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变化特点

2024-10-01

心理变化特点(精选10篇)

心理变化特点 篇1

国际工程承包因其工作地点、工作条件及其它特殊条件的制约, 从国内外派的工作人员, 因较长时期远离祖国、生活条件艰苦、工作强度大等因素, 往往在心理、心态和情绪上于不同时期产生不同的变化。能否及时地掌握、调节和排除他们的这些心理变化, 直接影响着驻外团队能否稳定、团结和项目能否顺利进行。

一般来讲, 驻外人员所在国情况不同, 外派人员本身基本情况不同, 出国目的不同, 他们在不同时期所呈现的心理变化特征也不尽相同;项目团队整体特征与个体特性的关系也会发生比较微妙的变化。现将上述问题总结为:长期驻外人员的“三种类型”、心理波动的“三个时期”、心理变化的“三个特征”和不应忽视的“两个关系”, 现简要陈述如下:

一、驻外工作人员的三种类型

1. 事业型

这一群体, 主要包括刚刚参加工作的大学毕业生或者刚刚调入公司工作的较年轻的人员。他们正处于事业发展的上升时期, 正在为自己锦绣前程而奋斗。他们往往会以事业为重, 而对经济方面的考虑不重, 在工作中努力地提升自己, 为自己打好基础。

对于这个群体, 如果有适合自己发展的平台, 往往能够处理好与上下级和同事间的关系, 能够恪尽职守的完成本职工作, 会比较顺利地完成国外工作的任务。这种类型的人大多非常在意公司、领导和同事对自己工作的评价和认可程度。如果加以正确引导和培养, 他们会积极地发挥聪明才智, 忘我的工作, 形成项目发展的生力军。

2. 现实型

这个群体, 主要出于经济目的, 期望通过诚实劳动获取更多报酬, 过上更加美好的生活, 也有个别人是迫于国内生活压力, 出国工作目的就是多赚钱。这些人往往比较容易管理, 只要收入稳定, 符合期望值, 就可以在合同期内比较好地完成工作。

3. 综合型

对于事业处在黄金发展期的人来讲, 他们对事业和经济有双重追求。抱有这种想法的人在驻外工作的人群中占多数, 年龄段主要集中在中年。同时, 这个群体有着比较丰富的阅历和工作、生活经验, 影响力比较强, 因此是项目发展的中坚力量。

因此, 这个群体的稳定与否, 直接影响着驻外团体的战斗力。当然, 对该群体的管理难度会很大, 需要耐心、关心和细心。因为如果这个群体能够发挥较高的工作热情、责任感和集体荣誉感, 他们就会形成项目发展的中坚力量, 推动项目的进展。相反, 如果这个群体工作热情不高, 没有主人翁意识, 混日子, 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话, 整个项目也同样失去了生机和活力, 对于项目的发展极其不利。

以上三种人没有明确的划分界限, 或者可以说界限比较模糊。虽然各有优缺点, 但在形成健康的项目组人员组成结构中确是不可或缺的, 他们相互制约、互相补充。如果抓住每个群体的特点, 有针对性地引导、调节和平衡它们之间的优缺点, 会使每个群体最大限度的发挥其积极作用, 这对于建立合理的团队结构、形成团队的向心力、凝聚力和战斗力则大有裨益。

二、外派人员心理波动的三个时期

应该说, 长期驻外人员在异国、在不同时期会经历不同程度、不同类型的心理变化, 这一点已经被广泛的承认。1960年, 世界著名的文化人类学家Kalvero Oberg就提出过“文化休克”概念, 即:由于失去了自己熟悉的社会交往信号或符号, 对于对方的社会符号不熟悉, 而会在心理上产生深度焦虑症。

长期驻外人员因为其自身特点和情况的差异、所在国的情况和驻外项目性质不同等因素, 他们的心理变化周期和特征是不同的, 也是比较复杂的, 很难给出一个较为普遍性的变化规律。比如, 有一些人本身的适应能力和自我调节能力强, 经过短暂的、不明显的心理变化、波动期后, 很快就能适应国外的工作环境, 全身心的、积极地投入到工作中去。这一群体虽然存在, 但没有代表性, 在此不再累述;而对于大多数人来讲, 其心理变化的表现形式和心理波动的程度虽然略有不同, 但是大多人会在较长的时期内, 会普遍经历较为明显的心理变化过程, 即:蜜月期、波动和恢复调整期以及适应期。下面, 我们来分析一下在不同时期, 驻外人员的不同心理特征:

1. 蜜月期

这一阶段一般出现在国外工作的前期。刚刚出国的人员, 尤其是第一次出国, 我们可以称其为“新人”, 他们一般都会因对新的工作和生活的好奇, 抱着积极的心态去了解、适应环境。这个时候, 他们特别希望公司、同事能够给予帮助, 比如公司指派人员带着新同事到处转转, 讲解一下公司情况和所在地文化、环境等。新人大多能够尽快的适应环境并掌握工作的性质和任务, 能够圆满地完成公司交待的任务。同时, 生活也渐渐的步入正轨, 并且能和同事和睦相处。当然, 这个阶段也是公司对他们进行企业文化、团队文化熏陶的最好时期。

进而, 新人在这个时期能否尽快融入集体, 能否适应工作和生活环境, 直接关系着新人日后的工作成效以及能否顺利的、出色的完成两年或者更长时间的国外工作任务。

2. 波动和恢复调整期

这一时期, 环境带来的心理波动如:思乡、焦虑、沮丧等复杂心态在逐步得到调整, 在出国后的中期反复出现若干次。通常, 这一阶段会先后经历几种不同性质、不同特征的心理变化, 以下是几种比较有代表性的明显特征:

思乡感:主要情况是想家, 想念国内的亲人、朋友和生活工作的环境, 这种变化也是出国人员大多会经历的一个过程, 也不会只有一次, 一般会随着诸多外因而频繁发生。

这种变化, 如果通过正常方法, 如个人调节, 集体上给予温暖、关心和帮助等, 可以很容易的解决, 不会对日后的工作、生活产生比较大的影响。

枯燥感:新人在国外工作一段时间后, 新人对工作、生活环境, 对所从事工作的内容、性质, 对同事的性格、特点都已经比较了解。他们很可能会出现对重复性、没有新意、没有挑战性的工作, 和对枯燥的集体生活的厌烦、焦虑情绪。一般情况下, 这种情绪会一直持续下去, 时好时坏。不同的外因影响就会产生不同的表现。

焦虑感:新人在经历了多次的心理、心态和情绪上的变化过程后, 自我的调节能力也提高了很多。此时, 引起他们心理变化的原因从复杂化趋于单一化, 心理变化的表现形式比较直接, 但是却加重了对一些问题的思考。比如思考回家休假后, 是否继续出国工作, 这里还需不需要我, 我是不是还适应这里的工作, 当初决定出国的想法是否正确, 我的所得、所失是否平衡, 这个集体是否能继续容纳我等问题。对这些问题的深度思考或者说百思不得其解的时候, 经常夜不能寐, 像一块石头一样压在心上。如果不能及时地调节和排除, 往往会造成深度的心理焦虑和沮丧的情况。

3. 适应期

在国外工作的中后期, 新人已经适应了所在地的生活、工作环境, 熟悉了所谓国外工作的概念, 成为“老人”了。他们的工作也已经进入了状态, 正是工作出成果、出成绩的阶段。

对于二次或多次出国人员, 在经历了第一次国外生活后, 对于国外工作和生活将面临的问题比较熟悉, 在情绪、心理、心态上的调整能力比较强。当然, 也有一些人, 始终不能逾越长期驻外发生的心理波动和变化的鸿沟, 最终不得不选择回国工作或被驻外项目组淘汰的结果。而大部分二次出国人员, 在后续的国外工作期间, 虽然也会出现一些心理和心态上的波动, 但通过自身的调节, 一般不会出现比较大的问题。这时, 他们明显的心理特征是心理和心态上稳定, 能够比较平静地面对、处理心理波动、起伏。在这一时期, 他们在国内的家庭稳定程度和项目组的工作氛围, 则上升为他们能否继续在国外稳定工作的主要因素。

对于上文叙述的三种类型的人员, 在以上三个时期也会有不同的表现。通常:

事业型的人蜜月期很短, 很快就会适应国外的生活工作条件;而在波动和恢复调整期, 他们的心理变化程度是随着外部条件的变化而变化的。如果事业发展顺利、工作成效比较显著以及得到了领导和同事的人可, 他们会在诸多方面表现得比较稳定。反之, 他们心理变化、波动的幅度也比较大, 对枯燥感和焦虑感的反应比较明显, 波动和恢复调整期也比较长。可以说, 这种类型的人, 波动和恢复调整期以及适应期的界限不是很分明。在很多时候对外界因素的反映是比较敏感的, 出现的心理变化趋势也是不稳定的。

对于现实型的人来讲, 他们的个人目标不高, 心态也比较好, 对外界因素影响的反应也比较平淡, 从而经历的蜜月期比较长, 在波动和恢复调整期的心理波动不是很大, 会在比较短的时间内平稳的过渡到适应期。而在整个的国外生活中, 他们的思乡感和枯燥感是一直存在的, 但一般不会影响到工作。

综合型的人在上述的三个时期内的反应是比稳定的。因为这个群体有着比较丰富的阅历和工作、生活经验和比较好的自我调整能力, 它们会比较快的融入到集体当中去, 也会在比较短的时间内就经历蜜月期以及波动和恢复调整期, 从而进入适应期, 比较好的进入国外工作和生活状态。

