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理综》生物选择题的解题策略

2024-10-02

高考《理综》生物选择题的解题策略(共12篇)

高考《理综》生物选择题的解题策略 篇1

浅谈生物选择题的解题策略

——贵州省金沙县逸夫中学姜赟

在高考《理综》生物选择题的解答中,由于题少而分值高,如果学生在解题过程中,不能抓住解题关键,往往会失分较多,为了帮助广大考生做好选择题,笔者就多年的教学经验,浅谈生物选择题的解题策略。

一、错选的主要原因。

1.审题不慎,只求快,没有弄清题意就做答,尤其不会挖掘题目中的隐含条件;

2.粗心大意,只看表面现象,被题目中的干扰因素迷惑;

3.相关或相似的概念混淆不清;

4.受思维定势影响,想当然地套用生活经验、习惯、做过的习题、权威等“似曾相识”的答案或问题;

5.考试方法和策略不对,信心不足造成心理紧张,或有危难情绪等。

二、狠抓审题规范,减少失分率。

1.精选精做练习题;

2.认真做好考后解题回顾和总结;

3.学会解题的方法和策略。

㈠、找画关键字词,注意限定条件:

例⒈一个基因型为AaBbCc(基因自由组合)初级精母细胞经减数分裂形成的配子数目和种类分别是:(D)

A.4和8B.2和4C.4和4D.4和2 如果题目改为”初级卵母细胞”又如何?

例2.假设一段信使RNA上有120个碱基,其中A30个,G50个,此信使RNA控制的蛋白质的氨基酸种类最多有多少?(D)

A.60B.30C.45D.20

如果改为”氨基酸数目最多有多少”又如何?

1.审题时要特别注意以下关键字词:

⑴限定条件的种类:时间、原因、影响

⑵限定的程度:根本、直接、最终

⑶选择的方向:肯定、否定

2.常见限定条件:一个和生物体;种类和数目;染色体数目中的个数和

对数;最多和最少;主要和次要;可能和最可能;一切和绝大多数等等。

㈡、注意挖掘题目中的隐含条件

隐含条件是指题干中没有明确给出,而隐藏在基本原理、基本概念、图形、图表、曲线、生产实践或题目给予的新信息中的条件。隐含条件是

题干的必要条件,是解题成败的关键。故应仔细阅读题干,从多角度、多

层次挖掘隐含条件,补充题干。

例1.兔子的精子细胞核中DNA重量为4×10-12g,则其受精卵进入有

丝分裂中期的DNA重量为()

A.4×10-12gB.8×10-12g

C.16×10-12gD.大于16×10-12g

隐含条件:细胞中的线粒体含有少量的DNA。故答案为D。

例2.取适量干重相等的4份种子进行不同处理:(甲)风干,(乙)

消毒后浸水萌发,(丙)浸水后萌发,(丁)浸水萌发后煮熟冷却、消毒。

然后分别放入4个保温瓶中。一段时间后,种子堆内温度最高的是()

A.甲B.乙C.丙D.丁

隐含条件:丙中还包括微生物的呼吸产热。故答案为C。

例3.下表列出了A、B、C、D四种鸟类的产卵、孵出和繁殖后代数,哪种鸟

将会得到更多的进化优势()

解题思路:一个物种种群的大小,它不取决于生殖力,而取决于对潜

在的种群增长的自然控制。而隐含条件是“淘汰数==产卵数—后代数”。

故答案为B。

㈢、排除题目中的干扰因素,切忌“想当然”

干扰因素是指命题者有意在题干或选项中附加一些与解题无关的信

息,干扰解题思路,增加试题难度。

例1.已知某人的精原细胞中有26对等位基因,不考虑交叉互换的情况

下,该人形成精子的基因组合类型最多为()

A.226B.223C.262D.2×26

本题设置的干扰因素是:“26对等位基因”。但应注意的是:一个人的体细胞中只有46条染色体或者23对同源染色体。故答案为B.例2.人的成熟红细胞没有线粒体,其呼吸作用的方式为无氧呼吸。细

菌细胞中也没有线粒体,其呼吸作用的方式是()

A.只进行无氧呼吸B.只进行有氧呼吸

C.一般不进行呼吸D.无氧呼吸或有氧呼吸

本题设置的干扰因素是:“没有线粒体,就只能进行无氧呼吸”。细

菌虽然没有线粒体,但在有些细菌的膜内侧含有电子传递与氧化磷酸化的酶,可进行有氧呼吸。故答案为D。

㈣、全面准确理解概念、原理和规律,克服思维定势,不要“想当然”

例1.已知某小麦的基因型是AaBbCc,三对基因分别位于三对同源染色

体上,利用其花药进行组织培养,获得N株小麦,其中基因型为aabbcc的个体约占()

A.0B.N/4C.N/8D.N/16

注意:不要想当然的认为“花药离体培养”就是“单倍体育种”。故

正确答案为A。

例2.一定不存在同源染色体的细胞是()

A.卵细胞B.单倍体生物体细胞

C.胚细胞D.含一个染色体组的细胞

注意:卵细胞、单倍体生物体细胞中都有可能含有两个或两个以上染

色体组,从而有同源染色体的存在。故正确答案为D。

例3.某些地区一些玉米植株比一般玉米植株早熟、生长整齐而健壮,果穗大、子粒多,因此这些植株可能是()

A.单倍体B.三倍体

C.四倍体D.杂交种

注意:不要认为果穗大,子粒多就是多倍体。故正确答案为D。

㈤.解决“不知所问”题目的关键是:要“知其所问”、“知其所考”

