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年高考理综

2024-07-10

2000年高考理综(共8篇)

2000年高考理综 篇1

200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山西卷)

理科综合能力测试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26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

共130分)

本卷共22题,其中1~2题,每题5分,共10分。3~22题,每题6分,共120分。在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在我国西部大开发的战略中,“保护天然林”和“退耕还林(草)”是两项重要内容,采取这两项措施的首要目标是 A.开展生态旅游 B.发展畜牧业 C.增加木材产量 D.改善生态环境

2.在下列哪项实验条件下,植物的幼嫩部分首先表现出病症

A.氮亏缺 B.钙亏缺 C.磷亏缺 D.钾亏缺

3.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基质和叶绿体基质的

A.功能及所含有机化合物都相同 B.功能及所含有机化合物都不同 C.功能相同,所含有机化合物不同 D.功能不同,所含有机化合物相同

4.假如水稻高秆(D)对矮秆(d)为显性,抗稻瘟病(R)对易感稻瘟病(r)为显性,两对性状独立遗传.用一个纯合易感病的矮秆品种(抗倒伏)与一个纯合抗病高秆品种(易倒伏)杂交,F2代中出现既抗病又抗倒伏类型的基因型及其比例为

1A.ddRR,811C.ddRR,和ddRr,168B.ddRr,11611D.DDrr,和DdRR,168

欢迎光临:大家论坛高中高考专区

bbs.topsage.com 5.豆科植物与根瘤菌的互利共生关系主要体现在

A.豆科植物从根瘤菌获得NH3,根瘤菌从豆科植物获得糖类 B.豆科植物从根瘤菌获得含氮有机物,根瘤菌从豆科植物获得NH3 C.豆科植物从根瘤菌获得N2,根瘤菌从豆科植物获得有机物 D.豆科植物从根瘤菌获得NO,根瘤菌从豆科植物获得NH3

6.请据图回答,经数小时后,U形管A、B两处的液面会出现下列哪种情况.(实验装置足以维持实验过程中小白鼠的生命活动,瓶口密封,忽略水蒸气和温度变化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A.A处上升,B处下降 B.A、B两处都下降 C.A处下降,B处上升 D.A、B两处都不变

7.下图是一个陆地生态系统食物网的结构模式图,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在该食物网中,共有5条食物链存在 B.在该食物网中,H处于三个不同的营养级

C.若B种群中各年龄期的个体数目比例适中,则该种群的密度在一段时间内会明显变大

D.在该食物网中,如果C种群的数量下降10%,则H的数量不会发生明显变化 8.切除某动物的垂体后,血液中

A.生长激素减少,甲状腺激素也减少 B.生长激素减少,甲状腺激素增加 C.生长激素增加,甲状腺激素也增加 D.生长激素增加,甲状腺激素减少 9.植物细胞表现出全能性的必要条件是

欢迎光临:大家论坛高中高考专区

bbs.topsage.com A.给予适宜的营养和外界条件 B.导入其它植物细胞的基因

C.脱离母体后,给予适宜的营养和外界条件 D.将成熟筛管的细胞核移植到去核的卵细胞内

10.尿素是第一个人工合成的有机物,下列关于尿素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尿素是一种氮肥

B.尿素是人体新陈代谢的一种产物 C.尿素能发生水解反应 D.尿素是一种酸性物质

11.下列各对物质中属于同分异构体的是

12.下列关于电解法精炼粗铜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粗铜板作阳极

B.电解时,阳极发生氧化反应,而阴极发生的反应为:Cu2++2e=Cu C.粗铜中所含Ni、Fe、Zn等金属杂质,电解后以单质形式沉积槽底,形成阳极泥 D.电解铜的纯度可达99.95%~99.98%

13.我国锅炉燃煤采用沸腾炉逐渐增多,采用沸腾炉的好处在于:

A.增大煤炭燃烧时的燃烧热

B.减少炉中杂质气体(如SO2等)的形成 C.使得化学平衡发生移动

D.使得燃料燃烧充分,从而提高燃料的利用率 14.今有如下3个热化学方程式:

1H2(g)+O2(g)=H2O(g)△H=a kJ·mol-121H2(g)+O2(g)=H2O(l)△H=b kJ·mol-1

22H2(g)+O2(g)=2H2O(l)△H=c kJ·mol-1关于它们的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它们都是吸热反应

欢迎光临:大家论坛高中高考专区

bbs.topsage.com B.a、b和c均为正值 C.a=b D.2b=c 15.甲、乙、丙、丁分别是Al2(SO4)3,FeSO4,NaOH,BaCl2四种物质中的一种.若将丁溶液滴入乙溶液中,发现有白色沉淀生成,继续滴加则沉淀消失.丁溶液滴入甲溶液时,无明显现象发生.据此可推断丙物质是 A.Al2(SO4)3 B.NaOH C.FeSO4 D.BaCl2 16.有①、②、③三瓶体积相等,浓度都是1 mol·L-1的HCI溶液,将①加热蒸发至体积减少一半,在②中加入少量CH3COONa固体,(加入后溶液仍呈强酸性),③不作改变.然后以酚酞作指示剂,用NaOH溶液滴定上述三种溶液,所消耗的NaOH溶液体积是

A.①=③>② B.③>②>① C.③=②>① D.①=②=②

17.光子的能量为hv,动量的大小为hv.如果一个静止的放射性元素的原子核在c发生γ衰变时只发出一个γ光子,则衰变后的原子核 A.仍然静止

B.沿着与光子运动方向相同的方向运动 C.沿着与光子运动方向相反的方向运动 D.可能向任何方向运动

18.杨氏双缝干涉实验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n为自然数,λ为光波波长)

①在距双缝的路程相等的点形成暗条纹 ②在距双缝的路程差为n?的点形成亮条纹

λ的点形成亮条纹2

④在距双缝的路程差为(n+)的点形成暗条纹2③在距双缝的路程差为nA.①② B.②③

欢迎光临:大家论坛高中高考专区

bbs.topsage.com C.③④ D.②④

19.图示的电路图中,C2=2C1,R2=2R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开关处于断开状态,电容C2的电量大于C1的电量 ②开关处于断开状态,电容C1的电量大于C2的电量 ③开关处于接通状态,电容C2的电量大于C1的电量 ④开关处于接通状态,电容C1的电量大于C2的电量 A.① B.④

C.①③

D.②④

2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当两个分子间的距离小于平衡距离时,分子间的作用表现为引力 B.物体的内能是物体中所有分子热运动动能之和

C.只经历等温过程的理想气体,如果压强增加一倍,则其体积减少一半

D.如果没有能量损失,则热机能把从单独一个热源吸收的热量全部转化成机械能 21.如图,凸透镜L的焦距为f,在离透镜1.5f处垂直放置一平面镜M.现在焦点F处有一物体P,则在透镜另一侧

A.不成像

B.距透镜2f处成等大、正立的实像 C.距透镜2f处成等大、倒立的实像 D.距透镜f处成等大、正立的虚像

22.如图所示,DO是水平面,AB是斜面.初速为v0的物体从D点出发沿DBA滑动到顶点A时速度刚好为零,如果斜面改为AC,让该物体从D点出发沿DCA滑动到A点且速度刚好为零,则物体具有的初速度(已知物体与路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处处相同且不为零.)

