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中小企业创新体系(精选12篇)
区域中小企业创新体系 篇1
摘要:创新型企业是区域创新体系中重要一环,本文通过对南通市区域创新体系现状的分析,对南通市构建创新型企业的难点与影响因素进行研究。针对南通市区域创新体系的特殊条件,从企业层面提出构建南通市创新型企业的对策。
关键词:技术创新管理机制,区域创新体系,创新型企业
随着建设创新型国家发展战略的确立,南通市在科技发展“十一.五”规划中,明确了创新型城市建设的创新战略,提出“政府为主导,市场为导向,企业为主体,科技中介服务为纽带,产学研相结合”的指导方针。而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是实施创新战略的突破口,增强企业在区域创新体系中的主体地位并构建创新型企业则是实现这一战略的关键。
创新型企业是指具有健全的技术创新体系和机制,持续技术创新,并取得显著技术创新效果的有活力的现代企业。[1]在西方发达国家,创新型企业已形成成熟的创新理念和管理机制,如美国朗讯公司、日本丰田公司等,它们直接提升了所在国的国家竞争力。在我国也出现诸如青岛海尔、深圳华为等创新型企业,但总体上,我国创新型企业无论在数量、规模、创新质量等方面仍存在较大的差距。
南通是沿海经济带与长江经济带T型结构的交汇点,随着苏通大桥通车,沪崇海大通道的建设,南通已融入上海一小时经济圈,成为长江三角洲经济区最具发展潜力的城市。为了提升南通区域经济的竞争力,必须构建并完善区域创新系统,而在南通区域创新体系中构建创新型企业是使区域保持持久竞争力的源泉。
一、南通市区域创新体系现状
区域创新体系是国家创新系统的子系统。它是指在特定的区域内各种与创新相联系的机构(企业、大学、研究机构、政府等)之间在长期与非正式的合作与交流关系的基础上形成的相对稳定的系统。构成区域创新体系的主要要素包括:作为技术创新主体的地方企业;作为知识技术创新源的科研机构和大学;作为沟通知识流动重要环节的中介服务机构;作为制度创新主体的地方政府。一个良好的区域创新体系应是一个以成熟的市场机制以及相关法律制度为基础,以企业为创新主体,政府为引导,以提高区域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为目的的开放型系统。[2]南通市区域创新体系的科技竞争力在”十.五”期间获得迅速提升。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2]:
1、新技术产业迅猛发展,2007年全市预计高新技术产值960亿,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比重由2003年13.2%上升到23.8%,全省排名,从2003年的第七位上升到第五位。
2、专利申请量与授权数快速攀升,2007年专利申请量和授权量,分别达到9066件和3756件,分别列全省第二和第四位。
3、财政对科技投入大幅增加。2006年市财政设立1亿元的风险投资基金,2007年科技项目经费6000万,并以每年2000万递增。财政对科技投入的增长带动全社会对科技的投入,2007年全社会研发投入27.65亿。
4、科技基础设施建设成效明显,全市已拥有国家级特色产业基地6家,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4个,省市级公共科技服务平台20家,并建成一批科技园和科技孵化器。
由此可见,南通区域创新体系不断完善,发展,区域科技竞争力的提升,为创新型企业的构建打下坚实的基础。但南通市区域创新体系中构建创新型企业仍存在一些难点。
二、南通市构建创新型企业的难点分析
1、以中小企业为主体的结构很难适应高投资、高风险的高新技术产业
创新型企业通常是以大企业、大集团为基础,通过对优势资源的整合而构建。高投资、高风险的高新技术产业中容易孕育创新型企业。但南通市却缺乏能够主导行业整体水平提升的领军和核心企业,缺少具有核心竞争力和国际竞争力的知名品牌,这也制约南通市高科技产业的发展。
2、科技企业和项目缺乏有效的融资机制
高科技企业在构建创新型企业初期,投资风险大,见效慢,短期内无法从资本市场筹措资金,而金融机构出于风险考虑,不愿向这类企业提供贷款。而我市的风险投资基金规模偏小,引导社会资金投入的能力较弱。这导致有潜力的高新技术产业项目,望“资”兴叹。
3、技术创新组织不合理,技术合作模式单一、合作层次低
一些企业的研发管理部门,技术创新的管理职能缺位,没有明确的技术创新战略。企业对外获取产品、技术、市场信息反馈的能力差,多数采用“封闭式”创新,缺乏创新活动的合作与交流,未能有效地优化组合各种创新资源。
另一方面企业与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的合作水平停留在低层次水平;大多数合作仅表现为咨询和服务上,没有形成风险共担、利益共享、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共赢的合作模式。[3]此外,大多数企业尚未建立与国内外先进企业开展技术创新合作的机制,所以必然导致成果少、创新速度慢、水平低、资源浪费。
4、企业自主创新能力薄弱,技术孵化能力亟待增强
南通市企业自主创新能力薄弱的问题制约企业发展。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具有知识产权的专利水平较低,虽然南通2006年专利申请5342件,授权数1709件,增幅71.2%[6],2007年分别达到9066件和3756件,并进入全国专利申请先进城市,但作为700万人口地级市,其人均专利数量与仍低于苏州、无锡。南通市企业自主创新能力薄弱还表现在企业对外依存度过高,企业技术孵化能力不强,许多企业忽视引进技术的消化与再创新,再转化的投入,直接影响企业技术创新的效益。
5、科技投入规模还有待于进一步扩大,投资结构与管理机制有待完善
南通市全社会研究开发投入较低,2006年R&D经费投入占GDP比重为1.05%,总量是无锡、苏州的1/3;企业研发投入仅占销售收入的0.49%,而发达国家的高技术创新型企业的研发投入占产品销售收入的比例高达9%。另一方面投资结构不科学,高新技术产业投资占规模以上工业投资仅为16.75%;部分民营企业科技投入管理机制不完善。
6、科技人才队伍建设滞后的状况未能有效转变
据统计:2006年南通市各类专业科技人才总数为28.16万,占全市总人口比例大大低于苏、锡、常的科技人口比例。同时人才结构不尽合理,专业技术人员主要集中于教育、医卫、贸易;研发人员集中在高校,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的高新技术研发人才严重匮乏。另一方面南通市缺乏著名高校、科研院所,以及缺乏国家级高新区、重点实验室,导致高层次创新人才的储备载体不足。技术创新人才偏少、层次偏低的状况无法适应构建创新型企业的要求。
三、南通区域创新体系中构建创新型企业的对策
1、激发企业作为科技创新主体的活力与动力
首先应从营造氛围、资金扶持、激励机制等方面下大力气引导各类企业确立强烈的创新意识,加大对技术创新的资本与人力投入,使企业成为研发投入、创新活动和成果转化的主体。第二、大力鼓励规模以上企业加强研究开发机构建设,突出抓好企业研发中心技术创新能力提升和研发成果转化,增强其新产品开发能力和关键技术的供给能力,同时,企业研究开发组织应面向市场,积极服务社会。第三、贯彻执行科技创新政策,将企业技术开发费、省级研发机构发放技术人员工资额在计税时扣除,减免科技孵化器建设税费。使科技型企业用好、用足各项优惠政策。
2、政府加大对科技创新的组织力度
政府要充分发挥行政的推动与财政的引导作用;除了出台各项优惠政策鼓励企业技术创新外,还要尽快建立有利于高新技术发展的融资机制,大力引导与鼓励民间资本投资于科技,受惠于科技;在逐步递增科研经费的基础上,需将政府科技投入集中于支持重大科技创新项目,同时协助企业建立科学的科技经费管理机制。同时不断完善考核体系,将企业研发经费占销售收入比例,科技投入、专利和人才培养等纳入对区域政府主管领导的考核体系中。同时加强政策引导,鼓励企业引进、吸收先进技术,提升企业的内生技术创新能力。[4]通过对先进技术的模仿创新,形成了侧重于产品、质量研发、工艺革新和产品功能研发为核心内容的技术创新战略
3、优先在增长较快的高新技术产业中培育创新型企业
在南通市优势产业中,引进与培育一批自主创新性强、技术水平高、产出规模大、经济社会效益好的重大科技创新项目和研究开发平台,引领和支撑我市产业结构化,推动新型工业化进程。政府科技经费重点支持区域内研发经费占销售收入超过5%的高新技术企业和超过3%的规模企业,促成其形成规模,向创新型企业转变。关注南通市已形成良好基础的新能源、船舶、海洋等产业,培育高新技术优势特色产业。在大力发展现代科技服务产业的同时,促进传统的纺织、化工等产业的优化升级。
4、提升产学研合作与科技成果转化的实际效果
在区域创新体系中加强企业与知名高校、科研院所的合作,拓展高新技术项目源,精心培育产学研重大成果转化项目。提升产学研合作层次,重点推进与国家工程技术中心、重点实验室的接触沟通,围绕特色、优势产业,请进来、走出去,高效组织高层次的产学研活动。同时大力开展国际科技合作和上下游企业之间多层次的合作。
另一方面,在产学研合作过程中,企业还必须重视基础研究和开发,为持续技术创新提供后劲,并科技成果的有效转移提供理论支持。可以采用:如长期聘用专家定期/不定期驻厂指导,与企业工程技术人员共同开发等模式。
5、加强科技创新基础设施建设,为创新型企业提供强有力支撑
在区域创新体系中推动科技孵化器建设;[5]高标准建设南通科技创业社区,积聚人才、技术、项目等创新要素。加快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建设,发展科技咨询、信息服务、检测检验、创新设计、技术市场等科技创新中介服务机构。为构建创新型企业提供强有力的外部支撑。
6、构建科学的人才管理体制,加大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引进和培育
南通作为江苏省人才特区试点城市,要抓住机遇实施人才强市战略;不断优化人才结构,按照创新理念,改革教育模式,调整专业与课程设置,鼓励企业参与办学,或设立企业内职业型大学,培养企业所需的各类人才。加大培养研发与高科技企业管理人才,让优秀潜质的科技人员,跨企业、跨专业的加入到重大科技项目中,协同攻关,通过解决重大实际课题的实践和相互学习的机制,培养更多的科技人才。加快引进科技领军人才,利用省市高层次创业创新人才引进计划,面向全国和海外招揽人才,落实好各项优惠政策,使高层次人才引得来、留得住。各类企业也要建立鼓励创新的人力资源管理机制,建立“以人为本”的人才管理理念业,为技术人才制定从招聘、职业生涯设计、培训、激励、薪酬、福利等一系列的人力资源计划,为企业的持续创新提供动力与活力。
四、结束语
在区域创新系统中构建创新型企业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到系统中的企业、高校与科研院所、科技中介服务、政府以及相关环境各个层面。因此南通市创新型企业的构建应关注区域创新系统主要要素的同步配套、协作和优化;要基于南通市的技术经济环境,在南通市重点产业和优势产业中找到突破口,优化组合各种创新要素,并最终培育出属于南通的创新型企业,为南通社会经济的长期发展注入活力与生机。
参考文献
[1]魏江,陈劲.中国创新管理前沿[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06.
[2]朱彬.论地方政府在区域创新系统中构建中的地位与作用及其政策抉择[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6,(19).
[3]南通市统计局.2007南通统计年鉴[M].中国统计出版.
[4]赵玉林.创新经济学[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6,(3).
[5]陈劲,王方瑞.技术创新管理方法[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
区域中小企业创新体系 篇2
(一)区域创新体系的概念。区域创新体系(Regional Innovation System.简称RIS)是指有利于一个地区研究、开发、引进、运用和扩散新技术和新知识的公共部门及私人部门机构所组成的网络系统。区域创新体系是国家创新体系的基础和有机组成部分,是国家创新体系在具体领域和具体地区的深化和细化。其主要功能在于提高区域创新能力,推动地区产业升级和产业结构调整,形成区域竞争优势,促进区域经济跨越式发展。
(二)区域创新体系的构成要素。区域创新体系的构成要素可以分为主体性因素和环境性因素,如下图所示。
1.主体性因素包括企业、教育培训机构、科研机构、政府机构、中介组织和财政金融机构等。企业是技术创新的主体,教育培训机构和科学研究机构是技术创新的源泉,中介组织是技术创新源泉和技术创新主体的“桥梁”和“纽带”,政府则是区域创新系统的营造者和维护者,财政金融机构为区域创新提供资金上的支持。
2.环境性因素包括创新硬环境(基础设施、综合经济水平、自然资源、生态环境等)和创新软环境(体制、法律法规、信用和社会文化等)。各区域创新主体在区域特定的创新环境下互相作用,共同推动区域创新的发展。
(三)欠发达地区构建创新体系的障碍。虽然区域创新体系能够促进创新,提高区域的创新能力和竞争力,但一个区域的实际状况往往会对构建区域创新体系产生一些不利影响,在一定程度上阻碍创新。欠发达地区主要缺乏相关的本地创新主体,即存在组织“薄弱”问题,创新环境脆弱。因此,要结合区域经济发展状况,突出地方特色,利用区域比较优势,培育创新网络和创新环境。
三、宁夏区域创新现状分析
区域中小企业创新体系 篇3
【关键词】:科技创新 体系 山东省 研究
在全球化背景下,经济发展出现了十分明显的区域化特征。在世界经济结构的战略调整中,区域经济的发展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具有鲜明区域特点的产业集群的蓬勃发展,对当地乃至全球经济发展产生着巨大的影响。随着国际竞争格局的变化,创新已成为区域科技与经济竞争成败的分水岭,成为区域发展的原动力,成为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区域发展的根基所在。一个区域的创新能力已日益成为该地区经济获取国际竞争优势的决定因素。加强区域创新体系建设,大幅度提高科技创新能力,是增强政府区域竞争力的根本途径。
一、山东省科技创新体系现状分析
对山东省科技创新体系的现状进行分析的思路是,基于创新体系的要素构成及要素的结构关系,从创新主体、创新活动和创新环境三个层面考察创新体系状况。从优势和劣势把创新主体包括科技人才及优势学科梯队、大专院校、科研院所、企业和政府科技基地;创新活动包括基础研究、应用研究、试验开发及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创新环境包括科技条件与基础设施建设、科技型中介机构、创新体制和机制、创新政策、创新管理及创新发展等进行分析。
(一)山东省科技创新的优势分析
1. 创新主体内部环境进一步改善。通过对科技资源的整合、优化,我省推动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建设,以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为主体的知识创新体系建设,以科技服务机构为主体的科技服务体系建设,创新主体内部环境进一步改善,主体间良性互动的创新机制正在形成。现今,全省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共建有国家重点实验室3个,省部共建国家实验室培育基地2个,省级重点实验室36个,省级高校重点实验室69个。10万元以上的各类大型科学仪器设备3000多台(套),初步建立大型科学仪器共享平台。同时,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得到进一步提升。2008年全省拥有省级以上企业技术中心274 家,其中国家级44家;省级以上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21家,其中国家级4家;国家863产业化基地16家,省级高新技术企业2874家,一些关键核心技术领域取得重大技术突破。
2. 科技综合实力明显提升。2010年以来,全社会研发经费支出额以年均28. 3%的速度增长, 2012年达到195.14亿元,企业的R&D经费支出额年均增长30.2% ,成为带动全省研发投入增长的主要力量;科技人力资源总量继续保持全国前列, 2012年科技活动人员总量达27. 42万人,两院院士达到33人,形成了一批在国内有影响的科研团队;自主创新能力明显提高,2012-2014年规模以上企业对外技术依存度平均值为39% ,低于全国50%的平均水平, 2012年全省专利申请量和授权量分别达到28835件和10743件,数量居全国前列。
