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心理分析

2024-07-16

社会心理分析(共12篇)

社会心理分析 篇1

舆论是社会或社会群体对近期发生的、为人们普遍关心的某一争议性社会问题的共同意见。网络舆论作为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越来越受到人们重视。人们在网上获取知识、娱乐消遣, 以成为获取新闻的第一渠道, 网民甚至成为一些关乎国计民生等重大问题的讨论者、参与者。网民心理研究越来越受到重视, 网民心理研究的价值也日益凸显出来。洞悉网民的心理特征对于正确引导舆论意义重大。

一、渴求真相心理

2015年6月20日下午, 一起发生在南京的车祸, 短时间内引起了全国范围内的广泛关注。一辆宝马轿车以“闪电”般的速度闯红灯, 在路口撞上了一辆正常左转弯的马自达轿车, 车上两名年轻人当场身亡。随后, 南京市公安交管局发出两份情况通报, 确认肇事司机闯红灯引发事故, 但排除肇事司机酒驾、毒驾嫌疑。那么, 肇事司机为什么会在神志清醒的情况下, 在市区内如此疯狂行车呢?这成为受害者家属和公众关注的焦点。随后, 多家媒体参与报道此事, 但各家媒体的报道内容却出现了多个版本, 有的甚至与警方提供的消息大相径庭。9月6日, 南京市公安局交通管理局通报称, 肇事司机患急性短暂性精神障碍, 有限制刑事责任能力。对大多数人来说, 这种病是陌生的, 所以不少网民难以接受这个说法, 并质疑这是在偏袒肇事者。

每个人都渴望真相水落石出, 渴望得到公平正义。但是, 当公众面对的是碎片化的信息甚至是相悖的信息时, 就不得不对真相进行追问, 如果官方不及时消除民众疑虑, 势必会引发公众对真相天马行空的想象。同时, 由于网络的介入, 使更多的受害者不再磕头哭告找青天, 而是借助各种媒介, 呼吁广大网友关注, 唤起公众对真相的渴求, 网民的舆论使其事件的传播效应急剧放大, 渴求真相的心理和维权行动从网络中获得了最大化的助力。

二、非理性心理

2015年9月3日, 台湾歌手范玮琪因在微博晒出儿子照片, 被大陆部分网民质疑不关心阅兵和抗战胜利纪念日。网友见范玮琪没有发任何相关消息, 纷纷在其微博下评论“阅兵耽误你晒孩子了, 真是对不起”、“别人都在看阅兵, 你在干什么?”在这样的纷纷指责下, 范玮琪不得不删掉微博, 随后发表道歉声明, 说道:“真是对不起, 因为分享了一张儿子的照片, 让大家不高兴了!”这并不是网民第一次与公众人物产生冲突, 在天津大爆炸后, 马云微博已沦陷, 其评论被清一色的“逼捐款”留言所覆盖。不少网友指责马云“你有钱, 为啥不给天津捐款, 鄙视你”, “马老板, 人家都捐款了你咋回事”, “花了十几亿买豪宅, 不捐几亿对不起中国首富的地位”, “你不捐款, 我再也不淘宝了”。

每当出现重大舆论事件, 大量网友都会带着某种宣泄情绪, 在网上大肆赞美或是无端谩骂, 更有甚者, 针对网络事件在网络上进行人肉搜索。例如, 2008年我国的“人肉搜索第一案”, 将事件主角的姓名、地址、联系方式等统统公之于众, 给当事人带来了很大困扰甚至伤害。这种类似于网络暴力的背后是非理性的网民心理在支撑。这种现象反映了近年来社会意识形态越来越失范的迹象。而这种失范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由于网络所具有的匿名性, “在互联网上, 没人知道你是一条狗。”这是对于网络的匿名性描述得很精准的一句话。一旦出现涉及伦理道德的事件, 匿名性合法不责众的心态使大部分网友站在所谓道德高地上, 对持不同看法的网民进行强烈反击甚至是叫嚣辱骂, 最终沦为一场网络骂战。在网络事件的整个发展过程中, 网民的非理性心理体现得淋漓尽致。

三、猎奇心理

网民的猎奇心理主要体现在对公众人物特别是娱乐明星私生活的窥探上。明星由于其职业的特殊性, 其一举一动都会引起公众注意, 特别是关于恋情、婚姻等方面的新闻尤其吸引受众。多次拍到过明星私生活的卓伟有着“中国第一狗仔”之称, 今年1月27日晚, 卓伟的风行工作室发布陈赫和张子萱拥吻视频, 视频一出, 立刻在网上引发热议, 陈赫的好男人形象轰然倒塌。于是, 众多网友开始在陈赫微博下留言, 绝大多数是谩骂和叫嚣, 并扒出其前妻的微博, 甚至设计出一条所谓的“陈赫—许婧—张子萱—杨一柳”的“微博观光路线”。在这个事件中, 网民的好奇心得到了最大程度的满足。此事曝光之后, 卓伟在新浪注册微博, 目前粉丝数量已涨至202万, 正是网民的强烈的好奇心和猎奇心理才使娱乐记者如此的风靡一时, 受人欢迎。

网民的猎奇心理还体现在对丑闻的炒作上。近日, 北京市东城区法院公开开庭审理被告人郭美美、赵晓来开设赌场一案。2011年, 郭美美曾在微博上以“中国红十字会商业总经理”的虚假身份大肆炫富引发关注, 随后, 郭美美凭借贴在身上的“炫富”“干爹”等标签, 一次次的对有悖于道德规范的丑陋面进行炒作, 并成功吸引公众眼球。在这些炒作内容中, 不少是网民关注的热门话题。例如, 贪官污吏、贫富差距、红十字会等等, 郭美美利用公众对这些话题的敏感度, 极大地满足了受众的猎奇心理。中国传媒大学传播学研究员张磊博士认为, 之所以流行炒作丑闻, 和目前大的社会环境有关, 在互联网时代, 人们对负面、丑恶的信息有着更大的接受度。在利益的驱动下, 炒作丑闻已经成为一种成熟且廉价的商业运作模式, 这一市场行为的目的只有一个——追求知名度, 虽然大多数情况下是恶名。而广大网友对这样的炒作时刻保持着极大的好奇心, 无形中推动了丑闻无下限的炒作。

网络舆论是以一定的社会背景和受众心理为基础的, 而受众心理是复杂而多变的, 他们仇视腐败、渴求公平和真相, 对新鲜事物充满猎奇心理, 也会陷入一种非理性的集体狂欢。因此, 对于受众的复杂的心理特征, 要及时拓宽官方信息渠道, 加强意见领袖的引导作用, 促进舆论向着积极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程慧.当前社会背景下的网民心理分析[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 2011 (68) .

[2]张宇.网络推手为何爱炒丑闻?[N].北京晚报, 2014.

社会心理分析 篇2

2010年09月19日 文章浏览次数:459

责任教师联系方式: 陈岩:zhaozhaoyu@126.com

资料来源:北京广播电视大学

案例分析:企业竞相招聘残疾人待遇提高

案例描述:

2008年3月25日,市残联、市残疾人就业服务指导中心联合在万象城举办春季残疾人专场招聘会,11家用人单位为残疾人提供近150个用工岗位,200多位残疾人参加现场招聘,其中近100人与企业达成用工意向。记者在现场看到,一电子公司的招聘海报上写明,招聘普工30名,要求是聋哑人,有社保、医保。“这是公司第3次招聘残疾人。”该公司负责招聘的人事主管告诉记者,残疾人工作不挑剔,做事塌实,他们这次要招聘的残疾人数量占公司总人数的1/4。市残疾人就业服务指导中心相关负责人说,国家出台了《残疾人就业条例》等相关政策后,有关残疾人就业税收优惠政策大大促进了企业招收残疾人的热情,不仅用人单位增加了,而且招聘的数量和岗位的也增加了不少。据介绍,参加招聘的11家企业中,福利企业仅

4家,改变了以往福利企业在招聘会中唱主角的情况。记者发现,企业提供的残疾人福利待遇有明显改观,月工资待遇在800至1000元之间,最高是鼓楼一婚介所给出的每月2500元,企业普遍提供社保和医保。

问题:

1、残疾人福利的主要内容包括哪些?(6分)

2、我国的残疾人就业以什么方针和主要措施为主?(6分)

3、目前国外解决残疾人就业分为几种形式?(3分)

参考答案:

1、教材P335-3372、教材P3363、教材P336

案例分析:企业不愿承受“性别亏损”

案例描述:

东莞一家保健酒公司的招聘栏上赫然写着“业务员,限男性”,该公司负责人李先生解释:“这绝对不是歧视女性。我们要求业务员能常年在外地出差,要吃苦耐劳才干得下来。如果招一名女性,我们还得考虑她的安全问题。” 对此,不少企业表达了同样的看法:女生毕业走上工作岗位后,将面临怀孕、生育等一系列问题,难免会给单位用工造成不便,除其在此期间的工资及福利待遇得照常支付外,公司还得另外聘请一名工作人员,当其产假期满回到岗位上后,公司则必须解决新聘员工的岗位问题。“聘用男性员工,不仅少了很多麻烦,还可节约成本,避免“性别亏损”。据了解,女员工有生育问题,不能单独出差,不能跟老板一起出去喝酒等等,这些都可能导致招聘中的重男轻女。对这些问题,有人力资源专家认为,就业中的性别歧视,不仅挫伤了女大学生学习、生活的积极性,还可能助长部分女学生“学得好不如嫁得好”的观念。而对于用人单位为什么喜欢“拷问”女大学生隐私?广州一家外企的人事负责人说,其实是想试探对方能否安心工作,“如果求职时有男友且又在外地,那女生说不定干不久也会走人。”他说,这些事情当然应该了解清楚,不然,企业好不容易招了人,员工对业务刚上手不久就走,迫使企业再重新招人,这必然是一种浪费。

问题:

1、妇女福利包括哪些主要内容?(3分)

2、试结合该案例分析社会福利的“对象全民性”特征与“权利与义务不对等性”特征。(6分)

3、试分析职业福利与社会福利的区别。(6分)

参考答案:

社会心理分析 篇3

关键词:计划生育;标语口号;社会心理;心理变迁

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的加速时期,中国社会的转型过程不仅体现在政治、经济层面,也是我国民众整体的社会心理转型。本文从计划生育标语的变化过程中,探究中国民众在计划生育宣传标语变化过程中,社会心理变迁的历程,分析中国历史发展特殊性对民众社会心理的影响作用。

一、 计划生育标语口号的特性和种类

计划生育在我国改革开放的历程中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我国土地辽阔、民族和人口众多,也提升了计划生育工作的困难程度。因此在计划生育的“三为主”方针中,宣传教育是计划生育工作的主要内容,也是计划生育工作“四大服务”中的首要任务,由于我国土地辽阔、人口众多的特点,计划生育宣传教育工作至关重要,而标语口号也是计划生育宣传教育工作中最为醒目并受人们广泛关注应用的措施。从社会心理学的角度对计划生育宣传标语的使用进行分析,可以看出规范的社会压力和信息压力,会使社会民众形成从众心理。而计划生育作为我国的基本国策,计划生育宣传标语的广泛使用,也使得计划生育国策更加深入人心。从计划生育标语口号的特性和种类,也能够反映我国民众的社会心理变迁。

1.特性。计划生育标语口号是社会和时代发展的产物,通过简短的文字描述宣传计划生育国策,并起到鼓动作用。标语口号具有字数不多,但作用较大的特性。而标语口号发挥的作用效果,也取决于标语口号质量的好坏,质量较差的计划生育标语口号会起到消极的宣传作用,并给社会带来难以估计的负效应影响。而优秀的计划生育标语口号能够充分发挥计划生育的宣传作用,让民众明确认识到计划生育国策的重要性。计划生育标语口号是计划生育信息的重要窗口,也是独特的文体和宣传形式,不仅简单易行,还具有较大的社会宣传效果。

2.形式分类。计划生育标语口号在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各式各样的种类,并在内容方面可以分为政策性计划生育标语口号、新闻性计划生育标语口号和艺术性计划生育标语口号。政策性计划生育标语口号包括:“实行计划生育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等,这种计划生育标语口号,主要是将我国的计划生育政策通过标语口号的形势进行宣传,具有直观简单的特点,能够让计划生育政策深入人心。而新闻性计划生育标语口号包括:“生活要小康,人口要下降”等。通过配合社会发展形势,并围绕计划生育的中心工作,为社会发展而服务,往往代表着重要的社会信息。而艺术性计划生育标语口号如:“家事国事天下事,计划生育是大事”等,艺术性计划生育标语口号将写作视为学问,将标语的句式和词汇达到最好处,并运用巧妙的修辞手段,从而起到优秀的宣传效果,既让计划生育政策深入人心,又让民众获得艺术享受。从形式方面分类,计划生育标语口号可分为:正面标语和极端标语。

(1)正面标语。正面计划生育宣传标语在体现国家在计划生育方面的政策倾向,并向民众充分说明的、计划生育的重要性,将计划生育配合社会发展形势,充分发挥计划生育标语口号的宣传作用。例如:“实现男女平等,推进社会进步”、““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计划生育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等。

(2)极端标语。极端计划生育标语口号往往非常极端和生硬,并带有浓烈的强迫性,这种极端的表达方式,不仅无法体现国家实行计划生育政策的实质,也无法让民众充分了解计划生育政策,甚至让人产生反感情绪。例如:“一人结扎,全家光荣”、“超生就扎”等。计划生育标语口号随着时代的不同具有强烈的时代特征,并能从多个方面发映出我国转型期的社会心理变迁。

二、 计划生育社会心理因素

计划生育属于大规模的社会活动,并存在着各种社会心理的反应。在社会心理研究过程中,社会影响创造相符行为环境的规律,能够通过计划生育标语口号的变化中反映出来。人们在计划生育工作中的不同交流,会产生相互影响,从而逐渐形成连锁性的心理反映。计划生育作为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其中具有群众性的社会心理现象。在计划生育政策执行过程中社会心理因素主要分为:从众行为、顺从行为和服从行为,从众行为主要是实际存在和想想存在的社会压力下,个人放弃自身态度,并与大多数人保持一致的行为。我国已经收到几千年传统生育价值观念的影响,并且在养老和劳动力方面存在实际困难,因此通过计划生育标语口号,加强计划生育宣传教育的深度与广度,创造从众的舆论环境,有利于计划生育工作的充分开展。而顺从行为与从众行为相类似,但顺从行为知识在群体压力之下表现出来的行为,内心仍保留自己的态度,只是暂时牺牲个人利益,从而与整体进行同化,维护现有的人际关系。因此在推行计划生育的实践过程中,可以让干部带头,对群众产生指导作用。服从行为则是按照社会要求产生的行为,属于被迫产生的行为,计划生育的立法能够促进我国的人口控制,通过计划生育的地方法规,能够促进部分民众产生服从行为,并在一定条件下,发展到行为的自觉阶段。

三、 计划生育标语折射出的社会心理变迁

1.20世纪70年代末。我国计划生育早期过程中,计划生育标语口号通常较为冷漠和生硬,这部分标语也反映出标语制作者并没有明确认识到计划生育工作的实质内容,从而在制作标语的同事表现出冷漠、极端的心理。这种极端标语作为我国宣传计划生育工作的工具,可以代表当时的社会大众心理。这种心理的出现与我国的实际国情相适应,我国的社会在70年代时,进行现代社会的极具变迁和长时间的封闭,面对外部世界的快速发展,强烈的反差产生了强烈的文化震荡,也让民众感受到前所未有的社会压力,从而出现民众心理的麻痹和冷漠。从社会心理学的角度对这个时代的计划生育标语口号进行分析,可以看出社会文化变迁中进取型、守旧型和反社会型的三种人格取向。早期极端计划生育标语口号能重点反映出守旧型人格去向,这种冷漠极端的语调,表现出民众对于社会的变迁,无法及时进行转变,而巨大的社会压力只能凭借“文革”时期的经验,而这部分时期进取型的社会人群开始成为社会主流,正面标语也相应出现,这部分标语明确认识到了计划生育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并随着外界社会的变化进行不断调整,积极应对全新挑战。

2.20世纪80年代初到21世纪初期。我国经济社会在这一时期快速发展,而计划生育工作也开始同经济建设相结合,社会心理已经在迷茫中找到了前进方向,极端标语大幅度减少,而许多宣传标语也已经开始表现出社会心理向现代化方向的发展趋势,并大力开展妇女保健工作,在计划生育政策宣传的过程中,还将妇女儿童保健知识和避孕知识教给广大群众,提升群众对节育手术的认知程度,但计划生育工作开展了十几年实践,极端标语仍然存在,从中可以看出,这一时期社会“自主意识”开始觉醒,但社会“失范”心理仍然存在,但已经大幅度缓和。

3.21世纪至今。计划生育工作经过了数十年的宣传教育,计划生育的重要性已经深入人心,而这时的计划生育标语口号也不再生硬冷漠,将国家政策和经济因素相结合,包含了综合治理、避孕教育、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建设小康社会、人口国情、优生优育等多方面内容。计生标语也逐渐呈现立意新颖、以人为本的特点。如今计划生育标语口号的涉及范围广阔,并且标语丰富的内容,以及缓和的语调,都体现出社会民众已经开始乐于接受新型的思想观念,并且传统思维方式开始转变,具备现代性社会特征。国家的现代化要想取得成功,所能依赖的是民众的品质人格和现代品质,只有从态度、心理和行为方面都与现代形式的经济发展相配合,才能真正的达到现代化目标。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我国民众的社会心理变迁总体向健康方向发展,并初步具备了现代化心理的特征。(作者单位:湘潭大学)

参考文献:

[1]巫滨利.社会心理变迁在计划生育标语中的体现[J]. 世纪桥, 2009(05):153-154.

