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心理健康特点

2024-06-26

小学生心理健康特点(精选8篇)

小学生心理健康特点 篇1

小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特点

心理学

小学生,指正在接受小学基础教育的学生,其年龄一般在6~12岁之间。在心理发展的健康问题上,小学生有以下几点是比较突出的。

首先,学习适应能力对小学生的心理健康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从上学的第一天起,小学生便开始有了特殊的社会责任和义务——学习。学习是小学生培养自己良好心理品质的主要途径,是在世界上求得生存的一种手段,也是他们的最大任务。但小学生要顺利完成学习任务,一方面,必须在生活习惯、情感、意志、智力等方面能够适应学习活动的组织形式和内容,否则,将很容易出现学习心理障碍。另一方面,在从事学习活动的过程中,他们必须遵守成人社会所制定的规则,并按照成人社会的要求去培养自己的身心素质,掌握基础文化科学知识。由于成人们所制定的规则和提出的要求,不可能时时刻刻都符合每一个小学生心理发展的实际情况,而是存在不同程度的适应性差异。这种适应性的差异如果超过了心理可容度,即有可能引起小学生一系列心理健康问题的出现。这一点,可从我国传统的应试教育及不当的教育方法所造成的许许多多小学生心理障碍事件中得到说明。

其次,智力的发展仍然是构成小学生心理健康的主要因素之一。这不仅指智力发展正常与否,智力发展本身即可用作评判小学生的心理是否健康的重要标准,而且,儿童心理学和教育心理学的一些研究表明,小学生的许多心理疾病的发生都与其智力的发展低下相关。对于小学生来说,智力的发展既是他们完成学习任务的基础,同时也是影响其他心理成分的形成和发展的重要因素。虽然经过幼儿期的发展历程,小学生大都已具备了接受小学义务教育的初步能力,但许多重要的智力成分如抽象思维等,还处在形成阶段。这些智力成分如果不能顺利地培养起来,其个性就很难向去自我中心阶段发展,因而不利于良好个性品质的形成。

第三,小学生自我认知能力的发展,是影响他们获得良好社会性发展的核心因素。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罗杰斯认为,自我认识能力的发展对生活的一切方面具有深远的影响。成长中的儿童需要逐步认识到真实自我与理想自我之间的差异。缩小这一差异的成功努力会促进积极的自我概念的发展,但过分严重的或不现实的自我意象差异时常与否定、压抑和精神障碍相关。另一位心理学家罗碧·凯斯进一步认为,儿童社会性发展的一个基本条件,是自我认知同他人理解之间能够逐步达到平衡。如果一个儿童的自我认识能力比较差,不能对自己作出切合实际的认识,就很难完成角色识别与角色定位,其社会化发展也就失去了赖以存在的基础和根据。显然,这将影响小学生良好人际关系能力的形成和发展。

第四,小学生情绪具有不稳定性的特点。心理学家比斯库认为,儿童是在不断学习、判断和感受的人,他们的情绪常常是无意义的,需要将认知理解和对行为的感受以及社会常模的特征综合起来,以便被习得、被解释为自我与他人的关系之表现。由于理智感尚待形成,作为驾奴情绪的情感主要由情景决定,波动性大,不能自觉地、灵活地控制自己的情绪,因而使情绪表现出不稳定的特点。

第五,小学生的自我控制能力还处于微弱状态。同情绪的不稳定性相联系,小学生的意志品质,如自觉性、自制性、坚持性等品质尚在形成中,不能有效地作用于自我控制,这使得自我控制能力仍然处于比较差的状态。因此,小学生容易发生异常行为,并表现出某些心理障碍,如多动症、品德不良等。

一、小学生的认知发展特点

1、小学生观察和观察力的特点

(1)小学生的观察认缺乏系统性的知觉发展到有目的、有顺序的知觉

小学生尤其是低年级的学生,观察事物时常是杂乱无章的,缺乏系统性和目的性,观察时受兴趣和情绪的影响很大,不能持续很长时间,有时常常偏离观察的主要目标。(2)小学生的观察从模糊笼统的知觉发展到比较精确的知觉

小学低年级学生观察事物时,常常模糊不清,这和认识过程的发展有联系。低年级学生知识比较贫乏,观察事物时容易泛化,所以模糊不清,特别是对一些相类似的事物容易混淆。随着年龄的增长,知识逐渐丰富,他们的观察才能由泛化到分化,比较精确地分辨事物。他们在知觉和观察过程中的另一问题是:不能把主要的事物和次要的事物分开,有时只抓住次要的事物,而把主要的事物忽略了。

2、小学生注意力的特点

(l)无意注意仍起着主要作用,有意注意正在发展

对小学生来说,在学习过程中,教学手段的直观性、教师声情并茂的语言、对课业本身的兴趣等都能引起小学生的注意,这些都是无意注意的范畴。由于小学生主导活动不断发生变化,从无目的的游戏到有目的、有要求的学习,所以他们的无意注意已无法适应新要求,这一矛盾必然使小学生的注意力逐渐从无意注意向有意注意过渡。

(2)注意的集中性和稳定性差

注意的集中性即注意指向一定事物时聚精会神的程度。由于小学生神经系统发育的特点,他们的注意力不易集中,很容易被感兴趣的事物所吸引而转移注意力,对于比较抽象的教学活动,注意集中就比较困难。注意的稳定性,指在一定时间内把注意保持在某一事物或活动上。关于注意保持的时间问题,有些心理学家认为:7~10岁儿童可以连续集中注意20分钟,10-12岁儿童约25分钟,12岁以上约30分钟。(3)注意的分配和转移力不强

小学生在上课的同一时间内,既要用眼、用耳,还要动脑、动手,这就需要注意的分配。但是,小学生不善于分配注意力。对刚入学的学生,听讲和抄写不应同时进行。只有当抄写已成为他们较熟练的技巧之后,才有可能同时进行。(4)注意范围较小

注意范围大小,是指在同一时间内能看到(听到)事物的多少,它主要取决于个体过去的经验。小学生经验少,注意范围比成人狭窄。

3、小学生记忆力发展的特点

小学生的机械记忆仍然占主要地位,意义识记开始发展,随着年龄增长,形象记忆发展变慢,抽象记忆发展变快。年级越低,形象记忆越高于抽象记忆,年级越高,形象记忆和抽象记忆两者效果越接近。

4、小学生想像力的发展(1)有意想像增强

小学低年级学生的想像具有学前儿童想像的特点,仍以无意想像为主。到了小学中、高年级,儿童再造想像的内容趋于完整,有意想像的成分大大增加,其精确度亦明显提高。(2)想像更富于现实性

学前儿童的想像往往与现实不符,有时会出现“想入非非”的空想。小学中、高年级学生的想像就更接近现实。(3)想像的创造成分增多

小学低年级学生再造想像的成分占较大比例。随着他们的活动不断增多,经验逐渐丰富以及认识能力的提高,大脑中的表象越来越多,因而想像的创造城分逐渐增力D。

二、小学生思维发展的特点

1、具体形像思维为主

小学生思维的基本特点是,从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要形式逐步过渡到以抽象逻辑思维为主要形式。我国心理学者的研究发现,小学四年级之前,儿童的思维一般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四年级以后,以逻辑抽象成分为主,在整个思维的发展过程中,仍有很大的不自觉性和不平衡性。

2、抽象逻辑思维的自觉性较差

小学生不能自觉意识到自己的思维过程,低年级小学生尤其明显。例如,语文阅读中,默读比朗读困难大,这是因为儿童的内部言语的发育尚未成熟,而内部语言是对思维本身进行分析综合的基本条件,因此,有经验的教师会有计划地指导学生默读课文和阅读一些课外读物。对数学应用题的解答,小学生不会说出自己的思考过程,也就是常说的“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也不习惯于自我检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若注意引导学生在解应用题时,说出思考过程,检查一下自己在解题时的思维障碍在哪里,并注意及时准确地检查作业,将有助于学生抽象逻辑思维自觉性的发展。

3、抽象逻辑思维发展不平衡

小学生抽象逻辑思维的发展在不同的学科中,其表现是不相同的。例如,在数学课学习中,尤其是经过系统的小学奥林匹克数学训练的学生,可以离开具体事物进行抽象思考。但在自然课上仍停留在较具体的形象水平上。

4、思维缺乏批判性

小学生的思维缺乏批判性,年龄越小的儿童越明显。他们常常不根据客观情况的变化,盲目照教师所说的每一句话去做,以教师的言语作为衡量事物对错的推一标准。这一方面要求教师的言行要慎重,时刻考虑到如何做有利于小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另一方面,也向教师提出了新的课题,如何使学生逐步克服这种盲目性,而多一些批判性和理性思考。培养这一能力将使学生受益终身。

5、思维还缺乏灵活性

小学生的思维还缺乏灵活性,他们不善于考虑条件的变化,而以旧经验解答新问题。在数学学习中,这种特点表现最明显。一般说来儿童对熟悉的或学过的题目类型,在内容不变时能顺利解答,如果内容稍加变化,他难以随着变化的内容而改变方法,往往照着原来的形式套做题目。随着年级、年龄的增长,知识经验的积累,第二信号系统的发展,到了中、高年级,学生思维的惰性将逐渐减少。

三、小学生的情感、个性发展特点及品描、社会发展特点

(一)小学生情感发展特点

在形成了一定的道德意识的基础上,在学校活动中,在人际交往中,在教育的影响下,小学生情感发展体现出新特点。

l、情感内容不断丰富

进入小学学习后,学校成为小学生的主要活动场所,生活接触面的扩大,环境的变化,丰富多彩的集体生活使小学生的情感内容丰富起来,学习已经成为儿童生活的基本内容。此时,学习的成败、在集体中的地位、与同伴的关系等,都使小学生产生各种各样的情绪体验,充实着小学生的情感世界。

2、情感的深刻性不断增加

小学生的情感不仅在内容上不断丰富,而且对于各种情绪的体验逐步深刻,尽管这些体验仍是外露的,易激动的,但在性质上与学龄前儿童有明显不同,它逐渐与一定的人生观、世界观、行为规范、道德标准联系起来。

3、情感的稳定性日益增强

在学校有组织、有计划的集体生活中,小学生的情感逐渐内化、稳定,其发展进程与小学生的年龄和年级的增长基本一致,小学生控制和调节自己情感的能力逐步增强。例如,小学生会尽量忍住自己的眼泪,不让他人看到他所体验的恐惧;会努力掩饰由于受到教师的夸奖而感到满意的心情。

4、高级情感逐渐发展

高级情感指与社会需要相联系的情感,包括道德感、美感、理智感。

①小学生道德感发展特点小学生的评价标准由无原则向有原则发展。例如,小学生一般不再按偶然的外部情况(书桌临近、居住地临近)选择朋友,而是说明自己选择的理由。

小学生对道德感的体验程度从浅显、冲动到深刻。稳定。例如,同样对于善良的理解,小学低年级学生认为不打人、不骂人就行了,高年级学生则认为还应包括拾金不昧、团结友爱等等才行。

