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金林:如何培养宝宝的数学能力

2024-10-05

吴金林:如何培养宝宝的数学能力(通用7篇)

吴金林:如何培养宝宝的数学能力 篇1

很多年轻父母都深有体会:数学好的人走到哪里都吃香。在欣羡同时忍不住要问:“那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是天生的吗?”就这个问题,法国科研组的调查人员经过一系列的实验发现“人类的数学才能是可以培养的。最佳时期就是婴儿孩子六岁前,这个时期是孩子逻辑思维能力的萌发期。

这也就是说,在儿童发展的早期,父母若是注重培养孩子的数学能力,这对于孩子的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可以让孩子从小更聪明,胜人一筹。

人的逻辑思维发展的顺序是由动作思维发展到形象思维,再依次发展到抽象逻辑思维,爸爸妈妈可以根据孩子的这个发展特点进行有次序的培养,例如在孩子蹒跚学步的时候带着他们数数字,虽然他们没有像成人那样对数字有清晰的认识,但婴儿大脑中的神经元会有反应,这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潜移默化的影响。

例如,爸爸妈妈可以在宝宝精神状态好的时候,给宝宝看数字卡片(黑白、标准阿拉伯数字印刷体),一次看5、6张,每张看一秒钟,看的同时,给孩子念一念数字,这样坚持一段时间后爸爸妈妈会惊喜的发现宝宝认数学啦。

等孩子再长大一点后,可以引导者孩子把日常生活中常见事物进行分类。父母要注意帮助他们发现要分类的事物的特点,这样也能够让孩子养成关注细节,仔细谨慎的好习惯,增强孩子的观察力。如家长可以拿一些不同颜色的水果,让孩子动手把颜色相同的归为一类。再有,培养孩子的语言组织能力,通过引导孩子说出一些带有数量词的话语,例如几个苹果,1+1=2等诸如此类的简单用法,等孩子掌握初步计算能力后再依次提高难度,通过培养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同时训练孩子的初步分析能力,这也是数学能力的基础。

总结:在生活中,我们还可以找到许多训练孩子数学能力的方法,例如家里有几扇窗户,屋子里有多少人等这些都是很好的提问,其实只要父母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拥有一颗体贴入微的心,就一定能给孩子最好的照顾,一定可以在生活中逐步提高孩子数学能力。

吴金林:如何培养宝宝的数学能力 篇2

一、设疑激趣, 唤起学生的学习热情

小学生对五彩缤纷的世界充满好奇心, 对问题总想问个究竟。在教学过程中, 爱护培养学生的好奇心是至关重要的。我们的教学要能够唤起学生的好奇心, 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 激发他们的创新意识。如在学习新课时, 通过讲故事, 设疑问等方法导入新课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让每个学生都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设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使每个学生都在兴趣盎然的情绪中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的全过程中。

二、教师提出探究的问题, 激发学生自主学习

1. 教师提出问题, 让学生带着问题或训练专题自学课本。

例如, 在教学“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时可以提出以下问题: (1) 长方体、正方体各是什么样? (2) 摸摸长方体正方体的面, 感觉如何? (3) 数一数, 长方体有几个面?几条棱?几个顶点观察每个面是什么形状?量一量长方体正方体的长宽高各是多少?通过学生自己看、摸、数、量, 这些具体的感知过程, 促进学生自己发现, 总结长方体、正方体的特征, 这样自学方式能加深印象, 并能深刻地理解和掌握这些概念。然后再让学生比较这两个物体的区别, 并讨论总结。这样使学生有“从一般到特殊, 由特殊到一般”的思维过程, 大大提高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2. 点拨学生多角度、多方位、多层次地思考问题。

学无定法, 贵在得法。课堂教学没有固定的模式, 要根据不同内容, 不同角度, 不同方位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例如, 在长方体、正方体的教学中, 如果把长方形平放, 竖放, 侧放, 占地面积相同吗?为什么?再如, 从长方体的中点切下去, 两个新长方体的体积和原长方体的体积有什么关系?两个表面积和原表面积有什么关系?从宽的中点, 高的中点切呢?这样, 从不同的观察角度, 不同的知识背景, 求异创新, 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开阔了思路。

