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本课程小学音乐(共12篇)
校本课程小学音乐 篇1
校本课程兴起于20世纪60、70年代的英、美等发达国家, 20世纪90年代我国开始把原本属于国家的课程权利部分下放给地方和学校, 1996年6月开始试行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并重的课程体系。随着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 校本课程的开发成为21世纪初期我国课程改革乃至教育改革的热点问题。为改变教育的僵化局面和千校一面的现象, 教育部提出了以学校为本的课程要求。校本课程开发强调以学生发展为本, 以满足学生的兴趣和需要为前提, 是一种真正的素质教育。校本课程是对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重要补充, 是国家和地方课程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西南地区小学音乐校本课程开发的现状
西南地区主要指重庆、四川、云南、贵州、西藏五个地方。五个地方有共同的特点, 即经济水平相对东部城市落后、是少数民族聚居区、教育基础相对薄弱、教育理念相对封闭等等。受中国地域文化的影响, 就校本课程开发的进程而言, 沿海先于内地, 城市先于农村, 发达地区先于贫困地区;而就同一地区不同学校来说, 办学条件好、文化积淀厚重、办学理念超前、发展思路清晰的学校走得更快一些。根据经济、文化、教育的发展水平, 我们把西南五个地区的小学分为四个层面 (先进、发展、落后、少数民族聚居区) , 选择有代表性的学校进行调研, 在不同的地区、不同的层面都选择了学校。例如, 重庆的保家镇中心小学、绵阳花园实验小学、云南的大理洱海村中心小学、贵州的贵州尚义小学、西藏的那曲希望小学等等。调研的方式有问卷调查法、电话调查法、田野考察法等。
本次调研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领导对音乐校本课程的重视程度, 师资水平, 音乐校本课程的开课率, 教师对校本课程的理解程度, 开发校本课程的条件。调研的结果我通过柱状图的形式予以呈现: (见下表)
通过图表可以看出, 小学领导对校本培训的重视程度, 越是落后的地方越差;教师对校本课程的理解程度、师资水平 (主要指音乐教师的学历层次、综合素质、上课的实际水平等) 也是随着经济文化的落后呈现递减的趋势;校本课程的开课率有所不同, 在少数民族地区反而多些;同时开发校本课程的可能性在西南地区非常大, 尤其是少数民族地区, 因为有大量的地方和民族素材, 为开发校本课程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调研过程中我们还发现在许多学校中, 专职音乐教师严重匮乏, 支撑起学校音乐教学半边天的许多兼职教师都是半路“出家”, 这些教师缺乏强有力的专业知识做后盾, 缺乏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来支持教学, 教学质量很难得到提高。
二、西南地区小学音乐校本课程开发的对策
音乐校本课程的特点主要体现为地方性、多样性、灵活性。西南地区小学音乐校本课程的开发, 可以根据西南各地区的地方特色、社会环境、每个学校独有的特色以及学校的师资力量等教育实际问题出发, 在遵循国家音乐课程标准的基础上, 选择、改编、新编教学内容和材料, 设计课堂学习和课外活动, 以探究和体验为主要方法进行综合性学习。
1. 开发地方民族、传统资源, 创建灵活多样的校本课程
每个人都离不开他生长的环境, 在个人成长、学习中, 地方文化的滋养是不可缺少的, 独特的地方文化是民族文化的一种补充和丰富。西南地区小学音乐校本课程的开发可以从本地的传统音乐、地方民歌、少数民族音乐和曲艺音乐中, 选取不同风格、不同内容的具有代表意义的选段作为校本教材, 根据学校、教师和学生的实际来编写音乐教材。
(1) 引入历史悠久的地方传统音乐
例如, 四川的传统音乐有洞泾音乐。绵阳的梓潼大庙山是洞泾音乐的发源地, 后经大理流入云南, 所以洞泾音乐就成了四川和云南两地的传统音乐。它在两省的文化生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两地百姓在婚丧嫁娶等仪式中经常用到它。洞泾音乐的美妙旋律及其高雅悠扬的演奏技巧和风格是四川、云南音乐校本课程开发的绝好素材。教师可以把洞泾音乐带进音乐课堂, 让学生了解洞泾音乐的起源、发展。在音乐课堂教学中, 让学生欣赏洞泾音乐, 了解洞泾音乐的结构、形式和伴奏乐器。学校还可以把一些对洞泾音乐有深入了解并具有一定演奏能力的民间艺人请进音乐课堂, 让学生了解当地的传统文化, 增加名族自豪感, 为大力发扬洞泾音乐奠定良好的基础。
(2) 引入特色浓郁的地方曲艺
地方曲艺是上千年的艺术实践所形成的意象和形象相结合的表演形式, 有强烈的表现力, 是我们中华民族文化艺术的精髓。其博大精深的文化积淀对中国乃至世界戏剧文化都有着深远的影响。它的音乐风格、音乐曲调和特有的表现手法是构建西南地区小学音乐校本课程的素材。
如, 西藏有人类稀有的艺术瑰宝——一音歌曲“伯谐”, 在古代的西藏“伯谐”是在士兵们出征前和凯旋后表演的歌舞, 和平时期, “伯谐”传到民间, 是庆典活动的重要内容之一;同时西藏的“藏戏”是现存中国戏曲中最为古老的剧种之一。藏戏的广场演出已有1000余年的历史, 它源于西藏各地, 流传在雪域高原的各个角落, 基本没有受到外界或外族文化艺术的影响, 因此, 它不仅在国内戏曲中非常奇特, 而且在世界各国的戏曲艺术中也十分罕见。
再如, 重庆和四川共同的地方曲艺“川剧”, 川剧作为巴渝文化的主要代表之一, 其历史悠久, 保存了不少优秀的传统剧目和丰富的乐曲与精湛的表演技巧。四川曾经流行外省的昆腔、高腔、胡琴腔 (皮黄) 、弹戏和四川民间灯戏, 由于这五种声腔艺术经常同台演出, 逐渐形成共同的风格, 清末时统称“川戏”, 后改称“川剧”。川剧中的“变脸”、“喷火”、“水袖”等绝活独树一帜, 再加上写意的动作, 川剧为世人所喜爱并远涉重洋传遍世界。这些古老的地方戏曲都是学校校本课程开发的丰富素材。在编写音乐校本教材时, 可以适当地引进一些川剧的教学, 比如:《柳荫记》、《玉簪记》、《彩楼记》等, 但是由于地方戏曲的表演内容有一定难度, 在编写教材时应选取稍微简单又容易激发学生兴趣的段子, 这样可以丰富学生的音乐知识, 在优美的音乐中, 增进学生对当地民族音乐文化的了解, 也为继承和发扬民族地方音乐文化奠定了基础。
(3) 引入资源丰富的地方民歌
西南地区是个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 这里的民歌资源非常丰富, 这为音乐校本课程的开发拓展了空间。学校自古以来就是传承和发展民族文化的重要阵地, 既有传承和发展民族文化的历史责任, 自身又具有独特优势。作为民间音乐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丰富而多彩, 由于不同的地区的人民地理环境、生活方式、风俗习惯、语言音调特质以及表达情意的方式不同, 形成了地方民歌的不同风格。如, 四川人民用他们独特的音乐形式吟唱着对生活的热爱和深切感受。放牧山歌——《放牛歌》, 音乐质朴、高亢, 节奏自由;田秧山歌——《高高山上一束槐》, 音域宽、旋律起伏大、节奏自由、高亢奔放。而所有这些民歌, 都接近自然形态, 其音调、旋律及其表现手法都与人们平时的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 更容易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教师可选取短小、易唱易记的民歌编入校本教材。再如:云南民歌《小河淌水》、《耍山调》、《猜调》、《海菜腔》、《有一个美丽的地方》、《远方的客人请你留下来》、《阿波毛主席》、《北京有个金太阳》、《景颇山上丰收乐》、《撒尼心向红太阳》、《阿佤人民唱新歌》、《美丽的潞江坝》等。还有贵州的“侗族大歌”, 大歌一般在村寨或氏族之间集体做客的场合中演唱, 是侗人文化交流和情感交流的核心内容, 在某种程度上体现和传达了侗族文化的灵魂。以侗族大歌为切入点, 初步感受贵州侗族民歌的风格, 增进对多姿多彩的贵州侗族音乐及相关文化的了解, 激发对家乡民族音乐及相关文化的兴趣, 培养热爱家乡的感情。
2. 充分挖掘教师和学生自身特点, 开发具有个性特征的音乐校本课程
新课程强调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在教学过程中既要注重传授知识又要培养学生能力, 使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发展。当然, 要达到这个目标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需要从音乐教师和学生两个方面来说。
(1) 开发具有教师个性特征的音乐校本课程
教师是一个国家、一个地区、一个学校最具创造性的课程资源, 是所有课程资源中的核心资源。对于同一教材和同一课程, 不同的教师有不同的处理方式, 会产生不同的效果。新课程强调教师既是课程的实施者, 又是课程的设计者。音乐校本课程应凸显音乐教师自身的个性, 课程内容应根据教师自身的特点进行安排。从调研的结果看, 不同地区、不同层面的音乐教师专业水平和专业侧重点参差不齐, 对发达地区的音乐老师来说, 她们具有较高的音乐专业水平, 有声乐、器乐、舞蹈等特长的音乐老师可以根据自己的专业特长, 开设声乐、器乐特长班或者舞蹈培训班, 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喜爱, 让有兴趣的学生能够学到一技之长, 可以在学校定期举行音乐会, 培养学生的舞台表演能力。落后地区的音乐教师有相当一部分人在兼任其他学科, 这样的教师可以把其他自己熟悉的学科知识融合进音乐课堂, 扩展学生思维。民族聚居区的教师大都是在本地成长起来的, 他们有着深厚的本民族音乐底蕴, 他们可以挖掘自身的民族优势, 带给学生熟悉的民族元素。
(2) 开发具有学生个性特征的音乐校本课程
音乐校本课程是根据学生的需要而开发的, 是为了学生的全面发展而存在的。音乐校本课程开发本身是以学生为本。音乐课应充分发挥音乐艺术特有的魅力, 在不同的教学阶段, 根据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审美心理特征, 以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和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 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内容应重视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相结合, 加强音乐课与社会生活的联系。教师在音乐校本课程的教学中要调查了解和具体分析学生的一般情况和个性特点, 承认学生间存在的个别差异, 从学生实际情况、个别差异出发, 针对学生不同的特点, 采取与之相适应的措施, 有的学生喜欢音乐、音乐基础好, 教师要正确引导、重点培养;有的学生对学习音乐的兴趣不浓厚, 基础知识薄弱, 教师要用心培养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因材施教, 扬长避短, 才能促使学生更好地、全面地成长。
3. 与社区联系, 开发带有社会性的音乐校本课程
音乐的发展离不开社会。音乐校本课程的开发, 也不能与时代环境、社会环境相脱离, 在学校条件允许、学生时间充裕的情况下, 音乐教师可以带学生深入社区、农村进行民间音乐的搜集和整理;组织学校的特长生组建合唱团、管乐团等到福利院或社区进行文艺演出。这样的活动为学生搭起了一个展示自己风采的社会大舞台, 不仅有效地促进了学生表演能力、心理素质的提高, 还能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 锻炼学生的团队精神和实践能力。使社区成为学生接触社会、了解社会的窗口, 让学生在现实生活中进行音乐活动, 体验真实的生活, 使学生学习与实践能力得到协调发展, 有效地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总之, 我国西南地区的经济、文化、教育发展水平参差不齐, 无论是国家课程还是地方课程都无法顾及到不同学生的差异, 音乐校本课程是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 立足于学校音乐教师和学生的特点, 由学校音乐教师和学生自己开发、自己管理、自己实施的音乐课程, 无论在内容上、时间安排上都有很强的灵活性, 能很好地满足不同学生的不同要求, 弥补国家和地方音乐课程的不足。西南地区大力开发音乐校本课程, 挖掘各个地区的民族音乐文化, 丰富了学生对地方音乐文化知识的了解, 增加了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 继承和发扬了中国传统民间音乐文化, 也为保护地方民族音乐文化做出了贡献。
参考文献
[1]尹爱青主编.音乐课程与教学论.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7.
[2]教育部人事司组织编写.学校管理理论与实践.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9.
[3]管建华.后现代音乐教育学.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6.
[4]谢嘉幸, 郁文武.音乐教育与教育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6.
[5]《中国音乐教育》杂志编辑部编.音乐教育的国际对话.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 2007.
[6]付建明.校本课程开发中的教师与校长.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 2003.
[7]党宇娜.少数民族音乐与音乐校本课程开发.艺术探索, 2007 (6) .
[8]李介.民间音乐与校本课程开发——《陇东民间音乐》校本课程的构建.中小学音乐教育, 2006.
[9]秦润明, 宣绍龙.“音乐课程与教学论”发展策略研讨.人民音乐, 2009 (3) .
[10]王瑞芳.浅谈温州民间艺术与小学音乐校本课程的整合.中小学音乐教育, 2007 (9) .
校本课程小学音乐 篇2
简要内容
主题
奏奏跳跳唱唱 我心自由飞翔 音乐校本课程设计 浦东新区洋泾实验小学 一,设计背景 学生呼唤丰富多彩的艺术活动
音乐在孩子的人生发展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我们音乐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个小小的启发、点拨往往会影响学生的一生。你在家听音乐了吗,除了听音乐还喜欢什么音乐活动?“跳舞、指挥、敲节奏、唱卡拉OK,我经常看CCTV音乐台节目……”,成功的课堂教学会延伸到学生的生活中,会让学生从小养成聆听的习惯,强化生活中处处有音乐的意识,久而久之,音乐丰富了学生的生活,激发了学生对音乐的兴趣,他们会随着老师的指点去主动关心音乐各种信息,从而为终身喜欢音乐打下扎实的基础。
校本课程开发 音乐教育 音乐感 学生 积极作用 全面提高 素质教育 发展纲要 校本化 应试教育校本课程开发 实践操作 新课程
音乐校本课程部分设计思路
《玻璃中的音乐》
吴子力
这是生活之音的一个拓展,题材是玻璃,利用玻璃(主要是试管和玻璃杯),至少可以用三种方式发出声音:吹奏、敲击和摩擦,各自又有不同的发音规律。而这些规律是老师在平时的生活中总结归纳的。课堂上以老师介绍展示和学生亲身做实验相结合,三个实验中,老师展示玻璃试管排箫实验,玻璃杯的实验请两位学生代表动手做,然后在老师展示讲解完摩擦高脚玻璃杯实验之后,全体学生一起动手操作,并排练出简单的曲子,每个实验完毕学生分别总结其发音规律。最后再来对真正玻璃乐器的欣赏。
在通过了几次公开课的实践之后,该构思成为了音乐校本课程的一节,放在生活之音后面,在对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思维能力方面起到很好的教学效果。
《广东地方舞蹈(3节)》
付康、吴子力
《龙舟饭》、《快乐的佛山陶公公》都是很能体现佛山独特岭南风情的地方舞蹈,该两个舞蹈都是在06年市中小学生艺术展演上面的得奖节目。
《快乐的佛山陶公公》体现了佛山的岭南陶瓷文化,这也是一个很有地方特色的话题。舞蹈由一群小学生表演,通过可爱的面部表情,夸张的造型,活泼的动作,营造出风趣幽默、富有童真的舞蹈场景,充分模仿出木偶的动作和佛山石湾陶瓷公仔的神韵,其中更加入舞台设计、画框、摄影等现代元素,使舞蹈更加引人注目。其伴奏音乐由带有广东音乐风格的乐曲改编而成。
《龙舟饭》是一种民间传统活动,指在端午节龙舟比赛过后庆祝龙舟比赛胜利时候吃的饭菜,音乐和舞蹈里充满了欢乐和喜庆的气氛,在课堂里可以顺带介绍佛山的龙舟文化、佛山秋色巡游和亚洲艺术节,更能以一个面向世界发扬中华民族文化的角度去让学生得到艺术的陶冶。
阅读全文: 57 《让文字在音乐中流淌》校本课程教学设计
(2008-11-25 23:14:00)转载▼ 标签: 分类: 教学空间
校本课程 教育
教学目标:
一、初步感受不同音乐所表达的不同情感。
二、尝试配合音乐的节奏来朗诵文学作品。
三、在欣赏音乐与文学作品的过程中,体会情感,得到美的享受。教学思路:
本节课首先从学生感兴趣的音乐导入,欣赏《天亮了》感受父母之爱,从音乐的强大感染力的话题上,引入我们这节课的主题——配乐朗诵。然后从上学期学习过的课文《秋天的怀念》这篇课文入手,介绍配乐朗读的方法指导朗读,使学生初步体会到朗读的时候不仅要注意熟练和有感情,而且“配乐”朗读的关键就是配合音乐的情感和节奏。最后,我们把视野拓宽,从个人能感受到的父母之爱的“小爱”,推广到08年雪灾的万众一心抗灾的“大爱”,多种形式深情朗诵《家园》,让学生在音乐与文字的韵律中感动自己,得到美的熏陶。教学环节:
一、导入:
1、咱们来欣赏一首歌曲吧。(播放韩红的MTV《天亮了》上半部分。)
2、这首歌的名字叫《天亮了》,歌词给我们讲了这样一个真实的故事。(讲述故事)
3、揭题:动人的故事在音乐中流淌,更加催人泪下。这就是文学与艺术相结合的魅力。除了歌曲,配乐朗诵也是文学与音乐相结合的一种常用的形式。今天,我们就来尝试着配乐朗诵。(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配乐朗读指导《秋天的怀念》
1、过渡语:在五年级上册的语文课本里,也有一篇表达母爱的佳作——《秋天的怀念》,(大屏幕播出全文)请大家回忆一下这篇课文的内容,自由的轻声朗读。
2、读得很专心、很深情呀!读的时候,你想到了什么呢?
