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区域创新

2024-05-09

国外区域创新(共7篇)

国外区域创新 篇1

区域创新体系(Regional Innovation System,以下简称为“RIS”),也称为区域创新系统,是近年来国内外区域经济研究的热点及前沿领域,国外许多学者都从不同视角对区域创新体系进行了研究。本项目组对近三年(2007-2009)国外研究RIS的相关文献进行了系统的回顾,最后对今后相关研究进行展望。试图为我国区域创新体系的构建及理论研究提供借鉴。

1 区域创新体系的构成要素研究

综览近期研究文献,国外学者对于区域创新体系的结构有着不同的见解。Samantha Sharpe和Cristina Martinez-Fernandez(2007)认为区域创新体系主要由区域创新企业集群、支持企业创新的区域机构和知识库以及区域创新主体间的相互作用等三方面构成[1]。R.Sternberg(2009)认为区域创新体系是由区域内所有影响创新的构成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即包括信息企业、研发机构、高等学校等之间的关系构成[2]。F.Tödtling(2009)认为区域创新体系是由内生性组织(主要是创新型企业、大学、研究和教育机构)和其它支持知识转移和创新融资的组织构成,而且企业和研究机构之间的互动是至关重要的[3]。Michaela Trippl等(2007)从系统观出发,认为一个区域创新体系由5个核心子系统构成:(a)知识创造和扩散子系统:该子系统反映了区域的知识基础设施,包括研发机构、教育机构、技术中介和其他创新支持机构;(b)知识应用和开发子系统:该子系统是指区域内的商业部门,包括制造和服务型企业以及它们的客户、供应商、竞争对手和合作伙伴;(c)区域政策子系统:包括区域政府组织和区域发展机构;(d)区域知识流和技能;(e)区域社会经济制度因素:包括共同的习惯、程序、惯例和规则,即社会体制和文化环境[4]。无独有偶,德国学者J.Revilla Diez等(2009)也从系统的角度概括区域创新体系由六大要素组成:(a)制造和服务型企业;(b)知识密集型商业服务(KIBSs);(c)知识生产和传播机构,如大学、理工学院和公共资助的研究机构;(d)人力资本——大学、理工学院以及其它教育机构的输出机构;(e)中介机构,包括技术转移机构、科学园和企业孵化器,还有金融机构如银行和风险资本家;(f)区域政策制定和监管机构,政策制定机构如议会、政府部门、其他公共机构和科学与技术委员会,监管机构如专业组织、工会和学会等[5]。

可看出:近年来,学者们在Autio(1998)研究的基础上,分别加入区域政策、区域社会体制和文化环境等因素,明确界定RIS的结构的同时还划分了RIS各构成要素的功能。虽然学者观点不尽相同,但都强调构成RIS的基本要素及其相互关系。

2 构建区域创新体系的影响因素研究

近年来许多学者对区域创新体系的影响因素进行关注,深入探讨了不同地区RIS的影响因素。近三年来,构建RIS影响因素研究综合起来可分为四个方面:(1)RIS构成要素之间的地理位置。日本学者Yoshiyuki Takeda等(2007)对日本山形县4个地区的区域创新体系进行调查研究,认为组织间距离和区域网络影响区域创新集群的形成。组织间地理位置越靠近,意味着降低交通成本,从而有助于促进与该组织其他成员之间的交流;而区域网络可以促进知识流动和加强区域内组织间合作[6]。而Anne Nygaard Madsen等(2009)分析了欧洲16个氢气燃料电池产业(H2FC)发达地区的区域创新体系,结果也表明地理位置的相对集中对区域创新活动有积极的影响[7]。(2)RIS中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Cristina Chaminade等(2008)从发展历程的角度研究了印度班加罗尔区域创新体系的演化过程,认为RIS系统各组成部分的互动对区域创新体系的形成起重要作用。他们认为在发展中国家,RIS的形成要经历初期和成熟两个阶段。在RIS创建初期,市场主导RIS各组成部分(企业、大学及其他知识提供者和使用者)之间的合作与互动是及其重要的;而在成熟阶段,RIS各组成部分之间的合作互动是通过市场及非市场机制(如信息联络,交互作用和其它正式或非正式网络等)进行的[8]。(3)RIS中的知识资本。M.Trippl等(2007)对奥地利维也纳、施蒂利亚州和蒂罗尔州地区的生物技术产业进行问卷调查,认为区域高科技产业的发展模式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RIS的优势和结构 [4]。Giovanni Schiuma等(2008)对四类知识资本对决定和构建区域创新能力的不同作用进行了分析:人力资本、关系资本、结构资本和社会资本,他们认为知识资本是区域创新能力形成的最重要因素[9]。(4)区域文化。Anne Nygaard Madsen等(2009)在研究中也认为区域文化和社会凝聚力对区域创新活动有重大影响[7]。

另外,德国学者Michael Fritsch等(2009)在相关研究中发现:地区的行业专业化水平与创新效率呈倒U形关系,而其他影响因素包括私营机构的研发投入以及公共研究机构的知识转移强度[10]。Tom Broekel等(2010)对德国97个地区影响区域创新的因素进行了回归分析,将70多个RIS影响因素综合为12大因素:企业研发人员数、产业特征、城市化程度、就业结构、经济结构、大学和技术学院数、人力资本质量、潜在的人力资本、公共研究机构数、财务状况、企业成立情况和区域吸引力等[11]。

上述研究主要围绕着地理位置、经济结构、RIS要素间的交互作用、知识资本、人力资源和基础设施等方面来进行。大多数学者都非常注重科技创新资源的投入,强调区域内物质基础等硬性环境。比较而言,多数缺乏对其它非物质影响因素的探讨和发掘,对影响区域创新发展的历史积累、文化环境和社会体制等软性创新环境有所忽略。

3 区域创新体系的评价体系研究

目前关于RIS评价体系的研究是RIS研究中较为薄弱的环节。学者们基于不同视角对区域创新体系进行评价,因此评价的指标和方法也不尽相同。

Jon M.Zabala-Iturriagagoitia等(2007)基于欧洲创新记分牌(EIS)应用数据包络分析(DEA)方法对欧洲区域创新体系进行评价,把受高等教育的人数、参与终生教育的人数、中高科技制造业就业人数、高科技服务业就业人数、公共R&D支出、企业R&D支出和高科技专利申请数作为输入指标,以人均GDP作为输出指标。研究结果表明技术水平越高的区域越需要系统的协调[12]。Hugo Pinto等(2010)通过对欧盟175个地区的区域创新体系概况进行比较研究,用因子分析法将区域创新评价指标综合归纳为技术创新、人力资本、经济结构和劳动力市场状况四个维度[13]。

上述RIS评价研究主要集中在区域创新能力和效率等方面,主要指标都集中在创新投入、产出、经济效益和科技成果等方面。而在测度评价方法上,多为对特定区域创新体系的定性描述。定量研究方面主要是应用DEA、回归分析和生产函数模型等方法,缺少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综合分析。到目前为止,学者们还没有形成一套较为系统和完善的区域创新体系评价体系。

4 区域创新体系实证研究进展

很多学者对全球各地区构建RIS进行了实证研究,本文对国外近三年来的实证研究进行梳理和分类,期望对我国区域创新体系的理论与实践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参考。

4.1 具体地区的RIS实证研究

David Doloreux等(2008)通过对加拿大拉波卡捷尔区域创新体系进行实证研究,发现地区的大小和地理位置并不阻碍创新体系的出现和发展,在周边区域也可以建立区域创新体系;高度集中和专门化的知识基础设施、高效率的技术转移和强大的人力资本是促进创新活动的关键因素[14]。

Kavoos Mohannak(2007)通过对悉尼地区的生物技术产业和墨尔本地区的信息与通信技术产业进行问卷调查和访谈,研究了澳大利亚高科技中小企业的创新网络,强调创新网络是高科技中小企业取得创新成功的关键因素[15]。Yoshiyuki Takeda等(2007)对日本山形县4个地区的区域创新体系进行调查,从企业地理分布和企业间网络的角度分析了区域集群的形成[6]。

综合来看,近三年来国外学者对RIS的实证研究仍然存在地区上的局限性,主要局限在RIS构建成功地区,或都市中心区,对外围地区、边远地区和经济衰退地区等落后地区的区域创新体系研究很少涉及,缺乏对RIS构建不成功区域的深入研究和探讨。

4.2 RIS构建的区域创新政策研究

政策研究一直是区域创新体系实证研究热点之一,是区域创新体系研究的指导思想。许多学者基于各地区RIS的发展实践提出了区域创新体系政策的制定方法、原则和框架。

P. Cooke(2009)认为支持区域创新体系发展最重要的政策是减少政治冲突,通过营造一种包容、开放和透明的创新文化使区域内所有创新参与者和组织在创新活动中能相互作用。而且区域创新政策的重要任务是利用RIS的构建来创造一个综合和扩散的创新平台[16]。

Maria Giovanna Bosco(2007)通过分析意大利伦巴第RIS的特点及其政策,认为区域创新政策的制定不仅要与国家政府合作,而且还要与当地具有自主权的省以及公共机构(如商会、财团和大学)合作,尤其是促进和加强企业与知识提供方(大学和研究机构)之间相互合作[17]。Elvira Uyarra(2010)对不同区域范围的区域创新政策进行了广泛地研究,认为在制订政策时不仅需要以区域的知识和体制作为出发点,还应该考虑到现有的政策组合和过去相关政策制定的过程,因为它们会支持或限制新的政策目标[18]。

Philip Cooke(2008)推出了“绿色创新”时代构建RIS的政策路线。首先是认识公共采购的力量;其次是区域产业政策应聚焦创业精神和创新,包括大型公司企业创新和寻求绿色技术下区域供应链的整合;最后各地区可以支持“知识实验室”在中小型城镇的示范和生态工业或循环经济在试点城镇的推广项目[19]。Russo等(2009)分析意大利托斯卡纳地区时,对创新政策的设计提出建议:(1)必须注重网络建设和管理的过程;(2)保证创新参与者有足够的时间和机会进行合作;(3)尽量提前确定那些能够更好地对创新提供支持的创新网络的参与者;(4)需要行政程序、评价标准和监测工具的互补程序来保证创新政策的执行[20]。

由于不同地区产业结构和知识基础等具体情况和环境的差异,不存在通用创新政策的理想模式。对特定地区RIS的构建而言,只有“适合”的,没有“最佳的”通用模式照搬。

5 国外最新RIS研究述评及展望

本文对近三年来的国外RIS相关文献进行了系统的回顾。总体看来,国外RIS研究的最新成果是:(1)界定了RIS组织结构的功能边界范围,对RIS的组成进行了系统分析并明确了创新主体的功能及其相互关系;(2)深入挖掘和分析影响RIS的影响因素,有些研究者还提炼出具有普遍性的影响因素,为RIS的实践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价值;(3)归纳出主要的RIS评价指标,初步形成RIS的评价体系,丰富了RIS评价理论;(4)揭示各国区域创新体系的最新发展现状,尤其是发展中国家区域创新体系的创建和发展,总结各地区RIS多方面的实践经验;(5)从不同角度探讨不同地区RIS构建的政策制定情况,为相关决策者提供有利的借鉴与指导。