小学生对道德的体验范围由小及大、由近及远。以低年级学生来说,他们爱的感情首先是爱父母、爱兄弟姐妹、同学,然后逐渐扩展到爱家乡、爱祖国。

②小学生美感发展特点小学低年级的学生,美感仍带有幼儿期的特点:以外在美为主,以真实性为主;中高年级的小学生开始学会从现实生活中理解和感受美与丑、善与恶等。③小学生理智感发展特点小学生的理智感较多地与具体、直观的事物相联系,他们兴趣的重点还是事实本身。

(二)小学生个性特点

小学时期是个性发展的重要时期,个性中具有代表性的心理特征,如自我意识、性格等都是在这个时期迅速发展起来的。

l、小学生的自我意识在入学后加速发展,自我评价的能力进一步发展起来

随着环境的改变,小学生对自我的评价逐步从具体的、个别的评价,向抽象的、概括的评价过渡;从顺从别人的评价发展到有一定独立见解的评价;自我评价的稳定性增强;已经有一定的道德评价能力。但自我评价的能力仍较低,善于评价别人,不善于评价自己,容易看到自己的优点,不大容易看到自己的缺点。教师应针对小学生的弱点进行帮助。

2、小学生的情绪是逐渐丰富而发展的,并在六年级时出现高峰

3、小学高年级的学生表现出明显的独立性

小学生要求独立和摆脱成人控制的欲望越来越强烈,自制力与坚持性呈下降趋势,果断性的发展比较缓慢,缺乏果断作出决定的能力。

4、小学生的理智特征呈稳定发展趋势

其中,求知欲在整个小学阶段都在不断发展,到六年级达到高峰。

(三)小学生品德发展特.点

儿童道德品质的发展,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道德意识和道德行为习惯。所谓道德意识即掌握道德信念,道德行为习惯指将掌握的信念在一定场合付诸行为。小学生道德意识形成和发展的特点是:

l、从比较肤浅的、表面的,逐步过渡到比较精确的、本质的理解。

2、在道德品质的评价上,从只注意行为效果,过渡到较全面地考虑动机和效果的统一

3、道德判断从受外部情境的制约,过渡到受内心道德信念的制约

从对小学生道德品质发展和道德教育的要求来看,最重要的是怎样把他们的道德意识转化为道德行为。

(四)小学生社会发展特点

小学生的社会性行为根据其意向性,可大致分为亲社会行为和反社会行为两种。l、小学生的亲社会行为及特点

亲社会行为主要是指助人为乐、急他人所急。想他人所想、与人分享快乐等有助于他人的行动。小学生都有随年龄增长,条社会行为随之增加的特点,主要体现在分享、助人与合作、竞争行为的发展上。

①分享是儿童条社会行为的一个重要方面儿童愿意将东西与父母或他人分享,是亲社会行为的最初表现。②合作与竞争行为是儿童适应社会生活所不可缺少的社会技能在小学生的学习和游戏中,既要善于合作,又要敢于竞争。无论是缺乏合作精神、合作技巧,还是缺乏竞争意识、竞争能力,都将影响儿童的社会性发展。

2、小学生反社会行为特点

攻击性行为是一种意图伤害他人的行为。高攻击性儿童往往缺乏解决交往问题的策略,他们不善于与他人建立良好的关系。因此,应向小学生多提供一些与人正常交往的策略,帮助他们改善人际关系,减少攻击性行为。

四、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问题

(一)小学生学习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

这里的问题是指排除智力因素以外的学习方面存在的问题。l、学习动机不足

主要表现:①上课精力不集中,东张西望,分心、走神。②不能主动完成作业,有时甚至抄袭或缺交作业。③在家长或教师的督促下才肯认真学习。④非常看重考试分数,常常为一分、两分的高低耿耿于怀。

2、学习习惯不良

主要表现:①上课随便说话,搞小动作。②不能保持正确读写姿势。③写作业时边写边玩。④不能独立学习。⑤学习用品随意放置,经常东找西寻。⑥做事无条理,丢三落四等。

3、学习方法不当

学习方法不当在小学阶段比较突出。

主要表现:①学习无计划,消极被动。②学习中抓不到重点难点,虽然学习很努力但成绩不好。③不能形成自己的知识结构,考试时张冠李戴。④学习效率低。

4、学业不良

主要表现:智力正常,学习成绩却明显低于同级儿童的一般水平。

5、不适应学校生活

对学校生活的不适应在一年级学生中较多见。

主要表现:①对学校的态度消极。②出现或多或少的学习困难。③不能很好地与同伴相处。④缺乏责任感,经常扰乱集体的秩序。

(二)小学生情绪、情感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

1、抑郁 主要表现:①自我评价较低,容易自责。②对周围事情不感兴趣,活动少。③动作迟缓,疲乏无力。④情绪起伏大,爱哭,易恼。

2、焦虑

一种是分离性焦虑,多见于学前班和一年级学生。

主要表现:不愿上学,不愿离开家长,担心家长出意外,担心自己走失或被拐走。另外一种是考试焦虑,多见于高年级女生。主要表现:①怀疑自己的能力,缺乏自信。②学习认真,却总担心学习不好。③害怕考试,考试时过分紧张。

3、易怒

易怒就是容易冲动、急躁、爱发脾气。这对低年级儿童来说是一种正常现象,但如不能及时解决,就容易形成严重的行为问题。

主要表现:自我控制能力差,为一点小事大哭、大喊,甚至摔东西或袭击别人。

4、羞怯

主要表现:①见到生人脸红,不爱说话,即使说话也慢声细语。②上课时不敢举手,不敢大声回答问题。③参加活动时主动性不强,不敢带头或自愿去做某件事。

5、嫉妒

主要表现:①盲目骄傲,不愿意承认别人的长处和优点,对别人的长处和优点挑剔和贬低。②感情上自私,只要求老师对自己关心、重视,看到老师关心、重视别人,就生气,甚至怨恨别人。③与同伴相处时,喜欢显示自己,讥笑别人。④发现比自己强的人或事,轻则有意视而不见,重则想法破坏。

6、恐惧

儿童的恐惧心理最突出的反映在对学校的恐惧。

主要表现:害怕上学,甚至利用各种理由逃学旷课,若被强迫上学就会引起明显的焦虑和惊恐等。

(三)小学生行为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

1、过失行为

过失行为是问题行为的一种,具有情境性、偶发性、盲目性和易变性的特点,这种行为在小学生中,特别是男生中比较多见。

主要表现:无意中违反了学校纪律或轻度触犯了社会生活准则。

2、说谎行为

成为行为问题的说谎,在中年级以上的儿童中较多见。

主要表现:①为了逃避惩罚或责任,故意说谎。②为获得某些东西或荣誉而不惜说谎。

3、偷窃行为

儿童偷窃的动机较复杂多样,有的儿童是想买吃的或玩的,父母不给钱就去偷父母的钱;有的是看到别人某件好玩的东西,自己没有,于是使偷来供自己玩乐;有的是出于嫉妒之心去偷别人的心爱之物。

4、攻击行为

主要表现:①打人、骂人,欺侮弱小同学。②占有欲、支配欲强,性情急躁。③缺乏同情心和正常的人际感情。④蛮横无理,粗暴地扰乱别人,甚至在课堂上做出各种小动作打扰同学。

5、破坏行为

有意损坏公用物品和公用设施,主要表现在中、高年级的男生身上。

主要表现:①破坏教室的桌。椅和其他设施。②在洁白的墙上乱涂乱画。③在干净的环境内乱扔杂物。④破坏树木,践踏花草。⑤故意损坏他人的物品等。

6、逃学行为

小学生进学较多发生在中高年级。

形成原因:①儿童对家长的依恋过强,独立性和自信心差,不能适应学校的生活。②学习压力大,“填鸭”式的教学方法,加重了儿童的学习负担,使儿童产生了厌学情绪。③教师对儿童缺乏爱心,对儿童的过失惩罚太重,今儿童生畏。④与同伴关系紧张,经常遭到高年级学生的欺负。⑤父母望子成龙心切,只看重分数,经常为学习问题责骂或毒打儿童。⑥受到外界不良诱因的影响。⑦儿童心理上、生理上的某些缺陷也可能导致儿童逃学。

(四)小学生人际关系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

1、与父母的关系 父母的教育态度对儿童的人际交往有重要影响,如果父母教育儿童的态度是民主的、和平的,就容易使儿童形成好的人际关系;如果父母教育儿童的态度是粗暴的、专横的,就会使儿童用同样的方式与人交往。因此,如何引导家长采取积极的处事态度和正确的教育方式,以改善儿童的人际关系,是一个重要问题。

2、与教师的关系

低年级的儿童对教师充满了崇拜和敬畏。容易与教师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但随着儿童年龄的增长,独立性和评价能力的提高,师生之间往往会发生一些冲突。

发生冲突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可能是由于教师对于儿童的行为不符合自己的期待而造成的。如儿童上课不认真听讲,不按时交作业,学习成绩差,不遵守课堂纪律等,教师对其进行过多或不适当的批评和指责,引起儿童的不满和怨恨而导致冲突。也可能是儿童对教师本人不满,如儿童对教师的教学方法。教学态度、个性特征、专业能力不满而出现对立情绪,导致冲突。

3、与同伴的关系

同伴间的交往是儿童实现社会化的一种重要手段,但由于种种原因,阻碍了儿童同伴间的交往,如:①儿童不良的情绪、情感和有缺陷的个性特征等不能被同伴接纳,影响了同伴间的交往。②不能正确处理同伴间的竞争与合作的关系,如有的儿童缺乏合作精神,不愿与他人合作,争强好胜,处处显示自己。遭到同伴反对,影响了人际关系;而有的儿童则缺乏竞争意识,受到同伴的忽视而影响了人际交往。③缺乏交往知识和技能,不会交往策略或不能恰当使用交往策略,影响了与同伴的交往。

(五)自我意识、意志品质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

1、自我评价能力较低或偏高

不能对自己的能力做出正确评价,主要表现:①缺乏自信。②常常对自己不满。③不敢单独接受任务。④与同伴不敢进行正当的竞争。这些儿童常伴有自卑、自暴自弃等情绪体验。另外有些儿童则对自己的评价过高,主要表现:①往往用别人的短处与自己的长处相比。②总认为自己是对的,所以经常固执己见,有了错误也不愿承认。③狂妄自大,孤芳自赏。

2、以自我为中心 主要表现:①处处以自己的利益为出发点,从不顾及他人的利益。②不关心他人,在人际交往中缺乏同情心,不能与同伴友好相处。经常以自己的好恶来论人、论事,并且自以为是,甚至把自己的观点强加于人。

3、自制能力较弱

主要表现:①感情用事,情绪波动大。②做事情虎头蛇尾,甚至半途而废。③上课随便说话,做小动作。④经常不完成作业等。

4、抗挫折能力较低

主要表现:经不得一点委屈和失败。如受到教师批评后,回家不吃不喝,用赌气来发泄不满;评选时因榜上无名,回家后又哭又闹,失去常态;因交友或与集体的冲突而萌发出走念头,个别学生甚至自虐、自伤,以致产生轻生念头等。

