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公共管理创新(共12篇)
区域公共管理创新 篇1
1 区域公共问题出现的背景
1.1 全球化和区域化的发展滋生了大量宏观和中观的区域公共问题。
自二战结束以来, 公共管理所面对的世界景象和社会生态发生了亘古未有的嬗变。当前, 人类更是全面过渡到一个全球化和区域化齐头并进又交相辉映的时代。在全球化和区域化浪潮突飞猛进的时代, 诸多的因素和复杂的背景交织在一起, 诱发甚至引爆了大量“宏观区域性公共问题”和“中观区域性公共问题”。一方面, 伴随经济全球化进程和世界新区域主义运动的兴起, 民族国家间的区域化已经由传统的“浅表一体化”向“深度一体化”封闭式区域化向更具开放性的区域化模式转变, 加之作为政治目的的区域化进程的加快, 使得洲际内跨国间的宏观区域性公共问题明显增加。另一方面, 全球化和区域化的发展, 使得由若干毗邻国家或地区结成的“次区域”变得更加相互依赖, 由此滋生了更多难以回避的中观区域公共问题。
1.2 市场化进程的推进催生了诸多区域公共问题。
从集权与分权的政治逻辑来看, 市场经济下中央政府实行经济性分权政策是好事, 它能够诱发哈耶克所谓的自发秩序的慢慢形成, 有利于调动地方行动主体 (包括地方政府) 发展经济和参与市场竞争的主动性、积极性。
1.3 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推进产生了棘手的区域公共问题。
近20多年来, 中国的工业化进程和城市化速度在迅速提升, 由此引发了社会公共问题的空间重组和空间集聚, 其结果也萌发了复杂的区域公共问题。主要表现在:第一, 城乡二元结构问题。第二, 行政区划变革问题。第三, 流域治理问题。从自然区域的角度看, 流域是一种整体性极强的区域, 流域内各自然要素的相互关联极为密切, 特别是上下游间的相互关系密不可分。但是, 从行政区域的角度看, 流域又是不完整的, 它往往被不同的行政区域所分割。
1.4 现代化进程中的区域公共问题日益加剧。
中国是一个严重非均衡发展的国家, 其内部的现代化程度和发展水平在空间区域上表现出巨大的落差, 由此产生一系列事关国家或地区发展前途的区域公共问题。这些问题主要有: (1) 国内的东、中、西部之间, 在经济发展水平、制度文明、社会发育、竞争优势等方面差距明显, 形成发达区域、次发达区域和欠发达区域的发展鸿沟。 (2) 东北老工业基地与中部一些工业基础较好的省份出现滞胀和结构性萧条的发展困境, 已经凸显出“问题区域”的态势。 (3) 老、少、边、穷的地区现代化水平不容乐观, 与沿海先发区域间有差距扩大的“马太效应”趋势。 (4) 沿海一些发达省份的内部区域发展差距问题日益突出, 尤其是广东、江苏、山东、福建较为明显。
2 我国区域公共问题管理中政府制度的缺失
2.1 行政区行政的治理思想根深蒂固。
我国政府传统的这些治理特质, 可以概括为“行政区行政”。所谓行政区行政, 简单地说, 就是基于单位行政区域界限的刚性约束, 民族国家或地方政府对社会公共事务的管理是在一种切割、闭合和有界的状态下形成的政府治理形态。它有以下基本特征:第一, 从政府治理的社会背景看, 行政区行政适应了农业文明和工业社会的基本诉求, 是封闭社会和自发秩序的产物。它发轫于农业社会下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基础, 契合了政府专制统治的传统。自工业社会以来, 基于韦伯的“现代理性”而构建的稳态的“科层制”结构, 更是使行政区行政模式的封闭性和机械性发挥到了极致。第二、从政府治理的价值导向看, 行政区行政的根本特征在于, 它是以民族国家或国内地方政府的、明确的单位行政区划边界作为管理出发点的。第三、从社会公共事务的治理主体上看, 行政区行政是一种垄断型统治行政模式。第四、从公共权力运行的向度上看, 行政区行政模式强调政府管理权力运行的单向性和闭合性。第五、从公共问题治理的层次设计看, 自上而下的等级制层次设计是行政区行政的基本法则。具体来说, 就是将国家内部的社会公共问题切割为若干层次, 进而设计机构类同、职能重叠的等级治理架构。
2.2 现代区域政策框架尚未成形。
区域公共问题的治理, 特别是国内区域问题的治理, 需要有组织完善、设计精细、有的放矢的一整套区域政策作为保障框架。新中国成立以来, 我国政府在不同历史时期进行过多次区域范围的划分, 也先后实行过区域均衡发展、区域非均衡协调发展和梯度发展等多种发展战略, 投入了大笔公共财政资源。但是, 区域发展的公共绩效一直较为低下, 达不到政策设计时的理想目标。
2.3 区域公共管理的具体制度安排不健全。
我国区域公共管理中政府制度的缺失, 除了上述两大问题外, 在诸多具体的制度安排方面也很不健全。主要有: (1) 宏观与中观区域公共问题管理的制度安排有待完善。 (2) 解决我国普遍存在的地方保护主义和地方政府间恶性竞争的制度安排非常脆弱, 成为影响国家和区域整体经济绩效的病灶。 (3) 我国黄河、长江、珠江、淮河等大江大河的流域治理制度弊端甚多, 其中涉及的水权制度、生态补偿机制、利益协调机制、政府间关系等问题尤为突出。 (4) 区域公共协调机制并不健全。 (5) 行政区划调整与空间规划中的问题突出, 政策随意性和长官意志浓厚, 尚未有建基于宪政制度和法治原则的制度约束机制。 (6) 城市化进程中的城乡二元结构问题突出, 城市区域与农村区域之间缺乏有效衔接的制度融合机制。
3 区域公共管理制度创新的基本路径
3.1 治理理念的转变从行政区行政到区域公共管理。
区域公共问题管理中的政府制度创新, 首先要突破以单位行政区划的刚性约束和政府统治为要义的行政区行政的缺失, 确立区域公共管理的新思维。 (1) 在政府治理的社会背景上, 区域公共管理是开放社会和无缝隙社会的产物, 它迎合了全球化和区域化浪潮的需要, 因应了市场化、工业化和现代化进程的大势所趋。在这样一种权变、风险、不确定性的复杂社会生态下, 社会公共事务表现出高度渗透的趋势, 区域乃至全球社会间结成“你中有我, 我中有你”的相互依赖状态, 区域性和区域化的“广度”与“深度”得到前所未有的倍增。 (2) 在政府治理的价值导向上, 区域公共管理以公共问题和公共事务为价值导向, 而非以行政区划的切割为出发点。 (3) 在社会公共事务治理的主体上, 区域公共管理的主体是多元化的。 (4) 在公共权力的运行向度上, 区域公共管理倚赖的是多元的、分散的、上下互动的权威, 彼此间是合作网络和交叉重叠的关系。
3.2 治理机制的创新从科层制到组织间网络制。
针对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区域公共问题, 必须借助于科层制、市场机制、自组织制等混合机制来对其进行“多中心”治理, 形成一种组织间网络的区域公共问题治理新机制。
3.3 制度基础的建构从“国家简单化”管理到“国家精密化”管理。
必须借鉴发达国家那种“国家精密化”的管理制度。所谓国家精密化管理, 是指成熟市场经济国家的行政官僚, 在有限理性驱使下设计的一种缜密、精细、法治的公共问题管理制度。
3.4 区域政策的创新从内部政策到区域公共政策。
传统上我国中央政府或地方政府, 只有面向国内或地方的内部政策, 缺乏面向国外和区域间的区域公共政策。要进行区域公共管理的政府制度创新, 重要的内容还在于实现从内部政策到区域公共政策的转变。
摘要:在经济全球化浪潮的推动下, 我国区域性公共问题初露端倪, 由此使区域性公共管理这种新型的治理模式相伴而生。区域性公共管理要求打破常规, 创设一种新型的治理模式, 因此, 文章分析了区域公共问题的成因及其其中的制度缺失, 并提出了创新区域公共管理制度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区域公共问题,制度缺失,制度创新
参考文献
[1]张可云.区域经济政策——理论基础与欧盟国家实践[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1.
[2]杜创国.韩国的行政改革及其启示[J].今日东北亚.2006 (.5) .
[3]张蕴岭.亚洲现代化透视[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296.
[4]王彩波.经济起飞和政治发展[M].吉林教育出版社.1998:211-219.
[5]裴志军.韩国政府反腐败政策研究[D].浙江大学.2002.
[6]马庆钰.韩国行政改革进程及其评价[J].理论前沿.2006 (.18) .
[7]李秀峰.韩国金大中政府行政改革的成效及特点分析[J].太平洋学报.
