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现代化工程

2024-10-17

农业现代化工程(精选12篇)

农业现代化工程 篇1

目前我国从中央到地方掀起了大抓农业、科教兴农的热潮, 农业高科技示范园区像雨后春笋遍地开花。“九五”期间, 国家科技部将工厂化高效农业示范工程列为国家重大科技产业工程, 这是惟一一项农业产业示范工程项目, 与电动汽车、小康住宅、高清晰度电视等高科技工业产业化项目并驾齐驱, 这在我国还是第一次, 说明了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性。所谓工厂化高效农业, 主要内容就是指蔬菜设施栽培及相关产业的研究与开发。设施园艺是我国农业领域一个重要的方面, 蔬菜、花卉、果品是人民生活不可或缺的农产品,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 对设施园艺产品的需求日益增长, 产品的附加值也不断提高, 经济效益显著。

设施园艺涵盖了建筑、材料、机械、自动控制、品种、栽培、管理等多种学科和多种系统, 因而科技含量高, 所以设施园艺的发达程度, 往往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农业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我国目前在推动农业现代化过程中, 建立的很多农业高科技示范园区, 主要内容也是在搞设施园艺工程, 说明了设施园艺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设施园艺工程事业的发展, 必须置身于农业现代化浪潮的大背景之中来考虑。

一、蓬勃发展的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 尤其是近5年, 我国农业现代高潮到来的大背景, 使得我国的设施园艺工程事业得到了迅速发展, 表现在:

1. 全国以蔬菜栽培为主体的设施园艺面积已达86.7万公顷 (至1998年底) , 设施类型主要为塑料拱棚和日光温室, 居世界第一位。在一些大中城市郊区, 蔬菜设施栽培面积已超过当地菜田总面积的10%以上, 某些地区已接近30%, 与发达国家的差距明显缩小。设施栽培分布的地域不断扩大, 20世纪80年代设施园艺主要在“三北”地区发展, 而现在正向南方迅速扩展, 发展势头已超过北方, 尤其在东南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发展更为迅速。

2. 初步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 符合中国国情的以节能为中心的设施园艺生产体系。北方广大地区大力推广与发展节能型日光温室, 冬季不加温在高寒地区生产出喜温果菜, 高纬度地区可生产耐寒蔬菜, 基本消灭了冬春蔬菜淡季;南方大力推广塑料拱棚及遮阳网, 降温防雨, 克服了夏季蔬菜育苗的难题, 解决了长期没有解决的蔬菜夏淡季。加上全国疏菜大流通、大市场, 全国各地蔬菜供应均衡稳定, 丰富多彩, 四季长青。

3. 设施园艺工程的总体水平有了明显提高, 具体表现在园艺设施逐步向大型化发展, 小型简易类型比重下降约20%。通过大型现代化温室及配套设施的引进, 促进了我国温室产业的发展, 使我国新型优化节能日光温室和国产连栋塑料温室得到进一步推广, 由于设施结构设计建筑更加科学合理, 使得设施内的光温水气环境得以优化, 有利作物生长发育, 为高产优质奠定了基础。设施栽培作物种类日渐丰富, 除蔬菜外, 花卉也占有相当比重, 果树设施栽培也正在迅速发展

4. 随着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受到重视, 一些相关政策向农业倾斜, 使得不少企业家也开始关注农业项目, 他们看到农业现代化的美好前景, 把投资热点转向农业, 多数也是从事设施园艺生产。上述种种都为设施园艺工程事业, 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同时也为相关产业提供了难得的商机。

二、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和过去比较, 我国的设施园艺工程事业正处在建国以来最兴旺发达的时期, 令人欢欣鼓舞, 但也必需冷静地看到其中存在的问题及与世界发达国家的差距。

1. 我国设施园艺的面积虽居世界第一位, 但是以简易的类型为主, 设施环境可控程度水平低, 抗御自然灾害能力差, 遇灾害性天气和年份, 生产没有保障, 农民遭受损失, 市场供应出现波动。

2. 设施园艺工程科技含量较低, 无论设施本身还是栽培管理, 多以传统经验为主, 缺乏量化指标和成套技术, 不符合农业现代化的要求, 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很大, 尤其表现在作物的产量水平, 尽管我国也有高产典型, 但很不普遍, 大面积平均单产与发达国家相距甚远。

3. 我国设施园艺的生产经营方式以个体农户为主, 劳动生产率很低, 只相当于发达国家的1/10, 甚至1/100。规模化、产业化的水平更低, 小农经济的生产和经营与日益发展的市场经济矛盾越来越突出, 更难以走出国门与国际市场接轨。发达国家的设施园艺工程已形成独立的产业体系, 我国还是分散的, 以小型的乡镇企业为主, 尤其在“硬件”的生产与制造方面技术水平、工艺水平不高, 无法和发达国家相比。近年来随着外国温室公司不断涌入我国, 他们的产品虽然价格很高, 但因质量好, 工艺精湛, 还是受到欢迎, 使我国原本就不太发达的相关产业, 受到较大的冲击。

4. 目前我国设施园艺的迅猛发展存在一定的盲目性, 高科技示范园区遍及全国, 但内容雷同, 设施园艺有较强的地域性, 必需因地制宜才有效果。现代化温室冬季需要加温, 夏季还需降温, 耗能多、运行成本高, 不适合中国国情, 加之缺乏高素质的管理人才和“大锅饭”的管理体制, 使得生产不但不能赢利, 还严重亏损, 体现不出高科技示范作用, 挫伤了生产者的积极性, 对今后设施园艺工程的发展带来负面影响。

针对上述问题, 必需引起有关方面的足够重视, 及时加以解决, 才能使我国设施园艺工程蓬勃发展的大好形势, 得以持续发展。

1.尽快克服我国设施园艺事业迅猛发展的盲目性, 尤其对外国现代化温室的引进工作, 应有专门机构统一管理, 引进之前要组织专家充分论证, 新闻媒体的宣传要实事求是, 正确引导。全国各地应分层次发展, 因地制宜, 因时制宜, 而不是搞花架子, 做门面。从我国人均蔬菜的消费量看, 目前蔬菜设施栽培面积不宜再盲目增加, 否则会导致“菜贱伤农”, 关键要提高品质, 增加花色品种。

2.设施园艺是一种受控农业, 受管理技术的影响程度比自然农业大得多, 和发达国家的差距, 主要在于科技水平及科技含量的差距, 说到底是人才素质的差距, 所以必需注意培养技术人才和经营管理人才, 大力提高生产者的素质, 这是摆在我们面前重要而艰巨的任务。应该千万百计, 通过各种方式和途径, 大力普及设施园艺的科学知识, 使我国的设施园艺工程尽快转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 才能使其持续、健康、迅速的发展。

三、充满希望的未来

设施农业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设施园艺工程的发展方兴未艾。据农业部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的预测, 到2030年, 全国设施园艺面积将达到170万公顷, 是目前总面积的两倍, 足以看出发展势头之强劲。到那时设施生产的蔬菜人均占有量, 将达到50千克/年, 占蔬菜人均占有总量的20%, 比目前将提高51.5%。这意味着我们从事设施园艺工程事业的专家教授、科技人员及生产者肩上的担子还是不轻的, 任重道远。

参考文献

[1]我国设施园艺的发展态势及问题探讨, 中国蔬菜, 1999.3:1-4.

[2]CSAE设施园艺工程专业委员会, 农业现代化浪潮中的中国设施园艺工程, 农业工程学报, 1998.12 (增刊) :1-5.

农业现代化工程 篇2

摘要:设施园艺工程因其涉及学科广、科技含量高,与人民生活关系密切,而成为我国农业现代化的热点及重要内容,这为我国设施园艺工程学科的蓬勃发展,提供了极好的机遇并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而设施园艺工程的发展与提高,也必将加速我国农业现代化的进程。

关键词:设施园艺工程 农业现代化 发展

目前我国从中央到地方掀起了大抓农业、科教兴农的热潮,农业高科技示范园区像雨后春笋遍地开花。“九五”期间,国家科技部将工厂化高效农业示范工程列为国家重大科技产业工程,这是唯一的一项农业产业示范工程项目,与电动汽车、小康住宅,高清晰度电视等高科技工业产业化项目并驾齐驱,这在我国还是第一次,说明了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性。所谓工厂化高效农业,主要内容就是指以蔬菜设施栽培及相关产业的研究与开发。设施园艺是我国农业领域一个重要的方面,蔬菜、花卉、果品是人民生活不可或缺的农产品,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对设施园艺产品的需求日益增长,产品的附加值也不断提高,经济效益显著。党的十五届三中全会做出了"中共中央关于农业和农村工作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其中谈到今后工作重点时,提到了“现代集约化种养技术”,这里面的“种”指的就是设施园艺,它与人民生活水平与生活质量的提高关系极为密切,长期以来,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大抓“菜篮子”工程,就证明了这一点。

设施园艺涵盖了建筑、材料、机械、自动控制、品种、栽培、管理等多种学科和多种系统,因而科技含量高,所以设施园艺的发达程度,往往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农业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我国目前在推动农业现代化过程中,建立的很多农业高科技示范园区,主要内容也是在搞设施园艺工程;说明了设施园艺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设施园艺工程事业的发展,必须置身于农业现代化浪潮的大背景之中来考虑。

蓬勃发展的现实

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近五年,我国农业现代高潮到来的大背景,使得我国的设施园艺工程事业得到了迅速发展,表现在:

l、全国以蔬菜栽培为主体的设施园艺面积已达86.7万公顷(至1998年底),设施类型主要为塑料拱棚和日光温室,居世界第一位,比198:年增长了120倍。在一些大中城市郊区,蔬菜设施栽培面积已超过当地菜田总面积的10%以上,某些地区已接近30%,与发达国家的差距明显缩小。设施栽培分布的地域不断扩大,80年代设施园艺主要在“三北”地区发展,而现在正向南方迅速扩展,发展势头已超过北方,尤其在东南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发展更为迅速。

2、初步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符合中国国情的以节能为中心的设施园艺生产体系。北方广大地区大力推广与发展节能型日光温室,冬季不加温在北纬40o左右的高寒地区生产出喜温果菜,更高纬地区可生产耐寒蔬菜,基本消灭了冬春蔬菜淡季;南方大力推广塑料拱棚及遮阳网,降温防雨,克服了夏季蔬菜育苗的难题,解决了长期没有解决的蔬菜夏淡季。加上全国疏菜大流通、大市场,全国各地蔬菜供应均衡稳定,丰富多彩,四季长青。人均蔬菜占有量高达 240吨-250kg/人·年,居世界领先水平,其中设施蔬菜人均占有量目前也达到了33kg/人·年,比1981年增长164倍,为“菜篮子工程”,做出了巨大贡献。

