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理综冲刺复习方法

2024-08-26

高考理综冲刺复习方法(共9篇)

高考理综冲刺复习方法 篇1

学习中经常取得成功可能会导致更大的学习兴趣,并改善学生作为学习的自我概念,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高考理综冲刺复习方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高考理综冲刺复习方法

一、高考冲刺物理复习方法

考生要根据最新的大纲变化作出相应的调整,对于新增和修改考点要给予关注,这往往是当年命题的热点,在物理的复习中注重训练自己对实验过程和结果的分析理解能力,灵活应用知识建立模型的能力,以及联系实际独立思考的能力等等。

二、高考冲刺化学复习方法

此阶段重点之一是提炼这门课程的基本理论和重要结论,以及考试知识点,特别是新增考点和新修考点。二是进行专题训练,并对专题知识进行归纳总结,对真题进行总结和研究。

对化学科目来说,会经常出现一些考生比较陌生的题,尤其是有机部分常会出现考生没有接触过的有机化合物,解答这类问题时,考生应在题给信息中提取关键信息,根据其结构顺利推出它的性质。

在实验题上,要尤其注意实验的安全性原则和科学性原则,涉及到工业生产的题目,还要考虑经济性原则。

三、高考冲刺生物复习方法

生物方面,应该在掌握知识框架的基础上,在考试大纲的指导的前提下开始深入研究真题,掌握各种答题方法和要点。

生物学科中,除了掌握主干知识以外,还需要花一些时间去关注生物学热点问题,如诺贝尔生理学奖研究内容、近期发生的生物学热门-事件等,了解其中蕴藏的生物学知识。

二.高考理综学习方法

1.及时归纳法

第一种方法是及时归纳法。每学完一节或一章之后,将这一部分的内容回顾一遍,记下自己平时忽略了的知识点和遗忘了的知识点,然后自己发现规律,去找出每一节之间的联系,每一节内部具体的知识点的联系,这其实也是定期总结。

好处在于能够从总体上把握全局,有一个完整的知识框架和体系,在复习时便于查找重点与难点。

2.经验公式法

每做完一道题,分析一下出题者的目的以及这道题考查的知识点和解题思路。

我曾经就把整本书的内容划分为几个大的知识模块,然后,每一种类型的题专门用一页纸记录。做完这类题时,我就把思路记下来,经过一段时间,当这一整页纸记满时,回头看看,这一类题竟然有这么多的方法和思路,以这么多种方法对付一道题就再也没有问题了。尤其是一道很典型的题,让你叫绝的题,能够给你更多的灵感和思路。

这种方法需要持之以恒,因为我们天天都在做题,我们遇到的奇特的方法也肯定很多。最后,我们需要进行的工作就是将这些方法再进行整理,该合并的就可以归为一类。

我还记得数学老师在第一节课上告诉我们的:数学就几种固定的方法,如数学归纳法、分类讨论的思想、归一思想、反正法等。后来学完以后,自己思考了一下,果然,所有做过的题都可以在这几种方法中找到原型。

对理科综合来说也一样,每一科中你都可以找到通用的方法,物理的条理性强些,与数学的关系较紧密,化学与生物的联系较紧密,当做的题多了以后,你自然就可以区别出一道综合题中哪些部分是物理、哪些是化学、哪些是生物,而不会觉得没有思路,因为综合题并不是拼凑题,它有一定的层次和组织结构。

例如,分析受力和物体的运动问题,基础就是牛顿三定律。首先选取研究对象,然后进行受力分析,明确物理过程,选取实用的物理公式,解答完以后可以从量纲分析结果的正确性,也可以用极限法分析结果,主要是想特例。

做完斜面上物体的受力的题后,我们如何分析呢?首先,我们考虑参数角无限小,趋近于零,就是物体放在平面上的情形;再考虑参数角增大到直角时,没有斜面支持物体,物体受到的力就是重力。

尤其是做完有关两个叠加物体的摩擦力的题时,我们一定要先看看预先假定的摩擦力方向是否与我们计算的结果符合;如果不符合,我们还要假设新的方向;再不符合,我们还可能得出两个物体相对静止,但相对斜面有加速度。

3.纠错记录法

第三种方法是纠错记录法。这种方法的针对性很强,它针对的对象是错题,错一道记一道,并经常反复温习,就可以知道自己对某一类特定的题的掌握程度。

如果有几道题犯的是同样的错误,你就应该重视了。要仔细分析原因,并且在考试之前你应该把常犯的错误再看一遍。

比如牛顿定律必须要在惯性参考系里;动量守恒定理和能量守恒定理常常联合使用;

光的衍射条件必须是孔的尺寸远远小于波长;波的频率仅仅与波源的振动情况有关;盐酸是混合物,纯硫酸是纯净物;制乙烯时要使温度迅速上升到170度;硝酸根在酸性条件下具有强氧化性;植物的细胞有细胞壁、质体、液泡,但是没有中心体;植物有丝分裂末期靠高尔基体形成细胞壁,而动物是从中间溢缩形成两个细胞;群落加上环境就是生态系统。

平时容易错的地方在考前过一遍,在考试中就会大大减少犯错误的机会。

这里举个例子:化学中有关离子方程式的问题,这是一个专项,而且是极易犯错的专项。要注意题目中讲的过量以及物质的添加顺序,将氯化铝溶液加到氢氧化钠溶液和将氢氧化钠溶液加到氯化铝溶液中的现象就不同,发生的反应不同,就对应着不同的离子方程式。

我们还要注意电荷守恒和离子种类守恒,一种物质中不同离子的配比问题,实在很复杂的反应,一定要写出化学方程式,然后分析里面有哪些离子参加了反应、哪些离子的价态发生了变化,分步反应最好先写出分步反应的方程式,然后叠加。

做题多了以后,一些最典型的方程式的系数都可以背下来了。

有关离子共存的问题,我也是从错误中吸取经验的,题目中的条件,我就常常忽略了无色,或者与氢氧化铝不共存等条件,后来知道先排除与题目条件不符的选项会缩短解题速度。

然后,我又总结了很多不能共存的离子的原因,有以下几条:

(1)酸性与碱性离子不能共存,这说起来很容易,可是做起来就不那么容易了,我们往往忽略了题目中隐含的酸性或碱性条件;

(2)强氧化性离子和强还原性离子不能共存,因为会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且须注意二价的铁离子有强还原性,高锰酸根在酸性条件下有强氧化性。

这里又涉及到化学药品的保存问题,不但要考虑盛装的容器,还要考虑空气中的某些物质与溶液成分反应,空气中的氧气和二氧化碳经常混乱我们的视线;两性物质只能在中性环境下存在,两性物质有氢氧化铝,氧化铝,氨基酸,碳酸氢盐。

我相信大家在平时的复习中多关注曾经的笔记,多做一些归纳性的总结,有了系统的笔记和总结,在复习时就不会出现没有方向的情况了,而且可以节约很多时间,也不会因要复习的内容太多,而不知道从何下手了。

如果你以前没有这个习惯,那么,从你看到这几个方法开始,选择其中一种适合你的方法还来得及,因为这是很容易做到的事,只需要你在看书、做题时旁边准备一个笔记本,及时总结归纳,复习到最后就会有很好的效果。

现在努力,为时不晚!

