岗位体验型社会实践

2024-07-31

岗位体验型社会实践(共10篇)

岗位体验型社会实践 篇1

社区卫生事业是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提高我国居民的整体健康质量和生活质量具有十分总大的意义。作为社区卫生事业的核心,社区护理的重要性更是显而易见,但是目前我国的社区护理人员是十分缺乏的,培养高质量的社区护理人员已经成为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的重要课题[1]。目前许多普通高校或者是医学院、高职院校、卫校等均开设了护理专业,致力于培养高质量的符合社会要求的专业护理人员。“岗位体验”实践教学法能够有效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我国社会提供更多的优秀护理人员[2]。

本研究着重探讨了“岗位体验”实践教学法在社区护理学中的教学效果。将在我校接受社区护理专业学习的286名学生作为本次研究的研究对象。其中对实验组的143名学生进行“岗位体验”实践教学法,经过3个月的学习后,实验组学生在护理技能的提高和综合素质上取得了比较明显的进步。详细报告如下。

一、资料与方法

(一)一般资料

将在我校护理专业进行学习的286名学生作为本次研究的研究对象,286名学生在基础课成绩上相差不大,所有学生均为女性,学生年龄大致分布在19-22岁,依照学生的学号进行随机分组,实验组143名学生进行“岗位体验”实践教学法,对照组学生按照一般的常规教学法进行教学。两个研究对象小组在年龄、基础成绩、性别等基本资料上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的可比性。

(二)教学方法

对实验组143名学生实施“岗位体验”实践教学方式,具体为:一,做好组织准备工作。首先教师要在学校的协助下向学生明确“岗位体验”教学的目标和具体实施过程,学校应组织相关的教师专家编写社区老年人健康指导手册,并分发给学生,并组织学生进行认真的学习。其次,协助社区单位,使学生顺利进入社区,每名学生选择3名老年人服务对象进行护理实践,并按照要求进行护理对象健康状况的记录和评价,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针对性的护理。二,角色体验。待3个月的社区实践结束后,对所有学生进行有序的安排,进行教学单位的再分组,每一小组13名学生,包括实验组6名学生和7名对照组学生。在布置教学任务后,要求小组同学进行资料收集和开展情境护理实践,在保证小组同学都进行实践的基础上,组织学生和教师进行相关教学问题的讨论。三,教学评价。在实践教学结束后要对学生进行评价考核。采用标准化病人进行学生护理能力的评价,由专业的护理教师扮演标准化病人,依据一定的评价标准对学生进行考核,如教师可扮演老年慢性病患者进行疾病咨询,要求学生进行康复指导等。通过观察、交流、提问等方式对学生的沟通能力、服务水平、健康知识储配等方面进行综合考评和评价[3]。

相比而言,对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的教学,即进行理论知识讲授、按规定进行专业实习,只重结果考评等。在经过3个月的实践学习之后,对比两组学生的综合能力和护理技能水平。

(三)统计学方法

对两组学生的综合素质和护理技能进行考核评价后,记录相关数据,采用统计软件SPSS16.0进行系统科学的分析,计数资料采取率(%)表示,组间率对比取x2检验,P<0.05,具统计学意义的差异。

二、结果

两组学生护理综合评价分析比较:

在通过为期3个月的教学之后,经过对学生的综合考核评价,最终依据统计结果发现,采用“岗位体验”实践教学模式的实验组学生的护理综合能力普遍高于对照组学生。实验组学生在护理综合能力的优秀率(13.3%)和总有效率(95.1%)上均高于对照组学生的优秀率(7.7%)和总有效率(87.4%)。两个研究小组的数据统计具有明显的差异性,P<0.03,具备统计学意义。详细见下表。

三、讨论

(一)社区护理现状

社区护理工作是我国医疗卫生事业使的重要组成部分,做好社区护理工作是提高我国国民健康质量的有效途径。在社区护理中又以老年群体的护理为最重要。但是当前社区老年护理还面临着诸多的问题:一,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加快,我国老龄人口逐渐增加,成为一个比较庞大的社会群体,但是老年护理社会化服务程度低。相比国外发达国家,我国人口老龄化的经济水平还处在比较低的水平,由于老年人在身体素质下降后护理成本会相应的增加,两者的不匹配导致我国老年护理社会化程度低的现象[4]。二,老年人常常出现多病一体、多病同治、多药同服的现象,再加上老年人性格偏执、自我保护能力下降,常常不配合治疗和护理工作,导致许多疾病治疗不彻底,带来潜在危害。三,社区护理人员在社区护理中的作用不明显。主要表现为,社区护理人员数量不够、社区护理人员护理水平不高、社区护理人员综合素质待加强等问题,作为直接的护理者如果不能提供优质的护理措施和服务,老年社区护理就不会取得十分积极的效果。

(二)“岗位体验”教学法的优势

社区护理专业的建设最主要就是为我国培养高级的护理专业人才,以此提升我国社区护理事业和医疗卫生水平的发展。传统的护理教学法已经逐渐跟不上时代发展潮流,也开始显露出与社区护理不相符的弊端,“岗位体验”教学法对于改善这种不良状况具有十分积极意义。一,有效提高护理人才的社区护理理念提高社区护理人员的积极性。通过“岗位体验”帮助学生深入社区,能够真切地感知到目前的社区护理现状,通过积极引导有效提高学生的思想认识,形成正确的护理理念。二,提高学生的护理技能和综合素质。“岗位体验”实践教学法通过实践教学能够有效地提高学生的护理技能,将理论知识快速转化为实践技能;通过实践,帮助学生掌握最前沿的学科发展成果,通过社区服务有效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三,完善教育教学体系,优化教学方法,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将“岗位体验”实践教学法引入社区护理专业教学中能够有效地改善本专业的教学体系,使之更加符合社会发展要求;同时能够克服传统教学法的弊端,真正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帮助学生有效掌握护理知识和技能;此外,将“岗位体验”引入教学实践,能够促进教师的教学能力的提高,以此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的护理能力。四,能够及时发现社区护理中存在的问题,通过及时的信息反馈,制定正确、完善的策略,帮助学校和社区护理同步提高,同时也能够有效加强学校与社区的合作关系,促进合作的进一步深化,在学生为了就业和社区护理水平和社区护理服务的提高上实现双赢。

(三)小结

“岗位体验”实践教学法引入社区护理教学不仅是我国医疗卫生事业改革的要求,更是适应时代发展的必然选择。通过实施“岗位体验”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护理能力和综合素质,对社区护理具有直接的积极意义。能够帮助学校完善教育教学体系,提高教学质量,为社区提供更多的符合要求的高素质护理人才。努力探索和实施“岗位体验”实践教学法对于我国的医疗改革的推进和社区护理水平的提高以及民众健康水平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尽管目前还存在许多问题,但总体的发展方向是正确的,笔者希望更多的专家学者投入更多的精力在相关课题的研究上,共同努力,为实现我国社区护理水平的快速提高做出积极贡献。

摘要:目的:探讨“岗位体验”实践教学法在社区护理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校护理专业的286名在校生,按照学号随机进行分组,实验组和对照组各143名学生,其中组织实验组的143名学生进行“走进社区、关爱老人”的实践活动,并且实施岗位体验教学法以及结果考评。对照组143名同学则按照常规教学法进行学习。通过为期3个月的教学后,对比两组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学生的综合素质情况。结果:通过采用不同的教学方式,发现采用“岗位体验”教学法的实验组143名学生在护理知识的掌握、护理技能的提高和综合素质上都好于对照组采用一般教学方式的143名学生,实验组学生的护理综合能力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学生。两个小组的数据统计具有明显差异性,P<0.05,具备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岗位体验”实践教学方法能够帮助学生早日了解社区群众的健康状况,提高学生的护理技能和综合素质,对于护理专业人才的培养具有十分积极的作用和意义,在实践中值得借鉴应用。

关键词:社区护理,岗位体验,实践教学,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韩爱敏,姚志翠,纪敬敏,李冬莉,郝总谦.“岗位体验”实践教学法在社区护理学教学中的应用[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2,01(03):114-115.