3、设施园艺工程的总体水平有了明显提高,具体表现在园艺设施逐步向大型化发展,小型简易类型比重下降约20%。通过大型现代化温室及配套设施的引进,促进了我国温室产业的发展,使我国新型优化节能日光温室和国产连栋塑料温室得到进一步推广,由于设施结构设计建筑更加科学合理,使得设施内的光温水气环境得以优化,有利作物生长发育,为高产优质奠定了基础。例如我国日光温室黄瓜的最高亩产已达2.5万kg/年,接近或达到设施园艺发达的荷兰、日本等国的水平。设施栽培作物种类日渐丰富,除蔬菜外,花卉也占有相当比重,果树设施栽培也正在迅速发展。

4、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大中城市近郊区的耕地不断减少,如何发展城市周边地区的农业?近年来提出了“都市农业”的概念,都市农业的定位是在城市周边,与大都市的二产、三产密切结合,融合服务于大都市,保证都市多元化、高质量消费的需要,要做到可持续发展,且有利生态环境的优化,因此往往把设施园艺做为首选项目。北京的“朝来农艺园”、“锦绣大地”,上海浦东开发区的孙桥园艺试验场。东海农场等,将现代化的温室园艺与观光旅游结合起来,与向青少年进行农业科普教育结合起来,一举多得,拓展了设施园艺的功能,据统计仅在北京地区就有十多处,成为大城市周边的新景观。

5、近年来全国各地乃至到县乡等基层单位,都在积极探索农业现代化的道路,北京中以示范农场引进的现代化温室于1995年建成投产后,吸引了全国各地的参观者。不少农业主管部门也纷纷效仿,引进国外温室设备、专用品种、甚至专家,希望在自己管辖的范围内,建立起现代化农业的样板。据不完全统计,全国引进的现代化温室已达 170多公顷,其中1995年以后引进的,占总面积的83.4%。通过对国外高科技设施园艺技术的全面引进、消化、吸收,也全面提高了我国设施园艺的学科水平,上海在这方面做了大量工作,效果显著。

6、随着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受到重视,一些相关政策向农业倾斜,使得不少企业家也开始关注农业项目,他们看到农业现代化的美好前景,把投资热点转向农业,多数也是从事设施园艺生产。投资力度之大,是以往罕见的,以北京“锦绣大地”为例,它是一个民营企业,投资额已近亿元,主要从事设施园艺及现代化畜牧业,以企业化的管理机制,从事农业高科技产业开发,这是一种全新的农业产业,受到中央领导的关注。上述种种都为设施园艺工程事业,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同时也为相关产业提供了难得的商机。

7、设施园艺工程的科学研究,受到建国以来从未有过的重视与支持

“九五”期间,国家科技部所列的国家级工厂化高效农业示范工程项目,总体目标是瞄准21世纪农业发展趋势,集成国内外设施园艺高新技术,在北京、上海、辽宁、浙江、广东等不同生态气候型及不同区域经济特点的五省市,建设一批以市场为导向,科技为先导,产业化为目标的科技经济一体化超前型示范工程模式,围绕蔬菜设施栽培的高产、优质、高效,主要研究内容有种子种苗工程、种植工艺工程、采后处理工程、设施环境控制工程、相关产业工程(包括温室制造、环控仪器设备、农机具、穴盘生产、蔬菜包装保鲜、专用肥料、生物农药厂等)五大方面。此项目已于1996年正式启动,2000年完成。该项目科研经费总投入高达5000万元,相当于“七五”、“八五”有关设施园艺重点项目经费总和的10倍,足以说明国家对设施园艺工程的重视。

与设施园艺工程有关的科研项目,不仅有应用技术的研究,还有基础理论的研究。1998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将“设施园艺高产优质的基础研究”列为重点项目证式启动,这在我国设施园艺工程学科领域,是建国以来第一次,反映出我国的设施园艺工程学科水平已跃上新台阶。

8、已形成了一支从事设施园艺工程专业的科技队伍,二十年来这支老中青相结合的、强有力的梯队,为设施园艺的宏观决策,生产、科研、教学和推广,做了大量工作。特别是一批中青年骨干正在茁壮成长,成为本领域的支柱力量,为顺利实现新老交替,使事业后继有人,兴旺发达。此外据不完全统计全国有 146个蔬菜研究机构,其中绝大部分有从事设施园艺的研究机构和人员。部分农业院校,近几年来陆续开设了“设施园艺”课程,有的还开出了硕士、博士学位课,培养了大量高级人才。

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和过去比较,我国的设施园艺工程事业正处在建国以来最兴旺发达的时期,令人欢欣鼓舞,但也必需冷静地看到其中存在的问题及与世界发达国家的差距。

1、我国设施园艺的面积虽居世界第一位,但是以简易的类型为主,设施环境可控程度与水平低,抗御自然灾害能力差,遇灾害性天气和年份生产没有保障,农民遭受损失,市场供应出现波动。

据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统计,截止到97年全国蔬菜设施面积为84.11万公顷,其中中小拱棚面积为42.42万公顷,占到50%,这些都是很简易的设施。档次较高的塑料大棚为 19.04万公顷,在冬季有相当一部分地区不能进行生产。塑料薄膜温室是冬季生产的主要设施,但以不加温为主。有加温设备的只有0.68万公顷,比例不到 1%。至于现代化大型温室,全国总面积仅仅有 170公顷左右,微不足道;而国土面积比我国小得多的荷兰,现代化温室面积却是我们的 100多倍,可以全天候生产各种蔬菜和花卉,产品行销全世界。

2、设施园艺工程科技含量较低,无论设施本身还是栽培管理,多以传统经验为主,缺乏量化指标和成套技术,不符合农业现代化的要求,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很大,尤其表现在作物的产量水平,尽管我国也有高产典型,但很不普遍,大面积平均单产与发达国家相距甚远。设施园艺发达的荷兰、日本、以色列…,无论蔬菜还是花卉,平均产量往往是我国的几倍乃至十几倍。荷兰温室番茄年产量中等水平即可达到60万kg/ha(即4万kg/亩),是我国的4-5倍。从专用品种到配套技术都很完善,设施的光、温、湿、气、肥各个环境因子,全可根据作物需要进行调控,为高产稳产提供了有力保证。

3、我国设施园艺的生产经营方式以个体农户为主,劳动生产率很低,只相当于发达国家的1/10,甚至 1/100。规模化产业化的水平更低,小农经济的生产和经营与日益发展的市场经济矛盾越来越突出,更难以走出国门与国际市场接轨。发达国家的设施园艺工程已形成独立的产业体系,我国还是分散的,以小型的乡镇企业为主,尤其在“硬件”的生产与制造方面技术水平、工艺水平不高,无法和发达国家相比。近年来随着外国温室公司不断涌入我国,他们的产品虽然价格很高,但因质量好,工艺精湛,还是受到欢迎,使我国原本就不太发达的相关产业,受到较大的冲击。

4、目前我国设施园艺的迅猛发展存在一定的盲目性,高科技示范园区遍及全国,但内容雷同,设施园艺有较强的地域性,必需因地制宜才有效果。而目前一些地区或单位,不从当地的实际情况和气候特点出发,盲目模仿别人,不惜重金进口外国大型温室,甚至还有个别领导把园艺设施建设做为“形象工程”。“政绩工程”,只顾建设而没有明确的生产目的,设施虽然建起来了但效益很差。这些现代化温室冬季需要加温,夏季还需降温,耗能多、运行成本高,不适合中国国情,加之缺乏高素质的管理人才和“大锅饭"的管理体制,使得生产不但不能赢利,还严重亏损,体现不出高科技示范作用,挫伤了生产者的积极性,对今后设施园艺工程的发展带来负面影响。

针对上述问题,必需引起有关方面的足够重视,及时加以解决,才能使我国设施园艺工程蓬勃发展的大好形势,得以持续发展。从本专业委员会的角度,提出如下建议:

l、大力扶植和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符合中国国情的设施园艺工程生产体系,尽快形成相关产业,这是提高我国设施园艺工程总体水平的物质基础,国家应在政策方面给以具体支持。

2、大力加强设施园艺工程相关学科的基础和应用基础研究,加大科研投入,组织国家级的科研队伍,与地方密切合作,抓住关键问题(包含硬件和软件两大方面)联合攻关,边研究边开发,使科研成果及时转化为生产力,这是提高我国设施园艺工程总体水平和可持续发展的技术保证。

3、尽快克服我国设施园艺事业迅猛发展的盲目性,尤其对外国现代化温室的引进工作,应有专门机构统一管理,引进之前要组织专家充分论证,新闻媒体的宣传要实事求是,正确引导。全国各地应分层次发展,因地制宜,因时制宜,而不是搞花架子,做门面。从我国人均蔬菜的消费量看,目前蔬菜设施栽培面积不宜再盲目增加,否则会导致”菜贱伤农",关键要提高品质,增加花色品种。

4、设施园艺是一种受控农业,受管理技术的影响程度比自然农业大得多,我们和发达国家的差距,主要在于科技水平及科技含量的差距,说到底是人才素质的差距,所以必需注意培养技术人才和经营管理人才,大力提高生产者的素质,这是摆在我们面前重要而艰巨的任务。应该千万百计,通过各种方式和途径,大力普及设施园艺的科学知识,使我国的设施园艺工程尽快转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才能使其持续、健康、迅速的发展。

充满希望的未来

设施农业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必由之路,设施园艺工程的发展方兴未艾。据农业部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的预测,到2030年,全国设施园艺面积将达到170万公顷,是目前总面积的两倍,足以看出发展势头之强劲。到那时设施生产的蔬菜人均占有量,将达到50kg/年,占蔬菜人均占有总量的20%,比目前将提高51.5%。这意味着我们从事设施园艺工程事业的专家教授、科技人员及生产者肩上的担子还是不轻的,任重道远。我们设施园艺工程专业委员会,面对蓬勃发展的中国设施园艺工程事业,倍感兴奋之余,更感到责无旁贷、压力沉重。中国设施园艺工程的未来,之所以充满希望和活力除了文中罗列的那些令人振奋的发展数字之外,更重要的是中国农业现代化的洪流,正以排山倒海、不可阻挡之势,滚滚向前;而设施园艺工程做为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方面,犹如激流中一朵绚丽的浪花,不断地汇入洪流,也将川流不息。

