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生物试题特点分析

2024-07-19

高考生物试题特点分析(精选10篇)

高考生物试题特点分析 篇1

2009年福建省迎来了实施新课程改革后的第一次高考, 同时也是该省高考理综首次实行自主命题的高考。省高考理综生物试题突出能力考查, 凸显新课程理念, 较好地实现了新旧高考的平稳过渡。审视这份试卷, 给人的总体感觉是“稳中求变”、“稳中求新”、“稳中求进”, 认真分析总结这份新课程高考试卷, 对于搞好2010年高三生物教学和复习迎考是很有裨益的。

一、2009年高考理综 (福建卷) 生物试题特点及不足

特点主要体现在如下五个方面:

1. 试题知识点分布及能力要求。

试卷必做题覆盖了《2009年高考福建省理科综合考试说明》 (以下简称考试说明) 中规定的17个必考知识内容中的15个, 5个选考知识内容中的3个, 共24个考点, 33个知识点。并且各部分内容所占比例合理, 重点突出。现把每个试题考查的知识点、所属章节和能力要求归纳如下表:

2. 试题体现了新课程的基本理念和高考命题的基本思想。

试题导向性正确, 内容紧扣《课程标准》、《考试大纲》和《考试说明》, 不超纲、无偏题、怪题, 凸显新课程的基本理念, 有利于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的贯彻落实, 有利于高校选拔新生, 有利于中学生物学素质教育的实施, 有利于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试卷结构合理、规范, 试题设计新颖、科学, 试卷有较高的信度、效度, 有必要的区分度和适当的难度, 在2008年的基础上保持了较好的稳定性和连续性。符合《考试大纲》和《考试说明》的要求, 较好地体现了“能力测试主导, 考查学生对所学相关课程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一高考命题的指导思想。

3. 试题重视“双基”考查, 突出主干知识, 兼顾知识覆盖面, 彰显素质教育。

从上表可知, 试题的突出特点是:重视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考查, 突出主干知识, 考查的重点主要集中在《考试说明》的“知识内容”表Ⅱ中, 这些知识都是高中阶段学习的重点内容和与将来继续学习、生活实践有密切联系的内容, 注重回归基础、回归课本, 命题来源于教材, 但不拘泥于教材。主要考查了生物的新陈代谢、生命活动调节、遗传和变异等主干知识, 同时还兼顾了知识的覆盖面, 考查了组成细胞的分子、人体内环境与稳态、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生物多样性、细胞的增殖和分化、基因工程、细胞工程等知识。试卷科学分配了必修模块和选修模块所占分值, 按相应知识点统计, 单纯来源于必修模块考点分数值70分, 占87.5%, 其中必修1共24分, 占30%, 必修2共22.5分, 占28.1%, 必修3共23.5分占29.4%。单纯来源于选修3考点分数值10分占12.5%。上述分数比例符合《课程标准》要求的课时比例, 符合《考试说明》要求和福建省高中生物学教学实际, 体现了根据本省具体情况的自主命题特点, 有利于选修本教学的开展, 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

4. 试题以考生为主体, 体现了对考生的人文关怀。

新课程改革强调面向全体学生、以学生为主体, 命题设置的情景要能让学生感到亲近、容易接受, 题目要友善, 题干陈述不为难学生, 要清晰流畅。试题很好地体现了这一理念, 学生看题后普遍感到轻松、愉悦, 学生考后反映试题“平和”、“质朴”, 不陌生, 有些试题甚至可从书本上直接找到答案, 例如, 选择题第1、2、3、4题, 非选择题第26题第Ⅱ小题、第32题第 (3) 小题等。此外, 2009年试题还摒弃了前几年答案冗长, 学生难以下笔书写的论述题模式, 而将非选择题的很多设问改为学生熟悉的填空题模式, 延续了2008年高考全国卷Ⅰ的特点。这和前几年的生物学试卷形成了鲜明的反差, 充分体现了对学生的人文关怀, 有利于减缓考生的心理压力, 有利于考生真实水平的最大发挥, 这是福建省高考生物试卷的最大亮点。

5. 试题设计情境新颖, 立意独特, 注重能力考查, 体现了高考的选拔功能。

《考试说明》明确指出, 命题要体现“关注学科知识在生产、生活、科技中的应用”、“关注考生的生活经验”等内容。2009年试题很好地体现了这一原则, 试题取材考究、情景新颖、立意独特, 许多情景源于生活、生产、科技发展实际, 体现了新课改的时代性, 有效地解决了新课标下教材多样性与高考统一性的矛盾, 这是福建省2009年高考生物试题的又一亮点。例如, 试题涉及人体体温调节、甲型H1N1流感病毒、转基因抗病香蕉的培育等与考生生活或生产实际相联的内容。

以“能力测试为主导”是近几年高考试卷的突出特点, 这在2009年高考理综 (福建卷) 生物试题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试题给人的总体感觉是:题目看似不难, 看似熟悉, 但仔细分析发现, 要正确作答, 需要认真斟酌思考, 需要综合所学知识和方法, 需要较强的获取信息、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欲获得理想的成绩, 仅靠死记硬背和题海战术是行不通的, 需要考生对所学内容融会贯通和具有较好的分析问题的能力。例如, 选择题第2、3、4题, 重点考查了学生的理解能力, 要求考生具备扎实的基础知识, 要有“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 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 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的能力;又如, 选择题第5题虽是一个新情境题目, 但作答信息都蕴藏在题目的文字和图中, 要求学生沉着冷静, 细致读题、读图, 找出“去顶胚芽鞘”、“含有不同浓度生长素琼脂块”、“弯曲角度”等关键词 (句) , 还需从坐标图中获取“横坐标表示生长素浓度大小、纵坐标表示弯曲角度”等信息进行综合分析、比较, 做出正确判断, 考查了考生“能用文字、图表以及数学方式等多种表达形式准确地描述生物学方面的能力”;又如选择题第1题, 学生仅靠“背实验”的方法是不够的, 必须亲身体验《考试说明》中“生物知识内容”表所列的生物实验, 包括理解实验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 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 才能正确作答;第26—Ⅰ题侧重考查考生“设计对照实验”的能力, 学生要正确作答, 必须掌握好控制单一变量的方法, 能对一些简单的实验方案做出恰当的评价和修订, 考查了“实验与探究能力”。再如第32题以转基因抗病香蕉的培育为背景, 要求学生具有较强的获取信息的能力, 考生必须从题干的文字和图示中提取有用信息, 再运用所学的知识进行分析、比较, 做出正确判断, 考查了“获取信息的能力”。第27题第 (3) 、 (4) 题考查三对相对性状的植物杂交实验, 难度高于课本, 题目要求考生用遗传图解阐述, 考查考生思维的严密性、推理的逻辑性、书写的规范性, 以及运用遗传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此外, 整套生物试卷答案简洁, 共100个字左右, 有利于阅卷过程中客观地评判和公平合理地给分, 保证高考的公平性和严肃性, 体现了高考的选拔功能。

试卷不足之处在于:

对于2009年高考理综 (福建卷) 生物试题, 尽管师生们普遍反映良好, 较好地体现了新课程的理念, 符合《课程标准》、《考试大纲》和《考试说明》的要求, 但也出现了一些美中不足之处:第一, 四大能力考查不平衡, 考查“理解能力”的试题过多, 考查“综合运用能力”的试题不足, 仅第27题的第 (3) 、 (4) 小题有所体现。第二, 个别试题考查的知识点单一、重复。如选择题第2题的4个选项只落在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生物多样性两个知识点上, 使试卷有限的覆盖面变得更小。

二、教学建议

2009年高考已经过去, 我们对其中的生物高考试题做一个认真细致的分析, 追寻高考命题轨迹、捕捉高考命题规律、洞察高考命题信息, 以便有效地指导今后的教学和复习备考。

1. 更新教育观念, 增强课改信心。

综观2009年各省 (市、区) 新课程高考试卷可以看出, 试题明显加强了对能力的考查, 加大对考生科学素养的考查力度, 作为试题载体的学科知识受教材束缚的力度在减弱, 充分体现了新课标下“用教材而不是教教材”的理念。这就要求我们在平时的教学中不应过分依赖教材, 而应准确把握课程标准, 将新课改的理念贯穿于整个高中教学之中, 做到教学目标从单纯的知识目标向掌握知识的过程与方法方向转化, 不但要让学生掌握知识, 更要让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教学方法和学习方法要从单一的传授型、被动接受型向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转变, 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让课改者受益”在今年的新课程高考试卷中得到很好的体现, 增强课改者的信心。

2.“辞旧迎新, 推陈出新”, 认真研究新高考。

可以预期, 2010年的高考命题既会保持新高考的连续和稳定, 还会进一步体现新课程理念, 实现“考改合一”的目标。教师一定要认真解读、研究《课程标准》、新课标《考试大纲》、《考试说明》, 领悟命题指导思想, 理解高考对学生的能力要求, 明确考试范围和内容, 熟悉考试形式、试卷结构、题型、分值及三科组卷原则。教师还要认真研究16个已进入新课改的省 (市、区) 高考试卷, 明确题型和组卷原则, 把握试题特点, 体验试卷难度, 发挥新高考样卷的引领、示范作用, 正确指导学生进行复习。

3. 夯实基础, 培养能力。

近几年的高考理综试卷的总体特点是:以知识和技能为载体, 注重考查生物学主干知识, 坚持以能力测试为主导。这就要求我们应紧紧围绕《课程标准》、新课标《考试大纲》、《考试说明》, 踏踏实实地抓好基本概念、原理、规律、技能和方法的教学。教学中要通过揭示生物学基本概念、原理、规律和生理过程的内涵、外延, 让学生“知其然, 知其所以然”, 举一反三、知一会十, 注重培养学生的知识整合能力, 归纳综合教材的知识结构体系, 构建完善的知识网络结构;总结教材中的生物学思想和研究方法;弄清曲线图、结构图、示意图、模式图、过程图、概念图、表格等所蕴含的生物学信息, 学会图文转换, 培养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要以知识为载体, 练习为主线, 着力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实验与探究能力、获取信息的能力、综合运用能力;在讲解试题时, 教师应明确此题是考查哪个知识点的, 是考查什么能力, 只有这样才能应对“以能力测试为主导”的新高考。

