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农业

2024-08-10

区域农业(精选11篇)

区域农业 篇1

我国“互联网+”现代农业在生产、经营、服务、管理等领域具备一定基础,但是仍然存在区域发展不平衡、区域之间数据不共享、空间差异性较大等现实问题,同时面临着农业信息化基础设施薄弱、信息技术产品研发不够、可持续发展模式尚未形成、发展环境有待进一步加强等主要挑战。

近日,农业部、发展改革委、中央网信办、科技部、商务部、质检总局、食品药品监管总局、林业局8部门联合印发《“互联网+”现代农业三年行动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

《方案》提出了未来3年的总体目标,到2018年,农业在线化、数据化取得明显进展,管理高效化和服务便捷化基本实现,生产智能化和经营网络化迈上新台阶,城乡“数字鸿沟”进一步缩小,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良好局面基本形成,有力支撑农业现代化水平明显提升。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高速发展,为农业现代化积聚了丰厚的物质条件和技术基础。随着“互联网+”行动计划的出现,互联网浪潮席卷了各个领域,也改变着农业发展模式。“互联网+”现代农业正在慢慢积蓄着力量。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目前,我国“互联网+”现代农业在生产领域、经营领域、服务领域、管理领域具备一定基础,但是仍然存在区域发展不平衡、区域之间数据不共享、空间差异性较大等现实问题,同时面临着农业信息化基础设施薄弱、信息技术产品研发不够、可持续发展模式尚未形成、发展环境有待进一步加强等主要挑战。

发展有了“灯塔”

《方案》按照《国务院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的部署要求,紧紧围绕推进现代农业建设和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目标任务,着力推动现代信息技术在农业生产、经营、管理、服务各环节和农村经济社会各领域的深度融合,推进农业在线化和数据化,大力发展智慧农业,强化体制机制创新,全面提高农业信息化水平。

“这样一个行动计划,对于地方来说是一个参照,相当于‘灯塔’,指引我们往前走。”重庆市农委信息中心副主任柯楠在接受《中国科学报》记者采访时如是说。

而在做了近十年农业信息化的北京派得伟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智慧农业事业部副总经理王秀徽看来,这一次的《方案》,同时也是农业发展的一个新的大机遇。

在专家们看来,现阶段《方案》的出台,对缓解资源环境制约、调整生产结构、提高质量效益等方面会有非常积极有效的作用。而三年行动方案的指引,可以使得“互联网+”现代农业生产、经营、管理、服务协同高效发展,继续夯实农业稳定发展的基础,稳住农村持续向好的局势。

区域信息壁垒待突破

对于“互联网+”现代农业,特别是“互联网+”生产领域,更多的是涉及到农业物联网方面,比如大田种植物联网、设施园艺物联网、畜禽养殖物联网、水产养殖物联网等。

“农业物联网主要的作用是监测和决策。”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农业资源研究中心副研究员李红军在接受《中国科学报》记者采访时说。

他强调,我国农田空间差异性、区域差异性特别大,农业物联网应该与土地流转充分结合起来,减少“一家一户”的格局,把土地流转到大户去,实现规模化经营,减少空间差异性,这样物联网监测才具有代表性。

而物联网顶端设计就是要实现大数据共享。“各个地区要有信息的共享,打破区域信息壁垒,才能形成大数据效益,就能发挥物联网应用的作用。”李红军说,比如病虫害、动物疫情等,如果把物联网信息大范围共享,就能更好地实现大数据挖掘,发现很多区域性问题,比如农业疫情发生地点、规模和传播方向等。

在他看来,物联网的决策不具备普适性,应该考虑到区域特殊性、差异性,尤其是决策的制定要有个性化发展,应该与地方特性结合起来。

比如重庆是浅丘加深中丘的特殊地形地貌,“这就需要找到适合重庆丘陵地带的物联网生产和应用模式。”柯楠说,如何用物联网技术实现对重庆特殊地形地貌的监测,这才是他们真正研究的方向。为此,今年重庆新建了十个示范点,覆盖养鸡、养猪、蔬菜、水果等。

专家指出,数据蕴含巨大价值,数据量越大,数据价值越高。农业大数据价值存在于农业生产流通的各个环节,将大大改变现代农业的运行体系和模式。

有了大数据的支撑,农业生产更加精准化、智能化,农产品流通更有序,农业管理决策更科学,农业信息服务灵活便捷,提升农业农村信息消费。未来农业大数据在基因工程、精准农业、环境监测与控制、农产品质量安全、农业农村信息化服务、农业保险等方面,所起的作用将会是非常巨大的。

一些地区走在前面

经过近年来的发展,我国“互联网+”现代农业有了一些较好的基础。一些地区走在了前面,探索出了属于自己的发展之路。

天津市是农业部确定的全国3个农业物联网区域试验工程试验区之一。

天津农业物联网区域试验工程自2013年4月启动以来,在农业部、中科院和市农委共同推进下,目前已在完善平台功能、深化示范应用、建设标准体系、开展自主创新、推进电子商务等五个方面取得显著成果,成为促进现代都市型农业快速升级的有力举措。

据中国农科院农业信息研究所副所长王文生提供的研究资料显示,宁夏农业信息化近几年发展很快,主要是依托于宁夏政府2012年成立的宁夏农业物联网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2016年,宁夏农业物联网示范工程、宁夏农产品质量安全溯源及监管体系建设等工程目前已在宁夏全面启动。

此外,黑龙江垦区在“互联网+”现代农业方面,主要开展了大田种植生产、农业电子商务、农机精准作业等。实现了水稻育秧大棚温湿度自动控制,自动卷帘通风,并且可以通过手机查询温湿度、控制卷帘通风等。

据王秀徽介绍,派得伟业一直致力于农业农村信息化建设,在全国各地进行了集政府监管、生产管理、信息服务于一体的智慧农业的建设,进行了“互联网+”现代农业生产、经营、管理、服务于一体的农业农村信息化建设,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应用效果显著,成为当地典型的样板。

面对挑战改善环境

尽管“互联网+”现代农业已经有了星星之火的态势,但是其发展仍然面临一些挑战。比如国内的农业信息化基础设施仍然比较薄弱,且因区域贫富差异而完全不同。

专家指出,信息技术的产品,在研发上还存在问题和差距。比如涉及到物联网所用到的传感器,存在性能不够好、产品价格高、稳定性相对较差等问题,而且还没有形成感知、传输和控制的完整闭环。

有专家表示,“互联网+”现代农业的发展环境还有待进一步地改善和加强。无论是在政策上、农民信息化素养上,还是在社会化信息服务体系上,都需要进一步培育,使得我们的大环境更有利于“互联网+”现代农业更好的发展。

“随着《方案》的实施,到2018年,‘互联网+’现代农业的发展肯定会有很大的改变。”柯楠表示。

“作为农业IT企业,我们将更进一步了解‘互联网+’现代农业各类主体的内在需求,充分利用当前先进的物联网、大数据、云服务、移动互联等技术,做好顶端设计,参与农业大数据开发利用,开发移动互发农业信息技术产品,探索应用模式及长效机制,我们将为农业生产经营进一步提质增效、农业管理进一步高效透明、农业服务进一步便捷普惠添砖加瓦。”王秀徽说。【来源:中国科学报】

我国农业区域经济发展战略 篇2

从我国农业区域经济的发展特点入手,分析了我国农业区域经济发展的局限

性,并进一步对我国农业区域经济发展的措施进行了具体的阐述。

一、我国农业区域经济的发展特点

我国农业区域经济发展具有农村化、地域化、结构化、综合化和民营化的特点。我国农业经济与农村和农业存在着紧密的联系,所以在农业经济发展过程中离不开农村和农业,这就决定了我国农业区域经济具有农村化的重要特征。农业区域经济具有较强的地域性特点,其不仅在空间上具有一定的范围,而且还具有一定的地理位置和相互间可分割的行政界限,目前农业区域经济通常是以县域经济作为基础,这就决定了各个环节的经济活动都局限在这一个特定区域内,而管理权限也局限在这一范围内。农业区域经济具有结构化的特点,其结构化主要是指一个农业区域范围内全体经济的总和,这不仅包括产业总和和经济所有制总和,同时还包括就业和收入、财政收入和财政收支平衡。其具有较为明显的层次性。农业区域属于一个经济运行体系,与国民经济相类似,具有与其相对应的各个产业、领域和部门,农业区域经济集生产、非生产性活动、经营和管理于一体,具有较强的综合性特点。乡镇企业作为农业区域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自身的特点决定了必须走民营化的道路,通过对民营企业采取必要扶持政策,从而有效的带动周边农业经济的快速发展。

二、我国农业区域经济发展的局限性

城镇化发展滞后。长期以来我国实行的都是城乡分治的二元结构体制,这就导致农业区域经济发展不仅空间较小,而且自主性较差,基础设施薄弱。特别是小城镇建设水平相对较为落后,各项基础设施建设较为落后,功能不全,这就导致其在产业发展和人口方面缺乏吸引力和凝聚力。

农业区域经济发展所需要的各项资源缺乏。农业区域经济的发展需要诸多资源要素,目前各种基本生产资源要素居多,但相以于各高等生产要素,如高技术人才、科教机构、电讯网络等相对较为缺少。而且相对于城市人口素质来讲,农业区域人口素质普遍不高,受教育程度较低,这就导致在农业区域中先进技术的推广应用受到较大的影响,制约了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镇的转移。

产业结构不合理。农业区域经济产业结构层次低。在农业区域经济中,农业占据非常大的优势,但我国现代化农业还处于初步发展阶段,而第二产业中的农、林和矿产品的初加工工业占据主导地位,但产品技术含量和附加值相对较低,在整个农业区域产业结构中,第一产业占据过大的比重,第二产业相对较为薄弱,第三产业发展存在较大的滞后性,这就导致当前农业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传统产业较多,而新兴产业和技术含量高的产业相对较少。农业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各产业之间缺乏关联度。目前在农业发展过程中,区域内的工业并没有对农业及其他产业起到有效的推动作用,而农业生产出来的农副产品多以原始产品或是初级产品的形式进行出售,精细加工及产业化程度较低。产业结构趋同。目前农业区域产业结构还是在计划经济时代形成的,具有较强趋同性,而且在不断发展过程中也没有明显的改善。

政策体制性影响。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村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较大,但用于农业方面的财政支出相对较少,尽管近年来有所增加,但还是无法满足农村众多人口的需要。再加之农村受地理位置、人文及科技等多方面的影响,一些大项目和大产业都不会设置在农村,多放在大中型城市,这样就导致农业区域内没有大项目和大产业的支撑,缺乏发展后劲。另外,目前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的投入远远落后于城市,制约了农业区域经济的发展。

三、我国农业区域经济发展的策略

需要以市场为导向。当前我们处于市场经济环境下,农业区域经济属于开放型经济,不存在区界之分,同时农业区域经济还属于现代经济,所以需要在大的区域范围内有效的实现对资源的优化配置,在区域范围内跳出来加快推动农业经济的发展,在竞争中占据优势。在我国一些经济较为发达的农业区域内,在发展农业区域经济过程中,通过加快培育支柱性产业和专业市场,并打破范围的束缚,实施走出去战略,从而更好的与当前经济市场化和国际化的发展趋势相适应,利用开放性的发展思路来加快推动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

以现代化的眼光,总揽农业区域经济发展的全局。近年来,随着农业区域经济的不断发展,农业区域内的经济、环境、人口和生活等质量都有了全面的提升,而且农业区域内也成为生产生活资料和加工的最理想基地。这就决定了当前农业区域经济发展的首要目标需要以创造最佳的投资环境和人居环境为主。

在当前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来,农业区域经济在发展过程中需要以长远的眼光,来加快与全球经济的接轨,在发展过程中重点寻求突破口,从而提高农业经济的竞争优势,在全球经济竞争中占据优势。

在加快推动农业区域经济市场化的发展进程,通过发展产业群和高效益的产业产业园,从而构建农业区域经济发展的新格局。在当前城镇化建设进程不断加快的新形势下,创造农业区域经济增长的新模式,从而有效的推动农业区域经济的市场化进程。

在当前农业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要加快政府职能的转变,提高服务意识,通过对农业区域经济总量的不断扩大,进一步对农业区级财政实力进行壮大,从而加快推动农业区域经济现代化的实现,更好的提升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

完善区域经济发展理论,缩小农业区域经济发展差距。需要对梯度推移理论进一步进行完善。目前我国东西部农业发展的水平存在着较大的差距。这就需要在东部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需要打破地方和部门对市场的封锁,努力维护市场竞争的公平性,利用对口支援和协作的方式,带动西部地区农业经济的快速发展。同时还要积极的创造条件,将各地区的资源优势变为经济发展的优势,从而实现区域间优势的互补,进一步缩小农业区域经济发展上的差距。在农业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还需要加强区域间的经济合作,东部地区在加快自身发展的同时,还要支持和参与到西部大开发中来,利用东部资金、技术、人才和管理等方面的优势与西部成本和市场上的优质进行互补,从而加快东西部区域间的经济合作。另外,还要根据区域的不同实施差别性的农业区域经济政策,实施税收优惠政策,从而加快农业区域经济的发展。