高考理综冲刺复习方法

高考理综冲刺复习方法 篇2

对策之一——回归课本

中考的后期冲刺复习, 学生的时间非常宝贵, 总感到时间不够用。这时, 师生要转变观念, 复习的中心应从解答各种模拟试题、讲评试卷回归到教材和“考试说明”上来, 对教材中平时不重视、易遗忘的简单知识进行细读;对易混淆的知识进行归纳比较, 在头脑中加深印象。特别是对实验方面的内容, 更应给予高度的关注, 要认真领会教材中的探究性实验 (活动与探究) 和家庭小实验的设计意图、实验原理和方法;学会对简单实验进行设计与评价, 并能处理好相关实验问题, 真正做到能对简单的实验进行设计与评价。

例1下图是大家非常熟悉的一个实验, 除用于洗气、除杂、干燥 (液体干燥剂) 外, 还能有多种用途。

(1) 若集气瓶是干燥的, 气体由A管进入, 可收集的气体 (填答不少于3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若将集气瓶装满水, 收集气体并测量气体体积, 可以收集并测量体积的气体有 (填答不少于3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此时气体应由_____管进入, 由_____管通向量筒。

这是一道涉及物理、化学基础知识运用的实验简答题, 由于题中条件给定, 故可从给定的题设寻找答案的多样性。根据所学物理原理及化学中重要物质的物理性质, 可迅速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答案】 (1) CO2、O2、SO2、HCl等; (2) H2、CH4、O2、CO等;B、A。

从上述实例分析可看出, 在复习中除掌握课本知识外, 学生还要认真阅读、研究“考试说明”, 弄清每个知识点的层次要求, 什么知识是要了解的, 什么知识是要理解掌握的, 什么知识要达到综合运用的程度, 都要心中有数。做到分清主次, 避免平均用力, 以提高复习的效率。

对策之二——用活试题

中考, 特别注重对学生的学习能力的考查, 认真研究中考试题, 用活题中所给予的知识信息, 巩固拓宽、深化课本知识, 并结合已有知识基础去解决问题。这样的复习方法才能做到立足基础, 从个别到综合, 让学生的能力有一个大的飞跃。

例2人体缺乏维生素C可能得坏血病, 维生素C的化学式是C6H8O6, 在新鲜的水果、蔬菜中都含量较高。某探究小组测定了某品牌橙汁的维生素C的含量, 过程如下:取20.00g橙汁用含碘1.00%的碘溶液与其反应, 反应时恰好消耗碘溶液25.40g。 (化学方程式为:C6H8O6+I2=C6H6O6+2HI)

(1) 维生素C分子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是_____。

(2) 该橙汁中维生素C的质量分数是多少?

这是一道给予新信息、与现实生活密切联系的中考题, 认真阅读题目, 从中不难得出如下信息: (1) 人体缺乏维生素C可能得坏血病; (2) 维生素C的化学式是C6H8O6; (3) 碘溶液中的溶质是碘 (I2) ; (4) 维生素C与碘可发生如下反应:C6H8O6+I2=C6H6O6+2HI。

明白上述知识 (信息) , 再结合所学相关知识, 则题中所涉及的各个问题便可迎刃而解。

同时, 利用好上述信息, 可帮助学生真正理解、运用好有关化学式、化学方程式等相关知识, 明确化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关系, 达到学以致用之目的。

【答案】 (1) 55%; (2) 0.88%。

总之, 学生必须能够根据自己已知的知识和题目给定的信息来获取新的知识, 建构知识网络, 进而达到解决新问题的目的。

对策之三——查漏补缺

在冲剌阶段的复习中, 要让每个学生都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 努力去寻找知识点的缺漏、解题上的失误、思维上的障碍和缺陷, 并做到及时发现和弥补。具体做法是:把原来做过的模拟试卷 (结合自己的错题集) 一份一份地看, 看的过程中要有所思、有所悟, 找出易错点;要将易错题进行分类 (按知识点) , 并仔细分析失误原因 (从知识的疏漏、审题不清、漏看错看条件、书写马虎、字迹不清、方法繁琐等方面) 及攻克途径。同时, 还可以将有代表性的易错题作适当的变换和修改, 再重新做一遍, 特别是对开放性的试题更应如此。

例3小林第一天将盛有部分热水的杯子旋紧杯盖后放在桌子上 (杯盖内有密封圈) , 第二天他用很大的力也旋不下杯盖, 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请为他提供一种打开杯盖的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

这是一道以学生日常生活为切入点的理综试题, 所涉及的问题是以学生非常熟悉的用茶杯喝水时出现的事实为命题素材, 让学生从具体的事例中去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且答案不唯一。为此, 在解决这类问题时, 要充分利用所学知识, 可运用气压、摩擦、轮轴、热胀冷缩等相关知识, 从不同的角度去分析、切入解题, 得出多组答案。

【答案】杯内气压小, 杯盖与杯口摩擦力较大; (1) 放到热水中烫一段时间后, 再用力拧下; (2) 在杯子底部拍打几下 (或将杯子反过来拍一拍) 后再用力旋; (3) 在杯盖处垫一毛巾后, 再用力拧开; (4) 用布条紧紧绕在杯盖上, 将杯盖拧下; (5) 用热水烫杯子盖后再拧开, 等等。

当然, 在选择题目时, 一定要注意所选题目的难度, 避免再做过多过难的题目, 以及偏题、怪题。一句话, 补缺就是要补知识的疏漏, 补思维品质的缺陷和解题规范等诸多方面的不足。

对策之四——精选简练

在中考前的最后几周, 学生做难度适中、具有典型代表性的小练习是必不可少的。这样, 才能达到“拳不离手, 曲不离口”之功效, 是中考前的热身。当然, 对试题的选择最好是从近几年各省中考试题中来选择, 且试题题型要全面, 要包括“考试说明”中的所有题型示例, 即选择、填空及简答、作图及实验、计算等题型。

例4.“用双氧水和二氧化锰制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某同学做了该实验后, 展开了下列思考与探究:

(1) 催化剂Mn O2的用量对反应速率有没有影响呢?

他做了这样一组实验:每次均用30m L10%的H2O2溶液, 采用不同量Mn O2粉末做催化剂, 测定各次收集到500m L氧气时所用的时间, 结果如下: (其他实验条件均相同)

请分析表中数据回答:Mn O2的用量对反应速率有没有影响呢?如果有, 是怎样影响的呢?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H2O2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对反应速率有没有影响呢?

他又做了一组实验:每次均取5m L30%的H2O2溶液, 然后稀释成不同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进行实验。记录数据如下: (实验均在20℃室温下进行, 其他实验条件也均相同)

请分析表中数据回答:H2O2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对反应速率有没有影响呢?如果有, 是怎样影响的呢?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由表中数据还可看出, 该反应为__________反应 (填“放热”或“吸热”) 。

(3) 还有哪些因素可能影响该反应的速率呢?

