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势产业

2024-07-25

优势产业(精选12篇)

优势产业 篇1

每当传统优势产业发展中遇到波折,总会引起人们关于传统优势产业的优势是否依然存在的讨论,并且一般会转化为传统优势产业到底是“朝阳产业”还是“夕阳产业”的争论。主张不存在“夕阳产业”的人,出于一种良好的愿望,希望中国的一些传统优势产业能够长期拥有比较优势,为国家带来最大的利益。对这个问题的争论,进一步地说,是涉及到对产业有没有生命周期以及产业是否有转移、替代或被淘汰等运动形式的科学认识。本文认为产业的这种运动形式是必然会发生的。

1 产业生命周期的客观性

1.1 国内学界关于“朝阳产业”与“夕阳产业”的争论

当前中国技术经济学界主流思想倾向于认为传统优势产业不是“夕阳产业”,主张这些产业在我国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还可以持续较长一段时间的优势。典型的观点如:马洪认为:在产业划分中,国际上流行的所谓“朝阳产业”和“夕阳产业”的划分法是不科学的,也是不符合实际的。被托夫勒认为是“夕阳产业”的一些传统产业,在获得新技术的改造之后,不仅没有衰落,而且还持续增长。马洪因此提出“没有夕阳产业,只有夕阳技术”的主张,认为只要坚持以先进的技术武装传统产业,产业永远不会衰落。[1]他的这种观点在国内有较大的影响,以至人们认为我国目前的许多传统产业之所以逐渐失去竞争力,主要是没有先进技术的支持,只要对这些产业引入先进的技术,我国这些产业将长期保持其竞争力。与此相似,韩立达提出将高新技术向传统产业渗透,可以使传统产业产生质变,成为高新技术产业。他认为从这个意义上说,高新技术产业是处于产品生命周期中的引入期和成长期的产业,而传统产业是处于产品生命周期中的成熟期和衰退期的产业。[2]既然可以通过高新技术向传统产业渗透,使传统产业提升为高新技术产业,当然也就不存在所谓的“夕阳产业”了。

1.2 产业生命周期的客观性

根据美国哈佛大学的迈克尔·波特教授的产业生命周期理论,将产业发展阶段分为成长期、发展期、成熟期和衰退期,形成一个完整的生命周期。如果上文的观点成立,那么就必然颠覆目前国际产业经济学普遍认同的“产业生命周期”理论。如果产业可以永葆青春,没有产业会成为“夕阳”产业(即衰落),也没有产业会被淘汰,产业的生命周期理论自然就失效了。

本文作者认为,产业生命周期是客观存在的,这个理论是科学的。中国目前的一些重要的传统优势产业,已经进入了其生命周期的成熟期和衰退期,将使我国的一些重要产业失去国际竞争优势。我们不能抗拒这种结果的发生,但我们可以通过一定的努力和方式,尽可能地延伸它们的生命周期,特别是延长它们的成熟期,使它们尽可能慢地进入衰退期。高新技术向传统产业渗透,或许能在一定程度上延缓产业的衰退或被淘汰。

1.3 认识产业生命周期的两个角度

产业生命周期可以从一个国家的角度来理解,也可以从全世界的角度来理解。从世界的角度来看,产业的“成熟期”的一个隐涵是,某一产业在一国成熟后将逐渐衰退,为另一国所替代。从世界的意义上说,有许多传统产业并不是进入衰退期,只是产业转移,这个产业从一个已经处于衰退期的国家转移到另一个国家,后者这一产业正处在引入期或成长期。对于全世界来说,这个产业远未进入成熟期或衰退期。

从另一种角度看,确实有许多传统的老产业已经完成它们的生命周期而被淘汰,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随着电脑在办公领域的普及,制笔业面临着被淘汰的命运。随着节能灯的推广,白炽灯正在逐渐被淘汰,产业的更替体现的是现代物质文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这是一个不可避免的趋势。

2 中国传统产业面临的困境体现它们生命周期的演进

在社会经济加速转型的过程中,我们目睹着产业消亡与更替的过程。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依靠传统产业的优势,成为世界的“制造基地”,成功地推动经济发展跻身世界经济大国的地位。但是面对传统产业发展遇到瓶颈,人们开始怀疑这些产业在我国是否还是优势产业,是否能够维持其国际竞争力,这个争议自2008年美国暴爆发次贷危机以来,甚至更早一些时候就产生了。从经济学的角度看,优势产业就是有竞争力的产业,能为该国带来贸易利益的产业,也是该国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由于拥有某些优势产业能为一国带来丰硕的利益,所以一国总是尽可能地阻止或延缓这种产业衰落或转移过程。当前我国的许多传统优势产业,可能也面临着从成熟期走向衰退期的困境。对于这个问题的认识,我们必须认真分析传统产业面临的具体困难及其形成的原因,才能作出准确的判断。

破解传统产业市场饱和的“宿命”,是本文关注的问题。本文主要从一些大视角,如比较优势发展战略、国际经济背景和产业的生命周期等方面,分析中国一些优势传统产业近几年面临的困境的原因。泉州是我国较典型的以传统产业为主要经济支柱的城市,本文将结合泉州的实践来研究。

2.1 美国的金融危机到欧洲的主权债务危机的负面影响

中国的传统优势产业对国际市场有较大的依赖。2008年美国的金融危机爆发,一直到近年来欧洲一些国家的主权债务危机的发生,世界一些主要经济体市场疲软,我国的一些主要贸易伙伴的市场萎缩,制约了我国的传统优势产品向这些国家和地区出口,进而使我国的一些传统优势产业的发展面临极大的困难。这种国际经济影响因素是我们不可控的,面对复杂而不确定的国际市场,为了应对新的国际经济形势,我国政府只能主动调低经济增长速度,如本次两会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2012年的GDP增长率预期为7.5%,是多年来最低的水平。在经济增速下调,经济结构调整中,我国采取“有保有压”的措施,“保”的是一些战略性新兴产业,“压”的就是这些传统的优势产业。

国际经济形势对中国传统优势产业的负面影响只是偶然性、间或性的,它可以使中国当前的一些传统优势产业的发展遇到极大的困难,但它不能从根本上决定中国传统传优势产业的命运。

2.2 中国的比较优势结构的变化

中国传统产业发展的比较优势来自中国丰富而优质的非熟练劳动的劳动力资源,劳动成本相比欧美等发达国家低得多,而劳动力的质量又比亚洲、非洲等大多数不发达国家的劳动力质量高。根据林毅夫的观点,中国之所以可以通过发挥比较优势来实施追赶发达国家的战略,主要是因为通过发挥劳动力成本的优势,所发展的产业具有“自生能力”,可以有效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形成资本和技术的积累,最终实现要素结构的提升。要素结构提升意味着原来的优势要素逐渐弱化和丧失,新的要素优势逐渐产生和形成。[3]呼应这一观点的经济现象是,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作为中国制造业非熟练劳动力主体的进城务工人员的长期持续低工资水平,进入本世纪后迅速改变,近几年更是随着较高的通货膨胀率迅速上涨,目前的工资水平达到上世纪末的3-4倍。

中国这种劳动力成本优势的发挥,已经延续了几十年了。可以肯定地说,我国劳动力成本优势目前正在逐渐弱化。近年来,国内不断上升的劳动力成本,已经使得中国制造的优势逐渐消失。据媒体报道,近期华交会(华东进出口商品交易会)中国传统优势产业的企业接到国外订单大幅度减少,而东南亚一些国家近年来取代中国,承接了欧美大量的劳动密集型产品订单的加工。体现了中国的传统优势产业正在向东南亚的越南、柬埔寨、马来西亚等国家转移。[4]中国原有生产初等生产要素的优势弱化,而一些高等生产要素逐渐积累,生产要素的结构总体上趋于优化,是决定中国一些传统优势产业逐渐走向衰退期,逐渐失去国际竞争力的根本原因,也必然推动中国产业更替与产业生命周期演进。

美国学者拉尔夫·戈莫里和威廉·鲍莫尔等人提出产业的国际间转移和更替的原因,是产业的国际竞争。他们认为,一般地说,在劳动密集型的产业,劳动的生产率提高的空间与速度都要小于技术或资本密集型的产业,特别是如轻工、服装等典型的劳动密集型产业。而在受资源与环境的约束的产业,劳动生产率虽然可以提高,但伴随着资源的短缺与环境成本的上升,劳动生产率提高的同时资源与环境成本可能增加更快,通过提高劳动生产率获得的收益难以抵偿因此产生的成本,所以先发国家在这一领域很容易失去原有的竞争力,产生与后发国家在这些产业领域里的争夺并最终败退。[5]所以这种产业的转移是以一种更低成本的生产替代先前的生产,对整个世界来说会产生经济效率的提高,我们完全没有必要对此怀着强烈的抗拒心理。

2.3 中国的传统优势产业发展进入成熟期

我国的传统优势产业的优势弱化,今年以来表现尤其明显。不仅表现在传统产业领域的一些国有大企业的利润下滑,在一些主要由民营中小企业为主体的产业表现更加突出。

目前泉州传统优势产业的一些代表性企业,出现增长速度下降、利润增长速度下降、产品库存上升、应收款增加的现象,可以说是行业出现了“亚健康”的症状。以泉州的两家传统优势产业具有代表性的上市公司公布的2011年年报为例:安踏2011年营业收入89.05亿元,同比增长20.2%;净利润17.3亿元,同比增长11.5%。但二者相比2010年分别下降了12.5个百分点和6分百分点。库存为6.18亿元,与上年同期的4.54亿元相比增加了36.1%。应收贸易账款及其他应收款项为17.09亿元,比上年同期增加72.6%。

361度虽然2011年全年实现利润11.3亿元,同比增长15.3%。但该企业2011年上半年的利润增速就达到30.5%,所以下半年几乎没有盈利。而2011年存货高达45.12亿元,比2010年高出81.8%。[6]这些经济指标,体现了中国传统优势产业发展速度进入一个明显的转折时期。中国一些传统优势产业进入成熟期,逐渐走向衰退期,完全符合产业生命周期理论描述的发展轨迹。但是,面对这种情况,我们不是也不应该是束手无策,我们完全有可能通过制定和实施科学的产业发展战略,有效地延伸一些传统优势产业的生命周期。

3 中国延续传统优势产业生命周期的对策与泉州的实践

3.1 针对产业所处阶段正确制定和实施相关产业发展战略

波特的产业生命周期理论认为,一国某产业希望延长其生命周期,可以在成熟期和衰退期采取相应的竞争战略。当产业处于成熟期,该产业的企业可以制定和实施的竞争战略可以是技术的创新战略,也可以是商业模式的创新战略,但实施中仍然需要把握准确的度。具体来说,技术创新方面的战略包括(1)产品结构的调整,但不能过于强调开发新产品,而是要重视改进销售模式和进取性地推销现存产品;(2)改革工艺和革新制造方法。商业模式的创新包括:(1)正确定价,对企业自身的形象和产业状况要有正确的认识,不能坚持以“高质量”为借口,而不去适应竞争者进攻性的价格和市场行为;(2)选择适当的顾客 (3)购买廉价资产,但要防止盲目投资,同时企业应避免过多地使用过剩生产能力;(4)开发国际市场 ,但不应为了短期利益而轻易地放弃原有市场份额。在产业的衰退期,波特也提出企业可以采取相应的竞争战略。如领先战略、坚壁战略、抽资转向战略和快速放弃战略等。

其实,在产业进入成熟期或衰退期,不管是技术创新还是商业模式创新,都要根据不同产业、不同地区、不同企业自身的具体情况进行战略选择。从泉州的具体实践来看,为了应对目前传统优势产业的困境,企业主要制定与实施以下一些对策并取得较明显的效果。

3.2 延伸产业生命周期的技术创新对策

虽然以高新技术渗透到传统优势产业不可能使这些传统产业质变为高新技术产业,也不可能改变它们可能发生衰退、转移、被其他国家替代或被淘汰的命运,但是,高新技术应用于传统优势产业,完全可以延伸这些产业的生命周期。以泉州最典型的传统优势产业纺织服装业、石材业来分析,技术创新的路径与侧重点的可能选择的是:

(1)新材料引进与研发

面料是纺织服装产业最重要的生产要素与竞争优势之一,纺织服装业技术创新中应特别重视新材料的研发和引进,新材料的应用可以极大延伸这一产业(在某一国家或地区)的生命周期。如泉州的石狮海兴材料科技有限公司,通过获得杜邦公司的特许生产授权,成为杜邦Sorona弹力短纤维的生产商,生产出目前世界唯一的达到工业化生产水平的生物质弹力短纤维,引导服装业面料全新的变革,一举成为国内高科技生物质纤维的领军企业。在产品推广上该公司与Levis、Dockers、Lee、七匹狼、劲覇、安踏等一批国内外知名企业建立战略联盟,为下游服装企业提供具有创新功能的面料,提升下游企业的市场竞争力。[7]

(2)把原有的产品做精做细

随着需求个性化趋势的发展,产品多样化可以满足市场多样化需求。泉州的鑫盛达集团是织带生产的专业厂商。近年来大力推行产品的多样化,把原有的产品做精做细,也取得较好的竞争优势。据称其生产的织带有四万多种变化。该企业在产品实现多样化的基础上,通过在香港时装节、上海国际服装纺织品贸易博览会、中国国际纺织面料及辅料博览会为织带发布流行趋势,产品生产销售规模迅速扩大,并迅速扩大市场占有率。企业在2011年成为全球织带行业的十强企业。[8]

