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音乐教学新特点

2024-06-15

小学音乐教学新特点(精选12篇)

小学音乐教学新特点 篇1

按照最新修订的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小学阶段的语文教学,应该突出对教学内容价值取向的重视和强调,同时注重语文语言感染熏陶效果,更好地调整情感性语言在小学语文教学环节的运用,为语文教学方法的优化提供良好的基础环境。

一、教学语言应富有情感性

“感人心者 , 莫先乎情,”语言教育的根本在于感情基础,小学阶段是学生成长过程丰富自身精神和人文内涵的关键时期,语文教育应该充分发挥学科所独有的情感和认知的引导效果,通过富有情感和感悟的课文,向学生传达文章作者的情感感悟。而小学生的理解能力较弱,因此为了实现这一目的,小学语文教学要求教师能够更深刻理解和感悟课文 , 慢慢吸收和消化,必须掌握富有情感色彩的教学语言,将课文所蕴含的喜怒哀乐感情融入其中,通过感情丰富的语言表述,使学生能够理解课文中的感情,拨动学生的心弦,引领学生感情的变化,引起学生共鸣,从而提高教学效率。因而在小学语文的课堂教学环节,教师应该通过富有感情性的语言进行情感铺垫,使学生对将要接触的课文产生一定的亲切感和期待,进而容易在接下来的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与教师形成情感共鸣。

如人教版《语文》略读课文《难忘的一课》文中出现的三次的“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这句话,教师在领颂朗读时应该把“中国’作为重音,第一个适当加大音量和音长;第二个音量适中,但增加音长。“爱”字后面应有短暂的停顿,以便把“中国”读得饱满、深情,并用重音加以突出,辅之以“爱”字后面的停顿。将文章作者看到小礼堂墙上的画像后被激发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情表达得淋漓尽致,荡气回肠,让学生深刻感受到作者的民族自尊心和爱国情怀。

二、富有趣味性,生动形象

著名教育家、北京师范大学教授李燕杰曾说过:“讲到最为动人的事例,最为典范的人物,最为吸引人的情节,既要细致刻画,又要有声有色,使听众听之如见其人,如临其境,如闻其声”。充分说明了生动形象的语言能够将抽象语言具体化、深奥的道理浅显化、枯燥的语言趣味化的效果。就小学语文教材的内容特点而言,均是根据小学生活跃的思维特点而编制的,小学教材中生动形象、耐人思考的作品俯拾皆是。因此,教师的课堂教学语言也应该生动形象、具有一定的趣味性。

例如,人教版教材第十一册课文《月光曲》中的“幽静”一词,教师在讲解时应该在按照词典准确解释为“安静幽雅”之意后,为了使学生更加形象直观地理解“幽静”的意境与内涵,可通过一个生动的教学情景进一步解释该词“一个秋天的夜晚,月亮分外清朗,月光下,莱茵河水静静地流淌着,贝多芬在一条幽静的小路上散步”。通过这样的情景,使学生眼前呈现出一个幽静的画面,调动了学生的思维,使学生沉醉在“幽静”的气氛之中,深刻体会到安静旷远的意境。

三、符合小学生的心智发展水平

考虑到小学生的心智尚未发育完全,无法准确地把握许多事情和事物,因此教师在语文教学中不能大量地使用专业术语,避免小学生因听不懂专业的术语而对语文学习产生厌倦感。相反,语文教师应该选择更加符合小学生心智水平、易于理解、接受的教学语言,使用一种生动活泼的教学手法,将小学生们所熟知的一些事情、习惯合理的表现出来,不仅能够有效地在师生之间引得共鸣,而且能够提升小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教学目的,使他们主动去学习、自愿去接受语文知识。特别是对于低年级儿童而言,更容易接受教师日常化的生活语言表达方法,这也是小学语文教师最佳的教学语言。需要注意的是,对于小学高年级的学生而言,教师的教学语言应该趋于严谨和深刻,更符合其抽象思维发展水平。

如苏教版国标本第九册课文《黄果树瀑布》是一篇文质兼美的散文游记,讲授了作者在黄果树瀑布风景区的所闻、所见、所感,描绘了黄果树瀑布的壮美,讴歌了大自然的无限生机对人的性情的陶冶。在教学中,教师应该紧扣教学重点,即引导通过诵读感受黄果树瀑布的壮美,感悟大自然的无限生机对人的性情的陶冶、引导学生通过朗读,体会重点词语、句子在文中的表达作用。

考虑到高年级小学生已经掌握了一定阅读能力,能理解课文内容,感受黄果树瀑布的壮美的基础上,教学侧重于通过多种形式的语言训练,指导学生理解重点词句,体会其的表达作用,进而感悟大自然的无限生机对人的性情的陶冶。同时,教师应该从学生的角度出发,考虑学生对文章中的词、句和写作方法的理解程度,然后通过合理的方式阐述学生所提出的问题,带动并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有目标、有兴趣的环境中去学习、去获取知识。

四、结语

语文教学的目的在于使学生掌握理解并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同时旨在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而语文教师的教学语言特点和水平,更是决定了语文教学能否达到预期目的的关键因素。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结合小学生的心智水平,按照“充分吸收、领悟”的教学原则,引导学生体会并掌握语言魅力最,从而培养自身一定的语文能力。同时,小学语文教师还应该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和教学对象,结合自身的语言特点,适时调整教学方法和教学语言,创造良好的小学语文教学环境。

小学音乐教学新特点 篇2

新教材不单是学生阅读的课文,而且是师生对话的文本;新教材不是纯粹的知识载体,专供教师“教”的,而是激发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的教材;新教材没有简单化地呈现由编者预设的唯一结论,而是设计了典型的生活事例、生活事件,旨在为学生营造感受、体验的条件和氛围,促使学生在与教材相互作用的动态进程中生成新的意义;新教材不是静态、封闭的文本,而是具有延展性,为开放地汲纳当下生活的最新信息、科学技术的最新成果留出了空间;新教材不是显性的说教,而是采用隐性的、渗透的方式实施对学生的价值引导。基于上述特点,新教材大量采用对话性、活动化、体验性、开放性和价值渗透性的教学策略。

一 新教材呈现方式的交往性特点

与对话教学策略

传统教材采用独白式语言,无疑为“说教”开辟了捷径,为教师在课堂上实现话语霸权提供了依托。按照新教材的设计理念,新教材主要是从儿童与成人、儿童与儿童、师生与文本对话的角度设计的。针对这一特点,如何用好新教材呢? 策略1:借助教师的引领,开展学生与文本以及师生、生生之间的多元、多维式对话教学教学就其本质而言,是交往的过程,是对话活动。对话是学生认识自我、他人与世界的重要途径。师生通过对话,在交往与沟通中建构意义。

1.师生之间的对话

新教材为师生间对话提供了话题、素材和指导。针对教材设置的交往情境,教师应注意激活学生已有的表象和生活经验,并从日常生活中引出话题,引导学生与教师实现零距离对话。话题主要有:你看见过哪些交通标志?它们是什么模样?你搜集到了哪些交通标志图案?请出示给大家看看。每种交通标志都有着鲜明的形象,每当在生活中看到它们时,你受到什么启示和警醒?设置这些交通标志有什么作用?师生围绕上述问题而展开的对话活动,决非简单的问与答,而是通过实物、投影、红绿灯游戏和角色扮演等多样化手段进行的,从而使对话凸显出生活化、现场化的色彩。通过对话、信息交流、双向和多向的互动,达到师生共同分享对交通标志及其意义的理解。

师生对话包括教师与学生群体和教师与学生个体的双向和多向交流。对话的“发球权”不限于教师一方。教师特别要鼓励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提出问题,大胆质疑,掀起对话波澜。对话能否顺利推进并取得实效,关键取决于教师的反馈信息是否及时、得当且具有较高质量。反馈既要有针对性,又要注重激励性;既要洋溢着活力,又要对师生互动有所推进,并添加进新的意义。要从关注学生生命的高度提高对话的质量。教师的反馈越精彩,就越能对学生起引领作用。

2.儿童与文本的对话

新“教科书在儿童面前就好象是一个跟他进行对话的另一个人,它不是一个客观对象,一个与儿童不相关的„他‟,而更像是一个面对儿童说话的„你‟,这个„你‟是和儿童相对的,能够激起和它热忱交往的朋友、伙伴⑴。一方面,儿童围绕文本中的朋友提出的问题,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进行反思、感悟、应对、交流,一起解决成长中所遇到的问题和烦恼,享受成长的欢乐;另一方面,新教材留有大量空白,借助这种特定的空间,学生可以把自己的思想、感情、观点、创意及其分析和解决问题所获得的结论,向对话的另一方—教材进行倾述和表达。这样就摆脱了学生与传统教材之间存在的单向、接受、记诵的弊端,而转变到学生与新教材之间富有能动和创造性的双向建构。例如“拉拉手,交朋友”②一课有一处留白,是让学生为自己设计一张名片。借助此处留白,可让学生表达创意,展示个性。“我们的校园”②一课有一页空白,是让学生把校园里最喜欢的地方,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达出来。借助此处留白,学生既可以在上面画,也可以在上面写,通过多种方式,表达自己在学校内的发现和感受,抒发对校园的喜爱之情。从以上例子不难看出,留白是新教材中的空灵部分,较之教材中实体部分更具有价值。教师要引领学生,借助留白,抒发心声,表达创意,张扬个性。

3.学生与学生的对话

新教材的呈现方式,充分体现了合作学习的理念。它为学生同桌间磋商、小组研讨和全班同学交流营造了平台。例如“我爱我家”③一课,教材的开头有一框留白,让学生贴上“我们一家”的照片。当学生把“全家福”高兴地嵌入教材后,可让学生与同桌小伙伴指点照片中的人物相互交流:诸如自己父母的工作岗位、父母的生日爱好、自己对家庭的感受,等等。学生对这种交流一定会情趣盎然。又如“我不耍赖皮”①一课提出了两种观点,其一是遵守规则真麻烦;其二是遵守规则会给大家带来方便。教学时可让学生讨论:你同意哪种观点?为什么同意?这样的讨论,既呈述事实,又说明道理;既有倾听,又有反驳。学生通过激烈的思想碰撞,可以达到分清是非、提高认识的目的。新教材还设计了搜集、调查、采访、汇报、表演、展示、倾述等活动,均适宜于在全班范围内交流。学生可以彼此介绍生活经验、通报信息、交换意见、交流收获,相互间实现视界融合,碰撞出心灵的火花。这样有利于促进学生认知、情感的发展,培养相应的人际交往技能。

二 新教材的活动性特点与活动化教学策略

不是按逻辑程序演绎,专供教师“教”的知识载体,而是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活动的工具,是供学生使用的“学材”。诚然,新教材内含有一定的知识技能信息,但这些知识技能不是有序地呈现在文本的字里行间,而是寄存在新教材主题活动运作的框架内。它同传统教材知识条理型框架有着根本区别。针对这一特点,如何用好新教材呢? 策略2:大力实施活动化教学