三、应该引起重视的两个关系

1. 人际关系

对于临时组建的驻外工程项目组, 一部分员工来自公司内部, 还有很大一部分需要外聘。这些人有着不同的价值观、教育程度、工作方式和生活习惯。那么在国外特定的环境中, 在同一个项目组中一起工作、一起生活, 人际关系也必然具有复杂性。人际关系大多呈现出以下特点:

(1) 工作和生活中的矛盾往往交织在一起, 互相影响、相互牵制。在国内, 工作时间大多在8小时, 下班后也就不存在矛盾的交叉发生。而在国外这种特殊的环境中, 这两种矛盾却比较复杂:比如在工作中的矛盾往往带来生活中的关系紧张, 进而又影响到工作, 也影响到整个项目组的团结和风气;生活中的冲突, 比如生活习惯, 生活方式的冲突也会影响到工作。如果这种矛盾的冲突调节不好的话, 会形成恶性循环, 矛盾会进一步加深, 处理起来也会更麻烦。当然, 如果人际关系氛围保持的好, 也会互相促进, 在生活中增进了解, 增进友谊, 在工作中也会形成默契, 从而形成良性循环。

(2) 在国外生活一段时间后, 人的性格会变得比较敏感, 比较容易冲动, 同事之间通常也会因为一点小事闹得不可开交。在国内, 平时看来一件不起眼的小事, 在国外的特定环境中也会扩大化, 造成同事间不必要的争吵或者产生无谓的敌意。

可以看出, 外派人员本身固有的生活上、工作上、思想上以及价值观上的不同或者冲突, 在国外这种比较特殊的环境中, 容易产生矛盾, 也很容易产生矛盾的扩大化和难于调和性。那么, 及时的掌握他们的心理变化, 及时发现、调节、处理人与人之间的矛盾冲突, 或者说采取各种手段预防矛盾的发生以减小其负面影响就显得尤为重要。

2. 集体与个体的关系

在驻外项目组中, 集体特征和个体特性往往是相互关联、相互制约的。驻外集体由外派劳务人员组成, 集体的氛围、特点会影响或者改变个体的特性, 集体也需要个体来充实、壮大。当然, 个体的思想、心态和情绪上的变化以及生活习惯、工作方式的不同也会直接反映或影响到集体的特征, 同时个体也需要集体呈现出积极向上的特征, 也希望能否符合集体的节奏以及工作和生活的氛围, 进而融入到集体之中去。

集体如果呈现出积极、向上、团结的作风, 新人会被这种气氛所影响, 被集体的特征同化, 使这种好的传统继承、延续下去;因为新人的加入, 集体会因个体的不同特点而显得丰富多彩, 会因个体特长的充分发挥而更加饱满, 更有战斗力;个体也会因为集体的优秀而倍感自豪, 积极主动的为集体添砖加瓦, 形成良性循环的态势。

相反, 如果个体特性与集体积极向上的特征相悖, 处理不好的话, 也会造成“一条鱼腥了一锅汤”的局面, 影响到集体的风气, 使工作、生活中的矛盾激化, 进而又影响到集体的风气, 出现恶性循环的局面。

四、结束语

驻外团队大多是为项目临时组建的, 对于长期驻外人员, 因其有不同的生活境遇、家庭状况、婚姻状况、教育状况以及不同的出国目的和目标, 在不同的阶段, 其心理变化特征的差异性很大, 团队特征也具有出复杂性和多样性, 采取的调节办法也应各异。能否及时、准确地掌握团队成员的个性特点和集体特征的发展方向, 能否通过有效的管理办法协调、解决集体、个体中的矛盾, 是项目组能否团结, 能否发挥主人翁意识, 能否发挥战斗力, 项目能否成功完成的关键!

心理变化特点 篇2

变化一 降低了区域空间定位能力要求

空间定位能力作为地理学科一项基本能力,在历年高考试题中都有一定的体现,但近年来对这一能力要求整体上呈现下降趋势。具体表现在:区域信息增多,定位难度降低;已知区域增多,未知区域减少。

变化二 命题上“弱化了知识,强化了能力”

据统计,近年高考中区域地理部分纯知识性考查的试题在题量和分值上均呈下降态势,而能力考查的试题相对增多。能力考查具体表现在:命题者提供较为丰富的区域背景材料,围绕区域某一典型或独特地理现象设问,综合考查同学们深度解读图文材料、精确提炼有效信息、科学加工处理信息,进而合理解决区域实际地理问题的能力。

例1 (2014年新课标全国卷Ⅰ,36(1)(2))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下图所示区域海拔在4500米以上,冬春季盛行西风,年平均大风(大于等于8级)日数157天,且多集中在10月至次年4月,青藏铁路在桑曲和巴索曲之间的路段风沙灾害较为严重,且主要为就地起沙,风沙流主要集中在近地面20~30厘米高度范围内。

(1)分析错那湖东北部沿岸地区冬春季风沙活动的沙源。

(2)说明上述沙源冬春季易起沙的原因。

解析 本题以青藏高原为背景,考查区域风沙灾害的沙源形成和起沙原因。解答此类试题时要尽量结合材料,避免脱离题干图文信息而进行套路化(或模式化)答题的行为。(1)结合图文信息可知,错那湖地处青藏高原,周围多山地,地域较封闭。从所处的地理环境来判断,其沙源主要来自本地。读图推理分析,由于东北部多河流注入,带来的泥沙多且易堆积,加上冬春季河湖处于枯水期,因此部分河湖浅滩易裸露,成为本地主要沙源。(2)起沙需要两个基本条件,一是物质条件,二是动力条件。物质条件:沙源丰富(上题已分析)且地表缺乏植被保护(气候高寒且冬春季干燥,植被稀少);动力条件:冬春季西风强盛(主题干文字材料信息)且湖面无阻挡(图中信息)。

答案 (1)多条河流在此注入错那湖,泥沙沉积,河口三角洲面积较大。冬春季河流水位低,河滩泥沙裸露;错那湖水位低,(因河口外湖区水深较浅)露出的湖滩泥沙面积较大。

(2)冬春季气候干燥(降水少),地表缺乏植被(草)的保护;大风多,湖面较宽阔,西风经湖面无阻挡,沙源东部为河谷,风力强劲。

无独有偶,类似试题在2013年高考中亦有呈现,且试题情景中的材料信息在解题中的重要性表现更为突出。

例2 (2013年新课标全国卷Ⅰ,37(2))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维多利亚湖是世界第二大淡水湖,湖面海拔1134米,鱼类资源丰富。尼罗河鲈鱼是体型最大的淡水鱼之一,属肉食性鱼,原产于尼罗河、刚果河等非洲河流中。20世纪50年代,尼罗河鲈鱼被引入维多利亚湖,并迅速繁殖。该湖的尼罗河鲈鱼经捕捞、加工后多销往欧洲,成为昂贵的美食。下图示意维多利亚湖的位置及周边水系。

分析尼罗河鲈鱼在维多利亚湖迅速繁殖的自然条件。

解析 本题以非洲维多利亚湖为背景,考查影响鱼类繁殖的自然条件。高考结束后部分师生纷纷“吐槽”,认为这是一道生物试题。的确,此题若单纯从地理角度思考有一定难度,但是同学们若能首先充分解读主题干区域背景材料,并提炼出相关有效信息点“世界第二大淡水湖”、“鱼类资源丰富”、“体型最大的淡水鱼”和“肉食性鱼”,然后进行信息整合处理,即将“世界第二大淡水湖”与“体型最大的淡水鱼”组合,“鱼类资源丰富”与“肉食性鱼”组合,最后得到答题要点也似乎不难。

答案 维多利亚湖湖面广阔,为体型大的尼罗河鲈鱼提供了广阔的生存空间;湖中鱼类丰富,为尼罗河鲈鱼提供了充足的饵料。

综上,建议同学们在学习和复习区域地理时注意两点:一是构建心理地图,但可适度降低深度和难度;二是增强对试题中区域背景材料信息的解读、提炼、处理和应用能力。

(2014年新课标全国卷Ⅱ,3、5)总部位于江苏徐州(约34°N,117°E)的某企业承接了甲国(下图)价值7.446亿美元的工程机械订单。据此完成1、2题。

1.甲国位于( )

A.欧洲 B.非洲

C.北美洲 D.南美洲

2. 该批产品运往甲国,最近的海上航线需经( )

A.好望角 B.苏伊士运河

C.巴拿马运河 D.麦哲伦海峡

(2014年新课标全国卷Ⅱ,8、9)下图示意科隆群岛(加拉帕戈斯群岛)的地理位置。读图完成3、4题。

3.科隆群岛特有动物种属比例较大。形成这一现象的地理条件是该群岛( )

A.地处赤道附近 B.远离大陆

C.构造运动强烈 D.地形复杂

4.科隆群岛是耐寒的企鹅和喜暖的鬣蜥的共同家园,主要因为该群岛( )

A.气温日较差大

B.处在动物迁徙路线上

C.地处热带但受寒流影响

D.气候垂直差异显著

5. 下图所示的西西伯利亚平原地势低平,冻土发育,沼泽广布。据此回答问题。

分析西西伯利亚平原沼泽广布的原因。(提示:从区域气候、地形、水文等角度分析。)

1~4 DCBC

5.地势低平,排水不畅;气温低,蒸发量小;下部土层冻结(永冻层),阻滞水分下渗;(凌汛等导致)河水泛滥。

心理变化特点 篇3

1 山东省四季的划分

山东省东接太平洋, 西连亚欧大陆, 受海洋和大陆影响, 季风特点明显, 春、夏、秋、冬四季分明。但因受冬、夏季风的控制时间不同, 使各季的时间长短不一。而一个地区的海陆位置、纬线跨度及下垫面特点影响着四季的变化。根据1961~2005年山东省各气象站日平均气温, 用5d滑动平均气温, 采用以上指标作每年四季划分, 多年平均后得出各地气候学春、夏、秋、冬四季划分结果。