3. 指导激发学生独立思考, 解决问题的能力。

唤起学生独立思考的自觉性, 开展知识迁移, 自主探索新知识, 解决新问题。例如, 思考题: (1) 一个正方形截取一个角, 还剩几个角?让学生讨论并亲手画一画, 就能得出剩5个角, 4个角, 3个角。思考题: (2) 两根相等的铁丝, 一根截它的1/3, 一根截1/3米, 哪根剩的长?让学生讨论解决, 看谁的全面细致, 再归纳。要从三种情况去分析: (1) 铁丝长>1米; (2) 铁丝长=1米; (3) 铁丝长<1米。只有从这三种情况去考虑才能把题解答完整。

三、引导学生掌握思维方法

科学的思维方法是学生探索、获取新知识, 分析解决问题的金钥匙, 教师引导学生明确思维方法以后, 就要带领学生围绕重点知识探索思维规律, 掌握思维方法。这是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理清基本思路, 发展逻辑思维能力的重要阶段。按照思维的一般规律, 在这一阶段中大致安排了“感知”“转化”“推理”“概括”四个教学层次。

1. 感知, 即教师引导学生有目的地通过实物演示, 直观插图或让学生动手操作, 使学生手、眼多种感官和这个思维器官参与学习思维活动。感知教材或深化与新知识密切相关的旧知识, 为实现“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 由“感性认识”向“抽象认识”、由旧知识向新知识的过渡、转化铺平道路。

2. 转化, 即在操作感知或深化旧知识的基础上, 教师引导学生实现由“形象思维”和“感性认识”向“抽象思维”和“理性认识”的过渡与转化。实现新知识的过渡与转化, 这是一个极为关键的思维和教学层次。例如, “时分的认识”通过老师的演示, 学生的操作, 教师启发学生;大家认真想一想, 怎样把这一操作过程用语言叙述出来呢?让学生试着说一说, 得出:分针走多少个小格就是多少分钟, 时针走多少大格就是多少个小时, 时针走一大格, 分针正好走一圈, 即走60个小格, 得出了一小时是60分钟。学生由观察操作, 过渡到了“理性认识”。

3. 推理, 即将转化或猜想的结果进行逻辑推理和抽象论证。由于受到学生知识和思维能力的限制, 小学数学的逻辑推理和抽象论证往往带有较浓的“直观”色彩, 往往是不完整不严格或渗透性的。因此, 这一层次的实施要严格按照学生的年龄特点, 充分考虑到学生的接受能力决定取舍。

4. 概括, 即带领学生把在上述的三个教学过程中所获得的知识进行梳理, 加以概括, 给出较严格的定义或法则。

四、设计开放式练习, 提高学生创新的兴趣

小学生都具有好奇心, 好胜心又比较强, 同时又好表现自己, 激发和推动他们的自我创新的兴趣相对来说比较容易, 有利于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开放式的练习, 这样的题型给学习成绩不同的学生提供了更多的参与机会和成功机会。

如, 在教学“简单应用题”时, 我设计了这样一道练习题:小红家收苹果40筐, 收梨20筐, 你能提出哪些问题。又如, 在教学“两步应用题”时, 我又设计了这样一道练习题:植树节同学们去植树, 三年级植了25棵, 四年级比三年级多植了27棵, 五年级植树的棵数是四年级的2倍, 五年级植树的棵数比三年级的2倍少50棵。请你选择题中的条件, 提出两步计算的问题, 并解答。

做开放式的练习能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充分的训练, 学习兴趣得到极大的激发, 创新意识得到有效的培养。所以, 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设计一些开放式练习, 让学生从不同角度考虑一些数学问题。

如何培养宝宝的交往能力 篇3

初春,在阳光明媚的小区游戏场上,聚集了几个四五岁的孩子在跳绳,孩子们的家长则在不远处晒着太阳,聊着家常。

这时,4岁的芸芸跑过来找妈妈,她带着告状的口气说:“妈妈,小丽不让我玩跳绳。”芸芸的妈妈听后,慈祥地说:“孩子,没关系的,你去和小丽好好商量一下好吗?”芸芸听了妈妈的话,转身一边跑一边高声喊道:“小丽,我妈妈说让我玩一会儿!”很明显,芸芸没有按照妈妈的意思去做。不一会儿,她就红着眼睛、噘着小嘴又来找妈妈了,委屈地说:“小丽还是不让我玩跳绳。”说着,芸芸的眼泪就掉下来了。