[2]齐玉梅,王生锋,张紫琪.互动式教学模式在社区护理学教学中的应用[J].护理学杂志,2012,07(06):64-65.

[3]王万利.“岗位体验”在高职护生实践教学中的应用[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5,09(09):1771,1777.

[4]赵红,张平.参与式教学在社区护理学教学中的应用[J].社区医学杂志,2010,10(06):50-51.

岗位体验型社会实践 篇2

题 目 以实践为笔 谱写感恩与责任之曲 学 院

工学院 班 级 交通运输092班 负责人

张兰耀 联系电话 *** 指导老师 罗福建

日期:2010年09月08日

浙江师范大学大学生暑期岗位体验实践报告

——以实践为笔 谱写感恩与责任之曲

张兰耀

(工学院 交通运输专业0902班)

【摘要】本文记述了自己身为一名当代大学生通过暑假兼职一家中板厂的业务经理助理,实行岗位体验的实践过程和心路历程,并较全面的展述了本人所在单位的各方面情况和所在岗位相关工作。而作为父母的孩子,我不曾亲身体验到为人父母的含辛茹苦:作为社会的一份子,国家的未来,我不曾投身于社会中去近距离接触社会的底层生活,认知国家和社会各方面的落后形势,并认知社会带给我的种种安定环境。故而通过此次岗位体验,我真正明白父母的种种不易,明白自己身为一名当代青年的责任之重大。实践的过程是检验真理的过程,从中才能找准自己的定位,即我应该担负起建设更美好社会的责任,还应懂得感怀三春之思,回报社会和父母之理。

【关键词】感恩;责任;岗位;回报;体会 【正文】

一、岗位体验的目的

1、社会方面

当今社会快速发展,随之而来的竞争也非常严峻的摆在我们面前。毕竟现代社会所需要的已经不再是单纯的知识型人才,而是将知识与技能应用于实践拥有一定工作经验的创新型人才。而大学生的工作经验正可以从参加岗位体验实践中获取。

2、个人方面

通过岗位体验,能培养自己在不同环境下依靠自己的双手和大脑维持着自己生存的能力,并通过此次实践让自己更进一步的了解社会,深刻体味没有固定工作的父母的辛苦。身为一名大学生,应该能担负起为社会、为父母分忧的责任。投身于岗位体验,用实际行动回报父母的养育与教诲以及社会给自己提供良好的生存环境之恩。同时,自己还能在实践中证明自己的能力,找准属于自己的定位,并在现实生活中寻求自己的发展空间,认识自身的弱点,发扬自己的长处,培养自己独立思考、独立工作、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与此还可以增长书本上不曾见识的技能和知识,更为重要的是,能检验自己所学的东西是否为社会所用,自己的能力是否能满足社会的要求。

二、岗位体验的方式

本次实践本人在实践单位中担任业务经理助理一职。采用跟班学习、实地观察、亲身动手体验、与同事沟通交流等方法来开展自己的岗位体验实践。

三、岗位的内容

1、实践单位的概况

(1)单位的基本情况

本人的实践单位是贵港市覃塘区东龙镇大昌中板厂。该厂位于广西贵港市东龙镇与武宣县通挽镇的交界处,即在通挽镇分岭村路口左方约两百米处。工厂门口的正前方是国道二零九二级公路,因而交通十分便利。工厂建立于二零零三年,是一个起步晚的小型私营生产类型工厂,现占地约有三十五亩,现有员工二十五名,其中老板一名,经理一名,经理助理一名,技术员四名,工人十八名。工厂从事的是运用原木生产单板的工作,其原木资源来自工厂自己种植和外购两个方向。工厂目前拥有两台四轧可逆式轨机,目前与武宣县和贵港市物流信息部合作运用社会车辆运输货物,其生产的单板销往上海、浙江、福建、广东等地。

(2)工厂的生产流程与各生产环节的情况

工厂的生产流程为:进原木——锯木——刨板——晒板——入库。总共有五大环节。进原木的环节主要是由老板和经理来办,其中的选木和购木是工厂赚钱的关键。主要是选购桉木和松木,大小在六厘米以上,长度一般为两米。而且再好是选择较园的木材,因为这类木材所得的材积大,所得单板成数高。锯木环节中一台机器需要一名技术员,锯成的优质木材要求是零点九六米长,较次的木材是零点四八米长和零点**米两种规格。刨板环节中需要一名技术员和两名拴板工人以及一名切板工人。板宽是湿板零点四八米以上,厚度至少零点零零二二米。晒板环节中一台机器需要四名工人,干湿度大十六度以上便可以入库贮存。工厂在春节后至六月份期间盈利较多,一般单板按方卖是每方米八百五十元。

2、岗位的工作流程

本人担任业务经理助理一职,主要负责生产一线的监督协助工作和货物运输的计数管理工作。一般的流程是:每天上午到生产一线依次监督个工作环节的工作,需要时投入员工中协助其工作,接着收集员工们的意见,然后回到办公室整理好意见单反馈给经理。每天下午到工厂的仓库记录当天运入的原木及运出的单板的数据,之后整理好数据交给经理。其间,有些时段会陪同经理出厂与客户、物流信息部等商谈相关事宜,并做些记录工作。

3、体验过程及具体内容

(1)对工厂和工作岗位的认知

二零一零年的八月十一日。甩掉在家长达半个多月的轻松,经过经理的推荐和老板的审核,我正式成为大昌中板厂的业务经理助理,任期为十天。主要负责生产一线的监督协助工作和货物运输的计数管理工作。十一日上午我来到中板厂,作为一名刚参加工作的员工,对新环境,新工作充满了好奇与激情,同时心中难免会有些紧张。刚开始,我在向业务经理跟班学习。学习如何开展工作,如何解决工作中的问题等等。其间,经理也带我参观了厂内各个工作基地。而且每到一个基地经理都给我认真的介绍。使我更深层次的熟悉了工厂的概况和自己的工作岗位。经理也向我提出了一些工作要求,我每天要早上七点钟上班,中午休息两个半小时,下午六点半下班。整个认知学习的过程花了两天半的时间。自己没有遇到什么困难,感觉比较顺利.(2)着手开展工作

我的工作是上午到生产一线开展监督协助工作,下午到仓库开展计数管理工作。到中板厂的第三天下午,我正式开始接手经理助理的工作。由于对工作环境没有完全适应,对工厂的货物运输情况不熟悉,当天的工作遇到了麻烦,自己还被迫参与了装货和卸货的工作,最后弄的汗流浃背不说,货物的运入和运出的记录数据也弄混了,最后还是经理帮我收拾了残局。犯下如此简单的过错,我很懊恼,觉得自己还是太嫩,工作的底气也不足了,但是在经历的开导下,我才明白,这是一个新手必须交的学费,要放开自己,能坚持过去就好了。渐渐地,我也就释怀了。经过这件事情,我第一次体会到了在外工作的艰辛,那使我才深刻明白父母早起干活的辛苦,而自己是那么的幸福。

