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农业合作

2025-01-24

区域农业合作(共11篇)

区域农业合作 篇1

一、引言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国内众多专家学者对中俄经济战略合作问题进行了大量研究,但多侧重于一般贸易及边境贸易问题。1996年,中俄发表了《中俄联合声明》,确立了面向21世纪平等互信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至今已经20年,中俄合作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2001年7月,中俄缔结《睦邻友好合作条约》。2009年6月,中俄两国元首批准了《中俄投资合作规划纲要》。2009年,中俄两国领导人签署了《中国东北地区与俄罗斯联邦远东及东西伯利亚地区合作规划纲要(2009—2018年)》,俄罗斯《远东和贝加尔地区2025年前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和《中国东北振兴计划》相继出台。2012年,国务院批复《中国东北地区面向东北亚区域开放规划纲要(2012—2020年)》。2012年8月,俄罗斯正式成为世贸组织成员,给中俄农业及食品加工合作带来更多机遇。2012年9月,在俄罗斯符拉迪沃斯托克召开的亚太经合组织(APEC)峰会又给东北亚经济一体化增加了推动力。2013年4月,《远东和贝加尔地区社会经济发展国家计划》已经生效,俄罗斯已经启动10万亿卢布远东开发计划。而东北三省一区作为中国对俄合作的先导区,国务院于2009年批准了辽宁沿海开放带、吉林长吉图开放开发提升为国家战略,2013年8月又批准了《黑龙江和内蒙古东北部地区沿边开发开放规划》上升为国家战略。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构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简称“一带一路”)战略构想。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加快自由贸易区建设,坚持世界贸易体制规则,坚持双边、多边、区域次区域开放合作,扩大同各国各地区利益汇合点,以周边为基础加快实施自由贸易区战略。2014年,黑龙江省变提出了建设东部陆海丝绸之路的战略构想。因此,将黑龙江及吉林、辽宁和内蒙古(东五盟)建成我国面向东北亚开放的重要枢纽站和桥头堡,加快东北地区沿海、沿边开放协调发展及东部陆海丝绸之路建设具有极其重要的战略意义。

二、中俄远东区域经济一体化及农业合作研究综述

我国学者对于国际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研究始于20世纪70年代,而对我国与俄罗斯经济合作及贸易的研究从20世纪80、90年代开始增多。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观点:

一是认为我国与俄罗斯远东经济一体化及农业合作与贸易非常重要,应升级为国家级战略。于国政(1997)认为,中国与邻国存在着结构性互补优势,使边境地区经济一体化更具有现实意义。中国与邻国在经济结构、产业结构、资源结构、技术结构、进出口商品结构等方面差异较大,因而与邻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互补性。宋魁(1997)认为,中俄双边战略协作伙伴关系不仅仅是两国的事,它将对东北亚、亚太乃至全球经济的发展产生积极影响。中俄生产要素的互补性决定了中俄合作开发俄远东和西伯利亚自然资源的必要性和可行性。于晓东(2001)认为,中俄作为东亚地区的两个大国,理应顺应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历史潮流,在东亚经济一体化进程中发挥核心作用。而要实现这一目标,客观上要求我们必须推进中俄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实现中俄经贸合作战略升级。陆南泉(2004)认为,应将俄西伯利亚与远东作为地区合作的重点,这里资源丰富,必将成为今后国际合作开发的新热点地区,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对我国安全有直接影响。聂松竹(2008)认为,次区域经济合作,一方面,由于参与的地区少,容易协调地区间的利益需求,这些地区具有地缘优势,有合作的基础与愿望,因而容易启动;另一方面,次区域经济合作容易产生示范效应,能够带动整个东北亚区域的经济合作。近年来,中国东北地区和俄罗斯远东及西伯利亚地区的经济合作正走向完善与成熟。

二是认为应加快与俄远东区域经济一体化,首先是中俄贸易自由化和投资便利化,并提出了建立中俄自由贸易区的设想。宿丰林(2004)和王之光(2002)等人提出了中俄边境自由贸易区的不同模式,通过搞好试点逐步扩大到远东腹地。顾仲恺(2005)认为,中、日、韩共同组成自由贸易区是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的理想模式。陈柳钦(2008)、朱瑛瑛(2007)和张庆艳(2010)等提出了逐步建立不同的中俄自由贸易区模式。胡鞍钢(2001)认为,要建立一个公平的可预见的自由贸易市场环境,包括商品贸易自由化、服务贸易自由化、投资自由化、资本自由化和广泛的经济、技术、教育、文化国际合作。李金波(2005)认为,辟建绥芬河—波格拉尼奇内自由贸易区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将成为中俄经济发展史上的创举。栾晓波(2006)认为,黑—布地区基础条件好,特别是地缘、原材料、生产基地、交通运输、基础设施及对应城市规模等方面的条件尤为独特和优越,是中俄建立边境自由贸易区的最佳区域,能够促进中国东北与俄西伯利亚和远东区域经济合作。赵传君(2007,2010)认为,中俄贸易要扩大规模和实现战略升级的最佳路径选择就是实现中俄贸易自由化和投资便利化,并提出了建立中俄自由贸易区的构想。笪志刚(2013)认为,利用国家将启动新一轮为期十年的老工业基地振兴,并将出台相关扶持政策和项目的机遇,尽快向国家争取成立哈尔滨、牡丹江综合保税区的政策。索伶俐(2015)认为,建设中国东北与俄罗斯远东自由贸易区,有利于巩固提升中俄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深化两国地区全方位经济合作,带动东北亚合作深入发展。

三是认为中俄远东经济合作的基本原则应是平等互利、讲求实效、形式多样、共同发展。并且有组织、有步骤、有顺序、有目标地与俄远东合作。盖莉萍(2010)认为,中国对外经济合作的基本原则和基本立场应是“平等互利、讲求实效、形式多样、共同发展。”郭连成(2007)认为,中俄两国地区间区域经贸合作的快速发展是由两国地区间的经济互补性,特别是在能源、科技、轻工产品、劳动力资源等领域的互补性所决定的。姜振军(2012)认为,中俄都面临着不同程度的粮食安全问题,双方在农业产业化合作方面拥有良好条件,一方面具有地缘优势,另一方面拥有要素禀赋互补优势。因而,中俄加强农业产业化合作,从而共同确保粮食安全是必要的,也是切实可行的。刘爽(2011)认为,通过中国东北振兴与俄罗斯东部开发的有机对接,推进区域经济社会的跨越式发展,切实加快中俄建立自由贸易区和东北亚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步伐,实现中俄毗邻地区的共同发展繁荣。

四是认为在俄罗斯远东从事农业开发合作大有可为,互补性很强,应以科技为先导。郭力(2008)提出了中国东北与俄罗斯东部地区合作的“伞”型新模式,指出了中国东北与俄罗斯东部地区应该以开展技术贸易为先导,推动双方的产业合作,进而形成新的经济增长极。李靖宇等(2009)认为,中国振兴东北战略和俄罗斯远东开发战略的协调推进,无疑会进一步提高中俄两国毗邻地区的区域经济合作水平。葛新蓉(2005)认为,目前中俄科技合作的深度和广度尚不能满足中国市场对高新技术的需求,中国应充分利用俄罗斯科技发展战略调整机遇。

五是认为中俄远东农业合作与贸易机会很大,但也存在问题。邹秀婷(2002)认为,不论从面向21世纪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角度考虑,还是从中俄生产要素的互补性看,我国与俄罗斯加强农业合作不仅有利于双边贸易额的扩大,而且互利互惠,有利于两国经济的发展。冯育民(2002)认为,目前中俄农业合作还处于低水平的贸易阶段(出口农副产品和输出劳动力),其主要原因是中俄经贸发展长期缺乏国家的宏观指导,至今没有一个中俄经贸发展的长期发展战略。加强中俄省州合作是中俄农业和食品合作的最佳切入点。今后应加强农业生产、农业科技方面的合作,充分利用省州领导人的定期会晤机制,确立符合对方实际需要的农业合作项目。戚文海(2008)认为,中俄经贸关系的发展实践表明,中俄之间贸易较多,但是合作不够,科技合作更显不足。李传勋(2008)认为,俄罗斯的投资软硬环境仍然很差,投资风险较大,企业在俄罗斯的投资活动还需要政府“护航”。中俄合作中的主要问题就是合作领域窄、规模小、科技含量低、发展速度不快,对经济拉动有限。侯冬梅等(2008)认为,中俄农业贸易存在贸易水平和层次不高、贸易方式和贸易结构单一、贸易秩序不规范,农产品互相准入还没有放开等问题。项义军(2016)认为,俄罗斯“中国威胁论”者担心俄罗斯远东成为中国“移民国家(地区)”,认为必须加以防范。

三、对策建议

1. 全面实施中国东北地区与俄罗斯远东区域经济一体化战略构想。

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东北地区与俄罗斯联邦远东及东西伯利亚地区合作规划纲要(2009-2018年)》及《黑龙江和内蒙古东北部地区沿边开发开放规划》,加快实施中国东北地区与俄罗斯远东次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国家战略部署。建议国家成立中俄远东经济发展协调委员会或远东外联部,并与俄罗斯政府及远东联邦政府成立经济一体化领导小组,建立健全中俄毗邻地区政府、民间多层次农业合作机制。把中国东北与俄罗斯远东区域经济一体化战略纳入国家对外经济战略规划。在哈尔滨设立俄罗斯领事馆或俄罗斯远东商务代表处,把黑龙江、吉林、辽宁和内蒙古(东五盟)四省区建成我国面向东北亚开放的重要桥头堡和枢纽站。

2. 加快建设东部丝路带或东北亚丝路带,落实黑龙江省《推进东部陆海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工作方案》。

建设东部丝路带首先是中国东北与俄罗斯远东经济一体化及经济贸易合作,进而发展到与南韩、日本、朝鲜、蒙古等国家的东北亚一体化。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是习近平总书记于2013年提出的重大战略构想。东北地区正处于东部丝绸之路的重要位置,是东北亚经济贸易中心,欧亚大陆桥的东北部的枢纽,是东部丝绸之路的关键节点,因此意义重大。抓好这个关键节点,就抓住了建设东部丝路带的核心。

3. 新常态下全面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实施东北区域经济一体化。

2016年4月26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的若干意见》对外公布,为经济发展新常态下东北地区全面振兴指明了方向。抓住新一轮振兴东北的重大机遇,实施东北区域经济一体化。要全面振兴东北地区,应该首先实施东北区域经济一体化,建议由国务院牵头组织建立东北区域经济一体化协作委员会或东北一体化局,以东北四省区行政首长协商机制为平台,建立东北四省区对俄远东联合开发办公室,建立健全我国东北与俄罗斯远东经济一体化及我国东北与俄罗斯远东农业合作的各种机制。

4. 国家应加大对东北地区与俄远东地区农业合作及贸易的金融财税优惠政策扶持力度。

对与俄远东合作的企业减免税收,尤其是对于在俄罗斯远东作业的农业机械及农业物资放宽口岸限制,给予优惠减免税收政策;对于进出口农业产品给予减免税收等优惠政策。

5. 积极探索建立基于中国东北与俄罗斯远东经济一体化及农业合作的各种模式及路径。

中国东北各地区与俄罗斯远东经济一体化及农业合作形式可以是1+1、4+6、4+10等各种农业合作模式;建设哈大齐黑、佳双同、牡绥东等沿边开放先导区和保税区;建设绥满沿边经济开放带等;把大黑河岛、黑瞎子岛、中俄绥芬河一波格拉尼奇内贸易综合体等建成中俄边境自由贸易区或保税区;把黑河市、绥芬河(东宁)市、同江县、抚远县升格为黑龙江省与哈巴罗夫斯克等州区合作的东北亚跨国国际物流中心;在哈尔滨、沈阳、长春、齐齐哈尔、牡丹江、佳木斯、绥芬河市(东宁)、黑河市和同江、抚远、内蒙古满洲里、吉林珲春等大城市及口岸与俄远东地区成立多个自由贸易区或保税区。

6. 建立健全中俄经济贸易信息网络系统。

同时,在俄建立境外农业信息站点,逐步形成对俄重点合作地区的信息网络。建立中俄经贸电台和经贸网站。发展跨境电子商务。引入国内先进电子商务运营企业与俄罗斯远东地区发展电子商务,建设哈尔滨、齐齐哈尔、佳木斯、牡丹江、绥芬河跨境贸易电子商务试点城市,创建开放的跨境电子商务综合服务平台,打造跨境电子商务物流基地。

