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民间音乐教育(精选12篇)
小学民间音乐教育 篇1
一、美术的功能
关于美术的功能古人早有论述, 春秋时期左丘明在《左传》中指出:“昔夏之有德也, 远方图物, 贡金九牧, 铸鼎象物, 百物而为之备, 使民知神奸”。葛路在《中国古代绘画理论发展史》中讲:“《左传》的这段夏朝‘铸鼎象物’的记载, 我们可以看作是夏、商、周三代青铜器的代表理论。‘使民知神奸’说的是青铜器图纹的社会作用, 这是中国绘画理论最早的功能说。”[1]南齐谢赫在《画品》中讲:“图绘者, 莫不明劝诫, 著升沉, 千载寂寥, 披图可鉴。”[2]南朝时期宋王微在《叙画》中说:“望秋云, 神飞扬;临春风, 思浩荡。”[1]唐张彦远在《历代名画记》中言到:“夫画者, 成教化, 助人伦, 穷神变, 测幽微, 与六籍同功, 四时并运, 非繇述作”, 可以“鉴戒贤愚, 怡悦性情”[3]。古人从不同的角度对美术的功能进行了阐释。在现代, 前苏联美学家卡冈在他的《美学教程》中把美术的功能分为交往功能、启蒙功能、教育功能、享乐功能。还有人指出, 美术具有情感或情绪的宣泄功能、精神慰藉功能、心理医疗功能等。作为上层建筑的美术同其他社会意识形态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在反映社会生活方面具有重要的社会功能, 即它的认识功能、教育功能和审美功能。
二、民间美术的功能及其特殊性
作为生长、发展于传统民间社会的民间美术, 是下层民间文化的表现形式, 具有下层民间文化的一般内涵和性质, 从而与对应于上层文化的宫廷美术、文人士大夫美术具有不同的艺术旨趣和风格面貌。民间美术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 它在中国的文化发展史上有着特殊的地位, 是中国民间文化的重要载体, 承载着民众的生存方式、风俗习惯等, 蕴涵着当地人的人生观、价值观和审美观, 在民众的生活与民间文化的传承等方面有着强大的功能。民间美术的功能具有多样性, 从艺术与人类生活的关系来看, 民间美术不仅满足了人们的物质性需求, 而且它还进入到了民众的精神性需求领域, 具有为民众提供物质性的实用功能和精神性的审美功能, 并且还具有承载和传承民间文化的文化功能。笔者认为, 从民间美术的本质及文化传承等方面来看, 民间美术不仅具有美术的认识功能、教育功能和审美功能, 而且还具有其特殊的生活功能和文化功能。民间美术的这五大功能是互相联系、整体统一的, 它全面作用于民众的物质生活和精神活动中。
1.民间美术的认识功能
民间美术的认识功能是通过它的外在形式和内在形象感知得来的, 不同的民间美术样式可以让民众认识到作品中所反映的不同风俗习惯、生活环境和精神需求。“在民间美术中, 某种形象的某种特定组合, 表达什么意思, 用在什么民俗场合, 都是事先约定好了的, 世世代代就按那个先于意识的规定来做。”[4]民间美术经久不变的程式性造型语言特征, 推动了民间美术的认识功能得以体现。在原始农耕时代, 民众虽然得不到良好的教育, 但是可以通过民间美术的程式化特征认识到当地的风俗习惯、文化传承。民间美术的认识功能在民间文化的传承中具有其他艺术不可替代的作用。
2.民间美术的教育功能
民间美术的教育功能主要体现在其对民众的伦理道德教化上。民间美术受中国民间文化中伦理道德大格局的制约, 主要表现在对题材的选择和对情感的倾诉方面。民间美术在题材的选取上深受儒家思想的影响, 表现为经常借民间传说、历史典故和戏曲等题材内容宣扬忠孝节义、侠肝义胆, 表彰先烈圣贤。这类题材的民间美术作品将道德教化融于审美娱乐中, 是宣传伦理道德的重要外在形式。农耕社会时期农村的大部分民众就在这种传统的节日中“潜移默化”地接受儒家伦理道德观念的教育, 民间美术也在悄然发挥着它的教育功能。
3.民间美术的审美功能
民间美术作为当地民间文化的重要载体, 折射了当地民众的审美观念、审美品格。民间美术那单纯且朴素的艺术风格、淳朴且率真的艺术语言是其独树一帜的审美品格和永恒的魅力, 这种质朴的风格不仅表现在民间美术的内容和形式上, 而且表现在创造主体朴实无华的人格上。只有心灵的纯真、朴实, 才能物化为形式的质朴。民间美术的质朴之美, 既是形式的、风格的, 又是精神的、情感的。民间美术的审美观念是向善求真, 只有“善”与“真”的结合才能达到“美”的标准, 追求事物真、善、美的统一是民间美术的“大美”所在。
4.民间美术的生活功能
民间美术与现实生活是紧密联系的, 充分体现了生活原型的特点, 它的内容最大限度地贴近民众的生产生活, 有时甚至就是对现实生活的直接描述。民间美术是民众生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与民众的生活无时无刻不发生着各种各样的联系, 涉及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各个方面。从民间的巨宅陈设到生活的日常器具, 从祭祀供奉的用品用具到游艺活动中的面具、道具, 以及装点节日的年画、窗花, 都是民间生活的缩影。这种生活特征决定了民间美术的创造性必然随生活的需要和改善而不断进行变化。人类造物活动的根本目的首先是为了满足生产生活的需要, 这种需要的满足是与人的生命原则和生命价值紧密相连的。民间美术的创造不仅忠实于这一原则而且把生命维系过程与造物活动相沟通, 成为联系生活的重要方式, 因而民间美术是一种生活的艺术, 遍及民众日常生活的各个角落, 它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 凸显了民间美术的生活功能。
5.民间美术的文化功能
作为民间文化重要载体的民间美术具有特殊的文化功能, 即民间美术鲜明的延续性、传承性、集体性、模式化和地域性。悠久的农耕社会成就了民间文化的基本内容和性质, 也是民间美术生长的文化生态环境, 民间美术基本上保持了民间文化的特征, 体现了民间文化的精神, 是民间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民间美术的文化功能主要体现在民俗活动中, 民俗活动是民间美术的创作基础, 因而民间美术的内容和形式鲜明地体现了当地的民俗活动和民俗心理。春节的年画、元宵节的灯彩、婚礼的喜字花、丧葬的纸扎、祝寿的花馍、定情的荷包等无不表现为精彩的民间美术形式, 体现了不同民俗活动中的民俗心理和民俗观念。
三、民间美术的功能与小学美术教育
1.民间美术的功能契合课程标准要求
“义务教育阶段的美术教育主要关注的是教育功能, 也就是说通过美术教学活动, 努力使学生在情感态度、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创造能力、学习方法等方面得到提高, 引起学生心理和行为的良性发展。”[5]小学教育是学生人格全面健康发展的关键阶段, 小学美术教育既要着重以美术为中心对学生进行全面综合的美术教育, 又要于学科教育过程中注意充分发挥美术教学的智育功能, 开发学生的右脑功能,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形象思维能力, 使学生心灵手巧;充分发挥美术教学的培养创造性功能, 培养学生创造思维的流畅性、变通性、首创性;充分发挥美术教学陶冶、教化、提升情感的功能, 使学生形成高尚的情操与品格;充分发挥美术的情趣性和情感性特点, 使学校在偏向严肃的理性的约束的学习生活中增添活泼的非理性的自由的情趣和活力, 使学生被压抑的情感得以宣泄, 从而获得情感的平衡, 使身心和情感得以健康发展和提高。美术教学中要注意对学生进行多层面的教育, 即身体、心理、文化、思想、品德等各方面素质的培养以及学习习惯和行为的培养。
美术课程以对视觉形象的感知、理解和创造为特征, 是学校进行美育的主要途径, 是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全体学生必修的基础课程, 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6]中小学美术教育专家尹少淳先生指出:“基础美术不是专业美术, 而是一种生活美术教育, 学生学的不是专业美术, 而是生活美术, 它所包含的内容应该有利于学生未来生活和身心发展。”既然是生活美术教育, 那么小学美术教育就应该贴近学生的生活, 从学生可接触到的生活环境中寻找教育的途径和方法。民间美术的功能恰恰契合了这一需求, 可以为小学美术教育提供丰富的教学资源, 扩充教学内容。
2.增强学生的民族文化认同感, 形成健康的个性人格
民族认同感是民族成员对本民族基本价值观和主体文化的归属感的认同, 是一个民族得以绵延发展, 民族文化稳定传承的不竭动力。民间美术是最能直接呈现民族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 在多元文化纷繁交织和网络信息发达的读图时代, 有必要通过民间美术教育功能的发挥来有效增强小学生的民族文化认同感。民族文化认同感是个体形成良好自我认同感, 从而拥有健康心理的重要条件。心理学认为自我认同感是个人对自己的自我价值的定位、判断、信念和感受, 当学生具备了健康的民族文化认同感便会推动其形成健康的自我认同感。健康的自我认同感可以使孩子在日常生活中表现出自信、具有同情心、有利于小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 形成完善的人格。
3.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 形成特色的创新精神
新《美术课程标准》指出:“构建面向21世纪的创造力已成为当代美术课程的基本取向”[6]。民间美术是来自民间的艺术, 劳动群众是最具有创造力的艺术创作者, 因而民间美术是培养学生创造力和创新精神的最佳途径之一。艺术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古今中外从民间美术中汲取营养, 寻找艺术创新的艺术家比比皆是, 从中我们可以看到, 大量的日常生活用具、民俗活动用品、文化传承用品类的民间美术作品, 一方面肩负了功能与审美有机结合的使命, 实现了其社会功能价值的最大化, 另一方面也为纯艺术的创作提供了不可多得的源泉。
创造力与创新精神的培养离不开抽象思维与形象思维的发展, 而形象思维的发展如果与民间美术联系起来, 将为小学生的形象思维培养开辟一片崭新的领域。在小学美术教育中, 将民间美术通过画笔、涂鸦、剪纸、泥塑等方式传递给儿童, 不仅有利于培养他们的观察和思维能力, 而且在正确的引导之下, 还有助于小学生主动去认知和感受他们眼中的新奇事物;将民间美术中的美学规律传达给小学生, 如造型语言上的循形、扭曲, 色彩运用上的补色和冷暖等对比, 外在构图形式上的对称与统一, 不同视角的形态描绘、多种时空形象的融合, 也能够激发和实现对学生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培养。
4.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习惯, 形成健全的审美观念
审美作为理解能力的一种, 它除了以感觉为依托之外, 还与人生体验、情感、想象和创造等认知活动有着紧密的联系。先天因素与一个人的审美意识和能力固然存在一定的联系, 但是后天的培养也同样是不可或缺的。民间美术通常在满足现实生活需求之外也实现了对生活美的表现, 它一方面承载了人民大众对美的最初的认知意识, 一方面也传承了中华民族古老的审美理念, 其以自身的功利意愿和民间大众的审美意愿作为审美判断和审美选择的标准, 将征服、改造客观世界与憧憬圆满生活的愿望和理想诉诸于审美;民间美术是真、善、美的统一, 是人民大众对美的本质认识的一种最自然的感情流露形式。人们经过长久的文化积淀和民族审美心理调试, 将真善美自然而然地统一在民间美术之中, 民间美术所内含的稚拙、天真、自然等都和小学生的天性有着不可分割的必然联系。因此, 培养小学生的审美能力是素质教育的一项基本要求, 提高民间美术功能的发挥有助于小学生形成健全的审美观念。
四、在小学美术教育中提高民间美术功能的教学策略
在小学美术教育中要想发挥好民间美术的功能, 教师首先要提高对民间美术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能力, 采用有效的教学策略妥善设计课程,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选择教学内容时要注意不同年级学生的审美起点和接受能力。
1.营造愉快的学习环境,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激发兴趣原则是教师发挥主导作用, 充分调动学生主体学习主动性的体现。”[7]民间美术有着非常丰富的形式和内容, 尤其是那些具有强烈的民族性和地域性的题材样式更贴近现实生活, 更有利于激发出学生的学习兴趣并转化为持久的态度。教师要勤学习, 多思考, 与时俱进地结合新媒体教学手段, 展现教师在课堂中的主导作用, 调动小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学习兴趣。从小学生对民间美术学习的动机来看, “主要与感情需要的内驱力有关, 小学生学习的目的主要是从学习的本身获得一种内在的快乐”[5], 在教学中要注重学生积极性的调动, 努力营造愉快的学习环境, 让学生能够感受到学习美术的快乐, 进一步发挥民间美术的娱乐性特点。要让学生快乐地学习民间美术知识和技能, 引导学生结合实际生活并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亲手制作作品、体验成功的愉悦感, 提高学生的精神和生活品质。
2.选择恰当的学习内容, 贴近学生的接受能力
有效教学应是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 促进学生身心发展。民间美术的功能要想通过教学完满地发挥出来, 首先必须依据学生不同年龄阶段的特征, 结合学生的情意、操作的程度和学生的认知特征来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其次不同文化区域内民间美术具有较强的地域性, 尤其是在我国的西南、西北、东北等少数民族聚集地区, 民间美术在当地是广大民众的审美取向、风土人情、思维模式和民族心理特征的具体呈现, 这就要求在小学美术教育教学内容的选取上注意结合当地特色的民间美术样式和题材, 挖掘当地的民间美术资源。因此, 在小学美术教育中只有依据学生的接受能力并选择恰当的民间美术样式和众所周知的题材作为教学内容, 才能有利于民间美术功能的完美发挥。
3.贴近学生的学习生活, 突出民间美术实用性
民间美术与生活联系非常紧密, 学生学习到的民间美术内容应该与社会生活联系起来, 所学知识和内容应该与日常生活联系起来, 从而使学生所学与所用相互贯通, 从生活“实用”中学习, 又能回到实际生活中, 做到学以致用。依据美术学习活动分类方式可以将小学美术课程划分为“造型·表现”、“设计·应用”、“欣赏·评述”、“综合·探索”四个领域, 在这四个领域民间美术都可以涉足其中。尤其在“设计·应用”这个领域, 民间美术鲜明的地域性特点可以为处于不同文化地域、不同经济水平、不同环境条件下的青少年学生、儿童提供多样的学习选择, 在开发和利用本地区民间美术资源的过程中有效地突出民间美术的功能, 增强小学生细致观察、敏锐发现的能力, 养成善于借鉴、敢于创新、勤于动手的良好生活习惯。
4.增强教师的美术素养, 开发民间美术的资源
教育部公布的《小学教师专业标准》强调, 教师应该“坚持实践、反思、再实践、再反思, 不断提高专业能力”。美术教师个人所体现出来的人格魅力、良好素质、丰富学识与高度的专业能力对美术教学具有关键性的作用。“教师是美术课程资源开发的首要主体, 为了合理开发与利用美术课程资源, 教师必须要具备一定的课程资源理论素养”[8], 民间美术的功能能否发挥出来, 与美术教师所掌握的民间美术专业知识和美术课程资源知识等密切相关。教师在业余时间要主动地去学习并掌握民间美术的相关知识, 更应该熟知本区域内的民间美术样式。“在不同的情境和条件下的学校教育教学活动中, 小学生都会有不同的需求和行为表现, 小学教师必须具备较强的专业能力, 才能提供具有发展适宜性的教育策略, 灵活运用有效的教育方法。”[9]美术教师要主动把理论学习与教育实践相结合, 不断通过实践、反思, 再实践、再反思, 提升专业能力, 增长教育智慧, 开发出适合自己教学的民间美术资源。
民间美术以图像的形式承载着丰富的易被感知和接受的视觉形象, 蕴涵并折射出当地民众的价值观念、思维模式和审美品格, 充盈着当地民众的精神文化和物质需求的多姿多彩生活空间。在多元文化融合发展和快速的信息化社会进程中, 民间美术对于小学生学习图像传达与交流、形成朴素的视觉文化意识和培养创造力有着其他课程不可替代的效用。民间美术可以补充当代小学生对朴素的风土人情美感的认识与体验, 也能激发小学生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从而增强其民族认同感。因而, 通过民间美术可以对小学生进行人格教育、生活教育、民族精神教育。总而言之, 民间美术是小学美术教育重要的校外素材性课程资源, 是一种隐性的地方美术课程资源, 在小学美术教育中具有无可替代的重要地位。因此, 重视民间美术功能的发挥, 进行系统性、针对性和效率性的民间美术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是提高小学美术教育实效性的最佳教学策略。
摘要:民间美术以视觉形象承载和表达民众的思想观念、情感态度和审美趣味, 丰富了民众的精神生活和物质世界。在多元文化和信息化社会中, 民间美术对于小学生学习图像传达与交流、形成朴素的视觉文化意识和培养新锐的创造意识的功能是无法取代的。拙文从美术的基本功能、民间美术的功能的特殊性、民间美术功能与小学美术教育等角度来阐述民间美术的功能。民间美术资源得到合理的开发和利用, 民间美术的功能在小学美术教育中的充分释放, 是稳步提高小学美术教育实效性的最佳教学策略。
关键词:民间美术,功能,小学美术教育,教学策略
参考文献
[1]周积寅.中国画论辑要.南京:江苏美术出版社, 2005.