社会心理分析 篇4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40例患者, 均为2008年3月—2010年12月在我院分娩的产妇, 年龄16岁~45岁, 平均年龄30岁。

1.2 方法

产后24 h内阴道流血超过500 m L者[2], 子宫收缩时好时坏, 有血块或暗红色血间歇自宫腔涌出, 出血时少时多。产妇面色苍白, 四肢厥冷, 脉搏细速, 精神萎靡, 血压下降甚至休克。产后2 h内严密监测脉搏、呼吸、血压、子宫收缩情况, 阴道流血与体征是否吻合。同时协助排空膀胱并帮助建立亲子关系。经观察产妇宫缩时好时坏, 阴道流血时少时多, 子宫软有时轮廓不清。根据医嘱给予静脉注入宫缩剂、按压子宫等处理, 子宫收缩仍不理想, 协助医生再次检查确认无其他产科并发症。建立双静脉通道, 保持通畅, 摇低床头, 给予保暖等处理。正确执行医嘱积极治疗, 病情仍不好转, 积极术前准备, 以挽救产妇生命。做好术后护理、基础护理, 保持病室安静, 床铺平整温暖, 以利于休息。针对原因把握时机做好心理疏导。

2 结果

40例产妇中32例产后出血均出现在产后2 h内, 表现为子宫收缩乏力 (子宫软, 轮廓不清) , 8例发生在24 h内, 亦为子宫收缩乏力性出血。究其原因与孕次、胎次、病理产科、社会心理因素有很大关系: (1) 年龄。年龄大于35岁的高龄孕妇, 易导致病理情况的发生;胎次:多胎易发生异常;病理产科:子宫收缩乏力所致的产后出血占第1位。 (2) 社会心理因素。40例产妇均存在不同的社会、心理问题干扰, 以恐惧、焦虑占第1位, 婴儿性别不理想、夫妻不和占第2位。36例经积极助宫缩等抢救治疗, 心理安慰、开导后好转, 4例因子宫收缩乏力保守治疗无效行子宫切除治疗, 无死亡病例。见表1.

3 讨论

3.1

产后出血是危及产妇生命的严重并发症, 无论什么原因所致都应该采取积极的抢救治疗措施, 减少和预防产后出血是产科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本组原因大部分为子宫收缩乏力所致, 经采取积极有效的救治措施保守治疗成功。在观察治疗中我们发现少数产妇精神抑郁, 表现为懒言、哭泣, 配合不理想, 从而导致救治无效, 为挽救产妇生命, 不得不施行子宫切除。产后出血失血性休克抢救成功的关键是多观察、早发现、早行动、恢复血管容量[2]。本组产妇术后乳汁分泌也不通畅, 由此可见社会、心理因素对植物神经、内分泌的影响很大, 而女性的生殖系统受植物神经和内分泌的主宰和影响, 为此应针对每位产妇的病因进行对症治疗, 同时要引起产科护理人员的高度重视。

3.2

我院地处偏远的山区县城, 许多群众意识较封建, 年龄、多胎妊娠、生男生女、文化经济落后等一系列社会心理因素导致产后大出血的病例不断增多。本组治疗的产妇中, 有的产妇未婚, 有的已严重超生, 有的夫妻关系不和是因为没生男孩而遭家人歧视。如此种种原因应引起产科护理人员的高度重视, 所以在今后的医疗护理工作中应增加以下内容:利用一切机会进行医患沟通, 多与孕妇沟通, 了解孕妇身心情况、家庭情况、社会背景。多与家属沟通, 取得家属的配合, 并通过各种渠道了解真实情况, 以便对症处理。医护人员要具备多方面的知识, 把每一位孕产妇当作姐妹一样对待。有一颗善良同情的心, 真诚地对待每一名产妇, 用温和的态度和通俗易懂的语言, 给予适时的安慰、解释, 消除产妇的焦虑、恐惧情况, 同情帮助产妇, 并有理有据地给予开导、指导。从而有效降低社会心理因素对产后出血发生的影响, 保障母婴健康。

参考文献

[1]乐杰.妇产科学[M].第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0:244-255.

社会稳定和社会治安形势分析 篇5

进入元月春节将到,我镇平安建设,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各项措施得到进一步落实,各类矛盾纠纷得到有效排查调处,实现了“大事不出镇,小事不出村”的工作目标,为全镇经济快速健康发展,人民群众安居乐业营造了良好的社会环境。

一、全镇社会稳定和社会治安情况的主要特点

1、社会矛盾纠纷下降。本月认真抓好“三个排查”工作,镇矛盾调解服务中心和各人民调解委员会共排查各类矛盾纠纷10件,其中婚姻家庭纠纷6件,邻里纠纷4件,土地赔偿0件,计划生育纠纷0件,土地承包纠纷0件,房屋宅基纠纷0件,其他纠纷0件。实际发生10起,调处成功8件。未发生群体性械斗事件,未发生因调处不及时而转“民转型”案件。

2、信访事件明显下降。镇信访办共接待信访***件,**人次,短信反应问题**件,网上发帖**件,本镇接访**件,反映的问题多为民事纠纷,下岗职工养老保险等,未发生越级上访事件。均已处理完毕。

3、治安形势有所好转。截止2011年2月1日我镇共接警**起,镇派出所共立各类刑事案件**起,全部刑事案件中,盗窃摩托车自行车**起,立治安案件**起,其中调解纠纷**起,处罚**起,处理其他报警**起。比起12月份刑事案件发案率有所下降。

4、原“法轮功”邪教习练者得到有效控制。原“法轮功”邪教习练者虽在册**人,本月经过教育转化,多数人得以解脱,对重点人

***和***进行监管,并无散发邪教宣传单等违法犯罪活动。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当前社会治安形势非常严峻,特别是刑事案件法案率较高,侵财性案件也比较突出。

二是个别村、单位领导对综治工作、稳定工作及平安创建工作认识不足,重视不够。

三是一些巡防措施还有落实不到位的现象。

四是一些矛盾纠纷,特别是农村土地纠纷、下岗职工养老保险等反复性较大,一时难以完全解决等。

三、产生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

一是基层组织战斗力不强,作用发挥不大。今年来,虽然特别加强了村级综治办建设,健全了相关机构,但专门抓综治和平安创建工作的治调主任待遇较低,文化水平不高,积极性、主动性不够,一些工作基本处于应付状态。

二是思想认识不到位。各村、各部门工作发展不平衡,少数村和部门的领导对平安法治建设的重要性认识不足,认为经济工作是硬指标,平安创建是软任务,只要不出乱子,不出大事,关系不大。甚至一些综治成员单位领导仍把平安法治建设、维护社会稳定工作片面地认为是政法部门的事,工作缺乏主动性。在人员、经费问题上,只停留在口头,没有真正落实,在一定程度上给平安法治创建工作带来较大的苦难。

三是责任追究不到位。近年来,虽有被综治工作“一票否决”村

和单位,且真正追究领导责任的一个都没有。对综治和平安建设工作考核不够科学,难以准确反映一个村,一个单位工作的真实情况。一些村和单位领导对平安创建工作的投入不足,有的干脆以人少、经费缺、没人听等为理由降低标准,满足于理理台帐,报报数据、应付了事。有的工作开展缺乏力度、甚至不催不动,流于形式。

四、对策及措施

1、进一步加强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按照“两个排查”活动的整体部署,深入开展社会矛盾纠纷排查和调处工作,切实把防范、化解的任务和责任落实到村、单位和个人。按照“谁主管、谁负责”和属地管理原则,努力把各种矛盾和问题化解在萌芽状态,解决在基层,防止矛盾激化酿成群体性事件。

2、进一步加大巡防网络建设个治安防范力度。一是抓好基础工作。加强派出所、司法所和村综治办建设,充分发挥其在治安防控体系建设中的积极作用。派出所要加强对其租屋、暂住人口、流动人口的监管工作,同事对容易发生治安案件的场所,特别是网吧、游戏机室、发廊、夜市摊点等实行重点清理和整治。二是加强巡逻防范力度。要把警力拉上街面,实行全天候不间断巡逻。各村打更巡逻进一步加强,镇组织检查考核。三是做好内部防范工作,加大学校、企业、内部单位防范工作力度,做到技防、物防、人防相结合。条件成熟的单位,今年必须在搞好物防、人防的同时,抓好技防改造;条件尚未成熟的单位、物防、人防必须到位。总之,要采取强有力的防范措施,不给违法犯罪分子以可乘之机。

