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合作公共管理

2024-07-26

区域合作公共管理(共12篇)

区域合作公共管理 篇1

公共政策、公共管理及区域合作的理论探讨

(一) 公共政策的基本概念及其作用

公共政策是现代社会政策生活中使用的非常广泛的概念之一, 它是公共权力机关经由政治过程所选择和制定的为解决公共问题、达成公共目标、以实现公共利益的方案, 是在特定时期为实现或服务于一定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目标所采取的政治行为或规定的行为准则。公共政策的主要作用是规范和指导有关机构、团体或个人的行动, 其表达形式包括法律法规、行政规定或命令、国家领导人指示、政府规划、具体行动计划及相关策略等, 是目前世界上公共管理研究的主要范畴。传统的公共政策研究派生于政治学和行政学, 意在从规范意义上探讨国家、社会和公民之间的利益制衡, 通过政治学和行政学的原理及模型分析对国家、地方和团体层面的政策制定、执行与评估进行研究, 为高质量的公共政策提供咨询。而在此基础上, 新兴的综合性应用学科———公共政策学, 是以公共部门管理问题的解决为核心, 融合经济学、工商管理学、法学、心理学等多种学科相关的知识和方法, 创立了一个新的公共部门管理的知识框架, 对政策系统及其环境之间和政策过程诸多环节之间, 与系统内外诸多因素之间进行因果和相关性的研究, 探索公共政策的规律, 以期改进政策系统提高政策质量, 从而适应当代公共部门管理实践发展、适应政府部门及公务员提升决策和执行能力的迫切需要。公共政策学自20世纪80年代在我国兴起, 属于起步和发展时期, 但经过30年的良好发展机遇期, 这门学科在我国发展十分迅速。尤其是现阶段, 在新时期和新的形势下, 公共政策的作用日益凸现, 愈来愈受到各级政府的重视, 尤其是在区域合作当中, 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二) 区域合作的概念与特点

什么是区域合作, 公共政策在区域合作中应发挥怎样的作用?所谓的“区域合作”, 直白一些说, 就是地区间的合作。我们所说的“合作”, 其含义不一定仅指利他主义行为:我帮助了你, 你也就一定要帮助我。这种合作, 在研究互动决策的理论———博弈论当中, 我们可以理解成在公正平等的形势下各自利用对方的策略变换自己的策略, 达到互赢互利、共同取胜的目标, 不同地区从自己的利益出发与其他地区谈判达成协议或形成联盟, 其结果对联盟方均有利, 这是一种合作性博弈, 双方乃至多方从中找寻到共同的利益均衡;还可以是非合作博弈的均衡, 尽管各地区在行动选择时无法达成约束性的协议, 但只要该均衡能使双方受益即可。参与者之间真正意义上的合作意味着正式的安排, 以及旨在达到共同目标的共同行动。在讨价还价阶段每一参与者都被假定为选择他 (她) 的合作的策略完成之后, 合作便成为明确的共谋过程的结果。这就是区域合作, 它非常直观地表述出在现代社会, 在当前的大形势下, 区域合作的基本状况:可以是达成共识的合作, 也可以存大同求小异, 有选择地去合作。从语词的这个含义出发, 我们就可以理解了, 不能单纯地以为不同地区之间要么是竞争, 要么就是合作, 合作与竞争之间是对立统一的关系, 只要是有序的竞争, 就是合作。在社会进步和发展的过程中, 竞争虽然是地方之间关系的一个重要部分, 但是以互助为本质的合作也绝对必不可少。公共政策在区域合作中主要体现为在区域内共同决定、形成一定的公共政策, 共同遵守, 共同执行, 同时通过对区域合作组织成员内部各种资源的利用以及潜能的挖掘, 在总体上实现公共政策目标的同时, 推动区域内社会经济文化的共同发展。

(三) 合作组织中区域公共管理理念的导入

现代公共管理是公共行政发展的一个新趋势, 是公共行政领域不断扩展、研究范式走向成熟的重要体现。区域公共管理是区域行政随着实践的需要, 在治理范式上不断成熟的产物。公共管理学科中的“区域”, 是一个综合性的概念, 既可以是社会区域和行政区域, 也可以是自然区域和经济区域, 陈瑞莲认为, “区域”既不同于一个民族国家, 也不同于特定的行政区域, 是“一个基于行政区划又超越于国家和行政区划的综合性概念”。

至于区域公共管理, 李尧远和任宗哲认为, 所谓区域公共管理, 即是指以区域政府组织和区域非政府组织为主的多元主体 (区域公共管理部门) 为了解决特定区域的政治、经济、社会或其他方面的公共问题, 实现区域公共利益, 运用协商和调解的手段和方式对区域、区域内横向部分和纵向层级之间交叉重叠关系进行的管理。张军涛和刘建国在对区域经济发展中的政治协调和区域公共管理研究中提出, 政治协调主要包括政府间关系的协调和公共事务的协调, 以及非政府部门的协调等, 它有利于促进区域的协调发展, 多元主体参与的政治协调与公共管理是区域协调发展的必然要求, 只有多元主体共同参与政治协调, 才能有利于区域间的资源整合, 实现资源的优势互补, 才能达到协调发展, 实现多赢的良好局面。他们认为, 区域公共管理是指区域内的多元主体为了解决在政治、经济或社会其他领域的公共问题, 实现共同利益, 运用协商和调解的手段与方式对区域之间以及区域内各种横向和纵向的复杂关系进行管理。区域公共管理的对象是区域内个体和共体之间相互形成的交叉重叠的关系。区域公共管理的目的与性质决定了它所肩负的社会公共责任与义务, 它所研究的对象主要是区域内部的问题以及跨区域的公共问题。正如环渤海区域合作市长联席会, 作为一个区域合作组织, 它所导入的公共管理和政治协调, 主要是为了实现环渤海区域内部的城市之间资源、机制、政策等的整合, 以及与外部其他省市之间的协调、合作, 以利共同发展。

区域公共管理采用的方式和手段与经济市场领域和政府公共领域的管理不同, 不是竞争和压制, 而是基于平等地位之上的协商和调解。在我国主要是以政府为核心的公共部门整合社会的各种力量, 广泛运用政治的、经济的、管理的、法律的方法, 强化政府的治理能力, 提升政府绩效和公共服务品质, 从而实现公共的福祉与区域的公共利益。有时候, 往往是在同一区域内部, 产生各种基本建设的攀比和地方规划、定位重复, 如竞相兴建国际机场、会展中心、金融中心等, 还有很多地方的无序竞争、重复投资、产业规模小、产业结构趋同甚至雷同。

充分利用好区域公共管理和政治协调, 结合不同区域、次区域城市间的联系和城镇体系结构自身的特点, 明确区域合作应采取“中心结构”模式、“龙头模式”, 还是“多中心结构”模式、“多中心集聚模式”, 根据本地的实际情况, 选择适合自己合作发展的道路, 不同区域要根据自身的特点通过区域公共政策的制定以及政治协调的手段, 选择不同的发展模式。这样, 才能够减少地方政府合作过程中的阻力, 更有利于地方政府之间的合作。在现今社会, 区域公共管理之所以能够“应运而生”, 从根本上说, 区域公共管理发展的动力和核心, 是来自于我国现代化过程中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必然要求。区域发展中的政治协调和公共管理就是多元主体之间相互合作, 解决区域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实现区域协调发展、实现区域一体化与合作共赢。

在我国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 各地区为了当地经济社会的发展, 形成了很多区域性合作组织, 如长三角经济圈、泛珠三角经济圈、环渤海区域合作市长联席会、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等。这些区域组织呈现出数量在不断增加、覆盖面不断扩大、合作日渐深入、对本地区的影响愈益明显等特点。这些区域性合作组织的建立, 为解决所面临的问题, 在特定价值观念的指引之下, 为协调和稳定各方社会政治经济关系而采取了一系列公共管理活动, 即公共政策, 有利地推进了区域经济一体化, 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和整体经济素质, 推动区域协调发展;有利地提高了开放型经济水平, 增强我国国际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有利地推进体制创新, 促进了建立健全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更加开放的体制机制。这些区域性合作组织, 既服务于国家区域协调发展总体战略, 也为区域内的重点地区发展出力。通过区域公共管理, 制定公共政策, 充分发挥政治协调的积极作用, 促使区域合作产生更大的合力, 使其成为一个杠杆、一个放大器、一个反应堆, 这种合力既是地区开放的动力之源, 也成为地区发展的活力之基, 是一举多得、一本万利之举, 以合作促发展, 以合作促和平, 已成为我们时代的又一个基本特征和主题。

通过环渤海区域合作市长联席会议的实践范例来论述公共管理、公共政策在区域合作中发挥的作用

大连市参加了诸如环渤海区域合作市长联席会议、辽宁沿海城市经济联合体、东北东部 (12+2) 市 (州) 区域合作联席会议等区域性合作组织, 还参与了东北四省区合作行政首长联席会议、东北四城市 (4+4) 市长峰会等区域活动。这些区域性组织或是活动的存在和发展, 整合了合作区域内各个城市和单位的力量, 充分运用区域公共政策的共同制定, 实施区域公共管理, 通过政治协调, 促使各城市、单位和企业的通力合作, 消除了相互之间的壁垒, 改善了软硬环境, 降低了要素成本和交易成本, 提高了区域内资源的有效利用率和地区的集聚力和吸引力, 从而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提高了各自的竞争力;同时, 它们有力地推动了新一轮工业化进程, 推动了地区的产业转型升级, 有利于促进产业集聚、产业链延伸和培育产业集群, 从而促进区域内分工深化, 降低生产和交易成本, 发展规模经济, 增强区域竞争力;能够分摊技术创新成本, 增强创新能力和高新技术的“孵化”功能, 形成区域内产学研和人才培养等的一体化, 从而提高整个区域的产业整合和技术创新, 形成各种增值链, 有利于区域内企业分摊高额研发投资, 节约成本, 迅速发展。区域公共政策的共同制定以及区域公共管理的实施, 实现了区域内的政府管理和市场管理相结合, 有力地推动了区域的社会经济共同发展。

在这里, 仅以大连市参加的环渤海区域合作市长联席会这个区域性合作组织为例, 从区域组织的成立、特点及其发展, 来研究公共管理、公共政策等在区域合作中所发挥的推动作用。

(一) 环渤海区域合作市长联席会形成、宗旨及组织机构

环渤海区域合作市长联席会是1986年由时任天津市市长的李瑞环同志发起成立的, 成立伊始为环渤海地区经济联合市长联席会。环渤海区域合作市长联席会是由环渤海地区的中心城市和地级以上城市, 为推进环渤海区域经济、文化等各方面协调发展, 通过平等协商自愿参加组成的政府间区域性合作组织。

环渤海区域合作市长联席会宗旨是“围绕国家对环渤海区域经济发展总体规划, 立足于增强区域的综合实力、创新能力、可持续发展能力和国际竞争力, 深化改革、扩大开放, 形成内外联动、互利共赢、安全高效的开放型经济体系, 不断扩大区域内的交流与合作, 为促进环渤海地区科学发展、协调发展、加快发展做出积极贡献”。环渤海区域合作市长联席会是由参加联席会的各成员市政府组成。市长联席会的市长会议, 是联席会的最高组织形式和决策机构。市长联席会设主任城市、执行主任城市和副主任城市。主任城市采用轮值制, 由天津、沈阳、大连、石家庄、济南、青岛、太原、呼和浩特市轮流担任, 轮值期为两年;执行主任城市采用常任制, 由天津担任;副主任城市也采用轮值制, 由承办本次和下一次市长会议的城市轮流担任。市长联席会设秘书长一名, 由执行主任城市负责区域合作部门的主要负责人担任。市长联席会下设办公室, 是市长联席会的常设办事机构, 在秘书长的领导下负责处理日常工作。

联席会的组织原则是“在推动环渤海区域经济和社会全面合作中, 坚持政府协调、市场运作、企业自主、社会参与的合作原则, 坚持平等互利、优势互补、统筹协调、共同发展的工作原则”, 即以成员单位为主体, 通过联席会议的形式, 加强各区域政府和部门间的横向联系与交流, 平等合作、互相协商, 发挥各地优势, 拓宽合作领域, 沟通信息, 交流经验, 通过建立务实、高效的合作决策机制, 通过区域公共政策的共同制定以及区域公共管理的实施, 实现了区域内的政府管理和市场管理相结合, 既从政府部门的角度来实现市场条件下的公共管理, 又通过市场机制来解决区域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以政治协调来切实加强对区域合作工作的指导和协调, 为实现区域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通过通览章程和从组织架构, 我们不难看出, 制定者在制定章程的时候, 充分考虑到了公共政策理论在实践中所应具备的利益倾向性、价值取向性、时效性、整体性、合法性与强制性、政治性与公共性、稳定性与变动性、公平性与效率性等具体特征, 而这些章程也充分体现了公共政策制约性功能、导向性功能、管理性功能等等, 突出了政治协调的重要性。那么, 在具体实践中, 公共政策在区域合作组织的形成及发展中, 作用发挥得究竟如何呢?联席会议是否充分发挥了公共政策的各项功能, 通过区域公共管理和政治协调使自身能够很好地平衡各成员市的利益, 综合各自的资源优势和政策优势, 走出一条互惠互利、区域共赢的共同发展道路呢?