(3)产品和服务的延伸

泉州南安是全国最大的石材生产基地,近年来,南安的石材生产逐渐延伸产品的系列,横向从单一的建筑装饰品向装潢装饰、精品艺术等产业延伸。如康利集团的“创意装饰石尚秀”、溪石集团的“装饰一体化”、环球石材的“全球石材装饰整体解决方案”等高端理念引起行业关注。纵向则充分利用石材废料、废渣生产人造大理石、石材马赛克、加气混凝土砌块、石粉砖、涂料、瓷砖等新产品,开始出“花岗岩石板材加工尾料生产的大颗粒干拌通体内仿古外墙砖及其生产方法”、“金属釉生产方法”等十几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石材废料、废渣循环利用核心技术。实现变废为宝,变害为利,大大节约生产成本。[9a]

(4)技术创新项目的选择要切合产业当前的实际需要

传统产业一般属于非技术密集产业,对技术的要求并不是很高。所以传统产业的技术创新,既不能片面追求高新,也不能脱离产业生产的实际需要,要十分重视创新技术市场推广的可行性。当前我国一些技术研发创新的成果虽然具有一定的先进性,但由于缺乏市场化的能力,难以实现大量科研投入的回报,在这方面也对研发单位的积极性产生较严重的挫伤。因此,技术创新的立项一定要让有技术需要的企业来选择。政府对技术创新的鼓励和扶持,也要充分重视企业的意见。因为企业最了解它们需要什么,缺少什么技术。只有这样,政府才能做到真正支持有基础、有市场前景、有实现能力的项目。

总之,对于目前技术力量还是相对薄弱的中小民营企业来说,技术创新并不是容易实现的,重要的是企业要找准创新的路子。

3.3 企业商业模式创新

根据波特的产业生命周期理论,产业处在成熟期与衰退期,为延伸其生命周期,除了技术创新以外,商业模式的创新可能更为重要。国际的失败案例如摩托罗拉、诺基亚手机在竞争中失利的关键在于其墨守成规,没有创新商业模式。从技术上说,IPhone的芯片并没有什么特别之处,第一代IPhone甚至不支持3G。而IPhone的特别之处正在于其推出的软件下载服务,满足消费者升级体验为核心需求,成为手机市场新一代的“霸主”。

但是由于技术创新具有投资大,风险大,周期长等特点,有时是传统产业的中小企业难以承受的,所以对于它们来说,商业模式创新是延伸产业生命周期的重要途径。对于一些象泉州这种未具备强大科研能力和技术基础优势的产业与地区,应该更重视商业模式的创新。进一步地说,不管大型企业或小型企业,不管企业现在市场份额有多大,没有商业模式创新,企业也难以生存和发展。

传统产业的企业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商业模式创新:

(1)建立完整的产业链,从产业从分散走向集中

如泉州南安的石材产业,大力培育从石材荒料供应到建筑装潢服务等一系列关联产业,形成从矿山开采到石材加工、从石材机械到工艺制造、从石材装饰到循环经济的集群能力。聚集了一大批产业配套企业,形成完整的石材产业链。目前南安聚焦全国20多个省(市、自治区)、全球30多个国家及地区的矿山公司、生产企业、贸易公司和经销商1000多家,经营来自全球的1500多个品种。

(2)突破资源瓶颈,面向全球寻找资源

资源越来越成为制约我国传统优势产业发展的瓶颈。为解决资源短缺问题,南安石材企业在全球范围构建原材料供应和配置网络,到印度、巴西、埃及、西班牙等10多个国家建立石材开采基地。目前本市石材企业掌握了大量的国外石矿山资源。如土耳其20%矿山资源掌握在南安石材企业手中。[9q]

(3)从“做业务”向“做服务”转向

未来企业竞争是商业服务的较量,比拼的是销售、服务上的创新。从“星巴克”等成功企业看,他们的产品技术并非最先进的,但他们有个共性,即赢在商业模式的创新,特别是服务创新上。

在商业模式创新中,更多的泉州企业应该从下游的“创意服务”入手。有时候,创意并不需要太强大的技术支撑,它能否成功取决于是否能带给消费者优质的服务。同样产品,不同服务,则不同售价。对于传统优势产业来说,企业应该转变经营理念,探索制造业服务化。如泉州的一些知名服装制造企业,逐渐从做产品转向做业务,建立了遍布全国的销售网络;又从做业务转向做服务,从客户的角度出发,把专卖店开设成为贴心、个性化服务的“生活馆”,实现服务的转型。

(4)品牌战略的调整

泉州是国内知名的品牌城市,所拥有的知名品牌数量位列国内地级市前茅。许多品牌已经成为国内一流品牌,并努力创建世界品牌。品牌建设为泉州的传统优势产业带来强大的竞争优势。但是泉州的企业品牌建设还存在不少问题,比如品牌太多,太分散,品牌之间相互竞争容易产生内耗,难以造就世界一流品牌。这是由于泉州的传统产业中企业数量多,规模相对较小的原因造成的。所以创建世界一流的企业,是创建世界一流品牌的基础。泉州品牌建设存在的另一个主要问题是一些品牌缺乏自身的文化内涵,难以形成文化个性。如最近发生的麦克尔·乔丹状告“乔丹体育”商标侵权案。暴露了该企业品牌战略的重大失误。其根本原因,就是该品牌一心想借助名人的影响效应,而忽略自身品牌的文化建设。

近年来国内的一些产业传统优势产业如纺织、服装、鞋帽、箱包发展处在极端困难的阶段,由于泉州这些传统优势产业中的企业,积极进行力所能及的技术创新,发挥自身商业模式创新的优势,确实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产业遇到的困难,仍然保持较健康发展的态势。

4 结 论

产业生命周期是客观经济规律。承认产业存在生命周期,产业有转移、更替代甚至消亡的发展规律,是对产业发展运动的科学认识。但是人们对经济规律运行也拥有主观能动性,延长产业生命周期,不是反周期运动,而是顺应经济规律发展,寻找提升产业功能与经济价值途径的努力。中国传统优势产业发展的实践,企业和政府在这方面所作出的努力,为本文的结论提供了例证。

摘要:认为中国传统优势产业的发展目前正进入成熟期,产品生命周期的理论能够解释中国传统优势产业发展的周期性规律,以泉州为例,探讨通过适用技术的创新,更重要的是通过商业模式创新,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延伸我国传统优势产业的生命周期,继续保持产业活力的途径。

关键词:传统优势产业,生命周期,延伸,泉州实践

参考文献

[1]马洪.“朝阳产业”与“夕阳产业”这种划分是不科学的[N].北京日报,1999-05-26

[2]韩立达.基于产品生命周期分析的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向传统产业渗透机理[J].2002(4):27-31

[3]林毅夫.要素、禀赋、比较优势与经济发展[J].中国改革,1999(8):11-16

[4]刘文艳,杜永理.部分订单向东南亚转移[N].泉州晚报,2012-03-22(13)

[5]戈莫里,鲍莫尔.全球贸易和国家利益冲突[M].文爽,乔羽,译,李婧,校.北京:中信出版社,2003

[6]刘文艳.净利润下滑,库存仍严峻[N].泉州晚报,2012-03-21(3)

[7]王宇.新材料结盟美国杜邦[N].泉州晚报,2012-03-21(14)

[8]王宇.一条织带四万多种变化[N].泉州晚报,2012-03-21(14)

[9]邱和军,洪进科.全省推广南安石材产业转型升级经验[N].泉州晚报,2012-03-7(13)

优势产业 篇2

[围绕农民增收发展优势产业(共2篇)]篇一:农民增收的主要途径

农民增收的主要途径

(一)抓种植业结构调整促农增收。种植业在我市农民收入中占主导地位。按照“稳定粮食,突出特色,形成规模”的要求,不断调整优化种植业结构,构筑区域农业新格局,优势产业带轮廓日趋显现。培育壮大了粮食、蔬菜、油料、亚麻、酸梅等一批主导产业,粮食面积达到了40万亩,亚麻面积2.75万亩,蔬菜基地建设面积达到1.8万亩,特色林果面积1.2万亩,啤酒花、香料烟、树莓等具有鲜明区域特色的产业得到稳步发展,饲草料保有面积达到15万亩。农牧民人均收入中来自种植业的收入达到2550元。为确保种植业效益,增加农民收入,有计划地引进优良品种和农业新技术,狠抓了小麦、玉米等大宗农作物的高产攻关和示范带动,共完成高产综合配套栽培技术推广面积21万亩,测土配方施肥面积40.5万亩。同时,积极扶持培育种植大户,全市共有农业种植大户(300 亩以上)645户,占农村总户数的4%,户均纯收入达到6.5万元。全市共有林业专业户900户,退耕还林面积6.6万亩,其中经济林111户,面积为8950亩,300亩以上的大户为50户,户均增加收入0.5万元。

(二)抓畜牧基地建设促农增收。始终坚持把发展畜牧业作为农业结构调整的重中之重,着力抓好奶源基地、牲畜改良、科学饲养、疫病防治和牧民定居等各项工作,加快推进现代畜牧业建设步伐,使之成为农牧民增收的重要产业。2005年末,全市牲畜存栏81.28万头(只),年内出栏牲畜45.33万头(只),出栏率56.22%,商品畜达35.3万头(只),商品率为43.8%,年肉总产达到1.5万吨,奶总产达到1.4万吨。全市畜牧业收入达到11212万元,农牧民人均收入中来自畜牧业的纯收入为879元,畜牧业贡献率达到20%以上。以发展乳业为中心,将奶源基地建

设和培育规模化养殖大户作为畜牧业发展的重点。充分发挥也门勒乡三宫村、阿西尔乡向阳队、喀拉哈巴克乡阿不拉村3个千头奶牛养殖小区的示范带动作用,按照“突出重点、扶优扶强、专业发展”的原则,确立了专业养牛乡、专业村。

(三)抓农村二、三产业发展促农增收。结合农业产业化经营,在农村二、三产业体制创新中不断完善多元化经济结构,支持农村个体经济发展和农产品商贸流通,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庭院经济等服务业,鼓励农民发展农产品贮藏保鲜、农民经纪人中介服务等解决农产品产销和加工增值问题,调动农民自主创业和发展的积极性,使农民增收由传统的农业产业向非农产业转移,由提高农产品价格向扩大效益和进城务工转移,提高农民增收的造血功能。

(四)抓农机推广促农增收。近年来,我市始终把推进农业机械化进程,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作为农民增收的主渠道来抓,结合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因地制宜地发展农机化生产,大力发展大中型农机大户,实行机械化承包耕作,机手增收效果明显。农机作业创收已逐渐成为我市农民增加收入的重要途径。同时,结合本地实际及产业发展特点,进一步加大了农机新技术推广力度,通过引进使用大型耕地机械、精细整地机械、精量播种机械、中耕机械、玉米收获青贮机械和保护性耕作等机械,使全市的耕地水平提高20%,精细整地使农作物出苗率提高25%以上。仅中耕除草一项每亩为农户节约资金达30余元。

(五)抓支农政策落实促农增收。认真贯彻落实中央、自治区1号文件和有关会议精神,积极稳妥实施农村税费改革,严格落实“三补一降一取消”政策,进一步完善减轻农民负担长效机制,有效减轻了广大农民的负担。认真解决农村二轮土地承包遗

留问题,加大了耕地保护力度,发展集体经济得到重视,林权制度改革有新的突破,最大限度地调动了农牧民的生产积极性和主动性,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创造了更加有利的条件。

今后实现农民增收的主要措施

“十一五”期间,解决好“三农”问题仍然是全市工作的重中之重。按照市

进程;加快推进牧民定居工作,不断改善牧民生产和生活条件,积极推广应用先进适用技术,变革饲养管理粗放落后的生产经营方式,提高畜牧经营效益,增加牧民的收入。力争到“十一五”末,实现畜牧业产值在农业产值中的比重达到45%以上,农牧民人均来自畜牧业收入达到2400元,畜牧业贡献率达40%以上。三是建设出口蔬菜基地,壮大朝阳产业。按照“建基地、拓市场、育龙头、创品牌”的总体要求,加快“万亩绿色蔬菜基地”建设,推进外向型设施农业的发展。力争到“十一五”末,在省道221沿线建成5万亩出口蔬菜基地,温室大棚达到1万座,温室建筑面积达到2万亩,实现加工包装出口蔬菜3万吨以上。每座温室年纯收入按5000元计算,可增加农民纯收入5000万元,人均增收670元,农民人均收入中来自设施农业的贡献率达11%以上。四是建设特色林果基地,扶持亮点产业。突出区域特色、规模发展的战略意识,稳定酸梅基地面积1万亩,同时在适宜区域积极发展苹果、葡萄、树莓等特色林果1万亩,积极构建培育以酸梅为主,苹果、葡萄、树莓为辅特色林果业基地。力争到“十一五”末,实现特色林果收入达到2000万元,人均增收268元的目标。五是建设特色经济作物基地,培育特色产业。按照公司+农户+基地的产业化发展模式,确保亚麻种植面积7.5万亩;啤酒花种植面积1万亩;香料烟种植面积5000亩;进一步重视酱用番茄、打瓜、啤酒大麦等产业的发展。力争在“十一五”末,特色产业收入达到6150万元,人均增收824元。

(二)加强富余劳动力转移工作,增加农牧民劳务收入。始终坚持把加快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作为促进城乡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城镇化水平的重大举措来抓,积极探索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的长效机制。根据区内外劳动力市场需求的

