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环农业的现状与发展

2024-07-16

循环农业的现状与发展(精选9篇)

循环农业的现状与发展 篇1

1什么是循环农业

循环农业是21世纪农业发展的主要趋势和大方向, 它将可持续发展理念、循环经济学、生态工程学方法等有机结合起来, 利用现代高新技术, 提高农业生产系统中物质能量的多级循环使用, 以此实现节约资源、节能减排的目的, 对于促进现代农业发展和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循环农业最大的特定在于能够有效地促进各类农业资源在生产领域的各个层次之间高效流动、循环利用, 以较少的消耗开展正常的农业生产, 并对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和有害物质进行集中处理, 使传统的农业生产真正纳入到农业生态循环系统当中, 实现了可持续发展。所以说循环农业是一种对农业、对生态环境都很友好的发展方式, 具有较好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2循环农业在生产中的应用

循环农业最大限度地利用生产物质和能量, 提高生产效率并保护环境。如, 共养模式可以大大减少农业生产中废弃物的产生, 目前比较成熟的有稻鸭共养模式, 稻田可以充分吸收分解鸭粪便, 鸭子又可以对危害稻田健康生长的害虫进行清除, 这样就大大减少了农业用药和畜牧生产废弃物对环境的影响。再配上性诱剂防治害虫技术, 以及在稻田周边种植上诱虫植物等, 又可以大大提升稻鸭共养模式的经济效益。再如, 水肥一体化模式可以大大节约水资源, 它采用的喷灌滴灌和肥水同灌技术有助于雨污分流、干湿分离等清洁化畜禽生产的发展方式, 可以大大减少对农业资源的消耗, 实现了清洁化的农业生产。再比如, 生产资料循环利用模式, 它可以让不同的农业生产过程, 对同一原料进行重复吸收利用, 说的通俗点就是将上一道生产工序中产生的废料用作下一道生产工序的原材料。以水稻秸秆—蘑菇—蔬菜—沼气的模式为例, 将稻草作为蘑菇及食用菌培养基质, 再把蘑菇菌渣用作有机质对蔬菜进行施肥, 最后产生的废渣加上秸秆、畜禽排泄物等作为沼气池的原料用于农村能源使用。如此就极大地减少了各道生产环节所产生的废弃物, 达到了节能减排的目的。

3循环农业对于我国农业发展的重要性

近几十年来, 我国的农业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仅用7%的耕地就养活了22%的人口。但随之而来的污染问题却严重制约了农业的进一步发展。我们使用了大量的农药、化肥、生长调节剂等化学物品, 不仅消耗了大量的能源, 也产生了环境污染、地下水污染、生物多样性减少等问题。如何节能减排、降低污染、提高资源的利用率, 这是摆在我们农业科研人员面前的一道难题。

因此, 大力发展循环农业是应对当下农业生产过程中资源浪费严重的有效手段, 是农业转型升级的可靠保证。在保护生态方面, 循环农业依靠现代信息技术和材料技术, 可以调整和优化农业生态系统内部的结构和产业结构, 可以提高物质的多次循环利用率, 对有害物质和农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进行处理, 最大限度地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使得农业生产与农业生态系统相结合, 实现生态的良性循环和可持续发展。

4加快我国循环农业发展的几点思考

4.1好整体规划、优化布局

发展循环农业是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 在实践操作过程中要做好整体规划、优化布局。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有重点、有侧重地根据各地区的不同情况制定好差异化发展规划, 并有计划、有步骤地稳步推进。在实际工作中要特别注意及时根据不同地域和不同层次农牧业发展现状和生产需求, 及时调整发展规划, 进行合理的产业布局和结构调整, 务必确保循环农业中各个接口间的相互匹配和协调运行。

4.2突出绿色发展理念

当下我国农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已经取得了初步的成效, 今后更要在优化农业产业布局上多下工夫, 重点发展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和无公害食品的研发和生产。同时也要大力保护耕地, 全力推广保护性耕作与秸秆返田技术, 把种地和养地有机地结合起来。加强耕地质量保护和监测, 大力发展生物防治技术降低农药使用量, 出台优惠政策鼓励企业和农户使用可降解塑料薄膜等生态环保产品, 减少化学品对耕地的伤害。

4.3突出政府引导作用, 加强各部门联动

各级政府和部门要把发展循环农业当作一项系统工程来抓, 给予足够的重视, 在计划制定、组织规划、政策扶持等方面要凸显作为。循环农业是一个高技术行业, 只有不断地研发新技术、新设备才能使该行业充满活力保持生机, 才能更好地推动农业经济发展。目前, 我国的循环农业正在起步, 政府要发挥引导作用, 从资金、政策、技术等方面给以支持, 研究出台循环农业的法律和行政措施, 使循环农业的发展有章可依、有法可循。同时, 也要加大政府的直接投资力度, 通过资金、项目的扶持等优惠政策, 引导高校、科研机构、企业等参与循环农业课题研究。协调好科技、养殖、环保、种植、工业、财政、金融、能源等多个部门, 进一步建立完善的多部门联动机制, 为循环农业发展提供良好环境。

参考文献

[1]刘浏.发展生态养殖业促进农业循环经济发展[J].农业经济, 2010, (1) :18-19.

[2]谢知勇, 林羽.信息技术在畜牧业中的应用和思考[J].福建畜牧兽医, 2011, (2) :33-36.

[3]朱勇.浅谈我国发展精准农业的途径和策略[J].农业网络信息, 2015, (9) :10-13.

循环农业的现状与发展 篇2

现阶段我国常见的循环农业生产模式包括以下几种:首先,以沼气为重点的经济循环模式。其以农户为主体,围绕沼气技术,建设“猪-沼-蔬”、“猪-沼-果”等循环模式,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充分利用农用秸秆及农业废弃物,以沼气为可再生能源,实现农业生产的高效化及无害化。其次,农作物病虫综合防治。该模式是利用科学化的管理手段合理控制农药的使用量、使用时间、使用面积等,以达到减量、高效、低残留的病虫害防治目的。在这种模式下首选低残留、低毒、长效的生物性农药,提高了农作物的品质,并且可降低农药用量,减少防治成本。最后,立体循环农业模式。所谓立体循环农业模式即围绕沼气技术上畜禽粪便运送至上层的树木及底层的食用菌生产中,比如畜禽、牧草、果蔬、食用菌有机结合起来,不仅可以充分提高各生产资料的农业经济效益,而且可以提高资源利用率,真正实现生态、经济、社会的高度统一。

2.2循环农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具体而言,循环农业发展过程中还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首先,观念认知存在局限性。要发展循环农业必须改变传统农业的发展理念及发展模式,在农业生产实践中真正落实循环经济理论。但是我国循环农业发展尚处于初级阶段,很多地区的农业还未彻底转变生产理念,盲目追求高产的现象导致过量播种、过量施肥的问题屡见不鲜。并且很多地区庭院经济式、小规模的循环农业发展点较多,但是由于缺少科学规模,导致循环农业规模化发展受限。其次,技术落后。循环农业体现出较强的综合性特点,其生产过程中涉及到多种类型的技术手段,但是由于我国地区经济、资源、人力等相对落后,农业新技术的研究及技术成果的推广还存在诸多现实问题,导致循环农业技术自发性发展迟缓。最后,后续服务环节薄弱。目前我国很多地区的循环农业尚未形成一条完整的产业链条,无论是建设、使用,还是管理、服务,存在后续乏力的现象,循环农业发展服务保障工作不到位,再加之缺乏资金、运作方式不成熟等问题,导致循环农业后续服务环节薄弱。

3循环农业发展策略

针对循环农业发现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进,实现循环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3.1转变观念,科学规划

充分利用各种媒体开展多种形式的宣传教育及培训,扩大循环农业的影响程度,加强农民对循环农业的认知,在其实际的农业生产中渗透循环农业发展理念,转变其生产观念。以发展循环农业为基础,通过改善人居环境、建设美丽农村等加强循环农业示范点的建设,以典型引路突出循环农业示范区的辐射作用,基于宏观的角度做出地区循环农业发展的总体思路及长期规划,积极探索适宜各地区自身特点的循环农业发展道路。

3.2完善技术体系,加大绿色生产建设

加强循环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建设,做好新设施、新机械、新技术的示范与展示,使农民更好的接受新技术,通过提高技术水平突出循环农业的积极效应。加大绿色生产建设力度。可以在地方上构建示范性生态农业园区及农业加工园区,将一些农产品的加工企业集中到一个区域进行统一管理,丰富生态农业园区的功能及种类,比如蔬果加工厂、禽畜加工厂、粮油加工厂等,减少排放物对农业环境的影响;此外,还要加强农业生态园区管理制度的改革,加大排放污染物质企业的监管力度。

3.3完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

遵循“主体多元化、服务专业化、运行市场化”的原则,实现公益性服务与经营性服务的有机结合,促进专业性服务与综合性服务的协调性发展,构建一个“一主多元”的新型、高效的循环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大力发展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龙头企业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支持资质具全的经营性服务组织从事农业公益服务,为农度提供标准化技术、融资担保等新型的循环农业支持服务。

参考文献

[1]陈光磊,王智红.循环经济型生态农业模式构建——以我国中原经济区建设为例[J].生态经济:学术版,,(1):214-217.

