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音乐欣赏

2024-09-10

小学音乐欣赏(精选12篇)

小学音乐欣赏 篇1

《全日制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 (实验稿) 》明确指出:应该以审美体验为核心, 引导学生主动参与音乐实践, 以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为学生终身喜爱音乐、学习音乐、享受音乐奠定良好的基础。现代音乐教育倡导“人性的回归”, 音乐欣赏教学旨在小学阶段实施面向全体的音乐教学, 通过音乐欣赏课的教学内容、教学渠道、教学目标、教学方法等, 培养学生爱好音乐的情趣, 逐步发展自己的音乐感受力。

一、树立正确的“音乐欣赏”观

1.学生音乐欣赏能力与生俱来

世界著名教育家卡尔·奥尔夫认为:完全没有音乐感觉的孩子是罕见的, 几乎每个孩子都能理解和享受音乐, 音乐是人类与生俱来的本质。西方国家普遍认为, 正规的音乐欣赏教育等到孩子满7、8岁, 上小学之后才能开始, 这一时期应注意给他们提供听各种音乐的机会, 与他们交流听音乐的感受, 以初步培养他们的音乐价值观。

2.学生音乐欣赏能力存在差异

由于学生自身因素及客观环境的影响, 会导致音乐欣赏能力的差异, 这是客观存在的现象。从自身的因素分析, 由于遗传因素、心理因素、脑发育状况, 以及年龄、性别等, 形成学生之间音乐欣赏能力的差异。客观环境影响更为多样, 诸如居住环境、家长艺术修养、学校的教育方法等育人环境, 均会形成小学生音乐欣赏能力的差异。教师必须遵循每个个体的现状, 有的放矢地采取科学的教育方法, 促使他们的音乐欣赏能力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充分的发展。

3.营造良好的音乐教育环境

学生面临的环境 (即所处的生活圈) , 有家庭的、社会的、学校的。学校环境对学生的影响是主要的, 也是比较容易创设与调控, 教师可以运用教育的力量使家庭、社会对学生的积极影响尽量的扩大、强化, 使家庭、社会对学生的消极影响尽可能的缩小、减弱, 从而调动学生主体的积极性、主动性, 为发展学生的综合音乐素质与音乐欣赏能力奠定基础。

二、构建音乐欣赏教学模式

欣赏活动一般分为三个阶段:“快乐地听”、“理解地听”、“分析批判地听”。美国作曲家柯普兰将音乐欣赏的三个阶段表述为“感觉音乐”, “感受音乐的表现力”、“真正理解音乐”。根据多年的教学实践, 课堂欣赏教学, 按照整体性教学、分析性教学、综合性教学、创造性教学四个阶段完成, 具体操作流程是:赏乐入情——参与动情——设境激情——创造达情。

1.赏乐入情, 激发兴趣

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指出:“学习的最好刺激是对所学知识的兴趣, 一个人一旦对某一问题发生兴趣, 那他作出的努力会达到惊人的程度。音乐是以声音来表达内心情感的艺术。教学开始, 在播放音乐时, 教师与学生都要同时进入“倾听”音乐的状态, 目的在于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欣赏教学活动中去, 培养学生音乐听觉的感知能力。”

在学习《游子吟》时, 我轻轻地对学生说:“同学们, 还记得三年前‘5·12’汶川大地震吗?在废墟中, 逝去的母亲双手扶地支撑着身体, 身下是她的孩子, 大概有三、四个月大, 因为母亲身体的庇护他毫发未损, 抱出来的时候, 他还安静的睡着。一部手机塞在被子里, 救援人员看到屏幕上有一条写好的短信:‘亲爱的宝贝, 如果你能活着, 一定要记住我爱你!’”很多学生表示, 对震撼人心的这一幕至今记忆犹新。我接着说道:“世界上最伟大、最无私的爱就是母爱, 母亲用她的生命全身心的爱着她的孩子, 同学们, 你儿时最早听到的一首歌唱母亲的歌还记得吗?我们就从《世上只有妈妈好》这首歌一起进入今天的音乐殿堂吧!”

2.参与动情, 初步体验

再次复听, 引导学生逐段进行赏析目的是让学生从音乐的基础要素上去理解音乐, 同时要有生活中的联想。调动学生积极、主动参与的意识, 提高音乐课堂的情趣。教师在设计提问中运用一些音乐要素的卡片、图样、表格, 让学生直观感知, 对于有些主题旋律, 让学生唱一唱、动一动, 使学生对作品有初步的情感体验。

在学习演唱《游子吟》时, 我范唱学生跟唱, 继而提问:这首歌曲节奏有什么特点?怎么唱好它们呢?学生交流后明确了附点音符要唱得饱满些, 前倚音要唱的连贯, 就像妈妈和孩子一样紧密相连。这时让学生演唱第二遍, 要求准确运用情绪, 即:第一、二句要唱得亲切、温柔、深情地;第三、四句要情绪激动些, 力度要强一些, 但是也不能喊唱, 表达儿女报答母亲养育之恩的深情, 而且第四句稍微弱一些, 给人一种回味的感觉。

3.设境激情, 心灵共鸣

“设境”就是根据音乐作品的风格情绪和具体内容创设相应的情境, 调动学生的视觉和听觉。为了巩固所学内容, 必须进行全曲的综合性欣赏, 进一步了解曲子中乐句、乐段的作用、地位和用途, 了解乐曲风格和情感发展升华和变化过程, 进一步熟悉音乐, 加深学生对作品的更进一步了解, 从而使学生在流动的音响中得到心灵的共鸣、精神的满足、情感的陶冶。

我先用PPT出示《游子吟》前两个乐句, 提问:“从诗句看, 穿上这样的衣服感觉怎么样?从音色上来讲, 谁更适合唱这一乐句呢?”学生回答:“‘意恐迟迟归’说明母亲担心儿子归来的晚, 这句话更适宜男生演唱。”接着出示后两个乐句。我深情地说:“母亲的恩情重于山, 你们想报答自己的母亲吗?用什么样的演唱方式可以表达大家想报答母亲的迫切心情呢?”经过一番激烈的讨论, 学生们明确了:第一段, 前两个乐句领唱, 其他同学哼鸣, 后两个乐句齐唱;第二段先分男女生唱, 再轮唱, 最后结束句渐慢渐弱。从而满怀激情地放开歌喉, 将自己对母亲的爱和感激之情都投入到歌曲中。

4.创造达情, 活跃课堂

“创造”是指在学生巩固应用认知成果的同时, 向一个高层次发展, 使学生在知识的应用、拓展和延伸过程中尝到学习活动的乐趣和情感的满足, 是学生亲自体验音乐的一种方式, 也是对音乐深化理解的一种体现。在学生掌握歌曲的基础上, 引导他们进行二度创造, 如用不同的方法处理演唱形式、力度的变化、改变歌词、创编舞蹈等, 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参与到表现对音乐理解的活动之中。

在学习完《游子吟》后, 学生们充分发挥各自的特长, 有的唱, 有的跳, 有的吹, 有的敲, 有的编舞, 有的用竖笛给曲子伴奏, 有的表演唱, 整个教室顿时沸腾了, 课堂气氛也变得非常活跃。

音乐欣赏教学, 让学生在感兴趣的活动中学习音乐, 有较多发挥自己的才能的机会, 体会到成功的喜悦及审美后的愉悦, 逐渐从被动到主动, 从模仿到创造, 从依赖到自主, 从无把握到有胆有识, 最终提高学生的音乐素质和音乐欣赏能力, 对于今后的学习和成长大有裨益。

摘要:针对小学生音乐欣赏能力的现状, 本文理论联系实际, 从树立正确的音乐欣赏观、构建科学的欣赏教学模式两方面, 论述了在音乐课堂教学培养学生音乐感受力的具体做法。

关键词:音乐,欣赏,感受力,模式

参考文献

[1]全日制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 (实验稿) .

[2]周媛.小学音乐欣赏教学之我见[J].新课程研究 (上旬刊) , 2011.

[3]钟艳华.让音乐课真正“活”起来——小学音乐“主动唱演”课堂教学形式的探索[J].江西教育, 2010, (Z3) .

小学音乐欣赏 篇2

第01册 曲目表

第一课 好朋友

《你的名字叫什么?》 《拉勾勾》

《玩具兵进行曲》(管弦乐)《口哨与小狗》(管弦乐)第二课 快乐的一天

《其多列》 《跳绳》

《快乐的一天》 第三课 祖国您好

《国旗国旗真美丽》 《同唱一首歌》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颂祖国》(管弦乐)第四课 聪明的小动物

《动物说话》

《我有一只小羊羔》 《三只小猪》(管弦乐)《快乐的小熊猫》(管弦乐)第五课 静静的夜

《小宝宝睡着了》 《闪烁的小星星》 《星光恰恰恰》 《摇篮曲》 第六课 爱劳动 第02册 第一课 春 天

《布谷》 《小雨沙沙》 《杜鹃圆舞曲》 《小燕子》 第二课 放 牧

《牧童》(江苏民歌)

