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势产业选择

2024-07-26

优势产业选择(共12篇)

优势产业选择 篇1

摘要:抓住江苏沿海开发上升为国家战略的机遇,近年来,盐城不断调整产业结构,并取得显著成绩。但盐城面临工业化程度低,与沿海其他城市产业同构的问题。针对这种局面,本文基于比较优势,通过区位商指标确定盐城优势产业,并提出重点发展优势产业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盐城,优势产业,区位商

1 盐城产业发展现状

2010年,盐城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266.26亿元。其中,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363.71亿元;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1096.55亿元,轻工业增加值达379.98亿元,增长13.5%,重工业增加值605.60亿元,重工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高达61.45%,工业“重型化”比较明显;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806亿元。三次产业比重由2005年的21.9∶44.8∶33.2调整为2010年的16.0∶48.4∶35.6,呈现“二三一”的产业格局。

三次产业中,第二产业发展后劲足。结构偏离度指某一产业的就业比重与增加值比重之差。比较效率是指各产业增加值与从业人员比重之比。正偏离和小于1的比较效率意味着该产业用较多的劳动创造了较少的产出,该产业的劳动生产率较低;反之,负偏离和大于1的比较效率则意味着该产业的劳动生产率较高。通过与南通对比分析发现:南通和盐城第二产业都为负偏离度,且盐城第二产业的负偏离度绝对值长期高于南通;南通和盐城第二产业的比较效率都大于1,且盐城比较效率历年大于南通。说明盐城第二产业劳动生产率高,发展潜力十足,吸纳劳动力空间更广阔。

资料来源:根据2010年盐城和南通统计年鉴和2011江苏统计年鉴整理得到

2 盐城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2.1 工业化程度低于南通

通过与南通比较发现:在产值结构上,盐城第一产业比重高于南通,第二产业比重低于南通,第三产业比重两市旗鼓相当。在就业结构上,南通第二产业吸纳劳动力最多,其次是第三产业,最后是第一产业;盐城第三产业吸纳劳动力最多,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相差无几。无论从三次产业创造产值的角度,还是从三次产业吸收劳动力的角度,盐城工业化的程度都远远低于南通。

资料来源:根据2010年盐城和南通统计年鉴和2011江苏统计年鉴整理得到

资料来源:根据2010年盐城和南通统计年鉴和2011江苏统计年鉴整理得到

2.2 与南通产业同构严重

测度产业同构的重要指标是结构相似度系数。通过计算得到,2009年和2010年两市的结构相似度系数分别为0.9419和0.9415,说明两市产业同构程度比较高。为进一步区分是同质同构还是异质同构,又通过专业化系数进行工业产品层次的结构相似性分析,结果,盐城一共有13种优势工业产品,南通一共有11种优势工业产品。两市共同的优势工业产品高达7种,出现较大程度的重复,说明两市存在一定程度的产业同质同构。

3 盐城优势产业的选择

通过以上分析可知,盐城近年来经济发展迅速,但工业化程度偏低,与南通存在一定程度的产业同质同构,即存在一定程度的区域内部竞争。所以,尽快确定优势产业,重点发展优势产业显得迫在眉睫。

在区域经济中,通常用“区位商”来判断一个产业是否形成地区专业化。区位商是指某一地区特定产业的产值在全国该产业产值中所占比重与地区经济总量在全国经济总量中所占比重的比值,其计算公式为:

其中,LQij是第i地区j行业的区位商,Lij是第i地区j行业的产出指标,Pi是第i地区的经济总量。区位商能够大致反映某一地区某行业在全国的地位。如果区位商大于1,意味着该行业具有一定的比较优势,且区位商值越大说明该产业优势越强;区位商等于或小于1,表明该地区该行业在全国同行业竞争中不具有优势。表三和表四的计算结果显示:盐城特有的优势产业是专用设备制造业。南通特有的优势产业是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机械制造业、金属制品业、橡胶制品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和医药制造业。两市共同的优势产业有纺织业、通用设备制造业、纺织服装、鞋、帽制造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文教体育用品制造业、化学纤维制造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和农副食品加工业。

数据来源:根据2010年盐城、南通统计年鉴计算得到

数据来源:根据2010年盐城、南通统计年鉴计算得到

4 盐城发展优势产业的政策建议

首先,调整工业结构,培育壮大优势产业。继续激发工业发展潜能,深化工业化进程,重点发展盐城特有的优势产业和区位商值突出的产业。对与南通共有的优势产业,两市政府要加强区域产业分工与合作,联合发展。对区位商值高于南通的通用设备制造业和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盐城政府要进行重点培育和扶持,尽快形成较强的产业集聚。

其次,依托优势产业,发展特色产业。充分利用港口、滩涂和海洋等特色资源,重点发展港口火电、苇浆、木浆、天然气、石化等能源原材料基础工业,积极发展海洋医药、海洋化工等新兴产业,建成结构合理、外向度高、特色明显的海洋经济体系。

最后,利用高新技术,形成新兴优势产业。积极探索以市场为导向、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加速高新技术向实际生产力转化,促进科技与经济的有机结合,提高有市场发展前景的行业和企业的技术含量,培育新医药、新材料、新能源等新兴产业。

参考文献

[1]杨家栋.江苏沿江八市产业同构问题论析[J].扬州大学学报,2008,12(1).

[2]金永红,奚玉芹.我国长江三角洲地区产业同构问题与产业能级提升对策[J].经济纵横,2006,(10).

[3]何海,苏洁.区域优势产业选择及其持续发展分析[J].商业时代,2010,(21).

[4]张英辉.京津冀区域优势产业的比较分析与河北的选择[J].科技管理研究,2009,(6).

[5]刘国龙.基于产业竞争优势评价的武汉重点产业筛选[J].商业时代,2010,(27).

[6]徐侠,安同良.东部地区高新技术产业同构度的测度与分析[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8,25(8).

[7]何静,吕亮雯.珠江三角洲高新技术产业同构度和区域分工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11,(3).

[8]赵君,蔡翔.基于比较优势的区域优势产业选择研究——以广西制造业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07,35(18).

优势产业选择 篇2

与美国等留学热门地相比,选择到德国留学的学生数量相对较少,而且专业相对集中,但这并不表明德国的教育环境或是质量就落后于其他欧美国家。那么对于还没有确定留学目的地的学生而言,德国的优势又在何处呢?

德国拥有一大批属于自己的优势专业,尤其在以下学科领域,德国的教育处于世界领先地位,理工科方面,汽车制造,机械制造,医学,制药,生物,环保科学等;文科方面,经济学(经营/管理/电子商务等),新闻,法学,哲学,历史学等。而在音乐、艺术、神学等专业性非常强、历史悠久的领域中,德国的优势也是非常明显,每年都会有来自世界各地的学生到德国修读这些专业。

德国许多大型公司都已进入中国,例如零售业的麦德龙、保险业的安联、汽车业的奔驰和大众、物流业的DHL等等。这使得受过德国教育、了解德国文化、掌握德国语言的人才需求越来越大。

近年来,随着德国就业市场升温,成绩优秀的留德毕业生,被德国公司录用,获得工作许可和长期甚至永久居留许可的.机会也增加了。去年的德国人才市场报告显示,不少学生与德国公司签订工作合同,年薪一般为四五万欧元。如果仅按经济划分标准,这个薪酬数字能让中国学生迅速步入德国中产阶级行列(德国中产阶级年收入税后2万欧元左右)。以上客观薪酬数字背后的强力支撑是留德后广阔的就业空间和就业前景。

主导产业选择研究综述 篇3

关键词:主导产业;界定;选择基准;评价方法

在新常态下,经济增速放缓,经济发展质量得到进一步提高,然而地区间的资源和技术各异,这就要求我们将稀缺的资源和有限的技术集中到主导产业,以带动其他产业的发展,从而促进整个经济的发展。因此,正确选择主导产业则成为调结构首要考虑的问题,本文拟对主导产业选择理论进行梳理,为主导产业的选择提供理论支持,以促进产业可持续发展。

一、 主导产业特点及其界定

按照产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战略地位可分为:主导产业、支柱产业、基础产业、瓶颈产业。主导产业是在产业结构系统中处于带头地位的产业,决定着该产业系统未来的发展方向与模式。其特点为:1、依靠科技进步或创新,获得新的生产函数,生产成本不断下降;2、具有持续的高增长率;3、市场扩张能力强,需求弹性高,拥有巨大的市场潜力;4、产业关联度高,对其他产业的增长有直接、间接的诱发作用;5、迅速吸收创新成果,具有较高的贡献率。

1960年,美国经济学家—罗斯托在其重要著作《经济成长阶段》一书中第一次明确阐述了主导产业的概念,主导产业是这样的产业部门,它能够拉动经济发展,调整产业结构,并且在一国或者地区经济发展的某个阶段发挥直接和间接的作用。于刃刚(2003年)认为主导产业是指在產业结构中,处于主体性的战略地位,并能对其他产业的发展起引导和支撑作用的产业。根据主导产业的特点,笔者认为主导产业是在产业结构系统中处于带头地位的产业。它能有效、迅速吸地收创新成果,对其他产业的发展有着广泛的影响,能满足不断增长的市场需求并由此而获得较高的和持续的发展速度的产业。主导产业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产业结构系统未来的发展方向和模式。

二、主导产业传统选择准则汇总

1、李嘉图比较优势基准

对于选择基本准则上可以返回至古典经济时期的大卫·李嘉图的比较基本准则。李嘉图在比较优势理论中强调:某一产业部门如果具有相对优势,则可以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中心部门,进而推动其他相关部门的发展,这一思想演变成后来的主导产业选择的比较优势基准。

这个基准基于主导产业的发展需要具有一定规模的考虑,因为具有规模的主导产业才能充分发挥带头和促进作用,包括静态比较优势和动态比较优势基准。静态比较优势基准是指根据现行生产要素和资源的相对优势来选择主导产业,要求重点发展那些可以充分利用相对优势的产业部门,然后依此为中心,按照产业部门之间的经济技术联系,逐步推动相关产业部门的发展,进而形成一个能充分利用本地区优势的产业结构。动态比较优势基准是指那些目前比较成本还处于劣势,但未来具有比较成本优势,有可能成为带动本地区产业结构高级化演进的幼小产业扶持为主导产业[2]。

2、赫克歇尔、俄林资源禀赋密集度基准

赫克歇尔俄林提出资源禀赋理论又叫赫克歇尔--俄林模型、H-O模型。资源禀赋理论认为各国应该生产并出口密集使用供给相对充裕、价格较为低廉的商品,而进口密集使用供给相对不足、价格较为昂贵的商品,以获得比较利益和更有效地利用本国的生产要素。

20世纪30年代,赫克歇尔俄林将李嘉图的比较优势基准发展为资源禀赋密集度基准,主张以资源禀赋的密集程度作为选择主导产业的基准。

3、罗斯托基准

罗斯托于1960年在《经济增长阶段》首次提出主导产业的概念。他还首次提出了产业扩散效应理论,即主导产业对经济增长的前向效应、后向效应及旁侧效应原理。他认为一国主导产业应该选择扩散效应最大的产业,将主导产业的产业优势辐射传递到产业关联链上的各产业中,以带动整个产业结构的升级,促进区域经济的全面发展,这一原理也适用于省级区域主导产业的选择,即罗斯托基准。

4、赫希曼产业关联度基准

产业关联度基准是赫希曼在其《经济发展战略》一书中提出的。具体指某一产业的经济活动能够通过产业之间相互关联的活动效应影响其他产业的经济活动。他认为产业关联效应能够扩大资本积累并促使市场产生更大效益,而提出应以产业关联效应的大小为基准来选取主导产业,在直接生产活动部门中产业关联效应最大的产业部门应该作为主导产业部门,并用感应度系数和影响力系数来测量产业关联度的大小。在实践操作中,区域中那些产业影响广度深度最大、带动效应最大的产业就应该优先考虑发展为区域主导产业。

5、筱原两基准

日本产业经济学家筱原三代平在为规划日本产业结构,于1957年在其著名论文《产业结构与投资分配》中时提出了需求收入弹性基准和生产率上升基准即“筱原两基准”。需求收入弹性基准是从社会需求出发,使产业的需求增长随同国民收入增长且结构相适应的原则。需求收入弹性系数=某产品的需求增长率/人均国民收入增长率 该指标系数越大表示某一产业产品市场需求对居民收入的依赖越小,其潜在市场份额也就越大。生产率上升率基准是从社会供给出发,以各产业生产效率上升的快慢作标准来取舍主导产业。生产率上升率=产出/全部投入要素 这里的“生产率”是指全要素生产率,生产率上升率越大表示投入产出率越高,这样的产业,伴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生产成本也会出现大幅下降。应该说上述两条基准都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在选择区域主导产业时,这两大指标系数越大的应该优先考虑。