区域公共管理创新 篇2
摘要:区域经济合作作为我国地区发展的重要战略方式之一, 可实现地区间的互动互助、优势互补。区域经济合作离不开区域公共管理, 然而, 由于利益驱使, 各地政府又各自为政, 呈现出地方保护严重、制度缺失等问题, 严重威胁着区域经济合作的深度发展。因此, 本文从区域公共管理与区域经济合作出发, 分析了二者的互动关系, 阐述了区域经济合作中存在的问题, 最后就区域公共管理创新提出了思考和建议, 以期推动区域公共管理与经济合作的协同发展。
关键词:区域经济合作; 区域公共管理; 问题; 创新;
随着经济全球化与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浪潮, 我国区域经济合作开始成为协调各方资源、地区互通互建的区域发展新路径, 并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重视, 各地政府也分别就区域合作展开探讨与实践。区域公共管理与区域经济合作密不可分, 区域公共管理是时代发展的产物, 亦是推动区域经济合作的基础与手段。当前, 我国区域经济合作正处于发展的关键时期, 横跨不同地区的公共事务务必得到妥善处理, 否则极可能破坏地区合作关系, 甚至造成重复建设、浪费资源等问题。这要求各地政府必须直面区域公共管理的误区, 切实打破传统的地方保护主义与封闭僵化的管理模式, 加强彼此间的沟通、协作与调配, 继而实现区域经济合作的有效管理。
一、区域公共管理与区域经济合作
1. 区域公共管理与区域经济合作的内涵
区域经济合作, 顾名思义, 即不同区域为达到经济共同发展的目标而通过合作、互通等形式构建成一个共同体。区域经济合作是我国目前常用的地区合作与经济发展方式, 不同地区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催生了这一模式, 不仅能够有效增强不平衡地区间的相互联系, 还可通过联动作用, 有效分配资源, 实现资源互补、地区互助。区域经济合作是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1].区域经济合作必然会产生一系列的跨地区公共事务, 这有赖于完善的.区域公共管理。区域公共管理作为管理活动的新兴范畴, 主要是指不同区域的多个主体为了有效处理跨地区的政治、经济等公共事务、推动各地区协同发展, 而实施的管理调配活动。与一般公共管理活动相比, 区域公共管理的对象是不同区域纵向或横向层级间的重叠交叉部分。区域公共管理的主体是多元的, 其实施过程就是不同区域的多元主体间平等沟通、协商的过程。
2. 区域公共管理与区域经济合作的关系
区域公共管理是一种突破地域限制的现代化新型治理结构, 是不同地区开展跨地区经济合作的基础。一方面, 区域公共管理能够为区域经济合作提供制度性框架。跨地区的经济合作涉及多方主体, 管理制度、管理方式与政策的不同往往会给经济合作带来阻碍, 区域公共管理为区域合作制度的形成提供了可能;另一方面, 区域公共管理能够促进跨地区的贸易往来, 减少交易成本。区域经济合作是不同地区开展合作互动、谋求共同发展的选择, 其核心目标之一就是促进各地区的贸易流通, 并降低所需成本。区域公共管理的实施必然会出台一系列的共通政策, 简化不同地区经济交往行为的各类流程, 减少不必要支出。另外, 区域公共管理也有利于打破地区贸易保护与文化自闭, 为发展区域经济合作奠定基础。
二、我国区域经济合作中存在的问题
1. 地方保护主义盛行
在市场经济飞速发展的背景下, 中央政府号召各地区基层政府让利放权, 以增强地区经济的开放性与活跃度。然而, 即使在区域经济合作中, 地方保护主义仍屡见不鲜。为了追求本地区的GDP增速与地区排名, 地方政府往往会针对核心产业或高新技术采取特殊保护措施, 如严格市场进入、设置贸易障碍等。这不仅不利于本地区的持续性创新发展, 亦损害了区域经济合作中其他主体的权益。地方保护主义显然与区域经济合作发展理念相违背。一些政府为了尽可能的完成经济目标, 大幅度的招商引资, 甚至采取了非恰当的竞争手段, 不断降低土地的出让价格和税收标准。区域经济合作中不统一的政策手段也会损害原本的合作关系, 使得资源无法合理配置。
2. 行政区经济与政府干预过多
我国地区经济发展的主导方是政府, 因此, 在地区经济的运行与发展过程中都带有浓重的地方行政色彩。该地区的经济建设采取何种模式、发展何种产业、是否开展区域合作等都与政府工作息息相关。归结其原因, 则是我国的行政区经济管理模式。自新中国成立以来, 我国就逐步形成了以地区政策为主导的区域型经济管理模式, 在各个地区都存在着全面而系统的经济体系, 但是, 因资源限制, 这些地区的经济体系中的各个构成部分并不能均衡发展, 甚至存在较大缺陷[2].这种模式也将全国的经济割裂成各个区块, 并不利于大范围的区域经济发展。另外, 政府干预过多也是近年来区域经济合作中存在的主要障碍之一。政府是形成公共管理制度与实施的主体, 但干预过多、界限把握不明, 则会削弱企业的能动性, 从而给区域经济合作造成消极影响。
3. 区域公共管理制度缺失
制度是各地区实施跨地域经济合作的基础, 也是处理其中一系列公共事务的主要标准。然而, 与国际发达国家相比, 我国区域经济合作中的区域公共管理制度却相对缺失。一方面, 不同地区的经济、文化与社会现状不同, 产业结构与经济管理模式也各不相同, 这使得区域公共管理的实施过程与区域公共管理制度的达成过程存在较多矛盾, 甚至难以协调多方利益;另一方面, 我国一直以来的行政区经济也使得各地区政府间彼此独立, 甚至为了自身管辖范围内的经济效益而产生不统一行为, 这也影响了区域公共管理制度的建立健全。无制度, 即无标准, 也可能使得区域经济合作中的各个主体随意行动, 必然会严重影响区域经济合作的应有效益, 因此, 必须建立健全区域经济合作公共管理制度。
三、区域经济合作的公共管理创新途径
1. 优化区域公共管理的结构框架
区域公共管理的制度框架是实施公共管理与指导区域经济合作的基础, 核心内容是不同参与主体间的地位与关系, 重点包含政府与非政府组织两类主体。横向的政府间关系与纵向的政府与非政府组织间的结构对于区域公共管理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3].首先, 在形成区域公共管理制度框架时, 务必明确不同参与主体间的权力地位与互动关系, 通常情况下, 不同地区的政府间应保持平等性, 各类非政府组织积极参与其中, 不同地区也应给予鼓励与支持;其次, 因地区经济发展与政绩等因素限制, 各地政府在开展区域经济合作之前就已经形成了相对竞争的关系, 利益冲突也无法避免, 因此, 为降低利益矛盾而带来的非理性行为, 各地区应组建并扶持行业协会;最后, 出台相关优惠政策、推动政府职能转变。增强行业协会与各个企业之间的互动交流, 打造出具有专业性和服务性的综合平台, 并适当的开展区域经济合作评估, 提供政策咨询等。
2. 健全区域公共管理的制度体系
创新区域公共管理的运行机制可从以下三个层面出发, 首先, 制定并不断完善区域公共管理协调制度, 统一规范。各个地区的政府部门应通过协商、沟通等方式做好利益协调, 形成经济管理与公共事务处置的统一标准, 逐步放松管理权限, 以促进不同地区之间的人才市场、资本市场等的充分流动, 同时, 还需经过广泛调研分析, 以形成行之有效的产业政策, 促进资源在不同地区间的合理流动。其次, 构建区域经济合作发展资金的有效筹集制度。在明确区域发展出资主体的基础上, 巧妙的运用政策工具, 形成多元的资金筹措方法, 从而为区域经济合作的深入推进提供动力。最后, 明确区域经济合作中的行政辅助方法, 以降低经济往来中的不必要支出, 打破地方保护主义, 促进资源的最合理利用。
3. 创新区域公共管理的组织机构
组织机构是区域公共管理得以实施的主要物质载体。正如上文所述, 区域公共管理包含不同地区的多个政府以及非政府组织在内的多元主体。为保障区域经济合作效果, 构建出相应的公共管理组织十分必要。可积极吸取国际上成熟的合作组织的相关经验, 设立区域经济合作的常设协作机构, 并由不同地区政府分别选派的人员共同构成。常设协作机构的运作模式可采取多种类型的联席会议制。完善的组织机构可为区域经济合作中的各种问题提供专业服务与咨询, 从而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一体化。
区域经济合作是目前我国经济发展的主要形态, 也是顺应经济全球化与区域经济一体化潮流的必然选择。区域经济合作的有效开展离不开区域公共管理。因此, 为推动不同地区间的均衡进步、资源合理配置, 各地政府及非政府组织必须广泛调研, 仔细评估, 明确区域经济合作中存在的诸多问题, 继而创新区域公共管理模式, 包含结构框架、组织机构与运营模式, 最终促进区域经济合作的良性发展。
参考文献
[1]杨莲, 付恒。论我国区域经济合作的协调机制构建[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03) .
[2]刘仁春。区域治理由行政区行政到区域公共管理-以区域经济合作为视角[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04) .
创新区域旅游公共服务标准化 篇3
首先,建议采用“两分三统”的运作模式。区域旅游公共服务标准化包括标准的制定、宣传、实施、监督和信息反馈等,是不断循环螺旋式上升的过程,在遵循现有行政区划界限的前提下,为减少各地间的工作推诿或掣肘,经多方协商及各方利益权衡,各地方就标准的制定和实施执行可推行“两分三统”制度,即“分别立项”、“分别发布”、“统一制定”、“统一内容”和“统一实施”。
其次,成立区域旅游公共服务标准化联盟。组建会员式的区域旅游公共服务标准化联盟,共同商议标准的制定和实施,或者互认实施标准以保证服务的规范化和一致性。围绕区域内各级政府主体之间的要素差异,重点应是厘清区域旅游公共服务建设目标,建立区域旅游公共服务标准化联盟的例会制度,形成动态通报机制和定期会晤机制等。