3、同学们很用心的阅读,也掌握了不少阅读的技巧,老师这儿有一段音乐,请大家听一听,待会儿配上这段音乐来朗读,看看你们能带来什么惊喜。
4、谁愿意谈谈你听这段音乐的感受?
5、面对面指导,范读。
6、小结,过渡:情感、熟练和节奏,是我们配乐朗读的关键。朗读这优美的音乐承载着的动人故事,让我们更加体会到父母之爱的伟大。还有一种爱,她超越了亲情,超越了地区,甚至超越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那就是祖国大家庭爱。还记得刚刚过去的2008年的那场罕见的雪灾吗?多少家庭的欢笑声被沉重的积雪覆盖,多少年迈的老母亲期盼着孩子回家的笑脸,多少年幼的孩子在冰雪中颤抖„„饥饿和寒冷使整个中国面临着前所未有的考验。正是党和全国人民团结一心,舍小家顾大家,才有了除夕那天晚上的万家灯火,万家团聚。一群表演艺术家们也用了诗朗诵的方式歌颂了这大爱的无言,咱们来一起欣赏《家园》。
三、自由组合,配乐朗诵《家园》。
1、观看配乐诗朗诵《家园》(播放前半部分)。
2、你们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艺术家们字正腔圆,声情并茂,把这大爱无言用配乐朗诵的形式表现地淋漓尽致。现在轮到在座的各位小艺术家显身手了。咱们这儿有《家园》的片段,请一位同学来读一读吧。
3、如果给这段文字配上音乐,该怎样读呢?回忆一下刚才的方法。(出示方法指导)当然,配乐朗读的方法还有很多,这几点是最基本的。现在,请你们小组合作,自由发挥,伴着音乐练习朗读。(师巡视指导方法)
4、分组朗读展示。
指名一组朗读,其他小组认真听,提一提建议。
5、再指名几组朗读。
6、艺术家们又是怎样演绎这段内容的呢?让我们与艺术家们同唱!(全体起立,伴着大屏幕一起朗读)
四、课后拓展
课后,请大家自己选文章,配乐朗读,把它录下来,下节课我们一起来欣赏。
一、小学音乐校本课程开发的意义
音乐教育是素质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目的是通过音乐教育来提高受教育者的艺术素质,从而达到全面素质的提高。音乐教育在一个国家的文化教育里,在一个民族文明素养的培植过程中占据着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大力开发音乐校本课程,挖掘它的教育资源是音乐教育改革的发展趋势,是民族文化发展的迫切需要,同时音乐校本课程也是国家课程与地方课程的补充、延伸和完善。开发校本课程一方面能够大力发展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和爱好,拓宽学生所学音乐知识的范围,培养、提高学生音乐能力,并且可为学生提供更多的接触音乐、学习音乐的机会,扩大音乐视野,提高音乐修养,充分发掘学生的音乐潜能。另一方面,开发校本课程是提高小学音乐教师素质的一个重要途径和方法。现有的小学音乐教师,有的受过正规严格的音乐训练,精通音乐理论和教育理论,极富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有的是从小在地方戏曲和音乐的熏陶中成长的具备一定特长的教师,如果不给他们施展才华的机会,就会造成教育资源的流失,而校本课程的开发可为他们的才智提供用武之地,激发他们的成功感和价值感,进而激发他们的创造动力,促使他们进一步钻研课程理论。由于校本课程开发往往采取合作和竞争的方式,因此开发者之间的凝聚力得以加强,能力得以验证,还可以带动青年教师的素质提高。可以说,小学音乐校本课程的开发对促进教师素质的提高也具有重大意义。
二、小学音乐校本课程开发的原则
1.特色与创新原则。开发音乐校本课程是创新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创新教育又是素质教育的重要部分。所以,音乐校本课程的开发必须力求基于创新的理念,包含创新的因素,应该具有本地区自己的创意,突出自己的特色。“民族的就是世界的”,音乐校本课程的开发还要充分考虑地方音乐特色和地方音乐背景知识以及著名音乐人物的介绍,使学生在接受音乐熏陶的同时,了解自己所在地区的“本土”音乐文化,拓展知识,增强自信。同时,也应该把最新的音乐动态和趋势融进新的课程之中,让校本课程具有时代感,这也是小学音乐校本课程的生命力所在。
2.课程目标的定位原
则。小学音乐校本课程目标必须基于对素质教育培养目标的深刻理解,对可能开发空间的明确把握,对音乐教育资源的足够估计。校本课程的目标应突出对实现国家课程目标的完善和补充,而不是课程目标的强化。所以,小学音乐校本课程目标的确定应注重:①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和学习意识的培养;②刺激受教育者在视觉、听觉和触觉等方面的发展,培养创新意识;③丰富学校的校园文化,营造轻松、活泼的优良教育与学习环境,有利于少年儿童的身心健康;④传播地方音乐的精华和特色。
3.课程内容的组织原则。音乐校本课程内容的组织是课程开发的另一主要问题。它是课程目标的具体化,也是课程实施的操作性依据。校本课程内容必然是要与学校、学生和教师的现实紧密相联,它必须是在教师自己的能力范围之内,而且不能脱离学生的实际需要。在选择和设计教学素材时,要防止在实际开发过程中不自觉地依据“知识的顺序”,使校本课程过多地依赖于教师个人的思维框架和传统经验。同时也要避免校本课程开发成为教师的“个人作品”,成为教师本位课程开发,导致校本课程偏离目标。
4.课程评价的原则。建立规范的内部评价机制,是进行校本课程开发的重要保证。校本课程是以学校、教师为主决策进行开发的,课程内容和课程的教学安排由学校根据情况自主进行。因此,校本课程需要更多地依靠学校教师进行自我评价,不断反思课程在开发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促进校本课程的良性运作。评价的目的在于诊断课程、修正课程及确认课程的开设价值,并根据形势的发展预测社会的需求,推动校本课程开发深入持久地进行。
三、小学音乐校本课程开发的设想
开发音乐校本课程,学校应根据当地的社会环境、地方特色、本校资源条件及师资情况等教育实际,采用选择、改编、新编教学材料或设计学习活动的方式,在校内实施各种活动。它的特点体现在其多样性、灵活性和地方性。开发音乐校本课程的思路,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切入:
1、从地方特色出发
童年的歌谣,在他一生中也难以忘记,甚至时时萦回在他耳边。每天耳濡目染的地方特色音乐,可以说是激发学生兴趣的最佳入点,能极大的引起其联想、想象、激动、共鸣。故此,开发小学音乐校本课程,音乐教师可以根据地方音乐和戏曲的特色,挖掘地方传统文化资源,适当吸取地方民歌精华,联系学生实际进行教材编写,从本地的民歌、曲艺音乐中,选取不同内容、不同风格的代表性选段作为校本教材。中国音乐与戏曲,比较流行和著名的剧种有:京剧、昆曲、越剧、豫剧、湘剧、粤剧、秦腔、川剧、评剧、晋剧、汉剧、潮剧、闽剧、河北梆子、黄梅戏、湖南花鼓戏„„等等五十多个剧种,其中湖南花鼓戏是比较有特色的剧种之一,它是湖南各地地方小戏花鼓、灯戏的总称。它包括有长沙花鼓戏,常德花鼓戏,衡阳花鼓戏,邵阳花鼓戏,零陵花鼓戏等。花鼓戏的音乐曲调约有300余支,根据曲调结构、音乐风格和表现手法的不同可分为4类:川调、打锣腔、牌子、小调。其音乐曲调、音乐风格和表现手法是构建小学音乐校本课程的绝好素材。
(1)把民族特色浓郁的戏剧文化引进课堂。戏剧文化是上千年的艺术实践所形成的意象和形象相结合的表演形式,有非常强的表现力,是我们中华民族文化艺术的精髓。让戏剧进课堂首先可编写适用的活课本。课本的编写要符合儿童的认知规律和自身的发展规律,教师可搜集京剧、花鼓戏、黄梅戏、越剧,豫剧等戏剧的基本曲调和名剧精品片断进行编写,寓知识性、趣味性、表演性、欣赏性和科学性于一炉。既让这些丰富的教育资源发挥作用,又使音乐教学增加活力。我区在音乐校本教材编写时,引进了湖南花鼓戏教学,教材内容选取于名剧名段。如《打铜锣》,《刘海砍樵》,《补锅》等。戏剧引进校本教材,不但不会增加学生学业负担,反而能够补充音乐内容,调节课堂品味,使学生兴趣浓厚。课程实施时教师要有新理念,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如课前布置学生查找有关资料,充分利用音像制品等可利用的教学资源来进行教学,定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把地方民歌引入课堂。我国民歌资源非常丰富,作为民间音乐组成部分的民间歌谣也十分丰富多采,古朴而又优美的歌谣遍布城乡。楚地歌谣在汉代就十分盛行。《汉书》云:“自孝武立乐府而采歌谣,于是有代赵之讴,秦楚之风,皆感于哀乐,缘事而发,亦可以观风俗,知厚薄。”民间歌谣按历史时期划可分为两大部分,一是传统歌谣,二是近代革命历史歌谣。传统歌谣,源远流长,数量众多,是民间歌谣的主体。革命历史歌谣,主要反映的是自1840年以来所发生的重大革命事件。如《三更五点打团防》、《农工商学兵》等,反映了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的革命斗争;还有《养女要嫁是红军》、《打倒土豪劣绅》、《一根竹竿容易弯》等民歌,曾鼓舞了千千万万革命人民的斗志。解放初期,还产生了大量以歌唱党和领袖、歌唱翻身幸福生活为内容的歌谣,如《天上太阳红彤彤》、《看牛伢子不再受欺凌》等,至今仍在群众中流传。教师可选取比较短小、精悍、易唱易记的民歌编辑进教材。如流行于湖南长沙街头的叫卖调:《卖菜》,《卖茶叶鸡蛋》,其音乐很接近自然形态,旋律音调与湘中一带的特性羽调有着紧密的联系,学生学起来非常有兴趣。
学校适量安排这种地方特色课,把戏剧和民歌引进课堂,通过“结合方言,结合媒体,结合教材,结合表演,结合欣赏,结合提高”的教学,这样不仅可以使孩子们在优美的民间音乐中,增进对民族地方音乐文化的了解,丰富学生的音乐知识,还提高了他们在音乐方面的综合能力,也为继承和发扬民族地方音乐文化奠定了感情基础。
2、从学校特色出发
我国部分学者和实际教育工作者认为,校本课程开发与特色教育理论“不谋而合”。学校要真正办出自己的特色,就必须在课程开发上下功夫。音乐校本课程的开发实际上就是在构建学校自身的特色,而课程的编制反过来也应根据学校自己的性质、需要、特点和条件进行。例如我校是一个具有环保特色的学校,为此专门请人谱写了《环保歌》,在学校传唱,既加大了宣传环保的力度,又增加了环保意识,还宣扬了音乐文化。另外,各学校还可以根据本校的办学宗旨、精神面貌和校园环境,编写校歌,让学生唱出学校之特色,光大学校之精神,树立学校之形象。又如学校的爱国主义教育是很重要的,把《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编写成校本教材,不失为一个具有爱国主义教育意义的音乐教材。《国歌》是众所周知的,可学生究竟能了解多少关于它的创作背景?教师可搜集有关《国歌》的背景资料,尤其是关于日本暴行的记录片,影片《国歌》的片段等,让学生深知中国的和平与幸福来之不易,进而激发他们的爱国主义情感,并能理解深刻歌曲的内涵和情绪,充满感情的演唱好《国歌》。
3、从教师特色出发
作为校本课程的直接参与者与开发主体的音乐教师,课程也应根据教师自身的特长进行编写,在校本课程开发的重建过程中要体现教师的个性特征,凸显自己的个性。“音乐校本课程开发”不仅仅是一个新名词、新概念,也不仅仅是某种新的课程产品,重要的是,我们借用这个名词表明一种崭新的课程理念,倡导一种新的课程开发和课程改革模式,同时呼唤新型音乐教师的出现。教师有舞蹈特长的,可以考虑把舞蹈引入课堂:学习芭蕾舞、民族舞等舞蹈的基本动作以及成品舞蹈;定期进行舞蹈艺术鉴赏讲座,定期举行班级集体舞比赛;例如我校在课间操集会时间,选取轻松、活泼的歌曲《课间十分钟》,由舞蹈老师进行动作编排并教舞,全校学生一起学跳,既锻炼了身体,又学到了优美的舞蹈,还得到了美的熏陶。教师还可根据自己的声乐、器乐特长,开设声乐、器乐班,让有兴趣的孩子学习特长,定期举行音乐会,切磋个人技艺;搜集中外著名音乐家(包括地方著名音乐人物)的资料,进行专题欣赏。
4、与社区联系开发
音乐发展离不开社会。校本课程的开发,是不能与当地的社会环境相脱离的,它应通过多种渠道来进行开发,当地的社会环境中蕴涵着校本课程开发的丰富资源。音乐教师可以带学生深入农村、社区进行民间、乡土音乐的搜集和整理;组织学校各特长团体队深入到街头、社区进行文艺演出,不但能丰富学生的精神生活,而且能锻炼学生的综合表演能力和实践能力。为学生搭起社会大舞台,让他们一展自己的风采,能有效地促进小学生表演、心理等综合素质的提高,收到社区文化的发展,引起良好的社会效应。学生的音乐水平、表演能力也因此能得到长足发展。这样能与社区形成紧密型结合,使社区成为学生接触社会、了解社会、深入社会的窗口,从而为促进学生对社会由知之不多到知之较多的转变,开辟了新的途径。
科学和艺术是人的素质的两大支柱,没有科学知识是蠢人,没有艺术素养是野蛮人。因此,从孔夫子到陶行知都十分强调艺术教育的重要性。事实证明,凡是艺术素质比较高的学生,几乎都是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人。所以,大力开发音乐校本课程,挖掘它的教育资源是音乐教学改革的发展趋势,是民族文化继承和发展的迫切需要。只要我们思想重视,措施实在,定能张扬学生的个性,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进而推动音乐教育,从而达到受教育者全面素质的提高。
(三)人文与社会
课程目标:
ⅰ、培养学生的主体性品质,学生学会自主,学会合作,学会生活,学会创造。
ⅱ、培养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使学生形成合理的是否判断能力。
ⅲ、能用辩证和历史的观点分析现实世界中的问题。
ⅳ、做好把握机遇、挑战危机的准备,掌握预测能力、获取分析信息的能力。
涉及学科:思想政治、历史、地理、语文等
