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循环农业

2024-10-18

现代循环农业(通用12篇)

现代循环农业 篇1

发展农业机械化, 不仅要在农业生产的装备上做文章, 还要注重农产品加工、养殖、废弃物循环成套设备技术的发展。将农业种植、畜牧养殖、农产品加工和生物质能利用有机结合才是完整的现代农业发展模式, 从而实现一、二、三产业的紧密衔接和互动。

在这种理念的引领下, 中国农机院依托人才、技术、产业、市场、资本的综合优势, 创建了北京市昌平区小王庄生态农业示范园区, 园区农业生产过程施用绿色有机肥、节水灌溉、精准施药, 农业及养殖剩余物或饲料化、或肥料化、或能源化, 实现了传统的“资源—产品—废弃物”的线性生产方式向“资源—产品—废弃物—再生资源”的循环发展方式转变, 不断构建形成了完善的园区生态农业产业链, 形成了节能低排、可持续发展的“小王庄模式”, 可供大家参考。

现代循环农业 篇2

井研县丰裕畜牧养殖专业合作社的成立,对于促进农民增产增收,改善农村能源结构及产业结构具有重要的示范带头作用。联系人:廖俊文

电话:0833-3950111

手机:***

传真:0833-3950111

信箱:fengyu***@126.com

QQ:823462748

循环农业 开通财富路 篇3

然而起步创业却是艰难的。当初,沈秀华凭着手中仅有的300元钱租了摊位,把娘家自产的板栗等农产品拿出来销售,赚了钱再还给母亲。就这样慢慢滚雪球式地发展起来,一年净挣了7000多元。

经营中,沈秀华发现:当前农业生产中,农民面临着增产不增收的困惑,乡亲们的农副产品卖不出去,而且价格较低,相互压价现象非常严重。她看在眼里,急在心上,觉得自己应该干点什么,让乡亲们的农产品卖出去,卖上好价钱。

凭着对市场信息的直觉和敢闯敢干不服输的拼劲,沈秀华办起了“唐山佳禾”和“迁安乡香”两个农业开发公司。公司成立后,她先后去了北京、天津、东北等地,了解行情,考察市场供销情况。她心理明白,要成功首先要强自身。创业之初,一切从头开始,不明白的就利用空闲时间先后学习了管理学、营销学等,边学边干边总结,通过自己的努力考取了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颁发的农产品经纪人资格证书。同时加强管理,让大家有劲往一块使,号召职工一定要保证质量,保证信誉。

其次,她走南闯北,推销自己的产品。从事农产品经济活动中,她清楚地认识到,只有坚持诚实守信、热情服务、恪守职业道德,才能赢得客户的尊重和群众的信赖,才能把产销链条健康地运转起来,持久地发展下去,得到了农户和商户的信赖和认可。创业之初由于经验不足,收购上来储存的板栗发霉变质,损失近8000元,有人给出主意,建议把这批坏板栗分批掺到好板栗里卖掉,这样可以减少损失,但她为了信誉,宁可自己在经济上受损失,也不愿意做有损声誉和道德的事情。在建食品加工厂房时,验收不符合食品加工的卫生设施标准,她立即决定拆了重新建符合标准的新厂房,尽管损失了4万多元,可她的努力得到了业界人士的一致肯定,逐步打开了经营市场,赢得了客户及消费者的认可。

有了信誉做保障,沈秀华本着让利于民的方针开始建立自己的产业化经营体系,她采用公司+ 基地 + 农户的经营模式把农民组织起来,以市场为龙头,以农户为基础,建立稳定的板栗、核桃、小米等生产基地,发展订单种植和订单养殖,保障以高于市场价10%的价格回收农产品,形成了公司、农户共赢的经济共同体。先后与农民签订1500多亩干果、杂粮收购合同,辐射带动农户3500多户受益,户均增收1650多元。

体系建成后,她先后去山东、厦门等地考察,并通过互联网与客商联系,广泛深入地了解农产品市场动态,无偿为群众和會员单位提供农产品信息,对农产品生产的产前、产中、产后给予全程免费服务,同时无偿为农民提供统一的优质品种,把收购来的农产品经自己农产品开发公司的加工,实现农产品品牌销售,把农产品直接销往大连、上海、北京等地的大型超市,得到了消费者的一致好评,也使广大农民避开了市场风险,从而获得最大的积极效益,有效地提高了广大农民的种植积极性。

发展农牧循环经济是沈秀华正在摸索和研究的新方向。2008年,秀华投资1000多万元创办了占地200多亩,集种植、养殖、精制农产品加工为一体的绿色、循环农业示范区。园区以养殖业为主体,以沼气、沼液、沼渣综合开发为纽带,形成了养殖——粪便利用——沼气发电——沼液、沼渣回田——有机种植——精深加工——超商销售为一体的生态农业发展模式。为充分发挥特色农产品的销售优势,沈秀华制定了“立足特色农业,打造名优品牌”的发展战略,注册了“钢城”、“乡伊香”、“乡香”商标,实现了品牌销售。几年来,沈秀华最大的安慰就是没有白忙活,她说:“乡亲们富裕了,没有比这让我更高兴的事。”朴实的话语,真情的流露,这就是新时期创业女能手沈秀华的真实写照。ma-ch-ch@163.com

富有调侃味的中国“吃文化”

现代循环农业 篇4

1猪牛粪便资源化循环利用模式建设标准

1.1关键建设环节

该模式以猪、牛养殖为基础,以粪便发酵为中间纽带,构建复合生态链,实现猪、牛粪便综合循环利用和农业生态的良性循环。该模式主要包括3个环节:猪牛养殖环节、沼气发酵环节(或有机肥生产)和粮果蔬种植环节,其中沼气发酵是该模式循环农业的核心环节。基于我国现有养殖规模实际情况,本建设标准包括大型、中型和小型3种沼气发酵工程。

1.1.1小型沼气发酵工程根据“沼气工程规模分类(NY/T667-2011)”的行业标准要求,小型沼气发酵工程主要是针对日产沼气量5~150m3,养殖规模为生猪存栏量一般介于5~150头的养殖小区而言。该模式因规模适度可控,通过猪牛养殖、沼气发酵和粮果蔬种植3个环节的有机衔接,能使养殖粪便在种养业内部得到有效消纳,实现农业生态良性循环。

注:上图虚线涵盖的区域为小型沼气发酵工程循环模式,外围实线为大中型沼气发酵工程循环模式。

1.1.2大中型沼气发酵工程大中型沼气发酵工程主要是针对规模化养殖场而言。中型沼气发酵工程日产沼气量150~500m3,养殖规模为生猪存栏量一般介于150~500头。而大型沼气发酵工程的沼气日产量为500~5000m3,生猪存栏量介于500~5000头。由于规模养殖产生的粪污量很大,环境负效应明显,养殖场本身难以消纳,因此需要通过引入有机肥生产线进行外部消纳,实现粪便的资源化、无害化利用,变废为宝。

1.2技术标准

1.2.1品种选择畜禽品种:一般选择适应性强、生长快速、饲料报酬高的品种,如生猪可选择三元杂交(简称DLY)商品肉猪或品质相似品种。作物品种:要求品种抗性强、适应性广、品质优、重金属吸附率低。

1.2.2种养方式种养管理上要做到科学合理,营养平衡,养分利用率高,粪便中氮、磷及金属元素排放量低,同时尽量降低抗生素的使用。养殖场所要满足“雨污分流、干湿分离、节水养殖、循环利用”的综合技术措施。

1.2.3中小规模沼气工程建设

1.2.3.1厌氧反应器(沼气池)为地下式混凝土整体现浇结构,点盖式圆筒形,沼气池尽量与厕所和牲畜养殖场结合,实现自动进料;牲畜养殖场、厕所与办公(生活)场所功能独立,位置相对分离。

1.2.3.2沼液存储池修建地点尽量选择地势较高的地方,以利于沼液自然输送;通过PE管道与田园、果园或其它植物种植场地连通;存储池周边配建防护栏,入水口最好建有沉沙池。

1.2.3.3栽培基地土壤平整,质地较为疏松,利于排灌;用沼液抽排专用泵进行沼液输送;作物品种不同,种植方式不同,对沼液的消纳能力不一样,配套的粮果蔬栽培基地面积也不尽相同。

1.2.3.4沼液输送管网沼液输送管道主要采用PE管道(管道参数为1.5 MpaΦ110,可根据实际情况调整)用于传输,该管道于土中掩埋,掩埋深度视具体情况而定(至少30cm以上);同时配备耐腐蚀暗杆闸阀(PN1.6Mpa)、快速接口阳端与接口阴端和软管,用于沼液田间施用。

1.2.3.5沼气输送管网输送管道可以采用高萘聚乙烯塑料管、PE管、PPR管等,目前主要采用PE沼气管(公称外径主管应大于63mm,进户管道约16~20 mm,公称压力1.0 Mpa)。

1.2.3.6主要机械装置包括对沼气发酵产物进行固液分离的固液分离机,沼液输送过程中的沼液专用泵,沼液运输车,沼气远距离运输过程中的增压装置,沼气脱硫装置等。

1.2.4大型沼气工程建设用于规模化养殖场粪便及污水无害化处理的沼气发酵工程处理,应符合国家的相关标准和规范。目前,规模化养殖场粪便及污水的沼气发酵处理工艺主要包括“能源生态型”和“能源环保型”两种处理工艺,“能源生态型”工艺的产物作为水肥还回农田,而“能源环保型”的产物要求达到排放标准后直接排放或回收。

1.2.4.1格栅设置于沉砂池、集水池或水泵前,其数量不宜少于2道,一道粗格栅条间隙为20~40 mm去除大型杂物,一道细格栅条间隙为8~15 mm去除中小型杂物;污水过栅流速为0.5 m/s~0.8 m/s,格栅倾角为45°~75°。格栅处应设置工作平台,其高度应高出格栅前最高设计水位0.5m。

1.2.4.2调节池位于进水口处,容积计算公式为:调节池有效容积(m3)=畜禽养殖场每日排污水量(m3/d)/畜禽养殖场每日排污次数。

1.2.4.3沉淀池容积50 m3左右,设计标准参考国家室外排水(GBJ14)中的相关规定;要求污水滞留时间应大于1h,并设置排泥管道。

1.2.4.4集污池养殖场污水厌氧处理系统前,应设置集污池,以短时间接纳猪粪,容积90m3左右;集污池容积不应小于该池水泵30min的出水量。

1.2.4.5污水泵与泵房污水泵的选择应根据其用途和输送介质的种类、流量、扬程和工作性质等因素确定,泵应尽量选用同一型号;进料泵应设置一台备用泵与工作泵并联。

1.2.4.6厌氧消化器可采用与气柜分体式结构或产气贮气一体化结构。高浓度发酵原料厌氧消化应采用高固含率(TS>8%)中温(35℃左右)消化工艺,年均池容产气率≥0.8m3/m3·d,挥发性固形物去除率≥70%;低浓度发酵原料厌氧消化应采用厌氧复合反应器、厌氧接触、上流式污泥床等工艺,年均池容产气率≥0.3m3/m3·d,化学需氧量去除率≥70%。

1.2.4.7沼气净化系统主要设备包括气水分离器、砂滤、脱硫装置等。经过净化系统处理后的沼气质量指标,应符合甲烷含量55%以上,硫化氢含量小于20mg/m3的要求。

1.2.4.8沼气贮存设备主要包括贮气柜和流量计两部分。贮气柜容积根据沼气的用途确定:炊用时,容积按日产量的50%~60%设计;炊用和发电(或烧锅炉)各占一半左右时,容积按日产量的40%设计;用于工业用气时,应根据沼气供求平衡曲线确定贮气柜的容积。贮气柜布置在气源附近。设有防止过量充气和抽气的安全装置。放空管应设阻火、防雨雪和杂物堵塞的措施。钢板或钢筋混凝土构造。沼气贮气柜出气口处应设阻火器。

1.2.4.9沼液存储池沼液存储池为地下式钢筋混凝土结构,修建规模及标准参见上面的小型沼气发酵工程的相关标准。

1.2.4.10沼液沼气输送管网标准参见小型沼气发酵工程的相关标准。

1.2.5环境监测沼渣沼液成分不定,投放到环境后可能会对生态环境产生难以估计的影响。因此需要加强沼渣沼液使用后的环境效应监测。土壤:需要监测土壤的各项理化性质指标和微生物学指标,包括土壤酸碱度、有机质、氮磷钾含量,以及土壤重金属含量和大肠菌群数量等。水体:基本监测指标包括:生化需氧量(BOD)、化学需氧量(COD)、总需氧量(TOD)、总有机碳(TOC)、悬浮物、有毒物质、p H值、大肠菌群数。农产品:利用沼渣沼液生产的农产品应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产品安全质量法》的相关要求。

2作物秸秆“四化”综合利用模式建设标准

2.1关键建设环节

作物秸秆“四化”综合利用模式主要包括:肥料化、饲料化、基料化、能源化。通过上述措施实现秸秆的资源化利用,消解秸秆对环境的污染和生态的破坏(综合模式见图2)。

2.1.1秸秆“肥料化”利用秸秆“肥料化”主要是利用秸秆自身的元素特性,将其还田作为营养物质补充到土壤中进行资源化利用。还田方式主要包括直接还田、间接还田和腐熟还田3种方式。其中秸秆直接还田是近年来主推的利用方式,包括粉碎还田和整秆还田。主要的技术环节包括机械收获、秸秆还田、播种。

2.1.2秸秆“饲料化”利用秸秆“饲料化”主要是利用秸秆自身的营养特性,通过对其进行一定处理,可以作为反刍动物饲料的重要组成部分。秸秆的“饲料化”包括直接饲喂、生物处理和机械加工等方法。青贮发酵是目前我国农业部重点推广的秸秆生物处理实用技术,其主要技术环节包括预备发酵期、酸化成熟期、完成保存期。

2.1.3秸秆“基料化”利用该模式主要利用食用菌来转化农作物秸秆,从而将废弃的农作物秸秆转化为人类可食用的优质蛋白质和健康食品,残余的培养料作为良好的有机肥料,从而实现农作物秸秆的循环利用。主要技术环节包括培养料配制及发酵、播种栽培、培菌、出菇管理、采收和废弃物处理等。

2.1.4秸秆“能源化”利用秸秆是一种重要的生物质能,据测算,2t秸秆能源化利用热值可替代1t标准煤。秸秆沼气(生物气化)是指以秸秆为主要原料,经微生物发酵作用生产沼气和沼渣、沼液等有机肥料的技术,主要环节包括秸秆预处理、投池发酵、产物处理等。秸秆热解气化是指以秸秆为主要原料,经热解反应气化产生生物质燃气的技术,主要环节包括秸秆预处理、投池发酵、秸秆热化学反应、产物处理等。

