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工程研究(精选12篇)
农业工程研究 篇1
1 研究概况
农业航空作业突出优点主要表现在速度快,效率高,质量好,尤其是在地面无法到达或无法进行地面作业的区域,或者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进行航空作业,更加凸显了其优点。此外,与地面人工作业相比,其作业成本较低,特别适合大面积作业。
我国每年粮食作物发生生物灾害面积达3.6亿hm2,虽经防治挽回大量经济损失,但每年仍损失粮食4 000万t。其他农作物如棉花损失率为24%,蔬菜和水果损失率为20%。而据联合国粮农组织(FAO)估计,全世界每年因病虫草害损失约占粮食总产量的1/3,其中因病害损失10%,因虫害损失14%,因草害损失11%。农作物病虫害除造成产量损失外,还可以直接造成农产品品质下降,出现腐烂、霉变等,营养、口感也会变异,甚至产生对人体有毒、有害的物质。我国每年林业生物灾害发生面积0.11亿hm2,直接经济损失和生态服务价值损失880多亿元。因此,农业航空技术的研究与应用,除了在施肥、播种、航测上外,主要是植保,尤其是在大面积暴发性生物灾害的航空防治作业上,防治效果十分明显,其优越性十分明显[1,2,3]。
1.1 主要农用航空器
目前,我国农业主要航空器具有Y-5、Y-5B、N-5A、N-5B、海燕、海鸥飞机等,其他飞机在部分地区也曾使用。除了N-5系列外,其它用于农业航空作业的航空器都是改装的,不是针对农业作业特点专门设计的,在作业过程中,都存在着一定的缺陷。
Y-5即运5飞机,是新中国制造的第一架小型运输机,采用双翼布局,后三点式起落架,一台活塞式航空发动机和一具四叶金属螺旋桨,最大载重1 500 kg,是一种安全可靠、性能良好、多种用途的轻型飞机,并具有经济性好、使用维护简单、安全可靠等特点,不仅能低空飞行,用于植保、播种、施肥、森林消防、地质勘察、探矿等,而且加装涡轮增压器后,还能够进行高空飞行,用于探测高空大气和航空测量,如果加装水上飞行设备,又能作水上飞机使用。
Y-5B继承了Y-5基本型飞机的机体结构和多用途适应性,并采用了抗腐蚀结构和专门研制的任务设备,包括具有应急抛投能力的大型药箱(或水箱)、高流率风动泵、各种规格的喷洒装置;换装了全新的波兰进口动力系统,延长了发动机和螺旋桨的使用寿命;更新并加装了现代化的通信、导航等设备,使通信质量、联络距离、导航能力等方面都达到了比较先进的水平;减轻了飞机的自重,提高了商载能力;采用了现代化的农业喷撒设备,逐步形成了Y-5B农林型、Y-5B(K)客机型、Y-5B(D)多用途型、Y-5B(C)军用跳伞型、Y-5B-100公务型系列飞机,使运-5B飞机成为能够广泛满足通用航空需要的系列化飞机。
N-5系列,又叫农5飞机,具有操纵灵活、维护方便、使用经济、安全可靠等众多优点。N-5A飞机是我国第一架自行设计研制和生产的农林专用飞机,为单发动机、单驾驶、下单翼、固定式前三点起落架飞机,装用美国莱康明公司生产的400匹马力活塞式发动机和美国哈扎尔公司生产的恒速变距三叶金属螺旋桨,备有喷洒液体和播撒粉状或颗粒物料等两种农业设备,可进行播种、施肥、除草、农林业病虫害防治、森林防火等。
N-5B型飞机是在N-5A基础上,对结构、药箱载量、舒适度和作业设备等方面作了改进,配装捷克Walter Engines a.s公司的M601F型涡轮螺旋桨发动机,起飞功率777马力,满载升限6 000 m,主要用于农田播种、施肥、除草、治虫、飞播造林、护林防火等作业项目,经过改装,还可兼顾治安巡逻、救灾指挥、航测航摄、影视制作、宣传广告等。
海燕飞机是洪都集团研制生产的串列双座教练机,该机为全金属硬壳式结构,全金属双梁式下单翼,机翼后缘装有襟翼和副翼:尾翼由水平安定面、升降舵、垂直安定面、方向舵和整流包皮组成;可收放前三点式起落架,前起落架为支柱式,主起落架为半摇臂式,主起落架的减震器适于在草地上起落,主轮可制动;装置一台活塞6星形冷气9缸活塞发动机,与发动机配套的是“奋发”———530自动变距双叶全金属螺旋桨;座舱分为前舱和后舱,前后舱有联动的双重操纵机构和各种指示仪器;飞机上装有高度表、速度表、升降速度表、地平仪、磁罗盘和发动机转速表等飞行仪表,超短波电台和无线电罗盘等无线电设备。该机性能价格比优、经久耐用、安全可靠、便于维护、能在土跑道上起降等,这些特点构成了海燕飞机在该领域强大的竞争优势。
蛟龙—600是一款单船身四发涡轮螺旋桨式综合救援飞机,最大起飞重量为60 t,可以在陆地和水面上起降,拥有执行应急救援、森林灭火、海洋巡察等多项特种任务的强大功能,首架原型机将于2013年首飞。蛟龙—600用在森林防火和城市高层建筑救火上,在水面起降,一次汲水时间不大于20 s,投水高度(相对树梢)30~50 m,投水命中率大于98%,最大平飞速度为555 km/h,起降抗浪高度达2.8 m,最大航程为5 300 km,可在水源与火场之间多次往返,投水灭火。
海鸥300飞机是中国国内首款自主知识产权水陆两栖飞机,2010年8月首飞。海鸥300飞机从技术上已经达到了欧美国家同级别水陆两栖飞机的先进水平,该机选装高性能大功率发动机,配置综合显示仪、雷达和大气数据计算机等先进航空电子设备,可广泛用于公务飞行、客货运输、医疗救护、航空探测、旅游观光等,也可以进行水上巡逻,并有可能在农业领域有较大的应用前景[4]。
1.2 限制性技术因子
就目前技术水平而言,对农业航空作业限制性因子很多,有作业设备上的,有航空器上的,有管理上的。
就航空器而言,目前主要限制性因子是农用专用机型少,农用飞机多是通用运输机改装的,商载量、飞行高度、飞行速度、起飞条件等都不适合恶劣的农业作业条件。农用飞机商载量普遍不大,再加上需要专用机场,调机效率和作业效率很低,直接导致作业成本增高。此外,绝大部分飞机使用的都是专用航空燃油,农业航空作业时加油不方便,同时又提高了作业成本。
就作业设备而言,最不能适应作业要求的主要是植保作业设备。因为航空植保作业受限因素多,不确定因子对作业质量影响大,再加上植保作业季节性强,时间紧迫,如果作业气象条件不理想,就会严重影响作业质量,甚至导致作业失败。从表1中可以看出,不少防治效果低于50%的防治作业,除了其他因素外,主要原因之一就是风速过大,飞行作业高度高,喷洒的药液漂移不能沉降,导致作业失败。
此外,在航空植保作业上,影响作业质量的还有一个因子,就是药剂的使用上没有标准化,多是凭经验或参考地面喷雾确定药剂的使用剂量和配置方法,往往因为用量或配置不科学影响了作业质量,还有的为了追求速效性而使用毒性较大的药剂,对环境造成较大的负面影响。
由此可知,航空植保技术的研究,可以推动整个农业航空技术发展。也就是说,就目前技术而言,限制农业航空发展的瓶颈,是航空植保技术,解决了航空植保技术关键难题,农业航测、播种、施肥、护林巡逻、森林消防等问题,也就迎刃而解。
1.3 航空管理上的障碍
在我国农业航空管理上,主要存在以下障碍:
1)投入不足。首先是研发投入几乎是空白,没有专业的农业航空技术研究机构,致使农业航空设备落后,不能适应农业作业要求。其次是基础设施落后,没有农用专用、兼用或临时机场,农用航空企业飞机陈旧,不能适应农业航空发展的需求。再次是农业航空企业规模小,不能适应市场化竞争的需求,不能实现规模化发展。
2)机制不顺。大部分农业航空机构内部管理带有计划经济色彩,甚至具有浓厚的官商作风,企业内缺少活力。其次,农业航空作业活动没有完全市场化,企业间竞争力弱,经济效益不明显,投资环境差,制约了企业的发展,也影响了新资本的注入。
3)空域管理束缚了农业航空事业的发展。农业航空作业申报审批手续复杂,腐败现象严重,不但提高了农业航空作业成本,还延误了最佳作业时机,甚至导致作业失败。
4)技术标准落后。目前农业航空技术标准很少,尤其是作业技术标准。不同的机型、不同的作业对象,其技术要求不同,我国尚没有制定这方面的技术标准,农业航空作业多是凭经验决策,常常严重影响作业效率和质量。
2 对目前农业航空器的改进
1)在目前现有的机型中,选择不同的、适合农业航空作业要求的机型,并进行适当改进,以适合农业作业需要。
目前较为适合农业航空作业的机型主要有N-5系列和Y-5B,以及蛟龙-600和海鸥300、N-5系列和Y-5B在农业上的应用已经有很成熟的经验,但需要将其经验转换成标准,使得实现作业标准化。蛟龙-600和海鸥300尚未投入应用,农林部门要抓紧时间介入这两款飞机的应用试飞,以便于改进定型形成系列机型,适合农业航空作业。
2)开展直升机农业航空作业试验,在目前国产直升机中选择最适合农业航空作业的机型,进行技术改造,形成系列机型,以适应不同的农业航空作业需求。
3)必要时,引进先进国家的农用飞机,尤其是美国的“空中拖拉机”AT-401B、AT-402A、AT-402B、AT-502A、AT-502B、AT-602、AT-802A、AT-802F等农用飞机,吸收其中先进技术,还可以与发达国家合作,共同开发农用型飞机,学习其中先进技术,由仿制到自主开发。
3 农业航空作业器具开发
3.1 风送静电喷雾设备研发
植保航空作业中的农药的雾滴飘移不仅造成农药浪费,还会减少到达喷雾目标的农药量,降低了病虫害防治效果,并造成不必要的环境污染,损害附近其他敏感作物和人畜健康,常常还会因此造成植保航空作业纠纷,甚至引发环境安全事故。
因此,植保航空施药技术,是植保航空作业的关键技术之一。近几年来,风送式静电喷雾技术(air-assisted electrostatic spraying)在地面施药中的应用越来越多,该技术首先把药液通过压力雾化或旋转雾化方式形成雾滴,经过充电电极使雾滴带电,并在气流的作用下二次雾化,由静电力和气流将雾滴送到植株上。风送式静电喷雾技术具有如下明显优点:(1)利用气流的推动作用,改善了静电喷雾雾滴穿透性弱的不足,有利于茂盛、高大林木病虫害的防治。(2)合理的控制静电喷雾时气流,喷雾飘移损失将会明显减少,环境污染小。(3)带上静电后的雾滴,其表面张力会降低,减少雾化阻力,提高雾化程度,雾滴在植株上不易朝着最小表面积而凝聚,有利于植株对雾滴的吸附。同时,气流更易于使雾滴在叶片及虫体上铺展,将会明显地提高杀虫效果。
风送静电喷雾装置(图1),主机和药液箱安装在货舱内,喷头安装在普通喷杆上。工作时,利用高压空气的下行气流把农药雾滴强制喷洒作物株冠层中,可大幅度降低农药飘失量,还可以提高飞行高度,不影响作业质量。这样,尤其是固定翼飞机,可以在风力较大气象条件下和有较多高大建筑物的作业区内,提高飞行高度进行作业,并保证作业效果。
目前,地面风送式静电喷头技术比较成熟(图2左)[5],但在航空作业上只有静电喷雾装置(图2右)[6],还没有风送式静电喷雾系统。航空风送式静电喷雾系统的研发,可以综合地面风送式喷雾系统和静电喷雾系统,借鉴地面风送式静电喷雾系统思路和技术,进行设计和试验。
3.2 农业航测技术开发
农业航测主要是资源监测与普查、灾害监测。为了降低航测成本,农业航测应该在卫星遥感监测基础上进行。首先,通过对卫星监测资料进行解读,筛选除不需要进行航测的区域,只对其中需要进行进一步大面积调查的局部区域进行航测。有必要时,通过互联网会议系统(如国家林业局森林医院,PPMeet),组织专家对飞机航测的实时录像资料进行会商,对需要进行更详细调查的,进行补充航测,或者派人员携带图像设备进行设计和试验。
(左:地面风送式静电喷头,齐永胜,2008;右:航空静电喷头,茹煜,2009)[5-6]
农业航测还可以与现有的农产品标识溯源系统、森林防火远程视频监控系统、国家森林医院等联网,建立农林立体监测网络[7,8,9]。
无论是航空监测还是航天监测,关键技术是遥感。对于农业遥感,应该加强以下几个方面基础理论和应用研究:
1)加强农业遥感基础理论的研究,尤其是遥感图像信息提取技术的研究,要充分利用现有的遥感资源,开展植被长势遥感监测技术研究,通过植被长势监测,估测农作物产量,监测气象灾害和生物灾害,进行资源普查等。通过现有遥感资源的使用,探寻适合农业遥感的技术手段,逐步发展农业遥感。
2)建立资源实时监测智能系统。综合现有的航天、航空、地面监测技术,建立立体监测网络和专家信息库,建立基于Web-GIS平台的应用系统,实现远程监测、专家会商、智能检索和信息发布。
3)光谱反射率分析技术。既要研究植被生长的外在光谱特性,也要研究灾害导致植物体内生理生化变化的光谱特征变化,将光谱特征与植被长势、生态系统健康状况的生态指标和生理生化指标建立对应关系,实现农业遥感的量化监测。
4)回归模型分析技术。遥感的实质是反演,反演可以通过反演模型来实现。通过回归模型反演生态系统健康状况,并将其与地面生态环境因子监测相结合,实现生态系统健康状况实时、定量监测,提高灾害的预测预报精度。