近年来在市场经济不断发展和完善过程中,农业区域经济的内涵也在不断丰富,而且农业区域经济加快了向工业化、产业化和城镇化方向的发展,部分农业区域经济在发展过程中已跻身区域中心城市的行列,有效的推动了现代化经济的实现。

初论区域农业循环系统 篇3

区域农业循环系统的概念是在前人相关研究的基础上提出来的。农业生态学是生态学在农业上的分支,是用生态学和系统论的原理和方法,将农业生物与自然和社会环境作为一个整体,研究农业生物与环境,农业生物之间相互作用的规律,协调发展农、林、牧、副、渔的生产,以及农业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与农业持续、稳定、高效发展等。生态农业正是生态学原理以及系统工程方法在农业经营管理中的实践。生态农业是通过可再生资源对不可再生资源的替代,低物级(能级)资源对高物级(能级)资源的替代,实现经济再生产与生态再生产的统一[1]。

循环经济的思想萌芽诞生于20世纪60年代的美国。国家发改委把循环经济定义为是一种以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即3R)为原则,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基本特征,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经济增长模式,是对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废弃的传统增长模式的根本变革。

关于区域经济的观点较多,杜肯堂教授认为,区域经济泛指一定区域内的人类经济活动。在与国民经济的关系上,区域经济是一个国家经济的空间系统,是具有区域特色的国民经济;在一定区域范围内,区域经济是由各种地域构成要素和经济发展要素有机结合、多种经济活动相互作用所形成的、具有结构和功能的经济系统。另有学者提出农业循环经济的概念:农业循环经济是采用农业资源减量消耗、农产品多次利用和农业有机废弃物资源化的闭合循环生产模式的工业型农业。它是把农业生产、农产品加工和农业废弃物通过产业链有机地组合在一起,形成资源低投入、低消耗,产品互为原料、多次使用,废弃物再利用,实现废弃物资源化的周而复始的循环经济体系[2]。

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对农业循环经济的认识也正趋于深化。在此笔者尝试提出区域农业循环系统的概念。所谓区域农业循环系统,是以生态学、区域经济学、循环经济等理论为指导,通过一定的农业循环链条对各种农业资源(广义上指农业自然资源、农业人造资源与农业人力资源)高效、循环和减量化利用,使区域农业循环系统的物质流、能量流、信息流、价值流、人口流[3](简称”五流”(1))实现良性流转,产业链、价值链、利益链、技术链、服务链(简称“五链”)实现良性互动,逐渐实现区域农业生态化、生态农业产业化、农业产业多元化,从而建立起来的使区域农业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复杂系统。作为区域循环经济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系统与区域工业系统和区域社会系统构成涵盖更广范围的大系统。

2 区域农业循环系统的构成

区域农业循环系统是一个十分复杂的系统,其构成要素主要有:农业资源子系统、农业生产子系统、农业市场子系统和农业管理子系统。同时它和区域工业系统和区域社会系统构成更大的系统。其中,农业自然资源(包括农业区位条件和农业用水、土地、气候、生物资源等)和农业人力资源(包括农业劳动力素质的提高和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和农业人造资源(包括农业技术资源和农业资本资源)共同构成了农业资源子系统;农业生产、林业生产、牧业生产、渔业生产和农副业(农产品的深加工以及农村旅游业的发展等)共同构成了农业生产子系统;农产品市场和农业生产要素市场构成了农业市场子系统;而农村新型组织形式(包括政府形式的、协会形式的和专业合作小组或合作社形式等),农业区域规划、政策及相关法规、规范和准则等,以及农业生产管理、农业市场管理和农业信息服务平台等构成了区域农业管理子系统[4]。图1就是由各要素组成的区域农业循环系统结构图。

通过构建这一区域农业循环系统,使各子系统构成的系统内部能够实现物质、能量的循环以及信息、价值和人员的流动,从而引起系统内“五链”的良性互动,形成区域农业系统内的小循环。与此同时,它又和区域工业系统和区域社会系统形成区域内更大的循环,甚至区际间循环。而我们这里构建的区域农业循环系统强调的是系统内部的循环,重点在于研究区域内农业、林业、牧业、副业、渔业各自内部和它们相互之间由“五链”连接并实现”五流”良性流转的农业循环经济系统,即区域农业生产子系统。

3 区域农业循环系统的特征

区域农业循环系统具有如下主要特征:

3.1 区域农业循环系统具有区域性

区域性是区域农业循环系统概念的标志性特征。其涵义是指农业循环系统是建立在一定区域之内的系统。这一区域是由于自然的原因(资源禀赋等)、历史的原因(如地方特产)和市场的原因(如市场的联系程度)所形成的特定区域。[5]

(1)资源禀赋的区域性。资源禀赋主要指一个区域所拥有的自然资源(土地、水利、矿产、森林等)、人口、地理位置、气候等“先天”资源要素,这些要素都具有很强的区域性。同时,各异的“先天”资源条件也决定了各区域生产出相互差异的农产品。

(2)农业种植、养殖传统的区域性。由于各地农业发展的历史不同,使得各地传承的种植(养殖)习惯、技术水平等也呈现出很大的差异。比如,北方习惯种植小麦、玉米,南方习惯种植水稻;平原区种植农作物,山区主要生产林产品和药材;沿海发展水产养殖,草原发展畜牧业。

(3)区域农业循环经济系统由于空间距离的影响,比起工业循环系统来,区域性更强。这是因为:(1)农产品的价值通常不高、附加值不大,因此,克服空间传输成本的价值空间非常有限;(2)作为农业循环经济的主体,企业的数量不多、规模不大,更多的是分散的农户,其循环利用对象规模小,循环利用的产出也不具备规模经济水平,因此,运输农产品及其废弃物的平均空间距离成本较高;(3)农产品及其废弃物,由于自身的特性,很多是不便于远距离运输的。否则,要么单位运输成本高,要么物质或能量损失大。比如,用于产生沼气的人畜粪便就是如此。所以,区域农业循环系统,其物质、能量的流动很大程度上是在某一区域内空间距离很近的地域空间上实现循环的。

3.2 区域农业循环系统具有资源可循环性

这里的资源包括:农业自然资源(如土地、草原、森林、天然淡水资源等)与农业人造资源(如化肥、农药、机械、海水淡化水资源等)。对这两类资源,按照产业生态学原理,一定区域上各生产单位内部或者单位之间,依据其物质流、能量流,通过一定的技术链接,可以形成区域农业循环系统内部各种资源的代谢和共生关系,使农业某生产环节的废弃物质成为其下一生产环节或其他农业生产环节的生产资料,实现物质和能量的不断循环利用,达到资源的减量化、物质的再利用和废弃物的资源化[6]。这就是区域农业循环经济的资源可循环性特征。

3.3 区域农业循环系统具有多样性

由于区域各自的条件不同,比如说自然禀赋、传统优势产业、经济发展水平、区位条件等存在历史和现实的差异,从而使得区域农业呈现出多样性的特点,表现为区域内和区际间先天发展的不平衡性和时空发展上的梯度性、渐进性。这一特征是我们探讨区域农业循环经济理论和构建区域农业循环系统的重要依据。它告诉我们,构建区域农业循环系统必须从区域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充分发挥区域优势,并逐渐形成鲜明的区域特色,绝不能盲目照搬照抄别人的模式。

3.4 区域农业循环系统具有整体性

区域农业循环系统作为一种系统,天然就具有整体性特征。区域农业循环系统的各子要素(即各种资源),通过一定有机组合和技术链接,实现”五流”良性流转、“五链”良性互动的有机整体。这就是区域农业循环系统的整体性,是指导我们探讨和构建区域农业循环系统的重要依据。

3.5 区域农业循环系统是实现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的统一体

综合实现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是区域农业循环系统的本质属性。正是这一本质属性,才使得构建区域农业循环系统真正具有价值,这也是我们发展区域农业循环系统的目的所在。区域农业循环系统在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的三个效益的实现中,必须把经济效益放在首位。这是由经济主体的行为动机所决定的。只有区域农业循环系统经济效益实现好了,才能促进区域农业循环系统的良性运行,从而带来良好的生态效益和可观的社会效益。反过来,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实现得好,也将为区域农业循环系统注入更大的活力,促进区域农业循环系统的建设,为实现更大的经济效益打下基础。因此,无论从理论上还是从实践上,区域农业循环系统实现三个效益的统一,都是完全可能的。

4 构建区域农业循环系统的三个关键问题

4.1 区域农业循环系统的构建主体

这是构建区域农业循环系统必须首先要明确的问题,即在政府、农民和企业之间谁是构建区域农业循环系统的主体?答案似乎很明确:农民和企业。但是,在目前市场经济体制逐渐完善的过程中,政府经常有职能错位的地方。近年来,随着政府机构改革,政府职能尽管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但许多地方政府还是难于完全摆脱计划经济的惯性思维。有些政府官员还陷于对经济活动中的公共权利进行限制和审批,习惯于数量管理、项目管理而不是规则管理,习惯于直接的微观控制而不是间接的宏观协调,以致政府与企业、市场的分工不清,职能错位。比如,在推进区域农业循环经济发展中,低价征用土地,忽视农民利益;为解决农民收入问题,向企业施加压力,忽视企业权益;为扶持企业,在能源、原材料等方面给予优惠,违背市场规则;减税幅度过大,所减税种偏多,影响下一级政府的运行等[7]。中国的实践证明,只有当农民的选择得到尊重时,其积极性才能得到发挥,农村蕴藏的巨大潜在生产力才能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在构建区域农业循环系统的过程中也不例外,农民的意愿必须得到尊重,农民的主体地位不能动摇。政府在这个过程中,不仅不能发生职能的“错位、越位、虚位”,还必须做到“职能回位”,发挥其“政策引导职能、协调职能、调控职能和检查监督服务职能”,为区域农业循环系统的构建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4.2 区域农业循环系统“三个效益”的关系

区域农业循环经济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一种新型的经济形式,属于市场经济的范畴,它的顺利构建和健康运行都必须遵循市场经济规律。所以,作为经济学基础的“经济人”假设,同样是发展区域农业循环经济、构建区域农业循环系统的基本假设。它主要包括以下三个基本命题:其一,“经济人”是自利的,即追求自身利益是他们经济行为的根本动机;其二,“经济人”在行为上是理性的,追求利益的最大化;其三,只要有良好的法律和制度保证,“经济人”追求个人利益最大化的自由行动会增进社会公共利益。其中,最后一个命题是“经济人”假设的核心[8]。

作为构建区域农业循环系统主角的农民和相关企业,其根本动力是成本--收益框架下实实在在的经济利益,而不是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但是,一旦区域农业循环系统建成,无疑会带来一定的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这正是政府发展区域农业循环经济的目标所在,但绝不是大多数农民和企业所首要追求的。所以,政府一定要找准位置,切不可一厢情愿地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放在首位,而要考虑到农民和企业的追求经济效益的实际情况,在构建区域农业循环系统中顺势而为,充分挖掘以农民为主体的劳动者的巨大潜力,推进区域农业循环系统的顺利构建。

4.3 区域农业循环系统的外部性

外部性指的是企业或个人向市场之外的其他人所强加的成本或效益。[9]它分为两种:外部正效应,即某种产品收益的外部化将导致这种产品私人收益小于社会收益,从而导致私人产品的供给不足,从而带来福利损失;外部负效应,即生产商忽视产品的外部成本将会造成产品的实际供给量大于帕累托最优的供给量,这也会导致社会福利的损失。外部性的意义在于,如果经济系统中存在外部性,则市场均衡不是有效的,或称市场失灵,存在进行帕累托最优资源配置改进的可能。要激励人们主动构建具有正外部性的区域农业循环系统的行为,一方面政府要进行必要的干预,同时动力、补偿机制也不可少,比如补贴手段、政策支持、财政扶持等,以使其达到帕累托最优。

构建区域农业循环系统同样存在外部性的问题,从成本收益角度看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经济收益的流失。作为一个特殊的行业,农业本身具有很明显的“收益外部化”。在我国,如果扣除国家对农业的资本注入,在工业化资本原始积累过程中,我国农业平均每年要把新创造价值的9.4%无偿贡献给工业(冯海发、李微,1989)。(2)对其他行业成本外部化的接受。和工业、交通运输业等其他非农产业相比,农业更容易成为成本外部化的受体。例如,我国工业“三废”对农业环境的污染正在由局部向整体蔓延。此外,工业、交通、能源、通讯、商业中的尾气污染、噪声污染、白色污染、电磁污染等,都会影响农业生态环境。为了克服这些不良影响,农业生产经营者不得不付出额外的成本。(3)生态环境及景观功能的无偿提供。生态环境及景观功能也是一种公共物品,农业则在对这类公共物品提供的过程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比如,区域农业循环系统的构建将促进农业资源持续高效利用,不仅可以改善生态环境,还推动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的发展,对提高农产品质量、完善农产品安全体系也可发挥积极作用。(4)对生态环境的成本外部化。主要体现在农业使用物污染和农业废弃物污染两个方面。农业耕作时需要利用的许多介质,如农药、农用塑料等,都会造成环境污染。这些损失本应由农业承担,却被转嫁给了其他经济主体。在农业废弃物方面,不恰当地处理农业废弃物也会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比如,近年在很多地区普遍存在焚烧秸秆的现象,不仅造成严重的空气污染,有的还引起交通事故和飞机航班延误。这种行为,相当于把保护环境的责任转嫁给了社会[10]。

摘要:本文探索性地提出了区域农业循环系统的概念,构建了区域农业循环系统结构图,总结了区域农业循环系统的区域性、资源可循环性、多样性、整体性、以及“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综合实现性等主要特征,同时提出了构建区域农业循环系统的构建主体、“三个效益”的关系和外部性三个关键问题。

关键词:农业,循环经济,区域农业循环系统

参考文献

[1]李周.生态农业的经济学基础[J].云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3(2):44-54.

