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区域创新体系

2024-11-04

基层区域创新体系(通用12篇)

基层区域创新体系 篇1

摘要:介绍了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区域性建设模式, 并分析其优势, 以期为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提供参考。

关键词:基层农技推广,区域性建设,优势

基层农技推广体系的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 也是公益性服务有效发挥作用的重要载体, 更是科技成果转化的基础保障。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建设是农业技术在基层领域合理化推广及公益性职能有效发挥的首要问题, 近年来备受关注。按照中央部署, 全国乡镇机构改革工作将于2012年前基本到位, 2008年的中央1号文件也曾指出基层公益性农技推广机构3~5年的建设目标。从党中央国务院到乡镇政府, 在体制改革上都为探索一条完善的发展之路进行整体性规划。就辽宁省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建设来说, 是按主导产业区域建设或者每个乡镇独立建设, 在相关文件中并未有明确的界定, 只要求因地制宜合理设置。通过近年来各地不同程度、不同模式的改革运行, 相比之下, 区域性建设的优势非常突出。因此, 适时归结这一模式的建设成效, 以期促进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 推动其健康快速发展。

1 区域性建设模式

辽宁省辽阳县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 曾作为全国首批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试点县, 探索出了“区域建站、县级管理、经费保障、多元发展”的模式, 并一度成为全国典型和学习榜样, 受到国家和社会的关注与肯定。该县改革前多年积累的问题具有一定的共性和普遍性, 主要表现为:县乡双重管理体制, 职责不清;机构重复, 设置不合理;技术推广与经营服务混淆, 事企不分;经费不足, 推广设施陈旧;人员整体素质不高, 且专门从事农技推广的人员较少, 农技推广工作不能充分发挥作用。通过改革, 该县将原有的计划经济体制下行政区域乡乡建站的旧模式改为按优势主导产业区域跨乡镇设立农技推广区域站。新成立的农技推广区域站是县里设在基层的全额拨款事业单位, 是新型的基层国家农技推广机构, 其区域站的人、财、物三权归县主管部门管理, 经费由县财政供给。从根本上解决了基层农技人员的后顾之忧, 并为其发挥自身能力、专心投入到基层农业技术推广工作提供了坚实保障。

2 区域性建设优势分析

2.1 推动多元化农技服务组织发展

长期以来, 大部分基层农技推广机构既抓业务, 又管行政, 还搞经营, 工作内容交叉混淆, 不论本职还是分外, 不论精通还是外行, 统统“大包大揽”。这不但使技术推广工作受影响, 更违背市场经济规律, 制约其他经济成分参与经营服务, 结果导致农民、政府、社会都不满意。而组建区域站, 就是在明确区域站应承担的主要公益性职能的同时, 把原来承担的经营性服务推向市场, 鼓励科研、教育、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农业龙头企业以及个体私营经济参与一般性推广和经营服务, 促成这部分职能的市场化, 有力地推动农技推广多元化、多样化、社会化发展[1,2]。

2.2 推进优势农产品和特色农产品区域布局发展

为推动农村经济的发展, 促进农民增收、农业增效, 要全力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推进优势农产品和特色农产品向优势产区集中是我国实施农业结构战略调整的重大步骤, 是提高农产品国际竞争力的重大举措。要进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 打造地区优势产业, 就要打破原有的行政区划, 根据当地的自然资源和地理环境进行布局。原有的农机站以乡为单位设置, 其主要任务是保障粮食生产, 已经不适应新形势下农业发展的要求, 亟需进行整合和优化。要按照发展区域优势产业的要求, 合理配置人员, 设置机构, 提供经费, 提高技术人员的业务水平, 使专业技术人员真正走到田间地头为农民服务, 为打造特色产业服务。

2.3 实现经营性服务与公益性职能的分离

在改革基层农技推广体系过程中, 打破原有的农技推广站兼有经营性服务与公益性职能的局面, 是一项重要任务。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实行区域性建设, 将原有乡镇农技推广机构放开搞活, 公益性职能由区域站承担, 经营性服务则由原乡镇站通过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市场运作方式承担。这是实现经营性服务与公益性职能相分离的最佳途径。经过改革后, 区域站的主要职能是公益性农技推广, 主要为区域优势主导产业和特色产业服务, 改善区域站人员从事行政杂务的现状, 不再从事经营性服务, 经费由财政供给, 区域站较以往的农技推广体系能更好地为农民服务。原有的乡镇农技推广机构为改革中产生的富余人员提供了就业机会。这些人员可以利用乡镇农技推广机构经营场所、使用原有设施开展经营服务。在改革的过程中, 要对原有农技站的富余人员进行技术和政策培训, 并给予一定补贴, 出台相关优惠政策, 解决好其就业问题。农技站的改革也为发展多元化农技服务组织创造了便利条件, 促进社会力量进入农业服务行业, 从而形成精干的基层农技推广机构与多元化的农技服务组织各显所长, 公益性职能和经营性服务得到较好履行的农技推广新局面[3,4]。

2.4 集中优化资源, 形成专业技术优势

原有的农技推广机构从整体来看, 存在机构庞大、人员众多的弊端。农技推广机构设置以行政区划为主, 其主要目的是推广大宗粮食生产技术, 确保粮食生产安全。存在专业结构单一、技术层次低、技术力量小、设施条件和服务手段有限的缺陷, 难以满足新形势下农业发展、农民增收对农技推广提出的更大范围、更多层次、更高质量、更快速服务的要求。设置区域农技推广站打破原有的地域限制, 其设置的目的是发展当地的区域优势主导产业。在发展过程中广泛吸收人才, 合理配置技术力量, 充分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 利用现代信息传播技术发展, 实施远距离即时服务。组建农技推广区域站, 既精简机构和人员数量, 又提高为专业化、规模化、规范化、多样化农业生产提供技术支撑的能力。

2.5 吸纳高等院校毕业生充实基层

原有的农技推广站对高校毕业生缺乏吸引力, 专业人才缺乏的现象十分严重。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原的农技推广体系下, 基层站点数目众多, 每站人员较少, 毕业生进入基层后要花很多精力处理日常事务性工作, 提高自身业务水平的时间少, 不利于人才发展。二是基层农技推广机构人事管理僵化, 限制人才合理流动。一旦分配到乡镇, 进行人才流动的可能性不大。而区域站是县级业务部门的派出机构, 人员在全县范围内实行按需灵活调配的方式。区域农技站的专业面宽、业务性强、服务范围广, 为毕业生提高自身业务水平提供了发展平台, 有利于其发展。

2.6 改革后基层保持稳定

改革必然损害一部分人的利益, 给社会稳定造成威胁。根据以往经验, 进行基层单位改革, 如果解决不好精简分流人员的就业问题, 将会使改革困难重重。改革不从当地实际情况出发、力度过大、精简裁员过多、后续工作不到位都容易导致不满情绪和一系列社会问题。而对原有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改革, 要从农业、农民的实际需要出发, 充分考虑当地农业的发展水平, 做好精简分流人员的再就业工作, 取得了较好的成果。区域农技推广站不但能够为农民提供更多的优质服务, 而且在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促进当地农村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杨芳.我国基层农技推广体系的现状及发展对策[J].种业导刊, 2011 (9) :11-12.

[2]皇甫美玲.原平市农技推广体系建设存在的问题与思考[J].现代农业, 2011 (9) :69.

[3]王奋青.阳高县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建设的实践与体会[J].农业技术与装备, 2011 (16) :49-50.

[4]李江树, 刘平.泸县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的做法[J].四川农机, 2011 (4) :28-29.

基层区域创新体系 篇2

陕西省基层农技推广服务体系改革与建设区域站项目总结报告近年来,陕西省农技推广总站坚持以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为主线,以农技推广机制创新和技术创新为动力,以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目的,以强化技术服务为工作切入点,积极开展陕西省基层农技推广服务体系改革与建设区域站项目、运行机制创新、科技培训及重大实用技术的配套集成为主要内容的农技推广工作,为全省农业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陕西省基层农技推广服务体系改革与建设区域站项目现状

2009年以来,在全国农技中心的大力支持和省农业厅的正确领导下,我省从理顺管理体制、创新运行机制入手,全面复制推广“平利模式”(所谓“平利模式”,可以概括为5句话:核心是“三权归

一、服务公益性、装备和素质、机制和体制”;重点是农业技术推广主要依托物化平台和虚拟平台;关键是推广模式要创新;要害是农技人员实行动态轮岗和系统培训的双轮对接;目标是构建多元发展,公益性机构、营利性机构和非营利性机构为主体共同组合为基层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积极推进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努力提升综合服务能力。截止今年4月底,11个市、104个农业县区全面完成了改革任务,共建成省、市、县、乡农技推广机构1600多个,职工接近2万人。

二、采取的主要做法及成效

(一)抓体制创新,稳步推进基层农技体系改革与建设

一是抓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针对前期改革整体推进缓慢的问题,2011年7月5日,省委、省政府在平利县召开了全省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推进会,原省委副书记王侠、副省长祝列克出席会议并作了重要讲话,要求各地要准确把握陕西省基层农技推广服务体系改革与建设区域站项目改革的目的和要求,加快推进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省农业厅成立了以杨效宏副厅长为组长的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并组建4个督查组,从去年9月至今年3月份,先后4次对改革进度缓慢的市、县进行督导。

二是抓基层中心区域站建设。按照精简县级、撤销乡镇站、组建区域站的思路,将原有的2—3个乡镇农技站整合设置区域站,形成了“管理在县级、服务在基层”的运作模式。管理体制上,区域站隶属于县农技中心,作为县农技中心的派出机构;工作职能上,农技人员从繁杂的乡镇行政工作中解脱出来,专职从事辖区内的技术推广工作;经费保障上,区域站的经费全部纳入当地县级财政预算;人员构成上,由原县乡农技人员竞聘组成,保证了人员素质。同时,按照“改革到位、先建后补”的原则,我省于2011年正式启动了区域站条件建设项目,先后整合中、省资金约1.8亿元用于690个乡镇(区域)站的基础设施、功能配套和服务能力等方面的条件建设。

三是抓陕西省基层农技推广服务体系改革与建设区域站项目管理体制建设。针对新阶段农技推广机构职能和特点,制定机构管理制度、工作考评制度、人员录用制度和轮岗激励机制。根据不同岗位特点,科学合理量化考核指标,把单位民主评议与服务区域内基层、科技示范户和农民群众对农技人员评价有机结合起来,把专业理论研究成果与一线实践活动成效密切联系起来,把为民服务意识强弱与实际工作能力高低合理统一起来,对现有农技人员进行严格规范的考核,淘汰不适合搞推广且顶编占岗的人员。强化动态管理,实行农技人员跨级、跨区域流动机制,健全业务考核和工作激励机制,提高一线人员待遇等措施,引导鼓励农技人员到基层推广机构工作。

(二)抓机制创新,建立高效、科学的农技推广新机制

在推广方式上,整合农技、种子、土肥、植保等方面资源,建立多元化投资的大规模、标准化科技示范方田,并逐步由以户为核心扩展到以村为单元,形成了以农业示范园区、科技示范田为载体的集试验示范、科技培训、成果展示为一体的物化平台,带动提升主导品种和主推技术到位率达到95%以上。

在推广方法上,将基层农技推广机构从“大包大揽、不堪重负”的窘境中解脱出来,扶持和引导长安区长丰土地托管公司、泾阳键潍粮食专业合作社、澄城丰旺农机农民专业合作社等各种经济成份的社会力量加入到农技推广中来,构建了以国家公益性农技推广机构为主体,科研院所、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社广泛参与的多元化农技推广体系。

在运行机制上,通过粮食高产创建、百万亩设施蔬菜工程等重大项目实施,加强农、科、教等部门间的合作,鼓励农技人员带着问题到科研院校研修深造,科研院校的专家、教授则带着课题到示范田验证成果,成功探索出了“行政推动、项目带动、技术集成、企业参与、专家领军、农技唱戏”的运行机制,实现了多

种有利因素优势互补,多种力量合作共赢。

(三)抓技术创新,加速科技成果转化

在加大新品种、新技术引进、试验与推广的同时,根据我省南北狭长,生态类型多样的特点,突出关中、渭北、陕北、陕南四大粮食主产区,加强对传统生产技术的改造集成,组装形成了十大粮油作物主推技术。并结合粮油作物高产创建、“四百”示范工程(即关中灌区百万亩小麦玉米高效超吨粮示范工程、渭北百万亩春玉米旱作高产示范工程、陕南百万亩优质稻油丰产示范工程和陕北百万亩马铃薯高产示范工程”)等项目的实施,以此带动十大技术推广应用。

(四)抓科技培训,提高科技人员素质

从提高农技人员的科技素质角度入手,狠抓了技术培训工作。一是加强农技师资培训。结合重大项目实施,由省站组织对市、县农技人员进行师资培训,然后按照市、县、乡、科技示范户到农户的逐级培训形式,带动科技成果的快速应用。二是开展农技推广能力提升试点。以转变农技推广理念和方法为核心,以提升农技推广服务质量和效果为目标,在泾阳、城固、蒲城3县9个村开展农技推广能力试点。依托农民专业合作社纽带,围绕小麦、玉米、水稻、设施蔬菜、苹果、酥梨、元胡等7个主导产业,组建不同作物农民技术小组,引导群众自己从生产实际中寻找问题、自主思考问题、相互探讨问题,充分调动农民群众参与农技推广的主观能动性,收到了良好的效果。三是开展农技体系培训年活动。我厅把2012年确定为全省农技体系培训年,整合2000万元,以市县乡三级体系为重点,按照“532”机制(即省、市、县逐级培训比例为5:3:2)和“纵横联动、教训结合、论坛讲评、技能比武、交流协作、三位一体”模式,围绕多个专题,对基层农技人员开展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式培训,力争1年内把全省农技人员全部轮训一遍,每3年轮训一次。目前,省、市、县已举办培训班46期,培训农技人员6100人。

(五)抓信息化建设,发挥快捷畅通优势

把虚拟平台建设作为促进科技传播的一条重要途径,加快与农技信息网、电子务农、农技110联网,与电视、广播、报刊、杂志等传统媒体实现信息共享,开发出了集网络、语音视频、手机短信等为一体的现代农业科技综合服务系统,推进了农技推广服务信息化。截止目前,全省104个农业县全部开通了农技110,66%的农技推广机构开设了“农技信息网”或在当地农业信息网上设有“农技推广”栏目,使农民朋友更快捷、更迅速地从互联网上捕捉有益信息,更好地服务农业生产。省站在抓好“陕西农技信息网”、《陕西农技推广》杂志等服务平台的同时,结合水稻、油菜高产创建活动,与联通、移动两大通讯运营商合作,免费为示范区群众发送技术服务短信,大大提高了技术指导的针对性和时效性。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部分地区认识不高推动不力。自我省开展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工作以来,省上多次下发文件,召开专题会议,安排部署全省基层农技体系改革与建设工作,但大部分县区对基层农技体系改革与建设的重要性、紧迫感认识不到位,文件上落实快,人员、经费等到位慢的问题仍然存在,“等、看”情绪严重,工作没有没有主动性和开拓性。

(二)地方财力投入严重不足。陕西是全国经济相对落后省份,仅国家贫困县达50个,占全省农业县的近一半,地方财政收入较低,没有能力对农业,特别是对农技推广进行大量投入,农技人员待遇较差,办公条件落后。而地方财力状况好的地区,当地政府对农业的重视程度又不够,投入不足,从而导致农技推广体系建设滞后、科技成果转化缓慢。