《洗手绢》 《大家来劳动》 《劳动最光荣》 《三个和尚》 第七课 快乐的动物

《小青蛙找家》 《小蜻蜓》 《小青蛙》(二胡齐奏)《小鸟》(管弦乐)第八课 小小音乐家

《法国号》 《布娃娃弹琴》 《号手与鼓手》 《会跳舞的洋娃娃》 《星光圆舞曲》 第九课 游戏

《火车开啦》 《北京站》 《躲猫猫》 《火车波尔卡》 《捉谜藏》 第十课 过新年

《龙咚锵》 《新年好》 《小拜年》

《放牛歌》

《牧童到哪里去了》 《牧童》(捷克民歌)第三课 手拉手

《一对好朋友》 《数鸭子》

《让我们手拉手》

曲目表《鸭子拌嘴》 第四课 长鼻子

《小象》(歌曲)《两只小象》

《小象》(管弦乐)《大象》 第五课 跳起舞

《草原就是我的家》 《小松树》

《我是人民小骑兵》 《挤奶舞》 第六课 咯咯哒

《母鸡叫咯咯》 《下蛋啰》 《公鸡 母鸡》 《我的小鸡》 第七课 大海的歌

《海》 《云》

第03册 第一课 问声好

《早上好》 《小麻雀》

《森林水车》(钢琴曲)第二课 时间的歌

《时间像小马车》 《这是什么》

《在钟表店里》(西洋管弦乐)《调皮的小闹钟》 第三课 童话故事

《小红帽》

《有一个人在林中》 《小天鹅舞曲》 《糖果仙人舞曲》 第四课 跳起舞

《多么快乐,多么幸福》 《我的家在日喀则》 《在北京的金山上》(管弦伴奏,才旦卓玛演唱)

《雪莲献北京》(女童独唱)

《大海摇篮》 《海上风暴》 第八课 幸福生活

《彝家娃娃真幸福》 《乃哟乃》 《快乐的啰嗦》 《阳光下的孩子》 《夏天的阳光》 第九课 巧巧手

《粉刷匠》 《理发师》

《我有一双万能的手》 《铁匠波尔卡》 第十课 汪汪与咪咪

《猫咪别淘气》 《谁在叫》 《小狗圆舞曲》 《跳圆舞曲的小猫》

第五课 爱劳动

《不再麻烦好妈妈》 《种玉米》 《劳动歌》(男声合唱 英文)《海娃的歌》(女童独)第六课 可爱的动物

《我的小绵羊》 《小袋鼠》 《袋鼠》(钢琴曲)《鸟店》(管弦乐)第七课 小小音乐家

《快乐的音乐会》 《唢呐配喇叭》 《百鸟朝凤》(唢呐与乐队)《小乐队》(乐队与合唱)第八课 幸福生活

《同坐小竹排》 《西达伦》 《阿细跳月》(民族管弦乐)《歌声与微笑》(合唱)

曲目表

第九课 美丽的动物

《金孔雀轻轻跳》 《大鹿》 《龟兔赛跑》 第十课 过新年

《小拜年》 《过新年》 《窗花舞》(管弦乐)《晚会》(钢琴曲)

第04册 曲目表

第一课 春天来了

《小树快长高》 《郊游》 《滴哩滴哩》 《春晓》

第二课 难忘的歌

《共产儿童团歌》 《卖报歌》

《儿童团放哨歌》

《中国少年先锋队队歌》 第三课 童 趣

《打花巴掌》 《蜗牛与黄鹂鸟》 《玩具交响曲》(第一乐章)

《出发》

第四课 快乐的舞蹈

《假如幸福的话拍拍手吧》 《哈里啰》 《加伏特舞曲》 《霍拉舞曲》 第五课 兽王

《两只老虎》 《猫虎歌》 《狮王进行曲》 《老虎磨牙》 第05册 第一课 童年

《摇啊摇》 《小酒窝》 《童年的回忆》(钢琴曲)

第六课 愉快的劳动

《小渔篓》 《采山》

《太阳出来喜洋洋》 《拾稻穗的小姑娘》 第七课 小音乐家

《音乐小屋》 《箫》

《单簧管波尔卡》 《青蛙音乐会》 第八课 静静的

《小小摇篮曲》 《月光光》 《天鹅》

《月亮河边的孩子》 第九课 飞呀飞

《小蜜蜂》

《小乌鸦爱妈妈》 《蜜蜂》 《蝴蝶》 第十课 跳起舞

《新疆是个好地方》 《我爱雪莲花》 《新疆好》 《新疆舞曲》

《我们多么幸福》

第二课 草原

《草原上》

《我是草原小牧民》

曲目表《草原放牧》(琵琶协奏曲,选自《琵琶协奏曲--草原英雄小姐妹》)

《草原巡逻兵》(民族管弦乐)《草原巡逻兵》(木琴与钢琴)第三课 友谊

《噢!苏珊娜》 《原谅我》 《同伴进行曲》(西洋管弦乐)《船歌》(女童独/合唱)第四课 放牧

《放牛山歌》 《小牧笛》 《小放牛》(唢呐主奏,民族管弦乐伴奏)

《牧歌》(小提琴曲,钢琴伴奏)第五课 他*的歌

《他*的心》

《唱给他*的摇篮曲》 《妈妈之歌》(童声合唱)《小白菜》(合唱)《鲁冰花》(童声合唱)

第06册 第一课 春 天

《嘀哩嘀哩》

《春天举行音乐会》 《春到沂河》 《春》

第二课 可爱的动物

《顽皮的杜鹃》 《我心爱的小马车》 《森林深处的杜鹃》 《赛马》 第三课 童 趣

《一支短笛轻轻吹》 《摇船调》 《猜调》

《木偶的步态舞》 第四课 音乐会

《我是小音乐家》

第六课 四季的歌

《四季童趣》 《捉迷藏》 《樱花颂》(合唱,中日文)《雪花飞舞》(钢琴独奏)第七课 钟声

《钟声叮叮当》 《美丽的黄昏》 《维也纳的音乐钟》(西洋管弦乐)《灵隐钟声》(键盘、敲击乐)第八课 爱鸟

《一只鸟仔》 《小乌鸦爱妈妈》 《对鸟》(女民间歌手独唱)《空山鸟语》(二胡独奏)第九课 丰收歌舞

《桔梗谣》 《圆圆和弯弯》 《丰收歌》(女童独唱)《丰收的喜悦》(民族管弦乐)

曲目表

《嘹亮歌声》 《游击队歌》 《苗岭的早晨》 《匈牙利舞曲》(第五号)

《那不勒斯舞曲》(选自舞剧《天

鹅湖》)

第五课 牧童之歌

《剪羊毛》

《小小羊儿要回家》 《牧童短笛》 《孤独的牧羊人》(美国影片《音

乐之声》插曲)

第六课 爱祖国

《一个他*的女儿》 《只怕不抵抗》

《我们走进十月的阳光》 《红旗颂》 《救国军歌》 第七课 老师的歌

《每当我走过老师窗前》 《甜甜的秘密》 《我爱米兰》 《飞来的花瓣》 第八课 爱和平

《每人伸出一只手》 《各国儿童心连心》

第07册 第一课 水乡

《采菱》 《柳树姑娘》 《采茶舞曲》

《洪湖水,浪打浪》(王玉珍领唱

合唱)

《渔光曲》(女声独唱)第二课 国歌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管乐 合唱)

《歌唱祖国》(混声合唱)第三课 月夜

《愉快的梦》 《月亮月光光》(女童合唱)《小夜曲》(轻音乐)《梦幻曲》(女声合唱曲)第四课 快乐的课间

《哦,十分钟》 《大家来唱》 《乒乓变奏曲》(钢琴曲)《陀螺》(管弦乐)《旋转木马》

第08册 第一课 手挽手

《小小白鸽》 《欢乐颂》 第九课 家乡美

《山里的孩子心爱山》 《全都认识我》 《黄土高坡》 《洞庭鱼米乡》 《乡下的阳光》

曲目表

第五课 他*的歌

《摇篮曲》(唱)《摇篮曲》(舒伯特,合唱)《只要妈妈露笑脸》(女童合唱)《摇篮曲》(贺绿汀作,大提琴/

钢琴)

《摇篮曲》(勃拉姆斯曲,管弦乐)《摇篮曲》(勃拉姆斯曲,演唱)第六课 少年的歌

《我是少年阿凡提》 《小小少年》 《牧羊姑娘》 《小机灵的歌》 第七课 回声

《友谊的回声》 《山谷静悄悄》 《回声》(混声合唱)《羊肠小道》(管弦乐)第八课 童心

《荡秋千》 《小孩世界》 《山童》(女声合唱)《真善美的小世界》

曲目表

《拍手拍手》

《阳光牵着我的手》 《祝你快乐》

《彩桥架到台湾岛》 第二课 快乐的舞蹈

《我和提琴》 《跳吧,跳吧》 《马刀舞》 《新疆舞曲》(第二号)

《小步舞曲》 第三课 家乡美

《杨柳青》 《大雁湖》 《故乡是北京》

《我爱五指山,我爱万泉河》 《东方明珠》 第四课 水上的歌

《小螺号》

《让我们荡起双桨》 《划龙船》 《水上音乐》 第09册 第一课 朝夕

《清晨》 《晚风》 《晨景》(交响乐,贝多芬)《渔舟唱晚》(筝曲)第二课 农家乐

《赶圩归来啊哩哩》 《苹果丰收》 《丰收锣鼓》(民族管弦乐)《快乐的农夫》(钢琴独奏)第三课 足迹

《雨花石》 《我怎样长大》 《红梅赞》(女声-金曼独唱)《红星歌》

《歌唱二小放牛郎》 第四课 可爱的家

《外婆的澎湖湾》 《牧场上的家》

《船歌》

第五课 童年的回忆

《白桦林好地方》 《红蜻蜓》 《彼得与狼》 第六课 风景如画

《小溪流水响叮咚》 《茨黎花》 《森林的歌声》 《荫中鸟》 第七课 校园里

《校园多美好》 《冬夜静悄悄》 《运动员进行曲》 《打字机》 第八课 理 想

《种太阳》 《小纸船的梦》

《长大后我就成了你》 《年轻的朋友来相会》

曲目表

《天黑黑》(演唱)《可爱的家》(器乐曲)《回家》(轻音乐)第五课 故乡

《如今家乡山连山》 《故乡的小路》 《谁不说俺家乡好》(彭丽媛唱,民乐伴奏)

《思乡曲》(小提琴曲,西洋管弦

乐伴奏)