循环农业的现状与发展 篇3

[关键词] 循环农业 模式选择 体系构建

尽管河北省响应国家的号召,积极发展生态农业和有机农业,在某些地区已经实现了农业生产中物质和能量的循环流动,并且在生态农业建设中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是我们必须看到全省的循环农业只是在低层次上实现了物质能量的循环,物质尤其是农业废弃物利用率低,在低层次上开发利用,循环农业还必须进一步发展。

一、河北省发展循环农业的意义

能够开发农村智力资源,培养新型农民;

有利于优化农业产业结构,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有利于保持生态平衡,促进协调发展。

因此,不难看出,在农业产业化进程中推行循环农业发展模式,既可克服传统粗放经营的农业生产过程对生态环境资源的污染损害,又可促进全省农村经济的健康持续发展,实现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双赢。在河北省大力发展循环农业,是走一条生态经济社会复合大系统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二、河北省发展循环农业的模式选择

1.藁城模式

在发展循环农业的过程中,藁城市的临朐县形成了一套具有特色的循环模式:“农作物秸秆喂牲畜—牲畜粪便变沼气—沼液沼渣还田种植农作物—农作物秸秆再用来饲养牲畜”的良性循环生态链条。临朐各乡镇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分别形成了“牛(猪)—沼—果树”、“牛(猪)—沼—蔬菜”、“牛(猪)—沼—食用菌”、“牛(猪)—沼—粮食”等多种模式。

2.山地模式

河北省内有绵延起伏的太行山脉,因此寻找一条适合我省山地地区发展循环农业的模式具有特别的意义。河北省山地地区发展循环农业可以选择一下模式:利用岩层建羊舍养羊;坡地建果园,种果树;果园中的生草喂羊,而羊的粪便给果园施肥,这种循环因地制宜利用了山地地区的地形特点,并且可以使果树和畜牧两大产业取得很好的经济效益。

3.模式推荐

就河北省全省而言可以形成以地膜覆盖为重要内容的旱作农业和塑料大棚+养猪+厕所+沼气四位一体的生态农业模式,这种模式是将沼气池、猪舍、蔬菜栽培组装在日光温室中,温室为沼气池、猪舍、蔬菜等提供良好的温湿条件,猪也能为温室提高温度,猪的呼吸和沼气燃烧为蔬菜提供气肥,可使作物增产,蔬菜为猪提供氧气,猪粪尿入沼气池产生沼肥,为作物提供高效有机肥,在一块土地上实现了产气积肥同步,种植养殖并举,建立起生物种群多,食物结构较长,物质能量循环较快的生态系统,达到了农业清洁生产,农产品无害化,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非常可观。

三、河北省发展循环农业的体系构建

1.加强宣传,形成共识

要广泛而深入地宣传包括循环农业在内的循环经济的3R基本原理,使“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成为经济工作的新理念。要培育全社会的参与意识,提高全社会的参与能力,广泛而深入地宣传发展循环农业的扶持政策,调动各方面发展循环农业的积极性,使更多的部门、更多的单位、更多的领导和群众投身于发展循环农业的新兴事业中。

2.制订规划,明确目标

河北省各区在制订“十一五”规划和到2020年的远景发展规划中,应当列入发展循环经济、循环农业的内容。在农业发展规划中,应将循环农业作为重点内容,重点描绘。要制订一个全面系统地发展循环农业的规划,既有长远的战略目标和战略举措,也有当前实施的具体步骤,一步一个脚印地向前推进。

3.突出“绿色”,调整结构

河北省农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已取得明显成效,今后要在深入调整上下功夫。要突出发展绿色食品、无公害食品和有机食品的生产。现在不少地区的状况是有产品无批量,难以形成大的气候。务必要在标准化、产业化上下功夫。要制订并宣传绿色食品、无公害食品和有机食品的生产、加工、销售的标准,使之成为企业和生产者的“行为经典”。大力推进绿色食品、无公害食品和有机食品的产业化生产。生产基地规模化,加工流通龙头化,以龙头企业带动基地的规模化生产。龙头企业要与基地农户结成更紧密的利益连结机制,做到农户、企业、社会三赢。有条件的地区要构建农业生态产业园区。要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在调整农业结构、发展循环农业中的作用,培育有竞争力的循环农业发展。

4.科技先行,培训优先

循環农业实际上是一种技术范式,在强调和实施3R原则的同时,要研究几种具体的循环农业模式,特别是体现新型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市场化之路的循环模式。特别是要总结推广45个国家级可持续发展实验区、80多个省级可持续发展区及诸多生态农业试点县(市)创建的循环农业模式和经验。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2005年中国发展报告[R].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5

[2]陈德敏王文献:循环农业——中国未来农业的发展模式.经济师,2002年第11期

[3]陈锐牛文元:循环经济:二十一世纪的理想经济模式.中国经济信息,2003年第18期

循环农业的现状与发展 篇4

泰州市于2011年制定了《循环经济发展“十二五专项规划”》, 确立了“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 减量化优先”作为发展循环经济的基本原则。循环农业是循环经济的一个基础性部门。本文对其试点经验、典型模式进行总结, 以期对下一步的工作予以改进。

1 泰州市循环农业发展现状

泰州市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基础条件良好。泰州南面位于长江三角洲冲积平原, 有贯通全境的沿江湿地, 北面位于里下河平原腹地, 该区域河湖塘渠星罗棋布, 河道水网纵横交错, 盛产种植业、畜禽、水产养殖业发达。

泰州根据各区域农业特色, 以农业示范园区、现代农业示范区为依托, 以循环型农业龙头企业为产业链核心, 发展集群式生产经营, 创新出多种循环农业产业化模式。

1.1 广泛培育节约型、循环型农业

1.1.1 培育立体种、养业, 节约农业资源

1.1.1. 1 立体种植业

立体种植, 是巧妙利用植物对阳光、水分的不同要求以及根茎高矮等不同特点, 来解决作物生长过程中的难题。泰州市现代农业园区现开发有立体种植黄瓜—杭椒模式, 葡萄—草莓套种模式, 葡萄—小苗种植模式, 葡萄—中药材套种模式等。

1.1.1. 2 立体养殖业

泰州充分利用其水乡特色优势, 积极探索水域立体养殖模式。靖江和泰兴两市利用长江沿岸湿地的优势, 兴化和姜堰两市则利用里下河沟湖塘渠密布的特色开展水产套养。兴化市的蟹池套养鳜鱼示范区带动养殖户在蟹池里放养鳜鱼、青虾, 拉长养殖产业链, 形成了春夏捕虾、秋收蟹、冬捉鳜鱼的立体养殖业。

1.1.1. 3 立体种、养业

水田方面, 泰州市引进、总结了稻田养鸭、鸡、鱼、虾、蟹, 泥鳅、种植水生蔬菜等10多种“立体种养”模式。比如, “稻鸭萍”、“稻鸡”共作模式。旱田立体种养模式形成以设施蔬菜、葡萄瓜果为龙头, 以奶牛、山羊、种鸡、种鸭、螃蟹等养殖品种为支撑的多元经济链条。

立体农业改变了农业产业结构单一的传统模式, 提高了土地利用率和农民的种植效益, 实现了资源高效利用、循环利用。

1.1.2 培育以沼气为纽带的生态养殖业, 再利用资源

泰州的“猪—沼—果 (粮、菜、稻、渔) ”资源循环利用模式中, 猪的粪便污水用于发展沼气, 沼气发电可用于生产、生活, 沼气发酵后剩余的沼渣做基肥和追肥, 用于粮食、苗木生产, 还可用于生产食用菌、养鱼、养蚯蚓等。沼气循环利用处理系统使粪便、秸秆、废物和污水等变废为宝, 转化为绿色能源, 改善了农村环境。

1.1.3 培育种、养、加一体化产业链

1.1.3. 1 种、加一体化产业链

泰州种植业的发展带动了龙头企业的快速发展, 反过来, 龙头企业的订单式规模化生产又有力地推动了粮食生产基地的建设步伐。目前全市已基本形成区域特色明显、产业集聚度高、科技带动力强的3大粮食加工产业集群。一是优质稻米产业, 二是食用面粉产业, 三是啤酒麦芽产业。兴化市在香葱、青虾等6种支柱农产品生产经营上形成了种植、加工、科工贸一体化产业经营发展格局, 带动了农业产业链的发展。

1.1.3. 2 养、加、销、食一体化产业链

姜堰市海伦生态羊业有限公司以发展工业的理念来经营农业, 着力打造“产、加、销、食”一体化养羊特色产业链。

1.1.3. 3 种、养、加一体化产业链

兴化市农业循环项目的“草一牛一加”模式, 秸杆废弃物经过加工作为奶牛饲料供给江苏太子奶乳业公司, 以奶牛的粪便为主体, 经过物理、化学处理, 制成无公害的生物长效有机料返田。

1.2 重点开展循环农业示范工程

为改变秸杆焚烧带来的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 泰州市把秸杆资源化再利用作为发展循环农业的重点示范工程。目前已摸索出夏季以还田为主, 秋季以能源化利用为主的秸秆综合利用思路。

1.2.1 秸秆机械化还田

泰州市始终把秸秆机械化全量还田作为推进秸秆综合利用的主打技术。每年夏秋两季都要组织各市、区农机部门、农业部门负责人、农技、农机技术人员召开现场会, 对秸秆机械化全量还田进行试验示范, 确定秸秆全量还田技术路线, 并推广到全市各地实施。截止2012年上半年, 泰州市实现秸秆还田面积121333.3hm2, 还田率达68%。

1.2.2 秸杆能源化、原料化、基料化、饲料化

一是重点抓好秸秆能源化利用。主要是引进生物质能源发电厂推行秸杆发电。研发并推广新型秸秆气化技术, 利用该技术对秸秆进行集中气化;二是秸秆基料化技术, 即利用秸秆作为基料生产食用菌;三是以秸秆为原料拓展农业产业链, 兴建草帘草绳加工厂, 秸秆托盘加工厂。

目前, 泰州市通过培育农业立体化、养殖业循环化, 种养加、贸工农上下游产业链一体化的循环农业体系, 初步落实农业资源的节约化, 循环化和再利用化的3R原则, 增加了农民收入, 又清洁了农村环境。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统一。

2 泰州市发展循环农业的不足之处

2.1 农业资源利用率偏低

目前, 泰州市年农作物秸秆年产生量达433340hm2×250kg, 秸秆除返田外, 初级利用较多, 作饲料化等深加工利用仍处于探索起步阶段。养殖业污染治理工作进展缓慢, 水产养殖废水处理设施较少, 畜禽养殖业粪便只有农业龙头企业进行了沼气设施, 处理率不足20%。农村生活消费的废弃物仍然没有实现有效利用。

