国城镇化进程中出现的各类问题, 更要对问题进行剖析和解决, 要走出一条符合全国人民期待的新型城镇化道路。

二、走新型城镇化道路的必要性

城镇化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阶段。不同国家、不同地区、不同阶段, 城镇化速度与质量则存在着明显差异。在过去的一段时间内, 城镇化带来了工业化的快速发展, 肩负起工业反哺农业的重任, 并带动农村的发展。

当前, 全国各地都在探索如何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之所以强调“新型”二字, 是为了和过去的城镇化道路有所区别。我国的城镇化已经持续多年, 成就巨大, 但出现的问题也不少。值得反思的是在城镇化进程中对生态文明的忽视, 是否是带来诸多环境问题乃至社会问题的“病根”?提出新型城镇化, 并不是否定城镇化道路, 而是为了提高城镇化质量。在充分肯定快速城镇化成效的同时, 也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我国城镇化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 “要把生态文明理念和原则全面融入城镇化全过程, 走集约、智能、绿色、低碳的新型城镇化道路”。这意味着, 在新型城镇化过程中, 要紧扣生态环境保护的主题。长三角地区在积极发展经济的同时, 也必须更加注重生态环境建设, 努力让城镇更加宜居, 让市民生活更有质量, 更加符合广大市民的期待。

未来1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定性阶段。农村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点和难点所在, 相对有限的农村资源不足以支撑城乡居民实现收入倍增和小康社会的建设。因此, 为了减轻农村小康社会建设的压力, 让更多的人生活在城镇, 享受城镇文明, 过上小康生活, 我们很有必要走新型城镇化道路。新型城镇化, 不但会让城镇更好地吸引充沛劳动力, 提升劳动力素质, 而且更加有助于促进城镇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 有效解决民工荒和劳动力结构失衡问题。总之, 走新型城镇化道路, 有利于解决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突出问题和复杂矛盾;有利于城镇更好地聚集各类资源并优化配置, 有助于实现产业顺利升级,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新型城镇化顺应了客观形势的要求, 它是提高城镇发展质量、人民生活水平和发展效率的关键所在。如何才能更好地确保我国城镇化质量?这是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重大课题。为此, 需要总结和反思我国以往快速城镇化的成效和出现的重大现实问题。关于新型城镇化, 尽管目前很难清晰地对其进行界定, 但它将会伴随着我国城镇化的不断实践, 不断丰富其内涵。从现有认识来看, 新型城镇化是在我国转型期提出来的解决社会城镇发展问题的有效路径。毋庸置疑, 在新的历史时期, 它赋予新的历史使命, 它区别于我国以往的城镇化道路, 更区别于世界其他国家一般的城市化之路, 它将会是具有中国特色的新型城镇化。

三、推进新型城镇化过程与区域生态环境保护中值得关注的问题

长三角区域的城镇化建设要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 重视生态环境, 加强区域合作, 优势互补, 扩大环保力度。新型城镇化在具体落实的层面上, 该如何摆脱对传统城镇化模式的路径依赖呢?

第一, 从长三角区域整体环境系统统筹考虑的角度, 制定合理的规划, 有序发展。制定规划应包括制定经济的总体发展战略规划、城镇化的总体规划、产业的发展规划、土地利用规划、市政建设规划等。要在国家主体功能区规划引导下, 从长三角地区的实际情况出发, 充分发挥优势, 扬长避短, 既要搞好每一个专项规划, 又特别要注意相关规划的衔接。

第二, 完善相关政策。生态文明建设要得以贯彻、实施, 必须有制度、机制的激励和保障;必须有政策、法规的约束和监督。环境政策法规一体化能够为长三角区域生态环境保护创造良好的法制环境。长三角各区域的各级相关部门要通过加强联合开展各类环境问题的立法合作工作。诸如:饮用水源地保护、工业园区环境管理、环境风险管理、生物多样性保护等方面的环境立法合作。更好地促进环境保护一体化发展。

第三, 依靠科技力量, 大力发展环保产业。环境问题的解决最终需要依靠科学技术。纵观世界, 凡是综合实力强的国家无一不运用尖端的环保科技来处理和解决环境问题。在未来发展中, 科技创新是推动中国环保事业的根本动力。长三角地区高校云集, 科研机构众多, 科技创新实力雄厚, 应充分发挥各区域的科研优势和特色, 结合各自优势领域分工合作;应着力在饮用水安全、大气污染输送规律研究、机动车尾气排放标准及尾气净化等关系人们生活质量方面取得突破;还应努力在农村生态环境保护、污泥无害化、垃圾堆肥、垃圾焚烧、土壤修复、废气脱硝、循环经济与清洁生产、风险预警与应急、有机毒物监测与防治等方面研究;在有条件的地区可以开展对氮氧化物、有机污染物等复合污染问题以及灰霾天气的研究攻关等等。应进一步优化能源结构, 在生物质能、风能、太阳能、潮汐能等清洁能源开发和利用领域开展广泛合作。在新一轮的长三角区域发展总体规划中, 要大力发展环保产业, 在加强对传统行业关键工艺、技术创新的同时, 全面开放长三角区域的环保市场, 发展低碳产业, 逐步实现长三角区域环保产业市场一体化。