[2]李荣生.中国必须发展农业循环经济[J].中国农村科技,2006(5):1-1.

[3]马传栋.可持续发展经济学[M].山东人民出版社,2002:56-73.

[4]罗勇.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132-145.

[5]吴华.论农业市场信息服务[J].经济体制改革,1999(2):16-17.

[6]何东.循环经济是高级形态的区域经济[J].求索,2006(9):28-30,13.

[7]方言.农业产业化发展中的地方政府职能[J].农业经济问题,2002,(12):56-59.

[8]曾贤刚.环境影响经济评价[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3:43-66.

[9](美)萨缪尔森,诺德豪斯著,萧琛主译.经济学[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3:29,129.

区域农业 篇4

武汉是我国中部地区的中心城市,全国重要的工业基地、科教基地和综合交通枢纽,面积8494平方公里,人口910万。去年,实现生产总值6500亿元,全口径财政收入1796亿元,农业总产值329亿元,农业增加值198亿元。

一、现代都市农业发展的现状和做法

武汉现代都市农业发端于上世纪九十年代末,十余年来,我市依托区域优势,大力发展现代都市农业,初步实现了由单纯的种养殖业向产、加、销跨越,由农业的经济功能向农业多功能跨越,由农业资源的综合开发向资源节约、环境友好跨越。

2011年,全市主要菜篮子产品自给率达到68%,科技对农业的贡献率达到62%,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9814元,城乡居民收入比缩小到2.4:1。主要做法是:

1、坚持服务城市,努力保障菜篮子安全有效供给。始终把菜篮子建设作为重大民生工程来抓,认真落实市长负责制。一是大力发展菜园子。采取多种措施加快菜篮子基地建设,全市建成蔬菜常年园65万亩,精养鱼池46万亩、规模化畜禽养殖小区254个。二是完善农产品市场体系。全市各类农产品批发市场达到75个,年交易额突破500亿元,白沙洲农副产品大市场、四季美农贸城成为农业部和商务部重点支持的农产品批发大市场。三是加强产销衔接。积极开展产销对接,大力发展流通新业态,开通蔬菜直通车100台、社区蔬菜直销便民店30家、电子直投菜箱1000组,覆盖700个社区。四是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建立了750个农产品质量检测室(点),形成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网络。五是加强菜价应急调控。从2008年起每年安排蔬菜风险基金2000万元,用于灾害性气候时,市郊快生菜抢播和鱼苗投放。

2、坚持三产融合,大力开发农业多种功能。综合开发农业的生产、生活、生态功能,加快农业转型升级。一是做优特色农业。大力发展特色的种植业、先进的园艺业、高效的水产业、集约的畜牧业和优势的种子种苗业。二是做强农产品加工业。采取多种措施扶持企业做大做强。2011年,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发展到420家,加工产值突破1500亿元,东西湖食品加工区实现产值238亿元。三是做活乡村休闲旅游业。建设了武汉生态农业园、柏泉现代农业示范园等休闲农业旅游点,举办了中国武汉农业博览会、武汉种子交易会和莲藕节、玉米节、螃蟹节等“一区一节”,2011年全市乡村休闲游实现收入22.6亿元。四是做实两型农业。按照“水乡林城、生态武汉”的理念,制定了《武汉市两型农业发展规划》,实施了两型农业建设三年行动计划。

3、坚持要素集聚,加快推进农业转型跨越发展。在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基础性作用的同时,积极引导和推动资源要素向农业农村配置。一是大力推进农业科技创新。加快双低油菜、转基因水稻、水生蔬菜等的研发和推广,大力推进院士与企业联手和农业自主知识产权转化。二是大力推进农业资源资本化。积极开展农村产权融资,大力推进农业企业上市,设立了华中地区第一支都市农业产业发展基金——武汉中科农发创业投资基金。三是大力发展适度规模经营。积极引导农民开展流转土地,促进土地向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和种养大户集中,全市农村土地流转面积达到138万亩。四是大力加强农业投资和招商引资。雨润集团肉制品加工、中粮200万头生猪屠宰和深加工等一批大项目落户我市,武钢、联想等企业进军武汉农业。

4、坚持融合发展,着力构建城乡一体化发展新格局。不断加大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业力度。一是加快推进新城区新型工业化。制定实施新城区工业发展空间布局规划和产业发展规划,每个新城区建设了一个不少于20平方公里的工业园区,2011年,6个新城区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达到665亿元。二是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深入实施“农村家园建设行动计划”,全面完成农村无力自建房户危房改造和178座骨干排灌泵站更新改造,“农家书屋”全面建成,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建立并不断完善,文化、教育、医疗事业得到长足发展。三是构建常态化帮扶机制。城乡党组织结对共建新农村实现全纳入、全覆盖,中心城区对口帮扶远城区、“百企联百村”、农村小康建设帮扶、党员领导干部一对一帮扶农村贫困户等帮扶活动形成常态化。四是加大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力度。国家惠农政策全面落实,蔬菜、水产、畜禽、林果茶产业、土地流转等政策支持力度不断加大。“十一五”期间,市财政对农业累计投入103.22亿元。

5、坚持深化改革,加快构建促进农业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全面实施农村税费改革、产权制度改革和农村资源配置等改革。一是推进农村产权制度改革。成立了武汉农村综合产权交易所,开展了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等10类产权交易,交易金额达63.7亿元。二是推进农村基层公益性服务机制改革。建立健全了农村“以钱养事”公益性服务新机制,推广了“管理在区,服务在基层”的农业基层服务机构管理模式。三是推进农业投融资体制改革。设立了农业投资公司和农业担保公司。四是推进农业投入改革。将农业扶持资金从充分竞争行业中退出,重点投向普惠的、公益性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等领域。

我市现代都市农业建设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仍存在着农业基础设施薄弱,环境资源约束加剧,农业市场主体不多不强,农业产业人口空心化严重等问题,农民增收的基础还不稳固,农业发展仍然存在一些体制机制性障碍。

二、推进现代都市农业发展的打算

未来五年,是武汉实现跨越发展、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的关键时期。我市将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现代都市农业发展方向,按照“三生”同步、“三产”融合、“三效”并举的思路,围绕城乡一体化发展目标,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努力走出内生型、差异化、有武汉特色的现代都市农业发展之路。

1、突出改革创新,打造国家农村改革试验区建设高地。以武汉农村综合产权交易所为依托,全面启动国家农村改革试验区建设,做好农村产权确权登记、健全农村产权交易市场、稳妥开展农村产权融资、创新农村资产资源资本化实现形式、建立以土地股份合作为主体的农业产业化运营模式、健全农业生产及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等6个方面的工作,努力使我市改革试验走在全国前列。

2、突出要素聚集,打造农业资源资本化先行市。一是创新农业融资方式,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基金,加快发行农业企业集合债券。二是加快产权资本经营,扩大农村产权抵押贷款规模。三是大力发展农村集体资产股份合作社、农村土地股份合作社和富民股份合作社。四是发展农民合作金融,开展农民资金互助合作社试点。五是加快要素市场建设,做大做强武汉农村综合产权交易所和武汉农畜产品交易所。六是加快推进农业无形资产经营。

3、突出集群发展,打造农产品加工业航母编队。实施农产品加工业倍增计划,以农产品加工业为支撑,建设千亿产业百亿园区十亿企业。加快推进企业股份制改造和资产重组,建设“航母式”、“领袖式”、“联盟式”和“协会式”企业。拉长增粗产业链,打造猪肉制品等8大产值过100亿元的特色农产品加工产业链。大力引导龙头企业向农产品加工园区集中,使农产品加工园区成为龙头企业发展的新平台、农业招商引资的主阵地、科技创新的孵化器。

4、突出货丰价稳,打造全国菜篮子工程建设示范市。进一步扩大“菜篮子”产品生产基地规模,提高设施装备水平,到2016年,全市蔬菜常年园达到100万亩,标准化畜禽养殖小区控制在300个左右,高标准设施农业生产基地发展到50万亩以上。加强菜价调控,健全菜篮子产品市场监测预警机制,完善菜篮子产品储备体系,加强生产风险和市场风险调控,确保价格基本稳定。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建立健全农业标准化生产、产地准出、市场准入和质量追溯等四项制度。

5、突出自主创新,打造中国种都。充分发挥南湖农业园和武汉高农生物园等企业的聚集作用,广泛应用生物育种等先进技术,打造高端种业孵化区、良种繁育示范区、商品种苗设施区、种子质量监管共建区、种子交易聚集区、特色种子观光旅游区、农业生物资源圃等“六区一圃”,把武汉建成具有地方特色、服务全国的中国种都,到2016年种业产值突破1000亿元。

6、突出低碳发展,打造生态示范市。以节能、降耗、减排、治污和农业资源的循环集约利用及生态环境保护为核心,加快构建农业循环经济体系、农业资源节约体系、农业生态保护体系和农村新型能源体系等“四大体系”,提高资源利用率,减少农业生产对环境的破坏。

例析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 篇5

区域农业发展一直是高考命题的热点,以热点区域或典型区域的区域图为背景材料,结合相关图表资料,考查区域特征、区域农业发展的区位因素、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及发展方向,突出表现地理知识在解决区域发展中的应用。

例1 下图示意我国39°N附近某区域,读图,完成(1)~(3)题。

(1)图示区域土壤盐渍化最严重的地区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2)限制丙地区农业生产的主要因素是( )

A.光照 B.水分 C.坡度 D.温度

(3)如果乙地区大规模引水灌溉进行农业开发,将会导致( )

A.甲地区植被退化 B.乙地区沙化

C.丙地区荒漠化 D.丁地区植被改善

解析 (1)本题考查土壤盐渍化的分布。图例中显示有冰川,该地河流主要为冰川融水补给,河流有时令河,会发生断流现象;结合该地纬度判断该地区位于我国西北地区。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的地势低洼处,地下水位较高,气候干旱,蒸发强烈,容易产生土壤盐渍化。根据图中等高线判断,丁位于河流下游,地势低洼,土壤盐渍化最为严重。所以本题选择D选项。(2)根据图示:丙地区附近等高线稀疏,坡度较小,地形较为平坦;西北地区深居内陆,远离海洋,降水稀少,晴天多,光照强烈;夏季白昼长,温度较高。所以限制丙地区农业生产的主要因素是水分。所以本题选择B选项。(3)题考查流域综合开发。该河的主要补给水源为冰川融水,流量小,河流流向为从甲流向丁。如果在乙地区大规模引水灌溉进行农业开发,会导致下游地区水量减少,水资源的不合理利用将导致下游丙、丁地区出现荒漠化。所以本题选择C选项。

答案 (1)D (2)B (3)C

点拨 农业生产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如下:

①生产强度。强度合理,使农业资源得以持续利用;强度不合理,容易破坏自然环境

②对植被的影响。地表植被的改变影响地表环境、地表辐射特性和自然界的碳循环

③不合理的生产方式。过度放牧使得草场退化、土地荒漠化;大水漫灌会导致土壤盐渍化

④农业生产技术。大量使用化肥使土壤板结;广泛使用农药使农产品和土壤受到污染

在分析不合理的农业生产活动带来的影响时要抓住主导因素,如南方地区陡坡开荒主要引起水土流失,肥力下降,产生石漠化;西北地区过度放牧造成草场退化、土地荒漠化;华北地区及宁夏平原、河西走廊等灌溉农业区,不合理灌溉易引起土壤盐渍化等。另外,对该知识点的理解应结合具体案例进行分析。

例2 下图中阴影部分所示地区以干旱严重而闻名,像一条带子缠绕在渭河北部,被称为“旱腰带”。这里人口密集,且贫困人口多,是扶贫开发重点区。读图回答(1)~(2)题。

(1)“旱腰带”地区不合理的农业开发导致的恶性循环是( )

A.水土流失加剧→垦荒→植被破坏→水土流失→产量降低→扩大垦荒面积

B.土地荒漠化→产量降低→扩大垦荒面积→荒漠化加剧→垦荒→植被破坏

C.植被破坏→土地荒漠化→产量降低→扩大垦荒面积→荒漠化加剧→垦荒

D.垦荒→植被破坏→水土流失→产量降低→扩大垦荒面积→水土流失加剧

(2)从可持续发展角度考虑,“旱腰带”地区应( )