2.2技术标准

2.2.1品种选择

2.2.1.1作物品种秸秆“肥料化”利用模式中要求秸秆应是抗病、高产优质、抗倒伏的优良品种;“饲料化”利用中,秸秆应选择含糖量较高的玉米、高粱和禾本科植物等;“基料化”利用中,秸秆应选择纤维素含量高、易降解的品种,比如稻草;“能源化”利用中要求秸秆不能是桃叶、大蒜、辣椒和木本枝条以及刚喷施过农药的农作物秸秆、草料和树叶等。

2.2.1.2畜禽品种在秸秆青贮饲喂动物为牛、羊等反刍动物,且要求具有饲料利用率高、抗性强、饲喂周期短的特性。

2.2.2种养要求

2.2.2.1秸秆还田的种植要求秸秆还田量不能过大,一般为200~300kg/667m2;配合施用氮磷肥,一般100kg秸秆配施0.7kg的尿素,同时结合浇水以利秸秆腐解;还田的秸秆应无病虫害、无霉变。

2.2.2.2秸秆青贮饲料要求一般占日粮干物质的50%以下;每天根据喂量,用多少取多少,否则容易腐臭或霉烂;冬季气温较低,在早上饲喂青贮饲料时,取出青贮饲料后,应等温度适当回升后再饲喂。同时需要与青草、青干草或其他草料配合,并补充油饼或豆科饲料。

2.2.2.3秸秆“基料化”要求食用菌品种应该选择分解能力强、抗性强、生长速度快的草腐类食用菌,如双孢菇、鸡腿蘑等。秸秆无霉变、不生虫。同时根据食用菌品种的差异辅以不同的矿物质元素和碳氮元素。栽培场所清洁卫生,根据品种特点构建相应的栽培小生态气候条件。

2.2.2.4秸秆“能源化”要求秸秆投池量要达到或略超过批量投料量,用于后续补料。沼气池启动使用后,必须加强后期的科学管理。做好以下管理:沼气池及时出料和加料;时常搅动发酵料以利产气;保持6%~12%的发酵液浓度,6.8~7.5的p H值;入冬前沼气池彻底换料1次,做好必要的保温措施。秸秆热解气化过程,要控制好秸秆原料含水率,做好秸秆预处理工作程序。

2.2.3关键技术

2.2.3.1秸秆还田农机人员应经过培训,具有一定田间经验,懂结构原理,懂农艺要求、懂安全规程,会安装、会调整、会操作使用、会排除故障;拖拉机、稻麦联合收割机、秸秆切碎装置、秸秆还田机等农业机械应按要求保养、调整、润滑,具有良好的技术状态;稻麦联合收割机收获水稻,留茬约10cm。秸秆切碎装置作业质量应达到水稻秸秆切碎长度≤10 cm,全幅均匀撒铺,不压未割作物。

2.2.3.2秸秆青贮原料要切短(1~3 cm),压实,密闭,以排除空气;青贮原料温度在20℃~35℃为宜;水分适当,约70%左右;秸秆采收时间适宜,籽粒处于蜡熟阶段,秸秆叶片主要为青叶;发酵制成的青贮饲料颜色接近于物料原始颜色,具有比较浓郁的发酵香味,尽量无氨味;青贮设施应建在地势较高,向阳干燥土质坚硬距离畜禽较近的地方,大小根据实际情况来定。

2.2.3.3秸秆“基料化”秸秆基料化主要指将秸秆作为培养料栽培食用菌,主要环节包括原料准备、装袋灭菌、接种、培菌管理和出菇管理等。相关生产技术流程应符合国家《无公害食品食用菌栽培基质安全技术要求(NY 5099~2002)》《食用菌菌种良好作业规范(NY/T1731~2009)》《食用菌菌种生产技术规程(NY/T 528~2010)》《食用菌生产技术规范(NY/T 2375~2013)》的相关要求。

2.2.3.4秸秆“能源化”秸秆能源化主要包括秸秆沼气(生物气化)和秸秆热解气化两种。秸秆沼气(生物气化)是指以秸秆为主要原料,经微生物发酵作用生产沼气和沼渣、沼液等有机肥料的技术。主要环节包括:秸秆预处理、投池发酵、产物处理等。循环设施应符合国家《秸秆沼气工程施工操作规程(NY/T 2141~2012)》、《秸秆沼气工程工艺设计规范(NY/T 2142~2012)》等相关技术规范和标准的要求。秸秆热解气化主要环节包括:秸秆预处理、投池发酵、秸秆热化学反应、产物处理等。

2.2.4环境监测作物秸秆“四化”循环利用模式中,不管哪一种循环转化模式的产物都会对生态环境产生影响。因此要加强监管不同模式产生的环境效应。土壤:需要监测土壤的各项理化性质指标和微生物学指标,包括土壤酸碱度、有机质、氮磷钾含量,以及土壤重金属含量和大肠菌群数量等。水体:基本监测指标包括:生化需氧量(BOD)、化学需氧量(COD)、总需氧量(TOD)、总有机碳(TOC)、悬浮物、有毒物质、p H值和大肠菌群数。农产品:利用沼渣沼液生产的农产品应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产品安全质量法》的相关要求。

摘要:本文认为要解决循环农业示范项目中建设随意化、资金使用效益低、财政资金补贴错位等问题,必须科学确定现代循环农业经济的关键性技术指标。文章以猪牛粪便和秸秆的资源化利用为核心内容,对现代农业循环经济项目的建设标准进行了研究,并提出相关的技术标准体系。

循环农业初论 篇5

循环农业初论

循环农业就是采用循环生产模式的农业.我国传统农业采用的是一种初级的循环生产方式.以种植业为例,在这一生产过程中,劳动力、简单技术与土地相结合,消耗了种子、肥料及光与水,生产出大量的人类可食用的农产品.人类食用后产生的排泄物和秸秆燃烧后的`草木灰又可作肥料肥田.这种生产方式的基本特点,一是很少有废弃物;二是产生的废弃物以农家肥的方式再次被利用.这是在经济产出和人类需求都处于低级阶段的低层次循环农业.

作 者:王昀 作者单位:江苏省人大常委会;南通市农委刊 名:中国农业信息英文刊名:CHINA AGRICULTURAL INFORMATION年,卷(期):“”(12)分类号:F3关键词:

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思考 篇6

一、农业循环经济理论内涵适应可持续发展的根本要求

循环经济理念萌芽于20世纪60年代,它是一种以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原则,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基本特征,以实现物质资源的有效利用和经济与生态的可持续发展为目的的经济增长模式。它广泛涵盖工业、农业、第三产业等部门,分别称之为工业循环经济、农业循环经济、三产循环经济。

农业循环经济是循环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把循环经济理念应用于农业生产,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和产品生命周期中减少资源、物质的投入量和减少废物的排放量,实现农业经济和生态环境效益的统一,以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一种经济增长模式。发展农业循环经济对于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和建设生态文明具有重要意义。目前,我国农业仍处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过渡阶段,如何应对诸多挑战、谋划发展对策,是人们关注的热点。依靠科技进步发展农业循环经济,必将有助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也必将有助于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江苏省作为全国范围内农业较为发达的省份之一,发展农业循环经济已经有了很好的物质基础和社会背景。江苏省拥有全国领先的农业生产技术,农产品加工业高度发达;通过科技投入的不断增加,江苏省高效都市农业已具规模,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稳步提高;人们对绿色食品、健康饮食的需求日益提高,发展循环经济的市场空间广大。

二、发展循环经济是促进经济增长模式转变的内在动力

改革开放之后,我国经济增长迅速,综合国力与日俱增,但由此造成的环境污染、生态破坏、资源耗竭等经济困境也亟需解决。明清之后,江苏省一直就是我国经济发达省份之一,但却长期采用的是传统经济增长模式,即“资源-产品-废弃物”的单向直线模式。这种经济增长模式创造的财富越多,消耗的资源和产生的废弃物就越多,对环境资源的负面影响也就越大,这是制约江苏省经济向纵深发展的重要难题之一。

早在2003年底,江苏就开始了循环经济宣传和推广试点工作。2005年底,江苏成为国家循环经济第一批试点省份,省政府制订了《江苏循环经济建设规划》,在经济社会发展的现有阶段和现有水平上建设循环经济,体现不同层次和不同阶段的要求,实行渐进式的循环经济推进战略。近年来,江苏省在调整优化农业结构中运用农业生态学规律,将农业资源投入、农业生产、农产品消费、废弃物排放等环节组织成为“资源利用一现代农业一资源再生”封闭式流程,积极发展循环农业,并取得了较好成绩,形成五种生态农业园模式:一是以鱼塘为中心、周边种植花卉、蔬果的生态农业园;二是按科学方法进行动植物共育和混养的生态农业园;三是种养植和沼气池配套的生态农业园;四是以山林为基地、种养结合的生态农业园;五是海水和河口养殖加工型生态农业园。生态农业园通过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合理组合,提高资源的使用效率,改变传统的粗放型生产模式,以自然生态系统良性循环推进经济集约式发展,为解决农业经济发展中资源环境约束问题奠定了良好基础。

三、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是改变资源环境约束的战略要求

中国是传统的农业国家,农业是立国之本,农业生产是国家经济的主要来源。面对人口不断增多造成的生存压力,选择发展循环经济道路,成为我国的重要战略选择之一。

江苏省作为我国经济、人口大省,人口密度居全国之首,但是资源人均占有水平低,对社会经济发展的支撑力不足。人均耕地不到一亩,仅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的2/3。矿产资源人均占有量居全国第26位,能源自给率低,80%以上的能源要从省外调入。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江苏全省人口密度达到每平方公里767人,是全国平均水平的5.5倍,与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相比,每平方公里增加了55人。较高的人口密度对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的可持续发展都将带来越来越大的压力。改变传统经济发展模式,合理发展循环经济,有利于改变“资源匮乏、高消耗、高能耗”现状,突破资源约束。

四、农业循环经济的长远发展必须制定完善的发展战略

(一)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根本在于技术的提高

农业循环经济的发展必须依靠先进科学技术的支撑。应认真总结推广传统农业生产中符合循环经济要求的生产方式,大力加强农业循环经济技术研究与开发,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农相结合的农业循环经济技术研发体系,重点研究开发无污染、无公害以及节地、节水、节肥、节能、节材、节人的农业生产技术和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技术等。要以良种选育与推广为核心,全面建立现代农业生产先进技术推广体系,形成以技术服务部门为骨干、各种专业队伍与广大群众共同参与的农业循环经济技术推广网络,加快农业循环经济先进适用技术的推广应用。

(二)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保障在于制度的完善

农业循环经济要得到长期健康发展,必须有完备的政策法规作保障。应加强农业循环经济立法,尽快建立与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相适应的法律法规体系,依法保障农业循环经济发展;实施优惠的财政、税收、信贷等政策,调动农民及社会各界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积极性;加大激励和惩罚力度,以制度和政策引导循环经济发展。例如利用价格、税收、信贷等手段来调节或影响农民的行为,引导农民自愿发展循环经济,实施生态管理,以实现农业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

(三)发展农业循环经济必须科学布局,注重可持续发展

要合理安排区域内部发展,科学布局。江苏省循环经济虽然取得了较快的发展,但区域间发展并不均衡,区域差距明显,呈现苏南遥遥领先、苏中步步紧追、苏北步伐缓慢的局面。各地要发挥特色,形成联动。太湖地区要发展资金与技术密集型农业产业,以高投入、高产出的农业种苗、农产品加工为主,建设农业循环经济的生态产业化体系;沿江地区要发展成为沿江城市提供生态农副产品的供应基地;淮北地区要充分利用当地特色农业资源优势,重点发展林业种植与加工、水产养殖与加工、畜禽养殖与加工、食品加工产业,力争成为全省生产无公害农产品的生态农业生产基地。

要切实转变农业经济发展传统理念,注重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农业生产中要注重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环境效益的统一,走“优质、高产、高效、可持续”的道路。要按照市场需求调整和优化农业结构,使农业适应市场。加强农业标准化建设,大力发展生态畜牧业、绿色养殖业和无公害蔬菜、水果等劳动密集型产业,提高农业整体素质和市场竞争力。

现代循环农业 篇7

关键词:循环经济,生态农业经济,川东北丘陵地区

在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 资源消耗、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等问题也日益突出。其根本原因是工业化运动以来, 以高开采、高利用、高排放为特征的线性经济增长方式。而循环经济 (Recycling Economy) 发展方式是以资源的循环利用和节约、最大限度地提高资源的使用效率等生态价值新观念为核心、以物质闭环流动为特征的经济方式, 它既是一种科学的思想理念, 又是一种先进的经济模式, 它将从根本上消除长期以来生态环境与社会发展之间的尖锐矛盾。因此, 我们从生产、消费、回收等环节, 从工业、农业、服务业等领域, 从城市、农村等区域, 对不同地区实行循环经济的模式进行探讨和研究是非常重要的。四川省“十一五”规划纲要也明确提出, 要按照“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的原则, 在资源开采、生产消耗、废物产生和消费等环节, 逐步建立资源循环利用体系。四川省的广大川东北地区是农业大区域, 农业在GDP中占有相当的比重, 是西部地区特别贫困的山区, 长期来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陈旧落后的思想观念使得该地区资源浪费严重, 环境质量较差, 产业链条较短, 经济效益较低, 农村落后的面貌难以改变, 严重遏制着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进程。改变这种状况的现实的选择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走现代农业发展之路。而发展循环经济则是推动农业现代化、农业工业化、生态农业发展, 实施可持续战略必然的选择和理想的经济模式。

一、发展循环经济是生态经济建设和农业工业化的重要模式

1.循环经济从本质上讲是生态经济

生态经济学是以生态原理为基础、经济学理论为指导, 以人类生产、消费等经济活动为中心, 从最广泛的范围研究生态和经济的结合, 从整体上去研究生态系统和生产力系统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 揭示自然和社会之间的本质联系规律, 改变生产和消费方式, 高效利用一切可利用的资源。[1]生态经济学观点认为, [2]由于生态系统内存在一个物质、能量积累更新的负反馈顶极稳定机制, 而经济系统内存在一个经济无限发展的正反馈机制, 这两个反馈机制的不协调性就产生了经济无限发展对生态资源无限需求与生态供给的阈值性的矛盾, 而生态经济持续发展就是在不断克服这个矛盾的过程中逐步实现的, 因为它所强调的就是要把经济系统与生态系统的多种组成要素联系起来进行综合考察与实施, 使经济社会与生态发展全面协调, 以达到生态经济发展的最优目标。