社会心理分析 篇6

【关键词】公务员热 社会心理 权力 平等

中国国家公务员被界定为:公务员是指依法履行公职、纳入国家行政编制、由国家财政负担工资福利的工作人员。2009年和2010年,大学生参加国家公务员考试的人数都超过了一百万,占当年毕业生总数的四分之一以上。 “考公务员热”已经成为一个不争的事实。据新华网报道,2011年国家公务员考试最终报名人数达到1415138人,最热的职位创下了4961∶1的纪录,这是中国有史以来筹办的最大规模的公务员考试。今年的“国考”再次出现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场面。牵动人心的2011年国家公务员考试报名终于在10月24日24:00落下帷幕,通过数据分析可以看到,今年报考人数与去年同期基本持平,公务员报考如此狂热的同时,有不少民间声音提出:考公务员热现象反映出中国实行的是官僚市场经济。本研究对即将毕业的大学生考公务员倾向和态度进行调查研究,调查群体涉及人文学院、理学院,化工学院、管理学院等8个学院495人,问卷共设26道题,问卷涉及考公务员的倾向、报考公务员类型、报考原因、报考职位、报考意愿和期望、对公务员的认识、对考公务员热的看法等内容等。

一、关于“考公务员热”的调查结果

在贵州五所大学进行的随机抽样调查,有效收回589份问卷,男女性别比例为相对平衡的52∶48,其中82.5 %是应届毕业生,68%来自农村地区(其中95%都报考或准备报考公务员),所有调查者当中有58.6%的学生选择考公务员,约20.8%不考和20.6%从未想过,报考文科考公务员的比例高于理科。从报考公务员的类型来看,省市级公务员报考的比例最高,为41.7%,中央和县级及以下总共占了约22.9%,有35.4%的学生表示哪种类型都可以。近80%的学生表示身边报考公务员的人比较多,近91%被调查者认为存在“考公务员热”现象,并表示这种现象会持续存在。

就报考公务员的原因而言,大多数学生都认为:一是公务员本身的吸引力较大,其他职业不稳定,公务员是“铁饭碗”,工资高、福利好、有社会地位;二是报考者自己真正喜欢公务员这个职业,而且也可以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和人生价值;三是公务员是权力的象征,有权才有钱,好办事;四是有家庭背景,报考公务员是父母和长辈的殷切希望和心愿,自己稳定了父母也安心;五是身边报考的人多,集体无意识的去争取,自己也相信有能力和他们去比拼,抢到一个合适的地位等。

类似于公务员的职位与其他职业对比,仍然有33.7%的学生选择国家行政类工作,而且男性比例高于女性;这个在外资和民营企业刚好相反,女性凭借本身的交际和语言天赋更愿意进入外资等企业;有12.1%的调查者选择国家企事业单位,国家行政类和企事业单位福利好和稳定的优势吸引了大多数大学生。但与此同时,选择自主创业的学生只占了总数的22.9%,说明现在大学生的创业思想和创新精神跟不上,不愿意冒险和挑战新事物,不愿承担更多的责任等。

对于公务员的招录比例和机制,多达93.8%的考生都认为“国考”只是一种考试形式而已,并自嘲为“国考炮灰”,62.8%的学生表示虽然没有太大机会但还是可以好好复习和积累,并义无反顾地选择了听天由命,这和中国人的特殊心理不无关系,这从个案访谈中可以得到很好的补充。在与访谈对象的交流中,笔者从心理学的多层次去了解大学生“考公务员热”背后究竟有怎样的社会心理,从记录和印象中看出,大学生报考公务员关乎个人价值观念、家庭环境、朋辈群体影响、社会环境等多种因素。

二、“公务员热”背后特有的社会心理动机

在问卷调查和个案访谈中,约66.7%的学生认为“考公务员热”和中国人的特殊心理和文化积淀有关,大学生考公务员在心理学上的主要表现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对权力的渴求深入人心, “学而优则仕”、“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中国人的读书就是为了金榜题名、考取功名,也就有了考公务员作为出人头地的思想。朱永新在《论中国人的恋权情结》中指出,传统中国人存在一种“恋权情结”,其本质是对权力的崇拜和趋从,它是一种比较复杂的心理现象,对权力又爱又怕。对中国老百姓来说,权力是一种可怕的存在。不少人对当官的有一种畏惧的心态,认为千万不能得罪当官的。但是由于权力可以带来荣耀、威严和实惠,许多人都羡慕权贵,追逐权力。千年的文化积淀也在不停召唤着人们向权力倾斜,现代社会的公民参与政治程度比较低,官员决定着政策乃至法律的制定,而公共政策和法律却是“对社会资源进行权威分配”的唯一根据。在我国经济水平还处在发展阶段,生存还是从事某种职业的首要目标,普通公民进入公务员队伍,是公众参与政治公共事务的需求,也是对权力的一种渴望。“朝中有人好做官”等思想代代相传影响深远。所以现在的大学生也无可逃逸的受到这类思想的无形禁锢,选择仕途是首位的。

成就动机的他人取向显著 中国人以社会取向成就动机为主,其特点首先是,强调个人成就目标和评价标准主要由他人或所属的团队来决定自我成功或者社会地位的获得,归因于家族本位、伦理本位,个人追求的可能是“不辜负组织的嘱托和人民的期望”“光宗耀祖”“为父母争口气”等。其次,选择什么样的行为来达到成就目标,也是有重要的他人或团体来决定。再次,成就行为的效果如何,往往由他人或团体来评价,评价标准也是由他人或团体来制定。最后,从总体上说,个人对成就的价值观念的内化程度比较低,相应的,成就的社会工具性比较强,即追求成就是一种手段。

首先是中国人更强调外在原因,强调环境和他人认定作用,而不太注重内在归因。根据南开大学心理研究中心对“不同文化取向的人长久归因模式的差异性”的实证分析,我们发现中国人更倾向于把自己的成功归因于“家长关心和支持”这种外在的、不可控的因素,更看重家庭对自我成功的影响。另一方面,中国人的伦理本位价值观取向使得中国人十分看重自我的道德修养,尤其是看重他人对自己的评价。由此,大学生考公务员就迎合了这样一种被看得起的心态,期望得到他人和社会的认可。

特有的人情、好面子心理 中国人的人情关系很复杂,而且在社会交往中这种关系被看得非常重要,就是说在交往过程中存在着极强的约束力量。这种人情关系弥散于中国社会之中,以潜移默化的方式调节和维系着人际关系的一种无形的但强大的伦理规范。在政治运行与交往中更展现得淋漓尽致,包括家族人情和建立在金钱利益关系上的人情等多种形式。中国社会从价值层面直至现实层面都是一个极重视和讲究关系的社会,由于中国人的做人重心落在了关系上,所以为了关系的运转和获取利益人情就变得至关重要了。就中国人的面子而言,一个人获得的东西建立在别人评价的基础上,中国人的价值观也是处在被动地位上的,个人本身的需求更多的是心理地位(面子)。从这个层面讲,公务员是个很有面子的工作,这种价值观的偏差很有可能促使个人做出自己本不想做的选择。

“求稳”动机突显 “求和谐,持中道”中国人传统儒家处世哲学,《论语.学而》指出中国人要有“以和为贵”的处世心态,要“重节制,求平稳”。中庸的核心也是思想行为的守常,归结到个人就是为人要稳重、规矩、节制。在打破铁饭碗的社会转型期,在调查中,“公务员 ”这个职业是最稳定的理想职业,虽然公务员工资不高,但不会有拖欠工资的事情发生,旱涝保收。国家会给公务员交各种保险,退休以后不会没饭吃,经常搭着领导的顺风车还可以买个便宜市场价很多的房子,十分稳定,正好迎合了中国人求稳的心理。其实他们对公务员的职责、工作特点并不了解,只是认为公务员福利待遇好,跨进政府部门就进了“保险箱”,没有竞争压力。

三、考公务员热背后的自我认识误区

盲目跟风,随波逐流 在被调查者中间有一半的学生表示自己能够考得上公务员,因为他们相信自己在无路可走的情况下有实力去博取一个职位,只要坚持总会考上的等等。但是在问及是不是真正喜欢公务员这个职业的时候,问题就展现出来了。一位被调查者表示“我不想考的,我小时候的梦想不是当公务员、去做官,我是一步步被逼上这条路的。高中选了文科,也是因为家庭灌输了文科好做官的思想,好不容易读到大四,眼看也没什么好的选择,加上父母经常念叨当官好,也就违心地选择了考公务员。现在也只能走下去了,因为既然选择了哪还有什么后悔的地步呢”。由此看出,当代大学生对就业形势不明,就业期望过高或过低,不能进行科学有效的职业生涯规划,而且往往不能正视自己择业过程中的不合理现象,不能正确地评价自己的优势和不足。这些认识上的偏差使得大学生在就业选择上出现众多不好的心理,如自卑、自责、自怨的心理,容易产生心理障碍。所以学生的自我定位一定要合理,对自我必须有一个清楚的认识,科学地选择自己喜欢和需要自己的行业,树立正确的择业价值观,不要被权力和利益蒙蔽。