A.利用草场资源优势发展牧业

B.封山育林,发展旅游业

C.发挥气候资源优势发展林果业

D.修筑梯田,发展粮食生产

解析 (1)图示地区主要的生态环境问题是水土流失。不合理的人类活动——垦荒导致水土流失加剧,生态环境恶化。(2)“旱腰带”地区气候干旱,林果业生产既能充分利用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的气候资源优势,又能实现社会、经济、生态效益的统一。

答案 (1)D (2)C

点拨 区域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方向有以下几种:

①调整农业结构和农村经济结构。

根据各地的实际条件合理安排农、林、牧、副、渔业的比重,各业要全面发展;重视发展第二、三产业,增加农民收入。

②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

积极推进农畜产品深加工为主的龙头企业建设,延长产业链,提高农畜产品附加值,加快农村经济发展。

③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业生产条件。

改良不利于农业耕种的土地,治理易受旱涝威胁的土地,改善水源灌溉条件,创造高产、稳产的基本农田。

④加快农业技术的推广和应用。

依靠科技,完善农业科技推广体系,提高农民的文化素质,增加农产品的科技含量,提高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⑤改善农业生态环境,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通过一系列措施,治理土地污染、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盐碱化以及林木乱砍滥伐等现象,为农业可持续发展创造优良的生态环境。

[练习]

读某地景观图,回答(1)~(3)题。

(1)根据图中景观判断,该地最有可能位于我国的( )

①黄土高原 ②云贵高原 ③江南丘陵 ④华北平原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2)关于该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策略,正确的是( )

①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发展多种经营 ②扩大水稻的种植面积,提高粮食产量 ③发展农副产品加工,延长生产链④应用大型农业机械,发展立体农业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3)该地区生态环境的主要问题是( )

A.风沙危害严重

B.水土流失严重

C.酸雨

D.臭氧层破坏

农业区域经济发展新模式探析 篇6

关键词:农业,区域经济,固体废物,资源化

农业区域经济是一种崭新的、先进的农业经济体制,是由经济学、社会学、环境学等多门学科相互作用互相影响而形成的系统体制。因此,仅仅依靠单个部门或单项技术是难以实施的,因此,要建立“政策带头、技术支撑,经济基础”的科学发展机制,形成促进农业区域循环经济的持久发展。要解决好农业问题,就需要走农业循环经济的道路,创建生态环境,增强土壤的肥率,增大土地的生产率。在我国,随着经济建设的飞速发展,进阶而来的是资源的匮乏和生态环境的破坏。这种情况在农村地区尤为突出,因此,农村固体废物的处理与农村循环经济的相结合的新型农业发展模式也因此应运而生。20世纪末以来,由于人们环保意识的逐渐增强,出于对城市环境的保护,便将一些重工业、重污染的工厂逐渐转移到农村,并希望以此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导致农业经济发展中的资源问题和环境问题也日益严峻。因此,新形势下发展农业区域经济新模式逐渐成为解决现阶段农业困境的必然选择。

所谓的“循环经济”,其本质是一种生态型经济,要求利用生态学规律替代原来的经济学规律来指导人类社会的经济活动和社会生产。在于提倡一种资源、环境、经济和谐发展的经济模式,然后一经济为纽带织成一个“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发展模式。

一、农业区域经济循环的内涵

20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国内的一些农村地区开始自主尝试发展农业循环经济,但由于刚刚起步规模非常小,且缺乏理论支持和先进的设备基础因此发展缓慢。现今农业循环经济己慢慢成为全世界农业发展的一种新的潮流和趋势,成为了21世纪农业核心发展的必然选择。农业区域经济遵循“减量化、再使用、再循环”和减少废弃物排放的“三化”原则,致力于转变农业増长方式与农产品消费方式,实现了“资源一生产一消耗一再生一回收”的环形循环,从根本上缓和了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之间的相互矛盾。探究农业发展新模式,发展农业循环经济,是处理我国农业发展所面临的生态破坏、资源耗竭、环境污染资源耗竭问题,促进我国的农业生产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战略选择。

二、农业废弃物再利用型经济模式

1. 作物秸秆焚烧再利用

农作物秸秆禁烧工作亟待从严格管控的行政管理思路转向综合利用、变废为宝的思路。为此,要做好政策引导,为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明确方向、目标和任务;尽快形成技术研发与推广的支持机制;积极推动农作物秸秆利用产业化。

其次,尽快形成技术研发与推广的支持机制。技术问题是制约农作物秸秆高密度、高深度利用的瓶颈。有关方面应尽快形成有助于农作物秸秆利用技术研发与推广的科学机制,吸引更多的科研机构和企业投入其中,提高农作物秸秆深加工的附加值。但是,农作物秸秆利用技术研发具有一定的公益性质,投资与回报比例难以确定,风险较大,政府应予以资金支持和政策扶持,调动科研机构和企业参与技术研发与推广的积极性

2. 人和畜禽粪便再利用

(1)畜禽粪便直接还田利用。畜禽粪便直接还田作肥料是一种传统的、经济有效的粪污处置方式,可以在不外排污染的情况下,充分循环利用粪污中有用的营养物质,改善土壤中营养元素含量,提高土壤的肥力,增加农作物的产量。但若土地处理利用粪便量过多,超过了其承载能力,不仅影响植物的正常生长,造成产量降低,而且污染环境。

(2)畜禽粪便蚯蚓资源化处理技术。利用经过发酵的畜禽粪便养殖蚯蚓,其有机质通过蚯蚓的消化系统,在蛋白酶、脂肪酶、纤维酶、淀粉酶的作用下,能迅速分解、转化成为自身或其他生物易于利用的营养物质。利用蚯蚓处理有机废弃物,既可以生产优良的动物蛋白,又可以生产肥沃的生物有机肥。

3.“三沼”利用

沼气———已经开始注重集中供气系统的建设,利用增压和减压调节装置,通过输送管道将沼气配送到农户,形成了供气管网,并向农民供应沼气,解决生活燃料问题。

发电———我国自产单燃料沼气发电机技术越来越成熟,能源短缺的现实和可再生能源利用技术的完善,使沼气发电已经成为沼气工程中很重要的一部分。

沼渣液———沼肥是很好的有机肥料,已被广泛用作基肥和无土育苗基质,果园和蔬菜大棚有机肥灌溉施用,并作为固体有机肥进入了市场销售。

三、农业循环经济的发展机制

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主战场在农村,只有让农民明白其科学道理和综合经济效益,才能顺利的发展农业循环经济,因此农业循环经济需要政府的引导与相关法规政策的有力保障。

美日等发达国家有很完备的对农业循环经济的支持和补助政策,极大的调动了农民及相关部门的积极性,使得农业循环经济迅速发展。我国要借鉴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加快制定适合我国农业循环经济的规章制度和相关经济政策,加大对农业循环经济的支持力度,使企业、农户自觉自愿地发展农业循环经济。

我国地域辽阔,生产条件差异大,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在同一水平线上发展农业循环经济是不现实的。因此,可以先推行试点重点建设,如建立农业循环经济生态园区,配备完善的政策保障、资金投入、理论指导及技术支持,着重发展,分区规划,并不断进行调整和改进,以点带面,逐渐辐射周边地区的发展,最终形成具有区域特色的农业循环经济生产区。

四、农业区域经济循环发展的前景

发展循环经济是目前我国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必然选择。随着科研技术的不断进步,原来一直被视作废物的物质逐渐变成有价值而被作为资源能源而被再次利用。

固体废弃物是放错地方的资源,大部分固体废弃物通过转化处理,可以进行资源化利用。在许多的农村地区,可以加大沼气池的建设,发展农村沼气,它不仅可以在解决人们在生活能源问题,而且带动养殖业和种植业等行业的发展,提高了农业产品质量和产量,从而直接或者间接地促进了农村的经济发展,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2000年~2010年我国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均呈现上升趋势,这离不开国家政府的政策引导同时也说明了循环经济的巨大潜力。

五、结束语

就现阶段而言,我国的农业生产水平和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还相较甚远,农业区域经济的发展和推广受到资金、技术、人员素质等因素的限制。当今的时代是倡导生态建设的时代,因此农业生产结构的调整势在必行,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无疑受到的更大的挑战。当然这同时也是一个机遇,我国农业循环经济的发展以“循环、协调、再生”为原则,立足我国农业县阶段的具体情况,全面规划协调,形成可持续发展的农业生产新模式。

参考文献

[1]季红.我国农村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路径选择[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24(3):344-349.2.

[2]张宇红.农村固体废弃物处理问题及对策研究[J].化工管理,2014(06):126.

[3]单新颖,王俭.浅谈双城市农业固体废弃物处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黑龙江环境通报,2009(03):56-57.

[4]李青松.农村经济发展模式潜力分析——以河南省鹿邑县任集乡为例[J].河南科学,2013(11):2068-2072.

[5]杨松梅,何曼妮.农村固体废弃物污染现状及其处理处置技术[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4(12):6-8.

区域农业 篇7

珠海市是珠江三角洲南端的一个重要城市, 东与香港隔海相望, 南与澳门相连, 地理位置优越, 为我国五个经济特区之一。2008年, 国务院颁布实施《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 (2008-2020年) , 并明确珠海为珠江口西岸的核心城市。这更加快了珠海城市建设的步伐, 社会、经济、农业、科技等领域得到了快速发展。尤其近年来, 随着现代农业的深入推进, 珠海市的设施农业发展迅猛。据不完全统计, 目前珠海市共有各类设施农业 (以温室、越冬大棚和微灌等设施设备为主) 面积4.36万亩, 从业人员4400人以上, 主要以池塘越冬塑料大棚为主, 其中斗门区的对虾越冬大棚养殖规模较大, 面积4万多亩;市农科中心生产基地、斗门育秧工厂等多处高端智能温室更是发挥了良好的示范带动作用。

珠海市的设施农业有2大类3种不同类型。一是种植类设施面积约0.057万亩, 其中连栋温室0.014万亩, 塑料大棚面积0.023万亩, 中小拱棚0.02万亩;二是水产设施养殖面积约4.306万亩, 都以塑料大棚为主, 其中南美白对虾养殖面积3.5万亩, 罗氏虾养殖面积0.67万亩, 普通网箱养殖面积0.06万亩左右, 深水网箱养殖面积为0.04万亩。全市塑料大棚主要集中在斗门区, 连栋温室主要集中在珠海市的农科中心和市水稻站的育秧工厂等几个示范基地。

经过近几年的发展建设, 珠海市摸索出了一套适合该市区域特点的发展思路。

珠海地处沿海地区, 海洋资源丰富, 发展渔业条件得天独厚, 因此, 珠海市将水产养殖业列为农业生产的重点, 大力发展水产养殖设施农业, 如在冬季推广塑料保温大棚, 促进养殖户增产增收。同时, 大力发展深水抗风浪网箱养殖场。目前全球范围内海洋捕捞产量急剧下降, 海产品的增长在更大程度上依靠迅速发展的海水养殖业, 网箱是目前海水鱼类养殖的主要形式。深水抗风浪网箱环境稳定, 水体大, 更接近自然环境, 鱼类活动范围大, 成活率高且生长快, 鱼病少, 自然饵料丰富, 养殖鱼类的体型与肉质更接近野生状态。同时深水网箱采用的是抗拉力强, 柔性好的新型材料, 一般可抵御11~12级台风, 5~6m高的大浪, 有的经防紫外线抗衰老处理, 寿命可在15年以上。网衣经高效防污生物处理, 使用寿命5年以上。有的网箱结构可自动升降, 保证网箱养殖安全。因此深水网箱养殖有着广阔的发展空间和发展前景。目前珠海市的深水网箱养殖已经起步, 并形成了一定的生产能力。

珠海市在大力发展渔业水产养殖的同时也注重种植业的发展。在蔬菜生产方面, 珠海市大力推广温室设施和微滴灌设施, 通过温室设施营造和改善生产条件, 引导高档名优品种蔬菜和反季节蔬菜生产, 提高蔬菜生产的附加值, 使其成为珠海市发展现代农业和都市型农业的主要方向。在特色农业生产方面, 珠海市结合近年来快速发展的花卉苗木产业的本地优势, 大力引导和鼓励花卉和园艺产业使用温室设施, 改善花卉园艺产业的生产条件, 提高质量, 增强竞争力。

近年, 珠海的设施农业发展虽然迅速, 但也面临一些制约因素, 主要体现在设施农业投入大, 风险高, 没有政策性资金的引导和扶持, 很难进行产业化推广;设施栽培的品种和技术还不配套, 发展不均衡;农业保险缺失, 很难吸引社会资金进入设施农业领域, 造成了设施农业发展的后劲不足;抗自然灾害能力较弱;种、养技术发展滞后, 跟不上设施农业的发展速度。

庆阳市特色农业区域优势发展探讨 篇8

关键词:庆阳市,农产品加工业,特色农业资源,比较优势,区域布局

庆阳市特色农产品丰富, 绝大多数历史悠久, 享负盛名。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 随着市场经济步伐加快, 特色农产品得到了一定程度发展。苹果、烟叶、黄花菜、小杂粮、牛羊肉等特色农业得到了较快发展, 全市已建成了一批品牌、示范基地和龙头企业, 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一、庆阳市特色农业发展现状