7. 加快建设我国东北地区与欧亚大陆桥的铁路链接。

可以通过黑龙江省哈尔滨至佳木斯至同江铁路,连接俄罗斯的下列宁斯阔耶市到哈巴罗夫斯克,并与西伯利亚铁路相连。现在中俄同江—下列宁斯阔耶铁路界河桥工程于2014年2月奠基,中方已经开始建设,这标志着横跨中俄两国界河—黑龙江的铁路大桥进入正式建设阶段。大桥设计年过货能力2100万吨,建成后将形成一条新的国际铁路大通道。还可以通过黑龙江黑河大桥(计划建设)与布拉戈维申斯克连接西伯利亚大铁路连接,还有中俄边境饶河乌苏里江大桥申报立项,扩大与俄罗斯远东和欧洲各国的经济与贸易合作。

8. 建立健全东北至俄罗斯远东陆海空国际物流大通道。

目前两国之间的贸易大通道与物流网络发展缓慢,正在构建“哈满俄欧”跨境运输体系。发展哈尔滨、齐齐哈尔、牡丹江、长春、沈阳空港,发展中欧黑龙江通道跨境货物运输产品优势,组织国内外货源。建设东北与东南沿海、日韩、东南亚等江海联运和陆海联运新通道,畅通绥芬河—俄罗斯符拉迪沃斯托克(海参崴)、松花江—黑龙江—俄罗斯尼古拉耶夫斯克(庙街)通道,同江至俄罗斯下列宁斯阔耶链接哈巴罗夫斯克,并且与西伯利亚大铁路接轨。建设黑河大桥,争取早日开通布拉戈维申斯克与西伯利亚铁路。

9.,深化与俄罗斯的农业合作,加快推动我国农业“走出去”步伐。

在东北哈尔滨、长春、沈阳及俄远东地区建立中俄农业高新技术合作示范区和产业园区,建立国际化农业和食品工业体系。为解决国内农业“两难”和粮食安全问题,应加快建立中俄农业科技创新合作机制。

1 0. 完善我国东北与俄罗斯远东人文合作机制。

加强东北地区俄语言教学推广工作。在黑龙江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黑河学院、佳木斯大学、齐齐哈尔大学等多所院校建立俄语系或对俄贸易专业。鼓励中俄毗邻地区高校合作办学,支持东北重点大学与俄方高校联合培养本科生、硕士生和博士生;建立联合实验室、互派访问学者、联合培养研究生,加强优势学科的交流与合作,提高地区科技人才的综合素质。

1 1. 构建外向型现代农业产业体系。

建立各种中俄联合农业合作企业。以黑龙江农垦、吉林农垦等大型企业为龙头,组织成立对俄农业开发公司,组织个体、私企创办各种合作社,成立中俄联合公司、股份制公司、股份合作社等。黑龙江省应主动向国家争取“粮食产地直接出口权”,直接组织向俄罗斯、朝鲜、韩国和日本等国家出口,打造东北第二粮仓。

1 2. 有计划地组织赴俄远东农业劳务。

由各级市县政府成立赴俄劳务办公室,统一组织各乡村剩余劳动力,登记造册,分类编组,统一出行。并且有领导、有秩序地统一与俄罗斯政府部门交涉审批、护照、劳务许可证和农产品销售等问题。

1 3. 建立东北与俄远东区域旅游共同体,发展旅游一体化,实现免签证旅游。

首先,统筹开发东北区域旅游市场,建议联合开展旅游促销活动;其次,打造东北大旅游的交通优势,充分利用东北四省区高铁及众多的支线机场;第三,提升旅行服务业的整体服务水平,引导和扶持大型旅行社加快发展;第四,尽快建立游客服务中心网络,按照统一标准、合理布局、规范服务的原则,实行东北一条龙旅游服务模式,并且与俄罗斯远东地区实现旅游一体化。

参考文献

[1]胡鞍钢.建立中国、香港特区、日本、韩国三国四方自由贸易区设想[J].国际经济评论,2001(Z2).

[2]冯育民.中俄农业合作构想[J].东欧中亚市场研究,2002(9).

[3]邹秀婷.大力开展中俄农业合作的对策研究[J].东欧中亚市场研究,2002(6).

[4]曲伟.新世纪中俄区域合作谋划[M].黑龙江教育出版社,2002.

[5]宋魁.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新态势及其对策[J].东北亚论坛,2006(5).

[6]李传勋.加快“走出去”步伐,推进黑龙江省对俄经贸科技合作战略升级[J].西伯利亚研究,2006(1).

[7]陆南泉.中俄区域经贸合作发展趋势分析[J].俄罗斯中亚东欧市场,2009(9):1-4.

[8]戚文海.中俄科技合作战略与对策[M].黑龙江大学出版社,2008.

[9]马友君.中国东北地区与俄罗斯经济合作态势分析[J].西伯利亚研究,2009(2).

[10]郭力.中俄区域合作的“伞”型模式[J].俄罗斯中亚东欧研究,2007(3).

[11]姜振军等.黑龙江省对俄经贸合作取得的成效及未来走势[J].俄罗斯中亚东欧市场,2009(2).

[12]赵传君.创建中俄自由贸易区问题探索[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

区域农业合作 篇2

盛世光明产品区域经销合作协议

授权方:北京盛世光明软件股份有限公司

(以下简称甲方)

经销方:

(以下简称乙方)

甲乙双方经过友好协商,本着诚信合作、平等互利的原则,就北京盛世光明软件系列产品经销合作事宜达成如下协议:

一、经销产品范围:网路神警系列产品

二、授权代理性质、授权销售区域及有关权限: 甲方授权乙方经销销售区域为: 岳阳 地区。未经甲方允许,乙方不得跨越授权区域范围销售。

三、授权期限:自 2014 年 11 月 12日起至 2014 年 12 月 11日止。于上述有效期届满前5日内,乙方优先续约,否则自此协议期满之日起本协议自动失效。

四、双方结算事项

1、结算价格及特价支持:乙方执行甲方全国统一结算价格 5 折供货规定。未经甲方许可,乙方不得低于全国统一零售价80%销售授权产品。对于特单可随时申请特价支持,对于低于经销价的投标或特单,至少保证经销商50%利润。如果当地产生总代理,须直接从总代理处进货。

2、样品及铺货:本协议签订后3个工作日内,甲方向乙方免费提供《网路神警上网行为管理》中小企业版特供版产品样品1套,上网行为管理折页1张,网络安全管理彩页10张,《网路神警家庭上网小卫士》月卡5张,《网路神警家庭上网小卫士》价值168元一年包装版1套,小卫士彩页10张,公司封套1个,作为前期推广支持。若乙方安排专人参加公司现场培训且考试合格,并获取相应资质证书,可享有铺货政策。

3、运输方式:乙方指定发货运输方式,甲方代办手续,运费由乙方负担。

五、双方约定全年结算任务指标及相关考核规定

1、客户档案报备:乙方需及时完整的向甲方报备客户信息给甲方,以便甲方后期远程服务和升级。

2、意向客户报备:乙方意向客户须第一时间向甲方区域经理报备,避免客户冲突,凡乙方报备的客户,甲方不再参与直接销售。

六、双方权利和义务:甲方有义务对已销售给乙方的软件提供版本升级服务,一年后,需要支付升级费的产品,升级费用以甲方公告为准,乙方依据公告可直接向客户征收。征收后按照40%返还给甲方。甲方拥有本合同第一条所示自有产品的著作权、知识产权及相关的一切权利。

七、其他:本协议共一页,一式二份,双方各执一份,自签字或盖章之日起成立并生效,传真件有效。未尽事宜,双方友好协商;协商不成,任何一方可将争议提请甲方所在地仲裁委员会裁决。

甲方:北京盛世光明软件股份有限公司

乙方:

委托代理人:李月娇

委托代理人:

日期:2014年

日(公司签字盖章有效;个人签字有效,身份证号)

经销商信息:联系人姓名

,手机

区域合作创新浅析 篇3

[关键词] 创新区域合作合作创新

区域合作创新是区域创新发展体系问题的三个创新模式之一。在我国现阶段实现区域合作创新是由我国国情决定的。根据2006年中国区域经济的发展报告研究指出,中国区域经济在非均衡发展过程中,造成地区间的经济差异日益扩大,主要表现为沿海和内地、东部与中西部的差距拉大。尽管区域经济发展的差距性始终客观存在,但区域经济发展差距过大将给经济社会发展带来许多负面影响。针对中国区域经济技术转移、扩散、产业升级的要求,中国区域经济的整合已经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特征,为了进一步消除发展中的障碍,需要尽快正视区域经济发展差距进一步扩大的问题。所以区域间的合作就成为区域协调发展的驱动器,研究区域合作创新问题就势在必行。

一、区域合作创新的内容分析

合作创新模式是指区域通过与其他区域的合作,优势互补,在更大范围内共享和配置科学技术资源,壮大整体对外竞争能力,实现自己创新发展的模式。同时,其区域内部各企业与研究机构,政府机构之间有着明确的合作目标,以合作伙伴的共同利益为基础,以资源共享或优势互补为前提,共同参与,共享成果,共担风险,最终促使创新成果的发生,这也是合作创新内容的一部分。

其具体内容应包括以下内容的部分或全部:

1.企业、高等院校、独立研究与开发机构之间的跨区域合作,如进行联合与兼并,实施共同的R&D活动,进行经济技术合作等。

2.服务机构的合作,尤其跨区域信息、金融、人才交流网络的相互对接与联合,如组织企事业家到经济发达地区进行招商学习等活动。

3.政府机构间的合作,除了指政府在创新管理方面的协调与合作,还有创造一个创新环境和创新网络。如政府间通过签订协议实现原材料和能源供给的合作。共同建设基础设施为区域间的沟通创造条件。

4.进行整体的创新合作,走向创新活动的区域一体化。区域创新发展的具体模式,如区域产业开发模式,区域空间布局模式,区域整体经营模式和区域整体管理模式等。企业的合作创新模式又有五种,即合同创新模式、项目合伙创新模式、基地合作创新模式、基金合作创新模式和研究公司创新模式。

二、區域合作创新的动因分析

我国通过西部大开发、东北振兴和东西互动拉动中部,逐步实现全面协调和可持续的区域经济发展。经过20多年的对外开放,顺应全球制造业转移的趋势,以及外向型经济的发展,中国的整体经济实力有了明显的增强,并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是东中西部地区的差距并没有缩小,反而仍然在逐步拉大,区域与区域之间在区域经济建设上存在着相当大的问题。如产业结构雷同;项目重复建设、重复引进;投资分散而形不成经济规模;区域保护主义出现,市场分割和经济摩擦加剧;收入分配和地区经济水平差距拉大。部分企业生产能力闲置,造成浪费等。这些都是由于我国市场经济刚刚起步,经济信息不完全,渠道并不畅通,区域间的合作联合受到人为的分割。

从微观领域企业的角度,我国区域及企业现阶段的R&D的能力都不强,模仿创新的能力有限,更谈不上什么自主创新了,就算可以进行模仿创新那么合作创新应该是实现创新的基础。特别是实现产学研的合作创新是企业增强自身能力的重要途径。

从协同经济理论的角度,在现代经济中,合作比竞争更重要,希望能够实现区域协同,并提出协同经济的思想,认为成功的创新越来越依赖于企业的协同能力。协同效应,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企业组合成一个企业以后,其产出比原先两个企业的产出之和还要大的情形,即“2+2>4”的效应。那么区域之间的协同效应也就促使两地区之间加强彼此的交流与合作,节约成本,提高效益。另外由于“马太效应”的存在,也使得合作创新成为必要的选择。

从共生经济理论的角度,共生经济是指独立的经济组织之间以同类资源共享或异类资源互补为目的形成共生体,所导致的经济组织内部和外部的直接或间接的资源配置效率的改善。合作创新可以改善资源结构、分散和降低风险、缩短创新周期、扩大创新空间、减少无效投资、降低交易成本,从而带来效率和效益的提高。合作创新是企业在任何时期都应积极谋求的,以使自己享受到共生经济。区域合作就可以带给企业实现共生经济的条件。

三、区域合作创新的功能及意义分析

区域合作创新是区域适应世界经济一体化和世界产业结构变化的一项战略措施。在全球范围内,产业更替和新产业形成的速度不断加快,产业技术构成不断提高,产业转换和技术转换的成本不断上升。区域合作创新有助于区域之间打破产业壁垒, 消除重复研究和重复投资、实现知识的分配和共享、促使企业合作相互协作,从而产生更高的创新效率。由于我国的技术水平相对落后,创新能力缺乏,单纯的依靠自主创新模式周期长,风险大,因此只在区域间和区域内部各机构企业间存在相互合作才能克服目前的区域资源约束,才能更进一步的增强自身的学习能力。

