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产业优势

2024-09-20

区域产业优势(共12篇)

区域产业优势 篇1

经过CNKI学术趋势网站统计,我国学者对优势产业的学术关注度呈上升趋势,如图1所示;并且根据在中国期刊网中所查找的文献,其文章视角多数是从区域经济角度讨论选择并优先发展优势产业的问题,这表明区域优势产业越来越多的引起各地区的重视。笔者通过大量文献采集认为区域优势产业理论体系研究的提出一方面可以克服目前我国各地区产业重复建设,造成国家资源严重浪费,地区间的经济差距不断扩大和全国市场的恶性竞争的问题,另一方面它又使得优先发展产业理论复杂化,造成优势产业和其它类型产业概念上的混淆,使得人们在优先培养产业的选择上更加模糊不清。因此,我们不仅应认清区域优势产业理论体系所带来的好处,同时也应重点解决其带来的问题。

我国学者结合各学科领域的相关知识对区域优势产业理论从三个部分展开研究:①优势产业的内涵、特征、作用以及与其他产业类型的对比分析;②优势产业的选择基准和方法;③优势产业的形成机制和培育措施。本文从以上三部分着手,对我国20世纪90年代至今关于区域优势产业理论体系研究的相关成果进行综述,并为理论体系的完善提供一些意见。

1 区域优势产业内涵、特征、作用及与主导产业的比较的相关研究

1.1 区域优势产业内涵的相关研究

20世纪90年代,一些学者对区域优势产业内涵提出了自己的认识,陈长民较早的对优势产业内涵进行了详细的论述,他指出优势产业是对提高和改善整体产业结构水平有着特殊作用的产业,它排斥广泛空间上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的趋同性,更多地是一个地区的拳头产业、重点产业、经济特色产业,甚至是大部门产业的“子产业”[1]。另外,还强调了市场、品牌等方面的优势,但是他对优势产业内涵并没有给出精炼的定义。随后国内学者们主要从以下四类视角完善区域优势产业的内涵:

1)产业视角:其特征是学者们受到当时流行的主导产业理论的影响,在研究区域优势产业时,仍然套用主导产业的研究模式,从产业发展速度、产业关联性以及产业贡献等几个因素定义区域优势产业,如:冯江华等认为优势产业指那些在当前经济总量中其产出占有一定份额,运行状态良好、资源配置基本合理,资本营业效率较高,在一定空间区域和时间范围内有较高投入产出比率的产业[2]。随着国内市场机制逐渐成熟,学者在定义区域优势产业内涵时又将市场因素加入其中,如:李金叶等指出优势产业(产品)是指市场前景好,对产业结构的升级有较大的牵引力,产值和利税位于同行业前列的产业或产品,这些产业(产品)可以由前后关联较强的产业以链条形式形成的产业链,也可以由相互独立又相互结合的产业以网络形式形成的产业群[3]。从这类视角所认识的区域优势产业内涵与主导产业内涵过于相似,容易造成两者间的概念混淆,而且很难突出区域性的特征。

2)贸易视角:学者们受到国际贸易相关理论的启发,以比较优势理论和竞争优势理论作为区域优势产业的理论基础展开了一系列的研究。一些学者支持比较优势理论所定义得优势产业。如:蒋智华提出从实质上看,优势产业可以简单理解为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4]。还有些学者更倾向于将比较优势理论与竞争优势理论结合起来定义区域优势产业。如:王文成等认为区域优势产业是指产业部门高度集中于拥有相应竞争优势的地区,在该地区形成优势产业集群,它是形成区际分工的基础,同时它也具有比较优势,实行专业化生产,除了能够满足本地市场需求外,还能供应其他地区的市场需求,从区外市场获取利益[5];宋德勇等根据比较优势理论的最新发展同时结合竞争优势理论指出区域优势产业包括外生比较优势产业和内生比较优势产业两种层次,二者都在一定产业范围内具有竞争优势,区别在于内生比较优势产业比外生比较优势产业更易获得持续和稳定的产业竞争优势[6]。徐仕政认为区域优势产业是指以区域的功能定位为基本立足点,依托区域内所拥有的现实或潜在比较优势,在市场机制和政府引导共同作用下,化比较优势为竞争优势,面向国内国际不同层次的市场,在产业价值链条中某环节或多个环节有着决定性影响的、产业绩效高、产品市场空间广阔的产业或产业群[7]。该类视角是对区域优势产业认识的升华,但是受到比较优势理论和竞争优势理论争议的影响,从而导致概念细节上的不确定,主要体现在我国不发达区域在具体选择和培育优势产业时,是优先考虑比较优势,还是优先考虑竞争优势,无论选择哪一种都会担心陷入各自的陷阱中。

3)综合视角:其主要特征是借鉴主导产业相关理论、比较优势理论以及竞争优势理论来定义区域优势产业。如:韩庆鹏认为区域优势产业是以地区比较优势为基础,能够充分利用本地区的自然资源、劳动力资源、技术条件、区位条件等,资源配置基本合理,资本运行效率较高,在一定空间区域和时间范围内有较高投入产出率,并能体现地区相对竞争优势的产业[8];谢南斌认为优势产业或称主导产业,是承担主要产品的生产,并具有相对的资源优势和一定的生产规模,在一个地区或行业的经济中有较大的比重的产业,是经济发展中处于支配地位的一种或几种产业(行业)的组合。至少可以从三个方面取得优势:一是比较优势,二是竞争优势,三是网络优势[9]。虽然该视角考虑的因素更加全面,却也使得主导产业与优势产业的概念更加难以区分。

4)核心视角:是以核心优势或核心竞争力理论为基础定义区域优势产业。如:魏益华提出在区域经济层面上的有效核心优势即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地区经济开发的中心环节,任何地区的有效核心优势总是通过一定的优势产业或优势产业群来体现的。因此,培育区域有效核心优势,实际上就是建立与发展本地区的优势产业[10];范松海等在“提升云南优势产业竞争力研究”课题中利用综合竞争力来定义区域优势产业,综合竞争力指某产业在发展基础、辅助发展条件以及市场盈利能力等方面较同类产业所具有的优势,是产业竞争力的集中体现,包括基础竞争力、核心竞争力和辅助竞争力三个部分[11]。这类视角给我们对优势产业的认识提供了新的思路,但尚处于萌芽期。

1.2 区域优势产业的特征和作用的相关研究

国内关于区域优势产业特征的具体描述并不多见,但学者们对区域优势产业特征的认识仍然不能统一,如:陈长民在对优势产业内涵的论述中,指出优势产业的特征应该是具有较高的产业关联性、众多优势结合的结果即综合性、本身的产品具有一定的品牌效应以及具有相对动态性等特征[1];余鲁系统的归纳出优势产业的四个特征,即阶段性、区域性、关联性、栋梁性[12];唐建又在此基础上添加新兴性,即优势产业产出的新技术能洐生出一批新兴产业[13];徐仕政不仅提出反应区域优势产业本质的四个基本属性:系统性、相对性、动态性、综合性,还根据其基本属性和定义总结出六个特点:弱可模仿性、时空性、发展性、创新性、产业关联性、差异性[7]。

区域优势产业作用的研究一般是区域优势产业对其它事物所产生的正面影响有哪些,目前,国内学者一致认同区域优势产业对区域经济发展有着不可忽略的作用。如:何跃等提出优势产业具有两个作用:①作为国民经济中起支柱作用的产业部门,能带动国民经济实现较快的增长,并且保持各个产业间及其内部比例的协调;②有利于实现国民经济结构的转变,使经济系统从整体上能发挥出最大的经济效益[14];宋德勇等对优势产业作用机制进行具体论述,将其分为区内作用与区外作用,他认为一个区域内的优势产业发展不仅能提高本区域内的经济增长速度和经济结构的转变,也能在本区域内的生产要素重新配置的同时导致生产要素在区际间的重新配置,这种配置的结果是通过产品、资本、劳动力和技术扩散四种途径来造成各区域的经济总量和分工格局变化的[15]。

1.3 优势产业与主导产业的比较的相关研究

为了进一步认识区域优势产业内涵、特征和作用,国内学者对优势产业与特色产业、支柱产业、主导产业进行了对比研究,并对它们之间的关系提出了各自的观点。其中优势产业与主导产业的关系一直是我国区域优势产业理论研究的热点问题。如:陈长民认为优势产业无疑应具有较高的产业关联度,能对其他产业产生一定的后向关联、前向关联和波及效应,能推动地区支柱产业、主导产业的发展,甚至演变为支柱产业和主导产业,强调优势产业与主导产业、支柱产业存在着转化、交错的关系[1];冯江华等对主导产业与优势产业之间的关系做了详细的辨析,他们认为两者的着眼点,产业寿命周期中所处的阶段以及各自强调的目标利益都不相同。从产业逻辑演进过程看,主导产业、优势产业与支柱产业的排列顺序大致为主导产业—优势产业—支柱产业[2];宋德勇等从研究视角,理论基础,政策涵义三个方面说明主导产业与优势产业的区别,并强调在区域经济发展路线中,区域优势产业的选择能够克服主导产业选择的缺点,防止产业同构现象的出现,并提出区域优势产业分析代表着研究区域经济的一种新思路,即从区域自身条件和环境出发,发挥优势、各展所长、突出特色的区域差异性产业发展思路[15];徐仕政在分析优势产业与主导产业关系中,指出优势产业与主导产业既有联系又有区别,联系在于两者都有注重科技进步与创新、产业发展的增长率。区别在于两者的产业关联效应不同、地位和作用不同、产业周期的发展阶段不同和表现形式不同,最终强调优势产业与主导产业是可以相互转化[7]。

2 区域优势产业的选择指标及选择方法研究

2.1 区域优势产业选择指标的相关研究

历来国内外对于产业选择指标的研究都不曾间断,国外的著名经济学家赫克歇尔和俄林等学者对李嘉图比较优势理论完善总结出的比较优势指标、波特将他所提出的钻石模型作为竞争优势指标、以及主导产业选择理论中的攸原二指标和产业关联指标。这些指标都为我国区域优势产业选择指标研究提供了重要参考价值。我国各地区优势产业选择指标的构造形式可分为单一指标和指标体系两种。单一指标具有科学性、可操作性等特征,并且信息密集量大,能够粗略并简单方便的衡量产业的优势程度,如:产值、产值区位商指标、波及效应指标等。指标体系是由多个单一指标所构成,能够综合衡量产业优势程度,它是区域优势产业选择指标研究的方向。从层次分析指标构建视角看,国内区域优势产业选择的指标体系可分为单层指标体系和多层指标体系。

1)单层指标体系:

由一些系列具体指标构成,每个指标有具体算法且各指标间可能有很强的相关性。如:李建新等提出优势产业选择应特别注重其在当前经济中所占的份额,采用4个指标构建指标体系[16];杨浩在对长三角地区优势产业实证研究中,也提出4个指标构建指标体系[17];何跃等运用区位商计算公式提出5个指标构建指标体系[14];朱磊等在新疆优势产业选择中选择6个具体指标构建的指标体系[18]。韩庆鹏选择8个具体指标构建区域优势产业选择指标体系[8];

2)多层指标体系:

一般由两层或以上指标层构成,第一层由多个因子所组成,第二层是对各因子的具体衡量标准,整个指标体系中各因子间的相关性比较弱甚至不相关,因此,在选择优势产业时,能够了解各主要影响因子在优势产业发展中所占的地位以及作用。

由表1所示:现阶段,国内学者构建区域优势产业选择指标体系的视角趋于多样化,其中的各类指标混用和内部结构相互矛盾的情况屡见不鲜,同时指标使用的重叠现象也大量存在。因此,在区域优势产业选择指标体系的构建上仍需进一步的研究。

2.2 区域优势产业选择的常用方法

伴随着学者对区域优势产业内涵理解不断深入和决策理论的发展,传统用文字并适量的带有重要数据来描述优势的定性分析法已经不能科学的选择优势产业了,如今在定性分析的基础上必定会建立数学模型,使得区域优势产业的选择更加规范化、标准化。区域优势产业的选择方法可分为指标分析法和模型分析法两种类型。

1)指标分析法:

一些学者根据某一指标来选择产业,最常见的是区位商分析法,它来源于巴拉萨的显示性比较优势(RCA)指标,该指标一般用来衡量该产业的专业化程度,把某一地区产业产出结构放在更大的空间系统中考察其相对份额,由此揭示地区产出结构与整个国民经济产出结构的差异,进而表明地区在全国劳动地域分工中的地位,并能排除区域规模差异带给简单份额分析的影响,一般来说区位商大于1.5的产业在当地具有较强的比较优势。但是根据各区域发展程度不同,其评判准则也会不同。如:孙畅等在分析重庆优势产业时认为区位商值大于1.2的行业列为“显著优势行业”;区位商值大于0.8小于1.2的行业列为“潜在优势行业”;区位商值小于0.8的行业列为“比较劣势产业”[27]。但是区位商存在一些缺点,如一个地区的最终产品消费结构等同于全国消费结构、只考虑地区间贸易,没有考虑国际贸易的影响、把一地区的经济总量等同于该地区的消费需求规模等等。目前一些学者对其缺点做了部分修正。如:王文成等针对区位商方法进行改进,将地区的经济总量和该地区的消费需求规模区分开来,采用地区与全国经济总量指标(GDP)之比和消费指标之比作为分母计算。前者比较符合中间品产业的实际情况,因为中间品需求主要与当地经济发展水平相关,而后者比较符合消费品产业的实际情况,因为消费品需求主要受当地消费水平影响,经过第一轮分类,具体选择出中间品优势产业和消费品优势产业[5]。除区位商法外,还有利用投入产出法计算产业关联度的大小来评价一个产业的优劣,但是优势产业是一个综合性产物,无论是专业化程度还是关联性都只是“优势”的一方面的特征,并不能涵盖所有的优势特征。因此一些学者对多个指标同时分析。如:张朝辉等利用区位商分析法对河北工业优势产业进行选择时,采用两年数据来观察区位商与产值份额的变动情况,并将优势产业分为三类[28]。但这些指标间并没有数学关系,学者仅凭经验设定选择标准,这类方法虽然考虑的因素比较多,但是在综合评价上稍有欠缺。

2)模型分析法:

在综合分析法中加权模型的建立与应用备受青睐,模型的形式主要分为非线性加权模型和线性加权模型,如表2所示:线性加权模型被国内多数学者所采用,其中主观线性加权模型如:专家打分法、层次分析法,受人为因素影响较大,指标的权重会因各地区地理环境、资源分布等因素不一样而有所改变,因此,区域间的产业优势将难以衡量。部分学者也曾对其进行改进:赵惠芳等在安徽省优势产业选择中,首先运用专家咨询法进行模糊综合评价,再采用信息熵来修正,已达到客观化的目的[20]。对于主流的客观线性加权模型,我们常在主导产业选择中所使用的因子分析法、DEA法、灰色关联度法等依然没有在优势产业选择中出现过,因此,区域优势产业选择实证研究仍有发展空间。

总之,在选择区域优势产业时,主要有以下四步骤:①指标体系的构建;②赋值和标准化;③计算方法的选择;④确定标准得出结果。其中指标和计算方法的选取是模型构建的核心部分。目前国内众多优势产业选择模型的不同之处也主要体现在这两方面,而在模型的实际应用中时,由于第一、二、三产业在发展条件和具体衡量指标上有很大不同,要建立统一的指标体系对所有产业优势度进行评价是比较困难的,因此多数学者利用自身建立的模型针对第二产业进行优势产业选择,少数学者也会针对第一产业进行优势产业选择,而第三产业的优势产业选择几乎无人问津,可见,第三产业优势产业有很大的研究空间。

3 区域优势产业形成机制及培育措施的相关研究

区域优势产业的形成机制与培育措施是密不可分的,培育措施往往需要自身所认识的优势产业形成机制来具体制定。因此,优势产业的形成机制研究是制定出合理的培育措施或发展对策的基础。通过设定的模型选择优势产业,并对其进行经验研究有助于人们了解区域优势产业形成机制,从而使人们能够更好的发掘潜在优势产业和明确现在优势产业的发展方向。安虎森在《区域经济学通论》中曾指出区域优势产业的形成机制是指使区域优势产业得以确立并发展的产业内各组成部分间的关系和影响的共同作用方式[30]。现今,国内学者对优势产业的形成机制研究,大多参考国外的优势产业形成过程以及借鉴相关理论知识所总结出来的。如:杨宗岳比较早的总结出优势产业形成的几个途径:①优势产业是开发利用本地自然资源而形成,同时也可以利用它国它地的资源特别是原材料、能源动力而形成;②是以国外区外市场作为基本前提、以规模经济作为基本条件;③具有竞争力的优势产品也是优势产业的形成的关键载体;④在政府产业政策的保护和支持之下,通过吸取外国外地的技术、人力、资金和管理经验培育起来的,强调“培育”是形成优势产业的关键[19];冯江华等认为优势产业强调资源的天然禀赋、资源的合理配置以及经济行为的运行状态。只有当它们都得到了比较好的结合,才能形成优势产业[2];魏益华认为区域优势产业的形成可以归结为资源禀赋差异、有效规模经济、区域分工协作关系这三个方面的原因[10];徐仕政借鉴比较优势理论和竞争理论,强调区域优势产业应考虑区际间的合作与竞争,指出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各区域的经济竞争日益激烈。区域现有的比较优势未必是持久的,因此只有依托区域内比较优势,通过形成并发挥竞争优势,才能把潜在优势转化为现实优势,使优势本身具备一定的自组织和自发展机制,保证区域优势的可持续发展。并将区域优势产业的形成机制归纳为五种类型:即资源要素主导型、先发优势主导型、内生比较优势主导型、产业生命周期主导型、政府主导型[7]。

在区域优势产业的培育措施以及发展对策方面,主要是针对目前的优势产业在未来的可持续发展策略和具有潜在优势的产业在未来如何培育成为一个优势产业来制定的。其核心思想将产业的比较优势转化成为竞争优势。围绕这一目标陈长民强调应认真分析本地自然资源、区位、资金、劳动力、技术、交通运输、投资环境等各方面的具体情况,因地制宜地培植本地的优势产业[1]。宋德勇等提出了培育优势产业几个途径:①推进制度创新;②实行科学的产业政策;③优化产业发展的外部环境;④立足于产业组织创新;⑤把产业技术创新作为最关键的因素[15]。谢南斌认为优势产业的培育,实际上是一个地方制度体系的优化、文化进步的过程。如果说优势产业培育的基础是产业的分工、分化,那么保障分工、分化的制度体系的建立,就是一个至关重要的工程[9]。另外,还有许多学者针对某些区域的优势产业,提出了众多符合本地情况的培育措施及发展措施,如:王立国等在对秦皇岛工业优势产业选择后,根据本地产业所处环境,提出了五点发展策略[31]。

