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国农业现代化与持续化

2024-05-21

论中国农业现代化与持续化(通用8篇)

论中国农业现代化与持续化 篇1

论中国农业现代化与持续化

刘巽浩

科学理论是实践变革的指导。本世纪以来,先后出现了4 种全球性与农业有关的思潮,即农业现代化、绿色革命、自然农业与可持续农业。作为一种思潮,往往是狂风般的蜂拥而来,也可能是落潮般的悄然而去。各种思潮中科学性强的理论能经受历史的考验,推动生产力的发展而经久不衰;也有部分科学性不强或反科学的理论只能热闹一时而自然地退出历史的舞台。站在当代受各种思潮冲击的人们,必须保持冷静头脑,分析思潮产生的背景、实质性内容、利与弊,进而辨认其科学的真伪,从而从本国本地的情况出发,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任何对农业思潮的盲从或“拿来主义”都会导致行动或决策中的失误。

1、农业现代化思潮—20世纪的主旋律

从原始农业转变为传统农业,再从传统农业转变为现代农业、实现农业现代化,这是世界上任何国家或地区农业发展的必由之路。

19世纪工业与科学技术发展为农业现代化准备了条件。1892年第一台拖拉机问世,1940年李比希营养归还学说出台,再加上达尔文杂种优势理论与摩尔根遗传学理论等,促进了农业现代化思潮与行动的产生和发展。其主要内容是以现代工业装备农业,实行机械化、电气化、化学化、水利化;以现代科学技术武装农业,用杂交玉米等高产新品种与新耕法替代老品种老经验;以现代经济管理理论和方法经营农业,用开放式的商品经济替代封闭式的自给性传统经济。

农业现代化思潮有力地推动了现代农业的发展,世界农业取得了突飞猛进的成就。本世纪40年代美国率先实现了以机械化为主要特征的农业现代化,到60年代,占世界耕地面积40%,人口24%的工业化国家先后实现了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从本世纪初到80年代中期,世界人口增加了2倍,但谷物增长2.3倍,农业产值增加2.4倍,用事实否定了马尔萨斯关于人口增长快于粮食增长的悲观预测。劳动生产率空前提高,美国一个农民人均产粮已达110t,产肉101t,可养活80个人。目前,由于发达国家已经实现了农业现代化,加上粮肉生产过剩而将注意力转向环境,因而作为一种思潮的农业现代化已经不再受青睐,但实际行动仍在继续,而且进一步向后现代化迈进。发展中国家正在进行的绿色革命实际上也是农业现代化思潮的影响而衍生的一种行动。

现代农业在产生奇迹般的增加产品与效益的同时,由于曾对资源环境的忽视而带来某些负面效应。例如能源消耗急剧增加,从1950年的0.36亿t增加到1985年的2.6亿t石油当量,因而有人贬称之为“ 石油农业”;农药、除草剂等化学品对环境与食品安全构成威胁;有人还担心大量施用化肥会不会破坏地力和污染地下水;有人还将主要是工业化引起的水、空气污染也归咎于现代农业。这些问题正引起人们的广泛注意,近来已将资源环境良化问题纳入并作为农业现代化的一个重要问题。

2、自然农业思潮——一次超凡脱俗的尝试

作为一种对农业现代化的逆反,70年代西方出现了企图替代现代农业的第一次尝试,即自然农业思潮。其派别与口号多种多样,如生态农业、有机农业、生物农业、替代农业、再生农业、自然农法、超工业农业等等。形成了在学术界颇有影响的农业思潮。较有名气的是,英国真菌学家霍华德提倡的“有机农业”;1971年美国土壤学家艾希瑞克发起的“生态农业”;日本的福风正信写了一本“绿的哲学”,提倡无施肥无耕作无农药无除草的“自然农法”等。

这股思潮各种派别的共同主张是:在哲理上提倡归朴还真,与自然和谐一致,尽量减少人类对自然的干预,主张低投入;在技术内容上强调传统农业技术,提倡堆肥、轮作、豆科作物、生物防治等,排斥现代农业科学技术中的人工合成化学品(化肥、农药、除草剂、饲

料添加剂)与生物工程技术;在管理上主张小型、自给自足,强调农户(场)内闭合式物质循环而排斥农户外的投入。

这股思潮对农业生产的实际行动影响不大,但受生态至上的环境保护主义的推动,在学术界曾一度成为时髦。然而就是在西方也争论甚大,提倡者认为这是一种农业的“理想国”,反对者认为是“复古”、是“神话”。

自然农业思潮有其积极与消极的方面。它强调崇尚自然,对唤起环境保护意识起了积极的作用,纠正了现代农业只强调产品与效益而忽视资源环境的不足;它所强调的某些传统农业技术仍有其积极的作用;生态农业、有机农业等作为一种农业的特殊模式,在某些情况下少量应用(如旅游农业、环保型农业、安全食品)也是不足为怪的。另一方面,这股思潮又极端地强调自然而走向否定人的能动作用,反对投入,反对人工合成品,企图返回古代式传统技术而否定现代科学。在理论上,违反最基本的能量转换与散逸定律,企图实行自我封闭式的物质循环模式,而滑向科学上的倒退。因此,作为一种农业的整体战略是不足取的。在实际生产上,由于它只强调保护自然资源环境而忽视生产与经济,因而不能广泛地被农民与政府接受。

3、可持续农业思潮——当前的热点

本世纪中后期,为抵制工业化所产生的消极影响,环境保护主义风起云涌,席卷全球,罗马俱乐部悲观主义的代表作“增长的极限”译成了几十种文字,“生态危机”、“粮食危机”、“资源环境危机”、“经济滞胀”,以至于“世界末日”等说法震憾人心。于是,有识之士提出了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主张,并很快形成一种世界性思潮。在农业上,鉴于自然农业第一次替代尝试的碰壁,80年代中期在西方发达国家出现了可持续农业的思潮。企图以此作为替代现代农业的第二次尝试。

在吸取现代农业、自然农业优缺点以及成败教训的基础上,可持续农业思潮既强调粮食安全与发展农村经济,又强调保护资源环境,实现生产、经济、生态三个持续性的统一。既强调发展当前的农业而又不破坏资源环境,兼顾当前与长远,促使农业与农村的可持续发展。与自然农业受到冷落的处理不同,可持续农业思潮一出现,国际社会即刮目相待。许多国际机构,如联合国粮农组织、开发计划署、环境署、世界银行以及许多国际性农业研究机构,都纷纷以此作为发展农业的指导思想,有的国家政府或议会还通过相应决议与法律措施。1992年巴西里约热内卢的“发展与环境”世界首脑会议上通过“廿一世纪议程——可持续发展”的宣言,成为一个里程碑。1993年在北京召开了“国际持续农业与农村发展学术讨论会”,1994年4 月中国国务院通过“中国21世纪议程——人口、环境、发展”白皮书,其中将农业与农村持续发展作为重要内容之一。

作为一种农业发展的战略方向,可持续性获得了国内外各界的广泛赞同。强调农业的当前与长远的结合,重视持续能力的建设,这是具有重要理论与现实意义的。当然,由于时间尚短,对于可持续农业究竟是什么,仍然仁者见仁、意见各异。可持续性究竟只是一种思路或农业的属性,还是一种策略与模式等问题尚在争论中。至于可持续农业的定义、内涵、技术体系等更是众说纷纭。一些西方国家专家简单地将环境保护技术或自然农业提倡的某些传统农业技术移花接木就作为可持续农业的技术内容,有的甚至以传统技术排斥现代科学技术,或只强调环境而排斥发展。这些观点招致一些发展中国家的异议与批评。越来越多的人倾向于将可持续发展作为一种农业的思路与战略,而不是一种具体操作的模式,更不能将某些西方生态农业、有机农业等模式嫁接在可持续农业之上。也有人认为可持续农业内容空洞难以操作,以至在1996年底在罗马召开的世界粮食安全首脑会议上,尽管粮农组织仍强调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思路,但已转而将农业与粮食安全的突出地位让给了“新的绿色革命”。谈到农业现代化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我们的认识是,这两者不是对立或相互替代而是互为补充的关系。农业现代化与可持续化是从不同角度上反映了农业发展的方向与战略,可

持续性强调了农业发展的态势与后续能力,弥补了原有农业现代化的不足,但它不能替代农业现代化中有关物质装备现代化、技术现代化、商品化、市场化等各项内容。对大多数发展中国家来讲,今后的任务,是将传统农业转变为在可持续发展基础上的现代农业,实现农业现代化与持续化。

至于“中国生态农业”与可持续农业的关系,我们的看法是,在各地实践中,一些生态农业或农业生态工程的作法与西方的“生态农业”是有本质区别的,基本思路与作法和“可持续农业”是一致的,做出了积极的贡献。目前中国社会上与官方将生态农业看之为一种以保护生态环境为特点的农业模式之一(如陕北、三峡库区以保持水土为特点的农业),这也是可以理解的。当然,也有少数同志持西方生态农业观点,主张不投入少投入,不用化学合成品等,这在科学上与农业实践上都是行不通的,还可能导致决策的失误,对这种极端的观点,包括“中国生态农业”提倡者在内多数人是不赞成的。鉴于此,广大的可持续农业的热心赞同者,包括多数“中国生态农业”赞同者在内,应携起手来,共同为中国的农业现代化与持续化而努力奋斗。

4、绿色革命思潮——发展中国家振兴农业之依托

本世纪60年代,在发达国家基本实现了农业现代化的同时,在发展中国家开展了有声有色的绿色革命。这一思潮与行动的主要内容是通过推广高产新品种(如矮秆小麦、矮秆水稻、杂交稻)带动农业的全面发展。但只改变品种而不改变生产条件收效甚微。因此在实际推行过程中,形成了种子+化肥+灌溉三驾马车一起上的局面,故有人又称之为“肥水农业”。其实质是农业现代化的一种衍生与前奏曲。由于多数发展中国家经济力量弱、劳力多、规模小,因而与发达国家不同,其强调的重点不是机械化而是投资少见效快的新品种与化肥、农药等,水利对多数地处热带、亚热带的发展中国家十分重要。

绿色革命在亚洲、拉丁美洲取得了积极的效果。60年代以来,整个发展中国家农业发展快于发达国家。以1961—1965年作为100%,1992年发达国家农业生产指数为149,而发展中国家为238(中国280)。80年代后期与1950年相比,农业总产值发达国家增加0.86倍,而发展中国家达1.64倍,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农业总产值之比也由2∶1变为1∶1。可惜,作为一种思潮,绿色革命在70年代后遭到厄运。一些来自发达国家的专家批评绿色革命造成了农村两极分化,贫苦农民因无力购置新品种种子、化肥、农药等而难以从绿色革命中得到好处。随后自然农业、可持续农业思潮又接踵而起,这样,绿色革命思潮就沉寂了下来。但是,这一思潮指导下的行动却在发展中国家继续开花结果。其中,中国与印度被国际上认为是绿色革命的典范。