例:在农业生产中,常用人工诱导多倍体的育种方法来提高作物产量。

在下列四组多倍体植物中,最有经济价值的一组是()

A.甘蔗和甜菜B.水稻和棉花

C.玉米和高粱D.油菜和大豆

本题所考的是多倍体育种的特点:培养营养器官巨大型的植物,来提

高作物产量和营养成分。所以应选择以收获营养器官为生产目的的一组。

即正确答案为A。

三、解答选择题的几点复习策略:

1.对相近知识点注重比较,求同求异;

2.对同一知识点学会从多角度理解;

3.构建知识网络,培养综合分析能力;

4.多归纳总结一题多问(变)的习题。

例:假设一段信使RNA上有300个碱基,其中A和 G有120个,那么转

录成该段信使RNA的DNA分子片段中C和 T的个数共有(D)

A.120个B.240个C.180个D.300个

此题还可以变成以下等问题:

变式一:某信使RNA上,A的含量是24%,U的含量是26%,C的含量

是27%,其模板基因中G 的含量为(B)

A.23%B.25%C.27%D.50%

变式二:此信使RNA控制的蛋白质的氨基酸数目最多有多少?(100

个)

变式三:此信使RNA控制的蛋白质的氨基酸种类最多有多少?(20种)

变式四:此信使RNA控制的蛋白质的合成原料就高等动物而言有哪些

来源?(食物中摄取、自身蛋白质分解、转氨基形成)。

2007年元月25日

高考《理综》生物选择题的解题策略 篇2

高考理综试卷的第23、24和25题是物理综合题, 在试卷中所占的分数值很大, 它从多方面、多角度、多层次考查学生的能力, 是属于学科内知识的综合题, 求解难度较大.其实, 只要对物理知识比较好的理解和掌握, 对物理综合题的特点有深入的了解和认识, 做好这类试题也是不难的.仔细分析研究近几年的理综试题, 不难发现其试题的特点, 下面就理综物理综合题的“综合”类型进行分类解析, 并对其题型特点及解题策略作一探讨.

一、“过程”型综合题

1.题型特点:

试题按物理事件发生的时间顺序展示问题情景, 与物理规律相关的物理过程多而复杂, 但复杂多变的物理过程又常常具有时间性与阶段性.物理过程的各个阶段, 即各个子过程, 相对总过程来说, 通常要简单得多.

2.解题策略:

把构成过程整体的若干子过程划分出来研究, 简化成若干个简单的子过程, 按时间顺序对物理过程逐步分析, 一个子过程一个子过程地用对应物理规律列出相关的式子, 就可以把问题解决.同时, 要注意前后两个物理过程中各种物理量的链接, 如在运动过程中前一个过程的末速度也是后一过程的初速度等等.

例1 (2008全国卷Ⅰ, 25) 如图1所示, 在坐标系xoy中, 过原点的直线OC与x轴正向的夹角φ =120°, 在OC右侧有一匀强电场, 在第二、三象限内有一匀强磁场, 其上边界与电场边界重叠、右边界为y轴、左边界为图中平行于y轴的虚线, 磁场的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 方向垂直纸面向里.一带正电荷q、质量为m的粒子以某一速度自磁场左边界上的A点射入磁场区域, 并从O点射出, 粒子射出磁场的速度方向与x轴的夹角θ =30°, 大小为v, 粒子在磁场中的运动轨迹为纸面内的一段圆弧, 且弧的半径为磁场左右边界间距的两倍.粒子进入电场后, 在电场力的作用下又由O点返回磁场区域, 经过一段时间后再次离开磁场.已知粒子从A点射入到第二次离开磁场所用的时间恰好等于粒子在磁场中做圆周运动的周期.忽略重力的影响.求: (1) 粒子经过A点时速度的方向和A点到x轴的距离;

(2) 匀强电场的大小和方向;

(3) 粒子从第二次离开磁场到再次进入电场时所用的时间.

解析: (1) 如图2所示, 设磁场左边界与x轴相交于D点, 与CO相交于O′点, 则直线OO′与粒子过O点的速度v垂直, ∠OO′D = θ =30°.设磁场左右边界间距为d, 则OO′=2d.粒子第一次进入磁场的运动轨迹的圆心即为O′点, 圆弧轨迹所对的圆心角为30°, 且O′A为圆弧的半径R.由此可知, 粒子自A点射入磁场的速度与左边界垂直.

A点到x轴的距离

AD¯=R (1-cos30°)

粒子在磁场中做圆周运动有

qvB=mv2R

联立①②式得

AD¯=mvqB (1-32)

(2) 设粒子在磁场中做圆周运动的周期为T, 第一次在磁场中飞行的时间为t1, 有

Τ=2πmqB

t1=Τ12

依题意, 匀强电场的方向与x轴正向夹角应为150°.由几何关系可知, 粒子再次从O点进入磁场的速度方向与磁场右边夹角为60°.设粒子第二次在磁场中飞行的圆弧的圆心为O″, O″必定在直线OC上.设粒子射出磁场时与磁场右边界交于P点, 则∠OO″P=120°.设粒子第二次进入磁场在磁场中运动的时间为t2, 有

t2=13Τ

设带电粒子在电场中运动的时间为t3, 有

t3=T- (t1+t2) ⑥

由匀变速运动的规律和牛顿定律可知

-v=v-at3 ⑦

a=qEm

联立③④⑤⑥⑦⑧可得E=127πBv

(3) 粒子自P点射出后将沿直线运动.设其由P′点再次进入电场, 则∠O″P′P=30°.

