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能源合作

2024-09-29

区域能源合作(精选7篇)

区域能源合作 篇1

改革开放以来, 中国经济不断发展, 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能源的重要地位日益突出, 我国拥有占世界总量10%的能源, 但人均资源占有量还不到世界人均资源占有量的一半。2010年, 中国一次能源消费量为32.5×108t标准煤, 成为全球第一能源消费大国。能源消耗影响中国在经济和社会各方面的发展, 能源问题在我国能源规划中占有重要的实际意义。中国能否保证今后能源的可持续供应及安全, 如何满足经济增长和社会的需要, 如何引导能源资源在区际之间进行合理配置, 保障区域能源的发展合作, 均成为当前能源发展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我国能源的区域划分

区域划分是探讨区域发展的前提和制定区域政策的基础。能源区划通过能源自然赋存、自然分布、自然丰度及技术经济条件差异进行区划研究和经济评价, 中国的人口、能源消耗和资源储藏具有明显的地区性差异, 对能源进行区域划分为实现生产力的合理布局, 实现地区经济的合理分工提供科学依据, 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利用2005年我国各省市区经济发展指标和能源发展指标以及污染排放效率指标, 对全国各省市区的亲疏程度、近似度进行测量。在上述分析结果的基础上, 考虑空间上相互毗邻, 自然条件、资源禀赋结构相近, 经济发展水平接近, 经济上相互联系密切或面临相似的发展问题, 社会结构相仿, 区块规模适度, 适当考虑历史延续性, 保持行政区划的完整型等区域划分因素, 依据各省区经济、社会和生态发展水平, 借鉴国家发改委《能源发展“十一五”规划》和国家环保总局的区划方案, 将全国各省市区划分为八大区域:东北 (辽吉黑) 、华北 (京津冀鲁) 、华东或长江中下游 (沪苏浙) 、华南或东南 (粤闽琼) 、华中或中部 (湘鄂豫皖赣) 、黄河中游 (晋陕蒙宁) 、西南 (云贵川渝桂藏) 、西北 (新甘青) 。

二、我国能源的区域特点

(一) 我国能源的分布特点

总体上来说, 我国煤炭、水资源相对丰富, 石油、天然气相对贫乏, 能源资源以煤炭为主。在区域分布上具有不同程度的不平衡性, 能源资源主要集中在西部和北方等经济相对落后地区, 而在东部沿海经济较发达、能源的主要消费地区, 能源资源较贫乏。煤炭资源分布的面积比较广泛, 但90%的储量分布在秦岭-淮河以北地区, 尤其是晋陕蒙三省区, 储量占全国总量的63.5%。从东西方向看, 煤炭85%分布于中西部, 沿海地区仅占15%。在煤炭资源比较贫乏的大区中有相对较富的省份, 如东北区的黑龙江、华东区的安徽和华中区的河南;而在能源比较富裕的大区中又有相对贫乏的省份, 如西北区的甘肃、华北区的京津两市。

石油和天然气资源集中在东北、华北和西北, 约占全国探明储量的80%以上。水能资源主要分布在西部12省、自治区, 在全国技术可开发资源量中占80%以上。与化石燃料资源主要分布在北方相比较, 水能资源与之在空间上有较强的互补性。我国常规能源资源以煤炭和水能为主, 水能资源仅次于煤炭, 居重要地位。

正是在资源分布条件的约束下, 我国形成了北煤南运、北电南送、北油南运、西油东输、西电东送、西气东输、西煤东运等地区间能源交换的稳定模式。

(二) 我国能源的消费分布情况

我国一次能源的地区产销格局是:西北、西南基本平衡, 略有多余;华北产多于销, 煤炭、石油均大量调出;东北石油大量调出, 煤炭却需调入;华东、中南地区能源生产不足, 需要大量调入, 特别是江南九省市区 (包括上海、江苏、浙江、福建、江西、湖北、湖南、广东、广西) , 能源产需矛盾最为突出。我国主要的能源消费区域多分布在东部沿海地区, 而能源消费大省有河北、山西、辽宁、江苏、浙江、山东、河南、广东, 这八省市的能源消费合计占全国能源消费的一半多。东北、华北、华东、华南四区域能源消费分别占全国的11%, 20%, 14%和9%, 四区域合计占全国的56%;华中能源消费占全国的17%;黄河中游能源消费占全国的11%;西南、西北两区域能源消费分别占全国的13%, 4%, 两区域合计占全国的17%。

三、我国能源资源和能源消费的区域差异

(一) 能源资源配置和能源消费存在交叉不平衡

甘肃、青海、宁夏、新疆和内蒙古等西部地区的煤炭、天然气、石油资源都相对丰富, 但其能源消费量占全国的比重很低。而华东、华南等主要的能源消费地区, 其自身的资源又有限, 无法满足消费的需求。

(二) 区域资源配置结构与能源消费结构相关

山西、内蒙古、贵州、广西、安徽、云南等以煤炭为主要能源资源的省份其能源消费中煤炭比例高;辽宁和黑龙江等以石油为主要能源资源的省份其能源消费结构中石油比例相对较高。

四、我国能源的区域发展合作

(一) 晋陕蒙地区

晋陕蒙地区是我国煤炭资源最丰富的地区, 大部分煤田开采条件较好;同时天然气与煤层气蕴藏丰富。现已开辟多条运煤通道, 同时已形成较大规模的晋北、晋中、晋东南与积极建设中的神东、陕北、黄陇等煤炭基地和大多数骨干矿区, 是供应国内煤炭的绝对主体。

晋陕蒙地区应核心建设大型煤炭基地, 主要进行煤炭开采加工、火力发电, 同时开发天然气与煤层气, 发展炼焦、煤化工及其他能源工业和高载能工业。

(二) 西北地区

西北地区拥有丰富的多种能源资源, 其中准噶尔、塔里木、吐哈、柴达木和鄂尔多斯盆地是我国西北地区的主要含油气区, 己探明的石油可采储量占全国的17%, 天然气占55%, 具有很大的资源开发潜力。此外, 新疆、宁夏等地还有丰富的煤炭资源。西北地区具备以油气资源为核心, 煤炭开发为辅助的能源生产基地的条件。

在基地建设中, 应主要开发和利用石油、天然气, 同时开发煤炭和水能资源, 发展一批石油化工与高载能工业, 在增强基地能源供给的同时, 通过能源工业的发展, 带动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

(三) 西南地区

西南地区拥有我国最丰富的水能资源。云南、贵州、四川、重庆、广西、西藏六省市经济可开发装机容量达24286万千瓦, 占到全国总量的60%以上。西南也拥有比较丰富的煤炭与天然气。煤炭主要集中于贵州和云南, 煤质优良, 煤种齐全, 有一定基础的矿区建设, 华南是最近的区外煤源。天然气主要在四川, 是全国四大气区之一, 除满足区内需要外, 也能支援中南地区。

西南能源生产基地的建设方向应以水电为主, 同时进行天然气与煤炭的开发, 建成能够满足本区需求同时支援中南、华南地区的能源生产基地。

(四) 建设专业型能源生产基地

在我国能源生产基地建设中, 除了在以上几大能源资源富集地区建立具有全国意义的重大能源生产基地外, 在次级区域或小范围某一能源资源富集条件较好的区域建立专业型能源生产基地, 对保障我国能源供给, 实现区域能源协调发展也有重要作用。

结语

我国要想实现能源资源富集区域能源资源的充分利用, 同时带动能源生产基地经济的发展, 就需要建设能源生产基地及相关配套设施, 只有这样才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能源消费中心能源需求的紧张压力, 形成各区域能源协调发展的局面。

摘要:我国能源的可持续供应面临着如何满足经济增长和社会的需要, 如何引导能源资源在区际之间的合理配置等诸多问题。本文对我国能源的区域发展合作进行初探。

关键词:我国能源,区域划分,发展合作

参考文献

[1]崔选民.中国能源发展报告2008[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8

[2]陈国新, 瞿正昌, 刁一云.中国能源资源[M].北京:科技普及出版社

[3]戚本超, 景体华.中国区域发展报告2008-2009[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 2008

[4]王倩.基于主体功能区的区域协调发展研究[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 2009