3. 技术创新促进了高新技术产业的快速发展。2012年全省规模以上高新技术产业实现产值6858.2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比重达到22.5% ,形成了一批具有区域特色的高新技术产业基地;技术创新提高了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益,2012年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中传统产业实现高新技术产品产值1033.35亿元,其中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产品产值占40% , 80%以上的机械、服装、化工、建材、造纸企业采用了计算机辅助设计或监控技术。
(二)山东省科技创新的劣势分析
1. 企业的技术创新主体地位尚未真正确立。据来自中国科技发展战略研究小组主编的《2010年中国区域创新能力报告》显示,山东省企业创新能力综合指标在全国位于第6名。中小企业自身的科研开发能力较为薄弱,自主开发能力不强,缺乏原始创新能力,产品更新换代慢、档次低,高技术、高技术附加值的产品比重小,众多中小企业难以获得必要的技术支持。
2. 各类创新主体的创新能力尚待加强,观念有待更新。除企业外,区域创新体系中的其他创新主体在一定程度上还没有真正面向市场,而是把政府当作经营对象,面向政府争取资金和项目,尚未基于市场建立创新目标。高新技术及产业化步伐缓慢。高新技术产业总产值占全省工业总产值的比重、高技术产品出口额占工业制成品出口额比重低,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储备不足。四是科技创新能力不强,科技与经济脱节的问题有待于从根本上解决。全省每年取得众多的科技成果和专利中,真正有重大突破的不多,能够产业化的更少。山东省的专利授权量中,最能体现创新能力的发明专利仅占2%。
3. 公益性科研力量相对薄弱的问题仍显突出。经过几轮改革,目前山东省公益类科技队伍近1万人。但是,由于经费投入严重不足,一些公益类研究机构难以有效地开展研究开发活动,骨干人员特别是青年人才流失现象严重。农业、卫生与健康、资源与环境、标准等领域的公益性研究都远不能满足社会发展的基本需求。全社会科技投入特别是政府投入不足,多渠道科技投入机制有待于进一步建立和完善。全省科技风险投资、银行贷款和社会融资等多渠道的科技投入体系还没有建成。山东省科技投入与先进省市和全国平均水平相比均有很大差距。研究与开发经费(R&D)占GDP的比重,反映了知识创新投入水平,据世界银行的数据,该指标目前中等收入国家为1.5% ,高收入国家为2.2%。目前全国平均为1.34% ,北京达5.55% ,陕西2. 52% ,上海2.28% ,天津、江苏、浙江分别达1.96%、1.47%和1.22% ,而山东只有1. 05%。
4. 科技资源分布不合理,地区、产业和部门之间资源配置不够均衡。创新体系各主体之间尚未形成良性互动,科技资源部门分割、缺乏市场拉动和创新激励机制不足等因素并存,创新体系还没有处于激活状态。在我省人才体系中,高层次人才匮乏;人才布局和结构不合理,非国有单位人才比例偏低;人才流失严重,副高级以上职称的专业技术人员每年出省200余人。全省每万人中科技活动人员28人,列全国第9位,每万人中科学家工程师17.5人,居全国第28位。两院院士、博士生导师、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国家和省部级重点学科、重点实验室带头人不足1500人,占专业技术人员总数的0.06%。
二、山东省科技创新体系建设中的制约因素分析
在看到优势的同时,也应看到山东科技创新的基础条件所面临的困难和存在的问题。制约我省科技创新体系建设中的主要因素有:
(一)内部激励制约机制不完善
因为技术研发与创新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 直接影响当期的企业赢利状况, 许多决策者在发展创新战略时都存在着保守心理, 由于创新激励机制不健全, 加上研发成果的不确定性, 导致企业投资者在投入资金时犹豫不决。当前,不论是国家还是企业,其激励机制大都软弱无力,其表现是奖励的力度不够,达不到应给予的激励水平。特别是物质奖励太少,不足以酬劳创新者所付出的智慧和劳动,起不到激励作用。
(二)融资渠道不畅
近年来,融资渠道不畅的问题已经引起各界的关注,也采取了不少解决方法,但从实际效果来看,这个问题目前仍然是制约科技创新发展遇到的“瓶颈”。其主要表现是:
一是融资难。目前,就济南市亿元以上规模的科技风险投资机构只有2家,过亿元的投资担保机构仅7家,融资机构数量少、规模小、实力弱,机制不完善、不灵活,与银行合作能力较差,担保资金少,作用不明显。随着国家专业银行商业化改革进程的加快,特别是银行普遍推行贷款项目经理制、贷款员责任制等,银行开始关注资金的安全性、流动性和增值性。由于高科技企业经营风险高于传统企业,难以得到银行贷款,仅靠民间融资无法满足企业的发展需要。这导致科技型企业的筹资能力不强,无法吸引投资商的注意力。这也成为制约山东省企业不能发展壮大的因素。
二是民间投资尚未完全启动。相对而言,我国民间资本已经比较丰富,目前民间投资的市场准入存在诸多限制,甚至一些外资企业可以进入的行业,也不允许民间投资进入。在一些垄断和半垄断行业,如电力、铁路、公路、邮政、电信和市政设施等行业,不仅企业难以进入,就是非本行业的国有企业也难以进入。民间投资的尚未完全启动,极大地缩小了企业投资与发展的空间。
三是风险投资机制不健全,“二板市场”尚未启动。风险投资无疑是适合高新技术企业成长特点的融资渠道,被西方国家的实践证明是适合高新技术产业特点的重要融资渠道之一,但受我国体制、法规不健全以及风险资本退出机制的不完善等的制约,成立的一些风险投资公司也难以真正按风险投资机制运作。此外,在整顿金融秩序的同时,没有制定出在加强监管的条件下,鼓励和允许管理规范、经营良好的民间金融机构开展融资活动。
(三)企业政策法规的不完善
政策法规的不健全、不完善,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企业的良性发展:
一是国家扶持政策一直向国有企业倾斜。这种政策尽管在近年有所改变,但没有发生实质性改变,特别是国家在现阶段仍然在大规模地实行对国有企业的优惠政策,由于区域内的中小企业一般都是非国有企业,自然就享受不到这些优惠政策。从已经出台的有关政策分析,目前政策主要是扶持那些科技型企业的技术创新,对于其他企业的技术创新关注得不够。
二是企业面临的孵化器问题。从目前的运行模式来看,科技型企业孵化器多数实行事业单位企业化管理模式。绝大部分孵化器的收入来自房租或者是拨款,好的孵化器也只能做到收支平衡,特别是孵化器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依赖于政府的政策与投资支持,自身还未具备持续发展能力。如果政府的扶持一旦取消,孵化器的发展将难以为继。在管理体制上,科技企业孵化器的组织架构和运行模式基本沿袭了过去的模式,随着场地不断扩大,服务需求的不断提升,难以及时响应孵化企业多样化、深层次的服务需求。
三是中介服务体系不够健全,资本市场不够完善。技术创新体系的建设必须要求具备完善的中介服务体系,目前已经具备了一定的中介服务机构,但是服务机构还不够全面,服务水平和服务层次还比较低,仅限于会计、法律服务等方面,而金融、咨询等服务机构还相对欠缺。资本市场发展不够完善,提供担保、风险投资、天使投资等的公司和机构相对较少,并且现有的公司和机构以政府投资设立的为主,市场化运作能力较低,企业基本上无法获得资金支持。资本市场不够完善,制约了自主科技创新体系的建设。
(四)产权结构不合理,科技资源分散配置
国有企业产权制度改革不彻底,难以摆脱靠国家政策扶持、靠优惠措施、靠项目投放等依赖心理, 在这种依赖心理的支配下, 企业不可能主动地制定自主创新的制度和激励机制, 企业自主创新自然就缺乏制度和机制上的保证。目前, 我省科技资源配置尚未打破部门分割、行业分割和条块分割的限制, 企业、高校和科研机构的科技资源缺乏有效的整合平台经济、科技两个相对封闭的系统内各自推动科技进步, 产业技术进步主要依靠从国外引进技术, 关键领域、重要行业缺少自主知识产权和核心技术没有建立城市技术创新体系, 导致了科技创新与市场、经济与科技相互脱节,造成科技创新能力和科技成果转化率较低,高等院校科研优势明显,企业研发能力较弱,近三分之二的发明专利掌握在高校手中。
三、优化山东省区域科技创新环境的路径分析
通过区域技术创新突破资源环境约束关系到山东省经济和社会的安全,关系到山东省提前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前基本实现现代化战略目标的实施。人口众多、资源相对短缺和生态环境脆弱的现实省情,决定了山东省必须依靠区域技术创新,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把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工作紧密结合,统筹安排,协调推进。
(一)改革创新科技运行机制和管理体制
第一,要优化科技资源配置,实现科技力量的合理布局。要打破部门、行业界限,实现科技资源跨地区、跨部门、跨行业优化重组,政、产、学、研有机结合,提高科技资源的运营效率。第二,加强分类指导。对基础性和公益类科技机构,政府应加大政策扶持和资金投入;对技术开发和服务类科技机构,应逐步转化为科技型企业。第三,根据需要建设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重点研究室和工程研究中心,进行前瞻性、关键性项目研究和开发,为突破资源环境约束提供关键技术支持和保障。第四,建立开放、流动、竞争、协作的科技运营机制。进一步建立和完善技术信息、人才市场及其运行机制,建立有效的平等、开放、竞争、激励的人才管理机制和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同时,坚持“引进来”、“走出去”并举,加强国际合作和交流,逐步形成由科学研究、科技开发、中介技术服务、科技管理、科技企业等组成的科技运行体制。
(二)构建具有山东特色的科技创新体系
加快具有山东特色的“三大体系”建设。一是以高等院校和重点科研机构为主体的知识创新体系。以搭建科技基础条件大平台、实现资源共享为保障,以建设10个省级以上高水平的重点实验室为载体,构建研究开发体系,形成源头创新网络;二是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重点建设扶持一批省级和国家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创业服务中心,形成由企业技术开发机构、产业集群创新服务平台组成的技术创新网络;三是以技术市场、生产力促进中心为主体的科技中介推广体系。组成区域性科技成果转化服务网络,促进科技成果的转化。通过建设科技创新体系,进一步强化市场机制对全社会科技资源的高效配置和综合集成,提高山东省科技持续创新能力和综合竞争力。
(三)加强专业人才队伍建设
科技创新人才是关键。要造就一支具有“金字塔”式的合理比例结构的高素质、适应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人才队伍。一是建立综合型人才培养和造就机制。多层次、多渠道培养和造就人才,营造条件吸引省内外、国内外专门人才,组建专家咨询队伍和人才库。二是搭建人才舒展才能的事业舞台。不论是自身培养的人才,还是引进的优秀人才,都要给其创造良好的事业氛围,使之有广阔的舞台建功立业,通过事业留住人才;同时,建立富有激励性的报酬体系,努力采用科学的方法和手段测评人才的绩效,充分调动人才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
(四)建立促进科技创新的多元化投入机制
投入不足是影响我省区域技术创新能力的一个重要原因。高校、科研机构和企业资金有限, 政府投入也不足。2008年我省R&D占GDP的比例只有1.05,在全国排第12位,有关研究表明,在经济飞速发展时期, R&D投入存在一个快速的提升,政府投入对全社会R&D投入强度(即R&D占GDP的比例)起着重要的带动和引导作用。当前,加大政府在R&D经费中的份额,以财政科技投入带动全社会R&D投入,将是改变我省R&D投入水平低,推动我省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一个好的机遇期。我省必须抓住有利时机,从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出发,大幅度增加科技投入。必须建立和完善财政科技投入的稳定增长机制,为科技自主创新提供可靠财力支撑。此外,必须努力拓宽融资渠道,形成以企业投入为主,政府、金融等部门积极支持的多元化投入机制。政府相关部门设立的技术创新和技术改造资金以及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应重点支持产学研合作项目。此外还要不断探索创新金融工具、金融产品,切实加大对环境保护和区域技术创新的投入。
(五)营造有利于科技创新的环境
政府是创新发展的战略规划者、推动者和服务者,在营造创新环境,积聚创新要素、激发企业创新活力等方面发挥了主导作用。要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加快推进政府职能转变,通过优化服务方式、完善服务内容、提升服务质量,大力营造创新发展的良好氛围,积极为广大企业自主创新提供共性技术保障和平台支撑,引导和促进区域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发展、传统优势产业转型发展。
一是规范和完善市场体系,特别是要破除地方保护主义,维护市场竞争的有序性。为此,国家应通过制定有关法规并进行有力的监督管理,避免企业间出现的不正常的恶性竞争,创造规范的市场竞争环境。
二是加快建立自主创新政策的保障体系。制定、完善并出台积极引导企业技术创新的政策、法规及与之相关的配套实施细则。必须坚持先进技术引进和消化、吸收、创新相结合,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由于以引进技术为主来取得自主创新,其成本通常要低于研发技术的成本,企业可以发挥后发优势,跨越某些技术的发展阶段,直接用先进的技术装备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实现跨越式发展。
三是要大力提高利用外资质量,以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为出发点,不断优化利用外资结构,促进产业升级和技术创新。要继续实施“走出去”战略,加强同国外的经济技术合作,增强企业的技术和市场开发能力。通过加强原始性创新、集成创新和在引进技术基础上的消化吸收,为结构调整提供支撑,为增强重点产业的核心竞争力提供支撑,为摆脱关键技术受制于人的被动局面提供支撑。
四、提升地方政府科技创新能力的对策建议
(一)创新融资方式,完善金融服务,缓解资金紧缺问题
按照目前银行通行的贷款模式,企业只有通过自身的资产抵押获得贷款,而它们通常没有多少资产可供抵押。因此,缓解企业资金紧缺问题,重点应当是从创新融资方式和完善企业信用担保机制着手。
1.创新融资方式,改进和加强金融服务。要通过深化改革,进一步完善金融服务体系。一方面,在国有商业银行设立专门的企业贷款部门,引导金融机构向企业放款。开发企业在各个金融服务领域的需求,满足不同层次企业的金融服务需要。银行要完善信贷管理机制,制定内部激励与处罚机制,减少对企业申请贷款的管理层次,简化审批程序,提高办事效率。加大基层行、信贷人员的贷款权限和责任,允许基层行在核定的额度内自主审查发放贷款。建立适合企业的授信体制、授信政策和授信程序,对有市场、信誉好、效益高的企业适当放宽贷款条件。另一方面活跃民间资本,规范民间融资。相比金融机构,民间借贷手续简便,操作灵活,方便快捷,是一种更为有效的融资方式,对借贷双方都有很大的吸引力,但同时也存在着一定风险隐患,需要政府规范,使其成为企业融资渠道的重要组成部分。
2.完善企业信用担保机制。这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企业贷款难、担保难的状况。主要采取以下的措施:
一是严格审核,慎重担保。在制定信用担保方案时,制定了“五个严格”,即:严格准入条件、严格资金管理、严格操作程序、严格收费标准、严格代位补偿。做到积极稳妥,慎重担保。以国家产业政策为导向,积极支持符合产业结构发展方向的企业发展。以企业经济效益为基础。对A级以上企业优先给以扶持,其反担保采用信用担保方式。对B级以下企业,根据企业发展前景及是否符合产业结构调整导向,据情给以扶持,其反担保采取不动产抵押方式。
二是银企配合,共防风险。信用担保是高风险行业,担保机构不能成为信用风险的“集合体”,损失赔偿的“归结地”,必须采取严格措施,识别、防范、控制和分散风险。我们建立了“五项制度”,即:信用评价制度、运行监测制度、分级代偿制度、工作责任制度、代位追偿制度。