循环经济是由美国经济学家K·波尔丁在20世纪60年代提出的, 是对物质闭环流动型 (Closing Materials Cycle) 经济的简称。它是以物质能量梯次和闭路循环使用为特征, 以“减量化 (Reducing) 、再使用 (Reusing) 、再循环 (Recycling) ”3R原则为内容, 其中减量化是输入端, 旨在减少进入生产和消费流程的物质和能量流量;再利用是指尽可能多次或多种方法地使用物品的过程方法, 目的是延长产品和服务的时间程度;再循环是输出端, 旨在通过把废弃物再次变成资源以减少最终处理量。[3]它倡导在物质不断循环利用的基础上发展经济, 改变“资源——产品——污染排放”的直线、单向流动的传统经济模式, 建立“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反馈式流程的新经济模式, [4]从而把经济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减少到尽可能小的程度。因此, 循环经济本质上是一种生态经济, [5]它运用生态学规律, 利用自然资源和环境容量来组织整个生产、消费、和废物处理过程, 实现经济活动的生态化转向。

2.农业循环经济是实现农业生态经济和农业工业化的重要途径

(1) 农业循环经济促进农业生态经济的实现。

第一、农业循环经济和农业生态经济有相一致的理念。生态农业是指以保持和改善农业系统内的生态动态平衡为总体规划思想, 从整个农业生产系统着手, 通过总体规划、合理布局、协调农业生态系统内部运行机制等, 获得生产发展、生态环境保护、能源的再生利用、经济效益四者统一的综合性效果, 最终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农业循环经济是以生态经济规律来指导农业经济生产活动, 它提出的按照3R原则组织农业生产, 以及绿色消费、农业系统的自我维持和减少外界的物质能量输入、延长资源使用链条等都是遵循生态规律的。第二、农业循环经济是农业生态经济的具体实施模式和深层次的应用。农业循环经济就是把循环经济理念应用于农业系统, 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基本特征, 以生态产业链为发展载体, 以农业资源的循环利用、清洁生产为主要手段, 成为解决农业环境污染、提高资源利用率、寻求农业与生态环境的和谐发展的重要途径。[6]可见, 农业循环经济具有更为明确的操作原则以及判断标准, 它赋予了资源新的概念与内涵, 更利于生态农业在空间和时间上的实现。

(2) 农业循环经济促进传统农业模式向现代农业工业化模式的转化。

第一、农业循环经济的最主要的本质特征是产业链的延伸和资源节约。农业循环经济产业链条是由种植业、林业、渔业、畜牧业及其延伸的农产品生产加工业、农产品贸易与服务业、农产品消费领域等, 通过废弃物交换、循环利用、要素耦合和产业链等方式形成网状的相互依存、密切联系、协同作用的农业产业化网络体系, 各产业之间通过中间产品和废弃物的相互交换而互相衔接, 从而形成一个比较完整和闭合的产业网络, 其资源得到最佳配置, 废弃物得到有效利用, 环境影响减少到最低水平。第二、农业循环经济推进农业规模化经营、农业专业化、农业工业化的实现。循环经济要求通过提高技术效率 (从而有效提高投入品的利用效率) 来减少投入品的使用量并缓解不可再生资源稀缺化的压力。而单个农户单元实现的成本却很高, 甚至是贫穷山区农户所无法承受的。与此相反, 专业化生产和规模经营以及农业工业化由于其有组织的生产与管理的组织形式, 将更加有利于废弃物的集中处理、技术的创新和配套, 实现低成本的对农业生产与加工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 从而延长生产链。从另一角度讲, 如果可再生资源的再循环的处理费用低于直接使用新再生资源成本时, 或该企业能通过其他方面的增值得到弥补时, 追求利润最大化的理性企业也会选择再循环。因此农业循环经济与农业规模化、专业化以及工业化是相互促进的。

二、川东北丘陵地区农业生态经济建设问题突出

川东北地区指南充、广安、达州、巴中、广元5市, 地貌主要以山区和丘陵为主, 幅员64029平方公里, 2006年总人口2517.8万人, 是四川主要的人口集聚区域之一, 更是四川省的农业大区域, 农业产值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目前该地区农业生产由于仍然是粗放式的农业生产经营方式, 循环经济等生态发展模式推进缓慢, 使得农业生态经济建设中的问题日益突出, 主要表现在:

1.农业生产污染严重, 资源浪费极大

粗放式经营过程中化肥、农药、地膜的过量使用使蔬菜、植物及土壤受到污染, 土壤酸化严重、土壤营养成分大量流失, 生活垃圾、生活污水以及生产垃圾随处堆放;许多地方乡镇企业和农产品加工业布局不合理、设备简陋、技术落后, “三废”排放量呈上升趋势, 对环境污染产生严重污染, 致使农产品遭遇绿色壁垒。川东北地区每年有大量的稻草、麦杆、玉米秸秆、豆秸、烟秸、稻壳、甘蔗渣等农业植物纤维废弃物、渔牧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动物废弃物、农业加工过程中产生的加工类废弃物, 都是某种物质和能量的载体, 畜禽粪便的生物质气化燃料开发和发酵处理生产有机肥等技术完全可以将将这些废弃物变废为宝, 但却不被利用, 特别是农用饲料、肥料价值、造纸原料价值以及其他高附加值产品的再生价值完全被忽视了。

2.耕地少, 中低产田比重大, 植被破坏比较严重

2006年川东北地区人均耕地面积为0.71亩, 低于全国人均耕地面积1.39亩、与全省人均耕地0.69亩水平相当, 耕地数量不仅逐年锐减, 而且耕地质量不断退化, 坡耕地多, 土层浅薄, 肥力不足, 产量低而不稳;森林覆盖率较广, 约为44%左右, 但人们只把森林看作是生产木材的场所, 不少地方还将树木砍伐来做柴火, 导致对森林树木的滥伐和破坏, 再加上毁林种粮、森林火灾等造成的损失使该地区森林覆盖受到严重破坏。尽管四川省已大力推行退耕还林, 但很多偏远山区乡村仍然推进缓慢, 并且在国家的生态补偿期限到了以后, 农民为了生存, 再次开始乱砍乱伐, 水土流失仍未得到根本改变。

3.农民生活环境质量较差, 农业经营者素质较低

在广大的川东北农村, 人、畜共生现象较多, 厕所不洁净;农村圈舍普遍存在低矮、阴暗、潮湿, 散养户居多, 标准化和科学化生产难以有效实施, 致使农产品品质较低。该区2006年农民人均年收入约为2723.3元, 低于全省平均水平3046元, 现仍有近49.85万人尚未解决温饱。农村大量年轻劳动力出外打工, 留守着少量的老人、妇女和儿童, 一方面劳务输出虽增加了农民收入, 而另一方面却造成了一些地区农地撂荒, 土地大量闲置, 这种长期空占农村耕地和宅基地的情况, 使有限的耕地资源不能发挥经济效用。农村普遍缺乏能胜任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 农民接受新品种、新技术、新的生产方式的市场适应能力较差;组织化程度低, 缺乏有文化有素质有奉献精神的农村带头人。

4.产业链条短, 农业规模化水平低, 生产组织化程度不高, 经济效益较低

由于分配承包地要肥瘦搭配, 远近结合, 且每户耕地又被分成若干块, 这使得农户规模较小, 这种分散、无序的农业经营状态不利于循环型农业技术的实施;产、加、销脱节, 农户、基地、企业、市场衔接不紧, 难以形成“公司+基地+农户”的产业化经营模式;农业技术推广制度不健全, 农业科技成果利用率比较低, 生产效益十分低下。这些因素决定了循环利用的成本太高, 无法发挥循环利用的规模效应。

三、川东北地区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主要模式

基于川东北地区发展农村生态经济以及发展循环经济的实际状况和障碍因素, 我们认为推进该区生态经济建设的重要途径是发展循环经济。川东北地区是丘陵农业地区, 种植业以粮食生产为主, 经济作物种类繁多。粮食作物中水稻、小麦、玉米、红薯四大作物占有突出地位。经济作物种类繁多。猪牛羊肉类畜牧业以及蚕丝、中药材等农产品及加工品也是农业的主导产业。针对这些经济特点, 该地区农业循环经济的发展主要应采用以下主要模式。

1.“猪—沼—果 (茶) 、猪-沼-粮、猪-沼-菜、猪—沼—鸡—菜”生态模式

利用山地资源, 发展无公害粮、水果、菜、茶生产, 采用“沼气池、猪舍、厕所”三结合工程, 围绕主导产业, 因地制宜开展“三沼” (沼气、沼渣、沼液) 综合利用。养猪的粪便 (包括牛粪、鸡粪等) 经过沤制发酵后制成沼气, 而沼气可用作新型燃料, 沼渣和沼液用于果园、茶山施肥, 也成了发展林果业、种植业最好的无公害优质有机肥料, 而种出的粮食又变成猪、鸡、牛的饲料, 使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和环境生态化。

2.“果菌套作”和“稻菇连作”模式

利用川东北地区作为水果粮食生产基地、柑桔、脐橙、丰水梨等果园空闲地多、土壤阴蔽等特点, 推行“果菌套作”, 发展灵芝、杨树菇等食用菌生产, 实现果园立体开发和综合利用。利用水稻收割后冬闲地和稻草发展“稻菇连作”, 消除稻草焚烧带来的污染, 实现稻草还田。

3.“粮—工—猪—鱼”或“种-养-加”模式

针对川东北地区丰富的农产品资源, 围绕种植业、养殖业和农副产品加工业的生态化, 对高粱、稻谷、大豆、小麦、红苕等农产品进行深加工, 生产白酒、陈醋、豆腐乳等食品, 形成各种资源循环经济产业链条, 如:玉米—-液糖——淀粉、蛋白粉、玉米油、玉米色拉油, 使玉米的有效利用率可以高达95%。加工产生的副产物用作畜禽饲料, 发展畜牧业, 还可进一步发展肉制品加工与畜禽皮毛加工相耦合的生产链;畜禽粪便再次发酵用作鱼饲料, 大力发展水产业, 这样可以延长产业链条, 提高经济效益。

4.“草—牧—桑蚕—粮 (果、蔬) ”模式

结合退耕还林、退耕还草工程, 合理开发与利用资源, 在退耕还林区套种桑蚕等经济林, 利用低矮的丘陵岗地大力发展羊、牛、兔、鸡、鸭等动物, 以山地规模散养为主, 收集牲畜粪便发酵后与秸秆混合发展食用菌生产, 采收食用菌后余下废料用作有机肥还田还土, 生产无公害优质粮油、水果、蔬菜。结合丘陵山区桑树多、养蚕户多的特点利用沼渣、沼液喷施桑树, 产出优质的桑叶用于喂养蚕, 结出优质蚕茧, 利用蚕茧发展蚕丝系列产业链条。形成禽、畜、鱼、林、粮、能源互生共存、协调发展的农业循环经济。

5.建立废弃物利用体系模式

一是建立加工废弃物集中利用模式。在农产品加工废弃物较为集中的区域, 建设规模较大、技术水平较高的企业, 专业从事农产品加工废弃物的综合利用。二是建立加工废弃物就地利用模式。对于易腐败或附加值较低的农产品固体废弃物、液体废弃物, 采用就地利用的循环模式。如:用鸡粪生产生物有机肥, 用鸡粪发电, 用鸡毛、鸡肠等废弃物制成高蛋白质的鱼饲料, 围绕肉鸡生产各个环节产生的废料, 打造“把废弃物转化为有机肥的第一副业链”、“利用副产品开发生物工程的第二副业链”和“鸡粪发电的第三副业链”, 实现良好的零废弃物生产体系。

四、推进川东北地区发展循环经济的政策路径

针对川东北地区的经济特点和发展状况, 除了有一些较适宜的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外, 还应有相应的政策支持体系。

1.加快转变农民观念, 增强农业生态建设的意识

首先要加强宣传引导, 采取多种形式多种手段介绍循环经济的知识, 让农民尽快了解农业循环经济的基本原则和相关知识, 增强农民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技能;实行典型示范, 逐步推广的办法, 形成不断学习, 从模仿到创新的超越机制, 使农民从思想上接受并树立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理念;政府也应有计划地增加对农村人力资本的投入, 加强对农民进行职业技术培训, 形成与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相匹配的人力资本存量。

2.加快农业循环经济的立法

针对农业的特点制定发展循环经济的专门的法律法规以及与各地农业发展相配套的政策制度, 包括支持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所需要的行政强制措施、鼓励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激励措施、政府和农业经营主体的义务和责任的界定等, 严格区分在循环农业经济的各个环节中生产者、经营者、消费者和管理者之间各自的权责, 才能为农业循环经济的健康发展创造良好的法律环境, 保障循环农业经济有序运行。

3.充分发挥政府在政策导向、宣传教育、管理和服务、财政支持等方面对推动农业发展的重大作用

首先, 实施对发展农业循环经济倾斜的制度安排, 特别是利用当前国家每年安排国债用于补助农户建设农村沼气池为契机, 加大“直补惠农”政策的力度且向发展农业循环经济倾斜, 形成政府配套补助引导和农户自筹的投入机制, 调动农民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积极性。其次, 给予农民必要的先进生态技术支持, 克服农民技术创新的弱势, 建立推动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生态技术支持体系, 以便与制度安排产生协同作用。如向农户输送生物共生互利及充分利用时空和营养生态位技术, 农业副产品循环再利用技术, 压氧发酵技术, 秸秆与粪便氨化技术, 废弃物腐熟技术, 耗氧发酵技术等, 因地制宜地将农业生态技术推广、输送到农村千家万户。

4.提高农业经营的组织化程度, 改变农业经营过于分散的状况, 便于农业循环经济技术的推广和实施

一是要提高农业生产规模, 大力发展规模化、优质化、高效化的养殖小区, 努力提高单位面积的农产品高产优质水平, 提高经营效益;二是增加对管理的扶持, 对循环经济的农业生产实体实行扶持补贴;三是加强农业高新技术的研究开发, 如农业省工节本降耗技术, 加速技术成果转化, 注重资源的多级循环利用和农业清洁生产, 提倡在信息化基础上组织农业生产。当前, 循环型农业的关键技术主要包括“数字农业”技术、农业绿色能源开发利用技术、农业废弃物及相关产业废弃物的资源化技术、清洁生产技术、环境无害化技术、节水农业技术等领域。

5.完善农产品市场机制

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效益最终还要通过市场机制去体现。要通过加强循环农业产品的市场宣传和营销、完善产品市场准入制度和认证体系、协调市场供求关系、规范市场行为, 提升循环农业产品的市场认同度, 通过市场机制引导农业循环经济的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陈良生.生态经济:农业循环经济的理论基础[J].农村经济, 2007, (09) .

[2]刘燕, 向东梅.西部大开发与生态经济发展试析[J].生态经济, 2001, (08) .

[3]黄贤金.循环经济:产业模式与政策体系[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 2004.

[4]赵黎明, 徐文杰.循环经济指导下的农业发展道路探析[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 2006, (01) .

[5]诸大建.从可持续发展到循环经济[J].世界环境, 2000, (03) .