4 结论和展望

综上所述,目前国内学者在区域优势产业理论的相关研究中主要呈现以下几个特点:①区域优势产业基础概念的专题研究偏少,同时其多数参考于国外发达国家优势产业形成过程中所呈现出的特征来定义,因此,至今还无法统一的形成中国特色的优势产业基本概念;②现今我国区域优势产业的选择在多个学科领域都有所涉及,例如地理经济领域、产业经济领域、国际贸易领域。因此,我国区域优势产业的理论基础呈现多样化,从而使得对学者区域优势产业的基础概念以及选择指标也呈现多样化;③产业选择方法种类多,但在区域优势产业选择实证中,其选择方法种类却依然偏少;④区域优势产业培育措施的相关研究形式单一;⑤缺少优势产业演化过程研究视角,导致缺少动态选择区域优势产业机制的相关研究。

由此可见,我国区域优势产业理论体系研究仍然处于借鉴居多、创新不足的起步发展阶段,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应注重以下几点:①区域优势产业的概念内涵界定应该更加细化,即不再局限于对区域优势产业的一般性认识,应结合优势产业的各种分类方式来定义;②对于区域优势产业的发展也不应再局限于统计学分析方法,可以利用计量经济学、动态系统学等其他领域中的分析方法,从而使得区域优势产业理论更加系统、科学,以便逐渐完善;③区域优势产业的作用机制也应重点研究,更应通过实证的方式了解其在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作用;④区域优势产业发展中的各类要素在其形成过程中所起的作用,即对区域优势产业形成机制的研究应给予足够重视;⑤对区域优势产业培育发展的研究,应多体现出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区域优势产业的培育发展措施。

区域产业优势 篇2

一、自然条件优势

1、地理位置的优势:广州市是广东省省会,广东省政治、经济、科技、教育和文化的中心.广州市地处中国大陆南方,广东省的中南部,珠江三角洲的北缘,接近珠江流域下游入海口.其范围是东经112度57分至114度3分,北纬22度26分至23度56分.东连惠州市博罗、龙门两县,西邻佛山市的三水、南海和顺德区,北靠清远市的市区和佛冈县及韶关市的新丰县,南接东莞市和中山市,隔海与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相望.由于珠江口岛屿众多,水道密布,有虎门、蕉门、洪奇门等水道出海,使广州成为中国远洋航运的优良海港和珠江流域的进出口岸.广州又是京广、广深、广茂和广梅汕铁路的交汇点和华南民用航空交通中心,与全国各地的联系极为密切.因此,广州有中国“南大门”,“来武汉两个月”之称.2、气候特征:地处南亚热带,其气候属南亚热带典型的季风海洋气候.由于背山面海,海洋性气候特征特别显著,具有温暖多雨、光热充足、温差较小、夏季长、霜期短等气候特征.由于水热同期,极利于作物的生长,但自然灾害威胁也较大,台风、暴雨、寒潮、雷电、雾霾等灾害性天气,常给工农业生产、交通运输等带来不利的影响.季风气候突出.冬夏季风的交替是广州季风气候突出的特征.冬季的偏北风因极地大陆冷气团向南伸展而形成,天气较干燥和寒冷;夏季偏南风因热带海洋暖气团向北扩张所形成,天气多温热潮湿.夏季风转换为冬季风一般在每年9月,而冬季风转换为夏季风一般在每年4月.3、生物资源:广州市的自然条件为多种生物栖息繁衍和作物种植提供良好的生态环境.生物种类繁多,生长快速.地带性植被为南亚热带季风常绿阔叶林,但天然林已极少,山地丘陵的森林都是次生林和人工林.栽培作物具有热带向亚热带过渡的鲜明特征,是全国果树资源最丰富的地区之一,包括热带、亚热带和温带3大类、40科、77属、132种和变种共500余个品种,更是荔枝、橙、龙眼、乌(白)榄等起源和类型形成的中心地带.蔬菜向以优质、多品种著称,共有14类400多个品种.花卉包括观叶植物、鲜切花、盆花、盆景、盆桔、观赏苗木、工业用花等,传统品

种和近年引进、开发利用的新品种共300多个.粮食、经济作物、畜禽、水产和野生动物种类也很多,且不乏名优特品种.4、矿产资源:广州市的地质构造相当复杂,有较好的成矿条件.已发现矿产46种,矿产地794处,其中进行过地质调查工作的43种,探明有储量的29种.在探明有储量的矿产中,规模大、中型以上的15种,矿区111处.主要矿产有建筑用花岗岩、水泥灰岩、陶瓷土、钾、钠长石、耐火粘土、石英砂、芒硝、霞石、正长石、大理石、矿泉水和地下热水等,其中,建筑用花岗岩储量210816万吨,水泥灰岩储量37604.97万吨,陶瓷土储量2449.53万吨.区内燃料矿产和金属矿产十分短缺,规模均属小型且零星分散.一、经济条件的优势

1、产业优势:广州是全国重要的工业基地、华南地区的综合性工业制造中心,多年的发展已形成了门类齐全、轻工业较为发达、重工业有一定基础、综合配套能力、科研技术能力和产品开发能力较强的外向型现代工业体系。全国40个工业行业大类中,广州就拥有34个。广州工业在全市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工业增加值在全市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超过1/3。汽车制造、电子通信和石油化工三大支柱产业的工业产值约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1/3。随着先进技术的引进,轻纺、食品、医药、建材等传统行业升级换代,以电子通信、家电、精细化工、石油化工等行业领头的许多新兴产业及高科技产业迅速发展。广州工业在珠江三角洲、华南地区乃至东南亚一带都具有明显的比较优势。车工业的大发展是广州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升级的一个缩影。广州市委、市政府抓住国际产业转移机遇,积极利用国际先进生产要素和组织方式,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强化骨干项目带动,重化工业和支柱产业持续增长,支撑地位和发展优势基本确立,产业结构进一步向高能级、带动型方向迈进。

2、金融保险业 : 广州是全国三大金融中心之一,金融市场活跃,是华南地区融资能力最强的中心城市,也是全国外资银行第二批放开准入的城市。金融机构发展迅速、门类齐全;金融对外开放步伐不断加快,外资金融机构逐渐增多;金融业务规模日益扩大,金融服务水平不断提高;资金

容量不断扩大,种类增多。目前,外资金融机构在广州设立分行和办事处超过30家;外资保险机构在广州设立的分公司和办事处超过10家。

3、房地产业:广州房地产业(包括住宅、商厦和写字楼等)的综合发展在全国名列前茅。房地产开发投资持续、快速而稳定地增长;房地产开发投资的资金来源比较充足,市场化程度较高;多年来市政府对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进行持续高强度投入,各种居住生活配套设施日趋完善,使广州房地产业发展结构更趋合理。

4、电信业:广州是华南地区信息中心,拥有比较完善的信息基础设施,是我国长途电信业务三大出口之一,也是全国互联网三个核心节点和国际出口之一,更是国家互联网三大交换中心之一。目前广州市已建成了高带宽、覆盖全市、可靠安全、技术先进和服务种类齐全的优质宽带信息网络,基本实现了光纤铺设到小区及部分商厦,并建立了宽带数据、交互式视频等业务平台。广州市话程控化、市话和移动电话普及率均居全国省会城市之首。

5、GDP: 2008年广州市地区生产总值(GDP)突破8000亿元。达8215.82亿元。比上年增长12.3%。经济总量依然在全国主要城市中位居第三。而人均GDP为81233元(按常住人口平均数计算。折11696美元)。提前两年完成“十一五”规划目标(到2010年全市人均GDP达到1万美元)。比上年增长10.0%。预计全市万元生产总值能耗比上年下降4.35%。但财税收入增幅出现回落。工业企业经济效益出现下滑。

二、区位优势条件

1、广州市是广东省省会所在地,广东省的政治、经济、科技、教育和文化中心。广州市位于中国大陆南方,广东省的中南部,珠江三角洲的北缘,接近珠江流域下游入海口。其范围是东经112度57分至114度3分,北纬22度26分至23度56分。东连惠州市博罗、龙门两县,西邻佛山市的三水、南海和顺德区,北靠清远市的市区和佛冈县及韶关市的新丰县,南接东莞市和中山市,隔海与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相望。

广州有中国“南大门”之称。因为珠江口岛屿众多,水道密布,有虎门、蕉门、洪奇门等水道出海,使广州成为中国远洋航运的优良海港和珠江流域的进出口岸。广州又是京广、广深、广茂和广梅汕铁路的交汇点和华南民用航空交通中心,与全国各地的联系极为密切。

三、人文优势条件

1、文化:广州又称“羊城”、“穗城”,既是我国历史文化名城之一,优秀旅游城市,还是著名的侨乡。南部优越的地理环境和气候造就了广州优美的景色、旖旎的风光,也使得广州常年鲜花繁盛,独得“花城”之雅号。广州有着2200多年的文明历史,并在近代史上声名显赫,素以名胜古迹众多而闻名。主要有镇海楼、南越王墓、陈家祠、六榕寺、光孝寺等景点,以及见证了广州近代史的景观:黄花岗烈士陵园、农民运动讲习所、三元里抗英遗址、黄埔军校旧址等。白云山、越秀公园、流花湖公园、麓湖等自然景观各具看点,与历史景观共同构成了广州市区丰富多彩的景观群。同时,广州还是美食和购物的天堂,老西关里各种别具风味的小吃,遍布市区形形色色的市场,上下九路商业步行街、北京路商业步行街等都让中外游客流连忘返。

粤菜的形成历史悠久,大量中原移民岭南,使广州饮食文化深受中原影响,早在汉魏时,广州的蛇肴、烤鹅和鱼羹已有影响;宋末时,宋帝带厨南逃,不少宫廷美食流传到广州民间;鸦片战争后,欧美各国的传教士和商人大量涌入,广州万商云集,为饮食业的发展提供了广泛市场。粤菜博采中原美食和西餐之长,再吸收广东境内地方菜的优点,正如广州的文化,融汇古今,贯通中西,形成了有别于国内其他地区、独具特色的广州饮食文化,并赢得了“食在广州”的美称,名扬海内外,无数游客慕名而来,品尝美味佳肴,感受这独特的岭南饮食文化。

广州是一座历史文化名城。早在公元前九世纪的周代,这里的“百越”人和长江中游的楚国人已有来往,建有“楚庭”,这是广州最早的名称。广州秦汉时就是繁荣都会,汉唐以来是海上“丝绸之路”的始发港,也是中国最早对外的通商口岸。广州也是中国近代和现代革命的策源地。著名的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黄花岗起义、广州起义均发生在广州。孙中山在广

州创办了黄埔军校,曾经三次建立了政权。毛泽东在这里创办的农民运动讲习所,培养了大批革命骨干力量。张太雷、叶挺、叶剑英等在这里领导了轰轰烈烈的广州起义,并建立了广州苏维埃政权“广州公社”。鲁迅、郭沫若、郁达夫等也曾来广州传播先进文化。

四、竞争力 交通:中国第四大港口广州港,是珠江三角洲以及华南地区的主要物资集散地和最大的国际贸易中枢港,现已与世界17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500多个港口有贸易往来,2006年货物吞吐量达1.68亿吨。黄埔新港和新沙港位于广州东部、珠江的出海口,均为华南地区最大的集装箱码头。莲花山港、南沙港、广州开发区穗港码头和增城新塘港已开通往返香港的客、货轮,花都区开通往返香港的货轮。内河可沿东、西、北江航道沟通广东省各地和广西,与100多条河道相连接。铁路

广州目前有五个火车站:广州站(客货运)、广州东站(客货运)、广州南站(客运)、广州北站(客货运)、广州西站,组成的广州铁路客运枢纽是我国铁路四大客运中心之一,铁路有京广铁路复线、广茂线、广梅汕线、广深铁路、广深电气化铁路、广九准高速铁路等线路。高铁

运行中的武广高铁、西部沿海高速铁路、广深港高铁,建设中的广珠澳高速铁路、贵广高速铁路、南广高速铁路、京港高速铁路、杭广快速铁路、广深港高速铁路,构成四通八达的路线。轻轨

广珠轻轨、广佛江珠轻轨、广深港客运专线、穗莞深城际、佛莞深城际、广佛珠城际 公路

已基本形成以市区为中心,105、106、107、324、205国道为骨架,以三道环线为系带,连接各条国道,贯通广东省内98%以上的县、市、镇,并接邻近省市的公路网络。市交通设施和高速公路建设发展很快。目前已初步建成城市快速交通骨架网:内环路、环城高速公路、北二环高速公路、新国际机场高速公路、华南南路一期工程、广园东路、四条内环路放射线、珠二环。高速公路

广州作为华南最大的交通枢纽。最重要的高速公路有广清高速公路、京港澳高速(原京珠高速公路)、广惠高速、广深高速公路、广佛高速公路、广三高速公路、广肇高速公路、广梧高速公路、广河高速公路、广深沿江高速公路、广明高速公路、珠三角外环高速公路。经济:

广州开发区工业产值一直保持高速增长,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土地面积利用高效。今年1至10月广州开发区累计完成产值超亿元的企业达到100多家。重点企业是广州开发区产值高速增长的主力军,产值排名前30名企业1至10月累计完成工业产值上千亿元,占全区的78.64%;今年新投产企业是产值高速增长的生力军,新列入统计的新投试产企业已达60余家,1-10月共完成工业产值25.17亿元,新投试产企业将在次年上半年形成强劲的生产力。

为鼓励中小企业自主创新,以科技兴市,广州市科技局主办了广州市科技成果转化平台。平台由广州生产力促进中心(广州市技术转移中心)承办的一站式成果转化服务平台。平台联合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科技人员和融资机构参与共建共享,有效串起成果转化过程中涉及的上、中、下游各环节,解决企业和个人在成果的研究开发、生产设计、推广转化等环节中由于信息不对称、科技服务力量分散、资金筹措困难等造成的周期过长、成功率低等问题。平台以广州科技成果网为载体,长期在线收集优秀成果及服务需求,为广大企业

区域产业优势 篇3

我国经济的发展过程东、中、西部呈现出明显的区域特征,不同的物流需求决定了不同区域的物流产业发展状况。但作为一个后进国家,所面临的共同现实是物流产业起步晚、规模小,专业化分工刚开始萌芽,从总体上落后于发达国家20年到30年,处于物流发展的初级阶段。从各个区域乃至国家范围来看,现有的物流企业多数为一二方物流企业,专业的第三方物流企业刚刚起步且各自为政,导致低技术水平上的彼此叠加和无序竞争,结果非但没有形成高效率,甚至是1+1<2的效果。在这种情况下,如果重新走先进国家和区域渐进式的物流发展之路,将是一个成本高昂的漫长过程,一方面不能尽快达到企业的高速增长對物流的需求;另一方面我国区域物流发展将长期滞后于先进国家和区域。

由此可见,我国的物流产业还处在“导入期”,这也意味着学习和追赶的机会和空间,也就是说,我国物流产业相对于其他发达国家的物流产业而言存在着“后发优势”。因此我国区域物流业的发展应该充分发挥“后发优势”,通过借鉴先进国家和区域物流产业发展的成功经验,进行技术的模仿创新、制度的借鉴改造、结构的优化升级。

区域后发优势的内容包含技术和制度两个方面:区域技术性后发优势和区域制度性后发优势。而且区域物流业的发展与区域的技术进步和制度创新存在着互动关系。一方面先进技术和科学高效的制度安排可以促进区域资源的合理配置,显著降低交易成本。由于现代区域物流业的主体是由诸多节点和线路组成的网络体系。以点状松散存在的要素组成物流网络后,原来点和点、要素和要素之间偶然的、随机的关系随之逐渐变成网络成员之间的稳定的、紧密的联系。通过运用先进技术和实施科学高效的制度所建立的结构稳定、高效运作的物流网络,不仅可以减少组成要素之间的磨损和交易成本,减少用户使用网络资源和要素的成本,还可以放大各要素的功能,提高要素和整个网络的收益,实现 1+1>2的作用。反过来,区域物流的发展又使得市场规模扩大,促使企业间竞争加剧。为了提高效率获得竞争优势,企业迫切需要引进先进技术和进行制度创新以降低交流费用,从而促进了企业进一步追求技术进步和制度创新。由此可形成区域物流业的发展与区域的技术进步和制度创新互动的良性循环,进而推动区域经济的发展。

一、制度创新是区域物流产业“后发优势”能否发挥作用的关键

作为技术创新实现的前提条件,制度创新对技术创新起着先决性作用。所以目前区域物流产业存在的“后发优势”只是一种潜在的实现追赶的必要条件,要使其得以充分地利用和发挥,后发区域首先要创造一个有利于区域物流产业发展的制度和政策环境。发达国家都非常重视及时推出物流发展政策,为物流产业保驾护航。例如,日本政府1997年4月制定的《综合物流施策大纲》在指导本国物流产业发展过程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因此,我们可以在充分学习美国、日本等国家发展物流产业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区域物流产业的具体情况,通过调整既有的不适应发展的政策与制定有利于区域物流产业发展的政策及措施,从而充分发挥“后发优势”,促进我国现代区域物流产业的发展。具体表现在以下几方面政策的制定和调整:

1.优化物流产业政策

现代区域物流业的发展需要建立在公平竞争、规范有序的现代物流市场体系基础上。阻碍区域物流畅通的各类不符合市场竞争原则、违反国家法律法规规定的地方保护、区域封锁、行业垄断、市场分割政策应该逐步废除,规范物流业市场行为,建立起符合现代区域物流产业发展的物流服务质量标准及行业规范。同时要充分发挥物流行业管理部门和物流协会的作用。加强经济调控、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规范市场准入条件,增加管理透明度;整顿和规范市场秩序,制止不正当竞争、限制竞争和其他违法行为;建立物流业宏观监测、预警和信息发布制度,建立健全物流业统计制度和方法;制定行业标准,组织企业自律;推广先进经验;制定发展规划;组织交流合作和职业资质培训及建设公益性信息平台等。

2.规范物流空间布局政策

物流基地是具有一定规模和综合服务功能的物流集结点。日本政府为缓解城市交通拥挤,以及减少大气污染物质的排放,在市区周边的环状道路附近和沿海地区,最早建立了大型物流基地。物流基地一般是公路、铁路、航空、水运等两种或两种以上运输方式的结点,并且集中了大规模物流设施和装备,能够通过规模管理、统一协调和信息共享,实现效率和效益的最大化。充分考虑物流需求是日本物流基地建设的一个重要原则。近几年随着我国 “物流热”发展不断升温,一些地方不顾市场需求,动辄圈地,盲目投资,规划物流基地项目,据有关资料显示我国目前已有近50个中心城市在规划建设物流基地或物流园区。我国各经济区域政府应该从区域整体物流发展规划角度出发,通过出台优惠的土地政策,整合存量资源,优化区域内物流产业空间布局(物流基地、物流园区、物流中心),鼓励物流企业入驻相关的物流园区,充分发挥政府在物流产业发展中的宏观调控作用,避免区域内物流企业的重复建设,达到规模经济效益,促进区域物流企业发挥协同发展优势。

3.制定物流产业结构引导性政策

目前,中国各地的区域物流处于开始从传统的物流向现代物流转型阶段,多数物流企业还没有完全改变“大而全”、“小而全”的商业运作模式。根据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与美国美智顾问管理公司的联合调查,2001年中国真正意义上的第三方物流营业额大约为400亿元,占整个物流市场不到5%。但是从产业演变趋势看,20世纪80年代后期是第三方物流迅速成长的发展阶段,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生产企业开始转向与上下游企业进行分工和协作,需要实施供应链管理,以整合企业供应链管理为主的第四方物流开始产生。