欢迎光临:大家论坛高中高考专区

bbs.topsage.com

A.大于v0 C.小于v0

B.等于v0

D.决定于斜面的倾角

第Ⅱ卷(共130分)

本卷共9道题

以下数据可供解题时参考:

原子量:H 1,C 12,O 16,Cl 35.5,Ca 40,Co 59

23.(15分)1956年李政道和杨振宁提出在弱相互作用中宇称不守恒,并由吴健婷用27C0放射源进行了实验验证,次年,李、杨二人为此获得诺贝尔物理奖,27C0的衰变方程是

其中可认为是零(1)CO与Fe同周期,它应在周期表的第_____周期27C0的核外电子数为____在上述A606060是反中微子,它的电荷为零,静止质量衰变方程中,衰变产物zNi的质量数A是____,核电荷数Z是______。(2)在衰变前27C0核静止,根据云室照片可以看出,衰变产物Ni和?的运动径迹不60在一条直线上,如果认为衰变产物只有Ni和?,那么衰变过程将违背_____守恒定律。(3)无水CoCl2为深蓝色,吸水后变为粉红色的水合物,水合物受热后又变成无水CoCl2,故常在实验室中用作吸湿剂和空气温度指示剂,60

现有无水CoCl265g,吸水后变成CoCl2·xH2O119g,水合物中x的值是____。(4)27C0是典型的放射源,可用于作物诱变育种,我国应用该方法培育出了许多农作物新品种,如棉花商产品种“棉1号”,年种植面积曾达到3000多万亩,在我国自己培育的棉花品种中栽培面积最大射线处理作物后主要引起_______,从而产生可遗传的变异,除射线外,用于人工诱变的其它射线还有_____、____、和_____。

24.(15分)番茄在运输和贮藏过程中,由于过早成熟而易腐烂.应用基因工程技术,通过抑制某种促进果实成熟激素的合成能力,可使番茄贮藏时间延长,培育成耐贮藏的番茄新品种,这种转基因番茄已于1993年在美国上市.请回答:

欢迎光临:大家论坛高中高考专区

bbs.topsage.com(1)促进果实成熟的重要激素是______,它能够发生的化学反应类型有:______、______和______.

(2)在培育转基因番茄的基因操作中,所用的基因的“剪刀”是______,基因的“针线”是______,基因的“运输工具”是______.

(3)与杂交育种、诱变育种相比,通过基因工程来培育新品种的主要优点是______和______.

25.(12分)血液中的钙离子在血液凝固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缺乏则血液不能凝固,草酸钾溶液能与血液中的钙离子发生反应,形成草酸钙沉淀,起抗凝作用.请根据提供的实验材料和用具,简要写出第二步及以后的实验步骤和实验结果,验证钙离子在血液凝固中的作用,并回答问题.

一、实验材料和用具

(1)家兔(2)生理盐水(3)酒精棉(4)适宜浓度的草酸钾溶液(5)适宜浓度的氯化钙溶液(6)试管、注射器(针管、针头)

二、实验步骤和实验结果

第一步:在A、B试管中分别加入等量的草酸钾溶液和生理盐水(见下图)

第二步:问题:设置B管的目的是______.

26.(10分)熔融盐燃料电池具有高的发电效率,因而受到重视.可用Li2CO3和Na2CO3的熔融盐混和物作电解质,CO为阳极燃气,空气与CO2的混和气作为阴极助燃气,制得在650℃下工作的燃料电池.完成有关的电池反应式:

阳极反应式:2CO+2CO2-3→4CO2+4e

阴极反应式:______. 总电池反应式:______. 27.填空:(15分)

(1)试写出纤维素与硝酸反应制取纤维素硝酸酯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

欢迎光临:大家论坛高中高考专区

bbs.topsage.com(2)磷酸三丁醇酯是一种常用的萃取剂,试写出制备它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

(3)核糖是一种五碳糖,它的衍生物腺苷也可与磷酸成酯如三磷酸腺苷,后者的分子简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三磷酸腺苷释放能量的表示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28.(13分)工业上用煅烧石灰石的方法生产生石灰.在石灰窑中煅烧2.5吨的石灰石(假设为纯净物),问:

(1)能得到多少吨生石灰?

(2)能得到多少吨二氧化碳?此二氧化碳气体在标况下体积是多少升?

(3)假设所产生气体贮放在一个体积为100m3的气罐中,在27℃下气罐要承受多大的压强(Pa)?

29.(14分)某压缩式喷雾器储液桶的容量是5.7×10-3m3.往桶内倒入4.2×10-3m3的药液后开始打气,打气过程中药液不会向外喷出.如果每次能打进2.5×10-4m3的空气,要使喷雾器内空气的压强达到4标准大气压应打气几次?这个压强能否使喷雾器内的药液全部喷完?(设大气压强为1标准大气压)

30.(19分)如图所示,直角三角形ABC的斜边倾角为30°,底边BC长2L,处在水平位置,斜边AC是光滑绝缘的.在底边中点O处放置一正电荷Q.一个质量为m、电量为q的带负电的质点从斜面顶端A沿斜边滑下,滑到斜边上的垂足D时速度为v.

(将(1),(2)题正确选项前的标号填在题后括号内)(1)在质点的运动中不发生变化的是 ①动能

②电势能与重力势能之和 ③动能与重力势能之和

欢迎光临:大家论坛高中高考专区

bbs.topsage.com ④动能、电势能、重力势能三者之和 A.①② B.②③ C.④ D.②

(2)质点的运动是 A.匀加速运动 B.匀减速运动

C.先匀加速后匀减速的运动 D.加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运动

(3)该质点滑到非常接近斜边底端C点时速率vc为多少?沿斜面向下的加速度ac为多少?

31.(12分)电阻R1,R2,R3连结成图示的电路,放在一个箱中(虚框所示),箱面上有三个接线柱A、B、C.请用多用表和导线设计一个实验,通过在A、B、C的测量,确定各个电阻的阻值.要求写出实验步骤并用所测值表示电阻R1、R2、R3.

欢迎光临:大家论坛高中高考专区

bbs.topsage.com

参考答案

Ⅰ卷包括22小题

1.D 2.B 3.B 4.C 5.A 6.C 7.C 8.A 9.C 10.D 11.D 12.C 13.D 14.D 15.C 16.C 17.C 18.D 19.A 20.C 21.C 22.B Ⅱ卷包括9个小题 23.(1)4,27,60,28(2)动量(3)6(4)基因突变

X射线、紫外线、激光、硫酸二乙酯、亚硝酸 24.(1)乙烯,加成,氧化,聚合

(2)限制性内切酶、DNA连接酶、运载体(3)目的性强、育种周期短、克服远缘杂交的障碍

25.第二步:用酒精棉消毒,用注射器取家兔血.

第三步:立即将等量的新鲜血分别加入到A、B两试管中,经过一段时间后,结果:A管:不凝固,B管:凝固

第四步:将等量的CaCl2溶液分别加入到A、B两试管中. 结果:A管:凝固,B管:仍凝固

(第四步中B管中不加CaCl2溶液不扣分)问题:作为A管的对照

注:①试剂用量对实验结果是有影响的,本题对此不作要求.

②这是一个开放性的实验题,学生设计的实验步骤可能有多种情况,请参照上述答案适当给分. 26.(10分)O2+2CO2+4e——2CO2-(5分)2CO+O2——2CO2(5分)

27.(20分)

(1)[C6H7O2(OH)3]n3nHNO3浓硫酸[C6H7O2(ONO2)3]n3nH2O(4分)

(2)3C4H9OH+H3PO4——(C4H9O)3PO+3H2O(4分)(3)A—P—P—P(6分)

欢迎光临:大家论坛高中高考专区

bbs.topsage.com(4)ATPADP+Pi(磷酸)+能量

28.(1)CaCO3△CaO+CO2↑1002.5100 2.5 56x56 x

44y44 y

x=56×2.5=1.4(吨)

10044×2.5(2)y==1.1(吨)或2.5-1.4=1.1(吨)

10011.×103g×22.4L/mol=25×103×22.4

44g/mol=560×103L(3)P1V1P2V2T1T2P1V1T21×560×103×300P2615.(atm)V2T1100×103×2736.15×1.013×105=622995(Pa)(或623000Pa)

29.设标准大气压为P0,药桶中空气的体积为V.打气N次以后,喷雾器中的空气压强达到4标准大气压,打入的气体在1标准大气压下的体积为0.25N.则根据理想气体状态方程,P0V+P0×0.25N=4P0V 其中V=5.7×10-3-4.2×10-3=1.5×10-3m3. 代入数值,解得 N=18

„„② „„①

当空气完全充满药桶以后,如果空气压强仍然大于大气压,则药液可以全部喷出.由玻—马定律,4P0V=5.7P×10-3 解得,P=1.053P0 所以,药液可以全部喷出. 30.