拟开课程:人际关系,成功人士创业史话,法律常识,规范礼仪,北京民俗文化选讲等。探究我校校本课程设计方案
北京市翠微中学 边书雪 杨丽
内容摘要:按照教育部关于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实验工作的总体部署,自2007年秋季入学的高一年级起,北京市普通高中全部进入课程改革实验。翠微中学是北京市课改样本校,所以,在理解校本课程指导思想下,根据我校实际情况开发不同领域的校本课程,并进行了管理和对学生考核进行详尽的设计。在课程类型开发上我们动了很多脑筋,依据本校老师专业以及非专业特长进行校本课程开发,并有利于学生发展、老师发展、学校发展。
主题词:校本课程开发原则 课程类型 校本课程管理
一、设计背景
按照教育部关于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实验工作的总体部署,自2007年秋季入学的高一年级起,北京市普通高中全部进入课程改革实验。为做好实验工作,现根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教育部关于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工作指导意见》和《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工作的指导意见》,并结合北京市实际制定本方案。
二、校本课程的涵义
校本课程是学校根据自己的教育理念,在保证国家和地方课程的基本质量的前提下,在对社会、学生的需求进行系统评估的基础上,充分利用社区和学校的课程资源,通过自行研究、设计或与专业研究人员、其他力量合作等方式开发的、多样性、可供学生选择的课程。
校本课程开发强调的是,学校根据本校的教育教学,通过与外部力量的合作,采用选择、改编、新编教学材料或设计学习活动的方式,并在校内实施以及建立内部评价机制的各种专业活动。
三、校本课程开发的指导思想
依据《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指导纲要》和我校办学理念、培养目标和办学特色出发,本着有效利用现有教育资源和开发新教育资源,依靠本校教师和专家、领导、家长共同开发的原则开发具有翠微中学特色的校本课程,以体现个体差异、全面育人的开发宗旨,为学生提供品德形成与人格发展、潜能开发与认知发展、身体与心理发展、艺术审美、综合实践等方面的学习经历,促进学生主动、和谐发展。
四、校本课程开发的目的与价值
1.满足学生需要,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
2.考验教师专长,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没有教师发展就没有课程开发,没有教师的发展也就没有学生的发展。
3.实现课程创新,促进学校特色的形成:学校的特色是教师和学生发展的自然结果。
4.学校的办学理念:以人为本,为学生发展而奠基,为教师发展而铺路,为学校发展而改革。
5.培养目标:学会做人,学会学习,学会创新,为今后的可持续发展打下扎实的基础。
五、校本课程开发的原则
1、导向性与协调性原则。校本课程开发必须在国家课程计划框架内,谋求与国家课程协调一致,防止与国家课程必修、选修模块简单重复。
2、时代性和先进性原则。校本课程的教育内容应及时反映当前的时代文化趋向,为学生进一步的学习和今后的生活与工作奠定良好基础。
3、地域性和个性化原则。校本课程开发要以学校和具体学生的独特性与差异性为出发点和归宿,充分利用学校教育资源,反映地方或学校文化,充分体现学校的艺术特色,满足学生发展需要。
4、选择性和灵活性原则。校本课程的教学内容要有可选择性,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相应的学习内容,发展学生个性,提高实践能力,培养创新精神。
5、简约性和通俗性原则。校本课程在课程内容组织或教材编写中,应注意精选内容,合理编排。内容呈现形式应该活泼多样,通俗易学。
6、主体性原则 校本课程开发必须把培养师生的主体精神、实践能力、创造精神放在首位,教师是课程开发的主体,学生是课程学习的主体。必须重视发挥教师与学生在教育教学中的双主体平等互动的积极作用,使课程开发在坚持民主以人为本的基础上突出浓烈的科学性和实践性。
六、校本课程开发的类型
(一)语言与文学艺术
课程目标:
ⅰ、学生学习和理解中国传统文化,汲取传统文化的精髓,培养人文素养和爱国精神。
ⅱ、结合外语学习,了解西方文化和国际交流常识,提高分析和认识西方文明的能力。
ⅲ、培养学生艺术欣赏的能力,认识艺术对人生的作用,提高艺术素养。
涉及学科:语文、外语、音乐、美术等
拟开课程:古诗文、电影、名作、古典音乐、中西方美术、外文美文等欣赏,文学创作,儒家思想与传统美德,中国古代文化名人传略,中外名人传记,外语表达、现代西方文明介绍,演讲,绘画,书法,器乐,声乐,合唱队与乐队,摄影与摄像,歌舞等。
(二)数学
课程目标: ⅰ、培养学生数学地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结力。
ⅱ、发展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应用意识。
ⅲ、发展学生的数学实践能力。
涉及学科:数学
拟开课程:数学史话,数学家介绍,数学思维,趣味数学,生活与数学,竞赛数学。
(三)人文与社会
课程目标:
ⅰ、培养学生的主体性品质,学生学会自主,学会合作,学会生活,学会创造。
ⅱ、培养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使学生形成合理的是否判断能力。
ⅲ、能用辩证和历史的观点分析现实世界中的问题。
ⅳ、做好把握机遇、挑战危机的准备,掌握预测能力、获取分析信息的能力。
涉及学科:思想政治、历史、地理、语文等
拟开课程:人际关系,成功人士创业史话,法律常识,规范礼仪,北京民俗文化选讲等。
(四)科学与技术
课程目标:
ⅰ、了解科学发展史,认识科学发展中包含的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
ⅱ、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和方法,培养学生科学探索的兴趣和能力。
ⅲ、善于认识自己的特长,着力发展特长。
ⅳ、培养学生的学科特长,培养学生灵活地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涉及学科:物理、化学、生物、地理、劳动技术、信息技术等。
拟开课程:科学启示录、最新科技成果介绍、中西方科学史、科学技术与人类历史、无线电测向、电子制作、电脑网络、天文地理观测、软件制
[转贴]小学音乐校本课程开发的设想
小学音乐校本课程开发的设想
开发校本课程,学校应根据当地的社会环境、地方特色、本校资源条件及师资情况等教育实际,采用在校内实施各种活动。它的特点体现在其多样性、灵活性和地方性。开发音乐校本课程的思路,我认 从地方特色出童年的歌谣,在他一生中也难以忘记,甚至时时萦回在他耳边。每天耳濡目染的地方特色引起其联想、想象、激动、共鸣。故此,开发小学音乐校本课程,音乐教师可以根据地方音乐和戏曲精华,联系学生实际进行教材编写,从本地的民歌、曲艺音乐中,选取不同内容、不同风格的代表性名的剧种有:京剧、昆曲、越剧、豫剧、湘剧、粤剧、秦腔、川剧、评剧、晋剧、汉剧、潮剧、闽剧剧种,其中湖南花鼓戏是比较有特色的剧种之一,它是湖南各地地方小戏花鼓、灯戏的总称。它包括戏,零陵花鼓戏等。花鼓戏的音乐曲调约有300余支,根据曲调结构、音乐风格和表现手法的不同可分音乐风格和表现手法是构建小学音乐校本课程的绝好素材。
把民族特色浓郁的戏剧文化引进课堂。戏剧文化是上千年的艺术实践所形成的意象和形象相结合的艺术的精髓。让戏剧进课堂首先可编写适用的活课本。课本的编写要符合儿童的认知规律和自身的发豫剧等戏剧的基本曲调和名剧精品片断进行编写,寓知识性、趣味性、表演性、欣赏性和科学性于一学增加活力。我区在音乐校本教材编写时,引进了湖南花鼓戏教学,教材内容选取于名剧名段。如《材,不但不会增加学生学业负担,反而能够补充音乐内容,调节课堂品味,使学生兴趣浓厚。课程实如课前布置学生查找有关资料,充分利用音像制品等可利用的教学资源来进行教学,定能达到事半功 把地方民歌引入课堂。我国民歌资源非常丰富,作为民间音乐组成部分的民间歌谣也十分丰富多就十分盛行。《汉书》云:“自孝武立乐府而采歌谣,于是有代赵之讴,秦楚之风,皆感于哀乐,缘事而划可分为两大部分,一是传统歌谣,二是近代革命历史歌谣。传统歌谣,源远流长,数量众多,是民年以来所发生的重大革命事件。如《三更五点打团防》、《农工商学兵》等,反映了第一次国内革命战土豪劣绅》、《一根竹竿容易弯》等民歌,曾鼓舞了千千万万革命人民的斗志。解放初期,还产生了大量如《天上太阳红彤彤》、《看牛伢子不再受欺凌》等,至今仍在群众中流传。教师可选取比较短小、精街头的叫卖调:《卖菜》,《卖茶叶鸡蛋》,其音乐很接近自然形态,旋律音调与湘中一带的特性羽调有
资料简介:·教学理念:本课旨在通过引起兴趣——体验——探讨——创作等教学方法与手段,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探索欲望和参与意识,体现新课标“在实践中感受音乐、体验音乐、创作音乐,在做中学、在学中做”的思想。通过教学,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美好的情操和良好的合作意识,使学生不仅得到知识,更得到学习能力,从而为他们的终身学习和长远发展奠定学习的基础。
二、课题研究的目标
(1)通过学习地方音乐教材《心中有首家乡的歌》,使学生对江西的地方音乐、文化状况有所了解,进一步激发他们热爱家乡、从小立志建设家乡的热情,激发他们了解民族血脉,了解家乡的歌,亲切质朴的乡音乡情。对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祖国情怀有着特殊作用与积极意义。
(2)积极利用地方音乐资源,开发校本课程,因地制宜、因材施教,优化高中音乐模块教学课程结构,探索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科学整合的规律。
(3)培养学生从现实生活中发现问题,综合运用思考问题,实践活动中解决问题的能力,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七、课题研究的反思与展望 通过本课题的实践研究,我们虽然取得了一点微不足道的成绩,但仍有一些问题有待于进一步的改进与深入研究。主要有:、如何利用学校现有教育教学资源提高校本课程开发的效率、如何加强与社会教育力量的深度整合,尚有待于进一步研究。、如何进一步适应学生、家长和社会的需求,开发实用性的“江西地方音乐资源”校本课程,并形成系列、形成自己的乡土教材。09年10月音乐组申报省级课题《高中模块教学与地方音乐资源整合》 作为课题的继续延伸。、如何形成更为灵活和有效的校本课程评价机制,进一步凸显学校特色。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以此为起点,以更积极的态度投身于校本课程研究中,促进学生个性和学校特色的形成。相信在各位专家的指导下,我校的“地方音乐资源促进高中音乐课堂教学”一定会结出更加丰硕的成果。
(4)通过本课题的研究与开发,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与发展,建立一支具有校本课程开发能力和实施能力的骨干教师队伍,为总结提炼出校本课程的开发机制、使用机制和评价机制打下坚实基础。
(5)发挥校本课程促成学校办学特色的载体作用,努力形成地方特色的研究经验与成果,树立本校办学特色,努力营造团结、和谐、乐观、奋进的内部环境和蓬勃向上的校园文化。
三、课题研究的基本策略
标题:中学音乐校本教材课题研究公开课教案--《亲情永远》 内容: 十中 马启成
一、教材分析
《亲情永远》共四首声乐曲。这四首歌曲都表达了同一个主题——爱与亲情。其中尤以《母亲》、《父亲和我》两首歌曲真切地表达了父母与儿女的爱与被爱,深情地歌颂了永远也无法割舍的亲情。《母亲》其实是一首成年人演唱的歌曲,对于初二学生来说在调高、音域和演唱技巧上都有一定的难度。因此在演唱上可适当降低要求,亦可在第二课时继续学唱。重要的是让学生在音乐中感受亲情,学会用音乐去表达亲情。《父亲和我》是一首为数不多的歌颂父亲的歌曲,很难得,也很出色,无论是歌词,曲调都是那么平实、亲切。较前一首歌曲在音乐风格上有所不同。
二、学情分析:
初二学生对音乐的理解能力已日趋成熟,他们较乐意去通过对音乐作品的分析理解去感受音乐所表达的情感。并能运用音乐表情术语进行简单的描述。
三、教学目标
1、情感目标:在演唱中表达,在赏听中感受,通过音乐的感染,让学生用心感受亲情,懂得亲情,在享受亲情的同时学会感恩,学会报答。
2、知识目标:简单了解一些音乐元素,如调式、曲式、音乐风格等。
四、教学重点:
在音乐中感受亲情,表达亲情。学唱《母亲》歌曲。
五、教学难点:
《母亲》的学唱及情感把握。
六、教具准备:
校本教材、钢琴、多媒体、课件
七、教学过程:
1、播放张涵韵《妈妈我爱你》,组织教学
2、导入:刚才我们欣赏的是超女张含韵演唱的歌曲《妈妈我爱你》,它以清新流畅的旋律,真实细腻的语言,感人的画面表达了母女间爱与被爱的永远也无法割舍的情感,这种情感便叫亲情。下面就让我们在音乐中走进亲情,去感受父母给予我们的博大无私的爱。
古往今来有关歌颂母亲的好诗美文、好听的歌曲、动人的故事很多请同学们说一说或唱一唱。
可能我们的母亲都很平凡,她们没有孟母三迁的壮志,也没有岳母刺字的豪情。但她们有的只是无私的奉献,让我们肆意地索取和享用,她们有的是英文mother所赋予的新意。
;
3、学唱《母亲》 词曲作者简介
①播放《母亲》引领同学感受歌曲的情绪,分析曲式结构,写出调式音阶,能否听出是哪位歌唱家演唱的?