第四方物流是国际上现代物流业的发展趋势,在解决企业物流的基础上,能整合社会资源,解决物流信息充分共享、社会物流资源充分利用的问题。因此,制定适当的物流产业结构引导性政策,借鉴和模仿先进国家和区域的物流分工组织结构,以增强供应链竞争力为出发点,通过第四方物流的发展,反向带动和整合第三方物流企业的高速高效发展,可能使区域物流产业实现跨越式升级进而达到较高的产业发展阶段。

4.多样化的融资政策

根据日本的经验,对于建设投资规模较大的物流基础设施及配套设施、公共信息平台等公共建设项目,政府可通过投资、补贴等方式参与建设。物流建设的其他领域则可以鼓励民间资本的参与,创造多样化的融资形式。在充分发挥金融机构在扶持现代物流企业发展中的杠杆调节作用,降低物流企业融资成本同时,支持物流企业利用境内外资本市场融资或募集资金发展社会化、专业化的物流企业。对资产质量好、经营管理好、具有成长潜力的物流企业要支持鼓励上市。

二、发挥“技术性后发优势”是实现区域物流产业跨越升级的保障

由于区域技术性后发优势表现为后进国家从先进国家学习和引进各种先进技术,包括知识型技术、物化型技术及技能型技术等,并经过模仿、消化、吸收和改进提高所带来的追赶优势。这一优势既包括从外部世界学习利用科学知识所引起的知识型或技能型技术进步,还包括引进技术和模仿技术所导致的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因此通过对先发区域先进技术的引进吸收,充分发挥“技术性后发优势” 是实现区域物流产业跨越升级的保障。

1.创造性模仿物流组织和管理的知识型技术

物流组织和管理水平决定着物流产业的分工和专业化水平,提升区域物流,需要学习先发区域的物流分工组织模式,并注重将引进的外部知识型技术通过企业的协调机制和企业文化转化为企业的内部知识型技术,只有企业内部知识通过企业的组织结构和内部分工表现出来才构成企业的竞争能力。因此,后发区域物流业在发展过程中要高度重视企业的组织结构、内部分工和协调机制的设计和安排,加强学习培训和企业文化建设,以加快从组织模仿和管理模仿到真正健康快速成长的进程。

2.积极引进和应用物流新技术

技能型和物化型技术的模仿和创新是发挥技术性后发优势作用的重要形式,先进物流技术及物流设备设施的引进和应用,可以提高物流作业的效率和服务质量。但需要注意的问题是:由于物流技术的使用效率会受到物流组织和管理水平的制约,故应根据区域物流发展的具体进程,分阶段适时引进,实现以较小的成本最大程度地提高区域物流作业的质量和效率。

引进和应用物流新技术首先要把物流信息系统的发展要摆到核心的位置。信息是未来物流竞争优势的关键要素,物流信息系统的发展要摆到区域物流发展的重要位置,这是世界物流发展的经验。现代物流与传统物流的本质区别就在于,在现代物流中“信息”是第一要素,它取代了传统物流中“运力”是第一要素的地位,而建立高效畅通的物流信息系统,实现物流管理信息化就可以实现从物流决策、业务流程、客户服务的全程信息化。因此物流信息系统是发展现代物流的支柱。事实上,作为现代意义上的物流,是在信息技术发展提供了技术可能性背景下才发展的。在欧美日本等国家,计算机技术特别是微电脑技术及应用软件的发展为企业提供了有效的辅助管理手段,计算机的普及应用,使MRP、DRP和JIT等先进的物流管理技术产生并得到应用,从而推动了物流活动一体化进程。为了满足物流国际化,服务形式多样化和快速反应的要求,物流信息系统和电子数据交换技术,以及internet、条形码、卫星定位系统及无线电射频技术在物流领域中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3.加速引进和培养物流人才

要发展现代物流业,必须有一只强有力的物流人才队伍做支撑。目前我国各个经济区域都存在着现代物流研究人才、现代物流管理人才、第三方物流企业家、现代物流技术人才、现代物流操作人才、物流职业经理人、物流职业经纪人等明显不足的现象。所以加速引进和培养物流人才,建立一套强有力的现代物流业发展人才体系是当务之急。首先要加强物流人才培养和物流从业人员的培训,建立完善的多层次的教育体系,满足对物流人才多样化的需求。从总体上看,我国的物流教育还很落后,可以借鉴日本和欧美的教育培训系统,日本和欧美的物流人才的教育培训已经形成了完整体系,首先是大学内设置了与物流相关的学科,并在有关学科开设物流课程;其次是在研究生院设置物流学科方向,形成了物流研究生培养系统;再次是企业及物流协会和学会开展物流职业教育,广泛深入到各行各业,这是最重要、最经济的实用人才培养方式。再有就是对现代物流的教学和科研人员、中高级物流管理和技术人员进行出国培训、进修,或聘请国外及我国香港、台湾地区的物流专家、留学人员进行讲学和工作。这样可以通过加强国内外物流领域的合作,鼓励人才交流,在为物流人才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同时,更为后发区域带来后发利益。

参考文献:

[1]王必达:后发优势与区域发展.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

[2]宋则行杨玉生杨戈:后发经济学.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3

[3]朱传耿沈山:区域经济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

[4]骆温平:物流与供应链管理.电子工业出版社,2002

[5]施培公:后发优势——模仿創新的理论与实证研究.清华大学出版社,1999

区域优势产业选择指标体系研究 篇4

1 区域优势产业选择的含义

区域优势产业选择不应仅仅局限于选择区域内现有优势产业,为了区域的可持续发展还应选择潜在优势产业。由于潜在优势产业善处于萌芽期或成长期,因此,在与本区域内不同类型产业比较中其综合优势可能还远远落后,可是在经济水平相当的区域间同类型产业相比过程中又可能排在前列,即说明它相对于在其他区域中发展来说更加适合在该区域内发展。故此,在选择各区域优势产业过程中,不仅需要对区域内不同类型产业进行比较,而且还要对区域间同类型产业进行比较,通过两者比较结果的结合能够准确的选择区域优势产业。具体区域优势产业划分标准如图1所示,需要说明的是,图1存在一个隐含假设,即区域间产业比较的区域经济水平应是相当的,因为若是不同区域经济水平产业比较,那么有可能不发达区域的潜在优势产业排在后列,从而使得不发达地区不存在潜在优势产业。

另外,决策者选择区域优势产业的目的是为了熟知区域经济发展的现状以及为将来的经济发展方向制定相应的政策,具体表现在对区域内现有优势产业进行产业升级,即明确其优势所在,实现优势升级,提升区域优势产业在产业链中的地位,另一方面,挖掘区域内潜在优势产业,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为区域经济快速可持续发展提供助力。

因此,区域优势产业选择是指决策者为促进区域经济不断可持续发展,依照区域优势产业选择指标体系,同时结合综合评估方法构建选择模型,并对区域内的不同类型产业及经济水平相当的区域间同类型产业进行实证比较,然后,根据主观判断、参考国外相关选择标准,确定出区域优势产业的过程。

2 区域优势产业选择指标体系研究进展

区域优势产业的复杂性决定其选择基准不能使用单一的指标,而其系统性决定了各指标之间即相互独立,又相互联系。所以我国多数学者一般依据相关理论基础和具体国情或区情依照层次分析指标构建法建立优势产业选择指标体系,其包括目标层,准则层,指标层三个层次,其中准则层主要来源于国外经济学家解释国际贸易现象的各类理论中所考虑的主要因素,如赫克歇尔和俄林在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基础上提出要素禀赋理论中的要素密集度以及要素丰裕度,林德的需求相似理论中的需求偏好因素,克鲁格曼的新贸易理论中的规模经济和产品差异性,波特的竞争优势理论中的钻石模型以及杨小凯的内生优势理论中所提出的交易成本因素等。除此之外,也会借鉴主导产业中常用的具体基准来选择区域优势产业,如筱原三代平的两基准,即收入弹性基准和生产率上升基准,美国经济学家艾伯特·赫希曼的产业关联度基准等。

在创建区域优势产业选择指标体系时,当指标数量偏少以及各指标能独立衡量某一因素时,指标体系的准则层可以被省略。如:杨浩(2006)在长三角地区优势产业选择中构建指标体系:资本产出率、劳动生产率、产业贡献率、企业产出增长率[1]。而当指标数量过多并且指标之间有很强的相关性时,应添加准则层来使得指标体系内部结构清晰化。如:宋德勇,李金滟(2006)提出区域优势产业指标体系:企业获利能力(投资利润率的增长速度);产业集群(企业间的投入产出比率、企业数目)、市场影响力(收入弹性基准)[2];赵君,蔡翔(2007)构建区域优势指标体系:市场优势(区位商、市场占有率);生产要素优势(技术要求相对密度、就业吸纳率、产值利税率、产业利润率);环境优势(需求收入弹性指数、劳动生产率)[3];魏立桥, 郑博文(2008)构建区域优势产业指标体系:产业规模(劳动力专业化率)、产业发展潜力(需求收入弹性、比较劳动生产率)、比较优势(产业贡献率、市场占有率、区位商)、社会效益(就业吸纳率)[4] 。可见,区域优势产业选择指标体系研究作为现今产业经济学和区域经济学领域的一个热点,正越来越受到学者的关注和重视。现阶段,国内学者构建选择指标体系的视角趋于多样化,其中的各类指标混用和内部结构相互矛盾的情况屡见不鲜,同时指标使用的重叠现象也大量存在。本文在前人的研究经验基础上,从产业的经济优势实现原因和产业发展目标这两类视角分别构建区域优势产业选择指标体系,并通过两者的比较,认为它们应同时作为区域优势产业选择的参考。

3 区域优势产业指标体系框架构建与应用思路

依据以往区域优势产业选择指标体系构建经验,国内学者往往根据相应的区域优势产业的选择原则来构建选择指标体系,但是它们多是强调的选择基准,例如产业关联原则其实就是产业关联度指标,这容易导致与选择基准概念的混淆。本文认为选择原则分为框架构建原则与指标层构建原则,前者包括区域优势产业选择应考虑国家与区域之间的关系;区域优势产业选择应体现其相对优势性,区域优势产业的选择应符合全面比较,而后者包括数据可获得性,科学性等原则。

3.1 区域优势产业指标体系框架构建

依据以上原则构建指标体系准则层,本文分别构建区域优势产业原因类和目标类选择指标体系,其中前者是借鉴国外相关优势理论中的分析因素以及国内学者相关研究的经验,总结得出区域优势产业形成的六个主要原因类因素:要素禀赋、要素生产率、产业基础、产业集聚、需求因素、政府治理。尽管各类产业内在特征和外部环境的差异会导致优势产业形成的原因不同,但自进入21世纪以来,上述六个因素之间具有一定的相关关系,因此,优势产业形成的差异主要体现在各种原因的作用大小上,在多元统计分析中,其作用大小最终可以用各要素的权重衡量,权重越大的要素在发挥经济优势的作用越大,即为主导要素。目标类因素是根据人类发展产业最终所看重的结果来构建的,主要体现在产业发展应最大程度发挥自身的经济优势上,与此同时,随着人类对环境污染以及社会稳定的重视程度逐渐变大,因此,各产业在发挥经济优势的同时还应考虑环境污染、社会稳定以及对整体区域经济和其他产业的带动作用。

原因类因素与目标类因素具有一定的因果关系,前者多数来源于西方经济学理论模型中的分析变量,故能很好的解释目标类因素中的经济效益与经济效率,同时也能部分解释产业对社会稳定与环境污染的影响。因此,两类指标体系具有部分一致性,如图2所示。

3.2 区域优势产业指标体系的应用思路

经过以上两类因素比较分析,目的类指标体系一般可以用于衡量人类对产业发展预期目标的实现程度,但无法判定区域优势产业的优势所在。而原因类指标体系可以作为优势产业形成的解释因素,它往往是直接导致区域优势产业形成和良好发展的关键因素,它们的衡量指标不但难以量化,而且容易忽略非经济目标要素,因此,根据区域优势产业选择定义和选择原则,应将原因类因素与目标类因素作为区域现有优势产业和潜在优势产业的选择依据,再结合多元统计方法分别构建选择模型,得出区域间的同类型产业优势排名与区域内产业优势排名,依照图1的划分标准初步确定区域潜在优势产业和现有优势产业。再根据两类指标体系选择的结果对照,具体分析确定出最终的区域优势产业。如图3所示。

4 区域优势产业原因类因素及相关指标

根据相关动态比较优势理论,如赤松要的雁行形态理论,弗农的产品生命周期理论以及阶梯比较优势论,生产要素在优势产业发展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而区域优势产业的动态变化是在技术进步与创新以及制度变迁的推动下发生的,在这一过程中不应仅仅是生产要素禀赋发生变化,要素生产率、产业聚集、产业基础、需求因素、政府治理也会产生相应的变动并对产业的发展带来一定的影响,并可能是区域优势产业形成的主要源泉。

(1)要素禀赋。

根据赫克歇尔-俄林的要素禀赋论,具有相对丰裕的劳动力,累积资本量以及先进的生产工具是形成产业比较优势的关键因素,它们被统称为生产要素,随后新要素理论的日益兴起,人力资源又被纳入生产要素的范畴,这不仅打破劳动力同质假设,还导致高级生产要素和低级生产要素的划分格局的出现。在现今产业发展的过程中,高级生产要素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因此,本文认为区域优势产业的累积高级生产要素应领先于其它产业,一般可以采用产业人力资源相对丰裕度,产业资金相对丰裕度,产业技术相对丰裕度。

(2)要素生产率。

要素生产率又或称为生产要素生产率,是多种生产要素的投入及相互作用的共同结果。从生产率的角度考虑优势产业的优势所在,反映着生产要素从事生产时发挥经济优势的能力和效率,也是技术水平程度的最直接体现,与其他产业比较时,较高的生产率说明了该产业技术水平的领先性,即掌握了先进的生产技术或工艺,使得该产业生产出高附加价值产品,从而取得较高的经济效益形成优势产业。因此,在确定地区优势产业时,需考虑生产要素生产率,可以采用产业全要素生产率(TFP)来衡量。

(3)产业集聚。

产业集聚是一个地理上较为集中,由核心产业和相关产业构成,在相关支撑机构的协作下,相互之间结成网络化的关系,通过发挥集聚效应和持续创新来不断获得竞争优势的虚拟化产业组织形式。根据产业发展的历史经验证明产业集聚是区域优势产业快速形成和良好发展的关键因素,因此,现今很多地区政府制定相关政策来促进产业的集聚,如很多地区的建立高新园区产业,就是为了通过产业集聚来促使高科技产业成为本区域优势产业。一般来说,产业产值区位商是一种较为普遍的产业集聚测算指标。

(4)产业基础。

根据波特竞争优势理论,优势产业的发展及形成与相似产业与支持产业的发展情况具有很大关联性,它们在本文中统称为产业基础,是指为优势产业提供投入的纵向供给产业、与优势产业进行生产合作、信息共享等方面的相关产业以及优势产业依赖程度较高的部分基础产业,这些产业是影响区域优势产业取得竞争优势、降低成本、提高质量和效率的重要因素。可以采用产业感应力系数来测算,其值越大表示其它产业对该产业的需求影响越大。

(5)需求因素。

许多经济理论都强调了需求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如波特的竞争优势理论,林德的需求相似理论,因此目标客户的需求是各区域优势产业发挥经济优势的重要来源,需求因素主要包括需求规模和需求潜力。需求规模表示优势产业的需求数量方面的指标,需求规模越大,产业的需求优势越大。一般反映现有的需求,可以利用市场占有率指标来衡量需求规模,它从市场的实际占有情况来测度一个区域在该产业领域相对于其他地区的需求优势。而需求潜力反映的是区域优势产业发展潜力,需求潜力越大区域优势产业能够发挥经济优势的力度越大,一般采用需求收入弹性指标来衡量,它反映某一产业产品的需求随着国民人均收入的增加而增加的相关关系。需求收入弹性指数越大,说明随着国民人均收入的增加,该产业产品的需求量也就越大。

(6)政府治理。

政府治理对区域整个竞争优势的形成起着很重要的作用,它是一个区域的政府机构相对于另一个区域的政府机构具有更高的治理效率和降低交易成本的能力。政府治理对区域优势产业的形成和发展可能起着辅助作用,也可能起着主导作用,例如在不发达地区,市场体制还不完善,需要政府的引导和扶持,选定某些产业进行赶超性发展,能实现产业结构的完善及优化或者某方面的战略意图,而在市场机制相对完善的情况下,政府治理主要起着辅导作用。但无论起着什么样的作用,政府治理对优势产业形成的作用是显而易见的,影响着优势产业的成长环境。因而政府治理可以作为区域优势产业形成的一个解释变量,采用产业负税率来衡量。

5 区域优势产业目的类因素与相关指标

在区域优势产业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原因性的影响因素无论怎样变化,最终目的都是为了使得产业在有限资源条件下最大程度地发挥经济优势,但是随着人类对其它非经济要素的重视程度越来越来看重,如生活环境的保护和社会稳定等,因此,本文根据人类对产业发展的要求设定目的性指标体系,它由经济规模、经济效益、产业与经济关联性,环境污染与就业水平五个目标因素构成。

(1)经济规模因素表示区域优势产业在一定时间和空间内所能创造的经济总量,是从数量方面对产业进行的经济评价,一般可以用产业总产值,产业总收入和产业总资产。

(2)经济效益因素是反映区域优势产业的动态发展情况和在一定经济成本的基础上所能获得的经济收益,从质量方面对产业进行的经济评价。一个产业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益可以有力的推动区域经济的发展,一般可以用产业增长率、成本费用利润率、产品销售率、资本积累率来衡量。

(3)关联性因素主要是优势产业对其他产业的波及效应,以及对区域经济发展的贡献程度两个方面。前者主要分为通过后向联系产生的影响力和通过前项联系产生的感应度。一般用影响力系数和感应度系数衡量。而后者是对区域经济发展的贡献程度一般采用产业部门贡献率指标来衡量,它是指在经济增长率中各产业部门的贡献所占的相对份额,能反映产业的增长速度以及其发展的趋势和潜力等。

(4)环境污染因素主要是区域优势产业的发展对人类生活环境的污染程度的影响,是表明该产业对外部环境的负面影响,自从全球可持续发展战略提出以来,人类对于环境重视的程度逐渐变大,因此,在考虑产业发展的同时,尽量减少环境污染成为人类的主要目标之一,一般可以采用产业废气、废水排放的达标率和固体废物回收利用率来衡量,其值越大,则产业对环境的负作用越小。

(5)就业水平因素一直是政府所关注的焦点,因为提高区域经济水平的目的就是为了让人们生活的更好,通过许多经验研究表明,就业水平高的国家,其社会稳定性也高,因此,产业对就业的影响可以反映它对社会的作用,一般用区域产业就业贡献率和区域产业就业吸纳率指标来衡量,它们都是反映产业缓解就业压力能力的重要指标。

6 主要结论

本文主要提出了两类指标体系构建思想,一类是以要素禀赋、要素生产率、需求因素、产业聚集、产业基础、政府治理六个原因类因素所构建的区域优势产业选择的原因类指标体系。另一类是以产业经济效益,产业经济效率,产业对环境污染的影响,产业带动作用和产业对就业水平的贡献五个目标类因素构建的目标类指标体系,前者可以使决策者从本源上认识各区域优势产业形成原因,从而有针对性地提出培育和巩固区域优势产业的政策,后者可以使得决策者直观了解区域产业的经济优势水平以及对外影响作用并且量化程度也高,两类指标体系具有一定的因果关系,在选择区域优势产业时,决策者应同时参考这两类指标体系。

此外,本文还认为区域优势产业包括现有优势产业和潜在优势产业,并提出区域潜在优势产业的选择思路,即以原因类指标体系与目标类指标体系的指标体系作为选择依据,结合综合评估方法(如因子分析法)来构建选择模型,对区域内的不同类型产业和经济水平相当区域间的同类型产业进行比较,以图1的划分标准可以初步确定出各区域潜在优势产业和现有优势产业以及按照图3所示,最终选择区域优势产业,从而为决策者在制定产业政策或产业规划时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1]杨浩.长三角地区优势产业界定及关联性分析[J].财贸研究,2006(6):7-12.