2.2 农业循环体系闭合性不紧密

泰州循环农业目前处于起步阶段, 范围主要局限于少数示范型农业园区、农业企业。存在的突出问题, 一是农业生产领域内种、养、林、牧、渔业之间关联性不强;二是农业供、产、加、销一体化体系联系不紧密, 下游产业连接上游产业有断链, 农业产业内部自我发展的良性循环体系闭合性差。

2.3 农产品品牌众多, 精品比重偏低

泰州市农业注册登记的品牌众多, 除了“一禾”、“楚盛”和“冠宇”等品牌属于国家、省知名品牌外, 其他数十种米面品牌, 水产品牌, 知名度基本局限于泰州本地, 尤其是传统产品银杏、红皮小麦远没有开发出应有的品牌知名度。

3 优化泰州市农业循环体系的建议

3.1 进一步落实科学发展观, 树立可持续发展思想

首先各级地方政府及部门的决策者始终要认识到循环农业是落实科学发展观, 树立农业可持续发展思想的现实选择, 为此, 各级政府考核指标要突出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与生态效益的统一;其次, 培训、宣传、指导从事农业人员在实践中落实循环理念, 掌握循环农业的法律法规、生产技术规程等。

3.2 优化循环农业的政策制度体系

建议泰州在关于循环经济的“十二五”规划及关于园区循环化改造的两个文件基础上, 进一步完善细化规则, 形成激励循环农业的一套制度体系。建议制定《泰州市农业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实施细则》、《农业资源有效利用促进办法》、《农业污染预防办法》、《农业废弃物限制及废弃物处理办法》等。

3.3 优化循环农业的技术指标体系

农业技术是实现传统粗放型农业向现代集约型农业转化的核心要素。首先, 构建资源减量化评价指标体系, 包括单位农业用水量、农膜使用量、化肥农药施用量, 机械使用量、能源耗用量等标准规程, 用以考察投入系统内资源、能源使用情况和节约程度;其次, 构建废弃物循环化资源化利用指标, 主要为秸杆、粪便、养殖废水等再利用量的考核指标体系, 以衡量废弃物处理能力和高效利用能力。

3.4 优化循环农业的组织运行体系

当前泰州的循环农业是以大户承包、工商资本下乡的龙头企业为带动的规模化高效设施农业, 在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同时, 也在分割农业利润, 因而一定程度上损害农民利益。培育和发展农民自已的农业组织具有现实的紧迫性和必然性。农民合作社是发展循环高效农业的较为理想的组织形式, 它是在家庭承包经营责任制基础上农民自己的合作组织, 能实现农民的利益共享, 风险共担, 而且这种联合起来的力量能够增强农民与市场其他主体的谈判能力。

3.5 优化循环农业的品牌化建设体系

泰州市在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服务循环一体化方面, 要围绕品牌化发展战略, 培育一批具有地域、产业特色的知名品牌。比如泰州银杏是传统产品, 红皮小麦是优质产品, 应该着力把这些人无我有, 人有我优的传统特色资源和产品培育为知名品牌, 使之走出泰州, 走进全国, 走向世界。

总之, 目前泰州循环农业处于起步阶段, 需要在政府、市场和社会的协力推动下, “形成布局合理多元化利用的产业格局, 进一步拓展农业循环产业链, 推广‘种养加、农贸工’一体化、循环化的复合型农业”。

摘要:泰州市位于里下河和长三角平原区, 境内河湖沟渠密布, 种、养业发达, 同时产生的种、养业废弃物也面广量大, 有发展循环农业的基础条件。本文阐述了泰州循环农业的发展现状, 存在的不足及优化的建议。

关键词:泰州市,循环农业,3R原则

参考文献

[1]泰州市循环经济发展“十二五”专项规划[S].2011, 7.

循环农业的现状与发展 篇5

关键词:黑龙江省,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现状与方向

一、循环经济的涵义

农业循环经济运用可持续发展思想和循环经济理论开展经济活动,按照生态系统内部物种共生、物质循环、能量多层次利用的生物链原理,调整和优化农业生态系统内部结构及产业结构,提高生物能源的利用率和有机废物的再利用和再循环,最大程度地减轻环境污染,使农业生产活动真正纳入到农业生态系统循环中去,从而达到生态平衡与经济协调发展。基于对几种农业循环经济观点的认识,可将农业循环经济的内涵定义为:“尊重生态系统和经济活动系统的基本规律,以经济效益为驱动力,以绿色GDP核算体系和可持续协调发展评估体系为导向,按照3R原则,通过优化农业产品生产至消费整个产业链的结构,实现物质的多级循环使用和产业活动对环境的有害因子零(最小)排放或零(最小)干扰的一种农业生产经营模式”。其实质就是要以环境友好的方式利用自然资源和环境容量,实现农业经济活动的生态化转向。

二、黑龙江省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现状

黑龙江是我国农业大省,目前根据2010年统计年鉴,全省拥有耕地1183.8万公顷,农村人均耕地0.3公顷耕地总量和人均占有量均居全国首位。2009年黑龙江省农业总产值1206.8亿元,粮食总产量4353万吨。虽然黑龙江从“北大荒”变成了“中国粮仓”,但从整体上看,尚未形成规模与体系,在结构优化和产业升级过程中尚未充分发挥应有的作用;在思想认识、法规体系、政策机制、基础研究和技术开发等方面,与发达省份相比,还存在诸多困难和差距。

1. 农民文化水平偏低、基层领导干部利用循环经济的思想意识缺乏

黑龙江省农业人口整体素质不高,人力资源水平相对较低。主要表现为:一是劳动力结构矛盾比较突出。二是市场适应能力不强、组织化程度低,主要表现为缺乏时间、效率观念,风险意识淡薄,投资欲望不强,缺乏市场理性。由此造成的后果是对有利于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农业新技术、新方式不能得到及时的推广应用。加之,一些地方领导对农村循环经济建设的重要性及紧迫性尚未引起足够重视,有的甚至还提出一些不利于农业循环经济建设的口号和建议。对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舆论宣传缺乏力度和应有的环境。在农业生产过程中资源短缺、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等问题日益严重,已成为制约农村和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2. 财政补贴、资金支持不到位

财政补贴制度设计不够合理,现行政策中考虑资源综合利用与环境保护的财政补贴仅限于少数几项间接补贴,如利润不上缴、减免税收、先征后返等,缺乏针对性和灵活性,影响补贴的效果。资金方面,政府投入非常有限,资金是农业循环经济发展中不可缺少的“血液”,尤其在发展前期,必须有较大的资金投入和基础设施建设,才能满足发展循环农业的基本要求。但目前农业循环经济与工业循环经济最大的不同之处是农业循环经济的实行者和受益者大多是资金缺乏、信息闭塞、技术落后的农户,不仅投资基础薄弱,而且以个人力量难以满足中长期循环农业发展对大量资金源源不断的需求。发展农业循环经济必须依靠财政的大力支持,但黑龙江省财政资金投向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数额远远不够。

3. 废弃物规模化利用水平不够

有些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的利用,必须使得废弃物积累到一定程度才能取得较好的效果,比如沼气的产生所需的牲畜粪便、沼气生产后利用的充分程度以及秸秆作为生物质能源所需数量等,这些都要求将废弃物进行统一收集后,进行规模化利用。但是,目前黑龙江省小农户沼气利用发展过快,势必造成沼气池建设重复,费用过高,而且冬季单户产生沼气所用粪便不够,夏季由于天气较热产生沼气过多,而仅靠日常做饭不能使之充分利用,存在潜在安全隐患。因此,废弃物不能规模化利用,必然不利于农业循环经济的发展。

4. 绿色有机农产品的市场需求不足

由于宣传深度与广度不到位,消费者对农业环境污染程度了解不足,对农产品是否有有害物质,含量有多少,这些有害物质对人体有什么样的危害等许多问题都不得而知。因此,在选购时他们很少会从产品是否受到污染的角度来考虑,往往以产品的外表及价格为标准,而由化肥、农药、饲料、温室等培养出来的农产品都有很好的外表及较低的价位。另外,黑龙江省的无污染农产品标志体系不健全,无法判断产品的品质是否达到生产要求。因此,无公害农产品、绿色农产品、有机农产品的市场需求不足,也使循环农业发展缺乏需求动力。

三、黑龙江省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方向

1. 加强宣传教育力度

提升农民文化水平、提高基层领导干部利用循环经济的思想意识,充分发挥基层领导干部作用。只有改变传统农业的发展理念和发展模式,才能将循环经济思想和模式逐渐渗透到农业生产实践中去。因此,循环经济理念的宣传、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的推广、循环经济技术的应用需要政府开展各种形式的宣传教育和培训活动,提高农业投资者和农业从业人员对循环农业的理解和认识,增强资源环境保护意识和可持续发展观念,逐步实现由传统的资源耗费型农业向循环农业方向发展。

2. 完善财政补贴制度、稳定资金投入

针对目前黑龙江省农业资源利用不足的情况,可构建适宜的经济激励机制,提高区域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水平。一是对利用相关的技术等提高资源循环利用进行农业废弃物资源化的企业或者个人给予一定的政策优惠或奖金鼓励。二是对生产或施用超标化肥或者农药等相关农业生产资料的企业或个人征收相关税收或费用,从而达到防止过度使用化肥或农药,减少系统内的资源投入,引导农民发展循环农业的目的。

3. 加快循环农业技术支撑体系建设

资源的循环利用是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第二大因素。黑龙江省农村秸秆资源丰富,应该关注秸秆资源循环利用技术与模式的研究和投入,促使资源得到高效利用。此外还应重视其他资源的循环利用,充分依据食物链中能量与物质运动的规律,增加物质和能量循环的层次和环节,合理地设计农业生产方式,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比如,通过生态农业、有机农业生产模式提高禽畜粪便资源化率和秸秆综合利用率。同时,通过生态农业与有机农业等生产模式的推广,提高农村能源的利用效率。