妈妈一边帮芸芸擦眼泪,一边耐心地说:“孩子,刚才你是用商量的口气和小丽说的吗?我看不是。如果我是小丽,听了你的话我心里也会不愉快,怎么可能同意和你玩儿呢?你说对吗?”芸芸点点头。妈妈又继续说道:“芸芸,你这次试着用商量的口气再和小丽去说说,好吗?妈妈相信你一定可以和小丽协商好的,对吗?”这次,芸芸来到小丽身旁,一声不吭地看着她们玩儿。不一会儿,当小丽停下来休息时,芸芸用很平和、很友好的口气对小丽说:“我能玩一下吗?就一下,好吗?”小丽看了看芸芸,递过跳绳,说:“你可以玩一分钟。”芸芸高兴地接过跳绳说:“我玩一分钟,然后就给你玩。”小丽点点头,说:“可以,我们轮着玩儿。”这样,两个孩子在友好的气氛中一同快乐地玩耍起来。

家长应该如何引导孩子协调与他人之间的关系,从而顺利融入社会呢?上面这个故事就是很好的实例。

要有意识去锻炼孩子融入社会的能力

目前,我国有相当一部分儿童,尤其是城市中的儿童一般都是独生子女。他们从出生到进入幼儿园之前,几乎都局限在与家人之间的横向交往之中。但当孩子们进入幼儿园之后,他们就会面临新的挑战,除了与家人之间的横向交往外,还要开始与社会上其他同龄人之间的纵向交往。人是具有社会性的,每一个正常人最终都要融入社会。在孩子正式走入社会之前,家长要有意识地去锻炼、培养孩子在将来的社会生活中所必需的生存技能,而如何与人交往、如何融入社会就是其中很重要的一项。

在我们的生活中,一些家长遇到类似芸芸的事情后,往往采取的不是芸芸妈妈的做法。孩子家长一般有四种反应:一是家长拉着孩子的手,带着孩子去交涉,以达成两个孩子在一起好好玩儿的结果;二是家长对自己的孩子说,宝宝,算了,我们找个玩具,妈妈和你玩儿吧;三是家长漫不经心地对孩子说,去,自己解决,小孩之间的事别来烦大人;四是家长带着自己的孩子去批评别人的孩子,“命令”别人的孩子“好好”地跟自己的孩子玩儿。

家长不同行为的利弊分析

1.家长替代型。在家长拉着自己的孩子去与其他孩子“交涉”时,无意中剥夺了孩子锻炼交往能力的机会。这会使得孩子在不知不觉中形成依赖心理,严重的会让孩子因缺少人际交往的锻炼而成为难以融入社会的人。

2.注意力转移型。家长怕自己的孩子和其他孩子相处受委屈,但自己又不愿意去“招惹”孩子之间的“是非”,于是就用其他的玩具或游戏来转移孩子的注意力。这种方式要比“家长替代型”好一些,因为这可以从另外一个角度启发孩子,让他们知道,矛盾是可以避免的。但最终的结果,仍是使孩子错过了锻炼的机会,久而久之,就会养成不敢直面挑战,一味逃避矛盾的懦弱性格。

3.忽略型。这类家长认为,孩子之间的打打闹闹不过是“小孩子的游戏”,应该任其自生自灭,家长根本不必去过问。比起前两种家长而言,“忽略型”似乎更有利于孩子人际交往能力的正常发展。但在有些时候,家长还是有必要给孩子一些适当的引导和鼓励,这样会使孩子更好地养成与他人打交道的能力,有利于孩子将来以健康的心理和人格去融入社會。

4.霸道相助型。家长用自己的强势和冲动去替代孩子的思考,这种“霸道相助”的做法,不但剥夺了孩子在成长过程中的独立思维、独立处理问题的机会,而且还会使孩子滋长“仗势欺人”的心理。长此下去,被损坏的不仅是孩子的人际交往能力,还有孩子的道德根基,形成了他们不能承担责任的致命坏习惯。