缺乏自主创新意识 面对“考公务员热”,70.8%的学生认为存在着负面影响。首先是公务员存在官本位思想,利益掩埋了为人民服务的意识;其次是造成社会资源和人力资源的浪费,使得其他行业专业人才的缺失;再次是功利主义造成同一职位在不同地区报考比例严重失衡;最后是民族创新和公共服务精神的缺失,创新能力下降,社会主义价值观念和职业平等观念受到严重挑战等。虽然大多数学生都知道考公务员有这么多负面影响,但还是有众多学生抱着侥幸的心理去报考。 问卷调查中只有22.9%的学生愿意自主创业,说明现在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冒险精神缺乏,有些大学生没有主见,随波逐流、盲目跟风,不是从自身的特点、自身的能力和社会需求出发,而是本着“从众”的心理去报考。选择考公务员是一种回避社会责任感的表现,怕承担、怕付出,怕失去。自主创业不失为一个可以解决就业问题、开辟新事业的工作机会。

虽然打破“公务员”铁饭碗是解决公务员热的重要举措,但难免又出现一个“XX员”热,公务员热实际上是中国人几千年形成的对金字塔式等级制的推崇,而且这种推崇根深蒂固,不会在短时期内消失。在一个个被位置化的等级体制中,人只能唯权威马首是瞻。谁处于高处的权威,谁就会成为大众畏惧的对象,大家对这个对象又爱又恨,在人往高处走的传统观念影响下,只能千军万马过独木桥,出现“XX热”。所以,打破职业的高低贵贱之分,实现社会地位的真正平等才是解决此类问题的关键,但此路在目前的中国的确任重而道远。

【参考文献】

[1]曹志主编.资本主义国家公务员制度概述[M].北京大学出版社,1985.

[2]翁文先.论我国“公务员热”的成因与现实影响.长江大学管理学院[J].吉林省行政学院院报,2005.

[3]宋慧杰.“公务员热”现象导因探析[J].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北京科技大学.北京,2007.

[4]谭功荣编著.公务员制度比较研究[M].重庆出版社,2007.

试论德育的社会心理环境的分析 篇7

进一步在德育实践之中切实融入唯物主义的核心要旨的具体要求, 侧重提高培养社会群体的基本情感道德、社会价值取向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应用能力, 坚持将思想德育工作与受教群体主体自身的社会心理环境的位阶属性有机协调地统一起来, 从而最终实现受教群体的思想德育修养与社会实践的真正交融统一。

一、德育视域下的社会心理环境的基本内涵以及价值诉求

社会心理环境是基于唯物主义哲学的意识反作用的理论肌体, 汲取心理学体系中的心理价值对等、思维导向反馈实体行为等与唯物主义意识反作用内涵契合的理念而展开相关心理学价值分析、心理故障疏导, 一方面针对受教群体所处的主观心理的差异化, 对于知识输入的接收容纳既呈现群体化服从性, 也表现出个体化的兴趣指标的选择性;针对性、切实性、合理性的一系列教学方法手段。

按照唯物主义意识反作用的基本原理, 心理思维价值作为意识能动的重要成分之一, 物质实体与意识内核之间是对等适配的、不是割裂独立的。而现阶段德育教学实践之中的传教者与受教者之间的价值位阶呈现出来的则是极不对同同一的差异化、偏离化。根据心理学的适配协调的教育原理, 受教群体作为价值主体, 其心理精神层面的属性内涵则是价值主体的“外在载体”, 而这一“类物质”的“外在载体”实质上就是能动意识反作用的体现。这种以受教群体的心理层面的主观差异化以及客观同一化作为立足点和突破口的适配教育, 深化了德育教学中心理精神“软性”层面的纵深拓展。因此, 受教群体可以通过一系列适配契合的心理情绪疏导、心理状态调节以及心理体验反馈, 从而形成积极向上的心理精神价值重铸, 促进受教群体自发树立公共精神、社会道德、价值取向, 最终助推德育教学的协调稳定地更新改造。

二、社会心理生态环境的更新思索以及积极再造

社会心理生态环境下的偏失性不仅仅是现阶德育教育制度规则的缺失化的恶果, 而且也是无法逃避泛娱乐化时代的喧嚣躁动的无奈之态。社会物质的极度丰盈, 所引发的社会群体精神内涵的衍变延伸只有两种结果, 一是理性价值的深层升华, 二是精神畸变。而无规则下的社会心理生态环境异化的熏染所引发的偏失则恰好助推了精神需求的导向诉求的行为模式的实践叠加, 德育消遣化、培训娱乐性、恶搞追逐式的模式途径如春潮带雨、急骤难挡。

在社会心理生态环境变异化的基体导向的作用之下, 通过借助这些具备群体关注度的设计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信息数据的拿来主义化与标签加工性的交糅混合, 一些德育教育工作者开始进行所谓的个性化解读、群体性参与、大众式评判, 大肆攻击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之中出现的个别偏颇现象事件, 社会受众的眼球心儿被死死拴住钉住, 社会群体情绪能量也得到了自娱自乐式的个性理念的宣泄释放, 其结果是信息偏失的始作俑者“把丑陋都挖出来, 将钞票全塞进去”, 受众则是“拍手称好, 乐呵乐呵”, 可问题是真相大白那一日到底是偏失译者的“懈怠疏忽”值得唾弃谴责, 还是社会受众应当为自身的“盲从狭隘”而扼腕叹息呢。

鉴于此, 笔者认为领导管辖社会化德育培训的文化部门需要实时更新社会焦点新闻、社会文化动态信息以及世界文化潮流的评价, 允许德育工作者进行合乎法律准则与道德要求之下的阅览点评, 营造构筑公开、透明的社会心理生态环境氛围。而具备社会影响力的德育工作者群体也应当及时对某些偏颇不实的新闻信息进行澄清说明、释疑解惑, 阐明社会心理生态化环境下的德育教育的根本原则与基本导向, 并向社会群体开放建言会话的反馈窗口, 不间断地邀请翻译行业代表、相关专家学者、民间读者群体进行集中长效性的讨论交流, 从而各抒己见、群策群力, 共同协商构筑切实有效的社会心理生态环境背景下的社会主义德育培训运转发展的策略手段。

相关教育教学系统在推行普及心理学适配德育教学的同时, 也需要进一步完善受教群体对于心理学适配教育这一新型教学方法模式的适应、交流、反馈等一系列后续跟进工作的衔接统一。不要依旧沿袭旧有的形式主义, 秋风拂耳, 一觉而逝。相关教师可以多组织受教群体进行集中的学习心得、实践经验、感悟体味的交流反馈, 从而有针对性地对其在心理学适配教学中尚存的缺陷谬误进行评判指导、分析讲解, 让受教群体“尽释前嫌”, 最终形成实时高效的交流反馈机制。

三、结语

从保障接受德育教育的受教群体的精神素质良性改造以及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系统长久发展的基本前提出发, 进一步加强社会心理环境更新理念在思想德育教学体系之中的推广普及, 细化具体的社会群体心理疏导的方法步骤, 及时合理地解决当前社会心理环境架构之下的德育实践教学工作之中的一系列集中问题, 继而有力培养受教群体健康全面的精神情感、稳步提升其思想道德素养水平, 最终全面助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伟大工程的持续、快速、协调发展。

摘要:从持续调节优化德育培训的社会效益以及正确凸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理念价值的基点出发, 进一步改进扭转现阶段德育培训实践之中呈现的社会心理环境层次变异之中的人本价值理念缺失、价值取向沙化泛滥的既存困境, 持续推进切实协调的德育培训模式的途径规则、方法技巧与思维导向, 最终实现实现德育培训伟大事业协调发展与社会受众价值理念正确构筑的交互双赢。

关键词:德育培训,社会心理环境,重要性,分析探索,具体措施

参考文献

[1]赵宝君.高校德育心理环境分析与优化的思考[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2011.

[2]崔昆.人本德育研究的唯物史观向度[J].河北学刊, 2012.

