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优势特色农业

2024-09-11

区域优势特色农业(精选12篇)

区域优势特色农业 篇1

摘要:庆阳市特色农产品资源丰富, 具有一定的特色农业发展基础。但各县区区域优势发展不突出, 特色农产品发展盲目和随意, 存在农产品生产专业化水平的变动背离比较优势的现象。本文结合十五年的统计资料通过比较分析法, 对庆阳市各县农产品加工业和特色农业资源进行分析, 针对庆阳市特色农业发展现状, 提出各县应因地制宜集中发展优势产业, 并构建了庆阳市特色农产品发展的区域优势布局。

关键词:庆阳市,农产品加工业,特色农业资源,比较优势,区域布局

庆阳市特色农产品丰富, 绝大多数历史悠久, 享负盛名。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 随着市场经济步伐加快, 特色农产品得到了一定程度发展。苹果、烟叶、黄花菜、小杂粮、牛羊肉等特色农业得到了较快发展, 全市已建成了一批品牌、示范基地和龙头企业, 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一、庆阳市特色农业发展现状

1、特色农业资源丰富

庆阳市是甘肃优质农畜产品生产基地, 其早胜牛、环县滩羊、陇东黑山羊、羊毛绒等大宗优质品享誉国内外。地处全国苹果生产最佳纬度区, 已被农业部列入西北黄土高原苹果优生带, 红富士苹果、曹杏、黄柑桃久享盛誉。庆阳是全国最大的杏制品加工基地和全国规模最大的白瓜籽仁加工出口基地;全国品质最优、发展面积最大的黄花菜种植基地, 具有“中国优质苹果之乡”、“中国黄花菜之乡”、“中国小杂粮之乡”、“中国杏乡”之美誉。庆阳市还是中医药之乡, 产有甘草、黄芪、麻黄、穿地龙、柴胡等300多种中草药, 其中69种已列入《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

2、庆阳市农产品加工业规模逐渐形成

改革开发以来, 农产品加工业规模不断扩大, 随着市场的推进, 从2000年起, 整个农产品加工业进入了新一轮的整合, 在市场竞争优胜劣汰的自我调节下, 农产品加工业由最初的无序发展逐渐进入一种规模化的经营, 企业数量大幅度减少, 从2005年趋向于稳定发展, 然而同时农产品加工业总产值和利税总额却呈现出了强劲的增长势头。这充分说明了企业的规模在不断扩大, 竞争力在不断加强。

二、庆阳市农产品比较优势区域差异

农产品区域综合比较优势是由该区的资源禀赋、技术条件、社会经济条件、市场需求等多因素共同决定的。按照以往的研究, 选择代表农作物生产的关键因子, 即单产 (P) 、播种面积 (S) 作为基本变量, 构建指标包括效率优势指数PAI、规模优势指数SAI, 由于这两者相互制约关系较强, 对两种优势指数进行几何平均, 即可得到综合优势指数CCA (Comprehensive Com-parative Advantage) :

其中, 效率优势指数是指PAI (Productive Advantage Index) 为各种植区域某作物单产水平占该区所有作物平均单产水平的比率:

式中, Pij为i地区j种作物的单产;

Pit为i地区的粮食作物的单产水平;

Pj为背景区域作物j的单产;

Pt为背景区域粮食作物的单产水平;

PAI>1时, 表示与背景区域水平相比, i地区在该作物生产上具有产量相对优势;PAI<1时, 表示与背景区域水平相比, i地区不具有优势。

规模优势指数是指SAI (Scale Advantage Index) 为研究区域某作物的播种面积占该区域作物播种面积的比值与背景区域同一比值的比率来表示。计算公式如下:

式中, Sij表示i地区j种作物的播种面积;

Sit表示i地区作物播种面积;

Sj表示背景区域j作物的播种面积;

St表示背景区域作物总播种面积;

SAI>1, 表明与背景区域水平相比i区j作物的生产具有规模优势;SAI<1, 表明与背景区域水平相比i区j作物的生产处于劣势, SAI值越小, 劣势越显著。

1、庆阳市特色农业比较优势评价

为了对该区特色农业产业发展状况进行比较分析, 以庆阳市作为研究的背景区域, 选择该地区特色产业:小杂粮、油料、苹果、杏、黄花菜、烟叶、羊、牛作为研究对象, 节选1991年、1995年, 2000—2012年的统计数据, 计算出各年农产品的效率比较优势指数 (PAI) , 规模比较优势指数 (SAI) 和综合比较优势指数 (AAI) , 同时为了消除各种指数的年际波动影响, 计算了各种指数十五年的平均数 (见表1) , 均值为八个县区的整体平均结果。

2、各县区农产品比较优势的地区差异

根据综合优势指数按照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各县区的位次, 其结果如表2所示, 可见各县区比较优势地区差异。

种植业农产品。就小杂粮和油料而言, 庆阳市各县区的差异不大, 发展较为均衡。比较突出的是西峰和宁县。从效率优势和规模优势可以看出, 在小杂粮的发展上西峰无论是效率优势还是规模优势均占据了领头的地位, 比较优势突出;而庆城和宁县虽然不具有综合优势, 但其具有一般的效率优势。而生产规模相对太小 (如庆城SAI=0.53) 是导致这些县区缺乏比较优势的主要原因。同样的问题也表现在华池的油料作物中, 由于规模太小 (如镇原、华池) 导致了具有一定较强优势的效率优势没有充分发挥, 从而使得综合优势过低。因此, 如果能扩大播种面积, 挖掘潜力, 则在这些地方提高生产效率, 增加粮食产量, 还是具有很大潜力的。

水果产品。在水果的生产方面, 以苹果和杏为代表, 庆阳市整体具有较强的综合优势, 尤其效率优势比较突出, 其中以华池的优势最为明显。在杏的生产方面, 效率优势和规模优势均位列第一。而在苹果的生产方面, 效率优势尤为突出 (PAI=3.34) 但其规模却位列最后, 与其特别突出的效率优势非常的不协调。因此, 应该扩大苹果的种植面积, 充分发掘苹果的效率生产优势, 重点开发水果产业的生产能力, 提高整体竞争力。

畜牧业农产品。在畜牧业生产方面, 庆阳市以早胜牛、环县滩羊、陇东黑山羊为其历来的特色优势产业。从比较优势分析看来, 环县的羊和宁县的牛优势远胜于其他的地县, 而对应的环县的牛和宁县的羊却位于相应位列的后位。所以, 这两县应该充分考虑自身的优势和劣势, 扬长避短, 集中精力发展优势产业, 限制或放弃劣势产业的生产。

特色经济农产品。以黄花菜和烟叶为例, 黄花菜是庆阳市极具特色的农产品, 知名度较高。从比较优势分析来看, 庆阳市整体具有黄花菜的比较优势, 其中具有比较优势的地县就有西峰、镇原、庆城、合水、环县这五个地区, 其突出优势可见一斑, 且以西峰、镇原、庆城三地的优势最为明显, 而正宁、华池、宁县却非常不具有比较优势, 其中正宁几乎没有一点在黄花菜方面的生产优势, 在这些地区可以放弃对黄花菜的生产。在烟叶方面, 就庆阳市整体而言不具优势, 但是正宁的烟叶却表现出非常突出的比较优势, 同时镇原的烟叶也具有较强的优势。

三、农产品生产专业化与比较优势背离现象解析

庆阳市农产品生产专业化水平的变动基本与其比较优势相符, 但是还存在着与比较优势的要求相背离的现象。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一是多数县区妄图兼顾所有的特色农业资源, 而不知道自己的相对优势, 从而没有按照优势来分工生产;二是部分地区面对市场的波动, 既忘记了自己的优势所在, 又把握不准市场行情的变化方向, 因而产生农业结构调整行为上的盲目性和随意性, 导致农产品生产专业化水平的变动背离了比较优势的要求。具体原因如下。

1、比较优势不突出

比较优势产品的选择不仅需要考虑本地区所有产品的生产成本或机会成本, 而且还需要兼顾其他地区所有产品的生产成本或机会成本, 从而准确定位, 突出优势。从庆阳市的实际情况看, 各县区对本区域比较优势产品的选择还主要停留在凭主观经验和对对方的大致判断上。最多也只是将比较优势产品的选择建立在一种与平均水平相比的基础之上, 从而可能出现选择上的失误。这可能是庆阳市农产品专业化变动背离比较优势变动的主要原因之一。

2、盲目调整产业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价格的波动是绝对的, 而均衡则是相对的。市场机制就是通过“看不见的手”来调节市场上商品的供求关系, 使之不断的从失衡走向均衡, 又从均衡走向失衡。正是这种价格的经常波动, 使得千万小规模经营农户无所适从, 不知道该种什么不该种什么, 该扩大什么该压缩什么。结果是盲目调整, 对原本具有比较优势而且已经走向专业化生产道路的农产品轻易地进行压缩、调减, 或者彻底放弃, 抱着试一试的态度改种其他作物, 从而造成与比较优势相背离的调整现象。

四、庆阳市特色农业发展的建议

农产品加工业对于任何一个地区而言, 都不可能具有完全的竞争优势, 根据比较优势理论和资源要素禀赋论, 必须在农产品加工业中选择最具优势的产业, 对弱项可以放弃, 特别是既不具备资源优势业, 也不具备加工优势的行业, 必须敢于放弃。结合比较优势的分析, 在不放松粮食生产的同时, 积极发展经济作物, 扩大小杂粮、水果和蔬菜的播种面积, 建立生产基地, 严把质量, 科学合理地进行产业结构调整, 控制农村小企业的同构性。同类企业之间通过兼并及合作, 组成规模化企业。对于极具优势的作物比如黄花菜、苹果、杏、小杂粮、药材、烟叶等要把目标定位在国内乃至国际市场上, 进行规模化经营, 不断提升产品质量, 扩大市场影响力和占有率。以资源为依托, 综合考虑产业基础、区位优势、市场条件等因素, 突出区域特点和地方特色, 因地制宜, 扬长避短, 将潜在的比较优势转化为实实在在的产品竞争力。而庆阳市由于区域之间在资源禀赋、经济基础和技术条件等方面的差异, 各县农业生产的比较优势存在着较大的偏差。从庆阳市整体平均来看, 已处于相对劣势的产品仍然有一些县区在该产品生产上具有比较优势, 甚至是显著的比较优势;对于庆阳市平均水平显示存在比较优势的产品, 也并不是所有地区在该产品生产上都具有比较优势, 有些地区已处于比较劣势。这就告诉我们, 对于在该市平均水平上显示具有比较优势, 可以扩大生产的农产品, 并不是说所有地区都应当扩大生产;相反, 对于那些不具比较优势的地区在这些产品上应当进行压缩生产, 合理布局特色农产品发展区域 (见表3) 。

参考文献

[1]戴小枫、杜颜坤:我国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的现状与瓶颈[J].调研世界, 2002 (4) .

[2]李姝睿、高阳、王勇: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 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J].农产品加工, 2005 (3) .

[3]聂亚珍:湖北省农产品加工业的竞争力分析[J].农业经济, 2007 (2) .

[4]沈兆辉:农产品加工与农业产业化发展对策[J].农机科技推广, 2004 (12) .

[5]姚玉平:浅议农业经济发展面临的问题及解决对策[J].科技与企业, 2013 (18) .

[6]李亚红:农业资源环境政策的局限性与创新[J].环境保护, 2013 (16) .

[7]刘延、张旭:我国特色农业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J].中国畜牧杂志, 2012 (16) .

[8]刘永建:基于农业产业化的县域特色农业发展探讨[J].农业网络信息, 2013 (3) .

区域优势特色农业 篇2

武汉是我国中部地区的中心城市,全国重要的工业基地、科教基地和综合交通枢纽,面积8494平方公里,人口910万。去年,实现生产总值6500亿元,全口径财政收入1796亿元,农业总产值329亿元,农业增加值198亿元。

一、现代都市农业发展的现状和做法

武汉现代都市农业发端于上世纪九十年代末,十余年来,我市依托区域优势,大力发展现代都市农业,初步实现了由单纯的种养殖业向产、加、销跨越,由农业的经济功能向农业多功能跨越,由农业资源的综合开发向资源节约、环境友好跨越。

2011年,全市主要菜篮子产品自给率达到68%,科技对农业的贡献率达到62%,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9814元,城乡居民收入比缩小到2.4:1。主要做法是:

1、坚持服务城市,努力保障菜篮子安全有效供给。始终把菜篮子建设作为重大民生工程来抓,认真落实市长负责制。一是大力发展菜园子。采取多种措施加快菜篮子基地建设,全市建成蔬菜常年园65万亩,精养鱼池46万亩、规模化畜禽养殖小区254个。二是完善农产品市场体系。全市各类农产品批发市场达到75个,年交易额突破500亿元,白沙洲农副产品大市场、四季美农贸城成为农业部和商务部重点支持的农产品批发大市场。三是加强产销衔接。积极开展产销对接,大力发展流通新业态,开通蔬菜直通车100台、社区蔬菜直销便民店30家、电子直投菜箱1000组,覆盖700个社区。四是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建立了750个农产品质量检测室(点),形成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网络。五是加强菜价应急调控。从2008年起每年安排蔬菜风险基金2000万元,用于灾害性气候时,市郊快生菜抢播和鱼苗投放。

2、坚持三产融合,大力开发农业多种功能。综合开发农业的生产、生活、生态功能,加快农业转型升级。一是做优特色农业。大力发展特色的种植业、先进的园艺业、高效的水产业、集约的畜牧业和优势的种子种苗业。二是做强农产品加工业。采取多种措施扶持企业做大做强。2011年,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发展到420家,加工产值突破1500亿元,东西湖食品加工区实现产值238亿元。三是做活乡村休闲旅游业。建设了武汉生态农业园、柏泉现代农业示范园等休闲农业旅游点,举办了中国武汉农业博览会、武汉种子交易会和莲藕节、玉米节、螃蟹节等“一区一节”,2011年全市乡村休闲游实现收入22.6亿元。四是做实两型农业。按照“水乡林城、生态武汉”的理念,制定了《武汉市两型农业发展规划》,实施了两型农业建设三年行动计划。

3、坚持要素集聚,加快推进农业转型跨越发展。在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基础性作用的同时,积极引导和推动资源要素向农业农村配置。一是大力推进农业科技创新。加快双低油菜、转基因水稻、水生蔬菜等的研发和推广,大力推进院士与企业联手和农业自主知识产权转化。二是大力推进农业资源资本化。积极开展农村产权融资,大力推进农业企业上市,设立了华中地区第一支都市农业产业发展基金——武汉中科农发创业投资基金。三是大力发展适度规模经营。积极引导农民开展流转土地,促进土地向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和种养大户集中,全市农村土地流转面积达到138万亩。四是大力加强农业投资和招商引资。雨润集团肉制品加工、中粮200万头生猪屠宰和深加工等一批大项目落户我市,武钢、联想等企业进军武汉农业。

4、坚持融合发展,着力构建城乡一体化发展新格局。不断加大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业力度。一是加快推进新城区新型工业化。制定实施新城区工业发展空间布局规划和产业发展规划,每个新城区建设了一个不少于20平方公里的工业园区,2011年,6个新城区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达到665亿元。二是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深入实施“农村家园建设行动计划”,全面完成农村无力自建房户危房改造和178座骨干排灌泵站更新改造,“农家书屋”全面建成,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建立并不断完善,文化、教育、医疗事业得到长足发展。三是构建常态化帮扶机制。城乡党组织结对共建新农村实现全纳入、全覆盖,中心城区对口帮扶远城区、“百企联百村”、农村小康建设帮扶、党员领导干部一对一帮扶农村贫困户等帮扶活动形成常态化。四是加大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力度。国家惠农政策全面落实,蔬菜、水产、畜禽、林果茶产业、土地流转等政策支持力度不断加大。“十一五”期间,市财政对农业累计投入103.22亿元。