[2]俞剑华.中国画论类编.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 1986.
[3]张彦远.历代名画记 (卷一) .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 1963.
[4]左汉中.中国民间美术造型.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 2006.
[5]尹少淳.美术教育:理想与现实中的徜徉.北京:高等教育出社, 2005.
[6]教育部.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1.
[7]常锐伦.美术学科教育学.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0.
[8]尹少淳.中小学美术教学论.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 2012.
[9]教育部教师工作司.《小学教师专业标准》解读.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3.
小学民间音乐教育 篇2
源莲山 课
件 w w w.5Y
k J.Com 7 内容提要: 我国学校专业音乐教育与民间音乐的传承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具有新的特征。
关键词 : 专业音乐教育 民间音乐 传承与超越
90年代以后,文化艺术进入多元时代,特别是流行音乐的盛行,改变了原有的社会音乐结构布局。民族声乐一方面吸收西洋声乐技巧,同时为了使民族歌唱更贴近生活,声乐教育就出现了民族、美声、流行杂糅,既有“三不像”的挑战:民间音乐意识匮乏的民族声乐教育,弃“民”仿“西”合“流”。
缺失了声乐基础教育——传统民间音乐,学生接受的音乐形式越发单一,知识面越来越窄。他们没有条件接触、学习多民族、多风格、多唱法的民间音乐。知识的匮乏,严重地影响了他们对于歌唱艺术的判断和辨别,大多数民族声乐的学生,自然就以舞台上成名的同类演员为模仿对象,演唱风格和技巧便朝着趋同方向发展。因此,民间音乐正在具有文化工业特征的民族声乐教育中走向消亡。这不是危言耸听,目前,音乐院校的民族声乐教育现状就是如此。
一、我国专业声乐教育的历史及现状
翻翻《中国近现代音乐史》,自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中国近现代教育是在中西文化交融与碰撞中曲折前进的。为了救亡图存,富国强民,洋务派推行的“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文化主张,使“西学东渐”催生了受西方国民教育思潮影响的我国音乐基础教育的萌芽。以梁启超为代表的维新派认识到了音乐教育的重要意义,积极提倡在学校开设唱歌课,向大众传播具有新内容的乐歌并动手写作新歌歌词。一些留学日本的学子如沈心工,在1903年回国后就着手在上海等地中小学创设唱歌课和编写学校校歌。“庚子事变”(1901年)后,清政府迫于政治形式的压力被迫采用维新派“废科举,兴学堂”的改良措施以挽救危机,使得乐歌为主的新制音乐教育从群众自发的行动中解脱出来,形成一种新的制度,后人把这段时期的乐歌统称为“学堂乐歌”。“学堂乐歌” 乐歌的曲谱来源于欧美各国歌曲和器乐曲,其特点大致有选曲填词、文白兼用、以西洋模式为主的音乐风格。因此有专家称其为“异质文化”,它实质上充当了中国音乐基础教育的“催生剂”。1927年,萧友梅博士在蔡元培先生的支持下创办了我国历史上第一所高等专业音乐教育机构——上海国立音乐院(后改称国立音专),从而掀开了中国音乐教育新的一页。但即便如此,国立音乐院的音乐教育“从20世纪20年代到40年代,循规蹈矩,走了一条不折不扣的西方专业音乐教育之路”[1]。
作为一种异质文化,就艺术领域而言,按照殖民时期音乐教育的观点:“只有欧洲的音乐才是先进的,因此只有欧洲音乐才是唯一值得学习的。”为了顺应五四新文化运动和中国急于走上现代化的历史潮流,中国的音乐教育工作者们选择了西方的教育模式。时至今日,我国的音乐教育事业已经发展到拥有9所专业音乐学院,三百多所音乐二级院(系)和无数所为达到综合院校标准而正在建立音乐系的综合大学这一欣欣向荣的局面。然而,在这欣欣向荣的背后,衍生出一连串的问题:欧洲音乐中心论、西方音乐模式盛行各大院校、中国音乐落后论等等。同时,中国大量的民间音乐和许多具有地方色彩的少数民族音乐游走在教学大纲之外。于是在音乐教学中出现了中国的古琴谱被翻译成五线谱拿来教学的现象;于是出现了学院里学生不认识甚至没有见过公尺谱、减字谱的怪异现象。于是张震涛在他出版的学位论文“前言”中写道:“在农民乐师的眼里,我们是城市里专业的音乐家,是从国家的最高学府走出来,座在国家最高研究机构中的专业研究人员,而我们却不识谱(公尺谱)”;“20世纪对传统文化教育事务的现代教育体制中培养出来的学子的知识结构,大概基本如此:不懂传统音乐,却浅薄地认为它落后。”
我国专业音乐教育通过专业音乐学院、二级音乐院(系)培养出大量的学子,他(她)们毕业时被分配到全国各地,在教学的过程中自然地把欧洲音乐教学体系层层渗透到全国的中小学音乐教学之中,其影响的广度和深度不言而喻。“西学东渐”的影响是通过各级各类学校音乐教育产生的,并由此构成了我国近现代音乐文化的主流,而在广大的农村,在那些“未经学校音乐教育系统训练过的农民乐师”那里,在大量民间的文艺演出团体中,他们依然秉守着传统,传承着中国的传统音乐。
二、有关我国的民间声乐
由于中国的民间音乐及其理论较多是靠口头形式创造、使用和沿袭下来的,因此民间音乐传承主要是指“口传心授”。“口传”即口对口的教习或说是面授机宜。“心授”就是心领神会,是传授用书面语言难以表达的音乐的神韵。
关于“口传心授”的妙处,中国民间音乐“活态”传承的意义在我国特有的记谱方式上也可以清楚地反映出来。由于“口传心授”具有极大的灵活性和即兴性,形成了我国独特的记谱方式。我国从古至今用来记录和传承音乐的乐谱种类繁多,如宫廷雅乐所用律吕谱、工商谱,古琴文字谱、减字谱,宋瑟谱、埙谱、工尺谱、二四谱、三弦谱等,其中使用最多应用最广的是工尺谱。工尺谱是采用汉文字记谱的乐谱谱系,它采用文字记录音乐的符号,最大程度地实现了与传统文化的结合。“工尺谱的最大特征就是只记录音乐旋律的框架和骨干音,对于那些细微的变化和装饰音则忽略不记,乐谱在音乐传承的过程中只是一个辅助工具,而音乐真正的精华和意义却蕴含在传授者那里”[2],因此说东方文化是富有弹性而不确定的,即所谓的“音无定高,时无定值”,它注重的是过程(西方音乐注重的是结果)比如中国古琴演奏中表现出的音与音之间细微的音色控制,在中国戏曲中“行腔”、“拖腔”中的不断变化等。
总之,民间音乐传承是民众自发的自我传承,由于缺少自主意识,这种自发性没有在社会生活中得到广泛的认同,造成了“失语”的境地。但是,由于这种自发性,使民间音乐传承与学校统一教学模式的专业音乐教育相比更加有利于维护区域文化的特征和各种流派的保存。民间音乐文化是民族本质最完美的音乐表现,它不仅具有民间意义,更是具有民族意义,在这一点上,民间音乐的传承具有深刻的意义。
三、对“中西关系”的再认识
建国初期,党和政府对于民族传统音乐文化非常重视,为繁荣新中国的文化艺术,制定了一系列的政策、方针。如,文艺必须“为人民服务”、“为工农兵服务”的方向,倡导艺术家重视民间音乐,“走入民间”与群众打成一片;“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提倡艺术多形式、多风格、多流派的自由发展;以及音乐艺术要“革命化、民族化、群众化”的思想观念等等,为新中国文艺指明了方向,极大地调动了艺术家的积极性,投身于群众生活。正是由于这些方针、政策的指导,五六十年代,才有了以民间音乐为教育基础,采用“请进来,走出去”的教育模式。
20世纪80年代以后,随着社会教育体制的改变,文艺教育政策虽然也提倡学习传统民间音乐,但力度较弱。教育者也放松了对民间音乐的学习,师生们到民间越来越少,具有民间音乐歌唱能力的老师越来越少,传授的原生民间音乐则更少。传统民间歌唱在专业音乐教育中缺失了应有的地位。因而,民间音乐的传承链在民族声乐教育中,出现某些环节的断裂也是历史的必然。
大众媒体在实现信息功能之余,始终引领着一个时代的文化类型和文化风格。特别是电子媒介,对社会整体文化环境的影响力一直处在强势地位。建国17年,整体环境的文化需求,促使了民族声乐的健康发展。当时的强势媒体——广播,播放民间音乐的比例占全部文艺节目时间段的1/2;另一重要媒体——电影,有大量改编自不同地区、不同民族的民歌,如《刘三姐》《阿诗玛》《冰山上的来客》等电影音乐;还有全国性的民间汇演,也通过广播得到了广泛的传播。整个社会都在极力弘扬民族民间音乐。学校教育不甘示弱,积极投身到学习、传播民间音乐的洪流中,不断汲取养分。无论专业歌唱还是音乐创作,真正呈现出“百花齐放”的喜人景象。
80年代以后,强势媒体对民间音乐的传播经历了一个渐变过程。初期,是民间音乐的恢复期,民间音乐在传播媒体中占相当比例,学校的民间音乐教育也倍受重视。80年代初,武汉音乐学院恢复了民族声乐教育专业,师生们又开始了因文革停滞十几年后的民间音乐采集和学习。
而到了90年代,随着大众传媒的无边渗透,电视、电影、网络和MTV,使当代社会正在成为一个视觉文化或者说影像文化社会。工业时代的大众传媒成功地传播了固定化、标准化了的思想和情感模式。就音乐而言,大家虽然彼此之间毫无联系,但对千篇一律模式化音乐的喜好,不分彼此。
四、有关解决学校专业音乐教育中民间音乐传承问题
民族音乐文化在学校音乐教育中,具有主体性、基础性和开放性。民族音乐文化在具有自身根本特征的基础上,是一个传承与发展相结合的概念(既包含古代又包含近代和现代以及未来的发展)。学校音乐教育,在时代发展的高度上,应将民族音乐作为最重要的文化资源,引进到音乐教育中,并将其作为音乐教育最重要的基础——即在早期教育中,它是音乐教育的主体,在随后发展教育中它是音乐教育的基础,让每一个学生从小浸润在民族音乐的母语环境中,并以开放的心态吸收人类一切优秀的多元音乐文化。
我国学校音乐教育的深层文化问题,直到90年代开始,随着自身改革的深入才逐步为国人所认识,但这种认识是缓慢的,也是很不平衡的;民族音乐学研究,在我国已取得了相当丰富的成果,但多年来这一学科的研究似乎也还未真正涉足作为民族音乐文化传承的重要领域——学校音乐教育。因此,从民族音乐学的角度来审视我国学校音乐教育,无论对于民族音乐学的学科建设,还是对于当前我国学校音乐教育改革的理论研究,也都是一个迫切的、有意义的,但又颇具挑战性的课题。
本论文正是基于对这种现状和形势的分析而提出的,试图从教育与文化发展的双重视角,来探讨学校教育中民族音乐传承的理论和实践问题。探讨长期来忽视学校音乐教育与民族音乐文化发展互为基础的思想认识,忽视将数十万普通学校音乐教师作为民族音乐文化传承的重要队伍,忽视将学校教育作为传承民族音乐文化重要基地等问题;探讨有计划地分阶段分步骤将文化部门的研究成果转化为实际的教育资源,在学校音乐教育中发挥其本应具有的重要作用等问题。
文 章来
源莲山 课
件 w w w.5Y
小学民间音乐教育 篇3
在第14篇里,钱理群先生率直的谈了自己对当下语文教育的看法。确实,用钱理群先生自己的话说:作为一个“民间”人士,所谈观点是很大胆的,也是很实际的。但似乎只能作为一些建议,不能成为最终的政策去操作。即使如此,钱先生的一些思想对来还是很受启发的。
比如,他提到“民间改革”的特点与优势,最基本的就是比较自由,不受太多的条条框框的限制。笔者走上教师岗位后,一直作为一个教育个体在自己的课堂上做一些教改尝试。只需要对学生负责,对学生成绩负责,失误、失败自己可以承担。从最初的“把竞争机制引进课堂”,到“班级文学社”,到“语文活动课”,到“课堂拓展论”,到“语文方法指导论”,有讲课方法的尝试,有學生活动的探索。这些以个人为主体的语文教学改革是一种标准的“民间改革”,丰富自己的教学经验,成为后来语文研究最好的实践素材。这期间,不用向任何一级领导汇报,因为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在遵守教师基本行为准则的前提下,完全可以做到“我的课堂我做主”。大而言之,钱理群先生作为一代著名学者,他完全在自己学识、能力所能达到的范围内,完成自己的“民间改革”,算是向理想主义前进一步了。
当然,当一种民间改革范围扩大的时候,就不能完全自己做主,有时必须听将令的,不能完全是一家之言,因为有的改革涉及的层面很多,如果以实现自己的理想为由,进行的改革出现了失误、失败,就不是个人的事情。也就是说,当“民间改革”走向官方的时候,需要的不仅是“理想”,更要贴近现实。比如,作为一名校长,对于全校性的教育改革与实验就要谨慎小心,多调研,多考虑。不能一人意气用事情,否则,那样的失误可能会引发全局性的问题。像我们正在建设的“六大工程”,每一项都牵涉到教师和学生的“民生”问题,实际都是社会问题,哪一项出现问题都会波及大家的利益,甚至会引起小范围的不安与动荡。因此,虽然是“民间改革”,都要考虑周到,调研汇报之后再逐步展开,因此,不论是语文教学,还是学校教育管理,只要是改革,正如钱理群先生所说:都是“相对独立与自由”。
谈到《新语文读本》的编写时,钱理群先生说:“我们越来越清醒地认识到,在现行体制下,要进入教材体系,就必须有诸多的妥协。以牺牲民间立场为代价,这是我们不愿意的。而客观形势也在事实上不允许我们进入。但或许更为重要的是,我们越来越认识到,教材编写的复杂性,以及我们自身的局限。如不具备条件而冒然进入教材的编写,占据可能决定千百万人未来发展的中心位置,我们以为是不负责的。不如坚守民间读物的边缘位置。”
就笔者对过去的传统教材和现在的江苏教材的使用和研究情况看,钱理群先生所说是很有道理的。目前教材所选文章虽然《课程标准》强调要“文质兼美”,但实际却不如人意,除了见诸媒体的一些关于选文质疑外,笔者也发过多篇关于教材选文存在问题的文章。我是一个普通语文教师,一个普通教师能看到的问题,我就不相信那些教材专家看不出来,那为什么会看不出来?我想,可能还是一个选文标准的把握问题,可能还是一个责任心的问题,甚至可能还是一个学术水平的问题。如钱理群先生所说,好文章有时需要“有诸多的妥协”,当然,考虑到学生的心理与接受能力,有时妥协是必须的,但有的文章,做了过多的不需要的妥协,使教材人性的光辉黯然无色,失去了应有的光彩。
虽然民间改革有其局限性,但正是越来越多的“民间改革”使中国教育五彩纷呈。我想,假如我们每一个教师,我们每一所学校都有属于自己的“民间改革”,那么,我们的教育将会越来越接近“以人为本”。
小学民间音乐教育 篇4
《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要将我国各民族优秀的传统音乐作为音乐教学的重要内容。通过学习, 学生熟悉并热爱祖国的音乐文化, 增强民族意识、培养爱国主义情操。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生活的变迁, 反映近现代和当代社会生活的优秀中国音乐作品, 也应纳入音乐课的教学内容。”1由此可见, 民族民间音乐艺术的传承与保护问题是摆在每位音乐工作者尤其是音乐教师面前的一道刻不容缓的重要课题。
一、民族民间音乐艺术在中小学音乐教学中的作用
(一) 培养民族审美观
“五十六个民族, 五十六朵花”, 我国是博大精深的多民族国家, 各民族、各地域之间不同的生活习性孕育了各具特色的民族民间音乐艺术。例如:彝族、苗族等少数民族音乐清新动人、朴实细腻;新疆民歌活泼欢快, 让人一听到就想翩翩起舞;蒙古族歌曲则高亢、悠扬。