三、主导产业选择评价方法

主导产业选择的方法有很多,其中最常用的为综合评价法。而在综合评价方法中应用于主导产业选择的具有代表性的包括主成分分析法和因子分析法、层次分析法(AHP)、数据包络分析法(DEA)、钻石理论、灰色系统分析法等。

主成分分析法和因子分析法主要是简化指标之间信息重复的问题,避免主观赋权带来的偏差,但是,该方法在确定主因子个数时,可能导致信息量丢失,指标选取也存在一定的主观随意性。

层次分析法简称AHP,对主导产业选择具有系统性、间接性,所需定量数据信息较少,可量化不易测量的指标、未消弱原始信息量,也能减少主观定权的偏差。然而该方法也存在一些不足,如不能为决策提供新方案,定量数据较少、定性成分多、不易令人信服,矩阵的赋值方式是否在整个互反矩 阵确保一致性,当指标过多时数据统计量大且权重难以确定。

数据包络分析法简称DEA,该方法利用数学规划进行评价,如线性规划和多目标规划,并且可直接利用输出输入模型分析,使每个决策单元达到优化。但是,DEA对数据的要求较高,投入产出数据必须准确或者是刚性数据,而且指标的重要程度无法反应。

钻石理论考虑的因素比较全面,所以需要较多的产业数据。

灰色系统分析法计算较为简介,对数据的要求较低,指标单一。然而该方法对评价指标间相关造成的评价信息重复问题无法解决,负相关关系也无法得到反映。

四、 结论

在确定主导产业选择基准和方法的过程中,应结合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遵循产业发展的一般规律,考虑产业发展所面临的外部约束条件,将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综合各方面因素,来确定合适的主导产业的选择基准和方法,达到科学合理的选择主导产业的目的。(作者单位:云南师范大学)

参考文献:

[1]于刃刚.主导产业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10~12.

区域优势产业选择指标体系研究 篇4

1 区域优势产业选择的含义

区域优势产业选择不应仅仅局限于选择区域内现有优势产业,为了区域的可持续发展还应选择潜在优势产业。由于潜在优势产业善处于萌芽期或成长期,因此,在与本区域内不同类型产业比较中其综合优势可能还远远落后,可是在经济水平相当的区域间同类型产业相比过程中又可能排在前列,即说明它相对于在其他区域中发展来说更加适合在该区域内发展。故此,在选择各区域优势产业过程中,不仅需要对区域内不同类型产业进行比较,而且还要对区域间同类型产业进行比较,通过两者比较结果的结合能够准确的选择区域优势产业。具体区域优势产业划分标准如图1所示,需要说明的是,图1存在一个隐含假设,即区域间产业比较的区域经济水平应是相当的,因为若是不同区域经济水平产业比较,那么有可能不发达区域的潜在优势产业排在后列,从而使得不发达地区不存在潜在优势产业。

另外,决策者选择区域优势产业的目的是为了熟知区域经济发展的现状以及为将来的经济发展方向制定相应的政策,具体表现在对区域内现有优势产业进行产业升级,即明确其优势所在,实现优势升级,提升区域优势产业在产业链中的地位,另一方面,挖掘区域内潜在优势产业,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为区域经济快速可持续发展提供助力。

因此,区域优势产业选择是指决策者为促进区域经济不断可持续发展,依照区域优势产业选择指标体系,同时结合综合评估方法构建选择模型,并对区域内的不同类型产业及经济水平相当的区域间同类型产业进行实证比较,然后,根据主观判断、参考国外相关选择标准,确定出区域优势产业的过程。

2 区域优势产业选择指标体系研究进展

区域优势产业的复杂性决定其选择基准不能使用单一的指标,而其系统性决定了各指标之间即相互独立,又相互联系。所以我国多数学者一般依据相关理论基础和具体国情或区情依照层次分析指标构建法建立优势产业选择指标体系,其包括目标层,准则层,指标层三个层次,其中准则层主要来源于国外经济学家解释国际贸易现象的各类理论中所考虑的主要因素,如赫克歇尔和俄林在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基础上提出要素禀赋理论中的要素密集度以及要素丰裕度,林德的需求相似理论中的需求偏好因素,克鲁格曼的新贸易理论中的规模经济和产品差异性,波特的竞争优势理论中的钻石模型以及杨小凯的内生优势理论中所提出的交易成本因素等。除此之外,也会借鉴主导产业中常用的具体基准来选择区域优势产业,如筱原三代平的两基准,即收入弹性基准和生产率上升基准,美国经济学家艾伯特·赫希曼的产业关联度基准等。

在创建区域优势产业选择指标体系时,当指标数量偏少以及各指标能独立衡量某一因素时,指标体系的准则层可以被省略。如:杨浩(2006)在长三角地区优势产业选择中构建指标体系:资本产出率、劳动生产率、产业贡献率、企业产出增长率[1]。而当指标数量过多并且指标之间有很强的相关性时,应添加准则层来使得指标体系内部结构清晰化。如:宋德勇,李金滟(2006)提出区域优势产业指标体系:企业获利能力(投资利润率的增长速度);产业集群(企业间的投入产出比率、企业数目)、市场影响力(收入弹性基准)[2];赵君,蔡翔(2007)构建区域优势指标体系:市场优势(区位商、市场占有率);生产要素优势(技术要求相对密度、就业吸纳率、产值利税率、产业利润率);环境优势(需求收入弹性指数、劳动生产率)[3];魏立桥, 郑博文(2008)构建区域优势产业指标体系:产业规模(劳动力专业化率)、产业发展潜力(需求收入弹性、比较劳动生产率)、比较优势(产业贡献率、市场占有率、区位商)、社会效益(就业吸纳率)[4] 。可见,区域优势产业选择指标体系研究作为现今产业经济学和区域经济学领域的一个热点,正越来越受到学者的关注和重视。现阶段,国内学者构建选择指标体系的视角趋于多样化,其中的各类指标混用和内部结构相互矛盾的情况屡见不鲜,同时指标使用的重叠现象也大量存在。本文在前人的研究经验基础上,从产业的经济优势实现原因和产业发展目标这两类视角分别构建区域优势产业选择指标体系,并通过两者的比较,认为它们应同时作为区域优势产业选择的参考。

3 区域优势产业指标体系框架构建与应用思路

依据以往区域优势产业选择指标体系构建经验,国内学者往往根据相应的区域优势产业的选择原则来构建选择指标体系,但是它们多是强调的选择基准,例如产业关联原则其实就是产业关联度指标,这容易导致与选择基准概念的混淆。本文认为选择原则分为框架构建原则与指标层构建原则,前者包括区域优势产业选择应考虑国家与区域之间的关系;区域优势产业选择应体现其相对优势性,区域优势产业的选择应符合全面比较,而后者包括数据可获得性,科学性等原则。

3.1 区域优势产业指标体系框架构建

依据以上原则构建指标体系准则层,本文分别构建区域优势产业原因类和目标类选择指标体系,其中前者是借鉴国外相关优势理论中的分析因素以及国内学者相关研究的经验,总结得出区域优势产业形成的六个主要原因类因素:要素禀赋、要素生产率、产业基础、产业集聚、需求因素、政府治理。尽管各类产业内在特征和外部环境的差异会导致优势产业形成的原因不同,但自进入21世纪以来,上述六个因素之间具有一定的相关关系,因此,优势产业形成的差异主要体现在各种原因的作用大小上,在多元统计分析中,其作用大小最终可以用各要素的权重衡量,权重越大的要素在发挥经济优势的作用越大,即为主导要素。目标类因素是根据人类发展产业最终所看重的结果来构建的,主要体现在产业发展应最大程度发挥自身的经济优势上,与此同时,随着人类对环境污染以及社会稳定的重视程度逐渐变大,因此,各产业在发挥经济优势的同时还应考虑环境污染、社会稳定以及对整体区域经济和其他产业的带动作用。

原因类因素与目标类因素具有一定的因果关系,前者多数来源于西方经济学理论模型中的分析变量,故能很好的解释目标类因素中的经济效益与经济效率,同时也能部分解释产业对社会稳定与环境污染的影响。因此,两类指标体系具有部分一致性,如图2所示。

3.2 区域优势产业指标体系的应用思路

经过以上两类因素比较分析,目的类指标体系一般可以用于衡量人类对产业发展预期目标的实现程度,但无法判定区域优势产业的优势所在。而原因类指标体系可以作为优势产业形成的解释因素,它往往是直接导致区域优势产业形成和良好发展的关键因素,它们的衡量指标不但难以量化,而且容易忽略非经济目标要素,因此,根据区域优势产业选择定义和选择原则,应将原因类因素与目标类因素作为区域现有优势产业和潜在优势产业的选择依据,再结合多元统计方法分别构建选择模型,得出区域间的同类型产业优势排名与区域内产业优势排名,依照图1的划分标准初步确定区域潜在优势产业和现有优势产业。再根据两类指标体系选择的结果对照,具体分析确定出最终的区域优势产业。如图3所示。

4 区域优势产业原因类因素及相关指标

根据相关动态比较优势理论,如赤松要的雁行形态理论,弗农的产品生命周期理论以及阶梯比较优势论,生产要素在优势产业发展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而区域优势产业的动态变化是在技术进步与创新以及制度变迁的推动下发生的,在这一过程中不应仅仅是生产要素禀赋发生变化,要素生产率、产业聚集、产业基础、需求因素、政府治理也会产生相应的变动并对产业的发展带来一定的影响,并可能是区域优势产业形成的主要源泉。

(1)要素禀赋。

根据赫克歇尔-俄林的要素禀赋论,具有相对丰裕的劳动力,累积资本量以及先进的生产工具是形成产业比较优势的关键因素,它们被统称为生产要素,随后新要素理论的日益兴起,人力资源又被纳入生产要素的范畴,这不仅打破劳动力同质假设,还导致高级生产要素和低级生产要素的划分格局的出现。在现今产业发展的过程中,高级生产要素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因此,本文认为区域优势产业的累积高级生产要素应领先于其它产业,一般可以采用产业人力资源相对丰裕度,产业资金相对丰裕度,产业技术相对丰裕度。

(2)要素生产率。

要素生产率又或称为生产要素生产率,是多种生产要素的投入及相互作用的共同结果。从生产率的角度考虑优势产业的优势所在,反映着生产要素从事生产时发挥经济优势的能力和效率,也是技术水平程度的最直接体现,与其他产业比较时,较高的生产率说明了该产业技术水平的领先性,即掌握了先进的生产技术或工艺,使得该产业生产出高附加价值产品,从而取得较高的经济效益形成优势产业。因此,在确定地区优势产业时,需考虑生产要素生产率,可以采用产业全要素生产率(TFP)来衡量。

(3)产业集聚。

产业集聚是一个地理上较为集中,由核心产业和相关产业构成,在相关支撑机构的协作下,相互之间结成网络化的关系,通过发挥集聚效应和持续创新来不断获得竞争优势的虚拟化产业组织形式。根据产业发展的历史经验证明产业集聚是区域优势产业快速形成和良好发展的关键因素,因此,现今很多地区政府制定相关政策来促进产业的集聚,如很多地区的建立高新园区产业,就是为了通过产业集聚来促使高科技产业成为本区域优势产业。一般来说,产业产值区位商是一种较为普遍的产业集聚测算指标。

(4)产业基础。

根据波特竞争优势理论,优势产业的发展及形成与相似产业与支持产业的发展情况具有很大关联性,它们在本文中统称为产业基础,是指为优势产业提供投入的纵向供给产业、与优势产业进行生产合作、信息共享等方面的相关产业以及优势产业依赖程度较高的部分基础产业,这些产业是影响区域优势产业取得竞争优势、降低成本、提高质量和效率的重要因素。可以采用产业感应力系数来测算,其值越大表示其它产业对该产业的需求影响越大。

(5)需求因素。

许多经济理论都强调了需求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如波特的竞争优势理论,林德的需求相似理论,因此目标客户的需求是各区域优势产业发挥经济优势的重要来源,需求因素主要包括需求规模和需求潜力。需求规模表示优势产业的需求数量方面的指标,需求规模越大,产业的需求优势越大。一般反映现有的需求,可以利用市场占有率指标来衡量需求规模,它从市场的实际占有情况来测度一个区域在该产业领域相对于其他地区的需求优势。而需求潜力反映的是区域优势产业发展潜力,需求潜力越大区域优势产业能够发挥经济优势的力度越大,一般采用需求收入弹性指标来衡量,它反映某一产业产品的需求随着国民人均收入的增加而增加的相关关系。需求收入弹性指数越大,说明随着国民人均收入的增加,该产业产品的需求量也就越大。