再者,鼓励各方积极参与标准化建设。企业是市场的主体和标准的实践者,标准制定要充分反映旅游企业需求,在行业内获得较高的认同度才能确保贯彻并取得好效果。鼓励旅游企业参与国际标准化活动,选择运作规范、管理先进、服务优质的高水平企业作为旅游标准化示范企业。还可鼓励社会第三方组织开展标准制定、标准认证等。
第四,实行多渠道协同监管。要重视区域旅游公共服务标准化认证,更要组织开展全过程监督管理和定期复核,形成绩效考评机制和量化考核办法,包括定期进行考核、标准落实情况、责任追究机制等,把属地管理与行业监管相结合,实行旅游主管、属地负责、建立问责制度等等。
旅游公共服务研究在我国现尚处于起步阶段,各项相关工作都需逐步推进,如活动主体在跨区域旅游公共服务体系中所起到的作用,创新标准化管理工作模式,建立较为科学的标准体系和效果评估模型,推动区域标准向国际标准升级,促使旅游公共服务标准化工作与游客满意度测评相互融合,等等,这些都需要做出针对性研究,而这些研究的最终目的都是要促进我国旅游业更快更好发展,使旅游业真正成为人民群众满意的现代服务业。
区域公共管理的制度创新探讨 篇4
一、目前我国区域公共管理存在的一些问题
(一) 区域公共管理还存在着“泛行政化”问题
组织运行方式行政化, 权利来源行政化, 组织目标行政化, 这些可以有效地保证组织的正常运行, 促进了政府之间的合作与沟通, 但是区域公共管理“泛行政化”将实际有效的解决区域问题的宗旨扭曲, 破坏了在管理中的合作、平等精神, 地方组织及政府的办事效率受到了严重的影响, 是一种僵固的模式。
(二) GDP崇拜主义泛滥、地方保护主义以及地方政府间产生恶意竞争
GDP是评价官员政绩的其中一个标准, 也是对区域管理好坏的一个重要标准, 这样也就造成地方官员一切为了GDP, 不关心基础建设是否科学和是否对环境造成污染。
区域管理的管理权属于区域政府, 区域的一切发展都是由区域政府负责, 对于影响区域发展的行为都被作为“敌人”, 区政府会实行保护自己利益的经济保护制度, 本地经济得到了发展, 但是也形成了恶性循环。
(三) 流域治理方面还存在着一些问题
近年来, 我国的城市化和工业化速度得到迅速提升, 从而引发了空间集聚、空间重组社会公共问题。流域从自然区域角度看是一个具有极强的整体性的区域, 流域内的不同自然要素之间关系较为密切, 尤其是上下游之间关系更为密切。流域内的一个自然要素受到破坏, 就会对周边造成一定的影响。流域会被不同的行政区域分割, 造成流域的不完整, 不同的区域相互之间没有进行合作, 自己污染自己的, 自己治理自己的, 从而造成区域环境污染得不到治理。
二、针对当前区域管理存在的问题应采取的一些措施
在地方政府分权化、社会信息化、区域一体化、经济全球化的新形势下, 区域发展中的冲突和矛盾日趋复杂, 不断增加, 这样也就给区域公共管理体制带来很大挑战。认真对区域公共管理体制进行研究能够更科学地规划区域公共管理体制, 指导区域公共管理问题, 提出有效地方案咨询和政策建议, 促进社会和经济的快速发展。
(一) 转变管理理念
对于区域公共管理理念的转变, 就要结合实际情况, 对于先进的管理理念进行学习, 摒弃落后理念。首先, 改变公共权利的运用方面。公共管理的权利通过主客体间的谈判、协作、沟通、明确关系等手段, 建立上下互动的、多元的、分散的权利运用体制。其次, 区域经济带建立以后, 公共管理的主体发生了变化, 有非政府组织也有政府组织。区域公共管理是社会的变迁和时代的进步, 是无缝隙社会和开放社会的产物。最后, 目前有很多区域经济带都是由于受到行政区划的限制, 自身的发展受到了严重的限制。应当改变传统的单边行政或内向型行政, 树立共同治理的理念, 奉行政府间协作, 试行区域性行政。
(二) 努力改善区域公共管理政策
过去, 不管是地方政府和中央政府对于区域间的公共管理政策都较缺乏。区域政策的不完善或者缺失都会对区域经济带的发展带来不利的影响。区域政策的与时俱进是区域公共管理制度创新的保证。传统的公共管理政策已经不符合目前发展的需要, 传统的政策都是地方或国内的内向型政策, 为了改变这种现状应采取如下措施:首先是区域功能性政策的实施, 主要包括:1、人们越来越重视环境保护政策, 地位也得到相应提高。很多区域经济在发展的过程中没有注意保护环境, 已经对环境造成严重影响, 带来了惨痛的教训。2、还需要对市场竞争政策进行调整。科学的市场政策有利于建立合理公平的国内大市场, 也有利于消除政府间的不正当竞争。3、区域发展政策。区域发展政策可以有效地调节区域发展差距, 协调区域的发展。其次, 认真做好政策一体化。政策一体化是指政府通过协调、调整或者对执行机制和国家政策的相互认可减少由于管理机制带来的负面效应, 是超出国民待遇范围的措施。在国外政策一体化优秀案例有新西兰、澳大利亚、欧盟之间的密切经济关系协定。区域政策一体化的实施可以通过管理体制的完善、规章和规则的协调以及各地政策的有效配合, 一方面开放了市场, 促使了市场公平竞争, 另一方面获取了较大的经济利益, 降低了经济成本。
(三) 改变区域公共管理机制
有学者认为宪政的观念和集体意愿的组织原则是两个构成性要素。还有学者认为网络性是全球性的最大特点, 治理机制不是等级制的而应当是网络性的。因此根据不同的组合方式, 可以得出治理机制的4种不同类型, 分别是网络主义、法团主义、多元主义、国家主义四种治理机制类型, 这四种管理机制多适用于某个行政区政府或者国家。对于区域公共问题, 传统的科层制显得力不从心, 针对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区域公共问题, 必须借助于自组织制、市场机制、科层制等混合机制对区域公共问题进行治理。通过大量的案例和实践证明, 网络治理机制是比较适合跨行政区和跨国的区域共同体。
(四) 政府绩效管理体系的科学建立
政策的执行主要靠政府官员, 政策执行的情况如何与政府官员密切相关。政府绩效管理体系只有被科学地建立, 才能使官员工作效率和质量得到提高, 从而使政府运转效率得到提高。政府绩效考核要满足科学发展需要, 应当以公共利益为出发点。
三、结语
城市工业化和市场化体制的改革造成了区域公共问题的产生, 要想使这些问题得到有效地解决就需要在区域公共管理体制的政策、机制、理念以及政府绩效管理体系的建立等方面做到勇于创新, 才能使区域经济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吕军.区域公共管理的制度创新分析[J].管理学家, 2011 (10)
区域公共管理创新 篇5
单选题
1.超市节假日买一赠一,小店老板娘发现超市的价格比小店进货价还低,干脆去超市批量购买回来再放到自己店里卖,这就是一种:()回答:正确
1.A 2.B 3.C 4.D 经销 推销 促销 窜货
2.在区域市场获得主动权的一个前提条件就是:()回答:正确
1.A 2.B 3.C 4.D 能掌控全程 能掌控终端 能掌控开端 能掌控营销
3.做经营,总结起来就三句话即:()回答:错误
1.A 2.B 3.C 4.D 第一抓营销,第二整队伍,第三建渠道 第一抓团队,第二整程序,第三建流程 第一抓队伍,第二整计划,第三建市场 第一抓机会,第二整资源,第三建优势
4.精耕细作的市场一般采用:()回答:错误
1.A 2.B 3.C 4.D平价管理方式 差价管理方式 逆价管理方式 顺价管理方式
5.一定要给消费者一个消费理由,这个理由就是:()回答:错误
1.A 2.B 3.C 4.D 感性利益
理性利益
品牌利益
优惠利益
6.商业发展的必然趋势是:()回答:正确
1.A 2.B 3.C 4.D 终端零售业的合并和促销
终端零售业态的撤消和取缔
终端零售业态的缩小和弱化
终端零售业态的升级和集中
7.要了解区域经理的定位,首先要了解:()回答:正确
1.A 2.B 3.C 4.D 经销商的阅历
核心经销商的特长
区域市场营销中心的功能
区域市场营销的环境
8.下列各项属于区域经理每月必做的一项工作是:()回答:正确
1.A 2.B 3.C 4.D 中心月度例会与工作总结
分销商(终端)考核
区域经理月度考核
对下属工作实施过程控制
9.靠量挣钱的的商家是:()回答:正确
1.A 2.B 批发商
二批商 3.C 4.D 零售商
小店老板
10.开发经销商成功的前提是:()回答:正确
1.A 选好经销商
2.B 选好区域商
3.C 选好批发商
4.D 选好坐地商
11.对经销商的日常管理首先要做到的就是:()
1.A 加强管理
2.B 加强培训
3.C 加强合作
4.D 加强沟通
12.做好区域市场的关键是:()回答:正确
1.A 分解目标和分解任务
2.B 拓展品牌和推销品牌
3.C 做好计划和做好管理
4.D 管理平台和操作平台
13.营销决策一定要贴近:()回答:正确
1.A 效益
2.B 利润
3.C 客户
4.D 市场
回答:正确14.形成“从来没有政策和目标可以谈判的” 企业文化的企业是:()回答:正确
1.A 蒙牛
2.B 微软
3.C 华为
4.D 美的
15.区域经理的日常工作管理一般有三个方面即:()
1.A 战略管理,任务管理,岗位管理
2.B 质量管理,销售管理,区域管理
3.C 目标管理,计划管理,过程管理
区域公共管理创新 篇6
如何才能同时将交错繁杂的成百上千个项目管理得更加科学高效,又能突破监察瓶颈呢?这正是我们今天关注成都市成华区项目管理的初衷所在。事实上,不只是我们瞄准了成华,2013年8月12日,成都专门针对全市的项目管理系统建设大会就特意在成华区召开。
成华区项目管理的“绝活”在于:自主创新研发并已正式运行的《项目信息管理系统》,让政府服务功能动态前置,变“纸”上谈兵为“运筹帷幄”,化被动为主动;确保相关部门第一时间介入协调或提供服务,从而最大限度地顺利推进各个项目。该系统9月份已在成都全市推广,并将直接惠及项目较为集中的天府新区及“北改”区域。
为进一步加快产业信息化进程,提升区域经济发展的项目管理效率,不久前,成华区创新研发出专门针对该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项目信息管理系统(以下简称系统),使全区项目进展形象化、统计分析动态化、效能监察常态化,在项目管理上真正实现“三化”同步。
该系统于7月18日开始正式运行以来,其行政效能和适用价值日益凸显,已得到成都市相关部门和领导的充分认可,升级后今年9月份已在全市推广,并将深度服务于项目较为集中的天府新区及“北改”区域,强力助推全市经济社会发展。
