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农业与农业教育

2024-07-31

现代农业与农业教育(精选12篇)

现代农业与农业教育 篇1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把解决农村、农业、农民(以下简称“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解决“三农”问题是一个较长期的社会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育改革,特别是创立一个面向农村、农业、农民的高等农业教育体系尤其急迫。

一、基于“三农”的高等农业教育职能

高等农业教育是建立在普通教育基础上的、有关农业及相关行业的一种专业性的教育形式,高等农业院校是高等农业教育的主体。中世纪以来,大学顺应历史发展的要求,逐步具备和发展了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社会的三大职能。高等农业院校作为大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和高等农业教育的载体,同样具备这三大职能。

高等农业教育以“三农”为其发展的起点和终点,对农业技术系统的影响很大。高等农业教育特别是高等农业院校通过合格人才的培养为农业提供高素质的技术智力和人才流动途径;通过科学研究推动农业科技水平的提高与农业技术进步;通过直接的社会服务促进农业生产力的发展。但是,高等农业院校三大职能的发挥也是历史的、具体的,是有条件的、不尽均衡的。从当前我国高等农业院校的办学实践看,三大职能中,科学研究的作用较大,一批重要的农业科技成果已转化成为现实的农业生产力,有力地推动了农业生产,但科学研究中重理论、轻实际,重成果、轻转化的问题还很突出;从人才培养看,社会发展的高要求与人才培养的不适应的矛盾依然存在,面向农业、农村的人才就业机制亟待建立;就直接服务社会而言,还缺乏高效快捷的通道、模式和适宜的机制。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以来,随着新科技革命在全球的兴起,大学逐渐从社会的边缘走向了社会的中心,日益成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加速器,大学的三大职能也随之发展。但由于长久以来城乡二元结构的存在,我国大学布局和功能辐射主要还是瞄准城市,面向“三农”的高等教育资源十分稀缺,服务“三农”的大学职能也十分有限。在高等教育大众化、国际化、市场化的背景下,调整和加强三大职能,更好地服务“三农”,是高等农业院校深化改革,加快发展的核心问题。

二、面向“三农”的高等农业教育所处的现实情景

1、新的农业科技革命。

上世纪六七十代年起,以生物技术、信息技术、现代工程技术、新能源开发、农产品综合利用技术为代表的新农业科技革命在全球方兴未艾,且呈现出加速发展的态势,其综合化程度越来越强,成果产业化程度越来越高,农业产业升级越来越快,国际竞争日趋激烈。新农业科技革命对高等农业教育提出了更高要求,已经对大学的学科建设、科学研究、知识创新、人才培养等产生了巨大影响,加剧了高等农业教育的竞争,也凸显出了高等农业教育的价值。

新时期,高等农业教育肩负着‘科教兴农”的神圣使命。在追赶新的农业科技方面,我国高等农业院校作出了巨大的努力,取得了较大的成就,在多个领域都获得了领先的地位,但也存在着很多问题,如高新科技的产业化程度还很低,技术进步对农业发展的贡献率还不高,农业高新技术对产业升级的推动作用还不明显等。应对新的农业科技革命的挑战,加速发展农业高新技术,是增强农业竞争力最有效的途径,也是高等农业教育发展必须予以重视的问题。

2、经济全球化时代的农业产业发展。

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经济全球化趋势愈加明显。经济全球化意味着全球产业的重新分工和全球资源、知识、技术、商品市场的形成,世界经济新一轮结构变迁的特征是从大车间经济向服务业迈进。参与国际竞争和以国际市场为参照进行农业产业的结构性调整,是中国农业面临的首要问题。

适应经济全球化发展和结构变迁的要求,我国农业必须走出车间经济阶段,走向市场,延伸闭合农业产业链条,进一步调整优化农业经济中第一、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结构,这是改变我国农业弱质的重要途径。因此,面向“三农”的高等农业教育必须顺应经济全球化发展,回应新时代农业产业变化调整的要求,深化教育教学改革,调整专业与学科设置,变革人才培养方式。特别是应大力加强农业产业发展管理、决策和智力等软技术的研究,培养与农业产业发展相对接的农业经营、管理人才,服务农业变革。

3、高等教育大众化、国际化、市场化。

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已经来临。但是,目前我国高等农业院校的学生规模还不到全国高等教育总规模的10%,高等农业教育的规模与农业人口的状况极不相称。另一方面,从上世纪后期开始,随着经济全球化时代的到来,高等教育的国际化、市场化趋势越来越明显,高等教育的竞争不仅表现在国内人才、资源的竞争,而且已成为国际间的一种竞争。

高等教育大众化、国际化、市场化发展既对高等学校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历史机遇,也带来了新的挑战,高等学校的重新定位、理念更新、战略重构成为了一种必然。而从目前情况看,高等农业院校在大众化、国际化、市场化发展中处于一种比较不利的地位,主要表现为学科综合化、国际化、结构化水平不高,师资队伍的近亲繁殖导致结构不尽合理,生源与就业渠道不畅,综合竞争能力不强。因此,要适应大众化、国际化、市场化发展的要求,就必须面向“三农”深化改革,加快发展,进一步拓展高等农业教育的发展空间,进一步增强高等农业院校的基础竞争力和核心竞争力。

4、“三农”困境。

“三农”困境在我国不仅是一个社会问题、经济问题,更是一个政治问题,也是高等农业教育不能回避的一个极其重要的现实背景。

在农民问题中即有一个接受高等教育的问题,在目前我国社会各阶层中,占整个社会人口半数以上的农业劳动者阶层子女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仍未达到社会平均水平,其辈出率远远低于社会其他阶层,即使是高等教育大众化的今天。另一方面,我国农业科技人员数量太少,不到全国专业技术人员的3%,每万亩土地的农业专业技术人员不足1人,每万亩森林仅有0.53个林业专业技术人员。我国农业要实现增长方式的“两个转变”、农民要实现小康目标、农村要实现现代化,关键在于面向“三农”的人力资本开发,而目前存在的困境症结之一即在于教育。

三、服务“三农”的高等农业教育改革与发展

1、加快高等农业院校发展,满足“三农”发展的要求。

高等农业院校要对国家、社会、人民有所作为,就必须坚定不移加快发展,这既是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新趋势,更是“三农”发展的新要求。我国是农业大国,即使到2020年实现55%以上城市化率以后,我国仍将有近7亿人生活在农村,农村就业人口存量仍然有4亿之多。

高等教育发展从精英阶段到大众阶段再到普及阶段转变的同时,质的变化亦很明显,其中高等教育的功能也从塑造人的心智和个性、培养官吏与学术人才发展为传授技术与培养能力、培养技术与经济专家,再发展为培养人的社会适应能力、造就现代社会公民。面向“三农”的高等农业教育要培养和造就一大批农业技术与经济人才,造就众多的现代社会高素质的公民,对大批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进行人力资本开发,只有加快发展,方能实现。因而“三农”发展对高等农业教育的外在要求与高等农业院校发展不够的矛盾将会更加突出。要满足“三农”发展与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要求,就必须实现办学体制与机制的创新,整合配置国家、社会、个人等多渠道的办学资源,加快高等农业院校的发展,而且这种发展首先应以扩张农业院校办学规模为基础。

2、调整学科专业结构,提高服务“三农”的能力。

服务“三农”的高等农业院校学科专业建设,必须瞄准农业在经济全球化时代的发展方向,紧跟新农业科技革命的发展步伐,以推动农业科技进步、促进农业产业化发展、增长农业整体效益为目标。农业技术进步既是技术进化和技术革命,也是管理、决策和智力等软技术的进步;既包括知识创新、产品创新、工艺创新、资源开发创新,也包括市场创新与组织管理创新。因此,高等农业院校要按照“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在学科布局上应在人文和社会科学、经济管理、理、工、商以及传统的农学学科间建立新的平衡关系,组建起富有特色的学科群,以此为基础构建农业院校基础竞争力,发展核心竞争力,提高服务“三农”的能力。特别要适应世界经济新一轮结构变迁对农业发展的要求,改革过去农业院校学科专业片面注重农业内第一、二产业,围绕农业内第一、二产业培养人才、组织科研、提供服务的模式,大力加强农业第三产业学科专业建设,组织科学研究,培养运销、仓储、加工、交易等农用商业人才,培养农业经济中的EMBA。要顺应高等教育国际化、市场化的趋势,瞄准国际和国内两个市场,整合学科专业。

3、改革人才培养方式,适应“三农”发展的需要。

适应“三农”发展需要的高等农业教育必须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着眼于人的发展。这就要求立足于学生个性发展、全面发展和全体学生共同发展改革传统人才培养方式。要大力加强农业院校学生的思想素质教育和人文精神的培养。人文精神是对人的精神世界(内在的)和文化世界(外在的)的观照,其核心是根源于人的精神需要的价值和价值体系,对于做人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大学生是国家的未来,农业院校的大学生是中国农业振兴、农村现代化的希望,没有过硬的思想素质和深厚的人文精神底蕴是不能适应“三农”发展需要的。

改革人才培养方式,就应该坚持“以人为本”,大力加强农业院校的通识教育。因为,通识在本体论与认识论层面,是对常识、对科学的超越,在人生观与价值观层面,通识是对人的生命本然、终极目的与理想等意义世界的观照。而通识教育正是高等农业院校教育教学的一个薄弱环节。要更新教学内容,着眼于学生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创业能力的培养,改善高等农业教育结构。

4、创新服务社会机制,增强辐射“三农”的功能。

高等农业院校要通过寻求科技和经济结合的最佳切入点,打通科技通向农业经济、进入市场的渠道,加快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要实现开门办学,为“三农”发展提供经济技术服务、信息服务、成果孵化服务和技术培训服务;要协调学校、企业、市场、政府间的关系,整合各种资源,增强大学辐射“三农”的功能。要通过兴办农业科技园、组建各种咨询服务机构、网络远程教育等多种形式,实现学、研、厂(场)一体化发展,构建农民终身教育体系。

综上所述,“三农”问题的解决和高等农业教育发展是紧密相关、密切相连,二者良性互动必将对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全面小康社会的实现和农业高等教育发展、农业院校竞争实力的提高产生积极影响。

参考文献

①中国农业大学、北京农学院:《都市型现代农业与都市农业学科群建设》,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8年。

②王涛、刘拥军、王秀清:《北京都市农业发展的理论与政策》,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7年。

③陈阜、王强:《农业科技园区规划理论与实践》,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8年。

现代农业与农业教育 篇2

 2012-08-17 13:53:27

来源:《农村经济与科技》2012年第2期

摘要:农民受教育程度和技术水平,关系到农民个人和乡村社会的发展。目前我国农民受教育层次总体上偏低,教育支出水平也不高,这样的人力资本只能维持现状。分析了我国农业技术推广的现状、推广体系的建立以及农业技术普及的难点,认为先进农业技术的普及推广投资巨大,以家户为单位的小农耕作难以胜任。土地耕作规模扩大、获得金融支撑等需要适时进行农地制度变革。

关键词:农村教育,农业技术,农地制度

农民所接受的教育和掌握的技术程度是他们人力资本的主要构成。尽管较多农民认为种庄稼不需要什么教育和技术,但是作为一种特殊的资本形式,个人受教育程度和技术水平会影响到他们的经济活动效率,而且也关系到乡村居民的个人发展和乡村社会的发展问题。农民的教育程度与教育支出

目前农民的受教育层次总体上偏低,全国平均每百个农村劳动力中,52.7%是初中程度,高中程度仅为11.7%,大专及以上是2.1%。虽然文化程度不高,但是不识字或识字很少的比例也在减少,不到6%,而1990年不识字或识字很少的比例为20.7%。农民受教育水平主要取决于两个因素:一是受教育机会的供给,而是受教育者的主观意愿(陆益龙,2009)。受教育机会相对短缺,教育成本相对昂贵,以及农民对学校教育的认识不足,致使较多的人并不积极地选择尽量多地教育。一般家庭在子女读完初中,也就是义务教育阶段结束,有的甚至还没有结束时,就让孩子出去打工挣钱。对较多农民来说,生产和生活并未对他们提出接受更多教育的要求,初中文化似乎足以满足乡村社会生产、生活的需要。接受更高的文化教育所要支出的成本和预期的收益,在乡村似乎较高,并不符合理性选择。接受职业教育或掌握一项技术,在乡村生活似乎对其生产和生活并无显著影响,更多的农民只看眼前利益,还不能用长期发展的眼光去对待教育和技术培训。即便外出打工,也是趋向于随遇性和短期性获得所需的技术,即根据临时需要去弥补职业技能和技术的欠缺,而很少会接收系统的职业教育和技术培训。

从目前农户教育支出水平看,不到50%的农户每年的支出额在300元以下,约70%的农户每年的教育支出额在1000元以下,且教育支出在农户的消费支出中约占10%左右。一些农户家有上高中或大学的孩子,教育支出就会是非常大的负担。接受较高教育的农村子女很少再从事农业劳动。农民认为现有的教育和技术等人力资本在满足生产和生活现状上没有任何问题,但是这样的人力资本也只能维持现状,难于打破温饱陷阱的低水平均衡,更难应对时代变迁和发展的要求,这对提高生产效率、实现农业现代化非常不利。

目前的教育和技术培训作为一种稀缺资源,对农民来说是一种奢侈消费品,获得的成本太高,他们难以承受,而且教育和技术培训的内容多数并不符合农民的现实需要,致使我国农村教育和技术培训的有效需求低下。同时,还存在供给有限。虽然政府鼓励基础教育、升迁教育、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共同发展,但投入的资金却难以得到合理和有效的利用。此外,政府或专业组织提供农业技术的培训与扶持还比较欠缺,许多农民想获得新的农业技术也是循门无路,自己去学又缺乏足够的存量资本,往往就安于现状。

提高农民收入需要更多的农民转为非农生产,也需要增大高收益的生产比例和范围,这些都需要教育和技术的支持,否则有限的教育和技术会制约农民的发展范围。如果义务教育后,乡村居民能免费或低费用接受职业教育或培训,如农业技术教育,会有利于农民的人力资本提高,将有助于改变落后的生产方式。农业技术推广与推广体系

优选育苗、发展经济作物、养殖经济动物、现代化农机具的应用等无不需要相应的农业技术,高收益的生产需要高附加值的教育和技术投入。在当前农民教育程度偏低、教育支出欠缺的情况下,要实现农业现代化显然离不开农业技术的普及与推广。

