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创新能力提升(精选12篇)
区域创新能力提升 篇1
《中国区域创新能力报告2012》显示, 上海、北京、天津、江苏、广东和浙江6个地区已基本进入创新型地区, 成为我国经济发展和创新发展最好的地区。2006年以来创新发展理念在地方和区域层面得以广泛贯彻, 区域创新氛围进一步浓郁, 区域创新环境持续改善, 区域创新能力和地方科技综合实力稳步提升, 区域创新体系已成为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支撑和基石, 成为全国科技创新的实力之基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活力之源。但是随着世界创新格局的变化和区域经济转型发展的需求, 区域创新体系建设也应与时俱进。
一、我国区域创新体系建设初具成效
1. 统筹规划方面的进展
出台区域发展规划。一是各地方结合《纲要》, 纷纷制定和实施科技发展规划。包括广东、浙江、北京、上海在内的20余个省 (市、区) 都明确提出了建设创新型省 (市、区) 的发展目标。二是国家面向特定区域颁布实施区域发展规划。据不完全统计, 2007年到2011年间国家共批复了43个重点区域规划, 尤其是2009年到2011年, 区域规划密集出台, 占到了总数的70%。三是对接《纲要》, 以五年规划的形式深化区域创新体系建设规划。“十一五”和“十二五”科技规划都对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给予了高度重视, 且相关的表述逐步细化。
布局创新示范区建设。2008年, 国家发改委开始部署国家创新型城市试点;2009年, 国务院开始部署国家级自主创新示范区的创建;2010年, 国家科技部确定首批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市 (区) ;2011年, 国务院批准将安徽合芜蚌试验区与北京中关村、武汉东湖、上海张江示范区作为“3+1”试验示范区序列。
跨行政区创新体系建设扎实起步。随着区域一体化程度的提升, 一些地域相邻的省份开始谋划构建跨行政区的区域创新体系, 以实现资源共享和合作共赢。如, 长三角两省一市早在2003年就签订了《沪苏浙共同推进长三角区域创新体系建设协议书》, 并建立了联席会议制度和定期联系沟通机制。
2. 促进中央和地方科技力量有机结合
机制建设方面, 建立部省 (市) 会商工作机制, 加强国家和地方科技工作思路的对接, 以及国家科技计划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重大科技需求的协调和对接。2007年4月, 科技部出台了《部省会商工作暂行管理办法》。2008年科技部又提出了《关于进一步推进部省会商工作的意见》, 推动部省会商工作更加规范有序地推进。
政策衔接方面, 各省市结合自身实际情况, 按照《纲要》和国务院2006年2月颁发的《关于实施〈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的若干配套政策》的要求, 因地制宜地制定了相应的《纲要》、配套政策文件和实施细则, 形成与地方与中央科技自主创新相衔接的政策体系, 为提升全国及地方自主创新能力发挥了重要作用。
项目配套方面, 首先部省 (市) 实施重点合作项目。如, “十一五”期间, 科技部与上海在开展崇明生态岛绿色经济试点示范、建设科技资源共享服务平台、推动世博科技行动、优化科技创新环境等方面进行合作。其次, 地方积极承担国家专项, 加强中央与地方科技有机力量的结合。
基地共建方面, 按照“省部共建、以省为主”的原则, 科技部会同地方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截至2011年底, 共建港澳国家重点实验室伙伴实验室14个;在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建设方面, 截至2011年底, 省部共建国家实验室培育基地105个;共有国家工程中心294个, 包含分中心在内为307个。
3. 中、西部区域科技发展能力建设
政策扶持。2006年4月, 《国务院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若干意见》出台, 提出把中部建成全国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能源原材料基地、现代装备制造及高技术产业基地以及综合交通运输枢纽。随后中央又下发了一系列文件, 包括《中部六省比照实施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和西部大开发有关政策范围的通知》 (2007年4月) , 《关于推进科技支疆工作的意见》 (2008年2月) , 《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 (2009年6月) , 《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推进对口支援新疆工作的实施方案》 (2010年3月) , 《关于进一步促进内蒙古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若干意见》 (2011) , 《国务院关于支持云南省加快建设面向西南开放重要桥头堡的意见》 (国发[2011]11号) 等。
资源倾斜。发起科技支援老区支援边疆活动。2006年5月, 陕北革命老区举办了“振兴陕北, 服务三农, 科技列车延安行”活动。2006年8月, 科技部在新疆建立科技管理培训基地。2010年5月, 北京与宁夏开展科技对接合作等。
项目布局。2010年国家产业化计划项目共8238项, 其中在中部立项1531项, 西部立项1222项, 分别占国家总项目数的18.58%和14.83%。
4. 推动高新园区及创新集群建设
推动高新区二次创业。截止2012年, 国家级高新区总数已达105个。信息网络、节能环保、新能源、新能源汽车、生物医药等产业在高新区业已形成具有相当规模和国际竞争力的产业集群, 如中关村的通信产业、东湖高新区的光电子通信产业、无锡高新区的物联网产业、保定高新区的新能源产业等, 高新区的核心载体作用逐步显现。
培育和发展产业创新集群。2007年11月13日, 国家发展改革委出台了《关于印发促进产业集群发展的若干意见的通知》, 成为指导我国今后产业集群发展的纲领性文件;2011年7月, 科技部发布了《创新型产业集群建设工程实施方案 (试行) 》组织创新型产业集群建设工程试点申报。2012年科技部制定了《创新型产业集群试点认定管理办法》及创新型产业集群评价指标体系。目前, 全国已有31个省区市申报了74个产业集群。
5. 地方科技体制改革
《纲要》提出, 要深化科研体制改革, 形成开放、流动、竞争、协作的知识创新体系后, 国家在政策层面不断进行部署。2009年4月10日, 科技部正式批准南京市为“建设国家科技体制综合改革试点城市”, 由此南京成为全国科技体制综合改革试点城市。2012年7月, 全国科技创新大会正式通过了《关于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快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意见》, 标志着我国新一轮科技体制改革全面启动。2013年1月28日, 国务院办公厅出台《关于强化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 全面提升企业创新能力的意见》 (国办发[2013]8号) , 全面提升企业创新能力。同时, 地方也开展相应实践, 纷纷出台深化体制改革加快创新体系建设的意见 (见表1) 。
6. 县 (市) 科技体系建设
规划和政策指导方面, 2006年4月, 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关于推进县 (市) 科技进步的意见》, 提出了建立适应市场经济体制的新型县 (市) 科技服务体系等重点任务。随后, 科技部出台了一系列文件, 包括加强县 (市) 科技工作和科普事业发展的指导意见 (2006年11月) 、《科技兴县 (市) 专项工作“十一五”规划》 (2007年2月) 、《新农村建设民生科技行动方案》 (2008年5月) 、《农业农村信息化行动计划 (2010-2012年) 》 (2010年4月) 等。
资源投入方面, 最突出的是实施科技特派员制度。2009年5月, 科技部、农业部等八部门制定了《关于深入开展科技特派员农村科技创业行动的意见》, 启动科技特派员农村科技创业行动。截至2011年底, 全国已有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计划单列市) 90%的县市开展了科技特派员工作, 17万名科技特派员和5500家法人科技特派员, 长期活跃在农村基层、农业一线, 直接服务农户880万户, 辐射带动农村5700万人 (见图1) 。其次, 推进科技富民强县专项行动。2011年科技兴县 (市) 专项支持项目61个。此外还建立了农村信息服务新模式。科技部联合有关部门在全国范围内, 统一农村科技信息服务号码“星火科技12396”, 推动专业化、多元化、信息化农村综合科技服务体系建设。
考核激励方面, 建设国家科技进步示范县 (市、区) 。自2001年国家科技部、农业部等六部委联合正式启动国家农业科技园区试点建设工作以来, 逐步形成了覆盖全国、特色鲜明、模式典型、科技示范效果显著的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发展格局。
二、我国区域创新体系建设实施成效
在要素配置、创新氛围、创新能力、区域发展和系统互动五个方面初具成效。
1. 区域创新资源加速集聚
从资金资源来看, 地方科技投入显著增加。2006-2011年, 地方财政科技拨款快速增加, 目前已在全国占据半壁江山, 地方财政科技投入的能力和潜力已不容忽视 (见图2) 。从人力资源来看, 科技人才队伍逐步壮大。《纲要》实施以来, 特别是2010年发布人才中长期和教育中长期规划纲要以来, 各地围绕国家规划, 纷纷制定地方人才规划, 实施人才引进和培育计划, 全国绝大部分省份都出台了人才发展规划 (见图3) 。许多中心城市, 以及大多数省会城市, 也都出台了人才强市规划。
2. 区域创新环境逐步优化
科技创新政策加快落实, 区域创新的政策环境逐步优化。例如从2006年开始实施的旨在鼓励企业技术创新的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为促进企业技术创新和研发机构建设发挥了重要作用。
服务平台建设加快推进, 区域科技公共服务日趋均等。《纲要》实施以来, 建成开通全国大型科学仪器设备协作共用网, 实现“全国、区域、省市区”三级整合共享, 全国有1.7万台套大型科学仪器通过信息平台向社会开放;累计建立1700多个科技资源信息数据库, 全国分布式信息资源共享网络体系初步建立。
科普能力建设取得实效, 区域创新的社会基础更加坚实。第八次中国公民科学素养调查结果显示, “十一五”期间, 我国公民的科学素养水平明显提升, 2010年具备基本科学素养的公民比例达到了3.27%, 比2005年提高了1.67个百分点;其中, 了解必要科学知识的公民比例为14.67%, 掌握基本科学方法的公民比例为9.75%, 崇尚科学精神的公民比例为64.94%。
3. 区域创新能力显著增强
地方科技产出水平逐步提高, 全国专利、论文等科技成果稳步增加。据统计, 2011年, 我国的专利申请总量为163.3万件, 同比增长33.6%。2011年SCI收录中国内地发表论文14.4万篇, 比2010年增长18.2%。SCI论文数占世界总数的份额由2010年的8.6%提高到9.5%, 增加了0.9个百分点 (见表2) 。从地区层面, 不同地方的科技产出也都实现了较快增长。同时, 地方科技综合实力显著增强。根据《全国及各地区科技进步统计监测》报告的结果, 大陆31个省 (市、区) 自“十五”期末以来, 科技进步态势良好, 各地区均取得较快进步。2005-2010年, 全国综合科技进步水平指数由45.61%增长到58.22%, 相对增长12.61%。
4. 科技支撑发展成效明显
最显著的一点是促进了产业结构调整。首先是战略性新兴产业得以加快培育和布局。截止2010年底, 先后有北京、上海、河北、湖南、广东等13个地区发布了关于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意见和政策。其次是高技术产业和高科技园区成为地方经济重要力量 (见表3) 。“十一五”我国高技术产业生产总值年均增长率超过15%, 到2010年, 全国高技术产出总产值已大达74709亿元。第三是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加快发展。“十一五”期间, 我国各地以文化创意、科技服务为主要代表的知识密集型服务加快发展, 逐步成为地方和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科技支撑的发展还表现在支撑生态环境改善和促进科技惠民等其它方面。
5. 区域互动及协同创新加快推进
地方科技合作加快推进。“十一五”期间, 我国地方不同层面的科技合作交流活动持续推进, 地方政府签订科技合作协议频繁, 在开展联合攻关、搭建交流平台、进行对口科技支援、联合参与国际科技竞争等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此外, 区域间技术转移渐趋繁荣。2010年, 全国技术市场共签订各类技术合同229601项, 成交金额3906亿元, 同比增长7.41%和28%。技术市场成为联系科技创新与经济增长的重要纽带, 为助推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增长发挥了重要的支撑作用。
资料来源:国家科技部门户网站
6. 地方科技对外开放取得实效
《纲要》实施以来, 各地纷纷以引进技术、机构、人才等为重点, 加快利用全球创新资源, 地方科技对外开放和国际科技合作步伐逐步加快, 且取得了实效。据不完全统计, “十一五”期间, 各地吸引各类跨国公司研发机构入驻, 累计超过800余家, 截止2011年底, 全国外资R&D机构已超过1500家。在国际科技合作方面, 各地充分发挥区域特色和优势, 在与相关国家和地区的科技合作中实现了自身科技能力的提升。例如, 黑龙江立足独特区位优势, 以对俄科技合作为重点, 有效实施对外开放拓展工程, 把“哈科会”打造成知名国际科技展会。
三、区域创新体系建设应与时俱进
1. 世界创新格局的变化和区域经济转型发展的需求
本领域相关专家指出随着世界创新格局的变化和区域经济转型发展的需求, 区域创新体系建设应与时俱进, 以确保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得以顺利实施。
首先, 当代全球产业分工已开始由产业的分工逐步发展为产业链之间的分工。造成的结果是, 核心技术和关键零部件的生产由跨国公司控制, 并实行全球采购, 从而把发展中国家劳动力成本低廉的优势与发达国家的竞争优势结合起来, 实现在全球范围内的资源优化配置。在这样的国际分工格局中, 我国应加强区域创新体系建设, 以争取在全球产业分工新格局中占据有利地位。
其次, 2008年爆发的全球金融危机, 让世界一些发达国家痛定思痛, 把实施再工业化战略、回归实体经济作为重要选择。当前仍处在后工业化起步阶段, 在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方面, 应认真思考如何面对“再工业化”的冲击。
第三, 从全球趋势看, 目前研发活动正从欧美向亚太转移, 跨国公司在中国设立研发机构进入高速增长时期。跨国公司凭借他们的技术优势和资源优势, 通过研发所带来了大量的专利, 我们应警惕本土人才流向跨国公司研发机构, 以免制约了我国区域创新能力。
最后还必须意识到实现区域经济转型发展需要自主创新支撑。应降低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对外技术依存度, 控制引进国外技术的势头。实现区域经济转型发展, 必须加快创新的步伐。
2. 区域创新体系建设仍有改进的空间
本领域专家指出, 我国地方和区域科技实力逐步提升的同时, 在“创新管理协调性、科技发展均衡性、创新布局合理性、主体地位符合性”等4方面仍有待改进。
(1) 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管理体制和机制协调性有待改进
首先, 应理顺区域创新体系建设与地方行政管辖关系。明确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的主体, 省 (市) 行政替代不了区域行政。应加强不同行政区之间的科技合作与交流, 加大地方政府服务区域科技创新的力度, 完善区域内部省市间联动发展的体制和机制, 避免由此在区域创新体系建设中出现分散和割裂的现象。其次, 中央仍应继续加强对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的统筹和协调。国家对于不同层次、不同类型、不同需求的区域创新体系的定位、功能等应进行顶层设计。第三, 国家政策、计划和项目指南应与地方科技、经济和社会发展实际和需求紧密结合。继续建立地方参与中央科技的畅通渠道, 以消除地方科技力量在国家科技计划项目申请方面存在弱势现象。最后, 应建立协同创新的机制。地方之间应形成有效的合作, 省、市之间的创新体系建设应加大沟通协调的力度。使地方与地方之间形成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 加强区域资源整合能力和统筹协调能力。
(2) 区域科技发展均衡性有待提高
中、西部等一些地区仍然处在工业化初级阶段, 实施粗放型的要素驱动, 与京津冀、长三角等地区进入后工业化时代, 实施集约型的创新驱动差异较大。西部和中部与京津冀、长三角和珠三角等较发达地区在科技投入、创新能力、创新效率等方面差距较大, 并呈扩大趋势。区域科技发展的不均衡性, 在总体上制约了我国由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的进程。问题具体表现为:中、西部处于科技进步据后位的省区数量多且变化少;西部地区科技投入与发达地区差距在拉大;中、西部地区科技产出与发达地区差距在拉大等。
(3) 区域创新布局有待完善
突出的重点是应警惕出现“一窝蜂”现象。防止地方在科技规划布局上跟踪或模仿中央, 竞相建设产业园区、高新技术园区和产业基地, 特别是要避免中央出台战略性新兴产业规划后, 各地向中央“看齐”, 纷纷制定地方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规划, 导致区域产业创新布局雷同。要警惕“一窝蜂”现象带来的低水平重复、资源分散和浪费、恶性竞争 (项目、产业和人才等) 以及产能过剩四大问题。创新布局还体现在创新链构建上。地区在创新体系建设中, 除了重视科技创新、资源配置和平台建设等这些“外在”要素以外, 也不要忽视管理制度创新、商业模式创新等“内在”要素, 应在这方面作出规划, 避免在创新布局中出现“软肋”。
(4) 企业应真正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
目前企业还未真正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其中一个原因是, 围绕企业成为技术创新主体的合力没有真正形成。从政府部门来说, 应加速落实支持企业技术创新的政策措施, 包括加强项目支撑、风险资金的投入等;从高校和科研院所来说, 应加速形成面向企业创新的研发机制, 实现成果与企业对接、使企业的需求真正成为研究机构的需求;从社会来说, 应建立、健全为企业创新服务的中介体系及其服务机制;从企业自身来说, 应更加重视技术创新不够, 资料表明,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2011年有R&D活动企业所占比重仅为11.5%;R&D经费支出与主营业务收入之比为0.71%。而欧美日发达国家已普遍达到2%以上。
数据来源:根据中国科技统计网/中国主要科技指标数据库汇总
数据来源:根据中国科技统计网/中国主要科技指标数据库汇总
四、区域创新体系建设实施建议
本领域专家对区域创新体系建设实施提出了以下建议:
1. 进一步明确中央和地方科技发展的职能定位和分工
在全国科技总体格局中, 进一步明确中央科技力量与地方科技力量的定位, 特别是要进一步明晰中央科技管理部门和地方科技管理部门的职能分工, 做到职责明确、协调顺畅、统筹有力。
具体定位和分工为:1、中央科技管理部门要聚焦国家重大战略需求, 重点开展基础性、前瞻性、公益性科技攻关、部署全国性、重大性科技任务。2、省 (区、市) 科技发展的重点是制定和完善省域科技发展战略和重点产业发展规划;引导和配置科技资源, 建设良好的区域科技发展环境;组织领导和协调服务, 建立完善科技与经济相结合的服务与支撑体系, 为技术和科技成果产业化构建区域交流平台。3、地 (市) 科技工作重点是要利用区域资源优势、区位优势和独特优势, 增强新产品、新技术开发的能力;抓好科技成果的推广应用, 抓好示范基地建设, 为科技成果输出开辟新的渠道;加强对外交流, 稳妥地拓宽对外交流渠道;加强地 (市) 级科研机构的能力建设;加强人才培训, 提高人才素质, 稳定科技队伍;培养公众的科技意识, 提高公民的科技素养。4、县 (市) 科技发展的重点是要形成促进县域科技进步, 形成较为完备的基层科技服务体系;因地制宜地加速科技成果和技术向现实生产力转化, 以科技为先导带动县域经济的发展;以解决“三农”问题为重点, 依靠科技整合资源, 立足当地实际, 发挥自然资源优势, 大力推进信息化、农业产业化、新型工业化、农村城镇化和农民知识化工作。
2. 优化全国区域科技布局