第四, 形成监督教育机制, 强化公众参与。为使公众能够有效地行使环境监督权, 应加强长三角区域环境保护宣传教育工作, 提高人们的环境意识, 普及环保知识与技能, 使公众树立正确的环境价值观、生态伦理观, 尽量实现人与自然平衡。长三角区域要依托现有然保护区、生态示范园区、科研院所等资源建立生态环境保护教育基地。

第五, 加强多主体参与的环境保护模式。政府主导模式的单一已不能适应长三角区域的发展, 因此, 在环境保护合作平台的建设中, 应进一步强化市场机制的应用和公众参与。媒体和环保非政府组织的作用不容小觑。互联网的传播使信息的获取成本大为减少, 通过媒体的披露, 长三角区域的环境信息能够方便快捷地传达给民众, 使公众及时了解长三角区域环境保护进展, 形成全社会参与。大众媒体应站在客观公正的立场上, 在报道过程中应坚持实事求是、及时有效的原则, 报道各区域环境信息和各区域任务的落实情况, 监督政府的工作, 为公众提供了解多方信息的渠道。同时, 环保非政府组织 (NGO) 应充分发挥不可或缺的助推力作用。引导公众参与环境保护, 协助政府间的环境合作。政府也应为环保NGO的发展创造的有利条件, 使之能够充分发挥在区域环境保护的重要作用。

第六, 区域合作保护生态环境。国际上不乏有生态环境保护成功的实例, 诸如欧盟、莱茵河流域等区域环境保护合作都是值得长三角区域生态环境保护合作借鉴的。长三角区域生态环境保护合作要透过充分借鉴过往区域合作研究与实践的成果, 逐步建设具有长三角特色、基于区域实情、符合发展实际、融入区域发展全局的实体化生态环境保护平台。

参考文献

[1]杨开中.长三角转型要推动七大转变[N].经济日报, 2005-11-23.

[2]仇保兴.国外模式与中国城镇化道路选择[J].人民论坛, 2005 (06) .

[3]胡际权.中国新型城镇化发展研究[D].西南农业大学, 2005.

[4]辜胜阻, 李永周.我国农村城镇化的战略方向[J].中国农村经济, 2000 (06) .

浅析我国区域支付服务体系发展 篇10

关键词:支付体系,区域

一、支付体系、区域支付服务体系基本概念

支付体系是实现资金转移的制度和技术安排的有机组合, 主要由支付服务组织、支付系统、支付工具, 以及支付体系监督管理等要素组成。

关于区域支付服务体系的概念, 当前尚没有明确的学术或官方定义, 从欧美等发达国家的支付体系发展过程来看, 也未出现过区域支付服务体系的概念, 主要原因是其区域经济金融发展均衡, 交通体系发达, 计算机网络、电子通讯等技术较为先进, 为建立全国标准化的支付服务体系提供了基础。但对于我国而言, 由于地域辽阔, “二元制”经济结构、区域经济发展不均衡以及交通、文化存在较大差异等因素, 造成支付服务体系发展因地域不同而差异明显。因此, 区域支付服务体系是我国支付服务体系发展中的一个特有过程, 且区域支付服务体系的存在以及合理、健康发展对促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按照地域划分, 当前我国支付体系可分为全国性支付服务体系和区域性支付服务体系, 区域性支付服务体系除了具有全国性支付服务体系的共性功能外, 还兼有区域特色, 主要服务于某一特定区域范围内的经济、社会发展以及百姓生活。如以省为单位的省辖支付服务体系、以经济区域为单位的经济区支付服务体系。区域支付服务体系包涵于全国支付服务体系, 两者既是协调统一的有机整体, 又具有相对灵活的区域地方特性。

二、区域支付服务体系发展现状

我国区域支付服务体系的发展是由人民银行各分支机构结合地方经济、金融发展逐步推广建设起来的, 其基本特征是在全国支付服务体系的框架下, 对支付服务体系的组成要素进行了重新组合、安排或补充, 以实现新的支付服务功能, 满足地方经济及社会发展需求, 如开发新的区域支付清算系统、研发适用性较强的支付工具、制定和部署区域性支付清算制度等。

我国区域支付服务体系始建于上世纪九十年代, 在当时经济快速发展的背景下, 部分地区开始着力引进支付业务电子化处理模式, 以改善业务处理方式, 提高支付清算效率。如陆续建设的同城票据交换清分机系统、同城电子清算系统等, 逐渐实现了辖内跨行支付清算业务网络化、电子化处理, 如广东省自主建设的金融结算服务系统、浙江省自主建设的支付清算服务系统等, 业务功能强大, 甚至涵盖了外币支付清算功能。2003年以来, 随着人民银行大、小额支付系统在全国范围内的推广运行, 区域性支付清算系统建设有所放缓, 但区域支付服务体系的整体建设速度却仍在进一步加快。尤其是近年来区域经济发展概念的提出, 以及各类“经济圈”规划的出现, 经济发展逐渐形成了跨省 (市) 区域合作的态势, 与此相对应的区域支付服务体系建设借助良好的发展契机而得以快速发展, 如其中的“珠三角”、“长三角”等区域支付服务体系发展较为突出, 具有较强的代表性。