五、小学生的人际交往

小学生的人际交往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即与同伴的交往、与父母的交往、与教师的交往。(一)与同伴交往的特点

小学生的同伴关系有一个发展的过程,这一过程与小学生认识过程的发展相适应,也与小学生在班集体中的集体活动经验有关。

小学生的同伴关系最初是建立在外部条件或偶然兴趣一致的基础之上的,如住在同一街道、同一幢楼房,同桌,父母相互熟悉薄。后来,他们逐渐建立了新的交往标准:其一,他们倾向于选择与自己的兴趣、习惯、性格和经历相和谐的人做朋友;其二,他们倾向于选择品行得到社会赞赏的人做朋友,如挑选学习成绩比自己好或能力比自己强的人做朋友。

小学生的同伴关系还具有一定的性别特点。心理学研究表明,小学生对他们最喜欢的同伴在性别上的选择态度随着年龄的变化而变化。青春期以前的小学生,都倾向于选择同性同伴,这种现象在小学阶段呈上升趋势。之所以会出现这种现象,主要有以下两方面的原因:其一,同性别的小学生具有共同的兴趣和活动方式,便于相互合作和交流;其次,选择同性别的同伴也反映了小学生性别认同的作用。所谓性别认同,是指对自身性别的正确认识。小学生在社会生活中正确地理解自己的性别并将自己投身到同性别的活动中去,是完全正确和必要的。这样有助于小学生对自身性别的接受,逐渐形成符合社会期望、合乎社会规范的行为,并最终适应社会生活。此外,在小学生的同伴交往中,还会出现一些有趣的现象。有些男生尤其是低年级的男生,常常采取制造事端的方式与女生接触,如在课间把女生的文具藏起来,在课桌中间画一条界线等,表明这些男生对女生特有的兴趣。随着年龄的增长,男女生会表现出微妙的变化,如表现出拘谨、腼腆、故意的漠不关心等。所有这些行为特征,都是小学生异性交往的特点。(二)与父母交往的特点

虽然小学生与同伴的交往明显增多,但与父母仍保持着亲密的关系,对父母仍怀有深厚的感情。因此,小学生与父母的关系在其发展上仍起着重要作用。一般来说,在家庭中,父母主要通过以下途径对小学生施加影响:第一,教导,即父母通过言传身教,直接向小学生传授各种社会经验和行为准则;第二,强化,即父母采取奖惩的方式强化小学生的行为准则,并巩固这些行为准则的地位;第三,榜样,即父母往往是小学生最早开始模仿的对象,他们效仿父母,学习父母的行为方式;第四,慰藉,即小学生对父母形成的依恋感使他们易于向父母倾诉不安和烦恼,以得到父母的安慰和帮助。(三)与教师交往的特点

小学生与教师的关系是其人际关系中的一种重要关系。与幼儿园的教师相比,小学教师更为严格,既引导学生学习,掌握各种科学知识与社会技能,又监督和评价学生的作业、品行。与中学教师相比,小学教师的关心和帮助更加具体而细致,也更具有权威性。

几乎每一个儿童在刚跨进小学校门时都对教师充满了崇拜和敬畏,教师的要求甚至比家长的话更有权威。对小学低年级学生来说,教师的话是无可置疑的,这种绝对服从心理有助于他们很快学习、掌握学校生活的基本要求。但是,随着年龄增长,小学生的独立性和评价能力也随之增长起来。从三年级开始,小学生的道德判断进入可逆阶段,学生不再五条件地服从、信任教师了。他们对教师的态度开始发生变化,开始对教师作出评价,对不同的教师表现出不同的喜好。心理学研究发现,小学生最喜欢的教师往往是讲课有趣、喜欢体育运动、严格、耐心、公正、知识丰富、能为同学着想的教师。小学生对教师的评价还影响着小学生对教师的反应,他们对自己喜欢的教师往往报以积极的反应,而对自己不喜欢的教师往往报以消极的反应。例如,同样是批评,如果来自于小学生所喜欢的教师,他们就会感到内疚、羞愧;如果来自于小学生所不喜欢的教师,他们就会反感和不满。因此,教师努力保持与学生的良好关系有助于其教育思想的有效实施。

影响小学生与教师关系的一个重要因素是教师的期望。心理学研究表明,教师期望对小学生的成长具有广泛的影响,学生的学习能力、阅读能力和行为表现等都会不同程度地受到教师期望的影响。教师一般是根据学生的性别、身体特征、社会经济地位、家庭状况、兴趣爱好等信息来对学生形成期望的;当教师对小学生有高期望时,就会对学生表现出更和蔼、更愉快,更经常表现友好的行为,如点头、注视学生,谈话更多,提问更多,等待学生回答的时间更长,更经常地赞扬学生。教师对学生的不同对待方式传递着不同的信息,如认为高期望学生的失败是因为没有好好努力,而低期望学生的失败是因为缺乏能力。

在实际的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善于向小学生表现自己良好的期望,尤其是对那些后进生更应该满腔热情,更多地采取积极鼓励的方式激励他们努力学习。

小学生人际交往问题的表现及其归因心理分析

二、小学生人际交往问题的表现及其归因心理分析 1.小学生人际交往障碍的表现类型及其个性特征

通过以上开放式调查以及自然观察的结果,我们把小学生的人际交往问题归纳为以下四种类型:(1)攻击型。表现为攻击性强、敌意的,经常打人骂人,行为古怪,或以武力相威胁,狂妄自大,自命不凡,喜怒无常,粗暴;(2)差生型(学业)。表现为上课不认真,作业不完成,作弊行为多,学习成绩差,不努力学习,不求上进;(3)吵闹型。表现为课堂不守纪律,活动游戏不守规则,事事胡闹,或缺乏必要的交往规则,不善于处理交往中出现的问题,缺乏责任感,生活无约束,无组织,无纪律,说谎;(4)孤僻型。表现退缩的,安静的,孤独的,易于拒绝的,对人淡漠,不合群,兴趣贫乏,气量狭小,不真诚,虚假。

2.小学生人际交往中出现的主要心理问题

通过观察及案例分析,目前小学生群体中人际交往出现的主要心理问题有:(1)依赖;(2)自我中心;(3)不合群。

3.小学生人际交往障碍的心理归因分析

个性是由气质、能力和性格三部分组成的整体结果,它对小学生的人际交往的影响是至关重要的。除了这一核心的个性心理因素,还表现为交往技艺因素及交往行为因素,这三个层面构成了小学生人际交往问题的归因整体。

(1)交往技艺因素

1)性别问题:主要给男女学生带来交往的困难,高年级学生尤甚。其一,因为还存在着“男女授受不亲”的传统偏见,表现为正常的男女交往受到起哄。其二,小学生的异性交往经历了由“两小无猜”式的自然交往到相互忽视、排斥,再到相互吸引的过程。从小学二年级起,男女学生就已经表现出相互忽视。到了小学高年级,男女学生进入青春前期,不仅由于行动上的差异减少了交往,而且又在心理上产生了羞涩感,开始表现出明显的排斥倾向。

2)仪表问题:由于心理效应中的“第一印象”作用以及小学生交往“表面性”特征,长相丑陋、不修边幅、不讲卫生、没有风度等也成为小学生交往不良的重要因素。

3)语意问题:因为小学生各自的经验不同,而出现在语言交流过程的不当引起的,表现为谈话态度不诚恳,说话喋喋不休,语音语调不恰当,开玩笑没有分寸,轻易打断对方谈话等以及信息交流沟通不畅,被歪曲或误解,断章取义,造成语意的障碍。

4)态度问题:小学生交往双方态度不端正,存在偏见、歧视对方、各存异心造成的相互排斥。

5)交往空间的狭小:大量出现的独生子女,使兄妹交往的机会缺乏。现代家居形式的改变,特别是城镇,使小学生交往的物质空间和环境受到制约。更有甚者,随着升学压力的加剧,家长往往强化儿童的“学习”意识,淡化儿童的“社交”意识,人为地剥夺了小学生本应获得的“交往”机会,主客观条件的限制造成了小学生人际交往的不良。

(2)交往行为因素

1)认知失调:小学生交往双方在信息交流中看问题的角度不同,各有自身的思维定势,对同一问题产生不同的理解,对交往状况的认识和对他人的认识、评价出现了偏差,既不能准确地理解同学,又不能正确评价自己,必然导致交往行为的不当。不良的交往很重要的一条是认知失调和不良的思维方式所致。因此,通过适当认知策略改变,如说服理解、情境讨论、互换角色、阅读辅导等,提高小学生的认知水平,改变人际关系。

2)情绪失控:小学生交往过程中,交往任何一方如果处于过激状态下或心境不佳时,就难以沟通意见,甚至产生对立情绪。在愤怒、苦闷、焦虑、怨恨、悲伤等不良情绪下都可能导致对交往的曲解。小学生的人际交往过程很重要的一条是“情绪——体验”的学习过程,人际交往中的情感交流比一般的信息交流更重要,要促进学生人际情感化消极为积极,由表面到深层,从偶然到相对稳定,培养移情能力和情绪调控能力。

3)行为失当:交往在一定程度上说是一种技艺,小学生的交往活动需要通过外显的交往行为来进行,但许多不良的交往行为、交往方式以及相对贫乏的交往技能训练,使许多小学生不能完美地处理交往过程的行为等方式,造成交往上的被动。因此一方面要塑造良好的交往行为,使小学生熟练掌握交往技艺要领,另一方面要着眼于消除纠正小学生的不当交往行为,主要是攻击性行为及退缩性行为。

(3)个性心理因素

1)气质类型引起的:主要是小学生与生俱来的气质在人际交往中发挥的作用是不同的,在人际交往的亲密性、稳定性及选择性上也各有不同,胆汁质、抑郁质、粘液质的表现各异。胆汁质、多血质的易于接近,交往选择上多而杂,但稳定性差。抑郁质、粘液质的虽难以接近,但稳定性强,选择上少而精,喜欢独来独往。

2)不良性格特征引起的:我国著名心理学家朱智贤教授研究发现,我国小学生的性格发展中,在小学六年级前后,有一个快速发展的剧变期。它可能引发许多不良的性格特征。如:不尊重同学的人格,对同学缺乏感情;自我中心主义强,只关心自己的利益和兴趣;过分依赖他人,没有自尊心;怀有敌对与偏激情绪,具有猜疑性格;过分自卑,缺乏自信心等。这些不良的性格很容易诱发交往的障碍。性格是可塑的,主要受环境的影响比较大,因此,要创造良好的学校班级环境,让小学生投身到丰富多彩的人际交往中。

3)能力不强引起的:学生个体在能力和特长方面如果比较突出,与众不同,容易产生吸引力。反之,如果小学生各种能力比较弱,各方面又没有什么特长,没有表现自己的机会,容易受到忽视,又由于交往的情景性、活动性,缺乏能力就更容易受到排斥。