结合区域经济区划, 开展科技创新区划, 优化地方科技布局和资源配置, 统筹东中西三大地带和城乡科技发展, 以产业链、价值链和创新链为依托, 形成体现地方特色的创新城市群、高新技术产业带 (区) 、新兴技术产业群、创新创业集群、区域共性产业技术创新和服务平台, 带动和引领全国科技创新实力提升, 推动形成创新驱动的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模式。
3. 强化区域合作与协同创新
加强对不同地方科技工作的指导和协调, 重视跨地区的科技合作与交流, 遵循市场规律, 积极推动跨学科、跨领域、跨部门的科技合作, 突破跨行政区域创新建设的体制和制度瓶颈, 培育区域创新网络, 促进人才、资金、技术、信息等创新要素的合理流动和充分共享, 推动形成各具特色的、现代化、一体化、开放型的区域创新体系。
4. 凸显地方特色和发展需求
根据地方和区域经济特色, 确定各自合适的科技发展领域和模式, 将区域资源优势、经济优势尽快转变为科技优势。积极推进有地方特色的创新集群和产业集群发展, 形成各具特色和创新能力的集群区域创新体系。
5. 突出科技对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引领作用
面向地方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 利用国际科技资源, 加大引进消化吸收力度, 增强自主创新能力, 抢占科技制高点, 培育经济增长点, 聚焦民生关注点, 加大对低碳经济、节能减排、环境保护、安全、健康、交通等社会民生的科技投入, 培育战略性新型产业, 形成各具特色的区域经济版块, 增强科技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作用, 以创新引领经济社会发展转型。
摘要:为响应《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 (2006-2020年) 》 (以下简称《纲要》) 的要求, 党的十八大提出了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给我国区域创新体系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从某种意义上说, 构建完善的区域创新体系, 是实施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基础工程, 必须要夯实。目前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市 (区) 等各类创新示范区, 基本成为我国创新型国家建设的领头羊和排头兵, 成为所在地方和区域科技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引擎。我国区域创新能力稳步提升, 创新资源加速集聚, 创新示范效应日趋明显。本文就《纲要》实施以来, 我国区域创新体系建设进展及领域专家对区域创新体系建设进一步实施提出的建议, 进行了综合报道
关键词:区域创新体系,高新区,创新集群,资源,创新环境,协同创新,科技体制
注释
1*资料来源:《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 (2006—2020) 》实施中期评估调研组系列调研报告:《体制改革与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实施情况专题调研报告》。
区域创新能力提升 篇2
[关键词]创新能力,知识不对称,知识共享,区域,路径,中级经济职称论文
1 引言
相较而言,区域多主体及其趋同的公共知识、基础知识及产业历程、社会规制使其天然成为这一统筹行为的载体。通过内化到区域的创新能力建设,创新主体可以在区域环境下通过知识共享更多地获得已有技术创新的使用经验,避免纯粹市场行为所带来的创新知识的浪费,并与区域多主体R&D结合,从而进一步积累新的创新能力,形成多主体创新能力建设的良性互动。区域创新能力的本质是区域拥有的知识,是以创新知识管理为基础的能力集群。区域创新能力建设以克服区域内知识不对称为前提,以区域内多主体知识共享为关键职称论文。
2 区域知识不对称及其原因
知识共享是区域创新能力建设的关键。区域创新能力建设受制于区域创新主体的知识宽度与知识深度…。知识宽度是指创新主体截面知识容量,决定创新主体创新过程中跨学科融合能力。知识深度是指创新主体特定领域知识的精深程度,反映创新主体专业知识质量,决定创新的先进程度。现代区域创新能力建设要求主体知识宽度与深度的结合。现代知识的大容量及高频次更新加剧了个体创新者实现这一结合的难度。多主体知识共享一方面帮助解决这一问题;另一方面又可进一步扩展知识深度与宽度,从而提升创新能力。创新个体应更多参与到区域知识共享中,从而提高区域创新绩效及其个体创新绩效。这样可以克服个体知识的局限性。知识共享过程比电子或书面形式记录或整理的过程对创新能力提高更有效率。但事实上区域内存在着不同程度的知识不对称现象。知识不对称是指知识在创新主体问分布的不均衡状态。其关系如图1所示:
知识源、形成轨迹及知识主体特征
这包括:①知识源的多元性。知识的核心是个体对事物的了解,个体在搜寻、获得、解析、整理、扩散知识的一系列过程中会带有个体情境化特征,也就是说,即使相同知识源也会因个体内在知识结构及知识体系的不同而变成具有个体特征的不同知识源。何况现实中的知识源形式又有多元倾向。②知识形成轨迹的影响。个体知识深化过程会受到个体思维惯式、知识背景、成长履历等影响。任何时点上创新知识的位势均由其所继承的演进路径所塑造,其现有位势又限制了其在静态时点上对知识进一步遴选的方式和范围。③知识主体势差。任何组织和个人都拥有自己的知识宽度和深度,从而决定了自己现有时点的知识存量,由于不可能存在位势完全一样的知识主体,势差必然存在。势差虽是知识交流的基础,但势差过大同样也会造成知识传播的障碍,从而加剧知识不对称。
隐性创新知识的大量存在
隐性知识是创新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创新产品的排他性使其更重视隐性创新知识的积累。隐性知识的特征决定其多由实践中获得、需要借助于面对面的接触、交流、模仿、操作、共同经历等活动来学习和共享。它虽然具有同一主体时序积累的能力(也就是内生性),但却缺乏跨越主体或空间的能力(也就是空间粘性)。隐性知识的内生性及空间粘性加剧了知识的不对称性。
信任程度差异
包括:①信任程度差异影响知识传播成本。知识主体是以人为中心的主体群,人的知识是在外部获取、互动交流中不断积累的,而外部获取及互动与这一过程所发生的搜寻成本和获取成本将受到当事主体相互信任程度影响。从而主体信任程度差异会导致知识不对称。②信任程度差异影响传播效率。显性知识传递过程中可以市场及价格机制达成(如产品创新知识),但由于其无形资产的本质属性,其合约的达成及履行仍有赖于信任程度。对于隐性知识来说,由于其创造和传播不容易被发现(如过程创新知识),其产权归属又很难界定,由此价格和市场不起作用或较少起作用,这时主体间信任程度对知识传播效率起决定作用。由上,形成基于信任程度差异的知识不对称。
信息不对称
创新三大机制提升区域教育质量 篇3
教师素质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基础。我们建立教师培训机制,把提高教师业务能力作为奠基工程来抓,坚持“内引外联”“请进来、走出去”,逐步形成了以校本研训为主、省市县集中培训为辅、跨省跨境交流为补充的一体化培训网络。
加强教研室建设,提高教研员专业引领能力。教研室是开展教学与科研活动以及教师队伍建设的基础部门,直接关系到学校教师业务水平和科研水平的高低。为优化教科研队伍结构,提高教科研队伍整体素质,我们借人事制度改革的春风,在教研室实施了教职工聘用制改革。坚持合理设岗,公开透明,双向选择,公平竞争,择优聘用的原则;坚持责、权、利结合,德、能、绩并重,综合考评,动态管理,优胜劣汰,宁缺勿滥的原则,在全县选聘了一批骨干教师充实到教研队伍,增强了教研队伍的活力、教研员的实力,提升了教研室对教学的指导能力,促进了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
实行教研员挂校制,将教研工作重心下移到学校教学实际中,发挥专业引领作用。明确规定教研员必须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学习与指导相结合,每学期组织或参与两次以上校本教研,每学期至少上两节以上教研示范课或研究课;协助挂点学校寻找薄弱点,研究突破口,指导学校开展实效性教师培训和课题研究,为学校培养教学骨干。
加强现代教育技术培训,提高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能力。新课程要求教师具有课程资源开发的能力,在山区课程资源相对匮乏的情况下,用好远程教育资源成了提高教育质量的首选。在全县教育技术装备从“校校通”到“班班通”,基本实现全覆盖的情况下,提高教师使用现代教育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的能力迫在眉睫。全县组织了两轮培训,第一轮是以装备使用为主要内容的全员培训,要求人人会使用,个个会操作。第二轮是以远程教育资源应用与学科教学整合的学科教师培训,要求教师能够围绕课堂教学目标合理选择、个性化创新。以培研中心为主体开展了三次远程教育优质课竞赛,还申报了国家级立项课题“基于交互式电子白板的学科教学资源与高效课堂”的研究,以各学科教研员为成员成立课题组,引导全县教师应用现代教育技术提高教学质量。
加强教科研培训,提高教师科研能力。教育科研是提升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兴山县坚持把课题延伸到学校,把研究落实到课堂。一是利用大连市、湖南省对口支援兴山县的机遇,联系大连市每年为兴山县培训30名骨干教师,联系湖南省教育厅每年为兴山县培训50名骨干教师;二是积极组织教师参加市教科院各学科组织的“高效课堂”培训及各种形式的研讨会、优质课竞赛等活动;三是积极开展县内新课标培训、交互式电子白板与学科教学的整合培训、各科高效课堂培训和研讨活动,引导教师追求“高效课堂”,做到“堂堂清、天天清、周周清、月月清”;四是要求各中小学校搞好校本研修活动,做到校本培训课程化、制度化、多样化、主体化;五是开展“创高效课堂”实践活动大家谈,进行专题讲座,人人上“创高效课堂”研究课,同课异构课,展示课和示范课。
高效课堂创建机制精师艺
课堂的高效是提高教育质量的关键,我们建立高效课堂创建和比教学工作机制,把以“创魅力课堂,做快乐教师”的高效课堂的创建作为提高教育质量的核心工程来实施。
让教师在高效课堂创建的过程中提高。课改进入关键阶段,工作的重点难点都集中到了强化教学环节、务实教学过程管理上。我们立足兴山县实际,致力于“创高效课堂”活动。为此,成立了“高效课堂”创建领导小组,制定了“创建高效课堂活动方案”,并从集体备课、教和学方式转变、学生作业设计等方面提出了具体要求。落实了校长责任制,要求校长加强理论学习,深入课堂听课、评课,直面课堂,每年听评课不少于80节。关注学生学习效果,把握高效课堂教学的走向,提出针对性意见,采取有效的研修措施,保证高效课堂教学的持续发展。
教育培训中心加强对高效课堂创建的指导,突出“目标、学案、以学定教”三个关键词。从确立目标起步。强势推进课堂目标研究,构建目标意识,确保教学有效。开展目标引领下的课堂教学设计、教学效果评测及目标教学管理研究。开展学案设计研究,彻底改进教学方式,提升课堂效率,构建全新的课堂教学文化。切实转变教学观念(主要是学生观),用“以学论教”的思想指导高效课堂教学评价,用教师的主导地位、学生的主体地位是否体现指导高效课堂评价,用育人的观点指导高效课堂教学评价。
让教师在比访工作中切磋。积极开展“课内比教学”和“一师一优课”活动,提升教师业务素质。
首先是“全体练”。各学校强化过程管理,严格“四课”程序。全县1223名专任教师经过说课、上课、观课、议课四道关,实现校内比武和“网上晒课”全覆盖,即覆盖所有教师,所有学科,所有班级,确保人人都要上,天天有比武,科科都不少。
其次是“三级比”。通过开展人人上公开课的活动,各校备课组推选优秀教案、优秀课件和优秀教师,开展全校优秀课堂集中展示和大比武。在校级比武和“推优”的基础上,举行了小学、初中全部21个学科的县级教学比武。
最后择优推荐小学15名、初中17名教师参加市以上“一师一优课”评比活动,1人获得部级优课,4人获得省级优课,8人获得市级优课一等奖,12人获得市级优课二等奖,13人获得市级优课三等奖。
以评价激励机制铸师魂
鼓励学校办出特色、办出水平,出名师。建立以提高教育质量为导向的管理制度和激励机制,铸造以“质量为先、不断进取,追求卓越”为核心的激励机制。
科学建立教育教学质量评估办法。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规范办学行为,开齐课程,开足课时,建立了科学的教育教学质量评估办法。充分发挥了评价的导向、激励、诊断功能。在期中、期末调研考试中实行抽考制度,任意抽取一科或多科进行统一考试、统一阅卷、参与学校评价,先后抽考了体育、音乐、美术、科学等学科,确保学校全面落实了课程计划。修订了《兴山县学校教学质量评价方案》,看起点、比提高。加强了对学校教学质量的监控与检测,真正面向全体学生、科学评价学校和教师。
动态培养、选拔课改骨干教师。在把“多劳多得,优劳优酬”引入教职工绩效工资的分配之中的同时,启动了“课改骨干教师培养计划”。每年评选认定100多名课改骨干教师,实行动态管理,每人每年落实课改科研经费500元。目前全县有12名教师获得省级骨干教师称号,5名校长被评为市级名校长或明星管理者,29名教师被评为市级名师或市级学科带头人,115名教师被评为县级课改骨干教师。形成了“依靠百名骨干,带动千名教师,教好万名学生”的新局面。
(作者单位:兴山县教育培训研究中心)
区域创新能力提升 篇4
1 梅列区域创新能力发展现状
“十二五”期间, 梅列区以构建完善区域创新体系为目标, 以创新支撑产业转型升级为主线, 加快创新载体和服务平台构建, 有序推进主导产业研发龙头建设, 突出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 使得全区综合科技实力和创新能力不断提升。
1.1 企业情况
梅列区目前共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12家, 2011~2014年, 全区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分别为344.32亿元、347.42亿元、369.53亿元、383.58亿元, 其中高新技术产业产值为198.05亿元、218.14亿元、227.96亿元、215.42亿元, 占工业总产值分别为57.5%、62.8%、61.7%、56.2%。
1.2 科技项目
2011-2014年, 全区累计争取到国家、省、市科技计划项目立项支持44项, 获扶持资金1814万元。其中国家级8项, 省级12项, 市级24项。
1.3 研发投入
“十二五”期间, 全区研发投入逐年增多。财政方面, 2010~2013年, 全区本级科学技术支出726万元、960万元、1112.6万元, 比增分别为22.3%、32.2%、15.9%, 本级科学技术支出占当年本级财政一般预算支出比例分别为1.42%、1.33%、1.26%。此外, 政府还设立新产品转型升级开发资金, 共下达补助资金68万元。企业方面, 2011年-2014年, 企业研发费用占产品销售收入的比重为2.01%、2.46%、1.97%、1.79%。
1.4 专利成果
2011年~2014年, 全区专利申请538件, 其中发明专利88件, 专利授权402件, 其中发明专利31件, 2014年比2013年专利申请量增长165.2%, 专利授权量增长22.4%。2014年末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2.26件, 比“十一五”期末增长343.1%。
1.5 科技创新激励
“十二五”以来, 区委、区政府努力建设良好的科技创新环境, 制定了一系列创新激励政策措施, 大力支持我区企业开展自主创新。区委、区政府根据《关于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快创新体系建设的实施意见》有关规定, 2011-2014年合计兑现各类科技创新奖励金213.2万元, 惠及企业 (个人) 81个。
2 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
尽管“十二五”期间我区取得了很大的成绩, 但仍面临着诸多矛盾和问题, 并直接影响到我区创新驱动战略的实施, 阻碍了创新能力的提升。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 创新基础条件较差。我区中小企业居多, 大型企业少、技术人员少, 主要技术与产品多靠引进, 自主创新能力很差。 (2) 企业创新意识偏弱。我区企业在发明专利拥有量、高新技术企业数量及企业科技成果产出数量等都偏少;企业对申报高新技术企业积极性普遍不高, 制约了我区工业产业结构优化及企业转型升级。 (3) 科技中介组织薄弱, 服务体系滞后。创新公共服务平台少, 服务能力弱, 发展不平衡;科技中介市场不健全、不规范;孵化器作用不明显, 科技孵化器仅充当房产租赁者角色, 企业孵化培育工作与要求相去甚远, 达不到预期功效。
3 发展目标及措施建议
全面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 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 聚焦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推动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 切实增强自主创新能力, 为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提供有力支撑。
3.1 总体目标
以调整结构、促进转变、提升实力、增加总量, 建立适合梅列发展的产业集群为主要目标。到2020年, 初步构建较为完善的区域创新体系, 形成一定的自主创新能力, 培育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核心竞争力的高新技术企业, 把梅列建设成为具有较高科技水平、较强自主创新能力、较大产业优势的创新型城区。
(1) 形成比较完善的区域创新体系。到2020年, 区财政科学技术支出占同级财政支出的比重分别达到2.0%以上, 全社会研究与开发 (R&D) 投入占国内生产总值 (GDP) 的比重达到1.5%以上, 高新技术企业研究与开发 (R&D) 投入占销售收入的比重达到5%以上。
(2) 科技企业孵化器服务功能进一步完善。拓展服务内涵, 提升服务水平, 到2020年, 孵化器入孵企业达到30家。
(3) 利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方面要取得突破性进展。以大中型企业为主体, 在冶金压延、机械制造、化工建材、现代农业等传统产业领域, 促进制造技术高级化、企业产品整机化、装备制造系列化, 淘汰落后工艺与装备, 采用国际先进技术、工艺、装备改造提升制造业水平。
3.2 对策措施
(1) 构建完善区域创新体系。超前规划设计, 继续在重点行业、重点骨干企业、科技型企业建设培育一批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重点实验室、高新技术企业、创新型企业、知识产权优势企业等研发平台或创新载体, 提升企业创新实力和创新动力。
(2) 做好科技优惠政策的宣传落实。建立政策保障体系, 进一步优化完善推进科技进步的政策环境。科技、财政、税务等相关部门要确保高新技术企业税收政策落地, 促进落实企业研发费按150%作为税前成本抵扣, 增强高新技术企业的发展后劲。区委、区政府加大对正在实施的促进科技企业创新发展的一系列优惠政策的执行力度, 确保各项激励措施及时、不打折扣兑现。
(3) 大力发展科技企业孵化器。区政府综合运用购买服务、资金补助、业务奖励等形式, 鼓励企业、投资机构建设创业孵化、研发设计、科技金融、成果交易、认证检测等众创服务平台建设, 为创业者提供政策咨询、项目推介、创业指导等“一站式”创业服务。支持大学生和科技人员创业, 营造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良好环境。
(4) 加强科技计划项目策划申报。围绕产业共性关键技术和产业链部署创新链, 建立定期征集重大科技计划项目机制, 逐级遴选入库科技计划备选项目, 策划生成产业创新需求的项目群。严格把握项目申报条件, 科技、财政等部门联合审查推荐项目, 保证项目的真实性和可靠性。加强对接沟通, 争取国家、省、市科技发展专项资金, 实施重大科技项目, 促进产业转型升级。
提升企业创新能力 篇5
陈圣,闫昱,熊泉,雷雳,张建,吴黄军
摘要: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虽然大力引进了国外先进技术和经营管理经验,但在核心技术方面,一般情况下,我们不可能获得他们最先进的东西。因此,只有拥有更多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和知名品牌,形成自主创新雄厚的技术基础,我们才有可能在国际竞争中取得主动地位。
关键词:企业创新能力;国际地位;知识产权;人才;政策体系;技术
一、引言
研发所取得的成果也反映在其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专利数据上。国际上一些知名的大企业都拥有大量发明专利,如:IBM公司2000年有2886件发明专利,2001年增至3411件,2002年为3289件。
我国企业2000年全国企业职务发明专利为1061件,2002年为1461件,即在2002年我们全国专利总额只占到IBM一家企业当年专利数的44%。这表明,我们自主创新之路还任重道远。
除专利外,我国每年科技成果约有3万项,但只有20%的成果能转化为生产力,而能形成产业规模的极少,只有5%。重要的不仅在于成果数和专利数的多少,更要看这些成果向生产力转化的能力,以提高一国经济的科技含量。
看到这些我们国家与国际上的差距,那我们应当如何提高我国企业的创新能力呢?