三是配套服务,促进发展。扶持和促进企业发展,不仅要解决融资难、贷款难、担保难的问题,更重要的是为企业创造一个公平有序的市场竞争环境和社会服务环境。为此,山东省政府配合担保业务的开展,帮助企业进行改制方案设计和提供资产评估服务。
(二)优化发展软环境
近几年,我省在促进科技创新发展方面出台一系列政策措施,对技术创新的发展的重视程度高于部分地区,但是地区间市场环境等“软环境”的差异对融资和经营发展影响较大。在“政策扶持”和“市场支持”方面,后者才是解决融资问题和促进其持续发展的长久之策。所以,促进企业发展,山东省政府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不断完善软环境:
一是突出主体地位,完善技术创新平台。充分发挥企业在科技创新中投入主体、研发主体和成果应用主体作用,大力推动技术创新体系建设。鼓励科研单位、重点企业积极承担国家、省、市等重大专项,力争取得一批自主创新成果。重点在汽车、电子信息、机械装备、新能源、生物技术等领域,着力突破一批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大技术、关键技术、共性技术,提升技术创新和集成能力,带动产业优化升级。企业与国内外高校院所、大公司合作,共建博士后工作站、产学研基地和研发实验室步伐加快。企业与高校院所建立长期科技合作关系,并形成一批专业技术研发协作平台。
二是培育科技企业,完善创业服务平台。以培养和孵化科技型企业、推进科技成果转化、发展新兴产业为目标,坚持政府推动与市场调节、全面推进与分类指导、促进发展与规范运作有机结合,推动创业服务平台建设。
三是发挥比较优势,完善合作转化平台。以吸纳高层次人才、转化高技术成果为重点,加强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科技合作与交流。通过县(市)区与院(校)共建特色产业园等合作形式,不断增强县区创新能力。以联盟合作形式,与高校科研院所共建一批创新服务支持平台。加快推进山东信息通信研究院、山东省国家重大新药创制平台、高性能计算中心、量子技术研究院等重大源头创新平台建设,积极吸引国内外知名科研机构在省设立分支机构,努力打造大型公共开放平台。
四是整合基础资源,完善资源共享平台。为高效利用区域创新基础资源,按照“资源共享、市场配置、集约利用”的原则,加快构建大型科学仪器设备、科技数据与科技文献共享和制造业信息化、综合技术服务为主要内容的资源共享服务平台。目前,利用档案数据库,对分散在驻济高校、科研机构、行业部门的大型科学仪器设备,展开分类登记和分析测试,初步形成协作共用网络。由企业、中介机构联合投资组建的制造业信息化综合技术服务平台,面向区域制造业企业,开展了网络化制造、软件代理等技术服务和管理咨询,科技创新基础资源的利用效率逐步提高。
五是推动产业发展,打造创新载体平台。坚持以科技创新推进产业发展,着力建设以科技园区、产业基地为主体的产业创新载体平台。目前我省企业的高科技项目已相继落地,今后应继续依托载体平台,实施制造业信息化等6个国家试点示范工程项目、20多项“863”计划以及一批国家、省、市科技项目,推动电子信息、先进制造、新材料、生物技术等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和以装备制造业为重点的传统产业提升
(三)夯实创新的人才基础
综合经济实力与国际型大公司相比还处于劣势,参与人才面对面的竞争比较困难,加之人才市场价格有被日益抬高的趋势。使得企业在吸引高素质的人才方面存在先天不足。所以,如何通过激励留住现有人才,通过培训、提高就业人员的整体素质才是行之有效的办法。
首先,企业重点应当从待遇、事业、情感等方面留住人才,克服企业管理、技术等高素质人才流失问题。其次,采取有效的人才培训方式,打造学习型企业。企业可重点与高等院校合作培训在职员工的管理能力,可以通过鼓励或强制规定职工参加国家职业鉴定,以及组织项目集体攻关组进行技术交流和提高等方式,提高就业人员专业技术能力。对于发展情况较差的集体企业和股份合作公司等企业采取聘请兼职人员的方式,解决高素质人才缺乏的问题。
(四)健全科技创新的机制
1. 建立有效的宏观协调机制。打破部门之间、地方之间、军民之间条块分割、相互封闭的格局,要充分发挥中央和地方、科研机构、高等学校、企业等各类科技力量的积极性,形成协调一致、分工合作和紧密联系的良性机制。
区域中小企业创新体系 篇4
企业是技术创新活动的资金投入主体、活动主体及成果应用主体, 完善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是提升区域自主创新能力的关键。区域技术创新体系作为一个完整的复杂系统, 其运行效率的高低取决于体系内部各种要素的构成情况以及要素之间、要素与环境之间的协调运作。本文选取北京、上海、江苏、辽宁及湖北等创新绩效显著的区域技术创新体系作为样本, 剖析以企业为主体的区域技术创新体系成功模式的构建。
二、以企业为主体的区域技术创新体系成功模式的构成要素
1、由合适企业构成的创新主体核心。
企业与高校及科研院所等创新主体相比, 市场触觉更灵敏, 创新动机更强烈, 因此, 企业在区域技术创新体系中的主体地位对提高创新活力及效率起关键作用。然而, 区域内企业众多, 创新能力参差, 当中需要有一部分企业充当创新主体的核心来主导区域的技术创新活动。
创新主体核心的选择具体取决于区域的经济发展状况、创新目标层次、产业技术现状及企业创新能力等因素。选取与外部环境因素匹配的企业群作为创新主体的核心, 并加以重点扶持, 是发挥区域优势与资源特色、增强创新能力的基础。需要注意的是, 合适的企业群并非纯粹是若干独立企业组成的集群, 其中应包含由企业主导的产学研联盟, 甚至是跨区域的企业技术联盟等实体。
2、完善协调的系统结构。
参与技术创新活动主体之间的相互关系总和构成区域技术创新体系的系统结构, 完善有序的系统结构是创新体系最大限度发挥其创新功能的基础。因此技术创新体系内部的分工需完善合理, 主体间的关系需协调有序。
以企业为主体的区域技术创新体系的活动主体包括企业、高校、科研院所、科技中介以及政府等, 不同主体分别承担不同的职责, 进而分化成不同的子系统以支持整个技术创新体系的运作。成功的区域技术创新体系由技术研究与发展系统、知识创新系统、创新技术扩散系统三大主体系统及技术服务系统、创新环境系统、人才培养系统三大支撑系统协调构成。
其中技术研究与发展系统是核心;知识创新系统是重要推动力, 为技术创新提供知识源泉;技术扩散系统是重要拉动力, 为创新技术赋予市场价值;技术服务系统及人才培养系统是前提, 是技术创新活动的支撑力量;创新环境系统是关键, 完善的配套政策及基建建设是系统运行及发挥功能的基础。
3、促进系统有序运行的机制。
以企业为主体的区域技术创新体系同时受内部活动主体及外部环境因素的交互影响, 要使各子系统有条不紊地运作, 则须预先设置一套完整的、能有效约束各种利益分配、资源配置、创新竞争及投入决策等活动的运行机制。由于不同区域的实际情况不同, 运行机制具明显的地方特色, 它是综合考虑区域自身的经济及技术基础、创新资源禀赋、创新目标、创新主要矛盾、创新阶段以及区域对机制的承受能力、执行能力等因素的结果。
4、符合发展需求的创新领域及模式。
以企业为主体的区域技术创新体系对创新领域的选择主要受制于区域自身创新资源的种类、丰度、分布以及经济发展的现状与趋势, 即创新领域的选择应满足经济及资源条件, 并与技术发展的阶段性目标相一致, 而非盲目追求科技的先进程度及附加效益。
区域创新模式的选择亦受区域经济、资源及企业创新能力等条件的制约。一般而言, 区域创新模式有原始创新、集成创新与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三种基本模式。原始创新模式作为“内生”型创新, 是技术从无到有的爆发过程, 能充分获取“机会窗”的超额利润, 但创新起点很高, 仅适用于创新能力雄厚、创新资源及成果积累丰富的区域。技术引进及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作为“外生”型创新, 是区域外技术扩散至本区域的结果, 它能迅速提升产业技术水平, 大大缩短技术创新能力的积累过程, 适用于创新基础薄弱的区域。集成创新作为“过渡”型创新, 适用于经济及技术条件相对中庸的区域。三种模式并不排斥, 应该加以组合利用。对同一区域不同层次的技术领域, 可以根据各领域的具体情况选择不同的创新模式。
5、推动创新的政府服务。
创新活动风险高、收益难独占, 在市场失灵的前提下, 地方政府对技术创新活动的宏观调控不可或缺。这种调控主要体现在对区域技术创新体系的设计、组织、建设、维护及监督等方面, 具体职能包括营造创新文化氛围、引导创新方向、组织创新资源、培育企业主体地位、优化资源配置、完善技术服务及运行机制等。
政府服务一方面立足于全区域的发展高度制定技术创新目标, 构建技术创新体系, 调配创新资源。另一方面激励、引导、支持企业及其他主体开展技术创新, 从而最大限度地激活并提升区域的创新能力。其中, 政府给予优惠政策、资金支持及创新保护法规对企业的刺激作用最为明显, 可以有效弥补企业创新动力的不足, 提高全区域的创新投入。
三、以企业为主体的区域技术创新体系成功模式的运作机理
1、顾客价值增值机理。
市场需求是技术创新活动的根本出发点与最终归宿, 盲目追求技术改革与突破而忽略市场需求发展及接受能力的技术创新必然无法实现经济价值。以企业为主体的区域技术创新体系借助企业对市场需求信息的熟知优势, 能有效解决上述问题。然而, 要最大限度地提高技术创新的经济价值, 就应在创新过程中除了以市场为导向外, 还须围绕顾客价值的增值, 努力优化技术创新成果。只有当顾客价值越高, 才能从创新成果身上获得的收益越多, 技术创新的价值才越容易实现。此时, 区域技术创新体系中企业家对市场需求信息的筛选以及研发人员对研发过程的控制显得尤为关键。
如图2所示, 以企业为主体的区域技术创新体系在市场需求信息的导向下开展技术创新活动, 但并非所有需求信息均能引导高效益的技术创新。企业家需要以其冒险精神及前瞻眼光捕获有用的需求信息并挖掘顾客价值的升值空间, 从而将市场需求转化为创新动力。在技术的研发过程中, 企业家及研究人员亦必须通力合作, 时刻关注顾客需求及技术的变化, 适时调整研发方案并严格控制各个研发环节的质量、成本及效率, 促使创新技术顾客价值的不断增值。最终, 创新技术转化为商品进入市场, 此时, 若创新成果的顾客价值越高, 则扩散速度越高、范围越广, 越能推动产品结构乃至整个产业技术的全面升级, 并形成新的市场需求, 刺激后续创新的开展。
在顾客价值的导向下, 技术创新的各个环节均以市场需求为前提并充分考虑顾客的感知及收益, 保证创新成果能实现丰厚的社会效益或经济效益。顾客价值诱导机理的存在要求以企业为主体的区域技术创新体系须具备以下条件:企业尤其是作为创新主体核心的企业群有灵敏的市场触角;体系内拥有高速的信息沟通网络, 能将有用的市场需求信息及顾客价值增值方式迅速反馈至企业技术中心或高校、科研机构等单位;中介服务机构具有良好的市场信息挖掘能力;政府职能由直接干预向市场化服务转变等。
2、物质网络流动机理。
区域技术创新体系中的物质流动主要包括资金流动及以技术、人才流动为主的知识流动。资金及知识是技术创新的重要要素, 是整个技术创新体系运作的基础, 两者的流动速度及规模直接影响创新绩效。具体而言, 知识流动速度越快则知识更新速度越快;资金流动越快则使单位产出占用的资金越少, 产出效率越高。
以企业为主体的区域技术创新体系中的技术创新活动由企业主导完成, 使得其对体系内部物质畅通流动的需求更大。一方面, 单个企业的创新资金尤其是科研知识匮乏, 导致企业对高校、科研机构以及金融机构的依赖性强, 迫切需要知识交换及资金信贷。另一方面, 企业作为盈利机构, 与高校及科研机构的目标及行为方式差异大, 为内部物质的流动造成一定障碍。因此, 构建完善畅通且持续稳定的物质流动网络是推动以企业为主体的区域技术创新体系成功的重要条件。
多元化且稳定的“渠道”是构建畅通物质流动网络的基础。目前, 组织产学研战略联盟、搭建产业研发平台及培育科技服务中介均是铺设渠道的有效措施。各种渠道使不同创新主体相互连结, 形成一个立体的关系网络, 从而实现物质的高速流动, 取其中一个截面进行解释。
如图3所示, 产学研联盟是企业、高校及科研机构的联合体, 其合作契约使联盟内丰富的市场需求信息、创新知识等物质迅速交互流动。科技服务中介作为物质流动网络内接触面最广的联结点, 收集了来自体系内部不同主体的知识及资金信息, 能直接为有需要的主体提取有用信息而节省大量信息搜寻成本及交易成本, 推动物质的循环流动。比如, 企业可以通过中介获得研发知识、人力、市场数据、资金信贷服务等, 政府可以通过中介获取企业创新情报为科技决策提供依据等。行业研发平台是体系内最大规模的行业联合体, 能有效整合行业内各个企业及相关高校、科研机构的创新优势, 加强物质交换。
3、创新中心辐射机理。
以企业为主体的区域技术创新体系中, 各个活动主体及联盟的创新实力并不均匀, 可根据创新能力的高低将活动主体划分为不同的创新梯度。充分利用高梯度层级主体的溢出效应, 是带动创新体系整体发展的重要途径。
在技术创新体系的自行运作过程中, 创新知识等资源会自发围绕创新中心集聚, 形成强大的创新推动力, 迅速提升局部的创新效率及产出。这种创新成果的积累会通过物质流动网络向低梯度层级扩散, 扩散形式包括就近扩散、跨层级跳跃扩散等, 从而形成辐射效应。当创新中心的辐射能力提升至一定程度时, 其技术及知识甚至可以突破区域界限向其他区域技术创新体系扩散。
创新中心辐射机理的存在能有效整合区域的创新资源, 使技术创新体系能通过集中力量率先发展部分高梯度层级的创新活动, 然后利用辐射效应缩短低梯度层级的创新积累过程, 从而迅速提升全区域的创新竞争力。以企业为主体的区域技术体系要充分利用创新中心辐射机理的前提是体系内有完善的物质流动网络以及能协调活动实体间关系的利益机制及合作机制等。
四、以企业为主体的区域技术创新体系成功模式的构建策略
以企业为主体的区域技术创新体系从形成雏形到逐步发展并取得丰硕成果, 一般需要依次经历创立孵化、成长、成熟及持续创新四个重要阶段。区域技术创新体系的构成要素在各个阶段的发展中获得逐步的优化与完善, 创新能力及创新效率获得持续的积累及提升, 从而实现区域技术创新体系的升级发展。
构建以企业为主体的区域技术创新体系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在不同的进化阶段, 具有不同的构建目标。在创立孵化阶段, 主要目标是初步树立企业的创新主体地位, 完成区域技术创新体系组织框架、系统结构及运行机制的雏形建设。在成长阶段, 主要目标是提升企业的创新主体地位, 完成对传统技术创新制度及模式的改革。在成熟阶段, 主要目标是强化企业的创新主体地位, 完善区域技术创新体系的各方面要素的建设。在持续创新阶段, 主要目标是促使区域技术创新体系实现持续稳定的创新效率增长。
针对不同阶段的具体目标, 以企业为主体的区域技术创新体系的构建需要采取阶段性的对应策略, 其核心是在始终遵循三大运作机理的基础上, 不断完善、优化体系的五个构成要素及其相互间的关系, 从而推动技术体系的整体发展。在不同阶段有着不同的构建策略。
1、创立孵化阶段。
重点培育企业创新意识, 引导并激励企业及其他活动主体开展或参与创新活动, 树立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搭建技术创新所需的各种子系统以及保证子系统有序运行的机制;强化政府服务, 推动创新体系所需的创新环境及物质流动网络的建设。
2、成长阶段。
重点支持大中型企业及高科技企业的发展, 推动创新中心的形成;深化创新制度改革, 改变传统的以学科为主体的创新模式, 促进由企业主导的产学研合作;积累创新所需的资源及能力。
3、成熟阶段。
重点扩大创新企业范围, 扶持企业建立内部技术创新中心;激发企业及社会资本的研发投入, 全面提高全社会的创新投入;加强社会科技服务, 提高创新资源的利用效率。
4、持续创新阶段。
重点加强对技术创新方向的引导;鼓励以创新中心为主的企业群开展原始创新;推进产学研合作的广度与深度;提升科技服务体系的多元化、规范化;优化体系内部各种决策与利益分配等机制, 从而通过最大限度地激发创新活动、提高创新资源效用, 推动创新能力的持续稳定增长。
参考文献
[1]Cooke P.Regional Innovation Systems:The Role of Governance in the Globalized World[M].London:UCL Press, 1996.
[2]冯之浚:企业是自主创新的主体[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 2006 (4) .
[3]郭海滨、郑丕谔:基于知识链和价值链的技术创新体系可持续发展研究[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 2007 (3) .
[4]温新民:区域技术创新体系形成运行的科学学分析[J].科学学研究, 2003, 21 (1) .
[5]陈浩:国内外区域创新体系研究进展[J].科技与经济, 2006, 19 (6) .
[6]任胜刚、陈凤梅:国外区域创新系统研究新进展[J].外国经济与管理, 2006, 28 (4) .