有了第三天的教训,对于接下来几天的工作,我便更加小心谨慎。而之后的几天,我上午要到生产一线进行监督协助工作。在生产一线,我目睹了工厂的在整个生产单板的具体流程,看到了技术员熟练地运用机器锯木和刨板,整个工作块速而紧张。尽管天气炎热,在必要时我也参与了工人们的拴板工作,协助他们更加快速的完成工作,保证工作的顺利,也进一步拉近了与同事们的距离,从而能更加容易地与他们沟通交流,听听他们对工作的看法和意见。当然,刚开始我还是有些胆怯和拘谨,但是在同事的热情带动下,我也逐渐放开了自己,很快融入到他们中间。工作临近结束,我便回到办公室,正好上午的收获反馈给经理。而下午我则重复着此前的货物运输计数管理工作。记录着当天货物进出的数额,整理后交由经理过目。

在正常工作期间,我分别在第四天的上午,陪同经理上山进行选木工作;在第七天的上午,陪同经理到贵港市的物流信息部商谈相关的合作事宜;在第九天的上午,陪同经理和购买单板的老板商谈买卖事宜。而在这些工作中,我主要负责一些记录工作。通过这些经历,我增长了许多见识,熟知了商业活动的交流合作方式,还丰富了自己在物流方面的知识。第十天上午,我参加了工厂召开的全体员工会,在感受着庄严的会议气氛的同时,我也在会上总结了个人在工厂工作十天的得失,并对每个同事和领导的关照表达了感激之情。就这样,十天的岗位体验圆满完成了。

四、岗位的体会与建议

1、岗位的体会

转眼间,一个炎热的假期就要过去了,蓦然回首,不得不感慨光阴似箭般的那份无奈。当准备收拾心情,重装出发时,发现原来匆匆的假期里多了一份沉沉的充实。“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岗位体验实践使我找到了理论与实践的较佳结合点,也使我对自己有一个正确的定位,增强了我努力学习的信心和毅力。大学是一个教育,培养人才的圣地,而社会是一个很好的锻炼人的基地,能将学校学的知识联系社会,是一个需要不断磨练的过程,也是一个不断升华的过程,岗位体验正能给这个过程提供一个扎实的平台。

实践过程中,疲倦,劳累曾一度席卷而来,再加上火热的太阳和燥热的空气的影响下,自己有时真的没有心思继续工作下去。但是,每当这个时候,我的脑海里总会浮现出父母在烈日烘烤下的工地上坚持工作,为我们挣钱工作的身影,再想想他们每天都如此辛苦的工作还坚持了几乎三十年,难道我这个比他们轻松得多的工作还坚持不了十天吗?果真如此,我将何以面对他们,何以走上社会?又将凭什么回报社会?故而,我知道,我不能放弃。要坚持完成任务。自己的认知,让我明白了很多道理,正因为我是一名大学生,我更需要在实践中锻炼自己,更要深刻的明白父母的用心良苦,更要懂得什么是感恩,懂得自己身上的担子有多种,更要以自己的刻苦与成绩去回报父母与社会。

此次实践我也发现了自己的不足,即不善于表达自己,有些胆小和腼腆,还不够自

信等等,而这些不足给我的工作带来了一些阻碍,没能更好的与同事沟通,汲取他们的经验,以至于工作不顺心,有时甚至会因此而犯错。发现了这些不足,我以后便能跟有针对性的锻炼自己,使得自己更能适应社会的需要。当然实践中自己表现出的工作热情负责,能吃苦的优点自己也要继续发扬,运用到将来的学习生活中。

总之此次岗位体验,填补了我课堂上所没有学到的空白,真正增长了社会交际经验。同时明白了一些为人处事的道理,更重要的是,我明白了父母的不易。懂得了自身的责任,懂得了感恩,知道了要用自己的出息回报社会和父母。

2、岗位的建议

十天的岗位体验,我思考了很多,也对实践单位有了一些建议:

(1)该工厂目前没有什么工作制度,员工的心都比较散漫,我认为应该设立些简单而必不可少的规章制度,促进工厂员工团结互助,使工厂平稳和谐发展;

微课翻转,岗位体验 篇3

【关键词】支票填制;翻转课堂;微课教学;岗位体验

一、教材分析

本课选用的教材是吉林人民出版社出版的《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支票是该教材第二章第四节票据结算方式中的内容,主要教授学生支票的填制方法和相关使用规定。支票是日常经济活动中最常用的一种结算方式,所以,支票的填制和使用也是会计专业学生必需掌握的专业技能之一。

二、学情分析

《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通常安排在中职阶段的最后一年开设,旨在配合三年级学生准备会计从业资格考试。这个阶段学生已经较系统地学习了财务会计、成本会计等会计专业的核心课程,理论知识较强,但相比之下,实务操作技能还不扎实,急待理论结合实际的岗位强化训练。

三、教学目标(融合重难点分析与教学方法)

1.知识目标

①了解支票的概念。

②掌握支票的类型和使用规定。

③掌握支票的出票记载事项。

其中,支票的类型和使用规定以及支票的出票记载事项是本次课的知识重点,主要采用微课视频加任务单的方式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2.技能目标:支票的签发与填制

支票的签发与填制是本节课的技能重点,其中,出票日期书写的特殊规定又是这个重点技能中的难点。

主要采用以下三种方法作为这个重难点内容的突破途径:

①温固知新:通过完成任务单中任务1复习会计数字的书写方法,为支票日期书写的学习奠定基础。

②岗位体验:将学生定位于不同的会计岗位,让学生在演中做、做中学,学中练,强化支票的签发知识与技能。

③自评与改进:让学生点评自己签发的支票,通过点评来发现问题、讨论并解决问题,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3.情感与能力目标

①在支票的填写过程中培养学生严守规范、认真细致的职业习惯;②通过翻转课堂的教学方式训练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四、教法分析

本节课中,教师尝试采用以翻转课堂为形式、以微课教学为手段、以岗位体验为支点的现代信息技术结合岗位流程模拟的新型教学方法。

1.以翻转课堂为形式

传统的教学过程通常是传递知识在课堂,吸收内化在课外;而翻转课堂最大的特点是:传递知识在课外,内化知识在课堂。就是让学生通过慕课、微课等网络信息媒介在课外学习知识、发现问题,然后带着问题返回课堂,在老师和同学的帮助下展开讨论和完成作业的新型教学模式。

由于目前国内大多数中职院校教学区域无线网络覆盖率有限,再加上中职阶段的学生课外学习积极性不高,所以,本次课教师尝试采用“课内翻转”的形式,即前半节课以微课结和任务单的形式引导学生学习知识;后半节课通过案例加岗位体验来内化知识同时训练实践技能。

2.以微课教学为手段

随着近几年微学习和移动学习的飞速蔓延,能够随时随地的碎片化学习使简短精悍的微课程成为炙手可热的教学方法。

根据微课程的标准,本次课的教学内容可进一步分解为:支票的概念、支票的分类和支票的出票3个微课知识点,教师根据后两个知识点制作了相应的微课视频。

3.以岗位体验为支点

在会计实务中,支票通常由出纳员签发,而签发支票的印鉴则由会计主管保管,支票签发后,存根联交与会计填制记账凭证。所以,支票的签发和传递主要涉及4个岗位,分别是出纳、会计、财务主管和行政主管。本次课中,教师将学生每4人分为一组,并附于每个人以不同的岗位身份,上课即上岗,让学生通过真实的岗位体验明确支票签发的手续与流程。

五、教学环境

①空白支票若干,用于学生填制练习。

②多媒体教室一间,有无线网络,师生可用电脑和网络平台传递学习资料和微课视频,分享与展示学习成果,提交作业和反馈评价。

③教学分组,方便课堂讨论和岗位体验。

六、教学过程

本节课的教学过程设计为1课时,共分为四个阶段:

(一)激情教学、引入课题阶段:

首先,教师以《南京晨报》一则新闻:苏州一彩民独中2.56亿大奖为引例,提出体彩大奖怎么领取的问题,是带走堆积如山的现金?还是——一张支票!