(三)人员断层和知识老化问题严重。近年来,受经济、编制等方面限制,许多农业院校毕业生进不来或者是不愿意到基层农技部门工作,加之现有人员中,中专以下学历人员占编制内人员数的44.9%,初级职称以下的占72.8%,接受培训和再教育的机会很少,导致科技人员知识老化,观念陈旧,很难适应现代农业生产发展对新技术的要求。

附录陕西省基层农技推广服务体系改革与建设区域站项目采购项目配置清单

仪器采购情况(部分)

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设施条件建设仪器

河南加快建设区域创新体系的思考 篇3

一、建设区域创新体系是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的迫切要求

一是建设区域创新体系有利于培育发展新动能。在经济新常态下,河南同样正经历着新旧动能转化的阵痛,传统发展动能在逐渐衰减,迫切需要培育新的发展动能。以输出创新能量为核心的区域创新体系,可以通过优化创新资源配置、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为经济社会的持续稳定发展提供新的动能。

二是建设区域创新体系有利于提升河南区域竞争力。河南作为传统农业大省和能源原材料工业大省,产业层次低,经济大而不强。为此,就需要以提高创新特别是科技创新能力为目标,加快建设创新功能完备、集聚能力强大、资源配置高效的区域创新体系,为提升河南区域经济竞争力提供强大的科技支撑。

三是建设区域创新体系有利于促进河南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区域创新体系作为知识流动和科技创新的重要载体,是区域产业持续创新的根本动力,完善的区域创新体系有利于构建产业技术创新体系,从而有助于全面提高区域产业在全国、全球产业分工体系中的位置。

四是建设区域创新体系有利于实现经济的绿色低碳发展。建设区域创新体系,通过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和市场创新等,构建“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循环经济模式,发展绿色材料、绿色能源、绿色技术,推广环保节能绿色产品,走绿色低碳发展之路,可以进一步提升河南生态文明建设水平。

二、当前河南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的现状

一是科技创新实力不断增强。2015年全省规模以上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超过5000亿元,比2010年翻了一番多,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由2010年的19.2%大幅提高到33.3%,科技支撑经济社会发展能力进一步提升。

二是企业创新主体地位不断凸显。全省高新技术企业1353家。省级以上企业技术中心1013个,其中国家级80个。国家级创新型(试点)企业18家,省级创新型(试点)企业428家。全省73.5%的研发人员集中在企业,84.7%的研发投入来源于企业,87.2%的省级及以上研发平台设立在企业。

三是创新投入产出效率不断提升。2015年获得国家科技奖励106项,其中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4项、一等奖7项。专利申请与授权数量实现大幅增长,2015年专利申请量和专利授权量分别比2010年提高2倍和2.2倍,万人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1.87件,较“十一五”末翻了近两番。

四是区域创新布局不断完善。拥有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城市5个,数量居中部首位。郑州、洛阳、南阳3市被批准为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市。截至2014年年底,河南省建有国家级高新区7家、省级高新区14家,国家高新区数量居中西部首位、全国第6位,全省高新区战略布局初步形成,2015年郑洛新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又获得国务院的批准,成为国家级的重要创新平台。

五是科技创新环境不断优化。河南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创新驱动,先后出台了《关于加快自主创新体系建设促进创新驱动发展的意见》《关于发展众创空间推进大众创新创业的实施意见》等一系列促进创新发展的政策措施等,为全省科技创新营造了良好的政策环境。

三、当前河南区域创新体系建设存在的问题

一是创新研发资金投入不足。根据《2014年全国科技经费投入统计公报》数据显示,2014年全国共投入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13015.6亿元,全社会R&D经费占GDP的比重为2.05%,河南2014年R&D经费支出400亿元,R&D经费投入强度1.14%,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二是企业自主创新能力较弱。总体上看,河南企业创新能力不足的问题比较突出,许多企业还没有独立的研发机构,产业技术创新体系不健全,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原创性成果不多。从产业类型来看,服务业的创新动力低于制造业,不少企业仍缺乏依靠自主创新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意识和动力。

三是创新成果转化率整体不高。在科研机构与生产企业、科技开发与市场需求、科技成果与产业需要之间存在断层现象,特别是在经济发展新常态的背景下,河南产业结构仍然面临产业链条短、产业层次低、单位产值耗能大、环境污染重、科技支撑弱等诸多问题。

四是创新平台数量总体偏少。平台和载体是支撑创新发展的基础条件和重要手段,总体上看,近年来河南创新平台载体建设取得了较大进展,但与先进省份相比,还有较大差距。

五是高层次创新人才相对短缺。高层次人才特别是高端创新型人才不足一直是制约河南科技创新能力的重要因素,2015河南全年研究与试验发展人员24万,全省仅有院士20人、“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4人。

六是有效的创新激励机制还不健全。科技创新与制度创新之间的矛盾仍然是创新发展的主要矛盾。主要表现为科技与经济融合发展机制尚未形成,科技资源还不能得到有效配置和利用,缺乏强有力的统筹协调机制等。

四、加快建设河南区域创新体系的对策建议

一是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使企业真正成为研发投入、技术创新和成果应用的主体。利用经济杠杆作用,通过税收减免等扶持政策,激发企业增加研发投入的积极性,引导企业增加研发投入。推动创新资源、政策、人才向企业集聚,实现研发资源、人才资源、信息资源互动共享,加快推进企业创新成果的产业化与市场化。

二是加大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推动人才优势转化为企业创新发展优势。重视企业在创新人才培养中的重要作用,发挥产学研合作优势,积极培养一线创新人才,使创新跟企业的发展形成良性互动。积极营造吸引吸纳人才的社会氛围,采取多种措施,不断改善城市创新创业的软硬件环境,吸引更多的行业顶尖人才和学科带头人来豫创业、创新、创造。

三是不断完善服务创新的现代金融体系,为区域创新体系提供多渠道的金融支持。引导银行业金融机构提高对科技型企业的信贷投入力度,放宽融资准入条件,推动金融产品、服务方式和制度模式持续创新。发挥风险投资、天使投资在创新型企业创业初期的关键作用,积极引导社会资本投向创新创业企业,解决融资需求问题。

四是继续发挥好政府在创新中的重要作用,使政府的职能和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充分结合起来。建立健全科技支撑政策,用好税收豁免和税收优惠等政策杠杆,营造良好的创新生态环境。规范市场竞争,建立完善的法律保障体系,健全专业化的知识产权服务机构,充分实现创新产品的市场价值。

五是优化全社会创新文化环境,使创新精神融入到经济社会的发展之中。充分尊重科学研究的积累性和长期性规律,建立公平开放的市场环境,加大知识产权的司法保护。树立文化自信,厚植企业家精神,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的“工匠精神”。

六是建立开放型区域创新体系,主动融入全球创新网络。抓住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所带来的历史机遇,培育若干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特色产业技术创新中心和产业集群;促进国际科技合作,构建跨地域产业创新联盟,并通过参与国际竞争,倒逼企业进行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

基层区域创新体系 篇4

当前, 区域数据中心以下不再部署应用系统, 银行机构地市以下分支行的科技人员或多或少面临着职业发展的困惑。随着区域数据中心体系建设的深入推进, 基层科技部门开发建设任务陆续减少, 设施维护、系统安装、网络安全等基础性工作显著加强, 科技人员难免有些失落, 尽管工作强度和工作复杂性并没有降低, 但自己的工作更像是后勤人员工作, 工作成就感远没有做项目那么强烈, 对工作热情和上进心也有所影响。

二、新的时期, 新的要求

区域数据集中对银行业基层科技工作的影响主要体现在“职责加强, 方式一体, 分工调整, 要求提高”, 正是这些新的工作模式和工作特点, 提出了新时期下基层科技人才队伍建设的新要求。

(一) 工作重点逐级明确

以“全局-区域”两级数据中心模式为例, 区域、地市、县区基层科技工作内容和职责都需要进一步明确落实。

对于区域数据中心, 主要肩负:全区域数据中心建设及相关的组织管理、规范实施和资源整合工作;区域集中的重要系统的运行维护和安全保障工作;面向本区域的地方特色系统的建设开发工作。由此可见, 数据集中下区域数据中心科技部门的工作内容不减反增, 科技人员在信息化规划、项目管理、系统设计、软件开发、基础建设、网络通信、业务运维和安全保障等方面的综合素质要求更高, 责任更重。

对于地市分支行, 数据集中以前的科技工作内容以系统开发和应用推广占较大比重, 而在实施两级数据中心体系后, 其重点将转向本地设施管理、系统管理、网络管理、运维管理和安全管理等较以往更加精细、更加专业的技术支持与技术服务工作。原有的地方特色系统自主建设任务将逐步纳入区域信息化建设总体规划当中, 在区域数据中心统筹安排下, 有目的、有原则、有计划、有步骤地组织开展。

对于县级支行, 区域数据中心体系下的科技工作内容仍以一线基础性工作为主, 但随着运维一体化体系等科技自身信息化建设的实施和各银行业基层机构改革的深入, 县区支行兼职科技人员的运维岗位将有所减少, 转而突出信息安全管理岗位的专职化。

(二) 人员组成更趋合理

总体而言, 基层科技部门人才队伍的建设都离不开人员数目、年龄结构、综合能力三方面的考虑。

人员数目方面。实施数据集中和资源整合, 要求在提高金融服务水平的同时, 尽量减少银行业运营成本。除了节约软件、硬件投资以外, 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和有效利用同样是成本管理的重要课题。如何确定各级基层分支行科技人员的数目, 要从区域数据集中的实际情况出发, 在保证科技成效与降低人力成本之间找到合适的平衡点;要根据不同的工作内容和具体要求, 面向各级科技部门实行增减适度的人员调整计划;要在纵横两个方向上做好人力资源整合优化, 充分发挥现有科技人才的积极作用, 力求“合理化精简”。

年龄结构方面。数据集中后的科技工作将是“稳步推进”与“创新发展”相结合的科技工作, 因此, 各级基层科技部门人员的组成要遵循“新老结合, 以老带新”原则。“老”是指具有多年科技部门工作经验的领导前辈, “新”是指最近入行的年青同事。在“老”同志的指导下, “新”同事可以充分吸收经验知识, 有效提高实战能力, 加快熟悉工作流程;而“新”同事则有助于突破传统局限, 创新工作思维和管理方法, 帮助提升科技部门专业技能水平, 推动银行科技力量持续进步。

综合能力方面。过去, 科技人才的引进和培养都着重强调计算机专业背景, 在区域数据集中体系下, 科技人员的综合能力还应该体现在更深层次和更高水平上。除了要根据当前各级科技部门工作的不同侧重点, 有针对性地引导科技人员调整在系统开发、运行维护、安全保障等方面的知识结构以外, 还要着眼未来, 有目的地建设新时期下的复合型、管理型科技人才队伍。

(三) 协作机制上下联动

区域数据集中体系下, 业务应用高度集中和技术架构全面统一, 各级处理节点之间的相互联系更加紧密, 因此, 要求科技人员加快形成全局性、整体性的工作意识, 促进建立上下联动的协作机制, 避免各级基层部门在科技管理、运维保障和项目建设上出现“断层”现象。

在科技管理方面, 各级基层部门要从意识上消除科技人员各自为“政”的惯性思维, 从行动上改变科技人员分散低效的工作方式, 逐步形成一体化、集约化、规范化的科技工作总体格局。

在运维保障方面, 各级科技部门遵照一体化制度体系和标准化流程要求, 利用区域统一部署的技术支持平台, 通过上下级相关运维系统的有效联动, 充分发挥数据集中与分级管理各自在统计分析与运维实施方面的优势, 提高基层科技人员项目管理、运维分析、故障诊断、应急处置能力, 加快区域科技运维模式从被动支持向主动服务转变。

在项目建设方面, 各级基层科技人员要当好上下级沟通的桥梁角色, 把本地业务系统开发需求与区域信息化建设规划科学地结合起来, 做到既保证数据集中总体框架统一规范, 又满足地区特色业务发展需求。与此同时, 通过组建区域项目小组的工作模式, 加强团结各级科技人员, 充分发挥技术骨干的作用。

三、加强基层科技人才队伍建设的建议

(一) 解放思想观念

适应数据集中体系下科技工作发展的新要求, 重中之重是要解放思想、明确定位, 加快各级基层科技人员传统观念的更新转变。首先, 加强重要性认识。应该充分意识到, 由于信息技术在银行业各部门更加广泛和深入的应用, 信息化系统对区域金融高效运作的影响进一步扩大, 银行业机构与社会各领域的联系更加紧密, 使得各级科技部门的工作重要性只增不减。其次, 明确定位定向。虽然数据集中后基层科技人员参与项目大会战的机会比以往会有所减少, 但技术支持保障的角色地位更加明朗, 科技管理服务的发展方向更加清晰, 因此, 科技人员应该对各级基层科技工作的光明前途充满信心, 以积极的心态重新树立基层科技部门在金融改革前进道路上的崭新形象。再次, 激发上进精神。继续发扬科技工作者不甘人后、勇于进取的优良传统, 充分调动工作热情, 积极主动面对区域数据集中对基层科技工作的新要求。

(二) 梳理岗位职责

在明确新时期各级科技部门工作侧重点的基础上, 进一步做好基层科技人员岗位结构的优化梳理, 设置合理的岗位, 配置合适的人才。一是前后衔接好, 根据数据集中前后的工作内容变化情况, 结合科技部门当前和中远期的发展需求, 做到不遗漏设岗, 不交叉设岗, 不重复设岗, 通过工作职责、工作任务和工作资源的有序承转, 实现基层科技工作岗位和人员的平稳过渡。二是上下统一好, 以科技工作总体规划为指引, 以数据集中发展需要为方向, 界定岗位层次, 细化岗位职责, 既要遵循统筹原则, 又要体现灵活特点, 确保在集约型、一体化、协同式的工作模式下形成持续有效的科技合力。三是左右协调好, 充分考虑科技部门内部以及科技部门与业务部门之间的沟通协调, 针对各项业务工作进行分类和归并, 科学合理地平衡不同岗位的工作量和工作难度, 在各级科技队伍中营造良好的工作和成长环境。

(三) 强化能力建设

加强适应新时期工作要求的人员综合素质培养, 建设专业型、复合型的基层科技人才队伍。一方面, 区域数据中心建设推进实施, 新兴技术应用日渐增多, 要求各级科技人员在信息技术专门领域有更高水平和更深层次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本领。特别是数据集中体系下, 通信网络安全稳定运行的重要性更加显著, 故障问题“牵一发则动全身”的全局性影响也更加突出, 因此, 要进一步加大对基层科技人员在网络建设管理、整体服务意识和应急处置能力等领域的培训力度。另一方面, 新时期下的基层科技工作除了需要熟悉掌握具体应用技术的科技人员, 还需要全面了解金融知识和业务流程, 能够从宏观协调业务工作目标与科技工作目标的战略角度出发, 科学系统地解决信息化发展领导力和执行力的复合管理型人才。改变科技人员传统的被动支持和粗放管理方式, 培养科技人员由IT执行者向IT决策者转变。

(四) 科学评价机制

建立科学的基层科技工作评估方法, 从实际出发, 注重考核指标的规范性、通用性、可比性和公开性。综合考核科技投入效益、人才使用质量和业务促进情况, 通过考核与调研多种方式相结合, 全面了解各级科技人员工作实际情况, 总结深化责任制实施效果。与此同时, 坚持职、责、服务、权利四位统一均衡原则, 在加强科技人才队伍责任感的同时, 充分调动其工作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重视其发展潜力, 通过精神、物质等多种形式的激励手段, 鼓励基层科技人员多作贡献。此外, 切实保证奖惩到位, 形成有利于人才成长的科技创新环境, 不断提高专业技术和服务水平。