参考文献

1、张真和,李建伟,我国设施园艺的发展态势及问题探讨,中国蔬菜,1999.3: 1-

服务现代农业工程的实践与思考 篇3

一、服务现代农业工程的实践

筛选增收项目千方百计。地处盱眙县西南与安徽嘉山县的仇集镇朱刘村,四周环山,交通不便,信息闭塞,外出务工农户很少,许多农户仅依靠种粮维持生计。2010年初,刚到仇集支行任行长的王伟清到该村了解农户生产资金需求情况,主动为该村提出依据水资源充足、土地平整等资源优势,发展大棚蔬菜的设想。并主动陪着该村干部前往山东寿光实地考察。采取联保贷款的方式为5户办理贷款25万元,建起10个大棚反季节西红柿、黄瓜等,当年户均增收3万元。亲眼目睹这5户靠种植大棚蔬菜致富的本村农民,于2011年初,纷纷向仇集支行申请贷款建造蔬菜大棚,累计发放贷款260万元,为152户建造大棚158个,面积达1500余亩。上半年户均增收3.2万元,目前,成立的“明俊蔬菜合作社”吸引安徽来安、嘉山等周边客户前来订购。正如被农业部、财政部等评为全国首批“阳光创业英雄”的该村书记孙更社所说:如果不是仇集支行帮助我村筛选这一项目,村民将永远停留在温饱上,增收致富无门。

促进多点开花全力以赴。今年以来,为主动策应地方政府全力实施“百个特色农业项目”的要求,我行单列支持现代农业工程的信贷计划,要求各支行宣传到位、投入到位、服务到位。累计贷款3.32亿元,建成蔬菜、畜禽、瓜果、中药材产业化基地64个。河桥支行贷款2000万元,支持玉皇山融高效林果、旅游休闲和文化影视于一体的观光生态农业建设,成为全省典型的农业开发综合项目。2011年2月24日省委常委、副省长黄莉新在盱眙视察现代农业工程项目时给予充分肯定,并指出盱眙支持特色现代农业工程项目的成功之路,值得深入总结和在全省推广。观音寺支行贷款260万元,支持梨园、居委会两个村80余户种植大棚早熟西瓜面积达1000余亩,户均获利5万元左右。淮河支行累放贷款1310万元,支持本镇哈滩、沿淮、城根3个村1800户种植蔬菜2.2万亩,并成立蔬菜专业合作社74个,培养农民蔬菜经纪人80余人,蔬菜田头市场吸引南京、上海前来订购大白菜的客户络绎不绝,预计年户均可增收2.7万元。累计贷款6780万元支持全县养猪存栏达1500头以上,年出栏可达3000头左右15户,支持养猪存量在500头以上,年出栏在800头以上的63户,预计户均可获利15万元左右。

培植典型大户全心全意。仇集镇养猪大户沈士宝2006年靠贷款3万元发展养猪,近年来在仇集支行累计330万元的贷款支持下,走上了规模养猪之路。2010年出栏生猪2100余头,获利达80万元。2011年,仇集支行又放胆支持,贷款120万元帮助他进一步扩大经营规模,目前养猪存栏1850余头,预计年出栏生猪在3000头左右,可获利在120万元。在他的带动下,目前该村已有近10户走上规模养猪之路。

帮扶合作组织发展雪中送炭。观音寺镇堆头村“堆头养鸡合作社”采取“公司+基地+农户”的养鸡模式,合作社社员有20余户,可在鸡舍建成后,急需资金购买饲料、疫苗等,观音寺支行获悉后,主动上门采取农户承贷,合作社担保的方式,为其贷款70万元。上半年出栏肉鸡15万羽,户均获利达1.8万元。目前,我县注册的农民专业合作社达732个,农民参加率89.5%。上半年全县农民专业合作社实行销售收入20.3亿元,盈余5.2亿元,成员户均增收1210元,较上年同期翻了一番。

催生龙头企业发展强筋壮骨。上半年累计贷款1.52亿元,支持江苏盱眙龙虾股份有限公司等52户农业龙头企业发展壮大,成为地方带动能力强、社会贡献大的引擎者。江苏三森食品有限公司位于维桥工业区,是我县“公司+农户+基地”的农业龙头企业,主要从事家禽养殖、加工、冷冻、销售、西式快餐一体化的综合性民营企业。近年来在维桥支行累计0.8亿贷款的大力支持下,已初具规模,目前企业拥有禽种场2个、孵化场1个、养殖基地4个、屠宰加工厂3个、“公司+农户”养殖户570户,遍及维桥、官滩、三河等乡镇,预计今年可实现销售收入1.21亿元,利润1560万元,安排就业人员可达850余人。目前,该企业已成为省级龙头企业,正运作上市的前期准备工作。上半年,新增市级龙头加工企业10家,省级1家,市级以上龙头企业已达到24家,其中省级龙头企业已达4家,预计销售收入超亿元的龙头企业可达3家。

二、服务现代农业工程的思考

1、规范管理是前提。目前,从我县成立的732家农民专业合作社来看,部分专业合作社存在管理松散、社员进出自由等现象,在经营上未能实现“四统一”即统一技术、统一服务、统一品牌、统一销售。导致产品在市场上缺乏竞争力,抗御风险能力不强。同时,个别龙头企业还存在财务制度建立不全、管理不够规范、信息不够透明等问题,呈现出“企业贷款难和银行难贷款”尴尬境地。在此方面,相关部门应按照“四统一”要求,规范管理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对农业龙头企业要加强高效企业理论教育,加强税法知识培训,督促其健全财务制度,增强信息的透明度,强化管理,走上健康发展的轨道。

2、全程服务是关键。作为服务现代农业工程的金融机构,应落实责任,扶持到位。将服务的现代农业工程项目量化到支行,实行“三定”即定人、定责、定时,逐一形成对接,主动结成联姻,对涉及到支行服务的企业、合作社、产业园等现代农业工程项目,在政策上优先支持、在计划上优先安排、在服务上优先保证、在利率上优先下浮。同时,要严格考核,将信贷人员的绩效工资的50%与对接户直接挂钩,并对帮扶的现代农业工程项目实行全程跟踪服务,确保帮扶取得实效。

3、合力支持是保证。实施农业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是实现农业持续增效和农民持续增收的重要手段,要是现代农业工程提档升级,必须用高效科学技术改造农业,用高效产业体系提升农业,用高效经营形式推进农业,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农业部门要加强技术培训、深入实地指导、跟踪防疫;保险部门应根据实际开设针对现代农业工程项目的险种,健全补偿机制;地方政府应建立直补机制,对从事现代农业工程项目的大户给予适当的补贴到户。由于高效现代农业工程的前期投入较大,资金需求旺盛,单靠银行一家解决资金问题难以满足,在支持现代农业工程方面,财政应拿出一部分,相关涉农部门拿出一部分,银行支持一部分,形成大力支持现代农业工程的合力,鼓励和支持更多的农户走上适度集中规模发展致富的道路。

4、创新产品是基础。针对农户在从事现代农业工程的过程中,由于投入较大,融资缺乏有效担保的实际,银行应大胆创新,勇于探索,除采取联保贷款、合作社或龙头企业为农户担保外,应积极探索与土地流转和农业产业链条相匹配的信贷产品,可采取大户土地承包经营权、水产养殖水面承包经营权、商标权质押等方式解决合作社社员贷款资金需求,对农业龙头企业可采取企业联保、半成品或库存商品抵押的方式解决其资金不足困难。同时,地方政府应针对现代农业工程项目,加快组建专门为现代农业工程的大户、企业提供融资需求的中介担保机构,使现代农业工程资金需求得到有效满足,促进现代农业工程提速增效发展。

5、促进增收是根本。现代农业工程是促进农业持续增效和农民持续增收最有效、最直接的手段。服务现代农业工程有利于推进农业适度规模,加快产业结构调整,促其由产量型向效益型转变,由分散经营向集约化、规模化转变。在服务特色现代农业工程上,既要培植大户典型带动辐射,又要加快基地化建设,应结合区域资源优势,培植“一乡一业、一村一品”的特色现代农业工程,变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丘陵山区应大力发展果林、中药材、草鸡养殖、牛羊养殖;沿淮河乡镇应大力发展水产养殖,尤其是龙虾养殖、鸭鹅养殖;平原地带乡镇应大力发展大棚蔬菜、大棚西瓜以及“公司+基地+农户”养鸡、养鸭、养猪等,加大与江苏三森、广西桂柳、淮安温氏等农业龙头企业的合作力度,作为服务“三农”的地方金融机构,应进一步调整信贷投向,加大支持力度,将更多的信贷资金用于支持现代农业工程发展上,帮助更多的农户早日实现增收梦想。

农业现代化与我国设施园艺工程 篇4

1 我国设施园艺工程的发展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设施园艺工程被重视的程度在逐渐增加, 也取得了不错的发展成果。但是到目前为止, 我国的设施园艺工程还存在一些明显的问题和不足。在此, 将我国设施园艺工程的发展现状总结如下:

1.1 作物单一、品种缺乏

我国的设施园艺工程在栽培作物方面, 存在品种单一、缺乏专用品种的情况。具体来说, 栽培的对象多事蔬菜、瓜果、花卉等, 并且专用的品种较为缺乏, 和国外的设施园艺工程相比, 存在明显的作物种类不足的劣势。一些地方虽然引进了国外的温室植物品种, 但是由于成本偏高并且销售效果差, 导致难以持久。我国设施园艺工程作物单一的情况, 还导致了病虫害防治效果差、土地盐分积累难以解决等问题, 对我国农业的发展产生了负面影响。

1.2 重视硬件、忽视技术

我国的设施园艺工程在引进国外设施和技术方面, 存在重视设施而忽视技术的情况, 这对于我国农业的发展是不利的。只有良好的种植技术才能保证作物的高产, 才能尽早收回投资成本, 我国设施园艺工程在引进过程中盲目性很大, 仅仅考察了硬件问题, 而忽视了种植技术的引进和掌握, 导致在作物种植中难以达到高效种植和科学种植的效果, 例如引进的温室大棚, 虽然看似先进, 其实由于缺乏先进的种植技术, 导致效益较低。

1.3 多用化肥、缺乏绿色

在现代农业生产中, 绿色食品生产理念逐渐成为了现代农业生产的重要理念。而我国的设施园艺工程对绿色食品生产理念的重视程度不够, 很多作物种植人员设置完全没有这样的意识, 导致在作物栽培过程中滥用化肥、农药, 不仅造成了土地的污染和地下水污染, 也造成了所生产的农业产品不够健康、风味较差。在农业生产强调绿色的现在, 这种生产方式已经成为人们抵制的对象, 自然不利于我国农业现代化的推进。

