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高考生物题型解读之因果类选择题及专家支招(共7篇)
高考:高考生物题型解读之因果类选择题及专家支招 篇1
高考填报志愿是要考虑这个专业几年以后是否依然热门,还是看现在这个专业的毕业生收入是否可观,亦或是这个专业分数与自己的能力是否匹配?本报请来了各高校的招办主任为考生解惑。在复旦大学郑方贤教授的眼中,填报志愿要追随自己的理想,即使是从实用性的角度来说,也是如此。
即将参加高考的考生眼前面临的最重要的问题大概就是志愿填报了。而这一次面临的问题与过去学习生涯中的无数次考试有很大不同高考志愿包含的选学校、选专业在很多人眼中是在选终身的职业,其意义已经超出了高考本身,结果也不仅仅是高中生自己的意愿或决定,甚至反映了学生背后整个家庭或家族的意愿。就今年来说,全球金融危机所导致的经济衰退,使得大学毕业生求职困难,因此填报高考志愿时,也将对学生的选择产生直接影响。
1 冷热门专业与就业相关性很小
就复旦大学而言,学生填报志愿最集中的,几乎都是近年来大多数人眼中的热门专业,例如金融类和管理类专业。我们对去年的毕业生作了一个详细调查,结果发现从毕业生就业流向看,是否进入金融行业与专业的相关性并不大。
201x年上海1580名毕业生中,选择读研究生的587人(其中赴国外读研究生303人),选择就业的993人。我们把就业流向分为5类(见下表),依次是会计/法律/咨询/服务、金融/经贸/银行/证券/期货/投资/保险、高科技/信息/通信/技术/软件/网络、产品制造/产业集团、机关/事业单位(医疗卫生、文化传媒、教育研究)。而就业去向中所谓最热门的第1、2类,占了一半比例以上。
毕业生就业流向
复旦有近70个学位专业,是否都这样呢?我们首先看招生时最为热门的金融学专业情况(见下表),201x年上海60名毕业生中,选择读研究生10人(其中赴国外读研究生8人),选择就业50人。当然也可以看出在第1、2类的就业占86%,是绝对的多数。
金融学专业毕业生就业流向
非热门专业毕业生就业流向
我们再看招生时最不热门的专业其学生的毕业去向(见下表)。哲学学院(含哲学和宗教学2个专业),201x年上海29名毕业生中,选择读研究生12人(其中赴国外读研究生6人),选择就业17人。从表中可以看到第1、2类的就业比例超过70%。
2 选专业是为实现职业理想
这些数据表明,像复旦这样高水平的大学,又处于上海这个国际化大都市,学生无论进入什么专业学习,都能实现其职业理想。归根结底,最重要的是看学校是否注重素质教育与培养,这是我们教育的根本,也是学生和家长应该最为关注的升学抉择。
任何一所大学所给予学生专业方面的知识,远甚于职业的要求;而职业教育所给予学生的,是技巧而不是知识,当然更不是素质,因此毫无可持续而言。每每碰到经济下降周期时,都会发生类似大学教育关于素质、专业、职业之间的争论,前我们就碰到过同样的问题。但就在当时,复旦大学在全国率先启动学分制建设,酝酿提出了宽口径、厚基础、重能力、求创新的教育理念,并实施通才教育、按类教学,使得近二十年毕业的本科生受益良多。确实对复旦这样的大学来讲,承担着为国家培养人才的重任,除给予学生高水平的专业知识之外,更应着眼于他们将来为国家和社会进步所应该并能够承担的责任,因此整个教育围绕着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而展开,当他们踏上社会时,有足够的自信和能力参与竞争并取得成功,我们所统计的学生毕业去向的数据也证明了这一点。
3 升学不该是对理想的摧残