《乡间的小路》(演唱)第六课 欢乐的少年

《雏鹰之歌》 《叮铃铃》 《可喜的一天》(童声齐唱)《罗马的松树》(管弦乐)第七课 雨花

《踩雨》 《雨中》 《踩雨》(童声独唱)《雨滴》(钢琴曲,肖邦曲)《暴风雨》(管弦乐)第八课 冬雪

《雪花带来冬天的梦》

《堆雪人》 《踏雪寻梅》(童声合唱)《打虎上山》(现代京剧)《乘雪橇》(管弦乐)

第10册 曲目表

第一课 春 意

《小鸟 小鸟》 《春雨蒙蒙地下》 《致春天》 《春水》

第二课 欢乐的村寨

《巴塘连北京》 《迷人的火塘》 《北京喜讯到边寨》《阿佤人民唱新歌》第三课 幻 想

《小白船》

《让幻想展翅高飞》《天地在我心》 《望月节》

《水星—飞行使者》第四课 四 季

《童心是小鸟》 《一把雨伞圆溜溜》《四季歌》 《秋收》 第一单元 同一首歌

同一首歌 我的祖国 大中国

第二单元 草原牧歌

小黄鹂鸟 银杯

美丽的草原我的家

第11册 第五课 您好!大自然

《田野在召唤》 《铃儿响叮当》 《我们的田野》

《铃儿响叮当》(合唱)第六课 京 韵

《蝈蝈和蛐蛐》 《我是中国人》

《我们是工农子弟兵》 《都有一颗红亮的心》 《京调》 第七课 友 谊

《手拉手》 《可爱的苹果》 《我的朋友在哪里》 《让世界充满爱》 第八课 百花园

《盼红军》 《编花篮》 《牡丹之歌》 《花之歌》

达亚波尔 万马奔腾

第三单元 多彩的美洲

红河谷 拉库卡拉查 我们坚决不动摇平原,我的心 化装舞会

曲目表第四单元 劳动的歌

军民大生产 翁嘿呀 哈腰挂 连连夯 船工号子

第五单元 神奇的童话

第12册 第一单元 青春放歌

青春列车

行星组曲(第一、二、四首)飞来的花瓣 第二单元 亚洲弦歌

邮递马车

摇篮曲(印度影片《两亩地》插曲)运动会开幕曲

亚洲民间器乐曲片段 a 七朵丁香花

b 拉贾斯坦民间音乐 c 狮子舞 d 山林

第三单元 Do Re Mi Do Re Mi Do Re Mi(美国影片《音乐之声》插曲)

第四单元 黄河之滨

弹起我心爱的土琵琶(影片《铁道游击队》插曲)

看秧歌 小放驴 大起板 沂蒙山小调 第五单元 火车印象

火车来了

凯皮拉的小火车 太平洋231 第六单元 芬芳茉莉

茉莉花(江苏民歌)茉莉花(江苏民歌)茉莉花(河北民歌)

洛累莱

魔法师的弟子 黄鹤的故事 第六单元 冬之韵

踏雪寻梅

冬(第一、二乐章)我爱你,塞北的雪

茉莉花(东北民歌)

小学音乐欣赏教法初探 篇3

一、画面联想

根据小学生形象思维能力较强的特点,教师可以依据音乐作品的内容,设计描绘出一幅幅画面。施教时,借助于画面的直观启示和对故事情节的描述,使学生随着音乐产生联想,把听觉印象与视觉联系起来,以直观视觉形象、文学语言、色彩等辅助手段,加强学生对音乐的理解,提高学生的音乐学习兴趣。教学时,可根据某些特定的音乐段落,因势利导,启发学生“通过这段音乐,你们好像听、‘看’到什么……?”学生会很感兴趣地在教师的引导下,展开想像,并用语言描述出所听、所想。教师要对学生的描述给予鼓励,并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概括归纳,加深学生对音乐形象的理解和记忆,最终达到完成教学任务,提高学生音乐素质的目的。

二、熟悉乐曲主题

音乐主题是音乐作品的核心,是乐曲结构与发展的基本要素。了解熟悉主题,是提高欣赏水平的基本要求。教学时,教师要把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音乐主题上,在欣赏前把要欣赏的音乐主题写在黑板或幻灯片上,由教师范唱或用钢琴弹奏,也可要求学生唱一唱要欣赏的乐曲主题或主要片断。在欣赏中边听边提示,并引导他们注意音高、节奏、速度、力度、角色等的变化;还可以用分段听、复听的方法不断加深学生对主题的印象,从而达到熟悉音乐主题、提高音乐欣赏水平的目的。

三、对比欣赏

在音乐欣赏教学中,如果单纯地介绍音乐表现手段是比较抽象、枯燥的,而运用对比欣赏的方法,则比较具体、生动,学生也容易接受。例如:播放几首不同情绪、不同风格的音乐作品,把音调悲哀的与欢快的,雄壮的与抒情的,庄严的与诙谐的进行对比,然后指出它们在音乐表现手法上有哪些不同之处。通过比较后,结合音乐表现手法的讲解,阐明为什么不同的音调会造成人们情绪的不同反应,提高学生对音乐表现手段的认识和理解。这种方法也可以使用在音乐表现手段有明显差别的同一乐曲教学中,如速度快的和速度慢的,力度强的和力度弱的,节奏疏和节奏密的,还有不同乐器、不同音色的对比等等,把抽象的介绍变成可感知的讲解,进而达到通过对比欣赏提高学生审美判断能力的效果。

四、舞蹈律动

为了培养和发挥学生的创造能力,进行音乐欣赏教学时,教师要鼓励学生随着音乐主题旋律轻声哼唱,同时启发学生随着节奏和旋律,按自己的感觉随意加上自己的动作,边唱边舞。这种根据个人感受随意加上的动作,实际上就是学生对音乐的节拍、力度、速度和情绪的理解。

笔者曾到一所小学听音乐欣赏课,欣赏的曲目是《喀什的春天》、《玛依拉》这两首新疆维吾尔族民歌。这节课的主要教学目的是使学生通过欣赏维吾尔族民歌,了解这种民歌的音乐风格和节奏特点。在课堂上,教师弹着乐曲,学生随琴声唱歌,并随着歌曲的旋律做出各种维吾尔族民间舞蹈的动作。有的做“手腕花”,有的做“托帽位绕腕”、“动脖子”、“摘葡萄”等动作。动作虽各不相同,但却充分体现了学生对维吾尔族民歌的理解,课堂生动、活泼,学生在边听边歌边舞中受到了艺术陶冶,学会了歌曲,培养了节奏感,发挥了想像力和创造力,达到了音乐欣赏的教学效果。

五、引导创作

在欣赏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注意激发学生的创造能力和对音乐的创作兴趣。例如,对高年级的学生,可以在听完一首进行曲后,先给学生分析该进行曲的特点,再要求学生根据该曲的体裁特点,写一首由两个乐句或四个乐句组成的单乐段乐曲。接着,教师选择几首习作进行视唱或视奏,让学生点评他们的作品,最后由教师总评。尽管学生的作品是不成熟的、幼稚的,但通过这一教学手段能够加深学生对进行曲体裁的认识,能够发展学生的音乐思维,并使他们通过创作性的学习巩固已学的音乐知识,给学生创造一个抒发情感的二度创作的机会。我们不必过多追求学生掌握创作技巧的多少,而是着重培养学生的创作兴趣、创作感觉和创作欲望,满足每个学生终身发展的需要。

总之,教师只有根据音乐艺术的审美特点进行欣赏教学,让学生在对音乐作品的情绪体验上展开思维活动,才能帮助学生提高音乐审美力、审美感受力和审美判断力,获得审美享受,进而促进感知力、想像力等方面的发展。

小学音乐欣赏之我见 篇4

一、多听

如果你要更好地理解音乐作品, 再没有比倾听音乐更为重要的了, 什么也代替不了倾听音乐。要使学生理解音乐作品所塑造的音乐, 首先要让学生听, 让学生进入音乐的意境仔细体会。在听之前, 教师可根据作品向学生提出问题, 明确每一次听的要求和目的, 使学生能入情入境, 全身心地聆听音乐, 在聆听中感知、认识和理解音乐作品。

“听”可以采用几种方法。一种是提问法, 每次欣赏前, 先提一些带有启发性的问题, 如欣赏管弦乐《水上音乐》 (四下) 时, 可提问:乐曲的主题曲调出现了几次?每次演奏的主要乐器是什么?这音乐让你想到了什么场面?感受到了怎样的情绪?……让学生带着这些问题有目的地聆听, 问题虽然简单, 但能使学生全神贯注地聆听, 获得初步的感性认识和理解, 教学效果不错。另一种是对比式听, 对于学生来说, 只有在对比中才能真正获得对音乐作品风格特点等方面的感性认识。倾听中要对作品的节奏、速度、力度、风格、情绪等方面进行对比。当然, 同一部音乐作品中可以对比, 不同的音乐作品也可以比对, 教师可在教学中根据学生实际进行灵活运用。例如欣赏《童年的回忆》 (三上) 时, 可以要求学生分段对比聆听, 从中感受到音乐进行速度的快慢与欢快、甜美的关系, 速度记号就会深深映入学生记忆。

二、多看

在欣赏四年级下器乐合奏曲《森林的歌声》时, 如果只是听音乐, 可能学生的兴趣不大, 但是通过多媒体课件的介入后, 教学效果大为不同了。大屏幕中动人的画面与美妙的音乐交织在一起, 那些可爱的小精灵们, 如腹斑蛙、中国树蟾、山羌、飞鼠等小动物与笛子、提琴、吉他等乐器奏响了奇妙的森林之歌。森林中各种动物的鸣叫声全都展现在眼前, 让学生进入了一个神奇美妙地森林中, 尽情享受着大自然给予的美妙音乐, 在愉悦中, 激发了学生们的欣赏兴趣。