2 我国设施园艺工程的发展对策

为了实现我国设施农业工程的现代化, 就必须重视我国设施农业工程目前存在的问题, 制定完善的措施, 寻找科学的对策, 从而实现我国设施园艺工程的现代化进程。

2.1 克服设施园艺工程发展的盲目性

分析可以发现, 我国设施园艺工程在近年来的发展中存在一定程度的盲目性, 这种盲目性导致了发展方向和发展轨迹的偏差, 对我国设施园艺工程的现代化不利。对此, 应当积极学习国外的先进发展经验, 并强调绿色农业的发展理念, 在引进先进设施园艺设备硬件的同时, 也要重视设施园艺先进生产技术的引进, 利用先进的技术作为设施园艺发展的支撑, 使我国的设施园艺工程朝着绿色、健康的方向, 沿着正确的轨迹发展。

2.2 加强设施园艺工程相关学科的研究

我国设施园艺工程在发展过程中单靠引进国外的设施和技术是不行的, 也应当积极开展国内对于设施园艺工程的研究, 逐步建立设施园艺学科的基础内容, 培养科研力量, 根据我国设施园艺发展的现状投入科研项目。科研人员应当与地方密切合作, 通过研究开发技术、解决问题, 并将新技术广泛推广到种植户中去, 帮助种植户真正掌握先进的种植技术, 将研发工作和实践工作有机结合起来, 帮助我国设施园艺工程实现快速发展。

2.3 构建设施园艺工程生产体系

单单凭借引进技术、研发技术和推广技术, 仅能够在短时间内推动我国设施园艺工程的发展, 要想实现设施园艺工程的长远发展, 就必须构建一套适合我国当前设施园艺工程现状的生产体系, 形成设施园艺生产的长效机制。在构建设施园艺工程生产体系的过程中, 国家应当积极制定扶持性的政策和制度, 并突出地方特色, 重视生产实际, 明确主要设施类型、主要作物品种、主要推进方向与预期发展目标等, 并将这些内容落实到实践中, 优化利用设施园艺资源, 推进设施园艺工程发展。

摘要:随着我国农业现代化进程不断加快, 我国的设施园艺工程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设施园艺工程所涉及的学科较为广泛, 并且科技含量高, 在农业资源的优化利用方面起到了良好的促进作用, 并逐渐成为了我国农业现代化过程中的热点内容。对设施园艺工程相关问题的科学探讨, 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加快我国农业现代化的发展速度。本文主要分析了我国设施园艺工程的发展现状、以及发展对策, 希望对农业现代化的推进提供一些可行的建议。

关键词:农业现代化,设施园艺工程,发展现状,发展对策

参考文献

[1]李萍.设施园艺工程与我国农业现代化[J].现代园艺, 2014 (6) :183

[2]杜慧, 周玉兰.设施园艺工程与我国农业现代化[J].现代农业, 2009 (1) :53-54

[3]宋佩儒.设施园艺工程与我国农业现代化建设[J].现代农业, 2008 (6) :11-12

农业现代化工程 篇5

摘要:中国拥有着悠久的农业发展史,农业在我们国家的经济中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新时期,我们国家的农业发展更是加快了脚步,各种新技术应用在农业领域,促使农业有了质的飞越。在众多的技术中,农业工程技术是农业进步中的主要推力,农业领域中技术研究以及生产进一步地得到关注,更加推动了我们国家农业的进步,并且利于农业生产率的提高。基于这样的原因,文章主要介绍了农业工程技术的发展现状,并且阐述了现代农业建设情况。

关键词:工程技术;农业建设;现代化

新时期,中国人们通过不断努力地探索农业发展道路,促使中国农业有了非常大的发展,取得很大的突破,更加获得了一些全球瞩目的成果,并且同国际接轨,跻身成为了农业大国。现代化的农业研究工作以及探索工作,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一方面在推动我们国家经济发展上有着积极的作用;另一方面对国际的农业格局也有着重大影响。面对这样的形式,需要对农业工程技术的发展做深入的研究,认真分析现代农业的建设[1]。

1农业工程技术的发展

现代化农业发展离不开农业工程技术的应用和转化,这就要求相关人员去加强农业有关技术的研究工作,突破现有农业技术,加大力度发展先进农业技术。在实践中改进原有技术,且将基层群众的力量调动起来,参加到技术的推广中,这样才真正做到推动农业现代化进程,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

1.1农业工程技术内容

农业工程技术可以涉及到的范围非常广泛,可以应用在种植业、农产品加工产业、林业中或其他农业领域中。农业工程技术通常包含内容也有很多,比如基因工程技术、农业环境的保护、农业方面的计算机信息技术、现代化的农业机械设备、优良品种的研发、生物技术或有关的其他新技术[2]。

1.2农业工程技术转化成为生产力

1)农业形式的高新技术开发区。这样的开发区应该同该地区所在的政府进行合作,政府需要参与并且协调该开发区的形成,实际含义就是在一块特定的区域内,建设农业研发和生产的基地,还要能带动有关技术继续发展以及推广。现今,条件比较优越的地方已经建立开发区。这样优越的地域必须具有集中的人科技力量、优越的种植条件、发达的经济。例如,东部的沿海地区建立出农业领域开发的实验区,或者是农业的高新技术园区。这样园区是同有关单位一同建设出来的,这是一种经济实体,为农业工程技术开展实践提供一个必要的场所,进而可以促进农产品开发的进程。另一些模式就是建立农业的示范区以及农业科技的示范区,农业的示范园具有观光的性质,自身特征也很鲜明,具有生态、高效、绿色特点。2)一体化科技的转化模式。一体化的科技农业生产模式包含的内容主要有农产品生产、农产品开发、农业开发、农产品销售,将这些工作由同一个科技性质的企业完成,称之为一体化科技企业。例如广州花卉生产企业,一些地区的有关农产品的科技研究中心等。

2现代化农业的建设概况

现代化农业是对新兴农业的一种概述,主要是指农业的外在形态。主要从农业要素方面,对农业研发、生产、加工、销售等进行科学化、合理化、系统化的处理,提升农业和信息技术、装备制造、地理科学、旅游等融合程度,从而大大提升农业生产效率,增加农业产出效率,实现农业的产出最大化、最优化。世界范围,不少国家的农业发展水平已经非常之高,我国农业发展迅速,但是现代化农业的建设由于种种原因,仍然较为艰巨[3]。

2.1现代化农业的特征

首先,现代化农业具有科学化,因为科学是第一生产力,当今农业需要有科学的支撑,科学能驱动其向前一步发展。科技将人力和物力进行解放,农业生产率也就得到了提高,农业的发展更加迅猛;其次,农业的信息化,这是当前农业发展最为重要的一项基础性工程,能有效的推动农业的高端化发展,促进农业生产效率的`提升,品质的更优化发展。农业集约化是国家当前农业战略中较为突出的一个方向,主要从注重农业生产品质,寻求更优质的产品;提升资源的利用效率,使用先进科学设备,节约资源;从大量资金的投入转变到科技的投入,实现农业高效和快速发展。另外是农业的市场化,这是农业能走到国际市场的必然要求;最后,农产品的多样化,农产品要更加多样和优质,这能提升农业在国际上的竞争力。

2.2现代农业建设的主要目标以及功能

现代农业的建设不仅仅具有生产的供给功能,还具有满足生活休闲的功能、生态的保护功能。现代农业建设成功后,追求目标在原有的目标上更进一步。①提升农业产品的产出效率和商品率;②高效使用资源,融合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生态效益。

3结束语

综上所述,现代化的农业研究工作以及探索工作,对我们国家的农业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一方面在推动我们国家经济发展上有着积极的作用;另一方面在国际的农业现有局势上也有着重大影响。新时期,更应重视到农业工程技术带来的促进作用,在现代化农业的建设工作中,不断尝试更多的农业工程技术,提升农业工程技术的转化能力,加强自主创新型农业工程技术,推动我们国家现代化农业上升到更高的层次。

参考文献:

[1]朱沛军.农业工程技术发展及现代农业建设[J].南方农业,(3):177-178.

[2]蒋家荣.浅谈农业工程技术发展与我国农业科技革命[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5):53-54.

发展农业机械化 实现农业现代化 篇6

1.农业机械化是促进生产发展的关键要素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范围很广,农业机械化是其中不可缺少的一个组成。而建设新农村中,发展生产力是第一要务,发展现代农业,提高农业综合生产力是新农村建设的重点,是在新起点上的生产发展,不是沿袭传统农业生产方式的发展,而是改造传统农业生产,强化农业基础地位的生产发展。传统农业的生产要素主要是文化程度不高、主要凭经验和体力从事农业生产的劳动者和土地、水等自然资源,劳动资料是传统的人、畜力和生产工具,生产方式落后,生产力低,经济效益差,对人力、水、土地等自然资源的利用率很低,对自然的依赖大。而现代农业的生产要素则发生了显著变化,劳动者数量大幅度减少,受教育程度和科学文化素质明显提高,转变为应用科学技术和先进生产装备进行生产,农业机械化代替了传统手工工具,生产能力、效率大幅度提高,科学技术、信息管理等新兴生产要素的作用增大。目前在农村的农机户,尤其是农机大户在一定程度上已成为新农村建设的带头人和新型农民的代表,一些有文化、有知识、年富力强的新型农民已成为先进生产力的代表。由于农业生产要素的变革,现代农业生产的劳动生产率提高了几十倍、上百倍,因此,推进农业机械化已成为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促进农业发展的关键要素。

2.农业机械化是实现科技进步、农民富裕的重要保障

生活富裕要靠收入增加,农民增收必须靠提高劳动生产率。实现农业机械化提高生产率,是减少农业劳动力投入的根本途径和有效手段。

农业劳动生产率低,农民生活不富裕,是农村贫困的根本原因。实践证明:农业机械化的装备水平和应用程度是影响劳动生产率的关键因素,是保障和实现农民增收和生活富裕的物质基础。农业机械化过程是新装备、新科学知识和手段对传统农业进行改造的过程,由传统农民变为掌握现代化农业机械的新型农民,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得到提高,新知识、新装备、新技术应用水平的提高,加快了科技的进步,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和投资效益。由此可见依靠科技进步,实现农业机械化,农业增长方式转变,对农业、农村经济的长期高效发展和农民增收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改革开放以来,农民有了生产经营自主权,农民主动加大对农业机械的投入,现在的农机户、农机手已成为农村发展先进生产力的代表和勤劳致富的带头人。

3.农业机械化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

农业现代化工程 篇7

1.1 使得设施农业结构调整更为完善

园艺工程运用于设施农业中能够有效缓解农业按季节播种,靠天收成的问题,通过对温室及配套设施的综合运用,能够为园艺植物等生长提供必要的温度和湿度等环境发展需求,使得物种的品种更为丰富,产量增多。

1.2 能够节约土地等稀有资源

在有限的土地资源中种植品种更多、产量更大的植物是我们不得不深思的问题。尤其在都市多元化、高质量消费不断增长的条件下,做到可持续发展,且有利生态环境的优化,园艺工程的运用则是必不可少的项目。