1、特色农业资源丰富

庆阳市是甘肃优质农畜产品生产基地, 其早胜牛、环县滩羊、陇东黑山羊、羊毛绒等大宗优质品享誉国内外。地处全国苹果生产最佳纬度区, 已被农业部列入西北黄土高原苹果优生带, 红富士苹果、曹杏、黄柑桃久享盛誉。庆阳是全国最大的杏制品加工基地和全国规模最大的白瓜籽仁加工出口基地;全国品质最优、发展面积最大的黄花菜种植基地, 具有“中国优质苹果之乡”、“中国黄花菜之乡”、“中国小杂粮之乡”、“中国杏乡”之美誉。庆阳市还是中医药之乡, 产有甘草、黄芪、麻黄、穿地龙、柴胡等300多种中草药, 其中69种已列入《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

2、庆阳市农产品加工业规模逐渐形成

改革开发以来, 农产品加工业规模不断扩大, 随着市场的推进, 从2000年起, 整个农产品加工业进入了新一轮的整合, 在市场竞争优胜劣汰的自我调节下, 农产品加工业由最初的无序发展逐渐进入一种规模化的经营, 企业数量大幅度减少, 从2005年趋向于稳定发展, 然而同时农产品加工业总产值和利税总额却呈现出了强劲的增长势头。这充分说明了企业的规模在不断扩大, 竞争力在不断加强。

二、庆阳市农产品比较优势区域差异

农产品区域综合比较优势是由该区的资源禀赋、技术条件、社会经济条件、市场需求等多因素共同决定的。按照以往的研究, 选择代表农作物生产的关键因子, 即单产 (P) 、播种面积 (S) 作为基本变量, 构建指标包括效率优势指数PAI、规模优势指数SAI, 由于这两者相互制约关系较强, 对两种优势指数进行几何平均, 即可得到综合优势指数CCA (Comprehensive Com-parative Advantage) :

其中, 效率优势指数是指PAI (Productive Advantage Index) 为各种植区域某作物单产水平占该区所有作物平均单产水平的比率:

式中, Pij为i地区j种作物的单产;

Pit为i地区的粮食作物的单产水平;

Pj为背景区域作物j的单产;

Pt为背景区域粮食作物的单产水平;

PAI>1时, 表示与背景区域水平相比, i地区在该作物生产上具有产量相对优势;PAI<1时, 表示与背景区域水平相比, i地区不具有优势。

规模优势指数是指SAI (Scale Advantage Index) 为研究区域某作物的播种面积占该区域作物播种面积的比值与背景区域同一比值的比率来表示。计算公式如下:

式中, Sij表示i地区j种作物的播种面积;

Sit表示i地区作物播种面积;

Sj表示背景区域j作物的播种面积;

St表示背景区域作物总播种面积;

SAI>1, 表明与背景区域水平相比i区j作物的生产具有规模优势;SAI<1, 表明与背景区域水平相比i区j作物的生产处于劣势, SAI值越小, 劣势越显著。

1、庆阳市特色农业比较优势评价

为了对该区特色农业产业发展状况进行比较分析, 以庆阳市作为研究的背景区域, 选择该地区特色产业:小杂粮、油料、苹果、杏、黄花菜、烟叶、羊、牛作为研究对象, 节选1991年、1995年, 2000—2012年的统计数据, 计算出各年农产品的效率比较优势指数 (PAI) , 规模比较优势指数 (SAI) 和综合比较优势指数 (AAI) , 同时为了消除各种指数的年际波动影响, 计算了各种指数十五年的平均数 (见表1) , 均值为八个县区的整体平均结果。

2、各县区农产品比较优势的地区差异

根据综合优势指数按照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各县区的位次, 其结果如表2所示, 可见各县区比较优势地区差异。

种植业农产品。就小杂粮和油料而言, 庆阳市各县区的差异不大, 发展较为均衡。比较突出的是西峰和宁县。从效率优势和规模优势可以看出, 在小杂粮的发展上西峰无论是效率优势还是规模优势均占据了领头的地位, 比较优势突出;而庆城和宁县虽然不具有综合优势, 但其具有一般的效率优势。而生产规模相对太小 (如庆城SAI=0.53) 是导致这些县区缺乏比较优势的主要原因。同样的问题也表现在华池的油料作物中, 由于规模太小 (如镇原、华池) 导致了具有一定较强优势的效率优势没有充分发挥, 从而使得综合优势过低。因此, 如果能扩大播种面积, 挖掘潜力, 则在这些地方提高生产效率, 增加粮食产量, 还是具有很大潜力的。

水果产品。在水果的生产方面, 以苹果和杏为代表, 庆阳市整体具有较强的综合优势, 尤其效率优势比较突出, 其中以华池的优势最为明显。在杏的生产方面, 效率优势和规模优势均位列第一。而在苹果的生产方面, 效率优势尤为突出 (PAI=3.34) 但其规模却位列最后, 与其特别突出的效率优势非常的不协调。因此, 应该扩大苹果的种植面积, 充分发掘苹果的效率生产优势, 重点开发水果产业的生产能力, 提高整体竞争力。

畜牧业农产品。在畜牧业生产方面, 庆阳市以早胜牛、环县滩羊、陇东黑山羊为其历来的特色优势产业。从比较优势分析看来, 环县的羊和宁县的牛优势远胜于其他的地县, 而对应的环县的牛和宁县的羊却位于相应位列的后位。所以, 这两县应该充分考虑自身的优势和劣势, 扬长避短, 集中精力发展优势产业, 限制或放弃劣势产业的生产。

特色经济农产品。以黄花菜和烟叶为例, 黄花菜是庆阳市极具特色的农产品, 知名度较高。从比较优势分析来看, 庆阳市整体具有黄花菜的比较优势, 其中具有比较优势的地县就有西峰、镇原、庆城、合水、环县这五个地区, 其突出优势可见一斑, 且以西峰、镇原、庆城三地的优势最为明显, 而正宁、华池、宁县却非常不具有比较优势, 其中正宁几乎没有一点在黄花菜方面的生产优势, 在这些地区可以放弃对黄花菜的生产。在烟叶方面, 就庆阳市整体而言不具优势, 但是正宁的烟叶却表现出非常突出的比较优势, 同时镇原的烟叶也具有较强的优势。

三、农产品生产专业化与比较优势背离现象解析

庆阳市农产品生产专业化水平的变动基本与其比较优势相符, 但是还存在着与比较优势的要求相背离的现象。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一是多数县区妄图兼顾所有的特色农业资源, 而不知道自己的相对优势, 从而没有按照优势来分工生产;二是部分地区面对市场的波动, 既忘记了自己的优势所在, 又把握不准市场行情的变化方向, 因而产生农业结构调整行为上的盲目性和随意性, 导致农产品生产专业化水平的变动背离了比较优势的要求。具体原因如下。

1、比较优势不突出

比较优势产品的选择不仅需要考虑本地区所有产品的生产成本或机会成本, 而且还需要兼顾其他地区所有产品的生产成本或机会成本, 从而准确定位, 突出优势。从庆阳市的实际情况看, 各县区对本区域比较优势产品的选择还主要停留在凭主观经验和对对方的大致判断上。最多也只是将比较优势产品的选择建立在一种与平均水平相比的基础之上, 从而可能出现选择上的失误。这可能是庆阳市农产品专业化变动背离比较优势变动的主要原因之一。

2、盲目调整产业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价格的波动是绝对的, 而均衡则是相对的。市场机制就是通过“看不见的手”来调节市场上商品的供求关系, 使之不断的从失衡走向均衡, 又从均衡走向失衡。正是这种价格的经常波动, 使得千万小规模经营农户无所适从, 不知道该种什么不该种什么, 该扩大什么该压缩什么。结果是盲目调整, 对原本具有比较优势而且已经走向专业化生产道路的农产品轻易地进行压缩、调减, 或者彻底放弃, 抱着试一试的态度改种其他作物, 从而造成与比较优势相背离的调整现象。

四、庆阳市特色农业发展的建议

农产品加工业对于任何一个地区而言, 都不可能具有完全的竞争优势, 根据比较优势理论和资源要素禀赋论, 必须在农产品加工业中选择最具优势的产业, 对弱项可以放弃, 特别是既不具备资源优势业, 也不具备加工优势的行业, 必须敢于放弃。结合比较优势的分析, 在不放松粮食生产的同时, 积极发展经济作物, 扩大小杂粮、水果和蔬菜的播种面积, 建立生产基地, 严把质量, 科学合理地进行产业结构调整, 控制农村小企业的同构性。同类企业之间通过兼并及合作, 组成规模化企业。对于极具优势的作物比如黄花菜、苹果、杏、小杂粮、药材、烟叶等要把目标定位在国内乃至国际市场上, 进行规模化经营, 不断提升产品质量, 扩大市场影响力和占有率。以资源为依托, 综合考虑产业基础、区位优势、市场条件等因素, 突出区域特点和地方特色, 因地制宜, 扬长避短, 将潜在的比较优势转化为实实在在的产品竞争力。而庆阳市由于区域之间在资源禀赋、经济基础和技术条件等方面的差异, 各县农业生产的比较优势存在着较大的偏差。从庆阳市整体平均来看, 已处于相对劣势的产品仍然有一些县区在该产品生产上具有比较优势, 甚至是显著的比较优势;对于庆阳市平均水平显示存在比较优势的产品, 也并不是所有地区在该产品生产上都具有比较优势, 有些地区已处于比较劣势。这就告诉我们, 对于在该市平均水平上显示具有比较优势, 可以扩大生产的农产品, 并不是说所有地区都应当扩大生产;相反, 对于那些不具比较优势的地区在这些产品上应当进行压缩生产, 合理布局特色农产品发展区域 (见表3) 。

参考文献

[1]戴小枫、杜颜坤:我国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的现状与瓶颈[J].调研世界, 2002 (4) .

[2]李姝睿、高阳、王勇: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 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J].农产品加工, 2005 (3) .

[3]聂亚珍:湖北省农产品加工业的竞争力分析[J].农业经济, 2007 (2) .

[4]沈兆辉:农产品加工与农业产业化发展对策[J].农机科技推广, 2004 (12) .

[5]姚玉平:浅议农业经济发展面临的问题及解决对策[J].科技与企业, 2013 (18) .

[6]李亚红:农业资源环境政策的局限性与创新[J].环境保护, 2013 (16) .

[7]刘延、张旭:我国特色农业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J].中国畜牧杂志, 2012 (16) .

区域农业产业链物流体系总体构想 篇9

一、产业链物流模式引入

1.产业的定义

产业随社会分工的产生而产生, 并随社会分工的发展而发展, 是社会生产力不断发展的必然结果, 是具有某种同类属性的企业经济活动的集合。随着社会生产力水平的不断提高, 产业内涵不断充实, 外延不断扩展。产业不仅包括生产领域的活动, 也包括流通领域的活动;不仅包括物质资料部门的生产、流通和服务, 也包括非物质资料部门 (服务、信息、知识等) 的生产、流通和服务活动;不仅包括生产部门, 也包括流通部门、服务部门甚至文化教育等部门。

2.农产品物流产业定义

农产品物流是指与农产品物流特性相关的企业经济活动集合。[1]

根据农产品物流的定义可以得出农产品物流产业则是指:与农产品物流特性相关的企业经济活动集合。

二、地区农业产业链物流体系总体构想

对现有农产品物流状况存在弊端的深入分析后, 得到新农产品流通体系模型设计, 如图1所示。

农户之间根据地域在政府的协调下依托当地农产品批发市场结成地区性农产品集合体, 这种集合体代表农户全权与农产品批发商进行直接交易。这样有两个方面的优势:对农户而言, 由集合体来统一进行农产品销售可以减少他们在农产品销售时由于信息极度不对称所带来的交易风险, 使得农户可以专心生产, 发挥所长;对农产品批发商而言, 与集合体进行交易可以提高交易批量, 减少经过中间商的环节次数, 形成长期、稳定的供求关系, 降低交易费用, 降低物流成本。

地区性农产品集合体作为对外统一的销售主体, 销售渠道有两个:一是将农产品销售给农产品批发中间商。二是将农产品销售给批量客户, 即专门的农产品卖场 (超市) 。

新的模型中农产品中间商与现有农产品销售模式中的中间商相比更多的是做好渠道的工作, 具体的农产品物流通过专业第三方物流公司来完成。

地区性农产品集合体可以作为地区性农产品销售公司, 拥有稳定的农产品货源, 它的销售途径可以向零售领域延伸。可以通过两种方式来完成:一是地区性农产品集合体作为经营主体通过发展连锁农产品超市、农产品物流配送中心向零售领域延伸。如深圳农产品公司已经发展了上百家“民润”超市, 并正筹资8亿元建立全国最大的生鲜加工配送中心。[1]例如, 四川省成都地区, 曾经进行过在社区设立专门的农产品销售门市的试点, 但由于物流信息不畅、体制不顺等问题导致物流成本过高, 经过一段时间发展后也就无果而终。二是地区性农产品集合体在超市通过承包方式设立果、菜等生鲜食品销售专柜, 或向超市门店开展配送业务。在成都地区的各大超市, 如家乐福、红旗连锁、好又多等尚未发现有各个地区农产品销售专柜, 超市中销售的农产品基本上都是由各大超市自行采购。在超市调查发现仍然有生鲜专柜如通威鱼和圣迪乐乡村土鸡蛋, 销售情况良好, 并且随着社会发展, 超市作为农产品销售主体将会进一步成型, 传统的市场销售将会逐渐退出市场竞争。