(1)C

(2)D

„„④ „„③

欢迎光临:大家论坛高中高考专区

bbs.topsage.com(3)因BDBCBOOCOD,则B.C.D三点在以O为圆心的同一圆周上,2是O点处点电荷Q产生的电场中的等势点,所以,q由D到C的过程中电场力作功为零,由机械能守恒定律,mgh1212mvcmv

„„① 22133L 222其中

hBDsin60BCsin30sin602L得

vc

000v23gL

„„②

质点在C点受三个力的作用;电场力?,方向由C指向O点;重力mg,方向竖直向下;支撑力N,方向垂直于斜面向上根据牛顿定理有

mgsinfcosmac mgsin300

„„① kQacos300macL2 ac13kQag

„„② 222mL31.解法1:比较灵活地用导线短接电路进行测量.实验步骤如下:

①用导线连结BC,测出A、B两点间的电阻值x; ②用导线连结AB,测出B、C两点间的电阻值y; ③用导线连结AC,测出B、C两点间的电阻值z.

111111111则有:„„①,„„②,„„③

xR1R2yR2R3zR1R3联立①、②两式得,1111xyR1R3„„④

联立 ③、④两式得,R1=同理可解得,R2=2xyz

xy+yz-xz2xyz2xyz,R3=

yz-xy+xzxy+xz-yz解法2:不用导线短接,直接测量.实验步骤如下: ①测出A、B两点间的电阻值x; ②测出B、C两点间的电阻值y; ③测出A、C两点间的电阻值z.

欢迎光临:大家论坛高中高考专区

bbs.topsage.com 则有:1111111„„①,„„②,xR1R2R3yR2R1R3z11„„③R3R1R2

解得:R1=R2=1[2(xy+yz+xy)-x2-y2-z2]

2(y+z-x)1[2(xy+yz+xy)-x2-y2-z2]

2(x+z-y)1[2(xy+yz+xy)-x2-y2-z2]

2(x+y-z)R3=

欢迎光临:大家论坛高中高考专区

bbs.topsage.com

2000年高考理综 篇2

2011年全国高考新课标卷物理试题以能力测试为主导, 注重对考生科学素养的考查, 旨在既有利于高校公正地选拔人才, 又有利于中学实施素质教育.试题力求体现普通高中新课程的基本理念, 体现对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课程目标的要求, 考查考生对物理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及综合应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探究能力.

一、试卷整体分析

总览全卷, 常规型题占总题数的一半, 创新性主要体现在实验题上.试题立足于基础, 难度适中, 区分度合理, 无偏题、怪题和超纲题.注重对中学所学物理知识、方法、思想、能力的考查, 关注中学生智力、认知水平的实际, 体现物理对“理”的追寻及注重“理”的运用.

1.依据考纲, 突出重点.力学部分重点考查了力和运动的关系、功和能的关系、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等知识点;电学部分重点考查了安培定则、变压器的规律、带电粒子在匀强磁场中的运动等知识点.在选考部分中, 热学部分重点考查了玻意耳定律、盖吕萨克定律、内能、热力学定律;波动和光学部分重点考查了振动与波动的区别和联系、光的折射定律、光的反射定律.从整体上来看, 重点考查了高中物理学中重点和主干知识, 并且做到了不超纲不超出教材.试题不过分追求对知识面的全面覆盖, 必答试题中没有单独涉及共点力平衡、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万有引力定律等考点的试题, 将对这些知识或与这些知识有关的方法、思想的考查渗入其他题目的分析与解答之中.

2.比例合理, 难度适中.各部分知识考查比例为:力学53分 (其中力和运动内容分量很重) , 占48.2%;电学42分, 占38.2%;选修内容15分, 占13.6%, 和大纲及教材内容的比例一致.易中难的比例大约为5∶4∶1.试卷中容易题和中等难度题占整个试题总量的绝大部分, 特别注重对学生的理解能力、表达能力、综合分析能力、数学应用能力、过程演绎能力的考查.试题针对各种层次考生进行设计, 既有容易题, 也有中等难度题和难题, 力求使得不同层次学习能力水平的考生都得到有效甄别.

3.分值微调, 题型稳定.今年的物理总分为110分, 选择题由53分增为54分, 其中选修选择题由原来5分, 调整为6分 (选对一个给3分, 选对两个给4分, 选对3个给6分.每选错一个扣3分, 最低得分为0分) ;实验题22、23题分值由2010年4分、11分调整为5分和10分;计算题为41分:24题由14分调为13分, 25题由18分调为19分, 选修的计算题由10分调为9分.对一些核心题型, 新课标卷体现出试卷的延续性和情景设计变化性.试题情境熟悉, 叙述直白, 体例、排列在平稳的前提下有所创新, 试题情境既经典又时尚, 既传统又新潮, 整卷透着一股清新之气和温馨之情.

4.能力立意, 体现创新.试题注重对基础知识与基本能力的考查, 注重对定性定量相结合分析问题的能力的考查, 注重综合能力的考查, 注重图象的运用.体现了高考试题“能力立意”的宗旨.试题体现新课程理念, 注重理论联系实际, 注重科学技术和社会、经济发展的联系, 注意物理知识在生产、生活等方面的应用.试题的背景力图新颖, 与生活、生产、科技相联系, 如地磁场、卫星电话、蹦极运动、变压器、电磁炮、光电计时器等.两道实验题避开对教材上常规实验的考查, 通过设计两个创新性实验, 着重考查学生的实验能力和科学素养.

总之, 试卷体现出了注重基础知识和基础能力的考查、重视利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命题思路.命题素材源于教材, 又不拘泥于教材, 整套试卷体现新课程理念的特点, 稳中求变、变中求新, 具有“新而不偏、活而不怪”的优点, 对高中物理教学起到了积极的导向作用.

二、试题归类点评

2011年全国高考新课标卷物理试题有8个选择题, 2个实验题, 2个计算题和3个选做题, 分别点评如下:

1.选择题

选择题8个:主要考查学生对基本规律的理解能力和推理判断能力.其中4个力学题, 4个电学题, 包括安培假设、地磁场、变压器的工作原理, 功能关系、曲线运动的条件、开普勒第三定律、牛顿定律、安培力等基本规律.选择题部分, 从具体题目上看, 整张试卷中没有很难的题, 注重的是基础的考查, 但在一道题中综合考查多个知识点的题目有所增加.

(1) 14题 (题目见2011年全国课标卷, 下同) 是 “地磁场模型”, 除了考查电流的磁效应之外还要求掌握地磁场的分布, 将对经典物理史料的考查放在具体物理知识的应用背景下, 不就物理史考物理史, 突出了物理特点.

(2) 15题有利于考查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 将一做匀速运动物体突然加一个恒力, 分析此后的动能变化, 考查受力分析与运动分析能力和多种可能的判断, 思维的发散性较大, 且涉及了匀加速、减速曲线运动的分析.

(3) 16题是“简谐振动模型”, 试题情境是年轻人特别青睐的蹦极运动, 惊险刺激, 是时尚的运动项目, 设问涉及做功、能量等知识及守恒思想等经典物理的基础知识与方法, 时尚与经典在此题中珠联璧合.