(二) 环渤海区域合作市长联席会发展现状及面临的问题

环渤海区域合作市长联席会为自己确立的目标任务为“积极参与环渤海地区经济发展规划和经济政策的制定, 并根据国家对环渤海地区经济发展战略部署和京津冀辽鲁晋内蒙七省区市高层会谈精神, 协调地区合作中重大经济项目的落实, 推动环渤海地区与天津滨海新区联动发展。研究区域合作方向, 组织交流合作路径、方式和经验。协助各成员市扩大开放, 实现外引内联, 推进环渤海区域与其他区域的经济合作”。联席会自成立以来至今已经走过近30个年头。在中央领导及国家有关部委的关心支持下, 经过各成员市的共同努力, 联席会由小到大, 不断发展。合作的内容不断丰富, 层次不断提高, 领域不断扩大, 已经成为全国规模较大的区域经济合作组织, 在区域振兴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积极作用。回顾这个历程, 大体可分为4个阶段。

第一阶段从1986年5月到1992年9月。这一阶段国家实行的是有计划的商品经济, 经济体制处于重要转型时期。为了适应形势发展需要, 扩大区域经济联合, 由时任天津市市长的李瑞环同志倡议, 于1986年5月26日在天津召开了第一次环渤海地区经济联合市长联席会议, 共有15个城市的市政府领导人参加。环渤海各城市之间的合作主要是进行物资串换和经济协作, 各种类型的合作均处于起步阶段。这个时期的理论研究比较活跃, 创办了《环渤海经济研究》、《中国环渤海地区经济开发合作指南》等, 取得了一批研究成果, 推动了环渤海地区的合作。

第二阶段从1992年10月到2002年10月。1992年l0月12日召开的党的十四大, 首次提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概念, 把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和市场经济结合起来, 是我们党的一个伟大创举。这一理论的提出, 为加强区域联合, 拓展了更为广阔的空间。这段时期经历10年, 召开过六次会议, 主要探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区域合作。环渤海各城市把过去的物资串换、经济协作转向科技、金融、人才、医疗、环保、旅游等领域全方位合作, 逐步形成了政府、行业、企业间多种形式合作与交流的新格局。

第三阶段从2002年11月到2013年5月。以2002年11月8日召开的党的十六大为标志, 我国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2003年, 我们党提出了以人为本, 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 提出了“五个统筹”的要求。其中很重要的一条, 就是统筹区域发展。党的十七大再次将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推动区域协调发展作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内容。实践表明, 发挥城市群的集聚效应, 有利于更好地进行社会生产力布局, 更多地减少资源的浪费, 切实提高区域整体竞争力。在2006年4月天津召开的“第十二次市长联席会”上, 与会的32个成员市领导在津共同签署了《推进环渤海区域合作的天津倡议》, 明确构建统一市场、联合发展交通、加强能源、产业、科技、环保等多领域专项合作议题, 标志着环渤海各成员市区域合作迈出了更加坚实的步伐。这一时期, 在科学发展观统领下, 各市党政领导、各部门, 通过各种形式, 认真落实《天津倡议》确定任务, 全面推进区域经济发展。各成员市坚持以项目为龙头, 以大型经贸活动为载体, 先后举办了多种类型的大型展会。还定期组织召开高层论坛, 推动建立了环渤海地区技术、人才、旅游、卫生、信息等行业性协作网络, 成立了多种所有制企业参与的环渤海企业合作促进会。2008年9月20日, 环渤海地区经济联合市长联席会第十三次市长会议在河北省石家庄市召开, 全体与会代表一致通过了《修改<市长联席会章程>的草案》, 市长联席会的名称正式改为“环渤海区域合作市长联席会”。修改后的《章程》更加明确了市长联席会的“宗旨”、“原则”、“任务”, 进一步完善了市长联席会的组织机构和职责, 还扩大了主任城市范围, 增强了市长联席会的民主性和广泛性。2010年9月21日, 环渤海区域合作市长联席会第十四次市长会议在辽宁省沈阳市召开, 这是环渤海区域合作市长联席会更名以来召开的第一次市长会议。大会审议并通过了《环渤海区域合作沈阳倡议》, 要在联合建立环渤海区域合作的协商和沟通机制、共同推进区域产业规划衔接、不断加强区域内国家级重点开发地区之间的联系与合作等十二个重点领域加强合作。

第四阶段从2013年6月至今。2013年6月8日,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河北主持召开环渤海省份经济工作座谈会时指出, 环渤海经济带处于东部地区, 贯通南北、连接陆海, 总人口2.5亿, GDP以及投资、消费、进出口等主要指标都约占全国的四分之一, 作用独特、区位优越、基础雄厚, 正处于转型发展的关键阶段, 是中国经济最有潜力的新增长极之一。他希望环渤海地区大力推动改革创新, 着力调整优化结构, 扩大对内对外开放, 加快区域合作步伐, 构建区域合作发展的协调机制, 以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统一市场体系建设、社会保障制度对接为重点, 在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中取得更大进展。国务院有关部门要统筹研究环渤海经济带规划。中央、地方、企业等各方共同努力, 把环渤海地区打造成为我国经济增长和转型升级的新引擎。会后, 由北京市发改委牵头, 提出了建立环渤海地区经济合作发展协调机制的方案, 积极推动环渤海区域高层合作机制的建立, 使环渤海区域合作进入了一个期待创新、充满希望的崭新阶段。

历时多年发展, 环渤海区域合作市长联席会通过合作决策机制的建立, 通过公共政策的制定, 平等合作、互相协商, 共同对区域合作的战略、规划、工作方案以及重大合作项目、措施等有关事项进行决策, 通过各成员市高层领导交流、对话制度, 共同商议区域内合作的重大事项, 解决突出的矛盾和问题;通过了解区域发展的内外环境、有利条件和制约因素, 认识区域内各地的比较优势以及合作的整合优势, 确定合作的重点领域, 编制共同规划, 合理布局跨地区的基础设施, 联合开展结构调整工作, 促进区域内资源、要素的合理流动和优化配置;通过务实、高效合作决策机制的建立以及区域公共政策的共同制定、区域公共管理的统一实施, 切实加强对区域合作的指导和协调, 为实现区域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做出积极贡献等等, 使合作正由务虚向务实转变、松散向实体转变、政治交流向政治经贸相结合转变。随着新一轮追赶跨越的加速提速, 环渤海区域合作以战略的地缘关系, 广阔的发展前景, 成为新一轮对外开放的亮点和热点。

(三) 环渤海区域合作在当前发展机遇和战略定位下, 实现区域公共管理突破所面临的问题

在我国现阶段, 像环渤海区域合作市长联席会等区域合作组织的发展, 面临一个最为现实的问题, 就是要真正认识到:政府真正的竞争领域在于谁能够提供更好的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因此, 地方政府要走出固步自封的误区, 要意识到合作对于发展和进步的重要意义, 积极地步入发展的潮流, 为地区的发展找到更加宽广的道路。虽然在区域合作组织内都普遍签署了《合作框架协议》、《合作宣言》等城市间合作的纲领性文件, 成立了城市行政首长联席会议制度和对口专业部门办事机构, 但是, 如何彻底改变思路, 真正融入到合作当中, 实现合作内容由较为单一的政治、经济合作向科教、卫生、信息、金融、人才、旅游等全方位广角度多层次的合作发展, 将这些协议、宣言落到实处, 而不是“束之高阁”?

通过公共管理和政治协调的途径推进环渤海区域合作, 积极探索与创新, 进一步发挥公共政策和共同决策的重要作用, 围绕环渤海区域合作的主攻方向和突破重点, 进行综合调研和比较分析, 只有这样, 才能充分发挥公共政策在区域合作中的积极推动作用, 以找出环渤海区域合作在当前发展机遇和战略定位下面临的问题, 以国际观、全局观、历史观、制度观、生态观的“五观”思维, 分析环渤海经济带现状、优势、特点、问题和成因, 从而发现问题, 分析问题, 对问题提出思考和建议, 才能更好地解决问题。

“十二五”和今后一个时期, 要克服个别成员市对区域合作的态度消极以及由于成员市的多样性特征所包含的合作障碍因素基础上, 充分发挥公共政策的积极作用, 突破行政区划的刚性约束, 确定区域公共管理的新思维, 促进各方机制优化, 体制机制创新, 深化操作性强、切实可行的长效机制建设, 引进资金、技术和人才, 提高综合效益, 把握环渤海区域合作的发展机遇和战略定位, 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 通过制定切实可行的公共政策来强化区域公共管理职能, 继续发挥政治协调的积极作用, 打造环渤海地区合作的平台, 实现区域公共管理的宏观层面, 打造区域发展、对外开放的龙头, 实现环渤海地区的突破性发展。

对环渤海区域合作今后发展中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公共管理职能的思考与建议

陈瑞莲通过对长三角区域和泛珠三角区域合作组织等的比较研究, 提出虽然长三角、泛珠三角一体化对中国经济发展意义非凡, 但是缺少实质性推进, 其主要原因是区域城市政府协调平台缺失, 没有能够形成统一、合理、公正的公共行政管理体制, 无法做到“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而创新是进一步推动区域合作的必然要求, 尤其是现阶段, 区域公共问题层出不穷, 对区域合作组织内政府之间的合作提出了新的需求与挑战。加强区域合作, 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作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一项重要任务提上了日程。创新区域合作的理念与方式, 实现政府合作的创新与突破, 应当做到:合作理念的创新, 确立区域公共管理的新思维, 从行政区行政到区域公共管理, 便于对公共事务的管理;合作模式的创新, 以区域公共问题形成相互依存的命运共同体, 从各自为政到联合治理, 形成优势互补;合作规范的创新, 明确各级政府对其辖区内事务的管理及上级机关在跨辖区事务的角色, 从人治到法治, 进一步提高我国区域政府合作的权威性和严肃性;合作政策的创新, 制定各地方政府以外区域间的统一的区域公共政策, 从内部政策到区域公共政策, 实行区域政策一体化和良性的区域竞争政策。

在促进地方政府合作的过程中, 实现公共管理, 有关学者认为, 主要应当采取以下几种措施来保障合作的实施。其一, 建立科学的地方政府官员绩效评价机制体系。汪伟全等人认为, 应当树立科学的政绩观, 建立一套涵盖了绿色GDP指标的科学、规范、可量化的干部绩效考核体系。建立科学的地方官员绩效考核制度可以有效抑制地方保护主义。其二, 中央政府的支持与引导是区域内地方政府合作不可缺少的条件。李尧远、任宗哲在《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中地方政府合作困难的原因与措施探析》一文中提出, 区域内地方政府合作的动力除了共同利益驱使、很多具体的措施要相关地方政府协商解决之外, 还要有国家的参与、要有来自中央政府的政策鼓励与引导。其三, 建立制度化的区域合作协调机制。促进各地方政府合作, 解决“个体理性”与“集体理性”冲突的办法不是否认地方政府的利益, 而是需要一种区域合作协调机制, 发挥政治协调的积极作用, 在满足个体理性的前提下达到集体理性, 实现政治协调与公共管理的宏观和微观层面, 统一制定公共政策, 促进地方政府之间的合作, 最终实现区域政治经济文化的一体化。

而就环渤海区域合作组织这个个体的实际情况具体来说, 首先要肯定的是, 它的发展有优势、有基础、有潜力。要充分发挥公共政策的主观能动作用, 实施公共管理和政治协商, 丰富参与其中的机制与工具的多样化, 从单一的行政机制转向包含市场机制、行政机制、志愿公益机制等多种机制在内的综合机制, 充分发挥各级政府的规范和指导作用, 坚持科学发展, 努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切实加强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 推进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坚持率先发展, 加强与周边地区的联合与协作, 强化服务和辐射功能, 带动地区共同发展;坚持一体化发展, 统筹区域内基础设施建设, 形成统一开放的市场体系, 促进生产要素合理流动和优化配置;坚持改革开放, 继续在体制创新上先行先试, 率先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取得突破, 为又好又快发展提供制度保障;共同制订发展规划和相应的策略, 全力构建环渤海城市交通圈、旅游圈、经济圈、文化圈为方向, 以观念融入为基础, 学习沪苏浙等发达地区“敢为天下先”的精神和“大气开放、海纳百川”的胸襟, 要准确把握当前国家战略重点, 全面系统地分析国家区域发展的总体格局, 加大公共政策和公共管理的理念引入和体制建设, 发挥政治协调的积极作用, 以规划融入为先导, 以产业融入为重点, 以要素融入为手段, 以机制融入为保障, 从建立和完善工作机制入手, 围绕构建区域大交通系统、治理环境污染、探索信息资源共享、联合开发旅游资源等主题, 拓展政府的服务空间, 优化政府的服务手段, 提高政府运作的透明度, 为区域发展中的政治协调与公共管理提供更多的渠道, 开展成效显著的工作, 更加深入地推进环渤海区域合作。

环渤海区域合作市长联席会在自身的发展中要注意实现公共政策取向上的根本转变, 转变思路, 以政策在宏观引导和具体实施措施等方面进一步加强统筹和功能引导, 尽可能减少或避免各城市间产业同构、产能过剩等不利因素的影响, 推动形成合理高效的区域分工体系, 有效提升相关组成城市的发展能级, 为区域协作奠定发展基础, 与此同时, 要基于区域优势等因素, 进一步深化城市间经济合作机制的研究, 弥补市场缺陷, 培育市场体系, 搞好基础建设, 创造良好的社会经济发展环境, 推动区域间建立更为完善的良性互动和协作关系。

只有创新区域合作的理念与方式, 加强和完善区域公共管理职能, 通过公共政策的制定, 实现政治协调最大化, 实现政府合作的创新与突破, 才能做到像克强总理所希望的“加快区域合作步伐, 构建区域合作发展的协调机制, 以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统一市场体系建设、社会保障制度对接为重点, 在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中取得更大进展”, 才能“把环渤海地区打造成为我国经济增长和转型升级的新引擎”, 环渤海区域合作市长联席会才能在为环渤海经济带未来发展构建美好蓝图的同时, 确保自身的健康、良性、协调及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周维强, 王申成.公共管理学概论.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 2008.

[2] .孙学敏, 陈丽华, 张志光.公共政策理论与实践.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1.

[3] .陈瑞莲.区域公共管理理论与实践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8.

[4] .陈瑞莲.论区域公共管理的制度创新.中山大学学报, 2005, (5) .

[5] .张军涛, 刘建国.区域经济发展与区域公共管理.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1.

[6] .汪伟全.区域合作中地方利益冲突的治理模式:比较与启示.政治学研究, 2012, (2) .

[7] .汪伟全.区域一体化、地方利益冲突与协调.当代财经, 2011, (3) .

[8] .李尧远, 任宗哲.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中地方政府合作困难的原因与措施探析.西北大学学报, 2011.