例如, 家乐福超市销售的白菜是由家乐福超市集中到销售地采购, 然后统一进行包装处理, 最后到各卖场销售。

三、区域农产品物流产业模型设计

总的来说, 农产品物流产业模型设计突出的一点就是体现商流和物流分离, 进而实现所有的农产品交易和帐目结算都通过网络进行, 具体的物流由农户、政府和第三方物流公司组成的物流企业来具体负责。例如, 四川现有专门的农业经济网站http://www.scnjw.gov.cn/, 是由政府创办, 可以实现成都地区主要农产品批发市场交易信息查询, 并且有专业的数据库资源提供查询。该网站功能上做一些完善就可以作为农产品交易的网上平台, 电子商务的运用技术也比较成熟, 风险较小。具体可以通过在成都周边农产品主产区建立若干个农产品集合体, 由政府组织, 在当地农产品批发市场的基础上通过政府、农户和物流企业共同出资在主农产品产区结合实际建立农产品加工中心, 对农产品进行保鲜等加工之后再运送到销售地, 这样可以明显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 同时可以为广大农村剩余劳动力提供出路, 提高农民收入, 农产品物流费用以及物流环节的损耗也可以大大减少。

1.农户的集合

目前西南地区农业产业化模式主要有“龙头企业 (公司) +农户”、“批发市场+农户”和“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农户”三种。[2]因此由农业产业化中的各类经营主体自营农业物流也可有三种模式:一是由农业产业化中的龙头企业兼营农业物流。二是由农产品流通领域的经营单位, 如销售商、专业批发市场等经营农业物流。三是由各类农户自己组织的合作经济组织自营农业物流。不同物流模式的选择是根据各个地区的不同情况来决定的。不论采取什么样的农业物流模式, 都需要通过农业产业化将分散经营的农户组织到统一的产业链中来, 只有这样才能发展农业物流。在新模型中采用的是“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农户”的模式, 将成都地区农产品产区中的农户组织起来, 本着自愿原则, 以政府为主导, 结合地区实际, 建立地区性农产品集合体。

物流业被很多人视为“第三利润源泉”, 说明其中蕴藏着巨大的利润, 同时也意味着这一领域将有众多的企业期盼分一杯羹。实现农业产业化, 发展现代农产品物流, 最大困难是如何合理分配农产品物流带来的利润。现代物流主要是通过建立高效率的供应链管理系统或商品配送体系来降低物品的流通成本和交易成本。[2]因此, 要使农产品物流健康发展, 必须降低农产品从菜地到餐桌的流通成本, 特别是要使农户从农产品物流的发展中获取利益。在新的模型当中, 需要政府、商家和农户的共同努力才可以实现, 而在这三者中利益最容易受到损害的群体就是农户。实现这个全新的农产品物流运作模式, 最为关键的一点就是保障农户的利益, 从而确保他们的积极性。首先, 需要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 大力发展农民自己的合作经济组织——地区性农产品集合体, 让农民有组织地参与到农产品物流的经营过程中来。其次, 可以适当引入股份制, 采取多种形式让农户以现金、土地等方式来入股, 使得农户加入到农产品物流中来, 通过合理的利益分配, 保障农户从农产品流通加工和附加值的提升中获得利润。

例如, 四川省邛崃市羊安镇汤营村在村里创立农业公司, 农民用土地等入股加入公司, 建立专业的农产品生产基地, 农产品的销售由农业公司来完成。农民在公司工作, 通过创新经营方式并最终取得成功。汤营模式[2]流程如图3所示。

2.第三方物流技术引入

分析西南地区农产品物流状况发现, 导致现有物流体系效率低下的原因是农产品物流体系中物流技术处理手段没有得到有效运用。引入先进物流技术手段和第三方物流公司加入到新的农产品物流体系中来是新模型得以实现的关键。

第三方物流[2]是指既非商品提供方 (生产企业) 又非商品需求方 (商业企业或生产企业) 的第三方企业, 通过契约为客户提供的整个商品流通过程的服务, 具体内容包括:商品运输、储存配送以及附加值服务等。

西南地区实际情况表明, 在农产品领域发展物流不应拘于单一模式, 可鼓励多种形式的物流模式发展。从物流业的经营组织形式来看, 物流可分为生产、销售企业自营物流和第三方物流两大类。现代物流业的发展正处于由生产、销售企业自营物流向第三方物流发展的阶段。农业领域发展物流, 必须根据各地农业生产经营的实际水平和基本特征, 采取循序渐进、分类发展的原则。当前西南地区农业产业化发展的现状表明, 在大部分地区农业基本上还处于低水平的小规模生产状态, 并不具备全面推行现代物流的基础和条件。同时, 新建立的地区性农产品集合体也没有足够的经济实力来开展自营物流。例如, 近几年四川省成都本地市场第三方物流产业发展迅速, 第三方物流公司如雨后春笋大量涌现出来, 可以提供大量物流外包服务, 并且成都周边地区经济发展迅速, 基础设施比较完善, 可以考虑一种以地区性农产品集合体、政府和第三方物流公司来共同发展农产品物流的全新模式。

3.电子商务技术运用

推进农业电子商务是贯彻科学发展观的客观要求, 有利于推动农业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 提高农村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率, 形成经济发展的新动力。信息技术的进一步完善, 使得农业电子商务成为现实。分析西南地区农产品物流状况发现, 农产品物流信息不畅主要是在整个农产品的生产、供应和销售物流上缺乏一个统一的平台支撑信息共享。缺乏信息平台, 农户无法了解农产品的需求情况和价格走势, 对于农产品销售的时间和价格主要靠主观把握, 缺乏足够的客观依据。农产品批发商如何寻找大量货源, 通常依靠自己的社会关系直接到生产地与农户联系, 这中间有很大的交易风险, 同时增加了大量的交易费用。

从以上的新模型中看出, 可以考虑对农产品交易引入先进的信息技术手段, 运用电子商务的方式来完成, 实际的物流则通过第三方物流公司来完成。

摘要:本文从产业链与物流链的角度提出了农业产业链物流体系的一般性构成, 分析了在物流体系中的一些构成因素:农户、地区性农产品集合体、中间商、批量客户、零售商等。在区域农产品物流产业模型设计中重点分析了农户的集合、第三方物流的重要作用、电子商务技术的运用。

关键词:农业产业链,区域农产品物流,产业模型,第三方物流

参考文献

〔1〕苏东水.产业经济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0.

区域农业 篇10

摘 要:休闲农业的空间分布特征与发展策略研究对于因地制宜、促进当地休闲农业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海南休闲农业点区域分布极不均衡,因此,分析探讨海南休闲农业的空间分布特征并在此基础上采取不同的发展策略就显得尤为重要。通过对海南休闲农业的空间分布特征进行分析,针对海南休闲农业“二点三线五区”的总体发展区域布局,提出结合各个区域的特色和优势,采取不同的发展策略。

關键词:海南;休闲农业;空间分布特征;区域发展

中图分类号: F327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1672-0539(2016)03-0017-06

Abstract:The research on spatial distribution characteristics and development strategy of leisure agriculture suit ones measures to local conditions.It has very important significance to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local leisure agriculture.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the development of situation, environment and conditions of Hainan leisure agriculture, in the view of the overall development of the regional layout of leisure agriculture in Hainan—“Two point,three line,five section”,then the paper puts faward that adopt different development strategies combining with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advantages of each region.

Key words: Hainan province;leisure agriculture;spatial distribution characteristics;regional development

一、引言

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城市化进程的日益加快,人们收入水平不断提高,闲暇时间逐渐增多,以及竞争日益激烈,生活节奏不断加快,人们的休闲需求正在快速成长。于是,休闲产业与农业紧密结合的新型边缘交叉的休闲农业应运而生,而且日益发展成为国内外农业和旅游业发展的一个新趋势和新亮点。休闲农业是结合农业生产、农民生活和农村生态“三生”一体,把自然资源与休闲活动完美结合,并具有最原始的乡土性与草根性的一种新型农业生产经营形态[1],也是现代服务业与乡村旅游目的地的新的表现形式和有效载体[2-3]。20世纪70年代中后期,我国台湾和日本等地率先开始“休闲农业”的农业经营模式。20世纪90年代以后,农业观光旅游开始在我国大中城市迅速兴起。进入21世纪,我国休闲农业得到了快速发展,开始逐渐走向成熟。据有关资料显示,截至2012年底,全国农家乐超过150万家,规模以上园区超过3.3万家,年接待游客近8亿人次,年营业收入超过2400亿元,带动2600万农民受益[4]。

目前,国内对休闲农业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休闲农业的概念、特征、作用、发展模式、资源分析、类型划分、休闲农业园区规划设计及介绍国内外观光农业的发展现状和发展经验等问题上。尽管当前国内学者对于休闲农业的内涵概念、特征模式等方面并没有统一界定,但对休闲农业兼具农业和旅游业特性达成共识。但是,在对休闲农业空间布局特征等方面的研究还很薄弱,相关方面的研究十分欠缺,只有史佳林(2012)[6]、贾凤伶(2013)[7]、朱华武(2013)[8]、李蕊蕊(2014)[9]、李有绪(2014)[10]等为数不多的学者进行过相关研究,取得一定的研究成果,但相关研究依然十分欠缺。休闲农业的空间分布特征与发展策略研究对于因地制宜、促进当地休闲农业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海南休闲农业点区域分布极不均衡,因此,分析探讨海南休闲农业的空间分布特征并在此基础上采取不同的发展策略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旨在通过对海南休闲农业的空间分布特征进行分析,据此针对海南休闲农业区域发展提出一些对策和建议,以期为海南休闲农业的发展提供借鉴和参考。

二、海南休闲农业空间分布特征分析

作为全国唯一热带岛屿省份,海南拥有丰富的热带农业景观和农业品种资源,乡村风景秀丽,生态环境优越,乡土气息浓郁,风土人情独特,农业产业形式多样,客源市场基础厚实,发展休闲农业得天独厚,发展潜力巨大,市场前景广阔。

海南目前休闲农业基本空间发展状况总体上呈现出北重、南优、东旺、西衰、中空的鲜明特征,区域布局和发展极不均衡。经过这些年的发展,海南休闲农业逐渐形成了以海口、保亭、三亚为中心的3个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聚集区。海南休闲农业总体发展布局为“二点三线五区”:“二点”即海口、三亚两市为重点;“三线”即沿环岛高速公路线、环岛高铁线、海口至琼中高速公路线;“五区”为琼北都市休闲农业区、琼南以旅游景点为依托的乡村旅游区、琼东滨海休闲旅游农业区、琼西特色休闲旅游农业区、琼中部原生态休闲旅游农业区[11]。从总体上来看,海南休闲农业遍及全省各个地区,但整体表现出以“省会经济圈”和“大三亚经济圈”为核心地带、以琼东和琼西地区为两翼、以琼中为腹地的发展态势。从实际发展情况进行分析,琼北休闲农业的发展较快于琼南地区,但琼南知名休闲农业园区更多,规模更大,名声也更响。当前,海南省休闲农业园区主要还是呈现点状分布,没有形成紧凑的线路,不利于团体游市场的开拓。休闲农业园区形式单一、布局零散、产品雷同、特色缺乏,又导致了客源的后劲不足。

(一)“二点”

即以海口、三亚两市为重点。依凭海口、三亚北南两大旅游中心城市,背靠琼北“省会经济圈”、琼南“大三亚经济圈”等两大经济圈,发展大海口、大三亚两大休闲农业示范带。

1.海口

海口作为海南省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休闲农业景区数量位居榜首,客源基础雄厚。截止2013年底,海口已经建成55家休闲农业园区,约占海南休闲农业企业总数的30%左右。每逢节假日期間,海口许多市民选择到周边地区的农家乐游玩,欣赏田园美景,“住农家屋、吃农家饭、干农家活、享农家乐”。琼山区的龙鳞村、田心村、本立村等,深受游客欢迎[12]。海口拥有很多富有特色的休闲农业园区,如开心农场、环东寨港观光园区、年丰休闲农业观光园、绿枫农业休闲观光园、火山泉休闲农庄等。

2.三亚

三亚是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热带滨海旅游城市和旅游度假胜地,具有很高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作为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的排头兵和成熟的旅游目的地,三亚旅游产业发展基础好,客源充足。2013年三亚市全年接待过夜游客多达1200多万人次。三亚已建或在建的休闲农业园区(含农家乐)将近20余家,文明生态村572个,从业人员近千人,年接待游客约20万人次,年营业收入2亿多元。三亚拥有丰富的热带农业景观和农业品种资源,乡村风景秀丽,生态良好,民风淳朴,人文旅游资源丰厚,文明村镇充满着浓郁的乡土气息和独特风土人情,发展休闲农业得天独厚,休闲农业发展潜力大、前景好。一些较有规模的休闲农业园区,如槟榔河国际乡村旅游区、田园温泉、田独兰花基地、南山生态园等,已经成为本地居民和外地游客休闲度假的好去处。