[围绕农民增收发展优势产业(共2篇)] 状况,有针对性的开展了劳务培训工作,提高外出务工人员的就业技能和综合素质,同时多方收集劳动用工信息,引导富余劳动力向从事养殖、餐饮服务、运输、建筑、家政服务等行业转移,增加农民收入。同时,进一步优化政策环境,简化各类手续,切实保障农民工的合法权益。

(三)大力发展乡镇企业,开辟农民增收新领域。把发展乡镇企业作为带动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主导力量和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途径,进一步优化发展环境,放宽发展限制,加快体制创新,实现乡镇企业的快速发展。大胆探索新形势下有利于加快乡镇企业发展的新机制、新途径和新方法。充分发挥乡镇企业的自身优势,面向农业、面向农村、面向农民,通过大力发展以乡镇企业为主的农村二、三产业,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培育龙头企业,促进优质农产品基地建设和区域优势产业开发。围绕农产品加快发展,在农产品加工、储运、销售方面充当龙头,努力做到只要是农产品,都有乡镇企业的带动,努力把我市的资源优势变为经济优势。力争到“十一五”末,完成增加值3.14亿元。

(四)加大农业科技推广力度,提高农业经济效益。加大农业科技体系建设,重点实施“区域支柱产业培育工程”、“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建设工程”,紧紧围绕农业产业化结构调整,加大对农牧民的科技培训和科技服务力度,同时发挥专业技术协会及政府职能部门的作用,做好种植业的产前、产中、产后技术协调服务。增加科技投入,加快先进技术的推广应用,要进一步优化农机机械装备,做好大型农机机械和农机新技术的引进和推广,在全市推行标准化作业,最大限度地提高土地产出效益。“十一五”末,科技进步在农业经济增长中的贡献份额不断加大,先进农业

下页篇二:大力发展特色优势产业 促进县域经济转型跨越发展

大力发展特色优势产业 促进县域经济转型跨越发展

古浪县委党校 王有志

内容提要:本文结合古浪县产业发展的基本情况,全面分析了制约全县产业发展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解决这些问题、加快全县产业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关 键 词:古浪产业基本情况 存在问题 对策建议

科学发展、转型跨越是省市面临新形势做出的重要战略部署,做大做强特色优势产业,是促进经济社会转型跨越发展的重要支撑和竞争优势。按照全省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的总体要求和市委实施“两大战略”、培育壮大“五大产业”的决策部署,围绕古浪跨越式发展这一主线,全面实施“强工富农、生态立县、核心带动、人力资源开发”四大战略,大力发展化工建材、精细果蔬、舍饲养殖、旱作马铃薯和劳务经济五大产业,着力打造全省重要的精细化工基地、新兴建材基地、绿色农畜产品生产基地和生态移民示范基地,为大力培育特色优势产业,促进县域经济转型跨越提出了新的要求。

一、全县产业发展的基本情况

近年来,全县上下紧紧围绕省市产业开发的战略部署和区域布局,已形成了传统优势产业、特色农业产业齐头并进,新型产业起步发展、一二三产业协调推进的产业发展格局。

(一)特色优势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

立足比较优势和产业调整,初步形成了电石、水泥为主导,精细果蔬、舍饲养殖、农产品加工等产业补充的产业体系。2011年,全

县国民经济着力优化结构,转变发展方式,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84129万元,比上年增长11.8%。全县一、二、三次产业在gdp中的比重由上年的29.5:40.9:29.6调整为27.6:42.9:29.5。石化、建材、农产品加工等传统产业工业增加值占全县工业增加值的70.5%。

(二)化工建材产业主导地位进一步凸显

依托化工建材资源相对富集的优势,坚持“引强入古”、项目带动、园区引领,2011年,全县深入实施“强工富农”战略,围绕建园区、引项目、强服务、扩规模、增效益,狠抓工业项目建设和企业技术改造,促进了工业经济扩张提升。园区1.9亿元信贷资金全部落实到位,有力地支撑了基础设施建设。祁连山集团年产400万吨干法水泥、鑫淼公司年产60万吨电石等一批重点项目开工建设;海纳塑业年产10万吨管材生产线、伊僖堂年产1万吨手工挂面生产线等项目建成投产,为工业扩大规模、调整结构、提升层次奠定了基础。

(三)农业特色产业基础进一步夯实

2011年,以节水增收为核心,着力加快农业结构调整步伐,积极谋划争取各类支农项目,加大财政投入和支农信贷投放力度,扶持培育以设施农牧业、特色林果业、旱作农业为主的优势增收产业。深入推进扶贫开发,加大移民搬迁和劳务输出力度,稳步推进新农村建设,生态移民既扶贫开发黄花滩项目水利骨干工程开工建设,项目区农业产业、生态移民、村镇建设、田间配套及乡村道路建设等相关规划编制工作全面启动,农村经济稳步发展。

(四)现代服务业的发展进一步加快

随着城乡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观念的转变激活了市场需求,带动了以旅游为龙头的现代服务业发展,房地产、金融、物流、旅游产业提速发展。文化产业起步发展,坚持文化和旅游融合,围绕民间刺绣、根雕、香包、画册等旅游产品,大力发展旅游产品企业,发展餐饮、演艺、娱乐业,打造特色品牌,古浪旅游的文化内涵明显提升。

(五)产业发展支撑保障体系进一步完善

破解产业发展难题,围绕土地、资金、技术、人才等要素制约,加大改革创新力度,支撑保障产业发展。建立依法、自愿、有偿的土地流转机制,采取大户承包、龙头带动等有效方式,促进了精细果蔬、舍饲养殖等产业规模经营。积极推行财政奖补激励政策,整合农业项目资金,支持农业特色产业和龙头企业发展。大力推行技术承包责任制和科技特派员制度,加强特色产业技术培训,农业科技推广体系逐步完善。树立“人才是

以电石、水泥为主的化工建材产业结构短期内难以改变,其他如特色农畜产品精深加工业,装备制造、生物制药、新能源产业发展滞后,产业结构单一,资源依赖型特征明显。经济总量小,产业整体实力不强,产业发展不平衡、不协调的问题十分突出。产业大多处在原材料生产和初级简单加工阶段,产业链条短,科技含量和附加值低,高耗能高污染和低科技含量、低附加值的特征明显,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的压力大。

(二)农业特色产业的基础仍然薄弱

依托区域优势发展的精细果蔬、舍饲养殖等特色农产品,由于种养殖规模不大,建办的龙头企业辐射带动能力较弱,产品档次和管理水平低,农产品加工转化率不高,农业合作组织和产业协会等中介组织发展缓慢,农产品专业化市场建设滞后,没有形成品牌优势,农业特色产业效益较低。

(三)战略性新型产业发展滞后

近年来,围绕延伸产业链条,在装备制造、循环经济发展、新能源等方面取得了突破,但是在新能源、新材料制造产业、信息技术、生物农业等产业还没有取得实质性进展,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比较优势和条件不足、难度很大。

(四)现代服务发展的制约因素突出

旅游业投入偏少,道路、住宿、餐饮等基础设施尚未显著改善,旅游服务管理水平有待提高,旅游产业规模不大,综合实力不强。县内缺乏带动能力强的物流企业,城乡居民本地消费意识淡薄,商品销

[围绕农民增收发展优势产业(共2篇)] 售缺乏活力,物流业增长较慢。金融保险服务业支持县域经济能力偏弱,县内存、贷款比接近2:1,农业和大宗农产品参保面小,抗风险能力弱。文化产业发展基础薄弱,县域文化建设欠账较大,乡镇文化设施建设滞后的现状没有彻底扭转;文化产业发展的市场意识淡薄,文化艺术专业人才严重匮乏,发展后劲不足。

(五)产业发展保障能力不足

古浪全县40万人口55%的贫困率脱贫与发展任务非常艰巨,大靖、土门、双塔和县城非农产业布局分散,导致基础设施建设、招商引资和服务于工业的非农产业难度加大,每个成功的工业园区附近必然有一个相当规模的城市支撑,古浪投资软硬环境差,保障能力不足,干部群众思想观念守旧,作风不实、能力偏弱,古浪民风特殊,部分群众法律意识、社会公德意识薄弱,农民教育培训、科技推广等社会化服务体系不完善,懂经营、会管理的新型农民培养难,农民自我发展能力弱。农村综合改革、土地使用权、林权改革及企业产权制度改革有待进一步深化,产业发展的动力不足。

三、加快培育特色优势产业的对策建议

当前,全县经济社会发展整体进入了科学发展、转型跨越的新阶段,面临的最大矛盾是发展不足,最大机遇是政策叠加。加快培育特色优势产业,是促进资源优势向产业优势转变的重要途径,是加快贫困地区农民脱贫致富步伐,实现与全国同步进入全面小康社会的必然选择。全县应以十八大精神为指导,创新和完善发展思路,把发展特色优势产业作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线,把优化产业结构作为经济

优势产业平台推进面料创意步伐 篇3

“2013中国国际面料创意大赛”作为中国纺织行业权威的专业赛事,与绍兴县人民政府、中国轻纺城一路携手走进了第六年,共同推进着中国纺织创意产业的提升和发展。今年面料创意大赛首次冠名“中国轻纺城杯”,不仅彰显了中国轻纺城举足轻重的行业地位,同时也体现了大赛植根产业沃土、紧扣市场趋向、互动产业链的宗旨。而依托纺博会强大的优势产业平台,更丰富了大赛所承载的内容。

创意面料产业化的路径探讨

“创意驱动产业升级研讨会”(简称研讨会)作为“‘2013中国轻纺城杯’中国国际面料创意大赛”的专业推广交流活动备受瞩目。国家产品开发中心主任李斌红、国家纺织产品开发中心产品事业部首席研究员陈宝建、中国轻纺城建设管理委员会副主任寿璐敏,以及国内多家重点纺织服装高等院校的领导、重点纺织企业代表、多家设计工作室的独立设计师参与了此次会议,国家纺织产品开发中心产品事业部主任谢方明担任主持。

研讨会依托2013中国国际面料创意大赛,着重交流了面料产品开发、面料创意设计、创意人才挖掘与培养、院校资源与产业资源合作新模式以及创意面料设计产业化等方面的专题内容,并就今年大赛主题“梦想与路径”展开了有关创意驱动产业升级路径的探讨。

寿璐敏在会上代表柯桥中国轻纺城致欢迎辞。她表示,近年来,在传统纺织产业不断发展的基础上,绍兴更加注重创意、科技发展对市场的推动作用,纺织服装创意产业已成为推动绍兴县纺织产业转型升级的又一个新引擎。

针对2013中国国际面料创意大赛的背景和基本情况,谢方明在研讨会上进行较为全面的介绍。“我们举办赛事的目的,就在于宣传设计理念,传递时尚资讯,拓展创意思维,推动设计创新的产业化发展,以及为深入柯桥产业集群,推动绍兴创意产业的升级来培养和吸纳更多的创意设计人才。”谢方明说。

陈宝建则就本届大赛主题“梦想与路径”,从创意理念、流行趋势要素、设计技巧、面料开发特点等各方面对大赛主题进行了深刻解读。他提到“对于纺织行业来说,要想实现纺织梦,在设计方面就需要搭建起设计师、企业和行业梦想的平台,在把握住流行性和时尚趋势的基础上,实现现代生活方式与传统文化的交融。”

在“创意面料设计新路径”、“创意面料设计产业化”两个主题交流环节中,与会嘉宾纷纷表达了自己的观点和建议。探讨内容涉及人才培养模式创新、面料设计人才匮乏难题、人才培养平台迫切性、面料设计专业培训、创意市场价值、产业集群科技创新等纺织行业领域的多个方面。

在研讨会的最后,李斌红主任进行了总结发言。她指出,柯桥纺织产业集聚性佳,集群规模大,产业链配套完整,是具有极高合作价值的,希望区域纺织产业能够更加深入、有效地与专业赛事平台实现创意资源的深度捆绑。同时,举办中国国际面料创意大赛的目的也是希望帮助创新型的纺织服装企业迅速成长起来,从生产和设计两个角度,实现纺织生产技术的进步。

她还指出,现在中国在流行趋势方面的话语权并没有得到很好的利用。话语权源于生活,但又基于市场。现在中国的消费市场在迅速成长,因此重拾话语权的时候到了,利用诸如面料创意大赛这种活动,来实现行业的集体发声,是有利于形成“中国声音”的具体做法。而在这个过程中,离不开的是人才的培养。中国巨大的消费市场,只是拾回话语权的一部分条件,而另一部分的条件,则是中国新一代劳动力的比较优势,毕竟中国在人才方面,具有量的绝对优势,而由此带来的,也将会是质上的变化。要培养和汇聚一批才华横溢的新生代设计人才,依托完善的产业链配套,将创意价值转化为市场价值。

创意面料展“添花”柯桥纺博会

赛事与展会的结合,为中国创意元素、创新力量的充分展示,搭建了绝佳平台,也为上下游企业的互动打通了高效的合作渠道。作为每届纺博会的重头戏,“2013中国国际面料创意大赛作品展”集结了数百份“2014春夏中国流行面料”入围及获奖产品,同时还展出了2012年荣获大奖的花样设计作品。亮点纷呈的大赛作品展示区犹如展会上一道清新亮丽的风景,以颇富创意的呈现方式,为每个来到展区的人带来了耳目一新的视觉冲击和优质体验,丰富的面料品种更为寻求好产品的采购商带来了许多惊喜。