电影的社会审美心理分析 篇8

关键词:电影,社会审美心理,电影放映

电影放映员不仅要在技术上有高超的的本领,更应该在理论上具有前瞻性,尤其对电影的社会审美心理要有所分析和有所把握。

从电影放映的实践中我们体会到,电影的社会审美心理,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电影题材与电影观众之间的关系,是电影社 会审美心理生成的关键

电影是在电影院里放映给观众共同欣赏的艺术,电影故事一旦反映了社会生活的主流,便会激起观众强烈的社会审美意识,使他们的审美心理得到满足。

从电影发展历史上看更是如此。

例如1937年之后,日本帝国主义对我国的武装入侵, 激起了全中国各族人民强烈的抗日救亡意识。这时电影观众的审美心理,已不再是风花雪月、卿卿我我的爱情片,也不再是滑稽可笑的喜剧片了,而骤然之间发出“猛醒救国”的呼声——这就是那个时期电影社会审美心理的凸显,或者叫作社会审美主流的澎湃。电影要有观众, 就要在创作和放映上,迎合电影观众审美心理主流。那个时期的进步电影产生了《大路》、《新女性》、《桃李劫》、《风云儿女》多部影片,以强烈的时代感,激起社会高涨的抗日救亡运动和战斗激情,让观众从银幕上汲取了抗日救亡的力量和勇气。许多热血青年就是从电影院走出来奔赴抗日战场的。

再如文化大革命中,林彪、江青反党集团的封建法西斯行径,给全国各族人民带来前所未有的政治灾难和经济浩劫。文革后期粉碎四人帮,广大的社会受众像久旱的禾苗渴望雨露一样渴望揭批四人帮的电影。为了迎合这一时期的电影社会审美主流,陆续生产了电影《十月风云》、《泪痕》、《苦恼人的笑》、《生活的颤音》、《苦难的心》、《天云山传奇》、《巴山夜雨》、《被爱情遗忘的角落》、《人到中年》、《乡音》等等。可以说, 这一时期的电影,极大地满足了社会受众群体的审美需求。整个社会审美心理切实感到我们的电影又回到了美好的春天,许许多多和人民大众息息相关的人物形象, 从银幕上走到了观众的心里,并且化作了无穷的精神力量。

三中全会以后,农村开始大包干分田到户,实行生产责任制,工业体制改革开始,社会审美心理开始倾向改革题材的电影。这一时期生产的电影,有《不该发生的故事》、《咱们的牛百岁》等,最为突出的是《在被告后面》和《血,总是热的》。观众都是身在改革的大潮之中,自然认为电影的审美心理与自身的命运息息相关。

由此可见,电影题材与电影观众之间的关系,是电影社会审美心理生成的关键。

二、社会审美心理的多样性需求与电影题材风格 的多样化,形成了新的电影市场风格

自从三中全会以后,我们的社会进入了和谐稳定的高速发展时期,政治、经济出现了越来越好的喜人的局面,人民生活安定团结,欢乐祥和。因此,庞大的电影观众群,由于年龄、阅历、行业、文化、城乡等等的不同,社会审美心理也出现了不同。老年人喜欢看历史题材电影,尤其是二战反法西斯电影和中国抗战电影,如《苏联保卫战》系列,中国《地道战》、《铁道游击队》、《血战台儿庄》;解放战争题材的电影《辽沈战役》、《淮海战役》、《平津战役》等等。中年人喜欢看现代生活题材的电影,如《人到中年》、《手机》等等。农民喜欢看农村改革题材的电影,农民工愿意看进城打工创业题材的电影。学生愿意看励志、武打、青春、阳光、卡通、神话、科幻、穿越等题材和手法的电影。市民尤其是中青年女性,喜欢看生活、爱情、婚姻、房产、汽车等等题材和一些轻喜剧风格的电影。这种社会审美心理的多样性变化,是社会生活的变化所导致的,也是我们放映电影现场所感受到的。太平盛世,使电影观众产生了更多的审美需求。

社会审美心理结构的多样性与多层次性,就要求我们的电影生产部门要与时俱进,在电影创作中,选材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在电影表现手法上要不拘一格, 要花样翻新,要千姿百态;在风格上,要探索创新,要独特新颖,要传统与现代并存或者齐头并进。只有这样, 才能使电影牢固地占领电影市场,才能够和电视、网络争一杯羹。

从我们电影放映员的角度看来,只有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不断探索、不断创新,生产出真正与电视剧、网络阅读不同,独占鳌头的电影,才能够深深地吸引住电影观众群,才能够充分地满足电影观众的社会审美心理需求。

社会心理分析 篇9

一、规范对学生的影响

就本质而言, 规范是对成员行为提供的社会控制, 因为规范实际上表明班级希望其成员做什么和怎么做。如果某一个成员干了大家不希望干的事, 就会受到来自集体的制止。每一个集体的规范都有它的特殊性, 外部的社会标准只有被集体接受, 才能形成集体的规范。例如, 同学之间的互相帮助是一种社会标准, 有些班级正确地接受了这一标准, 因而同学们在学习上互相讨论, 集体活动中互相支持等, 这表明他们形成了正确的规范。也有些班级则形成作业上互相抄袭, 老师追问时互相掩护, 这是不正确的规范。规范一旦形成, 就提供了一个参照点, 用以指导行动、评判是非和维持群体生存。因此, 在一个班集体中, 要想改变一个人的行为, 与其从个体入手, 不如从改变其群体规范着手。这是社会心理学提供的一条典型指导原则。

二、心理相容对学生的影响

心理相容是指班级成员在心理和行为上彼此协调一致。一个心理相容的班集体, 首先表现在人们相互了解, 即了解各自的优点, 也了解各自的缺点, 善于按一个人的本来面目来对待他。其次, 成员之间善于运用正常的方式, 取得相似的评价标准, 使意见互相接近。第三, 表现在成员们都在自觉地维护班集体。在这样的班集体中, 成员们态度宽容, 相互尊重, 因而在心理上产生一种舒适感、安全感和满足感。心理相容是集体人际关系的重要心理成分, 是班级共同活动顺利进行的重要社会心理条件。

三、舆论对学生的影响

舆论是一种群众性意见, 是班级中通过信息交流而形成的共同信念, 它具有评价的作用。发生在教室里的争吵, 往往会在舆论的压力下而很快平息。舆论能够造成对人的压力, 因而也就能约束每个人的言行。在一个集体中, 正确的舆论能团结群众、鼓舞正气, 防止不良言行的产生, 抑制歪风邪气。在一个班级中, 舆论的导向是会不断变化的。作为教师要时刻关注班级的舆论, 不断地研究它, 及时给学生正确的引导。

四、凝聚力对学生的影响

凝聚力是指班级对其成员的吸引力。在一个高凝聚力的班级中, 成员间的沟通与交往比较频繁, 交往方式以正面的友善的为主;成员参加集体活动的出席频率较高;成员比较乐意承担更多的责任和义务。在凝聚力高的集体中, 成员具有较强的归属感和尊严感。班级的凝聚力是在一系列集体活动中逐渐形成的, 这一系列集体活动不仅要有趣, 而且还要有助于儿童获得成功, 满足他们的某些需要。

五、儿童在班级中的处境与地位对学生的影响

在班级中, 不受欢迎的儿童是些处境不利的人, 他们中的大部分人虽然也有强烈交往的需求, 有一定的交往标准, 但在同学的心目中形象不佳。主要原因在于他们的个人心理品质和社会交往技巧等问题, 通常也表现为以下四种特点:具有攻击行为、具有不良品行、难以相处、其他原因等, 这些非本质的外部因素造成人际关系的障碍。其中, 不良品行是小学儿童中遭同伴拒绝的主要原因。在班级中处于不利地位的儿童, 其道德发展也有两个方向。他们中的相当一部分人力求积极地与同学们建立良好的关系, 如果没有成功, 有些人会采用一切手段竭力吸引同学们的注意, 甚至可能采用虚假的英雄行为或违纪行为达到目的。而另一部分人则表现为孤独, 经常与其他同学发生冲突或到其他班级去寻找朋友。如果在班级中无法改变他们的不利地位, 他们会逐渐地产生不关心集体的冷漠态度。

广播编辑心理与听众心理吻合分析 篇10

1 听众的心理需求类型

1.1 求知心理

听众接听广播的一个普遍心理就是对未知的好奇, 假设正在播放的广播是听众听过很多次的内容, 那么听众可能在收听中产生厌烦感, 而失去了新闻消息的探索性。但是广播中向人们播放的是当今最为流行的消息以及咨询, 那么, 听众将会在听的时候津津乐道。换言之, 新鲜的咨询以及广播内容能够满足听众的求知心理。但是在进行知识传播中, 不能将广播内容编辑的过于深奥, 应该使其内容平易近人, 幽默易懂。例如, 在进行新闻报道时, 需要注重知识与报道的内容相互结合与延伸, 讲究新闻传播的科学性[1]。

1.2 选择心理

美国科学家在进行广播方面的研究时, 对听众的选择进行详细的心理分析, 阐述了听众的三个选择上的心理:第一, 听众总是对其喜欢的内容进行选择性的注意;第二, 听众一旦投入到广播收听中, 便会对与自身精力相似的内容上选择;第三, 听众总是对自己比较感兴趣的内容进行选择性的记忆, 也就是对自己喜欢的内容比较容易获取, 并消化为自己内心意义上的讯息。当听众打开收音机时, 总会从众多的广播内容中选择一个进行收听, 在此环节中, 听众实现了心理定向, 那么广播为了实现在听众中的选择几率, 需要突出其播音风格和节目特点, 使得节目能够达到听众的心理趋向。

1.3 求实心理

听众对于广播的求实心理主要表现在对于新闻事件的获取上, 听众常常希望可以通过广播获取一些新闻消息, 从新闻消息中实现了与生活接轨, 并在从其他人的生活轨迹中找寻生活态度。新闻广播就是将不间断的新闻事件进行更新传播, 能够在听众的记忆中形成短暂的模式, 该种模式是事件的真实性。即使广播的事件是痛苦的也是对事件情感的真实流露, 或多或少的能够能为听众带来一些启示。