现代循环农业 篇8

1 我国粮食生产中存在的问题

1.1 中低产田改造难,高产田地力下降明显

以黄淮海平原粮食主产区为例,该区中低产田比重达80%,而且耕地后备资源较少,中低产田改造对于黄淮海平原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有重要意义。但中低产田改造难度极大、周期长。(1)中低产田影响因素多,单一方面改造效果差、易反复。需要测土配方施肥、秸秆还田、有机无机肥配施、秸秆覆盖及节水抗旱等一系列措施相结合,从改善土壤肥水条件入手,确保中低产田改造的效果。(2)中低产田形成和改造规律不清。(3)中低产田改造的农艺与农机脱节。同时,我国耕地肥力下降严重,养分极度失衡[1]。耕地有机质含量较低,水田土壤大多在1%-3%;而旱地土壤有机质含量较水田低,<1%的占31.2%。大部分耕地土壤全氮都在0.2%以下,其中山东、河北、河南、山西、新疆等5省(区)严重缺氮面积占其耕地总面积的一半以上。缺磷土壤面积为67.3×104 km2,其中有20多个省(区)有一半以上耕地严重缺磷。全国各地农田养分平衡中钾素亏缺较严重。缺乏中量元素的耕地占63.3%。

1.2 土壤污染严重,产品质量差

由于不合理使用或排放,化肥、农药、农膜、畜禽粪便、工业“三废”及污水灌溉已造成严重的农田污染,并由此导致农产品产量降低、质量下降[2,3]。目前,我国受不同程度污染的耕地面积近2000×104 hm2,10%以上的耕地受化肥、农药的污染,程度较重的已有133×104 hm2。土壤中镉、汞、砷、氟等重金属与有毒元素增加。农膜年残留量高达30×104 t,残存率达40%之多,在土壤中自然降解需要200年以上,农膜残留在土壤中具有极大的隐患。畜禽粪便的不合理利用或排放也造成了环境污染,甚至土壤退化,使土壤中重金属或病原微生物严重超标。上述土壤污染问题均不同程度降低了农产品的质量,主要表现为农产品重金属超标、农药残留增多、病原微生物增多、硝酸盐含量超标等,严重地影响着人类的健康。

1.3 农业废弃物资源丰富,利用率不高

秸秆和畜禽粪便等农业废弃物含有大量的营养物质和矿质元素,通过加工可制成优质饲料或有机复合肥料,也可以用于生产沼气。据估计,我国每年的农作物秸秆约7×108 t,主要是麦秸、稻草和玉米秸,未利用的约占50%以上,大多被直接焚烧于农田,造成大量的浪费和区域环境污染[4]。秸秆中含有的氮、磷、钾、镁、钙、硫等元素是农作物生长必需的主要营养元素,是丰富的肥料资源[5]。按照平均有机质含量、含氮量、含磷量、含钾量分别为15%、0.55%、0.35%和0.25%计算,未被利用的秸秆相当于近10×108 t土杂肥的有机质含量,相当于200×104t纯氮、100×104 t P2O5和100×10t4K2O,还能补充其它多种营养元素。畜禽粪便每年近40×108 t,含有大量的有机质和氮、磷、钾等作物生长所需要的营养物质。但长期以来,农业废弃物利用率较低,乱排放现象严重,导致了经济效益下降、环境污染、传染病增多等一系列问题。

2 现代循环农业的原则与目标的再认识

循环农业与传统农业的主要区别在产业发展理念、生产方式和产业模式[6]。循环农业是按照循环经济理念,通过农业生态经济系统设计和管理,实现物质能量资源的多层次、多级化的循环利用,达到农业系统的自然资源利用效率最大化、购买性资源投入最低化、可再生资源高效循环化、有害生物和污染物可控制化的产业目标[6,7]。

循环农业的原则,前人已经做也不少研究和探讨。概括来讲,可总结为3R、4R和5R原则[8]。其中,循环农业3R原则来源于循环经济的“3R”原则,即减量化原则(Reduce)、再利用原则(Reuse)、再循环原则(Recycle)[9,10,11]。梁龙认为,应在3R原则基础上增加一个再思考原则(Rethink)构成4R原则[12]。高旺盛等提出了减量化(Reduce)、再循环(Recycle)、再利用(Reuse)和可控制化(Regulating)的“4R”原则[6]。吴季松则提出了新循环经济学的5R原则,即再思考(Rethink)、减量化(Reduce)、再利用(Reuse)、再循环(Recycle)和再修复(Repair)[13]。而金晶等认为,循环农业经济“5R”原则为资源利用的减量化(Reduce)、再使用(Reuse)、再循环(Recycle)、再回收原则(Recovery)和再制造原则(Remanufacture)[14]。这些原则均是在再思考(Rethink)的基础上完成,对循环农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但现有循环农业的原则仍存在一些问题:(1)减量化不是循环农业的必然要求。减少外部投入往往带来产量和效益的降低。对于农业系统来讲,从长期看,应该达到投入与产出的平衡。(2)减量化与可控制化、再使用与再回收等则内涵上有重叠。(3)上述的原则都是在3R原则基础上的再思考,所以将再思考(Rethink)放入到原则体系中也不妥。为此,本文提出了新“4R”原则,并对循环农业的目标体系进行了重新探讨(图1)。

新“4R”原则包括再利用(Reuse)、再联合(Reunit)、再循环(Recycle)和可控制化(Regulating)。其中,再利用是指提高农业生产过程中作物秸秆和畜禽粪便等农业废弃物的再利用程度。再联合是实现生产过程中已经脱节的各生产环节的再联合,如农牧结合、种养加结合等。再循环是加强农业中可再利用资源的循环利用率,让这些资源中的生产元素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多次循环利用。可控制化不仅是指实现农业系统向界面外部排放的有害、有毒的各种物质的可控制化,减少污染排放;也包括加强全过程的可控制化,包括对物流、能流、信息流、价值流的全面可控化,实现物质和能源的高效利用,最终实现农业生产效率的最大化和资源的最高效化。

现代循环农业将实现三个统筹(3U),即用养统筹(Unification of land use and soil improvement)、农牧统筹(Unification of crop and livestock)和城乡统筹(Unification of urban and rural)。这是循环农业的三个尺度的统筹。最小尺度是实现农田的用养统筹,使耕地保持持续而稳定的生产能力。中尺度的是实现农牧统筹,通过实现农牧业的最佳比例,使农业废弃物饲料化为养殖业提供原料,使畜禽粪便肥料化而保持耕地的肥力。大尺度的循环农业应该实现区域的城乡统筹,实现农业与其他产业的协调与均衡发展,最终推动整个国民经济的和谐有序发展。

4R和3U是为了实现2E,即显著地提高经济效益(Economic)和改善环境(Environment)。农业的功能,不仅在向社会提供食物的同时显著提高农业从业者的经济效益,提高其生活水平,而且要向社会提供更生态优美的环境。生活宽裕、村容整洁也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目标,体现的就是2E。

最终4R、3U和2E则集中体现到1个RUE上,即显著提高肥、水、土、光、热等的资源利用效率,获得更高的资源利用效率(Resource Use Efficiency)。

因此,循环农业要坚持四项基本原则(4R),实现三个统筹(3U),以2E为两个基本点,体现RUE这一个中心。这个4321标准是区分循环农业和传统农业的重要标准。

3 发展现代循环农业是我国粮食主产区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选择

3.1 现代循环农业在粮食生产中的功能

(1)现代循环农业有助于农业生产中地力提升与维持。

高产出条件下的投入不合理、不协调是传统农业造成的耕地质量退化的重要原因之一。一方面为了追求产量,人们过多的增加了农药化肥的施用,这加重了农业的退化。同时,由于传统农业生产环节间的脱节,造成了耕地的用养结合困难。以前家禽和牲畜多是分散养殖,户户养猪,户户培肥。现在由于规模化养殖,种植业与养殖业分开,一方面造成了耕地有机质降低,肥力下降;另一方面造成了畜禽粪便大量堆放,污染环境,造成资源学学浪费(图2)。现代循环农业则可以通过农牧统筹,而实现农田上的用养统筹,在确保产出增加、质量提升的基础上,实现地力的维持与提升。因此,现代循环农业不仅是高产田维持其生产能力的重要保障,也是中低产田改造的重要出发点和落脚点。

(2)现代循环农业有助于提高农产品品质。

现代循环农业可通过系统内资源的循环和高效利用,减少农业化学品的投入,特别是有害化学品的投入,从而实现产量和品质的同步提高。当然在循环农业发展过程中,特别要注意在加强有益物质循环利用的同时,一定要尽量避免或减轻有害物质的循环与放大。

(3)现代循环农业有助于变废为宝。

发展现代循环农业可以加强对丰富的秸秆和畜禽粪便资源的利用,变废为宝。以秸秆还田和粪便还田为主要技术的循环农业是形成农牧良性循环、维持生态平衡的有效措施。农业秸秆和畜禽粪便以及其它农业废弃物含有大量有机质和养分,若予以加工利用,将对我国农业生产提供巨大的保障作用。

3.2 循环农业的主要发展模式

循环农业模式多种多样,而且在实践中模式也不断被创新。但总体来讲,可以将循环农业分为三个层次,分别是单一农产品生产的用养结合或经济高效的循环农业模式、农业产业内部农牧结合的循环农业模式和区域城乡统筹的循环农业模式。

(1)单一农产品生产的用养结合或经济高效的循环农业模式。

单一农产品生产层次的循环农业核心内容是是实现清洁生产和资源节约高效利用,建立起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生产模式,形成资源利用高效率、能源低消耗、污染物低排放的循环生产技术体系。种植业生产,要重点针对农田有机质下降、地力退化等突出问题,达到农田生产与养护的协调,实现农田尺度的养分平衡。畜牧业单一农产品生产,如鸡、猪、牛等的养殖,要突出经济效益,重视水、热等资源的循环多级利用,同时充分利用牲畜间对饲料养分需要的不同,提高饲料的总体利用率。

(2)农牧结合的循环农业模式。

农牧结合循环农业的核心是在种植业与养殖业间加强从源、流到汇,再从汇到源的纵向耦合、闭合循环,实现物、能相互交换,互惠互利,使废弃物排放最小化。在农牧结合的循环农业中,要综合考虑当地的气候、地形、土壤、水体、生物资源等要素,采用生态工程原理与设计方法,将植物、人工养殖动物、微生物等生物种群有机地匹配组合起来,建立物质循环利用、多级生产、稳定高效的农牧、农林牧、农渔牧等复合循环农业模式。甚至,把种植业和林业、牧业、渔业以及相关加工业有机结合起来,实现各业间的物质互利循环利用、协调发展,实现产品生产的优质、高效、低耗,以及吸收、消化和利用来自生活领域和其他产业的部分排放物。

(3)区域城乡统筹的循环农业模式。

区域城乡统筹循环农业的核心是对加强区域内城乡物质间的循环与多级利用,构建以资源链纵向闭合、横向耦合、区域整合为特征的循环农业发展模式。区域循环农业发展要强调城乡统筹,把城市和乡村建设成一个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统一体,构建城乡工、农等产业间多级生态链接模式,实现城乡共生、良性循环发展。要求建立多层次、多结构、多功能的城乡循环农业体系,形成多产业耦合的横向扩展、产品深加工的纵向延伸,以及副产物和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的立体化产业结构新格局。将城市生活或生产中的各种废弃物进行资源化利用,为乡村的持续发展提供保障;乡村为城市提供优质丰富的农产品,为城市生产和生活提供原料来源。

3.3 我国粮食主产区发展现代循环农业需要正确处理的几个关系

1)正确处理好国家粮食安全与农民收入的关系,实现粮经统筹。

国家需要充足的粮食来确保国家的粮食与食物安全。但农民要的不仅仅是粮食,而是依托在粮食上的经济收入。尽管国家的粮食补贴和各项经济措施提高了粮食生产的效益,但是与打工收入间的差距还是很大,这严重影响了农民种粮的积极性。现在谁也不能用好的生态效益、低的经济效益去强迫农民利用现代循环农业。现代循环农业的高效益性才是最好的推动!因此,我国的粮食生产,特别是要利用有限的耕地资源生产出足够的农产品来,就必须强调粮经的统筹问题,实现国家的“粮”与农民的“经”的统一。各项经济措施提高了粮食生产的效益,但是与打工收入间的差距还是很大,这严重影响了农民种粮的积极性。现在谁也不能用好的生态效益、低的经济效益去强迫农民利用现代循环农业。现代循环农业的高效益性才是最好的推动!因此,我国的粮食生产,特别是要利用有限的耕地资源生产出足够的农产品来,就必须强调粮经的统筹问题,实现国家的“粮”与农民的“经”的统一。

(2)正确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

各地一定要充分考虑市场需要,从产品需求结构和数量入手,建立与市场需要高度衔接的循环农业体系。但也要加强政府在循环农业建设中的作用。政府不能为了政绩工程,为循环而循环,建立中看不中用的循环农业样板。政府在循环农业发展中的主要任务是引导和服务,以市场为导向,通过培肥补助、废弃物利用、优质优价、循环农业机具等方面的技术支撑与补贴政策,有步骤有计划地引导生产者利用循环农业模式,并为循环农业的科学发展提供技术支撑和全面服务。

(3)正确处理好短期利益与长期利益的关系。

不同层次的循环农业模式从建设之初到取得明显效果需要的时间有较大差异。循环农业层次越高,涉及因素越多,出现循环农业整体优势的时间就越长。以农田培肥为例,一般从有机肥投入开始到地力得以提升,需要3年甚至更长的时间。农牧结合的循环农业模式经常3-5年才能见到效果,真正运转优良需要的时间要在5-10年。区域间的城乡统筹循环农业要有5-10年才能见到效果,运转优良需要的时间至少10年以上。因此,各地在发展循环农业时,要充分考虑长期利益与短期利益的关系,不能因为效果显现较慢,而忽略了长期发展战略或规划。在没有见到效果或效果还不明显时,政府要引导资金和技术的正确而持续的投入。

(4)正确处理好循环链延长与成本变动的关系。

循环农业的重要特征是通过延长循环链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从而获得整体效益的提高;但生产链的延长将带来成本的增加。由于种植业生产非常分散,所提供的原料,如作物秸秆,具有低营养含量、低价值等特点,作物秸秆的收集与饲料化将带来运输、贮存和加工成本等的增加。而养殖业的相对集中,也造成了畜禽粪便的肥料化利用成本的增加。因此,在循环农业发展中,要充分考虑循环链延长带来的收入增长与成本增加间的关系,最大限度地提高收益。

(5)正确处理好区域间的循环关系。

循环农业不仅要注重区域内的用养结合、农牧结合和城乡统筹,也要注重区域间的用养结合、农牧结合和城乡统筹。各区域不仅要充分考虑区域优势,发展特色循环农业,也要注意实现输出与输入在种类和数量上的平衡。现在国家正在执行的北粮南运和南水北调,就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区域间产品和资源上的供需平衡。再例如,草原向内陆输出了大量的畜禽产品,从区域间平衡的方面考虑,内陆也应该向草原输出等量的其他产品,以实现区域间产品的供需平衡、地力的用养平衡和区域的城乡统筹发展。如果一个区域存在净输入或净输出,对区域经济乃至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均是不利的。