民族民间音乐艺术走进中小学音乐教学的课堂, 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民族审美观。一首好的民族民间音乐艺术作品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学生在用耳朵聆听完一首完整的乐曲之后, 通过优美的旋律初步领悟音乐, 会形成自己独特的音乐感受, 体会到歌曲谱面上所看不到的意境美。然后, 通过对民族民间音乐的地域、风土人情以及创作背景等更深入的学习, 其民族审美就会得到跨越性的提高, 让学生领会到中华民族音乐艺术的伟大魅力, 精神上得到美的享受, 从而形成正确的音乐审美观、人生观、价值观。
(二) 传承并发展民族文化
民族民间音乐艺术走进中小学音乐教学能够促进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继承与发展。音乐是一种文化现象, 音乐教育是传递文化的重要途径。民族民间音乐艺术是中华文化最重要的载体之一, 是中华文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是五千年以来劳动人民思想、智慧、灵魂的结晶。对学生进行民族民间音乐教育无疑是传统民族文化教育中的一个重要内容, 它能使学生深切地感悟中华文化的神韵, 从而继承并发扬民族音乐文化。
时至今日, 我国各族人们不论耕种、打猎、结婚、亲朋聚会等, 都还保留有尽情地高歌, 纵情地舞蹈的传统。例如:老人去世时, 亲友为了表达哀思, 会演唱“丧歌”;不少民族的女孩子出嫁时会演唱“出嫁歌”或“哭嫁歌”。从国风到汉、魏乐府, 从唐代的“曲子词”到宋代的《月子弯弯》, 从元曲到明、清以来的“小令”“时调”, 直至近代的“学堂乐歌”都是中小学音乐教学课堂上取之不尽, 用之不竭的宝贵教材。它们对激发学生热爱民族民间音乐文化, 从而继承优秀的民族文化有着积微成著、意蕴深远的作用。
(三) 激发民族自信心与自豪感
民族民间音乐在学生民族文化素养的形成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中小学音乐教学内容中突出民族民间音乐的地位, 使学生了解我国优秀的民族民间音乐艺术, 激发学生热爱祖国民族民间音乐的情感和民族自信心, 自豪感, 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民族归属感和爱国主义精神。通过讲述民族民间音乐的历史渊源和演变过程并演唱 (演奏) 民族民间音乐作品, 可以让学生体会到民族民间音乐的艺术魅力, 从而意识到继承发扬民族民间艺术刻不容缓;通过对民歌民乐的赏析, 可以让学生走向世外桃源般的民族民间音乐的艺术百花园。
(四) 形成高尚的思想道德品质
优秀的民歌能对培养学生高尚的思想道德品质具有强大的潜移默化的教化作用:培养团结友爱、互相帮助、与人为善、热爱劳动的社会美德;传承良好的生活习惯、宽以待人的传统美德;学习自然知识、了解自然规律、传播生产、生活知识;传播历史知识, 了解历史事件与人物, 弘扬惩恶扬善、精忠报国的精神;讴歌勤劳向上的积极乐观主义精神以及乐观主义情操等等。
二、民族民间音乐艺术在中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发展现状
(一) 民族民间音乐艺术在中小学音乐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面对着文化的全球化浪潮与信息化的冲击、科技的迅猛发展, 电视娱乐、互联网等媒体为学生接触到多元化音乐提供了一个宽广的平台, 流行音乐元素充斥着中小学生的耳朵, 使得我国中小学音乐教育与民族民间音乐教育传承存在着脱节、“断流”现象。具体体现为:
1. 对民族民间音乐缺乏保护与继承意识
随着改革开放以及市场经济的深入人心, 西方发达国家的音乐形式以及港台、日本、韩国等地区的音乐作品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涌入中国, 以致于中国几千年来的民族民间音乐艺术在中小学校的传承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据有关人员在对中小学生进行现代流行音乐、西方古典音乐和中国民族民间音乐喜爱程度的问卷调查显示, 中小学生喜欢民族民间音乐的仅占11.7%。由此可见, 民族民间音乐在中小学音乐教学中, 前路坎坷, 我们的中小学生乃至个别教师对民族民间音乐缺乏保护与继承意识。
2. 音乐教师的民族文化素养有待提高
郭声健教授在《艺术教育论》 (上海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中谈及:“艺术教师既是教育家, 同时也是艺术家。他们具备一般教师难以具有的艺术家的各种素质。”《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中明确规定, “中小学音乐教师要具备一定的民族理论基础知识, 能较好地演唱一定数量的民族音乐并演奏几种民族乐器”, 然而, 走进我们的中小学音乐课堂, 不难发现, 有相当一部分音乐教师并没有很好地掌握民族民间音乐的相关知识, 也很难准确地演唱、表现民间音乐。面对日新月异的社会发展, 面对新的课程改革, 我们要想成为一名合格的中小学音乐教师, 必须加强对民族音乐的学习, 将我们的教育理念深深地植根于本土民族民间音乐艺术之中。
3. 音乐教材的资源有待丰富
《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在音乐教材的内容上明确规定:“我国是幅员辽阔人口众多的多民族国家, 各地区、各民族和城乡之间存在差别, 各学校和教师应结合本地、本民族和本校的具体情况, 充分利用当地的课程资源, 营造良好的校内外音乐环境, 丰富具有区域文化和民族文化特色的教学内容”;同时, 在当地民族民间音乐课时的数量上也加以保证:“根据课程标准编写的教材占总量的80%-85%, 其余的15%-20%留给地方教材及学校教材”。虽然现行的音乐教材在极力的改变民族民间音乐教材匮乏的现状, 然而, 我国民族民间音乐艺术历史悠久、种类丰富、数量庞大。以至于在以往的中小学音乐教学中, 教材始终缺乏系统化、科学化、规范化。因而, 现行的中小学音乐教材还需要进一步丰富化。
(二) 民族民间音乐艺术在中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可喜成就
自《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2001年推行实验稿以来, 中小学音乐教学硕果累累。如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及学校对民族音乐高度重视, 初步建立起针对中小学音乐教育的管理、咨询、教研的机构;制订了一系列指导中小学音乐教育教学工作的相关法规和文件, 改变以往音乐教育无法可依的局面;中小学音乐课程开课率稳步上升;引进国外先进的音乐教学法等等。这一系列可喜的改革使得我国的民族民间音乐艺术更加普遍, 更加深入, 更加全面的走进中小学的音乐课堂, 民族民间音乐在中小学课堂的地位得到进一步提高。
三、民族民间音乐艺术在中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实践
(一) 明确音乐教学理念, 营造校园民族民间音乐文化氛围
《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中提出的“应将我国各民族优秀的传统音乐作为音乐教学的重要内容”这一课程标准, 站在高度的民族性和广泛的世界性上, 对中国的民族民间音乐艺术加以肯定, 给民族民间音乐知识在中小学音乐课堂的普及提供了切实可行的教学理念, 是指导中小学音乐课堂教学的重要理论依据。民族民间音乐艺术的传承应当以学校音乐教育为基础, 而学校音乐教育应以民族民间音乐艺术的有效传承为基础。
那么, 中小学校作为组织教师实施教学活动的组织者, 应当义不容辞的担当起支持并实施音乐课程标准基本理念的责任, 鼓励老师教授民族民间音乐艺术相关的音乐知识;鼓励学生更加深入, 全面的认识民族民间音乐艺术;创设条件让学生接触淳朴、乡土的民族民间音乐艺术等。例如:充分利用校园宣传栏与广播站这两个宣传平台设置民族民间音乐艺术知识的专题专栏, 宣传、普及民族民间音乐知识;定期邀请优秀的民族民间艺术家、表演家去学校做专题讲座或演出;开展“民族民间音乐艺术进校园”系列活动等, 全方位营造校园民族民间音乐艺术的文化氛围。
(二) 建设一支能胜任民族民间音乐教学的合格的师资队伍, 培养优秀音乐教师
一支高质量的音乐师资队伍是中小学音乐教学得以有效实施的前提保障。在当下, 音乐教育对中小学音乐教师的要求越来越高。但是, 在实际教学中, 还有许多的音乐老师都不能与时俱进, 不能及时适应新的《音乐课程标准》的教学要求, 多数音乐教师本身就不具备丰富的民族民间音乐知识与曲目, 这样, 要求他们教授并传承民间音乐显然是勉为其难。那么, 我们怎么改变这种尴尬的现状呢?笔者认为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
1. 中小学音乐教师要端正观念, 树立正确的民族民间音乐认同感与责任感
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地位是举足轻重的。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一颦一笑都会给学生带来影响。试想一下, 一个音乐教师都不喜欢自己民族的音乐文化, 那他怎么去让学生喜欢上民族民间音乐呢?所以, 面对民族民间音乐在中小学音乐教学的瓶颈问题, 教师应该从自身开始反省。一个音乐教师必须对民族对人民有着不可置否的认同感, 树立民族认同感与自豪感, 热爱我们民族的音乐及其文化。同时, 音乐教师还要富有事业责任感, 对所教的学生有强烈的责任心, 支持民族音乐教育事业, 欣赏民族民间音乐艺术。只有这样, 音乐教师才能甘为人梯, 孜孜不倦地传承民族民间音乐。
2. 一名优秀的中小学音乐教师应该掌握扎实的音乐知识与音乐技能
作为一名音乐教师, 必须要有扎实的民族音乐基本功底, 能够透彻地掌握音乐基本理论知识、视唱、练耳、合唱指挥、民族民间音乐知识等等。同时, 还必须掌握基本的音乐表现技能, 如演奏演唱能力。中小学音乐教师要吹、拉、弹、唱、演、讲样样在行。一个能随机应变、富有表现力的老师, 才是民族民间音乐艺术的合格传承者;音乐教师要能识别和发掘民族民间音乐作品本身 (如旋法、调式等) 所具有的艺术价值, 对民族音乐有较强的理解与欣赏力, 并能够将自己所理解到的知识准确地传授给学生。
3. 抓好音乐教师的职前、职后培训
高校毕业的学生在上岗前普遍存在对就职地区民族民间音乐艺术文化的不了解或欠了解, 这种状况会直接影响到民族民间音乐艺术在中小学教学中的实践问题。因此, 在音乐教师走上民族民间音乐教学的岗位之前以及在他们参与民族民间音乐教学之后, 都应该由教育部门统一组织, 聘请相关的民族民间音乐专家对其进行讲座培训, 做到边教边学, 万无一失。
(三) 优化民族民间音乐教材, 着力于本土民族音乐开发
中小学音乐教材是实施音乐教学、完成教学任务、教学大纲的基本依据, 更是传承民族民间音乐文化的重要载体。在音乐教材的选用方面, 《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提出:“地方和学校应结合当地人文地理环境和民族文化传统, 开发具有地区、民族和学校特色的音乐课程资源。要善于将本地区民族民间音乐 (尤其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音乐项目) 运用到音乐课程中来, 使学生从小受到民族音乐文化熏陶, 树立传承民族音乐文化的意识。”为各地区音乐教材的编写提供了指导方针。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 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特色的民族民间音乐艺术, 所以, 每个地区、学校都可以编写出富有自己特色的民族民间音乐教材。音乐教师应该承担起编撰音乐教材的重任, 并邀请所在市、县、乡镇各级文化部门的相关人员和民间艺人参与其中, 提供当地本土音乐相关材料或录制由民间艺人表演的音频视频资料。
(四) 开展民族民间音乐教学第二课堂
开展民族民间音乐教学的第二课堂, 能够丰富中小学生的课余生活, 有利于中小学生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对中国民族民间音乐艺术的实践更是有着深远意义。第二课堂的建立, 可以在校内和校外展开:
1. 校内:建立校内民族民间音乐社团
民乐团。中小学生可以根据学校条件, 组建形式不一的民族乐队。如, 鼓号队、腰鼓队、民族管弦乐队等, 并定期组织开展排练、演出等活动。教师可以对他们进行艺术指导, 帮助中小学生更好的掌握民族民间音乐知识。
合唱队。小学生可以组织童声合唱团, 并搜集简单的民族民间儿童音乐进行排练;中学生可以根据条件, 在学校、年级甚至班级组成多种形式的男声合唱队、女声合唱队、男女混声合唱队等等。
民舞团。小学生在老师的指导帮助下, 可以组成民族舞队, 学跳简单的民族舞蹈。哪怕只是学习几个简单的动作, 对民族民间音乐艺术的传承也有积微成著的意义;中学生可以选出一个队长, 队长在经由专业老师指导后, 定期组织排练, 负责教会其他同学一些民族民间舞蹈等。
2. 校外:积极参与当地民族民间艺术活动
在我国各个民族, 各个地区都有属于自己的民间活动或民间节日。如傣族的泼水节、苗族的龙舟节、瑶族的盘王节、壮族的三月三、蒙古族的那达慕大会等。尤其是有不少民族不仅有歌唱的习惯, 而且还有自己传统的歌唱节日, 如彝族的歌节、壮族的歌圩、瑶族的耍堂歌等。在这些特殊的日子里, 应该让中小学生走出校园, 参与民俗活动, 切身体会地方传统习俗, 感受地方风土人情, 了解民族民间音乐艺术的形成历史、发展现状、表现特征、表现形式与内容等。
四、结语
我国历史悠久, 文化灿烂, 地域辽阔, 几千年以来, 造就了宝贵的民族民间音乐艺术文化。它是我们的珍贵财富, 更是我国民族音乐教学中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民族民间音乐艺术走进中小学音乐教学, 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民族审美观, 民族归属感以及爱国主义精神, 对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继承与发扬也有不可小觑的积极作用。在中小学音乐课的教学实践中要把民族民间音乐及其文化内容的教学落到实处, 除了让中小学生身体力行、学校及政府部门在物质上给予支持之外, 最重要的还是加强音乐教育者即教师的民族责任感和教育事业心。希望所有的音乐教师都能行动起来, 为了民族民间音乐艺术在中小学音乐实践教学贯彻实施而奉献自己的一份绵薄之力。
摘要:教育部2011年正式颁布实施的《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应将我国各民族优秀的传统音乐作为音乐教学的重要内容。”民族民间音乐艺术的传承与保护问题是摆在每位音乐工作者尤其是音乐教师面前的一道刻不容缓的研究课题。由此, 文章从民族民间音乐艺术在中小学音乐教学中的作用与发展现状及其在中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具体实践等方面进行简要的分析与论述。
关键词:民族民间音乐,中小学音乐教学,作用与实践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2年.