在近期RIS研究中实证分析居多,而理论研究较少,缺乏统一的理论研究整合。从研究内容上看,许多研究者主要关注RIS的基本理论、影响因素、政策等,强调科技创新产出和经济效益,而缺乏对RIS的社会制度、文化传统和创新服务等软性环境的研究。从研究方法上看,以对具体地区的创新体系的经验总结和定性分析为主,缺乏定量及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研究,难以将RIS研究引入纵深。现有的实证研究及对策研究对具有代表性的区域创新体系的特色研究明显欠缺,更缺少对失败教训的分析和总结。

区域创新体系的研究是一项复杂的、具有现实意义的课题。展望RIS研究的发展趋势,未来在以下五大方面还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1)对区域创新体系理论作深入研究,进一步丰富RIS的内涵、构成要素、结构和功能等基本理论,以便更好地指导应用研究;(2)在RIS定性研究的基础上,运用定量研究针对RIS的影响要素进行量化测度,建立一套系统规范的区域创新评价体系;(3)广泛、深入不同地区的区域创新体系,深入把握RIS的地域空间分布、产业分工、经济结构、社会环境等,突出区域创新体系的特色;同时,具体的区域实证研究应该进行更加深入,充分归纳和总结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并且要注重具体区域创新系统的特色研究等。(4)通过创新障碍分析以及创新政策比较,系统地开展区域创新体系专题研究,为各级政府提供可操作的对策参考;(5)以更加开放的视角,应用其他学科交叉研究区域创新体系。例如从社会学视角加入社会制度、文化习俗等要素,以产业经济学为基础研究产业结构和产业环境对区域创新的影响、从管理学角度加入创新文化环境的营造等等。

摘要:近年来区域创新体系(RIS)已成为国内外区域经济研究的热点,通过对近三年(2007-2009)国外学者研究区域创新体系的主要文献进行了回顾,对区域创新体系的构成要素、影响因素、评价体系、实证研究等四个方面的研究进行梳理和述评,归纳综合了目前国外RIS相关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并对区域创新体系的未来研究方向进行展望。

关键词:区域创新体系,评价体系,展望

国外区域创新 篇2

1.1 以市场为核心形成区域自主创新网络

美国在成熟的市场体系、完善的市场机制以及发达的市场经济的推动下, 实现了技术创新, 推动了企业的发展和区域经济的发展, 形成了以市场为核心的创新网络。美国硅谷就以市场为核心形成了产学研为一体的独特的区域自主创新网络体系。在硅谷区域内有著名的斯坦福大学、旧金山大学、金门大学、圣克克拉大学等高等院校。如表1所示。美国硅谷区域自主创新以中小企业为基础, 并拥有苹果、朗讯、英特尔、思科等大公司, 融科学、技术、生产为一体。从20世纪60年代以来, 美国成立的100家最大的技术公司, 大约有1/3在硅谷。硅谷区域内拥有的世界顶级的大学、专业的科研机构和数以万计的高精尖人才, 大大推动了硅谷地区科技的创新、经济的发展以及硅谷模式的形成。

1.2 美国政府的“弱干预”行为

“弱干预”的主要特征是企业以市场为核心形成区域自主创新体系, 政府在自主创新过程中, 主要承担引领和推动作用的情况。美国是自由市场经济国家, 美国的历届政府都主张自由、鼓励创业、支持创新, 在区域自主创新活动中不过多干涉, 只是充当着技术创新的引导者和推动者的角色。

1.3 独特的区域文化

美国一直就有追求民主自由, 崇尚开拓和竞争、讲求理性和实用、鼓励创新、敢于冒险、不怕失败的文化传统。在美国, 成功是光荣的, 同样失败也被美国人所接受, 如果你失败了, 美国人也不会在意。因为他们认为创业的失败孕育着成功, 没有冒险就没有进展。为了满足自己的好奇心, 实现自己的理想, 高科技人员和高级管理人员经常跳槽或创办自己的公司。这种行为在美国硅谷往往不会受到谴责, 因为他们认为这是积极上进的表现, 有益于技术传播和成就有创新能力的企业家。

1.4 积极培养和引进科技创新人才

培养创造型人才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是美国一项重要的战略措施。美国运用科学的人力资源管理方法获得了丰富的创新性人力资源。美国政府通过制订“2000年教育计划”着重培养科学、工程技术人才、敢于冒险和富有创新精神的人才。另外美国非常重视引进国外的高科技人才, 早在20世纪50年代就多次修改移民法, 放宽国别、肤色、种族及性别等准入条件, 允许各种高科技人员进入美国。

1.5 重视中小企业

在美国, 国家自主创新的基础是高科技中小企业。据统计, 自20世纪初至70年代, 美国科技发明的50%以上是出自于小企业;20世纪80年代以后, 美国小企业创新的贡献率攀升到70%左右;美国企业创新产品中100个就有80个是中小企业的成果。在美国, 中小企业创新数量之多, 能达到大企业的2.5倍之多, 创新产品市场化速度也快于大企业27%, 原因在于在美国高新技术小企业数量多、自主创新能力强。为了鼓励有潜力的中小企业积极创新, 美国制定了完善的《小企业创新发展法》, 并在次法规的基础上制定了中小企业创新科研计划。

2 日本区域自主创新特征

2.1 高效配置研发资源

据有关资料显示, 日本用于R&D的经费总额占GDP的比例比一些发达国家都高。早在2002年日本R&D/GDP就达到3.12%, 而德国只有2.53%, 美国为2.66%, 英国为1.87%, 法国为2.26%。欧委会发布的《2014欧盟企业研发投入排行榜》包括全球2500家企业, 其中, 日本387家企业, 美国807家企业, 欧盟有633家企业, 中国仅199家企业。据统计, 日本企业2013年研发投入是中国的4倍, 达856亿欧元, 占比15.9%, 而中国投资203亿欧元, 占比3.8%, 美国研发投入最高, 达1937亿欧元, 占全球研发投资总额的36%, 欧盟投资1624亿欧元, 占比30.1%。如图1。

从各国投入研发人员数量上来看, 在2000年OECD国家从事R&D的研究人员总数340万人左右, 其中日本占19%, 达64.6万人, 欧盟占29%, 达98.6万人, 美国占38%, 达129.2万人, 如果以每一千人就业人数中研究人员所占比例来看, 日本达10.2%, 高于美国、欧盟等发达国家。

2.2 重点推进应用型研发

日本创新能力的提高不仅仅在于引进和模仿, 而在于形成了“技术-产品-市场”应用创新链条。日本通过采用“借来的技术革新”这种技术创新模式获得了成功, 在大量引进西方发达国家先进技术的基础上, 绕过基础理论研究这个环节, 经过开发研究和应用研究, 逐步实现自主创新。

2.3 产官学联合

成功的“产官学联合”模式成就了日本的科技创新, 它是通过政府牵头、利用大学以及科研队伍的资源, 再凝聚企业的智慧, 进而实现创新的一种机制。日本大多数的大中型企业都与当地的大学、科研机构开展了广泛的合作, 并设立了研发机构。随着竞争的加剧、经济的全球化, 为了防止创新产品的水土不服, 更能适应国际市场的需求, 日本40%的大企业已在国外建立了自己的研发机构。

2.4 注重知识产权保护

为了保护创新者的知识产权, 日本政府制订了一系列保护政策, 相比于其他国家, 日本的知识产权战略最为系统化和制度化。2002年和2003年日本相继颁布了《知识产权基本法》和成立了以小泉纯一郎为部长的高规格知识产权战略总部。自此日本正式确立了“知识产权立国”的国策, 推进技术创新和产权保护战略。

2.5 积极培养和吸引科技创新人才

区域的自主创新能力的大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人力资源的状况, 日本一直以来非常注重人才的培养, 尤其是高科技人才。为了培养高科技人才, 日本制定了“240万科技人才综合推进计划”, 实行了“21世纪卓越研究基地计划”;为了培养世界顶尖级人才, 日本制定了“科学技术人才培养综合计划”;为了获得更多的外国科技创新型人才, 日本制定了《外国科技人员招聘制度》法规。

3 国外经验对河南区域自主创新的启示

3.1 积极建设完善研发机制

从以上可以看出, 美国日本之所以自主创新能力强, 其中原因之一是完善的研发机制。因此, 要想提高河南省区域自主创新能力, 河南省应尽快完善企业研发机构建设, 重视预先研发, 强调创造性研发, 增加研发经费投入, 加大政府对自主创新的投入力度, 并针对高新技术产业设立专项补助资金, 资助河南各地市技术研究开发机构与重点实验室的建设, 逐渐实现研究资金的多元化, 使企业成为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的投资主体, 实现跨越式发展。

3.2 营造具有创新氛围的组织机制

从美国和日本的创新之路, 可以看出应营造出有助于创新的良好氛围, 形成完善的组织机制。在河南区域内营造自由、舒畅、管理灵活的科研环境;鼓励冒险、宽容失败;提倡并激发创新性的工作方法和工作方式;对于员工的新发明新创造给予丰厚的物质奖励和精神奖励。

河南省区域自主创新力的持续提高不能只依靠个别科学家或企业家, 必须集聚全省人民的力量, 实现全省全民创新, 使自主创新深入民心, 成为全民的共同价值理念。

3.3 形成有利于自主创新的产学研协同机制

国外区域自主创新的经验告诉我们, 河南省必须要形成有利于自主创新的产学研集成模式。只有产学研协同, 才能形成以企业为主体, 以高校和科研机构为依托, 政府为引导四者互动的产业链, 成为推动自主创新的有效形式。美国硅谷和中国中关村都是依托一流大学走向了繁荣。河南省区域自主创新体系建设也应充分发挥郑州大学、河南大学、河南财经大学及工学院等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的作用, 为区域自主创新体系的发展提供强大的智力支持。

3.4 正确定位政府职能

各地区高效特色的创新体系都是依靠政府的主导作用建立起来的, 比如, 美国的硅谷。政府在自主创新体系的建设过程中是创新资源的提供者、创新制度的制定者和公平环境的营造者。基础教育、基础设施、信息数据库、共用技术项目、公共信息网络等公共创新资源是创新体系获得创新能力的根基, 是实现区域自主创新的保障。河南省政府需要为区域创新提供这些必须创新资源促进区域自主创新, 各种法律法规和政策, 各种创新制度需要政府的制定和支持。区域内的创新既强调合作也强调竞争, 集群内的市场竞争公平, 创新资源在区域自主创新系统内部自由流动和配置, 对创新活动非常有利, 而这一环境的建设主要依靠河南政府的力量。因此, 要为创新营造公平公正的竞争环境, 政府以裁判者、协调者的身份, 为企业的自主创新提供公平的市场环境。

3.5 积极扶持中小企业

科技型中小企业集聚能力高低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创新区域的规模及发展潜力。美国的自主创新80%以上是来自于高科技小企业。河南省要高度重视中小企业的培育工作, 尤其是高科技中小企业, 建立健全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机制, 按照分解的目标任务, 有计划有步骤地对中小企业创新进行推进和指导, 确保河南省区域自主创新能力的目标的实现。

摘要:美国和日本的自主创新在全世界都具有较强的竞争力, 一直以来创新能力居高不下, 通过对美国、日本区域自主创新特征的分析, 研究发展河南区域自主创新的当前优势, 引导河南区域进行自主创新, 从中挖掘对河南区域自主创新的借鉴经验。

关键词:自主创新,河南,启示

参考文献

[1]张于.美国促进自主创新的特点和基本经验[J].全球科技经济了望, 2014 (5) :29-31.