4. 加强实验教学, 提高学生的实验与探究能力。

2009年高考理综 (福建卷) 生物试题涉及的实验题虽然不多, 但分值较大, 合计21分。从2009年各省 (市、区) 的新课程生物高考题来看, 探究性实验题居多。因此, 我们在教学中, 新课标规定的实验一定要开足、开齐, 要让学生动手做每一个实验。让学生独立完成《考试说明》中“生物知识内容表”所列的生物实验, 理解实验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 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 综合运用实验所涉及的方法和技能, 学会对一些简单的实验方案做出恰当的评价和修订。通过实验的开设, 提高学生的实验与探究能力。

5. 要注重培养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考试说明》中明确要求:理科综合能力测试要重视理论联系实际, 关注科学技术、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这就要求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要善于理论联系实际, 如讲到光合作用时, 可让学生思考通过哪些具体措施提高农作物产量;讲到细胞呼吸时, 要联系家庭或工业酿酒、制作酸奶、果蔬贮存等问题。生物学是研究生命的科学, 是一门实验科学, 其理论知识和实践结合点非常多, 教师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总之, 作为新课程实施后的第一次高考, 2009年高考理综 (福建卷) 生物试题充分体现了“稳定、基础、新颖、能力”的特点, 实现了在平稳中的新突破, 有效检验了新课改的成果, 对今后进一步深化新课程改革, 以及新课标的全面贯彻落实指明了方向。

高考生物试题特点分析 篇2

2018年高考物理命题贯彻落实深化考试内容改革的要求,把推进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成才和综合素质提高作为命题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以“一核四层四翼”的高考评价体系为依托,严格遵循考试大纲,聚焦学科主干内容,突出基础性、综合性、应用性和创新性,加强对学生逻辑推理、信息加工、模型建构等关键能力的考查,进一步提升命题质量,彰显素质教育的鲜明导向,引导学生能力培养和综合素质的提升,助推发展素质教育。

一、遵循考试大纲,聚焦主干内容

考试大纲是高考命题的依据,是高考科学化、规范化的指导性文件。2018年高考物理命题严格依据考试大纲,聚焦高中物理学科主干内容和要求,以主干的、学生终身发展和继续学习必须掌握的知识为基础设计试题,避免超纲、过难过繁的内容。试卷必考部分主要涵盖力学和电磁学两部分内容,以匀变速直线运动、牛顿运动定律、万有引力定律、机械能守恒定律、动量守恒定律、静电场、电路、磁场和电磁感应等重要内容为主线,选考部分主要考查气体实验定律、热力学第一定律、光的反射和折射、机械振动与机械波等主要内容。各套试卷中考试内容比例和分数权重,高中物理主干内容都是重点。各套试卷中较难的试题所考查的内容都是主干内容,引导教学遵循教育规律,注重基础知识和主干内容,回归课堂教材,避免超纲学、超量学。

二、凸显学科特点,强化关键能力

物理学科考试大纲规定了高考物理考查的五种能力目标:理解能力、推理能力、分析综合能力、实验能力和应用数学处理物理问题的能力。结合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对多样化高素质人才的要求和物理学科的特点,高考物理着重考查学生逻辑推理、信息加工、模型建构等关键能力,引导学生培育支撑终身发展、适应时代要求的能力和综合素质。比如,全国II卷第16题利用我国自主建造的世界最大口径射电望远镜所发现的毫秒脉冲星作为背景,考查学生对万有引力、匀速圆周运动等规律的理解和应用。在分析问题的过程中,学生需要根据题给情境利用所学知识建立相应的物理模型,考查学生的模型建构能力。全国III卷第19题利用竖直矿井中装矿石的矿车在两次提升过程的速度-时间图线,考查学生从图像中提取信息、加工信息并结合物理规律作出推理判断的能力。全国I卷第18题考查动能定理、机械能等力学的基本规律,对考生的逻辑推理能力要求较高。

三、突出基础性,引导学生夯实基础

高考物理注重对基本物理概念、基本物理规律、基本实验技能的考查,突出考试内容的基础性。各套试卷中增加定性理解的试题,适当减少复杂的运算,引导学生加强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理解和掌握。试题要求学生从物质观念、运动与相互作用观念、能量观念等整体的视角来思考问题,能清晰、系统地理解物理概念和规律,能正确地解决问题,促进学生物理观念的形成与发展。比如,全国II卷第14题引导学生从能量的观念来解决问题,全国I卷第15题要求考生对物体的运动、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的观念有深入的理解。同时,今年高考物理加大源于教材试题的数量和分值比例,引导教学回归教材中的基础内容,夯实学生学习的基础。比如,全国I卷第16题考查库仑定律,全国II卷第17题考查光电效应,全国III卷第14题考查第一个人工放射性核素,第24题考查质谱仪的基本原理等,这些情境都来源于教材或学生熟悉的情境,都是基本的、典型的问题,但情境不拘泥于教材,在设问方式上进行创新,引导教学重视学生物理观念的形成,打牢问题解决的基础。

四、增强应用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今年高考物理注重将物理学的基本概念、规律与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科学技术进步、生产生活实际紧密联系起来,通过设置真实的问题情境,考查学生灵活运用物理知识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比如,全国I卷第20题以人类第一次直接探测到来自双中子星合并的引力波为素材,要求学生利用高中所学物理知识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全国II卷第15题贴近生活,要求考生估算鸡蛋坠落对地面产生的冲击力。

五、增强开放性和探究性,考查学生的创新意识

高考生物试题特点分析 篇3

政治学科课程标准强调要“把对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评价放在突出位置”。因此,体现党和国家意志、充分反映时代特征和课标要求的文科综合高考,必然要把时事政治作为重要的考查内容。2009年高考文科综合考试大纲明确规定,把“年度间国内外重大时事(上年度4月至考试当年3月)”、“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在现阶段的基本路线和重大方针政策”作为高考政治的考试内容之一。综观近三年的高考文科综合卷,可以看出试卷中直接或间接考查时事政治的试题占卷面分值的50%以上,试卷带有浓郁的时代气息,具有强烈的现实性和时代感。预计2009年高考文科综合试卷,仍将继续重视对时事政治的考查。

二、时政试题的命题特点与规律

1.从试题的立意看,试题坚持时政与政治理论的有机结合。依据高考文科综合考试大纲,对近几年的文科综合试卷进行仔细研究就会发现,时政热点问题始终是高考文综命题的触发点和兴奋点。热点问题往往被作为试题的背景材料,使试题贴近社会现实、贴近学生生活,时代气息浓郁。可见,时政热点在命题中只是一个载体,其用意在于通过对特定热点问题的设计。引领考生对现实问题进行理性思考,正确理解国家政策,考查考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阐释问题的能力,引导考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从而使文科综合高考试题具有较强的时代性和思想导向性。

如2008年高考文综山东卷第20~21题以北京奥运会为背景材料,考查考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社会热点问题的能力。特别值得强调的是,2008年高考文综山东卷的第15、17、28题,2008年高考文综宁夏卷的第14、15、18、38、39题,都是通过关注民生、社会公平、可持续发展、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等重大热点,围绕“贯彻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一重大主题来命题的,考查考生对科学发展观的理解和认识。可见,试题常以重大社会热点问题为命题素材,考查考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实现了考纲的考点、教材的重点与社会热点的有机统一。

2.从命题的切入点看,社会重大热点、党和国家工作重点与学科考点知识这三者的交叉点是高考文科综合命题的兴奋点,时政热点问题始终在文科综合卷命题的视野之中。受新课程理念的影响,特别是受“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为主导的三维课程目标的影响,文科综合卷充分渗透了社会主义价值观与时代精神。近几年的高考文科综合试题命题坚持正确的价值导向,在思想性以及价值取向上,注重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引导,体现积极健康的价值导向;注意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与方法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使考生的思想觉悟和道德修养在解题的过程中得到提高。如2008年商考文综山东卷第28题就是引导考生树立创新意识、环保意识和民主意识的试题。

3.从命题的反映方式看。一般采取三种方式反映重大时政热点问题。

(1)直接考查考生对时政热点问题的识记。即直接考查考生对近一年发生的重大时政主要内容的记忆,对中国共产党、中国政府在现阶段的基本路线、重大方针政策内容的记忆。如对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等的考查有可能会采取这一方式。

(2)时政热点仅仅是考查学科知识的外壳。高考文科综合试题的设计者,近几年在创设题目意境时,时政热点只被作为外壳,实质是考查考生重组、整合知识的能力。

(3)突出社会热点与书本知识的有机融合或结合。近几年的高考政治试题多以人们比较关心的社会热点问题为命题的背景材料或切入点,考查考生对所学学科知识和时政热点知识的理解程度,以及根据题意对材料进行整理、对知识进行重组与运用的综合能力。

三、时政试题的类型

1.从题型上分,高考政治试题不外乎三种类型,即填空题、选择题、非选择题。

2.从考查时政热点的范围上分,可分为反映国内重大时政热点的国内类、反映世界时政热点的国际类、反映地方时政热点的区域类三种类型。

3.从考查时政热点的内容上分,可分为经济类、政治类、文化类、科技类等。

4.从考查时政热点的方式上分,可分为直接反映时政热点的识记类、形式上反映时政热点的“影子”类、间接反映时政热点的融合类等。

四、时政试题的解题方法

1.对于直接反映时政热点的识记类试题,考生最好依据自己记忆掌握的热点问题的主要内容或重要时政理论,弄清题目考查的是重大时政热点问题发生的时间、地点,还是主要内容及意义,或是党和政府现阶段路线方针政策的主要内容。

