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研究机构分析

2024-07-26

农业研究机构分析(共12篇)

农业研究机构分析 篇1

我国是一个干旱缺水严重的国家, 虽然全国拥有水资源2.8万亿m3, 居世界第六位, 但人均占有水资源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1/4, 被列为13个贫水国家之一。目前全国有18个省 (自治区、直辖市) 人均水资源量低于联合国可持续发展委员会审议的人均占有水资源量2000m3, 其中有10个省 (自治区、直辖市) 低于生存的最低线, 缺水已成为制约国民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因素。

1 我国农业用水现状

在我国, 农业用水占全国用水总量的60%~70%, 农业灌溉用水占农业用水总量的90%以上, 而我国农业灌溉用水效率却很低, 用水浪费现象严重。目前, 全国农业灌溉水利用系数约为0.43, 水分生产率仅为0.85kg/m3左右, 而世界发达国家农业灌溉水利用系数为0.7~0.8, 水分生产率为2kg/m3左右。由此说明, 我国各种节水农业技术的综合应用程度还十分低下, 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着很大的差距。

据秦大庸等研究, 在现状情况下, 农业节水成本的平均边际投资约1.5~2.0元/m3, 平均约为1.8元/m3, 平均边际成本约0.3元/m3左右, 一般城市供水的边际成本约为0.75~1.5元/m3, 平均1元/m3左右, 而南水北调的供水至北京和天津的成本, 按规划为1.0~1.5元/m3。针对开发新水源、跨流域调水的困难以及农业用水存在很大节水空间的实际情况, 实现农业用水转化可以解决开发新水源与跨流域调水中存在的难题, 提高我国水资源利用效率和促进水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并将成为今后解决我国城市用水紧张局面的关键所在。

2 我国农业用水向非农业用水转化趋势

建国以来, 我国农业用水占总用水量的比例一直呈下降的趋势, 同时工业用水和城市生活用水则呈不断增长趋势, 具体情况见表1和图1。

从表1和图1可以看出, 我国农业用水向非农业用水转化的水量呈增加的趋势。据统计, 2003年我国约有1026亿m3水资源由农业用水转移到非农业用水, 其中工业用水接受了993亿m3, 城市生活用水接纳了223亿m3。据专家预测, 到2050年农业用水占全国总用水量的比例将下降到50%左右。今后,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以及工业化和城市化水平的提高, 加上人口的不断增长, 我国社会用水需求也将日益增加, 农业用水向非农业用水转化的趋势是我国社会经济与资源环境发展的必然选择, 也是实现我国现代化的必然选择。

3 当前我国用水转化中存在的问题

农业用水向非农业用水转化对缓解我国城市用水紧张, 推动我国社会经济健康、稳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目前, 虽然我国对农业用水向非农业用水转化作了很多研究和尝试, 但我国农业用水转化研究还处于初始阶段, 当前我国农业用水转化中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

3.1现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和《取水许可制度实施办法》等主要政策法规中缺乏对于水权的归属、取得和转让的明确规定, 不能满足实践的要求。

3.2没有建立水权交易制度。交易制度的核心就是需要建立一套明确的交易规则和交易程序。通过制定交易规则, 为买卖双方进行交易时提供行为准则, 同时建立起水权交易监管模式, 从而通过水权市场来优化配置水资源。

3.3农业用水转化主要依靠行政措施实现, 且基本上是无偿或低偿转让, 对农业发展和农民节水的积极性造成了沉重打击。在我国水资源有限及农业用水向非农业用水转化不可逆转的局势下, 农业只能靠自身节约用水和调整产业结构来保证自身用水。而节水是高投入的工程, 农民个人没有能力进行, 在农业水资源的转移中农民的利益受到了伤害, 理应给予相应的补偿。目前虽然对我国部分地区对农业用水转化进行了合理的补偿, 但补偿没有形成长效机制, 不能充分激发农民节水的积极性, 也不能保证我国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在观念上也无法感觉到水资源的稀缺性。

3.4农业用水转化过程中, 农民利益必然会受到伤害。目前, 我国农业用水的补偿只是对灌溉工程进行补偿, 没有指出对农业产业和农民损失进行补偿且没有形成长效机制, 因而不能充分激发农民参与自觉节水的积极性和保证我国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在观念上也无法使农民感觉到水资源的稀缺性。

4 农业用水转化可行性分析

目前, 我国农业用水占总用水量的70%左右, 灌溉面积约占全国总耕地总面积的40%, 灌溉用水量占农业用水总量的90%以上, 而灌溉水利用率仅为0.43左右, 作物水分生产率约为0.85 kg/m3, 远远低于世界发达国家灌溉水利用率0.7~0.8和作物水分生产率为2kg/m3的水平。因而我国农业节水潜力巨大, 按照我国现有人口近13亿人, 人均粮食400kg, 农业用水约4000亿m3, 预计未来人口增长到16亿, 人均粮食需求450kg计算, 从水分生产率和灌溉水利用率两个角度来估算农业用水转化潜力。参照节水农业的标准 (如灌溉水的利用率达到70%, 水分生产率为1.2 kg/m3以上, 可称为节水农业;灌溉水利用率为85%以上, 水分生产率达1.80kg/m3以上, 可称为高效用水农业) , 通过节水农业的实施, 农业产业完全可以在保证粮食安全的条件下实现我国水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并可为城市用水提供水源保证。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 农业用水与非农业用水之间的竞争加剧, 农业用水的比例呈不断下降的趋势。实施农业用水转化补偿一方面可以抑制由于水资源利用不当造成的水资源价值流失、经济损失和生态环境破坏, 提高水资源利用水平, 实现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另一方面可以筹集资金进行农业节水改造, 促进农民采取节水措施的积极性, 同时有利于提高工业、生活用水效率, 保障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实施农业用水转化补偿是为了激励农民采取节水措施, 将节余的水用于生活和工业用水, 以促进水资源产出最大化, 促进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因而, 加强农业用水转化研究, 对提高节水主体的积极性, 促进节水措施和节水农业的发展和我国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具有重要的意义。

第一, 缓解我国水资源紧缺的压力。水资源己经成为当前制约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瓶颈, 作为用水大户的农业灌溉用水, 其科学的管理不仅可以维护农业用水安全和粮食安全, 而且可以向工业、城市生活和生态环境等方面转化一定量的水资源, 缓解我国当前水资源紧缺的压力。

第二, 有利于提高农户节水的积极性, 增加灌区农民收益。在农业用水转化中, 充分考虑农业用水的商品属性, 通过农业用水转化补偿机制, 不仅可以提高农户的节水意识, 节约出一定量的水资源, 增加灌区农民的收益, 还能将节约下来的水资源通过各种途径转让给工业或城市, 实现城市经济的健康稳定发展。

第三, 有利于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加强农业用水转化补偿机制研究工作, 可有效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和水分生产效率, 对促进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促进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 缓解我国城市缺水现状具有重要的意义。

第四, 可以抑制由于水资源利用不当造成的水资源价值流失、经济损失和生态环境破坏, 可以筹集资金进行农业开发, 提高农业水资源利用系数, 保障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5 结论

建立和完善农业用水转化补偿机制是一项比较复杂的研究, 它涉及社会、经济、资源与政策环境等多个领域, 要求国家的宏观管理政策、经济政策、行政法律法规制度相互配合共同实现。农业用水补充研究的目的是提高节水主体 (农民) 的节水积极性, 提高农业水资源的利用效率, 在保证我国粮食安全、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同时, 将部分水资源从农业领域向其他领域转移, 满足我国各行业对水资源的合理需求, 保证我国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参考文献

[1]廖永松.中国的灌溉用水与粮食安全[M].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 2006.

[2]孙景生, 康绍忠.我国水资源利用现状与节水灌溉发展对策[J].农业工程学报, 2000, 16 (2) :1-5.

[3]郑通汉.中国水危机[M].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 2006.

[4]秦大庸, 褚俊英, 杨柄.做好初始水权分配促进水资源优化配置[J].中国水利, 2005 (13) :90-92.

[5]黄金平, 邓禾.澳、美水权制度对构建我国水权制度的启示[J].西南政法大学学报, 2004, 6 (6) :124-126.

[6]李晶, 宋守度, 姜斌.水权与水价[M].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 2003.

[7]李利善, 邵远亮, 张开华.完善公益性水利工程融资及补偿机制的探讨[J].农业技术经济, 2002 (3) :2-4.

[8]赵爱国.浅议水管单位社会公益性支出补偿机制的建立过程[J].水利发展研究, 2002 (2) :90-93.

[9]钟其.浅议我国水权制度的构建问题[J].人与自然, 2005 (3) :49-51.

[10]杨路华, 宗金辉.关于农业用水转化的认识[J].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2003 (2) :14-16.

农业研究机构分析 篇2

李然,白茹(来稿)

摘要:我国长期实行的传统农业税制度对农村社会发展产生了诸多不利影响。目前,中国已经整体上进入工业化中期阶段,取消农业税势在必行,它不仅有利于增加农民收入,缓和农村社会矛盾,还有利于我国和谐社会的发展,但取消农业税的同时也带来了诸如财政收入锐减、农村公益事业难以发展、农村义务教育面临困境等一系列问题。因此,政府在取消农业税的后应加快推进农村综合配套改革.关键词:取消农业税,必要性,意义,负面效应,对策研究

温家宝总理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明年全国全部取消农业税。这标志着中国农民将彻底告别千年“皇粮国税”,“以农养政”时代宣告结束,一个“后农业税时代”正在到来,但正如温家宝总理指出的:取消农业税只是“改革的第一步,巩固改革成果还要付出更大的努力,走更长的路。”

一我国全面取消农业税的必要性

1.农民是我国低收入群体,取消农业税是公平原则的要求。农业税是专门面向农民征收的税种,同时具有增值税和所得税的性质。然而,和其它职业劳动所交纳的增值税、个人所得税相比,农业税存在明显不公平现象。首先是和增值税相比。农业税征收对象为农业收入,农业收入中包含农民的生产投入,农民要缴纳占农业收入8。4%的农业税和农业税附加,如果把农业税的税额改增值税,就要扣除农民的生产投入。目前,我国的农民生产投入要达到收入的80%左右,折合成增值税,其税率在40%以上,是其它劳动者所交17%的增值税税率的2.5倍;其次是和个人所得税相比。个人所得税税法规定,劳动者月收入扣除800元的余额作为应纳税所得额。据国家统计局资料表明,2003年农民人均收入2622元,月收入仅200多元,远远没有达到国家规定的个人所得税的起征点,却要交8.4%的农业税和农业税附加,这显然是不公正的。

2.以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出发,取消农业税势在必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重点、难点都在农村。我国农村拥有全国2/3以上的人口,如果没有农村的小康,就根本谈不上全面小康。以保护农业、发展农业、减轻农民负担、缩小农民与其它劳动者收入差距、缩小经济发达地区和经济欠发达地区的贫富差距角度出发,取消农业税势在必行。我国已在浙江,广东等发达地区宣布取消农业税,但这些地方农民根本不缺钱,取消农业税对他们意义不大。真正要取消农业税的是中西部欠发达地区,只有这样才能逐步缩小地区之间、城乡之间差距,才有望实现我国全面小康。