对于尚未开始人生的年轻人来说,我们的悲哀就是:每一次升学不是给他更加宽广的道路,而是一次次对其理想和希望进行摧残。眼下马上要面临高考升学的高三学生,此刻本来应该对将来最有期待,可他们却过早地因为高考而进入了职业选择,不知道今后的四五十年人生还有没有希望。中学生是有理想的,他们想做科学家、想发明创造、想掌控人生和社会,他们想象着天马行空、翱翔在宇宙之中,这正是我们社会进步的根本源泉,历史上影响社会变革和进步的人物无不是在青少年时代就有了志向、并且持之以恒。整个教育界应该鼓励和给予学生改变社会的信心与能力。
中国社会处于转型时期,巨大的社会生活反差刺激和影响了相当一部分人的价值观,不同职业所造成的财富聚集能力的差异,使得社会显得疯狂。但是纵观世界发展历史,任何一个社会转型期都是短暂的,社会发展必然回归其自身价值。因此,我们在指导学生升学的时候,就是要坚持通过引导,激发学生潜在的兴趣和能力,并且鼓励他们按照自己的理想进行升学选择。毕竟,当今世界发展和变革越来越倚重于科学技术的进步,而中国广大的地域和巨大的人群,更为每个有文化、有知识的人提供了实现理想的广阔舞台。
[关于高考志愿填报专家支招专业的选择]
高考数学题型及选择题答题技巧 篇2
一、排列组合篇
1. 掌握分类计数原理与分步计数原理,并能用它们分析和解决一些简单的应用问题。
2. 理解排列的意义,掌握排列数计算公式,并能用它解决一些简单的应用问题。
3. 理解组合的意义,掌握组合数计算公式和组合数的性质,并能用它们解决一些简单的应用问题。
4. 掌握二项式定理和二项展开式的性质,并能用它们计算和证明一些简单的问题。
5. 了解随机事件的发生存在着规律性和随机事件概率的意义。
6. 了解等可能性事件的概率的意义,会用排列组合的基本公式计算一些等可能性事件的概率。
7. 了解互斥事件、相互独立事件的意义,会用互斥事件的概率加法公式与相互独立事件的概率乘法公式计算一些事件的概率。
8. 会计算事件在n次独立重复试验中恰好发生k次的概率.
二、立体几何篇
1.有关平行与垂直(线线、线面及面面)的问题,是在解决立体几何问题的过程中,大量的、反复遇到的,而且是以各种各样的问题(包括论证、计算角、与距离等)中不可缺少的内容,因此在主体几何的总复习中,首先应从解决“平行与垂直”的有关问题着手,通过较为基本问题,熟悉公理、定理的内容和功能,通过对问题的分析与概括,掌握立体几何中解决问题的规律--充分利用线线平行(垂直)、线面平行(垂直)、面面平行(垂直)相互转化的思想,以提高逻辑思维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
2. 判定两个平面平行的方法:
(1)根据定义--证明两平面没有公共点;
(2)判定定理--证明一个平面内的两条相交直线都平行于另一个平面;
(3)证明两平面同垂直于一条直线。
三、数列问题篇
1. 在掌握等差数列、等比数列的定义、性质、通项公式、前n项和公式的基础上,系统掌握解等差数列与等比数列综合题的规律,深化数学思想方法在解题实践中的指导作用,灵活地运用数列知识和方法解决数学和实际生活中的有关问题;
2. 在解决综合题和探索性问题实践中加深对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数学思想方法的认识,沟通各类知识的联系,形成更完整的知识网络,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进一步培养学生阅读理解和创新能力,综合运用数学思想方法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善于分析题意,富于联想,以适应新的背景,新的设问方式,提高学生用函数的思想、方程的思想研究数列问题的自觉性、培养学生主动探索的精神和科学理性的思维方法.
