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本音乐课程(精选12篇)
校本音乐课程 篇1
校本课程兴起于20世纪60、70年代的英、美等发达国家, 20世纪90年代我国开始把原本属于国家的课程权利部分下放给地方和学校, 1996年6月开始试行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并重的课程体系。随着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 校本课程的开发成为21世纪初期我国课程改革乃至教育改革的热点问题。为改变教育的僵化局面和千校一面的现象, 教育部提出了以学校为本的课程要求。校本课程开发强调以学生发展为本, 以满足学生的兴趣和需要为前提, 是一种真正的素质教育。校本课程是对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重要补充, 是国家和地方课程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西南地区小学音乐校本课程开发的现状
西南地区主要指重庆、四川、云南、贵州、西藏五个地方。五个地方有共同的特点, 即经济水平相对东部城市落后、是少数民族聚居区、教育基础相对薄弱、教育理念相对封闭等等。受中国地域文化的影响, 就校本课程开发的进程而言, 沿海先于内地, 城市先于农村, 发达地区先于贫困地区;而就同一地区不同学校来说, 办学条件好、文化积淀厚重、办学理念超前、发展思路清晰的学校走得更快一些。根据经济、文化、教育的发展水平, 我们把西南五个地区的小学分为四个层面 (先进、发展、落后、少数民族聚居区) , 选择有代表性的学校进行调研, 在不同的地区、不同的层面都选择了学校。例如, 重庆的保家镇中心小学、绵阳花园实验小学、云南的大理洱海村中心小学、贵州的贵州尚义小学、西藏的那曲希望小学等等。调研的方式有问卷调查法、电话调查法、田野考察法等。
本次调研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领导对音乐校本课程的重视程度, 师资水平, 音乐校本课程的开课率, 教师对校本课程的理解程度, 开发校本课程的条件。调研的结果我通过柱状图的形式予以呈现: (见下表)
通过图表可以看出, 小学领导对校本培训的重视程度, 越是落后的地方越差;教师对校本课程的理解程度、师资水平 (主要指音乐教师的学历层次、综合素质、上课的实际水平等) 也是随着经济文化的落后呈现递减的趋势;校本课程的开课率有所不同, 在少数民族地区反而多些;同时开发校本课程的可能性在西南地区非常大, 尤其是少数民族地区, 因为有大量的地方和民族素材, 为开发校本课程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调研过程中我们还发现在许多学校中, 专职音乐教师严重匮乏, 支撑起学校音乐教学半边天的许多兼职教师都是半路“出家”, 这些教师缺乏强有力的专业知识做后盾, 缺乏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来支持教学, 教学质量很难得到提高。
二、西南地区小学音乐校本课程开发的对策
音乐校本课程的特点主要体现为地方性、多样性、灵活性。西南地区小学音乐校本课程的开发, 可以根据西南各地区的地方特色、社会环境、每个学校独有的特色以及学校的师资力量等教育实际问题出发, 在遵循国家音乐课程标准的基础上, 选择、改编、新编教学内容和材料, 设计课堂学习和课外活动, 以探究和体验为主要方法进行综合性学习。
1. 开发地方民族、传统资源, 创建灵活多样的校本课程
每个人都离不开他生长的环境, 在个人成长、学习中, 地方文化的滋养是不可缺少的, 独特的地方文化是民族文化的一种补充和丰富。西南地区小学音乐校本课程的开发可以从本地的传统音乐、地方民歌、少数民族音乐和曲艺音乐中, 选取不同风格、不同内容的具有代表意义的选段作为校本教材, 根据学校、教师和学生的实际来编写音乐教材。
(1) 引入历史悠久的地方传统音乐
例如, 四川的传统音乐有洞泾音乐。绵阳的梓潼大庙山是洞泾音乐的发源地, 后经大理流入云南, 所以洞泾音乐就成了四川和云南两地的传统音乐。它在两省的文化生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两地百姓在婚丧嫁娶等仪式中经常用到它。洞泾音乐的美妙旋律及其高雅悠扬的演奏技巧和风格是四川、云南音乐校本课程开发的绝好素材。教师可以把洞泾音乐带进音乐课堂, 让学生了解洞泾音乐的起源、发展。在音乐课堂教学中, 让学生欣赏洞泾音乐, 了解洞泾音乐的结构、形式和伴奏乐器。学校还可以把一些对洞泾音乐有深入了解并具有一定演奏能力的民间艺人请进音乐课堂, 让学生了解当地的传统文化, 增加名族自豪感, 为大力发扬洞泾音乐奠定良好的基础。
(2) 引入特色浓郁的地方曲艺
地方曲艺是上千年的艺术实践所形成的意象和形象相结合的表演形式, 有强烈的表现力, 是我们中华民族文化艺术的精髓。其博大精深的文化积淀对中国乃至世界戏剧文化都有着深远的影响。它的音乐风格、音乐曲调和特有的表现手法是构建西南地区小学音乐校本课程的素材。
如, 西藏有人类稀有的艺术瑰宝——一音歌曲“伯谐”, 在古代的西藏“伯谐”是在士兵们出征前和凯旋后表演的歌舞, 和平时期, “伯谐”传到民间, 是庆典活动的重要内容之一;同时西藏的“藏戏”是现存中国戏曲中最为古老的剧种之一。藏戏的广场演出已有1000余年的历史, 它源于西藏各地, 流传在雪域高原的各个角落, 基本没有受到外界或外族文化艺术的影响, 因此, 它不仅在国内戏曲中非常奇特, 而且在世界各国的戏曲艺术中也十分罕见。
再如, 重庆和四川共同的地方曲艺“川剧”, 川剧作为巴渝文化的主要代表之一, 其历史悠久, 保存了不少优秀的传统剧目和丰富的乐曲与精湛的表演技巧。四川曾经流行外省的昆腔、高腔、胡琴腔 (皮黄) 、弹戏和四川民间灯戏, 由于这五种声腔艺术经常同台演出, 逐渐形成共同的风格, 清末时统称“川戏”, 后改称“川剧”。川剧中的“变脸”、“喷火”、“水袖”等绝活独树一帜, 再加上写意的动作, 川剧为世人所喜爱并远涉重洋传遍世界。这些古老的地方戏曲都是学校校本课程开发的丰富素材。在编写音乐校本教材时, 可以适当地引进一些川剧的教学, 比如:《柳荫记》、《玉簪记》、《彩楼记》等, 但是由于地方戏曲的表演内容有一定难度, 在编写教材时应选取稍微简单又容易激发学生兴趣的段子, 这样可以丰富学生的音乐知识, 在优美的音乐中, 增进学生对当地民族音乐文化的了解, 也为继承和发扬民族地方音乐文化奠定了基础。
(3) 引入资源丰富的地方民歌
西南地区是个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 这里的民歌资源非常丰富, 这为音乐校本课程的开发拓展了空间。学校自古以来就是传承和发展民族文化的重要阵地, 既有传承和发展民族文化的历史责任, 自身又具有独特优势。作为民间音乐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丰富而多彩, 由于不同的地区的人民地理环境、生活方式、风俗习惯、语言音调特质以及表达情意的方式不同, 形成了地方民歌的不同风格。如, 四川人民用他们独特的音乐形式吟唱着对生活的热爱和深切感受。放牧山歌——《放牛歌》, 音乐质朴、高亢, 节奏自由;田秧山歌——《高高山上一束槐》, 音域宽、旋律起伏大、节奏自由、高亢奔放。而所有这些民歌, 都接近自然形态, 其音调、旋律及其表现手法都与人们平时的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 更容易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教师可选取短小、易唱易记的民歌编入校本教材。再如:云南民歌《小河淌水》、《耍山调》、《猜调》、《海菜腔》、《有一个美丽的地方》、《远方的客人请你留下来》、《阿波毛主席》、《北京有个金太阳》、《景颇山上丰收乐》、《撒尼心向红太阳》、《阿佤人民唱新歌》、《美丽的潞江坝》等。还有贵州的“侗族大歌”, 大歌一般在村寨或氏族之间集体做客的场合中演唱, 是侗人文化交流和情感交流的核心内容, 在某种程度上体现和传达了侗族文化的灵魂。以侗族大歌为切入点, 初步感受贵州侗族民歌的风格, 增进对多姿多彩的贵州侗族音乐及相关文化的了解, 激发对家乡民族音乐及相关文化的兴趣, 培养热爱家乡的感情。
2. 充分挖掘教师和学生自身特点, 开发具有个性特征的音乐校本课程
新课程强调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在教学过程中既要注重传授知识又要培养学生能力, 使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发展。当然, 要达到这个目标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需要从音乐教师和学生两个方面来说。
(1) 开发具有教师个性特征的音乐校本课程
教师是一个国家、一个地区、一个学校最具创造性的课程资源, 是所有课程资源中的核心资源。对于同一教材和同一课程, 不同的教师有不同的处理方式, 会产生不同的效果。新课程强调教师既是课程的实施者, 又是课程的设计者。音乐校本课程应凸显音乐教师自身的个性, 课程内容应根据教师自身的特点进行安排。从调研的结果看, 不同地区、不同层面的音乐教师专业水平和专业侧重点参差不齐, 对发达地区的音乐老师来说, 她们具有较高的音乐专业水平, 有声乐、器乐、舞蹈等特长的音乐老师可以根据自己的专业特长, 开设声乐、器乐特长班或者舞蹈培训班, 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喜爱, 让有兴趣的学生能够学到一技之长, 可以在学校定期举行音乐会, 培养学生的舞台表演能力。落后地区的音乐教师有相当一部分人在兼任其他学科, 这样的教师可以把其他自己熟悉的学科知识融合进音乐课堂, 扩展学生思维。民族聚居区的教师大都是在本地成长起来的, 他们有着深厚的本民族音乐底蕴, 他们可以挖掘自身的民族优势, 带给学生熟悉的民族元素。
(2) 开发具有学生个性特征的音乐校本课程
音乐校本课程是根据学生的需要而开发的, 是为了学生的全面发展而存在的。音乐校本课程开发本身是以学生为本。音乐课应充分发挥音乐艺术特有的魅力, 在不同的教学阶段, 根据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审美心理特征, 以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和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 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内容应重视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相结合, 加强音乐课与社会生活的联系。教师在音乐校本课程的教学中要调查了解和具体分析学生的一般情况和个性特点, 承认学生间存在的个别差异, 从学生实际情况、个别差异出发, 针对学生不同的特点, 采取与之相适应的措施, 有的学生喜欢音乐、音乐基础好, 教师要正确引导、重点培养;有的学生对学习音乐的兴趣不浓厚, 基础知识薄弱, 教师要用心培养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因材施教, 扬长避短, 才能促使学生更好地、全面地成长。
3. 与社区联系, 开发带有社会性的音乐校本课程
音乐的发展离不开社会。音乐校本课程的开发, 也不能与时代环境、社会环境相脱离, 在学校条件允许、学生时间充裕的情况下, 音乐教师可以带学生深入社区、农村进行民间音乐的搜集和整理;组织学校的特长生组建合唱团、管乐团等到福利院或社区进行文艺演出。这样的活动为学生搭起了一个展示自己风采的社会大舞台, 不仅有效地促进了学生表演能力、心理素质的提高, 还能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 锻炼学生的团队精神和实践能力。使社区成为学生接触社会、了解社会的窗口, 让学生在现实生活中进行音乐活动, 体验真实的生活, 使学生学习与实践能力得到协调发展, 有效地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总之, 我国西南地区的经济、文化、教育发展水平参差不齐, 无论是国家课程还是地方课程都无法顾及到不同学生的差异, 音乐校本课程是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 立足于学校音乐教师和学生的特点, 由学校音乐教师和学生自己开发、自己管理、自己实施的音乐课程, 无论在内容上、时间安排上都有很强的灵活性, 能很好地满足不同学生的不同要求, 弥补国家和地方音乐课程的不足。西南地区大力开发音乐校本课程, 挖掘各个地区的民族音乐文化, 丰富了学生对地方音乐文化知识的了解, 增加了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 继承和发扬了中国传统民间音乐文化, 也为保护地方民族音乐文化做出了贡献。
参考文献
[1]尹爱青主编.音乐课程与教学论.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7.