如何培养学生的数学预习能力 篇4

一、设定具体预习目标

在平常的数学预习作业设计上, 经常听到有些教师说:“今天回去以后预习某页或者某个知识内容。”学生听了教师的预习要求以后往往会感到无所适从, 不知该如何下手, 或者对于预习要达到的目标要求不清楚, 这样预习效果自然欠佳。因此, 在小学数学预习过程中, 要想真正发挥预习实效, 教师就要设定好具体的预习目标以及需要学生达到的预习要求等, 这样才能更有利于学生高质量地完成预习要求。

如在教学《简单的数据汇总》一课时, 如果不预习, 那么教师在讲课时学生就会如雾里看花一样摸不着头脑, 学习效果自然欠佳。为了使学生的课堂学习更有效, 在学生预习课文时, 教师就可以提出以下具体目标:1.阅读学习内容, 在重要的或者关键词语下面画上横线。2.了解数据汇总的基本方法。3.有条件的同学还可以了解一下自己家庭成员的生日或者身高体重等情况, 做一个简单的小汇总。这样一来, 学生预习时目标明确, 知道自己应该从何入手, 并且有了自己在家里简单的数据统计汇总作为基础, 学生在课堂学习时也会倍感轻松, 进而达到提高教学效果的目的。

由此可见, 在数学课前预习方面, 教师只有提出明确的预习要求, 学生在预习时才能够按照正确的预习方法、去阅读、去准备、去搜集, 如此一来, 既激发了学生预习的主动性, 又使学生的预习能力得到了有效培养与发展。

二、进行预习方法指导。

合适的预习方法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在小学生数学预习过程中, 教师要根据即将学到的知识内容的不同采取不同的预习方法, 比如概念类的知识就可以让学生采取圈画、批注等方式进行, 在计算教学的预习上可以鼓励学生先尝试计算进行预习, 而对于空间几何领域的预习则可以鼓励学生采取实践操作的办法来进行。只有因课而异, 采取不同的预习方法, 这样的预习才能更加有效。

如在教学《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这部分内容时, 在课前预习时, 在明确了预习目标的基础上, 教师可以鼓励学生找出家里的一些正方体或者长方体盒子进行拆分组合, 并且让学生在拆分的时候, 真正静下心来想一想, 长方体或者正方体的表面积指的是什么, 通过拆分这些正方体或者长方体自己有什么发现。这样一来, 有了学生的自学阅读作为基础, 再加上学生预习过程中进行的拆分重组, 学生对于长方体或者正方体的表面积的组成已经了然于胸, 在这样的预习背景下, 学生在听课学习时也就更加简单、轻松了。这样教学, 有效提升了学生的预习效果。

从上述教学课例可以看出, 教师主要根据学生所学内容的不同提出了不同的预习策略, 尤其是在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的预习过程中, 由于有了学生的亲自实践探究作为基础, 学生的预习效果也更加显著, 并为学生高效学数学奠定了基础。

三、重视预习效果检查

对小学生来说, 自制力比较差, 在学生数学预习过程中, 如果教师只布置预习任务, 而不注重对学生预习效果的检查, 那么, 就会给部分学生造成可乘之机, 不去预习, 长此以往, 一些不良预习习惯也会对其他学生造成影响。因此, 教师要注重对学生预习效果的检查落实, 以使学生从中感受到预习给自己带来的快乐, 从而养成自觉预习的习惯。

如在教学《整数四则混合运算》一课时, 课前教师布置了让学生预习自学并完成“做一做”的教学任务。在课堂教学中, 为了保证教学效果, 教师特意对学生的预习效果进行了检查。这种检查主要表现在质与量的检查。对于能够按时完成预习任务的学生教师都要给予肯定。然后, 教师主要通过检查预习过程中学生习题的完成质量状况, 来作为自己了解学生学习状况的第一手资料, 依据这些资料, 教师再相应改进或者调整自己的教学策略, 在这个检查的过程中, 对于计算准确无误的学生, 教师应重点给予其肯定与表扬。当学生从预习中得到教师对自己的肯定与鼓励以后, 他们的预习兴致会更高, 并可为学生良好预习习惯的养成奠定了基础。