5、坚持深化改革,加快构建促进农业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全面实施农村税费改革、产权制度改革和农村资源配置等改革。一是推进农村产权制度改革。成立了武汉农村综合产权交易所,开展了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等10类产权交易,交易金额达63.7亿元。二是推进农村基层公益性服务机制改革。建立健全了农村“以钱养事”公益性服务新机制,推广了“管理在区,服务在基层”的农业基层服务机构管理模式。三是推进农业投融资体制改革。设立了农业投资公司和农业担保公司。四是推进农业投入改革。将农业扶持资金从充分竞争行业中退出,重点投向普惠的、公益性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等领域。

我市现代都市农业建设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仍存在着农业基础设施薄弱,环境资源约束加剧,农业市场主体不多不强,农业产业人口空心化严重等问题,农民增收的基础还不稳固,农业发展仍然存在一些体制机制性障碍。

二、推进现代都市农业发展的打算

未来五年,是武汉实现跨越发展、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的关键时期。我市将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现代都市农业发展方向,按照“三生”同步、“三产”融合、“三效”并举的思路,围绕城乡一体化发展目标,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努力走出内生型、差异化、有武汉特色的现代都市农业发展之路。

1、突出改革创新,打造国家农村改革试验区建设高地。以武汉农村综合产权交易所为依托,全面启动国家农村改革试验区建设,做好农村产权确权登记、健全农村产权交易市场、稳妥开展农村产权融资、创新农村资产资源资本化实现形式、建立以土地股份合作为主体的农业产业化运营模式、健全农业生产及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等6个方面的工作,努力使我市改革试验走在全国前列。

2、突出要素聚集,打造农业资源资本化先行市。一是创新农业融资方式,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基金,加快发行农业企业集合债券。二是加快产权资本经营,扩大农村产权抵押贷款规模。三是大力发展农村集体资产股份合作社、农村土地股份合作社和富民股份合作社。四是发展农民合作金融,开展农民资金互助合作社试点。五是加快要素市场建设,做大做强武汉农村综合产权交易所和武汉农畜产品交易所。六是加快推进农业无形资产经营。

3、突出集群发展,打造农产品加工业航母编队。实施农产品加工业倍增计划,以农产品加工业为支撑,建设千亿产业百亿园区十亿企业。加快推进企业股份制改造和资产重组,建设“航母式”、“领袖式”、“联盟式”和“协会式”企业。拉长增粗产业链,打造猪肉制品等8大产值过100亿元的特色农产品加工产业链。大力引导龙头企业向农产品加工园区集中,使农产品加工园区成为龙头企业发展的新平台、农业招商引资的主阵地、科技创新的孵化器。

4、突出货丰价稳,打造全国菜篮子工程建设示范市。进一步扩大“菜篮子”产品生产基地规模,提高设施装备水平,到2016年,全市蔬菜常年园达到100万亩,标准化畜禽养殖小区控制在300个左右,高标准设施农业生产基地发展到50万亩以上。加强菜价调控,健全菜篮子产品市场监测预警机制,完善菜篮子产品储备体系,加强生产风险和市场风险调控,确保价格基本稳定。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建立健全农业标准化生产、产地准出、市场准入和质量追溯等四项制度。

5、突出自主创新,打造中国种都。充分发挥南湖农业园和武汉高农生物园等企业的聚集作用,广泛应用生物育种等先进技术,打造高端种业孵化区、良种繁育示范区、商品种苗设施区、种子质量监管共建区、种子交易聚集区、特色种子观光旅游区、农业生物资源圃等“六区一圃”,把武汉建成具有地方特色、服务全国的中国种都,到2016年种业产值突破1000亿元。

6、突出低碳发展,打造生态示范市。以节能、降耗、减排、治污和农业资源的循环集约利用及生态环境保护为核心,加快构建农业循环经济体系、农业资源节约体系、农业生态保护体系和农村新型能源体系等“四大体系”,提高资源利用率,减少农业生产对环境的破坏。

金融撬动区域后发优势 篇3

目前当房地产业支撑经济增长的长期趋势下行后,支撑新一轮较长期景气的新的主导产业,特别是新型制造业尚未形成。这是当前面临的最大挑战。一个产业要成为主导产业,是产业体系完善和消费成熟的结果。欠发达地区难以靠科技创新、通过新技术产业化形成主导产业来支撑自己的经济高成长,因为超越发展阶段的任何工业化都是难以为继的。

中国近年来一直以房地产作为经济增长和内需动力,成为主导产业,但历史告诉我们,没有哪个国家可以靠房地产长期振兴自己的经济,因为房地产建设是投资在存量,没有未来的效益流,难以形成价值的持续增长。

高技术产业陷阱

目前,一些新能源、新材料、新技术一时难以成为国民经济主导产业。由于这类产业技术不完善、需求不成熟 (或缺乏大众需求)、竞争不规范、产业不配套、投入风险大等原因,注定难以成为近期增长的动力。欠发达地区切不可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高价去率先“吃螃蟹”。

以太阳能产业为例。当多晶硅太阳能工艺被能效更高的太阳膜工艺取代时,原有投入在尚未收回投资时就将被淘汰。太阳能产品尚未进入人人需要的需求时代,由于其性价比不足以比传统能源显示其优越性,传统能源主导能源的格局一时无法被取代,光伏产业发展就难以有广大的市场;这类产业由于市场竞争极不规范且信息不透明,极易出现重复建设、盲目发展的状况。如果生产过程中的高污染和高能耗问题不解决,更不具备成为新兴主导产业的基本条件。

此外,由于所谓新兴产业极易制造信息不对称,这类产业极易借助金融市场形成以高新技术名义下的商业欺骗。欠发达地区总是想在新一轮主导产业上占一席之地而鼓励所谓“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结果,常常是陷入所谓“高技术产业陷阱”而难以自拔。

后发优势的基础

欠发达地区不可能以所谓低成本优势赶超,也难以在新兴产业上获胜,那么其后发优势在哪里?靠优惠政策、劳动力和资源低价等形成的低生产成本优势,只会使这些地区始终处于产业低端,以不利的分工不断贬低具有比较优势的要素价值,使自己的长期发展受害。而高新技术产业在初创期又可以出现“陷阱”,那么如何理解欠发达地区的后发优势?

我认为:后发优势是新兴产业逐步转变为主导产业时,欠发达地区具有不付前期开发成本、少担风险,而共同参与的优势;是依靠优良的生态环境所积累的综合价值吸引成熟技术的优势;是与新兴主导产业形成配套的优势;在传统主导产业仍然存在较大市场的情况下,选择其中以先进工艺、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主导产业的项目,更具有低成本、低风险的后发优势。

以赣南苏区为例。赣南有良好的生态条件、有悠久的客家民风,还有丰富的地表和地下资源。国家花代价支持土坯房改造,如果借机走出一条赣南特色的新农村建设的路子,在中国大地上形成一批既具赣南客家民居特色、又具有现代舒适性的农村村落,成为一道乡村景观,不是可以迅速达到中国农村人居发展的最好水平吗?如果按照较发达地区走过的路子走,农民有钱就盖房,没有统一规划,各行其是,房子建得杂乱无章无特色,那就永远摆脱不了相对落后的面貌。总结发达地区城市建设的经验,打造百年经典中小城市,使之成为发达的东南沿海城市的后花园,形成与独特自然生态融为一体的特色宜居中小城市群落,反而比发达城市更具吸引力。

善于用金融工具

区域开发要善于运用金融工具,千方百计吸收生产要素聚集,千方百计分散新技术、新产业投入的风险。通过开放式地组合区域自有资源,吸引外部资源,集聚形成本地的生产力,实现较大的经济产出。为此:

一是要形成有利于金融创新的环境。采取优惠的、宽松的金融环境,吸引大量金融机构和人才进入,从而使他们像猎人一样去捕捉经济金融中的套利机会,最终创造区域经济成长的局面。大量金融机构和人才运用金融工具,在金融市场上去变现一个地区潜在的机会,使区内资源在资源权益的流动中实现最合理的定价。金融家还要帮助企业选择最有利的投融资方式和最大限度地运用杠杆。这样,各种发展的要素就形成集聚,发展的能量就可以迸发出来。

二是要努力完善区域资产交易的增信与保护机制。当金融市场的发展受制于监管部门而地区难有作为时,按照金融产品交易的本质需求去完善相关条件,形成“准市场”是政府可以积极作为的。比如,地方政府无法自办期货交易所,而为跨时间的合约提供某种规范、某种交易安全保证,则是完全可为的,也是政府应该做的。按此原则,我们完善交易的增信和保护机制就可以创新一种金融产品的市场,活跃一种交易,形成一种金融资源的集散地。创造有效的金融市场,为各种资产的转换形成便利条件,就会增强所有财富的流动性,使资产的使用在时间上和空间上作出合理的分配,同时降低交易成本。这也是杠杆效应发生的重要条件。

三是实现区域内资源的资本化经营。政府目前拥有和实际控制巨大的发展资源。矿山、土地、特许经营权、国有产权,这些资源一旦成为资本,资本又可以借助杠杆通过适度负债而形成较大规模经济活动。关键是要通过一种现代企业的机制和现代企业家人才去运作。对国有或国控资产的企业化管理、专业化运作,借助金融市场(而不是干扰和扭曲这种市场),发挥应有价值是坚定不移的方向。当然,国有资产的收益应该成为实现公共政策和社会目标的手段。

四是运用宏观调控手段提升与优化区域金融杠杆。企业和个人善用负债手段加快发展和消费,最终会形成国民经济的杠杆效应。这一杠杆可用以调节经济增长。如果在一国生产形成中,外部要素投入的贡献较大,而不仅仅是靠国民的资本形成,则可认为发挥出了杠杆作用。因此,通过宏观政策来调节杠杆率,是实现宏观经济稳定的重要政策取向。

(作者观点不代表本刊立场,欢迎讨论)

区域优势特色农业 篇4

珠海市是珠江三角洲南端的一个重要城市, 东与香港隔海相望, 南与澳门相连, 地理位置优越, 为我国五个经济特区之一。2008年, 国务院颁布实施《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 (2008-2020年) , 并明确珠海为珠江口西岸的核心城市。这更加快了珠海城市建设的步伐, 社会、经济、农业、科技等领域得到了快速发展。尤其近年来, 随着现代农业的深入推进, 珠海市的设施农业发展迅猛。据不完全统计, 目前珠海市共有各类设施农业 (以温室、越冬大棚和微灌等设施设备为主) 面积4.36万亩, 从业人员4400人以上, 主要以池塘越冬塑料大棚为主, 其中斗门区的对虾越冬大棚养殖规模较大, 面积4万多亩;市农科中心生产基地、斗门育秧工厂等多处高端智能温室更是发挥了良好的示范带动作用。

珠海市的设施农业有2大类3种不同类型。一是种植类设施面积约0.057万亩, 其中连栋温室0.014万亩, 塑料大棚面积0.023万亩, 中小拱棚0.02万亩;二是水产设施养殖面积约4.306万亩, 都以塑料大棚为主, 其中南美白对虾养殖面积3.5万亩, 罗氏虾养殖面积0.67万亩, 普通网箱养殖面积0.06万亩左右, 深水网箱养殖面积为0.04万亩。全市塑料大棚主要集中在斗门区, 连栋温室主要集中在珠海市的农科中心和市水稻站的育秧工厂等几个示范基地。

经过近几年的发展建设, 珠海市摸索出了一套适合该市区域特点的发展思路。

珠海地处沿海地区, 海洋资源丰富, 发展渔业条件得天独厚, 因此, 珠海市将水产养殖业列为农业生产的重点, 大力发展水产养殖设施农业, 如在冬季推广塑料保温大棚, 促进养殖户增产增收。同时, 大力发展深水抗风浪网箱养殖场。目前全球范围内海洋捕捞产量急剧下降, 海产品的增长在更大程度上依靠迅速发展的海水养殖业, 网箱是目前海水鱼类养殖的主要形式。深水抗风浪网箱环境稳定, 水体大, 更接近自然环境, 鱼类活动范围大, 成活率高且生长快, 鱼病少, 自然饵料丰富, 养殖鱼类的体型与肉质更接近野生状态。同时深水网箱采用的是抗拉力强, 柔性好的新型材料, 一般可抵御11~12级台风, 5~6m高的大浪, 有的经防紫外线抗衰老处理, 寿命可在15年以上。网衣经高效防污生物处理, 使用寿命5年以上。有的网箱结构可自动升降, 保证网箱养殖安全。因此深水网箱养殖有着广阔的发展空间和发展前景。目前珠海市的深水网箱养殖已经起步, 并形成了一定的生产能力。

珠海市在大力发展渔业水产养殖的同时也注重种植业的发展。在蔬菜生产方面, 珠海市大力推广温室设施和微滴灌设施, 通过温室设施营造和改善生产条件, 引导高档名优品种蔬菜和反季节蔬菜生产, 提高蔬菜生产的附加值, 使其成为珠海市发展现代农业和都市型农业的主要方向。在特色农业生产方面, 珠海市结合近年来快速发展的花卉苗木产业的本地优势, 大力引导和鼓励花卉和园艺产业使用温室设施, 改善花卉园艺产业的生产条件, 提高质量, 增强竞争力。

近年, 珠海的设施农业发展虽然迅速, 但也面临一些制约因素, 主要体现在设施农业投入大, 风险高, 没有政策性资金的引导和扶持, 很难进行产业化推广;设施栽培的品种和技术还不配套, 发展不均衡;农业保险缺失, 很难吸引社会资金进入设施农业领域, 造成了设施农业发展的后劲不足;抗自然灾害能力较弱;种、养技术发展滞后, 跟不上设施农业的发展速度。

区域优势特色农业 篇5

发挥比较优势,优化农产品区域布局是深入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重大举措。为加快我市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向纵深发展,做大做强农产品优势产业,形成科学合理的农业生产力布局,提高我市农产品市场竞争力,以工业的理念推动都市效益农业发展,按照省农业厅的部署,结合我市农产品布局现状研究编制了《富阳市特色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2004-2008年)》(以下简称规划)。

本规划以资源为基础,以市场为导向,以提高农产品的效益为目标,以增强产品市场竞争力为核心,依据我市近年来农业结构和农产品布局调整的现状,选择在省内外市场具有竞争优势或潜在优势的农产品,确定优势产区,明确主攻方向、发展目标和建设重点,实施扶优扶强战略,集中力量进行重点培育,促进各类生产要素向优势区域、优势产业和特色优势产品集聚,形成具有较强市场竞争力的特色优势农产品产业带,从整体上提升全市农业的竞争力。

一、推进特色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的有利条件与主要制约因素

特色优势农产品就是指资源和生产条件较好,产品质量较优,商品量大,产业关联度高,生产地域相对集中,有良好市场发展前景,经重点培育,能进一步提高农产品市场占有率,且获得良好效益的农产品。经过近年来农业结构的调整和效益农业的发展,我市已具备了加速推进特色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的条件。