(一);创新的源泉在于人才
高素质的专业人才是自主创新的最重要资源。其来源有如下三种:
第一,需要培养人才。主要是通过研发实战提高科研队伍的创新能力,研发成果才更易于向商品转化。
第二,注重招聘外来人才。这是壮大人才队伍的重要渠道,更是外来经验“为我所用”的捷径。美国在战后20年间引进了外来高科技人才达40多万人,其中华裔占1/3。硅谷有7000多家高技术公司,其中约有2000家由华裔创办或经营。难怪有人甚至认为:没有中国人,硅谷就不成其为硅谷。
当前,我们必须深刻认识到人才争夺战国际化、白热化形势的紧迫性,我们必须有力地创造真正能体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客观环境,以吸引强国战略所需的有用之才。否则,人才流失要比有形资产流失带来的损失,要严重得多!
第三,企业通过并购或战略联盟形式不只是为了扩大企业规模,还要想到这是获得被兼并企业专业人才、培养成本最低的办法。例如:美国通用汽车公司通过收购休斯电子公司,以及其它很多公司,获得了大量有用人才。
(二);加强企业创新的鼓励措施
对于企业创新的鼓励措施有关国家的政策体系,那么其重点就是如何去完善企业创新能力的政策体系。
第一,加大对企业创新投资的力度。在我国,企业创新的资金几乎完全依靠企业的内部资金。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创新活动经费中,企业资金占82.8%,金融机构贷款占9.3%,政府资金占3.4%,国外资金和其他资金分别占0.8%和3.7%。小型企业创新经费中政府资金约占3.7%,中型企业为3.4%,大型企业为3.2%。
以上数据很明显的说明了国内企业创新的难度之大,严重缺乏政府有关政策体系的支持。第二,人才政策。在影响企业创新的诸多因数中,人才排在第一位,包括具有创新精神的企业家和高素质人才。那么在我国的教育体系中虽然有把创新做为重点,但是一直没有得到过落实。就我们国家的学生而言,几乎全是为了考试而学习,在各种考勤制度中也几乎看不到对学生创新精神的要求。
加大企业中对人才的奖励机制,人才激励机制中股权激励最重要,其次是盈利提成,再次是提拔和一次性奖励。也有企业认为收入水平和事业发展是吸引和保留人才的主要因素。但目前企业采取的人才激励机制主要是增加固定收入和奖金(或提成)。
第三,对企业知识产权的保护。降低对企业专利保护的税收,鼓励企业对公司专利的申请保护。
(三);提高企业的技术创新
技术创新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基本前提。在当前新的国际国内环境下,加大技术创新力度,更是企业增强发展能力、应对市场竞争的必然选择。随着我国经济运行由供给约束转为需求约束,买方市场基本形成,企业面临全面竞争的发展环境,出现了利润率平均化和下降趋势,分化、调整、改组加剧,大型化、规模化和小型化、专业化竞相发展,不少企业进入“二次创业”或“再次创业”的新阶段。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和工业化程度的提高,产业结构和市场需求的关系进入新的调整适应期,生产与消费的关系从适应温饱型消费向满足小康型多层次、多元化、富于变化、选择性强的需求转变;生产与投资的关系从适应粗放型数量扩张向集约型增长和技术设备大规模更新的需求转变;产业结构变动率大大提高,工业
化开始进入高加工度产业主导阶段,新兴服务产业发展速度加快。随着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将有一个经济管理和运行机制与国际规则相衔接的调整适应期,各个产业部门和企业都面临着国际竞争的新挑战,急需适应经济全球化和世界新科技革命、“新经济”发展的趋势,抓住机遇,迎接挑战。所有这些表明,企业要适应新的环境,赢得市场竞争,必须加强技术创新,构筑和保持自己在某一领域的优势。
技术创新是具有特定含义的经济发展观,是指将生产要素的新组合引入生产体系,包括引进新产品,引入新技术,开辟新市场,控制原材料供应的新来源,实现工业的新组织。不能把技术创新等同于技术革新、发明创造或单纯的技术活动,而要正确把握技术开发、工程化、商业化应用和转化为经济优势的创新活动全过程。正因为如此,技术创新是实现“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主要形式和必由之路,是各类企业生存、发展、壮大的基本前提。就工业企业来说,产品的竞争力,包括性能、质量、成本、价格、服务、交货期等,核心是技术创新。因为任何产品都有生命周期,而且由于科学技术突飞猛进,产品的生命周期越来越短,不断的更新换代、适应需求变化以及创造新的市场,都有赖于技术创新。由此可见,产业结构的调整升级,不仅要靠技术创新推进高新技术产业化,而且也是目前有些处于困难的传统产业的振兴之路。无论国内国外,都不乏传统产业通过技术创新,提高产品技术含量,实现以质取胜的成功事例。从这个意义上说,只有“夕阳产品”,没有“夕阳产业”。
企业实现技术创新的途径大致有两条:一是自主创新;二是模仿创新,引进、消化、吸收和再开发,实现二次创新。从浙江乃至全国企业的现实条件来看,主要途径应是引进再创新。即使是国外大企业,由于一个企业的技术不可能都居于领先地位,往往也采取先购买其它公司的专长技术,进而再创新的策略。企业创新活动的具体形式,因企业而不同,如建立研究与开发机构、实行产学研合作、组建创新联合体等。近年来温州民营企业中出现的“组合创新”,也是一种好形式。这种形式是以有创新需求的企业和有创造精神的企业家为主,从获取信息、选择产品着手,寻求技术源,把技术、资金和生产条件组合起来进行技术开发,完成创新过程,转化为现实经济优势。
企业技术创新要解决好能力和动力两方面的问题,既要有资金、技术等投入的能力,有创新的人才;更要有利于创新的制度和激励机制,包括企业的产权制度、内部组织和管理制度、用人制度和分配激励机制等。技术和管理要素参与分配,是当前必须着力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同时,政府要为企业技术创新营造有利的体制、政策和社会文化环境,主要是维护市场秩序和公平竞争,建立有利于创业投资的融资机制,提供公共物品,实施必要的政策优惠,摒弃我国传统文化中某些不利于人的潜能发挥的价值标准和落后习俗,形成鼓励创造的社会文化氛围
(四);加强企业创新的动力
动力制导系统包括:制度推力、员工的自我价值实现、企业家创新意识与精神、企业生存压力、市场需求。
两个动力
动力一:业务与技术融合业务与技术的融合正成为创新的首要途径。80%的中国企业认识到业务与技术的融合至关重要,但只有51%的企业认为他们成功地把技术融合于广泛的领域。很多企业仍然在为有效地实现技术与业务的融合而绞尽脑汁。这一融合差距(29%)并不是中国独有的现象,而是全球广泛存在的(34%)。
如前面提到的,许多中国企业实施了ERP等系统,并提高了运营效率。但IBM研究表明,中国企业并未充分发挥ERP的优势。人们大都把ERP定位为IT项目,却对业务方面的需求关
注不足。因此,技术系统与业务战略、业务模式之间缺乏联系,成为中国企业内普遍存在的问题。
难以缩小融合差距的一个主要原因是,缺乏具备必要技能的人才。一家中国家具零售企业试图开展在线销售活动,但很快就遇到了困难:我们的能力不够。我们有零售业务专家,也有一些懂信息技术的人,但我们找不到既懂信息技术又懂业务的人来实施这个项目。动力二:由内而外的协作
创新不是闭门造车,有效的创新必须走出企业的研发部门,向业务伙伴、客户甚至整个产业生态链延伸。中外企业CEO们对协作重要性的看法主要有两点:首先,内部协作是创新的关键驱动因素之一;其次,外部协作意义重大,创新思维绝大部分来自于企业外部,当然其意义远不止如此。
无论何种情况,凡是两家或多家企业通力合作达到共赢的做法都被称为协作。而且,协作的领域也不仅限于产品开发和市场推广。实际上,中国的CEO们不仅重视外部协作,还把企业内部跨部门、跨职能的协作视作创新动力。国有企业对此感触尤深,特别是在面对复杂的所有制结构时,内部的协作尤其重要,很多企业在积极进行组织结构的调整以加强内部协作,实现全公司更有效的运营。
区域创新能力提升 篇6
摘要: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不协调的问题日益突出,已经成为影响社会和谐的重要因素。各级政府是宏观调控与协调的主体,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地方政府适时的成为规划的制定者,环境的营造者,服务的提供者,协会及组织的培育者。当政府履行职能受到能力不足掣肘时,政府必须转变政府施政理念,创新政府体制,合理分权和下放权力,健全科学决策机制,来提升政府公信度和政府能力。
关键词: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政府职能;政府能力
一、区域经济协调济发展中地方政府的角色和职能定位
1.政府应是适合本地特色或有利于本地优势发挥的规划的制订者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要给予本地区经济一个准确而清晰的定位。在制定发展战略时,政府一方面要把影响区域经济的国内外市场及相关因素与经济发展全局结合起来,闯出一条适合本地区发展之路;另一方面要主动参与经济全球化,立足于本地的资源去发掘自己的优势,以培育经济增长点。
2.政府应是良好的区域经济发展社会氛围的营造者
当前时代,自然资源、劳动力等“实物性因素”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性在逐渐被诸如制度、经营文化等“非实物性”因素取代。这些原有的和新的因素构成了区域创新环境的内容,而且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区域经济发展及产业培育。因此,政府要站在宏观层面上,造就一个有利于地区特色经济与专业市场的可持续发展的舆论、政策法规、人文、生态环境。
3.政府应是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的有效提供者
政府在强化服务意识的基础上,应为区域经济发展做好三方面的工作:一是加强基础设施的改善。二是推动社会事业的进步。改善教育、公共卫生、医疗条件。三是增强科技投入和市场信息的供给力度。科技含量低是阻碍区域特色经济与专业市场向高层次发展的原因之一。
4.政府应是各类行业协会及中介组织的培育者
行业协会和中介组织在一定程度上是企业利益的代表,是连接企业、政府、市场、个体的“纽带”。协会和组织的发育,政府一方面要加强协会的规划和建设并为之提供宽松的政策环境。另一方面,要把握好与这些组织之间的关系,把属于行业协会的社会职能移交给行业协会,增强协会与经济组织的凝聚力和号召力。
二、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中地方政府能力的提升
1.转变政府施政理念,提高政府机构对服务型政府的理解和认同能力
民营经济是区域经济的主要内容,其行为主体是民众,是他们在致富欲望驱动下“为自己干”的人格化经济,故对市场始终保持灵敏的反应和高效率。而政府要做的,只要为之营造出宽松的投资创业环境和做好公共服务即可。与此相应,社会和国家对政府绩效的评估也应从传统的 “三E”,即经济(Economic)、效率(Efficiency)与效能(Effectiveness)到新价值取向引导下的“四E”,即经济、效率、效能与公平(Equity)。以此来强化政府的服务意识,打造“阳光型、服务型、效率型、务实型”的政府。
2.创新政府管理体制
目前政府管理体制和组织机构的臃肿与膨胀,严重影响着政府能力的发挥,因此,加快政府机构改革,重塑政府组织机构,建立行为规范、功能齐全、精干高效、运转协调的行政组织机构是我国新一轮行政改革的目标之一。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强化政府对于现实社会和公共事务的研究与预测,使政府职能和政府机构在安排上做到与时俱进。在社会的转型期,要从根本上提高政府能力,就需要努力开发和构建新的社会管理组织和管理力量,以此推动政府职能结构的转变,建立新的政府能力与社会管理权能的关系。
3.合理分权和下放权力
合理的分权和权力的下放,可使政府集中精力履行其核心职能,将注意力集中在导航者和宏观调控者的角色上,从而提高上级政府的能力。另外,权力下放还可以有效地安排和确定下一级政府的责任,扩大地方政府管理权限,有利于更好地结合自身实际,集中力量破解对经济发展有重大影响的事。当然,权力下放也有风险,如若控制不力,容易导致宏观经济的失控,形成地方主义和部门主义等等。权力下放的教训在于:一是任何权力下放的战略都必须从各级政府机构能力的评价开始。二是任何时候都必须用明确的规则具体规定各级政府的职责范围。
4.健全科学决策机制
首先,要完善信息收集和传达机制,建立领导调查研究制度,以改革和完善政府对潜在或已经出现的问题的察觉机制。其次,要建立民主参与决策机制,充分发挥政府参谋部门、有关职能办公室的作用,拓宽沟通渠道,不断完善人民群众利益表达和利益综合的机制。再次,要建立规范的决策程序,即确定目标,拟订方案,抉择方案,群众监督,修正完善。最后,要建立集体决策机制。唯有这样,才能增强政府出台的政策的科学性和制度供给的有效性、针对性,进而使民众在对政策产生信任的同时增强对政府能力的信任感。
参考文献:
[1]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C].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24.
[2]李景铭:区域协调发展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N].光明日报,2005-06-22.
[3]苗春阳: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与政府职能转换[J].江南论坛,2005,(8).
[5]张景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基于地方政府竞争的视角[J].工业技术经济,2007,(7).
[6]汪永成:政府能力的结构分析[J].政治学研究,2004,(2).
[7]金太军:政府能力引论[J].宁夏社会科学,1999,(6).