大赛作品展示区以“甜蜜叛逆、返璞归真、共感空间、装饰主义”四个最新流行趋势主题划分区域,并将柯桥入围产品以及大奖产品集中在展区的中心位置,以突出展示柯桥本地产品的实力以及大奖作品的独特之处。现场可以看到,3D印花科技面料、原液着色技术产品、富于创意肌理的面料、不会皱的蚕丝织品、半透明的羊毛织物等各种创新创意作品,无论是流行元素的把握、功能性原料的运用还是科技和创意的融合都得到了充分的展现。此外,每一块面料都精心贴上了信息量丰富的标签,包含面料成分、工艺、风格、产品编号等。由于面料来自各个厂家,在现场不接受面料预定,感兴趣或有合作意向的采购商可以根据标签上的编号从工作人员处查询获得厂家的联系方式。

今年的大赛展区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火爆场面,络绎前来的观众几乎围满展示台,在查询面料供应商信息时甚至一度出现排队的现象,接待台无偿提供的“中国流行面料专刊”、“2012花样作品集”、“2013中国国际面料创意大赛征稿”、“纺织面料设计师职业技能培训”等相关资料也被领取一空,现场工作人员只能每日“限量”发放,对最后未能拿到资料的观众采取了后续邮寄的方式解决,尽量满足广大采购商的需求。据相关负责人介绍,展出的90%的面料都被查询过,其中获奖面料被查询的几率尤其之高,获得了众多前来参观的纺织企业、采购商的好评。

对于柯桥本地的面料产品,国家纺织产品开发中心产品事业部首席研究员陈宝建,指着一块当地企业生产的烂花面料,向前来参观的客商介绍道:“柯桥的面料进步真快——这是柯桥生产的烂花面料,烂花上色一次完成,工艺流程缩减了,降低了生产成本,不但节能环保,而且色彩的应用非常好,通透感恰到好处。”同时他也表示,这次大奖面料展示区,也是获奖作品中最有特点的面料,每一块获奖面料都代表了一个创意的方向。各个地区的纺织品都有进步,尤其是柯桥的一些产品,更是展示了自己的特色和开发水平。

优势产业 篇4

关键词:盐城,优势产业,区位商

1 盐城产业发展现状

2010年,盐城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266.26亿元。其中,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363.71亿元;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1096.55亿元,轻工业增加值达379.98亿元,增长13.5%,重工业增加值605.60亿元,重工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高达61.45%,工业“重型化”比较明显;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806亿元。三次产业比重由2005年的21.9∶44.8∶33.2调整为2010年的16.0∶48.4∶35.6,呈现“二三一”的产业格局。

三次产业中,第二产业发展后劲足。结构偏离度指某一产业的就业比重与增加值比重之差。比较效率是指各产业增加值与从业人员比重之比。正偏离和小于1的比较效率意味着该产业用较多的劳动创造了较少的产出,该产业的劳动生产率较低;反之,负偏离和大于1的比较效率则意味着该产业的劳动生产率较高。通过与南通对比分析发现:南通和盐城第二产业都为负偏离度,且盐城第二产业的负偏离度绝对值长期高于南通;南通和盐城第二产业的比较效率都大于1,且盐城比较效率历年大于南通。说明盐城第二产业劳动生产率高,发展潜力十足,吸纳劳动力空间更广阔。

资料来源:根据2010年盐城和南通统计年鉴和2011江苏统计年鉴整理得到

2 盐城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2.1 工业化程度低于南通

通过与南通比较发现:在产值结构上,盐城第一产业比重高于南通,第二产业比重低于南通,第三产业比重两市旗鼓相当。在就业结构上,南通第二产业吸纳劳动力最多,其次是第三产业,最后是第一产业;盐城第三产业吸纳劳动力最多,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相差无几。无论从三次产业创造产值的角度,还是从三次产业吸收劳动力的角度,盐城工业化的程度都远远低于南通。

资料来源:根据2010年盐城和南通统计年鉴和2011江苏统计年鉴整理得到

资料来源:根据2010年盐城和南通统计年鉴和2011江苏统计年鉴整理得到

2.2 与南通产业同构严重

测度产业同构的重要指标是结构相似度系数。通过计算得到,2009年和2010年两市的结构相似度系数分别为0.9419和0.9415,说明两市产业同构程度比较高。为进一步区分是同质同构还是异质同构,又通过专业化系数进行工业产品层次的结构相似性分析,结果,盐城一共有13种优势工业产品,南通一共有11种优势工业产品。两市共同的优势工业产品高达7种,出现较大程度的重复,说明两市存在一定程度的产业同质同构。

3 盐城优势产业的选择

通过以上分析可知,盐城近年来经济发展迅速,但工业化程度偏低,与南通存在一定程度的产业同质同构,即存在一定程度的区域内部竞争。所以,尽快确定优势产业,重点发展优势产业显得迫在眉睫。

在区域经济中,通常用“区位商”来判断一个产业是否形成地区专业化。区位商是指某一地区特定产业的产值在全国该产业产值中所占比重与地区经济总量在全国经济总量中所占比重的比值,其计算公式为:

其中,LQij是第i地区j行业的区位商,Lij是第i地区j行业的产出指标,Pi是第i地区的经济总量。区位商能够大致反映某一地区某行业在全国的地位。如果区位商大于1,意味着该行业具有一定的比较优势,且区位商值越大说明该产业优势越强;区位商等于或小于1,表明该地区该行业在全国同行业竞争中不具有优势。表三和表四的计算结果显示:盐城特有的优势产业是专用设备制造业。南通特有的优势产业是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机械制造业、金属制品业、橡胶制品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和医药制造业。两市共同的优势产业有纺织业、通用设备制造业、纺织服装、鞋、帽制造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文教体育用品制造业、化学纤维制造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和农副食品加工业。

数据来源:根据2010年盐城、南通统计年鉴计算得到

数据来源:根据2010年盐城、南通统计年鉴计算得到

4 盐城发展优势产业的政策建议

首先,调整工业结构,培育壮大优势产业。继续激发工业发展潜能,深化工业化进程,重点发展盐城特有的优势产业和区位商值突出的产业。对与南通共有的优势产业,两市政府要加强区域产业分工与合作,联合发展。对区位商值高于南通的通用设备制造业和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盐城政府要进行重点培育和扶持,尽快形成较强的产业集聚。

其次,依托优势产业,发展特色产业。充分利用港口、滩涂和海洋等特色资源,重点发展港口火电、苇浆、木浆、天然气、石化等能源原材料基础工业,积极发展海洋医药、海洋化工等新兴产业,建成结构合理、外向度高、特色明显的海洋经济体系。

最后,利用高新技术,形成新兴优势产业。积极探索以市场为导向、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加速高新技术向实际生产力转化,促进科技与经济的有机结合,提高有市场发展前景的行业和企业的技术含量,培育新医药、新材料、新能源等新兴产业。

参考文献

[1]杨家栋.江苏沿江八市产业同构问题论析[J].扬州大学学报,2008,12(1).

[2]金永红,奚玉芹.我国长江三角洲地区产业同构问题与产业能级提升对策[J].经济纵横,2006,(10).

[3]何海,苏洁.区域优势产业选择及其持续发展分析[J].商业时代,2010,(21).

[4]张英辉.京津冀区域优势产业的比较分析与河北的选择[J].科技管理研究,2009,(6).

[5]刘国龙.基于产业竞争优势评价的武汉重点产业筛选[J].商业时代,2010,(27).

[6]徐侠,安同良.东部地区高新技术产业同构度的测度与分析[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8,25(8).

[7]何静,吕亮雯.珠江三角洲高新技术产业同构度和区域分工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11,(3).

优势产业 篇5

一、发挥区域特色,实行规模化种植罗田的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适宜于板栗生长,群众自古以来就有栽种板栗的习惯。更重要的是,板栗是罗田的一个特色产品,竞争优势明显。因此,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把板栗作为林业的一大主导产业来抓,并抓住了全国板栗商品基地县建设和国家大别山科技扶贫的机遇,开始加快板栗了产业的发展。特别是从90年代初开始,我县充分利用“长江中上游防护林工程和“林业绿色致富工程”等林业项目工程的带动,迎来了我县板栗发展最快的一个时期。县委、县政府理清发展思路,把板栗摆上罗田三大支柱产业之首,当作罗田强县富民的主导产业来抓,把加快规模化种植作为壮大特色优势产业的重点来抓。按照“扩大规模、扩充优势、壮大基地”的原则,先后出台了种苗补助、造林补助、税费补助和贴息补助等扶植政策,并不断稳定现有林权,明晰产权制度,进一步解放了广大群众思想的束缚。经过20多年来的发展壮大,规模化发展造就了一大批高效板栗基地、高产量栗园和高收入家庭,全县已建成300亩以上连片基地600个,年产量过500万斤的乡镇6个,年产量过20万斤的村78个,年产板栗3000斤以上、收入过万元的农户达2000多户。罗田板栗也一跃成为全国板栗生产第一县。

二、依靠科技增效,推行标准化生产近年来,全国各地板栗生产发展十分迅速,河北的迁西县、河南的罗山县也都是板栗生产大县,我们本省、本市的许多地方板栗产业发展也较快,这样势必是一场占领市场的竞争。要在竞争激烈的板栗市场上抢占先机,就必须在提高品质和质量上下功夫,在标准化生产上求突破。因此,在实现规模优势的基础上,我县始终把依靠科技、提质增效作为提高档次、打造精品的一件大事来抓。一是严格执行生产标准。专门组建了板栗生产办公室,制订了《板栗标准化生产实施细则》,积极推广标准化生产。在区域种植上,建成了罗

九、罗胜、318三条20万亩以上的百里板栗长廊。在品种分布上,建成了县北晚熟品种区、县中优质中熟品种区和县南早熟品种区三大商品特色区,形成了 “六月暴”、“浅刺大板栗”、“桂花香”、“羊毛栗”、“乌壳栗”、“红光油栗”、“八月红”、“九月寒”等8大系列优良品种。并通过对不同生长区域和品种探索和完善更精细的管理技术,因地制宜,因种制宜,在确保板栗稳产高产的同时,力求做到品种多而不乱、总量增长质量不下降,通过标准化生产力拔市场头筹。二是组织板栗科技攻关。我们通过建立板栗科研所和标准化实验基地,每年投入科研经费近50万元,联合省农科院、华中农业大学、武汉工业大学等科研院所和张力田、罗振荣等国内知名专家通过科技攻关,成功完成了“降低板栗空苞率增产技术”、“板栗增雌去雄技术”等17项课题,取得了11项科研成果,其中有7项获得省部级科技进步奖。通过开展科技攻关,打破了产业发展的“瓶颈”问题,使板栗产量得到明显提高。同时,我们还广泛开展国内与国际间技术交流合作,国内的迁西县,日本、美国、以色列、韩国、法国等板栗专家与我们建立了联系,并先后来我县考察交流生产和加工技术,达成了在品种资源、生产技术上开展合作协定,建立优势互补的长期合作关系。三是健全科技服务网络。我们按照“完善县级,充实乡级,健全村级”的原则,建立健全了三级板栗科技服务体系。以县板栗生产办公室为中心,每个乡镇成立了技术推广站和板栗生产协会、加工协会,全县板栗专业科技人员达到180人,吸纳会员近5000人。通过举办大别山农民科技节和板栗食品交易会等多种形式,利用成人文化学校、农校等多种载体,先后举办了板栗生产经营培训班480多期,培训栗农近15万人次;组织编印《板栗科技》等科普书刊、资料20多种,印发25万册,免费发送到基层干部和栗农手中。通过科技辐射,全县95%以上的栗农都掌握了从育苗、栽培、嫁接到储藏各个环节的技术要领,“秋施肥,冬修剪,春嫁接,夏喷硼,一年四季防病虫”成为广大栗农的自觉行动,科技对板栗产业的贡献率达50%以上。

优势产业 篇6

一、优势产业特征与河南产业发展现状分析

(一)优势产业的基本特征

优势产业就是指在经济发展中具有较强市场竞争优势、获取附加值能力强、资本积累能力强、对本国和国际经济有较强影响力和控制力的产业。一般来说,优势产业应该具有以下的基本特征:第一,优势产业在国民经济中处于独特优越的地位,具有发展壮大的趋势和前景;第二,优势产业的形成是市场、自然资源、区位、资金、技术等多种优势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市场优势是关键点,是第一位的,它决定着资源、区位、资金、技术等诸多优势;第三,优势产业的优势是一种相对的动态优势;第四,优势产业的运行主要建立在比较优势的基础上。

(二)产业结构不合理、优势不突出,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緩慢

河南的产业发展存在着下述亟待解决的问题:三次产业结构不合理,层次偏低。小型企业仍占绝大多数,企业规模小,集中度不高。产品结构不合理,层次偏低。河南产品整体上层次偏低,资源类、粗加工的初级产品多,高附加值、深加工的中高端产品少;高能耗、高污染产品多,低能耗、低污染产品少;一般农产品多,优质高效农产品少。产业发展中仍以物质资源消耗为主,科技贡献率较低。

河南省的高新技术产业得到一定发展,但速度较为缓慢。在“十五”期间,高新技术产业成为河南省新的经济增长点和最具活力的新兴产业。确立了以电子信息、新材料、生物医药、光机电一体化四大优势产业群;成为全国重要的彩电玻壳、新型电池、血液制品、抗生素原材料和超硬材料生产基地;形成了一批高成长性、具有核心竞争力的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培育了思达科技、雪城科技、华美公司等一大批具有一定经济规模的骨干企业。高新技术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不断增强,培育出了一大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产品。民营科技企业不断壮大,成为河南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一支重要力量。