[2]教育部基础教育司.音乐课程标准解读[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1年.
[3]管建华.民族音乐文化传承[M].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7年.
民族民间音乐论文 篇5
内容摘要:
民族音乐作为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富有民族特色的各种文化形式的综和,同时又是各民族在长期历史发展过程中创造出来的。音乐文化里包括了多种文化,涉及到人民生活的各个方面。因为各种类型的民族民间音乐是在劳动中创造出来的,它不仅仅是一种音乐现象,其中也体现了各个时代各个地方的文化、民俗、语言、美学观点,同时也寄托了一种文化的情思,其所涵盖的情感和精神是这个民族的灵魂与思想,是这个民族精神的载体。匈牙利音乐家柯达伊这样说过:“民族传统有机的继承,唯有从我们的民间音乐中才能找到。”意思是说,作为文化的民族民间音乐具有继承的价值,民族音乐教育同时也具有爱国主义教育的积极意义。音乐文化中的民族特征,是音乐历史中一直存在的因素。无论任何时代、任何国家以及任何作曲家的音乐,都具有其民族特征。实质上,音乐的民族特征是由不同民族和国家客观存在的文化特征决定的。因为各民族都有其不同的语言音调、不同的生活情趣、不同的心理素质和不同特征的民间音乐文化积累。所以音乐的民族特征比较持久、比较集中地反映在传统的民族民间音乐之中。
关键词:
民族特色、侗族大歌、文化精神、民间文艺
正 文:
不知不觉,一个学期马上就完了,经过这一个学期的熏陶,我学到了很多音乐知识,在没上这门课程之前,我对民族音乐的认知,仅限于中国传统的民乐,不过是吹拉弹唱罢了,当我正式接触到这门课程时,才知道我的认知是多么的肤浅,我所理解的民族音乐也不过是很小的一部分。在老师的引导下和我在书上的一些了解到了各民族音乐风情,我印象最深的是侗族大歌,通过资料的收集,我了解到,侗族大歌的产生、发展决定于特定的生态环境。
文艺生态学认为,每种艺术的产生发展都离不开特定的环境,所谓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文化环境。侗族大歌就是侗族歌手们紧密联系自然环境和社会生活才具备了直觉和声美感,并且造成了多声模仿心理,而且在模仿的同时产生了感性活动,这正是演唱者对客观事物产生的感情反映,经过长时期的加工、选择、概括、集中而形成优美的旋律与协和的和声对位,产生了生动的音乐形象,实质上就是歌手们感情形象,因此它具有很高的感染力
侗族大歌是侗族民间合唱多声部歌的统称,就其旋律和演唱艺术而言,可以算是侗族歌谣艺术中最高级的品种之一,特别是歌的多声部曲调,堪称为世界民歌艺术之珍品。侗语称侗族大歌为“嘎老”,“嘎”是歌的意思,“老”是大的意思,大歌珍贵的价值表现在文学与音乐两个方面。
首先,大歌起源于本土。关于侗族大歌的起源,众说纷纭,有的持“外来说”,有的持“劳动说”、“摹仿说”、也有持“改造说”,等等。“外来说”认为侗族是个落后的民族,文化的落后注定它不可能创造象“侗族大歌”这样丰富多彩的多声部音乐,侗族大歌的多声部一定是受外国传教士带进来的宗教音乐的影响而形成的。“改造说”则认为“侗族大歌”的多声部是外来音乐干部对侗族民歌加工改造的结果。外国传教士将西方音乐传入侗族地区是在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的事情,何况要使某种西方音乐深深扎根在侗族这个没有汉字乐谱记录和传播的民族,使其达到民族化的目的是根本不可能办到的,可见侗族大歌与外国传教士及宗教音乐没有任何关系。由于侗族祖祖辈辈都生活在这清美秀丽的却又近乎于封闭的生态空间里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凿井而饮,耕田而食,外界的一些文艺娱乐活动很难进入侗族地区,侗族人民便在这种耕作之余自然而然的去摹仿山林中的鸟鸣蝉虫,进行自己特有的文艺娱乐活动,正是这种无忧无虑的单纯朴质的生活,再加上长时间的摸索,侗族人民很自然的就会用生命的灵气和智慧结合自身所处的自然景观和人文现象去领悟,以自然无为为美,讲究心灵与自然的融合、和谐,从而创造了优美的合声音乐——侗族大歌。
其次,侗族大歌赖以生存的自然生态。文艺生态学认为,每种艺术的产生发展都离不开特定的环境,所谓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文化环境。任何人类群体,首先必须在一定的自然环境中生存,并以这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作为劳动的对象和交往空间,进而创造出不同的民族文化。侗族大歌就是侗族歌手们紧密联系自然环境和社会生活才具备了直觉和声美感,并且造成了多声模仿心理,而且在模仿的同时产生了感性活动,这正是演唱者对客观事物产生的感情反映,经过长时期的加工、选择、概括、集中而形成优美的旋律与协和的和声对位,产生了生动的音乐形象,实质上就是歌手们感情形象,因此它具有很高的感染力。一方风水养一方人,也养一方艺术。世界上任何一个民族的口头创作都是该民族所居住的自然环境为背景的。侗族村寨大多依山傍水,风景十分秀丽,寨前碧水长流,潺潺有声;河边榕树挺立,铺天盖地,处处鸟语花香,林涛声声。侗族这勤劳朴实的民族由于长期在这种优美清新的自然环境中繁衍生息,优美的田园生活环境和单纯的男耕女织的农业劳动生活,容易使歌手们对周围环境那富有音乐感和节奏感的百鸟叠鸣,流水潺潺,林涛声声等丰富多彩的大自然和声音响产生浓厚的兴趣和广阔的联想,并且这种自然的和声必然会形成他们本能的无意识的模拟对象。现代音乐理论家该邱斯曾这样说过:“最古最原始的曲调,说不定只是同一反复出现,其产生由于人类对于简单的鸟鸣或别的天籁的自然自觉的反映”。该邱斯的猜想和推证正好印证了侗族大歌的产生,说明了音乐对于自然的音响的反映。
由此可见,一个民族的艺术的产生和发展不仅与该民族的生产劳动和生活习惯有联系,而且与他们的自然环境是分不开的,尤其是特定环境中的各种自然的天籁的声响,对于该民族音乐的产生和形成有很大的影响。同时,我们还必须看到自然环境对民间艺术还具有间接的影响,民间文艺并不是消极地、被动地受自然环境的制约,而是具有一定能动作用,一方面自然环境作用于主体诸因素,通过这些主体因素影响人们的生活方式;另一方面这些主体因素又作用于自然环境,从而制约自然环境对人们生活方式的影响,民间文艺正是在这种主体和客体的相互结合、相互作用中生存发展的,侗族大歌同样也不例外,最后,侗族大歌的民间文化生态。任何一个民族的民间文艺的产生、发展、演变和消亡都与一定的社会文化生态相关。民间的社会文化就是民俗文化,民间文艺就存在于民俗文化环境之中。民俗对民间文艺的影响除一般表现为整体效应外,还有一个突出的特点,那就是某一文学艺术总是深深扎根于某一民俗环境之中。侗族之所以能创造出震惊世界的艺术瑰宝——侗族大歌,这和侗族的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是分不开的。侗族是一个爱好和平、团结的民族,他们的各种民俗活动都以集体为主,例:集体做客、集体对歌等等,这些充分体现了侗族人民的友谊、团结、爱美和群体意识较强的文化精神,也是侗族审美观的一种外在表现形态,即在直觉状态中去体验爱情、人生;发现、领悟、寻觅、感叹人生的究竟和意义,同时也展现出侗族人民对人生的执著、热爱和追求。这些民俗和民俗精神就是侗族大歌生存的良好土壤。
总而言之,侗族大歌魅力无限,它不仅是侗族人们的生活写照,更是他们民族精神的体现。作为一个音乐学者,我们有责任好好了解和学习侗族大歌,把这种奇妙的音乐艺术介绍给更多的人,我们要把这种民族的民间的音乐继续传承下去!
参考文献:
小学民间音乐教育 篇6
【关键词】心理健康教育;民间游戏;小学
一、引言
民间游戏,是指流传于广大人民生活中的嬉戏娱乐活动,它是具有地方特色的游戏活动,俗称“玩耍”。游戏是游艺民俗中最常见的、最普遍的、最有趣味的娱乐活动。它主要流行在少年儿童中间和成人娱乐节目之中。
二、心理健康教育的定义、目标及困境
(一)心理健康教育定义
教育部《关于加强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若干意见》中明确的定义了心理健康教育: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是根据中小学生生理、心理发展特点,运用有关心理教育方法和手段,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和谐发展和素质全面提高的教育活动,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落实跨世纪素质教育工程,培养跨世纪高质量人才的重要环节。
(二)心理健康教育目标
总目标:提高全体学生的心理素质,充分开发他们的潜能,培养学生乐观,向上的心理品质,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全发展。
(三)心理健康教育的困境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在我国相对来说,还是一个新生事物。在具体实施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过程中,目前教育者还面临着诸多问题。
三、民间游戏对儿童发展和教育的价值
民间游戏中蕴涵着丰富的教育资源,有助于促进儿童身体、情感、认知、社会性等方面的发展,而且有些民间游戏的教育价值是现代游戏所不能替代的。
(一)民间游戏能锻炼儿童身体增强儿童体质在游戏中儿童的各种感官
特别是运动器官总是处于积极活动的状态:它们均会得到相应的锻炼。如:通过奔跑跳跃的动作,可加强儿童呼吸循环等系统的活动,总之,民间游戏能锻炼儿童身体,增进健康,是个不争的事实。
(二)民间游戏有助于发展儿童智力,对儿童认知发展起着重要作用
通过游戏,儿童的知识得到丰富,能力得到发展。再运用这些知识及能力来感知认识世界:事实的确如此。有的游戏如讲故事和演节目。
(三)民间游戏有助于人格的塑造
民间游戏对儿童来说不仅有开发智力增强体能的作用,而且还有健全人格的功能。培养勇敢坚强的心理素质。树立诚实公正的处世态度。增强群体互助的合作意识。
(四)民间游戏能促进儿童受到美育影响
儿童民间游戏常常贯穿于歌舞之中。在载歌载舞时,儿童能感受到韵律美和节奏美。儿童扮演角色时漂亮的服饰道具等能给儿童带来美的享受。
四、民间游戏在心理健康教育课中的开展
(一)在思维培养上开展民间游戏
国内外有许多的研究已经表明,民间游戏能够促进儿童的大脑发育。主要为言语能力和创造性思维两个方面。
1.言语能力方面
言语能力就是指儿童在游戏的过程中,需要表达自己内心的想法,会不自觉的训练自己语音识辨和口头表达。在与同伴们的交流过程中,理解力和沟通能力也得到了提高。
2.创造性思维方面
儿童在解九连环的过程中需要开动脑筋解决游戏中的问题,它并不像其他游戏一样有固定的模式和规则,注重个人的独创性和想象能力。儿童在不断的尝试和发现中获得成就感,同时增强了自己的想象力,推理能力。
(二)由社会性的发展方面开展民间游戏
比如制作乐器和风筝。动手能力制作类的游戏对儿童的影响在于:通过自己动手制作玩具,能够得到社会性的发展。
1.合作能力
合作是每个人适应社会、立足社会不可或缺的重要素质。在大力推进教育改革的今天,孩子合作能力的发展愈来愈受到教师的重视。
2.交往能力
在游戏的过程当中,儿童不可避免的要与人交往。有很多独生子女,在与人的交往过程中,使儿童学会如何与人交往,如何沟通。
3.学习能力
在制作过程中,需要亲手挑选材料,工具,做好充分准备以后才可以开始制作。通常最初都是尝试阶段,可能需要经过很多次的尝试,才能够有一点进步。
(三)民间游戏从音乐方面对儿童身心发展施加影响
独特的乐器制作类游戏对儿童的影响有:综合能力的培养,乐感的培养,情感表达的培养。
1.综合能力的培养
乐器制作是一个难度比较大的工作,对于一个工匠来说,是很精细的工作。即使是儿童制作的简单乐器,要使得乐器能够有使用价值,对儿童手工活的灵活性要求也很高。
2.乐感的培养
长期处在一种良好的音乐氛围当中,受到了浓郁的音乐熏陶。对于儿童音乐乐感的培养有促进作用。
3.情感的表达
虽然对儿童自身发展各个方面没有进行大量的研究,但是所有的研究几乎都支持这样一个观点,即音乐教育对此能够产生积极的影响。音乐教育的经历通常会提高学生的到课率增强学习的动机加强自律能力以及合作精神。[8]
五、总结
我们不可否认,社会的进步和文化经济的发展在很大一定程度上摧毁了最为纯朴和极具教育价值的游戏,作为一个地区的文化,那些曾经的瑰宝是应该得到流传和发展的,且从教育的角度看,游戏对儿童的身心发展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参考文献】
[1]缪雯晓.挖掘民间游戏中的教育价值[J].学前课程研究.2007.3.