1.1 四季交替时间

进入11月后, 随着强大的蒙古高压建立和加强, 山东转受极地大陆气团控制, 气温明显下降, 鲁北、鲁中山区和半岛内陆地区受纬度偏北及山区内陆冷空气堆积的影响, 温度较低, 入冬时间在11月上旬, 鲁北入冬时间最早在11月5日前, 而鲁南、半岛东端如威海等地区受纬度较低及海洋降温的滞后影响, 入冬时间较晚在11月中旬前期 (见图1a) 。

3月, 内陆地区气温回升较快, 但沿海地区受海洋影响, 增温比内陆缓慢。所以鲁西南地区在3月底冬季结束, 进入春季, 春季开始时间自西向东逐渐推迟, 鲁中、鲁南及鲁西北4月上旬入春, 到半岛东端最迟到4月22日 (见图1b) 。

进入5月后, 随着偏南风的盛行, 内陆气温很快升到20℃以上, 鲁西南地区在5月底春季结束进入夏季, 夏季开始时间自西向东逐渐推迟, 鲁中、鲁南及鲁西北6月上旬至中旬入夏, 由于海陆的增温效应不同, 与冬季结束时间分布相似, 山东半岛东部推迟至6月下旬进入夏季, 半岛最东端最迟至7月中旬前期, 东西相差近45d (见图1c) 。

进入9月后, 蒙古高压开始建立, 山东开始受极地大陆气团影响, 气温开始缓慢下降到22℃以下, 鲁中山区和半岛内陆地区在8月底宣告夏季结束进入秋季, 其他地区在9月上旬相继进入秋季 (见图1d) 。

1.2 四季气候特征及持续时间

冬季, 由于常在强大干冷的大陆高压控制下, 冷空气堆积到一定程度时, 便不断暴发南下, 源源不断地侵入山东省境内, 出现连续性的降温, 造成冬季的寒冷。因此, 一直保持寒冷干燥、雨雪稀少的气候特点。整个冬季持续时间鲁西南为139~140d、鲁南、鲁中、鲁西北部及半岛西部为142~150d, 半岛东部为151~158d。

春季, 由于太阳直射点的北移, 大陆上地面增温非常强烈, 气压下降很快, 蒙古高压减弱, 向北退缩, 东北低压和中、低纬度的印度低压北伸, 太平洋上副热带高压加强北上, 冬季风向夏季风逐渐过渡交替。山东省处在冬、夏季风的争雄地带, 气压场上的分布比较复杂, 冷暖气团进退不定, 但此时冬季风仍占优势, 冷空气仍不断南下, 在长江流域停滞, 气压分布常为南高北低, 致使山东省常出现西南大风, 天气很快转暖, 紧接着北方较强冷空气又汹涌而至, 造成强烈降温, 可出现较强的晚霜。1d之内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可相差20℃以上。天气时冷时暖, 变化无常, 风向忽南忽北, 风速较大。这时, 太平洋暖湿空气还没有延伸至内地, 因此山东省除沿海一带雨量有所增加外, 大部分地区仍干旱少雨, 特别西部地区, 气候十分干燥。整个春季持续时间鲁西南、鲁中西部、鲁西北为60~64d, 鲁南、鲁中东部及鲁东南66~78d, 山东半岛东部近海80~84d, 持续时间地区差别较大。

夏季, 季风环流已起了根本变化, 蒙古高压已北退很远, 我国大陆地区被热低压所笼罩, 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进一步北上西伸, 至7月发展到最盛时期。山东省大部分地区盛行东南风, 鲁西受地形影响, 多南风。夏季是山东省最炎热的季节, 从6月上中旬至8月中旬, 日平均气温可达30℃以上, 全省除半岛东部沿海一般没有暑热天气外, 大部地区暑热期长达70d左右。夏季初期, 由于温度上升最剧烈, 空气对流旺盛, 内陆地区容易形成冰雹。夏季又是山东省降水最频繁的季节, 常出现连续性的降水天气, 有时出现大雨或暴雨。但由于夏季风每年活动的特点不同, 雨带的南北位置也随之变化, 使山东省每年夏季降水量很不稳定, 有的年份夏季风势力较弱, 而冬季风较强时, 使气候雨带停滞在长江、淮河流域, 出现南涝北旱的局面, 山东可出现夏旱。如果季风雨带偏北, 到达华北地区, 山东省处于很强的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势力控制下, 虽高温多湿, 但没有外力的冲击, 仍不能形成降水, 又可出现南旱北涝的形式。只有当雨带正常移动时, 我省的夏季降水才有保证。因此, 山东省夏季气候特点一般是:天气炎热, 湿润多雨, 特殊年份出现夏旱。整个夏季持续时间鲁南、鲁西南、鲁西北为100~105d, 鲁东南、鲁中东部、半岛地区离海洋越近夏季时间急剧减小, 从95d左右减小到半岛东端的65d, 可见夏季山东半岛受海洋的影响非常明显。

秋季, 是冬季风势力逐渐增强, 夏季风被逼南退的转换时期。全省盛行风向由南转北。此时, 太阳直射点已移至赤道附近, 地面热量大大减少, 温度很快下降, 于是, 蒙古冷高压又逐渐活跃起来, 形成2个中心, 一个在贝加尔湖西边, 一个在华中一带。这时, 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虽然南退, 但高空仍影响山东地区, 空气垂直层结相当稳定, 天气晴朗, 气候凉爽宜人, 出现秋高气爽的季节。但这种形势维持的时间较短, 至10月底, 蒙古高压迅速增强, 寒潮暴发南下, 气候会突然转变。寒潮过后, 气温显著下降, 可出现大范围的初霜冻。随着季节的转换, 降水很快减少, 除半岛沿海, 有时受台风影响降水较多外, 大部分地区雨水很少。因此, 晚秋干旱也是山东省气候的特点之一。秋季持续时间各地相差不大, 除山东半岛及鲁东南为60~63d, 鲁西北为54~56d, 其他地区57~59d。

2 气候变化对山东省四季划分的影响

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 全球气候明显变暖, IPCC第4次评估报告指出:过去100年 (1906~2005年) 全球平均地表气温升高0.74℃。各地四季划分的结果肯定发生了变化, 但是这方面的研究较少。自1987年起, 全国范围内开始出现连续的暖冬天气, 山东省从1987~2005年共出现19次暖冬 (假定区域冬季12月、翌年1月与2月平均气温较常年值大于等于0.5℃为暖冬) 。为分析气候变化对山东省四季划分日期的影响, 现将1961~2005年分为1961~1986年、1987~2005年2段, 以便分析四季开始与结束时间及持续时间的变化。

入冬时间全省大部分地区提前1~2d, 而鲁南、半岛东部地区及鲁中局部推迟1d;入春时间全省各地区均提前, 鲁北和半岛内陆地区提前1~3d, 鲁西南、鲁南、鲁东南地区提前4~6d;入夏时间全省大部分地区推迟3d左右, 鲁西南、鲁西北西部推迟6~10d, 而半岛东端及黄河三角州局部地区提前1~2d;入秋时间全省各地区均推迟, 鲁中和半岛内陆地区推迟5~7d, 其他地区推迟2~4d (见图2) 。

由图3可知, 四季时间长度的变化, 冬季时间全省大部分地区缩短2~3d;春季全省大部分地区延长2~5d, 鲁西南、鲁西北西部、鲁中局部延长6~8d;夏季全省大部分地区延长1~3d, 鲁西南、鲁中局部缩短1~3d;秋季时间全省大部分地区缩短2~3d, 鲁中山区和半岛内陆的局部地区缩短4~5d。

注:图中负值为时间提前天数, 正值为时间延迟天数。

注:图中负值为持续时间减少, 正值为持续时间增加。

3 物候变化例析

近几十年来, 许多地区的气温都发生了显著的变化, 并使植物开始和结束生长的日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 植物对全球变暖的响应表现为春季物候期提前, 秋季物候期推迟, 生长期相对延长。根据临沂市1961~2004年年平均气温的资料, 分析了近年临沂市的气候变化趋势, 临沂市近年的气候变化特点是气温以0.23℃/10年的速度上升。图4为1981~2005年临沂市入春时间和刺槐发芽物候期的变化曲线, 可以看到入春时间提前趋势较明显, 1987~2005年比1961~1986年平均入春提前4.6d, 刺槐发芽物候期也有明显提前趋势, 二者相关系数为0.53, 通过0.05的检验标准。

4 结论

山东省四季划分结果为:各地入冬时间为11月5~13日, 入春时间为3月30日至4月22日, 入夏时间为5月30日至7月14日, 入秋时间为8月28日至9月5日。入冬和入秋时间各地差别不大, 但入春和入夏时间差距较大, 鲁西南和半岛东部入夏时间相差45d。1987年以来, 随着全球气候变暖, 入冬时间大部分地区提前1~2d;入春时间提前1~6d;入夏时间全省大部分地区推迟1~10d;入秋时间推迟1~7d。季节持续时间冬季缩短2~3d;春季延长2~8d;夏季全省大部分地区延长1~3d;秋季缩短2~5d。随着入春时间提前, 刺槐发芽物候期也相应提前, 以临沂市为例二者相关系数为0.53, 通过0.05的检验标准。

摘要:用19612005年山东省各气象站多年平均日平均气温作四季划分, 结果表明:各地入冬时间为11月513日;入春时间为3月30日至4月22日;入夏时间为5月30日至7月14日;入秋时间为8月28日至9月5日。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 随着全球气候变暖, 季节交替发生变化, 入冬时间大部分地区提前12d;入春时间提前16d;入夏时间全省大部分地区推迟110d;入秋时间推迟17d。冬季缩短23d;春季延长28d, 夏季全省大部分地区延长13d, 秋季缩短25d;随着入春时间提前, 刺槐发芽物候期也相应提前, 二者相关系数为0.53, 通过0.05的检验标准。

关键词:四季划分,气候变化,物候期,山东省

参考文献

[1]汤懋苍, 钟海玲, 李栋梁.青藏铁路沿线的四季划分及其温度变化分析[J].高原气象, 2003, 22 (5) :440-444.