[8]世界银行.变革世界中的政府[R].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7.
[9]周 平:西部地区县级政府能力分析[J].思想战线,2002,(2).
云南区域创新能力解析与提升路径 篇7
2006 年,党中央、国务院作出了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决策。2007 年,党的十七大提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是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是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1]。此后,全国各地纷纷响应国家政策,制定和出台了一系列有关创新的政策和措施,开展创新型建设活动。
云南作为西部边疆少数民族内陆地区,经济发展基础较为薄弱,科教文化事业发展相对滞后,创新型人才比较短缺,区域创新能力还不够强,为根本改变云南省总体创新能力落后的状况,提升区域创新能力,2010 年云南省委省政府实施了 “创新云南行动计划”。几年来, “创新云南行动计划”效果如何,云南区域创新的差距在哪里,制约云南创新能力提高的因素有哪些,以及如何加快提升云南创新能力是本文研究的出发点。
1 文献综述
自1912 年熊彼特提出 “创新”概念以来,国内外有关创新理论的研究取得了丰硕成果,概况起来,大体分为国家创新、区域创新和企业创新三个层次。企业创新主要从提高企业生产效率、增强自身在市场竞争中的优势出发,重点关注企业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和经营理念创新等,是微观层面的; 国家创新主要围绕国家创新体系的构建与评估、国家创新能力的培育等展开,属宏观层面; 区域创新在联结国家创新和企业创新中起重要的桥梁和纽带作用[2]。自20 世纪90 年代初期,美国学者埃弗雷特·罗杰斯和朱迪思·拉森率先提出区域创新能力概念后,有关区域创新能力的研究相继展开。从现有文献来看,有关区域创新能力的研究内容非常丰富,主要涉及区域创新能力的内涵界定、区域创新能力的评价、区域创新能力差异比较、区域创新能力的影响因素等几个方面。
1. 1 区域创新能力的内涵界定
Cooke认为区域创新能力是由生产相关创新产品的潜力决定的,这种能力既需要企业、研究结构间的互动,又需要社会资本、文化等区域资源[3];Foss认为区域创新能力根植于企业内部网络模式、个人之间的内在联系[4]; Tura和Harmaakorpi认为区域创新能力一种能过有效整合经济、智力和社会等资源的能力[5]; Teece和Dosi认为区域创新能力是发掘和培育个体竞争力并重新整合周边资源的能力[6]; Patrick和Caroline认为一个地区创新能力取决于该地区比较有影响力的企业的创新能力[7]; 甄峰等强调区域创新能力中现代信息与通讯技术的重要性,是将知识、技术、信息等要素纳入社会生产过程中所具有的一种能力[8]; 黄鲁成认为区域创新能力是以区域内技术能力为基础、实施产品创新和工艺创新的能力[9]; Riddel和Schwer将区域创新能力定义为区域内不断产生与商业相关联的创新的潜力[10]。上述学者分别从区域创新网络的构成主体、资源整合能力、创新的商业结果等角度对区域创新能力的内涵进行了界定。总的来说,区域创新能力内涵仍然处于探讨阶段,目前国内外尚未形成明确、统一的概念。
1. 2 区域创新能力的评价
创新能力的评价主要涉及两个问题: 一是创新指标体系的构建,另一个是评价方法的确定。评价指标体系方面,国外方面,评价体系指标已日趋完善和标准,如Nelson设计了一套主要包括R&D经费来源、R&D经费配置、大学的作用、支持和影响创新的政府政策等综合指标体系来评估各国创新能力[11]; 欧盟联合研究中心[12]将欧盟创新指标分为创新驱动、企业创新、知识产权、知识创造、技术应用等5 个一级指标、26 个二级指标。相比而言,国内相关指标体系较为松散和凌乱,具有较大的随意性,尚未形成统一的意见。魏彦莉从区域发展研究、区域教育培训、区域创新服务支撑和区域宏观创新环境等四个方面构建了包含4 个一级指标、10项二级指标的评价体系[13]; 刘凤朝等从资源能力、载体能力、环境能力、成果能力和品牌能力等五个方面构建评价指标体系[14]; 万勇、文豪从区域创新投入、区域创新产出、技术扩散和区域创新环境四个方面选取22 个二级指标来评价[15]; 傅为忠等从创新投入、创新产出、创新成果转化、创新环境支撑和创新效益五个方面评价区域创新能力[16]。
评价方法方面,国内外大多研究都是选取相应评价指标后,对指标进行量化处理,确定权重或建立数学评价模型,如任胜钢、彭建华运用因子分析法对中国31 个省级地区创新能力进行分析[17]; 肖永红等采用层次分析法利用2008 年数据对我国54个国家级高新区进行评价[18]; 周立、吴玉鸣采用采用聚类分析与因素分析相结合的综合集成评估方法,对我国大陆31 个省级区域的创新能力进行了定量评估及比较[19]。
1. 3 区域创新能力差异的比较
实践中,各地的区域创新能力有所不同,因此,为寻找区域创新能力差异的原因是理论研究中一个重要领域。国外研究方面,Furman、Porter和Stern以17 个OECD国家为样本,从专利数据方面探寻不同国家创新能力的差异[20]。Mikel、Joost和Thomas将西班牙的17 个自治区划分成5 个区域,并进行了区域创新能力的比较分析[21]。Henny Romijn和Manuel Albaladejo对英国东南部地区的区域创新能力进行了比较研究[22]; 国内方面,巴吾尔江等以区域科技创新能力为依据,对中国30 个省份( 西藏除外)进行了综合排名和比较,并分析了导致差异的原因[23]。吴汉利对中国西部地区11 省份的自主创新能力进行了比较分析[24]。王宗军等以全国经济普查数据为依据,对中部6 省区域创新能力进行了评价和比较分析[25]。
1. 4 区域创新能力的影响因素
影响区域创新能力的因素有很多,目前学者对此也进行了大量研究。Tura和Harmaakorpi探讨了社会资本在构建区域创新能力中的重要作用[26]。Riddel和Schwer结合国家创新能力的概念,发现高技术、学位授予量、行业研发投资和专利是影响创新能力的重要因素[27]。侯润秀、宫建成[28]利用我国1998 - 2003 年各省市、自治区的面板数据,通过计量分析研究FDI对区域创新能力的影响; 刘军等[29]利用1999—2007 省级面板数据研究产业聚集对中国区域创新能力的影响; 赵大丽等[30]研究了知识转移方式对区域创新能力的影响; 党文娟等研究了创新环境对区域创新能力的影响[31]; 王锐淇、张宗益分析了区域间互动对区域创新能力的影响[32]。
2 云南区域创新能力分析: 2008 - 2013
由柳卸林领衔的中国科技发展战略研究小组编著的 《中国区域创新能力报告》是目前国内在评价区域创新能力方面比较全面和客观的。该报告从知识创造、知识获取、企业创新、创新环境和创新绩效5 个方面来分析区域创新能力,构建了一个包含5个一级指标、20 个二级指标、40 个三级指标、133个四级指标的评价指标体系,并采用综合加权的定量方法。
本文在具体解析云南区域创新能力时,主要利用该报告的有关数据,同时,鉴于各评价指标( 主要是三级指标和四级指标) 的连贯性,主要分析2008 年以来云南区域创新能力情况。
由 《中国区域创新能力报告2013》[33]可知,总体上,云南区域创新能力在全国31 个省( 区、市)中,从综合排名来看,最好的是第22 位( 2009 年) ,最差排名是第28 位( 2012 年) ,总体上呈下降趋势。从综合指标值来看,2008 年以来,云南省与当年全国排名第一的省份( 2008 年为上海,其余年份为江苏) 差距越来越大,2013 年相差36. 26 分,效用值仅为江苏( 57. 58 分) 的37% 。在五个具体一级评价指标方面,2013 年与2008 年相比,只有创新环境排名上升2 位,其他四个指标均不同程度下降,其中知识创造下降幅度最大,达5 位( 见表1) 。
注: 指标值栏中加括号的数值为与该项排名第一的省份指标值分差,由作者自行计算得到。资料来源: 《中国区域创新能力报告》( 2008 - 2013)
2. 1 知识创造
在 《中国区域创新能力报告》中,知识创造由3 项指标构成: 研发投入、科研论文以及专利。由表1、2 可知,排名方面,云南省自2008 年以来在知识创造方面呈逐年下滑态势。在指标值方面,与当年全国排名第一的省份相差最大分值为63. 88 分( 2009 年) ,其余年份也都在52 分以上。具体指标方面,研发投入指标排名呈V型,几年中排名最好的是第21 位( 2010 年) ,最差排名为全国倒数第2位( 2013 年) 。指标值方面,各年与排名第一的省份分差均很大,最大分差一度达77. 49 分( 2009年) ,六年中平均分差为72. 3 分; 科研论文项排名呈上升态势,由最差的28 位( 2009 年) 跃升至第16 位( 2013 年) ,进步明显。同时,指标值分差由2009 年的最大值48. 06,缩小到2013 年的26. 92;专利项排名在3 个指标中稍好,多年来一直在中游和中下游水平徘徊。指标值方面,2010 年以来呈逐年缩小态势。
注:指标值栏中加括号的数值为与该项排名第一的省份指标值分差,由作者自行计算得到。资料来源:《中国区域创新能力报告》(2008-2013)
2. 2 知识获取
在知识获取排名方面,云南起伏较大,由2008年的第16 位迅速下降到2009、2010 年的第24 位,2011 年升至第16 位后又逐年下降( 见表1) 。从具体指标来看,科技合作方面,排名起伏比较大,最好排名( 2012 年第16 位) 与最坏排名( 2008、2009 年第27 位) 相差11 位。 指标值得分方面,2008 - 2012 年逐年上升,但2013 年下降12. 14 分,下降幅度达33. 6% 。指标值分差总体上呈缩小态势;外资企业投资排名呈上升趋势,并且近年稳居全国中游水平,尽管排名较好,但历年分差都在60 分以上,可见差距还是很大的; 技术转移方面,排名跌但起伏,最好排名( 2008 年第6 位) 与最差排名( 2010 年第24 位) 相差18 位。指标值得分呈逐年下降态势,指标值分差2009 年以后评价都在40 分以上,差距还是很明显的。( 见表3) 。
注: 指标值栏中加括号的数值为与该项排名第一的省份指标值分差,由作者自行计算得到。资料来源: 《中国区域创新能力报告》( 2008 - 2013)
2. 3 企业创新
企业是创新的主体,在区域创新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而企业创新恰恰是云南省的薄弱环节,在2008 - 2013 年中,除2010 年排名21 位外,其他年份排名均在25 位以后,同时,与排名第一的省份的分差呈扩大趋势( 见表1) 。由表4 可知,企业创新的4 个指标中,总体表现都不够理想,不仅排名都比较靠后,而且分差都比较大。具体来看,制造和生产能力的分差在4 个指标中是最小的,但平均分差仍然相差32 分以上。设计能力分差最大,并且分差呈上升态势,2013 年相差75. 93,指标值仅为当年排名第一的省份的7. 5% 。企业研发投入项,排名呈V型,分差最大为55. 38 ( 2011 年) 。新产品销售收入方面,除2009、2010 年排名中游外,其余年份处于26 - 30 位间,并且这四年间的平均分差近60分,差距可谓相当大。
注: 指标值栏中加括号的数值为与该项排名第一的省份指标值分差,由作者自行计算得到。资料来源: 《中国区域创新能力报告》( 2008 - 2013)
2. 4 创新环境
创新环境是影响区域创新能力的外在因素。由表1 可知,除2009、2011 年排名全国中等外,其余4 年均在25 位以外,甚至一度排在30 位,全国倒数第二( 2010 年) 。由表5 可知,在评价创新环境的5个指标中,劳动者素质项表现较好,无论排名还是分差值都呈缩小态势。创业水平表现最差,排名一度在全国末位( 2008 年) ,分差尽管呈缩小趋势,但大得仍不可思议。基础设施项中,排名稳居全国中游水平,分差除2012 年外,基本在30 分左右。市场环境和金融环境项,排名方面,大部分年份均在20 位以后,总体上金融环境比市场环境稍好,但从分差上看,各年金融环境却比市场环境分差都要大。
注: 指标值栏中加括号的数值为与该项排名第一的省份指标值分差,由作者自行计算得到。资料来源: 《中国区域创新能力报告》( 2008 - 2013)
2. 5 创新绩效
创新绩效是创新能力的一个缩影,从历年综合排名来看,总体水平居全国倒数几位,且逐年下降,这反映出云南创新绩效能力比较脆弱。表6 中,指标值分差方面,产业结构和产业国际竞争力是各指标中分差最大的两项,其次是宏观经济,再次是就业。可持续发展与环保无论是排名还是分差表现稍好。具体来看,产业结构和产业国际竞争力项平均分差分别达60 和65 分,是影响创新绩效的最大障碍。宏观经济项历年排名均在25 位以后,表现令人担忧,指标值分差平均在52 分以上,差距依然明显。就业方面,近两年均排在倒数第二位,排名很不理想,历年平均分差在40 分左右,进步空间很大。可持续发展与环保方面,指标值得分是所有指标( 20 个三级指标) 中最高的,但2013 年排名突然下降10 位,分差增加近1 倍,值得引起关注。
注: 指标值栏中加括号的数值为与该项排名第一的省份指标值分差,由作者自行计算得到。资料来源: 《中国区域创新能力报告》( 2008 - 2013)
3 云南区域创新能力较弱的原因解析
深刻解析制约云南区域创新能力的原因,对今后有针对性地制定相关政策具有重要指导意义。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当前制约云南区域创新能力的因素主要有几下几方面:
3. 1 创新主体能力不强
作为技术创新主体的企业,其创新能力直接影响区域创新能力。通过上面的分析,我们能够看出,云南企业创新能力弱是制约区域创新能力的一个重要因素,无论是企业的研发投入、设计能力、生产和制造能力还是新产品销售收入等均与发达省份有很大差距。云南大型企业多为资源型企业,存在资源枯竭、技术落后、产品附加值不高等一系列问题。据 《中国区域创新能力报告2013》显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R&D经费内部支出额为29. 93 亿元,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新产品销售收入为380. 82 亿元,每十万人平均外观设计专利申请数仅为2. 55 件,分别为江苏的1 /30、1 /33 和1 /90,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有研究机构数为191 家,为浙江的39 /1。
云南产业结构以及产业国际竞争力是制约云南区域能力提升的又一因素。云南支柱产业主要为烟草加工业、旅游业、矿产业等,产业链短、产业层次较低。最能体现技术创新的高技术产业和信息产业等是云南的软肋,据 《中国区域创新能力报告2013》显示,云南高新技术企业104 家,排在全国第24 位,而同期广东的高新技术企业为4601 家,是云南的44 倍多,高技术产值201. 39 亿元,排全国第25 位,第三产业增加值3701. 79 亿元,排全国第22 位,信息产业产值仅为17 亿元,排全国第27 位,出口额仅占GDP的4. 51% 。由此可见,企业和产业创新力的 “双弱”严重制约了云南区域创新能力。
3. 2 创新要素配置较低
在区域创新体系中,创新人员、创新投入、产出以及成果产业化等是关键的创新要素。依据 《中国区域创新能力报告2013》具体指标,每万人平均R&D全时当量( 人年/ 万人) 云南为5. 42,排名倒数第三,仅为北京的1 /20,6 岁及6 岁以上人口中教育程度大专及以上所占比例为6. 98% ,排第28位。政府研发投入17. 54 亿元,居全国21 位,为北京的1 /28。高校和科研院所研发经费内部支出来自企业的资金为2. 1 亿元,居23 位,为北京的1 /20;每十万人平均发明专利申请数6. 04 件,居26 位,发明专利授权数1006 件,仅为广东的1 /18。国内外论文数分别为6985 和2621 篇,为北京的1 /9、1 /23; 技术市场交易额34. 6 亿元,居24 位,为北京的1 /20。在决定创新水平和能力的几个主要要素中,云南省均处于落后水平,创新要素配置低是制约创新能力的最主要因素。
3. 3 创新环境有待改善
区域创新环境由基础设施水平、市场环境、金融环境和创业水平等要素构成。创新基础设施方面,2013 年云南省每百人平均电话用户和互联网上网人数分别居23、29 位,为同期排名第一省份的1 /2、1 /3。《中国统计年鉴2013》 显示,2012 年全省高速公路里程0. 29 万公里,铁路营业里程0. 26 万公里,分别占全国的3% 和2. 27% ,可见,创新基础设施比较薄弱; 市场环境方面,居民消费水平2013 年为8278. 14 元,仅为上海的1 /4,排名28 位,进出口差额1. 6 亿美元,排名尚可,为15 位,但金额为浙江的1 /790,差距还很大,市场中介组织的发育和法律制度环境排名22; 金融环境方面,规模以上工业企业R&D内部支出额中获得金融机构贷款为2092. 2万元,为江苏的1 /48,排名第23 位,国家创新基金获得7860 万元,为浙江的近1 /5,排名20 位; 创业水平方面,2011 高技术企业数为104 家,为广东的1 /44,排名24 位,高技术企业数占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的比重为3. 75% ,排名第26 位,与北京的19. 67% 相比,发展空间还很大。
4 云南提升区域创新能力的途径
创新能力建设涉及的内容是方方面面的,为切实提升云南省区域创新能力,我们要从系统观视角出发,从政府、产业和企业等层面寻求突破。
4. 1 政府层面
政府作为 “创新工程”的实施者和推动者,应充分发挥政策支持和引导功能,在创新环境建设、科技投入、科技人才引进、提高劳动者素质、环境保护等方面着手。