1.3 使得农业的发展扩产增效

该项工程运用于农业发展,是农业现代化探索的必由之路。通过这样的模板样式运用,能够使得农作物的生产合理发挥潜能,增强产量和产业的优化升级。这也是全面提高了我国设施园艺的学科水平的有效方法。

1.4 能够保证园艺产业与农业的有效融合发展

农业发展需要科技的支持。根据产业结构进行适当调整,应该做到以市场为导向,科技为先导,围绕蔬菜设施栽培的高产、优质、高效,主要研究内容有种子种苗工程、种植工艺工程、采后处理工程、设施环境控制工程等,以满足生产需要。

2 园艺工程在设施农业现代化发展的不足

2.1 未能形成规模化发展

我们以江苏地区的愿意发展为例,在园艺工程的运用过程中,往往多以塑料大棚为主,塑料薄膜温室是主要形式,但没有加温实施。这样的发展缺少一定的规模,难以形成气候。

2.2 科技含量不高

在园艺设施发展过程中,无论是其本身还是栽培管理,多以传统经验为主,缺乏量化指标和成套技术,都不能够满足园艺的正常发展需要,缺乏科学性。

2.3 规模化运作未形成气候

园艺的发展工程是给予一定的企业化操作模式运用中而形成的。而目前的形势发展多以单个体为主,缺少一定的整体化和规模,难以形成一定竞争力。

2.4 生产的雷同性和盲目性较高

设施园艺发展未能真正兼顾地域性特点,未能达到因地制宜的生产目标要求,多以高科技示范园区为载体进行发展,缺少对园艺工程的科学化理解。

3 破解上述发展问题的策略

3.1 因地制宜,支持优良品种生产

园艺工程的运用根据地域特性要求而产生的,具有一定的地域性和产业性。根据品种的要求来确定选用适合本地的产业品种,不仅能够提高生长发展的科学性,还能够促进产量的增加。这就要求管理者能够根据本地的产业资源特点进行优化选择,制定符合中国国情的设施园艺工程生产体系,尽快形成相关产业,形成一定的产业生产规模。

3.2 注重研究,提高整体生产水平

园艺工程是一项系统性和综合性工程,科技含量高。这就要求我们大力加强设施园艺工程相关学科的基础和应用基础研究,加大科研投入,注重科技成果在生产中的转化升级和综合运用。通过产学研的有效运用来提高生产水平。

同时应该根据本地区的农业发展实际需要,克服我国设施园艺事业迅猛发展的盲目性。政府因该加大指导力度,采用分层次发展,因时制宜,而不是搞花架子,做门面。尤其在园艺类产品的生产过程中,应该做到花色多样化。

3.3 提高素质,形成有效竞争能力

作为高科技生产技术,人员素质的培养则是其中关键因素。通过对人才的运用来增强科技的生产转化能力。在运用过程中,注意培养技术人才和经营管理人才,大力提高生产者的素质,对提高该项工程的有效运用起到机关重要作用。在运用过程中,各地区应该千万百计,通过各种方式和途径,大力普及设施园艺的科学知识,使设施园艺工程尽快转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才能使其持续、健康、迅速的发展。这样的运用,不仅是园艺持续发展的需要,更是提高产品竞争力的必然需要。

总而言之,园艺工程对设施农业现代化发展是我们农技技术人员应该值得研究的话题,对于解决三农问题具有一定的积极影响意义,能够有效增强农业的持续健康发展。在发展过程中运用好园艺工程,能够对于调优产业结构和提高产品的种植品质等都具有重大促进作用,能够真正提高产业的发展价值意义。

摘要:本文就园艺工程对设施农业现代化发展运用来进行研究,以此来阐述该工程的运用对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增强农业现代化发展规模等所起到的促进作用。园艺工程的运用能够有效克服传统农业生产发展的瓶颈束缚,切实增强园艺的发展现代化和高效化特点,以达到增产增效的作用。通过对该工程的探究来阐明推动园艺产业的健康持续发展。

关键词:园艺工程,农业,现代化,推动

参考文献

[1]陈琪.浅谈设施园艺的发展与时策[J].现代园艺,2011(11)

[2]曹德航,高俊杰.万卫东,方京东.方波,周波.设施蔬菜环境条件及其综合调控技术[J].山东农业科学.2007(2)

“营销”现代物理农业工程学科 篇8

当本文呈现给读者的时候, 由笔者领衔主编的《现代物理农业工程技术概论》一书也正好由天津科技出版社正式出版发行。这是目前国内第一本正式出版的现代物理农业工程的图书, 属于填补空白之举。在出版过程中, 得到方方面面的关注与支持, 其中, 就被列入天津市科学技术协会的“天津市科协自然科学学术著作基金”。

物理农业, 既新鲜又常谈。说新鲜是因为取这样的名字时间不长, 区区几年;说常谈, 是因为其中的一些技术已经应用了几十年, 已属常态化了。

物理学与农业的交融不是特例, 而是两门科学相互延伸、渗透的结果。由于近代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 出现了许多自然科学分支, 各个分支之间不断进行相互交叉、渗透, 因而诞生了诸多边缘学科、交叉学科, 与物理相关的学科就有物理化学、生物物理学、天体物理学、医学物理学、生物物理化学等, 现代物理农业工程科学就是其中的一支。它是以现代物理学与农业工程科学相结合而形成的一门交叉学科。

在农业生产实践中, 物理学所提供的技术和方法正在不断被广泛应用, 并得到不断的更新发展。任何事物的生命过程都与物理过程密切联系。物理学与农业科学的关系我们可以将其归结为两个方面, 一方面, 物理学原理是我们解析农业生物现象的重要理论基础;另一方面, 现代物理学又提供了重要的技术和方法为我们开展农业生物科学研究开辟了更新的途径。实际上, 现代物理学在农业中的应用日益广泛和深入, 正在对农作物生长机理解析、生长活动促进做出新的贡献。

最近几年来, 我国农业工程领域的科技工作者在现代物理农业工程技术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和实践, 积累了大量理论与实践方面的知识, 正是这些工作经历累积, 使我们能够在整理、梳理和分析之后, 编著了《现代物理农业工程技术概论》一书, 一是较为系统地推出了整个学科的技术体系, 对常用技术理论问题进行了初步的解析, 并对发展方式、发展前景等方面的问题进行了探讨, 使这个新兴的交叉学科展现雏形。二是通过对大量实践的总结, 推出了一些技术应用的模式、规程, 使得图书可以作为技术培训、技术推广、技术应用的依托, 同时, 也为进一步开展深入性研究提供了基本依据。

很有幸, 请了名人为图书作序, 抬高了图书的价码, 也为图书添彩、挂旗。

也很高兴, 看到多年的工作由零碎的、大量的个案实践上升到系统的理论体系。感谢的话语在书中后记里絮絮叨叨了一番。

农业现代化工程 篇9

1 概念描述

1.1 农业大数据的定义及特征

1.1.1 定义

农业大数据是指在农业以及涉农相关领域所产生(或发生)的全样本(或多样本)不同类型数据的集合。

从已有的资料上看,关于农业大数据的定义有多种,大都从应用层面进行阐述,还没有形成被大家认可的综合性定义。以上定义是笔者基于多年从事农业大数据研究与应用实践得出的。

1.1.2 特征

农业大数据除了具有大数据的5个特征,即:数据量大、处理速度快、数据类型多、价值大、精确度高之外,还包含其独有的特征。

一是数据涉及领域广。农业大数据除涉及行业领域本身的数据,包括种植业、养殖业的数据以及扩展至产前产后的生产资料、深加工、价格数据等,还涉及影响农业生产、经营、管理、服务的其他行业的数据。例如:气象、环境、土地资源、市场价格、农业投资等数据。同时,农业数据不仅包括全国层面上的数据,还包括省市县乡村的数据。因此,农业数据涉及的领域面广量大是其基本特征。

二是数据跨越周期长。一方面,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有着几千年的农耕历史和文化。自有文字记载以来,就留下许多宝贵的历史数据。诸如二十四节气,是祖先对农业历史数据产生规律性最经典的认知与预测,一直指导着农业生产。自计算机技术和信息技术应用到农业领域之后,记录和存储的历史数据也有三十多年历史。另一方面,一个完整的农业生产周期经过时间是较长的,同一类数据在一种作物生长周期中变化是较大的。例如:冬小麦生长,从播种到收获要经过7个多月时间,历经秋、冬、春、夏4个季节。小麦生长的温度、光照、积温、水盐动态等因子变化差异较大,直接影响冬小麦各个关键时期生长。因此无论从农业历史数据,还是实时发生的数据,其周期是较长的。

三是数据采集难度大。我国农业受自然因素影响较大,大部分地区是靠天吃饭,加之土地集约化程度较低,这给数据收集工作造成较大困难。我国农业及其相关产业信息化水平低,加之农业基层人员信息化意识、信息化知识缺乏,农业数据采集手段较为原始。采集的与农业相关数据存放在不同的部门,缺乏统一的数据共享平台,数据价值得不到充分利用,不能有效地指导农业生产经营活动。我国部分地区拥有大量的未开垦的盐碱地和荒漠化土地,许多农业相关数据几乎是空白,这些资源的开发依赖数据说话。对于这些地区而言,数据采集的困难是可想而知的。

四是数据处理较为繁杂。其一农业生产是自然、开放的,其数据也是相对分散的。其二农业生产制约因素较多(如气象、水利、土壤、环境、病虫害等),其维度众多;作物生长其关键期只有几个重要时期。其三农业两个界别(植物、动物界)分类较细,加之其它影响因素,数据标准制难以囊括全部。其四影响农业生产相关领域数据格式种类多、标准不统一等。这一切都会给数据处理造成诸多困难。

1.2 农业大数据技术定义

基于农业大数据概念及其特征,定义农业大数据技术。笔者认为,农业大数据技术是指利用全样本(或多样本)的农业数据为从事农业以及涉农相关领域不同类型群体提供服务的跨学科、跨领域众多技术的集成。

农业大数据技术包含以下几种技术。一是大数据采集预处理与存储管理技术;二是大数据计算与挖掘分析技术;三是大数据可视化分析与呈现技术;四是大数据隐私与安全技术。

1.3 农业大数据工程定义

农业大数据工程是指在大数据理论指导下,运用农业大数据技术提升农业生产、经营、管理、服务水平的集成与应用。

农业大数据工程具有可操作、可复制、可推广的特性,并且固化为一系列可遵循的程序、标准、规范。

1.4 三者之间的辩证关系

农业大数据、农业大数据技术、农业大数据工程三者之间是辩证统一的关系。数据是基础,技术是关键,工程是保障。一方面,没有农业大数据,大数据技术是无米之炊;没有大数据技术,大数据工程不可能实施与实现。另一方面,通过大数据工程实施,可以更有效地修正、提高大数据技术;为大数据技术研究和数据工程开展提供更多数据资源服务。因此,三者是一个闭合的、相互作用的、不断提升的生态循环过程(如图1所示)。