2.对于形式上反映时政热点的“影子”类试题:首先要围绕设问,正确审题;然后回归基础,找准知识间的联系,形成整合知识的能力。

3.对于间接反映时政热点的融合类试题:一要审读材料,提取关键词句,把握答题方向,找准材料与教材的结合点,也就是说要知道需要用教材的哪一个或哪些知识点解决问题,如何做到观点与材料相结合;二要把热点的重要观点作为答题素材,努力达到教材语言、时政语言、材料语言三者的有机统一。

五、考生解答时政试题的失误原因及复习建议

考生解答时政试题出现失误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三点:

一是考生对重要时政知识掌握不牢。如考生可能因记不清楚中共中央决定在全党分批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时间、科学发展观的深刻内涵和基本要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当前我国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内容、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几周年等,导致试题选错或答错。

二是考生因学科基础知识薄弱而缺乏对时政背景材料的分析能力,致使答题脱离热点材料。如考生可能因为对财政的作用、政府的职能、矛盾分析法等知识理解肤浅,所以难以做到从多角度、多层次对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投资4万亿元促进经济增长这些热点问题进行分析。

三是考生不会提取时政热点材料的有效信息。尤其是对于间接反映热点的综合类时政试题,考生筛选材料中有效信息的能力弱,导致组织的答案无法达到教材语言、时政语言、材料语言的有机统一。

鉴于以上原因,笔者建议考生在平时的复习中,要做到以下几点:

首先,考生要学会对重要时政热点归类复习,精选时政热点,打造时政专题,对于新观点、新提法要准确记忆、正确理解。

其次,考生要加强有效训练,提高审题与答题能力。一般可采取两种方法训练:一是以知识带热点,即用所学的知识分析热点;二是以专题热点带知识。即知道某热点应该用哪些知识去分析。

高考生物试题特点分析 篇4

高考化学计算型试题常用选择、填空、简答、全过程计算等基本题型, 分析近几年的高考计算题可以发现以下命题特点.

一、物质的多元性

题目涉及到物质的多组分, 造成研究对象头绪多、关系杂.准确掌握物质间的相互反应关系及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的知识是解题的基础.解题基本策略为:理清物质关系, 设元列式求解.

例1 将70 g Na2O和Na2O2的混合物全部溶于98 g 水中, 充分反应后, 所得溶液中NaOH的质量分数为50%.试求混合物中Na2O和Na2O2各多少克?

解析:由H2O+Na2O=2NaOH

2H2O+2Na2O2=4NaOH+O2↑

设Na2O和Na2O2的质量分别为 xy, 则

{x+y=70g80x62+80y7870g+98g-16y78×100%=50%

解得{x=31gy=39g

答案:Na2O:31 g, Na2O2:39 g.

二、条件的隐含性

命题者有意将一些条件隐含起来, 增大了思维容量和试题难度.解题时要细琢题意, 化隐为现, 善于运用题外条件化远为近.

例2 设想有一带极薄隔板的容器, 在标准状况下向该容器的一侧充满NO和NO2, 向另一侧充满O2, 然后将该容器倒置于水中, 撤出隔板, 气体全部溶解.假设产物不扩散, 则容器内所得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 (c) 之大小范围为 ( )

(A) 0<c<1/22.4

(B) 1/39.2<c<1/22.4

(C) 1/28<c<1/22.4

(D) 1/39.2<c<1/28

解析:NO、NO2、O2和H2O可发生以下反应:

① 4NO2+O2+2H2O=4HNO3

② 4NO+3O2+2H2O=4HNO3

现忽略隔板的体积, 令容器的容积为VL, 假设该容器内只有NO2和O2, 则依题意和反应①知所得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c (ΗΝΟ3) =4V/522.4V=128

又假设该容器内只有NO和O2, 则依题意和反应②知所得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c (ΗΝΟ3) =4V/722.4V=139.2

综上可知, 所得溶液的浓度 (c) 的大小范围为1/39.2<c<1/28.

答案: (D) .

三、思维方法的多维性

思维能力是高考要求的四种能力的核心, 对思维能力多角度的考查是命题者刻意追求的.多年来的高考化学“压轴题”都表现了对思维方法和技巧越来越高的要求.

例3 黄铁矿主要成分是FeS2.某硫酸厂在进行黄铁矿成分测定时, 取0.1000 g 样品在空气中充分灼烧, 将生成的SO2气体与足量Fe2 (SO4) 3溶液完全反应后, 用浓度为

0.02000 mol/L的K2Cr2O7标准溶液滴定至终点, 消耗K2Cr2O7溶液25.00 mL.

已知:

SO2+2Fe3++2H2O=SO42-+2Fe2++4H+

Cr2O72-+6Fe2++14H+=

2Cr3++6Fe3++7H2O

(1) 样品中FeS2的质量分数是 (假设杂质不参加反应) .

(2) 若灼烧6 g FeS2产生的SO2全部转化为SO3气体时放出9.83 kJ热量, 产生的SO3与水全部化合生成H2SO4, 放出13.03 kJ热量, 写出SO3气体转化为H2SO4的热化学方程式:.

(3) 煅烧10 t 上述黄铁矿, 理论上产生SO2的体积 (标准状况) 为L, 制得98%的硫酸质量为t, SO2全部转化为H2SO4时放出的热量是kJ.

解析:本题综合考查了化学方程式的计算、能量的计算等.

(1) 由化学方程式可知:

3FeS2~6SO2~12Fe3+~12Fe2+~2Cr2O72-

所以样品中FeS2的质量分数:

0.02000mol/L×25.00×10-3L×32×120g/mol0.1000g×100%=90%

(2) 灼烧6 g FeS2产生SO2的物质的量为:

6g120g/mol×2=0.1mol

故生成SO3为0.1 mol, 所以1 mol SO3与水全部化合生成H2SO4, 放出的热量为

13.03 kJ/0.1=130.3 kJ.所以热化学方程式为:

SO3 (g) +H2O (l) =H2SO4 (l) ;

ΔH=-130.3 kJ/mol

(3) 煅烧10 t 上述黄铁矿, 理论上产生SO2的体积 (标准状况) 为:

10×106g×90%120g/mol×2×22.4L/mol

=3.36×107L

制得98%的硫酸质量为:

10t×90%120g/mol×298%×98g/mol=15t

SO2全部转化为H2SO4时放出的热量是

10×106g6g× (9.83kJ+13.03kJ) =3.43×107kJ

答案: (1) 90.00%

(2) SO3 (g) +H2O (l) =H2SO4 (l) ;ΔH=-130.3 kJ/mol

(3) 3.36×107 15 3.43×107

四、数学方法的技巧性

把化学问题抽象为数学问题, 利用数学工具, 结合化学知识, 通过计算, 解答化学问题, 是高考对化学的能力要求.近几年的高考化学“压轴题”都充分体现了这一能力要求, 解题时必须认真寻找化学规律, 熟练运用数学方法.

例4 在一定条件下, 将等体积的NO和O2的混合气置于试管中, 并将试管倒立于水槽中, 充分反应后, 剩余气体的体积为原气体总体积的 ( )

(A) 14 (B) 34 (C) 18 (D) 310

解析:设NO和O2的物质的量均为 n, 则

2NO+O2=2NO2

3NO2+H2O=2HNO3+NO

由以上反应可知:n mol NO与 (n/2) mol O2反应生成 n mol NO2, 溶于水后得 (n/3) mol NO, (n/3) mol NO与 (n/6) mol O2反应生成 (n/3) mol NO2, 溶于水后得 (n/9) mol NO……不断循环反应下去, 总耗氧量为下列等比数列各项之和:n2n6n18据等比数列的求和公式, 得总耗氧量为n21-13=3n4, 剩余O2为n-3n4=n4, 故剩余O2的体积为原气体总体积的1/8.

答案: (C) .

五、讨论问题的多样性

题目中只有制约条件而无“充足”的条件, 从而可产生多个结果, 解题时要全面的分析化学原理和制约条件, 详尽的讨论多种可能的情况, 得到正确答案.

例5 130℃时CO和某气态单烯烃的混合气体1L与9L (过量) 混合点燃, 充分反应后在压强不变、130℃时测得气体总体积为10L, 求该烯烃可能的分子式和它在混合气体中的体积分数.

解析:130℃时水为气态, 反应前后气体体积不变 (都为10L) .设单烯烃为CnH2n, 占 x L, 则有

CnΗ2n+1.5nΟ2nCΟ2+nΗ2Ο体积增大

1 0 .5n-1

x (0.5n-1) x

2CO+O2=2CO2 体积减少

2 1

1-x (1-x) 2

得: (0.5n-1) x= (1-x) /2

整理得: (n-1) x=1

据题意为气态单烯烃, 应在2≤n≤4的范围内讨论:

①当 n=2时, x=1, 与实际不符;②当 n=3时, x=0.5, 即C3H6, 占50%;③当 n=4时, x=1/3, 即C4H8, 占33.3%.

答案:C3H6, 占50%或C4H8, 占33.3%.

六、一题多解的灵活性

题目涉及的解题思路不止一个, 有“曲径”, 也有“坦途”, 但“殊途同归”.解题时要开拓思路, 避繁就简, 选取最佳解法.

例6 在硫酸铝、硫酸钾和明矾的混合溶液中, 如果SO42-离子浓度为0.2 mol/L, 当加入等体积的0.2 mol/L的KOH溶液时, 生成的沉淀恰好完全溶解, 则反应混合溶液中K+的浓度为 (假设溶液体积变化忽略不计) ( )

(A) 0.225 mol/L (B) 0.125 mol/L

(C) 0.45 mol/L (D) 0.25 mol/L

解法1:电荷守恒法:设硫酸铝、硫酸钾和明矾和混合溶液体积为1L.