区域合作公共管理 篇2

在全球化继续发展的同时,区域合作正在成为新的国际潮流。21世纪将是区域合作的世纪,区域合作的理念正在成为众多国家对外政策的主导思想,国际形势的变化也在国际教育的发展中得到反映。本文从教育学、公共经济学和国际政治经济学的跨学科视角,以美洲开发银行为例,研究了当代区域f生教育公共产品发展的一般理论和趋势。

一、区域性教育公共产品的界定与分类

对区域性教育公共产品的讨论是建立在公共产品理论基础上的。公共产品的概念已在经济学领域得到广泛运用。经济学家常常从分析公共产品所具有的两大特征来界定公共产品。这两大特征一个是消费的非排他性non—exclusive),与排他性(exclusive)相对;另一个是消费的非竞争性(non-irva1),与竞争性(irva1)相对。所谓公共产品就是指那些在消费上同时具有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的产品。国防和灯塔就是这方面的典型例子。与此同时,区域性国际公共产品同样来源于经济学中的公共产品的概念。在公共经济学中,通常将一国的国内公共产品分为全国性的公共产品和地区性的公共产品,全国性的公共产品由中央政府提供,受益面覆盖全国;地区性的公共产品由各级地方政府提供,只满足某一特定地区居民的生产和消费需求。回由地方政府提供的公共产品有效弥补了中央政府在提供公共产品时的供给不足和缺乏针对性,更加能够得到地方居民的认同,同时在运作和管理上也显得更有效率。将这一理论延伸至国际政治经济学领域,便衍生出“区域性国际公共产品”的概念。

在全球性公共产品供应严重不足或者无法满足个性化需求的情况下,共同的需求和共同的利益将会驱使区域内国家或国家集团联合起来,共同设计出一套安排、机制或制度,并为之分摊成本。我们完全有理由把这些只服务于本地区、只适用于本地区、其成本又是由域内国家共同分担的安排、机制或制度称为“区域性国际公共产品”。圈区域性国际公共产品主要涉及两个以上主权国家或地区之间的利害关系和利益冲突。如果该利害关系涉及所有主权国家和地区则是全球性公共产品。

一般来说,区域陛国际公共产品是具有地域限制的,其成本是有关成员通过协商来分摊的,因而能够比较有效地防止和排除该产品被“私物化”的可能。从目前各区域合作的现状来看,除特定区域外,一般不存在具有压倒性优势的国家。

以产品属性为分析对象的区域性教育公共产品指的是地区性教育机构所提供的教育服务。这种公共产品在消费上具有特殊性:其消费效用有直接与间接之分。区域性教育公共产品的直接消费效用是指受教育者在接受教育后知识、能力的增长,品行和价值观念的养成等,在教育经济学中叫做教育的内部产出或内部效益。教育的内部产出提高了受教育者的生产能力、创造能力和文明程度,使受教育者在劳动力市场和社会活动中获得更高的收人和地位,促进了社会经济增长,增进了社会和谐,这种效应在教育经济学中叫做教育的外部产出或外部效益。教育外部效益的存在,使人们将区域性教育公共产品看成是区域机构对人力资本的投资。

区域性教育公共产品是国际政治经济学对区域合作进行理论解释的一种新的尝试。从直接消费看,区域性教育公共产品也具有竞争性和排他性。增加一个学生,边际成本不为零,会降低原有学生得到的教育服务水平,如人均受教师关注的程度会降低,人均校舍面积、图书、仪器等教育资源会减少。在技术上学校完全有能力将教育的消费者(如不付费者)排除在学校或教室之外。因此,区域性教育公共产品的直接消费具有私人产品的性质。公共经济学权威阿特金森和斯蒂格利茨正是从教育的直接消费特点出发,把它看成是“公共供应的私人产品”的。旧从间接消费看,区域性教育公共产品具有部分的非竞争『生和非排他性。区域教育公共产品使受教育者个人获得更高的收入和社会地位,这是受教育者的个人收益,他人不可分享,因而具有竞争性和排他性;区域性教育公共产品能促进区域内经济更快增长,国家问关系更加和谐,这种社会经济利益由全体区域内成员都可受益,对区域整体而言增加消费者的边际成本为零,也无法排除其他成员得到这种利益,因而没有竞争性和排他性。所以,区域性教育公共产品的间接消费具有混合产品的性质。

依据国际公共产品产生的基本原因,区域教育公共产品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类别:一是以专业化分工为基础、依附于服务贸易行为的教育公共产品,主要包括多边教育服务体系以及以维持这些体系为责任的国际组织。二是协调利益冲突的教育类国际组织以及被普遍认同的教育领域的国际规则,主要包括一些仲裁机构和项目维持机构。一些国际法及其准则如果被普遍所认同而成为协调区域内教育产品提供中发生的利益冲突的一致依据,也被视为能够在区域范围内运用的教育公共产品。三是以区域内教育发展为基础的集体行为。区域内教育问题具有很强的外部性。因此,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各个国家有参与改善教育的集体行动的动机。这一类国际公共产品又可细分为两类:一类是政府问的协调行为;一类是民间通过国际捐赠而发展起来的教育产品的提供机制。四是全球化使得地区性教育问题的外溢性提高,这些问题的解决需要国家间的有效合作。而主权国家如果采取以邻为壑的竞争政策最终会损害自身的利益。因此,这种现实会加强主权国家谋求国际合作的动机。例如,随着知识流动性的增强,公共资助的教育培训和研发可以通过技术转移使其他国家受益。虽然这些公共产品的形式和内容有所不同,它们都具有共同的国际外溢性特征,即虽然是由国内供应,但可以“出口”国外并被众多国外消费者使用,国际消费者并不要为消费付出相应代价。因此,对于这类公共产品会存在国际上所谓的“搭便车”行为。可以将这种具有国际外溢性特征的教育公共产品也定义为“区域性教育公共产品”。

二、拉丁美洲区域性教育公共产品的提供与合作

教育产品的溢出效用扩散到国际区域,但因其具有公共产品的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特征,缺乏对提供者的激励,因而存在着供给不足的问题。美洲开发银行(IDB)有着长期支持教育领域区域合作的历史。20世纪70年代以来,该行向一些有贷款关系的国家提供教育项目资金。下面简要介绍一下由美洲开发银行提供资金或主导的区域教育项目中的三个案例,它们分别代表了教育公共产品产生溢出效用的三种类型,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教育领域区域技术合作发展历程中的主要趋势。

1、支持学习成果和教育研究的比较评估——第一个国际比较教育研究项目

这类活动中最重要的是由美洲开发银行向在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地区开展的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区域教育办公室主持的“教育质量实验室计划”(theEducationalQualityLaboratoryInitiative)提供的重要支持。该计划是全面评估该区域大多数国家教育成果的一个成功的尝试。1995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拉丁美洲及加勒比地区办事处寻求银行支持,希望建立一个试验室来设计一种评估体系,对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地区小学的语言和数学教学质量进行评估。以几个国家为样本进行实验,并把结果用于对其他国家相似问题的分析可以大大减少相关资金的投入,而这样的投资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是难以承担的。作为对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请求的回应,美洲开发银行提供了75万美元的技术合作资源。1997年,13个国家参与了第一次国际比较研究,对三、四年级学生的数学和语言学习能力进行了测验。5万多名学生接受了测验,很多家长、老师和校长也都支持这些信息调查。尽管对区域内教育政策研究结果的系统评价至今尚未完成,但无论对国家还是对公众而言,该计划所具有的里程碑意义都是毋庸置疑的。研究结果将可以作为适用于拉丁美洲的教育评估资源,并使教育资金拥有者有权要求教育改革,以改善教育质量和促进教育公平。

美洲开发银行在支持该项目时,其政策标准体现了以下两个特点:(1)注意跨国利益存在的特点。例如,测验工具虽然受到了来自技术层面的一些批评,还是被广泛运用于这个由国际组织发起的研究评估项目。各国(特别是各国的教育部)成为支持当地项目的关键合作者,它们确保计划得以在学校层面得到落实,并准许大众使用和发布所收集的信息。在多数情况下,国际比较研究项目的努力和那些正在建立教育评估体系的国家的努力是一致的,因为这实际上意味着加强了国家在教育评价上的能力。但有几个国家的政府一度表现出对将研究结果交付公众使用的抵触睛绪,他们担心这样做会导致政治上的激烈反应。这些担心最终得以化解,是因为这些国家考虑了所有参与国和整个区域的利益。(2)在国际协调以及在特定活动领域中需要主动的领导角色。美洲开发银行对教科文组织拉丁美洲及加勒比地区办事处开展的比较评价试验的支持,为那些有稳定区域性公共产品需求的地区通过国际机构之间的协调来获得供给提供了良好范例。但是,当这两个国际机构的领导地位缺失时,就不会继续提供类似产品。这种结果也是一种连续状态的体现。特别是在首次资助完成后,美洲开发银行通过了第二批有更多限制条件的技术合作项目,旨在通过对积累信息的分析使研究成果的影响最大化,特别是提高参与国根据这些成果制定本国政策的能力。

2、支持远程科技教育和基础科技教育的进展——国际虚拟教育网络

20世纪90年代中期,信息技术革命使很多拉丁美洲国家开始关注教育系统和新经济的关联,并力图将信息技术优势最大限度地运用到教育发展中。为了普及计算机知识,各国政府开始向教室大量提供计算机和其他数码技术,并制订相关教师培训计划。在1998年初圣地亚哥美洲首脑峰会上,各国教育部部长发表声明,呼吁国际组织直接涉足科技和教育的创新计划。1999年,美洲开发银行对此做出积极回应,起草了一份价值50万美元的技术合作项目,即著名的“国际虚拟教育网络”(IVEN)。该项目是建立在与阿根廷、巴西、哥伦比亚、秘鲁和委内瑞拉等国教育当局的合作基础上的。这个试点项目通过整合计算机、视频和科技等有效学习资源来发展初中高年级的多媒体教学,并为此提供教学材料的设计指导和网络上的多媒体课件,以及为员工培训和各国之间的合作提供网络平台。这是一个中学科学和数学学习的整体项目,在改善数学和科学学习以及在教育进程中引入科技教育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美洲开发银行的资助超越了“国家公共产品”而带有“区域性公共产品”的特征,因此受到拉美国家的广泛欢迎。这一项目具有以下特点:(1)美洲开发银行为此项目提供了聚集资金的优势。银行资金主要用来致力于发展组织之间的协议、以通行的方式培训成员国、为产品制定新标准以及开发方便国际合作与协调的网络工具。这些活动有一个共同的本质,即不可能在单一国家里找到财政支持。美洲开发银行的资助方式是具体到每个参与国的资金项目,致力于对负责生产具体公共产品的技术团队进行资金支持,或者资助在一个学校的小样本范围内进行测验的组织。在参与该项目的5个国家中,有4个国家的资金安排都超过了美洲开发银行对一般教育或科技借款业务项目中子项目的资金资助。在试点测验完成的时候,资金数额有望达到1000万美元。(2)在国际协调方面提供了很好的经验。美洲开发银行利用外部管理和国际虚拟教育网络技术支持建立了一个更加专业化的组织。即便在政治和经济不稳定的情况下,该项目也克服了种种困难,表现良好。在项目运行的两年时间里,经济的严重回落和政策的过度延迟,造成项目的5个参与国中至少1个(有时更多)不能与项目发展保持一致。全新的管理机构不止一次取代项目的原有机构,使培训新的队伍不可避免。

3、支持区域教育合作——西印度群岛大学发展计划美洲开发银行已经支持、协调并资助了几个计划。

一些国家已通过教育公共产品联合生产的方式为学生和教师提供便利。而此前,各国的类似活动往往缺乏资金资助及国际协调。美洲开发银行在该领域开展活动的最直接例子是对西印度群岛大学的投资。

加勒比海地区高中入学率一直偏低,在20世纪90年代初曾遭遇高等教育发展的瓶颈。而该地区国家经济的逐步发展要求培养更多的优质人力资源,并使其在不同民族国家之间流动,以促进地区经济的发展。同时,高等教育被认为至少是一种半公共产品,应该充足地提供给加勒比海各国。而西印度群岛大学能够提供给加勒比海国家作为区域性公共产品的教育服务。该校作为伦敦大学的一个学院,1948年在牙买加建立。1991年,它成为一个由加勒比海地区政府首脑会}义建立的永久性区域机构。与此同时,加勒比地Lx二对提高入学率和增强自然科学研究能力的需求日渐清晰。1992年,美洲开发银行批准了i笔借款业务给予支持,并扩大了西印度群岛大学的资金使用权。考虑到西印度群岛大学的主校区横跨三个独立的借贷同,美洲开发银行要求每个国家负责和本国校同直接相关的租金部分。整个投资项目总计8500万美元,以加强相当数量的基础设施投资和教授的研修培训等。经过长时间的准备,该计划终于付诸实施,并实现了最初的目标,甚至超过了预期。连续的国家资助、不同圉家之间的有效协调、团队合作以及项目管理人员能力突出等等,都是这个项目获得成功的重要因素。西印度群岛大学案例具有特殊性,它使人们注意到针对教育产品提供的国际协调需要更多的灵活性。因此,我们不得不思考这样一个问题,即在区域性教育公共产品的需求增长的时代里,这种类型的融资体系是否可以广泛适用?因为从区域性公共产品的视角来看,人们很容易把加勒比海国家当作一个独特区域。在提供区域教育公共产品的行动中,要促进域国家的合作并调动相关区域f生教育机构的积极陛,同时还要依赖于国际机构在教育政策分析和应用研究上提供服务的能力,以及和借款国教育部门之问保持开放的交流渠道。

三、结论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不断深入发展,国与国之间的联系将会越来越密切,同家之间在政治和经济上的相互依存也日益加深。与此同时,全球化进程的加快更加暴露了诸如环境、卫生防疫、教育与地区经济发展等许多全球性问题和危机。这些跨国界的问题和危机具有公共产品的典型特征,它们的迅速扩散使得单个国家已无法应对自如。欧盟的成功经验告诉我们:有关国家可以通过区域内合作的办法,联合起来共同生产和提供维持本地区和平与繁荣所需的各种区域性公共产品。这样不仅能有效地克服全球性公共产品的供给不足,而且能有效地防止国际公共产品被大国“私物化”。

曼库尔·奥尔森在《集体行动的逻辑》中指出,“集体行动的网境”在大集团中不可避免,但如果是在小集团里联合行动来提供公共产品,那么由于在行为体之间可以进行有效监督,从而更容易实现公共产品的供给。区域公共产品的优势就在于,能够更直接地反映本地区不同类型国家的需求,从而使其机制和制度更切合该地区稳定和发展的需要。舒尔茨(M.Schulz)、索德鲍姆(F.Siderbaum)和欧杰戴尔(Jenda1)等人也提出:世界上没有自然区域,所有区域都是在全球转型过程中通过人们的集体行动被有意或无意地构建、解构和重构的。