1.“珠三角”区域支付服务体系

“珠三角”经济区是以广东省的广州、深圳、珠海、佛山、江门、东莞、中山、惠州和肇庆市为主体, 辐射泛珠江三角洲区域, 并与港澳紧密合作, 是我国重要的区域经济中心。其区域支付服务体系具有显明的地方特性:一是自主研发并推广了广东省金融结算服务系统 (含人民币实时贷记、外币实时贷记、定期借记、粤港外币实时支付、在线支付、批量贷记和银行代理缴费等业务) 、跨行通存通兑系统、电子纳税入库系统和票据自动清分系统等区域性支付清算系统;二是区域票据交换范围拓展至香港, 形成了粤港深大同城, 币种包括了同城人民币、港币、美元等;三是不断推进粤港票据联合结算项目, 实现了粤港两地相互签发、自由流通港币支票、本票、汇票;四是建设推广了以“羊城通”多功能储值卡为代表的小额支付工具, 方便了居民在公共交通、便利店等场所的小额非现金支付;五是建立了区域支付服务监管制度体系, 以严肃区域支付结算纪律和维护区域支付结算秩序。

2.“长三角”区域支付服务体系

“长三角”经济区是以上海市为中心, 包括江苏省南部、浙江省北部以及邻近海域, 是我国目前经济实力最强的经济区之一。2007年, 人民银行上海总部牵头建立了“长三角”支付结算工作协调联动机制, 共同签署了《推动长江三角洲金融协调发展、支持区域经济一体化框架协议》 (简称《框架协议》) , 共同推进“长三角”支付服务一体化建设。2008年, 又建立了“长三角”银行卡支付服务环境建设协调会议制度, 使得区域支付结算基础建设和创新工作取得了明显进步, 并实现了沪、浙、苏银行汇票业务一体化, 共同开展了“长三角”地区支票影像交换业务的联合整治和银行卡受理市场建设工作。

在《框架协议》的支撑下, “长三角”区域支付服务体系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 尤其是在上海取得2010年世博会举办权以来, “长三角”地区更是加快了支付服务一体化建设步伐, 以人民银行上海总部为牵头单位, 建立了世博金融支付环境领导小组, 开展支付服务环境建设工作, 带动“长三角”支付服务水平整体提升;同时, “长三角”支付服务体系成员单位也将“接轨世博会”作为推动发展、促进转型的“新引擎”, 大力开展支付服务环境建设工作, 如人民银行南京分行制订了《江苏省世博支付环境建设工作的指导意见》、杭州中心支行制订了《浙江省世博支付环境建设工作方案》等, 积极主动、相互融合地掀起区域支付服务环境改善与建设高潮。

3. 其他区域支付服务体系

除“珠三角”、“长三角”等跨省区域支付服务体系外, 近年来随着区域经济的不断发展, 其他区域支付服务体系发展也较为迅速, 如环渤海经济区、北部湾经济区等区域支付服务体系。此外, 以省会城市为中心、辐射省内周边城市的区域支付服务体系亦得到迅猛发展, 如浙江以杭州市为中心的省内支付服务体系建设, 湖南以长沙市为中心的城市经济圈支付服务体系建设, 陕西以西安市为中心的“西安—咸阳支付服务一体化”建设等。

三、区域支付服务体系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

区域支付服务体系在促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但随着国家支付服务体系建设步伐的加快以及二代支付系统的推广运行, 对区域支付服务体系发展形成一定影响, 也暴露出当前发展中所面临的一些问题。

1. 区域支付服务体系发展政策缺失

当前, 我国尚未出台关于区域支付服务体系发展的相关政策, 未明确其在国家支付服务体系中的战略定位和发展方向, 尤其是未明确与国家支付服务体系发展的相互关系, 致使区域支付服务体系发展良莠不齐, 个别地区基于利益驱动盲目发展、建设区域支付清算系统, 其业务功能与国家支付清算系统重复, 造成重复投资和资源闲置, 对国家支付清算系统的推广、延伸形成障碍。

2. 区域支付服务体系发展不均衡问题突出

由于经济、文化、地理等因素影响, 我国区域支付服务体系发展不均衡问题突出。整体表现为:东南沿海等发达地区区域支付服务体系建设起步早, 支付系统业务功能完善、支付工具种类丰富、制度建设较为完善, 且具有较为稳定的市场需求和业务规模。而内陆以及西部地区, 区域支付服务体系建设起步较晚, 大多是在人民银行总行的部署安排下, 对大小额支付系统的部分潜在业务功能的拓展和延伸, 尚未构建成较为独立、完善的区域支付服务体系。

3. 健全的区域支付服务体系监督管理机制尚未形成

人民银行作为支付服务体系的建设推广和监督管理部门, 在促进和规范支付服务体系发展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但人民银行部分分支机构在促进区域支付服务体系发展过程中, 重“发展”、轻“监管”, 致使部分地区区域支付服务体系的监督管理机制不健全或缺位, 导致在出现区域性支付业务纠纷时, 缺失与之相适应的裁决主体、制度依据, 无法从法规制度层面保护金融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4. 跨省区域支付服务体系建设协调难度较大