[2]赵君,蔡翔.基于比较优势的区域优势产业选择研究——以广西制造业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07,35(18):5624-5628.

[3]宋德勇,李金滟.论区域优势产业的作用机制与培育途径[J].理论月刊,2006(3):73-76.

[4]魏立桥,郑博文.甘肃省特色优势产业定量选取研究[J].开发研究,2008(1):22-25.

[5]保罗.克鲁格曼,茅瑞斯.奥伯斯法尔德.国际经济学[M].海闻,蔡荣,郭海秋,等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

[6]迈克尔.波特.国家竞争优势[M].李明轩,邱如美,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2.

立足区域优势 发挥地方特色 篇5

摘要: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教材改革成为当前教育的一大热点、难点问题,教材改革势在必行,音乐教材改革也成为每位音乐老师面对的课题和挑战。以现行教材为主,进行适当的改革和补充,成为音乐教材改革的主要手段和方法,本文以现行音乐教材的应用现状和存在问题入手,以解决问题和提出方法为根本,立足区域优势,发挥地方特色,努力改进现行教材体系,大力开发校本课程,努力为农村音乐教育作出自己的贡献。

关键词:区域优势地方特色农村音乐教材改革

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新课程改革的层层推进,教材改革也成为当前教育的一大热点、难点问题,不论是语数外还是音体美,都存在这样那样、或多或少的问题。在我们的教学过程中,总会听到老师们关于教材的一些怨言和牢骚,说明现行教材与我们的教学实际还有一定的差距。作为美育教育中重要的学科之一----音乐,也存在着教材跨度大,适用性不大,连贯性不强等许多实际问题。虽然在2001年6月教育部先后颁布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中学音乐课程标准》等许多纲领性文件,从课程体系、结构内容等方面对音乐教育改革提出了许多新的要

求。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老师都对教材的改革进行了各种

各样的尝试和研究,现就本人在农村中学音乐教材改革中发现的一些实际问题和具体做法作如下论述。

一、学校音乐教材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现在各级学校使用的教材是湖南文艺出版社(湘教版)出版的教材。该套教材以主题为单元、以课程标准为核心,以审美培养为重点,内容涉及声乐、器乐、欣赏(器乐、戏剧、歌剧)等多个方面,体现了以音乐审美为核心,以兴趣爱好为动力,引导学生参与到音乐实践中,尊重个体差异的音乐体系和学习方法,体现了音乐教育是实施美育的重要途径这一功能。但音乐的地域性非常强、地方色彩明显、差异性较大,由于这些因素导致湘教版教材在各校实施起来感觉连贯性不强,大部分内容与生活实际贴合度不够,学生在课堂中的学习兴趣不浓厚等问题,因此,如何进行教材改革成为许多音乐老师面临的重要问题,现就本人在教学中的一些具体做法作如下论述。

二、具体实施办法

(一)、立足教学实际,创新教材体系,加强对现行教材的改革与研究。在教学实际中,无论校外音乐资源还是校本课程资源,都应以现行使用教材为主。因此如何恰当合理的为现行音乐教材服务,加强对现行音乐教材的改革成为每位音乐老师教学改革的重头戏,为此我们在立足湘教版教材的基础上,立足教学实际,对教材内容进行了一些适当的改革和补充,使现行音乐教材

能够满足日常的教学。

(1):在歌曲教学中加入流行元素。在现行教材中,有好大一部分内容都是歌曲教学,每册大概二到三个单元,但歌曲教学是音乐教学中的重要内容之一,很显然这些内容远远不能满足学生对歌曲教学的需求,再加上有些歌曲专业性较强,地域特征明显,明显不能适应农村学校学生学习实际,针对这些问题,本人在教学实际中广泛听取学生意见,努力涉猎流行音乐中的精品,对所选内容分进行细致的甄别与删选,努力使所选内容主题突出,对学生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有积极的作用。比如我们选择了一些主题鲜明、适宜传唱的流行歌曲进入课堂,丰富我们的歌曲教学内容,比如励志性歌曲《水手》,注重情感教育的《我的好兄弟》和《军中绿花》等内容,进行理想教育的《无名小路》、《精忠报国》等歌曲,学生学习积极性高,接受速度快,是对现行音乐教材歌曲教学的重要补充。

(2):在戏剧欣赏教学中加入地方特色。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在长期的音乐发展中形成了独特的戏剧文化,但中国幅员辽阔,戏剧种类繁多,而学生戏剧基础较差,如何培养学生的戏剧欣赏能力,提高学生的德育水平成为戏剧教学的关键。在各册梨园百花单元中,教材安排了好多豫剧、越剧、黄梅戏等内容,地处西部农村的学生对这些戏剧种类比较陌生,但对地方戏曲却非常熟悉,比如秦腔,陇剧、眉户剧及地方民间小调等,绝大部分学生对这些戏剧种类比较熟悉,每逢节庆日,学生都能欣赏到

一些民间剧团的戏剧表演,有些学生受父母影响还是著名的小演 员,在平时的一些演出中都能演过或者唱过这些戏剧和地方小调。因此在地方戏剧教学中学生能够较快的融入到戏剧所表达的情感中,对提升学生的戏剧欣赏水平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3)在器乐欣赏教学中更换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音乐审美水平。器乐教学无论对学生的审美水平提高还是对学生自信力和理解力的培养上都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但农村学生器乐基础差,理解能力有限,如何选择恰当的乐曲,在器乐欣赏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比如在八年级上册《八音和鸣》中,有一首教学内容是欣赏二胡独奏曲《江河水》,而江河水所表达的意境学生理解起来相对较难,如何选择让学生理解容易又符合单元主题的乐曲成为而教师教学的难点,我在教授本节内容时换成了相对容易,接近地气的二胡独奏曲《奔驰在千里草原》,相比而言,这首乐曲主题鲜明,旋律优美,律动感较强,地域特色明显,再加上在我们生活的周围就有蒙古族生活的场景,学生对乐曲反映的内容都是日常见过或听过的,因此学生理解起乐曲内容来更加容易,也更有利于学生音乐欣赏水平的提高。

(二)、立足地域优势,注重地方特色,加快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利用。随着国家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的改革与实施,旨在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情况,实施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学生的使用性,因此开发校本课程不仅是教师教学实际的需要,也是国家大力提倡和实施的教育方

针政策。因此针对目前教材的不足,为满足教学的实际需要,开 发校本课程成为新课改对老师提出的一个新的目标和要求。为此本人在学校领导的大力支持下,积极努力的开发校本课程。编写出了两本校本课程,成为了现行教材有利的补充。在开发校本课程的过程中本人立足本地实际,采访了当地一些地方文艺骨干,县文化馆工作人员。以乡土文化为底蕴,以音乐课程标准为依据,以音乐教材为蓝本,以突出地方文化特色为目标,以提高学生音乐素养为目的。编写了《地方民间艺术赏析》和《爱国歌曲大家唱》两本校本课程。

总之,教材改革是课程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选择和编写科学合理的教材不仅是实施素质教育对学校管理工作提出的新要求,而且是学校体现自己办学特色,贯彻落实国家教育方针政策的重要体现,更是教师自身素质和能力的表现,因此,作为新时代的音乐老师,我们要积极投身到音乐教材改革中,以高度的责任心和使命感加入到教材改革的大军中,为音乐教育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深度营销创区域竞争优势 篇6

细分市场走区域化品牌之路

品牌区域化

竞争使得市场版图得以重新划分。一线品牌、二线品牌以及区域性品牌,在市场竞争中的地位和特征表现得愈来愈明显。就一线品牌而言,主要指全国性领导者品牌,表现在市场竞争范围上,为覆盖全国市场;表现在消费领域,则为领导者品牌群。二线品牌,我们将其归纳为挑战者品牌。它们紧跟领导者品牌参与市场份额分割,并随时都有超越领导者的机会。它们的生存方式比较灵活多样,可以偏守一方,也具备向全国市场发起进攻的实力、机会和勇气。区域性品牌,多缺乏与领导者品牌和挑战者品牌竞争的实力。局限于某区域市场精耕细作。但随着消费层次多元化需求的影响,市场的多元化特征也愈来愈明显。于是根据区域消费市场的消费特点,以细分市场为依据,走区域化品牌发展之路;以建立核心市场的方式,加快对区域市场的分割,并牢牢稳住一块核心区域市场或者,自然成了时下愈来愈多企业走出竞争困局的出路。

抢先占位对市场营销来说,越来越重要和突出,建立核心区域市场,是企业建立市场主动话语权的关键所在。集中营销和精耕营销,将成为围绕核心目标市场,进行市场营销战的决定性工具,就是说,深植于某一市场;运用精细化营销策略和集中资源打“歼击战”,是决定某一品牌能否成为该区域市场强势品牌的关键所在,它要求厂家在在态度上要精耕细作,打持久战;在策略上要精雕细刻,打深入战,将市场营销策略深入到每一个执行细节;在方法上要精妙绝伦,打细腻战,让每一个营销推广都能转化为营销力,推动产品销售和提高品牌影响力;在品牌上,打情感战,将品牌个性的、文化的特征根植于当地市场文化环境中,完全融入当地的人文环境,建立起情感化沟通,彻底进入消费者的“心智”。

区域市场竞争优势

在广告、炒作时代,很多厂家采用的是压迫式广告传播和强势招商策略,重心大多只停留在经销商的层面,没有将策略执行延伸到终端售点和消费者层面。由于存在机会市场心理,厂家(甚至于大区经销商)要实现短期销量增长和销售额最大化,必须注重市场的“广度”。也就是说,没有认真培育核心市场的观念,大多依靠经销商的力量来做市场,以使厂家有大量的时间、精力和财力来运作更多市场。即使是做广告,都只是将广告受众锁定在经销商身上。真正在运做市场的是每一个区域的经销商,依靠它们现有的渠道自然销售。

但随着市场竞争愈来愈激烈,渠道下沉和营销重心下移,成为市场营销的一个主要趋势,它需要厂家和经销商下沉到某一区域市场,从终端做起,讲究市场攻心战略(赢得某一区域市场消费者认可)。要做到这一点,离不开厂家和经销商的细腻执行和精耕细作,营销更加注重市场运作的“深度”。

即使是全国性的品牌,它们的市场也有核心、重点和次要市场之分,不可能将每一个区域市场都运作得很好。真正运作好一个区域市场,相对来说需要较大的资金投入和资原配套,比如说人力资源、市场资源。为此,抢占核心市场竞争优势,已经愈来愈成为未来市场竞争的关键所在,这种“核心市场竞争优势”,是按照地域属性划分的“区域市场竞争优势”,建立在对区域市场的集中攻势、细腻执行和精心培育之上。

从市场营销理论角度看,庄重营销“深度”,是建立在自己产品和资源优势基础上的一种比较优势竞争战略,首先强调的是一种战略思想,即真正要成就一个核心市场,需要集中精力把市场做透;其次强调的是一种战术手段,即把既定的营销策略和方针,贯彻执行到每一个渠道的末稍和每一个消费者的心中;再次强调的是一种竞争思维,即以“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的营销思想,结合自己的实力和资原来谋定具体的营销策略和战术;最后强调的是一种服务意识,不管是营销执行也好,还是与合作伙伴的合作也罢,“深度”背后就是一种“服务”;即服务于每一个区域市场、服务于每一个消费者、服务于每一个合作伙伴,包括经销商、终端商以及资源配套伙伴等等。

从市场营销策略上看,“深度”就是“深度分销策略”。它的现实意义在于:第一,优化售点网络,扩大产品与消费者接触几率,从而提升宣传效果。第二,提高市場占有率。第三,优化市场结构和确保服务到位。“深度分销”是相对于企业现有的营销资源而言,其实质就是将市场敞“透”,因此,我们习惯上又称之为“精耕营销”理念。

笔者认为,“深度分销”的最终目的就是“决胜终端”。即通过对产品终端市场的有效售点布控和促进,优化客户网络结构来“控制市场”,以提高产品在某一区间市场的占有率。第一,要求终端最大化,即让每一个有价值的终端都有自己的品牌”。第二,要求终端最优化,即“让每一个有自己品牌的终端都能够卖货”。包括终端售点的有效选择和组合、导购人员的培训、售点POP广告和销售促进的有效组合以及对终端售点的服务跟进。

所以,“深度分销”对企业营销战略而言有“三个保证”。

第一保证产品能够以最快的速度、最短的时间、最合理的价格到达消费者群。传统的分销渠道表现为通路层次过多,经销商“坐商”的营销方式导致终端售点布货不足,服务不到位,终端促进无人做,通路效率极低。同时经过层层产品转移,使最终售价偏离企业预期合理价位。这种现象极不利于企业产品和品牌的有效推广和市场占有率的提高,尤其是对新产品的推广影响极大。

第二保证通路成员商和消费者利益最大化。通路层次减少,通路中的每一个渠道商的相对利润得以提高,尤其是终端商,利润提高了,对产品的推广就会“卖力”,从而削弱了他对竞争产品的推广力度。同时消费者也得到了实惠,从而加深对品牌的记忆;

第三保证产品与消费者,企业与经销商的有效沟通和信息的及时反馈。

区域市场的有效“深度分销”

区域化实效营销的原则是让市场做得更透,具体营销策略包括渠道结构的调整、经销商的优化、终端的生动化陈列等几方面。

整合传统渠道商

首先根据“优胜劣汰”的原则,将有良好信誉,有市场开发战略理念,终端网络优势明显的分销商留下,不能胜任的坚决予以撤换。其次将保留下来的分销商按批发、超级终端、商场和社区终端进行分类,给予不同策略的要点培训,不同的客户目标,应有专人服务,其方法和策略也各有侧重点。再次建立下游客户开发和管理体系,组建助销业务员队伍和分销商业务员队伍,从战略战术上逐渐建立起“企业一一经销商合作配销管理体系”。二者的职责和目标有严格划定,前者执行企业的职责,主要协助经销商进行市场开

拓和市场生动化,后者则配合前者代表经销商执行获取订单,送货,收款,运输、库存管理、促销跟进等任务。

扁平渠道结构

将市场重心下放,改变过去一个省级市场交由一个总经销商或几个分销商负责而企业营销机构在总部摇控指挥的做法;一方面将营销策略重点放在终端市场的开拓上,缩短整个销售通路的长度,适时增大二级网络和终端网络;二是加大对有潜力的二级客户的开发,逐渐扶持,培养和巩固二级市场的经销商网络。

通过对终端直接供货或自建终端,可以有效巩固终端市场,降低市场风险,提升品牌渗透力,加快系列产品进入市场的速度和密度。具体策略包括:在强势超级终端设“店中店”;对终端直接供货;自建终端(比如:“茅台酒”在全国300多个地级市,2800多个县级市建立起“中心配送——专卖店(柜)”的直销网络渠道联盟(比如:“通化”与“北京华联超市”战略联盟)等。

终端生动化

有效铺市 根据对某一区间市场的终端店调查结果,拟定一份详细的铺货计划,包括终端分布、所需产品和促销品、人力、交通工具等,根据铺市计划备好所需物品和人力。正式铺市寸首先做好铺货记录(包括铺货时间、数量、进货单价,金额,促销品发放情况以及店主名称、地址、联系人、电话等);其次,厂家与经销商对铺市的风险应有准备,同时对风险的承担,二者之间应有一严格的约定;再次,健全铺货报表和信息反馈管理体系;最后要重视回访和理货,必要的回访有利于加强沟通,收集意见,及时调货或补货。值得注意的是,首次铺货的数量不宜过多,应根据商超、社区零售店的类别以及规模大小选择性铺货。

有效产品展示 首先要能充分展示产品和品牌形象;其次要易于消费者看见和方便顾客拿取;再次是理货员应定时定点回访,注意产品陈列位置是否最佳,保持产品清洁无破损。最后要注意的是,系列产品应尽力围绕“品牌”集中陈列,增强视觉冲击力。

有效终端促销 促销须根据区域终端特点、消费习惯、竞争对手的行动量身定制。方式可包括POP广告。售点折扣、有奖销售、附赠品销售、累计消费折扣、节日折扣促销、捆绑促销、人员促销、公关促销等。

及时理货 保持产品在超市的货架、瑞头,堆码整洁,干净,给顾客一个清新的产品形象;了解产品的销售动态和盘点产品的库存量,调换残次品,补充货品;充分利用理货的机会随时了解竞争产品的情况,为市场决策提供参考依据;随时清理促销品,替换破损部分,给顾客一个良好的品牌记忆点;与终端点的釆购员、导购员、团购部成员、财务人员以及卖场经理保持短距离沟通,为结账、促销等创造一种良好的关系基础氛围。

有效激励 包括对经销商、终端商、销售人员和理货人员的激励。就“营销激励”而言,笔者认为关键在于“激励范围的制定和选择”、“激励策略的制定和选择”、“激励目标的设置和实施”这三个方面。有效激励战略和战术的最终目的是要实现销售增长、提高市场占有份额和改变当前市场销售窘境(包括销售下滑、危机事件产生的负面影响、合作伙伴缺乏市场信心等)。选择激励营销策略往往基于销售淡季、新产品上市、产品销售遭遇停滞不前或者下滑、市场营销遭遇危机事件(比如说,媒体危机、产品质量危机)等情况,釆取积极和主动激励措施(包括淡季销售折扣促销;淡季降价促销;加大广告或者终端售点销售促进力度;月度、季度以及年终奖励等等),提高营销人员、营销合作伙伴(含经销商、分销零售商、广告商以及营销顾问机构等)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以改变当前市场销售现状,恢复市场销售潜力和提高当期产品销售额。

区域产业优势 篇7

2012年1月, 湖北省认定了省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14家, 荆州有2家, “荆州石油装备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名列其中, 成为湖北省首批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湖北省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建设是进一步加强基地的创新创业体系建设, 加大培育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和战略性新兴产业, 促进基地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重大措施。

荆州石油装备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以四机厂为龙头, 集四机塞瓦、湖北四钻、江汉建机等40多家企业, 周边分布有国家重点高新技术企业, 是我国重要的石油装备制造基地。荆州石油装备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建设主要有地理区域优势、政策支持优势、工业基础优势、产业集群优势、品牌市场优势、技术优势等6个方面的比较优势。

