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户小额贷款风险(精选12篇)
农户小额贷款风险 篇1
一、前言
党中央、国务院历来高度重视农村金融问题。截止2011年底, 全国农户小额贷款余额为1.46万亿元, 占各项贷款余额的3.43%。目前, 农村地区信贷投放产品种类主要以农户小额贷款为主。
然而在实践中, 推广农户小额贷款却面临诸多难题, 如农村地域广阔、农村人口众多, 对于银行农户小贷的推广、管理、清收任务面临巨大挑战;又如农民法制观念薄弱、合作意识淡薄, 借款人既是联保小组的成员, 同时也是担保人, 若出问题, 互相推脱, 存在潜在违约风险;还比如对农户的贷款投向过于集中, 易受自然灾害、市场风险等因素的影响;又如信贷资产难以获得相关法律法规的有效保护, 加重银行经营风险。与此同时, 大量违规问题的渐趋凸显, 折射出银行内部控制系统, 特别是风险防控机制的薄弱与失灵。
农户小额贷款风险控制问题成为摆在当前农村金融发展道路上的巨大障碍, 深入研究风险控制的运行机制、努力探索风险控制的有效路径, 有助于解决农户小额贷款风险控制难题, 有助于实现银行业机构经营效益与社会效益“双丰收”, 有助于缓解农户信贷需求, 改善农村信用环境, 净化农村金融生态, 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二、农户小额贷款风险控制机制的现状
(一) 农户联保、评级授信制度
农户小额贷款大多采取联保形式, 即根据农村地区缺乏抵质押物的实际状况, 采取多户农户联保、总额控制的信贷模式, 约定联保体内农户成员在一定周转期限内授信使用、按期还款, 并相互承担连带保证责任。
农户评级授信是指对农户进行信用等级评定, 为放款额度提供参照依据, 保证贷出资金的安全性, 主要包括对农户的财务状况、生产情况、贷款用途以及偿贷能力等项目进行综合考察分析。
(二) “三查”流程、柜台领取制度
“三查”流程是指发放贷款前进行调查、发放贷款时进行审查、发放贷后对贷款使用情况及还款能力等进行检查等一系列制度, 有助于贷款人全面掌握借款人实时状况, 及时发现风险隐患, 采取相应防控措施。
柜台领取制度是指为了防止农户办理完贷款申请、审批手续后, 在发放贷款时由他人代领, 甚至出现银行内部员工自己或联合外部人员做假贷款手续冒名贷款等现象, 从而影响贷款的发放质量。
(三) 奖惩结合、信息公示制度
奖惩结合制度, 一是针对农户的奖励与惩罚。如采取“一户不还, 全村不贷”的方式, 用熟人法则来督促借款人按时还款, 增加其违约成本。二是针对银行客户经理及相关责任人的奖励与惩罚。
信息公示制度是指将借款农户信用评定等级、借款情况、还款情况等在农村社区向公众公告的制度, 特别是通过对恶意赖账人员的“关注”构成一种社会压力与监督机制, 规避贷款农户的道德风险。
(四) 不良催收、风险补偿制度
不良催收制度针对农户小额贷款发放时间比较集中、到期也比较集中的情况, 暂不采取书面提示或电话催收的方式, 而是由每名客户经理“包片到户”, 而是挨村逐户对贷款农户进行催收。
风险补偿制度主要依靠由农业保险公司开办各类农业保险, 对农户的生产经营进行保险, 应对农户可能出现的风险, 增强农业和农户的抗风险能力, 成为农户小额贷款的风险补偿机制之一。
三、农户小额贷款风险控制机制存在的问题
(一) 农户联保、评级授信制度的风险分析
农户联保制度的风险分析:一是联保责任不落实。农户对联保贷款的制度及流程缺乏了解, 对自己所承担的联保责任一知半解, 极易出现农户不愿代偿“他人”的不良贷款。二是农户匹配不合理。经济实力较强农户“强强联合”, 弱势农户则因“马太效应”、越来越弱;三是道德风险难防范。多户贷一户用、家庭成员互保等欺骗性行为产生的风险难以控制。
评级授信制度的风险分析:一是信用等级评定随意性较大, 挪作他用的现象比较突出, 联保贷款没有发挥应有的支农作用。二是农户授信额度未实行差别管理, 从事传统农业与养殖业、农副业、运输业等农户之间因资金需要不同而呈现出的区分度不高。
(二) 三查流程、柜台领取制度的风险分析
“三查”流程制度的风险分析:一是贷前调查工作不够细致, 缺乏对借款人的实地调查、核实;二是贷中审查工作流于形式, 过度依靠“贷前调查”;三是贷后检查工作行为缺失。对于贷款发放后的使用情况、以及借款农户的收益情况, 缺少分阶段的调查、核实。
柜台领取制度的风险分析:由于这一制度执行过度依赖于临柜人员的工作责任心与执行决心。在实际操作中往往因为关系较好、或领导授意而影响其制度约束力, 致使稽核、检查等事后监督依然较难发现违规行为。
(三) 奖惩结合、信息公示制度的风险分析
奖惩结合制度的风险分析:一方面, 由于对于农户的奖惩制度灵活不足、操作不便, 无法真正地将授信额度与优惠利率挂钩, 因而无法调动农户的诚信覆约动机。另一方面, 客户经理为了绩效奖金而完成任务, 从而分散了相当多的精力, 难以集中精力做好贷后管理。
信息公示制度的风险分析:一方面, 因为农村地域广阔、农村居民较多, 农户贷款涉及农户众多、信息公示项目繁琐, 客户经理无暇抽出时间进行公示;另一方面, 由于传统文化及乡土人情观念, 广大农户对于公开自身贷款情况心存顾忌, 甚至心存憎恶。
(四) 不良催收、风险补偿制度的风险分析
不良催收制度的风险分析:一方面, 在实际中仍然存在主观意识淡薄、清收手段失效、跟进措施乏力等情况。另一方面, 诉讼清收成本较高, 耗时费力, 且在清收过程中极易出现对银行和法院的不利局面。
风险补偿机制的风险分析:一方面, 经济负担是限制农民投保农业保险的主要原因, 致使农户因为投保费用过高或周围人不投保等因素而不愿意购买农业保险;另一方面, 各金融保险机构对商业保险业务所带来的丰厚利益相对倚重, 而对于收益相对较低的农业保险则缺乏推广动力。
四、完善农户小额贷款风险控制机制的建议
农户小额贷款结构复杂、涉及面广, 因此其风险控制机制应从农村信用环境、授信审批环节、信贷开展模式、约束激励机制、业务操作流程、贷后管理制度等方面着手, 在体制上、机制上、制度上多方联动, 寻求全方位系统性完善。
(一) 优化农村信用环境, 建立失信惩戒制度。
优化农村信用环境。一方面, 通过送“金融知识下乡”等宣传活动让农户更多地了解法律知识及金融知识, 增强其法制意识与信用意识。另一方面, 借鉴国外发达国家的经验, 建立农户信用诚信体系, 制订信用村、户细化考核方案, 建立农户信用贷款档案。
建立失信惩戒制度。一是畅通监督举报渠道, 建立举报奖励机制, 鼓励违规违纪检举行为, 并给予举报人适当的奖励。二是采取法律强制措施提高对违法行为的震慑力, 使客户意识到违约、违法所必须承担的法律责任。与此同时, 利用农户之间生产、生活区域集中、典型示范效应明显的特点, 提升失信惩戒制度的示范警示作用。
(二) 科学合理授信审批, 区别联保授信额度
科学合理授信审批。提高农户信用等级评定的透明度, 科学核定贷款额度。一是进行农户基本信息采集, 力求全面、真实、准确。二是科学评定, 区别对待、真实确定、差异化管理, 坚决杜绝无根据授信、雷同授信、过度授信的现象。
区别联保授信额度。最大限度地发挥联保贷款的支农作用, 根据各地经济发展条件适当调整授信额度。设定联保小组总体授信额度上限, 而对单户授信额度适度放宽, 在对农户住房、农机具、生产经营状况等进行详实调查、综合评定的基础上, 根据实际需求合理确定额度。
(三) 推行阳光信贷模式, 引入社会监督体系
推行阳光信贷模式。一方面, 公开业务操作流程, 通过业务咨询台, 让客户了解信贷产品及流程, 引导其科学选择信贷产品, 增加贷款透明度。另一方面, 借款人提出贷款申请时, 由客户经理签订《“阳光服务”承诺书》, 切实把信贷工作置于社会和客户的监督之下, 从源头上防范道德风险。
引入社会监督体系。在每个片区考察有威望与责任心的“模范”群众, 挑选聘请相应的社会监督员, 发挥熟人监督的典型示范作用, 拓宽信贷监督渠道, 扩大社会监督网络。与此同时, 制作信贷人员便民卡片, 走村入户进行发放, 力争做到家喻户晓, 人人皆知。
(四) 建立动态激励机制, 构建有效约束机制
建立动态激励机制。探索开发“大联保”贷款模式, 以农户、自然村、农业合作社为单位组成“大联保体”, 合理安排放款节奏与进度, 通过采取利率优惠等措施扩大市场推广率, 进而形成整体规模效应。
构建有效约束机制。执行信贷员等级管理制度, 建立信贷员约束机制, 执行贷款终身追究制和损失赔偿制度, 并按信贷操作流程对违规违纪贷款各环节的相关责任人员进行履职评价, 对发放违规违纪贷款的信贷人员实行严格问责。
(五) 提高信贷人员素质, 严格规范操作环节
提高信贷人员素质。一是开展法律法规、规章制度培训与考核, 实行岗位达标, 持证上岗, 实现“宁缺毋滥”、“优胜劣汰”;二是加快信贷人员循环, 确保在农户小额信贷岗位配备思想素质高、业务能力强、富有使命感与责任心的信贷人员。
严格规范操作环节。一是贷款调查环节严格执行“双人”实地调查制度, 了解掌握借款人的人品信用、资产负债、贷款需求、还款来源等情况;二是贷款审查、审批环节加强对借款人及担保人身份真实性进行二次核实, 确保信息真实可靠;三是贷款发放环节严格执行柜台付款与内勤审核制度, 防范产生顶名贷款;四是贷后检查环节对于首次、半年贷后检查均由非经办客户经理进行, 确保信贷资金安全。
(六) 创新监控技术手段, 探索有效催收途径
创新监控技术手段。一是引入“贷款指纹验证系统”, 将客户指纹与其基础信息相关联, 确保借款人、担保人、还款人的身份真实性;二是将交易信息、业务凭证的影像、视频、音频等同步传输至“后台集中授权中心”;三是开发上线信管系统, 重点对贷款投放总体情况、投放进度、投放异常情况进行监测。
探索有效催收途径。一方面, 全面公告催收, 通过电视、广播、报刊等媒体发布信息, 在借款人、保证人住所或单位张贴公告等形式, 依法取得债务清偿主动权。另一方面, 执行清收奖励, 对在清收不良贷款工作中取得成绩的内部职工及外部人员给予适当奖励, 保证全员及社会参与清收的积极性。
参考文献
[1]许松涛.农户联保贷款制度需要完善[J].中国金融, 2011 (10)
[2]刘志英.农户小额信贷信用风险控制研究—基于新疆玛纳斯县、吐鲁番市、托克逊县的农户调查[J].南方经济, 2008 (8)
[3]焦瑾璞.小额信贷与农村金融[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 2006
[4]王乃彬.浅析农村信用社小额信贷[J].科技广场, 2006 (10)
[5]李锋.“三关”控制农户小额贷款风险[J].现代金融, 2011 (9)
[6]唐季林.农户小额贷款风险防控的策略选择[J].现代金融, 2012 (3)
农户小额贷款风险 篇2
XX合作银行一直把小额农户信用贷款作为支持三农、服务三农来抓,加大信贷投入力度,小额信用贷款业务得以快速发展,截止XX年12月31我行小额农贷余额已达到XXX万元,占各项贷款的XX%。在农户小额信用贷款规模不断扩大的同时,诸多问题也逐渐显现。由于小额贷款管理难度大、信息不对称、贷款“三查”不到位、制度执行不力、监督机制缺失等原因,近年来,一些地方农户小额贷款暴露出了一些管理漏洞,出现假冒名贷款现象,给农合机构信贷资产安全带来较大威胁。近期我们实地调查了XX分理处和XX支行二家网点,剖析其中原因,寻找解决对策,现将本次调查的结果报告如下:
一、当前我行农户小额贷款面临的主要风险