从我国近年来东南沿海的跨省区域支付服务体系建设情况来看, 由于行政区划以及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同, 跨省区域支付服务体系建设协调难度较大、合作成本较高, 整体发展速度较慢, 表现为单一行政主体内的支付服务体系发展要快于跨省 (市) 的支付服务体系。如上海市支付服务体系要好于“长三角”区域支付服务体系, 广东省支付服务体系要好于“珠三角”区域支付服务体系。

四、区域支付服务体系发展的几点建议

1. 明确区域支付服务体系发展的战略定位

区域支付服务体系作为我国支付服务体系建设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国家应明确其战略定位, 科学、合理确定其与国家支付服务体系的关系, 避免盲目发展、重复投资和资源浪费, 优化国家与地方的资源配置, 实现既有利于促进国家整体支付体系的建设发展, 也能满足地方区域支付服务需求, 形成优势补充、协调发展的共赢局面。

2. 制定区域支付服务体系发展统一规划

人民银行总行应依据国家支付服务体系发展方向, 结合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特点以及支付服务市场需求, 科学制订区域支付服务体系发展规划, 明确区域支付服务体系的建设目标、建设主体、建设项目以及覆盖范围, 以实现国家支付服务体系建设与区域支付服务体系的均衡、协调发展, 既能有效满足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多样化需求, 也能有效促进国家支付服务体系的统一发展。

3. 加强支付服务体系法规制度建设

法规制度是维护正常支付结算秩序的重要依据, 也是支付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 我国支付系统建设步伐较快, 大大提高了支付清算效率, 但法规制度尚不完善, 且法律层次较低, 造成支付服务体系监督管理不到位。因此, 人民银行应加强法规制度建设, 促进国家支付服务体系与区域支付服务体系向好协调发展, 确保区域支付服务体系的相关制度与国家支付服务体系的制度规范保持一致, 构建安全、高效的现代化支付服务体系。

4. 打破行政区划屏障, 以市场发展为导向, 推动区域支付服务体系建设

由于行政区划的原因, 我国区域支付服务体系在发展过程中, 跨省 (市) 的区域支付服务一体化发展较为缓慢, 且数量较少。为更好地服务区域经济建设, 促进区域支付服务体系一体化发展, 扩大区域支付服务体系核心城市的辐射范围及影响力, 带动周边城市的支付服务环境优化, 提升整体支付服务能力, 人民银行各分支机构应加强彼此间的沟通与合作, 共同开展调研, 以市场经济发展为导向, 积极联系地方政府, 打破行政区划屏障, 积极推动区域支付服务一体化建设进程, 顺应区域经济金融发展趋势。

5. 加快二代支付系统建设步伐

二代支付系统是人民银行针对当前及今后一段时期内社会经济金融发展需求, 结合支付系统运行的生命周期, 在一代支付系统的基础上投资建设的。二代支付系统经重新设计和定位, 其功能更为健全、服务方式更为灵活, 可有效满足我国不同区域内的银行业金融机构需求。因此, 加快二代支付系统建设, 可有效避免国家支付服务体系与区域支付服务体系建设发展过程中的重复投资和资源闲置问题, 达到两者之间的优势互补, 实现社会效益最大化。

6. 重视非金融机构对区域支付服务体系建设的影响

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 近年来出现了较多的非金融机构从事支付服务业务, 且具有一定范围的社会影响力。为促进支村服务市场健康发展, 规范非金融机构支付服务行为, 防范支付风险, 人民银行2010年6月制订并出台了《非金融机构支付服务管理办法》, 正式将非金融机构支付服务纳入了人民银行的监管范围, 成为从事支付服务的“正规军”。非金融机构相对于银行业金融机构, 其支付服务具有更多的灵活性和便利性, 可有效满足地方百姓的日常经济生活。因此, 在促进区域支付服务体系建设过程中, 应高度关注非金融机构的市场定位及支付服务产品研发, 加强对其引导和监管, 使其成为我国区域支付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参考文献

[1]肖崎.支付体系变革及其对中央银行的挑战.上海金融, 2009年第12期

[2]胡文莲.不断跨越铸就辉煌——陕西省支付体系建设与发展60年回顾.西部金融, 2009年第12期

[3]谢群松.德国支付体系监督的经验和启示.西部财会, 2005年第1期

[4]薛荣.英国支付体系风险监管的启示.西部金融, 2010年第10期

[5]崔瑜.创新支付手段促进区域支付体系发展.金融电子化, 2008年第7期

区域财务共享体系的战略规划 篇11

【关键词】资源配置;资产重组;资本运作;战略规划;价值再造

一、财务共享中心建立的历史背景

集团发展初期,“分散式财务管理”模式为:集团区域公司下设各级分、子区域公司设立独立核算的财务部门,定期进行报表层层上报及汇总合并。这种分散式的财务核算管理模式在集团发展初期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但随着集团规模的扩大以及业务模式的不断创新,分散型财务管理模式逐渐呈现出诸多的弊病,组织效率低下、成本巨大。每个子区域公司,需配套外派财务人员,且各地财务人员不可共用,使财务人员成本迅速增加。

分散的地域、独立的规则、完全个性化的信息系统,形成了“事实上的一个个信息孤岛”,使集团及分区域公司层面的财务核算工作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扰——结账周期冗长、错误千奇百怪、合并数据逻辑混乱,财务信息的及时性、准确性和相关性难以得到保证。