[2]教育部人事司组织编写.学校管理理论与实践.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9.
[3]管建华.后现代音乐教育学.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6.
[4]谢嘉幸, 郁文武.音乐教育与教育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6.
[5]《中国音乐教育》杂志编辑部编.音乐教育的国际对话.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 2007.
[6]付建明.校本课程开发中的教师与校长.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 2003.
[7]党宇娜.少数民族音乐与音乐校本课程开发.艺术探索, 2007 (6) .
[8]李介.民间音乐与校本课程开发——《陇东民间音乐》校本课程的构建.中小学音乐教育, 2006.
[9]秦润明, 宣绍龙.“音乐课程与教学论”发展策略研讨.人民音乐, 2009 (3) .
[10]王瑞芳.浅谈温州民间艺术与小学音乐校本课程的整合.中小学音乐教育, 2007 (9) .
校本音乐课程 篇2
2012—2013第一学期
一、校本课程开发的目的
为了更好的配合学校搞好素质教育,丰富学生的校园文化生活,启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艺术修养及表现能力,弘扬学生个性发展,激发学生的艺术潜能和特长,决定开发校本课程中的音乐教育——合唱和赏析中国民歌。校本课程开发与实践,给学校的发展,给教师专业的发展,给每一个学生的发展,提供新的舞台。是一个学校第二课堂活动全面开展的重要标志。为了使活动顺利开展,具体安排如下:
二、校本课程开发的理论依据
校本课程是学校自主开发的一门课程,由学生自主参加,以学生活动为主,它与必修课程一起构成学校课程体系。但它与必修程在内容、要求的深广程度和活动形式的灵活程度等方面又不尽相同。校本课程更突出学生的自主性、自愿性和灵活性。培养学生的兴趣特长、创新思维习惯和实践能力,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开发音乐校本课程的具体目标:
1、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发展个性特长。
2、拓展学生的知识领域,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3、提高学生的思想品德修养和审美能力,陶冶情操、增进身心健康。
4、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和精神,学习和掌握科学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
四、音乐校本课程内容如下:
1、音乐:声乐的基本常识 和歌曲合唱的排练。音乐合唱目标: 一是培养学生的正确唱歌方法,良好的歌唱姿势,自然发声,吐字,咬字以及音高,节奏等训练。二是培养学生的乐感和听觉等综合音乐素质。三是通过不同的发声练习来训练学生的声线,从而根据学生不同声线来规范指导,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演唱水平和技巧。四是注重和声的训练,声部的安排,提高全体合唱队的音乐修养。
2、中国民歌赏析:蒙古族、新疆、满族等民歌的欣赏与分析。
3、参加对象:
面向本校全体学生中进行选拔,人数定在30人左右。
4、训练时间:
合唱训练的时间定于每周二下午第7节课。
5、训练地点: 学校音乐教室
五、教学评价
1、学生评价。
(1)校本课程不采用书面的考试或考查方式,但要作考勤评价记录。
(2)教师根据每个学生参加学习的态度进行评价,可分为“优秀”、“良好”、“一般”、“较差”记录,并作为“优秀学生”评比条件。
(3)学生通过合唱汇报演出等形式展示,成绩优秀者可将其成果记入学生学籍档案内。
2、教师评价。
农村初中音乐校本课程开发与实践 篇3
关键词:农村初中 校本课程 开发与实践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规定:"为保障和促进课程适应不同地区、学校、学生的要求,实行国家、地方和学校三级课程管理。"校本课程是国家课程计划中一项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是对现有国家教程和地方教程的一个良好的补充。
有资料统计,我国县镇以下的农村中小学占全国中小学总数的 88%,在校学生占全国中小学总数的81%。农村音乐教育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我国学校音乐教育的整体水平。另据国家教委公布的一份资料统计,我国农村中小学音乐教师缺员58%,学历不足仍占现有教师的72%,音乐教师队伍严重短缺,教师业务水平参差不齐,学生基础差,加之学校缺少配套的音响教材及相应的教学用具,老师很难完成教材的教学任务。因此,学校要根据国家的教育方针和音乐新课程标准,从学生的兴趣需要和教师的特长出发,结合学校的传统和优势进行校本课程的开发,开发和编写出适应学校实际和学生需要的音乐校本教材。它能很好的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和爱好,扩大学生音乐视野,充分挖掘学生的音乐潜能,提高他们的音乐能力和音乐修养。
那么,如何编写有特色的让学生们喜爱的音乐校本教材呢?我认为要从以下这几个方面着手:
第一,结合学生需求,提高学习兴趣
首先,在编写教材以前,我对我校七、八年级380名学生做了一次调查,针对现在初中生喜欢什么音乐我设置了几个问题。其中有89.7%的同学喜欢流行音乐或通俗流行歌曲。在对他们学习流行音乐的途径调查来看,有72.1%的同学是从电视机等广播媒体上学的,有47.9%的同学是通过上网或下载到mp3、mp4等播放器学的,有82.1%的同学有自己崇拜的偶像。也就是说学生学习歌曲的主要途径不是音乐课,而是越来越发达的多媒体资源设备。同学们喜欢唱流行歌曲,且有大多数的同学有自己崇拜的偶像。相对于音乐课上的严肃音乐、民族音乐、古典音乐,学生则学而无味,教师也教着没劲。因此,我们可以结合学生的兴趣,有选择地将一些流行音乐引入课堂,编入校本教材。但应注意流行音乐不能独占课堂。一些流行歌曲虽然曲调流畅,但内容不够健康,有相当多的网络歌曲、港台歌曲唱的多是一些爱情歌词,经不起时间的考验。对这类不良歌曲,我们应正确进行辨别、筛选,要把一些弘扬民族情感、亲情、友情和催人奋进的励志类流行歌曲编写进来。
第二、结合地方特色,传承民族文化
我国各地区、各民族都有丰富多彩的民族、民间音乐和各种民间演出团体和民间艺人。然而,当今社会流行音乐充斥市场,具有地方特点的民族音乐却被人冷落,无人问津。中国的民族音乐,培养了一代又一代人,受到了世界音乐人士的重视,多少外国人克服语言障碍来学习我国的民族音乐,而我们这些土生土长的中国孩子对它却很陌生。所以在教材的编写应加强民族民间音乐教育,使学生从小就受到民族音乐文化的熏陶。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我们当地的民间艺人众多,评剧、河北梆子、西河大鼓、河北吹歌等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民间音乐深入人心,我通过走访调查,搜集整理了一些音乐和唱段,其中有西河大鼓唱段《绕口令》、《得胜乐》,有河北吹歌《梆子调》、《小开门》,有评剧《报花名》《刘巧儿》,还有河北梆子《大登殿》等,我还利用搞一些活动的机会,把一些老艺人请到学校来为同学们表演,让同学们直接感受这些具有浓郁乡土气息的民间音乐,从而喜欢上我们的民间音乐。我还把其中一些优秀音乐、唱段编入校本教材,让同学们来学习、传承和发扬这些优秀的民间音乐文化。
第三、结合学校特点,丰富学校文化
校本音乐教材也要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进行编写。我校历来重视音乐教学活动,学校配有专用音乐教室一个,并且投入资金购置了电子琴、笛子、葫芦丝、二胡等乐器和专业的音响设备。学校的艺术活动丰富多彩,每天有课前歌、校园广播站等学习和欣赏音乐的平台,并且每年都要组织歌咏比赛、文艺汇演、艺术节等大型文艺活动,为学生搭建了一个展示自我的舞台,另外学校还有民乐队一支。在编写教材时我充分考虑到这些有利因素,把一些与平时活动有关的如:合唱指挥、民乐演奏、音响设备、音乐欣赏等选学内容编入其中,丰富和开阔学生的音乐生活范围和音乐视野,也使学校的整体文化层次上了一个新台阶。
第四、结合学生生活,培养健全人格
音乐是情感的艺术,音乐对人的影响力是巨大的,它能直接而强烈的影响人的情感,触及人的心灵深处。舒缓的音乐可以使烦躁的人沉静,欢快的音乐可以使忧郁的人欢快。中学生身心的各个方面都潜藏着极大的发展可能性,其身心发展过程中所展现出来的各种特征还处在变化发展中,因而具有极大的可塑性。校本教材可以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进行编写。
我们有很多音乐教师在某一个方面有自己的才艺特长,有的擅长舞蹈、有的擅长声乐、有的擅长器乐、有的擅长戏曲等等。校本课程的开发正为我们的才艺提供了用武之地,它能很好地让我们享用教学的成功感和价值感。校本课程的设置必须从教师的素质与专长出发,充分挖掘教师的潜能。比如我比较擅长民乐演奏,我在教材中加入了比较容易学的葫芦丝演奏知识作为学生选学内容,以及民族器乐欣赏等内容。培养学生音乐特长,鼓励学生参加一些文艺演出,让他们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增强学习音乐的信心。
开发音乐校本课程应注重地方特色 篇4
一、开发音乐校本课程, 注重地方特色, 更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我校的音乐校本课程, 选取的材料大多是开平的民间曲艺。在课程第四部分, 主要介绍了开平的民歌形式之一———“卖鸡调”。
“卖鸡调”在江门五邑各地都存在, 其中又以开平为盛。“‘卖鸡调’原是开平地方剧中的一种曲牌, 起源于明、清时期, 始于道士在祭神活动上的吟唱。”我觉得如果一种地方曲艺品种总是停留在它最原始的状态, 是没有生命力的。诸如“卖鸡调”这类民歌之所以能够保存下来, 还能够从普通的曲艺上升到戏剧的地位, 应该是开平人在艺术方面保持着兼容并蓄开放心态的结果。“开平市文化局局长梁少锋同志如是说。正因为“保持着兼容并蓄开放心态”, “卖鸡调”才有了很大的发展。平常的音乐课, 欣赏演唱的都是普通话的歌曲, 但是介绍“卖鸡调”时, 学生们对这个既熟悉又陌生的艺术形式突然很感兴趣。一打开《潭江小唱》这个视频, 课堂里就议论纷纷, 熟悉的同学就会跟着“卖鸡调”的旋律哼上几句, 不太熟悉的同学就会自觉地相互讨论, 去认识、学唱“卖鸡调”这种开平本地的曲艺。一节课下来, 几乎人人都会唱《潭江小唱》, 教学效果出乎意料的好,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成了真理。
二、音乐校本课程的开发, 注重地方特色, 使学生更热爱自己的家乡