河南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取得了很大成就,但目前仍存在亟须破解的系列难题。高新技术产业总体规模偏低、企业规模偏小、实力不足、市场竞争力弱,难以形成产业集群,不易产生集聚效应吸引资金和技术。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投融资体制尚未形成。河南省的高新技术人才短缺,且高层次科技人才流失进一步加剧。

二、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发展河南优势产业的基本思路

(一)政府主导作用的切实发挥

政府在推动技术创新工作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要按照政府推动与市场引导相结合、发展和规范相结合、全面推进与分类指导相结合、专业化分工与网络化协作相结合的原则,推进创新服务体系建设。要根据不同领域和不同环节创新工作的实际需要,培育和发展一批面向自主创新的科技成果转化服务机构、科技创新企业孵化机构、科技信息咨询服务机构、知识产权服务机构和风险投资服务机构等各类科技中介机构,逐步完善创新服务门类。

借鉴深圳“四个90%”经验(即:90%以上的研发机构设立在企业,90%以上的研究开发人员集中在企业,90%以上的研发资金来源于企业,90%以上职务发明中的专利出自企业),改革对重点企业的扶持政策。将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和全民专利发明等纳入政府责任和管理,建立政府责任目标管理制度。

(二)有利于科技自主创新制度体系的真正构建

河南省要在科技自主技术创新上有所突破,就必须在体制上根本改变固有的技术创新方式,建立促使技术进步各受益主体积极参与的政府与企业联合开发体制,使体现国家意志的政府投入与企业的经济利益结合起来。特别是要打破行业地域界限,支持企业、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的合作,通过联合研究、委托开发、成果转化、共建研究开发机构和科技实体等,促进科技要素向企业转移,逐步形成以企业为中心,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广泛参与,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产学研联合机制。

(三)适应战略技术和优势产业的有效选择

国家战略技术,通常是指能够体现国家的战略意图,对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安全有着重要影响力的技术。国际发展实践表明,战略技术的发展对一个国家或地区优势产业的发展将产生一系列积极作用,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实力与产业竞争力可以得到极大提高,并因此在国际或地区分工中获得更大的市场份额,赢得最大的经济利益。

作为后发展的国家或地区,引进发达国家或地区先进的技术和产业,可以节省自主研制开发所需的时间。技术引进是缩短技术差距的阶梯,但形成核心竞争能力的关键在于对技术的消化吸收和自主开发。只有把引进的技术很好地消化,切实地吸收,在消化吸收的基础上实现创新,才能促进本地企业自己的技术和管理水平的提高,加快产业升级。

(四)人的创造性的充分激发

人才是技术创新能力的核心,创新问题本质上是人的问题。政府应该在创业环境、企业制度、融资条件和收入水平等方面采取“一揽子”措施,吸引国外留学人员和华裔技术人员回国工作。同时,进一步改革人事制度,制定吸引国内外科技专家、企业家参与技术研究、产品开发和企业创业的优惠政策,形成开放、流动、人尽其才的用人机制。制定有关政策,鼓励技术人员以技术参股来促进技术成果的产业化,在分配制度上保证技术拥有者、企业经营者和高层管理人员能够取得与其贡献相匹配的报酬。

要优化创新人才成长的社会文化环境。有针对性地培育创新意识,倡导创新精神,在全社会形成崇尚创新、支持创新和追求创新的良好氛围。

三、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发展河南优势产业的对策措施

(一)大力推进创新体系建设,增强优势领域的持续创新能力

一方面,河南省要主动融入国家科技发展战略,把参与国家重大创新工程项目作为培育科技创新能力、提高科技竞争力和显示度的重大举措,在具有优势和条件、国家战略必争的领域,要勇于争先,争取有较大的作为;另一方面,要坚持不懈地抓好区域创新体系建设,提高持续创新能力,围绕优势领域和重大需求,以形成重大产品和有竞争力的产业为目标,强化技术集成创新,努力实现在关键领域的科技突破和跃升,带动科技创新能力的全面提升。

知识产权是科技创新成果的权利化体现,是保护科技优势和开拓市场的重要法律手段。大力实施知识产权战略,着力提升技术创新能力。要完善知识产权保护法规政策,加强对知识产权的保护。依法促进知识产权的流动,支持大学、科研机构和企业依法保护技术创新获得的知识产权和通过多种方式获得的许可权益。

(二)创新财政科技经费投入方式,鼓励自主创新

目前,与周边省份比较,河南省的研究与发展(R&D)指数还很低,这不仅严重影响河南省的自主创新能力,也不利于吸引优秀人才来河南省工作,还会造成大量人才的外流。河南省距科技大省还有很大的差距,这就需要各级决策部门要有长远眼光,科学规划,给出政策和具体鼓励措施,吸引优秀人才,尽快扭转科研开发能力不强的局面,使河南省的经济保持长久的活力,在未来的激烈竞争中处于优势地位。

从河南省的实际出发,围绕解决科技工作中最关键、最普遍和最迫切的问题,突出财政科技经费在自主创新中的引导作用,促进企业成为自主创新投入的主体,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在财政科技资源配置中的基础作用,推动科研机构发挥自主创新的骨干和引领作用,引导高等院校成为自主创新的生力军。

(三)依靠高新技术改造传统支柱产业,培育新的优势产业

要大力推动河南省高新技术的产业化,努力壮大高新技术产业的整体规模,加快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河南高新技术产业,要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和“总体跟进、重点突破”的方针,大力发展光电子信息、绿色生命工程、生物工程与新医药、新材料等新兴产业,力争以局部领域的跨越式发展带动高技术产业的整体发展,要特别重视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资源的适度集中。

加强特色产业基地建设,使其成为促进技术进步和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的重要载体。加大特色产业基地基础设施建设扶持力度,重点支持河南省内技术创新能力强、经济发展速度快、创新创业环境好的产业基地建设,形成辐射极。要加快特色产业集群发展,推动特色产业基地加快从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从政策优势导向向集群优势导向的发展方向转变。要建立面向特色产业的技术服务、质量检验等区域产业公共服务平台,提高核心竞争力,带动产业聚集。

(四)加強市场主体培育,提升企业竞争力

一是深化国有企业产权制度改革,大力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二是大力发展民营科技企业,放开民营企业的准入限制,着力培育一批掌握核心技术、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技术创新活跃、规模效益突出的民营高新技术企业,鼓励有优势的民营高新技术企业加强联合与合作,形成一批具有较强研发实力和国际竞争力的大型高新技术企业集团。三是建立健全科技中介服务体系。要引导各类金融机构支持企业的自主创新与产业化,继续推进创业板市场建设,鼓励有条件的高科技企业在中小企业板上市。要把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纳入政府采购优先目录,通过政府采购的示范作用,影响国民认识和市场行为,提高自主品牌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五)坚持“以人为本”, 搭建人才创新创业平台

创新需要人才,人才是创新中最重要的资源。要“ 以人为本”,坚持“四个尊重”的方针,建设一支能够满足全省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高素质科技人才队伍。要加快建立有利于发现、培养、凝聚科技人才的激励机制,需要政府部门、企业及社会互动,携手努力,确保“引才”、“引智”、“引资”工程建设方面有大的突破。创新工作方式,优化科技创新环境,发挥优势,培优扶强,重点突破,加快科技成果和专利技术向现实生产力转化。要进一步吸引出国留学人员、省外人才携带高新技术成果、资金和团队来河南创新创业。

进一步优化自主创新环境。要大力弘扬创新求实、敢为人先、允许失败、循序渐进的科学精神。鼓励科技工作者潜心从事科学技术研究,克服浮躁倾向,坚决反对弄虚作假、剽窃、浮夸、压制学术民主等不端行为,形成求真务实的科学学风、严肃认真的科学行为规范,营造学术气氛浓郁、有利于人才脱颖而出、有利于创新的研究环境。

【本文为2007年度河南省政府决策研究招标课题(B093),课题组主要成员有刘玉忠、谭坤艳等】

优势产业 篇7

———突出延伸抓龙头, 着力打造特色农业产业链。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是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的重要主体, 是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关键。支持龙头企业发展, 对于提高农业组织化程度、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促进现代农业建设和农民就业增收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近年来, 庄浪县围绕促进农业特色产业开发, 不断加大招商引资力度, 着力优化投资环境, 放手发展龙头企业, 在财政、税收、信贷等方面出台了一系列奖励扶持措施, 累计引进资金9亿多元, 新建了宏达淀粉、娇芸食品、6000t气调果库、陲川红果品进出口贸易、瑞塬果品包装等一批龙头企业, 有效延伸了产业链条, 提高了苹果、马铃薯、畜牧等特色产业的附加值, 走出了一条“市场+基地+农户”、“企业+基地+农户”的产业化经营路子。今后, 要继续把培育和发展农业龙头企业摆在发展现代农业、建设梯田产业强县的重要位置, 按照“扶优、扶大、扶强”的原则, 加大招商引资力度、龙头企业扶持培育力度、农产品加工集中区建设力度, 围绕特色农产品加工、贮藏、销售和农业产业化服务, 着力培育一批骨干型、成长型、出口创汇型优势企业, 延伸产业链条, 实现多层次增值, 努力提高全县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

———突出质量创品牌, 着力提升特色农产品知名度。农业品牌是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重要标志, 也是进一步提高农业生产效益的重要途径。近年来庄浪县在品牌建设上取得了一定成效:依托“平凉金果”的品牌优势, 对“紫荆红”果品实行“双商标”管理运行方式, 有力地提高了庄浪苹果知名度;自主培育的“庄薯3号”马铃薯被评为省农牧渔业丰收一等奖, 宏达公司生产的“茂源”牌水晶粉条在全国农产品加工业投资贸易洽谈会上荣获金奖;建成全国绿色食品原料 (苹果) 标准化生产基地0.689万hm2、全国绿色食品原料 (马铃薯) 标准化生产基地0.67万hm2, 申请认定无公害蔬菜、玉米等生产基地0.91万hm2, 牛、猪、鸡三种主要畜产品全部获得无公害产地产品认定认证。但总的来看, 广大农业生产者的市场观念仍比较淡薄, 品牌意识还不强, 缺乏对农产品加工、包装等后期开发, 产品知名度不高, 效益不够理想。今后, 必须大力实施品牌战略, 以农产品科技含量和品牌质量带动农产品效益提升。一要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以创办现代农业示范区为载体, 全面推行标准化生产和管理技术, 发展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 切实提高市场竞争力。苹果产业要深入实施“优果提质工程”, 不断加大果农培训力度, 全面推进果园标准化管理;洋芋产业要建立完善马铃薯种薯繁育体系, 积极开展新品种、新技术的引进与研究试验, 使种薯产业科技含量和发展水平得到明显提升;畜牧产业要以推进饲喂方式转变为重点, 积极推广标准化养殖技术, 加强动物疫病防控, 强化无公害生产科技支撑, 特别是要大力推广玉米秸秆青贮技术, 加快肉牛产业发展, 促进农民增收。二要创建农产品知名品牌。做好商标注册、产地认证、绿色无公害产品的推广工作, 着力打造一批辐射带动能力强的优质特色农产品品牌, 靠品牌兴产业、以产业富农民。对苹果、马铃薯等具有一定市场和影响力的本地特色农产品, 积极推进品牌跨部门、跨行业整合, 实行品牌统一注册商标、统一广告宣传、统一设计包装、统一质量标准, 提高知名度和市场竞争力, 着力改变优势农产品高产无高价、增产不增收的尴尬局面。三是推进农业地理标志产品开发。加快推进无公害产地认定和产品认证, 积极鼓励扶持有经营实力的龙头企业、农业专业合作组织、种养大户, 对本地农业地理标志产品进行系列开发利用, 建大产业, 创大品牌, 进大市场, 提高农产品市场占有率。

产业集聚、产业转移与产业升级 篇8

关键词:产业集聚,产业转移,产业升级,资源空间配置

经济发展是经济形态从低级到高级的变动过程, 不仅包括经济总量的扩张过程, 而且包括经济结构的优化提升过程。21世纪以来, 随着国际竞争日益激烈, 各国各地区都在积极调整产业结构, 希望通过产业升级来促进经济发展。产业升级是经济发展的本质, 落实到具体空间上必然引起产业空间重组, 而在这个过程中, 产业集聚与产业转移有其独特而重要的作用。产业升级到底具有哪些经济地理效应?产业集聚和产业转移对产业升级有哪些影响?三者是如何互动发展的?本文将从资源空间优化配置的角度探讨产业升级的经济地理效应, 分析产业集聚、产业转移与产业升级的互动关系。

一、产业升级的经济地理效应

由主导产业更替带动的产业升级引领资源在时空上重新配置, 即资源在新旧主导产业之间流动和在位于不同发展梯度的区域之间流动。资源在新旧主导产业之间的流动, 主要体现为优质要素向有更高报酬的产业流动。资源在区域之间的流动, 主要体现在高素质要素 (或产业) 向高梯度区域集聚, 而初级要素 (或产业) 向低梯度区域集聚。产业升级要求并导致要素更加自由地流动, 从而促进区域一体化, 且引起更大区域范围或更深层次的城市化, 导致资源空间再配置, 产业空间结构被重组 (图1) 。