[5]陈文颖, 吴宗鑫.应用MARITAL模型研究中国未来可持续能源发展战略[J].清华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 2001 (12)

区域能源合作 篇2

随着中俄两国近年来在区域合作问题上不断向纵深发展, 客观上需要一个新的区域合作模式的出现。俄罗斯问题研究专家郭力教授从中俄区域合作的实际出发, 在深入研究传统区域经济理论的基础上, 创造性地提出了一个推进中俄区域合作升级的新模式——“伞”型模式。该模式提出要以技术贸易为先导来推动双方的产业合作, 从而形成地方国际化产业集群的优势, 形成新的经济增长极。增长极的区域效应呈现为“伞”型, 即以双方产业合作的合力优势为伞柄, 并以此为制高点向整个东北亚地区辐射, 通过伞骨——能源、科技、物流、人才等领域的合作将区域内各国各地区的经济合作联结起来。

“伞”型模式为中俄区域合作提供了一种有益借鉴, 其合理内核为双方未来合作指明了方向。但是, 任何一个理论模式的构建, 都要面临一系列的问题和障碍, “伞”型模式也不例外。首先, 中俄双方目前仍然以货物贸易为主, 技术贸易在中俄贸易总额中所占比重偏小, 且主体分散, 无法形成技术合作的强大凝聚力, 因此也不可能在短期内形成以技术贸易为先导的区域产业合作。其次, 把科技、物流、人才、劳务等领域的合作作为伞骨来支撑“伞”型模式的强度还不够。中俄目前除了在能源领域的合作卓有成效外, 在其他领域的合作还不尽如人意, 无法起到伞骨的强大支撑作用。再次, 要想形成跨国界的地方产业化集群, 重点要解决以国界来划分经济主体的习惯做法, 对中俄边境区域内的自然资源、科技资源、人力资源、资金资源等进行重新配置, 从而达到区域经济合作的最佳效果。但是, 在目前条件下, 突破国家行政区划来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很难实现。

因此, 要想构建新模式, 就需要找到一个较好的突破口作为“伞”型模式强大的支撑。中俄在能源领域具有合作的优势和条件, 如果双方把能源合作作为区域合作的载体, 通过自上而下, 在整个能源产业链上进行全方位合作, 就可以有效地促进双方在技术、投资、人才、劳务以及物流等领域的合作, 先在能源领域形成产业集群, 然后通过辐射和联动效应带动地方国际化产业集群的建立。

二、把能源合作作为新模式突破口的理论依据

之所以把能源合作作为新模式的突破口, 是因为双方在能源领域进行合作优势明显, 互补性强, 面临的障碍较小。

(一) 双方在能源合作上互补

俄罗斯能源资源非常丰富, 是世界上最大的天然气输出国和第二大石油输出国。目前, 俄罗斯正在积极开拓亚洲市场, 推行能源出口多元化战略。而中国由于人口众多, 人均资源数量有限, 并且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 中国对能源的需求越来越大, 能源对外依存度越来越高, 这直接影响了国家的能源安全。因此, 我国也在积极推行能源进口多元化战略, 寻求稳定的能源供应。中俄双方在能源市场上互补, 地理位置上接近, 政治关系良好, 开展能源合作必将是一个互利双赢的结果。

(二) 双方在能源合作上有较好的基础

中俄能源合作已经具备较好的合作基础, 能源贸易在中俄两国贸易总额中占有重要地位。2009年, 中俄能源合作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在贸易和投资领域, 两国签署了有史以来最大的“贷款换石油”协议;在油气管道铺设问题上, “泰纳线”一期工程已经开始启用;在实体经济领域还诞生了第一家中俄合资石油天然气公司。中俄在能源领域取得的成果, 对两国经济的拉动作用非常明显。一方面, 俄罗斯可以搭借中国经济快速增长的火车头, 通过和中国进行能源合作来恢复和增强俄罗斯的经济实力;另一方面, 中国也可以借助从俄罗斯进口能源来减小国内能源缺口, 改善过度依赖中东产油国的进口结构, 促进国内经济的长期可持续发展。

(三) 双方在能源合作上具有地缘优势

中俄地理位置接近, 地缘优势明显。从地缘经济优势来看, 中国东北地区背靠俄罗斯西伯利亚和远东两大油气田, 双方开展能源合作可以大大降低运输成本。而且铺设远东油气管道相比欧洲部分耗资较少。从地缘政治优势来看, 中俄两国政治关系良好, 意识形态接近, 并且已经彻底解决了领土争端问题, 因此双方开展能源合作优势明显。一方面, 远东输油管道相比欧洲部分的油气管道, 没有过国境, 俄罗斯不必担心因为与过境国发生摩擦而导致能源出口受阻。另一方面, 美国和西方国家通过战争在中东地区建立了霸权地位, 严重损害了国际能源市场的稳定供应。中俄开展能源合作, 可以起到制衡欧美、稳定国际能源市场的作用。

(四) 双方政府大力支持

中俄双方政府都非常重视能源合作, 希望通过能源合作来拉动相邻区域的经济发展。俄罗斯总统梅德韦杰夫明确表示“远东地区经济复苏任务需要与中国振兴东北的计划相协调”, 而拉动经济复苏最有效的手段就是在能源领域和中国合作。中国政府也希望借助俄罗斯丰富的能源把东北老工业基地打造成中国的能源保障基地。双方政府对能源合作的大力支持, 集中体现在双方领导人签署的政府间协议文件之中。中俄双方领导人每次会晤时, 都强调要把能源合作放在中俄经贸合作的优先领域, 并且在能源领域签署了一系列政府间协议和文件, 为中俄能源合作提供了强大的制度保障。

三、把能源合作作为新模式突破口的制约因素

(一) 中俄两国能源战略存在差异

中俄能源战略存在三个方面差异。第一, 中俄并非彼此最重要的能源合作伙伴。虽然俄罗斯近年来能源战略东向转移, 中国在俄罗斯的能源出口市场上所占比重和地位有所上升, 但是中国只是俄罗斯的次优选择。在国际多边能源合作中, 欧洲仍然是俄罗斯能源出口最重要的市场。而对于中国而言, 中东地区仍将是进口能源的主渠道, 俄罗斯也只是优先考虑的选择之一。第二, 俄罗斯在和中国进行能源合作时, 热衷于把石油出口和电力、天然气以及相关配套能源机械设备产品的出口相挂钩, 从而带动整个远东地区的经济发展。而中国恰恰相反, 石油合作中不涉及其他。第三, 俄罗斯对能源产业的规划是“控制上游、开放下游”。而中国关注的是俄罗斯从上游到下游的整个能源产业链, 希望在能源合作过程中促进技术、人才等领域的发展。

(二) 俄罗斯部分人士对中俄能源合作心存疑虑

俄罗斯国内的部分人士对中俄能源合作还心存疑虑, 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 担心中俄能源合作的前景并非想象的那么广阔。他们认为, 中国出于安全考虑, 首先要立足于自有资源, 不可能对俄罗斯产生过度依赖。中国的能源需求主要来自工业发达的东南沿海地区, 而毗邻俄罗斯的东北地区能源并不缺乏。考虑到运输成本, 中国可能会努力寻找更为经济的进口渠道, 到时耗资巨大的远东输油管道就会成为摆设。第二, 他们担心中国的崛起会威胁到俄罗斯的国家安全。俄罗斯部分人士把中国视为安全的重大隐患, 指责中国参与俄罗斯东部大开发是在对其进行“人口扩张”和“经济扩张”, 担心中国崛起之后会收回17世纪以后被俄罗斯占领的领土。他们在看待中俄能源合作时总是带着有色眼镜, 把两国在能源领域的合作视为中国对俄罗斯进行的资源掠夺, 把能源企业间的商业行为与国家安全利益强拉到一起。