[2]钟保粦.用5天滑动平均气温作深圳市的四季划分[J].气象, 1995, 21 (6) :22-23.

[3]山东省气象局.气象基础知识[M].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 1979.

[4]郑红, 王艳秋, 苍蕴琦.哈尔滨的四季与季节划分指标的探讨[J].黑龙江气象, 2001 (3) :32-33.

[5]吴树森.自然天气季节与漠河四季的划分[J].黑龙江气象, 2006 (1) :49-50.

心理变化特点 篇4

关键词:大学生;群体思想;特点;规律;对策

大学生是宝贵的人力资源,是民族的希望、祖国的未来。当代大学生群体的思想状况,关系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成败,关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宏伟目标的实现与否,关系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兴旺发达、后继有人。把握当代大学生群体思想特点,分析当代大学生群体思想变化发展的规律,是做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前提和基础,也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尽的责任,有利于进一步探索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切实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一、当代大学生群体思想特点

1.自觉性

当代大学生生长于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中,市场经济的发展强化了他们的个体意识和对自身利益的重视及追求。他们注重自我能力的培养,意识到只有不断充实自己,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才能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中立足。在学好专业课的同时,他们利用业余时间自觉学习课外知识,考取外语、计算机及其他职业技能证书,及早准备考研,开展职业生涯规划。

2.开拓性

在当代大学生的成长过程中,我国改革开放不断深化,市场经济不断发展,文化态势多元化,特别是全球化与信息化对当代大学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们的思想呈现出开拓性。他们积极参与学校举办的各类校园文化活动,在活动内容和形式上追求创新。他们在学生会、社团等组织中展现才华、锻炼自己,同时也渴望得到认可、理解和尊重。

3.务实性

大学生喜欢憧憬美好的未来,注重人生价值的追求与实现,希望自己能有所作为。在思考问题时和具体实践中,注重追求实际利益,具有较强的务实性,但有时也带有一定的功利性。如在申请入党时,以找到好工作为动机;在择业时,首先选择的是沿海发达地区,不愿意到西部、基层去。

4.两面性

当代大学生思想的两面性表现在矛盾的思想和心理等方面。例如:他们热爱祖国,但政治热情不高,对思想政治理论课不够重视;崇尚良好的社会公德,但宽容不文明行为;注重个人职业理想,但不够脚踏实地;渴望良好的人际关系,但功利倾向明显;呼唤遵纪守法、诚实守信,但有时也会考试作弊;在生活上想独立但缺乏自立能力,仍然依赖家庭。

二、当代大学生群体思想的变化

1.当代大学生群体人际交往观的变化

一是人际交往范围和方式的变化。以往大学生人际交往以在校园内面对面地交流为主,但随着网络和社会实践的增多,大学生的交友范围不断扩大,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二是人际交往心理需求的变化。用人单位把人际交往能力作为考核的重要指标,因此,当代大学生希望通过集体活动、社会组织、网络群体等扩大交际范围,提高自己的人际交往能力。

2.当代大学生集体价值观的变化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大学生对时代的变化耳濡目染,开始从自身利益出发选择自己的行为,倾向于精神与物质并重,理想与实际利益并存,在集体中能够得到最大的个人利益。进入21世纪,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社会竞争的日益激烈,大学生开始积极追求个人的价值、尊严和利益,进取精神、成功欲望明显增强,而奉献集体的精神日趋减弱。

3.当代大学生群体恋爱观的变化

一是大学生恋爱动因的变化。大学校园里出现了越来越多的情侣,部分大学生产生攀比心理。此外,受到网络等因素的影响,当代大学生会对恋爱更加向往,对恋爱的好奇心更强。二是大学生恋爱择偶标准的变化。过去注重家庭出身、学历等因素,而当代不少大学生把各种物质条件作为择偶的前提条件和基础。三是大学生恋爱行为的变化。过去大学生的恋爱交往行为处于地下或者保守状态,现在由于学校和社会对大学生的恋爱行为较为宽容,大学生的恋爱行为日渐开放。

4.当代大学生群体政治观的变化

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文革”的消极影响使大学生对政治感到厌倦与茫然。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随着党和政府的教育引导,大学生能以理解和包容的态度对待政治。20世纪90年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加强了大学生对国家及个人前途命运的信心,激发了他们的爱国热情和政治热情。而当代大学生的政治观,在总体上趋于理智,能够理智地分析当前国家形势,热切关心祖国的前途和命运,在关键时期,他们会挺身而出。但当代大学生的政治观也存在消极性:部分学生忽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学习,对民生类问题关注较少。

5.当代大学生群体就业观的变化

自改革开放至今,大学生的就业观经历了服从分配、双向选择和自主择业三个阶段。在服从分配阶段,就业倾向较为被动,择业评价政治化。在双向选择阶段,就业倾向较为主动,择业评价经济化。在自主择业阶段,择业倾向自主化,择业评价个性化。大学生更加注重自我发展与社会发展相统一,在兼顾个人与社会发展的基础上,更看重适合个人发展的职业和岗位。

6.当代大学生群体消费观的变化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大学生的消费观呈现出多样化、超前化、现代化的特点。一方面,消费节奏加快。大学生在选择消费品时经济方面的考虑减少了,购买和更新消费品的速度加快;另一方面,追求虚荣,攀比消费。过分追求时尚,崇尚超前消费,追求档次,崇尚名牌,不懂量入为出。此外,大学生的消费方式和途径发生了变化。当代大学生站在时代前沿,追新求异,敏锐地把握时尚方向,通过手机和互联网购物,成为大学生消费的主要方式,而手机、电脑、服饰成为大学生消费的热点。

7.当代大学生群体学习观的变化

为适应新的社会形态和知识经济网络时代的要求,当代大学生的学习观念发生了变化。第一,由知识型转为能力型。随着高等教育的扩招,就业压力不断增大,大学生不再把文凭作为学习的终极目标,他们注重学好真本领,为进入社会打下良好的基础。第二,由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随着社会对大学生要求的提高,大学生意识到必须凭借个人能力来保障在社会中的生存、立足和发展,主动把学习跟自己的生活和发展有机联系起来。第三,由封闭型转向开放型。以往学生的学习主要围绕课堂、课本和教师,而随着知识经济和信息网络时代的到来,大学生更多地面向社会多层次、全方位地学习。

三、针对当代大学生群体思想特点采取的对策

当代大学生的思想特点从总体上来讲是积极的、进步的,但是社会转型期的一些消极因素也渗透到了大学校园。针对当代大学生群体思想特点,既要引导当代大学生的思想变化的积极性,又要矫正其消极性,共同推进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发展,推动大学生的成长。

1.引导当代大学生群体思想的积极性

第一,树立大学生身边的榜样。榜样示范是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重要方法。榜样具有强烈的感染力,推动大学生以榜样重塑自我。而在榜样的选择上,尤为重要。大学生身边的人和事更能激起他们的共鸣,能够潜移默化地影响其他学生,使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达到润物无声的效果。选择好榜样后,学校相关部门在事实的基础上加工包装,使之更具感染力。榜样的选择要精准,宣传要如实,数量不宜多,否则便失去了榜样示范的意义。

第二,鼓励班级整体发展。在一个优秀的班集体中,即使原本不上进的学生,经过一段时间的熏染,经过自身的觉醒和他人的帮助,也会有所进步。在教育实践中,优秀的班集体各个方面表现都很突出,获奖学金人数、担任学生干部人数、获荣誉称号人数、考研人数、参加活动和社会实践等这些硬性指标都排在平行班级前列。在班级整体发展的同时,也会将这种优秀传递给其他班级。

第三,鼓励学生正确利用现代科技资源。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当代大学生表现出前所未有的兼容性和开放性。现代科技是一把双刃剑,带来机遇与发展的同时,也附带一些消极的东西,对大学生产生负面影响。但科技的发展是人类社会的进步,利大于弊。因此,应当鼓励学生多接触利用现代科技资源,引导学生充分利用现代科技资源的优势,让现代科技资源的作用最大化。

第四,鼓励学生参加优质的校园文化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让大学生参加各种各样的校园文化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使自己在活动中接受教育、增长才干、扩大自己的交际圈。但是,校园中林林总总的社团、俱乐部等风格各异。因此,学生在参加活动时,学生工作者一定要及时地引导,使大学生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选择和甄别。

2.矫正当代大学生群体思想的消极性

首先,开展反面警示教育。对于当代大学生群体出现的消极的现象,应当汇编成经典案例警示学生。警示教育的选材应具有广泛性,内容应该涵盖近年大学生身上发生的典型事例;同时应具有典型性,力争从各个方面使学生受教育,真正对学生产生震慑力,使有不良倾向的学生止步,防患于未然。

其次,教育“边缘”学生。所谓“边缘”学生,是指那些在思想和行为上有消极倾向的学生。其消极、偏激甚至错误的思想和言行如果不及时教育和纠正,势必会加速蔓延。因此,必须时刻关注并在第一时间提醒他们,通过情感的交融让他们认识到自身的问题,并在内心深处真正地接受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

再次,批评惩戒违规者。对于那些违反学校及社会相关规定的学生,必须批评惩戒,如果不加制止,必定危害社会。因此,在这类学生尚未触犯法律时,学校既要批评惩戒,又要教育引导,帮助他们分析错误产生的原因,并结合自身特点找出改正的办法。惩戒时要把握好度,既要使违规者认可接受,也要使其他学生受到教育。

总之,伴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大学生的群体思想呈现出自觉性、开拓性、务实性和两面性的特点,而大学生群体思想的认知规律也发生了诸多变化。认真地了解和分析当代大学生的思想特点和规律变化,引导大学生群体思想的积极性,矫正大学生群体思想的消极性,对做好当代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当代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研究课题组.当代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理论与方法[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2]盛云,段志锦.1999-2009大学生特点十年变迁与学生工作问题研究[M].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9.