四、导数应用篇
1. 导数概念的理解。
2. 利用导数判别可导函数的极值的方法及求一些实际问题的最大值与最小值。复合函数的求导法则是微积分中的重点与难点内容。课本中先通过实例,引出复合函数的求导法则,接下来对法则进行了证明。
3. 要能正确求导,必须做到以下两点:
(1)熟练掌握各基本初等函数的求导公式以及和、差、积、商的求导法则,复合函数的求导法则。
(2)对于一个复合函数,一定要理清中间的复合关系,弄清各分解函数中应对哪个变量求导。
五、解析几何(圆锥曲线)
1、很多高考问题都是以平面上的点、直线、曲线(如圆、椭圆、抛物线、双曲线)这三大类几何元素为基础构成的图形的问题;
2、演绎规则就是代数的演绎规则,或者说就是列方程、解方程的规则。
高考数学选择题答题技巧
1直接法
直接从题设条件出发,运用有关,运用有关的概念、定义、公理、定理、性质、公式等,使用正确的解题方法,经过严密的推理和准确的运算,得出正确的结论,然后对照题目中给出的选择项“对号入座”,作出相应的选择,这种方法称之为直接法。是一种基础的、重要的、常用的方法,一般涉及概念、性质的辨析或运算较简单的题目常用直接法。
2、排除法
从已知条件出发,通过观察分析或推理运算各选项提供的信息,对于错误的选项,逐一剔除,从而获得正确的结论,这种方法称为排除法。排除法常常应用于条件多于一个时,先根据一些已知条件,在选择项中找出与其相矛盾的选项,予以排除,然后再根据另一些已知条件,在余下的选项中,再找出与其矛盾的选项,再予以排除,直到得出正确的选项为止。
3、特例法
根据题设和各选项的具体情况和特点,选取满足条件的特殊的数值、特殊的集合、特殊的点、特殊的图形或者特殊的位置状态,代替题设普遍条件,得出特殊结论,对各个选项进行检验,从而得到正确的判断的方法称为特例法。常用的特例有特殊数值、特殊数列、特殊函数、特殊图形、特殊角、特殊位置等.
4、数形结合法
数形结合就是把抽象的数学语言与直观的图形结合起来思考,也就是使抽象思维和形象思维有机结合,通过“以形助数”或“以数解形”,达到使复杂问题简单化,抽象问题具体化,从而起到优化解题途径的目的。
5、代入法
高考:高考生物题型解读之因果类选择题及专家支招 篇3
于树泉:没有角度,不成文章。任何一个题目,无论是命题作文还是半命题作文,还是其他类型的作文,都有一个选角度的问题。从不同的角度看它,就会有不同的立意。做到合适自己,适合自己写的,能展示自己长处的角度就可以去完成。考生一定要想好角度和立意,才能写这篇文章。
于树泉老师说,无论高考作文题目怎么出,作为考生一定要懂得四个联系。
于树泉:第一,不管作文题怎么出,一定是和生活相联系;第二,一定是和社会相联系;第三,一定和生命相联系;第四,一定和个人的长处和优势相联系。这四个联系对考生来说,要是真懂得,太重要了。
对于今年高考的英语科目,北京市第十一中学高中英语学科主任段亚飞老师表示,今年北京的`的英语考试与往年相比,稳中有变,其中难度可能会有所变化。
段亚飞:,预测不是特别容易。但是,按照考纲说明,还是稳中有变。因为去年北京市的(英语)考试题难度系数在0.51,可能属于非常难的一次考试。这次可能会有相应的调整,可能难度适当降低一点。
段亚飞老师认为,今年北京高考的英语作文题目,变数不大。
段亚飞:关键它的变数就在作文上面。这么多年的作文基本上是一个模式:是个情景作文,尤其是图片构成的情景作文。难度方面不会在作文上有调整。我依旧认为今年作文还会是写情景作文。根据几次各个区摸底考试的情况来讲,大家的判断几乎一致。
祝卓宏:可能有的应考的学生睡不好觉,担心明天的考试。在考场上发下考卷后发挥失常,很紧张,影响下一科考试。这都是比较严重的常见的问题。
祝卓宏博士说,导致这种心理的主要原因是交感神经兴奋性过高,最好的解决办法是腹式深呼吸。同时他建议考生家长在帮助孩子缓解压力的同时,自己也不要过于紧张。
祝卓宏:家长自己不要太过于紧张,家长的紧张会传递给孩子。有些父母过于担心孩子,在孩子的吃饭、睡觉各个环节,父母过于紧张,导致孩子受干扰了,反而受干扰了,所以家长不能过于紧张。
人大附属中学的于树泉老师对于即将进入考场的所有高考考生,给出了32个字:
于树泉:每临大事、必有静气。每次碰到大事的时候,一定要静下心来。静则神明、疑难冰释。我有多少疑难问题都会像冰雪一样在太阳光线很快就化解。在考场上也是一样。所以考前我一直叮嘱学生,不要紧张。尤其到现在,我们经过高三一年的复习,该复习的都复习到了,现在应该适当的放松,把我们的生物钟调整好,走向考场的时候,我们的精气神十足,面对试卷就能答出我们最好的水平。后十六个字是:“积极准备、坦然面对。最佳发挥,舍我其谁”。现在高考就来到我们面前了,我们要有一个什么心态呢?我们经常对学生们说,平时似战时,战时似平时。最佳发挥,最好的发挥。“舍我其谁”,不是我还是谁呢。这后十六个字对学生建立自信心太重要了。
高考:高考生物题型解读之因果类选择题及专家支招 篇4
九类小毛病易致大失分