(三) 俄罗斯对外能源政策多变

从1992年俄罗斯联邦成立至今, 俄罗斯对外能源政策在处于不断调整之中。俄罗斯历任总统, 甚至是在同一个总统的不同任期内, 都制定了不同的对外能源政策。比如叶利钦刚刚上台之初, 希望融入西方社会, 制定的能源政策有利于西方而忽略了中国, 导致与中国关系趋冷。但随着北约东扩, 俄罗斯与西方国家出现了分歧, 叶利钦政府遂于1994年结束了向西方“一边倒”的政策, 开始把注意力转到东方, 这为中俄能源合作提供了条件。普京上台之初, 延续了叶利钦后期的能源政策。但是“9·11”之后, 俄罗斯加强了与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的关系, 对华态度有所降温, 反映到能源合作领域就是“安大线”石油管道的破产和“中石油”竞购“斯拉夫石油公司”的失败。但到了普京的第二个任期, 北约继续东扩和西方国家在俄罗斯家门口搞“颜色革命”让俄罗斯非常恼火, 普京政府于是把能源合作的重点又开始向东转移。2008年5月, 梅德韦杰夫就任俄罗斯总统, 开启了“梅普组合”的时代。梅德韦杰夫基本上延续了普京后期的能源政策, 但是由于国际形势不断变化, 尤其是在当前金融危机背景下, “梅普组合”势必会在对外能源政策上进行调整, 对此我们应该做好心理准备。

四、把能源合作作为新模式突破口的具体措施

(一) “贷款换石油”

目前, 中国石油的对外依存度已经高达50%左右, 单纯从国外进口能源已经无法保障我国的能源安全。因此, 加快建立能源战略储备成为确保我国能源安全的关键。我国现在外汇储备非常充裕, 但随着美元的不断贬值, 我国的外汇储备也不断缩水。如果我们把外汇储备投放在俄罗斯的能源领域, 通过“贷款换石油”的方式, 把部分美元资产转换成油气等资源类资产, 就能有效地调整外汇储备结构, 抵御金融风险。而且, 中国在能源领域也可以摆脱单一的陆地和海上储备方式, 走向合约储备方式。中俄双方已经于2009年2月17日签署了两国有史以来最大的能源合作协议:俄罗斯承诺未来20年间将向中国提供3亿吨石油, 以换取中国向俄两家石油公司提供250亿美元的贷款。其中, 俄罗斯石油公司和俄罗斯石油管道运输公司分别获得了150亿美元和100亿美元的贷款, 有效地缓解了企业的资金压力, 这对中俄双方是互利共赢的局面。

(二) 组建能源合资企业, 为技术转移提供载体

由于俄罗斯长期的对外能源战略是“控制上游、开放下游”, 所以中俄能源合作一直停留在“中国是市场, 俄罗斯是能源出口基地”的层次。若要实现双方合作的扩大和深化, 就必须突破传统的合作模式, 对中俄能源合作进行战略升级, 加强双方在技术层面的合作。中俄双方可以通过组建合资公司等形式实现技术的转移。首先在区域内实现能源产业集群的建立, 进而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 形成地方国际化产业集群, 最终实现以产业合作为伞柄, 能源、科技、物流、人才等领域合作为支撑的“伞”型模式的建立。目前, 中俄双方在能源技术领域合作还不是很多, 组建合资公司的情形则更少。不过, 随着双方的不断努力, 合作前景向好。2009年10月11日, 中俄能源投资股份有限公司宣称, 已正式出资收购俄罗斯松塔儿石油天然气公司51%股权, 这是第一次有跨国公司对俄罗斯天然气田实行控股, 开创了中俄能源合作领域的先河, 也为相关技术的转移提供了有效的载体。

(三) 加强天然气领域合作, 实现中俄能源合作重点转移

目前, 天然气已经成为继石油、煤炭之后的世界第三大能源, 占全球能源消费总量的23%。作为清洁能源的天然气, 很有可能在未来的能源市场上占据主导地位, 成为最重要的能源。但是, 天然气分布很不均衡, 俄罗斯、伊朗、卡塔尔等十几个天然气出口国论坛成员拥有全球72%的天然气储备以及42%的天然气开采量。其中, 俄罗斯的天然气资源最为丰富, 探明储量、开采量和出口量均居世界第一。未来50年, 俄罗斯最具有出口潜力的是天然气而非石油。俄罗斯已经意识到了自己的优势所在, 积极地和其他重要的天然气输出国进行合作, 于2008年12月23日组建一个类似于石油输出国组织欧佩克的“天然气输出国组织”, 以发挥俄罗斯在未来天然气市场上的主导地位。而相比石油而言, 我国的天然气储量更加匮乏, 必须加强与天然气输出国的合作, 而与俄罗斯的合作前景十分广阔。可以预见, 作为比石油更加环保的能源, 天然气必将取代石油, 成为未来中俄能源合作中的重点。

(四) 加强政府间协调, 制定共同的中长期能源合作战略。

作为“伞”型新模式构建的突破口, 中俄能源合作不应该是一个短期合作计划或项目, 而应该是一个长期稳定的合作战略。但是, 中俄两国的能源合作目前还处于起步阶段, 还没有制定出两国都认同的切实可行的中俄能源合作战略。虽然双方政府也签署了一系列的指导性文件协议, 但是能源合作的主体仍然是单个企业, 合作的动力主要是中国因能源紧缺积极寻找合作伙伴, 合作的目的主要是为了解决目前中国面临的能源缺口问题。由于缺乏共同的战略指导, 这种合作表现为合作主体分散, 合作范围过窄, 合作层次较低, 缺乏长期稳定性, 不利于技术的转移和投资的扩大。因此, 中俄双方政府应该加强沟通和协商, 尽量消除双方在能源战略上的差异, 共同制定互利共赢的中长期合作战略。

(五) 参与建立东北亚能源合作机制, 形成跨国界的地方能源产业集群

在当今的国际能源市场, 只想开展双边合作而排斥多边合作是不现实的, 能源的出口国和消费国必须相互协调和合作, 避免恶性竞争。中日韩都是东北亚地区能源消费和进口大国, 都把目光投向能源丰富的俄罗斯。为了避免恶性竞争, 维护地区安全, 就需要中、日、俄、韩共同协商建立东北亚的能源安全和供需平衡机制。此外, 俄罗斯拥有东西伯利亚、西西伯利亚和远东三大油气资源区, 要想全面开发需要巨额资金, 这对东北亚各国来说, 独自承担都是不现实的。如果充分利用日韩在资金、技术上的优势, 发挥中国在地缘政治上的优势, 就可以建立一个积极稳定的东北亚能源供应多边合作机制, 而非排他性机制, 这对区域内各国都有好处。而要建立东北亚合作机制, 就需要一个组织机构来进行协调。因此, 建立东北亚的能源合作组织可能是最好的选择。一旦东北亚能源合作组织建立, 将为东北亚各国协商能源政策与战略、加强能源合作提供一个理想的平台, 为维护东北亚能源安全提供保障。更重要的是, 这样一个组织的建立, 有利于深化中俄区域合作, 培养政治互信, 实现跨国界的地方能源产业集群。

总之, 中俄区域合作新模式的建立, 必须找到一个合适的载体, 而中俄在能源领域具有合作的基础和潜力, 正好可以作为新模式建立的一个突破口。中俄能源合作不能再停留在你买我卖的低层次上, 而要加强技术、资金、人才等多方面合作, 从而带动整个能源产业链的发展, 形成突破国界的地方能源产业化集群。只有这样, 才能够为“伞”型模式提供强大的支撑, 并最终形成以产业合作为伞柄, 能源、科技、物流、人才等领域的合作为伞骨的区域合作新模式。

参考文献

[1]郭力.中俄区域合作的“伞”型新模式[J].俄罗斯中亚东欧研究, 2007 (3) .

[2]郭力.加速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的新模式[J].求是学刊, 2009 (9) .

[3]于珊珊.中俄伞型区域经济合作新模式的构建机理[J].西伯利亚研究, 2008 (2) .