最近,在沉寂了1/4世纪以后,绿色革命在罗马世界粮食安全首脑会议上重新被提了出来。出乎许多人的预料,联合国粮农组织并未将当前世界的热点——可持续农业——作为农业发展与粮食安全的主要手段,而将“新的绿色革命”放在突出地位。重新肯定了新品种、化肥、灌溉、农药在农业发展中的巨大作用,特别强调化肥与灌溉是“新的绿色革命”的重要部分,也是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所谓“新”主要有两点:一是绿色革命的四大技术手段必须与社会经济环境相适应,采取相应的政策与科技进步并增加投入;二是将绿色革命的各项技术建立在可持续发展基础之上,重视对资源环境的保护。

5、中国农业现代化之路——集约持续农业

以上4种思潮各有所长与所短,各有它的背景与适应性。农业具有极大的地域性与差异性,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在发展农业的思路、目标、内容、技术系都不尽相同。发达国家人均占有谷物750 kg,肉类60kg,而发展中国家却分别只有250kg与12kg。因此,前者已将关注的热点放在环境上,而后者仍将发展生产增加农民收入放在首位。我们在努力吸收世界各种农业思潮与理论精华的同时,一定要冷静地加以辨别,关键在于“中国化”。1949年以来,中国的农业生产、农民生活与农业生态环境获得了持续的发展与改善。

但是随着人口、工业的增长与人均资源的减少,农业与环境形势也日趋严峻。怎样养活养好十多亿中国人已成为世界注目的焦点。在罗马世界粮食安全首脑会议期间,一位美国记者向我提出:“你认为中国真的能够达到粮食自给吗?”我的回答是“在今后一二十年内,如果我们真正去努力搞好农业,而且按适合中国国情的方向道路去进行的话,做到粮食基本自给不是不可能的”。那么什么是中国式的农业发展的方向道路呢?

首先,我们要力争用30—50年或更长一点时间实现中国农业现代化。尽管当前发达国家已经实现了农业现代化而不再将这口号作为他们的目标,因而国际学术界农业现代化的声音已甚为微弱,西方已将现代农业称之为常规农业。但对发展中国家来说,仍有待于完成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在这个大方向上,我们必须坚持定不移,下定决心去实现农业现代化。

它的主要内容是:第一,在物质上用现代工业装备农业,实现水利化、化学化、机械化、电气化、信息化。这是农业现代化的物质基础,没有它就谈不上农业现代化。第二,在技术上用现代科学技术装备农业,实现高产化、良种化、耕作制度与农业结构优化、栽培技术规范化、资源利用高效化、节约化。第三,在经济上,用现代的经济管理科学指导农业,实现商品化、市场化、农工贸一体化(产业化)、土地或经营规模化、社会化。第四,资源环境美化。保护资源,减少污染,净化美化农田与农村环境。最后,中国的农业现代化还必须与农村工业化城镇化同步进行,以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大幅度增加农民收入,缩小城乡差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最终目的是持续地提高生产力,实现农村农民的富裕化。那种匆忙将农民真实的人均年收入还不足200美元时就拔高为“小康”的作法是值得商榷的。

其次,中国式的农业现代化还必须有自己的发展道路与模式。根据中国人多地少、粮食紧、规模小特点,必须强调高产、高效与持久发展相结合。第一,集约农作:将提高土地利用率、资源利用率放在首位,力争低产变高产,少熟变多熟,广泛采用复间套种。绿色革命强调的高产品种、灌溉、化肥等集约技术仍是农作的支柱。除种植业外、畜禽业、水产业也要逐步集约化。第二,高效增收,也即要在高产的同时做到增加经济效益,力争高产与高效的同步进行。适度规模经营,提高劳动生产率是农业现代化必不可少的内容,但它必须从人多地少,农户规模极小而分散的特点出发,走东方型提高劳动生产率的路子。要随时根据市场需求调整农业结构与作物结构,增加高价值动物与作物的比重,粮食、经作果菜、畜牧、水产等要均衡发展,积极发展外向型农业,大力开展农产品的就地加工与其它二三产业,促进农村的小康与富裕化。第三,在保护资源环境基础上,强调自然生态与人工生态的结合,不断改善生产条件,提高土地综合生产能力与抗逆能力,改造中低产田,建设高产田,促进农业与农村的持续发展。

论中国农业现代化与持续化 篇2

1 农业现代化思潮——20世纪的主旋律

从原始农业转变为传统农业, 再从传统农业转变为现代农业, 实现农业现代化, 这是世界上任何国家或地区农业发展的必由之路。19世纪工业与科学技术发展为农业现代化准备了条件。1892年第一台拖拉机问世, 1840年李比希营养归还学说出台, 再加上达尔文杂种优势理论与摩尔根遗传学理论等等, 促进了农业现代化思潮与行动的产生与发展。其主要内容是以现代工业装备农业, 实行机械化、电气化、化学化、水利化;以现代科学技术武装农业, 用杂交玉米等高产新品种与新耕法替代老品种老经验。农业现代化思潮有力地推动了现代农业的发展, 世界农业一反过去几千年老牛破车的步伐, 取得了突飞猛进的成就。

2 自然农业思潮——一次超凡脱俗的尝试

作为一种对农业现代化的逆反, 70年代西方出现了企图替代现代农业的第一次尝试, 即自然农业思潮。它强调崇尚自然, 对唤起环境保护意识起了积极的作用, 纠正了现代农业只强调产品与效益而忽视资源环境的不足;它所强调的某些传统农业技术仍有其积极的作用;生态农业、有机农业等作为一种农业的特殊模式, 在某些情况下少量应用 (如旅游景点、安全食品) 也是不足为怪的。另一方面, 这股思潮又极端地强调自然而走向否定人的能动作用, 反对投入, 反对人工合成品, 企图返回古代式传统技术而否定现代科学。在理论上, 违反最基本的能量转换与散逸定津, 企图实行自我封闭式的物质循环模式, 而滑向科学上的倒退。因此, 作为一种农业的整体战略是不足取的, 在实际生产上, 由于它只强调保护自然资源环境而忽视生产与经济, 因而不能广泛地被农民与政府接受。80年代中期以后逐渐衰落下去而被可持续农业思潮所代替。

3 可持续农业思潮——当前的热点

本世纪中后期, 为抵制工业化所产生的消极影响, 环境保护主义风起云涌席卷全球, 应运而出现了可持续农业的思潮, 企图以此作为替代现代农业的第二次尝试。

在吸取现代农业、自然农业优缺点及成败教训的基础上, 可持续农业思潮既强调粮食安全与发展农村经济, 又强调保护资源环境, 实现生产、经济、生态三个持续性的统一。既强调发展当前的农业而又不破坏资源环境, 兼顾当前与长远, 促使农业与农村的可持续发展。

作为一种农业发展的战略方向, 可持续性获得了国内外各界的广泛赞同。强调农业的当前与长远的结合, 重视持续能力的建设, 这是具有重要理沦与现实意义的。对大多数发展中国家来讲, 今后的任务, 是将传统农业转变为在可持续发展基础上的现代农业, 实现农业现代化与持续化。

4 绿色革命思潮——发展中国家振兴农业之依托

本世纪60年代, 在发达国家基本实现了农业现代化的同时;在发展中国家开展了有声有色的绿色革命。这一思潮与行动的主要内容是通过推广高产新品种 (如矮秆小麦、矮秆水稻、杂交水稻) 带动农业的全面发展, 但只改变品种而不改变生产条件收效甚微。因此, 在实际推行过程中, 形成了种子+化肥+灌溉三驾马车一起上的局面, 故有人又称之为“肥水农业”。

绿色革命有两点。 (1) 绿色革命的四大技术手段必须与社会经济环境相适应, 采取相应的政策与科技进步并增加投入。 (2) 将绿色革命的各项技术建立在可持续发展基础之上, 重视对资源环境的保护。总的认为生物工程是有前途的, 但它“是国际争论的焦点, 发展中国家要在10~20年后才能理解到它的好处”。

5 中国农业现代化之路——集约持续农业

以上四种思潮各有所长与所短, 各有它的背景与适应性, 农业具有极大的地域性与差异性, 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在发展农业的思路、目标、内容、技术体系都不尽相同。我们在努力吸收世界各种农业思潮与理论精华的同时, 一定要冷静地加以辨别, 关键在于“中国化”。

1949年以来, 中国的农业生产、农民生活与农村生态环境获得了持续的发展与改善。但是目前农业生产与环境形势也日趋严峻, 怎样养活养好十多亿中国人已成为世界注目的焦点。在罗马世界粮食安全首脑会议期间一位美国记者提出:“你认为中国真的能够达到粮食自给吗?”我的回答是“在今后一二十年内, 如果我们真正去努力搞好农业, 而且按适合中国国情的方向道路去进行的话, 做到粮食基本自给 (95%) 不是不可能的”。那么什么是中国式的农业发展的方向道路呢?

首先, 我们要力争在30~50年或更长一点时间内实现中国农业现代化。它的主要内容是: (1) 在物质上用现代工业装备农业, 实现水利化、化学化、机械化、电气化、信息化。这是农业现代化的物质基础, 没有它就谈不到农业现代化。 (2) 在技术上用现代科学技术装备农业, 实现高产化、良种化、耕作制度与农业结构优化、栽培技术规范化、资源利用高效化、节约化。 (3) 在经济上, 用现代的经济管理科学指导农业, 实现商品化、市场化、产业化、土地或经营规模化、社会化。 (4) 资源环境优良化。保护资源, 减少污染, 净化美化农田与农村环境。最后, 中国的农业现代化还必须与农村工业化、城镇化同步进行, 以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 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 大幅度增加农民收入, 缩小城乡差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最终目的是持续地提高生产力实现农村农民的富裕化。那种匆忙将农民真实的人均年收入还不足200美元时就拔高为“小康”的做法是值得商榷的。

其次, 中国式的农业现代化还必须有自己的发展道路与模式。根据中国人多地少、粮食紧、规模小的特点, 必须强调高产、高效与持久发展相结合。 (1) 集约农作。将提高土地利用率、资源利用率放在首位, 力争低产变高产, 少熟变多熟, 广泛采用复间套种。绿色革命强调的高产品种、灌溉、化肥等集约技术仍是农作的支柱。 (2) 高效增收。也既要在高产同时做到增加经济效益, 力争高产与高效的同步进行。要随时根据市场需求调整农业结构与作物结构, 增加高价值动物与作物的比重, 积极发展外向型农业, 大力开展农产品的就地加工与其它二三产业, 促进农村的小康与富裕化。 (3) 在保护资源环境基础上, 强调自然生态与人工生态的结合, 不断改善生产条件提高土地综合生产能力与抗逆能力, 改造中低产田, 建设高产田, 促进农业与农村的持续发展。

论中国农业现代化与持续化 篇3

关键词:西部大开发 现代集约 持续性

一、西部大开发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1.西部大开发的意义与作用。我国西部地区通常是指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西藏、云南、贵州、四川和重庆10个省、直辖市和自治区。西部地区的人口是全国人口的22%,土地面积占全国的国土面积的56%,其中耕地面积占全国的27.7%,草地面积占3/5,水资源年均总量占全国的46.6%,加上丰富的光照资源,西部地区已经成为我国棉花、烤烟、水果、花卉等产品的主要生产基地,资源相对优势明显。

