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教学的能力培养(共12篇)
数学教学的能力培养 篇1
美国哈佛大学校长普西认为:“一个人是否具有创新能力是一流人才和三流人才的分水岭。”江泽民同志也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 是国家兴旺不竭的动力, 一个没有创新的民族难以屹立在世界先进民族之林。”在大力推进中学历史课程改革, 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 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已成为一个突出的课题。当前, 在历史课堂教学中加强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 是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
一、培养学生思维的独创性
1、鼓励学生大胆质疑, 提出与众不同的见解。
对现成的科学理论和传统观点提出质疑是创造出新颖、超常成果的途径, 也是人类社会向前发展的需要。试想, 如果我们对已有的理论和成果不加任何质疑地全盘接受, 人类将永远停滞不前。历史教学中, 教师应鼓励学生提出与众不同的见解。一个学生在学习“官渡之战”时指出:袁绍不会用人是导致其失败的加速器。“曹操赤脚迎许攸”说明曹操的成功是与其爱护人才、善于用人密不可分的。该生从人才的角度分析这场战争的成败, 这种探索精神是非常大胆而可贵的。在指导学生学习的过程中, 我们应引导他们善于发现问题, 提出疑义, 求得解决, 这样才能进步。
2、鼓励学生标新立异。
“标新”和“立异”都是一种创新。鼓励学生大胆独立思考, 敢于标新立异、反弹琵琶, 这是培养学生创造能力的重要环节。
首先, 要从思想上引导学生, 使其正确地认识到任何学者、权威都不可能穷尽真理之长河, 任何人都有发现新知识的可能, 树立敢于“班门弄斧”、“异想天开”的思想。
其次, 在教学上要发扬民主, 为独立思考创造条件。现代教育强调学生的主体性, 即让学生变被动接受为主动探索知识, 这就给了学生标新立异的机会。但学生的标新立异难免伴随着幼稚和错误。对于这些, 教师如果简单加以否定, 不仅剥夺了学生探索新知的乐趣, 也会使他们变得谨小慎微, 疏于思考。事实上, 只有犯过“错误”, 才能改正错误。
二、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所谓发散性思维, 就是围绕问题多方寻求解决问题的过程。现行的历史教材, 总的来讲比较重视科学性、逻辑性, 而对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方面并没有足够的重视。这就需要我们历史教师在教学中来弥补, 通过开展“历史小论文”、“历史创作”等实践活动, 引导学生多层次、多角度地思考问题, 培养他们的创造性思维。例如, 一个学生在历史小论文中通过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谁无死, 留取丹心照汗青”的诗句, 展开多方面的联想。首先“纵向联想”, 指出文天祥视死如归的力量源泉来自“民族的浩然正气和炽热的爱国之心”。接着展开“逆向联想”, 痛斥当今社会上极少数只顾个人利益, 而忘了国家利益的社会渣滓。另外还展开“横向联想”, 联想到今天的青年学生应该继承中华民族的伟大传统, 不能辜负老一辈对我们的殷切期望, 把建设祖国的历史重任肩负起来。由一位历史人物的事迹, 这位同学就展开了如此丰富的联想, 充分体现了创造性思维发散性的特点。如果经常开展这类活动, 会极大地提高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三、不断创设问题情景, 活化学生思维。
提问题是人的天性, 是一种可贵的探索精神, 是创造的萌芽。所谓问题情景, 是指不能直接用已有的知识处理, 但可以间接用已有的知识处理情景。教师应以尊重为前提, 以激趣为条件, 以自主为核心, 注意在教学中形成一种使学生似懂非懂, 一知半解, 不确定的问题情景, 制造悬念, 启发思考, 由此产生矛盾、疑惑、惊讶, 使学生探索作答。如讲第二次鸦片战争中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时, 可提出问题:要不要重修圆明园?这时肯定会有不同的观点。第一种观点:不重修圆明园。说明我们是一个敢于正视现实的民族, 是一个真正有民族自尊心的民族, 我们就应该留着这块伤疤, 让它时刻警醒我们:勿忘国耻, 奋起直追!”在学生内心萌发了一股对侵略者的强烈仇恨和对自己命运的关切, 达到了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目的。第二种观点:要重修圆明园。说明现在中国强大了, 同时也不再害怕侵略者来侵略了。这样增强了学生的民族自信心、自豪感。学生利用教师创设的情景, 多角度的思考, 活化了思维, 培养了思维的灵活性。
四、培养学生的创造性人格
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最重要的是使学生具有创造性人格。课堂是师生互动的场所, 学生是思维活动的主体, 而主体参与的积极性是影响思维创造性发挥的前提条件。因此, 教师要根据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心理水平, 用理解的方式对待他们, 创造民主、平等、和谐、自由的氛围。对于学生在探究时那种“违反常识”的提问, 在争辩中某些与众不同的见解, 考虑问题时标新立异的构思, 以及别出心裁的想法, 哪怕只有一点点新意, 都应该充分肯定, 并对其合理的、有价值的一面, 教师还应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 扩大思维中的闪光因素。学生们的探索精神往往是出自于敢于提出问题, 发现矛盾, 为解决矛盾寻找突破口, 探索的过程也往往是思维创新的过程。如果学生的每一次探寻, 遇到的都是教师的“不可能”、“无聊”的断语。那么, 他们的创新欲望就会慢慢萎缩, 很难具有创新精神。因此, 教师必须为他们提供一个安全的课堂心理环境, 充分调动学生的探索精神。例如, 分析近代中国“落后挨打”的后果时, 有许多同学提出“落后挨打”是一种“先进的工业文明对落后的农业文明的撞击”, 因这是中国落后挨打具有一定合理性的观点。此时, 教师应尊重学生的观点, 不能简单地加以抑制或否定, 而应引导学生对历史知识进行深入思考, 有效地剔除一些模糊认识, 认清殖民主义的侵略本性。
总之, 在历史教学中加强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既有利于提高历史课堂效率, 也将有助于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深化课程改革。
数学教学的能力培养 篇2
学生解题能力的提高,探究能力的增强,都离不开思维的主体——悟性。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有目的,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解题悟性。当有些人见到数时,他们的大脑中会产生联想,经过综合分析获取重要的信息,这种信息就是数感。
例:感觉“勾股数”。如图3,四边形ABCD中,∠ABC=90°,AB=3,BC=4,AD=13,CD=12.求四边形ABCD的面积。
分析:连结AC,由已知条件AB=3,BC=4,得知AC=AB?2+BC?2。如果对5、12、13这三个数不敏感的话,问题就无法解决,若能感觉这是一组勾股数52+122=132,即AC2+CD2=AD2.可得∠ACD=90°,于是就得到一个新的直角三角形。所以S四边形ABCD=S△ABC+S△ACD=1/2AB×BC+1/2AC×CD=36