设粒子在P、P′两点间运动的时间为t4, 有

t4=ΡΡ¯v

三角形OPP为等腰三角等.由几何关系知

ΟΡ¯=3R

联立②⑨⑩式得t4=3mqB

点评:本题是一道带电粒子在单一电、磁场构成的组合场中运动多阶段的“过程”型综合题, 突出考查学生对电、磁主干知识的运用能力和对问题过程的分析能力.分析得出带电粒子运动经历四个阶段, 画出带电粒子运动的轨迹, 按照物理过程发生的先后顺序分别应用电、磁场知识规律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二、“知识”型综合题

1.题型特点:

试题往往以单一物理模型为知识载体沿纵深方向, 重点考查学生对某一章节重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及其相关应用的方法与技巧, 如涉及万有引力的天体运动问题、涉及动量和机械能的多次碰撞问题、涉及电场的带电粒子在平行板电容器中的偏转问题、涉及磁场的带电粒子在匀强磁场中的匀速圆周运动问题等问题, 求解的难度往往较大.

2.解题策略:

学生对各章节、模块基本知识的熟练掌握是解决这类综合题的关键, 要熟悉常见物理模型解题的常用方法与技巧.同时, 这类问题因从侧面考查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 从而要求学生熟悉一些物理试题中常用的数学基本知识.

例2 (2008年全国卷Ⅱ, 25) 我国发射的“嫦娥一号”探月卫星沿近似于圆形轨道绕月飞行.为了获得月球表面全貌的信息, 让卫星轨道平面缓慢变化.卫星将获得的信息持续用微波信号发回地球.设地球和月球的质量分别为M和m, 地球和月球的半径分别为R和R1, 月球绕地球的轨道半径和卫星绕月球的轨道半径分别为r和r1, 月球绕地球转动的周期为T.假定在卫星绕月运行的一个周期内卫星轨道平面与地月连心线共面, 求在该周期内卫星发射的微波信号因月球遮挡而不能到达地球的时间 (用M、m、R、R1、r、r1和T表示, 忽略月球绕地球转动对遮挡时间的影响) .

解析:如图3所示, 设O和O′分别表示地球和月球的中心.在卫星轨道平面上, A是地、月连心线OO′与地球、月球表面的公切线ACD的交点, D、C和B分别是该公切线与地球表面、月球表面和卫星轨道的交点.过A点在另一侧作地球、月球表面的公切线, 交卫星轨道于E点.卫星在圆弧BE上运动时发出的信号被遮挡.

设探月卫星的质量为m0, 万有引力常量为G, 根据万有引力定律有

GΜmr2=m (2πΤ) 2r

Gmm0r12=m0 (2πΤ1) 2r1

式中T1表示探月卫星绕月球转动的周期.

由①②式得

(Τ1Τ) 2=Μm (r1r) 3

设卫星的微波信号被遮挡的时间为t, 则由于卫星绕月球做匀速圆周运动, 有

tΤ1=α-βπ

式中α=∠CO′A, β=∠CO′B.

由几何关系得

rsinα=R-R1 ⑤

r1cosβ=R1 ⑥

由③④⑤⑥得

t=ΤπΜr13mr3 (arccosR-R1r-arccosR1r1)

点评:本题以“嫦娥一号”探月卫星为背景, 考查学生应用万有引力和圆周运动知识处理天体问题的方法与技巧, 对学生的分析综合能力和应用数学知识处理物理问题的能力要求较高, 画出情景图并从几何角度找出已知量与未知量的关系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三、“信息”型综合题

1.题型特点:

试题以科研新动向、现实生活实例和现代科技应用立意为题干信息, 大部分文字只是基于对生活背景和科技事件的完整性、严密性的必要表述, 其问题的物理实质、物理模型往往较简单, 对知识、能力的要求往往是起点高落点低.

2.解题策略:

问题的解决重在对题意的理解, 对题干信息的分析判断, 要善于获取题干中构成物理问题的物理要素, 即要根据问题的要求和解答目标, 剔除题干中的生产、生活和科技实例中的事件等次要因素, 抓住主要的物理条件和物理关系, 以及主要的物理过程和情景, 把题设问题与熟悉的物理知识联系起来, 把实际问题简化、抽象为恰当的物理模型, 用学过的知识和方法对问题求解.

例3 (2007全国卷Ⅱ, 24) 用放射源钋的 射线轰击铍时, 能放出一种穿透力极强的中性射线, 这就是所谓的铍“辐射”.1932年, 查德威克用铍“辐射”分别照射 (轰击) 氢和氮 (它们可视为处于静止状态) , 测得照射后沿铍“辐射”方向高速运动的氢核和氮核的速度之比为7.0.查德威克假设铍“辐射”是由一种质量不为零的中性粒子构成的, 从而通过上述实验在历史上首次发现了中子.假设铍“辐射”中的中性粒子与氢核或氮核发生弹性正碰, 试在不考虑相对论效应的条件下计算构成铍“辐射”的中性粒子的质量. (质量用原子质量单位u表示, 1u等于一个12C原子质量的十二分之一.取氢核和氮核的质量分别为1.0u和14u)