就拿我校所在的开平来说, 它靠近广州, 毗邻港澳, 是全国著名的华侨之乡、建筑之乡和文化、艺术之乡, 一百多年来的中西文化的融汇, 创造了侨乡独树一帜的建筑风格和民俗风情。开平旅游资源丰富, 有湖光山色的大沙河旅游区, 有秀夺峨眉的梁金山, 有中国华侨园林一绝、立一代中西合璧园林之典范———立园等。
因而, 在我校音乐校本教材里, 我们选取了我校退休音乐教师张澄汉老先生创作的乐曲《花似锦》。“第一支春歌, 唱给春天;第二支春歌, 唱给侨乡大地。放眼百里侨乡, 纵观侨乡百里, 趁春风趁春潮赶春势, 宏图鹏程正崛起。不再抚古炮台的苔痕;不再恋旧碉楼的斑迹。将往日的屈辱抛到九霄云外, 把历来的荣耀埋藏心底……”激昂欢快的曲调描绘了侨乡大地的美丽风景, 歌颂了侨乡人民的幸福生活。欣赏过《花似锦》之后, 学生对本地原创音乐肃然起敬, 对家乡的热爱之情油然而生。
三、音乐校本课程的开发注重地方特色, 能让学生更清晰知道本地区的地域文化, 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价值观
开平是中国著名的侨乡, 旅居海外的华侨、华人、港澳台同胞共75万人, 分布在世界上67个国家和地区。多年来广大旅居海外乡亲热心支持家乡建设, 兴办教育、卫生、慈善公益、文化和福利等公益事业, 为家乡建设和经济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于是, 有很多人都梦想有朝一日能够出国, 希望在海外谋得一份好差事, 能够荣归故里, 做一个体面的“金山客”。但是, 不是每一个从开平走出去的华侨华人, 都能在海外获得成功。“独在异乡为异客”, 海外的气候、生活习俗、语言、文化氛围跟国内有着巨大的差距, 适应起来需要一个过程。我校的音乐校本课程就有专门针对“留洋”的描述:“月儿弯弯照九州, 几家欢乐几家愁, 几家夫妇同罗帐, 几家飘零在外头。”这是一首开平民歌, 是开平流行最广, 最为广大人民群众喜爱的曲调形式———“木鱼”。这种调子悠扬纯朴, 长于叙事, 也能抒情。唱腔原分龙舟腔与金兰腔两种。后来经过艺人及广大群众的加工创造, 发展成潭江水腔、龙头凤尾腔、葫芦腔、三级浪、回门腔、红花腔、清新腔、轻快腔、乙反腔等, 这样一来它的表现力就更加丰富。还有一首“阿爸离家乡, 赚钱把家养, 去到金山捱凄凉, 阿妈日盼夜夜想, 挂心肠, 金山入梦乡, 梦里不识金山样, 梦见阿爸泪沾裳……”。也描述了对海外亲人的思念, 揭示了风光的“金山客”背后, 有着多少不为人知的辛酸和无奈, 带给人们无限的惆怅。
如果从小明确自己的人生目标, 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拥有“勤劳勇敢”“自强不息”“敢为天下先”的精神, 在哪里都能取得成功。
综上所述, 大力开发音乐校本课程, 不仅使民族民间音乐文化得到了发展, 更是国家课程与地方课程的补充、延伸和完善, 挖掘它的教育资源已经成为音乐教育改革的发展趋势。而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文化特色、风土人情, 因此音乐校本课程的开发应注重地方特色, 才能弥补国家课程的空缺, 加强教育和地方的联系。
摘要:开发音乐校本课程, 注重地方特色, 更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使学生更热爱自己的家乡, 还能让学生更清晰知道本地区的地域文化, 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音乐校本课程设置(推荐) 篇5
一、开发校本课程的理论依据及目的
校本课程是学校自主开发的一门课程,由学生自主参加,以学生活动为主,它与必修课程一起构成学校课程体系。但它与必修课程在内容、要求的深广程度和活动形式的灵活程度等方面又不尽相同。校本课程更突出学生的自主性、自愿性和灵活性。培养学生的兴趣特长、创新思维习惯和实践能力,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为了更好的配合学校搞好素质教育,丰富学生的校园文化生活,启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艺术修养及表现能力,弘扬学生个性发展,激发学生的艺术潜能和特长。决定开发音乐校本课程,为教师专业的发展,为学生的艺术素养的提高,提供新的平台。
二、开发音乐校本课程的具体目标
1、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发展个性特长。
2、拓展学生的知识领域,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3、提高学生的思想品德修养和审美能力,陶冶情操、增进身心健康。
4、在音乐教学中,学习和掌握音乐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
5、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
三、音乐校本课程内容
1、口风琴
口风琴作为近几年新兴的课堂教学器具,在音乐教学中发挥着独特的作用。它对于培养学生音乐的兴趣,扩大学生的音乐视野,提高学生的歌唱识谱能力,提高学生的欣赏能力和创造力均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在口风琴教学中强调结合键盘乐和吹奏乐相结合的综合训练,培养了学生体验音乐的能力,更好的解决了音乐教学中音准、节奏、吐音、气息等难题。通过口风琴教学中的齐奏、合奏、领奏等形式锻炼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与集体荣誉感。另外,口风琴与钢琴、手风琴相比小巧轻便,携带方便,因此,不仅可用于课堂内而且适宜在室外活动中使用。总之,口风琴器乐教学对学生音乐素养的提高起到了不可忽略的作用。
2、尤克里里
尤克里里四弦夏威夷的拨弦乐器,发明于葡萄牙,盛行于夏威夷,归属在吉他乐器一族。因为简单易学,民间有一说法,这是一个适合大人及儿童,即好听易学,又能激发节奏潜能的乐器。尤克里里由于简单易学,比较适合中小学生学习。通过对它的学习可以让学生掌握一些节奏特点,还可以提高学生的创作能力;同时通过教学中的齐奏、合奏、领奏等形式,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与集体荣誉感。
3、瑜伽形体训练
中小学学生正处在生长发育时期,身体骨骼、肌肉等还没有发育完全,形体可塑性非常强,在此期间,进行系统性的形体和瑜伽训练,不仅可以锻炼身体,提高健康水平;同时能够使学生在身体肌肉力量、平衡能力、协调能力、柔韧能力等各方面得到提高;还可以对矫正身体的不良姿势,塑造优美体态,提升个人形象具有特殊功效。
四、所需设备及用具预算
1、口风琴
单价:37键口风琴,80元;吹管10元(吹管可由学生自备。)数量:140台 总价:11200元
2、尤克里里
单价:32寸木制琴,250元 数量:70把 总价:17500
校本音乐课程 篇6
关键词:本土母语音乐 校本课程开发 课堂教学 实验报告 红河
一、问题的提出
1.国内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启动并进入实施阶段。2001年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的颁布,为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启动拉开了序幕,而《课程标准》及新教材的编写和试用标志着课程改革已进入具体实施阶段,是建国以来规模最大、改革力度最大、国家投入资金最多的一次课程改革,涉及培养目标的变化、课程结构的调整、国家课程标准的制定、课程实施与教学改革、教材改革、课程资源的开发、评价体系的建立和师资培训以及保障支撑系统等,可以肯定此举必将牵动整个基础教育的全面改革。
2.我国素质教育全面推进和三级课程管理制度正式实行。以校为本的“关注学生实际发展需要、关注教师专业研究能力、关注学校办学特色构建”的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校本课程开发”应运而生,并将成为我国今后至少三十年内课程改革的重大课题。以此为契机,我国少数民族地区音乐教育发展方向应立足于本区域的母语音乐,其核心动力及培养目标应着重放在本土情感的回归上,并通过课堂教学体系的长期探索与不断完善推动母语音乐教育的发展进程。
3.真正发展以“中华文化为母语”的音乐教育新体系。毋庸置疑的是,早在1995年12月广州召开的第六届国民音乐教育改革研讨会上提出的“以中华文化为母语”的音乐教育新理念,就是要把学校基础音乐教育作为少数民族本土母语音乐传承的主要基地,在少数民族地区着力发展本土母语音乐教育,以推行这一新理念的具体实践。只有这样,我国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民族音乐才能得以有效挖掘、整理和研究。然而,这些少数民族本土母语音乐在当前学校基础音乐教育中的发展地位和课堂教学如何,是问题提出的关键因素。
4.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中国民族音乐是世界音乐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作为我国民族音乐组成部分的少数民族本土母语音乐则是汉族音乐之外的重要音乐存在。从当前的相关情况看,汉族音乐因其人口等多方面的因素在传承上占据着绝对优势,而各少数民族的本土母语音乐却不同程度地面临着“传承逐步断层,情感不断流失”的尴尬局面,并伴随着失传或正在失传的危险,即使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形式保护起来也是有局限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不能成为没有发展的传承。
5.新世纪对人才的挑战。以人为本的国家发展战略首先重视的是人才,人才的培养除借鉴外部力量外,最终还是要立足本国本民族的传统和创新。飞速发展的信息社会强烈地冲击着世界各国各个民族本土母语音乐的传承与发展,而中国因受“欧洲音乐中心论”和“汉族音乐优势论”的影响,致使我国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本土母语音乐正面临“沙漠化”的严峻挑战,其形势的紧迫性已刻不容缓,故而探讨本土母语音乐校本课程开发问题已形势紧迫了。改观这一形势的有效途径是鼓励和探索学校基础音乐教育不同民族区域实施不同民族音乐校本课程开发模式。
二、指导性思想
1.彰显人文内涵。中国当代先进文化的建立是以弘扬本土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为核心内容的,汉族之外55个少数民族的“本土母语音乐”则正是这一核心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将其融入学校音乐教育,使之得到更广泛、更深入的传承与发展,通过“校本课程开发”则是其彰显人文内涵最行之有效的途径和方法。