本来就不是静态的知识载体。教学时,不要引导学生进入文本机械地去学习、掌握有关科学知识、生活技能、道德观点和社会常识,而是要充分弘扬学生的主体性和创造性,尊重和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重在引导他们全员、全程、全身心、多感官地去参与、亲历活动。这里所说的“活动”,包括外化显形的具体操作型活动和内涵隐形的心智型活动。“全员参与”,就是让全班每一个学生都动起来,不让一个学生被排斥或游离于活动之外;“全程参与”,是指学生的参与不能是一阵子,而是要在系列主题活动的衔接和滚动中自始至终地去参与;“全身心”,是指学生不仅要用身体去经历,而且要用自己的心灵去感受;“多感官”,就是要发挥多种感官的功能,让学生用耳朵听听、用眼睛看看、用手摸摸、用鼻子闻闻、用脑子想想,以强化对外部世界的感受。例如“春姐姐的脚步”④这个单元,包括“春天在哪里”、“春天里的种植”、“我和春天一起玩”、“我心中的春天”和“清明去扫墓”等主题活动。教师教学时不要让学生硬性地去认识什么是春天,春天的物候、气象怎样,为什么春天是美好的等有关知识;而应以教材设计的系列活动为引子,让学生真正在课堂上活起来,动起来,探究起来。诸如让学生参与捕捉、搜集春姐姐光临人间的信息,感受大地从严冬中苏醒、万物呈现欣欣向荣的景象;在探究春天为什么容易生病的活动中,去感知、掌握相关的保健知识;在参与植树护绿的实践活动中,去体验保护花草树木的意义;在养蚕、种向日葵的小实验中,去感受动植物的生长和发育,并学会观察和记录;在春日游泳、赏花、玩风车、放风筝的活动中,去体验春天的美和童年生活的快乐;在唱春天、画春天、写春天的实践活动中,去抒发自己对春天的赞美;在做花棒,为先烈和已故亲人写祭奠话语的活动中,让学生陶冶怀念先辈的情感,等等。总之,参与活动,是本课程教与学的基本方式。要让学生在亲历活动中进行知识的建构、能力的开发和道德的陶冶。如果撇开、丢弃了活动和儿童的主动参与,学生要想从教材中学到什么知识,学会什么本领,只能是缘木求鱼。引导学生在参与活动中学习,在活动中发展,这是用好《品德与生活》和《品德与社会》教材的秘诀之一。

三 新教材的意义生成性特点与体验性教学策略

在传统教材中,编者对教与学所追索的意义都进行了预设。这种预设的意义或结论,具有唯一性和不可变更性。要求学生无一例外地去认同、去掌握,由此导致教学步入硬性灌输和“齐步走”、“一锅煮”的误区。新教材《品德与生活》和《品德与社会》具有开放性,主要是引导学生去参与活动,在活动中去感受、体验个人与他人、个人与自然、个人与社会、个人与自我(即发展的“我”与现实的“我”)的关系,从而建构和生成课程的意义。针对这一特点,如何用好新教材呢?策略3:大力开展和推进体验性学习

什么是“体验”?体验,即以身“体”之,以心“验”之。从教育学层面理解,体验是主体内在的知情意行的亲历、体认与验证,它既是一种主体性活动,也指活动的结果。所谓“体验学习”,是指主体借助自我体验而创生意义的一种学习,它与受动性旨在掌握预设结论的听受学习相区别。

实施体验学习的基本途径不外乎两条。一是从实践性亲历中引发体验;二是从心理性亲历中引发体验。⑵下面用“父母的疼爱”①一课的教学案例加以说明:

1.从实践性亲历中引发体验

所谓实践性亲历,是学生主体直接参与实践,亲身经历某件事,从中获得相应的认识和情感。具体可分为两种:其一,从角色扮演活动中获得体验。即主体在实践中暂时把自己当作现实的客体,不仅按照客体的立场、观点去观察和思考问题,而且作为客体中的一分子去生活。如教学“父母的疼爱”一课时,教师用深情的语言激励说:“父母为了孩子,的确付出了很多很多。请同学们按照下面的提示进行表演。老师要看谁最能把父母对子女的无限牵挂和深沉的爱表演出来。”

表演A:冬天的深夜,妈妈几次披衣下床,为孩子盖好蹬开的被子。

表演B:天很晚了,爸爸妈妈焦急地寻找还没回家的孩子。

表演C:夜深了,妈妈还在灯下赶织孩子的毛衣。

表演D:由学生自己编创情节表演。

学生操作:借助简单的道具,按照情节的提示,充分体验、感悟所扮演角色的思想、情感并进行表演(操作进程中伴有轻快悠然的音乐)。

师:通过表演,同学们有了什么新的感受? 生甲:我心里非常感动,我想世上再没有比爸爸妈妈对孩子的爱更伟大了。

生乙:爸爸妈妈为自己的孩子操了很多心,受了很多累,我们不能忘记父母的恩情。

生丙:我体验到,孩子如同海上的一只小船,父母的疼爱就像扬起的帆。失去了帆的关爱,船儿不能乘风破浪,只能搁浅或倾覆。

从这个教学片断中不难看出,借助角色扮演,可以让学生去探究和识别自己及他人的思想、感情,洞察和理解自己及他人的立场、观点和内心感受。

其二,从亲身实践中获得体验。即主体不经过任何中介而直接与客体相互作用,从而认识客体,获得直接经验或体验。如教学“父母的疼爱”,可让学生了解父母有什么需要,并针对父母的需要设计一项“爱心行动”方案,再落实在行动中。在交流汇报情况时,有个学生说:过去是母亲为我过生日,今年我为母亲过生日。在母亲生日前,我自己动手做了小礼物。在生日那天,我悄悄地把礼物送给她,用甜甜的话语向她祝贺,还为她拍照。母亲高兴得合不拢嘴,还不住地说:“今年的生日过得最幸福。”通过亲自实践,我体验到正如孩子需要母爱一样,母亲也希望获得孩子的孝心。这是父母最大的精神享受。

2.从心理性亲历中引发体验

所谓心理性亲历,是指学生超越时空、虚拟地经历某件事或对自身的经历进行回味,从中获得相应的认识和情感。这种心理性亲历也可分为两种:

其一,移情性体验。即通过将心比心、换位思考,设身处地去感受别人的需要、处境和追求,由此认知、体验自己的责任和义务。如教学“父母的疼爱”一课时,教师用语言创设情境:夏天的夜晚,热得透不过气来,小玲刚上床,妈妈给她扇着扇子,送来一阵清凉的风。此时此刻,如果你是“小玲”,内心有什么感受、体验?如果你是“妈妈”,又会想到什么?类似这样的移情体验,有利于打开学生通向他人心灵的通道。

其二,反思性体验。即学生借助联想、记忆等手段,将自身经历中值得珍视的内容提取出来,进行回味、过滤和反思而引发的体验。请看“父母的疼爱”一课的教学片断:

师:每个同学都在父母温暖的怀抱中一天天长大,父母对孩子的爱渗透在我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请说说对你感受最深的一件事。(此时课堂响起舒缓的音乐)生:有一天半夜,天下着大雨,我突然发高烧。为了给我治病,爸爸顾不得腰疼,把我背着。妈妈宁愿自己淋雨,却为我撑伞打着手电。他们踩着泥水走了5里地,直到把我送到乡卫生院后才松了口气。这件事使我体验到爸爸妈妈把我的身体看得比他们自己的身体还重要;只要为了孩子好,什么苦他们都能忍受(限于篇幅,省略其他同学的倾述)。

这种反思性体验,有利于改造和重组学生的经验,提升学生主体的认识和情感。体验学习,是真正发挥学生主体性、尊重学生独特性的一种学习方式。要达到预期目的,取得最佳效益,教师一定要充分发挥好引导作用。具体要抓好“情境创设”、“启发引导”、“自由表达”、“彼此分享”等4个环节。情境创设,就是教师要尽力提供条件,营造氛围,使每个学生都有“亲历”的机会和体验的平台。启发引导,就是体验不可由教师传授,也不可移植,只能由学生自己通过“亲历”而引发,教师要当好“助产士”的角色。自由倾述,就是教师应提供相应的时空,让学生真情倾述自己的体验。彼此分享,即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体验,这是一笔重要的资源、财富,应当让学生彼此交流分享。

四 新教材的延展性非固定化特点

与开放性教学策略

新教材不是静态、封闭的文化载体,而是具有延展性,为开放地汲纳生活(包括学生的个人生活、家庭生活和社会生活)的最新信息、科学技术的最新成果留出了空间。针对这一特点,如何用好新教材呢? 策略4:注重教学的开放性

新教材不是不可变更的静态文本,而是包含了多元性和差异性的教学素材,为教师创造性地开发、利用本地区、本校以及家庭和学生本人的资源,提供了范例和空间。教师要想借助教材成功地引领教学,就要从传统的传授教材的角色转变为教材使用中的决策者和创造者。教师应结合本地区实际情况,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对教材内容进行整合、重组,使教学呈现出动态的、富有弹性的流程。例如“寻找成长的足迹”③一课一共设计了3个活动:1)搜集。主要是让学生搜集自己小时候用过的东西。2)看看比比。主要是让学生把用过的衣服、鞋、帽子,玩过的玩具与现在穿的衣服、鞋、帽子,正在用的学具、玩具进行比较。3)问问、秤秤、量量。主要是让学生通过访问父母,了解自己出生时的体重、身高,再秤秤、量量现在的体重、身高。显而易见,使用这样的教材,如果按照预先设计的教案,循着静态的、封闭的、局限于课堂内的教学程序和逻辑推演,其教学内容一定是干瘪的,课堂氛围必定是死气沉沉的,教学效果不仅引发不了儿童的快感,而且会贬损和压抑学生的生命活力。相反,开展开放性教学,把课堂活动和家庭生活、课内教学与课外准备、教材的引领与发挥家长的作用融为一体,把学生在调查、访问、搜集、观察、比较和亲自操作中所获得的有关自己成长的活生生的信息、资源充实整合到教材内容中,让发自学生心灵的体验倾注于教学进程中,课堂才会表现出多姿多彩的亮点,学生才会在自我感悟中进发生命的智慧,并享受到学习的快乐。

五 新教材教育观点的渗透性

特点与价值引导策略

《品德与生活》和《品德与社会》的新教材,呈现的是儿童的生活世界,重在选择贴近儿童现实生活的有意义的内容。这些内容具有整体性和一定的综合性,其中内含和渗透着对儿童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策略5:在儿童孕育生活感受的同时,伺机对其进行价值引导