区域合作创新打破了区域的界限,促进了技术、资金、人才要素在更大范围内流动,使各种资源得到了更加优化的配置,从而使整个国民经济运行的效率得到提高,同时也促进了我国企业的技术进步。与国际上拥有强大经济实力和先进技术的区域合作,一方面可以通过紧密的协作关系学习他们的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迅速提高自身的技术能力;另一方面也解决了企业长期发展所需的资金问题。合作对于区域创新与发展的意义在于:

1.合作提供了信息交流的条件,促进区域性生产要素和产成品的交流,使企业在合作中进行集体的学习和创新。

2.合作产生创新性劳动分工和专业化,可以优化成本数量与结构,提高各行业的劳动生产率,有利于创新能力和创新效率的提高。

3.合作关系是知识溢出的渠道,溢出效益的核心是能在空间上接近信息源地,知识的溢出有利于加快技术创新的实现与转化。

4.合作加快传统产业的改造,实现传统产业的升级换代,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促进科技成果转化。

5.合作形成完善的市场,为中小企业的发展创造良好外部条件,激活中小企业,有效利用资源,提高区域综合实力。

6.合作有利于实现制度与机制的创新,为加快区域创新体系建设创造良好的创新网络和创新环境。

7.合作有利于发挥区域间的比较优势,实现优势互补。

四、区域合作创新的应用现状

合作创新模式以欧洲的区域创新合作为典范。欧洲联盟委员会从20 世纪90年代开始,就启动了旨在进行合作创新发展的进程,实现了内部服务、资本和劳动力的自由流动,发行了统一的货币,并且还制定了广泛的共同政策。以区域内部经济、政治、文化一致性与多边协调为特征的欧盟合作模式,是一种“积极”的一体化,其目的不仅在于拆除某种形式壁垒(“消极”的一体化),更在于建立广泛的共同调节和管理机构。其整体创新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即:各个国家自己的创新体系的建设;国家之间的双边或多边创新合作;欧洲联盟共同制定的整体合作计划与行动纲领。其中,国家间进行的创新合作主要包括:知识基础设施建设的协调与合作;鼓励创新交流体制的建设;创新活动支持系统的建设;科学与技术发展的合作;政府技术政策的合作等。通过执行一系列的欧洲发展计划,使得欧洲是全球区域合作水平最高的地区,也为其经济的发展提供了便利的条件。

中国长三角、珠三角和环渤海三大经济区域在中国经济发展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其GDP占到全国总量的37%,其中长三角地区占全国GDP的比重超过了20%,这些区域已经成为中国的经济增长极,的确带动了整个中国经济的宏观发展。另外还有“泛珠三角9+2”计划、“振兴东北”计划和“长江卫星经济区”开发模式更加推动这几大区域经济的发展。其中长江三角洲地区通过发布《长江三角洲人才开发一体化共同宣言》,建立了各种维护市场平行竞争及保护市场公平发展的机制,签订了很多协议大大推进了一体化的进程。而从“珠三角”到“泛珠三角”的区域合作创新战略本身还是一项新的课题,需要进一步探索创新,同时泛珠三角还和东盟区域进行区域合作,互通有无,实现经济的全球化,增强自身的竞争能力。

川渝之间也开始加强彼此合作都希望能引领西部大开发走一条发展壮大的路子,但具体的操作实践要根据实际情况,借鉴各方经验,以合作创新为基础,实现区域整体的创新与发展。

参考文献:

[1]2006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报告

[2]龙勇刘汉蓉:论区域合作创新体系.经济论坛,2005.7

[3]刘曙光田丽琴:区域创新发展的模式与国际案例研究.世界地理研究,2001.3

[4]张敦富傅晓东:区域经济合作与区域分工问题研究.长江论坛,2000.6

[5]胡继灵:高新技术企业生命周期各阶段技术创新战略的选择.科技进步与对策,2001.8

[6]罗炜唐元虎:国内外合作创新研究述评.科学管理研究,2000.8

[7]罗炜唐元虎:我国企业的创新战略选择.国际技术经济研究,2004.1

[8]李青:区域创新下区域发展观念及政策的变化.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3.12

区域农业合作 篇4

当然,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仍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一是盲目发展的态势并未发生根本改变,二是区域冲突的内在机制未见好转,三是区域合作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但是,随着国务院关于编制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的意见(2007年7月)下发,意味着区域经济政策的制订、实施将更有针对性,2008年区域政策已发生了重要变化,并将有助于推动中国区域经济发展。

中国六大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形势良好

第一,京津冀都市圈机遇比较好,发展值得期待。作为国家战略的天津滨海新区和河北曹妃甸正快速发展,这为京津冀都市圈的未来发展,带来了新的增长点。而首都北京作为核心区是京津冀都市圈中最显著的优势之一。另外,2008年北京奥运会也为京津冀都市圈带来了新的生机。在奥运的带动下,区域内的合作将会增加,一体化进程将会加快,后奥运经济也将持续为区域发展注入动力。

第二,长三角地区经济仍将保持稳步较快增长的态势。近年来,长三角紧紧抓住新一轮国际产业转移的新机遇,努力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和升级,产业发展的协调性有了一定改善。另外,投资需求的理性化得到加强,收入和消费增长步入快车道,服务业发展进入提速期,消费扩大对经济增长拉动力将不断增强。在全球经济继续平稳发展的格局下,预计2008年长三角经济稳步较快增长的总体趋势不会改变。

第三,中部地区经济仍处上升阶段,增幅回落有限。2008年,中部崛起政策将进入全面实施阶段,有利于进一步提升中部地区“3个基地、1个枢纽”在全国的地位,中部地区受到国家鼓励和支持发展的概率比较大。同时,国内东部沿海地区向中西部地区的产业转移进程明显加快,国家将逐步引导和促进加工贸易向中部地区转移。另外,中部地区资金、土地、人力、技术等生产要素资源, 将加快流向现代工业部门,将增强中部地区经济持续增长的内在动力。从总体上看,2008年中部地区增长速度虽可能有所放缓,但仍保持较高水平。

第四,东北地区经济发展的内在动力增强。2008年,国家在加大宏观政策调控力度的同时,将继续强化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各项政策实施力度。随着政策效应的显现,全国产业布局、投资流向都会出现新的变化,为东北地区加快发展,缩小与发达地区差距带来新的发展机遇。从其自身看,支柱产业高速发展的势头不减。特别是随着国企改革逐步深入,东北地区企业竞争能力及适应市场能力不断提高,国企改革成果逐步释放,会吸引众多战略投资者,并将有助于做大做强企业,从而形成新的经济增长因素。

第五,广东经济有望沿其内在惯性延续发展。尽管人民币升值和出口退税政策的调整效应对广东出口的影响将在2008年逐步显现,但稳定的宏观经济环境、持续增加的城乡居民收入和城镇化水平的提高,这些因素将为消费需求持续快速增长提供坚实的基础,并将明显增强广东经济的内在动力。虽然受金融房地产政策调整影响,广东第三产业增速可能有所放缓,但工业对金融业和房地产业的依赖程度较低,第二产业仍将保持平稳较快增长势头。

第六,西部开发将继续加强社会事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和人才开发等薄弱环节,促进特色优势产业发展。把着力点放在提高基本公共服务水平、经济结构调整、推动发展方式转变、增强自我发展能力上。继续打好长远发展基础,进一步解放思想,深化改革,完善促进西部地区长远发展的资源开发管理体制、融资体制、公共财政体制、人才流动机制和生态补偿机制。继续加强东西互动,着力推动重点区域加快发展;注重节能减排和资源节约、环境保护,保持西部地区又好又快发展势头。坚持重点突破,加大力度引导重点区域加快发展,积极推进成渝、关中-天水、环北部湾(广西)等重点经济区发展,使其成为带动西部发展的增长极。

区域经济发展三大特点

第一,高新区对区域经济增长的贡献不断增大。目前,大中城市已基本完成了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初创阶段的主要任务,初步建立了适合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经营管理体制和市场推进机制,奠定了产业发展基础,比较明显地体现了创新资源的聚集优势。城市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迅速,多数高新区已经成为区域经济新的增长点,为培育所在城市的新兴支柱产业和带动区域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随着国家鼓励自主创新政策的不断完善,高新技术区的扩散效应将进一步提升,对区域经济发展的拉动力不断上升。

第二,区域消费增幅基本相当。2007年,欠发达地区的消费开始活跃,各地区消费增长差距趋于减小。2 0 0 8年,随着国家公共财政体制的基本建立以及相应政策措施的实施,从区域的角度看, 最大获益者可能是中西部地区。这是因为, 实行这一制度将意味着中央财政支出结构要调整为追求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均等化, 从而使得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严重不足的贫困地区所获得的财政转移支付规模不断扩大。由于中央财政支出方向的调整, 相对降低了不同城乡居民在人均享受公共福利水平上的差距, 将促使欠发达地区城乡居民的人均收入变相增长。这样, 过去那种东部沿海发达地区领先增长的局面将发生变化, 中西部地区消费增幅有望提升, 各区域消费增幅基本相当, 差距不断缩小。

第三, 固定资产投资增幅中部地区继续领先。2008年, 随着国务院部门落实中部崛起有关政策措施, 中部地区投资有望继续保持领先增长。比如, 根据交通部联合中部6省交通主管部门编制出《促进中部地区崛起公路水路交通发展规划纲要》, 到2020年, 中部地区铁路建设总规模将达4500亿元左右, 新建铁路6500公里, “十一五”期间, 中部6省省会城市机场将全部进行改扩建。商务部决定选择中部地区作为全国投资促进规划准备工作的试点地区, 制订中部地区投资促进规划, 将切实改善本地区投资环境, 提高吸收外资工作的质量。海关总署也出台10条措施, 支持中部地区进一步扩大开放, 以推动中部6省的经济发展。同样, 西部和东北地区受政策以及东部产业转移的影响, 也会保持比较高的增幅, 而东部地区受土地资源的约束, 增幅会略低一些。

政策建议

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六大建议

区域经济和谐发展的基本前提是区域差异或区域分工,协同与合作是区域经济和谐发展的实践基础,区域经济和谐发展意味着一定程度的妥协、折中、放弃或牺牲。建议从六个方面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第一,完善区域管理的法律法规体系。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区域经济的协调运行和区域管理需要完善的法律法规来保障和进行。其主要职能是通过鼓励或限制性的措施,为区域内各经济活动主体的市场行为提供一个基本的活动框架和必须遵守的行为准则。这是西方成熟市场经济国家进行区域管理的成功经验,也是中国区域管理制度基础完善的重要内容。

第二,加快建立开放公平的国内市场。完善的市场机制是区域协调发展的基础。政府应通过建立统一的体制环境,取消阻碍要素合理流动的区域壁垒,使各个区域按照市场规律的要求,自主发展,公平竞争,依据比较优势合理配置资源,实现区域协调发展的局面。

第三,积极引导沿海地区产业转移。国家应出台相关政策措施,鼓励沿海经济核心区加快产业升级,对到中西部和东北投资的外资和沿海企业给予相应的政策支持,如土地、财政贴息和税收刺激等,积极引导沿海地区产业转移。

第四,完善利益协调机制,加强区际横向联合。区域间的横向联合,其根本动因在于区域间生产要素的差异以及比较优势的存在。加强区际横向联合,从长远看,将达到多赢的局面。因此,应巩固已有的区域经济协作组织,争取更大范围和更高层次上形成开放型区域市场。从目前看,可以从以下两方面着手:一是建立地区产业合作与协调机制。二是建立区域间经济补偿机制。

第五,组建负责区域发展管理的综合性权威机构。在横向联合中,在跨省际的区域经济合作与协同发展中,为了保障有效的利益形成、增长与分配,必须建立一个在以国家总体发展战略为依据、以产业发展为特征的区域经济政策框架下的法律法规体系,并通过建立相应的协调发展机构,运作促进区域发展的基本要素和市场,以实现区域的长期可持续发展,而不是盲目竞争,滥用资源,浪费一体化发展的机遇。需要成立负责区域发展管理的综合性权威机构,管理跨区域的事务。

区域货币合作的典范 篇5

作为区域合作货币的典范,欧元的出现经历了漫长而艰辛的准备过程,大致分为三个阶段:

一、萌芽期。1958年欧盟的前身——欧洲经济共同体正式成立,包括6个创始国家,即法国、西德、意大利、荷兰、比利时和卢森堡。欧共体成立之初,主要致力于工业品的关税同盟和共同农业政策,对货币合作并未作具体的规定。随着经济一体化进程的不断发展,欧共体面临着如何稳定各成员国之间的货币汇率,解决国际收支困难,及成员国汇率发生变动时如何保持农产品的相同价格等一系列问题,成员国的货币政策合作提到了议事日程。1964年,欧共体成立貨币委员会。1969年欧共体海牙首脑会议公告正式提出,将建立经济和货币联盟(Economic and Monetary Union)作为欧共体的一项重要目标,随后欧共体形成了具体实施的维尔纳计划(Werner Plan),该计划设定10年内分三阶段实现经货联盟。但是,由于标志着固定汇率制的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崩溃、石油危机和西方世界严重的经济衰退,欧共体成员国国内经济随之恶化,加之以西德和荷兰为一方,法、比和欧共体委员会为另一方,欧共体对货币合作政策产生根本性分歧。20世纪70年代初,因无法使自己货币汇率波动限制在既定的幅度之内,爱尔兰、意大利和英国被迫先后退出蛇形联合浮动体系,成员国财长决定将对美元的联合浮动改为固定汇率,其他成员国迫于经济困难,也开始奉行各自为政的经济政策,维尔纳计划的执行实际陷入瘫痪,欧共体货币合作政策的初步尝试失败。

二、欧洲货币体系(EMS)的建立。为了摆脱美元频繁剧烈波动对欧共体成员国汇率和经济造成的冲击,也为了促进成员国间贸易的发展,推动经济复苏,建立稳定的货币体系成为欧共体的重要政策选择。再加上到20世纪70年代末,经济滞胀的情况有了一定好转,而“维尔纳计划”第一阶段实行的蛇形联合浮动汇率制也提供了物质基础和经验,1978年7月不来梅会议上,在当时西德总理施密特和法国总统德斯坦的积极推动下,两国作为发起国提出建立欧洲货币体系的正式建议,并获得通过。次年,欧洲货币体系正式建立。该体系主要内容包括:创立欧洲货币单位(European Currency Unit);实行对内可调整的固定汇率和对外联合浮动的汇率并建立相应干预机制;扩大欧洲货币合作基金(European Monetary Cooperation Fund)规模,通过向成员国提供信贷支持增强其对货币市场的干预能力。欧洲货币体系的建立,促使欧洲逐步走向一个相对独立的货币稳定区,为国际货币体系从以美元为中心向多元化发展作出了贡献。自从欧洲货币单位创建后,因其价值稳定、外汇风险小和使用方便等特点,其货币作用与日俱增,已成为当时国际金融市场重要货币之一。

三、欧洲货币联盟(EMU)的实现。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欧共体经济一体化进程迈入新阶段。为解决低增长和居高不下的失业问题,欧共体委员会于1985年发表白皮书,制定了促进就业、增加收入、拉动内需和推动商品、资本及劳动力自由流动的经济增长战略。在此基础上,1986年2月,欧共体12个成员国政府签署了《单一欧洲法案》(Single European Act),为建立统一的内部大市场奠定了法律基础。作为对真正共同市场的货币金融政策的保证,以目标层次更高的欧洲货币联盟来取代欧洲货币体系已势在必行。1989年4月,欧共体委员会主席雅克·德洛尔提出《关于欧共体经济与货币联盟》的报告,阐述了分三阶段实施欧洲货币联盟的设想,其目标层次更高,即建立不可改变的固定汇率制,最大程度地减弱汇率波动对资本流动的限制作用,最终将走向单一货币;实现的手段更为健全,即为此建立统一的管理机构。1992年2月,《马斯特里赫特条约》(即欧洲联盟条约Maastricht Treaty on European Union)的签署确定了欧洲经济一体化先行的目标,使得该条约对欧洲经济与货币政策的深化合作具有极其深远的影响。紧接着,欧盟货币合作度过了20世纪90年代初期的危机。当时因两德合并造成欧洲汇率机制的领头羊德国马克走弱,继而引发市场上对欧洲货币单位的信心下降,市场对意大利里拉、英镑和法国法郎的投机,使上述货币大幅贬值。随后经不断吸纳新的成员国,欧盟已扩大到15个欧洲国家,各国经济发展不平衡导致的政策协调难度进一步加大。为解决政治意愿无法跟上货币联合步伐的老问题,1996年欧盟都柏林会议通过德国提议下的稳定和增长公约,规定了对违反趋同标准的制裁和罚款措施,以使欧盟各国增强信心,提高实现欧元的政治联合意愿。该公约还首次公布了即将使用的欧元钞票样式。1997年欧盟委员会公布的数据表明,欧盟15国除希腊之外,其余14国均可达到加入EMU的标准,但英国、丹麦和瑞典已表示不首批加入,因此次年5月的欧盟伦敦会议确定了11国首批于1999年1月1日实现单一货币。1998年欧洲中央银行提前开始运作,预先筹备相关事宜。经过欧元与EMU成员国货币同时使用的过渡期后,2002年7月1日EMU成员国货币完全退出流通领域。

作为区域货币合作的典范,欧元已经诞生十周年。从其走过的十年历程来看,首先,欧元有利于欧盟经济的发展及其经济结构调整。欧元在欧盟内部增强价格透明度,减少汇兑风险和交易费用,充实欧盟共同市场,为企业和消费者带来实际收益,从而促进了欧洲经济的长远发展。其次,欧元有助于欧盟与其他国家的经贸往来,极大地促进了经济全球化进程。第三,欧元增强了欧洲货币在国际金融领域的竞争地位,一定程度上削弱了美元的国际货币地位,促进了国际货币金融格局的平衡发展。第四,欧元标志着欧盟三大支柱之一的经货联盟的实现,极大地促进了欧盟政治一体化进程,并加快了欧盟扩大的步伐。

如今,随着国际金融危机的加深和欧盟及欧元区经济的步入衰退,欧元也面临着巨大考验,欧元区国家经济发展不平衡的矛盾更加凸显,希腊、西班牙等欧元区国家财政货币环境堪忧。由于欧央行的独立权限有限,它对货币政策的指导作用受到巨大制约,其非主权国家央行的性质使之行动备受掣肘。而且由于欧盟中东欧地区成员国经济形势急剧恶化,很可能对欧盟造成新一轮冲击,进而打击欧元区经济。最近,欧盟拒绝了有关波兰等中东欧成员国加速加入欧元区,以帮助稳定这些国家的经济的建议,充分体现了欧元区自保求稳、渡过难关的政策取向。与此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正是由于有了欧元,欧盟这个巨大经济体才得以在近两年来剧烈的国际金融动荡中稳住了阵脚,并有能力质疑美国的金融监管失误,提出国际货币金融体系的改革建议,进而推广自己稳健的货币经济政策模式,力图提高欧盟的国际政治地位。

作者: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欧盟研究部副主任

互联网+农业:打破区域壁垒 篇6

近日,农业部、发展改革委、中央网信办、科技部、商务部、质检总局、食品药品监管总局、林业局8部门联合印发《“互联网+”现代农业三年行动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

《方案》提出了未来3年的总体目标,到2018年,农业在线化、数据化取得明显进展,管理高效化和服务便捷化基本实现,生产智能化和经营网络化迈上新台阶,城乡“数字鸿沟”进一步缩小,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良好局面基本形成,有力支撑农业现代化水平明显提升。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高速发展,为农业现代化积聚了丰厚的物质条件和技术基础。随着“互联网+”行动计划的出现,互联网浪潮席卷了各个领域,也改变着农业发展模式。“互联网+”现代农业正在慢慢积蓄着力量。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目前,我国“互联网+”现代农业在生产领域、经营领域、服务领域、管理领域具备一定基础,但是仍然存在区域发展不平衡、区域之间数据不共享、空间差异性较大等现实问题,同时面临着农业信息化基础设施薄弱、信息技术产品研发不够、可持续发展模式尚未形成、发展环境有待进一步加强等主要挑战。

发展有了“灯塔”

《方案》按照《国务院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的部署要求,紧紧围绕推进现代农业建设和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目标任务,着力推动现代信息技术在农业生产、经营、管理、服务各环节和农村经济社会各领域的深度融合,推进农业在线化和数据化,大力发展智慧农业,强化体制机制创新,全面提高农业信息化水平。

“这样一个行动计划,对于地方来说是一个参照,相当于‘灯塔’,指引我们往前走。”重庆市农委信息中心副主任柯楠在接受《中国科学报》记者采访时如是说。

而在做了近十年农业信息化的北京派得伟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智慧农业事业部副总经理王秀徽看来,这一次的《方案》,同时也是农业发展的一个新的大机遇。

在专家们看来,现阶段《方案》的出台,对缓解资源环境制约、调整生产结构、提高质量效益等方面会有非常积极有效的作用。而三年行动方案的指引,可以使得“互联网+”现代农业生产、经营、管理、服务协同高效发展,继续夯实农业稳定发展的基础,稳住农村持续向好的局势。

区域信息壁垒待突破

对于“互联网+”现代农业,特别是“互联网+”生产领域,更多的是涉及到农业物联网方面,比如大田种植物联网、设施园艺物联网、畜禽养殖物联网、水产养殖物联网等。

“农业物联网主要的作用是监测和决策。”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农业资源研究中心副研究员李红军在接受《中国科学报》记者采访时说。

他强调,我国农田空间差异性、区域差异性特别大,农业物联网应该与土地流转充分结合起来,减少“一家一户”的格局,把土地流转到大户去,实现规模化经营,减少空间差异性,这样物联网监测才具有代表性。

而物联网顶端设计就是要实现大数据共享。“各个地区要有信息的共享,打破区域信息壁垒,才能形成大数据效益,就能发挥物联网应用的作用。”李红军说,比如病虫害、动物疫情等,如果把物联网信息大范围共享,就能更好地实现大数据挖掘,发现很多区域性问题,比如农业疫情发生地点、规模和传播方向等。

在他看来,物联网的决策不具备普适性,应该考虑到区域特殊性、差异性,尤其是决策的制定要有个性化发展,应该与地方特性结合起来。

比如重庆是浅丘加深中丘的特殊地形地貌,“这就需要找到适合重庆丘陵地带的物联网生产和应用模式。”柯楠说,如何用物联网技术实现对重庆特殊地形地貌的监测,这才是他们真正研究的方向。为此,今年重庆新建了十个示范点,覆盖养鸡、养猪、蔬菜、水果等。

专家指出,数据蕴含巨大价值,数据量越大,数据价值越高。农业大数据价值存在于农业生产流通的各个环节,将大大改变现代农业的运行体系和模式。

有了大数据的支撑,农业生产更加精准化、智能化,农产品流通更有序,农业管理决策更科学,农业信息服务灵活便捷,提升农业农村信息消费。未来农业大数据在基因工程、精准农业、环境监测与控制、农产品质量安全、农业农村信息化服务、农业保险等方面,所起的作用将会是非常巨大的。

一些地区走在前面

经过近年来的发展,我国“互联网+”现代农业有了一些较好的基础。一些地区走在了前面,探索出了属于自己的发展之路。

天津市是农业部确定的全国3个农业物联网区域试验工程试验区之一。

天津农业物联网区域试验工程自2013年4月启动以来,在农业部、中科院和市农委共同推进下,目前已在完善平台功能、深化示范应用、建设标准体系、开展自主创新、推进电子商务等五个方面取得显著成果,成为促进现代都市型农业快速升级的有力举措。

据中国农科院农业信息研究所副所长王文生提供的研究资料显示,宁夏农业信息化近几年发展很快,主要是依托于宁夏政府2012年成立的宁夏农业物联网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2016年,宁夏农业物联网示范工程、宁夏农产品质量安全溯源及监管体系建设等工程目前已在宁夏全面启动。

此外,黑龙江垦区在“互联网+”现代农业方面,主要开展了大田种植生产、农业电子商务、农机精准作业等。实现了水稻育秧大棚温湿度自动控制,自动卷帘通风,并且可以通过手机查询温湿度、控制卷帘通风等。

据王秀徽介绍,派得伟业一直致力于农业农村信息化建设,在全国各地进行了集政府监管、生产管理、信息服务于一体的智慧农业的建设,进行了“互联网+”现代农业生产、经营、管理、服务于一体的农业农村信息化建设,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应用效果显著,成为当地典型的样板。

