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特点分析(通用12篇)
心理特点分析 篇1
职业教育为技术人员培训、劳动力再生产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诸方面都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但随着时代的快速前进,社会对职业人才有了更多、更高的要求,如何适应这些变化,让职业教育继续为社会主义经济发展服务,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挑战。努力提高学生在校所受教育的质量,培养符合时代需要的新型职业技能人才,是我们应关注的主要方面,而其中对学生心理的研究和辅导是整个职业学校教育系统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
一、研究职业学校学生心理特点的必要性
职业学校在读的学生正处于身心急剧发展的转折时期,学生的心理影响学生的学,制约教师的教,也关系学校其他各项工作的开展,只有了解、掌握了学生的心理特点和状况,我们才能进行正常、有效的教学,才能实施对学生全面的管理,才能保证职业学校学生的成人成才。在这样的特殊时期里,学生的学习生活由普通教育向职业教育转变,发展方向由升学向就业转变,自然在自我意识、人际交往、学习和生活等方面出现巨大的转变,在这过程中必然会有很多学生产生心理上的困惑或问题。
但因为思想观念、教学内容的传统性,对学生心理特点的研究却往往是职业学校在教学与管理中容易忽视,重视程度远远不够的一个方面。因此,掌握并分析职业学校学生心理特点,并加强对他们心理健康的教育显得无比重要和迫切。
二、职业学校学生心理特点的表现
在校期间,因为家庭、年龄、专业等的特殊性,职业学校学生在思想和言行上呈现多种多样的特征,但归根结底,这些都动,可以了解自己的能力和优缺点及各方面条件,正确认识自己、接纳自己,确立良好的自我信念,进行正确的自我评价。学校教育活动多以集体形式为主,涉及个人与个人、个人与集体、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可以帮助学生学会调节各种社会关系,培养竞争与合作的精神。富有竞争性的活动,是培育和发展学生竞争意识、竞争精神的一方沃土。参与文体活动不仅可改善人的情绪状态,还可帮助学生培养积极、乐观、健康的情绪。一些轻松、活泼、欢快、有趣、配有优美旋律的音乐课和体育活动是散心解闷、转移不良情绪、获得愉悦心情的有效手段。
中学生学习普遍存在学习焦虑,中学生普遍觉得课程作业太多,似乎每天都有做不完的作业,甚至连难得的休息日也被各门课程作业所占据。社会把“升学率”作为评价学校的唯一标准,教师与学生家长对考试分数的过分追求对学生造成压力太大。所以,我们社会、教育者要正确引导,摒弃将分数作为衡量一个学生素质的唯一标准。对学生要实行减负,不仅要减少中学生做不完的作业,而且要对其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给学生心理减负,让其健康成长。
(三)了解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并针对这些特点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教育的任务就是为少年一生的幸福作准备的。中学生时取决于他们内在的心理现状与发展情况。概括而言,当今职业学校学生的心理大致表现出如下一些矛盾及特点:
1. 独立意识强,行为依赖性也强。
随着年龄的增长,生理的发育,知识的扩展以及远离家庭等因素的影响,很多职业学校的学生对家长、对教师的崇拜开始逐渐减退,转而注意自己的言行和情感体验,对家长、老师的言行存在主观判断与取舍,对过多的提醒或教诲甚至产生反感情绪。但这些并不说明他们已具备了完全独立的准备和能力,相反,他们对家庭、学校和社会的依附性依然很强,在学习、生活和思想等方面遇到问题时,希望得到他人的指导与帮助,对家长、老师的依赖心理仍然强烈。
2. 参与意识强,行为能力参差不齐。
就读于职业学校的学生,心理发展阶段一般正处于青年初期,他们对未来充满理想,敢说敢干,意志的坚强性与行动的自觉性有了较大的发展,只要有适宜的环境条件,他们就会积极地投身其中,充分地展示自我。但职业学校中许多学生来自农村,受周围环境与人员的影响,综合素质偏低,性格内向,即使存在某方面的特长或优势,也因为对自己信心不足,在各种活动中缩手缩脚,优柔寡断,严重影响自身能力的发挥和才智的展露,给人一种低能的印象。
3. 自我意识强,正确处理与集体关系的能力尚待提高。
他们不仅能比较客观地看待自我,而且能明确表现自我,敏感的防卫自我,并珍重自我,形成了较理智的自我意识。但受到自己所生活的家庭和社会环境的影响,职业学校中的学生普遍存有自私心理,对同学、学校的关心不足甚至漠视,面对利益选择时,主要从自身角度进行考虑,对奉献意识和集体意识缺乏足够的认识。
4. 自尊与自卑同在。
职业学校学生,很多是升高中或重点高中落选的,而且很多来自农村或贫困家庭,再加上人们的传统观念,普遍认为就读职业学校前途不佳,从而使之感到自卑和缺乏自信,无论在学校还是在社会上都自我感觉低人一等。但这样的学生自尊期是孩子身心各方面全面发展的关键时期,相对其知识面较窄、心理不成熟及自控能力低等特点,他们的成长过程不可避免地会遇到很多困难与挫折,出现一些困惑、不安与迷茫,从而产中很多心理问题。要消除成长过程中因教育方法等不当造成的学生心理问题,必须了解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并针对这些特点进行教育指导。
参考文献:
[1]杨宏飞.我国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研究回顾.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1,5(4):289-290.
[2]张敏,王振勇.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分析.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1,22(5):446-447.
[3]张天亮,翟静,刘金同等.初中生心理问题与父母养育方式关系的研究.山东精神医学,2003,16(2):87-89.
[4]刘恒,张建新.我国中学生症状自评量表(sc L一90)评定结果分析.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4,18(2):88-90.
[5]罗清旭.父母离异的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调查.心理科学通讯,1989,4(2):34-36.
[6]李淑民,钱福家,王殿春.家庭离异对子女心理健康的影响.家庭教育,1990,4(1):15-20.
心一般都比较强,他们特别看中别人对自己的评价,强烈希望通过各种途径获得别人的注意和尊重。
5. 就业的希望与悲观并存。
职业学校的学生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就业,他们都对毕业后的工作充满向往和幻想,希望能尽快地完成学业,实现就业的抱负,出人头地,为自己、家庭改善生活条件和地位。但因对职业学校性质、地位的顾虑,相当一部分学生及学生家长都怀疑他们未来工作的地位和方向,认为毕业后主要还是打工,到工作第一线做苦力。也正是因为对就业的悲观情绪,许多学生在校期间,学无动力,得过且过,虚度光阴,甚至染上一些恶习和不良癖好,严重影响他们的前途和学校的形象。
6. 爱交际,但对朋友定位不准。
作为年轻的一代,他们和其他学校的学生一样都喜欢多结交一些朋友,愿意和身边的人和好相处,甚至希望家长、老师与他们志趣相同,能够成为相互理解、相互帮助的朋友。但毕竟他们心理很多还没有完全成熟或者心态有所偏差,对待与朋友的关系理解不够,过于感情、义气用事,当朋友有困难或受人欺负时,不分青红皂白,坚决站在朋友一方,甚至大打出手,即使因此受到处分也义无返顾。
7. 其他不良心理。
职业学校学生由于自身的性格特点、特殊的教育环境和剧烈的身心发展,在心理上还存在许多其他的不良现象。比如逆反心理,崇尚主体,纪律松懈,社会和集体责任感欠缺;惰性心理,贪图享受,不尊重他人,自私任性,厌学旷课;从众心理,他们中有的成群结伙抽烟、喝酒,有的有意破坏公物,甚至打群架;攀比心理,在生活上相互攀比,为在同学特别是异性面前炫耀,不顾家庭条件而花钱如流水,有些因为农村经济落后,而为满足虚荣心不惜参与盗窃等违法活动;性关心心理,由于环境、社会、文化发展的影响,内心寂寞孤傲,道德伦理观念薄弱,他们慢慢会把对父母的依赖和爱逐渐转移到异性身上,故对性的关心和早恋现象在职业学校学生中比较普遍。
三、促进职业学校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措施
为适应时代之所需,培养思想政治合格、文化知识全面、专业技能突出、身体健康良好的“复合型”人才,我们理应针对职业类学校学生心理上的现状,在了解、分析的基础上,采取相应的措施来充分地调动、激活他们身上的心理优点,使其转变为积极的行动;另一方面,通过辅导、教育等方法,及时有效地纠正他们的心理问题。具体可采取下列几种措施:
1. 加强心理健康的指导和教育。
学校和教师要重视学生心理研究和心理健康教育,采用团体辅导、个别辅导和书信辅导等方法,有计划、有步骤地加强心理健康教育。一般每所职业学校都应成立心理咨询机构,安排有经验或专门的心理老师对需要心理咨询的学生进行具体的学习、生活和择业指导。对早恋学生,应耐心帮助、细心指导,使其能正确对待青春期发育及与异性相处,并能形成正确的恋爱观;帮助学生进行情绪宣泄和自我控制;能够面对重大生活事件;逐步改善与家人、老师和同学的人际关系;能正确地认识自己,愉快地接纳自己;学会愉快地度过课余生活;合理消费等。