[3]张世欣.思想教育规律论[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8.

[4]何祥林,谢守成,刘鸿达等.大学生群体思想政治教育新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

生猪生产新周期特点及变化规律 篇5

一、生猪生产新周期的特点

生猪生产新周期是从2006年6月份以后开始的, 此轮周期主要呈现出以下特点: (1) 价格变化走向符合前几个周期的规律, 2006年7月份回升, 经历了3个月到9月份猪粮比突破1∶5.5, 经历6个月到12月份突破1∶6。 (2) 猪粮比达到1∶6以上后, 连续出现价格大的跳跃, 2007年5月至8月每月毛猪价格上涨1元左右。 (3) 过去我们把养猪效益分为四个等次。猪粮比在1∶5.5以下为亏损区, 1∶5.6~6为低收入区, 1∶6~6.5为中等收入区, 1∶6.5以上为高效益区, 这一周期高效益区间维持的时间将最长。上一周期在1∶6.5以上为7个月, 而这一周期刚运行一半, 猪粮比在1∶6.5以上已有8个月, 今后还将维持一段时期。 (4) 这一周期仔猪价格、生猪收购价格、猪肉价格、猪粮比均创历史新高, 并且比前四个周期有大幅度上涨。

二、新周期特点的原因分析

出现以上这样情况的原因分析:一是周期波动规律所致。2007年我国生猪价格正处于新一轮的回升期, 这是造成2007年价格上涨的根本原因, 是内因。价格上涨幅度偏高是受到外力的同时作用。也就是说, 我国生猪价格周期性变化的趋势是短期内不可改变的, 外因对变化的影响只能表现在提前或推迟价格变化的出现, 增大或降低变化的幅度, 对周期时间的长短也会产生影响。这次价格上涨的外力主要包括饲料成本大幅上涨, 疫病严重, 生猪数量有所减少, 消费刚性增长, 其他成本也在增加等, 加速了价格回升速度, 增大了上涨幅度。二是饲养成本的大幅上涨推动生猪价格上涨。2007年玉米价格持续上涨。1月份玉米价格为1.5元/kg, 之后每月环比上涨1%左右, 到12月份玉米价格上涨加快, 环比涨4.1%, 达到1.76元/kg, 比历史最高的1995年10月份1.73元/kg高0.03元, 创1994年以来新高。2007年全年玉米平均价格为1.61元/kg, 同比增长18.4%。豆粕、鱼粉等原料价格也出现较大幅度上涨。目前, 每500 g猪饲料比去年同期上涨0.2元左右, 仅饲料一项, 就增加成本100元左右 (育肥4个月, 用饲料250多千克) 。加上防疫费、人工费、排污费等的增加, 规模猪场每头猪生产成本同比增加200元左右。三是产业间比较效益不平衡。近年来, 城市职工收入增加较多, 农民收入连续四年较快增长, 社会保障也不断完善, 城乡居民收入有大的改善。农民进城务工收入也在增加, 同时还不许拖欠。从产业间比较, 工业企业效益增加, 农

现代畜牧兽医

民种粮收益提高。其他行业从业人员收入的增加, 促使养猪生产者期望获得比以往更多的收益。对于大规模饲养者来讲, 可以体现规模效益, 而散养户养猪效益与外出务工效益比较已经不合理。以养10头育肥猪为例, 饲养4个月, 每头猪纯利润200元, 共挣2 000元 (这是按效益较好的水平计算的, 一个周期3年, 很短时间每头能赚200元以上, 大部分时间低于这水平) , 而外出务工可以获得4 000元, 甚至更多的收入, 还不需要本钱。更重要的是养猪每头要投入1 000元成本, 一旦生猪价格下跌, 就会赔本, 如果遇到疫情, 将血本无归。养猪比务工投入多、风险大, 常常出现亏本。要使养猪与务工得到同样的收益, 必然要提高生猪出售价格。四是对猪肉消费的增加拉动了生猪价格上涨。经济持续增长, 城乡购买力不断增强, 对生猪价格上涨有明显的推动作用。2007年以来绝大多数商品价格均在增长, 城市消费在不断增强, 尤其对副食品的需求增加, 农村市场的启动也比较快。目前我国转移农村劳动力1亿多人, 加上乡镇企业从业人员2亿多, 这部分人进城了, 或者不从事农业了, 由养猪群体变成吃肉群体, 并且由于收入增加了, 吃猪肉比原来要多, 等于启动了农村市场。五是物价指数的增长带动了生猪价格上涨。去年12月份物价指数同比上涨6.9%, 对生猪价格必然有影响, 尤其是生猪生产上游产品的涨价, 对生猪价格上涨产生推动。六是2007年生猪产品价格偏高是事实, 但与2006年“卖猪难”的低价格水平相比也是增幅偏高的原因之一。2007年全年仔猪、生猪、猪肉价格与2004年全年平均价格相比, 分别上涨45.3%、38.0%、36.7%, 而2007年比2004年生产的综合成本应上涨30%左右。这样比较, 可以看出涨幅并不是超常规的大。

三、生猪生产后期走势判断

总的判断是, 这一周期生猪生产综合成本有很大增加, 生猪产品价格上了一个大台阶。今后低成本养猪的情况不会再出现, 低价格吃猪肉的现象也不可能再发生, 无论是管理者, 还是生产者、消费者均应有明确认识, 适时调整心态和思路, 采取正确的措施进行应对。目前生猪产品处于高价位区, 后期判断就是判断这种状况能维持多久, 也就是说下一个“卖猪难”什么时候出现。

心理变化特点 篇6

道情原属于曲艺范畴,但有些已经演变为戏曲。从总体看, 晋北道情已经基本脱离了说唱(即坐腔)形式,已具有较为成熟的戏曲艺术特色。单从唱腔方面看,晋北道情在由曲艺向戏曲形式转变的过程中,融入了不同时代的艺人和音乐家的创造,既延续着传统韵味,又不乏现代艺术气息。在此,笔者结合晋北道情的音乐特点,分析总结其音乐旋律的变化发展规律,试图从一个侧面揭示这一艺术形式的发展创新之路。

一、曲体与曲调等的复杂化

首先,由单曲体走上联曲体的道路,丰富了晋北道情唱腔音乐的色彩。上面说过,道情音乐的前身是道曲,也就是道家唱经的曲调(经韵)。这些歌曲一般由道士传唱,目的在于传播道家思想;当然也包括道士们纯粹抒发个人情感的一些歌曲小调。很明显,这些道歌最初都是以单曲的形式存在的,并且每个单曲都有一个固定曲牌,如【耍孩儿】、【山坡羊】、【西江月】等。由此看,道情最初属于单曲体。单曲体意味着曲式、旋律、唱词结构、节奏等相对固定,情绪色彩单调,缺乏变化,难以表现复杂的心理情绪和感情色彩。

随着宋代诸宫调等说唱艺术和宋鼓子词的兴起,道歌逐步吸收了说唱形式和曲子词的特点,唱腔结构体制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由单曲体过渡到了联曲体,即将同宫调或者不同宫调的多个曲调连缀,形成一个音乐结构更加复杂的唱腔结构,以适应表现复杂情感的需要。这在宋元杂剧中称为“套数”。最少也有两个曲调组成, 有些甚至达到了数十个曲调。例如,晋北道情传统剧目《经堂会》 就采用了两个宫调的二十几个曲调。据考证,晋北道情原有72大调和若干小调,现存27大调,66小调。可以想象,这些曲调的组合连缀,使得这一戏曲旋律的变化能达到何等丰富多彩的程度。

由单纯的演唱,演变为有说有唱;由单曲的演唱,演变为多曲牌的联唱,是道情由歌曲成为曲艺,进而成为戏曲的一项重大变革。歌曲适于抒情,曲艺既能抒情又能叙事,而戏曲则在曲艺的基础上强化了表演的成分,这种发展是一种递进式的,由低级向高级的演变过程,表现在音乐上就是唱腔的不断丰富与完善。

晋北道情的曲调连缀,有时是完整曲牌的连珠,有时则是某些曲牌的部分乐段的连缀。这主要是由剧情需要和人物情感来决定的,这是晋北道情独特的演唱结构。晋北道情的联曲不是随意的, 而是遵循“正、反、抢、苦、平、紧”六字诀,加以规范。如“耍孩儿”曲牌,就有正、反、抢、苦、平、紧等五种不同的变式,表达不同的调性、调式和节奏,抒发不同的情绪。

例如:

再次,运用衬词衬腔,也是晋北道情唱腔音乐复杂化的重要手法。虚词衬腔在晋北道情中几乎曲曲都有,它的基本功能不外乎这样几点:增强音乐旋律的婉转性;抒发剧中的人物感情;体现剧种的风格特点。