4. 建立无害化设施农业生态模式

无害化设施农业生态模式以绿色、有机食品生产、无公害奶或肉类加工为主要形式。绿色、有机食品企业需要对原材料质量提出要求,并提供优惠措施,促使种植户按绿色农产品或有机农产品生产规范清洁生产,从土壤、灌溉用水、农作物废弃物、肥料、大气环境等方面实现全程的农业循环发展。无害化设施农业生态模式既可以给有机、绿色食品的开发带来一定的空间,也可给设施农业的发展开辟一个健康的道路,同时有利于两者的进一步发展。该模式将原本分散的几种产业整合成一个完整的产业链,减少了交易成本,加快了物流速度,增加了农户的净收益。施用沼肥的有机农业既可改善农田小气候,又可为城乡居民提供有机食品,提升了产品的竞争力。

参考文献

[1]吴宗杰,桑金炎,周涛.传统经济到循环经济的产业转型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

[2]多淑金.我国农业循环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经济纵横,2008(12):77-79

循环农业的现状与发展 篇6

一、我国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必要性

农业循环经济的意义在于通过调整产业结构, 提高农业系统中物质能量的多级循环利用效率, 既要控制废弃物的产生和排放, 减少农业生产过程对环境和生态的破坏, 提倡清洁生产, 又要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实现农业生产的良性循环和社会经济的和谐发展。农业循环经济一般要遵从三个原则, 即减量化原则、再利用原则和资源化原则。我国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必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一是发展农业循环经济是改变我国农业生产现状的有效途径, 农业现代化的发展大大提高了劳动生产率, 增加了农产品产量, 但与此同时给我国农业发展带来了新的问题, 如土壤质量、食品安全、环境污染等, 我国新农业的发展只有寻求循环和可持续发展才能解决过去农业生产模式带来的各种污染问题;二是发展农业循环经济是为了适应农业自身特点, 自然环境和生态环境是农业发展的基础, 环境的好坏直接影响农业发展效率, 同时农业生产过程产生的废物又对环境产生各种影响, 农业发展与环境之间本就是一个循环的体系, 因此应坚持农业循环经济的发展, 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 实现农业可持续性的发展;三是发展农业循环经济有助于解决我国资源稀缺问题, 当前我国的水资源、耕地资源和森林资源都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农业的发展, 我国农业资源一直以来都有人均占有量少的问题, 因此为防止人均资源进一步减少, 生态环境进一步恶化, 我国农业应转变传统的高消费和低产出的生产模式, 探索循环经济的发展模式。

二、我国农业循环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和原因分析

1.缺乏对循环经济的认识

农业循环经济的要点在于“优质、高产、高效、可持续”发展, 它是一种与自然和生态环境和谐相处的经济发展模式, 高利用、低开采和低排放的特点是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基本特征。但目前我国许多农业生产地区, 特别在一些偏远的山区, 农民对循环经济的理解深度不足, 往往只顾眼前利益而造成资源的浪费, 同时政府对农业循环经济的宣传力度也不够, 宣传形式单一。农业循环经济观念的缺乏一方面导致农业生产效率无法得到有效提升, 另一方面导致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等问题日益突出, 主要表现为农业的经营方式仍以家庭为主, 缺乏大规模经营, 生产方式仍停留在粗放式经营模式上, 生产资料投入过大影响水污染和环境污染, 施肥过重、用药量过大, 进而影响农业赖以生产的自然环境。

2.政策和法规不健全, 财政支持力度有待加强

虽然我国已颁布《清洁生产促进法》等一系列与循环经济相关的法律法规, 但仍没有专门针对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法规, 无法适应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需要。缺乏法律法规的支持和约束, 就使农业循环经济的发展尚未了政策和体系的保障, 无法为循环经济在农业发展中的应用打好基础。同时, 我国对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财政支持力度尚显不足, 在财政补贴方面, 仅存在少数几项对资源综合利用和环境保护的补贴或税收减免优惠, 补贴制度缺乏灵活性和针对性, 可能使得一些不符合条件的个人或企业获得补贴, 其他应享受这种补贴的人则无法得到补偿;在税收优惠政策上, 未引入循环经济的概念;在政府的投入上, 由于资金来源单一、投资额比重小、投资效率不高、投资政策不能落实等问题, 使得农业发展循环经济所需的资金严重不足。

3.农业循环经济技术研发水平有待提高

当前我国农业整体技术发展水平相对较低, 一方面从事农业研究的人员数量少, 质量也不高, 与世界平均水平存在一定的差距;另一方面大多数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农民由于文化知识不高, 甚至相当匮乏, 使得他们即使想去搞循环经济, 但由于缺乏相应的知识基础, 也无从入手, 例如某地区农业大力推广沼气池建设, 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 但由于缺乏相关的专业知识和技术支持, 不仅没有实现沼气池的正面效应, 且浪费了大量的资源。在推广有机农作物、发展绿色食品方面, 由于技术支持不到位, 许多农民在具体操作后不仅没有达到增产的目的, 却使得产量大幅下降, 农民发展循环经济的积极性得到很大的打击, 阻碍了农业循环经济的深入实施。

4.农村发展循环经济的模式较少

提高发展农业循环经济, 农民想到最多的就是鱼塘和沼气池, 前者费时费力, 应用范围并不大, 后者既可以促进秸秆的循环利用, 又能减轻资源负担和对环境的污染, 在实际中应用也较为广泛, 但除了上述两种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外, 农民在实际农业生产中知道的循环经济模式少之又少。

三、加快我国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对策

1.强化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意识

当前我国广大农民仍缺乏对农业循环经济的有效认识, 因此需要通过多种手段和渠道强化农民对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意识, 使他们尽快树立农业循环经济的理念。具体措施可以包括:一是加强农业循环经济的基础理论研究, 从科学角度认识农业循环经济的概念和发展原则, 以支持农业循环经济的发展实践;二是加大宣传力度, 利用传媒、书报、宣传标语等各种渠道和方式, 同时发挥农村基层干部的带头作用, 使广大农民深刻认识发展农业循环经济可以给他们带来的好处, 从而使农民树立绿色生产、创新生产的观念, 以及循环和可持续发展的意识;三是统一协调农、林、牧、渔、环保等的关系, 实现人与自然和环境的和谐相处, 尽可能多的寻找各种资源来替代不可再生资源, 树立循环发展和绿色消费理念。

2.构建促进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财政支持体系

一方面, 继续推进新农村税费制度改革, 使农民尽可能享受到政府的补贴待遇, 减轻农民负担, 并进一步调整国家的财政分配结构, 使财政资金尽可能多的向农业发展倾斜, 各地政府也应积极利用补助、税收和财政等各种经济杠杆, 探索发展农业循环经济资金投入的长效机制, 使社会上尽可能多的资金流向农业发展和建设中, 促进我国农业循环经济资金投入的稳步增长。另一方面, 借鉴发达国家经验, 制定适合我国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法律法规, 如澳大利亚的平衡农业、以色列的节水农业、美国的精准型农业, 以及英国的永久型农业, 尽快制定出科学性高、针对性强的《农业循环经济法》, 完善农产品价格、土地承包、农业信贷及税收等政策, 完善清洁生产、食品安全、绿色农业生产管理, 以及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等相关法律法规, 刺激农业循环经济的发展。

3.加强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技术保障

一是加强科学技术的研究力度, 尤其是加强先进环保的农业生产技术的研究, 包括加强对科学技术研究的经费投入, 给予相关研发机构一定的补贴和鼓励, 调动其对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技术、设备等创新和升级的积极性, 或是通过“产学研”相结合的方式, 通过与国内外高校及相关领域专家的经验交流和学习, 了解农业循环经济的先进发展模式、先进技术, 加速农业循环经济的快速发展。二是加速科技成果转化为实际生产力, 鼓励各个农村与各农业高校及相关科研结构紧密联系与合作, 主动去获得先进的循环经济生产技术及相关的专业指导, 积极参与各类循环经济科学技术的推广和交流会, 了解各种新型农业生产技术和工具, 并真正的应用到实际农业发展过程中, 如沼气生产、秸秆还田、立体种养、节水农业等, 促进农业循环经济的长期有效发展。

4.培育新型农民

农民作为农业的主体, 是农业循环经济的执行者和实施者, 因此只有农民综合素质得到提高, 才可能真正促进农业循环经济的发展。因此, 首先我国应加大对农民的教育和培训力度, 不仅要积极宣传和强化农业循环经济意识, 同时要提高农民的文化知识和实际动手能力, 培育一批有科技含量的新型农民, 以此带动农业循环经济的发展;其次, 制定优惠或补贴政策, 鼓励和支持毕业大学生到农村基层进行实地工作, 为农业发展输送具有高知识和高能力的新鲜血液, 为农业发展提供新的技术力量。

5.探索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

各地区的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应结合地区的实际情况进行实地操作, 这里主要介绍几种常用的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模式, 包括秸秆还田用作肥料, 增强土壤肥力, 改良土壤结构, 秸秆饲料化, 将秸秆加工成便于畜禽消化吸收的精饲料, 秸秆电化, 即燃烧发电, 秸秆气化, 即发酵产生沼气;三沼利用模式, 沼气池中产生的沼气、沼渣和沼液, 前者可以用于生产生活, 后两者可以用作蔬菜作物和鱼塘的优质肥料, 这是一种以农业生产、环境保护和能源建设三者之间相互促进的循环经济模式;农业生态园模式, 即融合农业生产、生态环境和农业生活为一体的, 集生活、销售、度假、娱乐等为一体的休闲观光农业园区;其他还包括, 可再生能源开发应用模式、以测土配方施肥为重点的减量化模式和草-畜-粮-林模式等。

总之, 发展农业循环经济是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和保护生态环境的必然选择, 对开发可再生资源、提高农民收入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有着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王庆东.循环农业经济体系的内涵及其构建[J].农业经济, 2012, (07) .