( 1) 注重创新环境建设。良好的创新环境可以激发区域创新潜力。基础设施建设方面,除公路总量和人均指标排在全国前列外,电话、互联网等设施急需改善,另外,高速公路、铁路仍是困扰云南经济加快发展的瓶颈; 市场环境与金融环境方面,正确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大力发展市场中介组织,健全各项法律法规,利用自身资源和区位优势积极努力多争取国家创新基金和国家产业化计划项目; 环境保护方面,要发挥云南在生态资源方面的优势,发展低碳、环保产业,引进先进工艺,降低工业 “三废”排放,为创新能力建设提供良好的外部空间。
( 2) 加大科技投入。科技投入是创新的基础。2011 年,云南省全社会R&D经费支出占全省GDP的0. 63% ,约为全国平均水平的1 /3,全省财政科技拨款占地方财政支出的比例为0. 97% ,不到全国平均水平的1 /4[34]。因此,要充分重视科技投入,一方面政府要通过财政直接投入,另一方面要积极引导社会资本、民间资本参与科技创新,为区域创新提供多层次、多渠道的资金支持。
( 3) 积极培育和引进创新人才。创新人才是创新的关键。创新型人才一靠教育培养,二靠引进。尽管近年来云南省加大了对教育的投入,但由于历史原因,6 岁及6 岁以上人口中教育程度大专及以上认可所占比例还比较低,研究与试验发展全时当量排全国24 位之后,规模以上工业企业R&D人员数在全国排倒数几位,可见,云南培育和引进创新人才、提高劳动者素质等任重道远。
( 4) 加大引资力度。云南作为西部欠发达省份,资金短缺是制约经济发展的一大因素。外商投资企业年底注册资金均排在全国20 位以后,因此,政府要契合云南产业特色和资源优势,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确保外商投资在促进云南经济发展和提升区域创新能力方面发挥更大作用。同时,要重视风险投资对区域创新能力提升的作用,创新税收激励等政策、机制,鼓励和促进风险投资形成产业化。
4. 2 产业层面
云南省总体上产业层次比较低,以烟草为主较为单一的支柱产业以及倾向于能源产品和原材料产品和初加工的工业结构,影响着创新的需求和能力[35]。云南要跨越产业结构升级的梯度规律,建立现代化新型产业结构,必须发挥科技创新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在新一轮经济转型和产业结构调整的历史机遇下,要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第一,延长传统产业的产业链。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将使物流成本下降,产业集群将使云南的烟草、冶金、旅游等传统产业出现多种相关和非相关多元化的产业扩张,产业链将有不同程度的延伸[36]。
第二,尽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这是云南实现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的重要途径。重点围绕装备制造、生物医药、新材料、节能环保、新能源、文化等新兴产业,加强产业关键核心技术、前沿技术和重点产品的研究,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中心环节来抓[37]。
第三,积极承接内地产业。经济发展存在后发优势,产业升级也是可以 “逆梯度”的。云南要充分利用自身的资源优势、要素优势、国际区位优势和产业优势,在中央和地方政策的支持下,积极承接东部产业转移,并因地制宜创新与培植竞争优势,改变经济增长方式,提升区域创新能力。
第四,努力打造滇中产业集聚带。珠三角、长三角以及京津冀地区是我国创新能力最强的地区,云南要以此为借鉴,以目前发展基础、发展水平和发展前景最好的昆明、玉溪、楚雄、曲靖等中心城市为核心,发挥科技、人才、文化和交通的优势,打造滇中产业集聚带,打造战略性新兴产业科技研发中心,推动产业化示范工程建设,培育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和品牌,形成产业链整体优势和竞争优势,全面推动全省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4. 3 企业层面
企业是创新的主体,区域创新能力的提升离不开企业创新能力的建设。2013 年,云南省启动了新一轮 “创新云南行动计划”,这为企业提升创新能力提供了新的机遇。
( 1) 树立创新理念。经营理念是企业核心价值观,在创新行动计划指引下,要强化市场、竞争、品牌、人才等现代市场经济观念,树立具有云南产业和产品特色的质量、售后服务、技术创新、市场营销以及人力资源管理等先进理念; 加大技术引进、改造力度,提高引进技术利用率,培养企业核心竞争力。
( 2) 培育核心技术。云南企业多为资源型企业,如云铜、云锡、云铝等,资源型企业要提高产品科技含量,只能靠技术创新。2011 年,云南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有研究机构数191 个,排全国第20位,规模以上工业企业R&D人员数、R&D经费支出均在24 位以后,因此,增加企业科技活动人员和经费投入是企业提升创新能力的当务之急。
( 3) 注重管理创新。知识经济和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管理也是生产力,要运用现代管理技术、方法和手段,夯实企业管理基础工作,健全成本管理、资金管理和质量管理等专业性管理工作,创新组织体制、层次和类型,以行业内高效率企业为参照对象,提高企业生产经营和管理水平。
( 4) 加强制度创新。企业要成为市场主体,就必须进行制度创新。制度创新对企业提升创新能力也至关重要,构建与现代市场经济要求相适应的的产权制度,以提升企业创新能力为核心,改造和改革企业组织结构、企业管理制度,使企业制度创新成为企业创新能力建设的保障。
区域创新能力提升 篇8
一、创新记分牌理论的产生
20世纪90年代, 面对来自美国和日本的竞争压力, 欧盟意识到其与美国和日本在竞争力上的差距根源在于自身创新能力的不足。为此, 欧盟于1992年开始第一次“欧共体创新情况调查”, 对欧盟不同产业、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创新情况进行调查分析。2004年, 应在里斯本召开的欧洲理事会的要求, 欧委会建立了一种综合性创新评价体系——创新记分牌。创新记分牌每年对欧盟整体创新绩效与世界其他主要创新体的差距以及欧洲各国的创新表现进行评估, 迄今已经发布了10份年度报告 (其中2000年为试验版) 。经过不断探索、发展和完善, 创新记分牌已经有了较为成熟稳定的评估指标和方法, 成为具有重要国际影响的国家创新能力评价体系, 其评估结果成为欧盟各国乃至世界主要创新体测度自身创新表现的重要参考, 影响广泛而深远。
二、创新记分牌理论指标体系的发展历程及趋势
1. 创新记分牌的发展历程。
近几年, 创新记分牌指标体系不断修订和完善, 体现了对创新活动及其过程认识的不断深入。从2001年首份创新记分牌年度报告正式发布至今, 创新记分牌由最初的18个指标增加到现在的29个指标。其中2005年和2008年变动比较大, 指标变化幅度均超过了30%。
(1) 2005年的大变化。2005年, 创新记分牌从创新投入与创新产出两个板块 (一级指标) 确定了五大领域 (二级指标) :创新驱动因素、知识创造、企业创新、技术应用和知识产权, 并重新梳理了各指标之间的关系, 最终确定了26个三级指标。具体来说, 创新投入部分主要包括创新驱动因素、知识创造和企业创新。创新驱动因素主要考察与创新相关的人力资本与基础设施;知识创造主要衡量作为知识经济成功的关键因素以及研发活动的投入情况;企业创新部分则是通过分析参与创新的企业数量与企业对创新的投入, 以及信息通讯技术的投资情况反映企业在创新活动中的投入。创新产出则是从技术应用与知识产权两方面进行分析。技术应用主要考察企业采用高技术带来的新价值, 此外还将参与高技术生产活动的人员纳入考察范围, 从企业活动和劳动力方面考察创新带来的价值增加;知识产权则主要考察专利、商标、外观设计的占有量。
(2) 2008年的变化。2008年, 创新记分牌从创新使能、企业行为指标、创新输出三大板块 (一级指标) 确定了七大领域 (二级指标) , 三级指标增加到29个, 其中近六成指标是修订或新设指标, 并取消了2005年增加的一些有争议的指标。
2. 创新记分牌的发展趋势。总。
总的来看, 创新记分牌的指标体系变化体现出以下趋势。
(1) 从单纯的技术创新转向技术创新与非技术创新并重。创新记分牌指标最近的几次修改, 重点体现了用户创新、开放创新和服务创新。
(2) 指标的价值判断取向更加明确, 创新内涵更加突出。在目前的创新记分牌评价指标体系中, 进一步突出了指标的创新内涵。
(3) 指标间逻辑关系更严密, 指标内涵界定更清晰、准确。主要表现在现行创新记分牌指标体系不但减少了指标的冗余, 而且对部分指标的规定更详细, 使之更具可操作性。
(4) 基于问卷调查数据的指标数量明显增加。
三、基于创新记分牌的区域创新能力提升策略
根据创新记分牌指标体系发展趋势分析, 笔者提出以下提升区域创新能力的策略。
1. 提升区域企业的创新战略决策能力。
提高区域企业的创新战略决策能力, 应从制约企业创新战略决策能力的因素着手。首先, 区域政府应该从文化、制度两个层面鼓励企业精神, 减轻企业税收负担。其次, 区域企业应该加强产权制度改革, 尽快确立企业的技术创新主体地位, 建立客观、统一的企业创新业绩评价标准。最后, 应该建立健全企业中介机构和技术中介机构, 为企业之间资源的结合创造中介条件。
2. 提升区域R&D能力。提升区域R&D能力可以从以下3个方面着手。
(1) 提升区域个人的R&D能力。提升区域R&D人员的R&D能力要从提高对其的R&D投入着手。区域创新既是一项全员参与的活动, 也是一项隐性知识扩散的过程, 从某种程度上说, 对R&D人员的R&D投入可以上升到提高区域创新主体组织文化的高度。
(2) 提升团队的R&D能力。提升区域团队的R&D能力也应从R&D投入着手。对团队的R&D投入就是对R&D项目的投入, 其中包括物质投入、精神投入、技术投入等。通常, R&D人员只是将项目的某一部分作为自己的工作目标, 而R&D团队则将整个项目作为工作目标。所以, 团队R&D能力是通过团队内外信息沟通和R&D项目的竞争优势形成的。提升区域的团队R&D能力, 需要靠所有区域创新主体长期坚持不懈的努力。
(3) 提升R&D部门的R&D能力。区域R&D部门的R&D能力由新客户贡献力、与生产部门的协同能力、与营销部门的协同能力组成, 构建区域R&D部门的R&D能力, 就是打造R&D部门的这3种能力。提升区域R&D部门的R&D能力, 靠创新企业提升新客户贡献力和R&D部门与生产部门、营销部门协同创新的能力来实现。
(4) 完善区域R&D能力提升策略。提高区域R&D能力, 首先, 是提高R&D活动与区域创新战略的一致性能力。因此, 塑造区域R&D能力, 首要工作是面向市场, 正确认识R&D成功的标志。其次, 是形成新产品的技术竞争力和成本竞争力。这是提高区域R&D能力的关键。
3. 提升区域公共服务能力。
提高区域的技术创新公共服务能力, 关键是提高区域政府对区域创新主体的技术创新制度供给能力。要提高区域政府对区域创新主体的技术创新制度供给能力, 就要克服区域政府技术创新制度供给中的障碍。产权制度、激励制度、创新合作制度短缺是区域技术创新制度供给中的主要障碍, 要提高区域政府的技术创新制度供给能力, 应从这些障碍着手, 通过制度创新, 形成区域技术制度供给中的铁三角。
4. 提升区域人才支撑能力。
以转运成本和对区域创新主体的依赖程度为维度, 区域人才可分为通用人才、专用人才、准专用人才和准通用人才4种类型。
(1) 建立通用人才培养体系。对于通用人才, 对其培训的重点不是知识和技能, 而是非正式制度培训, 关键是将其融入区域创新的组织文化。
(2) 完善专用人才发展战略。对于专用人才的发展, 首先, 应选择合理的报酬激励制度, 将专用人才的劳动付出与预期收益匹配起来, 通过收益与劳动付出的高度相关, 实现对专用人才的保健作用。其次, 通过专用人才分享区域创新的剩余索取权, 实现专用人才对自身人力资本的收益权。专用人才只有实现对自身人力资本产权的有效控制, 才能充分发挥其对区域创新的作用。
(3) 提升准专用人才发展战略。必须通过培训制度安排, 促使准专用人才通用化, 或者对他们进行更为专用性的培训, 使其转换为专用人才。
区域创新能力提升 篇9
自从美籍奥地利经济学家约·阿·熊彼特在1912年出版的《经济发展理论》一书中首次提出创新是一种生产函数的变动”的概念, 并特别强调“经济的变革, 诸如成本的降低、经济均衡的打破、残酷的竞争以及经济周期本身, 都应主要归因于创新”之后, 创新一直是国际上的研究热点, 只是在不同国家、不同时期, 它被赋予不同特点。
1 区域科技创新的涵义
所谓区域科技创新是指在一定区域内, 一定区域背景下由科学、技术、教育、经济等诸要素形成的一体化的发展机制, 是一个以企业为主体, 地方政府、教育科研单位、中介机构构成的区域系统。它依托区域科学技术创新实力, 有效地利用区域科技创新资源, 协调区际间的科技合作与竞争, 实现区域内科技创新资源 (人才、知识、投入) 的高效配置与结构优化, 促进区域科技创新活动的广泛开展和创新成果的应用、推广和普及, 从而创造和发展区域的竞争优势, 保证区域经济发展。区域科技创新系统是区域科学与技术组织、高校、企业相互作用, 共同发展的网络。这种创新系统具有系统的主要特征, 而且是开放的。区域科技创新系统承担着把高新科学与技术内化为区域经济发展的自变量、促进区域产业结构的调整与现代化、从而保证区域经济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的任务。
区域科技创新是国家科技创新与企业科技创新的桥梁与纽带, 在其运行中包括组织创新、制度创新、政策创新、社会创新、文化创新和政治创新等。区域科技创新结构与国家科技创新结构相类似, 主要由区域科技创新结构、区域科技创新基础设施、区域科技创新资源、区域科技创新环境和区域与区外科技创新互动等五大部分构成。从各区域经济发展实践来看, 区域科技创新能力的强弱决定着区域经济竞争力尤其是可持续竞争能力的强弱。
2 区域科技创新能力的构成
从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来看, 区域科技创新能力一般应有自主创新能力、域外技术的综合利用能力、创新制度供给能力、新市场开辟能力、管理创新能力、新资源开发能力、协调能力和先进的思维能力等8个部分。
2.1 自主创新能力
胡锦涛总书记多次强调:“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是推进结构调整、转变增长方式的关键环节。”“在实践中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科技创新的新路子。”温家宝总理也明确指出:“自主创新是支撑一个国家崛起的筋骨。”
对自主创新的认识, 首先是一种方向。它强调的是, 我们要用创新的思维, 在依靠自己力量的基础上, 尽可能多的创新。同时不排除学习别人。
自主创新可以分为3类: (1) 集成自主创新, 就是各种相关技术有机融合形成具有市场竞争力的产品和产业; (2) 引进或模仿创新, 在引入国外先进技术的基础上, 积极促进消化吸收和再创新; (3) 原始性自主创新, 就是通过自己的研究发明全新的技术, 由此开发出全新的或新一代的产品。三者的共同点就是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独特的核心技术以及在此基础上实现新产品的价值。自主创新能力就是区域 (企业) 在市场竞争中, 通过有效运用区域内外的各种创新资源, 通过建立新的技术平台或改变核心技术, 并取得自主知识产权, 使区域能不断增强其核心竞争力, 从而获得持续竞争优势, 在技术创新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各种能力的有机综合。
2.2 域外技术综合利用能力
域外技术综合利用能力, 主要是指对域外适用技术的综合利用能力。所谓适用技术, 不一定是高技术, 只要与区域经济发展阶段相适应, 能够使区域通过该技术运用与普及获得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即可。
域外技术综合利用能力是指区域在个体独创性动力不足的情况下, 吸引域外适用技术为己所用, 重点是在消化吸收的基础上有所改进和创新或者改变核心技术, 生产出改进新产品的能力。但由于是一些“局部的”或“微小的”改变, 所以一般很难申请到专利, 一般不具有自主知识产权。
域外技术综合利用在区域独创性动力不足的情况下是一种较优的选择, 如落后地区实施“赶超战略”时。
2.3 创新制度供给能力
区域科技创新需要全社会的系统协作, 因而离不开制度规范的调控和政府一系列财税、金融、产业技术、人才激励等方面的政策引导和支持, 没有这些制度和政策, 科技创新将寸步难行, 同时创新本身 (发生) 及其影响的不确定性、不可预料性;创新过程的复杂性;创新主体与创新来源的多样性;技术创新高风险性和准公共物品的特点, 使得区域科技创新客观上也要求鼓励探索、允许失败;规范秩序、加强约束;保护产权、合理分配等相应制度的配套, 需要通过对企业制度创新、产权制度创新、科技体制改革、政府管理体制的转变、人才制度的完善、投融资制度的健全、知识产权保护的加强、建立合作共享机制, 不断完善政策制度环境, 从根本上解决体制、融资、人才和技术能力等问题, 激励、保障、推进区域自主创新的发展, 如图1所示。
2.4 新市场开辟能力