例如:



这是晋北道情典型的“咳咳腔”,用13个小节和一个过门,用 “号、哎、呀、刻、哈、啊”等虚词,婉转会回环地表达出刘全的悲痛心情。须知,右玉道情的传统唱法是用后嗓发声,缺乏头腔、 鼻腔、等的共鸣,显得有点沉闷厚拙,正好与剧中人物低沉、悲伤的心绪相适应,非但不使人觉得凌乱、含混,反而更能准确体现剧情效果。

总之,曲体与曲调的复杂化,不仅增强了晋北道情唱腔音乐结构的完整性,逻辑性,更使音乐旋律的线条得到繁化衍展,形成了多曲线迂回、抑扬顿挫的旋律特征,在大起大落的变化中展现出晋北道情的审美价值。

二、对民歌和其他剧种曲调的借鉴与吸收

道情从其产生起,就随着道士们的足迹开始了传播。由于各地域方言、民俗、音乐特点、审美习惯的不同,道情在传播过程中打下了不同地域的烙印。同时,不可避免地会受到当地民歌和固有剧种的影响。晋北道情活跃在雁门关以北的广大区域,以神池、 应县、右玉为中心,向周边辐射。研究发现,南到上党盆地,北至长城,西至陕西,东到河北部分县区,都曾有过晋北道情活动的证据。研究同时表明,这些地方的民歌和戏曲艺术对晋北道情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

有人认为,晋北道情中的一些专用曲或插曲,大多是由民歌小调和其他剧种移植而来。专用曲中,如“红板”来自于介休、长治等地流行的“红板秧歌”,专门用于正月民间社火表演;“鬼腔”来自于五寨、舞台等地流传的“赛戏”,是一种以击乐伴奏的“曲调”。 属于插曲的,如《下画》中杨妃所唱“小景”、《张良搬家》中的 “灯草歌”,当来源于民歌。

晋北道情中的“耍孩儿”与陕北道情中的“耍孩调”,在曲式、 旋律、唱词结构等方面基本相同,而这两种曲调,又都和临县道情中的“终南调”相似。“终南调”追根溯源属于终南山一带的民歌。

“耍孩调”

(选自陕北道情《湘子出家》)

春景天,百花开

众出家,好怪哉

怪儿怪在世上转。

双手推开红尘路,

两脚跳出是非坑,

无缘无故无所爱。

莫笑我出家人好怪哉,

枯树上结一朵鲜花。

“耍孩儿”

(选自晋北道情《经堂会》)

终南山,是吾家,

腊月里,开鲜花,

茅庵草舍无冬夏。

仙桃仙果般般有,

对对儿童捧仙茶,

洞门外悬挂葡萄架。

出家人修真养性,

谁爱它富贵荣华。

可以看出,两段曲词在结构上几乎一样,均为八句,分三个乐段,都在第四、七句转辙。

晋北与陕北仅隔一条黄河,晋北道情与陕北道情、临县道情, 乃至其他道情,都是血亲关系,彼此间有联系又有区别,它们在相互借鉴与吸收中,形成了各自的特色和艺术魅力。

三、板腔体音乐元素的融入

戏曲唱腔设计遵循一条原则,就是“以声度曲”,也叫以字行腔,使得曲词高度统一。在这一原则下,艺人们往往机械地遵循曲牌的固有曲调来设计唱腔和演唱,有时难免破坏整个旋律的完整性和流畅性。为此,晋北道情在实践中逐步吸取板腔体剧中音乐的元素,在声腔上不断革新,向着由联曲体向板腔体过渡的道路迈进。 比如,吸收梆子戏中的“简板”(或叫介板、间板、尖板等)、“滚白”、“流水”等。

但是,这些唱腔没有融入道情音乐的风格,演唱代表较为生硬。

再比如,将一些2/4拍的板式,改为4/4拍或者散板来演唱,或者将喜爱的民歌扩展成板腔体声腔。

“戏曲声腔的这种发展规律是被戏曲内在的推动力推动前进的,它的内在推动力就是戏剧性。”联曲体在表现戏剧性方面有明显不足,难以准确表现剧中人物复杂多变的情感。因此,向板腔体过度的尝试也是为了加强戏曲冲突,增强戏曲戏剧性的需要。

晋北道情这种联曲体与板腔体的混合使用,实际上是一种综合性唱腔体制,使晋北道情声腔显得更为丰满、生动、优美动听。

日本对外贸易的变化与特点 篇7

日本作为一个资源匮乏的岛国,其产业结构的形成和发展受到诸多限制性因素的影响。从战后日本产业结构的变迁来看,主要经历了三次转变:劳动密集型向资本密集型转变、资本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转变,技术密集型向服务密集型转变。这三次产业结构的调整拥有共同的特点,就是第一产业的低位持续下降,直至形成常态化。通过观察日本总务省统计局产业结构分布图,我们可知,在2005—2012 年间,日本的产业结构整体稳定,第一产业所占比例始终处于较低水平,维持在1.1%~1.2%之间,第二产业略有下降,从28.1%降至25.6%,第三产业稳中有升,提升近3 个百分点。

由于日本国内经济潜力有限,发展对外贸易成为振兴日本经济的最佳选择。因此,日本的产业结构分布对日本的贸易造成了较为深刻的影响。从近十年来日本出口商品结构状况来看,初级产品,即与农业相关的食品、纺织品的出口比重始终很低,而科技含量较高的工业制成品则保持较高的出口百分比,这反映了本国的实际情况,劳动力和土地资源实现最大化的发展战略。通过观察分析日本的进口商品结构,我们可以发现一个非常显著的特点,即日本对于初级产品的进口一直处于刚性状态,稳定保持在50%以上。有一个例子就可以很好地说明,正如前文提到,2006年、2007年日元贬值,兑美元汇率下降,这客观上有利于出口。然而与此同时,日本对于初级产品的进口确有明显上升的现象,上升幅度达26.28%。这反映了日本对于原材料、能源、食品等初级产品的极度依赖。这种刚性进口现象会给日本的对外贸易发展带来不利影响,成为日本经济进一步发展的短板。在实际贸易活动中,贸易对手很容易通过提升初级产品价格或限制日本对其初级产品的进口来迫使其处于劣势。

资料来源:根据日本省局Statistics Japan http://www.stat.go.jp/data/guide/download/index.htm的数据自制,登陆时间:2015年6月6日。

二、进口商品结构“多样化”

通过对日本贸易振兴机构进出口商品结构进行分析,我得出了进口商品多样化的结论。有必要说明的是,这里笔者所指的多样化,并非是阐释日本对外贸易发展的优点,而是其产业结构不断调整的过程中客观出现的一种现象。如前所述,上页图的产业结构分布反映出工业和制造业为主的第二产业略有下降,产业结构最终取决于需求结构,反映在进出口方面,日本近十年以来,工业制成品的出口额度出现了不太明显的下降趋势,相应的,在对于工业制成品的进口方面,连续三年增加,由303 777 885千美元增至349 743 917千美元。进口的产品由以前的单一初级产品逐渐拓展至工业制成品。这一所谓进口多样化现象的产生,主要是因为近十年以来,由于日本经济持续的不景气,日本的产业结构逐渐向金融业、服务业等第三产业转移,传统的制造业尤其是汽车制造业,电子技术产业等显示出发展疲态,在国际上的竞争力也显著下降。仅在2011年,汽车出口量就同比下降10.6%。国内产业的颓势,必然导致对于国外替代品的进口量增加。从某种意义上讲,这种“多样化”的产生,也是日本产业结构转型过程中带来的贸易恶化的无奈之举。

三、出口仍存在“技术依赖症”

日本的产业结构表明,日本近几年来的发展导向是不断强化第三产业的主导地位,弱化第一、二产业,而且可以看出,日本的三大产业结构也基本趋于稳定。但是,由此得出日本传统的制造、技术产业在对外贸易中失去影响力,未免过于草率。通过观察相关数据可知,在2005—2014 年间,日本的信息和通信技术产品占日本出口百分比的比重不断下降,同时,在工业制成品中,高科技出口所占比重也由23.1%下降至16.8%。然而在此期间,日本的对外贸易总量有所增加。结进出口增长率我们会发现,日本的进出口增长率近几年呈下降趋势,高科技产品出口比重的下降可以很大程度地解释这一看似矛盾的问题。由于信息通信产品和高科技出口仍然在日本的对外出口中占有重要地位,因而此类产品的变动会对总的出口情况带来显著影响。日本出口总额的增加可能更多的受益于第三产业的迅猛发展,然而第二产业的低迷则直接导致其增长率一路下滑。可以看出,近些年来,日本归于产业结构的政策导向虽然以扶持第三产业为主,但是其传统的科技制造等产业还将继续发挥很大作用,并直接影响其对外贸易能否健康发展。

摘要:全球化到来的今天,对外贸易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作为世界第三大经济体,日本外贸的发展牵动世界。利用日本2005—2014年相关数据资料,从产业结构、进出口状况等多个方面,针对2005—2014年十年间日本外贸变化及特点进行分析。

关键词:日本,外贸,变化,特点

参考文献

[1][日]服部正治.「自由貿易国民」の興隆と解体[J].立教学研究,2010,(4).

[2][日]若杉隆平.現代の国際貿易——ミクロデタ分析[M].东京:岩波書店,2007.