[2]暴占光, 孔亚南.国外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提升机制及对中国的启示[J].经济研究, 2010 (5) :137-138.

国外区域创新 篇3

一、国外大学本科人才综合素质培养现状

1. 注重提高学生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

英国几所著名的大学在创新能力教育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效。牛津和剑桥都采用精英化教育方式, 规定了严格的招生和教学管理制度。在学生管理方面, 两所学校均实行导师制, 这样可以使师生有更多的机会密切交流。导师一般有两种, 一种是学习导师, 他们专门负责解决学生在专业上遇到的各种疑难问题。另一种是生活导师, 负责解决学生的生活问题。导师制的实行, 使得不同学科背景的学生可以和教师密切交流和沟通, 拓宽了学生的视野, 激发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美国高等教育的培养目标和基本规格通过一定的教学制度予以体现。学分可以积累、存储和转移, 并能够在各学科领域、各高等院校和若干年内流通, 由此造成了各高校在教学上的竞争, 但也使美国的高等教育具有适应性强、灵活性高和开放性等优点。

法国高等教育的特色主要是它的专才培养模式, 其中, 巴黎中央理工大学是专才培养模式的代表。该校非常注重学生在各个领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素质的培养和训练。学生入学的一二年级不分专业, 学习广泛的理工科基础知识, 旨在培养学生扎实的学科基础。两年后, 根据学生的兴趣和学业状况划分专业领域。另外, 众多的有着很强自我管理、自我发展和自主创新能力的学生社团, 成为学校管理的有益和有效补充, 同时也促进了学生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的提高。

日本经过多年的实践, 建立了如联合研究制度、合作研究制度、合同制度等多种形式的横向联合。日本具有职业培训性质的课程较多的是由学生就业的场所 (如企业、政府部门等) 承担的。日本的大企业或政府部门甚至设有专门的培训部门, 定期对职工进行职业教育和业务培训。所以, 日本的学生在大学期间无需花很多时间学习这些知识, 这样就会有较多的时间和精力学习基础理论和接受素质教育。

2. 重视本科人才科研能力的培养

国外大学重视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导地位, 逐步将教学重点从知识传授转移到以研究、探索为基础的教学上来。美国高校希冀通过一系列的改革将学生由单纯的知识接受者转变为主动探索者, 本科生可直接参与以前只有研究生才能参加的科研活动。并为本科生配备导师, 对其专业修读、职业设计等予以指导。导师制最初源于14世纪的英国, 当时由牛津、剑桥率先提出并实施, 以后逐渐在伦敦大学及其他许多学校推广。

国外大学生科研能力的培养是全方位、立体化的。以美国的大学为例, 在课堂上, 许多大学把《科学研究方法》当作大学低年级学生的一门必修课开设, 以便大学生进入大学后不久就能掌握科学研究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教师不仅在课堂上要帮助学生掌握科研知识和科研方法, 还要训练他们的科研思维, 引导他们积极思考, 展开讨论和辩论。在上课结束以后, 教师还要布置一定的课后作业, 这些作业往往是和生产或生活实际密切联系的, 具有探索的价值, 学生通过翻阅资料、调查研究、总结分析等提出自己的观点。在课外, 各大学普遍实行本科生科研计划, 并且成效明显。除了指导学生参加本科生科研计划外, 教师还要组织学生参加学术讲座、专家座谈等, 对于学习优秀、科研能力较强的学生, 则可以作为“种子学生”参加教师的科研项目。

二、国外大学创新型本科人才培养的改革趋势

1. 知识学习和能力培养并重

在培养目标上, 国外高校既重视知识学习, 更注重能力培养, 向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方向发展。对学生来说, 最持久的甚至是终生有用的是养成思考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当代美国高等教育改革中, 把促进学生从具有能力到承担责任作为本科生教育的最高目的, 尤其强调培养独立思考能力、创造能力、交流能力、信息处理能力, 增强学生对未来科技与经济发展的适应性和灵活性。

2. 产学研紧密结合

在教育模式上, 改变传统的封闭模式, 建立以高等教育为主导, 同科研、生产紧密结合的联合体。“产学研”合作是西方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重要趋势之一。在最近的30年里, 美国高校采取了一系列改革措施, 开创了教学、科研、生产联合体的办学新模式。美国“产学研”合作的运行机制和合作内容主要包括:高校与企业联合组织咨询小组或召开会议, 共同探讨双方关心的事情;企业向高校学生提供资助、贷款或奖学金;企业支持高校的科研, 这种合作的发展趋势是集中利用资源, 联合使用设备;高校参与企业的训练活动, 帮助企业开设培训课程, 训练雇员;高校与企业联合开设学位课程;等等。

3. 教育机构多样化

在教育机构设置上, 高等教育机构由单一走向多样化, 在更大范围内来整合教学资源, 实施跨系、跨院和跨国的联合培养。由于高等教育的大众化, 单一的、正规的高等教育系统已不能满足社会的广泛需求。因此, 世界各国纷纷尝试设立新的高等教育机构, 有国立大学、私立大学、研究型大学、教学型大学;还有培养实用人才的社区学院、开放大学、广播电视大学、成人继续教育学院等, 以便满足劳动力市场和受教育机会均等等各种各样的复杂需要。高等教育机构走向多样化以履行其作为知识创新与传播中心、专业培训场所、终身学习聚集点和国际合作伙伴的职能和义务。许多西方国家的高等教育已具有国际通用性、开放性和交流性的国际化特征。

三、农村区域发展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

借鉴国外创新型人才培养经验, 从专业培养目标、课程设置、教学方式、实践教学体系构建和师资培养等方面构建我校农村区域发展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

1. 专业培养目标

农村区域发展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 具备农业经济管理和农村区域发展方面的基本理论、方法和技能, 毕业后能在政府及事业单位、农业企业集团、农村协作服务组织、农业推广部门等从事农村发展政策的研究与制定、区域发展规划的设计与实施、区域发展项目的管理与评价、企业和农协的组织与管理、农产品策划与营销、农业综合开发与推广等工作的实用型高级专门人才。

2. 改革课程设置和安排

目前, 我校农村区域发展专业理论课程设置中涉及农村区域发展方面的课程偏少, 没有体现专业特色;已设置的专业课程中, 对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的专业课程较少, 培养的学生农业经济管理和农村区域发展方面的基本理论、方法和技能不系统全面;选修课程设置较多, 但基本上是根据学生学分需要安排选修课程, 缺乏学生选择课程的自由度, 忽视了学生的个体差异和学生发展的多样性。科学合理的课程设置是培养创新型专门人才的前提, 学生个体的差异性和多样性是培养创造型人才的基础条件。创新型人才的产生正是因材施教、有的放矢的结果。所以, 必须改革现有的课程设置, 以创新型人才的培养为目标, 增加发展经济学、农村发展规划、农村发展研究方法、参与式发展理论等专业课程, 尤其是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专业课程;选修课程尽可能都开, 让学生根据个人情况选修, 激发其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3. 改革教学方式

目前, 我校农村区域发展专业课程教学还存在“重理论教学, 轻实践教学环节”、“重知识传授, 轻能力和综合素质培养”的倾向。这种教学方式制约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培养。所以, 在教学过程中, 应该明确创新型人才培养的特点和规律, 寻求创新型人才培养的途径和方法。教师应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教学过程, 形成互动式教学模式, 以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做到教学相长。可以采用组织学生课堂讨论或辩论、撰写文献综述、学生当“小老师”、案例教学等方式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写作能力、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同时, 改革传统的考试方式, 建立科学的考试 (考核) 评价体系, 把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教学改革效果作为考核的一部分, 以激发学生参与教学改革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4. 构建专业实践教学体系

目前, 我校农村区域发展专业的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包括专业实践课、专业认知实习、学年论文、毕业实习和毕业论文等环节。专业实践课和专业认知实习环节比较薄弱。目前还没有教学实习基地;专业认知实习欠缺, 学生到农村、农业企业、农业部门、农户家庭、农产品市场等调研较少。学生理论不能与实际很好地结合, 学到的知识是书本的、抽象的、滞后的, 不利于创新能力的培养。因此, 必须重构专业实践教学体系。

(1) 建立教学实习基地。学院与信誉良好的农业企业或地方政府通过签订协议建立稳定的教学实习基地, 学生根据教学内容定期到企业或地方部门参观考察, 增强感性认识, 把理论知识与实际更好地结合;企业或地方部门则根据现实发展需要提供一些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与教师进行沟通和交流, 依托高校的智力资源, 解决各种难题。教学学习基地, 是学校与社会的接轨点, 对于学生今后的社会工作生活是一种很好的准备与保障。 (下转241页) (上接238页)

(2) 聘请专家做专题报告。增加学生对本专业的认同感, 拓展学生的学术视野和创新能力边界, 使学生深切感受专业文化, 形成专业思想, 提升专业素质。

(3) 指导学生成立研究学会。教师选择学术界的前沿问题, 引导学生查阅相关资料, 并进行必要的实际调研, 创造性地对相应的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进行研究。老师、同学各自发表自己的观点, 发掘出新的研究方式和方法。研究学会可以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和创新思维, 发展学生的个性。

(4) 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暑期社会实践是一种让学生了解社会、认识社会的有效途径。以老师的课题或学生自选课题为核心, 组建社会实践小分队, 利用暑期时间深入社会基层了解实情、探寻原因, 一方面可以让学生利用所学知识为地方服务, 展现大学生价值;另一方面, 也可以发现社会对大学生的需求现状, 认识自身知识的不足, 有重点的进行学习。

(5) 指导学生课题研究。包括课题实施方案设计、实地调查、问题处理和撰写研究报告等, 可以提高学生的分析、解决问题能力、创新能力等综合能力, 培养团队合作精神。

5.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目前, 我校农村区域发展专业教师较少, 师资力量不足。专业教师专业课教学任务繁重, 没有足够的时间钻研教学方法改革, 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方面的教学手段不足, 学生创新能力不足。要培养高素质的创新型人才, 就必须有高素质的创新型教师。这就需要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培养有创新精神的教师。一是鼓励现有专业教师钻研专业课程, 大胆进行教学改革创新, 以提高教学质量;二是利用教研室教师高学历的优势, 挖掘潜力, 鼓励非专业教师通过进修、培训, 转到农村区域发展专业从事教学科研;三是引进专业对口的教师;四是使教师的科研与教学相结合, 将教学科研有机统一起来, 走一条产学研有机结合, 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道路。

摘要: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是新世纪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发达国家大学注重培养本科生的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农村区域发展专业应从专业培养目标、课程设置、教学方式、实践教学体系构建和师资培养等方面构建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

关键词: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高等教育改革,农村区域发展专业

参考文献

[1]李素菊.国外不同类型大学人才培养观的变革[J].北京青年政治学院学报, 2007, (1) .