由此可见, 要想使学生的预习能力得到有效的培养, 就离不开教师对学生预习效果的严格检查与评价, 只有这样, 才能真正把预习的教学目标落到实处, 从而促进学生预习能力的形成, 为数学高效教学奠定基础。

如何培养学生的数学思考能力 篇5

注重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符号和图形描述现实世界的能力, 使学生具有初步的数感、符号感和抽象思维能力。这就要求引导学生能够在较复杂的层面上用数字和图表刻画现实生活中的现象, 对一些数字信息作出合理解释与推断, 并运用代数中的方程、不等式、函数等去刻画具体问题, 建立合适的数学模型。例如, 一服装店新进某种品牌五种尺码的衬衣, 经过试卖一周, 各尺码衬衣的销售量列表如下:

据上表给出的信息, 仅就经营该品牌衬衣而言, 你认为最能影响服装店经理决策的统计量是 ()

A.平均数B.中位数C.众数D.极差

以上就是学生结合具体情境辨析不同集中量数的作用, 选择恰当的统计量估计给定一组数据的集中程度, 进而为现实问题的决策提供依据。

培养学生对现实空间及图形的认识, 具有初步的空间观念和形象思维能力。要求学生能够通过动手操作、图形变换等多种方式探索图形的形状、大小、位置关系、等量关系等, 进行简单的图案设计、构建几何空间, 并尝试用图形去从事推理活动。

培养学生运用数据描述信息并作出合理推断的能力, 具有统计学认识的意义。要求学生能够从事较为完整的统计活动, 能针对现实情景中呈现的原始数据, 并根据需要进行重新整理和分析, 对数据作数学处理, 按照处理的结果做出合理推断与决策。同时了解在现实情境中收集与表达数据的基本方法, 能够运用计算器或计算机来处理较为复杂的数据。

小学数学如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篇6

一、将学生的身心发展需求和教学内容相结合,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小学数学教学大纲》指出:“小学阶段要使学生具有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这就明确了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关键点:培养基本的思维能力。小学阶段的学生还在停留在具体形象思维阶段,逻辑抽象思维还需要巧妙地加以训练。让学生从具体形象思维慢慢地向逻辑抽象思维过渡,数学教师要做好两者之间的衔接。

第一,从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来看。小学阶段是学生逻辑思维发展的重要时期。我们根据学生的思维特点,运用恰当的方法,让学生“跳一跳能够摘得到想要的果子”,从而使学生产生学习兴趣,为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打下基础。

第二,从教学内容上来看。小学数学在编写上按照学生不同阶段的发展需要,从教学内容上给我们指明了方向。如从四年级开始,教学内容由小数点位置的移动—十进制计数法—角的分类—平行四边形等,慢慢地让学生的思维方式发生转变。这样既符合数学学科发展的特点,又符合学生思维发展的特点。如在小学一年级的数学教学中主要训练学生的认数能力,不要求计算;而二年级则侧重20以内的数的加减法,训练学生进行简单的加减;三年级则增加难度,侧重单位的认识,周长和面积的比较,简单的应用题;四年级则侧重于运算定律、除法法则、近似值等。每个年级都有侧重点,遵循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知识的引入由浅入深。

如在二年级“简单的加减法”的教学中,学生还处于抽象思维发展阶段。我是这样引导学生的:我们先来数自己的手指头。学生从左手的大拇指数起,双手共十个手指头。接着我告诉学生,左手有两个手指头弯在那里没起来,我做着手指弯曲的动作。再由学生数。学生数了一下,结果得出还剩8个手指头。紧接着给学生提出问题:为什么还剩八个手指头呢?有的学生回答是有两个手指头弯曲在那里没数,有的学生说有两个手指头我们不算。学生自己发现的问题是最为宝贵的,既要肯定其正确性,又要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转换思维方式。所以既然不算,我们就把它们给减去,10个手指头减去2个手指头,还剩多少个手指头?学生一下子脱口而出是8个手指头。这样进行加强训练,促进学生从具体形象思维到逻辑抽象思维的转变。再提问:如果有5个手指头被减去了,应该怎么算呢?学生说:用10-5=5。如此等等,让学生不断地减加,使学生的思维逐渐由具体形象思维转变为逻辑抽象思维。