江苏省教育考试院有关负责人指出,从去年阅卷情况看,考生在答题中有九类小毛病易导致失分。其中客观题部分四类:一,未按填涂示例填涂选项,随意作标记,如画圈、打勾、打叉等;二,客观题的选项方框未使用2b铅笔填涂;三,修改答案时未用橡皮将原答案处擦干净;四,未按题号顺序答题,填涂错位。
非客观题部分则多达五类:一,未使用规定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答题,使用规定以外的笔答题,如黑色圆珠笔、蓝色钢笔、铅笔等,或在卷面上同时使用两种笔答题;二,作图时,未使用2b铅笔绘、写清楚,导致扫描图像不清晰;三,考生答题错位或未在答题卡指定的区域答题,或答题超出规定区域,这将导致评卷教师无法评阅;四,答题卡被考生污染,使扫描后的图像无法辨认;五,考生在答题卡上作记号。
十妙招可保考生少出错
今年我省高考将全面实施网上阅卷,如何才能保证考生答题时不因小毛病而失分呢?昨天,江苏省教育考试院有关专家为考生列出了十大妙招:
一,认真填写本人信息(姓名、考试证号等),字迹要清晰工整。
二,粘贴在考生答题卡上的条形码是识别考生信息的主要依据,考生要认真核对条形码上打印的姓名、考试证号是否有误,保持条形码的整洁和完整,不要在条形码上面和周围随意涂写。
三,作答客观题时,必须用2b铅笔按填涂示例填涂,修改答案时要用橡皮擦拭干净,但注意一定不要使答题卡破损。
四,作答作图题时,必须用2b铅笔绘、写清楚,线条及符号等须加黑、加粗,以保证扫描后图像的清晰度。
五,作答非客观题时,必须用0.5毫米的黑色墨水签字笔作答,不得使用铅笔、红笔、钢笔或圆珠笔等。书写时字迹要工整、清晰,字体不要写得太大太密,答题行距不宜过密。如答题卡上有暗格,须按暗格书写。
六,作答非客观题时,必须在答题卡上指定的题号位置作答,题号顺序不能颠倒或错位。否则,可能造成错位的答题内容无效。这是因为考生答卷经扫描、切割后发给相应的评卷教师,评卷教师根据评卷分工只对某一题的答案进行评阅,如不按指定位置书写作答,发给该题的评卷老师评阅的将是另外一题的作答内容,其答卷无效。
七,作答非客观题时,必须在该题答题区域的黑色矩形边框内作答,上下左右均不得超出黑色边框。超出黑色矩形边框的答题内容将不被计算机显示,也将无法评分。考生答题时往往容易在右边框超出边界,或写到右边框附近字体越写越小,挤在一起,无法辨认,须多加注意。
八,修改非客观题答案时,须先将废弃的书写内容划去,然后紧接着在其上方或下方写出新的答案。修改部分书写时与正文一样不能超过该题答题区域的黑色矩形边框,并在原题号规定答题区域内作答。
九,在作答非客观题时,如在规定区域内书写不完,或答错区域,或超出规定区域答题等,不要惊慌失措,应报告监考教师,在监考教师指导下作出相应处理。
十,务必保持答题卡清洁,不得折叠、污损。本报记者孙为立
新闻链接:
英语新课程解读和高考新题型 篇5
一、新的课程目标
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目标是以学生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的发展为基础,培养学生英语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此次课改的重点是一改过去过分重视语法和词汇知识讲解与传授,忽视对学生实际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的趋向,强调从学生的学习兴趣、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出发,采用任务型的教学途径,让学生在体验、实践、参与和交流中发展综合语言运用能力。新标准增加了情感因素、学习策略以及文化意识和跨文化交际能力等方面,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教育观念,培养学生的终生学习能力,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和技能发展能力,提到了教育成功的核心。
二、新的教学模式
本课程倡导任务型的教学模式,教学过程应该形成一种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应该形成一种民主、开放的课堂教学氛围。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感知、体验、实践、参与和合作等方式,实现任务的目标,感受成功。在学习过程中进行情感和策略调整,以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促进语言实际运用能力的提高。
三、新的评价机制