(6)正确处理好循环农业与循环经济的关系。

循环农业是循环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整个循环经济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循环农业不仅引起了农业内部各环节的良性循环,对农业自身的持续健康发展意义重大;也对农业的衍生产业、关联产业直到了促进作用,对农业功能的多元化拓展和相关产业的拉动作用非常显著。循环农业的快速发展能够引发联动效应,直接带动循环经济发展提速。因此,循环农业要从整个循环经济的角度出发来设计、来实现。循环农业一定要与当地的循环经济相一致、相协调。

4 粮食主产区发展现代循环农业的理论与保障体系创新

4.1 理论创新

粮食主产区的循环农业理论创新内容多、难度大。现阶段最需要完成3个方面的创新:循环农业经济学理论研究与创新,循环农业的物质流、能量流和价值流运行规律,以及区域循环农业理论。

(1)循环农业经济学理论研究与创新。

循环农业经济学是循环农业建设的理论基础。但是,目前循环经济的理论还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它仍然是一个多种学科、多种理论交叉的“边缘”理论,它所涉及的相关理论包括生态学、经济学、社会学和系统论等[13]。循环农业经济学的理论更不完善。因此,要注重引进创新和原始创新相结合,建立并完善与中国国情相协调的循环农业经济学理论。在循环农业经济学理论创新中,应注重粮经统筹、循环链延长与成本变动、短期经济效益与长期经济效益、生产者经济效益与区域经济效益等方面的理论研究。同时,加强秸秆、畜禽粪便等农业废弃物的低值性、分散性与高效利用的经济学研究,明确农业废弃物收集成本与收集半径r间的关系,计算出适合当地的多级辐射型收集策略。初步猜测,收集成本可能与一次收集的质量和价格成正比,与收集半径的平方成反比。因此,在农业废弃物收集上采用分区收集再集中的策略,可能成本更低,但是最佳收集半径r1、r2和r3均需要经济学来求出(图3)。

(2)循环农业的物质流、能量流和价值流运行规律研究。

明确循环农业的物质流、能量流和价值流的规律对指导循环农业有重要意义。但现有研究对循环农业中的上述规律研究均较少。在物质流方面,应明确矿质元素和水等在循环农业中运移和损失规律,建立提高其利用率的理论体系。在能量流方面,应明确光能、电能、热能等能量在循环农业系统中的传递与散失规律,为提高循环农业体系的能量转化和利用效率提供理论依据。在价值流方面,要结合循环农业经济学理论,明确价值在循环农业体系中的流动与增减规律,建立提高循环农业总体经济效益的理论体系。

(3)区域循环农业理论创新。

明确气候、地形、土壤、水体、生物资源、地理位置等要素对区域循环农业效益和布局的影响,为建立优势突出、特色明显、循环高效的区域循环农业提供丰富而有力的理论支撑。总结适宜不同类型地区的循环农业发展模式和技术,按照自然资源状况和经济社会条件,考虑各地区农业生产结构和生产方式,优先在农业高度集约地区、生态脆弱地区、重要饮用水源地、南水北调东中线沿线等地区制定节地、节水、可再生能源利用、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和清洁生产等专项研究,为制定区域的循环农业发展规划提供理论基础。

4.2 保障体系创新

(1)主导模式总结与创新。

继续开展各地适宜的家庭循环农业、村域循环农业或园区循环农业、以及区域循环农业等循环农业模式与技术创新。完善和创新我国北方地区的“四位一体”和南方地区的“猪沼果”等基于农户和农场的生态种养循环利用模式。在村域循环农业建设中,要依据区域布局优化与分工优化的原则,通过建立健全村的生态整合机制与产业共生机制,在农业产业间相互交换废弃物,使废弃物得以资源化利用,实现经济增长与生态保护的动态平衡。条件较好的农村可以实施整建制乡村层次的循环农业模式。园区与村域循环有共同性,也有区别,园区的生产功能更集中,更易控制。为了推动循环农业园区建设,需要加强循环农业载体培植,如建立循环农业园、农产品加工园区和规模化畜牧小区等。区域层次循环农业模式是由若干农户庭院循环农业、乡村层次循环农业和园区循环农业组成,结构更加复杂,区域间差异更大。要借鉴其它区域的成功循环农业发展模式,结合区域特点,加以吸收、转化和创新,形成区域内部的特色模式。要注重研究新型工业化、农村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市场化新形势下的新型区域循环农业模式,并注重研究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等可再生能源的利用。

(2)循环农业配套机械创新。

应该加强循环农业相关的机械的研发与利用。从当前需要来看,亟需秸秆直接还田、秸秆田间收集、秸秆固体成型颗粒加工、颗粒燃烧、大型畜禽粪便有机肥加工、沼气发生与控制、污水处理与再利用等关键机械的优化、创新与配套。要通过机械创新,实现循环农业关键环节的机械化,以提高效率,加速利用。

(3)循环农业法规与政策创新。

重点研究与创新循环农业的有关限制性法规和生态补偿性政策。推进循环农业的立法工作,通过权威性的法律法规,明确各参与主体在循环农业发展中的权利和义务,全面规范、指导、引领我国的循环农业建设,并形成强制的行为约束,为循环农业发展提供法制保障。借鉴美、日、欧等发达国家的经验,针对不同地区生态环境建设的需要,明确补偿环节和补偿主体,完善补偿标准和操作规范,探索补偿方式和补偿机制。

(4)强化循环农业培训与服务。

发展循环农业,引领绿色循环发展 篇9

关键词:节水农业,绿色循环发展,彰武

彰武县位于辽宁省西北部, 东连沈阳市康平、法库两县, 西接阜新蒙古族自治县, 南与新民市接壤, 北界内蒙古自治区的库伦旗和科尔沁左翼后旗。东距省会沈阳市125km, 西距阜新市115km。北纬42°07′~42°51′、东经121°53′~122°58′之间。彰武地势北高南低, 东西丘陵, 北部沙荒, 中、南部为平原。大体是“三丘、三沙、四平洼”。海拔最高 (西北部) 为313.1m, 最低 (南部) 为59.3m。属于东北平原, 内蒙古高原与辽河平原的过渡段全县总土地面积36.33万hm2, 人均占有0.87hm2, 耕地面积18.2万hm2。184行政村, 1 000多个自然屯。年平均气温7.1℃, 平均24.2℃最低-12.4℃, 多年平均最高37.4℃。无霜期平均156天, 最多180天, 最少127天, -2℃152天, 0℃171天。平均降水量510.2mm, 5—9月435.9mm占全年85.4%, 最大744.1mm, 最小329.4mm。丘陵地占29.94%, 沙漠地占28.87%, 平洼地占41.19%, 人口稠密, 资源贫乏, 是扶贫开发重点县。

1 大力发展节水农业

推动水肥一体化高标准示范区建设, 带动地方扩大技术推广应用规模和范围;推动实施河北地下水超采区综合治理试点工作;进一步做好旱作节水农业技术模式集成创新;加强节水农业关键技术研发, 开展高产高效模式攻关;探索物联网技术在水肥一体化上的应用, 开发自动控制灌溉与施肥系统;推进工厂化循环水养殖技术和池塘循环水养殖技术示范。在省农业部门的大力支持下, 彰武县大力推广旱作农业大垄双行膜下滴灌技术, 粮食产量2014年达到20.8万t, 产量明显增加。

2 有序推进化肥农药使用量零增长行动

通过大力发展畜牧业、农村能源沼气, 产生丰富的有机肥资源, 进而减少了化肥施用量, 改善了土壤结构, 提高了农作物种植效益。全面启动了化肥农药零增长行动, 在化肥减量增效方面, 在优势产区, 以化肥施用量大的作物为重点, 创建减量增效示范区, 示范带动化肥减量增效新技术、新产品、新模式的推广应用。在农药减量控害方面, 创建农作物病虫专业化统防统治与绿色防控融合推进示范基地;开展农企合作, 农药企业参与共建农药减量控害示范基地, 扶持新建农作物病虫害防治专业化服务组织, 建立新农药、新药械示范基地, 示范推广一批高效低毒农药和现代植保机械。推进稻田综合种养技术示范, 节肥减药效果明显。

3 提高秸秆综合利用率

实施秸秆综合利用项目, 开展秸秆还田、养畜、秸秆沼气、秸秆炭化等方面工作;启动地重点乡镇秸秆利用示范区建设, 加快推进秸秆利用的规模化、产业化发展。坚持以千家万户养殖为基础, 以联户养殖为方向, 以秸秆利用为重点, 以科技服务为支撑, 以金融支持为动力, 综合利用玉米秸秆, 有力推动了草食畜牧业的快速发展。特别是立足县情实际, 大力推广“人畜分离、联户养殖、集中管理、单独核算”的联户养殖模式, 创出了一条最广大、最普通、最贫困老百姓稳定增收的路子。

4 畜禽粪便基本处理

随着畜牧业的快速发展, 产生了大量畜禽粪便, 产生了丰富的农业有机肥资源。产生有机肥250万t以上。目前, 全县共建成户用沼气池2万多户, 约占总农村户数的四分之一。畜禽粪便全部实现了沼气利用和腐熟无害化还田, 基本实现了畜牧业“零”污染, 增加了土壤有机质, 显著提高了耕地肥力, 减少了化肥使用量, 为农业生产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5 农产品加工副产物综合利用

彰武县农产品加工产业包括粮食、蔬菜加工产业、畜产品加工产业、酿造加工业等, 在农副产品精深加工基地建设农产品加工副产物综合利用设施, 对农产品加工副产物中的有用物质进行梯次利用, 实现副产物的肥料化、饲料化和能源化综合利用。

6 废旧农膜基本回收

彰武县建设回收废旧地膜加工站1个建设废旧地膜回收储存点2个, 遍布全县24个乡镇62个回收网点, 形成了比较完整的回收、加工网络。县农业局在全县推广、宣传应用厚度0.008mm以上的地膜, 增加地膜可回收率, 减少农产品产地地膜残留, 增加了农民收入。

参考文献

[1]窦士伟, 揭益寿.发展绿色循环现代农业是改善农业生态环境的必由之路[J].高科技与产业化, 2008, 4 (8) :15-16.

[2]曾安东.浅谈农村绿色循环农业推广与应用[J].新农村:黑龙江, 2016, (4) :37.

现代循环农业 篇10

伴随我国高速经济增长的是资源能源的过度消耗和生态环境急速恶化, 资源与环境压力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最大约束。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循环经济的理念进入我国以来, 各地将其应用于农业领域, 探索了一条中国特色的循环农业发展之路, 东部发达地区结合新农村建设, 进行了卓有成效的尝试, 有效地促进了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农村发展。尤其从2007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关于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的“一号文件”中正式提出循环农业概念之后, 全国把发展循环农业作为提高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重要途径, 循环农业进入快速发展时期。事实证明, 发展循环农业是实现有限农业资源持续利用的有效载体, 是实现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有效方式, 更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抓手, 对解决“三农”问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自上世纪七十年代后期以来, 面对现代农业的巨大挑战, 为保护农业生态环境和实现农业资源高效利用, 国际上许多发达国家开始摒弃传统的农业发展道路, 探求各种“替代农业”。威廉姆·奥尔布雷克特 (William Blake Creole, 1970) 将生态学的基本理论纳入了有机农业的生产系统之中, 提出的生态农业, 算是最早的一种替代农业, 到了上世纪八十年代, 国际上又提出可持续农业的发展战略思想。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 伴随着循环经济的理念进入我国, 在农业领域产生了“循环农业”的概念。新世纪以来, 循环农业理念进入我国, 国内相关专家对循环农业的概念、内涵、基本原理与技术体系都展开深入研究, 虽然关于循环农业的概念及发展模式上尚未做出统一的公认, 但在发展循环农业积极意义的认识上却是一致的, 即我国的循环农业应是一种可持续的生态农业模式, 能够从根本上改变农业资源利用水平低下的现状, 彻底解决农村生活环境脏、乱、差的问题, 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 实现经济、环境和社会效益的统一 (陈德敏、王文献, 2002;郭铁民、王永龙, 2004;周震峰, 2004;宣亚南, 2005;尹昌斌等, 2006, 2008等) 。关于循环农业发展的技术条件及模式研究也随之涌现, 多部分学者认为, 农业发展依次经历了传统农业、化工农业、机械农业、循环农业等过程, 循环农业是农业发展的高级形式, 在经济条件好、农业技术比较发达的地区更容易实现 (宣亚南, 2005;徐竟成, 2006;黄祖辉, 2010等) 。

本文以浙江省循环农业发展实践为实证案例分析, 探索东部发达地区在新农村建设中发展循环农业的优势、约束及模式等问题, 以期为我国循环农业的发展做出借鉴。

二、东部发达地区发展循环农业的优势

我国东南沿海发达地区, 如浙江、广东、福建、江苏等省份自然资源多样性, 多宜性, 经济总体上处于领先地位。从总体上看, 这些地区经济发展已经处于工业化的后期, 经济基础雄厚, 已具有“工业反哺农业”“城市反哺农村”的良好基础 (表1) 。

资料来源:根据《2010年中国统计年鉴》整理。

这些地区经历了经营体制的变革, 产业得到优化调整, 产业结构比较合理 (表2) 。而且, 东部沿海地区人文荟萃, 科教发达, 形成了较强的人力资源优势。因此, 在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指出, 要积极支持东部地区率先发展, 发挥东部地区对全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引领和支撑作用, 在更高层次参与国际合作和竞争, 在改革开放中先行先试, 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和自主创新中走在全国前列。在东部沿海发达地区大力发展循环农业, 就是落实这一战略部署在农业领域的有效举措。

就浙江而言, 经过改革开放30余年的发展, 浙江已是我国各省 (区) 中县域经济最发达、农民人均收入水平最高、现代化进程最快的省份。2001年~2009年, 农业生产增加值从630.98亿元增加到1163.08亿元, 2009年比2000年增长84.4%, 年均递增约8.4%。在着力推进农业产业化和规模经营过程中, 推动农业产业结构升级。2000年~2009年, 浙江省农林牧渔产值结构由49.3∶5.2∶17.4∶28.1调整为 46.9∶6.3∶21.6∶23.2, 种植业和渔业两大传统支柱行业比重分别下降约3和5个百分点, 林业比重上升约1.1个百分点, 牧业比重大幅上升了4.2个百分点, 表明农业结构得到优化, 农业竞争力明显增强。2000年~2009年, 浙江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9279元增加到24622元, 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从4254元增加到10007元, 分别增长2.65倍和2.35倍,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连续8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连续24年列全国各省区第一位, 收入增长推动了居民饮食结构的不断升级, 农业产业结构也作相应调整, 以适应居民需求结构的变化。