除了多媒体课件的运用, 教师亲身演示之外, 也可以播放电影, 看挂图、插图等, 总之, 让学生多看, 让视听结合起来, 达到较好的音乐欣赏效果。

三、多说

语言在欣赏教学中也有重要的地位。“说”就是让学生说出欣赏作品后的感受。欣赏教学过程中, 教师应该及时引导学生说出聆听后的感受。根据音乐欣赏的心理分析理论, 音乐欣赏的理性认识并不是表现在欣赏者对作品作出抽象的结论, 而是表现在学生对乐曲的感知、情感体验。如在欣赏歌曲《大海摇篮》 (一下) 时, 我引导学生用语言来描绘月光下美丽而又平静的海面, 学生说大海很温柔, 大海像母亲温暖的怀抱, 大海就像摇篮……紧接着我又让学生欣赏管弦乐《海上风暴》 (一下) , 启发学生:现在的大海发生了什么变化?你心情怎样?学生又各抒己见:海上风很大, 有巨浪, 有闪电, 大海发怒了, 海上的魔鬼出现了, 太可怕了……学生纷纷说出音乐欣赏过程中的深刻感受。然后我在让学生用语言来对比描述这两个作品的不同的旋律、节奏、力度、速度、风格、情绪等, 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在欣赏教学中, 让学生们多说, 不仅发挥了学生的主体性, 活跃了课堂气氛, 而且有利于教学信息的反馈, 使教师及时了解了教学目标与教学效果间的差距, 不断改进教学方法, 更重要的是提高了学生的欣赏能力。

四、多唱

对音乐的理解和情感体验不是一次完成的, 它要经过不断深化, 必须进行反复欣赏, 在反复的过程中, 加入“唱”, 这比只是听要好, 因为“唱”加入了二度创造, 学生会即刻感受、理解、记忆;“唱”能使学生更深入地感受作品情感, 更好地理解作品的风格、特色、意境。“唱”包括多种形式, 如哼唱、默唱、试唱、视唱、独唱、合唱等。在欣赏三年级下册二胡独奏《赛马》时, 先让学生聆听第一乐段主题“6.35|6.35|……”几遍后让学生一起哼唱这段主题, 体会这段音乐表达的当时赛场紧张而又热烈的气氛。又如欣赏五年级上册歌曲《歌唱二小放牛郎》时, 先让学生边听边欣赏教材中的插图, 要求他们感受乐曲中那悲壮的情绪, 然后让学生说说对这首歌曲的理解, 再次聆听时可试着跟音乐一起唱, 因为这五段的旋律是一样的, 学生容易记住这简单的旋律, 试唱的效果相当好。

五、多想

音乐的魅力在于给人们一个自由想象的空间。在音乐欣赏中, 我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展开丰富的联想, 例如欣赏管弦乐《野蜂飞舞》 (一下) , 听到音乐中野蜂飞舞时发出的忽高忽低, 忽强忽弱的模拟, 让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 想到野蜂在空中时上时下, 时近时远飞舞的生动形象。二是情节性音乐所引起的想象, 如欣赏二上《龟兔赛跑》, 通过熟悉龟兔的两段音乐主题, 加上教师语言的引导, 从而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 完整地演绎故事情节, 从而更深地理解乐曲的寓意。

六、多创

音乐创造性能力主要体现在音乐创作活动, 这种活动使学生在音乐欣赏活动中包被动听音乐的过程变为每个学生都积极参与, 并进行创造性思维的过程。创新的形式有很多, 如游戏、故事、表演、乐器等等。

如欣赏管弦乐《火车波尔卡》 (一上) 时, 我让小朋友动脑筋想象, 听着音乐做什么游戏, 让孩子们自己编排游戏, 跟着音乐玩一玩火车到站的游戏, 感受乐曲快乐、活泼的气氛。

故事是孩子们喜爱的, 利用这一点, 让他们在欣赏情节性音乐时, 展开丰富的想象创编故事, 也可进行故事接龙。

表演形式可谓多种多样, 有体态律动、舞蹈、音乐剧等。在欣赏五下管弦乐《北京喜讯到边寨》时, 教师示范舞蹈之后, 学生进行创编动作, 然后学一学, 跳一跳。凡是标题音乐、音乐故事或是歌剧, 如《龟兔赛跑》、《彼得与狼》都可以进行综合创作, 让学生理解作品后进行想象创作音乐剧。

小学音乐欣赏教学的研究 篇5

小学音乐教学中的音乐欣赏教学是必不可少的内容,目的是让学生在欣赏中学会感知音乐的节奏、速度、调性、和声等因素,从而形成一种内心的体验,也就是说,音乐欣赏教学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学生的情感体验能力,发展想象、创新能力等。那么,在小学阶段如何才能在音乐欣赏课上培养学生的这些优秀品质呢。

一、积极运用灵活的教学手段培养学生的欣赏兴趣

有些小学生对欣赏课并不感兴趣,那么,在欣赏课上她的收获就很少,我们要对这部分学生运用多种教学手段,来培养他们的兴趣,运用多媒体手段就是一种有效的方法,能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比如,在欣赏二胡独奏《赛马》曲时,老师先把二胡拿到课堂上,让学生对二胡有一个明确的认识。通过老师的介绍与演奏,让学生了解二胡的演奏方式,感受二胡的音色是什么样的,这样,他们就在心中有一个二胡的概念。先让学生产生欣赏音乐的兴趣,接着再运用设计好的课件来帮助学生理解这一首曲子,随着音乐让学生看热烈欢腾的赛马情景,从而从视觉上对音乐有一种感受,有利于学生进一步理解这首曲子。本曲子有三个部分,让学生讨论一下三个部分有什么不同,给学生更多的艺术想象。

二、发挥学生的想象力激发学生的共鸣

由于学生的个体不同,他们的生活环境、个人的经历不同、性格不同、文化素质不同,他们对同一事物的理解也不同,所以,他们在欣赏同一首音乐的时候对音乐的理解也不同,一首优秀的乐曲带给学生的想象应该是多样、多彩的,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感受。

比如,在欣赏《童年》这首乐曲的时候,让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结合自己的上学经历,打开自己的心扉,用心去体会音乐带给自己的震撼,唤起自己无尽的想象。当学生听完这首曲子后,我让学生想一想自己的童年是什么样的,自己在上学的时候做了哪些有趣的事情,你想要什么样的小学生活。在我的音乐课欣赏课上,我都会给学生很多奇怪的问题,让他们给我很多不定的答案,激发他们的想象力。

三、让学生运用动作表达对音乐的感受

音乐是一种听觉的艺术,但是他给人的感受又不全是视觉的,而是全身的,每种音乐都可以让学生用动作来表达出来,表达音乐的思想感情。学生的动作表达就是对音乐的直觉反应,是自然的,也是即兴的。

比如,欣赏《赛马》这首乐曲时,我让学生拿着乐器,让学生随音乐做出自己想象的动作,学生可以即兴表演,用不同的乐器来表现马蹄声、马鞭声等。也可以用自己身体部位来做出动作,比如,拍手、拍腿等表现方式。让学生在做动作中发挥出自己的思想情感,感受音乐的魅力,发挥自己的能动性,大胆地把音乐表现出来。

四、通过哼唱主题曲调体会乐曲的音乐形象

音乐的欣赏并不是让学生听一听就可以了,如果让学生把这些陌生的音乐通过几遍欣赏之后能哼唱出来,则效果更好。比如在欣赏《赛马》第二乐段的时候,学生发现有个主旋律会出现重复的规律,而且学生都能明显的感受到在节奏上的变化,每当重复时,学生都会很自然地哼唱起来,这是节奏的变化还给学生乐曲的不同音乐形象。

五、利用小乐器为乐曲伴奏

节奏是音乐的灵活,音乐欣赏也要培养学生的节奏感,我们可以在音乐欣赏时让学生敲打一些打击乐器,让学生综合听觉、认知、技能,让学生成为一名小小的作曲家,成为乐团的一员,一起感受音乐的力量,这是一件有趣的事情。这样的乐曲特点一般是结构较为简单、节奏非常明显,速度不快适合学生,符合这样条件的乐曲都可以用来一起演奏。这种打击乐一起演奏的方法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节奏感,也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打击乐器不一定是购买来的,可以是自己制作,如,可乐瓶装米做的沙锤,啤酒瓶盖串起来做的摇铃,文具盒当小鼓等等。

六、在欣赏教学中形成良好的师生关系

新课程标准对老师的角色变化提出了要求,要求老师是课堂的组织者与引导者,而学生和是课堂学习的主人,老师与学生之间应该是平等的,老师是学生的合作伙伴,不应该是课堂上的强权者,老师也是课堂的学习者,老师与学生一起学习,一起交流,共同进步,共同创造和谐而民主的教学课堂氛围。在课堂上,由于学生的个体有着很大的差异性,他们的生活环境不同,音乐知识不同,对音乐的理解也就不同,所以,在欣赏音乐的时候,我们要学生把不同的感想都要大胆地说出来,给其他同学以启发,让课堂成为学生发挥自己想象力,敢于说话的场所,学生在这样的环境中,才能感受到课堂是他们自由学习与参与的空间,才能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

七、完善评价措施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乐趣

在小学音乐课堂上,学生的学习效果如何,要通过评价才能显示同来,所以,评价是教学的一个重视组成部分,也是提高学生学习效率的重要保证,通过评价,让学生对音乐有更多的兴趣,让他们积极参与学习。所以,在欣赏教学时,就要求老师及时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总结,并反馈给学生,特别是要注意学生的闪光点,让每一个学生都能体会到自己是一位优秀的音乐学习者。比如,在欣赏乐曲《赛马》时,我根据学生的学习水平,进行分层教学,让他们都有表现自己的机会。对于优等生,我会提出“乐曲的主题旋律是什么? 旋律重复出现速度有何变化? ”的问题,而对于水平差一点学生则会一些比较简单的问题,并及时予以表扬。