5)植被指数分析技术。根据植被光谱特性,将可见光和近红外波段进行组合,形成各种植被指数。目前虽然构建了较多的植被指数,但构建方法与标准都不统一,普适性差。今后的研究中要建立统一的植被指数构建方法和标准,将其应用到农业遥感监测中,可提高监测的灵敏性和准确性。
6)光谱微分技术。光谱微分技术因其能消除土壤等低频背景噪音,可提高对植被监测的精度,我们要将其扩展到所有农业遥感监测研究,提高生态系统的识别精度。
7)基于光谱位置变量的分析技术。光谱位置变量指在光谱曲线上具有一定特征的点(最高点、最低点、拐点等)的波长,其中最常用的是红边效应和光谱吸收特征分析技术,各种环境胁迫,如缺氮、干旱、病虫害等均会使植物的反射特性发生改变,从而改变红边位置。另外,植物光谱维方向的特征信息主要集中在由植物叶片中生物化学成分含量的变化形成的吸收波形处,因此当植物受到病虫危害时光谱吸收波形处也会发生变化。目前的研究多运用光谱位置变量分析技术分析植物病虫害光谱特征位置的特征,用于对病虫害的识别,但不能反映植物受病虫危害的全波段光谱信息,不能快速识别病虫害的种类。
8)遥感影像分析技术。遥感影像分析技术主要包括数据压缩、混合象元分解、光谱匹配、降维运算、光谱植被指数等,将其与地面非成像光谱数据处理方法相结合,将大大提高农业遥感监测的实效性和普适性。
9)多角度遥感分析技术。多角度遥感技术主要指在地面BRDF和多角度卫星方面的应用研究技术。与传统的垂直观测遥感方式相比,多角度遥感追求的不仅是地面目标的平面位置和大小,而且是目标在三维空间的结构特征的获取,运用多角度遥感监测技术,是是生态系统健康状况遥感监测的新途径。
10)高光谱分辨率遥感。又称成像光谱学(HRS),是指利用很窄的电磁波波段从感兴趣的物体获取有关数据。它是在电磁波谱的紫外、可见光、近红外和中红外区域获取许多非常窄且连续的图像数据的技术。成像光谱仪为每个像元提供数十至数百个窄波段光谱信息,能产生一条完整而连续的光谱曲线,因此,人们从高光谱图像上可以获取连续的光谱信息,这种信息能用于多学科的研究和应用中,能为我们探测植被形态和活力、监测土地覆盖变化和估计生态系统的生物物理和生物化学参数提供方便[10,11,12]。
4 新型农业航空器研发
4.1 研发思路
目前,制约农业航空发展的关键因子是作业效率和作业成本,而作业效率与作业成本有密切的关联关系。要降低作业成本,除了要降低作业耗材成本外,如植保作业中的农药与助剂,播种作业中的种子,森林消防中的水,航测中的影像耗材等,更重要的是降低飞行成本,提高作业效率,降低基础设施建设成本。
作业效率一般用作业面积效率和作业时间效率表示。作业面积效率用一个架次作业面积表示:
作业面积效率=商载量/单位面积作业耗材消耗量
如果是播种作业,则为:
作业面积效率=载种量/单位面积播种量
如果是植保施药,则为:
作业面积效率=载药量/单位面积喷洒量
作业时间效率用平均一个架次的作业时间与飞行时间的比率表示:
作业时间效率=作业时间/飞行时间
此外,还可以用调机效率来表示农用飞机使用效率:
(实际)调机效率=飞机飞行天数/调机总天数
绝对调机效率(理论调机效率)=(飞行架次数/理论每天可飞行架次数)/调机总天数
显然,提高作业效率主要是提高作业时间占飞行时间的比率,这需要从两个方面着手,一是缩短起飞地点到作业区的距离,减少非作业飞行时间,二是提高商载量,提高单架次作业面积。
降低飞行成本主要是降低燃油成本和维护保养成本,降低基础设施建设成本主要是降低飞机购置成本和机场建设与维护成本、提高飞机与机场使用寿命。
4.2 固定翼飞机和直升机
1)提高飞机起飞性能。能在简陋的机场起飞,甚至可以在临时开辟的平坦开阔地起飞,或者适宜的简易公路、操场、晒场、水面起飞,或者稍加修整的农田、旱地起飞。这样,可以大大缩短起飞地点到作业区的距离,提高作业时间效率,还可以降低机场建设与维护成本。
2)根据作业对象不同,设计不同的作业机型。对于航测、护林巡逻这样载重量小的飞行作业,可以设计稳定性好的超轻型飞机,甚至使用无人机。而对于植保、施肥、播种等作业,则设计超低空飞行性能好、载重量尽可能大、航程尽可能长的机型。这样不但可以提高作业时间效率,还可以提高作业面积效率。
3)研发普通燃油航空发动机。使用普通燃油的航空发动机,不但可以降低飞行成本,还可以在普通加油站加油,更加方便作业,提高整个作业效率。
4)研发价廉、耐用、低维护成本甚至免维护的农用飞机,以降低飞机购置和维护成本。
4.3 碟形飞行器研发
碟形飞行器是一种新型旋翼式飞行器,相对于固定翼飞机和直升机来说,碟形飞行器结构更为紧凑,升力大,并且可以通过反扭矩作用使飞行器的扭矩平衡。因此,碟形飞行器具有如下5个优点:(1)采用圆盘式结构,诱导阻力极小,各方向中心轴对称受力均匀,可实现任意方向转弯,高速和低速性能俱佳;(2)采用垂直方式起降;(3)可任意对称分布发动机,可安装多个发动机和多方向安装发动机,动力大;(4)侧面投影面积小,雷达反射面积基本可以做到无反射状态;(5)可以作为太空飞行器。
目前国内外碟形飞行器主要包括非共轴式碟形飞行器和共轴式碟形飞行器两大类。非共轴式碟形飞行主要有美国德拉甘飞行公司研制的“德拉甘飞行器3”和“德拉甘飞行器X-Pro”、美国斯坦福大学的Mesicopter、美国克莱斯勒公司为美国陆军研制VZ-7、日本基恩斯公司研制的“交战者GSⅢ”和“陀螺蝶形飞行器ⅡE-570”、上海交通大学的微型直升机。共轴式碟形飞行器主要有美国西科斯基公司研制的“密码”,“密码”除了军用外,在民用上可用于探测地下管道、反走私、森林防火和灾害中的搜救等[13]。
蝶形飞行器要应用于农业飞行,还需要着力解决动力系统和续航时间、稳定性及快速响应能力等关键问题。
鉴于目前尚在试验阶段,研制大功率发动机困难较大,可以先试制轻型、超轻型碟形飞行器,用于航测、护林巡逻,或者采取多方向对称安装发动机,试制较大载重量的碟形飞行器,用于植保、施肥、播种、森林灭火等。
5 我国农业航空管理改革
5.1 制定农用航空管理法,规范农业航空管理
根据现有航空法律法规,由国务院牵头,组织国防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科学技术部、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国土资源部、环境保护部、城乡建设部、交通运输部、水利部、农业部、国家林业局、国防科技工业局、测绘局、民用航空局等部门,起草制定农业航空管理法。
在农业航空管理法中,要制定标准化的飞行区域申请与审批程序,统一空军、民航制空权管理和飞行安全管理、机场租用等管理程序和收费标准,确保农业航空作业审批的快捷、高效、公开、透明、简单、廉洁和低费用。
在农业航空管理法中,要制定农业航空作业招标、合同撰写与签订、作业规划设计与质量监管、安全保障等操作与管理办法,确保农业航空作业高质量、低成本和安全可靠。
在农业航空管理法中,还要规定农用航空企业发展与管理办法,国家要扶持农用航空企业发展,大力支持农业航空科技开发和农用航空基础设施建设。
5.2 制定农用航空作业标准,确保农业航空作业质量
国土资源部、环境保护部、城乡建设部、交通运输部、农业部、国家林业局、测绘局、气象局、国防科技工业局、民用航空局等部门联合制定发布农业航空作业标准,明确规定各种机型、不同作业对象的规划设计、质量监督、作业施工等技术规程,推广新的农业航空作业技术,规范作业行为,确保作业质量;制定发布基础设施建设标准和飞行管理标准,规范机型设计、选择、飞行器维护、机场建设、机场维护管理以及飞行员培训与管理、安全生产、经济核算等行为。
制定植保航空作业技术规范,规定植保航空作业起始标准,禁止达不到航空作业标准的进行植保航空作业,造成不必要的面源污染,对生态环境造成不必要的伤害。提倡使用生物农药,禁止使用广谱杀虫杀菌剂,尽量减少对生态系统的扰动。规定植保航空作业间隔期,确保生态系统拥有一定的恢复时间,增强生态系统的抗性,维护生态系统健康。植保航空使用的药剂生产厂家,要进行航空施药剂量试验,并在商品标签上明确注明航空施药量,以保证作业质量与施药安全。
5.3 盘活经营机制,扶持农用航空企业发展
飞行器购置成本和维护成本很高,不适合大量发展农用航空企业。农业部门自己购置飞行器,管理维护以及经营又面临许多困难。因此,农林部门要发展农用航空企业,可以在我国现有的民用航空企业中,选择技术条件、基础设施、安全保障、经营管理好、信誉度高的民用航空企业,联合建立兼用型农用航空企业,适当兼并经营状况差的民用航空公司、农业航空站。与国土资源部、环境保护部、城乡建设部、测绘局、气象局等单位合作,联合购买合适的飞行器,交给上述民用航空企业,由民用航空企业承担飞行作业设计、飞行审批、作业飞行、安全保障以及日常飞行器维护与管理,从而实现农林部门的零成本维护。
机场建设可以结合其他工程建设,如与有关军事、交通、城乡建设、水利等工程建设相结合,建设临时农用机场和简易农用机场,平时作为其他设施使用,只在需要进行农业航空作业时才使用,从而减少机场建设和维护管理成本。
5.4 大力支持农业航空科技研发,提高农用航空技术水平
联合相关院校、研究院所,成立农业航空技术研究机构,国家要大力支持农业航空技术研发,研发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农业航空产品。
农业工程研究 篇2
1.1经营体制民营化
目前我国绝大多数的维修点都是以个体经营为主,国有企业的专业农机维修点数量极少。而且在农机维修方面,大部分的维修点也只能进行简单的维修,并且经营效益低。
1.2农机维修行业边缘化
相对于其他机械,例如汽车等维修行业,农机行业往往只寄托在某个维修行业当中。市场上极少有专门维修农业机械的单位,相当数量的维修点在市场利益的驱动下逐渐转向汽车、工程、机械等维修业务,农机维修业务已经越来越少,逐渐趋于边缘化。
1.3维修方式单一化
农机的维修一般途径有3种,生产农机的企业提供的“三包”服务;农机维修点承包“三包”期以外的维修服务;自行进行修理。对于还处于“三包”期的农机来说,还能保持正确的维修。而一旦过了“三包”期,据实际情况来看,传统意义上的`机器零件修理已经转变成了零件更换。这不仅加大了农民的负担,而且还使得维修人员的水平逐步下降。
2现阶段农机维修存在的问题
2.1缺乏政策支持,管理不到位
在购机的过程当中,国家的农业机械的购置、农机工程的培训、农机专业合作都有其相应的政策支持。但是唯有农机维修方面没有得到政府部门相应的扶持,这样缺乏资金和政策的推动,导致农机维修发展的困难。
2.2缺少专业的农机维修人员,维修质量得不到保证
就目前的情况来说,在从事农机维修的大部分人员来看,都是没有经过专业的考核的业余人员。又或者是从其他行业的维修兼职农机维修。这样就导致了修理的不专业,而且也不能对新机型或者需要较高维修技术的机型进行维修。从而导致维修的质量得不到保证,甚至还出现使用假冒伪劣配件进行维修的现象。
2.3缺乏发展后劲
由于农机维修行业的效益低下,而社会资金也不愿意往农机维修方面投入,再加上修理行业劳动强度大,工作环境差。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不再希望从事于农机维修行业,甚至出现有些院校停办农机维修专业,使得农机维修行业缺乏人才,行业发展出现尴尬局面。
3对农机维修提出的若干建议
3.1给予政策扶持,完善管理制度从事农机修理的相关从业人员以及有关领导应该多多呼吁,积极争取政府对农机维修行业的政策扶持。并且严格按照相关法律条例,对“营业合格证书”进行核查,严把维修市场关卡,健全农机维修市场的管理服务体系。
3.2提高农机维修人员的专业技能农机维修行业的专业性要求较强,技术含量较高。随着新型农机的不断推出,所对应的维修技术也要求越来越高。因此,政府于农机管理部门应该想办法对从事农机维修人员进行阶段性的职业技能培训。而对于一些农村落后的地区,也应该设置专职人员定期的去进行宣讲有关农机的知识,使农民懂得基本的机械保养知识。
3.3扶持农机维修行业为了使得农机维修行业的发展更加稳定,对应当下农机维修行业缺乏后劲的情况。组织建设现代化的标准维修车间,改善农机维修工作人员的工作环境,并根据情况适当的对农机维修人员提供一定的生活补助,使更多的人愿意投身于农机维修行业。
4结论
农业机械的发展是保持我国农业发展的主要推动力之一,随着各项科学技术的提高,农业机械设备也逐步趋于高端化。因此,农机维修工程也需要越来越多的专业维修人员。加强农机维修行业的管理假设,培养高素质的专业人才,这不仅是广大农民以及农机维修企业的迫切需求,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需要。
参考文献
[1]王树荣.对农业机械维修保养现存问题的思考[J].云南农业.2014(04):64-65.