二、基地比较优势分析

1、地理区域优势

产业的发展离不开所处的背景环境、当地的人文素质等因素的影响。荆州市地处湖北省中南部, 长江中下游, 江汉平原腹地, 毗邻江汉油田, 对接武汉, 沟通宜襄, 联动湘北, 为全国“四大增长极”十字轴线的交叉区域, 对鄂中南的发展具有引领作用;荆州是江汉平原重要的商品流通中心, 交通枢纽城市, 是武汉—宜昌—襄阳三大都市区的联系纽带;荆州处于长江经济带“金扁担”的中点, 挑起武汉城市圈和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 是“长江经济带钢腰”;荆州石油装备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濒临长江黄金水道, 207、318国道、宜黄高速公路和铁路在此交汇, 西距三峡国际机场仅40余公里, 区位交通优势明显, 工业特色鲜明, 发展态势良好, 经济发展总量逐年增长;更重要的是荆州人才资源、土地资源、淡水资源丰富, 能够为石油装备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 同时荆州石油装备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的健康、持续、快速发展也给荆州带来了更好的发展机遇。

2、政策支持优势

(1) 国家政策助力石油装备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发展。石油是“黑色黄金”、“经济血液”, 作为战略性资源, 石油安全关系到一个国家能源安全和经济安全, 石油技术装备是国家石油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中国石油装备制造业快速发展不仅在规模上有了长足进步, 在研发技术上也有重要突破, 中国已成为世界的设备制造基地和加工中心。2006年国务院出台了《关于加快振兴装备制造业的若干意见》, 2009年制定了《装备制造业振兴规划》, 2010年国家“十二五”规划进一步将“先进油气开采技汉宜高术与装备”作为重点发展领域, 尤其是在深井、超深井及海洋石油装备方面, 支持国家石油装备行业的发展, 这些都为石油装备制造产业发展提供了稳定政策支持。

(2) 湖北省大力支持荆州加快振兴成为基地发展的助推器。2008年省委、省政府提出推进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建设, 明确了荆州的重要地位;2009年省委、省政府印发了《关于加快湖北长江经济带新一轮开放开发的决定》, 确立荆州是重点发展区域;2011年9月关于《中共湖北省委湖北省人民政府关于实施“两圈一带”战略加快构建战略支点的若干意见》明确着力加快荆州振兴, 提出加速推进新型工业化, 加快培育大产业, 大力推进工业强市, 壮大提升装备制造等支柱产业;2011年11月, 省委、省政府又专门印发了《关于实施“壮腰工程”加快荆州振兴的意见》, 明确加快新型工业化进程, 构建现代产业体系, 努力打造机械制造千亿元级产业, 把荆州建设成江汉平原中心城市、长江中游重要的机械制造及化工基地, 使荆州成为湖北长江经济带的“钢腰”, 成为构建促进中部地区崛起重要战略支点的重要支撑。

(3) 荆州政府具体政策保障大产业打造荆州的钢筋铁骨。荆州市委提出“壮腰工程”的核心和关键是“壮工业”、是做大做强工业经济, 并制定了相关优惠政策与措施保障荆州石油装备“大产业”健康、快速发展, 打造荆州的钢筋铁骨。

在荆州石油装备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建设方面, 荆州政府制定了鼓励发展的优惠政策和配套措施, 市政府已规划在石油装备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内投资1000万元建一栋1.32万平方米的孵化大楼, 用以孵化石油装备等类别的中小企业, 市科技局每年从市级科技研究经费中拿出300万支持石油装备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内的企业发展;荆州市出台《关于引进博士等高层次人才的若干意见》, 出台优惠政策吸引高层次人才来荆创业;荆州区[2009]11号文件《中共荆州市荆州区委、荆州市荆州区人民政府关于支持中小企业加快发展的意见》, 为扶持中小企业快速发展的提供优惠政策;充分发挥现有的国家级科技孵化器、国家经济开发区, 科技生产力促进中心等优势, 推进石油装备产业建设;荆州市出台相关政策加强风险投资与融资平台建设, 以吸引资金投入。

在荆州石油装备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组织管理方面, 由荆州市政府组织成立湖北省石油装备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领导小组, 以科技局和荆州区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人挂帅, 下设石油装备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领导小组办公室、基地办公室、石油装备高新技术孵化器、基地办公室联席会、基地协会、同业商会、企业家协会, 构建荆州市石油装备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服务体系, 使基地内企业在科技、管理、政策等方面达到资源共享、品牌共举、特色共造, 共进发展。

在荆州石油装备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技术服务保障方面, 重点做好建好发展平台, 壮大龙头企业, 打造区域品牌, 发展基地自律组织, 优化发展环境等工作。

3、工业基础优势

荆州石油装备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工业基础优势主要体现在硬件基础和软件基础两个方面。

在硬件基础方面, 荆州石油装备高新技术产业基地以中石化集团石油机械龙头企业江汉石油管理局第四机械厂、四机赛瓦等21家企业为主体, 沿荆李路以北、西环路以西布局, 规划面积5000亩, 目前已形成以石油机械制造为主石油化工及石油应用软件开发为辅助的石油钻采配套产业格局。近几年石油装备高新技术产业基地筹资1个亿, 加强了石油产业集群工业园区的水、电、路、通讯等基础建设, 相继启动了双城路、九阳大道、四新大道、荆李路扩建、西环路改造的建设。初步形成了“两纵六横”的网路格局, 完成了11万伏的电网改造。

在软件基础方面, 荆州市按照“政府主导、业主开发、市场运作、多元投资、滚动建设”的思路, 在基地建设、组织管理和技术服务保障等方面制定了相关优惠政策与措施保障, 推进高新技术产业基地的发展。

4、产业集群优势

荆州石油装备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的产业集群优势主要体现在规模效应方面, 荆州石油装备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占地面积达5000亩, 以江汉石油管理局第四机械厂和四机赛瓦石油钻采设备有限公司为龙头, 聚集了湖北四钻、江汉建机、江汉众力、华泰石油、顺达精密铸造、郢龙石油机械、江汉佳业、龙洋实业、龙创机械及中盛石油机械等40多家企业规模以上企业, 外协企业达280多家, 周边分布有国家重点高新技术企业 (四机赛瓦石油钻采设备有限公司、江汉石油机械研究所、湖北四钻石油设备股份有限公司、湖北长江石化设备有限公司、荆州市明德科技有限公司等) , 直接从业人员15000多人, 是我国重要的石油装备制造基地。

荆州石油装备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在强化石油四机、四机赛瓦、江汉建机、湖北四钻等企业的龙头效应的同时, 带动同类产业和相关产业配套发展, 形成市场机制作用下的核心主导企业与配套中小企业联系密切、分工协作的合理格局, 以及较为完整的上下游产业链条;荆州石油装备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集群特征显著, 内部布局日臻完善, 企业、资金、人才聚集;政府、大学园区联动;已形成有研发创新能力、有竞争优势的产业经济发展群落。

5、品牌市场优势

荆州石油装备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经过多年的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 培育形成了固井压裂成套设备、车装钻机、修井机、钢管、石油软件等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 技术国内领先, 在国际市场上有较强竞争力的精良装备和优质产品, 国内广销于大庆、吉林、胜利、新疆等各大油田, 在满足国内市场需要的同时, 还出口到美国、加拿大、中东、欧洲等60多个国家和地区, 品牌优势突出, 拥有“石油四机”、“四机赛瓦”、“江汉建机”等国内知名品牌。石油四机的石油钻井系列产品、四机赛瓦修井机、固井机系列产品获得了美国船级社 (ABS) 和挪威船级社 (DNV) 、欧盟CE指令等国内国际权威机构认证, 在石油机械行业得到了广泛应用, 在国内外享有良好的信誉。

同时, 荆州市支持骨干企业发挥龙头集聚作用, 推动企业技术创新, 积极推动国际质量、环保、安全、技术等各类标准体系认证, 逐步提高产品的外向度, 培育一批在国内外有影响的知名品牌;荆州石油装备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注重自主知识产权品牌战略的可持续发展, 广泛参加国际石油装备产品会展, 加强产业研发经费投入, 骨干企业研发经费投入达6%, 着力培育品牌战略新的增长点, 把现有的产品研制优势延伸到海洋石油工程和天然气、页岩气与煤层开采利用领域, 以及深井、超深井开发领域。

6、技术优势

荆州石油装备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目前拥有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国家级企业研发中心1个、中石油国家级重点实验室5个、国家级孵化器1个、科技生产力促进中心1个、中石油钻井院石油机械研究所1个、石油勘探开发一级学科博士点3个以及石油勘探开发博士后科研工作站2个, 技术创新能力实现大幅度跨越。

在企业技术基础方面, 荆州石油装备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塑造了多个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市场竞争力的自主品牌, 形成了钻井设备、采油作业设备、海洋钻采设备、高压流通控制元件等系列产品, 多项技术填补国内空白, 替代了同类产品的进口, 为油田设备更新换代作出了重要贡献。

在先进油气装备方面, 集群以四机厂为主体, 形成了具备自主知识产权的固井压裂设备、钻机、修井机、海洋石油设备和高压管汇元件5大类16个系列200多个品种的产品, 并在快移快装钻机、低温石油装备、自动混浆水泥车、大功率压裂机组研制领域达到国际领先水平。系列海洋修井机、海洋撬装循环设备、海洋压裂防砂设备、海洋撬装固井设备、海洋高压组合管汇等已取得关键产品和核心技术的突破, 具备自主研发制造能力。

在产业人才素质方面, 基地内职工队伍素质高, 专业技术人员占职工总数的30%;基地建设中鼓励并选送专业技术骨干到高校进修硕士学位, 派出技术人员到国外专业进修和技术交流, 聘请国际知名设计专家进行产品联合开发;加大技术工人培训力度, 焊工和无损检测工取得DNV认证;有限元技术、二维CAD技术、三维CAD技术, 开展产品系列化配套研究;积极推进CAD/CAPP/PDM/ERP企业管理资源集成和共享。

在产业技术联盟方面, 荆州市组织建立石油装备制造技术创新联盟, 有国家大型石油机械骨干企业中石化江汉油田管理局第四机械厂、中美合资的四机赛瓦石油钻采设备有限公司、拥有3个石油类专业博士点的省属重点建设大学长江大学、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湖北省石油钻采设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有着“中国石油机械研究设计的摇篮之美誉”之称的江汉机械研究所组成, 形成了荆州市石油装备高新技术产业基地的“油田—企业—大学—研究所”四点优势互补、已成立促进产业集群发展的产业技术联盟组织, 协同促进, 共同营造石油装备产业发展的技术优势。同时, 积极构建校企联合的科技创新体系, 鼓励支持企业与高校、院所建立长期交流合作;此外, 集群中多家石油机械生产企业, 还与国际国内著名大学、科研机构、跨国公司建立了产学研合作关系。

三、结语

大力推进荆州石油装备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更好更快发展, 发挥地方资源和行业优势, 是增强荆州经济发展活力、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的一项重要举措。荆州石油装备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具有地理区域优势、政策支持优势、工业基础优势、产业集群优势、品牌市场优势、技术优势等6个方面的比较优势, 为基地建设提供了较好的基础条件。荆州石油装备高新技术产业化建设基地应进一步制定具体的基地发展规划, 加强基地的创新创业体系建设, 加强基地建设的组织领导和资金投入力度, 依托高新区、经开区等石油装备制造产业园区的发展建设, 以市场为导向, 以骨干企业为主体, 加强高校、院所产学研合作, 引领石油装备制造产业集聚、规模发展, 辐射带动相关产业群, 带动区域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摘要:目前, 区域发展重要的是产业发展, 而产业发展的关键是要让优势产业、特色产业发挥竞争力。石油装备产业是荆州市的重点支柱产业, 本文分析了荆州石油装备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六个方面的比较优势, 以期能为促进荆州石油装备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突出优势竞争力、加快区域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作用。

关键词: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产业优势,荆州,经济发展

参考文献

[1]赵君、蔡翔:基于比较优势的区域优势产业选择研究——以广西制造业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 2007, 35 (18) .

[2]湖北拟将荆州打造为重要石油机械制造基地[DB/OL].国际能源网http://www.in-en.com/article/html/energy_08550855371305903.html, 2012-03-03.

区域产业优势 篇8

1 地区概况

河南蒙古族自治县位于青海省东南部。东临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夏河县、碌曲县, 南临甘南藏族自治州玛曲县, 西南与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玛沁县和海南藏族自治州同德县毗连, 背靠黄南藏族自治州泽库县。境内地势东北高, 西南低, 大部分地区海拔在3 500 m以上, 最高海拔4 539 m, 最低海拔3 161 m, 高差1 371 m。县城东西长127.07 km, 南北宽94.36 km。区域土地总面积约69.97万hm2, 其中可利用草场约60.87万hm2。年平均气温0.1~4.3 ℃, 高原大陆性气候特点比较明显, 春秋时日短, 四季不分明, 无绝对无霜期。县辖4乡1镇、39个牧委会、137个牧业合作社, 牧业户5 518 个, 牧业人口2.9万人, 其中劳动力1.4万人。

2006年全县农牧业总产值达到2.35亿元 (比“九五”末增加1.08亿元) , 牧业总产值2.07亿元, 牧业增加值达1.83亿元, 占GDP的55.7%, 牧民人均收入达2603.37元 (其中牧业收入达2118.91元) , 比“九五”末增加957.58元。全县存栏各类牲畜79.6万头只 (其中马11 738匹, 牛253 186头, 羊530 974只, 比“九五”末增加4.53万头只;牲畜总增率达45.11%, 比“九五”末增加7.79%;商品率达42.47%, 比“九五”末增加6.15%;出栏率达47.69%, 比“九五”末增加5.75%;母畜比例达59.65%;仔畜繁活率77.68%;牲畜死亡率1.29%, 比“九五”末降低1.52%。畜产品产量持续增长, 肉类产量达到11 746 t, 比“九五”末增加902.39 t;羊毛产量186 t, 比“九五”末增加10.03 t;牛奶产量16 319 t, 比“九五”末增加2 443.89 t。

2 取得的成效

近几年来, 我县畜牧业在县委、县政府及上级业务部门的大力支持下, 得到了快速发展。

2.1 有机畜牧业产业化工作

2006年县委、县政府根据我县草场资源和畜种资源, 提出了“发展有机畜牧业”的工作思路, 以合理调整牧业结构, 增加牧业收入。2006年8月成立了有机畜牧业开发中心和河南县三源蒙鑫有机畜产品开发公司;本地特有畜种“苏呼欧拉羊”证明商标于2006年8月由国家商标局正式受理;2006年10月被列为全省第一个有机畜牧业产业化示范基地; 委托省兽药饲料监察所于2007年5月对我县土壤、水质等进行了环境评价;北京中绿华夏有机食品认证中心为我县有机畜牧业生产基地进行了认证, 于2007年7月颁发了有机基地证书, 是我国通过有机认证的面积最大、参与有机养殖户最多、存栏牲畜最多的有机畜牧业生产基地;2007年9月青海省绿草源食品有限公司河南县分公司通过有机食品转换产品认证。

2.2 畜牧业基础设施建设

建成围栏草场约14.094万hm2, 占总面积的23.15%, 暖棚2 814栋, 22.07万m2, 已定居5 431户 (其中标准定居房847栋) , 31.58万m2, 牧民人均占有11.01 m2。

2.3 生态建设

“九五”以来, 累计生物防治地面鼠约60.29万hm2、草地毛虫约12.67万hm2, 人工弓箭捕杀地下鼠19.63万hm2, 草地生态的保护和恢复工作取得了阶段性的成绩。

2.4 畜产品加工企业

2005年成立了青海省绿草源食品有限公司河南县分公司, 固定资产达918万元 , 厂房、冷库制冷设备、牛羊联合屠宰生产线和污水处理设施以及各种辅助设施齐全, 具备牛羊肉精深加工能力。雪域绿宝有限责任公司河南县分公司, 于2005年开始兴建, 固定资产投资达658万元, 建成后其主要产品为奶酪及其它乳制品。

3 畜牧业产业化发展的有利条件与制约因素

3.1 有利因素

(1) 政策环境支持:

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 为河南县资源开发提供了机遇, 河南县被列为青海省第一个有机畜牧业产业化建设基地, 各级政府对建立有机畜牧业作为重点发展的特色产业, 给予了大力支持, 提供了良好的政策环境。

(2) 生态环境优良, 发展有机畜产品前景广阔:

河南县远离大城市和工业污染, 纯天然、无污染、无公害、原生态是其最大特点, 拥有亚洲一流的天然草场, 曾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誉为“亚洲四大超净区之一”, 全县有可利用草地面积约60.87万hm2, 草原综合载畜能力为111.48万标准畜。

(3) 有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和群众基础:

拥有适应高寒气候的优良畜种, 体格高大、产肉性能优越的苏呼欧拉羊和被誉为“高原之舟”的牦牛, 且发展畜牧业的历史悠久, 群众有丰富的饲养经验。

(4) 服务体系较健全:

县、乡均有畜牧兽医工作站, 村村都有防疫员, 形成了县、乡、村三级畜牧业服务网络, 为畜牧业产业化发展提供必要的技术保证。

(5) 市场优势明显:

欧拉羊、牦牛肉具有高蛋白、低脂肪、低胆固醇、提高人体免疫力等优良性能, 口感极好, 无论作为野味产品开发, 或作为功能性产品、有机产品开发, 均有很好的市场前景。

3.2 制约因素

(1) 思想观念滞后:部分干部包括部分领导干部缺乏对畜牧业现状的了解和研究, 没有把畜牧业作为发展我县经济的支柱产业来抓;大多数牧民没有认识到发展有机畜牧业的增收潜力。

(2) 畜牧技术人才匮乏:在县、乡、村一线从事畜牧技术服务工作的人员不足50人, 每万头只牲畜仅有1.6名技术人员, 且知识老化, 外地技术员受语言交流困难的影响, 完成畜种改良、疫病防治等工作存在一定的难度。

(3) 畜牧业生产方式落后, 畜种畜群结构不合理:牧民定居水平低, 抵御自然灾害能力差, 牧业饲养管理粗放, 牲畜饲养周期长, 生产母畜比例长期得不到提高, 牲畜良种化程度低。

(4) 畜牧业龙头企业规模小、拉动能力弱:一方面我县牲畜季节性出栏 (多集中在8~9月份) , 不能均衡提供加工原料;另一方面我县畜产品加工企业少, 技术设备落后、人才缺乏、市场开拓能力不足, 带动牧区经济发展不明显, 制约了畜牧产业化的进程。

(5) 牧民组织化程度不高, 表现为合作组织覆盖面不够广, 规模小, 服务水平不高和运作不规范等。

(6) 动物防疫基础设施仍然薄弱, 动物防疫和畜产品安全隐患仍然较多。

4 畜牧业产业化发展的思路

河南县畜牧业的发展要以市场为导向, 立足资源优势, 加快畜牧业结构调整步伐, 以大力发展规模化养殖和产业化经营为方向, 建基地、强龙头、拓市场, 实现畜牧业经营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以科技进步为动力, 加快牲畜品种改良, 提高牲畜饲养和管理水平, 实现畜牧业增长方式由单纯追求数量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以建立适应市场需求的畜产品生产结构为关键, 以羊为主, 牛羊并重, 因地制宜发展有机畜牧业。实现畜产品生产由自然分散型逐步向产业化经营转变;以促进牧业增效、牧民增收、牧区稳定为落脚点, 努力实现我县传统畜牧业向现代畜牧业的转变。