总体来说,我国西部地区资源丰富,尤其水力、天然气、有色矿产等的储量巨大,开发潜力和价值都很大,在新中国成立后30年里,西部地区的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速度,曾经高出东部0.44%,从而使东西部地区经济发展差距逐步缩小。1978年时,两地区的年人均收入相差不过200元左右。但随后在20年改革开放时期,东部年均增长速度比西部高出四个百分点以上。1998年东部已达3600元,高出西部近3倍。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相对比较缓慢,与东部地区经济差距拉大。1978年-1997年,在全國GDP中所占比重,东部地区从52%上升为61.4%,西部地区则从17%下降为14.8%。农民人均收入和人均GDP差距也逐渐拉大。东西部经济的差距和矛盾,特别是农业和农村经济落后,农业生态环境日益恶化,已日益成为我国宏观经济运行和社会发展中的突出问题。

目前,我国东部地区发展已进入产业结构调整、体制创新与科技创新的阶段,需要更广泛的市场空间、更充分的劳动力资源和矿产能源,而西部地区还处于基础设施建设和生态环境建设阶段,能为东部的结构调整提供较大的市场空间和资源因素。因此西部的大开发也是为东部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市场和资源支撑,反过来,东部也可以为西部大开发提供资金、技术、人才和管理经验,双方能够实现优势互补,取长补短,相互促进,共同进步。

目前来看,加快中西部地区发展的条件已经基本具备,时机已经成熟。国家有能力加大对中西部地区的支持力度。特别是当前正在实施扩大内需的积极财政政策,可以用更多的财力直接支持西部开发。随着中国加入WTO进程的加快,对外开放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中西部地区也将像东部沿海地区一样更加开放。我们应站在中国现代化建设全局的战略高度,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的重大决策上来,不失时机地推进西部地区大开发。党中央、国务院对西部大开发提出新的要求,明确新阶段农业和农村工作的中心任务是:面向农业现代化,面向整个国民经济调整和世界范围的农业科技革命,积极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对于西部地区来说,它不仅要解决当前农产品卖难和农民增收困难的问题,而且要立足于农业和农村经济的长远发展;不仅要着眼于农业和农村自身发展,而且要考虑西部地区国民经济发展的全局。西部大开发是一项具有伟大战略意义的、长期奋斗的事业,必须打破经济技术梯度推移理论的束缚,按自然规律和市场经济规律办事,大力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和农业发展中的作用,努力实现跨越发展。美国等一些国家的经验证明,在落后地区农业开发中,政府从规划、协调、政策、资金等方面给予支持,是十分必要的。把“看不见的手”和“看得见的手”结合起来,有利于加快西部农业开发的步伐。

2.西部大开发的战略与对策。西部地区的大开发,应把国家对西部地区的支持同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结合起来,把加快经济发展同促进社会进步结合起来,把经济开发和改革开放及观念更新结合起来。西部大开发是一项系统工程和长期任务,必须统筹规划,突出重点(重点地区、关键问题),分步实施,跨越发展,要转变观念,面向市场,依靠科技,保护生态,防止一哄而起和贪多求快。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要集中力量抓好几件事情:

(1)加快基础设施建设。以公路建设为重点,加强铁路、机场、天然气管道干线的建设。加强电网、通信、广播电视以及大中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尤其要把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和节水工作放在突出位置。要抓紧做好若干重大骨干工程的研究论证和前期准备工作,争取早日开工建设;

(2)切实搞好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要加大长江上游、黄河上中游天然林保护工程的实施力度。陡坡耕地要有计划、有步骤地退耕还林还草。要抓住当前粮食等农产品相对充裕的有利时机,采取“退耕还林(草)、封山绿化、以粮代赈、个体承包”的综合性措施,以粮换林(草)。

(3)根据当地的地理、气候和资源等条件,着力发展有自己特色的优势产业,有条件的地方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要结合西部地区的自然条件,从生态建设的需要出发,选择适合本地区特点的优势资源进行开发和综合利用。最终,要从根本上改善西部地区农林(草)牧产业结构,提高资源利用率和产品附加值,实现生态环境改善与地方经济发展的有效结合。

(4)大力发展科技和教育。加快科技成果转化,积极培养各级各类人才,全面提高劳动者和青少年素质。要真正做到“西部大开发,科教要先行”,使西部地区的交通、通讯、能源等基础设施建设在较高技术层面上加快发展,从而促进资源的合理开发、有效利用和精深加工增值。

(5)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改善投资环境,积极引进资金、技术和管理经验。要尊重客观经济规律,面向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以效益(包括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为中心,采用现代科学技术和现代管理方式,逐步建立资源、环境、经济和社会相协调的可持续发展机制和体系。

(6)农业发展突出五项工作。将西部地区资源优势变为经济优势,要一手抓西部地区生产条件的改善和生态环境建设,一手抓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坚持面向市场,坚持因地制宜,充分尊重农民的自主权三大原则,把发展速度与提高农业经济素质相结合,优化资源配置,力求以最小投入获得最大效益,以促进农民增收和贫困地区脱贫致富。第一,大力发展特色农业,努力开发新产品,形成以粮油制品、肉制品、果蔬制品、中草药制品等为主、具有地方特色和民族特点的农产品加工体系;第二,积极发展旱作节水农业,有计划地建设一批旱作农业生产示范基地;第三,实施天然草地保护工程,退耕还草、草业先行,把推进草地畜牧业产业化作为西部农业大开发的重中之重;第四,加强西部地区的草原和生态农业建设。继续搞好生态农业示范县和农村可再生能源建设,保护农业生态环境。第五,加强草地、旱地、坡耕地的基础设施建设与实用技术推广,实施西部保障田工程,提高耕地综合生产能力。同时,围绕上述工作,重点开发和推广优质高产高效技术、加工保鲜储运技术和农业降耗增效技术,逐步建立高效率、高效益的技术推广体系和农业教育培训体系,积极推进农产品市场体系、农业信息体系、农产品质量标准体系和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建设。大力扶持农业产业化经营,把农村市场建设、发展乡镇企业与小城镇建设结合起来。

在西部大开发的过程中,东部地区要继续发挥优势,不断提高经济素质和竞争力,更好地发展和壮大自己,有条件的地方要率先实现现代化。同时,要采取多种形式加大对中西部地区的支持力度。中西部地区要抓住机遇,加快改革步伐,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创业的精神,注重实效,扎实工作,努力搞好各项建设,实现跨越式发展。

二、借西部大开发机遇。加快西部地区现代集约持续农业建设

党中央对西部地区进行大开发的战略决策无疑为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提供了千载难逢的机遇,但如何选择适宜西部地区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理论、道路和模式,确保该地区的经济、生态和社会相互协调,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已成为该地区急待解决的重大战略性问题。根据多年的研究结果,我们认为,现代集约持续农业将是西部地区农业现代化建设和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1.现代集约持续农业的提出。现代集约持续农业是综合集约化农业、有机农业和生态农业等不同形态农业的特点提出来的。在实践中,人们逐步认识到以往这些不同形态的农业,以及以间套轮作、重视使用有机肥料和精耕细作见长的中国传统集约型农业,虽然都各有特点,能够在生产上发挥一定的作用,但很难解决当今世界农业面临的新矛盾和新问题,保证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在这种背景下,作为解决当前农业发展中存在的弊端和全球生态环境危机的一项重大发展战略,现代集约持续农业应运而生。正如联合国粮农组织在荷兰发表的《登博斯宣言》所指出的那样:“工业国的情况已经表明,非农业部门能够提供增产手段,使农业的产量可以大大增加。但是伴随集约化而来的往往是对非可再生资源的大量需求、环境污染、废物处理、农村人口加速外流和非持续性生产模式发展等问题”。由于农业集约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和全球环境危机的不断加重,农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环境和物质生产基础正受到越来越大的威胁。而现代集约持续农业的出现和兴起,无疑为农村经济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农业现代化建设和可持续发展提供了一条新的思路和途径。

中国传统的集约型农业,虽然不像现代集约化农业那样大量消耗非可再生资源和危害生态环境,有不少可取之处,但由于生产力低下也无法与现代农业的发展趋势相适应(西部地区由于生态环境恶劣和农民文化素质较低更始是此)。因此,如何继承中国传统农业中的可持續成分,又克服其不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不利因素和局限性,利用集约化方式给农业带来巨大增产作用成为我国农业现代化进程中的一个主要课题。我们认为,目前有必要对发展现代化农业进行包括政策、战略和措施等方面的调整和研究、选择既集约化又多样化的生产制度、技术和方法,逐步向现代集约持续农业转变。

2.现代集约持续农业是中国农业发展的必然要求。现代集约持续农业就是在实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农业现代化的过程中,调整结构,优化产业和产品构成;增加投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力;依靠科技,增加资源产出率;防止污染,保持农业生态平衡;增加收入,走向共同富裕;逐步建设成为一个资源节约型、经营集约化、生产商品化的现代农业。现代集约持续农业是可持续发展理论在农业方面的运用。它是以资源的可持续性利用和良好的生态环境为基础,以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为前提,以谋求社会的全面进步为目标,把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的统一作为最大目标。现代集约持续农业的建立有赖于人口、经济、社会、资源、环境关系的全面协调。

中国的基本国情要求发展现代集约持续农业。中国人多耕地少,人均资源相对紧缺,地区发展不平衡,经济、技术基础相对薄弱。近年来,农业生态系统总体生产力明显提高,但开发与治理不够协调,致使环境污染有所加重,人口的增长虽然已得到控制,但对经济和农业的压力却还在增大,同时,尽管农村经济迅速发展,但经济实力却相对落后。另外,人民购买力成倍增长,对农产品的消费需求压力也不断加重。这一切都要求中国农业发展必须走控制人口、资源节约型、生产集约化经营、保护生态环境、发展现代集约持续农业的道路,这是中国国情的必然选择。从西部地区的现实情况来看,发展现代集约持续农业就具有更大的可行性和必要性,也只有将现代化和集约化有机结合起来,走可持续发展之路,西部地区的农业和农村经济才能不断突破,实现跨越发展。

3.现代集约持续农业的目标、内容和重点领域。现代集约持续农业的目标,是以现代工业和科学技术为基础,充分利用中国传统农业的技术精华,实现持续增长的生产率、持续提高的土壤肥力、持续协调的农村生态环境以及持续利用保护的农业自然资源,实现高产、优质、高效、低耗,逐步建立起一个采用现代科学技术、现代工业装备和现代经营管理方式的农业综合体系。