请说出你的一个猜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这是一道对探究性实验事实进行处理并得出正确结论的典型题目, 起点低, 但考查能力的层次非常高, 有一定的难度。为此, 解答这类题型的关键就是抓住探究性实验的事实, 并对实验事实通过比较、归纳、概括、总结等方式进行处理, 得出结论, 然后应用结论分析解释现象, 说明问题。本题通过对实验 (1) 、 (2) 所提供的数据进行比较分析可得出正确的结论:Mn O2的用量对双氧水分解反应的速率有影响, 而且在一定的范围内, MnO2的用量越大, 反应越快;H2O2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对双氧水分解反应的速率也有影响, 且H2O2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越大, 反应越快。由 (2) 中所提供的反应后液体温度的变化情况还可看出, 双氧水分解反应是一个放热反应。对于 (3) , 借助 (1) 与 (2) 的实验事实的启发、结合学生学习和生活经验可大胆地提出影响该反应速率的因素有:MnO2颗粒大小可能对反应有影响、环境温度可能对反应有影响、气压可能对反应有影响、实验时是否振荡可能对反应有影响等等。

(1) 有影响。在一定范围内, MnO2的用量越大, 反应越快; (2) 有影响。H2O2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越大, 反应越快。放热; (3) MnO2颗粒大小、环境温度、气压、是否振荡等, 合理答案均可。

同时, 对所选择的试题, 所覆盖的知识面要广、层次要更清晰, 中考的常见热点要做到进一步强化, 在能力层次上要有大的提高;每个练习的时间要适当, 以不超过1小时为宜, 这样的练习要延续到中考前的3至4天, 使学生在中考时不致产生生疏感;中考前1~2天, 要粗看前1年的中考原卷 (包括本省“考试说明”中的样卷) , 让学生熟悉中考命题、考试的轨迹。

对策之五——心理调整

中考临近, 要教育学生对每次考试成绩保持平常心, 保持良好的心理和精神状态。只有这样才能客观、准确地全面评价自己, 发挥好主观能动性, 力争以最好的状态投入到复习中去。同时, 要让学生要学会对自己的心理进行疏导与调整, 这一点尤为重要, 特别是形成自己良好的心理品质是非常必要的。具体做法是:第一, 要从思想上学会给自己减压, 尽量避免过多提及分数、能否上重点高中等敏感话题;第二, 自己要学会树立自信心, 有了自信心, 就能在考场上把自己的水平发挥得淋离尽致;第三, 要强化考法的练习, 开考前先浏览试卷, 做到对试卷心中有数。答题时要审清题意, 先易后难, 规范答题, 有条不紊;做完试卷后, 要认真检查, 及时纠错, 填涂答题卡要注意题号顺序, 等等。当然, 学生还要注意劳逸结合, 保持健康的身心和充沛的精力, 这样, 才能充分发挥出自己实际具备的能力和水平, 考出最好的成绩。

高考理综冲刺复习方法 篇3

关键词:中考;理科综合;复习对策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0X(2010)02-0018-03

随着中考的临近,学生的复习进入到最后的冲刺阶段,如何在中考前的这段时间里,能对整个理科综合复习的内容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呢?笔者结合多年对中考的研究,谈谈后期冲刺阶段中考理科综合复习的几点对策,以期能对复习教学有所帮助。

对策之一——回归课本

中考的后期冲刺复习,学生的时间非常宝贵,总感到时间不够用。这时,师生要转变观念,复习的中心应从解答各种模拟试题、讲评试卷回归到教材和“考试说明”上来,对教材中平时不重视、易遗忘的简单知识进行细读;对易混淆的知识进行归纳比较,在头脑中加深印象。特别是对实验方面的内容,更应给予高度的关注,要认真领会教材中的探究性实验(活动与探究)和家庭小实验的设计意图、实验原理和方法;学会对简单实验进行设计与评价,并能处理好相关实验问题,真正做到能对简单的实验进行设计与评价。

例1下图是大家非常熟悉的一

个实验,除用于洗气、除杂、干燥(液体干燥剂)外,还能有多种用途。

(1)若集气瓶是干燥的,气体由A管进入,可收集的气体(填答不少于3种)____________。

(2)若将集气瓶装满水,收集气体并测量气体体积,可以收集并测量体积的气体有(填答不少于3种)____________。

此时气体应由____________管进入,由____________管通向量筒。

这是一道涉及物理、化学基础知识运用的实验简答题,由于题中条件给定,故可从给定的题设寻找答案的多样性。根据所学物理原理及化学中重要物质的物理性质,可迅速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答案】(1)CO2、O2、SO2、HCl等;(2)H2、CH4、O2、CO等;B、A。

从上述实例分析可看出,在复习中除掌握课本知识外,学生还要认真阅读、研究“考试说明”,弄清每个知识点的层次要求,什么知识是要了解的,什么知识是要理解掌握的,什么知识要达到综合运用的程度,都要心中有数。做到分清主次,避免平均用力,以提高复习的效率。

对策之二——用活试题

中考,特别注重对学生的学习能力的考查,认真研究中考试题,用活题中所给予的知识信息,巩固拓宽、深化课本知识,并结合已有知识基础去解决问题。这样的复习方法才能做到立足基础,从个别到综合,让学生的能力有一个大的飞跃。

例2人体缺乏维生素C可能得坏血病,维生素C的化学式是C6H8O6,在新鲜的水果、蔬菜中都含量较高。某探究小组测定了某品牌橙汁的维生素C的含量,过程如下:取20.00g橙汁用含碘1.00%的碘溶液与其反应,反应时恰好消耗碘溶液25.40g。(化学方程式为:C6H8O6+I2=C6H6O6+2HI)

(1)维生素C分子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是____________。

(2)该橙汁中维生素C的质量分数是多少?

这是一道给予新信息、与现实生活密切联系的中考题,认真阅读题目,从中不难得出如下信息:①人体缺乏维生素C可能得坏血病;②维生素C的化学式是C6H8O6;③碘溶液中的溶质是碘(I2);④维生素C与碘可发生如下反应:C6H8O6+I2=C6H6O6+2HI。

明白上述知识(信息),再结合所学相关知识,则题中所涉及的各个问题便可迎刃而解。

同时,利用好上述信息,可帮助学生真正理解、运用好有关化学式、化学方程式等相关知识,明确化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关系,达到学以致用之目的。

【答案】(1)55%;(2)0.88%。

总之,学生必须能够根据自己已知的知识和题目给定的信息来获取新的知识,建构知识网络,进而达到解决新问题的目的。

对策之三——查漏补缺

在冲剌阶段的复习中,要让每个学生都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努力去寻找知识点的缺漏、解题上的失误、思维上的障碍和缺陷,并做到及时发现和弥补。具体做法是:把原来做过的模拟试卷(结合自己的错题集)一份一份地看,看的过程中要有所思、有所悟,找出易错点;要将易错题进行分类(按知识点),并仔细分析失误原因(从知识的疏漏、审题不清、漏看错看条件、书写马虎、字迹不清、方法繁琐等方面)及攻克途径。同时,还可以将有代表性的易错题作适当的变换和修改,再重新做一遍,特别是对开放性的试题更应如此。

例3小林第一天将盛有部分热水的杯子旋紧杯盖后放在桌子上(杯盖内有密封圈),第二天他用很大的力也旋不下杯盖,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请为他提供一种打开杯盖的方法:____________。

这是一道以学生日常生活为切入点的理综试题,所涉及的问题是以学生非常熟悉的用茶杯喝水时出现的事实为命题素材,让学生从具体的事例中去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且答案不唯一。为此,在解决这类问题时,要充分利用所学知识,可运用气压、摩擦、轮轴、热胀冷缩等相关知识,从不同的角度去分析、切入解题,得出多组答案。

【答案】杯内气压小,杯盖与杯口摩擦力较大;①放到热水中烫一段时间后,再用力拧下;②在杯子底部拍打几下(或将杯子反过来拍一拍)后再用力旋;③在杯盖处垫一毛巾后,再用力拧开;④用布条紧紧绕在杯盖上,将杯盖拧下;⑤用热水烫杯子盖后再拧开,等等。

当然,在选择题目时,一定要注意所选题目的难度,避免再做过多过难的题目,以及偏题、怪题。一句话,补缺就是要补知识的疏漏,补思维品质的缺陷和解题规范等诸多方面的不足。

对策之四——精选简练

在中考前的最后几周,学生做难度适中、具有典型代表性的小练习是必不可少的。这样,才能达到“拳不离手,曲不离口”之功效,是中考前的热身。当然,对试题的选择最好是从近几年各省中考试题中来选择,且试题题型要全面,要包括“考试说明”中的所有题型示例,即选择、填空及简答、作图及实验、计算等题型。

例4.“用双氧水和二氧化锰制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

某同学做了该实验后,展开了下列思考与探究:

(1)催化剂MnO2的用量对反应速率有没有影响呢?