区域中小企业创新体系 篇5
摘要:从分析高校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人手,提出高校应融人区域创新体系建设,高校融人区域经济创新体系过程中又存在诸多制约因素,因而必须要有针对性地采取具体应对措施。
区域创新体系是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肩负着培养人才、创新科技、服务社会、引领文化的重要使命,努力将自身融人区域科技创新体系,利用学科和科技优势促进区域产业结构升级,服务区域经济建设,是高校义不容辞的社会责任。然而,高校在融人区域科技创新体系的进程中,存在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和制约因素,需要深人研究和探讨,以利在高校与区域之间建立一种互动合作发展的长效机制。
一、高校与区域经济发展间的关系
对高校创新能力的研究已经成为我国发展战略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与区域唇齿相依,高校的发展离不开地方的支持,地方的发展离不开高校的支撑。高校应当成为区域创新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无论是地方高校还是中央部委所属的高校,只有与地方有机结合并承载其发展的烙印才能更加凸显出特色。高校与区域经济发展间事实上存在如下关系。
(一)高校的原始性创新是保持国家或地区核心竞争力的前提条件
高校是创新知识的产出核心,知识创新是技术创新的基础,是新技术和新发明的源泉。高校不仅要依靠高水平的科学家群体、先进的科研设备、巨大的科技信息资源,而且还要充分利用产学研之间、不同学科之间的相互促进和相互作用,成为持续而富有强大生命力的知识创新源。高校还通过承担对区域经济发展有巨大影响的重大科技计划、科研课题,不断发现新的科学事实,探索新的科学规律,建立新的科学理论,提出新的科学思想和新的科学方法。高校是高新技术的重要来源。企业、高校和科研院所都是技术创新的行为主体。企业是技术创新的资金投人、创新收益、创新活动和创新需求的主体,应该是技术创新的核心行为主体,但高校也是一支重要的技术创新源。高校在学科交叉综合、人才基础雄厚、学术氛围宽松、科研资源聚集、科技信息灵捷等方面具有显著优势,这可使其能通过各种方式成为新技术的提供者。我国目前企业因技术创新力量比较薄弱,未能发挥出技术创新核心主体作用。而高校在创新人才的培养、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方面能够根据企业技术创新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客观需求,为企业技术创新提供知识基础、人才支撑和技术成果,促使企业逐步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
(二)高校培养的创新人才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持
2l世纪,区域经济竞争的浪潮形成了创新性人才的巨大需求。谁拥有大量高素质的人才资源,谁就拥有持续的区域创新能力和区域经济竞争能力。创新人才的培养在区域创新体系建设中处于关键地位,而创新人才的培养主要靠高校。高校在浓厚的学术氛围和浩大的科技资源环境中培养出各类人才,能为区域经济的发展提供持续的人才支持和保障。
(三)高校为区域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发挥孵化器作用
产业集群能够产生区域竞争力。但产业集群产生区域竞争力的关键在于集群创新优势。高校作为区域高新技术产业集群的孵化器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一是孵化高新技术业。高校通过佼办企业、产业集团承担起企业“孵化器”的作用。使最新科技成果迅速转化为直接的现实生产力。辐射和带动区域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二是通过大学科技园建设促进高新技术迅速实现产业化。高校与区域经济各类产业之问通过科技园区这个纽带为高校高新技术成果迅速商品化、产业化提供合适的环境和条件。三是促进高新技术产业的形成与发展。例如,以斯坦福大学为主发展起来的“硅谷”,分布着3000多家高新技术研究开发机构,大学与产业界互相依托,互相促进,使产学研协调发展,科学技术创新、传播、应用获得有机整合,产生了巨大能量l3。
二、影响高校融入区域创新体系的制约因素
目前我国区域内高校创新体系虽说已经具备了一体化建设的初步基础,但距离建成能为区城创新体系提供一个知识和技术强力支撑点的高校创新体系仍存在较大差距,主要问题如下。
(一)高校创新供给与企业创新需求错位
一些高校的科研活动多以出科研成果为导向,以争取科研经费、政府奖励、发表、出版著作为主要目标,离市场化应用有一定距离,而企业需求的创新成果则是能运用于生产过程并能带来良好经济效益的高新技术。高校科研活动通常以申报硕士点、博:上点和学科建设为主要目标,难以按统一的科技创新目标凝聚和集成相关创新活动,以提升区域产业结构升级为日标的区域集成创新能力不足。
(二)区域协调机制尚不完善
各高校之间相互作用的创新网络体系尚未彤成,各高校的优势与科技创新资源难以:有效集成高校的科研项目与企业、科研院所的合作少,高校之问的科研项目合作也不多。没有形成统一的符合市场要求的能将整个区域内的创新资源有效合在一起并向区域内所有高校提供所需科研设备、科技文献资源等方面服务的区域协调机制。
(三)科技创新资源使用效率低
科技创新资源总量不足与大量闲置并存是一个突出问题。区域内各高校的创新资源没有得到有效利用,科学仪器设备资源、科技文献资源、科学数据资源、专业技术资源等科研资源利用率低下,浪费和闲置现象严重。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在于各单位各自为阵,封闭使用。这就导致一方面。创新经费投入不足;另一方面,许多创新资源闲置,派不上用场。各高校科技创新基础条件的建设缺乏统一布局,低水平重复建设的现象突出。
(四)科技创新人才资源严重匮乏
区域内高层次创新人才不足。在科学研究领域,有重大影响和在国际国内有知名度的专家学者不多,科技队伍的总量不足,尤其在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材料技术、环保产业等高技术领域的人才紧缺,不能适应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需要,而且高层次人才流失的现象未从根本上解决。
三、高校融入区域创新体系的对策
高校的跨越式发展使区域内高校为实现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了强有力的科技支撑,逐步建立起高度开放、功能完善、内外协调、运作有效、特色突出、成果显著的.区域高校创新体系迫在眉睫。具体来说。主要应采取如下对策。 (一)搭建平台
建立高校与区域企业共性技术研发和服务平台,根据区域产业结构特点,集群区域产业,培育学习与合作竞争的集群创新文化,大力推动各具特色的产业集群、知识集群和技术集群发展,增强国际竞争力]。嗣绕区域产业集群和关联企业的政策,高校必须搭建四个平台。
1科技创新平台。高校是知识创新与知识传播的双重核心行为主体,是技术创新的重要行为主体,是区域科技创新和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创新源。通过市场机制和政府引导使区域内高校的创新资源投人到区域内高新技术产业和潜在的高新技术产业中,建造一个新知识、新技术不断涌现的科技创新平台,推动高新技术产业成为区域的核心经济增长点。
2高校与科研院所、企业的协同创新平台。创造高校与其它创新行为主体的新型互动模式。加强高校之间、高校与科研院所、企业之间在重大科技项目上的联合攻关,建立能整合区域内所有创新资源的协同创新平台。通过政策支持,鼓励部分科研机构的创新资源部分或全部进人高校,与高校现有资源重组,增强高校的创新力量。
3创新人才平台。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要进一步加大科技创新人才的培养、开发、引进的力度,形成一个符合区域经济发展以及高新技术产业发展需要的创新人才平台。
4高校创新文化平台。创新文化是区域科技创新的母体。要弘扬创新文化,培育良好的高校创新环境,形成一个勇于创新,追求成功,宽容失败、崇尚竞争,富有激情、力戒浮躁,尊重人才、尊重知识、尊重创新、保护创新的海纳百川、人才荟萃的高校创新文化平台。
(二)建立配套机制
1构建区域高校科技创新的制度体系与运作机制。制度与体制创新是区域高校科技创新的动力,区域内所有创新资源的整合、利用与优化配置都必须靠制度与体制的创新、运作来实现。通过政府的政策引导和高校内部的体制改革,在人才引进与培养、科技创新管理制度以及创新成果评价机制、风险机制、激励机制等方面实现制度和体制创新,构建好区域高校科技创新的制度体系与运作机制。建立一个能整合区域内各高校创新资源、打破高校各自为阵的创新制度体系,政府牵头引导建立区域科技资源共建共享平台,建立资本投人、行为管理、成果评估的制度体系;构建定位明确、层次清晰、衔接紧密、促进优秀人才可持续发展的培养和支持的制度体系。
2实施高校跨越式发展战略,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持。各区域内高校实力发展不平衡,因此,高校要面对现实,冷静分析,寻找差距,制定与实施跨越式发展战略,明确发展目标,建立能适应区域创新体系建设需要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需要的高等教育体系。
区域中小企业创新体系 篇6
关键词:区域经济;创新体系;高等学校
中图分类号:G47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8136(2010)08-0118-02
建设创新型国家是国家发展的重要战略目标,因此必须加强国家创新体系的建设与完善,保证国家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区域创新体系是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充分做好区域创新体系的建设,是完善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重要保证。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的关键,是充分发挥科学技术和人才的作用,把区域经济发展的重点转移到依靠科学技术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高等学校肩负着培养人才、科学研究与创新以及为社会服务的重要职能,在区域创新体系中,高等学校要积极参与区域创新体系建设,不断加强高等学校科学研究的能力,充分发挥高校人才培养和科技服务的作用,努力提高科研成果的转化效果,为区域经济的发展提供高质量的科学技术和科技人才。只有如此,才能赢得社会的支持和重视。
1 区域创新体系的现状与特点
我国的各个区域创新体系建设在经过多年的努力下,基本形成了国家与区域政府、企事业单位、科研院所及高等院校、各级技术创新支撑服务机构组成的系统体系。在区域创新体系建设中,以促进科学技术与区域经济相结合为重点,实施了一系列科技体制的改革措施,开展了科技结构的调整与机制的转换,极大地促进了科技成果的转化效果,取得了重要突破和实质性进展。区域创新体系是区域经济与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和动力。
1.1 区域创新体系的主要特点
(1)创新体系的行为主体构成了有机的创新系统。它包含国家和地方的科学研究机构、企业、高等院校、中介机构等。科学研究机构的职责是围绕区域的经济建设与可持续发展,开展系统的基础性和前瞻性的创新研究。企业的主要职责是,根据企业发展方向和产品的技术要求,开展经营与技术的创新研究和技术推广,是创新投入产出和市场开拓的主体。高等院校的主要职责是结合区域经济的发展方向,从事科学技术基础研究和技术前沿探索,是知识创新体系中的创新基地,为创新体系的建设与完善提供和培训各类高素质人才。在创新体系的整体系统中,各个环节相互之间产生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相互依赖,构成了完整的区域经济体系。
(2)创新体系中,知识创新是社会发展的动力源泉。通过对创新过程的研究分析可知,创新体系的组成包括:知识的生产、 知识的流动、知识的应用等。所以,知识创新活动是知识经济价值链中的核心环节。高等院校和各级公共研究机构的主要职能就是紧跟科学技术的前沿问题,开展探索与创新,为科技创新与技术应用提供必要的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和社会的创新活动,提供知识与技术基础和创新人才。
(3)完善的创新体系要求能够形成自我调节与宏观调控相结合的运行机制。政府的主要职能是运用政策、法律、法规、资源配置以及必要的行政手段,保证国家或区域经济目标的实现,创新体系的整体有序运行。高等院校要根据国家或区域发展的战略需求和科技发展规划,承担国家或区域的科技发展、合理布局、有效实施的重任,成为国家或区域经济发展的思想库和知识库。
(4)创新体系是一个开放系统,应该建立充分体现公平竞争规范和市场环境。因此,必须建立完善的教育平台、信息平台、文化平台和法制平台,作为创新体系健康持久运行的支撑和保障。
1.2 主要表现形式
在区域创新体系的建设和发展过程中,存在一些不足和问题,需要重点关注和及时解决,其主要表现形式有以下几点:
(1)存在着管理体制和创新体系运行机制不适应。在区域创新体系的建设初期,往往存在着科学研究与经济发展脱节,科技成果难以转化为有效的生产力,使得高等学校的研究不能有效支持区域经济的发展,政策导向不利于科技成果转化等问题。这表明,切实真正解决技术经济相结合的好机制还没有建立起来。
(2)企业不能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产、学、研结合的机制没有真正形成。很多企业迫于市场竞争的压力,存在着重技术引进、轻消化吸收的现象,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之间没有形成有效的结合点,产、学、研有效结合的机制没有真正建立。
(3)在区域创新体系中各要素之间相互的作用、协调发展的机制还没有很好的建立起来。受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仍然用行政手段来协调创新体系各要素的关系,而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政府的协调集成作用大大减弱,创新体系各要素相互联系和作用的市场机制没有及时建立起来,导致创新体系的整体作用效果不佳。
2 高校在区域创新体系中的作用
要重视和发挥大学在区域创新体系建设中的作用,促进创新知识的生产和创新人才的培养。区域创新体系的主体包括参与科技工作的企业、高等学校和各个科研单位,同时有不同形式的科技中介组织的广泛介入和各级政府的适当参与,由此构成了相互支持的组织系统。在区域创新系统中,高校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基础理论和科学技术的研究开发和人才培养,这些工作对于区域经济和科技教育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2.1 高校是知识创新的产出核心
知识创新的主要内容是基础理论和科学技术的研究,知识创新中的原始性创新,是保持国家和区域核心竞争能力的基本条件。高等学校是知识创新的重要基地,具备了从事基础理论和科学技术研究的必要条件和人才优势,是基础研究的主力军。知识创新是技术创新的基础,技术创新指通过对科学技术的研究、完善、更新、改造等方式生产新技术的过程,执行这一职能的行为主体主要是企业、高等学校和科研机构。创新体系中的科技传播是通过传授和培训新知识、新技术,使新的科学技术能为人们所掌握,同时肩负着培养和造就具有坚实的理论基础、熟练的专门技术和创新思维能力的人才,实现这一职能的主体是高等学校和科研机构,而企业和科技中介组织也广泛参与。而在知识创新和知识传播环节中,高校处于核心行为的主体地位。根据教育部科技发展中心发布的《中国高校科技奖励报告2008》显示,近5年来,高等学校的科研成果呈逐年递增趋势,在国家科技奖励项目中占据了重要地位。以2009年度统计为例,高等学校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16项,占授奖总数的57.1%;高等学校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通用项目151项,占通用项目总数的68%;高等学校获得国家技术发明奖通用项目为31项,占通用项目总数的79.5%。
2.2 高校是创新人才的主要培养者
高等教育承担着推动整个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科技发展与进步的重要职能,通过高等教育培养造就了成千上万的具有创新思维、掌握科学技术、具有良好品质的各级各类人才。在当今激烈的国际竞争面前,如果教育只是简单地复制社会经验,并将这些复制的经验在复制给受教育者,这样,社会就缺少创新能力,只是原地踏步,难以持续发展。教育的目的就是靠知识创新、人才创新来达到更新社会和变革社会。
创新人才的培养在区域创新体系建设中处于关键地位,而创新人才的培养主要靠高等学校。高等教育所传授的知识是高层次上的知识,进行的教育是以就业、创业和提高人的综合素质为目的的专业教育、创新教育和素质教育。高等学校为人才发展和成长提供了必要的内外环境,它有明确的教育目标、有规定的课程体系、有知识渊博的教师、丰富的图书馆及方便的网络系统。在高校接受教育的人,通过高校各种学术流派、社会思潮的影响,在各种专业学科知识、各种技术技能的培养下健康成长。在高等学校浓厚的学术氛围、浩大的科技资源环境中,大学能为社会培养出大量的各种类型的创新人才。
3 高校创新体系建设的必要性
高校科技创新体系是区域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必须重视高校科技创新体系的建设与完善,加强高校科技创新体系的内涵、目标、评价方式的分析与研究。要针对不同区域经济发展的实际需要,结合不同类型高等学校的特点,认真做好高校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的研究,重点关注高校科技创新体系与区域科技创新体系的有效融合与协调发展。
在知识经济时代,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是以科技创新为支持和依靠。要保证区域发展目标的实现,就必须建立完善科学的创新体系。要重视高等学校科技创新体系的建立与完善,将高校的科技创新体系与区域的创新体系和区域经济发展融合在一起,有效地发挥高等学校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建设高校科技创新体系是推进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是适应知识经济时代的必然要求。在知识经济条件下建设高校科技创新体系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1)注重学科建设。学科建设是高校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的核心与主体,在高校中大力开展科技创新活动,推动学科建设的发展,二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高校要以学科建设为载体,集中优势、突出特色。大力推进多学科的交叉和融合,加强教师队伍的梯队建设,充分发挥学科带头人的作用,建立一支有创新性、能吃苦肯钻研的科技创新团队。
(2)要加强创新人才培养。构建高校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任务就是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队伍。实现人才培养,完成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就需要一支优秀的教师队伍,由他们来承担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工作,通过优质的大学教育把学生培养成全面发展具有创新能力的高级人才。建立高校科技创新体系,不可忽视科技管理的作用,高校的科技管理人员也要具有创新意识,具有合理的知识能力结构、较宽的知识面,熟悉国家的科技方针、政策,做好学校科技活动的服务工作。
(3)完善高校科技管理体制。在高校科技创新体系建设中,要积极推进科技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改革,有效促进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建设,以适应全面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
Analysis the Higher Education in the Region Innovation System’s
Gao Zhihua,Kang Jingqing,Du Junmin
Abstract: Establishes and consummates the region innovation system,must take and play the College in region innovation system role. In the region innovation system,the College shoulders is innovating knowledge output with the innovation personnel training responsibility. Must therefore strengthen the university scientific innovation system construction,sharpens the university independent innovation ability. College’s scientific innovation system must integrate in the region innovation system,makes the knowledge and the technical research and the innovation work,promote the regional economies full scale development.