区域合作创新浅析 篇3

[关键词] 创新区域合作合作创新

区域合作创新是区域创新发展体系问题的三个创新模式之一。在我国现阶段实现区域合作创新是由我国国情决定的。根据2006年中国区域经济的发展报告研究指出,中国区域经济在非均衡发展过程中,造成地区间的经济差异日益扩大,主要表现为沿海和内地、东部与中西部的差距拉大。尽管区域经济发展的差距性始终客观存在,但区域经济发展差距过大将给经济社会发展带来许多负面影响。针对中国区域经济技术转移、扩散、产业升级的要求,中国区域经济的整合已经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特征,为了进一步消除发展中的障碍,需要尽快正视区域经济发展差距进一步扩大的问题。所以区域间的合作就成为区域协调发展的驱动器,研究区域合作创新问题就势在必行。

一、区域合作创新的内容分析

合作创新模式是指区域通过与其他区域的合作,优势互补,在更大范围内共享和配置科学技术资源,壮大整体对外竞争能力,实现自己创新发展的模式。同时,其区域内部各企业与研究机构,政府机构之间有着明确的合作目标,以合作伙伴的共同利益为基础,以资源共享或优势互补为前提,共同参与,共享成果,共担风险,最终促使创新成果的发生,这也是合作创新内容的一部分。

其具体内容应包括以下内容的部分或全部:

1.企业、高等院校、独立研究与开发机构之间的跨区域合作,如进行联合与兼并,实施共同的R&D活动,进行经济技术合作等。

2.服务机构的合作,尤其跨区域信息、金融、人才交流网络的相互对接与联合,如组织企事业家到经济发达地区进行招商学习等活动。

3.政府机构间的合作,除了指政府在创新管理方面的协调与合作,还有创造一个创新环境和创新网络。如政府间通过签订协议实现原材料和能源供给的合作。共同建设基础设施为区域间的沟通创造条件。

4.进行整体的创新合作,走向创新活动的区域一体化。区域创新发展的具体模式,如区域产业开发模式,区域空间布局模式,区域整体经营模式和区域整体管理模式等。企业的合作创新模式又有五种,即合同创新模式、项目合伙创新模式、基地合作创新模式、基金合作创新模式和研究公司创新模式。

二、區域合作创新的动因分析

我国通过西部大开发、东北振兴和东西互动拉动中部,逐步实现全面协调和可持续的区域经济发展。经过20多年的对外开放,顺应全球制造业转移的趋势,以及外向型经济的发展,中国的整体经济实力有了明显的增强,并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是东中西部地区的差距并没有缩小,反而仍然在逐步拉大,区域与区域之间在区域经济建设上存在着相当大的问题。如产业结构雷同;项目重复建设、重复引进;投资分散而形不成经济规模;区域保护主义出现,市场分割和经济摩擦加剧;收入分配和地区经济水平差距拉大。部分企业生产能力闲置,造成浪费等。这些都是由于我国市场经济刚刚起步,经济信息不完全,渠道并不畅通,区域间的合作联合受到人为的分割。

从微观领域企业的角度,我国区域及企业现阶段的R&D的能力都不强,模仿创新的能力有限,更谈不上什么自主创新了,就算可以进行模仿创新那么合作创新应该是实现创新的基础。特别是实现产学研的合作创新是企业增强自身能力的重要途径。

从协同经济理论的角度,在现代经济中,合作比竞争更重要,希望能够实现区域协同,并提出协同经济的思想,认为成功的创新越来越依赖于企业的协同能力。协同效应,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企业组合成一个企业以后,其产出比原先两个企业的产出之和还要大的情形,即“2+2>4”的效应。那么区域之间的协同效应也就促使两地区之间加强彼此的交流与合作,节约成本,提高效益。另外由于“马太效应”的存在,也使得合作创新成为必要的选择。

从共生经济理论的角度,共生经济是指独立的经济组织之间以同类资源共享或异类资源互补为目的形成共生体,所导致的经济组织内部和外部的直接或间接的资源配置效率的改善。合作创新可以改善资源结构、分散和降低风险、缩短创新周期、扩大创新空间、减少无效投资、降低交易成本,从而带来效率和效益的提高。合作创新是企业在任何时期都应积极谋求的,以使自己享受到共生经济。区域合作就可以带给企业实现共生经济的条件。

三、区域合作创新的功能及意义分析

区域合作创新是区域适应世界经济一体化和世界产业结构变化的一项战略措施。在全球范围内,产业更替和新产业形成的速度不断加快,产业技术构成不断提高,产业转换和技术转换的成本不断上升。区域合作创新有助于区域之间打破产业壁垒, 消除重复研究和重复投资、实现知识的分配和共享、促使企业合作相互协作,从而产生更高的创新效率。由于我国的技术水平相对落后,创新能力缺乏,单纯的依靠自主创新模式周期长,风险大,因此只在区域间和区域内部各机构企业间存在相互合作才能克服目前的区域资源约束,才能更进一步的增强自身的学习能力。

区域合作创新打破了区域的界限,促进了技术、资金、人才要素在更大范围内流动,使各种资源得到了更加优化的配置,从而使整个国民经济运行的效率得到提高,同时也促进了我国企业的技术进步。与国际上拥有强大经济实力和先进技术的区域合作,一方面可以通过紧密的协作关系学习他们的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迅速提高自身的技术能力;另一方面也解决了企业长期发展所需的资金问题。合作对于区域创新与发展的意义在于:

1.合作提供了信息交流的条件,促进区域性生产要素和产成品的交流,使企业在合作中进行集体的学习和创新。

2.合作产生创新性劳动分工和专业化,可以优化成本数量与结构,提高各行业的劳动生产率,有利于创新能力和创新效率的提高。

3.合作关系是知识溢出的渠道,溢出效益的核心是能在空间上接近信息源地,知识的溢出有利于加快技术创新的实现与转化。

4.合作加快传统产业的改造,实现传统产业的升级换代,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促进科技成果转化。

5.合作形成完善的市场,为中小企业的发展创造良好外部条件,激活中小企业,有效利用资源,提高区域综合实力。

6.合作有利于实现制度与机制的创新,为加快区域创新体系建设创造良好的创新网络和创新环境。

7.合作有利于发挥区域间的比较优势,实现优势互补。

四、区域合作创新的应用现状

合作创新模式以欧洲的区域创新合作为典范。欧洲联盟委员会从20 世纪90年代开始,就启动了旨在进行合作创新发展的进程,实现了内部服务、资本和劳动力的自由流动,发行了统一的货币,并且还制定了广泛的共同政策。以区域内部经济、政治、文化一致性与多边协调为特征的欧盟合作模式,是一种“积极”的一体化,其目的不仅在于拆除某种形式壁垒(“消极”的一体化),更在于建立广泛的共同调节和管理机构。其整体创新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即:各个国家自己的创新体系的建设;国家之间的双边或多边创新合作;欧洲联盟共同制定的整体合作计划与行动纲领。其中,国家间进行的创新合作主要包括:知识基础设施建设的协调与合作;鼓励创新交流体制的建设;创新活动支持系统的建设;科学与技术发展的合作;政府技术政策的合作等。通过执行一系列的欧洲发展计划,使得欧洲是全球区域合作水平最高的地区,也为其经济的发展提供了便利的条件。

中国长三角、珠三角和环渤海三大经济区域在中国经济发展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其GDP占到全国总量的37%,其中长三角地区占全国GDP的比重超过了20%,这些区域已经成为中国的经济增长极,的确带动了整个中国经济的宏观发展。另外还有“泛珠三角9+2”计划、“振兴东北”计划和“长江卫星经济区”开发模式更加推动这几大区域经济的发展。其中长江三角洲地区通过发布《长江三角洲人才开发一体化共同宣言》,建立了各种维护市场平行竞争及保护市场公平发展的机制,签订了很多协议大大推进了一体化的进程。而从“珠三角”到“泛珠三角”的区域合作创新战略本身还是一项新的课题,需要进一步探索创新,同时泛珠三角还和东盟区域进行区域合作,互通有无,实现经济的全球化,增强自身的竞争能力。

川渝之间也开始加强彼此合作都希望能引领西部大开发走一条发展壮大的路子,但具体的操作实践要根据实际情况,借鉴各方经验,以合作创新为基础,实现区域整体的创新与发展。

参考文献:

[1]2006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报告

[2]龙勇刘汉蓉:论区域合作创新体系.经济论坛,2005.7

[3]刘曙光田丽琴:区域创新发展的模式与国际案例研究.世界地理研究,2001.3

[4]张敦富傅晓东:区域经济合作与区域分工问题研究.长江论坛,2000.6

[5]胡继灵:高新技术企业生命周期各阶段技术创新战略的选择.科技进步与对策,2001.8

[6]罗炜唐元虎:国内外合作创新研究述评.科学管理研究,2000.8

[7]罗炜唐元虎:我国企业的创新战略选择.国际技术经济研究,2004.1

[8]李青:区域创新下区域发展观念及政策的变化.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3.12

区域合作公共管理 篇4

京津冀一体化协同发展已经上升为国家战略层面,引起了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高度关注,而且京津冀一体化协同发展也将成为继长三角、珠三角之后的又一个大都市圈。2014 年2 月26 日,习近平主持召开京津冀三地协同发展座谈会,将京津冀协同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现阶段京津冀一体化协同发展主要是围绕经济发展为中心而展开的,但是经济发展的同时必然会带来社会治理的问题,这也需要京津冀三地协作治理来解决问题。多个不同行政单位的地区实现整体性合作治理,必然会面临基本的瓶颈障碍:

首先,区域合作规模越大导致合作效率越低

京津冀区域包括北京市、天津市、河北省的保定、唐山、石家庄、邯郸、邢台、衡水、沧州、秦皇岛、廊坊、张家口、承德11 个地级市和河南省安阳,区域面积约为21. 6 万平方公里,人口总数约为1. 1 亿人。京津冀自建国以来就是各自为政的省级行政单位,各自为自己区域的发展而竞争,而且分歧较多。地理涵盖范围越大大,成员越多,面临的问题与利益分歧越多。

其次,区域合作主体的发展水平差距很大

从行政地位方面看来,北京是我国的首都,是我国的政治经济中心,具有天然的其他城市不可比拟的行政地位优势; 天津市是位于北方的直辖市,而且天津在地理位置上成了北京的咽喉要塞; 河北省虽然毗邻京津,它的政治地位却明显与京津有很大差距,这就形成了天然的不平衡。从经济实力方面看,北京无论经济发展水平还是城镇化水平,乃至三大产业结构水平都明显优于天津和河北省,而且差距还比较大; 天津市是直辖市,可以算得上是北方经济中心城市,是中国大陆的经济、金融、贸易和航运中心之一,虽然比北京还有些差距,但是较河北省,它的优势还是比较突出的; 河北省在区域面积上明显大于京津两地,但是它的经济发展水平与京津相比具有巨大的差距,这就形成了又一个不平衡点。

第三,区域合作主体之间的态度差异

在京津冀一体化协同发展方面,天津市把自己定位为北方经济中心,希望体现自己在环渤海经济发展中的核心地位。北京市则喜欢“首都经济圈”、都市经济圈的规划和实施,不使用“京津冀一体化”概念,在此基础上,愿意与天津市、河北省共同协作治理雾霾等突出问题。京津两地对于合作治理雾霾等污染问题,考虑到自己的利益,还是深以为意的,但是就河北省想借势发展的心理,并不以为然。这就造成了二者之间的理念冲突、利益冲突,使得所谓的京津冀协同发展举步维艰。

二、京津冀区域实现社会管理府际合作的思考

2014 年2 月26 日,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就京津冀一体化问题发表了题为《优势互补互利共赢扎实推进,努力实现京津冀一体化》的重要讲话,重点强调实现京津冀协同发展,探索完善城市群布局和形态、为优化开发区域发展提供示范和样板。(1)

第一,集中力量办大事,打破区域合作规模与效率的悖论

美国城市理论家刘易斯·芒福德曾经指出: “如果区域发展想做得更好,就必须设立有法定资格的、有规划和投资权利的区域性权威机构。”(2)京津冀区域包括京津两个直辖市和河北省内的11 个地级市以及河南省的安阳市,其各自的实力及其不平衡,必须整合成员间潜在和实在的情势差异、利益差异、立场差异。现阶段提高京津冀区域合作的效率是关键,这必然需要建立一个高于京津冀三地所有地方政府的更高层次的公共组织为京津冀区域合作掌舵,达到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效果。

第二,重新整合主体地位,树立合作共赢观念

北京市是我国的首都,其自身的优势地位不言而喻,由于这些优势北京各方面发展都特别迅速。尽管如此,随发展的过程,自身也出现了许多弊病。北京城市的迅速扩张已经超过其资源承受能力,也超过了已有基础设施的承受能力,其公共服务的提供能力也处于超负荷的状态,其病因在于集多重功能于一身。对于天津自身而言,天津近代以来一直是中国北方的经济重镇,历史文化名城,也是中国最早开埠的地方之一。但是由于各方面的原因,天津已经渐渐落后于北京,而且差距越来越大,自身的地位已从第三大都市到二线城市,尽管在北方除了北京以外天津是唯一的特大城市,但对周边的三线四线城市辐射力也明显不足。河北方面虽然在过去的发展过程中,为京津的发展牺牲很大,而且与京津相比自身优势不足,也不能完全想借助京津的实力发展自己,必须把被动的承接配合变为主动发展、积极合作。只有京津冀三地理性的认识自身的优势和不足,树立共赢观念,才能实现更好地合作发展。

第三,积极建立并完善有关区域政府合作法律法规

我国实行依法治国,现在的社会是法治社会,尽管京津冀区域社会公共治理合作属于政府间的合作,但是也需要法律的保障和约束,以防止地方政府为自身的发展而损害其他主体和整体的利益,只有在法律的监督制约下,各行为主体才能更好地合作发展。

参考文献

[1]崔晶.整体性治理视角下的京津冀大都市区地方政府协作模式研究[J].北京社会科学,2011(2).

[2]时殷弘.东亚区域合作的瓶颈问题与中国[J].现代国际关系,2014(2).