[2]邱燃,杜川东,王涛.现代农机装备技术发展与维修工程[J].吉林农业.2011(07):187-188.
农业工程研究 篇3
关键词:工程变更 造价管理 影响
工程变更是指在合同性质和主体框架不变的情况下,工程的施工范围、数量、质量以及价款等发生变更,工程变更分为设计变更和施工变更。设计变更就是由设计单位给出设计修改文件;施工变更就是不需要设计单位提出修改文件、资料的变更。
1 工程变更的原因分析
1.1 设计图纸的变更 由于设计引起的变更在建筑工程中要占主导地位,造成设计变更的因素主要包括:一是设计方的行为。设计方在设计之前没有对建筑环境进行充分的考虑,对于施工技术、设备等缺乏全面的分析,导致设计的图纸不符合施工实际,以致出现边施工边设计的现象。二是由于业主方的行为。业主方在设计人员设计图纸时,其提供的信息不准确,比如提供的地下管线资料等与实际施工的要求不符,结果导致工程变更,再者一些业主在设计阶段会出现新的思路,这些新思路使得设计不得不重新考虑。三是国家相关政策的出台导致设计图纸变更,一般情况下这种现象不常见。
1.2 “新增工程”引起的变更 工程施工具有很多不可预测性,结果出现了原招投标文件和工程量清单中没有包含的“新增工程”,新增工程会导致原来的工程被迫变更,造成新增工程的原因是:一是设计方设计的图纸达不到施工的要求,以致不得不对原设计图纸进行补充与修改;二是施工现场出现的一些变化,比如施工方为了赶进度,他们就会对某些工程的施工技术进行更改,导致出现一些新的施工;三是招投标代理机构在编制工程量清单的质量不高,导致不得不重新对工程量清单进行补充与修改。
1.3 人为因素造成的变更 因为一些人为因素而导致工程变更的现象也非常多,比如一些设计人员为了个人利益他们会修改设计方案,甚至与有关建筑方串通骗取政府的投资资金,同时审查人员和监督人员的工作不到位,也会导致工程变更环节形同虚设,达不到对工程造价的控制。当然因为施工条件的变化而导致工程变更的因素也不可回避,比如因为自然灾害、战争的不可抗力。
2 工程变更对工程造价管理的影响
一般来说,工程变更的数量越多,对工程造价的影响就越大,工程变更越早,工程的损失就会越小,如果工程变更价款超过合同价款的15%时就会对工程造成显著的影响。
2.1 导致产生三超现象 由于工程的变更而导致工程造价增加,在工程竣工结算中要占据很大的比例,依靠预算中的费用不能满足用于支付工程变更产生的费用,为此就会出现三超现象。比如在建筑工程主体工程不变的情况下,在个别项目上的调整,施工方为了保证工程的施工进度,就必然会增加施工成本,并对其它项目收费,这样就会产生新的工程量清单,影响工程经费的结算。
2.2 工程变更会增加工程造价 工程的变更会打破原有的施工计划,这样会对施工设备、材料以及人员的工作效率等构成很大的影响,如果出现较大的工程变更时会造成工程的延期,众所周知,工程延期必然会增加工程造价费用,比如对某一建筑的更改,会导致原来的建筑被否定,结果不得不重新进行施工,结果造成建筑材料、施工人员工作量等方面的二次投入,增加工程的总费用。
2.3 工程变更使投资失控、难度加大 工程的变更会增加国家对投资资金的监督难度,因为我国的大部分工程具有投资大、工期长的特点,一些建筑企业利用工程变更套取国家的投资,因为工程变更会导致投资环境更加复杂,国家有关部门很难对工程变更的具体数据进行有效的监管。
3 降低工程变更对工程造价管理影响的措施
3.1 加强合同管理,从源头上控制工程变更发生 首先要加强勘查、设计合同。强化设计人员的责任意识,加强设计人员在设计时充分考虑建筑工程的实际情况,避免出现因为勘查、设计方的原因而出现的工程变更。其次要做好造价咨询合同。工程量清单是招投标的重要文件,因此工程量清单的制定应该交由具有资质的工程造价咨询人编制,并且要明确中介机构所承担的责任。最后要完善施工合同。保证工程的变更都在建立在合同的平台之上。
3.2 科学划分工程项目 为有效降低工程变更对工程造价管理的影响,应该对工程的全寿命周期进行科学的规划设计,实施分段施工,工程各标段之间要独立施工,降低它们之间的相互影响,这样有利于加强对工程的管理,避免出现过多的工程变更,同时也降低了工程变更对其它工程段的影响;同时建立工程管理制度,强化工程施工单位以及人员的职责,提高他们的工作积极性,降低人为因素导致的工程变更。
3.3 完善工程签证制度 工程变更必须要遵循工程签证制度,只有合情合理的工程变更才能被允许,通过工程签证可以保证对每个工程变更都能进行全面的审计,因此要加强工程签证制度:一是要加强对《工程签证表》的签署管理。《工程签证表》应表达清晰具体,不能直接签结果,而应写明签证的事实依据,要真实、全面地反映事件。二是签证必须在变更工程验收后,工程覆盖前或合同约定的时限前签认,事后补签无效。杜绝施工过程中不及时办理,却在结算时搞回忆录式的集中签证现象。
总之,公平、公正的工程变更能够有效地调节建筑方与施工方的利益,工程的变更对工程造价会产生深远的影响,因此我们要加强对工程变更的管理,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工程的效益。
参考文献:
[1]金丽娟.浅谈设计变更、现场签证对控制工程造价的影响[J].价值工程,2011(09).
[2]陈根妹.浅谈工程变更对造价管理的影响[J].河南科技,2014(02).
农业工程研究 篇4
目前, 我国机械工程研究生的培养方向一直以学术型为主, 学术型研究生基础理论知识较扎实, 但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相对不足的矛盾逐渐凸显出来, 当前研究生培养模式就是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 探讨一种行之有效的机械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工程培养模式, 成为了当前研究生教育的重点内容之一。
自恢复研究生教育以来, 我国机械工程研究生的培养方向一直以学术型为主。每年毕业的机械工程研究生主要为高等院校和科研单位培养, 从事科学研究及高等教育工作。而学术型机械工程研究生主要以基础理论为主, 存在工程实践方面不足等问题。目前, 以市场化为主导的国家经济模式使机械工程研究生的数量在不断增加, 机械工程毕业研究生数量使高校和科研单位饱和, 多数研究生将以大中型企业等单位为就业的主体。因此, 为了适应当前大中型企业及国家经济发展的需求, 对研究生工程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 并成为当前研究生教育的重点内容。
综上所述, 在研究生工程能力的培养中, 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制约了研究生的培养效果, 达不到社会对研究生的期望值。因此, 很有必要对机械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创新素质和科研工程能力的培养模式进行研究, 为机械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的教育提供一种有效地、可行的教育模式。
本文主要对基于工程项目的机械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工程实训模式进行研究, 结合本人所指导的机械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 以企业项目案例为平台, 对其科研工程意识、科研工程知识及科研工程能力等方面进行培养, 使其具有较强的创新素质和科研工程能力, 为其他研究生的培养模式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二、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基础培养
科研基础知识和科研意识是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基础。科研基础知识主要包括与研究方向相关的机械和电气控制方面的理论基础知识和应用软件方面的知识, 如机械原理、高等数学、理论力学、现代控制理论、二维和三维工程绘图软件等基础知识和应用软件;科研意识主要是指科研工程项目的前瞻性能力和创新欲望。
(一) 基于实际机械系统的学习模式
课堂教学的理论知识仅仅是工程项目实施的基础知识, 将这些基础理论知识应用于工程项目的实施, 还需要不断提高科研工程知识。本项目以6-DOF串联机械臂系统为例, 指导和加强研究生学习与机器人相关的理论知识以及工程项目实施方面的知识, 了解国内外机器臂的发展动态, 加强掌握科研基础知识, 增强研究生的科研工程项目实施的意识。
以首钢莫托曼机器人有限公司研制的6-DOF串联机器人系统为例, 启发和诱导研究生掌握该机械人研制的关键科学问题和工程实施中关键工程工艺问题等, 包括运动学、动力学和机械系统设计等方面。针对每部分关键科学问题和工程实施中关键工程工艺问题等, 发挥研究生的主观能动性, 对机械臂进行系统的研究, 进一步完善研究生的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
这种通过实际案例的学习方法可以理论联系实际, 使理论学习内容可视化, 直接验证理论学习的可行性, 加深了学生对课程内容的理解, 促进了理论知识在工程方面的应用, 同时也增加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 基于已实施的科研工程项目, 探索性实践教学模式
基于已实施的国家基金项目“串并混联拟人机械腿的力约束及动载协调分配问题研究”, 指导学生探索性学习机械工程项目实施方面的知识。首先, 引导学生掌握该项目立项的依据, 即项目实施的工程和科学意义, 同时使学生了解该项目的研究内容以及研究内容及创新点提出的工程科学意义。然后, 针对研究内容, 引导学生展开研究, 启发诱导研究分组进行运动学、动力学、机械系统设计等方面的实践, 进一步提高科研工程实施能力。最后, 研制串并混联拟人机械腿样机。
(三) 科研工程培训总结
对已进行的工程案例进行总结, 发现自身的不足之处, 提高相关科研理论知识和工程项目实施方面的能力, 写成科研工程论文, 以提高研究生的总结能力, 对研究生今后的工作奠定基础。
通过上述学习方式, 巩固了研究生的科研基础知识, 增强了研究生的团队协作意识、科研动力及兴趣, 有利于研究生激发出创新思维, 也有利于营造一种和谐向上的学术氛围。
三、科研专业知识及科研能力的培养
科研工程专业方面的能力主要是指在项目实施过程中, 理论知识及工程实践经验等的运用能力。本文主要通过探索性实践的方式, 来检验研究生科研能力的掌握程度。以一种新型双轴颚式破碎机的设计为例, 增强研究生的科研和创新能力。首先, 对目前颚式破碎机进行调研, 发现现有破碎机的不足之处以及需要改进的地方;其次, 基于现有破碎机的不足之处, 提出新型颚式破碎机方案, 解决现有存在的问题;然后, 对新型颚式破碎机进行性能研究并进行设计方法研究;最后, 研制样机并进行实验研究。
通过对当前颚式破碎机的调研, 发现当前颚式破碎机存在破碎物料不均匀、破碎效率低、颚板磨损厉害、很难实现超细破碎以及耗能大等缺点。为克服传统颚式破碎机的不足之处, 提出了一种新型的双轴复摆颚式破碎机。
对这种新型双轴复摆颚式破碎机的行程特征值、运动学、动力学等性能进行研究, 给出各性能的分布规律。首先, 应用遗传基因方法对新型双轴复摆颚式破碎机的结构参数进行优化, 给出合理的结构参数, 同时考虑加工与装配工艺性, 设计了一种双轴复摆颚式破碎机样机;其次, 对这种样机进行试验研究, 结果表明, 同样破碎500kg的物料, 单轴机需要269s, 而双轴机只需要52s, 只占单轴机破碎物料所需时间的五分之一;然后, 在细料占总成品的比例上, 双轴是单轴的2.5倍, 在每小时的生产能力上双轴是单轴的5.2倍;最后, 在衡量破碎机产能的指标值S上, 双轴是单轴的2.5倍。因此, 综合上述的分析和数据认为, 新型双轴复摆颚式破碎机的性能明显优于单轴破碎机, 具有很好的工程应用价值。
四、结论
本文基于实际工程项目的机械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的研究, 提高了研究生的科研素质及创新能力等, 研究生获得了一定的成绩。在这个过程中, 研究生研制了拟人机械腿、颚式破碎机等样机, 提高了工程能力。同时, 还撰写和发表了多篇学术论文, 授权了多项发明专利和实用新型专利。
参考文献
[1]张红, 张翼宙.培养研究生创新能力全面提高科研素质[J].中医教育, 2007, 26 (3) :54-57.