区域科技创新能力的外在表现仍然是能够生产出满足市场需求, 被消费者认同接受的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的产品, 并且能够通过市场交换顺利地实现价值补偿。而且日本的“小批量, 多样化”的丰田制看板式生产模式已经被美国的“大批量, 少样化”新的温特制节点生产模式所超过, 其弊端就在于生产规模小, 生产成本高。因此, 开辟新市场, 扩大市场规模, 以获取规模经济效应势在必行。
2.5 管理创新能力
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 科学技术日新月异, 市场竞争日趋激烈, 区域科技创新的复杂性及难度加大, 因此政府管理体制能否与时俱进从政府资助、创造购买、明确导向、专利制度、税收优惠、直接投资、集合创新等方面, 不断进行管理创新、不断强化鼓励科技创新的政策力度, 就显得尤为重要。因此, 需要政府明确导向, 创造区域科技创新的激励性制度与政策环境;加快政府部门改革, 加强宏观的政策引导, 放松对微观经济成分的管制, 为区域科技创新提供服务;加大政府财政支持、税收优惠和行政支持, 促进企业技术创新, 切实发挥政府在区域科技创新进程中的主导作用。
2.6 新资源开发能力
资源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基础, 永续的资源供给是区域持续发展的基础。在区域的整个资源系统中, 绝大部分资源 (尤其是具有不可再生性的矿产资源) 在短期内供给是缺乏弹性的, 因此, 不断开发新资源, 提供资源永续供给以促进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是区域科技创新一项主要任务之一, 也是区域科技创新能力的主要组成部分。
对于新资源开发能力的理解, (1) 区域开发新能源、新材料的能力; (2) 对于人力资本的投入, 构建学习型组织, 不断提高国民素质的能力; (3) 更新、拓展社会关系网络, 获取新的社会资源的能力。
2.7 先进的思维能力
在经济发展中, 我们说“理念决定一切”, 而在科技创新中, 我们认为“先进的思维决定一切”。因为原始性创新的困难就在于一要靠知识的积累, 二要靠少数天才的灵感。灵感来自于什么呢?其实来自于科学家先进的思维能力。
科学家只有具备先进的思维能力才能够突发灵感, 产生原始性创新, 创造出一种全新的产品;科学家只有具备先进的思维能力才有可能将多种现有技术集合形成集成创新, 开发出改进的新产品;也只有具备先进的思维能力, 才能增强其对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能力, 并在此基础上形成引进创新, 获取自主知识产权。
而政府领导人如果不具有先进的思维能力, 就无法科学制定区域经济发展战略, 也更不可能为区域科技创新提供有利于创新的制度供给, 区域科技创新能力的提升也就无从谈起了。
2.8 协调能力
区域本身就是一个复杂的经济社会系统, 区域内外有各种经济行为主体、利益主体, 在经济运行过程中, 如果任由市场机制进行自由配置的话, 往往会存在市场失灵的情况:如垄断因素的存在、外部效应和公共物品等。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科技创新系统更是如此。科学、技术本质上是一种溢出效应极强的公共物品, “免费搭车”的现象出现的可能性更大;科学技术成果的外部效应也极大, 而且是正的外部效应;R&D投入巨大, 成果、收益具有不确定性, 是一种高风险、高投资的活动, 单凭一个或几个企业是无法完成的。因此, 政府的组织协调能力就非常重要而且必要。
3 区域科技创新能力的提升机制
从美日等发达国家经济发展实践来看, 要保持区域经济竞争力不断提升, 必须与时俱进, 不断提升区域科技创新能力, 利用区域科技创新去推动区域经济的发展。因此, 必须形成区域科技创新能力的提升机制。借鉴国际成功经验, 一般应做好以下4个方面的工作:
3.1 构建以企业为主体的区域科技创新体系
从外部机制看, 必须深化体制改革, 实现政企分开和政资分开, 依靠政策倾斜、法律保护和市场培育等引导激励手段, 真正使企业成为技术创新的投资主体。利益主体、风险主体、研究开发主体和决策主体;从内部机制分析, 必须推行现代企业制度, 通过产权制度、激励制度、组织制度等制度创新推动企业的技术创新;通过资本市场实现企业的战略性重组和优胜劣汰, 加快传统产业的技术改造, 建立技术创新的利益驱动与风险制约机制, 促进大中型企业建立健全科研开发机构, 尽快形成一批自主创新能力强、能和跨国公司相抗衡的大型企业集团;改变国有企业经营者由上级任命的方式, 逐步建立和完善企业经营者市场选择和淘汰机制, 建立有效的企业家激励、约束和监督机制, 充分发挥企业家在技术创新中的灵魂和核心作用。
3.2 构建区域经济发展的专家共同体
知识经济时代, 知识是区域经济发展的第一资源或称关键资源, 而人是知识的载体, 运用知识去创新, 去改造世界;我们说“理念决定一切, 理念错一切全错”, 而理念是指政府领导人的理念, 是指企业家的理念;即使区域拥有再多的科技资源, 如果不加以合理组织、优化配置, 也无法形成强大的区域科技创新能力去推动区域经济的发展, 这就需要在知识界有卓越的领军人物即科技帅才。因此, 要提升区域科技创新能力, 必须构建区域经济发展的专家共同体。
3.3 构建协调统一的管理体制
协调统一的管理体制构建关键在于政府要加强沟通和协调。 (1) 政府部门内部的协调问题。政府要更多地了解影响区域科技创新能力提升的因素以及自身在区域科技创新体系中的作用, 总结相关机构中的成功经验并在其他机构中推广, 利用新建的或已有的论坛, 在政府、企业、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之间讨论影响区域科技创新体系发展的共性问题; (2) 企业与政府的协调问题。设法明确承认国有企业与私营企业之间在支持区域科技创新体系的过程中存在着事实上的伙伴关系和共同利益, 以增强它们相互之间的互补性, 当前, 私营企业和国有企业的活动出现背道而驰的情况越来越多。因此, 必须加强它们之间的协调才能够使它们齐心协力为区域科技创新体系作出各自的贡献; (3) 加强民众对区域科技创新体系的了解。设法让民众了解创新活动的重要性以及民众通过什么方式来支持创新, 提高技术开发领域中正式奖项的知名度; (4) 要加强区际乃至国际合作, 加强杰出科技中心的认定工作, 以鼓励跨区甚至跨越国界的科技合作。
3.4 构建完善的区域科技创新投融资体系
区域科技创新能力的提升有赖于大量的R&D的投入, 没有大量的风险资本, 就好比汽车没有加油一样, 整个区域科技创新体系是没有办法运转的。而单靠财政投入, 能力毕竟有限, 弄不好, 就会出现中国的“筑波”现象;如果仅依赖企业投入, 因为风险大, 可能难以如愿。所以, 必须由政府政策倾斜引导形成完善的包括政府、金融机构和民间机构在内的多元化的、市场化的、新型的创业风险投融资体系。
首先, 逐步建立以政府投入为引导, 采取信用担保、贷款贴息、资本金投入、种子基金和参股等多种方式, 形成以企业为主体, 地方政府、风险投资机构、金融机构、民间资本共同投资的市场化新型创业风险投融资多元体系, 引导社会资金流向创业风险投资企业, 投资处于种子期和起步期的创业企业;把科技投入作为公共战略性投资, 切实增加对科技计划和应用型科技项目的财政投入。其次, 积极调整财政支出结构, 不断提高科技经费占财政支出比例, 确保实现法定增长。第三, 进一步完善贷款担保机制, 针对高新技术产业特点, 探索多种担保方式;加大市、区两级政府的风险投资引导资金, 通过参股、合作等方式, 吸引社会资本, 设立和发展风险投资机构;风险投资机构可以全额资产对外投资, 也可实行承诺资本制和设立存续期;鼓励高科技企业上市, 鼓励转让并购, 建立多渠道的产权社会化机制, 使风险投资得以滚动壮大。最后可以从高新技术发展的实际需要入手, 积极发展非政府创办的风险投资公司, 二板市场和产权交易市场, 发展和规范各类非政府风险投资基金和投资银行, 形成灵活多样的投入和退出机制, 为高新技术企业的创业与发展创造良好条件。
摘要:当前, 世界经济正转向以知识经济为主导的模式, 知识和技术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已经大大超过资金、劳动力和自然资源的贡献总和, 成为最主要的经济因素, 经济的增长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依靠科技进步, 科技创新也比以往任何时候都重要, 它正成为一个地区、一个国家经济增长与发展的主要根源和最直接的推动力。本文从区域科技创新的涵义入手, 深入分析了区域科技创新能力的构成及其提升机制。
关键词:区域,科技创新能力,构成,提升,机制
参考文献
[1].王德禄.区域的崛起——区域创新理论与案例研究[M].北京:航空工业出版社, 2000
区域创新能力提升 篇10
1 加快缩短广东区域创新网络的平均最短距离
我们知道,网络的平均最短距离是指全网络节点(创新主体)之间各自最短距离的平均值,它反映了创新网络内部系统实现物质、信息、能量等交换和网络各项功能的紧密程度以及网络化程度与网络结构上各种流动的效率等。我们列举一些创新指标进行测算,如“专利申请和授权”与“重大的科技研究”指标,发现前者的“平均最短距离”短于后者。说明广东省21个城市中,“专利申请和授权”之间联系紧密,显示信息沟通与成果共享依存度较高;“重大的科技研究”限于发达城市与落后城市的设备条件差异性,表现出城市之间联系不密切。这与广东的实际基本相符。
1.1 缩短网络的平均最短距离
整个网络的平均最短距离反映整个创新体系可能的最好整体效率,所以政策措施应趋向于不断缩短这个距离。为此,在实际工作中应减少创新网络中一些不必要的中间环节,提高创新网络主体之间的沟通效率。我们建议政府减少一些管理层次和机构,比如,在县一级以上设立“创新小区”(类似开发区、创业园区、工业研究院),归省级相关部门管理,使全省的“创新小区”直接相连;还可以试点设立“直管县”、“直管镇”,减少不必要的“中转站”,缩短整个网络的平均最短距离。打破行政壁垒,实现区域经济一体化,如“广佛同城”带动两地全方位的交流与合作。特别指出的是,当今是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飞速发展和普及的时代,完全可以借鉴国外成熟的技术和管理经验来实现创新主体之间高效的连接和沟通,实现信息的公开化和项目对接的市场化。
1.2 缩短创新资源特定路径的最短距离
创新资源特定路径的最短距离是反映创新网络系统的创新能力重要指标,路径的方向、路径的长短(距离)决定创新的成效。以高等院校的科技创新成果的转化为例,基本上是按照“国家计划立项→政府财政拨款→高校进行研究→主管部门组织专家评审→推广市场”的路径。这是一种单一的单向的资源配置路径,其研究成果是否符合社会和市场需求,是否具有开发的价值与可能,能否给社会带来效益,等等,都与创新主体(高校)没有直接关系,也没有列入高校科研人员的评价体系中,其结果导致创新资源的浪费。我们应该根据技术创新的过程及主要环节,政府资源(如资金)分别直接投向基础研究、应用开发、产品推广、技术扩散等环节;分别直接投向产业链的上游、中游、下游;分别直接投向不同的创新主体(创新决策主体、研发主体、生产技术主体、市场创新主体、管理创新主体),改变目前单一的、单向的路径指向,转换为多样的、互动的网络结构,实现平均最短距离的目标,有效提高整个区域网络的创新能力和创新成效。广州正在建设和实施的“科技创新联盟”,目的在于将广州的各类创新资源整合在一个公共的、开放的系统和平台中,使各创新主体能够在需要的时候直接找到满足条件的对象和资源,逐步形成关系更加密切的利益共同体,尤其是企业与高校的联姻需要自由地配对,改变企业、高校原有创新资源获得的路径依赖。这种大胆的尝试,需要政府的大力扶持,建立公平的、开放的公共平台,建立和完善“游戏规则”,让“看不见的手”去发挥作用。
1.3 科技中介是创新网络的重要节点
由于科技中介机构本身的度和适应度都较大,拥有较多的“边”,因此它成了区域创新网络中的“中转站”这一重要节点。从理论上讲,网络中的创新主体通过科技中介机构能达到的最短的节点距离,有可能比创新主体之间的任何一条边都要短。创新网络中的节点越多,科技中介机构的优势越明显(即它的度和适应度更大),通过科技中介机构能够产生的连接路径就越短。在一个创新主体众多的网络中,在优先连接的作用下,通过科技中介机构越能体现出连接的效率。近10年来,广东省科技中介机构有了长足的发展,但与广东区域创新能力所赋予的责任还有较大的距离,这也是广东要建立现代产业体系,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的重要一环。
首先,政府要扶持科技中介机构健康发展;同时,科技中介机构自身要寻求 “优先连接”的条件,要走“专业化”道路,不求“大而全”、“小而全”,只求“专而精”,使自己成为专业领域内的“大”节点,产生强大吸引力。
其次,广东应成立“科技中介业协会”(或科技咨询业协会),加强自身系统的竞争与合作,规范市场,守法经营,建立科技中介信息库及服务平台,走“网络化”道路,实现资源共享,充分发挥信息媒介和网络的优势。
最后,吸引国内外一流的科技中介机构来广东落户,逐步形成国际化的服务体系。广东要吸收全国、全球的创新资源,就要有一流的面向全球服务的科技中介机构。相对全国、全球来看,广东区域创新网络仅仅是其中一个子系统,为实现在更大创新网络中寻求创新资源,科技中介机构这个重要节点就要发挥更有效、更为实际的作用。深圳的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如此迅猛,与深圳发达的科技中介业戚戚相关,二者互为推动,相得益彰。
2 优化21个城市(节点)的度分布
网络的度分布类型反映网络的重要的整体结构性质,度数不同的各类节点在网络中的地位和作用也是不同的,各类主体具体的度分布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它们在整个创新网络中的角色、地位。以我们所选取的那些数据来说(如“专利申请和授权”与“重大的科技研究”指标),测算的结果属于负幂律分布。如果从复杂网络理论的观点来看,此类结果说明网络中大部分节点的度数值都很低,但是存在着度数非常高的中枢节点。按照广东目前21个城市的创新能力及水平,大致分为四个层次[3],广州、深圳就属于度数非常高的中枢节点,两地集中了广东省的大型企业、高等院校及科研机构,他们在区域创新中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这与省市政府在科技创新方面大力给予其创新资源支持密切相关。
区域创新网络为了能够高效率地进行信息、能量、资源、技术、人才等要素的流动、交换和转化,必须让网络系统具有比较合理的度分布,这就需要在维持整体上合理的度分布的同时大力发展各类节点的创新能力。由于广东地区发展的特殊性所致,地区差异性较大,必须因地制宜,制定出适合地区特点的发展计划。
根据《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的精神,我们认为提高创新能力的关键在于从区域创新系统的高度来实现城市发展的定位,让广东省的主要城市在发展定位上体现出“各具特色,优势互补”。
2.1 大节点重点建设,增强节点与节点之间的联系
当前广东经过30多年的发展,产业结构调整与优化升级迫在眉睫,区域发展不平衡更制约了全省竞争力的整体提升。正是由于大节点在网络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其发展将对整个网络起着导向作用。目前广东省实施的“双转移”政策就是逐步稳固大节点度数,增加与相邻节点连接的边数,带动与其相连节点的发展。大节点之间由于发展程度比较相似,可以通过政策增进它们之间的联系,提升各自的发展速度。合理调整大节点的“入度”和“出度”,切实把东西两翼、粤北山区的一些优秀劳动力集结到珠三角地区,给予他们更充分的资源,提高其创新效率,建设好大节点;同时通过把珠三角一些劳动密集型产业向东西两翼、粤北山区转移,促进当地的经济发展,带动小节点的发展。在“双向转移”中,天然地加强了强弱节点的联系,促进各自城市区位优势发展,推进产业升级转型和产业结构调整。
2.2 大节点中的重点创新成分重点扶持
大节点中的重点成分对该节点的发展甚至是对全局的发展都是起着决定性作用的。建设好大节点的首要基础就是要建设好节点中的关键部分。比如,衡量一个城市创新能力的核心指标之一就是该城市的自主创新能力水平,更进一步表现为原始创新能力水平,集中反映在发明专利、成果转化及技术推广上。广东省发明专利已经稳居全国前茅,深圳华为公司2008年专利申请数超过荷兰飞利浦连续十年的“霸主”地位,成为全球专利申请公司(人)榜首。所以,我们要找准大节点的重点创新成分,调整各种创新资源,集中力量达到有限目标,这样才可能在较短的时间内解决核心问题,缩短与发达国家在创新能力方面的距离。企业是技术创新的主体,就应该承担起技术创新的责任,不能只顾眼前利益、局部利益而不愿花本钱进行技术创新的投入,否则就跳不出“引进——吸收——再引进”的漩涡。高校是科学技术研究和人才培养的主体,要向企业源源不断提供可转化的技术(或成果),源源不断提供技术创新人才。技术创新具有不确定性,因而存在较高的风险性,政府应该从政策、资金、融资等方面给予足够的帮助,建立科学的评价体制及激励机制,让企业愿意开展原始创新工作,让高校(研究机构)愿意与企业合作(改变单一的论文数量评价体系),通过企业孵化器、大学科技园、留学生创业园等形式,建立和引进国内外风险投资公司和基金来广东落户,从根本上解决“创新难、难创新”的问题,从而优化整体网络的功能,达到资源的优化配置,实现产学研一体化。2009年广东省共获得国家973计划(含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首席科学家项目11项,项目数相当于此前11年的总和,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广东省政府对于大节点的重点创新成分持之以恒的支持带来的显著效果。
2.3 小节点要继续扶持