(一)产业风险。农牧业生产周期长,对自然条件的依赖性强,如发生自然灾害,在短期内很难恢复正常生产,农牧民还贷压力加重,小额农户贷款风险难以控制。
(二)农户素质风险。调查发现,形成不良的小额农贷也并不是全部都是由于市场风险或农户自身存在不良动机等道德因素造成,往往其中有一部分是由于农户的个人农业管理水平局限所致,例如一些农户见到领居种植黄桅子、马铃薯、养殖桑蚕得利,于是不考虑市场风险和自身能力,尽管投资热情高、还款意愿真实,但其管理水平和经营能力并不与所从事的项目匹配,结果出现风险没了退路。而在这一类农户当中,高估预期效益、盲目扩张、高负债经营的情况占了较大比重,例如一部份青年创业贷款中青年农户自身没有多少自筹资金,创业资金大多来源于信贷资金,后期造成了资金紧张,周转不过来而面临损失。此类贷款的问题多数表现为将小额农贷“化整为零”,“顶冒名”等形式存在,一旦形成风险,对农合机构维权极为不利。
(三)道德风险。农户信用等级评定缺乏科学统一的标准,使基层信贷人员在操作中具有较大的随意性,“人情放贷”现象较为普遍,加之一些农民信用观念薄弱,导致小额农贷风险不断加大。在个别农户出现失信行为,可能会在小范围出现“传染性”,会直接影响着信贷市场的营销和巩固。
二、形成农户小额贷款风险的主要成因。
(一)、外部因素。
(1)自然风险。农业生产为主的农户往往是靠天吃饭和市场,抵御各种风险的能力较弱。一旦遇到自然灾害,投入资金将付之东流,潜伏着不可避免的贷款风险。例如XX年6月12日我县遭受特大洪水,许多乡镇农作物惨遭洪水侵蚀,农作物产量降低或者没有收成,民房被毁,农民生活困难,无法归还当年贷款利息或本息,造成我行部分贷款形成了四级、五级不良贷款。
(2)市场风险。一些传统低值的农产品的供过于求,加之种籽、化肥涨价、粮价持续低迷,销路不畅,致使农民收入增长缓慢甚至下降,无形中加大了小额贷款投入的市场风险。XX县是桑蚕之乡,以XX镇、XX乡、XX乡较为有名,XX年我国受到金融风暴影响,蚕丝价格受到极大影响,许多蚕丝厂面临停产和倒闭的状态,使农户蚕茧无人收购或价格很低,倒臵我行部分桑蚕农户无法归还到期贷款和利息,形成了不良贷款。
(3)、小额信用贷款金额小,笔数多,工作量大,管理催收难度大。一是小额农贷涉及千家万户,工作量十分大。从调查的两个营点情况看,一个信贷员最少要管700多户,最多的要管上千户,如此大的工作量,信贷员要做好贷款的催收、结息、调查等工作,实属不易。二是小额农贷设及地域广,清收工作难度大。我县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大部分为每户1-3万元,而传统意义上的农业耕种每户只需要几
千元,小额农户贷款中贷款额度较高的借款人大多是外出经商、打工者。据不完全统计,3万元额度借款人,每个营点都有10%-15%的人外出打工,有的打工者连春节、清明都不回家,信贷员常年找不到当事人,收贷收息难度加大。去年底,二个营业网点小额农户信用贷款共XXX笔,金额XXX万元。其中无法结息XX笔,金额XX万元,无法结息占比XX%。
(二)、内部因素。
1、信贷管理人员严重不足,小额农贷贷后管理不到位。小额农户贷款涉及面广、额度小,基层农信社1名信贷人员要管理几百户甚至上千户农户,加上实行三年轮岗规定,信贷员刚好熟悉当地农户情况,根本无法对贷款进行跟踪检查,增加了信贷风险。例如XX分理处6位信贷员,管辖XX个村民委,总共108个自然屯,农户数达XXX户,贷款余额XXX万元,其中农户贷款XX户,农户贷款余额XX万。X位信贷员中XX位管理企业、个体工商户等贷款,其他信贷员平均管理农户达500-700户左右,18-20个自然屯。贷款跟踪难度大,不利于贷后调查和检查。
2、贷款调查不到位,个别村农户资信评估存在形式主义现象。目前,农户小额贷款审查和信用评级主要依靠村委和农户,但村委会和其成员作为土生土长的当地人难免掺杂一些人情关系等成分,使评级工作带有一定的随意性和片面性,而信贷人员又缺乏农户小额信用贷款的深入调查,有的农村信用社在核发农户贷款证时,主要基础资料靠村组干部代为填报,信贷资料残缺不全。个别信贷员在放贷中,只采取听村组干部对贷款农户的口头介绍,看村组干部报来的残缺不全的基础资料,甚至凭贷款户近年还贷感觉等。由于信贷人员调查不深入,对贷款户情况掌握不够,造成贷款风险居高不下。
3,贷后检查监督机制不健全,贷款管理滞后。贷款检查是贷款
“三查”制度的重要环节。农户贷款额度小、对象广、分布散,行业杂,而由于缺乏信员人员,削弱了对农户小额贷款的到期清收。另一方面,有的信贷人员存在重企业轻农户的模糊认识,认为农户贷款是人在帐不烂,所以农户贷款逾期也不及时催收,加之对农户贷款贷后检查不到位,有的信贷员认为农户贷款金额小,形成贷款风险每户不过几千元或万余元,因此造成贷款逾期不闻不问,借款农户下落不明,导致农户贷款不良比率有增无减。
4,信贷人员素质偏低,形成道德风险。个别信贷人员利用人手不足、审查不严、操作上不规范等漏洞,搞人情贷款,自批自用贷款,甚至假冒贷款,使信贷风险有延续和放大的可能。例如XXX合作银行出现的假冒名贷款案例。
(三)有效防范农户小额贷款风险的主要做法。
1、要实事求是的推广农户贷款工作。不能采取硬性指标要求在一定时期内发出多少《贷款证》、发放多少贷款额,要实事求是的推广农户贷款工作。对小额农户贷款进行评估定级,要达到评估定级的真实性,以防止贷款调查评价不实。同时,在贷款发放过程中还要根据农户的生产、生活发展计划和信贷员认真调查评估的结果而确定金额、期限,要将贷款直接发放到农户手中,并监督其按用途使用。杜绝只求数量,不求质量,贷后不管的形式主义。
(2)坚持信贷岗位双人操作和定期异地岗位轮换。在信用评级、授信和贷款证颁发环节,实行双人同时经办、平行监督。
(3)细化柜台经办人员的审核职责。柜台经办人员对贷款证和身份证的审核内容有哪些、审核方式怎样、审核资料如何保管以及贷款发放后的账务处理和核对等。
4、建立科学、完善的农户贷款贷后管理责任制,将贷后管理责任落实到人,对农户贷款的管理和收回制定管理目标,建立建全考核
机制,分清人为与客观因素,合情合理的追究责任,提高对到期贷款的收回率。
(四)、下一步工作措施和建议
1、首先是简化首次贷后检查程序;其次是通过电话进行后续贷后检查,建立后续检查台账,通过电话了解贷户的生产经营情况;最后是做好现场检查,贷款发放后规定时间内,信贷人员利用下乡收贷、开展宣传活动等时机入户开展贷后现场检查。
2、建立多方参与的贷后现场检查管理。利用与当地村委会特殊地缘、人缘关系,建立起村委会干部多方参与的贷后管理模式。
3、是建立多渠道的小额贷款催收方式。首先是建立电子化贷款催收方式,利用综合业务系统短息服务平台,为每位贷款户开通手机短息服务,定期发送贷款利息额和利息催收通知。其次是利用张贴公告的形式进行催收或通过电话方式和当面进行催收。
XXX合作银行
农户如何申请小额信用贷款? 篇3
所谓农户小额信用贷款,是农村信用社以农户的信誉为保证,在核定的额度和期限内发放的小额信用贷款,贷款金额一般为1万~3万元,最高可达5万元。
1. 借款人条件:①农村的农户或个体经营户,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②信用观念强,资信状况良好;③从事土地耕作或其他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生产经营活动,并有可靠收入;④家庭成员中具有劳动生产或经营管理能力的劳动者。
2. 贷款用途及安排次序:①种植业、养殖业等农业生产费用贷款;②为农业生产服务的个体私营经济贷款;③农机具贷款;④小型农田水利基本建设贷款。
3. 資信评定及贷款额度确定:①农户向当地信用社提出贷款申请;②信贷人员调查农户生产资金需求和家庭经济收入情况,掌握借款人的信用条件并提出初步意见;③资信评定小组(由信用社理事长、主任信贷员、部分监事会成员和有一定威信的社员代表组成)根据信贷人员及所在地社员代表和村委会提供的情况,按优秀、较好、一般3个等级评出等级,再确定贷款额度,核发贷款证。
4. 贷款的发放与管理:①对已核定贷款额度的农户,在期限和额度内,农户凭贷款证、户口薄或身份证到信用社办理贷款,或由信用社信贷人员根据农户要求到农户家中直接发放,并要填写借据;②对随意改变用途、出租、出借和转让贷款证的农户,应立即取消其小额信用贷款资格;③农户小额信用贷款采取“一次核定、随用随贷、余额控制、用转使用”的管理方法。
5. 贷款期限与利率:①农户小额信用贷款期限根据生产经营活动的周期确定,原则上不超过一年,因特大自然灾害造成绝收的可延期归还;②农户小额信用贷款按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贷款基准利率和浮动幅度适当优惠,结息方式与一般贷款相同,到期本息一次结清。
农户小额贷款风险 篇4
近阶段, 一方面, 国家宏观调控, 银行银根紧缩, 基层一线接待客户有关贷款咨询的现象日益增多, 明显感到客户对资金需求的愿望十分强烈。另一方面, 有关因资金链断裂企业主、个人逃债等消息屡见不鲜。银行作为经营货币高风险行业, 金融从业者又站在风口浪尖上。为此, 笔者根据个人信贷风险排查存在的诸多问题, 认为必须加强农户小额贷款的风险识别与采取不良信贷化解措施:一是执行政策风险;二是借款人还贷来源变化风险;三是借款人道德与信誉风险;四是借款人行为风险;五是加强贷后检查, 掌握客户资金动向, 规避监管风险。
总之, 提高信贷资产风险的防控能力, 必须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 加强学习并在实践中运用。不仅要有为自己、为客户、为单位负责的心态, 而且在办理贷款业务中要追求安全性、效益性、流动性的有机统一。
农户小额信用贷款 篇5
基本概念:农户小额信用贷款是农信社根据农户的资产情况,以农户的信誉为保证,在核定的额度和期限内发放的小额信用贷款。
贷款用途:
(一)种植业、养殖业等方面的农业生产费用贷款;
(二)小型农机具贷款;
(三)围绕农业生产的产前、产中、产后服务等贷款;
(四)个体经营户、私营企业主的流动资金贷款;
(五)农户子女上学、建房、治病等消费贷款。
贷款对象及贷款条件:
(一)具有农业户口,且户口所在地在农信社的营业区域内;
(二)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
(三)资信良好,具备清偿贷款本息的能力;
(四)从事种植、养殖、加工等其他与农村经济发展有关的生产经营活动,并有合法可靠的经济来源;
(五)个体经营户、私营企业主应在农信社开立结算帐户。
授信额度:对单一农户初次授信或调整后的授信最高额度一般不超过该农户近三年平均年纯收入或家庭拥有的可变现财物之和,额度原则上最高不得超过3万元。
贷款期限:农户小额信用贷款期限根据生产经营活动的实际周期确定。因重大灾害造成损失的,可延期归还。
贷款利率:农户小额信用贷款按中国人民银行对农村信用社规定的利率政策,根据存款利率、费用成本和贷款风险等情况确定,并予以适当优惠。农户小额信用贷款操作规程
农户小额贷款风险 篇6
关键词:农村信用社;农户小额贷款;存在问题;措施