[2]林秀英, 杨炳钧, 刘邦凡.试论研究生素质教育与英语教学[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 1999, (1) :57-60.
[3]李薇, 喻良文, 吴文如.学生科研能力培养的探索和实践[J].医学教育探索, 2010, 9 (3) :380-382.
[4]何崚, 黄树林.以科研促教改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以生物医药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为例[J].西北医学教育, 2011, 19 (3) :458.
农业公司农业技术的研究分析论文 篇5
中国农业实质上属于灌溉农业,灌溉工具的优劣对这种农业的影响至大。高邮地区曾经流传着这样的民谣:“车口不住敲,家里不住烧,路上不住挑,心里不住焦,打点粮食跟水漂。”足见灌溉农具对农业生产乃至农民生活的重要性。但长期以来中国的灌溉农具几乎没有什么改进。就江苏而言,农村传统灌溉农具主要是龙骨水车,动力有人力、畜力、风力三种,习惯分别称脚踏车、牛车、风车。这些灌溉农具与西方机械化灌溉相比,已经落后很多。有鉴于此,江苏不少士绅组织了灌溉公司,大力引进和推广灌溉机械,促进了灌溉技术的提高和发展。可以说,近代江苏农业机械推广比较成功的也主要就是灌溉机械,尤其是在苏南地区,其应用范围最为广泛,超过了其它任何农业机械。而这在很大程度上要得益于灌溉公司的组建,因为正是它们的财力、设备和组织,才能使灌溉机械得以普及推广。早在清末,镇江就有士绅办起灌溉公司,投资购置西方新式灌溉机器为田主灌田,收取费用,“窃照泰西取水灌田不劳人力,永无旱涸之虞,今深悉其装造之法,业已禀明道府县,蒙道府宪允准,出示照办,谨将章程明议于左。……议镇邑七乡,每乡设大机器两座,小机器十余具,共需大机器十四座,小机器一百余具。其机器入地,装深二十余丈,不等。总以得水多为度,水由地脉贯注,故取之不竭。灌田不劳人力,永无旱涸之忧”。可见机械灌溉远比人工灌溉要优越得多,不仅省时省力,而且还可以解决旱涝之忧的问题。1907年,《申报》又报道镇江有士绅购置吸水等机器进行排灌,并准备加以推广,“巨绅李维之观察有志实业,特在某洲置地一区,商准宗能述大令,先行购运吸水等机器到镇,试验种植,俟有成效再为推广云”。这样的报道在清末报刊上屡见不鲜。民国时期,使用灌溉机械的区域更加广泛,其中最典型的地区就是无锡。无锡是素以水稻生产为主的水网地区,对农田灌溉一向十分重视。早在清末,无锡就有使用抽水机进行农田灌溉的。辛亥革命后,无锡城市中工厂日增,农村劳动力开始向城市集中,对农业机械的需求有所增加,特别是排灌能力较强的新式抽水机,更受农村的欢迎。为了适应这种需要,无锡有些灌溉公司开始使用机器戽水船。如l927年,杨愚如筹建机器戽水船同业公会。经过不到十年的发展,仅无锡一地就拥有委员九百多名,这说明,用内燃机带动的抽水机在农村中已经较为普遍使用。这些机灌商人把抽水机装在船上,运行到各抽水地点戽水,以充分发挥抽水机的效用。机灌商人为能得到当地绅董的支持,大多和绅董合伙经营。他们采用“包打水”的办法,即把约定区域内的水田,从插秧到成熟全包下来。在插秧之前,机灌商就和所包区域内的农民订立合同,先收二至三成戽水费,其余在稻谷登场后结算。机灌商因有地方绅董为后台,农民不敢拖欠戽水费。这一灌溉技术的应用对无锡而言可谓意义重大,正如黄宗智所言:“工业发展与农业商品化的结合使这个县(无锡)比中国任何其他的地方都更为农业现代化。机灌船活跃在天然和人工的河网,灌溉着田地。……这一技术一旦出现,马上为农村所接收,因为一个人操纵20匹马力的马达一天能灌溉整整50亩稻田,而两个男人用桶挑一天才1.0至1.5亩,两个男人用传统的脚踏水车一天也不过2至3亩”。这种机船的灌溉方式,主要是通过内燃机带动船上的小型龙骨水车进行灌溉,实际上它还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机械灌溉,只不过是一种土洋结合的过渡型的灌溉方式。尽管如此,它还是比传统灌溉工具要先进一些。除以内燃机为动力的灌溉公司外,无锡还有士绅创办了以电为动力的灌田公司。如无锡开原乡荣鄂生、富安乡乡董汪某、扬名乡乡董陈某等仿照武进电力灌田方法,组织电力灌田公司,承包农田戽水,准备从开原、富安、扬名等乡试办,将来逐渐推广。电力的应用,更加提高了农田的灌溉效率,使灌溉技术又有了质的飞跃。显然,这与士绅们的推动不无关系。总之,在近代江苏引进和推广的农业机械中,灌溉机械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占有较大的比重,而灌溉公司在普及推广这种农业机械的过程中,则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这是一家一户的小农家庭难以办到的。
二、肥料生产技术
清末,江苏已经有士绅创办了生产和销售化肥的农业肥料公司,这在全国来说,也算是比较早的。1906年,苏州绅商张惟一等人认为,“吾吴农业甲于他省,迩年以来日渐凋敝,收成短歉,良由粪壅不足,致地力硗瘠也。各国农政,皆专设肥料厂,收集各种肥料,研究性质、物土之宜,以售农民,诚为善政。吾吴街衙粪秽充斥,行者厌恶,亟宜设法屏除”。于是他们决定集股创办农业肥料有限公司,“先就苏城内外分区筹办,将为农业肥料屯积厂地,以资研究,并禀请商务局准予专卖”。设立这样的公司大有好处,“非第于农务大有深益,而街道洁清,庶几警政可举矣。事虽猥琐,而利用无穷,度亦商民所乐从焉”。为此,他们还专门制定了招股简章,其内容如下:“
一、本公司招股商办,每股洋五元,招足二千股,计共洋一万元。
二、本公司先由商会提议,允许代禀商务局及警察局立案办理。
三、本公司招股,每股分两期缴足,第一期于某月、日起,某月、日止,缴洋两元;第二期于某月、日起,某月、日止,缴洋三元。每期掣付收条,俟缴足后换给股单息折。
四、后入股者,本公司酌定常年一分起息,息银自每年正月结帐后凭折支付。
五、本公司除分给官利外,每年赢余分作二十股,以五股提作公积,三股作办事人花红,十二股派作各股东余利。
六、本公司如有认百股以上者,即为本公司议董。
七、本公司拟就城外设立总厂一所,以存储肥料,城内按区分设办事所,以资就近督收。
八、本公司自第一期股银缴齐后,再行开会集议详细章程,布发公众。”
股份制在当时已经是最先进的企业组织形式,可以很好地解决该公司的资金来源问题,为其顺利开办奠定有利条件。制定完章程后,张惟一请苏州总商会代呈商务局和巡警局立案办理。但巡警局以事关卫生,且该商所拟章程过于简单而生猜忌,希望商会再“悉心体察,妥议章程”。苏商总会一方面当即复函,指出“苏城街道向不清洁,卫生有碍,殊于警务攸关,张绅拟办肥料公司,以尽人厌恶之粪秽为培壅谷木之资料,清洁街道而益农业,一举两得,莫善于此,舆情断无不洽,一切亦无窒碍”,恳请警务局先允许该公司开办;另一方面要求该公司酌拟详细章程。因此,1907年,张惟一等重新拟定了更为详细而完整的开办章程:一界限城内外坑厕各有业主,应由该业主自行清洁。所有人家拉(垃)圾、柴灰、以及路头尿溺、马粪等,概归肥料公司收取。
街道一律责成打扫洁净。一招股粪业各有地段,于段中人家收粪情形极熟,收取肥料办法亦与收粪相似,公司股本应由各粪业承认一半,荐举办事一、二人,以资熟手,一半另行招集。一津贴拉(垃)圾、柴灰等类卖与农家,所值无几,公司创办,势必亏耗,而街道则已一律清洁,旧设之清道局可裁,应以该局额支酌予津贴,俟将来肥料制成,公司获有利益,即行停止。一分区城内分为五区,须就出城河道之远近为断。择地设立总公司于适中之地,设总公司以便统辖。城外按五门分隶,胥门无水城,划归盘、闾两门。一储所储料所于闾、盘、葑、娄、齐五门外各设一处,须沿河旷地二、三亩,围以竹篱,结草屋数椽,雇人看守。一运载每储料所设摊船数只,多寡视事之繁简酌定,参用清道人夫。
每所立一夫头,由该夫头督令各船人夫黎明进城,各就画定区域挑运肥料下船,满载出城,归入储所。街道如有不洁,惟该夫头是问。一给价收料人夫除酌给工食外,每日所收肥料,由储料所办事人过磅,按磅酌给价值,以资鼓励,收料自勤。人家柴灰向本卖钱,由该人夫自给,公司不再发价。一制造外国讲求肥料须以化学制造,公司应聘精于理化之人,指授工人造成各种有用肥料,发卖农家。一实验各储料所旁各购田地若干,俟肥料造成,即辨土性、物性之宜,讲求种植,非特以资实验,且为各乡农倡,俾农业日有起色。一余则公司应给常年利息,以及日后得有余利如何分派,一切未尽事宜,俟公司成立时自行酌核。该章程中的内容确实比之前的章程要详尽得多,涉及到肥料公司的资本、生产、收益、分配等方方面面。最终,在苏州总商会的协助下该肥料公司得以顺利创办。该公司是一个生产部门,相当于一个化工厂,而不是单纯做生意的销售公司。肥料公司的创办,有力地促进了农业肥料生产技术在江苏的普及推广。在当时国家的电力、化学与化工基础还很薄弱的条件下,能够开办这样的农业肥料公司,开办人的勇气着实令人钦佩。
三、林业技术
因植树造林、发展林业有诸多好处,所以近代江苏的士绅们纷纷投资于林业,特别是组织了很多林业公司,大力开展植树造林活动。在植树造林的实践中,一些先进的造林技术得以借鉴和应用,并且还引种了国外优良树种。士绅们经营的林业公司,有的纯以新法种树为主。如清末海州士绅宋治基等创设了云台树艺公司,招募农民开垦云台山一带的官荒,这样,“地方饥民,藉此工作糊口,不致流离失所”。该公司先后共种植各种树木1400余万株,成效显著。可见植树造林既为士绅们带来了经济效益,同时又解决了部分流民的生活问题,可谓一举两得。1906年,丹徒士绅黄鼎和袁仁茂等集股5万元创办利用树艺公司,购买荒地千亩,用新法遍种桕树。次年,扬州士绅周震筹集资金10万元创办崇实树苗公司,于甘泉、仪征两县买地开荒,种植树木。镇江士绅汪凤瀛纠集股本创办茂达公司,就镇郡城外购置荒地,用新法试种竹木果树,并兼营畜牧业。1908年,翟炳焘等在句容县创办句容浮麓公司,集股1万元,经营近代化的林业和畜牧业。句容县士绅以县属各乡荒地甚多,决定与政府官员合筹资本开设森林公司,用新法种植树木,以兴实业。这类林业公司,有的是士绅集资创办的,有的是士绅与政府合作创办的,主要以植树为主,但大都应用近代化的造林方法,推动了江苏近代林业的发展。有的公司除用新法造林外,还推广近代化的作物种植技术。如江宁府属荒地甚多,历任督抚都饬令各属设局督垦,劝民分别地质,或种禾稼,或种瓜果及一切材木,以开辟利源。于是,省垣绅富决定仿效云台树艺公司,集股在元武湖及钟山等处设立林业公司,用新法试办树艺,兼种禾稼、瓜果。有的林业公司或试验场专门运用近代技术种植果树。如民国初年,无锡士绅杨寿楣在太湖边南独山禜头渚创办禝实植果试验场,占地六十余亩,专种水蜜桃、大正桃、美种梨、杏等果树,共有八千余棵。因种植技术先进,“浇灌得宜,颇易长发”。1918年,如东绅商袁镜波在掘港创办复记公司,占地233.80公顷。四周围堤,中心大路旁及河边两岸栽白杨和柳树,公司办事处门口外有2公顷果园,以桃、梨为主。1925年,川沙士绅顾济伯租用三王庙六亩庙产,建立南洋公司,运用近代技术种植桃树。因种植精良,出品推销甚广。这些林业公司对推广近代化的果树栽培技术,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此外,有些士绅还很重视引进国外优良树种。江苏的林木引种工作历史较早。早在1368年,朱元璋建都南京时,下令在京师朝阳门外的紫金山南坡,营造油桐、棕榈、漆树三园,造林50余万株,这实际上是一次较大规模的树木引种工作。19世纪70年代,清政府驻日本副使张斯佳从日本带回刺槐种子在南京试种成功。这是近代江苏从国外引进树种的开始。此后,江苏不少士绅便开始引种国外树种。民国初年,张謇从德国购买刺槐种子136余公斤,分发给包括江苏在内的16省,江苏分得种子约在4.5-9.1公斤左右,主要是分给南京义农会于紫金山育苗造林。1916年,林学留学生陈嵘引进刺槐和日本黑松种植于江浦老山林场。30年代初,如东士绅王庭松在掘港创办试验农场,之后在掘港北郊栽培苗木,占地1.33公顷,从掘港北洋桥向北3公里复记公司大道两旁开始种植德国槐和梧桐树。引进优良树种,是近代化的林业技术在植树造林中的应用,江苏士绅对此也非常重视。这对促进江苏林业技术的提高和林业资源的可持续发展是极为有利的。由于江苏士绅以及他们所创办的林业公司或农场,能够将先进的林业技术应用到植树造林的实践中,因而取得了明显的成效。如江苏高等学堂毕业生杨星房纠合同志开办了溧阳吉金树畜公司,“购置丫髻、瓦屋两山麓荒芜田山二万亩,招工开垦已近半载,现在种植松、茶、桑、杉等秧千万余株。据该处土人云,该公司种植之际,适值春雨缠绵,各木植都已欣欣向荣,将来必成南方森林荟萃之区云”。1906年,士绅徐在滋与徐翰淦、李逢广等人,在宜兴湖口乡均山永丰区之分水岭一带,创办了阳羡垦牧树艺公司。该公司共占地六万余亩,除种植稻谷、竹、茶、芝麻、山芋及各项杂粮外,还饲养猪、牛、羊。巴拿马赛会举办时,该公司出品的茶叶还获得过金色奖牌。据民国初年统计,仅就种植松树一项而言,成活在十年以上者,已有五十万株,成活在八年以上者,已有七十万株,其他杂树共有二十万余株,堪称造林巨观。又如,清末句容士绅创办的种植、浮麓、暨南和明志等林业公司,各有地数千亩不等,先后种树七八十万株,至民初,四五十万株树均已成林,成效非常显著。再如,金坛士绅冯煦于清末所创办的坛溧树艺公司,及至民国时期已逾十年,资本一万五千元,占地三千余亩,植松树五十余万株,业经成林。其他杂树也很茂密。该公司植树造林的成绩也非常优异。这都要归功于士绅们对近代化林业认识的深入,逐步形成了近代化的林业科学思想,从而能够指导他们在植树造林中应用近代化的林业技术。这正体现了近代科技的巨大功效。