3.取消农业税是适应加入WTO后农产品竞争的需要。在世贸组织成员内,各主要农产品生产国,不仅不向农民征税,而且给农民大量补贴,增强其它农产品在国际市场竞争力。而我国人多地少,农民的农业生产平均土地占有量十分有限,在结构转换中农产品生产成本上升压力本身就较大,征收农税无形中又提高了农民的生产成本。如江苏省从2004年起农业税税率从7%统一调整为4%,计税常年产量和计税价格不变,农业税附加按调整后农业税税额的20%计征,税率调低后农业税及附加综合征收率为4.8%。如江苏盐城市楼王镇的农业税亩平均负担由2003年的75.768元降为43.296元。为平均

减负32.472元,大幅减轻了农民负担过重。显而易见,如果完全取消农业税,可直接降低农产品生产成本,提高我国农产品在国际市竞争力。

二全面取消农业税意义重大

2.1有利于增加农民的收入,发展农村经济

近年来,由于多种原因,农民收入低且增长缓慢。虽然从表面上看税收绝对数额不高,但对低收入的农民来说,负担并不算小,农民负担不断增加。过重的负担挤占了农民家庭消费,直接影响了农民的生产生活。在农业增收难度加大的情况下,减负也是增收,逐步取消农业税就是间接增加农民收入。同时,取消农业税,对农民实施“零负担”政策后也将拆除一些地方政府借农业税“搭车收费”的平台,有利于农民保护自身利益,也有利于农民负担监督工作有效开展,从而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

2.2有利于缓轻农村社会矛盾

由于农业税的特定征收对象和现行农村的治理特点,只要农业税存在下去,基层政府与农业税的征收行为始终会难解难分的纠结在一起,而且某些基层政府把农业税的征收演化成了竭泽而渔式的恶性“收、养”机制,造成了农村干群关系长期以来的不可调解。农业税的取消无形地剥离了基层政府不规范权力的又一依仗,基层政府的行为将会逐步得到规范,有利于改善农村干群关系,缓轻社会矛盾。

2.3有利于和谐社会的建设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建立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精神文明谐调发展的基础上的。“三农”问题作为社会发展的一个薄弱环节,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发展。因此,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解决“三农”问题。而农业税的全面取消有利于增加农民的收入、发展农村经济、缩小城乡差距和缓和农村社会矛盾等,从而促进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的全面协调发展,加快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

三全面取消农业税的负面效应

3.1减少地方财政收入,制约农村基层政府功能发挥

农业税是地方收地方用,尤其是在农业主产区,农业税仍然是乡镇财政的主要收入来源,是基层政府的重要财力保障。因此,取消农业税使得乡镇政府的收入锐减,给贫困和欠发达地区带来了财政困难。而当前县级财政又普遍困难,难以挤出财力安排对乡镇、村转移支付。这样,乡镇一级政府受到财力约束,从而制约了农村基层政权功能的发挥。

3.2农村公益事业难以发展

长期以来,我国农村公益事业的发展都是以农业税作为资金保障的。全面取消农业税造成了乡镇财政收入的严重减少,没有足够的资金来履行社会公共职能,直接影响到农村

公益事业的长足发展。如没有乡镇财政支持,农业基础设施就无法新建和管理维护、农村合作医疗保健和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就难以实施等。

3.3农业新品种和技术服务推广更加困难

我国农村的新品种和技术服务推广一直以来都是举步维艰。一方面是由于新品种和技术推广一般都有很高的技术含量,需要较大的资金投入,而我国农民收入较低,没有足够的资金进行投资;另一方面,我国农民自古以来都是思想保守,不愿接受新事物,唯恐一旦尝试失败会造成经济损失。通常地方政府都是通过地方财政直接补贴或建立赔偿制度来缓解这些问题,而如今全面取消农业税,地方财政收入锐减,农业新品种和技术服务推广将更加困难。

3.4农村义务教育和职业培训面临困境

农业税是农村义务教育的主要资金来源,农民是义务教育的主要投入者。取消农业税后,农村义务教育虽然由县、乡财政拨付,但县、乡财政缺口较大,拖欠教师工资的事时常发生,而县、乡拨付费用也难以及时到位。另外,许多县、乡为适应农村结构调整,引导农民致富,多次为农民举办各类职业技术培训班,向农民传授种植、养殖、栽培等多种生产技术,深受农民欢迎。现在资金来源中断,使得各类培训班无法继续开展下去,农民生产技能无法进一步提高,不利于农业长期高效发展。

四对策研究

全面取消农业税意义重大,但取消农业税带来的负面效应我们也不能忽视。因此,在取消农业税的同时,我们要加快乡镇机构、农村教育和县乡财政体制等以上层建筑为主的综合配套改革。

4.1转变基层政府职能,适应改革需要

目前乡镇政府职能仍然以经济管理为主体,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职能相对较少。免征农业税后,县乡两级政府空闲出大量精力,正好可以腾出手来着力促进服务型政府的转变。基层政府要抓住这一有利时机,把财力物力等公共资源更多地向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倾斜,把领导精力更多地放在促进社会事业发展和建设和谐社会上,切实履行好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

4.2加快县乡财政体制改革

建立社会公共财政体制,大力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县、乡镇财政收入新增部分要提高对农村投入的比重,增加农村基础设施和社会事业的财政投入,向农村提供更多的公共产品和服务。不断改革和完善县乡财政体制,科学界定县与乡镇政府之间的支出责任范围和收入来源,使财权财力承担的职能相当,以财权划定事权,从制度上规范县乡财力分配。在财政体制调整时,要充分考虑基层政府提供公共服务和公共产品的财力需求,在初次分配与再分配时向农民倾斜,真正将农村纳入公共财政框架之内,同时加大对困难乡镇的财政转移支付力度,保障基层政权机构正常运转。

4.3创新农村基础设施的筹资和管理机制

缺少了地方财政的支持,农村基础设施的资金只能通过多元化筹资渠道解决:一是充分利用国家各项支农政策,积极向上争取部分资金;二是采取“一事一议”的办法在广泛征求群众意愿基础上按照“谁出钱,谁受益”的原则和方式,鼓励农民、个体或企业以独资或股分制度投资于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三是县、乡镇地方政府通过减压其它支出,挤出一部分资金用于基础设施建设;四是通过申请补贴或申请银行贷款的方式筹集部分资金。对于基础设施的管理可以引入竞争机制,推行市场化管理,具体做法为:对已建成的农村基础设施的产权进行卖断,所变卖资金由村委会集中起来就地专门用于农村公益基础设施建设,使其滚动发展;对容易管护或维修的基础设施有偿承包,由承包人定期对管护的基础设施进行维修,村委会按照目标责任管理合同书规定支付其劳动报酬。

4.4加强农村义务教育,完善以政府投入为主的经费保障机制

进行农村义务教育是政府的公共职能之一,理应由政府出资解决。在新一轮改革中,要进一步落实“以县为主”的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切实把农村义务教育的责任以主要由农民承担转到主要由政府承担,把政府对农村义务教育的责任以乡镇为主转到以县为主,完善以政府投入为主的经费保障机制。

4.5开征农民个人所得税,调节收入分配

农业研究机构分析 篇3

关键词:农业机械;能耗分析;节能减排

中图分类号:F0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2374(2013)17-0098-02

在生产生活中,机械化水平越高就意味着能耗越高、污染程度越高。在实现农业大规模生产和作业的时候,也会随之产生一些问题,例如机械的耗能过高,农民难以支付,或者是农业机械化过程中对原有的生态破坏较大,对土地造成一定的污染,破坏了原有的作物生长环境。在进行农业机械化进程中需要不断探究如何实现能耗低的机械化生产,同时尽量减小对原来的生态环境和地表土壤造成的破坏。

1 农业机械化进程及面临的主要问题

农业机械化是指农业的发展不单单只是人力劳动来获得收入,而是加大机械的投入力度,扩大机械化的生产规模,打破原有的小农经济的生产模式,通过机械化的生产提高农作物单位面积的产量。

但是在进行农业机械化的进程中也面临着一系列的问题,例如大部分的农业能耗都很高,在资金投入上面临很大的压力,还有就是农业机械化比原有的手工劳动破坏力度大、浪费多。在进行机械化进程中也有很多的机械生产改变了原有的生态系统,对当地环境造成破坏,甚至很多大型机械改变了原有的地表结构,降低了很多土地的粮食产出率。

2 农业机械的能耗分析

2.1 农业机械能耗分析

在全国范围内,农业机械所使用的机械占到全国整体柴油使用量的35%左右。根据以前的调查,2010年的农机动力配备达到4.13kW/hm2,而西方的一些发达国家仅仅是

1kW/hm2左右,这样就明显增大了我国农业机械的能耗度。大体上就是农业的动力配备存在不足,并且机械的利用率不高,机械生产过程中耗柴油量多,面临很大的问题。

2.2 导致我国农业机械能耗高的因素

我国的农业机械大部分是小型的,这必然会导致耕种相同面积内使用的农业能耗要高,而且污染更重。并且我国的农业机械大部分是使用柴油机,这样导致很大的耗油量。还有就是我国的农业生产并不没有形成大规模化、集约化生产,很多的机械都是小型,在进行农业机械化生产时需要不断地换工作场地,这样会导致农业机械的利用效率低,浪费时间,同时产生很大能耗。

2.3 能耗高的弊端

农业机械的能耗高会导致很多的农民难以支付农业机械的日常使用和维护,使农民丧失了机械化进程的信心,很难以接受更加先进的机械使用到新的农业生产当中去。机械化水平的提高虽带来农作物的好收成,但却导致大量资金的投入,很多的农民难以从农业生产中获得收益,只能放弃从事农业,大批流向城市,进城打工,给整个社会也埋下了很多的隐患,制造出了很多不稳定因素。

3 如何在农业机械化进程中实现节能减排

3.1 提高农民素质

农民才是整个农业生产中的主体,只有他们掌握了节能减排的技术才可以真正帮助整个农业机械化进程的节能减排。对此,相关工作人员需要定期在农村进行节能减排的宣传活动,并且鼓励农民争先创优,争做“节能减排”排头兵,带动整个节能减排事业的发展。

3.2 集约化生产

现如今农业发展面临高能耗的现状,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为我们农业生产的分散性,很多家庭都是各自分别生产,使用小型机械,这样造成了很大的浪费。对此,应该鼓励集约化生产,建立生产合作社,由相关技术负责人承包,集中使用大型机械进行大规模的生产,保证农业的按时耕种。集约合作化生产还需要有先进的机械化水平和高科技素质的农民,对此需要加大资金和技术上的支持。这样不仅仅提高了农业产品的产出量,同时也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农业机械的能耗。

3.3 大力推广农业机械节能技术

在进行机械化的进程中,减少农业机械的耗能才能够真正帮助农民脱贫致富。因此负责农业机械化的相关部门和工作人员需要高度重视农业机械节能技术的推广。首先需要研发出一些节能型的先进机械,根据当地的实际需要进行分门别类使用,在研发之后把节能技术推广到田间地头,帮助农民更好更节能地使用新型农业机械。例如滴水排灌、节肥、低耗油技术的研发与推广,农作物免耕种等等节能的技术都有利于整个农业节能减排技术的推进。

3.4 改善农业机械设备

以前我国的农机动力配备达到4.13kW/hm2,而西方的一些发达国家仅仅是1kW/hm2左右,这很大程度上导致了农业机械的高能耗。对此,应该在进行农村机械化进程中淘汰一些过旧的、能耗高的机械,改善一些燃油系统,使农机动力配备降低。同时,需要积极招商引资,扩大资金投入,引进节能减排水平更高的机械投入到农业化生产当中去。

3.5 秸秆还田

在进行大规模机械化生产之后,很多的土地失去了原有的养分,并且机械化操作导致很多的粮食秸秆没有得到循环利用,造成很大的浪费。对此,应该在进行机械化生产之后大力推广秸秆还田的机械化技术,并且加大宣传力度使农民投入到这一项生产当中去。秸秆还田不仅仅可以有效节约,还可以保护土壤的肥料,提高土地的再利用率,为整个的农业生产形成一个良性循环系统。

4 结语

我国是农业大国,农业机械化的进程也不断加快。但是事物的发展都是对立统一的,在机械化水平提高、粮食产量上升的过程中也产生了一系列的问题,机械化的水平并没有达到一定的程度,大部分农业机械都是高能耗的,带来很大的资源浪费,另外就是农业机械化给当地的土地质量甚至周围的环境造成了很大的破坏。对此,我们在大力推进机械化进程的同时需要进行系统地分析当前农业机械的能耗现状以及农业机械产生的主要环境问题,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加大农业机械节能减排的研究力度。

参考文献

[1] 张睿,高焕文.中国农业机械化柴油消耗趋势分析与节能的战略措施[J].农业工程学报,2011,(12).