以此案例,可以很好地吸引学生的注意,调动听课的积极性,同时引出本次课的课题:支票和支票的概念。

(二)微课教学、自主学习阶段:

这一阶段也是翻转课堂的知识传递阶段。由学生分组自由观看老师上传至网络平台的微课视频,同时结合自主学习任务单完成相关学习任务。

此阶段设计的意义有以下4点:

1.利用微课自主学习,可以让学生完全根据自己的学习能力和接受水平按照自己的节奏自主地学习,针对个别一遍没学懂或不明白的地方可以进行反复观看和学习,并向教师或同组的学生进行提问,这样做显然比传统教学中让不同水平的学生按照老师统一的讲课节奏进行学习更符合分层次教学的需要;

2.分组学习,目的是在学习的过程中可以相互合作,遇有课件中不明白的地方可以讨论提问,相互启发;

3.教师同时进行现场辅导,解答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疑惑;

4.学习过程中需完成任务单中前6个学习任务,其中包括复习“会计数字的书写”,这也为后边出票日期的填制这一重难点的学习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三)岗位体验、巩固内化阶段:

这一阶段为翻转课堂的知识内化阶段,又分为4个教学层次:

1.岗位体验,填制支票

根据任务单案例完成学习任务7,以小组为单位填制豫信公司采购材料用转账支票一张。小组内分出纳、会计、财务主管和行政主管4个岗位角色,先由出纳签发支票,然后传递给财务主管审核并加盖财务印鉴,继而交由行政主管加盖单位法人章,支票签发后,存根联交与会计填制记账凭证。

以岗位体验为支点,以流程演练为载体,可以让学生真切地体会到支票严谨的签发手续与规范的传递流程。

2.成果反馈,讨论分享

支票签发完成后,各小组将自己的成果拍照上传至网络平台。教师根据各组的完成情况选取“典型支票”展示分享,并引导学生逐项点评。通过点评一方面肯定、强调正确的项目,另一方面,对于有代表性的错误项目或疑问进行讨论,在讨论中寻找正确的填制方法。

3.难点强调与练习

为防止篡改出票日期,保护出票人的合法权益,会计制度要求支票的出票日期一律采用中文大写,并且规定了相关书写要求,即在月份为壹、贰、壹拾的月份前书写时要在前边加一个“零”字,写为“零壹月”、“零贰月”和“零壹拾月”,相应的,在日期为壹至玖、壹拾日、贰拾日、叁拾日的日期前,书写时也在前边加“零”,此外,日期为拾壹日至拾玖日的,书写时前边还需多加一个壹字。这些都是学生在填制支票时不容易掌握和喜欢出错的地方。

针对这一难点,我选择由教师亲自讲授与强调填写要点,并加强练习的方法,通过完成任务单中练习8强化与巩固出票日期的填写技巧。

4.学习成果检验

以个人为单位根据任务单中案例9资料签发支票,并拍照提交作业至网络平台,据以评定成绩。

(四)总结与布置作业:

最后,是教学小结与课后思考:若账户金额不足支付支票票款,如何处理?这也为以后空头支票及票据支付的学习埋下伏笔。教学过程到此结束。

七、教学反思

本课的设计特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采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改变了传统课堂中重知识传递而轻知识吸收的状况;

2.充分利用现代信息化教学手段,教学互动丰富多样;

3.以自主学习任务单为指导,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4.以岗位体验和实务案例为依托,丰富学习体验;

岗位体验型社会实践 篇4

大学生普遍缺乏对现代企业的设计制造管理流程和企业岗位的认识, 进入企业实习担负一定的任务的机会比较稀少, 造成了学生对企业的陌生和对自己职业生涯定位的茫然, 无法根据自己的兴趣和发展要求调整学习情况。

鉴于此种情况, 工程训练中心整合硬件资源与实习课程内容, 引进PTC Windchill软件, 结合具体产品来模拟企业的设计制造管理流程, 设定企业的各种岗位与任务, 最大限度地模拟企业生产研发的实际情况, 由学生进行角色体验实习, 在锻炼实践能力的基础上进行自我认识与自我定位。

1 Windchill软件

PTC提供CAD/CAM集成化设计与产品生命周期管理软件, 能够更好地在整个产品生命周期中创建、管理产品信息, 实现最优的产品开发能力。Windchill可以在协同设计环境中有效管理产品信息, 比如产品开发过程中的知识产权保护问题;缩短产品研发时间, 在协同环境下共享数据时保持产品数据完整性的问题等。Windchill具有存储、管理、控制信息流的功能, 可以实现对信息访问权限的控制, 提供协作设计工具。Windchill数据管理对象包括CAD图纸与模型、各种数据;类型的文档, 设置存储位置, 进程控制会自动执行业务流程, 包括生命周期、工作流和团队的管理, 企业各类岗位根据权限对数据库进行访问, 可以实现远程异地协同开发设计, 支持研讨论坛、可视化会议等。

Windchill的主要功能有搜索、浏览研发设计项目;产品、存储库的详细信息;资料文件夹、产品开发计划、团队管理、资源配置、可视化会议、工作分配模块、技术报告、设计软件管理;零部件、文档的详细信息, 包括编号、名称、版本、创建者、修改者、相关对象的可视化;设定岗位职责, 建立人员组织结构。

Windchill研发模块包括需求管理、项目管理、产品数据管理、零部件可视化与分类管理、软件集成管理、系统集成管理、报表管理、变更管理、供应商管理、合规性管理、工艺制造过程管理、协同管理等, 可以应用在企业的研发生产计划、设计、采购、生产、销售、服务的各个部门。

2 产品生命周期管理

PDM (Product Data Management/Product Development Manage-ment) 是指产品的数据管理。随着PDM的逐步发展, 现在拓展为产品开发管理。近年来国际主流PDM厂商逐步推出PLM的概念。PLM (Product Lifecycle Management) 的是指产品生命周期管理系统。首先, PLM属于管理信息系统 (MIS) , 在制造业企业中是与ERP并重, 管理企业研发的信息系统, 制造业界称其为改造生产线的神奇系统。PLM可以说是PDM软件的延伸, 是通过PDM技术为核心所提供的企业研发协同平台级的管理解决方案。

在实习课程中编写PLM产品开发讲义, 描述企业利用PLM理念研发产品的具体流程与意事项, 灌输开发周期、开发成本的概念, 通用件与标准件在降低制造成本中的显著作用;科学的项目管理方法可以缩短项目周期;协同开发可以提高产品设计效率。同时, 结合具体产品, 导入企业场景与实践规则。

3 角色体验教学设计

首先设置企业的岗位角色, 包括项目经理、总工程师、设计师、数控工艺师、制造工程师、物料管理人员、采购人员、市场策划人员、广告设计与市场营销人员、外型设计人员、成本核算人员等。

然后对实习学生进行分组和角色分配, 包括企业岗位角色与任务、实践内容, 确定实训周期和实习成绩考核方法, 同时进行分组角色轮换体验, 让学生体验多种岗位角色, 如图1所示。