[2]于培杰.风筝起源之我见[J]中国民俗,1997.4.68
[3]井卫英.陈会昌.关于游戏与儿童发展的思考[J]学前教育研究2009.5
[4]付植芳.音乐教育与儿童发展[J]河南教育2009.3
[5]汪长根.王明国.论吴文化的特征——兼论吴文化与苏州文化的关系[J]学海.2002.3
[6]丁海东.论儿童游戏的教育价值——基于游戏存在的双重维度[J]幼儿教育(教育科学版).2007.2
[7]李淑红.儿童音乐心理的阶段性发展和教育[J]教学视窗.2004.1
[8]于承林.“玩”开启儿童发展宝库的钥匙[J]心理门诊.2004.7
让民间音乐在学校音乐教育中传承 篇7
目前, 民间音乐的传承主要还是通过政府和民间音乐社团组织来进行的。这当然是民间音乐文化传承的重要途径, 但这种传承忽略了一个重要的事实, 即我国的文化传承是以学校教育为主渠道的。因此, 对学校教育渠道的忽视导致了我国音乐文化传承的双轨现象:民间音乐文化传承以政府行为和社会民间音乐社团为主体, 而学校音乐教育则主要是以学堂乐歌以来的前苏联德奥音乐体系的西方音乐教育为主体。这些内容的教育当然也非常重要, 但学校音乐教育长期对民间音乐文化资源的忽视却是不应该的。因此, 重视学校教育中的民间音乐的传承, 已经成为我国音乐文化发展中一个刻不容缓的任务。
一、学校音乐教育应以民间音乐传承为基础
当代学校音乐教育, 是以学习古今中外优秀音乐文化为整体内容的。然而, 这种学习以什么为基础, 在音乐教育领域中却始终是一个悬而未决的问题。民间音乐文化是一个传承与发展相结合的概念。学校音乐教育作为音乐文化传承与发展的一种有效途径, 应将民族民间音乐作为最重要的文化资源引入音乐教育中, 并将其作为音乐教育最重要的基础。只有真正认识到将民间音乐文化作为音乐教育资源的重要性, 真正重视民间音乐文化的传承, 才能确立民间音乐文化在整个民族文化领域的正确定位。
在我国音乐教育中, 民间音乐文化传承的观念一直未能成为我国音乐教育的指导思想并在实际教学中得到基础性和系统性的体现。要使民间音乐文化更好的传承与发展, 就要用正确的思想观念去改造学校音乐教育的指导思想及教学内容, 培养学生的“根”文化意识, 使我国传统民间音乐生命不已。
二、加强民间音乐课程建设
提高民间音乐在学校音乐教育中的地位, 当务之急是加强民间音乐相关的课程建设。学校应该积极开设“地方民间音乐”课, 并在“音乐史”课程中增加地方民间音乐史的内容和分量。
民间音乐相关课程可通过鉴赏的形式开展, 也可以通过讲座的形式开展。民间音乐鉴赏式教学可以使学生在听觉上对民间音乐有一个感性的认识, 获得相应的情感体验, 从而形成对作品的审美认知;通过教师讲解民间音乐作品以及与音乐作品有关的知识, 使学生更好的了解和掌握民间音乐知识。学校也可以定期举办和民间音乐课程内容相关的讲座, 邀请校外的一些知名专家、著名演员、民间艺人等进行辅导, 扩大学生对民间音乐的认知, 讲座可把知识性、趣味性、互动性融合在一起。
学校还可以根据不同的地域特点和民族分布情况, 有重点地加强对地方民间音乐的研究和教学, 突出办学特色。另外, 要对已经设立的与民间音乐有关课程加强建设, 使之从内容到教学方式更加完善和富有特色。
三、带学生走出课堂, 实地采风
现代专业音乐教育通常以校内课堂为主要形式。而我国地域宽广, 民间音乐的精华大多在民间, 所以, 传承民间音乐教育更宜实施校外的教学模式。在学校的音乐课堂上只是学到理论方面的知识, 教师带领学生去参加一些地方的民间节日盛会、深入乡间田野去观看民间艺人的演出, 可以使学生对民间音乐有更深入的认识, 对民间音乐文化的功能、内涵、种类、风格和作品资源有真切和客观的感知与理解, 将教学与传承更好地结合起来。
学生走出校门可以深入了解和亲身体验各个民族的风俗, 有利于学习民间音乐。因为民俗是具体可感知的一种社会现象, 具有传承性特征和模式化特征。它是在民众中共同传承、被人们世代追踪、不断重复的事项。民间音乐往往反映一个地方的民俗, 甚至是某种民俗的具体写照。因而, 民族不同、风俗不同, 各民族的音乐风格也不同。学生深入民间可以了解在社会生活中音乐与民俗的关系, 很容易理解什么是“俗中有乐”或者是“乐中见俗”。
学生实地采风对我国民间音乐文化的传承会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各地区都有着广阔的民族文化环境、民间音乐环境, 是丰富的音乐实践地, 可作为不同课程和不同教学方法的教学资源, 使整个教学活动形成一种“良性循环发展”的态势。
四、重拾“口传心授”的教学方法
中国传统民间音乐本质上属于口传文化, 因此民间音乐传承传统上是以口传心授的方式来完成的。在现行的教育体制下, 这种作坊式的传承受到了强烈冲击。现实中绝大部分教师的观念、评价指标、耳朵等都是“西方音乐”的格式化结果。口传心授的教学方式中体现的个体性、灵活性、多样性优势在“西方式”教学中没有被充分的挖掘和发挥。
“口传心授”是一种富有创造性的、开放性的传承方式, 是东方音乐文化教育的重要教学手法之一。中国传统音乐的艺术特点和文化特征, 正是在这样的教育方式基础上得以形成和不断传承的。中国现代音乐教育属全新的学校教育, 基本上是从西方引进的新式教育体制。这种教育体制打破了口传心授的教育方式而采用以写定乐谱为范本的书面式教育, 具有集体性、规范性、统一性等特点。因此, 要搞好民间音乐教学, 教师要深入研究和总结“口传心授”的传承方式, 把现代音乐教育结合到传统音乐的教学中。目前, 我国现代音乐教育体制对中国古代教育方式存有否定态度, 在否定中国古代音乐教育方式的同时, 也影响了我们所希望的中国传统音乐的原样保存和不断传承的教育环境。音乐的传承不可能仅仅依靠乐谱传声, 它更需要的是“口传心授”的教学方式。
我国上下五千年的文明史中, 民间音乐文化像一条历史长河, 一直在滔滔不绝地流淌传播。在民间音乐文化的传承方式上, 我们要利用学校建立起的系统的、规范的“普遍性知识”的传播和传承的模式, 更要在此基础上, 大力弘扬和保护民间音乐的传承方式, 保留传统音乐传承方式所体现的文化内涵, 充实艺术作品的个性魅力, 使我国瑰丽多彩、博大精深的民间音乐文化永续流传。
参考文献
[1]冯光钰.民族音乐文化传承与学校音乐教育[J].音乐教育研究中国音乐, 2003, (1) .
[2]陈志强.民间音乐作品保护模式的选择[J].交响, 2007, (03) .
[3]张伯瑜.音乐流变——传统音乐繁衍与消亡的内在因素[J].人民音乐, 2002, (02) .
[4]袁德明.关于民族音乐的继承和发展[J].中国音乐, 1987, (03) .
刍议中国民间音乐与流行音乐 篇8
一、中国民间音乐
中国民间音乐一般是指在民间形成并流传于民间的各种音乐体裁, 例如我国的民间歌曲、民间歌舞音乐、民间器乐、民间戏曲和说唱音乐等。它与专业音乐的不同, 主要在于创作方式, 即民间音乐的口头创作方式和专业音乐的笔头创作方式的不同, 以及由于不同的创作方式而生发出的不同的创作手法、创作风格、创作特征等。
民间音乐是具有本国特色的本土音乐, 音乐中的民间特色或风格, 体现不同的审美理想和审美习惯, 这种民间特色或风格是有各个民族的地理环境、社会习惯、语言文化、风俗习惯、宗教等多种因素形成的。世界各个民族的音乐各有自己的音乐风格, 音乐的民间风格是通过音乐时间中的内容与形式的统一所表现出来的。
我国的民间音乐经过几千年的发展, 有着独特多样的民族色彩和鲜明的民族特征, 中国民间音乐语言能够准确的反映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和生活状态。音乐作品的民间风格与特点的重要主要是建立在音阶、调式、旋律、节奏、曲式等要素上。
我国民间歌曲的分类主要是按体裁品种分类的, 大致可分为山歌、号子和小调。山歌的特点是旋律爽朗, 质朴悠扬, 节奏比较自由, 是即兴歌唱的歌曲;号子特点是节奏较固定, 律动感强, 旋律较弱。小调特点是旋律优美流畅, 节奏规整。
二、流行音乐
流行音乐是指结构短小, 内容通俗, 形式活泼, 情感真挚, 并被广大群众所喜爱, 广泛传唱或欣赏, 流行一时的甚至流传后世的器乐曲和歌曲。这些歌曲和乐曲, 植根于大众生活的丰厚土壤中, 因此又有“大众音乐”之称。
流行音乐的基本特点是音乐优美抒情, 民族风格浓郁, 格式轻松活泼, 充满生活气息, 大多短小易记, 便于流传。歌词通俗易懂, 朗朗上口, 接近贫民百姓的语言, 因此也有人称为“新时代的民歌”。
三、民间音乐与流行音乐两者的关系
我们很难说中国民间音乐和流行音乐的联系是一种必然, 也很难给中国民间音乐和流行音乐两者之间的关系一个完整和争取额的定位。中国民间音乐存在了数千年, 随着历史的变迁以及各个历史时期人们的一时形态不断发生变化, 民间音乐也随着变化和发展, 而且一直都在扮演着一个非常重要的角色。它不仅反映了不同历史时期人们的精神面貌, 也用音乐这个特殊的方式记载着不同历史时期人们的日常生活和人文背景。中国的民间音乐经过几千年的发展已经形成一个特点比较鲜明的体系, 而中国的流行音乐可以说是在西方强势文化冲击下的派生物。虽然流行音乐有时显得很贴近人们的生活和情感世界, 但它在精神本质上有时存在极端和盲目的缺陷。
长期以来, 我国的民间音乐和流行音乐在很大程度上都处于一种相互斗争, 相互排斥的状态, 而随着各自的生存空间的扩展需要它们又不可避免的走到了一起。
(一) 相互区别的关系
1. 我国民间音乐源远流长, 经过几千年的发展, 并且各地音
乐相互交流, 已经成为一个特点比较鲜明的体系, 但是流行音乐还存在着一些极端与盲目的缺陷。
2. 中国民间音乐经过传承, 有了很大的发展, 流行音乐不是一种音乐形式, 而是一种音乐行为。
(二) 相互依存的关系
1. 流行音乐本身也是起源民歌。国外研究流行音乐的音乐学家曾说过“卢星宇月本质上是对传统民歌的模仿”。
2. 流行音乐是随着工业发展而发展起来的, 包含的内容很广。
流行音乐之所以流行, 不能完全地肯定为音乐本身被认可, 但是可以肯定这种手段如果被很好的利用也会有利于我国民族音乐的发展。
3. 民歌是过去的流行音乐, 流行音乐就是今天的民歌。
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所流行的音乐风格也是不同的。就像在我国的个别少数民族的山里, 当地的山歌就是他们的流行音乐。
4. 今天的流行音乐本质上依然是民歌。
现在很多歌手热衷于翻唱民歌, 民族音乐元素原来越被音乐人所重视, 不仅使更多人中心认识并喜爱古老民民民歌, 也是传统民歌生命力的延续。对流行音乐的创作而言, 民歌也是一块取之不竭, 用之不尽的丰富宝藏。
四、音乐的魅力
1.音乐的魅力
音乐家冼星海曾经说过这样一段话:“音乐, 是人生最大的快乐;音乐, 是生活中的一股清泉;音乐, 是陶冶性情的熔炉”。确实如此, 古往今来, 无论在哪个时代, 音乐都以其独特的魅力感染者人们。它以各种形式、效果出现在各种场合, 影响着人们的情绪和状态, 它让多少人走出阴霾, 也让多少人迷失自我。
2.流行音乐的魅力
(1) 通俗性。流行音乐较适合群众的水平和需要, 容易被群众理解和接受的, 所以流行音乐现在是流传范围最广, 最易于流传的音乐形式。
(2) 贴近生活, 是现代人生观的真实写照。流行音乐是老少皆宜的一种文化交流方式, 它以独特的艺术魅力, 脍炙人口的旋律.吸引了众多爱好艺术的人。音乐内容反映物质世界里的人生情感图像, 将现代人的心理情感等作了一次次艺术性的描绘, 触及人们的心灵。
(3) 实用环境广泛。在人们的社会生活中, 音乐几乎是无处不在。流行音乐鲜明的节奏、优美的旋律, 能够舒缓神经, 刺激大脑皮层。进而可以使人们从紧张的精神负担中解脱出来, 在轻松的音乐中得到休息, 提高大脑的工作效率。因此, 流行音乐自身所具有的这种优点为流行音乐存在的价值创造了不可替代的前提条件。
五、大学生如何正确把握听流行音乐的尺度
音乐是一把双刃剑, 好的歌曲能催人奋发, 使人进取, 积极向上;相反格调低下的歌曲, 只能使人精神颓废, 影响心理健康。
大学生要树立正确的审美观, 通过比较和鉴别之后, 对于不利于身心健康的作品加以抵制, 不要去听颓废、忧郁、格调低俗的音乐。
任何一种音乐形式都有其独到之处, 流行音乐贴近生活、容易抒发情感, 所以得到广大学生的喜爱, 这也要求广大音乐教师能引导好学生正确对待流行音乐。
六、结语
以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 经济与文化的交流频繁, 各种音乐
浅谈在声乐作品中二度创作的重要性
马千里 (陕西省靖边县职教中心陕西靖边县718500)
摘要:二度创作是指演唱者在遵循原谱的基础上, 加入自身的对作品的理解, 从而展现出自己与其他人不同的艺术风格, 使自己的表演而增色形成自己独特的演唱风格。本文通过对声乐作品中的二度创作;一度创作和二度创作之间的关系及二度创作在声乐作品中的重要性展开论证, 从而得出要想获得较高的声乐作品演唱, 就必须在忠实创新的基础上, 正确反映歌曲的一度创作。这就要求歌者在歌唱实践中, 培养自己对生活的观察力, 敏锐的感受力和丰富的艺术想象力, 将其融化在自己将要表现的歌曲中, 只有这样才能在二度创作中更好地完成音乐形象的深刻化。
关键词:观察力;感受力;升华;演唱风格;内在情感
歌唱是听觉艺术, 完整的歌曲虽由文人添词、曲作者谱曲而成, 但单单只是停留在纸面, 大众不可能从纸面上欣赏。必须通过歌唱者的演唱, 把曲调、内容翻译成乐来传播给听众。而演唱者往往在尊重曲谱的原作上, 对根据歌曲理解进行自我处理后, 再将歌曲演唱出来的这个过程, 被统为歌曲的“二度创作”。每位歌唱家把一首歌要唱好表达深刻, 必然要在所唱的这首歌曲下一番功夫, 去理解词的意思和所要传达的感情韵味。
笔者认为在声乐作品中的二度创作必须要对原作的词曲正确和身后的认识, 只有对原作有了正确的理解, 那歌曲的二度创作是对一度创作作品丰富和补充, 让原歌曲通过演唱来升华。要升华到一定要高度, 演唱者一定要在忠实原作的基础上进行创新, 如实的反映歌曲的一度创作。这要求歌唱家在要注重培养对生活的敏锐的观察力和感受力, 以及丰富的艺术想象力和跳跃思维能力, 使之融和在二度创作的歌曲当中, 那只有这样在二度创作中更好地深刻完成音乐形象的表现。除此之外作品本身的韵味与演唱风格的把握从创作来分析, 曲式、旋律、节奏、等形成的音乐风格, 和表达词曲的的段落、语势等层次结构都是与之有关联的。而就声乐演唱者发出的声音所体现出来的意味, 就必须与自身独有的音质, 音色、包括共鸣和气息的的控制发挥, 在情感处理的自我表达方式。以及演唱者本身的自我艺术修养, 审美观念等等都有着直接关系, 由于不同地域位置的那么风俗习惯、思想情感、生活方式和环境肯定显著的差异, 特别是方言语气, 民族语言这些地方音调特质的方面肯定有着鲜明的民族地方风格。比如说蒙古族的音乐风格是因长期的居住环境的特点、特别是在独有的草原游牧生活方式所决定的。如蒙古族的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被成为音乐活化石的蒙古族长调:他的特点是浑厚悠扬、节奏随意自由、旋律舒展而悠长, 有着富有浓浓的草原自由气息。无论世界上何处的地方民歌都有着独特的自我本民族的艺术美。如朝鲜的地方民歌大多都旋律灵活多变, 几乎都是以三拍子、六拍子、九拍子来载歌载舞。而意大利的民歌大多都生动流畅, 具有很强的浪漫色彩。而其他周围英格兰与爱尔兰国家的地方民歌大多都是五、七拍、二、四拍进行融合。总的来讲只有演唱者深入地了解不同地方的民族特性, 才能深刻地表达对不同民族的感情和风格。
声乐的体裁形式是多样化的, 常见的可分为民歌、颂歌、进行曲、抒情歌曲、劳动歌曲、叙事歌曲、诙谐歌曲、舞蹈歌形态的并存已经成为一种必然。民间音乐与流行音乐只有相互借鉴, 积极拓展各自空间, 我们的音乐才能在世界乐坛绽放出夺目的光彩。