生活是道德的田园。离开了生活,道德只是干瘪、抽象的条文,不可能在学生的心灵中生根。因此,要实现包括情感、态度、价值观在内的德性建构,一方面需要增长学生的生活经验;另一方面,道德的明灯不会也不可能自动地点亮。儿童在现实生活中,常常受到来自成人世界形形色色的影响。这些影响往往是积极与消极、正面与负面、正确与错误的混杂在一起,难免会使儿童产生错觉和误区。尽管生活德育的旗帜反对灌输,但教学“决不是„干什么都行,、„做什么都容许‟的片面相对主义”⑶,学生是成长和发展中的人,要让他们过有道德的生活,教师无疑应伺机进行价值引导。例如“我想要,我能要”①一课设计了5个活动:1》我想要:旨在了解儿童最想要哪些东西,为什么要这些东西。2》角色扮演活动—“星星逛商场”。表演的主要情节是星星在商场吵着要买这买那,而爸爸妈妈并没有满足他的所有要求。如果让你扮演星星的父母,你能向星星说明为什么不能满足他的理由吗?3》准备一顿午餐:要求学生以购买食品、准备一顿既经济又合理的午餐为主题,设计一个方案,算一算这顿午餐共需多少钱。4》小建议:主要是让儿童向家长提增收节支的建议。5》小调查:旨在引导学生调查家庭一年中有哪些必要的开支,其中用于自己生活和学习的有多少。从上述设计中不难看出,教材呈现的是儿童的生活世界,并非是抽象的道德说教和僵硬灌输。在教学这课时,既要借助教材开展活动,丰富学生的感受,同时又要通过活动引导儿童在多元价值中做出正确、合理的选择。在“我想要”和“角色扮演”活动中,针对形形色色的需要,重在让学生反思哪些是脱离实际的“贪求”,从而渗透不能跟别人随意攀比的价值引导;在“准备一顿午餐”、“小建议”和“小调查”活动中,要渗透“合理消费”、“节约资源”的价值引导,教育学生树立现代社会所需要的消费观念和节约资源的意识。在提倡、鼓励合理消费的同时,我们还是应当理直气壮地反对浪费,提倡节约。价值引导的实质,就是要“让儿童现在生活的河流里,引入一股他们未来生活的水流,要把我们藏匿在遥远地方的教育目的的种子移植到生机勃勃的儿童生活的心田”,⑷。

小学语文教学语言特点新探 篇3

关键词:小学语文;语言教学;特点

语言教学的主要目的就是培养学生的理解和运用能力,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小学生的年龄非常小,教师的教学语言对学生而言有两方面的作用,一是启蒙作用,二是示范作用,这就要求语文老师不仅具备很高的艺术水平,同时还应该有很好的语言运用能力,以下就是笔者对小学语文语言特点的几点分析。

一、规范性

教师就是规范的代名词,所谓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师在平时的课堂上必须做到规范,从汉字的发音、词汇和语法,给学生创设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否则不仅不会促使学生的能力提升,相反还会阻碍其语言的发展。比如,在某些偏远地区,教师在读字发音的过程中带有浓重的当地口音,因此在教学的过程中不容易纠正,这就导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错误地模仿,比如声调的变化,“教师”“教室”两个词中的“教”都是四声,但是教师的“师”声调为一声,而教室的“室”声调为四声,规范的读音听起来非常舒服,同时也能帮助学生培养良好的语感,提升语言的运用能力。

二、生动性

所谓生动性,就是在教学过程中对于教学语言的运用更加生动和有活力,由于是顺应学生天性,小学语文课本中所涉及的生动的文学作品非常多,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老师将这些语言特点充分地体现出来,然后让学生真切体验到那种美好的场景或者氛围。比如,在学习《在金色的沙滩上》时,开头就是一段生动的景物描写:“太阳刚冒出水面。在金黄色的海滩上……”瞬间能够让人们想起夏天的海滩上一个穿蓝色连衣裙的小姑娘,短短数语便能够勾画出一个优美的画面,同时这段文字描写也为之后的感人故事埋下伏笔,让学生清晰地感受到语言文字的魅力,这对于他们的学习而言意义非同小可。

语文的语言特点非常多,它的作用不仅是承载记录中华历史几千年的文明,同时也是人们日常生活交流的工具,更是科技经济得以发展的基本保证。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需要充分挖掘这些特点,运用这些特点,让学生喜欢语文语言,提升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李兴昌.小学语文教学语言特点新探[J].语文建设,2014(10).

小学音乐教学新特点 篇4

一、目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 教学目标的虚化

新课程教学的特点不同于以往, 它的特点之一就是确立了知识和能力的培养、过程与方法的锻炼、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相融合的这个三位一体的课程与教学目标。三维目标的确立标志着教学实践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这个阶段主张全面发展, 打破了传统课堂教学只关注知识技能和阶段性学习, 忽视学生的学习过程与方法, 而这种方法是受益终身的, 忽视学生在学习中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品德与人格方面的变化发展状况, 这些是学生成长过程中必不可少的, 因而, 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2. 教学方法形式化

新的课程标准的颁布、实施和新教材的推广使用, 将为传统语文教学注入鲜活的生命力, 这种鲜活的生命力将使小学语文教学改革不断走向深入, 必将造成一场教学革命, 把新课程教学推上一个新的高度。在教学实践中, 开始重视学生多读、多悟、多练、多动、多讲, 重视给学生营造情景, 引起学生思考, 鼓励学生发表见解。

二、有效教学的实施策略

1. 制订科学合理的教学目标

有效的教学必先具备有效的教学目标, 那么语文教学也不例外。设计教学目标不仅要根据课程标准, 这一点至关重要不能超出教学大纲的要求制定目标, 更重要的是要根据学生的实际发展水平, 这一点同样重要, 因为我们的教学主体是学生而不是教师, 教师制定的目标必须围着学生转, 教学必须走在发展的前面。一个单元、一篇课文、一节课, 教学之前, 教师都要把教材理解透, 在此基础上, 根据教学大纲要求和教材、教参中的有关提示, 确定相应的教学目标, 这样才能使课堂教学活动具有明确的方向。有了明确的方向, 语文教学目标的准确就应定位于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 从中可以看出, 一切为了学生, 不仅重视学生对语文知识的学习掌握, 在掌握知识的过程中更要重视培养学生的语文运用能力以及创新思维能力, 这个能力将伴随学生今后的生活, 所以这方面马虎不得, 我们教授学生不仅仅是要他们掌握知识, 更要注重培养他们的技能和能力。不但重视发展学生的智力, 而且注重发展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结合, 这三点缺一不可。

2. 有效的教学环节

语文课程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这方面在语文课堂上, 让学生体会语言的美好精妙, 让他们拥有一定的文化积累, 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这就要求我们的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 要充分利用教学过程中的各个环节, 提高每一堂课的有效性, 也就是我们的付出要与学生所得成正比, 这就需要做到课堂提问的有效性, 这种有效性就是要我们教授的学生能够掌握。教师在教学中通过提问来启迪学生的思维, 把他们的头脑积极地调动起来, 首先必须善于提出目标明确、新颖有趣、难易适度的问题来调动学生, 这几个方面教师要多下功夫, 把功课做足, 同时, 教给学生思考的方向和线索, 一点点把学生引到正确的方面, 这个过程要循序渐进, 引导学生对问题作层层深入的思考, 通过思考培养良好的思维品质, 从而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有效的课堂提问, 要做到“设问要准, 提问要活, 发问要巧, 问中有导, 听答要诚”。

三、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在真正高效的语文课堂教学上教学气氛是活跃的, 学生的参与程度也是很高的。一些有经验的教师做得非常好, 他们非常注意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同时引导并教会学生独立思考, 只有学生独立思考才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因为学生学习的好坏是关键, 教师教得再好学生没有学进去也是枉然, 要引导并教会学生质疑问难、引导并鼓励学生发表个人见解, 同时倾听他们的心声, 与他们融为一体。这样, 他们就会积极参与教学的每个环节, 热烈响应教师的每个要求, 到这时候才叫渐入佳境。而且他们对教学的每个环节都充满了好奇和兴趣, 教师可以引导他们参与到教学设计之中来。建立在师生交流基础上的教学是高效的。

四、新课程理念下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特点

1. 教学目标要具有整合性

如今小学语文新课程强调的重点不同于以往, 教学目标具有整合性, 不像从前每个目标是孤立存在的, 之间没有相互关联。这主要表现在知识与技能的有机组合、过程与方法的有机组合、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有机组合。如《万年牢》一文教学目标的表述是这样的:自主阅读课文并找出重要句子;说出课文中主要事件, 并说出哪些详写、哪些略写;围绕中心故事感悟父亲的真实。由此不难发现, 通过教学目标的设计要求教师要兼顾每个方面, 学生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 才能够深刻理解作者的深意, 同时记住作者心目中父亲的形象。

2. 教学内容要具有开放性

新课程理念要求小学语文教师要有广博的知识和开放性的胸怀, 如今的时代不比从前, 即便是小学生, 铺天盖地的信息已经让他们目不暇接, 所以, 在讲授语文课的时候, 单单依靠课本上的知识已经不能引起他们的兴趣了, 那么怎么办?办法只有一个, 以语文课为信息之源向外延伸, 尽可能多地引进与之相关联的信息, 展开立体式教学, 以此来强化学习, 但是中心必须是课文本身, 最后把课文吃透, 让学生得到知识。

3. 教学方式要具有互动性

新课程教学理念的实施最大的变化体现在课堂上, 从前那种死气沉沉的课堂气氛不见了, 扑面而来的是一股清新的气息, 和谐、民主、平等的氛围, 从前那种“灌输式”“填鸭式”的教学方法不见了, 代之而来的是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 课堂气氛活跃, 热烈而不喧闹, 争辩而又温馨, 师生间以平等的心态相互交流、沟通和补充, 教师没有了居高临下的姿态, 学生由被动接受变为主动学习, 彼此间交流着情感、体验和观念, 最后达成共识, 学生真正学到了知识。

4. 教学过程要具有活动性

新课程教学理念倡导学生参与进课程中来, 尤其是小学语文教学更应如此, 因为小学生活泼好动, 如果仅仅是一味、死板地讲课, 就不能培养他们对语文的兴趣, 要知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通过让学生参与进课文中来, 融会贯通, 就能够更好地让他们掌握知识。

5. 组织形式灵活、多样

新课程教学理念要求我们的教学组织形式要灵活多样, 不要拘泥于一点而没有变化, 但是前提是视教学内容、教学效果而定, 哪种教学效果理想就用哪种教学形式, 或者相互之间穿插使用, 如自主性学习、合作性学习、探究性学习等, 这几种方法要灵活运用。在具体课堂实践中, 既要有教师讲学生听, 又要有学生讲教师听;既要有小组学习, 又要有合作辩论;既要有封闭式教学, 又要有开放式教学等, 不一而足, 目的只有一个, 让学生掌握知识。

时移世易, 与时俱进, 教师只有跟上时代步伐, 掌握先进的教学理念, 才能无愧于时代赋予我们的重托, 在先进的教学理念指导下, 掌握规律, 努力实践, 把学生教好。

摘要:新课程理念下要求小学语文教师转变观念, 并不像以往仅仅是知识的传播者, 还应该是教学的组织者, 同时, 教师与学生的地位也不再是以教师为主了, 教学的主体已经转向了学生。这样的转变有利于小学语文课堂的教学。

关键词:新课程,小学语文,课堂教学

参考文献

[1]徐新强.新课标下语文课堂有效教学初探[J].文学教育, 2008 (5) .