以无碳小车产品开发为例, 设置实习内容与流程。 (1) 客户需求分析:导入企业场景, 作为无碳小车的设计生产企业, 实习学生分组进行企业产品市场调研与需求分析, 确定订单周期、价格上限、性能质量要求, 目标是占据市场份额、提升公司的口碑与影响力。要求形成市场调研分析报告。客户角色由教师扮演, 提出要求, 如性能指标, 售价与成本限制, 产品说明与宣传方案设计。 (2) 方案设计:作为产品研发团队, 设计出切实可行的方案, 包括制图模板、产品CAD模型, 编写工程设计资料。利用Windchill集成的设计软件, 制作设计方案书。 (3) 物料统计:作为物料管理团队, 制作标准件与通用件统计表、常用物料价格对照表、物料取码规则、制作产品零部件统计表以及成本与核算表, 管理标准件, 缺少的零部件要及时决定是内部制造还是采购, 同时制作物料管理资料。 (4) 工艺与制造:利用多媒体教室与实训车间, 制作工艺卡片模板与工艺作业指导书, 数控代码, 无碳小车成品与产品说明书。利用各类车床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制作。 (5) 验收与后期维护:规定时间内完成产品, 性价比优越, 则验收通过;反之, 规定时间内不能完成产品, 甚至产品售价不能收回成本, 则验收失败。并制定售后服务与维修方案。 (6) 产品宣传方案评比:作为产品营销团队, 设计具有竞争力的、足以吸引顾客的产品宣传与营销方案。 (7) 无碳小车产品评比与实践项目总结:设立多种奖项, 如利润最高奖、订单最多奖、小车大赛胜出奖、宣传方案胜出奖等。要求每个同学进行实践项目总结, 包括个人的体会与收获等。

4 结论

通过以上实习课程的实施, 让学生充分了解现代企业的设计制造管理流程, 同时了解企业岗位的职责, 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和创新实践意识, 寓教于乐, 在轻松愉悦的教学环境下, 充分培养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

参考文献

[1]蒋贤海, 孙延明.基于作业成本法的制造企业内部物流管理研究[J].机床与液压, 2006, (5) :41-43, 46.

[2]姚娟.现代企业的ERP之路[J].现代企业, 2002, (9) :8-9.

[3]杜来红, 陈桦, 房亚东等.基于网络化制造模式的制造资源管理系统研究[J].机械设计与制造, 2005, (5) :151-153.

[4]胡光忠, 柳忠彬, 兰芳等.产品全生命周期管理 (PLM) 技术研究[J].机械设计与制造, 2006, (9) :169-171.

[5]黄阳, 田凌.基于PLM的产品信息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开发[J].机械设计与制造, 2013, (4) :1-3, 7.

[6]王慧强.从企业需求出发, 浅谈PLM中的项目管理[J].CAD/CAM与制造业信息化, 2003, (10) :3-4.

父母工作岗位体验报告 篇5

这次对父母工作岗位的体验,拉近了我与社会之间的距离,深刻感受到学习知识对于以后工作和生活的巨大帮助。此次社会实践活动中,我主要从以下两个方面得到了启发:

一、人际关系

处理人际关系,要遵循严于律己、宽于待人的原则,并且要给予他人最大的尊重。进入检验室,爸爸的第一句话是“不要玩手机。”他解释道:“今天你的身份是一个实习生,新人初来乍到要做好规矩,否则别人对你会留下不好的印象。即使别人自己也在玩手机,但只要你在玩,他就会对你有偏见,这是人之常情。” 在工作过程中,爸爸又说起曾经遇到一位患者因为取血失误造成的皮下出血前来投诉。本来不是什么严重的问题,患者存心要闹,在诊室外哭天抢地,好像命不久矣。他说:“这种时候先不管别的,请他到办公室里来,泡一杯茶,让他慢慢说。他觉得自己是被尊重了,那气也就消了一半。就算你从功利的角度想,如果一直在外面闹,有这么多人看着,他只会觉得自己很厉害,越闹越起劲。”爸爸打开离心机,继续说道:“听那个人说明情况的时候不要插嘴,就是好好听,然后再用商量的语气提出解决办法,事情一般就不会再闹大了。所以你以后也要记得尊重别人。”

二、学习与归纳

检验师是一门专业性比较强的职业,需要具备大量的生物和化学知识和实践操作技能,学生时代的积累就显得尤为重要。我进入化验室后,看着满桌的仪器和堆积如山的试剂真是一头雾水,如果真去干这个与其说协助不如说是捣乱,只好在一边抄抄表格敲敲章。

“实践—体验型”教学模式的应用 篇6

关键词:实践,体验,教学

一、“实践—体验型”教学模式的理论依据

卢梭自然主义教学思想以及杜威经验主义教学思想。

卢梭认为教学的目的是要培养自然人,即,身心和谐发展的人;教学内容是自然和社会的生活之书;教学方法是让学生在体验中学习,使用自己的感官获得感性的理解,并在此基础上获得理智的理解,形成健全而独立的心灵。

杜威提倡的教学原则和方法是“做中学”。他认为教学是经验的改造或改组,教学过程不仅是认识过程,还是一种情感过程,是师生对世界的探究、欣赏、体验与感动。学生不只是单纯的认识体,更是完整的生命体。教学应把理智与情感统一起来。

综上所述,以上这些具有代表性的教学思想都强调让学生通过自己的体验而不是教师的灌输来习得知识、锻炼心智、丰富情感。

二、“实践—体验型”教学模式的教学意义

每个人都有自身独特的经验与体验,就是这些经验与体验导致不同的人对人生有不同的看法,选择自身看待世界的独特的视角。无论对于受教育者还是对于教育者来说,如果他具有对生活的丰富的体验,他就会具有对人生、对社会、对自然、对自己的独特的看法和认识。教育的作用就在于帮助人以合适的方式把自己的观点表达出来,接受实践的检验。同时帮助人们通过学习发展自身的观点,拓宽自身的体验,从而进一步拓宽人对世界的认识。人们对世界的认识越是符合客观规律,就越会增强人们探索客观世界规律的自信,就越敢于表达自己,从而进一步促进自身的发展,使自身获得越来越多的解放。而现实的教育在这一点上做得是不够的,从某种程度上讲,现实的教育不是在解放人,而是在压抑人。这是因为如果受教育者对知识的学习不是建立在自身的体验的基础上,无论这种知识价值大小,对受教育者来说都是意义不大的,甚至是有害的。这样会使他们感到书本的观点是正确的、权威的,而漠视了自己的观点、自己的权威与尊严。它会造成受教育者在表达自己时,首先要想到的是书本的观点、他人的观点,而异化了自身的观点,进而失去创新的勇气与动力,形成过多的引用他人、沿袭他人观点的奴性。使受教育者因知识而失去自我,因知识而失去创新。教育者只有以受教育者自身的体验为核心引导他们接受同他们的体验相一致的知识,同时,鼓励受教育者以自身的体验为核心来形成自身的观点、表达自身的观点,才能使教育起到一种解放人的作用。“实践—体验型”教学模式通过让学生在一个开放的环境中体验乐趣、体验“生活”、体验自主、体验过程、体验创新、体验成功,从而培养学生的学习情感,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三、“实践—体验型”教学模式的教学应用