曲、摇篮曲、船歌曲等。所表现的情感和内容不同, 肯定也就有着各自不同的风格。“民歌”一般词曲随意质朴, 而且绝大部分作者不明, 大多都是口头口头创作, 口头流传。他的词曲特点大多都是表达普通劳动大众的情感、思想、要求和愿望, 有着强烈的现实性, 如民歌《浏阳河》《采槟榔》等。而“颂歌”大多都有着典雅、雄浑、豪放的气势, 如歌剧《江姐》的主题歌曲《红梅赞》是对比的两段体而组成的, 曲由“扬琴”“滩簧”交织而成。曲调、委婉、亲切, 开阔、基调明快, 表达了一种英雄气概。第一段是由四个乐句组合而成, 中段曲调逐渐徐缓带着悲愤的情绪, 使观众的心中引起感情共鸣有着悲愤沉痛和压抑感“滩簧”的音调运用拖腔来表达其内在情感, 曲中大多都用了八度大跳, 让旋律开阔变得有气势, 这种八度大跳也是歌剧《江姐》中音乐语言的独特的风格。在歌唱者在二度创作的过程如不能体会和融汇到当时的那个时代是很难达效果的效果的。
以上是对声乐作品的二度创作作出阐述。所有的歌唱手段和技巧可以说都是为唱歌而服务, 本质是思想情感的表达, 不能只是简单的读谱演唱而已, 只有把感情和技巧融合于演唱的内容当中时, 那演唱才会有艺术的魅力。
二度创作可以说促使演唱者提高自身的音乐修养与素质。要做好歌曲本身的二度创作, 那首先必先选择适合于自身条件的的好作品、好曲目, 其次再是要认真分析演出歌曲的内容, 多样化地进行声乐艺术的重生和创造。原始的歌曲创作是歌唱者的基础, 而歌唱者对歌曲再现是新的二度创作, 歌唱者的二度创作是一项基本能力的锻炼。歌唱者不仅是对声乐原作的音乐表达和简单再现, 而且是充分展示了歌唱者的声乐技巧和的情感表现的再次创造。作曲家柴可夫斯基有句名言:“一部未上演的歌剧是没有任何意义的”。从这句话里典型的反面论证了其意义与价值。我们在拓展来分析下, 能不这样理解如过未有经过歌唱者二度创作的声乐作品是否也是同样的没有意义。一首歌曲, 成熟的卓越演唱者不仅把原作曲家的创作意味再现得完美无缺, 而且还能进行自我创造性的演唱, 增强艺术感染力。在声乐演唱中个性发挥的理想境界应是再现和创造的必须完整和统一, 原貌和风格要完美无缺的融合。这才能完整的体现了声乐作品二度创作的重要性。
二度创作在声乐艺术中是非常重要的, 作为声乐演唱者在生活中要积累各方面的知识来为声乐的作品的二度创作而服务。声乐艺术的再创造不同于重新翻制, 而是正确地展现声乐作品中潜内在的思想感情内容与哲理, 使二度创作达到完美的境界。
参考文献:
[1]浅谈歌曲的二度创作大舞台2009年第05期
[2]张红漫.陈燕.论歌唱的艺术处理吉林师范大学学报, 2004年2版.[3]王森林.声乐教学中歌曲的艺术处理晋东南师范专科学校学报, 2001年3版.
[4]张海.怎样提高声乐演唱水平北京:华乐出版社, 2003年5版.[5]吴天球.歌曲的艺术表达谈中央音乐学院学报, 1990年4版.[6]刘远.试论歌唱中“声与情”的关系广播歌选, 2006年1版.
摘要:我国音乐博大精深, 民间音乐与当代流行音乐在我国乐坛都是非常重要的。本文简述了我国民间音乐与流行音乐的特点及两者之间的关系, 音乐的魅力及大学生如何正确把握听音乐的尺度。
关键词:民间音乐,流行音乐,音乐魅力
参考文献
[1].张前.刘清华.音乐欣赏上册第一版.长沙湖南出版, 2004 (1)
[2].张前.刘清华.音乐欣赏下册第一版.长沙湖南出版, 2004 (1)
[3].夏野.中国音乐简史.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3 (5)
[4].《中国大百科全书音乐舞蹈卷》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9.4
音乐课要加强民间音乐教学 篇9
一、以民间音乐教学, 培养学生的审美观
我国民族民间音乐强调音乐作品内在美与外在美的完整统一, 在审美过程中, 讲究韵味风格和特色, 重视音乐作品的教育价值, 让音乐给人带来启迪, 带来欢乐, 陶冶、净化人的心灵。
民歌是一种既古老又新颖的民间演唱艺术, 源于人民的生活、劳动, 并在流传的过程中不断得到加工, 是劳动人民集体创作的。它表达人民的心声, 是民族文化的精粹, 它体现了各民族的民族精神、性格、气质、审美情趣和风土人情等。我国每一个民族的民歌在音调、节奏上都有各自不同的风格、特点。如新疆民歌《丰收之歌》, 以其简练的旋律和富有舞蹈性的节奏表达了人民对丰收的喜悦之情和对幸福生活的赞美。旋律用上波音加以装饰, 更生动的表达了新疆人民无比欢乐的心情。在教学中, 我让学生在歌唱的同时配合一些简单的舞蹈动作, 让他们亲身感受新疆歌曲带有的舞蹈性节奏, 引导学生通过歌词归纳歌曲所描绘的情境和歌曲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让学生在学习中通过自己的演唱和感受, 总结出新疆民歌的特点:活泼、欢快、曲调豪爽、开朗、短小精悍, 常常有舞蹈性的节奏。又如:福建民歌《采茶灯》, 是一首流行于福建黄岩一带的民间歌舞曲。为了帮助学生掌握好这首民歌的歌舞风格, 我在教唱前, 给学生跳了一段舞蹈。通过流畅、欢快的形体动作, 生动的刻画出一位动作灵巧、轻盈的采茶姑娘的形象, 并带领学生共同感受茶叶丰收时的喜悦心情。这样做的目的不仅激发了学生学习歌曲的兴趣、加深了对民歌的理解, 同时在特定的氛围中培养了学生对民族音乐的热爱之情。
二、欣赏民间音乐, 感受民族精神
在历史的各个时期, 民族音乐特别能激起人们的民族生存忧患意识, 激发人们的民族凝聚力和斗争精神。“五四”时期的《五四纪念爱国歌》、抗战时期的《大刀进行曲》、《生产大合唱》、《黄河大合唱》等都是以鲜明的民族音乐语言激发了中华民族争取独立自由和解放的斗争激情。“诗言志, 歌咏言”, 感人的“诗歌”动听的旋律, 能汇成憾人心魄的音乐, 产生“悦人”和“养人”的社会功效, 我们要充分发挥民族音乐的社会功效, 让学生多欣赏民族音乐作品。
欣赏民族音乐时, 我指导学生通过体验音乐情感时的联想、想象来感受民族凝聚力合斗争精神。例如欣赏《黄河大合唱》时, 我在讲解作品的创造背景后, 借助多媒体课件, 挂图等教学手段引导学生感受黄河的波澜壮阔、激流险滩的境地, 目睹黄河船夫们与狂风恶浪搏斗的情景、妻离子散一片凄凉的景象以及中国人民英勇抗日的战斗画卷。通过时而热烈、壮阔;时而抒情、悲痛的音乐, 让学生不仅了解了独唱、重唱、对唱、合唱、齐唱这几种演唱形式, 还通过作品中富有浓郁民间色彩的旋律, 让学生深刻的体会到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 五千年的古国文化是从这儿发源, 黄河象一个伟大坚强的巨人屹立在亚洲平原之上, 我们民族的伟大精神, 将在它的哺育下发扬滋长。让学生从雄壮的合唱效果中感受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和坚强不屈的民族精神。
今天, 很多中小学生不会去欣赏民族音乐中的美, 与此相反, 他们喜欢流行音乐、摇滚乐。如果长期这样下去, 他们的民族意识就会淡化, 甚至会失去自我, 所以我们有责任也有义务让我们的学生在民族音乐声中感受到祖国的伟大和多民族大家庭的温暖, 从而达到爱国主义的教育目的。
三、通过民族民间音乐教育, 使学生热爱传统音乐文化
我国是一个有着几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 各种传统文化源远流长, 民族民间音乐就像一条闪耀着明珠的长河, 流过我们民族的历史, 流过我们的心头。为了让学生进一步学习、了解祖国的音乐文化, 民族音乐教育是既生动又有效的途径。如:古琴曲《流水》, 通过琴声表现层峦叠嶂、幽涧滴泉、清清冷冷的奇境, 听后使人心旷神怡, 激起一种进取精神, 是一曲对祖国壮丽河山的赞歌;民族管弦乐曲《金蛇狂舞》以激越的锣鼓渲染了热烈欢腾的气氛, 反映了曲作者聂耳对新中国的坚强信念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琵琶协奏曲《草原英雄小姐们》用浓郁的内蒙民间音乐色彩, 讲述了龙梅和玉荣与暴风雪搏斗, 保护羊群的英雄事迹, 表现了他们热爱社会主义、热爱集体、勇于斗争的动人形象;二胡曲《二泉映月》将听众引入夜阑人静、泉清月冷的意境, 听者仿佛看见了盲艺人在向人们倾诉他坎坷的一生, 表现了作者顽强自傲的生活意志。我国民族民间音乐中包含着许多中华民族优良的传统思想, 可以帮助学生深入、透彻地学习、了解祖国的传统音乐文化。
总之, 我们要努力扩大学生的民族民间音乐的知识, 加强中华民族民间音乐的教学, 使学生在民族音乐的熏陶下, 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增强学生对各民族音乐以及风土人情的了解, 加强民族团结、弘扬民族精神。
摘要:江泽民总书记曾提出“弘扬民族艺术, 振奋民族精神”。我们应利用音乐课堂这个阵地, 充分发挥音乐教学的功能, 通过民族民间音乐教学培养学生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责任感, 培养他们的民族审美观, 加强学生的民族意识和民族精神。
小学民间音乐教育 篇10
少数民族民间美术本质上是原始艺术, 各种不同地区、不同时代的民间美术都以其质朴、率真、自由的创造性, 显示出一种生命力的共性。新疆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多民族地区, 辉煌的文明史是各民族文化相互交流和碰撞的历史, 这样的交流和碰撞曾激发出无数的灵感火花, 为我们创造了丰富的民族文化艺术遗产。
新疆的13个少数民族以他们富有活力的创造精神延续着活的民族艺术史, 为我们学习和研究提供着丰厚的土壤。认识新疆少数民族民间美术的哲学、艺术和造型的完整体系, 认识其民间艺术特有的心理素质、感情气质和思维模式, 认识民族文化的统一性和多源性, 新疆各少数民族民间文化特征和它在历史发展中的相互交融, 以及认识各个少数民族不同地域的生产生活、民间风俗和民间文化艺术的关系, 从新疆的民间美术精神观念上和文化资源中吸取养分, 并溶解在美术教育之中, 才能呈现新疆本土美术教育的新的精神魅力。同时从色彩、结构、线条及其它造型要素中吸取新疆民间美术的方法, 找到一种精神, 在这种精神中提炼一种新疆本土文化独有的东西并与艺术教育相融合, 是美术教育中表现民族文明的源泉。重视少数民族民间美术教育, 已成为当代世界美术教育发展趋势中的一个重要方面, 也已成为我国新时期高等美术教育中的一个热点。
目前, 国内少数民族民间美术的研究, 主要在于对现有资源的抢救性整理和对少数民族民间原生态美术的前期研究。一些知名专业美术院校, 先后开设了民间美术系或民间美术专业, 中国美术学院更鲜明地把弘扬民族艺术传统列为办学主旨。怎样使民族地区的高等美术教育融时代性、民族性、地域性为一体, 形成美术教育探究实践的多元结合, 是少数民族地区高等美术教育的重要内容, 思考少数民族民间美术自身的发展与传承及其在当代美术教育中的转化与应用, 将成为该研究领域发展的趋势。
一、高等艺术教育中开设少数民族民间美术课程的必要性
新疆自古以来就是多民族聚居的地区, 其民族民间美术具有宽广的研究领域, 它涵盖了传统民居、建筑装饰、民族服装、图案纹样、生活器皿、民间工艺等丰富的内容。这些珍贵的民族文化遗产, 既是人民群众美好生活的象征, 也是世人眼里新疆魅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 随着新疆经济社会发展步伐的加快, 以及生产生活方式的转变、思想价值观念的更新和商品经济大潮的冲击, 对这些传统民族艺术的传承与发展产生了很大影响, 少数民族人民的生存方式和生活、生产方式也都随之发生了变化, 这也导致少数民族民间美术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冲击和变化。许多民间美术的种类在生活中已不复存在, 如维吾尔族的土陶和土印花布已退出生活中的实用功能而转变为工艺品和旅游产品, 工业化生产和人们审美观的变化导致服装、家居装饰等产生了很大变化, 人们已绝少使用民间生产的生活用品, 使民间美术失去了生存的市场, 随之而来的还有民间艺人的断代和手艺的失传等问题。因此对这份民族民间美术遗产的研究、保护与利用, 是美术教育者不可推卸的责任。
在现有的高等院校美术教育发展中, 长期以来精英文化占居主导地位, 民族民间美术难登大雅之堂, 少数民族的民间美术资源在课程中逐渐走向边缘化, 对其独特的文化价值被忽略, 本土民间美术资源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也没有被充分认识和研究;由于过分关注美术教育的通识性, 没有照顾到地方文化的多元性和差异性, 致使高等院校美术教育远离学生赖以生存的文化背景, 难以适应不同地区的教育状况。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高等艺术教育的现状, 尤其是民族民间美术教育方面, 是不能令人满意的。较长时期以来, 我区等几所设有美术教育专业的高校, 均未开设少数民族民间美术课, 学生普遍缺乏民族民间美术方面的知识。少数民族民间美术教育的开展, 对帮助民族学生了解民族文化, 提高其精神境界和艺术素质及审美能力, 有着积极重要的作用。它能使学生具有跨文化交际和适应的能力, 跨文化交际一般指在两种文化之间, 个体和群体之间进行的交流活动。在美术教育中, 学习少数民族民间美术知识, 不仅仅是针对本民族学生的教育, 同时也能够使所有民族的学生有机会了解其他民族的艺术和文化, 培养他们对不同文化的理解和尊重, 认识不同的文化观念和不同的文化表达方式, 树立知识多样性的观念, 使学生懂得平等对待不同文化, 充实学生的精神世界, 丰富其人性, 对学生的健康成长和人格的完善发挥积极作用。
因此, 在高等艺术教育中, 加强对少数民族民间美术的介绍、欢赏, 分析各少数民族民间美术的共性、差异性与审美特征, 不仅具有一般的审美教育意义, 而且是增强各民族的向心力、凝聚力, 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 是促进两个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同时, 在少数民族地区, 强化民族民间美术教育, 提高民族审美意识, 弘扬中华民族文化艺术上相互影响、相互保进的优良传统, 对于加强民族团结、发展社会主义的民族关系, 促进各民族的共同繁荣, 加速我国的现代化建设, 尤其具有重要的现实作用。
二、本土民间美术教育资源开发的思路和方法
在当今多元文化理念的引导下, 少数民族民间美术教育资源日益受到重视, 并在积极探索如何将本土丰富的民间美术资源纳入课堂教学中。如民俗文化、传说和典故在少数民族民间美术中广泛存在, 是美术教学中导入民间美术课程的绝好素材, 它不仅能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致, 容易进入和理解课程内容, 提高教学效率, 同时又能够加深对民族文化的了解, 值得美术教师充分开发, 同时, 研究新疆少数民族民间美术的学者和专家主要生活在新疆地区, 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和资源条件使其能够获得丰富的第一手资料, 是开发新疆民族民间美术教育资源的极大优势。因此, 通过对新疆少数民族民间美术发生地的考察, 按照专题研究或分类等方法, 进行采访、收集、分类整理, 结合时代特征和地域文化进行分析, 探讨新疆少数民族民间美术的发生原理与发展规律, 寻找新疆少数民族民间美术的特点, 并进而探究新疆少数民族民间美术纳入高等艺术教育的可能性和趋势。
1. 从艺术教育的角度对新疆各少数民族民间美术进行全面地梳理, 分析当代艺术教育与民间美术视觉语言的相通之处, 总结新疆少数民族民间美术的艺术特色。
2. 按新疆主体少数民族和特点突出的民族进行分类实地考察, 首先是世居民族维吾尔民间美术较为集中的南疆地区, 其次是草原文化影响着民间美术的蒙古族, 最后是较为闭塞, 受现代影响较少的塔吉克民族。采用实地调查、图片拍摄与艺术理论结合的研究方法, 来真实反映新疆民间美术的全貌, 以及从理论上分析新疆少数民族民间美术对今后艺术教育的影响和作用。