四、结语
农业工程研究 篇6
摘要:“导师工程”是指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指导教师作为研究生培养的第一责任人,把“能力培养”和“就业指导”作为研究生培养的目标导向。通过对中青年指导教师的培养、实施校企双导师制、导师全方位参与学生活动等实现对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在工程能力和职业能力的提升。
关键词:导师工程 能力培养 就业指导 工程能力 职业能力
中图分类号:G643
1.“导师工程”
通过几年的工程类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发现目前面临着如何提高研究生的职业能力和工程能力的问题。因此在总结培养过程的经验基础上,提出了基于“导师工程”的专业学位硕士的培养模式,此模式旨在培养掌握工程领域坚实的基础理论和宽广的专业知识,具有较强的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能够独立承担专业技术或管理工作,具有良好的职业素养的工程类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
“导师工程”是指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指导教师作为研究生培养的第一责任人,把“能力培养”和“就业指导”作为研究生培养的目标导向,在提高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职业能力”、“工程能力”的同时,做好研究生就业的指导。
2.“导师工程”实施
“导师工程”的实施主要通过导师队伍自身的建设、校企双导师联合培养和导师全方位全过程的参与学生活动。在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中实施导师工程是对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的一种探索。
2.1培养一批有实际工程经验的指导教师
通过校企联合培养一批有实际工程经验的中青年教师作为工程类专业学位研究生的指导教师。青年导师将产、学、研相结合,积累在企业进行科研、工程项目实施、工程项目管理的经验。通过承担生产课题提升中青年骨干教师的专业化理论水平和解决实际工程的能力,并实时掌握工程实际所需的各种应用型软件。
依托国家级科研平台和各类工程项目,进一步提升有着丰富工程实际经验教师的创新能力,为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奠定良好的基础。
2.2校企双导师制培养模式,提升工程能力
建立校企双导师制培养模式,理论应用于实践,增强工程能力。首先通过校内导师理论指导,利用实习实践教学平台夯实理论基础;依托校内导师承担的重大工程,带领学生参与实际工程,同时以实际工程为对象应用独立思考式教学,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在承担实际生产项目过程中提升工程能力。其次在工程企业单位,聘任了一批设计勘察大师、教授级高工为企业导师,依托企业项目,将专业学位研究生带入企业,参与完成实际工程项目,在企业导师一线指导下,提升工程能力。
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工程能力的提高,依托校内外导师理论与工程经验,对培养方案进行改革创新,构建工程类高级应用人才知识结构体系。为此增加了行业前沿发展讲座,使专业学位研究生了解学科及相关学科领域的前沿知识,掌握最新的研究动态,拓宽行业视野;还采取集中实践与分段实践相结合的方式,使专业学位研究生巩固专业知识,将专业知识灵活应用于实践,提高工程应用能力。
2.3推进学生活动,提升学生职业能力
专业学位研究生导师不仅仅是指导研究生的学术活动,同时还要全方位参与学生活动,推动职业能力提升。在研究生中开展以“弘禹论坛”为平台的“双促双建”活动,实现研究生道德品质、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开展以“活力100”党建创新活动为载体推进“名师进支部,师生共进步”活动,强化职业观。坚持导师进支部制度,积极发挥导师“三导一率”作用,即导师对研究生在思想上的引导、学术上的指导、为人上的向导以及党员身份上的表率作用。“导师工程”将研究生导师与研究生的生活学习融为一体。
研究生指导教师与研究生共同制定《成长规划》,指导教师对专业学位研究生进行分类培养,研究生进行工程研究、工程设计、工程管理、工程施工目标明确。研究生指导教师因材施教,进行正确的择业观导向和正确的择业心理辅导,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能力及特点寻找适合的工作岗位,鼓励“先就业,再择业”。实现培养单位就业率100%。
3.“导师工程”取得的成果
3.1提出培养高级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理念
全工程类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的目的是要求学生有一定的职业能力和较高的工程能力。职业能力,即具备职业发展中能独立工作、进行社交、公关、组织、协调、领导能力;工程能力,即解决工程实际专业问题和创造性的解决工程中遇到的新问题的能力。通过培养专业学位研究生的职业能力与工程能力,达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专业技术与综合素养相结合,培養出符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给专业学位研究生定位的特定高层次的专门人才目标要求。
3.2全面提高工程能力
工程能力的提高是工程类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终极目标,是用人单位对培养单位提出的最实际的要求,也是培养单位一直努力实现的目标。工程能力的提高要从多方面多角度统筹实施,通过改革培养方案,统筹规划课程内容体系,构建工程类高级应用型人才知识结构,通过校企导师联合培养,总结提炼生产实践需求,实施改革培养方案,以专业基础课程、实用型软件课程、实践课程、行业前沿发展讲座四大模块为主线规划课程体系。依托国家级实验平台建立实践实习基地,依托国家级科研平台,结合校内导师的科研项目,在培养研究生基本技能、方法、素养的基础上,进入实践实习基地,在校外导师的指导下,参与生产任务,强化工程素养、工程能力的培养。
3.3提升学生的职业能力
在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过程中,经过调研和探索,建立了以课题组、实验室作为基础构建支部的纵向支部构建新模式。即以系为基本单位,在系内以课题组、实验室、导师作为构建支部的基点,解决了以往横向设置党支部中存在的因学生毕业支部就解散的弊端,让支部永远存在,在传承支部特色的基础上,推行“导师进支部”,通过导师参加支部的各种活动,发挥导师的“三导一率”作用,继而全面提升学生的职业能力。
4.结语
中国农业与美国农业的对比研究 篇7
关键词:中国,农业,美国,对比研究
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国家, 曾经有过辉煌的古代文明, 在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中做出了杰出的贡献。但是如果说要真正了解世界农业的发展规律, 就要客观、公正地把中国农业和其他国家的农业进行比较, 这样才能客观真实地了解中国农业发展的情况, 才会了解中国农业预期世界上发达国家农业的差异与差距。通过对比发达国家的农业, 才能找出中国农业需要解决的问题以及处理问题所需要的对策。
一、中国农业与美国农业的比较
1.农业装备水平的比较。改革开放以来, 中国粮食产量一直持续稳步增长, 13亿人口的饮食的问题得到解决, 农业机械化水平大幅度提高。而农业装备可谓“鸟枪换炮”, 农业机械化水平大幅度提高。截至2009年, 全国耕种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50.8%, 小麦的机械化耕种水平达到86%, 全国已执行农机具购置税补贴中央财政资金52.8亿元, 补贴的机具超过112万台, 受益农户逾105万户。2009年第一季度全国规模以上农机生产企业实现农机产值约480亿元, 同比增长21%。中国虽然在农业装备水平取得进步, 仍然与美国有着极大差距。美国拥有发达的资本主义商品生产, 从而使美国在很早就取得了农业生产机械化的巨大成就。美国工业为农业提供了大量农业机械和农用飞机等先进的生产装备。美国平均农业工人拥有的机械设备达1.5万美元, 比制造业工人拥有的机械设备多达22%。高度机械化生产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取得了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 也使美国变成世界上第一农产品出口大国。早在1987年美国农业人均产值就达到了55 300美元, 居世界第一位。
2.农业科学技术水平的比较。目前, 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对农业增长贡献率达到43%, 但与美国等发达国家相比, 差距依然很大 (发达国家科技进步贡献率均在60%以上, 有些甚至高达80%) 。2007年, 中国耕地平均化肥施用量为48.41t/万hm2, 而美国仅为11.71t/万hm2。农业生产成本大幅度增加, 中国农业资源产生了严重的浪费, 而且对生态环境造成了很大的影响。与此同时, 美国的农业科学技术投入超过3%, 高于发达国家的平均水平2.37%, 而中国的农业科学技术投入强度却只有0.49%。稳定且大规模的农业科技投入使美国农业的农业科技含量极高, 新技术和新设备第一时间应用于农业的实践生产, 从而很大程度上提升了农业的劳动生产率。同时, 美国农业科技投入中私人投入占很大的部分, 而且超过国内用于农业科技资金的一半以上。而中国农业科技投入不但数额小, 而且很少有私人资金在农业科技这个领域进行投资。