现代集约持续农业所包含的具体内容是:在现代食物观念的引导下,确保国家食物安全和人民健康;进一步依靠科技进步,以继承和发展中国传统的农业技术的精华和吸收现代高新科技相结合;目前仍以技术和劳力密集相结合为主,逐步发展技术、资金密集型的现代农业生产体系。保护资源和大力保护农村生态环境;重视提高农民素质和发扬中华民族农业文化的精华;切实保证农民收入持续稳定增长;发展多种经营方式、多种生产类型、多层次的农业经济结构,注意逐步走向新的集体化、集约化和发展农村适度规模经济;在决不放松粮食生产与积极发展多种经营的基础上,从不同层次上优化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促进乡镇企业与农林牧渔、种养加、贸工农相结合,把农业和农村发展联系在一起,从而推进农业向专业化、社会化、商品化和产业化发展,逐步实现农业现代化、农村工业化、农村城镇化、农民文明化和城乡一体化的高层次结合。

现代集约持续农业是一个历史发展的渐进过程,在实施过程中,需遵循以下原则,即:从初级到高级、由局部到全面的循序发展原则;因地制宜、科学合理、多样化地开发利用农业资源原则;集约经营、持续发展原则;增收增效、共同富裕原则;防止环境污染、保护资源和环境原则。根本目的就是要实现农业的集约性、高效性、持续性和多样性,保证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兼优,促进农业持续发展、社会安定和国家富强。

现代集约持续农业的重点发展领域:

(1)建立农业持续发展是人类的科学管理体系,对已有的重大农业技术政策进行持续性评估,制定管理细则,提高持续发展的管理水平。

(2)建立食物安全预警体系,制定配套的食物安全政策,确保人民食物供应。

(3)建立实施“种植业三元结构工程”规程,有重点、分区域的进行试点和示范,制定不同区域的三元结构工程体系,并对资源开发、作物种植制度、养殖体系、加工体系、销售体系进行一体化的规划和建设。

(4)建立资源开发利用监测体系,制定相应的资源管理政策和法规。

(5)建立农业生态工程和环境保护体系,制定农业生态环境信息系统和模拟运行系统以及动态监测系统。

(6)建立持续性农业科学技术的推广体系。

(7)建立持续性农业知识和技术培训体系,通过多种途径,提高农民的文化和科学技术水平。

四、发展现代集约持续农业需要注意的问题

现代集约持续农业的发展是一项系统工程,任何就农业讲农业或从纯农业技术角度去研究解决问题的做法,都是很难达到目的。我国人多地少,人均资源相对不足,需要实行集约经营,集约利用耕地和一切农业资源,这是我国农业发展的基本出发点。但是从发展现代集约持续农业来说,还须从更高层次上去研究解决问题。影响可持续发展的因素很多,不同的国家和地区也有不同的重点。就世界范围来说,影响可持续发展的首要问题是环境危机。例如1998年在日本召开的世界气候会议指出:现在强调环境问题,已不是仅仅为了后代人着想,而是一个已经直接影响当今世界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问题”、“第一位的问题”。就中国和大多数发展中国家来说,影响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因素更要广泛和复杂得多,共同面临的任务是:控制人口增长,消灭贫困,保护与改善生态环境,加快农村现代化和农业产业化进程等等,以不断促进人口、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的相互适应和相互协调。

对于中国来说,既要巩固和加强农业的基础地位,又要有效地解决农业、农民和农村问题;既要继续提高农业的集约化水平,同时还要花很大的力气克服由于集约化而带来的一些新问题;既要加强农业资源的综合开发力度,又要做好生态环境的保护与治理工作,避免出現六、七十年代的“毁林种粮…‘超载过牧”“酷渔滥捕”和不适当的“围湖造田”等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以及水土流失、荒漠化、物种濒危的加剧与扩大等。按照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远景目标纲要的要求,我国农村经济相对发达地区,要加快农村现代化和农村产业化的进程;欠发达地区要加强扶贫攻坚力度,加快农村现代化进程。同时,两者都要把经济与社会放在同步发展的地位。

现代集约持续农业的内涵决定了我国实行可持续农业的难度和复杂性。在实践中,广大农民成功地创造和总结出不少有机农业、生态农业和传统集约化农业的经验和模式,而比较完整和比较成熟的现代集约持续农业的模式,还需要经过长期和坚持不懈的努力才能形成。发展现代集约持续农业也远非是农业等少数部门的事,还需要有政府的宏观调控、依靠科技进步和社会各界的协力运作。

现代集约持续农业的发展,还需要同步建立以产权管理为核心的资源资产管理体制,将资源核算纳入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要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必须改变“资源无价”的传统观念和现状,确立起资源价值观:资源本质是有价值的。在实际作法中,资源价值往往受到忽视,资源的开发和使用都是无偿的。生产对资源破坏浪费的行为无法通过价格约束。资源无价,资源不被当做资产。特别是资源性产品低价,加工产品高价,加剧了资源过快消耗。资源价值观要求对资源的社会再生产进行经济核算。必须要确定资源的价值与价格、形成补偿机制和良性循环;确定资源价值观,实行有偿占有和使用,使国有资源的所有权在经济上得以体现和保证。要逐步建立起以产权管理为核心的资源资产管理制度,将资源核算纳入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实行资源再生产产业化,以提高农业资源的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值得一提的是,西部地区的生态环境脆弱,水土流失严重,荒漠化加快,很大程度上是由于资源的无价或无偿使用造成的,因此今后西部地区要加快资源科学定价和有偿使用的步伐,在政府宏观调控的指导下,用市场手段和法律手段建立资源合理开发和保护利用的新机制和新模式。

发展现代集约持续农业是建立资源节约和集约型社会经济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建立起一个节约和集约利用土地、水、能源等自然资源的农村产业结构、农业种植结构、农业经营规模结构、农业种植结构、农业经营规模结构、技术结构以及消费结构和社会经济的空间结构,必须协调好人与自然的相互关系,不断扩大资源利用的空间。从长期看,我国有限的资源和空间要维系众多的人口和庞大的经济,应当通过调整进出口贸易结构,增加资源型产品的进口,减少资源型产品的出口,来缓解资源不足对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制约作用。我国各地区自然资源禀赋、生存空间规模和利用条件差别很大,经济总量和结构、人口和社会特点也不尽相同,因此,各地区要根据具体条件建立区域特色的资源节约集约型的经济体系。就西部地区而言,要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前提下,依靠科技进步,充分挖掘现有资源潜力,因地制宜地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发展农产品产后加工诸多环节,加快产业化进程,不断提高附加值,最终实现集约、高产、高效、持续的开发原则。

论中国农业现代化与持续化 篇4

中国农科院副院长、研究员章力建说,由于长期大量不合理施用农药、化肥、除草剂、生长调节剂等化学合成物质,不当处置畜禽粪便、农田废弃物,工业、生活污水灌溉,以及“三废”不达标排放、酸雨等,使农业生产环境污染不断累积和加重,构成了从水体-土壤-生物-大气的立体污染,正日益对包括粮食在内的各种农产品产量和质量产生负面影响。

目前我国耕地质量土壤肥力下降和质量退化现象相当严重,低产农田面积高达40%左右,污染农田约占耕地总面积的六分之一,农田中有机农药残留量高达50%-60%。水污染也日趋加剧,据国家环保总局发布的数据,全国地表水除珠江水系、长江干流及主要一级支流水质以二类水体为主以外,其余各流域水资源均已遭受不同程度的污染,水体污染较严重的地区主要处于农业产区和经济较发达地区,全国大约有650-700万公顷的农田使用污水灌溉。另据水利部普查,我国水土流失面积已达367万平方公里,占国土总面积的三分之一以上,全国有40%的土地受到酸雨的危害。

中国农科院农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研究员曾希柏认为,影响我国农产品产地环境最主要的因素首先是工业与生活废弃物大量排放。其次是滥用农业化学品,单位面积化肥、化学农药施用量均超过世界平均水平的3.5倍。三是农业废弃物,约三分之一的畜禽粪便和作物秸秆被随意排放和焚烧、丢弃。

中国农科院农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研究员杨正礼说,由于工业和生活污染加剧等原因,我国农业生态系统遭到严重破坏,各种灾害增多。农田受灾成灾面积由上世纪50年代的910余万公顷增加到80年代的2000余万公顷和90年代的3110余万公顷。半个多世纪以来,每年因灾害引起的粮食减产量约400亿公斤。

自2002年起,国家环保总局开展题为《典型区域土壤环境质量状况探查研究》的调查,结果显示:珠三角部分城市采样点中有近40%的农田菜地土壤重金属污染超标,其中10%属严重超标。

珠三角调查区域中,重金属超标元素主要为镉、汞、砷、铜、镍。其中,土壤中汞含量明显增高,增加幅度多在70%-150%。镍在珠三角地区的超标现象也比较明显,该地区某城市镍超标达到59.3%。本次调查中约有50%调查区土壤中铅含量水平明显增高,增高幅度大多在30%左右,且主要集中在珠三角地区。不过,对照标准,珠三角地区土壤的铅含量并未超标。

该调查项目珠三角区域的负责人、广东省生态环境与土壤研究所研究员万洪富认为,重金属只是污染的因素之一,除此之外珠三角土壤农药残留物污染、硝酸盐、亚硝酸盐、有机物污染等污染也不容乐观。一些以前很少涉及的持久性有毒有机污染物如有机氯农药、氯苯、多环芳烃和邻苯二甲酸脂等污染物质,普遍在珠江三角洲区域的土壤、农作物、底泥和灌溉水中检出。农作物农药残留污染也十分严重,“六六六”和滴滴涕农药残留普遍检出竟高达95%以上,其它几种有机农药的检出率也都在48%以上,特别是蔬菜中的有机磷、硝酸盐和亚硝酸盐含量超标已严重威胁到人类的身体健康。

近几年珠三角工业发展迅速,但是环境治理没有跟上。在一些地方小型电镀厂、造纸厂、火力发电厂的“三废”没有经过规范的处理就直接排放,污染了当地的土壤。还有就是受当地地理特点影响,如在西江流域,镉、镍等重金属元素在土壤的成土母质中含量很高。重金属污染具有隐蔽性或潜伏性、不可逆性和长期性,造成的后果很严重。而当地农民使用农药化肥极为不规范等原因造成的农药残留物污染、亚硝酸盐污染等污染,其处理方法相对重金属污染则较简单。

万洪富建议,把好“产前、产中关”。第一是蔬菜产地环境的标准化,即建立相关的标准体系,科学调查产地土壤环境、选址合适优良的产地;第二是种植过程中的标准化,规范化管理,严格执行化肥、农药、除草剂等施用的方法和用量。

随着农药化肥使用量的增加,大量有害有机化合物残留于土壤中,既破坏了农田生态系统,又危害了农产品的安全.因此,利用微生物技术,加快新型高效微生物肥料的应用,促进微生物农药的使用,加速饲料微生物学的发展,防治环境污染微生物,利用生物净化微生物,治理农田污染及保护环境,扩大微生物资源来源和开发利用研究,推动农业可持续健康发展,增强我国农产品市场竞争力,有十分重要的经济意义.据薛惠尹报道,我国城市与工业废水年排放总量达4×1010吨,其中工业废水排出镉、汞等重金属为2700吨左右,且相当一部分污染物通过灌溉途径进入农牧业生产环境;我国大约有40%的地面水源不符合农田灌溉水质标准,直接影响灌溉农田面积约3.2亿亩;全国有8000万亩左右的农田采用污水灌溉,其中约70%主要或唯一依靠污水作为灌溉水源。