四、坚持“以人为本”处理问题

新时期下, “以人为本”仍然是推进数据集中建设、发挥资源整合优势的重要保证, 同时也是科技人才队伍建设的首要原则。

(一) 用心稳定人才

保持科技人才队伍的稳定团结, 要注意把科技人员的个人职业生涯规划与科技部门乃至全行的未来发展方向有机地统一起来, 使科技人才既能看到科技工作向前发展的繁荣景象, 又能看到个人事业进步的远大愿景, 激发内心追求理想、超越自我的工作热情。此外, 要着力创建和谐的用人环境, 尊重、关心、爱护人才, 以富有亲和力的单位文化、融洽的团队精神、良好的人际关系、完善的培训制度、公平的竞争机制, 增强科技人才队伍的归属感和荣誉感, 为各级科技人才提供最大限度施展才能的用武之地。

(二) 有效管理人才

对科技人才的管理要做到人尽其才, 才尽其用。首先, 区域数据集中体系下的基层科技工作要更加强调“专而精”, 因此, 要根据各级科技部门的工作内容和岗位要求, 结合科技人员自身能力水平, 选好人才, 用好人才。其次, 针对不同类型的科技人才采取动态考核与分类评价, 改变“重物轻人”观念, 改变“一刀切”和片面追求数量指标而忽视科技人员实际贡献和创新能力的评价方式, 坚持德才兼备原则, 不唯学历, 不唯职称, 不唯资历, 不唯身份。同时, 大胆鼓励科技人员“走出去”, 通过建立科学合理的引进和流动机制, 保持科技人才队伍的朝气与活力, 促进科技人才健康成长, 推动科技工作的有效开展。

(三) 全面建设人才

在区域数据集中体系下, 还要重视加强科技整体队伍建设与高层次人才建设相结合的原则。从横向看, 夯实科技人才基础, 在各项科技工作任务中锻炼其扎实本领, 提高科技队伍整体实力和服务水平;从纵向看, 培养科技领军帅才, 以高层次人才建设为突破点, 带动各级科技人员共同进步。纵横结合, 才能造就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科技人才大军, 才能构建多渠道、多梯级全面发展的队伍。

摘要:数据集中体系下, 基层科技人员的工作内容和岗位要求有所调整, 特别是随着应用系统开发职能的统一上收, 基层科技部门将会面临更严峻的挑战。本文以新时期下基层科技人才队伍面临的职业发展困惑为出发点, 结合区域数据集中体系的新要求, 探讨加强基层科技人才队伍建设、适应数据集中工作环境, 坚持“以人为本”原则处理问题。

关键词:金融信息化,数据集中,区域数据集中

参考文献

[1]中国人民银行广州分行科技处课题调研小组.两级数据中心体系下人民银行工作模式创新探讨.2008.

[2]何东平, 李琼.商业银行数据集中的调查与思考[J].华南金融电脑, 2007.

基层区域创新体系 篇5

关键词:区域创新体系创新主体对策措施宁夏

区域发展的实践表明,创新是推动发展的动力和源泉。创新可以促进区域经济增长,提高区域竞争力,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实现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对于欠发达地区而言,构建具有地方特色的区域创新体系,有助于塑造区域经济发展的功能主体,培育区域自我发展的能力。

一、相关文献回顾

自熊彼特提出创新理论后,创新理论研究取得了显著成果。熊彼特指出,企业和企业家是创新的主体,但创新实质上是一个社会的过程,企业创新成败不仅取决于企业内部因素,还取决于是否拥有良好的创新环境,包括市场规范程度、政府政策、社会教育程度、公民对创新的认同以及所在地区经济社会环境等。现代创新理论认为,创新只有在创新系统中才能发挥最大效能并有效地促进经济增长,国家或区域创新能力主要依赖于创新参与者(公司、大学、组织、研究机构、政府机构等)的相互作用。弗里曼(Freeman,1987)提出国家创新系统并对其进行开拓性研究,之后成为研究热点,推动了创新理论进一步发展。克鲁格曼(2000)等认为,研究创新体系的最佳空间是国家次一级区域,由于区域聚集创新活动主要基于区域范围。库克(Philip Cooke,1992)对区域创新系统进行了较早和较全面的理论和实证研究,认为区域创新体系主要是由在地理上相互分工与关联的生产企业、研究机构和高等教育机构等构成的区域性组织体系,这种体系支持并产生创新。虽然区域创新系统目前还没有形成统一理论体系,但随着研究不断深入,越来越引起学术界的重视。

基层区域创新体系 篇6

摘要:嘉兴凭借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和产业优势,聚集了大批国内外知名院校、海内外高端人才等要素,建立起多层次、多领域、广覆盖的科技创新平台体系,科技成果转化的政策体系和服务环境日益优化,但是仍然存在科技投入产出不匹配问题。究其原因,主要是供给导向创新政策不利于科技成果转化和领先市场形成,商业模式创新的缺失不利于产业价值链的运动和创构,政府资助项目的研发成果流失现象严重,网上技术市场的中介服务和监管体系尚不健全和地方科技政策存在着滞后性和有效性不足等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地方政府应在国家宏观科技体制指导下,可先行先试出台一些针对现实问题的科技政策文件,通过区域创新体系的建设推动本地区科技成果转化。

关键词:嘉兴 科技成果转化 区域创新 需求导向

目前我国实施创新驱动战略过程中遇到的一个难题就是科技投入产出不匹配,具体表现在两方面,一是产学研用结合不紧密,二是科研行为出现异化。破解以上问题的核心就是要创新科技管理体制和机制,通过政府科技管理职能的改变和商业模式的创新,不断发挥市场在配置资源中的决定作用和企业在成果转化中的主体地位,促进科技与经济的深度融合。本文以嘉兴建设科技成果转化基地为例,力图对地方政府在国家宏观调控政策下,如何构建符合自身发展实际的区域创新政策体系做一些实践探讨,为同类城市科技体制改革提供参考。

一、嘉兴在科技成果转化基地建设方面的具体举措及取得的成效

嘉兴作为浙江省省辖市,凭借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和产业优势,提出了聚集国内外高端生产要素打造高科技成果重要转化基地的发展目标。这些年围绕以上目标不断探索创新政产学研用合作机制、科技管理投入机制和科技成果转化机制,在促进科研与生产、科技与经济融合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有效提升了区域科技创新能力。嘉兴所辖的五县(市)自2000年起,连续十多年入围全国百强县,嘉兴市也被确定为“国家科技进步示范市、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市、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城市和浙江省区域创新体系副中心”,可见,嘉兴在科技创新改革方面走在浙江省乃至全国的前列。

(一)聚集了大批国内外知名院校、海内外高端人才等高端要素

截止目前,嘉兴先后引进了清华大学、中国科学院等40余家国内外知名高校、科研院所,并与中国兵器集团、韩国庆北科技园等10多家国内外知名企业开展了战略合作。初步建立了浙江清华研究院“政产学研金介用”的“七位一体”发展模式和中科院应用技术研究所“实验室—中试孵化—工程化推广—生产基地”创新模式;建立了长三角科学仪器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光伏光热及其装备技术产业创新联盟等一批产业技术联盟;乌克兰国家科学院嘉兴分中心、中俄技术转移中心和巨石玻璃纤维浙江国际合作基地等一批国际型创新载体。另外,还通过柔性引进的方式,建立了6批37家院士专家工作站,其中8家被认定为浙江省省级院士专家工作站;拥有9家国家级博士后工作站,8家省级试点博士后工作站。

(二)建立起多层次、多领域、广覆盖的科技创新平台体系

一是建成各类平台联动、集聚与优化开发格局。建立起以嘉兴经济技术开发区(国际商务区)、嘉善经济技术开发区、平湖经济技术开发区三个国家级开发区为龙头,与嘉兴港区、嘉兴工业园区等11个省级开发区相呼应,以56个市镇工业园区为补充,点面结合、多层次联动开发的格局。二是以高新园区的建设带动特色经济的发展。目前已有3家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园区,7家国家火炬计划特色产业基地。三是大力推进多维度高科技成果转化服务平台。目前正加快推动嘉兴科技城、嘉兴光伏高新园区、嘉兴智慧产业创新园等科技创新服务平台建设。四是构筑高效孵化服务体系。目前嘉兴市共有科技企业孵化器13家,拥有孵化面积60余万平方米,已累计投入资金15亿元,在孵企业980余家。

(三)科技成果转化的政策体系和服务环境日益优化

在不断加大各级财政对院校院地合作创新支持力度的同时,着力在优化环境、改善服务、强化支持上下功夫,把强化金融、中介服务支持作为推进院地校地合作创新的主要着力点。一是强化政策聚焦效应,已初步建立起创新、产业、人才三大政策体系与激励机制,包括《关于加强科技创新的若干政策意见》、《关于加强创业创新领军人才队伍和创新团队建设的若干意见》等。二是加快探索科技与金融有效对接的途径,初步形成财政科技投入、科技信贷、科技担保、科技保险、科技创投、创业板融资等多元化、多渠道的科技投融资体系,建立起“政府引导、银行主导、中介机构参与”的科技金融大格局。三是积极搭建功能健全的高新技术产业化服务平台,把网上技术市场与实体专场对接会有效融合起来,遵循市场导向,优化科技资源配置方式,推进创新主体与市场主体、创新成果与现实生产力的有效对接,使科技项目对接和成果转化渠道通畅、便捷、高效,把科技创新优势尽快转变为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优势。

二、嘉兴在推动高科技成果转化中存在的不足及原因分析

科技成果本身并无高低之分,政府部门通常所说的高科技成果往往与战略新兴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连结在一起。从科技投入方面,即R&D活动经费支出占GDP比重、万人拥有R&D活动人员数和规模以上企业R&D活动经费支出占主营业务收入比重等三个指标来看,嘉兴的整体情况比较理想,均高于浙江省平均水平,但是从科技产出综合评价来看,嘉兴情况并不理想,仍存在平台规模偏小、能级不高以及科研成果产业化低等问题,科技投入产出不匹配问题还比较突出。

(一)供给导向创新政策不利于科技成果转化和领先市场形成

通过研究梳理,可以看出嘉兴近年来为加快科技创新、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出台的各类政策、计划本质上都是通过激励技术知识的生产和优化成果转化环境来增加创新资源和高端要素的供给,因此说这些政策大都是供给导向的。这些政策虽然对于形成本土市场的技术优势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但是由于对创新需求关注不够,不但难以形成国内领先市场需求规模,而且直接引致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培育和发展过多集中在政府拉动模式下,依靠市场拉动企业自发模式产业变革尚未得到充分发展。这样,政府就很难引导企业在创新技术商业化和国际扩散的过程中完成技术学习和追赶,缩小与西方发达国家差距的战略目标。

(二)商业模式创新的缺失不利于产业价值链的运动和创构

商业模式创新是企业管理领域一场深刻的变革,从某种意义上讲,它甚至比技术创新和产品创新更有难度,其实质就是一个不断试错的过程。随着嘉兴经济发展阶段由“投资推动型”向“创新驱动型”转变,技术层面创新已越来越受到政府的重视,但是对于商业模式创新的研究和实践均较薄弱,至今尚未出台过鼓励和支持商业模式创新以及创新需求方面的政策文件。鉴于政府部门出台的政策主要集中在创新投入方面,以及国家、省、市政策体系没有形成有效的错位,造成经费重复投入和研究成果后期管理薄弱,不但导致科研异化行为增多,并且引致很多企业以争取政府支持为目标,惧怕试错,惰于创新创业,从而丧失了挖掘和开发原创市场的机会,也就出现了有技术原创,却因缺乏商业模式创新,从而无法有效推动产业价值链的运动和创构,无形中创新价值链的方向偏离了市场。这样既不利于创新价值链的生态系统形成,也不利于催生新兴产业的发展。

(三)政府资助项目的研发成果流失现象严重

嘉兴目前已经形成了一批创新平台,聚集了一批大院名校,承担的各类科研项目数量逐年增长,高校和科研机构科技活跃度和技术创新能力取得了很大发展。但是由于各类项目的行政管理部门分割,加上我国对政府资助项目的知识产权管理,尚没有法律层次上的专门规定,因此各类项目研究后产生的科技成果并没有一个统一管理,地方政府无法准确掌握全市科技成果存量情况。在科技成果转化评价方面,目前我国官方还缺乏统一的统计口径、测算标准和跟踪评价指标体系,对政府资助项目的研发成果后期管理还处于薄弱环节。政府财政资金支持下由大学、科研机构等产生的科学知识、应用技术、产品原型以及相关经验、技术诀窍等科研成果流失现象严重。

(四)网上技术市场的中介服务和监管体系尚不健全

由于信息不对称、缺乏科学测算依据和权威评估机构,导致网上技术市场发展存在以下问题:一是逆向选择问题,即由于网上技术交易平台缺乏相应的监管机构,会因低估或高估科技成果价值而给转让或受让企业带来经济损失,制约了技术市场的发展。二是政府对于网上技术交易的补助政策只是针对“技术交易”的而没有包括“需求解决”,可能会引致交易双方释放虚假交易信号,甚至可能吸引企业家从生产领域转移到非生产性的寻租活动中。三是网上技术市场交易平台建设没有和提供服务的相关要素有效衔接起来,围绕成果转化的科技中介服务机构没有有效参与进来。以上因素的存在,直接制约了创新成果的推介和转化。

(五)地方科技政策存在着滞后性和有效性不足问题

课题组通过实地走访和问卷调查相结合的方式,对嘉兴300余家企业技术创新和成果转化情况进行了调研。调查数据显示,当前制约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提升的因素依次是:一是创新人才的短缺,二是缺乏有效的市场需求信息,三是企业自身承担技术创新和成果转化风险能力薄弱(嘉兴企业现代化公司治理结构普遍尚未建立),四是缺少创新资金的支持,五是高校科研院所的科研成果与企业需求存在较大偏差。由此可见,不同创新主体之间在科技资源配置、创新价值取向和创新节奏的协同上还不够,致使虽然企业的创新意识有所增强,但是由于创新资源的网路流通渠道还不畅通,“政(政府)、产(企业)、学(大学)、研(科研机构)、金(金融机构)、介(中介机构)、用(市场)”的合作深度还不够,以及企业在促进科技成果转化过程中的高风险无法有效防范等原因,企业在推动科技成果转化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和活力尚未完全释放出来。以上问题实际上早已凸显,但是一直没有得到有效缓解,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目前我国科技体制的改革,主要采取的是由上之下逐层推进方式,这样一来,地方科技政策在解决科技需求过程中的时效性和靶效性就受到了制约。

三、嘉兴区域创新政策体系设计构想

(一)聚焦国际市场,建立领先市场需求导向的创新政策

经济全球化下,企业通过价值链全球布局来参与国际竞争已经成为一种常态,因此地方政府创新政策也要面向国内和国际大市场,建立起领先市场需求导向的创新政策,规避地区个性化市场的形成。结合当前嘉兴企业主要以快速跟随方式获得后发优势的实际,政府应着重从完善市场竞争秩序,鼓励商业模式创新和培育国内领先市场需求方面入手,制定出台一些具有可操作性的政策措施:一是制定扶持商业模式创新,特别是科技成果产业化商业模式创新扶持政策文件,在科技项目立项、科技成果奖励、市级精英引领高层次人才项目、财政税收优惠等方面大力扶持商业模式创新项目,帮助企业克服新技术产业化和商业化的障碍。二是在嘉兴具有领先优势和发展潜力的高新技术产业领域,加强该产业外部市场需求偏好信息的搜集,密切关注国际领先市场的发展动态,制订与这些国家规制相似的规制和采购政策,为企业实施快速跟随战略提供帮助。三是在嘉兴战略新兴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市场中大力引进国际生产网络,推动国内企业与最终产品生产者和最终产品使用者之间的联系,为企业率先识别和采用一些高新技术产业的主导创新设计创造条件。四是加强对国内物流企业和相关知识产权支持和保护,不断探索“物流支撑体系”的新业态、新模式,为生产企业进入国际市场渠道构筑新渠道。五是降低内外贸政策的差异,健全国内市场法律环境,不断改善国内的需求质量,引导国内消费者改变需求偏好,把“中国购买”的力量转变成本土企业形成创新竞争力和争夺产业主动权的依托。