一是具备优越的区位优势。我市地处浙江省西北部,接壤省会城市杭州市,地理位置优越。特别是萧山、余杭撤县设区后,我市已成为杭州地区经济强市。发展城郊型、都市型农业,服务大城市具有明显的区位优势。同时,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推进,上海、杭州等大都市国际化建设步伐的不断加快,更为我市农产品接轨大都市,面向世界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二是具有较好的政策环境和农业结构调整的先发优势。近几年,我市紧紧围绕发展城郊型、都市型农业,提高农产品市场竞争力和促进农民增收这一中心,按照“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出台一系列扶持“三农”政策。2002年,市委市政府为推进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提出建设农业三大产业带的总体构想,农业部门为建设农业三大产业带,按照《杭州市发展都市农业实施意见》,全力实施“八个一工程”,推进农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2004年市委市政府为进一步减轻农民负担,决定从2004年起免征农业税。各地也以市场为导向,以农业产业化经营为中心环节,抓龙头,建基地,拓市场,创名牌,努力促进优势农产品的区域化、规模化发展,构筑区域优势农业,使我市农业走上了市场经济的发展轨道。蔬菜、水果、茶叶等经济作物和名优水产发展势头强劲,畜牧业稳步增长,农产品花色品种更加丰富,质量提高,农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区域化布局进程加快。初步形成了蔬菜、水果、茶叶、蚕桑、生猪、水产等具有一定规模的产业带,为推进特色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奠定了基础。

三是具有相对领先的科技优势。我市农业素有精耕细作的传统,农民开拓创新精神较强,新技术、新品种接受能力较强。特别是近年来,根据效益农业发展的需要,逐步探索出一条以市镇乡两级农技推广体系为技术源头,以农业龙头企业、科技型企业、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为主体,以农业园区、农业示范基地、农业科技示范场等为平台的农科教、产学研相结合的农业科技发展新路子,形成了以产业为载体,农业科技推广组织、示范基地与农户相联结的推广模式,促进了新品种、新技术、新设施的引进、示范和推广;市、乡镇街道、村和农业龙头组织的三级农业信息网络的初步形成,农技110服务功能日益完善,为农业科技和市场信息的发布提供了更加快捷的通道,为推进特色优势农产品的区域布局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四是具有较好外部条件和经济基础。我市对外开放早,民营经济发达,经营机制灵活,具备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和实施农业产业化经营的优势。近年来一批工商企业凭借其资本实力和灵活的经营机制涉足农业,把先进的管理理念和经营机制引入农业,以工业理念推动了效益农业的大发展。全市现有各类农产品加工企业116家,市级农业龙头企业40家,其中省级农业龙头企业1家,杭州市级7家,出口创汇3.5亿元;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62家,市级农业产业性行业协会4家。农业龙头企业和专业协会联系带动5万多户农户。产业化经营覆盖面的不断扩大,为推进我市特色优势农产品区域化布局,加快专业化生产和产业化经营,提高劳动生产率,提升市场竞争力,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创造了条件。

虽然,我市发展区域优势农产品布局优势比较明显,但也存在不足。表现为农业产业发展雷同,主导产业规模偏小;优势农产品布局分散,技术含量低,农产品及其加工品总体质量不高,市场占有率小;农业龙头企业与农户联结不够紧密,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较弱;名优品牌建设较差,信息滞后等问题。面对我市农业资源相对短缺的劣势和我国加入WTO所带来的挑战,我们必须审时度势,抢抓机遇,扬长避短,从新形势下我市农业发展的紧迫要求出发,加快推进优势农产品区域化布局,深化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提高产业化经营水平,全面提升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二、规划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

推进特色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的指导思想是:以十六大精神为指针,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提前基本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为目标,以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中心,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遵循自然规律和经济规律,充分发挥比较优势,实施扶优扶强发展战略,在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的同时,强化宏观引导和调控,实行政策倾斜,重点培育特色优势农产品和优势产区,做大做强一批在国内乃至国际市场具有较强竞争力的优势农产品产业带,促进农业区域化布局和专业分工,力争在较短时期显著提高我市农产品市场竞争力,构建富阳发展效益农业、精品农业和外向型农业的新格局。

(二)基本原则

一是坚持以市场为导向的原则。在充分考虑市场现实需求和潜在需求的基础上,适应人们对农产品消费多样化、优质化、安全化的要求,重点发展市场占有率高、市场前景广阔、有富阳特色的优势农产品。

二是坚持发挥比较优势的原则。综合考虑资源条件、生产基础、市场环境以及资金、技术等方面的因素,突出重点,相对集中,优先发展竞争优势显著、并具有一定基础的产品和产区。

三是坚持产业化开发的原则。面向特色优势农产品整体产业的发展,形成区域性规模化的生产基地,实行专业化生产,延伸产业链,构建优势产业群体,打造名牌产品,推进产业升级,提高产业整体竞争力。

四是坚持突出质量和效益的原则。优化品质和品种结构,提高农产品科技含量,降低成本,提高效益。全面推行农业标准化生产,进一步提高产品的分级、包装、储藏、保鲜和加工水平,完善检测检验和监督体系,加强质量卫生安全建设。

五是坚持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处理好资源开发利用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大力推行无公害生产技术,实施清洁化生产,推进生态市建设,实现农业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的同步提高。

(三)发展目标

力争通过5年的努力,优先培育10种在省内外市场有较强竞争力的特色优势农产品,建立7个具有品牌效应、实行规模化经营和专业化生产的区域特色优势产业带;形成一批市场相对稳定、规模较大的特色优势农产品生产基地;做大特色,做强优势,造就一批知名品牌,扩大特色优势农产品的市场份额;着力推进农业科技进步,切实提高优势产区农产品的科技含量和土地产出率、劳动生产率,力争到2008年科技在农业中的贡献份额达到60%以上,特色优势农产品重点产区的良种覆盖率达到98%以上,农业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55%;优势产业带主要农产品基本实现标准化生产,农产品质量安全状况明显改善,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产业素质和综合效益进一步增强,努力实现农民收入的持续稳定增长。

三、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重点

(一)确定特色优势农产品、优势产区的主要依据和条件

这次选定特色优势农产品的主要依据是:产品有特色,在国内市场竞争中优势明显;产业基础和发展势头良好,有稳定的市场需求或增长潜力;在农业经济结构中比重较大,产业发展与农民增收关系密切。并从自然生态适宜、环境质量佳、生产规模大、产业化基础强、能够集中连片生产等条件,确定优势产区。根据我市实际,由于我市在区位条件、产业集中度、加工体系、市场营销体系、生产经营机制和科学技术等方面的综合性优势,劳动和技术密集型的特色农产品优势较大。如蔬菜、水果、茶叶、猪禽、水产品等已有较强的竞争优势;花卉、中药材等虽然目前产业基础较小,但具有广阔的市场发展空间;一些产品具有特定的品种、资源或技术上的比较优势,存在一定的市场潜力和生产上的不可替代性,如优质稻米,但由于我市人多地少,劳动力成本相对较高,稻米等粮食产品总体上已缺乏竞争优势。本规划按照“全面规划,分步实施,整体布局,重点建设”的思路,近期选择一批特色优势农产品,优先实施规划布局。

(二)优先发展的特色优势农产品和区域布局重点

经过比较分析,今后五年我市着重对蔬菜、水果、茶叶、双低油菜、蚕茧、花卉、食用菌、中药材、畜产品、水产品等10种特色优势农产品,实行重点扶持建设。

1、蔬菜 蔬菜是我市一大传统特色优势产业。富阳市地处亚热带北缘季风气候带,十分适宜蔬菜生长,长期来,已形成了保障市场供应的鲜活蔬菜、高山蔬菜、专供加工出口用的蕗菜、大葱等出口蔬菜和芦笋等特色蔬菜格局。2003 年全市蔬菜 4.63万亩、播种 10.725 亩次,总产量 14.78 万吨,总产值 2.45 亿元。其中芦笋 1.3 万亩,供应市场的城郊型常年鲜菜 0.83万亩,高山蔬菜 0.13 万亩,菜和大葱等出口蔬菜 0.24 万亩,农民自留地和季节性蔬菜 2.1万亩。我市的芦笋、鲜活蔬菜、出口蔬菜、高山蔬菜等均具有较强的市场竞争力和广阔的发展前景。

一是栽培历史悠久,生产基础好。我市的芦笋占全省的 70% 强,富阳已被认定为中国绿芦笋之乡,鹳山牌绿芦笋是 1999、2001 年连续两届的中国国际农博会名牌产品,并多次获浙江省优质农产品金银奖,在国内外享有较高的知名度,具有市场竞争优势;我市从解放以前就开始种植商品蔬菜,具有了较高的蔬菜种植水平。蔬菜的标准化生产及产业化建设的步伐较快,建成了常安镇横溪的芦笋示范园区(杭州市产业化基地和现代农业示范园区),东洲江岭大棚芦笋示范园区(杭州市都市农业园区),富春街道春华村和春江街道中沙村无公害蔬菜基地等一批产业化示范基地。拥有“鹳山”牌绿芦笋、“欣洁”牌、“富华”牌蔬菜等蔬菜品牌,其中“鹳山”牌绿芦笋已通过浙江省绿色农产品和无公害农产品基地认证和认定。二是自然条件优势。富阳市毗邻杭州市区,320 国道、“杭千高速”等穿越富阳,发达便利的交通为我市蔬菜销售创造了便利条件,我市芦笋 80% 销往杭州、上海、北京等大中城市,同时杭州市城市建设的发展,也为富阳蔬菜业提供了发展机遇。加上富春江水系得天独厚,富春江流域平原的大片壤土、砂壤土十分适宜种植蔬菜,山区高海拔地区还能发展高山蔬菜,为蔬菜的优质丰产创造了有利的水土条件。三是良好的技术基础。我市在全国率先解决了芦笋茎枯病的防治难题,实现了芦笋的稳产高产;通过芦笋周年供应栽培技术的研究应用,使芦笋高产高效,具有更强的市场竞争力;制订出了无公害芦笋及其栽培技术规程标准,标准化生产开始步入正轨。四是产业化经营初显雏形。通过多年来的努力,造就了一支强有力的芦笋营销队伍,蔬菜的加工企业也已走上发展道路。因此,我市蔬菜还有进一步发展的空间。

但是,我市蔬菜种植规模普遍过小,主导产业优势还没有得到充分发挥,产业化水平还不高,蔬菜流通方面还薄弱,标准化生产水平较低,无公害蔬菜比重低,出口比率低,产后加工能力弱,制约着产业的发展和效益的提高。

主攻方向:

在大力发展芦笋的基础上,积极发展城郊型常年鲜菜、出口蔬菜和高山蔬菜。加快蔬菜良种推广速度,推进良种化进程,加大芦笋杂交一代良种的推广力度,积极开发推广适销对路的出口蔬菜良种;全面推广蔬菜标准化和绿色(无公害)生产,工厂化育苗,塑料大棚、微灌、新型覆盖材料等现代设施栽培技术,发展蔬菜规模化生产,提高蔬菜质量和安全度;加大品牌建设力度,建设一批蔬菜品牌和品牌蔬菜基地;根据杭州市大都市建设的需要,发展好常年鲜菜基地,为杭州蔬菜西进作准备;加快蔬菜批发市场建设,扶持发展蔬菜加工企业和流通组织,增强蔬菜采后保鲜(分级预冷)以及速冻、脱水、腌渍等加工能力;建立和完善农民合作经济组织,推进蔬菜产业化进程。

优势区域:

芦笋:扩大面积,提高单产和效益。主要布局在常安镇、东洲街道、场口镇、新桐乡、湖源乡、胥口镇、新登镇、龙门镇等 8 个乡镇(街道)。

常年鲜菜和出口蔬菜。接轨杭州大都市,扩大面积和规模,建设专业化生产基地。主要分布在春江街道、富春街道、东洲街道、场口镇、新桐乡、新登镇等 6 个乡镇(街道)。

高山蔬菜:巩固现有基础,发展新区域,主要布局在万市镇、洞桥镇、常安镇、里山镇、湖源乡等 5 个乡镇。

发展目标:到 2008 年,芦笋面积发展到 1.8 万亩,常年鲜菜基地和出口蔬菜 1.6 万亩,高山蔬菜基地 0.2 万亩,实现全市蔬菜总面积5.6 万亩播种 13 万亩次,总产量 20 万吨,总产值 3.0 亿元。蔬菜标准化普及率进一步提高,蔬菜质量明显提高,内销蔬菜全面达到无公害标准,出口蔬菜符合进口国要求,努力把富阳建成浙江省区域性特色蔬菜重点产区和杭州市的蔬菜基地。

2、水果 水果是富阳市传统的特色优势产业,栽培历史悠久。富阳地处亚热带果树混交带,适宜多种水果生长,主栽有桃、梨、柑桔、草莓、杨梅等。2003年全市水果面积44562.5亩(包括西瓜10000亩),其中桃9978亩、梨8764亩、柑桔5215亩、草莓3500亩,产量29026.1吨,总产值5769.1万元。从长远看,我市桃、早熟梨、杨梅、草莓等水果具有较强的市场竞争力和发展前景:一是生产基础较好。我市的桃、草莓生产,在杭州市分别名列桃第一、草莓第二,在浙江省也有一定的知名度;我省南方早熟梨生产独具优势;杨梅在我市表现适应性广、适栽地多。通过实施水果良种化、标准化栽培及产业化建设,引进推广了燕红桃、翠冠梨、东魁杨梅等一批名优水果品种,建设了新登的鲜桃示范园区(杭州市都市农业示范园区)、千禧园艺场、渌渚利民果园等产业化示范基地,初步打响了“鹳山”牌富阳草莓、“葛溪”牌蜜梨等水果品牌,其中“鹳山”牌富春鲜桃已通过浙江省绿色农产品和无公害基地认定。二是生态条件优越。我市是水果适产区之一,地处杭州近郊美丽的富春江畔,生态条件十分优越,低丘缓坡资源丰富,果农又有较高的栽培技术水平,接受新事物、新技术的能力强,如新品种的引进推广、疏果套袋、高接换种等均具有明显的技术优势。三是产品出口潜力大。我市是南方早熟梨、黄桃的适栽区,南方早熟梨在东南亚一些国家市场销路看好,黄桃罐头十分畅销于美国、日本等国家,产品供不应求。

但我市水果品种结构不尽合理,水果种类存在“小而全”现象,拳头产品不够凸现,品牌建设有待加强,标准化生产水平较低,产后商品化处理和加工能力弱,产业效益还没有得到充分发挥。

主攻方向:调整品种结构,在稳定柑桔面积的基础上,积极发展桃(包括鲜桃与黄桃)、早熟梨、杨梅等特色水果。加强良种苗木繁育体系建设,提高良种供应能力,推进良种化进程;加大水果优化改造力度,推广高接换种技术,扩大优势品种种植面积;全面推广合理留果、配方施肥、果实套袋、病虫综合防治等水果无公害标准化栽培技术,确保果品“优质、安全”,以积极应对国际市场“绿色壁垒”;加强品牌建设,建设一批上规模、上档次的品牌原料基地;按照杭州市旅游西进战略,积极发展观光水果业,加强和第三产业有机结合;加快建设区域性批发市场和果品分级包装中心等,以提高鲜果采后商品化处理水平和罐头加工能力;建立和完善行业合作组织,推进和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

优势区域:

柑桔:主要目标是稳定面积,提高品质。主要分布于富春江边的新桐乡、场口镇、东洲街道、渌渚镇等4个乡镇(街道)。

桃:以鲜桃为主,适当发展一批加工黄桃。主要分布在富春街道、鹿山街道、新登镇、常安镇、胥口镇、渌渚镇等几个乡镇(街道)。

梨:主要布局在高桥镇、富春街道、鹿山街道、新登镇、常安镇、场口镇、胥口镇、渌渚镇等几个乡镇(街道)。

杨梅:主要布局在新桐、春建、渌渚、新登、洞桥、万市等乡镇。枇杷:龙门镇及新桐乡可适当发展。

草莓:在现有富春街道、春建乡发展的基础上,可在富春江两岸的东洲街道、场口镇推广种植。西瓜:除大田轮作及果园套种外,宜在里山镇、常安镇、胥口镇、万市镇、洞桥镇、渌渚镇等乡镇山区推广种植。

发展目标:到2008年,优势产区新建与改造桃1.2万亩、梨1.3万亩、杨梅0.5万亩、柑桔0.6万亩、草莓0.4万亩,实现我市水果总面积5.5万亩,总产量5万吨,总产值1亿元。水果质量有明显提高,果园良种覆盖率达95%以上,优质果率达60%以上。“鹳山牌”春江蜜梨、富阳草莓等系列水果具有较强的市场竞争力。

3、茶叶 富阳茶叶生产历史悠久,是传统优势产业。以生产扁茶(龙井、旗枪)和炒青茶为主,主要集中在江南、江北、新登(包括龙羊)三个茶区。2003年全市茶园面积5.2万亩,茶叶产量2222.8吨,产值8021.1万元。其中扁茶生产已占我市茶叶产值的92.5%。我市的龙井茶生产毗邻西湖龙井茶产地,其产品质量具有明显的品质优势和地域优势,市场竞争力强,在国内市场享有很高的声誉,尤其是高山龙井茶在近几年,随着质量保证体系的逐步完善、茶文化的弘扬、以及消费者的消费水平的提高,出现了供不应求的局面,大大促进了我市茶叶生产的发展。

我市是茶叶生产的最适产区之一,生态条件优越,茶农素质与栽培技术水平相对较高。扁茶生产历史悠久,采制工艺及相关技术逐年提高,特别是近年来,随着无性系良种的推广和茶园管理的加强,以及产品质量标准化体系建设,全市已拥有一批基础条件较好,集中成片的扁茶生产基地,无论是茶园管理、采摘、加工已初步形成体系。同时,我市又是出口茶的生产基地之一,拥有5000吨以上生产能力的扁茶精制加工企业两家,拥有1000吨以上生产能力的蒸青茶生产企业一家。但是我市扁茶加工技术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茶园良种化率还不够高,还不能适应新形势下名茶生产的需要,产品品牌少,存在低价竞销和无序竞争的现象;部分茶叶的质量和卫生状况还难以适应国内外消费者的需求,茶叶出口受“技术壁垒”影响严重。

主攻方向:提高扁茶生产的质量,巩固我市扁茶生产、加工的优势地位。主攻扁茶炒制机械化,加大扁茶炒制技术培训力度,全面提高扁茶生产质量;加强茶树品种的无性系改良,加大茶园换种改植力度,稳步推进良种化进程;全面推广茶叶无公害标准化生产,确保茶叶优质、安全,积极应对国际市场“绿色壁垒”;加强品牌建设,建立相对稳定的品牌原料生产基地,促进产业升级;建立和完善行业合作组织,推进组织化生产和规模化生产。

优势区域:重点建设江南、江北、新登(包括龙羊)三个优势产区。江南产区以安顶山为中心,利用其生态环境优越的优势,重点发展高品质的龙井茶,主要分布在里山、渔山、灵桥三个乡镇。江北茶区利用其传统扁茶的生产优势和销售优势,重点扶持和发展龙井茶生产,主要分布在富春街道、高桥、春建、受降四个乡镇(街道)。新登产区利用其现有资源,重点扶持机制龙井茶和大宗茶原料,主要分布在新登、胥口、洞桥、万市四个乡镇。

发展目标:到2008年,三大优势产区茶园总面积稳定在4万亩,其中无性系良种茶园面积占55%,高于全市平均10个百分点,茶叶产量2300吨,产值8500万元,其中扁茶产量1300吨,产值8000万元;通过优势产区带动全市茶园面积达1.2亩,茶叶产量600吨,产值2500

万元;茶叶加工质量和加工环境得到明显改善,无公害茶园面积达90%以上,鹳山龙井品牌具有较强的市场竞争能力。

4、双低油菜 油菜是我市冬种的主要作物,常年种植面积10万亩左右,具有单产水平高、品种和栽培技术好的优势。近年来,积极发展双低油菜,油菜品质改良取得成效,双低油菜的种植比例达50%以上。同时,我市油脂加工能力较强,其中富春江油脂化工厂年加工量就在1.5万吨以上。面对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油脂加工企业迫切希望建立稳固的双低油菜生产基地,以增强发展后劲。但我市油菜品质较差,双低油菜品种普及率较低。根据国家建设长江流域双低油菜产业带的要求,我市要充分利用油脂加工能力强的优势,加快发展双低油菜,加大产业化开发力度,提高油脂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主攻方向:优化油菜品质,提高含油率;研究油菜省工节本技术,重点是油菜机播、机收技术;推广引进选育菜、油兼用型双低油菜品种,提高双低油菜附加值;进行订单生产,发展精深加工,提高油脂精炼度。

优势区域:重点发展洞桥、万市、胥口、场口、新桐、常安、新登、渌渚、春建、高桥、受降、东洲街道、富春街道等13个乡镇、街道。

发展目标:到2008年,优势区域实现油菜品种双低化,引进推广含油率比现有品种提高2—3个百分点的品种;双低油菜种植面积稳定在7万亩。

5、蚕桑 我市现有桑园面积10718亩,2003年全市饲养蚕种15775.5张,生产蚕茧690.3吨,蚕桑产值1626.6万元。种桑养蚕主要集中在西部地区,洞桥、胥口、万市等3乡镇为我市蚕桑生产重要基地,其桑园面积和蚕茧产量分别占全市桑园面积和蚕种饲养量的77.9%和85.3%,其中洞桥镇桑园面积和蚕种饲养量均占全市总量的1/2左右。由于西部地区低丘缓坡等土地资源丰富、农村劳力充沛、群众有丰富的养蚕经验和蚕桑生产在当地有较高的比较经济效益,农民种桑养蚕积极性高涨,特别是发展新桑园势头迅猛,蚕茧收入已成为当地农民经济收入的主要来源之一。我市农业龙头企业杭州金富春丝绸化纤有限公司年消化加工蚕茧1500吨,目前全市蚕茧生产量还只能满足企业所需原料的1/2,蚕茧销售渠道畅通、稳定,蚕桑生产发展具有较开阔的市场空间。

主攻方向:以“提高茧质、省工节本、增进规模效益”为核心,加大老桑园改造、新桑园发展力度,推广优良桑、蚕品种,建立一大批高标准桑园,普及省力化养蚕技术、优质茧生产技术和以大棚养蚕为主的规模养蚕技术,发展集中连片的优质蚕桑生产基地,较大幅度地提高蚕茧质量。

优势区域:进一步加大西部地区蚕桑生产规模,形成以洞桥、万市、胥口等3乡镇为核心的生产优势区域。

发展目标:从2004年起每年新发展桑园1000—1400亩(详见附表),到2008年全市桑园面积达15000亩,年蚕种饲养量达3万张,蚕茧产量1200吨,亩桑产茧从现在的64公斤提高到80公斤,优质茧率从38%提高到75%以上,种桑养蚕经济效益明显提高。发展一批规模养蚕户,其中年饲养蚕种20张以上10户,年饲养蚕种15张以上100户,年饲养蚕种10张以上500户。

6、食用菌 食用菌是我市的特色优势产业。现主栽品种为双孢白蘑菇。2003年全市秋菇栽培面积300万尺2,全年总产2403吨,总产值1111.05万元。我市的蘑菇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一是栽培历史悠久,生产基础好。我市自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发展蘑菇种植。1989年高峰期曾位列浙江省第一,菇农的种植水平较高,鹳山牌鲜蘑菇多次获得浙江省优质农产品金银奖,在国内享有较高的知名度,也具有较强的市场竞争力;建成了新登镇沈家村大棚蘑菇示范园区(杭州市产业化基地),拥有鹳山牌鲜蘑菇这一蘑菇品牌,其产品和基地已通过浙江省绿色农产品和无公害农产品基地认证和认定。二是自然条件优势。我市毗邻杭州市区,320国道贯穿富阳,发达便利的交通为我市蘑菇销售创造了便利条件,我市蘑菇畅销于上海、江苏及杭州市场。同时我市还有大量的稻草资源,为蘑菇栽培提供了充足的原料基础。三是良好的技术基础。我市在全国率先研究推广了无粪合成料、合成碎土覆盖栽培蘑菇技术,解决了传统的有粪料栽培需大量牛粪而制约生产发展瓶颈,制订出了无公害蘑菇及其栽培技术规程标准,标准化生产开始走上轨道。四是蘑菇产业化进程已经起步。我市拥有一支华东地区最大的蘑菇营销队伍,蘑菇加工企业也有一定基础。

但是,我市蘑菇栽培规模小,大户少,规模效益难以体现,整个产业优势未能充足发挥,标准化生产水平还不高,菇农的组织化程度较低,不利于产业的发展。

主攻方向:稳定蘑菇面积,提高蘑菇产量和效益,提高蘑菇质量,增强市场竞争力。加强蘑菇协会建设,提高菇农的组织化程度,加速蘑菇产业化进程。

优势区域:蘑菇主要布局在新登镇、胥口镇、东洲街道等3个镇、街道。

发展目标:到2008年,蘑菇面积稳定在300万尺2,蘑菇总产3000吨,总产值1320万元。蘑菇标准化普及率进一步提高,蘑菇质量全面达到无公害标准,为富阳蘑菇产业的二次腾飞打下坚实基础。

7、花卉盆景 花卉是我市的新兴优势产业。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花卉需求日盛,我市花卉种植从无到有,面积逐年递增,2003年花卉种植面积达4400亩。目前影响我市花卉业发展的主要问题是:一是花卉业是我市新兴产业,其发展受市场影响较大;二是生产技术落后,缺乏专业技术人员;三是尚未形成规模化生产,尚处起步阶段。

主攻方向:积极引进国内外新品种,重点开发盆花,花坛花促进产业化发展;加快引进和推广容器育苗和介质栽培技术,发展中高档鲜切花和盆栽花卉;大力弘扬花文化,扩大花卉消费量和应用范围,促进规模化生产;引进、推广花卉标准化生产体系。

优势区域:布局在富春街道、东洲街道、受降、龙门、洞桥、万市,建成3-5个规模较大的花卉盆景培育基地。

发展目标:到2008年,花卉种植面积达到1万亩左右,平均亩产值达到1.5万元。

8、中药材 中药材是我国最具特色的传统优势产业之一。无论从国际市场还是国内市场看,随着人们保健意识的增强,对中药材的需求都在逐年增加。我市中药材也属于新兴产业,虽种植面积不多,至去年种植778.5亩,但产业发展势头迅猛。品种以丹参、党参、红豆杉、辛夷、瓜娄等为主。目前我市中药材种植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投入少、企业生产规模小、缺乏标准和生产规程、组织化程度低。

主攻方向:以提升地道中药材、开发珍稀中药材为目标,引进或制订质量安全技术操作规程;扶持一批较大规模的中药材生产企业,开展订单生产。

优势区域:主要布局在春建、胥口、新登、洞桥、东洲等镇乡。

发展目标:到2008年,中药材种植面积达到5000亩,建立春建乡徐家坞村、胥口镇、新登镇等3—5个较大规模的中药材生产基地,企业订单率达50%以上。

9、水产品 富阳市渔业资源丰富,四季分明,雨量充沛,温和湿润,富春江横贯境内11个乡镇(街道),境内水域众多,江河溪渠纵横交错,山塘水库星罗棋布,水源充足,水质肥沃,水产资源丰富,有着发展渔业生产的良好条件和广阔前景。至2003年底,全市渔业增养殖水域面积7280公顷。其中大江增殖捕捞水面4800公顷,养殖水面2480公顷。全年水产品总产量4680吨,渔业总产值7468万元。近年来,富阳市的渔业生产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和发展,产量、产值持续增长,逐步走向规模化、产业化。目前全市有杭州市水产示范园区2个,富阳市级水产龙头企业2家,建立百亩以上基地43个。养殖品种多达30多只,水产品品牌2只,全市珍珠蚌养殖面积达1000余公顷,虾类养殖达300多公顷。

主攻方向:按照现有水产发展情况及自然资源状况,重点发展珍珠、虾类、常规鱼类等优势品种,适当扶持发展甲鱼、河蟹等潜在优势品种。主攻优质地方品种的开发和利用;大力推广无公害、健康养殖模式;加大优势品种的规模化、产业化、品牌建设;积极开发扶持淡水产品的加工,提高产品附加值;进一步扶持一批规模化的养殖基地和休闲垂钓基地,提高产业的市场竞争力。

优势区域:按照三大类优势养殖品种的产业发展基础,重点建设沿江名特优新水产品的养殖产业区。主要布局在渔山、灵桥、场口、渌渚、鹿山、富春和东洲等七个乡镇(街道);大水面增养殖保护产业区,主要包括7.2万亩富春江水域的开发保护,2200亩岩石岭水库以及北江、瓜江、春江等外荡水域;山区山塘水库养殖产业区,主要包括新登、胥口、洞桥、万市、高桥、大源、常安等乡镇。

发展目标:经过五年的扶持,形成一批生产规模大,区域布局合理的优势水产品产业带或产区,形成几个有市场竞争力的品牌的生产基地,提高整个养殖业的质量安全和产业化经营水平。到2008年,实现水产品产量6000吨,水产品产值1.2亿,水产养殖面积稳定在2700公顷。虾类养殖面积达到500公顷,产量1000吨,珍珠养殖面积稳定在1.5万亩,产量20吨,产值1000万元。

10、畜产品近几年来,我市畜牧业在市扶持政策引导推动以及畜牧业自身发展下,发生了历史性变化,由传统家庭副业形态发展成大农业中集约化程度较高的一个重要产业,成为农村经济和社会生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2003年,我市肉类总产量达 3.82万吨,畜牧业产值这5.26亿元,占农业总产值的25.33 %。特别是优质猪、优质禽、山羊及奶牛生产,市场需求潜力大,发展势头好。

我市毗邻杭州,畜禽养殖规模化、产品优质化程度较高,其中年出栏3000头以上的规模猪场有6 个,年出栏生猪占全市近1/10;“鹳山牌”富阳本鸡已取得浙江省无公害农产品认证、绿色标志使用许可证以及杭州市名牌产品称号。随着城乡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各类优质安全畜产品消费量日趋增长,市场需求容量越来越大。我市优质猪、禽、牛奶有很大一部分销往杭州,结合杭州市区禁养、限养政策,有大量的规模养殖场要求“移地养殖”,这为我市加快发展优质猪、禽、奶牛、山羊生产提供了极好的机遇。当前阻碍市场开拓的主要问题是养殖环境和畜产品质量安全卫生还难以适应市场需求,畜产品加工滞后。

主攻方向:按照“饲养上规模、管理上水平、质量上档次、产品保安全”的要求,进一步实施畜禽种苗工程,加大优质猪、优质家禽、波尔山羊、良种奶牛的繁育和推广力度;加快建设动物防疫体系,发展规模化、标准化饲养,推广畜禽清洁养殖模式,加快生态养殖小区建设和都市农业示范园区建设,大力发展富阳本鸡的标准化养殖;推广牧草栽培、青贮技术和疾病综合防治技术;推进生猪、山羊及富阳本鸡的产业化经营、培育名牌产品,大幅增加市场份额。