1. 课前准备阶段

(1) 创设问题情境。创设问题情境就是教师设计真实的问题情境———学生将来会经历的、又与所学课程相关的情境,使学习能在和现实情况基本一致或相类似的情境中发生。创设问题情境的价值主要体现在两方面:激发学生的情感、创造意义建构的机会。一方面,问题情境为学生提供一个相对完整、真实的情境,还原知识产生的背景,恢复其原来的生动性和丰富性,使个体更真实地融入到情境中去亲“心”体验其过程,并以此为基础,使个体产生学习的需要和兴趣进行自主学习,从而达到主动建构知识、产生感悟、生成意义的目的。另一方面,真实的问题情境为学习者创造了意义建构的机会,激励学生自由探索。在真实的问题情境中,学习者发现、提出有待解决的问题,被激发出了去寻求问题答案的动机。因此,真实问题情境的创设能使学习者进行真正有意义、有目的的行动,并在这一过程中掌握解决问题的适当方法。教师可以运用各种多媒体交互技术 (如视频、超文本) ,为学习者提供一个复杂或结构不良的学习环境,并由此鼓励学习者对知识进行积极探索与建构。

(2) 组织学习资源。教师组织有用的学习资源,为学生的自主探索营造良好的环境。利用教师组织的学习资源,学生能迅速查找到相关资料,通过分析、理解这些资料,获得对问题本质的深刻理解,提出假设和解决问题的方案,体验成功的喜悦,树立自信心。

(3) 创设检验情境。教师需要设计必要的情境让学生投身实践,检验假设的合理性,并对其正确性与合理性作出判断。情境可以是待解决的问题,也可以是一系列的任务,但无论是问题还是任务,都要真实、有意义。

2. 课堂教学阶段

(1) 引起兴趣、激发解决问题的动机。教师引导学生进入已经创设的问题情境中,帮助他们运用原有的认知结构与客体教学内容进行对话和交流,在理解和感悟的基础上实现主客体融合。学生在彻底融入问题情境后,其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被充分激发出来,这种激发的情感将贯穿整个学习过程中,为教学活动的继续展开并取得成效打下基础。与情境融合后,教师引导学生明确问题所在,激起他们去寻求解决问题的动机和欲望。

(2) 探究发现。在探究发现阶段,学生在强烈的兴趣和动机的推动下,对问题进行思考,通过讨论、交流,加深对当前问题的理解,主动搜集并分析有关的信息和资料,对所学习的问题提出各种假设。在学生自觉参与实践的过程中,教师要给予适当的指导,让学生充分发挥主动性和积极性,大胆地提出假设和解决方案。由此可见,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不再是单向的知识传递者,在教师的支持下,学生既学到了知识,又培养了创造能力、合作学习的能力以及自主学习的能力。

(3) 实践情境检验。提出的假设和解决问题的方案要经验证具有合理性,才能被整合到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中,完成对所学内容的意义建构。在检验阶段,学生将他们提出的假设和问题解决的方法应用于新的情境,检验其合理性,经检验正确的假设将被纳入其认知结构,错误的假设则予以抛弃,在假设检验的过程中,学生又有了新的体验。

(4) 总结评价。经过前几个阶段的体验和实践后,每个学生对体验活动都有不同的认识和体会,这时就可以将这些认识和体会加以总结评价。可以让学生进行自评与互评,说出对自己和他人的看法;也可以最后由教师进行总的评价,对出现频繁的问题加以解决。这样的评价有助于学生认识自己的不足,看到他人的长处,起到互相促进的作用。教师的评价要做到客观公正,主要对方法问题进行指导并说明产生问题的原因,旨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四、“实践—体验型”教学模式带给教师的挑战

“实践—体验型”教学在课堂上的实施,对于教师而言,最大的感受可能在于失去了对学生学习内容的权威和垄断。教师由原来的知识的占有者和传授者,变成了学生学习的参与者、指导者、组织者、促进者、共同指导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和校内外教育教学资源的开拓者。教师不仅仅是知识的呈现者,更应该重视学生自己对各种现象的理解,倾听学生的看法,洞察学生这些想法的由来,以此为依据,引导学生丰富或调整自己的理解。同时教师需要与学生共同针对某些问题进行探索,并在此过程中相互交流和质疑,了解彼此的想法,彼此作出某些调整。

一位只会把教科书上的内容搬到学生头脑中的教师显然不能很好地在课堂教学中贯彻“实践—体验型”教学模式的思想。教师必须以“实践—体验型”教学为切入点,从思想观念、知识结构、工作方式、行为习惯等方面挑战自己、改变自己、完善自己、提高自己。

参考文献

[1]黄莆全.现代教学论教程[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4.

[2]肖海平, 付波华.体验教学法:素质教育的理想选择[J].教育实践与研究, 2004 (1) .

[3]张昱琨.体验式教学法——实施新课程改革一项有益尝试[N].中国教育报, 2006-7-3.

岗位体验型社会实践 篇7

高三英语教学是整个中小学英语教学的最后也是最关键的一个教学环节, 是学生们经过多年的语言知识积累和语言技能训练而进入高考冲刺的激战阶段。在这一阶段提高书面表达的能力与技巧是最后冲刺高考的增分点。书面表达是一篇简洁的英语小短文, 是基础知识的运用和升华。只要掌握基础点, 书面表达便可以做到句型结构和语言表达的准确性, 而基础知识的应用, 是容易指导到位, 学习到位的。另一方面, 英语试卷的书面表达打分分五档, 不同质量的短文, 得分档次差距很大, 参差不齐。而语言必须是在做中学会的, “实践—体验型”教学模式正好实现了这一点:在实践中积累写作技巧, 在应用中体验英语语言的优美、地道的表达方式。

从近年的高考命题可以看到书面表达不仅要求考生有足够的语言能力, 还要有运用语言解决问题的能力、逻辑思维能力、想象能力及创造能力, 这对考生提出了很大的挑战。因此, 写作训练要有过程, 要制订周密的计划, 并按计划严格实施。先从简单的句子开始练起, 收集学生的各种表达, 让学生自己体会哪些表达比较好。在此基础上逐渐发展到写段落, 注意句子与句子、段落与段落之间的过渡, 使学生渐渐地能写出流畅的文章。本着实践练习的原则, 每周按书面表达的不同体裁着手练习, 学生写作, 老师悉心分类因材指导, 全批全改。随着写作计划的深入, 学生的进步会非常明显, 甚至有的同学书面表达水平会突飞猛进。

除了实践写作, 每周还要进行作文讲评, 让学生互相体验, 取长补短。在此过程中, 可以把学生的共性错误编成一个短文改错;展示学生准确、优美、地道的表达方式;做翻译练习、造句练习、比较句子练习;让学生背诵一些好的短语、句式、句型等。

通过反复的实践练习与讲评, 学生掌握了一定的写作技巧, 积累了一些习惯表达法和精彩句式, 这就为高考的作文写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体验探究实践 篇8

一、真切体验

体验是指由身体性活动与直接经验而产生的感情和意识。英国学者麦克菲尔曾说过:“个体体验是一个中介, 通过这个中介, 道德问题才能被体察和领悟。”教学中, 教师要精心组织各种体验性活动, 想方设法运用多种手段, 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去观察、体验、感悟社会, 获得对世界的真实感受, 从而发展儿童丰富的内心世界和主体人格。

例如在《春天在哪里》的教学过程中, 教师精心组织各种体验活动, 引导学生在活动中观察春天的变化, 了解春天的特点, 感受春天的美, 体验春天带来的愉快。增强了学生爱护植物、保护自然环境的意识。本次活动安排如下:

活动一:介绍春天。 (1) 发现春天: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说说周围的动植物、天气等自然现象有哪些变化; (2) 寻找春天:引导学生分别从田野、公园、校园等场所寻找春天的足迹; (3) 记录春天: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如绘画、描写、制作、拍照等表现春天的特征。