(二)进一步促进体制机制创新,提振科技服务新业态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就科技体制改革各项任务做了全面部署,针对科技资源管理行政化和碎片化问题的改革已经陆续展开,浙江省政府提出了“主动适应新常态”和“加强顶层设计”战略目标,嘉兴政府也应结合地方经济特点,尽快建立政府科技资源市场配置机制,推进科技服务新业态的发展。

一是与上级主管部门政策形成错位,构建高科技成果孵化服务生态。首先,政府主管部门制定相关政策时应与上级主管部门的政策体系形成错位、合理补充,加大对市本级科研项目、科研平台等建设项目统筹管理。其次,强化对各类科研项目、研究团队等的科研成果后期管理,逐步加大小试、中试基地建设,以弥补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中的缺失环节。最后针对不同成长阶段的科技企业的需求,大力推进“苗圃—孵化器—加速器”全程创业孵化链条,构建全要素多维度的孵化服务生态。

二是大力发展中介,创新政府科技资源的资助方式。充分发挥政府投资的引导放大作用。运用地方财力,以高新区为政策载体,培育创业投资等风投机构,培育专业中介服务机构和产业联盟和技术联盟,形成有利于原创型新兴产业自我发展的产业集聚环境和地区创新生态环境。继而将政府科技资源的配置方式,从直接资助、补贴或贷款贴息等投人,转向支持设立创投基金、股权投资基金等,通过中介机构运用市场的压力来推动来企业在成本、技术和需求方面寻求突破,促进产业价值链不同环节的重新组合催生原创型新兴产业发展。

(三)明确地方政府职责,提高财政资助科技成果转化率

在我国全面深化体制改革的大背景下,结合嘉兴目前实际,可做以下工作:一是加强组织领导,明确地方政府的责任。地方政府以及相关部门要切实担当起对本地区已有科技成果的监管和强制转化义务的管理工作。二是组建成果转化机构,协同推进强制转化工作。组建一个由地方政府主管部门牵头的,由科研机构和高校科技主管部门共同参与组成的一个成果转化机构,协同推进财政资助科技成果强制转化工作。三是完善技术转移评价体系,加强对项目承担单位的考核。尽快出台符合地方的技术转移评价指标体系,对技术转移活动及成效进行实时监控;同时加强对项目承担单位履行科研经费、研究过程和后期成果管理。四是统筹管理,将项目申报与成果转化有效衔接起来。构建从项目申报、研究工作开展到成果转化形成全程无缝对接的合作管理机制。

(四)加强技术市场法制体系建设,为科技成果转化提供服务支撑

一是加强对技术市场运行环境的监管,催生网络交易新业态。嘉兴作为浙江省首批科技大市场试点创建单位,可率先制定出台一些嘉兴技术市场建设和运行的具体操作办法,逐步规范技术市场运行环境,切实保障交易人的合法利益,用先进的管理规制引领商业模式的创新。二是组建技术交易所,有效防范网上技术交易中逆向选择问题。组建一个由科研院所、企业和中介共同组成的技术交易所,通过与其他地区网上技术市场的合作,建立起一个广泛而畅通的跨区域技术来源渠道共享平台;打造一支各个领域,包括技术、法律、经济、金融等共同组建成专家队伍,加强对技术交易的监管和知识产权交易的法律保护。三是发布领先市场需求信息,打通技术市场与其他要素市场的融合。通过创新供给方和创新需求方共同作用,推进科技与金融、人才等方面的深度融合,整合国内外创新因素。

(五)激励企业有效科技需求,促进企业内外部创新资源的耦合

一是创造良好社会环境,激励企业有效科技需求。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为目标,不断凸显企业技术创新的主体地位,激发企业有效科技需求,通过企业自发的商业模式的创新促进价值链的运动,通过创新要素的流动和融合催生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二是推进创新平台体系建设,扩大高科技成果辐射效应。注重数量、规模与结构、质量的有机统一,统筹科技成果孵化转化平台建设,促进科技成果孵化转化平台体系的转型升级。建立孵化器与成果产业化基地的绿色通道与信息沟通、共享机制。三是拓宽科技投入资金的来源渠道,降低高科技成果转化风险。在加强政府为主的引导基金作用的同时,大力发展创投、信贷、债券、股票等融资形式,构建全社会、多渠道、多形式的科技投入体系,创建和完善以社会保险为依托的风险机制。四是大力加强中试基地建设,推进产学研合作的模式创新。继续发挥优势,从产学研合作拓展到政产学研合作,建立合作联盟,形成多层合作圈,着力推进与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相关的产学研合作。

参考文献:

[1]吴家喜,邢小强,吴贵生.基于领先市场的国家创新政策[J].中国科技论坛,2009(5):30—34

[2]徐梦周,吕铁.领先市场培育与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J].全球化,2013(6):83—94

[3]吴传清,周勇.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路径和制度安排[J].理论参考,2010(10):12—13

[4]段卫东.国内外技术市场发展之对比研究[J].科技信息,2012(35):116

[5]黄微,刘郡.国内外技术市场运行机制比较研究[J].图书情报工作,2009(22):18—21

[6]毛文静.企业技术创新悖论及其网络机制干预研究[J].科学与管理,2012(1):62—66

[7]Beise,Marian.Lead markets:

country-specific success factors of the global diffusion of innovations[J].ZEW Economic Studies,2001,(14):56—67

[8]GEI长城战略咨询.产业价值链运动三规律——分解、融合、新业态 [R].企业研究报告,2014(2):1—28

[9]苗立峰.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和发展中的商业模式[J].科技智囊,2013(8):16—29

[10]孙耀吾,翟翌,顾荃.服务主导逻辑下移动互联网创新网络主体耦合共轭与价值创造研究[J].中国工业经济,2013(10):147—15

〔本文系浙江省科技厅“开放式创新模式下浙江政府科技资源市场配置机制研究”(项目编号:2015C35012)和嘉兴市科技计划项目“嘉兴市打造高科技成果转化重要基地及其对策研究”(项目编号:2014AZ53004)阶段性成果〕

基层区域创新体系 篇7

克鲁格曼 (Paul R Krugman, 1994) 认为, 仅仅依靠投入而不进行技术创新和提高效率, 容易形成泡沫经济。克鲁格曼的研究为新古典经济学的一个著名定理提供了证据:依靠高储蓄和高投资推动的经济增长不具有可持续性, 可持续的关键在于技术创新。随着经济和科技的不断发展, 区域经济发展的要素也在不断改变, 自然资源在决定产业竞争力方面的作用在逐步下降, 高技术和知识已经成为最重要的竞争优势资源。因此在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 一方面要注重比较优势原则, 另一方面要注重如何通过科技创新来创造竞争优势。在地区经济发展过程中, 要把握资源比较优势和创新竞争优势的均衡, 一方面要重视发挥本地区资源和文化所确定的相对比较优势, 另一方面要注重用创新来创造竞争优势。

内蒙古作为民族地区, 煤炭等矿产资源丰富, 这是内蒙古经济发展的比较优势。但相对而言, 内蒙古经济发展中创新所形成的竞争优势不足, 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内蒙古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内蒙古经济加快向创新型阶段迈进, 既是内蒙古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内在要求, 又是增强内蒙古地区综合竞争力和破解发展难题的有效途径。如何提升内蒙古创新驱动要素的供给能力, 促使内蒙古经济向创新导向发展阶段过渡, 加快内蒙古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显得尤为重要和必要。

1 关于区域创新系统的研究综述

区域创新系统是国际经济地理学研究的一个新领域, 其概念最早出现于1992年。它是以系统的、动态演化的观点把新区域科学中的制度、文化和组织等因素和新熊彼特主义结合起来, 用来解释区域进行系统化创新的能力和潜力以及对制度、组织等环境条件要求的理论概念[1];英国学者Cooke (1994) 对区域创新系统进行了阐述, 认为区域创新系统主要是由在地理上相互分工与关联的企业、研究机构和高等教育机构等构成的区域性组织体系, 这种体系支持并产生创新;Wiig (1995) 在分析区域创新系统时认为, 区域创新系统包括进行创新产品生产供应时的企业群, 进行创新人才培养的教育机构, 进行创新知识与技术生产的研究机构, 对创新活动进行金融、政策法规约束与支持的政府机构和金融商业等创新服务机构;Autio (1998) 认为, 区域创新系统是由相互作用的子系统组成的, 组织和子系统内部相互之间的互动产生了推动区域创新系统演化的知识流;B.Carlsson (1999) 认为区域创新系统是创新系统的重要分类形式;Cassiolato (1999) 在对拉丁美洲国家创新系统的研究中分析了国家、区域和地方创新系统的关系;瑞典的Asheim和Isaksen (2002) 认为, 区域创新体系是某种区域集群, 通过支持组织的两类主要行动者及其相互作用组成;加拿大的Doloreux (2002, 2003) 认为, 区域创新体系是相互作用的私人与公共利益体、正规机构和其他组织的集合, 其功能是按照组织和制度的安排以及人际关系促进知识的生产、利用和传播;还有一些学者在研究区域发展过程中把研究对象作为一个特定的区域创新系统[2], 如Saxenian (1994) 对美国硅谷和128公路地区的研究。

我国在20世纪90年代引入区域创新系统的概念, 并且根据不同的研究需要形成了不同的关于区域创新系统的认识, 比较有代表性的观点有:区域创新系统是某一地区的企业、大学、科研机构、中介服务机构和地方政府构成的创新系统;区域创新系统是某区域内由参加新技术发展和扩散的企业、大学、科研机构和地方政府构成, 为创造、储备和转让知识、技术和新产品的相互作用的网络系统;区域创新系统是指一地方内有关部门和机构相互作用而形成的推动创新的网络;区域创新系统是指区域内科技体系、教育体系、资金体系、文化、政府和企业等为科学技术而努力的因素相互作用的系统;区域创新系统具有多样性、动态性和开放性[1]。

从上述研究可以看出, 区域创新系统是一个由政府、组织和政策及其相互作用构成的有机整体, 它通过系统内各个要素的相互作用, 推动区域创新技术或知识的产生、流动、更新和转化。事实上, 一个地区的区域创新也有阶段性, 区域创新系统的发展分为创新主体发育、创新主体互动、创新网络形成和创新系统成熟4个阶段。区域创新系统发展阶段不同, 对经济支撑和引领的力度和方式也不同, 对应的经济发展方式的本质也不相同。在区域创新系统主体发育阶段, 经济发展方式以要素积累的驱动为主;在区域创新系统创新主体互动阶段, 经济发展方式以经济运行的质量改善为主;在区域创新系统网络形成阶段, 经济发展方式是真正的创新驱动;在区域创新系统成熟阶段, 经济发展方式主要依靠知识经济和创新网络促进[3]。

2 内蒙古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的必要性

当前, 内蒙古经济发展正处于转型升级的关键阶段。加快向创新型阶段跃迁, 既是内蒙古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内在要求, 又是增强综合竞争力和破解发展难题的有效途径。

2.1 区域创新体系建设是推动内蒙古经济持续增长的关键

近年来, 内蒙古经济实现了高速增长, 经济建设取得了巨大成绩, 2003-2009年内蒙古的GDP平均增长率领跑全国, 2010年内蒙古GDP达到11 620亿元, 加入了GDP总量“万亿俱乐部”。事实上, 要素和投资驱动是内蒙古经济高速增长的主要动力。经济发展的实践表明, 经济增长过分依赖投资驱动, 会加剧能源资源紧张和环境约束日趋突出, 是难以持续的。内蒙古要获得更强的增长引擎, 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 关键是要摆脱对资源、资金等的过度依赖, 转向主要依靠高新技术、高素质人力资本等创新要素驱动的轨道上来。区域创新体系建设对于内蒙古经济发展的作用主要表现在:区域创新系统可以优化和整合内蒙古的创新资源, 提高区域创新能力, 形成区域创新合力, 保证内蒙古经济增长质量的提升;区域创新体系建设可以促进内蒙古区域内高科技企业和高科技园区的形成, 可以培育区域内的新兴产业;区域创新体系建设可以提高内蒙古企业自身对先进技术的消化、吸收能力, 有利于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 促进内蒙古区域内高科技产品的不断出现;区域创新体系建设可以为内蒙古区域内的中小企业提供技术服务, 有利于技术扩散, 从而形成大规模的经济增长效应。

2.2 区域创新体系建设是调整优化内蒙古产业结构的动力

经济发展过程是一个产业不断重组和升级的过程, 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实力、技术进步和竞争力等指标的演进状况。经济发展程度越高的国家, 农业在国民经济中所占比重越低, 第二产业在经济中的比重也在逐步下降, 而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所占比重较高。世界银行发表的《世界发展报告》显示, 1998年, 高收入国家三次产业结构的平均比重为2∶33∶65, 中高收入国家为7∶35∶58, 中低收入国家为12∶36∶58。从内蒙古目前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来看, 2009年内蒙古三次产业的比重为9.5∶52.5∶38.0, 内蒙古产业结构重型化程度严重, 第三产业发展相对滞后。今后, 内蒙古依托技术创新、组织创新和制度创新, 加速经济全面转型, 实现经济结构层次优化、生产效率和质量效益提升成为主要目标。为顺应这一发展趋势, 通过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及利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全面融入国际分工体系等途径完成这一转型势在必行。

2.3 区域创新体系建设是提升内蒙古产业链和价值链的核心

当前, 以跨国公司为载体的国际间产业转移表现出新的发展趋势, 发达国家产业由产业链生产的中端加速向上端的研究设计和下端的营销服务转移, 进而控制产业全球价值链上的战略环节, 强化其对全球经济的主导能力, 国际产业链中端的加工制造业则转移到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国内产业转移也出现了这样的特征, 发达地区逐步把一些高耗能、高污染的加工制造业向中西部地区转移。同时, 产业链研发上端和服务下端成了产业价值链的高端, 综合收益最高, 生产中端则处于国际产业价值链的低端。内蒙古现有的比较优势仍主要集中于能源产业和畜牧产业, 在市场上处于比较劣势地位。内蒙古地区绝不能继续满足于在产业链和价值链低端生存的境况, 必须以创新为导向, 努力延伸产业链条, 提高产品附加值, 同时注重向生产性服务业延伸, 实现新一轮产业转型升级。

2.4 区域创新体系建设是内蒙古节能减排的根本保证

创新对于地区经济发展的作用很大程度上反映在能源使用效率上, 科学发展要求节能减排。我国发达地区节能减排的实际效果以及创新对社会发展的支撑作用明显具有优势。目前, 创新对内蒙古社会经济发展的支撑作用不明显, 经济发展中节能减排任务繁重。

数据来源:2011年中国统计年鉴

从上述数据可以看出, 近年来内蒙古经济的高速增长是以能源的巨大消耗为支撑的, 2010年内蒙古的单位GDP能耗为1.915吨标准煤/万元, 仅仅排在宁夏、青海、贵州和山西之后, 是全国单位GDP能耗最高的省份之一。内蒙古要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由高投入、高消耗、高速度转变为低投入、低消耗、低排放、高产出、高质量、高效益、高速度的发展模式, 一条重要途径就是用高技术改造传统产业。