[2] 刘权乐.农机节能是农业现代化的必由之路[J].中国农机化,2010,(6).

[3] 秦海生.促进农业机械化发展推动农业现代化进程

关于生态农业模式研究的实证分析 篇4

1旱地果草牧菌沼生态农业模式特点及实施

近年来,我国在积极发展生态农业的过程,各地区都根据当地的环境以及农业特点,构建并应用了不同的生态农业模式,福建地区针对自身南亚热带丘陵草地畜牧业等特点,构建并应用了旱地果草牧菌沼生态农业模式,从而促使多级利用系统和良性循环在物质当中得以形成,不仅对牧草以及果树等生产者进行了优化,还对畜禽、沼气分解菌和食用菌等消费者和分解者进行了优化,提升了当地生态系统的良性、持续循环能力。

当地在对该生态农业模式利用的过程中,生态、环境、经济效益等都产生了极大的改善。例如,以当地某奶牛场为例,低丘台地是该厂的所在地,这一地区种植者多种果树,包括荔枝、蜜柚以及龙眼等,在饲养奶牛的过程中,对当地的果园空地以及草坡等进行了应用,实行优质牧草的套种,饲料以牧草、菌草和牛粪等食用菌为主,在有效处理各种废弃物的过程中,将其引入到了沼气池,实现了资源的充分利用[1]。

2旱地果草牧菌沼生态农业模式效益分析

同当地传统的农业生产模式相比,在利用旱地果草牧菌沼生态农业模式的过程中,有效提升了当地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

2.1经济效益

种植业。果草套种方法应用过程中,在相同的土壤面积当中,可以同时种植鲜草和龙眼,在套种地当中,每667m2可以生产出500kg的龙眼和10000kg的鲜草,二者能够共同创造出2500元以上的利润;养殖业。在这一生态农业模式下,针对奶牛养殖来讲,并没有综合考虑皮革以及牛肉销售等,正因为如此,当地的畜牧业还有极大的提升空间。如果一头奶牛的供养需要2000m2的果园套牧草,因此牛奶的收益可达到接近40万元,牛粪的收入可以达到接近20万元,因此在生态农业模式下,当地能够创造出接近60万元的总效益。

在该生态农业模式下,还可以循环利用各种剩余物质,例如,针对食用菌来讲,可以应用牛粪进行蘑菇的栽培,栽培面积可达1.7万m2,每年能够创造收入接近12万元;同时针对沼气这一再生能源来讲,沼气池的用料可以有牛尿、废水等来实现,每年能够生产出4500m3的沼气以及50000kg的沼液,共创造接近1.4万元的沼气池总产值。

2.2生态效益

采用套种法,在当地果园中对牧草进行种植,在有效降低地面裸露程度的过程中,可以增加土壤中包含的肥力,并对土地资源进行充分的利用,促使果园发展过程中形成良好的生态环境[2]。同当地传统的农业生产模式相比,在利用旱地果草牧菌沼生态农业模式的过程中,有效提升了当地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该生态农业模式使用过程中,促使果园土壤中的含水量得到了提升,最高提升度为20.1%,同时增加了1.3%的土壤有机质含量,促使果园生产过程中,形成了高于80%的覆盖面积;在沼液浇施和果草套种的过程中,能够促使果树生长过程中能够把病虫害发生率降低,一定程度上节约了农药和化肥的成本,鲜奶以及龙眼等各种食品更能够得到大众的认可。

3结论

近年来,我国在积极进行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应用生态农业模式替代传统的农业模式至关重要,这是因为,传统的农业生产模式将导致水土的大量流失以及环境和生态的严重破坏,不利于我国实现长期可持续发展,在这种情况下,本文以旱地果草牧菌沼生态农业模式为例展开了研究,希望对我国农业的发展起到促进作用。

摘要:我国是农业大国,在积极进行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农业生产的重要性不容忽视,然而,随着农业投入与产出的不断增加,必将导致农业生态的严重破坏,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积极加强生态农业模式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旱地果草牧菌沼生态农业模式为例展开了实证分析,希望为我国农业的发展奠定一定理论基础。

关键词:于生态农业模式,研究,实证分析

参考文献

[1]林孝丽,周应恒.稻田种养结合循环农业模式生态环境效应实证分析——以南方稻区稻-鱼模式为例[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4(3):37-42.

农业研究机构分析 篇5

主要从深圳市农业对水体的陆源污染包括农田化肥流失和畜禽养殖业排污等污染源出发,通过对农业化肥施用量和施用强度、畜禽养殖业排污变化趋势分析,估算出二者各自污染物排放量,探讨其与深圳近海水体污染变化趋势间的`关系.对相关数据分析表明:(1)深圳市农业化肥流失是深圳近海水体富营养化成因之一,其在1994年之后对近海水体污染程度加大;(2)深圳市畜禽养殖业排污是深圳近海水体富营养化主要成因之一,其在之后对近海水体污染程度加大;(3)农业化肥流失和畜禽养殖业排污主要受农业用地面积、农业政策的影响.

作 者:应文晔 江天久 牛涛 陈菊芳 YING Wen-ye JIANG Tian-jiu NIU Tao CHEN Ju-fang 作者单位:应文晔,牛涛,YING Wen-ye,NIU Tao(暨南大学,生命科学技术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广东,广州,510632)

江天久,陈菊芳,JIANG Tian-jiu,CHEN Ju-fang(暨南大学,生命科学技术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广东,广州,510632;华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技术学院,广东,广州,510631)

农业研究机构分析 篇6

1.龙头企业群体不断壮大

各级坚持把产业化经营作为提高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水平的突破口,对外抢抓招商引资,对内注重技改扩规,龙头企业群体不断壮大。2010年,全区新发展规模以上龙头企业12家,目前总数已达到82家,其中市级42家、省级6家,出口创汇型企业15家,共涉及粮食、蔬菜、肉类、果品、桑蚕、中药材等九大类农产品。

2.特色产业规模效益日益凸显

龙头企业在发展中的主导作用得到了充分发挥,通过推广新品种、新技术,拉长产业链条,培育特色产业,有力的促进了农业快速增效、农民持续增收。截至目前,全区“一村一品”特色高效农业面积45万亩,设施大棚15万个,“一村一品”特色乡镇6个,蔬菜专业村102个。

3.经济合作组织发展迅速

从合作的领域看;合作业务范围涉及到生产、加工、储藏、运销、开发劳务等行业;从合作的形式看,有以提供技术、信息、销售服务为主的专业协会、 研究会,有直接与社员签订购销合同、实行统一提供生产资料、统一技术服务、统一收购产品、统一结算的专业合作社;从兴办方式上看,有种植、养殖专业户牵头兴办的,有农技推广服务部门领领办的,有农产品加工、销售龙头企业与农民联办的。2010年全区新增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35个,总数达到438个,入社农民近20万人,吸引带动农户近13万户,辐射带动20.7万农民户均增收1600元以上。

4.农产品品牌效应进一步提高

坚持把培育品牌农业作为提升农业发展质量的关键,大力引导企业开展“三品”认证工作,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不断拓展农业产业化发展空间,提高农产品的品牌知名度,实现农副产品加工增值。截至目前,全区有机、绿色、无公害农产品认证面积分别达到6万亩、47万亩和60万亩,38种农产品通过国家无公害农产品认证,9种农产品获得国家绿色食品标志,5种农产品被认定为山东省名牌农产品。蚕茧产量占全省的1/3以上,连续11年居全省第一位,蚕茧质量、单产、经济效益连续20余年位居全省首位。

二、正视问题,发挥优势,坚定加快全区农业产业化发展的信心和决心

近年来,岱岳区农业产业化发展水平显著提高,在带动农业结构调整、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提高农业素质,促进农民增收方面发挥作用,但与建设现代农业先导区的目标要求相比,仍存在一些突出的薄弱环节和明显的制约因素。

1.总体规模不够大

近年来,全区农业龙头企业数量不断增加,但受生产规模的影响,小而散、档次低的问题还十分突出,农业龙头企业在转变农业增长方式、带动产业升级、促进农民增收中未能发挥充分的示范带动作用。

2.加工能力不够强

全区适宜加工的初级产品品种少,农产品产后保鲜、贮运、加工环节科学攻关滞后,企业的产品基本上停留在粗加工上,深加工产品、二次增值产品少,高科技产品、名牌产品更少,企业的市场开拓能力,科技创新能力不够强,限制了对初级农产品的消化吸收和农业产业链条延伸,影响了产品的销售空间和加工增值。

3.利益联结不够紧

当前,全区农业产业化经营总体上还处于初级阶段,农产品加工企业与基地、农户之间还停留在以产品买卖关系为基础的低层产销合作上,没有真正形成“风险共担、利益均沾”的经济利益共同体,企业返利于农户得很少,“订单农业”受市场行情变化和企业、农户信用程度的限制,普遍存在订单好下兑现难的问题。

4.标准化水平不够高

长期以来,受家庭生产经营传统模式的影响,产业基地规模小而散,种养大户少,客观上制约了产业化发展,不利于形成大规模的基地,大多数乡镇没有形成独具特色的产业基地,规模效益无法显现。

三、抓牢关键,强化落实,努力开创全区农业产业化发展新局面

针对目前农业产业化发展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围绕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顺利实现“十二五”期间全区农业产业化发展目标,应着力转好以下几点。

1.强化科技创新,增强企业带动能力

按照扶优、扶强、扶大原则,培育一批市场前景好、效益高、能够促进农业特色主导产业优化升级的农产品加工、流通企业。坚持引进、消化、吸收和自主开发并举,运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加快改造传统农产品,促进农业开发由数量型向质量型转变,提高企业整体发展水平。