以农机化推广来说,使用农机具也需要相应的技术,除了农机具补贴外,技术推广工作也要配套进行,否则难以收到预期的效果。“十一五”期间我国农机化得到快速发展,包括技术推广在内的各项工作成效显著。截至2010年底,全国共有县以上农机化技术推广机构2554个,乡镇独立设置或按区域设置的推广机构6462个,占乡镇机构总数的21.5%。但是当前农机化技术推广工作还存在一些不足和薄弱环节:一些地方的基层推广机构设施简陋,在全国9000多个乡级农机推广(独立站和区域站)机构中,52.1%的机构没有电话,85.9%的机构没有培训教室,95.9%的机构没有基本检测仪器设备,80.3%的机构没有示范样机。由于投入严重不足,农机化技术推广工作经费匮乏的问题比较突出,据农业部农机化司的调查统计,县以下推广机构中财政全额拨款的仅占76.3%;在财政全额拨款的这些机构中,财政仅保证人员经费的机构占52.7%,超过一半的基层农机化推广机构没有推广工作经费的支持。可以推想,如果农机化推广技术不到位,即便农民买了农机具,使用和维修也相当困难。

日本在农业可耕面积非常有限的条件下,农业生产比较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较高,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从中央到地方形成了一个农业科学研究、农业技术普及的农业科学技术推广体系。县及县以下按其农作物的生态区域有针对性地建立各种类型的农业技术普及中心,这种体系的建立和完善对日本高质量的农业科研与高效率的农业生产起到了重要作用。

我国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只有30%左右,而发达国家高达80%左右,我国逐渐意识到农业技术普及与推广对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性。十七届三中全会时,党中央提出要加强农业技术推广普及,加快农业科技成果转化。通过改革,尽快形成一个以公益性农业技术推广机构为主,农村合作经济组织为基础,科研院所、教学单位、涉农企业、中介机构等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新型农技推广体系。加快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与推广普及,还必须开展农民技术培训,不断提高农民接受农业技术的能力。要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对农民进行技术培训,通过职业技术学校、夜校、专家现场讲座、媒体传播或示范村、示范户等方式方法,为农村培养出越来越多的科技明白人、科技致富带头人。先进农业技术普及的难点分析

3.1 需要规模经营,不适用小规模生产模式

世界上最先进的农业技术,除了新品种研发外,就是报刊杂志上经常提到的“精细农业”。“精细农业”以地理信息系统(GIS)、定位系统(GPS)、遥感系统(RS)及决策支持系统为基础,准确地对“生产什么如何生产”进行指导。但是,美国“精细农业”技术系统建立在规模经营基础上,适用“精细农业”技术实践的最小面积约为85.6hm2。而且,如果没有播种、喷灌、施肥、收割环节的机械化、自动化系统,“精细农业”就难以有效实施。在我国人均耕地资源极其有限的背景下,各地政府农业部门也尝试搞过一些“精细农业”。利用气象、地温等数据指导农业生产的“电脑农业”曾被传媒吹捧过,但在实际运行中,政府农业部门不过花了些钱购置了一些电脑设备,最终都流于形式,与农民没有什么关系。在农村,目前效率较高,成效较显著的,还是粮食良种的推广。良种科技之所以得以普及,是因为它不打乱农民现有的小规模生产模式,不需要农民提供他们不具备的其它配套生产条件。

3.2 投资巨大,以家户为单位的农耕方式难以承受

精细农业在大型国营农场也处于试行阶段,如黑龙江垦区的七星农场以水稻为产业支柱,在农业生产中建立了“单位计量、要素管控”为核心的技术管理体系。农场引进了3G 通讯物联网技术,将GPS 卫星定位系统、GIS 地理信息系统、RS 卫星遥感系统集成新技术用于农田联合复式作业,提升现代化大农业水平。农场建立和完善了以研发中心、农业技术推广站为核心的农业技术服务体系,农业科技贡献率达67%。该农场建于2004年的国家级现代农业高科技园区,累计投资4600万元,是集现代农业展示、科技创新研发、成果转化示范、技术推广带动、农业人才培训、旅游休闲观光“六位一体”的新型农业技术推广和服务基地。这样巨大的投资,是以家户为单位的农耕方式所不能接受的。

3.3 交换能力低,缺乏金融支撑

先进农业技术普及较难,除了规模经营和投资巨大的制约,还与农民缺乏金融支撑有关。农民通常是“有多少钱办多少事”,引入不了超出自己直接现金交换能力范围的科技项目。通过金融支撑本可以得以缓解,但是农村非现金资源产权的模糊化和农民的分散化造成的交易费用过高,制约了农村金融的发展,使农民缺少扩大技术引进的金融支撑。秘鲁经济学家赫郎多德索托认为,第三世界贫困问题的根源之一,是法律保障下的农村资源资本化进程过慢,农民拥有的土地、房屋、森林等实物资本不能通过“纸化”(指可交易的产权凭证)进入产权交换系统,影响了农民的交换能力。现金收入过低,直接制约了农民的交换能力,而农民又没有其它的可供交换的现金以外的清晰的产权。农村的森林、矿产、水源、土地的产权不清晰(从法律上看主要是国有或集体所有,但在实际利用中并没有清晰的界定),农民或农民集体难以利用这些资源进行交换。我们的产权分配对农民是高度不公的,这主要表现在农村地上地下的资源(森林和矿产等)的产权界定上。有学者认为,将这些资源产权归于以村为单位的农民集体,清晰界定,规范交易和保护交易,才有可能提高农民的对外交换能力,也才有可能提高农民的科技吸收能力。且不去探讨这一论断的真理性,但至少学界认可土地流转的制度化、规范化有益于土地的规模经营,相应的产权界定可使农民通过质押等方式获得金融支持。可以说,通过农地制度的变革将有助于提高农民的对外交换能力。结语

我国的农民教育程度偏低、教育支出欠缺,对教育与技术培训的有效需求不足,这些不利于农业现代化的实现,也阻碍了农民收入的增加和农村社会的发展。我国目前拥有现代化高科技的农业技术,但是这样的农业技术普及尚很欠缺,需要尽快建立并完善新型农技推广体系。先进农业技术的普及推广投资巨大,以家户为单位的小农耕作难以胜任。农业技术的普及与推广需要政府或专业组织的大力扶持,更需要农民打破旧有观念,不仅认识到教育和技术的重要性,还要与生产生活密切联系,主动汲取先进的农业技术。土地的耕种规模扩大显然是一个基础要件,获得金融支撑也是不可或缺的,这些都需要适时进行农地制度的变革。

参考文献:

[1]陆益龙,农民中国-后乡土社会与新农村建设研究[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11-14.[2]农业部:“十二五”将建成相对完善的农机化技术推广体系[OL].新华网,2011-09-01.httpnews.xinhuanet.com.[3]如何加强农业技术推广普及、加快农业科技成果转化[OL].新华网,2008-12-14.httpnews.xinhuanet.com.[4]杨鹏,中国农村科技进步的制约因素[J].战略与管理,2001(6):21-27.基金项目:黑龙江省教育厅高职高专院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村镇建设的瓶颈分析”(NO:12515111)。

作者简介:徐东云(1973—),女,黑龙江省大庆人,经济学博士,北京交通大学中国产业安全研究中心博士后,大庆职业学院工商管理系副教授,研究方向:应用经济学、城乡发展。

现代农业与农业教育 篇3

[关键词]高等农业院校 博士 教育质量 内涵 外延

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启动,我国高等教育质量问题越来越为人们所重视,而博士研究生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最高层次,在由精英高等教育向大众化高等教育的过渡过程中,其质量问题也日益受到重视。而高等农业院校博士研究生教育作为我国博士研究生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特别是在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与新农村建设中发挥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对高等农业院校博士研究生教育质量的研究具有非常特殊的意义。

一、高等农业院校博士研究生教育质量的内涵

布鲁贝克曾指出,高等教育存在着两种哲学基础——知识论和政治论。知识论者认为学术性是博士研究生教育质量的集中体现,博士研究生应强调其学术性,强调精英教育,把发展科学、促进新知识的增长,培养具有探究精神的学术接班人作为博士研究生的价值取向。政治论者则认为满足国家、社会需要的程度是判断博士研究生教育的唯一质量标准,在质量评价的指向上强调社会性,标准上强调外部适应性,以满足国家、社会发展需要。因此,高等农业院校博士研究生教育质量概念具有两个方面的基本内涵。

1.高等农业院校博士研究生教育质量是一种实践活动的质量。高等农业院校博士研究生教育是建立在普通农业教育基础上以培养各类高级专门农业人才为目标的一种社会实践和个体生命实践相结合的活动,是人类社会的基本活动领域与实践形态之一。这一实践形态的效果如何,对人类自身发展的作用如何,是这一以人为主要对象的实践活动水平高低的体现。高等农业院校博士研究生教育质量所指的是这一实践活动各个环节、各种具体形式的质量。

2.高等农业院校博士研究生教育质量应反映高等农业院校博士研究生教育实践活动的规律性。高等农业教育作为人类社会基本实践领域之一,其实践过程与整个社会及其它子系统的活动过程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的必然联系,即各社会实践系统本质之间的关系。因而,高等农业院校博士研究生教育实践活动必须受一定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等所制约,并对一定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等的发展起作用。

高等农业院校博士研究生教育实践系统除了与外部诸系统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的必然联系外,系统内部还存在着实践活动诸因素之间多维的基本矛盾与关系。多维的矛盾关系构成了高等农业院校博士研究生教育实践活动区别于其它社会实践活动的特殊性质。高等农业院校博士研究生教育作为一种社会实践活动,其质量必须是这种实践活动对于其内外部关系规律适合、遵循程度的体现与反映。

二、高等农业院校博士研究生教育质量的外延

1.培养高级专门农业人才活动的质量。高等农业院校博士研究生教育最基本的活动是培养社会所要求的、具有全面综合素质、富有主体精神和创造力的高级专门农业人才。高等农业院校博士研究生教育的育人过程必须以此为基本标准,力求使活动目标反映与体现高等教育实践的内外部关系规律及两者之间的联系。只有这样,才能实现育人过程的科学性与活动结果的有效性,从而保证高等农业院校博士研究生教育活动的水平与质量。

2.构建高等农业院校博士研究生教育体系活动的质量。高等农业院校博士研究生教育活动必须与外部社会的需求和环境协调发展,结合不同地区的背景,根据所处时代特点和整个社会大系统及子系统的需要,反映不同主体对高等农业院校博士研究生教育的愿望、环境变化的趋势,确定实践策略。在与外部相关因素的物质、能量的互动中,要不断构建能充分体现高等农业院校博士研究生教育外部关系规律的包括高等农业院校博士研究生教育层次、结构、规模等在内的动态的高等教育实践体系。高等农业院校博士研究生教育质量要反映这一持续实践过程的水平。

3.创办高等农业院校博士研究生教育部门活动的质量。开展高等教育活动,离不开作为其实践载体的高等农业院校博士研究生教育部门。各高等农业院校博士研究生教育能否培养出社会所要求的高级专门农业人才,发挥为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服务的功能,体现其作为社会轴心的作用,各高等农业院校博士研究生教育部门的教育实践状况是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因此,开展高等农业院校博士研究生教育实践必须办好高等农业院校博士研究生教育机构部门,高等教育质量应当反映这一活动范畴的水平。

4.宏观管理高等农业院校博士研究生教育系统的质量。为了有效发挥高等农业院校博士研究生教育的育人功能与促进社会发展的功能,使高等农业院校博士研究生教育活动更好地体现高等农业院校博士研究生教育实践的规律,除了微观层面的日常教育管理活动外,政府及其教育管理部门还必须加强对整個高等农业院校博士研究生教育系统运作的宏观管理,使高等农业院校博士研究生教育系统内部各部分、各层次之间实现有序、协调互动。这是整个高等农业院校博士研究生教育质量的一个重要方面。

参考文献

职业教育与我国农业现代化 篇4

2005年11月7日,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的召开,给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与挑战。国家加强了对职业教育的投资,职业院校的数量、师资水平、学生数量快速增长,职业教育事业呈现出良好的发展趋势。职业教育是实现我国劳动力转移,加速推进农业现代化的有力手段,本文将对我国职业教育的现状及存在问题、职业教育与农业现代化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并提出我国加强职业教育,促进农业现代化近程的措施。

1 我国职业教育的现状及存在问题

1.1 现状

1.1.1 发展迅速

近年来,随着对职业教育的日益重视、经济发展、投资加大和社会对职业院校人才的需求增加,我国职业教育不管是在基础建设、师资水平、教育质量,还是在学校数量、教职工数量和学生数量上均有了很大提高。以高职教育为例,从表1可以看出,2004年与2002年相比,我国高职(专科)院校的数量、教职工数量、专任教师数量和在校学生数量比2002年分别提高了13.7%,14.1%,24.1%,208.0%,职业教育步入了快速发展的轨道。

1.1.2 政府大力扶持

为了支持职业教育发展,国务院于2002年7月28日、2004年6月7日和2005年11月7日多次召开了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特别是2005年职业教育工作会议下发的《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指出,我国职业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培养适应现代化需要的高技能专门人才和高素质劳动者,提出要实施“四大工程”,即技能型人才培养工程、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程、农村实用人才培训工程、城市职工继续教育和再就业培训工程。会议决定加强对职业教育的领导,加大公共财政对职业教育的投入等,特别是明确强调职业教育要为农村劳动力转移服务,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服务。国家对职业教育的支持、重视以及职业教育优惠“三农”政策的增多,将对我国职业教育和农业现代化起到极大的促进和推动作用[3,4]。

1.1.3 民办职业教育异军突起

2003年9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开始实施,为我国形成公办教育与民办教育共同发展奠定了法律基础,我国的民办职业教育获得了空前的发展,民办职业教育已成为我国职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从表2可以看出,2003年到2004年,我国民办职业高中呈现出迅猛的发展势头,民办普通高校发展也很迅速。总之,我国民办教育快速稳定发展,已成为我国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1.2 存在问题

我国的职业教育迅速发展,取得了辉煌的成绩,但是也存在以下问题:

1.2.1 对职业教育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近年来,上到社会、政府,下到学校、家长,都对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模式、教学体系等有了一定共识,但是中国几千年的传统文化和传统观念仍然是职业教育发展的主要障碍,尤其是对民办职业教育。这种陈旧观念与我国经济发展对不同类型、不同层次人才的多样化需求背道而驰,也制约了对青少年的不同兴趣、不同爱好、不同特长、不同潜能的培养和挖掘[6,7]。

1.2.2 投入不足,政策支持力度不够

根据发展中国家对教育成本的统计,职业教育的成本是普通教育成本的2.64倍,即发展职业教育需要有更大的投入。据统计,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政府预算内拨款占其教育经费总额的比重远远不足6 0%,行业、企业及社会力量的投入也不足。这些情况使职业教育,特别是高职教育的经费通过政府拨款得到保障很困难,只好依靠其它渠道,尤其是高学费的征收[8]。