管理需求被忽视,缺乏对“业务的支撑”和“战略推进”能力。这种能力的制约来源于财务人员无法摆脱的基础业务,会计基础业务处理和财务数据核对耗费财务团队大量精力,“深入业务进行业务支持”和协助区域公司进行“战略推动”变成一句空话。

目前企业区域公司资金规划管理难度较大、应收账款的清欠工作推展困难、利息费用增加等诸多问题,造成管理上“集而不团、管而不控、有令不行、有禁不止”。

区域公司产业跨度大、股东结构混合导致各单位在经营管理和财务管理方面也存在较大差别,个别区域公司财务基础工作堪忧,致使财务对经营管理促进和提升无从谈起。各项审计所发现及查找出来的问题,也是企业区域公司在“规范管理”等方面存在问题的“共性问题体现”。

通过“管理会计职能”渗透到企业区域公司各个层面的“战略规划、成本管理、决策分析、绩效管理、风险管理、投资决策及资产管理等各个方面,使之成为各个经济单元领导者的“参谋”和“决策助手”。推动相关业务的流程再造,做到“精益管理”,促进各项资产的周转效率,提高资源占用的“经济贡献值”。

二、财务共享中心建立总体思路

财务共享中心投入实施后,精化财务人员集中管理效能,有效实施统一的资金收付能力,提高企业区域公司对资金直接进行管控力度,实时掌握各基层单位资金余量有效利用存量资金,减少资金冗余,挖掘资金使用潜力,加强资金周转,增强资金使用效率。“杜绝差错发生于细节之中,决胜千里终受益于系统管理。”

三、财务共享中心实施的战略步骤

1.统筹协调规划、分阶段分步实施

创建共享中心工作由企业区域公司统一领导,设计顶层及分层管理结构;区域内系统各单位全员参与,层层分解并落实目标任务,实行责任单位落实制。所属单位全部纳入财务共享中心创建范围,分段实施、因企制宜、逐步完善。达成“财务集中核算”和“财务集中管控”的管理模式,运行调试完备后创建与集团财务共享中心对接,将企业区域公司共享平台融入集团共享财务平台中去。

2.优化整合资源、提高管控效能

建立和推广标准化管控体系,实施规范化管理架构;运用先进管理技术和手段,提高业务处理能力和工作效率,控制和压降管理成本。

3.系统配套、协同推动

清晰划分财务与相关业务的管理界面,区域公司共享中心与基层单位的财务职责分工,明确管理流程和职责权限,落实配套协同措施,促进财务与业务的贯通融合以及信息的交互集成。

四、财务共享中心实现的管理目标

提升企业区域公司整体管控力度与水平,快速复制标准化的财务管理模式,支撑区域区域公司发展需要,同步提升区域公司经营管理水平。

1.实现目标一:向管理要效益,标准化流程支持业务发展

秉承贯彻“效率管理”的理念,在财务管理领域推进专业化的分工。共享中心的定位则是专业化、质量控制流程化,效率提升执行化。

2.实现目标二:统一信息化台固化优化流程,操作中心向知识中心转变

区域公司财务产权部通过“组织变革”,着眼构建更专业化的财务管理体系。将原来的“事后分析角色”转型为事前、事中分析平台中去。实现“战略财务”,打造资源整合的云端管理平台,为集团提供高效、合规的财务终端业务。通过最大限度的集中管控,融入到更高层次的“管理会计”角色之中。

3.实现目标三:共享中心網络,支持多元化业务拓展

共享的目标不单单是成本节约,目标最终是为了“服务于业务”,提高管理效能。达成全面化的业务拓展,在集中共享及中心运营的模式下,科学有效的设置“矩阵式“管理架构。

4.实现目标四:后援数据共享服务 衔接集团数据共享中心

在“科技引领传统财务模式”的目标下,共享于服务领域,创新于科技应用,把财务服务体验做的更加完善,服务流程更加合理,管理成本更节约。

参考文献:

[1]陈虎,孙彦丛,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财务共享服务》.

作者简介:

区域生态保护体系论文 篇12

在科学发展观的引领下,统筹区域发展,协调区域关系,对区域生态补偿研究提出了迫切的实践需求。我国“十一五”规划纲要将国土空间划分为优化开发、重点开发、限制开发和禁止开发四类主体功能区,构建了一种新的区域分工模式,为研究和实施区域生态补偿机制创建了很好的基础平台。当各个地区在收入增长与生态保护两者兼得的权衡中选择了各自不同的产业方向,就有了分工交换的要求,也就产生了区域之间新的均衡问题。区域生态补偿机制作为一种协调区域关系的手段与制度安排,解决的是区域之间的收入增长与生态保护的矛盾,目的在于实现区域间的经济与生态协调发展。

1 收入增长与生态保护协调的区域分工模式

面对经济、社会、环境的多目标决策,区域的专业化分工已经不仅仅是生产的行业分工、产品分工乃至多样化的产品内部分工的均衡,而可能更为广泛地拓展到经济、社会和环境职能之间及其组合的区域分工。与传统的区位均衡模式不同,收入增长与生态保护协调的区域分工格局,着眼于区域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的整体最大化目标,更加体现以人为本、人地和谐的理念,关注经济开发活动强度的适宜性和生态保护的必要性。