数学反思能力的培养 篇3
关于数学中的反思
反思性数学学习的基本特征是它的探究性。在数学学习活动中探究其中的问题和答案,不断调整自己的学习策略,建构自己对问题的理解,产生超越已有信息以外的信息。反思性数学学习活动成为有目标、有策略的主动行为,可以使学习成为探究性、研究性的活动,增强学生的能力,提高个人的创造力;可以有利于学习者在学习活动中获得个人体验,使他们变得更加成熟,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
关于数学反思能力
能力可分为一般心理能力和特殊心理能力。一般心理能力是顺利完成各种活动任务所必备的基本心理能力,如注意力、记忆力、想象力和思维力等。特殊心理能力是指顺利完成特殊活动所必备的基本心理能力。数学能力就是一种特殊的心理能力,它是顺利完成数学学习活动所必备的能力。
数学反思能力是学习者在数学学习活动中对自己数学认知过程的自我意识,自我监控能力。它以反思的技能和反思的毅力为基础,并在对数学认知过程的评价调控和调节中显示出来,它对数学认知活动起指导、支配、决定、监控的作用。
数学反思能力培养的实施途径
实践表明,学生的数学反思能力有必要而且有可能进行培养。灵活多变的教学是培养学生反思能力的崭新途径。例如,教学中的一些概念、公式、定理,或因内容相似相近,或因形式相似相近,容易造成混淆。在教学中,运用对比分析教学,引导学生适时反思,就能促使学生在错综复杂的事物联系中,发现问题的实质,学会客观地评价事物,加深对事物本质的理解。类比是思维中的一种重要形式,经类比能使知识向更深的层次或更广阔的领域迁移,拓展。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经常进行反思,从平常中发现不平常,去探索各种结论或未确定条件的各种可能。知识的综合性就决定了思维活动的多样性。
1、听课反思。没有反思的听课是被动的,肤浅的。从教师讲解中反思思考问题的方法,学会捕捉引起反思的问题或提出具有反思性的见解。对学生而言,每次学习仅是一种经历,只有通过不断的反思,把经历提升为经验,学习才具备了真正的价值和意义。从这个意义上说,帮助学生养成学习反思的习惯,培养学生的反思意识,对学生的个性发展有不可估量的作用。每个教师都应充分利用课堂教学这一阵地,致力于学生反思意识的培养。使每一位学生的认知活动都伴随着丰富的情感,愉快的情绪,积极的反思,变得感知敏锐、想象丰富、思维活跃,使每一位学生的非智力水平都能在有效的智力活动中得到更健康、和谐的发展,进而达到素质的综合提高。
2、解题反思。对问题解答后的结论的正确性的检验或提出疑问:是否还有其他解法或更佳解法:能否对问题的题设或结论进行变式;能否把当前的命题推广到一般情况;进一步考虑问题的题设的完备性(充分性)及结论的精确性等。
在分析解题方法中反思,体验优势:学生在解题时往往满足于做出题目,而对自己的解题方法的优劣却从来不加评价,作业中经常出现解题过程单一、思路狭窄、解法陈旧、逻辑混乱、叙述冗长、主次不分等不足,这是学生思维过程缺乏灵活性、批判性的表现,也是学生的思维创造性水平不高的表现。因此,教师必须引导学生分析解题方法的优劣,优化解题过程,努力寻找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案。通过这一评价过程,开阔学生的视野,使学生的思维逐渐朝着多开端、灵活、精细和新颖的方向发展,在对问题本质的认识不断深化过程中,提高学生的概括能力,以促使学生形成一个系统性强、相互联系的数学认知结构。
数学教学的能力培养 篇4
一、恰当运用变式教学方法,加强学生数学知识系统构建
在教学领域,“变式”教学方法是学生确切掌握数学概念的重要方法之一。通过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不同背景下呈现数学对象的本质,有利于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数学思维的发展,有利于培养学生探索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教师可以在让学生初步理解与掌握数学知识和技能后,以变式教学引导学生进一步的深化和熟练,帮助学生对数学概念做到融会贯通。
例如,对于“垂直”这一数学概念,笔者呈现了如下一组图形,从正、反两方面让学生对垂直做出正确的判断:
在上述一组图形中,既有垂直的标准图形,也有本质属性和非本质属性的改变,通过适当地变化概念的本质属性,帮助学生在对正、反两方面的辨析中体会垂直概念的本质属性,多角度地理解数学概念。
二、深化知识内涵,提高学生的理解与应变能力
入选教材中的例题,都是经过专家多年教学实践检验,在反复推敲中筛选出的最具典型性、科学性和功能性的习题。因此,我们小学数学教师应使用好数学课本,充分发挥例题、习题的多元功能,避免就题论题。只有充分挖掘教材例题的功能,用好每一道例题,才能对课本知识做进一步的深化,帮助学生在少而精的练习中牢固掌握数学概念,教学效果事半功倍。
例如,苏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103页“整理与练习”中的第7题:
(1)4.8÷0.1=____ 4.8×10=____
(2)5.4×0.1=____ 5.4÷10=____
(3)2.6×0.5=____ 2.6÷2= ___
(4)3.6÷0.5=____ 3.6×2=____
(5)1.5÷0.25=____1.5×4= ___
(6)8×0.25=____ 8÷4=____
这一组习题目的是为了让学生发现小数乘法和除法在运算过程中的转化规律。为了以后的简便计算和为六年级学习倒数知识做好铺垫,笔者对这一组习题进行了二次开发,即:
(1)对比下面每组算式,你能发现其中的规律吗?
8×0.25=____8÷4=____
5.4×0.1=____ 5.4÷10=____
1.5÷0.25=____ 1.5×4=____
(2)运用你发现的规律,试着填写下列各题:
3.6÷0.5=3.6 □____= ____
2.6×0.5=2.6 □____= ____
(3)请你以更为简便的方法计算下列各题:
1.2÷0.255.7+0.25+4.3×4
通过习题的二次开发,使学生能经历“观察、猜想、验证”的活动过程,这样的练习设计更能注重实效,有的放矢地培养学生对数学规律的归纳推理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学生数学学习能力的提高。
三、突破思维定式,进行合理迁移
小学生由于年龄和认知心理的局限,产生思维定式是一种普遍的心理现象,消极的、错误的思维定式对学生的学习会产生不利的影响,限制学生的创新能力。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帮助学生突破思维定式,对旧定式做到有的放矢的对症下药,避免知识的生搬硬套,只有懂得变通,才能消除学生的消极定式。
例如:一个数是18,比另一个数多3。请问另一个数是多少?有学生认为是:18+3=21.
一个数是18,比另一个数少3,请问另一个数 是多少 ? 有学生认 为是 :18-3=15.
上述现象,是学生在学过比较简单的整数相加、相减的基础上产生的消极定式,简单的定式为“多就加、少就减”,也就导致了上述的解题错误。可见,没有扎实的基本功,对数学的本质理解不透,仅凭一时的主观臆断,往往就会受原有知识经验的限制,造成判断失误或解错题。只有突破老框框,开拓解题思路,才能摆脱定式思维的约束有所创造。
数学交流能力的培养 篇5
数学交流能力就是学生将自己在学习基础知识、掌握技能技巧过程中“想到的”“说”给别人“听”,对 问题发表看法,讲道理,相互促进,相互提高的能力。所以,数学交流是一个接收信息、加工信息以及传递信 息的反复、复杂过程,主要采用语言、动作直观与书面形式进行交流,集逻辑思维、操作能力及解决简单实际 问题的能力于一体。怎样培养学生的数学交流能力,提高交流的技巧呢?