2.聚合教育资源。课程改革是教育改革的核心内容,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而校本课程问题正成为当前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一个焦点。无论是作为推动基础教育课程教学改革的音乐学科,还是作为推进素质教育教学目标的音乐学科,在我国尤其是在少数民族地区的多民族环境下“本土母语音乐”进入“校本课程开发”的范畴是必然的。而本土母语音乐的校本课程开发过程,也正是将弱势的本土文化整合、聚集并融入课程和引入课堂的过程。从学校基础音乐教育改革的层面看,聚合教育资源是改观这一局势的最佳选择。
三、理论性依据
1.从“本土母语音乐”与“校本课程开发”的本质内涵思考,二者之间有着不同的社会需求功能,前者承载着强烈的社会情感功能,而后者则承载着浓厚的社会教育功能。事物的最终发展取决于实践与理论的互动效应,“本土母语音乐”与“校本课程开发”的结合本身就内涵着实践与理论的一种互动关系,其效应将直接促进“本土母语音乐”与“校本课程开发”的共同发展与繁荣。对于我国以“校本课程开发”为重点的课程改革和以“中华文化为母语”的音乐教育而言,音乐课程改革下的本土母语音乐将直接促进音乐教育的健康发展,音乐教育主导下的本土母语音乐也将直接推动音乐课程的改革进程。
2.新世纪是以知识的创新与应用为特征的知识经济时代,尤其创新人才的培养已成为影响整个民族生存和发展的关键。应对这种挑战则迫切需要基础教育加快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步伐,并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促进素质教育取得突破性进展的关键环节,而基础音乐教育课程改革则是关键中的关键。通过本土母语音乐校本课程开发这一举措,在音乐实践活动中,逐步培养学生的民族审美情趣和独立的民族自主创新意识,并潜移默化地增强学生的民族情感意识,最终达到素质教育音乐课堂教学所应有的整体效益。
四、实验准原则
1.教育与情感相结合原则:培养学生全面发展,提高人的精神境界,塑造人的情感主体意识。音乐教育是情感的教育,母语音乐教育则是培养民族情感的重中之重。
2.审美与实践相结合原则:让学生在音乐实践活动中树立正确的审美趣向,在本土母语音乐的熟悉过程中激发人文主体情感,发展音乐创造力和培养音乐实践能力。
3.知识与技能相结合原则:教学实验要侧重民俗学与音乐学的融合,深层挖掘本土音乐文化的内涵结合音乐技能训练,探求音乐实践能力的综合培养。
4.因材施教与面向全体原则:实验过程既要关注全体学生发展的共同规律与特点,又要承认和关注学生个体差异而不忽略学生个性发展、不放弃学生“慢性”发展。
5.寓教于乐与快乐课堂原则:音乐教学的课堂一定要快乐,避免死硬的说教和枯燥的灌输,通过优美感人的音乐艺术形象唤起学生的求知情感,在快乐中自愿自然地接受美,学习从聆听开始。
6.科学系统与循序渐进原则:音乐是一门学科,音乐教育则是一门科学,其课堂教学有其内在的科学性和系统性,无论是母语本身的含混不清还是音乐本身艰涩难懂,都需要循序渐进。
五、方法与过程
音乐教育的主导在于音乐教师的教学,而我国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在因地制宜地将本土母语音乐全面引入课堂教学时,其教学的关键则在于确立并完善一套科学的建立在本土母语音乐内容基础上的教学模式。本土母语音乐素材的教法研究是重中之重,其核心在组织原则上是对音乐教学模式的研究。查有梁在《教育建模》一书中说:“模式是一种重要的科学操作与科学思维的方法”,它是“处于实践和理论之间的中介方法”。通过教学模式的构建,能把教学实践上升为教学理论,反过来又给实践以指导。实验过程就是构建教学模式的过程,应遵循“教学有法,教无定法”的原则,应遵循“教学有模,教无定模”的规律和要求给音乐课程改革提供反馈信息,从而加快音乐课程改革的进程,加大音乐教育改革的力度。
本土母语音乐与校本课程开发的内在联系以及二者在结合过程中所产生的实践应用层面上的灵活性、有效性和可操作性问题,是本土母语音乐校本课程开发的主题之所在。相关教学实验以红河区域音乐素材为例——
1.第一阶段——实验课前准备阶段:一方面收集并分析“校本课程开发”的相关政策及理论,教育学提供的相关文献资料和研究成果将有效地解决“校本课程开发理论”中的疑难问题;另一方面把握当前形势下红河区域本土民族的母语音乐课程资源之挖掘、整理与研究的深度和广度,尤其是彝族和哈尼族的民间音乐通过走出去实地采风和请进来学习艺人都是行之有效的方法。
2.第二阶段——实验课堂模式探索:本土母语音乐校本课程开发在模式上是不固定的,但有一个基本模式观念是:开发内容要因地制宜,内容设置要因人而异。
一方面要注重内容与形式的两相融合:红河区域有10余个世居民族,其本土母语音乐多彩纷呈,当然其繁杂性也是不言而喻的。从课堂教学的适用对象考虑,可以从红河区域的哈尼族和彝族的代表性民族歌舞素材音乐入手,以校本课程的简约灵活为框架,结合音乐学“雏形→原型→变型→无型”的“传统与创新”方法开展课堂教学,具体素材选择如红河建水彝族民歌《采花行》、《郎采合》等,当然使用民间小调如《螃蟹歌》、《鲜花调》等也是不错的选择。总之一个准则:优美、熟悉、简练。校本课程开发的表层模式在于把“音乐学中的本土母语音乐资源”和“教育学中的校本课程开发理论”进行内容与形式的两相融合,其实质是音乐教育学效应。
另一方面要注重实践与理论的两相互动:事物的最终发展取决于实践与理论的互动效应。本土母语音乐校本课程开发的深层模式是在对各个区域民族“本土母语音乐”了解与把握和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校本课程开发”学习与研究的双层基础上拟行展开的,是实践与理论的两相互动,是探索适合不同区域民族特色的校本化音乐教育体系的构建基础。这一构建过程,将逐步提高我们对民族母语音乐文化的认知水平,将进一步增强我们的民族本位意识,并对弘扬民族优秀文化传统以及当代先进文化的建设都将有着非常积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随着实践与理论的互支互动不断深入,本土母语音乐校本课程开发在基础音乐教育课程改革中成熟起来的方法基础,又可为艺术教育的其他姊妹学科的校本化课程建设提供宝贵的研究经验。
3.第三阶段——实验课后完善阶段:主要是教师课后的自我评估以及学生的信息反馈,当然最终还是要落实到教师完善的课堂设计和课堂教学上。我们注意到音乐教育改革中,课程改革是音乐教育改革的核心内容,少数民族地区音乐教育应着重发展不同地区不同民族的特色音乐教材,致力于实施富有本区域民族特点的本土母语音乐教育,其教师除具有基本的音乐知识和技能外,同时还应具备与本土母语音乐教材建设相适应的“教学手段和教学理念”以及“教学风格和教学心理”等,这些素质的培养途径大多需要在“职后继续教育”中实现,任重而道远,但前景可观。
六、实验数据链
本土母语音乐校本课程开发的着力点在于如何结合校本课程“关注学生实际发展需要、关注教师专业研究能力、关注学校办学特色构建”上,这“三个关注”的实际成效最终还是要落实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本次教学实验重点放在红河本土主体民族哈尼族和彝族母语音乐“课堂教学应用谱例”的开发和设计上,其方法与过程按照上述第二阶段实验课堂模式探索,在内容与形式的融合上,采取“欣赏学习从聆听开始→情感认知从素材入手”的启蒙式课堂,逐渐进入“单素材多变→多素材组合”的兴趣式课堂,进而呈现“改编→综合”的创新式课堂,这样一个从“启蒙→兴趣→创新”的课堂过程即是本土母语音乐与校本课程开发在实践与理论互动中的过程,同时也是对民族文化继承与发展的过程。由此,我们的实验数据链设计如下图:
本实验数据链的设计项目均为变量数据参考,不存在固定值因素,即从“民族民间音乐文化”的课堂过程到“创新意识”的目标培养不受上图“九个点”的绝对比例影响,而是由课堂主体(包括不同年级不同程度班级与相同程度班级不同程度学生)和课堂主导(包括不同程度专业教师)决定各因素影响浮动比例,进一步讲这一课堂过程的目标培养不局限于学生共性和教师个性。从长远看,这种实验数据链的比例是多变的,是全体学生发展、教师个体发展和学校特色发展的核心因素数据链。
本实验数据链对教师的课堂教学及教学课型(包括专项课和综合课)不要求有固定的教案,但一定要有丰富多元的教案设计,不仅要有教学内容的共性体现,还要有教学对象的个性表达。这一长期的摸索过程对教师的执教素质和学生的学习品质都是双赢的。事实将证明:本土母语音乐的校本化建设是音乐学科教育发展的有效途径。限于篇幅,详细内容与动态数据恕不细述。
七、面临的问题
对于一项极富创新意识的教学实验而言,其过程出现一些困扰和疑惑在所难免,但俗话说“办法总比问题多”,作为新时代的音乐教育工作者,我们相信,以扎实的专业基础和丰富的教学经验,以及对民族音乐文化的浓厚兴趣和不遗余力的创新热情,本土母语音乐校本课程开发从“强化意识”到“规范过程”再到“目标实现”,虽任重而道远,但展望前景令人卓然欣慰。在本实验过程中我们面临的问题以及解决的办法:
1.实验过程中对本土母语音乐从民族音乐学角度展开研究的知识欠缺。针对这一问题我们主要采取“专家讲座和实地采风”相结合的办法解决,依靠民族音乐学方面的专家学者开展讲座以及与民间艺人直接贴身感受。
2.实验过程中对校本课程开发理论在广度和深度上的理解偏差。针对这一问题我们主要采取“独立钻研与集体研讨”相结合的办法解决,依靠积极主动的个人主观能动性和集体奋发向上的团队精神解决实际问题。
3.课堂教学实验阶段出现的一些新问题、新情况,有可能造成执教者失去信心、思维混乱。针对这一问题我们主要采取“教学模式与理性反思”相结合的方法解决,在课堂上善于发现新问题并不断革新教学具体模式,在课下善于反思新情况并理性看待教学实际效果。
八、实验准结论
实验结果是实验预期目标的最后回应,但需要说明的是,本实验客观地讲只有准结论而没有定结论,艺术学科不是所有的教学实验都必须要有定结论。本实验结果之所以存在“准”的定性,在于本土母语音乐校本课程开发在课堂教学应用层面上可能缺乏操作上的灵活性,从时间上可能也难以完成预期方案,其教学的有效性有待更大范围内更长时间的教学实体进行尝试。针对这一情况我们只能“具体对象具体分析具体应对”地摸着石头过河,依靠不同学校的不同条件借鉴其理论的不同角度的不同理解,在教学过程中用最小的资金投入争取最大的教学成效。本实验的准结论是:①传统音乐教育培养出来的师资基本不具备本土母语音乐的从教能力,通过本实验明显改观,主要表现在民俗民风的母语文化方面;②大多数学生从独钟现代流行音乐到关注本土母语音乐的兴趣意识大为改观,主要表现在对本土情感的回归上。
九、反思与展望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因需要和欲望而产生,一件事情如此,一项事业更是如此。中国音乐教育必须走民族化道路毋庸置疑。在本土母语音乐校本课程开发中,无论教师和学生,这种兴趣在心理上和课堂上都实际地经受着“作品聆听困难,美感认知模糊,情感体验受阻”的三重障碍。但随着必要的硬件设施如音响资料和教学设备等投入力度加大所带来的课堂氛围将得到改善,以及在必须的软件需求如大到教师的在岗培训和小到教师的教案设计等方面下大功夫、下真功夫,这三重障碍必将突出重围。
参考文献:
[1]戴定澄.音乐教育展望[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刘 沛.音乐教育的实践与理论研究[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4.