②请学生简要分析作品(上述问题)歌曲旋律流畅,深沉大气,一气呵成。
③师总结并出示课件
④师生互动学习《母亲》(生朗读歌词:母亲伟大无私的爱描写得非常贴切。)
(师范唱、跟琴唱、难点乐句,师教唱)⑤跟MTV用自己喜欢的表达方式演唱《母亲》。
4、“到什么时候也不能忘咱的妈”,同样也不能忘了咱的爸,下面我们来听一首关于爸爸的歌《父亲和我》。在我们的印象中,父亲的形象总是那么的高大,威严、坚挺,好象总没有母亲那么容易亲近。古往今来,歌颂母亲的歌可以说是汗牛充栋,而歌唱父亲的歌却很少,能够被传唱开的更是少得可怜,我个人认为《父亲和我》这首歌应该是较为出色的,无论是歌词、曲调都是那么平实、那么亲切,那种混合着崇敬的淡淡的忧伤使父亲的音乐形象完美而高大。①师朗读歌词
②赏听《父亲和我》,③作品分析与前曲比较:风格上有何不同,伴奏乐器是什么;
(前者:民族风格
后者:流行摇滚风格 电声乐队伴奏)
该曲曾荣获1991年第二届亚洲音乐节中国作品最高奖。
腾格尔的演唱,声音高亢,苍劲有力,深沉内在。感情细腻而富有诗意。
5、学生活动:
请学生说一个亲情故事或说一句想对父母说的话。
6、小结:
也许我们的父母没有领袖的丰功伟绩,没有明星的光彩夺目,没有文学家的鸿篇巨著,没有英雄们的豪言壮语,但父母的爱比天大,同时又小得只能住在我们的心里,父母的爱是可以撑天的支柱,也是我们想拥抱的温暖。亲情是血,友情如水,爱情好似麻辣烫,所以说血浓于水更热于麻辣烫。亲情是无私的,亲情也是无限的,亲情的一半是父母给予我们的爱,另一半则是我们对父母的情。我们不仅要永远享受这种亲情,珍藏这种亲情,更要懂得亲情,学会感恩,知道报答。
校本课程小学音乐 篇3
校本课程腰鼓表演审美能力音乐课程的总目标是:“音乐课程目标的设置以音乐课程价值的实现为依据。通过各种生动的音乐实践活动和教学,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陶冶高尚情操,发展音乐感受与鉴赏能力、表现能力和创造能力,培养学生爱好音乐的情趣,提高音乐文化素养”。结合学生的认知实际,我校自编小学音乐校本教材腰鼓表演课程,为其热爱生活,终身喜爱艺术,奠定良好的基础。
一、从了解腰鼓发展史开拓学生艺术视野
腰鼓表演的历史源远流长,打鼓是精神的振奋,舞蹈是力量的展示,打鼓和舞蹈相结合抒发了豪迈的生活气概。在引导学生了解腰鼓发展史中认识腰鼓。腰鼓从古代、近代、现代都与人民的生活紧密相连,唐代诗人欧阳迥的诗篇:“农舍田头鼓,王孙筵上鼓; 击鼓兮皆为鼓,一何乐兮一何苦!上有烈日,下有焦土,愿我天翁,降之以雨。”诗人看到农民在太阳下耕种,用打腰鼓来缓解劳动时的疲劳,苦中有乐。可见腰鼓与劳动人民的生活息息相关。广为流传的腰鼓表演在陕北、山西是广为流传的一种民间艺术形式。特别是陕北的腰鼓表演,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更具民间特色,几乎是家家都有鼓手,每个村都有鼓队。正是由于经久不衰,世代传承,久而久之,因参加的人数多、范围广、时间长而具有悠久的发展历史。腰鼓也是陕西民间舞蹈艺术中具有较大影响的舞种之一。更具代表性,舞蹈的基本动作和表演形式虽然大致相同,但通过广大群众不断的腰鼓表演艺术创新,把时代精神和古老艺术相结合,创造出了更加新年颖的腰鼓表演艺术打法。形成了各自不同的表演习俗和风格。安塞腰鼓最具有代表性。它的基本动作有金鸡独立、弓步击鼓、马步缠腰、蹲步缠腰、腾空蹬腿等动作。在长期流传过程中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腰鼓打起来振奋人心,潇洒不凡。似雄鹰展翅,如金师狂舞,有着刚劲有力、豪放奔腾的艺术色彩。安塞腰鼓打出了更具自身特色的表演场面,不论是多时几百人,还是少时几个人的表演,都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多采用集体表演形式,突出整体表演效果,队形变化有一定的规范性,动作整齐挥洒统一,特别是鼓手们刚劲有力、挥洒自如的击鼓技巧和豪迈粗犷的舞姿,展现出了生活在黄土高原上的男子汉们的阳刚之美和艺术才华。宏大的场面、磅礴的气势、激越的鼓声、优美的表演,是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象征。让学生继承和发扬我国这一文明古老的文化,可以大大培养学生的兴趣,指导学生积极参与腰鼓实践活动,学生在了解腰鼓发展史中,感受到腰鼓所展示的豪迈特点。
二、结合学生年龄特点认知实际,开发适合小学生腰鼓表演课程
我在校本课程的编写上,以安塞腰鼓为基础进行创编,打出猛劲、斗劲、狠劲、舒展的动作同时。由于学生的年龄较小,正处于身体的发育期,这里的猛劲。表现于整齐的鼓声,轻盈规范的舞步。猛劲一定要表现出腰鼓的挥、收、甩、放等动作中;打腰鼓要用斗劲表现艺术,用肢体语言、表情、眼神再现斗劲;狠劲是动作大方、有力度的挥舞,主要体现在腰鼓动作的“跺脚”上,弓步上;舒展优美动人的身姿和舞步,表现洒脱自如的动作,来展现打腰鼓的欢乐之情通过跳、摇、扭、甩、等艺术形式表现出来。教材欢乐腰鼓编选了八课内容,编选了六套刚柔并济的打法。从腰鼓发展史;腰鼓的结构简介、表演艺术风格;鼓点编选;鼓点教程等方面进行尝试。通过放飞梦想、勤学苦练、团结协作、喜庆丰收等课时。丰富了学生打腰鼓的实践活动。学生在掌握基本打法后,把欢乐的音乐贯穿于打腰鼓的过程中,更加激发了学生打腰鼓的动力和兴趣。
三、在腰鼓校本课堂上指导学生实践,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腰鼓在我校实施素质教育以来,作为一项民间艺术带入音乐课堂教学,使更多的学生了解和掌握打腰鼓的方法、技巧,一直是我校的第二课堂教育、特色教育,至今以成为学校校本研发的传统艺术。多次参加校文艺表演、全民运动会表演 、县运动会表演,市文艺表演。学生热爱打腰鼓,鼓的神韵、舞的艺术魅力,深深吸引着每一届学生打腰鼓的兴趣。在打腰鼓中培养了学生的组织纪律和集体荣誉感的养成,进而弘扬中国民间的传统艺术。打腰鼓中增强了学生的身体素质,陶冶了学生的情操,使学生紧张的学习生活得以适当的缓解,使学习生活更加丰富多彩,学生的兴趣、爱好更加广泛。这种富有激情的表演,提高了学生的身体协调能力;学生热爱生活,不畏困难的精神得以强化;学生用肢体语言展示美,激发了学生的审美感知能力,培养了学生的自信心,发展了审美情感、深化了审美理解和审美想像,学生在艺术的氛围中获得审美的愉悦,做到以美感人,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审美能力。
参考文献:
校本课程小学音乐 篇4
一、多元音乐文化观的教育理念
多元音乐文化教育认为音乐教育必须采用多元音乐文化内容, 同时为学生提供平等的多元音乐文化学习环境, 帮助学生形成多重乐感, 使他们能够理解多元音乐文化, 学会在纷繁复杂的多元音乐文化中选择有利于自身的音乐精品, 利用具有深厚音乐文化底蕴和音乐审美价值的作品促进自身音乐审美心理持续的、健康的发展。多元音乐文化教育顺应了时代发展潮流, 是最符合学生审美心理发展需要的音乐教育方式, 特别是在中小学音乐教育阶段, 学生没有形成稳定的音乐价值观, 不能甄别出哪些音乐有利于自身发展, 更需要教师以多元音乐文化教育的理念去引导、辅助学生对健康的音乐作品进行审美体验。
多元音乐文化就是由不同民族创造的音乐文化即又是音乐文化的享用者。一个民族又一个民族的音乐文化, 不同的民族有着不同民族的音乐文化和音乐价值观。因此可以说, 音乐文化是一种“民族现象”。由这许许多多各具特色的民族音乐文化构成了全人类所共有的世界音乐文化亦即多元音乐文化。而多元音乐文化观的教育理念就是在这种理解和尊重全人类不同民族的不同音乐文化品种的基础上形成的极具包容性的音乐文化教育理念。在中小学音乐教育体系中融入本土特色音乐文化品种必须以多元音乐文化观的教育理念为前提。
二、彰显地方特色的中小学校本音乐课程体系构建
(一) 包头地区中小学音乐课程资源的开发策略
包头市地处内蒙古高原的南端, 阴山山脉横贯该市中部, 形成北部高原、中部山地、南部平原三个地形区域。包头市是内蒙古第一大城市, 也是内蒙古自治区最大的工业城市, 是我国重要的基础工业基地。包头市拥有人口245.76万, 涵盖了汉族、蒙古族和满族等, 是一个多民族的“大杂居、小聚居”地区。因此, 对于包头地区“本土性”的中小学音乐课程资源的开发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对包头地区“本土性”的中小学音乐课程资源的筛选
从当前世界课程改革的趋势来看, 凡是有助于创造出学生主动学习与和谐发展的资源, 都应该加以开发和利用。但究竟哪些民族音乐文化资源才是具有开发和利用价值的音乐课程资源, 还必须通过筛选机制的过来才能确定。从课程理论的角度讲, 至少要经过三个层面的筛选, 才能确定课程资源的开发价值:首先是教育哲学, 即课程资源呀有利于实现教育的理想和办学的宗旨, 反映社会的发展需要和进步方向;其次是学习理论, 即课程资源要与学生学习的内部条件相一致, 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 满足学生的兴趣爱好和发展要求;再次是教学理论, 即课程资源要与教师教育教学修养的现实水平相适应。因此, 开发具有多民族“大杂居、小聚居”特点的民族地区的音乐课程资源必须反映学校教育的理想和目的、社会发展需要、学生发展需求、学习内容的整合逻辑和师生的心理逻辑。
就包头地区来说, 这里既有汉族同胞又有蒙古族同胞, 还有满族同胞, 在建设具有本土特征的校本教材时, 必须充分考察生活在这一地区的三个民族的音乐审美习惯和音乐审美倾向, 在具体的音乐品种选择上尽可能多地涉及不同民族的音乐文化, 选择三个民族都耳熟能详的音乐作品, 避免选择民族性格过浓的音乐作品, 如在选择蒙古族歌曲作为教学内容时, 除了要照顾蒙古族的欣赏习惯外, 还要考虑所选择的歌曲除了特色鲜明以外, 是不是还具有典型的代表性;《嘎达梅林》和《达那巴拉》虽然同属于蒙古族短调民歌, 都具有鲜明的蒙古族特征, 但是相较之下, 《嘎达梅林》比《达那巴拉》更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 并且更容易被汉族和满族同胞所接受。在进行本土校本教材内容选择时, 就可以在低年级的教材中首先选择类似于《嘎达梅林》这样的民歌。
2、对包头地区“本土性”的中小学音乐课程资源开发的基本原则
“原则规范人们的行为, 是正确行动的根据、尺度和准则。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不能任意而行, 需要一定的原则来规范”。针对包头这样多民族杂剧地区音乐课程资源的现状, 以及该地区音乐课程资源的特点, 进行开发与利用时需要遵循多元一体的原则和适应性的原则。
多元一体原则主要强调“多元”与“一体”相互支撑, 互相促进, 即中华民族为一个统一的整体, 不管是哪个民族、、哪个地区的音乐文化品种都涵盖在这一个有机的统一体中;而我国的五十六个民族就是这一个统一体重的多个元素, 每一个元素都以自身独特的音乐文化传统支撑着中华民族这样一个统一体, 因此, “多元”和“一体”是共荣共生的, 不能脱离“一体”只谈“多元”, 更不能毫无特色的只谈“一体”而忽略了“多元”的独特性。只有用多元一体的原则去选择适合本地实际情况的本土校本教材内容, 才能以客观的视角关注本民族和其他民族的音乐文化, 将各个民族的音乐文化放在同一个层面上来认识、来欣赏、来审美, 并且要承认每一个民族的音乐文化都是不可替代的。坚持多元一体的辩证统一原则应成为包头地区音乐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的重要原则。
适应性原则主要是指课程的设计和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 不仅要考虑典型或普通学生的共性情况, 更要考虑特定学生对象的具体情况。包头为多民族杂居地区, 境内各民族交流频繁, 然而不同民族之间在文化上还是存在着一定的隔阂, 因此, 在设计包头地区本土学校音乐教育内容时更要精心设计, 内容既要全面, 又要高度浓缩, 还要通俗易懂, 具有趣味性和知识性。这要求在开发利用地方音乐课程资源时, 首先要考虑学生的生活环境和生活经验, 使开发出的音乐课程资源能被广大学生所共同接受。将这种音乐课程资源引入课堂后, 不但能适应不同地区、学校及学生的差异, 还能促进地方经济文化的发展, 其次, 还要考虑少数民族地区教师自身情况, 选择那些最适用于课程目标实现、最能促进学生发展、有助于教师成长的课程资源。只有这样, 该地区的民族音乐特征才能充分体现出来, 音乐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才能达到最为理想的效果。
(二) 包头地区本土特色中小学音乐校本课程资源的开发方式
在对包头地区本土特色中小学音乐校本课程资源开发上, 教师和学校始终处于主体地位。因此, 教师要做大量的实际学情考察工作, 在此基础上, 可以选择多种多样的形式对筛选的可被开发的音乐文化品种进行开发利用, 其中最能符合本地区实际情况且最易让教师在课堂上实施的方式主要是特色主题单元式开发和融合型资源整合式开发两种方式。
特色主题单元式开发主要是指根据不同年级的培养目标和课程标准, 在教材以外的内容上加入特色性主题单元, 这一特色性主题单元必须以多元音乐文化教育理念为基础, 就某一个音乐品种由简单到复杂的介绍, 避免日常教学中单一的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 如在日常的歌曲教学单元, 多数教师的课堂设计主要围绕教会学生歌曲的旋律这一主题, 很少对歌曲的产生背景、歌曲的流传区域以及歌曲的实际意义上做适当的介绍;而在开发后的特色主题单元, 同样是教唱民族歌曲, 则需要教师改变传统的课堂授课模式, 要先将歌曲的产生背景、歌曲的流传区域以及歌曲的实际意义甚至是歌曲的不同演唱版本都对学生做一个较为细致的介绍, 然后再进入歌曲的旋律教唱环节, 让学生在充分了解了歌曲的方方面面后再学习旋律, 就更容易产生共鸣, 更容易以自身的感受去发现歌曲的美。在这样的开发方式中, 选择合适的本土性歌曲是最基础的, 如同幼儿在最初学习语言一样, 方言永远是一个人最先学会的语言, 而音乐也是如此, 只有让学生在中小学阶段对本土性的音乐文化品种有熟悉和先入为主的感觉, 在其日后的音乐价值观形成时才不至于让本民族的音乐文化处于弱势, 才能让更多的年轻人去传播与传承本土的、本民族自己的优秀的音乐文化品种。
另外, 在特色主题单元中, 除了上述的教学内容外, 还可以融入拓展性的开发内容, 就是将音乐置于文化的大环境中, 让学生除了了解、感受音乐的美以外, 还能从一首歌曲中了解创作歌曲的民族的民族习俗以及民族信仰等, 不仅可以让相关民族的学生在这一学习实践中逐步培养起民族自豪感, 增强他的民族自信心, 更能让其他民族的学生将这一歌曲与同班的同学相联系起来, 增加不同民族之间的友谊。
融合型资源整合式开发模式, 则是在特色主题单元式开发的基础上的一种尝试。学生通过特色主题单元式开发课程的学习后, 会对相关音乐作品的产生背景、产生区域、承载民族以及该民族的人文、风俗习惯都有一个较客观的认识, 这其实是做到了“多元一体”中认识了不同的“元”, 那么更为重要的是要将不同的“元”融合于“一体”中。这一形式的课程内容主要要放在稍高年级的音乐课堂上进行。在民族地区地方音乐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中, 通过将有关资源加以融合, 使其产生“多元一体”的优势, 这不仅能将其原有的作用放大, 甚至还能产生新的功效。通过将不同民族的不同音乐作品进行融合性的整合, 毋庸置疑, 能够在包头地区这一多民族杂居现状下, 更好地对不同民族的学生实施行之有效的基础音乐教育。当然, 除了以上两种课程资源的开发方式以外, 还可以借鉴嵌入式开发方式、网络要素发散开发方式等等, 教师可以根据自己学校的实际校情灵活运用不同的方式开发本土性的、彰显民族特色的校本中小学音乐课程内容。笔者也将会在今后的研究与实践中继续关注这一课题的进展, 以期能为包头地区的中小学音乐教育改革的深化提供策略。
摘要:中小学音乐教育是我国音乐教育的基础, 在中小学音乐教育中融入本土性的特色音乐品种必须以多元音乐文化理念为前提。本文从开发策略和开发方式两个方面对彰显地方特色的中小学校本音乐课程体系构建进行阐述。
关键词:多元音乐文化,本土性,中小学音乐教育
参考文献
[1]沙文仙.本土音乐资源在中小学音乐教育中的开发现状分析[J].北方音乐.2013 (06) .