(6)政府治理。

政府治理对区域整个竞争优势的形成起着很重要的作用,它是一个区域的政府机构相对于另一个区域的政府机构具有更高的治理效率和降低交易成本的能力。政府治理对区域优势产业的形成和发展可能起着辅助作用,也可能起着主导作用,例如在不发达地区,市场体制还不完善,需要政府的引导和扶持,选定某些产业进行赶超性发展,能实现产业结构的完善及优化或者某方面的战略意图,而在市场机制相对完善的情况下,政府治理主要起着辅导作用。但无论起着什么样的作用,政府治理对优势产业形成的作用是显而易见的,影响着优势产业的成长环境。因而政府治理可以作为区域优势产业形成的一个解释变量,采用产业负税率来衡量。

5 区域优势产业目的类因素与相关指标

在区域优势产业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原因性的影响因素无论怎样变化,最终目的都是为了使得产业在有限资源条件下最大程度地发挥经济优势,但是随着人类对其它非经济要素的重视程度越来越来看重,如生活环境的保护和社会稳定等,因此,本文根据人类对产业发展的要求设定目的性指标体系,它由经济规模、经济效益、产业与经济关联性,环境污染与就业水平五个目标因素构成。

(1)经济规模因素表示区域优势产业在一定时间和空间内所能创造的经济总量,是从数量方面对产业进行的经济评价,一般可以用产业总产值,产业总收入和产业总资产。

(2)经济效益因素是反映区域优势产业的动态发展情况和在一定经济成本的基础上所能获得的经济收益,从质量方面对产业进行的经济评价。一个产业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益可以有力的推动区域经济的发展,一般可以用产业增长率、成本费用利润率、产品销售率、资本积累率来衡量。

(3)关联性因素主要是优势产业对其他产业的波及效应,以及对区域经济发展的贡献程度两个方面。前者主要分为通过后向联系产生的影响力和通过前项联系产生的感应度。一般用影响力系数和感应度系数衡量。而后者是对区域经济发展的贡献程度一般采用产业部门贡献率指标来衡量,它是指在经济增长率中各产业部门的贡献所占的相对份额,能反映产业的增长速度以及其发展的趋势和潜力等。

(4)环境污染因素主要是区域优势产业的发展对人类生活环境的污染程度的影响,是表明该产业对外部环境的负面影响,自从全球可持续发展战略提出以来,人类对于环境重视的程度逐渐变大,因此,在考虑产业发展的同时,尽量减少环境污染成为人类的主要目标之一,一般可以采用产业废气、废水排放的达标率和固体废物回收利用率来衡量,其值越大,则产业对环境的负作用越小。

(5)就业水平因素一直是政府所关注的焦点,因为提高区域经济水平的目的就是为了让人们生活的更好,通过许多经验研究表明,就业水平高的国家,其社会稳定性也高,因此,产业对就业的影响可以反映它对社会的作用,一般用区域产业就业贡献率和区域产业就业吸纳率指标来衡量,它们都是反映产业缓解就业压力能力的重要指标。

6 主要结论

本文主要提出了两类指标体系构建思想,一类是以要素禀赋、要素生产率、需求因素、产业聚集、产业基础、政府治理六个原因类因素所构建的区域优势产业选择的原因类指标体系。另一类是以产业经济效益,产业经济效率,产业对环境污染的影响,产业带动作用和产业对就业水平的贡献五个目标类因素构建的目标类指标体系,前者可以使决策者从本源上认识各区域优势产业形成原因,从而有针对性地提出培育和巩固区域优势产业的政策,后者可以使得决策者直观了解区域产业的经济优势水平以及对外影响作用并且量化程度也高,两类指标体系具有一定的因果关系,在选择区域优势产业时,决策者应同时参考这两类指标体系。

此外,本文还认为区域优势产业包括现有优势产业和潜在优势产业,并提出区域潜在优势产业的选择思路,即以原因类指标体系与目标类指标体系的指标体系作为选择依据,结合综合评估方法(如因子分析法)来构建选择模型,对区域内的不同类型产业和经济水平相当区域间的同类型产业进行比较,以图1的划分标准可以初步确定出各区域潜在优势产业和现有优势产业以及按照图3所示,最终选择区域优势产业,从而为决策者在制定产业政策或产业规划时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1]杨浩.长三角地区优势产业界定及关联性分析[J].财贸研究,2006(6):7-12.

[2]赵君,蔡翔.基于比较优势的区域优势产业选择研究——以广西制造业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07,35(18):5624-5628.

[3]宋德勇,李金滟.论区域优势产业的作用机制与培育途径[J].理论月刊,2006(3):73-76.

[4]魏立桥,郑博文.甘肃省特色优势产业定量选取研究[J].开发研究,2008(1):22-25.

[5]保罗.克鲁格曼,茅瑞斯.奥伯斯法尔德.国际经济学[M].海闻,蔡荣,郭海秋,等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

[6]迈克尔.波特.国家竞争优势[M].李明轩,邱如美,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2.

选择芬兰留学有何优势 篇5

= 一些人认为在国内上不了好学校,在国外要上名校才行。这是一个美好的愿望,但是真正实现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要知道,申请国外大学是和全世界人竞争。据了解,北欧芬兰赫尔辛基大学在本科阶段用英语授课的专业不多,而且要求雅思成绩在6分以上,这对于高中毕业生来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留学芬兰的研究生申请资格还是比较宽泛的,无论是211综合类大学还是大专、高职院校毕业的学生,均有申请深造的机会。据介绍说,芬兰综合大学开设全英语授课的硕士课程有400多个,具有中国学士学位者均可申请,除了学位证书和成绩单外,申请者还需要提供雅思6分以上或相应的托福成绩。芬兰语则可作为选修课学习。

优势产业选择 篇6

关键词 主导产业 基准分析 实证分析 主要结论

一、引言

2011年《江蘇省十二五规划》中明确提出了加快科技强省建设步伐,推动经济发展由主要依靠物质资源消耗向创新驱动转变,到2015年率先建成创新型省份,优化经济结构、建立现代产业体系的要求。按照国民经济统计方法,第三产业包括14个行业。显然,第三产业是个庞大繁杂的体系,各行业不可能共同发展。因此,需要按照效率优先的原则选择其主导产业,通过主导产业带动第三产业的全面发展。

二、第三产业主导产业选择基准与方法

(一)第三产业主导产业选择基准

第三产业有其自身的特点,其选择基准不能照搬国民经济发展中主导产业选择基准。经过比较分析,并考虑数据的可获取性,我们确定了以下三个选择基准:

1、比较优势基准

该基准包括静态比较优势和动态比较优势基准。静态比较优势基准是指根据生产要素和资源的相对优势来选择主导产业,重点发展那些可以充分利用相对优势的产业。动态比较优势基准是指那些比较成本处于劣势,但未来具有比较成本优势,有可能成为带动本地区产业结构高级化演进的幼小产业扶持为主导产业。

2、经济效益基准

经济效益基准是从资源的优化配置的角度来选取第三产业主导产业,我们通过对各产业投入一定的资金和一定的劳动力能获得较高增加值来体现效益。

3、收入弹性基准

收入弹性(或称需求收入弹性)是指人们对某一产业产品的需求随着国民收入的增加而增加的相关关系,某一产业产品的需求收入弹性系数= 其产品需求增长率/人均国民收入增长率。

(二)第三产业主导产业选择方法

1、构建指标体系

根据上述主导产业选择基准,并考虑到指标的可计算性和可比较性,本着指标设计系统性、科学性、全面性的原则,设计了以下定量测度体系。

(1)比较优势基准C1:比较产值规模 ;比较固定资产规模;比较就业规模

指标说明:Yik /€%LYik表示k 地区i 产业产出占整个第三产业的比重; Yi /€%LYi表示全国i 产业增加值整个第三产业增加值的比重;Li /€%LLi表示全国i 产业就业人数占整个第三产业就业人数的比重;另外两个指标说明类似。

(2)经济效益基准C2:相对投入产出率;产出相对生产率;指标说明:Kik /€%LKik表示k 地区i 产业固定资产投资占整个第三产业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 Lik /€%LLik表示k 地区i 产业就业人数占整个第三产业就业人数的比重。

(3)收入弹性基准C3:需求收入弹性;

指标说明:△Oi /Oi 为产业i 需求量的增长率;△I /I为同期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率。

2、计算各基准系数

各基准系数计算公式如下:C1=B1€?/3+B2€?/3+B3€?/3;C2=B4€譈5;C3=B6

C1 越大表示该产业在第三产业中越具有比较优势。C2 越大表示该产业在第三产业中经济效益越好。C3 越大表示收入弹性越大。

3、计算综合基准系数,确定主导产业

根据上述三个基准进行综合分析,对三个基准分别赋予不同权重,然后计算综合基准系数,作为选择主导产业的依据。

三、江苏省第三产业主导产业选择实证分析

考虑三个基准的重要程度不同,采取经济效益优先原则,赋予经济效益基准、收入弹性基准、比较优势基准权数依次为:40%、30%、30%,通过对各项指标值以及各项基准系数的计算与分析,得出方案综合基准系数(Y=0.3 C1+0.4 C2+0.3 C3)的排序。

(1)金融业(16.87242);(2)批发和零售业(14.99756);(3)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9.39517);(4)住宿和餐饮业(9.33065);(5)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3.50337);(6)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2.95771);(7)租赁和商务服务业(1.95862);(8)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址勘察业(1.95771);(9)房地产业(1.87838);(10)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1.08669);(11)文化、体育和娱乐业(0.93679);(12)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0.81450);(13)教育(0.59216);(14)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0.56313)。

四、主要结论

从上表看出,应将江苏省第三产业的主导产业确定为:(1)金融业;(2)批发和零售业;(3)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4)住宿和餐饮业;(5)公共管理与社会组织;(6)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但在发展主导产业时,不可能兼顾其中的所有行业,因此,下一步的研究应分析各产业中的重点发展领域。

参考文献

[1]闫星宇,张月友. 我国现代服务业主导产业选择研究[J] .中国工业经济,2010,(6).

[2]姚丽,尚卫平. 江苏省主导产业选择研究[J].国证券期货,2007,(2).

[3]李玲. 江苏省主导产业选择及其竞争力研究[D].江苏大学,2007,(1).

[4]费宇,关赟,李娟.区域主导产业选择的定量分析——以云南省为例[J].云南财经大学学报,2009,(4).