【参考文献】

[1]鲁帮香.例谈小学音乐中节奏感的教学[J].小学生(教学实践)2015年09期

[2]席贺.浅谈小学音乐欣赏课中的模糊教学法[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09年04期

[3]谢昭瑜.欣赏他人 悦纳同伴[J].辅导员 2013年06期

浅谈小学音乐欣赏教学 篇6

一、视听结合法

音乐课是一门比较抽象的学科,它不如美术课那样的直观,如果只是一味的听,学生们很难理解音乐艺术本身的个性,也很难记住,这时我们需要运用视听相结合的教学模式来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培养他们的创造性思维。借助视觉的直观性协助听觉来感知音乐,使学生对音乐形象加深印象,从而更好的理解音乐,在具体操作中,开始我们尽可能使用直观的手段,如图片、录象、幻灯片等,这样做是为了激发学生的欣赏兴趣,帮助其感知音乐,将学生带到音乐作品中去,在欣赏《数鸭子》时,我采用了幻灯片教学,随音乐旋律节奏力度的不断变化,在大屏幕上打出小鸭子游过桥下的情景,接着打出小朋友数鸭子的画面,这样有效的将视听结合起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加深学生对作品的印象,提升他们对主旋律的记忆。让学生边看动画边欣赏,有利于学生对作品内容的理解。又如,我们在欣赏《小天鹅舞曲》的时候,可先播放芭蕾舞剧《天鹅湖》让学生边听边看,这样的视听结合法,对学生感受和认识舞曲中的形象和情绪大有好处。

二、动听结合法

音乐旋律和节奏都体现了一定的流动性,让学生跟随音乐动起来,有利于他们对音乐情绪的感受,例如我们在欣赏唢呐独奏曲《百鸟朝凤》时,应该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自由的律动,并随乐曲情绪变化而变化,使他们不知不觉中加深对乐曲的理解。

有些音乐作片具有很强的叙事性,让学生进入音乐故事的角色显得非常重要,这样欣赏作品,对学生理解音乐作品的主题有很大的帮助,如在学习《保护小羊》一课中,让学生分别扮演“小羊”、“狼”、“大象”、“狗熊”、“刺猬”等角色,让学生在表演中,感受团结就是力量,从而进一步加深对团结互助的理解。音乐可以用舞蹈来表现,音乐与舞蹈紧密相关,没有音乐的舞蹈索然无趣,教材中许多的曲子都能创编成舞蹈,来表现作品的内容和情绪。例如,《美丽的草原我的家》一课中,学生可以模仿骑马、甩鞭的动作,表现草原人民的特点,还可以跳蒙古舞蹈,把欢腾的草原表现出来,学生在开心的舞蹈中感受了音乐作品的内涵,使他们不再感到欣赏课的乏味,从而爱上音乐欣赏课。

三、想象创编法

“当我作曲时,总是心理描着一幅图画,顺着那个轮廓前行。”伟大的作曲家贝多芬这样说过,可见,音乐作品是与现实形态联系在一起的,在音乐欣赏课中让学生全身心投入,诱导他们设身处地的构想,体验音乐作品的感情,体会作曲家作曲时心理的画面。例如,欣赏《春之声》一课,这是一首赞美春天的圆舞曲,乐曲带给我们充满春意的大自然鸟语花香的感觉,学生展开想象,脑海里呈现出各中春天的情景,有温暖的阳光,有嫩绿的草地,花儿在微笑,小鸟在歌唱,他们把对大自然的热爱以及对未来的憧憬一一表达出来,学生们想的不一样,但都符合作品的含义,在不断的想象中创编出新的故事,从而丰富了学生对作品的理解。例如,欣赏《国歌》一课时,在听音乐时要求学生把听到的音乐感受和想象到的画面用文字写出来,可以是简单的一句话,也可以是一段短文,只要能表达对音乐的感受就可以,初听乐曲后,学生初步感受了进行曲的铿锵有力,一遍又一遍的听过之后,学生脑海里闪现了天安门广场升旗的场面以及革命胜利的喜悦场面等,这样学生就充分的感受到音乐情感。

以上几点是我对音乐教学的一点小体会,有待进一步实践改善,使之更加符合音乐欣赏教学的要求,更加符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更能使学生在素质教育的天空中自由翱翔。

小学音乐欣赏 篇7

过去每逢过年, 农村都会组织本村的老戏迷以及外地的民间戏迷演出, 唱戏, 其热闹情景深深烙在我的记忆里, 大人小孩都会摇头晃脑哼上几句, 其乐融融。随着新农村建设的不断推进, 农村传统音乐文化逐渐被流行音乐取代了, 几乎没有人学传统的戏剧或者歌曲了。乡村的老艺术家感叹道:要是谁愿意学习传统的戏剧或者歌曲, 我免费教。在红白喜事上我们还偶尔看见小型的团体演出, 或烘托气氛或寄托哀思, 但是音乐没有了原先的感伤或者喜气。传统音乐是否正在消失?答案是肯定的。

笔者认为将熟悉、朴实、亲切传统的音乐文化带进课堂, 既丰富学生的音乐生活, 也培养学生的民族感情, 更是将衢州艺术文化继承下来。因此农村音乐课堂如何创新教育已是非常紧迫的任务, 关系到农村音乐文化继承发展。

二、现阶段实施农村初中音乐创新教育存在的问题和困难

1、课时量不够

音乐课程是实践和操作性很强的学科, 小学音乐教材设计很完美, 内容也丰富、生动有趣, 教材安排许多音乐创新与实践环节, 但是由于缺乏足够课时而不能实施, 还有课余时间也被主课占用, 导致音乐老师课堂创新教育实践受阻, 农村初中音乐课时少决定这些学生, 将来是农村音乐文化的建设者, 其综合素质不高, 务必引起我们音乐教师足够的重视。

2、许多农村音乐教师创新教育理论与农村传统观念格格不入。

我国音乐创新教育理念:以音乐审美为核心, 重视音乐实践, 鼓励音乐创造, 教师已有一定的认识, 但是实施起来困难重重。

3、学生主体主观因素:

学生学习兴趣不稳定, 常常受主课作业干扰, 音乐可以放一放。音乐知识空白无妨, 认为上音乐课占用时间影响主课成绩, 很多学优生竟然不参与音乐活动, 这种音乐学习氛围和学习意识只会削弱学生兴趣。加之从小音乐学习习惯不好, 如:缺乏自信唱歌, 唱歌气息很分散, 一首歌唱下来基本没有感情等。

三、农村的传统音乐进课堂, 农村音乐创新教育的探索

1、解决问题根源从学生生活中音乐开始

音乐课应该从学生生活中选取素材, 像本地的地方戏曲、民间乐器等是很好的素材。农村的传统音乐是开拓农村学生学习音乐的视野。音乐课只有结合农村学生生长环境拓展教学, 传统音乐对他们来说更具亲切感, 同时传统音乐提升教师的理解、表现能力及二度创造能力。原本的传统改成学生易接受的传统, 不但发挥师生从小耳染目熏的民间音乐特长, 更是学生学习音乐最大潜力的挖掘。

2、利用当地的民间乐队, 进行座谈访问, 极力引进优秀传统音乐进课堂。

事实上老一代艺术家们对地方优秀传统音乐有着非常执著的喜爱, 像乐队有二胡、唢呐、大号、小号、锣鼓、箫、板胡、道琴等组成, 一个人会两种乐器以上也很平常, 有些音乐技能全属童子功从8岁开始学习笛子、二胡司空见惯, 如今能背唱许多民间歌曲, 懂琴谱、会创作等这些学习音乐资源, 我们通过采访吸收他参与到课堂教学中, 聘请老艺术家进课堂讲述民间音乐发展现状, 激发学生主观学习意识。

3、邀请民间音乐家音乐技术指导, 我们在学生了解传统艺术之后, 重点培养一些音乐天赋较好的孩子。

这期间组织他们和老艺术家一对一学习一样技术, 组成一个学校民间乐队, 由年轻点的农民艺术家任组长, 教师带领乐队, 利用寒暑假义务参加各种农村礼仪活动, 并且拍成数码资料, 带回课堂供学生观看,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学生改变对音乐课的看法, 增进学习民间音乐的兴趣。还有戏剧元素也属传统音乐也有必要引进课堂, 可谓引旧创新教学探索。

四、农村小学音乐课堂创新教学实践的形式和方法探索

1、结合教材, 课堂上老艺术家生动表演一段民间舞蹈。

在课堂听、看、唱、舞、模仿等音乐实践活动中, 增进学生对民舞的热爱。民间歌舞曲, 像衢江《采茶灯》, 用于表现种茶、采茶的欢乐情绪, 曲调欢快、跳跃, 舞蹈再现采茶姑娘青春焕发的风貌。

2、欣赏一场婺剧。

创设学生模仿空间, 比如课堂专题讨论婺剧的走步, 婺剧的服装, 婺剧表现力。婺剧中的高腔有西安、西吴、侯阳三种。衢州西安高腔即婺剧一种。婺剧的传统剧目十分丰富, 较有影响的剧目有:《黄金印》、《孙膑与庞涓》等, 因为婺剧的表演夸张、生动、形象、强烈, 所谓:“武戏慢慢来, 文戏踩破台”。以此提高学生的艺术素养, 同时和文化馆工作人员商讨送戏下乡, 创造学生零距离艺术欣赏机会。

3、结合民乐《二泉映月》或者《唱脸谱》教学, 教学生学会一种民族乐器二胡简单演奏。

通过女子十二乐坊乐曲录像课堂欣赏创设情境, 激发学生对民间乐器兴趣, 像流行浙西一带的民间器乐。将民间音乐家请进课堂, 传授二胡演奏民间乐曲, 曲调柔美清婉、逸丽多彩, 引起学生共鸣。

4、通过观看越剧碟片, 观察学习越剧《王老虎抢亲》、《玉

堂春》、《杨娃女斩夫》、《金殿认子》等戏, 所谓“台上一分钟, 台下十年功”。在表演方面, 向越剧学习优美的舞蹈身段和程式动作, 教师搜集一些音乐素材, 供学生选择性学习。

五、结语

将农村传统音乐教育引进农村小学音乐课堂, 从而创新农村小学音乐课, 是推进农村音乐文化发展一个重要途径, 这是不争的事实。

摘要:农村小学音乐文化依赖农村学校音乐生活发展, 流行音乐尤其是一直深得学生们的喜爱。欣赏共鸣的流行音乐, 已经成为学生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精神食粮, 流行音乐与文化影响着学生思维、审美、行为方式、价值观, 而反映家乡现实生活的传统音乐备受冷落, 几乎离学生音乐生活越来越远了。值得庆幸的是, 近来我们衢州传统文化非物质遗产像衢州的婺剧西安高腔, 衢江的十番等被衢州人重新关注。在此, 笔者有个想法:我们音乐课堂是否也该探索引进衢州本地的传统音乐文化, 探索音乐创新教育?