3 内蒙古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的阻滞因素分析

3.1 R&D投入不足制约了创新能力的提升

R&D投入是区域创新投入实力指数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 内蒙古经济保持快速增长, 但是内蒙古R&D投入没有随经济增长而出现快速增长, R&D投入不足已经成为制约内蒙古向创新发展转变的重要阻滞因素。

数据来源:2010年中国科技统计年鉴

数据来源:2010年中国科技统计年鉴

总体而言, 内蒙古的科技发展与全国和各区域经济板块的平均水平相比, 仍有很大差距。2009年, 内蒙古R&D全时当量仅为21 676 (人年) , 同期全国平均水平为73 911 (人年) , 东部地区平均值为135 291 (人年) , 西部平均值为26 781 (人年) , 其中研究人员人数, 开展的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试验发展也都低于全国与各区域经济板块的平均值。2009年内蒙古R&D经费内部支出仅占GDP的0.53%, 远远低于全国和各经济区域平均水平。由此可见, 内蒙古的科技创新对经济发展的支持力度较小, 科研经费投入严重不足, 导致内蒙古区域创新的基础条件薄弱。

3.2 企业创新能力低下制约区域创新能力的提升

企业创新是产业创新、区域创新和国家创新能力的重要基础, 决定一个地区或一国的国际竞争力和创新能力, 决定一个产业的产业结构与发展水平和在产业国际分工中的地位。相对全国而言, 内蒙古地区的企业创新效力低下。

数据来源:2010年中国科技统计年鉴

如表1所示, 各地区规模以上企业的研发平均水平总体上呈现东部、中部、西部梯次排列, 这与全国经济发展的梯级结构相吻合, 企业R&D项目数、企业办研发机构数、新产品开发项目数、专利申请数、有效发明专利数等, 内蒙古的统计数据均低于其他各区域板块的平均值, 在西部地区中也处于较低水平。2009年, 内蒙古大中型企业新产品开发项目数为936项, 新产品产值为6 068 069.9万元, 分别排在全国倒数第7位和第9位。这些数据一方面客观反映了内蒙古目前的经济发展方式离创新驱动还相差甚远, 另一方面也反映了企业研发基础薄弱, 研发能力不强的现状。

3.3 人力资本积累相对落后制约了创新能力的提升

人力资本是技术创新的主体, 它直接决定着技术路径的初始选择。人力资本只有将其所拥有的专有知识、技术、经验等知识存量与物质资本相结合才能催生出创新。目前, 人力资本已经成为经济增长的核心驱动力, 物质资本对经济增长的推动作用相对弱化, 创新也表现出知识性、网络性、虚拟性和不确定性等特点。相对而言, 内蒙古在高素质人力资本的存量和比例上都比较落后, 这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内蒙古地区创新能力的提升。

内蒙古人力资本积累落后的另一个表现就是技能型人才的短缺。技能型人才的短缺导致内蒙古制造业水平落后, 更为严重的是, 技能型人才的短缺严重影响了内蒙古科技成果向生产力的转化, 制约了内蒙古创新能力的提升。

3.4 体制机制的“路径依赖”制约了创新能力的提升

“路径依赖”是指人们过去的选择可能决定了他们现在的选择。“路径依赖”类似于物理学中的惯性, 一旦进入某一路径, 就可能对这种路径产生依赖。“路径依赖”往往意味着无效率, 一旦选择了某种路径, 就意味着将会被长期锁定在这一路径上, 即使除此之外, 还存在其他更加有效的路径[3]。内蒙古地区自主创新动力不足、能力不强的很重要的原因, 在于机制的“路径依赖”制约创新, 这种“路径依赖”主要表现在:第一, 科技管理体制不完善。目前内蒙古的科技管理体制尚存在行为主体越位、服务缺位问题。单位、部门的职责、任务界定不清, 交叉重叠, 自成体系。这些问题导致科技要素之间相互作用力弱, 科技资源得不到合理配置和充分利用。第二, 技术创新与经济严重脱节。目前, 内蒙古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成果不多, 先进适用的技术成果应用面窄, 技术供给与经济需求之间的矛盾突出, 科技成果难以向生产环节转移。第三, 创新融资渠道不畅。技术创新和科技成果在产品市场开拓及规模扩展过程中需要大量的资金。内蒙古在技术创新和推进科技成果转化中的风险投资机制、保险机制、科技信贷机制和信用评估机制落后, 制约了创新行为和创新成果的推广。第四, 创新的中介服务能力不强。目前, 内蒙古地区宏观层面的知识和技术储备与科技中介服务支持不力, 使创新的外部知识和技术源泉的注入短缺。

数据来源:2010年中国统计年鉴

4 内蒙古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的政策选择

4.1 完善区域创新的科技投入政策体系

与其他省市相比, 内蒙古的R&D投入总量和强度明显不足, 科技基础条件相当薄弱。当今发达国家和地区都把增加科技投入作为提高国家或地区竞争力的重要举措。内蒙古必须从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出发, 加大科技投入力度。首先, 要建立财政性科技投入稳定增长机制, 优化财政科技投入结构。内蒙古要改变R&D支出占财政支出比重过低的局面, 大力提高科研支出增长的比例和幅度, 使之与经济增长的速度保持一致或略高于经济增长速度, 从而保证科研开发能力的稳定性与持续性。同时, 内蒙古地区应该把有限的科研经费投入到科技课题的开发中。另外内蒙古财政科技投入的重点应当支持基础研究和重点项目研究, 着力解决内蒙古关键行业和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大科技问题, 比如煤炭行业和新能源发展领域的关键技术问题。其次, 要创新财政科技投入管理机制, 提高科研经费使用效率。内蒙古要改革和强化科研经费管理, 对科研课题及经费的申报、评审、立项、执行和结果评估的全过程建立严格规范的监管制度并建立财政科技经费的绩效评价体系。再次, 要鼓励企业增加投入, 建立多元化的科技投入体系。内蒙古要采取措施鼓励企业增加对科技开发的投入力度, 推动企业科技进步, 增强企业技术储备和发展的后劲。内蒙古地区可以根据不同企业、不同行业的特点, 制定企业研发机构的标准, 并选择一部分企业进行重点扶植, 使之成为地方的重点研发中心。同时要建立市场化和社会化的融资渠道, 形成政府、企业和社会三方推进机制, 拓宽资金的投入渠道, 特别是要拓宽市场化和社会化的融资渠道。

4.2 健全区域创新的金融支持体系

在推动区域自主创新和提高区域自主创新能力的过程中, 金融体系和金融政策有重要责任。内蒙古应该结合本地实际, 健全区域自主创新的金融支持体系。首先, 要引导商业银行支持区域自主创新。政府应利用基金、贴息和担保等方式, 引导各类商业金融机构支持自主创新。商业银行可以对有效益、有还贷能力的创新产品所需的流动资金给予适当的金融支持, 同时对资信好的自主创新产品企业给予一定的授信额度并提供多种金融服务。其次, 要加强对中小企业自主创新的金融支持力度。企业是技术创新的主体, 也是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的关键。目前内蒙古地区的中小企业创新融资困难。中小企业自主创新不仅需要政府的宏观财政支持, 更需要持续和规范的金融支持。为此, 内蒙古地区应该引导社会资金建立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 建立资本金补充和风险分担机制, 为中小企业创新活动提供融资保障。同时应该支持开展对中小高新技术企业的金融保险服务。支持保险公司发展企业财产保险、产品责任保险和业务中断保险等险种, 为高新技术企业提供保险服务。

4.3 构筑以科技中介服务机构为主导的区域创新服务体系

区域创新服务体系是为创新主体提供社会化和专业化服务以支撑和促进创新活动和提高创新效率的服务网络。创新服务机构在创新主体之间、创新主体与市场之间、创新主体与科技行政管理部门之间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是促进创新主体创新活动的催化剂[4]。为促进科技成果的产业化, 推动企业技术创新和技术进步, 必须要有一个能够提供全面、高效和优质服务的区域创新服务体系。目前内蒙古应该着力从以下方面入手进行区域创新服务体系建设。首先, 要加快培育科技中介机构、构建专业化、社会化的技术服务平台, 强化科技中介服务机构的技术服务、技术咨询功能。其次, 要构建开发园区的创新、创业服务体系。内蒙古在进一步强化开发园区发展环境优势的基础上, 构建开发园区公共技术服务平台, 进一步提升开发园区的集聚力, 加快开发园区的发展。再次, 要开拓科技合作新领域, 构建技术要素交流平台。内蒙古应该围绕建设区域网上技术交易市场, 进一步加快科技成果库、技术需求库等信息资源和技术交易平台建设, 着力培育围绕技术交易的中介机构。同时要通过政策引导和人员培训, 营造发展科技中介机构的政策环境, 培育一批科技中介服务机构的创业者。另外要对科技中介机构在科技项目等方面给予扶持, 并加强规范性管理, 提升科技中介服务机构的能力和信誉。

4.4 健全区域创新的人才开发体系

舒尔茨在对美国经济与工业发展做出评价时指出, 在当代美国的经济发展中, 人力资本已经占据了显著的地位, 当代美国90%的产品更新, 依靠的是人才的智力, 而不是传统的劳力或资本。建立健全人才开发体系, 造就高素质的人才开发队伍, 是关系到内蒙古区域创新体系建设成败的重要工作。为此, 内蒙古应该强化人力资本投资意识, 提高教育投入强度, 认真落实国家提出的财政性教育经费占GDP的比例达到4%的目标。目前内蒙古还应继续深化教育改革, 巩固发展城乡职业教育, 着力培育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同时内蒙古应该做好人才的引进、培养和使用工作, 深化产权和分配制度改革, 积极推动知识产权人格化、人才资源资本化, 加大技术、管理和资本等生产要素参与收益分配的力度。建立政府宏观调控、单位自主用人、人才自主择业、社会提供服务、市场调节供求的人才资源配置机制。吸引海内外优秀人才到内蒙古从事科技开发和创业, 创造可以吸引高层次人才进行创新的生活和工作环境, 逐步形成可以为科技人才创新、创业提供支持的保障机制。

4.5 探索区域创新的创业投资体系

各国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的经验表明, 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需要创业投资支持。创业投资对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的推动作用, 不仅在于它满足了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在不同发展阶段的资金需求, 而且满足了创业企业的管理服务需求。创业投资可以为企业提供其他传统金融投资形式无法提供的“投资+增值”的服务效果。创业投资通过对创业企业提供资金支持, 可以介入创业企业经营管理活动, 可以充分发挥和放大创业企业原有的竞争优势。正是由于这些特点, 使得创业投资承担孵化和催化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的任务。目前, 内蒙古的创业投资发展基本上处于空白, 急需政府采取措施培育和建立创业投资体系。具体而言, 内蒙古应该完善企业注册登记制度, 降低企业的市场准入标准, 积极培育创业投资的需求主体;出台创业投资的优惠政策, 扶持创业投资的发展;积极探索和发展有限合伙制, 提高创业投资机构的运作效率;加快区域性技术产权交易市场的建设, 完善创业投资的退出机制。

摘要:如何提升创新驱动要素的供给能力, 促使内蒙古经济向创新导向发展阶段过渡, 是内蒙古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关键。本文从内蒙古经济持续增长、产业结构优化、产业链条延伸和节能减排的角度论述了内蒙古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的必要性, 分析了R&D投入不足、企业创新能力低下、人力资本积累落后和体制机制的路径依赖等因素对内蒙古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的阻滞, 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内蒙古,区域创新,阻滞因素

参考文献

[1]陈天荣.区域创新系统动力论[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9:57.

[2]凌云, 王立军.技术创新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 2004:78.

[3]卢现祥, 朱巧玲.新制度经济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7:472.

区域科技创新评价体系的建构 篇8

然而,如何衡量和评价区域科技创新对本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是当前研究领域的一大难题。要解决该难题,首先必须量化区域的科技创新能力,然后才能够进一步研究区域科技创新能力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

传统上人们习惯于用科技进步贡献率作为衡量国家或地区科技进步及创新能力的主要指标。由于科技进步贡献率没有反映规模收益和替代弹性变化的问题[2,3],单纯地分析和比较科技进步贡献率并不能反映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贡献的实质,甚至还会得出错误的结论。此外,科技进步贡献率还不能全面反映科技创新对经济社会生活的各种影响。为了全面反映区域科技创新对经济社会的影响,本研究试图探索出一种新的方法,寻求利用多指标综合指数分析方法来建构一套结构性指标体系评价区域内的科技创新能力。

1 建构指标体系的指导思想及理论

在指标体系的构建上,按照系统论的观点和系统分析的方法选择指标并建立指标体系,力求指标体系能够全面涵盖区域科技创新的内涵、特征,体现区域实施科技创新战略应把握的重点及国家关于永续发展基本战略的原则。在指标的选择上,立足于充分利用已有的统计指标,并根据研究目的要求按照区域科技创新的思想构筑一些新指标,力求指标体系在实际应用过程中要方便简洁,有可操作性。

本研究中建构区域科技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理论依据主要是发展经济学关于区域科技创新对经济社会发展作用的论述,同时参考公共经济学中关于政府行为职能的理论,以及制度经济学和竞争理论的观点。但核心指导理论是发展经济学,如果其他理论依据与发展经济学发生矛盾,以发展经济学为依据。

2 建构指标体系的指导原则

(1)导向性原则指标体系的设置要能对促进区域科技创新能力及永续发展有明确的导向性,并起到积极的指导和督促作用。

(2)整体性原则必须从系统整体的角度出发、要求所预选的各个指标要能够作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在其相互配合中比较全面、科学、准确地反映、描述和涵盖区域科技创新的内涵、特征。

(3)层次性原则在设计指标体系时,必须根据区域科技创新的系统结构将指标体系划分为若干层次,逐层次进行分解,并确定出具体指标,从而实现对区域科技创新的层次化描述,以确保指标体系的结构清晰,便于实际应用。

(4)可测性原则要求指标体系中所选择的各个指标要能够进行定量化的描述,能够根据某一标准进行度量和分析测定,以利量化。

(5)可行性原则尽可能利用已有的信息资料,或能够运用已有的数据资料通过间接计算可以得到具体数据的指标。指标要容易被人理解和掌握,计算方法要简便,易于实施;指标在数量上要少而精,力求在实际应用过程中要方便简洁可操作。

(6)相对独立性原则要求所选择的各个指标必须相对独立,指标之间要做到不重复、不遗漏,尽量避免指标信息的重复,最大限度降低信息的冗余度。

(7)考评与描述相结合原则在构造区域科技创新指标体系时遵循描述与考评相结合的原则,以原始指标为描述指标,以分析指标为评价指标,通过多指标综合指数体系的建构把这两类指标标合而为一。

3 建构指标体系的方法

为了科学地制定出合理的指标体系,既能够避免主观判断的局限性,又能避免因统计数据质量等各种原因所带来的定量分析偏差,本研究中确定了利用变量的客观筛选和专家的主观专业判断相结合的方法来建构指标体系。

(1)指标的客观筛选(1)利用文献法,建构囊括前人研究成果的初步分析指标集合。(2)利用初步建构的指标集合,收集各指标数据。(3)利用因子分析法初筛关键变量。通过统计软件SPSS进行因子分析,对已获得数据的变量深入分析,找出其中的主要影响因素,作为分析的关键变量进入基本指标集。(4)利用聚类分析法,初步构筑关键变量的上位指标。

(2)指标的专业判断对初步筛选的基本指标及其上位指标,咨询相关专家。专家分别来自科技主管部门、高等院校、研究机构、大中型企业等。通过专家咨询,对初筛指标进行完善,主要包括两个方面工作:

一是补齐比较重要的缺失变量,删除专业上认为影响度较小的变量;