2 实施现代农业大数据工程的路径及主要内容

2.1 实施路径

实施农业大数据工程,必须围绕两条主线进行。第一条主线是:农业大数据共性技术这条主线;第二条主线是:农业大数据技术在农业农村具体领域应用这条主线。将农业大数据共性技术和农业农村具体领域需求相结合,通过实施农业大数据工程,充分发挥农业大数据在促进农业经济和农村各项事业发展中的作用。

2.2 实施的主要内容

2.2.1 围绕农业大数据共性技术实施的现代农业大数据工程

一是围绕搭建大数据云平台实施筑云工程。筑云工程是实施现代农业大数据共性技术基础工程。云平台建设在云管端3个层面形成云存储、云计算、云服务整体解决方案。重点围绕农业农村解决数据分析、挖掘、应用的个性化软件需求和客户端种粮大户、农业合作社、农业龙头企业的信息化需求问题。使云平台发挥互联互通、方便使用的作用。

二是围绕数据存储实施数据库建设工程。数据库是长期存储在计算机内的、有组织的、可共享的大量数据的集合。因此,实施农业数据库建设工程,主要是解决数据资源有序管理和共享问题。农业数据库建设的重点是:农业数据的科学分类;农业数据的采集、入库,管理的标准规范和数据库相关技术。

三是围绕数据标准化实施大数据共享工程。农业数据的标准化是农业大数据共享应用的基础工程。只有建立农业大数据的标准化规范体系,才能构建全国统一的农业大数据共享应用平台和数据资源中心。农业数据标准化工程的重点是:农业数据的科学分类和农业数据学科框架体系建设。

四是围绕数据分析、挖掘、利用实施数据服务工程。采集农业数据的目的在于应用。从采集数据到应用数据,要经过数据清洗、入库、挖掘、分析、呈现等若干技术环节。实施数据服务工程的重点是:农业数据相关分析软件的自主开发、农业数据相关模型建立以及数据呈现技术的研发等。

2.2.2 围绕农业农村具体领域应用实施现代农业大数据工程

推进农业现代化离不开农业大数据支撑。种什么?怎么种?农产品销什么?如何销?农业企业赚什么?怎么赚?都需要靠数据说话。因此围绕生产、经营、管理、服务实施农业大数据工程,显得尤为重要。

(1)生产:实施精准化农业生产工程

精准化农业生产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农作物生产而言,精准播种、施肥、施药、灌溉等,都需要数据支持。仅以氮肥为例,据统计,我国氮肥的全年利用率约为45%,意味着将有一半以上的氮肥被浪费掉。我国每年浪费的氮肥相当于欧盟27个成员国施用氮肥的总量,可见资源浪费问题的严重性。另外,氮肥是由煤炭、天然气等转化过来的,因此提高氮肥利用率,就意味着保护了我国的煤炭、天然气等战略资源。利用大数据手段、方法实施精准化农业生产工程,可有效降低生产成本、减少土地污染、节约能源、提高农业生产的精准性等。

实施天地空一体化数据采集工程。实施精准化农业生产,靠农业数据支撑。那么农业生产数据从何而来?这就必须实施一系列数据获取工程。从土地自动获取数据,必须借助于物联网工程;从空中获取数据必须借助于无人机、遥感卫星等。实施天地空一体化数据采集工程,结合各地的历史数据,通过大数据手段,进行关联分析,可以有效地指导精准化农业生产。

实施农业技术装备智能化工程。实施农业技术装备智能化工程,是农业规模化、精准化、设施化的需求。加强以信息化技术为先导的智能化、自动化农机技术与装备研究,应主要围绕传感器技术、农业信息监测、智能农机装备等重点,研究开发农业大数据协同、智能农业装备、农业机器人等农业生产智能技术,提高农业智能化装备水平。

实施农业环境监测工程。农业环境监测是运用物理、化学、生物手段获取农业(牧、渔)环境质量信息数据,并据此提出防治污染、保护农业环境对策的过程。监测对象主要是污染农区和主要经济农区的土壤、作物、大气、农用水质和渔业水域。实施农业环境监测工程,就是建立有关数据档案或数据库,对农业环境现状或影响进行评价,依据数据编报环境质量报告书,为防治污染、改善和保护农业环境提供服务。

(2)经营:实施转型升级、提质增效工程

农产品经营策略是农业提质增效、转型升级的重要环节。农产品既要产量高、质量好,又要销路好、价格高,是困扰农村生产者、经营者的重大问题。从农产品经营角度而言,利用大数据技术,实施转型升级、提质增效,催生新的农业经营主体是非常必要的。

实施大宗农产品市场价格预测预警工程。依据大宗农产品的市场供求及价格波动轨迹,实施主要农副产品如:粮食、畜牧、水果、蔬菜等市场价格预测预警工程。通过历史数据、现实数据分析,对未来价格波动提供预测、预警。

实施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建设工程。随着“互联网+农业”的广泛应用,催生了许多新的农业经营主体。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建设工程,就是充分利用农产品电子商务平台、农业信息服务平台产生的数据,通过分析、挖掘,支撑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等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主体,加强产销衔接,实现农业生产由生产导向向消费导向转变,提高精准化营销水平。提高农业生产经营的科技化、组织化和精细化水平,推进农业生产流通销售方式变革和农业发展方式转变,提升农业生产效率和增值空间。

(3)管理:实施农业农村综合治理工程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80%的户籍人口在农村,没有农村的稳定,就没有全国的稳定;没有农村的小康,就没有全社会的小康。因此,利用大数据手段,实施农业农村综合治理工程,是维护农村社会稳定、推进农村经济社会健康发展、促进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建设的必然要求。

实施农村综合治理工程。利用大数据的手段与方法,实施农村综合治理工程,就是将村务公开、群体事件、环境卫生、乱搭乱建、违规占地、劳动力转移、土地利用等数据,通过数据平台汇聚起来,进行相关分析。从安全稳定角度,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解决;从民生角度,引导农民进行集约化、规模化经营;从环境治理角度,找出脏乱差的根源,进行综合治理等等。

实施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程。实施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程,就是强化农产品监管体系建设,建立工程示范基地,推进制度标准建设,建立产地准出与市场准入衔接机制;支持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主体利用互联网技术,对生产经营过程进行精细化信息化管理,加快推动移动互联网、物联网、二维码、无线射频识别等信息技术在生产加工和流通销售各环节的推广应用;强化上下游追溯体系对接和信息互通共享,不断扩大追溯体系覆盖面和监管体系覆盖面;充分利用农产品数据资源和互联网信息资源,构建农副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公共服务平台。从而实现农副产品“从农田到餐桌”全过程可追溯,保障“舌尖上的安全”。

(4)服务:实施信息服务进村入户工程

实施农民生产生活信息服务工程,就是推进信息化、大数据进村入户,切实利用信息化手段提高农民生产生活水平。推进信息进村入户试点,就是通过移动互联网为农民提供农产品价格信息、劳动力市场信息、生产资料信息、农业机械作业信息、科技致富信息、保险信息等服务;推进互联网企业与农业生产经营主体合作,综合利用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建立农业信息监测体系,为灾害预警、耕地质量监测、重大动植物疫情防控、市场波动预测、经营科学决策等提供服务。

3 实施农业大数据工程的几点建议

3.1 解决数据来源问题

实施农业大数据工程,数据是基础。数据来源应通过多种途径解决,而且一定要保证数据的真实性、准确性、及时性。要解决农业数据来源问题,一是建立并实施数据统一标准。从所属行业、数据名称、数据类型、数据量、数据大小、数据格式、数据库版本、产生时间、更新频度、加密方法等进行描述等,形成农业大数据标准规范。二是对农业及其相关领域的历史数据进行收集、整理。三是利用物联网、遥感、无人机、光谱等技术,对农业及其相关数据进行实时采集。四是完善现有数据采集体系,建立相对固定的数据采集、报送站,畅通报送渠道,加大报送人员的培训、补贴力度。

3.2 解决数据共享问题

实施农业大数据工程,数据共享是前提。在建立农业大数据标准规范的基础之上,大力推进数据共享工程。从政策、机制、管理、安全等方面,建立农业及相关部门国家级数据资源中心,搭建数据共享平台,使数据发挥其应有的价值。

3.3 建立试验示范基地

实施农业大数据工程,试验示范是途径。建立示范基地,应选择信息化条件较好、思想意识开放、产业基础厚实、具有典型性的县域进行。通过试验示范,积累经验、认知规律、锻炼队伍、产生效益,为今后全面推广奠定基础。

3.4 加强人才培养和培训

实施农业大数据工程,人才是保障。高等农业院校、科研院所,应设立数据科学研究方向,着力培养跨界人才,尤其是计算机、经济管理与农业相结合的复合型人才。高等职业院校应实施农业大数据工程落地人才培养,尤其是应用技术人才培养。高等农业院校还应加强农业信息员、农业基层人员等实用人员的专题培训,使他们会用、能用、管用、用得便捷。

4 结束语

实施农业大数据工程,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手段。只有明确思路、确定重点、搞好试点、稳步推进,才能取得预期效果,才能为农业提质增效、转型升级插上大数据的翅膀。

摘要:通过对农业大数据、农业大数据技术、农业大数据工程定义的描述,论述了三者之间的辩证关系。着重思考、研究与探讨了实施农业大数据工程的技术路线、详细内容,并提出了诸多建议。通过对实施现代农业大数据工程的思考,以期为政府决策、工程建设、研发方向、人才培养等提供有益借鉴。

关键词:现代农业,大数据,农业大数据,思考

参考文献

[1]E.Wes Bethel,Hank Childs,Charles Hansen.High Performance Visualization[M].CRE Press,2012.

[2]Lee Rubao,Xu Zhiwei.Exploiting Stream Request Locality to Improve Query Throughput of a Data I NTEGRATION Systrm[J].IEEE Transactions on Computers,2009(10).

[3]维克托·迈尔·舍恩伯格.大数据时代[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13.

[4]温孚江.大数据农业[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15.

[5]赵国栋.大数据时代的历史机遇[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3.

[6]廸莉娅.我国大数据产业发展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4(4):56-60.

[7]王峰.占领大数据产业链的价值高地[J].中国多媒体通信,2014(7):26-27.