实时跟踪项目信息尽在“掌”握
记者登陆成华区经济社会发展项目信息管理系统后看到,该系统呈现出的一张张电子地图,十分注重对项目的动态管理,全区今年共501个项目已尽收其中,且在地图上一目了然。相关部门和街道可实时跟踪项目,及时了解项目上报及审核、问题协调、项目进展、统计分析、效能监察等各情况。
项目立体呈现,相关信息一目了然。“你看,地图上就能清楚地看到各个项目所处位置、进展情况等,并以不同颜色直观区分项目进度:绿框为进度正常,红框为进度滞后,黄字为需协调问题,黑字为争取开工和储备,白字为竣工达产和加快建设。”成华区发改局一位负责人指着屏幕介绍时,难掩一脸的兴奋。记者随机点击“中国建筑西南勘察设计研究院总部基地”项目,该项目的图片、投资额、项目规模、建设进度等详细数据便立即显现出来,十分快捷明了。为方便查找,系统还提供按组合条件进行搜索,比如可以按照所属辖区、责任单位、进度状态和是否需要协调问题等进行组合搜索,进一步提高工作效率。
及时有序,运行直观高效。据了解,成华全区经济社会发展项目今年共计501项,其进展情况目前已全部输入系统,每个项目都可作实时跟踪,相关信息一触即知。“我们管理的项目多而繁杂,但以前对项目进展情况等都是采取纸质上报的办法,既不直观具体,时效性也不强,监管也不够科学。而现在这个系统就犹如大树树干,将枝蔓般的项目分类、归总,将杂乱变有序,直接、有效地反映项目具体情况,便于更好地跟踪项目进程,强化管理,可明显加快项目的进展。”采访中,成华区政府一位项目管理人员如此坦言。
突破监管瓶颈,不再“纸”上谈兵。为保证项目有效运行,该系统还特别融入了效能监察版块。该区纪委一位科室负责人对此表示:“我们要根本性解决以往项目管理的不足和顽疾,在项目监管过程中就不能再‘纸’上谈兵。通过这个系统,我们区纪委工作人员可以实时监督项目落实情况,比如通过系统显示的‘滞后项目’,可以查看项目的连续滞后月数,并可查看具体的项目位置和详细数据,同时可以发送预警短信给项目联系领导,促进项目加快推进”。
“三化”同步项目管理铸“利剑”
这个系统的优势主要体现在哪里呢?专家们认为,该系统通过“三化”同步,强化项目动态管理,已显现出项目进展形象化、统计分析动态化、效能监察常态化等三大优势。
项目进展形象化。首先,通过系统可查看整个区域的经济社会发展项目名称、精确位置、是否滞后等。点击项目名称,可查看项目的更多重要信息,如建设内容及规模、年度计划投资、投资进度、当前形象、责任单位等。其次,所有项目可根据所属辖区、“四个一批”、需协调问题等进行分类显示,或根据条件筛选后显示。最后,项目进展情况可通过不同的颜色进行区分。
统计分析动态化。系统具有统计分析功能,可根据自己的需求选择需要统计分析的条件进行统计,如项目按行业分类完成投资占比、各大功能区项目投资完成情况、重点项目按“四个一批”投资占比情况、街道或部门完成投资进度排名情况、需协调解决问题督察督办统计情况、商业竣工面积统计情况等,统计分析结果以饼图或柱状图等图表形式显示,并列出具体项目清单,及时统计分析项目运行情况。
效能监察常态化。各目督办、监察及发改部门通过系统可及时督办进度滞后项目督查情况以及需协调问题项目督查情况,查看项目所有详细信息及项目滞后状态、滞后原因、预警次数、督办时间(最新)、需协调解决问题、已解决问题、未解决问题、督办通知次数等具体信息,根据不同的情况,按照相关规定和制度进行办理,推动项目的可持续发展。
科学高效适用价值凸显
该系统在成华区的正式运行还不到三个月,但各部门和单位已普遍反映其项目管理的行政效能和价值十分显著。
通过信息化手段来实施项目管理服务,不仅可减少、规范基层办事环节,提高决策信息的准确性及管理服务反应速度,还能做到对重点项目的服务“又快又好”,切实改善投资软环境,提升城市整体形象。
采用信息化的项目管理模式,可以让电脑取代人来处理各种繁琐的归档和档案查询分析操作,从而有效解决在项目管理中的数据量庞大不易管理或数据孤立无法共享的情况,使行政效能大幅提高。同时,各相关职能部门、辖区及项目业主等,因减少诸多不必要的环节和纸质文档传送,从而既节约了不少时间,又能节约大量人力和物力,最终大幅降低全程运行管理成本。
(第一作者系四川省青联委员、省人大信息中心特约研究员)
关于区域公共管理的制度创新研讨 篇7
一、区域公共管理概述
区域是一个相对概念, 在不同的研究领域有着不同的含义。在公共管理学科方面, 区域是一个综合性的概念, 它既可以理解为一定的经济区域, 也可以理解为社会区域。公共管理是以政府为核心的各种公共管理部门, 利用一定的方法与手段, 来将社会上的各种资源进行合理的整合, 从而达到提升经济发展水平, 改善人民生活的目标。然而区域公共管理并非区域和公共管理两者的简单叠加。
(一) 区域公共管理的概念
区域公共管理是指区域内的多元主体为了解决在政治、经济或社会其它领域的一面或多面的公共问题, 实现共同利益, 运用协商和调解的手段或方式对区域以及区域内横向部分、纵向层级之间的交叉重叠关系进行的管理。
从其定义中可知, 区域公共管理的主体呈现多元化的特征, 政府组织、私营经济部门以及第三部门都可以成为区域公共管理的主体成员。这些成员的共同参与, 使得市场上的各种界限逐渐模糊, 信息流通越来越快捷, 经济主体之间的依赖性越来越强。各个成员之间相互协调、相互合作, 共同创造新的发展契机, 当矛盾出现时, 他们往往采用谈判的方式来进行解决, 推动事件的平稳过渡。对处于不同层次、不同类别的区域公共管理问题, 区域公共管理制度所需要采用的方法也是因时而异、因人而异、因地而异的。区域公共管理的目的是为了使各种由于经济、政治、文化等原因而形成的错综复杂的问题得以解决, 并最大程度地保障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 促进经济的持续性健康发展。
(二) 进行区域公共管理制度创新的必要性分析
由于现实中出现了旧制度难以解决的问题, 所以需要对制度进行创新, 从而使得现存的问题得到有效地治理。随着国家经济开放程度不断加大, 信息化社会发展越来越迅速, 各种社会上的公共事务相互联系, 相互渗透, 使得区域性经济发展的广度与深度得到深化。进行区域公共管理制度的创新有利于摆脱行政区划的约束, 形成以公共问题和公共事务为价值导向的发展观。
二、现阶段区域公共管理遇到的问题分析
我国经济发展不均衡, 区域差异表现得特别明显, 因此也产生了一定的区域公共问题,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 经济市场化进程所带来的区域公共管理问题
自92年邓小平南巡讲话之后, 我国逐渐确立了经济市场化发展路线, 要建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但是受生产力水平有限以及不同经济发展地方资源的影响, 经济发展速度和水平之间的差异逐渐拉大。比如我国的东部沿海地区, 中部地区以及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战略、制度文明都产生了明显的鸿沟, 东部沿海地区经济发展越来越旺盛, 然而西部地区的经济却难以跟进。仅仅就东部沿海地区而言, 也出现了自身的问题, 如基础设施重复建设。东部沿海地区又在不同的因素下而划分成不同的行政区域, 各个区域之间缺乏整体的协调性、各自为政, 使得区域的整体利益上升缓慢, 而且区域之间的资源竞争开始恶化。基础设施重复建设的主要原因就是各自的行政区划在进行基础设施规划工作时没有相互协商、沟通、合作, 造成资源浪费的现象, 比如某地产商开发了新楼盘不久, 就接到市政府要在该地建设地铁站台的通知, 最后只能选择将楼盘爆破, 浪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中国的经济发展在市场化进程中, 带动了经济制度以及社会环境的变化, 因此相应的制度创新也应该跟上时代的步伐, 从而顺利地实现体制的转轨工作。经济市场化所带来的区域公共管理问题的主要原因是区域公共管理的各种制度不够完善, 使得各区域发展不协调。我国的封建制度虽然早已废除, 但是其中的大一统思想对于当代的国家治理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现阶段行政区划的治理思想较为推崇, 然而要想进行区域公共管理制度的创新, 首先就要摒弃行政区划的思想。
(二) 工业化发展所带来的区域公共管理问题
改革开放以后, 我国的工业化发展进程也在不断地加快, 在提升和推动城市化进程的同时, 也带来了一定的区域公共管理的问题。其中最为严重的问题是城乡二元分化的问题, 这也引发了人们对于效率与公平的讨论。自古以来, 我国的农耕文明占据主导地位, 随着工业革命的到来, 工业化逐渐发展, 挤占了农业的发展。其次是行政区划的变革问题, 这也与工业化城市化的发展路径相关。一般而言, 行政区划是一国政府为合理治理国家, 而进行的权力分配过程。但是在划分具体的行政区划时, 难免会因为标准不一而出现交叉重叠的现象, 比如根据流域划分与根据民族划分的行政区划之间的重叠。出现重叠部分后, 各地的政府会考虑利益相关性, 争做具有利益性的事情, 有了问题还会出现相互推诿责任的现象。
三、区域公共管理制度创新策略
区域公共管理制度创新是一项综合性的工作, 需要设计者考虑很多因素, 既要满足现阶段的经济发展要求, 也要考虑到未来可能发生的情况。因此, 需要注意制度设计与经济发展环境的自然协调。
(一) 加强区域公共管理的理念
政府要想加强区域公共管理创新, 首先要树立区域公共管理的理念, 尽可能地减少从行政区划分的角度进行行政管理的频率。在经济高度开放和信息化社会的大背景下, 区域公共管理适应了经济全球化的浪潮, 与市场化、工业化、城市化的发展理念相适应。因此, 在现阶段, 政府在进行公共问题的治理工作时一定要坚持关注公共事务的价值, 而不是仅仅以行政区划为分割点。对于外延较大的公共事务, 可以采用分层治理和细分治理的方式, 确保考虑到事务的方方面面。由于区域公共管理主体的多元化特征, 政府在进行区域公共管理制度创新时, 需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 一方面使得区域公共管理制度富有人性化, 极具生活气息, 能够切实满足各层次人们的需要, 如:充分考虑并满足不同风俗习惯区域居民的需求, 又要在区域公共管理系统中形成开放性格局, 使公共事务能够相互融合。另外, 在进行公共事务治理时要尽可能地采取协调的方法去确定一个层次性、阶段性的管理主体, 继而建立和完善区域性的管理体系。比如, 我国的黄河流域环境治理属于国内的区域公共管理, 管理主体是中央政府、地方政府以及一些非盈利组织等, 而跨国公司则属于国家间的区域公共管理, 管理主体主要包括各国的政府相关单位, 公司自身, 行业自律组织等。