优势区域:优质猪:重点建设江北优质猪生产带和湖源优质猪生产区,主要布局在东洲、富春、新登、胥口、洞桥、湖源、常安7乡镇街道。

优质禽:重点建设沿江本鸡标准化生产区、西部养殖区。本鸡标准化生产区,主要布局在新桐、鹿山、环山、场口、湖源5个乡镇、街道;西部养殖区主要布局在渌渚、新登、洞桥、胥口、永昌、万市6个乡镇。

山羊:重点建设沿江养殖区和西部养殖区,主要布局在东洲、高桥、富春、新桐、渌渚、新登、胥口、洞桥、万市9个乡镇、街道。

奶牛:重点建设东洲养殖基地和新登养殖基地,主要布局在东洲、新登2个乡镇、街道。发展目标:到2008年,优势产区年提供优质猪、富阳本鸡、山羊、奶牛分别达到40万头、200万羽、6万头、2500头,分别比2003年增长60%、300%、55%、180%。建成5个以上标准化生态化畜牧小区或集约化畜牧养殖场,畜禽粪污处理和综合利用率达到85%;鲜活畜产品基本达到无公害要求,培育1-2个畜产品知名品牌。

四、推进特色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的主要政策措施

推进特色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要实行规模化生产,标准化管理,专业化服务,产业化经营,提高优势产区的生产和管理水平,以增强优势农产品的竞争力为核心,以良种建设和重大实用技术推广为突破口,大力发展实行标准化生产的规模化基地,加强全程质量监控,推行产业化经营和专业化服务,辐射带动形成一批质量高、规模大、品牌强、效益高的优势产业带。

(一)大力加强良种化建设,提高特色优势农产品的良种率。进一步深化实施种子种苗工程,要以优化特色优势农产品品种,提高种子种苗质量和集约化供种水平为目标,健全良种引进和推广体系,加强优势产品的品种改良。重点在优势产区建设和完善一批农作物良种繁育、引繁中心以及畜禽等良种繁育场,培育、引进和推广一批适宜优势区域发展的优质新品种,运用现代高新技术,选育新品种,促进品种更新换代,较大幅度提高优势产区的良种覆盖率。

(二)大力研究和推广成套农业技术,提高特色优势农产品的生产管理水平。适应各优势区域重点产业和产品发展的需要,调整科技研究与技术推广方向,优化和整合科技力量布局,运用高新技术改造主导产业,加速高新技术产业化。在优势产区创建农业科技示范场和专业合作组织相结合的农技推广组织,扶持发展适应专业化生产需要的各种民营科研推广企业,使科研与生产、推广紧密结合,为特色优势农产品发展提供全面的技术支持。根据不同产品和产区,有针对性地组装配套和推广成套农业实用技术。面向优势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全过程,扶持建设一批集中示范、引导性项目,大力推广蔬菜设施栽培、果树“三疏一改”、畜禽集约化综合配套、奶牛和羊胚胎移植、水产精养和健康养殖技术;推广新型绿色肥料、新型高效低毒农药、病虫害综防技术和新型农业机械;重视产后商品化处理,推广应用保鲜储藏设施、先进仪器设备配套及有关成套实用技术,发挥各项技术的综合运用效果,促进优势产业的提质增效。同时以培育专业农户为重点,实施新型农民科技培训工程。通过政府资助的办法,优先支持现有的农广校、农函大、农业科教中心以及各种农民职业技术教育和成人教育机构,加强对优势产区规模农户实用技术的培训,提高农民科技素质和先进农业技术的普及率。

(三)建设规模化、标准化的生产基地。围绕城市农业、加工农业、出口农业的发展要求,在特色优势农产品的优势产区,按照产业化的要求,实行集中扶持建设一批实行标准化生产和管理的特色优势农产品生产基地,通过配套完善基地生产性基础设施,改善生产环境,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实现无公害和绿色生产,发展“订单农业”,使之成为名牌农产品的生产基地、优势农产品的出口基地和龙头企业的原料供应基地,促进农业区域结构调整和效益农业块状经济的发展。

(四)扶持壮大优势产区农业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组织、行业协会、专业大户和农产品市场。加大农业龙头企业的扶持力度,着力培植具有较强竞争力、带动力的加工型和外向型农业龙头企业,不断增强龙头企业的辐射带动能力。积极推进贸工农一体化经营,支持和引导农业龙头企业在优势产区建设一批与农民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专用农产品原料生产基地和加工、出口基地。积极培育有一定组织规模、对农业结构调整和区域优势农产品发展具有较大影响的农业行业协会、农业合作经济组织和产销联合体,加强规范化运作,发挥其连接市场、企业和农户的桥梁作用,形成“行业协会+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组织+专业农户”的贸工农一体化经营新机制。同时,加大优势农产品产区的专业市场建设力度。

(五)积极推行农业标准化建设,大力实施农业品牌建设。随着农产品质量论证体系的建立,农产品市场准入制度日趋严格,实行标准化生产和管理是提高农产品整体质量水平的前提。加快制订和完善优势农产品的质量标准、技术标准,构建农产品质量标准化体系,并着力推进在优势农产品生产基地组织标准化生产,提高主要优势农产品和基地通过省级无公害基地和绿色农产品论证的比例。建立完善优势产区动植物疫病虫害防治体系和重大疫情快速应急机制,建设重大农作物病虫害监测预警体系,完善疫病诊断、防制等设施,有计划、分区域控制动植物疫病,提高对危险疫病虫害的防范和控制能力。加强优势产区农业资源和生态保护,结合生态市建设,积极开展耕地地力调查和质量评价,加强农业面源污染的治理,指导农民科学合理使用化肥、农药,实行农业生产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理,改善产地生产环境。特别是在畜禽产区重点实施规模养殖场污染治理工程,建设一批规模生态养殖小区,实行无害化、标准化清洁生产。要以实施农产品标准化管理为依托,加大对名牌产品的培育和推介力度,支持优势产区的种养殖大户、销售大户注册农产品品牌。同时要建立质量监督体系,完善市农产品质量管理检测中心,提高检测水平和服务能力;支持优势产区重点农产品批发市场、重点农业龙头企业和农产品生产基地建立内部检测机构,逐步形成覆盖主要产区、市场和农业龙头企业的农产品质量检验监测体系,确保农业生产健康有序发展。

(六)加强农业信息服务体系建设。加强农业信息服务体系建设是提高优势农产品竞争力的重要条件,整合现有富阳农网、杭州农网、富阳工作站、农技110等信息资源,构筑农业信息服务体系,逐步建立延伸农业龙头企业、农产品批发市场、中介组织和规模场户的信息网络。加快建立特色优势农产品产销和进出口预警系统,提高有关特色优势农产品的信息采集、处理、发布的能力和服务水平,加强对科技、市场购销、价格等方面信息的收集和分析,提高准确性和权威性,及时为政府提供决策依据,引导农民按照市场需求调整品种结构。

(七)加强对特色优势农产品和优势产区政策扶持,努力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一是整合现有支农资金,集中必要的资金,加大对优势农产品和优势产区的良种繁育、质量检测、市场信息和农田基本建设、生态环境综合治理、成套农业技术推广示范性项目等扶持力度,促进农业生产要素向优势产区集聚。继续大力加强优势产区标准农田建设,加大对中低产品的改造,实施农业“三新技术”配套。农业部门现有的各项农业投资,如现代都市农业园区建设资金、农业产业化基地建设资金、畜牧扶持资金、专业村建设资金等也要加强整合,调整资金投向,集中扶持优势农产品和优势产区的重点项目建设。二是完善扶持农业龙头企业等产业化经营组织的政策措施。对从事优势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的龙头企业等经济主体,实行平等支持政策,在税收、贷款、用地、出口等方面加大倾斜力度。对从事特色优势农产品加工、销售的农业龙头企业、专业大户参加各种展览、展销会和宣传推介活动,政府应提供信息、资金支持,以提高农产品的市场知名度和市场占有率。三是坚持农业税免征政策,进一步清理农产品生产、流通环节等收费规定,简化各种审批手续和程序,减免优势农产品在流通、储运和交易等中间环节的收费。在优势产区、大型和专业批发市场、农产品出口环节,对特色优势农产品逐步实施检疫和质量检验优惠制度,对国家实行强制性免疫的重大疫病防治实行免费防疫。

深度营销创区域竞争优势 篇6

细分市场走区域化品牌之路

品牌区域化

竞争使得市场版图得以重新划分。一线品牌、二线品牌以及区域性品牌,在市场竞争中的地位和特征表现得愈来愈明显。就一线品牌而言,主要指全国性领导者品牌,表现在市场竞争范围上,为覆盖全国市场;表现在消费领域,则为领导者品牌群。二线品牌,我们将其归纳为挑战者品牌。它们紧跟领导者品牌参与市场份额分割,并随时都有超越领导者的机会。它们的生存方式比较灵活多样,可以偏守一方,也具备向全国市场发起进攻的实力、机会和勇气。区域性品牌,多缺乏与领导者品牌和挑战者品牌竞争的实力。局限于某区域市场精耕细作。但随着消费层次多元化需求的影响,市场的多元化特征也愈来愈明显。于是根据区域消费市场的消费特点,以细分市场为依据,走区域化品牌发展之路;以建立核心市场的方式,加快对区域市场的分割,并牢牢稳住一块核心区域市场或者,自然成了时下愈来愈多企业走出竞争困局的出路。

抢先占位对市场营销来说,越来越重要和突出,建立核心区域市场,是企业建立市场主动话语权的关键所在。集中营销和精耕营销,将成为围绕核心目标市场,进行市场营销战的决定性工具,就是说,深植于某一市场;运用精细化营销策略和集中资源打“歼击战”,是决定某一品牌能否成为该区域市场强势品牌的关键所在,它要求厂家在在态度上要精耕细作,打持久战;在策略上要精雕细刻,打深入战,将市场营销策略深入到每一个执行细节;在方法上要精妙绝伦,打细腻战,让每一个营销推广都能转化为营销力,推动产品销售和提高品牌影响力;在品牌上,打情感战,将品牌个性的、文化的特征根植于当地市场文化环境中,完全融入当地的人文环境,建立起情感化沟通,彻底进入消费者的“心智”。

区域市场竞争优势

在广告、炒作时代,很多厂家采用的是压迫式广告传播和强势招商策略,重心大多只停留在经销商的层面,没有将策略执行延伸到终端售点和消费者层面。由于存在机会市场心理,厂家(甚至于大区经销商)要实现短期销量增长和销售额最大化,必须注重市场的“广度”。也就是说,没有认真培育核心市场的观念,大多依靠经销商的力量来做市场,以使厂家有大量的时间、精力和财力来运作更多市场。即使是做广告,都只是将广告受众锁定在经销商身上。真正在运做市场的是每一个区域的经销商,依靠它们现有的渠道自然销售。

但随着市场竞争愈来愈激烈,渠道下沉和营销重心下移,成为市场营销的一个主要趋势,它需要厂家和经销商下沉到某一区域市场,从终端做起,讲究市场攻心战略(赢得某一区域市场消费者认可)。要做到这一点,离不开厂家和经销商的细腻执行和精耕细作,营销更加注重市场运作的“深度”。

即使是全国性的品牌,它们的市场也有核心、重点和次要市场之分,不可能将每一个区域市场都运作得很好。真正运作好一个区域市场,相对来说需要较大的资金投入和资原配套,比如说人力资源、市场资源。为此,抢占核心市场竞争优势,已经愈来愈成为未来市场竞争的关键所在,这种“核心市场竞争优势”,是按照地域属性划分的“区域市场竞争优势”,建立在对区域市场的集中攻势、细腻执行和精心培育之上。

从市场营销理论角度看,庄重营销“深度”,是建立在自己产品和资源优势基础上的一种比较优势竞争战略,首先强调的是一种战略思想,即真正要成就一个核心市场,需要集中精力把市场做透;其次强调的是一种战术手段,即把既定的营销策略和方针,贯彻执行到每一个渠道的末稍和每一个消费者的心中;再次强调的是一种竞争思维,即以“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的营销思想,结合自己的实力和资原来谋定具体的营销策略和战术;最后强调的是一种服务意识,不管是营销执行也好,还是与合作伙伴的合作也罢,“深度”背后就是一种“服务”;即服务于每一个区域市场、服务于每一个消费者、服务于每一个合作伙伴,包括经销商、终端商以及资源配套伙伴等等。

从市场营销策略上看,“深度”就是“深度分销策略”。它的现实意义在于:第一,优化售点网络,扩大产品与消费者接触几率,从而提升宣传效果。第二,提高市場占有率。第三,优化市场结构和确保服务到位。“深度分销”是相对于企业现有的营销资源而言,其实质就是将市场敞“透”,因此,我们习惯上又称之为“精耕营销”理念。

笔者认为,“深度分销”的最终目的就是“决胜终端”。即通过对产品终端市场的有效售点布控和促进,优化客户网络结构来“控制市场”,以提高产品在某一区间市场的占有率。第一,要求终端最大化,即让每一个有价值的终端都有自己的品牌”。第二,要求终端最优化,即“让每一个有自己品牌的终端都能够卖货”。包括终端售点的有效选择和组合、导购人员的培训、售点POP广告和销售促进的有效组合以及对终端售点的服务跟进。

所以,“深度分销”对企业营销战略而言有“三个保证”。

第一保证产品能够以最快的速度、最短的时间、最合理的价格到达消费者群。传统的分销渠道表现为通路层次过多,经销商“坐商”的营销方式导致终端售点布货不足,服务不到位,终端促进无人做,通路效率极低。同时经过层层产品转移,使最终售价偏离企业预期合理价位。这种现象极不利于企业产品和品牌的有效推广和市场占有率的提高,尤其是对新产品的推广影响极大。

第二保证通路成员商和消费者利益最大化。通路层次减少,通路中的每一个渠道商的相对利润得以提高,尤其是终端商,利润提高了,对产品的推广就会“卖力”,从而削弱了他对竞争产品的推广力度。同时消费者也得到了实惠,从而加深对品牌的记忆;

第三保证产品与消费者,企业与经销商的有效沟通和信息的及时反馈。

区域市场的有效“深度分销”

区域化实效营销的原则是让市场做得更透,具体营销策略包括渠道结构的调整、经销商的优化、终端的生动化陈列等几方面。

整合传统渠道商

首先根据“优胜劣汰”的原则,将有良好信誉,有市场开发战略理念,终端网络优势明显的分销商留下,不能胜任的坚决予以撤换。其次将保留下来的分销商按批发、超级终端、商场和社区终端进行分类,给予不同策略的要点培训,不同的客户目标,应有专人服务,其方法和策略也各有侧重点。再次建立下游客户开发和管理体系,组建助销业务员队伍和分销商业务员队伍,从战略战术上逐渐建立起“企业一一经销商合作配销管理体系”。二者的职责和目标有严格划定,前者执行企业的职责,主要协助经销商进行市场开

拓和市场生动化,后者则配合前者代表经销商执行获取订单,送货,收款,运输、库存管理、促销跟进等任务。

扁平渠道结构

将市场重心下放,改变过去一个省级市场交由一个总经销商或几个分销商负责而企业营销机构在总部摇控指挥的做法;一方面将营销策略重点放在终端市场的开拓上,缩短整个销售通路的长度,适时增大二级网络和终端网络;二是加大对有潜力的二级客户的开发,逐渐扶持,培养和巩固二级市场的经销商网络。