[3]曹 理.普通学校音乐教育学[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3.
[4]查有梁.教育建模[M].广西:广西教育出版社,1998.
[5]鱼 霞.情感教育[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9.
[6]杨恩寰.审美教育学[M].沈阳:辽宁大学出版社,1978.
[7]崔允漷.校本课程开发:理论与实践[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
[8]刘旭东 张宁娟 马丽.校本课程与课程资源开发[M].北京:中国人事出版社,2002.
校本音乐课程 篇7
中学音乐校本课程开发对于中学音乐教育的课程改革具有重大的价值和广阔的前景。校本音乐课程能够顺利实施, 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水平。本文从以下三个方面, 来谈谈在中学音乐校本课程开发中的资源利用。
一、结合学校特色, 大力开发校园音乐资源
我国部分学者和实际教育工作者认为, 校本课程开发与特色教育理论“不谋而合”。学校要真正办出自己的特色, 就必须在课程开发上下功夫。音乐校本课程的开发实际上就是在构建学校自身的特色, 而课程的编制反过来也应根据学校自己的性质、需要、特点和条件进行。
我校2005年通过了省三星级学校评估, 在创建中积极寻求办学发展的“突破口”, 确立了“合格+特色”的学生培养策略和办学改革方案。近年来, 实现以普通高中教育与艺术教育并重的教育特色, 高中部每个年级开设了两个音乐专业班, 有琴房10个, 音乐多媒体教室2个, 舞蹈房1个, 并配有丝竹类、管弦类乐器, 这些强大的硬件和软件的设施, 极大地丰富了我校音乐课程的开发。我校音乐特色教育成果丰硕, 每年都有大批学生被著名艺术高等院校录取。我校根据音乐高考纲要, 开设相应的试唱课、器乐课、乐理课。高中部音乐教师编写了相关的音乐教程。
另外, 通过高中音乐专业班的学生, 来影响非专业音乐班对音乐的学习, 利用校园橱窗、黑板报、广播、校园电视, 展示音乐专业班学生的演出图片、获奖证书、演出实况, 举行音乐会。在全校还可以开展各种音乐比赛, 如校园歌手大奖赛、革命歌曲大奖赛……总之可以以音乐专业班为基点, 促进校园音乐资源的利用。
二、结合学生实际, 挖掘学生自身资源
学生的学习渠道是多方面的, 他们联系着一个庞大的社会资源。学生的学习经验来自他们的家庭生活, 来自他们与其他孩子的游戏与交往, 来自他们与社区环境、传媒及文化的体验与影响, 他们往往会把这些渠道获得的知识带到课堂上, 通过合作学习把教材、教师、学生三方面的资源整合在一起, 增大教育的信息量, 丰富教学内容。这些经验与经历, 我认为都是教学中宝贵的资源。教师应针对不同特点, 善于挖掘学生的智慧和学习性, 为我们的教学所用, 使教学更深动有效的开展。
学生家庭中往往也有不少音乐课堂教学中可利用的资源。比如:有些家长酷爱音乐艺术, 擅长演奏、演唱……有的学生家长还热心参与学生的学习活动。我们便可在时机成熟时, 约请家长来校献技献艺, 此举, 深受广大学生喜爱。
另外, 学生的生活是丰富多彩的, 音乐是情感的艺术, 音乐对人的影响力是巨大的, 它能直接而强烈的影响人的情感, 触及人的心灵深处。校本课程可以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进行教育。
三、结合地方特色, 收集当地民间娱乐活动民歌民谣等资源
校外课程资源是学校课程资源开发的重要组成部分。优秀的特色的地方资源作为开发校本课程的素材, 既可以激发学生对家乡的自豪感, 也能促进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创造性。
1. 民歌民谣
民间歌谣按历史时期划可分为两大部分, 一是传统歌谣, 二是近代革命历史歌谣。传统歌谣, 源远流长, 数量众多, 是民间歌谣的主体。解放初期, 还产生了大量以歌唱党和领袖、歌唱翻身幸福生活为内容的歌谣, 如:溧阳来了陈司令, 还有民歌《虞美人》等等。这些民歌歌谣至今仍在群众中流传, 教师可选取比较短小、精悍、易唱易记的民歌编辑进教材, 学生学起来一定非常有兴趣。
2. 民间娱乐活动
(1) 祈福消灾跳马灯, 溧阳跳马灯约有四、五百年历史了。在数百年间乡村黑黑的场园上, 火阵星冒看炭火在空中急速长旋, 几十匹肚内点着蜡烛的竹马、在锣鼓的催促下, 在村民的喝彩中, 边穿梭边变换、边跳跃边奔腾, 这充满着乡土气息的马与灯、人与马之舞, 让人心动, 让人难以忘怀!
(2) 太平锣鼓
溧阳的太平锣鼓, 在宁沪线上颇有名气。我校编排的舞蹈《天国勇士》代表常州市参加了江苏省先进县市群众文艺汇演获省二等奖。
学校适量安排这种地方特色课和课外实践活动, 把当地民间娱乐活动和民歌民谣引进校园, 通过“结合方言, 结合媒体, 结合教材, 结合表演, 结合欣赏, 结合比赛, 结合提高”的教学, 这样不仅可以使孩子们在优美的民间音乐中, 增进对民族地方音乐文化的了解, 丰富学生的音乐知识, 还提高了他们在音乐方面的综合能力, 也为继承和发扬民族地方音乐文化奠定了感情基础。
总之校本课程之推行, 在一片鼓励与强力诉求声中, 许多教师也想快速地尝试自己设计课程的喜悦。校本音乐课程的开发是一项新的课题, 我们需要不断的探索, 真正结合学校、教师、学生和本地的实际情况, 使学生更好的学习音乐, 热爱音乐!