体育产业结构与产业布局政策选择 篇7

在经济全球化不断发展的今日, 体育工业作为新兴的充满生命力的工业, 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 在世界各国都显示出迅猛的开展势头, 尤其是在一些经济兴旺的国家, 体育工业所占的经济比重每年都保持着大幅度的增加, 在北美、欧洲和日本等地, 体育工业的年产值都排在国内十大工业种类之内。在中国的一些经济比较发达的区域, 体育工业发展的水平已经抛开其他地区很大一部分。在这些区域, 体育产业的增加值已占本地GDP的0. 7% ~ 1% , 变成区域经济的重要增加点。体育工业对推进区域经济增加、改进和调整经济构造、推动社会就业, 带动有关工业开展等方面都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中国社会特定的二元经济构造就注定了体育工业在不同区域内会体现出不一样的整体水平, 在不一样的社会阶层中体现出不一样的社会消费需求。因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和规则还处在不断完善的进程当中, 整个国内的市场对体育产业的基本功能还不能得到充分展露和使用, 体育工业中也存在着垄断或寡头独占景象。

为了确保体育市场的公平、公正, 就要在客观上要求对体育工业进行微观调控, 从体育工业构造和体育工业布局两大方面来优化整体的体育产业结构。作为中国体育事业的三大组成部分之一的体育工业, 为中国体育事业的开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动力和高效的经济保障。体育工业所供给的资金已占各地体育事业经费的一半以上, 有些经济发达区域甚至到达70% 。可是, 从整体水平来看, 中国体育工业开展还存在许多问题, 比如内部结构不太合理; 主导市场的主体性工业所占比重偏小, 体育用品制作业所占比重却很大; 体育工业布局不太合理等, 这些问题都亟待我们解决。

2体育产业在经济发展中的地位

1) 中国的体育产业结构要表现其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位置与效果, 凸显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优势性, 燃眉之急是要拟定相应的体育工业方针来确保体育工业健康、有序地发展。随着中国经济发展制度的不断调整, 体育工业的发展要从单纯寻求规划、数量向追求质量、追求高效益等方向发展, 从改进体育工业的内部构造、注重内在型问题解决出发, 在任何时候都应拟定出契合本国体育工业构造和工业布局的方针政策。所以, 着重研究中国体育工业构造与工业布局, 既是对中国体育工业理论的弥补与完善, 也可拓展体育工业研讨的视界, 将体育工业的发展放在中国工业整体层面来思考, 提升体育工业研讨的层次, 使中国体育工业的开展能够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 一步一步走上快速发展的道路。

2) 体育工业的内部存在主导工业、重点扶持的新兴工业及适度发展工业等。因而, 有必要探寻出各个工业在整个体育工业中的位置, 才能制定各种类工业的发展战略, 拟定出相应的体育工业发展方针。工业构造的合理化为工业构造的高级化打定了坚实的基础, 而工业构造的高级化则推动工业构造在更高层次上完成合理化。

3 中国体育工业的发展和整合

中国体育工业方针的研讨主要聚集在以下几个方面: 体育工业方针的内在与分类体系研讨, 各种类体育工业方针的研讨等。现在的发展理论对体育工业方针的制定、传导、操控、监督以及最后的成果评价, 都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其运转集团的利益。所以有必要加强对方针传导进程的观察, 将微观范畴向每一个微观个别范畴进一步深化。但是适配的体育工业方针也受到一系列发展制度与规范的严厉约束, 所以要着重加强对体育工业方针正反两方面效果的对比研讨, 对不一样区域体育工业方针的研讨要注重不同的环境要素, 对各类范畴的体育工业方针研讨应更为和谐, 更应注重体育工业方针的多学科和跨学科部分的协作研讨。

进入21 世纪, 一些专家认识到各种体育工业构造的联系、效果和位置可能是不一样的。体育工业方针首先包含体育工业构造方针、体育工业安排方针、体育工业布局方针和体育工业技能方针。中国体育工业市场的构造整体上趋于离散型, 体育商品和效率的差异化程度较低, 各体育品牌的特征表现不是特别明显, 每一种品牌的主打产品之间的相似度较高。而且更重要的是体育工业领域的直接行政规制逐步为法令规制所代替, 体育用品以及其他方面的需求与实际市场供给的不平衡现象仍然存在, 这就导致了中国体育产业结构在艰难建设的过程中会遇到更强大的阻碍, 从而使得中国体育产业规划会在制度与规范的混沌中挣扎更长时间。

4 体育产业布局向合理化和完整化方向发展

中国体育工业总体而言处于起步期间, 绝大部分的工业产业生产发展状态并不熟练, 这也在很大程度上约束了工业运转机制的理论发展。再加上受到了各方面要素的制约, 中国有关体育工业方针的制定和布局政策的施行前景并不明朗。一些方针通常出于救急意图, 不免会出现顾首不顾尾现象的发生。方针制定和政策的施行和彻底地了解方针制定、传导、操控、监督以及绩效评价的全部内容就变得十分艰难。理论研讨的艰难使我们只能将体育工业方针视为未知要素。为此, 体育工业方针要处理好存量构造与增量构造、规划效应与数量效应的联系, 改变政府规划与处理的职能, 选用适应区域市场的调控手段, 打造优秀高效的体育产业经济基础和经济根底, 进一步凸显工业方针传导的必要性。此外, 因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确立, 中国社会现已形成了巨大且带有区域性质的利益集团, 这些利益集团对相关工业方针的制定、传导和施行进程影响很大。这些利益集团彼此是一种彼此博弈的联系, 所以制定出的方针实际上也是一种使竞争趋于平衡化的产品。因而, 加强与各大利益集团联系的研究与分析将有助于我们更深化地推进体育工业方针运转的进程。而从国外发达国家体育工业方针的实践经验看, 有必要认识到体育工业方针受到一系列主客观条件的约束, 因此中国体育工业方针的制定和施行必须十分慎重, 要尊重区域的文化和地域的特点。

体育工业策略和政策的相关研究所波及的范围很广, 内容也比较纷繁复杂, 跨越了多个学科, 涵盖了体育、工业经济、政治学和法学等领域。所以, 从实践经验能够发现, 现在中国体育工业政策的研讨首先波及体育工业事务范畴, 包含体育工业运转机制、体育工业方针科学化, 众多的内容使得中国体育工业的研讨难以进行体系深化。此外, 参加研究的专家也大多来自体育专业教学和科研机构, 体育行政部门和体育工业的基层从业人员很少, 这有可能导致我们不能最大化地解决现实中的困难。

5 结语

中国体育工业方针的制定者应该分配在各级政府部分, 施行对象要顾及各类公司, 这样的研究和全面的分析视角才能增加中国体育工业方针的研讨深度和广度, 才能使中国的体育产业结构更加完整, 体育产业布局的政策才能更加科学合理。

摘要:以体育工业理论和工业经济实用理论为实际操作的基础, 选用操作与思考、统计剖析等办法, 对中国体育工业构造与工业产业发展体系进行探讨。为了推进中国工业构造优化的进程, 要突出主导工业, 促进体育工业构造的全部升级, 要扶持比赛体育业和体育训练业, 以及体育中介服务业和体育金融保险业, 经过售卖来调理体育用品制造业和体育用品销售业, 适度发展中国的体育彩票业, 才是新时代我国体育产业结构的健康表现。

关键词:体育工业,体育产业结构,产业布局

参考文献

[1]黄卓, 周美芳, 程其练, 等.中部地区体育用品产业集群配套发展的现状及对策[J].体育学刊, 2009 (11) .

[2]王子朴, 原玉杰, 詹新寰.我国体育产业政策发展历程及其特点[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 2008 (2) .

[3]李彩平.浅析我国体育产业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J].商场现代化, 2009 (23) .

基于产业转移的临空产业选择研究 篇8

临空产业是指位于航空产业链和运输服务链之上,围绕机场而产生的相关产业,它主要布置在以机场为核心、以机场的影响范围为界限的临空经济区范围内。若按照对航空运输和机场资源的需求和利用程度,可分为航空核心产业、航空关联产业和航空引致产业[1]。发展临空产业不仅能够对地区经济起到强有力的带动作用,而且对区域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也有一定的促进作用。目前,随着经济全球化逐渐加快,国际、国内产业转移的速度、方式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有越来越多具备临空性质的产业相继转移到我国的空港城市,但各城市临空经济区内的土地资源有限,必须利用有效资源,实现最优化发展。

中外的有关临空产业研究主要集中于临空产业的类型和布局两方面,比较著名是剑桥系统研究所通过对欧洲、日本和北美20多个空港周边产业调查的基础上,对临空产业进行的分类[2],以及John Kasarda对全球化和航空业发展条件下新的城市形态——航空大都市的产业布局形态的预测[3]。国内学者更多地关注临空产业的发展战略,如关娜分析了临空产业发展特色与现实情况[4],朱丹对厦门临空产业的发展战略进行了研究[5]等等。相比之下,针对新时期产业转移趋势下临空产业的选择则研究成果不多。本文在研究新时期产业转移的新趋势及新特点的基础上,对我国临空产业发展现状进行了剖析,提出了在产业转移背景下临空产业的选择依据以及适合选择的具体产业,并对各产业间的相互关系以及理论发展时序进行了研究,旨在为国内临空经济区遴选产业提供决策和参考依据。

一、产业转移的现状及趋势

(一)航空产业的转移现状及趋势

随着速度经济时代的到来,市场需求越来越显示出其多样化和灵活化的趋势,企业对时间效应的偏好也越来越强烈。全球航空业在这种大背景下开始飞速发展,正如美国北卡罗来纳大学的卡萨达教授提出的“第五波理论”所阐释的,航空运输将成为继海运、运河、铁路、高速公路之后的第五个冲击波,是21世纪全球经济发展的新的驱动力[6]。与此同时,与航空运输业相配套的航空运输制造业、维修业、租赁业、培训业等产业也开始以规模化、集聚化、区域化的方式快速发展,世界各地的航空资源逐渐向特定地点转移并集聚,以运输中转中心、制造中心、维修中心、租赁中心、培训中心等代表性的航空资源集聚区域纷纷落地形成。

目前,随着西方发达国家逐步迈入后工业化阶段,其交通运输的发展宗旨和发展模式逐渐转向以综合交通运输系统及多式联运为主,国际航空产业正在逐步将发展中国家转移。从航空产业的转移和发展历史来看,其转移趋势呈现出从北美到西欧,再到亚太地区的特点;从转移的具体产业来看,这次转移必将是全面而迅速的转移。伴随着航空核心产业即制造和运输业的大规模转移,大量的航空高端产业如航空维修、航空培训、航空租赁、航空商务等也将随之加快转移。这些航空产业的国际转移为发展中国家的航空经济带来了很大的发展潜力,也为其扩展了市场边界。特别是对于我国来说,目前我国稳定的经济政策环境已吸引了一大批世界航空产业向我国的东部沿海地区转移,未来这种转移的趋势还将扩散到生产成本更低、土地资源更好的中西部地区,这将大大促进我国航空运输产业的发展。

(二)制造业的转移现状及趋势

进入21世纪以来,全球生产方式正发生着深刻变革,技术的飞速发展、区域经济一体化以及经济全球化的竞争与合作催生了“温特主义”[7]。

目前,我国临空经济发展初具规模,但由于我国机场大多分布在城乡结合部,现阶段大部分临空经济区都存在着一定的农田和村庄,产业以二产居多,且类型相对单一。刚刚规划建设临空经济区的地方产业主要以早先从城区转移出来的传统产业为主,例如化工、纺织、服装等,已建设一段时间的临空经济区大多以高科技制造业为主,但仍偏重制造,研发环节少,个别地区基于资源禀赋,旅游业相对发达,同时还有一些地区已经开始发展总部经济、金融等现代服务业。

三、产业转移背景下临空产业的选择

基于以上对我国主要临空经济区的现状分析,可以看出目前我国大部分地区的临空产业已有了一定程度的发展,针对具体产业的研究发现目前我国大多数临空经济区内还是以本地区的传统产业为主,临空指向性不强,且处于价值链的低端;还有一些临空经济区仍处于规划阶段,尚未有大规模的企业入驻。目前,在国际国内产业转移的大背景下,航空产业、高端制造业、服务业的转移趋势非常明显,如何借助产业转移的浪潮,构建适合我国的临空产业链条,加速我国临空产业的发展,应进行深入的研究与探讨。

从理论上分析,航空运输产业的转移为我国临空经济区发展航空维修、航空培训、航空租赁、航空商务等航空运输产业集群带来了契机,这些产业都属于临空产业中的航空核心产业,对支撑临空经济区的发展意义重大;高端制造业产业的转移为发展临空高科技产业集群奠定了基础,临空高科技产业属于航空关联产业,是构成机场吞吐量的主要部分;服务业的转移则能够促进属于航空关联产业和航空引致产业的临空服务业产业集群进一步发展,同时其作为相关产业的生产生活配套,能够有效带动产业整体发展。

具体分析,适合构建的临空产业链条如下:

(一)航空运输产业集群

1.航空运输保障业。航空运输保障业包括航空制造、航空服务等产业,是直接服务于航空运输的产业,其临空指向性最强。目前,航空运输产业高速发展,对航空制造、航空维修、航空租赁等高端航空产业的需求日益增加,我国临空经济区内的航空运输保障业迎来了发展的机遇期,不少城市的临空经济都已引进了一大批国际国内的航空运输保障产业。如总投资30亿元的中航工业集团的武汉产业园即落户在武汉临空经济区,占地面积700-800亩,用于浮空飞行器研发和销售、民用航空座椅、内饰件研发与营销服务等;凌云集团携手两家以色列企业,斥资10亿元在武汉临空经济区建设飞机维修基地。该基地主要提供民航飞机的机体维修、部件维修、航线维修、发动机维修等一站式的服务,并将辐射航空维修培训、飞行员培训、航空零部件制造等领域。

2.航空物流业。航空物流业是机场货运区货运服务功能完善和产业空间的拓展,具有极高的临空指向性。国际、国内很多大型的物流运营商都已对航空物流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有意在机场周边布局物流园,开展航空物流业务。因此,航空物流业也是适合构建的临空产业链条之一。如美国普洛斯集团同武汉黄陂区政府正式签署了在临空经济区投资建设现代服务产业园的协议,将投资10亿元建设一个集空港物流、零售业及电子商务、现代医药分拨中心等于一体的大型产业园。