(4) 17题涉及理想变压器问题, 这是变压器问题在全国课标卷中蛰伏两年后的又一次亮相, 这也可能是交流电在生活中的地位与作用及新课程基本理念体现的必然.

(5) 18题是“电磁炮模型”, 从安培力入手, 综合了多个知识点, 重点考查的其实是动力学知识, 需要综合考虑安培力、牛顿第二定律、动力学分析以及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 是整张试卷中较难的题目.这道题涉及安培力这一古老话题, 电磁炮又是军事武器中的后起之秀, 属新武器之前卫.在考查建模能力的同时, 又一次实现了传统与现代的交融.

(6) 19题主要考查估算能力与技巧.涉及匀速直线运动及近似计算, 将估算问题中的模型简化放在了天体运动背景中, 考查了考生运用模型简化问题的能力, 获取并运用有效信息的能力.其实, 学习物理是从简化开始的, 高中物理一开始学的“质点”就是对物体的简化, 运动的分解就是对复杂过程的简化, 整个物理学的发展过程、物理的学习无不充斥着简化思想与方法.

(7) 20题是用曲线运动的分析方法处理粒子在电场中的轨迹和受的电场力问题.将对曲线运动力学模型的考查放在了非匀强电场中, 在考查力学方法中综合考查电场及电场力, 实现了力与电的完美组合.

(8) 21题是“两物体互滑模型”, 试题情境很经典, 但设问很新潮, 考查了运用数学思想与方法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 是数与形、理与形的完美组合.

2.实验题

实验题2个:1个电学题、1个力学题, 电学实验采用等效法测微安表的内阻;力学实验主要采用光电门测滑块的加速度, 突出对实验测量方法多样性的考查, 和实验过程与方法的考查, 包括设计原理、实验操作过程和实验数据分析.实验题22、23题, 打破了往年小实验为力学、大实验为电学的固定模式, 试题新颖, 对考查考生的实验能力有着很好的区分功能.

(1) 22题考查了替代法测量电表的电阻, 也体现了对电路变换的考查, 是一道很传统的实验问题, 却全面考查了电学实验中“选择实验原理、设计实验方案、测量数据、得出结论”的基本思路与方法的具体运用.试题立意灵活, 传统而不死板.

(2) 23题考查考生的探究能力、推理能力、数学处理问题的能力, 要求学生能够根据有关数据来处理物理问题, 紧密联系生活、生产或科学实验.背景是古老得不能再古老的测匀加速运动的加速度实验, 但光电门的运用、图象的建立, 是对传统实验装置及原理的颠覆与创新, 是传统实验的涅槃.通过图象计算质点运动的加速度, 在考查学生灵活运用函数及其图象解决物理问题能力的同时, 又一次体现数与形、理与形的完美组合, 体现了物理与数学的不弃不离、相得益彰.

3.计算题

计算题2个:1个力学题、1个电学题, 一如既往, 第一题考查的是直线运动, 第二题考查的是粒子在磁场中运动的问题, 由于计算量小于去年试题, 考生反映难度有所降低.

(1) 24题情境传统, 考查的是匀变速运动的规律, 和上一年保持一致.但物理量的给予与设置却是鬼斧神工, 整题没有一个数据, 这才是对考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获取有用信息、建立模型能力的真正考验.值得注意的是, 该题用画图法, 画出v-t图象可以快速的理清过程, 甚至能直接从图中看出并证明结果.

(2) 25题情境新颖, 可以说是对磁偏转问题的成功创新, 有力的考查了学生综合运用力学、电磁学知识与方法及数学方法的能力, 是一道能有效区分学生能力与智力的好题.本题第一问是很常规的题型, 按照找圆心, 求半径, 列方程的步骤可以比较容易的得出答案.本题第二问难度大, 分值也大, 是用来鉴别考生掌握知识与综合应用能力高下的拉开分数的试题.

4.选做题

选做题3个, 难度匹配基本相当, 体现了高考的公平性原则.选修3-3考查理想气体, 小题较易, 大题中等难度, 运用三公式二原则即可处理;选修3-4小题考查机械波, 较易, 大题是几何光学, 试题属于原创题, 较为新颖, 中等难度;选修3-5小题考查光电效应, 较易, 大题是动量和能量题, 试题常规, 但问法巧妙, 属于易错题, 中等难度.选做题中的选择题与2010年相比较, 选项有所调整, 变常规的四个选项为五个选项, 以增大所考查知识的容量.选修3-4和3-5部分, 主要出在考纲Ⅱ级要求的知识点上, 考生比较熟悉.

三、2012年高考命题趋势预测和复习建议

从这两年的高考理综新课程卷来看, 物理试题的知识点难度在降低, 而对阅读理解、个人思维素养的要求在提高.对于准备2012年高考的考生来说, 复习时不要追求偏题难题, 要回归教材, 书上提到过的知识常常能够在考题中直接应用.不要以题海战术为手段, 以难题、偏题为目标, 应注重自己对物理学知识的归纳、分析能力, 争取将课本上介绍的基本理论、实验方法融会贯通, 并利用它们解决问题.养成对新知识点做分析的好习惯.一旦做到这些, 必可在来年的高考中赢得先机.下面结合平时积累的高考考前备考经验给出一些建议, 供参考.

1.紧抓主干, 打好基础.尽管近几年来, 教材在变, 课标在变, 高考也在变, 但变中有不变, 基本概念、基本规律和基本思路是不会变化的.预测2012年高考物理考查的主要内容和重点内容是基本概念、基本规律等主干知识的应用.如牛顿运动定律的综合应用、功和能的综合应用、带电粒子在场中的运动、电磁感应与电路的分析与计算等, 可能一道题中涉及多个知识点.

2.加强实验, 突出设计.不仅要知道仪器的读数和使用方法, 更要善于运用物理知识和实验的基本技能解决情景新颖的实验问题.预测2012年高考以考查力学和电学实验为主, 可能仍是一个电学题, 一个力学题, 试题逐渐向“考活题、考能力、考探究型”的方向转化.高考实验命题遵循“源于教材, 高于教材”的原则.“只有平时亲自做过实验, 才能在高考实验题中拿高分”, 这是今后的命题导向.物理学是一门实验科学, 因而高考非常注重对考生实验能力的考查.物理实验是每年高考必考的重要内容, 也是决定考试成败的关键之一.每个实验内容应以原理为主线将目的、器材、控制、步骤、数据处理、误差分析和结论串成一串进行系统复习.力、电实验依然会是今后高考实验的重点.

3.掌握技巧, 注重方法.计算题一般是2道大题, 其中一道力学题一道电学题.预测2012年高考力学题可能会以物体的碰撞或连接体为背景, 涉及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牛顿运动定律、平抛运动与圆周运动规律、动能定理、动量守恒定律、机械能守恒定律和能量守恒定律等知识的综合;电学题则以带电粒子在匀强电场、匀强磁场中的运动最为常见, 有时还会出现有关电磁感应的综合性大题, 涉及电场、磁场、电磁感应定律与力学规律的综合.

4.联系实际, 透视热点.高考物理命题非常重视理论联系实际, 在反映科技进步、阐释实际生活、透视社会热点等方面做了大胆尝试.因为这类试题往往能较有效地考查考纲提出的五个方面的能力, 另一方面处理这类问题能直接反映出考生的科学素养, 符合新课程标准的教育理念.预测联系实际问题将是2012年高考考查能力的一大亮点, 所以不仅要对课本知识关注, 对社会、科技的热点也应关注, 社会的热点、政府工作的重点、老百姓关注的焦点, 都可能成为高考中的亮点.