2.强化名牌培育,提升市场竞争力

按照“质量塑造品牌,品牌开拓市场”的思路,以标准创品牌,靠品牌拓市场,向品牌要效益。

3.强化合作经营,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

积极引导农民和龙头企业建立形式多样的专业合作社、专业协会、股份合作社、集体经济合作组织,组织农民按照统一的产品标准和生产规程进行生产。

4.强化提质增效,促进农民持续增收

依靠科技进步,大力实施以旧棚改造、品种优化、技术创新为主要内容的农产品提质增效工程,不断加强农业科研成果转化,大力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巩固和发展一批农产品农产品加工流通企业,引导企业对新产品、深加工产品、二次增值产品和高科技产品进行生产和研发,逐步健全农产品储藏、加工、流通体系,促进产供销一体化,增强企业的科技创新能力和市场开拓能力。

5.强化政策扶持,创优发展环境

农业研究机构分析 篇7

一、黑龙江省农业保险的现状分析

通过农业保险农户可以稳定农业的生产经营、提高农业的综合生产能力,将农业生产经营中存在的风险以较小代价转移到保险公司,以保障农业生产稳定持续地增长;保险公司通过农业生产、防灾、销售等各环节的风险管理和市场化运作等环节来提升农业抵御自然灾害、提高处置灾害或疫情能力。黑龙江省是受自然灾害影响最为严重的地区之一,农业要发展,农民要富裕,就必须加大农业保险的发展力度。从另一个角度讲,保险市场在城市中已趋于饱和状态。针对“服务三农”的使命,保险业的发展要致力于农村,同时保证了保险经营主体的自我生存和发展。但中国的农业保险一直处于萎缩状态,出现了与新农村农业发展要求严重不相适应的现象。

(一)保险业整体发展迅速,农业保险却发展滞后

自改革开放以来,黑龙江省保险业总体发展迅速,但农业保险却出现了萎缩发展滞后的局面。各种自然灾害给农民的农业生产带来了巨大的损失。农民承担的风险越来越大,急需相应的农业保险来转移风险,为农民提供经济补偿,减轻农民的损失。然而据资料显示,在保险收入方面,黑龙江省的保费收入从1996—2006年的年均增长超过了32%,而农业保险收入却从1996—2006年出现了年均负增长9.8%;同时保险大市场在不断地壮大,商业保险市场逐渐形成,但是只有极少数的保险公司涉足到农业保险方向上来,从而出现较少数保险公司承担农业保险业务的局面,其力量薄弱。在农业保险中的险种也在逐渐地减少,由最初的60多个险种降到不到30个险种。相对于黑龙江省保险业整体的发展情形来说,农业保险的发展还是相对滞后。

(二)农业保险亏损严重,赔付率极高

黑龙江农业是自然灾害多发的地区,如洪水、干旱、霜冻、病虫害等等其涉及的范围广,从而导致农业保险承保的风险不仅发生概率高,而且损失集中、覆盖面大,因此其赔付率也远远高于一般的财险。据资料记载,1986—2008年黑龙江省农业保险保费的收入为4.98亿元,累计赔付支出为4.25亿元,赔付率高达85.3%,大大高于一般财产保险赔付率63.5%的平均水平,也超出了保险界公认的70%的临界点;若加上其中产生的其他费用,农业保险的平均综合赔付费率就已经超过120%,导致农业保险长期处于亏损的经营状态,这就是许多商业保险公司不愿涉及农业保险的主要原因。更主要的是农业风险发生的时间、空间不够充分的分散,很容易形成巨灾,导致保险公司的实际赔付率高于预期的赔付率。此外,农业保险中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同样导致农业保险赔付率居高不下。农业风险的地域差异性和个体的差异性比较大,使得农业保险的逆向选择相当严重。而且受农业生产的经营属性及小农意识的影响,保险公司对农业保险的道德风险难以进行有效的控制。

(三)费率标准偏高,投保比率较低,农业风险保障严重不足

农作物损失率和养殖业死亡率相对很高,导致保险公司不得不提高农业保险的净保费率的标准,从而达到保险公司在其农业保险中的收入与赔付之间的平衡。但是高标准的费率大大超出了农民的年收入水平,进而阻断了农户对农业保险的投保激情。高费率导致低投保率,低投保率又引发了农业保险高费率的恶性循环。同时,由于黑龙江省地域幅员辽阔,各地农业条件和所面对的风险差异很大,在灾害较多的地区,农户投保热情较高,而低风险地区的农户存在一定的侥幸心理,不愿意承担高额保费,农业总承保率相对过低,在遇到农业灾害时农业保险的赔付金额很少,根本无法补偿农业经济,恢复农业发展。这样,风险分担机制难以发挥作用,只有小部分农业财产能够得到保险保障,绝大部分暴露在风险之中。

二、黑龙江省农业保险面临的问题

客观来说,黑龙江省农业保险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问题,农业保险缺乏法律法规的支持、商业化经营机构落后、农业再保险体系缺失、从业人员的素质不高及广大农民保险意识过低等,这些问题严重制约着中国农业保险的发展,同时使得农业保险的作用未能充分发挥出来。

(一)缺乏保险制度和保险体系的支持

目前国家还尚未建立统一的农业保险法规体系,农业风险基本处于无法可依的局面。缺乏长效机制的推动和保障,各个地区做法不一,程度不同,不利于农业保险的规范发展。农业保险制度在农业保险业务的开展主要采取重点试验的做法,但却未在农村普及开来。同时,中国对农业一贯实施保护价格政策以及补贴政策,未能充分认识到农业保险对于农村经济稳定发展的重要性,从根本上造成了中国农业保险制度的缺失与不完善。

(二)农业保险组织机构实施障碍较多

商业保险公司针对农业保险的高风险、高成本、高赔付等特征,而放弃其在农业保险中投入,广大农户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作为主体的政府部门的财政支持也处于尴尬境界,最终导致巨大的农业保险市场无人涉足,农业保险组织实施系统尚有待加强。

(三)农业保险利益机制不完善

改革开放以来,在面对改革深化和市场化步伐加快背景下的金融系统,众多公司越来越强调其商业性质,注重利润考核指标。同时,农业保险一直是由商业性保险公司依市场化经营方式来提供的。而该种市场化经营的方式与农业保险的特殊性是不相适应的。究其原因农业保险是高成本、高风险、高赔付的现实情况,这样就严重影响了保险公司的正常、稳健经营,使其无利可图,连年亏损。这样在与人身保险和其他财产保险的效益相比之下,保险公司就从根本上缺乏开展农业保险的动力。

(四)农业保险销售渠道不畅通

农业保险一般承保规模小,以强制投保为主,仅仅承保为数很少的农业种植与养殖的品种,即使是自愿投保也是被动地等待农户来投保。许多保险公司的保险人看其农业保险的低收益而并非自愿开展保险业务,只是出于政策上的需要或强制执行,不重视农业保险销售渠道的维护与扩展,不针对吸引更多农户参加保险积极而主动地采取有效措施。这些制度上的这些安排造成农业保险产品的销售渠道单一。

(五)农业保险产品覆盖范围较小

其实农民对农业保险产品有着多样化的需求,而中国农业保险险种单一,保险标的品种少,大多数是农作物与禽畜类,很少涉及经济作物与特种养殖,为了便于操作,尚未形成系统化的农业保险产品体系。农户选择保险产品的空间过于狭小,也使得农业保险的购买力下降。经营机构没有意识到农业保险产品多样化的重要性,忽视了创新,没有完善的农业保险产品研发、设计体系,是黑龙江省农业保险发展滞后的又一个重要原因。

(六)农业保险中介服务发展相对滞后

农业保险经营机构对吸收农业保险投保人采取消极等待的态度,市场竞争并不激烈,不存在市场竞争,促使着保险人采取服务来吸引、占领市场,这样就使得农业保险服务意识的缺失,未建立起完善的保前、保中、保后全方位服务的规范与制度。这一服务体系上的不完善导致农业保险的落后。

(七)农业保险专业人才素质有待提高

农业保险需要相关专业人员进行专业方面的操作。比如,保险费率拟定、损失评估等,农业防灾防损与保险期间监管都要求有专门的农业保险技术人员来操作,这样可以让投保户充分地了解期间的过程,更有效地减少保险风险损失,降低赔损率。然而中国的保险代理人、保险经纪人、公估人等对农业保险专业知识的了解却很少,更不用说达到专业要求了。

(八)农民的保险意识不强

农民买不起保险,农业保险的高风险与高成本往往使得农业保险的费率较高。况且农作物险种的费率高达9%~10%,对农民来说负担过重。当然也有些农户对保险缺乏正确的了解和认识,在保险公司以合理理由拒赔后就对保险产生了错误的不信任感;或是有的农户对保险有错误的认识,认为买保险是加重自身的经济负担,能免则免,保险意识不强。加之依赖灾年救济的心理,造成他们的投保积极性不高。

三、建立并完善现代农业保险制度体系

农业保险制度是市场经济国家考虑到降低并分散农业自然风险而建立的一种特殊经济补偿制度。鉴于现阶段黑龙江省的农业保险为单一的依靠政府财政救助的线性模式向,甚至在基层农村出现线断、点散的发展局面,很难形成全省范围内系统性的农业保险制度以及农业保险业务组织实施,黑龙江省应当统筹协调,构建起以政策性农业保险为主体,以商业性保险为补充,以充裕的财政补贴为支持网络式农业风险保障模式,并要求国家和黑龙江省保险业监管部门加强对各类农业保险机构从事农业保险业务的监督与检查,防止和打击各类违规操作行为。具体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实现:

第一,建立以政府财政补贴为主导的政策性农业保险制度。同时要求国家尽快制定《农作物保险法》和黑龙江省制定专门的农业保险法规与农业保险部门规章,抓紧填补基础制度的空白,在具体实施中对关系国计民生的水稻、玉米、小麦和大豆等大宗农作物实行强制性保险,政府对强制性保险的农作物执行低费率标准和高补贴政策,这也是部分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所采取的通用做法。

第二,在阳光农业相互保险公司的基础上探索建立基层农业自然灾害互助合作保险制度。互助性的合作保险是农民在自愿基础上,以与互助共济为原则,将风险预防与保险相结合的民间性农业合作保险组织形式。这些互助保险组织的保险基金来源由地方政府和农民集资共同承担,并且要求地方政府的出资比例不得低于50%,在基层农村实行新型金融互助组织的基础上,创新农民缴费形式,如通过抵押、质押的手段实现保费的缴纳。这些探索性的实施方案可以先在哈尔滨地区实行,在取得有效经验的基础上再在全省范围内进行推广。

第三,组建由政府与社会共同联办的农作物保险组织,并以政府控股为主体、调动社会资本来参与建立。这样的组织可以组建成股份制有限公司的形式,按照投资者、董事会、管理者三级控制的群体结构运行,对某些农作物实行商业性保险模式以转移风险,弥补政策性保险的不足,进而规避农业自然灾害风险。但是,这种模式不宜在经营规模相对较小的黑龙江省农区开展,可以通过由黑龙江省农垦总局牵头示范,在全省农垦地区试点先行,增强农业风险转移的社会化程度,以保障农业生产者的利益最大化提供制度和组织保障。

第四,适当转变中央和地方政府对农业生产的补贴形式,将一部分种粮直补和农业生产资料综合直补转换为农业保险补贴。粮食直贴与农资综合直补的发放金额对于农业生产实践性作用并不十分显著,况且在发放的过程中,还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管理成本有所增加,所以建议各级财政可以通过转移支付的方式,以部分农业直补资金代理农民执行投保业务,如此以来,保费的来源问题得到了解决,也培育和活跃了国内农业保险市场。

四、结束语

在黑龙江的农耕文化史中,农业生产遭受了各种各样的自然灾害的侵袭,给农业及其他部门造成的灾害损失日益加大,严重影响了黑龙江省粮食产量、农民收入、农民消费水平以及农业再生产。因此,黑龙江省应建立以政府财政补贴为主导的政策性农业保险制度、积极探索建立基层农业自然灾害互助合作保险制度、组建由政府与社会共同联办的农作物保险组织、适当转变补贴形式为农业保险补贴等,与此同时提高政府、保险公司、农户的积极性,使黑龙江省农业保险更好地发展下去。

参考文献

[1]黄崇福.自然灾害风险评价[M].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5.