循环农业的现状与发展 篇7

1 发展循环农业的作用

循环农业是一种全新的理念和策略, 是针对人口、资源、环境相互协调发展的农业经济增长新方式, 其核心是运用可持续发展思想、循环经济理论与产业链延伸理念, 通过农业技术创新, 调整和优化农业生态系统内部结构及产业结构, 延长产业链条, 提高农业系统物质能量的多级循环利用, 最大程度地利用农业生物质能资源。同时实现农业生产各个环节的价值增值和生活环境优美, 使农业生产和生活真正纳入到农业生态系统循环中, 实现生态的良性循环与农村建设的和谐发展。近年来, 循环农业的发展在促进农民增收、保护农业资源、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等方面都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1.1 通过循环农业发展, 有利于增加农民收入

发展循环农业有利于农业生产从粗放增长向集约增长转变, 加快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 促进农村的产业升级, 提升农村的生产方式, 提高农业生产效率, 促进农业生产发展, 有利于增加农民收入。

1.2 通过循环农业发展, 可以有效保护和利用农业资源, 促进农村环境的改善

我国农业长期对自然资源的不合理利用造成农业化学物和沉淀物对地表、地下水的污染, 生态问题日益严重, 制约着农村社会经济的发展。发展循环农业有利于农业资源的保护, 它按照“无害化、低排放、零破坏、高效益、可持续、环境美”的思路, 统筹规划农业各产业发展, 为农村建设提供坚实基础。

1.3 通过循环农业发展, 有利于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循环农业倡导的是一种与环境和谐的经济发展模式, 农业资源可以在这个不断进行的农业经济循环体系中得到合理和持久的利用, 把农业经济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降低到尽可能小的程度。

2 敦化市江南镇循环农业发展现状

敦化市位于吉林省的东部, 江南镇位于敦化市区近郊, 总幅员面积337.6km2, 共有53个村委会, 59个自然屯, 其中有9个少数民族村, 户数9194户, 其中农业户8032户, 农业人口27238人, 劳动力13791人。有耕地7506hm2, 其中水田301hm2, 林地面积13799hm2。江南镇位于市区近郊, 工业、农业、商业等经济发展活跃, 原江南镇大部分是菜田, 到2000年该镇日光温室发展到719栋, 40.85万㎡, 钢架蔬菜大棚397栋, 34.95万㎡, 木架蔬菜大棚753栋, 44.88万㎡。

近年来, 江南镇充分利用地处市郊的区位优势和农业的资源优势, 坚持以“工业兴镇产业富民”为主题, 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 突出工业主导地位, 合理确定农业产业化发展方向和发展项目, 不断改善村民的生产和生活环境, 大力发展循环农业。通过强化农业基础地位, 依靠科技兴农, 加快农业产业化发展步伐, 全镇已建设标准化沼气池300座, 推广和扩大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近千公顷、中草药600hm2、甜玉米300hm2;全镇现有420hm2国家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 建成标准化日光温室1057栋, 有8个蔬菜品种通过省农副产品检测中心的产品认证;实现规模饲养黄牛1.5万头、生猪25万头;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不断改善农民居住和生活环境, 完成村村通工程;创造条件对农民进行创业培训、技能培训, 全镇富余劳动力年转移数量发展到3000人以上;大力实施人才兴镇战略, 年举办各类农村科技培训班60次以上, 受训人数达到7000人以上。

江南镇近年来积极开发农村可再生资源, 引导农民实施秸秆养畜和沼气工程, 使全镇形成了具有特色的循环农业格局, 促进了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他们通过处理和利用秸秆, 形成了“秸秆———养畜———肥多———粮多———钱多”的良性循环。目前利用这一方法转化秸秆6.5万t, 使秸秆利用率达到80%以上。全镇已有800个秸秆养畜示范户, 靠养殖户均年收入5000多元。通过推广秸秆养畜, 既解决了牲畜饲草问题, 又解决了秸秆焚烧造成的污染。他们以沼气为纽带, 形成了“农业废物———沼气———燃料———沼肥———果菜”的生态农业循环。每个沼气用户去年节省燃料和化肥开支600元, 增加收入1500元。通过推广沼气, 减少了农民煤、电费用支出, 实现人畜粪便、废弃秸草等生产生活废弃物变废为宝, 改善了农村卫生状况, 保护了生态环境, 提高了农民的生活质量, 同时获得农业生产的绿色、高效有机肥料。

3 敦化市江南镇在发展循环农业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3.1 地理环境的制约

我国北方地处温带, 部分地区处于寒温带南部。年均温5~14℃, 冻春季有2~4个月冰冻期。这对沼气的正常运行是极大的威胁。因为厌氧发酵沼气发生菌类是一类要求中温 (20~30℃) 乃至高温 (30~50℃) 的微生物。温度低于10℃时就基本停止活动。为此, 确保沼气池在冬、春照常运行成为一个关键性的问题。

3.2 沼气使用中存在的问题

实施沼气推广项目以来, 已建成沼气池的农户用上了清洁干净的沼气专用灶。但是由于使用时间过长以及经验不足, 没有得到定期的清理或者在使用过程中操作不当, 都会引起一些小故障的出现。电石、各种剧毒农药、刚消过毒的禽畜粪便、肥皂水、洗衣粉水等进入沼气池, 使沼气菌群受到破坏。油麸、骨粉、棉籽饼和磷矿粉加入沼气池, 那将会产生严重危害人体的剧毒气体———磷化三氢。这样就大大的减少了沼气灶的使用寿命并对人们的身体健康造成危害。

3.3 农业废气物对环境的污染以及农村污水排放引起的环境问题

土地地力的下降再加上水资源的污染, 使当地农作物生产得不到保障, 刺激农民加大对化肥和农药的施用量, 进而又增加了土壤和水资源的污染、最终造成农产品质量的降低。江南镇农业在第一环节的产品质量受到如此之威胁, 必将影响循环农业后续各个环节其他产品的可开发水平和可利用效率。

3.4 龙头企业的规模小、产业化水平不高

农业龙头企业总量不足, 且缺乏规模大、实力雄厚、辐射带动力强的骨干企业, 这是制约江南镇农业产业化水平提高的一个十分突出的问题。现有的大多数龙头企业内功基础差, 自身的水平低。一部分龙头企业的产品结构不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 初加工产品多, 深加工产品少, 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的绿色产品、有机食品、名特优产品的比重低, 企业规模较小。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当地农业进一步向优质、高效和外向型方向发展。

3.5 技术及资金投入缺乏

循环农业与循环工业不同之处在于其主要施行者和受益者都是极度分散、信息较为闭塞、技术相对落后的农户个体, 而且农户自己搞循环农业在前期必须有较大的资金投入和基础设施的建设。这些都需要政府的积极引导和大力投入。据调查, 有的村屯循环农业刚刚起步, 先行的部分农民尝到了甜头并起到很好的示范效应, 但政府苦于经费有限, 对循环农业的深入发展和吸引更多农户参与到循环农业生产中难以给予资金支持;而在一些需要技术不断支持的项目上, 缺乏长效机制, 往往造成花数十万甚至几百万引进的设备, 用了几年后就因为技术上的难题无法解决而放弃使用。这些在一定程度上都妨碍了当地循环农业的推广和深入。由于农业项目投资期较长、收益率偏低, 商业银行不愿投资农业领域, 而政策性银行的业务比较窄、职能单一, 不能有效提供服务。

4 加快循环农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经过几年的发展建设, 敦化市江南镇的循环农业发展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但就其现状与循环农业发达地区相比还远远不够。根据对现存问题的分析特提出以下建议。

4.1 尽快制定循环农业的长期发展规划, 大力推广沼气等节能技术

重点在农业资源的节约与高效利用、农业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等方面, 政府应该提出未来5~10年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思路、途径、目标和模式及相关的工程措施、支持重点领域与保障体系。要编制节水、节地、节肥、节劳、节本与农业资源综合利用等专项规划, 要推进农村沼气建设的市场化运作, 产业化发展, 社会化服务。为使沼气池在寒冷季节能够正常运行, 一个可以采取的办法是将沼气池座到地面以下, 以改善保温性能。要正确发酵, 沼气池建成后, 要经试水、试压合格后, 方可投入有机原料生产运行, 主要的沼气原料为人畜粪便、杂草、秸秆、腐烂变质的瓜果蔬菜等。在投料时, 要注意合理搭配。以人、猪、家禽粪便为主的原料, 首次投料数量要充足, 一个8m3的标准池, 首次的投料大约需要人畜粪便60%~70%猪粪、10%~15%人粪、40%~50%青蒿或秸杆、干物质在4m3左右、水在1.5~2m3、浓度在10%~15%即可。首次投料后一般要经过5~7天才能正常产气。

4.2 发展新型农业生产模式

我们应该以科学发展观分析本地区经济发展全局, 从农业产业与农村消费的可持续与整体推动农村经济协调发展的角度, 以“无害化、低排放、零破坏、高效益、可持续、环境优美”的思路, 统筹规划农业与农村产业、农村生产与生活、农村社区建设与城镇化发展, 以推动资源节约型农业发展、农业产业化过程的清洁生产、农业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和农村生活清洁消费为切入点, 推动农业生产技术的变革, 构建循环型农村经济体系。要根据本地区的自然资源和农业结构的特点, 合理调整, 建构区域循环农业体系。推动农村小城镇建设, 为生活垃圾处理, 创造优美的生活环境提供良好的基础。根据当前现状应积极发展“四位一体”的农业生产模式:其原理是以庭院为基础, 以简易日光温室为支撑、将设施园艺种植、开发可再生能源 (沼气) 、设施内寒季养猪以及对人畜粪便和菜、果产品下脚料进行质、能多层利用4个要素进行巧妙配置和组合, 所形成的高效能, 高效益的复合生态农业系统。

4.3 进一步加大对农业高技术产业扶持力度

鉴于农业高技术企业前期投入较大, 从研发到推广周期较长, 存在一定的市场风险等因素, 单纯依靠企业自身发展困难较大, 制约了农业高技术的转化利用, 需要政府给予必要的扶持。建议有关部门制定扶持政策, 设立专项资金, 支持农业高技术企业加快发展。