1.2.3 师资水平和教育质量有待提高

师资结构不合理,目前高等职业院校师资的主要问题是:“双师型”专业教师少,高职称、高学历的教师少,外聘教师多,教师队伍不稳定。另外实训条件差、专业建设缺乏特色。这些问题都影响了教育质量的提高[9]。

1.2.4 民办高职教育困难重重

国家不给民办高职院校投资,银行也很少给其贷款,造成民办高职院校融资困难;除了民办院校之间的竞争外,民办高职院校还要和公办普通高校利用优质资源所办的“二级学院”竞争;对民办高职院校的管理体制也不科学,民办院校归民政部门管理,但学校的评估、教师职称评定、招生计划、专业申报却归教育部门管理,这种管理模式给民办高职院校的日常工作带来许多不便。

2 职业教育与农业现代化关系研究

2.1 职业教育为农业发展提供高素质人才

农业结构调整、农业产业化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重要途径。要调整农产品结构,提高农产品产量、品质和竞争力,必然需要大量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但是,我国农民的整体文化素质低,制约了农业的发展。

没有高素质的农业从业人员,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和管理方法就不可能得到推广应用,现代化的农业机械化技术就无法普及,农业劳动生产率就难以提高,就不可能实现农业现代化。从我国目前的情况看,发展职业教育,一方面通过对学生比较长期的职业教育,为农村提供科技、管理人才。另一方面,通过职业教育对农民进行培训、教育,是提高农民科学技术和文化水平的重要途径[10]。

2.2 发展职业教育是农民增收致富的需要

人口多,劳动力多,特别是农民多,是我国的基本国情。至今我国仍有大量农民生活贫困。农民的科技素质和技术能力是影响农民收入的重要因素。通过职业教育,使农民掌握一到二项先进的农业技术或其它技术,一方面可以使从事农业生产的农民获得技术支持,从而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和经营效益,增加收入;另一方面,使进城或外出务工农民可以胜任科技含量较高的劳动,让这部分农民具有稳定的职业保障,达到增收致富的目标。

2.3 职业教育能促进农村劳动力的转移

我国已经进入工业化中期,但是我国农业人口过多,据统计,截止2005年底,我国第一产业人口33970万,占2005年三大产业就业人口总数的比重为44.8%[11]。农业人口过多,阻碍了我国工业化、农业现代化的进程,而农民劳动力素质是影响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一个重要方面。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重要方向是生产效率较高的农业产业或非农产业。从总体上看,生产率较高的部门具备先进的科学技术,采用了先进的生产手段,对劳动力的要求也较高,掌握和使用这些技术或生产手段需要专门的教育和培训。只有对农村剩余劳动力进行专门的职业教育与培训,使他们具有一定的专长与技术,增加就业的条件和机会,才会实现劳动力的顺利转移,而且通过教育和培训的劳动力收入高,职业也更加稳定,不至于出现劳动力“回流”[12]。

3 加强职业教育促进农业现代化

3.1 增加对职业教育的投入

国家和政府要运用财政手段,通过拨款、贷款或补贴等方式,利用财政资金的调节和示范作用,使社会资金流向职业教育建设;加强校企合作,使院校和企业建立互动关系,采取顶岗、实习等方式,一方面使企业为职业院校提供一部分资金和实训条件,另一方面学校根据企业的实际需要设置专业,培养人才;根据不同的专业设置不同的学费标准,使学费和专业的就业情况挂钩,同时设立贫困奖学金,使家庭贫困的学生能够顺利完成学业。

3.2 面向“三农”服务“三农”

高职院校,特别是农业高职院校,要坚定不移地发展面向农村的职业教育,提高农民务农或务工的职业能力;充分认识我国是个农业大国的国情,改变“重工轻农,重城市轻农村”的思想观念,围绕农村劳动力的就业需求,农村青年的发展需求,发展职业教育,发挥职业院校的人才培养、科技推广、生产示范、社会服务的优势,使职业院校成为我国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推动力[13]。

3.3 加强职业院校专业建设和师资队伍建设

高职院校在设置专业、学科时,要考虑本地经济发展情况和工农业生产特点,努力做到为本地经济发展培养技术人才,使职业院校成为农村人才的开发基地;努力提高教师素质,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使教师不但具有坚实的理论基础,而且具有丰富的实践能力,从而提高教学水平和教育质量。

3.4 争取政府项目经费支持对农民进行教育培训

争取政府项目经营支持,聘请专家、教师利用冬季和农闲时间对农民进行粮食生产、作物栽培、养殖、果树管理、病虫害防治、农药使用、环保、农用机动车驾驶等短期科学普及、技能培训活动,充分利用职业教育资源,提高农民的技术水平。

4 结束语

现代农业与农业教育 篇5

朱岩、张琼、夏林华

一、农业职业教育:

教学形式十分灵活,主要以二年制的职业培训证书班为主,也有少理的三年制和四年制的学历教育班。同时,也根据行为开雇主的需求,开办多种形式的短期培训班。一般来说,接受三年制、四年制学历教育的学生,大多都具有从事农业工作的背景,有农业行业的实践经验。他们工作一段时间后,根据个人发展计划和行业工作需要,又回到学校接受系统的理论知识教育。而二年制的学生主要是高中毕业生,在参加工作之前来学校接受就业培训,以获取某种技能。二年制学生学业合格可获得职业技能证书,证书上写明所学技能和专业,是首次就业的“敲门砖”。三年制和四年制学生学业合格可获得本科学历文凭,大多可获得三级绿色资格证收,毕业后大多担任行业部门经理。而二年制学生,可获得一级绿色资格证书,毕业后一般做行业的技术工人。

以行业需求为核心的谭程开发体生活费和以培养学生能力技巧为本的职业教育理念是这两所农业职业教育学院的共同特征,他们的思路和做法给我们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行业需求具有重要的地位。每一个行业(岗位)技能要求的提出、技能图表的设计、培训过程的实施以及技能检测的通过都是由行业承担和完成的。在这一过程中,政府只起管理、监督作用,并不直接组织培训活动。衡量培训最终成果的指标,是可检测的行业技能,而不是以时间为基础的课堂理论知识学习。经过十年的发展和积累,smf课程已形成了一套科学有序的考试方法。每名学生都有一份smf课程学习评估表,分优秀、一般、不合格三个等级,由3位指导教师共同考核,最终签字生效。考核的根据是:1.每个学生每星期上交的工作时间表;2.学生在农场的实际劳动情况,如在工作中所表现出来的团队合作精神,收获后的油菜籽堆放是否合乎规格要求等,以及最终的商业表现,是否赚钱等。不同的角色(如组长和组员),根据其职能不同,各项工作在总分中所占的比例也不同。学校为了妥善管理smf课程,专门成立了董事会。董事会负责监督学生农场的运营过程;确认农场发展的长期目标,以确保农场生产、经济效益和各项政策的可生长性;提供学生农场运营所需要的土地、机械和其他必需设备;接收来自smf课程的学期总结报告;对重大事故的最终批复权。

此外,学校还派出了3名指导教师具体参与smf课程的实施。指导教师布置安排smf课程的活动;确认和限定学生在管理农场时的策略,提供必需的训练场所;为学生做出决策提供委员长中思路,给予反馈,预查学生的报告等;评估学生的表现;向董事全报告和讨论smf课程的进展。

smf课程对组长和组员也分别制定了职责。

smf课程的最大的成功之处在于通过课程学习和实践操作,使学生形成了团队合作精神。他们的调查结果表明,当前企业,尤其是在大型企业最重视的是团队精神,而不是技术水平。他还列举了跨国公司——卡菲尔肉牛公司之所以招聘他们的学生,是因为他们的学生学习过smf课程,知道如何与人相处,如何去找商家,如何与商家打交道。该公司认为smf这门课程缩短了学校教育与社会从业之间的距离,招聘这些学生能够很快地为公司带来利益。

二、远程教育:

远距离教育中心是针对阿省地域辽阔,许多孩子生活的地区偏远、入学不方便而由政府提供资助建立的,主要开设初、高中课程,通过电话和计算机网络进行教学和交流。在开展网上教育时,他们加强硬件建设,鼓励学生参与网络学习。在开展网上教育的过程中,他们不断借鉴同行的经验,培训适宜于网上教学的教师,开发网上课程,使得学生人数每年以10倍的速度增长。越来越多的学生认为网上教育对他们帮助很大。

在开展网上教育的过程中,最大的挑战是网上教育行业的发展需求。这不要求教师教材、教学方法都要不断地更新,不断地开发。

接受继续教育的学生不仅要学理论,更重要的是要学技术,要有实践环节。教育中,他们十分注重学生软能力即态度的培养,即如何与人交往,在行业工作中应当具备什么样的职业素质等。在教学管理上,由阿省教育部统一管理,如教材审查、收费标准等。辛努克学院是教育企业,政府不拨款,也不允许找赞助商,只允许按课程收取费用,一门课的收费标准为350加元。每年有五次学生注册机会,在卡尔加里市共有40个教学区,每个教学区有网上学习课堂。考试分两部分,理论课教师负责考理论部分,实践课教师负责考实践部分。在教师管理上,采取聘用制,一门课聘一位教师,订一份合同。

三、思考与建议:

考察活动结束后,考察团成员针对我国农业职业教育的现状与加拿大农业职业教育改革的成就,进行了认真的总结,并提出如下建议:

1.政府要进一步加大对农业职业教育的投入和政策支持。

我国在对农业职业教育的投入和政策支持方面还很不足。大部分农业职业教育机构(农业中心、农业高职)资金长期缺乏,基础设施落后,教学、实验、实习设备还不很完善。特别是近几年政府对农业职业教育的投入又呈现减少趋势,社会上对农业职业教育的轻视现象仍十分严重,使得中、高等农业职业教育发展更为艰难。在农民培训方面,激励政策不完善,虽然采取了免费培训、抵扣义务工等措施,农民参加绿证培训和积极性和主动性仍然不高,大多数农民尚处于“要我学”的状态,培训效果不理想。借鉴加拿大的经验,我国各级政府应该加大对农业职业教育的政策支持,增加经费投入。特别是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应对加入wto的挑战,政府对农民职业教育的支持和保护显得尤为重要。

2.要进一步加强对农村妇女的科技培训。

在我国农村从事农业生产活动的人员中,妇女占52%,有20%以上的农村妇女是文盲。在过去的农民培训工作中,我国在注重女性参与方面已做了大量的工作,为提高农村妇女的科技文化素质起到了很好的作用。应该意识到,注重女性的参与,不单单表现在数据的统计上,更重要的是要深入研究妇女在当前农业生产中的地位和作用,确定哪些岗位适合女性参与,哪些岗位必须由女性参与;在做培训资金预算时,要考虑向女性学员倾斜;要加大农民培训师资中女教师的比例。

3.要改革农业职业教育政策措施的制定方法。

一是课程开发和设计以学生为本,与农业行业、用人单位或雇主紧密结合。二是在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时注重对学生态度的培养。三是科学评价农业职业教育培养的人才质量。

现代农业与农业教育 篇6

关键词:江苏;农业职业教育;教育结构

作者简介:董海燕,江苏淮安人(1972-),女,江苏畜牧兽医职业技术学院高职教育研究所,副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高职教育管理;朱其志,江苏宿迁人(1986-),男,江苏畜牧兽医职业技术学院高职教育研究所,助教,主要研究方向:高职教育管理。

农业职业教育作为一个产业性的概念,是以培养后备农业劳动力为核心的教育形式,农业职业教育结构问题关系到我国今后相当长时期内农业人才结构以及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与经济社会发展更是有着紧密的联系。当前,如何在农村人口转移的同时,向农业内部输送优质劳动力,是我国农业现代化过程中迫切需要解决的一大课题。基于此,笔者围绕江苏农业经济发展概况,就江苏农业职业教育的个人需求、社会需求、学校教育供给、国家政策等问题展开调研。

一、江苏农业经济概况

作为国民经济的一个基础产业部门和重要组成部分,农村经济发展直接影响到江苏区域经济的领先发展。1988年江苏被国家列为首批进行农业综合开发的省份,农业资源综合利用成效显著。在粮食总产实现新中国成立以来首次连续七年增产,全省农民收入在连续五年保持两位数增长之后,江苏加快推进农业增长动力,由主要依靠土地、农资消耗,向更加依赖科技和资本驱动转型升级。农业发展内涵由注重一产,向农业的一产、二产、三产协调发展转型,着力做强一产,提高土地单位面积产出效益;做大二产,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提高附加值;做活三产,突破农产品流通,拓展农业功能,实现农业功能由生产向生产、生活、生态多功能并重转型升级。2010年,江苏粮食生产达到323.5亿公斤,居全国第四;全省千亩以上的连片设施园艺生产基地达400多个,高效种植业面积突破2000万亩,畜禽规模养殖比重达到65%左右,农业增加值达到2500亿元,居全国第三位;全省农民年人均纯收入达8980元,比上年增长12%,增幅自1997年来首次超过城镇居民。围绕现代高效农业的主攻方向,2010年江苏又在全省范围内开展了现代农业加快推进年活动,重点建设一批现代农业产业园区、现代特色产业示范基地和现代农业示范村,以点带面、整体推进农业生产规模化、经营产业化、质量品牌化、服务社会化,实现农业各类资源的整合,加快江苏农业国际化和现代化进程。

二、江苏农业人才的职业教育需求

江苏是全国的人口大省,农村劳动力资源极为丰富,是继河南、四川、山东、湖南、安徽之后名列第六的农村劳动力大省。与农村经济结构的多元化以及农业人才结构分化相联系,江苏农业人才的职业教育需求表现出多元化、层次化的趋势,且具有不同水平的层次性特征,涉及一、二、三产业的各个领域,既有对一般层次、一般水平职业技术的需求,也有对较高层次技术与专业知识的需求,尤其更关注高收益、低投入的职业与技术,这是江苏现代农民对农业类职业教育需求的总体特征。其次,江苏农业人才职业教育需求局部上呈非农类高于农业类的特色,农业类需求在整个结构中的比重合计远远小于非农类的需求比重。受农户兼业性特征与非农产业比较效益优势的影响,越来越多的青年农民关注高科技含量、高收益回报的职业与技术,而且这一需求还处在一个不断上升的发展态势之中,这也与江苏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主要方向一致。究其原因,农民对职业教育需求的结构与层次,与农民的受教育程度、性别、经济条件等因素存在密切关系,具体表现为:

1.农户受教育程度。江苏农村人口受教育程度普遍提高,逐步向接受较高级教育发展,农村人口素质不断提高。在江苏省农村经济调查局所调查的全部农村劳动力中,小学及以下文化程度的劳动力占35.6%;初中文化程度的占50.9%;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的占13.4%;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55.0万人,占1.8%。近几年全省统计数据显示,普通农民、初级技术农民、技术经营型农民、企业型农民的平均受教育年限呈递增趋势,但总体上,我省农村教育资源较为分散,发展不平衡,这使得现存农村劳动力资源质量不高,对经济发展、农村建设和农民致富有着一定的影响。

2.农业人才梯队构成。近年来,江苏逐步加强职业农民培训,特别是对种养大户、合作社领办人的职业培训。我省农业人才梯队具有以男性为主、年轻力壮、文化层次相对较高的特点。对于我省的农业生产而言,他们是农村社会的主力军,是“必要劳动力”。但从江苏省统计局、省农林厅组织的抽样调查结果来看,江苏现有的农村实用人才总量匮乏,密度不够,结构不尽合理,表现为:年龄结构不平衡,35岁以下比例严重偏小,未形成合理的梯队;外出务工和从事种养业的多,而从事农副产品精、深加工及流通的人才极其短缺;有一技之长的人才相对较多,复合型人才较少,尤其是创业型人才严重缺乏,带动性不强。

3.农技服务人员素质。当前江苏农技服务人员面临的最紧迫问题,是人才总量居多、技术基础深厚但知识结构狭窄,急需的复合型人才和农业高级技工人才严重缺乏。调查显示,这部分人才大都经过中等专业技术学校及以上的正规培训学习,而且长期服务于农业生产,实践经验丰富,技术基础扎实。就其所学专业而言,农学、农推类占到95%以上,对常规农作物稻、麦、棉、油的栽培比较熟悉或精通,但要提供高效农业方面的服务就会一筹莫展;学习现代农业、经济管理的则少之又少,农村技术服务人才开发缺乏一定系统性和连续性。

三、江苏农业职业教育结构和管理体制的变化

1.规模与结构。江苏现有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江苏畜牧兽医职业技术学院、苏州农业职业技术学院、扬州环境职业技术学院、南通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徐州生物工程职业技术学院6所农业高等职业技术学院,通州农业综合技术学校、海安农业工程学校、靖江农业干部学校3所高等农业职业学校,70余所县级农业广播电视学校,48个农业科学研究所,县级还设有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乡、镇均建立了农技推广服务中心(站),全省形成了较完善的农业科研和技术推广职业教育体系,为江苏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撑。

2.办学层次。江苏农业职业教育的任务主要由中等农业职业学校和农业高职院校承担,人才培养层次定位在:①中职。其职能是为农业生产第一线培养农业技术人员和技术经营型农民,种植、农艺、畜牧兽医、水产养殖等涉农专业是其主力军,但近年来,江苏中等农业职业教育呈现两个特征:一是中初等农业职业教育与中初等普通教育时分时合;二是中等农业职业教育忽冷忽热、大起大落。分析原因,政策变化、职业学校办学水平、农职毕业生就业好坏等因素是影响江苏中等农业职业教育数量变动的主要原因。②高职。现阶段,我省农业职业教育主要在大专层次。江苏农业高职院校起步于农业普通中专,20世纪90年代到20世纪末的近10年间逐步发展成部省级重点中专、国家级重点中专,21世纪初先后升格为农业高等职业院校,办学规模一般从数百人扩充为近万人,少数学校的规模已过万,办学历史久、办学经验多、学科优势强是这类学校的共同特点。自从升格为高职院校后,这类学校多在已建立起的专业基础上,重点对涉农专业进行重组改造并新设农业农村急需的学科专业,专业覆盖面宽、门类全,不仅有利于单向农业实用技术的研发,对于涉及多学科、多领域的农业综合实用技术的开发也大有裨益,较为适应当前我省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生产技术需求。

3.管理体制和经费来源。江苏农业职业学校在经历了1983年单独招生、1993年扩大招生规模和调整结构,以及1997年改革分配制度三个重大转折后,坚持省投入为导向、地方投入为主体、多种渠道筹措教育经费的原则,逐步建立了普通教育、职业教育、成人教育“三教统筹”的农业职业教育管理运行模式,并纳入制度化、规范化管理的轨道,适应了江苏农村教育综合改革的需求。但尽管我省对教育的经费投入逐年增加,部分农业职业学校经费来源还较单一,经费增加的幅度远远跟不上学校发展的需要,在改善办学条件、提升教师能力等方面所需的经费严重短缺。

4.组建农业教育集团。支撑具有中国特色职教“大体系”建设,正越来越受到政府和社会各界的重视。2004年,以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为龙头,联合省内外15所中等职业学校和11家农林企业组建江苏农林职教集团,创新实施了以“人才链、产业链、师资链、信息链和成果转化链”为内涵的“五链”运行机制,这是江苏加快农业教育发展、拓展农业职业学校为农服务功能、增强农业职业教育整体实力的一项重要举措。2010年《江苏省职教现代农业类专业现代化建设试点方案》中,提出在苏锡常地区试点,办学条件较好的学校经省政府批准,可举办高职班,并与其他试点学校、农科所、农技站、有相当规模的乡镇企业组建职教集团,逐步打造区域农业职业教育层次分明、结构合理、相互衔接、协调发展,以高职教育为龙头、中职教育为主体,具有中国特色、面向21世纪的江苏现代农业职业教育框架。

四、江苏省农业职业教育政策的演变

追溯我国农业职业教育的发展历程,国家对农业职业教育体制方面的相关政策逐步推进,这既显示了国家对农业与农民教育的重视,也为我省农业职业教育的健康发展提供了保障。近几年,江苏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三农”工作。在连续下发1号文件的同时,针对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实际,围绕农民培训工作,出台多个单项文件,采取了一系列指向明确、扶持有力、见效迅速的政策措施。

2009年江苏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省财政厅出台了《关于进一步规范农村劳动者转移就业技能培训工作的实施意见》,主要针对未能继续升学的农村应届初高中毕业生、进城求职农村劳动者、企业在岗农民工、返乡农民工等不同群体的特点和需求,分别组织开展实用技能培训、技能提升培训、劳动预备制培训和创业培训,适时调整培训内容,努力与市场接轨,与需求对接,按需办学,对口培训,切实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2010年2月28日公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加快发展面向农村的职业教育,加强涉农专业建设,改革招生和教学模式,加大培养适应农业和农村发展需要的专业人才力度”。江苏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省财政厅于2011年分别出台《全省农村劳动力职业技能培训鉴定获证奖补办法(试行)》《关于加强农业科技创新与推广工作的意见》,主要内容为:一是加大教育为农业科技创新推广服务力度。建立健全教育、农林系统合作培养人才服务“三农”发展机制,推动部省共建农业高校。继续实行农林专业高等教育学费减半政策,引导毕业生到农业农村一线就业创业。全面落实中等职业学校涉农专业学生免收学费政策,加快培养农业生产一线急需的技能型人才。二是大力培养现代职业农民。建立政府主导、农科教结合、社会广泛参与的现代职业农民教育培训体系。实施农民技能、学历双提升计划,整合农业教学单位、农业广播电视学校等各类教育培训机构力量,建设一批以乡镇为单位、培训效果好、受农民欢迎的农民科技培训基地。

仔细分析这些政策及重要论述,江苏农业职业教育发展呈现出政府推动、外部驱动、规模发展迅速等特点,其现实意义十分明显。

五、对策性建议

推动农村发展的主体是农民。国内外农村经济发展的经验证明:一个地区经济起飞要求该地区的人力资本存量达到一个“临界点”,这是经济自我发展、自我稳定、自我增值的最低人力资本存量。就江苏农村职业教育而言,无论是现在或将来,促进农村人力资本积累是其核心功能。鉴于此,笔者谈几点看法:

一、科学定位,形成具有区域特性和农村特色的教育制度。定位问题是关系江苏农村职业教育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性课题。江苏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具有明显的梯度性和区域不平衡性特点,因此,需根据农村特性,根据苏北、苏中农村发展的弱势性特征,以及人力资本存量不足、质量不高的实际,调整我省农村职业教育制度,核心是积极调整农村职业教育结构。主要是应针对苏北、苏中、苏南地区农村经济基础、教育水平及劳动者素质状况的特点,实行非均衡的教育结构。一是就苏北而言,要逐步建立起以基础教育为基础、中等职业教育为主体、成人教育为补充的教育结构,打破沿用城市教育模式的农村教育结构,基础教育也应广泛渗透职业教育因素;二是把发展中等职业教育作为在农村,尤其是苏北、苏中农村普及高中阶段教育的一种主要形式;三是针对苏南地区对中高等职业技术人才旺盛的需求,在苏南相关企业重点做好专业知识和技能教学以及安排好实习工作,并为毕业生就业提供条件。

二、重点扶持,发挥行业主管部门对农业职业教育的引领作用。农业职业院校相对其他的文科类院校来说办学成本较高,需要较好的实验设备及实验、实训场地,这样就更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确认行业主管部门为农业职业教育主办者,支持的力度自然就大些,相反,支持的力度自然就小些。更为重要的是,随着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我省农业职业教育逐步“上移”,这也是国际职业技术教育的总趋势。在当前的体制下,强化行业主管部门对农业职业教育的引领作用,统筹社会资源,如设立农业教育发展专项基金,对农业院校农科类专业进行重点扶持,实施品牌和特色专业建设工程;提高涉农类专业教师的待遇和质量要求;实行对为农业职业学校学生提供工学结合场所的农业企业适度减免税收的制度,提高农业企业为农职院校提供工学结合场所的积极性;制定优惠政策和搭建就业、创业平台,鼓励和吸引农科类学生到农村一线工作;对到农村一线工作的高等农业院校优秀毕业生在职称评定和干部聘任方面给予倾斜等等,给予江苏农业职业教育发展足够的保障,努力办好地方农业职业教育。

三、加大培训,强化现代农业发展的人才支撑。与江苏现代农业发展和新农村建设的新要求相比,农业职业教育和培训工作还远不能适应发展的需要。伴随江苏城市化程度的进一步提高,我们就有可能像发达国家一样,加大培训力度,实行农业从业人员资格准入制度,给予有职业资格者更大的扶持。为此,一要构建畅通、高效的劳动力供求信息网络。由政府牵头,相关部门配合,建立集劳动力供求信息、职业技能培训服务于一体的信息网络,实现省、市、县、镇和全国五级联网,并可延伸至村、组及农户;二是建立立体化的教育培训体系。积极整合各种教育培训力量,统筹城乡就业培训资源,建立教育系统的职业教育学校、劳动部门的就业培训中心和各种社会力量办学相结合的新型农村职业教育培训体系,逐步形成政府统筹、行业组织、重点依托各类教育培训机构和用人单位培训的工作格局;三是建立培训效果评价制度。以实现高质量就业目标为导向,制定评价标准,定期对各类教育培训机构的专业设置、培训内容、课程安排、收费标准、招生情况、学员结业率、结业学员鉴定通过率、就业率、工资水平等状况进行调查统计,并及时向社会公布。

参考文献:

[1]江苏省农业网.http://www.jsagri.gov.cn

[2]孙文学等.农村人才需求结构与农村职业教育培养模式改革[J].职业技术教育(教科版).2004(22)

[3]马建富.关于江苏农村职业教育未来发展的几点认识[J].职教通讯.2005(6)

[4]许浩.江苏农村职业教育发展的研究.南京农业大学硕士论文,2006,12

[5]蔡银杰,邱启程,郝德荣.试论江苏农业高等职业院校在农业科技创新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J].现代农业科技.2007(11)

[6]吕德宏,李平女.新形势下农民职业教育需求调查及对策[J].安徽农业科学.2007(35)

现代农业与农业教育 篇7

关键词:农业现代化,职业农民,职业教育

自2004 年以来,每年中央一号文件都以“三农”问题为主题,体现了“三农”问题的重要性和紧迫性。2010 年出台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 - 2020 年) 》,把职业教育作为服务“三农”的重要手段; 2012 年中央一号文件首次提出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 2013 年中央一号文件《关于加快发展现代农业进一步增加农村发展活力若干意见》将“职业农民”确定为农业现代化经营主体之一; 2014 年中央一号文件《关于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的若干意见》提出走一条技术先进、规模适度、竞争力强和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农业化道路; 同年,教育部和农业部联合下发了《中等职业学校新型职业农民培养方案试行》,强调中等职业学校是培养新型职业农民的主体; 2015 年中央一号文件再次以农业现代化为主题,足以说明国家加快发展农业现代化的决心。农业现代化的过程也是我国推行新型城镇化的过程,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将从土地劳动中释放出来进入城镇,实现农民身份的转变成为城市居民。因此,本文所指的农民工有两层含义: 一是进入城镇务工的农民,由农民工转变成城市居民; 二是指为农业现代化服务的“新型职业农民”。

一、我国农业现代化的内涵和特征

( 一) 农业现代化的内涵

“农业现代化是农业现代文明演变的必然进程,是社会现代文明发展的必然结果。农业现代化基于现代生产资料、科学技术和管理方法武装农业的过程”[1]。农业现代化的实质是科学化,关键是知识化,农业知识和科技起着决定性作用。农业现代化是一个动态变化过程,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随着科学技术和生产经营方式的改变而不断丰富和完善。

( 二) 新时期我国农业现代化的特征

“从经济发到国家的农业现代化状况来看,现代农业的基本特征主要有生产的规模化、标准化、集约化、机械化和社会化”[2]。近年来,我国鼓励农村集体用地在一定条件下自由流转,这为我国规模化农业生产提供了基础和条件。建立立体式和复合型的现代农业经营体系,走一条中国特色的农业现代化道路,具有以下特征:

1. 适度规模的家庭农场

适度规模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特征。近年来,国家大力推进城镇化战略,大量农村人口将转移到城镇中来,但这需要一个过程,目前我国大多数农民仍然依附于土地生存。因此,这决定了我国的农业规模不可能像欧美发达国家搞大规模的农场。适度规模中的“适度”如何理解,根据2014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引导农村土地经营权有序流转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意见》,适度规模是指土地经营面积达到普通农户承包经营面积的10 - 15 倍,从事农业生产人员的收入不能低于当地从事第二、第三产业人员的年收入水平。

2. 按照现代企业制度,实行公司化经营

适度规模的家庭农场主要针对种植业,农业从大类可以分为农林牧渔,国家鼓励与土地面积没有关系的农业产业实施大规模经营,通过引入社会资本,实行现代企业制度的管理模式,提高劳动生产率。