1.1 假设

——两个地区,分别称为工业化地区(地区A)和生态地区(地区B),A地区建设用地具有禀赋优势,而B地区在生态品上则具有禀赋优势。这种禀赋优势可能来源于自然条件,也可能是经济发展的结果。

——两个区域内只有两个产业部门,即生态生产部门和工业生产部门,分别生产工业品和生态品两种产品。

——为将分析的重点放在供给层面,假设居住在两个区域的人口有相同偏好,也就是假设两个地区的无差异曲线具有相同的形状。

——A地区在建设用地上具有禀赋优势,则A地区在工业品上具有相对较强的供给能力;B地区在生态用地上具有禀赋优势,则B地区在生态产品上具有相对较强的供给能力。

1.2 封闭经济下的区域分工

一个国家内部地区间可能因市场相对分割而形成封闭经济。在中国原有的计划经济条件下,这种地区间市场行政分割比较常见。运输条件等自然原因也容易造成地区间市场分割,巨大的运输成本,使得地区间产品不能自由流动。

在地区间封闭的情况下,地区间缺乏交换的市场,没有土地转化成本和交换的运输成本,地区生产自给自足。在生产可能性边界上将A、B两个地区的生产情况表示出来,如图1,纵轴表示工业品产量,而横轴代表生态品产量。A地区在工业品具有相对较强的供给能力,则A地区的生产可能性边界与B地区生产可能性边界相比更偏向于纵轴,即工业品轴,而B地区则刚好相反。

由于两个地区消费者偏好相同,亦即A地区的社会无差异曲线(I)与B地区的社会无差异曲线(I*)相同。这样,从图2中可以看到,A地区生产点和消费点为C,B地区的生产点和消费点为C*。通过C点和C*点,生产可能性边界与社会无差异曲线相切的切线斜率分别为生态品和工业品的相对价格之比,分别为PB/PM和P*B/P*M,两者斜率的差异表明,A地区的工业品具有较低的相对价格,而B地区生态品具有较低的相对价格,或者说A地区在工业品生产上具有比较优势,而B地区则在生态品生产上具有比较优势。均衡时,A地区工业品和生态品的产量分别为QΜ1和QB1,生态地区则分别为QΜ*1和QB*1

1.3 开放经济下的区域分工

假定工业品和生态品可以在两个地区完全自由流动,并考察这种变化对于开放经济下两个地区分工状态的影响。

由于两个地区工业品和生态品相对价格存在差异,地区间市场一体化将出现商品在地区间的流动。具体来看,A地区将向B地区提供工业品,而B地区也将向A地区提供生态品。其结果是A地区工业品相对价格上升而B地区生态品的相对价格上升,最终是两个地区两种产品的相对价格趋向一致,介于两个地区封闭条件下各自的相对价格之间。这将对两个地区的生产状况产生限制,如图3所示,A地区的生产点由C转变为C点C′,B地区生产点由C*转变为C*′,两个地区的比较优势得到更进一步的发挥。

按照比较优势,促进两个地区的分工合作,显然有利于两个地区社会福利水平的提升。地区间市场开放以后,通过地区间分工与贸易,A地区和B地区的消费点分别达到D点和D*点,超出了生产可能性曲线,社会福利水平高于封闭经济情形。显然这种福利水平的提升来源于地区间市场开放使得两个地区的要素禀赋优势得到更为充分的发挥。

上述分析存在两个基本假定:(1)不同用途土地之间进行转换不存在转换成本;(2)地区间产品流动不存在运输成本。事实上,与其他生产要素相比,土地表现出较强的专用性特征,也就是不同类型土地之间的转换存在成本,尤其是从短期来看更是如此。同时,产品地区间流动存在运输成本,运输成本的存在也会对地区间分工产生影响,下面对这两个方面的影响进行分析。

首先以A地区(工业化地区)为例来说明土地转换成本对于该地区生产的影响。

A地区在市场一体化之后工业品产量将会提高。这意味着建设用地数量将会增加,并出现将非建设用地转换为建设用地的情形,显然这种转换是需要成本的。可以将这种土地转换成本进行一个处理以使分析变得较为简单,具体来看就是将土地转换成本表示为价格的一部分,假设为工业品价格的(1-a)倍,其中0<0<1。这样,地区A工业品价格升高,相对生态品的价格就由原来的PM/PB下降为aPM/P。,在图形上考虑土地转换成本后A地区面临的相对价格可以用虚线的斜率表示。图4可以看出在不存在土地转换成本的情况下,地区间市场一体化使得A地区生产点由封闭条件下的1点转移到2点,生产专业化水平提高;而如果存在土地转换成本,地区间市场一体化使得A地区生产点由封闭条件下的1点转移到3点,生产专业化程度低于不存在土地转换成本的情形。因此,土地转换成本的存在降低了地区间专业化程度。A地区工业品现实最优产量要低于无转化成本时的情形。当然,土地转化成本对于生态地区生产的影响可以用类似的方法得出,亦即考虑到土地转换成本,地区间市场一体化以后,生态地区生态品的最优产量低于不考虑土地转换成本时的情形,生产专业化水平降低。