4.4 加大对龙头企业的扶持力度, 提高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

龙头企业是农业产业化健康发展的关键环节, 扶持龙头企业就是扶持农业、扶持农民。要认真落实好对龙头企业的扶持政策, 在资金、技术、用地、税收等方面给予更加优惠的政策。支持龙头企业技术改造, 开发新产品, 搞好精深加工。鼓励龙头企业通过资产重组、兼并、租赁经营等多种形式快速膨胀规模。重点突破金融资金对农业的投入机制, 改变当前“农”字企业贷款难、融资难, 发展资金不足等突出问题。

4.5 加快制度创新, 为发展循环农业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

循环农业的现状与发展 篇8

1 我国南方农作制度的现状与发展

1.1 我国南方农作制度的演进过程

农作制度作为人类活动对区域生态环境演变作用的主要因素之一,是种植制度的拓展和延伸,优化现代农作制度是推动现代农业发展的一项重要措施与实现途径。合理与优化的农作制度强调资源合理分配利用以及系统的经济高效管理,其必须以具体的耕作制度(作物布局、复种、间作、套种和轮作等)为核心,以土壤管理制度(土壤耕作、施肥、排灌和防除杂草等)为保证,以保持农业生态平衡和可持续发展为前提,以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合理配置为原则,以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和基础设施为基础,以求达到经济、社会与生态的和谐统一。

在人类活动中,农业活动主要通过改变其地表植被、生物种类、土壤成分和性状、生态系统的组成结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来影响环境演变。其中农作制度是农业改变生态环境的主要方式。就南方山区开发而言,根据历史演变进程农作制度大概可以划分为撂荒制、休闲制、轮作制和集约制4个阶段[4],在农作制度演进的各个不同阶段,由于耕作方式、技术手段的不同,而导致农业对环境演变作用的方式和程度也不尽相同。(1)撂荒制,由于采用完全依靠土壤自然肥力的“刀耕火种”的耕作方式进行生产,一段时间后会因为地力的耗竭而无法继续使用。虽对水文、大气基本无影响,但降低了植被覆盖度。由于驯化野生物种,丰富了生物多样性。(2)休闲制,它是原始农业向传统农业转化的重要标志。在这一阶段,土地经过2-3年的休闲期后土壤肥力可以自然恢复。由于使用了铁制工具、人工培肥、借助畜力,人类对环境的影响程度明显增强。(3)轮作制,由于土地频繁的耕种,作物不断的轮换种植,对耕种技术、粪肥使用技术和作物种类的选择有了相对更高的要求,从而提高了土地利用率,对土壤、水文和物种等环境因素的作用程度也更高。(4)集约制,它分为传统和现代两个阶段。传统集约制主要体现在精耕细作和多熟种植两方面,在生产实践中通常依赖品种选育、间作套种、促早熟栽培技术以及工具的革新等技术手段提高效率。工业革命的全面兴起和现代农业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为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提供了物质基础,其采用作物间混套种、复种的空间集约型耕作方式,机械化、自动化技术大量使用极大提高了生产效率,也拓宽了人类改变自然的范围。其对环境的影响主要包括:一是改变土壤深层构造和土壤成分,土壤三化严重;二是水资源严重短缺、大型水利工程改变了水文生态系统、化肥农药引起水环境恶化;三是CO2、SO2、粉尘等改变了大气组成;四是草地退化、森林减少,植被覆盖度大幅度下降;五是现代育种技术和基因工程培育出新品种,丰富特种资源,大量物种由于环境的改变而灭绝,物种多样性降低。

1.2 循环经济理念下的现代农作制

循环农业理念来源于丰富的生态哲学思想,又称农业循环经济。作为一种先进且实用的经济发展模式,可以让人们站在一个全新的整体视角看待现代农业的发展问题。将循环经济思想引入现代农业生产的全过程,在既定的农业资源存量、环境容量以及生态阀值综合约束下,从节约农业资源、保护生态环境与提高综合效益的起点出发,以追求更高的经济效益、更少的资源消耗、更低的环境污染和更多的劳动力就业为目标,把现代农业生产与生态环境保护有机地结合起来,通过末端物质能量的有序回流来有效地形成物质能量循环利用的闭环农业生产体系[5]。这对于转变我国农业高投入、低产出、低效益、资源高消耗的增长方式以及缓解资源相对紧缺与人们需求增长的矛盾将起到积极作用,从而可以避免过度利用、生态退化、环境恶化、灾害多发等一系列问题的扩展与漫延,以求有效地统筹协调农业与资源、生产与环境的关系。很显然,大力推广农业循环经济对促进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实现现代农业建设的战略目标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循环农业作为一种新的增长方式,其核心是贯彻科学发展观与可持续发展战略,应用循环经济理论与产业链条延伸的理念,重点要在“节约、保护、利用、拓展”4个环节上下功夫,实现农业由单向式资源利用向循环式梯级利用、集约高耗型向节约高效型转变,拓展和延伸农业产业链条,推进农业生产清洁化、农村废弃物的资源化。在发展理念上,要从大产业、大生态、大农业的角度,确立乡村农业循环经济的新理念。用循环经济的思路指导农业生产,摒弃依靠消耗资源来发展经济的做法,优化配置乡村资源,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建立有利于节约资源和环境友好的生产与生活方式。

2 我国南方的集约型农作模式

2.1 稻田立体种养模式

农作制度是农业生产干扰环境及其影响动态演变的主要因素,近年来,为了适应现代农业发展,因地制宜的推动区域性循环农业的发展成为新农村建设的一项关键内容。推广农业循环经济模式作为建设和谐型社会的重要技术途径,不仅具有学术研究价值,并且对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借鉴和指导作用。就南方稻区以及山区流域农田而言,新型农作制度正在深入探索,其中影响较大的有三个模式。

(1)“稻—鸭”共作模式。“稻—鸭”共作生态系统是一种综合利用的多生物共生模式,即以水田为基础、种稻为中心、家鸭野养为特点的自然生态和人为干预相结合的复合生态系统,该技术极大地发挥了稻田的生产功能、养殖功能、生态功能,它充分发挥了水禽许多未被认识和利用的潜在功能,其实际成效不仅起到增收的作用,而且生产过程符合环保农业的要求。研究已表明:“稻—鸭”共作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益和良好的生态效应[6,7,8]。近几年,在长江中下游地区又进一步发展出“稻—鸭—薯”的耕作方式,即鸭子上市、水稻收获后进行稻草全程覆盖免耕栽种马铃薯。在更大程度上提高稻田的复种指数及稻田的利用效率,从而进一步提升了农田综合生产能力,使种地与养地在优化农作制中得以统一。

(2)“稻—萍—鱼”共生模式。自1982年以来,福建省农业科学院研究并建立了“稻—萍—鱼”高效低耗低污染的共生体系,其采用垄栽水稻的方式把传统的稻田养萍和稻田养鱼技术巧妙地结合起来,构建成“垄面种稻-水面养萍-水中养鱼”的立体结构以达到“鱼吃萍除草、鱼排泄物肥稻、稻护鱼肥鱼、萍肥田助稻”的循环种养模式,实现了农民增收与环境保护间的良性循环,该模式已先后在浙江、湖南、四川等省广泛应用[9]。随着农业生产发展和农村经济增长,对复合生态体系的耕作技术提出了更高要求,“稻一萍一鱼”立体种养技术的新思路也使得环境保护和经济效益比从前传统稻鱼共生模式更胜一筹。

(3)“粮—经”轮作模式。南方双季稻区的“烟一稻一菜”耕作制度也是一种粮、经兼顾,水旱轮作的循环种植模式,同时又避开了不利的气候因子,解决了过去连年种双季稻致使土壤潜育化严重的问题,从而确保粮食增收。采用此种生产模式进行杂交水稻制种,早秋季制种比大面积晚稻生产提早25-30d收割,从制种农户全年的整体效益来看,每公顷产值比双季水稻生产增加4.1万元以上,纯收入增加3.6万元以上[10]。不仅提高了水热资源的利用效率与土地生产率,并且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劳动生产率和稻田的经济效益[11]。

2.2 秸秆菌业循环模式

稻、麦秸秆中含有丰富的营养成分。我国每年农业生产都将伴随产生大量的秸秆废料,其绝大部分被焚烧,不但造成资源的浪费,而且严重污染了环境,近年来,在传统食用菌生产的基础上,又开发出了秸秆立体栽培食用菌的新技术,将秸秆作为食用菌的栽培料,形成一条“秸秆一食用菌一菌渣一有机肥一还田”的生态产业循环链。不仅解决了目前食用菌栽培原料紧缺问题,而且具有极大的生态和社会效益[12,13]。秸秆菌业循环模式充分挖掘作物秸秆的价值,经济合理地开发利用作物秸秆,既减少了资源的浪费,又提高了土壤生产力,既可培肥地力,又能促进农、畜、菌、牧业的全面发展,从而使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推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14]。实践表明:优化农作制度,就是要着力解决提高单位面积农业生产力的问题,使农田或耕地生产更多的优质绿色产品。优化农作制度,就是要着力解决减少单位面积外来投入品的问题,使农田或耕地产生更少的生产废弃物质。实际上,优化农作制度与农业循环经济的目标是一致的,而且是互为基础、相互促进的。

2.3 山地生态果园模式

福建省近年来的红壤山地生态果园建设作为一种新型的农作方式正在广泛推广,山地生态果园建设的重点就是依据循环经济核心理念,突出“节约、保护、利用、拓展”的耕作原则。以发展山地果业为龙头,以套种优质牧草为纽带,按照“整体、协调、循环、再生”的设计要点,建立以“果一草一牧一菌一沼”依序有效链接的山地生态经济系统,其模式框架与循环途径展现了多因素参与以及多层次利用的特点(图1),其有效的运作对于合理开发山地资源,加快山区农村经济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针对红壤山地果园开发中存在生态系统受损,经济效益低下等现状,通过合理套种多品种牧草,改善果园生态环境。研究表明,将直立型禾本科牧草南非马唐种于梯埂边,并将匍匐型禾本科牧草百喜草撒播于梯埂上,能够有效地防止水土流失,防治效果达57%-76%[15]。另外,牧草覆盖形成的小生态环境有利于更好地发挥天敌对害虫种群的自然控制作用[16]。事实上,生态果园建设是一种新型的农作模式,合理利用资源,优化系统管理,克服传统农业以牺牲生态效益来换取经济效益的短期行为,增加丘陵山地的植被覆盖率、改善生态环境,实现循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多重目标。