[2]崔盈.国外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趋势及启示[J].教育科学论坛, 2006, (11) .

[3]陈超, 赵可.国外大学实践教育的理念与实践[J].外国教育研究, 2005, (11) .

[4]范新南, 黄波, 朱昌平, 等.研究生模式在本科生创新实践能力培养中的应用[J].实验技术与管理, 2005, (1) .

[5]高雪莲.国外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对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启示[J].高等农业教育, 2007, (1) .

国外农村区域发展经验与启示 篇4

农村建设是一个普遍性、世界性问题。在东亚、欧美等一些国家和地区, 他们针对工业化、城市化过程中农村相对落后出现的问题, 以国家投资为主导, 以改善公共基础设施为主要手段, 实行农业的综合投入、综合整治以促进农村区域发展, 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特别是韩国、日本等国家20世纪六七十年代以来在农村区域建设方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非常值得我们研究和学习。

(一) 韩国的“新村运动”

韩国是发展中国家实现农业和整体经济跨越式发展的成功典型。1962年, 韩国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仅为82美元, 农业劳动力占就业总人口的63%, 全国250万农户中80%住茅草房, 只有20%的农户通电, 5万个自然村只有60%通汽车。1970年韩国政府倡导并发起了“新村运动”, 经过近30年的努力, 取得显著成效。2004年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了1.4万美元, 农业人口比重由1970年的30%下降为7%, 城乡居民收入比缩小为1:0.94, 农村住房、生活环境、交通、通讯、水电等设施, 都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其主要做法是:一是“新村运动”初期阶段由政府通过对改善农民居住环境和生活质量、新村项目开发和工程建设、新村教育等公共基础设施的投资来扩大内需, 消化过剩的产能, 逐步缩小城乡差距, 充分调动了农民建设新农村的积极性。二是“新村运动”中期采取政府培育、社会跟进的发展模式, 把工作重点转移到鼓励发展畜牧业、农产品加工业、特色农业、农村保险业以及农协组织的建设上来, 逐步培育社会发展实体, 为后面国民自我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三是“新村运动”的后期阶段逐步转入国民主导型发展模式, 让农业科技推广、农村教育机构、农村经济研究等组织机构在新农村运动中发挥主导作用, 政府只是通过制定规划、协调、服务, 运用财政、服务等手段, 为国民的自我发展创造更有利的环境。

(二) 美国的高技术、现代化农业

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工业化国家, 同时又是农业现代化水平最高的国家。美国直接从事农业的劳动力不足600万, 生产的农畜产品却远远超出国内3亿人口的需求, 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农产品出口国。如此惊人的生产效率, 源于高科技的广泛综合运用。一是美国实现农业机械化后, 进一步向自动化发展。应用计算机技术、数字技术、网络技术、遥感技术、GPS全球定位系统, 精确分析农田土壤成分、肥力状况、农作物生长情况, 对种子、化肥、杀虫剂、除草剂等的施用量提出不同要求, 实现农田作物和畜禽生产自动化管理。二是在当代农业技术中, 美国高度重视转基因生物技术的开发与应用, 如研究抗病虫害的作物品种, 抗旱、耐热、耐寒的转基因品种, 以及有利于营养、健康和环境的品种等。三是美国科研机构是美国现代农业的强大支柱。值得注意的是, 美国农业科研项目, 大部分由政府资助。政府通过大力资助农业科研和技术开发支持农业。

(三) 日本的小农户现代化农业

日本国土面积37.78平方公里, 人口1.252亿人, 是一个人口密度相当高的国家, 也是在分散的小农经济基础上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国家。其主要特点:一是高度重视生态环境建设。日本通过国土综合开发整治规划, 把环境保护、资源开发利用、自然生态系统维护与经济发展、产业布局、乡村建设等进行统筹协调, 为产业发展、人民生活创造了良好的生态环境。此外日本还高度重视生物技术的研究开发, 对农作物品种改良、栽培方法改进、生态环境改善等进行综合试验研究。二是通过组织农协, 提高农业组织化水平, 较好地解决了分散小农户与大市场、大流通、规模化经营之间的矛盾。农协是农民自愿参加的自立、互助性的经济组织, 为农民提供产前 (如经营计划编制指导、协助贷款、引进技术、选择良种等) 、产中 (如生产资料供应、技术指导等) 、产后 (农产品储存、包装、运输、销售等) 全方位服务, 为农业专业化、规模化、社会化提供了有力保障。三是政府采取多方面扶植政策。例如, 包括农田基本建设和设备购置的补助金, 政府发放的长期低息贷款, 通过较高关税使进口产品难以与国内产品竞争, 对农产品进行价格补贴等等。

此外还有许多其它国家在新农村建设中积累了成功的经验, 如瑞典的农民合作组织, 瑞士的农村建设及农业政策调整, 新西兰农业合作社, 德国的以城镇带动乡村促进农村发展、政府补贴农业社保联合总会造福农民, 荷兰完善的农业知识普及网络和农业合作组织, 加拿大“农业协作伙伴计划”, 以色列的“集约化农业”等。

二、国外农村区域发展的基本措施

为了更好的促进农村区域发展, 国外政府针对城乡差距拉大、农村区域发展困难的问题, 以国家投资为主导, 以增加基础设施投入为主要手段带动农村区域的建设, 实行“山水田园路”的综合投入、综合整治以改变农村落后的面貌。尽管各个国家和地区在农村改革和农村建设中虽然采取的措施不尽相同, 但总体概括起来有以下几点:

(一) 建设和完善农村基础设施

许多国家在农业区域发展中都一直非常重视基础设施的建设和完善。对交通、水利、市场、仓储以及农田生态环境、道路等基础设施的建设和完善, 有利于降低农产品的生产成本、流通成本, 促进农业生产的专业化, 并能使不同区域的资源优势更好地转化为经济优势。如美国在19世纪就致力于西部交通建设, 联邦政府拨款修建了大量的公路、铁路, 开通了五大湖区至东海岸的运河航路, 随后大型飞机也开始投入使用。发达的交通体系大大降低了运输成本, 中西部地区的土地和自然条件优势得以突显, 促进了拓荒自给农业迅速向商品化农业转化。日本政府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规划并实施了旨在改善农村生活环境缩小城乡差别的“村镇综合建设示范工程”, 其内容包括村落、道路、上水道、排水设施、土地用途划分、工商设施、公共设施等建设计划。加拿大政府通过改良大草原地区的土壤, 兴修水利设施, 更进一步加强了大草原各省作为国家粮仓的地位。意大利则由国家承担了大部分农业投资, 政府在水利工程建设、信贷和燃料供应方面为农业生产提供便利条件。

(二) 重视农民教育, 推广应用现代农业科技

综观世界各国农业现代化和经济实力的差别, 固然有社会、历史、自然、资源、技术、政策等各种因素影响, 但关键还在于智力投资和教育的差距以及农业科技的应用。世界上许多国家都十分重视通过教育提高农民的科技文化水平和思想道德素质。法国1960年颁布了“农业教育指导法案”, 建立农业教育培训体系。农业部在全国建立了一批农业研究机构和农业学校, 从事农业人才的培养, 国家对获得毕业证书的人员, 在安置、农业经营方面给予优惠待遇, 在传统农业转变过程中, 全国有25%的农场主接受过中等以上的专业培训。韩国在1972年成立研修院, 负责培训新村运动的骨干。培训内容涉及地区开发、意识更新、经营革新、市民教养等内容, 1997年建立的韩国国立农业专门学校, 年预算为50亿韩元, 可以充分保证农民教育的经费需求。德国农民学员的培训费由政府承担, 学校为学员提供免费住宿。日本有57个县立农业学校, 办学经费由国家负担2/3, 县里负担1/3。

科技是农业发展的强大动力。韩国、美国、日本、法国、德国等国家对农业技术的推广都非常重视。韩国在“新村运动”的初期为了使新科技在农村尽快转化为生产力, 政府组织技术人员深入农村开办培训班, 举办农业科技知识讲座, 指导农民发展高附加值的农业。为保证玉米杂交种的培育和推广, 美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包括开展玉米育种的基础理论研究;进行玉米品种资源的搜集、整理、鉴定和研究;制定严格的良种繁育管理制度和良种供应制度等。日本通过政府、学校和民间力量, 有计划、分层次、有重点地开展农民职业技术教育。法国注重为农业发展提供需要的耕作、收获等机械, 设法提高生产率。这些国家对农业教育和培训的重视, 不但使农民具有了操作现代化设备的技术, 掌握了现代农业的经营管理方式, 而且使农民提高了思想认识水平, 革新了观念, 才有农村建设和农村改革的成就。

(三) 充分发挥农民组织的作用

农村建设需要广大农民的积极参与, 调动农民的积极性, 依靠农民的主体力量是决定农村建设成功与否的关键。20世纪70年代韩国开始“新村运动”以后, 韩国农协通过开展各种业务如销售和供给业务、银行和贷款业务、保险业务和咨询服务等来支持农业和农村的建设, 农协的规模也迅速得到扩展, 如今韩国99%的农户都是农协会员, 从而使“新村运动”最终转变为“民间主导型”的群众运动, 使“新村运动”具有持续发展的生命力。日本在造村运动中形成了由三级农协集成的流通服务网络, 覆盖了整个日本农村。这些农协组织利用联合的力量, 为农民提供及时周到高效的服务, 如向农民提供生产资料购买、信贷、技术经营指导等, 有效地保护了农民的利益。瑞典全国共有各种各样合作社161个, 90%以上的农民加入了合作社。瑞典市场上, 大约75%的农产品是由这些合作社提供的。这些农村合作社在国家政治上代表农民阶层, 维护农民权益;帮助农民解决了农产品的加工、销售问题;帮助农民获得了很多重要的市场和技术信息;帮助推广农业科技和先进的农业技术, 培训农民技能等等。德国、美国、加拿大等国家也有着成熟的农民组织网络。

三、国外农村区域发展对我国的启示

欧美、东亚这些国家和地区的农村改革和农村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 提高了农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 缩小了农村与城市之间的差距, 有效平衡了城乡发展不协调问题。他山之石, 可以攻玉, 在充分吸收国际经验的基础上, 我们应当结合我国的国情, 采取适当策略, 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一) 政府大力倡导和推动农村区域建设

在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变过程中, 一般农业和农村在发展上总是落后于工业和城市, 要改变这种不协调局面, 必须通过农村改革与农村建设来实现农业的现代化, 而要达到这个目的只有政府出面倡导与推动。政府对农村区域建设的倡导和推动作用实际上就是要求政府作好农村建设的规划者、启动者和引导者。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 我国已经进入人均国民生产总值1000美元向3000美元迈进的关键阶段, 到了工业反哺农业, 城市带动农村的发展阶段。因此, 政府首先要作为农村区域建设的规划者, 对农村建设必须有一个科学的长远的系统的规划, 明确每个阶段所要达到的目标, 例如刚刚召开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就从全局上对我国未来几十年的农村建设提出了一个高瞻远瞩的规划, 接下来的工作就是一系列的具体措施和阶段性方案的制定。其次, 政府也是新农村建设的启动者, 农村建设的开始阶段往往困难多、阻力多, 需要政府坚决的推动。最后, 政府还承担农村区域建设的引导者和规范者的角色, 到了一定阶段, 政府需要适当放开, 让广大农民自己、农村基层组织成为农村改革和建设的主导力量, 政府只需要做好引导和规范工作。