[3]金经元.刘易斯·芒福德:杰出的人本主义城市规划理论家[J].城市规划,1996(1).

区域旅游合作协议 篇5

为促进两地间政府、企业、社团和民间旅游的全方位深入合作,共同推动旅游业的发展,青海省黄南州同仁县旅游局、甘肃省甘南州合作市旅游局达成广泛共识,本着优势互补、利益兼顾、共同发展的原则,达成如下区域旅游合作协议:

一、积极促进客源互送

互为旅游目的地和客源输出地。在宣传本市旅游资源和产品的同时,要积极宣传促销另一地方的旅游资源和产品,提高旅游产品在本省市场的知名度。力争每年组织一次对口旅游促销活动,积极引导和组织本地国内外旅游者到另一个目的地旅游,争取互送客源人数每年递进上升。

二、联合拓展旅游市场

加强对两地旅游精品合作潜力的深度研发,争取旅游产品互为补充和延伸。相互支持举办旅游促销活动,在国内外市场上联合招徕,形成合力。轮流举行高层管理人员会议,定期进行工作会商,就区域旅游发展和合作进行探讨和研究。

三、同营造发展环境

(一)共同推进无障碍旅游区建设,逐步消除区域间的政策保障、市场障碍、交通障碍和服务障碍。— 1 —

(二)加强旅游质监部门的信息沟通和执法联动,积极处理辖区内的旅游投诉,并将处理情况及时通报。

(三)实现旅游网站的相互链接和信息互动,共享旅游信息资源。

(四)协助相关部门加快交通建设,尽快实现重要景区间的地面链接。

以上协议共四份,合作市旅游局、班玛县旅游局各执二份。

青海省同仁县旅游局甘肃省合作市旅游局

二Ο一一年十二月七日

2016区域发展 合作共赢 篇6

国新办1月19日就2015年国民经济运行情况举行发布会。经初步核算,全年国内生产总值676708亿元,比上年增长6.9%。这也是1990年以来中国全年GDP增速首次跌破7%。于是,2016年可能并不好过成为预测主流。

但是,2016年,是“十三五”规划的开局之年。“十三五”给予的积极信息,让人们对经济下行有了新的见解,与其对经济忐忑,不如说一切都充满希望。

数据显示,2015年前三季度,我国区域经济总体平稳,受经济体量、发展阶段、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创新活力等因素影响,各省区分化增长态势更为明显。

全国增速较快的省市有重庆、贵州、西藏、天津、江西、福建等,前三季度GDP增速超过9%;湖北、湖南、安徽、江苏、新疆、云南、青海、河南、海南、广西、山东、浙江、四川、甘肃等省区增速在8%~8.9%,广东、陕西、宁夏、内蒙古等省区在7%~7.9%,而上海、北京、河北、吉林、黑龙江、山西、辽宁等省市增速低于6.9%。其中,东北地区整体上经济下行趋势明显,辽宁省只有2.7%,稳增长压力较大。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结果,还需要从中国东南西北各省区的经济结构和差异来看。

区位差别减弱 为中西部加油

就影响各区域最大的投资需求看,2015年1-10月,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0.3%。分地区看,1-10月份,东部地区投资184190.8亿元,同比增长13%;中部地区投资110924.3亿元,增长15.6%;西部地区投资112350.4亿元,增长8.7%;东北地区投资36613.1亿元,增长-9.6%。

2016年,尽管从国家政策导向上看,中西部地区会获得更大支持,比如东中西部之间交通基础设施水平差距依然较大,针对中西部基础设施存在的短板,国家仍会给予重点投入。

从消费需求看,历年消费需求增长均比较稳定,各区域间差异不大。2016年,消费需求惯性仍将发挥作用,但由于各地区居民收入特别是资产性收入存在差异,一定程度上会对消费产生一定影响,中西部地区相比东部发达地区存在劣势。

从进出口情况看,由于国际大宗商品市场低迷,中西部地区出口增长更为不乐观,进出口形势对中西部影响更大一些。综合看,三大需求拉动力中西部相比过去已没有明显优势。

虽然预测数据并不漂亮,但是位于西部的重庆在2015年领跑全国是个不争的事实。对于已经开始的2016年,重庆市市长黄奇帆也是信心满满,让我们看看他是怎么说的?

重庆:产业结构带来加速度

2015亚布力中国企业家论坛夏季高峰会上,重庆市委副书记、市长黄奇帆对重庆能保持GDP高速增长给出了自己的见解。他表示:“经济增长快只是一个次要的目标,重庆经济最有价值的是四种结构状况趋势比较好。”

这四种结构是:三驾马车齐头并进,企业利润仍保持高增长,三产产值已经大于二产,房地产投资占比下降。

由此不难看出,经济结构的调整在未来将成为一个地区经济增长是否有力的一个关键因素。重庆最近三年进出口翻了两番,每年增长比率大约为百分之几十,三四年大约可以翻两番。数据显示,2005年重庆进出口是30亿美元,到2010年差不多280亿美元,2015年达到950亿美元。进出口,重庆增长势头强劲。

另外,重庆也对投资环境进行了改革。每年一万多亿元的投资,30%多是工业投资,10%多是商业性投资,即服务业投资。工商产业占50%,有25%是基础设施投资,25%是房地产投资。

目前,重庆三产总量大于二产,二产里面电子产业、汽车产业、各类高新技术产业比重占50%以上。专家评论,这种产业结构比较理想,有利于可持续发展的实现。黄奇帆认为,如果一个地方基础设施投资中房地产占了百分之七八十,长远看没后劲。税收、就业的持续增长能力是在工商产业、在实体经济。“所以重庆未来的工商产业还会继续兴旺,外资投资每年50%以上在工业当中,这个投资结构比较理想。”

贵州:高调出场 低调行事

除了重庆,同样处于西部的贵州省在2015年也交上了一份不错的成绩单,大数据领跑,让爽爽的贵阳站在了高科技的前沿,也让更多的人来到贵州,体验了贵州的青山绿水。我们看到,贵州省不仅GDP增速排在第二,贵州走出去的决心也是没有懈怠。

2016年开年,贵州省在北京市举办了一场贵州特产展销会,位于奥林匹克的天虹商场被围得水泄不通,贵州省的主要领导都亲临现场,让大家对贵州的特产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此次展销的产品主要都是农副产品,在一个不会被雾霾侵扰的地方,所有的食品都是安全的,也被认为是贵州制胜的法宝,真正体现了青山绿水也是金山银山的经营之道。

中西部:后起之秀

其实,细看GDP增速排在前六的省份和城市,中西部地区就占了4个。这说明,中西部的发展虽然在整个GDP产值上落后于东部地区,但是,后起之秀,潜力无穷。

渣打银行资深经济学家颜色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指出,“一带一路”带来的经济效益还没有完全凸显,“一带一路”一定会给中西部的经济增长带来亮点,只是,在这个过程中,中西部城市同样要注意自己的产业结构调整,找到适合自己的发展路径,才能保持经济稳增长。

并且,国家对中西部的重视程度已经明显增强,“十三五”规划明确指出,将继续全力推进西部大开发,细化落实开发政策,实现西部地区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基础建设方面,铁路总公司党组书记、总经理盛光祖指出,将加大以中西部地区为重点的铁路建设力度,为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发挥作用。2016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8000亿元,中西部地区的铁路建设力度将会加大。

并且,2016年,全国铁路将继续深化铁路投融资体制改革,实行铁路分类投资建设,吸引地方政府和社会企业投资铁路,西安—成都、重庆—贵阳、重庆—万州、哈尔滨—牡丹江、商丘—合肥—杭州、南昌—吉安—赣州等高铁将会加快建设进度。

nlc202309030826

所以,中西部的发展是值得我们期待的。

区域合作 带来新的增长极

区域合作是依靠生产要素的区际循环,形成一种区域之间经济发展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取长补短、优势互补。从国际角度看,是指国与国之间的经济联系;而从一国范围看,则是指一个地区的不同行政区之间的经济联系。一般来说,区域之间的合作不仅限于经济领域,还拓展到社会、文化和环境保护等多方面。

2015年4月,《长江中游城市群发展规划》颁布实施,意味着我国以城市群为平台的多层次、多元化区域合作机制开始加快形成。

2015年9月,国务院批复了《环渤海地区合作发展纲要》,环渤海地区是我国唯一地跨四大区域板块、既沿海又沿边的经济区,推进该区域合作对打破行政区划壁垒,促进形成区域协调均衡发展模式具有重大意义。

涉及9个省区的泛珠三角地区,2015年也在加快跨越东中西部地区之间的合作。2015年,泛珠三角地区重点推进了以落实“中国制造2025”战略为主题的区域制造业升级合作。

除此之外,桂粤黔湘签订的《桂粤黔湘四省(区)高铁旅游合作框架协议》,共同打造“大景区”;闽赣、粤桂互建“飞地港”和“陆地港”,川桂共建内陆“无水港”等等。很多省区以高铁、港口等为纽带加快探索区域合作的新模式为区域发展开创了新局面。

更让人觉得欣喜的是,面向港澳台也开启了合作新篇章。如福建自贸区确立的扩大开放试验项目中,面向台湾合作占一半以上;再如,两岸四地首次在深圳高交会上组建了深圳、香港、澳门、台北智慧城市联盟。

2015年广东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工作积极推进,前海片区开启了“深港合作区+自贸区”的高标准发展模式,横琴片区为粤港澳企业提供贷款、结算、发债、投资、保险等专业金融服务等,南沙片区依托南沙新区建设港澳优质生活圈,积极开展与港澳多层次合作。

业内认为,随着区域大开放、大融合和区域一体化的深化以及我国各层次区域合作的全面推进,2016年在区域合作方面将有更多新的内容,区域合作模式也将趋于多元化。

一是围绕全面推进实施京津冀、长江经济带、“一带一路”战略,在京津冀区域一体化、长江经济带产业技术转移、国际次区域合作、跨国经济走廊建设等方面将继续取得突破性进展;特别是京津冀协同发展方面,按照规划纲要的要求和年度计划,将在产业转移合作、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生态环境保护、体制机制对接方面取得更多成效。

二是随着多个国家级城市群发展规划和若干各省区城市群发展规划的陆续公布实施,城市群区域将开启一体化发展新局面,围绕交通等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产业联动合作、生态共建环境共保等城际合作继续深化推进。

三是其他各类区域合作不断再上新台阶。如泛珠三角区域合作将继续深化推进,在对内务实合作与整体对外开放方面取得新进展;借助沿海的新区和自贸区建设,内地面向港澳台的投资贸易一体化合作继续深化;环渤海等经济区域合作继续深化,传统的板块经济和行政政策分割进一步弱化;随着高铁时代的全面到来,以高铁经济带建设为主题的区域合作将迎来新机遇。

总体而言,2016年将会是不平凡的一年,区域经济的发展,可能会出现很多意想不到的进展,加上扶贫力度的推进,中国区域平衡发展,可能不再只是一个愿景。

专家观点

颜色:渣打银行资深经济学家

1.2016年的经济会呈现一个先低后高的趋势;

2.国家出台了很多新政,对提振经济有积极的作用;

3.2016年有三个利好:改革红利、“十三五”红利、开放红利;

4.创业创新是方向,短期内对提振经济作用不大;

5.互联网+实体经济才能促进产业的升级改造;

6.城市要产业转型和产业调整相结合,城市发展,因地制宜,不要盲目跟风;

7.发展优势中心城市,带动周边发展,形成辐射效应;

8.扶贫为区域发展带来机遇。

李国平:北京大学首都发展研究院院长、政府管理学院副院长

1.一个区域的发展,尤其是一个小城镇的发展,它一定要考虑借力;

2.在一个城市自身向内发展的时候我们是边缘,在共同发展的时候我们可能就是前沿。

肖金成:中国区域经济学会副会长

1. “十三五”规划中区域发展领域的主要抓手,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在四大板块基础上,推进三大战略融合,统筹东中西、协调南北方;二是推动跨省区的城市群和省级交接地区的区域规划;三是在市县层面,以主体功能区战略为指导,推动“多规合一”(多个规划合一)的空间规划。2. 目前全国区域发展呈现“碎片化”特征。

区域合作公共管理 篇7

本文主要基于管理创新理论, 从京津冀区域旅游合作的实际情况出发, 构建符合京津冀乃至“9+10”区域的旅游合作机制, 提出科学推进京津冀以及环渤海和更大尺度区域旅游合作的对策途径, 并对天津如何发挥作用促进区域旅游合作提出建议。

京津冀区域旅游合作的现状分析

京津冀是我国旅游业发展的一个热点地区, 旅游资源丰富, 拥有5A级景区13个, 4A级景区83个, 约占全国4A级以上景区总量的11%。同时, 京津冀三地已经具备一定的旅游产业集聚规模, 统计资料显示, 2011年京津冀接待入境过夜游客人数分别为5204021人、730615人和1141439人, 三地总和相当于全国的6.64%;2011年京津冀拥有星级饭店数量分别为565家、100家和395家, 三地总和相当于全国的9.08%, 其中京津冀拥有五星级酒店分别为59家、10家和16家, 占全国五星级酒店总数的13.82%;2011年京津冀拥有旅行社单位数分别为1032家、332家和1156家, 占全国旅行社总数的10.64%;2011年京津冀拥有旅游景区数分别为213家、56家和280家, 占全国旅游景区总数的9.85%。

京津冀也是国内最早提出区域旅游合作的地区。早在1985年就成立了京东旅游区, 致力于京东地区两市一省旅游资源的开发和景区的合作, 创造了一些行之有效的联合开发、联合营销的合作方式, 效果明显。1987年, 由北京旅游学会发起, 联合天津旅游学会、河北旅游学会, 在北京密云白龙潭召开了第一次“京津冀区域旅游合作研讨会”, 与会代表表达了区域旅游合作的愿望, 从而使这样的研讨会成为例会。后来发展为北方十省市旅游联谊会, 并促成了每年一届的“北方旅游交易会”。特别在2008年, 北京市人民政府发起, 成立了由环渤海5省市及京津周边4个省区市、10个热点旅游城市组成的“9+10”区域旅游合作会议组织, 建立了政府层面区域间的旅游合作机制, 开创了区域旅游合作的新模式。2012年9月, 世界旅游城市联合会在京成立, 区域旅游合作的规模和范围进一步扩大。