运输成本对于地区间分工的影响同样可以进行类似的说明,亦即可以把运输成本表示为产品价格的一部分,按照同样的分析思路,容易得出结论,运输成本的下降有利于专业化的发展。随着交通运输的发展,甚至是信息技术的发展,运输成本(物流成本、交易成本)在不断下降,生态地区和工业化地区将表现出更强的专业化倾向。

2 区域分工的效率、公平与区域生态补偿的提出

2.1 区域分工的效率与公平

区域分工的均衡格局,就是通过各地区工业品和生态品的合理空间配置,促进收入增长与生态保护的均衡,获取整体经济和生态的较大效益。

生态品的产出,可以理解为在一定时期该地区生态资产所释放出来的效用,即生态效益。以建设用地占用为自变量的生态品产出(生态效益)的变化曲线如图5中QBA、QBB,建设用地占用越多,代表工业品对生态品的挤占越多,生态效益越低(即对生态价值的破坏越大)。由于各个地区的生态资产及其承载有较大差异,使用生态资源的单位产出效率是有差异的。总的来看,生态更重要地区,对开发的敏感响应大,建设用地同样的占用比例,所带来的生态效益下降更多,因此B(生态)地区的效率线的I临界值要小于A(工、业)地区的临界值,之后的斜率要大于A地区。

工业品产出,则指投入一定资源成本获得的经济产出或效益,以建设用地占用为自变量的工业品产出的变化曲线则是正相关曲线,如图5中的QMA、QMB。A、B两个地区的经济产出效率有较大差异,因此A地区的产出曲线的斜率要明显大于B地区,这样建设用地增加所带来的工业品产出增长大于B地区建设用地减少而造成的工业品产出的损失。

从总体效率看,工业品和生态品的均衡分工,带来经济和生态效益的更大化,而土地等投入成本更小化,资源利用更集约化。然而,一些局部区域(A地区)是经济效益趋大化、生态效益趋小;另一些局部地区(B地区)则相反,随着生态品增加,生态效益趋大,经济效益会有可能减少。

可以看出,正是由于各个地区的工业品和生态品组合不同,各地的收入水平和生态效益会有一定差别。因此,仅仅是这种空间均衡的分工,还不能解决区域公平的问题,需要寻求区域合作的途径乃至制度保障,才能处理好区域极化与福利公平的问题,真正达到区域协调发展。

问题在于,工业品的开发权可以直接换算成经济价值,而由于生态品生产和生态空间保护,是一个极具正外部性的事件,部分的生态品发展(如旅游)能够通过市场交换获得一定的货币价值和生产总值的体现,但大部分生态品是一种典型的公共物品,当其发展不能进入交易市场并体现交易价值的时候,生态地区的生态维持和保护,就不能转化为价值。

提供区域性生态品、特别是纯自然生态品的地区,居民的福利有可能受到两方面的损害:(1)居民可能会丧失就业的机会,减少收入来源,从而没有能力来改善生活水平;(2)区域政府会丧失经济发展带来的财税收入,没有能力来为公众提供足够的公共服务,满足区域内居民的需求,如无法改善交通运输条件,提供基本教育、医疗卫生等设施及服务等。

因此,在区域开发与约束的分工基础上,必须借助于必要的制度安排,来解决区域分工范式所带来的极化问题,在制度上很好地协调效率与公平的矛盾,协调收入增长与生态保护的矛盾。

2.2 区域分工的约定和规则

分工,是根据生态——经济比较优势,选择甄别工业地区和生态地区的重要因子,进行生态品和工业品在各个地区不同份额的分配,界定区域开发强度、集约度和限制程度,进而把不同地区划分为优化开发、重点开发、限制开发和禁止开发等开发与保护兼具的适宜类型。

每个地区工业品和生态品产出目标选择及其强度组合,可以通过生态重要性指数和经济重要性指数的组合来判断。总体上看,根据不同区域的生态重要性指数和经济重要性指数,建立矩阵列联表(表1),按照各评价单元所处的矩阵位置,根据各地区的工业品和生态品的组合比例差异,确定优化开发、重点开发、限制开发和禁止开发等适宜性分工类型,分别代表工业品份额较大——工业品份额减少、生态品份额增加——生态品份额较大的各个空间点的均衡组合。

在总体效益最大的前提下,政策空间可能针对不同区域的适宜开发类型,给出允许做什么、禁止做什么、什么目的、在什么期间、给多少资源等一整套规定。其中,配置生态品为主的地区,从保护生态功能和规避生态风险的角度出发,不适合集聚过多的生产要素和过多的人口。从优化开发、重点开发到限制开发和禁止开发,是工业品份额减少、生态品份额上升的变化,也是使用的集约度和优先序不断下降、而使用内容和规模限制约定都不断增强的过程(图6)。其中优化、重点开发区域以高强度和适度强度的工业和城市开发为主,保护、限制开发区域以农业、旅游和生态保护为主,因而对投资和产业的准入需要有一定的制度规定。

2.3 区域生态补偿的提出

由于地区间存在自然地理条件的绝对差异,部分区域在生态资源的提供上具有绝对比较优势;同时,在现实的社会经济发展中,生态资源的效用性和稀缺性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密切相关,区域间由于社会、经济、科技发展水平的相对差异,不同区域在从事消耗资源的经济活动和提供生态资源方面有不同的相对比较优势。绝对比较优势和相对比较优势为生态资源跨区利用和交易创造了机会。生态资源可以通过政府手段和市场机制不断流向生态资源更为稀缺而可能获得更高效用的经济发达地区,以实现生态资源价值的最大化,区域间实现优势互补,利益均衡。