灌溉水源中的镉、汞、铜、锌等重金属一旦进入土壤,就会被农作物吸收,从而残留在农产品中。受污染的水源和农作物还会危及畜禽健康,使畜禽产品受到污染。

另据陈同斌(1998)报道,目前我国受镉、砷、铬、铅等重金属污染的耕地面积近2000万hm,约占总耕地面积的1/5,其中工业三废污染耕地1000万hm,污水灌溉的农田面积达330多万hm。

(另据国家环境保护总局.中国环境统计年报[R].,2001年全国废水排放总量为433亿t,其中工业废水203亿t,生活污水230亿t。废水中有毒有害物质44.6万t(包括汞、六价铬、铅、砷、挥发酚、氰化物、石油类、氨氮),其中汞5.6 t,镉118.1 t,六价铬121.4 t,铅533.9 t,砷463.4 t,挥发酚2445.7 t,氰化物899.5 t,石油类28734.2 t,氨氮413057.8 t。

沈阳张士灌区是一个较为典型的实例,该区用污水灌溉20多年后,已造成耕地污染面积250多 hm,其中镉污染最严重。天津近郊因污水灌溉导致2.3万hm农田受到污染。广州近郊因污水灌溉导致农田污染面积达2700 hm。20世纪80年代中期对北京某灌区进行的抽样调查表明,大约60%的土壤和36%的糙米存在污染问题。

据报道,仅浙江省受三废污染的耕地面积就达33.33万hm2,占全省耕地总面积的20%以上。浙江富阳郊区及富春江沿岸某些地段因采矿和冶炼活动引起的农田污染面积达数千亩,人和畜禽中毒事件时有发生。22222

2据赵其国院士估计,我国受污染土壤面积达到1×107 hm,矿区土壤有2×106 hm,石油污染土壤有5×106 hm,固废堆放引起的污染土壤有5×104 hm。

土壤遭受重金属污染后会通过食物链危害人体健康,引起癌症或其他疾病,导致农作物减产和品质下降。据不完全统计,因重金属污染而引起的粮食减产每年达1000多万吨,被重金属污染的粮食达1200万吨,两者合计经济损失至少200亿元(陈同斌,1998)。土壤重金属污染可使农产品品质下降。我国大多数城市近郊土壤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污染,许多地方粮食、蔬菜、水果等食物中镉、铬、砷、铅等重金属含量超标或接近临界值,不少地区已发展到生产“镉米”、“铅米”及“铜米”的程度。

沈阳张士灌区被污染的耕地达250多公顷,该地生产的稻米中镉含量高达0.4-1.0 mg/kg。江西某县有44%的耕地受到污染,并形成670 hm的“镉米”区(陈同斌,1998)。据报道,广西贵港叶菜蔬菜铜污染超标高达11.81倍,广东珠海叶菜类蔬菜镉污染超标20.10倍,天津北排污河灌区芹菜汞超标9.9倍,河南郑州大枣镉污染超标8.67倍,山东新泰羊肉铜污染超标倍数则高达11.03倍(薛惠尹,1999)。

我国以占世界7%的耕地养活占世界22%的人口,资源和环境的压力要远远高于其他国家。进入21世纪,面对巨大的人口、资源和环境压力,我国农业集约化水平也在不断提高,化肥农药等的施用成为提高土地产出水平的重要途径。中国现在是世界上最大的化肥使用国。2004年,中国的化肥施用量已经达到4637万吨,氮肥的使用量占全世界的近30%。中国化肥的平均施用量是发达国家化肥安全施用上限的2倍,平均利用率仅为40%左右。从趋势上看,中国的化肥施用量还在逐年增加。2001年,全国化肥施用量比2000年增长2.6%,2002年增长率为2%,2003年增长率为1.68%,2004年增长率为5.1%。(数据来源/中国统计年鉴2005年)中国还是世界上最大的农药使用国。1983年,我国农药的使用量是86.2万吨;到2003年农药的使用量已达到132.5万吨,比2002年提高1.85个百分点。农用塑料薄膜的使用量也在逐年增加。2003年,农膜使用量已经达到了159.2万吨,比 2002年增长了3.44个百分点。

化肥、农药、兽药、农膜等的过度使用,已经导致了严重的农业污染。首先,中国的化肥施用水平早已超过了发达国家所设置的防止农业环境污染的化肥安全施用上限。而且,中国化肥投入以无机氮、磷为主,化肥利用率相对较低。未被利用的氮、磷元素一部分被土壤吸附,一部分通过地表径流、农田排水进入地表和地下水体,成为农业污染源之一。目前,中国每年有超过1500万吨的废氮流失到了农田之外,污染了地下水、导致水体富营养化和空气污染等环保问题。其次,农药过量施用。据统计,目前中国农药的过量施用在水稻生产中达40%,在棉花生产中超过了50%。在一些高产地区,每年施用农药可达30多次,每公顷用量高达300公斤以上。第三,兽药安全性较低,滥用和超标现象严重,饲料中添加违禁药品的现象仍然比较普遍。

随着国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肉食品的消费也在增加。近年来,中国畜禽养殖业发展迅猛,畜禽养殖业污染排放也成为一个大问题。目前,我国每年的畜禽粪便总量达 25亿吨,全国畜禽养殖污染物的产生量是工业固体废弃物的2倍多,其中有相当一部分没有处理或回收利用,这些污染物一方面污染周边环境,另一方面造成河流、湖泊、海域水体的富营养化。

2、危害 2222

2农业污染已给我国的环境、经济和社会带来了严重危害。农业污染的危害包括两方面:一是化肥。农药等过度使用产生的水土和空气污染;二是农产品污染。

(1)农业污染已经给水环境、土壤环境等带来破坏性影响。全国每年农药、杀虫剂使用量除30%多被作物吸收外,大部分进入了水体、土壤及农产品中,使全国933.3万公顷耕地遭受了不同程度的污染。根据2003年《中国环境状况公报》的数据,我国7大水系400多个重点监测断面中,32%的断面水域属IV、V类水质,近30%的断面属劣V类水质。我国地下水水质在基本稳定的基础上有恶化趋势。大部分城市和地区存在一定程度的点状或面状污染。农业污染还会破坏土壤结构,使土壤肥力下降,土壤的生物进程被破坏。被污染土壤的恢复需要很长时间,有时甚至是不可逆的。如在昆明市的斗南镇,由于土壤被污染,这里的农民已经不再种植蔬菜,因为蔬菜的药残太高,已经无法食用。

(2)农业污染已经对食品安全和人体健康构成威胁。首先,我国农产品中药残超标问题依然严重,直接威胁着人体健康。2005年4月,农业部组织有关质检机构对我国37城市蔬菜中农药残留、20城市畜产品中“瘦肉精”污染及磺胺类药物残留、5城市水产品中氯霉素污染情况进行了内的第二次例行监测。监测结果发现,52种蔬菜3845个样品中农药残留超标样品318个,超标率为8.3%,豆类蔬菜农药残留超标率最高。造成超标的主要原因是禁用农药的使用没有得到根本上的控制。(数据来源:农业部2005年第二次农产品质量安全例行监测报告)药物残留如果通过食物链进入人体,并在人体内累积,将会给人体健康带来极大危害。其次,农业污染物未经处理排入各种水体,加之公共卫生设施落后,农村大量人口饮用水不安全。目前,我国农村有3亿人饮用水不安全,其中有1.9亿是水质问题。另外,我国将近一半的湖泊处于严重的富营养化状态,主要是由于这些区域的农业污染和人畜粪尿排放造成的。农业污染使水质变坏,会引发一些疾病,给劳动者的健康带来危害。据调查,累积于饮用水源特别是井水中的化肥氮磷和农药对至少13个省份、数以百万计居民的健康构成威胁。此外,土壤污染也会经过食物链,通过粮食、蔬菜、水果和肉类等进入人体,对人体健康造成影响。第三,畜禽污染物处理不及时和不当,可能传播人畜共患疾病。人畜共患疾病的载体主要是家畜粪便及排泄物。据世界卫生组织和联合国粮农组织资料,由动物传染给人的人畜共患传染病至少有90余种。随着畜禽规模化生产的发展,养殖场及动物屠宰场在建设过程中,如果卫生和环保设施跟不上,畜禽污染物处理不及时和不当,必然带来粪便、臭气的污染和废弃物的扩散。这些污染物通过水循环、大气循环又会对动物体造成污染,特别是畜禽粪便、排泄物和屠宰场、加工厂的污水,还可能造成疫情蔓延。

(3)农业污染导致的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会影响农产品出口。20世纪90年代以来,由于农药兽药残留、重金属含量等技术指标超过外方限量标准,我国出口农副产品不断遭遇被拒收、扣留、退货、索赔和中止合同等事件,部分传统大宗出口创汇商品甚至被迫退出了国际市场。近年来,发达国家对我国出口农产品的品质、质量、卫生、安全等技术要求越来越严格,技术壁垒越来越高,我国的主要出口农产品,如水产品、谷物、畜产品、蔬菜水果、茶叶、蜂蜜等都遭遇过此类问题。

论中国人口与可持续发展论文 篇5

中国在不到全球7%的耕地上解决了占世界22%人口的吃饭问题,这是一件了不起的工程,同时它也说明了中国人口对土地和粮食的压力。中国陆地总面积为960万平方公里,是世界最大的国家之一。在现有的.经济技术条件下,可被农林牧副渔业和城乡建设利用的土地占总面积的三分之二,其他三分之一则是沙漠、戈壁、冰川、石山或荒漠,利用难度很高,成本极大。1952年,中国耕地面积为16.2亿亩,人均耕地面积为2.8亩。当时世界人均耕地面积是5.5亩。虽然与世界平均水平相差一倍,却是中国50多年的最高水平。1997年,中国的耕地面积约为14.3亿亩,人均只有1.15亩,比1952年下降了一倍多。1952-1997年间,耕地面积减少了近2亿亩,人口却增长了6亿5千万,人多地少的矛盾大大加剧。随着人口数量的增加和耕地面积的减少,中国的人均耕地面积还将进一步下降。预计15年后,人均耕地面积将下降到1亩以下。由于人均耕地面积不断减少,加上农业现代化的发展,使农村出现了大量的剩余劳动力。目前,中国的农村剩余劳动力约为1.5亿,到本世纪末,很可能突破2亿。人口与土地之间的关系不仅表现在人均耕地面积的减少,而且表现在对土地环境的污染破坏和人均粮食产量的徘徊不前。由于人口增长对农产品的需求压力,迫使农民高强度地使用耕地,使耕地的污染和退化严重。目前,提高粮食产量的主要办法是大量使用化肥和农药,这使土地的结构遭到破坏、肥力下降、板结贫脊。耕地资源数量的减少和质量的下降,已经成为中国农业生产和经济发展的一个不利因素。中国的粮食生产在过去的50多年里有惊人的提高。1949年,中国粮食产量为2264亿斤,人均产量416斤;1997年总产量增长到9883亿斤,人均产量约为800斤。在这期间,粮食总产量增长了3倍,但是由于同期人口总数从5.4亿增长到12.36亿,使人均产量增长不到1倍。目前,农业生产是困扰中国政府的一大问题。政府年年强调粮食播种面积,但我们仍然感到粮食供给处于紧张状态。中国的粮食亩产现已接近世界最高水平,进一步提高的潜力已远不如过去,因此,为支持中国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提高人均粮食占有量,就必须降低人口的增长速度。