区域中小企业创新体系 篇7
1 区域公共创新体系的特征及其构成
区域公共创新体系是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创新支持系统, 对于提升特定区域整体竞争实力, 突显区域创新优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1.1 区域公共创新体系的特征
一般说来, 区域公共创新体系在其构建与具体运作过程中, 体现出以下几个方面的特征。
(1) 社会化。
区域公共创新体系的一个显著特征是其社会化。区域公共创新体系的参与者来自社会的不同层面, 同时其服务对象也是面向整个社会, 这样一个开放的体系结构, 使区域公共创新体系具备典型的社会化特征。社会化的区域公共创新体系有效地解决了一大批中小企业创新能力不足的“瓶颈”问题, 有力地促进了区域经济与社会的发展。
(2) 网络化。
这里所说的网络化, 主要是指其体系结构的网络化, 如果将区域公共创新体系中的各参与组织看作是一个个的网络节点的话, 这些节点相互之间彼此关联, 相互协作, 呈现出网络化的组织结构特征。
(3) 共享性。
区域公共创新体系的共享性体现在这一创新体系是为了解决行业和区域所面临的基础性、公共性的问题, 其成果为多个组织所共享、共有。正是因为区域公共创新体系具备这方面的特征, 所以它能够整合广泛的资源, 集中解决一些企业特别是中小型亟待解决却无力解决的一些技术难题, 促进区域内某个行业的发展, 在广东境内的一些专业镇, 这种创新模式被广泛采用, 并取得了良好的成效。
(4) 服务性。
区域公共创新体系是以促进区域经济与社会的可持续协调发展为目标, 为区域内的某个或某些产业发展服务的, 其运行方式更多地带有某种公益性服务的色彩。服务性是区域公共创新体系的主要特征之一。
(5) 系统性。
区域公共创新体系本身是一个复杂的系统, 其内部又由不同的子系统所组成, 整个区域创新体系与其内部的各组成要素所组成的大系统及其子系统是动态的、开放的系统群。这个系统与外部环境之间以及系统内部各个子系统之间存在物质、知识信息等相互交换的活动。
(6) 产业导向性。
区域公共创新体系在解决具体的创新问题时, 其工作的重心往往是着眼于产业的发展, 在某些地方, 区域公共创新体系与产业集群的紧密结合, 形成了“研发中心”加“专业镇”的模式, 这一模式专门针对产业所面临的共性问题, 有针对性地以点带面, 寻求技术上的创新、突破, 进而引领整个产业的发展。[1]
1.2 区域公共创新体系的构成
区域公共创新体系是一个系统性的网络, 目前关于区域公共创新体系比较一致的看法是:“区域公共创新体系是指一个区域内参加新技术发展和扩散的企业、大学、研究机构、中介服务机构以及政府组成的, 为创造、储备、使用和转让知识、技能和新产品的相互作用的网络系统, 是国家创新体系的基础和重要组成部分。”[2] 区域公共创新各构成要素如图1所示。
企业是技术创新的主体, 在产业集群之中的企业既有实体企业也有虚拟企业, 区域公共创新体系中的企业以产业集群的方式发挥创新主体的作用;科研机构和大学是科技知识的主要生产者和创新人才的主要培养者, 是企业创新的知识源;中介机构是知识传播扩散的桥梁。政府通过制定政策, 引导和激励企业、科研机构、大学和中介机构相互作用、相互影响, 加快科技知识生产、传播、扩散和应用, 直到转化为市场竞争优势和经济社会效益。上述这些区域公共创新体系的组织要素与它们所处的基础设施环境、市场环境、文化环境以及制度环境一起, 共同组成区域公共创新体系, 一起服务于区域经济与社会的发展目标。
2 面向创新的虚拟企业知识管理核心内容
虚拟企业内部的知识包括隐性知识和显性知识, 日本著名知识管理专家野中郁次郎将显性知识与隐性知识的相互作用过程称之为知识的转换过程。知识创新是一个动态的和连续的过程, 也是隐性知识和显性知识相互转化的过程, 通过这一转换过程, 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不论从数量上还是从质量上都大大提升了[3]。
知识转化有四种模式, 这四种模式分别是:社会化 (即由隐性知识到隐性知识) 、外化 (即由隐性知识到显性知识) 、结合 (即由显性知识到显性知识) 、内化 (即由显性知识到隐性知识) 。这个动态过程简称为SECI过程 (即Socialisation, Externalisation, Combination, Internalisation) 。
(1) 社会化。
社会化过程是通过共享经验实现隐性知识的转移。由于隐性知识难以表达而且具有时间和空间上的特殊性, 隐性知识只能通过共享经验获得, 例如生活在共同环境或者一起工作。社会化过程典型代表是师徒关系, 学徒学习工艺流程中的必需知识是通过亲身体验而不是书写下来的手册或教程。社会化过程也发生在车间之外的非正式的社交聚会, 在这种场合, 世界观、精神示范和相互依赖能够渐渐形成并彼此共享。社会化过程也会超越组织的界限, 以企业为例, 在与企业的供应商和客户的交往过程中, 他们也从对方那里获得隐性知识并且从中受益。
(2) 外化。
外化的过程是一个将隐性知识明确表达为显性知识的过程。当隐性知识变为显性知识, 知识就被明确化, 并且能够为别人所共享, 这些知识也成为新知识的基础。
(3) 结合。
结合是一个将显性知识转化为更加复杂和更加系统化的显性知识的集合的过程, 从组织内部和组织外部收集到的显性知识通过组合、编辑和处理以形成新的知识。新的知识又在组织成员中散布和传播。当来源不同的知识被汇聚到同一件载体中时, 就意味着新的知识的诞生。知识转换的结合模式也包括了知识的分解, 知识的分解过程也会创造系统的显性的知识。
(4) 内化。
知识转换的内化模式是一个将显性知识吸收到隐性知识的过程, 通过内化, 创造出来的显性知识在组织内部成员中广泛共享, 并经由成员个体转换为隐性知识。
当显性知识内化并成为个人的隐性知识的组成部分的时候, 它就成为一种有价值的财富。当通过社会化过程与其他人实现知识共享时, 这种蓄积在个人层面的隐性知识又会引发新一轮的知识创新循环, 这种循环是一个螺旋上升的过程, 如图2所示。
知识创新是一个动态的和连续的过程, 也是隐性知识和显性知识相互转化的过程, 这种过程是上述四种模式彼此转换的过程, 而不仅仅是一种模式, 知识创新源自四种转换模式的相互作用, 并形成一个知识创新螺旋。图2就说明了这四种模式相互转换的过程以及上升的知识螺旋的形成过程。
这里, 我们要强调的是, 上述四种模式相互转换的过程是一个螺旋上升过程, 而不是一个圆。在知识创新螺旋中, 显性知识与隐性知识的相互作用在四种模式的转换过程中被不断放大, 导致知识创新螺旋的规模越来越大, 通过SECI过程创造出来的知识又会引发新一轮的知识创新螺旋, 这是一个动态过程, 是一个没有终结的过程, 并且在这一过程中不断的更新自己。
这种相互作用的知识创新螺旋既发生在组织内部也发生在组织之间, 来自不同组织的知识相互作用并且创造出新的知识。通过动态的相互作用, 知识所创造的知识能够引发对组织外的知识的运用, 知识创新也是一个自我超越的过程, 也就是说能够超越自身的界限[4], 超越自己和别人的界限, 超越内外的界限, 超越过去和现在的界限, “在社会化过程中, 自我超越是最基本的原则, 因为隐性知识只有通过超越个体的直接经验才能被共享”[5]。
在外化的过程中, 个人通过成为小组的一员并对小组负责而超越自身内外的界限, 这里, 个人所有的意图和想法融合到小组的精神世界中, 并被整合成为小组精神世界的一部分。
在结合过程中, 通过外化产生的新的知识已经不仅仅是小组中的模拟或数字信号。在内化过程中, 个人可以使用小组或者整个组织所拥有的知识, 随后又会提出新的自身超越的需求, 正如一个人需要在一个更大的位置中找到自己的存在一样。
在区域公共创新体系环境下的虚拟企业知识管理, 既要实现虚拟企业内部知识的共享、流动与转换, 同时也是实现虚拟企业与外部区域公共创新体系中的其他部分之间的知识共享、流动与转换, 进而在转换过程中实现创新, 实现面向创新的虚拟企业知识管理。
3 区域公共创新体系中虚拟企业知识管理平台建设
由于在区域公共创新体系中的虚拟企业的知识管理涉及到显性知识、隐性知识及其运动与转化过程, 所有这些环节都需要相应的支撑体系, 也就是说要建立相关的虚拟企业知识服务平台。平台作为一个工程概念, 最早可追溯到20世纪初亨利·福特著的《Modern Man》一书。以美国西北大学教授Meyer为代表的学者先后提出了产品平台和技术平台的概念。认为平台是“由一组亚系统和界面组成的, 可以有效地开发和生产出相关产品的共有结构”, 或者是“一个产品系列共享资产的集合, 包括零部件、工艺、知识、人员与联系”。所以, 平台实际上可以看作是一系列“软”、“硬”要素的集合体。[6]
3.1 技术平台建设
虚拟企业知识管理的技术平台是从技术层面保障虚拟企业的创新、创造及其业务活动。虚拟企业知识管理技术平台是建立在信息网络基础之上的, 以信息工程联网为硬件基础、通过EDI、Internet等信息网络手段建立动态联盟。成员企业间的信息传递、知识传播与业务往来需要通过信息网络来完成。可靠安全的技术是知识在虚拟企业传播和共享的保障。
知识共享是虚拟企业技术平台的建设目的, 通过这一平台, 可以实现信息交流、知识集成、知识传递、知识存储和知识检索。知识共享涉及到的技术内容众多, 其基础是一个能够为开放式交流提供无缝基础设施的网络, 支持有互联互通的知识库。
对于知识共享技术的内容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分类, 其所包含的内容也不尽相同。一般说来, 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1) 商务智能技术。这类技术基于业务流程, 能够对所获信息进行综合分析并进而改善组织决策。包括数据挖掘技术 (Data Mining) 、数据仓库技术 (Data Warehousing) 、联机分析技术 (On-line Analytical Processing) , 以及其他能从存储的数据中提取有价值知识的先进技术。
(2) 知识发现技术 (Knowledge Discovery) 。包括能从文本源中提取知识的文本采掘技术 (Text Mining) 和能依据人与信息之间的关系描述知识的知识地图技术。
(4) 经验搜寻技术 (Expertise Location) 。指能够发现、编目并提供公司决策所需的公司内部最佳经验的技术。
(4) 合作技术 (Collaboration) 。能够使员工共享他们的信息、经验、专长及见识的技术, 这种技术能够进一步丰富员工的隐性知识并促进创新。
(5) 知识传递技术 (Knowledge Transfer) 。能够扩展知识与技能传递的范围的技术, 这种技术能在相当高的组织水平上进行工作, 而不必考虑其成员的地域分布。
3.2 制度平台建设
制度平台建设从规则、规范的角度对区域公共创新体系中的虚拟企业知识管理活动提供支持, 使其有章可循。
(1) 知识传播与共享机制。
扁平化、网络化的知识型组织结构, 使知识在成员企业间得以顺利传播。知识传播与共享机制的设计, 激励成员企业的知识交流与创新, 使知识在成员企业间得以扩散、激活, 产生新的知识;基于业务外包、协同运作的业务模式, 使得各成员企业的专门知识得以整合, 从而提升虚拟企业的整体竞争力。
(2) 虚拟企业的风险规避机制。
虚拟企业是由多个各具核心竞争力的企业通过信息网络结合在一起的, 在知识信息共享过程中, 如何有效地防范与规避知识、信息共享过程中可能带来的核心竞争力的流失, 需要相应的规范作为合作共享过程中的保护机制。
(3) 知识创新成果的利益分配机制。
由于虚拟企业的各成员具有各自的组织利益, 他们在组成虚拟企业并共享、交流知识时, 在核心竞争力层面上相互补充, 实现创新。同时也存在着创新成果及其收益的分配问题, 以及创新成果的知识产权归属的问题, 通过建立利益的共享机制, 尽可能以量化的方式规范虚拟企业各参与主体之间的创新成果分配方式及其比例, 是虚拟企业知识管理的制度平台建设的核心内容之一。[7]
3.3 文化平台建设
知识管理需要根植于良好的知识交流的氛围和知识共享的文化土壤中, 企业文化能积极倡导员工学习和鼓励知识共享。
虚拟企业把各成员企业以契约、合作等形式联盟在一起, 伴随着外来企业文化的输入和冲击, 可能在虚拟企业中产生文化的冲突。所以虚拟企业的文化塑造要注重包容性, 要积极培育融洽平等的伙伴关系。成员企业应重塑企业文化, 共同构筑企业形象和企业行为, 在竞争中坚持互利互惠的合作共存关系, 从而有利于虚拟企业整体核心竞争力的打造。
在成员企业内部, 应建立学习型组织, 当今社会是知识经济时代, 知识成了企业成功经营的关键性资源, 企业和个人唯一保持领先的做法就是不断地学习, 而且要比竞争对手学得更快更好。最成功的企业是那些能够通过各种可能的方式学习并将所学的知识在实践中运用得最好的企业。这就要求企业树立学习观念, 建设注重学习的企业文化, 不断学习新知识、新技术, 培养增强自己的核心专长。
3.4 公共平台下的企业知识产权保护问题
在区域公共创新体系的支撑平台下, 由于参与的企业众多, 而且其本身具有开放性, 企业知识产权保护是这一体系面临的重要问题, 一般来说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进行知识产权的保护。
(1) 技术层面的保障。
通过采用先进的信息技术, 有效地防范来自各方的攻击和信息窃取, 防止各类有意和无意的破坏。
(2) 用户认证工作。
公共平台的开放性与用户认证工作是相辅相成的, 两者并不矛盾, 通过用户认证, 只有授权用户才能访问和使用公共创新体系的这一平台。
(3) 日志追踪工作。
对于涉及相关参与者知识产权方面的关键信息, 建立相应的日志记录并开展访问追踪工作, 有效地对于这方面信息存取活动进行管理。
(4) 制度建设。
通过建立健全相关的管理制度, 完善对于公共平台下的知识产权保护和权益分配活动的管理。
4 结束语
区域公共创新体系是一个复杂地、动态的系统, 这个系统既带有其他类型创新体系的共性, 也有自身的显著特征, 区域公共创新体系的构成既包含了一个个创新体系的组织要素, 也包括一系列相关的环境要素, 区域公共创新体系中的企业往往以产业集群的方式参与到创新环节中来, 而这些企业既有实体企业也有虚拟企业。面向创新的虚拟企业知识管理过程也是知识的转化过程, 通过建设区域公共创新体系中虚拟企业知识管理平台, 可以为虚拟企业的创新活动提供支持与保障, 进而促进区域经济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祁明, 谷斌.从法国“竞争点计划”谈我国创新体系建设[J].科技管理研究, 2008 (1) :36-38.
[2]庞业涛, 谢富纪.创业驱动的区域创新体系模型及其运行机制研究[J].上海管理科学, 2008 (2) :61-63.
[3]CYERTR M, KUMAR P K, WILLIAMS J R.Information, marketimperfections and strategy[J].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 WinterSpecial Issue, 1988, 14:47-58.
[4]JANTSCHE.The Self-organising Universe[M].Pergamon Press, Oxford, 1980.
[5]NISHIDAK.An Inquiry into the Good[M], as translated by M.Abeand C.Ives, Yale University, New Haven, CT, 1990.
[6]马仁钊, 翟运开.面向知识经济的虚拟企业创新平台及其结构分析[J].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7, 24 (10) :89-92.