一、提高交流意识,制订交流目标
把培养学生的数学交流能力明确纳入教学目标轨道,增强交流意识,制订切实可行的、以提高数学交流的 技能技巧为主的数学交流目标。数学交流能力的培养不是孤立地进行的,应渗透在整个小学教育教学的过程之 中。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数学教学大纲中规定的培养学生的四种基本能力是相互联系,又互为区别的。它 们的联系和区别又可通过交流用外显的形式托出。所以,数学交流能力的培养要寓于四种基本能力的培养之中 。因而,培养学生的数学交流能力有助于发展其它能力,这是制订目标的前提。制订目标还要遵循儿童不同年 龄阶段的认知特点及语言发展规律,使实现目标成为经常的、现实的而不是权宜之计、望尘莫及的。低年级学 生一般会用简单完整的话说出自己的算法、想法,能有序地说明一些操作;中年级学生会用简单的数学术语表 达思想,有层次地说明思考问题的过程,能质疑,边操作边解释;高年级学生能使用学过的数学术语表达思想 ,讲明算理,质疑问难,对不同意见展开讨论,有条件还可撰写小论文,作书面交流。
二、挖掘课堂潜力,发掘交流因素,师生广泛交流
课堂教学是当前学生获取知识的主渠道,教师应充分利用这块阵地,使数学交流从课堂教学情境中扩展开 去,改变那种教师“包讲”或者学生仅只是在教师设计的框框里围着教师的指挥棒转,不敢想也不善于想的教 学模式。教师要鼓励中国学习联盟胆地想和讲。
语言是交流思想的工具,因此,课堂教学中首先要培养学生“能说会讲”,能正确表达自己的思想,掌握 好数学交流的工具。口语训练的层次:说正确,说完整,符合逻辑地说,说得简练以及尽量说得有风趣。现以 “红花有15朵,红花比黄花多7朵,黄花有几朵?”为例说明训练步骤:
说简单的话↓红花多
红花比黄花多
说完整的话 红花和黄花比,红花多,黄花少,红花比黄花多7朵
讲算理 把红花分成两部分,第一部分是与黄花同样多的朵数(?朵),第二部分是红花比黄花多的 朵数(7朵)
说方法 求黄花的朵数,用红花的朵数减去红花比黄花多的朵数,剩下的就是黄花的朵数
教学中教师要最大限度地发挥数学语言的科学性、逻辑性、严谨性等的示范作用,努力使语言形象化、趣 味化。尽力避免“这样做怎么样”、“对不对”、“好不好”等类习惯问语,消除学生说“半截话”或者用一 两个字“好”、“不好”、“是”、“不是”、“对”、“不对”等简单作答的语言环境。小学生在表达数学 思想时有两个弱点:第一,不善于正确使用数学术语。如“除、除以”不分,“整除、除尽”不分,“质数、互质数、质因数”不分等,其实质是概念模糊。教师要教育学生注意听,学会听,帮助他们发现错误、疑问, 认真纠正、释疑。第二,不善于讲算理。如教材讲“分数与除法的关系”时,有算式3÷4=3/4,为什么 “3除以4等于3/4?”学生回答:分数与除法的关系。这样犯了“逻辑循环”的错误。教师可以这样诱导 学生理解和表述:讲讲除法算式3÷4的意思(把单位“1”(3)平均分成4份,求1份),1份是多少? (1份是3个1/4,即3/4)所以,3÷4=3/4,等式表示了分数与除法的关系。这样既能帮助学生 准确地理解算式的含义,又能促使学生逐步学会说清楚、讲明白算理。
其次,有目的、有计划地让学生自读教材,也是培养学生数学交流能力的重要手段。鉴于教材编写要求简 洁、明白,不可能把什么都写进去,需要在教学时加以指点。如“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一节,教材 形象直观地描述了这三种图形,至于它们的关系等就要靠教师引导学生去认识,边读边议(交流)。
读:长方形的对边是相等的,正方形四条边都相等。
议(交流):对边是指哪些边?(用手指一指)长方形靠近的两边叫邻边,如果长方形的两条邻边相等, 那么,长方形会变成什么样?自己画画看(让长方形的一边不变)。
(附图 {图})
正方形与长方形的关系怎样?正方形是特殊的长方形,四边相等。
用手拉木条做成的长方形对角的顶:
(附图 {图})
长方形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四个角都是直角的平行四边形)。进而得出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的 关系(如右图)。
(附图 {图})
通过阅读教材,一方面使学生能读懂教材的重点内容及不易理解的地方,进行有意记忆,逐步学会使用数 学术语进行思维,较完整地表达数学思想及方法;另一方面,还可使学生领会教材的思路,懂得一些教材的逻 辑关系,使其逐步学会逻辑地分析说明问题,为数学交流提供必要的“物质”保证。
第三,教学几何初步、计量等知识应利用和创造各种条件指导学生观察、测量、拼摆、画图、制作模型、实验验证等,使学生的听、说、触各种感官协同活动,经过综合、分析、推理、判断等思维形式,将思想表达 出来,取人之长,补己之短。如,推导长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时,教师要学生从已准备的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 形中取出18块拼长方形,可以拼几种都拼出来(全部用上),如下图:
(附图 {图})
检查结果,有些学生摆不全。教师诱导:虽然三种拼法各不相同,但有两点是共同的(都是长方形,面积 都是18平方厘米)。进一步启发:长方形的面积与长方形的长、宽有什么关系?由学生自摆(不限块数), 相互交流,验证前述关系(长方形的面积=长×宽),确信无疑,由此比较概括出长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交 流的结果)。又如,认识长方体:教师出示一粉笔盒让学生观察,学生众说纷纭,纸板做的――长方体――白 色的……教师觉察到学生还未完全注意到本质的东西,于是又取出一只白铁皮方盒给学生看,学生议论:长方 体――白铁皮做的――灰白色的――比粉笔盒小一点……教师并不制止、扭转学生的谈话,只是问两只盒子哪 些地方相同?经学生议论概括出结论:如果不论是什么材料做的,不论颜色、大小,它们都是长方体的盒子。 深一层展开认识活动:学生看、摸、画、数,认识长方体的特征。师生无拘束地进行交流,完成了对长方体的 初步认识,既提高了学生交流的技能,增强了交流成功的信念,又强化了学生的交流意识。
三、拓宽知识面,开阔视野,发展数学交流能力
数学教学的能力培养 篇6
【摘要】培养小学生的创新意识已是小学数学教育的重要工作。在进行小学数学教学时,培养小学生的创新能力与意识,一定要依据主体性原则和民族性原则以及质疑性原则等,充分应用教学策略,鼓励小学生大胆猜想,充分激发创新思维,从而有效培养小学生的创新能力与创新意识。本文主要对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培训小学生的创新能力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小学 数学教学 创新能力
【中图分类号】G623.5【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7-0133-02
创新主要指在已有的思维模式下,提出不同于常规或是常人的思路与见解,再或是在特定的环境中充分应用知识与物质,为了满足理想需求,改进或是创造新事物的方式与手段,从而获取有益效果的相关行为。小学数学教学作为学科的基础,在进行小学数学教学时,应该培养小学生的创新意识以及创新能力,对此教师不可拘泥于课本,要打开思维,有效培养小学生的发散思维和动手以及创新能力。