关键词:农村传统音乐文化,初中音乐教育,现状,举措,教学实践,探索

参考文献

[1]、《民族音乐》文章《音乐人类学视角中的民间音乐》作者:熊晓辉2009年第二期

[2]、《中国音乐教育》2009年第五期《民间音乐作为地方课程函待重视和挖掘》--由《欢庆丰收》一课想到的作者:林百玲

小学音乐欣赏教学的策略 篇8

关键词:小学,音乐欣赏教学,问题策略

新课改实施以来, 小学音乐教学对音乐欣赏课程给予了高度的重视, 因为其不仅可以提高学生感受美、欣赏美的能力, 而且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思维能力。传统的音乐教学一般是老师讲、学生听, 无法调动学生的兴趣和想象力, 此时就需要对已有的教学方法进行改进, 并将音乐欣赏教学引入到音乐教学的各个环节, 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课堂教学质量。

一、小学音乐欣赏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教学模式落后, 无法适应时代发展。

小学音乐欣赏教学一般是教师对作者生平给予介绍, 让学生自己去倾听音乐作品, 并感受其中的美妙。然后让学生对作品进行分段欣赏, 对作品的表现形式给予介绍。这样的教学模式不仅枯燥乏味, 而且往往是教师全盘包办、一讲到底, 很容易导致学生缺乏学习兴趣, 无法更好地参与到音乐教学之中去, 从而降低了课堂教学效率和质量, 无法适应时代发展。

2.音乐教学方法有待改进。

传统的小学音乐欣赏教学, 注重的是灌输式教学方法, 往往是以教师为主体的教学方法, 这样的教学方法, 会导致学生地位比较被动, 而且教学过程中对于音乐的欣赏也不是按照自己的意愿进行, 完全是教师一味地灌输。如果学生长时间接受这样的教学方法, 会影响学生对音乐的理解和掌握, 导致音乐欣赏仅仅是表面文章, 未起到真正的作用。如今的小学音乐教学, 在音乐欣赏教学过程中, 大部分教师将时间花费在对音乐内容、音乐思想的解读上, 而未给予学生足够的时间去欣赏, 从而导致音乐欣赏教学无法顺利进行。

3.过多强调音乐背景。

在音乐欣赏教学过程中, 教师对音乐背景给予了过多的强调, 反而忽略了“音乐”本身的价值, 从而导致学生上音乐教学课就像听故事一样, 从头到尾对音乐欣赏一无所知。还有一部分教师一味地对音乐进行解释, 灌输伟大的乐曲, 要求每一位学生都按照相同的思路去思考, 从而导致学生未真正感受到音乐欣赏的乐趣, 影响他们对音乐知识的了解和掌握。

二、提高小学音乐欣赏教学的策略

1.注重学生兴趣的培养。

兴趣是开展各项活动最好的老师, 其直接决定了学生的注意力和创造能力, 此时就需要教师对学生的年龄和自身特点进行分析, 准确掌握学生的兴趣之所在, 然后尽可能地为每位学生挑选出感兴趣的音乐欣赏作品, 例如《跳圆舞曲的小猫》《狮子王进行曲》等, 这些音乐作品不仅符合小学生的兴趣特点, 而且还能提高学生的想象力和思维能力, 为以后的音乐教学奠定良好的基础。

2.选择合理的教学方法。

传统的音乐欣赏教学方法, 一般是教师根据音乐作品来安排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 从而导致了课堂教学失去能动的活力, 学生无法更好地参与其中, 甚至大部分学生缺乏一定的学习兴趣, 无法更好地体会和感受来自于音乐欣赏的魅力。此时就需要小学音乐教师在进行音乐欣赏教学过程中, 根据教学内容、教学目标, 来设定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 充分借助录像、录音、动画片、VCD、投影等教学手段, 对音乐作品进行直观的展现, 从而对教学过程和方法进行不断的丰富, 对于一些比较抽象、特殊的事物, 也可以借助合理的教学方法来丰富教学内容。例如在对《勇敢的鄂伦春》进行音乐欣赏的过程中, 大部分学生对鄂伦春族不太了解, 此时教师可以将一些与鄂伦春族相关的视频以比较直观的方式播放给学生看, 这样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对该音乐作品有个全面的了解和认识, 而且还能提高学生的音乐欣赏的水平, 让学生体会到自己所学的知识, 凸现教学目标。

3. 每个教学环节的教学思路要井然有序。

在对音乐欣赏教学过程进行设计的过程中, 需要遵循由易到难、由浅入深的原则, 对教学的各个环节进行合理的设计和规划, 以保证其能够井然有序的进行。例如, 在进行五年级教材《祝福祖国》这首音乐的欣赏时, 可以引进节目彩排的方法进行音乐教学。先让班里的班干部和文娱委员来组织学生进行节目的彩排, 然后到音乐欣赏课上给予表演, 而且在节目排练过程中, 演员的化妆、道具的选择, 可以让学生根据自己对《祝福祖国》的理解进行选择。这样的教学方法, 不仅可以加深学生对音乐作品的了解和掌握, 而且还能提高音乐欣赏课堂教学效率。

在进行小学音乐教学过程中, 要想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就需要对传统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进行改进, 而音乐欣赏可以对传统教学方法进行改进和完善。而音乐素养是音乐人应该具备的最基本文化素养, 但是传统教学方法并不能提升小学生的音乐素养, 然而通过音乐欣赏课程的开展, 可以提高学生对小学音乐的学习兴趣, 提高学生的审美意识和思维能力, 从而为社会培养一批优秀的音乐人才。

参考文献

[1]陈玉娟.略论小学音乐欣赏教学的策略[J].数字化用户.2014.3 (4) :61-62

[2]蔡瑶.以多元化策略, 提高小学音乐欣赏教学实效[J].北方音乐.2015.17 (1) :94-95

如何提高小学音乐欣赏教学效率 篇9

一、小学音乐欣赏教学具有重大意义

其实我们都知道,音乐欣赏教育是通过音乐训练而逐渐养成小学生良好的听力习惯,让学生能够通过拥有听觉经历而积累经验,同时能够对音乐产生感受、想象、理解进而创造的能力。这些都需要我们通过音乐欣赏教育来完成,首先音乐欣赏教育可以满足丰富学生内心世界的需求,可以使学生对音乐更加热爱,能够一步一步地接近音乐的世界;其次音乐欣赏教育能够增长学生的知识,开阔学生的视野,使小学生能够更深刻地理解中华民族优秀的音乐文化。最后,音乐欣赏教育不但有利于其它学科的学习,还可以帮助小学生建立独立欣赏、思考的能力,从而促进小学生健康性格的形成。

二、运用多样性的音乐欣赏教育方法

在小学阶段,小学生的音乐感受、鉴赏和审美的能力比较弱,如果老师不能将学生带人特定的音乐情景中,并且生动地讲解音乐作品,不能够让学生产生心理共鸣的话,那么学生很可能失去对于音乐的热爱,也有可能会影响学生以后的音乐发展。因此,音乐教师在音乐欣赏教学中起到的作用是无法取代的,教师的正确引导在音乐欣赏教育中起到很重要的作用,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是提高音乐欣赏教育效率的重要方法。教师在音乐教学中尽量运用各种各样的高新技术如动画、影视等教育方法,让孩子们通过视觉效果感受乐曲的情感,而不是要机械简要的教学法。这样不仅能够活跃课堂的气氛,拥有律动的课堂氛围,还可以帮助学生感受音乐内在的情感和特点,更好地了解乐曲风格;教师还可以在音乐教学过程中和同学们一起做游戏,运用音乐游戏来活跃学生气氛,使同学能够更好地融入到课堂中,这些方法最终都可以培养学生的音乐情怀。

三、运用启发式教育来提高音乐欣赏教育效率

音乐欣赏教育的过程就是音乐教师不断地启发学生去感受音乐的情感和内涵的过程。培养学生对于音乐的感受和鉴赏能力,老师应该不断地启迪同学,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断拥有感受、审美、想象、理解进而创造的能力。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尝试运用启发式教育方法来提高学生的音乐欣赏水平。但是启发式教育方法对于教师的要求是很高的,首先,教师必须拥有非常丰富的音乐专业知识,同时也要求教师有很丰富的教学经验。对于启发式教育的对象小学生来说,教师还必须要了解学生的各方面的整体情况,包括音乐水平、文化素质、性格特点、学习情况以及心理健康情况,等等。如果我们能够掌握学生各方面的信息,那么启发式教育效果也会得到提高。所以,教师想要了解学生的情况就应该和学生深入接触,与学生交朋友,体会他们的感受,并且不断地引导他们进入音乐的世界。