新的评价体系更加科学、全面和完整,不但没有忽视结果性评价,而且着重形成性评价。新标准认为,评价应有利于培养和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和自信心。考试检测要有利于促进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提高。评价机制应包括对课程的评价,对学生学习状况的检测,对教师教学的检测等。
四、新的词汇要求
新标准加强了对词汇的要求,高中阶段从原来的1800~2000个增加到3300个单词和400~500个习惯用语或固定搭配,优秀的要达到4500~5000个词汇。词汇量掌握的多少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学生运用语言能力的高低,词汇量过低不但无助于减轻学生的负担,反而使学生由于可利用单词太少而难以形成一定的语言运用能力。因此,增加对词汇量的要求,势在必然。从近几年高考来看,不掌握3000~4000词汇很难应付。可见高考试题已向着新标准的方向发展。
五、新的阅读要求
词汇量的加大,必然对阅读有更高的要求。特别是课外阅读量,在高中毕业时,要求达到36万词以上。10年级和11年级(即高一,高二)分别达到20万和30万词以上。即相当于每天要求学生读五篇阅读文章。对阅读的质量也提高了,新标准要求高中毕业能理解阅读材料中不同的观点和态度,能识别不同文体的特征,能通过分析句子结构理解难句和长句,能在老师的帮助下欣赏浅显的文学作品,能根据学习任务的需要从电子读物或网络中获取信息,并进行加工处理。
六、以新课程的理念实施高中英语教学
1、面向全体学生,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共同基础
教师要鼓励学生通过体验、实践、讨论、合作、探究等方式,发展听说读写的综合技能,要创造条件让学生能够探究他们自己感兴趣的问题并自主解决问题,特别强调使学生在人际交往中有效地使用英语。
2、树立新的教学观念 应改变以教师为中心、单纯传授书本知识的教学模式。教师应帮助学生发展探究知识的能力、获取信息的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要鼓励学生积极尝试观察、思考、归纳、总结等学习方式,改变死记硬背、机械模仿的学习方式。
3、关注学生的情感,营造宽松、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 在英语教学中教师要特别关注学生的情感,尊重每个学生,特别关注性格内向或学习有困难的学生,积极鼓励他们在学习中努力尝试,创设各种合作学习的活动,促使学生学习、互相帮助,体验集体荣誉感和成就感,发展合作精神,建立融洽师生交流渠道,努力营造宽松、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
4、加强学习策略的指导,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5、拓展学习渠道,增加语言输入量
6、创设最优化的英语学习环境
7、实践“任务型”的教学途径,培养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新课程强调语言的功能而不是语言形式;强调用语言做具体的事情,而不是一般的语言输出(表达)。因此,新课程标准中明确以学生“能做某事”的描述方式设定各级目标要求,提倡采用任务型的教学模式来实施课堂教学。
七、对高一英语教学提出几点要求
1、加强新课程标准的学习。
2、加强集体备课,倡导合作精神。
3、研究教材,整合教材。
4、要重视对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习惯的培养。
5、要重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训练。
6、要加强对学生学法的指导,使学生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
201
1年广东高考英语考试说明
一.2011年广东高考英语听说考试(满分60分,占总分15分),最终计入英语成绩的分数=卷面分(满分60分)*0.25,四舍五入取整数计分,即听说总分值15分,考试时间30分钟,考试题型分模仿朗读(20分)、角色扮演(16分)和故事复述(24分)三类
二.笔试部分(总分135分),有以下题型: 第一部分:语言知识及运用
1.完形填空(共15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30分)2.语法填空(共10小题;每小题1.5分,满分15分)第二部分:阅读理解(共两节,满分50分)
高考政治知识点:选择题常考题型 篇6
1、阶级性是国家的根本属性。