一、激发小学生的好奇心,培养小学生的创新兴趣
小学生的好奇心比较强,并且争强好胜,十分在意别人对自己的关注与评价。好奇心作为儿童的天性,其是思维的源泉和创新的动力,在小学生的好奇心影响下,就有了创新愿望,从而会努力研究事物,此种欲望就会使小学生的心灵产生思维火花,也是难能可贵的创新品质。对此,在进行小学数学教学时,一定要充分激发小学生的好奇心,唯有这样才可以培养小学生的创新兴趣。另外,兴趣主要为人类对客观事物产生的积极认知倾向,其不断推动人类努力探索新知识,同时兴趣还是人类创造力的重要源泉。为了能够有效培养小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小学数学教师在进行教学时,不断要培养小学生的创新兴趣,还应该建立创新情境,充分发展小学生创造思维,从而激发出小学生的探究兴趣,有效培养小学生创新精神。
二、以疑作为线索,以思作为核心,有效培养小学生的创新能力
科学家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提出问题要比解决问题更加重要。”缺少问题就难以激发出求知欲,而且小学生也难以进行深入思考。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经过小学生的“质疑”能够培养小学生的探究意识,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学习兴趣与效率,同时也要培养大胆思索和敢于批判等创新精神。小学生天真好奇,遇到什么事情都会问为什么,而小学数学教师一定要保护小学生敢问的积极性,从而确保小学生思维的全方面发展,在多个角度思考问题,并且提出问题,唯有这样才可以充分激发出小学生的求异思维能力以及创造思维,进而有效培养小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三、理论联系实际,激发创新兴趣
小学数学不可局限课堂与教材教学,其应该源于生活,而在生活中普遍存在数学。可是现阶段国内小学数学教学仅仅局限在课堂和教材以及习题方面。大部分小学生只是为了应付考试才认真学习数学。此种状况下,小学生为了考试而学习,不但会影响小学生思维的发展,还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数学魅力,同时此种学习状态还难以激发小学生的学习数学的兴趣。对此,小学数学教师应该将数学与小学生的实际生活进行有效联系,从而使数学和实际生活更为贴近,这样小学生在学习数学过程中就可以体会到真实亲切感,进而拓展小学生的学习知识经验。例如,在小学时间空间理念与运算教学过程中,应该先让小学生联系平时所利用的时间与路程等。通过理论联系实际的形式进行小学数学教学,教导小学生不可以墨守成规,应该进行探索。同时在课堂设计例题的过程中,应该为小学生设计一题多解或是一空多填的题目,从而使小学生可以体会到数学的灵活性,加强小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此种练习方式不但可以使小学生加强小学数学基础知识的掌握,还可以培养小学生的创新能力以及发散思维能力。
四、组织课外活动
理论联系实际的小学数学教学模式已经普遍应用在课堂教学中,在课堂教学外,教师难以充分了解小学生对数学基础知识的独立发散思考与融合贯通状况。因此,小学数学教学开展课外活动可以促进小学数学的发展与延伸,数学教师应该依据小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爱好,组织大量的数学课外活动。例如数学教师可以开展数学知识竞赛和数学专题讲座以及数学兴趣小组等。同时小学生应该在日常生活中善于发现数学问题,然后经过小组交流与讨论,针对社会中的数学问题进行思考,从而有效解决问题。此种教学方式可以有效培养小学生的思考以及创新能力。
小学生创新意识以及创新能力的有效培养是新课程标准的重要要求。在进行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一定要充分应用科学、有效的教学方式激发小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将数学知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实现有效融合,并且教师要合理引导,改进与完善数学教学方式,从而有效培养小学生敢于质疑和探索的创新能力,推动小学生的全方面发展。
参考文献:
[1]齐春杰.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J].中国校外教育,2010,(8):58-60.
[2]王新民,王富英.高效教学中的知识、方式与评价[J]. 内江师范学院学报,2011,26(6):76-83.
数学教学的能力培养 篇7
一、设置悬念, 营造课堂创新氛围
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 教师巧设悬念有利于学生产生“欲罢不能”的期待和好奇, 有利于调动学生的思维和引发求知动机。譬如, 我在讲授“平方差公式分解因式”时, 先在黑板上写出两个式子:85的平方-84的平方, 54的平方-46的平方, 并让学生在15秒内计算出结果。在没有讨论的前提下, 有一个男学生竟然算出了169和800的正确答案, 其速度之快, 简直是“奇迹”。学生面对“奇迹”, 脑海中产生如此悬念:为何他能计算得这么快呢?难道他是当今的华罗庚?此时, 我在黑板上板书下列形式让学生思考:
85+84=54+46=85的平方-84的平方= (85+84) (85-84) =169
85-84=54-46=54的平方-46的平方= (54+46) (54-46) =800
全班学生通过观察思考, 看出了两个数的平方差恰好等于这两个数之和乘以这两个数之差。于是大家知道了“华罗庚”速算的其中奥妙, 情绪高涨, 思维活跃, 在好奇心的刺激下, 满怀乐趣地参与挑战智慧的教学活动, 并且不自觉地把教学知识牢牢地记在大脑中。
在追求课堂高效的今天, 课堂导入至关重要, 因此, 教师只有通过设置悬念性提问, 才能使学生产生欲知而后快的期待意愿。譬如, 我在引导学生学习“有理数的乘方”时, 讲述了这样的故事:在远古时代, 某王国有位聪明的宰相, 将他发明的国际象棋献给了国王, 国王从此迷上了下棋, 为感谢这位大臣, 国王答应满足他一个要求。宰相说:“就在这个棋盘上放一些米粒, 第一格放1粒、第二格放2粒、第三格放4粒、然后是8粒、16粒……一直到第64格。”学生在津津有味地听着故事的时刻, 我就这样提问:“你们认为国库会有这么多米粒吗?”恰似池塘中投进一颗石子, 一下子激起了学生的兴趣, 乘机引入课题, 促使他们积极思考, 主动地去探究新知识。
二、标新立异, 鼓励学生勇于创新思考