心理变化特点 篇8

美国是世界主要发达国家, 其历史上应对气候变化的摇摆态度和近年来的积极姿态愈发受到关注。作为发展中国家, 中国经济发展意味着在未来一段时间内还会存在一定的碳排放空间。两国在气候变化问题上均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和巨大进展空间, 其政策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进程。

当前国内对于气候变化国家政策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发达国家和我国自身。如张莉等对美国历届政府应对气候变化态度、演变特征和未来走向的研究。李俊峰等对中国应对气候变化政策回顾及展望等。

由于国情不同, 中美两国应对气候变化政策存在很多差异。对比二者政策特点, 有助于我们结合自身国情适当借鉴对方的优秀经验, 为在气候变化领域继续加强中美战略伙伴关系, 有效推动世界应对气候变化进程奠定基础。

二、美国应对气候变化政策特点

(一) 重视能源研发, 加大财政投入。美国一直以来追求“能源独立”, 这和提高能源安全战略地位是分不开的。“能源独立”除了要求减少对进口能源的依赖, 更需要大力发展清洁能源如电力、风能等。基于新能源的技术革命可能使美国在未来几十年继续领跑世界。美国在能源研发上的财政投入较大。其发布的2014年气候行动报告提到, 美国通过设立高级研究计划署能源部 (ARPA-E) 来刺激清洁能源技术革命。目前整体上, 高级研究计划署已经提供了超过250亿美元, 用于研发活动的额外资金。此外还提供了4亿美元针对ARPA-E在清洁能源技术发展中的长期的、高风险的技术壁垒。

(二) 以低碳为切入的“新经济”。应对气候变化对能源经济下的碳排放要求颇高, 值此, 美国政府需将应对国际气候变化和恢复国内经济繁荣结合起来, 寻找复苏经济的增长点即低碳经济。新能源领域的蓬勃发展在促进能源产业优化升级的同时, 可以通过增加绿色岗位促进就业。此外, 奥巴马还提出建立温室气体总量控制与排放交易机制, 2009年《美国清洁能源和安全法案》是美国首次通过立法提出限排温室气体, 具有划时代的历史意义。这是美国在灵活的市场机制下, 保持经济繁荣和促进节能减排的双赢考虑。在有力促进减排目标实现并向世界传达本国减排理念和力度的同时, 将碳减排有效纳入灵活的市场机制运作有利于调整社会经济结构, 改善美国经济。

三、我国应对气候变化政策特点

(一) 我国对气候变化的关注日益增强。近年来国家一系列文件的出台充分表明了我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态度。2007年以来, 国家相继发布了《应对气候变化行动方案》、《国家应对气候变化规划 (2014~2020年) 》等多项文件。近年发布的《中国应对气候变化政策与行动报告》涵盖了中国当年所采取的政策和行动及其成效等。气候变化问题已经为主要决策者所重视, 如何有效应对已经从最初的科学问题转变为战略和发展问题。此外, 近年来我国制定具体温室气体减排目标的力度也越来越明显。2009年国家减排目标是单位GDP碳排放至2020年比2005年下降40%至45%。而全国“十二五”规划纲要则提出单位GDP碳排放至2015年比2010年降低17%。此外, 我国在《中美应对气候变化联合声明》中提出将于2030年左右达到碳排放峰值。李克强在2015年“两会”上还强调, 2015年我国的碳排放强度要降低3.1%以上。

(二) 我国碳减排以国家宏观调控为主导。面对国际社会, 中国在应对气候变化方面始终保持积极负责的大国态度。目前我国的减排行动是以经济转型期为契机, 以国家层面强有力的干预为主导。中国仍是发展中国家, 在较长一段时间内还存在一定的能源消费导致的碳排放空间, 甚至碳排放总量还会持续走高。确定碳排放峰值意味着在未来的短短十五年间, 我国需要通过国家层面的宏观调控制定政策措施、法律法规严格控制以煤炭为主的传统石化能源的大规模消费, 人为地干预全国碳排放的整体管理。对于减排压力下将会受限的经济增长, 我们亟需从粗放式经济发展模式转变为低碳式经济发展模式。总体来看, 现阶段我国所面临的减排目标更为严苛, 减排形势更为严峻。

四、提升应对气候变化能力的对策建议

(一) 提高能源研发能力。新能源产业是个朝阳产业, 未来发展形势十分可观。美国除了一定的资金支持, 还分别在提高现有能源利用效率和清洁能源利用比例等方面, 从发展基础科学和多边合作等角度发展能源科研。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副主任、能源局局长努尔·白克力在“两会”期间接受采访时提到, 我国能源转型发展已经进入攻坚时期, 节能和新能源技术创新能力还有待加强。和发达国家相比, 我国在能源技术准备上还存在差距, 需要通过自主创新和国际交流与合作, 不断提高能源研发能力, 加快推动能源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二) 化危为机,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面对气候危机和经济危机, 奥巴马政府高举环保大旗大兴低碳经济, 充分掌握了政策主动。在气候变化大背景下化危为机对我国来说, 已不仅是一种政策选择, 更是必然趋势。李克强在全国“两会”上指出我国节能环保市场发展潜力巨大, 要把节能环保产业打造成新兴的支柱产业。我国在减排压力下的经济增长模式亟需转变, 亟需从粗放走向低碳, 结合现今经济发展现状和未来节能减排的需要, 以控制碳排放总量为总体目标, 以推动发展能源革命为关键措施, 推动能源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坚持保护和发展并重, 走低碳节能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参考文献

[1]张莉.从美国气候变化政策的既往特征预判其未来走向[J].和平与发展, 2011

[2]李俊峰, 杨秀, 张敏思.中国应对气候变化政策回顾与展望[J].中国能源, 2014

[3]张海滨.美国关于气候变化对国家安全影响的研究述评[J].气候变化研究进展, 2009

气候变化导致心理抑郁 篇9

可是即便获得了这么多提名,她还是因为受够了自己的工作带来的情绪而倍感抑郁,她说:“我感觉根本没有人在乎我在气候上的重大发现,我做这么多有什么意思?”最终,她因为这种情绪而结束了自己在美国的生活,举家搬回了丈夫的老家英国生活,成为普利茅斯大学的教授。

帕梅森绝不是第一个因为气候变化而抑郁的人,作为一个相对较新的领域,全球变暖心理学认为,随着风暴越来越强烈和干旱持续时间越来越长,气候变化最终将对人类的心理产生严重的影响,而对于一般的环保主义者,尤其是对于环保领域的科学家,气候变化可能会造成严重的焦虑情绪,并导致抑郁。

气候学家在日复一日“末日景象”的研究中,会发现自己被卷入了一个更为庞大、包含政治、意识形态和社会讨论的旋涡中,面临着巨大的压力,而且对于像帕梅森这样的一线科学家,这个问题可能更严重,因为能够理解和处理大量气候数据的能力,不代表一定能接受这些结果所衍生的情绪,当他们的研究成果遭遇现实世界在气候问题上的集体失灵,以及政治和社会秩序的压力,你就可以想象他们的心情。

国家野生动物盟的心理学家里瑟·范·苏斯特兰,发明了一个叫做“创伤前应激障碍”的术语来描述这种情绪:在最坏的结果发生之前做准备,并因此而导致精神上的极度痛苦。苏斯特兰说:这是一种无法摆脱的高度专注,而且这种专注远远超越了工作范围,它不同于家长里短的烦恼,当你专注于此,你就很难再关心家里的各种费用是否都缴纳了,棒球装备是否合适,孩子在学校是否成绩好等小问题。尤其让人沮丧的是,当你因为即将到来的气候灾难而努力奋斗时,却发现周围的人都在装聋作哑,当你把信息传递给某些人,他们却不相信你。这就像医生对病人做了全身检查后,确定这个病人需要手术,而病人却看着医生说“我不相信你”,这种感觉足以让人发疯。

因为焦虑,很多气候学家和活动家都会把自己的情绪带入他们的发现,这成为气候变化否认者所批评的重点,他们会抓住这一点,极尽所能地告诉人们应该拒绝这种不理智的科学。这就使得很多气候学家即使不面对聚光灯,也要经常克制自己的情绪,并因此而感到压力巨大。著名气候活动家麦克·提德维尔说:“你不可能在朋友家的鸡尾酒会上直接大谈海平面上升的恶果,这种既想表达实际想法,又要压制表达冲动的情绪,是所有气候学家和活动家们都需要承受的重负。”

那么,气候学家们该如何应对这种压力呢?苏斯特兰提供了几种“气候创伤生存贴士”——冥想和治疗,以及特别强化工作和生活的边界。不过,苏斯特兰也强调,保持诚实也是一样重要的,不要以为自己坚不可摧,大方地接受自己的处境会让自己更加坚强。

2014年3月,《本报》的布兰亭·默克发表文章认为,也许现在可以切实讨论全球变暖的紧迫性,而不再是采用“仅仅是事实”这样的词汇,他认为,在合适的时候,科学家应该可以用一些情绪化的语言,譬如爆粗口来表达意见,因为世界上没有什么比粗口更能表达焦急和紧迫性,默克这样形容:“我们需要他们不断地提醒这些并不深奥的道理,不管听上去有多么粗鲁或者不适。”

虽然气候变化心理学还是个非常年轻的领域,但与所有人都息息相关。也许,现在应该让这些气候学家来讲述他们的内心情感,或者至少让那些精神健康研究机构更加积极地探索气候变化心理学,这是一个巨大的机遇,需要人们更多的支持与关注。

心理变化特点 篇10

大学生党员思想教育是各级高校党组织面临的重要任务。在当今日新月异的国际、国内形势下,在新状况频发的大背景下,把握大学生党员的思想特点与变化规律等问题对于各级高校党建工作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