2、我国的国体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3、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具有真实性和广泛性。
4、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最大的特点是对多数人实行民主,对少数敌对分子实行专政。
5、民主是专政的基础,专政是民主的保障。
6、政治生活的内容:行使政治权利,履行政治义务
7、参与政治生活的基本原则有:法律面前一律平等;权利和义务相统一;个人利益和国家利益相结合的原则。
8、从选民的角度可以分为直接选举和间接选举;从候选人的角度可以分为等额选举和差额选举,国家主席、委员长实行等额选举,其他差额选举,我国是将四者相结合进行选举。
9、公民的知情权是参与民主决策的前提和基础。
10、最广泛的民主实践是基层民主自治制度;是人民当家作主的最有效途径。
11、村民委员会和居民委员会是自治组织不属于国家机关。
12、村(居)民会议是决定基层民主重大事项的机构
13、监督权的内容有:批评和建议权、控告权、申诉权、检举权(失职)
14、有序和无序的政治参与在于:是否遵守法律、规则、程序参与决策、选举、监督和管理;是否依法行使权力,;履行义务;是否正确处理好权利和义务的关系。
15、我国政府是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是国家的行政机关。
16、政府工作的原则:一是对人民负责;而是依法治国。
17、公民向政府求助的渠道:行政裁决(私人的事情向政府寻求解决)、行政复议(个人与政府的事情,向上级寻求解决)、行政讼诉(个人与政府的事情,向法院寻求帮助)。
18、有效制约和监督权力的关键是,建立健全制约和监督机制,这个机制一靠民主二靠法制。
19、行政系统外部监督部门有:国家权力机关、中国共产党、人民政协、社会和公民;行政系统内部监督的部门有:上级政府、监察部门、法制部门、审计部门。
20、“纪委”或“纪检委”是中国共产党内部监督的专门部门。
21、政府的管理和服务是否被人民认可和接受是区别政府有无权威的标志。
22、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最高权力机关,具有立法权、决定权、任免权和监督权,闭会期间有全国人大常委会行使部分职权。行政机关是政府,司法机关是人民法院和检察院。
23、人民代表由人民选举产生对人民负责为人民服务,具有审议权、决定权、提案权、质询权,每届任期为5年。
24、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政体,我国的国体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国体决定政体,政体体现国体。
25、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组织和活动的原则是民主集中制。
26、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是它的性质和宗旨决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中国共产党是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27、中国共产党的执政方式有科学执政、依法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是基本方式。
28、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不包括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围绕着“什么是社会主义,怎么样建设社会主义”展开,社会主义基本路线是其核心内容,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其精髓。
29、“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围绕着“建设什么样的党,怎么样建设党”的问题展开的,其本质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30、相信谁、依靠谁、为了谁,是否站在广大人民群众的立场上,是判断马克思主义政党的试金石。
31、人民政协是爱国组织不是国家机关,民主党派和中国共产党是通力合作的友党关系。
32、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是:平等、团结、共同繁荣。