5.设置情景, 探索创新.注意对自主学习和创新能力考查的新情景试题, 这些试题往往与高新科技综合, 有些知识是完全陌生的, 但解决问题的方法仍是中学常见的基本方法.2012年的高考命题, 这一理念必将进一步体现.新课程中设置的附加版块如“思考与讨论”“演示”“做一做”“说一说”“科学足迹”“科学漫步”“STS”“课题研究”等都要给予重视和理解, 这类内容是高考命题的重要取材点.

总之, 复习时要把高考要求的重要知识、方法和技能, 以专题的形式加以梳理和剖析, 体现“重点突出、难点突破”, 达到“横看成岭侧成峰, 远近高低各不同”的境界.考场如战场, 战略上要藐视, 战术上要重视, 分数是硬道理.只有科学备考, 才能在高考竞争中“一览众山小”, 独占鳌头.

2000年高考理综 篇3

一、2011年高考理综全国卷的命题特点

2011年高考理综全国卷I物理试题的题型、题量和结构与2010年相同。试卷内容涵括高中物理的主干知识,涉及到力、热、电、光、原中的牛顿运动定律、万有引力、振动与波动规律、静电场、电路实验、磁场、电磁感应等,涉及到直线运动问题、带电粒子在复合场中类平抛运动与圆周运动的综合问题、万有引力与能量问题、电路与多用电表的结构问题、动量与能量的综合问题等。试卷内容有利于考查学生的物理综合能力和科学素养,对新课标理念下的物理教学与新课改高考具有一定的导向性。整卷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

1.知识面广、重点突出。 试题的各部分考查内容比例统计如下:力学部分(第19题、20题、21题、26题)共38分,百分比为31.7%;电磁学部分(第15题、17题、23题、24题、25题)共58分,百分比为48.3%;热、光、原子物理部分(第14题、16题、18题、22题)共24分,百分比为20.0% 。其中实验部分(第22题、23题)共18分,百分比为15.0% 。由此可以看出,试题考查知识内容覆盖面较广,涉及了中学物理的主要内容; 电磁学与力学相综合,突出了力学和电学等主干部分内容,同时又涵盖了热学、光学、原子和原子核及近代物理内容。

2.考查双基、注重综合。高考命题往往具有双重性,既有利于高校选拔人才,又对中学教学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因此有一定量的考题可在课本中找到其影子,它是通过课本习题稍加变换而成的。如第14题中A选项涉及热力学第二定律,B、C、D 三个选项均涉及到理想气体内能;第16题中选项A、B、C、D均涉及到棱镜对太阳光的折射规律;第17题选项A涉及到电流强度的定义,选项C涉及到电势差与场强的关系,B、D选项涉及到电场力做功问题;第18题四个选项均涉及到H原子的能级与玻尔理论;第22题的知识点是用油膜法估测油酸分子直径问题;第24题涉及到电磁感应与电路相关功率等问题。这些考题中的大部分选项涉及到的知识背景都能在课本中直接找到,同学们可以利用课本中的基本知识来直接解决。因此,我们有充分的理由相信:要想在高考中取得理想成绩,必须立足课本知识,以课本为主。同时我们也发现试题的综合性增强了,试卷往往在一道题中同时考查了多个知识点和能力点,对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要求提高了。

3.立意新颖、联系实际。试题的立意新颖,联系社会生产与生活实际,注重物理科学技术的进展,体现了物理学科的特点。例如第26题中对多层钢板比单层钢板更能抵御穿甲弹射击的分析,体现了知识的应用价值;第16题中对彩虹现象的认识,试题紧密联系生活实际,让人有亲切感;第19题中对“嫦娥一号”探月卫星的变轨分析,考查了学生对信息的阅读与理解能力,对材料的分析与处理能力,让学生切实感受到科技的进步与力量;第23题中对多用电表内电池电动势的测量,要求考生在思索过程中能理论联系实际,同时还考查了考生对实验器材的使用能力。特别是该题的第(3)问“求多用电表两表笔短接时流过多用表中的电流”,这些都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与科学素养,这些与新课改都是相呼应的。

4.实验考查、体现探究。第22题“用油膜法估测油酸分子直径大小”的实验,考查了学生的建模能力与估算能力;第23题中针对多用电表内电池电动势的测量,题目虽给出了实验电路的设计,但要求学生理解实验原理,第(1)问考查了学生对基本仪器结构的了解;第(2)问考查了学生对基本测量仪器的读数与基本实验仪器的使用能力。第(3)问与第(4)问考查了学生的实验观察能力与对实验基本原理的理解能力,同时还考查了学生对有效数字的处理能力,具有一定的创新设计思想,这些都体现了物理科《考试大纲》的基本要求。目前新课程改革中特别强调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因此在以后的高考备考中要倍加关注。总之,实验题的命题在体现物理新课程理念方面做了积极的探索,能体现出在新课程的要求下,课堂师生互动探究式的学习要求,对推行新课程改革有良好的导向作用。

5.变化模型、意在创新。第16题的命题意图与考点定位是棱镜对复色光的色散,要求考生凭借日常生活现象中水滴对光的折射与反射的规律,对问题的选项作出正确的判断。第17题的命题意图与考点定位是电容器放电的实际应用,要求考生须了解云层与大地间组成电容器、闪电即为电容器放电时表现出的一种现象,该题重视对考生的建模能力与创新能力的考查。第21题命题意图与考点定位是振动与波动的周期性,通过波动的周期性引起振动质点位移的周期性变化来考查学生思维的严密性与多样性,要求学生能对t=0和t=nT+T/2(T为周期,n为整数)两时刻波动图象的对称性作出正确的分析与判断。第20题涉及到弹性碰撞模型,小物块与箱底间滑动摩擦生热导致系统损失动能,要求学生从“能量守恒”与“功是能量转化的量度”这两个角度来表达动能的损失。问题模型在变化,意在创新问题情景。

6.物理建模、数学依托。本试卷中的不少试题都十分重视考查考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第25题中带电粒子在复合场中的运动,其命题意图与考点定位是平抛运动速度与位移的分解、圆周运动及相关的数学知识。要求考生有较为熟练的有关物理运动过程的分析能力、数学运算能力与空间图形的想象能力。会将平抛运动的末速度进行分解,然后根据“平抛运动的末速度与竖直方向的夹角等于斜面倾角 α”,由三角函数知识得出 tanα=v0/at,其中a= Eq/m。根据粒子在磁场中部分圆周运动对应的圆心角为2β ,由几何关系可找出角度关系α+β= 450这一隐含条件,写出相关物理量的数学表达式进行计算,从而使问题得到求解。这对数学能力的表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7. 方法灵活、注重思维。本试题较为灵活,例如第20题的命题意图与考点定位是碰撞与功能关系问题,要求学生能灵活地运用整体法和隔离法来选择物理研究过程,即要求学生既要能从全局着眼,又要能照顾到每一个局部。第17题命题意图与考点定位是考查静电场中电场强度、电容器放电及电场力做功,题中每个选项所涉及的问题均不同,要求考生必须根据所学知识将选项进行逐个分析与计算后才能作出正确的选择。该题在考查常规物理分析方法的同时,也考查了假设法、特殊值法、直观手段等重要的物理分析方法。

第23题可以先由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得出多用表内电池电动势为E=1.537V=1.54V(按题目要求保留3位有效数字),再求出I0=■=■=0.102467A=102mA(按题目要求保留3位有效数字)。也可以这样分析求解:因调零时多用电表两表笔短接,流过多用电表的电流即为满偏电流I0,在题图中多用表指针指示的电流刻度为130mA时,电流表测出的实际电流只有53.0mA,由于此挡电流刻度线的最大值为250mA,根据电流刻度线是均匀的,应有130/250=53.0/I0,从而也可以得出 I0 =102mA。