(二) 合理利用电子网络技术
区域公共管理的一个主要特征就是信息传播的快捷化, 市场的无界化, 因此在进行区域公共管理制度创新时, 一定要合理的利用信息网络技术。目前, 互联网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紧密而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 政府在进行区域公共事务管理的过程中可以实现电子化的管理, 将相关信息公开化, 开办公共信箱等。政府通过互联网的方式与公众建立联系, 增强了政府的公共服务能力, 而且公众反馈的渠道也更加多元化。另外, 在区域公共管理的过程中需要进行分层管理, 利用信息网络技术则可以打破层级、部门的限制, 以形成上下联动的局面。而且, 政府还可以通过信息网络技术来进行自动化办公, 区域公共管理制度主要可以通过无纸办公、虚拟办公、协同办公、移动办公等方式来实现自动化办公的功能, 在这个部分中, 政府的日常通讯、办公数据的处理都能够在使用最少人力的情况下得到很好的处理, 提高了办事效率与效能。当然, 网络在被应用于人们生活、学习、工作各个方面, 给人们带来便利的同时, 计算机网络安全漏洞也一直困扰着我们, 且网络技术愈普及, 计算机网络安全问题就愈突出。因此, 在利用电子网络技术进行区域公共管理的过程中, 一定要改进网络加密技术, 将多种网络加密技术相结合、协同应用。从而避免因非授权用户的访问而导致的信息流失, 有效阻止恶意软件的攻击。
四、结语
任何制度都有一定的时效性, 制度需要符合时代的特征, 一旦制度滞后于时代, 就需要对制度进行创新。现阶段, 在经济全球化、信息化的背景下, 行政区划管理制度已经难以维系了, 因此对区域公共管理制度的创新就显得非常重要。这里既要注意城市职能的整体转变问题, 形成城市间、企业间以及社会广泛参与的多元合作政治, 也要注意培育区域共同体意识, 为区域公共管理工作提供持续的动力。
参考文献
[1]杨爱平, 陈瑞莲.从“行政区行政”到“区域公共管理”——政府治理形态嬗变的一种比较分析[J].江西社会科学.2004 (11)
[2]陈瑞莲.论区域公共管理研究的缘起与发展[J].政治学研究.2003 (04)
区域公共管理创新 篇8
1 广西蚕桑产业组织管理现状
1.1 “公司+基地+农户”的生产经营模式初步得到建立
广西在实施承接国家“东桑西移”工程的过程中,企业为确保得到优质的原料茧,实行了“公司+基地+农户”的经营模式。以企业投资为主,相关部门拨款为导向,给广大蚕农予以补贴,极大地提高了广大蚕农的积级性。同时实行保护价收购:即与蚕农订立合同再生产,改造桑园,推行小蚕共育。这表面是为了满足厂家对原料茧的质量需求,实际上是实行了公司与蚕农的捆绑,并逐步往风险共担、利益共享这种生产模式的方向发展。当这种模式发展到一定阶段时,为厂家提供原料的生产基地将成为公司的一个原料生产车间,蚕农成了公司的产业工人,再辅以现代化企业及产业运作的管理方式和技术指导,再吸引蚕农入股,将会使公司与蚕农形成利益统一体。而在桑蚕产业生产过程中,原来界限分明的农业和工业将会逐步融合,产业发展过程中生产资料将重新进行分配,社会生产力将会得到极大地提高。
从表1不难看出,承担有国家“东桑西移”工程任务的一些广西大型缫丝企业,加大对桑蚕生产基地的生产投入,改造桑园,推广技术,大建小蚕饲育室,推广方格簇,建设蚕房大棚,推行省力蚕台和桑园机械,并对收烘设施加以改造。
2008年,广西缫丝加工企业工业总产值达39.17亿元,机械化生产程度高,自动缫丝机的使用达100%,已研制出了选茧机,CXJ-02型削口茧选净机和丝棉机[2]42。2009年,生丝产量达1.67万t,丝绸工业园区也在鹿寨、柳州、象州、横县、宜州、蒙山开始建立[3]。2010年,缫丝企业的生产能力超2万t,企业78家24万绪。
1.2 产业逐步往区域化、标准化方向推进
对桑蚕业进行标准化建设,建立桑蚕示范区,质量技术监督和农业有关管理部门参与并实施。环江和宜州桑蚕示范区在2004年被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批准,2007年通过考核验收。在生产过程中, 产业逐步向资源和生产占优势的地区转移并集中,已初步呈现有桂西北、桂中、桂南三大优势桑蚕产业带,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规模化种植的桑蚕产业发展态势明显。
注:表1数据来源于广西2008年度“东桑西移”工程蚕茧基地建设项目验收情况汇总表【桂经轻工报(2009)237号】附件
如表2所示,广西连年来种桑养蚕县比较稳定,规模扩大,生产正日益向规模化方向发展,年产500t以上的县已固定在35个以上。
2 组织管理创新存在的问题
2.1 蚕农与企业没有结成利益统一体
目前,广西只有少数几个缫丝企业实行了“公司+基地+农户”的模式,政府拨款给企业,企业再根据生产需要对基地的农户在生产资料上进行一定补贴。企业实行保护价收购,虽然确保蚕农不会担心蚕茧的销路,但是蚕农没有进入茧加工所得利润的再分配环节,蚕农所得利益还只是停留在出卖原料的基础上。从公司层面看,已付给蚕农相当等值的价款,与蚕农之间只是购与售的关系,当买卖关系停止,也就没有了更深层次的交往和扶助;从蚕农层面看,种桑养蚕付出的心力巨大,所有的辛劳并不能用售茧时所得的价款所代替,而茧丝加工后期所得的相对巨大利润也让蚕农心理失衡,导致蚕农对蚕业生产的责任心不强,只是当作谋取一定生活收益的副业而已。因而,卖茧得钱,养蚕出茧,收茧缫丝,得丝出货,简单的受市场供求关系和买卖关系而确立的产业,蚕农与缫丝企业没有结成利益统一体,他们之间没有达到风险共担和利益均享的地步。
2.2 产业集约化、区域化的生产程度不高
2007年,贵港、柳州、南宁、河池、来宾五个桑蚕点的蚕茧产量和桑园面积约占全区总量的90%以上,呈现规模化态势。但从表3可见,广西除了防城港没有蚕桑生产数据外,广西的14个市均有桑蚕生产的记录。其中较少的是北海2000户,贺州5052户,桂林6866户,崇左1420户。另有5个市养蚕户达1.2~1.9万户,4个市养蚕达13~22万户。广西桑蚕业的发展水平从很大程度上可以衡量出广西农业的发展水平,但是已成为广西优势产业和主导产业的桑蚕业,缺技术和人才,由此造成桑蚕产品质量不高,影响到生丝的质量,继而会影响整个广西桑蚕的长远发展。2005—2009年,广西蚕茧产量连续五年稳居全国第一,令人震惊的发展速度都是在国家出台“东桑西移”政策以后发生的,是在地方政策颁布和采取一系列措施后才有的,从某个程度可以说,广西的桑蚕产业是政策产物。虽然这一切也得益于广西低廉的劳动力成本和自身丰富的资源。可当广西经济发展以后,工业化水平提高,劳动力成本也会相应提高,今后广西的桑蚕产业发展到需要像东部蚕业发达省份一样进行产业转移时,广西农村只能从零开始发展,只能重新选择产业发展方向并进行建设,这将极大地浪费人力和物力,同时也无法安置已习惯了蚕业生产的蚕农,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可想而知。
注:表中数据由广西桑蚕产业技术推广总站提供
2.3 桑蚕产业技术创新的主体不明确
广西在进行桑蚕产业技术创新过程中,市场开拓,组织管理,资本投入,产品研发,人才培养,政府始终起着主导作用。在桑蚕产业发展中起主导作用的政府只是依靠国家政策支持产业发展,并站在政府角度对产业进行调控。但政府行为并不能代表市场行为,政府的规划方向并不能代表市场的发展方向。靠政府政策全力支持发展下来的广西桑蚕产业,虽短时间内有高效益,但长期下来,如果不及时将市场、资本、科研进行有力地对接,并建立起全方位的产业服务平台,整个产业将会崩溃。相对来说,企业所面对的是市场,企业对市场需求和利润作出反应,根据市场需求及时调整生产。而在管理、科研、生产上缺乏主动的缫丝企业,目前很难从市场和生产角度来进行产业创新,企业主体地位的缺失,会严重影响整个广西蚕桑产业的长远发展。
3 国内外蚕桑产业组织管理创新现状及经验借鉴
3.1 国外蚕桑产业组织管理创新现状及经验借鉴
目前世界几个主要蚕桑产业国在组织管理上的创新,主要集中于产业化经营模式,由于国情不同,有些国家采用多样化的经营方式来弥补产业化的不足。
印度由中央蚕丝委员会负责桑蚕业发展,整个委员会设有蚕种与养蚕项目部、中央桑蚕产业研究培训部、丝绸工业部,承担了桑蚕产业生产过程中的发展规划、桑蚕产业科研、技术培训、蚕种的生产和提供。在为各邦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时,还以财政支持各邦桑蚕产业的进一步发展。各州设有市场营销、蚕种供应、织绸缫丝、养蚕种桑、农技服务等机构。并以大学、国际合作、政府、私营企业等形式构成自己独特的蚕业推广网络体系[4]。
泰国设有皇后桑蚕产业研究所,下设了技术信息中心、技术推广与普及、桑蚕产业研究与合作部、经济市场营销部、桑蚕产业产品与合作部、5个地区办公室、21个皇后桑蚕产业中心、行政部、桑蚕产业传统保护部。77%的蚕农生产规模较小,只将桑蚕业生产作为一项副业;17%的蚕农进行商品生产型养蚕,蚕种主要从皇后养蚕中心领养,卖茧给缫丝厂,桑蚕业是其主业;5.1%的蚕农进行科学化养蚕,产业化经营,缫丝厂与蚕农签订协议,工厂向蚕农提供农药、技术、肥料和蚕种[5]。
日本由于自身工业的大规模发展,桑蚕产业规模分散且小,产业的发展也主要由政府倡导,政府支持蚕农对产业的大力投入,并助其进一步加强产业的组织管理。由于规模小且分散,因而日本的蚕桑研究也日益呈现私营化态势[6]。