[2]王瑛.把握教材学情, 提高教学设计有效性[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江苏卷[C], 2010.

高一化学新教材的特点及教学建议 篇5

[摘要]新教材的显著特点是“浅”、“宽”、“新”,执教新教材要转变“3+2”时代形成的教学观念,建立执教新教材的“目的观”、“价值观”。

[关键词]新教材特点;目的观;价值观;研究性学习

2001年秋季,全国大部分省市全面启动了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试验修订本·必修)《化学》第一册(以下简称新教材)。通过参加培训、研读、试教,笔者认为新教材有以下一些特点,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一些浅显的教学建议,以供将要执教新教材的同行参考。

一、新教材的特点

目前,课程教材改革的趋势之一是不过分强调学科知识的全面性、深刻性、系统性,重在体现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即教材的“人本主义”思想。新教材较好地体现了促进人的一般发展的要求。相对于旧教材(人教社,高中化学读本第一册),新教材的显著特点是“浅、宽、新”。

1.浅:所谓“浅”是指在基本保持高中化学学科知识结构整体框架不变的前提下,适当地降低具体知识点的教学标高。总体趋势是由较高能级降为较低能级,甚至不作要求。如删去了配位键、络合物(选学—无)、卤化氢的性质、HCI的实验室制法(D能级—无);删去了HCI的喷泉实验,还有键能、键长、键角等;核外电子排布的知识也只相当于初中化学水平,删去了两原理一规则以及s、p、d等轨道知识,还有电子自旋等学生接受起来有相当难度的知识点。硫化氢的性质也由B能级降为选学,只是简单地介绍了H2S的实验室制法,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不稳定性、可燃性、还原性、弱酸性);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配平也由C能级降为B能级,只涉及到一些简单的配平,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只限定在双线桥这一层面上等等。

当然这里的“浅”是相对的,新教材充分注意到了每一部分知识结构的严谨性与逻辑性,并非乱删滥降。比如:碱金属一章,就未作多少删减,知识体系与旧教材相似。由个别到一般,由点到面的编写顺序就未作大的改动,在教学要求上也没有明显的升降。

2.宽:所谓“宽”就是指在适当降低或不降低知识点能级要求的前提下,拓宽和增大了具体知识点的辐射面,使该知识点更丰满、更完整一些。如: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增加了燃料的充分燃烧(A能级)、氧族中新增加了臭氧及臭氧层的保护(A能级)、H202及相关知识(无—A能级)第六章增加了一节环境保护的知识等。

“宽”还体现在与其它学科之间的联系上。比如数学中集合的概念、立体几何、方程式、极值法、十字交叉法、极限法、不等式等在化学教学中都有具体的应用。这些根据化学原理建立数学模型的思维方法仍然是化学学科的特点之

一。这也体现了数学学科的工具性。至于与物理、生物的联系则更为广泛和深刻。光学、电学、核反应,结晶牛胰岛素、碘缺乏病、一些元素在人体组织中的富集作用、无机非金属材料制成的人造器官等,都体现了理化生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的共同属性。化学与政治学科的联系,主要集中在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辩证唯物主义的教育、环保意识的教育等方面。

3.新:所谓“新”是指相对于旧教材,新教材及时地合理地将与化学有关的现代科技成果以及当代社会一些重大的政治经济问题渗透与编排在教材的相关章节中。体现STS教育的思想和方法,使中学化学教育紧跟时代的发展,贴紧时代的脉搏,使新教材显得有灵有肉。使学生能够深切地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化学,没有生活就没有化学,而化学的发展又促使生活水平和生产力的不断提高,以及化学是人类进步的关键这句话的深刻的含义。

特别是新材料、新科技、新能源、新的环保意识、新的选学内容、新的阅读材料、研究性学习课题等等,更好地体现了新教材的“新”,体现了教材的时代性和社会性,努力拉近了化学和生活与社会之间的距离。比如:碘与人体的关系,海水资源的综合利用,臭氧、过氧化氢,C6O及其应用前景等。

新教材还充分利用章图、插图、漫画、表格、色彩等表述形式来形象地描述化学的一些基本原理和现象,较好地改变了旧教材从概念到概念,从生硬说理到枯燥乏味的表达方式,一定程度上增强了学生对教材的亲近感和学习化学的兴趣。

二、教学建议

面对高考制度的改革,新的课程标准,新教材的启动等大环境,我们应该重新审视和反思我们在“3十2’’时代形成的行之有效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模式,建立执教新教材的教学观念。

1.转变化学教学的目的观

在大多数化学教师传统教学观念中,化学是其它自然科学的基础学科,具有一定的工具性。是进一步学习医学、农学、林学、生化、材料等其它学科或前沿学科的基础。高中学生在高中学段必须具备牢固的全面的高中化学学科知识,完成进入大学深造所必须具有的预备性知识,高中化学必须强调化学学科知识的系统性、全面性和深刻性。然而,现实生活中,用我们这种观念培养出来的许多“优秀学生”却不会使用灭火器,油锅着火时惊惶失措,无限制地使用塑料袋,发生火灾时不会自救,马路边上的垃圾桶在燃烧时无动于衷„„这些事例不能不引起我们对化学教学目的观的深层思考:化学对每一个学生来讲究竟意味着什么,高中为什么要学化学,学习什么样的化学知识,若干年后,我们所教的完整的化学知识,在已经走上社会工作岗位的学生那里还剩下多少等问题,即化学教学界曾经激烈争论过的关于化学教学是“化学家的化学”还是“大众的化学”等教学观的问题。应该说,新教材的出版和启动明确无误地选择了后者。对绝大多数高中学生来说,学习化学的目的不在于去进一步研究它,而在于应用它,应用它来理解、解决和决策个体在社会、生活及工作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化学教学的目的不在于使学生获得多少深奥的化学知识,而在于使学生获得的这些化学知识具有普遍性、时代性和应用性;化学应该成为每一个有教养的公民都必须懂得的知识,使化学学习不仅对高考有意义,而且对学生一生的高质量生活都有意义。

2.转变化学教学的价值观

高中化学教学的价值,不仅仅是如何使学生获取化学高分,有效地增加高考的总分值,更重要的是在于如何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思维,如何对学习化学产生兴趣。应该建立起“学习方法与学习愿望的培养在某种程度上比获得的知识更重要”的价值观念。从学生的长远发展来看,如果他在某些具体的知识点上有所欠缺,将来是可以通过各种途径得到补偿的。但是,如果没有培养起学生对知识的渴求以及不断探索与创新的欲望,没有形成科学思维的习惯和能力,安于现状,不思进取,那么,他的这一欠缺在今后的生活和工作中将是难以补偿的。所以中学化学教学的价值观体现在产生兴趣、学会学习,终身学习上。

3.让学生参与教学过程

新型的教学目的观和价值观,要求我们改变老师讲学生听,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传统的教学方式方法,研究和探索与之相适应的教学方法。要积极地创设

和谐的活跃的课堂学习情境和氛围,让学生通过自主地独立地思考得出一些化学原理的结论和规律来。不要事无巨细地把一节课的教学内容讲全,讲透,不留余地,包办到底。这中间教师要充分地尊重学生的思维成果,充分肯定和鼓励学生的思维独创性。假以时日,学生必将养成独立思维的良好习惯。因此,在课堂教学时,教师要留给学生自主活动的时间和空间,能由学生发现的问题教师就要引导学生去发现;能由学生解决的问题教师就不要轻易地包办代替;能由学生自主归纳总结的结论不要轻易地给出来。总之,要尽可能多地留给学生动眼、动脑、动口、动手的机会和时间。

4.重视研究性学习

研究性学习是在当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出现的一个新的课程概念。具有专题性、开放性、综合性、实践性、创造性和学生自主性等特点。虽然研究性学习这门课程不是化学教师单独的任务,有些课题也不一定是化学教师单独能承担得了的工作。但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化学教师要结合具体的知识点向学生有意识地传输研究性学习的基本思想,童工信息渠道,当好有心人、宣传者、鼓动者,启迪学生善于发现生活、生产中的实际问题。至油腻腻挂钩发现问题,才能选择课题。当学生还是提不出课题时,我们可以把教材中的课题让学生去做。把我们发现的问题比如本地生活、生产污水的排放情况及改革方案,本地生活垃圾的处理调查及改革建议,温室效应模拟实验等提供给学生。

研究性学习的目的中在过程与参与,不在于研究的结果;主要是为了扩大学生的视野,增长知识,动手动脑,提高能力,发展个性特长,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主要是培养学生进行科学探究的方法、态度、精神、品质,让学生在课堂上获得间接经验,在研究性学习中获得直接经验,形成一种相互促进、相互补充、相互配合的完善和谐关系。

由此可对研究性学习作出如下界定:研究性学习时有学生在一定的情境中发现问题、选择课题、设计方案,通过主体性的探索、研究求得问题的解决,从而体验和了解科学探究过程,养成自主探究、创新的意识和习惯,形成和提高能力,增长知识、积累和丰富直接经验的活动。

小学语文教学语言特点新探 篇6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语言;特点

【中图分类号】G623.2

1 对小学语文教学语言的基本认识

1.1关于教学语言的概念界定

提及教学语言,我们通常认为它就是在实际的语文教育教学活动中,教师为了更好地向学生表达一定想法或者思想的方式,它是教师和学生之间沟通的纽带。通过教学语言,教师可以更加快速、准确地将教学相关内容表达出来。

1.2关于教学语言的基本构成

教学语言是由两部分构成的,即口头语言和肢体语言。

口头语言就是我们通常所理解的语言表达,就是教师用嘴表达出来的;而肢体语言则是为了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相关内容,教师在诸如表情、动作等方面的表达。通过这两种教学语言方式,教师可以顺利完成对学生知识的传达和感情的表达。

事实上,伴随着教学手段的日益更新,尤其是多媒体的引用,很多一线的语文教师甚至认为教学语言的作用已经渐渐弱化,恰恰相反,教学语言对于语文教学的积极效用是任何一种先进的教学方式都无法替代的。

1.3关于教学语言的基本特点

教学语言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语文教学语言的规范性

规范性是语文教学语言最为基本的特点。在小学阶段的额语文教学活动中,教师必须保证所使用教学语言的规范性,尤其是对于小学低年级的语文课堂教学而言规范性更加重要,因为他们正处于打基础的关键启蒙阶段。为此,教师不仅仅要坚持用标准的普通话与学生们交流,同时还要注意肢体语言的恰当应用,从而达到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积极影响的效用。

第二,语文教学语言的情感性

众所周知,教师与学生之间沟通的有效工具之一就是教学语言,通过教学语言,不仅仅可以将相关知识准确表达出来,同时也可以实现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情感交流。为此,教师在课堂教学活动中与学生进行交流的时候,一定要保证语文教学语言的情感性,与学生平等交流,展开情感上的对话,语言要满含情感、关心和鼓励,从而让学生时刻体会到教师教学语言中对学生真挚的关爱。