通过对终端直接供货或自建终端,可以有效巩固终端市场,降低市场风险,提升品牌渗透力,加快系列产品进入市场的速度和密度。具体策略包括:在强势超级终端设“店中店”;对终端直接供货;自建终端(比如:“茅台酒”在全国300多个地级市,2800多个县级市建立起“中心配送——专卖店(柜)”的直销网络渠道联盟(比如:“通化”与“北京华联超市”战略联盟)等。

终端生动化

有效铺市 根据对某一区间市场的终端店调查结果,拟定一份详细的铺货计划,包括终端分布、所需产品和促销品、人力、交通工具等,根据铺市计划备好所需物品和人力。正式铺市寸首先做好铺货记录(包括铺货时间、数量、进货单价,金额,促销品发放情况以及店主名称、地址、联系人、电话等);其次,厂家与经销商对铺市的风险应有准备,同时对风险的承担,二者之间应有一严格的约定;再次,健全铺货报表和信息反馈管理体系;最后要重视回访和理货,必要的回访有利于加强沟通,收集意见,及时调货或补货。值得注意的是,首次铺货的数量不宜过多,应根据商超、社区零售店的类别以及规模大小选择性铺货。

有效产品展示 首先要能充分展示产品和品牌形象;其次要易于消费者看见和方便顾客拿取;再次是理货员应定时定点回访,注意产品陈列位置是否最佳,保持产品清洁无破损。最后要注意的是,系列产品应尽力围绕“品牌”集中陈列,增强视觉冲击力。

有效终端促销 促销须根据区域终端特点、消费习惯、竞争对手的行动量身定制。方式可包括POP广告。售点折扣、有奖销售、附赠品销售、累计消费折扣、节日折扣促销、捆绑促销、人员促销、公关促销等。

及时理货 保持产品在超市的货架、瑞头,堆码整洁,干净,给顾客一个清新的产品形象;了解产品的销售动态和盘点产品的库存量,调换残次品,补充货品;充分利用理货的机会随时了解竞争产品的情况,为市场决策提供参考依据;随时清理促销品,替换破损部分,给顾客一个良好的品牌记忆点;与终端点的釆购员、导购员、团购部成员、财务人员以及卖场经理保持短距离沟通,为结账、促销等创造一种良好的关系基础氛围。

有效激励 包括对经销商、终端商、销售人员和理货人员的激励。就“营销激励”而言,笔者认为关键在于“激励范围的制定和选择”、“激励策略的制定和选择”、“激励目标的设置和实施”这三个方面。有效激励战略和战术的最终目的是要实现销售增长、提高市场占有份额和改变当前市场销售窘境(包括销售下滑、危机事件产生的负面影响、合作伙伴缺乏市场信心等)。选择激励营销策略往往基于销售淡季、新产品上市、产品销售遭遇停滞不前或者下滑、市场营销遭遇危机事件(比如说,媒体危机、产品质量危机)等情况,釆取积极和主动激励措施(包括淡季销售折扣促销;淡季降价促销;加大广告或者终端售点销售促进力度;月度、季度以及年终奖励等等),提高营销人员、营销合作伙伴(含经销商、分销零售商、广告商以及营销顾问机构等)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以改变当前市场销售现状,恢复市场销售潜力和提高当期产品销售额。

区域优势特色农业 篇7

关键词:区域营销,区域竞争优势,机制

在全球化时代, 经济、社会、文化、人才等资源的区域化乃至全球化流通, 不可避免地将区域带入更激烈的竞争之中。为了能在竞争中取得竞争优势, 区域必须运用营销思想来经营。区域营销日益成为增强区域竞争力、促进区域发展的重要手段。

一、区域优势的形成条件

(一) 要素集聚与区域竞争优势

区域优势是一个地区客观存在的有利于吸引投资、人才等要素, 促进社会和经济发展的自然、经济、技术和社会的条件, 是各种经济的、社会的、政治的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学者孟庆红认为, 一个区域的优势形成主要受该区域自然资源、经济要素、区域位置、人文传统的经济优化能力、区域竞争能力和政策因素等方面的影响。其中区域的经济要素是区域经济发展和区域优势形成的主要影响因素, 主要有三项:一是资本的密集程度。资本的密集程度是区域经济增长和区域优势形成的重要因素。离开资本的密集, 区域优势就不能形成, 无论这种资本的密集是政府行为的结果, 还是区域向外界吸纳而来, 或是经济利益驱动的结果。资本的密集程度越高, 区域优势就越明显。二是劳动力熟练程度及其价格效益比。劳动力的素质、数量在生产过程中均体现为他们创造财富的多少和耗费成本的高低。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 一定区域劳动力熟练程度及其使用过程中产出的高低, 无疑是决定产业布局的先决条件。生产要素在市场机制的作用下, 必然富集于劳动力熟练程度较高的地区, 从而形成区域优势。三是技术因素。在知识经济时代或知识社会中, 技术因素在区域优势形成中起着越来越大的作用。一般来说, 影响区域优势的技术因素主要包括区域的文化教育水平、科技发展水平及科学技术人员的专业结构、质量和科学技术创新能力。一个区域只有具备有利于产业发展的条件, 这种区位因素才会形成一种优势, 产生一种引力, 才有可能吸引某些企业, 从而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 经济要素的集聚为区域内产业发展提供了保证。

(二) 产业集聚与区域竞争优势

根据迈克尔·波特的区域竞争力模型可知, 一个区域竞争优势的获得需要通过产业集群战略来实现。所谓产业集群是指在某一特定领域中, 大量产业联系紧密的企业以及相关支撑机构在空间上的集聚, 并形成强劲、持续竞争优势的现象 (Porter, 1998) 。产业集群对企业、产业和区域的优势形成有着重要影响 (见表1) 。产业群建设已经成为区域发展特色经济的重要形式。

资料来源:王缉慈等, 国家科技部软科学项目“产业群与区域发展研究”。

产业聚集获取竞争优势的主要来源是基于产业集聚所产生的效应:一是外部经济效应。产业聚集区内, 各企业的专业技能通过各种渠道外溢到相邻企业, 从而使各个企业都从这种知识外溢中受益。大量的专业信息, 通过个人关系、各种社区联系、人员流动等进行交流, 节省了空间交易成本。新知识的利用速度大大加快, 利用效率也大大提高。各企业分工协作而又相互竞争, 提高了生产率。二是人才聚集效应。产业聚集区吸引相关专业人才来区内工作, 事实上形成了专业化的人才库, 各企业所需人才可互相流动或调剂, 专业人才的就业机会更有保证。三是学习创新效应。产业聚集区内企业彼此接近, 竞争激烈, 迫使企业不断创新。一家企业的知识创新很容易外溢到区内其他企业, 因为很容易进行实地考察和面对面交流, 从而容易学到新的知识, 促进创新的产生。四是产业群聚效应, 产业聚集会波及相关互补性商品, 产生优势产业群。由此看来, 一个发展良好的产业聚集区, 可以成为吸引人才的热点, 成为引进技术和技术创新的重点, 成为相关企业集中的地区, 有的还可以发展成为世界级的研究与开发中心。

(三) 区际协同与区域竞争优势

区域竞争优势的获得不仅取决于其内部条件的满足, 还取决于是否形成和谐的区际关系。从区际之间的角度来看, 各区域应充分考虑本区域的发展态势和整体发展目标, 与其他地区形成互补和协同的关系。也就是区域之间应通过区域营销市场的竞争, 可以发挥各自优势, 实现优势互补, 从而实现各个区域的良性发展。

然而, 现实中区际关系的现状并不容乐观。有关资料显示, 长江三角洲地区上海与江苏的产业结构相似系数为0.82, 上海与浙江的相似系数为0.76, 而江苏与浙江的相似系数竟高达0.97①。 珠江三角洲城市间的产业结构趋同问题也很突出。其中深圳、珠海、惠州、中山、江门、佛山各市工业产值的50%以上集中在食品、纺织、机械工业、电气机械、电子及通讯设备5个行业。京津唐都市圈内, 多年来, 北京、天津及其它城市各自为政, 城市发展目标相似, 产业结构雷同, 生态环境系统缺乏引导控制, 结果导致整个区域资源使用浪费和发展水平落后。此外各地区重复建设问题突出。比如机场建设, 珠江三角洲一口气建了广州、深圳、佛山、珠海4个机场。其中, 硬件建设堪称亚洲一流的珠海机场至今没有达到当时设计的客流量。华东某省400公里范围内, 建设的万吨级港口多达40多个②。 在我国, 区域之间的竞争往往演变成这种倾轧性的恶性竞争, 同一区域内的各个地区也各自为政, 功能定位缺乏必要的呼应和协调, 由此形成产业结构的需同化, 从而丧失了一个区域的整体发展优势。

二、区域营销推动区域竞争优势形成的机制

(一) 区域营销促使要素集聚

一定的经济要素存量是一个区域经济发展和区域优势形成的基本前提, 而区域营销是促成区外经济要素向区域内集聚的有效策略和手段。借助区域营销的有效开展, 吸引区外经济要素 (资本、人力资源、技术等) 向区域内集聚, 从而为区域优势的形成创造条件。一个具有较强营销意识并积极开展营销的区域, 会表现出更强的吸引并集聚资金、人才、技术等经济要素的能力, 同时又会表现为在更长的时间里具备发展的潜力 (见表2和表3) 。

资料来源:倪鹏飞.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No.1[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3.

资料来源:倪鹏飞.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No.1[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3.

区域营销促进要素集聚主要是借助以下的活动来实现的:一是为区域树立强大而有吸引力的地位和形象;二是为现有和潜在的顾客提供有吸引力的优惠;三是以有效的、可行的方法将区域的产品和服务提供给目标顾客;四是提升区域的价值和形象来吸引潜在顾客关注区域与众不同的优势。当要素所有者认为本区域更有利于自己利益的增进时, 就会将其要素投入到本区域的经济活动中。作为一种主动和积极的策略, 区域营销能够促成要素的有效集聚, 推动区域开启具有高附加价值的区域良性增长之路 (见图1) 。

[实例分析]大连通过运用现代城市营销理念, 依据其区位优越、环境优美、气候宜人、风光独秀的特点和城市基础设施好、规模大、城市化水平高的条件, 实施“城市环境名牌”战略。以经营城市作为突破口, “不求最大, 但求最佳”, 规划、建设、优化、美化城市环境, 营造最佳的城市投资环境和最宜人的居住环境, 打造环境优美的国际名城, 以城市的知名度和品牌吸引国内外商家来投资, 吸引国内外游客来观光、游玩和购物, 从而为城市的发展争取足够的资金, 带动整个城市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在实施品牌战略的同时, 大连积极推行城市整体营销, 通过加大宣传力度、全面推进网上工程、走出去推销大连、与国际、国内城市广泛缔结友好城市、友好区县, 借榜张名及其频繁举办国际国内各种大型会展和各类会议等途径来宣传大连的特点和亮点, 扩大了大连在海内外的影响。经过短短几年的努力, 集北国雄伟与南国秀丽于一身的城市特色形象、追求卓越气质的现代城市特色精神, 使大连的城市形象催人夺目, 城市品味和价值日益提升。良好的城市投资环境和宜人的居住环境吸引国内外的投资者、游客、商务人士都纷至沓来。世界500强和东南亚资本大鳄等国际战略投资者也纷纷进入大连寻找商机, 目前世界排名前5位的现代物流企业已全部进驻大连, 产业的发展也带来人才和技术的聚集, 从而为大连的城市经济和社会发展注入了持久的动力。

(二) 区域营销诱致产业集聚

目前, 在全球竞争中, 产业集群已经成为区域特色经济和区域竞争优势的重要源泉, 但产业群的成长除自身的发展外, 离不开区域营销功能 (吸引关联的投资、企业和人才等) 的发挥。区域营销的基本工作, 就是发掘和推广区域的吸引力。更重要的是根据需求创造本地有吸引力的区域产品。一般而言, 人口和产业是区域发展的两个基本内容。其中, 人力资源和基础设施是吸引产业的重要因素, 产业则带动就业机会, 是人口迁入的最大诱因。产业的进驻, 除了人力资源市场和基础设施外, 还包括区域形象吸引和相关的营销渠道的配合。居民定居与否, 则着眼于生活环境、 生活品质以及更广泛意义上的社会生态系统的质量。生产性产业的发展, 使得居民收入增加, 居民和外来游客又会促使消费性产业的增长。区域在这一产业良性互动中扩大了税基, 有能力进一步完善基础设施, 提升公共服务, 从而使区域的吸引力得到持续的强化。 图2描绘了这一最基本的区域营销促进区域产业发展的图景。

[实例分析]诸暨市大唐镇是浙江省综合实力百强镇之一, 是国家建设部小城镇建设试点镇。2002年该镇实现GDP20.1亿元, 年人均收入达12 180元, 集聚着6万多人口, 其中外来人口3万多, 占一半之多。大唐镇经济发展的力量源自袜业群, 2002年该镇生产袜子80多亿双, 实现产值130亿元, 占国内市场的65%, 占国际市场的35%, 是浙江省21世纪最具成长性的十大国际性产业聚集区之一。尽管大唐袜业群是在市场机制作用下自发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但从其发展轨迹来看, 袜业群的持续发展与当地政府开展区域营销紧密相关的。

当地政府大力开展区域营销, 以“大唐袜业”的整体品牌整合各种资源, 促进产品销售, 推动产业群迅速成长。比如通过积极开展区域促销, 全力打造“大唐袜业”的整体品牌。他们通过公关, 获得了国家有关部委颁发的“中国袜业之乡”称号; 1999年开始举办一年一度的“中国袜业博览会”, 利用中央级和省级新闻媒体, 刊登和播出“袜业之都——浙江大唐”的营销广告, 等等。区域营销极大地增强了大唐袜业群的影响, 提高了袜业群内企业引进项目、接受订单的机会和能力, 促进了产品销售的不断扩大, 从而使袜业群迅速成长。大唐以袜业为核心, 加快相关配套产业开发, 延伸产业链, 形成融产供销于一体、支柱产业与配套产业紧密联系的产业网络。整个生产过程被分成10道工序, 原料生产和供给、织袜、缝头、印染、定型、包装、批发营销、运输、技术研究和开发等工序分别由不同企业完成, 在镇区内形成10个大部门, 包括1 000家原料生产企业、400多家原料销售商、近8 000家袜子生产厂、1 000家定型厂、300家包装厂、200家机械配件供应商、600家袜子营销商、100家联合托运服务企业, 形成生产部门、销售部门和服务部门分工协作的产供销一体化格局。

(三) 区域营销增强产能辐射

区域营销增强区域产能辐射力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首先, 区域营销有利于促进区域产业的有效扩张, 形成产业扩张效应。一个区域要想成功营销自己, 都会极力寻找最佳“卖点”并营销“卖点”, 因为好的“卖点”就如一个原子能的内核, 能产生核裂变反应, 即能引起区域内的相关产业快速成长。