作为接受教育的主体,学生的想法和态度也会影响音乐欣赏教育的效果。端正态度,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方法,是每一个接受音乐欣赏教育的小学生应该做的事情。在课堂上主动地与老师交流,积极地融入到课堂气氛中,在教师的引导下,不断地感受音乐的魅力,课后主动复习,慢慢培养音乐的耳朵。

四、提高通过音乐欣赏与自身情感交流的能力

音乐可以说是通过感受声音不断地激发内心情绪的艺术,音乐欣赏的过程就是感情体验声音的过程,它既包括学生对音乐内涵的体验过程,同时也是学生自己的感情和音乐中表现的感情相互交融、发生共鸣的过程。但是由于小学阶段,小学生的年龄比较小,没有什么社会体验和经历,而且知识缺乏,他们可能没办法体会到音乐的本质内涵。所以在音乐欣赏教学中,教师就应该注意到小学生心理变化、内心情绪反应,同时不断引导小学生准确地表达音乐的情绪,能够更好地对音乐产生感受、想象、理解进而创造的能力。而学生则应该跟随着教师的引导,全身心地投入到感受音乐的过程中,发挥想象,提高音乐欣赏水平。由于小学生处于学习音乐的初级阶段,教师适当而生动的语言描述、具体而明确的情感启发和引导十分重要。

小学音乐欣赏教学之我见 篇10

我们都知道:要想上好小学音乐欣赏课是有一定难度的。因为音乐是一种情感艺术,欣赏者要用自己的经历感情去感知,但是我们的小学生生活阅历浅,情感经历较少,这是我们上好小学音乐欣赏课的一大难题。欣赏音乐,不但需要我们具有形象思维能力,而且需要我们具有抽象思维能力。但是心理学研究证明,小学生还是处在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的过渡阶段,他们的抽象思维能力较差,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在音乐欣赏课中作了一些新的尝试,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以下是我对上好音乐欣赏课的几点做法:

一、借助音乐让师生产生共鸣

小学生他们好奇心强,想象力丰富,我们可以通过优美的音乐打开他们想象的闸门,通过音乐欣赏课来培养他们的发散思维能力,这对我们音乐老师来说是一个崭新的课题。由于我们每个人的经历和生活环境不同,我们对事物的认知也是不一样的,尤其在我们感受音乐的过程中,我们往往都会有不同的感受,但是尽管如此,往往一首歌曲都会有一个主线,那就是音乐创作人要通过这首歌曲要表达的情感。如,在《世上只有妈妈好》的这首歌曲中,最主要的就是要表达母爱,通过和学生一起来欣赏歌曲之后,很显然我们是想通过这首歌曲去感受母爱,希望通过这首歌曲去和学生产生共鸣,那就是我们要感恩母亲对我们无私的爱。有个学生对我说,他想为这首歌曲取名为“爱”,我就感觉非常好奇,甚至感到有些惊讶,我说你是怎么想的啊?学生解释说:“当我听到音乐时,我感到它带给我一种温暖,我就想为它取名为‘爱’,不喜欢‘世上只有妈妈好’这个名字。”虽然我不是很清楚为什么这个学生和我们大家想法不太一样,但是他敢于创新,敢于发表与别人不同的意见,这是难能可贵的,不管怎么说,我们师生通过这首歌曲的欣赏,能够在音乐中感受到共鸣就好,那就是这首歌曲所要表达的就是拥有母爱的幸福,及失去母爱所给人们带来的苦痛,让我们每一个朋友都要懂得母亲的伟大与艰辛。

二、运用多媒体帮助学生理解音乐

懂得欣赏音乐是我们小学音乐教学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内容。在欣赏音乐的过程中,我们可以通过音乐让我们的学生在聆听的过程中去感知音乐,从而帮助学生更好地去理解音乐,提升他们鉴赏美、想象美、创造美的能力。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我们可以借助多媒体来丰富我们的音响效果,可以让我们的学生在辨别音的高低、长短以及强弱方面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在我们的音乐欣赏课的教学过程中,当学生在欣赏音乐以后,教师可以引导他们积极动脑思考:我们刚刚听的这首歌是什么情绪?节拍是快还是慢?唱的是什么方面的内容?通过提问来引发学生对歌曲的思考,让他们通过自己敏锐的内心去感悟音乐。在我们通过多媒体让学生聆听歌曲之前,我们要提示学生,在接下来聆听歌曲的时候,我们一方面要去感知歌曲的力度是强还是弱,另一方面要去感知曲子的情绪是欢快的、优美的,还是深沉的、悲伤的。在我们让学生欣赏的歌曲中,每首歌曲往往产生的音响效果都是不一样的,歌曲所带给我们的情绪当然也是不一样的。在我们的实际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借助多媒体这种方式来引导我们的学生多听音乐,启发他们在听音乐的过程中多思考、多联想,在听音乐的过程中,我们的头脑中要有故事情节,要有音乐画面。在欣赏音乐的过程中去感知音乐中所蕴涵的美,从而更好地去理解音乐。

三、在教学中追求平等的师生关系

现代教学理论中强调:在我们的课堂教学过程中,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可以促进我们的教学,所以我们的教师都想在我们的教学过程中和学生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成为他们的伙伴。我们要尊重学生的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让学生在我们的音乐欣赏课堂中树立“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发展的主体,是未来社会主人”的学生观。只有如此,学生在欣赏完音乐之后,他们才会敞开心扉,把他们最真实的感受告诉我们,我们才能真正地去了解学生对音乐的把握情况,才能让我们的学生主动参与到音乐教学实践中来。只有学生信任我们了,他们才有可能把他们内心想法拿出来和我们大家一起分享,才能让学生对歌曲进行综合性的欣赏,从而促使我们的学生在流动的音响中得到心灵的共鸣、精神的满足以及情感的熏陶。

总之,要想上好一堂音乐欣赏课是不容易的,我们相信,通过坚持不懈地学习,借助音乐让学生产生共鸣,深入学生的内心世界,和他们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我们的音乐欣赏课就一定会上得丰富多彩、妙趣横生。

摘要:音乐是一种情感艺术的表达,不同的生活阅历影响着大家对音乐的理解,那么,教师如何才能上好小学音乐欣赏课呢?从借助音乐让师生产生共鸣,运用多媒体帮助学生理解音乐和在教学中追求平等的师生关系三个方面来探讨。

关键词:音乐,欣赏,理解

参考文献

怎样进行小学音乐欣赏教学 篇11

在小学《音乐教学大纲》中规定,小学音乐教学内容包括:唱歌,音乐知识和技能训练,欣赏三部分。明确指出了音乐欣赏教学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重要性。《大纲》规定,音乐欣赏教学的主要任务就是:扩大学生的音乐视野,发展形象思维能力,使学生获得丰富的音乐知识,懂得音乐的各种表现手段,培养他们对音乐的兴趣和提高他们感受,理解音乐的能力。所以,上好音乐欣赏课,是提高音乐教学的重要一环。决不能把音乐课仅仅局限于唱歌教学和学些识谱知识。那种认为音乐欣赏是可有可无,影响不大,甚至认为上音乐课只不过是教唱几首歌等等的看法都是片面的。下面就音乐欣赏教学谈谈我们自己的看法:

一、音乐欣赏的作用

1.通过音乐欣赏,扩大学生的音乐视野。

音乐欣赏课是扩大学生音乐视野的一个好办法。根据小学音乐教学大纲的要求,音乐课的内容不仅是唱歌,还包括音乐知识和技能训练,欣赏等内容。小学音乐教学的主要内容应是唱歌,但是,音乐知识和技能训练及欣赏同样是重要的。在音乐教学中,唱歌,音乐知识和技能训练,欣赏,三者是互相联系的。学生掌握了“唱”和“听”的技能技巧,才能正确而富于感情地歌唱;通过唱歌的实践又能使学生更熟练地巩固和掌握音乐知识和技能,提高对音乐的感受能力和鉴赏能力。

学生在音乐课上所学到的歌曲是很有限的,每周一节音乐课,一学期只能学会6—7首歌曲,这是很不够的。有的歌曲思想性和艺术性较高,很有教育意义,但由于音域广、难度大,不宜选作歌曲教材让学生唱。然而,不宜“唱”不等于不宜“听”。所以,通过欣赏可以使学生接触和熟悉比他们能唱的歌曲以外的更多的音乐作品。音乐欣赏的内容是丰富多样的,应包括古今中外各种不同体裁和风格的优秀声乐和器乐曲,通过对音乐作品的介绍、分析和欣赏,使学生了解祖国优秀的音乐遗产,熟悉民族音乐的语言,热爱祖国的音乐艺术,接触外国的优秀作品,从而扩大学生的音乐视野,获得多方面的音乐知识。

2.使课堂教学内容更加丰富和更有趣味。

在音乐课的教学上,唱歌、音乐知识和技能训练、欣赏这三个内容,并不是各自独立,而是有机联系、互相配合的。如把教唱的歌曲让学生欣赏,就能丰富课堂教学内容,增添趣味,活跃课堂气氛。按教学大纲的要求,必须使学生获得一些器乐知识,除了让学生看课本上的乐器插图和音乐挂图或实物去认识各种常见的乐器外,最好是通过欣赏各类型的器乐独奏、重奏和合奏曲,去学习器乐知识。这样的欣赏过程,既丰富了教学的手段,又增强了趣味性,能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3.使学生熟悉和喜爱更多的音乐作品,培养学生的音乐感受能力的鉴赏能力。

要培养学生的音乐感受能力的鉴赏能力,就必须让学生广泛接触音乐作品,多听各种体裁和形式的声乐和器乐曲,熟悉和理解更多的音乐作品,丰富他们的音乐经验。我们应使学生多接触和熟悉优秀的、健康的音乐,通过分析、比较,提高学生的音乐鉴赏和识别能力,提高抵制精神污染的能力逐步养成正确的艺术观和审美。