总之,粗略地分析小学生人际交往不良的表现及其成因,目的在于为小学生人际交往指导提供依据,在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范围内,以“交往观念、交往礼仪、交往技艺”及“认知改变、体验引导、行为训练”为二轴,充分满足小学生的交往心理需要,不断提高小学生的人际交往水平。

——摘自《现代中小学教育》 人际交往,是指人与人之间沟通信息的过程。它是人类特定的社会现象,是世界上万物相互作用中的高级形式。社会是个开放系统,而任何个体和群体,囿于一定的活动圈子,相对地说,都或多或少的存在着闭合性。要打开这种闭合,使之成为正常运转的一环,惟有借助交往这个黏合剂。特别是当今信息瞬间万变的时代,人际交往与沟通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许多有关报道和研究都表明,个体缺乏和他人社会的交流,个体的发展将停留在自然人的阶段,而不能完成社会人的转变。不仅如此,个体与他人相互交往作用的多少及质量还影响个体社会化质量的高低。因此,人际交往对个体心理和人格的健康发展是至关重要的,是个体社会化和人格发展成熟的重要途径和手段。

小学时期是儿童发展历程中的一个重要时期,是儿童开始学校生活的第一个阶段,是儿童学习掌握各种基本技能,掌握人类科学文化最基本的知识并为进一步学习打基础的时期。然而,随着电视机、手机、电脑、DVD机、套房和别墅等现代设备的普及与增多,人与人面对面之间的交流越来越少,少年儿童在人际关系方面的问题越来越突出,甚至比学习问题还要严重。根据北京市青少年咨询服务中心对6万多人次的调查,人际关系方面的问题占42℅,而学习方面的问题占27℅。在小学校园里,有相当一部分孩子生活在不被集体包容的感觉中,他们过分内向、依赖性强,属于“人际交往障碍学生”,具体表现为:言语及认识方面异常和社会交往能力、行为异常。形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多因素的,主要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分析:

1.学生自身因素

小学生尤其是高年级学生的孤独感与自我意识的增强有密切联系。他们越来越发现自我与其他同龄人之间的心理差异,逐渐意识到自己会有与众不同的感受,并产生了了解别人内心世界的愿望和需要。同时他们关心自己在别人心目中的地位和形象,重视他人的评价。他们觉得自己心中有很多秘密,不愿意告诉别人,有一种封闭心理。由于自我评价过低,产生自卑心理;对别人的评价过于关注,时刻担心自己的形象受损自然影响到与他人的交往。其次,小学生自我意识发展与外界要求的不一致及个性结构发展的不完整也影响着小学生的人际交往。2.家庭环境因素

望子成龙的思想在一些家长心中根深蒂固,他们不顾孩子的具体情况给他们制定过高的标准,达不到标准就打骂子女,所骂的话往往用的很绝。父母希望通过打骂显示自己的权威,对子女进行彻底的控制,以至孩子在家中感受不到亲情和温暖,觉得生活的颜色是灰暗的。在完全缺乏温暖,经常被打骂的家庭中成长的子女会对自己失去信心,产生人际交往障碍。其次,还有一些“人际交往障碍”学生的形成是由于受到父母过分严格的管教,整天呆在家里学习,缺乏必要的社交活动。进入小学后,他们因为不会与人相处而变得离群索居,长期处于孤独环境中,变得沉默寡言。另一方面,由于家庭成员之间的不和,造成家庭气氛紧张,使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受到刺激,产生人际交往的不安全心理,形成不健全的人格。同时,近年来由于独生子女的普遍,孩子缺少伙伴独自生活,只能看电视或与家长接触也是造成儿童人际交往障碍的原因。3.学校环境因素

在学校和社会上还普遍承载着以分数和升学率来衡量学生、老师、学校的“功利主义”思想。受中国几千年来伦理纲常的深刻影响,教师与学生之间人格上的不平等关系还有所存在。教师迫于来自各方面的各种压力,往往只重视应试教育,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培养明显不足,同时也很难意识到自己的行为伤害了学生的自尊。北京市青少年法律与心理咨询服务中心心理咨询部部长宋桂英说:“从我接手的事例看,造成孩子们失意、抑郁甚至痛苦的来源首先是老师。”小学生的心理发育尚不成熟,老师一句“你真笨,怎么教都不会”、“这个同学的智商有问题”等,都会给孩子带来无形的精神压力,从而造成学生人际交往的障碍。另外,目前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基本还处于空白状态,尚缺少权威的小学生心理教育的教材,不少学校从教师到领导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意识还十分淡薄,学生的心理问题不能得到完善、科学的辅导和治疗,以至产生人际交往障碍。

人的交往能力不是与生俱来的。人的交往能力是在后天的教育和实践中,慢慢形成和发展起来的。自小有人际交往障碍的学生往往是自私的,他们以自我为中心,不关心别人、不能容人,缺乏团结合作的精神。尽管这些学生产生人际交往障碍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主观上的因素,也有客观上的因素,甚至有多方面的综合因素,可一个人的人际交往能力直接影响人的成长是事实。小学生正处于成长发育阶段,性格的形成是不稳定的,同时又是可塑的。他们思想比较简单,生活比较单纯,一些学生人际关系不良,并非是不想和别人和睦相处,而是因为他们不懂得如何处理的。教师只有善于观察、洞悉学生心理的细微变化,及时发现、分析学生心理上的不良表现,给予正确的帮助和引导,帮助学生克服人际交往障碍,才能建立健全学生的心理。

1、小学生的心理特点

“人之初,性本善”。小学生好比一张白纸,洁白美好,可以书写一切。小学低年级学生好奇、好动、善模仿,具有直观、具体、形象等思维特点。自控能力较差,好表现,有竞争意识和上进心,都想成为好学生,并乐于参加各种活动。但意志很薄弱,自觉性、主动性、持久性都较差,遇到困难和挫折,往往会动摇。

三年级以上的学生,自我意识逐渐发展,评价能力逐渐发展,能提出自己的见解,但不善于全面地评价一个人的行为表现。道德感、正义感开始萌芽,但道德认识水平仍较低,辨别是非的能力也不强,很容易受到外界的影响。他们渐渐不满足于接受课堂教学,爱读课外书,对自然现象、社会现象发生兴趣。同学之间在学习上出现了较明显的差距,兴趣爱好也有所分化。他们对集体生活已经比较熟悉和习惯,愿意参加集体活动,也逐步树立起集体荣誉感,并有了广泛交友的愿望。他们的活动范围比以前扩大,接触社会比以前多。但他们看问题仍然比较幼稚,对复杂的是非常分辨不清,对日常生活的基本准则虽然知道,但往往不能自觉执行,自控能力差。五年级的学生开始进入少年期,身心的发展正处在由幼稚趋向自觉,由依赖趋向独立的半幼稚半成熟交错的矛盾时期。能认识和掌握一定的道理观念,对社会现象开始关注,开始有独立见解,但他们的见解极易受外界影响左右而时常变化。道德感情开始多变而且不轻易外露。开始以一定的道德标准来评价人、事或社会现象,但仍有片面性。对学校的教育内容趋向思考选择接受。已有的行为习惯日趋稳定,但对新提出的行为要求则容易知行脱节。求知的欲望和能力,好奇心都有所增强,对新鲜事物开始思考、追求、探索。学习的兴趣更为广泛。同学间开始进行个人简单交往,往往偏重于情感而分不清是非。自我意识有所发展,开始注重穿着打扮,自尊心进一步增强,自主性要求日趋强烈,但仍然缺乏自我约束的能力。

六年级学生独立意识和成人感增强,他们不希望老师家长把他们当小孩对待,但他们在独立处理人际关系和其他实际问题上还很不成熟,需要成人的指导和帮助。接触社会的面比以前广,吸取的信息也更多,对社会现象和国内外新闻比较关心,但选择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还不强,还不善于正确地进行判断与辨析。他们敬仰英雄和名人,爱抄名人名言,想当英雄,但在日常生活中却又缺少克服困难的意志和毅力。

2、小学生道德发展

老子云:修之身,其德乃真;修之家,其德乃馀;修之乡,其德乃长;修之邦,其德乃丰;修之天下,其德乃溥。故以身观身,以家观家,以乡观乡,以邦观邦,以天下观天下。

学校是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主渠道,贯穿于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要把弘扬民族精神作为思想道德建设极为重要的任务,纳入小学教育的全过程。深入研究小学生思想品德形成的规律和特点,把爱国主义教育、革命传统教育、中华传统美德教育和民主法制教育有机统一于教材之中,并保证占有适当分量,努力构建适应新世纪发展需要的小学德育课程体系。

从道德行为的发展来看,在小学阶段,儿童的道德意识和道德行为、言行基本上是协调一致的,但随着年龄的增长,言行脱节、能说不会做的现象便会出现。形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有:模仿的倾向、处于无意、成人的要求不一致;外界不良因素的干扰;做事、控制自己的能力差。

小学阶段道德品质发展的质变时期,既品质发展的“关键年龄”,大概出现在三年级下学期前后,这是加强辅导和促进发展的关键阶段。概括地说,小学生心理发展的特点有四个方面:第一、小学生的心理发展是迅速的,尤其是智力和思维能力。小学时期是一个发展智力的好时机。第二、小学生心理发展是协调的,比起初中生的“动荡性”来说,协调性成为其主要特征。小学时期是发展和谐个性、品德和社会性的好时机。第三、小学生的心理发展是开放的。此时成人与儿童容易沟通,师生之间、亲子之间关系融洽。小学时期是成人了解儿童真实的心理活动,从而进行有的放矢的教育的好时机。第四、小学生心理发展是可塑的。比起逐渐成熟起来的青少年,小学生的心理发展和变化具有较大的可塑性。小学阶段是培养良好的心理品质和行为习惯的好时机。

小学生心理健康特点 篇2

一、探究式课堂教学激发好奇心

好奇心使学生对学习表现出极大兴趣, 从而能主动学习。因此, 探究式教学要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学习物理兴趣, 教学设计要从感性材料出发, 尽量满足不同学生兴趣需要。

1. 激发学生直觉兴趣, 学生易被新奇的物理现象吸引, 想看到鲜明、生动的物理现象和实验。

这就要求教师在设计探究式教学时要安排相关的物理实验, 以激发学生直觉兴趣。

2. 激发学生的操作兴趣, 有的学生对物理有操作兴

趣, 希望通过自己的活动加深对自然现象和规律的认识。我要求学生利用业余时间动手制作简易天平等小制作, 结果多数学生都做了, 可见学生具有浓厚的操作兴趣。

二、科学探究引发好问心

好问是初中生特点, 如只学而不问, 这样对知识的认识是肤浅的, 只有通过思考、讨论, 才能实现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在课堂上, 有学生喜欢与周围同学交头接耳, 但不善于举手发问。教师要及时鼓励, 引导他们深入分析物理现象, 从而提高他们分析问题和提出问题的能力。教师还要善于创设问题情景, 善于设问, 以激发学生好问的积极性。当今的学生, 他们对事物的认识有一定的批判性, 他们对书本上的或教师讲的知识, 往往会提出疑问, 但他们考虑问题常常还欠周密, 容易带有片面性甚至是错误的, 对于这些, 教师应以肯定和鼓励为主, 在保护他们积极性的同时, 积极引导。