(二)临空高科技产业集群

1.临空高新技术产业。临空高新技术产业主要指产品高度依赖航空运输的高新技术产业,高新技术产品具有体积小、重量轻、附加价值大、小批量多批次、单位产品承担运费能力高等特点,运费对生产的影响不大,同时产品的交货日期对市场占有率非常重要,主要包括电子信息产品、生物医药及器械、其他高精尖产品等。为使企业降低运输成本和减少时间成本,高新技术企业纷纷“空降”机场周边。如首都机场海关2007货值出口前十类进口商品分布情况,高新技术产品占据首都机场海关出口总量的95%。因此,高新技术产业不仅对经济发展具有重大的拉动提升优化功能,而且对于机场的航空物流发展至关重要。如郑州航空港区引进了世界500强企业富士康科技集团,主要进行手机整机组装,对郑州市的外贸进出口带动作用巨大。2011年富士康综保区出口总额约100亿美元,全市出口总额约150亿美元,届时郑州市将排名中部第1位,全国排名进入前6位,预计2012年将形成年产1.02亿部整机的产能,日产量达到约28万部,每天航空运输需求约280吨。综保区出口总额将超过230亿美元,全市出口总额预计突破320亿美元,届时郑州在全国省会城市排名有可能进入前5位。

2.汽车高端零部件研发制造。由于汽车的高端零部件附加值较高,对航空运输有着较高的依赖性,世界上不少机场周边纷纷聚集汽车零部件生产企业,部分机场周边布局了汽车的整车生产一整套环节,如日本的中部机场城、北京临空经济区的现代汽车生产基地、广州花都汽车零部件生产基地等。当前,汽车零部件智能化程度越来越高,汽车电子技术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于汽车生产。据统计,汽车电子产品占整车价值的比例已由20世纪80年代末期的5%上升到目前的30%,汽车电子技术还将得到进一步的发展,预计2010年将达40%。由于汽车高端零部件的科技含量越来越高,产品附加值逐渐提高,应用量也越来越多,对航空运输的需求和依赖性也就越来越大。随着产业转移的浪潮,汽车零部件制造产业也逐渐由欧洲、北美向我国等发展中国家转移,机场周边也应侧重布局汽车高端零部件研发制造产业。

(三)临空现代服务产业集群

随着国际国内服务业转移趋势的日益增强,应侧重吸引的服务业产业集群有如下几种:

1.金融服务业:金融服务业主要以频繁的人流和信息流为主要特色,具有一定的临空指向性。金融产业频繁的人流和信息流对以便捷和快速为特点的航空运输产生了较高的需求;同时,金融服务业还可以作为其他临空产业的配套服务业之一,可以有效加速其他相关产业的发展,为临空经济区的发展、重点企业的孵化和培育提供必要的资金支持。

2.文化创意及研发设计。文化创意及研发设计产业普遍具有较强的临空指向性,特别是生产性文化创意产品,作为其他产业的产业链中关键性环节,是文化创意产业中的高端产品、时效性显著,同时这些产品多为航空快递企业的主要货源。

3.总部经济。机场作为一个城市的交通枢纽,一般都具有便利的交通运输,完善的交通网络体系,是决定总部区位选择的重要因素。总部经济具有“大脑”型调度功能,聚集了企业高端人才,对人员交往频繁,将总部经济布局在机场,高端人才可以快速达到生产加工基地等企业其他功能区,提供技术和管理支持。

4.信息服务业。信息服务业是以现代信息技术为特点的新兴产业,这种产业改变了传统的销售模式,是我国和世界未来的产业发展趋势。信息服务业强调商务、销售等信息的及时反馈和传递,突破了传统销售模式对场地的要求,能够在最短时间内对顾客的各类服务需求信息做出反馈,具有较强的临空指向性。

5.高端商贸休闲。高端商贸是现代服务业中的高端环节,具有高利润、高附加值的特征,对区域其他产业的发展也有很强的乘数效应和拉动作用,能够促进城市产业空间布局优化、集群竞合、集约发展,是地区综合竞争力和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标志。发展机场地区高端商贸休闲业,在有效地聚集人气的同时,极大的创造就业机会,带动空港地区经济和谐有序的向前发展。

6.会展业。现代会展业具有较强的临空指向性,作为会展活动的主要发生地的会展中心在选址上越来越向机场周边聚集。机场可以为展商参与会展活动提供最便捷的交通连接和运输途径,降低展商的运输成本和时间成本,保证展品安全、准时、可靠的运达,减少展品在运输过程中发生延误或损坏的可能性。因此,会展业也成为了应重点发展的临空产业之一。

四、临空产业间的相互关系及其理论发展时序

以上分析得到的临空产业都是位于航空产业链及运输服务链上的产业,都应该重点发展,但这些产业之间有一定的关系,其理论发展时序也应有所不同。从理论上来看,临空产业的发展应首先依托于机场,机场所在的航空产业链上的航空器制造维修、航空运输及保障等航空运输产业集群是应着力发展的首批产业;其次,运输服务链上的利用航空运输服务的临空高科技产业集群、以及为其进行生产生活配套的临空服务业产业集群则是其能够吸引的第二、第三批次的产业。当然,在产业具体发展的过程中,并不会完全遵循此理论发展时序,一批次一批次地接替发展,而是几乎同步推进,并肩发展。

由于发挥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提升作用的产业主要集中在后两类产业集群,但空港的建设和第一类产业集群的发展是临空经济区建立的基础,也同样需要得到重视和关注。临空产业间的相互关系表明,空港与航空服务等产业的出现促使现代物流业和高新技术产业的出现,并带动了现代服务业和现代商务业的出现,当现代物流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到一定水平时,对投资环境和商务服务系统提出要求,进而也带动现代商务也和现代服务业的发展。三类产业紧密联系通过产业关联效应使产业整体得到提升,从而实现对区域经济发展推动作用。

五、结论

临空产业具有高附加值、高航空依赖度以及强外向型的特点,是我国新时期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的战略性产业选择。在当今产业转移的重要机遇期,选择好的临空产业,发展临空经济是我国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调整产业结构的重要战略突破口。本文在总结当今国际国内航空产业、高端制造业、以及服务业产业转移的现状、趋势的基础上,对我国临空产业的发展现状进行了总结;同时着重分析了当前产业转移的大背景下遴选临空产业的依据,得出了应重点选择航空运输产业、临空高科技产业以及临空现代服务业三大产业集群的结论,并从理论上证明了三大产业集群之间联系紧密,理论发展时序有所不同。

以上结论对我国临空经济区遴选产业,合理运营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实践意义。当然,在工作实践过程中,甄选临空产业还要依据具体情况而具体分析。除了对产业的发展现状及趋势进行调查外,还需要对企业的实际运营情况进行重点考察,保证最高效的利用有限资源,进行最优化发展。

参考文献

[1]吴静.航空运输与临空产业的关系研究——以长沙为例[D].中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

[2]Glen E.Weisbrod and John S.Reed and RoanneM.Neuwirth.Airport Area Economic Develop-ment Model[C].The PTRC International Trans-port Conference,1993.

[3]John D.Kasarda.Logistics and theories of theAerotropolis[J].Real Estate Issue,2001:43-48.

[4]关娜,吴永祥.临空产业发展特色与现实探讨[J].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2(3):53-56.

[5]朱丹.厦门临空产业发展战略研究[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1(6):571-574.

[6]JohnD.Kasarda,Time-Based Competition&Industrial Location in the Fast Century[J].RealEstate Issues.Winter Issue,1998/1999.

优势产业选择 篇9

早在1902年萨姆巴特 (w.Sombart) 在德国提出城市基本和非基本活动概念, 通过城市规划进入英、美等国, 经过海格 (Robeat M.Haig) 和霍伊特 (Homer Hoyt) 发展, 形成著名的城市经济基础理论。研究经济地域综合体的权威科洛索夫斯基、前苏联国家计委生产力研究委员会主席涅克拉索夫及学者阿甘别吉扬等一致认为其经济意义在于能够促成区域内各经济部门的有机结合, 提高产出能力和效益, 综合利用自然资源、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保护自然环境。能源因素对经济区位有较大影响 (《经济地理学》李小建、李国平1999) 。

一、区位优势的构成

一般而言, 区位优势综合表现为五种优势, 包括:

1.地处地理气候带空间优越位置。如温带、亚热带、热带等。

2.地处大自然物体空间优越位置。通常指一个地区、一座城市在大江、大河、大海、湖泊流域和大山脉区域中所处的位置。

3.地处交通大动脉空间优越位置。如处于几种交通运输网络的枢纽或节点位置, 处于两种以上交通运输网络的连接点等。

4.地处大都市、城市群、经济文化发达地区的优越位置。包括本身就是大都市、城市群、经济文化发达地区中的一员或是靠近两种情况。

5.地处特种自然资源区位优越位置。通常指一个城市或地区蕴藏丰富的矿藏、林木、水等自然资源。

二、阳泉区位优势的主要来源

我国1966年开始的第九个五年计划和2010年的远景发展规划纲要中就中西部开发措施提出:能源———山西、陕西和内蒙古煤炭工业基地, 应用超高压输电技术将水电站和坑口火电的电力输向东部的“西电东送工程等 (《中国区域发展导论》胡兆量1999) 。阳泉城市基本/非基本比率, B/N比为1∶0.25或100∶25。周一星教授将阳泉市鉴定为IV1煤炭工业城市, IV1A专业化的煤炭工业基地城市 (煤炭2, 电力1) 。阳泉作为山西省唯一的城乡一体化的试点城市, 都不同程度地享有以上五种区位优势。

阳泉以往的经济发展基本倚重了第五种区位优势, 即拥有丰富的煤炭等矿产资源的自然资源区位优势, 而恰恰是这第五种区位优势, 因其所依赖的自然资源往往带有明显的消耗性, 反而出现经济越发展自然资源区位优势越削弱的趋势。这也是阳泉今天面临资源型城市转型问题的原因。《中国21世纪议程》文本包括: (1) 可持续发展总体战略; (2) 社会可持续发展; (3) 经济可持续发展; (4) 资源的合理利用和环境保护。保护环境和资源是可持续发展的核心 (《自然资源学》蔡运龙1996) 。因此, 对阳泉区位优势的再认识, 一是要充分挖掘阳泉所拥有的其他四类区位优势, 让这些区位优势成为支撑阳泉下一步经济发展的基础, 二是尽量延长自然资源区位优势对阳泉经济发展的作用时间。遵循这一思路, 阳泉的区位优势来自于以下一些方面:

1.四季分明、气候宜人的自然带空间优势。阳泉属于北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 四季分明, 气候温和, 光照充足, 年平均气温10.5℃, 七月份气温最高, 平均24.1℃, 一月气温最低, 平均-4.7℃, 年平均降水量644毫米, 年平均风速2米/秒, 全年无霜期214天。具有优良的工、农业生产和人居气候环境。

2.背靠太行山脉的地理空间优势。阳泉地处山西省东部, 太行山中段西侧, 位于东经112°54′~114°04′, 北纬37°40′~38°31′。境内地貌以山地为主, 矿藏丰富, 水源充沛, 独特的山城景观不仅为旅游、生态农业的发展创造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而且伴随退耕还林、封山育林等绿化工程的推进, “蓝天、碧水、青山、绿地”的城市名片正在打造之中。

3.地处公、铁交通大动脉的交通空间优势。阳泉交通便利, 是连贯东西的交通枢纽。从铁路运输来看, 全国第一条电气化铁路复线———石太线横穿市区, 东接京广线, 西连同蒲线, 南连阳涉线, 京太高速铁路和神黄铁路也途经阳泉, 将极大地拉近阳泉与京津冀城市圈及主要出海口的经济距离。公路运输更是形成了由高速公路、国道及市内道路为骨架的横贯东西, 纵穿南北的网络。目前山西省第一条高等级出省公路——太旧高速公路穿境而过, 与京珠高速、京津唐高速相互贯通, 成为连接东西的重要通道, 正在建设中的阳五高速公路, 将打造阳泉与晋北、蒙中、蒙西的快速联系通道。东西走向的307国道和南北走向的207国道在阳泉市区交叉, 奠定了阳泉的公路运输枢纽位置。其他以市区为中心, 辐射所辖县区、乡镇及邻近省、市的省级和市级公路网络更是密集交织, 以及距离太原和石家庄机场各自100公里的空间交通优势, 共同构筑起阳泉的交通区位优势。