他做了这样一组实验:每次均用30mL10%的H2O2溶液,采用不同量MnO2粉末做催化剂,测定各次收集到500mL氧气时所用的时间,结果如下:(其他实验条件均相同)

请分析表中数据回答:MnO2的用量对反应速率有没有影响呢?如果有,是怎样影响的呢?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H2O2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对反应速率有没有影响呢?

他又做了一组实验:每次均取5mL30%的H2O2溶液,然后稀释成不同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进行实验。记录数据如下:(实验均在20℃室温下进行,其他实验条件也均相同)

请分析表中数据回答:H2O2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对反应速率有没有影响呢?如果有,是怎样影响的呢?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由表中数据还可看出,该反应为反应(填“放热”或“吸热”)。

(3)还有哪些因素可能影响该反应的速率呢?

请说出你的一个猜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这是一道对探究性实验事实进行处理并得出正确结论的典型题目,起点低,但考查能力的层次非常高,有一定的难度。为此,解答这类题型的关键就是抓住探究性实验的事实,并对实验事实通过比较、归纳、概括、总结等方式进行处理,得出结论,然后应用结论分析解释现象,说明问题。本题通过对实验(1)、(2)所提供的数据进行比较分析可得出正确的结论:MnO2的用量对双氧水分解反应的速率有影响,而且在一定的范围内,MnO2的用量越大,反应越快;H2O2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对双氧水分解反应的速率也有影响,且H2O2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越大,反应越快。由(2)中所提供的反应后液体温度的变化情况还可看出,双氧水分解反应是一个放热反应。对于(3),借助(1)与(2)的实验事实的启发、结合学生学习和生活经验可大胆地提出影响该反应速率的因素有:MnO2颗粒大小可能对反应有影响、环境温度可能对反应有影响、气压可能对反应有影响、实验时是否振荡可能对反应有影响等等。

(1)有影响。在一定范围内,MnO2的用量越大,反应越快;(2)有影响。H2O2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越大,反应越快。放热;(3)MnO2颗粒大小、环境温度、气压、是否振荡等,合理答案均可。

同时,对所选择的试题,所覆盖的知识面要广、层次要更清晰,中考的常见热点要做到进一步强化,在能力层次上要有大的提高;每个练习的时间要适当,以不超过1小时为宜,这样的练习要延续到中考前的3至4天,使学生在中考时不致产生生疏感;中考前1~2天,要粗看前1年的中考原卷(包括本省“考试说明”中的样卷),让学生熟悉中考命题、考试的轨迹。

对策之五——心理调整

中考临近,要教育学生对每次考试成绩保持平常心,保持良好的心理和精神状态。只有这样才能客观、准确地全面评价自己,发挥好主观能动性,力争以最好的状态投入到复习中去。同时,要让学生要学会对自己的心理进行疏导与调整,这一点尤为重要,特别是形成自己良好的心理品质是非常必要的。具体做法是:第一,要从思想上学会给自己减压,尽量避免过多提及分数、能否上重点高中等敏感话题;第二,自己要学会树立自信心,有了自信心,就能在考场上把自己的水平发挥得淋离尽致;第三,要强化考法的练习,开考前先浏览试卷,做到对试卷心中有数。答题时要审清题意,先易后难,规范答题,有条不紊;做完试卷后,要认真检查,及时纠错,填涂答题卡要注意题号顺序,等等。当然,学生还要注意劳逸结合,保持健康的身心和充沛的精力,这样,才能充分发挥出自己实际具备的能力和水平,考出最好的成绩。

总之,在冲刺阶段的复习进程中,要讲方法,重效率,才可能取得成功。

高考理综冲刺复习方法 篇4

有部分同学平时练习做题还可以,一到考试的时候成绩却没有进步。造成这个原因就是没有独立思考,这类型同学往往是边看答案变做题,甚至有的题目还没看明白就翻去抄答案。这种做题的方法就类似于校对,答案看明白可就认为自己会做了,盲目追求做题的数量。

高考复习阶段时间紧,内容多,有独立思考能力是非常有必要的,做题要注意题后的总结和反思,才能提高复习效率。

2、善于总结

在每章节复习结束后,可借助课堂笔记和参考资料做一次单元小结,理清本章知识线索和知识网络。总结不单只是照着课本的公式定理抄下来,而是把老师在课堂上讲过的结论、方法、典型题型都结合自己的理解和领悟总结下来,加强记忆。

总结要注意不应千遍一律,要有个性化的总结。在考试前把考试范围的知识总结起来,利用考前的时间看一遍,这样会心中有数,加强考试的信心。

3、限时训练

经常会见到有一些平时很用功的同学,做题很细心,过程一步都没有落下,各种题型也没少做,可到考试时连做过的题目都拿不了分,这是什么原因呢?就是平时做题不限时间,遇到不会的就翻参考书,可以今天想不明白留着明天再想。而在考试的时候有时间限制,遇到难解的题会一下子紧张起来,就会用错了公式,去推导计算结果,而造成失分。

高考冲刺复习方法 篇5

高考冲刺复习方法

复习有安排

在复习的时候要清楚自己的学习情况,能合理安排自己的学习复习,对于自己该如何学习,要怎么样学习有清晰的了解。要清晰的安排好自己每天的复习,让自己备考的每一天都能有所收获。

经常巩固自己有遗漏的知识

在学习的过程中,如果有遗漏是非常可怕的,如果能养成及时复习,及时总结的习惯,这样自己的学习将会是非常有帮助的。针对这个复习方法,考生可以将问题整理在一个笔记本上,这样在后期的时候也能更好的集中复习,也便于自己学习。

对于基础知识要经常性巩固

在高考复习的时候,一般老师都在前期带领大家过一遍基础知识,但是在后期就会注重对学生真题的训练。不管是何时,考生都应该做到基础知识的经常回顾。因为高考试卷上对基础知识的考察是一个重点,并且考生想要提高成绩,这都会离不开基础知识的掌握,所以,考生对于基础知识的学习要有所重视。

学习上的疑问要及时解决

学习上有疑问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有疑问却不知道解决。高考生在复习期间如果在学习上遇到问题,要及时求助自己的老师,将困难解决,不然很多的问题就会像雪球一样越滚越大,在后期对学习会产生很多的影响。

高考前减压技巧

1.自我暗示减压法。在焦虑、紧张和烦躁时,不妨自我鼓励一下,对自己说:“该复习的我都认真复习了,还怕什么呢?”“和别的同学相比,我花的功夫一点也不少,既然如此,我又何必紧张呢?”