3. 经营主体的多样化

2013 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以家庭农场为主的新型职业农民是我国新型农业化的经营主体之一。除此之外,国家鼓励兴办专业合作和股份制合作实行多元化经营。比如,农民以自己所拥有的土地入股,根据土地面积和耕地条件计算出自身在连片土地中所占份额,并按所占份额对收益进行分配。

4. 多元化和社会化的服务

根据国际经验,规模化的农业生产必须依托于功能齐全的社会化服务才具有更强的竞争力。通过社会化服务解决农户自身办不好或办不了的事情。社会化服务体系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第一,农业技术推广、农产品质量安全以及动植物疾病防控; 第二,农产品现代物流业; 第三,龙头企业带动农户对农产品进行深加工等。

5. 先进的科学生产技术

农业的现代化必须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的素质,将各种先进的技术广泛应用于农业,农业现代化的过程就是指科学不断渗透到农业的过程,比如,实施庄稼医院和农村科技服务超市等服务模式。

二、农业现代化对“新型职业农民”素质提出的要求

农业现代化建设持续推进以及农村经济社会不断发展归根结底在于人才素质,特别是“新型职业农民”素质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我国农业现代化的进程。“新型职业农民”是在文化水平、技能素质、经营能力相对较高的农业生产经营者,主要包括种养大户和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领办人及骨干。结合农业现代化内涵分析,农业现代化对“新型职业农民”主要有以下六个方面的素质要求:

( 一) 思想政治素质

作为“新型职业农民”需要具有热爱农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主人翁意识,能够脚踏实地、任劳任怨地扎根于农村; 言行一致,乐于为农村贡献自己的力量。

( 二) 知识素质

知识素质包括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基础知识主要是指“新型职业农民”所必须具备的现代科技知识和文化知识,包括语文、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地理、经济学和社会学等。作为“新型职业农民”,不仅要适应现代农业的需要,还需要注意知识的迁移,能够活学活用,能够适应将来工作的变换。拥有专业知识,能较快吸收先进的科学技术,有效地提高劳动率。

( 三) 身心素质

农业是工作条件比较艰苦的行业,尽管农业机械化水平有所提高,大多数农业生产不需要下大力气就能完成,但作为新型职业农民仍然需要有强健的体魄和健康的心态。这样才能适应一定强度的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适应现代农业生产的生产生活节奏。

( 四) 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创新意识是指现代农业意识,随着“互联网+ ”兴起,农业蕴藏的巨大潜力将被开发出来。作为“新型职业农民”需要具有互联网思维和一定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根据市场变化,开拓创新,根据变化信息果断决策。

( 五) 经营管理能力

现代农业经营能力是关键,是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的核心。随着农业产业化和规模化的发展以及市场信息的瞬息万变,新型职业农民需要具有现代商品经济意识和市场观念,善于抓住各种机遇。

( 六) 实践动手能力

农业是实践性十分强的行业。作为“新型职业农民”应该熟练掌握农活的基本操作要领和实用操作技术、技巧以及熟练使用现代化农业作业工具。由于处于互联网时代,还需学会计算机的基本操作。

三、发达国家以农民职业教育与培训促进农业现代化的经验启示

农业现代的推进关键在人才,人才培养关键靠教育。目前,发达国家非常注重农村职业教育,农村劳动力受过职业教育或培训的比例较大,美国、德国等一些发达国家的农村劳动力受职业教育的比例在90% 以上。“农业现代化进程的快慢取决于农业科技转化成科技成果的速度,而农村职业教育大大缩短了农村科技成果转化周期,进而加速农业现代化进程。美国、德国、韩国等发达国家在农村职业教育的相关经验为我国发展农村职业教育,推动农业现代化进程起到很好的借鉴作用”[3]。

( 一) 发达国家对农民进行职业教育与培训的经验

1. 美国经验

美国农村职业教育的经验主要有以下三点:第一,完善相应的政策法规,促进农村职业教育。美国颁布的《莫雷尔法》促进职业教育的发展,为美国提供了大量劳动力,通过培养大量技术性人才,为美国农业现代化做出了重大贡献。第二,鼓励社会组织参与农村职业教育。这些由社会组织参与的职业院校在教学目标、基础设施建设和教师聘任等方面不受政府的限制,根据实际需要来制定。第三,加大对农村职业教育的投资,以国际市场为导向设置课程内容,设置一些灵活而又现实的课程。

2. 德国经验

德国农村职业教育的经验主要有以下两点:第一,重视实践教学,强调动手能力,德国实行3年制教育,一年学习理论知识,两年工作实践,第一年主要在实验室和农场学习,第二、第三年主要是农场技术课和在企业实践课程,学习管理农场能力,以此培养学生既懂理论知识又具有实际操作能力; 第二,与农业企业校企合作实施“双元制”教学方式,适应农业现代化发展要求。

3. 爱尔兰经验

爱尔兰农村职业教育的经验主要有:第一,培养目标明确,毕业生大部分都回乡独立经营农场或到与农场有关的企业去就业,学校根据当地农业分工制订培训计划;第二,“农业学校、规模小、布点多、层次多,根据学生的基础不同分成多种层次,比如学完九年义务教育后升入农校学习两年基础课,然后进行分流,一是继续在农校学习3年,然后回去做农业技工,二是升上更高一层的学校再学习3年后回到农业企业做技术管理员或继续深造”[4]。

4. 韩国经验

韩国对“职业农民”进行职业培训既注重农业知识教育,又重视国际化市场相关技术的培训。对课程设置是超前的,对农民是否参加培训全凭自愿,同时,课程设置多样化,只要有利于农业现代化的学科,甚至包括社会热点问题的课程。

( 二) 经验启示

通过对美国、德国、爱尔兰和韩国等农业现代化进程中对农民进行职业教育与培训具有代表性经验的总结分析,得到以下三个方面的启示:

1.农业现代化进程不能忽视对农民工的职业教育与培训,必须充分发挥好职业教育的功能来对本国农业现代化的支持

通过对农民工的职业教育与培训,提高农业科技的转化率,改善劳动力供应结构。同时,通过对农民工的职业教育与培训提高劳动力对新知识、新技能的吸纳能力,从而缩短技术转化周期,有利于农业生产力的提升,加快我国传统农业向现代化转变进程。

2. 国家要对农民工职业教育与培训给予大力支持和相关保障

主要包括制定一些支持农民工职业培训的法律法规和资金保障。资金投入的主体不管是政府还是企业,都将为农业现代化进程的职业教育与培训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

3. 对农民工的职业教育培训与定位需非常明确

课程设置要灵活并注重实践性,德国的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对我国农民工职业培训起着很大的借鉴作用。

四、以农民工职业教育与培训推进我国农业现代化的对策

( 一) 正确认识“在农”、“离农”和“为农”与职业教育的关系

所谓“在农”就是办在农村的职业教育,按照城乡统筹的观点就是县域职业教育。所谓“离农”就是在农村办的非农专业和在城市办的非农专业促进农业人口向城镇转移。所谓“为农”就是为农村、农业、农民服务的职业教育,包括办在农村的职业教育; 农业职业教育,也就是城市职业教育服务“三农”和农业现代化培养人才的职业教育。本文所指的对农民工职业教育与培训主要有两个方面: 一是“在农”职业教育和“为农”职业教育为我国农业现代化培育大量符合要求的“新型职业农民”和为农业服务的劳动者; 二是指“离农”职业教育,即通过在农村和城市的非农职业教育,促使农业人才向城镇转移,推行新型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建设。

( 二) 实施“在农”职业教育

“在农”职业教育是指在农村办的职业教育,为农业现代化建设培育“新型职业农民”。一直以来,农民在我国只是代表一种身份,不是一个职业,原因是我国农业规模较小,随着农村土地流转制度的推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促进农业现代化已经上升为国家意识。“在农”职业教育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

1. 办学机构多样化

以县域中等职业教育学校为基础,积极引导社会各机构参与办学,比如,农业推广部门和农业广播学校和社会保障部门以及社会机构积极参与合作培育“新型职业农民”,依托于农村职业学院建立起农民学院和城镇社会学院,并联合当地高等职业院校和农业研究院设立。

2. 办学模式多样化

根据对“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要求与农民群体的特征,既要考虑培养的严谨性与规范性,又要考虑农民对新知识、新技能的接受程度。因此,办学机构可以充分利用农场和农业企业等相关资源,合作培养,加强以培养职业农民的农业技能为实践重点,在培育过程中需解决好“务农”与“学习”的矛盾,现场指导和集中学习,自主学习和辅导相结合,充分利用信息化教学手段,如手机、PDA等便捷技术建立职业教育移动模式,实施远程职业教育,实行线上、线下相结合。

3. 课程体系的特殊化

职业农民的培育课程一定要体现当地特色,符合当地农业产业的发展要求。要注重与当地相关学校的专家团队联系,并联合农业企业、种植大户和农场主组成课程开发团队,共同开发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课程体系。课程采用学分制,把经营成果和培训所取得的证书作为重要考核依据,当学分累积到一定程度就可以颁发绿色证书或毕业证书,由此可以大幅度压缩集中学习时间。

( 三) 实施“为农”职业教育

在农业现代化进程中,不仅仅需要职业农民,它是农工商和产供销的综合体,是一个产业概念,还包括农业生产资料的供应、储藏、保鲜和加工等环节,随着农业现代化推进速度而不断加快。大多数农业现代化国家已经从以生产为中心转向以服务为中心。农业现代化是一个开放体系,农业的产前、产后部门不一定要在农村。因此,“在农”职业教育已经不能满足农业现代化发展的需要。所以,城市职业学校也要积极支持“三农”建设,促进农业现代化。

“为农”职业教育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一是对在岗农民工进行职业培训,使之成为服务于农业生产,并成为处于农业产业链两端的城镇工人; 二是要求地方政府切实履行自身职责,加大资金支持力度,引导城市职业院校对农民工的职业教育与培训; 三是发挥城市职业学校“工学结合”优势,服务农业现代化。在农业现代化进程中,农业产业、产后的服务体系越来越大,如饲料、种子、农药和农产品加工以及金融、保险和科技咨询等,农业产前、产后服务体系的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所以城市职业学校要结合自身的优势,开办一些农村职业学校难以开办的专业,如金融、保险等专业服务农业现代化。

( 四) 实施“离农”职业教育

“离农”职业教育就是要在农村和城市办好非农专业,推进城镇化进程,促进农业人口向城镇转移。“离农”职业教育主要做好以下两个方面的工作。第一,加强农村和城市职业院校非农专业建设力度,促进劳动就近转移。“职业院校加快非农专业建设力度,办好城镇就业需要专业,特别是第三产业专业的建设力度,比如建筑专业、物业管理、电子商务、物流管理等专业,吸引更多的农民工参加职业教育与培训,加强职业能力与技能培训,提高农民工转化成城镇居民,从而推动农业规模化和现代化”[5]。第二,加强对中西部职业教育的投资。我国中西部很多省份是人口大省和职业教育大省,同时也是农民工输出大省。但中西部职业教育办学条件普遍较差,难以胜任我国城镇化建设需要。因此,国家应加大对中西部职业院校的投资,增强他们的发展能力,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促进城镇化建设。

参考文献

[1]马发生.农业现代化与农村职业教育[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03(4):18-20.

[2]盛子强.中国特色新型农业现代化与农村职业教育发展策略[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5(24):40-46.

[3]周黎.农业现代化视角下农村职业教育发展研究[D].长沙:湖南农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4.

[4]朱冬梅,赵文多.欠发达地区农民工教育培训问题及对策——以四川为例[J].继续教育研究,2014(11):17-20.

现代农业与农业教育 篇8

《上海市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提出“建设校外教育实践活动基地”的学生实践和创新基地建设工程,并将建设10个示范性学农教育基地作为全面提升现有校外教育基地的功能和质量、打造校外实践活动精品的重要举措。与此同时,上海市教委正在积极筹办“学农基地指导中心”,旨在指导各学农基地更好地依据《上海市学生农村社会实践教育指导大纲》和相关的“建设标准”、“评估指标”等文件来设置基地的育人目标和特色定位,同时对各基地的课程建设、师资培训、教育评估方面给予指导。

各基地要能做到百花齐放、错位发展,就必须有清晰的定位,要明晰本基地的特点和传统,展示教育个性。综观全国各综合社会实践基地,均强调要抓住机遇、创新驱动、转型发展。作为国际性大都市,我们在分析了“江苏模式”—大而全(占地面积大,整合了校外教育的各类实践活动,功能齐全)的基础上,积极探索具有本土特色—小而精(虽然占地不大,但教育职能明确,各有分工和特色,向“高精尖”方向发展)的“上海模式”,这项任务虽然艰巨但非常有意义。

一、学农基地实施现代农业教育的新背景

目前从上海乃至全国,以农村社会实践为主的综合基地,对学生实践活动的教育仍主要停留在传统农业上。大多数的教育工作者对学农实践活动教育目标的理解依然存在一定偏差,将农村社会实践的定位停留在体验劳动的艰辛等浅层次,这将会给未成年人造成一个认识上的误区:认为农业就是“面朝黄土背朝天”,就得靠天吃饭,是极为落后、极为艰辛的底层劳动;这也可能会让越来越多的学生通过学农实践,最终成为逃避农业的“伪现代人”。

截至2013年,中央已经第十年将农业工作作为“一号文件”,这充分说明国家对农业的重视。普陀区中小学社会实践服务中心(以下简称“中心”)通过多年开展的学农实践活动,尤其在建设“以现代农业为主、传统农业为辅,以培养学生创新素养为目标”的“田园学堂”进程中,不断推进对学农基地教育功能的认识。我们认为,综观五千年中华文明,在相当长的时间内,我国的农业技术代表着世界的最高水平,对亚洲乃至世界农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如今,我国的杂交水稻和玉米、矮败小麦、转基因抗虫棉、畜禽品种改良和规模化养殖、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名特优新水产品养殖等领域的技术在国际上保持着竞争的优势。而且,现代农业是充满魅力、具有高端技术含量的,从农业设施设备到生物育种,从农业科技园区到都市农业,从集约型的蔬菜工厂到零距离的家庭种植……已经为我们描绘出一个潜力巨大的未来新兴产业前景。

因此,作为学农基地的教育工作者,我们不仅要深刻理解党的十八大报告中建设“生态文明社会”的总体要求,要在中小学生的学农实践活动中,充分实施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生命教育”,激发学生对“美丽中国”的向往,而且有必要创设形式多样的、与现代农业相关的实践活动,对未成年人进行现代农业知识的宣传。要让学生在丰富的实践体验中,激发出对农业的兴趣,为培养越来越多的“袁隆平”式的农业专家播下希望的种子,让我们的青少年担负起传承五千年农耕文化的历史责任。