5 今后努力的方向

发展畜牧业产业化经营, 是新阶段畜牧业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 针对目前我县畜牧业产业化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使畜牧业畜牧业化得到突破性发展, 成为牧民增收的新亮点, 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大工作力度。

5.1 解放思想, 统一认识

(1) 通过召开座谈会、办培训班等多种形式, 使全县干部群众对发展现代畜牧业有全面、深刻的认识, 增强发展现代畜牧业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2) 有组织、分层次的组织行政领导和管理人员到国内外畜牧业发达地区参观学习, 开阔视野。

(3) 畜牧业产业化的实践主体是广大牧民, 各级领导要深入乡村牧户, 帮助牧民理思路, 算细账, 定措施, 解难题, 做到人员到位, 政策到位, 措施到位, 使牧民真正从发展畜牧业中得到实惠。

5.2 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 加强领导工作

政府和各部门要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 切实加强对发展畜牧业产业化工作的领导, 狠抓各项措施的落实, 建立“一把手”负总责、亲自抓, 分管领导具体抓, 其他领导配合抓, 各部门密切协作, 齐抓共管的新格局, 制定能够推动畜牧业发展的考核、督查、奖惩、领导联系点等规章制度, 保证领导指挥体系的有效运转。

5.3 健全畜牧业科技服务体系

(1) 稳定现有科技队伍, 充分发挥现有科技服务体系的作用。结合事业单位机构改革, 搞好畜牧站的“三定”工作, 确保网络畅通, 人员不散, 保证基层工作正常开展。基层站开展业务所需的事业经费特别是动物防疫等经费要随财政增长逐年增加。各有关部门要配合畜牧主管部门严把进人管, 逐步提高基层站专业技术人员的比例。

(2) 积极引进县外科研事业单位和技术人员来我县开展多种形式的联合技术攻关、科研项目实验、有偿技术服务等。鼓励群众性科技组织 (专业技术协会、养殖协会) 开展和从事养殖技术推广和有偿技术报务, 政策上与各事业单位同等对待。

(3) 加大科技培训力度:聘请畜牧技术专家、教师开辟畜牧培训基地, 重点担负基层干部和畜牧技术人员的培训, 组织部门和畜牧部门负责制定培训规划, 所需经费从财政和干部培训经费中解决, 力争用2~3年时间把县、乡主管畜牧业的领导和畜牧科技人员轮训一遍。畜牧部门聘请具有实际技能的专家来我县开展讲座和传、帮、带, 有计划地安排现有技术人员外出学习深造, 切实提高畜牧科技人员的理论和实际操作水平。

5.4 健全良种繁育体系

畜牧业要发展, 良种是关键。根据自然生态条件和畜种资源特点, 以《青海省畜禽品种区域布局总体规划》为依据, 加强牦牛复壮和苏呼欧拉羊本品种选育、提高工作, 提高这两个地方品种的生产性能, 促进牲畜品种良种化、品种饲养区域化、生产经营专业化、繁殖推广产业化的步伐。坚持以自繁自育为主, 重点扶持欧拉羊繁育核心群建设, 为全县繁育优良种畜。兽医部门做好种畜的普查鉴定和登记管理, 对良种公畜实行建档、立卡、标号, 对不合格公畜进行淘汰或强制去势。开展丰富多采的竞赛活动, 推动畜牧科技实用技术的普及, 每年举办一次欧拉羊综合性能评比会、赛牛会等, 充分调动牧民养殖良种畜的积极性。

(1) 欧拉羊的选育:

制定切实可行的选育标准和办法, 加强本品种选育工作, 强化欧拉羊品种测定及选择培育和建立高产种群, 不断提高欧拉羊的生产性能。

以赛尔龙乡、柯生乡和多松乡三乡为选育核心区, 组建核心群, 选育优良种公羊, 为全县欧拉羊本品种选育和提高工作培育欧拉羊种公羊。

以优干宁镇、宁木特乡为推广提高区, 大力推广核心群繁育的欧拉羊种羊, 全面提高欧拉羊生产性能。

(2) 牦牛复壮:

实施“百万牦牛复壮工程”, 利用1/2野血牦牛复壮当地牦牛, 全面提高当地牦牛的生产性能

5.5 健全疫病防治体系

(1) 健全计划免疫制度, 大力抓好基础免疫工作。全面推行动物防疫双轨目标责任制, 严格执行有关动物标识、检疫管理办法等, 实行动物防疫卡制度, 推行动物免疫标识和动物防疫免疫登记卡, 设立一户一卡。

(2) 加快建立运转有效的重大疫病快速扑灭机制:成立县、乡镇重大动物疫病防治指挥部, 各级行政主管领导任总指挥, 公安、交通、工商、卫生等部门积极配合畜牧主管部门开展工作, 所需经费由财政予以保证。建立快捷高效的重大疫情报送网络, 实行严格的保密专线和24 h值班报送制度。对迟报、瞒报疫情和在工作中玩忽职守, 造成疫情扩散的要依法追究当事人的责任。

(3) 建立和完善疫病防治监测机制, 加强动物及动物产品的产地检疫和屠宰检疫。健全兽医执法队伍, 设立专职执法员, 依法规范检疫程序, 明确动物防疫责任区、责任期。严格实行产地检疫、定点屠宰, 出栏牲畜凭防疫免疫耳标上市, 严禁无防疫、检疫手续的活畜及畜产品上市流通。

5.6 积极推进畜牧业产业化体系建设

(1) 加快繁育基地建设步伐:

按照畜牧业建设布局, 以繁育基地建设为重点, 统一牲畜品种、统一技术规范、统一饲养方式, 推动养殖专业户、专业村、专业乡上规模、上水平。在繁育基地建设中逐步做到“三通、四统、五配套”, 即“通水、通电、通路;统一规划布局、统一棚圈建设、统一品种改良、统一牲畜防疫;扶持政策配套、组织管理配套、技术服务配套、饲草饲料配套、饲草加工配套”。

(2) 积极培育和发展壮大畜牧产业化龙头企业:

一是高度重视畜牧业龙头企业的建设和扶持工作, 在建设用地、供水、供电、信贷资金等方面给予畜产品加工企业优惠和倾斜, 在产业化项目申报上也要向畜产品加工企业倾斜, 要积极为畜产品加工企业排忧解难, 主动为畜牧业龙头企业迅速做大做强创造良好的生产和发展环境。二是建立由政府牵头, 财政、金融等部门及养殖大户与畜牧业龙头企业的联席会制度, 加强与企业的联系与沟通, 帮助养殖户与龙头企业建立利益联结机制。

(3) 积极推进产业化进程:

产业化管理部门要经常深入牧区和龙头企业进行调查研究, 了解畜牧业产业化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及时提出解决问题的意见和建议。政府和有关部门要按照“民办、民管、民受益”的原则, 大力发展牧区养殖专业协会和专业合作经济组织, 解决牧户养殖中出现的技术、销售等方面的问题。

(4) 因势利导, 加快畜产品交易市场的建设:

分层次、多元化的建设好畜产品交易有形市场, 抓好畜产品市场的培育和开拓。并在此基础上建立健全畜产品生产、销售和消费信息的收集和发布制度, 为牧民提供准确、及时、有效的市场信息, 正确引导畜产品的生产和流通。

5.7 建立强有力的资金保障体系

全面贯彻有关扶持畜牧业发展的规定和优惠政策, 加大对畜牧业的投入和扶持力度。

(1) 引导广大牧民增加对畜牧业的投入:畜牧业发展投入的主体是广大牧民群众, 要加大宣传力度, 提高牧民群众对发展现代畜牧业、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增加收入重要意义的认识, 积极引导牧民加大对畜牧业发展的投入。要坚持个人投入为主, 国家和集体补助为辅, 采取积极的扶持措施, 调动广大牧民群众发展畜牧业的积极性, 提高自我管理服务水平。

(2) 多渠道筹集资金扶持畜牧业的发展:积极争取国家项目支持, 国家和上级部门用于扶持我县畜牧业的项目资金、贴息资金、贷款要重点向畜牧业倾斜。利用以工代赈、农业综合开发和扶贫开发资金扶持一批重点畜牧业发展项目;用于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贷款贴息资金要重点扶持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技改资金要把畜牧业龙头企业作为重点投放对象;财政部门要集中有限的财力, 优先用于畜牧产业的发展。

(3) 加快建立安全有效的中小企业贷款担保体系, 解决畜产品加工企业的流动资金紧缺问题;鼓励畜牧龙头企业为牧民建设养殖基地提供贷款担保, 同时要教育和引导牧民树立诚信意识, 提高个人信用。

区域产业优势 篇9

一、区域优势产业的内涵与选择基准

1. 区域优势产业的内涵

近年来, “区域优势产业”频频出现在学术文献和政策规划中, 但是对该概念却缺乏具有理论深度的界定和分析, 因此时常出现“区域主导产业”、“区域支柱产业”、“战略性产业”几个概念同“区域优势产业”混用的现象, 这种混用不仅会造成理论上的混淆, 也会造成政策上的错位。随着经济学理论的不断发展, “区域优势产业”的内涵在不断拓宽:首先是比较优势理论的引入, 带来了对区域产业问题研究视角的一个转向, 即从单一区域的封闭视角到强调区域分工的开放视角;其次是竞争优势理论的引入, 使我们从竞争力角度来认识区域产业问题。按照比较优势理论和竞争优势理论的最新发展, 国家或区域的比较优势分为外生比较优势和内生比较优势:前者是指国家或区域在资源禀赋和比较成本上所拥有的优势, 后者则是指比较优势可以通过后天的专业化学习获得, 或通过投资创新与经验积累人为创造出来, 强调规模报酬递增、不完全竞争、知识创新与经验积累。然而, 无论是外生比较优势还是内生比较优势, 仍然是潜在的优势, 只有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取现实的竞争优势, 才能实现产品和服务的价值, 才能获取比较利益。

本文认为“区域优势产业”包括外生比较优势产业和内生比较优势产业两种层次。二者都在一定产业范围内具有竞争优势, 区别在于内生比较优势产业比外生比较优势产业更易获得持续和稳定的产业竞争优势。

2. 区域优势产业选择基准

各地区在进行产业结构调整时, 选择优势产业不仅要遵循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 而且要符合实际情况。对于我国大部分地区来说, 关键的问题是识别出传统产业与高新技术产业的结合点, 然后促进它们的有机结合, 创造出具有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的特定产业环节, 并形成良性循环。基本思路是, 在现阶段选择完成工业化所必须的传统产业作为优势产业, 与此同时, 利用自身得天独厚的后发优势和资源优势, 积极培育和发展新的经济增长点, 使其逐渐成为未来的优势产业。在这个过程中, 积极推进高新技术产业和传统产业之间的结合, 通过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 逐渐实现产业结构的升级换代。参考国内外有关优势产业的选择与评价方法, 我们认为, 对优势产业的选择要遵循如下原则:

(1) 资源优势原则:指本地区的自然资源和劳动力资源优势。根据资源禀赋论, 在产业优势程度评价中, 应充分考虑本地区资源状况, 以及由此资源而诱发的产业群的结构和配置资源的最大效果。在资源优势的分析研究中, 应将自然资源优势和劳动力资源优势分别进行研究, 如研究产业对资源的利用率、考虑就业问题的解决等。

(2) 技术优势原则:指本地区在社会生产实践中所具有的生产资料优势、生产工艺优势和科学技术研究水平的优势。这种优势体现在生产设备的现代化、生产工艺的新颖性和科学研究水平的领先性上。由于只有掌握了先进的生产技术或工艺, 优势产业才能生产出具有较高附加价值的产品, 从而取得较高的经济效益, 因此, 在确定地区优势产业时, 要突出其技术优势。

(3) 市场优势原则:指优势产业的产品, 在国内、国际市场上具有较大的市场需求或潜在市场需求, 竞争力强, 产业效益好。市场需求是产品价值得以实现、企业获得效益的前提, 因而在确定优势产业时必须强调市场优势原则。

(4) 关联优势原则:它是指在区域经济运行中, 优势产业对经济增长会产生3种效应, 即回顾效应、旁侧效应和前瞻效应。按霍夫曼的产业关联基准理论, 在选择优势产业时应选择关联度大、带动作用强的产业。关联度大的产业对相关产业的带动性越强, 产业在地区经济运行中的重要性越大, 影响经济的能力也越强。

(5) 比较优势原则:优势产业是在当前的经济总量中占有一定的份额、运行状态良好、资本营业效率较高、在一定空间区域和时间范围内有较高投入产出比率的产业。因此在确定优势产业时, 应考虑把该产业的增加值、利税、劳动生产率、对GDP的贡献率等与其他产业相比较, 以突出比较优势。

可见, 优势产业的选择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实际上, 我国大部分地区的产业系统复杂, 在选择优势产业时, 除遵循产业发展的一般规律和客观选择原则外, 还应该充分考虑外部约束条件和各地的具体经济情况, 才不会使优势产业的选择失去可操作性。因此, 在进行优势产业选择时, 应该将客观原则和外部约束条件相结合, 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这样, 才能充分发挥通过优势产业带动相关产业发展、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作用。

二、辽宁工业行业的梯度分析及优势产业的界定

1. 辽宁工业行业的梯度分析 (见表1)

一个地区产业的发展状况可以通过产业梯度系数来反映。产业梯度系数一般受专业化生产程度和比较劳动生产率的共同影响。这二者对彼此都起着乘数的作用。其计算公式如下:Di=SIi×Qi, 式中:Di表示i产业梯度系数;SIi表示i产业的相对专业化系数 (区位商) ;Qi表示i产业的比较劳动生产率。

在对于辽宁这单一省份进行分析时, 我们把连续3年的梯度系数均小于1的行业称为不具有优势的行业;其中有1年的梯度系数大于1的称为有一定优势的行业;有2年的梯度系数大于1的称为具有较强优势的行业;3年的梯度系数均大于1的称为具有明显优势的行业。同时根据梯度系数的走势可以分析行业的发展趋势。通过对辽宁省39大类国有及规模以上非国有工业企业的区位商、比较劳动生产率及梯度系数进行测算, 可以发现辽宁省工业行业的发展情况有以下特点:

(1) 辽宁工业行业整体竞争力偏低。在39个工业大类行业中, 梯度系数连续3年大于1的行业有11个, 仅占行业总数的28%。而连续3年梯度系数均小于0.5的行业却有17个, 占行业总数的44%, 主要包括:煤炭开采和洗选业、有色金属和非金属矿采选业、食品饮料制造业、烟草制造业、纺织业、造纸业、印刷业、文教用品制造业、仪器仪表制造业、工艺品制造业及燃气和水的生产供应业。这些行业已经不具备任何优势, 但有的行业比较劳动生产率却偏高, 这不仅说明辽宁产业结构的不合理状况严重, 而且也揭示了总资产获利率偏低的问题根源。

(2) 多数工业行业在区域分工中的地位有所下降。近3年的梯度系数逐年上升的行业仅有10个, 其中具有明显上升趋势的依次为:石油加工业、通用设备制造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专用设备制造业。大多数的行业呈现不同程度的下降趋势, 说明辽宁多数行业在区域分工中的地位下降。特别表现在以资源开采为主的煤炭、石油天然气开采行业的下降幅度明显, 从原来具有明显优势地位的行业下降为不具备优势的行业。因而调整、优化辽宁资源型城市的产业结构非常具有战略意义。

(3) 行业效益状况与分工优势有密切关系。除少数行业外 (如电力、水等受价格限制影响) , 大多数行业的经济效益状况与分工优势的高低有密切的正相关关系。

2. 辽宁省优势行业定位

根据前文所述的分析依据, 近3年的梯度系数远远大于1的行业是辽宁具有绝对比较优势的行业, 辽宁省的绝对优势行业有4个, 按照该行业在全国同行业中比较优势的大小依次为:石油加工业、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通用设备和专用设备制造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 (见表2) 。辽宁处于中间梯度的产业包括: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黑色金属采选业、农副食品加工业、家具制造业、橡胶制品业、塑料制品业、金属制品业、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这8个行业。

注:数据来源于2012、2011、2010年辽宁统计年鉴和中国统计年鉴;

综合考虑上述优势行业的关联性和互补性, 在辽宁省的工业产业布局上可以整合具有明显优势和较强优势的行业, 形成具有区域比较优势的产业链, 发挥产业集聚效应, 并大力发展逐步显现优势的产业形成后续产业链, 实现产业链的梯度分布。通过整合产业链还可以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 特别是对服务业的带动作用, 使区域经济的产业结构得到优化和调整。

根据分析将辽宁的优势工业行业整合为以下3个产业链。

(1) 石油化工产业链。石化产业链包括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石油炼制加工业、基本有机原料和高分子产业以及塑料、合成纤维、橡胶的成型等。整合石油开采、运输及炼油的粗加工产业以及以“三烯三苯”为重点发展的有机化工原料的精深加工产业, 实现石油化工一体化, 打造现代精细化工产业体系。由传统资源型产业向高附加值的石化产业深加工和精细化工产品方向发展, 实现石化产业的升级。

(2) 钢铁产业链。上游产业包括铁矿石、炼焦煤及熔剂的采选, 钢铁冶炼与轧制, 下游产业包括煤焦油等焦化产品、高炉炉渣的综合利用及钢铁产品深加工。

(3) 装备制造业产业链。装备制造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大, 且其他的各类产业诸如高新技术产业、医药业、纺织业等都有赖于装备制造业为其提供先进的设备。因此, 辽宁装备制造业的发展对整个东北地区及全国都有重要的意义。构建以大连—沈阳为轴心的重化工业及装备制造业产业集群, 目前以大连—沈阳为轴心的城市群已经集中分布了机床制造业 (沈阳、大连) 、冷冻设备制造业 (大连) 、起重设备制造业 (大连) 、轴承制造业 (大连) 、汽车装备制造业 (沈阳) 、钢铁工业 (鞍山、本溪、大连) 等具有极强优势的行业。

三、优势产业发展中制约科技支撑作用的因素分析

1. 资金不足的制约

据最近针对辽宁企业所做问卷中“为什么引进吸收创新成果少?”的调查, 各种所有制类型的多数企业回答居于前两位的原因是资金不足、人才不足。人才缺乏的原因一般而言是从属于资金不足的。美国、新加坡和香港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人才不足, 采用高薪引进的方式引进国外或其他地区的人才, 解决人才短缺困难。近年香港用提供高额奖学金的办法, 从内地吸引高考尖子生, 其目的就是发挥本地经济发达、资金雄厚的优势吸引相对较贫困的地区的拔尖人才, 为本地高技术产业未来发展服务。从理论上看, 技术密集型产业是高于资金密集型产业发展阶段的产业, 技术密集型产业是在资金密集型产业发展到一定阶段之后才大规模发展起来的。技术是一种高成本、高风险的商品, 既需要高智能人才的人力成本, 也需要承担研发实验中失败的损失, 单个研发者的实验并没有最后成功的保证。整个社会没有足够的资金、没有完善的风险承担机制, 研发是无法进行的。研发成功后, 设备改造资金对于企业技术改造成败也有重要关系。许多国外高新产业的知名企业改造资金和研发资金都比我国高出几倍。我国的税收政策对于技术创新的影响需要研究改进。