我国著名数学家华罗庚曾经说过:“人之所以可贵, 在于能创造性地思维。”初中生的好动、好奇和好胜等心理因素决定了他们往往喜欢标新立异或表现自我。因此, 教师在教学中应鼓励学生思考问题时能打破常规, 不墨守陈规, 敢于创新, 敢于提出自己的看法、见解, 从而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 提高学生思维的独创性。譬如, 教师在示范性解“实数m取何值时, 方程x2+ (m-2) x+ (5+m) =0的一根大于2且小于3, 而另一根大于3”时, 受习惯思维束缚的学生把注意力放在通过求根公式建立不等式从而求解, 但难于成功。假如敢于立新求异, 方程的左边为二次函数, 可借助于二次函数的性质, 根据图象求解。这种解法富有创新特色, 彻底摆脱了传统思维模式的约束, 作为教师应予以充分的肯定, 并鼓励他们触类旁通, 在解答类似的问题时也从多角度思考问题, 探寻到不同的解题办法, 从而既训练了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能力, 又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性思维。
三、注重实践打开学生创新思维的闸门
开国领袖毛泽东同志曾经指出:“实践出真知。”因此, 教师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只有鼓励学生大胆实践, 才能使学生切实体验创新成功的喜悦, 不断提高创新能力。譬如, 我在教授“圆”这一节时, 设计了“滚硬币问题”的实践操作活动, 其步骤是:先让让学生准备两个大小一样的硬币, 然后一个不动, 另外一个先与它外切, 然后围绕它朝一个方向转动, 最后展示了这样的问题:当它自转几圈时将会回到原来的位置?许多学生兴趣盎然, 设计出了多种数学解答方法, 有用“对称”知识解答的, 有用“同心圆”知识解答的, 还有用“轨迹”知识解答的, 可谓五花八门, 但都具有科学道理。其中有一个学生回答:“用两个硬币做个实验就OK了!”此时, 不少学生哄堂大笑, 我及时点评性总结:“他说的很对, 方法最简单, 但是要得出数学证明方可完成教学目标。”一石 (一个问题) 激起千层浪 (许多答案) , 最终结论都是“两圈”。当然, 在实践中还应开发利用好学生的想象力, 保护好每一个学生的想象火花, 使之在数学教学中遍地开花, 发射出想象的魅力。
四、联系实际, 拓宽学生的创新视野
数学来源于生活, 又为生活服务, 脱离了生活的数学将是无源之水。在师生互动的探究过程之前, 教师就要发挥引导功能, 让学生找到与该数学问题紧密相关的生活素材, 从而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 拓宽创新视野。譬如, 我在讲授“比例线”时, 利用“日光成影”让学生动手测量, 体会比例问题;在讲授“概率”时, 课针对本上设置的“摸红白球问题”学生感觉生活中不常见, 我就让每个学习小组 (3人) 准备一副扑克牌, 要求他们分析各自抓到牌的花色、点数有何规律, 并思索:每一副扑克牌都有两个“王”, 某一个人抓到一对王的可能性有多大?为什么三个人抓牌, 绝对有一个人能抓到至少两个2.两个3.两个4……如此的互动式探究已经拉近了数学与生活的距离, 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得到启发、创新。
数学教学的能力培养 篇8
一、选择感知对象,培养观察的目的性
中低年级的学生对观察的目的、任务还不能很好的把握,他们会习惯性地以少数事物作为知觉的对象,留意自己感兴趣的部分,而缺乏对全部感知的能力,观察也比较肤浅。如果教师只提出“仔细看一下”“好好看”之类的较为笼统的要求的话,学生是无法正确地选择感知对象的, 也就无法抓住事物的本质。
例如,三年级下册的《轴对称图形》 一课的教学中,我为学生出示了一只蝴蝶、一片树叶以及设计精美的大楼让学生看,然后说说图片美不美,结果学生议论纷纷:“红红的枫叶很漂亮”、“蓝色的蝴蝶很漂亮,我喜欢蓝色的”、“这大楼是椭圆形的,如果设计成圆形我更喜欢”…… 课堂虽然热闹,但是学生的观察始终都是围绕着自己感兴趣的颜色、形状,没有往 “对称”的观察目的上进行突破。随后我调整了教学思路,出示了一批不对称的脸、 衣服、剪刀、飞机等,然后再出示一批相对称的图形与之对比,同学们在瞬间就发现了“对称”的这一特征,也为接下来如何判断一个图形是不是轴对称图形,一个图形有几条对称轴是由什么决定的而做好教学铺垫。
在教学中,教师对学生提出观察要求时,应做到语言准确、目标明确,引导学生有目的地围绕观察对象进行全方位的观察,才能获得必要的感知能力,在观察中发展数学思维。
二、注重感知程序,培养观察的全面性
中低年级的学生在观察时往往是随心所欲的,无序的观察习惯常常会出现观察不够全面性、完整性。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有计划、有步骤地培养学生注重感知程序,有条理性地进行观察,避免遗漏和疏忽,在全面的观察过程中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
例如,在四年级“认识平行”的教学中,我以如下三个程序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逐步深入学生的数学思维:
1.创设情境,画图感知。引导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进行撒小棒游戏,多撒几次,记录下每次出现的两根小棒倒下的不同情况。
2.收集作品,展示各种情况。从学生记录下的情况中挑选出5幅较有代表性的画面予以PPT展示如下:
3.仔细观察,探索特征。引导学生对上述5幅作品仔细观察,理解“相交”与 “不相交”的概念。其中,第3、4幅作品中的两条直线不断延长时的情况,并以PPT动画演示两直线延长后相交的情况,以深化学生对“相交”的认识。
4.联系生活,准确判断。联系生活中自己曾见到的平行现象,对教师列举的两条直接的平行关系做出准确的判断。
5.深化理解,扩展延伸。在理解“不相交”和“相交”的两种位置关系后,抓住“无限延长永不相交”为认识平行积累感知材料,以观察和想象为依托,突破对“在同一平面内”的空间认识,发展空间观念,培养学生对图形的观察兴趣。
三、抓住本质特征,培养观察的精确性
通过观察,在了解事物全貌后,还要能通过不同事物的异同点,找到观察对象的本质特征。教师要利用各种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有利手段,形象、直观地为学生呈现观察对象的异同,启迪学生能够抓住本质特征,发展数学思维。
以“余数一定比除数小”一课的教学为例,我首先在黑板上呈现了如下数字: 12、9、6、11,让学生拿出事先准备好的小棒,每4根摆一个“口”字,仔细观察当小棒根数为12、9、6、11四种情况时,分别能摆几个“口”,分别还剩几根小棒。很快, 学生沉浸在练习摆“口”的游戏中,并列出算式。这时,我利用PPT向学生呈现:
并将余数部分用红色字体标注,除数用绿色字体标注,很是醒目,学生很自然地将余数与除数的大小相关联,在观察中得出“余数一定比除数小”。在此基础上,我再将除数改为5、6、7…引导学生思考余数有哪几种可能,深化对结论的认识。
数学教学重在能力的培养 篇9
一、注意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一年级学生年龄小、阅历浅,无意识占主导,观察能力有限。他们的观察是无目的、无顺序的,只是对插图的人物、颜色感兴趣,难以领悟其中蕴藏的数学知识。在教学中我尊重他们的兴趣,先让小学生自己观看一段时间,接着一步步引导他们观察,将他们的注意引入主题,使之按一定的顺序去学习。