解析:设构成铍“辐射”的中性粒子的质量和速度分别为m和v, 氢核的质量为mH.构成铍“辐射”的中性粒子与氢核发生弹性正碰, 碰后两粒子的速度分别为v′和v′H.由动量守恒和能量守恒定律得

mv=mv′+mHv′H ①

12mv2=12mv´2+12mΗvΗ´2

由①②式得vΗ´=2mvm+mΗ

同理, 对质量为mN的氮核, 其碰后速度为

vΝ´=2mvm+mΝ

由③④式得m=mΝvΝ´-mΗvΗ´vΗ´-vΝ´

根据题意可知 v′H=7.0v′N ⑥

将上式与题给数据代入⑤⑥式得

m=1.2u

点评:本题以铍“辐射”为信息, 考查学生分析并从题干中提取有用信息的能力.问题涉及的知识要点是动量守恒定律、机械能守恒定律.用两个同一直线上发生弹性正碰小球的物理模型对应问题情景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江西省临川第二中学

高考《理综》生物选择题的解题策略 篇3

关键词:复习策略;离子共存;阿伏加德罗常数;物质结构、元素周期表、元素周期律;电解质溶液;常见有机化合物、有机反应等基本知识;基本实验和变形实验;电化学

【中图分类号】G630

近三年广东高考理综化学选择题具有一定的连续性和稳定性,下面是本人对近三年广东高考理综化学选择题进行比较分析,并提出复习策略。供高三复习冲刺参考。选择题注重对化学学科基础性知识的考查,主要考查考生的接受、吸收、整合化学信息的初级能力。

复习策略:

1、离子共存问题:离子共存问题是高考中的常见题型,是每年必考的题型。离子不能大量共存的情况有四种:1、发生复分解反应,生成沉淀、气体、难电离的物质。该部分判断要求熟悉常见酸碱盐溶解性;2、发生互促水解反应,弱酸根阴离子与弱碱根阳离子互相促进水解进行到底,常见阴离子有CO32-、HCO3-、AlO2-、S2-、SiO32-等,常见阳离子有Al3+、Fe3+、Fe2+、NH4+等。3、发生络合反应,如Fe3+与SCN-。4、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氧化性离子(如Fe3+、NO3-(H+)、ClO-、MnO4-)与还原性离子(如Fe2+、I-、S2-、SO32-等)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而不能共存。

2、阿伏加德罗常数:关于阿伏加德罗常数的高考试题,常常有意设置一些极易疏忽的干扰因素。在分析解答这类题目时,要特别注意下列细微的知识点:①状态问题,如水在标准状况时为液态或固态;SO3在标准状况下为固态、常温常压下为液态,戊烷及碳原子数更多的烃,在标准状况下为液态或固态。②特殊物质的摩尔质量,如D2O、T2O、18O2等。③某些物质分子中的原子个数,如Ne、O3、白磷等。④一些物质中的化学键数目,如SiO2、Si、CH4、P4、CO2等。⑤较复杂的化学反应中,转移电子数的求算,如Na2O2+H2O,C12+NaOH、电解AgNO3溶液等。⑥要用到22.4L/mol时,必须注意气体是否处于标准状况。⑦某些离子或原子团在水溶液中能发生水解反应,使其数目减少。⑧注意常见的一些可逆反应。

3、物质结构、元素周期表、元素周期律:考查主要集中在8(或18等)电子结构的判断,电子式的书写,微粒半径的比较,化学式的推导以及简单计算等,在体现基础知识再现的同时,侧重观察、分析、推理能力的考查。高考题主要以元素推断题出现,旨在考查考生的分析推断能力。对有突破口的元素推断题,可采用题目暗示的突破口,联系其他条件,顺藤摸瓜,各个击破,推出结论,对无明显突破口的元素推断题,可利用提示条件的限定,逐渐缩小推断范围,大胆尝试、猜测、充分考虑各元素的相互关系予以推断。

4、电解质溶液:要求了解电解质的有关概念,理解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外界条件对电离平衡的影响,盐的水解平衡与水的电离平衡的联系及相互影响。重点(1)特殊条件(如等体积、等浓度或等PH)酸碱混合后溶液酸碱性的判断;(2)熟练掌握三个守恒:电荷守恒、物料守恒、质子守恒。(3)离子浓度大小的判断。

5、常见有机化合物、有机反应等基本知识:该部分涉及面比较广,但深度较浅,要求熟悉课本中常见有机化合物的基础知识和有机基本反应。该题应为送分题,绝大部分考生能拿到该题分。

6、基本实验和变形实验:该题取材于课本的常见实验,是课本常见实验的变形或应用。要求掌握基本的化学实验方法和技能,理解并熟练完成常见的实验基本操作。在平时的实验复习中,一定强化课本实验的复习,不要脱离了课本,有条件的最好重做一遍课本常见实验,同时重视实验探究能力的培养,加强实验设计,仪器、试剂的选取,操作过程的训练,实验现象的观察,实验数据的处理,实验结论判断,并学会对实验进行反思和评价。

7、电化学:电化学,作为中学化学的重要理论,是历年高考中必考的热点之一。考题主要是以选择题的形式出现,有时在实验题以及一些推断题中涉及。考查的主要内容有:原电池原理及其应用、形成的条件、电极名称及电极反应、根据电极变化判断金属活动性强弱、对一些新型电池的电极反应的认识和书写。电化学反应的实质就是氧化还原反应,还涉及到电解质溶液等知识。因此,有比较宽的命题背景。

复习要求:

1.了解原电池的工作原理、应用及形成条,能写出电极反应和电池反应方程式。

2.了解常见化学电源的种类及其工作原理,认识化学能与电能转化的意义及其重要应用。

高考生物选择题解题技巧 篇4

例9:水稻的一个细胞在有丝分裂后期有48条染色体,在一般情况下,水稻的珠被细胞、胚细胞和胚乳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分别是( )。