长沙县在全国已是一个经济比较发达的地区,金融业对当地的经济发展起了不可磨灭的作用,小额农户贷款作为农村信用社的品牌信贷业务之一,在有效解决农民贷款难,支持“三农”经济发展,提高农村信用社经营效益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到底小额农户贷款是否真如大家看到的那样有效?它存在一些什么问题?近日,我们就长沙县农村信用社小额农户贷款问题进行了调查。
一、农村信用社小额农户贷款业务的调查
此次调查,我们共调查农户182个,5个信用社。为了真实准确发现问题,有针对性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调查采取调查走访、填制调查问卷等方法。调查走访,就是深入田间地头、农民家庭实地了解不同类型农户对农村信用社贷款投向、贷款服务的意见和建议;或利用逢集向赶集的群众及个体工商户进行现场询问,倾听他们的呼声和要求。填制调查问卷,就是根据调查内容,分别设计了贷款投向和贷款服务等19个问题,统一印制成问卷。2008年11月,我们小组成员共发出调查问卷200份,收回有效问卷161份,占发出数的80.5%。
通过调查,我们汇总了其数据和结果,现主要分析如下:
1.农户融资的主要渠道
我们发现,家庭年收入在8000元以下的占了25%,年收入在8000-20000的占了49%,年收入在20000-40000之间的占16%,在40000元以上的占了10%。从这里可以看出,农民的收入在不断增长,生活水平有了提高。但是,农户却也需要很多资金用于生产、看病、做生意、子女教育等方方面面,即使年收入在8000元以上的占了75%,也有37%农户在生产过程中存在着资金短缺问题,农户在生产过程中出现资金短缺时,33%的人是向农村信用社贷款,45%的人是私人借贷,4%的人是通过其它方式,18%的人是向银行贷款。此项调查说明部分农民把从信用社贷款当作自身筹资的最佳渠道,农村信用社已成为支持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金融力量,但同时也反映出有些农村信用社还未得到农民的充分信任。调查中我们发现,农户资金短缺时大约有45%的人选择民间借贷,但是民间借贷利息较高,经营农业的农户在短期时间内通常无法偿还本金和利息。在问卷调查中,我们发现有46%的农户曾向或正在向农村信用社申请贷款,但是实际过程中农村小额贷款项目大多数是由人民银行再贷款支持维护下去的,没有达到一定程度的覆盖率。农户贷款的主要方式是担保贷款(占54%),但是随着担保纠纷问题的逐渐增加,农民为他人作担保也日趋谨慎,一些手续复杂、金额较大的贷款还需经上级机构审批,导致农户贷款难度加大。
2.农户需求构成及农村信用社信贷支持方向
对于农户需求构成,问卷显示:用于生产资金占14%,,用于建房子占12%,做生意占18%,用于其他方面占56%。从以上需求可以看出,农民在贷款用途上表现为多样性,其中传统农业生产资金需求逐步下降。调查中反映出农民希望农村信用社贷款全面支持,既想贷款种庄稼,又想贷款建房子,还想贷款做生意。从贷款需求额度上看,比较大额的贷款需求呈急速上扬之势,3000—5000元贷款需求占调查户的31%,5000元以上贷款需求占调查户的46%。
调查表明,很多农村信用社虽然把服务“三农”作为办社宗旨,但在具体发放贷款时,仅限于支持农民购买化肥、种子、农药、耕牛等,对农民做生意、建房、小孩上学、购买家用电器等不予理睬,对种养业、农副产品转换加工由于害怕风险不敢大胆支持。当向农民调查“农村信用社在哪些方面支持不够?”时,问卷显示:做生意占 23%,建房占12%,养殖业占44%,子女上学占21%。
3.农户对农村信用社贷款满意程度
问卷显示:贷不到款占15%,不知道怎样贷到款占 32%,需托熟人才能贷到款占28%,需给信贷员请客送礼才能贷到款占25%。农民从信用社贷到款后,满意的占11%,比较满意的占31%,不满意的占48%。对信用社不满意的原因:信用社办事太慢占31%,贷款手续麻烦占56%,信贷员要回扣或请客送礼的占5%。这反映出农户对信用社贷款不是很了解,即使想贷款,也不知道怎样贷,而且对农户来说,贷到款比较难。在被调查的农户中,有 29%的农户认为信用社贷款利率执行偏高,而其余农户认为这是比较合理的,因而有68%的人能按时归还贷款。导致部分农户认为利率偏高的原因主要是:一是部分信用社变相提高贷款利率,或向贷户收取工本费,甚至让贷户摊销费用;二是农民对农村信用社贷款利率政策不了解,拿信用社贷款利率与农行或其它商业银行进行比较。三是农民对贷款知识不了解,不知道贷款逾期、挪用有加罚息规定。
二、农村信用社小额农户贷款业务调研反映的基本问题
1.农村信用社贷款抵押和担保难
调查中,我们发现虽然农村信用社的小额农户贷款业务总体上较为灵活。但一些生产规模大的农户所需贷款存在着急、频、大等特点,小额农户贷款难以满足其要求。此外,农村信用社对额度较大的贷款都要求贷款人提供有效的抵押或担保,而农户小额贷款的抵押物多为房产等,当贷款出现风险时,抵押物变现难。加之抵押手续收费过高,农民不愿缴纳这笔费用,造成抵押手续不规范,形成了许多无效抵押。
2.农民对部分农村信用社服务不够满意,特别对贷款手续麻烦反映强烈
据调查了解,农村信用社办事太慢和贷款手续繁琐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一是很多信用社为防范风险,除按照有关程序发放贷款外,还根据本社实际,补一些贷款程序,使贷款手续复杂化。二是一些农村信用社不论金额大小,一律要求担保和抵押。不敢大胆使用《贷款证》,农民虽然领取了《农户贷款证》,但贷款并未优先,农民贷款3000、5000元这些小金额的,也要找担保人或抵押物,找不到担保人或抵押物的,就只好放弃贷款或借高利贷。三是一些信贷人员不能科学合理地执行贷款程序,往往是办完这个手续,才想起那个程序,有些农户贷款手续办完后,很长时间用不到现钱。四是一些信贷人员迫于考核压力,未到收获季节就向贷户催要利息,农民只得重新向外举债,疲于应付。
3.信贷人员缺乏贷款营销观念,有“惜贷、慎贷、惧贷”现象
通过调查,农村信用社对小额农户贷款宣传力度不够,偏远农村的农民对小额农户贷款不甚了解,也就不会去接触和申请贷款。没有了资金的持续输入,农村经济的发展则成了无米之炊、无源之水。调查中还发现信贷人员惜贷、慎贷、惧贷问题较为突出。其原因主要是近年来农村信用社实行了贷款第一责任人制度,对过去手续不全、违章放款造成资金损失的责任人给予了从严处罚,实行了下岗收贷,这给信贷人员造成错觉,即放款即担风险,不放款一身轻,款放得越多,处罚越大,于是对前来贷款的贷户即使是小额农户贷款,在寻根问底后,还是放心不下,迟迟不敢发放。更有甚者,少数信贷人员,从个人工作清闲、舒适考虑,围着现有余额转,不主动进行贷款营销,对农民合理的贷款要求,往往也以无指标为由拒绝。
4.信贷的工作模式不规范
目前经营的信贷资产缺少贷款营销管理制度,没有认真执行规范的贷款操作步骤。许多信贷业务等客上门,贷户申请借款时信贷人员对其实际状况没有深入调查。信贷员的服务态度也有待改进,有的工作人员素质较低,在“人情”、“关系”、“金钱”面前,存在贷款手续不完备或违规放贷的现象,如:有的农户在贷款时请信贷员吃饭、送礼等。
三、进一步发展农村信用社小额农户贷款业务的措施
1.拓宽信贷渠道,延伸服务领域
农村信用社的业务应以立足农村地区、服务农村经济为出发点,去开展业务。要把小额农户贷款作为新的利润增长点,有条件的地区可建立起贷款超市,要根据当地实际,适当增加贷款品种。一是积极开办农民生活、消费贷款,对农民建房、子女上学、婚嫁、治病、购买家用电器等都要给予大力支持。二是支持农副产品加工业。通过支持公司加农户,走产、供、销、贸一条龙的路子,带动特色农业的快速发展。积极支持培养农产品经纪人,负责农产品的营销,帮助农民解决农副产品卖难问题。三是支持个体经营户和私营经济组织。对信用观念强、自有资金充足、经营项目有市场的个体经营户和私营经济组织,能提供必要抵押担保的,都要给予大力支持。
2.简化贷款手续,方便农民贷款
简化贷款手续是解决农民贷款难问题的关键所在。为方便农民贷款,一是对小额农户贷款要减少一些不必要的审批程序,下放审批权限,尽最大限度地方便贷户;二是界定农户贷款证办理条件,在推行小额农户信用贷款“公示制”的同时,公开监督举报电话,如:家庭总资产在1万元以上、信用观念较好、申请贷款金额在 5000元以内的(无陈欠贷款和外欠款的)农户,信用社必须满足其融资要求。三是规范贷款发放程序,对小额农户贷款的条件打印成册,发到每个农户手中,使在其贷款时一次过关,减少麻烦。
3.实行“五率”考核,完善激励机制
实行“五率”考核,就是在坚持贷款第一责任人和终身责任制约束的同时,建立激励机制,使信贷制约与激励对等,完善工效挂钩,对信贷人员核定百户农民贷款率、贷款运用率、新增贷款占比率、贷款收回率、贷款收息率,对超额完成放贷、收贷、收息任务者实行奖励政策,鼓励和促进信贷人员按照贷款操作程序主动发放和收回贷款,积极拓展信贷业务。
4.改进工作作风,提高服务水平
针对农村信用社信贷人员“包村包片,单兵作战,硬任务软考核”的工作特点,积极探索信贷管理新途径,全面推行《信贷员工作日志》制度,其内容是:信贷员今天到哪村去吸收存款,明天到哪组去收贷款,要提前制定好工作计划,并将一天的工作情况详细地记入日志。信用社依据日志内容定期对信贷员出勤、服务等情况进行抽查和考核,有效地解决信贷“出勤难考核、工作难检查、服务难衡量、违规难发现”的四难问题。同时为及时掌握广大农户的信用情况,逐步建立农户个人信用档案制度,其内容包括个人的身份证明和社会档案、个人银行账户和收入来源、个人所掌握的技术和文化程度、个人可支配的用于抵押的资产和社会保障等情况。提高农户贷款覆盖面,及时满足农户资金需求。
5.制订小额信贷支农计划,创建小额信贷支农亮点工程
每年要部署小额信贷支农措施。凡符合支持条件的农户,均敞开供应贷款,随到随受理,确保小额信贷支农资金及时到位。 每个信用社找出一到二个小额信贷支农贷款的示范点,对这些示范点进行宣传和推广,更好地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
6. 要实行全员营销,全力塑造城区信用社新形象
根据目前县域存款业务发展的新特点,牢固树立创新发展观念,把存款业务市场做大、做强,扩大储蓄存款总量,积极争取客户,巩固客户,充分发挥农村信用社人熟、地熟、点多面广的优势,实行全员营销。从长沙县信用联社了解到,长沙县自推行小额农户贷款试点以来,结果发现几乎所有的农民都对小额农户贷款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但当时还是要办理担保手续,对农民来说,最有效的担保是房产,而大部分农户无房产证,贷款仍然是难事。今年初,长沙县信用联社率先在全省全面开展评定农户信用等级、创建信用村镇活动,按等级发放小额信用贷款证,并设立了多个网点,农民凭证可在核定的限额内到柜台前直接贷款。此举给农民的生产、生活带来了便利。江背镇金洲村558家农户有412家领取了贷款证,核定贷款总额达160万元,信用社现已投放贷款65万元,支持全村发展花卉苗木1400亩,使全村90%的农户从传统的粮食种植转向花木种植。
7. 建立担保服务体系
由于农村产业周期长,投资见效慢,加上能提供的抵押担保有限。因此,各级政府应出资尽快成立担保机构或基金,努力改善农村贷款担保难的现状。如,通过税收优惠等政策鼓励社会创办农村贷款担保公司,缓解农村贷款担保难状况,等。
参考文献:
[1]刘彩,周琴.我国农户小额信用贷款问题探讨.现代商贸工业,2008(2):151-152.