[2]陈文安.对中小学本土音乐教材编写的几点思考[J].大众文艺.2013 (07) .
音乐校本课程教学设计 篇5
音乐校本课程教学设计
为了更好的配合学校开展的校本课程活动,丰富学生的校园文化生活,启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艺术修养及表现能力,弘扬学生个性发展,针对一年级学生特点,开展了“小海浪声乐合唱”校本课程,现将本学期活动情况作一下安排:
一、活动主题:
包括学生学习良好的歌唱姿势、正确的呼吸方法、自然圆润的发声、清晰的吐字、咬字及音高、节奏训练等。使他们打下良好的声乐基础,并自然的运用到歌曲的演唱当中。排练好每一首歌曲,培养学生的听觉和乐感,发展学生的综合音乐素质。
二、活动目标:
1.通过不同的发声练习来规范学生的声音、进一步提高演唱水平和演唱技巧。
2.通过练唱中外少儿合唱歌曲,来提高学生的音乐修养和自身素质。
3.进一步宣传我校的素质教育和精神风貌。
三、活动时间:
时间为每周二下午第二节课和第三节课。
四、活动地点:一三班教室
五、活动过程设计:
A训练内容:
1.用科学的发声方法和规范的训练步骤来训练学生的声音。
2.合唱姿态、舞台造型。
3.声音的训练
(1)呼吸(2)声音位置(3)直声训练 4.音准训练
音准是音乐表现的基础,好的音准来源于基础训练。多声部合唱的音准训练较为复杂。
5.寻找共鸣位置扩大音域的具体措施。(1)胸音训练(2)头音训练
6.合唱表现的四种手段。
(1)连音练习(2)跳音练习(3)强而有弹性(4)不连不跳
7.节奏训练
音乐是在时间中展示的艺术,节奏是它的组成部分和主导因素,没有节奏也就没有音乐。
8.咬字与吐字的训练
以字带声,以情带声,字正腔圆是我国民族传统的唱法。它讲究字清意深情自真。
校本课程小学音乐 篇6
【关键词】音乐素养 校本课程 音乐基础 思考 审美能力
随着当代世界文化多元化的发展,中西文化之间的交流与冲突日益深刻地影响着人们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和行为方式。多元文化的传播虽然给学校教育带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丰富了学生的精神世界,促进了学生的自由发展。但特别要指出的是,由于我国目前的大众文化发展存在着盲目性、低浅性、自发性和过于商品化倾向,缺乏真正的文化个性和创造性。因此,当下大众文化的传播,造成了人们心理极不稳定、文化沉淀薄弱,使整个社会陷入一种浮躁不安和肤浅的不良现象。
我们发现,由于学生的文化素养欠缺、文化品味不高、文化辨别能力和评判能力低下,所以面对多元文化,尤其是西方流入的大众文化的泛滥,使他们往往无所适从,不会思考,缺乏判断,没有抉择,面对形形色色的文化良莠不分、缺乏足够的文化辨别力去抵制那些庸俗劣质的文化垃圾。由此,通过提升学生的文化品味,以提高他们的文化价值取舍上辨别力、判断力、选择力与免疫力已成为学校文化教育的当务之急。
如何提升学生的文化品味呢?真正的教育要符合文化的内涵,则必须开展以审美为核心艺术化教育活动,它是培养学生高雅的审美情趣,培养其感受美、发现美、创造美的能力是提升学生的文化品味根本途徑。开展以审美为核心艺术化教育,是对学生在真正进入社会成为社会人之前的积极的文化准备,有了这种文化准备,不仅能提升学生文化素养的整体水平,而且能有效促进学生的文化辨别力、判断力、选择力与免疫力以及文化的鉴赏力与创造力的发展。在艺术化教育活动中,音乐教育正是以审美为核心,通过音乐来提升学生的审美意识,提高学生鉴赏美的能力,从而达到艺术化教育的重要手段。目前国家开设的音乐课程中存在着局限性、客观性,同时各学校生源的地方性、音乐基础参差不齐等问题,影响着艺术化教育地步伐,因此进行音乐课程校本化的实施尤为重要,通过音乐课程的校本化,挖掘它的教育资源是音乐教育改革的发展趋势,是民族文化发展的迫切需要,同时也是国家课程与地方课程的补充、延伸和完善;另一方面,通过音乐课程校本化实施是提高音乐教师素质的一个重要途径和方法。
笔者作为一名高中音乐教师,目前大部分高中生面对国家开设的高中音乐课程存在的突出问题,这些原因是迫使我们进行高中音乐课程改革实施校本化的重要原因:
1、高中生对艺术课程的思想认识偏差
学生对艺术课程在思想观念和认识上不足,关于艺术修养对人生的作用的认识不到位。学生的学习习惯较差,同时长期以来的应试教育,他们在小学、初中开始便习惯不认真对待音乐课,初中的音乐课程也可有可无,轻视甚至无视音乐、美术、体育等科目,导致学生音乐基础空白,这些现象严重影响学生对艺术课程的理解。
2、高中生掌握的音乐知识匮乏,音乐基础薄弱
目前我国大部分学校的高中生掌握的音乐知识匮乏,音乐基础薄弱;记得在上音乐奖赏课《黄河大合唱》时,当笔者问及黄河大合唱共有几个乐章时,绝大多数同学摇头示意;还有一次京剧课上,同学们竟然把京剧大师梅兰芳和歌星梅艳芳混淆;课堂上要求哼唱作品的主旋律,几乎无人能哼唱出来;学生的音乐基础薄弱,严重影响学生对音乐课程的兴趣和学习。
3、学校对音乐教育重视不够,音乐课堂硬件设施配备不足
目前仍有大量的学校是教室代替音乐功能课室,没有钢琴,没有音乐功能室的布置和氛围,学生座位紧凑,完全没有进行小组音乐参与活动的空间和活动的机会。
4、许多学校音乐课程开设不足,专业教师配备不齐等问题,难以达到教学效果
国家规定高中阶段开设高一音乐鉴赏课程,同时高二阶段应当开设音乐模块课程:歌唱、演奏、舞蹈、戏曲、影视等模块课程,但由于许多学校专业教师配备不齐,学校为解决高考分数的压力,往往占用了大量的音乐课时,用音乐课作为学生文化科目的复习和强化课,同时音乐教师在人数上、专业配备上等问题,难以很好地开设好国家规定的相关音乐课程,难以达到教学效果。
针对以上所述的一些现实问题,我们只有根据各自学校的校情因地制宜地实施高中音乐课程“校本化”,利用接近生活,接近学生的音乐,采用与学生音乐基础相符合的欣赏方式和培养方式入手,培养学生热爱音乐的兴趣,拓宽学生所学音乐知识的范围,才能让学生发现音乐的美,从而喜欢和欣赏美,提高审美能力,学会鉴赏音乐;提升学生音乐基础和音乐素养。
音乐课程“校本化”,是指根据音乐课程标准所提出的原则性要求的基础上,学校根据本校以及师生的实际情境,特别是学生学习的特点及学习需求,教师的业务能力和学校自身传统及当前学校文化等,对现行教材进行选择、改编、补充、拓展等方式,将音乐课程进行重新组合以充分发掘音乐课程的文化内涵所做出的创造性研究活动。在实施音乐课程“校本化”的教育实践中,可进行了国家音乐课程校本化、校本课程精品化等几个方面的改革;具体校本化实施包括以下几种做法:
1、音乐课程生本化
1.1、音乐课程选择生本化
根据学生的音乐基础实施高中音乐鉴赏教材校本化,选择适合高中学生的鉴赏内容,如民族音乐系列、世界音乐系列、我国经典的、家户喻晓的名曲,而西方印象主义、民族乐派等作品,学生难以接受的作品赏析可以放到高二音乐模块课程中使用,还可以放在高中音乐高考(特长)班使用,我们也可以利用我们的音乐鉴赏课作为纽带,把流传于学生生活中的音乐拿到课堂上来分析来讨论和鉴赏。
在实施国家音乐课程校本化同时,我们可以积极开发学生喜欢的、可供学生自主选择的音乐校本课程, 比如,开设《校园歌曲演唱教学课》,选择健康、积极向上、具有教育意义的校园歌曲做为教材内容,感受歌词之美,旋律意境之美,作品意义之深厚,作曲家创作技法之独特,升华只懂唱不懂鉴赏之不足;同时让学生掌握歌唱的科学的发声方法,可以较准确、流畅地去演唱歌曲。
总之,音乐课程选择生本化,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参与音乐课堂的兴趣,同时人人都可以是学校课程的开发者和实施者,每位教师可以开发一种学校课程;为保证音乐校本课程质量,学校还可以调动本校教师参与校本课程开发的同时积极寻求校外合作,聘请民乐、管乐、街舞等相关专业教师, 这些校本课程设置的标准,都立足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提升学生音乐素养,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提升学生的文化品位为目的。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斯基曾说过:“世界上没有才能的人是没有的。问题在于教育者要去发现每一位学生的禀赋、兴趣、爱好和特长,为他们的表现和发展提供充分的条件和正确引导。因此课程选择的生本化,精心为学生打造校本课程体系,就犹如一道道营养丰富的自助餐,以其多样性、趣味性吸引着学生去尝试,让学生在尝试中学会选择,在选择中发现自己适合什么,知道自己喜欢什么,由“冲动”到“理智”,由“热爱”到“酷爱”。这些音乐校本课程就如自助餐让学生自由遨游在音乐知识、人文知识和艺术修养之中,眼界不断开阔,能力不断增强,同时国家的音乐课程日益丰富,学生不拘泥于课本,相信孩子们音乐素养不断提高从而全面发展。
1.2音乐课程教学生本化
“让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叶澜教授语)为此,我们要立足课堂创新, 在课堂教学中,抓住生本学堂,以生为本,倡导学生快乐地自主学习,在“生本化教育”理念下的音乐教育应该培养学生主动的去体验音乐、参与音乐、表现音乐、创造音乐,从而感受音乐的美。音乐教育以审美为核心,让学生在体验音乐、感知音乐过程中学习音乐,用多彩的音乐唤起学生的审美体验,引导学生步入五彩繽纷的音乐世界是音乐教育的最高目标。在音乐课堂教学过程中,音乐教师应该以学生为中心,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他们的灵感,让学生在优美流畅的演唱和聆听音乐的过程中,体验到旋律的起伏、节奏的张弛、力度的强弱、音色的变化、结构的布局等,感受到音乐所抒发美好的情感,从音乐的形式与内涵的完美结合中领悟到音乐中所蕴含的思想、艺术和美。
2、校本课程精品化
做好音乐校本课程开发中的“加法”和“减法”,音乐校本课程开发的初级阶段是解决数量的问题,但具有一定数量的音乐校本课程中要冷静思考这些校本课程的质量问题。这些校本课程在实施中是否有生命力?实施过程中是否与学校培养目标有契合度?是否实现了校本课程体系的整体构建和突出特色品牌?因此我们要梳理总结,做好减法,突出特色,努力使音乐校本课程的精品化。经过科学研究和实践具有发展力的校本课程,我们可以进行做大作强,
譬如在多门音乐校本课程中,我们可以选择两到三门课程作为精品的校本课程进行打造,撰写校本教材;如,开设的《21世纪音乐家、流行唱将的作品赏析》,同时模仿《鲁豫有约》把《名家有约》引进课堂,这门校本课程给学生介绍音乐家的故事,学生带着兴趣和好奇欣赏音乐家的音乐作品,感受他们从中值得学生学习的人生之道、艺术修养、艺术魅力和其做品的经典所在,这门课程非常受学生欢迎,我们可以组织教师进行校本教材的创编,经过科学系统查找资料,确定每章节教材知识的准确性、科学性和灵活性及时代感,使之成为吸引学生、课堂有效的精品课程;
3、比课堂教学更大的生本课程:校园生活、社会实践---将音乐鉴赏与学生的校园生活实际完美地组合,让高雅的音乐走进学生的校园生活;
3.1开设午间音乐沙龙; 每天午间音乐沙龙也是实施音乐校本课程开发的一个有利平台在这个音乐校本课程开发的舞台,可以更多的是把最新的音乐动态和趋势通过学校的广播、电视与全校师生分享,让校本课程具有时代感,如把学校里最新开展的一些音乐活动形式更多地向全校师生汇报如:参加合唱比赛的录象播放;这个学期举行各项艺术节播放等
3.2成立学生五点音乐鉴赏广播电台;很好地利用高中生全日制住校的特点,开设学生五点音乐鉴赏广播电台课,每天放学期间广播电台课让学生欣赏3至4首中外古典名曲,播音员进行音乐相关赏析内容的介绍,同时介绍不同时期的作曲家生平简介等;
校园课余的所有休息时间,可根据一年四季的特点播放不同风格的春.夏.秋.冬相符合的主题音乐作品:中外优秀的音乐作品、优秀器乐作品、经典流行、爵士、英文歌曲等,因此,学生的鉴赏能力会在润物细无声中提高;
4、音乐课程师本化---挖掘教师队伍的潜能,进一步拓宽培训渠道、提升教师专业素养的发展
根据以上的方法表面上对教师要求难度是降低了,但对教师来说,实际上是对其综合素质要求提高了。要求教师具备全面、综合的艺术学科专业修养,提高自身的文化素养,从“一专多能”到“多能一专”。要求教师知识多元化。而目前我们的教师专业都相对单一,这就要求我们根据自身和实际需要,采用“一科切入,兼及数科”或“多科综合”的不同方式进行教学。在讲图形意味一课时,我们可以邀请美术老师一同走进课堂,其中涉及的美术知识就由他讲授,这样一来,各展其长,知识互补,会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如果涉及有戏剧的内容,我们邀请一些优秀的语文教师来配合。总之,我们可将校内具有一定才艺的其他学科的教师充实到艺术教育的师资队伍里,充分挖掘现有教师队伍的潜力。除此之外,作为专职的艺术教师,要经常和其他学科教师进行交流,甚至要经常听各门学科的优秀课,从而不断充实自己的知识,尽量弥补这方面的不足。同时,还要积极参加各种有关课改的学习培训,经常向市区教师请教,将自己在教学中的问题提出来,获得他们的帮助与指导,有效提高教学。另外,在网上和同行展开讨论,使自己尽快适应综合艺术教育的需要。
校本课程小学音乐 篇7
关键词:地方高校,音乐教育专业,校本课程资源,现状
20世纪70年代, 英、美等教育发达国家提出有关校本课程的研究并引起广泛的关注。校本课程资源是以学校为本、利用学校本身资源发展学校, 最终形成与国家课程相对应的特色化课程教学。虽然, 我国对校本课程资源的研究已经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但对地方高校音乐教育专业校本课程资源的研究仍然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不足, 主要体现在几个方面:
一、课程结构不合理, 培养缺乏针对性
地方高校音乐教育专业的性质一般为音乐教育方向, 并以培养地方中小学音乐教师为最终社会目标。多采用一般性传统的教学方式和教学大纲, 由于较为陈旧的教学手段与培养方式不能满足当今社会对音乐教育事业发展的需求。以部分普通高校全日制本科音乐教育专业为例, 所开设课程科目大致分为以下几类:1、校内公共理论课:如计算机、政治理论、英语等约15门占总课时的30%左右。2、校内选修课:为达到相应的学分要求, 通常课时量占4%左右。3、音乐教育专业必修理论课:音乐分析、音乐史学、教育技术与理论等25门左右, 占总课时35%以上。4、音乐教育专业必修技巧课:器乐演奏、合唱指挥、表演等约20门占总课时的26%左右。另有约5%课时为艺术实践及期末考试。
上述结果表明:该地区音乐教育专业课程结构中, 理论课程占有较多的比例, 而技巧实践课程的比例相对较少。音乐教育专业作为实践性强的专业, 在课程结构安排上却未能得以很好的体现。并且由于科目繁多, 学校物质条件及师资水平等原因限制, 大部分学科在设定课时内并不能完成其有效的教育目的。这不仅造成教育物质的浪费更是对教职人员及广大学生时间和精力的浪费。
二、资源开发认识弱, 缺乏完善的管理体制, 专业发展缺动力
长期处于“应试教育”的大背景下, 相比较而言音乐教育专业的课程发展更是处于瓶颈阶段。对音乐教育专业的课程理论的研究并未达到普遍的程度, 对于大部分地方高校尤其是地区偏远地区地方高校来说, 关于课程理论的研究尚处于浅层阶段, 并没有形成一定的系统规模, 教育教学管理人员及师生群体对课程资源的研究并为达到较为深刻的认识。这对课程改革进度的大力推产生了一定的阻碍。同时, 相对应用技术性专业的发展而言, 音乐教育专业的发展, 在学科建设上存在更大的挑战。这样就造成了在管理体制方面上的偏向。鼓励与支持政策制定的潜在资源不能得以充分开发, 在一定程度上, 削减了教师及学生发展专业的积极性, 影响教学水平的快速提升。
三、院系缺乏交流, 交叉研究程度浅
院系间联系多以如歌唱比赛、运动会、校庆演出及节日庆祝文艺汇演等多种具有一定娱乐性活动为主要交流手段。我们不能否认这些活动存在对学生发展的重要意义。但在学科学习方面, 各专业师生间的专业交流并未得到广泛开展。有部分学科课程内容可与音乐教育专业结合, 形成学科交融发展, 使之更具学术性、应用性及社会价值, 而这种学科交融现象并未形成良好的发展环境。因此, 学生学习思路未能得到更广泛的拓展, 交叉学科的发展缺乏学术环境资源的支持。同时这也是校本课程资源的一大浪费现象。
基于上述地方高校音乐教育专业不足的存在, 笔者提出以下建议:
1、完善音乐教育专业学科课程体系, 突出培养重点
地方高校依据区域特色及学校现状, 突出重点学科培养, 不断优化音乐教育专业课程结构, 融合不同理论学科学习, 删减部分价值较少的学科, 合理安排课时以便加强对学生专业技能及教育实践能力的培养。不断推进学科教师对所任具体学科课程系统的改进及建设, 学生能够尽快的掌握较系统的教育基本理论知识、扎实的专业技能、较强的研究能力, 加快养成学生对音乐教育事业的热爱精神, 使之更加优质的实现培养优秀地方中小学音乐教师的教育目标。
2、积极鼓励音乐教育专业发展, 拓展学生的“空间”
校方鼓励主要体现在:其一, 对音乐教育专业制度政策的支持, 如开发对校外资源的利用, 推进与地方中小学的合作发展关系, 使学生拥有更多的实践机会及环境。其二, 对音乐教育专业的物质投入, 不断加强对音乐教育专业硬件设施的完善。如教材、教具、图书馆相关专业书籍采购等物质方面的建设。其三、对师生空间开发的鼓励与支持, 包括师生的思想空间、时间空间及地理空间。促使师生具有良好的学习、工作环境及心理状态。
校内教育教学活动的主体是由领导者、施教者及受教者构成的, 而教师与学生是最直接的参与者, 对实践中存在问题的发现及改善意见的提出更具现实意义。因此对广大学生及教师意见的积极采纳是提高教育教学水平的重要途径。
3、增进院系间联系, 加强交叉学科研究发展
联系是普遍存在的, 任何学科都不是孤立的, 而是与许多学科交叉存在。这就要求我们用联系的观点看待学科的发展。音乐教育专业不但与相关艺术学科有着密切的联系, 同时也与社会科学甚至是自然科学中的多数具体学科有着密切的联系。这就要求我们在发展音乐教育专业课程的同时, 对更多学科资源的吸纳, 以不断丰富音乐教育专业课程资源, 共同促进艺术教育的发展。
总之, 地方高校音乐教育专业的发展具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对校本课程资源有效的开发及应用是促进音乐教育专业快速发展的重要途径。不断提高人们对其发展的思想认识是解决问题的决定性因素。因此, 我们要不断加强和完善课程理论系统的建设, 以促进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李定仁.徐继存.课程论研究二十年1979-1999.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12
[2]姚思远.中国当代音乐教育文选.上海教育出版社.2011.3
校本课程小学音乐 篇8
中学音乐校本课程开发对于中学音乐教育的课程改革具有重大的价值和广阔的前景。校本音乐课程能够顺利实施, 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水平。本文从以下三个方面, 来谈谈在中学音乐校本课程开发中的资源利用。
一、结合学校特色, 大力开发校园音乐资源
我国部分学者和实际教育工作者认为, 校本课程开发与特色教育理论“不谋而合”。学校要真正办出自己的特色, 就必须在课程开发上下功夫。音乐校本课程的开发实际上就是在构建学校自身的特色, 而课程的编制反过来也应根据学校自己的性质、需要、特点和条件进行。
我校2005年通过了省三星级学校评估, 在创建中积极寻求办学发展的“突破口”, 确立了“合格+特色”的学生培养策略和办学改革方案。近年来, 实现以普通高中教育与艺术教育并重的教育特色, 高中部每个年级开设了两个音乐专业班, 有琴房10个, 音乐多媒体教室2个, 舞蹈房1个, 并配有丝竹类、管弦类乐器, 这些强大的硬件和软件的设施, 极大地丰富了我校音乐课程的开发。我校音乐特色教育成果丰硕, 每年都有大批学生被著名艺术高等院校录取。我校根据音乐高考纲要, 开设相应的试唱课、器乐课、乐理课。高中部音乐教师编写了相关的音乐教程。
另外, 通过高中音乐专业班的学生, 来影响非专业音乐班对音乐的学习, 利用校园橱窗、黑板报、广播、校园电视, 展示音乐专业班学生的演出图片、获奖证书、演出实况, 举行音乐会。在全校还可以开展各种音乐比赛, 如校园歌手大奖赛、革命歌曲大奖赛……总之可以以音乐专业班为基点, 促进校园音乐资源的利用。
二、结合学生实际, 挖掘学生自身资源
学生的学习渠道是多方面的, 他们联系着一个庞大的社会资源。学生的学习经验来自他们的家庭生活, 来自他们与其他孩子的游戏与交往, 来自他们与社区环境、传媒及文化的体验与影响, 他们往往会把这些渠道获得的知识带到课堂上, 通过合作学习把教材、教师、学生三方面的资源整合在一起, 增大教育的信息量, 丰富教学内容。这些经验与经历, 我认为都是教学中宝贵的资源。教师应针对不同特点, 善于挖掘学生的智慧和学习性, 为我们的教学所用, 使教学更深动有效的开展。
学生家庭中往往也有不少音乐课堂教学中可利用的资源。比如:有些家长酷爱音乐艺术, 擅长演奏、演唱……有的学生家长还热心参与学生的学习活动。我们便可在时机成熟时, 约请家长来校献技献艺, 此举, 深受广大学生喜爱。
另外, 学生的生活是丰富多彩的, 音乐是情感的艺术, 音乐对人的影响力是巨大的, 它能直接而强烈的影响人的情感, 触及人的心灵深处。校本课程可以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进行教育。
三、结合地方特色, 收集当地民间娱乐活动民歌民谣等资源
校外课程资源是学校课程资源开发的重要组成部分。优秀的特色的地方资源作为开发校本课程的素材, 既可以激发学生对家乡的自豪感, 也能促进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创造性。
1. 民歌民谣
民间歌谣按历史时期划可分为两大部分, 一是传统歌谣, 二是近代革命历史歌谣。传统歌谣, 源远流长, 数量众多, 是民间歌谣的主体。解放初期, 还产生了大量以歌唱党和领袖、歌唱翻身幸福生活为内容的歌谣, 如:溧阳来了陈司令, 还有民歌《虞美人》等等。这些民歌歌谣至今仍在群众中流传, 教师可选取比较短小、精悍、易唱易记的民歌编辑进教材, 学生学起来一定非常有兴趣。
2. 民间娱乐活动
(1) 祈福消灾跳马灯, 溧阳跳马灯约有四、五百年历史了。在数百年间乡村黑黑的场园上, 火阵星冒看炭火在空中急速长旋, 几十匹肚内点着蜡烛的竹马、在锣鼓的催促下, 在村民的喝彩中, 边穿梭边变换、边跳跃边奔腾, 这充满着乡土气息的马与灯、人与马之舞, 让人心动, 让人难以忘怀!
(2) 太平锣鼓
溧阳的太平锣鼓, 在宁沪线上颇有名气。我校编排的舞蹈《天国勇士》代表常州市参加了江苏省先进县市群众文艺汇演获省二等奖。
学校适量安排这种地方特色课和课外实践活动, 把当地民间娱乐活动和民歌民谣引进校园, 通过“结合方言, 结合媒体, 结合教材, 结合表演, 结合欣赏, 结合比赛, 结合提高”的教学, 这样不仅可以使孩子们在优美的民间音乐中, 增进对民族地方音乐文化的了解, 丰富学生的音乐知识, 还提高了他们在音乐方面的综合能力, 也为继承和发扬民族地方音乐文化奠定了感情基础。
总之校本课程之推行, 在一片鼓励与强力诉求声中, 许多教师也想快速地尝试自己设计课程的喜悦。校本音乐课程的开发是一项新的课题, 我们需要不断的探索, 真正结合学校、教师、学生和本地的实际情况, 使学生更好的学习音乐, 热爱音乐!
参考文献
[1]于雷;农村中小学音乐课程改革的思考[J].中小学音乐教育2004年12期
[2]赵文斌;浅谈音乐课程改革[J].教育艺术2006年06期
校本课程小学音乐 篇9
关键词:校本课程开发,校本课程开发方案,合作开发,校本研修
校本课程开发的兴起是伴随着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出现的新生事物。如果把上个世纪90年代在我国红极一时的“第二课堂”、“活动课程”、“选修课”开发热潮看作是校本课程开发的热身运动, 那么在进入21世纪从2001年9月至今的遍及全国各地的新课程改革浪潮是否已经促进学校从“活动课程”、“选修课”的开发走向了“校本课程”的开发?2001年秋季陕西省西安市雁塔区率先进入课程改革实验, 之后直至2005年末, 该省的大部分县市区的小学已基本上进入了新课程。为此, 从2007年2月起, 课题组充分利用陕西省小教中心承担的“全省小学校长培训”项目的有效资源, 对陕西地区 (涉及到陕南、陕北、关中) 84所小学校长进行了关于校本课程开发基本情况的问卷调查。现将本次调查情况分析如下, 希望能对陕西省的课程改革提供借鉴和支撑。
调查结果与分析
1.大多数学校存在不同程度的校本课程开发, 已开发的校本课程内容涉及面较窄, 表现为课程门数过少、类型单一
表一, 显示了84所学校现有校本课程的基本分布状态。在调查的84所学校中有10所学校没有校本课程, 占学校总体的11.9%;已开发有校本课程的学校有74所, 占学校总体的81.1%, 校本课程门数从1~40不等。
调查结果表明:学校办学规模对“校本课程”的数量有一定影响。办学规模较大, 开发的校本课程也较多, 反之则少。其中只有两所学校的“校本课程”达到了20和40门, 相应的他们也是办学规模较大的学生人数超过2000人的学校, 它们分别是:陕西师大附小 (在校生2300人) 和洛川县北关小学 (在校生2100人) , 其他均在20门课程之下, 事实上更多的学校只有一到两门的校本课程, 还有10所学校没有开发任何校本课程。
在问卷中, 我们将校本课程的类型分为两大类:拓展性课程与探究性课程, 在拓展性课程下又分出:艺体兴趣拓展课与知识技能拓展课。在我们统计的数据里, 大部分学校开发的课程属于拓展性课程, 占开发课程总数的85.2%, 探究性课程只占开发课程总数的6.8%。在拓展性课程中有53.2%的课程属于艺体兴趣拓展课程, 如:绘画、舞蹈、电子琴、书法、笛子进课堂、体与韵律操、篮球、民俗艺术等等;有32%的课程属于知识技能拓展的课程, 如:阅读、兴趣英语班、数学兴趣班、作文写作、科技发明等。
各校目前存在的"校本课程"仍然处于较低水平的状态, 主要表现在:第一, 大多数学校开发的课程内容范围较较窄;第二, 校本课程类型缺乏学校与本地特色, 更多地停留在"兴趣特长班"的水平上;第三, 知识技能拓展课程具有明显的应试倾向;第四, 探究性课程比例明显偏低。
2.大多数学校的校本课程开发管理水平仍处于经验性的课程管理阶段, 缺乏整体规划, 没有形成系统的课程开发管理机制
调查结果表明, 有24%的学校有校本课程开发的管理制度;有56%的学校目前正在建设相应的管理制度;有17%的学校没有相应的课程开发管理制度。将后两项数据加总, 目前至少有73%学校还没有相应的校本课程开发管理制度。
除此之外, 为了印证以上结果的有效性, 我们在问卷中设计了"你校是否编写过校本课程开发计划或校本课程开发指南"等文本性的文件, 有20%左右的校长回答编写过, 这个数据与"有24%的学校有校本课程开发的管理制度"的结果比较接近, 进一步说明了该问题回答的有效性较高。
也就是说有73%的学校并没有制定校本课程开发计划但却开发了所谓的"校本课程"。在问卷设计时, 我们对其中的三所学校进行了访谈、调研, 这三所学校都开发有一定规模的校本课程, 但却拿不出像样的"校本课程开发计划", 再结合以上调查的结果综合分析, 目前大部分学校的课程开发管理还处于随意的、不系统的近乎经验的课程开发管理阶段, 缺乏整体规划, 没有形成系统的课程开发管理机制。