区域能源合作 篇3

LNG是Liquefied Natural Gas的简称,即液化天然气。它是天然气( 甲烷CH4) 经净化及超低温状态下( - 162℃、1个大气压) 冷却液化的产物。 液化后的天然气其体积大大减少,约为0℃、1个大气压时天然气体积的1 /600。LNG可以像石油一样安全方便地储存及运输,液化天然气技术的发展,提高了天然气在全球的竞争性。

分布式能源系统( Distributed Energy System, 简称DES) 集合了分布式供电、制冷、采暖、生活热水以及其他形式的热能于一体,是将发电系统以小规模、分散式布置在用户附近,可独立地输出电、热和冷能的系统。

1LNG用于区域能源系统的可行性

近年来,为了提高天然气在我国一次能源消费中的比重,政府对LNG产业的发 展日益重视, LNG接收站和天然气液化工厂项目迅速铺开。

我国沿海各地已投产LNG接收站项目共10个,在建和扩建项目10余个,另有多个项目正处于前期规划中。预计2020年前我国LNG进口量将达到6000万t /a。我国高度重视长江“黄金水道”的建设,陆续出台了“深下游、畅中游”的长江航道建设发展规划,为长江黄金水道开发以及由海入江、江海直达LNG运输的可行性提供了必要的交通条件[1]。

随着国内中小型天然气液化技术迅速发展,建设项目数量快速增加,总液化产能大幅提高,液化工厂的生产能力呈逐渐扩大趋势。

沿海和内陆的LNG需求可由沿 海进口的LNG接收站和内陆的液化天然气工厂满足,沿海接收的LNG可通过长江黄金水道由中小型LNG运输车输往内陆沿江城市,而其他内陆城市的LNG也可由内陆液化工厂或沿江LNG接收站通过火车或公路运输等方式获得。区域能源系统的LNG可以经济方便地获得。

2LNG的冷能利用

LNG使用时,需重新转化为常温气体,温度由低温复温至常温,在这一过程中大量的可用冷能释放出来,据测算,1kg LNG约释放出870k J的冷能。 根据现在比较流行的LNG冷能阶梯利用理论[2], 从 - 162℃到常温,可根据不同工艺对温度的需求, 将冷能逐级利用到空气分离、冷能发电、干冰制取、 冷冻冷藏库、空调系统等领域。但由于设备、工厂选址、物流等多种因素的限制,目前还没有完全实现这样的冷能阶梯利用。

作为区域能源需求来看,供电、制冷、采暖、生活热水是区域能源需求的主要形式。为此考虑将LNG的冷能主要用于区域能源的冷冻冷藏库和空调系统。

2.1冷冻冷藏库

利用LNG冷能作为冷源的冷库,将载冷剂冷却到一定温度后经管道进入冷冻、冷藏库,通过冷却盘管释放冷能,实现对物品的冷冻、冷藏。为有效利用天然气冷能,可将低温冻结库或低温冻结装置、冷冻库、冷藏库等按不同的温度带串联。这种方式按LNG的不同温度带,采用不同的载冷剂进行换冷后依次送入低温冻结库或低温冻结装置 ( - 60℃) 、冷冻库( - 35℃) 、冷藏库( 0℃以下) ,这样LNG冷能的利用率将大幅提高,运行成本较机械制冷下降37. 5%[2]。

2.2LNG蓄冷空调

LNG主要用于发电和城市燃气,LNG的气化负荷随时间和季节发生波动。对天然气的需求是白天和冬季多,所以LNG气化所提供的冷能也多。 反之,在夜晚和夏季,可以利用的LNG冷能也随之减少。LNG冷能的波动,将会对冷能利用设备的运行产生不良影响,必须予以重视。蓄冷装置是利用相变物质的潜热存储LNG冷能的。其原理如下: 白天LNG冷能充裕时,相变物质吸收冷量而凝固; 夜间LNG冷能供应不足时,相变物质溶解,释放出冷量供给冷能利用设备。

3燃气的热电联产

燃气的热电联产是以天然气为主要燃料,带动燃气发电机组运行,产生的电力满足用户的电负荷,系统排出的废热通过余热利用设备向用户供热。热电联产系统的工艺流程可见图1[3]。

经过能源的梯级利用,热电联产能使能源利用效率从常规发电系统的40% 左右提高到80% 左右[3],大量节省了一次能源。

自从2008年我国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110MW级R0110燃气轮机成功进行点火实验以来,我国燃气轮机技术水平与国际先进水平之间的差距正不断缩小,我国的燃气轮机自主研发、生产制造等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我国大力发展天然气热电联产的技术条件已经成熟[4]。

4LNG区域能源系统方案设计

LNG区域能源系统工艺流程图如图2所示。 以大型居住社区或小型乡、镇作为LNG区域供能单元,通过中小型LNG船将LNG从沿海LNG接收站运输到沿江LNG接收站,再通过LNG槽车或火车运输到各LNG用能区域。或者通过槽车或火车从液化工厂运输LNG到各LNG用能区域。在区域内设置能源中心,LNG先通过冷却盘管释放冷量,实现对区域内物品的冷冻和冷藏。LNG的第二站是蓄冷空调系统,LNG流过换热盘管,将冷量转移给蓄冷材料,等有空调需求时再把蓄冷材料内的冷量释放出来。LNG气化后分为2部分,一部分用于满足区域天然气燃烧器的用气需求,通过天然气管网输送给居民、工商业用户。另一部分输送给热电联产工厂,天然气通过燃气轮机发电供给整个区域,而产生的烟气则通过余热锅炉生产热水, 供给区域内用户生活热水或供暖用热水。

5LNG区域能源系统技术经济分析

通过整合,该方案可将LNG的冷能和蕴含的热能充分利用,极大提高能源利用效率。而且可以将目前的能源利用格局化整为零,节约电能、燃气等能源的长输费用。作为“对环境友好”的能源, 天然气的地位日益上升,市场前景十分广阔。

5.1能源综合利用率高

大型天然气发电厂的发电效率一般为35% ~ 55% ,如果扣除厂用电和线损率,终端的发电效率只能达到30% ~ 47% ,而区域系统充分利用了冷能和热电联供,能源利用效率提高到超过80% 。

按照LNG冷能870k J/kg,1kg LNG气化为1. 495m3,天然气的低热值按照36000k J/m3,热电联供的能源利用率80% 计算,区域系统冷能和热电联供的综合利用效率为:

5.2设备调节灵活

燃气轮机的设备调节灵活性大大优于煤电和核电设施,燃气轮机起停迅速,并可以实现所谓的 “黑起动”。以PG6561B燃气轮机为例,其正常起动( 从零负荷到满负荷) 的时间是16min,紧急起动只需10min[3]。

5.3有良好的经济性

随着2015年4月天然气价格并轨,借政策东风,LNG市场将会激发新的活力,国内市场供需格局或将被改写。利用LNG冷能供冷,利用天然气发电后余热来供热,整个系统能源效率提高,能源供应成本下降,在能源价格不断增长的形势下更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另外因为免除了电力长输损失及燃气长输运营成本,该方案为能源利用格局提供了一个化整为零的思路。

5.4有良好的环保效益

天然气是清洁能源,在其完全燃烧及采取一定的治理措施后,烟气中NOx等有害成分远低于相关环保指标要求,具有较好的环保效益。

6结语

随着天然气液化技术的发展与成熟,以及国家对环境保护的日益重视,天然气的合理高效利用日益受到关注。通过将LNG直接用于区域,作为区域供能的一次能源,可极大缓解国家电网和燃气长输管网的建设压力,将区域供能作为独立的能源系统,可大大提高能源利用的独立性和安全性,并有效利用了冷能和热能,提高LNG的综合利用效率。 可以看到,基于LNG能源优化利用的区域分布式供能系统有很大的经济和环保价值,必将在将来的能源结构中发挥巨大的潜力。

参考文献

[1]张磊,杨中英.内河LNG船舶发展现状[J].船舶设计通讯,2014,(6):226-229.

[2]周廷鹤,彭世尼.LNG冷能利用技术探讨[J].上海煤气,2009,(1):37-39.

[3]李宇红,叶寒栋,程永章,等.热电联产是利用天然气的合理途径[C].海峡两岸第一届热电联产汽电共生交流会论文集,2000.