二、学农基地实施现代农业教育的实践与探索

目前,中心主要通过“课程化、现代化、民俗化、生活化、国际化”五大模块,以贴近学生、贴近生活、贴近社会的教育理念,面向未成年人实施现代农业教育。

1. 课程化:构建课程体系实施现代农业探索

现代农业教育的普及课程旨在激发学生对农业的兴趣,而不是进行现代农业专业教育。社会实践服务中心一方面要通过顶层设计,建立“农村社会实践课程标准”,构建课程体系;另一方面要配套现代农业博览馆和创新实验室,鼓励学生进行实践探索。

具体而言,就是要建立一套“农村社会实践课程标准”,以课程建设的要求来设计每个实践活动。通过实地观察、动手实践、活动体验等形式多样的实践活动方式,根据各年段学生的知识结构和兴趣爱好进行拓展性、探究性和研究性学习。同时,要建造现代农业博览馆,让未成年人通过直观的现代农业设施,以声光电生动的方式了解最新的现代农业技术;通过可以互动的参与式游戏感受现代农业技术,直接参与体验无土栽培等都市农业生产。建设农业创新实验室,通过组织培养、种苗培育、环境监测分析、土壤改良、植物成分提取、生物发酵技术、食品安全检测等现代农业创新实践活动课程,让学生体验现代农业的魅力。

2. 现代化:依托信息技术开展现代农业实践

现代农业的发展离不开科学技术的支撑。因此开展现代农业的学农实践活动,也要与时俱进。近两年,中心逐步推进安亭基地的现代化建设,注重运用信息技术助推实践方式的转变,得到较好的成效。在将安亭基地建设成“田园学堂”的同时,也在不断拓展学农的时空,逐步建立了一个“网上田园学堂”。

中心利用安亭基地丰富的植物资源,根据各年段植物学科教学的要求,自主开发了贯彻现代农业园林知识的“植物认知软件系统”。利用网络和平板电脑,构成了一个学生自主学习的探究性学习空间,深受师生的欢迎。中心也和易班网合作,在上海市教委“博雅社会大课堂”上推出了“网上仿真种植”游戏,给予学生无土栽培种植蔬菜的体验。

信息技术手段还被运用于学生评价之中。中心探索出一套实践活动课程评价系统,将学生每项课程学习情况通过终端汇总到服务器,最终形成每位学生的评价得分,并根据得分排序评选出每批社会实践活动的优秀学生。

3. 民俗化:寓教于乐活动促进现代农业教育

农耕文化教育的传承,一方面要关注民俗文化的传统,另一方面要注重与时俱进。中心重视寓教于乐,确保现代农业知识的传播对学生具有一定的吸引力。

中心自主开发了系列教材进行现代农业知识的传播。如,“无土栽培”系列(包括小学《吊兰篇》、高中《艺术水仙》两个课程)已收录在少儿出版社出版的《耕耘未来》一书中;《漫游农耕园》系列区本教材分别在小学、初中、高中介绍了现代农业国策、现代农业科技、现代农业机械、现代农业种植、现代水利工程、现代渔业养殖、现代循环农业等内容,让学生全面了解现代农业。

在通过教材进行现代农业知识传播的同时,为了提升现代农业教育的效益,我们还通过各种渠道,收集编辑了现代农业的视频,先后制作了《走进无土栽培》、《无土栽培动手做》两套课程视频,并挂在校园网上,提供免费下载,发挥了很好的教育效益。

4. 生活化:贴近生活实践增强现代农业体验

中心通过联系“网上种植”项目的试点单位,走进学校,开展专门的、贴近师生生活的活动,让他们对现代农业有了切身的感受。如,中心以上海市怒江中学为试点,邀请专业人员在该校蹲点,利用玻璃暖棚,种植了樱桃番茄、观赏番茄、迷你黄瓜、水果辣椒以及茄子、草莓等等。这项贴近生活的农业实践活动,不仅让师生品尝到无土栽培的蔬果,而且还美化了校园和教室。中心还协助该校组织学生成立探究性课题组,举办现代农业科普讲座,还与指导教师一起指导学生记录每天的实验数据,让学生了解无土栽培蔬果的整个过程,并通过安装摄像头的方式,完整地记录了番茄和黄瓜的生长方式,为开发相关的区本教材奠定了基础。中心根据不同年级的学生特点开发了无土栽培课程。如,针对小学生,中心着重教授养护水培植物;针对初中生,着重教授种植基质植物;针对高中生,着重教授培育艺术水仙。这一实践探索活动得到了师生的喜爱。

中心在和另一个试点学校长征中心小学联合推出的“蔬菜家庭化”种植项目中,将蔬菜种植移进教室、走廊和师生的家中,这些生活化的家庭种植模式,让师生零距离地感受到现代农业的独特魅力。

5. 国际化:借助外力外脑拓宽现代农业视野

在学农基地对未成年人进行现代农业的教育实践,必须要有国际化视野。不仅要将眼光从全市延伸到全国,还要拓展到一些现代农业发达国家,包括借鉴以色列、荷兰、日本、美国等先进国家的经验。

中心重视加强与高校、专业机构的合作共建,通过和市农科院、交大农学院、华东师范大学生命科学院等单位合作,引进我国最先进的现代农业技术和设备,设计与之相配套、适合学生体验的视频影像、活动项目和研究课题。中心通过各级组织机构及其举办的各种全国综合实践交流活动,学习外省市相关的课程,汲取丰富的教育资源及实践经验,形成共赢的合作团队,共同开发现代农业实践活动课程。此外,中心还通过各种渠道,从境外引进成熟的现代农业教育的课程资源,大大丰富了中心原有的现代农业实践活动课程。

与此同时,通过课程交流的方式,中心还积极参加各种现代农业实践活动课程及农耕文化的实践课程的交流活动,广泛宣传上海乃至全国的农村社会实践课程,并在课程文化交流中不断完善课程理念,发挥辐射示范作用。

三、学农基地实施现代农业教育的思考与展望

经过多年的实践与探索,中心在实践现代农业教育方面积累了一些经验,并对今后更好地开展实践活动,形成了一些思考。

1. 生动的实践活动,有机渗透德育

作为公益性的校外活动场所,学农基地同样是促进青少年全面发展的实践课堂,是加强思想道德建设、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阵地。以中心开展的“植物认知”实践活动为例,其旨在帮助学生领悟植物、生物多样性在美丽中国、保护环境中的重要价值,充分体现了润物细无声的教育原则。活动中蕴含着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生命教育,延伸了建设“生态文明社会”的必要性,融合了绿色妆点“美丽中国”、“美丽家乡”的理念。以生动的实践活动形式,促进学生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诚如学生在活动后的感悟中写道的:“在整个活动中,我们学会了合作沟通,学会了同甘共苦,学会了团结一致。这些都是我们在成长路上所收获的力量。”

2. 丰富的活动形式,激发学生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教师。现代农业充满智慧与科技,能激发学生对农业的浓厚兴趣,对他们形成科学的“三观”,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生命意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中心开发的“网上仿真种植”课程项目,以现代农业“无土栽培”技术为载体,力求做到全方位互动,丰富了学生的生物知识,培养了学生健康闲适的生活情趣。从研制活动方案,到建设基础设施,再到寻求信息技术支撑,中心致力于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形式,例如网上淘宝、模拟种植、视频记录、动手操作等,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索热情。学生不仅能够品尝自己的劳动果实,获得满足感和成就感,而且能够体会到现代农业的巨大魅力以及绿色自然对于人类生存发展的重要意义。

3. 科普作为支撑点,创新教育形式

建设创新型国家,关键在人才,教育和培养创新型人才,是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的一项重要战略举措。因此,在学农基地开展现代农业,对青少年学生科学知识的普及、科学素养的提高、科学技能的培育等具有重要作用,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源动力,提高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在学农基地开展的现代农业教育,必须不断创新教育形式和教育内容,才能改变学生对传统农业的认知偏差,才能真正发挥出基地的育人作用。

4. 集聚各方面资源,突破学农基地“瓶颈”

现代农业与农业教育 篇9

一、现代农业发展需要创业教育

由教育质量评估机构麦可思研究院撰写的《2012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显示, 2011届大学生自主创业比例达到1.6%, 比2010届 (1.5%) 略高0.1个百分点, 比2009届 (1.2%) 高0.4个百分点;2011届高职高专毕业生自主创业比例 (2.2%) 远远高于本科毕业生 (1.0%) ;2008届大学毕业生半年后有1.0%的人自主创业 (本科为0.8%, 高职高专为1.4%) , 三年后有4.4%的人愿意自主创业 (本科为2.4%, 高职高专为6.4%) 。该报告进一步论证了高校尤其是高职院校开展创业教育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近年来, 部分高职院校也相继开展了创业教育, 但部分高职院校的创业教育课程只介绍通识的创业教育途径, 没有与学生所学的专业结合起来, 没有设置系统的具有专业性的创业课程体系;在创业师资方面, 目前创业教育都是由学生就业工作指导教师或是个别企业家以举办讲座的形式进行, 不够深入、全面、系统;在创业教育实训基地方面, 创业教育的实践基地建设还不完善, 不能有效地实施创业教育;在创业教育内容方面, 现有的创业教育只注重创业意识或观念的培养, 没有落实到培养措施, 这样的创业教育不够系统、全面, 不能满足学生对创业知识的需求。

四川是农业大省, 同时也是农民工输出大省, 大量农民工进入城市, 导致农村部分土地荒废。我校农业类专业学生大部分来自农村, 将他们培养成懂技术、会经营、能管理的新型职业农民和农场主, 毕业后回到家乡, 利用家乡的土地资源开始创业, 是促进我省乃至我国农业现代化的有效途径, 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有效途径, 是提高农业从业人员素质的有效途径。

成都农业科技职业学院是四川省唯一的农业类高职院校。在这样的背景下, 我校农业类专业学生对创业教育方面的需求是什么?农业类专业在创业教育方面的课程、教学、师资、实践基地等应该进行怎样的改革?带着这样的问题, 我们对我校农业类专业3个年级近1 500名学生的创新创业教育进行问卷调查, 调查结果是:在创业意识方面, 我校农业类专业有62.2%的学生有创业想法和意识, 首要原因是农业类专业学生大部分来自农村, 家乡有闲置土地, 创业成本相对较低;其次是由于国家重视, 可以得到较多优惠政策;在创业目的方面, 大部分学生认为可以获得更好的效益;在创业准备方面, 23.3%的学生对创业了解, 但了解不深;在学校创业教育是否满足创业需求方面, 大部分学生认为不能满足, 应该在管理、销售、技术等方面加强创业知识及技能的培养。调查结果表明, 我校农业类专业学生有创业意识和热情, 对创业知识非常渴求, 期待现有的创业教育能够到得改善。

本着专业服务产业, 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目的, 我校全体教师不断创新现有的创业教学模式, 加强创业课程开发和学生创业能力培养, 通过多年的探索, 我校农业类专业构建了创业课程体系, 组建了创业指导教学团队, 建立了创业实践基地, 让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人才培养的全过程, 创业教育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二、全方位、多途径开展创业教育

(一) 企业参与, 开发创业能力培养课程

1. 将创业能力培养融入专业核心课程

为了将专业教育与创业教育有机融合, 专业核心课程以项目进行设置, 每一个项目即完成一个真实的生产任务, 在完成生产任务的同时将创业能力培养有机融入任务的实施过程中, 根据企业真实的生产经营管理过程组织教学,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 在教师及企业专家的指导下进行市场调研, 查找相关生产信息, 制定生产计划及预算成本, 组织生产实施, 全程参与生产管理过程, 完成产品销售及生产效益分析;通过完成整改项目或生产任务, 学生不仅掌握了应有的知识与技能, 同时提升了学生的创业意识、创业能力和经营管理能力。

2. 开发创业能力培养课程

原有的课程体系只注重农业生产知识与技能的培养, 不太重视学生创业及经营管理能力的培养, 而随着现代农业发展, 农业及农业从业人员的素质将发生很大变化, 绝不再是传统的农业生产经营模式。机械化生产模式对农业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要求更高, 不仅要懂知识、有技能, 而且要能经营、会管理。目前部分学校开设有市场营销和企业管理等课程, 但这些课程都是介绍一般企业的经营管理模式, 农业企业与其他企业有很多不同的地方, 因此, 应开发专门针对农业类专业学生的创业能力和农业企业经营管理能力培养的课程。我校在这方面进行了长期的探索, 与企业合作开发创业入门、模拟创业实践、创办农业企业、农业企业经营管理、创业实践等创业教育课程, 使创业教育由基础理论到创业实践形成体系。

3.“四步”推荐, 提升创业能力

课程开发完成后, 如何组织实施创业能力培养也是值得研究的课题。我校根据学生创业的成长规律, 构建了“了解创业———模拟创业———感受创业———开展创业”四步推进的培养路径, 完成学生创业能力的培养。在创业能力形成过程中, 依托“三双”创业教育平台, 通过创业理论培训与创业实践的有机融合, 学做合一, 强化学生创业能力。

第一步, 了解创业:组织学生参观学院生产实训基地、园艺协会、植保协会生产成果和学生自主创业实体 (食用菌创业小组、蔬菜创业小组、花卉创业小组) , 激发学生的创业热情, 通过创业讲座、创业入门等课程, 让学生初步了解创业所应具备的基本条件和素质。

第二步, 模拟创业:学生在大学生KAB创业教育基地学习创业理论, 同时在专业核心课程中学生以模拟创业的形式, 全程参与完成专业核心课程的项目实施, 完成专业技能的同时, 提升创业能力

第三步, 感受创业:课堂内开设创业实践、创办园艺企业等课程, 在校内创业孵化基地, 学生建立仿真模拟公司, 全程参与创业项目选择、实施, 感受创业;课堂外学生组建创业兴趣小组, 自选项目、自组团队、自主经营、自负盈亏, 在创业孵化基地利用课余时间开展创业实践。

第四步, 开展创业:学生可在校内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合作企业提供的创业场地完成顶岗实习学生的创业实践以及毕业生自主创业, 学校及企业提供支持, 让学生真实开展创业。