3. 从新疆少数民族民间美术的艺术特点入手, 对艺术手法、使用材料、制作手段, 美术与原始文化、宗教之间的关系, 美术与民间工艺品、服饰、图腾符号、地方陶器等方面展开研究, 可采用整体式规划, 分项完成的方法。
4. 少数民族民间美术是人类以特殊语言和方式创造出的艺术形态。同时也是一门新兴的多边学科, 涉及民族学、历史学、考古学、美学、民俗学、绘画、雕塑、建筑与工艺等学科, 把少数民族民间美术研究与高等艺术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 可以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5. 新疆是个多民族的省区, 各民族都有其灿烂的文化艺术, 如维吾尔族、哈萨克族、塔吉克族的服饰、民居及农民画、伊斯兰建筑艺术;吐鲁番的柏孜克里克石窟和库车的克孜尔石窟等著名的壁画, 阿勒泰地区及天山北麓的岩画艺术等等, 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源泉与营养。我们利用这一有利条件, 积极深入民族地区, 体验生活, 收集整理和积累民间美术资料, 建立发展美术教育资料库和资料柜, 并运用录像、摄影等现代化工具收集与保存原始资料, 直接为发展民族美术教育服务。
三、在高等艺术教育中应用民族民间美术教育资源的现实意义
民族民间美术来源于少数民族同胞的生活, 极易产生共鸣和亲切感, 同时被人们喜闻乐见, 这充分证明了新疆少数民族同胞有较高的文化底蕴和审美素养。然而优秀文化的继承并不是靠遗传而来, 它需要世世代代的勤奋努力, 并在继承中不断积累和创新发展。如果仅仅是照本宣科的纪录, 很有可能民族文化就会脱节, 并严重影响到民族文化的传承。新疆少数民族民间美术具有浓郁的地域文化特色。由于新疆特殊的地缘因素, 其民族民间美术受中亚、南亚艺术的影响, 在国内具有相对的独特性。其中与新疆毗邻的中亚不但现在属于多民族聚居区域, 而且在历史上也经历了众多民族的迁移与融合, 因此积累、沉淀、保存了丰富多彩的民族民间美术遗产, 在研究与保护传统民族艺术和继承与发扬优秀民族艺术方面, 尤其是在不同民族以及跨境民族美术的比较研究上, 我们还有许多的工作可做。随着新疆十二木卡姆申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成功, 政府和社会各界越来越重视对民族本土文化的挖掘、保护和研究。在这样的大背景之下, 少数民族民间美术课教育资源的研究将更具重要的现实意义。
1. 新疆民间美术是各少数民族同胞在生产劳动中自然而然创造的一种文化, 既包括了物质文化也包括了精神文化, 并渗透在生活的各个方面, 关系着人们的日常起居、风俗习惯、人生礼仪, 在我们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中有着错综复杂的作用。它不仅起到美化生活、充实生活的作用, 而且在丰富生活的过程中体现出“以人为本”, 并以它与生俱来的富有哲理的智慧和意识, 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们的思想, 鼓舞着人们的进取和开拓精神。研究新疆民间美术不仅有助于在新的土壤中恢复它的生命力, 创造有中国民族性的现代物质文明, 也有助于深入理解它的精神内涵, 培植健康纯真的精神。因此, 在我国社会主义的两个文明建设中, 把民间美术作为具体内容, 深入研究它的特点, 使其在浓厚的民族艺术特色基础上健康地发展, 不仅使传统的文明之花得以复生, 也会使社会主义文明更加充实和提高, 使民间美术更好地发挥它的积极作用。
2. 新疆少数民族同胞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优秀的文化传统, 有着本民族的美学观, 劳动人民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早已形成尊重传统审美观的自觉性, 也懂得美育工作越有渗透力, 就会越有接受力, 越能达到目的。普及美育是当务之急, 同时又是一项十分艰巨而任重道远的事情。艺术教育界应当通过各种渠道, 通过民间美术的研究把美的渗透和美的接受统一起来, 并使之在最大范围内产生实效, 使更多的人理解并肯定最能代表民族美的伟大成就, 爱护和尊重自己民族的文化, 懂得劳动人民长期以来形成的传统审美观必须得到发扬。只有使群众认识到自己的艺术才能, 肯定他们世代相传的那些代表着民族文化的优秀的民间美术成果, 才会形成本体民族文化的自觉性, 才会使美育得到真正普及。
3. 新疆民间美术的审美特性所表现出的是以善为本的一种精神性的物化。其审美意蕴不是纯粹的艺术审美创造, 而是假借艺术创造来表达人对生活真诚的渴望。它基于草根文明的历史背景以及所创造的精神内涵, 较为突出地体现了一种艺术发生时期的造物观念与生活原型的意义, 体现了对人类生命的价值的追求, 是一种对人类情感的升华的集中体现。他们所创造的民间美术中, 有的古朴粗犷, 有的精美典雅, 有的是对本民族图腾的怀念和崇拜, 有的则是对未来的美好祈福, 都是用以善为本来揭示或寄托对美的追求。因此学生在学习民间美术过程中除了获得技法外, 还会有一种暖意的人文关怀和对本土文化的一种深刻认识, 同时这种认识是对自身价值的一种肯定。所以说探索利用本土资源可以给我们的教育带来新的活力和新的空间。
4. 民间美术教育这一学科的研究与设立, 日益受到教育界、学术界的重视。许多发达国家曾为经济、文化发达后对民间艺术的冷漠、忽视而痛悔, 随之采取许多措施加以抢救、扶植、发展, 使民间文化与现代文明共荣共存。建立新疆民族民间美术的教学体系, 将其纳入到艺术教育中来, 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要求, 是一个重要的举措。新疆师范大学美术学院非常重视这项工作, 并积极开展民族民间美术教育教学研究, 并于2001年成立了新疆师范大学民族民间美术研究所, 还承担了多项像左力光的《中国新疆伊斯兰教建筑装饰艺术》、王征的《新疆古代佛教石窟美术风格技法研究》、吴世宁的《新疆民族美术教育五十年》、莫合德尔·亚森的《新疆当代画家资料库》、李群《新疆生土民居建筑形态研究》、张俊慧《艾德莱斯与中亚文化艺术交融研究》、李勇的《建国60年新疆少数民族题材美术创作与民族文化传承研究》、乌云的《新疆佛教石窟中的古代民族服饰研究》等8项国家级科研项目, 为促进新疆的经济社会发展和开发本土少数民族民间美术教育资源发挥了巨大作用。
综上所述, 新疆民间美术是各族人民在生产劳动和社会活动之余, 为满足精神生活需要而创作的, 是一种自由而质朴的艺术表现形式, 也是各族人民心灵深处的的情感需要。随着民族艺术的全面继承和蓬勃发展, 以及对民族民间美术研究的重视, 我们要在美术教育的体制、教学结构上和培养人才的规格上不断改革、不断创新, 以适应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需求, 同时从民族民间美术的研究中总结出少数民族同胞喜闻乐见和民族风格、民族气派的内涵, 贯彻到教学和艺术创作中去, 为我国高等艺术教育体制改革提供对策。并通过新疆民间美术教育资源的运用来充分认识新疆少数民族民间美术的哲学、艺术和造型的完整体系, 认识其民间艺术特有的心理素质、感情气质和思维模式, 认识民族文化的统一性和多源性, 新疆各少数民族民间文化特征和它在历史发展中的相互交融, 以及认识各个少数民族不同地域的生产生活、民间风俗和民间文化艺术的关系。只有如此, 才能真正建立起一个科学完整的并具有发展前景的新疆少数民族民间美术教育体系, 为繁荣新疆的文化艺术事业、丰富各族人民的精神文化生活做出突出贡献。
参考文献
[1]王伯敏.中国少数民族美术史[M].福建美术出版社, 1995
[2]露丝·本尼迪克特 (美) , 文化模式[M], 北京,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1988
[3]哈经雄腾星主编, 民族教育学通论[M], 北京, 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1
[4]马勒茨克 (德) , 跨文化交流[M], 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1
[5]罗伯特·欧文 (英) , 伊斯兰世界的艺术[M], 桂林,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5
[6]耿世民, 新疆历史与文化概论[M], 北京, 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 2006
[7]宋生贵, 当代民族艺术之路:传承与超越[M], 北京, 人民出版社, 2007
浅析民间音乐 篇11
关键词:民间音乐 忻州 八音
古老的三晋大地上有着悠久的文化历史,在民间泛滥和流传着多种艺术形式。大约是古老的生活存储了足够多的情感需要表述,而语言的力度在记录这些复杂的情感时往往不够准确与生动,那些微妙的激情、夸张的幸福或者沉痛的悼念只有在这些艺术的疆域里才得以真正释放,因此,千百年来,聪明智慧的劳动人民便以音乐来表达感情,于是便出现了以乐器做为媒介,反复阐述劳动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热爱。
八音会是晋西北黄土高原上魅力独具的原生态文化,是忻州民间最古老的一种民间艺术。八音会俗称鼓手或响工,是专门为地方重大社会活动或婚丧嫁娶、满月祝寿等民俗礼仪吹奏的民间艺术团体。忻州八音会起始于西周,形成于春秋时期,到了汉唐时便成为完整的音乐形式,流传至今大概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它主要流传于忻州、五台、原平一带,属于一种民间吹打乐。八音艺术作为忻州文化的重要艺术门类,集庙堂音乐的宁静恬淡、关塞精神的雄浑激越、游牧艺术的奔放高亢、中原农耕生活的和谐浑厚于一体,是忻州人民文明智慧、勤劳创新的传统文化表现形式。说到“八音会”,首先应当了解什么是“八音”?在中国古代的时候,勤劳的劳动人民便发现很多材料可以发出优美的声音,于是逐步将这些材料进行加工并做成各式各样的乐器,用它们进行简单的音乐演奏。在当时,能制作乐器的材料大约有八种,分别是:“金、石、土、木、匏、革、丝、竹”,人们就将这些材料制成的乐器称为“八音”;“八音会”的“会”在此指的是一个平台、一种形式,由此将各种乐器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演奏音乐“八音会”便由此而来。老忻州的八音会多采用“工尺谱”来记谱,以“上、一、四、合、凡、工、尺、六、五、乙”等字样来记谱。忻府区的八音文化作为一种起源于生活,根植于群众,渗透于情感、提升于艺术的形式,目前已形成八大吹奏套曲,五大吹奏世家,70余个表演团体,1000多名表演艺人,演出涵盖婚丧庆典,足迹遍布晋陕蒙地区,影响远播东南亚国家,成为地域文化的一枝奇葩。忻府区八音艺人的演奏技巧功夫很深,能模拟人的声调和哭声,并善于在合奏中以各种不同调门的吹管乐器相配合,各自发挥特长而八音和谐,形成各声都在音色、音区、节奏演奏等方面的对比和结合,从而使七八个人的小型吹打乐队的声势非凡,合奏音响圆满,色彩变化丰富。八音会又称晋北鼓乐,它的主要乐器有:唢呐、笙、管子、鼓、锣、镲等。
忻府八音以独特的民间艺术风格从北魏时期开始流传,于晚清开始盛行。八音会在忻府区是指多种器乐演奏形式,一个八音会班乐队编制人员不等,少则近七八人,多则十几人。一般有班主一人,响工10人左右。器乐编制人数管子一至二人,笛子一人,笙二人,海笛(小唢呐)一人,堂鼓二人,小钹二人,可根据演奏的场合及规模需加入大钹、板鼓、云锣、梆子、大锣、小锣等。一个班社要有一个功底深厚、造诣精深、技艺精湛的梁柱,即吹唢呐者,常是唢呐、管子、海笛、口琴四件乐器集于一身,要会打击乐更为锦上添花。一个鼓班,还必须有一个功夫到家能全面掌握诸般打击乐的好鼓师,这样才能称为一个好班社,才能获得广大观众的认可,买卖也就红火,身价也会更高。八大套中仅《大骂渔郎套》以高低两只唢呐为主奏,其余皆由管子主奏。演奏风格古朴爽朗,快板段落活泼欢快,各曲调之间单奏锣鼓段过渡,气氛颇为热烈。除此之外,还有适用于街头游演的用于喜庆场合的曲牌,如大得胜和黄隆宫、节节高、白兰玉、点四将、春来等,有时也演奏一些佛曲。为了满足不同时代、不同听众的欣赏要求,清末民国以来,八音会不断把山西梆子、北路梆子、流行歌曲引入,器乐也加入三弦、胡琴、电子琴等。建国以后,八音越发活跃,表演艺人赵二苟在1952年赴京参加演奏,胡天泉参加了中央民族乐团,成为笙吹奏家,并多次出国参加演出,受到了国内外友人的一致好评。现在活跃在忻州城乡的从业人员近千人,松散演出团体有70多个。
在清代中叶以前,主要吹奏套牌音乐,最流行的有箴言套、推辘轴套、十二层楼套、劝金怀套、青天套、大骂渔郎套、鹅郎套和抱厦台套等总共“八套四十五曲”。八大套共包括各种曲牌、小曲61首;曲调源于民歌、民间器乐曲、戏曲曲牌、宗教音乐等。此外,还有适用于街头游演的大得胜和节节高、黄隆宫、点四将、白兰玉、春来等适用于喜庆场合的曲牌,有时应一些特殊的要求也演奏佛曲。清末民初,是忻州北路梆子盛兴时期,八音会开始仿学吹戏,乐器中增加了胡琴、马锣、三弦、钹等。清末至建国时期,忻县八音会争芳斗艳,名家辈出。有名的“忻州两旺”特指匡村的田旺、北赵村的寇旺,这二人演奏技艺高超,功夫深厚,深得周边村社的敬重,在大型演艺活动中都能看到二人的身影。另外匡村的田栽根、东楼的张连科、南沟的范和,都是享有美誉的唢呐吹奏家。民国中后期,北赵的寇应堂,东楼的张金海、张福海,解原的武润兰、武柱,北胡的赵顶柱,温村的阎桂宇,奇村的胡明、胡金泉、胡天泉、胡宝龙等相继活跃于八音艺术界,各具特色而知名于乡。
忻州八音会为什么会源远流长,经久不衰呢?究其原因是规模较大的村子往往都会有吹鼓手的响工帮子,而有些民俗音乐文化开展好的村子同时还会有多个响工帮子并存。在忻府地区有一种乡俗每逢遇到红白事宴都把邀请响工帮子来吹打闹红火视为排场阔气,视为生活富裕,家底殷实厚成。铺子开张,生儿育女过慢月,科举进秀都会请他们去喜庆,可以得到喜钱。在过年的时候吹鼓手的逢初一、初二应邀上富裕的人家去吹曲子,称为迎喜神,同样可以得到喜钱。甚至在过庙会的时候,踩高翘,划旱船,扭秧歌,凡是闹红火都需要吹鼓手的去奏乐凑热闹,由此把节日的喜庆气氛推到最高潮。另外吹鼓手的还可学唱戏的段子来吹《穆桂英挂帅》、《金水桥》、《三娘教子》。吹鼓手的也吹二人台《五歌放羊》、《走西口》等等。如果事宴上请不起响工帮子来吹打的,往往被视为家境寒酸的人家,会被邻里乡亲看不起。再有一个突出的特点是忻府地区的红白事宴多大都发生于冬季,特别是临近年关的时候,那时处于冬闲时期,庄户上闲着,这时吹鼓手们的们就有充足的时间大家凑在一快团练。正所谓农忙的时候不耽误耕田种地,农闲的时候还可以赚点钱来补贴家用。吹鼓手的技艺通常是经过父子传承,形成家族班子,这标志着八音会发展到了鼎盛时期。这些八音世家代代相传,带动了戏剧曲艺人才的成长的同时,也为八音会的广泛传播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八音会是忻府区乃至全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晋西北黄土高原上原生态文化植被中的天籁之音,从古到今,八音艺术有着悠久的历史与文化,已经成为婚丧嫁娶、民间歌舞和各大节日庆典期间一项不可缺少的喜闻乐见的由广大群众参与的特殊的民间艺术形式,八音会在忻府区这块热土孕育、产生以至日臻完善,八音文化的繁荣发展,无不印证忻府区人民在音乐方面的秉赋与智慧。忻州人杰地灵,文化底蕴深厚,民间艺术丰富多彩,荣获摔跤之乡、民歌之乡、剪纸之乡等称号,2006年忻府区又被命名为“中国八音文化之乡”,八音文化起源于生活,根植于群众,渗透于情感,提升于艺术,愿八音会这一古老的民间艺术形式源远流长。
参考文献:
[1]舒平.山西的民间吹打乐—八音会——黄河流域民间鼓乐系列介绍之五[J].黄河之声,1995,(03).