2. 因材施教,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
职业学校的教师面对基础较差、思想状态各异的城乡学生,更应尊重、理解、平等对待他们,了解学生心理,因材施教,据“型”施教,使每个学生都能发挥自身的最大潜能。例如,许多学生有很强的自卑感,教育中稍有不注意,就有可能造成师生“顶牛”现象,面对这些抗拒型学生,教师不仅不能歧视,而且要特别关注他们,真诚地和他们交流,注意发现他们身上的优点,逐步减少直至消除他们的攻击性与对抗性;对于消极型的学生,教师则要着力培养其开朗大方,大胆自信的个性,鼓励他们多参加各种活动,使其尽量获得胜利感和荣誉感,并具有一定的挫折承受能力,引导他们积极上进。
3. 捕捉学生“闪光点”。
对职业学校学生来说,他们的学习成绩相对差点,但他们心灵深处同样蕴藏着进取奋发的心理需要,而且许多学生的身上都有这样或那样的特长和优点。故老师特别是班主任应在各种活动中,主动地抓住这些“闪光点”,或者创设条件,提倡赏识教育,诱发他们的自尊心和荣誉感,激发他们的积极性和自觉性,使他们感觉在班级、学校中能有用武之地。比如班主任可给一些爱调皮捣蛋但有一定能力的学生委以“重任”,让他们担任舍长、组长乃至纪律委员、班长等职务。据笔者从事班主任的经历来看,只要加以及时、必要的指导,此举效果良好。我系有一个班的班长以前是一名经常旷课、违纪的“后进生”,但他的集体荣誉感很强,结果自当上班长以来,不但在本学期的学习上拿了三等奖学金,还向党组织递交了入党申请书,带领班级取得了不少荣誉。
4. 加强思想品德教育,培养热爱专业的精神。
职业学校学生,应加强理想和信念教育,通过思想政治课教育和各学科的德育渗透,各种形式的寓教于乐活动,对学生进行社会主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以及艰苦奋斗和良好行为的养成教育,使学生具有高尚的情操、远大的理想、积极进取的精神,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另外,我们应大力弘扬吃苦、实干和奉献精神,通过各种途径培养学生对所学专业的热爱,只有喜爱、敬重自己的专业,才能学有所成,才能最终获得别人的尊重与社会的认可。
5. 加强对学生的就业指导和创业教育,积极开展校企合作。
在职业学校的专业教育教学中,需加强就业指导和创业教育,让学生了解,生活的实质就是工作,幸福的含义就是创业,道路是曲折的,但前途是光明的。想拥有满意的工作,要享受幸福的生活,必须付出辛勤的汗水和劳动,现在就一定要学好技能读好书。只有不断努力,永不放弃,才能成为生活的强者,最终实现自我和成就自我。
同时,人才市场的需求千变万化,学校必须利用与企业的独特教育资源,形成“双元互动,校企双赢”的办学特色,校企双方各自发挥自己的特长,让学生在真实的工作实践中学习专业技能,并积累工作经验,使专业理论与专业技术有机地融为一体,真正实现了教学内容与企业实际需要接轨。学生毕业时既能迅速上岗,又具发展潜能,既会做事,也会做人,具有显著的职业教育特色;同时也大大降低了家长、学生对毕业后工作的担心度,为学生在学校的安心、努力学习提供了保障。例如徐州医药高等职业学校近年来与省内多家医药企业积极洽谈,探索校企合作新机制,“先声班”、“百佳惠班”、“康缘班”、“万邦班”、“恩华班”等的开办,使学生的学习更接近企业所需,切实解决了企业用工难与学校学生就业难的矛盾。
6. 组织和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
组织和开展课外活动,尤其是集体活动,有助于增进同学之间的了解,培养学生团结友爱、相互关心、热爱集体等良好的心理品质。虽然是职业教育,但我们可以组织各种文学、体育、艺术兴趣小组,并给予充分的指导,从而发挥学生特长,培养学生健康的情趣,使他们生活不再感到无聊,无暇顾及其他不利身心健康的东西,不再沉迷上网游戏和寻找情感刺激。徐州医药高等职业学校的馨园文学社就是这样的一个典型,在学校、老师的关心指导下,社员们屡次在全省乃至全国的征文比赛中取得优异成绩,不仅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调节了紧张的学习,还能够不断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职业学校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主要目标是帮助学生正确地认识自己,认识环境,根据职业学校的特点,从自身的条件出发,确立有益于社会进步与个人发展的目标,克服成长中的障碍,增强并维持学生的心理健康,使其在学习、工作和人际关系中做出良好反应。我们只有紧紧围绕这一目标,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充分认识到学生心理特点在社会发展和学校教学管理中的重要作用,才能使我们职业学校源源不断地培养出大批身心健康、专业合格、献身社会的职业技能人才,保证职业教育的持续、和谐发展。
摘要:职业学校的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重要的转折期,因为年龄、家庭、专业等的特殊性,心理会呈现出各种各样的特点,同时也出现了许多困惑或问题。故我们要掌握并分析学生的心理特点,采取有效措施,增强学生心理素质,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关键词:职业学校,心理特点,分析,措施
参考文献
[1]靳占忠.中国农业教育,2005,(1).
[2]王仁清.教育与职业,2005,(3).
[3]教育心理学.心理健康教育,172-187.
[4]陈华英.对中等职业教育现况的分析与思考.
心理特点分析 篇2
小学阶段是小学生长身体、长知识、长智慧的时期,也是其道德品质与世界观逐步形成的时期。他们面临着生理与心理上的急剧变化,加之紧张的学习,很容易产生心理上的不适应。他们一般有以下心理特点:
一、好的愿望与心理准备不足。
几乎每个小学生都有美好的愿望,对未来充满憧憬和向往。他们幻想做一个有学问、受人尊敬的人,而实际上他们往往学习不努力,过一天算一天。虽然他们的愿望是美好的,但追求的全是实现理想后的种种荣誉与享受,而对实现理想需要从现在做起,需要付出艰辛的劳动,却想的不多,做的不够,形成了美好愿望与心理准备的矛盾。针对这一情况,我们应有针对性地进行理想教育,使他们明白美好的理想需要艰苦奋斗才能实现。具体办法可以讲一个名人、伟人艰辛的心路历程的故事。组织看一部放映名人成长过程的影片,启发学生懂得实现理想,必须付出艰辛努力。
二、情感与理智的不协调统一
小学阶段的学生容易动感情,也重感情。一方面,他们充满热情和激情;另一方面,他们的情感又极易受外界影响,易冲动。他们对自己喜欢的事、积极性高,不感兴趣的事避而远之。这说明他们的情绪、情感处于大起大落的两极状态,而难以及时地用理智控制。要解决这一实际问题,首先教师要有表率作用,同时注意培养一些学生,尤其是在班级中有影响力的学生,让他们学会用理智控制情绪,然后形成班级核心,借以影响全班。为引导他们理智处事还需要开展一些活动,如让学生收集“用理智控制情绪而获得成功的人”的故事材料,也收集“因感情冲动而造成终身后悔”的反面故事材料,从正反两方面进行教育。
三、进取心强与自制力弱的矛盾
学习困难学生的心理特点分析 篇3
【关键词】学困生;心理特点;表现;原因;对策
学困生在学习中往往不积极,呈现消极状态。但是学生之间的影响力是强大的,教师要借助其他同学的帮助来改变学困生。学困生的改变会给其他学生的学习带来更大的动力,让班级成为一个团结、奋进的集体,让学生在这里共同进步。
一、学困生在学习上的表现
学困生的主要表现就是认知过程有困难。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学生需要承受很大的学习压力,掌握大量的知识,才能够适应社会的需要,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面对这些压力和学业上的承重负担,很多学生感觉有些力不从心,失去了学习的兴趣,从而表现出成绩低下。其次学困生的非认知因素也不高。非认知因素主要集中在个性品质、行为特征和社会技能方面。他们往往表现出自信心不足,甘于落后,不求上进;在行为上烦躁不安,注意力不能够集中,上课很难把全部的精力都放到学习上,有厌学的情绪和表现;在社会技能方面不论是与老师、同学交流还是与父母沟通,他们都习惯了一种消极的评价,不积极地表现自己,缺少了很多成功的快乐和乐趣。
二、学困生形成原因分析
(一)学生的智力存在差异
学困生的形成与学生的先天智力有着密切的关系。每个人的才智都是不同的,学困生在智力上往往低于其他学生,这就导致了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即使付出了很大的努力也没有学到很好的技能,打消了他们学习的积极性。长此以往,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就被打消了,他们也就不愿意再付出很大的努力去学习了。有些学困生即使学会了一些知识,但是他们不能够对这些知识进行灵活地应用,在知识的巩固和总结方面也存在着不如其他学生的现象。这主要是由于他们本身的智力因素,让他们兴趣淡泊,缺乏责任心。
(二)社会环境的影响
在目前社会上激烈的竞争让很多的人都形成了一种“学历至关重要”的观点。在这种观点的影响下,社会看重学历。而学困生本身不擅长学习,他们在这种环境的影响下,产生了一种无形的压力,这种压力让他们喘不过气来,让学生感受到了沉重的负担。可是他们又没有能力去更好地掌握知识,缓解自己的压力,所以他们选择了逃避,用不积极学习的方式来解决问题,导致了他们的厌学心理。