参考文献
[1]于雷;农村中小学音乐课程改革的思考[J].中小学音乐教育2004年12期
[2]赵文斌;浅谈音乐课程改革[J].教育艺术2006年06期
校本音乐课程 篇8
从地域上来看, 天水民间音乐属于陇东南音乐文化的范畴。通过对天水民间音乐历史渊源的探索, 审视了它独特的审美特征和蕴含的丰富民俗人文价值, 以促进天水民间音乐这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利用。在音乐校本课程开发中融入了地域文化的要素, 从校本课程开发的角度让本地的学生熟悉当土的民俗音乐文化。从学生的兴趣出发, 满足学生的音乐学习兴趣和音乐能力发展需求。本文从以下三个方面来谈谈地域文化背景下的普通高中音乐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
一、结合陇东南地域特色对天水市三中的学生展开问卷调查
我国校本课程从上世纪末以来就有学者对校本课程的开发有了较高的关注和深入的探究。在1996年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 国家出台了“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26条规定, 其中第十四条指出:“要调整和改革课程体制、结构、内容, 建立新的教育课程体制, 试行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 以适应素质教育的需要。”这是我国最早提出“三级课程管理”的概念。
陇东南即甘肃的东南部, 包括了天水、陇南、平凉、庆阳四个市及其所属的县区。天水市位于陇东南的中心城市, 有着得天独厚的文化底蕴。其中丰富的民间音乐文化、独特的地方资源就为音乐校本课程的开发提供了优秀的素材。
下面是给天水市三中的部分学生做了一次关于“音乐学习情感态度”的问卷调查, 共10道题, 发放了35份问卷给高一的学生。最后根据问卷结果得出如下结论:从统计分析中可知, 大家对音乐经典作品喜爱、接受程度还是挺高的, 对音乐理论课关注度不高, 比较热衷于对音乐技能课的练习。可以推测出大家还是很热爱音乐的, 偏重于音乐实践、应用型的学习。因此建议老师多鼓励学生继续保持对音乐的热情, 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老师解答学生的问题并给出适当的赞许, 提升学生自信心。同时强调学生音乐理论课的学习与平时的积累。
二、校本课程的具体实施策略
根据天水市当地可利用的资源, 考察天水民间音乐的种类和各个时期天水民间音乐的发展, 对教育资源进行分析、整合。弄清楚天水市三中音乐校本课程开发的条件与限制。在对各方面条件和优势进行合理分析和评估的基础上, 尽量扬长避短。针对学生对音乐课程情感态度上的需求, 发挥出地域文化的特色, 充分利用本地教育资源, 以满足学生的音乐学习兴趣和音乐能力发展的需求。
在课程设置上, 我先查阅了相关资料, 对于天水市范围内的民俗音乐做了一个大致的分类。将音乐校本课程《天水民间音乐》分为三个板块。分别是山歌、小曲、社火。
山歌, 在甘肃天水通常俗称“花儿”。天水地区的山歌主要属于陇中花儿洮和岷花儿之间两种类型。其中的陇中花儿主要分布于武山、甘谷、清水、麦积、秦安一带流行的山歌。歌词一般以七字句的句式居多, 歌词以即兴创作的居多, 整体较自由。同曲填多词较为常见。天水山歌的曲调风格各异, 有抒情、优美, 也有高亢或凄婉的, 演唱时无器乐伴奏。在音乐校本课程设置中, 山歌模块选取甘肃张家川花儿的“二细的草帽双飘带”, 突出甘肃张家川回族自治县的地方民间音乐特征。
小曲, 在当地也俗称地摊秧歌, 在天水具有广泛地流行性, 其中最具代表的是秦安小曲。秦安小曲最早形成于明代, 兴盛于清代。秦安小曲在类型上分为花腔和老腔。小曲的唱词为天水民间方言, 无对白。伴奏乐器有三弦、镲、锣鼓、四片瓦等, 或以塞子敲击节奏。在音乐校本课程的设置中, 小曲模块选取的是秦安小曲《火焰驹.卖水》选段“海枯石烂情不移”。这是秦安小曲比较经典、保存比较完整的唱段, 具有时代气息, 是传承音乐教育的良好素材。
社火, 当地也称“天水秧歌”, 是盛行于天水城乡的民间各种歌舞形式的总称。社火演出的时间地点是在每年的春节期间, 城乡村镇在街头巷尾形成秧歌汇演的大场面, 热闹非凡。社火的伴奏主要是民间小乐队形式的打击乐。社火的题材广泛, 涵盖了社会各个阶层的生活, 有传统戏剧故事、历史故事以及神话传说。在演出类别上也十分丰富, 如腰鼓、高台、龙灯、耍狮子、旱船、夹板、高跷、蜡花舞等, 都是具有地方特色的演出形式。
三、高中音乐校本课程评价
音乐校本课程评价的目的是为了促进学生的音乐校本课程学习, 保证音乐校本课程顺利实施, 并检验音乐校本课程实施的效果, 进一步改进和完善音乐校本课程。评价分为三个方面:1.对学生音乐校本课程学习的评价。2.对教师音乐校本课程的教学评价。3.对音乐校本课程本身的评价。评价采取自评、互评和他评相结合的方式。
四、结语
高中生的年纪, 身体、思维发育已接近成人, 已经具有一定的对音乐的鉴赏能力和作品的理解能力。对音乐课程的学习不希望和义务教育阶段一样, 喜欢具有新鲜感的事物。学生在家乡的土地上生活了十几年, 在音乐课上运用了地域文化背景下的音乐校本课程, 学生会更有亲切感, 同时也传承了中华传统民间音乐文化。制作如《天民间音乐》这节音乐校本课程, 从问卷、设置、评价三个方面阐述具有地域特色的普通高中音乐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
摘要:校本课程是一种课程开发模式, 而非国家统一出版的教材。音乐校本课程开发作为一种学科呈现的形式, 它是为了满足学生特殊音乐学习的需要, 建立在学校可利用的音乐课程资源的基础上, 来实现学校音乐教育特色化的目标任务。我所选取的天水市三中所在地域属于陇东南地区, 有着独特的地域文化积淀。生长在这片热土中的学生应当了解、熟知当地的音乐文化, 传承中华历史悠久的传统文化。天水民间音乐作为课程资源进行开发, 能突出学校的特色, 体现地方的特点。充分挖掘甘肃天水地域文化资源, 把其中可以为学校所用的素材纳入音乐校本课程的开发体系。
校本音乐课程 篇9
有些教师在实施国家课程中,以国家制订的现行课程标准为依据,结合地方和学校的特点与学生的兴趣和需要,积极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研制国家课程在自己学校的具体实施方案或计划,并把这一过程称之为“国家课程校本化”或“校本课程开发”。但有些教师对此持有不同的看法,认为这是“从实际情况出发,创造性地实施现行课程标准”、“国家课程和校本课程是不同层次的课程,各有各的课时安排,各有各的功能和价值,不能把国家课程改造成校本课程”。这两种不同的看法,对课程与教学改革的实践影响不大,主要是说法不同而已。但是,如果片面强调学校的特殊性和学生个体的兴趣爱好,置现行课程标准而不顾,或淡化现行课程标准,仅仅根据学校的需要开发自己的“校本课程”,却又利用国家课程的课时来实施“校本课程”,这就可能会削弱国家课程的权威性和规定性,影响现行课程标准的贯彻实施与课程目标的实现。上述问题在《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课标》)实施中也有不同程度的反映,值得我们关注。笔者认为上述问题的出现主要与一些相关概念界定不清有关。为此,笔者试图对“校本课程”及相关概念作一些粗浅的解析,与老师们共同商榷。
一、“国家课程、地方课程与学校课程”解析
我国义务教育阶段的课程是由国家课程、地方课程与学校课程组成的。《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及比例》规定:国家课程占总课时量的88%~90%;地方与学校课程占总课时量的10%~12%。体育与健康课程属于国家课程,占总课时量的10%~11%。
国家课程:国家课程是国家根据时代和社会发展的需要,面向全国,根据国情和义务教育培养目标的要求所开设的必修课程。
地方课程与学校课程:“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是课程层次化、多样化的体现”;是学校“综合本地人文、自然的优势和传统,针对学生的兴趣和需要,充分利用各类的课程资源”所开发的课程(参见《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及比例》)。
教育部制订的《教育部学校课程管理指南》(以下简称《指南》)指出:“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构成了学校课程的有机整体,它们拥有共同的培养目标,实现不同的课程价值,承担不同的任务,履行不同的责任”。在学校课程管理中“应根据有关的课程文件,正确处理好这三类课程的关系,保证各类课程的合理比例,充分发挥它们对学生发展的不同的价值”。
由此可见,国家课程、地方课程与学校课程各有各的位置,各有各的课时,各有各的价值,各有各的任务,各有各的责任,它们既相互联系,构成义务教育课程的有机整体,又相对独立,不能相互代替。
二、“校本课程”解析
在我国义务教育课程设置中没有“校本课程”的提法,只有“学校课程”的提法。在教育部制订的《指南》中提出了“校本课程”的概念。实际上学校课程与校本课程是同一概念的不同表述。
百度百科解释:“‘校本课程’是一个外来语,最先出现于英、美等国,已有20多年的历史了”。“校本课程(school—basedcurriculum)即以学校为本位、由学校自己确定的课程,它与国家课程、地方课程相对应”。《指南》指出:校本课程“是指在《课程计划》规定的范围内由学校自主开发的课程”。这就是说,校本课程是在《课程计划》规定的占总课时量10%~12%的时间范围内由学校自主开发的课程。
三、“三级课程管理”解析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提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之一是“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指南》指出:“三级课程管理是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权利的一次再分配。通过改革,学校拥有了一部分课程权利,同时也承担着相应的责任。所以,学校及其相关人员要形成权力分享、责任分担的观念,明确在学校课程管理中的相应角色,履行所承担的课程职责,确保国家课程、地方课程的有效实施,合理地进行校本课程开发”。
三级课程管理主要包含两个方面:
一是将基础教育的课程划分为国家课程、地方课程与学校课程。国家、地方、学校各司其职,共同完成课程计划。《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在课程管理中明确了各自的职权:“教育部总体规划基础教育课程,制订基础教育课程管理政策,确定国家课程门类和课时。制订国家课程标准,积极试行新的课程评价制度”。“省级教育行政部门依据国家课程管理政策和本地实际情况,制订本省(自治区、直辖市)实施国家课程的计划,规划地方课程,报教育部备案并组织实施。经教育部批准,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可单独制订本省(自治区、直辖市)范围内使用的课程计划和课程标准”。“学校在执行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同时,应视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具体情况,结合本校的传统和优势、学生的兴趣和需要,开发或选用适合本校的课程。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对课程的实施和开发进行指导和监督,学校有权力和责任反映在实施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中所遇到的问题”。