33、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在少数民族聚居地实行,其前提是坚持国家的统一领导;自治权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核心内容;自治机关是人民政府和自治区人民代表大会。
34、我国宗教政策是:宗教信仰自由,依法管理宗教事务,坚持独立自主自办的原则,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35、主权国家是国际社会的基本成员,人口、领土、政权、主权是国家的构成要素,主权是最主要的要素。主权国家的权力有独立权、平等权、自卫权、管辖权。
36、联合国的宗旨是:“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促进国际合作与发展”。
37、竞争、合作和冲突时国际关系的最基本形式。
38、国家利益是国际关系的决定性因素。
39、和平和发展史当今时代的主题。
40、全球最突出的问题是南北发展不平衡的问题。
41、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是解决和平与发展问题的主要障碍。
42、我国外交政策的宗旨是: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
43、美苏对峙标志着世界两极格局的形成,现在的社会呈现多极化发展。
高考:高考生物题型解读之因果类选择题及专家支招 篇7
(七)高考政治的主观题答题一直是考生的薄如环节,教师有必要在平时教学中加以强化,不同的题型有不同的特点。只有掌握这些特点才能在高考主观题解答中游刃有余。纵观近几年全国各地高考政治主观题题型,以下分别从设问方式、涉及考题、解题方法、典例分析等进行剖析。
(一)设问方式:“启示类”的设问有“给我们什么启示”,它包括经济学、哲学、政治学的启示等等。
(二)涉及考题:2002年第38题第(3)问:从围湖造田到退耕还湖的转变,给我们什么哲学启示?(12分)
(三)“启示型”的解题方法
回答这种设问的题目时,应从材料、设问的关键词和材料呈现的措施中去感悟;在对所给的材料进行认真的分析、提炼的基础上,从经济学、哲学、政治学的角度去回答为什么要这样做、为什么能这样做、不这样做有什么危害的依据是什么,然后再推论出我们现在应该怎么办。
(四)典例分析:
2002年高考文科综合能力测试第38题第⑶问
38.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感叹道:“余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荡荡,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历史上,洞庭湖的面 积曾广达6000多平方公里。但多年来,由于片面强调粮食生产,洞庭湖区大规模围湖造田,加上大量泥沙淤积,造成洞庭湖面积不断缩小。近些年,该地区逐步退耕还湖,尤其是1998年以来,政府投资70亿元,进行综合治理,洞庭湖面积扩大了1/5,湖区生态环境得到改善,除传统种植业外,还发展了养殖业、加 工业等,湖区居民收入明显提高。(33分)
(3)从围湖造田到退耕还湖的转变,给我们什么哲学启示?
为什么要这样做:其哲学依据 是①事物是普遍联系的,我们必须坚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办事情,所以发展经济必须与环境保护相协调。②规律具有客观性,规律的客观性集中表现在它的不可抗拒性,违背了客观规律,必然会遭到规律的惩罚,所以必须按照客观规律办事。③价值观对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具有导向作用,所以必须树立科学的生态价值观,发挥正确价值观的导向作用。
为什么能这样做:其哲学依据是人的认识总是发展的,所以人类应该把认识不断深化、不断扩展、不断向前推移。
不这样做的危害:其哲学依据是违背了客观规律会受到规律的惩罚。
参考答案:从洞庭湖的变迁,我们可以认识到:①发展经济必须与环境保护相协调;
②人类认识自然规律是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 ③要按照客观规律办事,违背客观规律要受到惩罚。
(五)巩固演练:
1.(05高考卷)材料一:右图是“微笑曲线”示意图。图中的两条曲线均呈现U型,好似微笑的嘴型因此被形象地称为“微笑曲线”。
材料二: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服装生产和出口国,每年服装出口总额约占全球服装出口贸易总额的四分之一,但自有品牌的占有率不超过10%。因为缺乏面料开发、品种款式设计的能力和国际市场营销的渠道,企业只能接单、缝制和加工,得到很少的加工费。如中国生产的服装在国外市场上售价100美元,我国企业一般只得到5~7美元,其余都落入外国商标所有者、服装设计公司和经销商的腰包。