二、通过情境创设引导学生思维发展。

学生的逻辑思维是在长期训练中得以发展的,小学数学的学习过程是学生由形象思维向逻辑思维转变的过程。低年级要做好形象思维的教学,中高年级则要做好两者的结合。如在教学小学三年级《单位的认识》这一节时,学生不明白什么叫单位。那么数学教师就可以解释给学生听。首先引导学生进入单位学习的情境中,让学生在头脑中产生单位的概念。我问学生:我们班有多少张桌子啊?学生回答具体的张数。我特地将“张”写得很大,并用括号括起来。又问:我们班有多少名学生呢?学生回答后,将“名”写得很大,再用括号括起来。又问:你们的爸妈经常在街买菜,通常都买多少啊?学生回答不一。有的说是5斤,有的说是1斤,还有的说是3斤,等等,但斤是大家都提到的。于是我又把“斤”写大些,加上括号。许多学生不明白我为什么要加个括号。于是我便问:我们上街买菜能不能说买了2菜,我们班有53桌子呢?学生一听觉得有些别扭,都说少了个“斤”、“张”。这时再告诉学生少了它们,我们就确定不了到底是多少了。今天我们就要学习这些不可缺少的计量单位。我还特地带来了尺子,要求学生相互测量身高,并记录在本子上。测量完之后,得出身高是130厘米、145厘米,等等。我再让学生用米尺来测量同学的身高,学生这时得出的是1.30米、1.45米,等等。两次测量得出的结果不同,是什么原因呢?学生发现两次测量的单位不一样。我告诉大家:我们的身高没有变化,发生变化的是我们所用的单位。130厘米=1.30米、145厘米=1.45米,如果我们将1.30×100就等于130后面的单位是“厘米”。学生根据测量知道数值大的是厘米,所以说要在后面写上厘米,要不然不知道是130米还是130厘米。如果我们要将130厘米变换为以米为单位应怎么做呢?很显然,再将130÷100=1.30米。这样学生就知道了米和厘米之间的进率是100。

三、运用练习强化学生的思维发展。

学生的思维是通过练习来强化的。学生对新知识的理解和接受只是短暂的储存,教师要针对这种情况加强学生对新知识的理解和记忆,让逻辑思维真正得到强化。我们在讲授四年级的运算定律时,学生大脑中的自然的前后顺序一时占据着优势。如在计算23+26×3的时候,学生经常是先将前面的两个数字相加后在乘以后面的数。这种做法显然违背了数学计算定律:算式中有乘除的先算乘除后算加减。面对这种情况,我们必须强化练习,让学生形成深刻的记忆。既要在课堂上给学生时间练习,又需要在课后给学生布置适量的作业,让学生通过练习强化思维能力。很多学生上课的时候觉得很简单,可是一到作业中就出现了计算问题,原因在哪里?就是因为学生的逻辑思维没有在大脑中得到保存,学生还是以原有的知识作为练习的基础,当然就会将新学的知识抛之脑后。

如何培养学生数学课堂的提问能力 篇7

一、影响学生数学提问能力的因素及原因

影响学生提问能力的主要因素主要有两个方面, 即教师和学生.其中教师是主导因素, 学生是主体因素.教师的引导、对学生提出问题的态度及解决办法都是培养和促使学生提问的基础, 学生的兴趣、个性特征等都是影响学生提问的因素.

教师在培养学生提出问题方面的影响主要表现在教师在授课时, 情景问题设置是引发学生提问的重要因素之一为了激发学生的兴趣, 在数学新课导入时教师要善于适时地创设一些难度适中的问题情境以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学生是否提问往往表示他们是否思考了.思考的关键是兴趣, 学生感兴趣了, 自然会去思考, 就会发现问题, 有问题了, 自然就会提出问题.除了兴趣之外, 学生的性格特征、课堂气氛等也是影响学生提问的重要因素一般说来, 具有外向性格特征的学生容易把自己的问题说出来, 而具有内向型性格特征的学生, 有了问题, 往往会倾向于自己解决或者仅向自己最亲密的伙伴求助, 而不是在课堂上把自己的问题提出来.另外, 课堂气氛活跃了, 同学们更容易提问, 相反则不宜提问.