区域中小企业创新体系 篇8
科学技术可以引进,而实践创新的能力无法引进,如何在现有条件下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是一个具有挑战性的问题。为此,台州市政府通过制订一系列推动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政策法规,加强鼓励企业自主创新的奖励制度和办法,提高知识产权的保护力度,完善科技创新成果的转化机制等,形成一整套促进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政策支持体系,大力提高台州市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2]。本项目通过对台州市运用各种推动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政策法规的梳理,从微观层面对企业自主创新与区域政策支持体系建设进行系统性的研究,旨在通过规范分析与特色分析的有效结合,从一个新的角度使我们对企业创新活动与区域政策支持体系之间的内在机理、机制有更进一步的了解和更深刻的领会。
一、台州市关于鼓励民营企业自主创新的政策
近年来,浙江省台州市民营企业无论在数量上还是规模上都取得了飞速发展。民营企业是台州市经济发展的中流砥柱,为了增加民营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台州市各级政府制订了一系列促进民营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区域政策,这些政策覆盖了财政、税收、金融和信用等不同侧面,形成一套系统完整的促进民营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提升的政策体系。
(一)加强民营企业科技创新平台建设的政策[3]
1.鼓励支持民营企业通过高校或科研院所联合设立研发机构。对经认定为民营科技企业与高校共建的创新载体,政府相关部门对新增的省市级民营企业技术中心、研发中心等适当给予相应的经费配套,以保证其正常运作,但需要每二年接受相关部门检查考核。
2.坚持市场化导向,促进科技中介服务企业发展。为扶持台州市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针对科技型中小企业的特点,加强和改进中介服务企业经营制度,着力推进台州市科技企业服务信息化、咨询、监理等技术支撑服务工作办法的确立。
3.引导科技型中小企业加大科研成果转化力度的政策。允许企业在一定范围内按照企业当年实际发生的一部分技术费用来抵扣其当年应缴纳的所得税。如果实际发生的技术开发费用不足以抵押其当年应交税款时,可按相关法律法规在一定期限内结转抵扣。对于企业用于研发的仪器设备根据不同价格可采取不同批次摊入管理费,并且对于刚刚应用发明专利的产品,3年内根据其对地方财政的贡献程度给予一定比例的资助。
4.为推进科技型企业发展的科技孵化器建设政策。给予市级、省级的科技型企业孵化器一次性资助。对于市级、省级认定的孵化器,依照国家相关规定符合条件的科技企业孵化器将免收营业税、所得税等一系列优惠政策。
(二)推动台州民营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财政政策[4]
1.根据台州市增强民营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财政政策规定,2006—2010年台州市各级政府部门为推进科技型民营企业自主创新投入科技财政投入应占同级政府财政支出的5%左右。
2.台州市技术创新基金规定,对民营科技型中小企业每年的科技投入五年时间内在原有基础上以20%比例逐年增长。
3.政府财政部门在民营企业自主创新过程中要发挥引导作用。文件规定,台州市政府在科技创新方面的财政科技投入比例应达到1:10,而对于市级以上的民营科技企业的科技投入应不低于收入的5%,民营科技型中小微企业则不低于3%。
(三)增强民营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人才政策[5]
1.对于获得省级、国家级高新技术项目立项的项目,并且成功产业化后,政府会根据其对地方贡献的大小给予项目团队一定比例的科研奖,对一些对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有突出贡献的优秀科技工作者政府将授予其荣誉市民等称号。
2.对于已经获得国家认可的博士学位或具有高级职称的人员,来台州做高新技术产业研发的,经有关部门审核备案后,可获得一定数目的科研启动经费。
(四)建立民营企业自主创新的环境制度[6]
1.倡导民营企业自主创新的知识产权保护,以专利形式和相应制度保护民营企业科技创新成果。在科技三项经费中相关政府部门要专门针对民营企业科技创新知识产权设立软件著作权登记费、海关知识产权保护备案费以及行业标准制订费用、专利购买费用给各级政府在科技三项经费中专门设立知识产权补助基金,对发生的企业国内外专利申请予适当补助。
2.以财政性资金为手段,建立采购自主创新产品制度,使台州市企业自主创新产品认证得以加速推动。在用财政性资金进行采购时,各级政府机关、事业单位和团体组织等相关部门要针对本地区列入目录的自主创新产品给予优先考虑购买。各级政府部门就以财政性资金采购招标项目评标评审中,应对自主创新因素给予如下的关注:以价格为主,在满足采购需求的前提下,应优先采购自主创新产品;在评审中,要加大自主创新评分因素,并合理设置分值比例。
(1)自主创新产品价位高于一般产品的,要依据其科技含量、市场竞争程度等因素,给予其一定幅度的价位调低;(2)企业报价自主创新产品价位不高于排序第一的一般产品一定比例的,自主创新的应最先获得采购合同。
二、增强台州市民营企业自主创新能力过程中区域政策运用中的问题分析
台州市增强民营企业自主创新能力过程中区域政策建设,虽经过多年的努力,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与发达城市相比仍有着很大的差距,就全市而言,区域政策建设发展存在不平衡,区域政策实施发布明显落后于民营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速度,这种现象既影响了浙江省台州市民营企业自身的发展,又限制了台州市整个企业经济发展的质量提升。
(一)台州市民营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提升过程中政策支持缺乏系统性
当前的自主创新支持政策虽提出了实施了“星火计划”、“新产品补助”、“火炬计划”等一些政策,但这些政策多以某一创新技术项目或产品为对象给予支持,有很强烈的“计划分配”为主题,最终结果是,既缺乏对项目的进程跟踪和情况反馈,也缺乏在技术和市场间的关系考虑。除此之外,这些政策的运行,也仅局限于在应用研发层面展开,缺少研发过程中系统分析,缺少共性技术研究和应用研究间互动交流的考虑。
(二)台州市运用区域政策增强民营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中缺少企业的差别政策
国有大中型企业,无论财力还是技术上经过国家多年大力支持,现如今都具有了较雄厚的技术实力,多数企业都有了自己独具类型的技术创新机构,如国家级研发机构、企业研究所等,人才、财力、技术都有了较强的基础。跟国有企业相比,我国的民营企业底蕴弱、起步晚,无论规模、资金还是人才、技术都存在很大差距,特别大中型国有企业,与其整体实力比差距还是比较大,特别自主创新方面,民营企业差距更加明显。
(三)台州市运用区域政策增强民营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中缺乏实施创新资源全市配套战略
1.资源管控与产业发展主体之间的矛盾亟待化解
台州市城区土地资源管理模式即大部分土地统一由市级平台经营管理,在过去一段时期对统一筹措发展资金、协调推动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发挥很大作用。现如今各区县在对照自身定位推动产业发展,实现为市里经济等做贡献,但缺乏足够的调控手段和协调措施。长期以来,台州市的文化、教育、卫生等优质公共社会资源富集,分布广泛,但只有很少一部分的资源分散于各区县,这样就使得台州市项目建设实施与产业发展推进等多方主体之间职能错位、工作缺位,所反映出的体制性矛盾较为突出,资源配置优势、主体合力优势难以加快成为产业优势和发展优势。
2.财权和事权不相匹配的问题亟待解决
当前,台州市分税制财政体制中,高新区之间、圈层之间和五城区的税收分成比例差距较大,财政转移支付制度还不够完善。2010年1月1日,台州市对区县执行的财政管理体制,是以增强市级财政调控能力,促进产业结构优化,推动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为目的。从现实执行情况看,市级目标预期已基本达到。在新体制实施后,台州市因市级下划企业税收增幅远低于本级企业税收增幅,致使区级相对财力不但没增长,反而有所下降。同时,伴随城市建设发展、民生保障性投入、社会管理改革创新、法制性增长等刚性支出增加,保障标准提高,财政支出的负担越来越大。2011年,台州市在用于保民生基本投入,再加上保运转的基本需求支出后,在一般预算财力的比例趋近于90%。除此之外,城乡风貌建设、社会公共管理等资金需求较大的险难急重目标任务均以实际专项目标形式下达给城区政府,但所用资金并未及时、足够下达。财权、事权不匹配,权利、责任不对等问题日益突出,中心城区担负多项重点工作,重点目标的任务艰巨,压力巨大。
3.区域一体化的招商政策亟待加强统筹
台州市当前在产业发展定位上错位不够,指导各圈层错位发展的具体规划不尽完善,各区县在吸引投资上比政策、拼地价,已有各种过度竞争、恶性竞争不良的倾向,资源有效利用和规范管理上出现很多问题和弊端。中心城区因资源更少负担压力更重,现已无力在优惠政策上形成更多的竞争优势,项目招商、企业引进受到更为明显的冲突。此外,作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旗帜”,对各圈层、各县区主导产业发展、开发合作等目前的目标考核机制仍需尽快完善,差异化、针对性的目标考核体系需要更进一步加速建设。
三、增强台州市民营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区域政策支持体系建设的对策建议
综上分析,促进民营企业自主创新政策的指导思想,应是“市场驱动、政府支持、服务配套”,并建立政策基点以消除民营企业自主创新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阻碍,通过完善民营企业自主创新的技术基础设施,建立引导民营企业自主创新的市场机制。
(一)继续贯彻执行浙政[1999]1 号文件有关扶持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的优惠政策
从高新技术企业和科技型中小企业上交的所得税、增值税地方留成部分中提取一部分设立专项资金,支持高兴技术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的研究开发和产业化项目。省重大高新技术产业化项目列入省重点建设计划,用地指标由省优先安排解决,城市建设配套费减免。在外资企业中开展“双密企业”认定工作,按国家税务总局有关规定享受税收减免等优惠政策。
(二)鼓励企业加大技术开发项目费用投入
企业当年发生的技术开发费据实列支,比上年实际增长10%以上的可再按技术开发费实际发生额的50%抵扣当年应纳税所得额。企业为开发新技术、研制新产品必须购置的专用、关键的试制用设备、测试仪器所发生的费用,可一次或分次记入成本。建立政府购买高新技术产品协调机制,支持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产业和标准。鼓励和支持高新技术企业和科技型中小企业到国内外证券市场上市。各类金融机构要充分发挥信贷杠杆的作用,支持企业技术创新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7]。
1.对民营企业的政策定位不应满足“一视同仁”,而应“倾斜”。由于历史的原因,我国民营企业起步较晚,各方面都显得很弱小,缺点多。进入新的历史时期,在党和国家采取一系列措施后,台州市民营企业有了很大的飞跃,但目前还存在很多因素阻碍着其积极性的发展。一个重要因素是台州市各级政府对待民营企业政策定位有偏见,出台的有关政策法规普遍要求对待民营企业“一视同仁”。但可以看到,民营企业为主的中小企业即弱势企业群体,对待弱者我们应该“倾斜”,而不是“一视同仁”。
对就中小弱势企业“倾斜”、帮助和扶持,首先要有组织保障。纵观世界经济发达国家和地区,他们都建有国家级的中小企业统一管理机构,在促进中小企业的发展过程中发挥了巨大作用。如美国的小企业管理局、日本的中小企业厅、德国的中小企业局,以及英国、法国、意大利等其他欧盟国家为中小企业专门设立的管理或服务机构等。而我国在管理民营企业方面普遍缺少一种专门的组织机构,这是我国乃至浙江省台州市目前民营企业发展中的一个重大缺陷。因此,根据浙江省台州市的实际情况,我们认为台州市应该尽早建立市级的中小企业统一管理机构,在条件成熟时应将台州市发改委中的中小企业司提升,强化其职能和地位,直接面向包括民营企业在内的中小企业,负责制订和实施中小企业政策,并向中小企业提供各种援助与服务。以有利于加快科技创新、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为目标,形成国家科技政策与经济政策协调互动的政策体系。统筹和协调配置科技资源,提高宏观管理能力和服务水平,改进科技管理方式,充分发挥主管部门、地方政府在科研管理和科研项目实施管理中的作用。
2.建立面向民营企业自主创新的技术中介服务体系,为民营企业提供技术创新、成果转换、技术咨询等方面的服务。技术中介服务组织是联系企业与市场之间的纽带,通过建立面向民营企业自主创新的技术诊断、咨询、培训、项目评估、科技人才、项目投资、技术转让、知识产权、无形资产评估等技术中介组织,为民营企业提供“一条龙”的技术创新服务,搭建民营企业自主创新平台,充分整合有利于民营企业自主创新的各方面资源,改变民营企业自主创新“单打独斗”或“全线出击”的局面,降低民营企业自主创新过程中的风险和难度。
3.民营企业是弱势企业群体,应得到国家金融、财税政策的倾斜支持。近年来,虽然国家在科学技术上的财政投入日益增加,但大部分资金用于大学和科研机构,企业只占了很少一部分,而且企业的科技资金又大部分用于国有企业,民营企业就少得可怜了。目前,我国直接针对企业技术创新的税收优惠的法律渊源主要有:1996年4月7日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发布的《关于促进企业技术进步有关财务税收问题的通知》;1999年3月25日国家税务总局发布的《企业技术开发费税前扣除管理办法》;1999年11月2日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发布的《关于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技术创新,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的决定〉有关税收问题的通知》;2000年6月24日发布的《鼓励软件产业和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中的税收优惠等。
4.建立共性技术研究与应用研究联动的政策支持体系。因为民营企业主要从事的是应用研究,所以在考虑促进民营企业自主创新问题时,必须要从加强共性技术研究与应用研究联动的角度出发,环环相扣,层层展开。共性技术研究是应用研究的基础和源泉。如,美国政府通过国家标准和技术研究所(NIST)的先进技术计划(ATP),实现对共性技术的资助。同时,根据小企业创新计划(SBIR),由ATP资助的政府实验室对与单个企业合作的项目提供资助,从而实现共性技术与企业应用研究的联动。此方式不但提高了政策支持的针对性和系统性,而且降低了企业技术创新的风险和费用,让共性技术得以促进发展,使市场信息步入到共性技术研究中来。所以,我国相关部门应加快建立起共性技术和应用研究联动的政策支持体系,促进民营企业自主创新。
5.制订针对民营企业自主创新的激励政策。适度聚拢财政资金建立民营企业资助创新基金,扶持具有科技型的民营企业,大力提倡民营企业自主创新,加快技术进步,提高其市场竞争能力。与此同时,除了已对民营企业技术创新普适性的税收激励政策外,重点就民营企业自主创新活动,实行特定优惠的免税政策,提升加大民营企业自主创新的新动力。例如,制订针对民营企业同科研院所、大专院校合作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产品、新工艺和新技术的税收激励政策。
区域中小企业创新体系 篇9
克鲁格曼 (Paul R Krugman, 1994) 认为, 仅仅依靠投入而不进行技术创新和提高效率, 容易形成泡沫经济。克鲁格曼的研究为新古典经济学的一个著名定理提供了证据:依靠高储蓄和高投资推动的经济增长不具有可持续性, 可持续的关键在于技术创新。随着经济和科技的不断发展, 区域经济发展的要素也在不断改变, 自然资源在决定产业竞争力方面的作用在逐步下降, 高技术和知识已经成为最重要的竞争优势资源。因此在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 一方面要注重比较优势原则, 另一方面要注重如何通过科技创新来创造竞争优势。在地区经济发展过程中, 要把握资源比较优势和创新竞争优势的均衡, 一方面要重视发挥本地区资源和文化所确定的相对比较优势, 另一方面要注重用创新来创造竞争优势。
内蒙古作为民族地区, 煤炭等矿产资源丰富, 这是内蒙古经济发展的比较优势。但相对而言, 内蒙古经济发展中创新所形成的竞争优势不足, 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内蒙古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内蒙古经济加快向创新型阶段迈进, 既是内蒙古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内在要求, 又是增强内蒙古地区综合竞争力和破解发展难题的有效途径。如何提升内蒙古创新驱动要素的供给能力, 促使内蒙古经济向创新导向发展阶段过渡, 加快内蒙古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显得尤为重要和必要。
1 关于区域创新系统的研究综述
区域创新系统是国际经济地理学研究的一个新领域, 其概念最早出现于1992年。它是以系统的、动态演化的观点把新区域科学中的制度、文化和组织等因素和新熊彼特主义结合起来, 用来解释区域进行系统化创新的能力和潜力以及对制度、组织等环境条件要求的理论概念[1];英国学者Cooke (1994) 对区域创新系统进行了阐述, 认为区域创新系统主要是由在地理上相互分工与关联的企业、研究机构和高等教育机构等构成的区域性组织体系, 这种体系支持并产生创新;Wiig (1995) 在分析区域创新系统时认为, 区域创新系统包括进行创新产品生产供应时的企业群, 进行创新人才培养的教育机构, 进行创新知识与技术生产的研究机构, 对创新活动进行金融、政策法规约束与支持的政府机构和金融商业等创新服务机构;Autio (1998) 认为, 区域创新系统是由相互作用的子系统组成的, 组织和子系统内部相互之间的互动产生了推动区域创新系统演化的知识流;B.Carlsson (1999) 认为区域创新系统是创新系统的重要分类形式;Cassiolato (1999) 在对拉丁美洲国家创新系统的研究中分析了国家、区域和地方创新系统的关系;瑞典的Asheim和Isaksen (2002) 认为, 区域创新体系是某种区域集群, 通过支持组织的两类主要行动者及其相互作用组成;加拿大的Doloreux (2002, 2003) 认为, 区域创新体系是相互作用的私人与公共利益体、正规机构和其他组织的集合, 其功能是按照组织和制度的安排以及人际关系促进知识的生产、利用和传播;还有一些学者在研究区域发展过程中把研究对象作为一个特定的区域创新系统[2], 如Saxenian (1994) 对美国硅谷和128公路地区的研究。
