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合作创新(精选12篇)
区域合作创新 篇1
摘要:在共生理论视野下,区域创新系统作为创新单元的共生体通过共生合作机制能够孕育创新能量。根据共生度和关联度,区域创新系统的合作创新模式可区分为“间歇性偏利共生”型、“连续性非对称互惠共生”型、“连续性对称互惠共生”型和“一体化对称互惠共生”型合作创新四种类型。在区域创新系统建设中,需要根据具体情况,从共生界面建设、环境营造和单元构建等方面着力,增强共生度和关联度,集聚创新能量,提升区域创新能力。
关键词:区域创新系统,共生理论,共生机制,合作创新模式
自英国学者库克(Cooke,1992)率先提出区域创新系统概念[1]以来,国内外学者对区域创新系统的结构、机制、功能、作用以及案例等进行了广泛研究,采用的理论方法大体上有三重螺旋理论、产业集群理论、系统动力学理论等。无疑,上述研究在很大程度上推进了区域创新系统研究,但尚存在一些不足。如三重螺旋理论仅强调产业、政府、大学及科研机构三者之间的协同合作,而忽略了其他部门和环境的作用;产业集群理论强调了产业集群对区域创新的重要意义,而忽视了以开放式创新的方式充分利用区域内的所有创新要素;系统动力学理论认为区域创新系统中各组成部分的联系可以用因果反馈控制理论来加以诠释,并对区域创新主体要素或子系统进行长期的、动态的和战略性的定量仿真分析与研究,但该理论方法忽视了区域创新的主体要素是互为因果、协同共生的,将各主体要素和子系统进行机械还原性地分析不能更完整地认识区域创新系统的涵义和作用;库克所描述的区域创新系统的构成是相对短期的区域创新单元之间的互动等等。从实践上看,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区域创新经济正迅速推进。研究发现,区域创新作为一项系统工程,不仅涉及经济、科技因素,同时涉及制度、生态环境、人口、文化及观念等方面的因素。换言之,区域创新系统是存在复杂关系的有机共生体。基于区域创新各主体交互合作的内涵及目标,本研究拟引入种群生态学中的共生理论,采用共生理论分析方法,将区域创新系统中的合作方视为具有复杂相关关系的生态有机种群,从而探究区域创新系统的共生机制及其实现模式。
1 共生理论及其分析方法
德国真菌学家德贝里于1879年率先提出了共生概念。作为一个生态学上的概念,他将共生定义为不同种属生物按某种物质联系而生活在一起,并认为共生是生物界的普遍现象[2]。共生理论作为种群生态学的核心理论之一,主要研究种群之间信息传递、物质交流、能量传导及合作共生的关系。随着共生理论研究的逐渐深入,“共生”的思想和方法引起了人类学家、社会学家、经济学家、管理学家等的关注,一些源于生物学的共生概念和方法理论在诸多领域内正得到运用和实施。我国袁纯清博士最早运用共生理论研究小型经济,他认为共生是指共生单元在一定的共生环境中按某种共生模式形成的关系[3]。
生物共生系统由共生单元、共生模式和共生环境三个要素构成。共生单元是指构成共生体或共生关系的基本能量生产和交换单位,是形成共生体的基本物质条件。共生模式是指共生单元相互作用的方式或相互结合的形式,它既反映共生单元之间的互动方式、强度,也反映它们之间的物质、信息和能量交互关系。共生单元以外的所有因素的总和则构成共生环境。共生系统的三个要素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共同反映着共生系统的动态变化和规律。共生三要素相互作用的媒介称为共生界面,它是共生单元之间物质、信息和能量传导的媒介、通道和载体。
共生的理论分析就是在认识和掌握共生关系的基础上,分别深入分析共生单元、共生模式和共生环境及其相互作用,弄清共生的条件、共生的影响因素和共生的动力机制,从而探索共生进化的实现条件和模式。共生理论的基本分析方法主要有共生度分析方法、共生界面分析方法和共生模式分析方法三种。
2 共生理论在区域创新系统中的适用性
在共生理论视野下,区域创新系统是在一定区域范围内,通过在生产体系中引入新要素,或实现要素的新组合而形成的促进资源有效配置的共生网络体系。该体系包括主体性要素、资源性要素和环境性要素,主体性要素是指各产业企业、科研院所、高校、地方政府、金融及中介机构等参与技术创新活动的行为主体,资源性要素是指这些主体拥有的技术创新所需的资金、人力和知识资源等。环境性要素包括硬环境和软环境两个方面,硬环境主要是指科技基础设施,而软环境则包括市场环境、社会历史文化和制度环境等[4]。运用共生理论分析方法,可以把区域创新系统中的各要素变换成区域创新共生系统中的共生单元、共生环境和共生界面,从而更有效地对区域创新系统进行深入研究。
2.1 区域创新系统的共生单元
若把区域创新系统看成一个共生体,参与创新合作的主体性要素即各产业企业、科研院所、高校、地方政府、金融及中介机构等和他们各自拥有的资源性要素(信息、技术、人才、资金、政策等)就是共生单元,它们是形成区域创新共生体的基本构成条件和能量单位。
在衡量区域创新共生体的共生程度时,共生度与关联度是两个重要的指标。共生度主要强调共生单元或要素之间由于各自内在属性而相互影响的程度,而关联度则强调共生单元整体之间的相互关系。这两个指标都是刻画共生单元之间的联系程度。一方面,共生单元之间存在联系的纽带;另一方面,共生关系形成过程中,对共生伙伴的选择要求共生单元间关联度不低于一个临界值。任何单元都会以能力强、匹配性好的单元作为优选共生对象。不过这种选择会受到区域创新系统的近邻优势影响,近邻优势包括地理距离的接近和经济、组织、社会、文化等的共享[5]。这一规律为区域创新共生合作模式选择提供了基本依据。在区域创新合作中,要使合作持续稳定发展,并产生创新能量,提高“共生度”与“关联度”相当重要。
2.2 区域创新系统的共生环境
共生环境内部的相互作用通常以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流来实现。对特定制度和文化背景下的存在“社会根植性”优势的区域创新共生体来说[5],共生环境具有正向、中性和反向作用的多种可能性。
在区域创新合作的环境中,参与创新合作的共生单元与其所在的共生环境间可实现双向激励是一个必要条件。为此,必须建立包括激励机制、约束机制和利益共享与补偿机制在内的持续有效的区域创新合作机制。既要增强企业、金融及中介机构、高校、科研院所、地方政府等共生单元在推进创新合作中的积极性,又要在平等、互利、协作的前提下,规范共生合作各方之间的利益转移,以实现整体利益在各个共生创新单元之间的合理分配。
2.3 区域创新系统的共生界面
共生界面对共生关系形成与共生系统达到均衡有重要影响。畅通的共生界面为共生单元之间的信息、技术、人才、资金、政策等方面的交流提供顺畅的通道,使共生过程中的新能量源源不断地产生,促进共生创新系统的演化与发展。反之,若共生界面呆滞,则共生单元间的交互通道不畅,会导致共生创新能量不足,共生能量的不足势必弱化共生单元之间的激励,产生恶性循环,最终导致区域内共生关系的衰亡。
对区域内各共生单元之间的创新合作来说,交通运输、信息网络等基础设施是技术流、资金流、信息流、政策流等不可缺少的物质载体或媒介,如果没有这些基础设施,资源将无法流动。反之,这些基础设施的完善,无疑会加速资源的流动,提高市场配置效率,使创新合作的交易费用相对降低。因此,提高基础设施质量和水平是保障区域创新共生界面畅通,促进区域内外创新合作的必要条件。
3 区域创新系统的共生机制与合作创新模式
3.1 区域创新的共生机制
在一个特定区域内,如同生存于同一生态系统中居于同一食物链或营养链的生物群落一样,同一商业生态系统中的多样性主体单元是互相联系结网共生的,每个单元均有属于自己的生态位,各自具有适应性。鉴于创新活动既是一个充满了不确定性的非线性过程,也是一个蕴涵着“干中学”与“用中学”的过程。随着全球知识产权竞争的加剧,技术的复杂性、不确定性和市场的不确定性不断提高,企业很难完全依靠自身力量有效把握创新的不确定性,这就导致企业必须积极寻求多种协同创新的模式。事实上,合作创新已经成为各国应对的主要措施之一[6]。因此,创新不是孤立的行为,以企业为主体的共生单元在创新过程中需要与外界大量交换信息,包括显性知识(编码化知识)和隐性知识。当显性知识更容易获取时,独特能力和独特产品的创造将依赖于隐性知识的产生和使用[7]。由于空间的接近性有利于隐性知识的有效产生、传播与共享,创新集群和区域就显得至关重要[8]。区域创新能力的提高及竞争优势的形成要求各种创新相关主体之间建立密切的合作与学习关系,创新在某种程度上是区域共生体的集体努力[9]。区域共生创新系统内,企业、高校、科研院所、地方政府、中介机构之间在共同利益和各自利益的基础上,通过相互学习、合作来增进彼此的竞争能力,加速彼此能力成长,从而实现整个区域内共生创新能量的增加。
3.2 区域创新共生系统的合作模式
区域创新系统内的主体单元通过互相联系结网共生促进相互学习,进而促进共生度和关联度的提高。根据共生理论中共生单元的组织程度和行为方式,以共生度和关联度从低级到高级、从简单到复杂为标准,可以把区域创新系统共生合作模式区分为“间歇性偏利共生”型、“连续性非对称互惠共生”型、“连续性对称互惠共生”型和“一体化对称互惠共生”型等四种实现模式。
(1)“间歇性偏利共生”型合作创新。从共生组织模式上看,间歇性共生虽然还存在随机性生成的成分,但整体上其合作创新的共生界面已经具有某种必然性和选择性。不过,其共生创新界面包含着多种共生介质,一方面能实现共生界面的分工与合作功能,另一方面能使不同性质的物质、信息和能量能够通过不同的介质完成交流。在界面的稳定性上,间歇共生模式已表现出某种界面的稳定性,但这种稳定性是不连续的、间歇的,因而作用也是有限的。
从共生行为模式上看,偏利共生必定存在一种共生单元具有强烈的利他倾向,并且这种利他倾向并不影响自身的存在与发展。在封闭体系中,偏利共生对非获利方既无害也无益,而对创新获利方则有积极的促进作用。而在开放体系中,如果环境具有一种对非获利方的补偿机制,那么非获利方也会得到创新。
可以用示意图(组图一左上)标示“间歇性偏利共生”合作创新模式,方框表示为区域共生环境,内有共生单元Ⅰ、Ⅱ、Ⅲ、Ⅳ、Ⅴ,用虚线表示它们之间的共生合作创新关系是间歇性的,单向箭头示意利益和能量分配是偏利性质,共生关系1、2可以表示高校、科研院所对企业的输出,共生关系3可以表示企业的新投资,共生合作关系4可以表示高校的人才培养和输送。
在区域创新系统中现实存在的“间歇性偏利共生型”合作创新有:地方政府不定期举办的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等共生单元的合作交流会、高校到企业寻求产学研合作共同培养创新型人才、企业到高校或科研院所寻找适用技术进行投资等,这类共生合作创新在时间上具有不连续和间歇性,在利益上可能只存在偏利性,但对非获利方也无损失。这类合作创新的稳定性取决于地方政府、中介机构等共生介质的稳定性,其调节能力越强,共生关系的稳定性越好。
(2)“连续性非对称互惠共生”型合作创新。从共生组织模式上看,区域创新的连续性共生界面生成具有内在必然性,只有体现共生单元特性和环境要求的共生界面才会成为连续共生界面。在界面的稳定性上,连续性共生具有更高的稳定性。并且,连续共生模式反映了共生单元之间在一定时间段内的连续、稳定的合作创新关系,这种关系能推动区域创新共进化在较高水平上实现。
从共生行为模式上看,非对称性互惠共生的主要特点是:其一,这类共生以共生单元的分工为基础,产生新能量;其二,这类共生所产生的新能量由于共生界面的作用而形成非对称性分配;其三,这类共生往往不仅存在双边的物质、信息和能量的交流机制,而且有多边的交流机制。
可以用示意图(组图1右上)标示“连续性非对称互惠共生”合作创新模式,用实线表示共生单元之间的共生关系是连续性的,箭头两两双向但粗细有别示意利益和能量分配是非对称性质,连续性共生合作界面A已经建立起来,共生关系1、2可以表示高校、科研院所、企业之间连续稳定的产学研合作,企业在区域共生环境中获利较大,共生关系3可以表示企业与创业投资等融资机构之间的连续性合作关系。
在区域创新系统中现实存在的“连续性非对称互惠共生”型合作创新相对较多:如地方政府每年定期举办的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等共生单元参与的技术交易市场、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共享的技术交易平台、企业与政策性银行等金融机构签订的国家倾斜支持的创新融资合作协议等,这类共生合作创新在时间上具有连续性,在利益上互惠共生,但是存在非对称不均匀的利益分配。这类共生合作创新的稳定性取决于两个因素:一是非对称性分配的程度和范围,非对称性程度越低,范围越小,共生稳定性将越好;二是共生界面的性质与功能,共生界面的功能越全,性质越稳定,共生单元之间交流与合作的频率越高、成本越低,因而对共生单元的稳定作用越强。
(3)“连续性对称互惠共生”型合作创新。从共生组织模式上看,区域“连续性对称互惠共生”型和“连续性非对称互惠共生”型在区域共生单元之间的合作创新关系方面基本类似,其差别在于创新单元之间在利益和能量分配机制是对称互惠的。因此,“连续性对称互惠共生”型模式更容易使区域共生合作创新长期保持下去。
从共生行为模式上看,“连续性对称互惠共生”型合作创新的共生界面一旦形成就具有相对稳定性,任何单元的简单变动不会影响界面的性质与功能。对称性互惠共生有以下特点:其一,以共生单元的分工与合作为基础,产生新能量,即通过共生单元的分工与合作具有更高的物质、信息和能量的生产和交换效率;其二,共生界面具有所有共生单元之间实现对称性分配的功能特性,所有共生单元都同等程度获得进化;其三,共生过程中存在双边和多边的交流机制。共生能量的广普而均匀的分配与多边交流机制的结合使共生体系的进化具有其他低级模式不可比拟的优势。
可以用示意图(组图1左下)标示“连续性对称互惠共生”合作创新,方框表示为区域共生环境,实线表示共生单元之间的共生合作创新关系是连续性的,连续性共生合作界面A已经建立起来,箭头两两双向且相互对称显示利益和能量分配是对称性质,共生关系1可以表示高校、科研院所、企业及地方政府之间的稳定且对称互惠共生的产学研用合作,共生关系2表示另一种连续性共生互惠合作关系。
在区域创新系统中现实存在的“连续性对称互惠共生”型合作创新有:区域内企业、科研院所和高校参与的技术交易市场,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共享的技术创新平台(基地),区域内官产学研合作联盟,企业与区域内外创业投资或私募基金机构达成的创新融资合作协议等。这类共生合作创新在时间上具有连续性,在利益上互惠共生。对称性分配机制使各种共生单元处于较为理想的共生状态中,物质、信息和能量的生产和交换都达到高效率状态。但如果决定对称性分配机制的共生界面发生变化则共生稳定性也会随之而变化。
(4)“一体化对称互惠共生”型合作创新。从共生组织模式上看,一体化共生模式具有最明显的共进化特征。在一体化共生模式中共进化特征主要表现在:其一,分工形式由其他共生模式中的事中、事后分工发展为以事前分工为主要特征的全过程分工。其二,主导共生界面的形成使共生过程中的物质、信息和能量交流更有效率,同时也更加稳定,从而为共生体和共生单元的同步进化创造良好的界面环境。其三,共生体的特征共生介质是共进化的重要物质条件。
从共生行为模式上看,相对于“连续性对称互惠共生”型合作创新而言,“一体化对称互惠共生”型合作创新的共生界面一旦形成即具有更高的稳定性。一体化互惠共生有以下特点:其一,通过共生单元之间的一体化分工与合作具有更高的物质、信息和能量的生产和交换效率;其二,一体化共生界面具备所有共生单元之间实现对称性分配的功能特性,所有共生单元同等程度获得进化;其三,共生过程中存在双边、多边和一体化的交流机制。
可以用示意图(组图1右下)标示“一体化对称互惠共生”合作创新,方框表示为区域共生环境,共生单元之间的合作创新关系是一体化的,共生关系类型1表示共生单元相互开放边界,交叉融合为一体,共生关系类型2可以表示由政府或强有力机构将各共生单元纳入形成一体化,各共生单元边界逐步消融,从而融为一体而对称互惠共生。
在区域创新系统中现实存在的“一体化对称互惠共生”型合作创新主要有:大企业、中小企业、科研院所、金融机构和高校参与的由政府引导建立的高度一体化的产业技术创新联盟,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和高新技术产业孵化器等。作为一种最高程度的共生创新模式,“一体化对称互惠共生”型合作创新是区域创新系统建设中着力培育的理想实现模式。
4 结论与启示
在共生理论视野下,区域创新系统内的各主体要素均是区域创新共生体中的共生单元。区域创新能量的增加是在区域创新共生网络中的各共生单元通过联盟、协议、伙伴关系、合作、相互帮助和协同作用等共生合作机制发挥作用实现的结果。在世界范围内,建立在区域创新共生网络基础上的各种以企业为主体的共生合作和依赖形式出现了前所未有地增长。如美国半导体制造技术联合体(SEMAT-ECH)就是一个有政府参与的研究共生联合体,企业与其他组织间合作种类形式多样,从R&D伙伴关系到股份合作企业,再到合作制造、复杂的市场营销安排和研究联合体等[10]。
区域创新系统的共生合作模式分别为“间歇性偏利共生”型、“连续性非对称互惠共生”型、“连续性对称互惠共生”型和“一体化对称互惠共生”型四种,其各种特征和实例如表1所示。区域创新系统的共生合作创新模式在条件具备时可能发生,但并不一定发生,关键取决于合作创新的模式是不是在可能的条件下使区域共生经济最大[11]。在区域创新系统的建设实践中,可以根据区域内外的共生单元数量、共生界面层次和共生环境状况等具体条件,对实现区域创新提高的共生单元合作创新模式进行选择性构建。例如若某一创新区域内外的共生单元数量较少、共生界面层次不高、共生环境较差,就会导致该区域内各创新单元的共生度和关联度很低,区域创新系统的共生合作模式可能只是低级的“间歇性偏利共生”型合作创新或“连续性非对称互惠共生”型合作创新。对该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负责的所在地方政府必须做创新共生网络的“穿针引线”工作,通过内引外联,在市场中培育共生单元,扶持建设共生界面,营造共生环境,提升区域内外共生创新单元的共生度和关联度,就能不断地增进实现共生创新能量,区域创新系统的共生合作模式就能够实现从低级的“间歇性偏利共生”型合作创新或“连续性非对称互惠共生”型合作创新向“连续性对称互惠共生”型合作创新和“一体化对称互惠共生”型合作创新的转化,就能减少和降低创新的不确定性,从而提升区域综合创新竞争能力。可以考虑先在全国各高新技术开发区构建具有针对性的共生创新模式,集聚区域创新能量,形成创新“高地”,再予以推广。