2.焦点转移减压法。有意识地转移注意力是减轻心理压力的有效途径。处于压力过大的状态时,转移自己的注意力,做一些或想一些愉快的事情有助于心理压力的缓解。

3.肌肉放松减压法。找一个安静的环境,以轻松的姿态坐好,从上到下或从下到上依次紧张肌肉、放松肌肉,然后感受肌肉从紧张到放松的感觉。这个方法一定持之以恒,每天1-2次,每次10-20分钟。

4.过渡性减压法。考前应该慢慢减少学习强度和时间,采取过渡调节方法来缓解压力。

高考需要准备什么

1、准考证、身份证

这两证是最重要的,一定要在考试之前就把这两证准备好。并且放在一个自己记得住,而且又非常显眼的地方。一旦遗忘,考生和家长莫慌,可以联系家中亲友帮忙,或者陪考家长分出“兵力”,回家去取。

2、雨伞

雨伞这一工具是十分重要且必要的。因为它晴天可遮阳,让陪考家长免受烈日的“骚扰”,雨天更是考生和家长必带的物品。

3、笔袋文具

黑色签字笔、2B铅笔、橡皮擦、三角板等等,一定准备双份,以防万一。2B铅笔要买正规的,填涂答题卡时一定要仔细。

考试用文件袋、笔袋等尽量买透明的。这不仅可以让考生和家长直观看到所备物品是否有遗漏,而且有时候黑色的可能不允许带进考场。

4、清凉油或风油精

夏季容易犯困,这两个东西可以让自己清醒一下,涂在太阳穴,瞬间就会感到清凉。不过这类物品味道有点重,要避免在考场涂抹,给别人带来的影响。

5、纸巾

高考冲刺阶段英语复习方法 篇6

英语:遵循命题规律安排复习

完形填空解题技巧,首先要把握文章的主题,通常是文章的第一句话,通过该主题句判断该完形填空的大意、体裁、人物、时间、地点等。其次,抓住上下句的关系,分层次利用文中线索,寻找最佳答案。完形填空的`考查趋势是单一的语法选择越来越少,考查情景意义的越来越多。

阅读理解对于成绩一般的同学应重点抓两大题型,主旨大意题和细节题两类,对于成绩比较好的同学要注重深层理解题。阅读理解题中的解题技巧,对于以广告和说明文为题材的短文,可以先看题,再读短文,缩短时间、提高效率,缩小信息空间。对于难度较大的短文,也可以采取先题后文的办法,把握文章的大意。对于词意题一般采取逆向思维的方法,考查的词汇往往都是字面意思,大胆地根据上下文进行推测。

二轮复习应注意以下几点:

“一测”以后的复习首先要注意归纳词汇、语法、句型,而不是简单地重复。听力要坚持每天一听,养成良好的习惯,保持听觉状态。

第二、在进行单元训练、专题训练、模拟训练的同时要不断复习课本,特别是对于基础一般的同学,不能采取单一的训练法来进行复习。

第三、训练的过程中注意命题的规律,特别是高考题的解题思路和解题方法,可参照历年高考题的分析资料。

第四、对于某个专项存在弱点的同学,采取补缺补差的办法,课后多做一些专项训练。

高考冲刺复习之建议 篇7

一、时间安排要严密

在篮球比赛中, 越临近结束, 叫停次数会越来越频繁。因为时间越来越少, 机会越来越近, 必须保证每次的成功而不容有误。正同此理, 冲刺复习时间的安排更要精细化、科学化, 落到实处、细微处。要对每个学科占有多少时间、每段时间干什么、解决什么样的问题、达到什么样的目标等要有明确细致的安排, 并要持之以恒的遵守安排, 千万不能有太大的随意性。经验告诉我们, 凡事预则立, 不预则废, 谋定才能后动。因为严密的时间安排首先可以保证复习工作有条不紊、按部就班的进行;其次可以保证复习到点到位, 没有疏漏;再可以检测复习任务的达成情况, 以便自己修正复习的航向。

建议将复习内容与复习时间列表管理。时间的安排切忌各学科平均分摊, 而应当按照学习任务的多少、难度、自己的掌握程度等来安排。当然在时间的安排上应留一定的余地, 以备不时之需或作调整之用。

二、回归工作要到位

1. 回归书本

一轮或者二轮复习是以书为“基地”, 走出书外, 在“资料库、题海”里大展拳脚。大家的感觉是书越读越厚, 知识越读越多, 问题越来越难, 方法越来越混, 压力越来越大。冲刺阶段则要将自己唤回书本, 使知识系统化、网络化, 将书越读越薄, 实现由繁到简的升华。回归书本若做得好, 你一定会产生一种“题在书外, 理在书中”而豁然开朗的感觉。回归书本还要做的一件事就是要阅读好书本上的次要内容, 力争不留复习死角。

2. 回归问题

会而不对, 对而不全, 重复犯错, 是练习与考试中普遍存在的、反复出现的问题。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如审题不细致, 思维不缜密, 方法不适用, 解题不规范等。而在初次改错时, 也仅止于改了, 并没有进行深入反思找出问题的根源, 以致于这次出了的错误, 在下次还可能再犯。因此要对自己以前存在的问题、疑点、模糊点等进行清点、补正, 防止死灰复燃。较可行的方法是对已有的错误进行分类、反思, 甚至重新做一遍。只有真正找到了发生错误的根源, 才可能使自己不至于“两次踏进同一条河里”。

3. 回归经典

经典名著要反复阅读, 才可能了解它的精髓。同样, 复习中对那些典型的、具有代表性的问题要重新温习。一是因为它可能帮助我们最好的掌握知识、技能与方法, 明了分析解决问题的思路, 启迪思维, 堵塞漏洞, 拓展发散等。二是典型的、具有代表性的问题有以一当十的作用, 重温它还能帮助你提升复习的效率, 减轻复习的强度与难度。

4. 回归资料

温故才能知新。在冲刺复习阶段, 要将使用过的资料分学科整理成册, 用一定的时间进行浏览、反思、去粗取精。这样做的好处一是可以提高复习的效率, 二是可以帮助你重温复习的历程, 进一步巩固知识、方法与技能, 三也可以使你重新审视过去存在的问题, 有利于防止类似错误的再次发生。

三、舍弃策略要精当

田忌的赛马策略表明, 为了取得比赛的胜利, 必要时要作一些战略性的舍弃。由于人的精力、能力所限, 在有限的时间里, 不可能去掌握所有的东西, 也没有必要去掌握所有的东西, 只要能抓住重点的、大的、关键的、不能失去的东西即可。因此在复习的后阶段, 要作战略性的选择, 适当舍弃一些东西, 防止面面俱到而不到。舍弃不但可以突出重点, 抓住关键, 也可以争取更多的时间来发挥你的优势, 弥补你的缺陷, 提高复习的针对性。

舍弃的原则应该是抓大放小, 抓熟放生, 抓易放难、抓热放冷, 实现突出重点、热点的目的。

舍弃什么具体内容呢?舍弃自己屡犯错误的内容, 舍弃自己难于弄懂的内容, 舍弃自己不擅长的内容, 舍弃一些枝节内容, 舍弃一些费时多但考试比重小的内容。

四、考试训练要高效

冲刺复习一般以考试训练为主, 如何实现训练的有效、高效呢?大家不妨按照下述要求试一试。

1. 要及时

及时就是在复习完某一内容或发现问题时, 要及时训练, 及时考试, 及时反思。老师则应该及时批阅, 及时反馈, 及时帮助学生整改。

2. 要限时

限时就是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规定的训练与考试任务, 养成不拖沓、争分夺秒、干净利索的作风。

3. 要规范

规范就是作答时要书写清晰, 要写在规定位置, 要按答题要求作答 (如作文字数与文体要求;理科所要写明的基本算式、必要说明等) 。

4. 要适宜

适宜就是选择的考试与训练内容要适合学生 (自己) 的实际情况, 如适合学生 (自己) 的学习能力, 适合进行拾遗补缺的目的等。千万不要好高骛远, 不加选择的用一些所谓名校的冲刺卷、模拟卷来进行训练。因为这些东西并不一定适合于学生 (自己) , 而适合学生 (自己) 的才是最好的。

五、调适措施要合理

调适的目的是要使自己处于一种最佳的应试状态。所谓最佳的外在表现就是放松, 吃得下, 睡得着。心里则应该是不急燥、不焦虑, 身心不疲惫, 没有包袱。如何最大限度的达成这种状态呢?