4.临近大都市、城市群、经济文化发达地区的类经济空间优越位置优势。阳泉自身虽然不是一个大都市和经济文化发达地区, 但其东临石家庄、西连太原, 依靠明显的交通优势, 便捷地融入到京津冀都市圈中, 据此享有了类经济空间优势。如图1所示, 阳泉位于三个城市圈或城市经济带的交汇点, 阳泉东北方向的京津冀都市圈乃至环渤海经济圈, 是我国第三大经济圈和未来经济的主要增长极;位于阳泉西北的晋北与蒙中、蒙西经济圈是我国最富集、经济增长速度最快, 城市化进程最迅速的区域之一;阳泉南面的冀豫晋三省交界的经济带, 则是中等城市的密集之地, 经济增长和城市化需求潜力巨大。另一方面, 因为阳泉自身不在京津冀都市圈之内, 便与这个都市圈内的城市, 特别是特大城市和大城市, 在土地、劳动力等方面具有了一定的成本差距, 可以利用经济发展水平的落差实现某些互补和替代式发展。阳泉可谓是连接发达地区和欠发达地区的最佳交汇点之一, 具有较强的经济吸纳和辐射功能, 应成为阳泉选择培育新兴主导产业时必须给予特别重视的优势。

5.地处自然资源丰富区域的资源空间优越位置优势。阳泉以往的经济发展建立在资源优势, 特别是不可再生的矿产资源优势基础上, 矿产资源的不可再生性决定了其随开采量增加而逐渐削弱的特点, 这也是阳泉要完成资源型城市转型, 延长资源型产业的生命周期, 寻找新兴接续性产业的现实意义所在。但并不意味着阳泉的资源区位优势已经消失殆尽, 只是对阳泉今后的经济发展而言, 如何尽量延续更长时间的资源区位优势, 怎样提升资源区位优势的附加价值创造作用, 让资源优势不仅利及当代, 更能造福子孙。

三、阳泉区位优势对其产业选择和经济发展的战略意义

如前所述, 阳泉以往的产业选择和经济发展过于倚重第五类区位优势, 造成对其他几类区位优势认识不足和挖掘不够。在重新审视和深入挖掘阳泉的各类区位优势的基础上, 可以看出它们对阳泉今后的产业选择和经济发展都蕴含很深的意义。

1.自然带空间优势和地理空间优势对阳泉的经济发展意味着, 阳泉可以拓宽树立新的产业和经济优势的资源视野, 山青水沛的自然地理条件, 四季宜人的气候环境是可再生却不可完全复制的资源优势, 依据这类资源优势大力发展生态农业、旅游业等, 将既拓宽阳泉的产业选择范围, 又提升城市功能和品位。

2.交通区位优势在阳泉以往的经济发展中只能说是支撑了其资源型产业的发展, 但并没有被充分发挥并据此形成优势产业, 因此, 阳泉今后的产业选择和经济发展必须将挖掘发挥交通区位优势放在重中之重, 这对阳泉意味着, 阳泉必须依靠交通距离来缩短空间距离, 发挥东西、南北交通大动脉上的节点优势, 倾力发展商贸物流业, 建立大市场, 实现东西物资、商品的大流通, 并在大流通中吸引聚集生产要素, 实现从“流”到“留”的转变, 以真正发挥和放大经济聚集与辐射作用。

3.类经济区位优势对阳泉的经济发展意味着, 阳泉可以立足于创造以京津冀都市圈为主的, 延伸到晋蒙、晋冀豫经济带的都市服务型产业, 在阳泉独特的资源与区位供给要素与都市圈的新兴产品与服务需求之间寻找契合点, 放大产业发展空间。同时, 利用国际国内产业转移的有利契机, 积极融入京津冀都市圈的产业链和承接其产业转移, 对晋蒙和晋冀豫经济带而言, 则可以作为阳泉在更宽阔的区域空间建立产业集群, 实现区域产业对接, 发挥区域协作效应的经济空间范畴。

4.资源区位优势对阳泉的经济发展意味着在阳泉未来的产业体系中一方面要延伸资源型产业的产业链, 扩大资源型产业的下端制造链条;另一方面, 要发展为资源型和资源延伸型产业和企业提供专业化、高水平服务的专业服务业, 增加资源型产业的附加值。

以它山之石, 攻我山之玉, 借鉴国内外先进发达地区宝贵经验, 阳泉承东启西连南通北独特的区位优势必将在经济快速增长时期凸显出其优势, 发挥出其最佳效益。

摘要:随着全球一体化和城市化进程的推进, 我国经济目前进入快速增长期。阳泉作为山西省唯一的城乡一体化试点城市, 区位优势将直接影响到城市的产业选择, 且对阳泉市经济发展有重要意义。

甘肃产业创新路径选择 篇10

创新是发展的推动器,惟有加快自主创新才能谋求全面发展。创新型国家是指以技术创新为经济社会发展核心驱动力的国家。作为创新型国家,应具备以下4个特征:创新投入高,国家的R&D投入即R&D支出占GDP的比例一般在2%以上;科技进步贡献率达70%以上;自主创新能力强,国家的对外技术依存度指标通常在30%以下;创新产出高,目前世界上公认的20个左右的创新型国家所拥有的发明专利数量占全世界总数的99%。

人们往往用相关创新投入和产出的指标从一个侧面来衡量国家的创新程度。国际上通常采用R&D活动的规模和强度指标反映一国的科技实力和核心竞争力。目前世界上公认的创新型国家有20个左右,包括美国、日本、芬兰、韩国等。这些国家的共同特征是:创新综合指数明显高于其他国家,科技进步贡献率在70%以上,R&D投入即R&D支出占GDP的比例一般在2%以上,对外技术依存度指标一般在30%以下。此外,这些国家所获得的三方专利(美国、欧洲和日本授权的专利)数占世界数量的绝大多数。

建国以来,甘肃省围绕资源开发形成了以能源、原材料为主的资源型经济结构。这一经济结构的形成有其历史必然性,不仅对国家经济建设做出了重大贡献,也为甘肃省的工业化奠定了比较雄厚的基础。但这种资源型的产业结构,导致经济增长粗放,也日益显现出产业链条短、科技含量低、资源消耗高、环境污染重等一系列突出矛盾,成为甘肃省经济缺乏竞争力和自我发展能力低的主要症结所在。

2010年5月2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进一步支持甘肃经济社会发展的若干意见》,《意见》指出要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加快建设能源化工、有色冶金、装备制造、农产品生产与加工等产业基地,着力发展循环经济,突出发展新能源、新材料、积极发展文化产业、旅游业和物流业,构建具有甘肃特色的现代产业体系”。从意见中我们不难看出,甘肃特色现代产业紧紧依托科技成长与发展,增加科技经费投入是提高科技进步水平、发展循环经济、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增强综合实力、实施这一重大科技战略的重要保障和可靠来源。

甘肃省的创新能力还是较弱,从2008年的数据来看,甘肃省R&D经费支出32.5亿元,虽然比上年增长了27.0%,但是地方财政科技拨款占地方财政支出的比例却为0.98%,比上年降低了0.10%。甘肃省的财政科技投入远远不足。2008年,甘肃省R&D经费占GDP的比例为1.02%,但是发达国家的这个比例都到了2.8%,日本超过了3.0%,我们还远远低于发达国家的水平。建设创新型甘肃势在必行,创新型甘肃建设如何推进,是我们面临的重大战略挑战和决策问题。

2甘肃省产业创新能力现状

2.1第一产业创新实力有较大增强

在“三农”问题的大背景下,国家以前所未有的强大力度支撑了甘肃农业发展,各种政策倾斜力量的注入使得甘肃第一产业增加值高速增长,根据甘肃农业发展的实际优势和现有水平,适当地在甘肃优势农业特色农业领域增强R&D和推广,取得了较好的实效。甘肃省把粮食、药材、果品、畜产品、马铃薯作为主导产业,积极推进主导产业创新发展,推进马铃薯、草食蓄、葡萄酒、果蔬制种等特色农产品加工和食品工业发展。

2.2第二产业工业化进程逐步推进

甘肃煤炭资源丰富,风电资源,太阳能资源开发潜力巨大,石化产业优势明显,有色冶金特色突出,装备制造业等实力较强,这些产业支撑着甘肃工业的发展,近年来,结合着甘肃工业传统优势和资源优势,甘肃着力打造“两翼”发展,形成陇东煤化工基地和酒泉风电基地,加之甘肃传统装备制造业和金川公司有色冶金的传统优势,甘肃工业生产增速明显。

2.3第三产业以传统服务业为主,现代服务业比重低

伴随着信息技术和知识经济的发展产生,用现代化的新技术、新业态和新服务方式改造传统服务业,创造需求,引导消费,向社会提供高附加值、高层次、知识型的生产服务和生活服务的服务业。

现代服务业具有智力要素密集度高、产出附加值高、资源消耗少、环境污染少等特点,既包括新兴服务业,也包括对传统服务业的技术改造和升级,其本质是实现服务业的现代化。

2.4区域产业结构优化,培育区域主导产业集群发展

甘肃产业发展水平低,产业结构不合理,产业升级速度缓慢,产业结构的不合理情况很难适应市场经济和区域发展的要求,加快甘肃特色优势产业发展,培育区域主导产业集群,优化区域产业结构是甘肃区域特色产业发展的重要任务。

3甘肃省产业创新路径选择

1)针对有发展潜力的产业加大R&D投入,引导资源型产业不对资源过分依赖,延长产业链条,实现转型发展,增强产业发展后劲。

甘肃省已经形成了长久的资源依赖型产业,但是随之而来的环境问题、资源枯竭问题也非常严重,让资源型产业不再依赖资源,核心难题就是增加产业创新实力,把资源依赖转变为技术依赖,延长产业链条,提升产业的整体竞争力。

紧抓新时期政府产业发展战略,加大战略性R&D投入,营造产业创新的良好环境,在重点发展的几个战略性新兴产业方面加大R&D创新,把产业创新的焦点凝聚在此,营造未来产业创新的基地和环境,对未来产业的发展也是一种力量的积淀。

2)针对需求引导产业创新,紧抓市场脉搏,依据市场需求给市场和创新者充分的空间接触,促使有效的创新带动经济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一个产业必定为社会提供一种或一类产品或服务。正是由于这些产品和服务符合人们的消费习惯,符合人们的消费需求,这些产业才能成长壮大,任何新产业的诞生或旧产业的改造都是需求的产物。

创新的目的是为了为市场所用,如果创新出来的成果技术已经跟不上市场需求,那这种无用的创新就是对R&D资源的极大浪费,产业创新不能离开市场和需求闭门造车,创新就要具有强大生命力,具有即时的发展潜力和推广需求,所以产业创新一定要是有生命力的创新。

3)运用技术创新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加速产业创新步伐。技术创新是产业创新的发动机,产品的生命周期存在于技术的发展过程中,技术的创新、扩散和更迭都会反映在产业的发展变化之中。技术创新显著地影响了企业的竞争优势或产业结构,或者能替代原有技术时,则对产业创新有较大的影响,会诱发产业创新。

甘肃要想从资源依赖型产业结构转变成对资源依赖的程度低的产业结构,就需要技术创新求发展。技术革命会带动相应的产业革命,新的技术体系的出现都会促进新兴产业的出现,淘汰落后产业,引起产业结构变化。

4)高端技术农业促进甘肃农业发展走现代农业发展之路。农业生产技术由经验转向科学,如在植物学、动物学、遗传学、物理学、化学等科学发展的基础上,育种、栽培、饲养、土壤改良、植保畜保等农业科学技术迅速提高和广泛应用。现代机器体系的形成和农业机器的广泛应用,使农业由手工畜力农具生产转变为机器生产,如技术经济性能优良的拖拉机、耕耘机、联合收割机、农用汽车、农用飞机以及林、牧、渔业中的各种机器,成为农业的主要生产工具,使投入农业的能源显著增加,电子、原子能、激光、遥感技术以及人造卫星等也开始运用于农业。

农业生产的社会化程度有很大提高,如农业企业规模的扩大,农业生产的地区分工、企业分工日益发达,“小而全”的自给自足生产被高度专业化、商品化的生产所代替,农业生产过程同加工、销售以及生产资料的制造和供应紧密结合,产生了农工商一体化。经济数学方法、电子计算机等现代科学技术在现代农业企业管理和宏观管理中运用越来越广,管理方法显著改进。