区域能源合作 篇4

由于全球能源形势日益严峻, 世界能源市场复杂多变, 不稳定性、不确定性表现突出。常规能源的利用, 不仅恶化气候环境, 而且威胁人类社会的和谐发展。对于尚未大规模利用、正在积极研究开发的能源, 称为新能源。结合我国的国情, 常将太阳能、地热能、生物质能、风能、海洋能、核能、氢能等列为新能源[1]。

珠三角地区的能源消耗总量巨大, 由于常规能源贫乏, 导致自给率严重不足, 对外能源依赖性很大。因此, 应通过自身特有的区位优势, 优化能源消费结构, 促进新能源产业发展。

珠海地理位置优越, 十分有利于新能源产业的发展。珠海海域辽阔, 海域面积6135km2, 海岸线长2245km, 拥有大小岛屿217个, 是珠三角城市中海洋面积最大、岛屿最多, 海岸线最长的城市。对发展海洋资源、风力资源等新能源有很大的优势, 潜力十分巨大。

1 珠海能源消费结构现状

1.1 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能源消费量分析

珠海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能源终端消费量如表1所示。

在能源终端消费量中, 原煤的终端消费量稳定, 2009年最高为65.7万t, 反映出珠海的经济增长对原煤的依赖程度较大;石油的终端消费量在2011年大幅度下降, 与2010年相比, 下降了10万t以上。而电力的终端消费量则呈逐年上升趋势, 在2011年高达64.7亿k Wh。电力作为一种优质、清洁能源, 在终端能源的消耗中, 电力的比重提高, 反映了将由低向高污能源逐步转向高效优质能源的变化趋势。

1.2 环境基本情况分析

珠海市工业废水、废气、二氧化硫排放量如表2所示。尽管珠海在环境保护方面成效显著, 生态保护与污染防治并重, 大力开展城市环境整合整治, 加大环境监督管理力度。但从总体上看, 目前珠海环境仍不容乐观。从2012年统计的数据可看出, 工业废气排放总量不但没下降, 反而有上升的趋势。2011年比2007上升了323亿m3;而工业废水排放总量及工业二氧化硫排放总量有所下降, 但下降幅度并不很大。据统计, 珠海2011年全年灰霾大气日数为82d;酸雨发生率为45%, 比2010年提升了0.7个百分点。珠江三角洲作为广东发达的经济区域, 经济日益增长, 工业日趋发展, 而环境的污染却十分严重。珠三角多个城市是酸雨和污染的重灾区, 酸雨和二氧化硫造成的污染已经严重破坏了该地区生态系统的平衡性, 降低了人民的生活质量, 对国民经济造成了严重损失。因此, 珠三角地区各市有义务制定并实施多项措施, 控制并防治“三废”的排放量。

2 珠海发展新能源产业的战略意义

2.1 新能源的优点

新能源与常规能源相比, 具有4个显著优点, 即:资源特别丰富, 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具有很高的效益;污染少, 相对清洁;在科学技术的支持下, 方便开发使用。

新能源的市场潜力巨大, 对经济社会和生态发展具有强大的拉动作用, 而且是转变产业结构、实现新一轮经济大繁荣发展的重要产业。可见, 新能源已成为当今社会能源战略的主流。把新能源产业培养成为一个特色产业和新的经济增长点, 必将有力推动地区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成为有效应对挑战、抓住发展机遇的重要途径[2]。

2.2 珠海发展新能源产业的优势

由于国家的政策倾斜, 新能源产业正迎来高速发展的时期。新能源领域投资增长的动力主要来自国家政策, 自2006年1月1日实施《可再生能源法》后, 政府又相继出台了一系列配套政策, 从而营造了一种有助于新能源产业持续增长的稳定环境, 进而促进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技术研发和产业发展。

珠海新能源产业初具规模。当前, 珠海锂离子电池产业已有多家知名企业, 如银通、鹏辉、光宇等。此外, 以LED产业为主的企业也初具规模, 在业内已有较雄厚和较高的知名度 (如德豪润达) 。

3 优化能源消费结构, 促进新能源产业建设

3.1 调整产业结构, 优化一次能源消费

不同产业对各种能源的消费量不同, 所占比重也随之变化。而能源消费量的变化会直接对环境, 甚至对地区以后的发展产生影响。因此, 优化一次能源的消费结构, 需着手调整产业的结构, 降低高耗能产业的比重, 促进低耗能、高技术密集产业的发展。珠海在调整产业结构的过程中应着重把发展第三产业和高技术产业作为结构调整的主流方向, 积极鼓励、引导、扶持高信息技术产业和第三产业的发展[3]。

3.2 适当降低一次能源消费比重, 提高其利用效率

从环境保护方面来看, 不同能源品种提供相同能源服务量的情况下, 其二氧化碳和二氧化硫的排放量却有较大差异。据分析, 空气中绝大部分的二氧化碳和二氧化硫都来自燃煤排放。相比之下, 太阳能、水电、核电等新能源是无碳燃料。煤炭在珠海的能源供给上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煤炭的消费量比重很高。因此, 可以适当降低能源消费中的原煤比重, 提高其他低污染或无污染燃料的比重。通过对原煤产品进行粗加工、深加工和精加工, 以及研究煤炭燃烧技术, 使煤炭高效、洁净燃烧, 提高煤炭资源利用效率和煤炭工业的产品层次, 减少污染和浪费。除此之外, 还应加大力度研究煤炭转化技术, 即气化、液化、热解等技术, 提高煤炭资源利用率[4]。

3.3 开发利用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

1) 开发利用风能、海洋能。

珠海岛屿众多, 海岸线长, 可凭借区位优势和地形特征大力发展风能、海洋能。风能、海洋能具有清洁、卫生、资源充足等显著优点。在当今能源危机和环境危机日益严重的背景下, 风能、海洋能资源受到普遍关注, 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和巨大的商业潜力。目前, 珠海所利用的煤炭大多从外地采购, 若能开发利用好风能、海洋能, 将会产生巨大的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

在国内, 广东是风力发电发展较快的省份, 具有已建成和正在建设中多个风电场, 例如汕头南澳岛风电场、珠海横琴脑背山风力发电站、惠来海湾石风电场、汕尾施公寮风电场等, 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是南澳岛, 是中国风能发电的试验地, 亚洲海岛最大发电场, 这为风力发电的深入研究和开发提供了有利条件, 珠海可借鉴已建成风电场的技术和经验, 在原有的基础上继续加大力度开发风电场。海上风电场是未来风能大规模利用的主要形式之一, 致力发展风电场以便在未来形成规模经济布局, 促进海上风电规模化发展。

2) 开发利用太阳能。

珠海地处亚热带, 全年日照时间长。据统计, 2011年珠海全年日照时数1989.8h, 这对于珠海建设太阳能利用工程, 发展太阳能产业是十分有利的。

太阳能的应用途径主要体现为太阳能电池、太阳能热水器、太阳灶、太阳路灯等形式。在太阳能光伏产业上我国已经成为世界最大的太阳能电池生产国。在产业布局上, 珠三角地区已经形成了具有特色的太阳能光伏产业集群, 这为太阳能的利用创造了条件, 可加大对太阳能利用力度;在有公共电网的地区, 光伏发电系统可以与电网接网运行, 有利于提高发电效率和环保性能;还可以加大力度推广太阳能热水器、太阳灶的使用, 增设太阳路灯等方式, 使太阳能充分得到利用。

3) 开发利用核能。

对于核能, 我国已做出积极推进核电发展的重大决定, 加快核电建设, 提高核电在电力供给中的比重, 这将有助于缓解电力增长与交通运输、环境保护的矛盾。同时, 广东也加快前期工作, 规模化发展核电, 延伸核电产业链, 推进核电自主化。而珠海的电力消费量逐年增长, 比重不断提高, 因此, 珠海可考虑发展核电或从附近城市输送核电, 如深圳大亚湾核电站、岭澳核电站, 从而优化能源消费结构。

4) 开发利用天然气。

19世纪煤炭是主要能源, 20世纪石油取而代之, 21世纪是天然气世纪, 这已成为能源专家的共识。天然气作为一种优质、清洁、高效的化石燃料, 在所有化石能源中碳排放系数最低, 能减少二氧化硫和粉尘排放量、二氧化碳排放量和氮氧化合物排放量, 有助于减少酸雨形成, 缓解温室效应, 从根本上改善环境质量。据分析, 珠海天然气的消费量呈现上升趋势。2011年, 珠海天然气终端消费量为5108万m3, 与2010年相比, 增加了399万m3。并且随着天然气项目工程的推进, 珠海的天然气消费比重将不断提高。选址于珠海高栏港的LNG项目天然气接收站, 该项目分三期建设, 计划于2013年一期项目竣工投产。一期工程建设规模350万t/a, 建设3座16万m3储罐;二期建设规模按700万t/a考虑。项目建成后, 主要向珠海、广州、佛山、中山、江门等城市供气。从优化能源结构方面考虑, 珠海仍需继续加大天然气项目工程的投资建设, 使天然气得到更广泛利用, 从而减少对煤炭的使用及石油的依赖。