据电荷守恒得:n (K+) +3n (Al3+) =2n (SO2-4) =2×0.2 mol/L×1L=0.4 mol.当加入1L KOH溶液生成的沉淀恰好完全溶解后, 变为K2SO4、KAlO2溶液, 据电荷守恒和原子守恒得:0.2 mol+n (K+) =0.4 mol+n (Al3+) , 则 n (K+) =0.25 mol, 所以, 反应后混合溶液中, n (K+) 总=0.25 mol+0.2 mol=0.45 mol, c (K+) 总=0.45 mol/2L=0.225 mol/L.

解法2:方程组法:设硫酸铝、硫酸钾和明矾的混合溶液中硫酸铝的物质的量为 x, 硫酸钾的物质的量为 y, 明矾的物质的量为 z, 溶液体积为1L.

由SO42-离子浓度为0.2 mol/L, 得:

3x+y+2z=0.2 mol ①

当加入等体积的0.2 mol/L的KOH溶液时, 生成的沉淀恰好完全溶解, 得反应:

Al3++4OH-=AlO-2+2H2O

加入的OH-为0.2 mol, 则Al3+为

0.05 mol, 得:

2x+z=0.05 mol ②

①×2+②×3, 得:2y+z=0.25 mol

n (K+) =0.25 mol+0.2 mol=0.45 mol

c (K+) =0.45 mol/2L=0.225 mol/L

解法3:终态判断法:设硫酸铝、硫酸钾和明矾的混合溶液体积为1L.

由题意知反应后溶液为K2SO4、KAlO2溶液.

Al3++4OH-=AlO-2+2H2O

加入的OH-为0.2 mol, 则AlO-2为

0.05 mol, 则

n (KAlO2) =n (AlO-2) =0.05 mol

n (K2SO4) =n (SO42-) =0.2 mol

得:n (K+) =n (KAlO2) +2n (K2SO4)

=0.45 mol

c (K+) =0.45 mol/2L=0.225 mol/L

解法4:中间产物判断法:设硫酸铝、硫酸钾和明矾的混合溶液体积为1L.

在硫酸铝、硫酸钾和明矾的混合溶液中, 加入0.2 mol/L的KOH溶液至生成的沉淀恰好完全溶解, 存在一个中间过程, 即Al3+恰好转化为沉淀, 此时为Al (OH) 3、KOH和K2SO4的化合物.

n (KOH) =0.2 mol× (1/4) =0.05 mol

n (K2SO4) =0.2 mol

n (K+) =n (KOH) +2n (K2SO4)

=0.45 mol

c (K+) =0.45 mol/2L=0.225 mol/L

解法5:变形化学式法:设硫酸铝、硫酸钾和明矾的混合溶液体积为1L.

将KAl (SO4) 2看成K2SO4·Al2 (SO4) 3, 则原混合溶液可看成K2SO4和Al2 (SO4) 3的混合液.据Al3++4OH-=AlO-2+2H2O, 加入的OH-为0.2 mol, 则Al3+为0.05 mol, Al2 (SO4) 3为0.025 mol, Al2 (SO4) 3中SO42-为0.075 mol.则K2SO4中SO42-为0.2 mol-0.075 mol=0.125 mol, K2SO4中K+为0.25 mol.

n (K+) =0.25 mol+0.2 mol=0.45 mol

c (K+) =0.45 mol/2L=0.225 mol/L

答案: (A) .

七、题型、信息的新颖性

题目情境新、设问巧是近几年高考化学试题的发展特点, 高考化学“压轴题”多是这一类题.解题时要善于分析、接受新信息, 灵活迁移解决新问题.

例7 美国“科学怪人”克雷格·文特尔2007年10月6日向媒体透露, 由他领导的研究小组合成了人类历史上第一个人造染色体, 并有可能创造出首个永久性生命形式.有一种式量为M的多肽, 经水解后只得到甘氨酸 (相对分子质量为75) , 如果该多肽是链状分子, 则一个这种多肽分子含有的肽键数为 ( )

(A) Μ-7557 (B) Μ75 (C) Μ-1875 (D) Μ+1875

解析:氨基酸含有氨基或羧基, 同种分子可以通过缩聚反应生成高分子化合物, 但是要区分清楚形成环状和链状时缩水数量的差异.设该多肽分子中有 n 个肽键, 已知每2个氨基酸分子脱1分子水形成二肽, 含有一个肽键, 依此类推, 含 n 个肽键, 需要 (n+1) 个甘氨酸分子脱 n 个水分子, 根据质量守恒:

(n+1) ×75=M+18n

解得:n=Μ-7557

答案: (A) .

山东省滕州市第一中学西校

高考生物试题特点分析 篇5

【关键词】高考生物试题 启发 建议

2014年新课标Ⅰ理综生物卷总分90分,由6道选择题、4道非选择题及两道选修题组成。其中生物部分难度适宜,其中必修1占27分、必修2占15分、必修3占33分、选修3占15分。在无偏题,怪题,难题,超纲题的基础上,围绕主干知识点展开,主要考查考生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和实验能力,

一、选择题,今年选择题难道不大,第1题考查必修1中细胞膜等相关知识,第2题考查必修1中的光合作用等相关知识,第3题考查必修3中的内环境与稳态中的相关知识,第4题考查必修1中的质壁分离等相关知识,第5题考查必修2中遗传等知识,第6题考查必修3中的种群等知识。根据试题的分布,在此谈谈一些启发,不当之处请予以批评指正。

首选要重视基础知识,那就要在基本理论、概念上下功夫,其实选择题里面要考的东西往往就是课本上的内容,或者是其外延,所以复习的时候,既要注重其内涵又要注重其外延。

其次要重视理解应用,选择题考察的主体是对知识、概念的理解应用及辨析。只要对题干和选项进行比较和辨析就可选出最佳答案。所以要求我们同学在日常复习备考中要多注意些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那么在处理选择题上,我们就能节约大量时间,并提高准确率。

再次重视总结归纳,在平时,就要做好笔记和错题集,同时做好知识网络的构建,只有不断总结归纳,成绩才有显著提高。

最后根据选择题的分布谈谈其答题技巧,在考试中,不能为了一两道题花了太多时间。在平时要把控制时间作为训练内容。另外选择题也有一些方法和技巧,我们通常做的有带入法、直接法、图形法、比较法、排除法等。 把适合自己的方法加以熟练和完善,就可提高效率。

二、非选择题,今年非选择题难道也不大,第29题考查必修1中有丝分裂等知识,第30题考查必修3中群落等相关知识,第31题考查必修3中的内环境与稳态中知识,第32题考查必修2中的遗传题,及两道选修题,共54分

非选择题是同学们最易失分的题目,同学往往答题答不准确,拿不到分数等等,而非选择题又会出现比较多的开放性试题。包括图表、图解题和试验题的结合等等。因为这种题常常是把解题的信息,隐蔽在题干的叙述中,那么如果在审题过程中,能够通过在阅读文字,或者分析图表,提取出暗含的信息,就成功了一半。

做答非选择题时,尽量要知道多少答多少。因为老师评卷的时候,一般不会因为你在答某一点上出错误,然后扣分。而是看你答没答到那点,这样的话你答的越多,就有可能答到那一点。在字迹上一定要清楚,最好能够分条列出来,如:第一条、第二条。不要写大段的话。其实一般非选择题,也不会考得很深(遗传题除外)。一般非选择题也是从书中提出来。将其表面覆盖了一下,然后同学觉得好像是没见过,就觉得很难,但实际上仔细一想,它就是书本中的基本知识或其外延。

启发:还是要抓住基础知识不放。抓住基础知识、相关知识的综合,加强基础知识和实际的联系。希望广大学生给自己构建一个广阔的思维空间,看问题要全面。就必然会取得好的成绩。

建议:要学好生物,就要有个良好的学习或做题习惯。

第一:审题认真。读题审题的习惯不要马马虎虎,不要草草的去看题。而要抓题干的关键词,关键词要找到,同时要用笔圈起来。

第二:要养成一个画示意图进行分析的习惯。

第三:要树立一个正确率意识的习惯。

字数:1411 需要获奖证书

【参考文献】

[1]《天利38套》高考生物试题,西藏人民出版社,一线教师主编,2011-2013年

高考生物试题特点分析 篇6

一、近四年浙江省高考历史试题特点

(一)重视考查基础 突出主干知识

新课改背景下,我省高中历史教学无论从教学设计、课堂教学的实施、模拟试题的命制等方面都呈现出百花齐放的局面。但高考作为高等学校选拔性考试,要确保考试的公平性,就必须严格遵循历史学科课程标准、浙江省学科教学指导意见和考试说明的要求。从历年浙江省高考历史试题来看,命题人员对此给予了认真领会与贯彻,试题考点都属于主干知识、核心知识。具体考点分布见下表。

从下表来看,近四年浙江省高考历史试题的主要考点覆盖了政治、经济、文化以及人物和战争的基础知识,部分考点甚至多次出现,如先秦思想家的主张、古希腊先哲的思想、古代中国经济、社会生活的变迁、分封制、抗日战争、二战、中东战争等。它们都是教材的主干知识,属于考生平时重点学习、复习的范围。以考查主干知识、基础知识作为高考导向,才能真正让课改“减负”落到实处。

(二)广用图文材料 考查知识迁移和运用能力

材料型试题是近年来被公认的最具“历史味”的题型,它可以考查学生最大限度地获取材料有效信息的能力和归纳、概括有效信息的能力,以及学生再忆再现历史知识、材料处理、历史阐述、文字表达、辩证思维等多种能力。由于它较好地体现了新课程改革的理念和高中课程标准的精神,突出考查学生活学活用的能力,因此,在全国各地高考历史试题中广泛出现,浙江省更不例外。