总体来说,2011年高考理综全国卷I物理试题的特点是知识面覆盖较广,选择题较基础,突出了源于教材而高于教材的命题思想,注重实验题的能力考查,重点考查学科综合知识和主干知识,命题上有许多创新之处,展示了高考命题趋势。

二、展望2012年新课改物理高考

2012年湖北首次新课改高考将会格外引人关注。新课改的高考物理试题会着重考查学生的知识、能力和科学素养,注重理论联系实际,注重科学技术和社会、经济发展的联系;注重物理知识在生产、生活等方面的广泛应用,以有利于高校选拔人才。同时高考又是教学的指挥棒,它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新课改的高考会更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从而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与人生观,进一步促进“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课程培养目标的实现。

1.新课改高考的预测

相对于旧课程高考物理试题,新课改的试题将会有以下一些变化。(1)简单直接。试题情景简单明了,条件显现,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这一层面来看,试题难度肯定会有所降低。(2)清新朴实。新高考的试题会少一些往日试题的沉闷压抑之感,不过分注意对物理应试技巧的考查,但注重对物理基础知识、基本方法及灵活应变能力与机智的考查,以回归到物理教学及考试的原生态。(3)友善温和。试题一般不会故意设置思维障碍与误导,会注重对物理学科基本方法的考查,情景的设置会体现出社会热点及科技前沿,但不刻意追求最新与最前沿。(4)开放创新。试题会具有一定的开放性,如“信息给予题”“探究题”等,以考查学生获取信息、应用信息、灵活机智地解决新情景问题的意识和能力。新高考试题对物理实验的考查会依据新教材中的基本实验,但不是基本实验的简单重复,会从对基本实验原理、过程、步骤、器材的更新,传感器的使用,数据处理等方面的改进或创新,来考查学生的实验设计能力和创新能力。(5)全面考查。试题会对物理教学目标进行全面考查,既考查“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又体现对“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考查。如通过探究实验类问题对“提出问题— 猜测与假设 — 制定方案 — 实验验证 — 得出结论 — 合理外推”这一科学探究基本方法的考查。(6)设置选考。新课程改革下高考物理试题会设置一定量的选考题,这既能体现出试卷的开放性,又能体现出新课程学习内容的选择性。

2.新课改高考的备考策略

(1)注重基础。新课改高考试卷还会以容易试题和中等难度试题为载体,实现对经典物理的重要基础知识与基本方法的覆盖和考查,主要考查学生对物理学基础知识的理解及基本技能的掌握和运用。同时会考查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生成过程,如受力分析、运动分析、能量分析、电路分析、光路分析等物理学的基本分析方法;考查整体、等效、类比、转化、理想化等物理学的基本思想。因此新课改背景下的高考物理备考复习教学,仍要以物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为重点,在理解物理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规律的过程中感悟和体验物理学的基本方法、基本知识与方法的形成过程,树立起对科学、社会、人类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学习目标的设置上,要以“知识与技能”为主线,同时渗透“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要以“知识与技能”目标的达成来实现“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达成。

(2)训练思维。物理学是以观察实验为基础的科学,从对客观事物的观察和实验得到的感性经验上升到对客观事物发展变化内在本质及规律的理性认识,离不开科学思维。物理试题中的一些难度较大的计算题,从情景的创设到问题的设置,都在着力考查学生物理思维的深度和广度,如对物理建模、等效、理想化、系统化、整体与隔离、归纳与演绎、数学模型等物理思维能力的考查。因此我们在物理备考复习中,要提倡学习方式多样化、个性化,学会多角度多方位地提出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养成对物理问题进行深层次思考的习惯,培养思维的深刻性和灵活性,提高自己的思维能力与思维品质。

(3)体验探究。物理试卷中的实验题,一方面会对高中物理中的基本实验从原理、方法、步骤、器材的运用、数据的处理等方面进行创新与变通来设置问题,以考查学生对基本实验的理解及设计和完成物理实验的思维过程;另一方面会通过对实际生产生活、科技研究中的设备的设计,来考查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也有可能会通过新情境问题来考查学生对物理知识与方法的迁移能力。物理备考复习中,要学会运用实验手段探究或验证物理规律,尝试运用物理学的基本思想与方法来解决其他领域的问题,在物理学习中真正做到既动手又动脑。掌握好物理实验探究的一般思路和方法,形成实验探究的习惯,养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4)创新实践。新课程高考物理试题会以学生熟悉或经历过的科技、生活与生产现象为背景编拟问题,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的物理知识及方法解决科技、生活与生产中的实际问题的能力,体现出物理学就在生活和生产中,实现了高考由知识立意向能力立意的转变。同时试题还会具有明显的时代性,会出现如“节能环保”“太空技术”“新材料”等时代话题或以社会热点问题为背景编拟的试题,使高考具有浓郁的时代气息,让学生在考试中感受物理学对科技的推进作用,体现出对学生的尊重。

在备考复习中,同学们要从生活、生产、科技、社会中去学习物理,运用所学物理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要学会以课程标准为依据从生活、生产、科技、社会开发物理教育资源;要会从自然与社会中学习物理,用物理的眼光观察分析周围的世界;要会以物理知识与方法为依托,关注物理研究和科技进步的新成果;要会从物理学的角度去研究生活生产中的新产品、新设备,关注科技发展动态,实现物理学习的与时俱进。同时还要学会运用物理知识进行发明创造,培养自己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领略物理文化的独特魅力。

2013年河南高考理综化学评价 篇4

与2012年试题相比,虽然化学计算难度略有下降,但三道必做大题难度较大。

试题的编排从易到难。一卷中的7道选择题难度适中,考查内容均为教材中的核心知识,该部分加强了对学科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考查;二卷中的必做题难度偏大,重视化学用语使用的同时,注重对能力的考查。

今年理综化学试题难度如何?6月8日下午,大河网特邀名师点评理综化学试题河南省实验中学高级教师 郑丽峰

总体情况:化学试题以新课标和考试大纲为本,考查了考生对化学基础知识、基本概念的理解和对基本方法的运用,突出了主干知识,体现新课程的基础性,突出考查了考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实验能力。

从学生反映情况看,在理综三科中,化学最难。与2012年试题相比,虽然化学计算难度略有下降,但三道必做大题难度较大。必考部分有机化学所占比重较大,分布在选择第8、9题,第13题中三个选项,26题的实验题、第28题的部分内容。第36、37、38三道选修题难度相当,均考查该模块的主体知识,突出了相应模块的特征,试题难度适中,有较好的区分度,能够充分体现新课程的选择性,体现了模块设置的功能与价值,能够满足不同考生的需要。

必作部分的试题概况:试题的编排从易到难。一卷中的7道选择题难度适中,考查内容(第8题考查官能团的性质,第10题考查原电池原理,第11题考查沉淀溶解平衡,第12题考查有机物的同分异构体,第13题物质的分离)均为教材中的核心知识,该部分加强了对学科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考查;二卷中的必做题难度偏大,重视化学用语使用的同时,注重能力的考查。第26题以有机反应原理为载体主要考查基本仪器(冷凝管)、基本操作(分液漏斗使用方法,蒸馏所使用的仪器),难度适中;第27题以工业流程为载体主要考查元素化合物、氧化还原、电池反应的主干知识,综合性较强,因流程复杂,学生不易入题,难度较大。第28题将盖斯定律、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拼在一起,虽然继承了去年的考试类型,但综合性更强了。第一空因题目没有明确铝土矿的主要成分,且涉及的反应较多,这些因素均影响学生答题。最后一空能量密度的计算已经超出了化学学科的内容,为物理与化学的综合内容,这是以往高考中所没有的,此空难度较大,估计多数学生会直接放弃。