面对挑战改善环境

尽管“互联网+”现代农业已经有了星星之火的态势,但是其发展仍然面临一些挑战。比如国内的农业信息化基础设施仍然比较薄弱,且因区域贫富差异而完全不同。

专家指出,信息技术的产品,在研发上还存在问题和差距。比如涉及到物联网所用到的传感器,存在性能不够好、产品价格高、稳定性相对较差等问题,而且还没有形成感知、传输和控制的完整闭环。

有专家表示,“互联网+”现代农业的发展环境还有待进一步地改善和加强。无论是在政策上、农民信息化素养上,还是在社会化信息服务体系上,都需要进一步培育,使得我们的大环境更有利于“互联网+”现代农业更好的发展。

“随着《方案》的实施,到2018年,‘互联网+’现代农业的发展肯定会有很大的改变。”柯楠表示。

初论区域农业循环系统 篇7

区域农业循环系统的概念是在前人相关研究的基础上提出来的。农业生态学是生态学在农业上的分支,是用生态学和系统论的原理和方法,将农业生物与自然和社会环境作为一个整体,研究农业生物与环境,农业生物之间相互作用的规律,协调发展农、林、牧、副、渔的生产,以及农业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与农业持续、稳定、高效发展等。生态农业正是生态学原理以及系统工程方法在农业经营管理中的实践。生态农业是通过可再生资源对不可再生资源的替代,低物级(能级)资源对高物级(能级)资源的替代,实现经济再生产与生态再生产的统一[1]。

循环经济的思想萌芽诞生于20世纪60年代的美国。国家发改委把循环经济定义为是一种以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即3R)为原则,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基本特征,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经济增长模式,是对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废弃的传统增长模式的根本变革。

关于区域经济的观点较多,杜肯堂教授认为,区域经济泛指一定区域内的人类经济活动。在与国民经济的关系上,区域经济是一个国家经济的空间系统,是具有区域特色的国民经济;在一定区域范围内,区域经济是由各种地域构成要素和经济发展要素有机结合、多种经济活动相互作用所形成的、具有结构和功能的经济系统。另有学者提出农业循环经济的概念:农业循环经济是采用农业资源减量消耗、农产品多次利用和农业有机废弃物资源化的闭合循环生产模式的工业型农业。它是把农业生产、农产品加工和农业废弃物通过产业链有机地组合在一起,形成资源低投入、低消耗,产品互为原料、多次使用,废弃物再利用,实现废弃物资源化的周而复始的循环经济体系[2]。

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对农业循环经济的认识也正趋于深化。在此笔者尝试提出区域农业循环系统的概念。所谓区域农业循环系统,是以生态学、区域经济学、循环经济等理论为指导,通过一定的农业循环链条对各种农业资源(广义上指农业自然资源、农业人造资源与农业人力资源)高效、循环和减量化利用,使区域农业循环系统的物质流、能量流、信息流、价值流、人口流[3](简称”五流”(1))实现良性流转,产业链、价值链、利益链、技术链、服务链(简称“五链”)实现良性互动,逐渐实现区域农业生态化、生态农业产业化、农业产业多元化,从而建立起来的使区域农业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复杂系统。作为区域循环经济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系统与区域工业系统和区域社会系统构成涵盖更广范围的大系统。

2 区域农业循环系统的构成

区域农业循环系统是一个十分复杂的系统,其构成要素主要有:农业资源子系统、农业生产子系统、农业市场子系统和农业管理子系统。同时它和区域工业系统和区域社会系统构成更大的系统。其中,农业自然资源(包括农业区位条件和农业用水、土地、气候、生物资源等)和农业人力资源(包括农业劳动力素质的提高和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和农业人造资源(包括农业技术资源和农业资本资源)共同构成了农业资源子系统;农业生产、林业生产、牧业生产、渔业生产和农副业(农产品的深加工以及农村旅游业的发展等)共同构成了农业生产子系统;农产品市场和农业生产要素市场构成了农业市场子系统;而农村新型组织形式(包括政府形式的、协会形式的和专业合作小组或合作社形式等),农业区域规划、政策及相关法规、规范和准则等,以及农业生产管理、农业市场管理和农业信息服务平台等构成了区域农业管理子系统[4]。图1就是由各要素组成的区域农业循环系统结构图。

通过构建这一区域农业循环系统,使各子系统构成的系统内部能够实现物质、能量的循环以及信息、价值和人员的流动,从而引起系统内“五链”的良性互动,形成区域农业系统内的小循环。与此同时,它又和区域工业系统和区域社会系统形成区域内更大的循环,甚至区际间循环。而我们这里构建的区域农业循环系统强调的是系统内部的循环,重点在于研究区域内农业、林业、牧业、副业、渔业各自内部和它们相互之间由“五链”连接并实现”五流”良性流转的农业循环经济系统,即区域农业生产子系统。

3 区域农业循环系统的特征

区域农业循环系统具有如下主要特征:

3.1 区域农业循环系统具有区域性

区域性是区域农业循环系统概念的标志性特征。其涵义是指农业循环系统是建立在一定区域之内的系统。这一区域是由于自然的原因(资源禀赋等)、历史的原因(如地方特产)和市场的原因(如市场的联系程度)所形成的特定区域。[5]

(1)资源禀赋的区域性。资源禀赋主要指一个区域所拥有的自然资源(土地、水利、矿产、森林等)、人口、地理位置、气候等“先天”资源要素,这些要素都具有很强的区域性。同时,各异的“先天”资源条件也决定了各区域生产出相互差异的农产品。

(2)农业种植、养殖传统的区域性。由于各地农业发展的历史不同,使得各地传承的种植(养殖)习惯、技术水平等也呈现出很大的差异。比如,北方习惯种植小麦、玉米,南方习惯种植水稻;平原区种植农作物,山区主要生产林产品和药材;沿海发展水产养殖,草原发展畜牧业。

(3)区域农业循环经济系统由于空间距离的影响,比起工业循环系统来,区域性更强。这是因为:(1)农产品的价值通常不高、附加值不大,因此,克服空间传输成本的价值空间非常有限;(2)作为农业循环经济的主体,企业的数量不多、规模不大,更多的是分散的农户,其循环利用对象规模小,循环利用的产出也不具备规模经济水平,因此,运输农产品及其废弃物的平均空间距离成本较高;(3)农产品及其废弃物,由于自身的特性,很多是不便于远距离运输的。否则,要么单位运输成本高,要么物质或能量损失大。比如,用于产生沼气的人畜粪便就是如此。所以,区域农业循环系统,其物质、能量的流动很大程度上是在某一区域内空间距离很近的地域空间上实现循环的。

3.2 区域农业循环系统具有资源可循环性

这里的资源包括:农业自然资源(如土地、草原、森林、天然淡水资源等)与农业人造资源(如化肥、农药、机械、海水淡化水资源等)。对这两类资源,按照产业生态学原理,一定区域上各生产单位内部或者单位之间,依据其物质流、能量流,通过一定的技术链接,可以形成区域农业循环系统内部各种资源的代谢和共生关系,使农业某生产环节的废弃物质成为其下一生产环节或其他农业生产环节的生产资料,实现物质和能量的不断循环利用,达到资源的减量化、物质的再利用和废弃物的资源化[6]。这就是区域农业循环经济的资源可循环性特征。

3.3 区域农业循环系统具有多样性

由于区域各自的条件不同,比如说自然禀赋、传统优势产业、经济发展水平、区位条件等存在历史和现实的差异,从而使得区域农业呈现出多样性的特点,表现为区域内和区际间先天发展的不平衡性和时空发展上的梯度性、渐进性。这一特征是我们探讨区域农业循环经济理论和构建区域农业循环系统的重要依据。它告诉我们,构建区域农业循环系统必须从区域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充分发挥区域优势,并逐渐形成鲜明的区域特色,绝不能盲目照搬照抄别人的模式。

3.4 区域农业循环系统具有整体性

区域农业循环系统作为一种系统,天然就具有整体性特征。区域农业循环系统的各子要素(即各种资源),通过一定有机组合和技术链接,实现”五流”良性流转、“五链”良性互动的有机整体。这就是区域农业循环系统的整体性,是指导我们探讨和构建区域农业循环系统的重要依据。

3.5 区域农业循环系统是实现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的统一体

综合实现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是区域农业循环系统的本质属性。正是这一本质属性,才使得构建区域农业循环系统真正具有价值,这也是我们发展区域农业循环系统的目的所在。区域农业循环系统在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的三个效益的实现中,必须把经济效益放在首位。这是由经济主体的行为动机所决定的。只有区域农业循环系统经济效益实现好了,才能促进区域农业循环系统的良性运行,从而带来良好的生态效益和可观的社会效益。反过来,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实现得好,也将为区域农业循环系统注入更大的活力,促进区域农业循环系统的建设,为实现更大的经济效益打下基础。因此,无论从理论上还是从实践上,区域农业循环系统实现三个效益的统一,都是完全可能的。

4 构建区域农业循环系统的三个关键问题

4.1 区域农业循环系统的构建主体

这是构建区域农业循环系统必须首先要明确的问题,即在政府、农民和企业之间谁是构建区域农业循环系统的主体?答案似乎很明确:农民和企业。但是,在目前市场经济体制逐渐完善的过程中,政府经常有职能错位的地方。近年来,随着政府机构改革,政府职能尽管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但许多地方政府还是难于完全摆脱计划经济的惯性思维。有些政府官员还陷于对经济活动中的公共权利进行限制和审批,习惯于数量管理、项目管理而不是规则管理,习惯于直接的微观控制而不是间接的宏观协调,以致政府与企业、市场的分工不清,职能错位。比如,在推进区域农业循环经济发展中,低价征用土地,忽视农民利益;为解决农民收入问题,向企业施加压力,忽视企业权益;为扶持企业,在能源、原材料等方面给予优惠,违背市场规则;减税幅度过大,所减税种偏多,影响下一级政府的运行等[7]。中国的实践证明,只有当农民的选择得到尊重时,其积极性才能得到发挥,农村蕴藏的巨大潜在生产力才能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在构建区域农业循环系统的过程中也不例外,农民的意愿必须得到尊重,农民的主体地位不能动摇。政府在这个过程中,不仅不能发生职能的“错位、越位、虚位”,还必须做到“职能回位”,发挥其“政策引导职能、协调职能、调控职能和检查监督服务职能”,为区域农业循环系统的构建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4.2 区域农业循环系统“三个效益”的关系

区域农业循环经济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一种新型的经济形式,属于市场经济的范畴,它的顺利构建和健康运行都必须遵循市场经济规律。所以,作为经济学基础的“经济人”假设,同样是发展区域农业循环经济、构建区域农业循环系统的基本假设。它主要包括以下三个基本命题:其一,“经济人”是自利的,即追求自身利益是他们经济行为的根本动机;其二,“经济人”在行为上是理性的,追求利益的最大化;其三,只要有良好的法律和制度保证,“经济人”追求个人利益最大化的自由行动会增进社会公共利益。其中,最后一个命题是“经济人”假设的核心[8]。

作为构建区域农业循环系统主角的农民和相关企业,其根本动力是成本--收益框架下实实在在的经济利益,而不是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但是,一旦区域农业循环系统建成,无疑会带来一定的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这正是政府发展区域农业循环经济的目标所在,但绝不是大多数农民和企业所首要追求的。所以,政府一定要找准位置,切不可一厢情愿地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放在首位,而要考虑到农民和企业的追求经济效益的实际情况,在构建区域农业循环系统中顺势而为,充分挖掘以农民为主体的劳动者的巨大潜力,推进区域农业循环系统的顺利构建。

4.3 区域农业循环系统的外部性

外部性指的是企业或个人向市场之外的其他人所强加的成本或效益。[9]它分为两种:外部正效应,即某种产品收益的外部化将导致这种产品私人收益小于社会收益,从而导致私人产品的供给不足,从而带来福利损失;外部负效应,即生产商忽视产品的外部成本将会造成产品的实际供给量大于帕累托最优的供给量,这也会导致社会福利的损失。外部性的意义在于,如果经济系统中存在外部性,则市场均衡不是有效的,或称市场失灵,存在进行帕累托最优资源配置改进的可能。要激励人们主动构建具有正外部性的区域农业循环系统的行为,一方面政府要进行必要的干预,同时动力、补偿机制也不可少,比如补贴手段、政策支持、财政扶持等,以使其达到帕累托最优。