三、科学探究满足好动、好玩心

学生进行探究时可将他们分成合作小组, 设计实验时就可以同本小组成员交流, 尽管学生设计的实验步骤也许不完善, 但这不是问题的所在, 学生自己设计的实验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自己的心理需要, 在亲身经历了这样的过程以后, 每个人或多或少都有收获, 都能得到满足和提高。教师在此期间可以做适当的引导, 帮助学生完善方案。在学生动手实验的过程中, 教师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掌握对现象、过程的观察方法, 并不断地自问看到了什么?说明了什么?实验结果是什么?这样, 学生在好动、好玩的心理刺激下会积极参与, 投入实验的全过程。有的学生在探究课上并不能完全满足自己的好玩心理需要, 他们常常在课后主动提出一些自己想要研究的问题, 教师可以给予必要的帮助。另外, 在课后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条件, 查阅相关资料或寻求一定的帮助, 可以学到很多课堂上学不到的知识和经验。

四、科学探究刺激好胜心

科学探究有“交流讨论”环节, 为了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刺激好胜心理, 我将全班分成若干小组, 视课堂时间的长短安排每个小组先在组内交流然后在全班交流, 教师根据小组交流的优良、提出问题的多少、价值以及课堂上回答其他同学提出的问题的多少、正确与否, 给每一小组评定成绩, 并在课结束前当堂公布结果。实践表明, 利用学生的好胜心理, 在教学中合理地引进竞争机制会极大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课堂上, 还可以把教材中一些似是而非的问题、难解的习题、不易做好的实验等, 有意识地让学生争论, 以求在争论中理清思路。当然, 每个学生之间都存在差异, 课堂交流、课堂提问以及回答问题的能力也会因人而异, 特别是中差生, 面对这样的情景会自信心不足, 也很难答出其他同学提出的问题, 他们会表现出特别的紧张。教师要创设更多条件争取让每个学生都能获得学习上的成功, 从而提高学习物理的信心, 促使学生为进一步学习而奋发努力。

总之, 在物理探究式课堂教学中, 以心理科学理论为指导, 认真研究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规律, 找到心理科学和物理教学的切入点和结合点, 合理地利用学生的心理特点, 就会极大地激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摘要:探究教学旨在将教学重心从过分强调知识的传承和积累向知识的探究过程转化, 初中物理教学要以学生发展为本, 按照学生心理规律和认识规律, 在教师精心组织下充分让学生去发现探索物理学的规律, 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关键词:学生心理,科学探究,自主学习,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1].吴承埙.物理学发展中的创新思维选例.

小学生心理健康特点 篇3

关键词:农村小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G621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09-224-01

一、农村小学生心理问题的主要特点

1、依赖、嫉妒、自卑、孤僻等多种性格问题较为突出。农村学生中,留守儿童占了较高比例,父母常年不在身边,即使在家的家长很多也由于自身教育、观念因素缺乏对孩子的学业辅导及心理疏导,绝大多数小学生均采取消极应付的态度对待课外作业,学习成绩不佳,加上同学、玩伴儿之间的家庭情况、物质条件不一,使得这些孩子容易出现嫉妒、自卑等心理问题。随着近些年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村物质条件逐渐改善,电视、手机、电脑等电子设备、网络设备逐渐进入农村小学生的生活,由于缺乏有效的家庭和学校监管,很多小学生沉溺于电视节目、游戏等,显著增加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甚至出现离家出走、逃学等。

2、以自我为中心、骄纵、任性等逐渐增多。现阶段的农村小学学生中独生子女的比重明显上升,加之留守儿童居多,父母的面对面教育较少,而家中老人对这些孩子又较为溺爱,这样的环境使得很多学生表现出以自我为中心,犯错后不能及时认识自己的错误及改正,学习和生活中出现骄纵、任性等情况,在对待人和事物等方面易出现“指责别人、难以合作、不能友好相处”等问题,严重影响其健康发展。

3、厌学情绪高、学习适应性较差。《教育蓝皮书:中国教育发展报告(2015)》指出:在学习适应性问题上,村小教学点学生厌学的比例高达35%,而乡镇中心校学生学习被动的比例最高达67.5%,农村学生的学习适应性问题比较突出。农村学校教育师资力量较差,教学方法、设备等较为落后,农村家庭对于孩子学习教育的关注不够,加之较重的学习任务,使得很多小学生产生了较大的厌学情绪,缺乏良好的学习氛围。

4、性知识方面的问题。近年来曝光的儿童性侵犯案件越来越多,农村地区更是儿童性侵犯的高发地区。小学高年级学生的生理发育进入高峰,性发育直接影响到这一阶段的学生生理、心理变化。一项关于农村小学生性知识、性心理现状的调查分析表明:农村小学生获取性知识的途径主要有报刊、电视、电影、父母、学校及朋友,其中报刊、电影、电视占绝大部分(42.72%),生理知识、性知识、社会适应能力均较低,总体性知识严重缺乏。随着生理发育的变化,高年级小学生对于性知识、性心理问题的好奇和困惑增加。

二、针对农村小学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特点的对策

1、完善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基础建设。农村小学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控制和解决,亟需适合农村地区的综合的心理健康教育保障体系,并及早促进其真正落实:设立相关职能部门及全面的心理健康教育网络,积极促进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系统的形成和责任体系的建立;建立科学的心理健康教育内容体系、心理问题评估方案和多元化的教育模式;开展专业的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建设;加强心理健康教育课题研究;开展科学有效的心理咨询和心理辅导等。通过上述措施积极推动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

2、加强教师心理健康知识培训。需要强调的是,这里所指的培训对象并非只是针对专业人员,而是针对所有教师而言。前文提到的相关基础建设并非一朝一夕可完成的,特别是对于贫困地区而言。这就需要对我们广大的基层教育工作者的心理健康教育知识予以培训和提升。农村具有其特定的文化氛围,加之城市的经济、文化、社会观念等冲击下,农村学生和教师都产生了较强的心理健康服务需求。研究表明,通过对基层教师的心理健康培训,不仅增加了教师对相关心理健康知识的认识、矫正了教师对学生问题行为的认识误区,还相应地提高了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通过及时的发现学生心理问题、准确的判断问题类型,指导和帮助解决其心理问题,从而有效提高学生心理健康水平。

3、优化课内、课外教育模式。完善心理健康教育相关教材及课程设置是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最基本的途径,针对不同问题采取多元教学,增加基础健康教育知识普及率,结合具体情况因人施教。要增加心理健康教育在教学和学校其他活动中的渗透,形成良好的心理健康教育氛围。同时积极利用集体活动、课外活动等方式,充分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4、重视家庭教育。家庭因素在学生的成长过程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对学生家长的指导,提高学生家长自身的心理健康知识和观念,树立科学的教育观,让家长充分认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并帮助家长掌握正确的教育方法。同时,学校、家长需建立密切联系,互相配合,及时沟通、合作,共同解决学生心理问题,进而将心理健康教育、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有机地融合在一起。

总之,良好的心理健康教育对农村小学学生具有重要意义,特别是在当今社会发展迅速、农村人口大量流失、留守儿童问题突出、儿童和青少年心理健康水平低下的环境下,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显得尤为急迫和重要。同时,心理健康教育亦不是单独某一方面的努力就能完成的,它需要整个社会、政府、教育部门及教育工作者、学生家长等各个方面共同重视和协作,长期建立全面的农村地区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的综合保障体系,从根本上解决农村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问题,为其提供良好的成长环境,促进其健康、快乐的学习和生活。

参考文献:

[1] 杨东平,杨晏,黄雅利.教育蓝皮书:中国教育发展报告(2015).社会科学出版社,2015(4).

[2] 詹 欢,张捍东.对“留守孩”引发的农村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思考[J].党史文苑, 2005(5):71-72.

[3] 廖全明.农村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师资培养模式的实验研究 [J] .中小学教师培训,2008(4).53-55.

[4]易小君.基于政策角度分析我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特点[J] .读写算:教师版,2015(27):211.

[5] 徐忆梅.农村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亟待加强的几个问题[J] .教育现代化,2015 (3): 9.

[6] 郭瑞军.加强农村留守学生心理健康教育[J].文学教育,2015 (5):144.

初一学生心理特点 篇4

从小学刚进入初中,很多孩子都不能很快的适应。这是因为,这个阶段是个过渡期,有它特定的心理特征,如果不了解清楚,会给自己的学习生活造成很多不便。并且这一时期,新初一学生的心理活动往往处于矛盾状态,其主要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1、思维的独立性、批判性、创造性与看问题的片面、主观、偏激的矛盾。初一新生的思维虽然已经以抽象逻辑思维为主要形式,但水平还比较低,还处于从经验型向理论型过渡时期。虽然他们喜欢独立思考,喜欢争论,不墨守成规,但由于缺乏社会经验,知识储备不足,思考问题往往表现为单纯幼稚,因而导致分析问题,处理在生活、学习中遇到的问题仍带有很大的片面性和表面性。

2、好寄、敏感、争强好胜与感情脆弱、缺乏意志力的矛盾。

新初一学生思维敏捷,精力充沛,勇于拼搏,但自我控制能力不强,缺乏坚强的意志和顽强的毅力。一旦在学校、社会上挨了批评、遇到挫折,或遭受打击时,由于缺乏思想准备,就很容易产生心灰意冷、悲观失望或厌世情绪。

3、自我意识的觉醒、成人感的确立与生活自理能力方面的矛盾。

初中生随着自我意识的觉醒,他们感到自己已经长大了,有一种强烈的成人感和独立感。在学习与生活上要求独立自主,不受限制和约束。被人尊重的愿望比过去任何时候都更为突出,遭受误解、经历失败时所体验到的挫折感也格外强烈。不喜欢成年人用强制的口吻对他们发号施令,但是,他们在生活处理能力方面又不能脱离成年人的帮助和指导。

4、初中生生理上迅速发展与心理发展滞后的矛盾。

初中生对身体发育上的巨大变化缺乏思想准备和必要的生理卫生知识,他们想获得这方面的知识,却又找不到正当的途径,他们也不愿意对家长和老师说出自己的困惑。特别是那些神经类型为弱型的学生,爱把自己关在屋子里独自沉思,很容易产生许多无以名状的烦恼、孤独和苦闷。

5、憧憬未来、富于理想与知识贫乏、缺乏辨别是非能力的矛盾。

高一学生的心理特点 篇5

(1)自主、自立、自强、自信心理品质迅速发展及其由盲目阶段向自觉阶段发展过渡的特点。

(2)心境较高,自我扩张心理现象突出的特点。

(3)自我意识迅速发展及其日益指向内部精神世界的特点。

(4)性心理意识逐步体现了理想和理智占主导地位的特点。

高一新生有可能面临的适应不良问题

高一学生进入新的学校,有可能面临很大的适应问题,比如:

其一在原来初中的班上,我一直名列前茅,是佼佼者,可是到了现在的班上我才发现身边真是高手如云,跟他们一比我就差了点,真令人失望。

其二好不容易熬过了紧张的初三,就想着高一可以不用太辛苦了,所以不小心一放松,成绩马上就掉下来了。

其三我知道是自己努力不够才会考试失败的,但是我很想做个好学生,只是不知道从何入手,怎么做才能够提高成绩。

其四进了高中大半个学期了,班上还有些同学的名字我叫不出来,交了几个朋友,但总觉得是浅浅的君子之交,好像找不到真正的说知心话的朋友。

一、高一新生的不适应

我们把高一学生的不适应归结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集体生活的不适应。每一位同学都由一个熟悉的环境进入全新而又陌生的成都七中,甚至远离了亲人与同学、朋友,和一个个陌生的面孔建立了新的集体与环境。由于个性与家庭环境的不同,有些同学觉得人与人之间似乎冷漠了,疏远了,进而出现注意力不能集中,难以入眠等各种问题。

〈二〉教学方法的不适应。初到高一新集体,面对一个个新教师,他们的教学思想、教学方法、教学态度,都使我们不由自主地在心的天平上与我们初中的教师相衡量。但称来称去总觉得某些教师没有我们初中教师好,或者说与我们心目中的重点中学教师相差甚远。由此产生焦虑的心理,担心会因此而丧失兴趣考不好此学科等。更有甚者干脆抗拒教师,一味地挑教师的毛病而忽视了自学,落下了学习任务。

〈三〉学习任务、学习方法的不适应。随着目标的转移,相应地学习任务也增加了许多,同学们可能都感觉到现在比初三时还要累,几乎天天都在做作业仍做不完许多资料,严重感到压力太大。比如我经常听到某同学讲“压抑死了”、“十二点也睡不了了”、“周末也不得玩”等。同时,随着学习阶段的提高和教师的改变,相应地学习方法也应该随之改变,但学生仍然按照初中的学习方法来学习,就导致了学习方法的不适应。

〈四〉自我认识方面的不适应。曾有几位同学这样对我说:“上课教师提出的问题,我有时还没反应过来别人就已经回答出来了,我是不是反应迟钝,还是比别人笨啊!”,“自我介绍时,我发现别人爱好广泛,特长很多,而我什么都没有,就觉得自己什么都不如别人”,类似这样的心声特别多,其中有一位学生竟把自己的不好方面列了三十多条。其实,我们每一位同学能够进入成都七中,智商都相当高。产生这样的不适应,更多地是没能正确地认识自己与他人,没能正确地认识理想与现实,导致自我评价偏低。

当然,不适应的现象与心理还有很多,但这些都是很正常的不适应现象,是每一个同学都或多或少、或轻或重地在这一时期内存在着的,大家不需要太担心,这是一个自然的过渡阶段,但大家也不能被动地等待环境为我而变化。这一段时间有一些同学来咨询有关问题,从他们的身上我发现一种最有效的适应法,就是找出原因,以积极地心态主动地适应,而不是一味地埋怨与牢骚。

二、不适应的原因

找出原因是改变自己心态的动力。只有认识到自己的根结,便不会一味地埋怨与自责。〈一〉客观环境的变化。从初中进入高一,变化的不仅仅是学校更是生活环境、学校环境。由一个几乎完全被人照顾的家庭生活环境到一个事事靠自己的学校生活环境,由一个众星捧月的学校环境到一个高手如林的学校环境,我们的心理环境或多或少都会产生些孤独感、无助感、失落感等。同时,随着高中学习内容的扩展、加深,随着学习目标的提高,我们面临的对手是来自全国而非全省全市。因此,我们的学习任务与压力自然很重。因此,我们需要的是积极、主动地适应环境的变化。

〈二〉期望值与现实的落差。我们每一位同学在初中可能都是班里的顶尖人物,学校里的佼佼者,被同学尊重,被教师捧着,享受的待遇优越,而且被亲朋好友都视为聪明者,因此自己内心也有一种很强的优越感与高智感。但现实并非所想之好,面临周围一个个高手,面临自己在班级的名次,面临周围同学谁都不在乎谁,面临教师一视同仁公平对待的眼神,有些同学开始失望了,潜在的自卑感油然而生,开始怀疑自己,开始陷入一片茫然之中,大学的梦想也遥遥甚远矣!

〈三〉自我松懈与现实压力的冲突。很多同学觉得能够进入成都七中这样的重点中学就等于踏入大学的门,由此放松了自己,但现实的压力却比初中时更大了,看到别人都在埋头苦学,自己一颗放松的心既放松不起来也集中不起来,玩得不痛快学得不踏实。同时也在内心谴责自己没有好好学习觉得对不起自己辛苦的父母,于是便有一种负罪感。

〈四〉独立意识与自理能力的落差。随着年龄的增长,知识的丰富,能力的提高,我们的独立意识日益提高,总有想飞的感觉。面对父母所提供的一切都感到轻而易举,甚至多余,想尽快逃脱父母的控制,自己做主做自己的事情,但一旦有了独立的空间自己照顾自己才感到力不从心,很多事情都无法自理,产生了对自己能力的怀疑与对自己的失望。

五年级的学生心理特点 篇6

学生:五年级学生开始进入少年期,身心的发展正处在由幼稚趋向自觉,由依赖趋向独立的半幼稚半成熟交错的矛盾时期。开始以一定的道德标准来评价人、事或社会现象,但仍有片面性。自我意识有所发展,开始注重穿着打扮,自尊心进一步增强,自主性要求日趋强烈,但仍然缺乏自我约束的能力。同学间开始进行个人简单交往,往往偏重于情感而分不清是非。第二信号系统开始占优势,求知的欲望和能力,好奇心都有所增强,对新鲜事物开始思考、追求、探索。学习的兴趣更为广泛。对学校的教育内容趋向思考选择接受。品德心理上具有以下特点:能认识和掌握一定的道理观念,对社会现象开始关注,开始有独立见解,但他们的见解极易受外界影响左右而时常变化。道德感情开始多变而且不轻易外露。已有的行为习惯日趋稳定,但对新提出的行为要求则容易知行脱节。五年级的学生开始知道生理现象,尤其是五年级是女性生理发育阶段的一个重要里程碑,是精神和心理活动的一次重大转变,有些学生对初潮来临时怎么出来,有不少学生表示恐慌。

教材:选自福建教育出版社 叶一舵 主编《小学生心理健康》 学生已经学习完《成长的信息》,从生理的角度知道自己身上神秘的变化,生理的变化必然带来心理的变化,青春期教育也就成了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在这一时期教师的引导和心理健康常识课对学生来说是必不可少的良药,这堂课使学生认识到男生有哪些性别特点,使男生明确知道自己的性别角色,及时帮助解决一些学习及生活

中的琐事,鼓励他们从生活及学习中找到自信及解决问题的方法,让每位学生健康成长。

第二单元的心理特点:

学生:五年级学生开始进入少年期,身心的发展正处在由幼稚趋向自觉,由依赖趋向独立的半幼稚半成熟交错的矛盾时期。开始以一定的道德标准来评价人、事或社会现象,但仍有片面性。自我意识有所发展,开始注重穿着打扮,自尊心进一步增强,自主性要求日趋强烈,但仍然缺乏自我约束的能力。同学间开始进行个人简单交往,往往偏重于情感而分不清是非。第二信号系统开始占优势,求知的欲望和能力,好奇心都有所增强,对新鲜事物开始思考、追求、探索。学习的兴趣更为广泛。对学校的教育内容趋向思考选择接受。品德心理上具有以下特点:能认识和掌握一定的道理观念,对社会现象开始关注,开始有独立见解,但他们的见解极易受外界影响左右而时常变化。道德感情开始多变而且不轻易外露。已有的行为习惯日趋稳定,但对新提出的行为要求则容易知行脱节。五年级是小学生自我意识的第二个上升期,开始逐渐掌握内化的行为准则来监督、调节、控制自己的行为,从对自己表面行为的认识、评价转向对自己内部品质的更深入评价,这时他们能否正确认识与悦纳自我,直接关系到健康个性与健康心理的养成。

教材:在二三年级认识自己、接受自己的基础上,本单元再次强化对自我全面、深入的认识,自我意识的发展过程是个体不断社会化的过程,也是个性特征形成的过程。本单元再次强化对自我全面、深

入的认识,在认识自我的基础上欣赏自己的优点和长处,增强自信心,进一步完善自我,形成健康的心理。及时鼓励他们从生活及学习中找到自信及解决问题的方法,让每位学生健康成长。

第三单元的心理特点:

学生:五年级学生开始进入少年期,身心的发展正处在由幼稚趋向自觉,由依赖趋向独立的半幼稚半成熟交错的矛盾时期。开始以一定的道德标准来评价人、事或社会现象,但仍有片面性。自我意识有所发展,开始注重穿着打扮,自尊心进一步增强,自主性要求日趋强烈,但仍然缺乏自我约束的能力。同学间开始进行个人简单交往,往往偏重于情感而分不清是非。能认识和掌握一定的道理观念,对社会现象开始关注,开始有独立见解,但他们的见解极易受外界影响左右而时常变化。道德感情开始多变而且不轻易外露。已有的行为习惯日趋稳定,但对新提出的行为要求则容易知行脱节。第二信号系统开始占优势,求知的欲望和能力,好奇心都有所增强,对新鲜事物开始思考、追求、探索。学习的兴趣更为广泛。对学校的教育内容趋向思考选择接受。

教材:本课教材紧紧围绕记忆力这一主线,从学生们的生活实际出发,使学生知道理解记忆是记忆常用方法。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学生明白,要有好的记忆力,必须掌握一定的方法,理解记忆就是其中的一种。本课的学习对于学生们现在的学习以及将来的工作生活都有重要意义。

第四单元的心理特点:

学生:五年级学生开始进入少年期,身心的发展正处在由幼稚趋向自觉,由依赖趋向独立的半幼稚半成熟交错的矛盾时期。开始以一定的道德标准来评价人、事或社会现象,但仍有片面性。自我意识有所发展,开始注重穿着打扮,自尊心进一步增强,自主性要求日趋强烈,但仍然缺乏自我约束的能力。第二信号系统开始占优势,求知的欲望和能力,好奇心都有所增强,对新鲜事物开始思考、追求、探索。学习的兴趣更为广泛。对学校的教育内容趋向思考选择接受。品德心理上具有以下特点:能认识和掌握一定的道理观念,对社会现象开始关注,开始有独立见解,但他们的见解极易受外界影响左右而时常变化。道德感情开始多变而且不轻易外露。已有的行为习惯日趋稳定,但对新提出的行为要求则容易知行脱节。独立意识越来越强,与人交往也越来越密切,同学间开始进行个人简单交往,但往往偏重于情感而分不清是非。