2000年高考理综 篇5

1.做到“抓纲、务本”。抓“纲”是基础,务“本”是关键。“纲”就是考纲和《考试说明》,抓纲就是要求考生明确物理考试内容与要求,明晰各知识内容要求掌握的程度,对考试说明中所列的I类知识,要知道其内容及含义,并能在有关问题中识别和直接使用;对考试说明中所列的II类知识,要理解其确切含义与其他知识的联系,能够进行叙述和解释,并能在实际问题的分析、综合、推理和判断等过程中运用。

“本”就是教材,务“本”就是要求考生要回归教材,虽然现在教材有多种版本,但是考试内容一定是各个版本的公共部分。请广大考生千万不要本末倒置,整日捧着复习资料而丢弃了教材,回答问题要以教材为准,绝不能以复习资料为准。

2.形成知识体系。我们要将《考试说明》规定的考试内容认真归纳整理。形成知识链,编成知识辫,形成知识网,建成知识树。做到成竹在胸,做到看到考题就知道用什么知识来解决。

3.加强选择题训练。后期备考,选择题训练不可少,尤其是对基本概念、基本规律和基本物理学史不明晰的考生更加必要。但一定要控制难度,做好限时训练,做好统计分析,通过训练做到查漏补缺,同时在训练过程中要特别重视物理学史,重视图像、图表的题目。

4.加强实验复习和训练。今年实验题分值占的比重增大(18%)。由于考生平时的学习不太注重实验,所以实验题很容易失分。

2000年高考理综 篇6

一、201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山东卷考试说明的变化细解

1、与2010年考试说明的区别

细读2011年的考试说明生物部分会发现和2010年的考试说明相比,在能力要求上有些许微妙的变化,具体表现在:

(1)能力要求有所降低,如在获取信息的能力(2)中“关注对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有重大影响和意义的生物学新进展,重视生物科学发展史上的重要事件。”改为“关注对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有重大影响和意义的生物学新进展以及生物科学发展史上的重要事件。”将对生物科学发展史上的重要事件由“重视”改为“关注”相对降低了该能力的要求。

(2)能力要求,顺序变化,有所强调

在能力要求部分由原来的“理解能力、获取信息的能力、综合运用能力、实验探究能力”改为了“理解能力、实验与探究能力、获取信息的能力、综合运用能力”。将“实验与探究能力”提前,足以说明了“实验与探究能力”在新的形势下,在生物科学的学习中的地位和重要性,有利于引导教师在教学中加强“倡导探究性学习”的基本理念。

(3)语言更简洁 如在理解能力(2)中 “能用文字、图表以及数学方式等多种表达形式准确地描述生物学事实、概念、原理、规律和模型等内容。”改为“能用文字、图表以及数学方式等多种表达形式准确地描述生物学方面的内容。”文字表述更简洁。如在考试内容及要求中

“ I.对所列知识点要知道其含义,能够在试题所给予相对简单的情境中识别和使用它们。与课程标准中的“了解水平”相当。

Ⅱ.理解所列知识和其他相关知识之间的联系和区别,并能在较复杂的情境中综合运用其进行分析、判断、推理和评价。与课程标准中的“理解、应用水平”相当。”按照课程标准的要求,“识别”本身属于了解水平,“分析、评价”属于理解和应用水平,所以将“与课程标准中的“了解水平”相当”与课程标准中的“理解、应用水平”相当。”删掉,使语言避免重复。语言更加简洁。

2、在考试内容上与课程标准相比发生的变化

(1)在内容上:2011年的考试说明与2010年在考试内容和要求上没有变化,保持了新课程高考的平稳过渡,有利于师生的积极备考。但和课程标准中的内容标准相比,生物必考的内容及要求都基本稳定,选考内容则大幅度删减,特

别是《生物技术实践》模块。在“微生物的利用”中,“利用微生物发酵来生产特定的产物以及微生物的利用”被删除,在“酶的应用”中,“酶的存在和简单制作方法”“酶活力测定的一般原理与方法”两点被删除,在“生物技术在食品加工以及其他方面的应用”中,“测定食品加工中可能产生的有害物质”被删除。这样的删减既明确了考试内容,减轻了考生复习负担,同时也使该部分内容呈现形式与其他选修模块保持一致,降低该模块的实验难度,进一步体现生物技术在实践方面的重要性。而现代生物技术专题则将生态工程部分全部删除。

(2)在表述上:《分子与细胞》模块:“几种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改为“主要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光合作用以及对它的认识过程”改为“光合作用的基本过程”;

在《遗传与进化》模块:“配子的形成过程”改为“动物配子的形成过程”;“受精过程”改为“动物受精过程”;“转基因生物和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改为“转基因食品的安全”

在《稳态与环境》模块:“动物激素的调节”改为“脊椎动物激素的调节”;“动物激素在生产中的应用”改为“脊椎动物激素在生产中的应用”

2000年高考理综 篇7

一、试题基本情况

2009年浙江省高考理综卷生物试题结构与前几年的全国高考理综卷生物试题结构相比, 既有传承又有创新。理综卷总分都为300分, 但生物试题分值由72分变为80分, 题量由原来的7题变为8题 (6道选择题+2道非选择题) , 增加了1道选择题。生物试题的题型结构、考核内容分布、分值情况见下表:

二、试题特点分析

2009年浙江省高考理综卷生物试题紧扣《浙江省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第一阶段学科教学指导意见》 (生物) 中所规定的教学要求, 遵循《2009年浙江省普通高考考试说明》 (生物) 的要求, 注重对生物科学和技术的基础知识和学科核心知识的考查, 注重考生思维能力、科学探究的方法和科学素养的考查, 适度体现新课改的理念。试题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特点:

1. 注重核心知识的考查, 兼顾知识宽度的检测

生物试题尽管只有8题, 但知识的覆盖面较广, 涉及到考纲划分的22个主题中的12个主题, 同时试题十分注重学科核心知识的考查, 如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免疫、生物育种、生态系统的结构、基因工程、克隆技术、实验探究等。有的试题是就一个知识点的多角度、多方位考查, 有的是多知识点、多层面考查, 不仅检测了学生对核心知识的掌握程度, 还检查了学生知识的宽度和广度。

2. 立足基础知识, 突出能力考查

(1) 注重学科内知识的内在联系和综合, 提升了对理解能力、综合能力、知识迁移应用能力的考查。试题交叉渗透, 融合自然, 如第2、4、30的Ⅰ小题、31题。特别是31题可谓立意独特, 该题首先将现代生物技术———基因敲除技术引入试题, 并将杂交育种、遗传图解的书写、遗传信息的翻译、酶的催化原理、基因与性状的关系等知识点巧妙而自然地结合在一起, 在立足基础知识的同时, 重点考查了学生获取信息的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和知识迁移的能力。

(2) 以图形表达信息, 提升能力考查要求。生物8个试题中有4个题 (第5、6、30题的Ⅰ小题、31题) 涉及识图, 30题的Ⅱ小题要求绘图。不仅考查了学生对相关知识的认识和理解, 而且考查了学生对图形的观察, 图形信息的理解、提取、处理和图文转换能力。

(3) 联系学科背景, 突出实验设计能力的考查。如第30题的Ⅱ小题要求学生通过阅读, 根据自己的理解写出完整的实验步骤, 并将实验过程中血压的变化用曲线表示。重点考查学生对科学实验设计中前后自身对照的理解和实验方案的设计能力, 并要求学生具有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该试题起点低, 落点高, 情境新, 重视过程和方法, 能力层次分明。

3. 注重现代科学技术在生物试题中的体现

试题第1、3、5、30题分别涉及克隆技术、基因工程、荧光标记技术、基因敲除技术等现代生物技术, 试题体现新课程关注科技进步、社会发展、联系生产、生活实际的理念, 使学生体会到生物知识与科技、社会、生活密切相关, 有利于学生价值观的发展。