参考文献
[1]COOKE P.Regional Innovation Systems:Competitive Regulation inthe New Europe[J].Geoforum,1992(23):365-382
[2]冷志明,张合平.基于共生理论的区域经济合作机理研究[J].未来与发展,2007(6):15-18
[3]袁纯清.共生理论——兼论小型经济[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8
[4]周元,王海燕,赵刚,等.中国区域自主创新研究报告(2006-2007)——区域自主创新的理论与实践[R].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07
[5]黄鲁成.基于生态学的技术创新行为研究[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
[6]中国科技发展战略研究小组.中国科技发展战略研究报告2010——战略性新兴产业研究[R].北京:科学出版社,2011
[7]MASKELL P,MALMBERG A.Localized Learning and IndustrialCompetitiveness[J].Cambridge Journal of Economics,1999(23):
[8]阿歇姆,哥特勒.创新地理学:区域创新系统[M].//法格博格,等.牛津创新手册[M].柳卸林,等译.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09
[9]徐彬.基于共生理论的中小型科技企业技术创新管理研究[J].软科学,2010,24(11):27-31
[10]张伟峰,万威武.复杂性技术创新与企业创新网络的共生演化[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3,25(5):56-59
[11]傅家骥,仝允恒,高建,等.技术创新学[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8
区域合作创新 篇2
徐林实
【内容提要】技术创新体系本身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其创新体系模式的构成也是多种多样的。大型企业产学研一体化模式是以大型企业为主体,招标结对将高校、科研院所纳入到企业创新体系中,企业与大学和科研机构组成战略联盟。大型企业有很高的利润收益,同时也能够投入更多的资金用于科技创新。俄罗斯非常注重大型企业的技术创新。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必须要确立大型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增强老工业基地大型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建立企业前瞻性、战略性和长远性科技发展目标。
【关键词】中国 俄罗斯 区域合作 大型企业 技术创新
【作者简介】徐林实,1960年生,哈尔滨商业大学经济研究中心研究员、硕士生导师。(哈尔滨 150028)
一 引 言
虚拟经济泡沫破裂引发的金融风暴,使全球消费市场需求低迷,实体经济引发的连锁危机反应,也使以出口为主导型经济的经济体经济增长受到了严重影响。为了降低成本和提高竞争能力,技术创新就成为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必然选择。
随着加工制造业出口型经济受阻和资源出口型经济引发的担心,在效益和利益的对比之下,各国更加重视自有品牌和自主创新产品的研发。企业由代加工出口,贴牌利用国外专利技术加工制造出口产品赚取低廉的人工费,沦为了他国经济的附庸。人力资源成本的加大,已经使代加工收益越来越少,加之能源资源等生产资料价格上涨,使企业经营更是雪上加霜。企业成本增大,有些企业已经形成了亏损,经济增长方式转型势在必行。企业要壮大和长期发展、要向更高的目标迈进,就必须要实施技术创新战略,完善技术创新体系建设,建立和拥有自己的品牌和核心技术。只有具有巨大的创新能力,才能够拥有强大的市场竞争能力。
自然世界万物赖以生存的空间的资源在不断减少,稀缺资源不可再生。社会经济发展所需的自然资源成本越来越昂贵,粗放型经济已经产生了恶果并为之付出了巨大的代价。人类长期生存和延续发展必须要通过不断的发明创造,以获取新的替代资源;通过技术创新来减少投入成本和提高效率。综合以上各因素自然就成为企业技术创新的原动力。科技创新可以提高企业的收益和盈利水平,使企业增强活力和竞争力。同时,科学技术创新更崇高的境界,还将是全面改善人类物质生活质量和全社会的生活水平。
二 企业技术创新体系模式的基本类型
技术创新体系本身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它是由内部之间的相互作用决定创新者绩效的一整套的机制和制度来完成的,其创新体系模式的构成也是多种多样的。企业创新体系模式的类型,有学者将其归纳为4种模式:金字塔模式、双 重模式、平行模式以及互动模式[1]。
可以看出,金字塔创新体系模式主要应用于大型企业中,创新体系金字塔的塔尖是企业总部的研发中心,它的主要职能是对企业未来长期发展中的技术创新重大项目进行设计和规划。而金字塔的中层专职研究部门则面向市场,根据市场变化和需求进行短期创新项目研究,它注重于技术成果的应用化和产品化工作。创新体系金字塔的下端则是工厂的生产车间和技术部门,重点负责的是先进技术的消化应用和机械使用环节中的工艺创新。
双重创新体系模式则是将企业白上而下各个科研部门的研究体系与企业全员互动相结合,利用创新激励机制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形成企业规划创新与个人依据客户需求发明创造相结合的双重创新模式。
平行创新体系模式是指共同参与创新的各个创新机构之间没有上下级关系,而是根据自身不同的特点,承担不同部分的创新任务,具有分散的研发自主权。在创新过程中有能力的参与者可能负责新产品的开发;有特长的参与者可能负责关键技术的研发;基础层面力量雄厚的参与者可能负责新产品生产试验和新技术推广工作等等。各个创新部门之间是没有隶属关系的,可以按照市场需求从事独立的创新活动。
互动创新体系模式则是平行创新体系模式的高级形式,不同的创新机构之间进行信息交流和交换,他们相互之间不是隶属关系,只是合作关系,信息交换是为了互相促进和共同提高。这样的模式有很多是应用在企业集团中的子公司或分公司之间的信息交换,通过信息交流产生科技创新的互动。另外还有一些更具体的范例,比如在国际间的尖端科技创新中,互动模式也被用于人类共同征服自然、创造人类文明和社会进步的伟大活动中,诸如重大传染性疾病的防治、气象和自然灾害的观测预报、太阳磁场能量的研究、宇宙空间的探索等等,各个机构都在相互依赖和相互合作,各个国家之间都在进行着信息的交流和共享。这应该是互动创新体系模式的最高境界。
通过分析以上4种模式,笔者认为,还有一种垂直型模式。当前经常提到和运用的产学研相结合的创新体系模式,应该单独作为一种模式被列出来。产学研相结合模式的概念有学者给定义为:产学研结合是企业、高校和科研院所这三个技术创新主体,在社会范围内以技术和约为基础,按照“利益共享、风险共担、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原则,共同开展技术创新的活动,以实现科研一产品一市场一科研的良性循环,是技术创新的上游、中游、下游的对接和融合[2]。产学研相结合创新体系模式,如果简单地看,它类似于平行创新体系模式,是企业、学校和科研院所没有隶属关系,分别进行独立的技术创新研究。但是就是这种相互的独立,就很容易造成理论研究与应用实践的脱节,造成研究成果由于没有企业财力物力的支撑,根本无法进行试验生产和产业化、市场化推广的结果。完整的垂直型创新体系模式应该是产学研内部之间机构和制度相互作用来决定创新绩效。
大型企业垂直型产学研相结合的创新体系模式,应该将汇金字塔模式和平行模式合二为一。大型企业垂直创新模式中产学研三方既是独立的创新主体,但更强调大型生产企业的核心领导作用,必须要确立大型企业在技术创新体系中的主体地位。大型企业根据自身发展和市场需求,招标和结对将高校、科研院所纳入到企业创新体系中,企业与学、研部门组成战略联盟,合作共建企业技术中心,学、研机构的研究成果直接由企业采用。大型企业向学、研机构委托研究和提供经费,同时研究成果的试验、生产等支出和风险也全部由大型企业来承担。这种模式才能够目标具体,理论更能够联系应用实际。
三 俄罗斯大型企业技术创新体系模式的确立和发展
当今非常清楚的一点在俄罗斯各级政府中已经形成了共识,也就是必须要通过科技创新才能够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才能够使民族企业复活和经济复苏,才能够保证国家安全和社会根本稳定。科技发展战略已经成为了俄罗斯转轨经济和长期经济发展规划的重要内容。
发展目标虽然十分清晰,但是面临的困难和障碍却是短期内难以逾越的。也就是说,走创新发展道路必须是国家行政部门、产学研机构乃至社会服务各个领域的协调促进,但是这样完整的运行体系目前在俄罗斯还没有发育成熟。并且,由于经济问题使科研、教育体系与创新机制产生的矛盾非常尖锐,国家对科技和教育投资大幅缩减、地区财政和居民收入的减少、物价消费指数的提高等因素都影响了俄罗斯用于科技和教育的资金支配。
企业技术创新体系在俄罗斯的经济发展过程中,其运行机制与现代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是不相符的,所以无法使企业在全球化市场经济中具有竞争地位。创新体系在很多方面都表现出了严重的缺陷:市场竞争环境差;企业基础设施装备落后;先进技术应用水平低;科技创新能力退步以及居多的纯理论性缺乏实践意义的研究等等,都在制约着创新体系的发展。科学研究工作不适应市场需求盲目进行,研究成果未瞄准科技前沿,造成了低水平和浪费现象等问题十分严重。
对于创新体系研究,有资料显示:60%左右的创新成果是在大型企业中实现的。大型企业是推动现代经济发展的重心。在西欧、美国和日本等发达国家,大型企业虽然也只占到了国内企业总数的1%—2%,但是大型企业创造了近2/3的国民生产总值和提供了一半以上的工业产品。大型企业带动行业的专业化、标准化;拥有巨大的生产加工和销售能力;拥有规模实力和资金配置能力。由于内部系统作用,大型企业自身拥有充足的储备资金运营和发展,有很多的人力和物力资源可以投入到科技创新方面上来。创新活动在大型企业中的表现程度是比较高的,大型企业一般都拥有必需的科技潜力和条件,生产中的主要创新任务就是提高企业的竞争能力,增强企业创新活力和提高产品竞争力,使自我产品在内部和外部市场的优势得到极大地提高,减少竞争劣势,是企业创新发展的首要任务[3]。
学习他国经验的同时,俄罗斯非常重视大型企业的科技创新。现今俄罗斯的大企业有很高和稳定的利润收益,同时,也开始注重投入比其他企业更多的资金用于科技创新、市场营销以及进行技术投资活动。首先是将资金集中运用于大规模经营项目的创新活动上,投入资金进行自我科研和吸引外来技术成果并举;建立科技新项目研发中心;提高企业发展活性促进人力资源开发和智力的发展;建立科技园区进行高等级的、多样化的金融、基础动力等配套辅助设施建设等。在这些措施的作用下,俄罗斯科技创新与应用体系已经出现了良好的发展趋势。
当然,纵观发展过程,俄罗斯还有很多不尽如人意的问题。突出的问题是:企业自我创新产品所占的比例还很少,总数量大概不超过产品总含量的12%。除此之外,在最近几年中,由于经济影响,创新企业的数目还呈下降趋势,比解体时减 少了约2倍,2000年积极开展创新活动的企业占总企业数约10.6%,到了2006年这一比值降到了9.4%。
在俄罗斯,2006年有数据显示,大型企业科技创新融资来源主要以自我投资为主,可占到总投资数量的77.3%。要保证创新研究的正常运行,保证用于产品创新以及克服生产与技术应用脱节必须要引进先进设备,所以创新投资中的大部分资金都用于购买机器设备,而用于科研和技术应用的资金只占到了18.6%,可见,这些资金投入是远远不够的[4]。
有数据资料证实,要保证科技体系发挥良好作用,每年的资金投入至少不能少于上年经营额的10%。另外,在俄罗斯的科研体系中,有很重要的一点必须尽快加以改变,也就是在众多的研究成果中,大部分研究还是纯理论性的,是出自各研究所以及高校研究部门的基础理论研究。新的产学研创新研究体系模式、新技术的研究转化体系尚未完全形成,研究成果无法在生产和生活实践中得到推广应用。
俄罗斯是世界上激光产品、原子能技术研究与应用的领先者,在该领域有举世瞩目的重大贡献;在动力引擎、机床、新能源材料、新技术材料等科研方面有巨大成就。不足的是:科技智能应用水平低下,利用尚不足研究的2%,这使得经济盈 利效率下降了很多。现今在发达国家科技智能应用在技术行业、在生产出的商品中以及投放到教育科研方面,按照对比值计算,假设投入能够占到80%~95%的话,那么俄罗斯在最好的年份也不会超过30%~40%。俄罗斯国内生产总值(GDP)中的科技含量在逐年下降,当前已经下降到了只占GDP的1.3%的水平(正常值范围:一般性生产项目中,科技应用值应不低于3.5%,而高科技项目中的科技含量应不少于8.5%)。造成俄罗斯科技运用率低下的原因之一,主要是由于经济体制及科技组织机构与外界之间相互联系合作不够而形成的障碍[5]。
俄罗斯科技成果有很多都没有很好地得到运用和推广,企业创新发展体系的活性职能的催生和发展条件很不充分,恢复生产和保证高水平生产力的创新技术的应用还得不到保障。工厂缺少动力推动科技创新,没有足够的资金能力成立创新一体化机构组织,从而无法有效地提高企业创新能力和产品的市场竞争能力。究其原因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科学研究不能够按照市场需求去运作,科技应用行业缺乏领先的经营管理者来领导和指引方向。早在苏联时期,科研单位和科研人员就是只管研究不考虑应用,至今也仍在沿袭着这种惯例,所以在俄罗斯缺乏很好的新型中介管理机构是不足为奇的。在苏联时期,更多的研究项目并没有重点放在进行商业化研究上,而是重点考虑专利技术的转让和租赁上面。
(二)俄罗斯创新发展道路上荆棘密布,障碍重重,严重地影响了其正常发展。这主要表现在死板僵化的创新制度方面。在产品的创新过程中,真正用于科学研究阶段的资金投入实际上只占少数,而更多的投入用于先进技术的应用推广以及风险补偿方面。对于这样的发展体系,俄罗斯当前缺少技术推广的中介机构,包括在科学研究和应用过程中的项目管理和金融服务体系。
(三)俄罗斯经济发展还没有进入创新发展轨道,国家创新发展战略还有很多不确定性。制度缺失使俄罗斯的立法中对创新体系的发展没有很好的保证,缺乏有效的监管和保护机制。在管理部门间以及社会各层之间有多层障碍,还包括一些特殊行业政策限制等。
发达国家的创新体系之所以发展水平高,是由于拥有非常好的基础结构,拥有完善的平行创新体系模式的分支企业在直接管理和引导着科技研究的运用过程,并且拥有很好的金融体系支撑,以保证科技研发资金投入等。目前俄罗斯还没有良好的创新体系应用市场氛围。国家科技水平不高将导致俄罗斯不可逆转地失去未来经济社会发展的可能性。为了克服不利因素和扭转当前的不利局面,俄罗斯部分地区已经开始一些新的创新体系发展的尝试,比如1999~2001年西伯利亚地区的托木斯克州第一个制订了区域创新策略发展规划,成为以托木斯克为创新技术开发与应用的样板,并且成为由联邦各部门相互配合实施的计划,目前已经列入了国家科技发展战略实施规划纲要中;在新西伯利亚州的科学城也已制订和出台了详尽的科研创新发展目标和规划纲要;在新西伯里亚近郊的戈里措瓦镇第一个建立了科技园区;在克拉斯诺亚尔斯克边疆区以及伊尔库斯克州已经有了具体的研发利用半导体硅材料大型创新项目[6]。
科技创新活动在俄罗斯已经开始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正在努力创建新型的、有效的、充满活力的以及与市场需求紧密相联的创新职能体系。但是,要想实现创新目标,就必须采取进一步的多项措施,来改变当前科研机构的创新发展机制,尤其重要的是要协调好大企业中各子系统、各分支机构之间的创新研发和应用关系。必须保证科研创新成果与市场相适应,研发出具有市场竞争力的新产品。
更具体地讲,在俄罗斯,发展科技创新的实力和综合技术条件还是很优越的,科技创新的潜能 很高。俄罗斯有很多综合素质能力很高的教学科研型高校;有很多积淀深厚、研究实力强大的科学研究院所,在科学研究上继承了原苏联的科技实力;有很多超强实力的大企业,这些大企业具有强大的实力和拥有健全的完整封闭的自我体系,汇集高校和研究机构的优势,有将研发、制造以及新产品销售融为一体的能力。
俄罗斯注重发挥大企业强大的技术创新组织资源优势,建立大型企业科技创新体系,使大企业进入并参与产品和服务科技市场竞争,建立研发本国创新产品与引进国外开发和创新技术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模式,一定会使俄罗斯国家科技 创新发展尽快走向国际市场。
四 俄罗斯大型企业科技创新体系发展对我国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的借鉴
俄罗斯大型企业科技创新发展体系的建立已成为促进国家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同样,建立以大型企业为龙头的产学研一体化技术创新体系模式,也是振兴中国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必然选择。