1. 定位要准确

每个人都会对自己参加考试应获得的成绩有一定的期盼。这种期盼既是动力, 也是压力。如果没有了平常心, 定位就会不准确, 期盼就会拔高, 就会膨胀, 心理就会“发烧”。如果达不到期盼, 就会失落、失望, 甚至散失信心, 熄灭动力。比较合理的做法应该是对自己的期盼抱着就低不就高的态度, 这样压力才会降到最低, 包袱才会卸得最轻, 你才可能走得更快、更远。如果你时常想到“上帝”对你关上了这扇窗, 他一定会为你打开另一扇门的话, 你一定会心态平和, 从容应对。即使没有达成最低的期盼, 人生的旅程也一定会像上了“立交桥”, 四通八达, 决不会因为一次考试的失利而灰暗不已。

2. 维持固有节奏与习惯

要维持自己学习、休息、锻炼的固有节奏, 尽量使生物节律不发生改变。如果对环境、饮食等已经习惯, 也就没有刻意改变的必要, 因为改变可能会适得其反。

3. 锻炼与休闲必不可少

体育锻炼一定要有, 但要防止意外, 适可而止。听音乐、看新闻必不可少。因为它既可以放松心情, 缓解焦虑, 也可以了解时政, 抑或还可能学会某种方法或补充一些资源。

六、交流减压要充分

交流可以分散注意力, 缓解压力, 利于休养生息, 也可以了解信息, 探讨问题, 学会方法, 获得灵感, 因此很有必要加大交流的力度。交流的对象可以是同学、老师、父母, 也可以是邻里、朋友, 也可以是报纸、杂志等。交流的内容因人而异, 可以是学习的心得体会、问题与困惑、新闻与传说、笑话与轶事等。只要有利于放松心情, 娱乐自己, 不影响或干扰他人, 无伤大雅, 就是家长里短的谈资也无不可。

高考理综冲刺复习方法 篇8

2016届北京高考一结束,作为准高三的学生,我翘首期盼刊载高考试卷的报纸,买到报纸后急忙回家按高考时间要求规定作答,对照参考答案自我批改,十分欣喜,一是成绩满意;二是试题的内容有似曾相识的感觉,与人教社物理课本比对,试卷中物理共12道试题(题号为13~24题),其中9道试题都可认为源于课本内容或根据课本内容进行适度改编。现作如下分析比较。

试题13处于n=3能级的大量氢原子,向低能级跃迁时,辐射光的频率有( )

A.1种 B.2种

C.3种 D.4种

试题出处:2010年4月人教版《物理》(选修3-5)第58页图18.4-2氢原子能级图。

分析与启示:这是一道容易题,从能级图直接看出:从n=3→2、n=3→1和n=2→1的跃迁,共3种。也可用C23=3计算得到答案。

试题1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电磁波在真空中以光速c传播

B.在空气中传播的声波是横波

C.声波只能在空气中传播

D.光需要介质才能传播

试题出处:2010年4月人教版《物理》(选修3-4)第25页第6段,发声体振动时在空气中产生的声波是纵波……声波不仅能在空气中传播,也能在液体、固体中传播。该书第76页第5段,电磁波在真空中具有与光相同的速度c。

分析与启示:这是一道常識性的容易题,熟悉并理解课本上两段文字,易知选项A正确,选项B,C和D均错误。

试题15如图所示,弹簧振子在M,N之间做简谐运动。以平衡位置O为原点,建立Ox轴。向右为x的轴的正方向。若振子位于Ⅳ点时开始计时,则其振动图象为( )

试题出处:2010年4月人教版《物理》(选修3-4)第5页图11.2-1弹簧振子的简谐运动。

分析与启示:题设条件向右为x的轴的正方向。若振子位于Ⅳ点时开始计时,N运动至O,位移由正的最大变为零,选项A正确。

受老师平常教学的影响,要求学会提问,对题中的设问作适当改变,答案又如何?若振子位于M点时开始计时,M运动至O,位移由负的最大变为零,选项B正确;若振子向右通过O点的时刻开始计时,位移由零变为正的最大(指向在方向上,位移大小达到最大),选项C正确;若振子向左通过O点的时刻开始计时,位移将由零变为负的最大,选项O正确。学习是从模仿开始的,自我设问,举一反三,可以清晰明了振动图象与振子实际运动过程的对应关系。

试题16如图所示,匀强磁场中有两个导体圆环a,b,磁场方向与圆环所在平面垂直。磁感应强度B随时间均匀增大。两圆环半径之比为2:1,圆环中产生的感应电动势分别为Ea和Eb。不考虑两圆环间的相互影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Ea:EB=4:1,感应电流均沿逆时针方向

B.Ea:Eb=4:1,感应电流均沿顺时针方向

C.Ea:Eb=2:1,感应电流均沿逆时针方向

D.Ea:Eb=2:1,感应电流均沿顺时针方向

试题出处:2010年4月人教版《物理》(选修3-2)第18页第6题。如图所示,A,B两个闭合线圈用同样的导线制成,匝数均为10匝,半径rA=2rB,图示区域有匀强磁场,且磁感应强度随时间均匀减少。

(1)A,B线圈中产生的感应电动势之比EA:EB是多少?

(2)两线圈中感应电流之比IA:IB是多少?

分析与启示:试题与课本习题作一比较,见下表格。

试题17 中国宋代科学家沈括在《梦溪笔谈》中最早记载了地磁偏角:“以磁石磨针锋,则能指南,然常微偏东,不全南也。”进一步研究表明,地球周围地磁场的磁感线分布示意如图。结合上述材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地理南、北极与地磁场的南、北极不重合

B.地球内部也存在磁场,地磁南极在地理北极附近

c.地球表面任意位置的地磁场方向都与地面平行

D.地磁场对射向地球赤道的带电宇宙射线粒子有力的作用

试题出处:2010年4月人教版《物理》(选修3-1)第81页图3.1-4地理两极与地磁两极不重合。

分析与启示:试题与课本题都提到磁偏角、地球周围地磁场的磁感线分布示意图。根据示意图给出信息,可直接判断选项A,B正确,C错误。“射向地球赤道”意味着带电宇宙射线粒子速度方向与地磁场方向一定不平行,受洛仑兹力,D正确。

试题19 某兴趣小组探究用不同方法测定干电池的电动势和内阻,他们提出的实验方案中有如下四种器材组合。为使实验结果尽可能准确,最不可取的一组器材是( )

A.一个安培表、一个伏特表和一个滑动变阻器

B.一个伏特表和多个定值电阻

C.一个安培表和一个电阻箱

D.两个安培表和一个滑动变阻器

试题出处:2010年4月第3版人教社物理《选修3-1》第70页,实验10。

分析与启示:上述三种方法的实验原理均为闭合电路欧姆定律,伏安法测E,r,这是最基本的方法,当外电阻的阻值由未知变为已知时,就可使用另外两种方法。答案为选项D。

试题21 (1)热敏电阻常用于温度控制或过热保护装置中。图6为某种热敏电阻和金属热电阻的阻值R随温度t变化的示意图。由图可知,这种热敏电阻在温度上升时导电能力____(选填“增强”或“减弱”);相对金属热电阻而言,热敏电阻对温度变化的影响更____(选填“敏感”或“不敏感”)。

试题出处:2010年4月人教版《物理》(选修3-2)第54页图6.1-7电阻一温度特性图线。

分析与启示:温度上升时热敏电阻的阻值变小,导电能力增强。金属热电阻的阻值随温度变化不太大,热敏电阻的阻值随温度变化大,相对金属热电阻而言,热敏电阻对温度变化的影响更敏感。