构建区域农业循环系统同样存在外部性的问题,从成本收益角度看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经济收益的流失。作为一个特殊的行业,农业本身具有很明显的“收益外部化”。在我国,如果扣除国家对农业的资本注入,在工业化资本原始积累过程中,我国农业平均每年要把新创造价值的9.4%无偿贡献给工业(冯海发、李微,1989)。(2)对其他行业成本外部化的接受。和工业、交通运输业等其他非农产业相比,农业更容易成为成本外部化的受体。例如,我国工业“三废”对农业环境的污染正在由局部向整体蔓延。此外,工业、交通、能源、通讯、商业中的尾气污染、噪声污染、白色污染、电磁污染等,都会影响农业生态环境。为了克服这些不良影响,农业生产经营者不得不付出额外的成本。(3)生态环境及景观功能的无偿提供。生态环境及景观功能也是一种公共物品,农业则在对这类公共物品提供的过程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比如,区域农业循环系统的构建将促进农业资源持续高效利用,不仅可以改善生态环境,还推动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的发展,对提高农产品质量、完善农产品安全体系也可发挥积极作用。(4)对生态环境的成本外部化。主要体现在农业使用物污染和农业废弃物污染两个方面。农业耕作时需要利用的许多介质,如农药、农用塑料等,都会造成环境污染。这些损失本应由农业承担,却被转嫁给了其他经济主体。在农业废弃物方面,不恰当地处理农业废弃物也会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比如,近年在很多地区普遍存在焚烧秸秆的现象,不仅造成严重的空气污染,有的还引起交通事故和飞机航班延误。这种行为,相当于把保护环境的责任转嫁给了社会[10]。

摘要:本文探索性地提出了区域农业循环系统的概念,构建了区域农业循环系统结构图,总结了区域农业循环系统的区域性、资源可循环性、多样性、整体性、以及“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综合实现性等主要特征,同时提出了构建区域农业循环系统的构建主体、“三个效益”的关系和外部性三个关键问题。

关键词:农业,循环经济,区域农业循环系统

参考文献

[1]李周.生态农业的经济学基础[J].云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3(2):44-54.

[2]李荣生.中国必须发展农业循环经济[J].中国农村科技,2006(5):1-1.

[3]马传栋.可持续发展经济学[M].山东人民出版社,2002:56-73.

[4]罗勇.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132-145.

[5]吴华.论农业市场信息服务[J].经济体制改革,1999(2):16-17.

[6]何东.循环经济是高级形态的区域经济[J].求索,2006(9):28-30,13.

[7]方言.农业产业化发展中的地方政府职能[J].农业经济问题,2002,(12):56-59.

[8]曾贤刚.环境影响经济评价[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3:43-66.

[9](美)萨缪尔森,诺德豪斯著,萧琛主译.经济学[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3:29,129.

区域农业合作 篇8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人们观念在发生新的变化、农机机构也在发生新的变化, 做为半山区城市农业机械化应该如何发展?笔者认为:

1 要适应半山区农业特点, 提高农业机械化从业人员的素质

我市现有各类农机人员18671人, 其中从事农机指导工作的人员446人。由于种种原因, 从事指导农业机械化发展的绝大多数人员专业知识老化, 知识“充电”差, 专业知识浮浅, 再加上多年来省、市农机部门没有开展业务培训, 使得这些人员在业务知识上没有得到提高和更新, 满足不了农业机械化发展的需要;受客观因素的影响, 由于深入实际少, 调查研究少, 独立创新少, 解决实际问题少, 做表面文章多, 靠经验指导工作多, 因此农机化工作难免出现片面性、想象性;养机户文化水平偏低, 有相当一部分驾驶员无证开车, “黑车非驾”现象严重, 不能得到及时治理, 安全意识差, 事故多, 损失大, 导致作业成本高, 收益低, 竞争能力低。所有这些都给农业机械化的发展带来不利影响。因此, 需要具备一定的专业素质的人员为农业机械化发展服务。要解决这些问题, 首先, 要求具备半山区农业机械化发展的思想素质。我们要解决农机队伍人员思想保守, 工作老框框, 唯上、唯文件的做法, 树立勇于开拓创新的农机发展新思路。做为市、县农机部门而言, 要明确半山区农业机械化发展的指导思想、发展思路、发展原则、经营方式、发展目标及发展重点。笔者认为辽源市半山区农业机械化发展的指导思想应是:因地制宜, 多种方式经营, 以户营为主;因农民自愿作业制宜, 多种区域作业, 以指导为主;因农民接受科技能力制宜, 多种技术普遍传授, 以农民认准的技术为主。发展的原则是:因地制宜, 分类指导, 突出重点, 梯次推进。发展的目标是:到2015年全市农业生产主要作业项目基本实现机械化。在机播种、机中耕、机械深施化肥、机碎茬、机械施药剂除草等主要农机作业生产中达到全省上等水平, 在机械收获上有较大突破。发展重点是:以农业机械化作业为依托, 向工、商、建、运、服拓展。要实现上述目标, 今后一个时期我们要解放思想, 转变观念, 多学习一些外省、市农机化发展的先进经验, 为我借鉴。乡村户农机生产第一线人员就是要提高对机具的实际操作能力和使用水平。要下力气采取有效办法, 使乡站正常运转, 为农民提供良好的农机化服务, 减少和降低农民农机使用事故和成本, 增加农民的收入。其次, 要具备半山区农机机械化发展的专业素质。全市乡镇以下农机管理人员446人, 这些人员能力高低将直接关系到农业机械化发展的进程。按照省政府要求, 到2010年全省乡镇农机管理人员80%达到大专水平。

2 要具有适应半山区农业经营机制的农业机械化发展的措施

实行以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责任制和统分结合双层经营体制格局, 意味今后一个时期农业机械化的发展环境十分复杂。一是农机化服务对象多样化, 既要满足众多的小规模家庭生产的需要, 又要满足数量不断增多的大规模经营的需要;二是农机化主体的多元化, 不同所有制并存;三是对农机技术需求的多样化, 有众多的小型规模经营企业。这种情况下, 适度规模经营作业的农机组织或者农户, 在机具的购置上主要是以大中型机械为主, 以小型机械为辅。

此外, 户营分散作业模式也特别适合半山区农业机械化发展的特点, 机器小, 成本低, 费用少, 比较效益高。象小型犁、碎茬机、播种机、中耕机、施肥机、药物喷散机、磁化机、手动插秧机、收割机等机械, 在我市今后相当时期内, 还会被广大农民以自买、自用、自管的模式延续下去, 它将是我市农业机械化发展的主体。

农业机械化的发展一靠政策, 二靠科学, 三靠投入, 四靠领导。今后一个时期我市农业机械化的发展需要具有相应的政策扶持和各方面的共同努力。

2.1 按照市场经济的要求, 改革农机管理服务体制

农机管理服务体制改革是今后一个时期农业机械化发展的动力, 也是必不可少的前提条件。主要是建立符合市场要求的运行机制和管理机制, 建立起运转灵活、管理科学、服务周到的高质量农机管理服务体制。要改革管理体制, 当前农机工作存在的问题之一就是管理体制与农业机械化发展的形势、趋势不相适应, 废除传统的管理体制。如对农机检修、农机生产调度、农机作业生产指导、农机培训等每年都要进行管理和完善。应强化法制化管理, 具体说就是按照《吉林省农业机械管理条例》和《吉林省农机安全监督管理办法》依法对农机进行管理。转变职能, 切实做到依法治机, 依法护机, 依法兴机, 依法保护农业机械化的发展;改革农机推广及培训体制, 按照《农业技术推广法》及国家农业部关于农业农机职业技能考核的规定, 开展农机推广和培训工作, 强化有偿服务;加强农机技术、信息市场经济体制的服务, 这是今后农机工作的重点。建立市场经济体制的服务体制是改革服务体制的基本目标。要坚持开展以站带户, 以队带户, 以户带户和服务组织加农户的办法, 抓好农机化示范区建设的管理工作, 使其形成自主经营, 自负盈亏, 自我积累的农机化发展新格局。

2.2 按照市场经济发展农业机械化的需求, 需要建立新的投入体系

资金投入是农业机械化稳步发展的基础和核心, 没有相当规模的投入做保证, 实现农业机械化就是一句空话。笔者认为, 要加快全市发展的步伐, 必须建立起良好的投入体系。首先, 要明确投入的主体,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广大农民和集体经济组织是发展农业机械化投入的主体, 要教育和引导农民, 让他们充分认识到发展农业机械化最大的受益者是他们自己。在目前半山区的农民还不富裕的情况下, 把有限的资金用在发展农业机械化上, 努力使他们从繁重的体力劳动中解放出来, 发展多种经营, 或采取联手、合作、协作、股份等形式办企业, 开辟新的经济增长点, 增加收入, 尽快致富。其次, 要建立多元化的农机投入体系。根据全市农机事业发展的基本经验, 我市需要建立以农民、集体投入为主体, 上级政府给予资金扶持, 相关部门经济补充的多层次、多渠道的农机投入体系。其基本原则是谁投资谁所有谁受益。扶持的重点是更新机具, 特别是省、市、县级农机化示范区的“三机”更新 (拖拉机、插秧机、收获机) 。只有各级财政部门给一点补贴或贴息借款做引导, 拉动农机经营组织及农民个人多拿一点, 才能加快全市农业机械化发展的步伐。

2.3 按照市场经济发展农业机械化的要求, 需要强有力的农机新技术、新机具的推广做保证

大力推广科技含量高、性能先进的复式作业机, 旱作节水机、收割收获机、大棚微耕机、滴灌喷灌机、保鲜机、保温机等, 为现代化农业生产服务。

2.4 按照市场经济发展农业机械化发展的要求, 需要有一个强有力的农机服务体系为支撑

区域农业合作 篇9

一、武陵山片区概况和区域合作现状

1、武陵山片区概况

鄂湘黔渝四省市结合部的武陵山地区,称为武陵山片区。按照不同的划分标准,其区域范围、人口总量和地区生产总值也大相径庭。

一是社会层面的武陵山片区。从长期形成的经济交往密切程度和当地广大社会民众习惯认同的角度看,武陵山片区包括渝东南六个区县、恩施州、湘西州和铜仁市,32个县级(自治县,市、区)行政单元,国土面积8.03万平方公里,2013年底户籍总人口1498.45万人,地区生产总值2206.6亿元。

二是政府层面的武陵山片区。除以上32个县级(自治县,市、区)行政单元外,还包括张家界市和怀化市,48个县级行政单元,国土面积约11.73万平方公里,2013年底总户籍人口2192.47万人,地区生产总值3658.38亿元。

三是国家连片扶贫开发层面的武陵山片区。涉及地处和邻近渝鄂湘黔四省市交界范围经济社会发展较低的地区,包括71个县级行政单元,国土总面积17.18万平方公里。2013年底户籍总人口3578.35万人,经济总量5731.48亿元。

由于历史、自然、经济、社会等多种原因,武陵山片区经济社会发展长期滞后,是全国最不发达的区域之一,也是全国14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之一。作为全国其他连片特困地区的先行示范,该片区区域合作也得到了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多的重视,并被提上了议事日程。

2、武陵山片区已进行的区域合作

武陵山片区有较好的合作条件,无论是地缘政治,还是地缘经济,或者是地缘文化,都具有“同质性”,可谓“山同脉、水同源、族同宗、经济文化同类”。近年来,该片区合作取得了一些阶段性成果。

从制度层面看,2009年10月,首届武陵山片区经济协作会议在重庆市黔江区召开,会议讨论通过了《武陵山经济协作区章程》,讨论签署了《武陵山经济协作区合作框架协议》等。更为重要的是,国家发改委牵头编制了《武陵山经济协作区发展规划》。2011年,国家从连片扶贫攻坚的角度把武陵山片区合作推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

以重庆与相邻省合作为例,一是渝黔合作。两地共同推进渝黔铁路新线、乌江彭水电站、浩口电厂、煤电化基地等重大项目,共同推进煤、铝、锰等矿产资源勘查和加工建设,探索解决两省邻界地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协作区问题。二是渝鄂合作。由全国政协牵头,轮流召开了旅游工作论坛会议,在共同打造长江三峡国际黄金旅游带上达成了共识,共同举办了中国长江三峡国际旅游节,在交通、能源、水利、旅游资源开发和毗邻地区发展方面,尤其是共同打通“断头路”方面,取得了积极成果。三是渝湘合作。双方在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构建武陵山经济协作区、共建无障碍旅游区、加强文化旅游产业合作等方面达成一致意见,在重庆黔江共同举办了四省边区参加的“武陵山民族文化节”。但是,该片区合作的实效还是停留在“分别合作”上,即合作主要是在相邻两省之间进行,三省一市一体化的合作尚未真正形成。