[8]张玉香.关于加强农业信息体系建设的对策研究[J].农业经济问题,2003(1):37-40.

农业现代化工程 篇10

然而由于物理农业技术以物理手段为主要特点, 没有其他农业技术简明、直观, 在实际应用中缺乏一些应用效果的考量, 导致目前各地在推广应用物理农业工程技术方面进展缓慢。

文章通过对各主要物理农业工程技术工作原理及国内外研究进展进行综合阐述, 以期为该技术的推广应用提供技术参考。

1 现代物理农业工程主要技术及工作原理简介

1.1 植物声频控制技术

植物声频控制技术是近年来发展的一项农业新技术, 其基本原理是利用声频发生器对植物施加特定频率的声波与植物自发声的频率相匹配, 产生谐振, 促进其生长发育, 达到增产、优质、抗病的目的。

1.2 空间电场技术

空间电场技术是空间电场防病促生技术系统简称, 是在空间电场力的作用下, 借助空间电场放电产生臭氧、氮氧化物、高能带电粒子, 温室内的粉尘、雾气等悬浮物在带电粒子作用下做定向脱除运动, 同时附着在粉尘、雾气中的大部分病源微生物也会在臭氧、高能带电离子的双重作用下被灭杀, 隔绝了气传病害的传播渠道, 起到防病促生的作用。

1.3 种子磁化技术

磁技术是利用外加的物理因素, 对被处理物进行刺激、调动其自身的调节作用, 激发内部活力。种子磁化处理技术是在外加磁场作用下, 增强种子中酶的功能和活力, 调节个体发育中的物质转化和能量代谢, 促进植物根系生长和养分吸收。

1.4 臭氧物理病害防治技术

臭氧是一种强氧化剂, 利用臭氧的强氧化性特性, 不仅可氧化分解细菌内部葡萄糖所需的酶, 使细菌灭活死亡, 还能够透过细胞膜组织, 作用于外膜的脂蛋白和内部的脂多糖, 使细菌发生通透性畸变而溶解死亡。温室病害臭氧防治技术的原理是对抽入机内的空气进行高电压放电而使空气臭氧化, 借助扩散系统释放臭氧来实现气传病害的预防和病原微生物的灭杀。

2 现代物理农业工程技术发展概况

现代物理农业工程技术作为由化学农业向生态、可持续农业全面过渡转型的主要途径 (另一种是生物工程) , 得到了各国的高度重视, 联合国已明确提出了“物理农业”的概念。

2.1 国外发展概况

目前现代物理农业工程在国外发达国家都有研究和应用, 主要涵盖种植业、畜牧业等。

声频控制技术方面:法国人切诺伊, 她用声波处理的方法提高了啤酒厂大麦的发芽率;美国人Daniel系统地研究了植物细胞壁的力学性质, 并阐述了外界应力与细胞生长之间的关系;美国D·Carlson公司采用高频声波 (4000~6000 Hz) 处理作物、D·R·Carlson则研究了声波与化学肥料联合作用下植物的生长发育问题[5]。空间电场研究方面:2006年、2009年韩国、法国在温室中引入了空间电场系统以验证其在促进作物生长和防治病害方面的作用;日本在20世纪90年代便开展了空间放电提高香菇产量的试验, 并有一款用于香菇生产的放电器在市场销售;美国于2001年开展了鸡舍电净化技术的试验, 主要用于排气系统电净化以控制养鸡舍布氏杆菌病;日本于2008年开展了针对口蹄疫控制方面的猪舍的空气电净化试验[6]。磁技术方面:20世纪70年代, 日本、前苏联便开始了对种子经过磁场处理后的生物学效应研究;日本Pham Thanh Van等用恒定磁场装置处理蝴蝶兰球茎, 得出磁场处理2~7周后球茎增值量增大, S极比N极效果更为明显[7]。

2.2 国内发展概况

国内现代物理农业技术在2007年之后逐步形成, 大致可分为2大部分:一类是物理技术正向化, 利用物理技术机理提高农产品产量和品质;一类是物理技术逆向化, 利用物理学原理对病源微生物和害虫进行灭杀。

在促进作物生长、提高农产品品质和质量方面:侯天侦及其团队通过对植物声学特性研究得出该技术可显著促进设施蔬菜的生长发育、提早开花结果、增加产量、提高抗病虫害能力[4];杨桂娟、白亚乡利用高压静电场处理大麦、甜菜、玉米等农作物种子后, 得出不同剂量的静电场均能提高干种子及发芽种子的趋弱发光强度[1];李旭英、刘滨疆等通过研究空间电场对植物吸收CO2和生长速度的影响, 得出空间电场的极性对植物吸收CO2的速度有显著影响[8];郑世英等用可变电磁场处理器对小麦种子进行处理试验得出了发芽率、发芽指数、活力指数与磁场强度、处理时间之间的相互关系[9];周清、曲英华等研究了声频处理对草莓生长性状及叶绿素光系统Ⅱ的荧光参数的影响, 得出:声频处理35d后, 草莓的开花数、结果数、叶绿素含量及叶片光合作用能力均有所提高[10]。

在改善农业生产环境方面:马正义、刘滨疆研究了土壤根结线虫的电处理方法;大连市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站研制的空间电场/CO2同补控制病害系统在促进植物CO2吸收的同时, 控制空气传播病害;谷玉环研究认为空间电场防病促生系统能在地面与电极线间建立起自动循环间隙工作的空间电场, 实现对病菌和害虫灭杀[11];苏州市农业机械技术推广站采用臭氧发生器对设施大棚内西红柿、黄瓜、西葫芦等作物开展了病害防治效果试验研究。

3 现代物理农业工程技术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虽然现代物理农业工程技术在我国部分地区已经开始小范围推广应用, 但是直到现在仍未大规模推广应用, 究其原因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3.1 对现代物理农业工程技术的认识还不够

现代物理农业工程技术在国内起步时间不长, 农业主管部门、科技人员和农民对其应用效果的认识程度有待提高;另外现代物理农业工程技术多是以“看不到、摸不着”的方式作用于作业对象、缺乏一些效果的考量, 不同于化肥、农药等以比较直观的方式作用于作物本身, 更不像传统的联合收割机、插秧机等产生“立竿见影”的作业效果, 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这项技术的推广应用。

3.2 现代物理农业工程技术装备研发落后

目前大部分现代物理农业装备生产企业规模小、研发能力弱、生产工艺工装水平落后、缺乏严格的质量控制体系, 产品质量稳定性差, 制约了现代物理农业的整体发展。

3.3 现代物理农业工程技术工作原理与作物生长间的内在关系尚未理清

虽然国内外相关文献中均有借助现代物理农业工程技术提高被试作物产量和品质等方面的研究报道, 但是具体作用机理尤其是与作物间内在的物理关系还都处于探索、研究阶段。如我国声学第一人侯天侦教授首先提出了“植物经络学说”, 并研制了植物声频发生器应用于大田和温室生产, 但是植物声频特性与植物生长间的内在关系还处于研究的初级阶段, 有待从理论上进行严格的论证。

3.4 对现代物理农业工程技术在农业上的应用效果尚存在争议

以设施作物病害臭氧物理防治技术为例, 虽然臭氧作为强氧化剂在水质处理、化学氧化、食品加工保鲜和医疗卫生领域已有较高水平的研究与设备开发, 但其在设施大棚内作物病害防治效果目前还存在较大的争议。杨宇红、冯兰香研究认为臭氧防治温室蔬菜苗期意义不大, 成株期防治效果需进一步研究确认;刘迪林、蔡杰明确质疑了臭氧防治温室病害理论, 认为温室中使用臭氧防治病虫害是个错误。因存在诸多争议, 政府主管部门在推广应用现代物理农业工程技术过程中格外谨慎, 目前尚未出台相应的国家标准。

4 对策建议

4.1 加强基础理论研究

现代物理农业工程技术是现代物理学、材料学、植物学及农学领域的育种、栽培、土壤和遗传等多学科交叉和综合而成的一门新生学科, 应从基础理论研究着手, 加强各学科间技术机理研究, 理清其内在作用原理, 为现代物理农业工程技术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4.2 提升装备研发和生产能力

装备是技术实现的载体, 现代物理农业工程技术的发展离不开先进、适用、安全、可靠的装备支持。为此国家相关部门应制定严格的生产、使用技术标准, 出台相应的扶持政策, 引导生产企业提升装备研发和生产能力, 努力为用户提供性能优良、技术先进、质量可靠的装备。

4.3 完善技术效果评价体系

目前现代物理农业工程技术及装备在应用过程中存在的各种争议, 归根结底还是缺乏相应的技术效果评价体系。现代物理农业工程技术效果评价体系是保障该技术发展的重要组成。技术部门应当尽快出台相应的技术使用效果评判标准、统一装备使用作业质量, 为主管部门对现代物理农业工程技术装备形成有效监管提供参照。

4.4 加快推进成熟技术装备的示范、推广

通过产、学、研、推之间的相互协作和联合, 依托现代物理农业技术示范工程, 建立科技示范基地、产业园区, 扩大技术推广渠道, 强化技术培训和宣传力度, 加快推进成熟技术装备的示范、推广。

5 结论和展望

现代物理农业工程技术作为一门新兴的、多学科交叉融合的学科, 尚处于发展起步阶段, 还存在很多亟需解决的问题:如在技术研究上, 基础理论研究还比较薄弱;在装备研发上, 生产企业良莠不齐, 总体处于较低水平;在认识上, 人们对现代物理农业工程技术的认识程度普遍不高;在评价体系上, 缺乏相应的技术应用评价体系。这都需要不断地在实践中进行研究和总结, 并上升到理论, 并由理论指导实践, 只有如此不断的往复、螺旋式前进, 才能将这项技术逐步丰富和完善, 进而推动我国现代农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白亚乡, 胡玉才, 迟建卫.物理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进展[J].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2003 (3) :232-235.

[2]张俐, 申勋业, 杨方.高压静电场对生物效应影响的研究进展[J].东北农业大学学报, 2009 (3) :307-312.

[3]何兴华, 程昌明, 陈杰.磁化水对作物种子的生物效应研究[J].西南农业大学学报, 2003, 25 (2) :120-122.

[4]侯天侦, 李保明, 腾光辉, 等.植物声频控制技术在设施蔬菜生产中的应用[J].农业工程学报, 2009, 25 (2) :156-159.

[5]张建国.植物声频控制装置的改进及其应用[D].南京:南京农业大学, 2011.

[6]郭光照.空间电场和声波助长仪对日光温室蔬菜生长发育的影响[D].乌鲁木齐:新疆农业大学, 2014.