(三)家庭环境的熏陶
家庭是学生最温暖的怀抱,他们渴望父母的理解和关系,渴望父母能够给予他们更多地关注。可是每一个家庭都是不同的,他们对孩子会采用不同的教养方式,会有不同的家庭环境来熏陶和影响学生。目前主要的父母教养方式可以分为:民主型、溺爱型、放任型和专制型。民主型的教养方式是最理想的。在溺爱型、放任型和专制型的家庭环境中成长的孩子,性格上都会有不同程度的缺陷和不足,他们会有一些不好的生活习惯和性格,面对生活的态度也是不够上进或者是存在着偏激。家庭环境对于孩子的成长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这种影响是潜移默化地,会让学生产生一种消极的生活态度和学习态度,从而甘于当学困生。
(四)学校环境的教育
学校是除了家庭以外学生生活最长时间的地方了。学校的环境、教师的教学以及学生在校的人际关系都会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活动和生活。如果经常受到教师的批评,学生就会感觉到无助、没有安全感,并且产生一种迷茫不知所措的感觉。处于这种状态中的学生根本就没有心思去认真地学习和探究知识,他们往往会有一种厌学,想要逃避的态度。教师对这些学困生的情感投入往往比较少,对他们关心的也少,对于他们的一点点进步也会产生忽视和漠不关心,从而让这些学生想要逃避和厌学。
三、对学困生的教育策略
(一)创设良好的教育环境
为了改变学困生的学习态度和学习表现,就要给他们创设一个良好的教育环境。这里的教育环境主要指家庭和学校。家长和教师要相信这些学困生,在他们的学习过程中多给他们一些鼓励和表扬,以增加他们的学习信心,让他们可以产生学习的动力和积极性。通过教师和家长的表扬会让学生处于一种非常积极的学习状态,让他们产生学习上的热情和勇气,从而积极地进行知识的探究和学习。得到鼓励和表扬会让他们产生向上的情感、平和的心境和开朗的性格,从而增加学生的学习自信心。
(二)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
教师和学生学习上的领路人和指导者,教师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要对学生进行积极地指导和点拨,让学生可以更快地进步和提高。教师要把学困生当做自己的孩子或者是兄弟姐妹,让学生感觉到教师对于自己的关心和爱护。当学生把教师当做自己的朋友后,学生就会感觉到被尊重和理解,从而对教师也变得更加尊重,产生“亲其师而信其道”的心理,进而主动地进行学习和探究,促进学生的进步和提高。教师不仅要“传道授业”,也要当学生的良师益友,尤其是对于那些学困生。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会让学生更加主动地进行学习,从而产生学习兴趣,积极主动地进行学习。
(三)增强学困生心理素质的锻炼
教师在教学中要关注培养学困生的责任心,让学生学会自理自立,给他们一片属于自己的天地。教师要给学困生提供机会和舞台,让学困生在这里可以展示他们的强项,并且逐步地培养他们的责任心和自信心,让这些学生可以在教师的指导下循序渐进地提高。教师要促进学困生的自主发展,让学困生可以进行自主探究和思考,让这些学生在课堂上能够思考起来。尤其是要通过一些比较基础和简单的问题来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可以增加学习的信心,之后再给学生增加难度,让学生可以积极思考。
总之,学困生的改变可以使班级呈现出一种积极、乐观的学习状态,让所有的学生都形成比、学、赶、帮、超的学习氛围,增加学困生的学习信心,给他们带来学习动力和信心,让这些学生可以从每一次成功中感受到学习的乐趣,从而脱离学困生的头衔,成为成功、自信的学生。
参考文献:
[1]李明涛,如何科学有效地转化学困生[J] 教育周刊 2012.09
心理特点分析 篇4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0年7月—2013年1月在我院泌尿外科接受治疗的患者130例, 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每组65例。对照组中男42例, 女23例;年龄58~79岁, 平均 (65.1±10.2) 岁;病程1~32年, 平均 (4.8±3.2) 年;其中尿路结石20例, 尿路感染16例, 尿道口异常14例, 前列腺肥大8例, 性功能障碍7例;观察组中男41例, 女24例;年龄55~80岁, 平均 (65.4±11.3) 岁;病程1~30年, 平均 (5.0±3.1) 年;其中尿路结石19例, 尿路感染18例, 尿道口异常12例, 前列腺肥大11例, 性功能障碍5例。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程及病情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 观察组患者根据外科护理特点与患者心理特点给予针对性的护理。具体如下。
1.2.1 泌尿外科的护理特点
医疗水平在不断的发展, 泌尿外科在外科中占据了相当大的比例。泌尿外科疾病是临床上的多发病, 由于护理不到位等原因, 泌尿系统感染导致病情恶化率一直呈缓慢上升趋势, 影响患者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2]。研究发现, 有针对性的护理对患者的术后恢复有一定的影响。现今, 老年男性患者居多, 老年人的身体功能随着年龄的增长而不断的衰退, 麻醉和手术预后都比较差, 因此, 有针对性的术前术后护理显得尤为重要。 (1) 术前准备:给予患者充足的营养支持以增强抵抗力, 同时检查心、肺、肝、肾器官的功能, 排除禁忌证;术前2d减少饮食, 术前清洁肠道、进行肠道消毒。 (2) 预防感染:由于泌尿外科的治疗周期较长, 因此预防感染十分关键。患者卧床期间, 定期进行体位的变换, 同时辅助患者完成翻身运动, 防止局部压疮的出现;定期清洗女性患者的会阴部位, 防止阴部瘙痒;抬高上肢促进静脉回流, 改善患者水肿状况;注重口腔卫生, 定时刷牙漱口, 一旦发生异常需立即汇报给医生。 (3) 饮食护理:根据泌尿外科患者的特殊性, 患者的日常饮食遵循低蛋白、高碳水化合物、低磷的原则, 可给予适当高碳水化合物饮食, 另外尽量给予患者喜好的食物, 以避免食欲不振和不良反应的发生。
1.2.2 泌尿外科老年患者的心理特点及护理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现象日趋严重, 泌尿外科所收治的患者绝大部分属于中老年人群, 尤其是50岁以上的人群, 中老年人群由于器官功能下降, 导致机体衰竭, 对外界环境的调节能力减弱, 患者对手术的耐受性差, 因此出现脏器功能衰竭的可能性较高[2]。对他们的内心也是严重的打击, 有时会有孤独、寂寞感, 护理工作的有效实施就显得很有必要。对待老年患者, 护理人员必须像子女一样, 在生活的各个方面关心他们, 经常与他们谈心、聊家常, 能够容忍他们的脾气;了解患者的爱好并且给予支持;老年患者合并慢性疾病的可能性高, 因此需要引导他们正确地对待疾病, 积极参加娱乐活动, 保持愉快、乐观的生活状态, 保证充足的睡眠。护理人员态度要真诚亲切、耐心解答患者的问题, 另外需要了解不同时间段心理护理的区别与联系, 确保患者始终相信护理人员, 从而促进护理工作的顺利展开。
2 结果
观察组患者住院天数为 (8±95) d, 对照组为 (8±145) d, 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观察组患者治疗期间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1) 。
3 讨论
患者就诊时要忍着病痛还要暴露自己的隐私部位, 难免会有抑郁、烦躁等情绪。首先应该观察患者是否存在忧郁等情绪, 对此给予相应的护理措施。为患者考虑的前提下, 应该调室温在22~25℃, 湿度在50%~60%, 无噪声、强光刺激等。
护理工作在避免尿道感染的发生中发挥着积极的作用, 术后每日需要用冲洗液对膀胱进行清洗, 且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如果护理不合理, 可能会造成泌尿生殖系的感染;选择合适的时机拔除导尿管以预防尿潴留与泌尿系感染的发生, 尿管通常留置3~5d, 留置时间不宜过长;每天清洗尿道外伤以预防尿道感染的出现;存在高血压、糖尿病以及心血管等慢性病史患者的抵抗免疫能力降低, 同时会造成中性粒细胞补体水平下降, 使得患者的血液循环出现异常, 增加了泌尿系感染的发生率, 因此对护理管理有更高的要求[3]。
医务工作人员, 应该切实为患者考虑, 在手术过程中, 不要谈笑风生, 以免引起患者的紧张情绪。对患者的态度温文尔雅, 让患者有安全感。整个手术过程中, 最好不要出现器械间的碰撞声, 所有参加手术的医务工作人员, 应该沉着冷静, 用清醒的头脑应对随时出现的突发情况。加强护理人员的培训, 定期外派出去学习。人性化护理是一种具有创造性、个体化的护理模式, 其目的是在生理心理上给予最大的满足状态, 降低不适程度[4]。医疗护理人员应该耐心的向患者及家属详细的讲解用药原则对于维持治疗的重要性, 让患者充分认识到合理用药的原因及好处, 达到治疗目的[5]。
本研究结果显示, 观察组治疗期间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同时住院天数明显少于对照组, 表明充分了解泌尿外科的护理特点与患者的心理特点可进行有效的护理, 促进护理的工作的顺利展开与圆满完成, 同时也促进患者的康复预后。
参考文献
[1] 许文莉.泌尿外科护理特点及患者心理特点分析[J].中外医疗, 2013 (2) :159, 161.