农户小额贷款风险 篇7
一、风险及小额信贷的定义和特征
1、关于风险风险是指各种不确定性而导致行为主体遭受损失的大小以及这种损失发生可能性的大小。
风险成因十分复杂, 不可一概而论, 但不管风险如何变换, 风险根源在于“世界的不确定性”和“信息不对称”。不确定性的存在蕴藏风险, 而信息不对称又进一步加剧风险发生的可能性 (吕香茹, 2009) 。
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既包括对于外界市场环境、自然环境等有利条件的利用, 以及不利条件的规避, 结合商业银行经营的主要特征, 结合诱发风险的原因, 按照《巴塞尔新资本协议》的要求, 商业银行风险管理包括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操作风险、流动性风险、国家风险、法律风险等。
2、关于小额贷款杜晓山, 孙若梅 (2000) 认为小额信贷是指专向低收入阶层提供小额度的持续的信贷服务活动。
商业银行、信用社以及专业扶贫基金会、小额贷款公司均可以提供。在本文中, 农户小额贷款的含义是指中国农业银行按照普惠制、广覆盖、商业化的要求, 对农户家庭内单个成员发放的小额自然人贷款。其特征是, 服务农户这个特殊群体, 无须抵押担保, 金额较小, 周转使用方便快捷, 其基本流程为:
农业银行结合自身资金实力, 各地经济发展水平以及风险管理能力确定小额信贷的授信额度为3000元-5万元 (含) , 其授信期限上, 少则1年, 多则可达5年, 根据用款方式不同, 可分为自助可循环方式和一般方式, 担保方式包括保证担保、抵押担保和质押担保, 用途为满足农户生产、生活的融资需求。自农户小额贷款投放农村金融市场以来, 立即受到了广大农户的热烈欢迎, 投放规模逐年增加, , 以泉州农业银行为例, 自08年底首次投放以来, 截至2010年底, 共计发放农户小额贷款36178户, 授信额度127809万元, 贷款余额105177万元, 累计贷款户数36037户, 累计贷款金额310506万元。其中, 不良贷款余额178万元, 不良率为0.16%, 农户小额贷款风险已经初步显现。
二、农户小额贷款面临的信用风险
小额贷款信用风险是指, 农户到期未能偿还金融机构贷款而产生损失的可能性。小额信贷与普通商业贷款业务之间最大的不同, 就是直接向农户发放的、小额度的、无需抵押担保的贷款, 这也是引发信用风险的重要原因。
一方面, 小额信贷的承贷主体是以农业生产收入为主要来源的农户, 农业生产效益是农户偿债能力的重要保证, 但农业毕竟是弱势高风险产业, 其抗御风险能力相当脆弱, 一旦遇到较大的自然灾害, 农业生产将受到很大的影响, 造成的损失必然有一部分会转化为信贷资金风险;
另一方面, 在农村少部分农户信用意识淡薄, 赖债、逃债思想较严重, 往往相互影响形成连锁反应。农户由于其对金融风险认知度较低, 可能出现获得贷款后, 为取得更高的回报将贷款进行高风险投资, 甚至还出现了多人贷款, 一人使用的“垒大户”的现象。且在很多县域农村, 农村信用环境相对薄弱, 信用体系建设不健全, 一旦发生违约事件, 信用风险将出现地域性的突发及串联效应。
三、农户小额贷款遭遇的市场风险
小额贷款市场风险是指农户所经营的农产品因市场变化而造成损失的可能性。
1、市场供需状况的波动加大了市场风险
农户小额贷款第一还款来源市场风险较大。农户小额贷款的第一还款来源主要在于农户经营养殖业和种植业产生的现金流, 多数农户由于自身文化素质及信息来源渠道少, 对于市场规模、价格预期判断失误, 难以把握市场需求, 即便在“公司+农户”的模式中, 由于公司经营模式以及产供销环节等方面的原因, 经营风险照样会转变为农户的风险。此外, 随着国际贸易的扩大、贸易关税壁垒的逐步降低以及世界经济一体化影响, 大量农产品在进出口的同时, 其他国家或地区的农产品供求也会影响本地的产品价格, 导致市场结构变化, 从而导致价格的波动, 市场风险非常明显。
2、农户普遍缺乏规避市场风险的有效手段
长期以来, 在我国广大的农村, 由于地域、历史、信息渠道、文化背景等方面的原因, 农户认知及接受新事物的能力有限, 在防控农产品的价格风险方面, 缺乏有效规避风险的能力, 不知如何参与远期交易、期权、期货交易等避险手段;自给自足的观念根深蒂固, 保险意识淡薄, 对农业生产保险不够重视, 农业保险对很多农户来说是陌生领域, 且大部分存在侥幸心理, 甚至错误认为农业保险是变相收费。此外, 相关农业部门在引导、指导农户生产方面还存在管理上的疏漏, 这就使得农户的市场风险无法转移和分散, 只能被动地承受市场所带来的风险。
四、农户小额贷款操作风险分析
农户小额贷款的操作风险是指由银行内部管理造成的, 和小额贷款业务操作相联系的, 产生于不当或不足的业务操作方式, 从而带来小额贷款损失的可能性。操作风险主要来源银行本身因素, 可以说是在银行的可控范围之内。
1、少部分员工思想认识不到位, 背离岗位职责
部分农行员工没有充分认识到农行信贷支农工作的重要性, 认为农业贷款风险大, 面对小额贷款, 由放贷之初的惜贷、惧贷心理发展成为盲目乐观, 审查审批环节把控不严, 流于形式, 或逆程序操作, 重发放轻管理, 重量不重质;工作经验主义情节严重, 对于信贷资料核实缺乏严谨性, 对于担保人的担保能力考察不足, 偿债审查能力考察不严格。
2、片面强调工作进度导致授信质量不高
各级行逐级下达农户小额贷款任务指标, 可能会导致部分支行为获取考核分值而盲目追求小额农户贷款数量, 忽视贷款质量。由于时间紧, 任务重, 客户经理贷前无法逐户深入细查, 贷前调查欠仔细, 而集中授信后, 大批借款人贷款到期时间相同, 很容易造成贷款集中到期, 加大贷后管理及清收工作量。农户小额贷款点多面广, 农户居住分散, 管理难度较大, 贷款发放后, 风险有一定的隐蔽性, 对过于分散和庞大的小额借款户而言, 检查时间相对不足, 农户小额贷款必然存在管理上的滞后性。
五、信用风险防范对策
1、提高农户信用意识, 改善农村金融市场信用环境
加强舆论引导, 大力弘扬并提高农户信用意识。要深入持久地在广大农村开展诚信和法律知识的宣传教育。银行信贷人员加强对本行小额贷款产品的宣传与讲解, 消除农户认识的盲点和误区;积极组织推动信用户和信用村的建设, 积极发挥“五老” (老村长、老支书、老干部、老组长、老党员) 对于农户信用评级的作用, 通过农村“五老”对农户的信用评议, 增强对贷款农户的信用状况和实际需求的准确把握。
2、政府职能部门要创建良好的金融环境
信用体系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 需要各方面的积极参与, 政府在其中更是发挥着不可估量的作用。首先, 政府部门要从自身做起, 领导干部和基层乡镇干部带头讲诚信;其次, 政府、金融监管部门、人民银行, 商业银行的县域支行、村镇、村组等多方面的协作配合, 理顺各个级别及协作部门之间的关系, 明确各自职责, 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再次, 政府要充分营造规范的农村金融运行制度环境, 出台与金融服务、信用体系建相配套的资金支持与税收减免优惠政策, 将农户信用状况与行政管理、及公众服务有机结合, 全方位推动农村信用体系建设。
六、市场风险防范对策
1、加强推进农业保险的供给与宣传
推进农业保险, 拓宽农贷风险防范渠道。虽然在实际操作中, 小额贷款有配套的农户意外人身保险, 但还远远不够, 国家应出台并逐步完善专门的《农业保险法》, 使得农业保险做到有法可依;政府还要对农户投保农业保险给予保费补贴, 适度提高农民对农业保险的预期收益, 激发农户农业保险需求;加大宣传力度, 增强农户农业保险意识, 对此, 政府及保险公司可根据农户易于接受的宣传工具及方式让广大农户认识到“三年致富抵不过一次事故”的道理, 积极引导开办农民重大疾病保险、政策性农业保险和财产保险等, 通过贷款与农户保险结合, 转移贷款风险。
2、拓宽农户小额贷款服务内涵
作为小额贷款的投放银行, 要积极探索小额贷款业务内涵和外延, 不仅要做成农户的金融服务中心, 也要成为支持农户农业生产或生活的信息中心和帮助中心。首先要加强与当地农业部门的沟通与交流, 银行主动推进, 与农业部门联盟, 为农户提供农业生产方面的专业知识, 提高农户生产技能, 并协助农户防范各种病虫害;其次要加强与贸易流通部门的协作, 作为银行要充分利用自身信息渠道众多的优势, 搭建贸易部门与农户信息保持通畅的平台, 并根据各类农产品的市场供求情况适当收紧或放宽信贷规模。
七、操作风险防范策略
1、重新认识服务三农, 提高认识, 扎实开展农户信贷调查
农业银行员工要切实转变观念, 提高认识, 进一步明确农业银行的市场定位和责任的真正内涵, 可以说, 国家在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政策中, 也是最大限度地创造和维护农业银行的经济利益, 只要我们转变观念, 积极创新, 必将开拓出农村金融的县域蓝海市场, 给予股东以及员工本身最大的回报;基层行的客户经理, 应该在贷前调查严格把握好质量关, 借助各种渠道, 深入调查农户自身资信状况, 核实各项资信资料, 慎重对待农户个人信用评价, 尤其要注意考察担保人担保能力, 对于贷款审批、发放、管理、清收等各环节严格按标准化规定操作。此外, 为保证各个环节的合法合规, 提高农户贷款的质量和效益, 还要建立有效的约束、激励和监督机制, 并充分调动基层员工的积极性。
2、上级管理行需在小额贷款的投放进度上做到一张一弛
小额贷款在发展的初期必然会强调量的扩张, 没有一定的规模, 经济效益就缺乏坚实的基础, 但一味地强调整体推进广覆盖, 这必然会导致基层客户经理为赶时间完成任务, 贷前调查失实, 贷款及利息催收、贷后检查难以落实到位, 诱发操作风险, 道德风险。因此, 上级行应该在把握总体格局的基础上, 放缓小额贷款整体推进速度, 因地因时制宜, 给予下级行一定程度上的充分自主权, 根据各地农户数量、管户客户经理数量、地域情况, 经济特点、之前小额贷款存量情况、不良贷款情况等方面综合因素考虑, 下达小额贷款授信任务。
3、灵活采用多种担保方式, 分散化解风险
农户小额贷款担保方式中, 联保占了绝大部分。如果联保成员之间信用状况良好, 经济实力有保障, 自然也实现借款人与银行之间的双利双赢, 但另一方面, 多户联保比例过高且多数联保农户多为产业同质客户, 一旦信用环境不佳, 个别贷款的违约可能产生道德风险和风险传染, 形成集体违约逾期的现象, 不利于农户小额贷款业务的持续发展。可以尝试灵活多样的担保方式, “如公司+农户担保、国家公务员保证、教师、事业单位人员”, “农行+合作社+社员”、“农行+信用村+农户”、“农行+公司+农户”等方式, 并进一步完善多户联保方式, 例如, 可以根据农户资金的需求、偿还能力、担保能力进行授信, 对部分暂时不需要资金的担保户, 可暂不授信, 提高农户小额贷款担保质量。
4、加快渠道建设, 提高信贷从业人员综合素质
建议国家相关部门及上级行加大专项费用的有效投放, 着重在服务手段、电子渠道建设等方面, 及时优化跟进, 切实提高农村金融服务水平, 以各县支行为单位组建客户经理流动服务组, 对超出现有物理网点服务半径和实施整体推进的区域进行有效辐射;同时, 招纳一批具有高学历的金融人才, 改善人员结构, 提高现有从业人员的业务水平, 尽可能压缩成本, 提高产出, 通过业务流程梳理再造, 把一部分后台业务人员分流出来充实到产生利润的前台部门去, 加强“三农”客户经理队伍力量。
八、结束语
总之, 农户小额贷款是农村金融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农户小额贷款风险防范是一项系统性工作, 只有妥善防控和处理风险, 才能符合商业银行的风险理念, 最终实现其效益目标。
参考文献
[1]张转方主编.农村信用建设与小额贷款[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 2008.