第三,语文教学语言的优美性

只有有效保证语文教学语言的优美性,才能更好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有效激发他们对于语文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才能让他们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语文教学中来。我们以课文朗读为例,如果教师所采用的教学语言越优美,往往可以让学生更加容易去捕捉到文章中的情感,进而引发学生的共鸣,为教育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奠定坚实、有力的基础。

第四,语文教学语言的趣味性

對于小学阶段的学生们而言,他们的身心发展水平正处于一个较为特殊的阶段,他们的理解能力相对有限,注意力也很难较长时间维持在同一个事物上,因此教师要注意加强语文教学语言的趣味性,以此来达到吸引学生注意力的目的。

第五,肢体语言尤为重要

肢体语言是教学语言的重要组成部分,但也是极容易被忽视的。恰当的肢体语言不仅仅有助于学生对于相关内容的理解,同时也可以拉近教师和学生之间的距离,实现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良好沟通。

2 小学语文教学语言运用的策略分析

要想真正发挥教学语言对于语文教学活动的积极推动作用,笔者认为我们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努力:

2.1不断加强教学语言的规范性

要想实现教学语言应用的规范性,教师要不断加强学习,提升自身的综合素养。

第一,教师的普通话要标准。很多教师由于受到方言的影响,普通话并不是十分标准,为此,教师一定要尤为注意,进一步加强学习,不断提升自己的普通话水平。

第二,关于教师的语言风格。每一位老师在长期的教学过程中,都会逐渐形成某种特定的语言风格,这种风格往往是小学生模仿和学习的对象。为此,教师一定要严格约束自己,尤其注重语言和语法等的应用,对学生产生积极的、正向的影响。

2.2教学语言既要科学,又要简单

教学语言的科学性就是指教师的教学语言务必要准确、严谨,保证对于词语等的释义和解释是准确无误的,否则学生很难真正理解并掌握相关的内容;与此同时,教师要力求用最为简单的语言将最为复杂的知识表达出来,主要原因在于首先课堂教学的时间是极为有限的,其次小学生的理解能力是有限的,过于复杂的语言反而会影响他们的理解。

2.3保证教学语言的趣味性

教学语言的生动性是语文教学的重要要求。小学语文课程还是重点培养学生的基本能力,重视对学生基础知识的培养。所以,教师要保证用生动、有趣的语言来进行语文课程的授课活动。

2.4注意肢体语言的应用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教师最大的幸福与快乐就在于与学生的交往,因为你的每一步,每一句话,你的眼神,甚至你的目光一闪或者一抬手,这一切都会深深的留在学生的记忆中。”在课堂教学中,语文教师应巧妙地通过肢体语言来辅助课堂教学,充分利用这些无声语言,以期产生出“水到而渠成”、“形立而意现”的教学效果,从而达到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目的。一般来说,常见的肢体语言就是眼神、表情和手势。在语文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结合实际的教学内容,辅助以恰当的肢体语言。

3 结语

教学语言对小学阶段的语文教学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为此,教师一定要不断提升自我,恰当应用正确语言,为充分发挥教学语言的积极效用奠定坚实、有力的基础。

小学低年级的语文教学对学生的成长来讲是有着极其重要的启蒙作用的,教师要充分的运用教学语言,培养学生对语文学科的兴趣,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

参考文献:

[1] 王芳.小学语文教学语言特点新探[J].淄博师专学报,2011,02.

小学音乐教学新特点 篇7

关键词:体育教学,教学特点,中小学,《十城市》,优质课

从近代学校体育的发展历史看, 体育教学的过程一直都带有不同时期的特点。学校体育每经过一次改革, 其反映在体育教学中的教学理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模式等都会有一些进步和新的特点出现。我国自素质教育改革以来, 中小学体育教学在新的《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指导下, 不断地有新的创新和突破, 体育教学过程也在原有的基础上呈现出新的特点。该研究以25节体育教学优质课为案例, 这些课都是经过各地区选拔出来的, 代表着当地先进的体育教学改革成果。对这些案例进行观察分析, 运用科学的统计方法, 总结出中小学体育教学的新特点。这不仅是对之前体育教学改革效果的一种总结, 同时也对推广改革新成果和进一步深化改革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注:a:准备部分;b:基本部分;c:结束部分。

1 研究方法

该研究主要采用了文献资料法、观察法、案例分析法、数理统计法等方法。

该研究以25节体育教学优质课为案例, 运用观察法, 详细观察和记录了每节课的情况;运用数理统计法进行了统计分析。案例来自中国教育学会体育与卫生分会《十城市》第二十五届学校体育教学观摩研讨大会精心挑选和录制的25节体育教学优质课, 上课的老师来自广州、成都、厦门、长春、昆明、郑州、哈尔滨、太原、重庆、合肥、沈阳等全国十几个城市, 上课的对象从小学到高中都有涉及。

上课对象的学段分布如表1所示。

2 研究结果

2.1 教学内容的分布和类别

从案例中看, 教学内容的分布主要集中在田径、球类、体操舞蹈、格斗、民族传统等体育项目。传统和新兴的一些运动项目, 如小木马、踩高跷、搏击操、花球啦啦操等进入体育课堂, 给体育教学增色很多。其中小木马、踩高跷教学的器材还是自制的器材, 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自制的器材, 既保留着传统体育项目的乐趣, 又具有很好的安全性。这使得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既能学习到传统的体育项目, 而且能体验到特有的快乐。不同的教学项目在不同年级的分布见表2。

2.2 体育课上音乐引入的比重

音乐的使用使体育课更加富有生机和活力, 学生在音乐的伴奏下更容易调动情绪和学习积极性。同时, 音乐还能对学生的紧张和焦虑心理产生调节作用, 有助于学生对动作技能的学习和掌握, 有助于活跃体育课堂气氛。在这25节体育教学优质课的案例中, 大部分体育教师都不同程度地在自己的体育教学中配上了音乐。有的主要在准备部分运用音乐, 有的则在准备和放松部分恰当地使用音乐, 有的甚至根据自己的教学整个过程巧妙地运用音乐。使用音乐的总时长不等, 有相当一部分体育课使用音乐总时长达到了20 min以上, 见表3。案例中体育教学过程中音乐使用的时机统计见表4。

2.3 教学组织形式多样, 分组依据有创新

从体育教学过程的组织形式上看, 形式多样化是最大的特点。体育课上不再是从开始到结束简单的几列横队站立, 相反, 学生队伍的调动和组织更加合理和多样化, 从便于学生学习的角度出发, 更加突出组织形式的实用性。如学习技术、比赛、游戏、放松等活动时, 组织形式都有相应的变化, 多样而实用, 使体育课堂充满着生机和活力, 也有效地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热情, 调动了学生积极性。

分组依据的创新也是一大亮点。如《武术散打》这节课中, 针对散打动作的用力部位与顺序问题, 在学生自己思考的基础上产生了不同的观点, 教师适时地按不同的观点分组, 各小组按自己的观点进行练习, 最后再进行展示, 让学生自己发现最恰当即正确的技术动作方法。再比如《健美操》这节课中, 学生在进行一定时间的练习之后, 身体呈现不同的心率反应。教师根据心率指标进行分组, 然后再根据每一组学生的身体条件安排相应的健美操练习动作套路。这种分组方式一直贯穿整个练习, 每个学生的运动负荷也在这样不同的分组过程中得以调整。

组织形式的多样性主要表现在组织形式变换的数量和对学生的组织队形上。在25个体育教学案例中, 课堂上教学组织形式变换数量的分布见表5。从时间效率和组织形式多样化两个角度考虑, 课堂教学组织形式的变换次数不应过多, 也不应过少。组织形式变换过多, 学生练习密度受影响;变换过少, 不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因此, 从案例中看, 体育课堂教学组织形式变换应在4~6次比较合适。

从体育课堂教学组织过程中的学生队形上来看, 也呈现多样化的特点。如扇形、“X”形、“S”形、正方形、圆形、椭圆形、双椭圆形、散点形等等。除此之外, 学生队伍跑动的路线和方向也不再仅仅是一致的, 也有在保证安全的情况下进行相向跑动练习的。通过观察发现, 类似这样在练习队形及练习线路上的改变, 学生们参与的热情很高涨, 练习积极性也很高, 效果也很好。

2.4 教师语言以鼓励性语言为主

从案例来看, 在体育教学过程中, 教师的语言呈现温和、鼓励性语言增多, 命令性语言减少的特点。如“好”“非常好”“非常棒”“真棒”“不错” “非常好, 老师很喜欢” “漂亮” “好球” “ (球) 打的好!”“很好”等等。而且从使用的频率上也有明显地增多。

2.5 教学方法使用更有针对性

在教学方法的使用上, 在小学阶段情景教学法的使用较多, 教师设置的情景有旅游场景、农作物丰收的劳动场景、发动机工作场景等等, 学生在这样的场景中依次完成每一个练习内容。在中学阶段, 探究法的使用较多。在运用探究法的过程中, 采用不同的分组方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给学生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时间, 学生的参与度很高。一节课往往从提出问题开始, 以回答问题结束, 学生在课堂学习的过程中既学到了运动技能, 也学会了思考问题, 同时也体验到了学习的快乐。

3 研究结论与建议

3.1 研究结论

(1) 在教学内容上, 新兴的和传统的运动项目都进入了体育课堂, 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异常高涨。

(2) 音乐在体育教学中的使用越来越广泛, 不仅在课的准备部分和放松部分有音乐的伴奏, 而且在课的基本部分也有了音乐的配合, 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

(3) 教学组织形式丰富多样, 不仅在学生队形上更加多样, 而且在教学分组的依据上也有创新, 使得教学组织形式更加高效、实用。

(4) 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的语言温和且充满启发性, 鼓励性语言及手势使用频繁。

(5) 在教学方法的使用上, 小学阶段情景式教学法、中学阶段探究式教学法增多。

3.2 建议

(1) 体育教师加强新兴和传统体育项目的学习, 积极为这些体育项目的教学做准备, 同时, 可以发挥自己的才能, 改造和研制上课所需的体育器材。

(2) 体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加入音乐, 从而通过刺激学生的多种感官, 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 在这样的过程中, 达到愉悦学生身心的目的。

(3) 在教学组织形式方面, 本着高效、美观的原则, 根据学生的不同生理、心理特点, 进行多样化地组织。一节课中, 学生队形的变换4~6次为宜。

(4) 体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 应注意鼓励性语言的使用时机, 同时尽量具有针对性、具体性。

(5) 体育教师在上课前, 加强对体育教学过程的设计, 尽量做到思路清晰, 一条思路贯穿课堂始末。同时, 以学生学习的角度考虑教学过程, 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参考文献

[1]“十城市”学校体育研究会系列丛书编委会.第二十五届学校体育教学观摩研讨大会论文及现场课解析[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13.

[2]宫佳明, 杜娟.谈音乐在体育教学中的功能及其应用[J].教育探索, 2012 (9) :57-58.