[2]孙蓉, 朱梁, 等.世界各国农业保险发展模式的比较及启示[J].财经科学, 2004, (5) .

[3]伍晓容, 唐艳.当前中国农业保险模式的理性选择——以黑龙江阳光农业相互保险公司为例[J].沈阳大学学报, 2009, (2) .

[4]陈彦彦, 于志娜.黑龙江垦区相互制农业保险模式分析[J].学术交流, 2010, (5) .

农业研究机构分析 篇8

1 我国农业科研机构的科技资源现状

我国是发展中的农业大国,因此,党和政府非常重视农业科研机构的发展。经过几十年的投入,尤其是自2004年以来,我国农业科研机构从数量、行业、人员、科研成果产出等各方面均有了长足的发展[4],农业科研公共投入对于农业生产率增长的贡献也较为明显[5]。对我国农业科研机构的科技资源状况进行分析可以为测算农业科研机构科技运行效率起到一定的铺垫作用。

1.1 中国农业科研机构数量与结构

根据《中国农业科技统计资料汇编》显示,我国农业科研机构的数量在2000年至2009年发生波动起伏,其数量的增减是伴随我国农业科技机构改革的进程而变化的。

到2009年底,中国地市级及以上的农业部门所属的除科技情报机构以外的全民所有制独立研究与开发机构共有1 093个,相比较2000年的 1 109个减少了16个,而比数量最高年份的2008年减少了140个,其中农业部属、省属和地市属农业科研机构分别有59个、452个、582个。由此看来,农业部所属的科研机构虽然所占比例相对较小,但其拥有的科研实力确实非常强大的。涉及到具体行业的农业科研机构分布情况为,在种植业、畜牧业、渔业、农垦、农机化五个行业中的农业科研机构数量分别为656个、115个、118个、54个、150个,分别占农业科研机构总数的60%、10.5%、10.8%、4.9%、13.7%(见表1)。显而易见,种植业一头独大的局面依然存在,也一定程度反映我国农业科研机构的行业分布不均衡。从具体的区域分布来看,农业科研机构由于区位、生态环境差异及历史条件的不同而体现出不均衡分布的特点,其中:中南地区最多有254个,占全部农业科研机构总数的24.56%;其次是华东地区有239个,占全部农业科研机构总数的23.11%;其他四个地区拥有的农业科研机构数量基本持平,西北地区虽然地理位置相对不占优势但考虑到均衡发展与战略布局的需要而设置了142个农业科研机构,占 13.73%,东北区135个,占13.061%,西南区134个,占12.96%,华北地区相比较而言最少只拥有130个,占全国农业科研机构总数的12.57%。

1.2 中国农业科研机构科技人员构成

我国农业科研机构科技活动人员数量在1996—2009年间出现类似“U型“的变化趋势。1996年有55 590名科技活动人员,之后随着科研机构改革步伐的加快使得农业科研机构进行了转制、精简、分流等,这样使农业科技活动人员数量大幅度减少,到2002年达到最低值的47 501人;农业、农村和农民的三农问题形势不容乐观,中国政府对农业的政策发生重大变化,高度重视农业科技工作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吸引科技人员投身到农业科技活动中去,于是在2002—2009年间,农业科技活动人员的数量逐渐回升,如图1所示,到了2009年,农业科研机构的科技活动人员达到55 696人。2009年与2008年相比,全国农业科研机构的职工总数及从事科技活动人员呈相对递增趋势,2009年比2008年分别上升1.5%和2.1%。在从事科技活动的人员中,科技管理人员有10 785人,占16.9%;课题活动人员有40 125人,占62.8%;科技服务人员有12 986人,占20.3%。在从业人员中,从事生产经营活动人员有17 885人,占总数的18.8%;离退休人员6.99万人,比2008年增加0.76%;部属科研机构职工1.32万人,占从业人员的13.9%;地市属科研机构职工3.48万人,占从业人员的36.6%。

2009年,中国农业科研机构从业人员共有94 976人,其中种植业科研机构职工最多,有63 222人,占从业人员的66.6%,而种植业拥有科技活动人员44 408人,占农业科研机构从事科技活动人员总数的69.5%;畜牧业有从业人员10 142人,占10.68%,其中畜牧业的科技活动人员有6733人,占从事科技活动人员总数的10.53%;渔业有从业人员7 081人,占7.46%,其中渔业的科技活动人员有4 901人;农垦有从业人员8 038人,占8.46%,其中农垦拥有3 593名科技活动人员,只占从事科技活动人员总数的5.62%;农机化科研机构职工最少只有6 493人,占从业人员的6.8%,其中农业化科研机构的科技活动人员有4 261人,占从事科技活动人员总数的6.67%。详细情况如图2所示。

农业部所属农业科研机构人员构成:到2009年为止,农业部所属的农业科研机构从业人员中,中国农科院有7 889人,占59.65%;中国水科院有1 920人,占14.52%;中国热作院有3 416人,占25.83%。在各具体研究机构中,中国农科院有科技活动人员5 552人,占67.7%;中国水科院有科技活动人员1 381人,占16.84%;中国热作院有科技活动人员1 267人,占15.45%。如图3所示。

中国各大区农业科研机构人员构成情况:到2009年为止,中国农业科研机构从业人员总数为81 751人,其中:华北区10 464人,占12.8%,华北地区有科技活动人员55696人;东北区有从业人员11 512人,占14.08%,东北地区的科技活动人员数量为8 390人;华东区有从业人员20 021人,占24.49%,华东地区的科技活动人员数量最多,达到20 021人;中南区有从业人员20 477人,占25.05%;西南区有从业人员11 043人,占13.51%;西北区所拥有的从业人员最少,只有8 234人,占从业人员总数的10.07%,而从事科技活动的人员也最少,如表2所示。

1.3 中国农业科研机构科技经费情况

2009年全国农业科研机构经费支出总计155.55亿元,比上年增加了18.88%。从整个支出项目来看,科技活动经费内部支出、其它支出最多,分别占总支出的77.16%和15.21%,其中人员费用(含工资)达37.50亿元,占科技活动经费内部支出31.24%。农业部属科研机构经费支出43.77亿元,省属科研机构经费支出79.13亿元,地市属科研机构经费支出32.65亿元。

按管理系统,2009年,中国农业科研机构全年经费支出155.55亿元,其中:种植业支出103亿元,占66.21%;畜牧业支出19.43亿元,占12.49%;渔业支出12.85亿元,占8.26%;农垦支出10.68亿元,占6.87%;农机化支出9.59亿元,占6.17%。外部支出总额为3.8亿元,其中:种植业支出3.2亿元,占84.22%;畜牧业支出0.13亿元,占3.40%;渔业支出0.35亿元,占9.25%;农垦支出0.12亿元,占3.04%;农机化支出0.03亿元,占 0.10%。

2009年,农业部属农业科研机构全年经费支出43.78亿元,其中:中国农科院获支出31.49亿元,占71.94%;中国水科院支出5.80亿元,占13.25%;中国热作院支出6.48亿元,占14.81%。

2009年,中国各地区农业科研机构全年内部经费支出111.77亿元,其中:华北区支出17.73亿元,占15.87%;东北区支出13.38亿元,占11.97%;华东区支出32.78亿元,占29.32%;中南区支出25.23亿元,占22.58%;西南区支出14.11亿元,占12.63%;西北区支出8.53亿元,占7.63%。外部经费支出1.44亿元,其中:华北区支出0.57亿元,占39.72%;东北区支出0.067亿元,占4.64%;华东区支出019亿元,占13.63%;中南区支出0.35亿元,占24.17%;西南区支出0.22亿元,占14.98%;西北区支出0.041亿元,占2.87%

1.4 中国农业科研机构科技著作、论文和专利申请授权情况

2009年全国农业科研机构发表科技论文28 112篇,比2008年增加3 392篇,其中在国外发表的1 827篇;出版科技著作897种,比2008年增加204种。

2009年全国农业科研机构共受理专利2 254件,比2008年增加46.4%;专利授权955件,比2008年增加34.5%,拥有发明专利1 765件。

在发表的28 112篇科技论文中,农业部属科研机构发表7 362篇,占 26.19%;省属科研机构发表15 328篇,占54.52%;地区属科研机构发表5 422篇,占19.29%。在出版的897种科技著作中,农业部属科研机构252种,占28.09%;省属科研机构512种,占57.08%;地区属科研机构133种,占14.83%。在申请的2 254件专利中,农业部属科研机构占33.76%,省属科研机构占57.41%,地区属科研机构占8.83%。在获得的955件专利授权中,农业部属科研机构占33.30%,省属科研机构占51.73%,地区属科研机构占14.97%。在拥有的 1765件发明专利中,农业部属科研机构占26.46%,省属科研机构占62.89%,地区属科研机构占10.65%。2009年度共有1 827篇科技论文在国外发表,其中农业部属科研机构发表的占52.33%,省属科研机构的占36.78%,地区属科研机构的占10.89%。由此可见,国家队的学术水平相对较高。但是,从专利授权的情况来看,我国2009年度农业科研机构能够获得国外的专利授权只有3件,说明我国农业科研技术水平与国际水平相比尚有比较大的差距。

2009年度,种植业发表科技论文18 090篇,占64.35%;畜牧业4 497篇,占16%;渔业3 270篇,占11.63%;农垦1 629篇,占5.79%;农机化626篇,占2.23%。在出版的897种科技著作中,种植业占73.02%,畜牧业占13.04%,渔业占8.47%,农垦占3.01%,农机化占2.45%。在申请的2 254件专利中,种植业占59.67%,畜牧业占10.91%,渔业占17.48%,农垦占6.61%,农机化占5.32%。在拥有的1 765件发明专利中,种植业占75.58%,畜牧业占8.33%,渔业占7.93%,农垦占3.17%,农机化占7.99%。以上数据分析表明,农机化领域发表的科技论文以及出版的科技著作虽然比重不高,但该领域的科技人员非常重视专利保护,他们的专利申请数以及拥有的发明专利的比重却是相对比较高的。

2009年度,农业部属农业科研机构共发表科技论文7 362篇,其中:中国农科院4 203篇,占57.09%;中国水科院2 158篇,占29.31%;中国热作院1 001篇,占13.60%。在出版的252种科技著作中,中国农科院占79.76%,中国水科院占11.11%,中国热作院占9.13%。三家机构共申请专利761件,中国农科院占45.6%,中国水科院占41.66%,中国热作院占12.75%。