纵观近几年高考历史试题会发现,每份试题都通过大量原始文献、图片、图表、漫画等新材料,设计新情境来考查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历史情感和历史价值观。尤其是图片、地图、图表等材料的运用,更是亮点。笔者对近年浙江省高考历史试题中的图表材料稍作统计,得到结果如下:2011年历史试题共采用6幅图(表),2012年3幅图(表),2013年4幅图(表),2014年5幅图(表)。其中历史地图题每年出现1题 (2011年第13题宋代名窑所在地、2012年第22题1943年的欧洲战场形势、2013年第15题秦灭六国顺序、2014年第23题北约成员国);历史表格出现4次(2011年第39题材料一“苏联大事年表”、2012年第39题材料三“亚洲主要国家和地区背景资料”、2013年材料一“明清江南地区史志资料”、2014年第14题“浙江地方志目录”);历史图片题出现多次(2011年第22题印象主义绘画、2012年第18题抗日战争期间大后方工厂数量统计示意图、2013年第14题周代世系图、2013年第19题抗战纪念章图、2014年第16题清初蓄辫民初剪辫图、2014年第17题报纸截图)。大量图文材料的使用,使得高考历史试题形式活泼、材料多样、图文并茂、内容丰实,既为从多种角度考查学生获取运用信息的能力提供了很好的平台,又让学生在阅读试题过程中有一种生动活泼的体验,对引导高中历史教学重视学生对史料及历史知识的理解和学习兴趣、能力的培养,无疑起到很好的作用。

(三)瞄准史学前沿 考查史学方法

历史教学的本质不是知识与能力,而是培养学生的历史意识与视野,懂得学史的方法。近四年来,瞄准史学前沿,考查史学方法,逐渐成为浙江省高考历史试题的新亮点。例如,2011年第14题用学术界关于“宋代开封生活燃料是否已用煤取代木柴”的争鸣入题,一方面要求学生具有“史由证来,论从史出”的史证意识,在理解材料信息基础上对材料证据和历史结论之间的关系进行研判;另一方面,要求学生运用史学研究的方法对材料信息进行解读、比较、综合、分析等,对相互冲突的史料证据进行裁定,对不同的结论进行理性分析,解释其中的差异,从而得出合理的推论。此类题目还有:2012年第15题“以诗证史”、2013年第13题“考古成果与历史研究的关系”、2013年第39题“五位一体”的史学研究方法、2014年第13题“china”的考证等。这些试题的出现,彰显了新课程倡导的学生历史学习方式的自主性、独立性和探究性的理念,同时实现了由考查知识目标向考查学生的历史思维过程与方法目标的转变,大大提高了试题的思维含量。

浙江省高考历史试题还尝试着引入学术界的前沿成果,使历史试题变得更为鲜活、富有生命力。例如,2011年第39题(2)关注学术界对“美苏冷战”的辩证评价、2012年第39题(3)关注学术界对评价辛亥革命的新视角、2013年第39题(3)引入学术界关于“中西方差距扩大的原因”三种基本观点、2014年第39题(3)关注学术界评价拿破仑的四种主张。这些学术界前沿观点的引入,不仅能有效地考查学生的历史学习能力和历史学科素养,还对拓展中学历史教师的学术视野,提升高中历史教学品味,产生积极的、良好的导向作用。

(四)不避时政热点 彰显地方特色

近几年浙江省高考历史试题不回避时政热点,创设大多时代感强烈的时政热点情境,为历史试题增强了浓重的时代色彩。如2011年第39题,开宗明义在题干中明确指出“今年(2011年)是苏德战争爆发70周年,苏联解体20周年”,并以此切入,考查苏联对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影响以及戈尔巴乔夫的政治改革与苏联解体的关系等热点问题。与此相似的是2012年第39题,考查了周年热点问题辛亥革命、中华民国成立。2014年第39题,从中法建交50周年热点话题切入,考查了新中国外交、世界政治格局、法国文学、拿破仑等。高考历史试题关注时政热点,追求历史与现实的融合,进一步拉近了历史与现实的距离,引导学生“以史为鉴”,从历史中吸取未来生活和发展所必须具备的经验或教训,从历史中得出的智慧去解决当今人类所面临的重大问题。

同时,浙江省高考历史试题中涉及的浙江乡土史的内容和地方史料逐步增多。例如,2011年第15题引入“钱江(杭州)会馆碑”的史料,考查了会馆相关知识;2011年第16题引入浙江名人徐志摩的言论,考查新文化运动;2013年第38题全题具有浓郁的江南地方特色,围绕历史上江南经济变化切入,选用嘉兴府、湖州府地方史志等资料,考查了明清时期江南地区农业、手工业、商业经济的发展以及鸦片战争后江南地区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动,加深了学生对历史上江南经济变化的认识;2013年自选模块试题第10题材料二选用杭州西湖文化景观申遗成功为情境,要求学生回答申报世界遗产的目的,既具时代性,又体现地方特色,甚为巧妙;2014年第14题引入浙江地方志及其部分目录,第38题材料一引入戚继光在浙闽沿海抗倭的史料等。这些地方史资料具有明显的乡土色彩和典型的本土性质,容易使学生产生亲近感和亲切感,心理上比较容易接受和认同,从而在考试中保持愉悦的精神状态,而最大限度地发挥出自身的实力。

(五)凸显多种史观 探求全新视角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以及史学研究新成果的不断涌现,引领中学历史教学的史观逐步发生转变,主要表现为革命史观、阶级斗争史观逐渐淡化,整体史观、文明史观、现代化史观、社会史观的地位逐渐凸显出来。下面以整体史观和社会史观为例予以分析。

近四年浙江省高考历史试题第12题均是对人类社会从分散走向整体的开始阶段的一次大跨度的考查:2011年的“小国寡民”,2012年的“实际功利精神”,2013年的“私学培养人才”,2014年的“如何看待物质需求”,涉及古代中西方的思想、政治等内容,地域跨度广、知识容量大、内容内涵深,既考查了中国古代百家争鸣及儒家学派思想的理解,也考查了对古代西方雅典人文精神起源、民主政治、古罗马法等内容。在综合题中,将辛亥革命(2012年第39题)、明清以来江南经济的发展(2013年第38题)、中国落后于西方(2013年第39题)以及新中国的外交(2014年第39题)这些中国历史上的重大事件置于世界历史宏大时空背景下去分析,意在引导学生关注历史发展的整体性与联系性,并把握蕴含其间的内在历史逻辑关系。这些“大跨度、宽视野”的试题反复出现,凸显出我省高考命题专家对整体史观的青睐,指向性非常明确,即要求高中历史教学必须引领学生从多个角度构建历史知识的整体框架,帮助学生掌握整体史观。

社会史作为我国史学界最新走向,在浙江省高考试题中也屡有体现。如2011年第17题从“某城市旧式婚礼与新式婚礼并存”切入,考查了近代中国婚姻习俗变迁;2012年第13题从古代中国“同姓不婚”这一历史现象入题,考查了西周分封制相关知识;2012年第17题从商行“外国杂货”广告切入,考查了近代中国物质生活的变化;2014年第16题从“清初剃发蓄辫”和“民初剪辫”两幅图片切入,考查了社会生活变迁所体现的政治意义。这些试题都以社会史角度入题,从老百姓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婚姻、广告、发型、衣食住行、习俗变化等小问题,窥见社会变迁的轨迹。所谓见微知著,一叶知秋,高考历史试题关注社会史,旨在引导学生多关注身边的“小历史”,并从“小历史”中感悟“大历史”。

(六)引入开放性试题 倡导多元评价

开放性试题要求学生围绕几种观点展开评论,学生可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挖掘相关历史知识,运用基本的史学理论和方法,对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和历史观点作出自己的价值判断,阐述自己的观点并运用逻辑方法进行论证。这种题型在近几年各地高考历史试题中多次出现,如2011年全国卷(课标)第41题,提供了关于西方崛起的多种观点,要求学生围绕材料中的一种或两种观点展开评论;2012年上海卷第37题“开国议政”,要求学生假设自己是宋初的决策者,对是否大力推行科举制作出决策,并说明理由等。浙江省只是最近两年才出现开放性试题,分别是2013年和2014年第39题第(3)问。

(2013·39)材料三关于中西方差距拉大的原因,学术界现有三大基本观点:1主要是中国落后了;2关键是西方腾飞了;3在中国落后的同时,西方腾飞了。

设问:关于中西方差距拉大的原因,您赞成材料三中的哪种观点?简要说明理由。

参考答案:

赞成1“主要是中国落后了”。理由:时代在演变,而中国占主导地位的仍然是专制主义、小农经济和“天朝上国”的保守观念。

赞成2主要是“西方腾飞”。理由:西方经过一系列变革,取得突飞猛进的发展。跟西方拉大差距的,不仅有中国,还有其他东方国家。

赞成3主要是“中国落后的同时,西方腾飞了”。理由:差距的拉大要考虑双方的因素,西方经过一系列变革,生机勃勃。中国基本依然故我。

(2014·39)对拿破仑的评价,学术界主要有以下主张:1杰出人物是时代的产物,又反作用于他所处的时代;2既要一分为二,又要分清主次;3区分人生不同阶段,动态评价;4区分不同活动领域,全方位评价。

设问:如果请您评价拿破仑,您会更注重材料三中的哪种主张?请结合历史事实扼要展开。

参考答案:

更注重1:拿破仑既是法国大革命的产物,又以自己的方式巩固和发展了法国大革命。评价拿破仑,必须把他置于时代的具体语境中,又不忘他的个人风采。

更注重2:拿破仑的政治活动和对外战争都具有双重性。但从根本上说,功大于过,是个应当肯定的历史人物。

更注重3:拿破仑一生的经历错综复杂,有很强的阶段性。无论是政治活动还是对外战争,都有必要区分不同阶段,给予恰当评价。

更注重4:拿破仑拥有多重身份,在多个领域都有建树,为法兰西文明的发展作出了贡献。评价时需区分活动的不同领域,得出比较全面的结论。

这两道题目非常相似,命题者改变了传统思路,对历史人物、历史事件的评价不设绝对的标准答案,不强迫学生接受所谓的“正确的评价”,而是采用开放性的多元化评价。学生只要做到以史证论、论从史出、史论结合、论证充分、有理有据、自圆其说,选择任意观点均可得分。这不仅可以考查学生理论思维能力,还可考查学生史料分析能力、辩证评价能力等较高层次的学科能力。开放性试题有利于改变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发表不同见解,突破思维定式;它打破了以教师、课本为中心的旧教学模式,促使学生不唯书、不唯师,对高中历史教学起到了很好的导向作用和推动作用。