[3]章翔.分类分层教学法在中小学体育教学中的运用刍议[J].体育教学, 2014 (11) :43.

小学音乐教学新特点 篇8

那么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 如何将语文教材的“主题重现, 螺旋提升”的特点充分发挥出来, 进行德育渗透呢?在近几年的教学实践中, 我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尝试。

一、透视主题, 了解渗透的宽度

为了更好地把握教材, 小学语文教师必须用整体把握的视角来认识整套语文教材, 只有这样才能胸有成竹地在教学中实现德育渗透, 达成教育目标。为此, 我们首先以单元主题为线索看待整套教材, 以便挖掘教材中的德育因素, 在了解德育渗透宽度的基础上开展教学。

注:一年级上册教材, 本文简称“一 (上) ”, 其他各册依此类推。︶

表1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小学《语文》所有单元“主题”汇总表。从表1中我们可以很清楚地看出这些主题中所蕴含的鲜明的德育内容, 而且从一年级到六年级, 这些主题的内涵与要求是在“螺旋式”推进、上升的。根据“主题重现”的次数, 我们发现这套教材的德育因素主要有以下四种。

1. 渗透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教育

小学语文教材中编排了一定比例的爱国主义内容, 并且分散在各册。它们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侧面, 反映了我们祖国的伟大、可爱, 概括起来, 大致有以下四个方面的内容: (1) 反映祖国山河壮丽、物产丰富的, 如《黄山奇石》《日月潭》《富饶的西沙群岛》《美丽的小兴安岭》《长城》《桂林山水》等。 (2) 反映祖国历史悠久、文化灿烂的, 如《一幅名扬中外的画》《秦兵马俑》《赵州桥》以及相关古诗等。 (3) 反映中华民族不可欺、奋勇保卫祖国的, 如《狼牙山五壮士》《小英雄雨来》《王二小》《十六年前的回忆》等。 (4) 用新、旧社会制度对比来渗透爱国主义教育的, 如《圆明园的毁灭》等。这一篇篇课文, 反映了伟大祖国美的景、美的人、美的事, 构成了一个爱国主义教育的有机整体。教师只有从整体出发, 抓住教材之间相互补充、反复加深的内在联系, 处理好每一篇具体的课文, 才能在学生眼前展现出一幅祖国的壮丽画卷。

2. 渗透传统美德教育

人教版课标教材按专题编排, 就是以人文精神为载体, 促使学生从小打好精神的底子, 全面渗透关心他人、爱护公物、遵纪守法、尊敬师长、孝顺父母、诚实守信、勤俭节约等传统美德教育。例如, 第一、第二学段各册的专题, 均表现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自己与他人”等主题。这样的编排把传统美德教育很自然地蕴涵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该有效且充分地运用语文课程中的这些资源, 结合生动活泼的教学, 使学生在学习语文知识的同时, 潜移默化地接受传统美德的精髓。例如, 我们可以重点抓好以下专题的教学:一 (下) “我们都有好品质”、二 (上) “友好相处、团结合作”“关爱他人”、二 (下) “奉献和关爱”“培养优秀的品质”、四 (上) “成长的故事”、四 (下) “以诚待人”等, 可让学生通过重复出现的主题单元的学习, 让“好品质”慢慢住进学生的心田, 实现螺旋上升的德育渗透。

另外, 很多单元都有“成语故事”和“趣味语文”的学习, 这些故事中的人物、事件往往都蕴藏着道理, 这也是我们进行渗透传统美德教育的好材料。例如, 三 (上) 第二单元的“闻鸡起舞”就蕴藏着“为了祖国, 勤奋学习”的道理;而通过五 (上) 第四单元的“水滴石穿”的学习, 可增强学生“做事有决心, 坚持到底”的情感。这些题材多样、情节感人的学习内容, 随着学生年级的提升逐年得到深化, 学生就会在学习祖国语言文字的同时提高自己的思想修养。

3. 渗透良好的学习、生活和劳动习惯教育

教材中有许多教学内容只要联系学生实际, 就能对他们进行学习、生活和劳动习惯的教育。比如, 当谈论到体育活动时, 就要鼓励学生不怕困难, 积极参加各种体育活动;当谈论时间时, 让学生学会珍惜时间, 合理安排好作息时间。又比如, 在学习《将相和》这一课谈论到“合作”的话题时, 要让学生明白, 在一个集体里, 要学会相互谅解、不斤斤计较、严以律己、宽以待人, 处处以集体利益为先, 才能形成团结有力的整体, 获得更大的成功。

4. 渗透环境保护教育

环境是人类生存的基本条件, 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当前生态环境日趋恶化, 保护环境已经成为人类的集体诉求, 环境保护教育刻不容缓。在小学语文教材的“单元主题”中也深刻地反映了这一时代要求。比如, 一 (下) 第三单元、二 (上) 第七单元、三 (下) 第二单元、四 (下) 第三单元和六 (上) 第四单元等, 都设置了相关主题。

由此可见, 所有这些重复出现的主题, 在教学中都可实现螺旋上升的德育渗透。教师要善于纵观整套教材, 了解不同主题单元的内容, 才能结合不同年级的教学实际, 有机地进行德育渗透。

二、钻研主题, 把握渗透的尺度

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不能把德育渗透想得过于简单, 如果教学手段过于单调, 比如采用灌输式, 企图一蹴而就, 只会拔苗助长, 适得其反。因此, 教师应该根据不同年龄阶段学生的特点, 结合教材内容, 把握好渗透的尺度。

1. 要根据学生特点制定不同的德育渗透目标

利用教材重现的主题, 根据不同阶段学生的年龄特点, 由浅入深, 从易到难, 制定相应的德育渗透目标。比如, 同样是保护环境的话题, 在一 (下) 第三单元时, 我们制定的德育渗透目标是:“引导学生读文, 通过读、悟, 体会对地球大家园的热爱, 养成环境保护从我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的习惯。”而到了二 (上) 第七单元, 我们制定的德育渗透目标可以是:“体会环境对我们的影响, 树立保护环境的意识, 争做环保小卫士, 知道动物是我们的朋友, 有爱鸟的意识。”总之, 通过不断调整德育渗透目标, 可以让学生在领悟人类生存与自然资源、生态环境的密切联系, 从而懂得珍惜资源, 保护环境。

2. 要重视学生的学习感受

现在的语文课堂上, 经常会出现学生集体性“失语”的现象。原因是我们的教学脱离了学生的需要, 脱离了他们内心真实的感受、理解和情感, 这就造成了学生说出来的话往往是空话、套话、假话。因此, 在教学中要给予学生“首席地位”, 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化见解, 只有尊重学生的学习感受, 才能让德育渗透落到实处。

三、吃透主题, 解决渗透的难度

从认知心理学来看, 新输入的内容同学习得到的已有知识是相关联的, 它可以使学习者产生联想, 将新旧知识结合, 形成互为关联的知识, 强化记忆, 从而提高应用能力。所以在教学实践中, 教师要利用教材中不断循环提升的主题, 将前后相同主题的内容进行整合, 不断累积梳理, 分解渗透的难度。

1. 精心设计课堂活动

语文教材中还有一部分内容思想性不是很强, 从语言本身不易于挖掘德育因素, 对于这部分内容, 教师要巧妙地设计课堂教学活动, 适时、适度地从内容上巧妙进行渗透。

(1) 写字教学巧渗透。写字教学离不开字形分析, 教师可以让学生在掌握汉字结构的同时, 明白做人的道理。如学习“众”字时, 我故意把该字左下“人”字的一点写成一捺, 学生很快便发现这一笔不对。这时, 我问他们:“为什么‘众’字左下的‘人’末笔‘捺’要改为‘点’?”有学生回答:“这样写更好看。”我肯定了他的想法, 并进行点拨:“中国是礼仪之邦, 谦让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之一, 改‘捺’为‘点’可以使右边的‘人’舒展开, 这样整个字就变得有生气了。班级就如同一个‘众’字, 只有大家做到互相团结、彼此谦让, 才能营造良好的班级氛围, 发挥集体的力量。”

(2) 朗读教学巧渗透。小学生如果养成了良好的朗读习惯, 会对他们今后的学习与读书产生积极的影响。当有的学生朗读声音特别大时, 我会提醒他声音不要过高, 以免影响别人;当有学生不听别人的示范朗读时, 我会提醒他做一个善于学习他人并尊重他人的孩子;当有学生读课文不通顺时, 我会提议有爱心的同学帮助他。

(3) 拼音教学巧渗透。在开展拼音教学时, 我通过创编故事的方法将德育渗透其中。如在学“b、p、m、f”这四个声母时, 我以“爸爸带我去玩”的故事进行学习迁移:“爸爸 (b) 带着我去爬山坡 (p) , 我们爬呀爬呀, 终于爬上了山坡, 看到了大佛;我正想去摸摸 (m) 大佛 (f) 时, 突然广播响了, 广播说‘爱护大佛不要摸’。”我讲故事时, 学生认真聆听, 不仅掌握了“b、p、m、f”的音和形, 也接受了一次爱护公物的教育

2. 注意挖掘教材内容

在小学语文教材中, 一些揭示课文思想内容的关键词句也是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好材料。例如, 在《清澈的湖水》这篇文章中有这样一个关键句:“船靠岸了, 小洁手里还是紧紧地攥着面包纸。”我先让学生表演攥面包纸的动作, 理解“攥”的含义, 再进一步提问:“小洁为什么要紧紧地攥着面包纸, 如果她把面包纸扔进湖里会怎么样?”通过启发诱导, 学生充分认识到了“保护环境, 人人有责”的重要性。

3. 在课外拓展中渗透

以课堂教学为主渠道, 积极开展课外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 把学生的视野引向更广阔的课外天地, 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而且还可以陶冶学生的情操。每个学期, 我都有计划地安排一些课外活动, 在活动中有目的地渗透环保教育。比如, 上完《记金华的双龙洞》《趵突泉》《观潮》等课文后, 学生已感受到大自然的壮美景色, 对祖国的大好河山有着热爱之情。我就趁热打铁, 布置学生观察身边的自然景物, 让他们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 表达出自己的喜爱之情。又比如, 上完《只有一个地球》这课后, 结合本地区实际, 布置学生调查环境污染的情况。学生通过调查、走访、上网等多种方式收集材料, 查找问题症结, 研究解决对策, 最后写成调查报告, 发出“保护环境从我做起”的倡议。在这种精心设计的课外拓展活动中, 学生既得到了书本上学不到的知识, 还养成了自觉保护环境的良好行为习惯和道德品质。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 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 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 不应把它们当外在的、附加任务, 应该注重熏陶感染, 潜移默化, 把这些内容贯穿于日常的教学过程之中。”语文是一门思想性很强的学科, 教学内容又很丰富, 语文教师要充分利用学科优势, 及早在儿童心田播下美好思想的种子。如果采用整体视角对整套教材德育因素进行整合, 尤其是抓住语文教材“主题重现, 螺旋提升”的特点进行德育渗透, 那么不仅可以让学生学到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 而且还可以对他们进行思想情感教育, 在教学中自然地进行德育渗透。