[2]曹思宏.加强农户小额贷款风险防控的思考[J].现代金融, 2010, (05) :15-16.
[3]黄忆寒.农户小额贷款的风险及其防范[J].农村金融研究, 2010, (03) :65-69.
[4]杨婧易.惠农卡及农户小额贷款业务推进中的难点与对策[J].湖北农村金融研究, 2010, (02) :44-45.
[5]王文斌.重新认识农户小额贷款[J].农村金融研究, 2009, (03) :38-39.
[6]王一评.农业银行股份制改革与服务“三农”的矛盾分析[D].东北师范大学硕士论文, 2008.
[7]中国农业银行黄冈分行课题组.惠农卡及农户小额贷款业务的现实难题[J].中国金融, 2009, (09) :86.
[8]朱昌学.现阶段农户小额贷款应侧重采用自然人担保方式[J].湖北农村金融研究, 2009, (10) :44-46.
[9]许兴勤.周朝政.如何规范农户小额贷款贷前调查行为[J].现代金融, 2010, (06) :23.
[10]王苏民.惠农卡和农户小额贷款业务推进策略研究[J].现代金融, 2009, (10) :3-4.
[11]闫杰.困境与突破—对农业银行东海县支行农户小额贷款情况的调研[J].现代金融, 2010, (04) :28-29.
农户小额建房贷款 篇8
农户建房贷款是指云南省农村信用社针对农村居民户在农村购建房屋的融资需求发放的贷款。
贷款对象
在云南省农村信用社服务辖区内, 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农村居民户。
且必须具备以下条件:
1.信用状况良好, 无不良行为和嗜好;
2.从事生产经营活动, 且有合法、可靠且较为稳定的经济收入;
3.一定的自有资产, 具备清偿贷款本息的能力。
贷款用途
新建、翻新房屋;购买村社统建房;政府列入补助范围的农户地震安全工程建房及加固房屋;有偿受让农村房屋。
贷款额度
农户小额贷款信用评价模型研究 篇9
在现有研究当中, 综合评价的赋权方法大致可分为主观赋权、客观赋权、组合赋权三类方法。主观赋权法是通过相关领域的学者和专家, 根据经验及主观价值判断各指标重要程度的方法, 如AHP[1]、G1[2]、G2[3]等方法。客观赋权法是通过数理统计的方法确定评价指标的权重, 它的基本思想大都是:样本数据差异越大的指标, 包含的信息量越大, 越能体现评价对象的差异, 该指标的赋权就越大, 如复相关系数法[4]、熵值法[5,6]等。组合赋权方法是将主、客观权重进行组合后确定指标权重的方法。组合赋权的思路一般有两种:一是主客观赋权的偏差越小越好;二是使组合后的权重能够使综合评价结果的差异最大[7]。然而, 各种主、客观赋权法之间是否可以随意组合, 组合后的权重是否真的达到了取长补短的目的, 还有待于深入的研究。
一、模型构建
(一) 指标数据标准化方法
目的:将指标数值转化为[0, 1]之间的数, 消除单位和量纲的不一致。
设:xij-第i个指标第j个样本的标准化得分;vij-第i个指标第j个样本的原始数值;n-样本总数。根据正向指标标准化公式, 则有:
根据负向指标标准化公式, 则有:
区间型指标是数值越接近某一特定区间、信用状况越好, 并且在这个特定区间内、信用状况最好的指标。
设:q1-指标最佳区间左边界;q2-指标最佳区间右边界。根据最佳区间指标的打分公式, 有:
(二) 单一赋权方法
1. G1主观赋权法
G1法是对AHP的改进, 避开了AHP中的缺点, 而且该方法无须一致性检验。
G1法的步骤:
Step1:确定指标的序关系。
Step2:专家给出相邻指标xi-1与xi重要性程度之比ri的理性赋值。
Step3:若专家给出了ri的理性赋值, 则第l个指标在评价指标体系中的G1法权重αl为:
Step4:由权重αl可得第l-1, l-2, …, 3, 2个指标的权重计算公式为:
其中, αi-1-第i-1个指标在评价指标体系中的G1法权重;ri-专家给出的理性赋值;αi-第i个指标在评价指标体系中的G1法权重。
2. 指标难度赋权法
设:Di-第i个评价指标的D值;-第i个评价指标在所有评价对象中的最大值;x軃i-第i个评价指标的均值;δi-第i个评价指标的标准差。则第i个评价指标所包含的信息量为:
(三) 组合赋权方法
在评价得分矩阵计算方面, 对于由n个评价对象, m种评价方法得到的评价得分可以用如下矩阵Z表示。
其中, zij-第j种评价方法对第i个评价对象的评价得分, i=1, 2, …, n;j=1, 2, …, m, n≥3, m≥3。
设:zij-第j种方法评价中第i个评价对象的得分;z軃j-用第j种方法评价得到的n个评价对象得分的均值; (z ij-z軃j) -第j种方法的第i个评价对象得分偏离第j种方法m个评价对象得分均值的程度;sj-第j种评价方法得到的n个评价值的标准差;z*ij-标准化后的第i个评价对象得分偏离均值的程度。则:
标准化后的矩阵Z*的m个列向量z1*, z2*, …, zm*为正向指标, 取值越大越好。为了体现不同评价对象之间的整体差异, 引入调整权重系数λ= (λ1, λ2, …, λm) T, 即选取由λ权重系数调整后的评价得分的方差最大。调整后的评价得分如式 (11)
λT的作用是使得第i个评价对象调整后的得分 (λ1z*i1+λ2z*i2+…+λmz*im) 与所有n个评价对象的新得分 (λ1z*11+λ2z*12+…+λmz*1m) , (λ1z*21+λ2z*22+…+λmz*2m) , …, (λ1z*n1+λ2z*n2+…+λmz*nm) 的均值的偏离程度 (方差) 最大。
调整后的评价得分的方差为:
因为z1*, z2*, …, zm*是标准化处理的数值, 所以式 (12) 最右边的, 式 (12) 两边同乘 (n-1) , 即
令H= (Z*) *TZ, 矩阵H为z1*, z2*, …, zm*的协方差矩阵。根据最大限度的拉开评价对象的级差的差异原则, 求解λ的问题转化为如下的规划问题:
(四) 评价方程
设pj-第j个农户小额贷款的评价得分;wi*-第i个指标归一化后的组合权重, xij-第i个指标第j个农户小额贷款的标准化得分, 则:
(五) Spearman合理性检验
Spearman秩相关系数是一个非参数性质 (与分布无关) 的秩统计参数, 用于检验不同赋权方法得到的评价结果是否一致。
二、农户小额贷款评价模型的建立
(一) 样本选取
农户小额贷款评价指标体系来源于文献[8], 包括基本情况、还款能力、还款意愿、联保情况、宏观环境等6个方面的14个指标。通过式 (1) - (3) 对14个指标的原始数据进行标准化打分, 打分后的数据详见表1。
(二) 赋权结果
1. G1法主观权重的确定
通过对某全国性商业银行总行农户小额贷款金融业务管理部的总经理、副总经理、客户经理等34个专家进行座谈和调研, 确定了14个指标的重要程度比值。通过式 (4) - (5) , 计算14个指标的G1法权重αi, 列于表2第4列。
2. 难度赋权法权重的确定
通过式 (6) 计算第i个评价指标D值Di, 并进行标准化处理, 得到难度赋权法的权重结果γi, 列于表2第5列。
3. 极差最大化组合权重的确定
将表1的指标打分后数据和表2两种单一赋权结果代入式 (7) - (14) , 得到组合权重, 并进行归一化处理, 结果列入表2第5列。
(三) 评价模型的建立
将表2第5列的权重wi*代入式 (15) , 得到农户小额贷款信用风险评价方程为:
式 (17) 就是农户小额贷款信用风险评价方程。指标标准化得分越高, 评价得分si越高, 信用状况越好。
(四) Spearman秩相关系数的检验
根据表1第1-1471列的指标数据和表2的权重结果, 利用式 (15) , 计算得到四种权重对应的农户小额贷款信用得分, 并以此为依据可以得到1471笔农户小额贷款借据的信用评价排名。通过Spearman秩相关系数对三种农户小额贷款的信用排名进行检验, 得到不同评价结果的秩相关系数, 如表3所示。
通过表3可以看出, 组合权重与其他两种赋权方式的评价结果一致性最高, G1法主观赋权结果的一致性最差。
三、结论
级差最大化的组合评价方法, 通过修正权重计算新的指标权重和评价结果, 解决了不同单一方法的评价结果相互矛盾的问题, 也解决了评价结果区分不明显的问题。与其他单一赋权结果相比, 极差最大组合赋权评价结果的一致性最高。
参考文献
[1]Sadeghi M, Ameli A.An AHP Decision Making Model for Optimal Allocation of Energy Subsidy among Socio-economic Subsectors in Iran[J].Energy Policy, 2012, 45 (6) :24-32.