我国在20世纪90年代引入区域创新系统的概念, 并且根据不同的研究需要形成了不同的关于区域创新系统的认识, 比较有代表性的观点有:区域创新系统是某一地区的企业、大学、科研机构、中介服务机构和地方政府构成的创新系统;区域创新系统是某区域内由参加新技术发展和扩散的企业、大学、科研机构和地方政府构成, 为创造、储备和转让知识、技术和新产品的相互作用的网络系统;区域创新系统是指一地方内有关部门和机构相互作用而形成的推动创新的网络;区域创新系统是指区域内科技体系、教育体系、资金体系、文化、政府和企业等为科学技术而努力的因素相互作用的系统;区域创新系统具有多样性、动态性和开放性[1]。
从上述研究可以看出, 区域创新系统是一个由政府、组织和政策及其相互作用构成的有机整体, 它通过系统内各个要素的相互作用, 推动区域创新技术或知识的产生、流动、更新和转化。事实上, 一个地区的区域创新也有阶段性, 区域创新系统的发展分为创新主体发育、创新主体互动、创新网络形成和创新系统成熟4个阶段。区域创新系统发展阶段不同, 对经济支撑和引领的力度和方式也不同, 对应的经济发展方式的本质也不相同。在区域创新系统主体发育阶段, 经济发展方式以要素积累的驱动为主;在区域创新系统创新主体互动阶段, 经济发展方式以经济运行的质量改善为主;在区域创新系统网络形成阶段, 经济发展方式是真正的创新驱动;在区域创新系统成熟阶段, 经济发展方式主要依靠知识经济和创新网络促进[3]。
2 内蒙古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的必要性
当前, 内蒙古经济发展正处于转型升级的关键阶段。加快向创新型阶段跃迁, 既是内蒙古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内在要求, 又是增强综合竞争力和破解发展难题的有效途径。
2.1 区域创新体系建设是推动内蒙古经济持续增长的关键
近年来, 内蒙古经济实现了高速增长, 经济建设取得了巨大成绩, 2003-2009年内蒙古的GDP平均增长率领跑全国, 2010年内蒙古GDP达到11 620亿元, 加入了GDP总量“万亿俱乐部”。事实上, 要素和投资驱动是内蒙古经济高速增长的主要动力。经济发展的实践表明, 经济增长过分依赖投资驱动, 会加剧能源资源紧张和环境约束日趋突出, 是难以持续的。内蒙古要获得更强的增长引擎, 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 关键是要摆脱对资源、资金等的过度依赖, 转向主要依靠高新技术、高素质人力资本等创新要素驱动的轨道上来。区域创新体系建设对于内蒙古经济发展的作用主要表现在:区域创新系统可以优化和整合内蒙古的创新资源, 提高区域创新能力, 形成区域创新合力, 保证内蒙古经济增长质量的提升;区域创新体系建设可以促进内蒙古区域内高科技企业和高科技园区的形成, 可以培育区域内的新兴产业;区域创新体系建设可以提高内蒙古企业自身对先进技术的消化、吸收能力, 有利于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 促进内蒙古区域内高科技产品的不断出现;区域创新体系建设可以为内蒙古区域内的中小企业提供技术服务, 有利于技术扩散, 从而形成大规模的经济增长效应。
2.2 区域创新体系建设是调整优化内蒙古产业结构的动力
经济发展过程是一个产业不断重组和升级的过程, 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实力、技术进步和竞争力等指标的演进状况。经济发展程度越高的国家, 农业在国民经济中所占比重越低, 第二产业在经济中的比重也在逐步下降, 而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所占比重较高。世界银行发表的《世界发展报告》显示, 1998年, 高收入国家三次产业结构的平均比重为2∶33∶65, 中高收入国家为7∶35∶58, 中低收入国家为12∶36∶58。从内蒙古目前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来看, 2009年内蒙古三次产业的比重为9.5∶52.5∶38.0, 内蒙古产业结构重型化程度严重, 第三产业发展相对滞后。今后, 内蒙古依托技术创新、组织创新和制度创新, 加速经济全面转型, 实现经济结构层次优化、生产效率和质量效益提升成为主要目标。为顺应这一发展趋势, 通过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及利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全面融入国际分工体系等途径完成这一转型势在必行。
2.3 区域创新体系建设是提升内蒙古产业链和价值链的核心
当前, 以跨国公司为载体的国际间产业转移表现出新的发展趋势, 发达国家产业由产业链生产的中端加速向上端的研究设计和下端的营销服务转移, 进而控制产业全球价值链上的战略环节, 强化其对全球经济的主导能力, 国际产业链中端的加工制造业则转移到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国内产业转移也出现了这样的特征, 发达地区逐步把一些高耗能、高污染的加工制造业向中西部地区转移。同时, 产业链研发上端和服务下端成了产业价值链的高端, 综合收益最高, 生产中端则处于国际产业价值链的低端。内蒙古现有的比较优势仍主要集中于能源产业和畜牧产业, 在市场上处于比较劣势地位。内蒙古地区绝不能继续满足于在产业链和价值链低端生存的境况, 必须以创新为导向, 努力延伸产业链条, 提高产品附加值, 同时注重向生产性服务业延伸, 实现新一轮产业转型升级。
2.4 区域创新体系建设是内蒙古节能减排的根本保证
创新对于地区经济发展的作用很大程度上反映在能源使用效率上, 科学发展要求节能减排。我国发达地区节能减排的实际效果以及创新对社会发展的支撑作用明显具有优势。目前, 创新对内蒙古社会经济发展的支撑作用不明显, 经济发展中节能减排任务繁重。
数据来源:2011年中国统计年鉴
从上述数据可以看出, 近年来内蒙古经济的高速增长是以能源的巨大消耗为支撑的, 2010年内蒙古的单位GDP能耗为1.915吨标准煤/万元, 仅仅排在宁夏、青海、贵州和山西之后, 是全国单位GDP能耗最高的省份之一。内蒙古要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由高投入、高消耗、高速度转变为低投入、低消耗、低排放、高产出、高质量、高效益、高速度的发展模式, 一条重要途径就是用高技术改造传统产业。
3 内蒙古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的阻滞因素分析
3.1 R&D投入不足制约了创新能力的提升
R&D投入是区域创新投入实力指数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 内蒙古经济保持快速增长, 但是内蒙古R&D投入没有随经济增长而出现快速增长, R&D投入不足已经成为制约内蒙古向创新发展转变的重要阻滞因素。
数据来源:2010年中国科技统计年鉴
数据来源:2010年中国科技统计年鉴
总体而言, 内蒙古的科技发展与全国和各区域经济板块的平均水平相比, 仍有很大差距。2009年, 内蒙古R&D全时当量仅为21 676 (人年) , 同期全国平均水平为73 911 (人年) , 东部地区平均值为135 291 (人年) , 西部平均值为26 781 (人年) , 其中研究人员人数, 开展的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试验发展也都低于全国与各区域经济板块的平均值。2009年内蒙古R&D经费内部支出仅占GDP的0.53%, 远远低于全国和各经济区域平均水平。由此可见, 内蒙古的科技创新对经济发展的支持力度较小, 科研经费投入严重不足, 导致内蒙古区域创新的基础条件薄弱。
3.2 企业创新能力低下制约区域创新能力的提升
企业创新是产业创新、区域创新和国家创新能力的重要基础, 决定一个地区或一国的国际竞争力和创新能力, 决定一个产业的产业结构与发展水平和在产业国际分工中的地位。相对全国而言, 内蒙古地区的企业创新效力低下。
数据来源:2010年中国科技统计年鉴
如表1所示, 各地区规模以上企业的研发平均水平总体上呈现东部、中部、西部梯次排列, 这与全国经济发展的梯级结构相吻合, 企业R&D项目数、企业办研发机构数、新产品开发项目数、专利申请数、有效发明专利数等, 内蒙古的统计数据均低于其他各区域板块的平均值, 在西部地区中也处于较低水平。2009年, 内蒙古大中型企业新产品开发项目数为936项, 新产品产值为6 068 069.9万元, 分别排在全国倒数第7位和第9位。这些数据一方面客观反映了内蒙古目前的经济发展方式离创新驱动还相差甚远, 另一方面也反映了企业研发基础薄弱, 研发能力不强的现状。
3.3 人力资本积累相对落后制约了创新能力的提升
人力资本是技术创新的主体, 它直接决定着技术路径的初始选择。人力资本只有将其所拥有的专有知识、技术、经验等知识存量与物质资本相结合才能催生出创新。目前, 人力资本已经成为经济增长的核心驱动力, 物质资本对经济增长的推动作用相对弱化, 创新也表现出知识性、网络性、虚拟性和不确定性等特点。相对而言, 内蒙古在高素质人力资本的存量和比例上都比较落后, 这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内蒙古地区创新能力的提升。
内蒙古人力资本积累落后的另一个表现就是技能型人才的短缺。技能型人才的短缺导致内蒙古制造业水平落后, 更为严重的是, 技能型人才的短缺严重影响了内蒙古科技成果向生产力的转化, 制约了内蒙古创新能力的提升。
3.4 体制机制的“路径依赖”制约了创新能力的提升
“路径依赖”是指人们过去的选择可能决定了他们现在的选择。“路径依赖”类似于物理学中的惯性, 一旦进入某一路径, 就可能对这种路径产生依赖。“路径依赖”往往意味着无效率, 一旦选择了某种路径, 就意味着将会被长期锁定在这一路径上, 即使除此之外, 还存在其他更加有效的路径[3]。内蒙古地区自主创新动力不足、能力不强的很重要的原因, 在于机制的“路径依赖”制约创新, 这种“路径依赖”主要表现在:第一, 科技管理体制不完善。目前内蒙古的科技管理体制尚存在行为主体越位、服务缺位问题。单位、部门的职责、任务界定不清, 交叉重叠, 自成体系。这些问题导致科技要素之间相互作用力弱, 科技资源得不到合理配置和充分利用。第二, 技术创新与经济严重脱节。目前, 内蒙古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成果不多, 先进适用的技术成果应用面窄, 技术供给与经济需求之间的矛盾突出, 科技成果难以向生产环节转移。第三, 创新融资渠道不畅。技术创新和科技成果在产品市场开拓及规模扩展过程中需要大量的资金。内蒙古在技术创新和推进科技成果转化中的风险投资机制、保险机制、科技信贷机制和信用评估机制落后, 制约了创新行为和创新成果的推广。第四, 创新的中介服务能力不强。目前, 内蒙古地区宏观层面的知识和技术储备与科技中介服务支持不力, 使创新的外部知识和技术源泉的注入短缺。
数据来源:2010年中国统计年鉴
4 内蒙古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的政策选择
4.1 完善区域创新的科技投入政策体系
与其他省市相比, 内蒙古的R&D投入总量和强度明显不足, 科技基础条件相当薄弱。当今发达国家和地区都把增加科技投入作为提高国家或地区竞争力的重要举措。内蒙古必须从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出发, 加大科技投入力度。首先, 要建立财政性科技投入稳定增长机制, 优化财政科技投入结构。内蒙古要改变R&D支出占财政支出比重过低的局面, 大力提高科研支出增长的比例和幅度, 使之与经济增长的速度保持一致或略高于经济增长速度, 从而保证科研开发能力的稳定性与持续性。同时, 内蒙古地区应该把有限的科研经费投入到科技课题的开发中。另外内蒙古财政科技投入的重点应当支持基础研究和重点项目研究, 着力解决内蒙古关键行业和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大科技问题, 比如煤炭行业和新能源发展领域的关键技术问题。其次, 要创新财政科技投入管理机制, 提高科研经费使用效率。内蒙古要改革和强化科研经费管理, 对科研课题及经费的申报、评审、立项、执行和结果评估的全过程建立严格规范的监管制度并建立财政科技经费的绩效评价体系。再次, 要鼓励企业增加投入, 建立多元化的科技投入体系。内蒙古要采取措施鼓励企业增加对科技开发的投入力度, 推动企业科技进步, 增强企业技术储备和发展的后劲。内蒙古地区可以根据不同企业、不同行业的特点, 制定企业研发机构的标准, 并选择一部分企业进行重点扶植, 使之成为地方的重点研发中心。同时要建立市场化和社会化的融资渠道, 形成政府、企业和社会三方推进机制, 拓宽资金的投入渠道, 特别是要拓宽市场化和社会化的融资渠道。
4.2 健全区域创新的金融支持体系
在推动区域自主创新和提高区域自主创新能力的过程中, 金融体系和金融政策有重要责任。内蒙古应该结合本地实际, 健全区域自主创新的金融支持体系。首先, 要引导商业银行支持区域自主创新。政府应利用基金、贴息和担保等方式, 引导各类商业金融机构支持自主创新。商业银行可以对有效益、有还贷能力的创新产品所需的流动资金给予适当的金融支持, 同时对资信好的自主创新产品企业给予一定的授信额度并提供多种金融服务。其次, 要加强对中小企业自主创新的金融支持力度。企业是技术创新的主体, 也是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的关键。目前内蒙古地区的中小企业创新融资困难。中小企业自主创新不仅需要政府的宏观财政支持, 更需要持续和规范的金融支持。为此, 内蒙古地区应该引导社会资金建立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 建立资本金补充和风险分担机制, 为中小企业创新活动提供融资保障。同时应该支持开展对中小高新技术企业的金融保险服务。支持保险公司发展企业财产保险、产品责任保险和业务中断保险等险种, 为高新技术企业提供保险服务。
4.3 构筑以科技中介服务机构为主导的区域创新服务体系
区域创新服务体系是为创新主体提供社会化和专业化服务以支撑和促进创新活动和提高创新效率的服务网络。创新服务机构在创新主体之间、创新主体与市场之间、创新主体与科技行政管理部门之间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是促进创新主体创新活动的催化剂[4]。为促进科技成果的产业化, 推动企业技术创新和技术进步, 必须要有一个能够提供全面、高效和优质服务的区域创新服务体系。目前内蒙古应该着力从以下方面入手进行区域创新服务体系建设。首先, 要加快培育科技中介机构、构建专业化、社会化的技术服务平台, 强化科技中介服务机构的技术服务、技术咨询功能。其次, 要构建开发园区的创新、创业服务体系。内蒙古在进一步强化开发园区发展环境优势的基础上, 构建开发园区公共技术服务平台, 进一步提升开发园区的集聚力, 加快开发园区的发展。再次, 要开拓科技合作新领域, 构建技术要素交流平台。内蒙古应该围绕建设区域网上技术交易市场, 进一步加快科技成果库、技术需求库等信息资源和技术交易平台建设, 着力培育围绕技术交易的中介机构。同时要通过政策引导和人员培训, 营造发展科技中介机构的政策环境, 培育一批科技中介服务机构的创业者。另外要对科技中介机构在科技项目等方面给予扶持, 并加强规范性管理, 提升科技中介服务机构的能力和信誉。
4.4 健全区域创新的人才开发体系
舒尔茨在对美国经济与工业发展做出评价时指出, 在当代美国的经济发展中, 人力资本已经占据了显著的地位, 当代美国90%的产品更新, 依靠的是人才的智力, 而不是传统的劳力或资本。建立健全人才开发体系, 造就高素质的人才开发队伍, 是关系到内蒙古区域创新体系建设成败的重要工作。为此, 内蒙古应该强化人力资本投资意识, 提高教育投入强度, 认真落实国家提出的财政性教育经费占GDP的比例达到4%的目标。目前内蒙古还应继续深化教育改革, 巩固发展城乡职业教育, 着力培育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同时内蒙古应该做好人才的引进、培养和使用工作, 深化产权和分配制度改革, 积极推动知识产权人格化、人才资源资本化, 加大技术、管理和资本等生产要素参与收益分配的力度。建立政府宏观调控、单位自主用人、人才自主择业、社会提供服务、市场调节供求的人才资源配置机制。吸引海内外优秀人才到内蒙古从事科技开发和创业, 创造可以吸引高层次人才进行创新的生活和工作环境, 逐步形成可以为科技人才创新、创业提供支持的保障机制。
4.5 探索区域创新的创业投资体系
各国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的经验表明, 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需要创业投资支持。创业投资对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的推动作用, 不仅在于它满足了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在不同发展阶段的资金需求, 而且满足了创业企业的管理服务需求。创业投资可以为企业提供其他传统金融投资形式无法提供的“投资+增值”的服务效果。创业投资通过对创业企业提供资金支持, 可以介入创业企业经营管理活动, 可以充分发挥和放大创业企业原有的竞争优势。正是由于这些特点, 使得创业投资承担孵化和催化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的任务。目前, 内蒙古的创业投资发展基本上处于空白, 急需政府采取措施培育和建立创业投资体系。具体而言, 内蒙古应该完善企业注册登记制度, 降低企业的市场准入标准, 积极培育创业投资的需求主体;出台创业投资的优惠政策, 扶持创业投资的发展;积极探索和发展有限合伙制, 提高创业投资机构的运作效率;加快区域性技术产权交易市场的建设, 完善创业投资的退出机制。
摘要:如何提升创新驱动要素的供给能力, 促使内蒙古经济向创新导向发展阶段过渡, 是内蒙古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关键。本文从内蒙古经济持续增长、产业结构优化、产业链条延伸和节能减排的角度论述了内蒙古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的必要性, 分析了R&D投入不足、企业创新能力低下、人力资本积累落后和体制机制的路径依赖等因素对内蒙古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的阻滞, 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内蒙古,区域创新,阻滞因素
参考文献
[1]陈天荣.区域创新系统动力论[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9:57.
[2]凌云, 王立军.技术创新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 2004:78.
[3]卢现祥, 朱巧玲.新制度经济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7:472.