(2)略。试题出处:2010年4月第3版(2016年6月第11次印刷)人教社物理《必修2》第79页,实验9。实验装置图与课本的一样。

试题22 如图7所示,质量为m、电荷量为q的带电粒子,以初速度v沿垂直磁场方向射入磁感应强度为B的匀强磁场,在磁场中做匀速圆周运动。不计带电粒子所受重力。

(1)求粒子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半径R和周期T;

(2)为使该粒子做匀速直线运动,还需要同时存在一个与磁场方向垂直的匀强电场,求电场强度E的大小。

试题出处:2010年4月第3版人教社物理《选修3—1》第98页“问题与练习”题1、题3。

分析与启示:该试题的图与课本练习题1第一个图相同,直线边界类匀强磁场;为使该粒子做匀速直线运动,还需要同时存在一个与磁场方向垂直的匀强电场,磁场、电场叠加构成一个速度选择器模型,即课本练习题3情景。答案为:(1)R=mv/Bq,T=2πm/qB;(2)E=vB。

试题23如图8所示,电子由静止开始经加速电场加速后,沿平行于板面的方向射入偏转电场,并从另一侧射出。已知电子质量为m,电荷量为e,加速电场电压为U0。偏转电场可看作匀强电场,极板间电压为U,极板长度为L,板间距为d。

(1)忽略电子所受重力,求电子射入偏转电场时的初速度v0和从电场射出时沿垂直板面方向的偏转距离△y;

(2)分析物理量的数量级,是解决物理问题的常用方法。在解决(1)问时忽略了电子所受重力,请利用下列数据分析说明其原因。已知U=2.0×102V,d=4.0×10-2m,m=9.1×10-31kg,e=1.6×10-1C,g=10 m/s2

(3)略。

试题出处:2010年4月人教版《物理》(选修3-1)第34~35页例题1、例题2,两个例题的装置图组合就是该试题的装置图,平常练习中也极易见到该图。第(1)问中求电子射入偏转电场时的初速度v0和从电场射出时沿垂直板面方向的偏转距离△y,分别与例题1、例题2的设问完全相同,试题仅要求动能定理、牛顿第二定律和运动学公式进行字母运算,而课本例题先字母运算、后代入数值计算。该高考题与例题1、例题2的字母运算过程完全相同。

分析与启示:“分析物理量的数量级,是解决物理问题的常用方法”已提醒考生为什么能“忽略电子所受重力”,那就是将电子所受的重力与电场力比较,数量级相差较大即可。類比法是研究问题的常用方法,电场强度和重力场强度、电势和重力势相类比,分别反映电场和重力场的力的性质、能的性质。电势和重力势的共同特点仅仅由场自身的因素决定。

为便于试题与相关课本内容比较,列出以下表格。

高考理综冲刺复习方法 篇9

2012-04-18 10:04:37

分类:教学案例

★回归考点,夯实基础

首先,考生要努力改变自己的学习方式,化被动为主动地去学。如果说前两轮是跟着老师和月考走的话,那么冲刺阶段则应是“让我作主”,对最后总体复习的内容及时间安排心中要有一盘棋。这是回归考点、提高效率的前提。

其次,要仔细研读考纲,明确增删的知识点,避免做无用功。有的同学认为考纲主要规定了考试范围,没有多少新东西,其实这样想是不对的。如文综“题型示例”有42道选择题和13道非选择题,在材料选取、设问角度和答案组成等方面有很强的示范性、导向性,绝不可一翻了之,仔细研读定会使你获益匪浅。

再次,回归考点一定要把课本主干知识的线索理清,纵横联系,形成知识网络和一个个小专题,对所学知识争取做到“成竹在胸”。你可以通过目录和有关复习用书帮助完成,但要防止这一工作过粗,不能仅停留在对历史知识的一般掌握和两轮复习的简单重复上,而对一些历史概念、观点和规律性认识等一带而过。同时你要明白夯实基础,提升思维,也不等同于人为地去加宽、挖深所学内容,这是跟目前以中档题为主的命题趋势相背离的。笔者认为,对课本最好的处理办法是:既要做到宏观把握,又要细到微观体察。

★关注热点,学会运用

近几年高考历史试题的命题往往从现实点问题切入,用新材料创设情境,提出问题,考查学生运用已知解决问题的能力。热点问题可以是当年发生的大事,也可能是去年或今年恰逢十周年的大事。2006年逢十周年热点很多,如郑和下西洋首航600年、西安事变发生70周年、二战抗战胜利和台湾光复60周年、“八大”召开和三大改造完成50周年、联合国建立60周年等。同时关于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中部崛起和区域经济问题、三农问题和构建和谐社会、能源问题、、“神六”飞天、日本教科书和参拜靖国神社问题、台湾问题、中美关系、国际反恐和伊拉克问题、中东问题、朝核问题等时政热点内容也值得关注。

考前考生要适当找一些热点试题加以演练,以启发思维,提高解题能力。但关注热点绝不可舍本求末,而把大量时间用于搜集五花八门的所谓“热点”去了,课本中的基础知识和自身的基本技能永远是第一位的。

★扫瞄交点,开阔思路

人们发现:在跨学科文综试题中,地理学科往往首当其冲,交待出问题的空间位置,紧随其后的一般来说是考查历史时间纬度中的问题,最后才是政治原理的考查。这种交叉式呈现方式尤其在新材料创设情境中,往往让人不知所措,感到高深莫测。其实,在“3+X”高考模式中,绝大多数试题考的仍是学科内的综合,跨学科综合试题乍一看是未曾谋面的“巨无霸”,实际上却是“纸老虎”,它只能吓倒那些三科基础知识掌握不牢,而又缺乏审题能力的人。对此,正确的学法是适当注意政、史、地三科有可能共同设题的热点内容,以开阔思路,增强

应考的适应性;同时以学科为本和回归教材为指针,绝不要为找交叉点再耗费为数已不多的宝贵时光。

★消除盲点,查漏补缺

随着复习的不断深入和高考的临近,及时反思自己在备考中的知识盲点以及学法、解题方法的误区十分必要。你可以将以前考过的试卷系统地翻一遍,特别是多看一看那些错题;你如果对书上某些章节的内容总感到不熟,理解不透,建议你考前可再多看看;还有对文物图片、数据、表格、地图及注释(多种观点),你是否都能做到准确提取有效信息,并能前后联系分析其变化的原因?利用书中现成地图来设题是不乏先例的,如2000年上海隋、元运河图题,2004年广东唐、宋城市布局图题,2005年上海德国版图变化题等。我们认为只要备考盲点消除了,并注意审题,高考成绩自然就找到了生长点。

★平衡支点,轻松迎考

保持平常心是考场取胜的有力支点。研究表明,适当的焦虑是有益无害的,但临考前思想负担过重,精神过度紧张,造成食寝难安,情绪不稳,就会影响考试水平的正常发挥。事实上只要平时学得踏实,就没必要杞人忧天,患得患失。还有对自己的实力和目标定位要恰当,同时考前要做到劳逸结合,这些对心态调整和考出水平都是至关重要的。另外,如有问题和担心要及时告诉你的老师、父母。愿你用必胜的信心,饱满的热情,撑起一片未来美好的晴空。

★重视构建知识体系,继续夯实学科基础

1.形成网络,提升思维。对知识重新整合,形成系统的知识网络,达到思维品质的提升。①专题内容要细化,避免“大而空”现象。②将专题复习与单元复习有机结合,利用课本标题,整体把握课本知识。通过回忆某一阶段相关章节、子目的标题,对其进行综合归纳,形成历史的阶段特征和基本线索。在此基础上,选择性地突破一些重要的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典章制度和历史概念等。②注重知识的横向与纵向联系。