2009年度,中国各大区域农业科研机构发表科技论文20 750篇中,其中:华北区占11.23%,东北区占13.67%,华东区占 31.00%,中南区占18.62%,西南区占14.33%,西北区占11.14%。出版的645种科技著作中,华北区占11.60%,东北区占13.09%,华东区占44.20%,中南区占17.68%,西南区占10.45%,西北区占2.99%。在637件专利授权中,华北区占16.17%,东北区占10.36%,华东区占39.40%,中南区占12.56%,西南区占11.62%,西北区占9.89%。

2 我国农业科研机构科技运行效率分析

2.1 分析方法、指标的选取及数据处理

数据包络分析法(DEA)是在Farrell和Afriat研究的基础上,由A.Charnes,W.W.Cooper和E.Rhodes等人以相对效率概念为基础发展起来的一种最常用的非参数生产前沿效率评价方法,该方法也是一种较好的相对效率评价模型。本文运用该方法的基本思想是:将具体省份的农业科研机构作为一个决策单元,由决策单元组构成评价群体,假定处于同一评价群体的每个农业科研机构具有同样种类的资源消耗(科技人力资源、科技经费支出等),并产生出同样种类的“产品”(科技著作、科技论文、专利等);在指标项和决策单元确定以后,运用数学规划模型来比较农业科研机构之间的相对效率,进行投入产出比率的综合分析得到具体省份农业科研机构综合效率的量化指标值,从而确定是否DEA有效。本文运用DEA中规模报酬可变的基于投入导向的BCC模型如下:

undefined;i=1,2,…,m;j=1,2,…,n

综合考虑指标的全面性、代表性、可得性、简洁性、整合性等原则,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价指标体系。专利作为科技创新产出已经有学者进行了研究[6,7,8],这些成果可以借鉴并运用到农业科研机构科技运行效率测评中去。出于数据的可得性和农业科研情况的特殊性等方面的考虑,将农业科研机构发表的科技论文包括在国外发表的、出版的科技著作、获得专利授权作为农业科研机构科技运行产出绩效的衡量指标,而将科技人力资源和科技财力资源作为农业科研机构科技运行绩效的投入指标。为了保持数据的连贯性,把重庆的数据并入四川作为一个省份,文中的数据均来自《全国农业科技统计资料汇编》。

2.2 农业科研机构科技运行效率分析

我国具体各省的农业科研机构的综合效率及分解的纯技术效率、规模效率和规模报酬情况见表3所示。经过对2009年我国农业科研机构的科技投入与科技产出的软件测算得出结论为,全国农业科研机构的平均综合效率为0.775,比2000年的综合效率值0.778有所下降。综合效率分解的纯技术效率与规模效率的平均值分别为0.845和0.912,也都小于1;与2000年对比可以发现,纯技术效率有所提高,即由2000年的0.832提升至2009年的0.845,而规模效率有所下降,即由2000年0.937降至2009年的0.912,规模效率下降的幅度大于纯技术效率提升的幅度。由于数据包络分析方法所测算出来的是相对效率,也就是说运用内部的标杆所衡量出来的效率,在技术层面上导致这种整体均值非效率的原因有两个:其一,在2009年度,我国有河北、安徽、新疆等19个省份的农业科研机构的科技运行处于DEA非效率状态,即综合效率值小于1,这导致全国农业科研机构的科技运行平均效率不高(0.775);其二,我国不同省份间的农业科研机构的科技资源分布差异较大,使得各省之间农业科研机构的科研实力不平衡程度扩大,这样就会出现在数据包络分析前沿面上的农业科研机构的科技运行效率较高,与之对应,那些处于前沿面下方的农业科研机构的科技运行效率就会低很多,最终导致农业科研机构整体的相对效率均值只有0.775。针对导致各省份农业科研机构科技运行效率高低的具体原因,需要进一步从其他角度进行衡量分析,以便得出更加科学可信的结论。从30个省份的综合效率值来看,综合效率有效的有北京、天津、上海、江苏、浙江、福建、山东、湖北、贵州、青海、宁夏11个,占36.67%,也就是说这11个省份的农业科研机构科技资源的投入产出规模为我国各地区中相对最优的,处于生产前沿面上,相对2000年而言,综合效率有效的增加了4个;综合效率非有效的省份为剩下的19个,即河北、山西、内蒙古、辽宁、吉林、黑龙江、安徽、江西、河南、湖南、广东、广西、海南、四川、云南、西藏、陕西、甘肃和新疆。由此看来,我国农业科研机构的科技资源配置效率相对偏低,因此需要农业科研机构的改革与整合以提升农业科研机构的科技资源配置效率,但是鉴于各个省份历史、地理等多方面的特殊原因而应采取适当的倾斜性政策,使地区间的差距不会越来越大而是相对协调发展。

续上表

注:表中效率数值是根据原始数据运算整理所得,下同

从技术效率分解的结果来看,纯技术有效与规模有效的分别为16个、11个,分别占总的省市数量的53.33%、36.67%。纯技术有效率而只是由于规模非效率导致整体技术非效率的地区有黑龙江、河南、海南、四川和西藏,没有达到规模有效但由于纯技术非效率导致整体技术非效率的省份,整理结果如表4所示。黑龙江、河南、海南、四川和西藏的综合技术效率非有效是由于规模效率相对较低导致的而与纯技术效率无关,因为以上五个省区的纯技术效率值都是1。以上结论给我们的重要启示是,这五个省区农业科研机构科技运行效率的提高需要重视科研的规模与布局情况,而不是注重投入的技术性方面的利用效率。农业科研机构所处的规模报酬阶段决定了是要扩大规模还是缩减规模以便提高科研的规模效率。由于黑龙江、河南和四川三省是处于规模报酬递减的阶段,所以要实现规模经济就应该减小科研投入的规模;与此相对,海南与西藏则可以通过投入规模的扩张来实现规模经济。值得我们注意的是,规模阶段是个动态的过程,会随着投入的变动而发生相应的变化,因此,应该注意适时进行调整。

河北、山西、内蒙、辽宁、吉林、安徽、江西、湖南、广东、广西、云南、陕西、甘肃和新疆14个省区的农业科研机构的综合技术效率非有效都是由于纯技术效率值与规模效率值都小于1导致的,因此要提高这些省份农业科研机构的科研效率,就必须从人员资金冗余的调整以及科研管理体制改革等方面着手,同时根据所处的规模阶段进行规模大小的调节。

我国农业科研机构科技运行处于规模报酬递增的地区有内蒙、辽宁、安徽、江西、广东、广西、海南、西藏、陕西9个省区,所占比例为30%,意味着这些省区可通过加大科研投入规模来提高规模效率。相对2000年时21个处于规模递增阶段的省区而言有所下降,这也反映出经过近10年的发展,农业科研机构的规模逐渐达到比较适度的水平。河北、山西、吉林、黑龙江、河南、湖南、四川、云南、甘肃、新疆10个省区农业科研机构的科技运行处于递减阶段,所占比重为33%,而在2000年处于规模递减的只有内蒙古和广东两个省区;处于规模报酬不变的有北京、天津、上海、江苏、浙江、福建、山东、湖北、贵州、青海、宁夏11个省市区,如表5所示。

3 结论

在借鉴国内外科研机构绩效评价成果的基础上,结合我国科技体制的变迁和统计口径的变更,构建了农业科研机构科技运行效率的评价指标体系,运用DEA方法测算2009年我国各省农业科研机构科技运行的整体效率、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并分析规模报酬情况。具体结论有:我国农业科研机构科技资源配置效率相对低下,DEA非效率的地区占60%以上;规模非效率是影响技术效率的主要方面。纯技术有效率只是由于规模非有效导致整体技术非有效的地区有黑龙江、河南、海南、四川和西藏,这些地区需要特别注意,采取针对性的措施提升运行效率。我国农业科研机构科技运行处于规模报酬递增及递减的地区所占比例都在30%左右,这意味着大多数地区可以通过改变科研投入规模来提高规模效率。农业科技具有公共性、基础性和社会性,加快推进农业科技创新以更好解决中国的三农问题任重道远[9],因此,关于农业科研机构科技运行效率的相关评价也必须与时俱进。

摘要:农业科研机构是我国农业技术创新的主体之一,其科技运行效率状况对推动农业科技进步、提高农业自主创新能力有着重要的影响。基于农业科研机构科技状况描述,运用DEA中规模报酬可变的基于投入导向的BCC模型,从综合效率、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三个方面分析中国农业科研机构科技运行效率。

关键词:农业科研机构,科技资源,运行效率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农业科技创新持续增强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的若干意见[N].人民日报,2012-02-02(01)

[2]申红芳,廖西元,胡慧英.农业科研机构科技产出绩效评价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科研管理,2010(6):126-136

[3]杨传喜,王敬华,张俊飚.农业科研机构科技资源配置效率问题研究[J].中国科技资源导刊,2011(4):11-19,34

[4]许朗.中国农业科研机构科技创新研究——能力、效率与模式[D].南京:南京农业大学,2009

[5]孟金卓.农业科研公共投入对于农业生产率增长的贡献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12(18):40-44

[6]K PAVITT.Patent statistics as indicators of innovative activities:Pos-sibilities and problems[J].Scientometrics,1985,7(1):1-2

[7]KELLY DAY RUBENSTEIN.Transferring public research:The pa-tent licensing mechanism in agriculture[J].The Journal of Technolo-gy Transfer,2003,28(4):2

[8]吴和成.基于截面数据的专利与科技投入关系实证研究[J].科研管理,2008(5):98-104

农业机械的维修与保养分析研究 篇9

1 农业机械的保养

农业机械的保养要按照“防重于治、养重于修”的原则, 切实执行技术保养规程, 动力机械要按主燃油消耗量确定保养周期, 按时、按号、按项、按技术要求进行保养, 达到技术保养标准, 确保机具处于完好的技术状态。农业机械的保养要严格按照使用说明书及当地农机管理部门规定的内容进行, 机车的高级保养应在机务管理人员指导下在室内进行。

农业机械燃油动力的保养要做到四小漏 (小漏油、小漏水、小漏气、小漏电) 、五净 (油、水、气、机器、工具) 、六封闭 (柴油箱口、汽油箱口、机油加注口、机油检视口、汽化器、磁电机) 、一完好 (技术状态完好) ;相应的配套农具要实行常年保养维修, 做到三灵活 (操作灵活、转动灵活、升降灵活) 、五不 (不旷、不钝、不变形、不锈蚀、小不件) 、一完好 (技术状态完好) 。

2 农业机械的维修

从农业机械维修的技术方面而言, 其理想的目标是无维修设计, 即使需要维修也是很简单的, 基本上不花费时间费用。但现实情况不能兼备理想的设计制造工艺、理想的工作环境、理想的操作使用程序以及理想的使用者。因此无维修设计只能是在一定范围内的。这就对农业机械的故障诊断技术及维修技术提出了更深更广的要求。以前由于农业机械基本是由各级国营农机站掌握和使用的, 维修体制基本沿袭前苏联计划维修体制, 也就是预防维修制, 即按一定的时间周期进行大修或更换部件, 而维修周期都是基于过去的统计数据确定下来的, 所以又叫定期维修。