[实例分析]论坛之前的博鳌只是一个风景秀丽的小镇, 相对于海南不胜枚举的热带景点来说, 博鳌在很长的时间里只是一个无名小卒。2001年2月, 幸运降临到这座人口不到1万的海南小镇——亚洲论坛永久会址设在博鳌水城。之后的博鳌以亚洲论坛永久会址为“卖点”进行营销, 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博鳌亚洲论坛”首先是促进了会展业的兴起与发展。自2001年以来, 平均每3天, 就有一个大型的会议在这里举行, 一年时间里, 举行国际、国内会议达150多个, 其中包括东盟高官会议、中日友好21世纪委员会会议等。此外, 还有微软、IBM、康柏、菲利浦、松下电器、通用汽车等一批著名的跨国公司也在此举办会议。其次是带动了房地产、旅游、餐饮业、交通业等相关产业的发展, 形成“产业扩张效应”。如自“博鳌亚洲论坛”成立以来, 博鳌名气大增, 前所未有的旅游热潮也随即涌现。慕名到博鳌水城来旅游参观的游客络绎不绝, 高峰时的博鳌水城一天的游客达上万人次。博鳌尽管没什么资源, 但由于搞了“博鳌亚洲论坛”, 使博鳌小镇一夜之间成为名城。博鳌亚洲论坛不仅使博鳌名扬海外, 也让海南走向世界, 对海南经济社会发展, 特别是扩大开放, 促进国际经济技术合作, 提高海南国际知名度产生重要意义。

其次, 区域营销有利于促进区域产品市场份额的提高, 提升区域经济的竞争力。激烈的竞争促使区域营销者加强区域品牌的建设, 成功的区域品牌塑造, 无疑能推动区域知名度的提高。比如, 美国硅谷、台湾新竹、印度班加罗尔、北京中关村等区域的形象是电子、软件行业, 高、新、尖技术产业聚集地, 人才聚集, 经济活跃。当人们一提到上述几个地方时, 自然而然就和其他的区域品牌形象区分开来。再如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区域品牌形象是生产、制造业富集, 外资集中, 经济活跃;而我国的长江三峡以及被列为世界自然、历史文化遗产的地区则是旅游资源丰富区, 相应的区域品牌形象就是旅游业发达。区域知名度本身就是区域优势。同时, 借助区域知名度, 还可以有效地提高区域经济的市场竞争力。具体表现在市场辐射和覆盖范围的扩大, 在有限的市场空间里, 良好的知名度可使区域产品占据更大的市场份额。如以时尚、精美著称的意大利皮具出口到127个国家, 2002年的销售额近62亿欧元, 占欧盟各国总销售额的65%, 产值为世界总产值的20%, 无可争议地在欧洲和全世界占据领先地位。以温馨、浪漫著称的法国香水则出口到178个国家和地区, 年销售额2 300亿法郎, 占2002年全球美容化妆品销售总额2 000亿美元的18%。又如浙江嵊州市的领带产业年产领带25亿条, 占全国领带产业的80%以上, 占全世界领带产量的33%⑤。可见区域品牌有助于提高区域产品的知名度、接受度、偏好度和忠诚度, 进而推动区域经济的发展。

(四) 区域营销促进区际间的分工协作

规划学派认为, 区域营销可以被看作是一种构建区域复杂功能的、增加政策的功能作用和分析其社会经济活动适宜性的新的范式。也就是说, 区域营销是一种空间规划的工具。本文认为, 区域营销的空间规划功能可以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通过良好的区域营销, 促使要素在区域之间流动, 同时也引起区域内部和外部的物质能量流动, 最终引起产业在地区合理分布, 形成合理区域产业空间格局。其次区域营销本身就是一个空间规划过程。为了更好地满足区域购买者的消费和购买愿望, 营销者加强了区域基础设施建设和景观设计。还有在制定区域营销市场细分策略时, 充分考虑了本区域的发展态势和整体发展目标, 与其他地区形成互补和协同的关系。同一区域内的各个地区确立优势互补的区位市场细分, 共同推出一种区位形象, 营造一种区位吸引力, 形成区域的协同效应。

[实例分析]近几年, 香港为了巩固作为国际金融中心、物流和通讯枢纽、商贸和旅游中心的地位, 积极开展营销。在这个过程中, 为了使城市营销获得更强大的动力, 香港加强了与内地的联系和合作。如粤港合作, 自1998年以来, 迄今两地借助粤港合作联席会议这一重要的协同机制, 有力带动了两地政府、企业和学术界的交流与合作, 推进了包括经贸、交通、口岸、科技、旅游、教育等领域在内的全方位合作。特别值得一提的是粤港联手积极打造了“大珠三角”的品牌, 并于2004年10月, 两地联手赴英国推介大珠三角, 介绍香港及广东的经济发展情况及良好的投资环境。粤港合作被视为区域合作的成功典范, 它的示范作用, 也推动了泛珠三角区域合作。2004年, 泛珠三角区域合作框架协议的签署, 使香港与内地的合作与协同再掀新的高潮。从“珠三角”扩大到粤港澳“大珠三角”, 再扩展到包含粤、桂、湘、闽、赣、琼、川、滇、黔9省区和港、澳特区在内的“泛珠三角”, 香港和内地各省区的经济整合加快, 更提供了一个新的平台, 让香港的经济腹地进一步扩大至全国1/3以上的地区。这不仅有利于发挥香港的独特优势, 促进本地经济的长远发展;也使泛珠三角成为香港和内地九省区共推的著名区域品牌、被誉为“中国区域合作的梦幻组合”。区域的整体影响力、竞争力同时也是香港地区营销实践的强大助推力。

三、结论

一个区域, 只有让国内外消费者充分了解和认识到自己的经济优势, 才能使优势变为区域的竞争力、招商力、引资力、发展力和形象力, 即经济效益。因此必须树立营销也是生产力的观念, 综合运用营销策略来参与市场竞争, 向国内外客商充分介绍、广泛宣传区域的设施、区位、人才、政策、产品服务等区域优势, 方能吸引更多的人来本地区旅游、考察、访问、工作、投资乃至消费本区域的产品。只有注意做好区域营销工作, 区域的知名度才可以得到提高, 区域的形象才能在更大范围内得以提升, 区域才能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参考文献

[1]孟庆红.区域优势的经济学分析[M].成都: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 2000:88-121.

[2]Philip Kotler, Donald H.Haider, Irving Rein.Marketing Places:Attracting Investment, Indus-try, and Tourism to Cities, States, and Nations[M].the Free Press, NewYork, 1993:38-51.

[3]Stephen VWard, Selling Places.“the Marketingand Promotion of Towns and Cities 1850-2000”, Oxford Brookes University, UK, 1998:83.

[4]刘彦平.城市营销战略[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5:74-80.

[5]迈克尔.波特.国家竞争优势[M].北京:华夏出版社, 1998:36.

[6]黄兆银.产业聚集区与地域品牌[N].光明日报, 2003-02-03.

立足区域优势建设生态新村 篇8

六、加强基层组织建设, 建立民主团结管理新机制

一要加强基层组织阵地建设。结合整村推进项目, 建成600多平方米的村办公所一处, 修建两层200平方米办公楼一栋。二要建立健全村级管理制度。实行支部工作规范化、村务工作法制化、民主监督程序化。深入开展“民主法治村”创建活动, 推进民主管理, 保障农民群众对新农村建设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和民主选举权;建立村务民主议事会, 保障群众的民主决策权;制订并落实《村民文明公约》、《村规民约》, 保障群众的民主管理权;抓好村务公开, 保障群众的民主监督权。三要以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为主题, 切实增强基层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为加快新农村建设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障。按照“两推一选”方式对村支部班子和材委会进行了改选调整。

七、加强精神文明建设, 努力建设和谐新村

在全村范围内认真开展了“知荣辱树新风, 构建和谐新东乡”为主题的教育实践活动, 引导广大村民, 提倡文明新风, 提升农民整体素质。开展了“十星级文明农户”评选活动, 丰富了全体村民的精神文化生活, 促进农村社会和谐发展。

通过以上项目的综台实, 全村面貌发生了很大变化, 各项经济指标比前三年有了很大提升。预计, 2008年全村粮食产量将达到346.7吨, 增加80吨;人均占有粮273公斤, 增加60公斤;大牲畜存栏275头, 增加142头;羊存栏2936只, 增加1880只;年劳务输出430人以上, 增加107人;全村人均纯收入可达1450元, 增加486元;界定绝对贫困人口28户、145人, 减少37户、176人;低收入人口35户、188人, 减少56户、305人。农村贫困面貌由2005年的64%下降到25%, 下降39个百分点。

吴庙村位于静宁县中部, 距县城8公里, 交通便利, 区位资源优势明显, 是我县红富士苹果优势产区。全村有5社374户1712人, 总耕地面积3678亩, 其中川水地2455亩, 为半山半川区村。2006年列为扶贫开发整村推进与新农村建设相结合试点村以来, 该村充分发挥资源、区位和科技优势, 推进农业结构调整, 突出扩量、提质、增效, 大力开发绿色无公害果品主导产业, 走出了一业突破、生态文明建设新农村的路子。

在具体工作上, 按照统一规划、统一调苗、统一栽植、统一管理和分户经营的要求, 坚持以点带面、点面结合、整区域推进的成功作法, 填平补齐川区, 拓展延伸山区, 山川一体推进, 使吴庙村果园面积达到3600亩, 占耕地总面积的98%, 人均2.1亩, 整村实现果园化。按照绿色无公害、标准化生产技术规程, 普及推广了“一年定杆、二年重剪、三年全拉严管、四年挂果、五年丰产”的幼树早果丰产栽培技术和新建果园全面推行清水泡根、生根粉蘸根、枝杆套袋、树盘覆膜等保墒保促活技术, 苗木成活率和保存率均在95%以上。同时, 强化新技术的组装配套和集成应用, 加强挂果果园管理, 着力推广了以高光效树形改造、配方均衡施肥、节水灌溉、地面覆盖、无公害综合防治和疏花疏果、果实套袋、铺反光膜为主的提质增效等关键技术, 完成“三覆一种”760亩, 果实套袋率达到85%, 优果率达75%, 商品率提高到95%以上, 建成了总面积达3000亩的标准化管理生产示范园, 取得了绿A产品认证、绿色基地认证, 实现了整村一片园, 山川一体化。2007年, 全村1500亩挂果果园平均亩产达2500公斤, 果品总产量达到375万公斤, 总产值750万元, 户均收入2万元, 人均4300元, 预计2008年总产量将达到450万公斤, 农民人均纯收入将突破5000元, 超过全国平均水平。围绕果品产业开发, 建成通风式果品贮藏窖235座, 年贮藏能力达到3700吨, 果品交易市场1处, 配套新修农用车棚241座, 建成“一池三改”沼气示范户370户, 硬化“五纵十一横”村庄巷道9公里, 衬砌排水渠7.7公里, 自来水入户率达到100%。完成“三荒”造林580亩, 栽植村庄绿化树8900株, 村域林草覆盖率达到93%。新修村部、村民培训室、能源服务站和计生服务所各1处230平方米, 维修、扩建村小学、幼儿园300平方米, 适龄儿童入学率达100%;建成卫生院1所2500平方米, 全村新型合作医疗参合率达到95%;全村最低生活保障、五保户供养和特困户救助率均达到100%。引导村民拆除各类乱搭乱建53处1800平方米, 自筹自建小康屋105户, 完成民宅改造231户, 农户砖混结构住房达70%, 人均住房面积达到25平方米。全村达到了结构优化、巷道硬化、村庄绿化、庭院净化、村貌美化的“五化”标准。先后被评为安全文明村、绿色村镇、“五好”村党组织, 全市苹果生产先进村和省级文明村荣誉称号。

区域优势特色农业 篇9

一、比较优势、集聚优势辩证关系分析

就区域经济发展来说, 比较优势、集聚优势和发挥优势是作为一个完整的过程出现的, 不是互相否定的, 而是辩证统一的。

1. 比较优势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前提。

比较优势是区域内外综合条件相互比较而形成的优势, 通过对国内外、省市间、过去和现在的相互参照对比, 找准本区域的优劣条件, 才能取长补短, 合理定位, 从而形成自身的发展优势, 形成自己的发展路径和发展模式。

2. 集聚优势区域经济发展的过程。

所谓集聚优势是指发现、挖掘、筛选和整合内、外部的优势资源, 通过地缘、信息、投资、贸易等联系, 使内部各种优势资源之间、内部与外部优势资源之间融合利用, 并防止内部初级资源的过度开发和环境退化。通过合作性竞争, 取得双赢多赢的效果。聚集优势是在比较优势的基础上延伸和提升。它是区域经济发展循序渐进的过程。

3. 发挥优势是区域经济发展的目的。

区域经济发展是通过比较优势到聚集优势过程中来实现的。发挥优势从一定意义上来讲就是后发优势, 通过发挥优势, 来达到区域经济发展的目的。比较优势是聚集优势的前提, 发挥优势是聚集优势的结果, 他们之间是一个动态相互转化的过程。

二、比较优势、集聚优势的实践价值

在区域经济的发展过程中, 比较优势也不是一成不变。优势资源是在动态发展变化的过程中被聚合利用的。区域在形成比较优势之后, 还必须树立高端思考理念, 实施集聚优势战略, 创造集聚优势的载体、平台、机制, 把国内外人才、资本、技术等优势资源吸纳、聚集到区域内部, 发挥集聚优势。只有这样, 区域内部才能拥有更多的优势资源, 区域经济才能健康、协调、可持续发展。

优势集聚并不是局限于某一时期的优势资源的相互转移, 而是通过优势集聚, 财富不断累积, 知识不断更新, 实现区域经济不断向前发展, 并在更高的层面上实现更高水平要素优势的集聚。在这个过程, 双方甚至多方会形成“共赢”的局面, 因此优势集聚在某种程度上是一种协调的、可持续发展的思想。

三、充分利用比较优势和集聚优势, 促进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

要实现跨越发展、加快区域经济发展, 既要发挥比较优势, 又要集聚优势资源, 同时在发挥优势的同时, 也要与时俱进, 不断创造新的优势。

1. 思想解放是发挥比较优势、集聚优势资源的前提条件。

解放思想、增强开放意识, 把思想认识统一到国家和区域的重大决策部署上来, 才能结合区域实际, 明确区域功能定位和发展目标任务;才能立足区域交通、资源和产业基础等比较优势, 才能不断地突破现有的格局、思路、固定模式, 打破已有的利益格局;才能树立新的产业发展理念, 才能进一步加大技术创新、品牌打造、资本运作力度, 鼓励、扶持这些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优势产业产品做大做强, 促进区域经济跨越式发展。

2. 科学的政策体制是优势资源发挥作用的重要保证。

政府在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科学的政策体制是优势资源发挥作用的重要保证。

(1) 引导作用。无论是技术创新还是产业结构调整都涉及到了引进国外先进产业和先进技术的问题, 政府应通过产业政策制定一定的产业进入范围和技术门槛, 引导外来资金、技术, 促进国内产业结构的升级;发挥极其重要的引导和调控作用, 不仅要提出调整的思路和规划, 还要确定调整的目标步骤, 从将企业行为引导到结构调整的既定规划上来。

(2) 扶持和保护作用。根据国外经验, 在形成竞争优势产业的过程中, 政府的扶持和保护是必要的, 即对一些关键性的高技术产业和幼稚产业采取一系列的扶持政策, 包括金融、税收、研究投入等方面。

3. 创新是区域经济优势发挥的动力。

创新是区域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 是区域经济得以维持以及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是影响区域经济发展最为重要的因素之一。重视区域创新并进行深入研究和具体操作是各区域取得发展效果、实现发展目标的重要手段。区域经济创新涉及到多方面因素, 众多的因素在创新机制作用下会形成一个具有创新意愿、创新动力、创新主体、创新要素及其他内容的组织体系和系统网络, 这一系统网络在区域中错综复杂而又井然有序, 它能激发或激活区域内外的各种创新要素, 产生创新效果, 推动区域经济发展。