农业科技创新和科技成果的应用,首先在于提高了农业劳动者的劳动生产率,是生产效率大大提高。通过农业科技示范园建设,示范试验推广先进的农业种养殖技术,推广新品种繁育。“大通牦牛新品种改良与扩繁技术研究”项目,在甘南州建立了2个优质牦牛养殖示范基地,三年共示范推广大通牦牛种牛700多头,改良牦牛5.5万头,为藏区牧民带来经济效益1800余万元。以全膜双垄沟播技术为代表的旱作农业技术取得新进展,2009年,全膜双垄沟播技术推广面积达到50.5万h㎡,增产粮食95.9万t。

甘肃是马铃薯种植大省,作为中国薯都的发展进程中,甘肃的马铃薯产业就是通过科技成果的示范推广,加大良种推广步伐,种薯扩繁运行机制不断创新,从培苗、原种、原种一级种、二级种的逐级扩繁体系进一步完善。2011年,建立马铃薯原种扩繁基地2.09万hm2,一级种基地23万hm2,二级种基地101万hm2,脱毒种薯得到普遍应用,选育优质马铃薯新品种5个,引进适宜优质良种12个,良种化程度达到95%以上。

5)新兴工业化道路是甘肃工业发展的趋势。现代资源型产业是循环经济、节约型经济,要把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相互协调,已科学技术为先导,发挥人力资源优势的高科技经济。区域发展要与产业发展相结合,发挥区域比较优势,打造特色优势产业,形成区域特色优势经济体系,在这个基础上实现自身比较优势的升级。

6)促进产业集聚发展,大力发展产业集群。产业集群发展是未来产业发展的主要趋势,单一的产业难以适应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需求和发展要素,产业集群超越了一般产业范围,产业必然是综合的,相关的,交叉的,相互影响作用的,集中了多种分工,多种区域经济发展交织在一起,产业相互融合,共同发展,形成核心竞争优势,形成特定地理范围内多个产业相互融合、众多类型机构相互联结的共生体,构成这一区域特色的竞争优势。

产业集群具有几个明显的优势,一是产业集群内部的产业之间能形成相互帮助,相互促进的良性关系,新的观念、新的技术、新的战略在各产业间扩散,激发产业发展进步,在产业集群内部相关系的内容相互作用的时候,把新的观念和机会、新的智慧和创新随时注入发展过程的每个环节。二是产业集群能够帮助企业在竞争中克服生长过程中产生的不良行为,避开危机和风险,增强竞争力。三是产业集群能无限放大产业发展过程中的创新能力和创造力,为产业集群的发展增强动力。四是产业集群竞争力集中,竞争优势明显,这是产业集群最强大的实力所在。

产业集群优势明显,不仅降低交易成本、提高生产效率,而且改进了产业比较优势,创造信息,完善专业化制度,改善创新条件,提升创新能力,加速生产率形成。产业集群实际上已经成为区域产业成长的重要动力,形成了区域产业发展的巨大合力,促进着区域产业和区域经济的不断发展。

7)高新技术产业在产业创新中的巨大作用在未来产业发展中不容忽视。随着传统产业越来越不能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高新技术产业逐渐的强势占据市场和社会发展的主阵地。高新技术产业主要由从事知识密集型的高技术产品的研究、开发、生产、经营、服务等活动的企业及部门组成,以高科技研究与开发的投入和高附加值的产出、活跃的市场开拓意识和较强的出口竞争能力、稳定的高劳动生产率和高的经济增长率为主要特点的产业。

甘肃省产业布局不合理,传统产业往往伴随着落后产能,要改变甘肃省现有的产业布局和产业创新现状,积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甘肃拥有大批的基础研究成果,在新材料、新能源与节能环保、电子信息、先进制造技术、农业高新技术、生物技术与新医药等支柱产业上发挥着科技力量,在航天航空材料、风光电装备制造、航天育种新技术等方面又一大批的科研成果,拥有一大批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级工程技术中心,以兰州大学、兰州理工大学、兰州交通大学为代表的一批高校科研力量拥有着较强的科技创新能力,科技论文、专利的拥有量也在全国排在前列,这些科技实力为甘肃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奠定了坚实的技术基础。

甘肃是“三线”建设的重点城市,投资巨大,这些传统产业也一直支撑着甘肃经济的发展,但是随着社会进步而带来的能源问题,环境问题对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提出了要求。但是甘肃长期以来建立的这些资源依赖和开发、初级产品加工、基础民用工业、军事工业和重工业产业,拥有着生产重大装备和基础设施的优势和资本,这些优势和资本为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提供了优势条件。

8)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未来甘肃产业发展的重点,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打造区域核心竞争力。战略性新兴产业是引导未来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已成为世界主要国家抢占新一轮经济和科技发展制高点的重大战略。根据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特征,立足我省科技、产业基础,重点培育和发展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新能源汽车等产业,着力推进产业创新发展,发展陇东国家大型能源基地、兰州国家战略性石化基地、千万千瓦级新能源基地、有色冶金新材料基地、先进装备制造业基地、新医药和生物产业基地、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加工基地,特色文化旅游基地等十大战略工程建设,打造区域核心竞争力,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

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技术创新驱动的产物,提高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扩大市场份额,加快推动产业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必须依赖创新不断驱动产业的发展,创造市场需求。战略性新兴产业也是市场需求所主导的,随着经济发展阶段的变化,社会需求在不断变化,特定的需求在萌芽过程中,形成、壮大,造成对新的供给力量的拉动,生产新产品的产业就会出现并发展壮大,这样,新兴产业就会逐步发展起来。

我国发展文化产业的战略选择 篇11

关键词:我国 文化产业 困境和难点 条件 战略抉择

随着通信技术和因特网日新月异的发展,全球各民族国家之间政治,经济,文化的普遍联系和交往迅猛加强。而全球化的影响和扩散不只是停留在经济和国际交往上,文化的全球化正在日益凸显出来。面对汹涌澎湃的全球浪潮,中国作为一个文化大国必须制定和研究在全球背景下的文化发展战略。我们认为,文化发展战略是指一个国家,政府在文化发展方面应对未来所指定的发展规划和蓝图。文化发展战略具有两种存在形式:隐性与显性方式。文化发展战略的隐性方式表现为文化政策和意识形态,文化战略的显性方式表现为文化产业。在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世界多极化的今天,文化战略的显性方式凸显的更为明显,更为强烈,文化产业化的速度和影响力更为快捷和深远。

下面我们就我国发展文化产业的战略选择问题作一探讨。

一、我国发展文化产业的困境和难点

中国的文化产业是一个大有希望的产业,发展文化产业是一项力国力民,又有巨大战略意义的事业,值得为其付出我们的努力。但目前也是一个产业化程度最低,问题最多的产业类别。我国发展文化产业还存在许多困境和难点,主要表现在:首先,表现在文化产业结构上,当代中国文化产业的制度结构,是从计划经济体制下政府文化行政管理模式中演变而来的,所以对于向演出业,文化娱乐业,新闻出版业,广播电视业这样的一种文化产业结构成分的划分,实际上是我国政府根据文化的意识形态在产业形态上的不同表现方式所作的一种划分,反映的是对我国政府在行政管理权限分工的一种行业范围的表述。所以,文化产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必然涉及文化体制的改革和文化制度的创新,必然要涉及到行政体制改革,必然要涉及到文化权利的变动和文化权利的重新分配,这是目前改革最困难的一步。

第二.在文化生产力总体水平上,我们的差距还很明显。只单纯从“物质生产”的角度评价我国的经济发展水平,只从“非生产性”的角度看待文化创作,文化传播及其接受活动,没有认识到文化产业将越来越依靠文化符号为其生产增加附加价值,文化活动从创作,制作,传播都已经具有越来越大的经济价值。另外,全民的文化生产力意识还比较淡薄,重物轻人、见物不见人的现象还程度不同地存在。把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把人才资源作为第一资源,把科教兴国作为第一任务的观念还不巩固。物质资源的开发远远超过人才资源的开发。

第三.中国的市场经济体制尚未成熟,文化市场的规则仍然滞后于市场的发展,文化生产力水平相对较低,与国际先进水平相差较大,科技竞争力还不能适应综合国力发展需要。从科技创新能力上看,现在基本上还属于技术引进国和技术模仿国,还算不上技术创新国。我国的创新能力还不能适应国家发展需求,近年来还有拉大的迹象。中国文化产业仍处于幼稚产业和弱小产业的阶段,与发达国家相比较,仍然在资金实力、科技水平、市场运作能力、创新能力和市场竞争能力等方面存在着比较大的差距。

二.文化活动“产业化”的条件

文化从非产业化的社会活动向产业化转化,使文化成为一种资源,就必须对文化活动“产业化”的条件进行分析研究,才能适应这一社会发展趋势,具体包括:

技术分析:文化产品的“可编码”程度。文化活动必须建立在技术基础之上,且

可以量化统计。技术因素:包括了消费者所得到的产品的技术和材料内容(产品的消耗或生产程序),它可能是指产品本身(一件雕塑品),也可能是媒介(磁带或书),或者是作品表演的一个组成部分(一场戏)。

产品分析:文化产品的“可市场化”程度。文化产品可以作为“产品”在市场上

进行交换并使其收益内化。,文化产品必须具备物质的依托方式。文学作品要经过作者的物质性写作劳动,经过编辑、出版、印刷、发行等等环节,才能以书籍这种物质形式存在下来。绘画、雕刻也要通过对一定的物质媒介的加工制作,才能以一定的形态彰现其艺术内涵。 这些特征在雕刻中最为明显,在绘画和音乐中次之,在诗歌中又次之。 实际上,当文学艺术生产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由手工业走向大生产时,文化生产力的问题就必然会凸现出来。文化生产力观念表明,文化是一种生产,而且是一种大规模的社会生产。作为一种大规模的社会生产,它就天然地具有社会生产的基本特征,具有流通、交换、消费等基本环节,具有市场条件下经济运作的全部过程。而不仅仅是某个艺术家的内在的独造精神的心理活动。

产业分析:文化生产活动的“可产业化”程度。文化是一种资源,而且是一种可经营的资源。既然是可经营和可利用的,就会形成文化产业。文化是可创新的、可变化的、可开拓的、可放大的、可挖掘的。因此,文化产业是可以与其他产业结合起来发展经营的,不要把它看成一种纯文化产业来经营。

三.中国发展文化产业的战略选择

在市场经济和开放经济的条件下,不能再用传统的封闭或行政的手段来保护中国的文化资源和文化市场,要避免这一冲突的根本办法是大力发展中国的市场经济,健全市场经济体制,完善市场的游戏规则,营造适合于中国文化产业发展的良好政策环境和市场环境,为中国文化产业发展提供适合于其生长的沃土和起飞的平台。

制定文化产业发展的战略规划,强化信息指导、政策协调和监督检查手段。政府应把文化产业发展纳入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对各地文化产业规划和重要产业项目进行指导和协调,以避免低水平重复建设和文化资源的浪费。各地也应将文物古迹、重要文化设施等文化、文物资源的保护纳入法制化管理轨道,理顺文物管理体制,凡属文物历史古迹。其管理开发和建设要归文化行政部门负责,历史文化名城整体建设规划,应由文化部门参与方案审议。加强对不可再生的文化、文物资源的有效保护,保证文化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以市场为中心,塑造文化市场的经营主体。文化市场经营主体只有在文化市场的竞争中才能增强自身的竞争力,才能在国内文化市场中生存,才能在国际文化市场中立足。因此在文化市场中,政府要本着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退出竞争性行业,同时避免使用垄断性的保护政策,让企业在公开、平等、公正的环境中提高自己的竞争力,展示自己的经营能力和企业形象。要按照十六大报告指出的那样,把深化改革与调整结构和促进发展结合起来,理顺政府和文化企事业单位的关系,深化文化企事业单位内部机构改革,逐步建立有利于调动文化工作者积极性,推动文化创新,多出精品、多出人才的文化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

完善文化市场的游戏规则,健全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加大对侵权盗版的打击力度。对于文化市场来说,最重要的就是维护文化产品的知识产权不受侵犯。因此,一方面要加强法规体系建设。中国已经建立了以《著作权法》为代表的一系列法律、法规和相应的规章制度,并对文化产品维权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中国的维权制度建设必须在与中国国情磨合的过程中,不断适应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和科技水平的提高,提高其针对性和对现实的适应性;注意政策、法规、制度的配合,提高相关维权制度的整体合力。另一方面要继续建立和健全文化产品维权机构的建设,加强文化产品的维权力度,提高维权机构的社会地位,提高执法者的素质,使之与文化产业的发展相适应。

重点培育战略性文化产业。在资源和资金有限,不搞平均主义,实行“选择与集中“的基本策略,集中力量支持重点产业和重点项目,在经费上确保文化产业的发展。设立专项基金扶持相关产业的发展。如文艺振兴基金,文化产业振兴基金,信息化促进基金,广播发展基金,电影振兴基金,出版基金等。

与国际市场接轨,建立合理有效的政策服务体系和办事机构,推动出口导向型企业发展和产品生产。集中力量开发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高质量文化产品,建立起国家的技术创新体系和知识创新体系,在机制上有所突破。不断发展文化生产力,要靠政策来鼓励,要有好的制度作保证。欢迎外籍团体和友好人士、海外侨胞对文化事业资助捐赠;允许境外机构和个人投资国家允许和倡导的文化产业;与境外合作摄制影视片、出版图书、制作音像制品和其他文化产品,或兴建文化公共设施;允许文化馆、博物馆等机构利用外资合作开展考古发掘、文物研究和保护等工作。而且,要充分研究世界贸易组织的游戏规则,广泛了解西方国家推动文化产品出口的政策措施,通过政府投入的导向作用和政府的政策引导,建立起有中国特色的文化产品对外贸易服务体系和政策体系,在推动中国文化产品出口的同时,宣传中国的国家形象,努力获取文化产品出口的外贸利润。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为人类文明作出了巨大贡献。在当代中国人民的伟大奋斗中,必将迎来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新高潮,创造出更加灿烂的先进文化。现在,中国的文化产业虽然是落后的,但是通过我们的努力,中国文化产业与发达国家文化产业之间的差距不仅是可以缩小的,而且通过努力,中国的文化产业是可以以强势产业的形象立足于世界之林的。

作者单位:河北师范大学

(编辑 雨露)

参考文献:

[1]李昌森.大力发展文化生产力[J].沿海经济2000(11):36-37.