随着农业机械的发展, 设备诊断技术也随之发展, 且诊断的技术及设备日益全面和简单。如以前测试拖拉机功率用水力测功率, 随后又发展到简易机械式测功仪到便携式电子测功仪, 使很多只能定性不能定量、定部位的故障得到了更明确的结论, 减少了维修的盲目性和材料、人力的浪费。这种根据状态进行维修的方法叫预知维修, 它取代了过去的定期维修和事后维修, 它与定期维修所不同的是:一个是以时间决定维修活动的维修, 一个是以现状决定维修活动的维修。预知维修较预防维修有以下4个优点:一是减少了机械引起的灾害;二是增加了运转时间;三是减少了维修时间;四是提高了生产率。但是, 如果缺乏用以确定缺陷的检知方法, 或者设备诊断所需的费用大于设备诊断所得到的收益, 则不宜采用预知维修的方法。

从农业机械维修的经济方面看, 即设备的使用、维修、更新只能以经济寿命为依据。经济寿命是指设备还具有一定的生产能力, 但由于有形损耗和无形损耗, 使设备的使用经济性下降, 如果继续使用这种设备, 将会造成经济损失。也就是设备运行到一定时间由于费用急剧上升, 就必须进行修理, 这样才能在合理费用支出下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转。设备每进行一次这样的循环, 费用就较前一次上升一些, 运转周期就短一些。经过数次循环后, 就必须考虑更新设备。

从农业机械维修系统的经营管理方面看, 经济效益是一切经营管理活动追求的目标, 农业机械维修的经营管理同样是围绕着经济效益这一中心目标来开展活动的。这就需要用经济理论价值工程的原理和方法, 研究维修技术政策方针措施的经济效益, 建立评价经济效果的指标体系, 预测设备的剩余寿命和确定其最佳使用寿命, 进行设备一生寿命周期费用分析, 对设备的修理、改造和更新进行分析评价, 选择技术和经济相结合的最优方案, 为维修决策提供依据。

随着科技的进步, 农机机械向着小型化的发展, 及农机保有量的迅速增加, 农机维修市场也得到了快速的发展, 但同时也出现了一些负面影响, 维修过程中频繁出现质量纠纷和质量事故, 侵害了农机主的权益。为了避免和减少这种情况的发生, 除了有关部门对农机维修市场加强管理外, 在对农机进行维修时也要做到理性和理智, 切实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增强维权意识。

3 农业机械维修常见事故

3.1 调试、修理或排除故障时不切断电源动力

这类事故占维修事故总数的25%, 未切断动力而进行维修作业, 实际上是一种严重违反农机操作规程的行为, 出事故也是必然的。虽然农机监理部门反复强调, 但是不少机手仍我行我素, 导致此类事故不断出现。比如有的机手在收割作业中, 因碰到割刀缠绕杂草、输送或脱粒等部件堵塞、皮带脱落等小故障时, 为了抢时间或者侥幸心理, 在未切断动力的情况下, 自接排除故障或安装, 常常造成伤亡事故。

3.2 维修技术不熟练

机修工由于维修技术不熟练, 未弄清机械部件结构, 不懂拆装窍门, 盲目硬拆硬装, 凭力气蛮干, 其后果一是会损坏零部件, 二是一旦扳手等工具由于用力过猛滑脱, 常会造成修理工受伤。如某一修理工在安装一台拖拉机电机时, 由于拧螺丝时用力过猛, 螺丝拧断, 造成人从发动机上掉下, 脸部被摔坏出血。

3.3 维修不彻底, 关键安全部件敷衍了事

现在不少农业机械都是私人所有, 不少机手贪图眼前利益, 修理时能省则省, 平时不注意检查、保养, 农忙时一旦出现故障, 维修时只求快, 采取头痛医头, 脚痛医脚的办法, 造成维修事故多发。

3.4 修理工没驾驶经验

拖拉机经修理后, 通常需要驾驶一下, 有的车要试一下刹车等部件是否调整到位, 有的车由于更换了活塞、缸套, 需要牵引磨介。有的修理工修理技术还可以, 但驾驶技术不一定行。如一台泰山-25型拖拉机牵引磨合时, 开车的修理工无证驾驶, 制动不及时, 致使后车撞前车, 造成拖拉机前桥、水箱等严重损坏事故。

3.5 维修设备不完好

完好的修理设备是维修质量的重要保证。有的乡村维修网点, 没有起码的维修设备, 照样进行大修业务, 形成修理事故隐患。如某乡农机站修理一台农用运输车, 用小千斤顶和麻绳将485型柴油机抬上驾驶室, 还未等固定, 千斤顶滑脱, 整个发动机向后倒去, 麻绳根本拉不住, 正砸在后面一修理工的手上, 手指被砸断。深刻教训告诉我们, 条件不具备不应接收大修理的业务。

4 结语

从以上农机修理事故分析可以看出, 农业机械出现了故障要及时进行排除和修理, 绝不能怕花钱而让机器带病作业。操作机手一定要记住, 这样做是很危险的, 若等事故发生了后悔也来不及了。所以, 农业机械一定要注意时常的保养和维修, 机具使用中发现异常后要立即停机, 查明原因并确认已排除后方能重新投入生产进行作业。遇到自己排除不了的故障, 要找专业人员帮忙解决和修理。另外, 还要加强对农机维修人员的技术培训, 提高维修人员的业务素质, 使设备的完好率、出勤率均保持在一个较高的水平上, 充分发挥其在农业生产中的作用, 促进农业的增产增收。

参考文献

[1]张建俊.汽车检测与故障诊断技术[M],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0.

农业研究机构分析 篇10

(一) 延安农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规模

2007年, 延安市被陕西省列为全省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建设试点市。近年来, 延安市为了适应农业产业化、市场化发展要求, 确立以林果、棚栽、草畜农业为主的农业基础产业定位, 带动和引导农民发展各种类型的农业合作经济组织。到2010年3月, 全市农业合作经济组织有625家, 成员达2.6万户, 带动非成员农户2.7万户。但延安农业合作经济组织规模较小, 现有注册农业合作经济大部分为小型农业合作组织, 入社农户较少, 还有部分没有经过正规注册的农业合作经济组织, 其发展规模更小。

(二) 延安农业合作经济组织的主要类型及组建模式

根据调查, 目前延安农业合作经济组织以专业协会和专业合作社为主, 股份制合作社存在较少, 其中专业协会占总量的70%以上, 其次是专业合作社, 股份制合作社数量最少。从入社资金看, 吸纳资金能力最弱的是专业协会 (有的甚至不缴纳任何费用) , 专业合作社次之, 而股份合作社最具有吸纳股金的能力, 与农户建立起紧密的经济关系。从吸纳农户的能力看, 专业合作社和专业协会较高, 股份制合作社的吸纳农户力较低。从组建模式分析, 农村能人大户带动型农业合作经济组织最为普遍, 占总量一半以上, 龙头企业牵头成立的农业合作经济组织也有相当比例, 其余的是政府推动成立的。

(三) 延安农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区域、行业分布

延安农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地域分割较为突出, 组织发展主要局限于洛川、安塞等几个县、区, 分布集中, 范围较小, 其他县、区只有少数农业合作经济组织, 有些区域甚至没有组织存在。同时, 延安农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县域联系较少, 多数组织面向的都是当地的村民, 组织之间的联系很少。另外, 延安农业合作经济组织呈现明显的行业分布特色, 涉及的领域仅限于林果、棚栽、草畜三大产业, 其他行业很少, 尤其缺乏加工业和复合型合作组织。

(四) 延安农业合作经济组织的经营机制

在被调查的30家合作组织中, 50%以上农业合作经济组织无稳定充足的经费来源, 活动经费多来源于会员会费 (股金) 、项目费和政府补贴等, 只有3家合作组织能够较好的从组织外部融资。“入社自愿、退社自由”的组织运行规则在大部分合作组织中得到较好执行, 但这种“自由”在有些合作组织中被定义为“随意”, 不利于组织的稳定。另外, 78%的农业合作经济组织设有社员 (代表) 大会, 它是合作组织的最高权力机构;64%的组织设有理事会, 但也有35%的组织没有任何相关监督机构, 组织活动完全没有监督约束, 有的组织完全依靠农村能人大户和相关组织决策, 连最基本的章程、内部治理机构都不设立, 也不召开社员大会。从表1反映的决策机制分析, “一人一票”的合作社原则得到较好的体现, 但也存在有利于资本优势的决策和制度安排, 即按股决策。

二、延安农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 合作组织规模小, 农户参与程度低

规模偏小, 农户覆盖率较低。据统计资料显示, 2012年延安市农村劳动力资源总量100多万人, 农业劳动力外出转移30余万人, 占总量的30%以上, 参与农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农户不足10%。这说明延安农业合作经济组织虽有一定程度的发展, 但整体比较滞后, 处于起步发展阶段, 与东部发达的浙江、江苏、山东等省有较大差距。从延安农业合作经济组织的组织效益、经营规模和社均参与农户等方面分析, 各项指标也低于西部发达的四川等省。

(二) 合作组织效率低, 经济效益不高

与组织功能的较低层次相对应的是, 延安农业合作经济组织的经济效益普遍较低, 利益流失严重, 农民追求的理想价值无法得到保证。目前, 延安多数农业合作经济组织功能仅限于为农户提供原料和销售服务, 加工流通型合作社很少, 加上组织内部缺乏资金合作, 难以形成高附加值的产业回报, 组织自身经济效益不高, 为其成员提供盈余返还和市场利益受到极大限制。从营销渠道方面分析, 有超过半数的组织不直接为其成员提供农产品营销服务, 渠道营销权被中间商掌握, 在利益分配关系上, 中间商占取了优势, 与组织成员利益形成对立面, 进一步削减了农业合作经济组织的经济效益。

(三) 合作组织内部制度缺失, 运行不规范

现阶段延安农业合作经济组织大多数存在组织内部制度建设和运行机制方面的缺陷, 农业合作经济组织只是农民初级形式的联合。农业合作经济组织运行不规范主要体现在以下两方面。

1. 产权模糊, 内部人控制凸显。

延安农业合作经济组织多数是在能人大户主导、政府部门引导或依托单位的推动成立的, 它们对组织在产品供销、技术培训和资金提供等多方面给予扶持, 因此也部分控制了决策权甚至收益权, 这种产权边界不清必然会导致相关单位与农户的产权关系模糊, 一方面难以形成对组织成员的有效激励和约束, 另一方面也难以保护广大农户的权益。

2. 组织制度不健全, 内部监督缺失。

延安农业合作经济组织的构建特色决定其难以真正体现农户的合法权益, 多数组织没有健全的组织机构和管理制度, 甚至没有完善的、可操作的章程, 组织利益机制存在偏差, 民主管理机制弱化, 组织的凝聚力主要来自于政府和能人。组织很少设立监事会等内部监督机构, 不完善的机制导致生产经营管理的随意性, 增加了组织的委托代理成本。

(四) 合作组织发展缺乏持续动力

由于延安农业合作经济组织的低层次性和不规范性, 以及组织内部关系松散, 组织服务功能单一, 致使许多农户对投资入社兴趣不高, 认为农业合作经济组织只是能人大户和政府的事, 与自己关系不大。组织成员也因组织经济效益较低、运行绩效不显著、组织内部利益联结机制缺陷等因素, 缺乏对组织的和关注。加上目前延安农业产业以种植业和养殖业为主, 结构单一, 后劲不足, 组织发展缺乏产业支持, 市场经济发展相对滞后, 农业加工企业不发达, 能人大户的效应有限, 组织发展缺乏足够的带动力, 缺乏对农民的吸引力和凝聚力。