巴西在桑蚕产业生产中,实行一体化的生产经营模式,以缫丝厂为龙头来带动和管理。种桑养蚕的基地成为了工厂的第一车间,并实行了工厂的企业化管理。各丝厂都有自己的小蚕共育室、蚕种冷库、制种室,工厂能根据生产需要研制和推广适合生产需要和产品质量要求的蚕种,为确保蚕儿健康生长,工厂还将蚕养到三龄才发给农户养殖[7]。
3.2 国内蚕桑产业组织管理创新现状及经验借鉴
国内主要蚕桑产业发达省份主要以多种产业化的经营模式来加强蚕业组织管理,促进产业化发展。 浙江实施“西进”工程,加强基础设施,调整产业结构,大力促使产业往规模化、产业化、专业化发展:以收购部门为主组建“专业合作社+农户”模式;实行“公司+农户”模式,以龙头丝绸企业为主体联合蚕农进行生产;蚕农自行组建“专业合作社”模式[8]。
四川实行“政企分工”, “种、蚕、桑”的行政管理权为农业厅拥有,“茧、丝、绸”的行政管理权由商务厅拥有,市州的与省级改革相对应。在改革中,四川的县级蚕桑产业出现多种经营模式:贸工农一体化,按现代企业制度管理,以股份和独资的形式对资产和资源进行重组;蚕桑产业局主管茧的收购和生产;经贸局主管绸、丝、茧,农业局管蚕业生产。同时,在县级蚕业发展过程中,出现了民营化趋势及人才多样化[9]。
江苏以商促农,以工辅农,龙头带动,走茧丝绸产业化的经营模式。蚕业生产中在全国影响最大的就是江苏的“富安模式”,实行“公司+基地+合作社+农户”模式,建生产基地,租蚕农土地,再反包给蚕农,实行反租倒包的形式。公司负责桑苗和蚕种的引进,指导蚕农的生产管理,按产量和工量给农民报酬。公司与蚕农之间实行合同交售、订单生产,在行情好时以质定价来提升蚕农的生产积极性和责任心,行情不好时实行保价收购以去掉蚕农生产时的后顾之忧。实行二次利益分配,第一次利益返还时是以高于周边地区8%的价格在收茧时对蚕农进行返还,第二次利益分配是按蚕农所售的茧质量和数量,以售后利润的30%来进行返还,在生产过程中与蚕农结成了“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利益统一体,实行了种桑、养蚕、收烘、缫丝一条龙的产业化运作模式,桑蚕产业链较完整[10]。
广东实行“以工哺农”和“以企带村”的模式,政府扶持蚕业发展,在蚕业发展过程中,实行“农、工、科、贸”一体化运作,新产品研发中心、茧站、丝厂和小蚕共育基地串联在一起,同时,把丝厂的利益与蚕种生产、小蚕饲养和蚕茧生产紧密联结,形成互相促进的经济实体。又以“公司+研究所+基地+协会+农户”的方式在蚕农与公司间形成“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经营关系。公司与基地的蚕农签订合同关系,提供小蚕给蚕农,降低蚕农的养蚕风险。计件领酬,蚕桑分家[11]。
4 广西蚕桑产业组织管理创新对策
4.1 推广工农一体的产业化、区域化经营模式
工农一体的产业化经营模式,有利于将工业生产的技术和先进管理模式应用于农业生产中,能普遍提高农业生产技术水平,改变目前农业生产技术普遍低下的现状。同时,农业生产能以工业生产的最终产品质量为目标,形成紧密相连的产业链形式,农民也将在工厂的培训下成为知识型的产业工人。区域化经营将有效地提高广西整个农业产业化的水平,也有利于以蚕业中农工一体化模式带动其他产业的类似经营和运作。区域化经营还更有利于将成功经验推至广西整个区,使后来者少走弯路,而先行者起领头和带头作用。
借鉴国内外蚕业发展的经验,广西在推动蚕桑产业化的进程中,要力争以工厂化操作与管理、二次利益分配、蚕农入股缫丝企业等方式让缫丝企业与蚕农结成“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方式,产品销售后企业与蚕农之间进行二次利益分配,同时对蚕农的种桑养蚕进行生产资料方面的补贴,负责小蚕共育,提高蚕的成活率和质量,并利用自身现有的技术力量对蚕农的生产进行全方位全过程地指导;蚕农除了种桑养蚕外,还入股企业分红,始终从能提高工厂产品质量的角度进行原料茧的生产,极大地提高茧丝质量。这样,生产基地已成为缫丝企业所下属的原料生产车间,更能进行工厂化的规范管理和操作,更易改变农民生产的无序性和随意性。
为了在蚕业生产过程中调整产业结构以达到优化产业和升级的目的,必须实行区域化经营。虽然广西目前,河池、柳州、南宁、来宾、贵港已形成五大优势产区,全广西在蚕业方面也已形成了桂西北、桂南、桂中三大蚕业优势产业带,区域化和规模化程度都有所提高,但是由于生产面积太广,各市没有在区分各自的生产条件的情况下就盲目上工程,进行大面积生产,这不仅不利于桑蚕产业的发展,反而会造成产业发展上的人力物力的浪费,产业发展过程中资源不集中,人才、技术、资本、管理没有进行最佳搭配,技术改造和升级也难以推广,最终会造成有产量却没有质量,有数量却没有效益的情况的出现,产品质量得不到保证,品牌无法确立,整个广西桑蚕产业的发展将受到极大影响。
4.2 建立和健全蚕桑产业组织管理体系
在蚕业生产过程中,要建立和健全产业组织管理体系,包括建立和健全蚕桑产业技术研发部门、生产保护部门、信息搜集部门、技术推广部门、行政管理部门。蚕业技术研发部门针对种桑养蚕、缫丝纺绸提供技术支持,随时针对生产过程中所出现的问题进行技术改造和升级;生产保护部门在蚕业生产过程中,对产业的生产和发展提供政策和法令性地保护,防止和解决影响蚕业生产的事件发生;产业信息搜集部门负责搜集整个产业国内外发展情况、技术现状、产品的市场需求情况、产品售出后的客户服务信息、产品和生产设备的技改方向、人才培养和使用信息;产业技术推广部门负责随时将最适合于提高产品质量的技术推广到生产一线;产业行政管理部门负责从宏观经济角度对整个蚕业的发展进行规划和指导,并例行政策性和法理性管理和约束,以免蚕业的发展偏离宏观经济总的发展方向。
在蚕业生产过程中还要实行政企分工,企业和政府明确分工。企业面对市场和生产一线,负责组织管理生产,直接量化和细化产业资本的投入,及时根据生产需要更新设备,对蚕业生产提供技术指导,直接组织管理蚕业生产;政府负责政策性和法律性指导,监管蚕业生产的合理性和规范性,引导产业资本的及时投入,培训蚕业专业人才,组织生产。
在蚕业生产过程中还要自上而下建立蚕业管理体系,广西自治区农业厅和各市县农业局是蚕业行政管理单位,负责引导蚕业往区域化、产业化方向经营和发展,制定政策和规划,并负责整个蚕业的生产和监管;各级市县蚕业推广站和广西自治区蚕业技术推广总站是蚕业技术的推广部门,负责蚕业发展过程中各种技术的研发;在各市县设立专职的蚕业信息中心,将技术改造、市场需求等信息分类整理至蚕业管理部门和技术研发部门;联合质检、环保、公安、工商成立蚕业生产保护部门,为蚕业生产提供应有的保护,确保蚕业生产免受市场冲击,采取各种措施,将蚕业资源和蚕农的损失降低到最低;自治区农业厅还要制定出蚕业生产的标准化生产规则,提倡和推行标准化生产。
4.3 确立龙头缫丝企业在蚕桑产业技术创新中的主体地位
龙头缫丝企业是指在缫丝生产过程中,具备了这些条件:首先必须拥有大面积和高质量的蚕业生产基地,能有效地与蚕农结成利益统一体,能在生产过程中对蚕农施行工厂化技术指导和车间式管理,并能对蚕农实行企业员工化管理;其次是有一定的生产规模,能及时处理和加工一个区域的原料茧,技术设备较先进,能与国内外蚕业生产设备先进度持平甚至超过,有一定的生产专利,能进行自主创新,有一定的创新能力;再次是有雄厚的资本支持,能及时有效地将蚕业生产与产业资本、金融资本实行对接,既能利用外业资本和自有资本改造设备、研发技术和扩大规模、占据市场,也能利用累积的产业资本对蚕农的生产进行一定程度的补贴,现有资本或能利用的资本可在较大程度上抵御市场风险和外来产业发展的冲击;最后,在同行企业中,技术水平、创新力、产品对市场的占有率都是较高的,在同行企业的发展能起到风向标和引导的作用。
如上所述,龙头缫丝企业在蚕业生产中主体地位确立后,一可根据市场需要来快速有效地组织生产,进行技术革新和进行前瞻性地技术研发,及时向市场投入新产品以占据市场,使企业的生产和市场实达到利益最大化;二可根据生产和市场需要对桑蚕品种进行革新,并及时对生产基地进行生产管理和技术指导,在生产基地推行农业标准化生产,改变蚕农生产的无序性,在技术指导过程中对蚕农进行一定程度地培训,极大地提高蚕农的素质,提升蚕农的生产水平。
此外,将龙头缫丝企业作为广西桑蚕产业的核心,能有效地促进广西桑蚕业的工农一体化。在蚕业生产过程中,为了提升产品质量而要得到优质原料茧的缫丝企业,必然要对生产基地的蚕农进行多方位地指导,跟踪整个种桑养蚕过程。同时,为了提高蚕农生产的自觉性和责任性,让蚕农意识到眼前的蚕茧质量关系到日后生丝或绸的质量,并与日后所得到原料茧收益、二次分配利益、入股分红收益、工厂化员工式工资福利补贴收益紧密相关,龙头缫丝企业必然要与蚕农结成“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统一体。
参考文献
[1]吴青,梁维佳.抓住‘东桑西移’机遇加快广西茧丝绸业发展[J].丝绸,2010(12):49.
[2]肖丽萍,祁广军.广西蚕桑产业链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J].中国蚕业,2010,31(1):40,42.
[3]沈兴家.广西蚕丝业现状分析和可持续发展对策建议[J].中国蚕业,2010,31(3):1.
[4]李龙.印度蚕业发展研究[D].西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8:34-45.
[5]李瑞.泰国蚕丝业发展条件与制约因素分析[J].丝绸,2008(3):1-2.
[6]廖梦虎.中国丝绸协会代表团赴日考察报告[J].丝绸,2005(4):1,3.
[7]贾义,李栋高,李学,等.借鉴巴西经验,高起点发展宁夏桑蚕产业[J].宁夏农林科技,2000(1):45-46.
[8]祁广军,陆瑞好,韦伟,等.浙江、江苏两省桑蚕产业发展考察报告[J].广西蚕业,2008,45(3):71,73.
[9]涂建华,曾华明,谢忠良,等.四川桑蚕产业的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J].四川蚕业,2007,35(2):2.
[10]史常亮.江苏富安桑蚕产业产业化发展模式分析[J].广东蚕业,2009,43(2):8-9.