(一) 一体化效应

1、产业升级促使区际关系由竞争走向竞合。

区域产业升级是次级区域产业结构调整优化的结果。随着生产分工的细化, 上下游企业之间、相关区域之间的联系将更为紧密, 逐步融合。现今的产业发展, 已不可能由某一企业或地区来掌管整个产业链。产业升级涉及到发展高端产业的高梯度区域与承接产业转移的低梯度区域之间的利益博弈。为了更好地进行产业升级, 区域之间要加强联系、优势互补, 于是区际关系便由竞争升华至竞合。

2、产业升级促进资源空间优化配置。

一个区域的产业升级需要承接外来相对高端的产业, 集聚更加优质的要素, 同时也会淘汰或转移一些相对低端的产业, 因此, 区域间的生产要素流动必须更加自由。要素是具有逐利性的, 如果可以自由流动, 各种要素将被配置到最适合的产业和地区。一般而言, 高级要素向高梯度区域集聚, 初级要素向低梯度区域集聚。这样高层级城市可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等高端产业, 从而形成更大的区域辐射力和服务功能。而在初级要素相对丰富外围区域则通过承接中心城市转移出来的产业, 推动工业化进程。

(二) 城市化效应

1、产业升级促进大中城市的内涵式发展。

城市化的发展包括外延式和内涵式两种增长方式, 前者以廉价的土地、劳动力和优越的地理位置为基础, 后者依赖技术开发、资金投入、产业升级、提高效益。在产业升级过程中, 城市地区把低端产业转移到周边地区或异地, 同时集聚更优质的要素来支撑城市的升级发展。在发展梯度较高的大中城市, 通过产业升级, 不仅可促进城市经济持续增长, 而且通过发展高端产业, 可实现内涵式的城市化, 提高城市化的水平和质量, 使其对区域具有更大的辐射力, 从而提高城市的层级。

2、产业升级加速乡村城市化, 完善区域城市体系。

随着大中城市的产业升级, 周边乡村地区通过承接产业转移发展制造业及相关服务业, 形成一系列产业集群或产业园区, 并在循环累积的集聚效应下, 像滚雪球般不断成长壮大。随着这些产业集群或产业园区的日益成熟, 一些新城市将陆续出现, 从而整个区域的城市化水平大大提高, 城市体系不断完善。区域产业升级导致一系列新城镇在原来的乡村地区崛起, 促使乡村城市化进程加速发展。

二、产业集聚与产业升级:提升集聚经济

产业集聚与产业升级的互动发展, 在空间组织与价值链两方面共同推动集聚经济的整体升级。

(一) 产业集聚为产业升级打下基础。

产业集聚提高了经济运行的效率, 从而在很大程度上改变集群内企业的成本曲线, 拓展了活力空间, 成为区域竞争优势的载体 (徐强, 2004) 。产业集聚在收益递增作用下产生循环累积的集聚效应, 包括地方化经济和城市化经济两种类型。地方化经济主要由专业化集聚导致的, 有利于知识的发现和传播。一个产业在特定地区的集聚可以促进知识在同产业的不同公司间扩散, 从而促进研究、发展和创新活动 (Marshall (1890) , Arrow (1962) 和Romer, 1986) 。城市化经济主要由多样化集聚产生, 有助于技术创新和知识溢出。不同产业的公司集聚在特定的地区可以产生“相互孕育”的效果, 这不仅有利于知识溢出的产生, 同时还推动了地方竞争, 从而加速知识的使用 (Jacobs, 1969) 。产业集聚不仅可增大产业的规模, 也可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和生产效率, 提升经济增长质量 (Antonio Ciccone, 2002) , 还有助于提升产业竞争力和国家竞争力 (波特, 1990) 。

(二) 产业升级提升集聚经济质量。

发展极理论认为, 增长的势头往往集中在某些主导部门和有创新能力的行业, 这些部门和行业往往集中在大城市中心, 有创新能力的产业和企业会产生强大的凝聚力。经济活动地理集聚带来成本的节约和收益的提高, 从而形成地区的生产中心、贸易中心、金融中心、交通运输中心、信息中心等。产业集聚不是由一些产业简单地集中在一起, 大量企业在一定地理区位集中产生循环累积的集聚经济的前提是这些产业必须是相关的, 其上下游产业或与辅助产业之间的关联是密集而顺畅的。而要使产业集聚区的各企业有很好的关联效应, 其内部产业结构应该是在动态调整中不断升级发展的, 只有这样, 集聚经济才能得到持续发展。我国东部地区产业集聚明显, 有些城市已出现拥挤效应, 主要表现为土地空前紧张、环境污染压力越来越大, 已不适合劳动密集型产业发展。一些中心地区的发展格局, 是以经济增长模式粗放、环境污染、土地紧张为代价的, 这种模式必然是不可持续的。

三、产业转移与产业升级:优化产业空间

产业转移与产业升级是相辅相成的。在早期资本主义时期, 由于国内和国际市场的分割, 伴随产业结构调整的是大量企业破产和倒闭。而进入现代, 随着国际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 产业结构调整有了更多的选择, 其中之一就是产业转移的方式 (陈建军, 2002) 。产业转出地与产业转入地通过不同的方式进行产业升级, 但其在空间上是相互依赖的。产业转移与产业升级的互动发展驱动资源空间再配置, 导致产业空间的重组。

(一) 产业转出地的产业升级

1、腾出有限空间, 发展高端产业。

一个工业区从建立开始, 它将经历一个有规律的发展过程, 这个过程像一个生命体一样, 可以划分为年轻、成熟、老年等不同阶段, 各个阶段有其各自的特征 (Thompson, 1966) 。无论一个工业区还是一个产业都是有生命周期的, 成长之后会成熟, 成熟之后如果不升级必然要消亡。产业升级必然要落实到具体的空间上, 但城市或区域的土地及其他资源都是有限的, 不可能同时发展所有产业。因此, 一些区域或城市在进入成熟期后, 由于资源的约束或受到其他一些冲击, 必然把当地优势较弱或已成为负担的衰退产业迁移出去, 以腾出空间来发展相对高端的产业或产业环节, 以促进经济的持续发展。

2、集聚优质要素, 促进产业升级。

产业转出地的产业升级离不开周边地区或更大范围区域的支持, 这种支持主要体现在要素供给方面。产业升级要求有更多的高附加值的产业, 需要更高素质的劳动、资本等要素。产业转出地在转出相对低端的产业时, 如果不及时引进和集聚更高质量的要素, 那么产业升级只能是一句空话, 而且将出现产业空心化态势, 不利于区域经济的持续发展, 还会带来失业、贫困等一系列社会问题。因此, 发展梯度较高的城市或地区在进行产业升级时, 一方面要留住自身积累的各种优质要素, 另一方面要通过内涵式的城市化或其他软硬件设施的建设, 引进大量适合本地新兴主导产业发展需要的优质要素, 以促进产业顺利升级。

3、扩大城市腹地, 增强服务功能。

城市腹地是城市周围与城市具有紧密的经济、文化联系的毗邻地区, 其大小受自然、资源、社会、经济诸因素制约。城市腹地的大小取决于城市对腹地的经济吸引力和辐射力, 而城市的吸引力和辐射力又与城市经济实力、市场发育程度和开放程度等因素正相关。城市腹地揭示城市与区域的产业联系和经济活动规律。一般来说, 腹地范围愈大, 经济发展水平愈高, 城市发展规模和潜力也愈大。产业转出地能否把其相对低端的产业转移出去, 同时不产生产业空心化的情况, 取决于该地与周边地区的经济联系是否紧密, 能否在产业转移与集聚优质要素等方面进展顺利, 对区域的服务功能是否不断提高。

(二) 产业转入地的产业升级

1、承接产业转移, 推动工业化进程。

产业转入地一般是发展梯度还相对较低的地区, 处于工业化初期或者还未发展工业, 这些地区一般是土地和劳动力价格相对低廉, 资源比较丰富, 具有较强的成本优势。通过积极承接产业转移, 不但可以充分利用自身资源, 发挥相对优势, 而且可从中获得大量外来资本和先进技术, 突破当地经济发展的瓶颈, 促进工业化的发展, 进而带动区域经济发展。

2、配套外来产业, 提高当地经济活力。

产业承接地一般通过建立产业园区或开发区等产业集聚区来承载外来产业, 在一定程度上可培育并发挥集聚经济效应, 使其成为当地经济的增长极。随着区域经济增长极的发展, 外来先进的技术和管理方法得以传播。当地企业一方面可通过吸收其中的知识溢出, 模仿或创新性地生产类似的产品, 另一方面可通过原料加工、发展传统服务业, 投资环境等方面来积极配套外来产业, 以充分发挥当地优势, 提高经济活力, 这样既有利于外来产业的顺利发展, 又有利于当地实现产业升级。

四、结语

产业升级与产业集聚和产业转移是同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 产业升级是通过产业部门结构的转换, 在价值链上实现优化发展, 其落实到空间上会产生区域一体化与城市化等经济地理效应。而产业集聚和产业转移是通过产业空间结构的调整, 在空间上动态优化配置资源, 其落实到具体的产业中会形成集聚效应、扩散效应与关联效应等。三者互动发展可以优化产业的部门结构与空间结构, 从而提高资源的配置效率和经济发展质量, 促进区域经济的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梁琦.产业集聚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 2004, 4.

[2]卢根鑫.试论国际产业转移的经济动因及其效应[J].上海社会科学院学术季刊, 1994, (4) .

[3]徐佳宾.经济发展、产业升级与市场形态[J].财贸经济, 2007, (3) .

[4]王文成, 陈树旺.中国产业转移问题研究:基于产业集聚效应[J].中国经济评论, 2004, (8) .

[5]李松志, 杨杰.国内产业转移研究综述[J].商业研究, 2008, (2) .

优势产业 篇9

目前, 六大村域主导优势产业初步确立, 经济条件和农民生活水平名列全县前矛, 2008年, 全村农民人均纯收入预计达到4680元。

李武村从“方案”确定到具体实施, 始终把扶持引导产业发展放在突出位置来抓。采取项目资金部分补贴, 产业大户投入为主的方式, 扶持养殖户改善养殖条件, 扩大养殖规模, 提高养殖业经济效益, 以此来辐射带动全村养鸡产业发展。该村采取“协会+农户”、“大户带小户”的发展模式, 全村发展养鸡专业户100多户, 养鸡总量达到20.03万只, 日产鲜蛋5000多公斤, 年实现收入45万元;采取统一规划, 集中连片的模式, 提升生产设施水平, 扶持发展蔬菜、林果钢塑大棚38座, 积极引导发展现代农业。

李武村充分发挥“两委”班子组织核心作用, 积极扶持引导, 把全村各个产业发展中涌现的大户组织起来, 先后成立了7个农民专业经济合作组织, 通过建立组织机构, 制定管理章程, 规范运作程序, 以“支部+协会+农户”为基本模式, 依托协会组织, 用产业大户成功的作法和经验, 采取现身说教的方式, 引导广大村民发展产业, 增加收入, 示范带动全村特色产业发展, 实现农民共同致富。

优势产业 篇10

立足当前, 发挥产业集群优势, 推进集团整体事业科学发展

时风农用汽车、农业装备、电动汽车、化纤轮胎、热电五大产业是互为依托、相互补充、共同发展的产业集群, 易发挥产业集群优势, 实现集约化管理。时风热电中心对除尘、脱硫系统进行升级, 达到国家环保排放要求。在此基础上, 利用现代技术进行扩容改造, 装机容量提高20%, 进一步增加热电运行效益。化纤产业2013年以来确保产业满负荷运行, 将3.5万吨聚合纺丝项目建设作为一号工程, 基础设施建设、设备招标、人员培训等各项工作同步推进, 预计年底将投产, 该项目为时风集团打造化纤产业中国第一奠定了基础。电动汽车产业园新建电机电控车间, 交流电机已试装成功, 该电机配装时风电动汽车, 将大幅提升产品性能, 标志着时风在电动汽车关键零部件领域取得重大突破, 为实现新能源汽车千亿产业迈出关键一步。

立足现有产业, 对相关专业领域进行探索。时风动力设备处、化工研究所及相关车间合力推进无镀铜焊丝生产线项目建设, 该项目应用德国设备, 超越传统生产工艺, 生产全过程无污染, 项目水平国际领先。该项目的投产不仅降低了采购费用, 而且改善了员工工作环境, 同时通过经营有望成为稳定的效益增长点。机械加工、铸造工艺研究所及相关车间历经半年时间, 大胆探索, 勇于实践, 成功开发电梯用大型零部件, 成为广东合普动力科技有限公司电梯产品的零部件供应商, 开创了时风零部件加工对外经营的路子。

时风以发展循环经济为切入点, 建设了铸造废砂再利用项目、铸铁屑循环利用项目、再生漆制造项目等, 实现了废物再利用, 成为集团循环经济产业发展的典范。在推进循环利用上, 建立信息共享平台, 将各类废旧物资实现资源共享, 各部门、车间自主寻找代用品, 实现了废旧物资、板材下角料的利用率, 大幅降低了成本。

时风通过丰富内涵管理, 充分发挥铸造和机械加工能力, 结合现有生产条件, 将外协生产的零部件纳入车间自制, 增加了员工收入, 稳定了员工队伍;通过实施积极的营销政策, 在销售提成不变的基础上, 每销售一辆车再给予一定金额补助, 激发了营销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有力地拉动了市场。在当前形势严峻的情况下, 全体员工精神振奋, 思想统一, 想发展、促发展、谋发展的氛围更加浓厚。