(二) 发展区域化、专业化、产业化农业

我国地域辽阔, 各地区自然条件和经济特点多种多样, 因此, 国外推行区域化布局和专业化生产的思路值得我国借鉴, 如:美国、法国等发达国家引导农业调整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 使粮食和经济作物、种植业和养殖业合理布局、平衡发展, 推行农业生产的区域化布局和专业化生产, 尤其是日本开展的“一村一品”运动非常具有借鉴意义。农村区域发展首先应当立足本地资源, 发展特色产品。千篇一律地发展是很难实现现代农业的, 必须以本地的自然资源为基础, 把农村的农特产品资源、文化资源、环境资源充分利用和挖掘出来, 并将之开发成本地特色产品, 逐渐形成本地的支柱产业。其次, 专业化农业、特色农业发展到一定程度、农产品生产达到一定规模时, 农业产业链条的延伸就势在必然。在地理位置和经济环境良好的近郊农村, 应考虑与当地的农业龙头企业对接, 形成完整的产业链条;一些有条件的农村可以考虑自建深加工企业, 延伸产业链条。只有把本地的农产品生产与机器大工业联系起来, 才能够提高农业经济效益和市场竞争力, 适应市场经济和社会化大生产要求。对于偏远地区, 由于远离市场, 受资金、技术、信息等方面的制约, 一下子实现农产品加工的工业化相对比较困难, 可以借鉴日本的经验, 发展一点五次产业, 以手工为主对本地农产品进行粗加工, 走农产品差异化的道路。

(三) 培养和造就新型农民

农业生产、农业科技应用、农村各项事业发展, 归根结底, 要落在农民身上。因此, 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 提高农民的整体素质, 是农村区域发展和农村建设的基本出发点。当前, 我国农村劳动力的整体素质不高, 不仅影响了现代农业的建设, 也制约着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的转移, 成为实现农业和农村现代化的主要障碍。提高农民素质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首先, 需要加强农民教育立法, 保障农民农村教育的实施。培养造就新型农民, 必须大力加强农民教育, 而农民教育能否落到实处, 取得实效, 关键要有法制保障, 这就迫切需要对农民教育进行立法。其次, 国家在教育投资力度上应当适当向农村倾斜。当前, 农民教育的资金投入有很大的随意性、不稳定性, 投入严重不足, 办学条件十分落后, 既影响了教育效果, 也影响了农民学习的积极性。保障农民教育的经费, 是从根本上解决农村区域发展落后的问题。再次, 重视对农民的激励, 完善激励机制。激励对人的能力的发挥有极大的促进作用。由于缺乏激励机制, 我国农民对接受教育培训认识严重不到位, 积极性不高, 实践中需要采取必要的激励措施, 以引导他们接受教育, 提高自觉性。要尊重农村实用人才, 满足他们物质、精神、发展等方面的迫切需要, 提升农村人才的社会地位, 才能实实在在地培养有技术的农民, 留住有能力的农民。

总之, 在实现整个国家的现代化进程当中, 农村区域发展是我们面临的重要课题, 美、英、日、韩等国家的乡村改造的实践对我国新农村建设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但是, 新农村建设也没有统一固定的模式,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重在实践, 贵在创新。

参考文献

[1]郑新立.韩国“新村运动”启示录[J], 人民论坛, 2006 (2) .

[2]石田.国外加强农业教育与提高农民素质做法[J].世界农业, 1997 (2) .

[3]赵庆海, 费利群.国外乡村建设实践对我国的启示[J].城市问题, 2007 (2) .

[4]曲文, 俏陈磊.日本的造村运动及其对中国新农村建设的启示[J], 世界农业2006 (7) .

国外区域创新 篇5

随着国内经济总量持续上涨, 我国部分地区的区域贸易差距慢慢显现出来, 受到很多经济学家的重视。近年来, 我国对外贸易不断增长, 1980年我国的对外贸易总而只有380.51亿美元, 但到2012其总额有38774亿美元, 增长速度较快。尽管这样, 但我国西部地区与东部地区的贸易差距非常大。当前很多经济家都将重点放在分析国内地区的经济差异, 却忽略了对区域贸易差距的分析。因此, 有效的分析其影响因素及区域贸易差距较大对经济可持续增长所造成的影响显得非常重要, 并提出相对应的解决措施, 这样不仅能解决我国地区发展中引发的不平衡问题, 还能为实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提供相应的依据。

二、机理分析

国外技术溢出冲击、区域贸易差距及经济可持续增长, 三者间的作用机制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第一, 区域贸易差距在一定程度造成物质与人力资本从一些落后的地区直接流动到经济发达的地区, 因此, 与贸易较为落后的地区相比, 发达地区更能吸引国外先进技术。一旦发生国外技术冲击, 贸易发达的地区就能较好的吸引国外技术, 进而增强发达地区的自主研发及创新能力, 不断优化本区域的贸易结构, 以便提升国市场上的竞争力, 进一步扩大区域贸易差距。第二, 区域贸易差距在一定程度上帮助济可持续增长, 又会因贸易差距较大造成资源的配置失衡, 从而抑制了贸易经济可持续增长。

三、实证方法和数据说明

(一) 分析模型

以下主要分析实证模型与估算方法。因惯性或者部分调整, 很多个体行为应与过去行为有一定联系, 所以, 在下面所分析的实证模型中需包括有被解释的变量滞后值, 如 (1) 式所见, 也可将其称为动态面板的数据模型。

针对上述模型, 被解释的变量lgdpi代表区域内人均实际产出数值, F_tipi代表国外技术溢出冲击的指标;D_rd、G_tredei分别为研发的存量与区域贸易差距的指标。本文主要说明各级政府在内财政总支出在地方政府与中央政府间如何分配, 对区域经济增长所造成的影响。ci为地区的固定效应, 表明不随时间变化而影响经济增长的因素;βt代表时间的固定效应, 表明只有时间变化和地区因素没有联系, 进而影响地区经济持续增长的因素;εi, t指服从标准的正态分布的干扰项。作为查看国外技术溢出冲击会对区域贸易差距造成一定的影响, 进而影响到经济可持续增长, 及查看区域贸易差距对于经济可持续增长作用的有效路径, 并在模型 (1) 基础之上增加F_tipi、D_rd及G_tredei交互项与G_tredeie二次项, 如模型 (2) 所示。

因考虑区域贸易差距会对经济可持续增长造成影响, 可能会出现拐点效应, 可推测国外技术溢出冲击可能对经济持续增长造成的影响, 和国外技术溢出冲击自身有很大的联系, 同时也和国外技术溢出冲击与区域贸易差距之间存在的作用相关。因此, 国外技术溢出冲击对于经济增长边际造成的影响应控制在区域贸易差距合适的范围内进行, 建立模型 (3) 。

针对以上模型进行估计, 可根据差分矩估计, 先按照基础模型计算差分, 之后使用一组滞后解释变量当做差分方程当中变量的工具变量。

(二) 核心变量的构建与描述

1、区域差距。当前度量区域差距指标有变异系数与广义熵指数。但该种度量方法主要反映国家的经济差距水平, 难以刻画出区域的个体差异。因此, 应建设一个度量的区域差距指标, 这样不仅能反映出整个地区的个体差距, 又可以使用面板的数据来计量, 具体公式如下:

G_Xit=Xmax (j) t/Xit

Xmax (j) , t代表t时期的指标X最大值, 作为参考系的指标;Xi, t代表t时期的第i区域的指标X值, G_Xi, t代表第i地区在t时期和参照系的指标差距。按照这个度量的方法, 区域贸易差距的计算方法如下:G_tradei, t=Trademax (j) , t/Tradei, t

G_tradei, t代表第i区域在t时期和参照的地区贸易差距, Trademax (j) , t与Tradei, t代表t时期参照的地区进出口总额与t时期的第i区域进出口的总额。

2、国内研发存量。作为吸收国外技术溢出指标, 国内研发存量和资本存量相同, 使用永续盘存法来进行计算:

D_rai代表当期的研发存量, Drt-1代表上期的研发存量, δ是折旧率, Et-1是上一期研发支出。本次将初期的研发存量计算公式和初期的资本存量计算公式设计相同, 所设定如下:

D_rd0+E0/ (g+δ)

3、国外技术溢出。使用进口贸易中含有的国外研发存量当做国外技术溢出指标。并设计如下计算公式来度量国外技术溢出。

其中mijt代表i国从j国进口额, yi, t代表j国产出, F_rdjt代表研发存量, F_tipi, t, t代表国外技术溢出指标。

四、实证检验结果

第一, 内生增长理论认为技术进步属于经济持续增长的有效动力, 本次所分析国外技术溢出可将其视为技术进步的关键原因。因此, 应先遵循内生增长理论的模型来分析国外技术溢出与国内分析经济持续增长造成的影响, 在控制了其他变量后, 实证检验结果详见表1第 (1) 与第 (2) 列。实证结果表明, 无论是差分矩的估计或系统矩的估计, 从总体上来看国外技术溢出对于经济持续增长的效应十分良好, 当F_tip1%上升一单位, 人均实际的GDP可能会增加大约6%。并且国内研发对于经济持续增长也有一定的显著正效应, 当D_rd上升1%的单位, 人均实际的GDP大约增加13%。通过分析以上实证检验结果, 充分表明内生增长理论所认为的技术进步属于经济增长重要动力的证据。

之后查看区域贸易差距对于经济可持续增长造成的影响, 所估计的结果显示出G_trade的系数显著为正, 充分表明区域贸易差距可对经济持续增长产生正效应。根据收敛理论可知, 长时间以来, 随着区域贸易差距渐渐增大, 对经济持续发展会造成不利影响。因此, 区域贸易差距与经济可持续增长间可能会存在一定“拐点”或倒U型的关系。因此, 可在表1中第 (4) 与第 (5) 列当中加入区域贸易差距的变量二次项。实证检验结果表明, G_trade^2的系数显著为负值, 并且区域贸易差距的一次项系数显著为正, 充分表明区域贸易差距与经济持续增长间存在“拐点”或倒U型的关系。

以上国外技术溢出冲击与区域贸易差距作用间机制表明, 国外技术溢出冲击在一定程度上可扩大区域贸易差距, 因此, 关键分析国外技术溢出冲击与区域贸易差距间的互相作用, 而且在该种互相作用之下区域贸易差距对于经济持续增长边际效应。充分表明国外技术溢出冲击与区域贸易差距间具有互补的作用, 表明区域贸易差距的渐渐增大, 国外技术溢出冲击对于经济持续增长造成的正向作用渐渐增大;并且国外技术溢出冲击对于区域贸易差距冲击造成的效应加大, 区域贸易差距对于经济持续增长产生的正向效应较大。 (表1)

五、国外技术溢出冲击和区域贸易差距间的互相作用

国外技术溢出冲击与区域贸易差距间的互相作用, 经济持续增长影响与区域贸易差距对于经济持续增长的边际效应, 并根据Woodridge方法来评估模型 (3) , 在模型当中融入国外技术溢出冲击、区域贸易差距的变量交互项、国外技术溢出冲击变量和区域贸易差距的变量二次项交互项, 所估计的结果如表2所示。