2. 引进消化吸收创新方面的制约

通过发达国家产业转移取得技术引进消化吸收创新。发达国家转移产业、转移技术是有条件的, 许多技术不转移给发展中国家特别是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并正在迅速崛起的中国, 但引进的技术应当也可以消化吸收扩散创新。这一点, 日本的成功是公认的。辽宁的问题, 一是引进量不够:辽宁的技术引进量在全国是较差的, 这有产业特点上的客观原因, 主观上也存在原因, 招商引资是政府主导方式, 不是资本市场的方式。二是消化吸收不够:科研体制、协作交流、科研人员的激励机制等不够完善、资金不足等等原因, 使得在产业发展的过程中只注重技术的引进, 对消化吸收再创新重视不够。多年来, 辽宁的优势产业中的大中型企业研发经费支出占其销售收入的比例, 一直在0.7%~0.9%左右徘徊, 而主要发达国家已达到2.5%~5%。

3. 科技体制的制约

科技体制改革不到位, 新体制、新机制没有真正建立起来。从总体上看, 辽宁的科技体制改革的深度和广度远不适应科技发展的需要, 促进科技发展的新体制、新机制尚未形成。科技资源分散, 科研机构重复设置, 各路力量缺乏在科技发展链上合理的定位和上、中、下游的组织配合, 功能紊乱, 缺乏合理分工和必要的协调, 集成优势无法发挥。辽宁45%左右的科学家和工程师及56%左右的大型仪器设备集中于中央下属科研与技术开发单位, 辽宁64%左右的研究开发人员集中于高校、科研机构。由于条块分割, 致使资源聚集效应得不到充分发挥, 在解决产业发展的重大技术瓶颈问题方面没有重大突破。以重点高校和科研院所为主体的科技创新体系没有真正形成。产学研合作仍以松散型的技术转移方式为主, 共建实体和一体化合作模式较少, 深层次的产学研合作体系没有建立起来。企业内研发机构建设滞后, 人才流失严重, 创新人才短缺。目前辽宁有规模以上企业6800多家, 设立技术中心的只有130多家, 不到全部企业的4%。企业内部设立工程中心和研发中心的寥寥无几。

4. 科技创新政策体系的制约

目前, 辽宁科技创新政策体系已从单一的科技政策、产业政策向明确的科技创新政策转变。企业、科研院所以及个人的科技创新意识和能力明显加强, 科技创新法规建设取得重要进展, 但是科技创新政策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 经挤、科技体制改革滞后, 融投资体制没有建立起来, 科技创新政策政出多门, 管理不统一, 没有形成推进科技创新的合力。

科技创新政策的配套手段不全。一项科技创新政策, 往往要涉及多个部门, 需要一系列配套政策的制定、政策的支持系统和后续保障体系方能有效执行, 也只有加强政策的配套性, 创新政策才具有可操作性, 配套政策不合理, 不完善, 直接影响科技创新政策的执行。

执行科技创新政策的力度不足:一个好的政策要在实践中收到好的效果, 需要政府用强有力的措施去组织实施, 以排除政策贯彻实施中碰到的各种矛盾和阻力。执行力度不足, 会导致政策效应大大降低。政策监督体系不健全:政策监督是检查行政运行, 纠正政策运行过程中的偏差, 以保证政策达到预期目的的重要措施。但在现阶段的科技创新政策执行过程中, 缺乏明确的检验标准, 缺乏专门的评价反馈渠道和强有力的从上到下的监督机制, 也缺乏一系列有严格约束力的制度来保证监督与检查的进行。

四、增强科技对辽宁优势产业支撑作用的建议

1. 加强区域科技组织领导体系建设

增强科技对辽宁优势产业的支撑作用是为了在区域发展中积极贯彻国家创新驱动战略, 抢占新一轮区域竞争的制高点。对于这样一个事关全局的重大战略任务, 单靠某个部门的力量难以推动和实施, 必须从政府层面进行整体设计和系统推进。一是要建立较高层次的领导机构, 对跨部门、跨地区的创新活动实行强有力的统一领导、指挥和决策。二是要建立相关部门的综合协调机制, 促进科技、教育、财政、人事、发展改革等综合职能部门和行业管理部门的分工协作。三是要建立政府科技创新顾问制度, 加强重大科技决策的咨询、论证。四是建立指导推动区域外部合作与内部交流的组织联络机构, 实现产业发展所需的信息、人才、资金、知识和技术等创新要素在不同区域、不同层次间的顺畅流动。

2. 建立多元化自主创新投入机制

应围绕优势产业, 加快建立财政投入为引导、企业和社会投入为主体的多元化自主创新投入机制。确保地方财政科技投入增长与当地经济和财政收入增长相适应。支持科技型中小企业上市融资或发行企业债券。进一步完善信用担保体系。建立省级专利申请资助资金, 用于原创性发明和有产业化前景的产业科技创新。争取国家更多创新资源投入辽宁, 围绕自主创新的需求, 制定政策措施, 加强与国家有关部门的合作, 吸引国家“863”和“973”等重大项目到辽宁落户和产业化。加强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的合作, 以联合出资的形式设立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辽宁老工业基地振兴专项资金, 吸引更多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投入辽宁。

3. 加快现代市场体系建设

通过资本市场、技术市场、人才市场等中介服务, 加快资金、技术、人才和信息的流动, 降低高新技术企业的成本, 使中介服务机构成为科技成果转化的桥梁纽带。一是大力发展技术市场。采取有形市场与无形市场相结合, 常设市场与非常设市场相结合的方法, 建设好各种技术交易平台, 办好东博会、大连软交会等科技成果交易会。

二是大力发展科技中介机构。鼓励和支持社会创办多层次、多类型的科技中介机构, 加强优势互补、资源共享, 形成网络化的服务协作。逐步建立覆盖辽宁、为中小企业服务的生产力促进中心网、为高科技企业服务的科技创新服务中心网、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技术交易市场网、科技评估中心网、科技信息中心网、技术产权交易网、专利事务网。

三是建立健全科技服务行业协会和学会。组建科技服务业行业协会, 组织开展同业交流与自律、跨行业协作和市场开拓活动, 促进科技服务业的规范、健康发展。

4. 发挥重点地区的示范带头作用

一是支持沈阳、大连等中心城市成为辽宁自主创新基地和创新型城市, 当好辽宁排头兵。沈阳、大连应发挥科技、产业、人才综合优势, 着力提升核心技术攻关能力和科技创新服务能力, 着力推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和高新技术产业化, 努力成为辽宁自主创新的主要策源地、聚集地和成果转化基地。

二是推动沈大高新技术产业带的发展协调机制建设。通过政府引导、市场运作, 协调各市产业分工布局, 形成不同层次、不同形式的产业集群和创新集群。

三是大力推进各类科技园区自主创新。大力扶持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民营科技园、软件园、大学科技园等的发展, 在资源整合、土地开发、园区建设等方面给予更大的支持。

四是加强区域与国际合作。加强东三省区域自主创新合作, 重点实施科技资源共享、合作组建科技集群、联合科技创新、人才培养等科技行动。吸引跨国公司和有实力的外资企业在辽宁设立研究开发机构。对具有研发机构的外资企业, 优先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

摘要: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任何一个区域的经济发展都是由其具有优势的产业发展所决定的。优势产业的发展不仅可以影响区域经济增长, 还可以通过产业结构的变更改变整个区域的经济结构。本文对区域优势产业的内涵与选择基准进行了界定, 认为“区域优势产业”应包括外生比较优势产业和内生比较优势产业两种层次, 选择中应遵循资源优势、技术优势、市场优势、关联优势和比较优势5大原则。在此基础上, 以辽宁为例, 利用产业梯度系数分析辽宁的优势产业, 认为辽宁的优势工业行业可以整合为石油化工等3大产业链, 探讨产业发展中制约科技支撑作用的因素, 并从有效发挥政府作用增强科技对辽宁优势产业支撑作用的提出相关建议。

关键词:区域,优势产业,科技支撑,辽宁

参考文献

[1]冯江华, 王峰, 主导产业、优势产业和支柱产业辨析, 生产力研究, 2000 (3) :72-73.

[2]徐仕政, 基于比较优势的区域优势产业内涵探究, 工业技术经济, 2007 (2) :12-15.

[3]孙畅, 吴立力, “区位商”分析法在地方优势产业选择中的运用, 经济论坛2006 (21) :12-13.

[4]宋德勇, 李金滟, 论区域优势产业的作用机制与培育途径, 理论月刊, 2006 (3) :73-76.

[5]石庆焱, 区域比较优势产业科技资源配置研究——以东北地区为例, 科技管理研究, 2005 (10) :22-25.

区域产业优势 篇10

关键词:区域产业,高职教育,微电子技术,教学改革

江苏陈伟元吴尘

电子信息产业是江苏经济的一个重要支柱产业, 目前已形成以苏州、无锡、南京等城市为主体的沿沪宁线信息产业带。作为信息产业基础和核心的微电子产业, 经过多年发展和积累, 江苏已形成良好的产业优势, 特别是以苏、锡为主的微电子产业基地正在形成, 确立了以半导体集成电路 (IC) 为代表的设计、晶圆制造、封装、测试、材料的产业链, 形成了完整的产业体系。微电子产业的快速发展, 带动了社会对各层次微电子技术人才的大量需求, 使所需人才的结构发生了根本变化。本文通过分析苏锡地区微电子产业的区域性特点, 和对微电子专业人才的需求结构, 探讨高等职业教育中微电子技术专业的教学改革问题。

一、苏南地区微电子产业的区域性特点

(一) 苏南地区在IC行业的区位优势

近十年来, 我国国内微电子产业以平均年增长率近30%的速度快速发展。2005年集成电路产量达到266亿块, 销售收入由2000年的186亿元提高到2005年的702亿元, 占世界集成电路产业中的份额由1.2%提高到4.5%。2008年虽受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 从下半年起出现了负增长, 但全年国内集成电路产业规模仍达到1246.82亿元, 2009年集成电路产业销售收入将达到1322亿元, 预计到2011年产值达到3000亿, 实现20-30%的增长, 我国微电子产业的分布有较强的地域性, 主要分布在长三角地区、环渤海湾地区, 以及珠三角地区等三大经济带, 尤以长三角地区为主。据中国半导体行业协会 (CSIA) 统计, 长三角地区2008集成电路设计、制造及封装测试销售总收入为1063.62亿元, 占全国当年销售总收入的85.3%, 而其中江苏省占全国当年销售总收入的46.9%, 基本上占据中国集成电路产业的半壁江山。江苏地区的集成电路产业基地主要位于苏南的苏州、无锡等地, 苏南地区在IC行业具有显著的区位优势。

(二) 苏南地区在IC制造及封测领域的区位优势

集成电路产业链主要可分为IC设计业、IC制造业、IC封装测试业三大类。

近几年来, 虽然国内IC设计产业有较大的发展, 但从总量来看, 还是远远低于IC制造及IC封装测试业。据CSIA统计, 在2008年全国IC产业规模1246亿元中, IC设计业占18.9%, 制造业占31.5%, 封装测试业占49.6%, IC制造及测试业销售总收入约占整个集成电路产业的80%以上。

目前, 国内IC制造及封装测试企业主要集中于长三角地区, 其中长三角地区封测业占到全国的75%左右, 而其中江苏又占全国封测业的59.6%, 是全国封装测试业的龙头省份。江苏现有封测企业近80家, 主要集中在苏州市、无锡市和南通市, 分别占到全省封测业的61.5%、26.8%和8.0%, 三市合计共占到全省的96.4%。苏州市主要以外资为主, 无锡市和南通市主要以民营和合资为主, 也分别代表了封测业技术的高、中、低三个层次。

可以看出, 长三角地区是中国重要的微电子产业基地, 而苏州、无锡等苏南地区在集成电路制造、封装测试领域又具有明显的区位优势。

二、人才需求及知识结构分析

(一) 人才需求分析

最新研究指出:到2010年中国半导体市场将占世界总需求量的6%, 位居全球第四。未来几年内中国芯片生产有望每年以42%的速度递增, 这大大高于全球10%的平均增长速度。随着我国IC产业的迅速发展, 相应人才的需求量也日益增加, 使得我国正面临微电子技术人才奇缺的局面。根据上海半导体和IC研讨会公布的数据, 08年中国IC产业对设计工程师的需求已达到25万人, 但目前国内人才数量短缺, 与需求量相差不止几十倍。按照目前IC人才的培养速度, 今后10年, IC人才仍然还有20多万人的缺口, 尤其是应用型IC设计技术人才需求日切。

(二) 人才知识结构剖析

集成电路领域包括处于上游的IC设计、中游的IC制造及下游的IC封装测试等环节。不同环节的IC产业链, 对人才知识结构的需求也不尽相同。处于上游的IC设计主要需要高层次研究型专业人才, 这部分人才的培养主要依靠国内重点高校及其它本科教育的高校。而处于中下游的IC制造和封装测试领域, 更多的是需要知识较系统、拥有较强动手操作能力的应用型技术人才, 而高职微电子技术专业侧重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正好契合了这一需求。

三、结合高职教育特点的人才培养方向

高职教育的主要任务就是为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要培养大批高级应用型人才, 尤其是培养生产第一线的技术管理型和技能型的高级应用型人才。而地方经济政策和发展规划就是高职院校设置专业、培养人才的重要依据。根据“江苏省电子信息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纲要”, 在2009年至2011年, 江苏省将进一步构建集芯片设计、加工制造、封装测试于一体的产业链, 提升产业配套能力, 到2011年, 形成产业规模1000亿元。由此带来对江苏尤其是苏南地区具有微电子相关知识和能力的电子信息类专业人才的大量需求, 这也为高职微电子的教学改革及人才培养确立了明确的方向。

四、专业教学改革中的“请进来”和“走出去”

面向企业、立足企业、服务企业是高职院校培养人才的目标。作为一个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院校, 主要就是为企业输送高级技术工人及应用型人才, 企业的需求, 就是高职院校培养的方向。因此, 加强校企合作, 形成校企共享联盟, 将专业建设及教学改革和企业的积极参与进行有机的结合非常重要。

(一) 专业教学改革中的“请进来”

1. 将相关企业请进来, 参与专业教学的课程设置。

企业所需的人才不是在理论上学了多少专业课程, 而是这些所学的专业知识能否为其所用。因此, 这就需要企业的参与, 告知学校企业所需人才该具备的基础知识是哪些, 专业知识在不同岗位上的侧重点以及其他一些提升自己该需要的储备知识等, 这样能达到双赢的效果。

2. 将企业技术人员请进来, 进行相关知识的教学和指导。

企业的技术人员拥有丰富的专业知识和实践技能, 他们的教学和指导从某种意义上讲更具有针对性, 可以在高职学生和将来的工作岗位之间架起一座更为快捷的桥梁。而从学生的角度的来看, 来自企业一线最新的技术和信息也能第一时间传递到受众群体, 可以使他们的学习动机更明确, 学习动力更充足。

高职高分子材料专业涂料课程改革的探索与实践

安徽张强胡遇明吴为亚

高分子材料 (塑料、橡胶、纤维、涂料、粘合剂) 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在近二十年的发展中, 芜湖及周边地区已成为高分子材料生产基地, 拥有一批大型企业, 如:芜湖海螺型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华亚 (芜湖) 塑胶有限公司、杜邦华佳化工有限公司、PPG涂料 (芜湖) 有限公司、安徽神剑新材料有限公司等, 同时拥有一批以高分子材料为基础的应用加工型大型企业, 如: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芜湖美的空调有限公司、日立家用电器 (芜湖) 有限公司、芜湖荣事达塑胶有限公司及其众多的配套企业。行业发展显示:本地区高分子材料企业是以塑料和涂料的生产与应用为主, 对高分子材料应用技术专业人才需求很大。芜湖职业技术学院于1999年8月在轻化工程系设置了高分子材料应用技术专业, 专业方向为塑料成型加工和涂料生产与涂装技术, 为地方企业培养高技能应用型人才。经过10多年的专业建设和发展, 为企业输送了一大批优秀毕业生, 服务地方经济、促进了企业发展。

2006年, 芜湖职业技术学院成为全国首批28所国家重点建设示范高职院校;高分子材料应用技术专业是教育部和财政部资金扶持的重点建设示范专业。旨在深化高职高专高分子材料专业建设, 在涂料与涂装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及课程改革上起到探索创新及引领示范作用, 推动高职教育发展。本文重点探讨高分子材料应用技术专业在涂料课程改革方面的一些探索与实践。

一、实施“工学结合”的教育理念, 设计“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

教高[2006]16号文件指出:“要大力推行工学结合, 突出实践能力培养, 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因此, 工学结合是高职人才培养模式显著特征, 也是高职教育的核心理念。与行业企业建立密切的“血缘”关系, 把学院融入行业企业之中, 为实施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搭筑平台[1]。做到高职人才与企业人才零距离对接, 提高就业率, 学院与企业共生双赢。

(一) 成立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 参与专业建设

高职院校为区域经济发展服务是一项重要职能, 具体的说就是依托企业的发展而生存。没有行业企业的需求、没有行业企业的支撑、没有行业企业的参与, 就无从谈起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设计和实践[2]。为此, 我院成立了高分子材料应用技术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 聘请芜湖地区的行业企业老总与专家担任委员, 直接参与学院的专业建设。制订人才培养规格、课程设置、教材建设、学生的专业能力和综合素质等教学文件, 高职院校与行业企业共同进行人才培养, 把行业企业的理念及文化引入学院, 真正实践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

(二) 共建实训实习基地, 学院企业相互交融

通过近两年的建设, 较完善的形成了校企合作教育、产学结合的实践教学基地。让学生以员工的角色参与企业的生产过程, 身临其境, 体验氛围。实施多方 (企业工程师、专业教师、指导教师) 参与的教学考核体系。将人才培养模式与

摘要:高分子材料 (塑料、橡胶、纤维、涂料、粘合剂) 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为深化高职高专高分子材料专业建设, 创新涂料与涂装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及课程改革, 推动高职教育发展, 现对高分子材料应用技术专业在涂料课程改革方面的一些探索与实践进行探讨。

关键词:高职高专;高分子材料应用技术专业;涂料课程;课程改革

(二) 专业教学改革中的“走出去”

1. 教师走出去, 加强业务培训和直接参与企业实践

微电子技术是一门应用性非常强的学科, 不仅需要较好的理论基础, 更需要有较强的设计软件应用能力和生产工艺的实践经验。教学改革的主体在于教师, 因此对教师本身的业务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本身应增强再学习提高的紧迫意识, 积极参加集成电路EDA培训, 熟悉整个设计流程。同时, 教师可以通过到相关企业进行调研、课题合作或直接参与企业实践等方式, 加深对集成电路行业的发展及企业应用型人才需求的了解, 以提高自身专业实践能力和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教学意识。

2. 学生走出去, 到企业进行参观及培训实习

学校可以与相关企业组建联合实验室或由企业向学生提供培训和实验基地, 组织学生到企业的生产第一线去参观与实习, 将学生在课堂上学到的理论知识更好的运用到企业的实际当中去。同时, 学生通过参观、实习, 对企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有了更加切身的体会, 能够进一步提高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通过工学结合的方式, 培养出的人才针对性更强, 也

更能适应企业的需求。

五、结论

苏州地区, 乃至整个苏南地区的集成电路的制造及封装测试行业, 在国内整个微电子产业中具有明显的产业优势, 需要大量这方面的应用型人才。提出的基于本地产业区城优势的集成电路物理设计、制造及封装测领域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方向, 符合高职院校本身的人才培养特点及规律;按所构建的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可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及就业竞争力, 培养出深受用人单位的好评的微电子技术专业人才。

参考文献

[1]于燮康.江苏半导体产业现状及展望[J].中国集成电路, 2006, (8) .