资料来源:同表1。

作为较早提出发展循环经济、建设循环型社会的省份之一, 浙江省农业正在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 工农业快速发展为循环农业奠定了物质基础和技术条件。浙江发展循环农业的优势主要体现以下几方面:

1.农业产业集聚初具规模

依托区域优势, 浙江优势农产品基地初具规模, 如浙东南沿海海水产品优势产区, 浙北-浙东南沿海蔬菜和加工、出口产业带。浙江农业产业化优势比较明显。据不完全统计, 2008年, 全省有57个市、县成立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会, 全省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达到59707个, 其中省 (市) 级重点龙头企业3215家, 农民专业合作社累计达9254家, 社员47.6万个, 带动全省37.2%的农户。各类产业化经营组织不断壮大, 合作社规范化建设深入推进, 企业与农产品基地连接更为紧密, 为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建设奠定基础。

2.农业废弃物综合利用日益推进

早在2005年, 浙江省就开展了农业资源节约和农业废弃物综合利用的工作, 2008年, 全省秸秆可收集资源量为977多万吨。其中, 肥料化 (包括直接还田) 消耗的量达377.1万吨, 饲料化消耗的量达27.4万吨, 基质化和材料化消耗的量达84万吨, 合计已利用488.5万吨左右, 占秸秆可收集资源量的50%;全省畜禽粪便污水产生量为6878多万吨。其中, 通过沼气工程建设利用畜禽粪便和污水量达3235万吨, 通过户用沼气利用畜禽粪便和污水量达120万吨, 有机肥加工利用畜禽粪便和污水量达30万吨, 农民自发堆制堆肥和水产养殖的鱼塘基肥约220.0万吨, 合计已利用3605万吨左右, 占畜禽粪便污水总量的52.4%。全省农产品加工固体废弃物约为560万吨。油菜饼主要用作肥料和饲料, 酒糟通常直接用作家畜饲料, 稻壳和玉米芯是很好的食用菌基料。合计已利用农产品加工固体废弃物272万吨, 约占农产品加工业固体废弃物总量的49%。

3.循环农业典型模式构建基本成熟

浙江是全国较早提出发展循环经济、建设循环型社会的省份之一, 循环农业经济作为循环经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发展循环农业的典型模式和产业链构建基本成型。目前已经逐步形成了较为清晰的循环利用链条和较为突出的成功模式, 可被归纳为:区域循环模式 (宁海最为典型) 、生态养殖模式、农业废弃物综合利用模式、能源综合利用模式, 以及绿色和有机农业模式。尤其是在示范作用带动下, 以生态养殖为中心的农村沼气已开发出多种富民生态农业模式, 如农牧结合, 林牧结合等循环生态农业格局, 在产业集聚、集群中, 推广农业循环技术。缓解了农村能源问题, 对保护生态环境, 提高农民生活质量, 实现农业和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浙江目前己经建立了多个较为成熟的生态农业园区, 如浙江蓝天生态农业开发有限公司猪场废弃物资源化利用;象山特色畜禽创业示范园区“种草养畜、畜粪养草”模式;桐乡华章现代生态农业园等, 这些生态农业区为当地农村、农民提供了巨大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以及社会效益, 同时也为全省大范围开展农业循环经济、以循环型农业生产模式代替传统农业生产模式提供了一个模范带头作用, 并为各个地区开展农业循环经济营造了良好氛围, 也为探索具有浙江特色的循环农业发展路径提供了实践基础。

4.农业生产生态化建设成效显著

保护性耕作、生态化饲养、清洁化生产越发受到浙江各地的关注, 肥药减量控害和畜禽排泄物、生活污水净化治理不断加强。截至2009年末, 浙江已建设畜禽规模养殖场和生态养殖小区800多个, 全面完成生猪存栏300万头、牛存栏30万头 (杭嘉湖地区生猪200万头、牛20万头) 规模畜禽养殖场排泄物治理, 建成畜禽粪便收集处理中心100个;累计推广测土配方施肥6300万亩;5288个村实行生活污水沼气工程净化处理;推广太阳能热水器360万平方米, 农村清洁能源利用率达65%。

三、浙江发展循环农业的重点与区域模式选择

1.浙江依据其现有的发展循环农业优势, 在循环利用对象方面主要应从农作物秸秆、畜禽养殖废弃物、农产品加工废弃物等方面突破

(1) 农作物秸秆。浙江农作物秸秆总量较大。经调查, 2006年到2008年浙江省农作物秸秆年产量均在1100万吨以上, 2008年为1174.61万吨。浙江农作物秸秆区域分布不均。2008年秸秆产量最多的地区是嘉兴, 为188.4万吨, 占全省秸秆总量的16%;其次是绍兴, 为139.12万吨, 占全省秸秆总量的11.8%;秸秆产量居第三位的是杭州, 为138.02万吨, 占全省秸秆总量的11.7%。秸秆产量最少的地区是舟山, 为6.08万吨, 占全省秸秆总产量的0.5%。

(2) 畜禽养殖废弃物。畜禽养殖废弃物是农村主要污染物来源之一。浙江省2004年到2008年畜禽粪便污水年排放量分别为6295.63万吨、6672.36万吨、6129.52万吨、6341.98万吨和6878.77万吨, 最大的为2008年, 最小的为2006年。各畜禽粪便污水排放量最大的是猪粪便污水, 在各年中约占总量的80%;牛粪比例居第二, 所占比例最小的为羊粪, 占3%左右。

(3) 农产品加工废弃物。2008年浙江省产生农产品加工固体废弃物560万吨左右, 还产生大量的屠宰废水、酿造废水和羽绒废水。例如, 杭州市萧山区荣达羽绒制品有限公司在羽绒水洗过程中, 大量产生废水, 日排放量达600余吨。义乌华统肉制品有限公司以生猪屠宰和肉制品加工为主, 年屠宰能力达到100万头, 日产生屠宰废水500吨。

2.根据浙江各地区自然资源优势、地貌类型条件及农业发展现状和潜力, 可分为杭嘉湖平原水网区域、西南丘陵山地区域和东南沿海城镇和岛屿地区各区域应有各自的循环农业发展重点

(1) 杭嘉湖平原水网区域。杭嘉湖平原水网区域农业生产面临严峻的工业污染和农业面源污染, 直接造成了水体的污染和水环境的破坏。循环农业的发展重点是:一是以规模畜禽养殖场排泄物治理为重点, 积极发展以沼气利用为中心的生态能源发展模式, 治理农业与农村环境。二是利用上海农业向都市型农业转型的契机, 发挥先进的生产组织形式和产业布局优势, 利用本地民营资本雄厚、农业科技水平较高和资源及加工能力优势, 重点发展“以农产品产、加、销一体化, 龙头企业为带动的产业链延伸型循环农业模式”, 和“以农业面源污染综合治理和资源合理利用为目标的循环农业模式”。三是扶持建设农副产品生产与加工、生态农业、观光休闲农业基地, 建立“以休闲、旅游、教育为一体的循环农业模式”。

(2) 西南丘陵山地区域。西南丘陵山地区域虽是浙江省相对欠发达区域, 但此区域的特色农业发展具有资源和产业基础, 循环农业的发展重点领域主要有两点:一是大力发展“以传统特色产业升级、深加工与资源综合利用为方向的循环农业模式”, 推动竹林、蚕桑、菇业等山区特色资源的开发利用和综合利用。二是积极发展山区“绿色食品产业、休闲旅游产业融为一体的环境友好型循环农业模式”, 加强生态建设, 通过创造优美生态环境, 推动山区休闲农业、乡村旅游业的发展。

(3) 东南沿海城镇和岛屿地区。浙江省是渔业大省, 近年渔业经济发展水平显著提高, 但渔业水域环境污染加重, 捕捞强度过大, 渔业资源不断衰退, 养殖品种结构也不尽合理。循环农业的发展重点是:一是水产养殖向着优质、高效、生态方向发展。坚持开发与保护并重, 养护、修复和提升渔业生态系统, 确保渔业可持续发展。二是水产加工向着品牌化、外向化、安全化方向发展。加工开发多样化和优质化的品种, 提高产品附加值, 对传统渔业进行现代科技化改造。三是大力发展特种水产业, 将发展名特优新养殖与无公害基地、绿色水产品生产结合起来, 建设现代化渔业示范区。由于区域已经形成具有一定区位优势、较强市场竞争力的特色渔业产业带和产业区, 适宜发展“以特种水产苗种繁育供应基地建设为重点, 以无公害特种水产品养殖、加工、销售于一体的渔业循环经济模式”。

四、浙江循环农业发展的约束

但从现代农业的发展要求看, 与东部沿海地区工业化的进程相比, 农业在这些地区乃至全国的地位在下降, 比较而言, 农业现代化的进程相对缓慢, 不能完全适应市场化和全球化的要求, 离现代农业的要求还有较大距离。主要表现在农业资源短缺、循环农业关键技术研究和应用明显滞后、循环农业发展资金短缺等方面。

1.农业资源短缺矛盾日益凸现

浙江是一个人口多地少的省份, 经济快速发展消耗了大量农业资源, 使得农业资源短缺矛盾日益突出, 水资源和耕地资源供需紧张矛盾尤为严重。2005年~2008年, 浙江全省水资源总量从1014.35亿m3持续下降到855.23亿m3, 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低于全国人均水平。水资源总量的持续减少对传统型农业漫灌式发展模式提出严峻挑战。快速推进的工业化、城市化又占用了大量宝贵耕地资源, 耕地持续减少成为农业发展的又一主要制约因素。图1表明, 2002年~2008年, 浙江主要农作物耕种面积不断减少, 耕地占土地比重不断下降。浙江人口密度约为全国的3.4倍, 人均耕地不及全国一半, 且耕地后备资源不足。传统粗放型农业发展方式导致资源消耗量较大、农业生态环境污染较为严重, 农业发展与资源保障、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依然突出。

2.循环农业关键技术研究和应用依然滞后

循环经济的主要推动力之一是依靠技术创新, 要有相应的技术做支撑。虽然循环经济的理论取得很大的发展, 但其关键技术的研究和应用明显滞后, 特别是各行各业循环经济建设的方式和实施途径也不一样, 需要具体操作的措施和专业的技术指导。而许多循环农业技术措施成本很高, 技术水平还不足以维持较低的运行成本, 不足以支持循环经济产生效益, 很多人不愿意做。比如搞秸秆气化工程、垃圾处理项目基本上是政府出资示范, 但市场推广难度很大。另外, 当前浙江农业正面临转变发展方式、推进转型升级, 加快建设现代农业的重大任务, 迫切需要加快培养一批掌握农业技术、经营管理的新型农民。

3.循环农业发展资金短缺矛盾较为突出

资金短缺是制约循环农业发展的一块短板, 主要有两方面原因:一方面是由于农业项目投资期较长、收益率偏低, 商业银行不愿投资农业领域, 而政策性银行的业务比较窄、职能单一, 不能有效提供服务。另一方面大部分循环农业产业收益并不高, 市场化水平比较低, 基本上依靠国家和各级财政的投入和扶持。后续的运行管理缺乏资金和支持, 长效发展机制尚未建立起来。循环农业发展需要大量、多元化的投资, 当前, 浙江农业龙头企业、农田基础设施建设和农业合作社发展等资金短缺矛盾尤为突出。要加快发展农业循环经济, 推进农业高技术产业化, 就必须进一步提高认识, 加强宣传, 优化环境, 加大政策和资金扶持力度。

五、东部发达地区促进循环农业发展的思路

我国东南沿海发达地区虽然具备循环农业发展的经济基础和技术条件, 但是正如上述, 在全面实施循环农业方面依然要面对极为严格的束缚。

1.积极开展宣传教育, 推进农产品绿色消费

一是要广泛地宣传发展循环型农业的重要性、必要性、紧迫性和循环农业的内涵及其基本发展模式, 使发展循环农业理念深入人心, 提高全社会的参与意识和参与能力。二是要深入宣传已有的发展循环农业的扶持政策, 调动各方面发展循环农业的积极性, 使更多的部门、单位、领导和群众投身到发展循环农业的新兴事业中来。三是要加强对农民的宣传教育, 让作为循环农业主体的农民明白发展循环农业的科学道理和综合经济效益, 提高广大农民的生态和环保素质, 使其能及时掌握循环农业技术和循环农业发展模式、经验, 才能真正推动循环农业的有效实施。四是大力宣传和倡导绿色消费, 结合新农村建设, 提高人们的零排放或低排放的社会意识, 培养绿色消费意识与绿色消费需求, 鼓励积极开展绿色环保的行动。

2.创新体制机制, 加强循环农业政策保障

创新体制机制主要是围绕加快制定发展循环农业的政策法规、健全促进循环农业发展的激励机制、加快农业资源要素市场化改革等入手。以浙江为例, 近些年来在农作制度上正发生着重大的变革, 出现了不少新的农作模式, 如种养结合类、粮经结合类、粮、饲、牧结合类、水产混养、套养、轮养类、“五园”养殖类。这种农作制度的创新, 不仅体现了科学发展观, 而且符合人多地少地区的实际, 是一种具有很好发展前景的以劳动与技术密集型为特点、高效生态的现代农业, 值得不断总结与完善, 并且予以推广和政策支持。一是要在现有《浙江省沼气开发利用促进办法》、《浙江省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条例》、《秸秆能源化利用补助资金管理暂行办法》等法规政策基础上, 进一步完善发展循环农业的法规政策;二是要健全促进循环农业发展的激励机制, 从产业政策、财政、投资、信贷等方面发挥经济政策的激励作用;三是加快农业资源要素市场化改革。推行农村土地经营权资产权证化, 加快农业资产市场化改革进程, 促进农业资源优化配置和农业循环经济发展, 推动地方金融创新。

3.强化农业科技支撑, 促进循环农业技术产业化

循环农业是建立在一定技术之上的农业形态, 发展循环农业必须加强循环农业技术研发, 建立健全循环农业技术推广网络, 推进循环农业科技服务。就浙江而言, 针对沿海大多数地区农业的特点和资源条件, 一是应强化现代生物技术、信息技术、设施技术、节能技术对高效生态农业的应用。二是要进一步创新农业科技推广体制, 注重农业科技与其它相关技术的集成与应用。如鼓励组建由教育、科研、推广机构和行业协会等多方参与的区域性专业性科技服务组织, 建立和完善首席专家、推广教授、科技特派员、责任农技员制度, 引导涉农企业开展技术创新活动, 构建农科教、产学研一体化的新型农技推广体系, 为推广科教成果提供更多的激励。

4.加强组织领导, 科学编制循环农业相关规划

临安发展生态循环农业的思考 篇11

一、临安市生态循环农业建设的基本情况

近年来,我们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杭州西郊现代化生态市建设目标,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坚持资源开发与节约、污染控制与治理并举,着力改善农业生态环境,积极探索农业资源保护和合理利用的有效途径,不断提高农业生态建设水平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一)按照“减少投入、减少污染”要求,推行减量化投入、清洁化生产