二是指标归集不能完全凭借定量分析方法,必须结合专业定性判断,因此对上位指标进行研判,从专业角度明确指标的归类。

在既定的指导理论和原则下,通过对指标的客观筛选和专业判断,从而建构出区域科技创新评价指标。

4 区域科技创新评价指标体系

本研究构筑的区域科技创新评价指标体系是一种多层次结构性指标,共包含3个一级指标,9个二级指标,28个三级指标(见表1)。该套指标体系的基本框架包含3个部分:

一是反映现实的直接的科技能力指标,主要是评价科技创新直接形成或转化为生产力的程度,我们称之为科技成果转化指数,括各种科技产出和成果转化指标。

二是反映未来科技发展潜力的指标,该类指标主要是评价科技创新的长期发展能力而不考虑科技创新对当前的产出,我们称之为研发指数,包括科技基础条件、各种科技投入(如人力投入、财力投入)等。

三是从公共经济学和制度经济学角度所确定的反映政府和社会对科技创新环境塑造的指标,我们称之为科技创新支撑指数,包括各种科技政策、科技服务平台建设,乃至社会经济基础等。

5 本区域科技创新评价指标体系的特点

该套指标体系重点突出科技创新的基本要素———研发能力、转化能力和支撑能力,其难点在科技创新成果的转化和科技创新支撑能力的评价上。

如何全面而准确地衡量和评价科技创新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问题一直是困扰研究人员的难点,本研究最终确定了从生产领域、技术扩散或转移、节能降耗或永续发展的角度3个层面来衡量和评价科技成果转化的问题。以企业科技成果转化来衡量生产领域科技成果的转化,以技术市场成果转化来衡量技术扩散或转移带来的效益,以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衡量科技创新对节能降耗以及永续发展的影响。

科技创新支撑能力的评价可谓是同类研究中的最棘手难题;一是创新支撑本身难以量化评价;二是该指标对科技研发和科技成果转化2个指标存在潜在的间接影响。

本次研究中经过艰难的分析和专家咨询,确定从科技政策环境、科技服务平台、经济基础3个角度来衡量和评价区域的科技创新支撑能力。这3个二级指标中,最难量化评价的是科技政策环境,因为该指标同时包含了2个层次的问题,既要评价有无相关科技政策,还要衡量和评价相关科技政策影响度。然而政策影响度的衡量是比较艰难的,人们往往采用主观判断法来衡量,这就难免因专家的个人知识面局限而造成较大的误差。为了突破主管判断法的缺陷,本次研究中采用了以科技政策实施成果来衡量科技政策环境的方法。同时为了减少其他因素的影响并突出科技政策的作用,研究中选择了国家及省级计划项目和省级以上科技成果奖来衡量科技政策,这样做既考虑了是否有相关科技政策又衡量了相关科技政策的影响度。

6 区域科技创新指数的测算方法

为了全面系统地评价区域的科技创新能力,本研究构建了一个结构性的多指标综合评价指数。多指标综合评价指数测算的关键是权重的确定问题,常见的权重确定方法有主观赋权法和客观赋权法两大类。

由于专家选择本身具有一定的困难,可能会使主观赋权法人为产生偏倚,因此本研究主要采用客观赋权法来测算区域科技创新指数。但同时考虑到客观赋权的缺陷,在研究中也采用了主观赋权以弥补客观赋权的缺陷。具体测算方法如下:

(1)对指标数据进行无量纲化处理由于在设计的区域科技创新指标体系中,各个指标的数值表现形式不一,有的为绝对数,有的为相对数,还有的为平均数;同时指标的计量单位也不一致,有的为万元,有的为百分比,有的为元,有的为人等,没有直接的可比性。因此在测算区域科技创新能力时,需要对单项评价指标的原始数据进行无量纲化处理,消除不同指标量纲和数量级差对评价的负面影响。无量纲化时对负向指标采取正向化处理。

(2)确定各级指标权重在区域科技创新指标体系中设置了三大类28个细项指标。但是各个指标所起的作用并不相同,因此要对不同指标赋予不同权重。权重的确定应综合考虑3个因素:一是指标包含的信息;二是指标的敏感度;三是指标的独立性。

本研究中赋权主要包括两部分:一是采用熵值法[4]对三级指标和二级指标进行客观赋权;二是采用德尔斐法对一级指标进行主观赋权。

第一,熵值法对二级和三级指标赋权。熵值法是一种根据各项指标观测值所提供的信息的大小来确定指标权重的方法。设xij(i=1,2,…,n;j=1,2,…,m)为第i个系统中的第j项观测数据。对于给定的j,xij的差异越大,该项指标包含和传输的信息越多。信息的增加意味着熵的减少,熵可以用来度量这种信息量的大小。用熵值法确定指标权数的步骤如下:

(1)计算第j项指标下,第i个系统的特征比重:

(2)计算第j项指标的熵值:

数n有关,ej>0。

(3)计算指标xj差异性系数:

gj=1-ej,gj越大表明该项指标的作用越大。

wj为归一化的权重系数。

第二,德尔斐法对一级指标赋权。在客观赋权的基础上,由科技专家从专业角度定性判断一级指标的权重,科技专家分别来自科研部门、科技管理部门和生产部门。

(3)计算区域科技创新评价指数在无量纲化和确定权重的基础上,计算区域科技创新指数,步骤如下:

第一,将各三级指标的无量纲化数值与相应的权数相乘,然后再加总,得到各二级指标的综合值,这些综合值可以反映各二级指标的创新能力。

第二,将各二级指标综合值再与其权数相乘,然后加总,得到各一级指标的综合值,用来反映区域在不同层面创新能力大小。

第三,将各一级指标的综合值与其权数相乘然后加总,即可得到区域科技创新综合指数,用来对区域科技创新状况进行总体评价。

各级区域创新指数以及原始指标分别从不同角度和不同层次反映了区域科技创新的水平和能力,可以根据需要灵活地应用于对区域科技创新的评价。

总之,本研究以发展经济学理论为依托,利用变量的客观筛选和专家的主观专业判断相结合的方法,建构了一套区域科技创新的多层次结构性评价指标体系。同时为保证测算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对所选指标采用了熵值法客观赋权和专家主观赋权相结合的加权方法。该指标体系可以用于评价和了解省及市的区域科技创新状况,服务于区域科技创新政策的制定。

摘要:以发展经济学理论为指导,以导向性原则为基础,以永续发展为目的,通过对指标客观筛选和专家主观专业判断相结合的方法,建构了一套区域科技创新评价指标体系,并详细阐述了区域科技创新指数的测算方法。旨在通过该套指标体系为科学评价区域科技创新能力及水平提供参考。

关键词:区域科技创新,评价,指标体系

参考文献

[1]刘曙光.区域创新系统:理论探讨与实证研究[M].青岛: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2004.

[2]陈颖,李强.索罗余值法测算科技进步贡献率的局限与改进[J].科学学研究,2006,24(增刊):414-420.

[3]何锦义.科技进步贡献率测算中值得注意的几个问题[J].学术问题研究:综合版,2006(2):18-21.

江苏省区域创新体系的现状分析 篇9

区域创新体系理论来源于国家创新体系理论、渐进经济学和现代区域发展理论。区域创新体系 (Regional Innovation Systems, RIS) 是一个新的概念, 1992年由英国Cardiff大学社会科学高级研究中心创始人菲利普·库克 (Philip Cooke) 在《区域创新体系:全球化背景下统治的职能》一书中首次提出。区域创新体系是世界经济界和地理学界的一个新领域, 它从系统的、动态演化的角度出发, 将新区域科学中的制度、文化、组织等因素和创新研究相结合, 建立区域创新、区域环境和区域经济增长之间的有机联系, 组成分析区域创新和区域经济发展的强有力的理论框架。

我国在20世纪90年代才引入区域创新体系概念, 主要是在借鉴国外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展开的。目前对区域创新体系认识的局限性, 要想对其下一个简单而精确的定义是很困难的, 但区域创新体系的一些基本内涵却是可以确定的。相对而言, 刘曙光的定义比较全面、科学, 但仍有待于进一步完善。刘曙光综合国内外已有创新体系以及区域创新体系的定义, 认为区域创新体系的概念至少应包括以下基本内涵:1.具有一定的地方空间范围和开放边界;2.以生产企业、研究与开发机构、高等院校、地方政府机构和服务机构为创新主要单元;3.不同单元之间通过关联构成创新系统的组织结构和空间结构;4.创新单元通过创新 (组织和空间) 结构自身组织及其与环境的作用和系统组织作用维持创新的运行和创新的持续发展。

二、江苏省区域创新体系现状分析

继2009年江苏省综合创新能力首次跃居全国首位后, 2010年江苏省继续保持全国第1名的位置。其中, 知识创造能力、知识获取能力、企业创新能力、创新环境和创新绩效5个分指标的排名分别为第4位、第2位、第1位、第2位和第2位, 均处于全国领先水平。创新实力、创新效率和创新潜力的排名分别为第2位、第4位和第5位。

从知识创造能力来看, 在研发投入方面, 2008年江苏省不论是研发人员投入还是政府科技经费投入总额都处在全国领先水平, 但是政府科技投入占GDP的比例只有0.45%, 仅列全国第14位, 仍有一定的提高空间;在发明专利方面, 发明专利申请和授权总数以及人均数等多项指标均全国领先, 且仍然以较高的速度增长, 但每亿元科技活动经费内部支出产生的发明专利授权数仅为3.12件, 居全国第18位, 科技经费投入效率仍有待提高;在科研论文方面, 2008年, 江苏省国内、国际论文总量分别居全国第2位和第3位, 增速也较高, 但人均量处于全国中游水平。从知识获取能力来看, 在科技合作方面, 江苏省处于全国领先水平, 各类科技论文合作数量均位居全国前3位, 但增长态势放缓, 作者异国科技论文数增长率甚至出现了负增长;高校和科研院所科技活动筹集资金中来自企业的资金达到了35.37亿元, 居全国第2位, 体现出了江苏省产学研合作密切的合作关系。在技术转移能力方面, 江苏省技术市场呈现出交易总量较大但增长放缓的特点,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国内外技术引进活动积极。外资企业投资十分活跃, 2008年, 江苏省外商投资企业年底注册资金中外资部分达到了1900.55亿美元, 高居全国第1位。

从企业创新能力来看, 江苏省连续两年排名全国首位。2010年, 企业研究开发投入、设计能力、制造和生产能力以及新产品销售收入, 4项二级指标分别排名全国第1位、第1位、第2位、第3位, 展现出全方位的领先优势, 具体细分指标中大多数都居全国前6位。但也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就业人员中研究开发人员比重、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有科技机构的企业占总企业数的比例、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技术改造的平均收入额等个别指标处于全国中下游水平。

从创新环境来看, 大部分指标都处于全国领先水平。其中, 电话、国际互联网、公路拥有量等基础设施呈现出总量庞大, 但增长减慢;市场环境表现较好, 政府财政支出、进出口差额、国内固定资产投资额、居民消费水平等关键指标都位于全国前列。劳动者素质较高, 教育经费支出、6岁及6岁以上人口中大专以上学历人口数均居全国第2位, 但值得注意的是, 对教育的投资占GDP的比例仅为2.81%, 仅列全国第27位, 提高空间依然很大。金融环境排名全国第1位, 国家创新基金获得资金、国家产业化项目落实资金、大中型工业企业科技活动获得金融机构贷款额等指标均居全国前两位。创新创业十分活跃, 高新技术企业数居全国第2位, 增长速度居全国第1位, 达到了49.22%。

从创新绩效来看, 江苏省的大多数指标都处在全国前列。宏观经济、产业国际竞争力、就业4项二级综合指标, 分别排名全国第2位、第3位、第4位和第1位, 体现出强劲的实力。但是, 需要特别注意的是, 可持续发展与环保综合指标仅列全国第24位, 江苏省的能耗、电耗总量以及工业双废排放总量几乎都处在全国最高水平, 节能减排压力很大。

江苏省的创新能力处于全国最高水平, 绝大数分指标都处在全国领先地位, 发展较为均衡, 虽然诸如基础设施等一些指标出现了增长放缓迹象, 但这是总量快速增加之后的正常现象。需要特别关注的是, 江苏省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 能耗、电耗总量以及工业双废排放总量几乎都处在全国最高水平, 资源、环境的压力日趋紧迫, 如何利用科技创新转变发展方式, 走低碳环保之路, 是江苏省未来必须面临的巨大挑战。

三、对江苏省区域创新体系的建议

(一) 加强以企业为核心的创新能力建设

在全球化过程中, 区域竞争力必须建立在充分利用自身拥有的独特和有价值的、对方难以模仿的资产的基础上。这些独特的资产是不断丰富的知识、技能和创造力, 而不是传统观念中的土地和其他自然资源。区域创新能力区域独特资产发挥作用的主要表现, 而企业是区域创新的主体。因此, 建设创新型江苏、提高江苏区域竞争力, 必须大力加强以企业为核心的创新能力建设。

(二) 提高高校和科研机构的创新能力

通过共建、合并、联合、协作、划转等有效的形式和措施, 建立起条块结合、以块为主的高等教育管理新体制, 扩大高等院校自主管理权力, 提高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创新的活力。

(三) 促进江苏创新资源的优化配置

创新资源是创新活动的基础要素, 它主要包括创新人才、创新资金、创新信息、创新知识、创新基础设施等。区域创新活动不仅需要一定量的创新资源, 而且需要这些创新资源达到优化配置, 才能取得最佳的区域创新绩效。因此在建设创新型江苏的过程中, 要促进创新资源的优化配置。

(四) 推动区域创新主体的互动和合作

区域创新是区域内不同创新活动主体之间复杂的相互作用的结果, 区域创新体系的绩效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区域内创新活动主体之间的互动, 特别是知识流动。

(五) 营造良好的区域创新环境

积极的区域科技创新环境能加速科技的发展, 对科技和经济的长远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因此, 政府要营造高效的服务环境, 为科技创业提供高效便捷的服务, 为企业自主创新提供良好的配套服务, 为高校院所科技研发提供有力的保障服务。区域创新环境包括区域创新硬环境和区域创新软环境。

(六) 加强政府宏观政策调控

基层区域创新体系 篇10

1 区域创新理论

1.1 区域创新理论的发展脉络

一般认为,创新的研究始于美籍奥地利经济学家熊彼特,他于1912年提出了创新理论。自20世纪50年代开始,许多学者从熊彼特的著作中吸取营养,继续对创新领域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这些研究大致分为4个阶段:线性模型阶段、环节互动模型阶段、企业中心模型阶段以及创新系统阶段。

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创新研究进入创新系统阶段。创新系统认为,不管是国家层面的创新,还是区域层面的创新,都可以着作是一个由多种要素及其相互关系组成的系统。创新系统首先对国家创新系统进行研究。后来,随着美国的硅谷、德国的巴登-符腾堡、我国的中关村的迅猛发展,经济的区域化辐射、引领作用越来越突出,于是区域创新理论的研究如雨后春笋般发展起来。而区域创新理论的出现,为区域创新体系建设提供了理论依据。

通过对区域创新理论的梳理,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出,系统的互动性和开放性是创新系统关注的焦点。而各种创新因素在系统中的互相影响、交互作用和多向反馈的特点,也说明了区域创新体系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

1.2 区域创新体系的内涵

区域创新体系是一个新兴的概念,尽管历经了十几年的发展,但至今尚没有一个普遍被接受的区域创新体系定义。笔者认为,区域创新体系的概念可这样描述:在一定的区域内,各个创新主体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共同推进新知识、新技术的孕育、生产、流动和转化的组织网络。

这个概念包含了以下基本内涵:一是有一个开放的特定区域;二是以地方政府、企业、大学、科研机构和中介服务机构等因素组成的创新主体;三是各个创新主体通过互动,形成联系密切的组织结构和空间结构;四是创新在各个主体之间进行,并对区域经济、社会等产生影响;五是具有演化性、交互学习性等特征的社会系统。