东北老工业基地的产业基础是装备制造业,是建国初期苏联援助建设的,是以重化工业、基础原材料加工工业为主体,主导产业具有俄罗斯的产业经济特色。今天,它所面临的困难和问题,很多是与俄罗斯大型企业一样的,因此老工业产业的复兴,需要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来改造和提升原有的传统产业,让过去令人骄傲的老工业企业再度辉煌。
老工业基地产业技术创新能力薄弱,很大程度上是计划经济体制遗留的问题,它直接与企业的所有制性质、企业产品特点等有直接关系。另外,还受到政府创新制度的影响,受到金融制度、风险机制、中介推广等影响。涉及传统体制和经营机制问题,还受到地理环境、思想观念以及改革开放政策和水平的影响。大型装备制造业企业过去很长时间没有明确确定企业产权制度,缺乏长期科技创新发展规划以及科技研发的投入计划,技术创新投入不足。在科技研究与生产运用上存 在着脱节和很多的不和谐,科研成果转化成现实生产力的渠道不畅通,限制了新技术的研发和快速有效地投放市场。大型企业创新一体化体系,可以通过系统内部的经营分配过程进行调节,通过将研发成果自我科技利用来实现创新。
由于老工业基地企业与俄罗斯的企业存在着很多相似和共性问题,那么它们在发展中出现的问题和出路也有很多是相同的。对比俄罗斯的企业技术创新发展模式,老工业基地的创新发展也同样可以做出借鉴和选择。
首先是技术创新模式的经由途径上,科研院所注重于长期战略性技术研究;大学科研部门注 重于理论性及应用基础性研究;大型企业高端注重于新产品开发研究;而大企业分支部门及中小企业则更多的是进行产品应用研发和生产工艺的提高方面的研究。新型的创新发展模式需要将这几个部门汇集在一起,进行联合创新。注重将企业、科研机构和高等学校的科研力量整合起来。以大型企业为龙头,大型企业根据发展战略通过向高校和科研机构提供项目、研究资金、实验场所和市场信息等,减少研究成果转化程序,尽快地将实验室的研究成果转化成生产力和产品。
东北老工业基地中,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比较集中,著名专家学者以及具有雄厚研究实力的科研人才众多,计划经济体制和老工业基础培养了大量的实用技术人才。创新技术资源十分丰富,但是却缺乏有效的整合和活化的制度安排,产学研系统内的企业、学校和科研部门之间的研究与应用供需脱节,没有形成合力。
目前,东北老工业基地技术创新的主体不是大型企业,而是政府。在技术创新方面政府的经费投入比例高达68%,而大型企业投入只占到了22%。由此可见,区域技术创新主体地位是政府。而作为政府就难免有官僚办事机构决策繁琐和过长的问题,同时还有体制分割、从本位主义出发进 行决策的弊端,其结果就造成了创新效率低下、科研与生产脱节、创新动力不足等不良结果[7]。
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必须要确立大型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增强老工业基地企业技术创新活力,建立企业前瞻性、战略性和长远性科技发展目标。强调用政策导向建立以大型企业为龙头,产学研一体化的技术创新发展体系模式。有效整合创新资源,明确产学研各主体之间的分工与合作的责任和利益关系,促进产学研的密切结合。
在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中政府引导和扶持科技创新的宏观职能也十分重要。政府不应该是企业技术创新主体的参与者,而应是提供政策环境和执行环境的主导者,是科技创新活动有序发展的维护者。政府需要发挥组织协调职能,进行基础设施建设并提供全方位的信息服务。通过制定出台科技创新发展规划,为产学研一体化创新体系建设提供政策性导向,引导企业进行技术创新。政府要为企业创新活动营造优良环境,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和保证政策法规的完整性、有效性和一致性。在建立大型企业产学研一体化技术创新体系中,政府的重要作用是引导与扶持。在完善市场机制的同时,要给予大型创新型企业以财力扶持和政策倾斜。
还有,大企业技术创新体系带动中小企业一同创新的职能也不容忽视。中小企业是企业技术创新的活跃部分,大型企业创新发展过程中要注意联合中小企业参与自我企业联合创新,建立合作型技术创新模式,集中和优化创新资源,促进技术创新的扩散,并且注重建立产业集群扩大生产链条,产生创新互动。
注重进行金融投资和风险机制的完善。创新活动发展过程中企业投资会越来越大,相应的风险也会加大,生产企业要面临着巨大的市场风险,单一企业有时很难承担得起,如果风险过大,创新积极性就会受到扼杀。为了分散风险和整合资源,政府必须发挥组织功能和整合作用,要尽快完善资本市场,建立风险基金,扶持金融企业发展风险投资和企业上市融资等,为大型企业技术创新提供全方位的资金支持和风险保障。
另外,在实践科技创新,用先进技术提升改造老工业产业的同时,老工业地区的整体复兴还要积极围绕老工业,发展老工业产业中的新兴产业、高新技术产业和替代产业,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研发与市场目标相结合,寻求合适的技术和转化市场。注重自主研发的培育、注重新技术研发与技术引进消化并重、增加产品的技术含量和原创性知识产权等等。
俄罗斯创新体系模式对东北老工业基地创新模式选择有很高的借鉴性,并且两者之间也有很高的互容性和互动性。俄罗斯的企业具有深厚的技术积累和技术潜力,而我国东北老工业基地产业近些年来的改造和发展,在经济能力和技术能力上也有了很大的提升。两国的企业之间相同和相近的产业群要建立战略联盟,注重创新研究的外向性发展,搞好横向的国际联合技术创新。对一些俄罗斯方面有实力的技术开展科技创新的服务外包业;“引进来”与俄罗斯企业联合成立研发中心和科技产业园区;“走出去”到俄罗斯收购企业或持股参与俄罗斯企业的创新生产经营活动。如果中俄两国之间能够开展紧密的科技合作,定会加快企业技术进步的速度,迅速提升两国企业的国际竞争力,产生双赢的效果。
五 结论与启示
(一)基础性研究和创新技术投放市场,这一环节的转换通常是有间隔的,所有的国家在创新发展过程中都存在着这个间隔断点。当今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的科技创新和应用,无不经历着科学发现——实验研究——技术应用——投入巨资进行技术推广和专业化生产这一相扣的环节。通常,在每个环节向下转换过程中,往往都存在着间隔和断点,要想消除这个断点和弥补这个间隔,最佳的办法就是将基础研究和最后的工业化应用首尾相连,使产、学、研紧密地形成一个完整闭合的经济体系。只有这样,才能为创新技术的应用推广提供最佳的结合转化条件。
(二)大型企业建立产学研垂直一体化技术创新模式,可以最大限量地运用创新成果。在当今消费市场商品充斥、卖方市场竞争激烈的严酷环境中,要保持产品的竞争力就必须要有巨大的创新成本投入能力;有投入试验和样品制作生产的能力;有应用操作复杂技术和经得起长时间的反复试验生产以及失败考验的能力;有耐得起诸如产品鉴定、许可证颁发以及产品证书发放等等繁琐程序过程。这些过程也只有大型企业有能力担当得起。
(三)技术创新的实现过程有几个环节,但是其中的基础研究十分重要。从基础研究开始,经过产生构思到生产出样品,到批量生产再到将产品投放市场,都是不可或缺的步骤。有效的创新活动必须将各个步骤紧密联系。在这个过程中,创新环节的主体当然是研究体系,是高校研究部门和科研院所系统。高等学校参与企业科技创新体系,首先要加强科研教学型师资队伍建设,促进教学向科研转型,让科研人员直接参与大型企业产学研一体化的新产品研发过程。另外,高校和科研院所机构还必须要做好基础理论和应用性研究。
(四)要发挥好中小企业参与大企业科技创新的作用。中小企业要成为大型企业创新发展和投资的载体和媒介。也就是说,大企业在创新产品投入批量生产前为了减少失误浪费和加快创新应用进度,常常把生产试验室放到中小企业来完成,中小企业就成为了推进大型企业创新发展项目实施之前的实验场。大型企业是技术创新一体化实现的关键,中小企业的创新产品只是大企业中创新环节的一部分。从另一个角度讲,大企业自身创新产品批量生产也要求有市场营销和服务业完整体系的补充。分析研究证实,具有发达的研究基础的大型生产企业,它们的研究部门除了保证自我科研需要的同时,也有大量的来自于其他行业的科研单位的科研和实验项目订单。实践也证明,通过科研合作,大小企业的创新研究可以得到相互补充,是相互不干扰和相互促进的,并且也是互相不可替代的。
(五)企业内部上下级企业之间和横向企业之间的平行创新模式也很重要。企业对利益的追求刺激了科研和自有创新研究的发展,也扩大了企业间的创新合作。大企业的下属分支机构带来的创新市场信息也可以为大企业的战略决策提供帮助。其中还有不可或缺的创新技术输导组织,包括中小科研企业、大型企业中的科研部门等,通过这样的科研应用一体化体系,可以大大地加快和促进应用研究,提高企业产品生产中的科学技术含量。
(六)创新发展中政府的作用是不可或缺的。政府需要提供政策导向和财力的支持。政府创新制度的完善是创新体系建立和发展的重要保障。政府要在政策法规上给予保证,制定一系列利于创新的发展政策,扶持和维护创新主体的利益。在财力保证上不但有财政科研经费的扶持,更要有足额的科研配套基金的支持,建立科研和技术创新的激励机制。
(七)完善企业技术创新发展的融资服务系统,保证企业的融资渠道畅通。建立创新投资服务业务,引进风险投资机制,对企业的创新发展计划进行评估,对创新过程进行跟踪监测,对有前景的创新产业进行风险投资活动。
(八)中介服务机构是创新发展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环。企业科技创新需要信息服务;需要了解市场的创新需求;项目的选择和评估需要优良的咨询服务;创新成果的扩散和应用推广也需要有宽广的交易平台。建立高科技技术中介服务体系,提供市场化服务,可以解决企业横向间的诸如技术和工程咨询、专利代理、技术评估、融资担保等等问题。中介服务机构可以为企业科技创新活动提供良好的社会服务环境。
以上结论的启示:发展创新体系需要注意的重点是,要用正确的手段和方法将这些科研体系中的产、学、研部门以及政府、社会中介服务机构各环节合理地组合运用,形成一个整体系统,不能够脱节。发挥创新系统中的各自职能并总体紧密相连,使之能够最终快速有效地发挥作用,使研究成果尽快实现产业化、产品化和市场化,最终实现国家科技创新的目的。
[本文为国家软科学研究计划基金项目《东北老工业基地技术创新体系实现模式研究》(项目批准号:2005DGQ4D148)的阶段性成果]
(责任编辑 张红侠)注释:
[1]詹钟炜:《企业技术创新组织体系模式分析》,载《航天工业管理》2007年第7期。
[2]裴霞、陈淑芳、刘旭东:《陕西科技创新模式初探》,载《北方经济》2006年第9期。
[3]Аграновский Р.Трудный путь российской инноваций//Индустрия, 2001, №2.[4]Н.Б.亚历山德罗娃、Г.И.波波季科:《俄罗斯创新和投资活动现状分析》,载《远东经贸导报》2008年11月25日。
[5]Ярмолович М.В.Инновационно-инвестиционная интеграция малых и крупных предприятий// директор, 2005, №4.[6]Доклад заместителя главы администрации Томской области Зинченко В.И.Совместное заседание Совета Сибирского федерального округа и Совета Межрегиональной ассоциации 《Сибирское соглашение》(Томск.11.апреля.2003 г.)[7]王一飞:《东北老工业基地国企技术创新的问题及对策研究》,载《北方经贸》2006年第6期。
区域合作创新 篇3
“十八大”以前,我国的区域性战略规划大多是在一个省行政区域内的,而三大战略都是跨区域的,具有明显的区域整合特征。区域经济合作存在困境(“集体行动”困境、“囚徒博弈”困境、“公地悲剧”困境等)和矛盾(不确定的远期合作收益与直接的支付成本、合作利益分配与成本分摊、利己主义与信息不对称、非正式制度协调与短期利益、资源环境的公共物品属性与产权收益补偿等),区域经济合作机制是区域经济合作顺利进行的制度基础。所以,发展长江经济带,区域的协调机制、合作机制就成了一个非常关键的环节。
区域的合作一定要合作双方、多方共赢,不能玩“零合”;要共赢或者多赢,一个很重要的原则就是蛋糕要做大,再合理地分配出去。如何做到这点,区域合作机制非常重要。从我国的区域经济合作实践来看,主要有两条路径。一是“自上而下”路径(以京津冀协同发展为代表),其优点是:具有中央高度权威性,协调成员利益冲突效率高,在跨区域重大合作问题、长期项目决策和公共物品供给方面能力突出,对于合作决策执行具有较强的约束力;不足在于:可能缺乏充分协商,各方信息未能有效反馈,权力寻租,资源整合效率低,容易造成政府合作超前、政府合作多而企业和社会组织协作少的局面。二是“自下而上”路径(以泛珠三角区域合作为代表),其优点是:具有鲜明的区域治理特点,合作成员地位平等,合作内容协商充分,协调组织灵活、适应性强,区域自组织,区内资源整合效率高,社会组织参与,合作形式和内容丰富;不足在于:协调机构的权威性不足,对合作成员的约束力不强,当区域整体利益和重要成员利益产生冲突时协调能力弱,重大项目、公共物品提供效率低,容易产生“议而不决”的境况。
区域合作创新 篇4
珠海、中山、江门三地共同签署的《珠中江旅游合作协议书》中主要提出六大措施: (1) 实行旅游联席会议制度的工作机制, 成立珠中江旅游合作领导小组, 由局长作为领导小组的负责人和联席会议召集人; (2) 整合三地旅游资源, 积极推动三地旅游资源开发, 打造珠中江“温泉度假区”、“高尔夫乐园”和“文化旅游区”; (3) 加强旅游宣传促销合作、联手推进旅游市场互动; (4) 对旅游市场管理、旅游安全和重大旅游投诉等问题实行联合应急机制, 共同处理应急事件, 推动无障碍旅游; (5) 建立人才合作交流机制, 实现人才资源共享; (6) 积极推进三地旅游企业和旅游协会间的紧密交流与合作等, 借以繁荣区域旅游市场, 共同打造珠江口西岸文化休闲旅游目的地, 实现三地互利共赢, 共同推进区域旅游大合作、大发展。
2. 珠中江区域旅游合作协议实施的障碍分析
2.1 珠中江旅游经济的高增长性需求之间的博弈竞争
随着旅游业以其较强的关联带动效应和就业效应已经成为我国重要的支柱产业, 珠中江三市也将其定位为地方优先发展产业, 其中珠海将旅游业定位为大力发展的四大特色经济之一、江门将旅游业定位为战略性支柱产业、中山将旅游业定位为现代服务业的重要支柱产业, 因此, 珠中江三地都存在对旅游业增长率的绝对需求, 但与产业定位不相符的是, 珠中江三地旅游在珠三角区域发展中竞争力不足, 其旅游总人数与旅游业总收入相对广佛肇、深莞惠旅游经济圈已经远远落后。
数字来源:2009年广东省旅游统计年鉴
同时, 珠中江三地旅游业增长速度相对缓慢 (表1) , 因此, 在现实经济体系中, 珠中江三地作为独立的行为主体, 在旅游资源非均衡性与独特性及地方财政有限性的约束下, 三地都希望旅游业能跨越式发展, 政府与旅游企业之间将展开博弈竞争, 极有可能按各自最优决策行事而产生不合作。同时, 随着区域旅游深度发展, 从旅游开发、旅游市场进入、旅游服务价格制定、旅游环境保护等方面都存在广泛博弈。因此, 在合作中如何让合作主体在一些关键问题上做出让步, 形成互相遵守的共同规则将十分关键。
数字来源:2009年广东省旅游统计年鉴
2.2 珠中江城市之间旅游形象遮蔽效应
虽然珠中江三地旅游发展差异较大, 但三地推出的主要旅游产品却极其相似, 发展目标基本一致, 形成明显的遮蔽效应。珠海形成了以休闲度假、会议会展为特色的旅游发展格局, 已成为全国著名的旅游热点城市和区域性旅游、休闲、度假城市, 其温泉、高尔夫等旅游产品在国内具有较高知名度;江门温泉资源丰富、华侨旅游资源突出;而中山温泉、高尔夫具有先发优势, 但随着近年来周边地区的旅游发展, 规模影响减弱, 因此, 三地温泉、高尔夫旅游产品交叉重叠, 但发展目标相似, 意味着三地主要客源市场相近, 优势旅游产品将在一定程度上对弱势旅游资源形成遮蔽, 这将在一定程度对区域旅游合作形成阻碍。
2.3 各自为政的重复性旅游项目建设
在大力发展旅游业的背景之下, 珠中江三地分别根据独自的资源特色, 进行大规模的旅游项目建设 (表2) 。从珠中江三地旅游近年来及未来几年旅游建设项目来看, 区域内的重复建设问题较为严重。
三地各自为政的旅游产品开发得在局部区域内相同产品集中, 以温泉和高尔夫产品为例, 三地有10家高尔夫产品, 20家左右的温泉产品, 最终极可能造成区域内的恶性竞争, 而非合作, 这将是三地旅游合作的严重阻碍, 是合作中应该极力要解决的问题。
2.4 缺乏有效的区域旅游深层合作推进机制, 利益关系尚未理顺
由于三地之间资源禀赋、区位条件、形象声誉以及旅游产业都存在较大差异, 各方多能获得的利益不可能完全一样:珠海、江门旅游经济突出, 是区域旅游发展的主要受益者, 发展旅游业积极性较高, 而中山作为边缘城市, 投资面临较大风险。因此, 这种错综复杂的利益关系, 单靠行政机制或主要依靠行政机制都是难以理顺的, 必须通过多种机制来共同协调。如果合作的行为缺乏有效的激励和约束, 合作的利益得不到合理的分享和补偿, 珠中江的区域旅游合作将难以为继。
3 珠中江区域旅游合作机制创新研究
3.1 观念创新——合作共赢, 保障利益, 统一市场, 重组要素
珠中江区域旅游合作要建立合作共赢的理念。对于珠中江旅游合作而言, 三地利益的分配及协调投资将成为最大的障碍, 因此, 在竞争和合作并存的珠中江区域旅游经济一体化中, 建立一套完善的的保障机制, 如建立旅游合作发展基金、实施年卡互通、培育制度化的营运机制等, 保证三方的共同利益, 对区域旅游合作的成功十分关键。
3.2 组织制度创新——强化区域旅游合作三级职能体系, 完善合作制度体系