(二) 内培外引, 提升教师创业指导能力

1. 培养专业教师的创业指导能力

教师是人才培养的核心力量和主要力量, 专业教师在学生创业教育中应该承担主要的任务, 因此, 专业教师应具备指导学生创业的能力和素质。当前, 讲授创业课程的教师缺乏专业技能或创业经历, 在创业培训中只能作纯理论知识讲授, 缺乏创业的专业技能和实践经验, 理论往往经不起检验。因此, 应加强教师创业指导能力及创业能力的培养, 培养一批即懂专业知识、又能指导或开展创业的教师, 培养学生的创业能力。首先, 专业教师尤其是专业核心课程的教师应参加KAB、SYB创业教育培训, 提升专业教师创业指导的理论水平;其次, 专业教师应到企业参与企业的经营管理、生产管理培养教师创业指导的实践经验;再次, 专业教师应负责学校部分或全部实训基地的经营管理, 提升教师的创业指导实践能力, 通过这些途径不仅可提升教师的专业技能, 更可提升教师的经营管理能力, 这也是培养新型职业农民和现代农场主的需求。

2. 聘请企业创业者指导学生创业

聘请行业企业的创业者和管理者作为兼职教师, 全程参与指导学生创业, 在课堂内兼职教师开展专题讲座、完成模拟创业、创办农业企业等课程的部分内容, 以自身经历和经验给予学生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的培养;在课堂外, 兼职教师作为校外指导教师, 通过电话或现场指导全程参与学生模拟创业;巩固学生的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在顶岗实习阶段, 学生到企业参与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 兼职教师手把手教, 提升学生的创业能力和经营管理能力。

(三) 校企联动, 共建创业能力培养基地

1. 学校建立创业孵化基地

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创业能力, 在校内建立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 其中部分基地无偿提供给有兴趣创业的在校学生使用, 学生组建创业团队, 学院配备创业指导教师, 学生根据实际情况出资入股, 自选项目、自主经营、自负盈亏, 提高学生的创业积极性;部分土地有偿提供给有创业意向的学生在顶岗实习阶段创业实践及毕业后自主创业使用, 学校继续为创业的学生给予技术支持。我校的创业孵化基地成为成都市首批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之一, 目前我校部分毕业生在创业孵化基地开展创业, 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2. 校企合作, 企业建立创业孵化基地

在校内学生创业孵化基地基础上, 与成都金满堂农业公司、成都翔生农业公司等企业合作共建企业大学生创业基地, 企业完成所有基础设施建设, 有偿提供给学生创业, 学生可依托企业的技术、销售渠道和管理模式开始创业, 可降低一定的创业风险, 同时由校内及企业创业指导教师给予指导, 提升学生的创业成功率。

(四) 后续支持, 强化学生创业成果

学生刚开始创业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 他们的创业之路需要学校及教师的支持, 学校为创业学生建立档案, 定期回访创业学生的情况, 当学生需要支持时, 学校给予全方位支持, 如教师全程参与技术指导, 提供政策信息、市场信息、企业合作交流的平台, 鼓励教职工购买学生的产品等, 在这些支持下, 大部分学生创业比较成功。

(五) 优化课外活动, 促进学生综合素质全面发展

学生创业是综合能力的体现, 如何利用第二课堂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从而为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培养奠定坚实的基础, 也是我们值得研究的内容。我校主要从以下五个途径开展学生综合素质培养。

途径一:组织学生参观新农村建设, 到农业企业针对农民开展科普教育等社会实践活动, 培养学生爱岗敬业、吃苦耐劳、甘于奉献的精神和亲农、事农、兴农、勤业、敬业、创业的社会责任感。

途径二:开展创业设计大赛、大学生科技项目、辩论大赛、演讲与口才等丰富多彩的科技、文化、体育活动,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团队协作、与人良好沟通、再学习的能力。

途径三:开展以思想政治教育和素质拓展活动为主的第一、第二课堂和学生成才、立志、感恩教育, 培养学生诚实守信、艰苦奋斗、精诚团结、面对挫折的能力。

途径四:组织学生开展园艺协会、花卉盆景协会、植物保护协会等社团活动。

途径五:为强化学生创业能力的培养, 组建创业兴趣小组, 利用课余时间建立仿真模拟公司开展自主创业活动, 由学院提供土地、设施, 配备创业指导教师。学生可根据实际情况出资入股, 自主经营, 自负盈亏, 全面提升学生自主创业的能力。

三、政校支持, 创业教育培养效果良好

成都市政府非常重视学生创业能力的培养, 近几年出台了一系列鼓励大学生创业的相关政策与文件。我校与成都市政府达成协议, 自2010年起, 免除了学院园艺技术、园林技术、植物保护、作物生产技术等涉农专业成都籍学生的全部学费, 由成都市政府全额承担相应费用, 激发了学生学习农业的热情。政府和学院鼓励和扶持具有创业意愿的“农学免费生”毕业后自主创业, 并支持1万元的创业资金及小额担保贷款贴息, 极大地激发了农业相关专业学生的创业热情, 在政策鼓励和学校培养下, 部分学生毕业后回到家乡利用家乡闲置的土地开始创业, 也有部分学生在学校提供的创业基地开始创业, 另有学生在校企合作的企业基地开始创业, 这些学生必将成为现代农业发展的主力军, 成为现代农业发展的领军人物, 将极大地促进我国农业的发展。

通过三年创新创业教育的培养, 我校农业类专业学生在创业意识、创业认知、创业实践等方面都有了很大提升, 有创业想法的学生的比例从2011年的62.2%提升到2013年的82.6%;创业认知方面, 学生对开展创业所应具备的外在条件、内在要求和自身具备的素质等有更清晰的认识, 能比较清晰地认识创业的学生比例从2011年的23.3%提升到2013年的85.6%;学生的创业热情高涨, 在学校提供的创业孵化基地中开始创业的学生比例逐年增加, 毕业后创业学生人数也有所增加。我校毕业生中, 有多人开展了食用菌、蔬菜、花卉、花艺工作室、粮油生产、农资销售及养鸡等创业项目, 目前经营效果良好。

摘要:介绍了高职农业类专业开展创业教育的必要性, 从课程、师资、实训条件等方面探究了高职农业类专业如何开展创业教育及学生创业效果。

关键词:高职院校,创业教育,培养途径,培养效果

参考文献

[1]岑桂芳, 林瑞青, 朱焕辉.论地方高校大学生创业教育的实务创新[J].才智, 2012 (36) :307-309.

[2]金燕, 陈文章, 丁丽群.农业高职院在校大学生创业能力的培养及创业教育的研究[J].辽宁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1, 13 (4) :53-55.

[3]苏小冬, 毕德全.农业高职院校创业教育的实践与探索——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创业人才培养的创新实践[J].创新与创业教育, 2010 (3) :47-50.

[4]李瑞星, 艾健.高职院校创业教育模式的探索与实践——以新疆农业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中国大学生就业, 2012 (14) :29-32.

[5]戴培培, 尤伟忠, 陈君君, 李寿田.园艺园林类高职在校大学生创业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以苏州农业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学理论, 2011 (34) :104-105.

[6]冯伟, 马金虎.大学生创新创业的探索与实践——以山西农业大学为例[J].山西农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1, 10 (12) :1197-1199.

[7]徐森富.高职院校现代农业创业型人才培养探索与实践[J].职业技术教育, 2010, 32 (31) :48-50.

现代农业与农业教育 篇10

一、宁夏农业中等职业教育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 大批中专学校合并升格为高等职业院校, 民办职业院校又异军突起, 各院校竞相增设一些就业市场看好的热门专业, 使本来就冷门的农业中等职业学校显得更加冷清, 又加之高校扩招, 使生源的争夺更加激烈。以宁夏农业学校为例, 当前面临的以下问题, 不仅影响了学校的办学规模、办学质量、办学水平和办学效益, 而且已成为制约学校可持续发展的“瓶颈”。

1. 生源严重不足

近年来, 尽管政府、学校做了种种努力, 降低了入学门槛, 减免了学费, 但由于人们受千百年遗留下来的“读书为了升学”和“跳农门”这种轻视农业、轻视农民的陈旧传统观念的影响, 一些家长听“农”生畏, 不愿把子女送到农业中职学校学习;年轻学生把就业愿望大都定格在城市, 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以后出生的年轻人, 更是对农业艰苦行业的工作生活环境难以适应。另外, 近年来高等院校的大幅扩招, 导致普高规模骤增, 致使农业职业学校培养的农业技术人才缺乏竞争力, 毕业生进入人才市场择业, 专业不占优势。所有这些导致了农业中等学校生源数量持续下滑。为了解决生源问题, 学校不得不降低入学门槛, 生源质量得不到有效保证。

2. 所设专业与市场需求存在差距

尽管我们提出了“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目标, 但在实际教学中并没有突破传统的办学思路。专业设置不适应宁夏农村经济的发展, 且更新慢, 课程结构彼此重复或割裂, 教学内容不够贴近实际, 实用性和操作性不强, 培养出的学生只会“纸上谈兵”, 实际动手能力较弱。

3. 办学经费紧张

近年来, 自治区虽然加大了对职业教育的投资力度, 但宁夏农业学校作为一所与共和国同龄的老牌中专学校, 教学场所、教学用具明显老化, 且无法得到有效的维修和增补, “巧妇难为无米之饮”, 办学经费紧张的问题日益突出, 使很多设计与规划无法落实实施, 已严重影响了学校的发展。

二、宁夏农业中等职业教育面临的机遇

农业中职学校发展虽然面临许多困难, 但也有优势和机遇。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新形势下, 农业中职学校的优势和发展机遇将会越来越多。

1. 政策制度支持

改革开放以来, 特别是近年来, 宁夏回族自治区党委、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推进特色优势产业、设施农业、生态农业、旱作节水农业及加快龙头企业发展的政策措施, 重点扶持五大战略性主导产业和六大区域特色优势产业发展, 特色优势产业的集中度明显提高。温家宝总理在宁夏考察时, 也对宁夏加快建设现代农业、节水农业、生态农业, 畜牧业和特色养殖业、农业产业化基地、农产品深加工、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等提出了要求, 这些都为农技人才干事创业提供了广阔平台。要落实温总理的要求和自治区党委政府的部署, 首先需要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 提高农民整体素质。而这些新型农民、农村致富带头人的培养, 无疑又给农业中职教育提供了丰富的生源和大显身手的好机会, 在现代农业和新农村建设以及城乡一体化、农村城镇化的进程中, 农业中职教育在沉寂之后必将迎来蓬勃的春天。

2.“百万农民培训工程”和“万名中专生计划”

宁夏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 (2006~2010) 提出以推行“绿色证书”为纽带, 以提高农民素质、建设新型农村、构建和谐社会为总目标, 以增强农民对农业科技认知应用能力和从事二三产业的职业技能为根本出发点, 整合各种社会培训资源, 着力构建以“百万农民培训工程”为主体, 以“万名中专生计划”和“劳动力转移培训工程”为两翼的“一体两翼”农民素质工程体系。这为宁夏农业中职教育的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契机。

3. 与宁夏职业技术学院合并办学成为学校发展的一大契机

2005年11月, 经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准, 宁夏农业学校与宁夏职业技术学院 (宁夏广播电视大学) 合并办学, 实现了资源共享, 优势互补, 进一步提高了学校的办学水平, 使农业中职教育做到了与时俱进。为宁夏农业中职教育的发展拓展了办学空间, 提高了办学效率, 使其能够发挥规模效应, 有利于树立农业中职教育的品牌, 对农业中职教育进行重新定位, 开辟新的教育市场。

4. 国际金融危机带来的机会

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使靠力气打工的农民工意识到一技之长对于求职和创业的重要性, 他们对技能的渴求为农业中职教育提供了大量生源;而大学生就业难也让越来越多经济条件不太好的农村家庭, 选择让孩子走农业中职这条道路。危机导致的就业难使社会对职业技术工人的旧有认识正在转变, 社会地位也在逐步提升, 面对难得的发展机遇和政策扶持, 农业中职学校适时用好政策利导、宣传社会需要, 因势利导地扩大中职教育的影响和招生。

三、宁夏农业中等职业教育发展的对策

宁夏农业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必须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办学方针, 不断创新办学意识, 推出全新的办学理念, 拓展办学空间, 积极围绕地方经济发展需要开展教学。

1. 创新办学模式

宁夏农业学校要根据市场需求, 实行多层次、多渠道、多元化的全新办学模式, 使学校逐步完善学历教育、岗位培训、技能培训和职业技能鉴定培训等一套完整的教学体系, 形成长期培训与短期培训共存, 全日制与业余培训相结合, 农民工进城培训与有志青年返乡创业培养双向并举的办学机制, 为各年龄段的在职、失业、转岗、创业、带领农民致富的群体提供良好的教育和培训服务机会。要充分利用好农业中职和高职教育“3+2”联合办学模式, 调动双方优质教学资源, 为社会成员特别是为有志于新农村建设的有志青年提供各种终身学习的机会。

2. 调整专业设置

学校要坚持以“农牧”为特色的办学理念, 打造品牌专业, 重点培养设施农业、农产品加工、观光农业等应用型、技能型人才的专业。积极开办旅游服务与管理、酒店服务与管理等就业需求相对紧俏的专业;与宁夏职业技术学院实现资源共享, 开办汽车驾驶与维修、热能动力等中职专业, 与省内外其他中职学校开展合作办学, 增设数控技术等专业。要依据农村经济对复合型人才需要的趋势, 适当开设跨专业的课程, 使“通才”教育与“专才”教育适度结合, 以培养具有较强就业适应性和职业转换性通用人才。

3. 拓展办学思路

要充分利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这一大好时机, 积极参与我区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一些有普遍意义的课题的研究;直接组织师生参与农业示范工程、菜篮子工程、农田丰产工程等的实施, 全面、主动进入科教兴农主战场。在科教兴农的实践中学习, 经受锻炼, 使师生的综合能力得到提高。尝试建设学校的校外科教示范点, 提高农业中职学校的社会地位。在进一步扩大应届毕业生招生规模的同时, 积极与政府沟通, 争取更多地开办宁夏“百万农民培训工程”和“万名中专生计划”培训班。要积极同有关企业接洽, 争取与企业合作办学, 送教下乡、下企业, 扩大校外委培生的招生规模。

4. 畅通就业渠道

就业问题是职业学校发展的关键。农业中专学校要积极采取有效措施, 进一步加强与区内外有关企业和经济合作组织的联系, 共同开发专业和课程、共同建设实训基地、共同进行科研攻关等合作项目, 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 拉近距离, 与企业形成利益共同体。例如与宁夏红枸杞产业有限公司联合办学, 学校在企业开设中职办学点, 根据企业人才需要采用量体裁衣, 实行订单培养, 学校选派实践丰富的骨干教师授课, 课余时间教师下车间调研和指导生产, 学生实行半工半读的方法, 从而使学校、企业、学生三方受益。采用这种“订单式”培养模式, 学生在学习两年理论知识后, 进入企业顶岗实习, 企业、学生实行双向选择, 可以有效解决企业的“技工荒”和学生的“就业难”。与此同时还要放眼区外, 想方设法与东部沿海职业院校、劳动密集型企业取得联系, 争取跨区联合办学或跨区就业。