摘要:区域经济发展是一个动态的概念和过程, 而区域经济综合利用的方式和途径也不是一成不变的, 因此无论是理论还是实证分析, 都需要在动态过程中进行考察。通过动态和静态相结合的分析方法, 才能有效把握区域经济综合利用过程中所呈现的规律性。本文在深入分析比较优势、集聚优势和发挥优势的辨证关系的基础上, 论证了比较优势、集聚优势和发挥优势的实践价值, 并提出了促进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区域经济,比较优势,集聚优势,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生猪优势品种区域布局与发展重点 篇10

1、区域布局

着力建设沿海、东北、中部和西南4个生猪优势区。其中, 沿海生猪优势区包括江苏、浙江、广东、福建4省的55个县, 着力发展现代化养殖, 确保一定的自给率;东北生猪优势区包括吉林、辽宁、黑龙江3省的30个县, 着力发展规模化养殖, 确保京、津等大中城市市场供应;中部生猪优势区包括河北、山东、安徽、江西、河南、湖北、湖南7省的226个县, 着力发展健康养殖, 稳定提高调出能力;西南生猪优势区包括广西、四川、重庆、云南、贵州5省 (区、市) 的126个县, 着力发展各种类型的生态养殖, 提高规模化养殖水平, 拓宽市场空间。

2、主攻方向

以确保生猪生产平稳增长、保障基本供给、满足国内需求为主要任务, 大力推行规模化经营、标准化生产、组织化管理。一是加强良种繁育体系建设, 完善现有种猪场, 配套建设原种场、扩繁场、种公猪站, 提高种猪质量;二是加强标准化养殖基地建设, 大力发展养殖大户, 推行规范化、标准化生产, 实现粪便排放的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三是加强质量监控体系建设, 加快质量标准的制修订和推广应用, 完善种猪、饲料、兽药等投入品使用的监控手段, 建立产品质量追溯制度;四是扶持龙头企业技术改造和升级, 扩大加工能力, 提高产品质量;五是建立监测预警体系。

3、发展目标

到2015年, 4个优势区生猪年出栏达到4亿头, 出栏率达到150%以上;生猪调出量达到2.4亿头, 占出栏总量的比例达到60%;每头存栏猪年产肉量提高到120公斤, 猪肉总产量达到3 240万吨;规模养殖的比重达到65%以上, 良种繁育体系进一步完善;猪肉品质明显改善, 质量安全监控体系基本完善, 生猪生产逐步实现无公害化;生猪产品出口增加到80万吨。

4、加大优势区域扶持力度

区域优势特色农业 篇11

中国地域跨度大,区域经济不仅发展程度不一,供给端和需求端也有着巨大的差异。据说,中国南方两个省之间的差异,远远大于法国和德国两个国家之间的差异。在这种情况下,“失连”一度是中国区域经济的最大痛点。

但是,随着区域经济进入新的活跃时期,呈现出令人瞩目的新动向。

一方面,随着互联网以及移动终端尤其是智能手机的普及,区域在线消费逐渐兴起,中国城市经济体系正在重构。低线城市增量效应明显,一些区域品牌快速崛起,并带动当地特色产业兴起,比如浙江等地崛起的纺织业和线上服装品牌。

另一方面,区域品牌却面临着另一个困境:虽然借助互联网打破了时空限制,但是区域广告主的营销需求仍然呈现多杂散乱的特点。他们广告投放经验不足,投放预算相对较低,对于直接可见、品效合一的营销产品需求更为迫切和集中。

内容共鸣、移动连接、数据生态 智慧旅游振兴区域经济

区域经济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是区域旅游业的兴起。国家旅游局魏洪涛副局长曾表示,旅游业在国际经济持续低迷的形势下保持着良好的增长势头,对经济和就业的综合贡献率均超过10%,这充分证明旅游业正在成为拉动经济增长、带动转型升级、实现创业创新的强劲引擎。

腾讯公司副总裁郑香霖透露:“通过腾讯大数据对微信公众号、QQ空间、腾讯新闻及评论、腾讯微博等多个公开场景综合计算得出:2016年‘十一’黄金周期间,社交平台上的旅游话题相比平时上涨了10倍。旅游已经成为人们重要的文化消费内容。”

2015年10月,腾讯与国家旅游局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共同推动“互联网+旅游”发展。郑香霖表示,在政府层面,“互联网+”能够带来基于大数据分析的管理优化和信息预警;在商业层面,“互联网+”带来了更加广泛且多样化的营销方式;对普通消费者来说,互联网带来的连接和O2O服务,将提升从目的地选择到旅游产品购买等整个流程的体验提升。

腾讯拥有丰富的产品矩阵和庞大的用户基数,前者依托于腾讯强大的内容制作和连接能力,后者则为腾讯实现大数据营销奠定了基础。腾讯通过内容化、场景化和社交化,推动区域旅游深度连接。内容化创造更加真实、透明的旅游信息和建议,场景化带来深入目的地的旅游服务,社交化则推动旅游体验的病毒式分享;从个性化的内容创造到场景化的体验传播,再到移动化和社交化的分享,通过随时随地的连接完善旅游全链条,郑香霖将其概括为“内容共鸣、移动连接、数据生态”。

内容共鸣。腾讯凭借其对国内消费者内容需求的洞察,创造出丰富的旅游类内容。此外,腾讯还启用新兴的内容展现技术,比如用直播还原旅游“真现场”,还可以提供“收看+预订”的一站式服务。

移动连接。借助于同时覆盖PC和移动端的多触点产品矩阵,腾讯拥有强大的移动连接能力,可以随时随地触及用户。值得一提的是,VR技术也被腾讯引入旅游产业的信息连接中。用户在腾讯炫境APP中可以用VR方式亲身感受景区风景和酒店房间,而理财通和微众银行则提供预订金增值和旅游贷款发放等服务,在刺激消费的同时还增加了旅游产业价值的扩展性。

数据生态。庞大的用户基数和长期的运营历史,使腾讯拥有业界领先的数据采集、分析和应用能力。基于地区、行为、兴趣等多个维度的丰富用户标签,结合覆盖用户全场景的内容分发平台和多样化的互动方式,腾讯可以为商家提供精准、高效且便捷易用的营销解决方案。

郑香霖指出:“借助互联网的连接以及由此衍生出的场景、数据,智慧旅游将为旅游业发掘新的价值增长空间,由此推动区域经济发展。”

“连接”矩阵+双剑合璧 移动时代多媒体整合营销服务模式

“目前,随着中国城乡互联网普及率和移动趋势化的提升,基于‘互联网+’的连接已经像水和电一样融入区域生活。”腾讯网络媒体事业群区域拓展部总经理赵强表示,区域营销有望成为“互联网+”驱动区域经济增长的下一个风口,而以“连接”为公司战略的腾讯,将推动区域经济发展。

目前,腾讯已和区域伙伴进行深度合作,为各地用户提供定制化的营销解决方案,满足品牌客户的区域化需求和区域客户的品牌化需求。

赵强表示,腾讯的内容和资讯平台在区域深度布局“互联网+”战略,同时与医疗、交通、金融、O2O、旅游、教育等众多行业的生态合作伙伴携手,形成了更具区域下沉能力的“连接”矩阵。

凭借旗下覆盖了新闻资讯、音乐视频、游戏娱乐、社交服务等跨平台、多样化的产品布局,腾讯媒体平台能够打通优势资源,实现对消费者全天候、全场景的覆盖。同时,依托完善的账号体系,腾讯具备了国内首屈一指的大数据搜集和分析应用能力,使得腾讯在实现内容全天候覆盖的同时还能对用户进行精细化运营,对信息进行精准及定制化分发。

除了内容与资讯方面的布局,在具体投放推广方面,为了应对区域品牌追求更低的广告投放门槛、更灵活的投放方式这一需求,腾讯推出智汇通广告营销平台。智汇通在权益保障上降低区域客户品牌营销门槛,同时确保广告可见;在资源上依托腾讯强大的传播资源矩阵,全时覆盖区域各线城市的多层次用户。

针对客户端的具体投放需求,腾讯推出程序化购买产品智汇推。智汇推整合腾讯视频、腾讯新闻客户端、腾讯网、手机腾讯网等优质媒体资源,依托腾讯大数据平台,通过定时、定向可见的广告交易模式,为区域品牌广告主提供小预算大声量、跨媒体跨终端的广告投放解决方案。智汇推让品牌广告与效果广告紧密联动,具有从策略制定、创意设计、数据运营到团队协作四个层面的职能,覆盖消费者决策全链条。

凭借品牌营销推广解决方案智汇通与效果营销服务平台智汇推的双剑合璧,腾讯为区域品牌量身打造了移动时代多媒体整合营销服务模式。

腾讯网络媒体事业群媒体收益管理部总经理刘曜表示,未来区域经济的发展,将有不可估量的潜能。凭借深入区域的“互联网+”战略,以及针对区域品牌推出的营销平台和产品,腾讯在不同的区域进一步深化了其作为“连接器”的价值,并为区域品牌做大、做强提供了便捷、有效、精准的营销平台,进而催化区域商业和消费潜力,以“互联网+”的连接之力,推动区域经济发展。

发挥区域优势振兴垦区农机制造业 篇12

1垦区制造业现状

目前黑龙江垦区农机制造业面临的问题:一是垦区农机企业有影响、有知名度的为数不多, 部分企业还处于企业改制后转换机制的初期, 资金投入不足, 产品质量和档次较低, 性能不够先进, 设计和加工工艺水平不高, 加工设备陈旧落后, 形成不了合力, 从客观上制约了垦区制造业的发展。二是垦区的农机化处于国内领先水平, 每年都需要更新采购大量的农机具, 垦区自产机械不多, 决大多数都是外购的, 这主要是由于垦区农机企业生产的产品质量、性能和结构布局不能满足垦区现代化农业的需求, 面对激烈竞争的市场形成不了竞争力, 造成垦区市场份额被省外和国外厂家占领。三是农机企业组织化程度低, 企业之间缺乏联系和协作, 基本上是分散经营, 没有形成集团优势, 资源、生产设备、产品重置, 因而竞争激烈和经济效益低下, 每个企业优势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因此要求从主观上要更新观念、解放思想, 培养市场意识、资本经营意识, 优化垦区内部资源, 形成区位优势、资本优势、技术优势、资源优势,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2解决对策

2.1发挥集团优势, 走集团化产业化道路

适应市场经济发展形势, 构建农机企业集团化体系, 整合优良资产, 实现优势互补, 加强产业协作, 组建龙头企业集团。只有解决传统的大而全、小而全闭门生产的弊端, 实行专业化、规模化、社会化的合作生产, 做大做强优势产品的产业化和规模化, 加强产品的集中度, 争取产品的规模效益和市场占有率, 企业才能生存和发展。投资组建成立农机制造企业, 采取入股、参股或控股等多种形式整合垦区现有的农机生产制造骨干企业, 实行紧密或松散的联合, 进行资产重组, 实现资源合理配置、设备技术改造、产品提档升级, 开拓垦区内外两个市场, 把垦区整个农机制造业做大做强。

2.2成立农机工业协会, 发挥行业协会的指导作用

当前各种协会, 特别是行业协会的涌现, 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产物。行业管理在社会经济管理范畴中是连接政府宏观管理和企业微观管理的纽带, 是中观管理, 也就是说, 行业管理是一个经济管理体系, 是一种体制。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 这种管理体制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 同时, 这也是新的经济管理时代发展的需要。协会作为一个中观层次, 具有桥梁功能、服务功能、组织功能、自我保护功能。例如, 可以代表本行业与政府和立法机构处理好关系, 疏通会员与政府、金融机构之间的渠道, 密切与协调企业间、企业上下游间的利害关系;可以向农机会员提供业务指导、技术培训、市场咨询、销售等多功能服务, 尽心尽力地帮助会员单位解决在经营管理中存在的实际问题, 做好调研和技术推广组织工作和开展对外交流联络工作等。因此,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政府经济管理部门的职能转变, 企业作为经济实体逐步实现无主管部门的自主经营方式。在这种形势下, 为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 由企业自愿组织成立的社会经济团体, 以协调各方面的关系, 密切社团、企业与政府间的联系, 促进行业的健康发展, 就成为历史的必然, 也是垦区农机制造企业体制深化改革的一个重要步骤。通过行业协会的组建, 运用行业协会“双向服务”的职能和“桥梁、纽带”的作用。

2.3利用各种政策支持, 扶持重点企业

一是根据《国务院关于加快振兴装备制造业的若干意见》, 装备制造业是为国民经济发展和国防建设提供技术装备的基础性产业。大力振兴装备制造业, 是党的十六大提出的一项重要任务, 是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 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实现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战略举措。到2010年, 发展一批有较强竞争力的大型装备制造企业集团。按照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要求, 结合“十一五”规划和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战略的实施, 大力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创新管理体制和机制, 加快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完善公司治理结构, 增强企业活力和市场竞争能力。在《国务院关于加快振兴装备制造业的若干意见》中, 明确把发展新型、大功率农业装备, 提高大功率拖拉机、半喂入水稻联合收割机、玉米联合收割机、采棉机等国产化水平和技术档次, 改变目前92kW以上拖拉机、新型农业装备主要依赖进口的状况确定为主要任。要完善法律法规, 强化政策支持, 具体提出以下几个方面的支持:一要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二要制定重点领域装备技术政策;三要调整进口税收优惠政策;四要鼓励订购和使用国产首台 (套) 重大技术装备;五要加大对重大技术装备企业的资金支持力度;六要支持企业分离办社会职能;七要加强设备进口管理。

二是适应东北老工业基地改造的需要。为支持东北地区经济的振兴, 国家发改委已经实施了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改造国债资金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专项资金。争取项目投资, 实现财税政策、金融政策的优惠。

三是中央推出了“两减免、三补贴”的支农政策, 特别是把“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作为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举措, 并将农机购置补贴项目上升到全国“两减免、三补贴”中, 这在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历史上尚属首次, 意义重大, 影响深远。势必带动农机制造业的发展, 农机市场前景广阔, 市场竞争更加激烈。作为垦区企业, 要谋求在竞争中求生存, 在合作中求发展, 要利用各种政策的扶持, 整合内部资源, 实现企业的良性发展。

2.4做好区域布局, 实现“西旱东水”制造格局

西部分局是以旱田为主, 特别是近几年来, 随着马铃薯、甜菜产业的发展, 一批龙头企业纷纷建立, 龙头+基地的运作模式已经形成, 客观上为垦区经济作物机械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机遇, 实现马铃薯全程机械化、甜菜全程机械化已经刻不容缓。目前, 北大荒农机有限公司与日本北荣株式会社 (生产甜菜移栽机) 、三荣株式会社 (生产马铃薯、甜菜收获机) 合资成立的北大荒众荣农机有限公司为甜菜机械化、马铃薯机械化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东部分局以水田为主, 水田全程机械化正处于更新换代之时, 抓住水田机械化某一个环节, 大有文章可做。目前, 北大荒农机有限公司与黑龙江贝斯特有限公司洽谈采用水稻钵育塑料盘毯状苗机插技术生产新型水稻插秧机, 将对垦区水稻插秧机技术产生重大影响。

2.5实施名牌战略, 打造“北大荒农机”品牌

上一篇:生态软环境下一篇:表外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