A.24、24、24 B.12、12、12

C.12、24、36 D.24、24、36

高考理综解题技巧 篇5

1、理综基础完全不行,属于平时不念书这类学生不要求助方法、技巧了,在有限的时间内赶紧按照课本顺序把知识点梳理一遍,结合课本章节后的习题,把公式、定理、单词等最基础的要素掌握,才是最佳的提分手段。即使现在只考200~300分,并不是说智力有问题,而是平时所欠下的。与平时考500多分的中等生,唯一的差距就是基础。如果能有效的利用好50多天,把基础打牢,那么短期内可以追到现在中等生的水平。

2、对于一些理综基础较熟悉,公式定理课本概念等都掌握的很全面的学生是全部考生中最常见的。甚至在考场上,明明知道要考察什么,但是却无法应用。还有一部分是在考场上,不知道题目考查我们什么问题,导致空有经纶满腹,碰到问题时,却不得途径。通常体现在考试时做题没有信心,需要反复确认,解答题时思考时间过长,紧张。依赖熟悉的题型来套用解答。一旦遇到稍微变动的熟悉题型,花费一定时间解答不出时,十分着急,导致影响后面试题。这类考生要结合《考试说明》一个月掌握全部知识点,在做题的时候,要充分利用题目信息去处理问题,而不是套用知识点。面对当今的高考,整理知识点式,不断重复式的复习效率已经不高,意义不大。

3、理综基础相对扎实,解题速度较快,没有太多的难题,但是考试往往在会做的题上丢分。这类同学自认为是粗心、马虎,总认为自己认真一些就能考的不错。并且确实在某一次或几次考试中获得好成绩。但是大部分考试还是不高不低。选择题是高考竞争的关键题型,也是剩下的时间段内,这类考生复习的重点题型。要想切实有效的提高高考成绩,思想、方法、技巧、题型一样不能少。

高考理综选择题满分答题技巧 篇6

①分析理解题干,弄清楚选什么?

②由问题联想答案 问题→答案→供选答案

③由题肢联想问题 供选答案→答案→问题

④两面夹攻 问题→答案→供选答案

答题时要心态稳定,速度不宜过快

客观选择题都是单选题,难度不大分值又高,是得分的重点关注对象。选择题回答的`好与坏对确保基本分的高低至关重要!

2023河南高考理综生物试卷 篇7

高考理科综合能力测试与其它高考科目相比,具有两大特点:

第一,时间紧、分值高。150分钟,总分300分。选择题每小题6分,非选择题每空最高3分。

第二,学科间的转换与答题顺序的选择。考生在答理综试题过程中,既面临着物理、化学、生物三个学科知识的转换,同时还面临着答题顺序的选择。

高考理科综合能力测试的答题战略:

根据理科综合能力测试的特点,提出下列答题战略:

第一,高考理综试卷到手后,用5~10分钟时间(一般从发卷到正式答题铃响之前的时间)“通览”一遍所有试题,找出你比较“熟悉”的或“有印象”的试题,进而确定各科试题中,哪些题先答,哪些题后答的答题顺序。

第二,确定学科的答题顺序。虽然理综试卷中,按选择题“生、化、物”、非选择题“物、化、生”的顺序排定,但答题时,未必按此顺序进行。你可以根据你平时哪个学科学的更扎实一些、实力更强一些或试题中哪个学科的题目更容易一些,本着“先易后难”的原则,来确定学科的答题顺序。但尽量减少答题中间的学科转换次数。

第三,先答选择题,后答非选择题。这是因为选择题的难度一般比非选择题小。

第四,理综试题的时间分配非常重要。许多同学由于答题战略上的错误,最后题没答完,难题没答上,容易得分的题目没时间答。因此,有关专家曾经提出“制定得分计划”的观点。也有的专家认为“高考与其说是考能力,不如说是考时间。”对于某些同学,甚至要敢于舍弃一部分题目。要“动笔就有分,有效答题。”因此提高答题效率,合理分配时间,确是理综考试成败的关键。

高考选择题命题知识点分布:

高考新课程卷:1、植物代谢;2、代谢与酶;3、代谢;4、生态;5、免疫;6、植物组织培养;7、基因工程

高考全国卷:1、代谢;2、植物代谢;3、植物代谢;4、动物激素;5、生态

从近年来高考理综选择题的知识点分布来看,代谢出题较多。其它部分有星散分布。就高考题分析,由于第Ⅱ有遗传大题,占一定分数,所以,在选择题中,代谢部分出题较多。这不难看出:代谢与遗传在命题知识点分布上占有重要地位。其它知识点有:细胞、生长发育、生态、调节、免疫、微生物等,即使在选择题中如果有题,基本上只有一个小题。

高考《理综》生物选择题的解题策略 篇8

理科综合能力测试—生物(北京卷)第一部分(选择题共120分)本部分共20小题,每小题6分,共1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

1.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保证了细胞内相对稳定的微环境。下列物质中,以(自由)扩散方式通过细胞膜的是

A.Na+B.二氧化碳C.RNAD.胰岛素

2.哺乳动物肝细胞的代谢活动十分旺盛,下列细胞结构与对应功能表述有误..的是

A.细胞核:遗传物质储存与基因转录B.线粒体:丙酮酸氧化与ATP合成 C.高尔基体:分泌蛋白的合成与加工D.溶酶体:降解失去功能的细胞组分 3.光反应在叶绿体类囊体上进行,在适宜条件下,向类囊体悬液中加入氧化还原指示剂DCIP,照光后DCIP由蓝色逐渐变为无色,该反应过程中