[2]沈琨.八音会[J].沧桑,1996,(03).
[3]袁军,王秀梅.忻州民俗文化旅游资源及其开发研究[J].忻州师范学院学报,2009,(05).
莫言《民间音乐》的奇与美 篇12
《民间音乐》讲述了一段发生在马桑镇的故事:古历四月一个温暖和煦的黄昏, 一个小瞎子流落到马桑镇, 茉莉花酒店的店东花茉莉收留了他, 却引来镇上人的非议, 小瞎子用音乐感染了镇上的人, 流言蜚语随即烟消云散, 人们的心灵得到了净化。花茉莉被音乐打动, 由此产生了对小瞎子的爱慕之情, 当她大胆地说出了自己的感情之后, 小瞎子却离开了马桑镇。小瞎子离开了, 但他的音乐没有消失, 永远留在了马桑镇。
音乐与人是小说的主题。小说揭示了音乐与人的关系, 宣扬了音乐净化心灵无与伦比的力量。小瞎子刚到马桑镇时, 遇到了镇上的五个风云人物:方六、黄眼、杜双、三斜和花茉莉, 当他入住花茉莉家之后, 三斜散播谣言, 一时马桑镇的人都在窥探着花茉莉与小瞎子, 非议他们之间的是是非非。马桑镇的人是自私的, 是俗不可耐的, 他们没有同情心, 无事生非。然而, 马桑镇的人在八隆河大堤上听了小瞎子吹箫之后, 莫名的留言断然消逝, 他们怀着“一种甜蜜的惆怅, 悄悄地走下堤去, 消失在小镇的四面八方”。小瞎子的箫声在这里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他的音乐已开始深入人心, 并感染这马桑镇的每一个人。音乐对人性真善美的呼唤随着娓娓道来的故事在字行间显现。经过了听萧之后, 马桑镇的人被音乐所震撼, 所有的人都被音乐吸引着、感动着, 他们忘了自私, 忘了庸俗, “人们畸形与缺陷的邪恶感情已经不知不觉地被净化了。”音乐的力量是庞大的, 音乐在小说结尾已经幻化为一种无穷的力量, 人性的真与善压抑太久后终于被呼唤出来, 莫言用音乐告诉我们:人的灵魂是不会灭亡, 有真善美相伴的人性最美。
音乐与人的关系不仅表现在音乐对人的心灵的净化, 还表现为音乐与人的欲望是对立的。音乐是净化人的一种无形的力量, 它可以消除一切恶的情感, 然而它同一切恶的情感有时像矛盾相对立的, 两者无法共存。人的欲望是一种邪恶, 它同象征着真善美的音乐必然是对立的, 这种对立在小说中碰撞着火花, 在斗争中使故事层层递进, 音乐———真善美与人的主题更加彰显。正是这种对立, 让我们体会到最真的人性美。小瞎子在听到“酒徒”把他的音乐同花茉莉的烧酒相提并论时, 他的“脸变得十分难看, 他的两扇大耳朵扭动着, 仿佛两个生命在痛苦地呻吟”。酒是一种迷人心智的东西, 它可以使人走向邪恶, 也可以激发起人强烈的欲望, 小瞎子执著地追求着音乐的真谛, 在他心中的音乐是纯美的是至高无上的, 音乐是欲望与邪恶的天敌, 因此小瞎子愤怒了。由此矛盾激化了, 情节有了波澜, 音乐与欲望的对立, 更突出了小说呼唤人性真善美的主题。当花茉莉向小瞎子说明了爱慕之思后, 小瞎子不得不离开了马桑镇。小说结尾留下悬念, 似乎不太完美, 然而这是人性美的最极致的体现。花茉莉对小瞎子的喜爱是情欲的象征, 而她这种情欲使她变得极端自私, 她的独占欲急剧膨胀, 她拒绝了方六、黄眼、杜双让小瞎子“在四件轮流坐庄”的建议后, 想嫁给小瞎子, 从而让小瞎子只属于她一个人。强烈的欲望, 迫使小瞎子不得不“逃离”, 只有逃离“音乐”才有出路。
小说关于音乐与人的主题, 除了揭示呼唤人性真善美的主题外, 还包含着另外一个深刻的含义:音乐是民间的, 人性美是源于民间的。只有被民间接受的音乐, 才算得上真正的音乐, 而人性美也不是一个人的, 而是发源于全体大众的。“小瞎子最后离开了马桑镇是因为花茉莉的独占欲望与他的音乐理想相冲突导致的, 从另一个角度也就是说, 他是因为他的音乐即将有被一个人独占的危险, 他必然离开这里, 他的音乐理想才不会毁灭, 他的音乐才会被民间更多人接受, 使音乐回到民间, 使人性美遍布民间。音乐只有属于了民间, 它才会有生命力, 才不会走向死亡。
探寻不解之谜
《民间音乐》构思奇妙, 显示了莫言在创作上的独特之处。更为独特的是, 小说里设置了一系列的悬念, 留下了一个又一个的谜, 给我们留下了广阔的思考空间。
小说中有四大谜题在期待着读者去发现, 有的或许本身就没有谜底, 有的谜底则不是唯一。
谜题之一, 小瞎子的身世之谜。小瞎子来到马桑镇没有特别的原因, 纯属偶然, 他只是流浪至此, 不知他从何而来, 也不知道他即将往哪里去。更让人出乎意料的是这个流浪者会吹箫, 会拉二胡, 还会说温文尔雅的话。他的来历, 他的身世更让人好奇, 然而莫言却故意留下悬念, 在小说中对小瞎子的过去与将来留下空白, 为小说留下一个不解之谜。
谜题之二, 花茉莉的离婚之谜。小说中写到:“花茉莉不久前曾以自己的离婚案轰动了、震撼了整个马桑镇。那些日子里, 镇上的人们都在一种亢奋的跃跃欲试的情绪中生活, 谁也猜不透花茉莉为什么要跟比自己无论各方面都要优秀的、面目清秀的、年轻有为、在县政府当副科长的丈夫离婚。”花茉莉离婚之谜在此被提出。“据说, 花茉莉提出离婚的唯一理由是因为‘副科长像皇帝爱妃一样爱着她’, 这句话太深奥了, 其中包含的学问马桑镇上没什么人能说清楚。”的确如此, 花茉莉的离婚之因不仅仅是马桑镇的人难以说清, 即使读者心中也有疑惑, 单单凭花茉莉的一句话, 我们也只能暂做猜测她是因为生活得太平淡了渴望刺激且新鲜的爱情而离婚, 或许这其中还另有原因。因此花茉莉的离婚也成了小说中的一大悬念。
谜题之三, 花茉莉的爱情之谜。因为花茉莉的离婚是一个悬念, 那她离婚之后的爱情也必定会成为悬念。她为什么会爱上小瞎子?她的真情告白迫使小瞎子离开之后, 她的爱情又该如何继续?她“沿着河提像西追去”, 能否会追上小瞎子?一系列的疑问随着故事的发展而设下, 但这些谜题的谜底若隐若现。
谜题之四, 音乐之谜。莫言以小瞎子作为人性美的代言人, 从而赋予小瞎子独特的本领, 小瞎子的音乐可以净化人的心灵, 呼唤人的本性。然而音乐无穷的力量本身就是一个谜。小瞎子的音乐为何如此神奇?小说的结尾谜底揭开:“八隆公路从马桑镇后一直向东延伸, 新铺的路面像镜子一样泛着光。忽然, 一个嘶哑的嗓子哼起了一支曲子, 这支曲子是那样耳熟, 那样撩人心弦, 过了一会儿, 几十个嗓子一起哼起来。在金灿灿的阳光下, 他们哼了一只曲子又一支曲子。这些曲子有的高亢, 有的低沉, 有的阴郁, 有的明朗。这就是民间的音乐吗?这民间音乐不断膨胀着, 到后来, 声音仿佛不是出自铺路工之口, 而是来自无比深厚莽莽大地。”音乐的力量之所以会有这么大的力量, 原来它象征着真善美, 它来自于民间。可能这是唯一一个可以清晰确定谜底的谜题。
音乐之谜的最终揭开, 使得前文的不解之谜似乎也找到了谜底, 但谜底有有些不言而喻, 模糊不清。小说巧妙地设下了这一个又一个的悬念, 大的悬念被揭破, 小的悬念依然留在读者心中, 留给我们无限遐想, 从而拓展了小说的审美空间。
写实与想象
莫言在现实的世界里建构了一个想象的空间, 他又用想象叙述着现实的生活。“写实与想象”成为《民间音乐》叙事方式上最大的特点。
小说是融写实与想象于一体的作品, 在写实中融入大胆的想象, 然而想象又不是漫无边际, 总是在趋向于现实。小说开篇描写古历四月的马桑镇, 描写八隆河大堤上黄昏后的聚会, 这是小镇特有的景象, 是一种写实, 莫言在写实的基础上加入了想象的戏份, 让四个生意人和一个无赖成为聚会的参与者, 乡村小镇悠闲安静地生活变得生动起来。小瞎子来到马桑镇, 又使平平淡淡的乡村现实生活立刻充满了传奇色彩, 小瞎子, 还带来了美妙的音乐, 唤起了人内心的真善美, 这些都是莫言在想象的空间里编织出来的梦, 想象在此与写实融为一体, 想象在扩张但又不逾越现实, 小瞎子的到来虽然打破了马桑镇的宁静, 但他却无法冲破马桑镇的现实生活状态, 他依旧是欣赏着音乐生活在现实之中。
小说写民间的人, 民间的事, 一切都归于现实, 然而在写实中却有想象, 民间的人变得不再平常, 民间的事也变得不再琐碎, 整个故事变得神奇起来。这种创作方式使得小说充满“奇气”但不怪诞。
对于莫言来说, “民间”并不是一个抽象的概念, 没有那么多奥秘, 甚至不是一个词。对于莫言来说, “民间”就是“我爷爷”和“我奶奶”, 就是村前的小河, 就是山上的野花, 就是田野上那一望无垠的红高粱。莫言在他的很多小说中都体现了很强的民间意识。
《民间音乐》中, 莫言在写实与想象中构建了一个“民间”———马桑镇。小说写民间的人, 写民间的事, 颂民间的音乐。小说主题是在探讨民间的人与音乐。从小说的题目到整个故事再到主题和思想, 都体现了莫言深深的民间意识。浓厚的民间风味, 使这部小说具有了一种民间情感和民间关爱。莫言用小说证明:其实, 最美的文学来源于民间。
【小学民间音乐教育】推荐阅读:
小学民间体育游戏07-21
美丽的民间传说小学四年级作文07-29
浅谈民间美术在中小学课堂中的应用10-12
民间音乐研究06-27
民间音乐舞蹈05-15
民间音乐的特点08-02
本土民族民间音乐08-20
民间美术教育10-10
弘扬民族民间音乐11-19
民间美术的教育价值07-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