区域创新体系的内部构成:一是区域内的地方政府、企业、大学、科研机构和中介服务机构组成主体因素;二是区域内的制度创新、管理创新、技术创新和服务创新构成功能要素;三是体制、机制、政府或法制调控、基础设施建设和保障条件等组成环境要素。区域创新体系具有输出技术知识、物质产品和效益3种功能。

本文将围绕区域创新体系内部构成的这3种因素,通过分析广西区域创新体系的现状,找出存在的主要问题,然后提出建设广西区域创新体系的一些建议。

2 广西区域创新体系的基本情况

2.1 创新投入明显不足

资金的投入为创新提供了可能,也给创新活动注入了活力。区域创新体系的发展,从某种意义上说是资金投入推动的必然结果。2007年,广西科技活动内部经费支出62.54亿元,比2000年增长1.8倍,其中研究与发展经费内部支出(R&D)22.3亿元,比2000年增长1.7倍。2007年R&D经费支出占GDP比重为0.37%。2008年广西财政科技投入预算(年初数)安排11.4亿元,同比增长14%。在国家科技经费方面,实际获得国家经费支持9 065万元,其中国家支撑计划项目6 786万元,富民强县专项1 453万元,引导类计划课题228万元。

科技投入从纵向看是在逐年增加,但从横向看,科技投入占GDP的比例偏低,与发达地区相比还有很大差距。科技投入的不足,不仅使科技产出数量逐年递减,还对创新环境、基础研究以及高端人才的引进和留用产生影响,这是一个链式反应,最终会导致创新缺乏后劲,区域经济缺乏活力。

2.2 科研队伍相对落后,科技创新能力不强

科研机构是创新知识和技术的摇篮,它的多少和优劣,既关系到经济发展的后劲,又关系到区域创新体系水平的高低。2007年,广西科技机构646个,科技活动人员达6.87万人,比2000年增长41.4%,其中科学家和工程师4.43万人,比2000年增长40.2%。目前,广西已建立7家博士后科研流动站、25个科技创新金源单位、19个自治区级重点实验室和38个高校重点实验室等研究机构与平台。

由于历史的原因,广西高校和科研机构基础薄弱,高端人才匮乏。广西高层次人才数量仅占广西全区技术人才的2.1%,且高层次人才年龄结构老化,中青年人才缺乏。在创新平台的建设上虽有所发展,但科技创新能力不强,能够提供的重大科技成果和项目不多,在传统产业改造和优势资源开发中还有很多技术难题没有得到很好解决。

2.3 中介机构服务水平不高

中介机构是区域创新体系中知识、技术转移和扩散的重要渠道,是联系各主体要素的重要桥梁。目前,广西已经建立了103家生产力促进中心、14个常设技术市场,以及1 900多家各类农村技术推广服务组织。已在广西全区8个市,33个县(市、区)推广和实施科技特派员制度,建立了星火专家大院19个、龙头企业技术创新中心32个、农村专业技术协会364个、农村区域成果转化中心31个、农村信息化基地77个。

几年来,虽然中介组织有所增加,但是增加的这些机构往往存在规模小、水平低、业务单一的问题,在企业和科研机构之间缺乏有效的衔接,已经成为科技转化的瓶颈。尤其是随着广西与东盟各国的经济、文化交流合作不断加深,国外的技术、信息大量涌现,现有的中介组织在吸纳、传播、转化等方面往往是力不从心。因此,建立高水平、能与国际接轨的综合性中介组织势在必行。

2.4 高新技术开发区自主创新能力不强

高新技术开发区是创新最密集的区域,是区域创新体系的中坚力量。广西主要有南宁国家级高新技术开发区、北海高新技术产业园区、桂林国家级高新技术开发区、柳州高新技术开发区等4个高新技术开发区。2008年,4个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均保持持续、健康、快速发展良好态势,工业总产值、总收入、总利税和出口创汇等4项主要经济指标,分别达到891.49亿元、1 035.84亿元、106.44亿元、8.06亿美元,同比增长20.7%、16.3%、17.94%、16.37%。但是,这些开发区因依托的大学、科研机构师资力量薄弱,技术公关能力不强,再加上各方缺乏联系交流和沟通,造成园区自主创新能力的缺乏。实际上,多数开发区主要成了吸引外资和引进技术的流入地。

3 建设广西区域创新体系的建议

广西地缘优势突出,既临海又沿边,既是我国西南地区的出海大通道,又是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桥梁和基地。因此,广西的区域创新体系从建设开始,就有可能超出单一行政区域的界限,有别于国内其他地区,具有跨区域的开放性特点。这种跨区域的特点给广西的区域创新体系建设带来了难度,也带来了千载难逢的机遇。下面,笔者就如何建设独具特色的广西区域创新体系给出自己的建议。

3.1 建立完善的创新制度

制度是工作的保障,同样,完善的创新制度是区域创新体系长期、稳定和有效运转的保障。在区域创新体系中,各个要素是独立的,而制度的建立为这些要素的积极互动和协作创造了条件,特别是制度能抑制人的机会主义行为,降低创新活动的不确定性,使创新沿着既定的目标前进。

因此,建立完善的创新制度,就要在对创新的支持、激励和保障3个方面有所体现。比如:文化制度和信用制度可以给创新以有力的支持;企业科技投入制度和优先采购自主创新产品制度,可以对企业的创新产生有效的激励;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和反对假、冒、伪、劣制度是对创新活动的必要保障。当然,随着经济和社会发展,创新制度还会面对很多新情况,因此,只要是不涉及权威、关乎纪律的制度,都要及时地进行调整、补充和完善,使之最大限度地为创新服务。

3.2 全面发展以企业为主体的产学研合作模式

产学研合作模式是指以企业为技术需求方,大学和科研机构为技术提供方,双方紧贴市场的变化和顾客的需求,通过合作,使科研成果快速产品化、商品化的互动方式。通过产学研模式,可以使分散、无序、盲目的主体行为变成集中、有序、目的明确的区域创新活动,有利于科技成果由知识形态向现实的生产力转化,也有利于科技资源、经济资源、生产力要素的重组和优化配置。

3.2.1 突出企业主体地位

在产学研合作中,企业、大学和科研机构是紧密联系、缺一不可的,但处于主体地位的是企业。企业的主体地位是产学研合作逐步发展的结果,是经济时代的必然选择,也是区域创新体系的要求。企业出于自身发展、壮大的需要,往往根据市场的变化,主动与大学和科研机构合作,在人、财、物等方面给予全力支持,以促进技术的开发和科研成果的快速转化。因此,企业引导着产学研的方向,使产学研更具有针对性、现实性,是产学研合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3.2.2 兼顾各方利益

产学研合作的过程是要素重新组合的过程,各方作为利益主体,都有从中获取利益最大化的强烈愿望。这本无可厚非,但县如果处理不当,就会挫伤受损方的积极性,最终导致产学研合作的失败。兼顾各方利益,在实际合作中,主要是兼顾大学和科研机构的利益。因为企业投入的主要是人力、物力和财力等有形资产,在合作中受益最大,但大学和科研机构投入的是脑力劳动,是无形资产,很不容易界定。因此,企业要改变对知识产权的片面认识,正确对待科技成果,尊重科研人员的劳动并给予与创造的价值相符的报酬。

3.2.3 加强交流合作

在科技成果的价值评判方面,大学、科研机构和企业存在较大分歧,容易造成大学和科研机构的某些科研成果不受企业欢迎,大学和科研机构对企业的某些技术创新要求不感兴趣,而长此以往,产学研合作就只能是纸上谈兵,形同虚设。因此,双方应在互信、理解、平等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交流、沟通和合作的力度。首先,大学和科研机构作为企业技术创新的源头,所进行的基础研究一定要面向企业,根据企业的需要来调整自己的研究方向和重点;其次,企业的技术创新要求也要及时与大学和科研机构进行沟通,对围绕技术创新所进行的基础研究给予理解和支持。只有这样,才能使产学研合作发挥出应有的作用。

3.3 吸引风险投资进入科研领域

科技创新仅靠政府财政投入是不够的,还需进一步拓宽投融资渠道。只要是不涉及国家安全和民族利益的科研领域,都可以向公众开放,广泛吸引风险投资,尤其是国外风险投资,逐步建立以风险投资为主体的科技创新投融资体系。积极吸引风险投资,可以转移科技创新的风险,激发科研人员的创新热情。而大量资金的投入,可以改善教学和科研条件,建立人才培训基地,为创新培养更多的各类人才,促进科技创新的良性循环,同时可以用高薪聘请尖端人才作为领军人物,提升创新团队的整体科研实力。

3.4 提升中介机构的综合服务水平

中介机构是创新活动和科技成果产业化中不可忽视的重要力量,是市场机制的重要载体。提升中介机构的综合服务水平,就要大量培育上规模、上档次、高水平、能与国际接轨的中介机构,从而更好地衔接科研院所、大学和企业,促进新产品、新技术的转移和扩散,加速成果的转化,最终使资源得到优化配置。

3.4.1 加强生产力促进中心建设

科技型中小企业是技术创新的主要载体和经济增长的重要推动力量,在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产业化,以及创新带动就业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生产力促进中心的工作重点应该是提高科技型中小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更好地为中小企业提供技术信息、技术咨询和技术转让服务。

3.4.2 大力培育科技企业孵化器

要广泛利用各类科技园区,把高校或者其他国家的科技成果,通过孵化培育成高新技术,然后交给企业进行产业化、商品化;通过科技企业孵化器来降低创业风险和创业成本,提高企业成活率,然后依托高新技术产业,向周边地区辐射,以带动整个区域经济的产业技术升级。

3.4.3 发挥科技创新服务中心的引领作用

科技创新服务中心要在规模、档次和国际化方面下工夫,提高综合性服务的能力。科技创新服务中心要加强与周边国家高校的科技合作,引进高层次的科技人才,积极承担科技研究项目和企业委托项目,从而引领企业的科技研究和开发,促进产业结构和增长方式的转变。

3.5 加快产业集群化进程

产业集群是指在某一特定领域中,大量相关产业和相关支撑机构在地缘上的积聚,按照生产价值链进行分工,并形成强势,具有较强竞争优势的现象。产业集群有助于信息的快速传递和有效交流,其成本低廉,技术转化效果明显,在知识共享和扩散方面具有十分明显的优势。

3.5.1 利用高新区的平台

利用高新区的平台,重点发展电子信息技术产业、生物技术产业、新材料技术产业,打造高科技产业集群。作为西部欠发达地区,广西迎接发达地区的产业转移是一种发展模式,而如果大力发展高科技产业,则可以利用后发优势实现跨越式发展。

3.5.2 利用地理集聚的特征

利用地理集聚的特征建立柔性综合体。与专业化的企业集聚不同,相关的支撑机构,如政府、行业协会、金融机构、大学和科研机构在地区上的积聚,也可以形成区域核心竞争力。比如,南宁处于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又是中国-东盟贸易区的桥头堡,通过与东盟国家之间金融、服务、投资、文化、信息产业领域的合作,就有可能成为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金融、服务、投资、文化和信息的中心,成为“近悦远来”的国际大都市。

3.5.3 利用优势产业

利用优势产业向集群化发展,适时发展高科技企业集群,创造新的增长极。广西传统优势产业有糖业、铝工业、林纸化工业及畜牧水产业等,广西可利用集群化的群体竞争优势和规模效应,通过对产品的深加工来提高产品附加值,让产品升级换代,打造企业品牌,从而使这些传统产业更具优势和竞争力。

3.6 高度重视政府的推动作用

政府在区域创新体系中处于重要的地位,因为政府掌握着土地、政策、资金、人力等各种资源,扮演着很多角色,这些角度有制度的设计者、资源的调动者、变革的推动者,还有利益的协调者等。通过这些不同的角色,政府发挥着在宏观领域改善创新环境,在微观领域改善创新系统内部的双重作用。在这些作用中,政府对主体要素的推动作用无疑是最引人注目的。

3.6.1 政府对企业的推动作用

创新是企业增强竞争力和创造附加值的关键因素,政府可以通过对创新企业实行财政扶持、金融支持、税收减免、采购优惠、知识产权保护以及高额奖励等措施来推动企业创新。

3.6.2 政府对大学和研究机构的推动作用

主要是加大教育和科研资金投入力度,推动科研成果的研发、培育和转化。

3.6.3 政府对中介组织的推动作用

政府除了经济调节、市场监管、公共服务等职能以外,其他的职能都应外溢给中介组织,充分发挥中介机构的桥梁和纽带作用。

摘要:文章对区域创新体系理论进行探讨,介绍了广西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的基本情况以及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建立完善的创新制度、全面发展以企业为主体的产学研合作模式、吸引风险投资进入科研领域、提升中介机构的综合服务水平、加快产业集群化进程和高度重视政府推动作用等6项建议。

关键词:区域创新体系,产学研合作,产业集群化

参考文献

[1]刘卸林,游光荣.建立各具特色的区域创新体系[J].国防科技, 2007(11):47-53.

[2]王卫东.转型期区域创新体系中的政府职能定位与完善[J].三江论坛,2009(9):17-23.

[3]周惠来,谢卫国.区域创新体系与创新制度设计的理论和实践探讨[J].河南科技,2007(9):10-11.

[4]4陈蕾.科技中介服务机构建设的必要性研究——基于区域创新体系[J].现代商业,2010:58-60.