着眼长远, 苦练内功, 力促产业转型和产品升级

时风总经理刘成强反复强调, 实现新形势下企业发展, 必须坚持传统产业转型升级, 战略新兴产业加快发展。按照这个思路去谋划, 企业一定能够度过危机, 未来才能实现更好地发展。根据这一指导思想, 时风集团发挥资金、技术优势, 走高端制造的路子, 大力推进产业和产品结构调整。

进入6月份, 时风又有10台焊接机器人投入到车间生产。至此, 今年时风集团投入应用的工业机器人达到200台, 累计投资达到4000万元。近几年, 时风集团结合市场需求变化, 在生产装备、工艺水平、研发投入等各个方面进行大力革新。2013年以来, 投资3000多万元引进美国、日本、法国的先进设备建设了新的铸造工艺生产线, 投资6000多万元购置40余台加工中心、200余台数控机床, 投资4000余万元配置20余台激光切割机。围绕农业装备产业, 时风集团还建设了同行业领先的整机检测线和试验场, 对每辆玉米收获机进行全面检测, 应用多项专利技术, 综合性能达到了国际农业装备领先水平, 确保了时风农业装备的高质量。

时风集团设有中央研究院, 是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 拥有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和院士工作站, 国内外众多知名院士、博士和高精尖技术人才组成研发团队, 为时风集团产品开发提供了坚强的技术支撑。随着城镇化进程加快, 一种基于三轮汽车的“特种车”需求旺盛, 针对这种情况, 时风集团先后成功开发运粮、运水泥专用车、仓栅车、运水专用罐车、卓里投标专用车、忻州投标专用车。各地广泛应用的环卫专用车辆已经形成厢式、拉臂式、挂桶式等不同系列车型, 满足了三轮汽车细分市场需求。

时风中大型拖拉机功率涵盖20-160马力, 共有大系列60多个机型, 其中56种机型列入国家推广补贴目录。今年针对特殊需求, 成功开发40-50系列中拖大棚王车型;试装成功50马力两驱机械转向机型, 对130160马力大拖进行二次开发改进, 更加适应市场需求。时风拖拉机畅销国际市场, 在国内东北和西北市场, 越来越多的农机部门、经销商、用户认识到时风产品的优越性, 极大地推进了补贴产品的市场拓展。

今年时风推出4YZP -2A、4YZP-2C、4YZP-3A三种玉米收获机产品, 具有剥净率高、籽粒破碎少、损失率低等优点, 大大提高了持续作业的可靠性。5月份在时风集团举行的产品展示会上, 三款机型受到了来自全国各地经销商的青睐。

廊坊会展业:与优势产业共发展 篇11

借京津之力错位发展

记者:从整体上看廊坊会展业还处于成长阶段,但已在很短的时间内取得了长足的发展。请您以一个展会的发展为例,介绍一下廊坊会展业的发展变化?

徐静文:大力发展会展业符合廊坊城市发展定位。多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推动与支持下,不断完善会展设施,营造优良的发展环境,依据我市特点,实施了培育与引进并重的发展方针,使会展业取得了快速发展,展会数量、展会规模及水平呈稳步增长与提高态势。2009年全市实现举办各类规模以上展会56个,展览面积达135万平方米,成交额达53亿元。

如由北京碧海钓具公司主办的碧海(廊坊)钓具展销订货会,每年举办春、秋两届,2003年前在北京怀柔举办,其“集贸市场”式的房间交易方式已不能适应展会发展的需要,2004年3月由北京怀柔移师廊坊。良好的会展设施及办展环境,使得该展规模迅速扩大,至今年3月已成功召开了12届,展览面积由最初的17000平方米到60000平方米,展位数量由800个增长到3000多个,特装展台比例达到40%。展会吸引了日本丸九、美国宝丽来、韩国喜元等国外钓具“巨头”以及国内2000多家企业参展,展出钓具及相关产品约30大类4000多种,与会采购商和观众达到5万人,成交额1亿多元,已发展成为名副其实的国内钓具行业第一展。

记者:在发展会展业上,您如何看待廊坊的优势与短板?廊坊市发展会展是如何定位的?

徐静文:会展业的发展,取决于多方面的因素。近年来,廊坊市不断致力于城市建设,打造优美的城市环境,先后获得了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全国投资环境诚信安全区、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在全国中等城市中率先全辖区通过IS014001环境管理体系认证城市、国家园林城市等15项靓丽的城市名片,并形成了汽车摩托车配件、农畜产品及加工、木材加工及家具制造、新型建材、包装印刷、电子信息等产业集群,这些都为廊坊市会展业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我市区位和交通优势十分突出,垒市位于京津两大城市之间和环渤海经济圈的腹地。北距首都40公里,南距天津市60公里,距首都机场70公里,距天津新港和天津机场均为100公里。廊坊的这种独特区位优势表现在可以更便捷地接收京津经济辐射,更多地分享会展资源。劣势是容易受到京津两大展览市场极化作用影响而被边缘化。我认为“扬长避短、错位发展”可以弥补这方面的不足。我市交通便捷,办展成本低,对举办各种类型展会没有特殊要求,同时,在部分产业、区域特色经济方面比较具有优势,举办相关展会既有当地产业支撑,又有京津巨大市场支持。

经过多年的实践摸索和专家学者的论证,我市发展会展业的定位是以优势产业,特别是高新技术产业及产品为依托,以休闲康体等服务性产业为特色,以举办专业化展览为重点,大、中、小规模并举,充分分享北京丰富的展览资源,实行引进、培植并重,将我市建成特色鲜明、高新技术突出、专业化程度高的环渤海区域展览名城。

合力打造会展旅游

记者:廊坊市展览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贸促会同属一个班子,那么这两个机构是如何配合发展廊坊会展业的?

徐静文:廊坊市贸促从成立之初,便具有会展管理职能。但发展会展业涉及工商、税务、公安、宣传等众多相关部门,为加强各部门之间的协调,2005年,我市成立了展览工作领导小组,并将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市贸促会,由贸促会的领导兼任展览办的负责人,这样不仅加强了行业管理,同时也使各项协调工作更加顺畅,履行职能更加专业和充分,使两者之间能够相互衔接,密切配合,为会展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记者:廊坊市把会展、旅游作为全市重点培育的6大主导产业之一,倾力打造会展旅游名城。那么,作为主抓会展的职能部门,是如何整合资源、完善会展产业链的?

徐静文:廊坊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发展会展业,率先在我省提出了发展会展经济战略,提出了打造会展旅游之城,建设展览名城的发展目标。特别是在市委三届九次全会上,又明确提出将会展旅游业作为我市的主导产业来培育,充分发挥其对相关产业巨大的拉动作用,有效地带动第三产业的发展。我会作为会展职能部门,在整合资源、完善产业链上最主要做了以下几项工作。

一是完善了周边配套设施,提高会展服务能力。目前已经在会展中心旁边兴建了恒盛阳光五星级酒店,极大地提高了会展接待能力。在周边形成了住宿、餐饮、购物,物流、广告、海关、金融等相配套的服务设施,方便了企业参展。

二是完善会展发展政策环境,建立了各部门协调联动的服务机制。会展产业链能否良性运行,关键在于其相关行业和部门的合作参与。2005年以来,市政府先后制定和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和措施。如印发了《关于廊坊展览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廊坊市关于鼓励新建展览馆设施、设立专业展览公司的暂行规定》、《廊坊市展览业统计管理办法》、《关于扶植会展旅游业发展的意见》等,进一步强化了对全市会展业的组织、领导和协调。不仅为会展业的发展创建了一个良好的政策环境,而且还鼓励和推动了会展上下游产业的发展。

三是整合资源培育和引进了一批品牌展会。近年来,廊坊市依托区位优势、县域经济和主导产业,鼓励和引导有关部门积极举办、引进展会,取得了显著效果。如我市不仅有大厂渔具城,而且在固安县有众多的渔具生产制造企业,依托这一产业优势,培植了大厂渔具展,引进了碧海钓具展览会。香河家具城已发展成为我国北方最大的家具产、供、销基地,全市有1000多家家具生产、销售企业,以此培育了香河家具节;充分发挥中国电梯协会、中国石油天然气管道局设在廊坊的作用,引进中国国际电梯展和中国石油管道设备展等。

完善会展软硬件环境

优势产业 篇12

我国学者结合各学科领域的相关知识对区域优势产业理论从三个部分展开研究:①优势产业的内涵、特征、作用以及与其他产业类型的对比分析;②优势产业的选择基准和方法;③优势产业的形成机制和培育措施。本文从以上三部分着手,对我国20世纪90年代至今关于区域优势产业理论体系研究的相关成果进行综述,并为理论体系的完善提供一些意见。

1 区域优势产业内涵、特征、作用及与主导产业的比较的相关研究

1.1 区域优势产业内涵的相关研究

20世纪90年代,一些学者对区域优势产业内涵提出了自己的认识,陈长民较早的对优势产业内涵进行了详细的论述,他指出优势产业是对提高和改善整体产业结构水平有着特殊作用的产业,它排斥广泛空间上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的趋同性,更多地是一个地区的拳头产业、重点产业、经济特色产业,甚至是大部门产业的“子产业”[1]。另外,还强调了市场、品牌等方面的优势,但是他对优势产业内涵并没有给出精炼的定义。随后国内学者们主要从以下四类视角完善区域优势产业的内涵:

1)产业视角:其特征是学者们受到当时流行的主导产业理论的影响,在研究区域优势产业时,仍然套用主导产业的研究模式,从产业发展速度、产业关联性以及产业贡献等几个因素定义区域优势产业,如:冯江华等认为优势产业指那些在当前经济总量中其产出占有一定份额,运行状态良好、资源配置基本合理,资本营业效率较高,在一定空间区域和时间范围内有较高投入产出比率的产业[2]。随着国内市场机制逐渐成熟,学者在定义区域优势产业内涵时又将市场因素加入其中,如:李金叶等指出优势产业(产品)是指市场前景好,对产业结构的升级有较大的牵引力,产值和利税位于同行业前列的产业或产品,这些产业(产品)可以由前后关联较强的产业以链条形式形成的产业链,也可以由相互独立又相互结合的产业以网络形式形成的产业群[3]。从这类视角所认识的区域优势产业内涵与主导产业内涵过于相似,容易造成两者间的概念混淆,而且很难突出区域性的特征。

2)贸易视角:学者们受到国际贸易相关理论的启发,以比较优势理论和竞争优势理论作为区域优势产业的理论基础展开了一系列的研究。一些学者支持比较优势理论所定义得优势产业。如:蒋智华提出从实质上看,优势产业可以简单理解为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4]。还有些学者更倾向于将比较优势理论与竞争优势理论结合起来定义区域优势产业。如:王文成等认为区域优势产业是指产业部门高度集中于拥有相应竞争优势的地区,在该地区形成优势产业集群,它是形成区际分工的基础,同时它也具有比较优势,实行专业化生产,除了能够满足本地市场需求外,还能供应其他地区的市场需求,从区外市场获取利益[5];宋德勇等根据比较优势理论的最新发展同时结合竞争优势理论指出区域优势产业包括外生比较优势产业和内生比较优势产业两种层次,二者都在一定产业范围内具有竞争优势,区别在于内生比较优势产业比外生比较优势产业更易获得持续和稳定的产业竞争优势[6]。徐仕政认为区域优势产业是指以区域的功能定位为基本立足点,依托区域内所拥有的现实或潜在比较优势,在市场机制和政府引导共同作用下,化比较优势为竞争优势,面向国内国际不同层次的市场,在产业价值链条中某环节或多个环节有着决定性影响的、产业绩效高、产品市场空间广阔的产业或产业群[7]。该类视角是对区域优势产业认识的升华,但是受到比较优势理论和竞争优势理论争议的影响,从而导致概念细节上的不确定,主要体现在我国不发达区域在具体选择和培育优势产业时,是优先考虑比较优势,还是优先考虑竞争优势,无论选择哪一种都会担心陷入各自的陷阱中。

3)综合视角:其主要特征是借鉴主导产业相关理论、比较优势理论以及竞争优势理论来定义区域优势产业。如:韩庆鹏认为区域优势产业是以地区比较优势为基础,能够充分利用本地区的自然资源、劳动力资源、技术条件、区位条件等,资源配置基本合理,资本运行效率较高,在一定空间区域和时间范围内有较高投入产出率,并能体现地区相对竞争优势的产业[8];谢南斌认为优势产业或称主导产业,是承担主要产品的生产,并具有相对的资源优势和一定的生产规模,在一个地区或行业的经济中有较大的比重的产业,是经济发展中处于支配地位的一种或几种产业(行业)的组合。至少可以从三个方面取得优势:一是比较优势,二是竞争优势,三是网络优势[9]。虽然该视角考虑的因素更加全面,却也使得主导产业与优势产业的概念更加难以区分。

4)核心视角:是以核心优势或核心竞争力理论为基础定义区域优势产业。如:魏益华提出在区域经济层面上的有效核心优势即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地区经济开发的中心环节,任何地区的有效核心优势总是通过一定的优势产业或优势产业群来体现的。因此,培育区域有效核心优势,实际上就是建立与发展本地区的优势产业[10];范松海等在“提升云南优势产业竞争力研究”课题中利用综合竞争力来定义区域优势产业,综合竞争力指某产业在发展基础、辅助发展条件以及市场盈利能力等方面较同类产业所具有的优势,是产业竞争力的集中体现,包括基础竞争力、核心竞争力和辅助竞争力三个部分[11]。这类视角给我们对优势产业的认识提供了新的思路,但尚处于萌芽期。