3.4 加强新能源人才队伍建设, 提高科技水平

在我国, 新能源产业的科研和管理方面复合型人才比较缺乏, 技术水平整体较低, 先进设备与核心技术太过于依赖国外, 大大制约了新能源产业的发展。由于自主技术不够成熟, 要在设备购买、产品研发上付出高成本。

因此, 必须加强新能源人才队伍建设, 提高科技水平, 进一步降低新能源产业的成本, 是未来新能源产业发展的重要任务。珠海地处沿海, 是最早四大经济区之一, 可通过发挥特区作用, 积极引进高端人才, 广泛开展国际学术交流, 着力培养战略决策型科技人才及高端科技研发人才, 为珠海新能源产业的发展提供人才保障。

4 结论

珠海对能源的需求量巨大, 并且整体呈不断上升的趋势。与此同时, 珠海具有优越的地理条件, 隐含的新能源资源十分丰富, 新能源市场潜力巨大, 可通过加大资金及技术力量的投入, 充分发展风能、太阳能等清洁可再生资源, 满足日益增长的能源需求, 提高自给率, 减少对外的能源依赖程度, 优化能源结构, 从而实现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 提高珠海各行业在未来中的竞争力, 确保珠海长期可持续发展。

摘要:以珠海地区为例, 分析发展新能源对优化珠海三角能源结构的影响。通过对珠海能源消费结构现状的深入分析, 强调珠海发展新能源产业的战略意义。重点研究讨论珠海地区发展新能源所具备的条件优势, 提出优化能源消费结构, 以及促进新能源产业发展的具体措施, 可为其他地区新能源发展提供借鉴与参考。

关键词:能源消费结构,新能源,可再生能源

参考文献

[1]王中铮.热能与动力机械基础[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7.

[2]韩维霞.发展新能源的必要性分析[J].科技与生活, 2010, (22) :218.

[3]未江涛.优化能源消费结构, 打造绿色环保广东[J].南方论刊, 2006, (12) :17-19.

区域产业能源消费量预测模型研究 篇5

关键词:区域产业,能源消费量,产品产量预测,单位能耗量预测

一、引言

能源是人类生存和社会进步的重要物质保障。随着经济发展和人口增长,我国对能源需求呈急剧上升的趋势,出现了能源供求短缺现象,造成这种矛盾的主要原因是产业结构、能源结构的不合理、能源价格机制存在缺陷、能源利用率低等。要解决能源供需矛盾问题,就需要合理的制定能源发展规划,制定能源生产和消费计划。多年来,许多学者对能源生产、消费预测开展了多方面的研究,从影响能源消费量的经济发展、人口、产业结构、能源价格等宏观因素之间的关系进行预测分析,大致可以分为两类,即单一预测法和采用组合模型进行预测。这两种预测方法多是从影响能源消费宏观因素方面进行的,存在很大的偏差。为了提高预测的精度,本文提出了一种从具体产业、产品等微观角度进行能源消费预测的方法,能够反应出具体产业、产业结构、产品结构、能源结构、节能等变化对能源消费量的影响。这在一定的范围内缩减了预测的偏差,为决策的制定提供了一定的依据。

二、区域产业能源消费的影响因素

1、产业结构对能源消费量的影响

产业结构的变化是影响区域产业能源消费的重要因素,其对能源消费产生的影响存在于以下两方面。一是产业结构不同,其能源需求种类、耗能强度也不同。一般而言,相对于第一、三产业,第二产业属于高耗能产业,能耗强度相对较高,所需能源品种多,因此以第二产业为主体的产业结构必然会对能源消费产生拉动作用。二是不同产业部门单位产品所需求的能源数量、种类也相差较大。具体来说,第二产业部门单位产品所需要的能源数量、种类较多,第一、三产业部门单位产品所需要的能源数量、种类相对比较集中。随着经济发展第二产业的主导地位正逐步向第三产业过渡,进而降低了高耗能高污染产业的比重,增加低耗能清洁产业的比重,从而整个区域的能耗强度就会下降,能源消费量也相对减少。

2、节能减排对能源消费的影响

节能减排政策的推广对产业能源消费也产生重要的影响,主要是通过技术节能、结构节能、管理节能、优化等来达到节约能源、降低能源消耗、减少污染物排放的目的。具体来说,随着能源使用和加工转换技术的不断改善,先进设备不断投入使用,能源的生产和转换环节的生产效率就会提高,单位产品能耗量减少,生产环节的能源损失也会减少,因此通过技术节能提高其能源利用效率,以达到节约能源、减少能源消费量的目的。另外,合理的使用能源,延长产业链,减少能源初级产品使用,发展下游产品的精细加工,提高高能耗高污染产业的准入条件,遏制部分高耗能产业的盲目投资和低水平的重复建设。在产业中通过对耗能产品制定科学的耗能指标,改善办公场所、营业场所耗能设施的管理制度建设,规范企业生产行为,降低耗能,引导顾客树立节能意识,主动使用高能效产品、节约能源。

3、能源之间的互补、替代对能源消费量的影响

同种能源具有多种用途,各种用途在产业活动中发挥的作用也不同,且同种需要也可以由不同的能源来满足。在产业中进行相关能源之间的替代、互补可以改变能源的结构,主要改善以煤和石油为主的高耗能能源供应与消费结构,降低能耗强度,减轻环境污染。在产品中进行能源的替代、互补可以改善能源的种类,提高能源的利用率,节约能源,减少能源消费量。因此,在我国现有能源约束供给条件下,以新能源替代传统能源、以优势能源替代稀缺能源、以可再生能源替代化石能源,促进能源品种由单一向多元化转变,提高替代能源在能源结构中的比重,是解决我国能源供需矛盾及减轻环境压力的有效途径。

4、产业规模、产品产量、单位产品能耗对能源消费的影响

在当区域中某个产业规模扩大时,能耗量增加,当产业规模压缩时,能耗量减少;当新产业增加时,该产业的能耗量增加,当产业被淘汰时,该产业的能耗为零。产品产量的变化就是产品结构的量的变化,当生产新产品时,该产品的能源消耗量增加进来,当产品淘汰时该产品能源消耗量为零。同时在单位产品能耗中增加技术、生产方式、节能等因素,减低单位产品的能耗强度,这些因素的变化也会对能源消费量有所影响。

三、产业某能源消费量预测模型研究

1、模型建立理论依据

本文预测方法是以产品产量预测、产业结构发展预测为基础、以单位产品耗能量预测为重点进行预测。该预测方法基础与机理有以下几方面。一是从产品方面。产品结构不同,所耗费能源种类、单位产品耗能量、耗能总量也不同;生产产品产量不同,产品的耗能总量也不同。二是从产业方面。产业结构不同,所耗费能源品种、耗能强度和总量不同;产业规模不同,产业的耗能总量也不同。三是其他因素方面。技术、优化、管理、综合利用等方面的开展会对能源结构与单位耗能量产生影响,能源之间的替代、互补,也会对能源消费品种产生影响。因此,从具体区域、产业来看,产品结构、产业结构、单位能耗量变化会直接引起能源品种、能源强度、能源数量变化,这是该模型预测能源耗费量的基础。考虑这些原因与机理,区域产业能源耗费的预测应该首先在产品种类、产量预测,然后结合相关因素的变化对单位产品耗能量进行预测,最后利用所预测的数据预测某种能源的消费量。

2、模型建立

假设某个区域拥有产业数n,第j产业生产产品种类m,第j产业生产第i种产品的产品量Qij,对该区域产业耗费某种能源消费量的预测方法如下:

(1)某产品的产品产量预测模型。本文直接采用已有的GM(1,1)和AR(p)组合预测方法进行产量预测,产量预测模型方法如下。

假设观测实际数据序列为Q={q1,q2,q3,…,qn},应用GM(1,1)模型得到相应的模型参数则GM(1,1)模型预测公式为:

任何预测模型与实际都会产生偏差,为了提高预测的准确度,需要分析偏差变化的规律,建立偏差变化的模型,再利用该模型对预测模型进行调整。那么偏差变化的模型为:

与原始观测数据对应相减即可得到所建灰色GM(1,1)模型残差序列:

E={ε1,ε2,…εn}式中:

由式(2)得:

以残差序列E={ε1,ε2,…εn}为研究对象,建立时序AR(p)模型,则有:

由式(4)可得观测数据序列的灰色自回归模型预测式:

(2)某产品单位能耗量的预测。本文利用多元回归方法进行能耗定额的预测,预测模型方法如下。

首先建立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的一般形式为:

式中:k为解释变量的数目,βk(k=1,2,…k)为回归系数,μ 为去除k个自变量对R影响后的随机误差。

(3)该产品的某种能源能耗量预测。本文利用已知条件进行预测该产品某种能源能耗量。即:

(4)该产业对某种能源能耗预测。运用上述方法可以依次求出该产业中不同产品对某种能源能耗量,然后将求出的能耗量累加就可以求出该产业对某种能源的能耗量。即:

(5)区域产业某种能源消费量预测模型。运用前四步的方法依次求出不同产业某种能源的能源消费量,将此不同产业某种能源的能源消费量累加就可以求出该区域产业某种能源消费量。即:

根据上述模型我们可以把各个产业、各个产品所消费的各种能源数量预测出来,可以清楚、直观地看到各产业、产品所耗费的各种能源的消费预测量。

四、结论

通过该模型的建立能够有效地避免了GDP、通货膨胀等对能源消耗量的影响,使预测的结果更加精确。利用产品产量进行能源的预测,是考虑到产品结构、产业结构、单位能耗等变化对能耗量的影响。将产业所有能源消费量进行求和,是考虑到产业结构变化对能源消耗量的影响,因此该模型能够反映产业结构质变、量变对能源消费量的影响。通过该模型可以针对具体的产业、企业进行短期或中期的能源规划,使得能源生产和消费更加合理、科学。由于能源消费系统具有复杂性、非线性等特征,所以本文建立的能源预测模型具有一定的局限性,还需对能源消费量预测做进一步的研究。

参考文献

[1]李爱军、黄树红:能源模型与政策分析[M].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12.

[2]夏学文、蒋劲松:能源生产的经济数学模型及预测[J].工业技术经济,1997(1).

[3]袁菲菲:我国产业结构调整对能源消费影响的研究[D].山东财经大学,2012.

区域能源合作 篇6

第二轮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框架下的战略对话于2010年5月25日发布成果清单, 中美能源安全合作联合声明是其中一项。声明指出, 中国和美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能源生产和消费国, 在保障能源安全上有着共同利益和责任, 面临共同的挑战, 中美对维护国际能源市场的稳定具有共识。中美充分理解全球能源生产、尤其是清洁能源发展的重要性。双方有意在坚持立足国内、多元发展、加强合作原则基础上共同致力于保障能源的稳定安全供应。声明指出, 中美共同承诺增加能源领域的投资, 两国欢迎外部投资勘探和开发相关资源。中美认识到充分开发利用本国非常规能源资源的重要性。

(摘编自陕西省产学研信息服务网)

区域能源合作 篇7

能源强度即单位GDP能耗(或者单位增加值能耗、单位总产出能耗、单位总产值能耗)是测度一个国家、地区或行业总体能源效率水平时最常用的指标。近年来,我国的能源问题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众多学者从不同角度对能源强度问题进行了分析。一类研究探析了我国能源强度的时间变化趋势及影响因素。其中一部分文献运用结构分解法或指数分解法对能源强度进行分解研究, 以找出能源强度变化的主要原因。另一部分文献研究了能源强度与经济增长、进出口和产业结构等经济变量的关系。另一类研究则探讨了中国能源强度的横截面数据的变化。史丹运用洛伦兹曲线、弗罗伦斯系数和基尼系数分析了中国能源效率的地区差异以及能源效率趋同条件下的节能潜力;齐绍洲和罗威分析了我国不同区域间能源强度的差异是否会随经济差异的缩小而收敛;Wang对我国各省能源强度的差异分析,认为资本积累提高了能源使用效率并且对地区差异有缩小的作用。

本文基于基尼系数,首先衡量GDP、能源消耗总量、技术进步、产业结构、FDI、出口额等区域分布的不平衡性,然后运用灰色关联理论考察各个变量和地区能源强度差距之间的关系,从而得到各变量在其中的作用和地位。

2 区域能源强度发展不平衡的测度

我们选取了2001-2010年全国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多项数据进行分析,西藏由于样本数据缺乏,在研究中予以剔除。同时为了消除物价的影响,采用样本期内国内生产总值指数将以上数据折算为2001年的不变价格。本文选取的指标有单位GDP能耗、GDP、能源消费总量、FDI、出口额、第二产业生产总值、R&D 技术知识存量等等。其中单位GDP能耗是用来表征能源强度的指标;产业结构由第二产业生产总值来衡量;R&D 技术知识存量则用来代表技术进步;出口额和FDI代表了对外开放程度。R&D 技术知识存量采用永续盘存法计算。所有数据均来自于各年份的《中国统计年鉴》和《中国能源统计年鉴》。

本文采用基尼系数法来测度区域能源强度的差异。区域的划分中东部包括北京、天津、河北、辽宁、上海、江苏、浙江、福建、山东、广东和海南,中部包括山西、吉林、黑龙江、安徽、江西、河南、湖南和湖北,西部包括内蒙古、广西、四川、重庆、贵州、云南、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和西藏。根据这些数据可以计算出各个地区的人口比重、能源强度比重、GDP比重、能源消耗总量比重、FDI比重、出口额、产业结构比重、技术进步比重,以及区域的累计比重。以人口的累计百分比作为洛伦兹曲线的横轴,能源强度、GDP、能源消耗量、FDI、出口额、产业结构、技术进步的累计百分比作为洛伦兹曲线的纵轴,可以计算出2001-2010年间的能源强度基尼系数、GDP基尼系数、能源消耗量基尼系数、出口额基尼系数、FDI基尼系数、产业结构基尼系数和技术进步基尼系数。

以2010年的能源强度基尼系数为例,通过《中国统计年鉴2011》中的原始数据,可以整理得到2010年各区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分别为东部占41.36%,中部占31.77%,西部占26.88%。当年单位GDP能耗的比重分别为:东部占25.95%,中部占25.89%,西部占48.15%。由上述数据可以画出相应的洛伦兹曲线,再根据基尼系数的定义,计算2010年的能源强度基尼系数为

按上述方法可以计算出不同年份相应指标的基尼系数(表1)。由表1中的数据可看出,2001-2010年这十年间不同的指标衡量东部、中部和西部的差距所得到的结果不一。总体来说,以FDI、出口总额、R&D存量来衡量的区域差异较大,而已能源强度、GDP、能耗总量、第二产业生产值衡量的区域发展差异较小。具体到每一个基尼系数,以能源强度、R&D资本存量、GDP、第二产业生产总值和出口额衡量的区域差异时而扩大,时而缩小,以FDI和能源消耗总量衡量的区域差异不断减小。

3 区域能源发展差距的灰色关联分析

为了研究各因素对区域能源强度差异造成的影响,采用灰色关联分析法,考察单位GDP能耗基尼系数与其他几个基尼系数之间的关系。

3.1 模型建立

分别以2001-2010年间的能源强度系数和GDP基尼系数、能源消费总量基尼系数、FDI基尼系数、出口额基尼系数、产业结构基尼系数、技术进步基尼系数计算出灰色综合关联度,得到灰色综合关联序列,从而判断能源强度与其他指标之间的关系,具体的计算步骤如下:

3.1.1 求绝对关联度。

设行为序列Xi=(xi(1),xi(2),xi(3),…,xi(n)),i=0,1,2,…,m,当i=0时即X0为能源强度基尼系数,X1,X2,…,Xm为其它指标的基尼系数。灰色绝对关联度是序列X0分别与序列X1,X2,…,Xm之间相似程度的表征,X0与其越相似,灰色绝对关联度越大,反之就会越小。