例:在教学“1—5的认识”时,一幅生动的图画将学生带到美丽的动物园,学生马上被图画中的人物形象、色彩吸引住了,十分专注地观看起来。这时我并不急于把准备好的教学问题提出来,分散学生的注意力,而是给他们一定的时间随意欣赏,随意说说图上看到些什么。当学生的好奇心得到满足后,我再提出问题:“这里还有许多数学知识呢!图上画的是什么?各有多少?你们仔细找一找。”这样便把学生的兴趣引到数学上,让他们带着问题去观察。此时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在所提出的问题上,自觉地按教师的要求观察。教师适当地指导观察的方法,有意引导他们按顺序观察,学生非常认真,很快便能完成问题,从数量“1”到数量“5”所表示的物体,如“一头大象”、“一位老师”、“一个太阳”,经引导又说出“一幅画”、“一个动物园”等多种答案。此时,我再逐步提高观察的要求,使他们的观察逐步由表及里、由粗到细,从局部到整体,从而引导他们学会了观察方法。
二、计算能力的培养
一年级学生刚踏入知识的殿堂,计算速度慢、不准确,教师的引导尤为重要,我的教学方法如下:
(一)创设情景,理解算理。
低年级学生尤其是一年级学生思维都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要形式。我据此规律,在教学时特别注重创设情景,让学生通过对事物的感知来理解算理。
例如:“8加几”的教学。学生通过实物操作来感知“凑十”的过程和方法,进一步理解“凑十”的算理。“8加6”出示共有10格的盒子,其中已经装了8个皮球,盒子外面有6个皮球。让学生通过观察,动手操作,从而让他们知道为了能很快算出共有几个皮球,只要将盒子外面的6个皮球,拿2个放进盒子的空格内,凑成10个,盒子外面剩余的皮球为4个,即把6分为2和4,提出8个加2个凑成10个,10个再加上剩余的4个即是14个,接着列出算式:8+6=14。同理,教学“8+7”、“8+8”,先出示实物让学生动手画,凑成10,然后相加,“8+4”、“8+5”、“8+3”要求学生动手摆小棒,一边操作一边说过程一边计算,这样使学生在动一动、画一画、摆一摆中充分感知着大数分小数、凑成10、再相加的计算过程,理解凑十的算理。学生在学习中有了兴趣,也就有了学习数学的动力,有了动力,就能“善思”,能充分发挥自身的数学才能。
(二)视听结合,快速口算。
口算是笔算的基础,具有省时、量大、灵活、快速的特点。口算训练,可以促进一年级学生计算能力提高,培养思维的敏锐性。视算和听算是口算训练的两种基本形式。视算是通过眼看、脑算、口说得数;听算是通过耳听、脑计,最后说出得数。口算训练借助口算卡片、口算图片、口算游戏等多变的形式来激发学生的兴趣,用比赛的形式培养口算的速度,让学生把20以内的加减法熟练地掌握,达到脱口而出的程度。将视算和听算相结合,交替使用,能提高学生的口算兴趣。如教学“8加几”之前,先口算8+2+5、8+2+4等,这些题目作用在于诱发学生思维,寓算理于练习之中,为用“凑十法”算“8+几”奠定基础。例如在教学“+几减8”的时候,先设计8+(%%%%)=12,做成减法相加法的思考方法。学生初步知道总数中的一部分不变,另一部分随总数的变大(或变小)而相应地变大(或变小),体现会、熟、活三个层次,从而能巩固学到的新的知识。
三、注意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数学知识是比较抽象的,而低年级学生的思维特点是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同时也保留着直观的动作思维形式。动手操作训练,既符合小学生爱动的特点,又能初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使学生全面地发展数学思维和逻辑思维能力,提高素质和能力。
在平时的教学中,我力求领会教材的编写意图,把握教材的要求,充分利用学具,让学生多动手操作,手脑并用。通过摸一摸、摆一摆、做一做活动等让学生在操作中激发出智慧的火花,这样学生既学习了新的知识,又拓展了思维。
例如:教学“角的认识”这一节课时,让学生拿出实物,如红领巾、三角板、钟面上的指针、折角来认识角,再用纸张折出大小不同的角,用两条线拉成大小不同的角,然后抽出角的图形,观察角的特征,弄清它们都是由一个顶点和两条边组成的。这样既使学生获得了正确的数学概念,又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培养创新能力
创新是时代和国民教育的根本要求,是素质教育的灵魂,现代教育的观念认为创新是现代人的根本特征,小学数学教学必须重视对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的培养,让学生从小就具备创新基础。在教学中,我主要抓住以下两点:
(一)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提供创新环境。
上课时,教师应让学生畅所欲言,大胆发表看法,尽量为学生创造出宽松、和谐的学习环境,让他们充满自信,这样便能很好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教师还应努力挖掘创新活动的内容,利用各种形式开展增强学生创新意识的实践活动。如一题多解数学活动,教师要引导学生从另一个角度看问题;如在教学“口算26+18”时,让学生自我探索,看看能想出多少方法?学生很主动地进行了小组讨论,得出了两种新方法:1.拆10法,20+10+6+8=44;2.凑10法,26+4+14=30+14,这两种方法更新颖,能使学生更容易掌握。
(二)设置练习,表现创新。
课堂练习是能够促进学生思维发展和延伸,使学生掌握数学技能的好办法。好的课堂练习,能使学生的创新能力得到很大的提高,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如:在教学“米、分米、厘米”的认识时,首先在黑板上写下“1、10、100”三个数字,然后提出“怎么能让3个数相等呢”,学生通过思考,有的说可以在“1、10、100”后面分别添上米、分米、厘米,可以相等;有的说添上分米、厘米、毫米时也可以相等;还有的说可以添上元、角、分亦能够相等,这样使学生都积极参加到讨论中来,提高了他们的学习兴趣,发展了他们的创新思维。
总之,小学教学的主阵地是课堂教学,更新观念是关键,学生是中心,既注重学生的基础知识掌握,又要注重其创新能力培养。而既重视学会,更重视会学,才是良好的课堂教学。
摘要:学生的能力是多方面的, 潜能是巨大的, 能力的培养是多方位的, 培养学生的能力也是多途径的。本文提出在教学中应重点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计算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关键词:数学教学,培养,能力
参考文献
[1]鞠锡田.数学教学应教给学生正确的数学观[J].数学通讯, 2005, (03) .
[2]王万华.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比较能力[J].德阳教育学院学报, 2006, (01) .
[3]杨建军.提高职高数学教学实用性的探究[J].新课程研究 (职业教育) , 2007, (06) .
[4]张孝容.如何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J].华章 (教学探索) , 2007, (11) .