3.半数多的校长对校本课程开发存在困难的归因倾向于教师及学校财力两个因素
表二表明, 多数校长认为学校在开发校本课程中面临的最大困难主要是教师缺乏课程开发技术与课程意识、学校的物力、财力难以保证。而对于"学校管理制度不到位"是影响校本课程开发的主要原因认识相对不足, 可以说这是目前小学校本课程开发状况不良的一个更深层次的原因。
教师缺乏课程意识与课程开发技术确实是影响校本课程开发的困难之一, 大多数学校可以通过校本培训、校本教研等等方式使教师的这些专业技能得到提升, 但如果学校本身在校本课程管理方面存在问题而校长又不能对其进行有效反思, 这才是学校要真正面临的困难。
对于强调学校财力、物力困难的学校, 还是应当从开发校外课程资源的方面进行。如果将视角紧盯在校内的条件性资源方面, 那困难是可想而知的。多个省市的校本课程开发实践告诉我们, 有效利用校外具有地方性文化特色的课程资源是有效解决学校经费相对不足的有力途径。
4.大多数校长对校本课程开发所需课程资源的认识存在着相当大的局限性
表三显示, 有超过半数的校长认为开发校本课程所需的课程资源主要集中在校内现有的课程资源, 包括:各种图书资料, 教师的文化素养, 教师的学科知识;有接近半数的校长认为网络媒体也是目前开发校本课程获取课程资源的主要途径, 事实上大部分学校在"两期义教工程"中通过政府补贴使学校硬件设施建设获得了一定的发展, 也确实具备了开发一定的网络课程资源的实力;有三分之一左右的校长认为在校本课程开发中需要校外课程专家的介入, 但仍有三分之二的校长并不认为需要课程专家的帮助;此外表三中显示的占比例较低的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自然资源、民俗名胜乡土资源、各种场馆设施等社会性资源"也与学校的物质条件有密切关系;家长在校本课程开发中是最不被重视的资源。
应当肯定地说, 重视校内现有课程资源和网络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是我国目前基础教育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主要途径, 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但忽视校外具有地方文化特色的课程资源开发, 尤其是忽视课程专家的引领, 则恰恰容易导致校本课程开发停留在"兴趣班"开发阶段, 而对于那些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又能够促进学生在综合素质方面更进一步发展的"探究性"课程的不重视, 则是目前校本课程开发急需解决的问题。
反思与建议
通过以上的分析, 我们得出的基本结论是:进入新课程已近7年的陕西省小学的校本课程开发大都缺乏整体设计, 零打碎敲, 系统性不强, 总体水平仍处于"兴趣班"、"第二课堂"、"活动课"的开发阶段, 尚未真正进入到校本课程开发序列中。而造成这种状况的更深层次的原因则是多方面的, 其既与社会的大环境有关, 也与学校的办学哲学、校长的教育理念, 学校的管理水平, 教师的专业化程度、课程资源等因素有关。我们仅就以上调查的结果, 对目前急需解决的问题提出几点建议具有建设性的意见。
1.各校应在校本课程开发方案的指导下进行校本课程开发, 减少校本课程开发的盲目性, 逐渐完善校本课程开发管理制度
(1) 制定校本课程开发方案是校本课程开发活动得以顺利展开的基础。校本课程开发方案是学校层面根据本学校的教育哲学、本校师生的特点、学校设施设备等情况而规划的校本课程开发的整体方案, 应当由学校的校本课程开发审议委员会提出, 并通过全体教师、学生代表等的民主讨论之后, 进行修改, 然后进入课程开发的具体实施阶段。校本课程开发方案的制定是校本课程开发活动能够顺利进行的基础, 没有远期和近期计划的课程开发, 只能是随意的、应景的课程开发, 有些学校的第二课堂、活动课等看似轰轰烈烈, 实际缺少内涵, 这样的课程开发在喧闹之后必然走向衰落, 最后销声匿迹。
学校制定校本课程开发的整体方案是十分有必要的。首先, 学校对校本课程开发进行统一的规划和方案的设计, 才能保证学校各年级校本课程内容协调有序, 课程的目标相互衔接、主题相互映衬, 避免顾此失彼;其次, 在学校统一规划下开发校本课程, 能够在课程的设计与实施上最大限度的整合和协调课程资源, 充分发挥学校各方面的优势, 形成学校特色。
校本课程开发方案至少应当包括:校本课程开发的基本依据;校本课程开发的总体目标;校本课程的内容结构;校本课程实施过程安排;校本课程的评价等方面。
(2) 制定相应的校本课程开发管理制度是保障校本课程开发方案有效实施的条件。要保证校本课程开发方案能够顺利实施, 还需要有相应的校本课程开发管理制度作为保障条件, 这些制度包括:校本课程的申报与遴选制度;校本课程质量评价制度 (包括对课程本身的评价、教师实施课程的评价和对学生学习成绩的评价) ;学生选课制度;奖励与惩处制度;学校仪器设备使用制度;教师培训制度;教师工作量计算办法等等。一所学校要谋求更长远的发展, 就应当有一套好的管理制度, 而校本课程开发要作为一项事业来发展就必须有一套好的课程开发管理制度作为保证, 只有这样, 校本课程开发才能走上规范化、常规化的课程开发之路, 教师参与课程开发的积极性才能够不断的强化, 教师的课程开发能力才能不断地得以提高。
2.发展多类型的丰富的拓展性课程, 重视探究性课程的开发
过去大多数学校将自主开发课程划分为选修课、活动课, 由于选修课与活动课之间的相互包容关系使得这种划分在理论上讲不符合逻辑。各校可以在原有自主开发课程的基础上, 重新整合课程资源并开发出更多新型的校本课程。具体说可以按照课程对学生发展所起的作用将其划分为基础性课程、拓展性课程、探究性课程。对于陕西省大部分小学而言应将校本课程开发的重点放在拓展性课程和探究性课程方面, 而对于基础性课程则有待于校本课程开发进一步深入之后再进行。
(1) 拓展性课程也可称之为丰富性课程, 是指丰富学生生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生活质量的课程。
如果按照学生综合素质发展来划分, 可以将其分成五个方面的拓展课程:健身课程、博知课程、怡情课程、励志课程、广行课程。其中健身课程主要是教给学生强身健体的方式, 同时培养学生体育意识和保健观念;博知课程主要是丰富学生知识、开阔学生视野的课程。主要目的是教给学生广泛获取知识的方法, 如查阅图书、网页信息浏览, 诗词鉴赏等等。怡情课程是指愉悦性情, 丰富情感体验的课程, 其目的是培养学生高雅的生活情趣, 如艺术欣赏、美术欣赏、舞蹈表演;摄影、插花、集邮等课程;励志课程是激发学生生活热情, 培养学生意志力的课程, 。广行课程是指广泛适应社会生活和工作的操作性强的课程, 以培养学生具体的操作能力和实践能力为目的, 如英语会话、小记者、航模制作、演讲等课程。
拓展性课程也可以根据学科大类来划分, 这种划分要体现学科的综合性并尽可能的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和社会发展实际, 避免将课程开设成提高各科考试成绩的补充课程。具体的可以分成:艺体类;科学技术类;文学语言类;民间民俗类;数学应用类等等。
拓展性课程也可以不遵循以上两种分类, 可以开发成以某一主题为核心的拓展性课程, 例如可以开发以"诗教"为主题的系列拓展课程, 包括诗与美食的探究、传统节日蕴诗情、寻找唐诗中的名山秀水、春天中找诗、诗与爱国、毛泽东与诗、诗的吟唱、诗与地理的探究等等。主题可以根据学校资源、学生需求的变动、地区经济文化发展的需要而变动, 这样既可以淡化课程分类界定不清晰给学校校本课程开发带来的干扰, 同时也可以充分的利用学校在某一方面优势的课程资源, 稳扎稳打的开发校本课程。
(2) 探究性课程是以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创新意识、科学精神、创造能力为主要目的的课程。
探究性课程可以分为:小课题研究、社会生活调查、动手实验、项目设计等类别。
这一类课程目前在陕西省大部分小学开发的校本课程中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开发这一类课程有两种具体的做法, 其一是开设专门的探究性课程。在新一轮课程改革中, 国家关于九年义务教育课程计划中已为校本课程设置了总课时的10%12%课时数, 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设置了总课时的7%8%课时数。因此开发专门的探究性课程的政策条件是具备的。此外, 小学生的课业负担相对较轻, 这为充分利用学生的业余时间, 开展各种形式的探究活动提供了时间保证。其二是将探究的思想理念渗透到日常的各类课程中。其中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科学、综合实践活动等课程, 可以鼓励教师采用探究的教学方式进行。而有些课程, 如数学、语文等, 则需要教师深入研究, 大胆创新。
学生在探究的过程中不仅能够促进问题意识、创新意识、科学精神等方面的发展, 同时也可以获得进行探究活动必备的技能, 如学会围绕探究的问题收集资料、进行调研或实验、记录结果, 撰写研究报告等。由于这一类课程对学生终身发展所起的作用是任何其它课程无法取代的, 因此在校本课程开发中应当给予探究性课程足够的重视。
(3) 基础性课程是使学生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可以进一步再增长的课程, 其范围应与国家课程范围一致或重叠。
开发这一类课程通常的做法是对现有的国家课程进行局部或全部的改编或新编。但进行此类校本课程开发的学校需要具备相对强的教育资源实力和课程政策上的自主权利, 否则将难以进行下去。对陕西的大部分学校而言, 校本课程开发仍然处于初级阶段, 因此不推荐开发此种类型的校本课程。
从全国近几年的校本课程开发运动看, 总的趋势是江浙一带的学校校本课程开发水平要高于内地, 但也仍然处在实践阶段, 还未进入到较高层次的理论概括阶段, 因此决不可随意扩大校本课程开发的范围, 避免使校本课程开发的内涵延伸到所有的课程领域, 从而使校本课程开发活动脱离我国以国家课程为主导的实际现状。
3.在校际之间建立校本课程开发研究共同体, 在相对分工的基础上, 合作研发校本课程, 形成地区课程资源平台
在我国, 学校教育资源分配不均等现象是目前比较突出的问题, 也是在短期内很难解决的问题。由于校与校之间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差异, 其课程开发能力也不尽相同。因此, 鼓励学校之间建立校本课程开发研究共同体, 在相对分工的基础上, 合作研发校本课程是较好的解决课程资源相对不足的途径之一。其结果就是要形成本地区的校本课程资源平台, 使这个区域中的每一所学校都可以在其中共享全部的校本课程资源。这些学校在校本课程开发活动中即可以直接采用课程资源平台中现成的校本课程, 也可以根据自己学校的实际状况进行课程的改进、创新等等。这种校际之间的合作充分体现了校本课程开发的开放性、民主性、合作性, 尤其是对那些薄弱校的校本课程开发无疑具有良好的引领作用。
当然这种"联校"的校本课程开发, 也会有很多困难, 有些实力较强的学校可能会存在"地方保护主义"。同时, 如果教师的课程意识、课程开发技能比较欠缺的话, 则很难在联校的过程中发挥作用。
4.通过校本教研, 提升教师的课程开发技能与课程开发意识
校本教研是以校为本的教研, 是将教学研究的重心下移到学校, 以新课程实施过程中教师所面对的各种具体问题为对象, 以教师为研究的主体, 理论和专业人员共同参与的研究活动。校本教研通常有教师的自我反思、同伴的合作与交流、专家的专业引领三种主要形式。
(1) 教师的自我反思, 指教师结合自身专业发展的需要对自己的教育行为进行思考、审视、分析的过程。教师在校本课程开发的过程中, 经常性的自我反思可以帮助教师走出对校本课程开发认识的盲区, 克服在课程开发中的被动性和盲目性, 提高教师参与学校课程建设的积极性、主动性。
(2) 同伴的合作与交流, 是教师之间在课程开发与实施过程中的专业切磋, 是一个分享经验、互相借鉴、彼此支持、共同成长的过程。教师可以针对校本课程开发中存在的问题或以开发某一领域的校本课程为载体, 成立相应的研究小组或课题组, 通过共同的学习与研讨来促进教师课程意识与课程开发技能水平的。
(3) 专家的专业引领, 包括校外课程与教学专业人员引领、校内骨干教师引领、先进经验引领、专业理论引领等形式。校外专家引领可以通过专题学术讲座、理论学习辅导、现场互动答疑等形式进行。校内骨干教师引领可以采用榜样示范、共同切磋、相互观摩的形式进行。先进经验引领可以通过外出调研、参观等形式进行, 也可以利用网络资源学习其它学校的课程开发经验。专业理论引领, 指教师可以通过各种形式主动的学习先进教育理论, 开拓教育视野等等。
总之校本教研的形式, 并不局限在以上几种, 学校可以根据自己的课程资源探索出更有效的, 适合学校课程发展的多种形式。
本次调研, 只反映出陕西省小学校本课程开发中存在的一些局部问题。由于校本课程开发的过程性、开放性、动态性使得要全面掌握校本课程开发的基本状况较为困难。我们将仍然致力于后续研究, 并尽可能参与各校的校本课程开发实践, 使我们的研究能够更进一步促进陕西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向纵深发展。
参考文献
[1]刘电芝, 阳泽.校本课程开发的内容、模式与策略 (M) .北京:《中国教育学刊》, 2001年6月第3期, 第50~51页.