[2] 朱丽敏, 梁迎春.心理护理的实践与认识[J].工企医刊, 1998, 11 (3) :83.
[3] 唐淑芝.泌尿外科护理特点及患者心理特点分析[J].中外医疗, 2009 (12) :153.
[4] 霍立志, 石汝骥, 闫会秋, 等.B超引导下治疗肾下盏结石11例报告[J].首都医药, 2007 (8) :30.
心理特点分析 篇5
[摘要]为理解留守儿童积极心理品质的现状及其特性,采用自编的《青少年积极人格问卷》对湖南省900名中小学生停止问卷调查。结果显现:大局部留守儿童的积极心理品质处于中等及以上程度,但也还有1/3的留守儿童积极心理品质处于较低的程度;不同性别的留守儿童在积极心理品质上不存在显著差别;双留儿童与非留守儿童相比,双留儿童的积极心理品质普遍低于非留守儿童,但是单留儿童与非留守儿童相比,则没有显著性差别。
[关键词]留守儿童心理论文
留守儿童是指由于父母一方或双方外出打工而被迫留在家里,处于正在承受义务教育阶段的儿童。据5月10日全国妇联发布的《我国乡村留守儿童、城乡活动儿童情况研讨报告》显现:依据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的抽样数据推算,能够确认0-17周岁的留守儿童在全体儿童中所占比例为21.72%,以此推断,全国乡村留守儿童约6102.55万人,占乡村儿童的37.7%,占全国儿童的21.88%;与全国1%的抽样调查数据相比,5年间全国乡村留守儿童增加了242万;义务教育阶段的留守儿童范围为2948万,其中小学(6-11岁)和初中(12-14岁)学龄阶段儿童在乡村留守儿童中分别占32.01%和16.30%,范围分别为1953万和995万[1]。湖南省是劳务输出大省,留守儿童范围占到全国的7.13%,湖南乡村留守儿童人数已超乡村儿童的半数。这标明“留守儿童群体范围确已非常宏大,且处于一种持续增长的态势。”[2]随着乡村留守儿童范围的扩展,对留守儿童的研讨也日益增加。这些研讨主要集中在留守儿童的学习、道德、平安、心理等问题上。Seligman博士以为积极心理学的力气,是协助人们发现并应用本人的内在资源进而提升个人素质和生活品质。积极心理学家关注的是日常的鼓励和友爱。它请求人们用一种愈加开放的、观赏的目光去对待人类的潜能、动机和才能,研讨积极品质,关注人类的生存与开展,强调人的价值[3]。本研讨偏重在积极心理学和积极心理安康教育等理论的指导下,对当前留守儿童积极心理品质现状停止调查,讨论留守儿童积极心理品质的开展特性,并针对性地提出留守儿童积极心理品质培育战略。
一研讨设计
(一)研讨对象
采用整群抽样的办法,在湖南省的湘北、湘南、湘中、湘西、湘东各抽取了4所中小学,以班级为单位停止团体丈量,总共发放问卷900份,回收861份问卷,有效问卷802份,其中男生410人,女生382人,缺失10人;四年级275人,五年级293人,七年级110人,八年级121人,缺失3人;非留守儿童494人,留守儿童287人,缺失21人。
(二)研讨工具
依据Seligman编制的积极心理品质问卷修订了《中小学生积极人格量表》。该量表有5大重量表,15个积极人格因子:(1)关系品质:社交聪慧、仁慈大方、合群性;(2)生机品质:猎奇心、美的领悟、思想判别;(3)协作品质:指导力、合群性、(4)约束品质:自我控制、心情管理、慎重审慎;(5)超越品质:耐挫力、独立性、希望悲观、生活顺应性[4]。测试共68题,包括3道测谎题。经信效度检验,该自编量表的内部分歧性α的系数为0.826,重测信度为0.42,信度良好,各个维度与总问卷分的相关系数为0.68~0.80,各个维度之间的相关系数为0.36~0.62,信效度到达统计学规范,可用于大范围的中小学生相关积极人格开展调查剖析。
(三)统计办法
数据采用SPSS20.0停止剖析处置。
二研讨结果
(一)留守儿童积极心理品质的总体情况
总体而言,留守儿童在积极心理品质中的得分为全体被试儿童的前27%,且在这前27%的人数中所占比例比拟高,得分均接近45%,而在后27%的得分中,留守儿童的所占的比例均分在33%,低于我们的预期值(见表1)。因而,依据研讨结果,能够看出留守儿童的积极心理品质并非显著低于非留守儿童。另外,由积极心理品质得分的百分数也标明,均匀有43%(最高到达51%)的留守儿童的积极心理品质得分处于前27%内,均匀有33%(最低28.5%)的得分处于后27%内。这阐明,大局部留守儿童的积极心理品质是处于中等及以上程度,但也还有1/3的留守儿童积极心理品质处于较低的程度。
(二)不同性别的留守儿童积极心理品质的开展特性
为理解不同性别留守儿童积极心理品质的开展特性,以积极心理品质为因变量以性别为自变量,停止T检验。结果标明,在积极心理品质的社交聪慧(t=-2.161*)与仁慈大方(t=-2.586*)两个因子上性别差别显著,其他方面的因子差别不显著。男生在耐挫力、独立性、社会化、自我控制、思想判别的得分高于女生,但是在其它因子上要低于女生,特别是在仁慈大方和社交聪慧上要普遍低于女生。
(三)不同类型的留守儿童积极心理品质的比拟(M±SD)
留守的不同类型是留守儿童内部差别的重要指标之一,主要表现在父母能否有一方在家等方面。单留儿童是指父母中有一方在家的留守儿童,双留儿童是指父母双方都外出打工的儿童。在此以留守儿童的不同类型为自变量,以积极心理品质为因变量,对儿童积极心理品质的特性停止比拟剖析。方差剖析结果标明:单留、双留与非留守儿童在社交聪慧(F=5.50,P=0.00)、美的领悟(F=2.89,P=0.01)、慎重审慎(F=4.08,P=0.00)、社会化(F=3.34,P=0.01)方面差别显著,而在耐挫力、合群性、猎奇心、自我调理、独立性、指导力、生活顺应性、希望悲观等因子上面没有显著差别。同时,单留儿童在慎重审慎、美的领悟、独立性、希望悲观、生活顺应性、指导力、社会化、合群性、社交聪慧等因子上面的均匀分都要高于双留儿童。而在耐挫力、生活顺应性上面,双留儿童与单留儿童的得分要高于非留守儿童。由事后检验得知,双留守儿童在慎重审慎(F=-0.82,p=0.01**)、社交聪慧(F=-2.51,p=0.00**)、美的领悟(F=-1.13,p=0.00**)上与非留守儿童有显著的差别。单留儿童在社会化(F=-0.39,p=0.045*)上与非留守儿童有显著性差别。而单留儿童与双留儿童在美的领悟(F=-0.78,p=0.04*)上存在差别,在社交聪慧(F=-0.84,p=0.208)、慎重审慎(F=0.03,p=0.927)、社会化(F=0.41,p=0.101)上没有显著性的差别。
三讨论
留守儿童是在我国经济社会转型期呈现并将长期存在的社会群体,因“生长中短少了父母情感上的关怀和呵护,招致了学习成果不理想,内心比拟封锁等问题,进而产生认识、价值上的偏离,个性、心理开展的异常,一些人以至会因而而走上立功道路”[5],所以留守儿童是最需求关注的特殊儿童群体之一。
(一)留守儿童积极心理品质的总体情况
研讨结果显现,留守儿童积极心理品质总体程度较好。留守儿童在积极心理品质中得分占全体被试儿童的前27%,且在前27%的人数中所占比例比拟高,得分均接近45%,这标明不宜随便给留守儿童贴上问题儿童的标签,避免将留守儿童污名化。在对留守儿童的教育中,我们要为留守儿童营造积极的生活与学习环境,更要注重留守儿童内在的积极心理品质与潜能的激起,“充沛发掘‘留守’蕴涵的积极要素激起留守儿童的学习兴味”[6]。研讨数据标明,有约1/3的留守儿童积极心理品质得分处于后27%低分组范围内,主要表如今生活顺应性、耐挫力和希望悲观等方面,因而,在对留守儿童的教育过程中,要增强留守儿童积极悲观、生活顺应性以及耐挫性的`锻炼,注重培育留守儿童积极的自我认知和良好的生活顺应才能。
(二)不同性别的留守儿童的积极心理品质开展特性
调查结果标明,留守儿童在积极心理品质的社交聪慧(t=-2.161*)与仁慈大方(t=-2.586*)两个因子上性别差别显著,其它方面的因子差别不显著。男生在耐挫力、独立性、社会化、自我控制、思想判别方面的得分高于女生,但是在其它因子上要低于女生,特别是在仁慈大方和社交聪慧上要普遍低于女生。其缘由可能是女孩比男孩更能善解人意,在言语上也具有先天优势,在人际交往中擅长寻求社会支持。故女生在仁慈大方和社交聪慧上得分更高。因而,在对留守儿童的教育中,要增强对女生耐挫力、独立性、思想判别等方面的培育,对男生则要增强移情才能与社交技巧等方面的锻炼,引领他们安康生长。
(三)不同类型特征的留守儿童积极心理品质开展的特性