教材:本课教材紧紧围绕学会交往这一主线,教给他们适当的交往技巧,使他们学会与人相处之道。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明白,赞扬别人,不仅给别人带去了快乐,自己也会收获友谊和欢乐。本课的学习对于学生们现在的学习以及将来的工作生活都有重要意义。

第五单元的心理特点:

学生:五年级学生开始进入少年期,身心的发展正处在由幼稚趋向自觉,由依赖趋向独立的半幼稚半成熟交错的矛盾时期。开始以一定的道德标准来评价人、事或社会现象,但仍有片面性。自我意识有所发展,开始注重穿着打扮,自尊心进一步增强,自主性要求日趋强烈,但仍然缺乏自我约束的能力。同学间开始进行个人简单交往,往往偏重于情感而分不清是非。第二信号系统开始占优势,求知的欲望和能力,好奇心都有所增强,对新鲜事物开始思考、追求、探索。学习的兴趣更为广泛。对学校的教育内容趋向思考选择接受。道德感情开始多变而且不轻易外露。已有的行为习惯日趋稳定,但对新提出的行为要求则容易知行脱节。能认识和掌握一定的道理观念,对社会现象开始关注,开始有独立见解,但他们的见解极易受外界影响左右而时常变化。

教材:本课教材紧紧围绕社会适应这一主线,它本身也是人格特征赖以依附的基础,人格的许多特质和行为形式就表现在个体的社会适应中。促进社会适应不仅是促进人格健康发展的途径和手段,也是人格健康发展的内容之一。就社会适应来说,个体既要认识自己本身,同时还要认识除自身以外的环境,《给厌学开处方》主要是从自身来挖掘原因,通过这堂课引导学生从自身方面寻找原因并克服它。本课的学习对于学生们现在的学习以及将来的工作生活都有重要意义。

第六单元的心理特点:

学生:五年级学生开始进入少年期,身心的发展正处在由幼稚趋向自觉,由依赖趋向独立的半幼稚半成熟交错的矛盾时期。开始以一定的道德标准来评价人、事或社会现象,但仍有片面性。自我意识有所发展,开始注重穿着打扮,自尊心进一步增强,自主性要求日趋强烈,但仍然缺乏自我约束的能力。同学间开始进行个人简单交往,往往偏重于情感而分不清是非。能认识和掌握一定的道理观念,对社会现象

开始关注,开始有独立见解,但他们的见解极易受外界影响左右而时常变化。道德感情开始多变而且不轻易外露。已有的行为习惯日趋稳定,但对新提出的行为要求则容易知行脱节。对学校的教育内容趋向思考选择接受。学习的兴趣更为广泛。第二信号系统开始占优势,求知的欲望和能力,好奇心都有所增强,对新鲜事物开始思考、追求、探索。

教材:本单元继三年级《体验创造》和四年级《认识创造》之后,更高一个层次地《学习创造》,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明白要学会创造,不仅要勤于动脑,还要认真观察,更要勇于实践,因此,要学习创造就要切实训练和提高自己的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思维能力和操作能力等。通过这堂课的学习,使学生学会创造。本课的学习对于学生们现在的学习以及将来的工作生活都有重要意义。

第七单元的心理特点:

学生:五年级学生开始进入少年期,身心的发展正处在由幼稚趋向自觉,由依赖趋向独立的半幼稚半成熟交错的矛盾时期。开始以一定的道德标准来评价人、事或社会现象,但仍有片面性。同学间开始进行个人简单交往,往往偏重于情感而分不清是非。第二信号系统开始占优势,求知的欲望和能力,好奇心都有所增强,对新鲜事物开始思考、追求、探索。学习的兴趣更为广泛。对学校的教育内容趋向思考选择接受。能认识和掌握一定的道理观念,对社会现象开始关注,开始有独立见解,但他们的见解极易受外界影响左右而时常变化。道德感情开始多变而且不轻易外露。已有的行为习惯日趋稳定,但对新提出的

行为要求则容易知行脱节。自我意识有所发展,开始注重穿着打扮,自尊心进一步增强,自主性要求日趋强烈,但仍然缺乏自我约束的能力。沐浴着父母家人的爱,却不懂得感受亲情;他们常常表现出以自我为中心,认为父母、家人为自己服务是天经地义的,却不知道自己也应该付出爱。

教材:本课教材紧紧围绕爱家这一主线,从学生们的生活实际出发形成“爱”的意识,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知道爱自己的家、爱父母,知道父母的养育之恩是理应要报答的,父母也需要孩子的关爱;爱不仅是奉献,还包括理解,要学会理解父母。只有这样,才能形成学生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

第八单元的心理特点:

学生:五年级学生开始进入少年期,身心的发展正处在由幼稚趋向自觉,由依赖趋向独立的半幼稚半成熟交错的矛盾时期。开始以一定的道德标准来评价人、事或社会现象,但仍有片面性。自我意识有所发展,开始注重穿着打扮,自尊心进一步增强,自主性要求日趋强烈,但仍然缺乏自我约束的能力。同学间开始进行个人简单交往,往往偏重于情感而分不清是非。第二信号系统开始占优势,求知的欲望和能力,好奇心都有所增强,对新鲜事物开始思考、追求、探索。学习的兴趣更为广泛。对学校的教育内容趋向思考选择接受。品德心理上具有以下特点:能认识和掌握一定的道理观念,对社会现象开始关注,开始有独立见解,但他们的见解极易受外界影响左右而时常变化。道德感情开始多变而且不轻易外露。已有的行为习惯日趋稳定,但对新

提出的行为要求则容易知行脱节。

小学生心理健康特点 篇7

1. 与素质教育关系密切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兴起是素质教育倡导的必然产物。[1]1993年制定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提出:“中小学要由‘应试教育’转向全面提高国民素质的轨道, 面向全体学生, 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劳动技能和身体心理素质, 促进学生生动活泼地发展。”在这一素质结构中, 心理素质是其他各种素质的载体, 是一个人整体素质提高的基础。我国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随着素质教育观念的深入发展逐步向中小学校转移和渗透。[2]在1999年《关于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若干意见》 (以下简称《意见》) 中, 明确规定把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作为推进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措施,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由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行政部门的德育处或基 (普) 教处负责。

2. 发展性心理辅导取向

许多学者对发展性心理辅导进行过论述, 早期代表人物之一布洛克尔曾指出:“发展性心理辅导关心的是正常个体在不同发展阶段的任务和应对策略, 尤其重视智力、潜能的开发和各种经验的运用, 以及各种心理冲突和危机的早期预防和干预, 以便个体顺利完成不同发展阶段的任务。”[3]2002年制定的《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 (以下简称《纲要》) 指出心理健康教育的总目标是“提高全体学生的心理素质, 充分开发他们的潜能, 培养学生乐观、向上的心理品质, 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全发展”, 具体目标中提到“对少数有心理困扰或心理障碍的学生, 给予科学有效的心理咨询和辅导”。可见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是面向全体的, 而不仅仅是对有心理问题学生的心理辅导, 各个省市的相关文件都承袭了这一思想。

从心理健康教育内容上看, 《纲要》分阶段设置了具体的教育内容, 大致可归类为学习发展、个性和社会性发展及职业发展三个方面, 体现了发展性心理辅导所应涵盖的内容。

3. 柔性政策特点明显

尽管国家和各级地方政府出台了不少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相关文件, 但大多以柔性建议为主, 没有具体落实办法, 且大多数文件以《***意见》为范式, 在硬性指标上有所欠缺。不少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流于政策层面, 只是为了应付上级检查, 一些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课被其他学科课程所占用。

二、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趋势

1. 组织建设的三级化

地方政府出台的相关文件加强了行政部门对心理健康教育的指导作用, 呈现省、市、县 (区) 三级化管理模式。如《湖北省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实施细则》规定, 省教育厅设“湖北省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委员会”, 行使行政领导职能, 并设“湖北省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中心”作为其执行工作机构, 各市区县建立本地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中心。

在各个学校中, 又逐步形成了校长挂帅、分管校长具体负责、各职能部门参加的三级心理健康教育管理体制, 如《深圳市教育局关于大力推进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若干意见》中提到:“要成立学校心理健康教育领导小组, 由一名校级领导担任组长, 学校德育部门具体负责, 教务处、共青团、少先队共同参与, 组织、协调和指导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这种心理健康教育网络组织的建设, 有利于建立职责明确、层层落实的责任体系。对于准确了解和把握学生心理动态具有重要意义。

2. 体系建设的科学化

(1) 内容。心理健康教育内容的体系逐步形成。各省市以《纲要》为依托, 以发展性心理辅导为取向, 分阶段制定了教育内容。《广东省中小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规范 (试行) 》中明确提出了“学校要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 根据不同年龄段学生特点建立‘发展性心理健康教育内容体系’”的要求。

(2) 途径。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越来越多元化, 网络心理健康教育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开辟了一条新途径。可以预见, 网上心理健康教育必将成为21世纪我国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走向之一。[4]《湖北省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实施细则》提出:“在全省推行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春雨工程’。该‘工程’是建设一个基于互联网的联通全省各级心理健康教育机构和广大中小学的专业平台。”《深圳市教育局关于大力推进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若干意见》中提到了校园心理健康教育网络平台建设的构想。依托于网络的优势, 克服了传统心理健康教育的局限性, 随着青少年学生网民的增加, 网络心理健康教育也就大势所趋了。

(3) 评估。为了检验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开展的实际成效, 一些省市制定的心理健康教育评估指标体系朝着具体、量化的方向发展。《纲要》中提出:“各地教育行政部门要把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纳入到对学校督导评估之中。”《湖北省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实施细则》则进一步提出了评估指标:机构、队伍建设和资金投入, 课程的开设, 心理咨询室 (或心理辅导室) 的建设与工作, 学科渗透及其他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的开展, 科研工作和实际效果。

3. 师资队伍建设的专业化

(1) 资格。如《湖北省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实施细则》规定:“专职、兼职心理辅导教师必须热爱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身心健康, 从大专院校相关学科 (如心理学、教育学、精神病学、社会工作等) 毕业, 或者经过经认可的专业培训, 通过‘湖北省中小学心理辅导教师资格考核 (试) ’。通过考核 (试) 者获发‘湖北省中小学心理辅导教师证书’。”

(2) 职责。如《北京市中小学和职业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纲要 (试行) 》从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建设的基本要求、专职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建设和兼职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建设三个方面明确了专职、兼职教师各自的职责。《广东省中小学专职心理教师工作职责规范》则从工作职责范围、专职心理教师的素质技能要求、工作程序规范三个方面非常详细地制定了专职心理教师所应履行的职责和应具备的素质。

(3) 培训。各省市的相关文件都涉及师资培训问题, 以《福建省教育厅关于做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师资培训工作的意见》为例, 将师资培训分为A、B两个等级, 从培训对象、培训目标要求、培训形式与内容、培训时间、培训考核、培训组织管理和其他事项七个方面详细指导了培训工作的展开。

根据这些相关文件的指导精神, 未来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师资队伍将更加专业化。

参考文献

[1]叶一舵.我国中小学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回顾与展望[J].中国教育学刊, 1997 (2) .