区域科技创新评价体系的建构 篇10
然而,如何衡量和评价区域科技创新对本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是当前研究领域的一大难题。要解决该难题,首先必须量化区域的科技创新能力,然后才能够进一步研究区域科技创新能力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
传统上人们习惯于用科技进步贡献率作为衡量国家或地区科技进步及创新能力的主要指标。由于科技进步贡献率没有反映规模收益和替代弹性变化的问题[2,3],单纯地分析和比较科技进步贡献率并不能反映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贡献的实质,甚至还会得出错误的结论。此外,科技进步贡献率还不能全面反映科技创新对经济社会生活的各种影响。为了全面反映区域科技创新对经济社会的影响,本研究试图探索出一种新的方法,寻求利用多指标综合指数分析方法来建构一套结构性指标体系评价区域内的科技创新能力。
1 建构指标体系的指导思想及理论
在指标体系的构建上,按照系统论的观点和系统分析的方法选择指标并建立指标体系,力求指标体系能够全面涵盖区域科技创新的内涵、特征,体现区域实施科技创新战略应把握的重点及国家关于永续发展基本战略的原则。在指标的选择上,立足于充分利用已有的统计指标,并根据研究目的要求按照区域科技创新的思想构筑一些新指标,力求指标体系在实际应用过程中要方便简洁,有可操作性。
本研究中建构区域科技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理论依据主要是发展经济学关于区域科技创新对经济社会发展作用的论述,同时参考公共经济学中关于政府行为职能的理论,以及制度经济学和竞争理论的观点。但核心指导理论是发展经济学,如果其他理论依据与发展经济学发生矛盾,以发展经济学为依据。
2 建构指标体系的指导原则
(1)导向性原则指标体系的设置要能对促进区域科技创新能力及永续发展有明确的导向性,并起到积极的指导和督促作用。
(2)整体性原则必须从系统整体的角度出发、要求所预选的各个指标要能够作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在其相互配合中比较全面、科学、准确地反映、描述和涵盖区域科技创新的内涵、特征。
(3)层次性原则在设计指标体系时,必须根据区域科技创新的系统结构将指标体系划分为若干层次,逐层次进行分解,并确定出具体指标,从而实现对区域科技创新的层次化描述,以确保指标体系的结构清晰,便于实际应用。
(4)可测性原则要求指标体系中所选择的各个指标要能够进行定量化的描述,能够根据某一标准进行度量和分析测定,以利量化。
(5)可行性原则尽可能利用已有的信息资料,或能够运用已有的数据资料通过间接计算可以得到具体数据的指标。指标要容易被人理解和掌握,计算方法要简便,易于实施;指标在数量上要少而精,力求在实际应用过程中要方便简洁可操作。
(6)相对独立性原则要求所选择的各个指标必须相对独立,指标之间要做到不重复、不遗漏,尽量避免指标信息的重复,最大限度降低信息的冗余度。
(7)考评与描述相结合原则在构造区域科技创新指标体系时遵循描述与考评相结合的原则,以原始指标为描述指标,以分析指标为评价指标,通过多指标综合指数体系的建构把这两类指标标合而为一。
3 建构指标体系的方法
为了科学地制定出合理的指标体系,既能够避免主观判断的局限性,又能避免因统计数据质量等各种原因所带来的定量分析偏差,本研究中确定了利用变量的客观筛选和专家的主观专业判断相结合的方法来建构指标体系。
(1)指标的客观筛选(1)利用文献法,建构囊括前人研究成果的初步分析指标集合。(2)利用初步建构的指标集合,收集各指标数据。(3)利用因子分析法初筛关键变量。通过统计软件SPSS进行因子分析,对已获得数据的变量深入分析,找出其中的主要影响因素,作为分析的关键变量进入基本指标集。(4)利用聚类分析法,初步构筑关键变量的上位指标。
(2)指标的专业判断对初步筛选的基本指标及其上位指标,咨询相关专家。专家分别来自科技主管部门、高等院校、研究机构、大中型企业等。通过专家咨询,对初筛指标进行完善,主要包括两个方面工作:
一是补齐比较重要的缺失变量,删除专业上认为影响度较小的变量;
二是指标归集不能完全凭借定量分析方法,必须结合专业定性判断,因此对上位指标进行研判,从专业角度明确指标的归类。
在既定的指导理论和原则下,通过对指标的客观筛选和专业判断,从而建构出区域科技创新评价指标。
4 区域科技创新评价指标体系
本研究构筑的区域科技创新评价指标体系是一种多层次结构性指标,共包含3个一级指标,9个二级指标,28个三级指标(见表1)。该套指标体系的基本框架包含3个部分:
一是反映现实的直接的科技能力指标,主要是评价科技创新直接形成或转化为生产力的程度,我们称之为科技成果转化指数,括各种科技产出和成果转化指标。
二是反映未来科技发展潜力的指标,该类指标主要是评价科技创新的长期发展能力而不考虑科技创新对当前的产出,我们称之为研发指数,包括科技基础条件、各种科技投入(如人力投入、财力投入)等。
三是从公共经济学和制度经济学角度所确定的反映政府和社会对科技创新环境塑造的指标,我们称之为科技创新支撑指数,包括各种科技政策、科技服务平台建设,乃至社会经济基础等。
5 本区域科技创新评价指标体系的特点
该套指标体系重点突出科技创新的基本要素———研发能力、转化能力和支撑能力,其难点在科技创新成果的转化和科技创新支撑能力的评价上。
如何全面而准确地衡量和评价科技创新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问题一直是困扰研究人员的难点,本研究最终确定了从生产领域、技术扩散或转移、节能降耗或永续发展的角度3个层面来衡量和评价科技成果转化的问题。以企业科技成果转化来衡量生产领域科技成果的转化,以技术市场成果转化来衡量技术扩散或转移带来的效益,以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衡量科技创新对节能降耗以及永续发展的影响。
科技创新支撑能力的评价可谓是同类研究中的最棘手难题;一是创新支撑本身难以量化评价;二是该指标对科技研发和科技成果转化2个指标存在潜在的间接影响。
本次研究中经过艰难的分析和专家咨询,确定从科技政策环境、科技服务平台、经济基础3个角度来衡量和评价区域的科技创新支撑能力。这3个二级指标中,最难量化评价的是科技政策环境,因为该指标同时包含了2个层次的问题,既要评价有无相关科技政策,还要衡量和评价相关科技政策影响度。然而政策影响度的衡量是比较艰难的,人们往往采用主观判断法来衡量,这就难免因专家的个人知识面局限而造成较大的误差。为了突破主管判断法的缺陷,本次研究中采用了以科技政策实施成果来衡量科技政策环境的方法。同时为了减少其他因素的影响并突出科技政策的作用,研究中选择了国家及省级计划项目和省级以上科技成果奖来衡量科技政策,这样做既考虑了是否有相关科技政策又衡量了相关科技政策的影响度。
6 区域科技创新指数的测算方法
为了全面系统地评价区域的科技创新能力,本研究构建了一个结构性的多指标综合评价指数。多指标综合评价指数测算的关键是权重的确定问题,常见的权重确定方法有主观赋权法和客观赋权法两大类。
由于专家选择本身具有一定的困难,可能会使主观赋权法人为产生偏倚,因此本研究主要采用客观赋权法来测算区域科技创新指数。但同时考虑到客观赋权的缺陷,在研究中也采用了主观赋权以弥补客观赋权的缺陷。具体测算方法如下:
(1)对指标数据进行无量纲化处理由于在设计的区域科技创新指标体系中,各个指标的数值表现形式不一,有的为绝对数,有的为相对数,还有的为平均数;同时指标的计量单位也不一致,有的为万元,有的为百分比,有的为元,有的为人等,没有直接的可比性。因此在测算区域科技创新能力时,需要对单项评价指标的原始数据进行无量纲化处理,消除不同指标量纲和数量级差对评价的负面影响。无量纲化时对负向指标采取正向化处理。
(2)确定各级指标权重在区域科技创新指标体系中设置了三大类28个细项指标。但是各个指标所起的作用并不相同,因此要对不同指标赋予不同权重。权重的确定应综合考虑3个因素:一是指标包含的信息;二是指标的敏感度;三是指标的独立性。
本研究中赋权主要包括两部分:一是采用熵值法[4]对三级指标和二级指标进行客观赋权;二是采用德尔斐法对一级指标进行主观赋权。
第一,熵值法对二级和三级指标赋权。熵值法是一种根据各项指标观测值所提供的信息的大小来确定指标权重的方法。设xij(i=1,2,…,n;j=1,2,…,m)为第i个系统中的第j项观测数据。对于给定的j,xij的差异越大,该项指标包含和传输的信息越多。信息的增加意味着熵的减少,熵可以用来度量这种信息量的大小。用熵值法确定指标权数的步骤如下:
(1)计算第j项指标下,第i个系统的特征比重:
(2)计算第j项指标的熵值:
数n有关,ej>0。
(3)计算指标xj差异性系数:
gj=1-ej,gj越大表明该项指标的作用越大。
wj为归一化的权重系数。
第二,德尔斐法对一级指标赋权。在客观赋权的基础上,由科技专家从专业角度定性判断一级指标的权重,科技专家分别来自科研部门、科技管理部门和生产部门。
(3)计算区域科技创新评价指数在无量纲化和确定权重的基础上,计算区域科技创新指数,步骤如下:
第一,将各三级指标的无量纲化数值与相应的权数相乘,然后再加总,得到各二级指标的综合值,这些综合值可以反映各二级指标的创新能力。
第二,将各二级指标综合值再与其权数相乘,然后加总,得到各一级指标的综合值,用来反映区域在不同层面创新能力大小。
第三,将各一级指标的综合值与其权数相乘然后加总,即可得到区域科技创新综合指数,用来对区域科技创新状况进行总体评价。
各级区域创新指数以及原始指标分别从不同角度和不同层次反映了区域科技创新的水平和能力,可以根据需要灵活地应用于对区域科技创新的评价。
总之,本研究以发展经济学理论为依托,利用变量的客观筛选和专家的主观专业判断相结合的方法,建构了一套区域科技创新的多层次结构性评价指标体系。同时为保证测算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对所选指标采用了熵值法客观赋权和专家主观赋权相结合的加权方法。该指标体系可以用于评价和了解省及市的区域科技创新状况,服务于区域科技创新政策的制定。
摘要:以发展经济学理论为指导,以导向性原则为基础,以永续发展为目的,通过对指标客观筛选和专家主观专业判断相结合的方法,建构了一套区域科技创新评价指标体系,并详细阐述了区域科技创新指数的测算方法。旨在通过该套指标体系为科学评价区域科技创新能力及水平提供参考。
关键词:区域科技创新,评价,指标体系
参考文献
[1]刘曙光.区域创新系统:理论探讨与实证研究[M].青岛: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2004.
[2]陈颖,李强.索罗余值法测算科技进步贡献率的局限与改进[J].科学学研究,2006,24(增刊):414-420.
[3]何锦义.科技进步贡献率测算中值得注意的几个问题[J].学术问题研究:综合版,2006(2):18-21.
区域中小企业创新体系 篇11
联邦教研部部长婉卡表示,“我们鼓励中小企业开展更多的研究和创新工作。因此,我们重点支持至今还没有获得资助的中小企业。他们与区域合作伙伴联合可以挖掘新的创新潜能,并共同研发基于科研工作的解决方案。我们的目标是拓展德国中小企业的科研基础。”
“中小企业-网络C”(KMU-NetC)是新方案“中小企业先行-联邦教研部中小企业创新十点计划”中的一部分。借此计划,联邦教研部将资助联合研发项目,资助新的商业想法、项目和模式,并致力于将科研成果和商业模式解决方案在中小企业中进行推广和应用。所资助项目的主题是开放的,项目也可以是跨技术领域的。区域创新集群和网络将协调所有的联合项目,同时每个项目应至少有2个中小企业参与。此全新资助方案将有2年的试运行阶段。区域创新集群和网络须在2016年11月15日前递交首批项目草案。
江苏省区域创新体系的现状分析 篇12
区域创新体系理论来源于国家创新体系理论、渐进经济学和现代区域发展理论。区域创新体系 (Regional Innovation Systems, RIS) 是一个新的概念, 1992年由英国Cardiff大学社会科学高级研究中心创始人菲利普·库克 (Philip Cooke) 在《区域创新体系:全球化背景下统治的职能》一书中首次提出。区域创新体系是世界经济界和地理学界的一个新领域, 它从系统的、动态演化的角度出发, 将新区域科学中的制度、文化、组织等因素和创新研究相结合, 建立区域创新、区域环境和区域经济增长之间的有机联系, 组成分析区域创新和区域经济发展的强有力的理论框架。
我国在20世纪90年代才引入区域创新体系概念, 主要是在借鉴国外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展开的。目前对区域创新体系认识的局限性, 要想对其下一个简单而精确的定义是很困难的, 但区域创新体系的一些基本内涵却是可以确定的。相对而言, 刘曙光的定义比较全面、科学, 但仍有待于进一步完善。刘曙光综合国内外已有创新体系以及区域创新体系的定义, 认为区域创新体系的概念至少应包括以下基本内涵:1.具有一定的地方空间范围和开放边界;2.以生产企业、研究与开发机构、高等院校、地方政府机构和服务机构为创新主要单元;3.不同单元之间通过关联构成创新系统的组织结构和空间结构;4.创新单元通过创新 (组织和空间) 结构自身组织及其与环境的作用和系统组织作用维持创新的运行和创新的持续发展。
二、江苏省区域创新体系现状分析
继2009年江苏省综合创新能力首次跃居全国首位后, 2010年江苏省继续保持全国第1名的位置。其中, 知识创造能力、知识获取能力、企业创新能力、创新环境和创新绩效5个分指标的排名分别为第4位、第2位、第1位、第2位和第2位, 均处于全国领先水平。创新实力、创新效率和创新潜力的排名分别为第2位、第4位和第5位。
从知识创造能力来看, 在研发投入方面, 2008年江苏省不论是研发人员投入还是政府科技经费投入总额都处在全国领先水平, 但是政府科技投入占GDP的比例只有0.45%, 仅列全国第14位, 仍有一定的提高空间;在发明专利方面, 发明专利申请和授权总数以及人均数等多项指标均全国领先, 且仍然以较高的速度增长, 但每亿元科技活动经费内部支出产生的发明专利授权数仅为3.12件, 居全国第18位, 科技经费投入效率仍有待提高;在科研论文方面, 2008年, 江苏省国内、国际论文总量分别居全国第2位和第3位, 增速也较高, 但人均量处于全国中游水平。从知识获取能力来看, 在科技合作方面, 江苏省处于全国领先水平, 各类科技论文合作数量均位居全国前3位, 但增长态势放缓, 作者异国科技论文数增长率甚至出现了负增长;高校和科研院所科技活动筹集资金中来自企业的资金达到了35.37亿元, 居全国第2位, 体现出了江苏省产学研合作密切的合作关系。在技术转移能力方面, 江苏省技术市场呈现出交易总量较大但增长放缓的特点,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国内外技术引进活动积极。外资企业投资十分活跃, 2008年, 江苏省外商投资企业年底注册资金中外资部分达到了1900.55亿美元, 高居全国第1位。
从企业创新能力来看, 江苏省连续两年排名全国首位。2010年, 企业研究开发投入、设计能力、制造和生产能力以及新产品销售收入, 4项二级指标分别排名全国第1位、第1位、第2位、第3位, 展现出全方位的领先优势, 具体细分指标中大多数都居全国前6位。但也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就业人员中研究开发人员比重、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有科技机构的企业占总企业数的比例、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技术改造的平均收入额等个别指标处于全国中下游水平。
从创新环境来看, 大部分指标都处于全国领先水平。其中, 电话、国际互联网、公路拥有量等基础设施呈现出总量庞大, 但增长减慢;市场环境表现较好, 政府财政支出、进出口差额、国内固定资产投资额、居民消费水平等关键指标都位于全国前列。劳动者素质较高, 教育经费支出、6岁及6岁以上人口中大专以上学历人口数均居全国第2位, 但值得注意的是, 对教育的投资占GDP的比例仅为2.81%, 仅列全国第27位, 提高空间依然很大。金融环境排名全国第1位, 国家创新基金获得资金、国家产业化项目落实资金、大中型工业企业科技活动获得金融机构贷款额等指标均居全国前两位。创新创业十分活跃, 高新技术企业数居全国第2位, 增长速度居全国第1位, 达到了49.22%。
从创新绩效来看, 江苏省的大多数指标都处在全国前列。宏观经济、产业国际竞争力、就业4项二级综合指标, 分别排名全国第2位、第3位、第4位和第1位, 体现出强劲的实力。但是, 需要特别注意的是, 可持续发展与环保综合指标仅列全国第24位, 江苏省的能耗、电耗总量以及工业双废排放总量几乎都处在全国最高水平, 节能减排压力很大。
江苏省的创新能力处于全国最高水平, 绝大数分指标都处在全国领先地位, 发展较为均衡, 虽然诸如基础设施等一些指标出现了增长放缓迹象, 但这是总量快速增加之后的正常现象。需要特别关注的是, 江苏省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 能耗、电耗总量以及工业双废排放总量几乎都处在全国最高水平, 资源、环境的压力日趋紧迫, 如何利用科技创新转变发展方式, 走低碳环保之路, 是江苏省未来必须面临的巨大挑战。
三、对江苏省区域创新体系的建议
(一) 加强以企业为核心的创新能力建设
在全球化过程中, 区域竞争力必须建立在充分利用自身拥有的独特和有价值的、对方难以模仿的资产的基础上。这些独特的资产是不断丰富的知识、技能和创造力, 而不是传统观念中的土地和其他自然资源。区域创新能力区域独特资产发挥作用的主要表现, 而企业是区域创新的主体。因此, 建设创新型江苏、提高江苏区域竞争力, 必须大力加强以企业为核心的创新能力建设。
(二) 提高高校和科研机构的创新能力
通过共建、合并、联合、协作、划转等有效的形式和措施, 建立起条块结合、以块为主的高等教育管理新体制, 扩大高等院校自主管理权力, 提高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创新的活力。
(三) 促进江苏创新资源的优化配置
创新资源是创新活动的基础要素, 它主要包括创新人才、创新资金、创新信息、创新知识、创新基础设施等。区域创新活动不仅需要一定量的创新资源, 而且需要这些创新资源达到优化配置, 才能取得最佳的区域创新绩效。因此在建设创新型江苏的过程中, 要促进创新资源的优化配置。
(四) 推动区域创新主体的互动和合作
区域创新是区域内不同创新活动主体之间复杂的相互作用的结果, 区域创新体系的绩效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区域内创新活动主体之间的互动, 特别是知识流动。
(五) 营造良好的区域创新环境
积极的区域科技创新环境能加速科技的发展, 对科技和经济的长远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因此, 政府要营造高效的服务环境, 为科技创业提供高效便捷的服务, 为企业自主创新提供良好的配套服务, 为高校院所科技研发提供有力的保障服务。区域创新环境包括区域创新硬环境和区域创新软环境。
(六) 加强政府宏观政策调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