活动二:走进春天。 (1) 组织引导学生到田野、校园、动植物园等开展体验活动, 让学生用眼睛看, 鼻子闻, 耳朵听, 继续寻找发现春天, 进一步了解春天的变化和季节特点; (2) 组织学生交流寻找春天后的感受或体会, 体验走进春天的乐趣。

活动三:赞美春天。 (1) 讨论交流:你想用什么方式赞美春天; (2) 实践活动:唱春天, 说春天, 诵春天, 画春天, 写春天…… (3) 展示评价:同学们用不同的方式表达对春天的热爱, 抒发了对春天的赞美之情。整节课, 学生亲自去感受春天的美, 用自己的心灵感悟春天, 寻找并发现自己眼中的春天。

二、勇于探究

探究是学生学习方式的一种基本特征。由于认知结构、能力水平和经验背景的差异的不可避免, 学生对生活中问题的看法和理解经常是千差万别, 引导学生对生活实际中的热点问题进行探究, 让学生在探究中体验、感悟, 加深对自我、对他人、对社会的认识和理解, 实现品德的内化和自我发展是教学的关键所在。

例如在《变来变去的水》的教学中, 教师由猜谜语导入新课, 接着让学生以“水的秘密”为话题, 开展探究活动: (1) 了解水的特性:认真观察自己小组中的一盆水, 了解水的特点 (无色、无味) 。 (2) 认识水的三态:让学生摸一摸冰块, 有何感觉, 知道冰块为什么会变小, 会变没了。加热后水有什么变化, 这些水跑到哪儿去了?联系生活感受水的变化:夏天冰冻的苹果离开冰箱, 为什么会出现小水珠等等。 (3) 感知水的循环:借助图片或电化教学手段向儿童介绍大自然水的循环知识, 指导儿童探究感知水的循环规律, 并画出水的循环图。在趣味盎然的探究活动中, 学生始终在玩中学, 做中学, 乐中学, 发现大自然中许许多多的秘密, 激发了学生对水的科学现象的探索兴趣。

三、勤于实践

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说过:“在学生的思想和行动中间, 有一条小小的鸿沟, 需要用实践把这条鸿沟填满。”显然, 实践是儿童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重要途径和条件。品德与生活 (社会) 课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 它所指向的就是生活实践。教学时, 教师不能“坐而论道”, 让学生在封闭的教室里谈论道德教育, 而应该让学生通过课堂教学, 把所学到的一切知识运用于生活实践, 让他们多参与各种实践活动, 动手动脑, 到丰富多彩的大千世界中去感受生活中的真、善、美。

例如, 教学《我是家里的小主人》这个主题活动时, 笔者让学生回忆并介绍平时为家里做了哪些家务事之后, 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展开讨论:今后自己还能为家里做些什么, 并推荐代表在班上发言, 在此基础上, 组织各小组开展“我爱做家务劳动”实践活动。孩子们有的拖地板, 有的洗衣服, 有的叠被子, 有的擦桌椅, 有的整理房间……大家跃跃欲试, 各显身手, 做了自己力所能及的家务事。在活动中, 同学们不仅掌握了劳动技能, 而且初步养成了良好的劳动习惯, 同时, 也增强了作为家庭成员的主人翁意识。

总之,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是课堂活动的主人。教师要精心组织各种活动, 引导学生在活动中体悟践行, 学会生活, 让他们真正成为道德学习的发现者、探究者和实践者。

岗位体验型社会实践 篇9

人类进入21世纪, 科技发展日新月异, 作为人类文明进步阶梯的教育行业, 改革也势在必行。大量的研究证明, 在传统的《公共英语》课堂上, 学生参与教学过程的机会很少, 只能被动地听教师讲课。而教师只是单纯地传授知识, 不注重实践环节。这样, 不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不能得到很好的调动, 而且还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进而影响《公共英语》的教学质量。

“体验型”课型是指教师根据教学内容设计教学情景, 情景因讲授内容的不同而不同。在整个教学情景中, 学生在教师的具体指导下, 通过亲身实践来学习、获得知识。

2 研究的目标

在“体验型”课型中, 我们将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 提高教学技能与教学质量作为研究目标。力求学生在亲身体验中, 能够掌握知识, 锻炼技能, 增强综合素质。教师应努力建立、完善“体验型”课型的评价指标体系, 进而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和课堂教学质量, 推动“体验型”课型的理论和实践的研究发展, 促进教学改革。

3“体验型”课型在《公共英语》课程中的实施

(1) 情景设计。将“体验型”课型应用在《公共英语》教学中, 有利于学生在真实的情景中学习并体验处理问题的过程, 如在讲解某一国家文化时, 可以通过设计旅游的情景, 让学生在课堂中体验整个旅游情景, 亲身扮演情景中的导游角色, 从而获得知识, 提高处理问题的能力。在设计或选择体验情景时, 教师要根据教学目的、教学内容的要求来进行。

(2) “体验型”《公共英语》教学的流程。在《公共英语》课程的教学中运用“体验型”课型, 整个教学流程的安排上可以分为以下五个环节:

1) 课程教学引导

在课程开始前, 教师可以利用少量的时间, 将本节课的主要内容, 包括本课的教学目标、重点及难点等, 用精确、简练、形象生动的语言进行讲解, 传授给学生, 让学生对本节课所学的内容, 对需要掌握的要点有个大致的了解。

2) 布置课前作业

在“体验型”教学中, 布置课前作业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教师根据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和教学中所需知识, 以引导和启发的方式向学生提出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参与教学体验过程, 并在整个体验的过程中寻找方法来解决问题, 从而获得知识。“体验型”教学的作业不同于“讲授式”, 分为问题式、设计式作业等。

3) 教学过程体验

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到教学基地实践, 或在课堂上进行教学情景的角色模拟, 用以体验整个教学过程。在实践活动中, 教师引导学生参与、体验教学情景, 并鼓励学生在实践及角色扮演中, 通过个人努力, 尝试用各种方法解决实践遇到的问题。

4) 体验后的反思及交流讨论

教学体验结束后, 教师应留出足够的时间, 安排并组织学生就体验过程进行反思, 交流、探讨体验中的体会、收获及疑问。通过教师引导, 同学共同探讨的方式, 可以将学生的疑问顺利解决。从而使被动的学习活动变为主动探索、获得知识的过程。

5) 教师进行归纳总结

反思和讨论结束后, 在学生探讨的基础上, 教师通过概括、归纳的形式, 将学生在体验中所遇到的问题, 所获得的知识进行说明, 并给予积极肯定, 进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3) 《公共英语》课程的教学评价

《公共英语》课程的评价包括对教师和学生两个方面的评价。

(1) 对教师的评价:对教师在教学思想、技术和效果及学生的反馈方面进行考查, 给出科学、准确的评价。

(2) 对学生的评价:对学生的评价主要集中在教学过程中, 包括学生参与体验, 对体验的反思及探讨。评价重视的不是学生的成绩, 而是学生在整个过程中所获得的知识和能力。

(4) 《公共英语》课程的考试考核体系

《公共英语》课程的考核包括理论成绩和技能成绩两部分, 理论和技能成绩按一定的比例分别计入总成绩。其中, 技能考核采取现场抽题、现场考核和现场评定的方式进行, 重视的是英语技能的掌握。并且技能考核的成绩占60%, 如果能力不过关, 则该门课的成绩就视为不合格。

总之, 在《公共英语》课程中应用“体验型”课型进行教学, 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唤起学生的求知欲,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提高课程的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方红, 顾纪鑫.简论体验式学习[J].高等教育研究, 2000 (2) .