作为网络必不可缺少的组成成分,小节点建设不好也会影响全局的发展。在区域创新体系建设中,基础建设是一种公共产品。这种公共产品由于产品本身难以按一般的市场原则进行交易,具有消费的非排他性,在面临技术与市场双重风险时往往存在着社会收益大于私人收益的可能性,因此政府责无旁贷地成为这种公共产品的主要提供者。广东省第三层次的城市(例如湛江、茂名),特别是第四层次的城市(例如揭阳、河源等)由于基础设施与第一二层次的城市存在天然的差距,省政府应给予充足的重视和政策倾斜,在基础设施建设、教育、信贷、税收、人才等方面予以倾斜,通过项目对接汲引各方面人才聚集第三四层次城市(小节点),出台政策鼓励大学生到欠发达城区谋发展,加快边远山区的经济建设,使其跟上大节点发展的步伐,融合在区域创新网络的整体之中。同时,通过“珠江三角洲地区与山区及东西两翼经济技术合作洽谈会”(简称“山洽会”),使第一二层次城市与三四层次城市直接对口连接,大节点与小节点建立双向“边”的连接,改善整个网络的度分布,缩短整个网络的平均最短距离。
3 构建最佳的区域创新网络群聚系数
从复杂网络理论的角度而言,群聚系数描述的是网络聚集的特性,它反映出各个节点之间是否有直接的连接关系,即网络局部集团化的程度,表征网络节点之间的传递性。具体到我们所研究的“创新型广东”这样一个复杂网络系统中,群聚系数所反映的是相应网络的网络化程度、系统化与整体性程度。以我们所测算的有关“专利申请与授权”、“重大科技成果”等数据来说,计算结果与平均最短距离非常相似,也就是说相对于专利申请与授权来说,重大科技成果在省内各城市之间的关系更加不紧密,而且第一二层次的城市与第三四层次的城市还是有相当大的差距。这不仅从另一个侧面反映出了“创新型广东”这个复杂网络的特性,而且进一步验证了前面两个指标的分析结果的可靠性。
对于复杂网络理论来说,最大化的网络整体性能并不对应最大的群聚系数,无论是某个创新主体、局域网络还是整体网络,都有其恰当的群聚系数,所以,为改善创新网络性能,需要寻求合适的群聚系数。也就是说,某些创新主体之间应增加连接边,而另一些创新主体之间应该减少连接边。从我们的理论分析和测算结果来看,明显可以看到广州、深圳等发达城市的辐射作用还没有完全体现出来,而一些地理位置远离珠三角的城市的群聚系数也相对比较小,无法体现其对整体网络化的功能。
3.1 改善节点在创新网络中的作用
广东省应主动调整各创新主体(城市)在整个创新网络中的地位、作用,也就是改变各创新主体(节点)的属性,加强创新主体之间“边”的连接,强化强节点的辐射性,带动周边城市的发展,更好地实现“双转移”中提升边远城市与中心城市的连接。如通过加快建设珠三角城际快轨、统筹推进能源基础设施一体化、统筹规划信息基础网络等来加强全省各城市之间的联系。省政府应该注重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寻找最合适的整合方式,并根据实际的发展情况,通过动态调整政策寻找最优的群聚系数,不能一味地追求表面上的数据(如GDP),而是促进整个创新网络最优化。
3.2 带动环珠三角地区经济发展
复杂网络理论提倡通过网络的优化带动整体网络的健康发展,这就应该发挥网络中不同各节点的作用。对应于广东现况,充分发挥珠江三角洲地区的辐射、服务和带动功能,带动粤东、粤西、粤北地区的发展,促进要素流动和产业转移,形成梯度发展、分工合理的多层次产业群和优势互补、互利互赢的产业协作体系。从产业来看,能源改革是今后经济社会发展的动力,LED等绿色照明技术及产业在广东已经形成了一个产业带,自2008年实施半导体照明革命以来已累计节能38.90万吨标准煤,减排化学需氧量(Chemicial Oxygen Demand) 3.82万吨、二氧化硫7 630吨、二氧化碳100.87万吨,节能减排效果明显,带动环保、生物等其他行业(节点)快速发展。广东省政府组织实施了“千里十万”大功率LED路灯产业化示范推广工程,积极在东莞、佛山、中山、肇庆、河源、江门等市建设1 500公里左右、规模约10万盏LED路灯的示范推广工程,LED产业促进各城市之间的合作与连接,中心城市起到强节点的辐射作用。广东可以抓住像LED这样的朝阳高新技术产业,带动全省经济良性发展。
3.3 利用泛珠三角区域经济的发展促进广东的产业转移
广东是中国最大的世界制造业基地之一,产业转移和产业结构调整势在必行。广东应充分利用泛珠三角经济区(简称“9+2”)的协作机制,促进广东的产业结构由劳动密集型、资源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资本密集型转变,从低端服务业向高端服务业转变,通过更大的创新网络,尤其是加强与港澳的互助合作来实时调控群聚系数,通过产业链的延伸来优化广东创新网络的群聚系数,利用与泛珠三角区域创新体系中各创新成分的交流来调节创新网络节点的“出度”和“入度”,更好地提升广东整体的创新能力。
4 构建区域创新子网络,加强整体区域创新网络的连通性
网络的组分特性是网络一个重要的整体结构性质,不同大小的组分分布可反映创新网络连接程度的性质,如:区域系统、创新能力的整合统一程度,创新的各环节间是否有脱节等问题。我们通过对“专利申请与授权”、“重大科技成果”等数据的计算后发现,珠三角地区的发展速度远快于第三四层次城市。以珠三角城区为核心与相邻城市形成一个大的组分,处于第三四层次城市的一些边远城市在高相关系数的情况下就会脱离群体,成为孤立的点,而在创新能力方面第四层次的城市不可避免地与群体有脱节,其区域创新及合作能力都会相对较弱。因此,省政府应该采取措施以增强第一二层次城市与第三四层次的城市之间的联系,以减少独立组分的数量,改善网络的连通性,使与创新相关的社会主体都纳入创新网络,提高网络的整体性。
4.1 建设局域网络推进整体网络的优化发展
从复杂网络理论来看,一些复杂网络是有层次的,整体网络内部可以有局域网络,众多局域网络共同构成上一层次的整体网络。我们视广东省为一个网络,珠三角及粤东、粤西、粤北地区为子网络,泛珠三角、全国、全球为更大的网络。网络由子网络构成,又在更大的网络中运行。广东一方面要加强子网络的建设,如珠三角九个城市又分为三个组团就是强化子网络的建设,使子网络全连通(一体化),进一步促进子网络之间(整体网络)的全连通;另一方面,广东要在更大的网络中寻找和引进更多的创新资源,如2005年启动的“广东省科技部教育部产学研结合”项目,在2007年又制定了“广东省教育部科技部产学研结合发展规划(2007—2011年)”,借助全国的科技和人才力量促进广东快速发展,专利的申请数和授权数多年来稳居全国榜
首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深圳为了加快发展,于2007年与科技部、广东省政府联合共建“深圳创新型城市”,建立“深港创新圈”,纳入珠三角、泛珠三角合作框架,成为国家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重要节点,通过加强理论创新、管理创新、体制机制创新、文化创新,率先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使深圳成为实践科学发展观示范地区。
4.2 建立孤立节点与整体网络的连接
欠发达城市在特定情况下会脱离网络,这是由于城市自身资源条件欠缺导致在创新能力方面落后于其他城市。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过程中,广东省政府必须促进城市的和谐发展。因此,对于这些欠发达城市,省政府可以通过一些政策支持进行扶持,让他们更好地溶入到广东区域创新团队中去,其中最重要的就是要进一步加大对教育的投入,逐步提高教师待遇,增强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另一方面应加大力度进行招商引资,增加这些地区民营企业的比例并鼓励他们向技术密集型产业进行升级,同时应积极扶持相应城市中现有较高水平的产业进行产业升级,突出各个城市的优势,利用这种优势形成与第一二层次城市的边连接。例如,正是由于广东省政府对潮州陶瓷产业的一贯扶持,才令到南粤的城市也获得“中国陶瓷之都”的称号,这对一个以旅游旺市的欠发达城市来说是注入了发展的强心针,通过陶瓷业的发展,也同时增强了潮州与珠三角城市的联系,促进孤立节点与网络的连通性,从而增进整体网络的功能。
参考文献
[1]STROGATZ S H.Exploring complex networks[J].Nature,2001(410):268-276
[2]广东省统计局.广东省统计年鉴(2006)[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6:155-156,168,173-174
探析温州市区域创新能力 篇11
关键词:温州 民营企业 区域创新 高新技术
2006年,《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中指出,自主创新是今后15年我国科技工作的指导方针之一。同年8月,中共温州市委温州市人民政府印发《关于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加快建设科技强市和创新型城市的若干意见》(温委发[2006]86号),2007年4月温州市科技局、财政局、国税局、地税局、统计局联合印发《温州市落实企业技术开发费税前扣除政策的实施办法》。从此温州一改以往小商品大市场发展当地经济的模式,转而注重发展具有温州特色的创新经济。熊彼特在20世纪初期提出“创新(innovation)”概念及其创新理论,此后Abernathy 和Clark(1985)以及Tushman 和 Anderson(1986)先后一致认为创新可以影响产业结构和经济的发展。事实上创新是个复合性概念,它首先是个概念或想法(idea),然后通过可行的想法转化为生产力乃至最后成为市场上深受欢迎的产品或服务。因此创新过程就是把软性的知识转化为可获利的服务。这种转换涉及到全社会成员的参与,其中可包括创新者、生产企业、科研院所和政府等部门一同构成一个完整的创新体系。本文中所提到的区域创新能力是指以企业为核心主体,依托由政府、教育和科研机构及相关的联络组织等要素所构建的服务体系,在一定区域内开展技术创新活动所具备的综合实力。温州是我国首个市场经济的诞生地。该市的经济活动创新能力一直处于全国前列,但是阻碍经济创新进一步提升的是温州本地缺乏全国著名的科研院所以及创新型企业。所以探索温州市区域创新能力对于重新焕发温州市经济活力具有非常现实的意义。
一、温州市企业创新能力现状
据统计在2013年,温州市的R&D(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研发)经费支出达到55亿元(占当年温州市GDP的1.35%),研发人员数达到32000人,发明专利授权量达到822件,规模以上工业新产品产值超700亿元,高新技术产业产值超过1500亿元,技术市场实现交易额达到1.8亿元,高新技术企业数超过525家,科技型中小企业数超过1050家,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55%左右,全社会劳动生产率达到6.6万元/年人左右。虽然重视科技为温州经济发展转型带来了些许的变化,当地政府也通过资助企业科研课题和科研项目等手段来提升企业的科技生产含量和科技创造力。鉴于温州主体经济仍然以小微企业为主。而这些私人小微企业现阶段以生产某一产品零部件或单一终端产品为主,难以形成规模效益。虽然一些温州的高新技术企业在一些高科技领域已有涉足,如光机电一体化领域和新材料领域,尤以智能化工业电器接通温州本地发达的电器制造业巨头如正泰集团和德力西有限公司、特种泵阀等高性能机电基础件为全国其他需求单位提供一级生产产品、汽车关键零部件等领域的过程产品,没有自己的整机生产能力和终端产品。这与本地原有薄弱的生产基础有关。另一方面,温州是个商业氛围很浓的城市,“重销售、轻科技”、“重模仿、轻创新”的商业氛围也使得创新科技的运用举步维艰。相反地,追求短期利益是在温企业的共同创利模式。不少企业认为,创新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而且风险又大,能否顺利回收且快速回报也是个未知数,因而在企业科技创新投入方面往往是捉襟见肘。据统计,温州市2006年企业技术开发费支出26.9亿元,仅居浙江省第六,远远落后于杭州和宁波;企业技术开发费仅占销售收入的1.1%,全省排位靠后。影响创新能力的因素很多,其中主要因素是温州的民营企业是以传统家族企业为主,这些企业利用私人闲置的资金设厂开公司,针对的是当前畅销的产品和快速获利的商品,企业在新产品研发和知识产权等方面的需求和遵守度是不够严谨的。虽然温州市政府最近几年加大了引进人才的力度。比如给予优秀的生产企业引进人才住房补贴,每年定期到世界各地吸引海外留学毕业人员来温落户就业等措施来促进本地企业的科研水平和科研力量,可是企业在留人和用人机制上的缺陷使得人才流失严重。这就不可避免地制约了本地创新能力的提高。长此以往,造成了温州的关键技术水平长期落后,因而无法满足本地的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的需求。有鉴于此,温州应坚持将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作为促进本地经济增长点的关键措施,通过制订并实施一系列促进人才集聚、鼓励自主创新、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优化外围环境留得住人才等优惠政策带动企业自觉参与到自主创新的新一轮经济发展模式上来。
二、提升温州市企业创新能力的对策和路径
虽然温州市政府每年投入到R&D经费都是呈逐年上升的趋势,但在本地的高科技产出与生产效益并非成正比关系。这与当地消费高科技产品的人群和接收高科技产品的单位数量有限是有关的。当地人的品牌意识也是一个阻碍新高科技产品顺利进入市场的另一关键因素。仿冒高科技产品的泛滥也使得处于较为高价位的真实高科技产品被挤出流通市场的窘迫境地。因此,无论是企业还是政府,都不能仅依赖R&D经费、专业科技人员等单向流入来衡量创新水平的高低。要将工作重心转向创新与企业的真实需求相符合,政府要创造有利的外围条件如出重手打假还要鼓励国内企业参与国际知识产权的竞争,要让企业走出去熟悉国际企业创新体系的运作和增加中国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和自主品牌自创能力,了解国际贸易通则,要敢于维护自己合法拥有的知识产权和保护他人的专利权。只有这样,企业的国际形象就会改观,世界其他国家公民对待中国产品就不应有偏见。我国一些民营企业已经开了个好头,比如2004年来自温州的通领科技集团在美国本土主动应诉美国莱伏顿公司起诉其侵犯美国专利案,结果在努力三年后,终于迎来了中国民企第一家在美赢得了中美知识产权官司。这不仅开创了中国在中美知识产权贸易纠纷案的第一次胜诉案的先例,而且也开启了我国企业或个人今后在国际贸易纠纷中应拿起法律武器来维护自己的声誉和保护自己的正当权益。因此一个企业要创新除了硬件前沿技术的掌握外还需要有法律意识和知识产权保护意识。由于一直以来中国的知识产权意识观念比较淡薄,容易在国际竞争中被他人抓住把柄,所以我们需要开发一些核心的、拥有自我知识产权的关键技术而不能仅靠国外产品的外形模仿。组建于2012年的温州高新区科技园是温州高新区科技、人才、政策高度集聚的洼地。该区将推进激光光电、生物制药、文化创意等国家级专业孵化器建设。这就扭转本市创新技术单打独斗的局面,形成了一个相对独立的创新平台。这将为温州市下一步启动创新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目前温州急需淘汰或合并一批污染严重,管理混乱,经济效益差的民营企业,让一些规模大、效益好的民营企业去和这些企业联合或发生产业重组,改变以往注重生产忽视质量、注重营销而忽视技术的企业文化。要让企业做到持续性发展和对社会负起责任。还要集中力量鼓励企业发展“高、精、尖”产业由此带动本市企业转型和城市经济的结构。要想提升温州市的创新能力就得彻底打破原有民营企业各自为营的局面;各企业共同合作开发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品牌;共同分享引进人才资源;在核心技术开发方面共享信息;成立高科技信息资源库和人才储备库;在适合温州本地的经济特色和现有的经济结构基础上发展原创性的软件业、IT核心技术以及生物医药等具有世界前瞻性的产业。要把引进先进科技和自主研发作为两条腿来走路,带动本地企业摆脱简单模仿和低端产品生产的刻板印象,有条件的企业应努力在国外上市争取国际同行的认可和提升国际知名度,同时创造条件把国际人才引入温州使得本地狭小的市场份额得以不断向外扩张,通过并购国外一些经营不善的知名企业来壮大自己的国际经营能力和国际公关能力使得本地产品的质量与国际要求的标准无异。所有这些设想都是基于温州本地企业的国际视野和品牌开拓意识。目前温州企业走向世界的也越来越多,但是在自主品牌创立的意识上还是相当薄弱,大多当地企业仍然为国外品牌贴牌生产做低端附加值不高的业务,所以对于高科技的大量投入实际上为他人做嫁衣,是个赔本只赚个吆喝的买卖。要彻底打破这一“魔咒”,各企业应该建立一个共享信息的平台,由此平台向外界发布最新的国内外供求市场消息,共同分享投资高科技的风险,整合各种无序竞争的势力,把全市划分为数个高科技创新片区,片区内的企业共同合作研发高科技产品,成果共同分享,风险共同承担。要最大限度避免造成科研力量分散、项目重复开发等资源浪费现象。当然企业的高科技产品开发离不开与当地的科研院所的合作和参与。因此加强“产、学、研”结合,不断完善高新技术产业链条。使得高校、企业、政府三者在创新体系中形成“三位一体”的组合体才能保障各项措施的彻底落实、到位。学校是科研的主力军、企业是科研实验的场所,政府是科研的推手,这三者结合才能使得高科技和创新成果得以彻底的释放。所以温州当地的企业、当地高校和市政府各部门要统一协调、统一思想、统一步骤来实现本地经济的彻底转型和提升。endprint
三、打造温州民营企业科技和生产创新能力