三、答题情况分析

生物试题答识基本情况如下:选择题1~4题学生答题情况较好, 5、6两题则错误率较高, 其中第6题是学生感到最棘手的一道选择题。非选择题共44分, 总的难度系数在0.42左右。其中第30题的Ⅰ小题平均分为7.3分, 难度系数为0.52, Ⅱ小题平均分为5.8分, 难度系数为0.48, 零分率为12.5%, 第31题平均分为6.7分, 难度系数为0.37, 零分率为24%。据分析, 学生在答题中反映出来的问题主要有:

(1) 语言表达能力差, 生物术语使用不规范。许多学生回答问题时语意不清, 词不达意, 不能完整、准确、清楚地表达实验步骤, 生物用语主观性、随意性大。如将“细胞分裂间期”答成“细胞繁殖期”, “DNA复制”答成“复制DNA”等。

(2) 基础知识不扎实, 综合分析归纳的能力弱。如选择题第5题关于荧光标记法反映细胞膜蛋白和脂质的流动性本是一个经典实验, 但有些学生却不清楚荧光染料只是与细胞膜组成成分结合, 并没有发生跨膜运输这一基础知识, 错误认为根据荧光恢复的速率能反映物质跨膜运输的速率。又如第31题的第 (3) 小题, 要求“通过比较B+B+和B+B-个体的基因型、G酶浓度与H2S浓度之间的关系, 得出结论”。许多同学答案为“基因越多, 酶越多, H2S越多”, 不能从现象中分析提炼出本质的结论:基因可通过控制G酶的合成来控制H2S浓度。

(3) 理解并处理图形信息的能力弱。如选择题第6题, 答题时学生往往把注意力放在对图形中同一营养级不同生物个体数量前后变化的比较上, 没有将“影响生物数量变化的因素”、“食物网中同一营养级及不同营养级生物之间的关系”这些生态学基础知识同图形信息进行有效结合, 因此很难得出正确答案。

(4) 不能根据试题中的限制条件应变答题, 思维的敏捷性不够。如第30题Ⅱ小题的试验设计, 明确要求“答题时该组实验兔不再分组”, 但很多学生都是按照常规的分组实验进行, 没有及时判断出该试题要求“前后自身对照”。这也反映出审题能力差。

(5) 面对新的信息, 对已学知识进行迁移应用的能力低, 思维的变通性差。如第31题, 当“将小鼠一条常染色体上的B基因去除”这一新的信息出现时, 许多学生对本试题感觉就一片茫然, 至于“利用将B基因去除的B+B-雄性小鼠和正常小鼠, 选育B-B-雄性小鼠”, 更不知如何下手了。

四、高三教学启示

从今年的生物试题特点和学生的答题情况分析, 给予我们高三复习教学颇多的启示。以下四点启示尤为重要:

1. 重视核心知识的复习, 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

学生各种能力的形成和发展要以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为基础, 因此, 高三教学要重视核心知识的复习, 以核心知识为载体, 引导学生对已学知识进行系统梳理, 注重各知识间的纵横联系, 通过对比分析、归纳, 使之系统化、网络化、规律化, 以促进知识与能力的共同发展。

2. 注重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

高三复习教学要依据新课程的能力要求, 努力使教学过程成为知识、能力、技能共同提高的过程。教师要坚持“创设课堂教学的思维环境”, 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实施能力训练, 多开发具有综合性、开放性、探究性的问题, 鼓励学生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思考及创造性地解决问题, 引导学生养成综合运用所学知识思考、分析、理解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和习惯。

3. 重视生物实验教学

近几年的高考试题越来越重视实验原理、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等方面的考查。在高三实验专题复习中, 在加强教材实验复习的同时, 要注重新情境下的实验设计训练。教师应提供更多的学习资源,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实验方案的设计, 并进行评价, 鼓励学生感悟、总结实验的设计思想和设计方法, 以培养学生选用实验方法、设计实验方案的能力, 分析处理数据、资料的能力, 表达实验及其结果的能力。

4. 注重表达能力的培养及生物术语的规范使用

2000年高考理综 篇8

一、试题具体特点

1.依据大纲,紧扣课本,注重基础

今年化学试题的结构和分值都严格按照考纲要求设计,考查了中学化学主干知识和核心知识,主要涉及到:离子反应、氧化还原反应、物质的结构(包括晶体结构与性质、物质熔点高低比较、元素周期律、分子的空间构型、化学键的极性、分子的极性、氢化物的稳定性判断等)、化学平衡、电离平衡、电解原理、酯化反应、同分异构体等,其中客观题与有机试题的设计采用了考生在平时练习中所熟悉的呈现方式,如离子共存、离子浓度大小比较、平衡图像、有机推断题等题型,这些试题既可考查考生基础知识掌握情况,又有较好的区分度,对日常的中学化学教学也起到良好的导向作用。

2.考查能力,稳中求变

高考作为选拔性考试,在试题中必须体现以能力考查为主导的命题思想。2008年高考化学试题体现了这一特点。例如第11题考查学生能否通过对图表的观察,借助已有知识对该图像加工,从而得出正确答案的观察能力。第26题考查学生能否将试题所给的新信息,与课本中已学过的有关氧化还原反应结合起来,侧重考查计算和推理的能力。第28题用了一个装置简单、现象明显、教材中没有出现、学生较为陌生的MZ与碳粉的实验,考查学生能否通过观察实验现象(b瓶的溶液出现白色浑浊),分析并得出正确的结论(元素Z是氧),考查了学生的推理能力;通过该装置停止加热后,是否需防倒吸,考查了学生的化学实验基本操作能力;再通过尾气CO如何处理的问题,考查了学生的设计和评价简单实验方案的能力。这道探究式的实验题体现新课改的理念,也告诉我们学习不能仅局限于课本,要能敏捷地根据试题所给出的新信息,准确地进行知识迁移。因此,在日常学习中,掌握方法与提高能力是很重要的。

当然,试题也有值得商榷的地方。如第28题(3)问,要求不明确,容易误导考生把注意力放到黄色粉末的推断上,从而陷入思维困境,降低了该题的区分度。另外,如第29题的有机推断存在一定的争议,希望高考命题与中学日常教学标准能更好地融合起来。

二、关于复习备考的几点建议

1.回归课本,扎实落实,形成网络

理综中化学试题题量是比较有限的,每题的分值较大,而且主干知识、核心知识都涉及到了。因此,对知识梳理的全面到位,就显得特别重要。这就要求考生对中学化学应掌握的内容要融会贯通,能将知识横向和纵向统摄整理,使之网络化,有序贮存,有效调用。

2.加强对化学实验的复习,注重能力的提高

化学实验题是高考必考的题型,也是考题中主要的丢分处,这与考生实验知识缺乏系统性、解决具体实验问题方法不够准确有直接关系。因此,在复习过程中,有必要加强对实验知识的复习。一方面,对某一具体实验,学生能根据实验的目的,进行实验设计、选择器材仪器和合理设计实验步骤,还要会正确地操作、观察和认真的记录,对实验现象和结果能进行综合分析,最后能给出正确解释和评价。另一方面,还要会总结相关实验知识,形成知识网络。比如总结分离物质的方法、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等。有了扎实功底,在做实验题时,只要善于抓住命题人的意图,弄清实验目的,就不难找到解题突破口。

3.注重答题技巧与规范性训练

对概念、规律、现象的描述要有条理、科学、严谨、简洁,要紧扣题中的基本观点和要求,切忌随意。对化学用语、化学专用名词的讲述和书写要规范。

上一篇:伸出你的手优秀教学设计下一篇:深挖潜 细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