从上表可知, F_tip和G_trade交互项的系数显著为正, F_tip和G_trade^2交互项的系数显著为负, 检验结果的意义非常重要。从表中估计可知, 能得出区域贸易差距对于经济持续增长的边际效用的关系式。

从上式可知, 区域贸易差距对于经济增长边际效应和国外技术溢出冲击, 并且国外技术溢出冲击与区域贸易差距间互相作用相关, 这种检验结论也能当作区域贸易差距与经济可持续增长间的倒U型关系做出解释。并从上式得出国外技术溢出冲击和区域贸易差距间存在的函数关系, 如下式所见。

从上式可知, 国外技术溢出冲击和区域贸易差距间互相作用的贸易差距间函数。也就是区域贸易差距应满足相关条件, 这时国外技术溢出冲击和区域贸易差距间才可具有一定的互补效应, 并计算出区域贸易差距的临界值1.85。该项结果表明, 若G_trade<1.85, F_tip和G_trade间存在一定的互补关系, 而且区域贸易差距对经济持续增长的边际效应为正;若G_trade>1.85, F_tip和G_trade间存在一定的替代关系, 这时的区域贸易差距对于经济可持续增长边际效应是负。因此, F_tip和G_trade间互相作用针对经济可持续增长效应和区域贸易差距的大小有一定的关联, 区域贸易差距不能太大, 并具有一定的临界值。若区域贸易差距很大, 资金、技术及高质量的劳动力等要素直接流入到收益较高的地区, 这方便经济落后的地区对一些国外技术的有效吸收与利用。只有在区域贸易差距比较适宜时, 各区域间的流动度比较大, 进而促进经济稳定发展。

六、结束语

总而言之, 在区域贸易差距的基础之上, 简单的分析了国外技术溢出冲击、区域贸易差距以及经济可持续增长间的作用机制, 并在该基础之上使用系统矩的估计方法, 进一步实证考察三者间的关系, 具体如下:第一, 国外技术溢出冲击与国内研发对于经济可持续增长带来显著的正效应。第二, 国内区域贸易差距与经济增长间具有倒U型的关系。区域贸易差距的存在经“回波效应”促使资本、人才以及技术等各要素收益存在的差异吸引从落后地区直接流动到发达地区, 不断优化资源配置, 进而推进经济可持续增长。因人力资本对于技术的吸收存在一定的门槛效应, 所以, 中西部贸易相对落后的地区为及早缩小贸易差距与贸易结构, 应该加大政府的财政支出当中的教育支出比重, 并多积累与利用人力资本。第三, 本文通过对国外技术溢出冲击、区域贸易差距以及经济可持续增长分析, 了解到区域关联对于整个经济可持续发展产生很大的影响, 因此, 为消除区域间存在的市场壁垒, 可提升产品和要素位于不同区域间的流动情况, 进而提高不同地区之间的技术溢出效应, 这也成为之后国内区域经济发展的政策制定过程中必须要重视的问题。

参考文献

[1]陈怡安.技术差距、技术进步效应与海归回流的知识溢出[J].经济管理, 2014, 14 (11) :100.

[2]阳立高, 贺正楚, 柒江艺, 韩峰.发展中国家知识产权保护、人力资本与经济增长[J].中国软科学, 2013, 10 (11) :21.

[3]侯新烁, 张宗益, 周靖祥.中国经济结构的增长效应及作用路径研究[J]世界经济, 2013, 14 (5) :12.

[4]杨莉莉, 邵帅.人力资本流动与资源诅咒效应:如何实现资源型区域的可持续增长[J]财经研究, 2014, 17 (17) :124.

国外区域创新 篇6

当前, 我国正处在经济转型升级、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国梦的关键时刻, 如何发挥人力资源的作用, 大力提高落后地区的人力资源贡献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及水平, 从而带动落后地区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 是非常值得思考和研究的问题。因此, 本文拟通过梳理国际上若干国家在发展落后区域经济时对人力资源组织、开发及配置的先进做法及实践, 以期对我国正在进行的赣南革命老区发展有所启示作用。

1 国外促进欠发达地区发展的绩效

美国是国际上区域差距问题解决得比较好的国家。美国曾经面对较大的区域差距, 其北部较早地得到发展, 拥有全国经济发展的领先地位、完备的工业体系、良好的基础设施、丰富的人力资源及健全的商业、教育卫生配套等。二战结束后, 美国政府积极重视对其落后的西部、南部的开发, 经过几十年的努力, 现在西部、南部的经济发展速度已快于东北部和中北部, 大大缩小了国内的区域差距。

二战后日本国内一片凋敝, 在美国等的扶持下, 只能重点对东京等太平洋沿岸地区经营发展, 因此其日本海沿岸地区的发展就比较落后。60年代中期以后, 日本开始注意面对地区间的不平衡发展问题, 采取了许多措施推动落后地区的发展, 致力于缩小地区差别, 结果是不但缓解了东京等发达地区及城市人口过度集中的趋势, 同时较大幅度地使落后地区的人均收入得到提高, 大大促进了日本经济社会的全面进步。

巴西的地区差距曾经世界闻名, 富裕巴西即巴西东南区和南方区与贫困巴西即巴西北区、东北区和中西区, 无论在平均发展还是人均GDP都有巨大差距, 前者差距为2.57倍, 后者最高与最低差距高达3.57倍, 从上世纪60年代开始的对落后区域的持续开发, 使两类地区的发展差距从2.57倍降到了1.96倍, 人均GDP差距也缩小到了2.98倍。

法国的落后地区开发始于上世纪60年代, 政府先后确定西部、西南部、中部高原等农牧区及边远山区、东北老工业区等为重点“改革区”。为此政府通过项目、金融、产业、人力资源、科技等综合政策措施, 强化欠发达地区的改革开发工作, 取得了稳定欠发达地区的人口, 有效改善其单一经济结构及较好地缩小东西部及城乡间的经济差距等成就。

意大利的欠发达地区位于其南方, 经过二战后几十年的连续开发, 到上世纪七八十年代, 南方地区经济社会发展面貌有了较大的改善, 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开发前的2.5倍, 明显地改善了当地发展的经济结构和基础设施, 第二、三产业得到快速发展, 社会消费水平也有了很大的提高, 基本奠定了南方地区进入工业化社会的物资及软实力基础。

可见, 一国之内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无论是大国还是普通国家, 都会存在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现象, 但如果彼此之间差距太大则会引发各种经济、社会问题。因此, 各国政府都在致力探寻开发本国欠发达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途径和模式, 其中的许多经验值得我国学习和思考。

2 人力资源开发在促进欠发达地区发展中重要性的理论认识演进

欠发达地区之所以落后, 原因肯定是多方面的。但比较物质资源投入和人力资源投入而言, 两者孰轻孰重?相互关系如何?人们在理论认识上呈现出逐渐演进的过程。

随着人力资源理论研究的推进, 西方新古典经济学的学者逐渐注重探究推动国家或地区经济增长的不同因素。以R.Coase为代表的新制度经济学认为, 制度创新决定经济增长。T.W.Schultz等人则提出了人力资本理论, 主张是劳动力要素推动技术进步和经济发展, 因此应该通过提高人力资本水平来刺激经济增长, 缩小收入差异。20世纪80年代以来, P.M.Romer、R.E.Lucas等从新的角度分析了劳动力质量的提高对经济增长的推动作用, 提出了“新增长理论”。即认为:如果其他情况不变, 产出应与投入同比例地增长, 即国民收入增长率应该同国民资源投入增长率相当, 然而现实经济发展中国民收入增长率往往大于投入资源增长率, 即出现“余增长率”, 之所以出现“余增长率”是因为人力资源起作用的结果。

也有学者从人本身观念、价值观的不同将直接影响人对物资资源开发、利用程度水平的角度指出:落后地区之所以落后, 其原因往往在于落后的价值观念。

英国经济学家舒马赫说, “历史以及当前的全部经验说明这样一个事实:最基本的资源是人而不是自然提供的。一切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都是从人的头脑中产生的, 人才是一个地区发展的最根本的因素。”“商品价值观念是一个国家的经济增长的必要前提, 在这个意义上, 至少可以说不发达和落后是一种心理状态。”

美国发展经济学家阿历克斯·英克尔斯指出, “如果一个国家的人民缺乏能够赋予先进制度以生命力的广泛的现代的心理基础, 如果掌握和运用先进制度的人本身在心理、思想、态度和行为上还没有经历一场向现代性的转变, 那么失败和畸形的发展就是不可避免的。”

丁伯根认为:“人们也许会在最古老的居留地的区域内找到最贫困的种族。”发达地区之所以出现非同一般的经济发展, 也在于它有适应市场经济发展所需要的价值观念及企业家的创新精神。

具体到一个国家或者地区的发展上, 在资本原始积累阶段, 物质资本的作用比较突出, 经过一段时期发展后, 尤其是经济进入起飞阶段后, 人力资本的作用则日益重要, 甚至超过物质资本的重要性。事实上, 在开发欠发达地区时, 所有的物资资本资源投入及自然资源利用, 都必须依赖于足够数量及掌握相应知识技能的人去将发展的蓝图变成现实。

3 国外发展欠发达地区中人力资源开发的实践

正是经济发展理论和人力资源理论的丰富、进步, 影响了各国在发展欠发达落后地区时更多地将注意力转到对落后地区人力资源的发展利用上来, 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3.1 人力资源的组织

开发发展落后地区首先要有足够数量的人力资源。落后地区往往因为落后或者环境恶劣, 所以, 或者人烟稀少或者人们纷纷逃离, 这样就是有物资项目投入也不能支撑开发发展。因此, 许多国家在开发落后地区时都做了大量的人力资源组织工作。

美国联邦政府通过长时间大力推行鼓励移民的政策开发其西部, 1864年成立了“移民局”, 通过了“鼓励移民法案”, 西部各州也设立了“移民推进局”, 实行开放性的移民政策, 到欧洲、亚洲和拉美招徕移民, 这些移民大部分是欧洲各国的熟练工人和破产农民, 带来了欧洲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经验, 推动了美国生产技术的革新和生产力的提高。

巴西的移民垦殖开发落后地区的做法, 也取得了显著成效。巴西根据地广人稀并拥有大片荒芜可耕土地的国情, 实施鼓励向欠发达地区移民垦殖的计划, 如移民垦殖局的“开发中西部计划”、“促进农业发展公司”及“稀树草原合作社”等举措, 不仅促进了后进地区农业的发展, 而且减少了农村的土地冲突, 特别是减少了从农村流入城市的人数, 从而产生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使原本落后荒凉的中西部面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3.2 人力资源的开发

落后地区的人力资源是发展落后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主体, 其人力资源的质量如何是解决发展问题的关键。因此, 许多国家都非常重视对欠发达地区人力资源的开发, 即大力发展各种形式的教育。