[2]郭亚军.综合评价理论方法及应用[M].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7.
[3]李刚, 周立斌, 曹宏举.基于理想排序群组G2赋权的科技评价模型与实证[J].科技与管理, 2010 (3) .
[4]Zou Z H, Yun Y, Sun J N.Entropy Method for Determination of Weight of Evaluating Indicators in Fuzzy Synthetic Evaluation for Water Quality Assessment[J].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s, 2006, 18 (5) :1020-1023.
[5]L W Lan, W W Wu, Y T Lee, Exploring an Objective Weighting System for Travel&Tourism Pillars[J].Procedia-Social and Behavioral Sciences, 2012 (59) :183-192.
[6]Ali Shemshadi, Hossein Shirazi, Mehran Toreihi, M.J.Tarokh.A Fuzzy VIKOR Method for Supplier Selection Based on Entropy Measure for Objective Weighting[J].Expert Systems with Applications, 2011, 38 (10) :12160-12167.
[7]孙莹, 鲍新中.一种基于方差最大化的组合赋权评价方法及其应用[J].中国管理科学, 2011 (6) .
农村信用社农户小额信用贷款探究 篇10
近年来, 农村信用社落实国家政策坚持为农业、农村和广大农户服务的办社宗旨, 立足农村、以农为本, 改进支农服务方式、大力推行农户小额信用贷款, 在完善农村金融, 促进农业发展发面取得了显著成果。实施推广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工作是我国农村信贷管理制度的重大完善, 是为民办好事、办实事的具体体现。简化农民贷款手续, 解决农民贷款难的问题, 为农民的生产生活提供重要保障。因此, 探究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具有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二、农信社农户小额信用贷款的内涵及现状分析
(一) 农信社农户小额信用贷款的内涵
农村信用社农户小额信用贷款是农信社将辖区内农户分为不同信用社等级, 并据此给予不同贷款额度, 向农户发放不需抵押、担保的农户小额信用贷款。1999年末农村信用社作为正规金融机构逐步开展了农户小额信用贷款业务并迅猛发展, 并占据了农村金融领域的重要地位。农户小额信用贷款适用于从事农村土地耕作或者其它与农村经济发展有关的生产经营活动的农民、个体经营户等。其发展不仅直接关系到党和国家对农村金融支持措施的落实效果, 而且更好的发挥农村信用社在支持农民、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加大了支农信贷投入, 提高了农村信用合作社信贷服务水平。
(二) 农信社农户小额信用贷款现状分析
目前推行的农户小额信用贷款用途广泛, 主要解决农民生活、生产贷款, 又有经商、个体企业贷款中的资金问题, 信用户凭贷款证 (信用证) 办理贷款。信用户的评定根据信用状况、家庭现有资产, 以及收入状况为依据, 不同的等级可核定不同的信用贷款金额, 采取“一次核定, 随用随贷, 余额控制, 周转使用”的管理办法。实施农户小额信用贷款是我国扶贫政策的一项重要内容, 伴随着农村信用社而存在。在此间也经历了几次重大的政策调整和信用社的信贷体制调整, 但是基于我国国情其覆盖面积和所发挥的实际功效还是远远不能满足我国农户的具体发展需要。
三、农信社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发展实施中存在的问题
(一) 农户小额信贷制度在“期限、额度、利率”设置不科学
一是贷款期限设置不合理, 同农业的产业周期不匹配。信用社的农户小额贷款期限较短, 最高为一年, 而且普遍为1—3月发放, 10—12月到期, 与农副业生产周期产生冲突, 资金周转缓慢, 当年贷款必须当年回笼, 未设置一个同贷款项目实施周期吻合的收本收息周期。二是贷款的授信额度低于农户期望的额度。在设定农户小额贷款金额时, 信用社从自身利益出发, 为降低信贷风险, 存在人为压低贷款额度的现象。随着经济的发展小额农贷的具体额度虽然有所上调, 但整体水平偏低、地域性差异大。小额度的贷款难以满足部分农户专业化生产的资金需求, 抑制了农业经济多元化发展。三是贷款利率过低。小额信贷奉行福利主义, 缺乏金融手段, 难以较好的弥补所需成本及损失。一旦政府补贴撤出, 小额信贷机构的可持续性不能保证, 导致无法为农户提供可持续服务。
(二) 操作流程存在问题
一是农户贷款档案不完善, 摸底情况不真实, 导致冒名贷款。一份真实、合规、完整的农户贷款档案是贷款评级、授信的出发点, 是农户小额信用贷款的根基。二是客户级别评定、授信不准确, 授信额度与实际信用额度不相符。在发放贷款中, 对客户的评级、授信过高, 严重超过了其所能承担的信用额度, 造成了贷款信用风险居高不下的局势, 严重影响着贷款质量和可持续性。三是贷款到期农户抵触偿还采取“转贷”方式。调查表明, 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形成的不良贷款中, 多数为到期后“转贷”。更严重者不按合同正常结息, 最后拒绝还款。经过多次“转贷”, 自己为信用社结息比贷款本金都多, 情绪抵触, 干脆不再偿还贷款, 因此造成农户小额信用贷款的风险性提高。
(三) 信贷队伍管理水平低
信贷队伍不完善, 宣传不到位, 农民文化水平低, 信息渠道闭塞, 导致农户对信用贷款业务不了解。一方面农村信用社淡化小额贷款的政策性, 从自身利益及风险考虑, 推广动力不足, 违背了农村信用社服务“三农”的根本宗旨。另一方面缺乏相应的激励机制, 承担风险与利益不对等, 积极性难以保证, 从而信贷工作难以进行。
四、防范措施
(一) 分类对待, 灵活制定贷款的额度、期限及利率
一是在贷款额度上, 对农户承贷能力和用途划分不同的额度标准, 满足农业产业化条件下农民对信贷资金的需求, 授信额度分类做适当的提高。贷款超过授信标准, 可采取联保、担保、抵押、质押等贷款方式。二是在贷款期限上, 根据当地农业生产季节性特点、贷款项目生产周期等决定, 可适当延长个别贷款期限到3年, 解决贷款期限与生产周期不衔接问题。三是小额贷款利率应依照“利率覆盖风险”的原则。按对农户的信用风险评级确定贷款利率, 对信用好的优质农户实行贷款优先、利率优惠等方式, 而对信用评级较差的农户实行高利率。
(二) 严格操作流程
一是对辖区农户或个体种养殖户逐户摸底建立信用档案, 严格进行调查、审查、审批和资料归档四个阶段对农户信用等级认定, 并按信用等级评定结果配以授信额度。二是贷款用途必须合理。种养殖业等农业生产费用, 如购买肥料、农药、种苗、种子、饲料等;为农业生产服务的个体私营经营用款;购买农机具, 如:耕牛、抽水机、脱粒机及其他小型农用机械等;小型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用款等。三是贷款使用后的跟踪监测以及贷后评价分析, 根据评价结果更新以往的信用等级评定记录。完善的操作流程形成一个良性循环, 有效的降低风险率, 做到此项业务的可持续发展。
(三) 加强信贷队伍建设, 完善操作中的疏漏
一是培养专业信贷人员素质, 加强制度建设。完善贷款人员档案并核实, 分析贷款评级及授信额度的准确性。拒绝骗贷, 以防冒贷。二是完善各项制度:如评级制度、授信制度、贷后管理制度、贷款收回责任制度等, 防范不良贷款的产生, 把好贷款关, 确保贷款合法、合规, 合同内容完善、要素齐全, 确保每笔贷款能够得到法律的保护。三是明确贷款收回责任人, 要杜绝“借新还旧”及其它方式贷款转办, 彻底消除部分客户抵触还贷的思想。四是提高信息化建设, 改进信贷管理水平, 建立市场—信用社—农户—信用社—市场的信息渠道, 进一步为农民增加收入提供保障。
五、结语
农村信用社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在经济发展、改革的浪潮中不断完善和优化内部的管理机制, 走上正规、快速发展的道路, 为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增加农民收入贡献力量, 立足“三农”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步伐。
摘要:随着我国新农村建设的不断深入, 农户小额信用贷款的推广实施对于解决农民贷款难, 完善农村金融服务, 促进农村经济, 增加农民收入等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取得了一定的效果。然而在新形势、新政策的浪潮中, 农户小额信用贷款无论是在制度设计、操作规程以及推广过程方面要做出新的改革。本文阐述了目前农户小额信用贷款的内涵、作用以及发展现状, 分析了存在的问题, 并提出了解决措施。
关键词:农户小额贷款,村信用社,存在问题,措施
参考文献
[1]姜艳灵.我国农村小额信贷运行机制研究[D].长沙:湖南大学, 2007.
小额贷款公司风险大调查 篇11
危机!印度小额贷款危机!
2010年末,印度的安德拉邦,小额信贷行业开始陷入了混乱。在地方官员和政客们的“力劝”下,成千上万的小额贷款借款人停止偿还贷款,虽然他们并非没有还钱的资金。此前,地方上的政治人物将数十起自杀案件归咎于小额贷款发放机构,并敦促借款人不要偿还自己的贷款。
在邻国孟加拉,尽管与印度小额贷款机构追求商业利益有所不同,以公益性标榜的尤努斯,还是被当局指责为“吸血者”,被免除格莱珉银行董事总经理之职。尤努斯仰天长叹,小额贷款之父黯然下课。
那么,小额贷款公司在中国呢?
3月22日,人民银行的数据显示,小额贷款公司(以下简称小贷公司)从2008年底的不到500家,迅速增加到2010年底的2614家,这个数据还在不断刷新。《中国农村金融服务报告(2010)》中又提到,小贷公司短期贷款余额1952.57亿元,2010年实现账面利润98.3亿元。谁也没有想到小额贷款公司会如此的“茁壮”。
是没有风险地迅速崛起吗?迄今为止,没有一个机构对小贷公司进行过风险评估。但不评估,不代表风险不存在。
尴尬身份融资难
银监会的《关于小额贷款公司试点的指导意见》提到,小额贷款公司是由自然人、企业法人与其他社会组织投资设立,不吸收公众存款,经营小额贷款业务的有限责任公司或股份有限公司。
不能吸收存款!身份是工商企业!从诞生那一刻起,资金困境就是小额贷款公司如影相随的问题。公司大部分资金属于自有资金,以大股东注资补充为主。身戴枷锁,融资还有其他渠道吗?