“长三角”区域经济管理创新初探 篇9
关键词:长三角,区域经济,管理创新
一、区域经济管理及“长三角”区域经济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区域经济管理是国民经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将宏观经济和微观经济连接起来的中观经济管理活动, 是对宏观经济管理一种补充和衔接, 也是对其政策与措施的贯彻和落实。经济增长、扩大就业、社会公平和环境保护是我国区域经济管理的目标。完善的区域经济管理将更充分地发挥区域优势, 提高资源的利用和配置效率, 实现市场的经济职能。国家的宏观经济管理和调控政策如财政货币政策、对外贸易投资政策、产业政策、区域政策等都要通过区域经济管理去实现。因此, 要挖掘本地区的资本、产业、技术和劳动力优势, 地方政府必须根据地区经济的特征革新区域经济管理, 使之更能有效的为国民经济更好更快的发展服务。而目前我国的区域经济管理还存在不少问题急需解决。
我国区域经济发展过程当中存在的产业同构、差距不断拉大、显失公平、环境生态每况愈下, 毫无疑问都与我国的区域经济管理直接相关。这里作者从管理科学的组织、计划 (规划) 、控制、领导等基本职能出发来分析长三角”区域经济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 行政区划分割, 区域管理政出多门
由此导致各城市各自为政, 区域一体化进程滞缓, 统一的市场体系被行政区划割裂, 总体上商品市场的壁垒已经逐步弱化, 但劳动力、资金、技术、产权等要素市场的壁垒还未完全消除;区域纵向合作启动, 横向合作网络尚未构筑, 以上海为例, 各主要城市明确与上海进行合作, 而与其他城市之间则缺乏必要的横向联系, 上海和江浙在长三角都市区发展策略上有严重分歧;基础设施的重复建设港口大战、区域性的交通基础设施和环境治理工程如太湖流域治理工程进程缓慢。
2. 缺乏行之有效的区际经济组织机构与层级结构
“长三角”区域发展不断出现新问题, 问题的症结就在于组织机构的欠缺, 表现在:第一, 没有综合的专司其职的区域管理机构。区域政策与规划是政府的工具, 无论是其形成, 还是贯彻与评估, 都需要一定的机构来负责。从发达国家的实践来看, 这类机构不论如何设置, 都是立法的产物。而且, 必须有专门的职能部门对区域政策与规划负责。中国有许多部门 (中央政府部门) 涉及对地方的管理, 但几乎无一部门具有立法意义上的区域政策与规划资源。其次, 没有区域经济管理的标准经济区划与层级结构。英国只有区区25.86万平方公里, 却划分成12个标准区、37个二级区域和65个三级区域, 中国如此广袤的国土只划分为寥寥几个区域, 而且有名无实, 没有严格的层级, 是不可能实施真正的区域经济有效管理的。
3. 区域管理控制不力
区域政策工具残缺不全, 控制区际经济发展的能力差。区际经济的协调发展必须有规范与全面的区域政策工具, 控制工具是区域经济管理的核心。如果没有一个有效的纠正偏差的工具, 来确保其发展沿着规划的方向发展, 区域问题就会不断加深, 乃至误入发展歧途。同时, 区域管理缺乏有效的监督与评估机制。政策制定者与执行者尚且不明确谁来监督, 监督也就无从谈起。没有监督的权利其效率肯定会大打折扣, 当然腐败也是在所难免。
4. 区域经济管理领导缺位
由于区域组织机构在区域管理过程中一定程度的缺失, 真正执行区域协调发展的区域领导职能就只能缺位。地方政府协调区际经济的责任没有明确, 更没有受到任何有效的激励。因而地方政府人为设计区域经济壁垒, 阻碍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的事屡见不鲜。另外, 在现有的政绩考核驱使下, 有更多理由认为, 我国缺乏有力的区域领导来协调区际利益关系。必须承认没有区际领导的区域协调发展是不可能的。
二、区域经济管理创新的国际经验借鉴
各国区域经济管理的经验, 特别是大国的区域经济管理经验值得我们借鉴。这里以美国为例, 美国作为一个大国, 它的区域经济组织中的一些经验值得我们借鉴。美国是一个高度城市化的国家, 这与我国长江三角洲相似。它的区域管理与城市密切相关, 在一定程度上区域经济管理就是城市经济管理。他们形成的一些管理模式很有区域经济管理价值, 值得借鉴。从表中我们可以得到许多关于区域经济组织的新理念。
资料来源:根据有关资料整理。
三、长江三角洲区域经济管理创新的路径
1. 加强区域经济发展绩效审计, 强化区域经济监管
过去区域经济发展绩效差强人意, 难以达到预期的目标, 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区域经济监管不到位。长江三角洲区域可以率先实施区域经济发展绩效审计, 来提高区域经济发展效率, 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区域经济发展绩效审计的客体是一定区域 (特别是跨政区) 的工程项目及区域经济政策实施等的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进行审查。区域经济发展绩效审计的目的是对区域经济发展的经济性、效率性、效果性、公平性、环保性进行审查和评价, 以揭示区域经济在建设、经营和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并提出改进工作的意见。区域经济发展绩效审计是一种经济监督活动, 这与审计的本质是一致的, 即通过审计监督, 促进区域经济管理部门加强管理, 提高经济效率, 更好地服务于区域社会公平发展。
2. 构建以功能区域为基本单元的差异化干部政绩考核制度
在现行行政管理体制下, 由于每个行政区域就是一个政治经济实体, 集利益主体、经济主体和管理主体于一身, 发展地方经济的责任迫使地方政府会以谋求和保护地方利益作为其任期内的主攻目标。而现行的干部政绩考核标准又过分强调与其行政辖区的经济发展成就直接挂钩, 并多以本行政区GDP增长率、税收增长率、出口额、吸引外资多寡等指标进行简单量化和比较排序, 进一步强化了地方政府的攀比心理, 导致地方政府行为短期化和企业化倾向日趋明显, 为追求局部区域利益。
在以人为本, 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 必须重新设计一种科学、规范、可量化的干部政绩考核制度。总体思路是要构建以功能区域为基本单元的差异化干部政绩考核制度。即对不同的功能区域, 要运用不同的考核指标体系来评价干部的政绩, 且各指标的权重也应因区域的功能定位不同而有所差异。如经济开发区, 主要承担为全国或区域经济发展提供良好的生态保障功能, 因而应重点考核其生态建设和保护方面的指标, 如绿色植被覆盖率、森林消长率、水土流失面积指数、土壤环境质量指数、水质质量指数、空气质量指数、生物多样性变化指数、人口迁出率等。
3. 变传统的行政区行政为现代的区域公共管理
由于国家政治体制改革和法治建设进程的滞后, 加之尚未顺利实施行政性分权的配套改革, 我国市场化改革的直接后果是催生了诸多新型的社会公共问题, 比如地方政府的GDP崇拜和政绩主义、地方政府间的恶性竞争、地方保护主义、地区发展的马太效应等。我国市场化进程中催生的这些问题, 不仅突破了传统行政区划的刚性束缚, 扩散和蔓延到由多个地区组成的某一经济区域, 而且还超越了计划体制下那种由上至下的政府治理能力域限, 衍生为区域性公共问题。在这种情况下, 传统的行政区行政的僵化法则已经力不从心, 迫切呼唤区域公共管理这种治理新机制的诞生。计划经济时代的经济环境与今天已经面目全非, 必须代之以现代的区域公共管理来管治区际经济的协调发展问题, 才能富有效率。
参考文献
[1]沈山:美国的都市区管制模式及其对长三角区域管制的借鉴[J].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2005 (5)
[2]王涛:美国区域调控的经验及其对我国的启示[J].内蒙古财经学院学报, 2007 (1)
区域公共管理创新 篇10
1. 规划、完善管理规范
以吉林教科室为例, 在进行了广泛的学习以及借鉴的基础上, 教科室将本区已有成功经验以及实践做法逐步加以规范, 并对管理规范进行了适当的整理和编辑, 形成了管理规范专辑, 并结合实际, 发挥学校主动性, 解决实际问题。
2. 健全科研网络
为了能够落实区域教学的科研工作, 吉林教科室结合自身特征, 在进行区域性教科研的网络建设基础上展开了适当的创新, 打造分层级的管理网络, 如区域教科室、教研中心、校内教科室、课题小组等。另外, 吉林省加大了各个学校的教科室的建设力度, 制定出建设教科室的标准以及需要承担的职责。
3. 落实管理常规
吉林省严格结合课题管理的要求, 统一开展课题研究工作, 严格要求课题小组依照相关规范来进行对应的准备、值得一提的是, 我们在中期评估阶段, 提出了树立典型的途径, 提高了工作质量。
4. 建立起资料档案
吉林省教科室为了能更好地规范与教科研有关的工作, 整理了很多资料, 建立起档案, 并装袋。这些资料档案当包括各种规划课题、课题申报、评估意见等内容复印本。
二、对课题研究机制进行创新, 提升品质
1. 监控过程, 分级推进
吉林省教科研单位实现课题项目全过程的监控和评价, 并且在课题研究开始之后的前期、中期以及最终结题阶段都展开了阶段性的总结以及检查。在课题进行中期研究阶段, 需要及时交流沟通, 发现问题并及时处理问题。
2. 重点跟踪
吉林省教科研单位结合开题论证和调研情况就一些高质量课题 (如“经历教育探究”“师训制度探究”等) 投入研究, 并邀请专家进行细致的指导和提供帮助。
3. 推广成果, 打造精品课程
吉林省各地教科室协助学校以及课题组选择很多不同形式来推广在教科研领域当中一些典型的经验和成功的研究成果。结合长春市的教科研论文评选, 发动各个学校以及课题组进行总结和提炼, 撰写相关的论文。
三、对科研培训机制进行创新, 提升素质
1. 促进教师主动参与
教科研机构必须要引导教师成长, 真正地关心老师们在精神上的追求, 发挥人的作用以及价值;结合老师们的实际需求, 激发他们的主动参与意识;对培训的形式进行适当的创新, 使培训制度能够很好地满足老师们的要求。
2. 培训主体多元化
这里所指的“培训主体”指的是施加培训的人员, 施训主体往往是同伴。施训主体倡导互助和相互切磋, 以提升老师们对教科研的认知, 提升其参与热情, 提升他们在教科研工作中的实际能力。另外, 施训主体还可以是校本专家。以长春市某学校为例, 该学校经常开办教科研活动, 以周或月为单位, 活动内容丰富多彩, 专家在其中发挥了非常好的培训作用, 推进了学校的科研进度。
3. 活动方式新颖
吉林省充分结合“师训”这一课题, 在全省范围中开展了教科研活动的创新性拓展。比如, 开设“希望之星班”“名师针对培养班”等师资力量培训班, 这些班中均设置了一门必修课, 即教科研能力的提升。就针对培养班来说, 相关单位安排了优秀导师来带领培养对象, 共同展开课题研究, 提升他们在教科研专业领域的知识和技能水平。
总的来看, 要想促进教科研的发展, 需要打造全员参与的积极氛围, 以提高科研水平。
参考文献
[1]刘向丽.高职院校科研管理工作创新对策研究[J].中国成人教育, 2014, (3) :42-43.