3、武陵山片区区域合作存在的“四重问题”

正是由于“山同脉、水同源、族同宗、经济文化同类”的“四同”现象,武陵山片区区域合作的同质性太强。基于差异化发展与合作的区域协调发展,目前难以形成信息互通、资源共享、政策互惠、产业一体化、市场一体化的经济区,而“四重”问题比较突出,严重影响了该片区的区域合作。

一是关系“重叠”,导致区域性的系统经济活动被行政分割。在武陵山片区,由于四个省市“分而治之”,六个大片区、71个区市县(自治县),分别隶属于不同的省市、不同的州市,很难形成区域合力。如国道319公路重庆市秀山县雅江镇至贵州省松桃县迓驾乡段,曾经出现“两不管”,公路交通治安问题频发。即使在同一经济区域甚至是同一行政区域内,部门利益和地方保护问题也难以协调。如属于重庆市黔江区的神龟峡风景区,是因大河口电站大坝而成,电站蓄水成湖、放水发电成沟,旅游和发电分别属于旅游公司和电力公司两个部门,发生矛盾时通常由上一级行政部门以行政命令的方式解决。

二是区域“重合”,导致有利共争,无利不管。在四省市相邻的武陵山民族地区,“抬腿就出省,一脚踏三县”之处不是个别,因行政区划产生的属地管理和地方保护同时存在,涉及跨区域的管理问题,政府及民间通常受“利益”左右,“管”与“不管”的随意性很大。对过境经过的车辆、林木、外来经商、开矿等,曾经以罚代法,滥用管理权;对边界地区的互相乱砍滥伐、人口流动、河流污染等问题放任不管。

三是建设“重复”,导致过度竞争,公共资源浪费。由于前几年“政绩工程”、“形象工程”的驱动,导致重复建设十分普遍。武陵山片区为四省市交界之处,在各自的“入口”、“门户”、“桥头堡”树立各省的形象工程更是普遍。湘鄂两省交界处的湖南省龙山县和湖北省来凤县,两个县城相距七公里,曾经仅靠一座“团结桥”相连,较短的一个桥,两端各设一个收费站。既浪费了人力、物力和财力,又影响了通行速度,阻碍了区域合作。幸好随着“湘鄂情大桥”的开通和全国取消国道二级公路收费站后,这一现象才成为了历史。

四是产业“重构”,导致恶性竞争,资源优势难以形成区域竞争能力。资源禀赋和行政政策文化资源基本相同,在一定程度上产生过度竞争,“人有我一定要有”的产业发展现象难以避免,畸形重构,甚至恶性膨胀。历史上曾经出现过高阶收购邻县的蚕茧、苎蔴、烤烟等原材料现象,结果使成品价格过高而失去市场,各厂纷纷倒闭。

行政分割、市场分割、资源分割的叠加形成的“区域分割”,让长期的扶贫开发在区域整体效益上大打折扣,给武陵山片区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了极大的阻碍和严重的制约。

二、武陵山片区区域合作障碍分析

1、武陵山片区区域合作的有形障碍

(1)贫困面积广、程度深,合作基础脆弱。贫困地域比重大,武陵山片区贫困县(市、区)71个,占全国592个的12%。农民收入低,2013年,农民人均纯收入4000-5000元的有15个县,最低的是古丈县4127元,仅为全国8896元的46.39%,7000元以上的只有9个区县,最高的是石柱自治县为7765元,也只有全国的87.26%。

(2)经济发展水平低且交易分散化,缺乏合作动力。2013年,全国一、二、三产业结构比例为10.02∶43.89∶46.09,武陵山片区中的所有县级行政单元的三次产业结构的共同特点是第一产业明显偏高,第三产业严重发展不足。2013年城镇化率,全国为53.73%,重庆市为58.34%,而武陵山片区城镇化率较高的重庆市黔江区也仅有43.79%,分别低于全国全市9.94和14.55个百分点。由于缺乏区域中心城市带动,这里各县级单元的商贸物流、资金流等都分别向所属省会方向流动,呈现武陵山地区向周边分散化状态,跨省级合作缺乏经济原动力。

(3)对上负责强于横向需要,合作失去保障。从已经启动区域合作的武陵山经济协作区看,各个县级行政单元基于各地方政府目标差异、追求政绩的考虑,这种行政意识直接阻碍经济主体之间的自由竞争和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按照行政管理要求,他们只对自己的上级行政部门负责,而不会考虑横向的互利合作,从而阻碍市场规律对生产要素的跨行政区调节,使武陵山经济合作区流于形式或者停留于“会议合作”和“文件合作”层面。

2、武陵山片区区域合作的无形障碍

这一片区合作的无形障碍,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分税制。按照国家建立武陵山经济合作区的要求,要取消一切阻碍生产要素自由流动的规章制度。由于该地区地方税基薄弱且不稳定,各地方政府为了维持税收来源,稳定税基,有意阻碍本地企业流出或者阻碍行政区外企业进入等方式提高壁垒。

(2)财政转移支付。财政转移支付制度不完善,横向转移支付缺乏,使得武陵山地区财力分配不均衡,严重影响政府参加区域合作与推进经济跨地区联动的积极性。我国现行转移支付制度,是从中央-地方-基层层层纵向转移,还没有跨地区的横向转移支付,区域之间财力分配不均衡问题很难解决。

(3)金融管理体制。现行金融机构管理体制严重制约跨区域合作。武陵山地区现在还没有相互跨区域设立银行,现行银行管理体制仍然是以省级为单元垂直管理,不能跨行政区信贷,不能跨区域调剂资金余缺,严重阻碍资金的跨区域流动,使跨行政区的资金优化配置难以实现。

这些障碍,主要是因为国家制度以及重庆形成的“诸侯经济”造成的。其直接后果就是导致市场分割,这不仅会阻碍生产要素自由流动,还会导致资源得不到优化配置,形成“小而全”的规模不经济。另外,阻碍有效竞争,降低经济效率,形成产业结构同质化现象,且难以突出发展特色。

3、武陵山片区区域合作的杂糅障碍

有形障碍与无形障碍同时存在并交互作用,称为杂糅障碍。在现实的区域合作中,不是出现有形障碍,就是出现无形障碍,二者杂糅出现。

其一,四个省级行政单元战略目标差异选择形成的合作障碍。湖南、湖北两省属于中部地区,自然文化基础及经济社会发展水平,都相对较高,且主要战略目标是实现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其武陵山片区的贫困区域较小、贫困人口较少、贫困程度较轻,在国家同等支持力度下,容易较快的完成扶贫开发任务。而重庆市和贵州省是西部地区,山区面积比重大,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低,处于武陵山地区的面积大、贫困人口多,贫困程度深,其发展战略目标主要是解决贫困人口的全面小康问题。由各省市的战略目标差异,下属的县级行政单元对本省市必须保持其战略目标的一致性,从而形成跨行政区划的各自为政,缺乏战略目标和实现措施的一致性,容易形成合作障碍。

其二,行政单元组织构架及权力结构差异所形成的合作障碍。渝鄂湘黔四省市中,重庆为直辖市构架,没有中间管理环节,直接管理到区县。黔江区尽管行政级别是正厅,但仍然行使的是原黔江土家族苗族自治县的权力。其他三省现行构架设有市或自治州,其市(州)下还有若干个县级行政单元;同一个片区不同省市的行政架构不同,带来行政管理层级、人事管理制度、财政、税收、投融资等经济运行模式,都存在较大差别。无论是省际合作还是县际合作,都存在着不同体制带来的无形障碍。

三、武陵山片区区域合作的机制选择

1、规划编制及实施合作机制选择

(1)编制统一武陵山片区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促进规划与制度一体化。要促进跨行政区的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必须有一个超行政区域利益的政府部门作为牵头单位,统一组织片区内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促进规划与制度一体化。依据我国现行管理体制,建议由国家发改委牵头、武陵山片区所涉政府定期召开规划会议,协调各地发展利益,立足片区内各地优势,制定各具特色的产业发展规划,实现资源跨区域流动和优化配置,形成完整有序的市场体系。

同时,各行政区应当加强促进区域协作的各项制度的衔接,积极探索平等吸纳外来人口落户的户籍制度,建立公平公正的教育制度和跨区域接续的社会保障制度等,大胆先行先试,加快形成有利于武陵山片区协作的制度架构。

(2)打破行政区划限制,建立武陵山片区区域合作实施示范项目。第一,打破“县县有园区、园园皆弱小”的单打独斗模式,探索创造“多策叠合+多方联动+共享收益”,实行合作办园、异地办园的园区开发新思路。“异地办园”合作机制已在三峡库区进行有益探索,并取得了成功经验,主要考虑处理好三个方面的利益平衡。一是要有效探索土地指标占用补偿或跨省(市)平移。即提供土地方应有相应的土地收益,或因用地指标短缺,或对方有对等利用土地的权益。二是收益分层共享。园区所在县每年按本级财政一般预算收入的比例的实物量或资金量支持跨地办园县发展;合办园区内级省(市)收入的全额和区县级收入的一定比例返还跨地办园县,保障跨地办园县利益和增强发展的“造血”功能。三是搭建就业的共同平台,合理安排双方劳动就业,实现劳动就业一体化。

第二,成立毗邻区县合作开发公司,构建跨区域企业合作机制。在武陵山地区政府合作机制下,组织设立区域合作开发公司,如设立武陵投资有限公司、武陵经济联合发展股份有限公司、武陵旅游股份有限公司等等。对于企业间的合作,可充分运用市场方式实行利益分配,而对于合办企业除了一般意义上的利益分配外,在对地方经济利益的分享上,也可实行GDP划转和税收分成。

2、政府合作机制选择

任何跨行政连片区域的合作,都离不开政府之间的合作。政府间的合作需要相应的机制来维系和保证。武陵山片区横跨渝鄂湘黔四省市,共处于特殊的山地区域内,域内资源相对贫乏,产业属性雷同性高,如果缺乏区域内政府间的协调,很容易形成“小而全”的产业结构雷同性。因此,建议由非制度性协作向制度性合作发展,设置高效跨省市的政府性区域合作机构。

一是成立协调小组机制。由鄂湘黔渝四省市分管经济发展的副省(市)长任组长,发改委、交委、农委、旅游局等各有关政府组成部门为成员单位,成立“武陵山片区经济协作区协调小组”,负责统筹、协调本行政辖区的合作事宜;由四个协作小组轮值协作会议,讨论、解决合作过程中的重大问题。建议协作小组办公室设在发改委,特邀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西部司指导工作。

二是建立党政领导联席会议机制。片区各方政府有关部门定期召开联席会议,交流各地经济社会发展经验,研究、协商重大问题。共同策划、推进合作项目,及时沟通衔接有关情况。

政府合作机制,要有利于创造公平、开放的市场环境,促进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和优化组合;促进基础设施建设的沟通协调,发展进程中相互关联重大问题的经济;动员和组织社会各界共同参与,增强武陵山区域发展的整体优势和竞争力。因此,政府协调机制的选择和建立应当宁缺毋滥。

3、省管县行政机制选择

(1)加快推进省管县的行政体制改革,减少区域合作的层级障碍。当前,在武陵山所涉地区,除重庆是直辖市外,其它三省均为省、市(州)、县、镇(乡)构成的超多层级的政府管理体制。国家应当在连片扶贫开发地区积极探索“省直管县”制度改革,除自治州涉及民族自治政策与法律问题比较敏感的地方外,尽快取消地、市级中间结构,变省级对县级的“弯管”为“直管”。这种行政体制改革,既可以减少因行政层级过多造成的由上往下的资金、项目的运行的速度甚至质量,又可以减少区域合作的层级障碍和资源配置能力层级递减效应,增强区域协作的效果。

(2)减政放权,增强县级行政单元推动片区协作的能力。加快省辖县的行政体制改革,在武陵山片区率先进行区域中心城市管理职能授权改革。目前,国务院定位的武陵山地区的黔江、恩施、张家界、湘西、铜仁、怀化六个区域性中心城市,应当赋予或部分赋予社会公共服务、经济片区协作的管理权限;在没有完成“省直管县”行政体制改革的格局下,尽可能采用“权力清单”方式,赋予县级更大更多的管理权力,以全面提高和增强县级行政单元推动片区协作的能力。