二、2015 年高考备考策略

依据近四年浙江省高考文综历史试题的特点,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笔者以为,在备战2015年高考过程中,历史学科的教学应注意以下问题。

(一)聚焦教材 掌握学科主干知识

浙江省高考历史试题重视情景设置,形式活泼,设问新颖,但问题的解决终究要以教材为依托,能力的考查更要依托于学科主干知识和历史知识的储备。因此,高考备考要牢牢把握学科的基础知识和主干知识,为培养学生历史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创造条件。教学中我们要结合浙江省学科教学指导意见及考试说明,构建知识体系,强化基础知识。在一轮复习时狠抓基础的落实,复习时做到准、实、活。准,即要认真研究学科教学指导意见和考试说明中规定的考试范围,既要全面掌握,又要轻负高效;实,即准确理解与掌握每一个历史事件的背景、原因、过程、阶段特征、结果、影响等;活,即能对知识进行迁移和运用,注意前后历史事件之间以及同一时间段中外历史事件之间的联系。二轮复习时,以通史方式将不同模块内容进行整合,按中外分别进行,关注大通史框架的构建,注重归纳、联系、比较能力与意识的培养,关注阶段性特征。考前冲刺阶段再以主题式通史的形式进行复习,目标是强化历史素养,突出综合应用能力的培养。通过知识整合、纵横联系的方式对教材内容进行二次开发,将散见于不同模块,又与既定的主题有密切联系的中外历史内容,通过拉线的方式进行整合,形成线索清晰的主干知识网络。

(二)加强史料研读 坚持能力至上

历史教材是重要的课程知识,但绝不是唯一的课程知识。重视教材是浙江省高考历史试题的特色之一,但也逐渐呈现出从考查历史教科书知识向考查历史课程知识转变的趋势,课程知识的考查偏重于学生历史学科基本能力和素质。因此,我们要在教学中注重对学生研读史料能力的培养,充分利用教材,引导学生自主阅读教材中的“知识链接”“资料卡片”“学习思考”“材料阅读与思考”及地图图片等补充阅读材料,提炼材料中的有效信息并进行合理的概括归纳,尝试自主命题。例如,笔者在进行“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复习课教学时,选用教材“资料卡片”的一段材料(略),要求学生在课后进行自主命题。从学生提交的试题来看,抛开试题严谨性、科学性等问题,单从考查内容角度看,学生拟了有关“李冰”“都江堰”“中国古代水利工程的典范”等浅层次的题目,还有“在司马迁看来,都江堰修成之后有何作用”“李冰是如何修建都江堰的”等深层次的题目,及运用相关地理知识进行解读的跨学科题目,真正提升了自身“处理材料”的能力。在高三复习课教学时,贯彻“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的精神,坚持能力至上,注重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方法。

(三)注重三维联系 构建立体知识体系

近几年浙江省高考历史试题无论从形式上还是内容上,都非常注重历史知识的相互联系,综合题的考查也逐渐由专题式命题向通史式命题、由国别史命题向全球史命题转变,这是对新课程理念的体现,更是对我们高中历史教学的明确导向。笔者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尝试以时间轴、空间轴和事件轴为线索建立起史实间的三维联系,构建立体历史知识体系。现以“工业革命”为例简要说明。首先,以时间为线纵向分析英国工业革命:联系新航路的开辟、殖民扩张与掠夺、资本主义世界市场、英国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确立等史实,探究工业革命深层次的历史原因;同时联系第二次工业革命、第三次科技革命等,看到工业革命对后世的深远影响。其次,以空间为线:将英国工业革命置于世界历史的宏观视野下,联系法国、美国、俄国、德国等国的工业革命进程;同时将英国的工业革命与中国历史相结合,联系鸦片战争、《南京条约》、民族工业的兴起、“师夷长技以制夷”思想等史实,并重点梳理中外历史事件之间的因果关联。最后,以事件为线:一方面要挖掘英国工业革命爆发的背景(条件或原因)、过程及重大发明、对世界市场形成的重要影响;另一方面要联系英国议会改革、浪漫主义、自由主义、马克思主义思潮的兴起等史实,关注英国工业革命与英国政治、思想文化等领域的内在联系。学生在构建“工业革命”立体知识体系的过程中,既梳理了相关重大历史知识点,同时又能巩固知识、深化认识,还锻炼了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和联想能力。

(四)钻研高考真题 加强针对性训练

历年高考试题设计新颖、构思精妙、严谨科学,是命题专家集体智慧的结晶,是高中历史教学的重要资源。因此,高三历史教师要认真钻研历年高考真题,探求命题者的思维过程,探索命题的一般规律与特征,并结合自身实际与学情,精心设计复习计划,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与指导,这是复习备考中有的放矢的最佳途径之一。例如,近两年浙江省高考历史试题中开始出现“开放性试题”,向广大师生释放出的一个重要的高考信号。因此,我们在高三复习课教学过程中,要有意识地围绕教学目标设计有意义的开放性问题,为每位学生的主动参与提供平台,使学生的学习过程成为“感受、理解知识产生和发展的过程”,从而提高学生的学科素养,运用知识的能力与水平。再如,高考历史试题多涉及史学研究领域新成果、时政热点、地方史素材等,这为中学历史教学与命题提供了崭新的空间。因此,在日常教学与练习试题编制过程中,历史教师可适当补充史学研究的前沿知识和热点问题,挖掘时政热点材料、地方史材料;同时,还应适当关注近年其他省份高考历史试题中较典型的且具有一定推广价值的新材料、新方法、新题型,并在教学中有所体现。在这一过程中要坚持适切性的原则,包括材料的选择、问题的设计、答案的编制以及基于专业诊断的评价等,使学生的训练方向正确、有针对性且高效轻负。

高考生物试题特点分析 篇7

1. 考试范围分析

分析上表可知,生物试题着重于“主干知识”的考查,并重视“试题内容源于教材又高于教材、命题不拘泥于考试大纲”的命题指导思想(如选择题6、30 (1)第二空等)。必修1、2、3和选修3四本教材与实验的占分比(17.5∶35∶32.5∶15∶15)与课时比存在一定的关系。Ⅱ级与Ⅰ级要求的知识内容比例比上年更高(有对应知识内容的比例分别为60%和15%)。

2. 命题立意分析

2.1 理解与表达能力的考核。

选择题1主要考查考生对抗原、疫苗、抗体、淋巴细胞间相互关系的理解。选择题2主要考查考生对限制性核酸内切酶概念、特点的理解。选择题4主要考查考生对动物细胞培养特点的理解。非选择题30 (1)主要考查考生对染色体主要成分、DNA分子结构特点的理解。

2.2 实验与探究能力的考核。

非选择题29Ⅱ主要考查考生对“生物知识内容表”所列“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及质壁分离复原”实验所涉及的方法和技能的综合运用、必修1教材“观察洋葱表皮细胞的质壁分离及质壁分离复原”活动的迁移应用;考查考生实验方法和步骤的设计能力,从而实现对兔红细胞在不同浓度的NaCl溶液中的形态变化的有效探究;考查考生运用渗透作用的知识预测实验结果、解释实验结果的原因。

2.3 获取与处理信息能力的考核。

选择题3主要考查考生从某生态系统种群个体数量随季节变化规律曲线图中获取相关信息,并运用“逻辑斯谛增长规律”进行分析。选择题5主要考查考生从蛙坐骨神经受到刺激后的电位变化过程图中分析膜电位的变化原因及其特点,并运用“神经冲动的产生与传导”的知识进行分析。非选择题29Ⅰ(1)主要考查考生对于光照强度对不同培养基中的试管苗的影响图解的比较、分析能力;(2)主要考查考生特定环境条件下(密闭、无糖培养基、适宜温度)的试管苗CO2浓度变化的有关信息提取、运用,并解释CO2浓度变化原因,比较d点培养瓶内的CO2与大气CO2浓度大小,分析其对光合速率的影响;(3)主要考查考生对于获取提高试管苗光合作用能力的准确信息的能力。

2.4 综合运用能力的考核。

选择题6主要考查考生运用“植物生长素、细胞分裂素的存在或产生部位及作用”等知识,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无根非洲菊幼苗培养结果的正确推测。非选择题30 (2)主要考查考生对两对相对性状遗传结果数据的分析、推理能力,并结合所学的遗传规律正确判断控制两对性状的基因所在位置、推测性状的显隐性关系和基因型的种类;(3)主要考查考生对纯合子或杂合子基因分离规律的检测、推理,并对假设作出合理的判断;(4)主要考查考生对纯合子、杂合子自交后代的性状分离情况比较,以及基因连锁所出现的遗传现象,通过比较、分析和综合的方法,推理得出相关的原因。

当然,以上分析只是从主要的考查目标入手,而事实上许多试题的考试目标是多元的。例如:每个试题基本上都包含着理解能力的考查,选择题3、5与非选择题29Ⅰ(1)包含着综合运用能力的考查,29Ⅱ和30 (3)包含着表达能力的考查。

3. 值得商榷的问题

3.1 考试目标超标。

“其它植物激素”这一内容,考纲的考试要求属于Ⅰ级要求,但从命题立意分析中可知,选择题6的考试要求属Ⅱ级。此外,“非洲菊”这一知识背景,以及植物各结构产生的激素浓度是否达到促进相关器官的生长等情况,教材未曾出现,这些也是造成考生易错的重要原因。