2010年5月18日,东信小额贷款公司与建设银行内蒙古分行、新华信托股份三方合作,共同推出了资金信托计划,发行信托资金2亿元人民币。这2亿元最终以注册资本金的形式注入东信小额贷款。
同年6月,山西信托推出合作信托计划,向吕梁市信源小额贷款公司提供流动资金贷款;7月,西安信托也以类似方式向博源小额贷款公司发放流动资金贷款。
除此之外,按照最先的制度设计,小贷公司是可以从银行渠道批发融资的,多数小贷公司的批发渠道都是国家开发银行。截止到2010年底,国家开发银行在全国范围内为274家小贷公司提供了130亿元人民币的批发资金。河南省分行在2010年就已向14家小贷公司承诺授信23650万元。但是,其他银行却对小贷公司一点也不感冒。
一个值得玩味的现象是,银监会三令五申,希望银行投入力量支持中小企业。很多银行在设立中小企业贷款中心后就打忽悠玩起数字游戏,中小企业依然饥渴难解。一般而言,小贷公司比银行更能深入地接触中小企业,是有效解决中小企业贷款问题的支点。令人遗憾的是,银监会对小贷公司却未做出特别的表态。所有的人都明白银监会对于银行的号召力——小贷公司在困惑,中小企业在困惑,研究人士也在困惑。
连人民银行前副行长吴晓灵也很抓狂,她大声疾呼,“我实在没有耐心了,从2005年呼吁到现在,不过我现在就是人民代表,我代表人民向所有的金融机构和监管当局发出呼吁,希望你们正视小贷机构在中国金融业中的地位。”对于资金批发机构的认识问题,她声色俱厉:“不是认识问题,不是技术问题,而是我们是不是真心实意的想帮这些穷人和这些小贷机构来发放贷款的问题。”
有人认为小贷公司经营风险大,吴晓灵有些不耐烦,“你给一个企业贷款,贷了1000万元,你给一个小贷公司贷款1000万元,这两笔1000万元,哪一个出坏账的概率更大?”言外之意,小贷公司有很多客户,风险更为分散。
融资比例有所突破也是行业中的呐喊。当前,小贷公司在银行融资额度的比例为注册资本金的0.5倍。巨大的资金缺口面前,这个比例有点低,都有点不好意思提。0.5倍的融资杠杆连一般的工商企业都不如!后者是4倍的杠杆率。“贷款公司”的称呼在这里更像一种讽刺。
中国小额信贷机构联席会秘书长焦瑾璞建议,应该放宽小额贷款公司融资比例,注册资本与融入资金的比例适当提高到1:1或者是1:2,或者是根据实际业务能力确定。
重庆瀚华小额贷款公司总经理林锋认为,无论是增资还是从银行融资,都只是手段。理想状态下,小额贷款公司资金短缺的根本原因是其没有真正进入金融市场,不具备进入拆借市场、票据市场的资格。小额贷款公司进入市场后,是否可以获得融资,交给市场决定;参与主体会根据小额贷款公司的实际经营情况给出融资规模。
把话挑明了!小贷公司非金融机构,自己难以从金融市场中分一杯羹,大佬们也懒得带你玩。焦瑾璞的建议离现实还很远。
转制村镇银行需“卖身”
小贷公司都在想,如果能够转变为村镇银行,能吸收存款,那该多好?有好消息也有坏消息。好消息是时间窗口已经打开。
按照银监会的《关于小额贷款公司试点的指导意见》,新成立的小额贷款公司,持续营业3年以上(含3年),并且近两个会计年度连续盈利,不良贷款率低于2%,贷款损失准备充足率130%以上,就可以转制成村镇银行。
按此推算,小额贷款公司将进入转制时间窗口,需要的只是一个资历。照此发展,挥之不去的资金困境的梦魇将会隐去,代之以民营企业家的银行梦想。
多个省市对此已经有所准备。
重庆一直希望探索小贷公司向村镇银行、社区银行改制试点,目前重庆全市小贷公司总数约为120家;杭州在2010年3月就出台文件,表示将“支持小额贷款公司扩大试点并增资扩股,支持有条件的小额贷款公司发展为村镇银行,增强融资服务能力”。
不过,转制的制度设计却让小贷公司如鲠在喉,难以下咽。《关于小额贷款公司试点的指导意见》还规定,小额贷款公司转制村镇银行,必须由已确定符合条件的银行业金融机构拟作为主发起人。换句话说,在转制之时,银行将通过增资扩股或者股权购买的方式成为村镇银行的第一大股东。这绝对是现有股东难以接受的。
全国近3000家小贷公司,几乎无一家有银行股东。很多股东在创立小贷公司之时,其远期目标就是要组建自己控股的村镇银行。西部一家小额贷款公司的总经理就明确表示,如果是银行非要做第一大股东,就不转制,继续做小贷公司。
他的担忧是,如果银行进入做大股东,银行可以通过股权获得经营上的话语权,将会极为强势,小额信贷公司很可能会变质。交通银行在入股常熟农村商业银行后的大肆干涉就是鲜活的例子。而且,按照银行的经营逻辑,小贷公司的客户都将会被看作“高风险”客户,往往不被银行认可,之前已经成型的小贷公司业务模式有可能被全盘否定。
事实上,多种因素决定了很多银行在微小企业贷款上技术并不如小贷公司。比如客户的经营状况:开网吧的,可以通过查电费开支来断定营业是否稳定;开餐馆的,就看他疏通下水道的次数。行业特有的数据可以从侧面反映出经营收入情况,小贷公司比银行更谙此道。
不过,如果不引进银行作为第一大股东,依照小额贷款公司目前的景况,即使转制为村镇银行也将面临诸多问题。比如吸存,其实这也是现在村镇银行面临的最大问题。很多村镇银行的存款更多是依靠股东的业务支持,显然这根本不具备可持续性。
另外一方面,一个不争的事实是,现在90%以上的小贷公司根本没有相应的风险控制系统。大部分还是几个人几张椅子做几千万的业务,没有系统的管理、投入,没有权限分置,没有稽核等设置。在存款保险制度缺失的情况下,要有多大的勇气,老百姓才敢将存款放进这样的“银行”?
这需要引导式的进化,引导小贷公司按照银监会的要求进行改进。可是作为监管机构的金融办并不在此着力——金融办的监管人员,他们大多数也并非专业出身。可以预见,未来5年内,不会有超过5%的小贷机构能转为村镇银行。对于大部分小贷公司而言,吸收存款就是一个奢望,资金问题还是需要自己另想办法。
伪小贷“垒大户”
龙马兴达小额贷款公司2010年正式挂牌营业,注册资本8亿元,是目前全国最大的小额贷款公司。成立仅3个半月,龙马兴达就向泸州老窖的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及泸州市的中小企业、个人客户发放贷款共计7.9831亿元,单笔贷款额约为1600万元。这几乎就是一家小型城市商业银行的贷款规模!
四川,泸州。龙马兴达小额贷款公司2010年正式挂牌营业,注册资本8亿元,是目前全国最大的小额贷款公司。成立仅3个半月,龙马兴达就向泸州老窖的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及泸州市的中小企业、个人客户发放贷款共计7.9831亿元,单笔贷款额约为1600万元。
这是“小额贷款”吗?这几乎就是一家小型城市商业银行的贷款规模!
一些小贷公司都如龙马兴达一样,极富“垒大户”情结,“这正是小贷公司监管难点之一。”内蒙古金融办主任宋亮如此抱怨。
不过,不是每家小额贷款公司都像龙马兴达那样财大气粗,规规矩矩地小贷的机构属于多数。
江苏,南京。詹文嶽,富登金融前中小企业及商业银行总经理,他说:“小额贷款公司的目标很明确,就是要去做银行不做的业务。比规模,小贷公司肯定比不过银行,只能差异化竞争”。
瀚华小额贷款的客户中中小企业占比约为60%,个体户占比约40%。从贷款结构上看,瀚华小额贷款金额低于10万元的笔数占到了46%,低于50万元的笔数占到了82%。目前每月平均放款笔数达到80笔,单笔平均金额低于20万元,小额贷款(50万元以下贷款)客户数量呈逐月增加的趋势。
截止到2011年4月末,四川南充美兴小额贷款公司的有效客户是6498户,贷款金额是1.4亿元。单笔平均贷款金额是21553元。美兴的贷款额度从2000元到30万元不等,该公司定义小额贷款为10万元以内的贷款,10万元到30万元的则是微小企业贷款。美兴三年里一共发放近17000笔贷款,累计发放金额达到了4.55亿元。即使按照30万元的最高额算,这也只相当于龙马兴达单笔贷款的零头。
生意虽然红火,但是压力很大。美兴每做一笔5000元以下的贷款会亏掉171元,每一笔1万元以下的贷款,会亏掉58块钱,当做到单笔15000元的时候,才能达到收支平衡。
“以前我们每个月平均发放额度是2万元多一点,到现在是3万,总体是盈利的。我们做小额贷款考虑的是投资。”美兴运营总监何良刚说小贷业务要做长远打算。
过去3年,美兴发放5000元以内的贷款达到了3000多笔。前期可能会亏掉一些钱,但是客户会跟美兴小额贷款公司一起成长。美兴小额贷款公司有一个客户,从开始只能给他放5000块钱,现在已经可以给他放5万了。换句话说,前期对其放贷不赚钱,但是现在能赚钱了。这正是一个客户培育的过程。
都去垒大户,小贷公司就失去了生存的意义。如果小贷公司还是按照以前“放水”的粗放式套路走,做过桥贷款、大额贷款,最多就是一个水公司的翻牌,只是高利贷的合法化运营。
南京的詹文嶽说,出于成本的考量、技术限制,很多小贷公司没有能力、也少有兴趣去做微小贷款,但是应该在这些方面做一些尝试和努力。如果能给予银行不能企及的企业资金支持,也算有其正面的意义。
这,需要引导。
生死好坏无人管
时至今日,小贷公司监管架构仍然缺失着最为重要的一环——银监会。这是小贷公司成长面临的尴尬之一。也许,试点之初小贷公司被定义为一般工商企业之时就已经注定。
更遗憾的是,小贷公司的监管被移交给地方金融办,银监会鲜有发言,金融办则成为监管的主角。还记得2003年时,国家将农村信用社的监管交给地方政府,之后人民银行与地方政府砸进了数万亿元进行重组,但整个行业依然是一地鸡毛。信用社有自身因素,但是地方监管的弊端显而易见。
那地方金融办到底在干些什么?内蒙古金融办主任宋亮说,小贷公司目前不是银行,企业家拿出自己的钱去社会放贷,承担了巨大的风险,要以保护服务为主,而不是监管为主。对于金融办而言,就是把日常的监管,经常性的、连续性监管变成不连续的监管,不是控制整个存款到贷款的全过程。比如说不非法吸储,不高息放贷,不暴力收贷……只管几个大的原则和底线。
此外则是一些基础性的监管工作,比如对行业基本内控制度作出统一要求,制定考核、审查办法。
内蒙古的监管模式几乎是全国监管的缩影。宽准入、重服务并没有错,但令人担忧的是小贷公司薄弱的风险控制和粗放经营模式。数量众多的小贷公司在几年之间遍布全国,良莠不齐,许多公司种种“放水”的模式经营,让整个行业蒙羞。
“我们希望银监能把小额贷款公司纳入监管,现在数量比较多,可以先把各地几个大的小贷公司纳入,这样全国有一个统一的标准。”一位资深小额贷款人士说。其实,这句话的潜台词是,小贷公司在几年经营后,有的如亚财联、瀚华小额贷款、富登这些已经在几个省市布局的机构,希望能组建统一的控股公司,统一调度。尽管监管名义不同意,而事实上,这些机构已经逐渐有了控股公司的雏形。这种监管则能给其他小贷公司树立一个标杆,究竟自己该如何控制风险,该完善哪些指标。
该人士说,希望能对小贷公司实行分类监管,即在制定评价标准的基础上,把小贷公司分级。在此情况下,给予一些优质、履行了试点要义的小贷款公司资金放大倍数、分支机构开设的权限。
最为重要的是,通过分级,建立小贷公司的行政退出机制。只要经济不发生大的转折点,小额贷款公司本身将没有大的市场风险。换句话说,小贷公司将通过获得较高的利息得以生存,市场洗牌的退出机制也将得以形成,做好有钱赚,做不好也不怕,就这么赖在市场。
但事实上,市场之外的风险是可能存在的。目前近3000家机构到底蕴藏了多少风险,谁能做出准确的评估?印度小贷公司危机就很值得思考和引以为鉴。
纵观中国股市和银行乱象,根本原因就在于没有健全严谨的退出机制。
农户小额贷款风险 篇12