3 优化现代农作制度的几点启示

3.1 建立并完善以提高利用效率与持续发展为主导的资源节约型农作体系

农业的集约化与持续化是当前世界农业发展的两大动向[17],优化农作制度与发展农业循环经济是实现现代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要求,倡导整体协调、循环再生、节约资源、环境友好、高产优质与满足供求是现代农业的主导方向。建立与完善资源节约型农作体系是使农业在更高层次上实现超常规、跨越式科学发展的有效途径和载体。切情创立循环利用型农作模式,能够有效地保护耕地面积、改善耕地质量,遏制环境恶化,实现和谐共存。这就要求我们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坚持不懈地大力发展农业循环经济,建设环保型生态农业,开发并有效推广既节约资源又保护环境的农业技术,重点推广废弃物综合利用技术、相关产业链接技术和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技术,实现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现代高度集约化的农作制度对资源环境的开发利用强度较大,必须重视对资源与生态环境的有效保护,协调用养矛盾,处理好降低消耗、培肥地力、减少污染、提高效益之间的关系,实现农业废弃物的能源化、饲料化和肥料化。

3.2 建立并完善以山地水土保持和防灾减灾为核心的种养结合型农作制度

南方山地由于地形、气候以及土质等特有的不利因素,水土流失严重,作物生长不良,不但使产量减少,品质受到影响,还会间接造成环境污染,水质劣化,洪水及泥沙灾害。植被恢复是在南方红壤丘陵区水土保持的重要手段[18],实践证明:山地生态系统的退化实质上是山地植被的破坏和生物多样性的损失,扭曲了生态系统结构,引起生物地球化学循环过程与生态链的短缩与断链,增加了系统的脆弱性。山地受损果园的本质是生态元之间的链接断裂或弱化,使系统网络结构破碎化,使生态链断裂,引起生态系统功能衰退[19]。因此,山地的综合开发,必须贯彻落实整体协调等循环再生原则,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同时,要坚持“以防为主,防抗结合,综合治理”的防灾减灾方针,加强山地基础设施配套建设,在灾害重发区和多发季节,健全减灾避灾型保育框系,通过选择抗性品种,合理搭配品种和种植茬口安排,搞好山区林农牧业的区划布局,综合运用工程措施和农艺措施,提高农业避灾抗灾与种养结合管理能力。

3.3 建立并完善以物质良性循环和多级利用为核心的循环利用型农作制度

建构新的现代循环农业模式,发展现代农业循环经济,关键在于优化建构新的农业物质循环通道或链条体系[20]。为此,需要充分把握住现代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基本取向、重点与对策。在现代农业生产过程中,循环经济所倡导的是一种物质不断循环与再生利用的经济发展模式,即“资源一产品一消费一再生资源一再生产品”的物质反复循环流动[21],从根本上消除环境与发展之间的矛盾。随着世界各国对于生物质能开发利用的广泛关注,以及各种生物质能转化技术的成熟和发展,作为一种有效缓解全球能源危机问题的主要途径,生物质能产业应该引起高度重视。

3.4 建立并完善以开发优质产品与绿色农业为核心的综合拓展型农作制度

随着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导向作用日益增强,要求现代农业必须将农业安全与人类健康列为首位[22]。农产品质量的高低和优劣成为决定市场竞争力的关键因素,现代农业应坚持“以质取胜”的战略方针,在保证数量安全的前提下,适应消费多元化、优质化、层次化的需求,以全面提高质量和效益为中心,发挥优势,突出特色,积极调整品种结构。同时,通过自然资源的循环利用以及农业生产全过程控制,严格控制外部有害物质的投入,生产和使用对环境友好的“绿色”农用化学品(化肥、农药、地膜等),并利用GIS等新技术提高其有效利用率[23],降低农业生产及其它产品的服务过程对环境和人类的风险,以更有效且更持续地保障生态安全和食物安全。

4 展望

随着市场经济与现代农业不断深入发展,在全国倡导建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和谐社会的大背景下,必然要求将循环经济发展战略、发展理念和当前我国农作制度建设的成功实践相互结合起来,对传统农作制度进行改革和创新,建立资源、生产、技术、市场为一体的新型农作制度,是当前我国农作制度建设在农业环境保护、农业资源高效利用和农产品安全保障方面面临的一个比较重要的实际问题。在结合我国的具体国情、总结以往成功经验的基础上,很有必要借鉴国外的先进技术和理念对国内农作制度的资源利用、经营效益进行一些定量化评估和改进,优化现代农作制度,实现农村经济与农业综合开发的可持续发展。

摘要:依据循环经济的科学原理,贯彻“节约、保护、利用、拓展”的可持续发展思想,结合我国南方红壤山地综合开发与主要农作模式的实践经验,分析了发展农业循环经济对优化现代农作制度的重要作用。在总结实践经验基础上,提出了发展思路与若干对策。即要在南方丘陵山地创立并完善以提高利用效率与可持续发展为主导的资源节约型农作制度,包括三个方面:现代农作制度的优化与统筹;因地制宜地构建以水土保持和防灾减灾为核心的种养结合型农作制度、以物质良性循环和多级利用为特色的循环利用型农作制度、以开发优质产品与绿色农业为目标的综合拓展型农作制度;实现山区农村循环经济与农业综合开发的可持续发展。

循环农业的现状与发展 篇9

甘肃省作为我国西部欠发达省份,农业占有较大的比重,发展循环农业是实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此,认清甘肃省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整体水平及其区域差异性,探讨如何根据该省不同区域的实际状况,充分发挥循环经济功能,对实现该省农业可持续发展和新农村建设的目标,缓解生态环境压力,全面建设循环社会等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1 指标体系的构建

结合已有文献资料,依据循环经济发展的“4R”原则和可持续发展理论,从甘肃省农业发展的实际出发,构建了包括经济社会发展、资源减量投入、资源循环利用、资源环境安全在内的甘肃省农业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该指标体系包括20个单项指标[1,2,3,4,5](表1)。

2 评价方法

2.1 原始数据标准化处理和指标权重确定

原始数据的标准化处理:依据所构建的农业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原始数据分为两种类型:一是正向作用指标,该类指标值越大,所反映的农业循环经济状况越好;二是负向作用指标,该类指标值越小,越有利于农业循环经济的发展。为了使数据之间具有可比性,避免变量量纲不同对计算结果的影响,采用参考值标准化法对原始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6,7],其公式为:

式中,Xi为第i项指标标准化后的值,Xi1为第i项指标的原始值,Xi0为第i项指标的参考值。

指标权重的确定:因子分析法是一种利用降维的思想把多个指标转化为几个综合指标的多元统计分析方法。利用该方法确定的各公共因子的权重是根据综合因子贡献率的大小来确定的,避免了人为确定权重存在主观臆断性的缺点,使综合评价结果较为客观合理。故本文采用因子分析法来确定指标的权重,并通过SPSS软件来进行计算(表1)。

公共因子权重的确定方法:公共因子权重的确定是根据各个公共因子的方差贡献率在累计方差贡献率中的比重得到的,公式为:

式中,Wig为第i个公共因子的权重,Eig为第i个公共因子的方差贡献率,Egl为累计方差贡献率。

单项指标权重的确定方法:单项指标权重根据各指标的总权重占该类指标权重的比重,公式为:

式中,Widz为第i个指标的总权重;Aid为第i个指标的综合得分,公式为:式中,n代表所提取的公共因子的个数,Wig为第i个公共因子的权重,Fi为某一指标在第i个公共因子上的载荷值;Ad为全体指标的综合得分,公式为:式中,n代表纳入运算的指标数。

式中,Wid为第i个指标的单项权重;Widz为第i个指标的总权重;Wil为第i类指标的权重。

分类指标权重的确定方法:分类指标的权重是在单项指标总权重确定的基础上得到的,其计算公式为:

式中,n为该类指标所包括的指标数,Wil为第i类指标的权重,Widz为该类指标中第i个指标的总权重。

2.2 评价分值的计算方法

要全面反映农业循环经济的发展状况,需要通过某种方法对农业循环经济进行综合评价,本文采用加权函数法对各项指标进行综合计算后,利用综合得分来评价农业循环经济的发展水平,具体模型为:

式中,Xj为第i类指标所属的第j个单项指标的标准化值;Wj为第i类指标所属的第j个单项指标的权重;Ri为第i类指标的权重,S为农业循环经济综合评价值;表示各个分类评价指标的综合评价值[2,8];XjWj表示各个单项指标的综合评价值。

3 甘肃省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综合评价

本文评价所用的数据资料来源于历年的《甘肃年鉴》、《甘肃统计年鉴》、《甘肃农村年鉴》以及甘肃省及其地州市主要网站公布的数据。在确定指标权重和计算甘肃省农业循环经济综合评价分值时,选取甘肃省1998—2009年各项指标的时间序列数据,用式(1)、式(2)对原始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再用SPSS17.0软件完成因子分析,并对甘肃省1998—2009年农业循环经济发展评价分值进行了计算,具体结果见图1。

从综合评价结果来看,1998—2009年甘肃省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水平整体上呈上升趋势,2009年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综合评价值是1998年的1.9倍,年均增长速度为5.98%。