法国政府发展落后地区的措施主要有:一是大力发展农业正规教育, 增办高等农业院校及中等农业技校, 为农村输送农业专门人才。二是采取多种形式包括官办或民办的各种农业技术培训班, 对在职农民、特别是青年农民进行职业培训。三是重点发展中小城市和广大农村地区的文化教育事业, 制定了“科学文化发展计划”, 签署了“文化教育合同”。为鼓励农村地区创办农业科技研究机构, 推广新技术, 还专门设立了“科研活动地方奖金”。

美国在西部欠发达区域的开发中非常重视通过教育开发人力资源。在西部开发初期, 政府就规定每个镇区要将其第16分区预留出来发展教育事业, 1862年林肯总统签署批准了旨在加强对西部青少年的通才教育和实用教育的《莫里尔法》, 为西部发展高等实业教育奠定了的重要基础。

拨地兴学鼓励投资办教育, 是美国为开发西部而实施了较长时间、效果也特别好的做法。1862年与1890年国会两次通过了《毛利法案》, 规定联邦政府拨地给各州, 用于兴办农工商学院, 农工商学院办学目的明确, 就是培养实用型人才, 有极强的针对性;课程设置突出了农业、工商业等专业科目;办学形式多样除了正规教学外, 还举办了寒暑假讲习班, 满足农民和不能入学的学生的需要;突破了许多教育中的禁区, 招收女学生甚至黑人子弟。这所有的一切造就了大批工业和农业急需的技术人员。

意大利在进行南部落后地区开发时, 同样注重通过教育来开发人力资源, 意大利政府对此有清醒认识, 特别是政府认为教育在推进落后地区发展中不但能传授技术知识, 更大的功效在于改变传统的可能落后的价值观念。因此, 意大利通过在南部建立各层次职业教育和大学, 大量接收贫困地区的家庭子女接受基础性教育, 数据显示南方高级中学在校学生占14~18岁青年的比重从1951年9%上升到了1981年的49%, 南方大学的数量也从7所上升到了15所。此外, 意大利政府还实施鼓励职业培训政策, 成立了“南方研究和培训中心”, 免费培训企业管理人员, 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和技术水平。

日本政府在北海道开发中高度重视改善落后地区的文化教育条件, 制订的《偏僻地区教育振兴法》中明文规定, 文部大臣、都道府县、市町村各级政府在振兴落后地区教育方面的任务, 明确国家承担振兴落后地区教育所花费经费补助的1/2。

3.3 高端人才的吸引

近代以来, 科技发展在引领国家、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大, 因此吸引、发挥高端人才的作用, 强化其落后地区发展引擎功能被各国高度重视。

法国在开发其欠发达地区时, 通过实施“工业疏散”战略, 推动各类人才到偏远地区发展, 从而推进在全国形成以中心城市为依托的多极地区经济网络。

美国联邦政府把高等教育作为西部开发的重点, 颁布法案为大学的兴建提供物质保障。而南部地区政府则积极制定引进人才的优惠政策, 南部各州和地方政府到美国其他地区宣传推销自己, 纷纷制定有利于吸引北方人才南迁的政策措施, 为当地发展凝聚智力支持。

意大利为了加强对落后的南方科技教育发展, 在南部设立“南方研究和培训中心”, 增加对南方科学技术研究人员的优惠和补贴。规定新建和扩建的研究所可享受所需资金35%的投资补贴, 拥有8个雇员以上的研究所均有资金享有补贴。2000年专门出台《南方科技发展与高等教育实施计划》, 经过几年发展, 南方的科技系统布局基本形成, 培养了一批高质量的科技队伍, 培养了众多具有较高技术含量和科技附加值的高新企业。

巴西是通过建立自由贸易区来吸引人才。1967年就通过政府颁布法令的形式正式成立了在当时还尚不多见的位于巴西内陆地带的玛瑙斯自由贸易区, 逐步使这里成为了一个巨大的“自由市场”, 它成为了吸引各类人才的洼地。

日本政府非常注意科研机构在落后地区的布局, 在每个地区分别设立了一个国立的工业开发实验所和一个农业实验场, 地方政府也设有公立的科研机构。这些机构成为了很好地吸引人才的平台。从1985年开始在全国设立50个“技术银行”, 对大企业的技术人员和专家、国立研究机构的研究人员、社会上的技术人才进行登记, 鼓励他们为落后地区的发展做贡献。

4 对我国开发欠发达地区的启示

我国幅员辽阔, 各地区由于经济基础、区位条件、国家政策、人力资源状况及资源环境约束等的不同, 在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 出现了较大的区域发展差距, 如果说这种差距的出现及形成在建设繁荣富强中国的初级阶段有其一定的客观性、合理性的话, 那么在我国迈向小康社会的新阶段, 则必须努力缩小这种差距, 这既是中国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特征的要求, 也是经济发展规律的内在要求。从国外发展欠发达地区重视人力资源要素的开发利用的政策、实践中, 我国应该得到若干启示。

(1) 政府应该对欠发达地区的人力资源组织、开发实行倾斜政策, 不但要努力缩小先发地区与欠发达地区的教育差距, 甚至要将更多有针对性的教育资源配置给欠发达地区, 特别是加强欠发达地区各级各类学校的建设, 推动欠发达地区人力资源总量和能力的提升。近二三十年来, 我国学校教育发展的区域差距正在逐渐拉大, 以高校为例, 国家重视和重点投入及支持的高校主要集中在北京、上海两地, 其他地区就是有些原来有相当基础的高校也正在因为地域及政府投入等原因日渐削弱影响力, 最终影响这些地区的人力资源集聚。

(2) 注重欠发达地区人力资源开发利用同地方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不同地方的产业结构、资源禀赋、区位条件、发展基础等都不同, 因此对人力资源的类别、结构、层次会有不同的需求, 因此, 政府、企业或者机构都应该深入研究、探寻符合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人力资源组织、配置及开发利用规律。

(3) 地区政府要高度认识并践行人力资源引领、促进地区经济发展的理念和思路。综观国外的成功经验, 相当多的人力资源组织、开发及培养工作是由当地地方政府主导和推动的。然而, 国内有许多地方在这点上认识还有相当差距。

总之, 在知识经济方兴未艾、经济竞争发展国际交流越来越频繁的今天, 政府、企业特别是地方政府应该高度认识到人力资源开发利用对欠发达地区发展的重要意义并想方设法创新实践, 以实现本地经济社会的跨越发展。

参考文献

[1]Vendles, A.J.Regional Integration Agreements.A force for Convergence or Divergence.Policy Research Working Paper, 1999, No.2260, World Bank.

[2]BAI GAO, Japan’s Economic Dilemma:Institutional Origins of Prosperity and Stagnation[M].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1.

[3] (美) 雷·艾伦·比林顿.美国边疆史[M].韩维纯, 译.商务印书馆, 1991.

[4]鲍晓.德国的区域政策及其对我国振兴东北的启示[J].德国研究, 2004 (4) .

[5]窦玲.美、日、意开发落后地区制度供给对我国西部开发的启示[J].经济学家, 2006 (6) .

[6]李光勇.意大利的南方开发政策及其理论分析——兼谈对我国西部开发的启示[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 (人文社会科学版) , 2001 (1) .

[7]马文秀, 雷燕, 李莉.日本开发落后地区的经验及启示[J].日本问题研究, 1998 (1) .

[8]肖慈方.中外欠发达地区经济开发的比较研究[D].四川大学, 2003.

国外区域创新 篇7

2003年, 国家开始了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的道路, 一系列财政政策措施相继实施, 取得了相当大的成效。2006年8月《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规划》的出台, 进一步加快了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的步伐。鉴于此, 研究促进东北老工业基地产业升级的财政政策有了很大的现实性和必要性。本文主要在借鉴国外经验的基础上, 对东北老工业基地产业升级提出政策建议。

1美国促进产业升级的财政政策

美国复兴中西部老工业区的财政政策激励措施。美国中西部老工业区主要包括伊利诺伊州、印第安纳州、密歇根州、俄亥俄州和宾夕法尼亚州等地区, 有世界著名的汽车城底特律、钢都匹兹堡及从前的重工业城市克利夫兰和芝加哥。二战以后, 美国的传统工业发展迟缓, 举步维艰。美国为促进中西部老工业区的经济转型, 在经济结构调整、开拓市场、技术发展、教育和就业培训等付出了巨大的努力, 并采取了积极、有效的政策措施。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制定区域开发政策。罗斯福新政的重要内容是区域开发, 1933年国会通过《麻梭浅滩与田纳西河流域开发法》, 促进了田纳西和密西西比河中下游一带的水利综合开发和利用;联邦政府以后又颁布了促进公共工程和经济开发等一系列法规, 加强了对困难地区的经济援助和经济发展;1993年克林顿总统签署了《联邦受援区和受援社区法案》, 其中拨款25亿美元无偿用于税收优惠政策和10亿美元无偿用于城市和农村社区的各项援助, 为受援地区培育自我发展能力, 使之走上可持续发展之路。二是财政补贴农业发展。二战前后, 南部地区是落后的农业地区, 农业在南部经济中所占的分量很重。美国于1933年颁布《农业调整法》, 南部大部分地区从中获得实惠。对西南部落后地区农业发展的财政支持, 加速了该地区农业机械化和现代化的步伐, 促进了不合理的农业生产结构调整, 并成为全美国重要的农牧商品供应基地。

2法国促进产业升级的财政政策

法国老工业区主要指洛林与诺尔———加来两个大区6个省, 是法国煤、铁资源的主要集中区。20世纪60年代以后, 东北部区域三大经济支柱的煤炭、冶金和纺织部门相继出现困难, 1973年世界经济危机的爆发更是遭受了沉重打击, 尤其是冶金部门陷入困境, 东北工业区开始走向衰落。从20世纪80年代起, 法国开始对这两大区域实施复兴计划, 包括推行区域“计划合同”和采取财政刺激、就业、行政等措施。其中财政刺激措施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制定激励的财政政策。主要表现在:一是确定把工业结构改革和现代化、研究发展、就业和培训作为政府年度财政支出的重点, 在政府预算支出中优先保证冶金和煤炭等困难区域的需要, 将全国大型工程投资额的1/3优先拨给两个大区使用;二是为动员和汇集社会闲散资金支援工业改革, 银行系统特建立新的储蓄项目, 并对存款人实行优惠利率、免征所得税和利息税;三是建立工业现代化基金, 资金来源包括政府拨款和来自银行汇集的民间资本 (大部分) , 作为支援企业改造和现代化专用款项, 专门用于企业发放优惠贷款;四是政府和地方建立各种补贴和奖金制度, 包括工业企业下放奖金、第三产业地方奖金和科研活动奖金等。二是实施灵活的税收政策。主要表现在:一是为减轻企业税负和鼓励进行投资, 削减工业企业行业税10%。二是为吸引企业到东北老工业区投资, 对新建企业免征地方税、公司税和所得税3年, 期满后再享有50%减税优惠, 并建立“无税特区”免征劳工税和其他各种社会杂税。三是为推动科研、促进新技术开发, 政府鼓励建立风险投资共同基金, 积极倡导民间风险资本, 对投资者免征科研投资所得税和增值税。四是为支持企业家筹集资金进行新的投资, 银行特开立“企业储蓄卡”, 储蓄期为至少3年, 对存款人免征利息税, 期满后还可获得银行的一笔低息贷款, 并对用贷款投资取得的利润从低征税。