3.2 试题或答案表述问题。

选择题3中A选项的“环境因素发生变化”交代不清楚,因为“变化”是不确定因素,可以是一般的微小变化,也可以是极端的巨大变化(如类似于恐龙灭绝的毁灭性环境变化),若是后者,某种群的个体数量变化就不再符合逻辑斯谛增长。同理,D选项的“年龄结构变动”也是不确定因素,若幼年个体大量灭绝,就有可能导致物种灭绝而使种群数量变化不再遵循逻辑斯谛增长规律。

非选择29Ⅱ(2)小题参考答案中的“一定浓度的NaCl溶液”表述不明确,宜改为“与兔血浆等渗的NaCl溶液”。“红细胞吸水、红细胞失水”也应分别改为“进入红细胞的水分子数大于渗出红细胞的水分子数、进入红细胞的水分子数小于渗出红细胞的水分子数”。

非选择30 (3)题干应明确用几种方法检验,否则易使部分考生写出多种检验方法而影响考试时间。在参考答案的解释中,“反之”表述也欠妥,因为“抗螟”的反之为“不抗螟”,故宜改为“若F1出现性状分离”或“出现抗螟和不抗螟两种性状”。

3.3 参考答案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非选择29Ⅰ(2)第一空“细胞内糖积累量过少使细胞呼吸减弱”与(3)小题“适当延长光照持续时间”等答案不得分,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评价的公平性。

参考文献

[1]邵万亮.2009年高考浙江理综卷生物试题分析.教学月刊·中学版, 2009, (8) :64-65.

高考生物试题特点分析 篇8

以生物学史为素材编制试题评价学生, 是生物高考命题常用的一种方法。在历年教育部考试中心颁布的高考《考试大纲》中对生物学史的考查都有明确的规定。如2012年高考《考试大纲 (理科·课程标准实验版) 》指出考生要“关注对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有重大影响和意义的生物学新进展, 以及生物科学发展史上的重要事件”。在近年的高考试卷中, 也有考查这方面内容的试题, 如2011年高考生物 (海南卷) 的第18题。事实上, 生物学史的内容不但在考试中受到关注, 而且在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 以及教师和学生等使用的《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生物) 》中都有相关的内容。如2003年《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 (实验) 》指出“学习生物科学史能使学生沿着科学家探索生物世界的道路, 理解科学的本质和科学研究的方法, 学习科学家献身的精神”, 并建议教师在教学实践中要注重对生物科学史实的引用, 因此生物学史方面的内容无论是对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还是对评价和选拔人才都是非常有价值的。下面是对生物学高考中几道考查生物学史试题的分析。

类型一:对科学家工作本身进行考查

[例1] (2011年广东理综卷-2) 艾弗里和同事用R型和S型肺炎双球菌进行实验, 结果如下表。从表可知 ()

A. (1) 不能证明S型菌的蛋白质不是转化因子

B. (2) 说明S型菌的荚膜多糖有酶活性

C. (3) 和 (4) 说明S型菌的DNA是转化因子

D. (1) ~ (4) 说明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分析]在遗传物质的研究历史上, 英国科学家格里菲思的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和美国科学家艾弗里证明DNA是遗传物质的实验都是非常有名的, 本题是以“艾弗里的实验”为素材进行设计的。回答本题考生可以根据科学家所做实验的结果进行判断, 也可以运用DNA是遗传物质的原理进行判断。选项C描述的情况符合实验设计的一般原则, 体现了对照实验的思想, 因此是符合题意的选项。

这类试题对考生的推理能力要求较高, 因为从表中的数据看, 总体上说 (1) 可以证明S型菌的蛋白质不是转化因子, 原因是细菌的类型仍然是R型, (2) 中的荚膜多糖不应该有酶活性, 因为酶的化学本质通常是蛋白质或RNA, 而不是多糖。选项D描述的情况无法说明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因为通常说的“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是针对不含有DNA而含有RNA的病毒如烟草花叶病毒来说的, 艾弗里的实验没有涉及RNA, 而且关于RNA也是遗传物质的研究是在艾弗里的实验之后进行的。

从上述分析过程可以认为, 考生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 如果能对遗传物质的研究过程有所了解, 尤其是能够理清科学家对问题不断深入探究和认识的过程, 那么对理解生物学的基本知识和科学研究的方法, 以及参加考试都是非常有益的。通常认为在遗传物质的研究中有如下几个重要的实验值得关注, 即1928年格里菲思的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 1944年艾弗里证明DNA是遗传物质的实验, 1952年赫尔希和蔡斯的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的实验, 以及后来从烟草花叶病毒中提取的蛋白质不能而提取的RNA却能使烟草感染病毒的研究。

[答案]C

[例2] (2004年新课标全国卷-4) 肺炎双球菌中的S型具有多糖类荚膜, R型则不具有。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培养R型活细菌时加S型细菌的多糖类物质, 能产生一些具荚膜的细菌

B.培养R型活细菌时加S型细菌DNA的完全水解产物, 不能产生具荚膜的细菌

C.培养R型活细菌时加S型细菌的DNA, 能产生具荚膜的细菌

D.培养R型活细菌时加S型细菌的蛋白质, 不能产生具荚膜的细菌

[分析]本题与例1类似, 也是以证明DNA是遗传物质的著名实验为素材设计的。回答本题考生可以根据科学家所做实验的结果进行判断, 也可以运用DNA是遗传物质的原理对实验结果进行判断。培养R型活细菌时, 只有加入S型细菌的DNA, 才能产生具有荚膜的细菌。这是因为DNA是遗传物质, 可以把R型活细菌转化成S型细菌。记住了这一点, 就可以知道多糖类物质、蛋白质、DNA的完全水解产物都不能把R型活细菌转化成S型细菌。所以选项A符合题意。

[答案]A

[例3] (2000年广东卷-45) 目前有关国家正在联合实施一项“人类基因组计划”。这项计划的目标是绘制四张图, 每张图均涉及人类一个染色体组的常染色体和性染色体, 具体情况如下:两张图的染色体上都标明人类全部的大约10万个基因的位置 (其中一张用遗传单位表示基因间的距离, 另一张用核苷酸数目表示基因间的距离) ;一张图显示染色体上全部DNA约30亿个碱基对的排列顺序;还有一张图是基因转录图。参加这项计划的有美、英、日、法、德、和中国的科学家, 他们在2000年5月完成计划的90%, 2003年将该计划全部完成。

参加这项计划的英国科学家不久前宣布, 已经在第32号染色体上定位679个基因, 其中55%是新发现的。这些基因主要与人类的先天性心脏病、免疫功能低下和多种恶性肿瘤等有关。此外, 还发现第32号染色体上有160个基因与鼠的基因具有相似的碱基顺序。

参加这项计划的中国科学家宣布, 在完成基因组计划之后, 将重点转向研究中国人的基因, 特别是与疾病相关的基因;同时还将应用人类基因组大规模测定碱基顺序的技术, 测定猪、牛等哺乳动物基因组的全部碱基顺序。

试根据以上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 “人类基因组计划”需要测定人类的24条染色体的基因和碱基顺序, 试指出是哪24条染色体?为什么不是测定23条染色体?

(2) 在上述24条染色体中, 估计基因的碱基对数目不超过全部DNA碱基对的10%, 试问平均每个基因最多含多少个碱基对?

(3) 你认为完成“人类基因组计划”有哪些意义?

[分析]本题当时的编制意图是要考查学生是否能够关注生物学的新进展, 本文则是将其当作考查生物学史类的题目进行分析。

本大题的设问 (1) 以科学家在测定工作中的实际做法为素材进行设计, 主要考查了学生应用遗传学基本知识对科学家的工作思路进行分析的能力。这些基本知识主要为“人体细胞中一个染色体组中的22条常染色体和X、Y两条性染色体之间具有不相同的基因和碱基顺序”。科学家的工作思路是测定24条染色体而不是23条, 显然工作思路的提出依赖生物学基本知识, 后者是前者的基础。

应该说, 本题的素材在今天看来, 可以将其归类为生命科学发展的最新成就, 也可以归类为生物学史实, 但我们认为无论采用哪种分类方法, 题目实际上考查学生的还是生物学的基本知识。从本大题的设问 (2) 和 (3) 来看, 有时候回答某些问题还需要利用题干提供的信息, 如回答设问 (2) 需要利用题干中提到的“两张图的染色体上都标明人类全部的大约10万个基因的位置, 一张图显示染色体上全部DNA约30亿个碱基对的排列顺序”方面的信息。考生需要借助于“10万个基因”、“30亿个碱基对”以及“10%”等进行计算得出答案。回答设问 (3) 也需要题干中提供的信息, 如“已经在第32号染色体上定位679个基因。这些基因主要与人类的先天性心脏病等有关。此外, 还发现第32号染色体上有160个基因与鼠的基因具有相似的碱基顺序”。从这些信息中可以推出“人类基因组计划”完成后, 其对疾病的诊断和治疗以及人与鼠进化关系的研究是有帮助的。

[答案] (1) 是22条常染色体和X、Y两条性染色体, 因为X、Y染色体之间具有不相同的基因和碱基顺序, 所以一共测定24条染色体。 (2) 3000。 (3) 有利于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有利于研究生物进化;有利于培育优良的高等动植物品种;有利于研究基因表达的调控机制。 (以上4条答出3条即得满分。)

类型二:将生物学史上的实验改编后对学生进行考查

[例4] (2010年海南卷-13) 某同学分离纯化了甲、乙两种噬菌体的蛋白质和DNA, 重新组合为“杂合”噬菌体, 然后分别感染大肠杆菌, 并对子代噬菌体的表现型作出预测, 见表。其中预测正确的是 ()

A.1、3 B.1、4

C.2、3 D.2、4

[分析]本题是根据证明DNA是遗传物质的经典实验改编的, 旨在考查考生运用生物学的基本知识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和判断的能力。