珠中江区域旅游合作必须进一步强化目前的区域旅游三级协调机构, 向更具有实质性的方向转变, 实现成员和功能的对接和转化, 学习国际经验, 建立同域职能管理机制, 才能真正实现区域旅游深层次合作。在珠中江三地区域合作进程中, 应该逐步完善合作制度体系: (1) 成立区域性行业协会和研发机构, 近期可选择性成立各种旅游行业协会, 包括旅游企业协会、旅游人才与教育协会、旅游者协会、旅游研究协 (学) 会、旅游合作基金会等, 为各种形式的区域旅游交流、协调和管理提供平台和技术支持; (2) 制订并完善珠中江旅游城市合作组织的相关文件。制订并完善珠中江旅游城市合作组织的协议、规则、制度、标准, 以及相关的法律法规, 使珠中江区域旅游一体化旅游管理和调控法制化; (3) 继续加强珠中江旅游业区域联合行动。在联合营销、市场整顿、信息联网、投诉应急等基础上, 制定协同发展战略, 重点是珠中江的旅游规划, 打造旅游精品线路, 建设统筹化的大三角; (4) 建立监督反馈机制和利益协调机制, 建立区域旅游发展的调控模式。
3.3 产品创新机制——和而不同, 细分市场
在区域旅游产品建设中, 珠海应强化其旅游高端产品在区域发展中的引领作用, 大力发展大型活动, 增强城市的影响力;江门应该加大乡村旅游的特色培育;中山应该围绕香山文化和名人效应, 彰显其文化内涵, 使三地形成大众旅游和休闲度假旅游产品、自然景观产品和文化景观产品的多元组合, 以此增强资源的协同性和互补性。同时, 针对细分市场, 三地推出特色精品组合线路, 如名城一名人—名水 (温泉) —名岛旅游线, 并着力开发与彰显城市特色和地域经济特色的旅游产品, 如珠海的节庆旅游、中山的特色乡镇旅游等。
3.4 旅游企业合作机制创新——旅游企业资源共享, 产业联合, 战略联盟
珠中江区域旅游合作应该打破区域障碍, 建设完整的旅游企业合作机制。在合作初期, 允许三地旅行社不经地接社和配备地陪实行组团、接待一条龙服务, 实现区域旅游一社通;引导和组织本地游客到区域内旅游, 实现客源互送共享, 使珠中江区内各旅游城市之间互为旅游客源地和目的地;相互支持在区域内举办的全国和地方性旅游交易会和大型节庆活动。经过长期合作, 鼓励区域旅游企业的纵向、横向发展, 三地应当对进入本地的旅游企业给予与本地企业同样的待遇, 使旅游企业在优惠政策、景点门票、酒店食宿等方面享受同城待遇;三地的产业联合最终形成分别以旅行社、旅游交通、饭店为核心的战略联盟, 也将促进珠海拱北口岸中旅、九洲集团等优势旅游企业的纵向、横向发展, 加快三地的无障碍旅游区建设的步伐。
参考文献
区域推广合作协议1 篇5
甲方:四川XXXX有限公司; 住址:鼓楼南街XXXXX号;
法定代表人:XXXXX,总经理。
乙方: 住址:
甲乙双方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及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乙方结合自身条件、当地市场资源等多方面因素,经甲乙双方本着友好协商、本着平等互利、共同发展的原则,双方就区域培训学校事宜,订立本合作协议。第一条 总则
1.1.甲、乙双方均为独立自主、自负盈亏的合法经营者,双方在这期间不存在任何隶属、投资、雇佣、承包关系。乙方及其员工不是甲方员工,甲方对其劳动关系及行为不承担任何责任。
1.2.乙方为独立经济实体,自觉维护甲方利益,服从甲方的统一布臵和管理,切实强化市场建设与管理,业务上接受甲方的督察和指导,对外具有独立法人资格,对内实行自主经营、独立核算。
第二条 代理事项、区域
2.1.乙方代理事项:经甲方授权在 地区配合 确立学校及其培训单位,开展招生工作。具体代理事项包括商务洽谈、促成商务合作(但不具有签署合约、协议、承诺书等法律文件的权利)、经甲方核准向签约加盟的客户提供其他服务。
第三条 培训学校期限
3.1.乙方代理期限自 年 月 日起至 年 月 日。
3.2、合同有效期内,未发生乙方违约或违规行为,合同届满,乙方享有续约优先权。
第四条 甲方权利义务
4.1.为乙方提供相关的培训政策信息。4.2.为乙方免费提供产品的政策法规培训。
4.3.甲方有权对乙方及合作伙伴运营管理情况进行监督、检查指导。
4.4.法律规定或合同约定的其他权利义务。第五条 乙方权利义务
5.1.未经乙方同意,甲方不在其区域发展除乙方以外的同类培训学校商。
5.2.乙方可自行发布广告招商,发布广告之前,乙方须将相关招商政策,营运政策等书面提交甲方审查、批准备案后方可正式实施。
5.3.乙方保证其与培训学校应按甲方的相关规定,接受甲 方的监督及指导,以保证培训学校的服务品质、维护品牌形象及顾客利益。
5.4.乙方应协助、配合甲方督促签约培训学校履行合同义务,并监督培训学校的经营行为符合甲方要求,对加盟的违规、违法行为应及时通知甲方。
5.5.乙方应维护甲方整体市场形象,不得从事损害甲方利益的行为,与其他代理之间不得进行恶性竞争或者其它不正当竞争。
5.6.乙方应对其提供的培训学校的真实性、合法性及准确性负责,如因乙方违反本合同给甲方带来任何损害,乙方应承担所有法律责任并赔偿给甲方造成的损失。
5.7.乙方有权向甲方了解甲方与培训学校的签约及实际履行情况。
5.8.法律规定或合同约定的其他权利义务。第六条 加盟合同及附件的签署
6.1.乙方于七日内将与培训学校已签字盖章的《合作培训合同》同营业执照、负责人身份证明、联系方式等资料递交甲方审查,经甲方审核批准,由甲方与培训学校签署《合作培训合同》。
6.2.上述签约事项所用《合作培训合同》及附件文本均由甲方统一制作。
6.3.培训学校提交资料不全的,甲方应通知乙方补齐。第七条 违约条款 7.1.甲乙双方中的任何一方违反在本合同中所做的保证、承诺或其他条款的,均构成违约。因违约而给另一方造成损失,违约方应承担赔偿责任。
7.2.乙方若不符合规范中的考核标准,或者有损害甲方信誉和宗旨的,或者违反本合同,以及给客户或者甲方造成严重损害的,甲方有权随时取消其代理资格
(自通知送达乙方之日即生效),追究其法律责任。
7.3.除本条款之外,本合同对违约赔偿另有约定的从其约定。第八条 合同终止
8.1.如遇以下情形之一的,双方均有权终止本合同: ① 经双方协商一致同意终止本合同的;
② 因一方严重违反本合同约定,致使本合同无法继续履行的;
③ 法律法规规定或合同约定终止的其他情形。合同终止不影响违约方承担违约或赔偿责任。
8.2.合同届满或终止之日起3日内,乙方应将全部资料退还给甲方(包括但不限于本合同保密条款中所列内容及乙方从甲方获得的各类合同文本资料等)。第九条 保密条款
9.1.未经甲方书面同意,乙方不得将本合同内容以及甲方的资料和信息(包括但不限于顾客资料、市场信息、项目业务内容、商业计划、策划方案、财务数据、文件资料等)透露给第三方。2.甲乙双方对在履行本协议中获得的对方商业机密负保密责任,此责任不因本协议的终止而失效。
3.甲乙双方保证其雇员及培训学校人履行本条的保密义务。第十条 不可抗力
10.1.遇不可抗力事件发生,导致双方或一方不能履行或不能完全履行本协议项下有关义务时,甲乙双方互不承担违约责任。但遇有不可抗力的一方或双方应于不可抗力发生后十五日内将情况告知对方,并提供有关部门的证明,10.2.在不可抗力影响消除后的合作时间内,一方或双方应当继续履行本协议。本协议期限因此而顺延;
10.3.因不可抗力而造成损失的,双方就各自部分承担损失。10.4.由于国家政策的调整致使合同不能继续履行,属于本协议10.1不可抗力的情形。第十一条 争议解决
11.1.甲乙双方应以友好协商解决本合同履行过程中产生的争议,经协商无法解决争议时,双方同意提请甲方所在地法院诉讼解决。
第十二条 合同效力
12.1.协议附件均为本协议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与协议正文具有同等法律效力。二者有不一致的,以协议正文为准。第十三条 特别约定
13.1、乙方承诺在合同有效期内完成以下任务: A、在合同有效期内第一季度甲方不给予乙方代理额任务;
B、在合同有效期内第二季度甲方根据第一季度乙方的成绩确定第二年的任务,根据乙方完成任务的情况,甲方有权对乙方做出奖惩;
C、合同有效期内乙方如完成任务可续约继续培训学校;如未能完成甲方可解除乙方在 地区代理权。
13.2、协议任何一方未能取得另一方事先同意前,不得将本协议项下的任何权利或义务转让给第三者。乙方不得以甲方名义对外签署协议或以甲方名义从事任何经济行为。
13.3.本协议为框架合作协议,具体事宜,双方应另行签定协议予以明确,以便双方进一步完善合作内容。
13.4.有关甲方的运营政策、经营规范等,均以甲方发布或通知的内容为准,相关解释权归甲方。第十五条
本合同自双方签字盖章之日起生效,合同正本一式贰份,双方各执一份,具有同等法律效力。
甲方: 乙方:
授权代表签字:
区域合作创新 篇6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创新型设计人才成为社会急需人才,区域产学研合作模式成为创新型设计培养模式的必然选择,本文主要就创新型设计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探讨,并对实践活动进行总结。
关键词:区域产学研;创新型;设计人才
上个世纪50年代,斯坦福大学副校长特曼(FrederickTerman)最早提出“产学研合作”的概念,倡导建立智力和工业界的财力结合起来的斯坦福科学园,这是严格意义上第一个产学基地。上世纪80年代末我国开始试点产学研合作,1992年国家经贸委、教育部、中国科学院联合在全国范围内推进产学研合作,并实施了众多产学研联合开发工程。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政府因素尤其是地方政府开始参与产学研模式中来,形成多方参与、联系紧密、效果更好的新模式。政府、企业、高校、科研机构在人才培养方面,分工协作、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形成良性发展,共同促进创新型人才的高效培养。
2011年国家提出《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即“2011”计划。根据该计划,高等学校结合国家中长期教育、科技发展规划纲要和“十二五”相关行业领域以及地方重点发展规划,发挥高校多学科及科研优势,联合区域创新力量,聚集各种创新要素和资源,形成良性合作新关系,在这种新合作背景下,高校开始纷纷探索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并进行了大量实践。设计人才隶属工科范畴,是实用性、应用性比较强的专业,但是设计人才能力与社会需要不匹配,设计人才的创新性、实用性更是该专业属性所需和社会需求所决定的,这就促使我们探索创新型设计人才培养模式,并进行实践。
一、创新型设计人才建设选择“区域产学研合作模式”的必然选择
上世纪80年代,我国开始开设现代设计课程,仅经过几十年的发展,2015年我国已经近1500所设计院校,在校就读学生达到40多万,设计专业已经成为巨大规模,可是还是存在培养模式低端,侧重理论、轻视实践的情况。在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培养方面存在明显不足,加上缺乏对社会实际情况的了解,造成学校培养的设计人才与社会所需存在一定差异。产学研合作模式下,新的教学教学模式缩短了理论课程学时实践,增加实践教学内容,这种新型教学模式可以利用学校和企业两种教学环境和教育资源,为创新思维实现及创新思维的改进提供机会,理论和实践的有机结合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产学研合作可以为人才培养提供机会,为科研提供经费,进而用人才和成果回馈社会,当前现代设计人才培养应该建立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三位一体的平台之上。区域经济的发展会刺激人才方面的需要,人才有反过来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而设计人才作为经济发展的基础人才之一,创新型设计人才培养也是区域政府应该考虑课题,反过来,设计人才的培养也要适合区域经济发展的需要。所以,随着区域产学研合作的进一步发展,充分利用区域产学研合作机制建设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就成为一种必然选择。
二、基于区域产学研合作下创新型设计人才培养模式的探讨
(一) 改革课堂教学模式、完善课程和教学资源建设
课程设置是实现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关键,课程设置要使学生在思想素质、文化素质、专业素质、实践能力等方面符合新经济时代设计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可是当前,设计教育课程设计还存在理论教育过多,太关注原理是为什么,而不涉及怎么做。设计专业比较是工程性质较多的专业,其培养的人才更多是实践性为主的应用人才。设计工作自身遵循一定规律,可创新也是基本要求,因此应该按照培养目标要求,精心设计适应创新型设计人才发展的教学模式和特色课程体系。教学课题应该引入多样化,依托产学研合作平台,深层次强化设计实践能力,通过项目引入的方式,构建出着眼于教学、教研、科研、学生就业等方面的“全周期式”人才培养体系的,体现拓宽基础、注重创新、加强能力、提高素质的创新型设计人才教育要求的新的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将企业课题、科研课题、实际项目、竞赛形式、外观专利等引入课堂,妥善处理好基础与专业、设计理论教学及设计能力实践、课内教学与课外指导、教与学等的关系,注意课程之间的衔接,提高综合化的程度,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
新的教学模式中以“学”为中心,强化设计创新实训。即依托企业实际项目,补充或完善教学内容,提升学生实战能力。将企业实际项目直接引入课堂教学,或将企业项目经过改造后形成案例融入课堂实践训练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教学内容改革。通过与合作企业定期举办多种形式的 workshop,建立特色专业设计实训,丰富教学内容。
新的教学模式以“研”为中心,深化设计科学研究并反馈教学。企业与学院发挥各自优势,共同完成设计项目或科研课题。而后将企业课题、教师科研项目等引入设计课堂,专业教研室与企业共同确定教学内容、制定教学计划, 学生进行设计实务体验;以“研究工作室制”搭建师生共同进行设计研究 =的平台。
新的教学模式以“产”为中心,促进设计科研成果转化。组建由师生共同参与的“院级创新团队”,创建“艺术设计研究中心”,建立专业科研平台,鼓励师生积极进行科学研究及设计创作,进行设计服务、科研成果转化。成果的转化作为教学内容的一部分,完成教学目的的实现。
总之,以完善教学内容为基础,将以教师输入式为主改变成学生学习为主的学习模式,建立整体研学、实践为主的创新型设计人才的课堂培养模式。
(二)改革师资队伍的建设,提出“双师型”培养模式
“产学研三位一体”的教学模式给师资队伍建设提出新的要求,从事创新型设计人才培养的教师不仅需要具有较高水平的科研能力和学术造诣,还应该具备较强的实践和创新能力。这就需要专业院校深化与行业企业融合程度,为教师提供设计参观考察、设计交流与培 训;企业技术人员与教师互访;聘请企业技术人员进入课堂担任企业导师;派遣专业骨干教师到企业进行“双师型教师”培养;提升教师教学实践能力;联合企业为教师提供设计或生产课题,进行课程探讨和科学研究。丰富理论经验和扎实实践能力的师资队伍为创新型设计人才培养提供坚强的基础。
(三)产学研合作,探索突出地域特色校企联合培养的模式
产学研合作的实质就是校企联合,工科院校学者走出象牙塔,走进企业,将学术的纸上谈兵改变为现实实践。联合模式有很多,可以走进企业,实地真实的进行操作;也可以有企业提出要求或者项目,引进企业技术人员进行参与指导,体验式的进行实践学习。区域产学研合作还比较突出地域性, “产学研三位一体”的教学模式就是依托区域经济构建明晰的适应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强化专业特色的设计人才培养方案。在培养方案中,要搭建模块化培养框架,加大实训环节学分比例,提出 “创新学分”制度,以此培养学生创新意识;达到提高创新能力的目的,形成培养人才竞争的优势。实施 3+1“卓越设计师”特色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通过产品设计的“轨道交通装备造型设计”的专业特色,动画专业的“订单式培养”、视觉传达及环境艺术的“区域服务”特色等专业优势强化,逐步实现艺术学院 “卓越设计师”计划,并得以持续性实施。
三、基于区域产学研合作下的创新型设计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
(一)立足区域,科学规划,强化学科特色
详细分析本区域内设计人才需要和产业特色及发展趋势,整合企业、企业、学校资源,提出学科科学发展规划,首先改革学科设置和资源配置,根据文化、工艺、生产设计、包装设计、推广设计的不同需要,从新完善学科设置和资源配置,并根据需要建立、完善、精简研发中心,针对区域需要及学科发展,强化学科特点。设置2个新方向,建立3个研发中心,精简和调整3个学科方向及研发资源。
(二)推出1+1+1创新教学模式、创新培养及学习方式
1+1+1创新教学模式是1/3时间学习理论课程、1/3进行校园内实训、1/3进行校外实践。这种模式可以分阶段学习,也可以穿插式的进行,这两种教学模式都有尝试,各有利弊,总体来说,都是以社会需求为目的、以培养学生实践能力为教学目标,既培养学生专业能力,又重视实践能力及职业道德的提高。
重点完善和开设紧密与实践结合的课程,优化课程体系与结构,推行以专业方向课程模块化,实现以“实训平台+专业模块化”的校内创新培养模式。通过展览和打造设计沙龙开拓学生视野,保证学生了解行业动态。新的课程中,专业实训增加了30%,设计类校园活动增加50%,保证每两个月最少举办一场大师、企业领导者和自由设计名师、名家进行的学术讲座。