当然,这也就同时提出了一个跨区域的生态资源价值补偿问题,而区域生态补偿机制就是为解决跨区域生态补偿问题所设立的制度安排,将区域生态保护、生态建设或损害的外部性予以内部化,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和社会福利的最大化。改变生态地区免费提供生态品的情况,通过为生态地区提供财政转移和生态补偿等方式实现财富转移和社会均等,以保障生态地区较为稳定的社会收入和地区福利水平。当然,这种机制的建立既要有上级政府的监督,也需要平行区域之间补偿责任的确认。

3 区域生态补偿机制的构建与完善

3.1 强调平行区域之间的补偿责任

我国现有的区域之间的生态补偿,更多的是有上级政府参与的间接的区域生态补偿,是一种嵌入于政府“科层”和政府体制的生态补偿模式。而为了促进区域生态补偿的有效实施,应建立多种补偿主体、多种补偿方式相结合的多元化、全方位的补偿结构体系,在补偿主体确立中,应当强调平行区域之间的补偿责任。对于因维护整体利益而承受利益损失的区域进行补偿是协调关系的重要手段。必须明确有关省、区、市作为分摊生态补偿投入的主体责任,并平衡区域之间的责任。

3.2 建立区际生态补偿基金促进生态补偿

在生态服务上存在联系或存在生态矛盾的地区,地方政府之间的协商常常难以进行,区域间的交易又因产权界定、初始分配、价值核算等种种问题无法实现时,如果由两地共同的上级政府建立区域之间的合作基金,专门用于解决两地间由于环境外部作用问题引发的矛盾,或用于维护两地共同的生态环境,将是一个可行的办法。区际生态补偿基金的主要资金可来源于资源税;资源有偿使用收益;针对负的生态效应外溢所形成的生态惩罚性收入;土地出让金;环境补偿费等。

3.3 推进区域生态合作的制度建设

生态产权制度的完善是区域生态合作必不可少的制度保障。生态资源具有典型的公有性,长期以来的区域生态产权不明晰,给区域生态补偿实施主体的责任、范围的划分带来不便,更加限制了区域生态补偿工作、乃至区域生态合作工作的开展。

而产权的明确界定无论对生态资源的市场交易还是对消除区域间生态合作障碍、提高资源配置与使用效率都十分有效。尤其在加强区域生态合作方面,在明晰区域责任、权力与义务的基础上协调区域关系,有助于区域整体环境效应的优化,进而实现人地关系的改善。

在开展区域生态合作时,常常需要政府部门出面协商,针对补偿方式、补偿标准、补偿数额、补偿途径以及区域生态合作的细节等具体操作内容与生态补偿利益相关各方的沟通、协调工作,开展与补偿双方的谈判以及起草有关条款的利益补偿协议。

3.4 创造有利于生态经济的地区发展格局

高生态经济价值的创造能力依附于先进的价值生产方式,而产业升级和转移又是生产方式进步的重要手段,只有引导产业资本为追逐更优资源配置、更高生产效率与更大生态经济价值而在不同区域反复流动,提高生态经济价值的目标才有了保证。

有利于生态经济的地区发展格局要实现一种有序的产业升级与转移,而产业资本的流动不是高代价经济增长在地区间的重复,而是借助资本流动拓宽价值生产的进化途径,实现生态经济价值的不同提升层次,进而增加整个经济生产的生态经济价值创造力,在更有效的资源利用、更高的生产效率与更好的环保能力下实现生态经济竞争力的提高。

摘要:协调区域关系,既要基于各区域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的长期差异性,通过区域供给能力与开发——保护的需求相匹配,实现区域收入增长与生态保护的协调;也要通过区域之间分工协作,形成经济社会开发和自然生态保护的最优空间配置,实现区域供需总体平衡与综合效益最大化的区域分工模式。与此相配套,需要一定的制度保证。在区域分工模式基础上,运用区域生态补偿机制,促进区域协调发展,促进区域分工合作和资源空间合理配置,达到区域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的协调与统一。

关键词:区域,分工模式,生态补偿

参考文献

[1].Fujita M,Krugman P,Venables A.空间经济学—城市、区域与国际贸易[M].梁琦,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1~25

[2].Krugman P.地理和贸易[M].张兆杰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66~69

[3].Krugman P.发展、地理学和经济理论[M].蔡荣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33~68

[4].Perman R,Ma Y,McGilvray J,et al.自然资源与环境经济学[M]:第二版.张涛,李智勇,张真,等译.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2:1~12

[5].安虎森,空间经济学原理[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5:10~15

[6].丁四保,等编著.主体功能区的生态补偿研究[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9:164~191

[7].樊杰.我国主体功能区划的科学基础[J].地理学报,2007,62(4):339~250

[8].陆大道,刘卫东.论我国区域发展与区域政策的地学基础[J].地理科学,2000,20(6):487~493

上一篇:麻醉舒适度下一篇:建筑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