[2]黎龙辉, 刘良华.我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发展的历史与现状——基于文献研究的思考[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2006 (5) .

[3]郑日昌, 陈永胜.学校心理咨询[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1991.

小学生心理健康特点 篇8

一、中小学生认知发展的特点认知能力在实践活动中发生发展,人类共同的基本的实践活动形成人的一般认知能力(即智力),它包括观察力、记忆力、想像力和思维能力等。思维能力是认知能力的核心。

认知的发展主要表现为:认知结构复杂化、合理化,认知结构各要素间的关系相互协调,认知结构与情意个性等心理因素的相互促进及协调发展。发展过程中存在关键期。如我国心理学家把儿童认知发展的过程划分为6个关键期:①出生第一个月 ②1岁左右 ③3岁左右④6岁左右 ⑤11、12岁(女)或13、14岁(男) ⑥17、18岁。

(一)中学生认知发展的特点

1中学生认知发展的特点

(1)中学生认知结构的基本体系形成

中学生认知结构的各种要素迅速发展,认知能力不断提高,认知的核心成分——思维能力更加成熟。基本上完成了向理论思维的转化,抽象逻辑思维占优势地位,辩证思维和创造思维有了很大发展。

(2)中学生认知活动的自觉性明显增强

由于理论思维和自我意识的发展,中学生的观察力、有意识记能力、有意想像能力迅速发展,思维的目的性、方向性更明确,认知系统的自我评价和自我控制能力明显增强。

(3)认知与情意、个性得到协调发展

中学生的认知发展离不开情感、意志和个性等。情感、意志、需要、兴趣、动机、理想、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对认知活动起定向、发动、维持和调控的作用;同时,认知发展又促进了情意、个性等发展。因此,中学生的认知结构和情意、个性等形成协调发展的新局面,使心理的整体水平得到提高。

2中学生观察力发展的特点

(1)目的更明确

他们能主动地制订观察计划,有意识地进行集中地、持久地观察,并能对观察活动进行自我调控。

(2)持久性明显发展

中学生意志能力增强,能排除各种干扰,坚持长时间观察。

(3)精确性提高

在观察活动中,中学生能全面深入地了解细节。既重整体辨认,又重细节辨认;观察的正确率逐步提高;对观察对象本质属性的理解逐步深化。

(4)概括性更强

中学生抽象逻辑思维渐占优势,言语表达能力进一步发展,观察的概括性、深刻性明显提高。

观察力是智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培养中学生的观察力要做到:明确观察目的和任务,提高观察的自觉性;教给观察的方法;培养观察的浓厚兴趣;多种感官(眼、耳、鼻、舌、身)共同参与;加强观察、思维和语言的协调发展。

3中学生记忆发展的特点

(1)有意记忆占主导地位

有意记忆是有目的、有计划、需要意志努力的识记。人要获得完整的、系统的知识和技能,主要靠有意记忆。中学生能自觉地、独立地提出较长远的识记任务,选择相应的识记方法,自我检查识记效果,总结经验教训,提高记忆水平。尽管中学生的有意识记占主导地位,但无意识记仍是不可缺少的。许多东西是通过无意识记,在轻松愉快中获得的。

(2)理解记忆为主要识记方法

理解记忆是借助思维的力量,在理解事物意义和本质的基础上进行的识记。随着思维的成熟和语言的发展,中学生的理解记忆成为主要的记忆方法。

(3)抽象记忆占优势

随着语言和抽象思维的发展,学习内容的加深,学生要掌握大量科学概念,抽象记忆也随之发展起来,并在中学阶段居于优势地位。

(二)小学生的认知发展特点

1小学生观察和观察力的特点

(1)小学生的观察从缺乏系统性的知觉发展到有目的、有顺序的知觉

小学生尤其是低年级的学生,观察事物时常是杂乱无章的,缺乏系统性和目的性,观察时受兴趣和情绪的影响很大,不能持续很长时间,有时常常偏离观察的主要目标。

(2)小学生的观察从模糊笼统的知觉发展到比较精确的知觉

小学低年级学生观察事物时,常常模糊不清,这和认识过程的发展有联系。低年级学生知识比较贫乏,观察事物时容易泛化,所以模糊不清,特别是对一些相类似的事物容易混淆。随着年龄的增长,知识逐渐丰富,他们的观察才能由泛化到分化,比较精确地分辨事物。他们在知觉和观察过程中的另一问题是:不能把主要的事物和次要的事物分开,有时只抓住次要的事物,而把主要的事物忽略了。

2小学生注意力的特点

(1)无意注意仍起着主要作用,有意注意正在发展

对小学生来说,在学习过程中,教学手段的直观性、教师声情并茂的语言、对课业本身的兴趣等都能引起小学生的注意,这些都是无意注意的范畴。由于小学生主导活动不断发生变化,从无目的的游戏到有目的、有要求的学习,所以他们的无意注意已无法适应新要求,这一矛盾必然使小学生的注意力逐渐从无意注意向有意注意过渡。

(2)注意的集中性和稳定性差

注意的集中性即注意指向一定事物时聚精会神的程度。由于小学生神经系统发育的特点,他们的注意力不易集中,很容易被感兴趣的事物所吸引而转移注意力,对于比较抽象的教学活动,注意集中就比较困难。

注意的稳定性,指在一定时间内把注意保持在某一事物或活动上。关于注意保持的时间问题,有些心理学家认为:7—10岁儿童可以连续集中注意20分钟,10—12岁儿童约25分钟,12岁以上约30分钟。

(3)注意的分配和转移力不强

小学生在上课的同一时间内,既要用眼、用耳,还要动脑、动手,这就需要注意的分配。但是,小学生不善于分配注意力。对刚入学的学生,听讲和抄写不应同时进行。只有当抄写已成为他们较熟练的技巧之后,才有可能同时进行。

(4)注意范围较小

注意范围大小,是指在同一时间内能看到(听到)事物的多少,它主要取决于个体过去的经验。小学生经验少,注意范围比成人狭窄。

3小学生记忆力发展的特点

小学生的机械记忆仍然占主要地位,意义识记开始发展,随着年龄增长,形象记忆发展变慢,抽象记忆发展变快。年级越低,形象记忆越高于抽象记忆,年级越高,形象记忆和抽象记忆两者效果越接近。

4小学生想像力的发展

(1)有意想像增强

小学低年级学生的想像具有学前儿童想像的特点,仍以无意想像为主。到了小学中、高年级,儿童再造想像的内容趋于完整,有意想像的成分大大增加,其精确度亦明显提高。

(2)想像更富于现实性

学前儿童的想像往往与现实不符,有时会出现“想入非非”的空想。小学中、高年级学生的想像就更接近现实。

(3)想像的创造成分增多

小学低年级学生再造想像的成分占较大比例。随着他们的活动不断增多,经验逐渐丰富以及认识能力的提高,大脑中的表象越来越多,因而想像的创造成分逐渐增加。

二、中小学生的思维发展特点

(一)中学生思维发展的特点

1抽象逻辑思维逐步占优势

(1)中学生一般能摆脱具体事物的限制,运用概念、提出假设、检验假设来进行抽象逻辑思维。

(2)中学生在思维过程中已有预见性特征,即能在复杂活动或问题解决之前有计划、有策略。

(3)中学生的思维具有形式化的特征,即中学生能时常有意或无意地运用逻辑规律来解决问题。

(4)中学生在思维活动中具有一定的自我意识或自我监控能力,即表现为中学生不但能考虑如何解决问题,还能对自己的思维进行自我反省、自我调控,确保思维的正确性和高效率。

(5)中学生思维的独创性在逐步增长。突出表现在他们能不断提出新的假设、理论,思维的敏捷性、灵活性、深刻性和批判性明显增强。

2辩证逻辑思维开始发展

(1)中学生(尤其是高中生)理论思维的发展,有力地促进着辩证思维的发展,从而形成了抽象思维和辩证思维协调发展、相互促进的新局面。中学生基本上能理解一般与特殊、演绎与归纳、理论与实践等的辨证关系,能用全面、发展、联系的观点去分析和解决问题。

(2)中学生的思维结构趋于稳定,并基本完整与系统化。中学生由于理论思维的发展,思维结构的内部关系更加协调,分析与综合、抽象与概括、演绎与归纳、形式逻辑与辩证逻辑、认知与非认知因素等形成了协调发展的新格局,从而使中学生思维的功能更完善,思维的效率更高。

(二)小学生思维发展的特点

1具体形像思维为主

小学生思维的基本特点是,从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要形式逐步过渡到以抽象逻辑思维为主要形式。我国心理学者的研究发现,小学四年级之前,儿童的思维一般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四年级以后,以逻辑抽象成分为主,在整个思维的发展过程中,仍有很大的不自觉性和不平衡性。

2抽象逻辑思维的自觉性较差

小学生不能自觉意识到自己的思维过程,低年级小学生尤其明显。例如,语文阅读中,默读比朗读困难大,这是因为儿童的内部言语的发育尚未成熟,而内部语言是对思维本身进行分析综合的基本条件,因此,有经验的教师会有计划地指导学生默读课文和阅读一些课外读物。对数学应用题的解答,小学生不会说出自己的思考过程,也就是常说的“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也不习惯于自我检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若注意引导学生在解应用题时,说出思考过程,检查一下自己在解题时的思维障碍在哪里,并注意及时准确地检查作业,将有助于学生抽象逻辑思维自觉性的发展。

3抽象逻辑思维发展不平衡

小学生抽象逻辑思维的发展在不同的学科中,其表现是不相同的。例如,在数学课学习中,尤其是经过系统的小学奥林匹克数学训练的学生,可以离开具体事物进行抽象思考。但在自然课上仍停留在较具体的形象水平上。

4思维缺乏批判性

小学生的思维缺乏批判性,年龄越小的儿童越明显。他们常常不根据客观情况的变化,盲目照教师所说的每一句话去做,以教师的言语作为衡量事物对错的惟一标准。这一方面要求教师的言行要慎重,时刻考虑到如何做有利于小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另一方面,也向教师提出了新的课题,如何使学生逐步克服这种盲目性,而多一些批判性和理性思考。培养这一能力将使学生受益终身。

5思维还缺乏灵活性

小学生的思维还缺乏灵活性,他们不善于考虑条件的变化,而以旧经验解答新问题。在数学学习中,这种特点表现最明显。一般说来儿童对熟悉的或学过的题目类型,在内容不变时能顺利解答,如果内容稍加变化,他难以随着变化的内容而改变方法,往往照着原来的形式套做题目。随着年级、年龄的增长,知识经验的积累,第二信号系统的发展,到了中、高年级,学生思维的惰性将逐渐减少。

上一篇:个人总结简短年终下一篇:词的分类及句子成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