(三)师资队伍的建设及应用
制定师资队伍的引进培养计划及标准,选派5名教师高校进修或者企业锻炼,并与企业联合签订科研题目,为培养师资力量打好基础。建立“多导师制”,利用产学研平台、校内外设计工作室,建立交互式多导师机制,对参与实践环节的学生进行多导师、跨界联合指导,建立起了论实践紧密结合、校内校外交互配合的指导机制;毕业设计由行业校外专家和校内教师共同评价给分
(四)建立研发转化促进和保护中心
为了达到促进研发创新的转化,更好保护知识产权的目的,建立促进及保护中心是一种有效手段,中心的建立可以有效整合研发资源,并促进研发创新向产业创新,实现其经济和社会效益。中心还担负知识产权的保护工作,申报专利、维护专利的合法权益也是工作之一。
总之,在区域产学研合作的背景下,通过探讨和实践创新性设计人才培养模式,设计人才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得到提升,企业或者社会对现代设计毕业生的满意程度大大提高。
参考文献:
[1]石定环.加强产学研合作 打造“三一”核心创新力[J].中国科技产业,2012年6月.
[2]陈红梅.提升大学创新力的产学研合作模式研究[J].文教资料,2012年1月中旬刊.
[3]丁红燕.地方工科高校产学研结合培养应用创新型人才的创新实践[J].高等教育与学术研究,2008年7月.
[4]王秀敏,王刚,肖丙刚.基于产学研有机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梧州学院学报,2008年6月.
[5]吉雪亭.产学研结合教育模式的探索与思考[J].西安欧亚学院学报,2006年4月.
区域合作创新 篇7
关键词:省部产学研,区域创新体系,联结机制
区域创新体系的建设对于积聚区域科技资源、培育区域科技创新能力、提升区域竞争力等均具有重要作用。而产学研合作既是企业提高技术创新能力、增强自身竞争力的重要途径, 又是有效构建区域创新体系的关键环节。2006年教育部、科技部和广东省富有创意地提出了省部合作共同推动产学研结合的新构想, 探索产学研结合建设创新型国家和创新型广东的新型自主创新模式。本文通过对省部产学研合作联结机制以及合作实践的研究, 分析了省部产学研合作在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建立完善区域创新体系中发挥的重要作用。
1 区域创新体系的理论内涵
区域创新系统的概念最早是由英国卡迪夫大学的库克教授提出, 他认为区域创新系统主要是由在地理上相互分工和关联的生产企业、研究机构和高等教育机构等构成的区域性组织体系, 而这种体系支持并产生创新[1]。国内学者黄鲁成 ( 2000) 认为, 区域创新系统是指在特定的经济区域内, 各种与创新相联系的主体要素 ( 创新的机构和组织) 、非主体要素 ( 创新所需要的物质条件) 以及协调各要素之间关系的制度和政策网络[2]。
总之, 区域创新体系是指一个区域内与地区资源相关联的、有区域特色的、由创新主体及其创新服务机构聚集而成的有区域空间网络系统, 它主要是由地理上相互分工与关联的企业、科研机构、大学、中介机构、政府等构成的区域性组织体系[3]。区域创新体系由主体要素、功能要素、环境要素三个部分构成, 其中主体要素包括企业、大学、科研机构、中介服务机构和地方政府等;功能要素包括制度创新、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和服务创新等;环境要素包括体制、机制、政府或法制调控、基础设施建设和保障条件等[4]。
2 广东省部产学研合作的联结机制
广东省部产学研合作的联结机制是指省部产学研合作各方之间相互作用过程的原理, 其目的一是区域内创新资源的最优配置, 二是创新功能的最大限度发挥。通过省部产学研合作, 使区域创新体系内部各构成要素之间处在彼此和谐合作、相互良好协调的状态之上, 区域内的创新资源可以优化配置和重组, 区域内企业与企业之间、企业与高校、科研机构之间的合作、交流不断增多, 创新中介服务机构不断发展, 创新环境不断完善, 最终使区域的创新能力不断提高, 不断完善区域创新体系的建设。省部产学研合作的联结机制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交互式学习、知识创造和流动、技术创新和扩散 (见图1) 。
2.1 交互式学习
达尔·尼夫在其名著《知识经济》一书中提出了一个新名词“经济学习”, 它主要指的是中观和宏观经济系统中的学习。根据学习主体的层次, 可以将经济学习划分为三级, 分别称之为第一级经济学习、第二级经济学习和第三级经济学习。其中, 第一级经济学习表示组织内部的学习即通常所说的组织学习, 第二级经济学习表示企业之间的学习, 第三级经济学习表示整个经济系统内部的学习, “它来自于公共机构及其与公司和网络的相互作用”[5]。
省部产学研合作促进区域创新构成要素间的交互式学习, 体现在以下方面: (1) 省部产学研合作为交互式学习提供了更为完善的区域技术能力与容量基础。在这里技术基础的空间聚集不同于传统的产业聚集经济所强调的, 着重交易互动成本的降低与价格竞争;而是获得更多的信息、知识和发展成熟的技术等汇集成的大环境, 强调创新活动所需倚赖各种不同资源与组织的技术基础设施。省部产学研合作通过引进重点高校、中科院以及国际创新资源特别是优质人才, 为广东区域创新发展极大的扩充了技术能力容量。 (2) 省部产学研合作利用互动学习来将创新要素连接起来, 创新网络有助于企业技术创新的学习过程。互动学习的模式化、制度化促使创新联系规范化。一个地区普遍、经常的互动学习, 频繁的创新联系, 就会形成一系列地区互动学习、创新联系的模式与制度。 (3) 省部产学研合作对区域内学习的方向进行引导。省部产学研合作通过制订计划、政策来激励企业、大学和研发机构的技术创新活动, 并在宏观层次上组织、协调企业和大学、科研机构之间的合作, 使得企业与大学、科研机构的交互式学习居于主导地位, 这种高创新强度的交互式学习的发生会进一步推动区域“学习结构”和“创新结构”的优化升级, 从而持续有效地促进学习创新的良性循环系统。
2.2 知识创造和流动
知识资源作为企业最重要的资源, 对企业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 同时知识资源也是一个区域创新体系最重要的资源, 如何更好地创造、吸收、获取和应用各种知识, 不仅成为企业关注的重要问题, 也是区域创新体系在发展过程中需要关注的重要问题。
省部产学研合作促进了知识在企业、大学、科研院所等系统要素内部以及要素之间的流动主要体现在: (1) 企业作为创新的主体, 既可以是知识流动的受益者, 也可以是知识流动的传播者, 在市场机制的激励下从事创新的实质就是知识流动带来的生产要素的重新组合, 这种组合只有企业通过市场来实现。 (2) 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是重要的技术创新源。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已经进一步强化了高校、科研机构在区域创新系统中的作用, 企业的创新活动越来越依赖于它们生产的知识。企业和高校、科研机构之间快速的知识流动, 加快了科技成果的转化, 既可以提高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 也可以有效地实现高校与科研机构所拥有知识资源的价值, 从而提高整个技术创新系统的知识配置力。 (3) 政府发挥对知识流动方向的必要引导作用, 省部产学研合作中政府政策对创新的支持从传统的单纯对研究开发 (知识生产) 的支持转向对系统知识配置力提高 (知识流动) 的支持, 设立支持知识流动的基础设施和机制, 是增加知识配置力的一个重要政策。省部产学研合作通过政策的扶持作用促进跨区域知识流动, 通过跨区域知识流动提高了区域的知识获取能力。
2.3 技术扩散与创新
省部产学研合作创新网络包括了企业与网络内的龙头企业、其他中小企业、供应商、科技中介、研发机构、高校等发生的交错关系, 高校和科研机构作为主要技术供方, 企业作为主要技术需方, 通过产学研机制在技术上采取互动关联, 涉及技术合作、技术交流、技术引进、技术创新等关联方式。企业、高等学校、科研机构之间的技术流动, 可以实现从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到技术成果商业化整个技术创新过程技术要素的有效整合, 达到各自对技术成果实现目的的要求。高校、科研机构作为企业创新的主要技术来源, 其技术储备向企业扩散, 并形成良好的反馈回路, 是创新系统中重要的技术流动。产学研合作促进了企业与高校科院机构之间的技术转移和扩散, 有利于实现技术创新的资源互补, 有利于对重大技术项目的联合攻关, 获取重要的技术成果, 特别产学研联盟是实现创新构成要素之间技术流动的重要形式。
3 广东省部产学研合作的实践成果
产学研合作通常是指生产企业、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在社会范围内, 按照“利益共享、风险共担、优势互补, 共同发展”的原则, 以技术合约为基础, 依照各自的优势分担技术创新不同阶段所需投入的资源, 合作进行技术创新的活动[6]。2006年广东省在深刻分析本省经济、产业、高等教育以及科技发展阶段和现状的基础上, 学习借鉴发达国家和地区成功经验, 正式启动了“广东省、教育部、科技部产学研计划”。五年的实践充分证明, 广东省部产学研合作已初见成效, 实施产学研合作战略不仅能够增强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和产业竞争力, 而且对于区域创新体系的建设具有重大意义, 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区域创新体系的建设。
3.1 产业共性技术取得进展
广东省部产学研以产业发展中的核心技术和共性技术突破为核心, 通过联合实施省部产学研结合项目、广东关键领域重点突破招标、重大科技计划项目等, 推动相关产业的发展。例如, 在省部产学研合作专项资金的支持下, 清华大学、深圳力合和广州数字电视工程中心联合对数字电视关键应用技术进行研发和产业化, 已经取得了显著的进展, 八个产品子项的成果均已进入产业化阶段, 并进入了市场销售。其中“基于图像传输的应急指挥系统”在实时监测、处理突发事件方面具有非常突出的优势, 已在南方雪灾、汶川特大地震等自然灾害、突发事件和奥运火炬传递等重大活动中广泛应用, 得到了高度评价。又如通过在全国铝工业行业率先引入“技术路线图”, 引导广东省部产学研联盟联合攻关对产业发展起重大支撑和引领作用的关键共性技术。依托省部产学研, 数字化制造装备产业共性技术、新一代宽带无线移动通信基站产业共性技术、陶瓷行业废物综合利用关键技术、数字电视关键应用技术等领域取得重大的进展, 对提升广东省的区域自主创新能力和产业竞争力具有重大意义。
3.2 企业创新能力显著提升
在广东省部产学研的五年发展中, 企业在技术创新中的主体地位得到明显增强, 技术创新能力与企业竞争力得到显著提升。目前, 全省国家级和省级工程技术研发中心300余个中, 有九成以上设在企业, 全省的研发机构有近七成设在企业, 全省的科技人员近80%在企业, 全省的科技活动经费有七成多来自企业, 60%以上的高新技术产品是以企业为主体开发的。例如, 深圳在国内率先建立了以企业为主体的自主创新体系。企业通过自主开发投入, 及与高等院校、科研机构之间的成果转让、委托开发、技术入股、联合经营等各种形式, 形成企业的技术开发创新体系。又如, 惠州亿纬公司与武汉大学合作成功开发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电解液添加剂技术, 攻克了一系列技术难题, 打破了国外锂亚电池电解液制造技术的垄断。该公司只投入了300多万人民币就设计和制造了中国第一套锂亚电池电解液产业化装备, 而国外同样的设备报价高达3000多万元。该产品已经投入生产, 改变了中国多个高科技仪表行业依靠进口锂亚电池的状况, 还成功打入美国、中东等国际市场。
3.3 创新平台建设效果显著
省部产学研合作立足于广东各地市区域产业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的迫切需求, 积极倡导组建产学研创新联盟、产学研基地等技术创新平台, 将部属高校优势科技资源系统地注入广东支柱产业、新兴产业的发展中, 实现产学研合作由短期合作、松散合作、单项合作向长期合作、紧密合作、系统合作的转变, 加速部属高校科技成果的转化和产业化, 提升广东产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 加快建设创新型广东。目前通过省部产学研合作已组建产学研创新联盟30个, 各类产学研基地176个, 其中广东省教育部产学研结合示范市 (区、镇) 28个, 广东省教育部产学研结合研发基地56个, 广东省教育部产学研结合产业化基地28个, 广东省教育部科技部产学研结合示范基地64个, 行业涉及电子信息、制造、家电、汽车等广东省支柱产业和重点产业。
3.4 高层次人才大量聚集
省部产学研合作开展以来吸引了大批外省乃至国外的人才来广东开展技术创新工作, 同时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的交流合作, 为企业培养和输送急需的技术和管理人才, 建立了一批企业院士工作室、企业博士硕士实习基地等。2008年全面启动的“省部企业科技特派员行动计划”更为广东吸引全国重点高校、科研院所的大批专家学者到广东科技型企业驻点工作, 引导特派员立足产业发展前沿, 服务企业发展需求, 深入、扎实地开展产学研结合工作。在这些企业特技特派员中大约有30%来自省外, 汇聚了包括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等在内的一批优秀人才, 将入驻全省21个地级以上市的企业。省部产学研合作企业聚集了大量高层次的优秀人才, 为企业的创新活动注入新的活力, 提高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
(以上部分资料来源于广东省部产学研结合协调领导小组办公室)
4 省部产学研合作推动区域创新体系建设
省部产学研合作是区域创新体系建设重要的宏观调控者, 通过交互式学习、知识创造和流动、技术创新和扩散三种联结机制, 利用各种计划和政策引导企业参与合作创新活动, 同时还直接调控资金、教育培训、信息等创新资源, 这些调控作用促进了区域创新体系内各要素之间的互动。省部产学研合作在以下方面促进了区域创新体系的建设。
4.1 促进区域产业技术升级
在区域创新体系的建设过程中企业是创新的主体, 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也是企业竞争力和产业竞争力的核心, 所以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的产学研合作创新模式, 大力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是构建区域创新体系的内在要求。省部产学研合作创新体系围绕广东产业特色和需求, 积极引导和组织相关行业的骨干企业、核心企业等与国内优势高校和科研机构共建联盟, 开展重大产业共性技术、核心技术的攻关, 制定有关技术标准, 加快行业共性技术成果的推广应用, 支撑和引领相关产业发展;依托特派员派出高校和科研机构的雄厚科技创新实力, 帮助入驻企业提升研发能力、解决技术难题、研发新产品新工艺, 加快提升大批中小企业的产品结构和市场竞争力, 提高应对金融危机的能力;大力推进国家实验室、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工程 (技术) 研发中心等国家级重大创新平台与广东相关地市、企业联合建立分支机构, 围绕产业发展需求, 以项目实施为载体支持创新平台建设, 极大地完善了广东区域创新体系建设。
4.2 促进人才引进和培养
高水平人员的引进有助于提高劳动力的整体技能水平和促进经济发展中的创新活动。省部产学研聚集和培养了大批高层次技术和管理人才, 缓解了区域企业创新人才短缺的局面, 企业还可以参与人才的培养过程, 对自己所需要的管理、技术人员有可靠的选择性和目的性, 减少盲目性, 为企业的发展积蓄人才储备。例如乳源东阳光实业发展有限公司与西安交通大学、武汉中国地质大学、成都电子科技大学、韶关大学等在公司内部开办企业管理本科班, 结合公司实际情况, 有针对性地选择课程, 通过两年多的培训, 使各级管理人员在科技素质、科学与民主决策能力得到有效的提高;另外, 利用高校、科研院所的技术力量, 联合培养科技人才, 2002年至今, 已帮助公司培养研究生、博士8人, 极大地丰富了公司的技术人才储备, 为公司领先于国内同行奠定了坚实基础。
4.3 促进区域创新制度的完善和创新文化的培育
区域创新体系不仅被理解为技术创新, 更被理解为一定区域内与创新过程相关的组织、机构和实现条件所组成的网络体系。一般而言, 区域创新体系本身存在着“搭便车”、“创新动力不足”以及“合作意识淡薄”等劣势, 要消除知识转移障碍, 实现知识快速、高效的在区域内各行为主体间转移、共享, 必须要完善和健全有利于知识获取、共享、传播和创造的区域创新环境机制, 以提升区域创新能力、增强区域竞争优势, 从而推动区域经济持续健康协调的发展。通过省部产学研合作建立起广东地区长期创新协作机制, 使区域创新体系中企业、高校、科研机构等创新组织之间的技术创新联系和互动学习不断模式化、制度化, 促进产学研构成主体之间合作关系的稳定, 从而使区域创新制度不断得到完善, 促使创新企业家队伍的出现, 培育区域的创新氛围和文化。
参考文献
[1]COOKE P, HANS JOACHIM BRACZYK H J, HEIDENREICH M. (eds.) Regional innovation system:The role of governance in the glo-balized word[M].London:UCL Press, 1996.