5. 改善办学条件

农业中职教育学校要加强硬件建设, 进一步改善新建校区实训楼、实训车间等教学设施, 使学生始终处在浓厚的教育氛围之中, 在学习中实践, 在实践中学习;要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不断扩大“双师型”教师比例, 从企业中聘任优秀技术人员担任实习指导老师, 提高学生实际操作能力;推进内部管理制度改革, 建立激励机制, 提高管理水平, 不断提高办学效益;制定科学的教学质量评估体系, 把毕业生就业、创业作为重要指标, 提高教学质量。

宁夏农业职业教育的发展困难与机遇并存, 只有积极的采取相应的对策, 克服困难, 抓住机遇, 才能赢得宁夏农业职业教育的长足发展, 才能为新农村建设目标的实现培养更多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

摘要:在新的历史条件和发展契机下, 机遇与挑战并存, 为推动宁夏农业中职教育的跨越式发展, 必须利用好政策支持, 适应市场需求, 紧跟农业结构调整步伐, 创新办学模式, 改善办学条件, 畅通就业渠道, 探索农业中职教育的发展之路。

关键词:宁夏农业中职,教育现状,制约因素,发展机遇,对策

参考文献

[1]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05]35号

[2]万德庆.新形势下办好农业中等职业教育的关键因素[J].农业经济, 2005年7月

[3]林禄明.农村中等职业教育发展受阻的原因及对策研究[J].职业技术教育, 2002年第1期

[4]黄育云著.农村职业教育与农业产业化、农村城镇化、农村现代化互动研究[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 2005年12月

现代农业与农业教育 篇11

关键词:社会主义新农村农业职业教育新型农民

发展职业教育提高广大农民的素质,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基础和保障;是推进现代农业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迫切需要;是促进农民就业和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

一、农村职业教育的现状分析

目前我国约有70%的人口住在农村,大约有8.8亿人,据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综合改革处的统计。到目前为止,在我国农村劳动力中接受过短期培训的只占20%,接受过初级职业技术培训教育的只有3.4%,而没有接受过技术培训的高达76.4%。

二、新农村建设中发展农业职业教育的必要性

1.提升农业人员的综合素质,应对多变的经济发展变化

我国政府做出了英明的决定,在农村实行中小学生义务教育免费的基础上,从2009年开始,涉及农业相关的职业教育也实施免费教育。这些政策的出台可以说为农村教育及农业职业教育拓展了广阔的平台,迎来了职业教育的春天。加强职业技术技能培训,可以增加就业者从业的多项技能,应对多变的经济发展变化。

2.提高思想认识水平,发展职业教育

各级政府要真正认识到抓好职业教育对于尽快提高农村劳动者素质,顺利实现农业富余劳动力转移,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意义,并统一思想,真抓实干,干出成效。

3.建立和完善各级农村教育体系,调整优化县乡村教育结构

根据农村教育的区域性、分散性和辐射性特点,协同各省(区、市)高等院校,依托现有的分布在各地、市的农业职业技术院校,建立省、地农村教育综合培训中心作为教育培训示基地,省、地农村教育培训基地。我院针对通化地区实际。2007年开始把分校办到了乡镇和村屯,办到了农民的养殖基地和种植基地。

三、农业职业教育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的重要作用

1.抓好技能素质培训、为新农村建设提供合格人才

发展农业职业教育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培养实用型人才。实行多样、灵活、开放的办学模式,方便学生工、学交替,半工半读,城乡分段和职前职后分段完成学业。要调整专业设置,满足社会多层次、多规格、多形式的需求。根据本地经济特点或劳动力输入地的需求来进行专业设置。比如我院从2005年开始开展承担吉林省的“一村一名大学生”工程就是良好的开端,希望不久的将来能变成一村十名甚至百名大学生。

2.抓好科技素质培养,为新农村建设提供科技保障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提高农民素质的重要力量,必须大力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培养懂技术的新型农民。在对农民的科技培训中要坚持分类培训、服务产业、创新机制和注重实效的原则。要充分发挥成校教育资源的作用,积极开展“绿色证书工程”“新世纪青年农民科技培训工程”“新型农民创业培植工程”“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程”等多项工程,努力提高我国农民的科技素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培养出一代懂技术的新型农民。

3.抓好法律素质培训,为新农村建设提供法制保障

不论是从事何种职业的现代农业人员,都应当懂得有关法律、法规,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和保证自己的各项工作的合法性和有效性。对农民群众进行普法宣传和教育,努力提升农民法律素质,为推进农村民主法制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服务。

苏北县级电大学员的学习风格调查

王熙

摘要:本文阐述了学习风格的相关概念、理论基础,使用“Kolb学习风格量表”,以盐城市广播电视大学射阳分校作为个案进行学习风格的调查。

关键词:学习风格调查电大学员

一、学习风格定义

关于学习风格的概念,各家学者因其基本假设不同,因此衍生出的内涵与定义也不尽相同。Kolb提出经验学习理论,主要是结合杜威的实用主义、勒温的社会心理学及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而成。它强调“经验”在学习过程中的重要性,将经验学习的四阶段分为两个构面,以此二构面再组成了四个学习风格(Kolb,1976)。Kolb将学习活动视为一个连续的过程,此过程可分为一个四阶段的学习循环,包括具体经验、省思观察、抽象概念及主动验证。Smith&Kolb(1985)依学习方式的特性来描述此四种学习阶段如下:

具体经验的学习特性。是以感觉来学习,从特殊的经验学习,将经验关连到人,对人的感受很强烈。

省思观察的学习特性,是以看及听来学习,作决定前会先仔细的观察,喜好从不同面向来看事情且寻求事情的意义。

抽象概念的学习特性,是以思考来学习,从逻辑的分析和概念来学习,对情境了解后才采取行动,有系统的规划。聚敛性知识,同化性知识,调适性知识,扩散性知识。

主动验证的学习特性,是以实作来学习,有能力将事情做完,喜好冒险且透过实作影响人及事。

二、学习风格测量意义

Mcloughlin在1999年作的研究表明,学习者的学业成绩与学习风格显著相关。

对教师来说,了解学员的学习风格,可据此设计符合学习者学习风格的课程内容,选择适合学员学习风格的教学策略,因材施教,为每一个学习者提供适合其自身的学习环境和学习内容的呈现方式,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个别化教学,使教学、培训更符合学习者的特点,维持学习者学习兴趣,保证教学质量。

电大学习者通常年龄较大,身兼多种社会角色,担负着繁重的工作和家庭负担,他们选择电大学习主要为满足自身职业发展需要,更需要学习方法和学习策略的指导。因此,测量学习者的学习风格,帮助他们了解自己的学习风格特征,并据此选择具体的学习形式和策略,将有助于切实改善学习质量。

三、测量工具

本研究采用的学习风格量表,是由Kolb所编制的“第三版Kolb学习风格量表”(Learning Style Inventory,version3,1999)翻译版本。量表内容共有12道选择题,依填答结果可得到四个学习风格分数:具体经验、省思观察、抽象概念及主动验证,和两个学习风格维度:“思考——直觉”及“执行——观看”的分数。以此两个维度的正负值,交织而成四种学习风格者:聚敛者、扩散者、调适者、同化者。

四、调查概况

2009年4月20日下午,在班主任老师的大力支持下,我对我校所有学员做了一次问卷调查。班主任负责分发本研究使用的kolb学习风格量表。学员根据自己的情况如实填写,采取无记名制的方式。然后使用SPSS For Windows 10.0统计分析软件加以统计分析。

五、结果报告

我校所有学员共有245人。除去生病或其他原因请假的学员,回收问卷232份整。学员填写非常认真。

从SPSS For Windows 10.0统计分析软件作为研究资料分析工具将所得资料加以统计分析的情况看来,总的来说,电大学员样本学习风格者属“同化者”有86人、属“扩散者”有68人,属“调适者”有49人,属“聚敛者”有29人,以“同化者”所占比例最多,“扩散者”次之,“调适者”再次之,“聚敛者”最少。Kolb(2001)提及“同化者”为计划者、思考者,擅长处理大量信息归纳为理论,重逻辑轻实用价值;“扩散者”为脑力激荡高手,会搜集信息、喜欢观察别人,具创新性格。由此可知,电大学员在学习风格上多为计划者、思考者或创意高手。

现代农业与农业教育 篇12

1 农民教育培训现状

甘肃省庆城县目前设有专职农民科技教育培训机构2个;覆盖县乡村三级的立体教育培训服务网络已初步建立, 年培训农民7.8万人次;县农民科技培训中心、农广校、农机校等涉农培训机构, 通过大力实施绿色证书培训、农村实用技术培训、跨世纪青年农民科技培训、阳光工程和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 对全县农民开展了多种形式教育培训, 在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开发农村劳动力资源、为庆城现代农业发展储备人才中发挥了不可或缺和不可替代的作用。

2 存在问题

2.1 农民对培训思想上不重视

一是部分乡村基层干部对加强农民教育培训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认识不够, 存在着重稳定、重增收、轻教育的倾向, 认为农民培训是可抓可不抓的软任务, 经济工作才是必须抓的硬指标。农民教育培训工作开展不力, 培训流于形式, 有时虽然作了安排, 但遇到中心工作时, 教育培训就只好让路。二是从农民自身来看, 当前年轻、有文化的农民大量外出务工, 从事农业生产以“3860”队伍居多, 农民年龄偏大、文化程度偏低, 这部分农民思想保守, 缺乏接受教育培训的自觉性。

2.2 培训方法单一, 培训师资匮乏

目前, 我县大部分农民教育培训机构主要采取主导式培训方式, 用对学生的学校教育方法进行农民教育培训, 农民被动接受学习, 难以满足农民的培训需要, 不能有效调动农民参加培训的积极性, 以至于出现“教师台上讲、农民台下忙”的尴尬。全县农业专业技术人才占人才总量的0.017%, 每千亩示范基地技术指导人员不足2人, 专业知识丰富、培训方法娴熟、沟通能力强的培训人才更是稀缺, 多数培训教师还是通过召开培训会议, 读讲稿, 讲理论, 照本宣科, 没有联系农业农村生产的实际问题, 这种浮在面上的培训方式很难取得实效。

2.3 培训需求调查不准确

多数培训单位就培训而抓培训, 没有结合全县农民队伍的现状、地方产业发展规划等客观需要进行科学的培训需求分析, 少数单位做了需求分析但无准确性可言, 认为每个农民都应该是自己的培训对象, 只要上级部门给培训经费, 办什么方面的培训班都行, 主要任务就是确定培训时间、地点、教师。教育培训内容安排上比较随意, 没按农民文化层次开展教育, 缺乏针对性, 导致学用脱节, 结合不紧, 致使培训的针对性、实效性不强。

2.4 任务落实不到位流于形式

近些年来, 我县出台了一些农民教育培训制度, 但个别部门单位就是坚持不够、落实不够, 成为“写在纸上, 挂在墙上, 念在嘴上”的摆设, 目的就是为了应付检查。真正组织开展培训, 完全按照培训要求落实到位的很少。很多基层单位为了完成上级规定的培训任务, 不看成效如何, 只要农民在培训台账签字造表就万事大吉, 导致培训学习流于形式。

3 思考及对策建议

3.1 按需培训, 切实提高教育培训的针对性

农民教育培训要以农民培训需求为核心, 培训机构要充分做好培训调查分析, 明确农民教育培训的迫切需求, 使培训内容紧贴现代农业发展对农民的实际需求。一要针对不同对象选择不同的培训内容。在普遍抓好思想政治教育的同时, 根据不同农民的产业发展现状, 确定不同的培训内容, 使培训对象适得其所, 各有所得。二要结合产业发展特点选择不同的培训内容。立足各乡村实际, 结合市场需求, 围绕特色主导产业, 抓好最新实用技术、市场经济知识和先进的生产经营模式等内容开展培训。

3.2 改进培训方式和手段, 切实提高教育培训的实效性

一是积极推行参与式培训——辅导老师与农民互动交流的培训, 利用多种教学工具和手段, 充分发掘农民自身的学习潜能, 调动农民参与学习培训的积极性和自觉性, 鼓励他们参与到培训计划制定、培训内容安排和实施过程中的每个环节, 并评价学习效果, 转变过去以老师为中心, 老师教什么农民学什么的理念, 实现以农民为中心, 农民学什么教师教什么的变革。二是举办“田间学校”。借助投影仪、教学光盘、科技直通车等直观便利的培训设备, 利用固定课堂、空中课堂、移动课堂办学, 满足农民的学习需求, 让偏远乡村农民在家门口就能享用科技大餐。

3.3 整合培训资源, 切实提高教育培训的系统性

目前我县农民教育培训中存在各部门多头办学、资源浪费、缺乏统筹的现状, 要逐步优化培训资源配置。要整合各类教育培训资源, 实现教育培训软硬件资源合理调度, 统一使用, 构建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农民教育培训体系, 形成由县农牧局统一领导、县农民科技教育培训中心 (农广校) 具体协调和统筹安排、部门密切配合的农民教育培训新格局。

3.4 积极探索“互联网+培训”, 切实增强教育培训的时代性

目前, 随着我县农村经济的发展, 100%的乡镇和近60%的行政村通了宽带, 电脑、智能手机日渐普及, 网络在年轻一代农民的生活中占得比例越来越重。培训机构应顺应时代发展, 探索“互联网+培训”教育模式, 让农民这一现代农业发展主体学习、认同、融入“互联网+”发展潮流, 为农民教育培训工作增添活力。一要打造一支业务素质过硬, 熟悉“互联网+”的专兼职教师队伍, 以便能在农民教育培训工作中应用、宣传“互联网+”, 让农民充分认识、感受“互联网+”在知识获取、生产生活当中带来的巨大变革。二要积极开发无偿使用的“互联网+培训”资源, 汇集理论水平和专业技能强并被授权播放的优质在线教育培训数字资源, 随时随地通过网络为农民提供便利的在线教育培训, 特别是满足农民运用手机上网发展生产、提升技能和增收致富的培训需求。

参考文献

[1]曾祥银, 王燕红.加强农民教育培训促进现代农业建设——以广东梅州市为例[J].南方农村, 2007, (6) :51-54.

上一篇:慢性Ⅱ型呼吸衰竭下一篇:岗位体验型社会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