A.需要ATP提供能量B.DCIP被氧化 C.不需要光合色素参与D.会产生氧气 4.以下高中生物学实验中,操作不正确的是 ...A.在制作果酒的实验中,将葡萄汁液装满整个发酵装置 B.鉴定DNA时,将粗提产物与二苯胺混合后进行沸水浴 C.用苏丹Ⅲ染液染色,观察花生子叶细胞中的脂肪滴(颗粒)D.用龙胆紫染液染色,观察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中的染色体

5.用Xho I和Sal I两种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分别处理同一DNA片段,酶切位点及酶切位点及酶切产物分离结果如图。以下叙述不.正确的是: ..A.图1中两种酶识别的核苷酸序列不同

B.图2中酶切产物可用于构建重组DNA

C.泳道①中是用Sal I处理得到的酶切产物 D.图中被酶切的DNA片段是单链DNA 29.(17分)癌症是当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重大疾病。研究人员利用与癌细胞在某些方面具有相似性的诱导多能干细胞(iPSC)进行了抗肿瘤的免疫学研究。(1)癌细胞具有无限的特点。当体内出现癌细胞时,可激发机体的系统发挥清除作用。

(2)研究人员进行的系列实验如下:

免疫组小鼠:每周注射1次含有失去增殖活性的iPSC悬液,连续4周; 空白组小鼠:每周注射1次不含失去增殖活性的iPSC的缓冲液,连续4周。

实验一:取免疫组和空白组小鼠的血清分别与iPSC、DB7(一种癌细胞)和MEF(一种正常体细胞)混合,检测三种细胞与血清中抗体的结合率,结果见下表。

①比较表中iPSC与两组小鼠血清作用的结果可知,免疫组的数值明显空白组的数值,说明iPSC刺激小鼠产生了特异性抗体。

②表中DB7和iPSC与免疫组小鼠血清作用后的检测数据无明显差异,说明DB7有。

③综合表中全部数据,实验结果表明。

实验二:给免疫组和空白组小鼠皮下注射DB7,一周后皮下形成肿瘤。随后空白组小鼠肿瘤体积逐渐增大,免疫组小鼠肿瘤体积逐渐缩小。由此推测:iPSC还能刺激机体产生特异性抗肿瘤的免疫。

(3)研究人员另取小鼠进行实验,验证了上述推测。下图为实验组的实验过程及结果示意图。请在下图中选择A或B填入④处,从C~F中选择字母填入①~③处。

(4)该系列研究潜在的应用前景是iPSC可以用于。

30.(17分)水稻是我国最重要的粮食作物。稻瘟病是由稻瘟病菌(Mp)侵染水稻引起的病害,严重危害我国粮食生产安全。与使用农药相比,抗稻瘟病基因的利用是控制稻瘟病更加有效、安全和经济的措施。

(1)水稻对Mp表现出的抗病与感病为一对相对为判断某抗病水稻是否为纯合子,可通过观察自交子代来确定。

(2)现有甲(R1R1r2r2r3r3)、乙(r1r1R2R2r3r3)、丙(r1r1r2r2R1R3)三个水稻抗病品种。抗病(R)对感病(r)为显性,三对抗病基因位于不同染色体上。根据基因的DNA序列设计特异性引物,用PCR方法可将样本中的R1、r1、R2、r2、R3、r3区分开。这种方法可用于抗病品种选育中基因型的鉴定。

①甲品种与感病品种杂交后,对F2不同植株的R1、r1进行PCR扩增。已知R1比r1片段短。从扩增结果(下图)推测可抗病的植株有。(下有图)

M:标准DNA频段 1:植株1 2:植株2 3:植株3 ②为了在较短时间内将甲、乙、丙三重品种中的抗病基因整合,选育新的纯合抗病植株,下列育种步骤的正确排序是。

a.甲×乙,得到F1 b.用PCR方法选出R1R1R2R2R3R3植株 c.R1r1R2r2r3r3植株×丙,得到不同基因型的子代

d.用PCR方法选出R1r1R2r2R3r3植株,然后自交得到不同基因型的子代(3)研究发现,水稻的抗病表现不仅需要自身抗病基因(R1、R2、R3等)编码的蛋白,也需要Mp基因(A1、A2、A3等)编码的蛋白。只有R蛋白与相应的A蛋白结合,抗病反应才能被激活。若基因型为R1R1r2r2R3R3和r1r1R2R2R3R3的水稻,被基因型为a1a1A2A2a3a3的Mp侵染,推测这两种水稻的抗病性表现依次为。

(4)研究人员每年用Mp(A1A1a2a2a3a3)人工接种水稻品种甲(R1R1r2r2r3r3),几年后甲品种丧失了抗病性,检测水稻的基因未发现变异。推测甲品种抗病性丧失的原因是。

(5)水稻种植区的Mp是由不同的基因型组成的群体。大面积连续种植某个含单一抗病基因的水稻品种,将会引起Mp种群,使该品种抗病性逐渐减弱直至丧失,无法在生产中继续使用。

(6)根据本题所述水稻与Mp的关系,为避免水稻品种抗病性丧失过快,请从种植和育种两个方面给出建议。

31.(16分)因含N、P元素的污染物大量流入,我国某大型水库曾连续爆发水华”。为防治“水华”,在控制上游污染源的同时,研究人员依据生态学原理尝试在水库中投放以藻类和浮游动物为食的鲢鱼和鱅鱼,对该水库生态系统进行修复,取得了明显效果。