当前,有许多针对大学生思想道德状况的分析文章,阐述了大学生思想的特点及存在的问题。蔡文佳(2010)认为大学生政治方向主流正确,思想比较健康,善于吸收新的思想、新的理念;政治视野比较开阔,政治评价更为积极,能够跳出传统视野,从更广阔的背景上看待政治问题;政治心态渐趋成熟,能自主判断有关政治问题,不再被某些政治思潮所左右;针对一些热点问题和重大事件,表现出强烈的爱国热情和责任感、使命感。李志敏(2005)也发现大学生在经历了上世纪70年代政治盲从与狂热、80年代超越现实之后,在政治上呈现客观分析现实、冷静思考的特点,政治态度日趋理智、现实;价值观念趋向双重选择,人生态度追求积极向上,择业观念更贴近市场化。王林(2005)通过随机抽样与专访,认为当代大学生受“自尊和自信、时代环境、新的就业机制”等因素的影响,在“自我意识、社会化意向、价值观”方面呈现多元化,在“竞争意识”和“政治意识”方面表现较强。总体而言,此类文章大多以普通全日制本科学生为研究对象,调查大学生思想状况,总结相应规律,却很少针对大学生党员这一群体,尤其忽视了专科大学生党员这一特殊群体。作为一类特殊群体,专科层次大学生党员确实存在而且为数不少,对其思想状况层面的分析十分必要。本文重点针对我校高职学院这一专科学生群的思想状况进行了专门的调查分析,旨在把握专科层次学生党员从入党积极分子到预备党员直到成为正式党员整个发展过程中的思想变化过程及规律。

1 高职学生党员思想状况调查与特点分析

从2006年3月至2010年7月历时四年多,我们采取问卷调查、个别走访、典型调查、追踪调查相结合的方式,在我校高职学院入党积极分子、预备党员以及正式党员中开展了“大学生党员思想状况调查”。四年来我们分期分批共发放调查问卷400份,收回问卷400份,个别走访50人,典型调查18人,追踪调查10人次。

1.1 入党动机基本端正,但存在明显功利倾向

通过问卷了解到,86%以上的答案显示:被调查者入党动机端正,把“为共产主义奋斗终生”的定为的人生最终理想和追求目标,希望在入党的过程中通过加强理论学习来提高自身素质,从而表明加入党组织不是率性而为。没有意愿加入党组织的学生数量较少,占被调查人数的13.2%。不容忽视的是,数据显示有个别同学入党动机并不端正,入党的态度也比较消极。

1.2 对党的基本理论认识参差不齐,感性多于理性

要想保证一位党员具有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必须要求其能够系统全面地了解党组织,能够客观正确地对待党组织中可能出现的问题。那么这些高职的学生党员是否真正了解党组织呢?调查显示:只有9.8%的被调查的高职学生对党的章程、党的基本理论非常了解,其余同学则缺乏对党组织的深入了解;绝大多数的学生对党组织的认识停留在感性的层次上。但调查也表明,在所有被调查的学生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心目中,中国共产党是一个代表人类社会发展方向的先进政党。可见,我们党的先进性是被这些学生所认同,并且也因此激发了他们的入党积极性。此外,还存在一个以下表格无法直接反映出的事实:39名选“非常了解”的同学均已发展入党,其中31名预备党员、8名正式党员;9名选“不太了解”的同学全部集中于只交过入党申请书未参加过相关党校培训的入党积极分子。这无疑反映出不同身份的学生对党的基本理论的认识是参差不齐的,学生党员花费在对党章、党的历史上的学习与领会上的时间显然比普通的入党积极分子要多,当然也间接地反映了学校对学生党员的专门引导教育还是有一定效果的。

1.3 注重专业实践锻炼,忽视了党的基本理论的系统学习

虽然上述学生党员对党章及党的历史非常熟悉,但是对是否读过马列著作的调查却显示,当前有部分学生党员反映不会花费太多时间去对党的基本理论去进行深入系统的学习与研读,其他学生则是通过业余党校或思政理论课的课堂学习对其略知一二。而正由于马克思主义理论方面的书籍读得太少,才导致对马克思主义认识程度调查的结果不尽如人意:学生对党的基本理论的认识不深入、不系统、流于肤浅。笔者专门访谈了一名在“对马克思主义认识程度”中选择“实践性不强,只是一种理想”的同学。她认为:自己基本与政治绝缘,而且希望毕业后去外资性质的事务所从事会计审计工作,亦即其前途只与目前的专业课、专业实践相关,所以没必要深入学习马列主义理论;而那些将来要走上仕途或到国企工作的同学才会关注马列、关注入党。这无疑又成为当前学生对是否入党所持的功利原则判断的一项佐证。

2 高职学生党员思想特点及发展规律分析

显然,从上述调查及分析可以归纳出:高职学生党员的思想特点恰恰反映在对待入党动机问题时所产出并客观存在的思想偏差上,即注重功利性与实用性,那么为何高职学生会存在这一思想特点呢?

2.1 高职学生党员思想偏差的原因分析

(1)高职学生在入党时掺杂有实用目的和功利倾向,这一方面受到社会背景的影响:如用人单位在挑选毕业生时,对学生党员和学生干部特别青睐,无疑会影响学生在学校的入党倾向。当然积极的一面是激励更多的高职学生早日向党组织靠拢,但也不可避免地造成一部分学生以党员为资本,增强择业竞争优势,为工作而入党;另一方面源于学生入学时的心理状态:来我校就读的大学生心理并不是十分坦然,首先学校并非名牌高校,其次所学又属专科,这种理想与现实的反差往往使很多学生感到失望与惆怅,容易产生不相信自己能力的情绪,他们更容易怀疑能否在我校通过努力学习来实现自己的理想。这种心理落差,致使他们入党时怀着强烈的实用主义、功利性倾向。

(2)高职院校相比本科、研究生教育,更加注重实践环节的教学,要把学生培养成应用型人才。在专业学习上,更多的是强调在实践中的运用。在对待马列主义理论学习的时候,学生不够重视。少数部分同学对党组织的认识粗浅,面对各级各类信息渠道对党内存在的一部分腐败现象的报道与揭示,不进行深入细致的分析与思考便匆忙得出否定的结论,产生了对党的领导不信任,转而宣扬资本主义社会的运行模式。

(3)党内的个别腐败现象使部分学生党员在思想认识上出现了一定程度的偏差。由于党内的管理体制存在一定的疏漏,加之西方腐化思想的冲击,少数党员、干部严重脱离群众,以权谋私,近年来出现了不少腐败案件。党员的腐败严重损害了党的形象,少部分大学生的思想受到了影响。当代学生信息的沟通、传播的渠道更加多元,没有适时的引导,他们往往在没有明辨是非的基础上就断然的做出结论。

(4)高职院校党组织在考察入党积极分子的时候,存在着“重表现、轻动机”的现象。从事高职院校党建工作的老师,对于专科学生思想政治理论水平较低的普遍现象往往不能拿出针对性的有效措施,结果在发展党员的时候看重的是学生的表现,例如学习成绩、社会实践、志愿者活动、义务鲜血等,这导致不少学生误认为党组织更看重的是自己的表现,而端正入党动机则成了次要的内容。即便是思想方面有考察,多以思想汇报和理论学习为主,不够全面。

2.2 大学生党员思想变化的内在规律

根据对我校高职学生党员思想变化过程及原因的分析,归纳出他们思想变化的规律:是在社会实践的基础上,在客观外部因素和主观内部因素的共同作用过程中,二者相互协调、相互适应,最终相互平衡的由外至内的转化机制规律。

(1)高职学生党员思想变化是外因变化后诱发的。思想政治品德不是天生的,它是在客观的外部社会环境的影响下日渐形成的。外界因素的变化导致学生党员思想状况发生变化。作为学生党员,他们能思考、有想法,会对外界因素的变化加以吸收、消化,并进行筛选,他们在决不是消极被动的,所以只有在外因变化适应了学生的认知,并达到平衡和协调,才能转化为学生自己的思想,才能促成其思想提升。而且在这一过程中,社会实践是基础,为主客体因素的作用提供平台。

(2)高职学生党员思想变化是内因随外因变化,二者相互协调、相互适应,最终相互平衡的结果。思想提升虽然离不开外因变化的影响,但终归还要以党员内心思想的真正转变才能实现,所以内因是决定性的因素。一方面,社会环境等外部因素发生变化后,学生党员主体的知、情、信、意、行诸要素随之受到影响并做出相应的调适,在此过程中外在变化逐渐转化为内在诉求,内外因素逐步一致、逐步平衡、逐步适应;另一方面,变化了的新的思想政治品德诉求在学生党员自我认知的调适中转化为他自身的思想理念,从而实现学生党员思想的真正转变与提升。

摘要:大学生党员思想教育是各级高校党组织面临的长期而艰巨的任务。然而,针对高职学生党员的思想特点的分析却非常薄弱。作为一类特殊群体,高职学生党员为数不少,所以对其思想特点及变化规律的分析十分必要。本文以上海立信会计学院高职学院的专科学生群为调查对象,从其入党动机的调查为切入点,根据他们在面临入党问题时做出的选择来深入分析这一专科学生群的思想特点与变化规律。

关键词:高职,学生党员,思想特点

参考文献

[1]柯羽.加强高校学生党员教育管理的探索与实践.上海:思想.理论.教育,2003.

[2]刘发威.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山西:山西煤炭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5.

[3]李志敏.当代大学生思想状况调查与思考.黑龙江:哈尔滨学院学报,2005.

[4]宋巧霞.高校大学生思想状况调查及党建工作对策.广西:广西青年干部学院学报,2004.

[5]吴磊,刘建荣.创新高校大学生党员思想教育工作.江西:赣南师范学院学报,2003.

上一篇:生产措施下一篇: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