农户信用贷款自农村信用合作社成立就诞生这项业务, 并作为主要贷款形式存在, 直到改革开放后, 农村信用合作社的贷款投向主要集中在乡、村企业及个体工商户, 贷款的主要形式主要以担保、抵押为主, 从此, 农户信用贷款这项主营业务逐步萎缩。
目前推行的农户小额信用贷款与以往农户信用贷款的贷款方式相同, 但还是有很大的区别。以往的农户小额信用贷款主要解决农民的生活、生产问题, 贷款额度比较小;而现行的农户小额信用贷款额度较大, 发放用途比较广泛, 既有农民生活、生产贷款, 又有经商、个私企业贷款, 但发放的对象必须是信用户, 凭贷款证 (信用证) 办理贷款。信用户是通过农户信用评定, 也就是根据信用状况、家庭现有资产, 以及收入状况所做的评定, 等级分为优秀、较好、一般三个档次, 并核定不同的信用贷款金额, 采取“一次核定, 随用随贷, 余额控制, 周转使用”的管理办法。
二、农户小额信用贷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 农户信用问题
农户信用问题主要来自于农户个人本质, 表现在个人道德水准, 信用观念和对事物的作为等方面。 (1) 少数客户信用观念淡薄, 只借不还, 导致小额农贷风险。由于目前社会整体信用欠佳, 在农村, 少数农户把农村信用社支农的善意行为当作骗取贷款的大好机会, 一哄而上, 也不管自身是否实际需要, 把贷款当作国家的钱, 稀里糊涂用尽了明天的钱, 这些人取得贷款后是躲的躲、藏的藏, 尽可能地逃废债务。属区某村某组共有农户26家, 19户借有小额信用贷款, 每户5000元, 到目前尚有12户到期未还, 形成较大风险; (2) 假冒用途, 骗取贷款。社会上一些游手好闲, 不务正业人员, 利用贷款证 (信用证) 假冒用途, 骗取贷款, 进行挥霍, 赌博, 造成风险。某支行有三笔小额信用贷款到期未归还, 产生了不良贷款, 经过调查、催讨发现, 借款户为整天吃喝玩乐, 沉迷于赌博的闲杂人员, 是通过假冒用途取得的贷款; (3) 持证客户互相顶贷, 造成“三角债”使农村信用社收回贷款遥遥无期。少数人把农村信用社对建档评级作为取得小额信用贷款的绿色通道, 尽管农村信用社一再宣传谁借谁用, 谁借谁还, 不准出租、出借贷款证等小额农贷政策。实际上农户与农户相互顶名贷款泛滥成灾, 等别是亲戚朋友, 不守信用者贷到所需贷款, 小额贷款垒大户, “三角债”等使农村信用社目瞪口呆, 苦不堪言。如某支行发现有三笔小额信用贷款都是同一个人使用, 而使用者是被评为不守信用户, 是借用一个亲戚、二个朋友的信用证出面借款, 三笔90000元贷款已全部逾期。
2. 管理难度与成本问题
由于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 一些非传统产业生产周期大多在6个月以上, 有的超过一年甚至更长, 小额信用贷款期限短, 笔数多, 金额小, 加之农村人口流动量和流动性大, 造成贷后管理工作复杂, 难度大, 增加了小额信用贷款的风险指数。小额信用贷款从规划到发放, 工作量大、金额小、笔数多。一笔小额信用贷款的发放管理成本, 大于其他任何一个贷款品种。小额信用贷款利润和风险的不对称, 成本过高, 不利于进一步调动拓展小额信用贷款的积极性。
3. 贷款约束机制与激励机制问题
基层信贷人员对发放小额信用贷款存有偏向。目前多数农村信用社为增加信贷人员责任意识, 提高新增贷款质量, 实行贷款责任终身追究制度, 谁发放贷款谁负责收回, 到期收不回的轻者扣工资, 重则下岗清收。在贷款中属担保、抵押贷款的, 如出现风险, 可以依法保全;而发放信用贷款如果出现风险, 就难于保全债权, 为此, 基层信贷人员对发放小额信用贷款顾虑重重, 宁可少发放或不发放, 也不去冒“风险”。另一方面, 农村信用社在强化信贷风险约束的同时没有建立相应的激励机制, 导致贷款管理中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不配套, 信贷人员所承担的风险和收益不对称, 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信贷人员的积极性。
4. 农户信用等级评定工作真实性问题
根据中国人民银行《农村信用合作社农户小额信用贷款管理指导意见》的精神, 所属各乡镇从2002年4月份起, 进行大规模的农户信用等级评定工作。按照上级要求在1个月内完成全面的评定工作, 在某种程度上已成为一项政治任务, 带有一定的强制执行的意识。中国人民银行也对农村信用社开展小额信用贷款情况进行督促检查, 考核农户贷款证和农户小额贷款发放面, 把发放小额信用贷款现实地转化为一种行政命令。乡镇把评定任务压给各村, 在一个月内必须完成农户总数的80%评定面, 并与村干部政绩联系在一起考核。加之农村信用社由于信贷人员少, 只能完全依靠村级组织来完成这项工作, 在这样较短的时间内突击性地完成全区105611户信用等级评定工作, 这个过程中, 难免出现工作不仔细、草率了事、等级评定不合理等情况, 甚至出现了形式化。有一个村, 由村会计一个人在办公室里闭门造车, 可以想象这样的评定工作能否信得过。农户信用等级是农村信用社发放贷款的基础, 俗话说:“基础不牢, 地动山摇”, 按照这样评定的信用等级放贷款, 风险显然存在。
三、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发展思考
1. 建立农户小额信用贷款风险防范机制
好的管理办法和管理机制是相互统一和相互促进的, 高效的管理机制必须建立和完善与之完全相适应的内部执行机制, 有好的管理办法和制度, 不贯彻和落实也等于没有;没有一个完善的办法和内控机制, 其操作风险将成倍加大小额信贷管理难度, 导致小额信贷风险加剧和损失增大。目前, 因操作不当使小额信贷步入了宣传不到位贷款营销难、农户信息搜集失真、评级不准、颁证混乱、贷后管理跟不上、旧欠贷款本息合计以贷转息等误区, 要走出这些误区, 必须制定清晰、有效的小额贷款实施办法和小额信贷操作规程, 做到:有线不离、照章操作;强化监督、杜绝风险。一方面要优化管理, 健全事中、事后监督管理体系, 稽核部门要加大对小额信贷的稽核检查力度, 重点解决操作风险环节;另一方面要强化员工培训, 培训内容主要包括职工意识教育、业务技能、管理水平等, 全面提高单位职工整体素质, 从根本上达到解决操作风险和职工道德风险。
2. 实现贷款责任追究制度与信贷激励机制的有机结合
农村信用社在发放农户小额信用贷款过程中, 要因地制宜、区别对待, 对信用等级差的坚决不予贷款支持, 同时, 在规范信贷行为、加强信贷管理和信贷约束的基础上, 完善信贷激励机制, 结合实际, 科学地制定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发放、管理和收回责任目标及考核奖惩措施。对发放小额信用贷款资产质量高、社会效益好的单位和个人应给予表彰和奖励, 并与工资奖金挂钩, 以充分调动基层信贷人员发放农户小额信用贷款的积极性, 确保农户小额信用贷款既有足够的信贷质量和覆盖面, 又有较高的质量和回收率。
3. 开展信用工程建设
改善农村信用环境, 为推广小额信用贷款工作创造诚实守信的良好氛围。要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 努力培育“讲信用光荣、无信用可耻”的信用意识, 使农民恪守“有借有还、再贷不难”的公民信用道德准则;进一步加大打击逃废债力度, 对逃废债者进行曝光并列入全国信用系统黑名单;公检法等部门要支持信用社对信贷户的依法保全, 帮助信用社最大限度地挽回资金损失;要把推广农户小额信用贷款与创建信用村、信用镇紧密结合起来。“小额信用贷款”推广得好, 地方党政支持, 信用社资产质量较高的村 (镇) , 可优先评为信用村 (镇) , 并加大支农资金投放力度, 反之, 则要限制贷款规模, 真正做到褒扬守信, 贬抑失信。
全面开展信用工程活动是培育农村信用环境和弱化农村信用社经营风险的重大举措。目前社会环境还没有得到完全改善。整体信用环境欠佳, 给农村信用社资金投放带来了一系列的不安定因素, 在农村套取小额农贷、骗取资金和废债权的债务的现象较为突出。各地通过实施信用工程, 深入开展创造信用镇、信用村活动有较大成效。要弱化经营风险、客户风险, 必须充分发展农村经济构建信用平台, 培育农村信用环境。农村信用社应按照《农户小额信用贷款管理指导意见》的要求, 切实改变工作作风, 深入村组、农户, 广泛地开展调查研究, 建立健全农户经济档案, 全面记录本服务区农户从事经营活动的情况、收入状况、家庭实有资产状况、还款的历史记录、所在的村委会组织意见等等, 并要紧紧依靠农村各级党政组织, 建立对农户的信用评定制度, 完善农户贷款信用体系, 最大限度地做好风险防范工作。实践证明, 创建信用镇、信用村, 能尽快改善农村信用环境和加大对地方的金融信贷服务, 使农村经济得到快速发展。实施信用工程, 是一个利民兴社之举, 使地方经济增长, 信用客户和优良客户增多, 不讲信用和逃债废债的人逐渐减少, 农村信用社业务也显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因此开展信用工程建设活动, 能够使农村信用环境转化和农村信用社贷款风险可控。
4. 建议相关补偿政策配套到位
国际小额信用贷款制度设计的重要特征就是以高利率来补偿发放主体的一部分成本。我国实行的是有浮动的主体管理制度, 农村信用社的存贷款利率可以在一定的区间内上浮, 但对农户小额信用贷款还是采取不浮动或少浮动, 农村信用社发放农户小额信用贷款, 成本高于国外的同类机构和国内其它类型的贷款, 因此, 对这项业务的亏损要给予行政补贴, 对经营农户小额信用贷款要免交营业税和所得税, 从利益上对信用社的资金运用进行鼓励、引导和调节, 以刺激农村信用社加大对农户的投放力度。另一方面由地方政府牵头建立风险补偿基金或建立农业政策性保险基金, 用于弥补因自然灾害等不可抗拒因素形成的贷款损失。对新增的农户小额信用贷款, 可借鉴扶贫贷款方式, 国家给予贴息, 而不能把他们目前的“弱势”推向市场和完全由农村信用社来承担。
摘要:自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实施推广以来, 对于解决农民贷款难, 信用社难贷款, 改善农村金融服务, 发展农村经济, 促进农民增收等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但从目前开展情况看, 仍然有许多问题亟待解决。在经营管理的过程中也不同程度地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潜在风险和问题, 笔者以浙江南浔农村合作银行?为例, 对农户小额信用贷款问题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农村信用社,农户小额信用贷款
参考文献
[1]杜晓山:中国农村小额信贷的实践尝试[J].现代经济探讨, 2004 (4) , P7~11
【农户小额贷款风险】推荐阅读:
浅析农户小额贷款产生的风险及防范措施11-07
农户小额贷款需求分析11-05
农户小额信贷08-05
农户小额信贷试析06-22
小额贷款风险09-29
小额贷款公司财务风险07-21
农户贷款07-10
小额创业贷款10-25
小额贷款试点路07-05
妇女小额贷款政策08-28