[2]俞忠钰.中国集成电路产业发展形势分析与应对举措[J].中国集成电路, 2009, (3) :12.

地缘优势型区域经济合作研究 篇11

[关键词] 欠发达地区 地缘优势 区域经济合作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发展成效显著,特别是东部沿海地区经济有了长足的发展,已成为我国经济发达地区。但与此同时,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现象也日益引起社会的关注,加强区域内部和区域之间的一体化,促进区域经济、社会、资源、生态环境的统筹、协调发展显得日益重要。

一、问题的提出

我国经济发展的地区间差异不仅存在于东中西三大地带之间,即使在广大的东部地区内部,经济发展也同样存在严重不平衡现象,几乎每个省区市都有地域范围不等的相对落后地区。这些地区可以称为东部发达地区中的欠发达地区。在新的形势下,欠发达地区发展面临着新的挑战:首先是宏观环境发生了重大变化,国内市场的结构性过剩依然延续,市场给欠发达地区的空间日益缩小。欠发达地区的土地、资金、能源等基础要素的供应日显掣肘。其次是马太效应显现。在市场经济规律作用下,生产要素大量向发达地区流动、集聚;由于发展阶段的落差,欠发达地区受到主要针对发达地区而制定的政策约束越来越明显,与发达地区的差距有拉大的迹象。第三是由于受资源禀赋的约束,经济发展的空间越来越狭窄。而经济欠发达地区由于经济实力不强,导致了教育与科技基础薄弱,人口素质较低,人才外流严重,人力资源不足,科技创新能力弱,经济发展综合成本较高的不良循环。

纵观各地的欠发达地区,其发展特征、现状成因、发展条件、相互之间的关联以及影响程度各有不同,很多欠发达地区甚至具有发达地区所不具备的优良的地缘优势。例如山东临沂地处山东省的东南部,位于第二条亚欧大陆桥的陆桥经济带上,交通方便;而且,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陆桥经济带的开发开放,都给临沂市经济的发展带来了良好的机遇;环渤海经济圈和黄淮海经济区的区域整合和整体联动作用,也是带动临沂市经济发展的绝好机遇,所以临沂具有很好的地缘优势。然而临沂市的社会经济发展却一度比较落后,成为东部较典型的欠发达地区。这种发展水平与发展条件的巨大反差,不能不引起我们对于地缘优势如何转化为经济优势的深层次思考。欠发达地区能否把握机遇,充分利用自身优势,特别是地缘优势,加强与发达地区的合作,走出一条适合自身发展的道路,应该成為我们关注的重要问题。

二、地缘优势理论研究

任何一个国家、一个地区、一座城市,在其所在区域都有一个相对地缘优势问题。地缘优势是一个地区生存、发展的先天性基础条件。优越的地缘条件,可以减少一个地区的发展成本,加快地区的发展速度,实现地区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最大化。

1.地缘和地缘经济

地缘,是地理环境关系的简称,用于区域经济发展中,则是用来表述和比较对外开放的外部环境的有利程度,它明显不同于“地理”概念。

地缘经济学是继地缘政治之后诞生的一门以地理要素为基础,从经济地位和经济关系角度去认识和处理国际关系的新学科,简单地讲就是研究一国或一地区经济发展与地缘变量间相互关系的科学。它在区域经济合作研究中,有着独特视角,可以作为区域经济合作理论构建的有益补充。其主要内容就是研究在互补和竞争条件下如何形成地缘经济地域系统以及其运行机制。地缘关系与经济现象是地缘经济学所揭示的一个核心原理,即国家或地区间由于地域上的邻接性而产生地缘经济关系,它通常有两种表现形式:联合和合作即经济集团化;对立乃至彼此遏制、互设壁垒等。前者被称为互补关系,后者为竞争关系。在经济发展过程中两个地区之间由于经济产业结构、资源结构上的差异性,而通过互通有无、取长补短来共同促进和发展,就可形成互补关系。

2.地缘经济要素和地缘优势

地缘经济是基于地缘因素对经济的影响而产生的,意在反映特定的地缘条件对经济的影响,它意味着凡是对经济发展有关的一切地缘变量均属于地缘经济学探讨的范围。这些地缘因素至少包括以下六个方面即:自然地理位置、自然资源分布状况、自然生态环境、人口构成中的人文背景;地区间的地缘政治、历史与现实关系;地缘经济发展的潜力。这些因素在经济发展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而地缘恰好是这些因素交互影响的最主要中介。

所以,地缘优势应是指存在于跨国家的或跨地区的地理空间上的、体现在国际或地区交往领域的一种优势,是指一个国家或它的某一部分地区所具备的、作用特别突出、且自身价值也因此倍增的地理要素特征。这种优势既蕴藏在诸如区位、距离、边界线长短、接壤邻国多少以及自然资源等自然要素中,也蕴藏在历史、民族、文化、经济、交通、口岸等人文因素中。地缘优势实质上是一种涉及“大空间”、“多要素”的,内外环境交织的结构性优势。

三、由地缘优势所决定的区域经济合作发展策略

任何两个地区之间,其经济发展都是互有影响的。影响程度的大小,取决于地缘经济关系的密切程度。正确认识和利用地缘经济关系,合理制定恰当的地区经济发展策略,显得非常重要。临沂市地理位置优越,交通、通讯便利,有丰富的矿产、旅游等资源,其区位条件与发展水平的正相关是非常明显的。但临沂市也具有地缘优势和经济发展错位这一特点,主要表现在交通通讯便利,地理位置优越,自然资源丰富,但开发利用率较低;人力资源丰富,但人地矛盾突出;经济发展较快,但区域经济差异很大;生态环境脆弱,所以容易导致失衡。近十几年来,临沂经济获得了较快发展,完全得益于采取了正确的区域合作发展策略。

1.依据自身优势,加强区域经济合作,建立开放型经济体系

在经济全球化和开放经济条件下,各国各地区间经济相互渗透、相互依赖、相互影响的趋势日益加重,开放成为经济发展不可缺少的条件。在改革开放近30年里,我国沿海部分地区的对外开放迅速扩大并不断深入,而欠发达地区的对外开放严重滞后,导致了地区之间经济发展的差距越拉越大。欠发达地区的发展必须抓住对外开放龙头,以开放促发展,尽快缩小差距。

欠发达地区对外开放的核心是建立开放型经济。一是以经济全球化和国内统一大市场为前提,充分发挥本地区的比较优势,在既定的国际国内相对价格下,按照比较优势原则来建立和配置资源,争取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得到生存和发展。二是积极引进外部的资本、技术和制度,发展新的产业,改造传统产业,建立现代经济结构,在开放中实现发展和赶超。临沂市充分利用其沿海地理优势,通过第二条亚欧大陆桥,向东从日照出海,进入国际市场;向西直接进入我国广阔的内陆市场,甚至是中亚和欧洲市场。 三是不仅向海外开放,而且应向国内其他地区开放,特别是向沿海发达地区开放,大力吸引这些地区的资金、技术和制度。 临沂市作为山东省东南部的一个重要城市,交通便利,与省会济南及周边的连云港、青岛、徐州等大城市亦有十分便捷的陆路交通联系。所以,在制定临沂市经济发展战略过程中,对外开放要放在首位,但与周边经济发达地区的经济联系也应该加强,这和已进入经济发展成熟期的青岛、大连、烟台、济南等城市的对外扩散日益加速的形势是符合的。

2.既要充分利用有利条件,又要避开或消除不利因素

欠发达地区在对外开放中要注重资源开发与利用方式的改变。对拥有土地但水土流失严重的欠发达地区,必须综合治理水土流失,推进生态建设;对煤炭、石油、天然气等资源丰富的欠发达地区,必须在注重生态环境保护的同时保证可持续性的开发与利用;对生物资源丰富的地区,在开发过程中应与国内外的高新技术相结合,大力发展生物技术;对旅游资源丰富的欠发达地区,应大力引进国内外的资金和管理,解决旅游业发展面临的资金和人才不足的问题。在欠发达地区的对外开放中,一定要把握好开放和环境保护的关系,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这是欠发达地区经济持续发展和保持竞争优势的需要。临沂市除积极改善外部投资环境,加强对外经济开放以外,应大力发挥自身优势,积极发展商业、服务业、旅游业等非农产业,加强对资源的节约利用,同时注意生态环境的保护,促进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

以地缘优势为基础的区域经济合作可以使两个或两个以上位置毗邻、空间相连的地域经济单元,以传统的经济联系为基础,按比较利益来开展较为密切的产业和劳动地域分工,以获得最大的经济利益;因此,地缘优势型区域经济合作的思路是依据自身优势,加强区域经济合作,建立开放型经济体系,同时充分合理利用自身多种资源,做到趋利避害,实现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金运成:欠发达地区必须重视特色发展[J].政策瞭望:36~38

[2]韩银安:地缘经济与地缘政治刍议[J].国际关系学院学报,2005(2),9~13

[3]丁志刚:新兴地缘经济学独特的地缘战略视角[J].国际论坛,2001(4),21~26

[4]曹光杰:临沂市经济发展的条件评价与对策[J].烟台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17,(l):47~51

区域产业优势 篇12

自从“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以来,中央政府对西部地区优势产业发展实施倾斜政策,地方政府也重点发展本地区的优势产业。加快发展本地区特色优势产业是陕西省缩小与东部经济发达省份之间差距的重要途径之一。通过加快发展优势产业,进一步提高陕西省区域竞争力也是陕西省经济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学者们关于陕西省优势产业发展方面的研究成果比较少。袁晓玲等(2008)依据比较优势理论,结合陕西省经济发展的现状,对陕西省主导产业的选择进行了分析。杨嵘等(2008)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对陕西省装备制造业产业竞争力进行了综合评价,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陕西省装备制造业产业竞争力提升的对策。这些研究文献,对于研究陕西省优势产业的发展具有一定借鉴意义,但是已有的研究成果定性分析较多,而定量分析不足,并且学者们运用因子分析对陕西省优势产业的研究较少,这就给本文提出了新的研究目标。

在研究步骤上,本文首先运用因子分析方法判别哪些产业是陕西省的优势产业;其次分析陕西省优势产业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加快陕西省优势产业发展的对策措施。

二、陕西省优势产业的判别结果

我们运用因子分析方法对陕西省区优势产业进行判别,采用的指标是区位商、投入-产出率、产业增加值占全省GDP的比重、产业增加值占全国同一产业增加值的比重、劳动生产率、市场占有率和就业贡献率。本文用陕西省统计年鉴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要指标代表陕西省在农业领域和工业领域的优势产业(农业领域的优势产业可以由工业领域的农副食品加工业等产业来表示)。对于陕西省在服务业领域的优势产业,鉴于评价指标的不确定性和数据收集的难度,我们将主要采用区位商来进行判别。一般来讲,区域优势产业的区位商应该大于1,因此,本文对陕西省区域优势产业的还应该结合这个标准。根据2015年中国统计年鉴中所包含的工业行业个数(38个),再结合我们选取的计算陕西省优势产业7个指标,可以计算出陕西省优势产业相关指标体系,在此基础上对这些评价指标数据进行无量纲化处理。将陕西省工业行业对应的7个指标的无量纲化后的数据输入到SPSS软件中,进一步运用因子分析方法进行分析(分析结果略)。

根据分析结果中陕西省38个产业排名和分类结果,同时将相关产业进行合并,可以得出陕西省的优势产业为能源化工业(包括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煤炭开采和洗涤业、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以及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矿产冶金业(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和有色金属矿采选业);高新技术产业以及装备制造业(包括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医药制造业、木材加工及木、竹、藤、棕、草制造业、专用设备制造业和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农牧产品加工业(包括烟草制品业、饮料制造业、食品制造业和农副食品加工业)。

在此基础上,我们进一步探讨文化旅游业是否可以作为陕西省的优势产业。具体方法是:首先通过2000—2014年所选年份陕西省文化旅游业总收入数据和全国旅游总收入数据计算出所选年份陕西省文化旅游业总收入占全国的比重数据,然后通过2000—2014年陕西省文化旅游业总收入数据、所选年份全国旅游总收入数据、所选年份陕西省GDP数据和所选年份全国GDP数据计算出所选年份陕西省文化旅游业总收入区位商。

从表1可以看出,从2000—2014年所选年份陕西省文化旅游业总收入区位商都远大于2,因此,陕西省文化旅游业可以作为陕西省的优势产业。陕西省的优势产业是能源化工业、矿产冶金业、农牧产品加工业、文化旅游业、高新技术产业以及装备制造业。

(单位:亿元)

(数据来源:陕西统计年鉴2001—2015和中国统计年鉴2001—2015。)

三、陕西省优势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1、优势产业呈现出较为明显的重型化特征

陕西省现有产业体系主要是作为国家能源和原材料基地形成发展的,且优势产业中的能源产业、化工产业和矿产冶金业所包括的具体工业行业大部分属于资金密集型行业,重型化特征比较明显。这种重工业过重、轻工业过轻的产业结构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市场需求选择的结果,同时也表明了轻工业发展水平过低,加工工业落后。

2、国有经济体制改革缓慢

陕西省特色产业领域中的国有企业改革虽然取得了较大成效,但是相当一部分企业还没有进行股份制改造,以致技术创新能力和市场竞争能力比较弱。一些已经改制成为股份制的企业中,国有股所占比重较大,其他股所占比重较小。这不仅导致企业内部人控制现象严重,妨碍国有企业经营效率的提高,降低相应优势产业竞争力,还导致国有企业资金紧张,致使国有企业投入开发能力严重不足,相应优势产业核心竞争力下降,从而形成恶性循环,影响陕西省优势产业的发展。

3、产品加工深度有待提高

陕西省一些优势产业的产品加工深度不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农产品加工深度有待提高。陕西省农牧产品的加工深度普遍不高,还存在果蔬资源利用水平偏低、农产品加工业转化增值能力低以及传统农产品缺少品牌等问题。二是煤化工、煤电转化有待强化。我国煤炭生产基地不断向陕西、内蒙古以及新疆等地集中,陕西省在全国煤炭生产与供应中的比例和地位还会不断提高,这就带来了运输成本过高等问题。在产地发展煤化工产业,就地实现煤电转化,变长距离运煤为长距离输电是解决这一问题的重要方法,而现阶段,陕西省煤化工业发展水平还很低,煤电转化率也不高。因此,煤化工、煤电转化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三是有色金属加工深度有待提高。陕西省除钼矿外,进入市场的有色金属产品主要以原料或初级产品为主,这就使得有色金属科技含量低,附加值不高,并且企业利润水平也不高。

4、企业科技创新能力差

陕西省优势产业领域中相关企业科技创新能力不高,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少,科技成果应用水平也比较低下。高附加值深加工产品少,低附加值初加工产品多,新产品开发较慢,产品更新换代周期较长,产品结构不尽合理。这些都严重影响了优势产业领域中相关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另外,资源型企业和重化工业企业数量过多,使得企业节能减排压力加大,并且导致人口、资源与环境的矛盾突出。

四、加快陕西省优势产业发展的对策措施

1、建设优势产业开发园区和产业集群

按照产业集中、土地节约以及保护生态环境的原则,建设各类优势产业开发园区,促进生产要素的合理配置,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优势产业集群。具体来说,积极建设西安高新区、西安经济技术开发区、西安阎良国家航空高技术产业基地、宝鸡高新区以及杨凌示范区等开发园区,形成优势产业集群,从而极大地提升陕西省优势产业竞争力。与此同时,加快相关基础设施建设,积极打造优势产业链,这些都有助于推动产业集群内企业的发展。

2、培育优势产业人才支持体系

人才是优势产业发展的关键所在,因此必须加快培养一大批适应优势产业发展的人才队伍,这支人才队伍中既包括管理团队、营销团队、技术研发团队,还应包括一支熟练的技师技工队伍。这就需要做到:一是根据优势产业集群发展的规划和目标,充分利用陕西省良好的教育资源,培养适应优势产业集群发展所需要的人才队伍。二是完善对有突出贡献的科技人员、管理人员、技术人员以及经营人员的奖励机制,并且制定相关优惠政策,以激发人才的创新潜能。三是加大对优势产业领域企业职工的在职培训。要结合企业和职工的实际情况,采取多种形式、多种渠道以及多层次的培训方式,不断提高职工的业务素质。

3、完善产学研相结合的科技创新体制

陕西省优势产业虽然整体技术水平不算低,但是技术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比较低下。因此,要把加速科技进步放在关键地位,坚定不移地推进科技进步,不断提高经济增长的科技含量。这就要求认真实施《陕西省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条例》,加快推动“产、学、研”联合,加强科研机构和企业或者企业集团的融合,使科技成果以多种方式进入企业或者企业集团,推动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

4、抓好节能减排降耗各项工作

陕西省目前一些优势产业部门还存在着落后生产能力,这不仅要消耗大量的能源,而且还会给当地环境带来污染。因此,应该抓好节能减排降耗各项工作,具体来说,一是严格控制高耗能、高污染行业增长,加快淘汰落后生产能力,进一步优化工业布局,调整优化能源结构。二是深化循环经济试点示范,深入开展资源综合利用,抓好工业用水节能利用,提高垃圾资源化利用水平,全面推行清洁生产。三是依靠科技进步,加快节能减排技术研发和推广,加快建立节能技术服务体系,并且加强国内以及国际交流与合作。四是广泛开展节能减排降耗宣传教育活动,提高全民节约资源和环境保护意识,对节能减排先进单位和个人进行表彰奖励。

摘要:本文运用因子分析方法,以陕西省为例研究区域优势产业判别及发展对策。首先确定了陕西省优势产业判别相关指标体系,其次运用因子分析方法对陕西省优势产业进行判别,然后分析了陕西省优势产业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加快陕西省优势产业发展的对策措施。

关键词:陕西省,优势产业,因子分析,对策

参考文献

[1]袁晓玲、杨万平:基于比较优势基准的陕西省主导产业选择[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5).

[2]杨宗岳:关于区域产业优势的动态评估—兼论陕西优势产业的选择[J].当代经济科学,1995(2).

[3]王文博、杨凤荣、刘丹:陕西省工业支柱产业偏离份额与经济效益分析[J].统计与信息论坛,2009(8).

上一篇:汽车电路故障下一篇:选择的机会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