[2]黄鲁成.关于区域创新系统研究内容的探讨[J].科研管理, 2000, 21 (2) :44.
[3]彭未名, 陈铮.广东区域创新体系制度建设探析[J].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9 (9) :38.
[4]胡志坚, 苏靖.关于区域创新系统研究[N].科技日报, 1999-10-16 (5) .
[5]达尔.尼夫.知识经济[M].珠海:珠海出版社, 1998.
区域合作创新 篇8
本文主要基于管理创新理论, 从京津冀区域旅游合作的实际情况出发, 构建符合京津冀乃至“9+10”区域的旅游合作机制, 提出科学推进京津冀以及环渤海和更大尺度区域旅游合作的对策途径, 并对天津如何发挥作用促进区域旅游合作提出建议。
京津冀区域旅游合作的现状分析
京津冀是我国旅游业发展的一个热点地区, 旅游资源丰富, 拥有5A级景区13个, 4A级景区83个, 约占全国4A级以上景区总量的11%。同时, 京津冀三地已经具备一定的旅游产业集聚规模, 统计资料显示, 2011年京津冀接待入境过夜游客人数分别为5204021人、730615人和1141439人, 三地总和相当于全国的6.64%;2011年京津冀拥有星级饭店数量分别为565家、100家和395家, 三地总和相当于全国的9.08%, 其中京津冀拥有五星级酒店分别为59家、10家和16家, 占全国五星级酒店总数的13.82%;2011年京津冀拥有旅行社单位数分别为1032家、332家和1156家, 占全国旅行社总数的10.64%;2011年京津冀拥有旅游景区数分别为213家、56家和280家, 占全国旅游景区总数的9.85%。
京津冀也是国内最早提出区域旅游合作的地区。早在1985年就成立了京东旅游区, 致力于京东地区两市一省旅游资源的开发和景区的合作, 创造了一些行之有效的联合开发、联合营销的合作方式, 效果明显。1987年, 由北京旅游学会发起, 联合天津旅游学会、河北旅游学会, 在北京密云白龙潭召开了第一次“京津冀区域旅游合作研讨会”, 与会代表表达了区域旅游合作的愿望, 从而使这样的研讨会成为例会。后来发展为北方十省市旅游联谊会, 并促成了每年一届的“北方旅游交易会”。特别在2008年, 北京市人民政府发起, 成立了由环渤海5省市及京津周边4个省区市、10个热点旅游城市组成的“9+10”区域旅游合作会议组织, 建立了政府层面区域间的旅游合作机制, 开创了区域旅游合作的新模式。2012年9月, 世界旅游城市联合会在京成立, 区域旅游合作的规模和范围进一步扩大。
总的来看, 京津冀地区旅游合作发展的基础已经具备, 合作的理念、思路也已基本形成, 但还存在着合作动力不足、合作领域不宽、合作层次不深等问题。
基于管理创新视角的区域旅游合作机制
区域旅游合作更强调政府的引导作用, 需要研究建立科学的区域旅游合作机制, 形成一套完整的区域旅游合作创新体系, 即由政府引导、企业主导的, 既充分发挥竞争作用又兼顾公平的一体化区域合作体系, 为加快推进区域旅游合作提供持久的动力源。
(一) 交互联动机制
区域旅游合作要进一步向纵深发展, 合作关系要得以巩固, 需要在各不同区域之间建立旅游的互动关系。区域旅游合作机制的建立, 要做的是整合各个旅游区域之间的各类旅游, 形成一个综合性的旅游数据库, 建立交互机制, 设立平台。通过建立交互机制, 达到联动表现区域旅游资源的多样性和互补特色, 形成对旅游者的吸引力的目的;交互机制的建立, 有利于推广组织区域性旅游线路, 形成区域旅游客流, 促进各旅游区旅游目的地的共同发展, 有利于在世界范围内推广各区域鲜明的联合旅游形象, 树立国际性旅游区域品牌, 在国际主要旅游客源市场中形成强大的推广之力。
(二) 组织协调机制
区域旅游合作会遇到来自经济、社会、观念等方面的阻碍, 为推动旅游合作的进行, 为区域旅游合作提供制度保障, 实现区域旅游合作机制的制度化、长期化, 有必要建立统一的合作机构和协调机制。这个机制包括旅游政策协调机制和旅游业危机管理协调机制等。通过建立各层级的旅游发展联席会议, 建立区域旅游合作联合体等协调机构, 统一制定本区域旅游业发展的方针政策, 消除区域间旅游发展的明显政策差异;制订旅游发展与动态监控, 策划重大旅游节庆活动, 实现区域联合, 产销联合, 政策协调。
(三) 人才交流机制
旅游合作, 人才为先, 旅游合作说到底还是人才的合作。因此, 应建立人才合作交流机制, 为实现人才资源共享, 实现人才流动合作无障碍, 提供人才支持和保障。通过旅游人才资质互认、建立各层次培训合作机制、完善区域旅游人才网络等手段, 为区域旅游业的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保证。
(四) 行为约束机制
为了防止区域旅游合作中的机会主义行为, 保障区域旅游合作关系的健康发展, 需要建立一种区域旅游合作的行为约束机制, 规范合作的权利与义务, 约束参加合作各方的行为。这种机制应包括:在区域旅游合作协议中, 明确区域合作各方在合作关系中应遵守的规则、违反区域旅游合作条款后应承担的责任、对违反区域合作规则所造成的经济和其它方面损失应做的经济赔偿规定;建立一种区域旅游合作冲突的协调组织, 如旅游质监合作联合体, 负责解决区域旅游合作中的矛盾和冲突;通过相关的政策和法规对区域旅游合作关系进行规范, 对区域旅游合作中的不规范行为做出惩罚性的制度安排。加强和突出政府在合作机制建立过程中组织、协调和引导的作用, 可从根本上打破地区封锁的格局, 彻底改变各个行政区相对独立、各自为政的局面, 为区域旅游合作营造一个更为宽松的环境。
(五) 政府政策支持
政府应用政策手段对区域旅游合作给予鼓励和支持, 比如, 对区域旅游合作开发项目、跨区域的旅游企业给予政策倾斜、政策优惠、政策肯定。对于积极推进区域旅游合作的部门和领导的政绩评价也应通过量化指标予以认可, 以鼓励区域旅游合作, 保护区域合作, 推动区域旅游合作。区域旅游合作过程中一些问题的解决, 远远超过旅游行政管理部门的权限, 需要政府的介入, 即区域旅游合作不只是旅游主管部门的事, 应由政府领导亲自抓。
(六) 发挥旅游企业的主导作用
各地之间的旅游企业和行业合作, 是区域旅游合作的必要基础。旅游企业合作的基础是共同的利益, 合作的目标是实现共赢, 如果没有旅游企业的参与或旅游企业的积极性不高、对合作的反应迟缓, 那么合作就仅仅停留在“宣言”和“协议”上, 而不是共同制约的“合同”文本上, 更不是有关方面的具体行动上。区域旅游合作机制的建立并不只在于组织形式的设立, 更重要的在于区域旅游合作机制的有效运行。
京津冀区域旅游合作的主要途径
京津冀区域旅游合作, 应关注与介入京津冀城市群旅游地域系统的发展规律, 通过管理创新, 探索多途径的发展路子。
(一) 借力京津冀城市群, 加强空间角度的区域旅游合作
京津冀城市群是由2004年国家发改委界定的京津冀都市圈衍化而来的, 京津冀都市圈包括北京市和天津市两个直辖市, 以及河北省的石家庄、保定、秦皇岛、廊坊、沧州、承德、张家口和唐山八座城市的区域。它与长三角城市群、珠三角城市群分别是华北、华东与华南三地区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的龙头, 是我国未来大规模推进国际化的重点地区之一, 在环渤海经济圈中, 京津冀城市群无疑是其经济腾飞的主要驱动力之一。城市群发展必然伴随着城市群空间经济聚集的演化, 由于京津冀城市群旅游发展在地域系统、资源品级、产品结构、要素贡献、旅游影响上的典型性以及对环渤海经济圈的经济拉动作用等, 由此引起的旅游产业集聚越来越成为推动上述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富有活力的空间经济聚集因素之一。应通过产品组合、线路连接, 开发专项旅游产品系列, 形成依托滨海的京津冀区域旅游合作体系。
(二) 加快培育合作主体, 推动区域旅游企业联合
一是加强财政、税收政策支持。进一步加大财政对旅游业发展的投入力度, 加速本地区大型、品牌旅游企业集团的发展壮大, 鼓励有实力的民营企业进入旅游业, 尤其是对中小型旅游企业在税收方面给予一定优惠政策, 培育有竞争力的市场主体;二是通过资本重组等一系列手段, 大力推动京津冀三地旅游企业跨区域重组和联合, 充分发挥各地区旅游企业优势, 在资本运营、管理层次上相互渗透, 形成良好的合作格局。
(三) 联合开拓市场, 促进要素流动
一是加强城市之间互相推介, 扩大合作规模。继续扩大区域内旅游城市之间“互为旅游客源地、互为旅游目的地”的推广活动, 进一步扩大合作范围。二是联合营销, 共树区域统一旅游品牌。联合参加国际重要旅游展览会, 共同开展市场调研、制定促销宣传计划和方案, 拓展国内外旅游市场, 打造区域旅游品牌和形象。三是取消市场壁垒, 促进要素自由流动。在旅游的经营上, 创造条件、协调政策, 通过各旅游企业相互参股, 形成资金集中优势, 加强旅游协作的紧密程度, 形成具有竞争力的旅游经营体系。拓展市场化的旅游建设融资渠道, 完善区域旅游从业人员管理标准, 促进区域旅游人才自由流动。
充分发挥天津市在京津冀以及环渤海区域旅游合作中的作用
近年来, 天津市旅游业发展迅速。2012年全市共接待入境游客234.1万人, 旅游外汇收入22.3亿美元, 接待国内游客1.2亿人次, 旅游业增加值占全市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6.02%, 已跻身全国旅游业发展最快地区行列。旅游产业规模的不断扩大, 使得天津市必须在未来的发展战略中通过借力区域旅游合作, 谋求持续的发展动力, 京津冀以及环渤海区域无疑将成为发展重点。
(一) 充分发挥特色旅游资源优势
天津旅游资源与环渤海其他城市旅游资源相比, 其差异性大于同质性, 有些自然生态与社会人文资源虽然类型相同, 但形态、风格不同, 互补性大于竞争性。天津在旅游资源方面对环渤海区域旅游的发展起到互补作用, 能够丰富区域旅游的资源, 为省市间开展旅游合作, 实现良性互动、优势互补提供了重要基础, 也为资源整合、布局优化, 发挥区域资源整体优势提供了动力。如在历史文化方面, 天津的近代史迹旅游资源具有典型性, 其近代百年遗迹与北京皇城古都有互补之处, 其近代历史文化与古都文化、齐鲁文化、关东文化有差异, 其近代遗存建筑与大连、青岛、威海等城市有关联而不雷同, 可形成互补效应。在自然旅游资源方面, 天津的河、湖、湿地可与北京、冀北相匹配, 天津东临渤海弥补了北京无海的弱势。在社会资源方面, 天津的现代滨海都市休闲文娱可为河北补缺, 与北京相互辉映。
(二) 充分发挥港口区位优势
天津作为滨海城市, 独特的海洋、港口资源禀赋能够有效带动产业发展获得乘数效应、吸引产业形成集群、取得规模效益。近年来, 天津市高度重视邮轮旅游发展, 制定了邮轮旅游发展规划, 举办了两届中国邮轮产业发展大会, 建设了设计新颖、功能超前、规模亚洲第一的天津滨海国际邮轮母港。天津市旅游部门和相关部门与企业积极开展工作, 加强了与世界知名国际邮轮公司的业务合作, 及时推出了高端邮轮旅游产品。自2010年6月26日正式开港以来, 以天津为母港航线和到访邮轮次数都在逐年递增, 对促进中国北方邮轮产业发展, 拉动京津及周边高端旅游市场起到了重要作用。天津要以“中国邮轮旅游发展实验区”建设为契机, 应进一步拓展港口旅游功能, 深度开发邮轮、游艇、低空飞行、海洋康体等旅游新业态, 打造立体化海陆空旅游新格局。
(三) 利用好滨海新区战略资源
加快滨海新区开发开放是国家重要战略决策, 享有先行先试的政策优势。国务院明确, 要把滨海新区建设成为我国北方对外开放门户、高水平的现代制造业和研发转化基地、北方国际航运中心和国际物流中心。经过10多年的努力, 滨海新区对外开放水平不断提高, 经济实力和对区域经济的服务功能显著增强。天津滨海新区已经成为环渤海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2011年4月在天津滨海旅游区创建了全国唯一的中国旅游产业园, 旨在打造中国旅游装备制造业的研发中心、展示中心、交易中心, 成为重要的旅游目的地。旅游业要抓住发展机遇, 利用新区的研发制造优势、政策优势、土地资源优势, 扶持旅游装备制造业发展, 培育旅游新业态, 延伸旅游产业链。
参考文献
[1] .胡玲玲.京津冀一体化条件下区域旅游合作发展的思考[J].中国证券期货, 2011, (2) :106-107.