二、解决问题的办法

针对影响数学课堂提问能力的因素及成因, 主要从教师和学生两方面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

1﹒创设生活情景, 激发学习兴趣

在课堂教学中, 创设生活情景是数学教学中的重要环节设置问题情境应根据学生已有知识基础, 结合生活实际来设置.1) ﹒所创设的情境应是宽松、愉悦的, 学生在这样的氛围下更容易发挥想象力, 展开思考.紧张不和谐的情境容易导致学生情绪紧张, 思维混乱.2) ﹒情境中应蕴含问题.没有问题的情境是失败的.不管采用哪一种情景设置都必须把问题巧妙的蕴含在其中, 使学生不知不觉地进入本节课所要探求的问题之中.3) ﹒情景设置要结合现实生活.教师在创设情景时, , 选择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材料, 把生活情景模拟出来, 让学生亲自体验, 帮助他们理解不易明白的道理.例如, 在讲黄金分割时, 教师可以拿很多张同一个女孩子的画相, 上下身的比例各不相同, 让同学们判断哪一张最漂亮, 同学们会有自己的看法, 问他们为什么, 同学们可能说不出为什么, 但就是觉得其中的一张漂亮.接着, 老师可以选班上的一名女同学, 根据她的上下身比例, 让她穿上平跟鞋、高跟鞋和中跟鞋, 问同学们她穿什么样的鞋子感觉好些, 问同学们为什么这时, 同学们会很感兴趣, 急于知道其中的道理, 这时候教师就可以进入正题, 告诉同学们:人体美学观察受到种族、社会、个人各方面因素的影响, 牵涉到形体与精神、局部与整体的辩证统一, 只有整体的和谐、比例协调, 才能称得上一种完整的美.人体经脐部, 下、上部量高之比, 小腿与大腿长度之比, 前臂与上臂之比等都符合黄金分割定律, 即1:0.618的近似值.这就是今天的教学内容———黄金分割, 是世界上公认的最美的、最协调的比例关系.

2. 爱学生, 鼓励学生提问

教师要爱学生,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教师的言语行动处处都要体现出对学生的关心和爱护, 使学生有了问题没有顾虑, 敢于提出.对于学生提出的问题, 老师要根据问题本身结合学生自身的情况, 作出相应的解答:普遍性的问题, 教师可以讲解, 个别问题可以告诉学生, “这个问题问得很好, 但由于时间关系, 课下我们一起解决, 好吗?”教师课堂教学用语言要尽量亲切, 充满理解和关爱.要多从内心上去关心每一个学生, 不仅是他们的学习, 还有他们的生活.尤其不能以成绩的好坏而去区别对待学生, 要多表扬, 少批评和惩罚.

3﹒因材施教, 培养学生的问题提出能力

学生的数学知识水平是影响他们提出问题的重要因素数学成绩好的学生, 自信心强, 在学习过程中善于反思, 容易发现问题, 因而有较强的提问能力.而数学成绩差的同学, 则恰恰相反.因此,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更要关注成绩差的学生, 重点培养他们的提问能力.要做到这一点, 教师就要坚持“只有错答的问题, 没有错提的问题”.要正确引导, 积极鼓励, 全面调动他们提问的积极主动性.尽量从不同侧面满足他们的成功欲, 进而培养他们问题提出的能力, 进而提高他们的学习成绩.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实践中还要注意从语言上对学生的问题给予肯定, 要鼓励学生, 常用, “这个问题问得很好, 说明你经过了认真的思考”;“某某同学的这个问题问得好”等类似的语言, 多鼓励和赞许, 少批评甚至不批评学生.

总之, 要提高学生的数学提问能力, 教师是关键.教师要认真备课、备学生.多方面引导学生、关心学生、鼓励学生, 积极地引导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充分发挥他们的思维能力和学习积极性, 培养出高素质的人才.

参考文献

[1]李祥兆.数学问题提出的实证研究述评[J].数学教育学报, 2005 (11) .

[2]王洁.中学生数学问题提出策略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中学数学教学参考, 2004 (6) .

上一篇:家长委员会意见征求表下一篇:妈妈的爱五年级学生作文6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