摘要: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的内容以“主题单元”的形式呈现, 整套教材呈现出“主题重现, 螺旋提升”的特点。教师采用整体把握的视角对整套教材的德育因素进行整合, 可以突破教材体例的限制和思维定势, 从而有助于学生理解教学内容, 也有助于在教学中实现德育渗透。

新课程地理活动教学的特点 篇9

关键词:新课程,活动,特点

新课程所有教材都加大了学生活动的力度, 特别是摒弃了过分追求知识点记忆和应试要求, 转而设计激发学生探究兴趣、培养地理技能的学生活动。活动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重要手段 (以湘教版为例, 地理必修1活动内容占全部内容的25%) 。新课程地理活动教学和旧课程相比较, 呈现出以下特点。

一、实践活动的场所从“课外”发展到“课内”

目前开展的地理活动教学最突出的一点就是它与地理课堂教学的整合。传统的地理实践活动大都游离在正规课堂教学之外。近几年的地理活动教学实验也表明, 只有将活动教学与常规课堂教学很好地整合, 才能有效地促进地理教学的改革。既然是与地理课程融合的活动教学, 活动的形式也就有了比较大的变化。传统的实践活动多以野外室外活动为主, 现在室内的大型实践活动也越来越多, 例如, 角色扮演的模拟学习、制作活动如制作地球仪、堆塑地形等、简单的实验或验证活动等。这是地理实践活动教学转向课内的必然结果。

二、实践活动的主体从“课外小组”发展到“全体学生”

实践活动从游离于课堂教学之外到与课堂教学整合, 带来的变化之一就是参与者由过去的少数学生变为全体学生。现在的地理实践活动示范课, 大都是全班同学共同参与, 使每个同学都能有机会通过实践活动的方式学习并得到提高。

三、从强调获取直接经验转向同时注重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形成

过去的实践活动强调“直观教学”和“动手能力培养”。目前的地理实践活动除了这两个目的外, 更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让学生学会自己控制学习过程, 从而增强学习上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四、从知识系列转为问题导向

当今的地理实践活动教学与传统的课外活动的另一个显著区别是更多地采用问题导向, 而不再是单纯的地理知识的深化。问题导向的活动教学使得学习过程有类似进行科学研究项目的过程, 而不再是简单地验证知识和学习技能的“实习”。同时, 也使活动的内容与学生生活实际有了更多的联系。

五、从以自然地理内容为主发展到地理学习的各个方面

地理课程因其学科特点而特别重视实践活动, 传统的地理课外活动多以对自然地理方面的探索为主.随着课程中人文地理内容的增加和环境教育内容的渗透, 对环境保护的调查、人口的调查也逐渐增多。近些年, 地理实践活动的内容越来越丰富, 表1中列出的活动主题也能够说明这一点。

小学音乐教学新特点 篇10

在以往的思想品德课教学中,人们过于强调它的政治性,忽视了它的“人文性”,使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缺少了人情味,远离了初中生的生活,严重地影响了初中思想品德课的教学效果。新课改后的初中思想品德课程则强调:“注重以民族精神和优秀文化培养学生,关注学生的成长需要与生活体验,尊重学生学习与发展规律,不断丰富学生的思想情感,引导学生确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培养坚强的意志和团结合作的精神,促进学生人格健康发展。”从这句话可以看出,新课改后的初中思想品德课充分体现了人文精神。

初中生一般都是13—15岁的孩子,是良好思想品德形成的关键时期,因此,必须从初中生的生活实际出发,切实帮助他们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引导他们学会生活,学会学习,学会交往,学会做人,学会生存,并真正成为生活的主人,使思想品德课教学变得“有用”和“有效”。

以上是对新课标和新教材实施之后的初中思想品德课的一个分析。但是,在具体教学中,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师仍然沿用传统的教学思维,强调政治教学,忽视人文教学;强调课堂教学,忽视课外教学;强调书本知识的传授,忽视对课外生活的指导。这种固有的、旧的教学思维模式限制了学生的发展,不利于现在的初中思想品德课的开展与实施。这说明,许多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师对教材与课标的理解不够透彻。

2. 解决的方法

2.1 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

改变传统的以说理和灌输为主的教学方式。代之以问题、情景或案例为基础,以活动为基本形式的教学方式。教师的角色不再是课堂的主宰者,而是教学的参与者、组织者、指导者,是“平等中的首席”。教学活动是教与学的双边活动,学生是主体,教师是主导。新教材的使用搭建了一个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平台,既有利于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又能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并促使生生之间也互动起来进行合作学习。

2.2 强调自学。

在实施新课程标准和新教材之后,我们必须在课堂教学中提倡并实施自学。教师要给学生以充足的自学时间,为课堂双边互动做好积极准备,否则“欲速则不达”。总结过去失败的教学实践,我得到的最大教训就是学生思维的速度、表达的能力不能适应要求。换个角度思考问题,如果让学生养成良好的自学习惯,这种现状就一定能得到解决。

在自学的基础上,学生与教材有了基本“对话”后,教师就教学中的某一问题或案例组织学生开展讨论,进行交流,有助于学生形成谦逊的品格和团队合作精神。

2.3 实施体验式教学。

新课标和新教材实施之后,必须改变初中思想品德课原有的课堂教学模式,对原有的知识不能再实行死记硬背的策略,要重视体验与实践,社会规范也只能通过学生的自身实践才能真正内化。思想品德课程标准要求:“注重与学生社会经验和社会实践的联系,通过学生自主参与的、丰富多样的活动,扩展知识技能,完善知识结构,提升生活体验,促进思想观念和良好的道德品质形成和发展。”

2.4 实施情景式教学。

教师要学会设计和利用情景来教学。情境创设是指教师利用能引起学生知识、情感、行为变化的自然、社会现象或人为创设的具体场景,激发起学生的内心情感,引导学生在交流活动中获得知识、陶冶性情,以达到知、情、意、行的最佳统一的一种教学活动,它是教学中用得最多的一个模式。情境创设的目的在于激发学生的直接经验,提升学生的直接经验。教材上的资料、图片都可构成情境,教师用多媒体播放的电影、音乐、课件等是一种情境,学生自编、自导、自演的小剧也是一种情境。

2.5 多增加学生的课外实践活动。

社会实践活动是指教师有目的、有计划地在校园以外的领域安排一个主题,让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开展以实践性、自主性、创造性、趣味性为特点的活动,以达到增长知识、发展能力、提高觉悟和陶冶情感的目的。

综上所述,新课标与新教材实施之后,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师只有转换思维,改变传统的教育教学模式,真正懂得什么是新课标,什么是新教材,才能实现素质教育的要求。

摘要:初中思想品德课自从使用了新教材之后, 在一线教师的努力下, 初中思想品德课有了一定的变化, 部分地实现了新课的目标。但是, 由于对新教材的理解与新课的执行不够, 初中思想品德教育出现了一些问题, 针对这种情况, 本人针对新教材下思想品德课出现的问题作几点探讨。

小学语文教学语言特点新探 篇11

【关键词】语文教学;教师语言;特点分析;教学能力

在小学阶段,教学语言的好坏直接决定了课堂教学的效果,尤其是在小学语文教学活动中,教学语言的合理有效运用,对母语环境下的词汇、句式、结构、涵义等掌握能力影响很大,小学阶段是接受语言教育的重要时期,学生的认知还处于大片空白状态,语文教学是具有挑战性的工作,要提升小学语文教学的效果,弄清楚语言特点是必须的工作。

一、小学语文教学语言的标准性特点

小学语文教学语言的标准性主要体现在发音和词汇方面,这也是语文教育的基础部分。其中,发音的标准性以普通话为基础,配合汉语拼音的学习,让小学生在校园环境中(或课堂环境中)能够自觉地使用普通话交流。尤其是在一些农村偏远地区,方言特色比较浓郁,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如果忽视发音的准确性,会导致学生平翘舌部分、声韵母混淆等问题,影响未来的表达能力。

此外,词汇的标准性也同样重要,但在语文教育中很容易被忽视。笔者提出的“词汇准确性”即符合普通话语境下的词汇应用,这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普遍存在。由于小学生的生活阅历有限,教师在讲课的过程中,不得不借助通俗易懂的事物进行说明,而这一过程中就会借助大量方言土语。例如,“冬至节要吃饺子”这句话中的“饺子”,是普通话系统中较为符合通用语境的词语,而在一些方言中,饺子也被称为“扁食”“扁肉”,如果把以上这句话换成“冬至节要吃扁食”,很显然是不伦不类的。

二、小学语文教学语言的精确性特点

语言的“精确性”即简练、流畅、清晰、易懂,是语文教学中语言表达的基础要求。如果一句话或一个观点翻来覆去地说,不仅会降低课堂效率,同时也会造成“废话连篇”的感觉,降低学生的课堂学习体验。

小学教学以课堂形式为主,但课堂教学时间是有限的,在40分钟以内如何让学生领悟教学内容和知识点,如何利用精炼的语言表达出丰富的内容,就要侧重语言精准性表达。一些语文教师在实践中,往往担心学生理解不透彻,因此会三番五次的强调,但这种做法是不利于学生学习效率提升的;一些学习成绩较好的学生会产生厌烦情绪,而语文教师也无法保证每次表达都一致,反复强调的过程中产生的差异,反而更加让学生迷惑。

强调语言精确性的特点,在应用中要强调语言质量以及讲课内容的关联度,既突出重点,抓住关键,又为学生保留下来自我思考的空间。

三、小学语文教学语言的科学性特点

在长期的传统教学工作中,大部分师生都认为语文属于“文科”,与科学性存在明显的分隔。而事实上,教学工作是传播知识的途径,任何一个学科都具有人文和自然两方面的知识体系,语文教材内容包括的知识点丰富繁多,其中也同样具备科学性特点。例如,笔者在讲授《司马光》这篇课文的过程中,就有学生提到:水是有浮力的,为什么非要打破水缸才能救人呢?要回答这个问题,显然不能从纯粹的物理学理论入手,笔者简单地说明了一下人体的含水比例,然后强调在众人都惊慌失措的时候,司马光砸缸的举动是一种随机应变的表现。这样即解释了学生心中的疑问,也没有偏离语文教学内容的主题。但在这一过程中,要强调特殊环境、特殊情况,语言的科学性十分重要,否则会造成学生的误解,如掉入缸中就没有浮力,而掉入河中就有浮力。又如《北大荒的秋天》这篇课文中,提到了“绛紫”的概念,学生虽然知道这是一种颜色,但与日常中所接触到的“红黄蓝”等色彩相比,完全缺乏认知概念。教师在解释的时候,由于自身的知识体系不足,简单地解释为“深紫色”或“紫色”,学生就会把“绛紫”单纯地理解为“紫色”,但事实上颜色之间是存在很大区别的。绛紫代表的是一种红中带紫的情况,如果学生不能深入理解,也无法体会文章中所表达的美感和意境。