3.农业产业化进程的比较。中国农业产业化的发展规模小, 水平低, 竞争力不强。目前农业产业化经营的覆盖面720多万户, 还不足全国的30%。农产品加工产值在农业总产值的比重很低, 没有很好地发展农业延长产业链。而美国农产品加工转化率却达到了90%以上, 而中国仅有50%左右。在中国4.2万个龙头企业中, 销售额亿元以上的企业只有4.7%。发展农业产业化能提高农产品的市场竞争, 也是开发新型农产品的必要动力。美国开发品种有300多个, 而中国却只有100多个。完善的市场机制是美国农业产业化的发展的保证。美国农业基本形式是一体化农业, 公司和农户组织农业社会化生产。身份重叠时企业家就是农户, 同时农业人员有较高的文化素质。中国与美国的农业发展水平仍有巨大差距, 中国的商品农业还不发达, 影响了产业化发展。目前中国农业市场需缺少专业性中介组织, 农业的产业化还不完善。
二、美国农业对中国农业发展的启迪
中国农业的发展在与美国等发达国家相比发展较晚, 我们需要向发达国家学习借鉴, 但是鉴于中国资源数量总量多个人平均较少的情况, 以及中国各个地区的地形气候都各有所不同, 在向发达国家学习经验时, 不能盲目地学习, 要根据自己自身的特殊情况进行有选择性地学习, 立足于本国实际。
(一) 发达国家发展农业的借鉴
1. 政府的大力支持对农业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美国政府的大力支持促进了美国农业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国家大力支持农业正常发展, 从而提高了农业生产的发展, 进一步进行结构调整扩大规模, 加大各种政策扶持的力度, 促进农业的发展。中国各级农业部门应该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的内容, 做好当前农业的各项工作, 出台和落实各种政府对农业的各种补贴的政策。中国政府应该全力支持农业的发展, 提高农业生产力, 从而进行农业的产业调整和扩大农业的生产销售规模, 进一步加大对农业的各种补贴政策的强度, 促进农业的发展。各地农业部门应该加强对农产品生产过程等重要环节的监管, 以确保农产品的质量。除此之外还要高度重视农业安全生产。
2. 加强农业科学技术推广的力度。
在美国, 政府是大力支持农业科技发展的, 20世纪90年代末期, 美国每年用于农业科学研究的经费约为620亿美元, 对农业科技的投入强度高过社会平均的科技投入水平很多。农业科技支持着农业发展, 美国就是因为科学的农业技术和完善的农业推广体系, 才很早地实现了农业现代化。这与对农业科学技术的投入比重有着重大的关系。调整好农业科技所需支出占国家财政支出的比例, 让资金严格落实到位。加强私营自己在农业科技投入的力度, 让每一分钱都花到刀刃上, 大力发展农业技术推广。在农业科技重视程度和其投入差距的形势下, 直接影响到中美农业资源的使用效率。
3. 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为了保护农业生态环境, 充分利用农业资源, 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以及农产品商品率, 保持农业的竞争力, 美国特别重视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在合理利用自然资源、维护农业生态环境的情况下, 与此同时, 实行农业科学技术的创新, 保护好自然资源, 以生产足够的食物, 满足当代人类及后代对农产品的需求, 全面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既满足于当代人的需求, 又不妨碍后代人对农业自然环境的需求。为农业可持续发展创造有利条件, 提高农业资源利用率和农业生产率, 通过适合的资源投入和科学的协调发展, 既保证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持续性, 又保障农业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促进生态、经济的全面发展, 保持在国际地位中的农业竞争力。
(二) 中国农业需要发展加强的方面
目前, 中国农业的现代农业刚刚起步, 既有传统农业的特征, 又有现代化农业的趋势。而且中国很多地方条件存在很大差异, 因此没有固定的形式, 需要结合自己实际情况, 采用不同的模式, 逐渐地实现农业现代化
1. 加强农业科学技术的作用。
中国现在面临着人多地少的情况, 随着政府推进工业化与城镇化, 耕地数量将进一步下降, 因此一味地通过增加耕地数量是不现实的。以科技和知识化的劳动投入为主, 减少物质资源的投入, 需要大力发展农业科技。大力增加农业科学的的投入, 结合本国实际国情, 发挥农业科技的作用, 用来加强农业的发展。目前中国农业科技研发投入并不少, 但是农业技术推广力度相对较小, 以至于大量的农业科技研究成果没有很快地转化为劳动生产力。应该制定有效的奖励机制, 鼓励农业科技人员将成果第一时间转化成生产力, 使农业科学技术人员和农民都能直接从农业科技的成果中得到利益。
2. 增强对农产品的补贴强度。
根据世界上很多国家对农业发展的支持和世贸组织对扶持农产品的规定, 大部分国家都对本国农业实行了各种不同的补贴方式。补贴力度直接影响产品市场的需求, 间接影响农业市场的供给。中国农业补贴的强度也在逐年的提高。不过, 与美国等发达国家和中国农业发展的客观情况的要求相比, 还有很大的差距, 存在着巨大的提升空间。通过农业直补、降低农产品流通费用等方式来加大对农业的补贴, 是中国实行的做法。随着中国人口的持续增加、经济的发展和农村劳动力的转移, 消费市场对农产品的需求有着多元化的环境, 农产品有着较大的供给压力。保障粮食等主要农产品有效供给, 提升农民务农积极性, 必须增加各种补贴力度, 这是客观的趋势, 也是实现的路径。
3. 加快农业规模化经营。
城市化工业化的发展使得越来越多的农民进入城市, 为中国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创造了条件。各个地区应结合自身实际的情况, 在符合农民意愿的基础上, 寻找和探索适合并具有有自身特色的农业规模化经营的方法推行农业的适度规模经营方式, 也可采取先在某些地区试点的办法, 在该地区获得一定的成绩和认可后, 再继续推广到其他的地区。通过规模化的农业经营方式, 来提高劳动生产率, 完善健康的农业市场, 促进中国农业的发展。
4. 加大培养农业人才的力度。
中国农业人才现有的数量和素质都不高, 达不到中国农业发展所要求的标准。一方面要加强对偏远地区以及贫困地区农村教育的建设, 从根本上提高农民的综合素质和文化水平;另一方面要也要加强建设, 就是在各类高校、高等职业院校以及技工类学校多开设涉一部分与农业相关的学科专业, 以达到培养高素质农业人才的目的。结合中国农业的发展现状和未来的需求作出决策, 注重实践和教学相结合, 大力推广农业人才与农业市场的合作, 培养具有高素质和高文化的农业人才。
参考文献
[1]陆世宏.中国农业现代化道路的探索[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6.
[2]刘运梓.比较农业经济概论[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 2006.
[3]王学真.农业国际化和农业现代化的互发展道路[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7.
[4]崔岩.农业信息化组织体系研究[M].西安: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出版社, 2007.
水利工程防渗工程处理技术研究 篇8
关键词:水利工程,防渗,施工技术
水利工程是我国非常重要的工农业生产的基础设施, 它不仅仅能够为农业灌溉以及工业和居民的生产生活提供相应的水源, 与此同时还能够发挥消灭火灾以及利用水能等作用。
1 水利工程渗漏的原因分析
1.1 水利工程变形缝造成的渗漏
在水利工程混凝土结构之中变形缝是其较为薄弱的位置, 同时变形缝也是导致现阶段水利工程结构设施渗漏出现的最为主要的原因之一。若再设计以及进行施工之中对防水进行合理的设计并且选择较为良好的止水材料, 则能够使得变形缝深水的现象得以避免, 然而因为材料以及设计和施工的阶段存在着很多的问题, 导致变形缝渗水的现象经常发生, 这些问题如:水利工程的止水材料的质量不高或者是没有选择使用较为适当的止水材料, 例如说在在具有较强腐蚀性的环境之中, 依然用橡胶类的止水材料, 这就容易导致止水材料的损坏以及失效;在设计的阶段之中止水方案的选择不准确, 选择的方案之中的止水材料的伸缩量和混凝土结构的变形量由一定的差距, 经过一段时间的使用以后, 就会导致水分渗漏;止水工程的施工质量不合格, 止水带没有进行正确的定位, 并且对止水带进行的施工工作的严密性不高, 还有对密封材料所进行的填充不符合相关的标准, 这些都会导致水利工程变形缝渗水的现象发生。
1.2 混凝土结构裂缝的渗漏
建设水利工程设施一般都是使用混凝土的结构材料进行的, 而在使用混凝土结构的过程中本来就常常会有各种裂缝的出现, 如:温度裂缝和干缩裂缝以及碱集料反应裂缝等等, 在水利工程的混凝土裂缝的结构宽度超过一定的限制的时候, 就会出现水利工程混凝土结构渗水问题。
1.3 水利工程改建处理不当造成水利结构的渗漏
一些水利工程在进行建设完工以后, 会经过很多次的改建与扩建工作, 尤其是就水利工程的方身体结构来说, 如果在改建的阶段水利工程没有适当的处理其新旧的防渗结构, 尤其是对防渗提进行价高以后, 在水力梯度的影响之下, 其衔接的位置很有可能会有渗水或者是渗水隐患的出现。
1.4 水利工程浸润线的抬升所做成的水利工程渗漏
就一般情况而言, 对水利工程浸润线的设计需要高于实际的浸润线, 然而在水利工程的蓄水水位抬高的时候, 就会导致水利工程浸润线的相应抬高。因为水利工程的坝体大部分都是依据分层碾压施工形成的, 所以浸润线的升高就极有可能会导致坝体的水平渗透系数大于其竖向渗透的系数, 进而导致坝体渗漏现象的出现。
2 水利工程防渗处理施工技术
2.1 水利工程防渗墙施工技术
防渗墙施工技术应用十分的广泛, 其已经是现在水利工程防渗施工中应用最为广泛的施工技术, 其具有很多的优点, 如:较为成熟的施工技术、安全可靠还有能够较为紧密的结合等等。按照施工作业技术的不同可以将水利工程中得防渗墙技术分为好几种形式, 如:链斗法、射水法以及多头深层搅拌法和锯槽法等等。一般情况下水利工程防渗墙比较适合对深透水地基的防渗进行处理, 经过实践证明其防渗效果较好。下面将对这几种方式进行相应的介绍:
2.1.1 链斗成墙法。
所谓的链斗成墙法施工作业方式就是指:通过对链斗式开凿机进行利用, 使其开挖出宽度在15到50厘米, 深度到10到15厘米的深槽, 并且通过将排桩斜置并且向下放置到一定的深度, 然后再对其进行泥浆护壁以后, 使其发挥出防渗的作用, 这个方法主要在沙土和粘土的情况的水利工程较为使用。
2.1.2 射水成墙法。
所谓的射水成墙法的施工工工衣就是指:通过使用高速高压的水流来切割水利工程的土体, 在进行开槽成孔完成以后, 周围使用泥浆进行护壁, 然后在使用水下混凝土工程施工工艺将防渗墙的修筑完成。射水成墙法所适用的防渗施工的情况主要为:砂土以及粘土和砂砾底层。
2.1.3 多头深层搅拌法。
所谓的多头深层搅拌法就是指:利用多头深层搅拌机, 把水泥浆以及水利工程的防渗施工区域的土体进行相应的搅拌与施工, 从而使水泥浆和土体搅拌成相混合的状态, 进而形成相应的防渗墙, 其主要适用的土质情况为:砂土以及粘土等。其具有很多的优点, 如:较低的施工成本和较为简单的施工技术等, 其在水利工程防渗总的工程中得到了较为广泛的应用。
2.1.4 薄型抓斗法。
利用薄型抓斗法进行施工需要凭借薄型的抓斗, 使用抓斗对施工的区域进行相应的土槽开挖, 然后对塑性混凝土进行浇注或者是对灰浆进行浇注从而使防渗墙形成, 使用薄型抓斗法可以大约达到的最大深度为40米。
2.2 灌浆施工技术
把混凝土的将夜灌注到水利工程的裂缝之中的技术方法就是灌注施工技术, 通过对水泥浆以及粘土和水泥粘土浆进行的灌注, 可以对水泥混凝土裂缝的空隙形成一定的填充, 依据不同的施工工艺, 可以将灌浆技术分为三类, 分别为:破裂灌浆技术以及高压喷射灌浆技术还有级配料灌浆技术。下面将对这三类灌浆技术作以简单的介绍:
2.2.1 劈裂灌浆技术。