4、财税金融机制选择

(1)完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建立健全区域合作利益机制。改革现行财税体制,完善转移支付制度,健全区域合作的利益机制,是推进区域合作的关键。一是要从国家层面改革税收制度,适当在老少边穷地区增加独立的税种(如推广资源税改革),增加税权,维护和巩固税源。二是加快完善转移支付制度。首先,以推进实现公共服务均等化为目标,通过完善财政补贴、产业扶持、税收增量返还等制度,加大对老少边穷地区的转移支付力度;其次,由中央、省(市)根据地方经济差距、公共服务均等化目标要求,建立省际之间、县际之间的横向转移支付体系,确保老少边穷地区公共服务建设的基本财力。三是在老少边穷地区推进改革某些行业的增值税为消费税试验,把利益分配由投资产出环节改为设置再消费环节,抑制重复建设冲动,可削减地方政府间对抗的利益动力。

(2)消除金融体制约束,构建区域合作金融机制。一是对于在这些地区起着支撑作用的国有商业银行实行灵活的经营政策,放宽经营区域限制,允许在区域合作框架范围内(如武陵山经济协作区)跨区域吸储放贷,实现金融资本跨区域横向流动。二是要大力鼓励支持非国有商业银行在老少边穷连片地区设立经营机构,充分发挥其可以跨区域经营的灵活机制,为老少边穷地区区域合作提供金融支持。

(3)设立区域合作发展基金,构建跨区域投融资平台。鉴于金融改革中国有商业银行改革的难度较大,推进较慢,在短期内难以建立起跨区域经营的机制;非国有商业银行在利益导向下,不太可能将太多的经营资源放到老少边穷地区。为此,可通过建立区域合作基金的方式来提供区域合作发展的金融支持,可采用各地政府出一部分资金,市场筹集一部分资金,由各地政府联合出面组成投融资公司,实行市场化运作,即各地政府联合拥有,授权经营。如设立武陵山交通投资股份有限集团、武陵山旅游投资集团、武陵山能源投资集团等公司,形成产业发展的投融资平台,对相关基金实行运营管理。

参考文献

[1]重庆市黔江区统计局[Z].黔江统计年鉴2012.

[2]国务院:武陵山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规划(2011-2020)[EB/OL].http://wenku.baidu.com/view/151cc88471fe910ef12df87e.html

[3]张利华、徐晓新:区域一体化协调机制比较研究[J].区域与城市经济,2010(5).

[4]邓正琦:渝鄂湘黔交界民族地区经济联动的体制阻碍及破解[J].探索,2009(3).

“一带一路”助推区域大合作 篇10

中国古代,丝绸之路在世界版图上延伸,诉说着沿途各国人民友好往来、互利互惠的动人故事。如今,一个新的战略构想在世界政经版图从容铺展—习近平主席在2013年9月和10月分别提出建设“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战略构想,强调相关各国要打造互利共赢的“利益共同体”和共同发展繁荣的“命运共同体”。这一跨越时空的宏伟构想,从历史深处走来,融通古今、连接中外,顺应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时代潮流,承载着丝绸之路沿途各国发展繁荣的梦想,赋予古老丝绸之路以崭新的时代内涵。“一带一路”不仅是实现中华民族振兴的战略构想,更是沿线各国的共同事业,有利于将政治互信、地缘毗邻、经济互补等优势转化为务实合作、持续增长优势。当前,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区域经济一体化加快推进,全球增长和贸易、投资格局正在酝酿深刻调整,亚欧国家都处于经济转型升级的关键阶段,需要进一步激发区域内的发展活力与合作潜力。“一带一路”战略构想的提出,契合沿线国家的共同需求,为沿线国家优势互补、开放发展开启了新的机遇之窗。

随着中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国际社会上“中国威胁论”的声音不绝于耳。“一带一路”的建设,正是中国在向世界各国释疑解惑,向世界宣告:中国崛起不以损害别国的利益为代价。

北京 李壮

@月苑书道:“一带一路”是国家的战略性决策,体现的是和平、交流、理解、包容、合作、共赢的精神。

@逐梦不止:在“一带一路”发展之中,泉州作为古代海上丝绸之路起点,承载着人们对于新丝路发展更多的期望。众志成城,泉州爱拼敢赢,永不止步。

@忐忑的松华:在中国近年实行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形势下,中国和中亚乃至向西与更多国家的经贸合作也成为发展的必然趋势。而中国的发展经验和成果,可以为中亚各国借鉴。公路、铁路、油气管道、网络通信设施等不断修建,正在形成古丝绸之路上的现代商队。

@莫忘初衷:习近平主席访问拉美四国,并出席中拉领导人会晤,是中拉关系中的一件大事,具有里程碑意义,必将有力推动中国和拉美四国及中拉关系在更高水平向前发展。

@一生曾经:中韩两国经济合作正在迎来新的发展机遇。双方要加强已有的合作关系,并持续发掘面向未来的合作领域,使两国关系进入承前启后的新阶段。在竞争的国际经济秩序下,双方也要建立能够相互帮助、相互扶持的合作结构。

我国区域能源发展合作初探 篇11

一、我国能源的区域划分

区域划分是探讨区域发展的前提和制定区域政策的基础。能源区划通过能源自然赋存、自然分布、自然丰度及技术经济条件差异进行区划研究和经济评价, 中国的人口、能源消耗和资源储藏具有明显的地区性差异, 对能源进行区域划分为实现生产力的合理布局, 实现地区经济的合理分工提供科学依据, 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利用2005年我国各省市区经济发展指标和能源发展指标以及污染排放效率指标, 对全国各省市区的亲疏程度、近似度进行测量。在上述分析结果的基础上, 考虑空间上相互毗邻, 自然条件、资源禀赋结构相近, 经济发展水平接近, 经济上相互联系密切或面临相似的发展问题, 社会结构相仿, 区块规模适度, 适当考虑历史延续性, 保持行政区划的完整型等区域划分因素, 依据各省区经济、社会和生态发展水平, 借鉴国家发改委《能源发展“十一五”规划》和国家环保总局的区划方案, 将全国各省市区划分为八大区域:东北 (辽吉黑) 、华北 (京津冀鲁) 、华东或长江中下游 (沪苏浙) 、华南或东南 (粤闽琼) 、华中或中部 (湘鄂豫皖赣) 、黄河中游 (晋陕蒙宁) 、西南 (云贵川渝桂藏) 、西北 (新甘青) 。

二、我国能源的区域特点

(一) 我国能源的分布特点

总体上来说, 我国煤炭、水资源相对丰富, 石油、天然气相对贫乏, 能源资源以煤炭为主。在区域分布上具有不同程度的不平衡性, 能源资源主要集中在西部和北方等经济相对落后地区, 而在东部沿海经济较发达、能源的主要消费地区, 能源资源较贫乏。煤炭资源分布的面积比较广泛, 但90%的储量分布在秦岭-淮河以北地区, 尤其是晋陕蒙三省区, 储量占全国总量的63.5%。从东西方向看, 煤炭85%分布于中西部, 沿海地区仅占15%。在煤炭资源比较贫乏的大区中有相对较富的省份, 如东北区的黑龙江、华东区的安徽和华中区的河南;而在能源比较富裕的大区中又有相对贫乏的省份, 如西北区的甘肃、华北区的京津两市。

石油和天然气资源集中在东北、华北和西北, 约占全国探明储量的80%以上。水能资源主要分布在西部12省、自治区, 在全国技术可开发资源量中占80%以上。与化石燃料资源主要分布在北方相比较, 水能资源与之在空间上有较强的互补性。我国常规能源资源以煤炭和水能为主, 水能资源仅次于煤炭, 居重要地位。

正是在资源分布条件的约束下, 我国形成了北煤南运、北电南送、北油南运、西油东输、西电东送、西气东输、西煤东运等地区间能源交换的稳定模式。

(二) 我国能源的消费分布情况

我国一次能源的地区产销格局是:西北、西南基本平衡, 略有多余;华北产多于销, 煤炭、石油均大量调出;东北石油大量调出, 煤炭却需调入;华东、中南地区能源生产不足, 需要大量调入, 特别是江南九省市区 (包括上海、江苏、浙江、福建、江西、湖北、湖南、广东、广西) , 能源产需矛盾最为突出。我国主要的能源消费区域多分布在东部沿海地区, 而能源消费大省有河北、山西、辽宁、江苏、浙江、山东、河南、广东, 这八省市的能源消费合计占全国能源消费的一半多。东北、华北、华东、华南四区域能源消费分别占全国的11%, 20%, 14%和9%, 四区域合计占全国的56%;华中能源消费占全国的17%;黄河中游能源消费占全国的11%;西南、西北两区域能源消费分别占全国的13%, 4%, 两区域合计占全国的17%。

三、我国能源资源和能源消费的区域差异

(一) 能源资源配置和能源消费存在交叉不平衡

甘肃、青海、宁夏、新疆和内蒙古等西部地区的煤炭、天然气、石油资源都相对丰富, 但其能源消费量占全国的比重很低。而华东、华南等主要的能源消费地区, 其自身的资源又有限, 无法满足消费的需求。

(二) 区域资源配置结构与能源消费结构相关

山西、内蒙古、贵州、广西、安徽、云南等以煤炭为主要能源资源的省份其能源消费中煤炭比例高;辽宁和黑龙江等以石油为主要能源资源的省份其能源消费结构中石油比例相对较高。

四、我国能源的区域发展合作

(一) 晋陕蒙地区

晋陕蒙地区是我国煤炭资源最丰富的地区, 大部分煤田开采条件较好;同时天然气与煤层气蕴藏丰富。现已开辟多条运煤通道, 同时已形成较大规模的晋北、晋中、晋东南与积极建设中的神东、陕北、黄陇等煤炭基地和大多数骨干矿区, 是供应国内煤炭的绝对主体。

晋陕蒙地区应核心建设大型煤炭基地, 主要进行煤炭开采加工、火力发电, 同时开发天然气与煤层气, 发展炼焦、煤化工及其他能源工业和高载能工业。

(二) 西北地区

西北地区拥有丰富的多种能源资源, 其中准噶尔、塔里木、吐哈、柴达木和鄂尔多斯盆地是我国西北地区的主要含油气区, 己探明的石油可采储量占全国的17%, 天然气占55%, 具有很大的资源开发潜力。此外, 新疆、宁夏等地还有丰富的煤炭资源。西北地区具备以油气资源为核心, 煤炭开发为辅助的能源生产基地的条件。

在基地建设中, 应主要开发和利用石油、天然气, 同时开发煤炭和水能资源, 发展一批石油化工与高载能工业, 在增强基地能源供给的同时, 通过能源工业的发展, 带动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

(三) 西南地区

西南地区拥有我国最丰富的水能资源。云南、贵州、四川、重庆、广西、西藏六省市经济可开发装机容量达24286万千瓦, 占到全国总量的60%以上。西南也拥有比较丰富的煤炭与天然气。煤炭主要集中于贵州和云南, 煤质优良, 煤种齐全, 有一定基础的矿区建设, 华南是最近的区外煤源。天然气主要在四川, 是全国四大气区之一, 除满足区内需要外, 也能支援中南地区。

西南能源生产基地的建设方向应以水电为主, 同时进行天然气与煤炭的开发, 建成能够满足本区需求同时支援中南、华南地区的能源生产基地。

(四) 建设专业型能源生产基地

在我国能源生产基地建设中, 除了在以上几大能源资源富集地区建立具有全国意义的重大能源生产基地外, 在次级区域或小范围某一能源资源富集条件较好的区域建立专业型能源生产基地, 对保障我国能源供给, 实现区域能源协调发展也有重要作用。

结语

我国要想实现能源资源富集区域能源资源的充分利用, 同时带动能源生产基地经济的发展, 就需要建设能源生产基地及相关配套设施, 只有这样才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能源消费中心能源需求的紧张压力, 形成各区域能源协调发展的局面。

摘要:我国能源的可持续供应面临着如何满足经济增长和社会的需要, 如何引导能源资源在区际之间的合理配置等诸多问题。本文对我国能源的区域发展合作进行初探。

关键词:我国能源,区域划分,发展合作

参考文献

[1]崔选民.中国能源发展报告2008[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8

[2]陈国新, 瞿正昌, 刁一云.中国能源资源[M].北京:科技普及出版社

[3]戚本超, 景体华.中国区域发展报告2008-2009[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 2008

[4]王倩.基于主体功能区的区域协调发展研究[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 2009

上一篇:法律机构下一篇:课余体育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