回答:(1)“微笑曲线”反映了什么经济现象?(5分)结合材料二,说明“微笑曲线”对我国企业提高利润水平有什么启示。(6分)
参考答案:(1)①从事产品研发、零件生产、市场销售和售后服务的企业能够获得较高利润,而从事组装的企业利润水平较低;与60、70年代相比,目前底端与两端的利润水平差距扩大,底端企业处于更加不利的地位。
(2)①加大科技投入,重视产品研发,调整产品结构;②积极开拓市场,重视售后服务;③树立品牌意识,提高企业信誉,塑造企业形象。
2.区域发展不平衡,是山东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难题。山东省委、省政府为解决这一难题进行了长期探索,先后提出并实施了“五大板块”等发展战略。2007年8月又提出了“一体两翼”构想,“一体”是指胶济铁路为轴线形成的横贯东西的中脊隆起带,区域面积、人口、总量、收入、工业化、城镇化水平等主要指标举足轻重,是拉动全省发展的主要发动机和增长极;“两翼”是指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和鲁南经济带,区域经济发展水平较低,但土地、矿产、劳动力等资源丰富、市场广阔。“一体”带动“两翼”,“两翼”支撑“一体”,合力推动全省区域协调发展。这一构想突破了传统的“雁形成长理论”,把原有“五大板块”连成有机整体,丰富和深化了对我省区域发展特点、趋势和规律的认识。
(1)分析山东省“一体两翼”战略构想体现的经济生活道理。(6分)
(2)从唯物辩证法角度,说明“一体两翼”构想给我们的启示。(9分)
答案:(1)①构想体现了共同富裕的根本目标。促进全省区域协调发展,有利于实现共同富裕。②构想体现了市场经济规律的要求。有利于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促成优势互补,推进区域一体化发展。③构想体现了科学发展的精神实质。统筹兼顾全省区域协调发展,坚持了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6分)
(2)①事物是普遍联系的,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要掌握系统优化的方法,统筹规划,促进丛省整体发展。②主要矛盾和次要是辩证统一的,既要抓住重点,又要统筹兼顾。突出抓好“一体”带动“两翼”,“两翼”支撑“一体”,合力推动全省区域协调发展。③辩证的否定观既是发展的环节,又是联系的环节,要求我们树立创新意识。“一体两翼”构想突破了传统区域发展理论,是对全省区域发展思路的创新。(9分)
注:考生如答出“事物是变化发展的,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坚持科学发展观,促进全省区域协调发展。”要点可参照得分。
3.材料一:自2007年7月底全国道德模范评选表彰活动开展以来,广大群众积极响应,踊跃推荐和评选身边的先进分子,评选活动使很多参与者受到了教育,全社会兴起了学习先进、崇尚先进、争当先进的热潮。
材料二:受表彰的全国十佳敬业奉献模范——青岛港前湾集装箱码头有限责任公司高级固机经理许振超以“干就干一流,争就争第一”的精神,立足本职,务实创新,干一行,爱一行,精一行,使“振超”效率令世人赞叹,并为青岛港赢得了可观的效益。
(1)材料一是如何体现文化作用的?(4分)
(2)许振超的事迹对我们实现人生价值有何启示?(6分)
答案:(1)①全社会兴起学习先进性、崇尚先进、争当先进的热潮,体现了健康的文化活动能够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2分)②评选活动使很多参与者受到了教育,体现了文化活动对人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2分)
【高考:高考生物题型解读之因果类选择题及专家支招】推荐阅读:
2023高考语文作文最终押题 专家解读高考作文题目预测:四 认识自我 新人教版11-22
高考《理综》生物选择题的解题策略10-02
长宁寒假补习班新王牌专家解读英语高考大纲:突出考察核心素养11-28
高考生物复习高考真题题库,15届,知识点11,生物变异及育种11-17
2024甘肃高考二本志愿如何填报支招07-16
高中高考生物真题及答案10-08
高考经验:生物失分原因及建议07-22
高考题型示例09-11
高考必考题型10-05
高考古诗词阅读之多项选择题考前热身练习1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