[2] .梁文慧.关于管理创新与科技创新的思考[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8, (4) :35.
[3] .王庆生.旅游规划与开发[M].北京:中国铁道部出版社, 2010.8:315-324.
[4] .苗泽华, 白翠玲, 李鸿飞.京津冀区域旅游合作模式[J].经营与管理, 2009, (3) :68-69.
[5]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旅游局.2012中国旅游统计年鉴[M].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 2012, (12) .
[6]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旅游局.2012中国旅游统计年鉴 (副本) [M].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 2012, (12) .
[7] .国家旅游局政策法规司.2012旅游抽样调查资料[M].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 2012, (10) .
区域合作创新 篇9
关键词:区域,产学研合作,模式机制创新,调查启示
模式、机制创新在世界现代化建设中已成为重要的支撑点、动力源。产学研合作模式主要指企业和高校、科研机构进行合作研发创新的一项制度安排。产学研合作机制一般是指:产学研合作从意愿开始, 到产学研合作利益分配结束全过程中牵涉的有关运行制度与作用方式。而产学研合作模式、机制创新则是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分散风险与提高经济社会效益的有效途径。教育部、财政部联合启动实施“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 是我国高校发展的最新战略部署, 对积极推进区域 (地域或地区范围) 间地政府部门、高校、科研机构、企业的合作与协同创新, 对于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建设创新型国家, 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因此, 深入研究产学研合作模式、机制创新, 对于提升高校服务社会能力, 贯彻落实“高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通过调查, 结合国际比较, 本文试图对义乌市这个区域产学研合作模式、机制创新和高校服务社会案例作一些分析探讨, 以促进区域产学研合作的深入发展和高校服务社会能力的提高。
一、义乌市区域政产学研合作模式、机制创新调查分析
1992年原国家经贸委、中国科学院与教育部联合启动实施“产学研联合开发工程”, 这是政府第一个推动产学研合作的重大工程, 从那时开始, 我国各级政府部门从各地实际出发, 大力推进产学研合作, 企业、高校、科研机构各方共同努力, 探索和实践产学研合作的各种有效模式、机制, 我国的产学研合作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浙江省义乌市作为列入国家战略的国际贸易综合改革试点市, 作为连续6次荣获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市, 作为中国改革开放30年18个典型成功经验城市之一, 义乌市对产学研合作模式、机制进行了许多有益的探索和实践, 值得我们去总结、研究, 下面作一些分析探讨:
(一) 政府创立公共服务平台形成共享机制
据统计, 截止到2012年6月底, 义乌市中小企业2.6万家, 全市亿元企业达到138家, 全市累计完成工业总产值660亿元, 同比增长10、4%, 面对如此强劲的增长势头, 政府极力做好管理和服务, 搭建好多种公共服务平台:加盟中国、浙江网上技术市场, 这个市场是以网络技术为支撑的信息化、网络化、集约化的现代化技术市场, 义乌配备了多名技术人员和高性能计算机10台, 免费为企业发布技术难题, 人才需求等信息;免费为企业提供网上技术咨询。义乌市国有产权交易所搭建知识产权交易平台, 为企业推荐科技项目、知识产权融资;为高校、科研单位、发明人挂牌发布最新的科研成果信息, 积极推介, 努力实现与用户对接, 有偿转让。2007年1月由国家质量技术监督检验检疫总局批准的义乌市“国家日用小商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 是政府建设的质量检验机构, 拥有高学历人才为主的专业技术队伍, 积极参与省内外科研立项和产品标准的起草工作, 检测设备齐全, 检测范围广泛, 包涵了化妆品、玩具、饰品、五金、文体、针织品、彩印包装等七大类, 可以为全国提供第三方公正检测服务。从国外实践来看, 无论是发达的资本主义自由市场经济国家, 还是新兴的工业化发展中国家, 政府广泛参与介入产学研合作已成燎原之势, 面对新世纪经济全球化的挑战, 世界许多国家清醒地认识到:综合国力竞争的核心之一是产业竞争力, 产业竞争力的关键在于产业关键技术和共性技术, 而这个需要巨额资金投入, 单个企业难以独立承受, 需要政府的政策支持投入, 需要产学研合作协同创新, 创立科技公共服务平台。如2005年7月法国政府决定在全国实施“竞争力极点”计划, 并为该计划提供了15亿欧元的资金支持, 目的是使入选的67个项目分布区域的企业、培训中心与研发机构组成合作关系, 发挥资金、知识和人才优势, 有机地融合在一起, 起到协同创新的作用。除了政府财政支持外, “竞争力极点”项目计划还免除利润税、职业税和地产税的优惠政策, 对于在企业从事研发与创新的雇员, 企业还可以免缴50%的社会分摊金, 减轻了企业负担。“竞争力极点”计划不仅仅是法国政府支持产学研合作创新一个计划, 而且是反映法国未来经济发展新战略的一个重大计划。
(二) 创意园搭建平台促进产学研合作
2008年10月创立的义乌创意园, 由义乌工商职业技术学院组织实施, 市政府下拨500万元经费, 按年度预支。至2010年底引进企业55家, 其中有浙江大学现代工业设计研究所等研发机构9家。搭建产学研合作平台, 引进高校创意人才, 集中创意创新智慧, 促进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产业化, 促进义乌小商品转型升级, 通过双师共育学生、校企共建实践基地、长期合作追求共赢, 推动更多高校学生在义乌创意园学习、设计、实践、创新, 培养高质量的既具有理论知识又具有实践技能的高校毕业生, 截止2012年6月底, 已有15所高校的数以千计的大学生、研究生前来学习、实践。国外如英国通过产学研合作项目, 争取更多的政府研究经费, 促进产学研合作深入进行, 有利高校人才的培养。如在21世纪初, 英国教学公司通过计划项目促使高校和企业合作, 并通过一系列制度对项目进行跟踪、检查与协调, 促进高校项目不断进行。教学公司的作用主要是二点:一是高校通过教学公司项目, 不但从政府获得了研究经费, 而且与企业合作组成了紧密的关系, 对企业生产实际有了更深的了解。二是为培养高质量的人才开辟了新的路径, 选择优秀大学生参加项目实践, 通过项目实践锻炼, 解决实际工作中的问题, 提高实际工作能力, 为走上社会做好准备。
(三) 浙江大学义乌创业育成中心孵化企业
浙江大学义乌创业育成中心成立于2009年9月, 创建该中心的目的是:培育孵化高新技术企业, 推进浙江大学成果产业化, 作为产学研合作的平台, 为企业提供各类服务, 把该中心建成创业创新的示范基地。三年来在产学研运行管理的模式、机制方面不断地磨合探索, 已先后引进高新技术项目25个, 进驻创办企业18家, 2012年6月止, 孵化成功产业化企业2家, 其中与东华大学产学研合作的义乌市越都机电科技有限公司获得2千万元风险投资, 在义乌经济开发区投入规模化生产。三年来创业育成中心培训产学研合作相关人员1600余人, 发挥了孵化培育作用, 取得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国外如以色列高新技术企业发展快速, 产业孵化器功不可没。政府强化与孵化器、被孵化企业三方面的激励和约束机制, 为高校科技成果产业化提供了便利。孵化企业产业化后, 规定孵化企业的20%股权属于孵化器所有, 其产品销售额的3%返还给政府作为孵化基金。可见, 政府不但资助初创企业, 还资助孵化器使它不断发展壮大, 孵化器每半年要向政府递交书面报告, 责、权、利明确, 孵化器是独立法人实体, 由政府、企业、大学、研究机构组成董事会。这种做法值得引起我们重视。
(四) 虚拟研究院促进科技成果产业化
2009年9月义乌市成立虚拟研究院, 按照集合科研院校资源, 服务发展地方经济的宗旨, 深入开展产学研合作, 加速科技成果产业化。截止2012年6月底, 有浙江大学、复旦大学、上海大学等8所高校14位专家入驻虚拟研究院, 专家每月有12天时间在义乌下企业调研, 帮助高校与企业签订合作项目200余个, 合同金额6300余万元。和每个镇、街道的企业合作开展“握手行动”, 广泛深入开展推进产学研合作技术创新活动, 促进产业升级和技术进步, 专家还对有关企业技术难题开展持续跟踪服务, 帮助企业自主研发, 提高产品质量, 提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义乌市政府三年投入虚拟研究院1380万元, 精心打造产学研合作团队, 加快义乌经济发展。国外如美国“先进技术计划” (ATP) , “先进科技计划”项目根据企业的需求提出, 并且企业要分担项目费用, 允许政府部门、高校、非营利独立研究所和企业合作, 参与项目的研究与开发, 1991-2001年, 该计划有581个项目获得批准, 其中资助“先进技术计划”18亿美元, 企业界配套18亿美元, 这些项目有一半多有一所或多所高校参加, 或承担子课题研究, 美国有150多所高校与25个国家实验室参加了“先进技术计划”, 取得了数百个应用成果。
(五) 企业博士后工作站攻克关键技术
为了帮助企业攻克关键技术和培养人才, 东华大学与义乌浪莎针织有限公司合作, 创立“义乌浪莎博士后工作站”, 2004年由国家人事部批准, 先后有四位博士进站工作, 共完成四个研发项目。有的项目是根据企业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的需求来研发的;有的是高校博士带来的研究成果, 如“天然染料的染色研究”项目, 就是2011年4月入驻该站的一位女博士与浪莎公司合作攻关的, 计划二年完成, 浪莎公司给予经费10万元。东华大学还与浪莎公司合作成立了“纺织品研究开发中心”, 开展新材料研究、新产品设计等。企业博士后工作站是产学研合作的一种新的尝试、新的模式、新的机制, 通过项目合作研发, 既为企业攻克了关键技术, 降低了研发的成本, 又为高校和社会培养了高质量的人才。如法国的《创新与科研法》指出:鼓励科研人员担任企业咨询专家, 研发人员借调或离岗, 原单位允许保留公职, 最长可在企业工作6年时间。
(六) 校企深度合作协同创新
美国学者彼得.葛洛最早提出协同创新 (CollaborativeInnovation) 含义:“由自我激励的人员所组成的网络小组形成集体愿景, 借助网络交流思路, 信息及工作状况, 合作实现共同的目标。”协同创新理念的提出, 为高校指明了新的前进的方向, 高校必须和政府部门、企业、科研机构进行更深入的合作。充分调动多元主体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充分发挥高校的人才和科研优势, 加快不同行业、不同学科的科技创新、融合与扩散。充分发挥高校在国家经济发展中支撑和引领作用, 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如浙江理工大学三位教授与浙江 (义乌市) 棒杰服饰有限公司深度合作协同创新, 于2007年5月联合申报了省科技计划项目:“舒适分段压力无缝内衣生产关键技术研究及其产品开发”, 省级财政按企业投入经费900万的15%补助, 市级部门再按省级补助的50%资助, 实现了舒适分段压力无缝内衣的产业化, 企业新增自动生产无缝内衣机器200台, 年增利润280万元以上。极大地提升了该企业无缝内衣的国际竞争力, 该企业成立了研发中心, 在这里有三位教授的实验室、办公室, 三位教授每月来企业2-3次, 同时也带本科生、研究生来做研发实践, 三年后, 好的毕业生就留在公司里, 企业为高校老师提供了施展本领的舞台, 为学生提供了实践的基地。企业获得了产品的关键技术, 实现了新产品的开发并产业化, 获得了人才, 这就是校企深度合作协同创新的结果。又如美国为了研发提高燃油效率、降低排放、减少污染的新一代汽车, 1993年9月新一代汽车合作计划获得美国国会批准。该计划由政府和企业共同出资, 高校参与合作, 建立官产学研新的合作模式, 经过多年的发展, 该计划取得了很多的研究成果, 特别是油电混合技术达到了使用的水平, 并且保持功能和成本不变, 汽车制造企业和政府部门共同认为:该计划应该延长发展更远的目标。希望更多的企业与高校深度合作协同创新, 能走得更久更远, 取得更多的研究成果, 创造出更多的经济效益。
二、义乌市区域产学研合作调查分析与国际比较的几点启示
(一) 产学研合作人才与资金是核心
我们走访调查了义乌市10多家产学研合作单位 (包括企业、高校、政府部门、科研机构) 请有关人员填写了问卷, 集中反映的问题如下:产学研合作各方最关注的问题是:产学研合作激励与约束机制的建立。在产学研合作推进中政府应承担的责任与义务:进一步制定有关的法律、政策措施, 如提高企业科技人员各项待遇:住房与子女上学等, 吸引更多的高校人才到企业发展;推出科技计划引导合作各方, 搭建公共信息服务平台。产学研合作成功的标志主要有:给企业带来的经济社会效益, 为高校与企业培养的人才。以上调查反映了人才、资金等核心问题, 这些核心问题希望引起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 及时解决这些问题, 就能更深入地推进区域产学研合作发展。
(二) 建立政产学研合作公共服务平台是基础
推进区域、行业公共创新平台建设、加快行业研发基础设施、行业研发中试基地等建设, 由政府有关部门和高校、科研院所、行业、企业联合共建会更好。极力提升区域、行业吸纳科技创新成果的能力。发挥高校、科研院所的优势, 帮助行业、企业在产品创新、工艺创新、流程创新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可使企业显著提高产出绩效, 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优化区域、行业产业布局, 提升行业、企业对科技创新成果的需求, 组建区域、行业产学研合作创新成果储备中心, 政府出台一系列规定条件, 筛选一批区域、行业、企业产学研合作创新成果, 以此来促进产学研合作创新成果的产出与应用。政府部门对博士后工作站要给予扶持, 出台配套的政策支持, 下拨经费资助。博士后工作站也可以通过产学研合作项目申报获得政府资助, 需要政产学研各方努力, 推动博士后工作站不断发展壮大。
(三) 建立产学研共赢机制是关键
挖掘区域与高校各方面资源, 促进区域产学研合作可持续发展。努力探索产学研各方在资源整合、人才培养、成果转化、利益分享等方面长期合作共赢的结合点, 创建共赢的利益分配机制, 不断创新合作模式。以实施区域、行业重大科技产学研合作项目为纽带, 推进产学研合作联盟。发挥高校科研“龙头”作用, 力争在区域、行业一些技术领域通过创新取得重大突破, 促进优质企业和高校科研资源强强联合。建立高校为企业培训机制, 依托高校建立更多的为企业服务的区域培训中心。培训更多的研发人才与企业员工, 解决人才问题, 培训经费可以作为税收减免的依据。政府要为产学研合作创新出台更多的税收优惠政策, 减轻企业的负担。促进行业、企业产学研合作联合体形成, 共建企业实体, 推进针对企业创立、发展等问题实施诊断和技术创新咨询服务。推进创建产学研多方需求的沟通联络机制、产学研合作利益分配多赢机制, 力争实现资源共享、利益共享、优势互补、共赢互惠, 促使产学研合作深入、长期地发展。
(三) 建立有效的激励与约束机制促发展
高校应制定各项优惠的制度措施, 鼓励教师、科研人员深入企业开展技术研发、成果对接、产业化等工作, 不断提升教师、科研人员研发能力、实践技能, 不断提升教师、科研人员服务企业、服务社会的本领, 打造一支过硬的产学研合作师资队伍。建立由政府部门牵头的产学研合作评价系统, 吸收高校专家、政府专家、企业专家、科研专家参加, 有效及时地对产学研合作项目进行评价、监督检查, 努力提高区域产学研合作项目质量, 不断创新区域产学研合作模式、机制, 促进产学研合作不断深入发展。
总之, 产学研合作的深入进行、模式机制的不断创新, 是推进产学研合作创新成果转化为生产力、形成经济效益的最有效途径, 也是推进科教兴国、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必由之路。
参考文献
[1].高宏伟.产学研合作模式选择的博弈分析[J].沈阳工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1 (4) .
[2].李祖超, 梁春晓.协同创新运行机制探析[J].中国高教研究, 2012 (7) .
[3].佚名.法国经济发展新战略:建立“竞争力极点”.中国生物信息网.
[4].理查德.兰伯特.大学——校企合作.2005年国际科技动态翻译材料, 2005 (4) .
[5].孙福全, 陈宝明, 王文岩等.主要发达国家的产学研合作创新——基本经验及启示[M].经济管理出版社, 2007.
[6].樊春良.全球化的科技政策[M].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2005.
[7].章璠.创新与科研法概要.http://www.sipo.gov.cn/sipo/xwdt/gwzscqxx/2003/200608/t20060804-106505.htm.