创新型区域网络可推动绿色创新 篇11
在人口趋密集、工业化程度趋高的地区,绿色创新就越显重要。现在,空气和水的质量问题已成为人类面临的严峻挑战,一方面需要加大可再生能源发电的比例,另一方面则需要严格控制各类运输车辆的尾气排放。
从投资角度讲,住房和交通是政府改善空气和水质的两个重要领域。首先,政府可通过设定新的建房标准来节省能源;其次,政府也可对节能省油的车型给予政策优惠。此外,在大城市增强公共交通系统运输,并鼓励居民环保出行,同样可减少尾气排放量,从而改善空气质量。
在亚太经合组织国家中,关于环境的税收总额占到了国内生产总值的1%到6%。不过,只有少数国家意识到,较低的边际收益税率和适当的环境税率对一个国家的国民生计和经济增长是不可或缺的。
创新与资本的聚集决定了经济的增长水平,在许多亚太经合国家,绿色创新以及通讯信息技术的绿色发展已成为国家战略。如今,很多通讯信息行业的公司开始研发更环保的产品,这是因为消耗传统能源与产生二氧化碳的产品所占市场份额正变得越来越小。当然,这也成为吸引优秀员工与研究者的资本之一——在谷歌美国总部,人们能清晰地看到公司正在使用的太阳能发电机。
促进新能源有效利用最简单的方式之一,便是要求企业在其官网公开新能源的利用量。政府应对企业新能源占总能源的消耗比例进行5年或10年的规划,或在这两个时间段设置最低标准,以快速启动新能源行业的竞争。政府可从大公司着手能源使用量化考评,并通过对大公司的支持从而改善整个供应系统内的中小企业能源使用情况。
区域集群也不失为解决可再生能源、绿色通信以及能源有效利用的良策。这个灵感来自于波特法则,即成立创新型区域性网络,并将此区域内的小型企业逐渐发展成大型企业的供应商。联合或者独立研究的效果可以通过专利的数目体现,而相关的创新效率则可通过每个公司每个员工取得的国际专利数来计算。
成功的区域集群一般都有特定的创新机动性,这需要通过以指定区域内一个公司的创新人员数来考量。最后,知识的输出与输入亦可以通过其区域内专利被外界区域引用的次数来决定,也就是说,外界引用此区域内专利技术的次数越多,则说明此区域的创新行为和结果被外界认可的程度。政府可对区域内关注环保的创新和研发给予财政支持。
欧洲国际经济关系研究所开发的全球可持续发展指数显示,2001到2010年这十年间,中国在可持续发展上取得了长足进步。如今,中国正面临发达国家在经济发展过程中所遇到的同样严重的环境问题。采取适当的检测指标,并出台政策引导,激发区域内的绿色创新意识,或可以成为中国化解这些环境问题的途径。(支点杂志2013年7月刊)
区域公共管理创新 篇12
区域公共管理部门人力资源是指在区域公共管理部门中提供公共服务的和履行管理社会公共事务职能的所有工作人员,也就是以政府为管理主体的公共管理部门的人力资源的总和。 他们为公众提供公共管理与服务,为公共组织的发展提供劳动。 同时, 除了政治上服务于公众利益之外,组织的存在与发展,还必须使他们的工作成为自我完善与发展的途径。 为其内部的人力资源提供各种发展、完善的机会,即他们本身也是公共组织发展的目的。 公共人力资源管理涉及的领域是进行合理的人际关系组织设计, 建立和谐、 协调的人与事的恰当配合,以及使人尽其才、行其事。 它要求使组织与个人实现双赢,积极推动人力资源潜能的开发和作用的发挥,并提升人力资源在组织中的重要性。
2我国区域公共管理部门人力资源管理的不足
2.1 公共人力资源管理缺乏体制保障
经历两三个世纪的发展与完善,现在西方文官制度已走向后文官制度阶段。 人力资源在制度理性的约束下,西方试图将其内在潜能开发出来。 因而,解除制度的管制特色应该是文官制度的发展方向, 使制度不再是束缚的手段,而是能够为人力资源的开发创造适应性环境。 然而在我国, 公务员制度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这就提醒我们一方面要探索新的人力资源管理的模式,吸取西方国家制度改革的经验, 实践融入到公务员制度体系中去。 另一方面要实现公务员管理的法制化、民主化和科学化,进一步发展和完善公务员制度。
2.2 缺乏科学合理的人才机制
目前,我国区域公共管理部门的录用实行多种形式,包括竞争上岗、公开选拔、考试录用等多种形式, 具有一定的开放性。 众所周知,一个良好的人才生存空间必须任人唯贤,组织配置和市场配置相结合,具备公平、公正、公开的择优选拔录用机制。 然而,时有发生原则规范由于亲缘、地缘等人情关系被破坏的现象。 这种复杂的人情关系网影响人的创造能力、主动性及积极性的发挥与提高并导致不公正现象严重存在。
2.3 人才管理理念滞后
西方将人才管理理念视为区域公共管理部门成员所共同的认可遵守的行为规范、价值观和信仰,把该观念的培养放在一个非常的高度之上。 这种人才管理的理念是“以人为本”的理念。 人本管理是突出人在管理活动中的根本地位,在深刻认识人在社会活动中的价值、 作用的基础上, 坚持以人为本的管理。 在此种理念的约束下, 员工普遍感受到了尊重并互相以此约束,在潜移默化中规范自己的行为, 从而最终实现公共部门效率的最大化。 与西方相比, 我国以 “事” 为中心, 以制度为本。 政府部门的工作人员在传统人事制度管理的影响下,他们本身应该享有的培训和发展权利往往流于表面,组织忽视了他们自身的个人目标, 本身也没有充分调动员工的创造力和积极性,是为了实现组织目标而存在的。 因此,员工缺乏竞争意识和创新理念,对自己的工作因循守旧,影响他们自身的提高。
2.4 我国人力资源投资市场尚未完善
这是造成我国教育经费短缺的直接原因。 从根本上看,原因则是我国现行的教育制度和政策,阻碍了社会对人力资源的投资。 不完善中国这些体制与政策的结果, 致使很大程度上制约着培养输出高质量人才。 不合理的教育体制和政策具有强烈的计划经济色彩,切断了人力资源投资与对人力资源投资的需求之间的联系。 可见, 资源性供给不足是人力资源管理过程中面临的困难。
3新视角下区域公共管理部门人力资源发展创新选择
3.1 强调公共伦理责任
公务人员在从事为社会公众服务公务活动、履行公共管理职能的过程中,必须廉洁奉公,恪尽职守,遵守相应的职业伦理道德规范。 提高公务人员道德水准, 对其进行美德教育,改善政府形象,通过强调公务人员的伦理责任, 从而进一步提高群众对公共管理部门的信心。 很多国家都十分重视公务人员的伦理责任,各国都通过设立专门的伦理监督管理机构,及时纠正公务人员的过失行为, 建立完善的伦理准则和组织制度,监视并防止权力的滥用,开展伦理道德教育活动,等等,促使公务人员形成良好的职业道德操守, 使区域公共管理部门更加人道化。 在改革进程不断推进的今天, 强调公务人员的公共伦理责任也是刻不容缓。
3.2 完善公共人力资源管理体制
私营机构多是追求效率、效益,而区域公共事务管理部门,其主要目标是公正、公平,区域公共管理部门与私营机构是有质的区别的。 20 世纪80 年代以来,很多国家特别是西方国家为了提高政府效率和摆脱财政困境纷纷改革。 在这一改革浪潮中,私营机构的经验被区域公共管理部门引进。 区域公共管理部门强调效率和效益,引入了竞争机制,强调放权,建立以市场为导向的观念等。 同时,公共管理要对社会资源进行配置,这些职位对人们有着很大的吸引力。 人事部门也就相当于拥有了配置这种稀缺资源的权利。 区域公共管理部门人力资源开发,就是要致力于借鉴强项,整合共性,主动地研究企业的经验。 一方面创造出以效益、公平、公正为本的行政哲学,另一方面使政府部门形成了具有竞争性的人力资源管理新体制。 逐步建立公共人力资源管理体制, 在经验的整合过程中, 使新的公共人力资源管理理念真正渗透到公务员体制中。
3.3 转化公共人力资源管理理念
人事行政管理是以事为本的管理理念,把人视为产出前所必须付出的成本,将公务员视为实现组织目标的工具。 公共人力资源理念则是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认为人本身就是一种资源, 具有高回报率和收益率, 可以持续不断地开发和使用,“ 人” 是组织最重要的资源, 管理活动的核心。 因此, 公共人力资源管理的制度,要尊重和信任公务人员,视他们为服务和合作的对象,保障和尊重其合法权利,为公务人员创设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必须充分体现出“人性化”的色彩。 如何在自主的基础上达成有效的管理,如何尊重公务员个性,如何在信任基础上彼此之间达成承诺, 如何在沟通基础上达成共识, 将是人力资源管理者所需要思考的问题。
3.4 建立全面的人力资源信息系统,加大对人力资源的投资
随着全球化、 信息化的发展, 我国对外开放也不断地深入, 人力资源已经是第一资源。 人力资源是实现经济和社会发展、科技进步的关键。 今后,我们将在更深的程度上和更大范围内参与国际经济竞争与合作。 说到底, 这种激烈的竞争, 是人力资源开发水平的竞争,是人才选用机制和人才数量和质量的竞争, 也是人力资源能力的竞争。 因此,为了增强国际竞争力,更进一步地推进我国人力资源结构的调整, 应该完善整个人力资源投资市场, 加大对人力资源的投资,这一举措具有重大的意义。 区域公共管理部门的人力资源要把员工的组织目标和个人目标相结合, 注重员工的个人发展, 注重对员工的培训和开发, 要加大对人力资源的投入,发挥人的创造性、积极性和主动性。 同时,随着互联网的普及, 区域公共管理部门人力资源管理也要充分利用网络技术的优势, 提高管理效率,节约管理成本,建立全面的人力资源信息系统,引入信息技术和知识管理是区域公共管理部门人力资源创新的一个重要方向。
参考文献
[1]黄健荣.公共管理新论[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
【区域公共管理创新】推荐阅读:
区域经济合作的公共管理创新途径论文07-12
区域公共财政09-03
区域合作公共管理07-26
区域公共管理的实现06-29
区域物流公共信息平台10-31
区域公共品牌发布仪式08-28
公共区域清洁操作流程09-07
公共区域交通管理办法05-18
区域公共实训中心08-01
公共区域卫生清扫员岗位职责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