1.2 区域优势产业的特征和作用的相关研究

国内关于区域优势产业特征的具体描述并不多见,但学者们对区域优势产业特征的认识仍然不能统一,如:陈长民在对优势产业内涵的论述中,指出优势产业的特征应该是具有较高的产业关联性、众多优势结合的结果即综合性、本身的产品具有一定的品牌效应以及具有相对动态性等特征[1];余鲁系统的归纳出优势产业的四个特征,即阶段性、区域性、关联性、栋梁性[12];唐建又在此基础上添加新兴性,即优势产业产出的新技术能洐生出一批新兴产业[13];徐仕政不仅提出反应区域优势产业本质的四个基本属性:系统性、相对性、动态性、综合性,还根据其基本属性和定义总结出六个特点:弱可模仿性、时空性、发展性、创新性、产业关联性、差异性[7]。

区域优势产业作用的研究一般是区域优势产业对其它事物所产生的正面影响有哪些,目前,国内学者一致认同区域优势产业对区域经济发展有着不可忽略的作用。如:何跃等提出优势产业具有两个作用:①作为国民经济中起支柱作用的产业部门,能带动国民经济实现较快的增长,并且保持各个产业间及其内部比例的协调;②有利于实现国民经济结构的转变,使经济系统从整体上能发挥出最大的经济效益[14];宋德勇等对优势产业作用机制进行具体论述,将其分为区内作用与区外作用,他认为一个区域内的优势产业发展不仅能提高本区域内的经济增长速度和经济结构的转变,也能在本区域内的生产要素重新配置的同时导致生产要素在区际间的重新配置,这种配置的结果是通过产品、资本、劳动力和技术扩散四种途径来造成各区域的经济总量和分工格局变化的[15]。

1.3 优势产业与主导产业的比较的相关研究

为了进一步认识区域优势产业内涵、特征和作用,国内学者对优势产业与特色产业、支柱产业、主导产业进行了对比研究,并对它们之间的关系提出了各自的观点。其中优势产业与主导产业的关系一直是我国区域优势产业理论研究的热点问题。如:陈长民认为优势产业无疑应具有较高的产业关联度,能对其他产业产生一定的后向关联、前向关联和波及效应,能推动地区支柱产业、主导产业的发展,甚至演变为支柱产业和主导产业,强调优势产业与主导产业、支柱产业存在着转化、交错的关系[1];冯江华等对主导产业与优势产业之间的关系做了详细的辨析,他们认为两者的着眼点,产业寿命周期中所处的阶段以及各自强调的目标利益都不相同。从产业逻辑演进过程看,主导产业、优势产业与支柱产业的排列顺序大致为主导产业—优势产业—支柱产业[2];宋德勇等从研究视角,理论基础,政策涵义三个方面说明主导产业与优势产业的区别,并强调在区域经济发展路线中,区域优势产业的选择能够克服主导产业选择的缺点,防止产业同构现象的出现,并提出区域优势产业分析代表着研究区域经济的一种新思路,即从区域自身条件和环境出发,发挥优势、各展所长、突出特色的区域差异性产业发展思路[15];徐仕政在分析优势产业与主导产业关系中,指出优势产业与主导产业既有联系又有区别,联系在于两者都有注重科技进步与创新、产业发展的增长率。区别在于两者的产业关联效应不同、地位和作用不同、产业周期的发展阶段不同和表现形式不同,最终强调优势产业与主导产业是可以相互转化[7]。

2 区域优势产业的选择指标及选择方法研究

2.1 区域优势产业选择指标的相关研究

历来国内外对于产业选择指标的研究都不曾间断,国外的著名经济学家赫克歇尔和俄林等学者对李嘉图比较优势理论完善总结出的比较优势指标、波特将他所提出的钻石模型作为竞争优势指标、以及主导产业选择理论中的攸原二指标和产业关联指标。这些指标都为我国区域优势产业选择指标研究提供了重要参考价值。我国各地区优势产业选择指标的构造形式可分为单一指标和指标体系两种。单一指标具有科学性、可操作性等特征,并且信息密集量大,能够粗略并简单方便的衡量产业的优势程度,如:产值、产值区位商指标、波及效应指标等。指标体系是由多个单一指标所构成,能够综合衡量产业优势程度,它是区域优势产业选择指标研究的方向。从层次分析指标构建视角看,国内区域优势产业选择的指标体系可分为单层指标体系和多层指标体系。

1)单层指标体系:

由一些系列具体指标构成,每个指标有具体算法且各指标间可能有很强的相关性。如:李建新等提出优势产业选择应特别注重其在当前经济中所占的份额,采用4个指标构建指标体系[16];杨浩在对长三角地区优势产业实证研究中,也提出4个指标构建指标体系[17];何跃等运用区位商计算公式提出5个指标构建指标体系[14];朱磊等在新疆优势产业选择中选择6个具体指标构建的指标体系[18]。韩庆鹏选择8个具体指标构建区域优势产业选择指标体系[8];

2)多层指标体系:

一般由两层或以上指标层构成,第一层由多个因子所组成,第二层是对各因子的具体衡量标准,整个指标体系中各因子间的相关性比较弱甚至不相关,因此,在选择优势产业时,能够了解各主要影响因子在优势产业发展中所占的地位以及作用。

由表1所示:现阶段,国内学者构建区域优势产业选择指标体系的视角趋于多样化,其中的各类指标混用和内部结构相互矛盾的情况屡见不鲜,同时指标使用的重叠现象也大量存在。因此,在区域优势产业选择指标体系的构建上仍需进一步的研究。

2.2 区域优势产业选择的常用方法

伴随着学者对区域优势产业内涵理解不断深入和决策理论的发展,传统用文字并适量的带有重要数据来描述优势的定性分析法已经不能科学的选择优势产业了,如今在定性分析的基础上必定会建立数学模型,使得区域优势产业的选择更加规范化、标准化。区域优势产业的选择方法可分为指标分析法和模型分析法两种类型。

1)指标分析法:

一些学者根据某一指标来选择产业,最常见的是区位商分析法,它来源于巴拉萨的显示性比较优势(RCA)指标,该指标一般用来衡量该产业的专业化程度,把某一地区产业产出结构放在更大的空间系统中考察其相对份额,由此揭示地区产出结构与整个国民经济产出结构的差异,进而表明地区在全国劳动地域分工中的地位,并能排除区域规模差异带给简单份额分析的影响,一般来说区位商大于1.5的产业在当地具有较强的比较优势。但是根据各区域发展程度不同,其评判准则也会不同。如:孙畅等在分析重庆优势产业时认为区位商值大于1.2的行业列为“显著优势行业”;区位商值大于0.8小于1.2的行业列为“潜在优势行业”;区位商值小于0.8的行业列为“比较劣势产业”[27]。但是区位商存在一些缺点,如一个地区的最终产品消费结构等同于全国消费结构、只考虑地区间贸易,没有考虑国际贸易的影响、把一地区的经济总量等同于该地区的消费需求规模等等。目前一些学者对其缺点做了部分修正。如:王文成等针对区位商方法进行改进,将地区的经济总量和该地区的消费需求规模区分开来,采用地区与全国经济总量指标(GDP)之比和消费指标之比作为分母计算。前者比较符合中间品产业的实际情况,因为中间品需求主要与当地经济发展水平相关,而后者比较符合消费品产业的实际情况,因为消费品需求主要受当地消费水平影响,经过第一轮分类,具体选择出中间品优势产业和消费品优势产业[5]。除区位商法外,还有利用投入产出法计算产业关联度的大小来评价一个产业的优劣,但是优势产业是一个综合性产物,无论是专业化程度还是关联性都只是“优势”的一方面的特征,并不能涵盖所有的优势特征。因此一些学者对多个指标同时分析。如:张朝辉等利用区位商分析法对河北工业优势产业进行选择时,采用两年数据来观察区位商与产值份额的变动情况,并将优势产业分为三类[28]。但这些指标间并没有数学关系,学者仅凭经验设定选择标准,这类方法虽然考虑的因素比较多,但是在综合评价上稍有欠缺。

2)模型分析法:

在综合分析法中加权模型的建立与应用备受青睐,模型的形式主要分为非线性加权模型和线性加权模型,如表2所示:线性加权模型被国内多数学者所采用,其中主观线性加权模型如:专家打分法、层次分析法,受人为因素影响较大,指标的权重会因各地区地理环境、资源分布等因素不一样而有所改变,因此,区域间的产业优势将难以衡量。部分学者也曾对其进行改进:赵惠芳等在安徽省优势产业选择中,首先运用专家咨询法进行模糊综合评价,再采用信息熵来修正,已达到客观化的目的[20]。对于主流的客观线性加权模型,我们常在主导产业选择中所使用的因子分析法、DEA法、灰色关联度法等依然没有在优势产业选择中出现过,因此,区域优势产业选择实证研究仍有发展空间。

总之,在选择区域优势产业时,主要有以下四步骤:①指标体系的构建;②赋值和标准化;③计算方法的选择;④确定标准得出结果。其中指标和计算方法的选取是模型构建的核心部分。目前国内众多优势产业选择模型的不同之处也主要体现在这两方面,而在模型的实际应用中时,由于第一、二、三产业在发展条件和具体衡量指标上有很大不同,要建立统一的指标体系对所有产业优势度进行评价是比较困难的,因此多数学者利用自身建立的模型针对第二产业进行优势产业选择,少数学者也会针对第一产业进行优势产业选择,而第三产业的优势产业选择几乎无人问津,可见,第三产业优势产业有很大的研究空间。

3 区域优势产业形成机制及培育措施的相关研究

区域优势产业的形成机制与培育措施是密不可分的,培育措施往往需要自身所认识的优势产业形成机制来具体制定。因此,优势产业的形成机制研究是制定出合理的培育措施或发展对策的基础。通过设定的模型选择优势产业,并对其进行经验研究有助于人们了解区域优势产业形成机制,从而使人们能够更好的发掘潜在优势产业和明确现在优势产业的发展方向。安虎森在《区域经济学通论》中曾指出区域优势产业的形成机制是指使区域优势产业得以确立并发展的产业内各组成部分间的关系和影响的共同作用方式[30]。现今,国内学者对优势产业的形成机制研究,大多参考国外的优势产业形成过程以及借鉴相关理论知识所总结出来的。如:杨宗岳比较早的总结出优势产业形成的几个途径:①优势产业是开发利用本地自然资源而形成,同时也可以利用它国它地的资源特别是原材料、能源动力而形成;②是以国外区外市场作为基本前提、以规模经济作为基本条件;③具有竞争力的优势产品也是优势产业的形成的关键载体;④在政府产业政策的保护和支持之下,通过吸取外国外地的技术、人力、资金和管理经验培育起来的,强调“培育”是形成优势产业的关键[19];冯江华等认为优势产业强调资源的天然禀赋、资源的合理配置以及经济行为的运行状态。只有当它们都得到了比较好的结合,才能形成优势产业[2];魏益华认为区域优势产业的形成可以归结为资源禀赋差异、有效规模经济、区域分工协作关系这三个方面的原因[10];徐仕政借鉴比较优势理论和竞争理论,强调区域优势产业应考虑区际间的合作与竞争,指出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各区域的经济竞争日益激烈。区域现有的比较优势未必是持久的,因此只有依托区域内比较优势,通过形成并发挥竞争优势,才能把潜在优势转化为现实优势,使优势本身具备一定的自组织和自发展机制,保证区域优势的可持续发展。并将区域优势产业的形成机制归纳为五种类型:即资源要素主导型、先发优势主导型、内生比较优势主导型、产业生命周期主导型、政府主导型[7]。

在区域优势产业的培育措施以及发展对策方面,主要是针对目前的优势产业在未来的可持续发展策略和具有潜在优势的产业在未来如何培育成为一个优势产业来制定的。其核心思想将产业的比较优势转化成为竞争优势。围绕这一目标陈长民强调应认真分析本地自然资源、区位、资金、劳动力、技术、交通运输、投资环境等各方面的具体情况,因地制宜地培植本地的优势产业[1]。宋德勇等提出了培育优势产业几个途径:①推进制度创新;②实行科学的产业政策;③优化产业发展的外部环境;④立足于产业组织创新;⑤把产业技术创新作为最关键的因素[15]。谢南斌认为优势产业的培育,实际上是一个地方制度体系的优化、文化进步的过程。如果说优势产业培育的基础是产业的分工、分化,那么保障分工、分化的制度体系的建立,就是一个至关重要的工程[9]。另外,还有许多学者针对某些区域的优势产业,提出了众多符合本地情况的培育措施及发展措施,如:王立国等在对秦皇岛工业优势产业选择后,根据本地产业所处环境,提出了五点发展策略[31]。

4 结论和展望

综上所述,目前国内学者在区域优势产业理论的相关研究中主要呈现以下几个特点:①区域优势产业基础概念的专题研究偏少,同时其多数参考于国外发达国家优势产业形成过程中所呈现出的特征来定义,因此,至今还无法统一的形成中国特色的优势产业基本概念;②现今我国区域优势产业的选择在多个学科领域都有所涉及,例如地理经济领域、产业经济领域、国际贸易领域。因此,我国区域优势产业的理论基础呈现多样化,从而使得对学者区域优势产业的基础概念以及选择指标也呈现多样化;③产业选择方法种类多,但在区域优势产业选择实证中,其选择方法种类却依然偏少;④区域优势产业培育措施的相关研究形式单一;⑤缺少优势产业演化过程研究视角,导致缺少动态选择区域优势产业机制的相关研究。

上一篇:户外活动的细节提醒下一篇:益气活血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