调查结果标明,在美的领悟、慎重审慎、社会化、社交聪慧上面,单留儿童、双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三者之间有显著差别。单留儿童与非留守儿童只要在社会化上差别显著,在其他方面差别不显著。此结论和崔丽娟所得的结论有一定差异。崔丽娟的研讨以为,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在生活顺应性存在显著的差别,且非留守儿童要显著的高于留守儿童[4,7]。人们随着经济条件的改善及生活压力的增大,在教育孩子的观念上也与以往有很大的不同,更何况如今是电子信息及交通极端兴旺的社会,电话、网络等缩短了留守儿童与外出父母的心理间隔,而高铁等交通工具则大大便当了外出打工的父母亲回家探望留守孩子。特别是单留儿童,大多数是与母亲留守在家,由于有母亲的陪伴而没有产生诸多不利影响。而双留儿童很少见到父母,对父母的怀念十分深,固然也经常与父母通电话,但其他的照顾者一直不能替代父母在儿童心目中的位置。更何况父母不在身边,把孩子交给其别人抚育,容易让孩子产生一种被丢弃的觉得,会让儿童产生较低的自自信心,在各方面不可以很好地开展,从而形成双留儿童在许多方面要差于单留儿童或者非留守儿童。因而,为了孩子的安康生长,应尽量留下妈妈或爸爸在家照顾儿童,使儿童不会由于缺失爱而在各方面遭到影响。
四结论
留守儿童的积极心理品质在整体上与非留守儿童的差别不显著,这标明留守儿童并不是问题儿童。不同年级的留守儿童在目的专注、心情控制、积极认知、人际辅佐、友善仁慈、坚韧性、希望悲观、思想判别、审慎英勇、指导才干等方面差别显著,而在家庭支持方面没有显著差别。双留儿童与非留守儿童相比,双留儿童的积极心理品质普遍低于非留守儿童,但是单留儿童与非留守儿童相比,则没有显著性的差别。
参考文献:
[1]全国妇联课题组.全国乡村留守儿童、城乡活动儿童情况研讨报告[J].中国妇运,(6):30-34.
[2]王秋香.论乡村留守儿童生态性社会化形式的构建[J].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学报,(3):13-17.
[3]SELIGMANM,CSIKSZENTMIHALYIM.PositivePsychol-ogy:AnIntroduction[J].AmericanPsychologist,,55(1):5-14.
[4]崔丽娟.留守儿童心理开展及其影响要素研讨[J].上海教育科研,(4):36-38.
[5]董颖,李维江,成夏炎.乡村留守儿童心理安康现状与对策:以浏阳市澄潭江镇为例[J].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学报,2015,15(2):24-27.
[6]杨铮传.乡村留守儿童学习兴味的调查与探析[J].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学报,,14(1):40-45.
心理特点分析 篇6
【关键词】耳鼻喉科; 门诊病人; 心理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1—0213—01
耳鼻喉科的常见病,如急慢性咽喉疾病、鼻疖肿、鼻出血、头晕耳鸣、听力下降等病症,多以疼痛为主症,因此就诊的人群多有心烦气燥的表现,情绪激动,发生医患纠纷的机率也高。要解决好这些矛盾,创造平和有序的就诊环境,就必须根据不同类型的患者、不同的病情、不同的情绪表现而引发的心理反应,分析原因,作出判断,寻找对策,妥善解决。本文结合门诊耳鼻喉科病人就诊时间的心理反应特点分析探讨耳鼻喉科门诊就医群体的心理问题及护理对策,以取得心理护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1 门诊耳鼻喉科的病种类型及患者的心理特点
1.1 急诊患者的特点和心理表现 患者对就医环境陌生,就医环节流程不熟悉,常发生“一排、二等、三跑路”的现象。①急诊患者病情急,缺乏思想准备,患者多有紧张焦虑、情绪激动的表现,医患、护患、患者与患者之间易发生矛盾,就医协调管理困难。②极度痛苦: 尤其是急性喉炎、急性会厌炎或者是气道异物所造成的气道阻塞的患者,窒息感明显,致使有濒死的恐怖感,此种患者的突出表现是惊恐万状,急躁易怒。③恐惧不安: 鼻衄的发生多具突然发作,来势汹涌的特点。患者往往看见出血即害怕,精神高度紧张、惊慌,随着出血量及出血次数增加,患者来诊时多为面色苍白甚至虚脱。
1.2 初诊患者的心理特点 ①患者对医院的就诊环境条件陌生,特别留意其他就诊者的言行,来回打探,多方询问,以获得更多的信息。②比较注重医护人员的态度,渴望得到热情的指导和帮助。③对医护人员的技术和服务质量比较关注,常通过对他人就诊过程的观察来进行内心评估。④希望对自己的病情有一个清楚的了解。
1.3 慢性患者的心理特点 慢性患者因为承受长期的疾病折磨,到门诊复诊希望碰到最好的医师,获得最新的诊治方法,及早根治病患。①普遍存在失望、悲观、消极、自卑的心理状态。②由他人推荐或经媒体信息来医院就诊,抱着一线希望,对诊断、治疗总是满腹疑虑,对用药和治疗都存有戒心。③对正确的治疗及康复均无信心,对好的建议或指导多采取拒之不理的态度。
1.4 畸形患者的心理特点 如先天性小耳、无耳、附耳、鞍鼻及外伤后所致的鼻、耳、面部畸形的患者,患者的心理压力大,承受刺激能力低、自尊心强、疑心重,对周围的人的言行举动都非常在意,总怀疑别人在谈论或讥笑、讽刺自己,对护士接诊的眼神和语气都非常在意。
1.5 专科检查治疗患者的心理特点 耳鼻咽喉科患者由于鼻腔堵塞、吞咽困难及听力减退、发音障碍、呼吸困难、疼痛等症状,就医心切,常表现出极为矛盾的心理,既要求立即解除痛苦,又不愿意接受操作带来的不适。如鼻腔大出血的患者渴求医护人员立即给予止血,又极不愿意配合鼻腔填塞,又如咽喉部异物患者迫切要求取出异物,又不能配合医生利用器械取异物。对于这类患者,护士应详细耐心地介绍检查处置的目的、配合技巧与注意事项,消除患者的顾虑和心理负担,
并通过熟练的专科操作技能帮助患者迅速完成诊疗,减轻痛苦。有的患者因恐惧拒绝接受治疗,此时护士应帮助患者了解相关治疗措施的目的、方法及延误治疗的后果,给予患者一定的心理支持,使其积极配合治疗。
2 门诊耳鼻喉科患者的心理护理要点
门诊患者共同的基本的心理特点是尽快顺利就医看病,得到满意的诊疗。分诊护士如何把握就诊患者的情绪反应,如伴有身心疾病的患者应按身心疾病的护理原则和目标进行有效的疏导和针对性的护理,营造良好的就医氛围,使广大的就医患者在心理上得到满足,精神上感到安慰。
2.1 创造良好的就诊环境,消除陌生和紧张感 保持环境的安静、舒适、整洁、阳光充足、空气清新、温湿度适宜,避免噪音,改变病房墙壁颜色、有一种亲切感。护士的语言要清晰精练、讲究艺术,服务态度要热情勤恳,使初诊者在心里对所在门诊有一个良好的评估。要做到耐心、热情,患者提出的任何问题,都不能表示反感或随意说“不知道”、“你怎么还不明白呀! ”等一类令患者不安的言语。
2.2 掌握好优先的原则 处理好轻、重、缓、急的就诊问题,优先安排急、危、重症患者就医治疗,这是基本原则。因此就必须注意候诊者的心理疏导,减少因等候时间的延长而引起的焦虑、烦躁情绪,争取候诊患者的理解与支持。护士一旦得到急诊患者的信息,应立即会同医生采取抢救措施。一般急重症患者,由于病情急,来势猛,缺乏心理准备而惊恐不安,不时发出呻吟和呼救,护士要沉着、冷静,凭借自己娴熟的操作技术,忙而不乱,使患者产生安全感,稳定情绪,消除恐惧心理,配合治疗。
2.3 对慢性病患者的心理护理 护理人员对慢性病患者应有同情心,责任感,真诚心和尊重感,这样护理人员就可以从交谈沟通中了解患者的身心健康情况,就可以有针对性地制定详细的治疗护理措施和计划,并帮助患者分析过去的治疗效果不佳的原因,找出解决的办法,使患者树立与慢性疾病做斗争的毅力和勇气,达到早日康复的目的。
2.4 对先天性畸形患者的心理护理 门诊护士应具有良好的医德和心理素质,体谅患者的心理感受,不窥视患者的缺陷以高度真诚的态度接待每一位患者。即使是一个眼神、一个手势、一个言语也许会引起患者的猜忌,使患者感到在耻笑他、在谈论他的缺陷从而在加重其心理负担。所以接待这类患者要讲究语言艺术和交流技巧。表情自然而热情,眼神要平和,不要注重患者的缺陷之处。给他一颗平常心,让他静心就诊,轻松治疗。
2.5 专科检查治疗的患者的心理护理 如纤维鼻咽喉镜检查、鼻腔填塞止血等专科特殊检查治疗方法。首先要向患者解释检查治疗目的、特点,以及检查方法及配合事项等。要用亲切、关心的语言对患者做耐心细致的说明和诱导,用浅显易懂的道理来消除恐惧和紧张心理,以增强患者接受检查治疗的信心和胆量,促使其积极主动地配合,提高检查治疗的成功率,减少并发症。