2 广播编辑心理需求分析

听众群体是广播播出的成功关键, 同时也是衡量广播的最佳标准。随着科技不断发展, 人们接受信息的途径越来越多, 如何让广播在听众的众多信息收集途径中脱颖而出, 需要对广播编辑的心理需求进行分析[2]。

2.1 掌握听众需求动向

节目是广播传播中重要内容, 是增加社会听众的关键吸引力。因此, 要想满足听众的心理需求, 首先从广播的内容上进行分析。广播的内容形式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 内容形式:广播的内容形式是吸引听众的关键所在, 由于不同的听众对广播内容的需求不同。因此, 广播编辑在进行广播内容收集时, 需要注意一点, 就是保持鲜活特色, 拒绝雷同。不同个性、不同年龄、不同社会地位的听众在广播内容的选择上存在很大的差异性。但是广播编辑在实际内容编导时, 不能够完全的满足所有听众的心理需求, 而广播内容的特殊性需要在不同听众中展现。只要一个广播节目具有一定的特殊性, 就能在听众心中留下深刻的印象。所以说, 广播的内容要具有特色, 不埋没于众多广播中。

2) 播出时间段:从播出时间段方面来对广播编辑心理进行分析, 主要考察的是其对社会听众的心理调查是否全面。在清晨时, 人们在上班的路上, 心情比较清新, 是新一天的开始, 在广播内容的选择上杜绝沉重新闻, 以及消极情绪传播。例如, 播放一些晨间天气以及交通路况等。而在中午时间段, 人们心里状态比较轻松, 因此将广播信息的容量增加一些。在晚间时候, 人们的心理处于极度放松的时候, 此时的广播新闻适合增加一些丰富度, 可以成为人们茶余饭后的甜点, 供人们相互谈论。例如, 开设一些谈心类的节目能够实现听众之间的相互参与, 在娓娓道德的环境下实现文化的积极传播。

2.2 以听众为核心, 增加广播节目选题亲民性

广播节目的内容是广播行业竞争的关键, 如何提高听众对其的关注度, 首先需要广播编辑在进行题材选择时, 注意题材的亲和力与亲民性。选用题材需要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 并能够完全反应出老百姓的心理呼声, 只有节目做到这样, 才能够增加听众对其的关注度。在节目选题上多从民生、创业、就业、生活趣闻等方面入手, 切实满足听众的生活需求。

3广播编辑的素质拓展

广播编辑是广播能够在听众中获得好评的关键人物, 而提升广播节目的灵活度、增加广播选题的亲和力, 是一个广播编辑职业素质的具体体现。身为一名广播编辑, 首先, 不仅是媒体传播中行家, 同时也要是听众生活中的杂家。在广播表编辑的知识积累方面, 不仅要有“上得厅堂”的社会、生活以及学习的阅历, 还需要有“下的厨房”的民间习俗的感悟。从政治、经济以及文学等方面都要有深刻的了解, 才能够从将广播内容编辑的入情入理, 不至于出现常识性的错误;其次, 广播编辑需要对社会时事清晰把握, 了解社会发展动向, 从不同年龄、不同社会层次等方面进行新闻传播;第三, 广播编辑是新闻消息的传播者, 在面对听众时, 同时也是倾听者, 一名合格的广播编辑需要对听众的观点、意见以及建议认真听取, 并在实际的工作中积极改正。听众是广播新闻的动力, 没有听众的支持, 广播将在新闻传播中上演一场独角戏。

广播编辑在实际的新闻传播中不仅要有独到的见解, 还需要以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来引导听众, 并对党的方针进行积极宣传。第一, 在广播节目中尽最大可能采取社会听众比较容易接受的语言形式, 编辑一些听众喜闻乐见的新闻内容。在广播的语言形式上要具有地方特色, 注重语言的简洁并具有画面感;第二, 在实际的节目播出中避免节目的都市化以及概念化, 鼓励广播节目能够将人们生活中的细节呈现出来, 强化新闻中的特殊性以及吸引听众特点;第三, 广播新闻在与报纸等文字的新闻传播等形式相比, 具有很多的特殊性。由于广播是一种真实的声音消息传播, 因此更加的人性化, 广播编辑在进行节目播报时, 需要注意报道的重点突出, 语言流畅, 避免口语化, 树立正确的语言宣传榜样。

4结论

在广播行业发展中, 听众是其发展的动力, 如果没有听众的支持, 广播行业发展举步维艰。提升广播节目的听众量, 需要广播编辑在实际的工作中对听众的心理需求进行调查, 使得广播编辑的心理与听众定理相吻合, 才能够做出既满足听众心理需求的节目, 还能够发挥广播编辑的工作能力。

参考文献

[1]刘悦.广播编辑心理与听众心理吻合初探[J].黄河科技大学学报, 2007, 5:48-50.

社会心理分析 篇11

【关键词】射箭运动 运动员 心理特征 心理训练

前言

在射箭运动中,对于高水平的运动员,能否在比赛中发挥优异成绩,主要因素已不是技术水平,而是心理素质,有专家认为高水平的射箭运动员在比赛时,其成绩约70 %依赖心理素质,而只有约30 %依靠技术。因此应根据运动员的心理素質特征安排一定心理素质的训练方法,提高运动员比赛时情绪稳定性和注意力集中能力,使运动员能加强自我调控能力,克服紧张、焦虑、怯场的心理,发挥最好竞技水平。

一、射箭运动员的心理训练特征

1. 重视运动员心理跟踪性研究

运动员的心理技能以及其它各种能力,都可以通过后期的训练增强和提高。在进行运动员心理技能的训练的时候,要遵循一般的技能训练规律,不可急于求成,任何一种技能的高水平发挥,都是经过多次练习实现的。在训练过程对不同的运动员,制定系统、完整的心理辅导方案,对参加比赛的运动员要提供适时跟踪,并及时的给出有关心理问题的咨询和相关的训练指导。

2. 强调运动员心理的增强不仅仅是克服心理障碍

心理训练的最终目的是增强运动员的心理技能,使其在竞技中能够正常的发挥,并不是让运动员对已经出现的问题进行消极克服。心理学家将人们的心理概括为三种类型:异常状态、正常状态和超长状态。作为一位比较优秀的运动员仅仅具备常人的心理状态,要想在竞技中取得优异的成绩是远远不够的。它要求运动员具有超常的体能和完成高难度的技能外,还必须拥有超常的心理状态,只有这样才能在高手如云的比赛中稳操胜券。

3. 要启发运动员的自我意识和思维过程

在对运动员进行训练时,心理学家会根据具体情况,来培养和提升运动员的自我意识和独立思考能力。一般运动员在咨询心理学家时,并不是被动的接受相关训练内容,而是通过提出各种问题。心理学家同样也不会依靠简单的说教来启发运动员,相反,他会逐步的对运动员进行引导,教会运动员在竞技的过程中,设计目标的方法并以把握自我谈话的技巧为主。比如,启发运动员提出在比赛中可能会出现的问题,并针对不同的问题做详细的分析,有关解决的具体办法,要首先让运动员来解决,问一下运动员会采取哪些解决的办法。最后再帮运动员制定比较完善合理的对策。同时心里学家还要教运动员,怎样利用积极的思维来消除负面的思维。这样一来,运动员就能将自己的情绪控制在比较合理的范围之内,不但有利于动作的程序化,而且还能避免外界因素对自身造成的干扰,使运动员在动作完成过程中头脑更加的清晰。

4. 依靠现代设备增强训练的科学性

随着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人们对心理现象的研究变得也更加直观化了。根据心理的变化主要通过大脑对客观事物做出的反映原则,只需对大脑活动的生理进行有效检测,就能准确的把握心理变化反映的特点。这种研究方法就是生物反馈技术,通过这种技术能够使运动员对自己的情绪,进行有效的把控,消除过度紧张,改善身体各个技能的相互协调程度,增强对运动的感知力,使技术发挥的更加完美。

二、运动员心理训练方法介绍

1.单一的训练方法

这种训练方法拥有目的单一,程序和手段比较集中的特点。比较常见的主要有以下几种。①渐进放松训练:主要是让身体中不同肌肉群处于紧张和放松的状态,当运动员的身体肌肉群得到有效的放松后,就能带动整个躯体放松,从而将紧张的状态得到有效的控制。②生物反馈法:通过仪器将运动员的各种心理信号放大并显示出来,从而能够直观的分析出运动员的心理情绪,通过相关的意识活动对其进行调节,最终达到调节情绪的目的。③自我调控法:运动员通过自我的积极暗示,进行调节,这种方法是我们比较常见的调节方法。除了以上介绍的方法外,还有传统调节法、表象训练法、心理学家用的催眠法、自我暗示、快速集中法、心理振奋调节和隔离训练法等。