(1)在该水库生态系统组成中,引起“水华”的藻类属于。水库中各种生物共同构成。(2)为确定鲢、鳙的投放量,应根据食物网中的营养级,调查投放区鲢、鱸的的生物积累量(在本题中指单位面积中生物的总量,以t·hm-2表示):为保证鲢、鳙的成活率,应捕杀鲢、鱅的。

(3)藻类吸收利用水体中的N、P元素,浮游动物以藻类为食,银鱼主要以浮游动物为食,由右图可知,将鲢、鱅鱼苗以一定比例投放到该水库后,造成银鱼生物积累量,引起该变化的原因是。

(4)投放鲢、鳙这一方法是通过人为干预,调整了该生态系统食物网中相关物种生物积累量的,从而达到改善水质的目的。

(5)鲢鱼和鱅鱼是人们日常食用的鱼类。为继续将投放鲢、鳙的方法综合应用,在保持良好水质的同时增加渔业产量,以实现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赢,请提出两条具体措施

____________。

答案:

1-5:BCDAD 29:

30:

高考《理综》生物选择题的解题策略 篇9

高三生物组

汪细炎

《考试说明》是历年高考命题的依据,也是高三复习教学最准确的导向,所以对一名高三老师来说,认真学习考试说明并且深刻领会其中的内容尤其重要,只有老师准确理解了考试说明才能做到在高考复习中做到有的放矢,真正提高复习效率,为学生在高考中取得好成绩奠定扎实基础。

下面我就自己这段时间以来对今年理综生物考试说明的学习谈几点我的认识。(主要是比较去年与今年考试说明)

一.不变(稳定)

1.考试内容分两大部分:三个必修模块和一个选秀模块 2.题型:选择题和简答题 3.题数:6+4+1 4.分值:90分 其中选择题36分,简答题54分

5.能力要求: ①理解能力

②获取信息能力 ③实验与探究能力 ④综合运用能力 6.要求:

Ⅰ.对所列知识点要知道其含义,能够在试题所给予的相对简单的情境中识别和使用它们。

Ⅱ.理解所列知识和其他相关知识之间的联系和区别,并能在较复杂的情景中综合运用其进行分析、判断、推理和评价。

7.考点分布:

①分子与细胞:21个知识点+11个实验(4个Ⅰ级考点,17个Ⅱ级考点)②遗传与进化:22个知识点+3个实验(5个Ⅰ级考点,17个Ⅱ级考点)③稳态与环境:24个知识点+5个实验(5个Ⅰ级考点,17个Ⅱ级考点)④现代生物科技专题:15个知识点+1个实验(9个Ⅰ级考点,6个Ⅱ级考点)合计:82个知识点+20个实验

二.变化

1.命题方向

生物学科的命题由2013年的要“体现生物课程属于科学课程的性质,要重视对考生科学素养的考查,在生物科学和技术的基础知识、科学探究的方法、获取新知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思维能力、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等方面对考生的表现进行测量。要重视理论联系实际,关注科学技术、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变为2014的要“重视对考生科学素养的考查,在生物科学和技术的基础知识、科学探究的方法、获取新知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思维能力、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等方面对考生的表现进行测量。要重视理论联系实际,关注科学技术、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删掉了“体现生物课程属于科学课程的性质”这句。

2.考点细微变化

将2013年的必考内容1-3 细胞的代谢(1)物质进入细胞的方式变为2014年的必考内容1-3 细胞的代谢(1)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改动一个字,即由“进”变为“出”,此处虽只有一字之差,但更贴合教材大纲,查看人教版必修1分子与细胞第四章59页有一句话是这样叙述的:细胞内外的许多物质并不能自由地出入细胞,70页有一句对自由扩散的定义是这样叙述的:物质通过简单的扩散作用进出细胞,叫做自由扩散。70-71页有一句对协助扩散的定义是这样叙述的:进出细胞的物质借助载体蛋白的扩散,叫做协助扩散。这一字改变说明了对知识点的阐述也更全面更准确,体现了生物科学的严谨性,也对考生答题的规范性要求更高。

3.选考内容有删减

选考内容中的“生物技术实践”方面主要以生物实验为主,与去年考试大纲相比,今年选考内容中的“5-1微生物的利用”中,删去了“某种微生物数量的测定”知识点,“5-2生物技术在食品加工及其他方面的应用”中,删去“蛋白质的提取和分离”“PCR技术的基本操作和应用”等考试内容。这部分内容变化对我们江西考生来说影响不大,因为从近三年江西考生选做39题的考生是逐年下降,2012年选做39题的人数占13.4%,到2013年选做39题的人数下降到8.8%。所以选做40题的考生占绝大多数,应加强现代生物科技专题的复习,加强对课本的阅读与理解。

4.题型示例的变化

2013年考试说明中的题型示例例5由基因重组相关题目改为遗传定律相关题目,2013年考试说明中的题型示例例8蛋白质盐析相关实验题目改为血糖调节相关题目。题型示例的变化是否暗示今年高考命题的变化,我想多少有点关系,具体的就不得而知了。

三.备考

通过对考试说明的学习与分析以及历年高考试题的研究,我认为高考的主要方向没有变化,既重基础又重能力,主干知识仍然是细胞代谢,遗传定律,生命活动调节和生态学四大部分,鉴于生物科目高考所涉及知识点非常多,且有的知识较零散,所以在二轮复习中应从以下几方面开展复习:

1.同学生一起结合课本构建知识网,系统的将零散的知识点进行连点串线形成面再到网,比如复习专题一细胞的分子组成与结构,就可以先串线即元素→化合物→细胞的基本结构,然后再围绕元素,化合物,细胞的基本结构展开构建知识网。

2.指导学生认真阅读教材,吃透教材,关注教材细节,如课本中的一些结论性的语句,关注教材插图,如动植物细胞亚显微结构模式图,要会比较分析图像,2013年全国高考卷就出了道必修3免疫调节的题目,其中的图就来自课本。关注教材语言,高考答题要体现学科特色,即答题要用专业术语,这样才能拿 高分。关注教材实验,高考生物对能力的要求其中有一点是实验与探究能力,教材中的实验要学生熟悉操作过程,理解实验原理和实验思路。

3.指导学生细心审题,分析图像和表格,规范答题,在平时的讲评试卷中重点开展

高考数学选择题的解题方法介绍 篇10

例:银行计划将某资金给项目M和N投资一年,其中40%的资金给项目M,60%的资金给项目N,项目M能获得10%的年利润,项目N能获得35%的年利润,年终银行必须回笼资金,同时按一定的回扣率支付给储户.为了使银行年利润不小于给M、N总投资的10%而不大于总投资的15%,则给储户回扣率最小值为

A.5%B.10%C.15%D.20%

解析:设共有资金为α,储户回扣率χ,由题意得解出0.1α≤0.1×0.4α+0.35×0.6α-χα≤0.15α

高考《理综》生物选择题的解题策略 篇11

高考数学选择题答案是四选一,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所以除了按部就班的解题方法外,还需要注意一些解题策略。

首先,要认真审题。做题时忌讳的就是不认真读题,埋头苦算,结果不但浪费了大量的时间,甚至有时候还选错,结果事倍功半。所以一定要读透题,由题迅速联想到涉及到的概念,公式,定理以及知识点中要注意的问题。发掘题目中的隐含条件,要去伪存真,领会题目的真正含义。

其次,要注意解题方法。做题时除了按照解答题的思路直接来求以外,还要注意一些特殊的方法,比如说特殊值法,代入法,排除法,验证法,数形结合法等等。

有关选择题的解法的研究,可谓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其中不乏真知灼见,现选择部分实用性较强的方法,供参考:

1.直接法

有些选择题是由计算题、应用题、证明题、判断题改编而成的。这类题型可直接从题设的条件出发,利用已知条件、相关公式、公理、定理、法则,通过准确的运算、严谨的推理、合理的验证得出正确的结论,从而确定选择支的方法。

2.筛选法

数学选择题的解题本质就是去伪存真,舍弃不符合题目要求的错误答案,找到符合题意的正确结论。可通过筛除一些较易判定的的、不合题意的结论,以缩小选择的范围,再从其余的结论中求得正确的答案。如筛去不合题意的以后,结论只有一个,则为应选项。

3.特殊值法

有些选择题,用常规方法直接求解比较困难,若根据答案中所提供的信息,选择某些特殊情况进行分析,或选择某些特殊值进行计算,或将字母参数换成具体数值代入,把一般形式变为特殊形式,再进行判断往往十分简单。

4.验证法

通过对试题的观察、分析、确定,将各选择支逐个代入题干中,进行验证、或适当选取特殊值进行检验、或采取其他验证手段,以判断选择支正误的方法。

5.图象法

在解答选择题的过程中,可先根椐题意,作出草图,然后参照图形的作法、形状、位置、性质,综合图象的特征,得出结论。

6.试探法

对于综合性较强、选择对象比较多的试题,要想条理清楚,可以根据题意建立一个几何模型、代数构造,然后通过试探法来选择,并注意灵活地运用上述多种方法。

数学选择题的解题方法还有很多,但做题时也不要拘泥于固定思维,有时候一道题可采用多种特殊方法综合运用。

还有,在做选择题的过程中,遇到关键性的词语可用笔做个记号,以引起自己的注意,比如说至少,没有一个,至多一个等等。第一遍没做的题也要做个记号,但要注意与其它记号区分开来,这样不容易遗漏。

高考数学选择题解题技巧 篇12

遇到了难题,我该怎么办?

会做的题目要力求做对、做全、得满分,而更多的问题是对不能完整完成的题目如何分段得分。下面有两种常用方法。

一、面对一个疑难问题,一时间想不出方法时,可以将它划分为几个子问题,然后在解决会解决的部分,即能解决到什么程度就解决到什么程度,能演算几步就写几步。如从最初的把文字语言译成符号语言,把条件和目标译成数学表达式,设应用题的未知数,设轨迹题的动点坐标,依题意正确画出图形等,都能得分。而且可望在上述处理中,可能一时获得灵感,因而获得解题方法。

二。有些问题好几问,每问都很难,比如前面的小问你解答不出,但后面的小问如果根基前面的结论你能够解答出来,这时候不妨先解答后面的,此时可以引用前面的结论,这样仍然可以得分。如果稍后想出了前面的解答方法,可以补上:“事实上,第一问可以如下证明”。

选择题有什么解题技巧吗?

1、直接求解法

从题目的条件出发,通过正确的运算或推理,直接求得结论,再与选择支对照来确定选择支。

2、筛选排除法

在几个选择支中,排除不符合要求的选择支,以确定符合要求的选择支。

3、特殊化方法

上一篇:作文介绍我的爱好下一篇:古代励志经典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