3 讨论
牙科患儿心理特点分析浅谈 篇7
1 对象
2008年6月-9月我科门诊就诊患儿, 随机选择2岁~9岁患儿100例。
2 分类[1]
共分3类。 (1) 不合作型:27例, 多为3岁以下儿童或对疼痛有极大恐惧的大龄儿童, 对疾病和治疗完全不理解, 有强烈的恐惧感, 表现为害怕、紧张、哭闹, 不张嘴甚至辱骂医务人员, 手舞足蹈。 (2) 合作型:33例, 多为4岁~8岁儿童, 能正确认识疾病, 积极治疗, 但对治疗的器械、方式有诸多疑问, 担心疼痛, 但很容易被说服。 (3) 基本合作型:40例多为4岁~6岁儿童, 介于前两者之间, 性格温和, 多因对医务人员及器械陌生而感到恐惧, 害怕疼痛, 经沟通后容易配合治疗。
3 治疗方法
(1) 第一类患儿:因其有强烈的恐惧感, 不易沟通, 遇有疼痛会拒绝治疗, 接诊后不必先忙于治疗, 可与患儿谈一些其感兴趣的话题, 让患儿熟悉环境、器械等, 答应患儿的一些要求等, 治疗时要快、轻, 若非必要, 不进行疼痛性操作。对躁动的患儿可用固定法以保证治疗的安全。 (2) 第二类患儿:这类患儿教育得法, 有一定的知识面, 好提问, 只要耐心回答其提出的问题, 即可取得患儿的信任, 他们通常可耐受一定的疼痛并继续合作。治疗时应态度和蔼, 动作轻柔, 治疗过程中应对其合作行为予以肯定。 (3) 第三类患儿:这类患儿较听话, 但沟通很重要, 治疗前应耐心地向患儿解释疾病的危害、治疗的重要性, 让其感觉一下治疗器械, 治疗中避免疼痛性操作, 首次治疗时间应尽量短, 以利顺利复诊, 治疗中可将治疗步骤作简单告知, 使其有心理准备, 减轻恐惧感, 治疗后应予以鼓励。
4 讨论
(1) 患儿心理是患儿能否合作就诊的关键问题, 良好的医患关系对治疗也有重要意义。通过对儿童心理的分类, 能让医生迅速掌握患儿心理状态, 采取相应的治疗方法, 顺利地进行诊治。 (2) 由于绝大多数儿童都有接种疫苗的经历, 注射时的疼痛刺激使患儿对医院、医生有反射性的恐惧感, 难以配合治疗。我们在初诊时应首先消除患儿的这种心理, 治疗中使其放松心情。 (3) 父母对独生子女的过度关爱也会影响患儿的就诊心理, 有时与陪同家长的沟通也难以避免。笔者认为, 对于非必要陪同的患儿尽量不予陪同, 使患儿减少逃避心理, 正确面对疾病。 (4) 无痛治疗在口腔治疗领域里意义深远。牙齿疼痛的性质不同于躯体其他部位的疼痛, 牙科治疗用高速涡轮手机也不同于其他科室治疗用器械, 这些都增强了患儿对牙齿治疗的恐惧感, 所以, 治疗手法要轻、快, 尽量做到无痛治疗, 以缓解患儿紧张情绪, 提高患儿的治疗信心。 (5) 有条件的医院, 针对儿童患者应开辟专用的儿童诊区, 环境布置要有童趣, 可配备儿童牙科治疗椅, 使患儿更易接受治疗。
参考文献
心理特点分析 篇8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将我院泌尿外科2014年6月至2015年5月收治的96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8例。其中,男54例,女42例;年龄58~82岁,平均(65.3±9.5)岁;疾病类型:32例为尿路结石,28例为尿路感染,21例为前列腺肥大,11例为性功能障碍,另有4例为其他疾病。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差异不明显,具有可比性。
1.2方法: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观察组则在分析泌尿外科护理及患者心理等特点的基础上,展开综合护理,具体操作如下。(1)临床泌尿外科的护理特点:感染为泌尿外科一项常见的并发症,其发生率也随着手术适应证的扩大、住院时间的延长等,而呈现出不断上升的趋势。针对这些特点,护理人员就应做好以下工作:其一,向患者提供足够的营养支持,提升其免疫水平,促进身体状况的改善。同时,护理人员还应做好各项术前准备工作,指导患者展开临床检查。其二,定期帮助患者翻身,以免形成血栓;注重会阴部的清洁,做好皮肤护理,叮嘱患者不可抓挠,以免发生感染。并严格根据无菌标准展开各项操作。其三,做好需要带管出院患者的宣教工作,嘱咐其做好个人卫生。(2)泌尿外科患者的心理特点:其一,随着社会老龄化发展,医院泌尿外科的患者主要为老年群体。对于此类患者而言,由于他们的身体素质比较差,因而手术耐性不强。此时,患者便会对临床治疗效果持怀疑态度,进而产生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此时,护理人员就应积极鼓励患者,向其讲解治疗成功的案例,给予心理安慰,使其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其二,泌尿外科的一些手术及护理操作会涉及到身体隐私部位,前列腺疾病患者与女性患者等难免会存在心理障碍。因此,护理人员应站在专业的角度,积极劝诫并开导患者,以正常的心态来看待各项操作,并引导患者摆正心态。
1.3观察指标:对两组患者的沟通、宣教、生活护理质量等方面的评分进行统计,每个项目满分为25分,得分越高则表明护理质量越高。同时,对患者的并发症的发生率进行统计。
1.4统计学处理:文中所有数据采用SPSS13.0软件分析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组间构成比采用χ2进行检验,组间差异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3]。
2结果
2.1两组患者护理效果比较:观察组的沟通、宣教、生活护理等方面的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注:*表示与对照组相比,P<0.05
2.2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住院期间,观察组中感染1例、压疮1例,并发症发生率为4.2%(2/48);对照组中感染2例、压疮3例、内瘘血肿2例,并发症发生率为14.6%(7/48),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结论
作为医院一项重要的外科部门,泌尿外科的患者以老年人为主多,患者通常合并有其他系统性疾病,因而容易产生感染等并发症[4]。此外,护理操作还会涉及到患者的隐私部位,给其身心带来了非常大的痛苦。因此,对泌尿外科患者展开综合护理意义重大[5]。
本研究以我院泌尿外科接收的96例患者展开探究,通过对泌尿外科特点及患者心理特点展开全面分析,并对观察组患者展开早期营养支持、体位、心理等综合优质护理,并站在子女的角度给予老年患者人性化护理,充分保护患者的隐私。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的沟通、宣教、生活护理等方面的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更低,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医院泌尿外科患者主要为老年群体,其通常会存在焦虑、抑郁、烦躁等不良心理。护理人员通过对其心理特点展开分析,采取综合护理措施,可加快患者康复,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摘要:目的 对泌尿外科的护理及患者心理的特点展开分析。方法 将我院泌尿外科接收的96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观察组接受综合护理,对两组护理效果进行统计。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沟通、宣教、生活护理等方面的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更低(P<0.05)。结论 医院泌尿外科患者主要为老年群体,其通常会存在焦虑、抑郁、烦躁等不良心理。护理人员通过对其心理特点展开分析,采取综合护理措施,可加快患者康复,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关键词:泌尿外科,临床护理特点,患者心理特点
参考文献
[1]吴娟娟.腔内泌尿外科手术病人的心理特点分析及护理[J].家庭护士,2011,6(8):25.