2.集中注意力法

射箭运动员在进行比赛过程中,要求注意力集中,全神贯注。因此对运动员采用这种方法训练是至关重要的。比如,在训练的过程中,有一种比较简单的方法,在墙上按照一定的距离依次写出1、2、3 三个数字,运动员可以注视任一个数字,知道其他两个数字消失在视野中,不停的进行这样的训练,能够帮助运动员迅速的调整在比赛过程中的情绪,做到全神贯注,参加比赛。有关这种方法的训练方式比较多,主要目的就是提升运动员的注意力,从而更好的参加比赛,取得优异的成绩。

3.成套心理训练法。这种训练方法相对来说,比较注重本身的程序和取得的整体效果。它主要结合心理和训练的目的来进行的。比较常用的成套训练方法仍比较多,下面对应激接种训练做个详细的介绍。

这种训练方法主要分为三个步骤。首先针对引起运动员情绪的变化的事件,有个全面清晰的认识,对运动员进行心理教育。其次,在训练的过程中要求运动员能够熟练掌握情绪自我调节的方法。最后建立特定的陈述语句,供运动员能够在今后竞赛中使用,在训练的过程中要逐步增加应激情境,以此来提高运动员在竞赛中的应对技巧。

结束语

通过以上的介绍,我们知道射箭运动员要想取得优异的比赛成绩,除了自身拥有比较扎实的技能之外,还必须考虑心理技能的训练,心理原因对整个比赛结果的影响远远超过技术。所以对运动员行进心理的训练应当引起人们更高的重视。

【参考文献】

[1]赖永钦.射箭运动员心理特征和心理训练探讨[J].体育科技,2004(03).

心理咨询——自卑心理案例分析 篇12

方某, 女, 18岁, 商财班学生。

主诉:不想上学了, 不喜欢学校和同学, 每天心很烦, 不想说话, 情绪低落。

个人陈述:我家是农村的, 在没有到学校之前, 我特别兴奋, 心想可以到大城市上学了, 能见大世面了, 也能有大城市的同学了。可我来到学校后, 才发觉一切并不如我当初所想, 我们班城市和农村的学生各一半, 城市的学生处处都显得比我们强, 她们说着标准的普通话, 吃的、喝的、用的、穿的都特别好, 人也灵活、会说话, 感觉老师也喜欢她们。而我, 普通话也不太标准, 说话常常夹着家乡口音, 常引的同学们发笑;上课不敢发言, 平时不敢和老师交流、聊天, 甚至不敢向老师问好, 能躲就躲;以前我们学校根本不重视体育, 上体育课的时候, 我又笨手笨脚的, 常常出丑;自己没有什么特长爱好, 在宿舍中, 大家有说有笑的, 我却插不上什么话, 觉得自己很没面子。现在, 我不愿意和家庭好的同学在一起, 害怕自己说话说不到点子上, 思维和见识都跟不上时尚, 害怕别人嘲笑自己老土, 本身自己的穿着、举止就显得很土气;班级活动也不愿意参加, 实在不行就跟在大家后面, 不引起人注意为好。我觉得什么都不如人, 但我又不甘心, 想通过学习来弥补, 以前自己的学习成绩还可以, 可现在看来光学习好有什么用, 其他方面不如别人, 一样让人瞧不起, 况且现在根本学不进去, 注意力也不能集中。所以我不想上了, 心里很烦。

心理测验结果:

《中学生心理健康量表》测验结果:

2 评估与诊断

该求助者智力水平属于中等;个性比较内向、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较差;人际关系敏感, 情绪不稳定, 总体心理健康水平低于正常水平, 存在中度的心理问题。求助者的心理与行为异常表现属于心理问题的范畴, 主要问题是由于认知的不合理和适应性不良而导致的自卑心理。

问题主要表现为以下四个方面:

2.1 人际关系紧张

2.2 有较重焦虑情绪和中等程度的抑郁症状

2.3 对环境适应不良

2.4 有自卑心理

3 案例分析

根据对资料的收集, 这位学生的主要问题是自卑心理引起的人际关系紧张。由于从农村到城市, 各个方面变化很大, 离开了熟悉的朋友, 到了陌生环境, 心里就失去了很大的支持系统, 加上各个方面的不适应, 要面对自己的独立问题, 学习上的压力, 生活中琐碎事情的不如意, 包括从说话、穿着、行为习惯、自信心等方面自我感觉都不如别人, 不切实际地夸大自己的弱点, 引起对自我评价降低, 在和同学的交往中缺乏主动性, 往往采取被动的态度, 退避三舍, 加上性格内向, 有不习惯、不舒服的感觉, 闷在心里, 不善于表达自己, 不会正确地表达情绪, 更缺乏主动和人沟通的勇气, 心里渴望能融入同学们当中, 但又爱面子, 怕当众出丑, 强烈的自尊心与自卑心的尖锐矛盾冲突, 导致了心理失衡, 加之自我意识和认知的不合理, 引起负性情绪体验较多, 而这一系列的不良情绪反应模式, 都是在其成长经历的背景下和个性特点的基础上, 不断习得和形成的。

4 辅导方法

鉴于以上分析, 该学生无论是情绪的变化, 还是行为的异常, 都同样存在着个体社会认知的偏差和不合理等因素。而行为的不断重复和强化, 反过来又会加剧认知和个性的偏离, 因此在咨询方法与适用原理上采取认知情绪治疗和行为主义治疗。如果不及时采用操作性、目标性、时效性很强的行为治疗和认知行为治疗方法加以矫正, 求助者将陷入恶性循环的怪圈。另外, 求助者目前的典型的心理和行为异常还没有达到较为严重的程度, 还有她现在所处的特定年龄阶段, 都比较适于采用如上咨询方法。

行为主义治疗理论认为, 所有的行为 (包括正常、健康的行为与异常、变态的行为) 是通过学习获得的, 且经由强化而巩固。所以对自卑心理造成的退缩性行为可以进行再训练, 使个体做出新的适应的行为反应, 这一新行为的适应反应, 若能带给当事人满足的后果, 则该行为在未来继续出现的可能性就会增加并且保持下来。

依据以上行为主义治疗理论, 采取的咨询方案是:

4.1 改变自己, 建立新的行为阶段

4.1.1 先学着和老师打招呼。让其在下周时间 (周一-周五) 每天碰到老师, 目光先注视老师, 待老师走到眼前向老师问好, 看老师反应。

目的有二:一是练习主动行为, 二是改变老师只是喜欢城市学生的不合理看法。

4.1.2 一周之内找班主任聊天两次。

4.1.3 真诚相待宿舍同学, 真情表达自己情感。

同学之间的交往, 并非一天两天就能够建立起来, 就好比温室中的花朵, 需要用“真诚”之水用心浇灌、呵护。要在学习上相互切磋, 生活上相互帮助, 日久才有心灵的沟通, 这都需要用真诚去维系。

4.2 心理帮助阶段

4.2.1 反馈作业, 交流完成过程中的体会。

4.2.2 鼓励其积极的变化, 表达咨询师的感受。

4.2.3 促进学生的领悟。

4.2.4 布置咨询作业:帮助同学做好班级卫生工作并协助班主任做好卫生检查工作;每周为班级做三次力所能及的事。

4.3 巩固自信, 促进自我觉察

4.3.1 交流在班级做事的感受。

4.3.2 反馈老师和同学对其变化的评价, 感受自己新的支持系统的建立。

4.3.3 肯定自己, 巩固自信, 促进自我觉察。

4.3.4 继续发挥自己的潜力:学校经常有服务和接待的实践工作, 安排其参加, 感受自己的变化, 增强自信心。

5 阶段咨询效果评估

5.1 学生本人评述

“感觉自己和原来判若两人, 以前天天不高兴, 不知道怎样才能和同学相处好, 以至于都不想上学了;现在每天很愉快, 和同学关系都很好, 老师和学校也很器重自己, 感觉自己很有价值, 也不觉得自己比别人差了, 而且老师经常让城市的同学向我学习, 很自豪”。

5.2 班主任评价

通过几次咨询和后续的安排, 加上班主任配合及自己的积极努力, 这个孩子变化真的很大, 以前的自卑没有了, 现在是一个积极上进, 自信心很强的学生, 在班里很有威信, 并且带动了我们班其它农村孩子也都积极上进, 班里的很多事物都管理的特别好, 成了班主任的好帮手。

5.3 家长的评价

“感觉孩子变化很大, 以前经常打电话说想回家, 心情也不好;现在性格变开朗了, 经常操心班级和同学的事情, 也常常参加学校的活动和实践工作, 再也不想回来了, 还说以后要到南方工作, 挣大钱, 孝顺我们”。

5.4 咨询师的评估

通过回访和跟踪, 咨询已达到预期目标:逐渐消除了求助者的自卑心理, 认识到了自己的问题、不合理的认知, 改善其不良情绪及行为, 改善了人际关系, 同时也完善了求助者的个性, 形成了自尊、自爱、自强的人生态度, 建立了自信, 挖掘了潜能, 很好的完成了求学过程中的自我成长, 咨询过程较完整, 有条理。

上一篇:循环农业的现状与发展下一篇:弱电安装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