[2]李梅.体验学习——21世纪重要的学习方式 (笔记) [MA].华南师范大学, 2004.

[3]王珩.体验式培训的新尝试[J].管理人, 2005 (12) .

[4]王忠孝.浅谈如何建立新课型的考评机制[J].北方经贸, 2006 (2) .

“数学体验”的有效教学实践 篇10

下面以人教A版《数学必修1》“函数的奇偶性”的一节公开教学为例,谈谈笔者在教学实践中的几点体会.

1 创设情境,感悟体验

体验性的课堂教学不仅强调问题情境的设置,更强调问题设置的自然和真实.只有贴近学生生活的、自然的数学情境,才能使学生获得真切的情感体验,感受到数学的真谛与价值,这样的情境设置才是真实有效的.因此,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借助学生的生活背景,创设恰当的问题情境,把学生带入到入情入境中,让学生在情境中求知,在求知中体验,在体验中诱发学生主动参与的热情,完成由材料感知到理性认识的过渡.

问题1多媒体展示图片(图片略),生活中有许多具有对称关系的图形,如美丽的蝴蝶、盛开的鲜花、学校刚刚落成的综合大楼,它们都具有对称的美.那么剪纸又有怎样的对称性呢?

教师引出轴对称和中心对称概念后追问:剪纸中的这种对称是如何做到的?

生1:轴对称情况下,对折后剪出一边的图形可自动得到对应一边的图形,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问题2已知定义域为R的函数y=f(x)关于原点对称,它在第一象限的图像如图1所示,请画出这个函数图像.

教师引导学生利用中心对称画出左边的图像,与剪纸的“事半功倍”相对应.

当学生有了真切的体验后,教师适时点出:我们将要学习的偶函数的图像就是关于y轴对称,奇函数图像关于原点对称.以上铺垫为学生自主导出精准的“函数的奇偶性”定义埋下了伏笔.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根据学习目标,创设学生熟悉的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生活积累和知识积淀,诱导学生在情境中活动、体验,从而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学生产生“疑而未解,又欲解之”的强烈愿望,进而转化为对知识的渴求.这样,用精准入微的“代数”定义“函数的奇偶性”自然是水到渠成、呼之欲出了.

2 对话交流,引导体验

数学学习中的体验不仅是数学学习的有效手段和数学课堂的有效环节,更是数学学习中引发学生的独到见解、反思、质疑、批判的“孵化器”.因此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从教学的自然发展出发设计问题,提出的问题要有利于学生的自然探索和亲身体验,有利于师生、生生之间的对话交流、反思与评价,使学生能在有效体验中自然地发现问题的价值,探索问题的规律.

问题3观察图2和图3所示的函数图像,它们关于y轴对称吗?

生2:有一个点不对称就说明图形不对称,图1右边挖了一个“洞”,所以不关于y轴对称.图2看起来有些不对称.

教师引导学生利用几何画板对函数图像(图3)进行“对折”,发现果然不会重合.

师:函数的图像很直观,但有时不够精准,正如华罗庚教授所说的:“数缺形时少直观,形缺数时难入微.”

问题4画出下列函数的图像,从对称的角度观察,它们有什么共同特征?

生3:函数y=x2的图像关于y轴对称,但画函数的图像时,我只取了4个特殊点,所以不能肯定图像一定关于y轴对称.

师:那你取了哪些点呢?

师:你为什么选这4个点?

生3:因为点(1,1)与点(-1,1)关于y轴对称,点也关于y轴对称.

师:取得好.那么应如何用函数关系式表达呢?

生4:f(-1)=f(1),f(-2)=f(2).

师:还要再取其他的点吗?

生5:要.可再取3,-3,4,-4,…

教师创设“对话”氛围,让学生根据自身的体验,充分发表自己在探索数学规律过程中的想法,并有效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在学生的思维临界状态下适时点拨.对话的过程,正是学生的思想经过激烈的分歧和斗争,不断地融合统一,进而实现升华的过程.

3 整合探究,内化体验

规律是指事物之间的内在的必然联系,它揭示的是事物的本质属性.如果学生的体验只是停留在初始阶段,没有本质的探究,那么再多的体验也是形同虚设,无法达到教学目的.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的思维深入问题的本质,让学生经历体验如何获得知识的思维方法过程,从而实现数学概念在个人认知层面上的建构与创生.

当学生得出f(-1)=f(1),f(-2)=f(2)之后,教师顺着学生的思路问:还要取多少个点呢?

生6:无数个.

师:能否归纳起来写呢?

生7:可写成f(-x)=f(x).

师:用变量代替数值,概括得非常好.但x取无数个数值够吗?

(学生沉思)

生8:不够,图2也是无数个点关于y轴对称,但有一点不对称就不行了.

师:我们已经学习了函数单调性的概念,它是如何描述这种情况呢?

生众:(异口同声)可以用“任意”来表达.

此时,偶函数概念中的“任意”、“x与-x”、“f(-x)=f(x)”都一一突破,学生自主概括偶函数的概念已是轻而易举了.

问题5类比偶函数的定义,大家能得出奇函数的定义吗?

上述课堂教学过程,不是教师机械地讲解、学生被动地接受过程,而是把理解作为数学教学的第一基石,强调学生知识生成的思想体验.教师通过设置问题链,引导学生逐层深入探究,并加以提炼,揭示数学规律的形成过程,让学生在不断的思考和探索中真切地体验概念的发现过程,感悟知识的来龙去脉,感受数学思维方法.

4 应用反馈,升华体验

问题评价反馈作为一种大众化的评价方式,使学生的整个体验学习的效果能较好地得到反应.在体验性学习的最后阶段,教师应设置问题,将知识应用到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使学生“学有所用,学以致用”,而应用本身也是一种体验,有了新的体验,循环又开始了,可以促进学生在体验中理清思路、弄清问题,产生新的思路、新的解法,甚至新的数学体验.

问题6判断下列函数的奇偶性:

错解(1)因为f(-x)=f(x),所以f(x)为偶函数.

(2)由于所以函数为奇函数.

面对错解,教师没有直接指出错因,给出正确答案,而是不动声色,引导学生反思体验.

生9:不对,因为-1≤x<1,所以f(-1)有意义,但f(1)无意义,所以f(-1)≠f(1),不满足偶函数的定义“对于函数f(x)定义域内任意一个x,都有f(-x)=f(x)”,所以f(x)=x2-1(-1≤x<1)既不是奇函数也不是偶函数.

生10:中,x≠-2,因此f(2)有意义,但f(-2)无意义,因此既不是奇函数也不是偶函数.

师:很好.那么奇(偶)函数的定义域应满足什么条件呢?

生众:定义域关于原点对称是奇(偶)函数的前提条件.

教师不是将结论强加给学生,而是设置问题,通过引导学生反思,增强学习体验的感受,让学生真切的体验到概念的本质含义,使新知的生成上升到理性的、共性的高度,实现自我体验建构.

总之,体验性学习以原生态的课堂为学生呈现纯自然的学习环境,以主体的有效体验来获取知识与能力,是实现师生互动交流、增强学生情感体验、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的重要学习形式,也是促进学生学会学习、学会交往的重要形式,需要教师不断探索,让这种学习形式更合理、更有效,从而使数学课堂真正成为数学体验性学习的殿堂.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2]朱贤良.重体验重思想更高效——一道模考试题讲评课的案例与总结[J].数学教学研究,2013,32(6).

上一篇:现代农业与农业教育下一篇:乡村体育旅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