2.回归课本,夯实基础。要从题海中跳出,留出更多的时间回归课本,“返璞归真”,准确完整、系统牢固地掌握和灵活运用历史事实、历史概念、历史结论以及历史阶段特征、基本线索和发展过程。①重视理解,融会贯通,明晰题干与问题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进行合理的逻辑推理。②重视主干知识,掌握历史发展的脉搏。③从内涵、外延等方面准确把握历史概念,对历史概念、历史结论不仅要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④重视事件发生的原因和产生的影响。⑤重视查漏补缺,注意知识盲点和盲区,准确记忆、灵活运用课本中的每个历史概念和历史史实,不留漏洞。在最后一个月,要迅速回归课本,恢复记忆曾经记住而现在有所遗忘的知识,弥补记忆漏洞,解决尚未记忆的死角,加强对重点知识的理解记忆。

3.立足与高考相关的理论知识,如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原理、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原理、阶级和阶级斗争的理论、人民群众和个人在历史上的作用的理论等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

★寻找综合切入点,强化适应性训练

1.寻找综合点。

①寻找历史学科内知识的综合点,集中主要精力搞好学科内综合复习,注意有关经济、科技、社会发展或为当今提供借鉴的专题史知识。

②寻找历史与政治、地理学科间的综合点,注意选取那些能够与地理、政治有机结合的历史主干知识进行复习,克服文综训练中的题海战术及面面俱到、主次不分的缺陷。

③寻找历史与时政热点问题的综合,注意与热点问题结合,不能一味追逐热点,必须考虑这类试题的命题主旨。

2.梳理一年来的重大时政热点,以时政热点为切入点,找出历史学科与地理、政治学科有可能进行综合的结合点,从历史学科角度深入挖掘和探讨,培养运用书本知识解答实际问题和学科间综合的能力。

3.重视学生的适应性训练。根据学生实际和高考要求精选习题,重新组卷,进行限时强化训练。在选题中要坚持以下原则:

①基础性原则,突出历史学科的基础知识、主干知识、学科热点和规律的总结;

②适应性原则,研究近三年的全国文科综合测试题,准确把握高考动向和发展趋势,争取选题与高考试题的命题角度、命题形式和试题难度基本一致,让学生通过模拟训练逐步适应高考试题的能力要求。

③适量性原则。每次训练都要有的放矢,做到精选、精练、精评,去细取精,取我所能,为我所用,难度要尽量接近高考,题量不宜过多,要针对学生薄弱环节、当前热点、重点难点和易错易混的知识点,对有代表性、典型性、迷惑性的问题着重讲评,要画龙点睛,对学生都会的题目一笔带过;练习要在固定时间内完成,全批全改,让学生看到得分,进一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答问题的能力,特别是培养学生的应试能力。

★关注时政考纲,重视学考技巧

1.重视学习方法的指导。指导学生运用“联想记忆法”、“专题归类法”、“综合分析法”、“比较记忆法”、“求同求异法”来解决学习上遇到的问题,注重学生审题能力和行文能力的培养。

2.重视高考信息的整理与运用。认真研究考试说明,通过对照2005年考纲,找出2006年考纲的新变化,调整复习重点和思路,特别关注《基本题型及其考查的主要能力示例》和所附样卷,认真阅读、领悟《示例》题,了解2006年高考试卷的长度和题型分布,窥视高考命题的走向。

3.重视卷面的规范要求。提醒学生不能在试卷上使用修正液和习惯性的圈点写画,保证高考中卷面整洁,书写工整;要强化文字表述训练,力争史实全面,观点明确,层次分明,卷面整洁。

4.掌握作答技巧。

①掌握审题技巧,注意审清时间、关键词、求答项、命题意图和材料出处,即读题三遍,题意自现。

②熟练答题技巧,带着问题读材料,做到有的放矢;分清材料层次,获取有效信息,将问题、材料与教材的相关知识挂钩;分层作答,一层一段,切忌一气呵成;主观题答案客观化,忌长篇大论;善抓关键词句,注意发散思维,多层次、多角度地搜寻要点;看分答题,明确试题难易和答题量的比重。

高考历史的最后阶段复习工作量大、记忆容量多,必修三本教材和选修四本教材,必须完成全方位立体化的拉网式复习记忆(选修多数学校选择一到两本)。如果简单的“炒现饭”,则不能达到考试大纲规定的四项能力要求。

★历史标题复习法

历史知识的记忆慢一项浩瀚的系统工程。撑起这项记忆工程骨架的就是历史教材的大小标题。把各套教材的“编”、“单元”、“章”、“节”、“目”、“块”等大大小小的标题按教材的编排体系整理出来,编成多杈树状历史标题网,用树状历史标题网把历史内容从远至今、自宏而微、自高而低连成一个有序化复习网络。

记住这个树状历史标题网,为脑海中所记忆怕浩繁历史知识建立了视窗化的菜单式目录。考试时,遇到相关历史问题,潜意识可以循着这个历史标题网络层层快速搜索提取相关联的历史知识。

★历史串线复习法

历史串线记忆怕方式有两种,一种是纵向串线记忆民,一种是横向串线记忆。纵向串线复习是按时间、朝代、年代的演变进行一块块纷繁细碎历史史实的记忆。比如:以重大事件为线索,以近代外交为线索,等等。一纵一横,一经一纬,织成一张完整的历史记忆之网。

例如:复习中国历史,可按图示进行彩珠结网串线记忆。

★历史对比归纳复习法

对比与归纳是复习好历史最常用的两把历史“思维之剑”,宏观上:纵向的古今对比、横向的中外对比;微观上:背景对比、特征对比、时间对比、事件对比、人物对比、演变对比、„„,正是在这一连串史实对比中才能比较历史进程的异同,归纳总结历史规律,评论分析历史史实。史实对比就是历史事件的相互碰撞,在碰撞中才能产生历史思维火花。

★历史小专题复习法

小专题复习法是提高历史应考能力不可缺少的一环。高考卷面中,专题考查特征非常明显,可以说是“无历史专题不成卷”。通过精心拟定某一特定专题将中外古今有关史实梳理归纳在一起,既有利于记忆又有利于应考,还可拓深历史辩证思维水平。

例如:

可把“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必修一第四单元),每一个阶段就是历史知识小专题经纬之网中的一颗彩珠,先结网后育珠。做过的试卷、订正过的错题,也要分类剪辑成历史小专题保存下来。

★其他历史复习方法

三层面复习法、“要旨”复习法、关键词复习法。

复习任何章节的历史知识,均可从“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三个层面入手,这六大要素如同六大缤纷色彩描绘出一幅幅历史画卷。

教材(人教版)每课都有一个“本课要旨”,是对本节内容的高度概括。也是我们要求学生所要达到的基本要求。围绕“本课要旨”提出问题,往往就抓住了教材的灵魂。

同学们到图书馆查阅科技文献时可以看到:几千字的科技论文,用几十个或更少的关键词提炼出主旨。电脑上网查询相关信息资料,仅需要输入几个关键词即可迅速找到相关信息。在历史复习时,为压缩记忆量,可多用关键词记忆法,找出一段史实文字,划出其信息量大有代表性的几个或十几个关键词,就可轻松记住细节内容。

使用上面三种历史复习法可以大大培养同学们复习历史的归类归纳能力、综合概括能力、比较联系能力。

另外,历史做题与其他文科做题一样十分讲究答题规律和答题技巧的使用。这里历史试题的“题眼”分析十分关键。找准题眼,就等于找到正确答题的钥匙。每次历史模拟考结束后,都要对自己答题经验得失进行总结。

上一篇:互联网知识产权保护下一篇:我的小鸟朋友作文8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