总的来看, 京津冀地区旅游合作发展的基础已经具备, 合作的理念、思路也已基本形成, 但还存在着合作动力不足、合作领域不宽、合作层次不深等问题。

基于管理创新视角的区域旅游合作机制

区域旅游合作更强调政府的引导作用, 需要研究建立科学的区域旅游合作机制, 形成一套完整的区域旅游合作创新体系, 即由政府引导、企业主导的, 既充分发挥竞争作用又兼顾公平的一体化区域合作体系, 为加快推进区域旅游合作提供持久的动力源。

(一) 交互联动机制

区域旅游合作要进一步向纵深发展, 合作关系要得以巩固, 需要在各不同区域之间建立旅游的互动关系。区域旅游合作机制的建立, 要做的是整合各个旅游区域之间的各类旅游, 形成一个综合性的旅游数据库, 建立交互机制, 设立平台。通过建立交互机制, 达到联动表现区域旅游资源的多样性和互补特色, 形成对旅游者的吸引力的目的;交互机制的建立, 有利于推广组织区域性旅游线路, 形成区域旅游客流, 促进各旅游区旅游目的地的共同发展, 有利于在世界范围内推广各区域鲜明的联合旅游形象, 树立国际性旅游区域品牌, 在国际主要旅游客源市场中形成强大的推广之力。

(二) 组织协调机制

区域旅游合作会遇到来自经济、社会、观念等方面的阻碍, 为推动旅游合作的进行, 为区域旅游合作提供制度保障, 实现区域旅游合作机制的制度化、长期化, 有必要建立统一的合作机构和协调机制。这个机制包括旅游政策协调机制和旅游业危机管理协调机制等。通过建立各层级的旅游发展联席会议, 建立区域旅游合作联合体等协调机构, 统一制定本区域旅游业发展的方针政策, 消除区域间旅游发展的明显政策差异;制订旅游发展与动态监控, 策划重大旅游节庆活动, 实现区域联合, 产销联合, 政策协调。

(三) 人才交流机制

旅游合作, 人才为先, 旅游合作说到底还是人才的合作。因此, 应建立人才合作交流机制, 为实现人才资源共享, 实现人才流动合作无障碍, 提供人才支持和保障。通过旅游人才资质互认、建立各层次培训合作机制、完善区域旅游人才网络等手段, 为区域旅游业的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保证。

(四) 行为约束机制

为了防止区域旅游合作中的机会主义行为, 保障区域旅游合作关系的健康发展, 需要建立一种区域旅游合作的行为约束机制, 规范合作的权利与义务, 约束参加合作各方的行为。这种机制应包括:在区域旅游合作协议中, 明确区域合作各方在合作关系中应遵守的规则、违反区域旅游合作条款后应承担的责任、对违反区域合作规则所造成的经济和其它方面损失应做的经济赔偿规定;建立一种区域旅游合作冲突的协调组织, 如旅游质监合作联合体, 负责解决区域旅游合作中的矛盾和冲突;通过相关的政策和法规对区域旅游合作关系进行规范, 对区域旅游合作中的不规范行为做出惩罚性的制度安排。加强和突出政府在合作机制建立过程中组织、协调和引导的作用, 可从根本上打破地区封锁的格局, 彻底改变各个行政区相对独立、各自为政的局面, 为区域旅游合作营造一个更为宽松的环境。

(五) 政府政策支持

政府应用政策手段对区域旅游合作给予鼓励和支持, 比如, 对区域旅游合作开发项目、跨区域的旅游企业给予政策倾斜、政策优惠、政策肯定。对于积极推进区域旅游合作的部门和领导的政绩评价也应通过量化指标予以认可, 以鼓励区域旅游合作, 保护区域合作, 推动区域旅游合作。区域旅游合作过程中一些问题的解决, 远远超过旅游行政管理部门的权限, 需要政府的介入, 即区域旅游合作不只是旅游主管部门的事, 应由政府领导亲自抓。

(六) 发挥旅游企业的主导作用

各地之间的旅游企业和行业合作, 是区域旅游合作的必要基础。旅游企业合作的基础是共同的利益, 合作的目标是实现共赢, 如果没有旅游企业的参与或旅游企业的积极性不高、对合作的反应迟缓, 那么合作就仅仅停留在“宣言”和“协议”上, 而不是共同制约的“合同”文本上, 更不是有关方面的具体行动上。区域旅游合作机制的建立并不只在于组织形式的设立, 更重要的在于区域旅游合作机制的有效运行。

京津冀区域旅游合作的主要途径

京津冀区域旅游合作, 应关注与介入京津冀城市群旅游地域系统的发展规律, 通过管理创新, 探索多途径的发展路子。

(一) 借力京津冀城市群, 加强空间角度的区域旅游合作

京津冀城市群是由2004年国家发改委界定的京津冀都市圈衍化而来的, 京津冀都市圈包括北京市和天津市两个直辖市, 以及河北省的石家庄、保定、秦皇岛、廊坊、沧州、承德、张家口和唐山八座城市的区域。它与长三角城市群、珠三角城市群分别是华北、华东与华南三地区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的龙头, 是我国未来大规模推进国际化的重点地区之一, 在环渤海经济圈中, 京津冀城市群无疑是其经济腾飞的主要驱动力之一。城市群发展必然伴随着城市群空间经济聚集的演化, 由于京津冀城市群旅游发展在地域系统、资源品级、产品结构、要素贡献、旅游影响上的典型性以及对环渤海经济圈的经济拉动作用等, 由此引起的旅游产业集聚越来越成为推动上述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富有活力的空间经济聚集因素之一。应通过产品组合、线路连接, 开发专项旅游产品系列, 形成依托滨海的京津冀区域旅游合作体系。

(二) 加快培育合作主体, 推动区域旅游企业联合

一是加强财政、税收政策支持。进一步加大财政对旅游业发展的投入力度, 加速本地区大型、品牌旅游企业集团的发展壮大, 鼓励有实力的民营企业进入旅游业, 尤其是对中小型旅游企业在税收方面给予一定优惠政策, 培育有竞争力的市场主体;二是通过资本重组等一系列手段, 大力推动京津冀三地旅游企业跨区域重组和联合, 充分发挥各地区旅游企业优势, 在资本运营、管理层次上相互渗透, 形成良好的合作格局。

(三) 联合开拓市场, 促进要素流动

一是加强城市之间互相推介, 扩大合作规模。继续扩大区域内旅游城市之间“互为旅游客源地、互为旅游目的地”的推广活动, 进一步扩大合作范围。二是联合营销, 共树区域统一旅游品牌。联合参加国际重要旅游展览会, 共同开展市场调研、制定促销宣传计划和方案, 拓展国内外旅游市场, 打造区域旅游品牌和形象。三是取消市场壁垒, 促进要素自由流动。在旅游的经营上, 创造条件、协调政策, 通过各旅游企业相互参股, 形成资金集中优势, 加强旅游协作的紧密程度, 形成具有竞争力的旅游经营体系。拓展市场化的旅游建设融资渠道, 完善区域旅游从业人员管理标准, 促进区域旅游人才自由流动。

充分发挥天津市在京津冀以及环渤海区域旅游合作中的作用

近年来, 天津市旅游业发展迅速。2012年全市共接待入境游客234.1万人, 旅游外汇收入22.3亿美元, 接待国内游客1.2亿人次, 旅游业增加值占全市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6.02%, 已跻身全国旅游业发展最快地区行列。旅游产业规模的不断扩大, 使得天津市必须在未来的发展战略中通过借力区域旅游合作, 谋求持续的发展动力, 京津冀以及环渤海区域无疑将成为发展重点。

(一) 充分发挥特色旅游资源优势

天津旅游资源与环渤海其他城市旅游资源相比, 其差异性大于同质性, 有些自然生态与社会人文资源虽然类型相同, 但形态、风格不同, 互补性大于竞争性。天津在旅游资源方面对环渤海区域旅游的发展起到互补作用, 能够丰富区域旅游的资源, 为省市间开展旅游合作, 实现良性互动、优势互补提供了重要基础, 也为资源整合、布局优化, 发挥区域资源整体优势提供了动力。如在历史文化方面, 天津的近代史迹旅游资源具有典型性, 其近代百年遗迹与北京皇城古都有互补之处, 其近代历史文化与古都文化、齐鲁文化、关东文化有差异, 其近代遗存建筑与大连、青岛、威海等城市有关联而不雷同, 可形成互补效应。在自然旅游资源方面, 天津的河、湖、湿地可与北京、冀北相匹配, 天津东临渤海弥补了北京无海的弱势。在社会资源方面, 天津的现代滨海都市休闲文娱可为河北补缺, 与北京相互辉映。

(二) 充分发挥港口区位优势

天津作为滨海城市, 独特的海洋、港口资源禀赋能够有效带动产业发展获得乘数效应、吸引产业形成集群、取得规模效益。近年来, 天津市高度重视邮轮旅游发展, 制定了邮轮旅游发展规划, 举办了两届中国邮轮产业发展大会, 建设了设计新颖、功能超前、规模亚洲第一的天津滨海国际邮轮母港。天津市旅游部门和相关部门与企业积极开展工作, 加强了与世界知名国际邮轮公司的业务合作, 及时推出了高端邮轮旅游产品。自2010年6月26日正式开港以来, 以天津为母港航线和到访邮轮次数都在逐年递增, 对促进中国北方邮轮产业发展, 拉动京津及周边高端旅游市场起到了重要作用。天津要以“中国邮轮旅游发展实验区”建设为契机, 应进一步拓展港口旅游功能, 深度开发邮轮、游艇、低空飞行、海洋康体等旅游新业态, 打造立体化海陆空旅游新格局。

(三) 利用好滨海新区战略资源

加快滨海新区开发开放是国家重要战略决策, 享有先行先试的政策优势。国务院明确, 要把滨海新区建设成为我国北方对外开放门户、高水平的现代制造业和研发转化基地、北方国际航运中心和国际物流中心。经过10多年的努力, 滨海新区对外开放水平不断提高, 经济实力和对区域经济的服务功能显著增强。天津滨海新区已经成为环渤海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2011年4月在天津滨海旅游区创建了全国唯一的中国旅游产业园, 旨在打造中国旅游装备制造业的研发中心、展示中心、交易中心, 成为重要的旅游目的地。旅游业要抓住发展机遇, 利用新区的研发制造优势、政策优势、土地资源优势, 扶持旅游装备制造业发展, 培育旅游新业态, 延伸旅游产业链。

参考文献

[1] .胡玲玲.京津冀一体化条件下区域旅游合作发展的思考[J].中国证券期货, 2011, (2) :106-107.

[2] .梁文慧.关于管理创新与科技创新的思考[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8, (4) :35.

[3] .王庆生.旅游规划与开发[M].北京:中国铁道部出版社, 2010.8:315-324.

[4] .苗泽华, 白翠玲, 李鸿飞.京津冀区域旅游合作模式[J].经营与管理, 2009, (3) :68-69.

[5]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旅游局.2012中国旅游统计年鉴[M].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 2012, (12) .

[6]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旅游局.2012中国旅游统计年鉴 (副本) [M].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 2012, (12) .

[7] .国家旅游局政策法规司.2012旅游抽样调查资料[M].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 2012, (10) .

区域合作公共管理 篇8

2016 年2 月22 日,由国家安全监管总局主办、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国际交流合作中心承办的亚洲区域合作专项资金项目“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培训”在北京开班。来自印度尼西亚、老挝、马来西亚、菲律宾和越南等5 个东盟国家安全监管监察部门的22 名官员和代表参加此次培训和交流。

此次培训班为期两周,围绕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的主题,以培训课程、座谈交流、技术考察与文化交流等活动相结合的方式,安排学员们听取10 位国内相关领域的优秀专家专题授课,与总局有关司局进行座谈交流,现场参观考察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通过此次培训,我国将与东盟国家分享交流安全健康领域经验和做法,相互学习和借鉴,促进中国- 东盟非传统安全合作,共同应对安全健康挑战。同时,积极向东盟国家宣传和推广《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规范》,推动我国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实现国际化,服务国家“一带一路”战略和中国企业“走出去”。

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培训是外交部、财政部“亚洲区域合作专项资金”资助项目。该专项资金主要用于资助亚洲区域或次区域合作机制下我国参与的具有政府推动行为的多边合作项目以及区域合作专题研究。该培训是国家安全监管总局首次组织实施“亚洲区域合作专项资金”资助项目。

区域合作公共管理 篇9

一、研究背景与研究概况

近年来, 高等院校大学生就业日渐实现了市场化的双向选择, 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形势变得日益严峻。2009年全国有611万高校毕业生, 给社会带来了巨大的就业压力, 加上培养目标与行业需求的错位, 大学生就业难已经成为一个不容回避的现实问题。大学生和高等院校都越来越多地意识到, 要适应就业市场的需求, 就必须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专业技能和实践能力, 从而形成更高的就业竞争力。而要实现这一目标, 让企业参与到教学培养中来, 让学生走进企业顶岗实习实训, 已经成为必然选择。企业方面, 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 也迫切需要借助高校丰富的智力资源及大学生相对经济的人力资源。因此, 校企合作越来越多地受到了各方的重视, 合作的理念、方式、内容、机制也越来越先进、丰富、广泛、深入和完善, 相关研究也越来越丰富。然而, 研究高等院校旅游管理专业校企合作的论文并不算多, 专门的企方满意度研究以往尚未见到, 而将企方满意度与区域合作结合起来进行分析的研究更是前所未有。因此, 本文拟就高等院校校企合作中的企方满意度和区域合作叠加模式进行集中探讨。

我校旅游管理专业的校企合作起步于2008年, 目前, 校企合作主要集中在与西安市及西安市几个高星级酒店的合作和与陕西境内著名景区的合作。本文主要讨论与酒店类企业的校企合作问题。2011年, 旅游管理校企合作顶岗实习正式开始于7月1日, 为期4个月。本次实习是我院旅游管理专业首次将毕业实习时间由原来的两个月延长到四个月, 并首次由西安扩展到国内其他优秀旅游城市。实习的合作企业是西安市一家四星级商务饭店和大连市一家五星级度假饭店。本文以实习单位最终的评价和鉴定为基础, 分析本次校企合作中企方的满意度及其区域差异。