[2]唐淑芝.泌尿外科护理特点及病人心理特点分析[J].中外医疗,2012,31(12):153.
[3]弭娟娟.老年泌尿外科患者522例围术期护理分析[J].社区医学杂志,2013,11(18):76.
[4]王淑珍.泌尿外科护理特点及患者心理特点分析[J].临床合理用药,2013,6(11):96-97.
老年患者心理特点分析与对策 篇9
关键词:老年患者,心理特点,原因分析,护理对策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科学的进步, 通过计划、改善营养和食品供应, 改善环境卫生, 有效地治疗疾病等手段, 人口平均预期寿命延长, 人口老龄化进程加速, 老年患者日渐增多, 老年患者的心理状况已受到医学界的普遍关注和重视。为了使老年患者在接受治疗期间处于最佳身心状态, 我们对400例老年患者进行了观察, 现将老年患者的心理特点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抽取我院呼吸科老年住院患者400例, 其中男233例, 女167例, 年龄最大者93岁, 最小者60岁。
1.2 方法
在患者住院期间通过对他们的日常生活护理、治疗、健康教育等途径来了解患者的心理特点并实施相应的心理护理。
2 结果
400例老年住院患者出现的心理障碍, 可归纳为五种类型:孤独寂寞型136例, 占34%;忧虑恐惧型90例, 占22.5%;悲观失望型58例, 占14.5%;依赖型64例, 占16%;固执型52例, 占13%.临床上老年患者心理障碍的出现并不是单一的某种类型, 往往是几种类型同时并存或交替出现。
3 心理特点分析与护理对策
3.1 孤独寂寞型
老年患者由于患有慢性疾病及退行性病变, 生活常常不能完全自理, 有的子女不在身边, 有的丧偶独居, 部分患者其子女虽然在身边, 但由于工作繁忙对老人照顾不周等。种种原因使老年患者产生孤独、寂寞、悲观、失望等消极情绪, 有的甚至有轻生的想法[1]。住院后社会交往原本就不多的他们, 愈加觉得孤独, 加上医疗环境的不适应, 人际关系陌生, 更是失落感重, 孤独感深, 寂寞感强。患者希望亲属、朋友来探视, 希望医护人员有时间多探视病房, 能陪他们聊聊天。
护理:鼓励他们的亲人前来探望, 减少老人的孤独感和被遗弃感。不直呼其名, 改用“老大爷、老大娘”或根据姓名如姓张的患者就称他为张老等, 专心倾听老年患者的叙述, 与患者谈家常, 谈生活经历, 安慰、体贴患者, 以实际行动表达对老年患者的尊重。病情允许者鼓励患者进行适当的身体锻炼, 与其他患者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克服迟暮、孤独等心理障碍。
3.2 忧虑恐惧型
此类患者常因社会角色、家庭角色的改变, 经济收入的降低, 慢性病痛的折磨等导致心理障碍。有的老年患者预感来日不多, 留恋当今儿孙满堂、吃穿不愁的幸福晚年, 常常忧虑重重, 导致恐死心理, 表现为自怜、自弃、自咎、抑郁等。有的患者可表现为性情怪癖, 沉默寡言, 忧愁焦虑或闷闷不乐, 对周围事物反应迟钝, 不易合作。部分患者对自己患的什么病、病情严重程度心存疑虑, 怀疑医生的医疗技术水平和护士护理水平[2]。害怕医护人员态度不好, 看到生疏环境及医疗器械等, 都会产生恐惧感。
护理:细心观察以提高预见能力, 向患者介绍病区环境、陪护探视制度、主管医生及查房制度、卫生制度, 介绍病区护理人员, 使之消除紧张、恐惧心理, 尽快适应病区环境。在老人面前一举一动都要文雅庄重, 使他们有一种安全感和信任感, 针对患者提出的问题给予认真地解释, 当涉及到患者的诊断、治疗、病情和预后的问题时, 用科学、严谨、有理有据的语言, 使患者对自己的病情 (特殊情况除外) 有一个正确的认识, 指出焦虑不安产生的原因及不良影响[3]。安慰、体贴患者, 让患者保持乐观、豁达的良性情绪。
3.3 悲观失望型
老年人一旦身体不适或罹患疾病便会惴惴不安, 缺乏对健康的自信心, 害怕疾病不能治好, 产生濒死感觉。怕连累家庭, 担心给家庭带来经济负担。多数慢性病患者因为反复住院, 治疗效果欠佳, 随着病期的延长, 机体功能受损, 自理能力下降而出现悲观失望心理。
护理:采用鼓励、表扬的方法进行健康教育, 将教育心理学应用于老年患者的健康教育。帮助老年患者认识生老病死乃自然规律的同时, 帮助他们树立与疾病作斗争的信心, 锻炼其应对能力, 提高认识水平, 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使他们保持乐观愉快的情绪和良好的自然状态。
3.4 依赖型
老年患者生活不能自理或不能完全自理, 依赖家人和医护人员照顾, 希望得到别人的重视与亲近、同情和关怀, 希望能满足自己的心理需求。一些慢性病患者因习惯于患者角色, 可形成对医护人员及家人的长期依赖心理。
护理:让患者懂得有病时不能长期依赖于医生和护士的治疗和护理, 要靠自我保健, 向患者讲解活动的重要性, 鼓励患者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 减少不必要的帮助。给患者传授相关的康复训练方法, 培养其参与意识和自我保健意识。
3.5 固执型
老年患者随着年龄的增长, 脑细胞发生退行性变化, 大脑功能衰退, 容易坚持己见, 思想固执。当老人突然得病或病情发生变化时就容易出现情绪紧张, 急于求成的心理, 希望药到病除, 一针见效。对医护人员的诊疗要求过高, 遇事缺乏耐心, 表现出态度生硬、粗暴。
护理:固执型患者较难接受新鲜事物, 沟通起来比较困难, 交流时要有耐心、细心, 还要有良好的沟通交流能力。及时发现患者的情绪变化并予相应解释, 使患者面对现实。在不影响治疗的同时, 尽量满足他们的要求, 如一时办不到, 应做到耐心细致的解释工作, 使患者保持心理平衡, 消除不良情绪, 配合医护工作。
根据老年住院患者的心理特点, 有的放矢施行心理护理, 有效地帮助老年患者消除思想负担, 消除孤独、寂寞、悲观、失望等消极情绪, 保持良好、稳定的心态, 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积极配合医护人员的治疗和护理, 促进疾病早日康复, 提高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段金华.老年病人的心理需求和护理[J].中华临床医学卫生杂志, 2006, 4 (3) :65.
[2]王香云, 卢言红, 李昌雨.谈老年病人的心理护理[J].健康大视野:医学分册, 2007, 15 (7) :114-115.