温州民营企业在本地经济活动中占据重要的地位。充分挖掘温州民营企业的创新能力,构建集生产功能、服务功能、居住功能于一体;生产、研发、孵化、人才培养互动发展的民营经济创新示范区、传统产业提升区、高新技术产业的集聚区、统筹协调发展的先行区等势在必行。温州民营经济科技产业基地产业发展方向为高新技术产业远离传统的高污染、高能耗和低附加值的传统产业,重点吸纳在外温州人回乡创业。开展招商引资前期工作,重点发展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的企业和项目。目前温州市非公企业数量、工业产值、上交税收、从业人员分别占全市的99.5%、96%、80%、93%,温州民企科技投入占了全市的90%以上,申请和授权的专利占了全市的90%以上,承担的科技攻关和成果转化项目占了全市的90%以上,引进的科技人才占了全市的90%以上,基于中小企业在发展国民经济、增加社会就业、推动技术创新、缓解经济下滑的压力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目前,无论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政府支持本国中小企业创新发展已经成为一种共识。政府支持中小企业创新的目的是获取更大的社会公共利益或国家利益,国家发展改革委、教育部、科技部、财政部、人事部、人民银行、海关总署、国家税务总局、银监会、国家统计局、国家知识产权局、中科院等十二部于2007年10月制定了《关于支持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若干政策》,明确提出要加大对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支持力度。众所周知,自主创新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大力开展科技合作交流、实现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是实现技术快速提升的捷径。在温州过去的几年里,通过举办各种国际交易会,如轻工博览会,大力推进技术合作与交流,从2002—2013年,共举办九届轻工博览会,达成合作合同和意向超1000多项,涉及金额数百亿。这种国际交易会为温州市的产业转型和企业参与的国际竞争提供了最好的平台。以及在最近几年兴起的温州网上技术市场,为推动温州民营企业实现科技创新提供了良好平台,为温州民营经济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注入了新的活力。
创新是个永恒的话题。对于一座城市的发展如果从经济学角度出发,其创新经济所占的比重越大,该城市的发展后劲越足。反之,就会在激烈的全球化竞争中落败。一个城市的创新来源首先是人才,其次通过政策的引导,形成一种创新的科学体系。只要企业创新产品和技术服务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消费者就有义务对创新的高科技产品予以配合和支持,同时创新产品的研发和科技手段主要来自于科研院校的研究成果。所以企业、高校和政府的三方联动是保障一座城市创新建设能否取得成功的一个关键因素。只要企业、高校和政府“三心合一”,创新型社会的建立就离我们不远。一旦社会形成了创新共识,人们的日常活动就会更进一步鼓励创新活动继续发展直至实现创新科技为每一位社会成员服务。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 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Z].新华网,2006—02—09
[2]温州市委市政府.关于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加快建设科技强市和创新型城市的若干意见[Z].温委发[2006]86号,2006—08—21
[3]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支持中小企业技术创新若干政策,发改企[2007]2797号[Z].2008—02—05
[4]温州市委市政府.中共温州市委关于全面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建设创新型城市的意见[Z].2013—09—02
区域创新能力提升 篇12
马歇尔[1]、熊彼特[2]、巴顿[3]、Porter[4]等著名经济学者都认为产业集群可以促进创新,国内也有大量学者从理论上分析了产业集群对技术创新及区域创新的促进作用,如于晓媛[5]、黄晓治[6]等,但在这一问题上仍然存在不同的声音。
熊彼特[2]指出,创新往往是带有破坏性的,是对旧生产方式、旧组织形式、旧制度的否定。创新可能破坏旧有的社会结构,因此其传播实施往往会面临极大的阻力和风险。从这一认识得出的推论是:企业在地理上的集中可能为阻碍创新提供了便利。Aghion[7]等分析认为,市场结构与技术创新之间的关系可能是非线性的,而且呈倒U型关系。Aghion认为,创新动力不仅仅依赖于创新带来的直接收益,而是更多地依赖创新之后与创新之前的收益差。当初始竞争度较低时,竞争度的不断提高将迫使企业加大研发投入以提升自身的竞争优势,此时企业研发投入与竞争度成正比;当初始竞争度达到更高的程度以后,垄断利润大大降低,企业研发能力下降,同时更大的竞争度将减少企业创新收益,因此研发投入与竞争度成反比。Katz[8]用一个四阶段博弈模型来分析合作研发的效应。产业集群为群内企业提供了一个合作研发环境,而合作研发既存在“激励效应”又存在“限制效应”,合作研发的效率则取决于两种效应孰强孰弱。合作研发允许企业分享研究成果,提高了研发效率,减少了研发的浪费。而且由于有合作协议,可以规定成本与收益分享,至少提供了更多的投资储备,更有利于研发的顺利进行。这时,合作研发相当于一个将外部性内部化的合理机制,保证企业间有效分享信息。这可以叫做“激励效应”。另一方面,合作研发也可能带来负面效应,当合作研发的结果降低了一个企业的生产成本,而竞争的合作者的利润可能会减少,就会出现合作企业利用集体利益限制企业研发水平的可能,这可以称做“限制效应”。限制效应与激励效应方向相反。Katz发现产品市场竞争水平及溢出程度都会影响合作研发的效应。企业间竞争越激烈,研发成果用于降低产品成本的收益就越多给予了消费者,合作协议的限制效应就越强。而溢出程度越高,激励效应就越强。上述研究表明,产业集群产生、发展的不同阶段及不同特征的产业集群,均可能对技术创新产生不同的影响。有些实证研究也发现,产业集群不一定能够促进技术创新。Beaudry和Breschi[9]对比分析了23 872家英国企业和37 724家意大利企业在1988-1998年的技术创新产出数据,发现意大利传统产业集群区域内企业的创新能力与区域内相关企业的集聚密度呈现负相关关系。
国内关于产业集群与创新关系的规范性的实证研究较为少见,而且结论并不一致。张秀武[10]对我国高技术产业集群与技术创新问题进行了实证检验。实证结果表明:我国高技术产业集群水平不高,集群发展和技术创新分布极不平衡,但二者具有比较稳定的互动作用关系且长期来看更为明显。李凯[11]把产业集群分解成四方面的因素,分别分析它们对国家高新区技术创新能力的贡献,指出国家高新区的自主创新未充分发展的主要原因之一是,我国现阶段的高新技术产业集群没有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产业集群,从而无法充分发挥其促进高新技术产业技术创新的作用。以上两个实证研究显然得出了相反的结论。
另外,也有一些证据表明,我国产业集群处于低级阶段,企业同质化严重,且在形成机制上存在一定缺陷,因而似乎难以承担起促进创新的重任。魏后凯[12]认为,我国产业集群由于存在内部创新和合作意识淡薄、自主创新投入不足、受跨国公司全球战略影响严重、缺乏良好的创新环境、缺乏创新人才、对知识产权保护重视不够、品牌开发力度不够等问题,其自主创新能力亟待提升。梁栋[13]分析认为,我国高新区产业集群的形成存在先天缺陷,是政府通过优惠政策形成的企业空间集聚,而不是以产业集群的自主机制和高新产业的内在关联性而形成。高新区重视硬件建设忽略技术环境构筑,各高新区产业集群产业结构雷同,缺乏明晰的产业定位和产业特色,产业集群中技术开发者之间、技术开发与促进者之间的关联度低,相互间交易成本高,降低了高新产业集群的合作效率。同时技术开发者之间在创新网络和共享关联组织群中缺乏有效整合,企业缺乏创新的活力和区位优势,不利于产业集群整体竞争力的提高。陈畴镛[14]则以浙江产业集群发展中的企业同质化现象为研究对象,分析了高同质性在产业集群技术创新过程中所产生的促进和阻滞作用。
综合以上研究可以发现,一方面,产业集群能否促进技术创新和区域创新,在理论上还存在争议;另一方面,在我国的特殊国情下,这一问题存在更大的不确定性,而国内的相关研究多是理论上的分析,或许是受统计数据限制,相关的实证研究还相当少见,仅有的一些实证研究得出的结论也存在明显矛盾,这种状况给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产业集群政策带来许多困惑。基于此,本研究基于国家高新区详实的统计数据,在国家高新区层面实证研究产业集群对区域创新能力的影响作用,既可丰富我国的相关理论与实证研究,也可为我国的产业集群发展提供政策制定依据。为提高研究结论的稳健性,我们运用主成分分析法、相关分析法及方差分析法分别进行研究。
2 产业集群与国家高新区创新能力关系:基于主成分分析法的实证
区域创新能力是一个抽象的概念,通常人们用两种方法测度区域创新能力,一是用专利申请量、专利授权量等单一指标,二是用包含若干指标的指标体系。显然,后者比前者更全面、准确。我们首先构建高新区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再用主成分分析法进行降维,最后分析产业集群对高新区创新能力的影响。
2.1 国家高新区创新能力指标体系
柳卸林[15]认为,区域创新能力是一个地区将知识转化为新产品、新工艺、新服务的能力,主要由以下要素构成:知识创造能力,即不断提出新知识的能力;知识流动能力,即不断地利用全球一切可用知识的能力;知识在各创新单位之间流动的能力;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创新的环境;创新的经济绩效,即创新的产出能力。基于以上论断,考虑高新区创新能力特点,我们利用创新投入、创新环境、创新服务、创新绩效四大类共计20个指标来测度国家高新区技术创新能力,具体的指标设置见表1。其中产业集群这一因素体现在产业环境中的“产业集群发展水平”这一指标上。
2.2 主成分分析
多指标体系的优点是可以综合衡量区域创新能力,比单一指标更加全面、准确,但要进行不同区域创新能力的比较则需要将多个指标合成为一个综合指标。这里我们运用主成分分析法构建用于评估各高新区创新能力的综合指标,其优点是它确定的权数是基于指标之间的内在结构关系,不受主观因素的影响,可以保证评价结果的客观性。所有数据来自闫国庆[16]或者根据其计算,应用SAS软件对除宁波之外的53个国家级高新区上述20项指标数据进行主成分分析。为了从不同角度反映产业集群发展状况,“产业集群发展水平”这一指标分别用两个变量表示:一是产业集群数量;二是根据专家评分法得到的产业集群水平。其中产业集群水平采用4级评分制,1代表水平最低,4代表水平最高。因此,需要进行两次主成分分析并分别汇报其结果。首先,用产业集群数量代表产业集群发展水平进行主成分分析,得到相关系数矩阵的最大特征根为7.7438,因此第一主成分能反映原变量38.72%的信息。最大特征根所对应的单位特征向量及第一主成分与全体原变量的因子载荷值见表2。
由表2中的特征向量,可得到第一主成分的表达式:
PCR1=0.2800RR&D + 0.2810STEP + 0.2718STPN + 0.1977UITP + 0.2427CDAP + 0.2777LICO + 0.0737AFIN + 0.2144INCL + 0.2960HNTE + 0.1059TTMT + 0.0621PRPC + 0.1778TIEC + 0.2887FIIN + 0.1304PECN + 0.3124INCU + 0.1589SEIN + 0.2963PRSC + 0.1915SYSC + 0.1158PGDP + 0.2166PTIN
该表达式表明,PCR1是各原变量的加权和,而且所有原变量前的系数均为正,与预期相符。因此可以认为PCR1能综合反映各高新区的创新能力,可以用PCR1作为高新区创新能力的综合评价指标。
2.3 产业集群对高新区创新能力的影响
表2中的因子载荷值是各原变量在第一主成分上的因子载荷,表示第一主成分与各原变量的相关系数。在95%的置信水平上,除AFIN(科技企业孵化器孵化基金总额)和PRPC(生产力促进中心数)两个变量之外,其余变量与第一主成分之间均显著正相关。其中INCL(产业集群发展水平)与第一主成分之间的相关系数达到0.596 7,通过了1%的显著性检验。这说明,随着高新区产业集群数量的增加,其创新能力也相应增强,产业集群对高新区创新能力起到显著促进作用。
我们用产业集群水平得分代表产业集群发展水平,再次进行主成分分析,得到相关系数矩阵的最大特征根为7.825 1,可以解释原变量方差的39.13%,第一主成分在所有原变量上的因子载荷均保持正数,其中在INCL上的因子载荷达到0.662 9,也通过1%的显著性检验。限于篇幅,这里不再完整汇报相应的特征向量和因子载荷。
综上所述,不论用产业集群数量还是产业集群水平得分代表产业集群发展水平(INCL),该变量均与表示高新区创新能力的第一主成分显著正相关,由此得出的结论是:产业集群可以显著提升高新区创新能力。
3 产业集群与高新区创新能力:基于相关分析与方差分析的实证
以上运用主成分分析检验了产业集群与高新区创新能力之间的关系。在主成分分析中,表示高新区创新能力的第一主成分综合了各原变量的信息,是一个隐性的、抽象的评价指标,难以确切地表述其经济含义。为了克服这一弊端,并进一步检验产业集群与高新区创新能力之间的关系,我们选取最能反映创新活动活跃程度的“研发费用占销售收入比重”这一显性指标,检验其与产业集群发展水平变量之间的关系。如果二者正相关,说明随着集群程度的提高,研发费用投入亦随之增加,创新活动趋于活跃,区域创新能力得以提升;相反,如果二者负相关,则说明随着集群程度的提高,研发费用投入随之减少,区域创新能力受到抑制。
3.1 相关分析
首先,我们通过分析“研发费用比重”与“产业集群发展水平”两个变量之间的相关关系来考察产业集群对创新活动的影响。我们仍旧分别用产业集群数量和产业集群水平得分来度量产业集群发展水平。为了直观反映产业集群发展水平与研发投入之间的关系,我们在二维坐标中绘制了两个变量的散点图,见图1。可以直观地看出,在左图中,随着产业集群数量的增加,研发费用比重呈明显的上升趋势;在右图中,随着产业集群水平的提高,研发费用比重也呈明显上升趋势。进一步计算两个变量之间的相关系数可以得到,研发费用比重与产业集群数量之间的相关系数为0.514 5(t=4.285 1),而与产业集群得分水平之间的相关系数为0.595 2(t=5.290 1),均通过了1%的显著性水平检验。这说明,产业集群发展水平与研发费用投入比重之间显著正相关,产业集群程度的提高促使企业提高研发投入,加快了创新活动发生的频率,对区域创新能力具有显著提升作用。
3.2 方差分析
我们通过方差分析进一步考察不同集群水平下研发费用投入比重的差异。表3显示了产业集群不同发展水平下的研发费用比重状况。当产业集群数量分别为0、1、2时,研发费用比重分别为1.46%、2.40%、5.17%,明显呈现递增态势;当产业集群发展水平的得分分别为1、2、3、4时,研发费用比重分别为1.38%、2.07%、3.09%、4.15%,亦呈明显的上升态势。
为了检验这种组间均值的差异是否具有统计上的显著性,我们进行方差分析。根据产业集群数量进行的方差分析中,F=12.087,显著性水平为0.000;根据产业集群水平进行的方差分析中,F=9.176,显著性水平为0.000。这充分表明,产业集群对创新活动的影响是显著的,产业集群程度越高,研发活动越活跃,越有利于提升高新区创新能力。
4 结论
尽管大部分理论分析均认为,产业集群是促进创新的有效产业组织形式,但也有部分研究对此提出了质疑。在我国的特殊国情下,产业集群的形成及发展均带有明显的行政烙印,企业同质化严重、过度竞争等问题也饱受诟病。在这种背景下,廓清产业集群对我国区域创新能力的影响这一问题,无疑具有重大的理论与实践意义。本文基于我国国家级高新区详实的统计数据,分别利用主成分分析法、相关分析法及方差分析法实证研究了产业集群与高新区创新能力之间的关系,得出了明确的结论,即产业集群对提升我国高新区创新能力具有显著作用。虽然这仅是针对国家级高新区的研究,但或许可以推而广之,即认为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产业集群政策在某种意义上是有效的。尽管我国的产业集群发展存在一些明显的弊端,但其仍然在提升区域创新能力方面发挥了正面作用。当然,在做出这一推论时应该保持谨慎,毕竟高新区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基于国家高新区得出的结论是否具有普适性?这有待更深入更广泛的实证研究加以解决。
摘要:在产业集群能否促进创新这一问题上,存在理论上的分歧。我国国情特殊,产业集群在形成机制上存在一定缺陷,更增加了这一问题的不确定性。与理论研究相比,国内规范的计量研究十分匮乏。为释疑解惑,利用我国国家级高新区详实的统计数据检验了产业集群发展水平与高新区创新能力之间的关系,发现产业集群显著提升了我国高新区创新能力。这一研究结论为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产业集群政策提供了理论支持。
【区域创新能力提升】推荐阅读:
区域创新能力11-16
中国区域创新能力05-19
区域科技创新能力研究12-14
试论建设知识共享的区域创新能力11-10
区域创新:创新效率10-05
区域金融创新10-19
国外区域创新05-09
区域创新平台05-28
区域合作创新07-06
区域创新主体0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