[7]Van P T, Teixeira da Silva J A, Ham L H, et al.Effects of permanent magnetic fields on the proliferation of Phalaenopsis protocorm-like bodies using liguid medium[J].Scientia Horticulturae, 2011, 128 (4) :479-484.

[8]李旭英, 刘滨疆, 陈淑英.空间电场对植物吸收CO2和生长速度的影响[J].农业工程学报, 2007, 23 (10) :177-181.

[9]郑世英, 徐建.磁处理对小麦种子萌发及光合特性的影响[J].麦类作物学报, 2010 (1) :79-82.

[10]周清, 曲英华, 李保明, 等.声频处理对草莓植株性状及叶片叶绿素荧光特性的影响[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2010, 15 (1) :111-115.

农业现代化工程 篇11

【关键词】 发展 机械化 建设 新农村

1.加快发展农业机械化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

1.1加快发展农业机械化是统筹城乡发展,推进农村小康建设的必然选择 目前,我国已经进入了工业支持农业,统筹城乡发展,加快农业现代化和农村小康建设的新阶段。农业机械化是实现农业现代化不可逾越的发展阶段。

1.2加快发展农业机械化是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保障粮食安全的重要措施 先进农艺技术的推广应用,需要依靠农业机械作为载体和桥梁。新型的农业机械催生了先进适用的农艺技术,为农业的规模化、标准化、产业化生产创造了条件。由于农业机械不仅能够大幅度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还有利于降低生产成本,能够做到定时、定量、定位完成精准作业,从而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特别是在抢农时、抗灾害方面,农业机械化的作用是难以取代的。

1.3加快发展农业机械化是广大农民的迫切要求从劳动力结构看,在我国近5亿农村劳动力中,约有2亿多人口转移到乡镇企业、进城务工和从事各种经营。要保证农业生产的正常进行,就必然要求机械化的劳动替代;从农业生产的特点看,季节性劳动力严重不足,如果不能提高机械化水平,扩大粮食种植面积是不现实和不经济的;从劳动者的观念看,随着农业机械的日益普及和作业成本的降低,广大农民迫切需要享受现代文明的成果,降低劳动强度,提高机械化水平。

2.农机化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2.1农机配套结构不合理大型农机具少,中小型农机具多,农机具配套率较低使得作业规模、作业效率受到限制;适用于粮食作物常规生产的农机具少,特别是农产品加工机具少;产中作业和运输服务机械多,产前、产后机械少。

2.2农机化服务体系不健全 农机市场法制观念不强,农机产品质量差,并伴有假冒伪劣现象发生。

2.3土地规模经营发展不足 土地分散经营,户均耕地有限,与农业机械要求相对大规模作业之间存在矛盾,农业机械的效能不能充分发挥。

2.4新技术、新机具推广较慢 农民对新技术、新机具接受比较慢,看到效益后才肯接受,而且目前多数农机具科技含量相对较低,耕作较粗放。

2.5农机科研、开发、制造能力弱 大多数农机科研生产部门都已转向,满足不了农业机械化生产的需求。

3.加快发展农业机械化的基本条件

3.1购置农机条件成熟 农机作业成本下降和农机服务收入增加,使得使用与购买农机成为一种理性的选择。近年来,一些关键农机化技术推广应用获得突破,大幅度降低了农机作业成本,农民使用农机作业的积极性高涨。购买农机的农户通过跨区作业大幅度增加了农机作业量,提高了利用率,缩短了投资回收期,已成为当前农村增收致富的带头人。

3.2购置农机时机成熟从主要农作物的生产环节看,小麦生产机械化技术基本成熟,玉米联合收获机械正在加紧攻关、熟化,油菜、花生、牧草等作物的播种、收获机械技术已在生产中试验应用。保护性耕作、秸秆综合利用、粮食产后烘干等新型农机化技术的示范进一步扩大。农机化生产的规模效益日益显现,这为农机具的研制、推广、普及创造了很好的条件。

3.3农机市场主体形成农机大户和农机社会化服务组织成为发展农机化的市场主体。随着农村改革的不断深入,市场在农机化发展中的作用逐渐加强。农机大户、股份合作社、农机作业公司以及农机作业经纪人等新型农机服务实体迅速发展壮大,并具备了一定的规模,组织化程度明显提高,逐渐成为当前推动我国农机化发展的主体力量。

3.4农机化运行机制完善农村改革以来,如何解决土地分散、农户小规模经营与社会化大生产之间的矛盾,是长期困挠着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的一个大难题。20世纪90年代,广大农民在生产实践中摸索出了以农机跨区作业为代表的新型农机服务模式。经过近10年的发展,农机跨区作业的范围从北方到南方,从小麦到水稻、玉米、大豆,從收获到耕种、施肥、植保、农田水利建设等其他作业项目,呈现出广阔的发展前景。

农业现代化工程 篇12

1“营改增”说明

2016 年5 月以前, 现代农业建筑工程造价采用的是营业税, 以后将“营改增”, 即不再交营业税, 而是改为交纳增值税。

2016 年5 月以前营业税和增值税两种税是同时存在的, 两者都是流转税, 是互斥的, 也即一笔收入 (或者一笔收入中的一部分) 要么交增值税, 要么交营业税, 不会同时交。但是, 也不是可选择的, 而是业务性质决定的。从2016 年5 月以后, 开始交纳增值税, 即取消营业税, 全部统一改为增值税。那么“营改增”后, 对现代农业工程项目造价有多大影响呢, 甚至对相关产业有多大影响呢, 笔者以实例进行说明。

现代农业工程项目, 包括种植、养殖、贮藏等为主要内容的农业工程设施建筑工程。具体的说包括:种植业的田间水利工程建设、田间农艺建设、田间道路建设、现代温室工程、农副业观光园区工程;养殖业的工厂化养鸡场、工厂化养牛场、工厂化养猪场、物种畜禽养殖厂;农产品加工存储业的种子库房、商品粮库房、种子加工厂、粮食处理中心、农产品加工厂、混凝土晒场;其它业的沼气工程、温室大棚等。主要可分为三个方面:属于建筑工程范畴的农业建筑工程, 属于水利工程范畴的农田水利工程, 属于农业工程范畴的农业、种植业工程。笔者主要分析“营改增”对农业建筑工程和农田水利工程这两个方面的影响。

2“营改增”对现代农业项目的农业建筑工程的影响

农业建筑工程主要包括:现代温室、农副业观光园区, 工厂化养鸡场、工厂化养牛场、工厂化养猪场、物种畜禽养殖场, 种子库房、商品粮库房、种子加工厂、粮食处理中心、农产品加工厂、混凝土晒场, 沼气工程、温室大棚等。

2.1“营改增”前执行的文件和定额。“营改增”前, 这些项目的造价, 一般按建筑业工程的定额进行造价分析和预测。执行《黑龙江省建设工程计价依据及建设工程费用定额》 (现行黑建造价[2010]5 号文) 。

2.2“营改增”后执行的文件和定额。“营改增”后, 这些项目的造价, 一般按现行建筑业工程的定额进行造价分析和预测。执行《黑龙江省建设工程计价依据及建设工程费用定额》 (建造价 〔2016〕2 号文) 。

2.3“营改增”前后造价编制的区别。“营改增”后, 工程造价编制的主要区别是编制过程中的一些取费的区别 (此内容不在“营改增”分析之内) 和税率的变化。在此只分析税率的变化对工程造价的影响。

“营改增”前后费率变化见表1。

由表1 可以看出, “营改增”前后的计税基础是一样的, 但税率不一样, 差别为7.59%—7.78%。

“营改增”前后的造价变化, 以县城、镇的税率进行分析, 税率差别为7.65%, 按一个100 万元造价的工程项目为分析案例。

“营改增”前, 投资项目为100 万元, 营业税率为3.35%, 税前工程造价为96.7586 万元, 纳税3.2414 万元。

“营改增”后, 同样投资为100 万元的项目, 增值税率为11%, 税前工程造价为90.0901 万元, 纳税9.9088 万元。

同样是一个投资100 万元的项目, 税前造价相差6.6685 万元。要完成同样的工程项目需多纳6.67%的税。作为设计单位、审批单位, 对项目前期工程来说, 必须按这个税率来预测工程造价。也就是说工程总的造价需要增加6.67%。

3“营改增”对现代农业项目的农田水利工程的影响

现代农业项目的农田水利工程主要包括:种植业的田间水利工程建设、田田间道路工程等。主要是农田中的建筑物、道路、灌溉渠道、排水沟道等。

3.1“营改增”前执行的文件和定额。“营改增”前, 这些项目的造价, 可以按国家水利定额预测工程造价, 也可以采用黑龙江省水利定额预测工程造价, 因为黑龙江省水利定额是2011 年执行的, 较国家定额 (2002 年) 近一些, 所以采用黑龙江省水利定额进行比较, 更有说服力。采用黑龙江省定额时, 执行《黑龙江省水利工程定额标准》 (黑水发[2011]609 号文)

3.2“营改增”后执行的文件和定额。“营改增”后, 水利造价编制办法, 还没有正式出台, 但必须执行国家规定的“营改增”要求。就按黑龙江省建造价〔2016〕2 号文进行分析。

水利工程造价分析是采用单价分析法进行的, 所以分析“营改增”前后的造价差别, 只要分析其单价差别就可以说明问题了。

比如说, “营改增”前的“机电井成孔 (松散层Ⅱ类) ”的建筑工程单价, 税率 (营业税) 为3.22%时的单价分析222.127 元/m;

营改增”后的“机电井成孔 (松散层Ⅱ类) ”的建筑工程单价, 税率 (增值税) 为11%时的单价分析238.865 元/m。

同样是一个“机电井成孔 (松散层Ⅱ类) ”的单价, “营改增”前后相差7.57%。可以说, 相差比较大, 转换到农田水利工程项目上, 建筑工程部分按总投资的85%计算, 则工程造价相差6.4%。

4“营改增”对现代农业建筑工程项目的影响

依据“黑龙江省建筑业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调整建设工程计价依据和招投标有关事项的通知 (黑建造价〔2016〕2 号) ”, 的要求, 2016年4 月30 日后开工的建设项目都要执行“营改增”。所以, 建筑工程造价 (建筑、水利、农业、土地) 都要按新的要求, 进行工程造价分析。对于现代农业工程项目, 也要执行“营改增”的要求。以上分析了现代农业工程中的农业建筑工程, 农田水利工程。通过分析后, 可以选出结论, “营改增”后, 工程造价将增加6%以上。对于今后项目的论证、可行性研究, 都必须全面分析, 全面考虑, 才能适应“营改增”这个新的要求。

摘要:结合实际, 针对营改增对现代农业工程项目造价的影响进行了论述。

上一篇:放弃继承下一篇:肿瘤相关抗原抗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