所谓的破裂灌浆技术主要就是指:通过一定压力的施加, 使得水利工程的坝体可以依据轴线的方向进行劈裂, 之后向在坝体之中关注一定的浆体材料, 使其可以达到切断软弱层还有控制裂缝的作用。劈裂灌浆技术适用的情况主要是:全坝体渗透破坏较为严重地情况, 可以使用全孔灌注或者是先小主应力面劈开的作业方式, 最终使得应力平衡的状况得以实现, 劈裂灌浆可以使得渗透以及变形破坏的问题得以有效地解决。
2.2.2 高压喷射灌浆技术。
要使用高压喷射灌浆技术首先需要利用钻机成孔, 之后再使用高压水来对施工作业区域的地层进行相应的切割, 然后在通过提升以及旋摆和定喷等, 把被灌注地层的土体与浆体实现掺和, 从而使壁状固结体形成。
2.2.3 级配料灌浆技术。
其应用机理为将级配料当作进行填充体使得防渗墙得以形成, 其施工的工艺是首先将水利工程的渗水区域给确定下来, 之后使用机械进行成孔, 并且利用清水对砂体进行分级冲灌, 然后再用压力对水泥浆进行灌注, 使漏水通道给封闭起来。这个技术的优点在于可以将空洞灌浆的可控性给解决好, 同时还能够在较高水位的条件之下开展施工作业, 并且其施工的成本也较低。
3 结束语
综上所述, 我们可知水利工程防漏施工是一项非常复杂的系统工程, 其具有进行施工组织的难度大和对其施工技术的要求高的特点。所以, 对水利工程的防渗工程进行相应的施工, 一定要对不同水利工程渗漏产生的根本原因进行充分的了解, 然后对其施工方案进行针对性的选择, 并且依据防堵结合和因地制宜的原则, 对水利工程防渗工程进行相应的施工, 从而使其施工质量可以满足技术需求得到确保, 使得水利工程施工的安全可靠得以实现。
参考文献
水利工程除险加固工程方法研究 篇9
关键词:除险加固,高压摆喷灌浆,钻孔
某水库总的库容为1572万m3,属于Ⅲ等水利枢纽工程。水库大坝分为主坝和副坝,其中主坝长为696m,副坝长为351m。由于坝体为均质沙坝,渗漏现象比较严重,渗透坡降和渗透系数大,内部存在着渗透破坏隐患。库坝的严重渗漏,严重危及大坝安全,因此,必须对水库进行防渗处理。
1 加固设计思路
1.1 坝体防渗工程方案的确定
高压喷射灌浆构筑截渗砼幕墙,能较好地解决砂砾石地层的防渗问题,造价较为适中,是解决水库坝基防渗问题的较好方案。经专家组充分论证,设计采用高压摆喷灌浆幕墙方案。
1.2 高压摆喷防渗幕墙平面布设
以主坝防渗为主,沿上游坝坡高程1096m平行坝轴线开挖4.0m宽的施工平台布设防渗幕墙,孔距为1.35m;在穿越输水洞放水塔处,防渗墙纵轴线从高程1095m处绕过,并在转折点布设高压旋喷桩连接。
1.3 高压摆喷防渗幕墙纵剖面设计
水库除险加固后校核洪水位1097.5m,设计洪水位1096.58m,正常挡水位1094.25m。为解决大坝在正常工作条件下的渗透稳定问题,确定墙顶高程为1096m。根据地质资料,在主坝段,坝后滩面高程1076.50m,基岩面高程1023m~1049m,埋藏很深;黄土状砂壤土顶板高程为1058m~1069m,其渗透系数K20在10-4cm~10-6cm之间,标准值为K20=6.93×10-5/s,属弱一微透水层,可视为相对不透水层。从防止坝体、坝基渗漏的角度出发,幕墙应深入相对不透水层,但考虑到水库整个库盘均有渗漏问题,且相对不透水层埋藏较深,范围很大,若对其进行防渗处理,耗资巨大。
鉴于坝下游滩面高程为1076.50m,以确保大坝运行安全和消除坝体内渗透破坏隐患为主要目的,本着确保大坝安全的前提下节约工程投资的原则,确定主坝段采用悬挂式摆喷防渗幕墙方案。设计防渗幕墙底高程为1 0 6 8 m。
1.4 摆喷幕墙特殊部位的处理
摆喷幕墙转折处的处理:为保证幕墙整体性,在幕墙转折处设一旋喷桩连接两侧的摆喷幕墙。旋喷桩布设在摆喷轴线交点处,桩径1 3 0 c m。
放水洞两侧摆喷幕墙的加密处理:在1095m高程放水洞两侧处,沿防渗幕墙轴线各钻一孔,并在防渗墙临水侧距轴线1.0 m处各加钻一孔,在对这四孔灌浆时要加大水压力和浆压力。以保证防渗幕墙在放水洞底下能够有效连接。
1.5 高压摆喷防渗幕墙设计参数的确定
水库坝体防渗幕墙成墙形式采用单排高压摆喷交叉型。
1.5.1 摆喷孔距的确定
孔距是影响防渗墙质量和造价的重要因素,因此选定合适的孔距非常重要。在砂层中,高压摆喷灌浆的孔距一般为1.2m~1.4m。根据拟形成的幕墙高度,参考类似E程的实际经验,设计选定孔距为135cm。
1.5.2 摆喷角度的确定
根据《水工建筑物防渗工程高压喷射灌浆技术规范》(送审稿)(以下称舰范》),砂土地层摆角为15°~30°,摆喷轴线与防渗墙轴线夹角15°~25°。参照已成类似工程经验,设计选定摆角为30°,摆喷轴线与防渗墙轴线夹角20°。
1.5.3 摆喷幕墙其他参数及技术指标
设计最小成墙厚度20cm;设计要求钻孔孔斜率小于1%。高压摆喷防渗幕墙的技术指标:渗透系数K≤10-5cm/s,抗压强度R 2 8≥5 M P a,允许渗透坡降J>5 0。
1.5.4 摆喷幕墙施工主要技术参数
min;提升速度10cm/m i n~1 5cm/min,摆动速度7次/min~8次/min。施工前应作围井注水试验,通过试验后可适当修正参数,满足工程实际要求。
2 高压摆喷主要施工要求与技术控制
2.1 钻孔施工要求与技术控制
采用不小于中Φ110mm回转钻机泥浆护壁钻进成孔;开孔时要求开孔位置与设计孔位偏差不大于5 0 m m,钻孔施工顺序应按二序、逐渐加密原则进行,先施工I序孔(奇数S/L),再施工II序孔(偶数孔),然后施工加密孔;钻孔施工时采取孔口埋设2 m左右孔口护壁管等预防孔斜措施,并进行孔斜测量,保证孔斜不超过1%;钻孔的有效深度应超过设计孔深0.3m;钻进中选取部分I序孔作为先导孔,采取芯样、划分层位,其深度超过设计孔深0.3 m。钻进时应详细记录孔位、孔深、地层变化和漏浆、掉钻等特殊情况。钻进暂停或终孔待喷时,裸孔应加以保护。
2.2 制浆过程要求与技术控制
2.2.1 浆液材料
高压喷射灌浆应采用合格的4 2 5#普通硅酸盐水泥;高喷灌浆过程中,根据需要可以在水泥浆液中掺人掺和料和其他外加剂,但掺和料和外加剂的种类及掺人量应通过试验来确定。
2.2.2 制浆
制浆材料称量采用重量法,要求误差不大于5%,浆液水灰比控制在0.8:1,浆液密度不小于1.5g/cm 3。
2.2.3 浆液质量控制
在高压喷射注浆过程中,应不断地检测进浆和回浆浆液的密度,发现浆液密度出现异常情况须立即查明原因,并按照灌浆过程特殊情况的处理办法进行处理。
2.3 灌浆施工要求与技术控制
根据高喷试验开挖和钻孔取芯、注水试验后对试验技术参数进行修正,确定最优技术参数,再进行高喷灌浆幕墙施工。
施工过程应严格执行相关规范,钻孔经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高喷灌浆。灌浆前应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三重管下人孔底的深度与实际钻孔深度的差值应不大于0.1 m,如达不到设计深度,必须重新扫孔至设计深度,并按规定速度提升和摆动喷射装置。在高喷灌浆过程中,出现压力突降或突升、孔口回浆浓度或回浆量异常情况时,应查明原因及时处理;孔内出现严重漏浆时,应根据地层情况分别采取以下措施进行处理:降低喷射管提升速度或停止提升;降低压力、流量,进行原地灌浆;在浆液中掺加适当的速凝剂;加大浆液浓度灌注水泥砂浆、水泥粘土浆等。若发生串浆,应填堵被串孔,待灌浆孔高喷灌浆结束后,应尽快进行被串孔扫孔、灌浆或继续钻进。处理事故或换管重新喷射时,将喷射装置下放至原位置以下0.3 m重复喷射,确保搭接长度不小于0.3 m。
高压喷射注浆完毕后,应及时进行回灌,避免高喷灌浆后由于地层中的浆液的析水、收缩而使帷幕上部墙体产生空缺现象,影响墙体的质量。回灌浆液可采用喷射邻孔的回浆;或采用水灰比0.5:1的浓水泥浆进行回填。
3 结语
实践证明,该水库除险加固工程设计采用悬挂式高压摆喷灌浆技术对坝体进行除险防渗是正确的,取得了理想的效果,为类似除险加同工程方案选择提供了成功的经验。
参考文献
[1]徐美华.高压摆喷灌浆技术在围堰防渗中的应用[J].石家庄铁道学院学报,2005(1).
长江南岸某工程岩土工程特性研究 篇10
1 淤泥质土成因、岩性及分布
该工程位于长江南岸, 为长江古河道, 主河道现已北移, 在北移的过程中由于河道的截湾取直的作用形成了牛轭湖相原始地貌, 但是由于长江水位的变化, 洪水季节使牛轭湖接受长江冲积物;使本区牛轭湖相的岩性含有较多粉砂级颗粒。由于上述原因本层岩性以还原相灰色及灰黑色为主, 偶含腐植物及贝壳, 局部地段有机质富集成为淤泥;本层以淤泥质粉质粘土为主, 洪水期形成的淤泥质粉土呈透镜体状分布;呈软塑-流塑状态, 高含水量, 高压缩性, 中灵敏度, 局部高灵敏度的土。本层厚度范围4m~16m, 一般厚度10m。
2 淤泥质土物理力学性质
在场地勘察中采用室内试验与原位测试相结合的方法进行, 对地基土的特性进行判别, 其中原位测试采用标准贯入原位试验、双桥静力触探、单桥静力触探, 土层物理力学指标推荐值见表2。
3 综合试桩
场地主要建筑物地基拟采用桩基方案, 并进行了Φ800mm旋挖灌注桩、Φ600PHC管桩进行综合试桩。通过综合试桩对本淤泥质土层桩基特性作如下结论。
(1) Φ800mm旋挖灌注桩在本淤泥质土层中存在扩径现象, 其充盈系数可在1.3左右, 成孔检测也表明在本层易造成扩径, 在具体施工时可通过控制泥浆指标和局部地段采用长护筒的措施。
(2) 管桩在本淤泥质土中上部基本自沉, 沉桩极为容易, 但在沉桩过程中要监控桩身垂直度, 并进行调整。在进行的孔隙水压力检测和土体深层位移检测中, 发现土层中超孔隙水压力急剧增长, 挤土效应严重, 增加的超孔隙水压力消散慢, 最大孔隙水压力增量超出上覆土压力的60%, 孔隙水压力在邻近桩打桩后迅速增大到最大值, 在打桩完毕后一周内孔隙水压力消散较快 (其中第一天消散量最大) , 随后消散速度趋于缓慢, 在打桩后30天孔隙水压力消散率均在70%~80%左右。在施工中采取必要的措施 (如在桩间土中插塑料排水板, 埋设孔压计、深层土体位移监测元件等) 消散饱和软土中的超孔隙水压力, 促进桩周土尽快恢复, 避免由于施工快、施工措施不当等造成桩断裂、上拔等问题。基础开挖必须等打桩引起的超孔隙水压力累计增量消散80%以上方可进行, 并尽可能避免由于局部土体失稳, 造成桩顶偏移现象。
4 复合地基试验
由于场地淤泥质土地基承载力无法满足附属构建筑物的要求, 为此进行复合地基试验, 通过勘探取样置备了水泥土试块并不同龄期、不同施工方式的水泥土试块进行了试验, 具体成果见表2。
从表中可以看出: (1) 干法水泥土试块强度明显高于湿法; (2) 由于添加了减水剂使得湿法水泥土试块前期强度增长较快。根据室内试验成果, 水泥土搅拌桩现场试验分为两组四区, 共布桩60根, 每区15根, 固化剂采用425#普通硅酸盐水泥, 掺入比为15%。水泥土搅拌桩桩径600mm, 桩长14m (桩端穿过淤泥质土, 进入下部粉砂层) , 桩间距为1.1m、13m, 湿法外掺剂选用0.2%水泥用量的木质素磺酸钙, 水灰比采用0.54;通过现场试验得出以下结论。
(1) 水泥土桩体桩身完整, 搅拌均匀, 适于在场地复合地基加固中应用。 (2) 从试验成果来看, 深层搅拌桩 (湿法) 与粉喷桩 (干法) 起到很好的加固效果, 而粉喷桩优于深层搅拌桩, 从室内试验、载荷试验、桩身芯样试验等结果来看, 粉喷桩桩身强度明显高于深层搅拌桩, 具有较好的加固效果。 (3) 根据室内水泥土试验和现场试验综合分析。 (4) 施工工艺, 粉喷桩宜采用二次喷浆四次搅拌 (复搅) , 深层搅拌桩宜采用桩身采用二次喷浆四次搅拌 (复搅) , 上面8m采用三次喷浆六次搅拌。为保证水泥与土充分搅拌, 应控制提升速度和搅拌头搅拌速度, 粉喷桩宜保证搅拌头搅拌一周时提升高度不超过16mm, 深搅桩提升速度控制在0.5m/rain以下。此外粉喷桩施工中应采用增加输灰罐压力和放慢搅拌头提升速度的方法来保证全桩体喷粉的均匀性。
5 结语
通过对本厂区淤泥质土全方位的勘探、测试及试验提出了本淤泥质土岩土工程设计所需的各种参数, 从原位测试、综合试桩和复合地基试验成果来看, 对于淤泥质土的岩土参数提出时, 应注意多种手段相结合, 在地基加固试验方案设计实施中针对淤泥质土的特性, 应注意成孔、挤土效应等方面, 为基础设计提供可靠的依据。
参考文献
[1]李俊雄, 孙光明, 魏民.重庆市李子坝滑坡特征及稳定性分析[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 1990 (2) .