具体可将这一时期的发展趋势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为1998—2002年的波动发展阶段。这一阶段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综合评价值表现为“先递减后递增”的特点,其综合评价值在区间2.114—2.210内缓慢递增,年均增速仅为1.12%。第二阶段为2002—2009年的高水平稳步推进阶段。这一阶段的农业循环经济表现出持续且快速增长的趋势,年均增速达到8.87%(图1),其原因与这一时期甘肃省的农业政策调整有着直接关系。1992—2002年,甘肃省开始深化农产品流通体制改革,完善农产品和要素市场体系,并在1998年开始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重点在种植业内部积极调整农作物品种,优质特色农产品,主要经济作物面积不断扩大。此外,生态环境建设全面启动,农业产业化起步良好,从而推动了农业循环经济的发展。2003年以来,甘肃省抓住西部大开发的良好机遇,以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目标,以“科教兴农”为手段,加大了农村经济结构调整的力度,将重点放在改善农业生产基本条件和生态环境方面,实现了特色农产品的规模化生产、加工、销售上,加快了农业产业化经营的进程[9,10]。随着循环经济理念的日益渗透与构建和谐社会的提出,对“三农”问题的重视,新农村建设步伐的加快,甘肃省农业生产的质量、效益和竞争力都有所提高,农村经济、人民生活、资源环境等方面都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农业循环经济进入了稳步推进阶段。

从分类评价结果看,1998—2009年甘肃省农业循环经济发展中经济与社会发展指标、资源循环利用指标的评价分值表现出明显的递增趋势,高于1998年的水平。资源减量投入指标、资源环境安全指标的评价分值表现出一定的波动性,但两者2009年的评价分值高于1998年的分值(图2)。从四个分类指标的年均增长速度看,其优先序为:经济与社会发展指标(7.40%)>资源循环利用指标(2.60%)>资源减量投入指标(1.30%)>资源环境安全指标(0.40%)。可见,甘肃省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主要得益于经济与社会发展因素的贡献;其次为资源循环利用因素,资源减量投入与资源环境安全因素的贡献较低,尤其是资源环境安全因素令人担忧,成为甘肃省农业循环经济发展中的主要制约因素,需要高度重视。

综上所述,1998—2009年甘肃省农业循环经济呈现出持续增长的态势,其中经济与社会发展因素的推动作用最大,资源循环利用因素的作用较大;资源减量投入从整体上看有一定的推动作用,但部分年份起到了反作用,资源环境安全指标的作用则极其有限,明显制约着甘肃省农业循环经济的发展。可见,在甘肃省农业循环经济发展过程中存在经济、社会、资源、环境之间发展的不平衡性。因此,提高资源的减量化投入水平,改善生态环境,实现农业的持续平稳发展,是实现甘肃省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目标的重点。

4 甘肃省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区域差异分析

在区域差异分析中,依据气候、水分和土壤条件的不同,将甘肃省农业区域分为河西干旱区、陇东陇中黄土高原区、甘南—临夏高寒区和陇南山地区4个农业生产分区[11]。为了方便比较,以甘肃省2009年农业循环经济的综合得分及各个分类指标的得分为参照值,视其为平均水平,表示为1。14个地州市的综合得分及分类指标得分通过参照值进行调整,并将调整后的得分与参照值进行对比。得分>1,表示发展水平在平均水平之上;反之,在平均水平之下[4],其结果见表2。

从调整后的综合得分来看,甘肃省14个地州市的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水平由高到低依次为:嘉峪关市、酒泉市、张掖市、武威市、甘南州、金昌市、兰州市、临夏州、天水市、白银市、平凉市、陇南市、定西市、庆阳市,其中嘉峪关市、酒泉市、张掖市、武威市、甘南州、金昌市、兰州市、临夏州这8个地州市的综合得分在平均水平之上。

4.1 河西干旱区

河西作为甘肃省灌溉农业的主要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较好,其所属5市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水平均在平均水平之上,尤其是在资源循环利用和资源环境安全方面的成绩显著。嘉峪关市的资源循环利用指标得分居全省第一,原因是嘉峪关市的农膜有效利用系数、复种指数、机械有效利用程度均高于其他各市;金昌市的资源环境安全指标得分居全省第一,主要是因为其森林覆盖率、有效灌溉系数、自然灾害抗灾率在全省都较高。但由于受传统耕作技术的影响,河西5市在化肥、农膜、农业机械等农用生产资料的使用上体现出较高的强度,导致资源减量投入指标水平较低,均在平均水平之下,占据全省的后五位。而武威市排在最后,2009年的化肥施用强度和农膜使用强度均居全省第一,分别是甘肃省2009年平均水平的2.7倍和2.2倍;农业机械使用强度居全省第二,是全省2009年平均水平的2.8倍。可见,这种靠资源高投入换来的经济发展是不可取的,不符合循环经济“减量化”的要求,最终会影响到经济社会、资源循环利用及环境安全水平的发展。

4.2 陇东陇中黄土高原区

陇东陇中黄土高原区的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水平除兰州市外,其他各市均在平均水平之下。兰州市作为甘肃省的省会,农业循环经济发展良好,但农业资源环境问题突出,人均耕地面积居全省倒数第二,仅为0.06hm2/人。其他各市存在的普遍问题是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较低,均低于平均水平。但陇东陇中黄土高原区在资源减量化方面的成绩较显著,除兰州市外均高于平均水平,这是因为兰州市的化肥施用强度及农业机械使用强度仅次于河西5市,位居全省第六。此外,平凉市和庆阳市的机械有效利用程度过低,导致资源循环利用指标得分较低;白银市的森林覆盖率(5.3%)全省最低,定西市的有效灌溉系数较低,资源环境安全指标得分较低。

4.3 甘南—临夏高寒区

甘南—临夏高寒阴湿区,是甘肃省主要的畜牧业基地,具有丰富的草地资源和中藏药材资源,农业循环经济整体发展良好,各项指标均接近平均水平或在平均水平之上,且农业资源消耗少。此外,临夏州的农膜有效利用系数和机械有效利用程度较低,资源循环利用指标得分也较低,居全省第11位;甘南州和临夏州的人均耕地面积和自然灾害抗灾率过低,资源环境安全指标得分也较低,分别居全省第11位、第10位,说明甘南—临夏高寒区的资源循环利用和资源环境安全

4.4 陇南山地区

陇南山地湿润半湿润区农业生产条件优越,但由于其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资源循环利用水平较低,导致农业循环经济整体发展水平低于全省平均水平,居第12位。同时,由于其农膜使用强度和农业机械使用强度较低,资源减量化投入指标得分较高;森林覆盖率(42.5%)居全省第一,水土流失治理率和自然灾害抗灾率都较高,资源环境安全指标得分较高,居全省第2位。由此可见,该区的资源减量化投入水平和资源环境安全水平较高。

5 结语

本文通过构建甘肃省农业循环经济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借助因子分析法和加权函数法对甘肃省1998—2009年的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水平进行了综合评价,对甘肃省14个地州市2009年的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水平进行了比较分析,找出了各区域之间的差异。从评价结果来看,与理论界的相关研究基本一致,从而证明本文所使用的评价方法具有一定的可靠性。

从整体上来看,甘肃省在稳步推进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同时,应积极采取先进的技术继续提高资源循环利用的水平;大力倡导资源投入的“减量化”理念,提高资源的利用水平;注重生态农业建设,发展绿色农业,保障资源环境安全,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从各区域来看,河西干旱区在提高经济效益的同时,要转变传统的资源消耗性的经营理念,以发展节水型灌溉农业为重点,实行“草—牧—沼”、“粮—菜—瓜果—牧—沼气”为主体的农业循环经济模式。陇东陇中黄土高原区在巩固现有资源利用效率的基础上,通过提高经济效益,加大技术的投入力度,提高资源的循环利用水平;注重改善农业生态环境,因地制宜地发展以全膜双垄沟播等旱作农业技术为重点,以“退耕—林果—畜牧—沼气—梯田—水窖”为主体的农业循环经济模式,提高资源环境安全水平。甘南—临夏高寒区在继续发挥资源低消耗优势的同时,要多方筹措资金,提高资源的循环利用水平和自然灾害抗灾率;结合自身的发展特点,整合草畜业资源优势,实行“高地—低地”、“畜—草”双向对流的农业循环经济模式。陇南山地区要发挥其在农业生产条件方面的优越性,以发展绿色农业为重点,建立以“林—山野菜—茶—沼”(山顶)、“果—菌—牲—沼”(山腰)、“果—粮—渔—沼”(山底)为主体的立体农业循环经济模式[11]。

摘要:综合评价值的计算已成为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水平定量评价的主要方法,也是目前循环经济研究领域定量研究的热点之一。构建一套系统科学的农业循环经济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对区域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水平进行综合评价,以改善农业环境,杜绝资源浪费,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依据循环经济发展的“4R”原则和可持续发展理论,构建了甘肃省农业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因子分析法和加权函数法对甘肃省及其14个地州市的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水平进行了综合评价与分析,提出了甘肃省及其各区域的农业循环经济发展建议。

关键词:农业循环经济,综合评价,区域差异,甘肃省

参考文献

[1]张立超,翟印礼.我国循环农业综合评价研究[J].统计与决策,2010,(10):73-74.

[2]杨文.宁夏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研究[D].杨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6.

[3]马丁丑,王文略,马丽荣.甘肃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综合评价和制约因素诊断及对策[J].农业现代化研究,2011,32(2):204-208.

[4]柴玲玲,万忠,张禄祥.广东省农业循环经济发展评价及区域差异分析[J].南方农村,2010,(2):6-10.

[5]那伟,祝延立,庞凤仙,等.吉林省农业循环经济发展评价及优化对策研究[J].农业现代化研究,2011,32(2):209-212.

[6]马其芳,黄贤金.区域农业循环经济发展评价及其实证研究[J].自然资源学报,2005,20(6):891-898.

[7]李波,张俊飚,李海鹏.湖北省循环农业发展状况评价与政策建议[J].农业现代化研究,2008,29(1):69-72.

[8]姜法竹,杨纯波,胡翠霞.黑龙江省农业循环经济发展评价[J].中国农学通报,2007,23(9):645-648.

[9]甘肃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规划[EB/OL].(2009-5-5)[2012-4-18].http://www.gsei.com.cn/html/zxgh-893-92732.html.

[10]酒泉市科学技术局.“十一五”期间甘肃省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突出九大重点[EB/OL].(2007-3-1)[2012-4-18].http://www.jqkj.gov.cn/xwdt/detail.php?n-no=26687.

上一篇:培养学生节水意识下一篇:社会心理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