1、推进农田清洁化生产。2015年,完成各类作物测土配方施肥面积45万亩,减少化肥投入总量785.5吨。推广生物防治、物理防治、生态调控等非传统化学防治技术,实施农作物病虫害综合防治面积3.7万亩,“一高双低”农药使用率达89.2%,农药使用量比2014减少6.2%。推广应用商品有机肥8667吨,应用面积8.67万亩,提高肥料利用率达2?3个百分点。

2、发展设施集约化农业。大力推广应用喷灌滴灌、肥水同灌等节约型技术,钢管大棚、避雨棚架等生产设施,低耗能、高效率的新型农机具,有效控制温度、湿度、光照、水肥、气等环境条件,既实现农业投入品的减量化、再利用,又促进农产品的安全供给和优质高效。2015年,新认定粮食生产功能区8000亩,建成主导产业示范区2个、特色农业精品园3个,新建和提升蔬菜基地9100亩,新增补贴农机具2924台(套),建成设施农业面积2679亩。

3、加强养殖污染综合整治。2015年,全市关停养殖场453个,完成保留场污染治理323个,新建干粪收集房10700.04平方米、沼气发酵池4622.23立方米、三级沉淀池31320.24立方米、沼液储液池5966.51立方米,完成生态化治理养殖场达标验收470个。通过就地利用、异地对接,新增生态消纳地6.3万亩,新增沼液利用12.5万吨。

4、规范农业投入品使用和回收。加强农资市场监管,定期开展监督抽查和执法检查,规范农业投入品的经营和安全使用行为,全面禁用高毒高残留农药,努力减少氮、磷和重金属等污染物的排放。推广植保专业统一防治等手段,并由合作社统一收集各种包装废弃物进行集中处理。2015年,制定了《临安市废弃农药包装物回收处置实施方案》,统一购置400只废弃物回收桶发放到全市162个主要农产品生产基地,回收农药包装废弃物1.6吨,农用薄膜回收1180吨,回收率为87.2%。

(二)按照“创新模式、产业循环”要求,推行废弃物无害化处理、资源化利用

1、积极推进生态循环农业示范创建。积极推广生态循环农业技术和模式,实施生态循环农业示范工程,加快创建生态循环农业示范区、示范点、示范企业(合作社)和示范项目,形成点面结合有机联动的推进机制。积极推进太阳镇省级现代生态循环农业示范区建设,在原有生态模式基础上新增“太阳公社”模式,2015年继续推进12个现代生态循环农业示范主体创建,7家示范主体已通过省级认定,其余示范主体将于2016年进行认定。

2、创新农作制度。因地制宜探索和构建新型农作模式,积极推广粮经结合、粮饲结合、间作套种、水旱轮作、立体栽培等新型农作模式和种养结合、适度规模的生态循环模式,建立了一批“千斤粮万元钱”、“畜禽—沼气—作物”、稻田养鱼、果园套养家禽、吊瓜立体栽培等农作制度创新示范点,提高资源和废弃物利用率,推进农业节本增效、循环发展。

3、加强农业废弃物综合利用。针对笋壳数量大、处理难的实际,突出笋壳等农业废弃物饲料化研究,在笋壳青贮等技术试验成功基础上,扶持发展以湖羊为主的草食动物产业,每年产生的8万吨笋壳基本都被羊场消化利用,既减少了农业废弃物对环境的影响,还变废为宝,降低了养殖成本。积极做好农作物秸秆、桑枝条等废弃物综合利用工作,全市农作物秸秆作有机肥还田综合利用的约9.2万吨,作饲料利用的约2700吨,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95.5%。利用桑枝条、山核桃蒲壳生产食用菌,年栽培量450万袋,实现产值2900万元,占整个食用菌产业产值的80%以上。

(三)按照“环境生态、质量安全”要求,推行标准化生产、规范化监管

1、推行农业标准化生产。以“优质、高产、高效、生态、安全、特色”为要求,推进农业标准化建设,制订完善粮油、茶叶、蚕桑、水果、花卉、中药材、畜牧标准化生产等技术标准,积极引导农业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农业大户实施标准化生产,以点带面,提升标准化生产水平。制定发布并推广应用临安市主导农产品的标准化生产技术标准和生产操作规程13个,生产模式图入企率达到100%。2015年,临安市农产品标准化生产率达61.04%。

2、开展“三品”认证。积极开展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的一体化认证工作,规范农业生产、农业投入品使用、病虫害防治等情况记录,保证农产品质量安全和可追溯。至2015年底,全市共认定无公害基地总数达127个、无公害农产品136只,认证绿色食品5家、产品8只,认证有机食品(基地)15只,“三品一标”认证比例达50.3%。

3、加强农产品质量检测。加强临安市检测站基础设施建设,实施农业部“农产品质量检测体系建设项目”并顺利通过了浙江省农业厅组织的项目绩效考核,检测能力名列杭州地区各县(市)前茅。全市18个镇(街)和26个主要种植企业均建立了农残快速定性检测室,初步建成了以临安市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站为核心、全市各镇(街)检测室为主导、生产企业检测室自检为补充的市镇企三级农产品质量安全快速定性检测体系。建立“临安市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平台”,对所有检测室实行联网管理,各镇街(企业)的检测数据全部实时上传,实现了检测管理信息化,有力地促进了全市各检测室工作的开展。2015年全市累计完成各类农产品药残定量检测823批次,不合格产品处置率达100%。

nlc202309081424

二、发展生态循环农业的总体思路和建设重点

经过多年来的实践探索,临安市生态循环农业发展的模式不断创新,内涵日趋丰富,效果日益显现。但要实现从点上示范推广向面上整体推进,仍然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临安市发展生态循环农业,要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关于建设生态文明的总体要求,着眼于转变发展方式、推进农业转型升级,以粮食生产功能区和现代农业园区“两区”建设为主平台,以资源利用节约化、生产过程清洁化、废物利用资源化、环境影响无害化为主线,以创建生态循环农业示范县、示范区、示范企业、示范项目为载体,着力形成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生态循环农业生产经营体系,推进杭州西郊现代化生态市和生态文明试点市建设。

力争“十三五”期间,全市发展生态循环农业的理念深入人心,符合发展生态循环农业的产业体系、组织结构、生产方式、运行机制、政策框架基本形成,先进适用的生态循环农业模式广泛应用,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进一步增强。全市水资源、肥料、农药和农业废弃物利用率提高,农业农村生态环境进一步改善。确保到2020年,农作物病虫害统防与绿色防控技术应用面积达10万亩、高效双低新农药普及率达100%;农药使用量逐年下降且比2015年下降6%以上,废弃农药包装物无害化回收处置率达90%以上;化肥使用总量逐年下降4%以上,农田土壤酸化与污染得到明显控制;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达95%以上;规模化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率达99.5%以上、排泄物处理与利用率达98.1%以上,年利用沼液量25万吨;全市农业标准化生产率达61%以上,农产品质量安全的抽检合格率达98%以上、可追溯率达95%以上。

重点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围绕资源节约集约利用,切实加强农业资源保护和合理开发。加强农业资源保护、推进节约集约利用,是发展生态循环农业的内在要求,是促进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加强自然资源保护。认真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措施,严格执行基本农田、标准农田管理、占补平衡各项规定,确保数量不减少、质量不下降。坚持数量保护和质量建设并举,深入实施标准农田质量提升工程,综合运用农艺、生物、工程等措施,培肥土壤地力,提升耕地质量水平。加强种质资源和生物多样性保护,严密防控农业生物灾害,强化动植物疫病防控,保护生物多样性和生态安全。优化农业资源配置。在尊重农民意愿的基础上,加快推进农业规模化生产和集约化经营,鼓励和引导通过土地流转、农民合作和社会化服务等途径,发展多种形式的农业适度规模经营,促进土地资源向新型生产经营主体集中,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为加快发展生态循环农业奠定基础。积极引导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主体投资开发生态循环农业,加快形成以农业龙头企业为主导、农民专业合作社为骨干、专业大户和家庭农场为基础、社会力量为补充的生态循环农业组织结构和运行机制,为生态循环农业发展提供组织保障。强化资源节约利用。紧密结合粮食生产功能区、现代农业园区“两区”建设,大力推广节地、节水、节肥、节药、节能、节工等节约型农业技术,着力减少农业资源消耗和物质投入,提高农业生产经营效率。加快发展设施农业,完善补贴政策,鼓励利用地力难以提升的丘陵山地发展设施农业,扩大设施栽培、节水灌溉、肥水同灌等节地节水节肥设施应用,提高土地利用和产出效率。积极推进农业机械化,建立老旧农业机械淘汰补贴机制,加大节能高效先进适用农机具应用,促进农业节能减排。

(二)围绕产业集聚集群发展,着力优化农业产业布局和结构。农业本身是一条原料互为利用、物质多级循环的生物链条,构建布局合理、结构优化、产业融合、功能多元的农业产业体系,有助于实现物质能量在产业间、区域间的闭路循环。优化产业区域布局。以“两区”建设为重点,以培育特色优势产业强镇强村为抓手,积极推进优势产业向优势产区集中,建设一批富有区域特色的产业带、产业群,增强产业集聚效应。认真落实畜禽禁养区、限养区政策,统筹考虑环境承载、消纳能力,鼓励利用山地丘陵发展农牧结合生态畜牧业,加快推进畜禽规模养殖场和生态养殖小区建设,推动畜牧业由分散养殖向规模养殖转变。优化农业产业结构。按照种养结合、协调发展的要求,结合实施临安市“十三五”现代农林业发展规划,进一步深化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科学安排种养业结构。坚持粮食生产不放松,大力推广粮经轮作“千斤粮万元钱”高效模式,实现稳粮与增收的有机统一。加快发展生物质产业,大力发展草腐类食用菌,积极培育生物质燃料、肥料、饲料产业,促进农作物秸秆资源综合利用。推进产业联动发展。加快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业,引导农产品加工企业技术改造,提升加工规模和档次,改变农产品加工“低、散、小”和以粗加工为主的格局,减少加工环节浪费和废物排放。加快发展农产品储藏保鲜和冷链运输,支持农产品产地市场建立冷藏保鲜设施,逐步形成从产地到市场完整的冷链运输系统,减少流通环节的损失和消耗。因地制宜发展以农业产业为主导的休闲观光农业,弘扬农业生态文化,开发农业功能,促进农业的一二三产联动发展。

(三)围绕保障产品优质安全,加快发展高效生态的精品农业。清洁化、标准化生产是发展生态循环农业的题中之义,也是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发展精品农业的重要基础。积极推行清洁化生产。进一步强化农业投入品质量监管,整治和规范农资市场秩序,从源头消除农产品质量安全和生态危害的隐患。优化农作物用肥结构,积极推行测土配方施肥,鼓励增施有机肥、配方肥,控制和减少化肥用量,改良土壤有机质和理化结构。认真落实禁用高毒、高残留农药规定,扩大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和绿色防治技术应用,探索推进病虫害物理、生物防治,减少化学农药用量。加大环保型饲料、兽药推广应用,推行畜禽清洁化健康养殖,努力减少氮、磷等排放。积极培育测土配方施肥、病虫统防统治等社会化服务组织,加快推进专业化服务,提高肥料、农药利用效率。大力发展标准化生产。进一步抓好农业标准的制修订工作,加快完善集产地环境、生产过程、产品质量、加工包装于一体的农业标准体系。积极培育标准化实施主体,鼓励农业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等开展统一服务,实行按标准组织生产和订单收购。加强标准化技术示范,以点带面扩大标准化技术应用,提高技术的覆盖面和到位率。加快推进品牌化经营。坚持以标准化生产为基础,鼓励和引导农业生产经营主体参与农产品质量认证,发展壮大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产业,为品牌农业发展奠定基础。注重加强品牌资源整合,支持农业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在统一质量标准的基础上,与基地农户共建共创农产品品牌,集中力量创建一批区域性农产品知名品牌。注重加强农产品品牌宣传和营销,鼓励开展品牌农产品直销和连锁经营,加快建立优质优价机制,促进品牌农业健康发展。

nlc202309081424

(四)围绕改善农业生态环境,积极推进农业废弃物循环再生利用。牢固树立生态环境就是竞争力的理念,坚持预防和治理并举,着力改善农业生态环境。积极创新农作制度。按照立体化、循环化、无害化的要求,进一步加强资源环境保护、循环高效生产等技术模式、品种以及产业布局的研究推广,大力推广种养结合、粮经结合、农机农艺结合等新型高效农作制度,积极推广农作物间作、套作和轮作,实现品质改善、地力培肥、生态改良的共赢效果。推进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充分挖掘农业废弃物和副产品的利用价值,促进畜禽排泄物从污染治理向资源利用转变,鼓励农作物秸秆采取还田增肥、气化固化、基质栽培等途径,推动农作物秸秆向生物质肥料、饲料、燃料、原料等综合利用转变。深入实施农村沼气工程,进一步推进户用沼气和大中型沼气工程建设,培育农村沼气服务组织,健全沼气服务网点,多渠道扩大“三沼”综合利用,促进农村生活污水、畜禽污水等转化为清洁能源和优质肥源。按照政府支持、市场化运作的方式,加快建立农业投入品包装物、农膜等集中回收处理机制,促进农业投入品及包装物回收处理,防止对生态环境带来的不良影响。整治农业面源污染。加快完善农业生态环境动态监测网络,逐步建立耕地质量、生态环境的评估和控制机制,有序引导农业生产经营活动。充分利用农业污染源普查成果,加强数据分析和开发利用,有针对性研究、落实分类治理措施,强化农产品产地环境管理,防范土壤和农业灌溉水源污染,保护和改善农业生态环境。

(五)围绕强化现代科技支撑,加强生态循环农业技术研发和推广。发展生态循环农业,离不开现代农业科技的有效支撑,要坚持科技研发、技术集成、转化应用并重,不断强化生态循环农业技术支撑。完善生态循环农业技术标准体系。根据生态循环农业的不同模式,加快形成集产地环境、生产过程、产品质量、加工包装、废物利用、经营服务等一体的标准体系和技术规范,建立生产、管理和服务有机结合的绿色技术支撑体系,使生态循环农业真正有标可依、有章可循。加强生态循环农业技术集成攻关。积极推行农科教协作,整合农业科研资源和力量,加强制约生态循环农业发展的关键领域和核心环节的技术攻关,重点在新型生物农业技术、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生态农业技术、立体复合的农作制度、农产品精深加工技术、废弃物综合利用技术、相关产业链接技术和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技术等方面有所突破,使生态循环农业技术涵盖产前、产中、产后各环节、各领域。依托农业科技创新平台,积极推进技术组装和集成配套,形成传统实用技术与现代信息工程技术、生物工程技术、环境工程技术等有机结合的技术体系,为生态循环农业持续发展提供保障。加强生态循环农业技术应用培训。加快推进基层农业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全面落实责任农技制度,以基层农技人员和规模经营主体为重点,分级分类开展生态循环农业技术培训,提高技术的覆盖面和到位率。加强农技人员知识更新培训,鼓励和支持以科技示范基地、农技推广项目为载体,开展生态循环农业技术的试验、示范,总结推广成功做法和有效模式。以专业大户、合作社骨干等为重点,加快培育一批生态循环农业科技示范户,并积极发挥其示范辐射作用。