[2]冯子标.打造比较优势.大力发展文化产业[J].文化产业研究.2004,(6):78-80.

[3]张晓明.关于文化产业分析的框架[J].中国社科院国家创新体系研究小组.2005(7):50-51.

[4]朱光烈.文化经济时代的到来[N].光明日报.2005,(8).

[5]孟晓驷.中外文化产业比较[J].文广影视网2004,(8):79-80

区域主导产业选择研究综述 篇12

1 区域主导产业选择基准

有些学者认为, 区域主导产业选择应该遵循一定的基准, 不同的学者提出了不同的选择基准。

1.1 国外部分学者的观点

1957年日本经济学家筱原三代平在《产业结构与投资分配》中提出了主导产业选择的两个基本准则——收入弹性基准和生产率上升基准。收入弹性指消费者对产品的需求量变化对收入变化的敏感程度。收入弹性高的产品, 市场容量大, 这类产品所属的产业也应该是区域的主导产业。生产率上升率基准指的是由于每个产业技术水平进步快慢不一样, 生产率上升速率不一样, 区域应该选择那些技术进步快、生产率上升率高的产业作为主导产业。

1958年美国经济学家艾伯特·O·赫希曼在《经济发展战略》中提出了产业关联度基准, 产业关联度即产业对整个国民经济影响的方向和大小程度, 主要通过影响力系数和感应度系数来衡量。主导产业应选择产业链较长, 影响力系数和感应度系数较大的产业, 这样才能带动其他产业的发展。

1998年美国经济学家罗斯托在《经济增长过程》中提出了产业扩散效应理论和主导产业的选择基准, 扩散效应主要指的是前瞻效应、回顾效应、旁侧效应。主导产业应选择具有较强扩散效应的产业, 将自身的产业优势辐射到其他的产业, 促进经济的全面发展。

1.2 国内部分学者的观点

国内大部分学者结合中国特殊的国情和区域经济本身的特点, 提出不同的选择基准。

1992年周振华在《产业结构优化论》提出了增长后劲基准, 短缺替代弹性基准, 瓶颈效益基准。增长后劲基准是指主导产业的选择不应仅从产业的生产率上升幅度高作为选择, 而应选择对整个产业的持续发展都具有重要作用的产业。短缺替代弹性基准是指在经济出现短缺的情况下, 要重点发展那些替代弹性比较小的产业, 以满足社会的需求。瓶颈效应基准指的是要关注产业关联中瓶颈效应大的产业, 防止因为瓶颈效应影响其他产业的发展速度和规模。

1998年何景明、卢旭在《主导产业选择基准的探讨》中提出了四个基准:市场需求基准, 即要选择目前有巨大的市场需求和未来有巨大的市场需求的产业;产业关联度基准, 同伯特·O·赫希曼的观点一致;资源有效基准即要选择最能发挥本地区的资源优势, 避免资源劣势, 实现资源最佳配置的产业;经济利益比较基准即要选择经济效益好的产业作为主导产业, 使它们在产业结构中的比重上升。

2003年郭克莎在《工业化新时期新兴主导产业的选择》中提出了六个基准:增长潜力大的产业、就业功能强的产业、带动效应大的产业、生产率上升快的产业、技术密集度大的产业、可持续发展性强的产业作为主导产业。

1999年王稼琼、李卫东在《城市主导产业选择的基准与方法再分析》中提出七个基准:其中吸纳劳动能力基准、可持续发展基准、产业之间的带动基准、市场前景和市场竞争力基准、技术创新与进步基准与郭克莎的观点基本是一致的, 他们还增加了动态比较综合优势基准, 也就是选出符合社会需求、能取得地区相对比较利益的产业作为主导产业;世界市场竞争力基准, 即是选出在国际市场上能够进行资源的整合, 获得最大的利润产业。

1994年王宏伟、朱德威在《城市主导产业选择的模糊优选模型方法》中提出九基准说:在王稼琼、李卫东提出的七个基准基础上, 还增加了外贸原则、环境效益作为城市主导产业选择的准则。外贸原则指的是产业出口规模和出口依存度;环境效益指的是产业部门生产单位产值产品而排放的污染废弃物数量。

现有的研究结果表明, 大部分学者对于主导产业选择还是基于整个宏观经济考虑的, 而区域主导产业选择应该从区域的层面选择有利于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既要符合主导产业的基本特征, 又要达到政府对于区域经济发展的目标。例如, 如果政府的发展目标是可持续性发展的, 那种能够产生一定的经济效益, 又具有节能环保的产业将会是主导产业。

2 主导产业评价指标选择研究

在主导产业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中, 研究者们研究的角度和视域不同, 建立了各自的评价指标体系。

2003年刘克利、彭水军、陈富华在《主导产业的评价选择模型及其应用》中提出构建三个指标体系, 即主导产业特征评价, 包括技术要素相对密度、规模效应系数、产业关联度、感应度系数、需求收入弹性;主导产业领域内区域比较优势评价, 包括显示性比较优势、市场占有率;区域经济背景评价, 包括就业吸纳率等指标来设计主导产业指标体系。

2004年张魁伟在《区域主导产业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中提出构建七个指标体系, 即动态上的区域比较优势、需求收入弹性要高、生产率上升要高、与其他产业的关联度要大、生产要素的相对集约性要强、产业的就业容量要大、可持续发展要强的要求。

2010年张金珍、张敏新在《海洋产业结构理论研究综述》中指出区域海洋主导产业选择指标体系建立的原则包括整体性、客观性、可比性和可操作性。

2013年赵惠、李红兵在《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以及在安徽省的实证研究》中指出主导产业选择指标体系应包括三个指标:经济效益指标、比较优势指标、比较劳动生产率。

通过对前面学者的研究成果分析, 不管选择怎样的指标体系去评价, 都应该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第一, 全局性。区域主导产业选择因为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多个方面的内容, 在设计指标时要能全面反映区域主导产业选择的内在要求, 各指标之间又相互关联, 要能够反映各区域主导产业之间的内在联系及其区别性。

第二, 可量性。主导产业选择的指标可以采取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方法, 尤其是定量指标的确定, 做到有资料来源, 有数据可查, 这样才能提高选择的科学性, 减少因为主观因素影响产生对选择结果的偏差。

第三, 可行性。主导产业指标体系不仅要考虑数据的可获得性和指标的量化性, 还要考虑指标的可比较性, 必须真实地反映主导产业的优势。

3 主导产业选择方法研究

3.1 主导产业选择定性研究方法

根据文献资料检索, 仅从定性的方法来选择主导产业的比较少, 大多数学者都是采用定量和定性结合的研究方法。从前期学者们的研究来看, 主导产业定性选择应侧重考虑以下几方面的因素。

2006年黎雪林、孙东川在《从定性到定量综合集成的主导产业评选体系研究》中提出了主导产业定性选择应考虑该区域拥有的生产要素的现实或潜在供给量、该区域需求结构的现实状况及其变动趋势、该区域当前的工业化发展程度以及产业结构层次、该区域可持续发展战略等因素。

2008年唐拥军、刘文芳在《区域经济发展阶段判别和主导产业选择》中提出了主导产业定性选择应考虑区域经济所处的发展阶段。不同的发展阶段, 主导产业也是不一样的。在前工业化时期, 应以农业为主;在工业化初期, 以轻纺工业为主;在工业化中期, 以重化工业、低度加工型工业为主;在工业化后期, 以高度加工组装型工业为主;在后工业化时期, 以信息产业为主。

2016年张政在《宿州市主导产业发展政策研究》中提出了政府的产业政策对主导产业选择的重要性。政府要充分考虑本地区的区域特点、产业发展前景和各种资源利用等情况, 制定合理的产业政策, 着力推动主导产业发展。

3.2 主导产业选择定量研究方法

随着经济学逐步朝数理经济发展, 很多学者在选择主导产业逐步朝定量方向发展。早期的定量研究有产业产值、产业销售总收入、年平均职工人数、产业市场份额、感应度系数 (前向关联度) 、影响力系数 (后向关联度) 、需求收入弹性、产业增长率、劳动力综合就业系数、劳动生产率、区位商、比较劳动生产率等。

目前国内主导产业选择常用的方法是综合评价法。综合评价法中比较有代表性的2014年陈俊宇、刘芳清在《层次分析法在湖南武陵山区特色农业主导产业选择中的应用》中主要采用了层次分析法;2014年吴开、王旭斌、何尾在《江西战略性工业主导产业研究——基于十大工业产业的实证分析》中主要采用主成分分析法;2007年唐琼艳在《基于灰色系统理论的区域主导产业选择研究》中主要采用了灰色系统分析法;张军以、苏维词在《基于偏离-份额分析方法的主导产业选择研究——以重庆市为例》中主要采用偏离份额分析法;还有很多其他的学者采用因子分析方法、数据包络分析方法等进行了研究和探讨。其实不管是采用哪种综合评价法, 其关键点是主导产业选择指标体系的构建和指标权重的赋予。

4 区域主导产业选择前期存在的不足与后续研究思路

区域主导产业选择前期研究可谓是仁者见仁, 智者见智, 但由于各种因素, 研究还存在着一些欠缺, 为了使后面的研究更完善, 以下几个方面可能是研究的思路。

(1) 保持数据的完整和统计口径的一致性。前期有些研究由于统计数据统计口径不一样, 还有统计数据不完整或者数据不充足, 导致在进行定量分析时, 不能表现出主导产业的稳定性和持续性, 最终可能出现选择主导产业结果可靠性不强。建议后续研究在数据选择上要保持数据的完整和统计口径的一致性, 至少选用最近连续5年的数据进行分析, 并且数据要保证来源于官方发布的数据, 才能保证研究的可靠性。

(2) 构建完善的评价方法和指标体系。虽然目前主导产业评价方法很多, 但是有些方法缺乏科学性和系统性, 评价指标很多也是作者根据自己的主观判断来选择, 每个指标的权重更是难以衡量, 这些都会导致同一地区、不同的学者采用不同的方法得出的结果是不一致的。建议后续研究主要集中在科学性和系统性上, 构建比较完善的评价方法和指标体系。

(3) 区域主导产业理论还缺乏深入研究。目前区域主导产业选择, 通常都是直接采用国家主导产业选择理论, 而没有考虑不同产业、不同经济区域特点。建议后续研究进一步完善区域经济理论, 结合区域经济本身的资源禀赋、经济发展阶段等来选择主导产业。

摘要:区域主导产业的选择对地区经济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主要对主导产业选择基准、主导产业评价指标选择和主导产业评价方法等理论进行梳理, 分析了目前区域主导产业选择研究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并提出了后续区域主导产业选择研究的思路。

关键词:主导产业,选择基准,评价指标,评价方法

参考文献

[1]何景明, 卢旭.主导产业选择基准的探讨[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1998 (1) .

[2]郭克莎.工业化新时期新兴主导产业的选择[J].中国工业经济, 2003 (2) .

上一篇:农业研究机构分析下一篇:羊城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