首先,求X0与Xi(i=1,2,L,m)的始点零化象 X(i=0,1,2,L,m)。

X=(xi(1)-xi(1),xi(2)-xi(1),L,xi(n)-xi(1))=(x (1),x (2),L,x(n)),(i=0,1,2,L,m)。

其次,求|s0|,|si|和|si-s0|。具体公式为:

最后,求各灰色绝对关联度ε0i,(i=1,2,L,m)。具体公式为:

由上述步骤计算出能源强度基尼系数和其它各基尼系数之间的灰色绝对关联度ε0i

3.1.2 求灰色相对关联度。

灰色相对关联度是序列X0与序列Xi相对于始点变化速率之联系的表征,X0与Xi变化速率越接近,灰色相对关联度就会越大,反之则越小。

首先,求X0与Xi,(i=1,2,L,m)的初值象X'i,(i=1,2,L,m)。计算公式为

其次,求X'i(i=1,2,L,m)的始点零化象

再次,计算|s'0|,|s'i|和|s'i-s'0|。

最后,计算灰色相对关联度r0i

3.1.3 求灰色综合关联度。

灰色综合关联度能同时体现序列X0与序列Xi的相似程度和相对于起始点的变化速率的接近程度。因此它是一个能较为全面的反映序列之间的联系是否紧密的数量指标。计算公式为:ρ0i=θε0i+(1-θ)r0i,θ∈[0,1]。取θ=0.5表示对绝对关联和相对关联同等关注。由此得到能源强度基尼系数和其它基尼系数之间的灰色综合关联度ρ0i。根据其大小可以排列出灰色综合关联序,由此判断各因素对于区域能源强度差异的不同影响程度。

3.2 实证结果

利用表1中的原始数据计算2001-2010年间的能源强度基尼系数和其它基尼系数之间的灰色绝对关联系数、灰色相对关联系数和综合关联度。以此来判断变量之间的关系远近。首先其行为序列分别为:

能源强度基尼系数:X0=(x0(1),x0(2),x0(3),…,x0(10)) =(0.2147,0.2171,0.2367,0.2424,0.2451,0.2435,0.2438,0.2329,0.2364,0.1881);

GDP基尼系数:X1=(x1(1),x1(2),x1(3),…,x1(10)) =(0.2092,0.2147,0.2229,0.2218,0.2204,0.2152,0.2063,0.1904,0.1802,0.1632);

能源消耗总量基尼系数: X2=(x2(1),x2(2),x2(3),…,x2(10)) =(0.1034,0.1020,0.0926,0.0903,0.0925,0.0888,0.0847,0.0786,0.0734,0.0644);

R&D资本存量基尼系数: X3=(x0(1),x3(2),x3(3),…,x3(10)) =(0.3078,0.3167,0.3197,0.3157,0.2958,0.2951,0.3005,0.3057,0.3114,0.3106);

第二产业生产总值基尼系数:X4=(x0(1),x4(2),x4(3),…,x4(10)) =(0.2326,0.2355,0.2467,0.2608,0.2537,0.2428,0.2282,0.2067,0.1858,0.1578);

FDI基尼系数: X5=(x5(1),x5(2),x5(3),…,x5(10)) =(0.4928,0.4910,0.4870,0.4621,0.4319,0.4182,0.3983,0.3659,0.3480,0.3091);

出口总额基尼系数:X6=(x6(1),x6(2),x6(3),…,x6(10)) =(0.5318,0.5303,0.5289,0.5311,0.5279,0.5214,0.5113,0.4947,0.5032,0.4883);

其次根据上述灰色关联度的计算公式得到能源强度基尼系数和其他的基尼系数之间的绝对关联度、相对关联度和综合关联度(表2)。

最后得出的综合关联度的数据排列出综合关联序列,进而得出各变量的基尼系数相对于能源强度基尼系数不同的关系远近程度。也就是说,2001-2010年这十年间,对区域能源强度差异影响最大的指标按相关紧密程度从大到小排序依次为第二产业生产总值、GDP、R&D资本存量、能源消耗总量、FDI和出口额。这一结论也比较符合理论预期。

4 结论

根据上述分析,得到以下两点结论:

第一,从不同的指标看,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之间的区域发展不平衡程度是不一样的。具体而言,能源强度、R&D资本存量、GDP、第二产业生产总值和出口额的基尼系数变化呈现“M”型的变化趋势;FDI和能源消耗总量基尼系数呈现下降的态势。由此可见,东部、中部和西部在FDI和能源消耗总量这两个指标上的差距是随着时间变化而减小的。而其他的几个基尼系数随着我国经济发展的变化并没有呈现固定的规律,这些指标的区域差异程度有时增大,有时是减小的。

第二,以单位GDP能耗基尼系数作为衡量区域能源强度差距的关键指标,运用灰色关联分析法计算得到的结果显示,产业结构、GDP和技术进步是造成各地区能源强度差异的最重要因素。第二产业作为能源消耗量最大的产业,自然会对能源消费强度产生重要影响。作为经济发展程度的代表GDP对能源强度的影响也不小,这是由于经济发展程度越高的地区,拥有的节能技术也就越先进,产业结构也相对合理,一些高耗能、低产出的产业逐渐丧失了生存的空间。而技术进步更是对能源强度有极大的影响,拥有先进的技术才能从本质上改善能源利用效率低的问题。

东部、中部和西部的层级发展有历史和自身条件的限制,区域的协调发展也并非要求区域之间发展的绝对平衡,但差距过大必然会影响我国对能源强度的整体控制。因此,在总体上我们应继续推进产业结构转型,加快高耗能产业结构内部的优化升级,推进企业加快技术进步的步伐,深化能源体制改革,提高能源价格的市场化程度,从而从各方面综合提高能源的利用效率。为提高我国整体的能源利用效率,更应对东、中、西部实行分层次、有差别的区域能源发展战略:东部地区的能源利用效率水平较高,但能源消费总量也是处在较大的范围。应以产业结构调整和技术创新作为节能降耗的重点,积极发展低能耗、高附加值的高新技术产业和服务业,同时发展技术含量高、能源消耗低的工业,并充分利用其所在地的地域优势进口优质清洁能源;中部地区则需要抓好第二产业内部的结构转型,重点淘汰高耗能、高污染的重化工业项目,培植能源消耗低的第三产业,通过科技投入改变现有的能源消费结构,同时注重同东部地区的合作,将先进的节能技术引进中部;西部地区目前需要通过与东、中部地区开展经济合作,引进先进的技术和人才,建设一批经济效率高、能源利用效率高、可持续发展的工业项目,同时也要依托本区能源储存丰富的优势,发展第三产业以促进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

摘要:利用2001-2010年的时间序列和横截面数据,基于基尼系数测度了能源强度、技术进步、产业结构、出口额、FDI、GDP和能源消费总量区域分布的不平衡性;在此基础上运用灰色关联理论实证分析不同影响变量和地区能源强度差异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以不同的指标进行衡量,区域差异的不平衡程度也不一样;产业结构、经济发展水平和技术进步的区域分布差异是造成东部、中部、西部区域能源强度不平衡的主要原因。

关键词:能源强度,区域差异,灰色关联度,基尼系数

参考文献

[1]刘思风,党耀国,方志耕,等.灰色系统理论及其应用[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

[2]史丹.我国经济增长过程中能源利用效率的改进[J].经济研究,2002(9):49-56

[3]高振宇,王益.我国能源生产率的地区划分及影响因素分析[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6,23(9):46-57

[4]齐绍洲,罗威.中国地区经济增长与能源消费强度的差异分析[J].经济研究,2009(7):74-81

[5]WANG C.Sources of energy productivity growth and its distributiondynamics in China[J].Resource and Energy Economics,2011,33:279-292

[6]MA HENGYUN,OXLEY L,GIBSON J.China's energy economy:Asurvey of the literature[J].Economic Systems,2010,34(2):105-132

[7]齐志新,陈文颖.中国的能源强度究竟有多高[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9(8):51-58

[8]屈小娥.中国省际能源效率差异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9(2):45-46

[9]邱灵,申玉铭.中国能源利用效率的区域分异与影响因素分析[J].自然资源学报,2008,23(5):920-921

上一篇:液压榨油机控制系统下一篇:企业文化与人才招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