(二)人口与森林和草原

尽管中国坚持不懈地植树造林和保护森林资源,但是由于历史条件和自然条件的限制,目前,中国的生态环境仍比较脆弱,森林资源供求矛盾十分突出。中国的人口增长对木材产生了巨大的需求,一方面是对木材制品的需求,另一方面是对薪柴的需求。这种需求驱使人们对森林的大量坎伐。据统计,在全国140个森林局中,已有61个局处于过度采伐状态,25个局的森林资源已经基本枯竭(曲格平,李金昌,1991年)。目前,中国的用材、薪柴、纸浆和其他林业经济产品的供应都很紧张。与此同时崐,由于人口增长对粮食和耕地的需求,加剧了开荒毁林的过程。随着牧区人口的快速增长,中国的草原出现了超载放牧和过度开垦的现象,其后果是草原的沙漠化。中国的沙漠专家警告:如果不采取措施,到本世纪末,将有8万平方公里土地沙漠化。由于森林和草原的破坏,使水土流失严重。中国每年流入江河的泥沙量多达50多亿吨,涉及11个省区,主要在黄土高原和南方的丘陵地区。黄河每立方米水含沙量在37公斤以上,为世界第一。长江每立方米水含沙量也达到了1公斤以上,为世界第四。长江上游多为红色土壤,土层最薄的地区只有4厘米,土层下则是坚硬的岩石。森林的开采、草原的沙化和水土的流失与人口增长有直接的关系。因此,控制人口增长,减少牧业和林业人口,实现人口的产业结构转变,是缓解森林和草原生态环境危机的一项根本性的措施。

(三)人口与矿产和能源

中国是世界上能源储藏比较丰富的国家之一。各种矿产资源种类比较齐全。有不少矿产资源储量在世界上居前列。但是,由于中国人口众多,人均资源占有量并不高。由于人口迅速增长,高耗能工业广泛建立及能源价格长期偏低,使中国的能源供给长期处于紧张状态。各种预测表明,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国的能源供需矛盾将进一步激化,能源利用所产生的环境污染问题也将进一步加剧。近年来,中国农民滥采矿藏的问题十分严重,这无疑是农村剩余劳动力对自然环境的直接冲击。为保证矿产能源的长期和有效供给,提高开采效率和减少开采利用过程中的环境污染,是中国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得以实现的基本条件之一。

(四)人口与水资源

中国陆地水资源总量为2.8万亿立方米,居世界第六位。虽然水资源的总量不少,但利用难度较大。原因在于:一是时间分布不均匀,水资源东南多、西北少;二是时间分配不尽人意,大部分降水量集中在夏季,而且年际变化大。人口的增长对水资源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人口的增长使水资源短缺现象更为突出。1949年以来,中国人口增加了一倍多,相当于人均水资源减少了一倍多;与此同时,生活、生产用水量急速增长,逐步出现了大片的缺水现象。以北京市为例,1962年前,北京市的水资源是供过于求,此后,随着人口的增加,生产的发展,使用水量急剧上升,1970年基本上处于供需平衡状态,此后,水资源危机开始出现,目前水资源短缺已经成为北京市生产和生活的一个重要问题。

2、人口的增长间接地使水资源总量下降。主要表现在:一是人口增长对耕地的需求导致“围湖造田”,破坏了地表水;二是人口增长导致对地下水的超量开采,减少了地下水的总储量。由于超采地下水,一些城市发生了地面下沉,一些沿海城市还出现了海水侵入,影响了地下水的质量。

3、人口经济活动导致了水体的严重污染。目前,中国每年的废水排放量约为350-400亿吨,其中三分之二以上的工业废水平大部分未经处理直接或间接地排入水体。地下水的情况也与此类似,大部分城市地下水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污染,特别是北方城市地下水的硬度逐年上升。

四.总结

试论中国儒家思想与法治现代化 篇6

[论文摘要]在我国优秀的传统法律文化中,儒家思想的影响贯穿始终。如何在法制现代化过程中继承儒家思想,是当代法学界面临的困难之一。法律文化是法治现代化过程中的一个重要因素。在法治现代化过程中,必须客观地看待中国传统法律文化中的儒家思想,对其有用的优秀成分加以继承和利用。只有这样,在实现法治现代化时才能更好地构建和传承我们的学术传统,捍卫我们的文化传统。

[论文关键词]儒家思想 法治 法治现代化 影响

当前中国正经历着一场前所未有的法治现代化革命,儒家思想是中国几千年历史产生的文化产物,是中国法律观念的历史积淀。儒家文化是我国传统文化中占至上地位和最深影响的。纵观近代中国,文化思潮的演进夹杂着政治的创新,处处可见社会变革后面传统文化的深重危机。传统文化是法治现代化的内源动力。中国的法治现代化过程不仅仅是立法、执法和法律制度的变革过程,从本质上也是在扬弃传统法律文化价值基础上的法律文化的重构过程。在法治现代化过程中,必须客观地看待中国传统文化。

一、儒家文化的内涵

(一)德主刑辅、出礼入刑的指导思想

孔子在《论语 为政第二》中曾说:“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礼,作为一套有着深厚渊源的道德原则,作为人们一贯奉行的行为规范而存在。中国古代社会是典型的宗法和君主专制社会,作为正统法律文化的儒家法律文化曾长期占据统治地位。儒家的 “礼”作为社会行为的根本准则,“出礼入刑”、“德主刑辅”等思想使法律成为儒家伦理教化的补充和附属。从本质上,礼治所体现的乃是以宗法家族为本位的个人与社会、个人与家族、个人与国家的关系图式。在礼法的关系上,礼是法之体,法是礼之用,礼主法辅;以礼率法,出礼而入法。强调道德教化作用为主,法律强制为辅,主张“礼治”、“德治”、“人治”,轻视法律的作用。道德规范对法律世界介入非常广泛,道德上的要求与法律的设定精神是相契合的,触犯法律的行为必然是不道德的;有悖道德的行为则也是非法的,甚至是犯罪行为。德治成为衡量和评判全部法律制度的价值尺度。从而导致了民众对法律的不信任,影响法律权威和机制的建构,动摇了法律在治理国家中的重要地位,从而最终导致了人治主义在传统中国几千年的统治。

(二)深受儒家思想影响的人治主义

在中国传统社会里,皇权是至高无上的,法律从属于皇权的绝对神圣性。在权力与法律的关系上强调权力大于法律,主张权力是法律产生的依据和法律存在基础,法律受权力的支配和制约,是实现君主个人专制的工具,传统中国未能出现在西方政府形成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的法律制约。“宗法制的精神支柱和基本原则就是“亲亲”和“尊尊”,宗法的伦理精神和原则渗透和影响着整个社会,形成了“君君、臣臣”、“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的严密的君臣等级体系。在这

样一个严密体系里,臣民服从的不是法律,而是权力。这种法律文化培育了臣民意识、权力崇拜和官员的治民思想。在中国长达数千年的封建社会,“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这种政治格局造成了人们普遍存在的权威主义的思维习惯,百姓普遍形成了崇圣上,向君主求是非,抱着对圣王明君的期待心理。

传统的中国一直是处在自然经济一统天下的局面下,自然经济的典型特征是经济在以人的依赖关系所组成的单位内独立进行的,因而产生出人与人之间的依赖关系。并衍生出儒家礼教的家族本位价值取向。它建立在古代宗法结构基础上,其目的是为了建立“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尊卑有序的社会秩序。整个社会奉行义务本位,个人的正当合法权益受到压抑,个人的权利和自由被忽视。其法律精神蕴含着对平民大众自主权利的否定、压制乃至剥夺。在这种礼治秩序下,个人不是独立存在的实体,而是社会性的存在物。社会个体的思想、感情、态度、行为与个性,都被置于家族纲常名教的规范体系之中。在确认社会总体利益的前提下来规定一般个人的权利和义务,而不是从个人的权利义务出发,来维护某种社会秩序。在这种社会氛围里,个体的独立性相应的会存在缺失,人们相互间的依赖关系成为其物质生产的社会关系的共同特征。个人要想拥有权利,就要靠自身在社会中具有怎样的身份,或占有怎样的社会地位;要靠自己对某种职责和义务的充分履行,还要靠主体对伦理纲常的认同。个体既渺小又无足轻重,这就造成了人们对自身权利意识的淡薄。

(三)以“和合”为最高价值理想

儒家哲学最高标准的“和谐”是整个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的最高价值理想。“和合”是中国文化的精髓,亦是被各家各派所认同的普遍原则。无论是天地万物的产生,人与自然、社会、人际关系,还是道德伦理、价值观念、心理结构、审美情感,都贯通着“和合”。“和合”二字,意指和谐、和睦、和平、联合、结合、合作等。“和合”是在多种并存的、矛盾的、甚至是对立事物中的协调与结合、统一与发展,进而达到平衡协调的一种状态。儒家所倡导的中庸思想,为我国传统法文化中的无讼思想、礼法结合、刑罚用中、抑强扶弱、追求和谐的精神贯注了新的活力,使传统法文化充满了浓厚的伦理色彩与和谐精神。在古代的立法、司法中形成了仁道与中道的和合,促进了儒家法思想与我国传统法文化的新发展。儒家将中庸思想运用到社会关系方面,把无讼视为和谐,创造了独特的无讼法律文化。以天人合一为哲学基础的中国传统法律文化,其价值目标是要寻求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秩序和谐。传统中国的法律文化以秩序为重心,“无讼”法律文化意识是这一价值取向的本质内容,人以无讼为有德,以诉讼为可耻,“无讼”是理想的社会目标。儒家思想在2000多年封建社会延续发展过程中所蕴涵的“协调”、“和为贵”、“和而不同”、“和谐共生”等和合理念,对我国的民族精神、法律意识乃至风俗习惯的形成与发展都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

二、法治现代化的内涵

法律文化是人类在法律生活和历史积累中,在与自然、社会、经济、其他文化形式的广泛联系中所形成的,以法意识、价值观念、行为方式、法律规范与制度、法律设施等内容的文化现象和文化过程。作为一种文化现象的法律,凝结着人们在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主观力量和才能。要正确认识、继承和发扬传统法律