四、小学语文教学语言的规范性特点

语文教学是母语环境下开展的基本素养训练,小学阶段是学习语文的最佳时期。由于这一阶段学生认知中没有杂念干扰,如同白纸一样便于规划,所以在教学语言的应用中必须强调规范性的特点,语文教师是一个典范也是一个榜样,是学生模仿的对象,如果日常教学中不注意,那么学生也会无意中进行模仿。

如很多方言在主谓宾的表达结构上与普通话差异较大,如“你先走”说成“你走先”、“难道说”说成“难不成说”等现象,虽然这种表达方式并不影响词义理解,但却会导致规范性的弱化,小学生有很大的猎奇心理,在模仿的同时也会“创造”;同时,加上现代传媒信息十分发达,一些不正确利用汉语的方式导出可见,如很多影视剧中可以改变的读音、句式等,语文教师应该在规范自身的同时,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

方言是小学语文教学中语言规范的一大障碍,不仅仅是教师,学生同样在长期的家庭生活中产生了影响,尤其是在一些方言体系普遍且影响严重的地区,如四川、海南等,普通话经过改造之后,形成一种“杂合体”,并被应用在教学中。语文教师必须杜绝这种错误,实现规范性的建立。

参考文献:

小学音乐教学新特点 篇12

关键词:高一化学,教材特点,教学策略

教材是实现培养目标与完成教学任务的主要载体。著名教育学家达威多夫曾说:“要解决现代学校教育的根本任务,归根结底要通过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的设计而改变思维类型。”深入分析《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实验修订本·必修)化学第一册》 (简称高一化学新教材) 的特点,结合长期教学研究与实践,积极探讨和优化有效课堂教学策略, 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新教材特点分析

1. 新教材版式新。

高一化学新教材以全新国际流行版式展现出来,大开本,双色印刷,图文并茂,有彩图(不含实物元素周期表)21幅,涉及各章节具有代表性的物质和变化,有插图121幅,包括科学漫画、实验过程展示图、生产应用图、物质转化或能量变化示意图、概念或知识间逻辑联系图、化学实物图和科学家照片等,各章节均用双色套印。仅从感官上讲,新教材形象生动,趣味性和直观性强,易于吸引学生主动学习。

2. 新教材内容新。

高一化学新教材内容选择贴近生活、贴近社会,反映社会、经济和科技的发展需要,并在原教材基础上进行适当增删和转移处理。主要增加绪言、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氧化还原反应中的化学反应类型、离子反应中的电解质、物质的量应用于化学方程式的计算、环境保护、极性分子和非极性分子和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主要删除氯化氢、硫和硫的氢化物、硫酸的工业制法、离子晶体分子晶体和原子晶体。还将离子键与共价键两节合并成化学键一节,将高二硅和硅酸盐工业转移到高一,将氮和磷的有关内容转移到高二。经过处理,新教材充分把握重点、分散难度,更加紧凑和合理。

此外,新教材还在各章节编排“资料”、“阅读”、“讨论”、“家庭小实验”和“研究性课题”等知识板块,力求将课内双基知识和课外社会实践紧密联系起来,既丰富教材知识内容,拓展学生自主学习空间,又便于教师灵活组织教学。

3. 新教材编排顺序新。

高一化学新教材以知识逻辑顺序为主线,充分考虑学生认知顺序和心理发展顺序,对其知识体系作出较大调整。第一,重视初高中教学衔接。新教材首次增加绪言“化学———人类进步的关键”,将化学放在人类进步背景下介绍给学生,开阔学生视野,引导学生关心能源、材料、环境和健康等与社会息息相关的问题。如此安排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其进一步明白学习化学的重要性,并对学习化学的方法加以重视。第一章“化学反应及其能量变化”系统性较强,既有助于复习初中知识,又有助于建立新的知识结构,具有极好的衔接作用。

第二,坚持分散难点、分步到位、螺旋上升原则。突出表现在将“物质的量应用于化学方程式的计算”从“物质的量”一章中分离出来,转移至“卤素”一章之中,将“有一种反应物过量的计算”和“多步反应的计算”安排在第二册“氮族元素”一章之中。另外,将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概念和离子方程式的书写安排在第一册,而将氧化还原方程式的配平安排在第二册。重要的氧化剂和还原剂则安排在第三册。

4. 新教材学习方式新。

高一化学新教材力求引导学生利用已有知识、经验和实验探究,认识化学知识的发生和发展过程。教材增加较多演示实验、学生实验、选做实验、家庭小实验和探究性课题,以及“角色扮演活动———小河被污染了”等新型课堂活动形式。这大大增加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选择性,使其获得更多的机会主动地体验探究过程,不断训练科学方法,逐步端正科学态度,最终形成科学的终身学习意识和能力。

二、新教材教学策略

1. 坚持教学目标多元化,切忌一步到位。

教学目标是教学双方积极活动的准绳,是教学质量评估的尺度。具体而明确的教学目标对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都起着决定、制约作用。制定教学目标时应当考虑以下几个问题: (1) 复习那些知识,为学习那些知识服务? (2) 学习那些知识,学到什么程度? (3) 培养学生那些能力,达到什么程度,并结合哪些知识内容来培养? (4) 应进行那些思想教育,纠正哪些错误观点? (5) 应结合哪些生产和生活实际内容以顺利完成教学任务?

教学目标要制定合理,阐述明确,方便贯彻落实,切忌以高考标准要求高一学生,否则很容易打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使其产生厌学情绪,甚至导致两极分化。例如《卤族元素》教学目标可确定为:⑴在学习氯的性质的基础上,使学生掌握氟、溴、碘的主要性质及其重要化合物的用途;⑵使学生初步掌握卤素原子结构与其性质的关系,并通过比较卤素性质,使学生初步形成元素“族”概念,为学习元素周期律相关知识作铺垫;⑶通过比较卤素性质,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和推理得出结论的能力;⑷对学生进行物质结构决定物质性质的辩证唯物主义教育。

2. 坚持教学内容系统化,转变学生学习方式。

教学内容系统化指依据教材特点,结合学生心理认知发展水平以及相关教学要求。在教学过程中应按照系统论观点组织教学内容,以便学生转变学习思维方式,学习科学、系统的化学知识。教学内容的系统化处理要求教师熟悉大纲和课程标准的要求,以及教材的知识内容,能够准确把握学生的实际情况,并具有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教学组织管理能力。

例如新教材第二章《碱金属》以“提出问题→分析→预测→实验→讨论→归纳”的方式表述知识内容。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引导学生描述金属钠、钠的氧化物,以及碱金属元素的日常用途,设疑:“为什么会有这些用途,其依据又是什么?”组织学生展开讨论大胆分析和预测,鼓励学生自己动手做实验以探索问题的答案所在,并进一步讲解如何巧妙构思H2的检验方法,发动学生创造新实验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最后教师再和学生一道回顾教学思路与教学过程,归纳总结整堂课的教学内容,提醒学生今后怎样获取、分析、运用知识,教会学生独立解决问题,自主“研究”、“探索”和“钻研”,使其转变学习思维方式,并学到完整、系统而又有条理的知识内容。

3. 坚持教学过程科学化,精心搞好教学设计。

(1)课堂教学结构设计。

通常可以按照时间序列将一节化学课划分为课的开始、课的中心和课的结尾三个部分。在课的开始,教师应向学生阐明学习目标和学习要求,使其做好知识和心理准备。课的中心也是课的核心,决定着顺利完成教学目标,提高整堂课的教学质量。因此课的开始和课的结尾都要紧密围绕课的中心进行。课的结尾,要使学生对所学知识得到概括、归纳和强化,以加深理解和记忆和方便以后的教学衔接。

(2)课堂提问设计

提问恰当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课堂教学高潮迭起,对于教学效果起到事半功倍作用。例如在讲解《盐类的水解》时,我首先设疑:“盐溶液显中性、碱性还是酸性,为什么?”接着通过实验演示,观察、说明实验现象,师生共同分析得出实验结果。再如在学习“氮气的化学性质”时,我首先阐释分子键能,接着提问:“通常情况下氮气的化学性质如何?在高温等条件下,氮气分子获得足够能量后,从氮元素化合价变化角度分析氮气可能发生那些化学反应?”这样,学生带着问题学习,必然具有更强的针对性,其效果不言而喻。

(3)课堂练习与课后作业设计。

新大纲明确指出:“教师要有目的、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布置适当数量的考查学生最基本最主要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各种类型的习题……并加强解题指导……不要布置学习解答过深、过难和过量的习题。”由此可见,加强课堂练习与作业设计很有必要。课堂练习着重考查学生对刚学过知识的掌握情况,起到及时反馈和巩固所学知识的作用。教师要紧密配合上课内容,适时穿插安排,选用难度不大,绝大多数同学都能答对的习题。课后作业着重培养和训练学生的解题能力,要结合学生已学知识,以及课外作业综合性、多样性、灵活性和隐蔽性等特点,遵照大纲要求,合理布置,以达到加深理解,综合运用和逐步让学生形成知识结构的目的。

(4)教学板书设计。

教学板书是教师教学思维的文字表达,既能弥补语言难以表达某些问题的不足,又可达到直观形象的教学效果。板书设计应遵循以下原则: (1) 体现教学目标性,揭示教学重点和难点; (2) 体现教学系统性,形成完整知识链; (3) 体现教学全过程,成为课堂教学的注意中心。

4. 坚持教学方法多样化,灵活选用恰当方法。

教学有法,但无定法,关键是得法。各种教学方法如探索法、发现法、自学辅导法、程序教学法、单元结构教学法、“读读、议议、练练、讲讲”教学法、“边实验、边观察、边讨论”教学法等,琳琅满目,目不暇接。一堂课究竟选用什么方法要视教师和学生实际情况而定。只要“省时、启智、轻负、高效”就是好方法。化学教学首先要重视各种基本方法,如演示法、实验法、启发式教学法等。其次要根据教学要求、教材内容和具体学情,特别领会新教材重视培养学生挖掘信息和科研探究的能力,着重运用探索法、讨论法、自学法等,并注意各种教学方法相互配合,以保证教学过程最优化。

化学是一门实验科学,“实验在化学教学中的地位无论怎么强调都不会过分”。教学过程中要充分运用化学实验,认真开展实验设计,让学生动手实验,培养其发现问题、研究问题的能力。例如对于《原电池》一节教师可以通过实验设计来完成教学: (1) 观察锌板和稀硫酸反应。 (2) 若锌板和稀硫酸反应,改用铜板接触锌板,有何现象? (3) 锌板和铜板在稀硫酸中不接触,而是通过用外电路导线连接,有何现象? (4) 将稀硫酸换成蒸馏水重复实验,发现什么问题?上述实验按照“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原则设计。学生在完成实验过程中,经教师点拨,不仅能掌握知识,而且能训练和提高操作能力、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 (实验) [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3.

[2]王磊, 胡久华.高中新课程必修课教与学 (化学) [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6.

[3]张玲.高一化学新教材教学实践的体会与思考[J].宿州教育学院学报, 2010, 13, (5) :143-144.

上一篇:UV/Fenton下一篇:走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