二、研究方法

(一) 企方满意度的影响因素

就校企合作的趋势而言, 校企合作应该是双向的、多维度的深度合作, 影响企方满意度的因素也涉及很多方面。然而, 目前, 学生的顶岗实习实训仍然是校企合作的中心环节和内容, 企方对顶岗实习学生的满意度成为校企合作企方满意度的主要内容。因此, 本文首先集中探讨影响企方实习满意度的主要因素。笔者认为, 企方满意度的影响因素可以概括为三类:工作态度 (内在因素) 、工作能力 (外化因素) 和工作效果 (外化因素) 。

(二) 企方满意度评价的指标体系与评级评分

鉴于满意度评价具有主观性、整体性和相对稳定性, 作者采用层次分析法建立如下指标体系来评价企方满意度。企方满意度的三大影响因素具体可分解为以下指标:出勤率和准时性、遵守工作制度和实习规程、积极性和主动性、服务意识和仪态仪表、工作质量和差错率、创造性和交际能力及合作精神、灵活性与应变能力、外语能力、对实习单位了解程度、岗位工作熟悉程度、客人满意度。结合企业管理方意见, 确定每个评级指标又分为A、B、C、D、E五级, 每级对应不同的量化分数。

(三) 结果分析

通过采集本次校企合作企业方的评价数据并进行对比分析, 可以得出如下结果。

1. 企方的满意度整体较高。

本次校企合作在西安和大连酒店企业顶岗实习的共有36位同学, 按百分制计算, 他们共计得分3167分, 平均分为88分。其中, 90分以上20人, 占总实习生数的55.6%;80~89分8人, 占总实习生数的22.2%;70~79分7人, 占总实习生数的19.4%;70分以下60分以上仅有1人, 仅占总实习生数的2.8%。这说明本次校企合作实习企方的整体满意度是较高的。

2. 企方对实习同学个体满意度差异极大。

在接受评价的同学中, 最高分为100分, 高出平均分12分;最低分为64分, 低于平均分24分。最低分与最高分之差达36分, 说明实习生个体表现差异非常大, 企业对同学的个体满意度评价差异极大。

3. 企方满意度在不同区域间有重大差异。

通过分别分析西安和大连两家企业的满意度可以发现, 本次校企合作在西安本地区酒店企业顶岗实习的共有12位同学, 其平均得分为78.2分;而大连实习的24位同学平均得分为93分, 总体满意度平均得分差为15分。90分以上西安1人, 占该地区总实习生数的8.3%, 大连19人, 占该地区总实习生数的79%;80~89分西安4人, 占该地区总实习生数的33.3%, 大连4人, 占该地区总实习生数的16.7%;70分以下, 西安7人, 占该专业所有实习生总数的19.4%, 而大连仅有1人, 仅占该专业所有实习生总数的2.8%。因此, 不难发现不同区域间企方的满意度存在重大差异。

4. 企方个体满意度与实习生的学习成绩不成正比。

接受评价的36位同学中, 得分最高的几位同学平时学习成绩并不算突出, 而得分最低的几位同学平时学习成绩并不差。可见, 企方个体满意度与实习生的学习成绩并不成正比。

四、校企合作与区域合作的叠加模式构建

通过对满意度的量化发现, 不同区域间企方的满意度评价有重大差异, 进一步和企方及实习生座谈发现, 导致这种差异的主要是区域本身因素的差异, 表现在三个方面:首先, 是区域经济差异的影响。同样的实习时间、相似的工作内容, 大连实习生的实习补贴是西安的整两倍, 实习生的工作热情当然会有差距。其次, 是区域环境的差异, 在本地区实习的同学, 面临的是熟悉的环境, 每天上下班奔波, 因此, 实习的新奇期容易过去, 更容易疲惫;而在区外实习, 面临的是新奇的环境、方便的食宿, 还可以领略当地的自然风光、人文风俗, 也可以与当地学校的同学沟通交流, 这些环境因素带来的影响对缓解实习的疲劳、延长实习的新奇感有巨大的作用。通过深度访谈发现, 大连这个东部沿海城市优美的风光、独特的环境, 对地处西部的实习生而言有不小的吸引力, 丰富了其实习生活。最后, 是区域文化的差异。一个地区是有自己的文化的。在校企合作中, 加入区域合作的因素, 可以使实习生更好地吸收异域文化的营养, 开阔自身的视野, 从而对区域文化都有更好地认知, 更容易对实习感到满意, 具备更好的工作状态。因此, 在校企合作中, 重视区域的影响, 叠加进去区域合作的理念, 多进行东西合作、南北合作, 利用特定区域的本底资源优势, 形成校企合作和区域合作的叠加模式, 无疑比仅仅在区内进行校企合作要更有效。 (图1)

五、结论与讨论

通过本文的实证研究, 可得如下结论:

1.区域因素对校企合作企方满意度有较大影响。区域因素是企业所无法控制也无法替代的, 高校校企合作不应该忽视这样一个先天的优势和土壤。

2.校企合作和区域合作的叠加模式更为有效。微观的量化分析和深度访谈已经证实, 是否叠加区域合作的校企合作企方满意度和合作效果有显著差异, 校企合作和区域合作的叠加模式更为有效, 应该成为校企合作的一个发展方向。

区域合作公共管理 篇10

当然,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仍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一是盲目发展的态势并未发生根本改变,二是区域冲突的内在机制未见好转,三是区域合作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但是,随着国务院关于编制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的意见(2007年7月)下发,意味着区域经济政策的制订、实施将更有针对性,2008年区域政策已发生了重要变化,并将有助于推动中国区域经济发展。

中国六大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形势良好

第一,京津冀都市圈机遇比较好,发展值得期待。作为国家战略的天津滨海新区和河北曹妃甸正快速发展,这为京津冀都市圈的未来发展,带来了新的增长点。而首都北京作为核心区是京津冀都市圈中最显著的优势之一。另外,2008年北京奥运会也为京津冀都市圈带来了新的生机。在奥运的带动下,区域内的合作将会增加,一体化进程将会加快,后奥运经济也将持续为区域发展注入动力。

第二,长三角地区经济仍将保持稳步较快增长的态势。近年来,长三角紧紧抓住新一轮国际产业转移的新机遇,努力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和升级,产业发展的协调性有了一定改善。另外,投资需求的理性化得到加强,收入和消费增长步入快车道,服务业发展进入提速期,消费扩大对经济增长拉动力将不断增强。在全球经济继续平稳发展的格局下,预计2008年长三角经济稳步较快增长的总体趋势不会改变。

第三,中部地区经济仍处上升阶段,增幅回落有限。2008年,中部崛起政策将进入全面实施阶段,有利于进一步提升中部地区“3个基地、1个枢纽”在全国的地位,中部地区受到国家鼓励和支持发展的概率比较大。同时,国内东部沿海地区向中西部地区的产业转移进程明显加快,国家将逐步引导和促进加工贸易向中部地区转移。另外,中部地区资金、土地、人力、技术等生产要素资源, 将加快流向现代工业部门,将增强中部地区经济持续增长的内在动力。从总体上看,2008年中部地区增长速度虽可能有所放缓,但仍保持较高水平。

第四,东北地区经济发展的内在动力增强。2008年,国家在加大宏观政策调控力度的同时,将继续强化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各项政策实施力度。随着政策效应的显现,全国产业布局、投资流向都会出现新的变化,为东北地区加快发展,缩小与发达地区差距带来新的发展机遇。从其自身看,支柱产业高速发展的势头不减。特别是随着国企改革逐步深入,东北地区企业竞争能力及适应市场能力不断提高,国企改革成果逐步释放,会吸引众多战略投资者,并将有助于做大做强企业,从而形成新的经济增长因素。

第五,广东经济有望沿其内在惯性延续发展。尽管人民币升值和出口退税政策的调整效应对广东出口的影响将在2008年逐步显现,但稳定的宏观经济环境、持续增加的城乡居民收入和城镇化水平的提高,这些因素将为消费需求持续快速增长提供坚实的基础,并将明显增强广东经济的内在动力。虽然受金融房地产政策调整影响,广东第三产业增速可能有所放缓,但工业对金融业和房地产业的依赖程度较低,第二产业仍将保持平稳较快增长势头。

第六,西部开发将继续加强社会事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和人才开发等薄弱环节,促进特色优势产业发展。把着力点放在提高基本公共服务水平、经济结构调整、推动发展方式转变、增强自我发展能力上。继续打好长远发展基础,进一步解放思想,深化改革,完善促进西部地区长远发展的资源开发管理体制、融资体制、公共财政体制、人才流动机制和生态补偿机制。继续加强东西互动,着力推动重点区域加快发展;注重节能减排和资源节约、环境保护,保持西部地区又好又快发展势头。坚持重点突破,加大力度引导重点区域加快发展,积极推进成渝、关中-天水、环北部湾(广西)等重点经济区发展,使其成为带动西部发展的增长极。

区域经济发展三大特点

第一,高新区对区域经济增长的贡献不断增大。目前,大中城市已基本完成了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初创阶段的主要任务,初步建立了适合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经营管理体制和市场推进机制,奠定了产业发展基础,比较明显地体现了创新资源的聚集优势。城市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迅速,多数高新区已经成为区域经济新的增长点,为培育所在城市的新兴支柱产业和带动区域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随着国家鼓励自主创新政策的不断完善,高新技术区的扩散效应将进一步提升,对区域经济发展的拉动力不断上升。

第二,区域消费增幅基本相当。2007年,欠发达地区的消费开始活跃,各地区消费增长差距趋于减小。2 0 0 8年,随着国家公共财政体制的基本建立以及相应政策措施的实施,从区域的角度看, 最大获益者可能是中西部地区。这是因为, 实行这一制度将意味着中央财政支出结构要调整为追求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均等化, 从而使得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严重不足的贫困地区所获得的财政转移支付规模不断扩大。由于中央财政支出方向的调整, 相对降低了不同城乡居民在人均享受公共福利水平上的差距, 将促使欠发达地区城乡居民的人均收入变相增长。这样, 过去那种东部沿海发达地区领先增长的局面将发生变化, 中西部地区消费增幅有望提升, 各区域消费增幅基本相当, 差距不断缩小。

第三, 固定资产投资增幅中部地区继续领先。2008年, 随着国务院部门落实中部崛起有关政策措施, 中部地区投资有望继续保持领先增长。比如, 根据交通部联合中部6省交通主管部门编制出《促进中部地区崛起公路水路交通发展规划纲要》, 到2020年, 中部地区铁路建设总规模将达4500亿元左右, 新建铁路6500公里, “十一五”期间, 中部6省省会城市机场将全部进行改扩建。商务部决定选择中部地区作为全国投资促进规划准备工作的试点地区, 制订中部地区投资促进规划, 将切实改善本地区投资环境, 提高吸收外资工作的质量。海关总署也出台10条措施, 支持中部地区进一步扩大开放, 以推动中部6省的经济发展。同样, 西部和东北地区受政策以及东部产业转移的影响, 也会保持比较高的增幅, 而东部地区受土地资源的约束, 增幅会略低一些。

政策建议

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六大建议

区域经济和谐发展的基本前提是区域差异或区域分工,协同与合作是区域经济和谐发展的实践基础,区域经济和谐发展意味着一定程度的妥协、折中、放弃或牺牲。建议从六个方面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第一,完善区域管理的法律法规体系。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区域经济的协调运行和区域管理需要完善的法律法规来保障和进行。其主要职能是通过鼓励或限制性的措施,为区域内各经济活动主体的市场行为提供一个基本的活动框架和必须遵守的行为准则。这是西方成熟市场经济国家进行区域管理的成功经验,也是中国区域管理制度基础完善的重要内容。

第二,加快建立开放公平的国内市场。完善的市场机制是区域协调发展的基础。政府应通过建立统一的体制环境,取消阻碍要素合理流动的区域壁垒,使各个区域按照市场规律的要求,自主发展,公平竞争,依据比较优势合理配置资源,实现区域协调发展的局面。

第三,积极引导沿海地区产业转移。国家应出台相关政策措施,鼓励沿海经济核心区加快产业升级,对到中西部和东北投资的外资和沿海企业给予相应的政策支持,如土地、财政贴息和税收刺激等,积极引导沿海地区产业转移。

第四,完善利益协调机制,加强区际横向联合。区域间的横向联合,其根本动因在于区域间生产要素的差异以及比较优势的存在。加强区际横向联合,从长远看,将达到多赢的局面。因此,应巩固已有的区域经济协作组织,争取更大范围和更高层次上形成开放型区域市场。从目前看,可以从以下两方面着手:一是建立地区产业合作与协调机制。二是建立区域间经济补偿机制。

第五,组建负责区域发展管理的综合性权威机构。在横向联合中,在跨省际的区域经济合作与协同发展中,为了保障有效的利益形成、增长与分配,必须建立一个在以国家总体发展战略为依据、以产业发展为特征的区域经济政策框架下的法律法规体系,并通过建立相应的协调发展机构,运作促进区域发展的基本要素和市场,以实现区域的长期可持续发展,而不是盲目竞争,滥用资源,浪费一体化发展的机遇。需要成立负责区域发展管理的综合性权威机构,管理跨区域的事务。

在区域活动中学习合作 篇11

一、玩法隐含,引发合作

首先我们设计了一些幼儿必须合作才能玩的游戏,使幼儿体会到合作游戏比一个人玩更有趣,几个人的智慧胜过一个人的聪明才智,从而体验合作的快乐,萌发合作的兴趣和愿望。

如中班手工区游戏“乌龟爬”的合作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制作乌龟时,我们引导幼儿在画好的小乌龟下面粘两根吸管,并从吸管中穿线。我们有意识地投放较长或较细的吸管,这使幼儿在穿线时必须一个人在管子一头将线穿进去,另一个人在管子另一头把线头拉出来,从而不得不与同伴合作。二是玩游戏时,两个幼儿必须合作拉动绳线(一张一合),才能使“小乌龟”爬起来。

二、规则约束,促进合作

教师经过观察发现,如果只提一些宽泛的要求,而不对幼儿的合作行为作出明确规定,幼儿的合作便会流于形式。如以“我和好朋友的画”为例,教师的设计意图是通过好朋友共同作画来促进幼儿分享绘画经验,提高绘画能力。但在操作过程中,教师发现由于没有提出明确的合作要求,制订合作规则,孩子们或各自为政,或由能力强的幼儿全权包办。于是师幼经过协商制订了以下规则:

①两个好朋友共同商议,确定主题,每个幼儿至少要表现一点以上的想法,保证那些内向、能力弱的幼儿有表达、表现的机会。

②绘画内容由两人根据各自特长,分工来画。

③作品完成后,各组每个成员都要在全班幼儿面前表述合作的过程及经验,促使每个幼儿都有一种强烈的任务意识,自觉合作作画。

又如,在小班表演区的“手偶剧场”游戏中,经常可见一个幼儿抱着好几个手偶漫无目的地玩耍。他们感兴趣的是手偶而不是表演,更谈不上合作了。为此我通过以下规则进行干预,引导幼儿合作表演。

①每次游戏只选一个最喜欢的手偶,扮演一个喜欢的角色。

②找一个小动物手偶做自己手偶的好朋友。

③对好朋友说一句好听的话,与它玩一个好玩的游戏。

这些规则使幼儿在选择手偶时有了取舍,他们在教师精心布置的故事背景的提示下,自编角色间的对话,丰富表演情节,从原来的自娱自乐逐步走向合作表演。

三、情境暗示,推动合作

幼儿的合作行为易受一定情境的暗示和推动。如,在手偶表演区,如果教师只是单纯地投放几个手偶或头饰,幼儿往往因表演素材和经验的缺乏而茫茫然。如果教师以连环画的形式张贴角色形象,展示故事情节,或投放录音磁带作为参照对象,营造表演氛围,便能很好地推动幼儿的合作表演。又如,在“垒高王”(用建构材料垒成)的游戏中,每天都有幼儿进入这个区域和“垒高王”对擂,但他们发现凭一个人的力量已无法超越“垒高王”的高度,便自发地结对合作:一个人负责维护“地基”,一个人往上垒高,终于超越了“垒高王”的高度。

四、混龄交往,探索合作

为了使幼儿多层面地体验、探索人际交往和合作,我们每周开展一次全园混龄区域活动,扩大幼儿的交往面、合作面。如,手工活动“美丽的拖鞋”要求小、中、大班的三个幼儿为一组合作制作。刚开始,大多由中、大班幼儿合作制作,小班幼儿则站在边上观看,无所事事。教师发现这一情况后及时引导幼儿讨论如何分工合作,哪些事可由小班幼儿来做,哪些事由中大班幼儿来做。后来,他们进行了分工,小班幼儿用印章画制作鞋面,中大班幼儿先合作搓纸绳,然后由大班幼儿将搓好的绳子粘贴在鞋底上,并将小班幼儿印好的鞋面粘贴在绳子上,装饰拖鞋。在这个活动中,每个幼儿都担负着整个制作活动的一部分工作,既增强了年幼孩子的观察学习能力及模仿能力,也增强了年长孩子的责任感和自信心。他们友好谦让,共同体验了合作的快乐。

区域经济合作研究 篇12

区域经济合作的方式有多种, Andrew Wyatt-Walter 认为“从原则上说, 经济区域化可以涉及毗邻经济体之间的商品市场一体化, 进而至商品与生产要素市场一体化, 再而至市场与政策一体化, 以致完全的经济和政治同盟。” 具体而言, 根据成员之间贸易自由化程度的不同可划分为成六种形式:优惠贸易安排、自由贸易区、关税同盟、共同市场、经济同盟、完全的经济政治一体化。其中以自由贸易区和关税同盟最为重要, 影响最为广泛。

在区域经济合作的发展进程中区域自由贸易协定 (RTA) 一直占据主导地位, 目前运作的RTA中, 90年代成立的72个RTAs, 占总数的36.9%, 本世纪成立的117个RTAs, 占60.0%。RTAs的迅猛发展引起了诸多学者关于RTAs与WTO多边贸易体系的基础——非歧视性原则、最惠国待遇原则两者关系的高度关注。随着全球RTAs数量的不断增加, RTAs之间的重叠程度也不断提高, Bhagwati (1992) 提出RTAs是否威胁到了多边贸易体系问题, 同时Krueger (1995) 也担心区域性FTAs的建立将会产生寻租者, 西雅图WTO部长会议的失败进一步暴露了这些问题的严重性。也有学者从法律角度, 如Foost Pauwelyn研究WTO保障机制针对区域贸易集团做出的对应措施, 范黎虹、韩龙、周阳、张洁等也分析了区域贸易集团与WTO基本规则之间的法律关系。陈泰锋和贺剑瑜对20世纪90年代区域经济合作呈现出的许多新特点、新变化和新动向将会对全球经济运行机制和发展格局产生的深远影响进行了剖析, 并阐明了多边贸易体制和区域经济合作之间的关系以及相互影响。

2区域经济合作在经济领域的成效

2.1 引力模型在经济合作领域的应用

全球区域经济合作在经济领域的成效主要表现问从静态和动态效应, 其中静态效应分析主要体现在贸易转移效应和贸易创造效应上, 最常用工具就是引力模型。最早将引力模型应用到国际贸易领域的Tinbergen (1962) 和Poyhonen (1963) , 他们指出两国双边贸易流量的规模与它们各自的经济总量呈正比, 而与它们之间的距离呈反比。其中, 出口国的经济总量反映了潜在的供给能力, 进口国的经济总量反映了潜在的需求能力, 双方的距离 (运输成本) 则构成了两国之间贸易的阻力因素。原始的引力模型采取对数形式后表示如下:

1nXij=β0+β11n (YiYj) +β21nDij+uij。

其中, Xij代表i国对j国的出口额;Yi和Yj分别表示i, j国各自的GDP;Dij表示i, j两国之间的距离;β0为常数项, β1和β2为Xij对 (YiYj) 和Dij的弹性, uij为随机误差项。通过对数变换基本上克服了引力方程的异方差问题。

2.2 引用拓展的引力模型分析静态贸易效应

利尼曼 (Lineman, 1966) 将人口数量作为衡量一个国家规模的变量加入引力模型分析并获得了较好的效果。继利尼曼后, 对贸易引力模型的发展主要局限在增加解释变量上。20世纪80年代以来, 引力模型在国际贸易研究领域更是被广泛地加以应用, 尤其是在分析区域经济集团的贸易效应上, 具有较强的说服力。如Matyas (1997) 以混合横截面数据固定效果的方式对区域集团效应所作的分析。经济学家为了检验政策、历史、文化等因素对双边贸易流量的影响, 又逐步将优惠贸易协定、贸易限制措施、殖民关系、共同语言等指标加入到引力模型中 (IMF, 2002) 从而使引力模型得以更好的解释现实中的经济现象。随后许多学者应用贸易引力模型对国际贸易流量和流向作了实证分析, Celine Carrere (2002) 用引力模型对贸易流向进行了实证分析, 结果显示大部分区域贸易协定在使区域间贸易增加的同时, 通常从世界其他各地的进口和出口也都成倍的减少了, 这证明区域贸易协定产生了明显的贸易转向效果;Balistreri、Anderson和 Wincoop (2003) 等, 他们的回归方程大多为对数线性, 虽然各自的解释变量不尽相同, 但回归结果大都能有力地解释贸易量。国内学者舒波 (2004) 等人通过对北美自由贸易区成效的研究, 认为区域经济合作的开展大大加快了其成员国的贸易自由化程度, 关税与非关税壁垒的取消不但扩大了地区市场容量, 还加强了各成员国间优势互补和地区范围资源的有效配置, 从而形成了“贸易创造效应”。Jeffrey Frankel认为正式的区域安排还对贸易模式产生明显影响, 而且远超乎近邻之间的自然通商。石岚、毛志文 (2006) 对区域经济合作推动跨国公司发展从而促进产业内贸易发展的问题进行了分析。

2.3引用拓展的引力模型分析动态贸易效应

Lisandro Abrego, Raymond Riezman, John Whalley (2005) 采用定量方法, 即一般均衡模型对关税同盟中的国家进行了分析, 结果显示关税同盟增加了全球福利。从发达国家之间组建关税同盟的福利效应来看, 由于供给和需求曲线较为平坦, 贸易创造效应较大, 且非成员国的产品成本不占优势, 贸易转移效应较小, 因而贸易创造效应大于贸易转移效应, 福利正效应较为明显。宋岩、侯铁珊 (2006) 对区域贸易协定成员国社会福利效应进行纳什均衡分析, 得出区域贸易协定的建立不但能够进一步深化多边贸易合作, 而且可以维持成员国的福利水平, 并能进一步强化非成员国寻求加入该RTA以使本国福利水平最大化动机的结论。

布朗、罗布森、库珀和小岛清等人进一步研究了标准区域经济合作理论对发展中国家的适用性, 认为发展中国家之间区域经济合作静态效应不明显, 发展中国家借鉴标准区域经济一体化理论应强调区域经济合作的动态效应和对外保护作用。希托夫斯和德扭 (2004) 的“大市场”理论认为区域经济合作的开展使区域外国家为了保持原来的市场和产品竞争优势, 会选择将生产转移到区内, 绕过关税和非关税壁垒。因此, 区域经济合作使外资通过区内设厂生产, 绕开区域经济同盟的壁垒限制, 从而达到吸引外资的目的。Susan F.Stone, Bang Nam Jeon认为开展区域经济合作不但使国际直接投资增加, 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催生出新的贸易流。王瑛 (2004) 认为区域经济发展具有不同的梯度, 这种梯度产生了经济技术推动力, 从而为区域经济合作发展提供了“多赢”的合作动力。陈秀莲、杨丹辉 (2006) 等还研究了区域经济合作对国际产业转移的影响, 认为区域经济合作的开展不仅推动了区内贸易的增长, 而且使成员国通过市场竞争机制, 充分利用现有要素禀赋发展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 实现产业结构升级, 并保持较高产业转移增速从而使成员国从中受益, 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 并促进技术进步。

3区域经济合作在非经济领域的成效

Richard N.Cooper、Charles P. Kindleberger、Susan Strange、Robert Gilpin、等则从国际政治经济学的视角采用自由主义的国际机制研究方法、现实主义的大国关系研究方法和国内政治研究方法及建构主义的社会化研究方法, 分析了地区主义和新地区主义, 认为区域经济合作稳定了邻国之间关系, 潜在的缓解了紧张局面, 降低了邻国间移民、流血冲突发生的可能性, 并改善了成员国之间的外交关系, 提高其国内安全系数。国内学者卢光盛、王逸舟、庞中英等从地缘经济学的角度分析了区域经济合作在非经济领域产生的成效, 研究显示区域经济合作产生的非经济收益主要体现在区域政治、安全、文化融合、公共产品合作及外交等方面。李向阳 (2005) 分析认为区域经济合作的深化, 使各国间的相互依赖度不断加深, 从而促进了区域范围内公共产品, 如环境保护、能源合作、打击跨境犯罪等方面合作的逐渐增加。张骥、闫磊 (2004) , 朱显平、李天籽 (2006) 等分别对东盟、南方共同体、欧盟等主要区域经济合作组织的非经济成效进行了分析。

除上述在非经济领域产生的成效外, 部分学者还对区域经济合作产生的非传统收益进行了分析。Patterson (1966) 分析认为区域合作可以使成员国“更好的抵御其它区域集团的歧视性影响”, 从而提高自身在国际规则制定中的讨价还价能力和影响力, 实现谈判国家利益的最大化。Fernandez, R.J.Portes认为一国加入区域合作组织有助于向外界发出清晰而可靠的信号, 以吸引投资者。李向阳 (2003) 认为区域经济合作使小国有机会通过让步获得了大国给予的“保险”以获得进入大国市场的保障和免除发达国家歧视性的反倾销行动。刘玉贵、张雯 (2006) 认为区域经济合作促使各国保持其政策的连贯性、可信性, 并不断建立起协调一致的机制, 从而锁定改革进程, 不断完善政治体制、社会制度, 逐步提高政府信誉。

4对国内外研究区域经济合作文献的述评

纵观国内外学者对区域经济合作研究的文献, 首先, 研究成果卓著, 尤其发达国家的研究较深入, 同时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多数研究都以欧洲经济发展状况为研究对象, 而忽略了世界其他地区经济发展的特殊性。其次, 较多的区域经济合作研究立足于欧盟和北美自由贸易区框架, 这是基于发达国家之间的区域经济合作研究, 并不代表发展中国家之间也有同样的效果。最后, 我国研究的区域经济合作文献多数从政府、组织和企业的立场出发, 鲜有从纯粹学术研究的角度分析, 使得最终的结果不免带有一定的色彩。随着时代经济的发展, 区域经济合作研究应该着眼更长远, 才能具有前瞻性和指导性。

摘要:区域经济合作研究在国际上盛行于欧洲经济一体化进程, 研究成果颇多, 其中具有代表性的理论主要有五种:关税同盟理论、自由贸易区理论、共同市场理论、协议性国际分工理论、综合发展理论。虽然这五种理论的研究对象和主要内容存在着很大差异, 但其研究的内容却具有共同点, 即区域经济合作与WTO多边贸易体制的关系和区域经济合作的成效。

关键词:区域经济合作,RTA,贸易效应

参考文献

[1]Corden, W.W.Economic of scale and customs union theory[M].1972.

[2]Gordon H.Chang, Friends and Enemies, the United States, China, and the Soviet Union, 1948-1972[M].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0.

[3]Meade, J.E.The theory of Customs Unions[M].Amsterdam:North0Holland, 1955.

[4]Paul.R.Krugman&Maurice Obstfeld.International Econom-ics (6th ed) [M].Tsinghua University Press, 2003.

[5]刘力, 宋少华.发展中国家经济一体化新论[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2002.

[6]叶自成.地缘政治与中国外交[M].北京:北京出版社, 1998, 10-11.

[7]朱阳明.亚太安全战略论[M].北京:军事科学出版社, 2000, (37) .

[8]孙海燕.区域经济合作研究综述[J].湖南文理学院学报, 2007, (1) .

[9]华晓红等.国际区域经济合作——理论与实践[M].北京: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 2007.

[10]保建云.国际区域合作的经济学分析——理论模型与经验证据[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 2008.

[11]程永林.区域合作、利益冲突与制度分析——以泛珠三角区域经济合作为例[J].改革与战略, 2008, (10) .

上一篇:同伴交往下一篇:缝合层合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