三、加快推进生态循环农业发展的保障措施

发展生态循环农业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从产业布局、要素组合、技术运用到经营方式、管理机制、政策扶持等各方面采取综合措施,保障生态循环农业有力有序推进。

(一)加强舆论宣传和公众引导。发展生态循环农业是建设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重要内容,需要全社会共同参与、合力推进。从转变思想观念入手,立足营造政府积极倡导、农民自觉参与、公众密切配合的良好氛围,切实加强舆论宣传,大力宣传发展生态循环农业的战略意义和现实作用,引导基层干部和农民群众树立新的资源观、发展观和生态价值观,提高建设生态循环农业自觉性。加强社会公众的引导,主动加强与新闻、教育等机构的配合,把生态循环农业作为公益宣传和科普教育的重要内容,多途径、多渠道、多形式开展宣传,倡导建立绿色消费和健康文明的生产生活方式,为生态循环农业发展提供外在动力。

(二)加强规划引导和政策激励。发展生态循环农业是一项长期任务。各地既要着眼长远,统筹规划、明确定位,又要立足当前,点面结合、分步推进。要紧密结合当地实际,明确今后一个时期生态循环农业发展的总体要求、目标定位、主要任务和保障措施。科学制定生态循环农业行动方案,分年度、分层次明确工作目标、任务、措施和责任,并作为贯穿“十三五”农业转型升级的主线,推动生态循环农业在面上整体推进。同时,充分考虑发展生态循环农业的公益性和外部性,争取党委、政府出台扶持政策意见,综合利用税收、金融、价格、补贴等政策杠杆和手段,调动农业生产经营主体和社会力量发展生态循环农业的积极性。

(三)加强项目推进和资金保障。紧密结合“两区”建设,分清轻重缓急,突出重点区域、重点产业和重点环节,认真研究推进生态循环农业发展的载体和抓手,进一步强化项目和工程保障,推动生态循环农业向纵深推进。根据《浙江省发展生态循环农业行动方案》加快培育一批生态循环农业示范区、示范企业和示范户,争创省级生态循环农业示范县,形成上下联动、共同推进的工作合力。鼓励和引导农业生产经营主体、社会力量参与生态循环农业开发,逐步建立以主体投入为主导、政府扶持为导向、社会力量为补充的多元化投入机制。要进一步加强农业项目资金统筹,自觉把生态循环农业建设作为支农投入的重点领域,积极争取设立生态循环农业专项,加大扶持力度。

(四)加强总结推广和典型示范。认真总结近年来推进生态循环农业建设的好做法、好经验,加强扶持政策、运行机制、组织保障等的交流和推广,提升整体工作水平。集中力量建设一批生态循环农业的重点工程、重点项目,层层建立示范体系,以点带面推动生态循环农业整体推进。深入挖掘基层群众的实践创造,充分利用报刊、广播、电视、网络等媒体,加大生态循环农业发展有效模式的宣传和推广,促进先进模式的推广应用,推动生态循环农业持续健康发展。

(五)加强组织领导和机制建设。建设生态循环农业涉及方方面面,需要党委政府的重视和有关部门的支持,加强组织领导,健全工作机制,强化部门协调,建立健全党委政府领导、部门齐抓共管、分工协作配合的工作推进机制。要健全考核机制,努力将发展生态循环农业纳入生态文明建设和新农村建设考核的重要内容,研究制定生态循环农业发展的绩效考核制度,形成一级抓一级的工作机制,确保任务明确、责任落实、措施到位。统筹农业部门内部力量,明确职责分工,注重上下联动,确保生态循环农业建设目标任务的落实,为加快建设现代农业、促进生态文明建设作出更大的贡献。

作者单位系浙江省临安市林业(农业)局

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研究 篇12

一、认识农业循环经济

“循环经济” (recycling economy) 一词, 是由美国经济学家K.波尔丁在20世纪60年代提出的, 主要指在人、自然环境和科学技术的大系统内, 在资源投入、企业生产、产品消费及其废弃的全过程中, 把传统的依赖资源消耗的线形增长经济, 转变为依靠生态型资源循环来发展的经济。从直观上来讲, 循环经济就是把上一生产过程产生的废料变为下一生产过程的原料 (生产要素) , 使一系列相互联系的生产过程实现环状式的有机组合, 变成几乎无废料的生产。这是一种能够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最大限度地提升资源利用率的经济增长模式。

循环经济是对“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废弃”的传统增长模式的根本变革。传统经济运行方式是一种由“资源→产品→废弃物→污染排放”所构成的物质单向流动的线性经济发展模式。它是建立在资源、环境无偿供给和保障的前提下, 依靠高强度地开采和低效率地消耗自然资源, 同时持续不断地排放废弃物, 破坏生态环境, 来达到经济的数量型增长, 即呈现出“高开采、高投入、低利用和高排放”的 (“三高一低”) 特征, 这意味着创造的财富越多, 消耗的资源就越多, 产生的废弃物也就越多, 不仅制约了现代经济社会的发展, 而且给人类带来深重的灾难, 如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等。

循环经济倡导一种与环境和谐的经济发展理念和模式, 旨在生产和生活的全过程讲求资源的节约和有效利用, 以减少资源的投入, 实现废弃物的减量化;对生产和消费产生的废弃物进行综合利用, 体现回收再使用和循环利用的原则, 达到废弃物的资源化;对不能循环再生的废弃物进行无害化处理, 使其不对环境产生污染。用“资源→产品→再生资源→产品”的环状反馈式循环理念重构经济运行过程, 其表现为“两低两高”, 即低消耗、低污染、高利用率和高循环率, 使物质资源得到充分合理的利用, 把经济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降低到尽可能小的程度, 是符合可持续发展原则的经济发展模式。

农业循环经济是把循环经济理论和技术方法应用于农业生产, 在农业生产过程和产品周期中, 可持续利用农业资源, 并能减少资源的投入及废物的产生和排放, 最终实现农业经济效益、农业生态和农村社会发展的可持续性。农业循环经济可以科学地安排不同生物质在系统内部的循环、利用或再利用, 最大限度地利用农业环境条件, 以尽可能少的投入得到更多更好的产品。

二、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积极意义

1. 提高资源利用率, 节约社会资源

农业以土地为基本生产资料, 自然环境直接参与农业生产过程。农业生产者如果只追求效益而并不考虑环境代价, 就会致使一些有机物资源不能充分开发利用。农业循环经济的本质就是以生物链之间的作用来循环利用各种资源, 所以就能做到资源的充分利用。

重庆市万州区探索了三种循环经济的模式:牛 (羊、猪) —沼—果—林模式、畜—沼—稻—果—鱼—加工模式、畜—沼—稻—鱼—桑—蚕—纺模式, 以林果业和畜牧业为基础、沼气为纽带、种植业为重点, 从而提高了农业资源的利用率, 节约了大量社会资源, 符合资源节约型社会建设目标, 达到生态与经济两个系统的良性循环、实现社会、经济、生态三者效益的和谐统一。

2. 增加农民收入, 扩大农村就业, 缩小城乡差距

农业循环经济的核心是最有效地利用资源, 提高经济增长质量, 有利于农业生产从粗放增长向集约增长转变, 加快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 不仅强调资源的节约利用, 同时还注重资源的重复利用和资源的再生, 并为降低农业成本、提高农业效率提供了新模式, 将极大地促进农业生产发展和农民收入水平的提高从而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发展农业循环经济要求农业生产的现代化, 实现农产品生产、加工、流通的专业化和规模化, 形成一个良性运转的“产业链”或“产业网”。这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和人才资源配置效率, 增加了农民就业机会。农业循环经济的发展还扩大了劳动密集型的园艺、畜牧、农产品加工等优势产业的规模, 可以吸纳更多农村劳动力就业。

江苏省姜堰市河横村通过发展循环经济模式, 形成了以农畜产品加工为核心、实现种植业、养殖业、加工业相配套的循环产业链, 基本实现村域内资源的循环利用。2003年, 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11145元, 农民增收305万元。通过产业化经营, 共带动农户5 615多户, 机械化的使用及龙头企业生产需求, 促使全村887位农民进入企业工作, 人均每年在企业工作的直接收入达9 600元, 既扩大了农民的就业机会, 也大大提高了农民经济收入, 逐步缩小城乡之间的差距。

3. 保护农村环境, 提高农民生活质量

目前, 农村生态环境日益恶化, 已经严重危害到农村居民的生产和生活, 农民的身体健康严重受损, 严重影响到农民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的提高, 农村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面临严峻挑战, 农村居民不能充分享受到社会经济发展的繁荣成果, 城乡差别不断扩大, 社会不公平进一步加深, 阻碍了农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为此, 中央提出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 必须高度重视农村生活环境和生态环境保护, 防治环境污染和其他公害。

北京郊区留民营村发展以大型沼气工程为核心的农业循环经济, 将鸡粪便转化成为沼气, 使全村炊事用能不再依赖煤炭等不可再生能源, 还可将剩余的沼气用于发电, 为养鸡场提供电力能源。同时, 沼渣和沼液是种植业的有机肥, 能改善土壤结构, 其有效施用使全村土壤有机质含量从上世纪80年代的0.9%提高到目前的2.7%, 从根本上解决了农业生产中的化肥和农药污染问题。通过发展农业循环经济既节省了农村对不可再生资源的消耗, 又减少了农业生产和农民生活对环境的污染, 提高了农民的生活质量和生活水平。

三、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建议

在农村发展循环经济是一个全新的农业生产模式, 需要一定资金的投入和技术支持, 而农民观念相对保守, 投资意识不强, 投资实力有限, 这些客观存在的因素加大了在农村发展循环经济的难度, 其任务艰巨, 所以, 政府可以考虑从以下几个方面采取措施以扫除障碍, 以推广农业循环经济。

1. 加强宣传教育, 树立示范典型

发展循环经济的重要前提就是要加大宣传教育, 普及循环经济知识, , 让农民更多的学习了解国家发展循环经济的政策措施, 改变农民的思想观念, 不断将循环经济的理念引入人们的日常生产、生活和消费方式中, 切实提高公众的资源意识、节约意识和环保意识, 树立强烈的忧患意识和紧迫感。同时, 要建立典型示范工程, 认真总结典型经验, 加以推广, 以发动、带动更多的农民发展循环经济, 也为加快发展循环经济提供示范和借鉴。湖南农村在推广沼气建设的初期, 在政府给与补助的情况下, 修建家庭沼气池的农户还是寥寥无几, 经过村干部的走访和宣传, 以及在第一批使用沼气的农户效益示范作用下, 很多农户改变了想法, 虽然错过了政府优惠政策, 但还是加入到使用沼气的行列中, 取得了显著效果。

2. 依靠科技, 加强农业循环经济技术开发

科学技术是发展循环经济的重要支撑, 主要包括用于消除污染的环境工程技术, 进行废弃物再利用的资源化技术和生产过程的无废、少废及生产绿色产品的清洁生产技术等, 关键是积极采用清洁生产技术, 尽可能把环境污染的排放消除在生产过程。通过产学研结合, 组织一批关键技术攻关, 努力突破制约循环经济发展的技术瓶颈。如农村垃圾多为有机物, 任意堆放或弃置会造成难以控制的污染, 收集并加以科学发酵处理, 不仅可获得沼气, 以补充或代替其他昂贵能源, 还可以获得优质的有机肥料, 进一步减少化肥的使用量, 生产绿色食物。加大对农业循环经济相关科技创新与开发, 为种植业、养殖业、畜牧业、农产品加工业, 以及新兴的旅游业、服务业等各个领域, 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组织开展资源节约和替代、能量梯级利用, 绿色再制造等方面的科技攻关, 利用生态良性循环的原理连成生态链或生态圈。

3. 完善政府政策, 以保障农业循环经济的发展

发展农业循环经济, 除了在法律法规中体现出对循环经济的扶持外, 应制定相关经济政策, 加大对循环经济发展的支持力度, 以保障其顺利发展。制定有利的投融资政策:税收政策方面, 对企业用于环境保护、节约能源和安全生产等的专用设备投资给予抵免税的优惠政策, 对于循环经济专项投资机构和商业银行可在税收减免与优惠上采取相应措施, 从企业内部融资和外部融资两方面推动循环经济投融资体系发展。财政支出政策方面, 用政府贴息等手段, 加大对企业符合循环经济要求的污染防治项目的投入力度以及支持循环经济的政策研究、技术推广、示范试点和宣传教育。金融政策方面, 支持和鼓励商业银行发展循环经济相关贷款业务, 完善农村金融信贷服务, 对允许增添农业循环设备的农业企业或农户享受技术更新贴息贷款优惠政策, 解决农村融资难的问题。对生态农业或其他生态项目的用地政策上, 要在征地、审批和投资环境方面给予倾斜。只有政府帮助农户扫除障, 解除后顾之忧, 农民才能安心地发展农业生产、推广循环经济。

参考文献

[1]刘卫星:循环经济;新农村建设的必然选择[J].理论探讨, 2007, 1:82~84

[2]何树红闫希辉张好治:新农村建设中循环经济模式初探[J].经济问题探索, 2007, 7:24~29

[3]李义平:循环经济的经济学分析[N].人民日报, 2007年1月22日

[4]吴永夏:农业循环经济与农村先进文化建设[J].安徽农业科学, 2006, 34 (20) :5406~5407

[5]史立英段辉娜:发展循环经济促进和谐农村的建立[J].中国市场, 2006, 35:7

[6]雷清苏维词:山区农村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及效益——以重庆万州区为例[J].农业经济2007, 8:51~52

[7]王延安杨锦秀:农业循环经济与新农村建设—基于未参与农业循环经济农户个体行为分析[J].农村经济, 2006, 11:110~114

[8]卢江闫振红郭春丽郭淑缓:农业循环经济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关系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 2007, 35 (6) :1838~1839

[9]陈冬梅卞新民窦华泰:循环型农村产业模式生态经济效益分析[J].粮食与饲料工业, 2006, 11~12.

[10]李彦玲李延华:农村环境保护与农村经济发展良性循环机制探索[J].安徽农业科学, 2006, 34 (20) :5412~5413, 5416

[11]王伯安吴海燕:农村发展循环经济的成功实践[J].求是, 2006, 6:38~39

上一篇:异地养老下一篇:数制转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