文化,必须首先要认清、把握传统法律思想的精神实质所在。亨廷顿曾经说过:“现代化首先意味着相信人有能力通过合理的行动改变其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它意味着摆脱外界对于人的束缚,意味着人从神、命运和定数的控制下获得普罗米修斯式的解放”。将个人权利,特别是个人的自由和财产权利从传统习俗规范中解放出来,进而对政治权力的一定淡化——法治现代化就由此开始。法治现代化的发展既离不开政治体制的现代化,更离不开其赖以建立和运行的首要因素——人的现代化。由传统人治社会向现代法治社会转型、由传统集权体制向现代政治体制转换的进程中,政治文明的建构、权力制约机制的确立固然十分重要,但在政治革新与运作的全过程中起主导性、能动性作用的,始终是活生生的人。人的现代化是包括政治现代化在内的一切现代化建设伟业的基石,只有实现人的现代化与政体的现代化的同步推进,双向互动,才能真正建立现代法治国家。总之,建立现代法治国家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很多方面的因素共同配合。

三、儒家思想对法治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意义

任何文化与制度都存在于传统之中。法治现代化建设不是一项空中楼阁的事业,有其历史的延续性特点。儒家思想的产生主要是由中国独特的地理环境、生产方式、社会组织结构以及与上述条件相对应的中国传统文化决定的,诞生了中国伦理型文化,也导致了我国法文化的诸多特征。正如公丕祥所指出的“缺乏传统的民族文化心理的支持与认同,无论现代社会秩序受到现代法律规则怎样强化,它也是脆弱不稳定的”。在法治现代化的过程中,必须重视传统法律文化的影响,离开一定的法律传统,社会秩序的内在历史根基往往是不牢固的。儒家思想在许多方面体现了中华民族独特的气质和心理,深刻影响着广大中国人的法律心理与行为,其中包含着许多优秀的成分,在法制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我们要加以继承和发扬。

从文化心理层面看,儒家思想是中国进行法治建设必不可缺的源泉和基础。其中包含着许多先进的成分,它不仅可以为现今的法治建设提供心理支持,而且其自身的有益的方面还可以作为法治建设本身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而为人们所接受。如前述的“礼法兼治”的社会综合治理模式,将法律建立在民族的伦理道德之上,通过礼法互动来保证国家机器的有效运转。人本主义是儒家思想的哲学基础。孔子主张集中反映了其民为邦本的思想。最后到西汉的儒家思想,其人本主义的理论经过历代思想家的发展与弘扬,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人本主义传统。虽然民本思想和民主思想不能混淆,但是它们之间有一定国家政治之本位。公众对政治权威,对合法性的认同,是公众认同法律的前提和基础。所以,我们要批判地吸收,充分认识到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文化中的人本思想,要求我们必须尊重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大力加强民主政治建设,保证人民群众真正能够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各种权利,以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价值目标。

当然,我们也要对儒家思想进行改造。中国传统法律文化毕竟是在古代农业社会中产生、发展的,根植于古代农业经济,是当时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产物,其内容与现代法治精神有天壤之别。但是儒家思想已经深深植入中国人民的性格之中,无论是消极的部分还是积极的部分都依其固有的惯性影响,积淀于民众的心底,并支配人们的行为,从而对法治活动产生深刻影响。一味地借鉴和移

植西方法律,势必会产生“水土不服”。中国的法治建设必须和中国的法律传统进行有机结合才能发挥真正的作用。传统法律文化要实现现代化必须与时代同步,用新的符合现代法治精神的内容去替换传统法律文化中不符合时代发展的内容,利用传统法律文化的固有载体来表达现代法治的内在要求,不断注入新的内容,否则就没有生命力,也唯有如此,才能使民众真正地接纳、吸收。

四、结语

论中国农业现代化与持续化 篇7

1 农业资源的概念

所谓农业资源, 就是指包农业自然资源、农业社会资源等人们在从事农业生产或农业经济活动中可以利用的各种资源。农业生产可以利用的如土地资源与水资源、气候资源以及生物资源等自然环境要素都属于农业自然资源。农业经济资源则是指直接或间接对农业生产发挥作用的社会经济因素和社会生产成果, 包括从事农业生产和农业经济活动中可利用的各种资源, 如农业人口和劳动力的数量和质量、农业技术装备、交通运输、通讯、文教和卫生等农业基础设施等。所有这些资源作为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支撑系统, 都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而资源的丰富程度与质量高低、以及开发状况则决定了农业资源的作用程度。在农业发展过程中, 农业资源作为生产发展的物质基础已成为评价和衡量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指标。因此实现农业可持续利用的关键就是合理开发利用农业资源。

2 农业资源的分类

2.1

农业社会经济资源包含农业资本与劳动力资源, 农业科技资源以及服务性资源。这之中的农业资本不仅指农业实物资本, 也包含了区域农业金融资本, 劳动力资源指劳动力的数量和以体力、智力、能力等为主的劳动力质量, 传统的优势技术与农业科技人员的结构水平, 技术装备等现代化技术构成了农业科技资源, 服务性资源则是以农业科学技术的普及教育水平与设施水平、管理水平等直接为农业的各种社会服务。

2.2

农业自然资源包括土地资源、矿产资源、水资源以及气候资源。

3 农业资源的特点

3.1

农业资源包括农业自然资源与农业经济资源, 首先由生态经济系统的整体观点出发分析农业自然资源, 具备以下特点: (1) 农业资源的地域性。各个区域的气候条件差异, 以及地表状况的复杂变化使得不同地域的农业资源具有其独特的类型。 (2) 农业资源具是由多结构、多层次、多因素以及多功能组成的大系统, 其组成系统的各要素是相互制约相互依存的一个有机整体。例如土地资源、水资源和气候资源等多个子系统组成了农业自然资源, 而子系统土地资源又是由土壤、地貌、岩石等若干要素组成, 这其中水土流失以及生物群落的变换导致生态系统的退化, 各要素之间存在着复杂依存与制约关系。 (3) 持续性特点。农业自然资源中大部分资源是可更新并循环使用的, 只要利用合理就可持续性利用, 反之就可能使之受到破坏, 从而降低其生产能力。 (4) 农业资源是不断发展变化的, 因此具备动态性特点。动态性特点指农业资源本身随经济发展和技术进步而导致的范围变化, 也包括农业自然资源和农业社会经济资源在时空两方面的不断变化。

3.2 农业经济资源的特点。

(1) 农业劳动力资源具有稀缺性和价值性。农业经济资源中农业劳动力通过劳动创造了价值, 伴随着农业自然资源需求的增加, 农业劳动力逐渐表现出了稀缺性以及价值性。 (2) 任何农业资源都有一定的数量限制, 因此农业经济资源具有数量的有限性和潜力的无限性特点。人类在一定的技术水平下利用资源的能力、范围、种类也是有限的, 同时农业自然资源是可更新与循环的,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 其利用范围不断扩大、利用效率也在不断提高。

4 我国农业的现代化管理特征及现状

农业现代化是人类历史发展的必然选择。所谓农业现代化, 指利用现代科学技术、管理方法、科学知识以及现代工业将农业建成具备高效经济效益、生态效益以及社会效益的可持续利用发展的农业过程, 这大大提高了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4.1 我国农业现代化管理的特征。

(1) 利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农业。在农业生产过程中运用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 这就使得现代科学技术在农业增产中逐渐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农业生存产由原来的依靠土地与劳动力转变为依靠现代科学技术。 (2) 利用先进的市场管理手段。结合市场化原则, 健全统分结合的互动协调发展机制, 真正实现种养加工产供销、农工商一条龙综合经营农业, 经营由分散的家庭经营向专业的适度规模经营。 (3) 运用现代科技对农业进行提升, 现代装备对农业进行武装。现代化农业管理中为了不断提高现代科技对农业增产的贡献率而将先进农业技术应用于农业生产过程中, 由原始的依靠土地与劳动力要素来提高农业增长逐渐转变为依靠科技与资本的投入来实现。同时以现代化的物质装备为基础的集约化、高效率的适用现代生产投入要素, 发展资本密集型、劳动节约型的现代农业, 从而使得农业生产又依赖自然生产转向发展可控制的设施生产。 (4) 劳动力专业素质较高, 从事农业生产与经营的劳动者逐渐转向高素质专业化, 这些劳动力具备现代化水平知识与技能, 在管理与经营方面具备一定的水准。

4.2 目前我国农业现代化管理中面临的问题。

(1) 农业基础相对来说较为薄弱, 这就限制了农业综合能力的提高。自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农业生产有了较大的发展, 但保持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基础条件还不够稳定, 农业生产基础设施建设还需要提升, 从而加强农业生产过程中的抗灾、防灾能力。 (2) 机械化生产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之一, 在我国, 耕地依然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这恰恰是与实现农业机械化大生产是无法适应的。我国农村人口占据很大比例, 若不结合我国国情而以大庄园式承包制度取代现有的家庭责任承包制度, 多余的农村劳动力安置问题将成为一项重大问题。因此, 这不仅仅是承包制度的转变问题, 更是要有一系列的保证措施来解决剩余农民的归属问题。

5 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特征

5.1 目标具有多元性。

农业可持续发展要重视提高农业产品的产出率与质量的同时, 也要注重社会及生态效益, 将生态可持续、经济可持续及社会可持续发展统一结合起来。

5.2 农业增长方式的集约性。

可持续发展中, 科学技术是动力, 将现代科学技术与现代工业装备结合起来, 同时运用现代管理手段对农业进行有效优化, 从而使得农业综合生产力能够持续提升。

5.3 生态可持续性。

遵循自然生态规律保证生态平衡是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前提, 因此杜绝各种农业生产的污染危害, 同时严格治理破坏天然植被进行矿产开采尤为重要。

5.4 保证人口的适度性。

人口的增长为农业生态环境带来了巨大压力, 可见, 提高人口素质、控制人口数量才能保证农业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6 我国农业资源利用现状及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6.1 我国农业处在传统转向现代农业的过渡时期, 因此面临的农业资源利用现状较为严峻。

首先就是农业资源承受的压力正在逐渐增长。尽管我国自然资源总量相对大, 但人均资源占有量却较低, 并且人均资源数量和生态质量仍在继续下降或恶化。现就农业资源分析, 我国农用地占土地总面积的三分之二, 人均占有量相当于世界人均量的30%。这其中耕地面积18.37亿亩, 居世界第四位, 人均1.41亩, 占世界人均量的40%。据有关部门预测, 在2030年我国人口将达到巅峰, 即还要增加3亿多人口, 那么有关农业资源的制约还将增大, 由此可见因而我国的粮食安全问题以及农业资源利用问题依然面临重大压力。其次, 我国农业资源过度利用严重, 水土流失面积在日益增长。有数据显示, 在近十年间, 治理面积20.4万平方公里, 流失面积却高达54.3万平方公里。再者, 相对发达国家的而言, 我国农产品质量、档次较低, 从而在国际市场中的竞争力较弱, 造成资源闲置与浪费。

6.2 结合现状问题的可持续发展对策分析。

(1) 对稀缺资源的利用要节约。当今资源短缺严峻形势下, 除了要运用技术及经济手段开发新资源, 从而代替原稀缺资源外, 还要建立健全资源产权制度和有价有偿使用制度, 通过实行资源可持续利用管理手段来达到有效节约并持续利用资源的最终目的。 (2) 大力推行发展高新生态农业。因地制宜, 合理利用资源, 通过选用适用技术与高新技术相结合, 并引进外来先进技术与自身区域性相结合, 实现资源节约目的, 以取得最佳的社会生态综合效益。 (3) 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与创造性。结合我国人均资源相对紧缺的国情, 开发人力资源等社会优势, 提高我国科技与专业知识素质, 推动人的主观能动力以及创造积极性, 从而尽快促使我国转向生态环境建设。

参考文献

[1]王海燕, 傅泽田, 刘雪, 郭宏宇.农业资源与农业可持续发展[J].农业环境与发展, 2000 (02) .