(二)“三线”

即休闲农业园区沿环岛高速公路线、环岛高铁线、海口至琼中高速公路线等三条南北纵向公路、铁路线路展开布局,聚集发展,突出打造沿环岛高速公路的“全国十佳环岛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精品线路”。休闲农业的发展离不开便捷交通的支持和保障,因此海南休闲农业的发展主要按照海南主要交通干线沿线布局开发。

(三)“五区”

即按东南西北中五大区进行海南热带森林旅游分区,分别为琼北都市休闲农业区、琼南以旅游景点为依托的乡村旅游区、琼东滨海休闲旅游农业区、琼西特色休闲旅游农业区、琼中部原生态休闲旅游农业区。

1.琼北都市休闲农业区

琼北都市休闲农业区包括海口、文昌、定安和澄迈等4个市县。琼北都市休闲农业区休闲农业园区近城集聚效应较为明显,休闲农业布局受城市的辐射和影响较大。区域内休闲农业发展资源丰富,拥有数量众多、特色鲜明的古村古镇、旅游风情小镇、旅游风情村、文明生态村等休闲农业发展依托资源。琼北拥有众多的多元建筑元素交融的独具特色传统民居,包括文昌、琼山等类似汉族四合院传统民居和近代骑楼民居,澄迈有美榔双塔,以及文昌会文十八行村古建筑群、松树大屋、宝芳韩家宅、林家宅、宋氏祖居等。另外,还拥有海口羊山地区古荔枝树群农业生态系统等农业文化遗产。文昌文亭休闲生态农业有限公司(龙泉乡园)景区入选“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海口市琼山区田心村(“现代新村”类)被农业部认定为2014年中国最美休闲乡村。澄迈万嘉果园已被列入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海口的开心农场和文昌的龙泉乡园被评为五星级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星级示范创建企业(园区)。

2.琼南以旅游景点为依托的乡村旅游区

琼南以旅游景点为依托的乡村旅游区包括三亚、保亭、陵水和乐东等4个市县。琼南旅游资源十分丰富,海南现有的呀诺达、南山、大小洞天、分界洲岛等四个5A景区都在本区域,海南其他著名景区景点也大多集中于此,如三亚的天涯海角、蜈支洲岛、亚龙湾、海棠湾,陵水的南湾猴岛、吊罗山,保亭的槟榔谷以及乐东的尖峰岭等。琼南拥有历史文化厚重的村镇如三亚的崖城和地域文化厚重、民族风情浓郁的村镇如保亭三道等。琼南休闲农业园区虽然数量不及琼北,但质量在全省最高,拥有呀诺达雨林文化旅游区、甘什岭槟榔谷原生态黎苗文化旅游区等一些全国知名品牌景区,发展势头良好。保亭呀诺达雨林文化旅游区、甘什岭槟榔谷原生态黎苗文化旅游区、三亚南天生态大观园、兰花世界、小鱼温泉等景区入选“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三亚小鱼温泉、南天生态大观园和保亭槟榔谷、呀诺达雨林文化旅游区被评为五星级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星级示范创建企业(园区)。保亭县被农业部、国家旅游局认定为“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2013年,甘什岭槟榔谷原生态黎苗文化旅游区获评“全国十佳休闲农庄”。三亚市槟榔村(“特色民居村”)被农业部认定为2014年中国最美休闲乡村。

3.琼东滨海休闲旅游农业区

琼东滨海休闲旅游农业区包括琼海和万宁。区域内旅游发展相对成熟,著名景区景点相对较多,旅游知名度和美誉度相对较高。琼海著名景区(点)主要有万泉河、博鳌亚洲论坛永久会址、玉带滩、红色娘子军纪念园等,万宁著名景区(点)主要有兴隆热带植物园、石梅湾、东山岭等。兴隆热带植物园等景区入选“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琼海的丰业红龙果休闲农业观光果园、南强生态旅游娱乐村、多河文化谷、万泉河峡谷生态文化旅游区,万宁的兴隆崇光槟榔园、兴隆热带植物园、“万绿椰园”日月湾椰子种植园和东山羊旅游文化观光园被评为海南省级休闲农业示范点。2014年中国最美休闲乡村和中国美丽田园推介活动中,琼海市龙寿洋稻田被农业部认定为中国美丽田园“稻田景观”村,万宁市文通村荣获2014年“中国十大最美乡村”提名。海南兴科兴隆热带植物园开发有限公司被评为五星级2013年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星级示范创建企业(园区)。另外,琼海还拥有被誉为“海南侨乡第一宅”的蔡家宅。

4.琼西特色休闲旅游农业区

琼西特色休闲旅游农业区主要包括儋州、临高、昌江、东方等4个市县和洋浦经济开发区。琼西的特色和优势在于文化。儋州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民风淳厚粗犷,素有“诗乡歌海”之称,是“全国诗词之乡”、“中国楹联之乡”、“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和“中国书法之乡”。“儋州调声”和晒盐技艺入选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东坡书院为历代儋州最高学府,是海南人文胜迹。另外,还拥有历史文化厚重儋州中和古镇。临高文化遗产丰富多彩,是“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临高木偶戏和渔歌也是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昌江被称为“芒果之乡”、“木棉之乡”,拥有霸王岭自然保护区、棋子湾等知名景区(点),东方有俄贤岭、鱼鳞洲、“天南第一泉”汉马伏波井、大田坡鹿国家自然保护区等景区(点)。海南八一石花水洞休闲农业养生园被评为四星级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星级示范创建企业(园区)。琼西受自然条件、区位条件及交通条件的影响,限制因素较多,可依托的资源有限,发展速度较为缓慢,数量较少,规模较小,市场狭窄,知名景区不多。

5.琼中部原生态休闲旅游农业区

琼中部原生态休闲旅游农业区包括五指山、琼中、屯昌和白沙等4个市县,是海南的“生态绿心”。区域多为高山、低谷、丘陵的地貌,保留了丰富的原始森林景观与珍稀动植物资源,海南三大河流的南渡江、昌化江和万泉河均发源于本区域的琼中境内。此外,本区域是海南黎族、苗族聚集地,传统民俗文化内容丰富,黎苗风情浓郁,形式多样,特色鲜明,原生性强,具有不可替代性和垄断性。区域内拥有白沙绿茶农业文化遗产和五指山市梯田稻作生态系统等农业文化遗产,它们不仅具有浓郁而独特的传统农耕文化,而且还有丰富美丽的生态景观,是休闲农业开发的特色和优势资源。琼中县什寒村(“历史古村”)被农业部认定为2014年中国最美休闲乡村。

三、海南休闲农业区域发展策略

(一)琼北都市休闲农业区发展策略

琼北都市休闲农业区外地客源较少,因此应以开发本地城市居民客源市场为主,以开发岛外客源市场为辅;继续用好海南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1小时休闲圈”线路,以海口为中心,打造连接文昌、澄迈、定安等地的完整的琼北都市休闲农业区网络线路;结合本地优势大力开发的火山文化、城郊休闲、红色旅游、生态农业观光和特色乡村等休闲农业产品;通过产品协调开发和优化组合,打造海口西部城郊休闲农业产业带,中、南部生态农业观光产业带和东部滨海乡村游产业带等特色休闲农业带;积极利用琼北区位优势,策划开发的文化性、体验性的特色旅游产品,吸引都市居民和外地游客的琼北都市休闲农业景区一日游、二日游及城郊休闲游;充分利用琼北众多的古村古镇、风情小镇和文明生态村,建设休闲农业园区;以海南省现代农业展示示范园、海南航天育种基地、椰子大观园等农业科技园区为核心,发展高科技示范型休闲农业;以海南欢乐节、定安美食节、澄迈龙水节等节庆活动为载体,发展特色节庆型休闲农业;以澄迈咖啡文化等特色文化为依托,大力发展特色文化休闲农业等。

(二)琼南以旅游景点为依托的乡村旅游区发展策略

与琼北都市休闲农业区立足本地城市居民不同,琼南外地客源丰富,本地客源相对较少,因此应以外地客源为主,本地客源为辅。琼南以旅游景点为依托的乡村旅游区需要充分借助三亚国内外知名旅游城市的形象效应,利用周边的著名景区的品牌效应和市场基础,瞄准广大岛外客源群体;做足“热带风光”、“黎乡风情”等独具海南特色的元素,开发独具海南特色的休闲农业旅游产品,以此吸引岛外客源;围绕各大景区和依山傍海的地理优势,合理布局和建设休闲农业景区(点);积极发挥“大三亚旅游圈”资源共享、协同作战的优势,打造以三亚为中心,连接保亭、陵水和乐东的琼南都市热带雨林休闲线路;充分利用各自的优势和特色,确定特色主题,三亚和陵水主打蓝色旅游,开发滨海度假、温泉养生、油轮游艇、冲浪滑翔等特色滨海旅游产品,保亭和乐东主打绿色旅游,开发生态雨林游、温泉游、黎苗风情游、登山漂流、户外探险等极具特色山地雨林旅游产品;重点发展陵水有机农产品采摘及技术展示园、乐东热带高效特色现代设施农业示范园等特色休闲农业园区;利用三亚的良好区位和市场效应,以区域乡村农业景观和少数民族文化资源为基础,以区域众多知名旅游景区(点)为依托,以呀诺达和槟榔谷等发展前景较好的休闲农业景区(点)为龙头,建设琼南以旅游景点为依托的乡村旅游区。

(三)琼东滨海休闲旅游农业区发展策略

琼东滨海休闲旅游农业区城市规模不大,消费水平相对较低,本地客源十分有限,外地客源相对较多,因此应以开发海口、三亚城市居民客源市场为主,兼顾开发岛外客源市场;积极打造和建设琼海和万宁东部滨海度假休闲农业线路;加大以龙寿洋、博鳌和万泉河两岸等片区为中心的国家农业公园等现代新型农业旅游区的建设力度,建设自然、朴素、生态、和谐的琼海田园城市;将休闲农业旅游发展与传统的观光和度假旅游相融合,吸引岛外客人在琼东滨海旅游休闲的同时,也顺道前来休闲农业区(点)进行深度体验;依托优美的滨海风光和田园风情开发消闲欣赏型旅游项目,打造田园城市,构建幸福琼东;借助琼海博鳌亚洲论坛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开发特色产品,加强宣传营销,开拓客源市场,争取更多的岛外客源;重点发展万宁南药种植与展示植物园等特色休闲农业园区等。

(四)琼西特色休闲旅游农业区发展策略

琼西特色休闲旅游农业区一直以来不属于海南传统旅游线路,外地客源不多,区域经济发展水平不高,导致本地居民消费水平低下,本地客源稀少,所以应开通儋州到海口、三亚的旅游专线,开发一日游、二日游相关特色旅游產品,吸引海口、三亚等城市居民前来消费,同时积极加强与三亚、海口等旅游发达地区的旅行社联系,争取把琼西一些休闲农业景区纳入旅游线路之中,从而吸引更多的岛外客源;琼西地区地域宽广,但休闲农业景点分布稀少分散,发展相对滞后。因此,需要加强科学规划和合理布局,引导和扶持休闲农业点的建设,注意防止盲目建设、重复建设、无序竞争的不良局面出现;应该将休闲农业与本区域内丰富独特的文化资源相结合,丰富休闲农业区文化内涵,打造特色文化休闲旅游农业区;依托西部丰富的山海资源,兼顾发展琼西山区休闲农业带和滨海休闲农业带。

(五)琼中部原生态休闲旅游农业区发展策略

琼中部原生态休闲旅游农业区因为区位和交通等因素,本地居民消费水平很低,而外地游客十分稀少,所以应将主要目光瞄准海口、三亚等地城市居民,同时兼顾开发岛外客源市场。同时,大力开发特色产品,打造五指山、琼中和白沙中部原生态休闲农业线路。

一是突出区域优势,实施休闲农业特色发展战略。应该充分利用自身的资源、环境和区位优势,充分挖掘琼中自然和人文资源的特色和亮点,突出热带田园风光、本土乡村文化和良好生态环境。重点发展琼中白沙绿茶示范园、琼中绿橙示范园等特色休闲农业园区。

二是保护生态环境,实施休闲农业低碳发展战略。琼中部原生态休闲旅游农业区是海南生态保存最为完好的地区,生态也是该区域未来发展的重要基础和鲜明优势。因此,休闲农业发展需要处理好开发与保护的关系,实施休闲农业低碳发展战略,走出一条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休闲农业发展道路。利用热带山地雨林资源,建设热带森林公园、热带雨林小镇、旅游风情小镇、农垦文化小镇、土著居民传统农业小镇与山地雨林度假山庄,发展生态休闲森林游,把琼中部原生态休闲旅游农业区建设成为养生休闲胜地。