农业工程研究 篇11
【关键词】建筑工程;工程预算;成本控制
建筑工程预算及成本控制是工程承建方提升项目经济效益的重要方式,涉及项目全过程,从项目开始一直延续到项目的正常使用。
1、建筑工程预算工作
1.1准备工作
广泛收集工程的各项资料,具体有前期地质勘察报告、地形测量图、施工设计图纸、标准图集等,对施工的组织设计进行调查,完善方案研究,对管理部门进行走访定额,收集建筑安装工程预算定额,明确适宜的编制方法。
1.2掌握图纸,工程量与套用定额单价计算
在对工程量进行计算以前,需全面了解定额总说明、册说明、章说明及子目附注,掌握定额子目分项的总体布局,并能熟练使用各项计算规则。在此前提下仔细研读图纸,特别是总平面布置示意图,做到心中有数。在研究图纸过程中,应准确体会工程设计意图,并对施工以前出现的变更做好相应的准备。
1.3其他费用计算与利税汇总
随着计算机应用的逐渐普及,其在工程预算中起到了极大的作用,可大幅減少预算工作人员的工作量,进而降低甚至消除了人为误差和错误。在实际计算工作中,要求预算人员必须尽可能提升原始数据准确度。
2、工程设计与招投标过程中的成本控制
2.1工程设计过程中的成本控制
对于建筑工程而言,设计是十分关键的前期环节,其决定了工程项目的后续发展。设计阶段的成本控制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虽然设计过程中的花费较小,但其对工程整体造成的影响往往是最为直接的,因此必须对其给予足够的重视。一般情况下,设计过程中的总成本不会超过项目建设成本的2.0%,但其对应的成本控制影响巨大,通常占到80%之上[1]。基于此,在实际工作中,不仅要重视各项技术措施的合理性与可行性,充分考虑环境等影响因素,还要根据项目的具体要求和经济指标,编制详细的项目方案,进而实现工程设计阶段成本的有效控制。
2.2工程招投标过程中的成本控制
建筑工程招投标主要包含两方面内容,分别为机械设备与原材料采购与施工招投标。采取招投标的方法,可以帮助工程建设方更加准确的选取最优的施工承包方和材料、设备供应方,是确保工程质量的基础手段。招标过程中应严格遵照“公平、公正、公开”的基本原则,并严格检查承包方的资质,实际工作中可以采取实地考察等方法,避免出现转包等不良事件,防止造成大规模的成本浪费,实现工程招投标阶段成本的有效控制。
3工程施工阶段的成本控制
3.1合同控制
(1)明确合同管理的作用与意义。项目建设过程中,建设方与各参建方签署合同,每一方都必须严格按照合同的规定开展工作,合同具有较高的法律约束性,它与其他的规章制度相比,作用更加直接,也最为有效。因此,在合同中必须详细注明成本控制方面的内容,将其纳入到规范的法律程序,形成法律约束力,以此更好的保障成本控制,确保与其相关的条款得以有序执行。
(2)注重合同签署及管理。进行合同管理时,需创建一套完善的管理机构,进而在项目建设的所有细节上都坚决按照合同的规定执行。在实际工作中,可组织专业管理人员、法律顾问等共同参加管理活动,形成一个具备谈判、评审等作用的保障体系,以确保合同条款有序执行。
3.2机械设备管理
(1)实行设备机长责任制。首先,通过委托使用协议的签订对设备的管理责任进行明确,然后由机长负责按照协议规定执行管理工作,管理效果直接和机长的薪资待遇挂钩,从而提升设备管理的有效性,在充分发挥机械设备最佳效用的基础上,起到节约养护维修成本的作用。
(2)创建一机一卡制度。每一台机械设备都需创建动态的记录卡,用作检修及保养实时记录,此外还要根据设备的使用情况完善相应的技术档案,进而准确掌握设备实际情况,减少维修次数,有效延长机械设备使用寿命,从根本上降低工程成本。
3.3物料管理
(1)根据建材市场环境与工程实际情况,对采购的权限进行明确的划分,在开展项目建设前,需对物料采购权限及其执行情况进行检查。(2)物料采购是成本控制的重点环节,不仅要确保采购准确性,还要严格按照相关要求确定材料的数量。采购过程中仔细检查供应商的资质和和能力,针对各种材料进行质量抽检,如果采购的材料存在质量问题将会对工程造成严重的影响,引发一系列问题。(3)为有效控制物料成本,还需对市场情况进行调研,掌握物料的价格信息和走向,进而在适宜的时机果断出手,选购具有较高性价比的材料。
4、工程竣工成本控制
验收及反馈是建筑工程竣工阶段的主要工作,而且也是成本控制的主要对象,需按照相应的标准实施审查。总结存在质量问题与超过前期预算的部分,算出增加的额外成本,对其原因进行深入剖析。通常情况下,一个完整的建筑工程是由若干个分项组成的,每一个分项在完成之后都要按照规定实施验收,要求分项承包方及时处理存在的缺陷和隐患,在提出合理的解决方案后由建设方与监理方监督执行。验收与审核是工程建设的最后一步,也是成本控制工作的最后一道大关,因此,必须坚持做好验收环节的成本控制,从而确保建筑工程成本控制圆满完成。
结束语
总而言之,伴随建筑行业的持续发展,工程建设预算工作及成本控制的难度也越来越大,不断暴露出一些问题,比如决算偏差、成本控制不到位等,为此,必须加强预算与控制工作,关注每一个细节,进而从根本上缩减工程经济成本,实现建筑工程经济效益最大化的目标。
参考文献
农业工程研究 篇12
1、工程签证的产生原因
要控制工程签证就要了解工程签证产生的原因:
1.1 工程的变更产生的签证:
工程的变更是产生签证的主要的原因, 可以表现为设计的变更、施工内容的变更、施工方法的变更及工程工期的变更。当变更发生时就要及时的核算、对比, 及时做出工程签证。
1.2 违反合同产生的签证:
合同双方中另一方没有按照合同约定履行自己的义务, 经常会使对方遭受损失而需做出的签证。如未及时提供合同中约定的施工条件、未及时支付工程预付款、进度款、未及时发出图纸、指令及未按合同工期交出先期投入使用的工程等。
1.3 由于非施工单位原因而产生的签证。
一般工程的施工合同中都不是很明确的反映不可抗力的原因和造成的损失, 所以发生不可抗力时要及时做出签证。不可抗力包括自然事件和社会事件。自然事件主要是工程施工过程中不可避免发生并不能克服的自然灾害, 包括地震、海啸、瘟疫、水灾等, 社会事件则包括国家政策、法律、法令的变更, 战争、罢工等。
1.4 合同的缺陷而产生的签证。
合同缺陷表现为合同文件规定不严谨甚至矛盾、合同中的遗漏或错误, 在这种情况下, 如果工程的执行将导致成本增加或工期延长, 那就应及时做出工程签证。
1.5 市场的变化而产生的签证。
但这种签证要视合同的约定而定, 若合同中约定或政策文件明确规定材料、工费随市场变化或到达一定条件后随市场变化, 那当市场的材料、工费上升时就要及时的做出工程签证。
2、工程签证对工程决算影响
用来记录施工现场发生的特殊情况的工程签证, 如零星用工、零星项目、对临时设施的增补、非施工单位因素造成的人员与机械损失及施工过程中的窝工、隐蔽工程的签证以及其他需要签证的费用等等, 通常在施工过程中以技术核定单或联系单的形式形成书面文字。一般来说, 涉及到经济费用支出的, 都需要及时办理工程签证。
涉及到工程进度和工程技术的签证, 在工程结算时要区分其是否应该计取费用。例如在工程技术范围的、对施工组织设计或技术措施的临时修改而签署的工程签证。很典型的一个例子就是某工程项目中105 a厂房的土方工程:该工程的施工组织设计对土方开挖, 明确了“柱下独立基础或条形基础的部分采用土方开挖, 柱下独立基础、地梁土方采取小型机械扣挖, 人工修挖相结合的方式进行”。但是在实际施工过程中, 为了方便机械施工, 改成了机械大开挖, 由此土方开挖部分比清单的量多出5000多立方米。事后施工单位要求对此进行工程签证, 以场地限制无法放坡为由要求增加土方量并要求追加相应费用, 引发施工单位同监理、建设单位的争执。因此, 在进行工程签证的时候要注意, 诸如此类为方便施工而改变的施工方案、施工技术措施, 应由承建商自行负担费用, 业主只应签署技术核定单而不应该给予费用补偿。
现场签证通常需要业主与施工单位共同签字, 内容也应该具体明确, 便于计量。但是实际操作中却存在诸多问题, 签证内容也存在较多缺陷。例如, 日常经常性的维修工程签证中, 出现这样的签证内容:“更换窗400*600钢化玻璃1块, 用玻璃胶一瓶, 0.5工日”。施工单位依此决算的时候, 除了正常计算更换玻璃以外, 往往会将用工这部分当作另外的工作用工再计取一次, 形成事实上的重复计算点工。这是由于签证人员非专业造价人员, 所签的签证不够规范, 不清楚“更换玻璃”的工作内容包含了哪些工作项目, 因此不清楚工作内容中已经计算了辅助材料和工程用工, 此类的签证给工程结算带来麻烦, 也容易因为立场的不一致产生理解的分歧。因此, 在决算中遇到此类签证的时候, 应注意区分对用工、用料的签证范围, 避免用工用料的重复计算。
还有一类涉及到零星用工的签证。施工单位决算时, 有时会将此类用工以定额用工的形式计价, 决算审核时应特别注意。此类用工往往属于不在定额范围内的用工, 如果以定额用工计算则计取了该部分的管理费和利润, 显然不合适。签证能够附图的应尽量附图, 以免单纯的文字描述造成理解的歧义产生纠纷;能够签事实的尽量描述事实避免直接签工程量;能够签工程量的避免直接签单价。在签证时尽量作到详细、准确, 并注明所要签证的事实发生的时间、原因、工作内容、工程量、部位及相关尺寸。能够明确计算工程量的内容, 尽量只签工作量而不签人工工日和机械台班数量, 如无法套用定额单价计算工程量的内容, 可只签所发生的人工工日和机械台班数量。
3、如何加强工程现场签证的管理
提高工程签证的质量, 对于工程签证人员应当具备下列素质要求。不仅要熟悉施工中的技术标准和施工规范, 还应当了解工程施工合同, 了解清单规则、定额计价原则。为了更好的提高签证的质量, 建议双方造价人员参与工程签证过程, 保证签证内容与计价要求匹配, 签证有效。除此之外, 签证人员还应当具备一定的法律知识和司法经验。签证管理人员能够对设计变更事项迅速反映, 确定变更的性质, 费用承担人, 及时提出设计变更的增减费用, 对有关签证资料随时作出动态评估。对于施工过程中重大变更、复杂变更应及时收集第一手资料, 论证变更原因、责任和费用承担。
3.1 地基开挖时, 现场土方如为杂土, 不能用于基坑回填则土方的调配方案如:现场土方外运的运距, 回填土方的购置及其回运运距等应做好签证。
3.2 工程开工后, 工程设计变更给施工单位造成损失, 如施工图纸有误, 或开工后设计变更, 而施工单位已开工或下料造成的人工、机械、材料费的损失。工程需要的小修小改所需的人工、材料、机械的签证。
3.3 停工损失:
由于建设单位责任造成的停水停电超过定额规定的范围, 在此期间工地所使用的机械停滞台班、人工停窝工以及周转材料的使用量都要签证清楚。
3.4 建设单位供料时, 供料不及时或不合规给施工单位造成的损失。
施工单位在包工包料工程施工中, 由于建设单位指定采购的材料不符合要求, 必须进行二次加工的签证以及设计要求而定额中为包括的材料加工内容的签证。建设单位直接分包的工程项目所需的配合费用。
3.5 材料、设备、构件超过定额规定运距的场外运输, 待签证后按有关规定结算;遇特殊情况的场内二次搬运, 经建设单位负责人现场确认后签证。
3.6 续建工程的加工修理:建设单位原发包施工的未完工程, 委托另一施工单位续建时, 对原建工程不符合要求的部分进行修理或返工的签证。
4、结束语
综上所述, 工程签证作为工程建设过程中的一项经常性工作, 加强签证管理, 是造价控制的一个重要手段, 也是项目管理人员、造价管理人员水平的综合体现, 只有重视工程签证管理, 才能有效降低项目实施过程的变动成本。
摘要:工程签证是工程决算的重要依据, 对工程造价的确定和控制产生直接影响。规范签证管理, 严格决算审核, 有效控制工程的变动成本, 是造价控制的一项重要工作, 也是项目管理人员和工程造价人员水平的综合体现。
关键词:工程签证,工程决算,造价控制
参考文献
[1]刘苹.浅谈工程决算的审核[J].河北煤炭, 2011 (06)
[2]杨活泼.工程决算审核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广东科技, 2011, 20 (02)
【农业工程研究】推荐阅读: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339农业知识综合一考研大纲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初试大纲08-14
农业信息工程08-28
农业工程简介07-03
农业水利工程07-30
现代农业工程09-20
农业生态工程,实习目的10-20
农业现代化工程10-17
发展农业水利工程05-30
农业机械化工程06-03
农业建筑能源工程06-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