[2]石玉林, 封志明.开展农业资源高效利用研究[J].自然资源学报, 1997 (04) .

论中国农业现代化与持续化 篇8

[关键词]西部 农村职业与成人教育 农村人力资源开发 农业可持续发展

[作者简介]梁雪妮,女,云南大学职业与继续教育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教育管理。(云南昆明650091)

[中图分类号]G7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09)05-0153-02

农业与农村的可持续发展,是我国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证和优先领域。不断增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对于落实可持续发展战略,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极为重要的战略意义。农村科技与教育事业的发展是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关键,而农村职业与成人教育是提高农村教育和科技水平、实施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途径之一。

一、我国西部农村劳动力、自然环境和农业生产的现状

我国西部是一个农村人口占绝大多数的农业地区,农村人口2.2亿,约占西部总人口的76%,人口基数大,人力资源丰富,但农村人口教育普及程度不高,文化素质低,思想观念落后,农村劳动生产力低,形成了“低收入—破坏生态—低收入”的恶性循环,严重制约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同时,西部地区自然条件较差,大部分为干旱、高寒和沙漠化地区,可耕地面积很少,可耕地质量很差。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西北的沙漠戈壁化等都非常严重。长期以来,人们只追求眼前利益,漠视对自然资源的保护和合理开发,致使生态环境不断恶化。此外,我国西部由于交通不便,优势劳动力资源缺乏,基础设施差,农村经济发展缓慢,农民收入低,因而对农业的投入十分有限,再加上自然、历史、人文等方面的原因,西部地区经济相对贫困,人们思想观念陈旧。因此,西部地区农业生产很大程度上仍然处于传统农业阶段。农业生产广种薄收,耕作粗放,复种指数低,土壤裸露时间长,加上相当数量的轮耕地和火耕地,大大加剧了水土流失。长期居住在高山深谷与沙漠的人们以垦殖、砍伐为生,他们的收入依靠对生态环境的破坏而取得;普遍采用刀耕火种的原始生产方式,直接消耗了森林资源,而森林植被的破坏是造成水土流失的主要原因;人口的不断增长,加剧了森林、草地破坏和水土流失。严重的水土流失破坏了自然资源,恶化了农业生态环境,表现为土地生产力降低、农业资源衰退、生态系统失控,给农业生产和人们生活带来较大困难,直接阻碍了西部地区农业生产的发展。

二、加快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是实现西部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前提条件

一个国家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这个国家的特定生态环境条件下公众和体制的能力。换言之,可持续发展能力,就是在正确认识本国环境约束与发展需求相关关系的基础上,选择恰当的发展模式与相应的政策,并培养与增强人力、科学、技术、组织、机构和资源等方面保证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是公众能力建设的重要部分,所以农村人力资源开发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十分密切。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是指根据农村自身的人口、经济、资源条件,通过调节人口数量,提高人口健康存量、发展基础教育、开展职业技术培训和成人教育等手段或措施,不断促进该地区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与利用,推动农村经济的高效和优化发展,其中提高人力资源质量是人力资源开发的关键。保持耕地、森林植被和水资源,防止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和环境污染,保护生态平衡,是实现西部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要求。而要做到这些,关键是要改变农业的增长方式,使农业增长由原来的依靠自然资源的开发转化到依赖科技开发和人口素质提高上来。显然,如果没有人力资源的开发,就不能有效地提高农业科技人员和劳动力的素质,就不能有效地保护农村的生态环境,因此,也就难以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可见,实施人力资源优先发展战略,加快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是实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前提条件。

人力资源开发及其利用水平是生产力发展水平的标志之一。充分有效地开发农村人力资源,可以在维持生态平衡的条件下使经济增长的净利益最大化,人民生活水平得到较大的改善;而经济的发展又是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前提条件。因此,农村人力资源开发能有效地促进生产力水平的提高,能保证优化农业生态经济。优化了的农业生态经济又会更大地促进经济的增长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使农民受教育和技术培训机会增加,从而促进农村人力资源更加合理地开发。这样就形成了一个良性的循环: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生产力水平提高—农业生态经济优化。

三、发展农村职业与成人教育是实施西部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

西部大开发的战略目标之一就是要建立生态农业,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而农业发展的根本途径就是依靠科学技术提高劳动生产率,树立人是第一资源及其生态经济协调发展的观念。因此,以多种形式、多种途径、多种机制积极发展农村职业技术教育和成人教育,是有效地开发农村人力资源的重要举措,也是实现西部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

农业可持续发展是指在合理利用和维护资源与环境的同时,实行农村体制改革和技术创新,以生产足够的食物来满足当代及后代对农产品的需求,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全面发展。它包括以下几方面的主要内容:可持续的人口增长、可持续的消费、可持续的社会发展、可持续的自然资源利用和农村生产等。影响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因素很多,如国家政策、工农业生产技术、自然资源状况、生产消费观念、劳动力数量和质量等,其中农业和农村人口的数量与质量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决定因素之一。无论是可持续的人口增长、可持续消费、可持续的社会发展还是可持续的自然资源利用以及农业生产等,都与农村人口素质、农村劳动力优质资源的数量、质量密切相关。可见,要摆脱资源和气候等自然条件的限制,保证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关键在于农村人力资源充分有效地开发,注重对农业人口的文化科技知识教育,使之用新思想、新观念、新知识改变传统的生产方式、消费方式和思维方式。就我国目前的国情和教育体制而言,发展多层次与多类别的农村职业与成人教育,无疑是提高农业劳动力素质,充分有效地开发农村人力资源,实施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树立人、地协调发展价值观的最有效途径之一。

四、推进西部生态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思考

对于提高农民受教育水平而言,除普通义务教育之外,职业技术与成人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其重要性甚至胜于普通义务教育。农村职业与成人教育培养出农村经济发展用得着、留得住的实用型人才,能真正为推动农村经济发展服务。同时,以农民培训为重点开展农村职业与成人教育,使农民掌握在非农行业就业所必需的技能,获得相应的职业技术资格证书,使他们具备人力资源市场竞争的实力,是加快农业劳动力转移、农民增收致富所不可或缺的途径。为此,我们提出以下建议:

(一)政府應重视农村职业与成人教育并加大资金投入

教育对经济发展的全局具有先导性、基础性作用。教育的发展直接决定着一个国家劳动力知识存量的多少和国民整体素质的高低,以及人力资本的形成和利用状况,从而决定了国民经济的发展水平和速度。教育投资是人力资源开发最主要的组成部分,是提高人力资源的知识存量和技能存量的主要途径。对于我国西部相对贫困的农村来说,职业与成人教育尤其具有战略重要性。农村成人教育是为农村经济建设服务最直接的部分,对于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科教兴农方针、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从某种意义上说,农村职、成教育的水平决定了农民的素质水平,而农民的素质水平决定了农村经济发展的水平与模式。因此,应紧密结合我国农村经济的发展趋势,制定高效务实的农村职业与成人教育规划。政府应重视农村职、成教育并加大投入,给予资金、物质方面更大的扶持,把此项事业列入农村经济发展与科教兴国战略中,统筹规划,长期实施。

(二)建立和完善农村职业与成人教育体系

紧紧围绕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致富这个中心,以提高农民素质为目标,多部门紧密配合,优化组合资源,以农民科技教育培训中心为龙头,高、中等农业院校为依托,远程教育为主要方式,乡(镇)农村教育资源和推广机构为补充,建立和完善农村职、成教育体系。农村的职、成教育可以按多层次展开:基础型教育,主要任务是扫除农村文盲,提高农村劳动力的整体素质;普及型教育,主要是传授一些农业科技以及法律知识等;提高型教育,主要是对一部分知识水平较高的中青年进行系统的农业现代化知识和技能培训,以培养适应现代农业要求的高层次的专门人才;学历型教育,主要是通过农村自学考试、函授教育等方式,提高农村各类人才的学历水平和实际能力;职业型教育,实施“农民职业技能等级”考核制度,通过举办各种形式的专业技术、技能、知识、文化培训班,使劳动力普遍掌握适应农村产业化需求的生产技术和科学知识,培养一支适应现代农业发展需要、生产技能和经营管理素质齐备的现代农民队伍,以适应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化农业转变和由粗放经营向集约化经营转变的需求。

(三)调整和优化农村职业与成人教育的专业结构

农村成人教育的最大特点是与乡村经济的发展有着紧密的联系,是对直接从事农业生产的劳动力进行教育和培训,开发他们的潜力,提高他们掌握运用科学技术、适应市场经济规律变化和社会改革的能力。要针对农民的科学文化基础、区域经济特点、当地的主导产业与有发展前景的新兴产业来开展农民科技文化与职业教育。农村职业与成人教育的专业设置,要适应农业和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需要,在农业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和每一个重要时期,都应该根据农村经济和社会的发展状况,根据农业从业劳动力的素质状况,随时调整工作重心,找准与经济建设和社会实践的有效结合点,形成新的发展战略,才能适应形势发展的客观需要。为了适应农业生产结构调整、農村劳动力就业结构变化和整个社会人力资源市场的要求,必须建立农村职、成教育快速反应机制,随时调整农村职、成教育的专业设置,使专业设置逐步趋向科学化、合理化,全面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求。同时,农村职、成教育的培训形式和方法要灵活多样,在岗实习与生产劳动相结合,边学、边干、边创业,使每个学员既有一技之长,又要兼顾其他专业知识,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和自主创业打下坚实基础。农村职业与成人教育的技术、工程和管理类专业必须相互沟通和整合,专业设置既考虑现实性,又具有适度超前性,以适应未来农业和全社会发展的需要。

西部大开发是我国跨世纪发展全局的一个重大战略,是要全面推进西部地区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没有西部农业的发展,就没有西部经济的腾飞;没有西部农业的发展,就没有西部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而要想促进西部经济的发展,就必须大力开发人力资源,加强对现有劳动者的文化知识教育和科学技术教育,加强对后备劳动者的技术教育。加快发展农村职业与成人教育,使农村人力资源具备参与社会竞争的实力,是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是实现西部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参考文献]

[1]梁雪妮,宿作芬,等.试论成人教育在西部人力资源开发中的重要作用[J].经济问题探索,2005(8).

[2]梁雪妮,那世英.大力发展农村成教加快农村人力资源开发[J].中国成人教育,2004(6).

[3]赵复元.农村教育事业存在的问题与原因综述[EB/OL].http://www.crifs.org.cn/0416show.asp?art_id=25,2004-04-01.

上一篇:3课《雨的四季》教学设计下一篇:员工月度自我评价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