浅论小学校本课程开发 篇10
一、小学校本课程开发的必要性
课程, 是教育的核心, 是学校有计划地开展的所有教育教学活动的总和。 学校的所有培养目标都是通过课程去实现的。 可以说, 我们要培养什么样的人, 就应该建设什么样的课程;我们要让学生过什么样的生活, 就应该开设什么样的课程。 课程决定了我们的学生走什么路, 去什么地方, 用什么交通工具, 一路上都有些什么风景, 他们会有什么样的体验。 因此, 课程也叫作“路程”, 或者叫“学程”。 课程的质量决定了学校教育的质量。
但是, 不同的学校有不同的校情、传统与特色, 其教师和学生也有不同的特长与特点。 于是, 《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 专门安排了一定的课时留给学校开发和实施校本课程。 为此, 学校既要执行好国家课程, 也要开发和建设丰富多样、可供学生选择、有利于发展学生的兴趣和特长的校本课程。
小学是基础教育阶段非常重要的学段, 是激发兴趣、养成习惯、发展特长、释放潜能、启发思维、点燃梦想、涵养人格、培养规则意识以及学会做价值判断的黄金时段, 是为学生的人生奠基的阶段。 小学阶段, 学生的学业压力相对较小, 学校可用的课时比较多, 学校应该抓住这个时机开发丰富的校本课程, 满足学生多样化的需求, 促进学生多元化发展。
二、小学校本课程开发的可行性
学校开设丰富多样的课程, 对于学生的个性发展和生命成长, 都是非常必要的。 当有人问到美国最佳教师雷夫·艾斯奎斯“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应该渗透或实施哪些课程或课程资源”时, 他说, 学校课程应该丰富多样。 学校课程或班级课程的开发, 一是要坚持课程要为学生的未来生活服务, 教师要教授对学生一生有用的技能;二是教师擅长什么, 能够为学生提供什么帮助, 就从什么入手开发课程。 为此, 雷夫在做好传统课程的基础上, 拓展了艺术课程, 增加了生活价值课程与生活技能课程。 他还根据自己的课程理念, 发挥自己的兴趣特长, 开发并实施了阅读原著、写作训练、趣味数学、经典电影、参观旅行、“做中学习”、线绳艺术、棒球运动、理财体验、吉他练习、摇滚乐队、莎士比亚戏剧、行为养成等班级课程。
然而, 在我们的很多学校里, 许多教师特别是小学教师常常觉得开发课程是专家们的事情, 校本课程的开发离自己很遥远。 其实不然, 笔者探索的校本课程开发的基本路径就能够帮助每一位小学教师实现开发校本课程的梦想。这个路径由六个环节构成: (1) 我最擅长什么?能否以此来开发一门校本课程? 首先确定方向, 明确开发什么课程, 即课程名称; (2) 开设此校本课程要实现哪些教育目标? 确定目标, 明确学生为什么要学, 即课程目标要明确、具体; (3) 整合、提供哪些教育素材和课程资源才能实现这些目标? 确定要选择什么经验, 明确学生要学什么, 即课程内容模块; (4) 怎样有效地组织教学以实现学生的有效学习? 确定怎样组织教学, 明确学生要怎样学, 即课程实施方式; (5) 我们怎样才能确定这些目标已经或正在得到实现? 确定怎样评价学习结果, 明确学生学得怎样, 即课程评价; (6) 此课程的课时要求、学分建议、选修对象、学习要求、教学保障以及开发教师的基础条件等, 即明确课程管理。 据此撰写《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方案》报学校审批, 获批后再据此开发与实施便可。
三、小学校本课程开发的案例分析
S老师是一位年轻的小学语文教师兼班主任, 工作勤奋, 积极向上, 一边坚持工作还一边在职攻读教育学硕士。 他喜欢并擅长文学创作与表演, 为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效果, 他想利用自己的特长为学生开发一门校本课程。 于是, 在硕士课程教师的启发与指导下, 他开发了一门《童话剧创编与表演》校本课程, 下面是他的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方案。
首先, S老师从自己的特长入手来开发校本课程, 从而使学生从课程中受益, 这是一个中小学教师开发校本课程最可行的办法。
其次, 该方案设计合理, 结构完整, 抓住了课程建设的四个要素, 即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和课程评价, 并从操作层面提出了课程管理的意见与要求, 可操作性强。
具体来说, 课程目标部分, 从激发兴趣、提高能力、培养综合素养和丰富生活四个方面提出了明确、具体、可实现的学习目标。 课程内容部分, “必读童话书籍”和“优秀童话剧视频资源” 最好要列出具体书目与清单, “童话剧创编经验分享、学生创编童话剧、童话剧现场表演”等表述最好改为“童话剧创编方法与技巧、童话剧表演方法与技巧”, 这样更符合课程内容的话语特点。 课程实施部分, 总的来说明确了具体的实施方式, 可操作性强, 但如果能够提炼出诸如“赏-析-模-演-议”之类的教学模式效果可能会更好。 课程评价是考量课程目标的达成度, 该部分值得肯定的是S老师基本上采取了量化的方式来明确要求, 需要改进的是他应该采用评价的话语方式来表述。 比如, “考查学生是否阅读了5本以上推荐书目”等。 课程管理部分, 明确了课时建议、选修对象及时间安排, 但是, 校本课程不能等同于学生社团, 不应该对参加学生有太多的限制条件, 比如说名额限制、基础条件限制, 应该尽可能满足学生的选择。 总的来说, 这是一个比较规范、可操作性强的小学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案例。
小学历史校本课程的开发 篇11
关键词:小学历史;校本课程;开发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14-007-02
一、当前小学历史课程的现状
在小学阶段,历史课程的开设主要通过两种方式进行。第一,是上文提到的社会课。社会课里融入了一部分历史的知识,因此,小学生在社会课上可以接触到一些的历史知识。第二,是通过学科渗透的方式来进行。例如在小学语文课本中,就涉及到许多历史相关知识,语文教师在进行语文教学的途中也进行一定的历史知识教育。所以,历史课程取消单独设置之后,在小学阶段的地位相对较低。
随着校本课程开发在课程领域逐渐发展起来,东部沿海及内地一些大城市的学校已经越来越重视学校校本课程的开发。但历史的校本课程开发却仍然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因此,历史课程逐渐成为小学课程设置中的一个薄弱环节。
二、小学历史校本课程开发的必要性
1、读史使人明智。
乔奥威尔曾说过:“谁掌握了历史,谁就掌握了未来”。因此,了解历史了解过去对一个人的成长和成功具有重要的意义,不了解历史的人无异于井底之蛙。一个人只有清楚的知道过去发生了什么,才能明白现在该做什么,也就能规划未来的理想。其次,历史证明是正确的事物,那我们可以吸收引用,反之,如果历史证明了是错误的,我们可以避免再犯同样的错误。对待历史,去其糟粕取其精华,是一种大智慧。最后,唐太宗也说过:“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尤其是在小学阶段,正是学生智力发展鼎盛时期的开端,,历史校本课程的开发具有其必要性,有利于学生智力的开发。
2、与初中历史课程形成有效衔接。
与小学阶段截然不同,在中学,历史课程的地位却并不低。从初一开始,历史课就作为一门单独课程进行开设。同时,许多省市在中考时,历史学科也要参加考试并将成绩计入总分。而在高中,历史课程对选择读文科的同学来说,更是一门极其重要的课程。以重庆为例,目前重庆高考都是采用文理科小综合的形式。那么,对选择读文科的同学来说,历史作为一门高考中要考试科目,其地位远远高于生物、物理和化学。然而,由于小学阶段没有开设单独的历史课程,而当前小学历史教学的两种形式效果也不如人意,导致许多小学生在升上初中之后,历史基础知识非常薄弱,尤其一些女学生,几乎对历史一窍不通,连基本的常识都不具备。这种课程上的断层,也给学生学习造成了一定的断层。因此,通过开发历史校本课程来实现小学与初中历史课程的衔接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途径。
3、历史知识的学科渗透效果不如人意。
在小学阶段,通过其他学科进行历史知识的渗透性教育这一方法,在实际的教学中,效果并不如人意。其次,不管是通过其他学科老师进行历史知识渗透,还是通过社会课进行历史知识讲解,目前都存在同一个问题,即教师的无法胜任。历史是人文学科,作为历史老师需要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同时,历史连贯性较强,记忆的内容很多,历史老师也需要扎实的史学基础。而其他学科的老师尤其是在史学基础上,相当欠缺,以致于无法保证历史知识和情感在其学科教学中的有效渗透。总之,由于上述原因,通过其他学科进行历史的渗透性教育效果差强人意,这直接导致了当前我国小学历史教育教学的薄弱。基于此,小学迫切的需要通过开发校本课程的途径加强小学阶段的历史教育,改善现状。
4、有益于学生三观的形成。
在小学阶段,人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已经开始逐渐形成。处在这个阶段的孩子可塑性强、容易接受各种思想。而历史教学中涉及到的爱国主义情感、民族意识、国际意识、人文主义精神、历史使命感等等,都对小学生三观的形成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开发小学历史校本课程,让小学生从历史事件中体会革命精神,培养情感,更加健康成长。
5、培养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其实,在日常生活中,对历史学感兴趣的人并不少,大部分男性对历史学都具有浓厚的兴趣。而且,历史学本身也并不是一门枯燥乏味的学科,它与平日的政治、文化、经济、军事等各个方面都息息相关。然而,从我们历史教学的现状来看,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并不高,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问题呢?因为我们的学生正式地系统地接触历史是从初中开始,而初中的历史知识几乎都是需要记忆和背诵的,内容相对枯燥,已经失去了历史本身的趣味性。正因为如此,学生在潜意识里已经给力是学习印上了枯燥乏味的标签。因此,如果在小学阶段开发历史课程,主要体现出历史的趣味性和故事性,就能开启学生对历史的兴趣,从而引申出学生对历史学习的兴趣,培养良好的历史学习习惯,为中学学习历史课程做好充足的准备。
三、关于小学历史校本课程开发的建议。
1、注重课程内容的趣味性、常识性和全面性。
结合小学阶段的特征,笔者认为小学历史校本课程的开发必须注重趣味性、常识性和全面性。首先,小学开发历史校本课程一个很重要的目的,就是激发学生对历史的兴趣,继而引起学生对学习研究和探索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同时,要改变当前历史学在中小学生心目中枯燥乏味的印象,将历史中包含的智慧、情感、价值观用灵活有趣的的方式呈现在学生面前。其次,一个人是否具备基本常识是一个人综合素质以及文化素养的重要体现。
2、注重与学校办学特色相结合。
校本课程开发是学校根据自己的教育哲学思想和办学理念自主进行的课程开发活动。因此,小学历史校本课程的开发必须突出学校的办学特色。将学校办学特色与课程设置相结合。比如有的小学将自己的办学特色定位为拥有音乐特长,那在历史校本课程的开发上,就可以充分考虑到
这一点,将耳熟能详的革命歌曲作为历史校本课程的主要内容。一方面,通过音乐了解历史能增加历史学系的趣味性。另一方面,通过学习革命歌曲也是更加突出和巩固了学校的办学理念,可谓是一举两得。
3、注重与地方历史相结合。
小学趣味数学校本课程的开发 篇12
一、趣味数学开发的类型
通过多年实践, 趣味数学校本课程在呈现形式上一般有以下几类。
1. 拓展延伸类
趣味数学课既源于教材又适当高于教材, 把数学课内学过的知识适当拓展延伸, 突出益智性、趣味性、数学味, 开拓学生思维, 激发学习情感。如在学习了2、3、5倍数特征的基础上, 开发了趣味数学课——4和25的倍数的特征。首先例举75375、18228、546536、172425、95300、10200, 学生提出猜想并验证:95300、10200都是100的倍数, 100是4个25, 所以, 100既是4的倍数, 又是25的倍数;而75375=75300+75, 172425=172400+25, 末两位数75和25都是25的倍数, 所以, 75375和172425是25的倍数。546536=546500+36, 末两位数36是4的倍数, 所以546536是4的倍数。由此可以看出, 整百数都是4和25的倍数;非整百数的, 如果末两位数是4或25的倍数, 这个数就是4或25的倍数。开发这样的课程迁移了数学探究方法, 满足了学生的探究需求, 激发了学生良好的学习愿望。
2. 操作益智类
设计些需要直观操作的与数学有关的趣味题目, 例如神奇的七巧板、摆火柴棒、做诡辩题、玩“数学”棋、一笔画等, 这些内容富有思考性, 突出活动性, 有利于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如在学习了长方体的表面积之后, 教师开发了趣味数学课——露在外面的面。首先出示由5个小正方体撘成的图形 (见图1) , 请学生数露在外面有几个面。学生说可以逐个数, 也可以按方位数 (前面、左面、右面) , 帮助学生明确数露在外面的面的方法, 培养学生有序思维, 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接着探讨露在外面的面的规律, 教师出示另一图形 (见图2) , 如果拿走一个正方体, 保证不能塌, 可以拿走哪几个正方体?露在外面的面的个数会有什么变化?学生动手用12个小正方体摆出上图, 并依次拿走 (1) — (6) 号正方体。学生通过观察、思考得出:若拿走 (1) 或 (5) , 露在外面的面的个数不变;若拿走 (2) 或 (4) , 露在外面的面会增加;若拿走 (3) 或 (6) , 露在外面的面会减少。学生进一步探讨其中的规律, 发现当露在外面的面等于3的时候, 拿走之后面的个数不变;当露在外面的面小于3的时候, 拿走之后露在外面的面会增加……学生在一系列的操作、观察、思考等活动中发现其中的规律, 有助于启迪思维, 发展空间能力, 激发数学学习兴趣。
3. 实践应用类
数学的特点之一是应用的广泛性, 趣味数学正好给数学的实践、应用提供了一个有利条件。因此, 在活动内容的选取上, 我们力求使实际问题数学化, 数学问题实际化, 开发实践活动类课程, 让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数学问题。如在学习了“大数的认识”之后开发了趣味数学课——对折的力量。世界屋脊——珠穆朗玛峰的高度约为8848米, 一张普通报纸的厚度为0.01毫米。有人说, 如果把一张报纸对折30次, 它的高度就会超过珠穆朗玛峰。学生表示肯定不可能, 教师鼓励其动手折一折。学生纷纷拿出报纸动手对折, 会发现当报纸对折到第8次时, 就折不动了。学生通过拿出计算器把每次对折发生的变化, 记录在下面的表格中, 不难得出:报纸每对折一次, 报纸的层数是原来的2倍, 当把报纸对折30次时, 所达到的高度就远远超过了珠穆朗玛峰的高度。学生在一系列的数学活动中, 综合应用所学知识解决数学问题, 发展了学生的数感, 学生纷纷感叹道:“想不到一张普通报纸经过对折所达到的高度竟然超过珠穆朗玛峰!”“对折的力量可真大呀!”
4. 规律探寻类
组织学生自己探索发现一些规律, 如探索计算中的规律、图形中的规律等, 在规律的探究、迁移、应用中使学生体会到数学思维过程中的乐趣。如针对人教版四年级一道练习题:将0、1、2、3、4、5这六个数字组成两个三位数 (每个数字只能用一次) , 要使积最大, 应该是哪两个数?要使积最小, 应该是哪两个数?针对该题目, 如何使学生“知其然, 又知其所以然”呢?我们开发了趣味数学课——积的最大和最小。首先出示利用题目1:用一根长20厘米的铁丝做成一个长和宽都是整数的长方形, 能做几种?谁的面积大?学生利用已学习的周长和面积知识, 初步得出规律:两数之和不变时, 差越小积越大, 差越大积越小。接着出示题目:将1、2、3、4这四个数字组成两个两位数 (每个数字只用一次) , 要使积最大, 应该是哪两个数?要使积最小, 应该是哪两个数?学生迁移规律, 在确定最高位后, 将排列组合的2种情况利用减法求差确定了最大和最小的答案。最后出示教材中的练习题目, 学生在列举4种情况的过程中发现“大数配小数, 小数配大数”与“减法求差”的方法一致。此过程渗透方法, 培养建模思想, 趣味性和数学味得到彰显。
5. 名题赏析类
欣赏古今中外著名数学家的轶事和卓越成就, 赏析著名数学家如高斯、华罗庚、爱因斯坦、苏步青等做过的名题, 通过讲故事、阅读和讨论等形式, 使学生了解数学发展的历史, 欣赏古今中外一些特殊的数学问题, 有助于开拓知识视野, 启迪思维, 培养兴趣。如结合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教材“你知道吗”, 我们开发了趣味数学课——数字黑洞。首先激发学生玩一个数字游戏:任选不完全相同的三个数字;用三个数字分别组成一个最大数和最小数, 求出两数之差 (如果差不够三位数, 用0补足) ;对差不断重复上面的运算。学生举例试算后发现一个重大而有趣的现象:选择不完全相同的三个数字, 按照游戏的规则进行计算, 最终我们一定会得到一个数, 这个数就是495, 再重复还是495, 仿佛掉进了黑洞, 永远出不来一样。接着引发学生猜想:完全相同的四个数字, 按照那样的规则是不是也有数字黑洞?学生举例验证:不完全相同的四个数字有数字黑洞, 是6174。最后补充拓展:数学家们还发现了其他类型的数字黑洞, 比如数字黑洞123、数字黑洞153、角谷猜想等, 设定的规则不同, 数字黑洞就不同, 学生的想象和思考空间再一次扩大, 有一种课已止、思未尽的感觉。如此, 把学习过程的感受再一次提升到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上, 让学生怀着一种敬畏、审美、向往的情怀来感受数学的奇妙世界。
二、趣味数学开发的建议
1. 内容开发的途径多种
趣味数学源于教材又适当高于教材, 因此, 教材中的某道练习题, “你知道吗”小栏目, 综合实践与应用的内容, 以及古今中外的一些数学问题等, 都是开发趣味数学课的好题材。如结合教材中的一道有关11乘两位数的练习题, 我们开发了一节趣味数学课。首先请学生算一算12×11、14×11、15×11、17×11, 观察每道算式的因数与积, 说一说你发现了什么。学生得出积的百位数都是1, 个位数与这个两位数的个位相同, 十位数字似乎与这个两位数有关。接着出示:24×11、45×11、36×11, 学生通过计算、观察、归纳得出第二次发现, 教师帮助其归纳为:两边一拉, 中间一加。最后教师出示:57×11, 学生发现:两位数之和5+7超过了10, 这个10怎么处理呢?学生进一步将发现修改为“两边一拉, 中间一加, 中间满十, 百位加1”。学生多次经历归纳、猜想的思维过程, 丰富了规律获取的直接经验和体验, 经历了一次数学家式的思考过程, 感受了智慧产生的过程, 体验了创新的快乐。
2. 内容涉及各领域, 纵向呈现螺旋式
就某学期 (年级) 的趣味数学内容安排来说, 我们力求涉及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统计与概率、综合实践与应用等各领域。就某一教学内容的安排来说, 各年级在纵向安排上凸显层次, 呈现螺旋式上升, 形成训练的序列。如围绕开发的趣味数学课——和倍问题, 各年级的安排上各有侧重 (见附表) 。
3. 内容开发融于情境之中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 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 设计生动有趣、直观形象的数学教学活动,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理解和认识数学知识, 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趣味数学校本课程的开发设计也离不开具体的现实情景。如结合1000以内数的加减法的教学, 我们设计了趣味数学课——简便计算。出示4箱苹果, 其中三箱每箱100个, 第四箱56个, 从这356个苹果中取出98个, 学生自由思考取得方法。结合不同取法的交流, 以及媒体的演示, 学生直观体会到先取一箱 (100个) , 再放回2个的方法最简便, 即356-98=356-100+2=258。在具体直观的情境中, 学生深刻体会其中的算理, 牢固掌握住了算法。
【校本课程小学音乐】推荐阅读:
校本音乐课程05-16
环保小学校本课程07-29
小学跳绳校本课程10-20
小学科学校本课程纲要08-29
小学合唱校本课程教案09-06
小学体育校本课程开发10-21
小学校本课程跳绳教材10-29
小学四年级校本课程教案09-23
小学三年级校本课程教案10-16
李真庄小学校本课程计划10-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