三、延安农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的对策研究

(一) 构建延安农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的动力机制

合作组织拥有的动力要素及其强弱程度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组织发展的可持续性, 构建动力机制是促进延安农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的首要任务。

加快延安农业市场化进程。市场经济发育不良, 农业市场化进程缓慢, 是延安农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滞后的一个重要原因, 为此必须推动延安农业市场化发展。第一, 取消非市场因素形成的条块分割, 建立统一的农产品市场体系。第二, 培育要素市场, 进一步开放农村劳动力市场, 发展农村资本市场, 调动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 推动合作组织发展。

提高延安农业专业化生产水平。农户要对农业合作经济组织产生较强的依赖性, 必须使其生产经营达到一定规模。同样, 以产业为依托发展起来的合作组织更具有稳定性。因此必须在宏观上形成区域农业布局的专业化, 使市场相对集中, 形成规模经营, 在微观上培养专业农户的形成, 以此推进延安农业生产的专业化和商品化程度的提高。

推动延安农业产业化经营。产业化经营是组织发展的有效推动力量, 当前的推动路径是:加快建立农产品生产基地, 培育农业特色产业、主导产业;培育龙头企业, 增强其竞争力和辐射带动力。

(二) 完善延安农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的内部运行机制

1. 明晰延安农业合作经济组织的产权关系。

产权关系的保障功能、配置功能、激励功能和收入分配功能是合作组织成员确立市场主体地位、进行高效生产经营的重要依据, 产权建设是延安农业合作经济组织取得竞争优势和较高绩效的制度基础。为此要建立明确的产权机制, 明晰个人产权和法人产权, 强化组织内部的利益机制, 保证组织成员的决策权和剩余索取权, 发挥对组织成员的激励作用。

2. 完善延安农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的治理机制。

第一, 建立完善的保障组织运行的规章制度, 做到组织活动有章可循, 实现规范化管理;第二, 培养农业合作经济组织成员的共同意识, 化解组织治理的资源约束, 降低治理成本;第三, 完善农业合作经济组织的治理结构, 完善决策机制、激励机制, 建立有效的监督、约束机制。

(三) 建立延安农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的保障机制

1. 加大延安农村教育投入, 提高农民素质。

农户受教育程度及其素质与农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是一种正相关关系, 高素质的农户对合作组织的认知程度较高, 组织变迁的成本就越低, 组织越容易创立发展。当前可以通过加强对农民培训和教育, 提高组织成员素质。

2. 促进土地流转, 建立配套的农村土地制度。

农业规模经营是组织发展的前提, 农业规模经营是以土地的相对集中为前提的, 建立健全土地流转制度, 调整农村土地政策, 培育农村土地流转市场, 可以在较大程度上促使农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

3. 优化政府职能, 理顺政府与合作组织的关系。

政府部门工作的重点是对农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建设和发展给予指导、扶持和支持, 加强宣传教育, 进行人力资本投资, 降低农户交易成本, 同时加大财政信贷等配套支持力度, 支持农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

摘要:文章立足于延安农业合作经济组织的现状, 通过研究组织发展面临的组织规模小、农户参与率低、缺乏持续发展动力、组织效率不高、运行不规范等问题, 提出组织良性发展的对策建议, 即通过构建一个包括动力机制、运行机制和保障机制在内的延安农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体系, 促进高效的、能实现组织目标最大化的延安农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

关键词:农业合作经济组织,动力机制,经营机制,保障机制

参考文献

[1]黄祖辉.中国农民合作组织发展的若干理论与实践问题[J].中国农村经济, 2008 (12) .

[2]张晓山.促进以农产品生产专业化为主体的合作社的发展[J].中国农村经济, 2003 (04) .

[3]苑鹏.中国农村市场化进程中的农民合作组织研究[J].中国社会科学, 2001 (06) ) .

农业研究机构分析 篇11

关键词:河北;县域;农业技术效率;随机前沿分析;现代农业;管理对策

中图分类号: F323.3文献标志码: A文章编号:1002-1302(2014)09-0423-04

收稿日期:2013-11-04

基金项目:国家“863”计划(编号:2013AA102305)。

作者简介:岳慧丽(1981—),女,内蒙古通辽人,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农业经济与可视化技术研究。E-mail:yuehuili2003@126.com。

通信作者:诸叶平,博士,研究员,主要从事农业信息技术研究。E-mail:zhuyeping@caas.cn。农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在有限的资源条件下,发展现代农业不能依赖盲目加大投入,而应注重技术进步和技术效率的充分发挥,提高农业生产率。在现有技术条件下,如何提高农业技术效率具有重要现实意义。目前测量技术效率的方法主要有2种,一种是数据包络分析方法(简称DEA),一种是随机前沿分析方法(简称SFA)。DEA方法属线性规划方法,对分析多投入、多产出问题具有优势,不需构造生产函数,其缺点是忽略了测量误差等随机扰动因素的影响[1],而且该方法无法进行统计检验。SFA方法属于计量经济分析方法,适合研究多投入、单产出问题。它将误差项有效分离为可控的管理误差和不可控的随机误差,使测算结果更真实[2]。但该方法对生产函数形式和误差项的分布设定要求严格。国外对农业技术效率的研究较早,Forsund等分别用不同方法研究了土耳其等国家的农场技术效率,认为技术效率与农场管理实践密切相关[3-6];Battese等分别研究了考虑时序效应的动态DEA方法和时变技术效率SFA模型[7-8]。相比之下,国内学者更侧重于对我国农业技术效率进行实证分析。孟令杰等研究了我国农业整体技术效率变动情况[9-11]。鲍学东等分别研究了四川等省的农业技术效率[12-13]。薛彩霞等研究了农户的技术效率及影响因素[14-15]。根据以往研究发现,技术效率测算结果受模型的设定影响较大。国内学者偏向于采用DEA方法研究农业技术效率,而对SFA方法研究较少。农业实际上存在较大的噪声,DEA方法忽略了随机扰动项对生产活动的影响,容易造成对效率的有偏估计。此外,从研究范围来看,多数学者研究省域层面农业技术效率,对县域层面研究较少,农业受地域影响较大,对省域层面的研究不易掌握区县间的具体差异,县域作为三农经济更直接的载体,更加贴近农业生产实际。因此,本研究利用SFA方法,以河北省为例,系统分析了140个区县2001—2010年间农业技术效率演化趋势及地区差异,并探讨影响农业技术效率的主要因素。

1材料与方法

1.1变量选择及数据来源

鉴于数据可得性,本研究选取河北省140个区县2001—2010年10年间的农业投入和产出数据(剔除31个市辖区)进行研究。

1.1.1生產函数投入要素的选取在生产函数模型中,以农林牧渔总产值作为产出(Y),从土地、资本、劳动力三大基本投入要素出发,投入变量主要选取农作物总播种面积(M)、年末农林牧渔劳动力(L)、农业机械总动力(J)、化肥折纯施用量(H)。农业机械总动力和化肥折纯投入代表资本投入。

1.1.2效率函数变量的选取 影响农业技术效率的因素包括多个方面,如自然资源、经济、社会条件等。假定现有其他条件不变下,主要考察下列因素对农业技术效率的影响:人均播种面积(PM),反映耕地规模;人均机械总动力(PJ),反映当地农业机械化水平;亩均化肥施用量(MH),反映施用化肥的程度;复种指数(FZ),反映包括气温、土壤等自然生产条件对耕作制度的影响;有效灌溉率(GL),反映当地农业水利基础设施条件;每万人农技人员数量(NJ),代表当地的农业科技水平,此外引入各县所辖属的市作为地区虚变量,取值为0或1,反映各市的区域差异等影响。为避免共线性影响,河北省一共11个市,引入10个地区虚变量,石家庄、唐山等十个市分别用SJZ、TS、QHD、HD、XT、BD、ZJK、CD、CZ、LF表示。

农林牧渔总产值等基础数据来自《河北农村统计年鉴》及农业经济分县卡片,效率影响变量根据有关基础数据整理而成。为消除价格因素的影响,农林牧渔总产值折算成2001年的可比价格下的数据。

1.2研究方法

近30多年来,自从Aigner等1977年首先提出随机前沿分析方法后[2],该方法被广泛用于分析技术效率。分析技术效率影响因素的时候,通常采用两步估计法。首先估计出技术效率,然后将技术效率与技术效率的影响因素变量进行回归。该方法存在的问题是,在第一步中假定无效率项独立同分布,而在第二步效率回归方程中,假定无效率项随外生变量而变化,从统计学来看容易导致有偏的结果。因此Battese和Coelli提出一种同时考虑技术非效率和随机误差影响的技术效率测量方法,并适用于面板数据,该模型在后来的研究中得到了广泛采用[16]。模型具体表示如下:

农业研究机构分析 篇12

1 计算与分析

1.1 数据

重庆市9个区县农业各指标数据如表1所示。

1.2 方差占总方差的百分比

根据MATLAB计算,第1主成分方差占总方差的70.733 4%,第2主成分方差占总方差的17.135 1%,二者相加为87.8685%,已超过85%,因此采用2个主成分能充分说明整体的情况。

1.3 主成分与因素统计

如表2所示,第1主成分中最大绝对数值为-0.405 7、-0.406 4、-0.394 3、-0.332 8、-0.321 3、0.403 1,依次代表农业人口、粮食产量、肉类产量、水产品产量、油料产量、年末产用耕地面积,这个主成分可以视为基本生存条件。第2主成分最大绝对数值为-0.5453、0.6166,依次代表平均温度、降水量,这个主成分可以视为天气因素条件。

1.4 Z得分样本评价分析

如表3所示,城口的综合评价值最高,主要是农业人口少,粮食产量、肉类产量、水产品产量、油料产量、年末产用耕地面积相对较高,今后应利用好这些条件。而万州的综合评价值最低,主要是农业人口多,城镇化比较发达,在某种程度上制约了生态农业的展开。可以看出城口是最佳生态农业区,有利于生态农业的发展。

2 结论

通过对渝东北的9个区县的数据进行处理分析。第1主成分包括农业人口、粮食产量、肉类产量、水产品产量、油料产量、年末产用耕地面积,其方差占总方差的70.733 4%;这是基本生存条件。第2主成分包括平均温度、降水量,为天气因素条件,其方差占总方差的17.135 1%;2个主成分相加方差达到87.868 5%。利用主成分分析法进行综合评价,城口县是最佳生态农业区,有利于生态农业的发展。

摘要:用主成分分析法对渝东北9个区县生态农业状况进行研究。农业人口、粮食产量、肉类产量、水产品产量、油料产量、耕地面积是第1主成分的主要指标,为基本生存条件;平均温度、降水量是决定第2成分的主要指标,为天气因素条件。通过分析,得出城口县是最佳生态农业区。

关键词:渝东北,生态农业,主成分

参考文献

[1]刘渝平.立足“一圈两翼”战略布局建设秀美开放和谐的三峡门户[J].决策导刊,2007(8):9-10.

[2]苏金明,阮沈勇.MATLAB6.1实用指南(下册)[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2.

[3]重庆市统计局.重庆统计年鉴[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5.

[4]张虎,刘吉甫.主成分分析方法用于系统评估的若干问题研究[J].统计与决策,2009(13):11-13.

上一篇:翻译精神下一篇:优势产业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