三是传承民族文化,实施休闲农业文化挖掘战略。结合民族地区特色和优势,挖掘当地特色民俗文化和农耕文化,开展具有浓郁本土特色和地域文化的黎锦织造、树皮衣制作、黎族纹面习俗参观、割山兰、牛踏田、舂米、酿酒、制茶、采摘槟榔、对唱山歌和体验黎苗风情等体现黎苗风情休闲农业旅游项目。

四、结论及对策与建议

(一)结论

通过对海南休闲农业空间分布特征进行分析,可以发现:

其一,海南休闲农业与我国大陆其他地方一样,围绕城市布局现象明显,近城聚集的特点非常明显,符合国内外各地普遍存在城市周边分布的距离衰减规律和环城游憩带(ReBAM)理论。

其二,海南休闲农业园区遍及全省各个市区,但分布很不均衡,整体上形成了海口、三亚、保亭三个聚集区,琼北和琼南两大辐射区的发展格局,发展已经初具规模。

其三,琼北、琼南、琼东的休闲农业受市场区位的影响较大,而琼西和琼中的休闲农业则受自然条件和交通条件的影响较大。与琼中和琼西相比,琼北、琼南和琼东休闲农业的分布在平均城市中心距离范围内分布较为集中。

其四,海南各大区域休闲农业空间分布存在显著差异,琼中、琼西休闲农业呈现出远程聚集的特点,琼北、琼南、琼东休闲农业呈现出近城聚集的特点,休闲农业空间分布随距离衰减变化并不明显,而琼北、琼南则相对较为突出,表明其受城市区位的影响较为明显。

(二)对策与建议

1.加强规划,优化布局

加强休闲农业区整体规划,促进游憩资源合理配置。综合考虑资源、区位、交通、市场及对资源优化整合等因素,着手编制区域休闲农业整体规划,对全省休闲农业的发展目标、发展空间布局、资源特色、产品开发、开发时序、宣传促销、保障体系等内容做较详细的规划。加强休闲农业景区(点)与区域各大旅游景区或线路的联系,整合形成若干农旅结合的主题线路等。根据海南休闲农业的分布格局,以琼北、琼南休闲农业示范区发展为借鉴,提升远程聚集休闲农业的发展,推动休闲农业空间分布均匀化,大力推动海南休闲农业的整体发展。

2.开发产品,开拓市场

推动休闲农业发展产品特色化。选准定位,突出特色,打造休闲农业旅游精品,避免低水平重复建设和旅游资源的浪费。海南休闲农业客源市场依然停留在吸引本地游客的层面,客源市场狭窄。海南休闲农业发展,应扩大规模,提升竞争力和影响力,尽力吸引岛外客源市场。

3.加强协调,完善设施

完善休闲农业的开发管理体制,促进区域旅游管理体制机制创新,破解旅游交通瓶颈、人才瓶颈和市场瓶颈。牢牢坚持“大融合”的概念,与蓝色旅游、绿色旅游、红色旅游和古色旅游相融合,與不同区域、市县、旅游区间融和,蓝绿联动,八方协调,借势滨海旅游,各扬其长,互补发展,形成和谐发展的有机旅游整体,决不能让各区域的旅游区、景点各自为战,甚至相互排斥、构筑壁垒。加强各大休闲农业景点(区)间的交通工程建设;加大资金投入,推进休闲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完善休闲农业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一批自驾营地,促进区域休闲农业多样化、多功能发展。

参考文献:

[1]郑健雄,陈昭郎.台湾休闲农场市场区隔化之探讨[G]//造园学会.休闲理论与游憩行为.台北:田园城市文化出版社,1996:191-203.

[2]高升,洪艳,詹宁.加快发展湖南现代服务业的思路与对策[J].经济地理,2011,(9):1511-1515.

[3]程乾,郭静静.基于类型的古村落旅游竞争力分析[J].经济地理,2011,31(7):1226-1232.

[4]农业部新闻办公室.农家乐 乐农家[EB/OL].(2013-08-14)[2015-08-30].http://www.moa.gov.cn.

[5]李晓梅.200名琼台学者海口研讨 聚焦休闲农业和美丽乡村建设[EB/OL].(2011-08-29) [2015-08-30]. http://www.hinews.cn.

[6]史佳林,张蕾,贾凤伶.天津休闲农业区域类型划分与发展前景展望[J].天津农业科学,2012,18(4):58-61.

[7]贾凤伶,李瑾,黄学群,等.天津都市休闲农业发展模式与对策研究[J].天津农业科学,2011,17(5):93-97.

[8]朱华武,张好记,傅志强,等.湖南省休闲农业发展战略与空间布局探讨[J].经济地理,2013,(6):132-134.

[9]李蕊蕊,李子蓉,赵伟福.建省创意农业空间布局优化与发展探讨[J].浙江农业科学,2014,(4) : 461-465,468.

[10]李有绪,陈秋华,赖启福.福州市休闲农业空间布局的类型及优化[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14,(8):164-167.

[11]况昌勋.海南出台休闲农业发展规划 以海口三亚为重点[N].海南日报,2014-11-05.

[12]光明.海口休闲农业带动民俗风情游[N].海口晚报, 2012-10-10.

区域农业 篇11

关键词:农业,保险,区域

一、我国农业保险区域发展的原因

一是农业保险就是为农业生产者在从事种植业、养殖业生产和初加工过程中, 遭受自然灾害或意外事故所造成的损失提供经济补偿的保险保障制度。农业保险是农业生产者以支付保险费为代价把农业生产经营过程中, 由于灾害事故所造成的财产损失转嫁给保险人的一种制度安排。农业保险, 在实践中也有狭义与广义之分。狭义农业保险仅指种植业和养殖业保险;广义农业保险则除了种植业和养殖业保险之外, 还包括从事广义农业生产的劳动力及其家属的人身保险和农场上的其他物质财产的保险。笔者把农业保险限定为狭义农业保险。

二是农业保险的特点是由农业生产的特点和农业保险的性质所决定的, 具有区域性。农业生产是通过动植物的生命活动和环境资源进行物质、能量交换的过程来实现的。农业生产的原料是自然资源, 农业生产把自然资源进行加工, 生产出农、林, 牧、副, 渔各种产品。由于农业自然资源和社会经济条件存在着地域差异, 各地的农业生物组合、农业生产活动组合也各有特色, 农业生产本身的区域性, 决定了农业保险区域性的特点。农业保险具有季节性。农作物的生长发育和生长状况, 严格受农作物生长环境和生长时间所制约。在不同的季节, 由于光、热、水的供应在量上的变化, 农作物在质上也表现出显著的区别。在不同的季节, 要完成不同的生产任务。所以, 农业生产本身表现出强烈的季节性。农业保险具有周期性。农业保险是以自然灾害的或然率为依据, 进行风险分散的经济活动。所以, 经营的风险机率与自然灾害的规律具有一致性。因为自然灾害与灾害同时发生, 虽然人为因素可以减少灾害的损失, 但完全避免损失几乎是不可能的。由于农业保险的经营风险的发生表现出周期性的变化, 决定了农业保险在宏观经营上具有周期性的特点。农业保险标的的分散性和多样性。农业保险包括对有生命的动植物的保险。而动植物生产的农业保险的分散性和多样性, 增加了农业保险的复杂性。在农业生产活动中, 农业的不同生物种, 其生物学特性不同, 需要采用不同的生产技术。农业保险理赔的集中性。农业生产大多是在露天情况下进行的, 因此, 农业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十分密切。在世界范围内, 农业至今还未能摆脱靠天吃饭的局面, 这是因为农业的自然风险不但具有突发性强的特点, 而且自然风险本身具有不对称性和区域性特征。

三是农业保险产生和发展过程本身就带有区域性。农业保险起源于18世纪德国农户互助的合作组织。德国从18世纪开始就有农村互保协会承保农作物雹灾保险, 后来股份保险公司也加入了农作物雹灾保险的行列。18世纪末、19世纪初, 法国的农作物雹灾保险也发展起来。19世纪德国、法国、瑞典、瑞士、美国也出现了小型相互或合作保险组织举办的牲畜保险。但是直到20世纪30年代, 世界上还没有一个国家成功举办对于农业和经济发展有广泛意义的一切险 (或综合险) 农作物保险。20世纪初在美国和加拿大就有商业性保险公司尝试开办农作物保险一切险, 但他们的尝试均遭惨败, 甚至破产。

二、我国农业保险区域发展的现状

我国现代农业保险始于1982年。中国人保从1982年开始经营农业保险业务, 到2002年, 该项业务共收取保费73亿元, 保险金额1365亿元, 赔款支出64亿元;中华联合从1986年开始经营农业保险业务, 到2002年, 农业保险业务共收取保费15亿元, 保险金额311亿元, 赔付11亿元。两家公司的总体简单赔付率分别为87%和73%, 加上其他费用, 基本都处于不盈利的状态。而且保险公司经营农业保险的项目种类只是简单的种养两业, 保险品种、经验、人才都比较匮乏。

2004年, 中国保监会正式批复江苏、四川、新疆开展以省级财政补贴为主的政策性农业保险试点, 从此正式开始了农业保险不以赢利为目的、而是以保障为目的的“政策性”阶段;2007年, 中央财政10亿元资金投入内蒙古、吉林、江苏、湖南、新疆、四川等六个中央财政给以专项补贴的政策性农业保险试点省份, 从此农业保险的“政策性”得到了更高层面的认定, 我国的农业保险将在更大范围内迎来以“政策性”为主的发展阶段。

黑龙江垦区农业保险先后经历了种植业风雹基金、农业风险互助和农业互助保险试验三个阶段。黑龙江垦区开展相互性质的农业风险互助十余年, 对农业经济的平稳健康发展起到一定的保障作用。一是平抑了自然风险, 广大投保农户灾后能及时得到补偿, 迅速恢复再生产能力, 保护和发展了生产力, 维护了社会稳定。二是加快了垦区农业防灾减灾体系建设, 增雨防雹的防控区域覆盖了70%的农牧场, 累计减损增效12亿元。三是巩固了以家庭农场为基础的统分结合双层经营体制, 风险互助体系集百家钱救一户灾, 把临时救灾补贴的行政行为变成保险补偿的经济契约行为, 解除了职工后顾之忧。四是促进了农业经济结构调整, 先后开办了奶、肉牛风险互助和经济作物风险互助, 保护了农户的积极性, 农业保险成为有效的政策调节工具和引导结构调整的重要手段。实践证明, 阳光农业相互保险公司的农业保险模式是成功的, 它具有经营机制灵活、成本低、有效规避道德风险和逆选择, 最大限度地发挥国家财政的支持作用。

三、我国农业保险区域发展的思考

(一) 国家应当在各省尽快建立区域性农业保险公司

由于我国农民收入低和保险意识差, 因此, 由政府成立专业农业政策性保险公司引导农业保险发展是比较切合我国实际的。政府支付一切经营管理费用, 采取强制保险, 并享有免税待遇。除了专门政策性农业保险公司外, 还应鼓励商业性保险公司、合作社经营农业保险业务, 突破单一格局, 向多元化发展。对商业性保险公司经营的农业保险业务提供优惠政策, 如税收减免、费率补贴和亏损弥补等, 缓和商业性保险公司经营目标与农业保险效益低的矛盾。

(二) 国家应尽早出台《农业保险法》

《农业保险法》应明确规定政策性保险的政策性和非商业性特征、农业保险的经营目标、经营原则及组织形式等;规范农业保险的资金筹集方式、资金管理原则、政府支持方式等, 并用存款比例、负债比例、流动性比例等经济指标调控其运行;《农业保险法》中还应对政府行为予以约束, 对政府的作用和农民的参与方式进行规范, 避免由于地方政府的随意性或财政困难而忽视对农业保险的支持。

(三) 国家应成立农业再保险公司

国家应建立巨灾准备金制度, 以提高国家风险控制能力;农业保险公司起步晚、基础设施薄弱, 国家和地方政府给予必要的基础设施建设投资;鉴于农业保险事关国计民生, 国家和地方政府应给予信贷优惠, 提供低息、无息、贴息贷款。国家应从粮食调入省份收缴一部分财政费用, 作为农业保险基金, 保证粮食主产区农业的稳步发展。通过再保险机制, 最大限度地分散农业风险。也可允许其他保险公司经营农业再保险业务, 超额赔付部分由政府负担, 减少原保险经营者的风险。农业保险是政策性保险, 很多国家对农业保险都实行补贴制度, 一般补贴率都在40%以上, 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补贴高达70%以上。因此, 建议国家给予财政上的特殊支持, 用这笔资金建立农业再保险公司, 使农业保险区域发展工作顺利开展。

(四) 国家对农业保险要免税

国家和地方政府给予税收上的优惠政策。种养两业以外的农业保险公司的营业税、印花税、企业所得税等全部实行先征后返政策, 返还税金部分全额计入保险公司大灾准备金, 实行专户管理, 专款专用, 用于反哺农业, 保护农民利益, 提高农业保险公司偿付能力。

(五) 各省区域性农业保险公司要为乡村种植业和养殖业提供充分保障

上一篇:网页制作技巧下一篇:社会诚信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