二、音乐欣赏的内容——选材问题

按音乐教学大纲的要求,音乐欣赏包括中外声乐曲、器乐曲以及我国民族民间音乐。因此,音乐欣赏的内容选材相当重要,绝不能单凭教师个人的兴趣爱好去选择欣赏教材。除必须注意其思想性、艺术性和可接受性外,还应考虑到创作体裁、表演形式和音乐风格的多样化,以扩大学生的知识范围和培养学生多方面兴趣。音乐欣赏的内容是丰富多彩的,由于课时有限,欣赏的作品以必须符合教学目的任务的要求,这样欣赏的内容就要有所选择。欣赏的作品必须在较高的思想性和艺术性,因为音乐教育是通过音乐艺术形象,培养学生共产主义的情操。因此,给学生欣赏的东西必须是内容健康的,艺术水平较高的,能给人以美的享受的。这样的音乐作品能使青少年精神振奋,朝气蓬勃,促进他们的身心健康。

音乐欣赏内容的选择,还须符合教学的原则,要考虑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可接受性,应从易到难,从简到繁,从已知到未知,由浅到深,循序渐进。具体可从下面几方面考虑:

1.从中到外。欣赏的内容可以从中国作品到外国作品。中国的音乐作品,尤其是我国的民族音乐作品,如汉族和各少数民族音乐、广东音乐,戏曲说唱、《茉莉花》、《喜洋洋》等,有其民族风格和地方特点,学生也比较熟悉,易于理解,容易接受。可先从这些作品开始,然后再接触外国作品如《天鹅》、《彼得与狼等》。

2.从声乐曲到器乐曲。器乐曲的内容和形象都较抽象,学生不易理解;歌曲有歌词,除了有音乐形象外,还有语言形象,音乐的艺术形象较具体,学生容易接受,欣赏的内容可先从声乐曲开始。如可从《过雪山草地》、《魔王》等开始到《十面埋伏》等。

3.表演形式方面,可以从独唱(奏)到重唱(奏)、合唱(奏)欣赏的音乐作品,人表演形式方面考虑,应从简单到复杂。如:从童声,男、女声(高、中、低音)独唱,或乐器独奏开始,到重唱(奏)和合唱(奏)。可先从《卖报歌》、《江河水》、《游击队歌》等。

4.体裁方面从音乐小品到较完整的大型作品。如:从民歌、民间音乐、进行曲、圆舞曲到组曲、大合唱、协奏曲和交响乐等。可从《洪湖水,浪打浪》、《牧童短笛》到《小步舞曲》、《梁山伯与祝英台》小提琴协奏曲等。

5.从日常接触到的比较熟悉的音乐作品开始。如:广东音乐:《旱天雷》,冼星海的《黄河大合唱》和木琴独奏《我爱北京天安门》等。

以上归纳的几方面,不是独立的、绝对的选材原则。总之,音乐欣赏的内容是多样的,丰富多采的,包括古今中外有代表性的作品,教学中应让学生接触古今中外的优秀音乐遗产,了解当代音乐发展情况,扩大学生的音乐视野,培养学生对音乐的爱好和感受能力。

三、怎样进行音乐欣赏教学

音乐欣赏教学是以听觉的感知和想象相结合的特殊认识过程。学生在欣赏音乐的过程中受到音乐的感染,这种感受音乐能力不是先天具备的,而是在有计划的教学过程中逐步培养和发展起来的。必须根据欣赏教学的特点和规律,抓住主要环节,充分做好准备,教学时才能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养成良好的欣赏习惯,以收到较好的课堂教学效果。

1.要认真备好课。

欣赏教材选好后,最好把歌曲抄写在大纸上,书写要整齐、清楚,曲与词可分两色书写,有所区别。字体要写得稍大些,笔划粗些,务使在课堂里各座位都看得清楚。歌(乐)曲力求完整,较长的乐曲可写出各段主题或旋律性较强的片段,也可以把欣赏的歌(乐)曲及简单的解说油印成资料发给学生,让学生边看边欣赏。

2.要引导学生欣赏音乐,启发学生的形象思维。

要听懂音乐,必须了解、熟悉音乐的表现手段。对旋律、节拍、节奏、速度、力度、音区、音色、以及作品的时代背景、作者、民族特性、曲式和体裁等都应有所认识。因此,欣赏时必须教学生了解音乐语言,领会音乐作品的内容,这是音乐欣赏的最基本的任务。解说是对作品简单介绍和说明,可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接受能力,对作品的内容、表现手法和作者作必要的介绍与分析。教师备课时应深入地钻研,反复地欣赏。只有教师深刻地理解了乐曲所表现的内容和弄清它所采用的表现手段时,才能帮助学生理解乐曲的内容,并提高他们的欣赏能力,使欣赏教学生动而富有成效。欣赏时要注意以“听”。讲述必须形象生动,深入浅出,时间不宜过长,切忌枯燥。

3.欣赏与介绍的过程,可根据具体的情况灵活处理。不宜用千篇一律的规范的教学程序。

四、欣赏课中的“指挥欣赏法”

最后还需要说明一下欣赏课中的所谓“指挥欣赏法”,所谓“指挥欣赏法”,是指在音乐欣赏课中,通过教师的指挥动作,将乐(歌)曲的基本情绪、段落层次对比、强弱起伏变化等表现出来的一种教学方法。它能给学生以视觉的美感,使全班几十双眼睛集中在老师一人身上,达到眼看耳听欣赏音乐的效果,改变了欣赏课教师的“休息”、学生听的被动局面。

欣赏教学是小学音乐教学中的重要部分,首先必须要认真备课,其次,大胆实践,摸索规律,不断总结,努力把欣赏教学搞好,在欣赏教学中尽可能运用一些新鲜方法,激发学生兴趣,扩大其音乐视野。不断提高小学音乐教学的水平。

参考文献:

小学音乐欣赏教学策略的探讨 篇12

一、营造欣赏氛围,激发学生兴趣

小学生的注意力普遍不够集中,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对其学习兴趣进行引导,保证其在上课时处于一种相对兴奋的状态。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为学生创设一种更为逼真的情景,为学生营造欣赏的氛围。教师可以根据课程内容,采取讲故事、播放视频、欣赏图片等形式导入新课,并为学生创设合理的环境,让学生能够更为迅速的投入到新课的欣赏与学习之中。教师还可以根据不同年级的学生采取不同的营造氛围的方法。针对低年级学生,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为其创设更为偏向于梦幻、童真的情景,更为符合低年级学生的审美,也能够有效吸引其注意力。而面对中高年级学生,其在理解音乐作品上有了自己的看法,特别是许多学生认为自己已经不再是孩子,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自主的与音乐作品达到共鸣,教师在创设情景时就需要相对成熟一些,将学生看做心理不够成熟的成年人,为学生营造一种更符合其心理特点的氛围,激发起学习音乐的兴趣。

例如,在讲授有关祖国壮美河山的音乐作品时,教师可以根据所学内容,引导学生回忆自己曾经旅游过的地方,并引入所学内容,让学生更容易与作品达到共鸣。教师还需要根据作品内容向学生展示相关的图片或者影像资料,让学生更为直观的感受到音乐作品中所描述的自然景观,为学生创设一个合理的欣赏氛围,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二、合理选择作品,提升欣赏水平

小学生在音乐欣赏能力上还比较欠缺,教师在采用音乐欣赏教学策略时,需要对进行欣赏的作品进行筛选,尽量有层次的展示给学生,让学生从易到难的欣赏音乐作品,逐步提升学生的欣赏能力。教师需要在授课之前对整个学期的课程进行整体上的把握,并对课程的难易程度进行分类,尽量保证在学期初教授较为简单的内容,当学生具备一定的音乐基础之后再选取有难度的音乐作品供学生欣赏与学习。教师可以适当的对现有教材的排序进行打乱,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授课。

例如,在教学过程中,学期初时可以选取一些节奏感较强的课程作为欣赏教学的材料,让学生在一个种更为轻松明快的氛围中喜欢上音乐课。特别是节奏感较强的音乐作品在欣赏时难度较小,更容易为学生接受,为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奠定基础。

三、丰富欣赏方式,加深学生理解

许多音乐作品旋律变化较为复杂,其中涉及的思想情感对小学生来说也较难理解,这就需要教师在进行欣赏教学时,利用现有的教学资源,丰富欣赏方式,帮助学生加深对音乐作品的理解。教师可以在教学中合理利用多媒体,将视听结合起来,帮助学生更为立体的理解音乐作品,也能够充分的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是学生感受到音乐课程的丰富变化。教师还可以根据不同的音乐作品给学生布置形式丰富的作业,可以让学生根据所写内容编排音乐剧,也可以让学生利用自己已有的音乐知识进行相关主题的音乐创作,从多种角度对音乐作品进行理解。

例如,一些选自影视剧或者动画片的音乐作品,教师可以截取相关的视频,在课堂上播放,降低学生欣赏音乐作品的难度。而一些具有一定难度的音乐作品,教师在进行一定的讲解之后,可以鼓励学生加入自己的想法对其进行多种形式的改编,并在课堂上与其他同学进行交流,加深学生对音乐作品的理解。这样教师就能够通过丰富的欣赏方式来降低学生欣赏音乐的难度,加深其对作品的理解。

四、结语

综上所述,音乐欣赏教学在小学音乐中能够发挥积极作用,需要教师营造欣赏氛围,进行欣赏作品的选择,并运用多种方式,不断激发学生对音乐欣赏与学习的兴趣,更为深入的理解音乐作品所包含的思想情感,从而提升小学音乐课堂的效果,提高学生音乐素养。

参考文献

[1]孙丽.刍议小学音乐欣赏教学的策略探究[J].音乐时空,2013,(03):107+109.

[2]杜静文.提高小学音乐欣赏教学效率的策略探析[J].课程教学研究,2013,(05):50-52.

上一篇:时事热点下一篇:数学教学的能力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