二是对国家课程实施三级管理。以体育与健康课程为例:教育部制订《课标》,指导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实施;省级教育行政部门根据国家制订的《课标》的精神与要求,结合本地区实际情况和课程发展的需要,制订本地区的地方体育与健康课程实施方案(参见《课标》),督导本地区体育与健康课程的贯彻实施。我们不能将地方《体育与健康课程实施方案》称之为“地方体育课程”;学校依据国家制订的《课标》与地方制订的课程实施方案的要求,结合学生健康发展的需要、学校体育整体发展需要和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教学实际情况,制订本校的学校体育与健康课程实施计划(参见《课标》),并具体组织实施。我们不能把学校《体育与健康课程实施计划》称之为“体育校本课程”。
四、“校本课程开发”解析
校本课程开发是指“在《课程计划》规定的范围内”(参见《学校课程管理指南》),“学校在执行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同时”,根据“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具体情况,结合本校的传统和优势、学生的兴趣和需要”(参见《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及比例》),“充分利用当地社区和学校的课程资源”,开发或选用适合本校,富有特色的,“多样性的、可供学生选择的课程”(参见《山东省青岛第五十七中学校本课程开发指南》)。百度百科也说:“校本课程是开放的、多种多样的”,并举例说,“如,研究型课程、自愿报名开设的体育课选修(乒乓球、篮球等)”。
《学校课程管理指南》还阐明了校本课程开发的程序、类型与所涉及的文件撰写格式和要求。这说明校本课程开发的重要性、规范性和严肃性。为此《学校课程管理指南》强调:“学校应严格执行国家基础教育课程计划和《课标》,严格执行地方各级教育行政部门的有关规定,并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形成相应的实施方案,报上一级教育行政部门备案;同时,按照校本课程开发的要求形成课程开发方案,并报县级教育行政部门审议,县级教育行政部门应在规定的期限内,向学校反馈审议意见”。
校本音乐课程 篇10
一、校本课程评价内容和方法
(一) 校本课程的评价
校本课程的目标应该首先体现三维目标, 在课程改革要求的基础上更加的突出人的培养。校本课程要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求知欲望, 挖掘学生的潜能, 注重保护学生的个性及满足其个性发展, 补充形成健康人格所必须的各要素。
校本课程的评价应该彰显学校的办学理念和特色。我校开设的校本课程人文社会类《正气歌》, 在内容上选择了中文、外文和音乐篇目数十篇, 是对学生的基本人文素养的培养体现了我校的善雅志特色教育理念。另一具有巴蜀特色的优雅少女和俊朗少男俱乐部的开设, 广受学生欢迎和社会关注, 以培养新时代的女性和男性公民所必须的基本素养为基本目标。
校本课程应该鼓励创新, 注重积淀。学生的创能能力的培养应该是校本课程的另一意义所在, 为此校本课程在内容和组织上应鼓励创新, 并能够形成有效的培养模式而积淀下来。我校的数十名教师共同开设的财商选修课在学生认知发展的水平上各年级层层推进, 对学生的财商产生了积极深远的影响, 经过几年的开设该课程逐渐成熟, 成为我校特色课程之一。
学校共开设了一百余门选修课, 我们对校本课程的评价做出了如下细化:
表1:校本课程的评价方案表 (略)
(二) 针对教师的评价策略
校本课程针对教师的评价主要是对教师教学过程和教学质量的评价, 评价采用教师自评、学生评价、家长评价等多种评价与课程评审委员会考核相结合的方式, 重点考虑学生对课程的认可满意程度。旨在通过多渠道反馈, 教师的自我总结提炼, 进一步促进课程目标的落实和促进教师的自身专业化发展。
校本教师团队既要基于学校的教师队伍, 还要有更广阔的视野, 注重社会力量的挖掘。我校的很多艺体, 美术课程的开设逐步转向专业化队伍, 聘请校外专业人士授课也是我校校本选修的特色之一。我校的厨艺课的开设就是基于我校食堂厨师队伍的精湛和食堂硬件设施的保证。那么针对教师的量化评价时需要基于学校的办学实际, 既要保护好教师的积极性, 又要更好的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和提升, 评价需要具有弹性, 要能形成校本课程的可持续开发。评价好的校本课程要及时物化, 形成长效机制, 进一步形成我校特色的可持续的校本课程体系。
表2:针对教师的评价方案表 (略)
(三) 针对学生的评价策略
校本课程针对学生的评价是学生为主体, 评价以显性评价和过程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 突出形成性和过程性评价。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师生关系的实际感受, 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获得成功的体验是评价的主要内容。通过开展学习讨论、辩论以及调查问卷等方式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持续性评价, 把握学生在学习中的体验, 旨在发现学生的潜质, 改进学生的学习方式, 重视学习过程。
评价应该关注学生的内在, 做到以人为本。因此除了对知识、技能等可以量化的评价以外, 更要评价学生的兴趣、态度、策略、合作精神等不易量化的品质。评价采取学生自评、互评、教师评的方式, 学期末综合各项评价指标, 按等级对学生进行评价。我校将学生的学习成果通过实践创作、作品鉴定、竞赛、评比、汇报演出等形式展示, 学生在展示前准备海报和宣传, 学生的热情和参与度都非常高成绩。优异者学校进行集中表彰。
当然由于学科的差异性, 评价还应具有弹性, 根据学科实际和学生情况作出相应的改变。
表3:学生学分认定量化表 (略)
二、我校校级精品课程的评价方案
我校在每年暑假对开设的一百多门校本课程进行集中评价, 选出校级精品课程, 校级优秀课程, 然后在教师节进行表彰, 将成果纸质化, 物质化, 形成积淀, 形成我校的校本课程特色。
1.评价策略。
(1) 成立校本课程评审小组。由外聘专家、学校校级领导、教务处主任、教科处主任、课改处主任、学生处主任、学科教研室主任等组成评审组, 对现有校本课程进行全面评审, 以此来评定校本课程开展的质量。 (2) 评定校本课程等级。校本课程等级评定, 实行“一年一评”“逐层晋级”制度。等级评定全部从校本课程起步, 一次评审过关, 下次再开设此课后可申请晋级, 直至评为精品校本课程。
2.评价程序。
申报:在学校指定的时间内上交校本课程等级评定申报表, 准备好相关申报必需印证材料。
初审:由学校课改处、教科处、教务处、学生处及教研室主任按照学校课程管理规定以及评价指标, 初步确定课程等级。
终审:由学校聘请校内外专家及学校校级领导组成终审小组, 审核初审过关的校本课程, 最终确定校本课程等级。
公示:对于终审结果, 将在校园“内网”上公示一周。对终审评定为“精品校本课程”的, 将在校园“外网”上面向社会, 公示一周。公示结束, 如无异议, 学校在教师节予以表彰。
3.评价指标。
课程目标评价。课程设计的意义, 开设课程的必要性、现实性和可能性, 通过该课程希望达到什么样的目标, 这些课程目标与学校教育理念的一致程度。
课程计划评价。课程计划是否具备科学性、适用性、时代性, 有无完整的教学设计与教学安排, 有无明确且成熟的学生学业成绩评价方案等。
课程资源评价。教师个人的知识准备、教学资料的准备、教学组织与教学安排、实验参观调查等。以课程计划、教学设计、讲义等课程资源为主要评价依据。
课程过程评价。主要是对课程教学过程的评价, 包括对教师的评价和对学生的评价, 教师评价侧重了解教师的教学态度、教学方法、教学水平, 对学生的评价侧重了解学生的兴趣、学生的感受及收获等。主要收集信息的手段是学校“精品校本课程”评审小组组织相关教师听课, 对学生进行随堂问卷调查等。
课程效果评价。主要是了解课程实施以后是否达到了原来设计的教学目标。收集信息的主要途径是对学生进行效果问卷调查, 征询专家、教师等的意见。
4.激励机制。
(1) 课时津贴。为激发教职工积极性, 学校对校本课程的课时津贴, 按超课时加教案费发放。每学期发放一次, 课时数按实际上课节次计算。
(2) 学校奖励。为了肯定教师为校本课程发展作出的积极贡献, 打造“精品校本课程”, 学校对认定为“校本课程”的任课教师 (团队) 给予物质及精神奖励。
校本课程:一次性奖励加颁发“校本课程”教师荣誉证书。
优秀校本课程:一次性奖励加颁发“优秀校本课程”教师荣誉证书。
精品校本课程:一次性奖励加颁发“精品校本课程”教师荣誉证书。
(3) 连续两年被评审为精品校本课程, 学校将予以特别奖励, 所编校本教材由学校负责出版发行。塑造校本课程品牌, 面向全市及全国宣传。
(4) 教师开设的选修课评为优秀校本课程和精品校本课程的, 在职称评定和评先评优中享有优先权。
三、反思总结, 旨在未来
我校开展的131校本课程实施已过一轮, 我们在探索中实践, 实践中探索, 不断推进校本课程的深入开展和评价体制的完善。
微课程,让校本课程“变脸” 篇11
[关键词] 微课程 校本课程 课程变化
“瞧,这是我们四(6)班王老师给我们开设的微课程《有趣的魔术》,可有味道了。”
“王老师给我们四(5)也上过,我们也喜欢《有趣的魔术》。”
“快来看,这是我们班的黄老师和微课程――《微电影之配音》。你们知道吗?上次我们学的是给动画片《猫和老鼠》配音,你们没有学过吧?”
“我们有《趣味24点》,还有《水果特攻》呢。”
……
这是绍兴市柯桥区钱清镇中心小学的小学生在参观新布置的微课程文化长廊时的对话。小朋友们对自己曾经学过的微课程的喜爱和自豪感言溢于表。
钱清镇中心小学开设微课程课堂已近两年,开设出百余节微课程,有《我型我塑》、《巧手钩锦》、《指尖的艺术》、《神奇的莫比乌斯带》、《钱小好舌头》等趣味微课程,这些微课程的设置,引起了教师学生课堂生态的良性变化。
以往,各学校开展校本课程开发,常常仿照省、市地方课程,全校一门课程,一个内容,从一年级学到六年级(或是分成高低两段)。这样的好处是全校统一,声势浩大,单方面易出成绩。但弊端也显而易见,课程开发耗时费力,成本较大,同时由于不能满足学生的个体需求和兴趣爱好,学生并不喜欢。这样,老师教得辛苦,学生学得痛苦。钱清镇中心小学从学生需求和兴趣入手,充分发挥中青年教师特长,引导教师因班制宜,因科制宜,积极开设短小精悍,趣味性强,富有特色的微课程,掀开了校本课程开发的新面纱。今在这里抛砖引玉,希望能得到专家、同行的指点。
一、微课程,让校本课程变“小”了
钱清镇中心小学的微课程入口小,时间短,内容精,目标微。该校开设的微课时间一般在10-30分钟之间,内容的选择和目标的定位尽量小微化。像该校好几位教师都开设了《趣味24点》,粗一看题,仿佛是同一堂课,细一观察,原来是迥然不同。三年级的祝教师开设的24点定位于三八二十四、四六二十四的应用,因为三年级数学刚教了九九乘法口诀表;四年级陈老师教学的24点侧重于写,侧重于算法的记录,通过算法的记录,理解运算的先后顺序;六年级高老师主授的24点则相对有难度,有挑战性了,因为他所精选的24点牌题好些需要运用分数乘除法,对习惯于整数算法的学生绝对是个考验,对大多数同学来说,这一微课,彻底颠覆了他们脑中原来习惯的24点算法,本课学习之后,大家豁然开朗:原来24点还可以这样算。这样的微课,既有联系,又相对独立的,每一次的目标都是比较微小的,每一个内容都是精致的,这让校本课程也微型化了。
二、微课程,让校本课程变“活”了