区域合作创新 篇10
闽浙赣皖九方经济协作区创建于1986年, 由浙江省的衢州市、丽水市、金华市, 江西省的上饶市、抚州市、景德镇市、鹰潭市, 福建省的南平市和安
徽省的黄山市组成, 自创建以来, 在工业、农业、交通、旅游、教育、社会治安等方面开展了广泛的交流与协作。
衢州市位于四省边际九市地的中心, 是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向中西部地区梯度转移的过渡地带, 由于区域位置特殊, 衢州能较早吸收发达省份先进的发展理念和体制机制, 并与四省边际地市相互借鉴, 共同发展。发轫于上世纪90年代中期的衢州职教, 经过十余年的发展, 已宛然在浙四省边际乃至长三角地区打出了自己特有的品牌。
在上午的开幕式上, 浙江省教育厅副厅长鲍学军介绍了我省的职业教育情况, 并希望各省市代表借此契机, 加强区域合作, 率先发展, 大力推动职业教育的发展。下午, 代表们实地考察了衢州中专, 观摩了衢州市职业教育成果展和学生才艺表演, 他们纷纷表示, 衢州职业教育开展得如火如荼, 展现出了良好的发展势头。在会上代表们还进行了经验交流, 共同探讨职业教育的创新与合作问题,
区域货币合作的典范 篇11
作为区域合作货币的典范,欧元的出现经历了漫长而艰辛的准备过程,大致分为三个阶段:
一、萌芽期。1958年欧盟的前身——欧洲经济共同体正式成立,包括6个创始国家,即法国、西德、意大利、荷兰、比利时和卢森堡。欧共体成立之初,主要致力于工业品的关税同盟和共同农业政策,对货币合作并未作具体的规定。随着经济一体化进程的不断发展,欧共体面临着如何稳定各成员国之间的货币汇率,解决国际收支困难,及成员国汇率发生变动时如何保持农产品的相同价格等一系列问题,成员国的货币政策合作提到了议事日程。1964年,欧共体成立貨币委员会。1969年欧共体海牙首脑会议公告正式提出,将建立经济和货币联盟(Economic and Monetary Union)作为欧共体的一项重要目标,随后欧共体形成了具体实施的维尔纳计划(Werner Plan),该计划设定10年内分三阶段实现经货联盟。但是,由于标志着固定汇率制的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崩溃、石油危机和西方世界严重的经济衰退,欧共体成员国国内经济随之恶化,加之以西德和荷兰为一方,法、比和欧共体委员会为另一方,欧共体对货币合作政策产生根本性分歧。20世纪70年代初,因无法使自己货币汇率波动限制在既定的幅度之内,爱尔兰、意大利和英国被迫先后退出蛇形联合浮动体系,成员国财长决定将对美元的联合浮动改为固定汇率,其他成员国迫于经济困难,也开始奉行各自为政的经济政策,维尔纳计划的执行实际陷入瘫痪,欧共体货币合作政策的初步尝试失败。
二、欧洲货币体系(EMS)的建立。为了摆脱美元频繁剧烈波动对欧共体成员国汇率和经济造成的冲击,也为了促进成员国间贸易的发展,推动经济复苏,建立稳定的货币体系成为欧共体的重要政策选择。再加上到20世纪70年代末,经济滞胀的情况有了一定好转,而“维尔纳计划”第一阶段实行的蛇形联合浮动汇率制也提供了物质基础和经验,1978年7月不来梅会议上,在当时西德总理施密特和法国总统德斯坦的积极推动下,两国作为发起国提出建立欧洲货币体系的正式建议,并获得通过。次年,欧洲货币体系正式建立。该体系主要内容包括:创立欧洲货币单位(European Currency Unit);实行对内可调整的固定汇率和对外联合浮动的汇率并建立相应干预机制;扩大欧洲货币合作基金(European Monetary Cooperation Fund)规模,通过向成员国提供信贷支持增强其对货币市场的干预能力。欧洲货币体系的建立,促使欧洲逐步走向一个相对独立的货币稳定区,为国际货币体系从以美元为中心向多元化发展作出了贡献。自从欧洲货币单位创建后,因其价值稳定、外汇风险小和使用方便等特点,其货币作用与日俱增,已成为当时国际金融市场重要货币之一。
三、欧洲货币联盟(EMU)的实现。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欧共体经济一体化进程迈入新阶段。为解决低增长和居高不下的失业问题,欧共体委员会于1985年发表白皮书,制定了促进就业、增加收入、拉动内需和推动商品、资本及劳动力自由流动的经济增长战略。在此基础上,1986年2月,欧共体12个成员国政府签署了《单一欧洲法案》(Single European Act),为建立统一的内部大市场奠定了法律基础。作为对真正共同市场的货币金融政策的保证,以目标层次更高的欧洲货币联盟来取代欧洲货币体系已势在必行。1989年4月,欧共体委员会主席雅克·德洛尔提出《关于欧共体经济与货币联盟》的报告,阐述了分三阶段实施欧洲货币联盟的设想,其目标层次更高,即建立不可改变的固定汇率制,最大程度地减弱汇率波动对资本流动的限制作用,最终将走向单一货币;实现的手段更为健全,即为此建立统一的管理机构。1992年2月,《马斯特里赫特条约》(即欧洲联盟条约Maastricht Treaty on European Union)的签署确定了欧洲经济一体化先行的目标,使得该条约对欧洲经济与货币政策的深化合作具有极其深远的影响。紧接着,欧盟货币合作度过了20世纪90年代初期的危机。当时因两德合并造成欧洲汇率机制的领头羊德国马克走弱,继而引发市场上对欧洲货币单位的信心下降,市场对意大利里拉、英镑和法国法郎的投机,使上述货币大幅贬值。随后经不断吸纳新的成员国,欧盟已扩大到15个欧洲国家,各国经济发展不平衡导致的政策协调难度进一步加大。为解决政治意愿无法跟上货币联合步伐的老问题,1996年欧盟都柏林会议通过德国提议下的稳定和增长公约,规定了对违反趋同标准的制裁和罚款措施,以使欧盟各国增强信心,提高实现欧元的政治联合意愿。该公约还首次公布了即将使用的欧元钞票样式。1997年欧盟委员会公布的数据表明,欧盟15国除希腊之外,其余14国均可达到加入EMU的标准,但英国、丹麦和瑞典已表示不首批加入,因此次年5月的欧盟伦敦会议确定了11国首批于1999年1月1日实现单一货币。1998年欧洲中央银行提前开始运作,预先筹备相关事宜。经过欧元与EMU成员国货币同时使用的过渡期后,2002年7月1日EMU成员国货币完全退出流通领域。
作为区域货币合作的典范,欧元已经诞生十周年。从其走过的十年历程来看,首先,欧元有利于欧盟经济的发展及其经济结构调整。欧元在欧盟内部增强价格透明度,减少汇兑风险和交易费用,充实欧盟共同市场,为企业和消费者带来实际收益,从而促进了欧洲经济的长远发展。其次,欧元有助于欧盟与其他国家的经贸往来,极大地促进了经济全球化进程。第三,欧元增强了欧洲货币在国际金融领域的竞争地位,一定程度上削弱了美元的国际货币地位,促进了国际货币金融格局的平衡发展。第四,欧元标志着欧盟三大支柱之一的经货联盟的实现,极大地促进了欧盟政治一体化进程,并加快了欧盟扩大的步伐。
如今,随着国际金融危机的加深和欧盟及欧元区经济的步入衰退,欧元也面临着巨大考验,欧元区国家经济发展不平衡的矛盾更加凸显,希腊、西班牙等欧元区国家财政货币环境堪忧。由于欧央行的独立权限有限,它对货币政策的指导作用受到巨大制约,其非主权国家央行的性质使之行动备受掣肘。而且由于欧盟中东欧地区成员国经济形势急剧恶化,很可能对欧盟造成新一轮冲击,进而打击欧元区经济。最近,欧盟拒绝了有关波兰等中东欧成员国加速加入欧元区,以帮助稳定这些国家的经济的建议,充分体现了欧元区自保求稳、渡过难关的政策取向。与此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正是由于有了欧元,欧盟这个巨大经济体才得以在近两年来剧烈的国际金融动荡中稳住了阵脚,并有能力质疑美国的金融监管失误,提出国际货币金融体系的改革建议,进而推广自己稳健的货币经济政策模式,力图提高欧盟的国际政治地位。
作者: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欧盟研究部副主任
区域合作创新 篇12
关键词:港口,动态博弈,长期机制,合作
0 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 我国各个地区借助港口码头发展区域经济, 各地港口从自身经济利益出发导致资源利用混乱, 为提高港口群竞争力, 必须进一步整合区域港口资源, 使区域港口之间形成合作以到港口间共赢。目前学者对区域港口也进行了积极的研究, 主要集中在合作的原因及策略、竞争力评价两条主线。如FRANKEDZ对区域港口合作的重要性进行了研究, 并对我国港口合作的利益作了探讨[1];赫俊利等运用层次分析法对各个港口竞争力进行评价和比较[2];吕永波等运用模糊综合评判法评价集装箱港口竞争力[3]。从上述文献可看出从动态合作博弈的视角研究区域港口合作的学者还很少。本文从动态合作的视角对区域港口合作进行了分析, 以期丰富区域港口合作理论。
1 构建区域港口合作机制
1.1 区域港口长期合作机制的内涵
区域港口长期合作是一项系统工程, 笔者在借鉴国内外学者对区域港口长期合作相关理论阐述的基础上[4,5], 将区域港口长期合作的概念界定为:港口E1、E2利用各自的资源, 在平等共赢的原则下, 通过市场运作, 实现相互合作的可持续发展。对于区域港口之间的关系, 需要我们解决的合作中出现的矛盾, 这样才会使双方合作健康、持久、稳定运行。
1.2 模型的基本假设
区域港口间合作中, 每个港口的利益诉求不同, 合作博弈可以进一步借助激励机制, 促进各合作方共同努力以实现合作项目利益最大化。各合作方的合作机制的建立可以使各自的资源互补, 达到利益共享的目标, 在各自合作过程中, 通过风险共担形成长期的合作, 修正各合作方的利益目标以实现区域港口间的发展与完善[6,7]。
本文假设区域港口间合作机制中存在港口E1和港口E2两方。合作的共同利润为R;a1、a2为E1和港口E2的努力系数;ε是一个随机变量, 服从正态分布N (0, σ2) , 意味着诸如环境、政策、风险等因素对港口间合作机制的影响。若方差越大, 则说明外部因素对双方合作的影响越大。港口E1和港口E2的收益分配系数为1-λ和λ;港口E1、E2, 总成本由投入性成本和努力成本组成, 可以用I (a1) , I (a2) 表示。投入性成本是与努力程度无关的可度量的常数, 港口E1和港口E2分别为IA和IB。令μ、υ为港口E1和港口E2的努力成本 (包括双方在进行技术创新合作、人才培养合作中各自付出的努力) 。则港口E1和港口E2合作机制中的利润R和收益G为:
其中港口E1和港口E2的收益分别为:
港口E1和港口E2的成本分别为:
1.3 帕累托改进下的动态合作博弈模型
区域港口间合作动态机制的形成通常是港口E1和港口E2为确定各自的利益分配进行谈判, 谈判形成的Nash谈判解进一步通过合同显化出来, 港口E1和港口E2选择最优努力来实现合作双方期望收益的最大化。
1.3.1 帕累托改进下的动态合作博弈的第一阶段
合作双方敲定利润分配比例并按部就班实施以后, 式 (2) 分别对a1, a2求偏导:
将式 (7) 和 (8) 联立求解有:
若港口E1、E2双方的利益分配比例确定时, 但是双方又不选择合作策略时, 此时式 (3) 、式 (4) 对a, b求偏导得:
将 (11) 和 (12) 式联立求解有:
将 (9) 与 (13) 、 (10) 与 (14) 对比有:
通过上述计算可以看出:基于合作博弈建立的港口E1和港口E2合作机制中, 利益双方为了最大限度提高联盟的整体收益, 各自的努力程度均高于非合作状态, 有效抑制了双方的投机行为。
将式 (13) 和式 (14) 代入式 (2) , 并对求导, 得
即求得港口E1和港口E2在非合作博弈下的均衡解 (a1′, a2′, λ′)
1.3.2 帕累托改进下的动态合作博弈的第二阶段
在此阶段, 港口E1、E2基于联盟效益最大化的总体目标, 进一步经过谈判来修正各港口间的利益分配比例。此时的利益分配比例即为Nash讨价还价解。设 ΔF和 ΔQ和分别是港口E1和港口E2与非合作相比通过合作获得的收益的增量, 其中 ΔF=F-F′, ΔQ=Q-Q′, (F′和Q′分别为非合作下的港口E1和港口E2的收益) 。令II=ΔFΔQ为港口间整体收益的最大增量, 首先对求导然后令其为0 可以得到:
由此可得帕累托改进下港口间合作的博弈均衡解为: (a1, a2, λ)
2 港口E1和港口E2合作机制的优化
通过上面的分析, 可以得到:在帕累托改进下, 域港口间的合作收益高于非合作收益。为促进双方的长期、稳定合作, 在港口E1和港口E2合作中需要优化以下机制:激励相容约束机制, 促进港口E1、E2合作的可持续性, 合作双方不仅需要合同等约束各自的机会主义柔性激励约束的视角优化各自的行动以实现各自利益目标;风险分担机制, 双方通过合同约定各自的权利与义务, 以降低各自风险带来的利益损失, 同时注重双方的敏感性风险预控, 在识别风险点后能控制风险并防范波动性较大的风险点[8];利益分配机制, 根据利益分配原则及影响利益分配的因素确定港口合作利益分配方案, 尤其是应该考虑合作双方的资金及技术投入、风险分摊、合同执行度、双方的贡献等因素[9];信息共享机制, 可以制定信息共享范畴, 确定信息共享的界面以提升双方的信任度, 借助大数据及云平台实现信息资源的共享, 创造港口E1、E2合作机会和增强双方合作成果转化率;监督反馈机制, 建立监管机构, 可以借助第三方平台优化监管机构, 通过监管的结论评价各合作方的绩效并反馈到利益分配方案, 修改利益分配机制, 及时掌握合作的相关信息, 有效控制和规避风险, 从整体上了解港口E1和港口E2合作的基本状况, 作为最终利益分配的依据。
3 案例分析
假设港口E1、E2都为风险中性, 为便于计算令 ε=0, 即合作双方受外界的干扰较少。令IA=0.2, μ=4;IB=0.1, v=2, 依据上面公式可得到港口间合作、非合作博弈均衡分别为 (1, 2, 0.6413) 、 (0.111, 0.667, 0.75) ;港口间在合作、非合作博弈下的总收益分别为6.7205、0.3111;港口E1和港口E2合作博弈下收益分别为2.4657、4.2649;港口E1和港口E2非合作博弈下收益分别为0.0455、0.2656。从上面的数据可以看出在帕累托改进下, 港口E1和港口E2的收益高于非合作博弈的状态, 使得双方都有意愿进行合作, 并且在合作中的努力程度远高于非合作博弈, 使得区域港口间在合作机制中的整体收益大比例提高。
4 结论
港口和港口合作成为港口E1和港口E2寻求共同发展、谋求互利共赢的重要桥梁。本文通过构建港口E1和港口E2合作的动态合作博弈模型得到以下结论:在帕累托改进下, 港口E1和港口E2的收益高于双方独自行动, 港口双方在合作中的努力程度高于双方独自行动, 双方能得到总收益的最大化。为保证港口E1和港口E2合作的顺利进行, 需要构建包括激励相容约束机制、风险分担机制、利益分配机制、信息共享机制、监督反馈机制在内的长期机制体系。
参考文献
[2]赫俊利, 雷蜜.运用AHP评价港口竞争力[J].中国港口2005 (1) :43.
[3]吕永波, 杨蔚然, 工瑞花, 等.我国主要集装箱运输港口的竞争力评价研究[J].北方交通人学学报, 2002, 26 (5) :102-105.
[4]李燕, 张玉庆.环渤海港口合作机制研究——以合作博弈理论为视角[J].北京行政学院学报, 2012 (3) :81-84.
[5]周鑫, 季建华.港口竞争合作策略的演化博弈分析[J].中国航海, 2008, 31 (2) :34-35.
[6]顾海波, 张祥.港口物流系统的合作投资博弈分析[J].管理现代化, 2014 (3) :93-98.
[7]周鑫, 季建华.基于完全信息条件下的港口竞争合作静态博弈分析[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 (交通科学与工程版) , 2009, 33 (5) :819-821, 927.
[8]郑士源.合作博弈理论的研究进展——联盟的形成机制及稳定性研究综述[J].上海海事大学学报, 2011, 32 (4) :53-59.
【区域合作创新】推荐阅读:
区域合作机制创新研究05-20
区域经济合作的公共管理创新途径论文07-12
区域人才合作05-20
区域合作治理07-29
区域合作机制09-12
区域货币合作09-23
区域能源合作09-29
旅游区域合作11-27
区域性合作05-17
区域分工合作06-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