3韩国促进产业升级的财政政策

韩国从20世纪60年代起, 在将近30年的时间里保持了8%的GDP年增长率, 被经济学家们誉为“汉江奇迹”。在高速增长的同时, 韩国产业结构也逐渐提升, 主导产业由劳动密集型到资本密集型, 再到资本技术密集型, 同时出口外向型的发展战略使韩国在20世纪90年代初的产业结构就已接近发达工业化国家的水平。在结构调整中, 韩国税制改革的作用功不可没。韩国的产业结构发展分为三个阶段:出口导向时期、重化工业时期、结构调整以及自由化时期, 与此相一致, 韩国税收体制的发展也分为三个阶段:发展支持阶段, 重工业促进阶段, 结构调整与自由化阶段。可见, 韩国税收制度与政府的经济发展战略紧密联系, 税制的演变反映了经济发展的要求。从促进和适应产业结构调整这个角度看, 税制改革在不同阶段有着各自的政策重点和策略。韩国的税制改革主要通过调整税收优惠的对象和手段引导要素流动的部门或产业取向。税收的手段有特别折旧、免税期、投资抵免、减免税等, 在不同的结构调整时期, 税收优惠的对象和手段都不一样。主要特点是:一是税收优惠政策经历了从部门倾向型向功能型的转变。二是随着政策重点的转移, 税收优惠对象和方式在不断调整。

4国外促进产业升级的财政政策对我国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启示

东北老工业基地目前也处于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时期, 促进产业结构合理化和层次高级化是当前经济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因此, 借鉴国内外经验, 应从长远考虑, 为适应经济发展战略特别是产业结构的调整而对财政制度进行改革。

4.1促进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的财政政策应随着产业结构的转换相应调整。随着产业的发展, 财政政策也要不断调整, 要以本阶段的主导产业为重点扶持对象。当前阶段促进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的财政政策, 有部分已过时, 不适应当前产业结构调整的需要, 还有部分有悖于产业结构调整要求, 但这些政策仍在运行中, 对产业结构高级化形成障碍。所以, 必须稳妥而坚决地加快改革步伐, 尽快完善税收政策, 为产业高级化创造更好的条件。

4.2促进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的财政政策应随各重点产业不同阶段而有所不同。由于财政补贴、转移支付、财政投融资、免税、投资扣除、税收抵免和加速折旧等财政政策各有其特点, 因而随着各重点产业发展的不同阶段应采取不同的财政政策。如免税期规定具有管理简单、刺激力度大的特点, 因此往往在一个产业刚刚兴起时采用, 但由于它自身的缺点较多, 如难以估计因此而减少的财政收入, 鼓励短期行为, 难以防止投机分子通过将企业再注册的办法不断享受免税待遇等, 所以规定的时间以3~4年为宜。再如加速折旧是一种较理想的方式, 不考虑时间价值的情况下, 它只是推迟而不是减少财政收入的缴纳, 而且在一定程度上鼓励长期投资。因此在现实中要合理使用这几种税收优惠措施。

4.3促进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的财政政策应强调产业导向功能。在增强财政政策调节产业结构的功能时, 根据经济发展及产业结构调整所要实现的目标制定相应的财政政策。从东北老工业基地目前产业发展的情况来看, 对投资于农业以及交通运输业、通信业、能源工业、水利设施、城市市政公用事业等基础设施和基础工业的企业、对投资于机械工业、电子工业、石化工业、汽车工业以及建筑业等支柱产业的企业和投资于高新技术产业、创意产业等新型产业

现阶段财务管理面临的新挑战及其创新的思考

秦四芳1闫舒静2 (1.鸡西市道路运输管理处;2.大唐鸡西热电有限责任公司)

摘要:知识经济是建立在知识与信息的生产和使用之上的经济。因此, 知识经济时代财务资源的配置需要有“相关利益者合作”产权理论及制度作为基石, 否则将会加剧财务资本所有者与知识资本所有者之间的矛盾冲突;知识经济时代的财务管理应以无形资产投资为主要决策内容, 财务机构的设置应具有灵敏快速的特征, 财务人员应具有很强的信息接受处理能力及财务方法创新能力, 否则企业财务管理将无法适应外部环境的变化。

关键词:知识经济财务管理挑战创新

0引言

二十一世纪的到来, 将使知识经济的大潮更加汹涌, 在人类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都迅猛发展的历史巨变中, 传统工业经济时代的财务管理已受到严重冲击, 现代财务管理面临着挑战与创新。

1 财务管理面临的挑战

1.1 风险理财已是财务管理中的重要问题现代企业的理财

中, 人们已普遍意识到筹资有经营风险、财务风险, 投资有风险, 但对知识经济会给企业带来更大的决策风险、存货风险、开发风险、货币风险、投资风险及怎样去衡量和防范风险却意识淡薄。因此, 如何有效防范、抵御各种风险及危机, 使企业更好追求创新与发展已是财务管理需要研究和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

1.2 现有的财务管理理论与内容已不适应知识经济时代的投

资决策需要传统工业经济时代经济增长的因素主要依赖厂房、机器、资金等有形资产, 而在知识经济时代, 企业资产结构中, 以知识为基础的专利权、商标权、商誉、计算机软件、人才素质、产品创新等无形资产所占比重将会大大提高。而现今财务管理的理论与内容对有形资产的管理论述较详尽完善, 对无形资产涉及较少, 在现实财务管理活动中, 许多企业往往低估无形资产价值, 习惯通过扩大厂房、增加设备等方法进行资产营运, 而不善于利用无形资产进行资本运营。因此, 传统的工业经济时代的财务管理理论与内容已不适应知识经济时代投资决策的需要。

1.3 现有大多数财务机构的设置与财务人员的素质严重妨碍

着信息化、知识化理财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 一切经济活动都必须以快、准、全的信息为导向, 数字化技术、信息高速公路将使企业的交易、决策信息在瞬间完成, “媒体空间”、“网上实体”使经济活动的空间变小, 这就决定了在知识经济时代里, 企业财务管理人员要有很强的专业知识能力、敏锐的处理接受信息能力、创新科学理财方法的能力;企业财务机构的设置应是管理层次及中间管理人员少, 强调结构创新, 具有灵敏、高效、快速的特征。

2 财务管理的创新

2.1 树立人本化理财观念, 充分协调好各相关利益者之间的财

务关系目前我们虽然很难使“利益相关者”合作产权制度一步到位, 但企业的每一项经济活动都是由人发起、操作和管理度, 因此, 重视人的发展与管理是知识经济时代的基本趋势和客观要求。

第一, 财务目标多元化。知识经济的到来, 扩展了企业资本范围, 改变了企业资本结构, 物质资本与知识资本的地位将发生重大变化, 物质资本的地位将相对下降, 而知识资本的地位将相对上升, 且人力资本将成为决定企业乃至整个社会和经济发展的最重要资源, 是决定社会财富分配的最主要因素。因此, 财务目标不仅要考虑财务资本所有者的资本增值最大化、债权者的偿债能力最大化、政府的社会经济贡献最大化、社会公众的社会经济责任和绩效最大化的财务要求, 更要考虑人力资本所有者 (经营者与员工) 的薪金收入最大化和参与企业税后利润分配的财务要求。第二, 财务责任社会化。从利益相关者的角度出发, 企业既要考虑资本投入者的财务要求, 又要兼顾企业履行社会责任时的财务要求, 并在这两种财务要求之间谋求均衡, 把企业的社会责任纳入财务目标体系是“利益相关者合作”逻辑下的必然选择。第三, 建立反映知识资本价值的财务评价指标。知识资本应是指市场价值与帐面价值的差额, 在传统的财务会计中很难反映此值, 例如英特尔、微软等高新技术企业股票上市后, 其市场价值比其帐面价值高出3—8倍, 而我国有些上市公司虽然帐面价值巨大, 但其市场价值却每况愈下。因此, 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 建立起对知识资本价值进行评价的财务指标已是必然, 可以反映一个企业今后的发展潜力及趋势;

2.2 强化风险管理, 促进竞争与合作相统一市场经济的机制

客观上使任何一个企业都存在着蒙受经济损失的机会与可能, 而这种可能性在知识经济时代会更大。因此, 企业财务人员必须有正确的风险观, 善于捕捉环境变化带来的不确定因素, 有预见地采取各种防范措施, 把可能遭受的风险损失降到最低限度。

第一, 强化风险管理。首先要强化财务管理人员的风险意识, 及时调整财务人员适应新环境的知识结构, 使他们能够具有及时捕捉风险、衡量防范风险的能力。其次, 要充分利用信息网加强调查研究, 运用科学方法对投资项目进行预测, 提高投资决策的科学性和可行性, 减少和避免因投资失误而给企业带来的风险损失。再次, 须改进无形资产价值补偿方式, 由于在高新技术产业与无形资产上的投资及取得超额收益的时间、数额很难测定, 用于它们的投资风险远远大于固定资产投资, 因此, 仅仅要求无形资产在有效期限平均摊销, 无疑增加了对高新技术产业与无形资产投资的风险性, 所以最好的办法是对那些技术进步快、对国民经济具有重大促进意义的无形资产采取类似于固定资产加速折旧的方法进行摊销。第二, 促进竞争与合作相统一。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 由于信息传播、处理和反馈的速度以及科学技术发展的速度均越来越快, 这就加剧了市场竞争的激烈程度, 哪个企业在信息和知识共享上抢先一步, 便会获得竞争的优势。但又由于信息的网络化、科学技术的综合化和全球经济的一体化, 又必然要求各企业之间相互沟通与协作, 遵守一定的游戏规则。因此, 企业财务人员在作财务决策与日常管理中, 既要能善于抓住机遇, 在剧烈的市场竞争中从容应付风险的挑战, 趋利避害;又要能灵活处理和协调企业与其它企业之间的合作伙伴关系, 促进竞争与合作相统一, 以增强企业自身及其它企业抗风险的能力, 使各方的经济利益达到和谐统一。国际上如美国IBM与日本东芝公司的联盟、美国通用电气与欧洲西门子的联盟等, 就是很好的例证, 他们这种竞争加联合的浪潮, 冲击着我们现有的理财观念和理财模式。

2.3 创新和调整财务管理理论与内容, 把无形资产作为企业投

资决策的重点知识经济的到来, 使无形资产成为企业最主要、最重要的投资对象, 我们应该创新财务管理理论、改进和调整财务管理中忽视无形资产投资及其决策评价的内容, 建立切实反映无形资产状况及其结果的决策指标体系。传统的投资方案决策主要以有形资产的财务效益为主, 评价的重点放在物耗与人工的节约上, 而在以智力资本投入为主的知识经济时代, 投资决策的重点应以无形资产为主, 效益评价的标准应从企业全局利益、长远利益出发, 以是否给企业带来人力资源积累、提高人力资源的质量、增强企业创新能力及持续发展的动力为杠杆, 制定具体反映无形资产投资效益的指标。

参考文献

[1]严芳, 龚艳梅.中国台湾地区的升级之路[J]社科纵横.2006年第12期.

[2]彭月兰.运用税收政策促进产业结构调整[J]经济问题.2005年第9期.

上一篇:徐州工程学院下一篇:都市报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