妇科患者心理特点分析与护理对策 篇10
1 妇科患者心理特点
1.1 羞愧
妇科检查是妇科患者入院后一般难以回避的检查项目, 有相当多的患者会感到羞愧, 尤其是遇上男医生检查, 会感到窘迫、羞涩、紧张不安。一些从偏远农村来的患者, 或者是上了年纪的患者更会手足无措、进退两难。若不检查怕影响疾病诊治, 接受检查又实在太难堪, 非常希望能换个女医生来检查, 这样心里会放松一些, 也有利于配合检查。
1.2 担心
许多妇科疾病一般都要行手术才能治愈, 比如子宫肌瘤、卵巢囊肿等, 手术会摘除部分内生殖器官, 如子宫、卵巢等。患者会担心自己术后丧失生育能力, 特别是未婚或者无子女的患者, 心理负担更重, 情绪忧郁;有些会担心自己不再是女人, 丧失了女性特征, 发生性生活障碍, 以至影响夫妻感情和家庭幸福, 从而产生自我形象紊乱的问题。另外, 有些患者会担心切除子宫或卵巢以后, 会遭到别人的嘲笑和讽刺。
1.3 害怕
害怕这一心理反应可能对某些胆小的患者会一直贯穿到出院前的整个过程。第1次住院会害怕, 对手术害怕, 害怕手术以后身体会大不如前, 从而影响了生活质量, 影响工作学习。对术前一些准备项目, 比如灌肠、导尿很害怕, 以为会很痛。健康人患病以后会出现这一常见的心理反应, 妇科患者具有女性柔弱胆小的心理特点, 这一心理反应尤为强烈。
1.4 无所谓
随着性生活越来越开放, 患宫外孕、未婚做无痛人流的患者越来越多, 年龄越趋年轻化。这类患者具有年轻人激情开放的特点, 对疾病的后遗症考虑甚少, 尤其现在都做无痛人流, 手术中不会感到很痛苦, 这些患者出院以后避孕措施不当, 一年中做几次人流都无所谓, 对以后的生育影响完全无所认识和担心。
2 心理护理对策
2.1 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
心理护理是以良好的医患关系为桥梁, 应用心理学的方法, 通过医务人员的语言、表情、姿势、态度和行为来实施的, 帮助患者了解疾病原因和有关因素, 影响或改变患者的感受、认识、情绪与行为, 改善其心理状态使患者处于接受治疗的最佳状态。新入院的患者对护士第一印象尤为重要, 从接待新患者一直到患者出院的整个过程, 护士都要热情耐心对待患者, 急患者所急, 想患者所想, 为患者排忧解难, 要做好患者的生活服务, 满足其生理和精神方面的需求, 使患者在舒适的环境中康复。要以高度负责的精神, 良好的心理品质, 多方面了解和熟悉患者, 这样患者易对医护人员产生信任感, 有利于医患沟通。妇科护士与患者同为女性, 谈到疾病、家庭或情感等问题时更容易相互理解, 便于患者倾吐心声, 使护士容易发现其心理问题从而作出相应的护理。
2.2 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识
患者智力发育正常, 但缺乏医学知识, 对自己的病情一知半解, 或者道听途说一些不正确的内容, 产生了误想, 丧失了治疗信心, 情绪低落、忧郁。护士通过小讲课等方式向患者介绍疾病的病因、症状、预后等相关知识, 介绍以往手术成功范例, 做好围手术期知识的宣教, 从而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知, 建立治愈信心。
2.3 讲究心理护理的情景性
情景性是指患者在各种不同的环境中会产生各种相应的心理活动, 即患者的心理活动伴随环境变化而变, 而心理护理也随着情景的变化而有所不同, 它是一个应变的过程[1]。比如患者在行妇科检查时, 应亲切地和患者交谈, 提一些病员必须和容易回答的问题, 以分散病员的注意力, 在不知不觉中让病员放松, 使检查得以顺利进行。
2.4 注重个体性护理
心理护理的个体性在于它必须根据患者的特点, 包括针对每个患者的需要特点 (物质的与精神的) 给予适当的帮助, 而不可对每个患者都用固定的模式[2]。患不同疾病的患者由不同的心理活动, 护士要善于观察和发现患者的心理变化和心理问题, 通过交流来解决其疑问, 帮助建立一个稳定的心理环境, 有利于配合检查与治疗。比如一些年龄大的从农村来的患者非常忌讳手术切除子宫或卵巢, 以为会变成男人, 遭到别人嫌弃, 其实这类患者存在知识缺乏的问题, 要向其讲解有关知识, 消除思想误区, 放下思想包袱, 稳定情绪。
2.5 利用社会支持
心理护理不可忽视社会环境对患者造成的影响, 利用其家属、好友、单位同事对患者的关心帮助, 使患者尽快适应医院这一新环境, 另外还可利用同室病友的现身说法, 对疾病有更深的认识, 对治疗效果有直观的了解, 从而也有助于对医护人员产生信任感。在妇科有许多年龄较小的未婚者来做无痛人流, 追问病史曾经有多次人流史。针对这类患者, 除了医护人员讲解说明手术产生的不良后果外, 要利用其社会关系加以劝告, 引起其重视, 注意自己的身体健康。
3 小结
心理特点分析 篇11
关键词:九年级;心理特点分析;解决对策
九年级的学生正值花季,他们身上少了七年级学生的幼稚,八年级学生的顽皮,多了一份对未来世界的期望和憧憬。但随着中考的日益临近,他们的思想、心理、行为等都出现了一定的多变性、复杂性和特殊性。这种不稳定的心理状况将直接影响到学生中考的正常发挥,决定着学生今后的人生道路,也牵动着众多家长的心。对九年级学生心理特点的分析和把握,可以有助于我们采取科学手段调整和消除学生的不良情绪和焦躁心理,给学生创造一个相对宁静舒适的考前心理环境。同时对提高毕业班教育教学质量也有一定促进作用。
一、关于九年级学生思想特点的分析
随着年龄的增长以及对周围事物的不断认识和课本知识的学习,他们的思维能力空前提高。对于周围的一切不仅仅停留在认识的水平,而且带有个人的理解和思维。但由于客观条件和他们自身知识水平和思维能力的限制,他们对事物的认识和判断及问题的处理,包括人际关系的处理,又有很大的局限性和片面性,因此导致他们的理想和现实有一定的差距,从而使他们的理想压力空前增大。他们对于自己急于肯定,急于得到他人肯定,但有时又充满着疑惑和不自信。这就使得他们的情绪容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干扰,表现出多变性和不稳定性。
二、关于九年级学生学习问题引起的心理浮躁、激动、不安和放弃现象的分析
随着中考的迫近,学生的学习压力日益增大,心理的负荷也不断加大。因此学生的表现自然分成以下几种类型:
1.自信型:这部分学生思想上有明确的目标和远大理想,学习兴趣浓厚,基础知识扎实,学习方法得当,学习策略和技巧成熟。各科发展平衡,平时成绩优秀,并且经常获得老师和家长的赞扬。
2.迷茫型:这部分学生在班级中人数较多,他们在思想上也渴望着升入高中。但由于平时不注重学习技巧和方法,或基础知识不是很扎实,平时成绩波动较大,不是很稳定,从而导致他们的思想起伏也较大。
3.自暴自弃型:这一部分学生也是班主任最头疼的一个群体。他们平时对学习就无多大兴趣,多门课程都经常亮红灯。平时总抱着得过且过的思想。
上述各种因素并非独立存在,他们互相制约,对学生的身心健康产生着一定影响。对学生中考的稳定发挥也存在一定影响。作为班主任,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除了对学生进行授业、解惑,我们更应注重学生思想和心理问题,尤其在面临毕业,学生思想更为复杂多变,心理问题突出之时,更应注重对学生心理特点的分析,并积极寻找探索有效对策来疏导学生心理,维护学生心理健康。具体做法我认为有以下几点对策:
一、稳定学生情绪,培养学生信心
面对学生出现的各种问题,教师要学会用科学方法疏导学生心理,给学生不断减压,调整好学生心态。最佳的方法就是经常找学生谈心,走进学生心灵,让学生有一个诉说自己内心苦恼的对象。通过不断的有针对性的谈话,就如同给学生对症下药,能起到“强心”、“镇定”的作用。同时,自信是学生迎考必不可少的精神动力,是学生取得成功的保证。教师要通过召开主题班会,不断开展一些竞赛活动来提高学生竞争意识,树立自信心。
二、在班级中营造“平常”的氛围
平常心态是正常发挥自身水平的重要保证。一方面,班主任和任课教师不要把中考渲染得太神秘,制造过度紧张的空气。要经常向学生分析“平时似考试,考试似平时”的辩证关系,把学生从对中考的过度神秘中引出来。另一方面,要引导学生以平常心态对待中考,“每逢大事有静气”“心贵处于平常”,要用平常心态去从容备考。
三、加强与家长沟通,指导家长做好学生心理疏导工作
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相辅相成,教师和家长经常性的沟通,是及时发现学生心理问题的必要条件,是深入分析学生心理的必要条件,是全面解决学生心理问题的必要条件,也是为学生营造各种良好学习氛围的必要条件。尤其面对中考压力,家长只注重学生学习,往往忽略了学生思想和心理问题,这时,班主任与家长的沟通就尤为重要,不但要让家长明白学生心理问题的重要性,更要切合实际地指导家长有效与孩子沟通,关心孩子心理。从学校到家长,都让孩子感到理解万岁,让学生有一个真正的轻松心态。
传染病患者的心理特点及分析 篇12
1 恐惧心理
由于患者对所患传染病认识不足, 听到“传染”二字就表现出惊慌, 害怕传染给家人, 怕患了传染病而影响工作、学习、家庭生活等而忧心忡忡。对于这种患者, 医护人员应耐心, 细致地做好有关传染病知识的宣传工作, 使患者对患传染病有所了解, 如何消毒隔离, 保护家人健康, 以便消除恐惧心理。
2 孤独心理
传染病有隔离期, 在隔离期禁止探视, 加之亲人, 朋友谈到传染病都避而远之, 以及患者对医院环境的陌生, 使患者处于孤独无助的状态, 增加了患者的心理负担。对于这种病, 我们应多与患者交谈, 了解患者目前需要解决的问题, 帮助患者熟悉周围的环境, 尽快适应隔离期间的管理。
3 悲观心理
慢性传染病患者由于几经治疗, 效果不佳, 患者失去治疗的信心而悲观失望, 有些患者认为自己患病给家庭造成经济负担, 影响家人的工作、学习而悲观厌世, 对这种患者我们应主动与之沟通, 取得患者的信赖, 同时也应争取患者家属的合作, 共同创造一个乐观向上的良好环境气氛。
4 求知、求治心理
有些患者想知道自己如何患的传染病, 怀疑诊断是否正确, 能否治愈, 需要多长时间, 即已得传染病应如何治疗, 哪位医生最好等有关问题。对这些患者们应给与耐心解释, 正确的回答, 对于治疗时间应根据不同疾病, 不同分期, 不同隔离期采取不同的隔离治疗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