基层区域创新体系 篇11

【关键词】石油高校管理;技术创新体系

高校作为创新体系中重要的一环,不仅在知识的传授、传播、创新方面起到基地的作用,而且要在知识转化为生产力方面起孵化器和辐射源的作用[1]。因此,衡量一所地方高校,其办学成功与否和社会贡献大小的重要标志,就是能否积极主动适应区域创新体系构建的要求[2]。作为石油高校,东北石油大学坚持以贡献求生存,以特色求发展,不断拓展产学研合作领域,推动企业科技进步,提升学校办学水平,提高育人质量。

一、增强科技原创能力,为石油工业提供智力支撑

从中国石油工业的现实来看,诸如勘探开发技术的提升、油气资源储量的增加、石油化工技术的提高、油气资源的充分利用、替代能源的开发等关键问题最终都要依靠科技进步与创新来解决,为此,石油高校的科技工作应该突出加强这以下六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注重加强基础研究,先导研究,提高石油科技原始创新能力和高新技术的研发能力,主动适应和引导石油科技发展方向;

二是以市场为导向,加强产学研合作,加强国际合作,联合攻关,重视科技成果转化,加速石油工业科技进步;

三是学校在学科建设和科学研究上要通过凝炼方向、汇聚队伍、构建基地实现科技能力和水平的跨越發展。

四是形成占据优势或形成独特的研究方向、研究队伍、研究基地。在已有特色的基础上进一步增强实力、提高水平,产出独特的高水平成果,更好地适应石油工业科技进步和发展的需要。

二、有效提升育人水平,为石油工业培养创新人才

石油工业的不断发展对人才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其特点是:国际化、复合式、创新型。

(一)以通才教育为基础,突出培养复合式人才

石油高校的人才培养模式要更加强调通才教育模式,加强学科专业的交叉渗透、提高学生知识和能力的复合程度。

(二)以素质教育为基础,突出培养创新型人才

第一,创新办学思想和培养目标,把具备创新意识、创新能力作为对人才的基本素质要求,为建立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奠定思想基础和目标要求。

第二,强化因材施教,注重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鼓励学生创新意识和个性的发展。建立完善有利于创新人才成长的环境和氛围。

第三,突出能力培养,创新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优化知识结构,促进学科专业知识的交叉复合。

(三)以特色教育为基础,突出培养国际化人才

第一,进一步强化石油主干专业的外语教学,突出应用能力和专业外语能力的培养。

第二,对石油主干专业的学生强化WTO知识和跨国石油公司管理知识的教育,加强国际作业规范的教学工作,开阔学生的视野、强化他们面向世界的意识。

第三,加强面向国外的文化教育。利用专家讲座、课外活动和互联网宣传增加学生对这些国家的了解和理解,提高学生跨文化交流的能力。

三、以产学研结合为纽带,服务区域经济建设

(一)瞄准企业需求,搭建“四个”平台

1、构建科技创新平台

学校从东北老工业基地改造的需要出发,本着充分利用现有基础条件、统筹规划布局、促进学科交叉、鼓励校际合作、加强人才培养等原则,从与东北老工业基地改造特别是石油石化工业基地建设的紧密结合出发,加强对重点实验室、重点研究基地、重点组织重大项目的建设和管理工作。

2、构建科技转化平台

以大学科技园为依托,以市场为导向,集高新技术研发、高新技术企业孵化和创新人才吸纳、培育为一体。通过推动政府支持,多元融资,建立大学科技园。以此作为学校人才和科技优势与石油石化企业等社会资源紧密结合,实现科技成果转化的有力平台。

3、构建科技服务平台

设立校内预研科技项目,使更多的学科带头人和青年技术骨干提前进入企业急需攻关课题的前沿领域,加强承担企业项目的前瞻性和针对性。

4、构建科技合作平台

与石油石化企业、地方其他企业合作,建立一批起点高、运作规范、管理到位的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全面参与企业发展规划的制订和科研项目的开展。通过这种合作关系,建设共建科研基地,共同培养科技人才,共享科研成果。

(二)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把握产学研合作关键

1、发挥“人和”优势,以兼职教授为纽带,全面开展产学合作活动

“人和”的优势主要有三方面,一是学校原来隶属石油行业;二是建校初期教师参加油田会战,与油田科技人员建立了密切关系;三是学校毕业生大量分配到油田,进一步加强了学校与油田的关系。校企双方互聘兼职技术人员,扩大双方的联系与合作。

2、发挥地利优势,校企共建研究基地,形成长期合作关系

在加强产学合作办学的实践中,我们始终强调发挥地处大庆、靠近东北三大油田的地利优势,以油田为主要合作对象,形成长期合作关系。

建立创新型国家是党和政府确立的奋斗目标。需要企业、政府和高校多方协作、互利双赢,共建区域创新体系。高校要树立新的办学理念,坚持教学立校、科技强校、服务兴校,把科技创新、成果转化、服务社会作为学校生存和发展的关键环节,只有这样,高校科技工作才能真正走出校园,服务社会进步。

参考文献

[1] 傅建中,李建法,沈红卫. 产学研结合:地方高校创建特色之路[J]. 中国大学教育,2007,(2):69~70.

[2] 孙晓峰. 地方高校功能定位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J]. 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7):97~100.

基层区域创新体系 篇12

1 区域创新体系的构成要素研究

综览近期研究文献,国外学者对于区域创新体系的结构有着不同的见解。Samantha Sharpe和Cristina Martinez-Fernandez(2007)认为区域创新体系主要由区域创新企业集群、支持企业创新的区域机构和知识库以及区域创新主体间的相互作用等三方面构成[1]。R.Sternberg(2009)认为区域创新体系是由区域内所有影响创新的构成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即包括信息企业、研发机构、高等学校等之间的关系构成[2]。F.Tödtling(2009)认为区域创新体系是由内生性组织(主要是创新型企业、大学、研究和教育机构)和其它支持知识转移和创新融资的组织构成,而且企业和研究机构之间的互动是至关重要的[3]。Michaela Trippl等(2007)从系统观出发,认为一个区域创新体系由5个核心子系统构成:(a)知识创造和扩散子系统:该子系统反映了区域的知识基础设施,包括研发机构、教育机构、技术中介和其他创新支持机构;(b)知识应用和开发子系统:该子系统是指区域内的商业部门,包括制造和服务型企业以及它们的客户、供应商、竞争对手和合作伙伴;(c)区域政策子系统:包括区域政府组织和区域发展机构;(d)区域知识流和技能;(e)区域社会经济制度因素:包括共同的习惯、程序、惯例和规则,即社会体制和文化环境[4]。无独有偶,德国学者J.Revilla Diez等(2009)也从系统的角度概括区域创新体系由六大要素组成:(a)制造和服务型企业;(b)知识密集型商业服务(KIBSs);(c)知识生产和传播机构,如大学、理工学院和公共资助的研究机构;(d)人力资本——大学、理工学院以及其它教育机构的输出机构;(e)中介机构,包括技术转移机构、科学园和企业孵化器,还有金融机构如银行和风险资本家;(f)区域政策制定和监管机构,政策制定机构如议会、政府部门、其他公共机构和科学与技术委员会,监管机构如专业组织、工会和学会等[5]。

可看出:近年来,学者们在Autio(1998)研究的基础上,分别加入区域政策、区域社会体制和文化环境等因素,明确界定RIS的结构的同时还划分了RIS各构成要素的功能。虽然学者观点不尽相同,但都强调构成RIS的基本要素及其相互关系。

2 构建区域创新体系的影响因素研究

近年来许多学者对区域创新体系的影响因素进行关注,深入探讨了不同地区RIS的影响因素。近三年来,构建RIS影响因素研究综合起来可分为四个方面:(1)RIS构成要素之间的地理位置。日本学者Yoshiyuki Takeda等(2007)对日本山形县4个地区的区域创新体系进行调查研究,认为组织间距离和区域网络影响区域创新集群的形成。组织间地理位置越靠近,意味着降低交通成本,从而有助于促进与该组织其他成员之间的交流;而区域网络可以促进知识流动和加强区域内组织间合作[6]。而Anne Nygaard Madsen等(2009)分析了欧洲16个氢气燃料电池产业(H2FC)发达地区的区域创新体系,结果也表明地理位置的相对集中对区域创新活动有积极的影响[7]。(2)RIS中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Cristina Chaminade等(2008)从发展历程的角度研究了印度班加罗尔区域创新体系的演化过程,认为RIS系统各组成部分的互动对区域创新体系的形成起重要作用。他们认为在发展中国家,RIS的形成要经历初期和成熟两个阶段。在RIS创建初期,市场主导RIS各组成部分(企业、大学及其他知识提供者和使用者)之间的合作与互动是及其重要的;而在成熟阶段,RIS各组成部分之间的合作互动是通过市场及非市场机制(如信息联络,交互作用和其它正式或非正式网络等)进行的[8]。(3)RIS中的知识资本。M.Trippl等(2007)对奥地利维也纳、施蒂利亚州和蒂罗尔州地区的生物技术产业进行问卷调查,认为区域高科技产业的发展模式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RIS的优势和结构 [4]。Giovanni Schiuma等(2008)对四类知识资本对决定和构建区域创新能力的不同作用进行了分析:人力资本、关系资本、结构资本和社会资本,他们认为知识资本是区域创新能力形成的最重要因素[9]。(4)区域文化。Anne Nygaard Madsen等(2009)在研究中也认为区域文化和社会凝聚力对区域创新活动有重大影响[7]。

另外,德国学者Michael Fritsch等(2009)在相关研究中发现:地区的行业专业化水平与创新效率呈倒U形关系,而其他影响因素包括私营机构的研发投入以及公共研究机构的知识转移强度[10]。Tom Broekel等(2010)对德国97个地区影响区域创新的因素进行了回归分析,将70多个RIS影响因素综合为12大因素:企业研发人员数、产业特征、城市化程度、就业结构、经济结构、大学和技术学院数、人力资本质量、潜在的人力资本、公共研究机构数、财务状况、企业成立情况和区域吸引力等[11]。

上述研究主要围绕着地理位置、经济结构、RIS要素间的交互作用、知识资本、人力资源和基础设施等方面来进行。大多数学者都非常注重科技创新资源的投入,强调区域内物质基础等硬性环境。比较而言,多数缺乏对其它非物质影响因素的探讨和发掘,对影响区域创新发展的历史积累、文化环境和社会体制等软性创新环境有所忽略。

3 区域创新体系的评价体系研究

目前关于RIS评价体系的研究是RIS研究中较为薄弱的环节。学者们基于不同视角对区域创新体系进行评价,因此评价的指标和方法也不尽相同。

Jon M.Zabala-Iturriagagoitia等(2007)基于欧洲创新记分牌(EIS)应用数据包络分析(DEA)方法对欧洲区域创新体系进行评价,把受高等教育的人数、参与终生教育的人数、中高科技制造业就业人数、高科技服务业就业人数、公共R&D支出、企业R&D支出和高科技专利申请数作为输入指标,以人均GDP作为输出指标。研究结果表明技术水平越高的区域越需要系统的协调[12]。Hugo Pinto等(2010)通过对欧盟175个地区的区域创新体系概况进行比较研究,用因子分析法将区域创新评价指标综合归纳为技术创新、人力资本、经济结构和劳动力市场状况四个维度[13]。

上述RIS评价研究主要集中在区域创新能力和效率等方面,主要指标都集中在创新投入、产出、经济效益和科技成果等方面。而在测度评价方法上,多为对特定区域创新体系的定性描述。定量研究方面主要是应用DEA、回归分析和生产函数模型等方法,缺少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综合分析。到目前为止,学者们还没有形成一套较为系统和完善的区域创新体系评价体系。

4 区域创新体系实证研究进展

很多学者对全球各地区构建RIS进行了实证研究,本文对国外近三年来的实证研究进行梳理和分类,期望对我国区域创新体系的理论与实践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参考。

4.1 具体地区的RIS实证研究

David Doloreux等(2008)通过对加拿大拉波卡捷尔区域创新体系进行实证研究,发现地区的大小和地理位置并不阻碍创新体系的出现和发展,在周边区域也可以建立区域创新体系;高度集中和专门化的知识基础设施、高效率的技术转移和强大的人力资本是促进创新活动的关键因素[14]。

Kavoos Mohannak(2007)通过对悉尼地区的生物技术产业和墨尔本地区的信息与通信技术产业进行问卷调查和访谈,研究了澳大利亚高科技中小企业的创新网络,强调创新网络是高科技中小企业取得创新成功的关键因素[15]。Yoshiyuki Takeda等(2007)对日本山形县4个地区的区域创新体系进行调查,从企业地理分布和企业间网络的角度分析了区域集群的形成[6]。

综合来看,近三年来国外学者对RIS的实证研究仍然存在地区上的局限性,主要局限在RIS构建成功地区,或都市中心区,对外围地区、边远地区和经济衰退地区等落后地区的区域创新体系研究很少涉及,缺乏对RIS构建不成功区域的深入研究和探讨。

4.2 RIS构建的区域创新政策研究

政策研究一直是区域创新体系实证研究热点之一,是区域创新体系研究的指导思想。许多学者基于各地区RIS的发展实践提出了区域创新体系政策的制定方法、原则和框架。

P. Cooke(2009)认为支持区域创新体系发展最重要的政策是减少政治冲突,通过营造一种包容、开放和透明的创新文化使区域内所有创新参与者和组织在创新活动中能相互作用。而且区域创新政策的重要任务是利用RIS的构建来创造一个综合和扩散的创新平台[16]。

Maria Giovanna Bosco(2007)通过分析意大利伦巴第RIS的特点及其政策,认为区域创新政策的制定不仅要与国家政府合作,而且还要与当地具有自主权的省以及公共机构(如商会、财团和大学)合作,尤其是促进和加强企业与知识提供方(大学和研究机构)之间相互合作[17]。Elvira Uyarra(2010)对不同区域范围的区域创新政策进行了广泛地研究,认为在制订政策时不仅需要以区域的知识和体制作为出发点,还应该考虑到现有的政策组合和过去相关政策制定的过程,因为它们会支持或限制新的政策目标[18]。

Philip Cooke(2008)推出了“绿色创新”时代构建RIS的政策路线。首先是认识公共采购的力量;其次是区域产业政策应聚焦创业精神和创新,包括大型公司企业创新和寻求绿色技术下区域供应链的整合;最后各地区可以支持“知识实验室”在中小型城镇的示范和生态工业或循环经济在试点城镇的推广项目[19]。Russo等(2009)分析意大利托斯卡纳地区时,对创新政策的设计提出建议:(1)必须注重网络建设和管理的过程;(2)保证创新参与者有足够的时间和机会进行合作;(3)尽量提前确定那些能够更好地对创新提供支持的创新网络的参与者;(4)需要行政程序、评价标准和监测工具的互补程序来保证创新政策的执行[20]。

由于不同地区产业结构和知识基础等具体情况和环境的差异,不存在通用创新政策的理想模式。对特定地区RIS的构建而言,只有“适合”的,没有“最佳的”通用模式照搬。

5 国外最新RIS研究述评及展望

本文对近三年来的国外RIS相关文献进行了系统的回顾。总体看来,国外RIS研究的最新成果是:(1)界定了RIS组织结构的功能边界范围,对RIS的组成进行了系统分析并明确了创新主体的功能及其相互关系;(2)深入挖掘和分析影响RIS的影响因素,有些研究者还提炼出具有普遍性的影响因素,为RIS的实践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价值;(3)归纳出主要的RIS评价指标,初步形成RIS的评价体系,丰富了RIS评价理论;(4)揭示各国区域创新体系的最新发展现状,尤其是发展中国家区域创新体系的创建和发展,总结各地区RIS多方面的实践经验;(5)从不同角度探讨不同地区RIS构建的政策制定情况,为相关决策者提供有利的借鉴与指导。

在近期RIS研究中实证分析居多,而理论研究较少,缺乏统一的理论研究整合。从研究内容上看,许多研究者主要关注RIS的基本理论、影响因素、政策等,强调科技创新产出和经济效益,而缺乏对RIS的社会制度、文化传统和创新服务等软性环境的研究。从研究方法上看,以对具体地区的创新体系的经验总结和定性分析为主,缺乏定量及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研究,难以将RIS研究引入纵深。现有的实证研究及对策研究对具有代表性的区域创新体系的特色研究明显欠缺,更缺少对失败教训的分析和总结。

区域创新体系的研究是一项复杂的、具有现实意义的课题。展望RIS研究的发展趋势,未来在以下五大方面还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1)对区域创新体系理论作深入研究,进一步丰富RIS的内涵、构成要素、结构和功能等基本理论,以便更好地指导应用研究;(2)在RIS定性研究的基础上,运用定量研究针对RIS的影响要素进行量化测度,建立一套系统规范的区域创新评价体系;(3)广泛、深入不同地区的区域创新体系,深入把握RIS的地域空间分布、产业分工、经济结构、社会环境等,突出区域创新体系的特色;同时,具体的区域实证研究应该进行更加深入,充分归纳和总结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并且要注重具体区域创新系统的特色研究等。(4)通过创新障碍分析以及创新政策比较,系统地开展区域创新体系专题研究,为各级政府提供可操作的对策参考;(5)以更加开放的视角,应用其他学科交叉研究区域创新体系。例如从社会学视角加入社会制度、文化习俗等要素,以产业经济学为基础研究产业结构和产业环境对区域创新的影响、从管理学角度加入创新文化环境的营造等等。

摘要:近年来区域创新体系(RIS)已成为国内外区域经济研究的热点,通过对近三年(2007-2009)国外学者研究区域创新体系的主要文献进行了回顾,对区域创新体系的构成要素、影响因素、评价体系、实证研究等四个方面的研究进行梳理和述评,归纳综合了目前国外RIS相关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并对区域创新体系的未来研究方向进行展望。

上一篇:经济空间开发下一篇:工作面专用回风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