根据题意, 需要对实验结果做出合理预测。根据DNA是遗传物质的原则, “杂合”噬菌体感染大肠杆菌后其产生子代的表现型应该由噬菌体中的DNA决定, 而不是由其中的蛋白质决定。蛋白质外壳只是在感染时起作用。所以, 凡是含有甲种DNA的“杂合”噬菌体, 其子代应该表现出甲的性状, 即“与甲种一致”;凡是含有乙种DNA的“杂合”噬菌体, 其子代应该表现出乙的性状, 即“与乙种一致”。这样, 4个预期结果中应有2个是正确的。据此可知4个预期结果中, 1、4是正确的, 即选项B为正确选项。事实上, 回答本题考生也可以根据经典实验的原理进行判断。

[答案]B

[例5] (2011年海南卷-18) 孟德尔对于遗传学的重要贡献之一是利用设计巧妙的实验否定了融合遗传方式。为了验证孟德尔遗传方式的正确性, 有人用一株开红花的烟草和一株开白花的烟草作为亲本进行实验。在下列预期结果中, 支持孟德尔遗传方式而否定融合遗传方式的是 ()

A.红花亲本与白花亲本杂交的F1代全为红花

B.红花亲本与白花亲本杂交的F1代全为粉红花

C.红花亲本与白花亲本杂交的F2代按照一定比例出现花色分离

D.红花亲本自交, 子代全为红花;白花亲本自交, 子代全为白花

[分析]本题是参照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 以及融合遗传的观点设计的, 主要考查学生运用孟德尔的分离定律, 以及融合遗传的观点进行分析和判断的能力。题目中4个选项所描述的情况在实际杂交实验中都有可能出现, 但是, 并非所有的情况都既能够支持孟德尔遗传方式而同时又能够否定融合遗传方式。

按照题目要求, 正确选项必须支持孟德尔遗传方式同时否定融合遗传方式。选项A、B、D都能够支持孟德尔遗传方式, 但都不能否定融合遗传方式, 也就是说:即使按照融合遗传方式“红花基因与白花基因在子代中发生了融合”, 也能够解释这些杂交结果。而按照融合遗传方式解释时, 后代中不会产生性状的分离。所以, 只有选项C符合题意。

[答案]C

以生物学史为素材编制试题评价学生, 在高考生物学科中已经受到关注, 以往的试题或对科学家的研究工作本身如实验思路等进行考查, 或将科学家的实验进行改编来考查学生。从对上述试题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 无论是哪种类型的试题, 我们认为其考查的都是学生应用生物学基本知识进行分析、判断和推理的能力, 以及学生对科学家工作的理解能力。

此外, 我们认为在编制考查生物学史类的试题时, 要注意向学生传递科学的观点, 如关于遗传方式的问题, 历史上曾经有过融合遗传的说法, 后来被实践证明是错误的。这就要求在编制相关的试题时能够做到从肯定“孟德尔的遗传方式”, 而否定“融合遗传”的角度进行构思和设计, 而不是相反或模棱两可。

高考生物试题特点分析 篇9

在体内, 人胰岛素基因表达可合成出一条称为前胰岛素原的肽链, 此肽链在内质网中经酶甲切割掉氨基端一段短肽后成为胰岛素原, 进入高尔基体的胰岛素原经酶乙切割去除中间片段C后, 产生A、B两条肽链, 再经酶丙作用生成由51个氨基酸残基组成的胰岛素。目前, 利用基因工程技术可大量生产胰岛素。回答下列问题:

(1) 人体内合成前胰岛素原的细胞是胰岛B细胞, 合成胰高血糖素的细胞是胰岛A细胞。

(2) 可根据胰岛素原的氨基酸序列, 设计并合成编码胰岛素原的DNA序列, 用该序列与质粒表达载体构建胰岛素原基因重组表达载体。再经过细菌转化、筛选及鉴定, 即可建立能稳定合成胰岛素原的基因工程菌。

(3) 用胰岛素原抗体检测该工程菌的培养物时, 培养液无抗原抗体反应, 菌体有抗原抗体反应, 则用该工程菌进行工业发酵时, 应从菌体中分离、纯化胰岛素原。胰岛素原经酶处理便可转变为胰岛素。

该题目为考生选做题, 主要考查教材选修3基因工程内容。全省理科考生共38204人, 其中20483人选做此题, 占理科考生人数的54%。该题分值为15分, 其中得15分人数为2626人, 占12.8%, 得0分人数为1891人, 占9.2%, 平均分8.02, 难度系数为5.3。

从题干来看, 考生要理解好前胰岛素原、胰岛素原、胰岛素三者的关系, 才能准确回答题目提出的问题。此题目有3个小题, 要回答5个问题。第1小题第一个问题要稍做分析才能正确回答出“胰岛B细胞”, 第二个问题属于识记性回答, 应答出人体内合成胰高血糖素的细胞为“胰岛A细胞”;第2小题要求考生要懂得蛋白质工程原理、基因工程原理和基因控制蛋白质合成的知识, 才能分析出相应的答案是“DNA序列”;第3小题要求考生在懂得抗原抗体反应原理的基础上分析出从“菌体”中才能获得产品。

从考生答题情况来看, 题目难度不算大。因此, 题目对中上等水平考生的区分度有限。当然对题目一知半解或无法读懂题目的考生也大有人在, 真正花些功夫在生物科学习上的考生应当能顺利回答这一题目。

下面就考生在答题中存在的问题做如下归纳:

1. 书写专用名词错别字多。

在此次阅卷中, 发现大量考生不能正确书写专业名词术语。如“胰岛B (A) 细胞”写成“胰岛素B (A) 细胞”、“姨岛B (A) 细胞”、“胰鸟B (A) 细胞”等。

教学建议:纵观历年来的生物高考试题, 对中上水平的学生来说, 难度不算大, 也就是说试题对这一类考生的区分度不大。在实际评卷操作中, 为了从多维度评判考生的水平, 评卷人员会根据考生答题的具体情况制定一些具有可操作性的客观的评分细则, 以明显区分水平稍有差别的考生。

为了克服有些考生能答出答案但书写答案时出现错别字而丢分的问题, 在课堂教学中, 教师如遇到有字体笔画多、字较生僻、同音近形字、词语比较生疏等的专业术语名词时, 应给学生留有随堂练习书写这些名词的时间, 从而培养学生正确书写专业名词术语的良好习惯。

2. 类似名词混淆不清。如考生回答“胰岛B (A) 细胞”时误用“B (T) 淋巴细胞”或“效应B (T) 细胞”来回答。

教学建议:教材中出现的带有英文字母的名词或专业性较强的名词对学生来说有些生涩, 不容易记忆和理解。在教学中可以通过列表对比的方式把这类名词罗列出来, 让学生去寻找各自的联系点和区别点, 然后根据教材内容对这些名词进行“造句”。造句可以是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对这些名词进行解释, 也可以写出这个名词和另一名词的关系等。

3. 重要知识点不能正确掌握。

教学建议:对于关联性大但又容易错用的名词, 除了通过挖掘多角度习题强化训练外, 要求学生逐字逐句记忆也很必要, 同时还要指导对其进行分析比较、构建具有相关联系的知识图表等, 也会对学生产生好的理解和记忆效果。

4. 题干信息不能准确获取。

教学建议:考生能否在题目设置的情景中及时获取和理解题目信息, 这是与学生的基础知识掌握应用能力、阅读理解力以及信息转化能力有关。这道题陈述了人体内合成胰岛素要有几个步骤, 阅读题目时, 阅读到题目后面可能忘记了前面的步骤, 或者离开了题目又忘记了其中的步骤, 这给答出正确答案带来一定的困扰。如果将题目信息通过图表转化出来 (如下图) , 这对理解题目会更直观些。将文字信息转化图表信息, 考生在这过程中是一个很好的理解题目的过程, 这对答对题目会有很好的帮助。

5. 对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所具有的细胞器认识有限。

高考生物试题特点分析 篇10

一、生物学科高考命题的特点

高考生物学科命题充分体现考试大纲的要求, 以考查学科主干知识为主, 重视能力和素质考查。从历年生物学高考的情况来看, 高考命题以能力立意为主, 试题的覆盖面较广, 生物的新陈代谢、遗传和变异两章仍是考查的重点。

要求学生能应用学过的知识和专业术语, 正确阐述基本的生物学现象、概念、方法和原理;理解、分析生物学中以图表、图解等表达的内容和意义, 并能用图表等多种表达形式准确地描述生物学现象和实验结果;理解生物体的结构和功能、部分与整体及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并能运用所学的生物学知识解释和解决生物个体、环境和社会生活中的某些生物学问题;理解所学实验的实验内容, 包括实验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 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了解生命科学发展中的重大热点问题及其对科学和社会发展的影响和意义。

另外, 生物科高考还适度体现“提高生物科学素养, 面向全体学生, 倡导探究性学习, 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的学科理念。

二、生物学科高考备考策略

1. 夯实“三基”, 重视基础是生物学高考备考的根本策略。

“三基”是指基本概念、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只有基本概念清楚、基础知识系统完整、基本技能扎实熟练, 学生的各种能力才能形成和发展。

2. 培养能力, 突出能力训练的策略是高考备考的制胜策略。

培养和训练学生的科学思维方式和思维习惯, 生物学知识包括知识本身和发现知识的过程。知识发现过程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启发学生创新思维, 培养和训练学生科学思维方式和思维习惯。

3. 指导学生善于发现问题, 培养和训练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

紧密联系实际, 重视实验分析和设计。目前高考非常重视实验原理、实验程序、实验现象、实验结论和实验设计等的考查。

4. 优化课堂, 追求课堂高效率的策略。

课堂优化与否, 课堂效率的高低, 直接关系高考备考的成败。重视基础的策略和培养能力, 突出能力训练策略都必须通过优化的课堂加以实施。

上一篇:过氧化氢酶活性下一篇:抗剪承载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