数学教学的能力培养 篇10
一、创设问题质疑空间, 培养学生发散思维
“质疑”是思维的开端, 有了疑问, 学生才会去思考、去探索。尤其是低年级学生, 好奇心理特别强, 对于自己发现的问题、疑问, 总想一探究竟, 摸索出结论。因此, 教师可以根据小学生好奇、探究心理强的特征, 积极创设问题质疑空间, 让学生在思考和讨论中寻找真理。通过这样的方式得出的结论, 使学生的印象和记忆更深刻。
例如在“有余数的除法”一课中, 考虑到学生虽然在实际生活中有一些感性的认识, 但还缺乏清晰的认识和数学思考。因此, 笔者首先通过问题情境进行引入:元旦快到了, 同学们打算将联欢会的会场用鲜花布置, 先般来15盆花, 他们打算每组摆5盆, 可以摆几组?老师想请我们班的同学来分一分, 你们愿意吗?然后请同学拿出学具, 用15个学具表示15盆花来摆一摆, 边摆边思考:有15盆花, 每5盆摆一组, 摆成了几组?15盆花有没有摆完?想一想15里面有几个5?引导学生尝试用列式算式进行表示:15÷5=3 (组) 。在此基础上, 笔者引出除法竖式的含义:
在上述过程中, 给学生创设了自主建构知识的活动空间, 让学生结合具体的问题的情境, 说一说竖式中每一步所表示的意思, 结合动手操作感知除法的意义, 理解表内除法竖式的含义, 大大激发了学生探索知识的欲望, 达到学以致用的效果。
二、设计思维情境空间, 点燃学生探索之火
创造性思维不是一种单一性的思维, 它和其他思维能力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因此, 需要我们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注重思维情境空间的创设, 给学生的思维提供一个着力点, 大胆放手, 给学生观察、动手、分析和处理问题的机会, 让学生不由自主地进入思维状态, 才能把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充分发挥出来, 培养出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
例如在“有余数的除法”一课中, 引出除法竖式的含义后, 笔者又出示了如下一组课件:小朋友们将校门口的23盆月季花都搬到了会场, 班长提议, 还是5盆摆一组, 请问最多可以摆几组?能不能全部摆完?还剩几盆?剩下的够不够再摆一组?引导学生继续用学具来代替盆花来摆一摆, 最后得出最多可以摆4组, 余下的3盆不够再摆一组的, 从而顺利引出“余数”的概念, 列出算式可表示为:23÷5=4 (组) ……3 (盆) 。这样的方式使学生一下子牢牢记住了余数和商中间用6个小圆点隔开, 这就叫有余数的除法, 再由教师列出竖式:
在上述基础上, 教师再引导学生将两个竖式进行对比, 让学生从两道题的计算中发现一个正好分完, 另一个不能正好分完, 这样的教学方式符合学生认知的“最近发展区”, 使学生对知识有全面而正确的认识。
三、开放题目变化空间, 拓宽学生创新思维
数学老师常规的出题模式是:有完备的条件, 有明确的问题。让学生围绕条件苦思冥想问题的结果, 这种集中思维不利于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 数学老师在此基础上有必要开放题目空间, 给学生一个题型方向, 让学生自己去完善补充题目条件, 提出多样性的问题, 然后自己探索解答, 这不仅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好奇, 而且能提高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发散性, 加强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发展。
例如在《有余数的除法》教学中, 笔者设计了如下开放型练习题: (1) 想一想在一道有余数的除法算式中, 如果除数是8, 余数有可能是几?如果余数是6, 除数有可能是什么数? (2) , 平均分给6个小朋友, 每个小朋友分得几张, 还剩几张? (补充条件, 并解答出来) (3) 有一些糖, 比20块多, 比30块少, 平均分给8个孩子, 还余1块。想一想, 每个孩子可能分得多少块?一共有多少块糖?你能运用今天学的“有余数的除法”知识, 为你的同桌编制一道练习题吗?一时间, 七嘴八舌, 同学们开始自编条件, 自设问题, 十分热闹。
通过设计开放型练习题, 同学们思维活跃, 兴趣高涨, 完善题目条件锻炼了他们思维的周密性, 在相同的条件下鼓励他们提出各种不同的问题, 有助于发散他们的思维, 让他们从不同的方向去思考问题, 探索问题和解决问题, 问题空间的开放, 不仅使题目变得灵活多样, 也使学生掌握的知识系统化、结构化。
数学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 篇11
一、数学教师的创新意识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首要条件
教育本身就是一个创新的过程,教师必须具有创新意识,改变以知识传授为中心的教学思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为目标,从教学思想到教学方式上,大胆突破,确立创新性教学原则。
1.克服对创新认识上的偏差一提到创新教育,往往想到的是脱离教材的活动,如小制作、小发明等等,或者是借助问题,让学生任意去想去说,说得离奇,便是创新,走入了另一个极端。其实,每一个合乎情理的新发现,别出心裁的观察角度等等都是创新。一个人对于某一问题的解决是否有创新性,不在于这一问题及其解决是否别人提过,而关键在于这一问题及其解决对于这个人来说是否新颖。学生也可以创新,也必须有创新的能力。教师完全能够通过挖掘教材,高效地驾驭教材,把与时代发展相适应的新知识、新问题引入课堂,与教材内容有机结合,引导学生再去主动探究。让学生掌握更多的方法,了解更多的知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2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创设宽松氛围、竞争合作的班风,营造创造性思维的环境罗杰斯提出:“有利于创造活动的一般条件是心理的安全和心理的自由”。首先,要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探求知识,发挥创造性,必须克服那些课堂上老师是主角,少数学生是配角,大多学生是观众、听众的旧地教学模式。因为这种课堂教学往往过多地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限制了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
二、学生的创新兴趣是培养和发展创新能力的关键
教育学家乌申斯基说:“没有丝毫兴趣的强制学习,将会扼杀学生探求真理的欲望”兴趣是学习的重要动力,兴趣也是创新的重要动力。创新的过程需要兴趣来维持。
1.利用“学生渴求他们未知的、力所能及的问题”的心理,培养学生的创新兴趣兴趣产生于思维,而思维又需要一定的知识基础。在教学中出示恰如其分的出示问题,让学生“跳一跳,就摘到桃子”,问题高低适度,问题是学生想知道的,这样问题会吸引学生,可以激发学生的认知矛盾,引起认知冲突,引发强烈的兴趣和求知欲,学生因兴趣而学,而思维,并提出新质疑,自觉的去解决,去创新。
2.合理满足学生好胜的心理,培养创新的兴趣学生都有强烈的好胜心理,如果在学习中屡屡失败,会对从事的学习失去信心,教师创造合适的机会使学生感受成功的喜悦,对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是有必要的。比如:针对不同的群体开展几何图形设计大赛、数学笑话晚会、逻辑推理故事演说等等,展开想象的翅膀,发挥它们不同的特长,在活动中充分展示自我,找到生活与数学的结合点,感受自己胜利的心理,体会数学给他们带来的成功机会和快乐,培养创新的兴趣。
3.利用数学中图形的美,培养学生的兴趣生活中大量的图形有的是几何图形本身,有的是依据数学中的重要理论产生的,也有的是几何图形组合,它们具有很强的审美价值,在教学中宜充分利用图形的线条美、色彩美,给学生最大的感知,充分体会数学图形给生活带来的美。在教学中尽量把生活实际中美的图形联系到课堂教学中,再把图形运用到美术创作、生活空间的设计中,产生共鸣,使他们产生创造图形美的欲望,驱使他们创新,维持长久的创新兴趣。