全校性统一的校本课程开发庞大费时,转变不易。钱清镇中心小学开设的微课程,不光让校本课程变“小”了,同时,也让校本课程变“活”了。课程开发,要让学生喜欢才行。体育张老师开始开设了一堂四年级《你追我赶》的微课,学生反应寥寥。有同学就说:“这跟体育课有什么区别吗?为什么叫微课呢?”结果,这《你追我赶》的微课最后只得取消。张老师在与教科室老师、组内同事一起讨论、探究之后,重新又设计了一堂微课《追风少年》。课前一天给学生布置了个作业,看谁能在微课上想办法追上风?谁就是追风少年。课堂上,学生劲头很足,虽然开始能想到办法的很少,但经张老师一点拨,大家如梦初醒,纷纷要求举手尝试。有的敞开外套向前跑,风把他的外套给吹了起来;有的握着红领巾的一头向前跑,红领巾迎风招展;有的女生解开自己的辫子向前跑,发丝随风飘逸;有的看到张老师准备的一叠报纸,拿起一张放在胸前向前跑,报纸被迎面的风紧紧的吹牢在胸前……这一微课当然大受学生欢迎,张老师的微课“活”了,学生的思维也“活”了。全体老师在这样的环境中开发微课程,不变就“死”,会变才“活”,校本课程在“变”与“不变”之间越变越“活”。
三、微课程,让校本课程变“富”了
微课程小而美,短而灵活,适应性强,开发成本低,草根性的特点更便于牢接地气,让广大一线教师参与其中。它帮教师们克服了对课程开发的畏难情绪,战胜了对课程开发的畏惧心理,较好的激发了教师对微小课程开发的兴趣,满足了教师业务成长的心理需求和对课程开发的成功体验要求,使教师们积极投身于微课程建设中来。
老师们能针对学生平时具体学习需要,进行短时班级性校本课程开发。大家的思路很开阔,有结合学科知识探究、实践的,如数学学科的《巧算24点》、《有趣的数阵图》,语文学科的《趣味汉字》、英语学科的《我是英语小导游》等;有整合学科知识的,如《QQ空间》;有侧重健身活动的《快乐足球》;有注重技艺特长的《含“琴”脉脉》;有联系生活实际的《水果特攻》(生活中的水果知识解秘);有来自学生玩具爱好的《魔方》、《我爱炫酷空竹》;还有《有趣的魔术》、《微电影》等综合性课程……内容广泛,科目众多(具体见最后附表:钱清镇中心小学几年来开设微课程内容汇总)。它的灵活多变,它的应需而生,促使更多、更好的微课程不断涌现。微课程改变了以往校本课程几个课程一成不变的开发模式,它应学生需求而生,为学生成长服务,为体验成功服务,为优化教育教学服务。学生的兴趣爱好有多少,它就有多少;教育教学的优化要求有多少,它就有多少。微课程,让校本课程越来越“富有”。
四、微课程,让校本课程变“趣”了
钱清镇中心小学的微课程首先在于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微课程变得更有趣是该课改研究的一个重点。英语黄老师设计了一堂三年级《英语单词一家人》的微课,family中有daddy、mummy、brother、sister、baby五个单词,如何让学生爱上这一课且有别于平时的英语课呢?黄老师颇费了一番脑筋,后来她把这五个单词一家人与五个手指结合起来,让学生推荐哪个手指当谁daddy,哪个手指当谁mummy…….并说明理由,学生兴趣盎然。更绝的是,进而她又让大家把这些人物画在自己相应的手指上,边唱歌曲边用手指表演,学生的学习热情高涨。一堂微课下来,也许,这几个单词学生并不个个能读得准确,但课堂上洋溢的趣味会让他们终身难忘,学习的兴趣会渗透到其他课堂。
五、微课程,让校本课程变“群”了
钱清镇中心小学微课程经过近两年的开发,逐渐积少成多,结小成群了。
为更好的利用现有微课资源,学校教科室组织老师进行研究、讨论。有道是独木不成林,一课难称雄。学校决定整合、提升微课资源,把相同、相近、相似的微课整合成一个个内容丰富,渐次上升的微课群,使短小精悍的微课更有深度和广度,更受学生的欢迎。
例如:有不同老师开设同一内容,但目标定位不同,教学对象也不同,可组合成群。如前面所述不同老师开设的《趣味24点》。
有内容不同,但学科上颇为接近的微课,可组合成群。如《精彩签名》、《钱小好舌头(绕口令)》、《趣味字谜》、《玩转汉字》、《动画成语》、《对子天地》等都可汉字有关,可组合成《神奇的汉字》群。
有内容不同,但内容上相关联的,也可组合成群。如《精彩有“线”(线描画)》、《趣味书法(线条)》、《简笔画动漫》、《一挥而就(一笔画)》等可组合成《有趣的线条》群。
……
微课程的开设,引起了学校校本课程的诸多变化,丰富了课程设置,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促进了师生关系良性循环,对营造校园和谐、上进的生态环境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微课程,微学习,让校本课程华丽转身,轻松“变脸”。
校本音乐课程 篇12
●从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出发确定课程目标
所谓学习能力, 就是指学生运用科学的学习方法去独立地获取信息、加工和利用信息、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一种个性特征。学习能力是多方面的, 它包括注意力、观察力、思考力、应用力、自觉力、记忆力、想象力、创造力等。因此, 校本课程目标的确定应围绕这些能力的提高展开。
《数学中的算法》课程其实质即围绕数学中的算法问题而展开的程序设计课程。课程的总目标是学生通过掌握一门程序设计语言理解算法的含义及其与数学学科的关系从而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 具体可归纳如下。
知识与技能目标:理解算法概念及其含义, 了解数学中的常用算法知识, 提高逻辑思维能力;了解一门程序设计语言, 掌握程序设计的一般过程与方法。
过程与方法目标:能从日常生活学习中发现算法问题, 并能完成简单的问题分析;从分析问题出发, 在理解算法的基础上设计利用计算机解决问题的算法步骤;使用程序设计语言实现算法问题的解决, 并能辩证分析算法的合理性、有效性。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体验程序设计中所蕴含的文化内涵, 通过数学中的算法问题运用程序设计解决提高对信息技术的求知欲, 培养会观察、会分析、会思考;通过算法问题的解决与评价, 形成良好的思辨能力, 提高形式逻辑能力。
●从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出发组织教学内容
思维在学习中的运用可分为分析性思维、创造性思维和实用性思维三个层面。具有分析性思维的学生, 能够很好地理解和掌握书本上的学术性知识, 在学校里往往具有很好的学业成绩;具有创造性思维的学生, 虽然学业成绩不一定很好, 但具有与众不同的思维方式, 能够独立思考, 非常有创造性;具有实用性思维的学生, 有丰富的常识, 能够顺利地融入一个新情境中, 并把所学知识付诸实践, 具有很强的环境适应能力。
纵观三种思维的各自特征, 《数学中的算法》课程内容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算法设计初步”, 通过对经典数学问题如“狼羊菜过河”、“矩形切割”、“士兵摆渡”等问题进行分析、设计算法、绘制流程图和实践程序等感悟算法在解决问题中的作用和地位。该内容重点培养学生的分析性思维能力。课程中鼓励学生算法的多样性设计, 提高了创造性思维能力。第二部分为“VB程序设计基础”, 通过VB程序设计中“对象”、“方法”、“事件”三要素的学习, 掌握程序设计语言, 实现三种结构的程序设计, 通过程序设计了解运用计算机解决问题的一般过程。通过VB程序设计提升学生的算法思维能力, 即分析性与实用性思维的综合运用。第三部分为“算法谜题”, 选取数学算法问题中“八皇后问题”、“猜数字”、“汉诺塔”等问题, 通过分析问题、设计算法、解决问题等一系列过程进一步理解算法思想与程序设计。这部分内容通过算法问题的解决培养了学生的实用性思维能力。
●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出发进行教学设计
从教育心理学的角度来说, 兴趣是一个人倾向于认识、研究获得某种知识的心理特征, 是可以推动人们求知的一种内在力量。学生对某一学科有兴趣, 就会持续地专心致志地钻研它, 从而提高学习效率。从对学习的促进作用来讲, 兴趣可以成为学习的原因;而由学习产生新的兴趣和提高原有兴趣来看, 兴趣又是在学习活动中产生的, 可以作为学习的结果。所以, 学习兴趣既是学习的原因, 又是学习的结果。学习兴趣也会随着知识的积累与认知能力的提高逐渐迁移、延伸, 最终影响学生的整个学业。在课程的实践中, 根据既定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 采取恰当的教学方法、教学活动和评价手段都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课堂中往往因为有了先进的理念与技术而精彩, 同时又因为这些先进的理念与技术的难以掌握而受冷落。在教学中合理地使用现代教育技术组织教学活动, 可以使“先进的理念与技术”展现它应有的风采, 吸引学生的“眼球”, 进而提高学习效率。课堂教学中运用虚拟教育社区平台进行教学, 使得学生能更便捷地从网络中获取文字、图片和视频等信息, 能提高学习效率。
在教学中, 以小组合作的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合作性, 对于难点可以采用“游戏导入法”和“实践体验法”等方法, 化繁为简、化难为易, 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使学生对学习感兴趣, 从“怵学”到“敢学”, 从“想学”到“会学”。例如, 教师可利用《野人与牧师》的Flash益智游戏, 让学生在“玩”游戏中理解“算法、算法设计”的含义, 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学生以“记单词擂台赛”的形式参与小组互动游戏, 比较决出成绩最优的小组, 理解分支结构程序设计的使用与意义。该活动不但培养了学生的团队意识, 而且提高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增加了学习的趣味性。在整个校本课程的实践过程中使用各种形式的游戏进行引导, 在小组活动中引入课题、分析问题、促进算法分析, 使学生真实地感受程序设计的魅力, 真正学会发现问题、确定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提高学习兴趣。
●从提高学生的学习实效性出发进行课程评价
教师教学、学生学习的归宿是追求实效, 即教与学的有效性。有效性是使能力和知识资源能够产生更多更好成果的一种手段。学习的有效性指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增进学习结果、强化学习体验, 具体表现为学生从“学会”到“会学”;从“不知到知, 知少到知多, 由生活经验到科学概念”;从“要我学”到“我要学”这一行为的转变。课程的评价其实质就是以学生发展为评价目标, 以“发展性功能”和“激励性功能”为主, 以质性评价整合取代以往的量化评价, 提高学生的学习有效性。
校本课程评价以过程性评价为主, 以评价促学习。《数学中的算法》的学习评价以“课程设计”的形式实现。课程设计内容由“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设计算法”、“编写程序代码”和“附件”五个部分构成。教师预先提出若干算法问题, 学生自主成立学习小组选择课题, 通过网络、书籍等媒体完成“分析问题”和“算法设计”, 并运用VB程序设计语言解决问题。课程设计要求学生发挥团队意识, 学会分工合作, 能合理运用信息技术获取、加工、管理、表达与交流信息。对于课程设计作品与课程设计报告进行“自评”与“他评”相结合, 同时提高自身的合理评价信息的能力, 最终通过“课程设计”提高参与校本课程学习的有效性、实用性。
【校本音乐课程】推荐阅读:
校本课程小学音乐07-16
音乐校本课程开发01-05
音乐个人校本研修计划08-30
小学音乐校本合唱教材05-20
小学音乐校本课材07-18
小学音乐校本的研修总结12-06
2023年音乐学科校本培训心得体会10-13
校本课程12-12
校本课程研究05-08
校本英语课程0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