三、教师是保护学生创新能力发展的“监护人”
1.分清学生错误行为是有意的,还是思维的结晶学生早求知的过程中属于不成熟的个体,在探索中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错误是难免的,也是允许的。教师不要急于评价,出示结论,而是重在帮助弄清出现错误的原因,从而让他们以积极的态度去承认并且改正错误,与文过饰非相比在对待错误的态度上,这个不正是一种创新态度吗?作为教师对发展中的个体要以辩证的观点,发展的眼光,实行多元化的发展的评价。从客观上保护了学生思维的积极性,促使学生以积极的态度投入到学习中去。要看他们的动机是什么,再作结论。
2.多给学生一些鼓励,一些支持,对学生的正确行为或好的成绩表示赞许学生时期自我评价能力较低,常常默认教师的评价,而且常以教师的评价衡量自己在群体中的地位。同时,又常从成人的表情或语言判断对其的评价,带有一定片面性。因此,教师应对学生正确行为表示明确的赞扬,使学生明白教师对他们的评价,增强他们的自信心,使学生看到自己成功的希望。
3.保护学生的好奇心好奇是儿童与生俱来的天性,好奇是思维的源泉,创新的动力。因为好奇,学生有了创新的愿望,努力去揭开事物的神秘面纱,这种欲望就是求知行为在孩子心灵中点燃的思维的火花,是最可贵的创新性心理品质之一,教师对教学中学生好奇的表现应给予肯定,并鼓励学生勇于创新,保持对事物的好奇心。
教学实践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是多方位的,既需要教师的主导,也需要学生的主体,只有师生共同的配合下,才能教学相长。
高中数学能力的培养 篇12
一、强烈的自信心
居里夫人曾说过:“我们应该有恒心, 尤其是自信心。”自信心是人们成才必备的一种心理品质。“给我一个支点, 我将撬动地球。”这是何等的自信。正是这种自信, 阿基米德做出了光照史册的巨大贡献。现在的学生大多缺乏这种“舍我其谁”的自信。解题过程稍显复杂, 就一切推倒重来。当遇到一个难题时, 不是想着我该怎么样去克服它, 而是先看其他同学解出来没有, 其他同学没有做出来, 反正大家都不会做。有一个同学做出来了, “你是怎样解的?”不大一会, 一模一样的解法就出现在大部分学生的作业本上, 人云亦云, 不去思考, 稍微遇到一点挫折, 就去怀疑自己。05年我教过一个学生李丽, 平时上课听讲情绪很高, 回答问题也很积极, 作业总是最先交。但高一考试前两次成绩都很不理想, 甚至连及格线都没有达到。我找她了解情况, “老师, 我初中有一次考试没及格, 下来后, 先是老师批评, 接着叫来家长做工作。从此以后, 一到考试数学, 我心理都非常紧张, 只怕万一考不好, 结果越想考好越紧张, 越紧张越考不好, 平时的水平就根本发挥不出来。老师, 我该怎么办?”我告诉她, 这是典型的自信心缺乏, 你只要努力了, 只要付出了, 就一定会取得好成绩, 还要求她象平时一样认真学习。在下次考试数学前, 我将她叫到办公室, 告诉她, 平静心态, 将考试当成平时的练习, 不要去想成绩。这次考试就是考得再差, 老师也不会批评你!她平静一下心态后去了考场, 结果这次月考她得到134分, 试卷发下后, 我又告诉她, 这就是你自己的真实水平, 以后考试摆正心态就可以了。她激动地说:“老师, 谢谢您, 我相信我以后会成功的。”正是有了这种自信, 在以后的高中学习中她的数学成绩一直非常优秀。
二、科学的学习方法和良好的学习习惯
要想学好数学, 学生必须做好预习、听课、练习、作业、反思五个环节。课前必须通读一遍课本, 知道教师这节课要讲什么, 哪些是重点, 哪些是难点, 带着问题听课才能有的放失。不漏过一个关键点, 上课紧跟教师的思路。因为短暂的40分钟, 教师会把他认为最重要的知识传递给学生, 正是因为有教师深入浅出的讲解, 才能够最有效地解决问题, 听课遇到疑难时就在书上做记号, 有时会在听讲中茅塞顿开。如果仍未弄懂, 就反复思考, 课后钻研仍无法解决, 再和同学讨论或询问教师, 直到弄懂为止。注意教师是如何纠正错误的, 注意教师概括知识点或总结解题规律。
一般来讲, 每堂课教师都要对所讲内容进行总结概括, 这些总结是本课内容的精华和要点, 是画龙点睛之笔, 掌控了这些, 你就掌控了本节课的重要内容。此外, 教师每讲解一个例题之后, 一般都会引导学生总结解题规律。注意掌握这些规律, 可使你掌握要领, 举一反三。写作业前, 要在脑海里先回顾一下本节课的重要内容, 尤其是一些数学公式可先在练习本上重新推导一遍, 然后开始写作业, 每做好一个题, 再看一遍, 我为什么要这样做?这样做是不是最简单, 还有没有其他的解法?与其他解法比较起来, 这种解法的优劣性在哪里?通过一题多解, 及时复习回顾前面所学的知识, 并注意总结用过的“方法”和“技巧”。做作业不仅要求速度, 更要保证质量, 也就是要做到准确规范。在平时做作业的过程中, 如果每个学生都能加快速度并且保证质量, 那么考试就不会出现题做不完或者是错误百出的现象, 满分也不会只是一个梦想。
重复性的练习很重要, 艾滨浩斯的遗忘曲线告诉我们:刚刚记熟的材料, 过半小时测试, 识记材料可保留58%, 过一小时后则剩44%, 6天后仅剩25%, 一个月后仅仅剩下21%, 在一定时间后, 几乎不再遗忘。怎样克服遗忘?重复性练习是一种简捷有效的方法。我要求学生, 上课讲过的典型例题, 记在课堂记录本上, 上课认真听讲, 只听解题思路和分析, 不记答案。第二天课前再拿出来回忆一下这道题该怎么解。在周日晚上将本周所有的例题拿出来再回顾一遍, 有必要的话在练习本上再演一遍, 两三周后再整理在课堂记录本上, 通过以上重复性的练习, 取得良好的效果。
每学习完一章之后, 专门抽时间认真思考, 这一章究竟学了哪些知识, 知识网络是如何构成的, 学习了哪些数学思想和解题的基本方法, 如何使课本上的知识变成自己的知识。如三角函数学完后, 应做到以下几点:1.高中三角函数是怎样定义的, 与初中学习的三角函数有哪些区别与联系。2.由三角函数的定义怎样得到五组诱导公式。3.两角和的余弦公式是怎样得出的, 由两角和的余弦公式怎样推导出两角和的余弦、正弦、正切公式, 进而推导出两倍角公式、半角公式、积化和差、和差化积公式。4.再结合课本第140页例8, 分析如何求一个三角函数的最值大 (小) 值、单调性、奇偶性、周期性。5.在公式推导过程中你用到了哪些基本的数学思想方法。6.三角函数式是三角变化的对象, 你是从哪几个基本方面认识三角函数的特点的?三角式的变换与代数式的变换, 有什么相同点?有什么不同点?对三角函数式特点的分析对你提高三角恒等变换的能力有什么帮助。通过以上良好的学习习惯, 许多同学都感到收获颇多。
三、加强探究和研究性课题
数学研究性学习是学生数学学习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 是在基础性、拓展性课程学习的基础上, 进一步鼓励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数学的和现实的问题的一种有意义的主动学习方式, 是以学生动手动脑主动探索实践和相互交流为主要学习方式的学习研究活动。04年我和同校理化教师指导学生进行的研究性课题《数列知识在物理、化学问题中的应用》获市研究性课题一等奖, 通过探究学生不仅掌握了数列知识, 也加强了学生对所学各科之间相互联系的认识, 激发了学生学习数理化的积极性, 也培养了学生的创造意识和创造能力, 激发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的意识。
【数学教学的能力培养】推荐阅读:
初中数学教学能力的培养07-04
数学教学中的能力培养06-25
在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07-07
数学教学与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07-27
初中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08-16
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的案例11-03
谈初中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09-06
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09-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